我喜歡米蘭昆德拉,雖然他的書看得并不多?!渡荒艹惺苤p》是一直想要看的書。適逢考完會計基礎跟道德,特想看點什么,就看了《布拉格之戀》,看完之后接著就看《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大概中午三點開始看,看完已經快十點。洗個熱水澡,就爬上了床。
我是應該先看書的。
我覺得電影也闡釋得不錯。不過,當然,相對于原著,就遜色了很多。
我一邊看電子書,一邊想起電影一邊擴展,我有些理解跟導演是不太一樣的。我應該先看書。無疑,因為先看了電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的想象。
我知道我沒看懂。因為它表達的太多,層次太多。很多地方,只要你細細品味,就可以讀出很多深度。我想沒有人一次全能看懂的。
我沒讀懂托馬斯,沒讀懂特雷莎,沒讀懂薩賓娜,我大概誰也沒讀懂。我沒讀懂性友誼,沒讀懂自由,沒讀懂個性,但或許我讀懂了他們的愛情。
托馬斯對特雷莎的愛如此之深重,而他卻企圖輕輕的去愛。事實上,他可以為了她失去一切。特雷莎遇到了生命中一直在等待的男人,而且幸運的得到了他的愛,他的寵愛,但卻覺得抓不住他。他們都只是知道對方在自己心里的絕對性,而沒有被告知自己在對方的高度。他們于對方,已不僅僅是愛。但他們一起的生活,除了愛之外,卻隱含著痛。生命不能承受的痛。
不過結局很美好,像個童話。他們最后終于完全的走入了對方,屬于彼此。我喜歡這個結局。
所有人物中,我想我最喜歡的是薩賓娜。但我最讀不懂得也是她。她愛的是誰,她追求的是什么,她想要怎要的生活。她一直走,一直逃,她最后會停留在哪里。
我喜歡電影里特雷莎和薩賓娜互拍的那一段。赤裸相對,很多感情都是可以被理解和諒解的。我覺得那以后特雷莎不會再對薩賓娜懷有敵意。
有點慶幸,這本書不是高中以前看的,不然讀不懂得會更多。以后有時間還可以再看。生命,生活,很深的藝術。
“在永恒輪回的世界里,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蓖旭R斯一直都認為,就算與特蕾莎一起時,他也不愿做家庭責任的附庸,寧愿享受“輕”,也不愿去承擔那份“重”。然而,當特蕾莎離開他時,他確實有那么一瞬間感覺到無比的自由,但是,很快這種輕飄飄的失落感又讓他難以忍受。
當負擔完全的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幾乎遠離大地上的生命,其飄忽不定生命中的運動變得太自由而沒有束縛,慢慢地,人生也將失去了意義。生命永遠是最為復雜的東西,輕與重的轉換,靈與肉的扭纏,生與死的輪回,各種各樣交叉重合時的的對立,也許這就是生命的面貌吧。生命在溫馨明媚的白晝和陰郁冷暗的黑夜之間,沒日沒夜地延續……然而即使生命是矛盾的源頭,即使生命是個謎,它對我們來說都是唯一的,不可取代的。
“那么,到底選擇什么?是重還是輕?”
輕與重,在書中的每一個角落幽靈般地閃現著,生存、理想、媚俗、背叛都在這張輕重交織的人生之網中互相聯系著,卻永遠地不能被逃離,生命之重,使人感到沉重的壓力。正如文中托馬斯感到特雷沙的嫉妒之重。正如特雷沙的夢給托馬斯帶來的譴責。生命之輕,使人感到無聊空虛。正如特雷沙的離去使托馬斯的鐵球滑落腳踝,但他卻為奇異抑郁的自我迷醉而感到罪過?;赝陨?,我們也可以看到自己生命那輕重交織的印痕。
“沉重是真的悲慘,輕松便真的輝煌嗎?”
每天我們行走在這紛繁的塵世間,早已習慣了匆匆的步伐,早已習慣了平平淡淡不帶喧囂的色彩。不管是輕也好,重也罷,生命中度過的日子就是有孰輕孰重的,實在難以掂量。當我們因害怕承擔生命之重,放任自己去享受生命之輕時,留給我們的也必然是比以前的重還要更重的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所以,不要去掂量,不要去品味,只要不失重,那么我們就可以走得踏實,走得坦然。
剛拿到這本書,看到這樣的書名,心想:這里到底承載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開篇是《輕與重》,我想一個人生命的輕還是中重,和他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很大的聯系吧。不管我們的生命是不是永恒輪回(因為這個問題會讓人陷入窘境),我們應該做的是關注當下:everyonyexpecedabrightfuture,butwhatthefuturlifewillholdforhimisdependmuchonwhathedoestoday.生命的真諦不是我們身上貼了多少標簽,而是自己內心的滿足與輕松。有時改變人一生的就是一念之差,也行腳踏實地比較安全吧,過山車的落差帶來的感覺是刺激,但完了以后也會感到失落。就像托馬斯,也許他很感受自己生命的過程,但最終還是歸于平淡或是注定孤獨。一生都在尋找新的刺激,每天都要編好多謊言,一會兒騙情人,一會兒哄妻子,我覺得這樣的生活也是很累的。最后騙的還是自己吧,雖然特蕾莎和他死在一起,但特蕾莎是可憐的,這一生用全部精力愛托馬斯得到的只是他的軀殼。也許在享受生命的過程中托馬斯感覺飄起來了,但我想在他最后閉眼的瞬間他并不快樂,而是悲傷,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難道就是睡了多少女人嗎?這難道真是自己想要的嗎?當他給別人說200多個的時候也許自己是自豪的,希望看到別人羨慕的眼光。但當他面對死亡時也許還有太多的不舍,不舍的不舍那些情人,而是自己的生命,自己存在的價值還沒有看到,眼角或許有一兩滴心酸之淚吧,看到生命的歷程竟被自己這么褻瀆。
《靈與肉》,托馬斯每天都在尋求肉體的快感,卻忽視了靈魂的價值。在這里面我更喜歡薩比娜,她也是很愛托馬斯的,也知道托馬斯的不忠與浪蕩,所以最終她選擇了離開,尋找新的生活。而且還有自己的藝術陪伴,她把自己的開心、失落、惆悵寄托在畫上,雖然她在感情上遭遇失敗但她在自己的畫作上還是能看到一些希望,得到安撫。她更愛自己的靈魂吧,在這片領域她是驕傲而且自信的。我想正因為如此,弗蘭茨才會那么愛她,因為只有弗蘭茨看到了她的靈魂之美。我認為真正的愛情并不是身體的重疊而是靈魂的交融。熒屏上有無數的愛情讓我們感動,因為他們都是坦誠的以自己最大的力量愛著對方,但并不是多么美麗的辭藻表達海誓山盟,而是切實可見的行動和充滿愛意的眼神。當他們面對死亡時都是毫不思考的保護對方,而不是想托馬斯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欲,把她們都當成了工具而不是愛人。但特蕾莎為什么最終還是愿意和他在一起,我是不明白的。如果一個男的對女的說:我愛你,女的說:對不起,我已有男朋友了。難道繼續說:我知道,但我依然愛你。此時人們會說好癡情的男人。而如果是一個女的對男的說:我愛你,男的說:我已經有女朋友了。女的繼續說:我依然愛你。人們就會說不要臉的小三。為啥世界對待男女這樣不公平。正因為這樣肯定特蕾莎覺得是可以原諒的,因為這是被世界默認的。但世界雖然默認,你也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反抗,可以拒絕,可以saygoodbye.與其獨守空房浪費青春還不如做點有意義的事,只為不虛度自己的生命。因為你不是為他而生,你也有自己存在的價值,而且應該實現自己的價值。由此看來,特蕾莎的悲劇也不全是托馬斯造成的,最大的原因還在自己,因為不會把握自己的命運。只是聽天由命,也是最大的絕望吧。無耐!
也許養了卡列林是她最正確的選擇,至少在無數黑夜身邊還有伴侶。為什么有這么的人喜歡小狗,因為他們最為忠實,不會背叛直到自己生命結束為止。
最近,讀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作者對人生命運與價值的思考,使我深受啟發,像解開了一個困擾在心中多年的迷團,頓開茅塞。我長噓了一口氣,不由地感嘆:人生原來如此美好又是如此無奈!
在米蘭·昆德拉看來,人生是痛苦的,這種痛苦源于我們對生活目標的錯誤把握。世界上許多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而生命正是因為追求而變得庸俗,人類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隸,無論是放浪形骸,還是循規蹈矩,最終都在無休止地重復著前人,因此,人類的歷史只剩下兩個字——“媚俗”。
書中主人公托馬斯一直在固執地拒絕著“媚俗”,對愛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愛上了特麗莎,但不愿做家庭責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別人一樣甘于平淡地生活,去愛。他用很不負責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愛你,但我不屬于你!他不斷地與別的女人_,迫使所愛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給自己自由??墒?,當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責任的“輕”的時候,很快變得空虛難忍,他發現,承擔一份家庭責任的“重”對生活本身何等重要!
追求愛情如此,對物質對事業的追求也同樣如此。薩賓娜是一位畫師,她堅決反對“媚俗”,認為堅持人的個性是最主要的,反對用不擇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錢和名譽??墒?,當國家_,她被迫逃亡到異國他鄉生活沒有著落時,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價賣出她的那些畫得并不出色的畫,賺取較高的利潤。她親眼看到,人們聚會、_,反對戰爭,聲援弱者,這是極端消除了個性的行為,這是“媚俗”,但這又是愛國、正義之舉,是難以調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備了“輕”的一切條件,又會怎樣呢?弗蘭茨就是這樣一位年輕人。他出身良好,才華出眾,有穩定的事業與家庭,頗有名望。該有的都有,而且來得很容易。但是,他覺得生活太“輕”,他同樣不能忍受,他強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難中掙扎奮斗吶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參與_、_、呼喊,令人難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與風車搏斗一樣,結局徒勞無益,令人啼笑皆非。
這幾位年輕人“追求”與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謬與悖論:每個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個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虛,追求愛情時怨恨多于歡樂,追求名譽像水中月鏡中花一樣遙不可及,追求錢財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透過種種幻覺,米蘭昆德拉感到,也許這種“追求”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我想起了《紅樓夢》中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金銀忘不了。終身只痕聚無多,待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這首《好了歌》,寓意是“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觀哲學家們持久的堅持:存在即痛苦,若要不痛苦,須是不存在。
而世界上有那么多“忘不了”的人們,意識不不到生活的荒謬性,“反認他鄉是故鄉”,
沒有悟透“好”和“了”之間的真諦,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我們身邊的人生,那些為著庸俗的目的而掙扎的平庸的生命,為了“功名”,為了“金錢”,為了“嬌妻”,為了“兒孫”,終生忙碌,義無返顧,到頭來,一切都是虛無,一切都是空幻,一切是一場“空”!
恰如《圣經》中所描述的:“銀鏈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中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p>
這種被動的“了”,不是好,是嘆息,也是諷刺,是對那么多“忘不了”的人們的致命諷刺。人在欲望中掙扎,永遠不得解脫,差不多是“把石磨套在脖子上,丟到海里”,在欲海中持一塊磨盤而活,可悲,可嘆的人生啊!
可是,我們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永不停止奮斗的腳步。正如明朝詩人楊慎在《三岔驛》中寫的:
三岔驛,十字路,北去南來幾朝暮。
朝見揚揚擁蓋來,暮看寂寂回車去。
今古銷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長亭樹。
大街小巷,長亭短亭,碌碌紅塵,人來人往。得意之徒,失意之人羈絆于名韁利鎖,永遠在奔波勞碌,沒有誰能真正停下來。
也許,這正是人生的悲劇所在。我們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們的“進取心”來自無知,而盲目的進取心又至少給了人生一個“重量”的感覺,使人生似乎有了“意義”和“滿足”,正如在“三岔驛,十字路”上“揚揚擁蓋來”的得意之人。但實際上,盲目的動力最終只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盲目的自我,看起來似乎幸福,卻是本質上的空洞。特別是,當“追求”本身都值得懷疑時,人生便會陷入徹底的空虛中,失去任何“重”壓的人生之“輕”,使一切的滿足感蕩然無存,自我便無法再支撐了。人生的命運都是如此無奈,如此令人憤怒。
人生是如此無奈,一心想羨慕神仙,想擺脫功名、金錢、嬌妻、兒孫之“重”的困擾,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擺脫困擾后的失重之“輕”,生生世世在這個永恒的悲劇中重復,再重復。
既然如此,人到底應該怎么面對這似乎無法擺脫也似乎無法選擇的生存處境呢?
中國作家林語堂在《中國人》中認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后的“滿足”都是一種空虛,那么,“回歸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遠源泉。人的一輩子應該考慮如何怎樣真正的活著,而不是謀劃如何發展;應該珍惜現在的時光盡情享受,而不是去奮發勞動;應養精蓄銳以備他日之不測,而不是發揮自己的精力。
同樣的困惑在法國散文家蒙田心中也同樣存在,但他反對虛無主義,提倡人總是應該有點精神的。他在《蒙田筆記》中認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托于來世,這本身違背了生存的意義。生活樂趣的大小取決于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響。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我們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賜,它是優越無比的。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而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人如果沒有一定的目標和追求占據、約束心靈,心靈就會到處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靈魂沒有目標,就會喪失自己。即使在閑逸時,也不能讓靈魂喪失目標,要不然,最終會導致無數妖魔、怪物,無次序、無目的,一個個接踵而來?!?/p>
看來,還是要勇敢面對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輕”。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在五年前,可以說一遍閱讀下來人是渾渾噩噩的,可能跟年紀和閱歷有關,從此這本書被我放進了柜子。這次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又打開了這本書,這次的閱讀的體會和第一次大相徑庭。所以我非常認同一些人的說法:米蘭·昆德拉的書讀一遍是不夠的??赡苁俏业乃讲粔?,將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看了兩遍還是不能完全體味到其精髓。說來有些慚愧,盡管如此,還是想寫一篇文章來對所看所想的內容進行一次整理總結。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表面看是一部愛情故事,骨子里卻是一本概念小說,機智、誘人、嚴肅,充滿情感,是一部開闊又復雜細致的作品。它里面交織著政治與哲思、肉欲和靈魂、趣味和深度……對于性愛與政治之間巧妙的交互作用進行嫻熟的敘述?!渡胁荒艹惺苤p》以深刻的哲理開頭,結束于悲愴的詩意氛圍中,為我們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和人類不可避免的誤解所產生的深刻原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表達的是一個人在四種狀態下的“非如此不可”:愛---特麗莎,同情----托馬斯,反叛----薩賓娜,夢想----弗蘭茨。文章圍繞主人公托馬斯展開,他與前妻離異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輕松并決定一直保持單身。特麗莎走進托馬斯的生活,這個在托馬斯看來是由六個偶然給他帶來的女人,與托馬斯糾纏、相伴了一生。然而,托馬斯仍然醉心于與眾多女人的“性友誼”,在性漂泊的路上去尋找、開拓和征服每一個女人與其他女人的百萬分之一的差異。但特麗莎的身影反反復復出現在托馬斯醫生臨窗猶豫與沉思中,嚴厲地拷問著托馬斯對自我,對命運,對情愛,對沉重與價值的決斷。這就是輕與重的對立,對婚姻的忠誠是重;與情人的幽會是輕。托馬斯在輕和重之間徘徊不定。在情人面前想著特麗莎;在特麗莎面前又坦然承認與情婦在一起。千里追妻,放棄國外安穩的生活跟著特麗莎回到布拉格,卻依舊不忠特麗莎。為了給妻子一個平靜的生活拒絕在請愿書上簽字,又在第二天忘記拒簽的目的......終于他在被布拉格統治者逼迫的情況下同意了特麗莎的提議去了鄉下。
還有兩位主角,薩賓娜和弗蘭茨。薩賓娜的宣言是:“我的敵人是媚俗”。薩賓娜是一個畫家,是托馬斯最好的情人,是弗蘭茨崇拜的但又是與他貌合神離的情婦。薩賓娜是個輕極了的角色,她放蕩不羈,特立獨行。她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背叛。喜歡背叛又習慣背叛,她背叛父親,背叛弗蘭茨,在薩賓娜看來“背叛意味著打亂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著打亂秩序和進入未知”,“薩賓娜看不出什么比進入未知狀態更奇妙誘人的了”。但是,在一切背叛之后呢?她背叛的目的是什么呢?“一個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國家以及愛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國家以及愛情都失去了——還有什么可以背叛呢?”“薩賓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這種虛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標嗎?”“薩賓娜對于隱藏在自己背叛欲念后的目的無所察覺,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不就是目的所在嗎?背叛的最后結果就是在鋪滿灼熱炭火的圓周軌道上奔跑。而作為大學教授的弗蘭茨每天過著由授課研究組成的枯燥無味的生活,他羨慕著薩賓娜,一心認為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在他臨死之際,他終于找到了他所要追求的,那就是和她的學生情婦在一起。
很多人看這本書是被書名所吸引,但讀了幾段能堅持看下來的人不多。我初次看這本書的原因是被書后簡介的第一段所吸引: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這段文字像一把大斧一下子砍到我的內心深處,我開始陷入思考:回到現實,我們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更多的人會面對或多或少的生活或工作壓力,我們抱怨,甚至痛恨,還有更極端的人因為這些原因做出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但反過來想想,如果把這些生活的考驗全部抽離,只剩下一塵不變,乏味,空洞的生活,你能承受這生命之輕嗎?那么,到底選擇什么?是重還是輕?過于輕,是浪費生命,太重,卻是難熬的生活,沒有擔憂,無憂無慮的活著,可以是理想,但是要真每天都那樣無憂無慮的,那跟虛度空虛有什么區別了?于是,選擇需要的、必要的責任,可以讓生命綻放出a價值來。輕過不好,重過也不好,看自己想要什么樣的人生了。
總之,這是一本值得用時間慢慢品味的書,如果你能坐地下來閱讀,一定會有所體會。
早就聽說有一本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小說,一直想看看,幾年以前在書店里沒有找到,時間久了,也就忘了。最近一個偶然的機會,到書店里看到了這部小說,也由此對本書的作者——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有了一些認識和了解。但當我看完之后,對這部小說的名字并沒有真正的理解,不知道它為什么要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呢?再次看完之后,有了一點感覺,但也還是很模糊,覺得此書真的不好弄懂,深奧的如同一本哲學。也許是我才疏學淺、太笨的緣故吧,總之,難以看得透徹。所以,我的讀后感也不一定說的正確,希望能得到了解這本書的朋友給予提示和諒解。
首先我覺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輕”字,在這本書里其實份量是最重的,是反其意而用之。如果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所強調的是“不能承受”,那么可不可以這樣理解,那就是反過來說,能承受的只有“生命之重”了。如果能拋去本書中那些令我反感的晦澀情節和細節描寫,我不得不承認,它不愧為一本非常好的充滿哲理性的小說。那么又怎樣來看待人生中的輕與重呢?我的理解是:輕是逃避,而重是責任,是為自己,也為他人負責的一種崇高境界。而書中的幾個主人公,都是不想對別人負責,甚至也不想對自己負責的生命之輕者,比如說托馬斯的逃避家庭,逃避親情,甚至不想認自己從未盡過義務的兒子。在他的整個生命過程中,他總是在不斷的更新著情人,只和她們保持著短暫的友誼。但就是這么一個放蕩之人卻又有著維護自己尊嚴的個性,他認可丟掉醫生這個令人羨慕的職業,也絕不在能換回工作的一張協議書上簽名,從這點可以看出,他又是個矛盾的綜合體,有著分裂的人格。
而薩比娜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她不但逃避家庭,逃避婚姻,逃避情人,也逃避祖國,逃避革命,是個典型的背叛者。只有特蕾莎,雖然她沒怎么逃避,但她也只能在“卡列寧”一條狗的身上找到真正的不求回報的忠誠。那么這些逃避者的最終結果又是如何呢?當他們步入了中年,一無所獲,認識到了這種逃避的生命之輕是最難令人承受之時,一切都已經為時已晚了。因為生命是永劫無歸的,不可以從新來過。所以,對一個有思想,有頭腦的人來說,逃避人生,逃避責任的最終結果只能是對曾經的生命之輕,都會是難以承受,也無法承受的。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怎么說,以前一直以為只有重量才能將一個人壓垮,從沒有想過輕飄飄的物體也能將你打入萬丈深淵。尼采和哲學家所糾纏的神秘的”永劫回歸“或許就是在告訴我們,沉重不一定是悲慘,而輕松也不會就是輝煌。想想我們經歷過的事情,想想它們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無休止地重演下去,即便那件事是那樣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那種癲狂的幻念將會席卷我們的頭腦,一步步吞噬著我們,而我們卻是如此無能為力、無能反抗。生命無法承受的輕,又是那樣真真實實地呈現在我們眼前,你無法拒絕。
生活就是一出舞臺劇。在這出劇中,我們會看到許多形形色色的角色?;蛘吣銜龅教佧惿?,或者你會遇到托馬斯,又或者你遇到的是薩比娜。然后,我們就會發現特麗莎跟薩比娜就是兩個不同的對立面。愛情是自私的,所以她讓特麗莎成為了一個生命之重的人物。對愛情的專注和責任、對丈夫的寬容和忍受、對事業的認真和執著、對善惡的愛憎和明斷……在重壓之下艱難地活著,活得實在。以至于在這個沒有美和真愛的世界,最后只能在一條狗的身上找到人間的牧歌、找到真愛。而薩比娜就是生命之輕的典型。就像文中薩比娜自己所說哦的那樣,”美就是被背棄的世界?!八趴v自己與托馬斯的放縱,隨心所愿地生活著,就算生活對此充滿了不屑,依舊我行我素。而對于托馬斯而言,一切就又不知該從何說起了。托馬斯與特麗莎的相遇就像是一出精彩的劇集。一切都是那么巧合,卻又巧合得讓你堅信就是有這么巧合的事情。然后兩個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就這樣彼此相互牽制著,直至終老。就算生活中,兩個人無數次的刺激著對方,卻又還是那樣不肯離去。而一直輕浮的托馬斯在俄狄浦事件中展示了他生命之重的一方面。給人以一種社會正義感的強烈沖擊。然后我就開始慢慢明白生命不會在”輕“任意喧囂。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只是每個人追求幸福的方式不同。寂地說:”踮起腳尖,是否我們就離幸福近了一點?!皠傞_始看到這句話,充滿了憧憬,想象著頭頂上方的那片天空,是否真的就有天堂存在,而天堂又是怎樣的一種美好,如果那幸福的地方是如此的真實,那么,踮起腳尖吧,追尋我的幸福。就像杰斐遜在《獨立宣言》里告訴我們的,每一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雖然很多人都理解成每個人都有幸福的權利,但幸福這種東西本身就是一種虛妄,只存在于追求的過程中,而在所謂的終點我們是看不到它的。
負擔越沉,我們的生活就越貼近大地,越趨近真切和實在。相反,完全沒有負擔,人就會變得比大氣還輕,會高高地飛起,離開大地,就像離開了真實的生活,走向另一種虛無。一切就開始變得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生活就是一張沒有什么目的的草圖,即使給予我們機會回到過去重新選擇,讓我們得到更好的結果??稍谶@一過程中,難道就不會有什么變質了么?每一種經歷都有別樣的痛苦別樣的好,都是一種享受。
我們都在不停的選擇中成長,在這個社會里,我們總該保留著自己的一份正義感,讓自己的生命有了重量,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貼近大地,天空總是那么遙不可及,就讓自己更加趨于真實的存在。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它以生命輕重二元論來觀察世界,審視靈魂,詮釋生命真諦,它也是一部意象繁復的書,裝載了多種涵義:被政治化了的社會內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以及個人命運在特定歷史與政治語境下的呈現等。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于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
讀完此書,感覺它就像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從樹根到枝干,層層剝離后,才逐漸體會到作者在竭力想告訴我們,生命中所謂沒有重量的輕松和自由,有時是讓人無發忍受或無法承受的,甚至是毫無意義的。當我們的生命中無人打擾沒有責任的重壓和生活中的各種煩惱,甚至沒有與親朋好友之間的摩擦爭吵時,那份輕,反而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承受的。因為那些讓我們時時煩惱和痛苦的事情實際上組成了我們許多時候尋找不到意義的生命。是它們填補了我們的人生,也正是它們,賦予我們最基本的生活意義。
在生命的長河里,每個人都離不開“輕”?!拜p”是人留戀的終極原因,比如:親情,愛情,友情,音樂,欣賞大自然,藝術創作等這些對生命本身的享受。太輕的重量,我們反而覺得它沉重的像巨石,壓在我們渴望輕松、向往自由的靈魂上。倘若,我們的生命中沒有了這些瑣碎的“輕”,那么,/生命的意義,活著的意義。有時候,那些看似很輕的東西,也會是生命中承受不住的情。正因如此,我們的生命才會那么的多姿多彩。
每個人亦離不開“重”?!爸亍蹦芙o人帶來充實,在“重”的圈子里,人們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能從其中感到心靈充實的幸福,人們在人的本質力量化過程中發現自己,肯定自己,為自己自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過這樣深刻的體驗,比如:當我們站在領獎臺上,我們心中洋溢著喜悅之情,我們會通過“獎牌”看到我們的本質力量,體會到被眾人肯定后那種精神上無限的幸福。所以“重”在我們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
人生除了“輕”與“重”外,還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也可稱為“沉重的輕”。所謂“沉重的輕”,是指人在無所事事的情況下,感到無聊、空虛、寂寞、孤獨等難以承受的感緒和糾纏在精神之中解不開的死結而引起的否定性的痛苦的感受。生命中的“重”與“輕”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系,時時刻刻都存在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
那么我們究竟選擇什么?是重還是輕?這值得每個人思考。
人生應一邊趕路,一邊觀花。在這快節奏的社會里,我們應該一邊學習,一邊工作,一邊娛樂。學會有選擇性的得失,學會如何把握自己、釋放自己。我們的人生需要在同一生活段,完美地把學習工作娛樂結合起來。同時要學會“輕”與“重”的取舍,懂得如何平衡二者的關系。要用強大的內心與自由的靈魂去面對生活中的“輕”與“重”,感悟生命過程中的真諦,追求人生的幸福。
早就聽說有一本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小說,一直想看看,幾年以前在書店里沒有找到,時間久了,也就忘了。最近一個偶然的機會,到書店里看到了這部小說,也由此對本書的作者——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有了一些認識和了解。但當我看完之后,對這部小說的名字并沒有真正的理解,不知道它為什么要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呢?再次看完之后,有了一點感覺,但也還是很模糊,覺得此書真的不好弄懂,深奧的如同一本哲學。也許是我才疏學淺、太笨的緣故吧,總之,難以看得透徹。所以,我的讀后感也不一定說的正確,希望能得到了解這本書的朋友給予提示和諒解。
首先我覺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輕”字,在這本書里其實份量是最重的,是反其意而用之。如果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所強調的是“不能承受”,那么可不可以這樣理解,那就是反過來說,能承受的只有“生命之重”了。如果能拋去本書中那些令我反感的晦澀情節和細節描寫,我不得不承認,它不愧為一本非常好的充滿哲理性的小說。那么又怎樣來看待人生中的輕與重呢?我的理解是:輕是逃避,而重是責任,是為自己,也為他人負責的一種崇高境界。而書中的幾個主人公,都是不想對別人負責,甚至也不想對自己負責的生命之輕者,比如說托馬斯的逃避家庭,逃避親情,甚至不想認自己從未盡過義務的兒子。在他的整個生命過程中,他總是在不斷的更新著情人,只和她們保持著短暫的友誼。但就是這么一個放蕩之人卻又有著維護自己尊嚴的個性,他認可丟掉醫生這個令人羨慕的職業,也絕不在能換回工作的一張協議書上簽名,從這點可以看出,他又是個矛盾的綜合體,有著分裂的人格。
而薩比娜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她不但逃避家庭,逃避婚姻,逃避情人,也逃避祖國,逃避革命,是個典型的背叛者。只有特蕾莎,雖然她沒怎么逃避,但她也只能在“卡列寧”一條狗的身上找到真正的不求回報的忠誠。那么這些逃避者的最終結果又是如何呢?當他們步入了中年,一無所獲,認識到了這種逃避的生命之輕是最難令人承受之時,一切都已經為時已晚了。因為生命是永劫無歸的,不可以從新來過。所以,對一個有思想,有頭腦的人來說,逃避人生,逃避責任的最終結果只能是對曾經的生命之輕,都會是難以承受,也無法承受的。
“在永恒輪回的世界里,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蓖旭R斯一直都認為,就算與特蕾莎一起時,他也不愿做家庭責任的附庸,寧愿享受“輕”,也不愿去承擔那份“重”。然而,當特蕾莎離開他時,他確實有那么一瞬間感覺到無比的自由,但是,很快這種輕飄飄的失落感又讓他難以忍受。
當負擔完全的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幾乎遠離大地上的生命,其飄忽不定生命中的運動變得太自由而沒有束縛,慢慢地,人生也將失去了意義。生命永遠是最為復雜的東西,輕與重的轉換,靈與肉的扭纏,生與死的輪回,各種各樣交叉重合時的的對立,也許這就是生命的面貌吧。生命在溫馨明媚的白晝和陰郁冷暗的黑夜之間,沒日沒夜地延續……然而即使生命是矛盾的源頭,即使生命是個謎,它對我們來說都是唯一的,不可取代的。
“那么,到底選擇什么?是重還是輕?”
輕與重,在書中的每一個角落幽靈般地閃現著,生存、理想、媚俗、背叛都在這張輕重交織的人生之網中互相聯系著,卻永遠地不能被逃離,生命之重,使人感到沉重的壓力。正如文中托馬斯感到特雷沙的嫉妒之重。正如特雷沙的夢給托馬斯帶來的譴責。生命之輕,使人感到無聊空虛。正如特雷沙的離去使托馬斯的鐵球滑落腳踝,但他卻為奇異抑郁的自我迷醉而感到罪過?;赝陨?,我們也可以看到自己生命那輕重交織的印痕。
“沉重是真的悲慘,輕松便真的輝煌嗎?”
每天我們行走在這紛繁的塵世間,早已習慣了匆匆的步伐,早已習慣了平平淡淡不帶喧囂的色彩。不管是輕也好,重也罷,生命中度過的日子就是有孰輕孰重的,實在難以掂量。當我們因害怕承擔生命之重,放任自己去享受生命之輕時,留給我們的也必然是比以前的重還要更重的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所以,不要去掂量,不要去品味,只要不失重,那么我們就可以走得踏實,走得坦然。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捷克著名小說家米蘭·昆德拉于1984年所寫,這部作品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之作。米蘭·昆德出生在捷克這個小國家,但是在他看來,生長于小國實際上是一種優勢。因為身處小國,“要么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么成為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性的人”。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世界所了解。米蘭·昆德拉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作家寫的東西只能令該國的人所了解,那么他不但對不起世界上所有的人,更對不起他的同胞,因為他的同胞讀了他的作品,只能變得目光短淺”。
本書描述的是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時期,民主改革的氣息演變為專橫壓榨之風?!恫荒艹惺艿纳p》揭示出隱秘的無情,探索愛的真諦,書中描述了男女之愛,朋友之愛,祖國之愛。每個人對不同的愛有自由選擇的權力,自覺的背負起沉重的義務。人的各種責任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這卻是人存在的實際標志,如果一旦將所有的負擔解脫掉,人就會變得輕飄飄的。沒有負擔和責任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
本書以托馬斯、特蕾莎、薩比娜和弗蘭茨之間錯綜復雜的感情展開論述。托馬斯是一個外科醫生,由于經歷了失敗的婚姻,他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他應付他眾多的情人。有一天他在一個餐廳里遇見了作為女侍應的特蕾莎,他們以書為媒介彼此相愛了,托馬斯對特蕾莎的愛違反了他之前制定的原則,他從不帶女人回家過夜,但他卻收留了特蕾莎,甚至娶她為妻。但是托馬斯靈肉分離的想法絲毫沒有改變,依舊流連在眾多情婦之間,而全心全意愛他的特蕾莎卻因為此事在嫉妒不安的夢魘中驚醒。在猜忌和恐怖的想象中惶惶度日后來特蕾莎搬到了瑞士。但是面對托馬斯仍然與情婦私通以及對陌生環境的不安,她毅然決定離開,回到祖國。但分開之后的特蕾莎與托馬斯彼此感到生活都很無聊,沒有意義。他們意識到彼此分開了,雖然沒有對愛人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生命卻變得輕飄飄的,就像靈魂離開了肉體,行尸走肉一般。最后,托馬斯又回去找特蕾莎,他們緊緊擁抱在一起,相顧無言,但感受到的卻是彼此對生命不可替代的重要。是重還是輕,似乎有了答案。也許“重”會使人無所適從,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但是“輕”卻讓人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生不如死。
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對于母親理想的投射。離婚后,自由自立的單身生活為他生命帶來新的契機,并且了解薩比娜只是他對---與冒險生活的追隨。后來他與他的學生相戀,在實際參與一場虛偽游行活動后,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學生旁邊。一場突然搶劫中,弗蘭茨因為想展現自己的勇氣而蠻力抵抗,卻遭到重擊,在妻子的陪伴下,無言的死于病榻上。薩比娜和弗蘭茨在經歷了太多的事情后才明白:原來生命中我們本以為無法承受的負擔會在負擔消失后,整個人生都變得虛無縹緲,我們沒有了責任與負擔的同時,也失去了我們之所以存在的依托,于是我們只能空虛度日,生命因此變得毫無意義,我們也找不到我們存在的理由。
本書深刻探討了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尤其是對于“媚俗”這一觀點的看法。書中提到,媚俗是把人類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視野之外。人類的博愛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礎之上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媚俗是以做作的行為取悅大眾的。這種行為侵蝕了人類最初美好的心靈??墒?,我們又不得不媚俗。媚俗是人類境況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無法避免。有時候,我們不得不違背內心的價值取向去迎合整體的價值取向,個人似乎被集體所同化了。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集體的世界里,當我們的行為、意識、甚至精神與集體不相適應時,我們就會顯得格格不入,無所適從。為了能更好的融入這一世界,我們又是只能委曲求全,改變我們的想法和觀點,避免被群體所拋棄。當然,也有人會反抗,堅持自己對事物的認知,遺世而獨立,但是我們又是否得知這種反抗是不是另一種方式的媚俗呢?其實,媚俗的不僅僅是個人,還有國家。媚俗是存在整個人類歷史中的。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倒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那么,到底選擇什么?是重還是輕?”。本書以這樣的一個疑問作為全書的脈絡,旨在探討在生命中,我們到底是該選擇重還是輕?在當今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是否能做出真正毫不后悔的選擇?也許沒有人知道答案,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既不能把它同以前的生活來比較,也無法使其完美之后再來度過。
當今世界是一個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我們每天面臨著各種思想和文化的沖擊,也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當這些壓力積壓到一起,終有一天爆發的時候,我們會變得無所適從,我們會抱怨,會悔恨,甚至會選擇逃避。我們想把壓在我們身上的各種壓力全部都解除掉,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認為生命是精彩的,我們再也不會被那些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所折磨。其實,這些壓力就是我們所要承擔的責任與負擔。這些壓力與負擔是我們對社會,對家庭,對他人的責任,可是當這一切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時,我們就想著拋下這些我們生命中沉重的負擔,希望我們的生命變得輕松起來。
的確,暫時放下這些沉重的負擔讓我們感受到了身心的愉悅。但是愉悅之后呢,我們又變得無所適從起來。然而,這一次的無所適從是因為我們感受到了生命之輕,這種輕讓我們感受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就像人生又一次迷失了方向。于是,輕又變成了我們的負擔,我們不得不再次背上這些負擔,即使這些負擔有些沉重,但這總比我們輕飄飄的遠離地面要好,我們的根在地面,飄在空中是比重在地面更讓人無法忍受的事情。這時我們終于明白,原來我們承受的生命之輕比承受的生命之重更加可怕。
輕和重是兩種相對立的存在,我們無法承受重,于是才選擇了輕,但輕卻讓我們失去了生命賴以存在的依托。最終我們又一次選擇了重。這是否是生命的循環往復呢?我們徘徊在輕重之間,游蕩于幻想與現實之間,在一次次的選擇之中看清到底什么才是我們想要的。
我們要把自己變得輕盈一點,但這種輕并不意味著放下所有的重,而且重不是我們放下就消失不見的,我們要從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追求些許的輕,這樣會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會讓靈魂得到升華。
去年一年看的小說不少,有長篇巨著《巨人的隕落》,有東野圭吾的偵探小說,看起來都很精彩引人入勝,但是似乎看完就沒了,僅僅是用于消磨時間的好讀物,并沒有給我的內心留下太多的東西。但最近看的兩本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哲學意味更濃,也更能啟發我的一些思考吧。米蘭昆德拉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可以說看得我云里霧里,似懂非懂,而像我這么好奇心極重,越是不懂就越想要抽絲剝繭去分析一下,揭開這本書的神秘面紗。
托馬斯和特蕾莎之間為何產生愛情?
托馬斯是醫生,而醫生就是那些無論發生什么,都愿意終身照料人類身體的人。特蕾莎的出場形象就是一個被人放在涂了樹脂的籃子里順水漂來的孩子。他們兩人對比而言,托馬斯太強,特蕾莎太弱,他一定對她產生了強烈的保護欲。托馬斯的其他情人可以沒有他,但是特蕾莎離不開他,似乎離開了他就活不下去。
特蕾莎非常美,其母親美得像拉斐爾畫中的圣母,等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有九個男人向他求婚,最終因意外懷孕選擇了最有男子氣概的第九個。姑且不談論特蕾莎父母的婚姻,一個美如畫中人的女人和一個富有男子氣概的男人結合的產物,特蕾莎當然是極美的。
偶然的命運之鳥。
在書中恰是六次偶然把托馬斯推到了特蕾莎身邊,好像是自然而然,沒有任何東西引導著他。當托馬斯看到特蕾莎和別人跳舞,看起來他們就像是一對戀人的時候,他意識到特蕾莎的愛情也可能與其他任何人產生,并非如此不可。近來,我也深刻感受到愛情并非唯一,我們可能在偶然的時間偶然遇到一個人,然后和這個人戀愛,但是我們偶然遇到的也可能是別的人,和別的人戀愛。真的并沒有所謂的命中注定,一切都只是偶然的機緣,兩個人相遇,然后命運就交織在了一起,我們能做的也許就是努力讓偶然遇到的那個人變成“對的人”。
托馬斯——靈與肉。
追逐眾多女性的男人被歸為兩類:一類是浪漫型的迷戀,他們在女人身上尋找的是自己的理想,然而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因為理想是從來不可能找到的。個人覺得《霍亂時期的愛情》里的男主弗洛倫蒂諾就有一些浪漫型的迷戀成分,但又不完全是,因為他一開始就找到了自己理想,那就是女主費爾米娜,在對女主求之不得后有過各種各樣的愛情,也曾放浪形骸,最終在幾十年過后又與女主再次相遇,為這跨越幾十年的愛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一類是放蕩型的迷戀,而托馬斯毫無疑問應歸于此類,盡管他愛特蕾莎,盡管他的放蕩給特蕾莎帶去極大的痛苦,他還是不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那種征服不同女人的欲望。靈肉能否分離還是看個人,托馬斯可以,特蕾莎卻不行。
特蕾莎——愛情之重。
特蕾莎的世界只有托馬斯和卡列寧(他們共同養的狗),當托馬斯一次又一次背叛她,她跟托馬斯說“我被活埋了,埋了很長時間了。你每個星期來看我一次。你敲一敲墓穴,我就出來。我滿眼都是土?!笨吹教乩偕f出這樣的話,我覺得她很可憐,為她感到悲哀,因為托馬斯幾乎就是她的全部,她的喜怒哀樂幾乎都被托馬斯牽制。其實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將自己的人生過得多姿多彩,她們的人生有很多個支柱,而愛情只是其中一個柱子,當愛情這棵柱子倒塌,還有很多其他柱子支撐著她的生活。所以愛情對于她們重要但又沒那么重要,只不過是讓生活錦上添花的東西。
薩比娜——輕與重。
薩比娜天性叛逆害怕責任,她可以輕松地以情人身份與弗蘭茨交往,但是當弗蘭茨為了薩比娜離婚,想要與她真正在一起的時候,她又拋棄了弗蘭茨,因為她害怕責任害怕禁錮。聽起來薩比娜確實活得瀟灑輕松,擁有眾多情人,而又不與任何一個人的生命捆綁在一起,她是自由的鳥。然而呢?重便真的殘酷,而輕便真的美麗?人有時候不就是因為一些與他人的羈絆,才彰顯出了自己存在的意義。當負擔完全消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弗蘭茨——真實與虛幻。
弗蘭茨是夢想家,生活在純屬想象,不在身邊的人的目光下。薩比娜是弗蘭茨的夢想,弗蘭茨去到柬埔寨邊境,僅僅是因為薩比娜,感到薩比娜久久地凝望著他。然后柬埔寨之行又讓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唯一真正的生活就是那個戴著眼鏡的女大學生,而不是薩比娜?,F實大于夢想,遠甚于夢想。夢想無疑是美好的,我們極具想象力的大腦可以把夢想勾勒得完美無瑕,然而當夢想成為現實,等待我們的也許就是幻滅。所以我們又能做什么呢?活在真實中吧,那才是唯一屬于我們的實實在在的生活。
書中人都是極理想主義,現實中大部分人還是負重前行的吧,這也是為什么我對這本書似懂非懂,而主要是不懂,因為我是平凡人。
終于又有時間讀點書了,感覺真好,淡淡的日子,淡淡的過,似乎曾經也這樣提到過!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度過了第一部分第16節,終于讀到了輕重的啟示!細加掂量的決斷與命運之聲聯系在一起;重、必然和價值是三個有內在聯系的概念:必然者為重,重者才有價值。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說,人的偉大在于他扛起命運,就像用肩膀頂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樣。人只有一次生命,絕無可能用試驗來證明假設,因此他就永遠不可能知道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對還是錯。
我們都覺得,我們生命中的愛情若沒有分量、無足輕重,那簡直不可思議;我們總是想象我們的愛情是它應該存在的那種,沒有了愛情,我們生命將不再是我們應有的生命。我們都堅信,滿腹憂郁、留著嚇人的長發的貝多芬本人,是在為我們偉大的愛情演奏“esmusssein!”
“如此必然的決定依賴的卻是這樣偶然的愛情?!?/p>
我的生命里多了太多的偶然,然而卻沒有一次讓這些偶然成為必然,或許生活已經告訴了我必然的答案,只是我不知道,我無法接受,我不想承認這必然的結果!
如果和你的相遇一切從必然開始,那么過程中能否出現偶然的驚喜嗎?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去年第一次讀它的時候,居然深感不安和迷惑――那是一部意象繁復的作品,字里行間閃爍著許多“不解之辭”――我的理解力居然很難渡過它艱深晦澀的語意之河。懷著自我挑戰的心理,今年暑假又認認真真地把它重讀了一遍。重讀此書,卻給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好像我從來就未曾讀過一樣!那是一座感性與理性縱橫交織起來的神秘幽深的城堡,看似簡單的愛情故事,蘊含著豐富的哲理思辨,閃爍著耀眼的思想的光芒。作者用譏諷幽默而冷靜的筆調,剖開人類生命的外衣,探索靈魂的秘密,揭開人性深處隱秘的_,展示了社會動蕩和命運沉浮的人生圖景,揭露了人類“媚俗”的天性。讀罷掩卷,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現代主義的三維立體圖畫:破敗的城市、_的人群、纏綿的肉體、憂傷的眼神-----這一切雜亂地交織重疊成灰色的夢境,而這一切夢境的背后,則隱約可見無比溫馨靜謐的遙遠的山村圖景,那里斜陽暖暖,牧歌悠然。
這的確是一部值得反復讀的作品。它就像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以我淺陋的理解和愚拙的筆觸,如果勉強能觸摸到它的三兩片輝煌的樹葉,也算很僥幸的了!
一、輕重之間。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得以無限重復,我們就會像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恒上。這一想法是殘酷的。在永恒輪回的世界里,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這就是尼采說永恒輪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負擔的緣故吧。
作家在小說開頭第一章,便以一個哲學家高深莫測的姿態,拋出了尼采的“永恒輪回”說,并以大段的哲理思辨使我不得不陷入關于重和輕的凝重思索。
“重便真的殘酷,而輕便是真的美麗?”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負擔同同時也成了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就變得自由而沒有任何意義。
那么,到底該選擇什么?重還是輕?”
是的,究竟該選擇什么?重還是輕?直到小說結尾,這個問題依然懸而未決……或許這是個連作家本身也尚未找到答案的人生謎題吧?我只能試圖從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尋找作者思想的蛛絲馬跡。
二人物小像。
托馬斯――原為布拉格的外科醫生,生性自由,以交往眾多情人為嗜好,同時深愛著特蕾沙。蘇聯占領捷克后,攜特蕾沙_瑞士。后又為了愛情重返布拉格。曾因政治_淪為玻璃清洗工,又在環境重壓下隱居山村,當了一名卡車司機。他一生漂泊,不斷地在生命的重與輕的漩渦中掙扎。最后與特雷莎雙雙死于車禍。
特蕾莎――一個柔弱,忠誠,純真,善良的女子,一個不斷審視自己靈魂的愛情信徒。原為布拉格附近某小鎮鄉村酒店的女招待,后為布拉格某新聞圖片社的攝影記者,托馬斯的妻子。深愛托馬斯,不堪承受由于托馬斯的不忠帶來的嫉妒和痛苦,生活在噩夢和眩暈之中。也是一生漂泊,由小鎮來到托馬斯的城市布拉格,之后_瑞士,在感情的痛苦折磨中離家出走回到祖國,然后和托馬斯一道隱居山村,做了一名牧羊女,最后和托馬斯一起死于車禍。
薩比娜――布拉格年輕的女藝術家,托馬斯的最重要的情人。弗蘭次的崇拜對象。思想自由獨立,生性叛逆,反對媚俗。她不斷地背叛原來的位置:背叛家庭,背叛父母,背叛祖國,背叛愛情,拋棄了深愛她的弗蘭次;她不斷地叛己所叛,最后到了無可背叛的地步。她的生命無限輕盈,了無分量,沒有何牽掛和責任,像漂浮在半空中半真的存在。她不停地流浪,從布拉格_到日內瓦,然后到蘇黎世,最后到美國和一對喜歡她的畫的老年夫婦生活在一起,而不久那對老年夫婦也將離開她到自己的女兒那里去。在無盡的背叛和漂泊中,她感受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殘酷重壓,在無限凄涼孤獨和憂傷中,渴望著一扇遙遠的童話中亮著溫馨燈光的窗戶。她是四個主人公中存活下來的人,也是最悲慘的命運的犧牲者。
弗蘭茨――日內瓦某大學的教授,夢想主義者,英俊健美,思想單純,崇拜并深愛著薩比娜。曾為了追求薩比娜而離開不愛的妻子,在薩比娜不辭而別之后,他又把年輕的女大學生當做薩比娜的影子,最后為了縹緲的愛情幻想投身到支援柬埔寨的國際醫療隊伍的“偉大進軍”中。他加入到“偉大進軍”的理由也非常富有反諷意味――因為柬埔寨和薩比娜的祖國都是同樣遭受被侵占的厄運的國家,他想:如果薩比娜知道他加入到支援柬埔寨的偉大進軍,一定會感受到他對她的祖國遙遠的支持和同情,她也就會因此而高興的!當他終于從寄托在“偉大進軍”上的愛情夢想中幡然醒悟的時候,卻不幸被砸死于偶然的搶劫事件。
三、托馬斯-----重與輕博弈中的真實存在。
“托馬斯站在寓所的窗前,茫然地望著對面樓房的墻”。-----他在腦海里回憶著和特蕾莎相識的情景,并反復思忖著:究竟該選擇什么?是接受特蕾莎來和她一起生活,背負起愛情之沉重責任,還是繼續享受以往的自由輕盈?這是故事一開始作者為我們描述的場景。而且這一場景在小說中意味深長地反復出現了多次。
“人永遠不知道自己該要什么,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加以修正”。
所以,每當他面臨生命中重與輕的抉擇的時候,他都會這樣茫然無措,猶豫不決。事實上,托馬斯短暫的一生的確是在重與輕的抉擇和傾軋之中渡過的。他是布拉格的的外科醫生,原本活得自由灑脫,自從愛上特蕾莎之后,身上便背負起一個女人全部的愛的重量和責任,這重量使他不堪重負,不斷地下墜,下墜,像一片空中漂浮著的飛絮被雨水打濕,墜入地面,和大地融為一體。他的生命也因此被賦予了意義。在他的觀念里,靈魂和肉體是截然分開的,他追逐眾多女性的嗜好絲毫不會損害到他對特蕾沙獨特而深刻的愛。一方面,他深愛著特蕾莎,認為特蕾莎是“漂在涂了油脂的籃子里的孩子,偶然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他對柔弱的特蕾莎有著深刻的同情和“無法表達的愛”。另一方面,他又不肯放棄以往自由不羈交往眾多女友的生活方式,不斷的背著特蕾莎和其他女友約會。他生活在特蕾莎因嫉妒無助而產生的痛苦的噩夢的纏繞中,穿梭在謊言和愛情之間,對自己不忠的內疚,對特蕾莎的同情憐憫以及深刻的愛,交織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漩渦,把托馬斯這葉自由飄蕩的輕舟,一次次不斷帶入命運的深谷。
托馬斯追隨離家出走的特蕾莎從日內瓦回到祖國,應該是他繼_瑞士之后命運的一次重大轉折,也是他在輕與重之間抉擇的最為顯著的例證。我在想,如果在特蕾莎出走之后,托馬斯沒有回布拉格找她,而是留在日內瓦繼續“風流”他的“韻事”,享受自由甜美的生命之輕盈,那么他的命運一定會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圖景。我們也就不會看到小說結尾的悲慘結局了。事實上,當他又一次徘徊在輕與重的十字路口,站在寓所的窗口茫然地望著對面樓房的墻,他內心深處卻反復重復著一句貝多芬的樂句:非如此不可!為何“非如此不可”?這可能就是他靈魂深處的聲音。在特蕾莎離開他的最初幾天,他一個人流浪街頭享受自由空間的短暫的甜美,但他無法再去接觸任何一個女性,他的腦海里總是浮現出特蕾沙無限悲哀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他在心里感受并放大著特蕾沙的痛苦,他無法擺脫特蕾莎的柔弱對他精神和情感的強大控制,他無法承受離開特蕾莎之后的“生命之輕”。于是,他放棄了輕盈的生活,重新回到祖國,回到了特蕾莎身邊――他選擇了“重”。
特立獨行的托馬斯在無限自由輕盈的生命狀態下,被一次又一次地拖入命運“重”的泥潭,而這“重”的泥潭,除了他的愛情之責任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根源,那就是強大的無法抗拒無處可逃的社會_和“政治黑暗”。作者似乎在告訴我們,平凡的個人在社會政治的強大漩渦中無異于一只弱小的螞蟻,個人的生活在無序癲狂的國家機器的碾壓之下會被輕而易舉地碾成粉碎。他厄運的開始源自一封影射_的信件:希臘神話中的俄狄浦斯在完全無知無覺的情況下,犯下了弒父娶母的大罪,當他知道_后,深感罪孽深重,無顏面見世人,于是自挖雙目,_他鄉,以殘酷的自我懲罰來為無知犯下的罪過懺悔。難道無知者犯下的罪過就不該承擔責任嗎?一些蘇聯共產黨_以“當時什么也不知道”來搪塞以逃脫罪責,他認為是應該受到譴責的。就是這樣一封對他個人生活看似“無關緊要”的信件,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于是,他由一名外科醫生變成了街頭的“玻璃清洗工”。
然而,使他寫下這封信的動機是什么?是對政治的單純熱衷嗎?我覺得不是。以托馬斯特立獨行的個性來看,他是“媚俗世界的惡魔”,他是不會熱衷于政治的喧囂去參與什么激進言論的。使他寫下這封信的更為隱秘的原因,來自他那“危險的比喻”,這同樣關乎他的愛情。
他無數次的深刻地感覺到,特蕾莎是一個被放在籃子里順水漂來的孩子,有一天偶然地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是他收留了她。這個危險的比喻使他對柔弱的特蕾莎產生了深刻的同情和無法表達的愛。這難道不是命運?而俄狄浦斯這個希臘神話中的贖罪之神,不也正是一個被放在籃子里順水漂來的孩子嗎?這和特蕾莎有著多么致命的相似!所以,有一天當托馬斯偶然在書架上翻到《俄狄浦斯》這本書的時候,又聯想到了那個致命的比喻。于是,鬼使神差地寫下了那篇改變他命運的關于俄狄浦斯的文章。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命運的陰謀”吧?于是,當他以知識分子的率真和孤傲拒絕在脫罪文書上簽字的時候,他被政治巨手緊緊攫住的命運便不可逃脫了。于是,他失去了醫生的優裕生活,成了玻璃清洗工。
那個時期,布拉格正被籠罩在斯大林的“共產主義運動”的_中。大街小巷到處是政治話語的喧囂,每一個生活的角落,似乎都有秘密警察的耳目,人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似乎有被監視_錄音作為反動證據的危險。日復一日,人們惶惶然生活在這陰云密布的異常沉重的政治高壓下。然而此時,托馬斯的生命居然以空前的“輕”的形態展現出來。因為他終于卸掉了多年來一直鄭重地信奉并身體力行的醫生的“拯救人類生命”的神圣使命,一身輕松,一如繼往甚至更為“狂熱”地投入到探索不同女性的“事業”中,“用生命的解剖刀剖開不同女性身上的那神秘的百萬分之一的不同”,樂此不疲。
這真是一支“重”與“輕”合奏的別具意味的的人生回旋曲!
當政治的混亂和社會的黑暗代替了人道和文明,當“政治媚俗”堂而皇之地躋身博愛民主的殿堂,渺小的個體,只能掙扎在不能承受的“重”與“輕”交織的漩渦中。我們很難用道德家的眼光來評判他,――——托馬斯,在他身上,實在是存在太多的“卑劣”――放浪,好色,不忠,欺騙,他有著一切被道德君子所不恥的“無恥之徒”的特性,然而在他身上,同時又存在著正義,善良,仁慈,悲憫,率真,清高,自由等許多可以稱之為“美好”的東西。他是一個在生命之“重”和“輕”的博弈中苦苦掙扎的真實存在。作者對他未加任何道德的評判,――在道德沉淪的世界,“一切都被預先諒解了,一切也都被卑鄙地許可了”。
五生命是一張成不了畫的草圖。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正確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練就已經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會有什么價值?正因為這樣生命才總是一張草圖。但“草圖”這個詞還不確切,因為一張草圖是某件事物的雛形,比如一幅畫的草稿,而我們的生命卻不是任何東西的草稿,它是一張成不了畫的草圖?!?/p>
小說主人公的悲劇,不僅是他們所屬的那個時代的悲劇,同時也是我們許多現代人的悲劇?;蛟S,作者正是在托馬斯他們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對人生無限未知可能性的探索吧。當看到小說結尾,我已經不能輕松地微笑,一縷深切的悲涼從遙遠的天際襲來。
正如作家所感慨的那樣,生命的初次排練便已經是生命本身,生命永遠是一張成不了畫的草圖!生命之畫圖是如此的潦草,還未來得及修正,也根本沒有機會修正,就畫完了匆匆的那一筆。也許一切的結果,無論暗淡還是輝煌,都不值得追悔或者贊嘆,一切的抉擇也沒有什么正確和錯誤的區別,那只是一道生命的軌跡,因為對于我們所選擇的道路,我們根本沒有機會比較其優劣!而使我們必須這樣走的理由,便是無數偶然表象下的必然,是你命中注定的“非如此不可”?!斑@非如此不可”是加載在我們身上的一道命運的符咒,那或許就是你最想要而不能得到的部分,是你內心真正的渴望。我們總是會在一個地方反復犯著相同的錯誤,反復重演著同樣的悲劇,我們正是從這反復重演的悲劇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潦草畫圖,看到了自己的本性。它無關道德,只來自人心。
第二次看這本小說了。第一次看得有點快,覺得小說其實不好看。第二次看得稍微慢點,還是覺得小說不好看。小說就是小說,是講故事的,把一個故事講得好聽就是好小說。
但是該小說目的不是講故事,故事只是一個載體,小說好像由許多“哲思散文”組成。作者在書中,一章接著一章大發議論,發表哲學高見。就是這些高見影響了故事的流暢性,也加深了小說的思想深度和高度。不過,這些高見倒是合乎我胃口,我只是不喜歡小說寫得如此艱深抽象。所以我在此好心提醒,沒有一定人生閱歷又不喜歡思辨的人不要看這本書,看了也白看,因為你看不懂。
有時候,我情愿看些能消磨時間而且有趣的不大用腦子的小說,精神之歡喜,好過思辨之無聊??搭愃朴诓荒艹惺艿纳p這樣的小說,人容易變得神經兮兮,自以為是深沉,看透人生,其實只不過看了本怪小說而已。
既然這樣,為什么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呢?呵呵,人是虛榮的??催@本可以顯示自己有品位,顯示自己閱讀興趣非凡,顯示自己的思想達到某種高度。許多時候,閱讀有時候是種炫耀。如暴發戶炫耀他的錢,讀書人炫耀他所看過的書。尤其說自己看懂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多么榮耀。
生命,我多么喜歡的詞語。寫文章時候,我愛使用生命這個詞,來顯示自己在思考。生命之輕,何其憂傷的的詞語。生命輕飄飄如羽毛,被空氣托起來,無法控制自己的飛翔方向,難道不讓人傷感嗎?這讓我想起電影阿甘正傳的開頭和結尾,那飄飛的羽毛,是不是暗示生命之輕?生命之輕,竟然無法承受?!哲學意味多么濃啊。
作者是不按傳統的模式來寫的,什么情節,什么對話啊,不大考慮,小說中處處可見的就是思辨的光芒,對生命的議論,對性的議論,對愛情的議論,對共產主義的議論。作者無疑在書中思考靈和肉關系,個人和社會的關系,這些關系是否就是輕和重的關系?不過看完整本書之后,我強烈感覺到,作者最后鑒定的結果就是生命很輕,性是很輕的,愛情是很輕的,共產主義是很輕的,一切都是荒誕荒謬的,于是人生顯得很虛無,這是不是也輕?所以一句話,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有些地方簡直寫得莫名其妙的(用莫名其妙這個詞,我是下了很大決心,因為一用這詞,就意味我沒有讀書“品味”)。比如小說中,特別寫到斯大林兒子之死,并由此討論糞便和上帝關系、糞便和尊嚴關系等等、最后得出生命其實空虛,也因此強烈諷刺了斯大林。最后一章,就專門寫一條狗的死亡,該章就叫卡列寧的微笑??袑幨钦l?是托馬斯和特雷莎的寵物狗。那么卡列寧的微笑意思就是狗的微笑。這章寫得非常好,沒有看過那個作者寫一條臨死的狗,寫得如此出色,把人心寫得如此脆弱。但是也沒有人寫狗寫得如此高深。
雖然我讀兩遍了小說,但是總感覺自己還沒有讀透??赡茏髡弑旧砭褪窃趤y發議論,冒充深沉,自以為是哲學家,想說點人生道理卻說得一灘糊涂,或者作者根本沒有說透什么,所以我看不透。也可能我還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和思辨能力去理解作者。
我有理由懷疑作者沒有說明白。因為他所寫的關于生命之輕的思考,過分依賴于比喻,暗示,故事,意識流等等。這些描寫是很含糊的,留下太多的空白。讀者自以為是理解了,其實這些理解只是在填補作者留下的空白而已,把自己的理解當成作者的思想。也就是說,有人覺得自己理解了,可能從頭到尾都是誤解。說好聽點,就是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理解。
另外的懷疑理由是,是否因為翻譯?我們讀者沒有能力直接閱讀原版小說,只能依靠翻譯。所謂的翻譯猶如別人嘴巴里咀嚼過的米飯,帶著口水,喂到我們嘴里,我們吃到的東西,已經不是原來的香味和滋味。隔著這層口水,我們有什么資格評價一本難懂的小說?所以不評說,本文充其量是——讀譯作后感。
我不敢過分懷疑,因為這本小說實在太有名。我口口聲聲說不相信權威,其實還是有點相信,因為這不是權威啊,而是權威中的權威,成為經典了。所以我要謙虛地說:好好讀書,天天琢磨。不過我想:“得了吧,還琢磨?就是要琢磨,也要過幾年再琢磨,在那時,說不定不用琢磨就讀透該書,會明白到底是作者太高深還是我太愚笨。
機緣巧合,讀過了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略有興趣,就深入了解了一番,讀過后,又找了許多其他人對這本書的觀點與看法,比較一番,作了此篇讀后感。
先介紹下作者米蘭昆德拉,捷克裔法國作家,生于捷克布爾諾市。父親為鋼琴家、音樂藝術學院的教授。生長于一個小國在他看來實在是一種優勢,因為身處小國,“要么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么成為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性的人”。他從小便學過作曲,受過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廣泛閱讀過世界文藝名著。青年時代的他,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并從事過電影教學。在50年代初,他作為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獨白》以及《最后一個五月》等詩集。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從此便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確立重要地位。但是,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為并且作者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在環境的壓迫下,他攜妻子于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移居法國后,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不朽》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并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以及《被叛賣的遺囑》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的男主人公托馬斯是一個外科醫生,因為婚姻失敗,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應付他眾多的情婦。有一天他愛上一個餐廳的女侍-特麗莎,他對她的愛違反了他制定的原則,甚至娶她為妻,但是托馬斯靈肉分離的想法絲毫沒有改變,依然游移在情婦之間,對全心愛他的特麗莎是一種傷害。特麗莎經常在極度不安的夢魘中醒來,經常猜忌與懷有恐怖想象。此時捷克**不安,在蘇黎世一位權威醫生希望托馬斯去那里發展的呼喚下,兩人于是決定去那里生活。但是面對陌生環境的不安與丈夫仍然與情婦私通,特麗莎決定離開,回到祖國。但是命運與抉擇讓托馬斯回去找她,此后兩人沒有再分離。他們意識到在一起是快樂的,是折磨與悲涼里的快樂,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負擔。后來他們死于一場車禍。薩賓娜是一個畫家,曾經是托馬斯的情婦之一,也是特麗莎妒忌的對象。薩賓娜一生不斷選擇背叛,選擇讓自己的人生沒有責任而輕盈的生活。她討厭忠誠與任何討好大眾的媚俗行為,但是這樣的背叛讓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虛無當中。弗蘭茲是被薩賓娜背叛的情夫之一,他因為她而放棄自己堅持的婚姻與忠誠,但是由于薩賓娜的背棄,讓弗蘭茲發現自己過去對于婚姻的執著是可笑的,純屬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對于母親理想的投射。離婚后,自由自立的單身生活為他生命帶來新的契機,并且了解薩賓娜只是他對革命與冒險生活的追隨。后來他與他的學生相戀,在實際參與一場虛偽游行活動后,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學生旁邊。一場突然搶劫中,弗蘭茲因為想展現自己的勇氣而蠻力抵抗,卻遭到重擊,在妻子的陪伴下,無言的死于病榻上。
這本書是昆德拉的才華得到集中體現的一部作品。昆德拉從一兩個關鍵詞以及基本情境出發構成了小說的人物情節。他以一個哲人的睿智將人類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學的高度加以考慮、審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與性愛兩個敏感領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與“復調”的小說風格。昆德拉更關注人物的基本境遇--“哲學是在沒有人物、沒有境遇的條件下進行的”。小說從一開始就將托馬斯的問題擺在那里:在沒有永劫回歸的世界里,生命存在之輕。小說首先提出問題為托馬斯設定規定情境,即輕與重的存在編碼;于是哲學思考本身有了小說性,問題本身則是小說家在作品中顯現的哲學思考。昆德拉問題研究的重要特征是拒絕得出結論,他認為是塞萬提斯讓人知道世界沒有絕對的真理,只有一大堆相對的問題。昆德拉在書中提出輕、重、靈、肉、記憶、虛弱、暈眩、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碼,并與人物一一對應,支撐起各自的生存狀態,展現了心靈與肉體的兩重性。而每個關鍵詞都是人物不同可能性的側面??赡苄允桥c一次性抗爭的最積極的方式,因而此書可視為對自以為是的“絕對”的瓦解。而生命由于缺乏絕對的意義,變得沒有依憑與支撐,甚至不如隨風飛舞的羽毛那樣有確定的方向。本書描述一九六八年蘇俄入侵捷克時期,民主改革的氣息演變成專橫壓榨之風潮,本書剖示隱密的無情,探討愛的真諦,涵蓋了男女之愛、朋友之愛、祖國之愛。在任何欲望之下,每個人對于各類型的愛皆有自由抉擇的權利,自應負起誠懇執著的義務。人生責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卻也是最真切實在的,解脫了負擔,人變得比大陸還年輕,以真而非,一切將變得毫無意義。本書探討更多的是人生的意義所在,人生是要有一種信念的,不能被交給機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種媚俗。
一切歸于一句: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輕如鴻毛,卻讓人難以承受。
這本書對于我來說或許太過于沉重,我自信并沒有真正完全將這本書讀懂,只是通過第三方視角來窺得了作者的部分意圖,但終歸是別人的觀點。等我變得更加成熟些后,我會將這本書再讀過,真正的去了解作者內心的世界。
文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且印象很深刻,“特蕾莎是被人放在籃子里順水漂流送他身邊的”,到底是托馬斯救了特蕾莎還是特蕾莎挽救了托馬斯。
《輕》中還談到了對愛情、人的心理、政治,腦子不夠用。無法理解,看不懂。但是這個書呢,就會讓你繼續看下去,直到看完還要繼續看一遍的魔力。還有一段文字有點印象,記得不清。所以從網上摘錄了下來,分享一下。
這完全是一種無我的愛:特麗莎不想從卡列寧那里獲取什么,從未要求他給予愛的回報。
無所求取,除了他的陪伴。
一個問題就像一把刀,會劃破舞臺上的景幕,讓我們看到藏在后面的東西。事實上,這就是薩賓娜向特麗莎解釋的自己畫作的準確意義:表面上是明白無誤的謊言,底下卻透出神秘莫測的真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們離開了陸地,乘船遠航!我們把那座橋梁遠遠拋在身后了,那片陸地似乎在我們身后撤走,消失了。小船啊,你可要當心!你身處大海,它并非一直咆哮,現在他就靜臥著,猶如綢緞,黃金和親切的夢幻。
然而,那一時刻一定會到來:屆時你將看到大海浩渺無涯,沒有什么比浩淼無涯更可怕了!噢,可憐的小鳥,它雖感自由,可現在又在撞擊這籠子的籠壁了!你備受對陸地的眷戀的煎熬,似乎在那里有更多的自由,可“陸地”已不復存在!飛翔是生命的『輕』,陸地則是消逝的『重』。人們總是常說生命如此的美好,但是我總是覺得這其實只是人們的一種對于生命的一種渴望,是啊誰又能構說生命是如此的美好呢,我覺得不管什么都是這樣的,生命也將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對于生命的思考是我們人類永遠不會改變的主體,所以怎么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不知道,在現實中我們需要承載著太多的東西,作為男人就必須承擔更多的責任這就是命,我相信命運是注定的,但是我不會相信只要在枕頭下面放上一張紙符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我相信佛的存在,但是我不相信那些在佛祖面前磕兩個響頭佛祖就會保佑你升官發財的,所以說生命實在是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去努力,只有在激流中拼命掙扎才能夠活命,所以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責任,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責任,每個人都必須面對自己的責任,逃避只會使自己變得更加的卻懦,膽怯的自己是沒有辦法在今天這樣的世界中生存下去的,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們來承擔,需要我們用畢生的精力來完成,最后只有在陽光中才能得到溫暖。
生命是用來感受的和體驗的,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中掙扎,在無數的困難中學會了堅強,同時我們學會了包容在這樣的心態中我們得到了最大的快樂,或許逆境中也是一種美麗,在這當中我們得到了洗禮。不管是怎樣的問題還是怎樣的困境我們將勇敢的面對,直視這些問題,在每個人的心中總有那么一塊凈土,它是那么的純真與善良,它是人性中最寶貴的東西在這里沒有欺騙沒有痛苦沒有一切一切的傷害,只有那美麗的海灘蔚藍的天空,我們翱翔于自由的天空中讓風輕揉得掠過臉龐,在這里無論是什么都是這樣的美好他是人們的一個夢,為什么說是夢呢我想往往夢總能讓人看到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或者可以這么說夢就是我們內心的感應,承載著生命的重量我們開始了旅程,我們不經要問生命到底有多重,是啊,生命有多重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用深刻來形容,生命的重量我想不應該用重量來衡量,所以說生命是十分的輕的但正是這種輕卻可以把人壓倒了,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想就是應為有太多不必要的東西被我們一起搬上了我們的旅程,有太多的事情在等待著我們去完成不管怎么說我想在今天這樣的社會中我們要活得有自己的滋味。
生命是什么呢,我說其實生命就是出生死亡,當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是父母賜予我們最初的生命,生命就這樣開始了旅程,從孩童的天真到少年的青澀,從青年的莽撞到中年的穩重,最終我們學會了包容與寬恕。在這個旅程中我們走過平坦的大道也走過崎嶇的山路,在困難面前我們學會了面對,在一個接一個的窘境面前我們漸漸成熟,在責任面前我們能夠從容面對。
剛拿到這本書,看到這樣的書名,心想:這里到底承載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開篇是《輕與重》,我想一個人生命的輕還是中重,和他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很大的聯系吧。不管我們的生命是不是永恒輪回(因為這個問題會讓人陷入窘境),我們應該做的是關注當下:everyonyexpecedabrightfuture,butwhatthefuturlifewillholdforhimisdependmuchonwhathedoestoday.生命的真諦不是我們身上貼了多少標簽,而是自己內心的滿足與輕松。有時改變人一生的就是一念之差,也行腳踏實地比較安全吧,過山車的落差帶來的感覺是刺激,但完了以后也會感到失落。就像托馬斯,也許他很感受自己生命的過程,但最終還是歸于平淡或是注定孤獨。一生都在尋找新的刺激,每天都要編好多謊言,一會兒騙情人,一會兒哄妻子,我覺得這樣的生活也是很累的。最后騙的還是自己吧,雖然特蕾莎和他死在一起,但特蕾莎是可憐的,這一生用全部精力愛托馬斯得到的只是他的軀殼。也許在享受生命的過程中托馬斯感覺飄起來了,但我想在他最后閉眼的瞬間他并不快樂,而是悲傷,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難道就是睡了多少女人嗎?這難道真是自己想要的嗎?當他給別人說200多個的時候也許自己是自豪的,希望看到別人羨慕的眼光。但當他面對死亡時也許還有太多的不舍,不舍的不舍那些情人,而是自己的生命,自己存在的價值還沒有看到,眼角或許有一兩滴心酸之淚吧,看到生命的歷程竟被自己這么褻瀆。
《靈與肉》,托馬斯每天都在尋求肉體的快感,卻忽視了靈魂的價值。在這里面我更喜歡薩比娜,她也是很愛托馬斯的,也知道托馬斯的不忠與浪蕩,所以最終她選擇了離開,尋找新的生活。而且還有自己的藝術陪伴,她把自己的開心、失落、惆悵寄托在畫上,雖然她在感情上遭遇失敗但她在自己的畫作上還是能看到一些希望,得到安撫。她更愛自己的靈魂吧,在這片領域她是驕傲而且自信的。我想正因為如此,弗蘭茨才會那么愛她,因為只有弗蘭茨看到了她的靈魂之美。我認為真正的愛情并不是身體的重疊而是靈魂的交融。熒屏上有無數的愛情讓我們感動,因為他們都是坦誠的以自己最大的力量愛著對方,但并不是多么美麗的辭藻表達海誓山盟,而是切實可見的行動和充滿愛意的眼神。當他們面對死亡時都是毫不思考的保護對方,而不是想托馬斯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欲,把她們都當成了工具而不是愛人。但特蕾莎為什么最終還是愿意和他在一起,我是不明白的。如果一個男的對女的說:我愛你,女的說:對不起,我已有男朋友了。難道繼續說:我知道,但我依然愛你。此時人們會說好癡情的男人。而如果是一個女的對男的說:我愛你,男的說:我已經有女朋友了。女的繼續說:我依然愛你。人們就會說不要臉的小三。為啥世界對待男女這樣不公平。正因為這樣肯定特蕾莎覺得是可以原諒的,因為這是被世界默認的。但世界雖然默認,你也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反抗,可以拒絕,可以saygoodbye.與其獨守空房浪費青春還不如做點有意義的事,只為不虛度自己的生命。因為你不是為他而生,你也有自己存在的價值,而且應該實現自己的價值。由此看來,特蕾莎的悲劇也不全是托馬斯造成的,最大的原因還在自己,因為不會把握自己的命運。只是聽天由命,也是最大的絕望吧。無耐!
。
上一次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輕》,已記不得是什么時候了,總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因為年輕,讀書喜歡追逐情節,對大段大段人性的剖析、推理、評論,多是囫圇吞棗、蜻蜓點水、一目十行地掃過,讀完了便束之高閣,沒有思考,沒有回味,心里沒有留下多少印跡。所以這次重新捧起這本書,翻動每一頁的時候,感覺是如此的清新,書中的每一個細節陌生而又浸洇出淡淡的似曾相識。
重讀這本書的沖動是緣于一日午間的小憩。我躺在辦公室的長沙發上,習慣性摸起一本書,隨意翻開其中的一頁,準備稍讀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關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書評,模糊的記憶之門也就隨之緩緩地開啟了。
這次讀得很慢,下意識地追隨著舊日的足跡,字里行間的思索代替了情節的追尋。尤其是開篇的第二段,整本書的靈魂,是每次打開書都會反復咀嚼,并陷入良久沉思的。
巴門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紀提出世界分成對立的兩半:光明、黑暗;優雅、粗俗;溫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稱為積極的(光明;優雅,溫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極的。輕為積極,重為消極。昆德拉卻認為這種二分法很幼稚,認為“也許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最為充實的象征,負擔越沉,我們的生活也就越貼近大地,越趨近真切和實在。相反,完全沒有負擔,人變得比大氣還輕,會高高地飛起,離別大地亦即離別真實的生活。他將變得似真非真,運動自由而毫無意義?!比缓笏穯枴澳敲次覀儗⑦x擇什么呢?沉重還是輕松?”
在忙碌與閑暇之間,在束縛與自由之間,在辛勞所得與不勞而獲之間,在堅守責任與推卸責任之間,人們往往避“重”就“輕”,趨“利”避“害”,傾向后者,而逃避前者。但試想一下,太多的閑暇是否就是空虛,人們究竟是要工作時的忙碌還是退休后的閑暇?無限的自由就是靈魂的無所依托,如同斷線的風箏四處飄零;不勞而獲的人,對待財富乃至對待人生往往流于輕狂、浮躁,錢來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逃避責任的人,看似一身輕松、了無牽掛,以為這樣就可以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牽掛、不被需要無異于被親人、朋友、戰友、同事遺棄。一個勇于承擔責任的人,最終還是會比慣于推卸責任的人走的更遠。
是的,忙碌、束縛、辛勞、責任,種.種的負擔,是讓我們從浮躁的云端墜落的重力,讓我們根植于腳下的大地,讓我們觸摸到生命的質感,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真實!
但是,掙扎在黑暗中的受難者背負的十字架又是怎樣的沉重啊?當一個母親,面對拿到大學入學通知書的兒子,卻掏不出學費的時候;當一個女兒,面對身患重疴的父親,卻付不起手術費的時候,當一個妻子,面對因冤入獄的丈夫,而叫天不靈、叫地不應的時候,沉重還是輕松,哪里由得了他們做出別樣的選擇!他們乞求上蒼的是哪怕給他們一丁點可以有所選擇的機會!
有時候,就是給你選擇,那選擇又是何等的艱難?電影《蘇菲的選擇》中,蘇菲右手抱著女兒、左手牽著兒子瑟瑟躑躅在前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隊伍里,當納粹軍官責令蘇菲只能留下一個孩子,另一個必須馬上送往焚化爐時候,兒子還是女兒?這種活生生將人撕扯成兩半的痛苦一直延續到生命的終結!
是的,我們知道,黑暗終究會過去,黎明即將到來;我們也知道,冬天來了,春天不會遠了。但是,當下的痛苦是這樣的令人窒息,現實的重負壓得人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很多人往往等不到黎明,等不到春天,就永遠沉寂在黑夜與冬季了!
沉重與輕松,究竟該怎樣選擇?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米蘭昆德拉在這部小說中,圍繞著托馬斯,特蕾莎,薩米娜等幾個人物的感情生活和其不同的經歷,經他們對生命的選擇將小說引入哲學層面,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充滿著對人生哲理的拷問的小說。
一、最普通的男人――一個人的“怕”與“愛”
托馬斯,從醫生到玻璃清潔工到最后的卡車司機,性格造就命運。這位男主人公因為婚姻失敗,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應付他眾多的情婦。最能影響他的人就是特蕾沙,這個餐廳的女侍,托馬斯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可憐的鄉間女招待”,能勾起他搖籃里孤兒的幻想。一個睡覺時緊緊抓著他手的女人,從搬著箱子到來和離開,開始和結束仿佛就是一個輪回??僧斔麗凵咸乩偕瘯r,他對她的愛違反了他制定的原則,他甚至娶她為妻。他是怕的,怕自己被這樣突如其來的愛所束縛,他清楚自己強烈的獨處欲望和對女人的恐懼,但是他的憐憫之心和強烈的愛,讓他脫離了自己的軌道,決定了他后半生的改變?;氐教乩偕车纳磉?,對他而言是絕望也是痛苦,此后的生活也注定是在背叛和忠誠的煎熬中度過,當人有兩極是無法融合的時候,這種痛苦只有他自己了解。
對托馬斯來說,輕是“偶然一次不算數”,是“無感情投入的性友誼”,是“別樣亦可”,而重則是“非如此不可”,是esmusssein。在遇到特蕾莎之前的托馬斯,會更偏重于選擇“輕”,因此他屢次外遇,游弋在情婦之間,在他的字典里沒有背叛這個名詞。但當他遇到心愛的女人時,托馬斯第一次在靈魂和肉體間劃分出了明顯的界限,他內心確實是深深的愛著特蕾莎,但卻不停的一次次的傷害她,導致特雷莎最終選擇離開。到最后,托馬斯回去找到了特雷莎,并選擇了“重”,最終做到了“非如此不可”。
重,是一種必然,“非如此不可”,意味著“責任”。對于托馬斯而言,就是忠于對特蕾莎的愛,斷絕其他的“性友誼”。而承擔這樣的責任又是痛苦而煎熬的,所以才是如此沉重。輕,是偶然,是“別樣亦可”。對我而言,我難以認同托馬斯的看法。他覺得靈肉分離,他的選輕棄重的作風,在我看來,就純粹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愛一個人就應該一心一意,就應該盡力甚至犧牲自己去保護她,不讓她受傷害。而不是因為害怕自己的自由被束縛,害怕沒有辦法擺脫“同情心”的折磨就選擇逃避。選擇“重”,并在“沉重的負擔”下生活,“靈與肉”相合,跟著心中的感覺走有時也是一種幸福,因為這才是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勇敢地肩負起應負的責任,在艱難和壓力下不斷前進,人生才能過得更快樂,更有意義,更精彩。隨著心靈生活在“重”中,有時那種踏實與幸福也會使自己忘卻沉重的負擔下的艱辛,從而感覺到“重”中的“輕”,感覺一切負擔都是“輕”的,是沒有負荷的。
二、最柔弱的女人――恐懼陪伴一生。
特蕾沙,她的幸運與不幸都來自這個男人。從小鎮沉悶的生活到城市里體面的職業,她就那樣來到了這個可以不用漂流的地方,一個可以將寄存在火車站里的行李永久存放的地方,就這樣,她愛上了托馬斯,瘋狂的愛,試探,偷窺,不停的噩夢陰霾,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她不顧一切的尋求安全感,她呻吟,她掙扎,只是為了守住愛情,她恐懼失去。而后她終于經歷了對愛情的失望。她也在面臨不同的`痛苦,開始是逃避母親,后來是丈夫的情人們。那些希奇古怪的夢也不能幫助她。與托馬斯不同,特蕾莎潛意識里認為靈魂離不開肉體,所以她沒辦法忍受托馬斯的行為理論,她極度痛苦與不安,只能出走。到后來的出軌,到卡列寧,她才開始找到自己的存在。雖然只是個小動物,卡列寧的死,米蘭昆德拉用了一個長長的章節描寫。當人最孤獨的時候動物的確是最好的朋友。你就是它的一切,可以是天,是地,是神。也許人需要別人的依賴換取自信和價值感。當可憐的小狗死去時,特蕾沙也死了。她的一生就是活在恐懼中,開始是母親,后來是那些情人,然后是卡列寧的死,最后是她自己。女人的柔弱僅僅讓她抓住了一個男人,他那些情人們卻給予她更多的痛苦。即使是背叛之后,仍然如此,只有卡列寧給予安慰,直到死亡。對特蕾莎而言,她將自己的價值看輕的仿佛都要低進塵埃里,她的一生都活在陰影下,從未走出來過。她只有噩夢與哭泣,無助和隱忍,在有了卡列寧后便將所有的愛寄托在這個動物身上,緩解自身的痛苦,直到最后的車禍,才能真正將她從這樣的折磨與痛苦中解脫出來,而托馬斯在她的夢中也從一個永遠欺壓她的強者變成了一個溫順的小兔子,需要特蕾莎的看護,只有在這最終的時刻,特蕾莎才感到了這種奇特的幸福。托馬斯一生,留下了一句碑文。而特蕾莎呢?什么也沒能留下。
三、另一個世界的女人―離經叛道的背叛。
相比于特蕾沙,薩比娜是另一種女人。畫家,特立獨行,不依靠男人,背叛所有的傳統,父親的意愿,祖國的苦難,情人的追求,最后死在異鄉――她并不討厭的紐約。薩比娜不但逃避家庭,逃避婚姻,逃避情人,也逃避祖國,逃避革命,是個典型的背叛者。背叛一定程度上是對于枷鎖的打破,但是一味的背叛,背叛所有,在我看來,也是一種不負責任,只想著逃脫對于所有的“重”的承擔的行為。去面對最沉重的負擔,勇于承擔,讓靈魂與肉體結合,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不畏困難,不向命運低頭,因為只有這樣的“非如此不可”,我們才能不斷前進,才能感受到“重”中有“輕”,“輕”中有“重”,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昆德拉把生命的輕與重以這樣一種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人只能活一回,我們無法驗證決定的對錯。無論你是對是錯,當你死去,便與這個世界沒有任何的關系,所以輕如鴻毛;假如生命輪回重復,你今生的所作所為會一次次被重演,你的錯誤也會一次一次再犯,那你的生命就會承受著沉重的負擔。那么我們到底應該選擇什么呢?是重還是輕?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比,也不能在來世加以修正,正是這種不可知性,造就了托馬斯,特蕾莎,薩比娜輕如鴻毛的生命。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輕與重的選擇,都竭力試圖擺脫責任的重負,但是每個人被重所驅使,就應該勇敢去承擔,這才是對輕重之說最好的闡釋。
那天坐車路過鐘樓,車如往常一樣,堵得有些厲害,只能一步步往前挪。
從斑駁的車窗望去,地下通道口幾個稍上年紀的婦人,兩個坐在小凳子上,_著手,半抬著頭,表情木然,用空洞的眼神看著來來往往、匆匆而過的行人,腳邊放置的幾疊報紙在風里搖曳不止;一個矮胖、頭發蓬亂的婦人站著,手里拿著報紙地圖類的東西不停地扭轉著身體,用微乎其微的希望與失望不停交替的眼神看著路人。
站臺上約十多個四十歲左右的婦女穿著不合體的工作服拿著鐵鍬張望著車的方向。
八九十年代常見的飛鴿還是鳳凰牌的加重自行車旁站著各自的主人,車頭上用木板或硬紙板笨拙的寫著:木工、土工、水工等。這些中年男人相互攀談著,不時用余光注意著來往的路人,透著他們的希望。
我聽不到聲音,就像看一場二十世紀初的默劇,雖然嘈雜喧鬧,卻沒有故事情節、主角配角。不知道為什么,那畫面不時回繞于腦中,心就一下子沉靜下來。
世間的劇無時無刻不在上演,任誰也無力改變??尚牡木融H之路在哪兒呢?
純粹世界里的詰問。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倒在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那么,到底選擇什么?是重還是輕?”
米蘭?昆德拉在他充滿哲理的小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開篇第二小節中就拋給讀者一個同樣沉重的問題,這樣赤裸裸的詰問頓時讓我無處可逃。在我看來,米蘭?昆德拉所寫的世界不是構建于生活之上,而是來自生命本身的詰問。
而此刻,在這個由作者構建的純粹的世界,我可以任由我的靈魂從這繁密物質世界里抽離,剝開塵世的一件件外衣,去感受體驗這里純粹的愛與痛,苦于淚,輕與重。
“人生的悲劇總可以用沉重來比喻。人常說重擔落在我們的肩上。我們肩負著這個重擔,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們與之反抗,不是輸就是贏??烧f到底薩比娜身上發生過什么事?什么也沒發生。她離開了一個男人,因為她想離開他。在那之后,他有沒有再追她?有沒有試圖報復?沒有。她的悲劇不是因為重,而是在于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p>
“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边@句話深深地刺痛著我的趨于麻木的心。我清楚地看到,曾經的那么多日日夜夜的迷茫與麻木,痛苦和孤獨,絕望和無助,不是因為生命中的負擔,而是因為靈魂缺少生命中本應承受的重,使得靈魂太輕,身體太重,身體與靈魂無法完美的融合,無法真正的全身心的去感知生命,享受生命。
靈魂的缺憾,在這個純粹的世界里,在那些純粹的體驗中,通過反復的參照與提醒,回顧與反思,遺忘或回憶,得到了修復與補充。
我想說的是:這兒天很藍,陽光燦爛,都睜不大眼睛,坐在地上聞到濃郁的青草味道,有只小小蜘蛛正沿著我的手指往上爬,旁邊樹上有清晰脆耳的鳥叫聲,風徐徐走過,幾多未謝的無名紫色花兒。這里美好一片。
生,所以重,所以輕,所以有了輕重的抉擇。當你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也許你想擁有的只不過是片刻的安寧,一份能讓生命重拾輕松自在的安寧,而當你能夠沒有任何牽掛任何束縛地活著的時候,此時的你大概最想擁有的是那份被人需要被人依賴著的存在感和負重感了吧!
因此,生命,孰重孰輕,實難掂量。然而,這就意味著我們只能被迫地接受命運給我們的一切嗎?誠然,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命運始終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本書,作者米蘭?昆德拉主要從男女性愛這一另類新奇的角度對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存在的方式進行“淺入深出”的哲學性思考。雖然作者在這本書里始終是圍繞著生命的輕重抉擇去敘述,去牽引情節的發展,但直至書的最后,作者都沒有明確地告訴讀者,該擇輕或擇重,相反地,作者極力通過書中人物的所言所行引領讀者去思考,去探索,去尋找屬于每一個讀者自己心中的答案。這也正是這本書的可貴之處。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它們壓到地上。但在歷史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
于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p>
這幾句話,是被人們奉為經典看待的,同時,它也是整本書唯一一處對“輕與重”這一對立面進行的直觀的兩者關聯性的闡述。生命,往往輕重相伴,然而,很多時候,人往往是在生命的負擔下更真切而有意義的活著。相反地。生命之輕,因為太輕,輕得不能承受,讀書筆記。而總讓我們感覺到無處不在的缺失感和空虛感,這反而讓我們容易迷失自我,走向毀滅。讀完這本書是在一個陽光慵懶的午后,合上書,看著透過潔凈的玻璃窗飛躍在書本封面的光斑,我似乎聽到里特蕾莎懶懶的笑聲和步入老年的托馬斯對特蕾莎說話時的溫柔語氣,書的最后一章《卡列寧的微笑》在我腦海一直盤旋,久久未去。
我想,我已經找到里屬于自己心中的答案。是“重”,是生命之重,給了我們每一個生命存在的理由,它讓我們在承受的同時,也讓我們學會了什么是愛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奉獻,讓我們得以享受生命所帶來的精彩和動容。
想起了,很多年前,趙薇唱的一首歌,叫《撥浪鼓》。里面有這么一句歌詞“這就是爸爸所說的甜蜜的負擔”。是的,有些負擔,雖重,有時甚至會重得讓你難以承受,但正是這“重”,讓我們有了活著的理由。
是對子女的責任之重,才讓父母不辭辛苦努力工作掙錢養家;是對父母的感恩之重,才使我們的奮斗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和更大的動力;是對愛人的疼惜之重,才使我們不自覺地去關心彼此照顧彼此;是對朋友的信任之重,才讓我們交付彼此真心坦誠相照……是的,生命需要重,需要一種叫“甜蜜的負擔”讓我們更真實地體會生命本身的意義,更堅定地去面對生命里所以可能出現的破碎和殘缺,更真心地對待每一個因為來之不易的緣分而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人。
選擇生命之重,讓我們走得更堅定,更遠……。
那天坐車路過鐘樓,車如往常一樣,堵得有些厲害,只能一步步往前挪。
從斑駁的車窗望去,地下通道口幾個稍上年紀的婦人,兩個坐在小凳子上,_著手,半抬著頭,表情木然,用空洞的眼神看著來來往往、匆匆而過的行人,腳邊放置的幾疊報紙在風里搖曳不止;一個矮胖、頭發蓬亂的婦人站著,手里拿著報紙地圖類的東西不停地扭轉著身體,用微乎其微的希望與失望不停交替的眼神看著路人。站臺上約十多個四十歲左右的婦女穿著不合體的工作服拿著鐵鍬張望著車的方向。
八九十年代常見的飛鴿還是鳳凰牌的加重自行車旁站著各自的主人,車頭上用木板或硬紙板笨拙的寫著:木工、土工、水工等。這些中年男人相互攀談著,不時用余光注意著來往的路人,透著他們的希望。我聽不到聲音,就像看一場二十世紀初的默劇,雖然嘈雜喧鬧,卻沒有故事情節、主角配角。不知道為什么,那畫面不時回繞于腦中,心就一下子沉靜下來。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倒在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米蘭?昆德拉在他充滿哲理的小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開篇第二小節中就拋給讀者一個同樣沉重的問題,這樣赤裸裸的詰問頓時讓我無處可逃。在我看來,米蘭?昆德拉所寫的世界不是構建于生活之上,而是來自生命本身的詰問。而此刻,在這個由作者構建的純粹的世界,我可以任由我的靈魂從這繁密物質世界里抽離,剝開塵世的一件件外衣,去感受體驗這里純粹的愛與痛,苦于淚,輕與重。
“人生的悲劇總可以用沉重來比喻。人常說重擔落在我們的肩上。我們肩負著這個重擔,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們與之反抗,不是輸就是贏??烧f到底薩比娜身上發生過什么事?什么也沒發生。她離開了一個男人,因為她想離開他。在那之后,他有沒有再追她?有沒有試圖報復?沒有。她的悲劇不是因為重,而是在于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p>
“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边@句話深深地刺痛著我的趨于麻木的心。我清楚地看到,曾經的那么多日日夜夜的迷茫與麻木,痛苦和孤獨,絕望和無助,不是因為生命中的負擔,而是因為靈魂缺少生命中本應承受的重,使得靈魂太輕,身體太重,身體與靈魂無法完美的融合,無法真正的全身心的去感知生命,享受生命。
我們可以從昆德拉《小說的藝術》中看到,“存在”是其不厭其煩談論的話題,建立在“存在”上的小說觀,是昆德拉小說創作的基礎。而存在這個形而上的終極命題,在西方哲學史上也經歷了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要想理解昆德拉的小說,必須首先了解其小說深深植根的哲學背景。
存在是什么?自從俄狄浦斯解開斯芬克斯之謎后,存在之謎,不知困擾著多少人為它走向了凄壯的祭壇。亞里斯多德說:“那個自古以來就發問的問題,那個現在仍然要問的問題,那個將來永遠要發問的問題,那個是我們永遠不得安寧的問題就是:存在是什么?而這也是在問:本體是什么?”然而這只是闡釋了存在的終極意義,并沒有解決存在的解釋問題。
古希臘人說:“認識你自己?!钡菚r的“自我”更多的是眾神旨意的化身;到了中世紀,自我則成了上帝的法則,在神性光輝的照耀下,西方人獲得了強烈的自我感,雖然這其中不乏蒙昧;文藝復興興起后,上帝從人們心中隱去,于是迪卡爾宣稱:“我思故我在?!睂⒆晕业睦硇砸庵咀鳛槿祟惔嬖诘暮戏ㄇ疤?這似乎使我們聽到了古希臘哲人巴門尼德所提出的“思維和存在是統一的”。
海德格爾說:“當你們用”存在著“這個詞的時候,顯然你們早就很熟悉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過,雖然我們也曾相信領會了它,現在卻茫然失措了?!边@是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以后產生的種種異化,導致了哲學家開始了對“存在”的重新思考,即對“存在”進行尋根。于是存在主義者薩特又提出“在”是第一位的,“存在先于本質”。
米蘭昆德拉立足于前人踏出的存在主義之路,又開辟了一個新的方向。昆德拉不是從存在的本體論,而是從人類存在的現實境況出發來看待和思考存在的。在他看來,小說家是存在的勘探者,如果一個小說家,不能揭示人類存在的現實,那么他是不堪的至少是不深刻的。
小說的寫作目的,就是抓住自我對存在的深思。小說考察的不是現實,而是存在,存在不是既成的東西,它是“人類可能性的領域,使人可能成為的一切,使人可能做的一切”。對于現實世界,米蘭昆德拉基本上持一種悲觀態度,他認為生活就是一個陷阱,人們未經請求就被生下來,封閉在從未選擇的軀殼里,直至老死,一體化的世界則杜絕了人們逃遁的可能性。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雖然只有14萬字,但它所蘊含的內容太多太多,米蘭.昆德拉從一定的高度俯視整個地球,看到的是一些我們凡夫俗子所難以發現的規律。閱讀這本書必然不是一次就能結束的,在前兩次的閱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在于最后一章《卡列寧的微笑》。當托馬斯和特麗莎經歷了無數變故磨難后,他們來到了鄉下,過起了牧歌式的生活。全文節奏從緊張走向了舒緩,帶給我們的是別樣的一種悠閑?!靶腋J菍χ貜偷目是??!碧佧惿瘜掖翁岬搅诉@句話,在悠閑的鄉村生活,一顆飽經風霜的疲憊心靈是如此容易感到幸福。一個重復多次的蹩腳笑話,也能讓她產生幸福的感覺?!霸谀粮枋降沫h境里,連幽默,也受制于重復這條甜蜜的法律?!?/p>
重新回看這標題,《生命不能承受之輕》——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being,意為存在。存在之輕,便是我們輕視了存在,當平常的幸福伴隨在我們四周而我們渾然不知,當幸福即將離去時卻要去渴求重復,這便是一種悲哀,一種不能承受的輕。游子思鄉,因為年少時沒有覺得家鄉好,想要到外面的世界闖一闖,而蒼顏華發之時,又想著家鄉的好,于是天涯人斷腸。當然,并不是說敢于出去闖不好,其中沒有褒貶之意,闖——華發——斷腸,這似是一種生命常態,這種不能承受之輕每個人必須要承受,無時不在承受。
是否因為承受,而幸福蕩然無存?我想,承受是定式,是必須經過的歷程,那幸福的尋找,就在于自己,因為輕視而沒有幸福,那何不趕緊重視,便重新奪回這種幸福。
或許那句玄妙的墓志銘有了解答,“這里安息著卡列寧,他生了兩個面包圈和一只蜜蜂?!?,因為特麗莎的一個夢,她想出了這句話,作為她愛犬的墓志銘。如果僅把它當做一道形而上的美學命題,我想昆德拉遠非那么簡單,如果硬說面包圈與蜜蜂象征什么,我想這也是暴殄天物。面包圈與蜜蜂,是夢境,是虛無,因為愛之切,卡列賓的死顯得那么重,因為不想回首那些幸福往事,便將最后的死亡化作夢境飄走,而不落一點痕跡于過去。因為愛過,所以幸福,珍惜他生時的一分一秒,死便是一種輕,輕如一個虛無的想象。書中諸多萬花筒般的哲理性問題好象給我們擺了一個八卦陣,設置了一個迷宮。小說還提出了眾多的范疇:同情與背叛、性友誼、媚俗和糞便、共產主義,靈與肉、輕與重……就更令人眩目。所以對小說人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各人的解釋也是眾說紛紜,見仁見智。
我僅就其“輕與重”談談個人理解。
人們常常感嘆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作家反過來說,這就進入了深層:人生就是履行責任背負重擔,人人都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白畛林氐呢摀瑫r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而當我們不去背負重擔的時候,這種沒有任何責任和負擔的輕松就是生命的空虛和空白了。作為人,這種輕松當然就是比沉重更不能承受的?!爱斬摀耆笔?,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倍嗌倜艘捕颊f過類似的話: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空虛?!澳敲?,到底選擇什么?是重還是輕?”不言自明。個人的理解,小說的主人公特蕾莎是一個生命之重的人物。對愛情的專注和責任、對丈夫的寬容和忍受、對事業的認真和執著、對善惡的愛憎和明斷……,在重壓之下艱難地活著,活得實在。以至在這個沒有美和真愛的人間,最后只能在一條狗的身上找到人間的牧歌、找到真愛。正如薩比娜所說:“美就是被背棄的世界?!奔仁乖谶@種情況下,特蕾莎還在懷著內疚的心情檢討自己是否對托馬斯太苛刻?這就是她人生的境界。始終恪守人生的戒尺!這也是她這個“被背棄的世界”的美之所在。雖然特蕾莎也有過一次對托馬斯的越軌報復行為,但“與工程師的小插曲是否讓她已經明白,風流韻事與愛情毫不相干?是否明白風流之輕松,了無重負?如今她是不是比較心靜了?根本不是?!庇谑撬⒓从只氐搅怂膰烂C人生的道德的軌道上。與之相反,托馬斯、弗蘭茨、薩比娜則是生命之輕的一類人物。是一些飄浮在半空的人物,沒有任何責任和約束的規范。托馬斯的情人有兩百多,還為此托詞說性與愛毫不相干,其亂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甚至連自己的兒子也不想認;薩比娜也是一個我行我素、隨心所欲的人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你可以背叛親人、配偶、愛情主祖國,然而當親人、丈夫、愛情和祖國一樣也不剩,還有什么好背叛的?薩比娜感覺自己周圍一片空虛。這空虛是否就是一切背叛的終級?”“可說到底,薩比娜身上發生過什么事?什么也沒發生?!谋瘎〔皇且驗橹?,而是在于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p>
但托馬斯在俄狄浦斯事件中又表現出他的生命之重的一面。表現出他對社會還有一點正義感。正是因為這一點正義感也才能表現出生命之重。也說明生命之重是與責任聯系在一起的。有責才有任,有任才有重。
可以看出小說的主旨應該是明顯的,是對人類生命之輕的指責和否定!個人理解是一部哲理性社會問題小說。
對于小說中大量的亂性描寫,從個人感情來說我是不能接受的!但這確實也是對當今這個沒落世界真實典型的描寫。這種“生命之輕”也正是沒落的典型。聯想到賈平凹的《廢都》、余華的《兄弟》,以及歷史上的《金瓶梅》、《紅樓夢》,等等……,反映的都是社會真實。正如米蘭?昆德拉在小說中說的:“暴露了一個建立在輪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淪,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預先被晾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許可了?!边@個世界已經道德沉淪,是一個喪失了人的道德和任何責任、義務的“生命之輕”的世界。美,只存在于“被背棄的世界”。發人深省!
總之,米蘭?昆德拉的小說對人生問題、哲理范疇涉及之廣泛,思辯之豐富,是很值得人們去思考和探索的。是啊!生命只有一次,僅有的一次生命不能預先彩排他的內容,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一旦我們意識到這些,卻又有點茫然不知所措。其實,“輕”和“重”在某種環境下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關鍵看我們怎樣選擇。我認為,選擇一個有實質的人生就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每個人的追求不盡相同,所選擇的道路也不盡相同,但只要選擇了你的初衷并付諸了努力,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提高自己,肯定自己,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有實質且精彩無限的。不必要去抱怨你的人生被什么所累,只需要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堅定信念的走下去,享受生命的過程,也許當你突然回首時,就會發現,原來我的人生同樣積累了某個領域的很多東西,我的人生色彩同樣斑斕!那么“輕”與“重”永遠不會成為你的阻礙,也不會出現“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特蕾莎、薩賓娜于托馬斯,就像白玫瑰與紅玫瑰。一個是純潔,沉重,令人窒息的愛情,一個是輕盈,放縱自由的叛逆。她們代表著托馬斯生活的兩極,相隔遙遠,不可調和,但兩極同樣美妙。
特蕾莎對托馬斯很依賴,她的愛很沉重,是令人窒息的。托馬斯也愛她,他們之間的愛情無疑是美好的,但也很累人。特蕾莎的童年沒有得到過多少母愛,她身處底層,自尊敏感,讀書是讓她與這個粗俗,灰暗的生活區分開來的東西。在她內心深處,憧憬著一種有教養,溫情的生活。冥冥中她在等待,等待一個她渴望中的那種男人來拯救她。這個男人不期而至,就是托馬斯。托馬斯對特蕾莎的愛是無法解釋的,第一次見面時,他就對她產生了一種深深的憐愛,那是對一個孤獨無助的女孩的憐愛,或許面對這么一個林黛玉式的楚楚可憐的女孩是所有的男人都無法抗拒的吧。但他對愛情還沒有那種準備,還沒準備負起責任。對責任,他一直是害怕的。他不知道自己是因為瘋狂,還是愛情,對她,他產生了像父親,兄長般的愛,保護她的柔情。更多的時候,他感到的是自己有罪,要隱瞞,要假裝,還得講和,讓她振作,給她安慰,翻來覆去地證明他愛她,還要忍受特蕾莎的嫉妒,怨艾。但不可否認,托馬斯后來對特蕾莎的愛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程度了,分離之后,他停止和別的女人的性愛游戲,不顧一切地回到特蕾莎的身邊,隨之而來的卻是他命運的徹底改變,因為政治迫害,托馬斯被辭去公職,不能再當醫生,他曾經引以為傲的醫生的職責和使命都一去不復返了,失去了一切工作和社會地位,一無有,他的生命開始變得無足輕重。表面上,特蕾莎是弱者,但她的軟弱是咄咄逼人的,她“耗費自己一生的精力,濫用女人的軟弱來對付托馬斯??偸鞘顾头?,直到他不再強大,變成她懷里的一只野兔?!薄胺路鹚谒_踝上套上了鐵球”。他被特蕾莎的愛捆住了,直到生命結束。對托馬斯來說,特蕾莎的愛是他生命中難以承受的重。
薩賓娜和托馬斯,本質上是同一種人,他們都渴望自由,逃避束縛,在一起調情,歡娛,他們在思想上是同等成熟的,相互理解的。七十年代的捷克,處于社會的壓制氛圍下,托馬斯對一切所謂道德和責任的東西,都感到恐懼。他追逐的是自由。和不同女人的交往成了他自由的一部分,所以他不斷地可以與女人交往,卻不考慮要負責。在他的女友中,只有薩賓娜最理解他。她常說,“我很喜歡你,因為你是媚俗的對立面。在媚俗的王國里,你會是個惡魔?!彼_賓娜的反叛個性和苦難經歷決定了她能夠理解托馬斯的逃避,薩賓娜就仿佛是另一個托馬斯,她的一生都在背叛,背叛她嚴厲的父親,背叛家庭,背叛令她感覺壓抑恐懼的環境。她和托馬斯一樣,內心向往自由,逃避一切束縛,尋找著真實的自我。不同的是托馬斯找到了特蕾莎,而薩賓娜卻選擇繼續背叛。沒有真正經歷過苦難的人永遠不能體會經受過苦難的人的內心,成熟叛逆的薩賓娜認為她和弗蘭茨之間有著一種永遠無法逾越的鴻溝,所以薩賓娜選擇再次背叛,飄然離去。而薩賓娜在繼續漂泊多年之后,才意識到弗蘭茨的愛其實才是她幸福的歸宿。每當看到暮色蒼茫中幸福人家的閃亮的窗戶時,她不止一次地感到雙眼被淚水打濕。在薩賓娜背叛的人生中,所向往的,其實不過是“兩扇閃亮的窗戶后,生活著一個幸福的人家?!比欢?,一切都已為時太晚。她最后的愛也被自己丟棄。后來,托馬斯和特蕾莎在車禍死去,薩賓娜與過去的唯一聯系也斷了。在生的世界里,值得回憶,證明過自己存在的人和物都漸漸消逝了。她就變得無可比擬的輕了。薩賓娜的悲劇不是因為重,而是在于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的輕。當親人、丈夫、愛情和祖國一樣都沒有的時候,沒什么可再背叛。又有什么值得留戀呢?此時的她,生命只剩一片虛空。
正如托馬斯在失去一切之后對特蕾莎說的那樣:任何人都沒有使命。當你發現自己是自由的、沒有任何使命的時候,便是一種極大的解脫。
生命,何為輕,何為重?人們都說時間是一把無情的殺豬刀,確實,在無情的時光消逝中,生命如一縷輕煙!縹緲虛無,無所寄托。
寒假期間讀了讀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它時心情很壓抑,米蘭昆德拉就像張愛玲,筆鋒直指人類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扇藗儏s不得不承認,這些欲望的真實和無德。
書中主要對人公托馬斯,特蕾莎,薩比娜,弗蘭茨這四個人物的生活進行描寫,有愛情,有性,有對時局政治的看法,還有就是那些我尚未理解的存在,輕與重,媚俗等等。
人物的心理描寫一直體現著這些方面的沖突性,托馬斯和特蕾莎在靈與肉之間的糾結,而薩比娜和弗蘭茨則是在媚俗中選擇,作者在不同的篇章中表現了不同的主題,甚至切換了主人公,切換了時空,但每一次切換都是在不斷加深對這些方面的理解,反復迭代,直到終了。
想起昆德拉對生命的宣言“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都得以無限的重復,我們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恒上”。永恒的輪回是一種神秘的想法,生活中總有太多的唏噓感嘆,說不上為哪般?不僅榮耀,事業愛情,加之雞零狗碎,時間一過揚起的塵土便塵封滿處,托馬斯和特雷莎始終走不出死亡的輪回,薩賓娜始終選擇漂泊地把一個個城市甩在背后,弗蘭茨或許是毫無意義的死都承擔著對生命本意的解釋。
弗蘭茨也許會安分守己的當好老師,我們呢?不會再有錯誤的選擇,不會再忽視周遭遺失過的美好,生命在設想中一步步的前進,平淡的像一張白紙,這也許就是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獲得了永恒,卻像耶穌一樣,背負著十字架,無法承受。
如果生命的初次安排就已經是生命的本質,那么生命還有什么價值?昆德拉說的好,正是因為這樣,生命才總是像一張草圖,沒有前生也沒有來世,生命僅此一次。
托馬斯在靈與性中掙扎,最終選擇了靈魂。托馬斯是一個很花心的人,他渴望女人,而且總把性與愛分開,不和每一個他的情人睡在一張床上,他享受這種充滿激情而不用負責任的生活。
直到他遇到特蕾莎,這個讓他有除了肉體上需求外的需求的女人,他享受與她一同牽手睡覺的時候,喜歡看她睡著的樣子,沉迷于她工作認真的時候,他似乎有一種強烈的渴望,想要永遠保護她。他對她的愛違背了他制定的原則,是的,他的靈魂歸屬了她??墒?,他卻總是保持與別的女人在肉體上的接觸,導致了特蕾莎的離開與背叛。
特蕾莎是一個專一的人,她墜入情網,愛上了托馬斯??墒?,托馬斯的不斷背叛卻讓她心生恐懼,難以承受。她常作噩夢,在夢幻中總是夢到死亡,而且置她于死地的竟是她最愛的托馬斯,她因為知道托馬斯有許多的女人而痛苦不堪,總是害怕離開她??墒钱斔嬲x開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是這么深愛著他。
托馬斯無疑是受到沉重感的誘惑,為他的選擇一再付出代價,最后這個布拉格的知名外科醫生,不得不在一個偏遠的小鎮落腳。薩賓娜一再地逃避媚俗的世態,為的只是那份“輕盈”,可這樣一種“輕”注定是一生的漂泊不定,這無非是另一種痛苦。
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時間不會為我們的歡笑或淚水停留。在這樣一個瞬時性組構的世界里,一切選擇都失去了充足的理由,一切結果都變得十分的合理。幸福何堪?苦難何重?或許生活早已注定了無所謂幸與不幸。我們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著,茫然地生活,苦樂自知。就像一個繁花似錦的地方,總會有一些傷感的蝴蝶從那里飛過。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于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p>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p>
就像米蘭昆德拉說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孰輕孰重?我們應該承擔起那份責任,家庭責任,社會責任……那樣生命才會真切實在。
在書中,我們的男主人公總是很吝嗇“愛”這個字眼。每一次、每一個情人都是希望能夠得到這個字眼的撫慰,但是,我們的男主人公每一次都選擇逃避?;蛟S這可以說是不夠勇敢,但是,我想更多的應該一份慎重。這份慎重是對于愛情的尊重。
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男主角一直都是在不同的情人之間徘徊。甚至于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深愛的那一個是誰?對于自己的妻子,他覺得非常糾結。因為他們在一起本身就像是一場意外。但是,不論他身在何處,在哪一個情人的身邊,最后的他都會準時回到自己的妻子身邊。其實,這就已經是真愛了。但是,他總覺得這不是,或者是不能夠確定是。
直到自己的妻子離開自己的身邊,他突然發現,自己的生活突然就變得不完整了。每一個情人的面孔都會在眼前模糊,他開始認為是自己老了。老得到最后只能守在自己的妻子身邊。所以,一旦妻子離開,那么他就是沒有了任何的情感依靠。
。
這段日子,一直在讀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雖已經是第三次閱讀了,但是依然,會迷失在這未知的孤獨的空靈世界中。
文字是何等的神奇,米蘭昆德拉所描繪的那種奇異的,炫目的,卻又是徹底失落的,茫然的世界,讓我的靈魂確實體會到了什么,可是,那僅僅是一種心靈上的感應。不足以化作語言上的充分理解。
很多文字,被他豐富的,又自然的填充到這個書中的世界中來,探索人性,探尋生活,似乎,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最深處,都被這樣的詰問了;我們的生活,也被這樣的揭露了;這一切充滿了嘲諷的意味,也充滿了徹底的叛逆。
通過特蕾莎的描寫,米蘭昆德拉用童年的創傷所帶來的思想的沉重,賦予了她脆弱卻又執拗的性格。對于特蕾莎來說,表面看來托馬斯的背叛是沉重,而事實上,她的沉重感來源于她的思想。她一直在這個思想的重壓下,不堪重荷。
而對薩比娜來說,背棄是輕的,其實并不是輕,而是無法承受的一種逃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托馬斯也許和薩比娜才是真正的靈魂伴侶吧。又或者,他們才是一類人,都是背棄了自己的人。書中有這樣一句:“從此,薩比娜明白了,美就是被背棄的世界?!?/p>
給我的印象很深刻。薩比娜是一名捷克畫家。而書中的薩比娜就是背叛原有生活的,逃避原有模式的,充滿著矛盾的集合體。米蘭昆德拉居然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冷漠的,又流暢的敘述這個故事,這些冰冷的,又閃著誘人光芒的文字,讓人心清冽也讓人心蠱惑。
米蘭昆德拉的文字,潛入到了我們的靈魂深處,以彼世的目光投向一切價值標準。所以,他所寫的這個世界,是陌生的卻又是讓人覺得心底熟悉的世界。一切的價值標準被擊破,一切的謊言被揭穿,并不是那么直接的批判主義,卻比起直接的形式,更加徹底,更加深入人心。
在思維幻滅的夾縫中正是米蘭昆德拉所描述的生存。而這種生存,卻又是在他的筆下被抨擊得粉碎。輕飄飄的語言,淡漠的,客觀的,把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生命與思想生存的最基本的謊言,輕輕的摔得粉碎。在思想的領域中,恐怕,米蘭昆德拉是我所見的走得最遠,探索得最深的一位作家。
我總覺得,人的思想,是不能細細的去推敲的。每一縷思緒鋪開,攤平,就不如一閃而過時候那么美麗了。太多的思緒這么鋪開來,置身于陽光下,那么,它們也許就是平凡甚至丑陋的灰塵罷了。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在自己為自己創造的謊言中。
每一片思緒都能純凈到不含有任何雜質,恐怕縱使是佛祖也難以做到,所以,佛要說的是,看透,勘破,悟道了。而我又認為,在人復雜而又深刻的思維中,是離不開謊言的。
在人的大腦飛速的運轉中,思維不可能被苛求成純潔無暇的。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世界任何一種思維都不可能存在完美,如果人覺得幸福,就要忽視不愉快的或者欺騙自己說一切都很快樂,從而獲取幸福感。這其中的取與舍,輕與重,是人有能力駕馭的選擇。也是人類成為發達的被大腦所支配的聰明的動物的基本標志。
其實,我一直很逃避反復的來看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也許這是人的本性。誰都不希望對生活看得太清楚,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看得太透,對生命和思想看得太過真實。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說得難得糊涂吧,可是,米蘭昆德拉的文字,有著無窮的吸引力。那種近于旁觀者的態度,又會讓你在不經意間打開心扉,渴望去閱讀。
每次看完這本書后,都有些地方讓人很困惑。作者看似散落,自在的文字,蘊含著很多思維??此苹靵y的故事,也包含著人對自我以及伴侶,還有這個世界的一種奇異的情感和批判。
在輕與重之間,也讓我產生了很多不解,很多疑問。而這些壓抑在心中的疑問,似乎,在閱讀的時候,已經讓我心領神會。卻不敢去詰問自己,不敢去追根溯源。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被這些不能承受的輕打敗的。它就像是某種空氣中微弱的粉塵,卻讓我們不經意的吸入到靈魂深處,從而讓我們一生都受到它的影響。
雖然,在米蘭昆德拉的筆下,難以看到完美的人,完美的情節,但是,這書的結局,卡列寧的微笑這一章,文筆是多么美,多么讓人心震撼。那種近于美好的平靜,并不是真正平靜,而是一種無邊無盡的孤獨,可是孤獨又是每個生命存在的形式,不是嗎?全書中只有卡列寧是在溫柔而平靜的微笑中死去的,讓人心多少也在這書的最后一節獲得安寧。
讀完全書后,我突然理解了,弗朗索瓦.里卡爾對米蘭昆德拉的評價,說他的文字思想是某種哲學意義上的撒旦主義形式。
的確是這樣的,米蘭昆德拉是在以一個撒旦的視角,來洞悉這個世界,洞察所有人的內心深處。他嚴厲,不留情面的控訴。在建立牧歌然后又摧毀這個牧歌。讓我們的靈魂在一次次的倒下后陷入近于絕望的掙扎。
三次閱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本書了,還是久久不能平靜。書的背景是戰爭與流離失所。而書中的人的思想,也是在戰爭著,也是處于流離失所的狀態。也許,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中本身也是一個完美的質疑與幻滅主義的結合,而達到的效果,就是把人放在了無可放置的地方,把人的思想解剖到無以解剖的地步。說他的作品是撒旦主義形式一點也不為過。而米蘭昆德拉那穿透一切的思想,本身,也是那么含混,那么充滿了疑問。
正是這些分散的思想打開我們閱讀的興趣,也正是這對一切都持著懷疑的態度,讓我們一直在書中尋找最后的牧歌。
合上書頁,已經夜里十點鐘了?;靵y寫下了這些文字,我實在無法有條理的梳理自己的思緒。也許此刻的心情,與大部分看過這本書的人的心情相近吧!總之,現在想好好的睡一覺,然后,珍惜美好而寧靜的生活。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408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