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報告是對某個具體事物或情況進行詳細說明和分析的一種書面形式,它可以用來記錄和反映各種情況和問題的發展變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情況報告范例,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啟發和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xx鄉是一個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山區鄉鎮,目前扶貧對象規模依然很大,全鄉生產生活條件還很落后,特別是一些已經解決溫飽的群眾因災、因病返貧問題還很突出。自市委市政府提出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我們通過深入貧困村召開座談會、現場交流、入戶調查等形式,初步摸清了我鄉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和對策。
(一)自然條件惡劣。xx地處山區,溝壑縱橫,山巒起伏,地勢狹窄。特別是部分偏遠村落交通不暢,通訊落后,信息閉塞,傳統產業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資源不能充分開發利用,沒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助產業。
(二)農民素質偏低。勞動力文化素質低,既是貧困的結果,又是造成貧困的原因。許多貧困人口因貧困而失學,又因失學而成為新一代貧困人口。由于他們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務工收入也與非貧困戶有很大差距。加之貧困戶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嚴重,凡事都等國家和社會的救助。盡管有些貧困戶有擺脫貧困的愿望,并不斷努力嘗試,但由于思路不清,觀念不明,缺少引導,導致失敗,最終失去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勇氣。
(三)子女上學致貧。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大部分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或創業,有的舉家外出,農村大部分幼兒園和小學班級不齊,與之配套的措施也是不全,導致農村孩子幼兒、小學階段就被迫外出上學。還一些家長為了照顧子女上學,只能寄居或租住在有學校的周邊城鎮,這樣增加了家庭負擔。而對于部分舉家外出務工的農民而言,帶孩子去城鎮或城市上學,同樣無形中也加重了經濟負擔,對于尚未根本脫貧的農民更是不堪重負。經調查了解,一個高中生每年需支出8000元左右,大學生需10000-xxxxx元。一些貧困戶家庭往往為了子女上學負債累累。
(四)因災因病返貧。一方面,自給自足、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無法抵御旱、澇、風、雪、雹、霜和蟲害、疫病等頻發的自然災害。另一方面,貧困戶中有長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僅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高昂的醫療費用,導致一些農民債臺高筑,甚至重新返貧。
(一)經濟社會轉型增加了農民收入估算難度。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元經濟相互交織混合發展,給準確調查核實農戶收入增加了難度。加之,受農業經濟效益低而不穩影響,近年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紛紛外出打工,勞務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群眾的一些隱性收入較難掌握。
(二)農民素質偏低增加了精準識別難度。由于農村教育的先天缺陷與后天乏力,農民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思想覺悟有偏差,政策界限把握不準,均等化思想比較嚴重。面對利益之爭時,互不相讓,給精準識別增加了難度。同時,貧困農民經濟基礎不同,脫貧思想差別較大,導致幫扶要求千差萬別,扶貧措施難以滿足個性化要求。
(三)農村情況錯綜復雜增加了精準扶貧難度。近年來,隨著中央一系列惠農政策的陸續出臺和地方重大項目建設步伐加快,農村各種矛盾日漸突出。一是宗族勢力、家族勢力嚴重,有利可圖時很難做到公平、公正,引發了一些新的社會矛盾。二是隨著青壯年勞力大量流入城市,農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婦女、兒童、老人,實際長期居住人員不足三分之一,在農村實施規劃扶持項目中出現勞力緊缺和種植項目后期管護難到位的現象。三是一些農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責任心不強,作風不民主,對貧困人口認識有偏差,認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是搞形式,扶貧到戶不一定能兌現,導致鄉村干部對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四是精準識別要求規劃到村、幫扶到戶、差別到人,而識別過程缺乏剛性標準,難以做到讓群眾心服口服。
(四)市場變幻莫測導致難以培育扶貧主導產業。市場經濟千變萬化,近年來一些農產品、畜產品價格波浪式變化,農民難以摸清市場規律,無法規避市場風險,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經營思維,給一些農民形成了災難性的打擊和損失。一家一戶幫扶勢單力薄,即使一村一戶搞了一品一業,由于市場發育不良,有的甚至遠離市場,造成產品滯銷,農民怨聲載道。盡管過去政府號召群眾辦了一些實體,搞了一些產業,終因市場以及產品自身限制原因半途而廢,一直未形成有競爭力的主導產業。
(一)搬遷扶貧:圓了貧困群眾的“安居夢”
(二)雨露計劃:“教育扶貧”培養農村發展潛力。
為了能讓貧困的村民掌握技術,有發家致富的本領,能夠主動就業,我鄉積極推進“雨露計劃”工作?!坝曷队媱潯笔故苡栘毨趧恿M得了城、就得了業、增得了收、致得了富,增強貧困群眾自我脫貧致富發展能力,并給予貧困對象每年固定的培訓補助,截止xx年底,我鄉雨露計劃受益對象26人,他們的就業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三)產業扶貧:“造血”興產業斬斷“窮根”
“一株蜜柚一年能結50多個果,1株每年為我賺500多元錢,我種了200多株,一年下來就能為我帶來100000多元收入?!彼阒~,xx村村民何檢發說道。
何檢發所在的xx村xx小組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是出了名的貧困隊,一直以來,該組苦于找不到脫貧致富的道路,帶給何檢發新生活的是“產業扶貧”工程的實施。
掛點幫扶xx村的xx說,“以前的幫扶多是救濟式的,給老百姓一筆錢,他們花了也就花了,但我覺得既然是扶貧,不該只是‘授人以魚’,而是應該‘授人以漁’”。只有通過“造血”式扶貧帶動整個貧困村的產業發展,才能斬斷“窮根”,使整個貧困村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如今在xx村,和xx一樣已有10戶村民連片種起了蜜柚,帶動14戶村民共同種植致富。經過半年多的努力,xx小組不僅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經濟發展走上了“快車道”。
結合xx村貧困戶自發參與種植的實踐,項目實施過程始終貫穿著“精準”二字,瞄準了全村幫扶產業——蜜柚、臍橙種植,瞄準了幫扶對象——種植戶,照顧到了不同個體,符合“規劃到村,幫扶到戶,差別到人”的工作機制。同時,整個操作過程從自愿報名——民主評議——政策限制,嚴格按程序執行,是精準扶貧的最好實踐。
長期以來,扶貧開發存在著貧困人口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通過基層的實踐操作,我們認為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應圍繞精準識別、精準幫扶和精準管理三方面來開展。
(一)做好群眾思想工作是基礎。組織動員群眾申報自己的收入情況,厘清群眾收入來源,算清群眾年度收入總賬,是搞好精準扶貧的基礎。農民種地收入好算賬,打工收入很直觀,財產性收入比較固定,經營性收入相對隱蔽。所以,要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讓其放下包袱,主動申請登記,從而匯總出每一戶比較符合實際的收入基數,作為村民相互對比和是否確定幫扶的依據。
(二)分類定級是手段。根據每戶村民上年度收入情況,組織黨員代表、群眾代表進行民主評議。具體為:以村為單位,按照每戶家庭經濟收入情況,結合本村貧困人口指標數,從低到高進行分類排隊,然后選擇確定貧困戶。操作過程中可以將農戶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低保特困戶,智障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年老體弱喪失勞動力的,大病大災造成生活困難而無力翻身的。諸如此類全部納入低保范圍,民政部門按當地農村低保標準進行復核,并負責建檔立卡,列為救助對象,加大救助力度,把他們從扶貧對象中剔除出去。
第二類是除特困戶外上年收入在全省確定的貧困標準以下,且有脫貧致富意愿和能力,政府扶持一把就能很快脫貧的農民,他們是精準扶貧的重點對象。針對各自的脫貧意愿,有針對性地選擇致富項目,最好一個村選擇一個比較共同的產業,形成比較優勢。
第三類是上年收入超過全省確定的貧困標準的農戶。政府要幫助這類農戶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現象出現。要從扶持政策、金融貸款、信息提供等方面給予支持,調動他們進一步發家致富的積極性,從而使其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三)政策是界限。在申報和評議過程中,最難識別的是二、三類農戶。為了便于民主評議和基層干部掌握尺度,建議上級制定比較剛性的政策界限。
例如:一是上年收入多少元為識別標準。二是有顯性財產(城鎮以上城市有固定房產、門面,有轎車之類的交通工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等)的農戶為脫貧戶,有經營性實體,并形成一定的規模和實力。三是識別過程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做到對象明確、程序規范、措施得當、效果明顯。具體識別過程要堅持以下幾個優先條件:即,人均收入低、家庭財產少的貧困戶優先;群眾貧困戶比黨員貧困戶優先;年老體弱的貧困戶比年輕力壯的貧困戶優先;獨生子女貧困戶比超生貧困戶優先;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的貧困戶優先;村內現仍居住在危房,無條件改善現狀且生活困難的農戶優先。四是根據金融等部門網上記載,還可制定一些比較剛性的限制措施。通過以上一些政策措施,使干部群眾便于掌握政策界限,便于操作,易于消化矛盾。
(四)公示是關鍵。在代表們充分醞釀評議識別的基礎上,以村委名義進行張榜公布識別出的貧困戶,征求群眾意見。在一定時間內征求的意見提交代表再次醞釀評議,并進行二次張榜公布征求意見。經過二次征求意見后,支部、村委會同代表共同研究確定精準扶貧對象。經調查研究,認為三榜公示是保證精準識別、公平公正的關鍵所在。
另外,在此常規方法的基礎上,操作過程中還可以將調查人口以多少劃分,分割進行。根據貧困村實際情況,將農戶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提出貧困人口對象,經群眾代表評議,這樣就可以減少矛盾,便于工作開展。通過自愿申報、群眾評議、調查對比、公告公示、建檔立卡等措施,就完成了貧困人口精準識別任務。
(五)差別是核心。如何進一步提高扶貧工作精準度,確保貧困對象有針對性的扶貧政策,讓措施看得見、摸得著、見實效,是精準幫扶的核心。通過多年來基層扶貧工作的實踐,我們認為幫扶到戶、差別到人是扶貧工作實現公平公正的唯一途徑。具體來說,就是貧困對象精準識別出來后,將扶持對象分為兩類:一類是上年人均純收入中等偏下的農戶;二類是上年收入中等偏上的農戶。具體精準幫扶過程中,要按照定對象、定目標、定政策、定措施、定責任的要求,把資金、政策和具體措施等精準實施到貧困對象身上,確保幫扶到戶工程達到預期目的。對中等偏下的貧困戶,因其智力能力偏下,經濟基礎較差,所以要采取點對點式的幫扶,或者叫差別到人,給他們“吃偏飯”,在幫扶方面適當加大資金扶持額度。而對二類中等偏上的貧困戶,因其智力能力較高,經濟基礎較好,在結合大多數群眾意愿,確定幫扶項目或選準幫扶產業后,可以采取推進式幫扶。即,通過以獎代補、提供種苗、提供小額貸款或貼息,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引導貧困農戶發展種植、養殖或旅游服務業,依靠自身力量脫貧致富。同時,特別要注重同步發展專業合作社,以提高貧困群眾的組織化水平,提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
(六)分步是保障。針對我鄉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的實際,要按期實現3169名貧困農民穩定脫貧,必須精準管理,將幫扶責任落實到人,分批分步推進。一是要在對扶貧對象建檔立卡的基礎上,每個貧困村、組都明確包扶責任領導和幫扶責任人,簽訂限時定點消除貧困區域或個體貧困戶的責任狀,逐村逐戶逐個勞動力制定具體的幫扶計劃,落實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并進行網絡、動態管理、考核和獎懲兌現。二是要把貧困村的幫扶分為兩輪,第一輪,幫扶60%的貧困村和貧困戶,使之率先脫貧;第二輪,幫扶剩余40%的貧困村和貧困戶,確保按期實現全面完成幫扶目標。
xx村是丁家營鎮最為偏僻、貧困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也是我市建檔立卡的重度貧困村之一。該村位于武當山南麓,面積30多平方公里,山大人稀,人均收入較低。2014年全村貧困戶面為54.5%,目前下降到45.6%。該村耕地面積877畝,人均耕地約0.8畝,有6個村民小組310戶1086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200多人,常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基本上為患病人群和60歲以上的留守老年人。
xx村主導產業為坡地種植、家庭小規模養殖和外出務工,以務工為主業的約500人,占勞動力總數的60%以上。2014年貧困人口收入中種植業收入占10.6%、養殖業收入占5.4%、務工收入占71%、其他收入占13%。
(一)交通不便、環境條件差導致貧困。
xx村是丁家營鎮較為偏僻的一個行政村,距集鎮中心位置較遠,地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受自然條件、發展空間、地域環境、基礎條件等因素制約,長期以來,該村產業發展滯后、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落后,村民收入普遍很低。
(二)無產業支撐、集體經濟薄弱導致貧困。
xx村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少部分常住該村的村民,基本是老弱病殘的留守人員,大多從事種植業、養殖業,但平均不到0.8畝土地,且90%的是貧瘠的山坡地,經營中需要投入的多,而產出少,幾乎無收入;部分家庭養的有一頭豬、幾只雞、幾只羊,但受交通、信息條件限制,大多自給,不能形成規模,村民沒有收入;村集體由于前幾年建村部,外欠近百萬外債,自己自身難保,更談不上扶持村民。
(三)自然災害造成貧困和返貧。
該村農戶本來家庭經濟狀況就差,若遇天災人禍,如種植業減產減收、養殖業遇瘟疫,或因家庭成員突然傷殘、死亡或其它自然災害等,就可能造成貧困或返貧。調研中,本人了解到,像杜明山、曹學勝等20多戶村民,都是因疾病或災害致貧,該種類型的貧困戶占全村20%左右。
(四)缺乏勞動力、家庭成員年老或殘疾導致貧困。
目前,農村的社會保障機制還不健全,對農戶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殘疾人、體弱或年老喪失勞動能力的成員,不僅對家庭沒有收入的貢獻,反而還增大支出,導致家庭長期陷入貧困之中,難以脫貧。若有長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僅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而醫療費用又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債臺高筑。對該村貧困農戶來說,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對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療費用就成了這些農戶的沉重負擔,這類貧困戶因為長期積累的醫療費用和長期生病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自身無精力和信心擺脫貧困。
(五)勞動力文化素質差導致貧困。
前幾年義務教育沒有實行免費時,該村不少貧困人口因上學路途遙遠、家庭貧困等原因中途輟學,又因失學而成為新一代貧困人口,勞動力文化素質低,既是貧困的結果,又是造成貧困的原因。調查結果表明,該村村民的勞動力文化素質狀況較差,貧困人口中文盲率為20%多,貧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時間不足6年,大大低于全鎮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勞動力文化素質低,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只能干一些建筑、挖煤等體力活,是有些收入,但與其他人相比,收入有很大差距。
(六)貧困戶主觀脫貧意識差、沒有危機感導致貧困。
貧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擺脫貧困的信心和決心。該村部份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消極保守,思維觀念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沒有發展動力,安于現狀。各單位部門、社會各界踴躍為貧困戶捐物捐資,部分貧困戶便產生嚴重依賴思想,甚至少數人認為,為他們捐物、捐錢是應該的,國家應該供養他們。
(一)深入推進生態移民搬遷工作。
2016年精準扶貧工作啟動后,通過多方協調,xx村啟動了36戶生態移民搬遷工作,方式是農戶村民自主聯建,國家整合資金,每戶補助3萬元錢。從目前情況來看,該項優惠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資金扶持力度、政策享受戶數力度遠遠不夠,導致安置房屋建設進度較為滯后。
建議多部門整合項目資金,加大扶持力度,快速深入推進生態移民搬遷工作。在楊家廟埡子、孫家院、徐家院、白衣庵、中嶺高標準建設五個院落,將全村310戶村民全部集中居住,形成一線穿五珠新農村局面,既解決農戶住房問題,又將院落建成了新農村景點,為今后旅游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二)加大殷河路改建力度。
xx村通向集鎮的唯一通道--殷河路,全長15公里左右,該路狹窄彎曲、凹凸不平,路況極差。雖然今年上半年借助三萬村村通活動,對該通村路進行了改造,修建了錯車臺、增設了標示牌,但還是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要求。
建議相關部門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改建殷河路、打通丁白路(丁家營--白楊坪),將以前3.5米寬的通村路按照山區二級路的標準進行改造,從而帶動該村太都湖、楊家廟埡子、白衣庵、厲家院、髻山、黃龍峽等景點旅游資源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實現脫貧。
(三)推進旅游產業發展。
xx村地大人稀,旅游資源豐富,如何發揮這些資源優勢,推進產業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是此輪精準扶貧重點解決的問題。
建議在該村進一步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實現綠色全覆蓋,形成山青水綠天藍的優美環境,為發展旅游業夯實基礎;通過土地流轉,在溝、峽等平地或坡地規模種植苗木花卉、中草藥、雜果等產業,形成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局面,實現全域景觀化、景觀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既美化了環境,又帶動了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促進了農民收入增加;通過招商引資,開發太都湖、楊家廟埡子、白衣庵、厲家院、髻山、髻大峽谷等景點旅游資源,鼓勵農戶發展農家樂、鄉村旅館、垂釣健身等產業,為農戶增設又一致富渠道。
(四)強化貧困戶輸血與造血功能。
扶貧關鍵是扶人。再好的優惠政策,再多的扶持資金,如果扶持的對象--貧困戶無動于衷,扶貧攻堅工作將徹底失敗。
對于此類對象,建議按照一戶一法的要求,逐戶量身定制幫扶措施,明確幫扶責任人、幫扶任務、標準、措施和時間節點,做到號準病脈、開好處方、抓出良藥,提高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繼續推進金藍領工程,為每戶貧困家庭培訓一至兩名掌握實用技術的勞力,讓他們通過勞動增加收入,實現脫貧;二是繼續推進5541工程,輸血與造血并重,鼓勵貧困戶利用山場等優勢資源,開展種植、養殖產業,增加收入;三是繼續收入推進四雙幫扶和金融幫扶,解決部分有能力脫貧的貧困戶融資難、辦事難問題,為他們脫貧致富奔小康掃平障礙。
(五)加大保障扶貧力度。
在xx村諸多貧困戶中,有一種貧困人口,既無勞動能力,又無致富門道,他們靠自身根本無法脫貧,如五保老人、孤寡老人、殘疾病人等。對此類對象如何開展精準扶貧,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
建議加大保障扶貧力度,充分利用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低保、五保等民生政策,對因病致貧或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政府、幫扶單位籌資幫其購買社會保障,使貧困戶病有所醫,老有所養。通過獲得最低生活保障救濟,治病、養老等讓包袱沉重的貧困家庭,看到脫貧的希望,走上勤勞致富的路子。
xx村是丁聚英鎮最偏遠、貧困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也是我市嚴重貧困村之一。該村位于武當山南麓,面積30多平方公里,人口稀少,人均收入較低。2019年,村里貧困戶數量為54.5%,現在已經下降到45.6%。全村耕地面積877畝,人均耕地0.8畝左右。有6個村民小組,310戶,1086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200多人,常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基本都是60歲以上的患病老人和留守老人。
xx村主導產業為坡耕、小規模家庭農業和農民工,主要從事農民工約500人,占總勞動力的60%以上。2019年,貧困人口收入占種植業收入的10.6%,占養殖業收入的5.4%,占勞動收入的71%,占其他收入的13%。
(1)交通和環境條件差導致貧困。
xx村是丁聚英鎮比較偏僻的行政村,距離鎮中心較遠,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受自然條件、發展空間、區域環境、基礎條件等因素制約,長期以來,該村工業發展滯后,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落后,村民收入普遍偏低。
(2)缺乏產業支持和集體經濟薄弱造成的貧困。
xx村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經常住在村里的小部分村民基本都是老、弱、病、殘的留守人員,大部分從事種植養殖,但平均土地不到0.8畝,90%都是荒山,需要更多的經營投入,但產出較少,幾乎沒有收入;有的家庭養一只豬,幾只雞,幾只羊,但由于交通和信息條件,大多自給自足,無法形成規模,村民沒有收入;由于前幾年村部成立,村集體欠下近百萬外債,難以自保,更談不上供養村民。
(3)自然災害造成的貧困和重返貧困。
這個村子的農民經濟狀況很差。如果他們遇到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如作物減產、水產養殖瘟疫、家庭成員突然殘疾或死亡或其他自然災害,他們可能會造成貧困或重新陷入貧困。在調查過程中,我了解到杜明山、曹學勝等20多名村民因病或災而致貧,這類貧困戶約占全村的20%。
(4)勞動力不足,家庭成員年老或殘疾,造成貧困的。
目前,農村社會保障機制還不完善。對于農民來說,如果家庭中有殘疾、體弱多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成員,他們不僅不會為家庭的收入做出貢獻,還會增加支出,導致家庭長期陷入貧困,難以擺脫貧困。如果有長期患病或重大疾病的患者,不僅不能通過勞動賺取收入,醫療費用還很高,有的甚至負債累累。對于這個村的貧困農民來說,生病后往往是小病纏身,大病則耽誤。對于那些無法再承受或拖延的疾病,治療費用已經成為這些農民的沉重負擔。這些貧困戶被長期積累的醫療費用和長期疾病壓垮,沒有精力和信心脫貧。
(5)勞動力文化素質差導致貧困。
幾年前義務教育不免費的時候,這個村很多窮人因為上學距離遠,家庭貧困等原因輟學,因為輟學而成為新一代的窮人。勞動力文化素質低不僅是貧困的結果,也是貧困的原因。調查結果顯示,村民勞動力文化素質較差,貧困人口文盲率超過20%,貧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時間不足6年,遠低于全鎮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勞動力文化素質低,家庭經濟的發展缺乏規劃、技術和管理能力;外出工作只能做一些建筑、采煤等體力工作。,這是一些收入,但與其他人相比,收入差距很大。
(6)貧困戶主觀扶貧意識差,沒有導致貧困的危機感。
貧窮并不可怕??膳碌氖?,沒有擺脫貧困的信心和決心。該村部分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下,思想消極保守,思維觀念仍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他們沒有發展動力,安于現狀。各單位、各部門、各行各業踴躍向貧困戶捐款,部分貧困戶思想依賴重。甚至有少數人認為,要為他們捐錢捐物,國家要扶持。
(1)進一步促進生態移民的遷移。
20xx年精準扶貧工作啟動后,通過多方協調,xx村啟動了36名生態移民搬遷工作。辦法是農民和村民共同建設自己的項目,國家統籌資金,每戶補助3萬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項優惠政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財政支持和享受政策的家庭數量遠遠不夠,導致安置房建設進展滯后。
建議整合多部門項目資金,加大支持力度,快速深入推進生態移民搬遷。楊家廟子、孫家院、徐家院、白義安、鐘靈5個院落高標準建成,全村310名村民全部集中居住,形成“一根線穿五顆珠”的新農村局面,既解決了農民的住房問題,又把院落建成了新農村景區,為未來旅游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加大銀河路改造力度。
銀和路是xx村到集鎮的唯一通道,長約15公里,窄、彎、不平,路況較差。雖然今年上半年借助3萬次“村村通”活動,對同村路進行了改造,搭建了錯車平臺,增設了標志,但仍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
(3)促進旅游業發展。
xx村地廣人稀,旅游資源豐富。如何充分發揮這些資源優勢,促進產業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是本輪精準扶貧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卡建議進一步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實現全綠覆蓋,形成青山綠水藍天的優美環境,為旅游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通過土地流轉,在溝渠、溝谷等平坦地區或斜坡上形成了種苗、花卉、中草藥、雜果等種植產業:“春花夏蔭、秋果冬綠”實現整體景觀、景觀生態、生態產業化,既美化了環境,又帶動了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通過招商引資,開發太渡湖、楊家廟子、白義安、李佳原、會稽山、會稽山大峽谷等景點的旅游資源,鼓勵農民發展農家樂、鄉村酒店、垂釣、健身等產業,為農民致富增加另一個渠道。
(4)強化貧困戶的“輸血”和“造血”功能。
"扶貧的關鍵是幫助人民”。再好的優惠政策,再多的扶持資金,如果貧困戶無動于衷,扶貧工作就徹底失敗。
對于此類對象,建議按照“一戶一法”的要求,逐戶量身定制救助措施,明確責任人、任務、標準、措施、時間節點,做到識別病脈、開好處方、抓好藥,提高救助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繼續推進“金藍領”工程,為每個貧困家庭培養一兩個具有實用技能的勞動者,讓他們通過勞動增加收入,擺脫貧困;二是繼續推進“5541;工程,“輸血”與“造血”并重,鼓勵貧困戶利用山地農場等優勢資源開展種養業,增加收入;三是繼續推進收入“四對”幫扶和金融幫扶,解決一部分有能力脫貧的貧困戶的融資和辦理困難問題,為他們脫貧致富奔小康掃清障礙。
在xx村的眾多貧困戶中,有一類既沒有勞動能力,也沒有致富途徑的窮人。他們無法靠自己脫貧,比如“五?!崩先?、孤寡老人、殘疾病人等。如何對這類對象進行準確的扶貧,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
建議加大扶貧保障力度,充分利用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養等民生政策,為因病致貧或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籌集資金,幫助其購買社保,讓貧困戶有醫療保障,有養老保障意識。負擔沉重的貧困家庭,通過獲得最低生活保障救濟、治療疾病、養老,可以看到脫貧的希望,走上勤勞致富的道路。
為推進全縣義務教育工作的和諧健康發展,4月8日至9日,由縣政協副主席張均、茆彩虹和秘書長高永學帶隊,組織20余名常委、委員和教育、財政、人事、編辦、文化、公安等部門負責同志,分成三個調查小組,深入到漕河、赤東、大同、張榜、青石、彭思、橫車、株林8個鄉鎮的25所學校(初中8所、小學17所),采取聽匯報、開座談會、查閱資料等方式,就我縣義務教育工作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并召開調查情況通報會,進一步溝通情況,共商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我縣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493所,其中初中35所,小學458所(含完小152所,高小14所,初小173所,教學點119處)。xx年春季學期,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校學生總數139485人。其中,初中學生60013人,小學學生79472人。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共有教師7627人,其中初中3628人,小學3999人。
調查表明,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各級黨委、政府注重加強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原則,努力實現“人民教育人民辦”向“人民教育政府辦”轉移。全縣教育系統廣大教職員工團結拼搏,克難奮進,認真落實《義務教育法》,努力辦人民滿意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普九”成果不斷鞏固,指標考核位居前列。近年來,全縣各地把“兩基”的鞏固提高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行政、教育“雙線責任制”,防流控輟;認真貫徹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和今春開始的農村義務教育零收費政策;多途并舉、有的放矢地做好社會、學校及家庭等方面的工作,不斷鞏固“普九”成果。青石、株林等地黨委、政府將控輟保學納入鎮村干部年度千分責任制考核,并與績效工資掛鉤。漕河鎮黨委、政府針對代課教師待遇偏低的狀況,下發專題文件,要求各村代課教師年工資在現有標準的基礎上再增加600元。全縣“普九”各項指標考核均達到國家規定要求,在校學生絕對人數和萬人比均居全市前列。
2、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水平得到提升。一是通過“南師北調”、“包校支教”和組織資教生到山區學校資教,積極開展農村學校和城區學?!敖Y對子”活動,堅持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進了城鄉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先后在省教育廳組織的全省資教生崗前培訓大會和省政府組織的全省“三支一扶”工作座談會作經驗交流。二是近兩年投資xx萬元,全面改造學校危房,新建校舍,新建規范化學校食堂。在12所農村中小學開展以“三改一建”(改水改廁改電建沼氣)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試點,取得顯著成效。迎來了全市農村寄宿制學?!叭囊唤ā爆F場會在我縣召開,我縣的做法、經驗不僅被省教育廳推廣,而且得到了國家“保障辦”的充分肯定。內蒙古、江西省等12個教育考察團和兄弟縣市共計460多人次先后到我縣參觀學習。三是優化整合教育資源。從“撤聯并”入手,對部分農村中小學布局進行調整,使辦學規模更趨合理,資源整合更趨優化。農村寄宿制學校后勤管理也實現新的突破。全縣中小學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布局日趨合理,大部分學校校園基本實現綠化、亮化、美化、硬化,辦學水平實現整體提升。省教育廳在我縣召開了全省學校后勤保障和勤工儉學工作現場會。
3、師資隊伍不斷優化,教育質量明顯提高。全縣先后有600多名教師參加了學歷提高教育,我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97.38%,中小學校級干部持證上崗率達到100%。師資隊伍建設的顯著加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師資短缺的矛盾。廣大教師的教研意識不斷增強,教育科研覆蓋面達到100%??h實驗小學、白河中學和漕河鎮一小等4所學校被確定為“黃岡市教育科研基地實驗學?!?。白河中學、縣實驗小學躋身“全省綜合實力50強中小學”行列。漕河鎮中、白河中學、漕河鎮一小等學校邁入了“全省教改名?!钡男辛?。全縣初中語、數、外三科聯賽、數學奧賽連續五年名列全市榜首。全縣中小學體育、衛生、文藝活動經常,效果明顯。農村基礎教育的加強,為高中教育質量的穩步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我縣普通高考連續三年取得優異成績,特別是xx年實現了8人上清華、北大線,全縣教育質量顯著提高。
4、環境整治不斷加強,平安創建初見成效。近年來,全縣各地尤其是漕河、橫車、彭思等鄉鎮,為構建和諧教育,建設平安校園,堅持內外結合,加強整治。通過完善兼職法制副校長聘任制,加強中小學道路交通安全與管理,取締校園周邊違法網吧,認真開展“暑期集中行動”和校園及其周邊治安環境整治,大力推進依法治教和“平安校園”創建,取得明顯成效。
1、教師短缺,結構斷層,待遇偏低,教育資源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是教師短缺。據鄂政辦發[xx]112號文件規定的編制標準,我縣教師應定編9600個以上,缺編3000個以上,其中義務教育階段缺編2500個以上。二是結構斷層。教師年齡老化,知識結構斷層嚴重。據調查,我縣一線公辦教師中,35歲以下僅占24%,50歲以上占21%;義務教育階段代課教師2718人,45歲以上高達70%。張榜鎮公辦教師225人,35歲以下僅9人,46歲—50歲170人;赤東中心小學18名公辦教師中50歲以上10人,16名代課教師中50歲以上6人。1986年以來課改四次,但由于種種原因,大部分基層教師未能同步跟進培訓,由此帶來基層部分教師知識老化、教法陳舊、活力不足,難以勝任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專業失衡情況也十分普遍。農村中小學與素質教育密切相關的學科,如音樂、體育、美術、小學英語等缺乏專業教師,大部分學校是“趕鴨子上架”,直接影響農村孩子全面發展。三是代課教師數量大,骨干多,待遇低。全縣義務教育階段代課教師所占比例高達35%,其中一半以上是骨干教師。在農村小學,代課教師占90%,是主力軍。代課教師每年工資僅僅只有國家轉移支付的4200元。株林中學代課教師王鑫,湖北師院畢業,她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兩個班語文、兩個班地理,每周上課20多節,工作起來沒日沒夜,但因每月350元的代課工資不能按月領取,老父親不得不每天送飯到校。代課教師與公辦教師“同工不同酬”,與出外打工的代課教師比收入懸殊,心理反差很大;就是與時下日酬50元左右的農村小工比,其每天11塊7角錢的報酬,還不到他們收入的四分之一。如此待遇,其心難穩。四是鎮區內學校大班額與農村小學小班額情況突出。按省政府規定,我省中小學最大班額不超過45人,但在全縣15個鄉鎮辦鎮區內一個教學班70人以上很普遍,全縣不足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社會對教育的滿意程度??h實驗小學平均每班72人以上,檀林中學班平學生76人,青石中學35個班,每班80—90人。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廣大農村小學小班額情況卻十分普遍,全縣不足30名學生的'教學點多達120個。
2、“普九”債務尚未真正剝離。部分農村學校債務沉重,經費緊張,運轉艱難。主要是普九債務認定的數額與實際債務相差甚遠,基層學校背負的債務依然繁重,償還渠道不明確,且已經審計認定的債務償還的資金至今未能到位,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秩序,危及社會穩定。張榜鎮因合并鄉鎮時普九賬本被盜等特殊因素影響,未認定的普九債務達400多萬元,為全縣之最。
3、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力度不夠。其一,學校周邊環境治理不到位。赤東中學旁開有兩家石礦,xx年曾有一名學生被飛石擊傷,呼吁多年,開礦炮聲依然不斷,校園上空“飛沙走石”,師生提心吊膽。其二,網吧治理反彈嚴重。盡管我縣相關執法部門曾聯合整治多次,但廣大家長依然反映強烈,僅靠校方“單邊作戰”效果甚微。如要求校邊網吧夜間12點以后電信關網,但未見哪個鄉鎮執行。有些網吧業主在地下室設點,一有校方尋找“網蟲”學生,多以“不得擅闖私宅”為名被拒之門外。一些網吧不僅不執行上網登記制度,還對愛上網學生實行“重點保護”。部門不作為,業主不配合,校方、家長急盼政府施以重手。其三,社會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合力不夠。孫沖中學有個特困學生叫孫寶芝,曾有兩名新華社記者有意助學,但未滿16周歲的孫寶芝執意出外打工,春節前帶現金3000多元回家,開年又將其正上學的弟弟帶出。其四,留守兒童數量多,社會和部門聯動機制未建立,僅靠校方教育難度很大。我縣農村留守生約占在校生30%左右,如株林鎮春季在校生5721人,其中留守生2691人,占57%。留守生家庭教育缺失、社會教育缺位,后果堪憂。
參與調查的常委和委員們一致認為,圍繞“辦人民滿意教育”這個大目標,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發展全局,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辦學水平,積極創建平安教育、和諧教育,為建設小康蘄春和諧蘄春作出更大的貢獻。為此,建議:
1、盡快剝離化解“普九”債務?!捌站拧眰鶆諊乙延谢庹?,建議縣政府及教育、財政部門進一步加大向上銜接的力度,積極爭取早日償還債務,緩解學校壓力。對未認定的債務,要逐校理出明細,研究出化債措施。
2、加大整合優化教育資源的力度。從30人左右教學點尚有120來個的現狀看,必須進一步加大撤并力度,切實解決農村小學小班額的問題。對生源不足、條件較差的農村小學,堅決撤并,這既是逐步縮減代課教師的有效途徑,又能讓更多農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3、加強教師隊伍管理和建設。這是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的一個核心問題。建議:一要進一步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請假、外出謀職的監督管理。漕河城區在編的教師一方面數量多,但另一方面一線力量反而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少數人“在編不在崗”、“只拿工資不上班”,要下力氣堵住這些管理上的漏洞。要進一步壓縮后勤管理人員,充實一線教師隊伍。二是鑒于我縣教師總量不足和每年退休等自然減員的現實,建議縣委、縣政府按照出一進一的辦法,每年適當增加教師編制,充實教師隊伍,逐步取代代課教師。三要引入激勵機制,制定優惠政策,完善師范類大中專畢業生招錄制度。每年要在應屆、往屆大中專畢業生或優秀代課教師中招錄一部分,用優良的環境和適當的待遇吸引一批外地優秀教師。要采用激勵政策調動到農村中小學任教教師的積極性,比如,適當提高補貼,吸引年輕教師到農村任教;實行招錄的大中專畢業生先到山區任教制度;實行農村中小學校長到城區和先進地區學校掛職鍛煉制度;傾斜調配體音美專業教師到農村學校。從而逐步解決“包校支教”問題,優化我縣教師隊伍。
4、適當提高代課教師待遇。代課教師遍布我縣農村中小學,是農村小學的主力軍,也是應給予人文關懷的特殊人群。因此,不論從民生高度還是從蘄春農村孩子的未來著眼,尤其是從穩定當前中小學代課教師隊伍、確保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這個當務之急出發,適當提高代課教師的待遇,是政府必須盡快解決的現實問題。首先要適當提高代課教師工資,在每月350元基礎上,縣政府可否每月增補100-200元,并做到及時撥付按月發放。如有可能,再參照農民工標準,為在崗代課教師辦理養老保險,從而促進蘄春義務教育事業健康和諧發展。
5、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整治,抓好防流控輟,鞏固和提高“普九”成果。要把控制輟學、提高義務教育普及程度作為關鍵來抓。一是教育、公安、文化、工商、電信等部門要協調聯動,抓好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建議近期對全縣各鄉鎮辦網吧進行一次普查,對違規經營的網吧堅決取締;實行網吧夜間12點關閉網絡信號制度,對不執行的部門和網吧業主按上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除假期外,對校邊網吧一月一巡查,實行網吧違規經營行為舉報有獎制度,向社會公開巡查處理結果。三要建立對留守兒童教育的全方位教育機制。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積極動員,對因各種原因滯留校外的適齡兒童、少年要勸其返校。教育部門要主動和鄉鎮政府、村委會、社區聯系,與鎮、村、社區干部一起做工作,提高入學率,降低輟學率。四是政法部門應加強依法護校工作。尊師重教,首先是依法治教,還學校一個公平、平安的法制環境,維護“師道尊嚴”。當前,社會和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期望值較高,學生在校發生事故,少數家長進校辱師罵街,一味責備,甚至借機恐嚇、鬧事,建議政法部門利用家長學校和新聞媒介,針對近年校園典型案例以案說法,加大依法護校力度。
6、進一步完善教育扶持政策和辦法。從我縣農村小學現狀看,貧困已非輟學主要因素,價值觀扭曲是導致部分學生厭學、輟學的主要原因?!段闯赡耆吮Wo法》的實施未能做到社會聯動、各地聯動,吸納未成年學生打工“掙錢”的企業違法成本低,留守生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缺位。在此情形下,國家出臺“兩免一補”、零收費政策,固然體現黨和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但從調查情況來看,有不少領到補貼的學生用于出外上網或拿到小餐館吃喝的。而在相當部分地區,公辦教師績效工資未能及時到位,代課教師作為過渡時期的特殊群體在苦撐農村教育的大梁。建議縣委、縣政府開展建立留守生全方位教育機制和困難教師扶助政策(類似補助貧困生政策)可行性方面的調研,為上級進一步完善教育及建立困難教師扶助政策提供依據。
組織開展扶貧攻堅、解決邊遠山區貧困農村突出問題,是市委、市政府實施雙輪驅動、統籌城鄉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我縣作為全市基礎條件最差、貧困區域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縣份,扶貧開發一直是縣委、縣政府的頭等大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深山溝、涼氣候、邊沿煤、末梢電、斷頭路、出境水等多種不可逆轉因素的制約,我縣農村貧窮落后的面貌仍沒有徹底改變。到底,全縣378個行政村中,農民人均純收入低于3000元的村就有245個,貧困人口就有10.65萬,分別占到全市貧困村總數的48%,全縣行政村總數的66%,農村人口總數的近一半,盡快擺脫貧困,已成為全縣人民的迫切愿望。去年,市委、市政府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拉開序幕,我縣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和挑戰,面對殷切的關懷和厚愛,我們積極按照市委、市政府破窮障、改窮業、挪窮窩、挖窮根的總體要求,在全縣廣泛開展了貧困農村發展大調查活動,通過深入調查,我們深切感受到,導致陵川長期貧困的主要根源除了自然稟賦的先天不足外,更重要的是干部群眾思想保守,資源開發深度不夠,主導產業發育遲緩,農民增收缺乏支撐。具體到一個村和農戶,主要表現為項目難選擇,創業難起步,技術難掌握,市場難開拓,條件難改善等問題。要使扶貧攻堅取得實效,核心在增收,難點在產業,根本是環境,關鍵是組織。為此,縣委、縣政府邀請專家,深入論證,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產業扶貧為重點,提出了五大特色產業促進增收(特色種植業、規模養殖業、道地中藥材、綠色林產品、生態旅游業)、三大基礎設施改善環境(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公路、生態綠化和村莊環境整治)、五項社會事業保障民生(教育事業、衛生事業、文體事業、廣播電視事業、社會保障事業)、三項工程提高自我發展能力(村級組織建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農民素質提升)的扶貧攻堅總體思路,并緊緊扭住這條主線,培育了一批促進農民增收的產業項目,改善了貧困農村發展的環境,有效激發了山區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提升了貧困農村的自我發展能力。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陵川之短在于大山,陵川之長在于生態。山大溝深阻礙了山區經濟發展的步伐,但也賦予了我們豐富的生態資源。全縣有耕地45萬畝,牧坡58萬畝,宜林地13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1.6%,發展以綠色、生態、健康為特色的種養業、林果業、旅游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比較優勢和可持續的后發優勢,只要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曾經被看作是包袱的大山,就會變成潛力無限的財富?;谶@樣的認識,我們提出了陵川要脫貧,希望在大山,潛力在生態,出路在苦干的理念,并確立了培育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三條基本原則:一是針對山區十里不同天、地無一丈寬的特殊氣候和立地條件,在產業布局上堅持家庭小規模,區域大群體二是針對農民只顧眼前利益的小農意識,在產業選項時注重當前能增收,長遠能致富三是針對全縣二三產業發展滯后,農村勞動力就業不充分的現狀,在產業實施中力求戶戶都參與,人人可就業。去年以來,通過政府積極引導,政策大力扶持,鄉村精心組織,農民廣泛參與,以小規模,大群體,低投入,快見效,廣覆蓋,可持續為基本形態的特色產業集群遍布全縣農村,為農民脫貧增收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利用我縣山大坡廣的資源優勢,借助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政策推動,我們制定了建設20萬畝連翹基地,2萬畝優質核桃的產業規劃,并由縣級財政免費提供種苗,產業覆蓋個村、個農戶。目前已萬畝;規模健荒山種植連翹8萬多畝,發展核桃經濟林康養殖作為農民增收的短平快項目,一年多時間就在貧困村建成山地放養土雞、圍欄種草養畜等生態養殖項目210個,參與農民2100余戶、8000余人;依托山區豐富的次生林木資源,開發食用菌產業,正在成為我縣資源深度開發的亮點。奪火、馬圪當、古郊等鄉鎮的20個村,新發展香菇13.5萬袋、木耳200萬根,項目戶年收入均在萬元以上;依托王莽嶺、黃圍山、鳳凰歡樂谷等主要旅游景區,農家樂接待、農產品展銷、農事展示為主的旅游服務業也有了長足發展。新發展農家樂旅游客棧200余戶,形成了接待床位2500余支、就餐人數3000人的規模。五大主導產業開發,使全縣所有貧困村都有了各具特色的主導產業,覆蓋80%以上的貧困農戶,為實現扶貧攻堅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扭轉了多年低位徘徊的局面,危機之年達到3618元,同比增長7.1%,創下近年來農民收入增幅的最高記錄。
推進扶貧攻堅,政府是主導,農民是主體。把政府的組織引導變成農民的自覺行動,讓農民的創業熱情得到正確引導和有效保護,是提高扶貧攻堅速度和效果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們積極探索實踐了部門推介,農民創業,金融支持,跟蹤服務的組織模式,建立了內外互應,上下互動,左右同步,整體聯動的產業扶貧新機制。一是部門推介。由涉農部門通過實地考察、技術論證、市場調查,篩選出適宜陵川不同區域、不同條件,適合廣大農戶創業需要的項目,通過會議、電視、網絡、報紙等多種形式,向廣大農民推薦介紹,告訴他們項目建設內容、適宜范圍、發展條件、相關政策、投資概算、效益及風險,讓農民知道了干什么、怎么干。去年,全縣共推介項目8大類24項,受到廣大農民歡迎;二是農民創業。在部門推介的基礎上,由家戶依據當地實際和自身條件,自主選擇創業項目,通過鄉村組織,向涉農單位和金融部門進行申報,審核通過后,建檔立卡,有針對性地進行扶持和服務;三是金融扶持。圍繞部門推介的產業扶貧項目,各金融企業同步推出面向農戶的3至30萬元不等的金融支農產品4大類16種,采用項目審核,信用評定,一次授信,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管理辦法,對項目戶給予信貸支持。,共評定信用戶4000戶,授信1.4億元,發放貸款3000萬元;四是跟蹤服務。由縣鄉兩級涉農部門,對項目戶實行責任到人,全程跟蹤的一站式服務,幫助農民解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技術、管理、銷售等方面的困難,保證項目建得成,干得好,能受益。去年以來,全縣以家庭或專業合作社為單元,共申報實施各類項目1103個,投資總額8922萬元。扭轉了山區農民創業無力,脫貧無路,增收無望的困境。
生存環境惡劣是制約貧困農村發展的最大瓶頸。在推進扶貧攻堅過程中,我們借勢而進,乘勢而上,集中力量改善貧困農村的基礎設施,竭力破除山區農民生產生活硬件制約。多方籌措資金9726萬元,實施了磨河供水擴建改造工程,輻射了8鄉鎮279個行政村15.8萬人。通過實施飲水安全全覆蓋工程,新解決了142個村、4.6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投資4050萬元,攻堅村村通掃尾工程,新增水泥路202.6公里,涉及47個貧困村,全縣水泥路村通率達到98%以上;對于一些居住特別分散,基礎條件惡劣的山莊窩鋪,持續推進移民搬遷工作,僅去年一年就搬遷百人以下自然村20個,解決了近千名貧困農民的生存困難。
我縣貧困面大,可用財力有限,為了增加扶貧投入,加快脫貧步伐,我們在資金籌措上,通過積極主動爭取上級,精打細算用足本級,政策引導激活民間,動員社會多元參與等途徑,有效緩解了資金投入不足的困難。去年,全縣爭取市級以上各類扶貧資金貼息資金萬元;縣財政籌措產業扶持、貸款萬元;通過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的政策引導,萬元,農民籌資萬元。在資金拉動金融部門投入貸款使用上,我們堅持扶持依據干勁定,投入隨著規模定,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力求通過政府扶持和社會幫持,激活廣大農民的內在動力,確保有限的扶貧資金發揮最大的激勵作用,最優的拉動效應。去年,列入市級首批扶持的80個貧困村,個產業扶貧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在增強扶貧力量上,我們全力推動各級領導帶頭,機關定點幫扶,干部結對到戶,社會廣泛參與責任的落實和氛圍的形成,在71個市級單位對口幫扶80個貧困村的基礎上,154個縣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共幫扶貧困村165個,621名副科級以上干部共結對貧困戶623戶。有21家民營企業參與了貧困農村開發工作;一年來社會各界累計投入貧困村資金達余萬元,捐贈物資價值300萬元,形成了全社會關心扶貧、支持扶貧、參與扶貧的大格局。
多年來實踐證明,扶貧攻堅成果要得到長期和鞏固和發展,不能只靠一時一事的給錢、給物,重要的是提振信心,提升素質,創新機制,創造活力。我們著眼于貧困農村長遠發展,在強基固本上狠下功夫。一是抓農民技能培訓,提高農民能干事、會干事的本領和勇氣。全縣共開展畜禽養殖、大棚蔬菜、干果經濟林、中藥材等農業實用技術培訓350余場,培訓農民3.86萬人次,開展計算機、焊工、汽車駕駛等各種創業培訓20場1000余人。潞城鎮通過晉煤集團牽線搭橋,選派30名農民赴山東壽光,經過15天的蔬菜種植技術培訓,全部建起了設施蔬菜種植項目,成為全鎮千畝大棚蔬菜種植的骨干;二是狠抓基層組織建設。針對部分貧困農村人才缺乏的實際,我們采取四帶一派的辦法,從富村選派干部到窮村任職,從強村選派干部到弱村任職,從大村選派干部到小村任職,從先進村選派干部到后進村任職,從縣鄉機關選派優秀干部整頓亂村,共選派了81名優秀人才跨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基層黨組織在扶貧攻堅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增強;三是大力發展合作組織。圍繞中藥材、蔬菜、生態養殖等產業,發展專業合作組織130余個,擁有社員2萬多人,增強了貧困農民闖市場的能力。我縣的扶貧攻堅雖然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一點成效,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決策的結果,是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的結果,是市直各部門和幫扶單位傾力支持的結果,也是全縣人民奮力拼搏的結果。特別是市委張書記、市政府王市長,多次蒞臨陵川調查,就扶貧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市四大班子的各位領導情系山區,心系農民,經常深入我縣指導工作,幫助縣鄉干部理思路、解難題。市農委、財政局等職能部門,在項目建設、產業扶持等方面給予了最大支持。晉煤集團、交通銀行、園林局等幫扶單位,也盡其所能,從人、財、物等方面對貧困農村給予了大力幫助。這些,都為我們堅定信心,奮力攻堅增添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提供了寶貴的物質支持,陵川人民將永遠銘記在心。
貧困是陵川最大的縣情,脫貧是我們最大的責任。我們決心以這次會議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虛心學習兄弟縣市的好經驗、好做法,再鼓干勁,負重奮進,努力把我縣扶貧攻堅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和水平,以實際行動回報各位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愛。同時,我們也熱切地希望市委、市政府和市直各單位的各位領導,能一如既往地對陵川的經濟社會發展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我們堅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市直各單位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有全縣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陵川一定能夠奪取扶貧攻堅的新勝利,譜寫全縣人民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隨著我國政治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基層婦女工作也日趨社會化、多樣化和復雜化,對基層婦女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找準當前基層婦女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努力方向,釋放婦女在社會政治經濟建設中的潛力,成為擺在婦女兒童工作者面前的迫切問題。2016年上半年,我們全面完成了對婦女兒童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終期評估工作,在對“十二五”期間婦女兒童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系統研究的前提下,以**縣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以及婦女發展狀況為參照,選取了該縣**鎮和**村婦女作為主要調研對象,通過收集不同群體婦女的意見、建議,從婦女發展的現狀、環境、需求等方面進行調研,著重探討新時期基層婦女工作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創新發展的問題。
(一)國民經濟及社會事業的投入持續增長,奠定了婦女事業發展的良好基礎。
**省**縣是位于蘇北平原、以農業為主的人口大縣。歷史上曾是積貧積弱的縣份。開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跨越式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脫掉了多年的貧困帽子,2015年躋身為全國百強縣。據國家統計局**調查隊2016年4月18日公布的數據:2015年末,全縣總戶數49.35萬戶,戶籍總人口195.37萬人。其中:男性102.00萬人,女性93.37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9.2:100。年末常住人口154.3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2.38萬人,城鎮化率53.39%,比上年提高1.53個百分點。2015年,初步核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30.1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9.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719元,增長8.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1.75億元,增長1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98元,增長8.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0元,增長9.4%。2015年新增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別為6635家和2.91萬戶,累計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別為3.52萬家、9.02萬戶。
全年共投放扶貧小額貸款6.2億元,受益農戶5.1萬戶??h鄉財政到村資金達3140萬元,落實幫扶項目248個,全年共免費培訓貧困農民7210人次,興辦各類幫扶實事1321件,無償捐贈生產物資及資金2762萬元。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脫貧率、省定經濟薄弱村新“八有”目標實現率和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年度項目完成率均達100%。
(二)生活環境和社會福利條件的改善,促進了婦女生活質量的提高。
基本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8.02%,比2010年提高了27.26個百分點;農村集中式供水受益率100%,安全飲用水100%,達到省級規劃的目標;婦女病普查率達90.13%;貧困婦女“兩癌”得到免費治療;婦幼保健機構健全率100%。
社會福利條件進一步提高。啟動鄉鎮民營醫院對接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并實現37個鄉鎮全覆蓋;村衛生室標準化改造基本完成,縣財政投入近6000余萬元補助資金,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在三個鄉鎮推行醫療衛生改革試點,整合公共衛生服務職能。新農合參保率達99.73%,其中縣財政投入資金達1.72億元;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基本失業保險覆蓋率分別達96.5%、95.9%、95.5%。婦女醫療、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大幅增加。女性失業保險覆蓋率2015年前三季度為97%。
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全縣共有文化產業企業1385家,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家,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4家。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29.74億元,占gdp比重為4.7%。全年完成送戲下鄉160場,送電影下鄉6796場;縣文化館組織指導書畫展覽、文藝演出、藝術培訓等群眾性文化活動近500場,培訓人數1.2萬人;創作大戲3臺,小戲10個,小品2個,曲藝5個;成立20支**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間藝術團隊;縣圖書館現有圖書約15萬冊。
(三)推動參政議政和提供公共就業服務,婦女政治經濟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
基層婦女參與民主管理比例進一步提升。一是確?;鶎用裰鬟x舉中的女性比例。2013年7月,**縣進行了第10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縣委、縣政府在《關于做好全縣村黨組織和第十屆村民委員會換屆工作的意見》中,明確了村支兩委中的女性比例,通過選舉,全縣474個村(居)共選出村委會成員1586名,其中女性376名,占村(居)委會成員總數的23.7%,高于上屆的17.6%。二是女干部隊伍結構不斷改善??h級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中配有正職女干部的班子比例為8%;縣處級正職女領導干部占同級正職干部的比例為25%;縣級黨政部門中配有女干部的部門比例達到90%;鄉鎮(街道)正職女領導干部占同級正職干部的比例為13.04%;三是女黨員發展的結構得到優化。注重在農村、企業、學校、科研院所等各個領域工作、生產的一線人員中發展女黨員;重視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等新興領域發展女黨員。新發展的黨員中女性比例為35.02%;縣級黨代表368名,其中女性黨代表43名;女黨員在基層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參政議政工作能力明顯提升。
女性創業就業能力大幅度提高。截至2015年末,全社會就業人員116萬人,女性57萬人,占比為49%。在就業培訓中心和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中,女性占比51.3%,穩步提高;在服裝加工業、紡織業、餐飲業等女性比較集中的行業,2015年女性接受職業技能培訓比例達75.8%;在各級公共職業介紹機構中,實行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培訓申請、社會保險關系接續“一站式”就業服務?,F代化的信息網,為下崗女性失業人員及時準確地提供就業信息。女性就業困難群體,得到了再就業援助,免費職業介紹服務和再就業培訓、以及開發社區公益性崗位的同時,為她們提供較大的就業空間?!?*縣推動全民創業促進就業若干政策規定》、《**縣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試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過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發放小額擔保貸款、就業見習、勞務輸轉等方式,為下崗失業婦女、農村婦女就業創業,加大了政府和社會扶持女性就業和創業的力度。
(四)司法職能不斷強化,婦女的人身權利進一步得到保障。
司法機構把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弱勢婦女提供高效優質的法律服務,進一步保障了婦女的人身權利。以**為例,全縣的473個村居(社區),全部設立了法律援助聯絡點,及時調解家庭糾紛和婦女兒童維權糾紛,使婦女兒童足不出戶就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針對侵害婦女案件,簡化程序,并優先辦理。對符合條件并提出申請的女性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的比例保持100%。
婦聯系統為婦女維權開辟綠色通道?!笆濉币詠?,基層婦聯以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為工作重點,積極開展維權工作。結合“三八”婦女節等重要節日,宣傳《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擴大婦女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知曉率;同時,充分發揮“12348”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咨詢熱線的作用,及時為婦女解疑釋惑,增強廣大婦女的法律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婦女的法律意識逐漸覺醒,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能力也逐漸提高。
(一)經濟發展不均衡制約著基層婦女事業的發展。
像**這樣的縣份,由于歷史原因以及地域劣勢,盡管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和進步,但其經濟發展仍然呈現不均衡的態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婦女事業的發展。以該縣**鎮**村為例,**村是一個人口較多的經濟薄弱村,在**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村域面積約5.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029畝,農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麥為主。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全村650戶人家,總人口3232人,女性1010人,貧困女性123人。除了土地種植的收入,村民的主要收入來自外出務工。今年才陸續有自主創業和“三來一加”等項目出現。一是體現在婦女創業方面。以**鎮**村為例,雖有婦女獨自創辦的企業,企業項目涉及服裝加工、板材加工、燈飾加工等,但是由于經濟的制約,企業大都以作坊式加工為主,規模無法擴大,產品多屬來料加工、來樣定做等。該村的婦代會主任兼村會計何以林在2008年與本村返鄉創業青年一起合辦**鎮鵬亮服裝廠,現有機器設備60臺,帶動85人就業,年銷售額達1100萬元,年實現稅收40萬元??梢哉f是一個訂單不愁、銷路不費心的優質企業,但由于資金的短缺,企業面臨著發展的困局,無法改善職工工作環境、擴建廠房、購買新機器和生產線。在此次調研中發現,農村婦女創業普遍存在著資金周轉難的問題。要想在夾縫中求生存、做大做強,沒有外力的助推根本無法實現。二是部分婦女兒童仍然面臨著生存生活困境。**村在**鎮屬于經濟基礎較差、村集體經濟收入排名較為靠后的村居,存在部分孩子因為貧困而為學費擔憂、為生活擔心情況。2014年初,縣婦聯對該鎮貧困兒童進行摸底調查,全鎮共有各類貧困孤兒46名,涉及**村共有5名,其中**初中2人、**小學1人、**幼兒園1人、**技校1人,未發生輟學現象,但是生活貧困,平時的生活來源就是地方政府的資助以及左鄰右舍的接濟。
(二)農村婦女生存狀態仍然不容樂觀。
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仍然在基層群眾中起主導作用,養育子女和照顧家庭成為婦女的天職,許多農村婦女主動放棄外出就業機會,成為“留守婦女”,參與經濟活動的自主性較弱;有的婦女平時很少看書、讀報,導致她們對法律的知曉度不高,主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不強;由于素質偏低,缺少專業技能,生產決定權、經濟支配權都在丈夫手中,經濟上處于弱勢地位,是婦女權益受侵害的最深層次的原因。如果女性的經濟地位無法根本改善,單純性地保護權益只是治標不治本。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村居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空心村,但是卻有著大量的留守婦女和兒童,這些家庭中基本上都屬于“2+1+1”格局,即兩個老人帶一個兒媳和孫子或孫女,家庭的重擔就落在留守婦女身上,不管是重活輕活,農活、家務活,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都使得她們不得不獨自承擔重任。而留守的兒童,由于父親常年不在身邊,也很容易因情感的缺失而出現心理問題,很多孩子性格較為孤僻,不愿意和別人進行交流。在相關村居中就出現了孩子因為父母不在身邊無人管教離家出走的現象。狹窄的生活空間、貧乏的文化生活使得留守的婦女兒童們生活極為單一。他們的心靈急需外界新鮮事物的滋潤,急需要一個合適的專業的引導者。
(三)基層婦聯組織職能降低。
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和非農產業大幅快速流動,農村出現了很多“空心”村、“***”村,新的社會組織、經濟組織、社會群體和社會階層不斷涌現,人民群眾的社會需求、社會心理和價值取向也日趨多元化,這些都會催生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鶎計D聯面對的政治、思想、經濟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比過去任何時候更為復雜,婦聯組織既不具有行政職能,又不具備司法權力,基本職能和主要任務流于一種形式,無法完成弱勢婦女的保護工作,對婦女生存和發展中遇到的重點、焦點、難點等問題,往往無從下手而不了了之。雖然當今社會法律制度對女性采取許多特殊性照顧和保護性立法,但規定的一些內容過于抽象原則,只有宣傳性的形式意義,保障措施仍然不能到位?;鶎計D聯干部素質偏低,工作方法落后,抓不住工作重點,得不到黨支部的重視和支持,婦女工作一般停留在“三八”時組織一次婦女活動,有的甚至節日慶?;顒佣际÷粤?。部分村婦女干部“雙帶”能力差,科技素質低,無一技之長,自身致富能力弱,有愿望、有熱情,但帶領婦女群眾致富的作用發揮不好,降低了在群眾中的威信,削弱了婦女組織的凝聚力。
(四)基層婦聯干部報酬偏低。
基層婦聯干部政治、經濟地位較低,能夠堅持下來的較少,尤其是年輕、有文化的留不住。鄉鎮一級婦聯組織雖然以獨立形式存在,但卻有相當一部分婦聯干部身兼數職,使婦聯工作退為次要位置,問題更大的是社區和村級婦女組織,多數只是掛起了婦女組織的牌子,根本無法保證婦女工作的開展,村婦代會主任在村里充當打雜的角色。村婦女干部常年工作在一線,工作量大,頭緒多,但未享受津貼補助,多數村婦代會主任的年工資相當于外出務工一個月的工資,嚴重影響了村級婦聯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鎮有12個行政村,2013年婦代會選舉配齊所有村居婦代會主任,但目前在任的有9人,其中3個村婦代會主任由女大學生村官兼任。由于待遇低,農村青年婦女選擇外出務工,難以選拔年輕、文化高的婦女擔任村婦代會主任,致使部分村級婦女干部年齡老化、思想觀念陳舊,掌握不了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難以充分發揮婦女干部的引領作用。
(五)基層婦聯工作經費嚴重不足。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大多數鄉鎮婦聯及村級婦代會來說,工作經費的嚴重不足是制約其發揮職能的重要因素。絕大多數鄉鎮沒有將婦女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財政較好的鄉鎮靠臨時打報告批經費,財政較差的鄉鎮打了報告也要不到錢。因經費困難,不少鄉鎮婦聯未使用上電腦,基層婦聯信息網絡建設緩慢。雖然各級干部組織每年都要進行計算機技術培訓,培訓后,絕大多數基層婦聯干部因為長時間缺乏實際上網操作,從而網絡操作技術也被荒廢了,嚴重影響了婦女工作信息化進程。
村級的婦代會工作經費更加緊缺。稅費改革后,大部分村的經費開支主要來源于財政轉移支付,經費有限,除保證幾位村級主要干部的工資外,婦聯的辦公和活動經費沒有辦法解決,致使基層婦聯活動受到限制,影響了婦聯職能的履行和作用的充分發揮,使婦聯工作陷入了被動和應付的狀態,婦聯干部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受到挫傷。由于缺少經費,有組織無活動的現象較普遍,造成基層婦女組織的影響力和社會號召力在下降。
(六)基層黨組織對婦女工作重視不夠。
部分基層黨政領導對“婦聯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等問題認識不足,認為婦聯和婦女工作可有可無,無足輕重。對婦女問題和婦女工作關注少、研究少、過問少,形成“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局面,這種現象越到基層越突出,尤其當經費緊張時,就要求婦聯部門取消活動。上級對各地區進行年度考評體系中,群團工作內容占的比例太少,因此,有的部門、單位、鄉鎮領導對婦女工作沒有量化的指標和要求,也不納入目標考核管理,把婦女工作當成是軟任務和虛的工作。
探索和謀劃新時期基層婦女工作,既要繼承和發揚傳統工作的優點,又要結合新的實際,有新的發展,不斷創造新的經驗。
一要準確定位。更新觀念、開展創新要順應形勢,明確方向,這個形勢和方向就是時代的發展、上級的要求和婦女群眾的需求,找準結合點,方能準確定位。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發展階段,基層婦女工作如何“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民生導向”,在工作中培養對婦女群眾的深厚感情,贏得廣大婦女群眾的信任,為她們解決難題、引領她們建功立業,真正發揮黨和政府與婦女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
二要選定目標。面對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的基層婦女工作,遇到的問題多種多樣,需要我們抓住主要矛盾,找準目標和工作的切入口,把工作創新的落腳點放在最主要和最迫切的問題上,在創新中提升服務婦女群眾的思想境界,在實踐中關注婦女群眾的民生問題。把當前婦女群眾最關心、關乎婦女利益最直接的問題,作為工作的抓手,以此來推動和促進基層婦女工作整體開展。
三要明晰思路。創新要求我們聯系實際,遵循客觀規律,有科學的態度、明晰的思路。首先是觀念求新,以從容進取的心態推動工作在創新中突破、在務實中活躍、在發展中提升;其次是方法謀新,爭取社會各界對婦女事業和婦女工作的支持,形成強大工作合力;第三是工作創新,一方面要靠實實在在的項目推動,挖掘婦聯工作的內涵,拓展婦聯工作的外延,另一方面要靠全方位的強勢宣傳營造磁場效應,增強工作的吸引力,展示婦聯隊伍的形象。
四是選準方法。要制定科學合理、確實可行的方案,避免工作的隨意性。一旦方案確定,便要認真按計劃落實,并做到有條不紊;在落實計劃的過程中,要堅持用積極的態度去探索和實踐,使之取得良好的效應;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是創新的工作計劃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縣婦聯對此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2015年4月,針對留守婦女和貧困兒童,縣婦聯聯合鄉鎮婦聯,開展“心連心”大走訪活動。指導鎮婦聯在村部設立了心理咨詢室,引進巾幗心理咨詢志愿服務隊入駐,為留守的婦女和兒童提供心理輔導。除了每逢節日到貧困學童家發放慰問金外,還組織他們開展摘草莓、包粽子等活動,讓他們在節日不再感到孤單。設立愛心救助基金,形成了由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共同救助貧困兒童模式,鼓勵企業捐贈錢物,鼓勵愛心人士進行“一對一”結對資助貧困兒童。
(一)領導重視,為婦女工作者提供堅強后盾。
爭取各級領導對婦女工作的重視,增加經費投入和加強培養選拔女干部的力度,是做好婦女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要保證婦女工作有一定的活動經費,以確保正常、有序地開展工作。有些村婦代會主任干了一輩子婦女工作,有的干了20年,甚至30年,離開崗位時卻沒有一點經濟待遇,這也是影響村級婦女工作者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對那些工作熱情高、成績突出的婦女干部,加大培養、選拔、使用和交流力度,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積極推薦村婦代會主任進“兩委”,把婦聯基層組織建設成培養和輸送女干部的重要基地。
(二)宣傳培訓,全面提高各階層婦女整體素質。
通過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充分發揮電視等大眾傳媒優勢大力宣傳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幫助廣大農村婦女學法、知法、懂法。定期組織下崗女職工、女農民參加各種培訓,提高婦女的自身素質,不僅讓她們學到一門過硬的技能,也要提高她們的法律素質,從源頭上減輕婦女工作壓力,讓絕大多數婦女都能依法自覺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造就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基層婦聯干部隊伍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關鍵。是做好新形勢下農村婦女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長期任務,是鞏固基層婦女組織地位,提高農村婦女工作整體水平的重要保證。加強對村婦代主任的培訓,幫助她們不斷更新知識,掌握先進生產技術和科技致富本領,使她們成為推動先進生產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主力軍,科技致富帶頭人。
(三)與時俱進,創新工作機制和工作思路。
面對新時期婦女工作的機遇和挑戰,各級婦女組織要創新思維,積極尋找對策和措施。在工作指導上,上級婦聯要調整工作思路,更新工作方式,注重調查研究,為基層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提供優質的服務。真正把工作的重點放到基層,實實在在地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幫助和指導基層婦女組織開展工作。在工作機制上,要由活動型向服務型轉變。改變傳統的工作方法,根據農村發展的新形勢和農村婦女的新需求,把工作定位到積極發展農村經濟,引導農村婦女致富奔小康上來,把黨的富民政策、致富技術、創建美好生活的理念送到千家萬戶。在工作意識上,要樹立開放創新意識,要以開放的姿態開展婦女工作,積極參與到社會政治經濟的大環境中來,不斷尋求促進婦女事業發展的有效形式。在工作手段上,要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和思維模式,盡快建立婦女工作信息化綜合應用平臺,提高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更大范圍地團結、教育、服務于廣大婦女群眾,加強婦女組織之間縱橫向合作交流,更好地發揮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創新婦女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四)加強執法,切實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密切關注貧困婦女、留守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幫助她們解決各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針對當前婦女兒童權益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明確法律責任追究的主體及程度,提出操作性較強的解決措施。發揮婦聯組織優勢,各級婦聯加強與公、檢、法、司、勞動等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密切配合,充分發揮家庭暴力投訴站、人員陪審員及婦女兒童維權合議庭等婦女兒童維權“綠色通道”的作用,同時引導婦女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從而促進社會和諧。對一些明顯侵害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件,充分利用行政,仲裁、人民調解等多種途徑解決問題,維護被侵害婦女的合法權益,確保法律法規得到有效的落實。
在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都發生變化的新時期,在農村婦女的主、客觀因素都發生了變化的新形勢下,基層婦女工作需要解放思想,立足發展,要用新的眼光和胸襟,去審視和創新工作,從動態和發展的角度,積極研究和探索婦女工作的新問題、新思路、新模式,共建“強富美高”新農村,共享協調發展新成果,努力開創新時期基層婦女工作的新局面。
20xx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縣政協抽調部分政協委員,由提案法制委員會牽頭,組成三個調研小組,在主席、副主席的指導下,深入鄉(鎮)、村、組、農戶及縣直相關部門,通過走訪調查、座談討論、查閱相關資料、現場交流等方式,對全縣農村部分扶貧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情況如下:
自國家扶貧。
政策在我縣實施以來,我縣以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和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為目標,以扶貧開發重點村建設為載體,按照“政府統籌、資金捆綁、綜合開發、整體推進”的原則,扶貧政策在全縣得到了較好的落實,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扶貧政策的落實促進了經濟指標的增長。隨著國家一系列扶貧項目的實施,特別是扶貧開發重點村建設的全面推進,截止20xx年底,全縣gdp達到3.676億元,比20xx年的1.879億元增長95.64%;實現財政總收入2687萬元,比20xx年的1411萬元增長90.4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183元,比20xx年的1468元增長48.71%;糧食總產量達2345.4萬公斤,比20xx年的2233.5萬公斤增長5.01%。貧困人口的住房、衣著、食物結構等得到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二)扶貧政策的落實促進了基礎設施的建設。20xx年以來,全縣累計新修便民橋涵118座,全縣公路總里程達576公里并率先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能公路;累計新建人畜飲水工程102處,解決了66個行政村中的2.85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新修灌溉管渠道40公里,新修和改造基本農田2150畝;實施“三建三改三化”1100戶,累計建沼氣池1880多口;僅20xx年實行貧困戶遷移扶貧安置就達381戶1596人,民眾的基本生存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
(三)扶貧政策的落實促進了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截止20xx年底,全縣863名五保戶全部按國家政策標準享受供養補助金,其中兩所區域性敬老院集中供養五保戶220人,農戶分散供養643人;全縣農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到3092戶6616人,月發放農村低保補助金29.5萬元,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建立了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對特困戶、五保戶實行醫療救助。救助體系的建立和落實,使特困、五保人群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救助,確保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產、生活。
(四)扶貧政策的落實促進了支柱產業的形成。全縣已建成生豬產業示范點479個,生豬飼養量達18萬頭,農民人均飼養量達3.7頭,生豬養殖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占農業總產值和增加值比重分別達27%、25%。生豬產業帶動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650元,對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率為30%;同時,引導農民發展魔芋、絞股蘭、中藥材等特色經濟,種植面積達5.1萬畝,80%農戶從產業中受益。
(五)扶貧政策的落實促進了村社會事業的發展。全縣農村中小學校舍全部得到改造與改建,學校文化、體育、實驗等教學設施逐步完善,全縣改造和維修危房面積19098平方米,投入改造資金1160萬元,新建校舍面積17000平方米;20xx年,全縣全年共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書費9992人次44萬元,免除義務教育雜費14810人次158萬元,補助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寄宿生生活費3520人次63萬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醫療服務功能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啟動,20xx年,全縣參合人數達45143人,參合率達91.43%;計劃免疫率達95%,產婦住院分娩率達86.82%。
在此次調研過程中,我們雖然感到全縣扶貧工作雖然卓有成效,但也發現了一些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主要是:。
一是安居工程存在部分鄉鎮摸排不細的問題。在摸底過程中,部分鄉鎮主要摸排了五保戶、低保戶及滑坡地段的危房,疏忽了摸排一般貧困戶中的危房,致使部分貧困戶無法享受到安居工程優惠政策。
二是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政策落實不全面,學校操作不規范,透明度不高,有部分中小學生應享受而未能享受。
三是“雨露計劃”的落實普遍存在招生難、就業難的“兩難”問題。
四是扶貧重點村建設存在規劃缺乏前瞻性或規劃執行不嚴的問題,建設內容單一,建設標準不高,村容村貌變化不大,整體效果不太明顯。
五是農村低保政策落實存在部分鄉鎮按戶平均分配的“戶保一人”和不講政策講人情的“人情入?!眴栴}。
六是信貸扶貧資金落實過程中,金融部門受以前扶持產業回收資金困難的影響而抬高貸款門檻,致使扶貧項目難以得到信貸扶貧資金的及時有效支持,使得產業發展步履艱難。
七是扶貧產業支撐、增收路子不多,少數搬遷群眾失去土地而又無致富項目,由高山“富裕戶”變為低山“貧困戶”,出現“因搬返貧”現象。
八是就業培訓未真正落實、受教育水平依然偏低,大多數在家務農人員,對現代農業新技術接受能力有限,對拓寬增收門路、創辦實業信心不足,滯留于傳統農業,收入難以提高;外出謀生者大都身無技藝,只能從事簡單體力勞動,停留于非農“打工仔”行列。
綜合本次。
調研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縣地理位置偏僻、經濟基礎差、財力底子薄、經濟和社會發展動能不足以及全縣貧困人口還有1.8萬人(其中低收入人口9600人,絕對貧困人口8400人)的實際,我們建議在今后一段時間的扶貧扶貧政策落實過程中,繼續堅持“政府統籌、資金捆綁、綜合開發、整體推進”的原則,以“興致富項目、建生態家園、創文明新村”為目標,以整合扶貧資源、用好用活扶貧資金為抓手,著力實施“1234”工程。
(一)突出一個中心。以實施扶貧戰略為中心,將扶貧重點村、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扶貧開發的主戰場,科學制定和實施扶貧規劃,實行項目規劃到村、扶持對象到戶,資金安排到村、項目覆蓋到戶,幫扶措施到村、領導聯系到戶,通過努力,實現“推進一個村、脫貧一個村、鞏固一個村、提高一個村、致富一個村”的目標。認真搞好易地扶貧、生態移民和安居工程,按照“政府引導、群眾自愿、自籌自建、適當扶持”的原則,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確定亟待易地搬遷的對象,因地制宜制定科學合理的遷居方案,積極穩妥地推進,確保搬得出、安得穩、能致富,讓貧困戶從根本上擺脫貧困生存狀況。
(二)突出兩個重點。一是狠抓增加農民收入的產業化扶貧。按照“產業扶貧、整體推進、成片開發、綜合治理”的基本思路,通過“政府扶持、龍頭帶動、大戶支撐、農戶參與”的框架和“科技扶貧、資金支持、業主實施、合同約束”等措施,大力扶持發展產業基地環節和加工銷售環節的兩個市場主體。集中相當份額的財政扶貧資金,重點扶持生豬、中藥材等產業上規模、上檔次,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為農戶增收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二是狠抓提高貧困人口素質的扶智式扶貧。著手實施智力、科技扶貧,真正做到“扶貧又扶智”,通過大力扶持發展職業教育、開展科技扶貧和勞動力技能培訓,繼續走“培訓技能—外出就業—增收脫困”和“培訓技術—就地創業—增收脫貧”兩條路子,教給農民新形勢下的謀生本領和發展經濟的實用技術,不斷提高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增強貧困人口脫貧致富能力;加強農村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普及工作,圍繞結構調整和優勢特色產業開發,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辦好科技示范基地,發揮基地的聚合、輻射、示范作用;同時,加強科技服務,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技術優勢,對農業生產進行全程跟蹤服務,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
(三)完善三大機制。一是完善扶貧投入機制。發揮扶貧資金“引子”作用,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體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導城市工商資本進入扶貧開發領域。充分發揮鄉鎮實施扶貧政策、用好扶貧政策的積極作用,給鄉鎮一定的靈活權、實施權;用好用活“一事一議”制度,全面落實農民義務工投入,充分發揮貧困群眾在扶貧開發過程中的主觀能動作用。二是完善項目組織機制。按照“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行政手段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縣級支持與鎮鄉投入相結合、農民自主與各方幫扶相結合”的原則,適應政府職能轉變和農村市場經濟發展需求,集中較大份額的扶貧資金,采取“龍頭連大戶、大戶帶貧困戶”的模式,扶持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扶持龍頭企業、扶持大戶發展、幫帶貧困戶。三是完善扶貧資金管理機制。在項目計劃上,嚴格審查把關,瞄準對象,突出重點。在資金安排上,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大力推行公告、公示制,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在項目實施上,認真推行項目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按進度縣級報帳制,確保有限的扶貧資金發揮最大的扶貧效益。
(四)落實四項責任。一是認真落實領導責任。繼續實行黨政主要領導負責制,實行“縣級領導聯鄉、部門聯村、鄉鎮分塊作戰”的工作氛圍。二是認真落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堅持“四不變”原則,即幫扶對象不變、幫扶政策不變、幫扶部門不變、扶貧資金不變,做到各級領導、各級部門在推進扶貧開發工作中職責分明,責任落實。三是認真落實幫扶目標管理責任。按照“定點到鄉、幫扶到村、惠及到戶”的要求,將幫扶工作的重點轉向貧困鄉、貧困村。統一組建的幫扶集團,一定幾年不變,做到幫扶項目、幫扶資金、幫扶人員和脫貧時間四落實,不脫貧不脫鉤。同時,加強與對口支援省市扶貧集團的銜接,爭取更大支持。四是認真落實督促檢查責任。建立健全推進扶貧開發督查制度。組織專門班子,經常深入鄉、村督查指導,確保扶貧開發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3月12日,我們隨上級及其相關負責人員村進行了幫扶的前期工作調查,并于隨后組成專門調研組,深入村召開村組干部座談會,聽取各組負責人對本組情況的匯報和發展經濟的設想與建議;深入4個村民小組中的12個農戶,進行家庭狀況、收支構成和增收思路的抽樣調查,就貧困戶提出的關于道路、水、教育、烤房、種養殖和網絡等問題等作了交流,并制定了幫扶計劃?,F將該村的具體情況和幫扶思路匯報如下:
村位于鎮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1公里,是縣最貧困的一類重點村全村轄14個村民組,共有527戶2361人,少數民族1267人,勞動力1511人,文盲半文盲198人,初中文化229人,高中文化36人。全村總面積20.548平方公里,草地資源豐厚,現有連片草場20xx余畝,耕地面積1540畝,人均耕地0.65畝,農民增渠道窄,主要靠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經濟作物以烤煙為主,人均占有糧332公斤,人均收入20xx元。
調查中干部群眾對幫扶主要有三盼:一盼送致富技術;二盼搞好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三盼把村小學建設好。其它還提出許多具體問題。據我們考察,限制該村經濟發展的還有一些其它因素??傮w可歸結為:
1、村子較大,居住分散,基礎差距大,管理比較困難。村村落不整,特色產業不一,經濟基礎差距較大,水源貧乏,經濟滯后,群眾發展的積極性不高。村、組也無成型的發展經濟規劃。
2、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影響農產品銷售和經濟發展。各村組之間的道路均土基路,特別是幾條重要的生產道路雨天無法通行,影響農產品外運;現有機井水量小,干旱時澆地難,尤其是許多田畝缺乏灌溉條件。
3、缺少農民經濟技術合作組織,農戶自我發展能力不足。在農業領域全村目前無任何專業協會組織,使農戶在技術、銷售、互助等方面缺乏依托,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4、農民怕擔風險,不敢進行高效農業投資,投入能力也不足。如半個城組群眾有務菜經驗,水利條件好,適合發展溫室大棚,但農戶怕搞不成賠進去,加上沒人組織,不敢投資。
5、一些農村基本政策未落實,主要是機動地超標和承包不公平,不少農民心理不平衡。此外一些組家族勢力較重,存在以勢承包土地、承包機井和抬高水價問題,農戶意見強烈。
6、一些困難戶經濟條件太差,去年住房因雨倒塌或成危房,與周圍反差十分明顯,需予以關注。此外,不少農民反映國家實行減稅和糧食補貼,但化肥、農藥、電費等都不斷漲價,尚需進一步調查核實。
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根據村的實際,如何開展幫扶工作?我們認為應立足當前,抓住重點,確定目標,中長結合,分步實施。對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改善農業基本條件,發揮潛在優勢,做大做好做強主導產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經過三至五年努力把本村建設成為小康先進村。今明兩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并為以后奠定基礎。
1.生產建設是前提。提高村的生產能力,也就是解決其農田生產,養殖等產業存在的問題。因為只有將生產問題解決了,人們才能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從而進行其他方面的建設。目前進行的工作有:協調煙草部門、農業部門、草地中心及苗山烏雞養殖場等給予生產者技術培訓支持;已購買39頭仔豬(27300元,其中14300元是本局職工捐款)給村的一個組,建立了以一戶為單位的母豬繁殖基地,并請畜牧局的專家為當地貧困戶講解的有關養豬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培養了一批積極倡導者,代表有如下幾人:賀朝琴(扶貧措施:建議幫扶單位協調相關優惠政策,幫助其發展;協調貸款發展養殖業,增加收入渠道)。楊應錫(協調煙草部門幫助其產量提高,同時改進烤煙栽培技術,提高煙葉品質;協調貸款,狀大種植規模,幫助發展養殖業,增加收入來源)。特困戶名單:賀朝相(由幫扶單位爭取畜牧、扶貧、草地中心等單位,提供養殖技術培訓,協調解決羊圈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困難等問題,扶持發展養殖業)。唐平(擬發展烤煙20畝,協調貸款,幫助其發展種植業)。這些措施在資金上對村民的生產建設上肯定有所幫助,但是這些都還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幫助村民提高生產,還得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是觀念問題。要引導人們熱愛養殖業,搞養殖業??梢园l展一部分人先去搞養殖業,努力貫徹領頭雁工程計劃,要通過抓產業幫扶、抓結對幫扶、抓培訓幫扶,帶領大家努力發展生產,利用本村的天然優勢發展養殖,認認真真學習技術,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其次要加大對生產技術培訓的投入。培訓那些熱愛養殖的人,教授一系列專業知識,并通過自學與培訓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搞好養殖業和種植業。
2.農村扶貧政策制定是導向。
目前,通過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開展雙十工程和民意調查工作法,我們對該村的基本狀況有了大致了解,農民的想法也基本已經掌握。對此,我們也制定了一些列政策來解決存在的問題。例如雙十工程,這個計劃是我們經過深入調查和采取了廣范的村民意見而制定的。其內容包括:(1)領頭雁工程,即要通過三抓兩推(抓產業幫扶、抓結對幫扶、抓培訓幫扶,推動領頭雁把產業做大,把致富能手打造成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雙帶能人;(2)脫貧工程,對特貧困村民而制定,采用四抓兩幫(抓產業項目幫扶、抓勞動力轉移和定點供應養殖幫扶、抓黨建扶貧結對幫扶、抓技能培訓幫扶,幫助特困戶提高思想文化素質和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的方式,幫助特困戶出點子,找路子,一戶一策地拿出脫貧規劃,幫助他們在發展生產、脫貧致富方面訊速打開局面。
此外,要結合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幫助村、組制定一個好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目標和措施。要使這個規劃家喻戶曉,啟發群眾主動求發展的積極性。年內組織農民開展一兩次農村政策、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諸方面的培訓教育,啟發內在活力,促進全面協調發展。組織人大機關干部不定期下村幫扶調研,向農民傳信息,與農民勤交流,提高幫扶效果。
3.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關于這方面工作,我們也有所進展。首先針對頭箐組、新寨組兩個苗族寨子60多戶嚴重缺水影響生產生活問題,將積極協調上級部門資金分批逐年建設小水窖解決。二是與當地煙草部門協調部分資金解決烤房問題道路問題,協調一事一議資金解決部分資金解決道路問題。(道路名稱:王家寨至新寨,全長8公里)。
但目前的現狀還是基礎設施相當不完善。這些基礎設施建設除上述已經開始之外,還有好多需要我們去解決的地方。山區的交通和水源是解決基礎,鑒于村的現狀,之后的建設重心仍然應該以生產和生活。努力發展灌溉技術,增加投入養殖技術所需的設備;對農村市場的投入也應盡快提到日程,對進行村組巷道要進行整修,建設文明鄉村。利用冬季農閑時節,組織群眾對村組巷道進行集中整修,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美化村容村貌,提高文明化程度。
4.教育科技是前途。重視教育是貧困地區崛起的關鍵所在。我們當前已進行的工作有:學校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計劃及私人新辦學前班缺乏資金問題,將協調上級資金給予適當補助解決。已協調50000元資金解決當地一所小學(村小學)操場重建工作。
此外我們還提出一些解決教育問題的策略。首先在貧困山區,必須堅持加大對普及義務教育和掃除文盲并舉的力度。要提高全民素質,為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家長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們感受到教育和發展的密切關系。其次政府加大投資力度政府應該盡可能的對貧困地區投資建設,這些投資不能以金錢的多少衡量,而是要落實到實處,不是直接撥款,而是購買書本,課桌,設備,建造教學樓,操場,圖書館,食堂,宿舍等一些列落實到學生身上的實際措施。有資金就能有條件來投資建設教學資源從而改變現狀。就目前的捆窘狀況看來,想單純靠國家政府扶持,是遠遠不夠的,那么這些學校就要挖掘自身的特色,從而吸引社會上的團體.組織.公司企業甚至個人來學校進行教育投資。有關部門也應該看到城鄉差距,少給重點學校一些獎勵,多給農村學校一些鼓勵。政府部門也應該對學校的建設進行通盤規劃,進行精心預測,努力提高本地區的教育質量為本地區的教育提供良好的環境。
(三)以人力資源開發為重點,不斷提高貧困人口的綜合素質。堅持把實施雨露計劃培訓作為提高貧困農民的整體素質和轉移就業能力的有效載體,有效整合陽光工程、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等培訓資源,積極推進貧困農民參與農業適用技術培訓,提升貧困農民的勞動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20xx年以來,全縣累計完成雨露計劃培訓1500多人,累計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00多場次,培訓貧困農民3萬多人,轉移安置就業1400人,全縣通過培訓后外出務工人數達4萬余人,逐步形成了以培訓促轉移、以轉移就業促增收扶貧新模式。
(五)以社會扶貧為重點,不斷增強扶貧開發合力。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幫扶的原則,積極組織開展縣直單位駐村幫扶活動和百企反哺活動。全縣縣直單位每年為貧困村、貧困戶興辦實事500多件,捐贈和爭取扶持資金200多萬元,建立結對幫扶基地100多個,建立農家書屋40多個,累計向貧困村捐贈各類書刊5萬余冊。累計有50家民營企業支持貧困村建設,為貧困村捐資捐物折款500多萬元。扶貧開發工作的扎實推進,有效改善了干群、黨群關系,營造了全社會參與、支持扶貧開發工作強大合力。
調查組在充分肯定我縣扶貧開發工作所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認為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社會幫扶體系還未完全形成。二是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較差。三是扶貧開發的任務越來越重。四是扶貧開發爭取資金難度越來越大等。
為深入推進做好扶貧開發工作,調查組提出如下建議:
(二)進一步完善扶貧開發工作計劃。要根據國家、省市扶貧綱要進一步完善扶貧開發計劃,確保扶貧開發工作在科學規劃指導下有效推進。要加大全縣貧困人口的普查力度,掌握貧困人口的現狀、需求、脫貧路徑,為扶貧計劃推進提供科學依據。要堅持城鎮農村統籌規劃,各鄉鎮、村要結合縣域總體規劃因地制宜,作出具體扶貧規劃,做到上下銜接協調推進。
(三)進一步提高貧困人口綜合素質。要以雨露計劃為載體,進一步豐富形式、拓寬渠道,不斷創新提高貧困人口素質的方式方法,充分調動相關部門、鄉鎮、村居的工作積極性。要把扶貧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多種渠道的提高貧困人口的技能素質、就業素質、文化素質,充分調動扶貧對象自主脫貧的積極性。
(四)進一步提高產業化扶貧效果。要堅持把扶持貧困村和貧困群眾發展壯大增收產業,作為實現開發式扶貧的著力點,努力發展特色產業,增加群眾收入,從根本上使貧困人口走出困境脫貧致富。要鞏固現有產業化建設成果,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幫助貧困人口提高生產技能,指導扶貧對象加強產業管理,發揮產業脫貧效益。
(五)進一步拓展開發式扶貧資金渠道。要進一步加大對上爭取的力度,打好遠安不列入整體對外開放縣和比照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牌,積極向上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要認真總結資金捆綁扶貧的好做法、好經驗,整合各類資源投入到重點貧困村,用于推進重點村項目建設。要繼續開展社會扶貧,調動方方面面的扶貧幫扶積極性。要不斷增加財政投入,嚴格扶貧資金管理,確保扶貧資金??顚S?,營造良好的對上爭取環境,確保扶貧開發工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多地貢獻。
近年來,我國的“三農”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黨的“十六大報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討論了“三農”問題?!爸醒朕r村工作會議”更是將“三農”問題的解決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認為:“農村工作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村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就沒有全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痹谶@一背景下,利用暑期“三下鄉”,筆者作為志愿者服務隊的一員來到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巖鎮,進行“三農”政策的宣傳、有關“三農”的問卷調查。
通過宣傳與調查,筆者了解了一些情況,發現了一些問題。以調查資料為基礎,結合華巖鎮的具體情況,在如何解決“三農”問題上,筆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與措施。
1華巖鎮(中梁山街道)概況。
1.1地理位置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巖鎮(中梁山街道)位于中梁山以東,重慶市主城區西部近郊,東、南與大渡口區相連,西為九龍坡區白市驛鎮,北與沙坪壩重慶高新技術產業區接界。境內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九龍園區b區。轄區面積53.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158畝。
1.2行政區劃與人口行政村社區居委會農業常住人口城鄉總戶數14個8個24701人29153戶村民小組居民小組非農業常住人口101個115個67339人。
1.3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指標工農業總產值財政收入農民人均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鎮化率33.29億元12553718元3150元8287元33.98%工農業總收入財政稅收招商引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農轉非人數32.58億元5956萬元2.23億元107528萬元7942人。整個華巖鎮農業常住人口為24701人,總人口為92040人,農業人口所占比例為26.837%。由表二中數據可以知道,華巖鎮20農民人均收入為3150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8287元,兩者相差5137元,相差率為163.079%。
2.1“關注農業關注農村關注農民”大型宣傳活動。在暑期三下鄉的過程中,我們在華巖鎮中梁山街道開展了“關注農業關注農村關注農民”大型宣傳活動。我們向廣大過往群眾發放中央“三農”政策相關資料,向他們介紹中央“三農”問題的相關知識,同時我們還開展了有關“三農”政策的問卷調查。通過此次活動,我們發現,華巖的廣大群眾非常關心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三農”的政策,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卻不了解“三農”,有的甚至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三農”。通過與他們的交談,我們了解到,華巖鎮政府在有關“三農”政策方面也曾做過一些宣傳,但比較少,大部分農民對“三農”還了解的比較少,他們僅僅知道一點,他們了解的途徑主要還是通過電視、報紙、雜志等一些宣傳媒體。他們認為這樣面對面的交流與講解對他們了解“三農”效果很好,他們很希望以后這樣的宣傳能夠多一些。正如宣傳現場的一位老大爺對我們說的:“感謝上面(中央)對我們農民的關心,也感謝你們重慶工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為我們送來了‘三農政策’的相關資料,希望以后這樣的活動能夠多一些!”
2.2關于“三農”的問卷調查。在宣傳“三農”政策的同時,我們還做了一些問卷調查。我們共向過往群眾發放問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們的問卷共有11道題,其中8道是選擇題,2道是填空題,1道問答題。8道選擇題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調查結果。在回收的109份問卷中,我們抽取其中的有效問卷98份。我們對這些問卷進行了統計分析。(針對其中的四個問題)問題如下:
1)“三農”問題的“三農”是指:a農民b農業c農村d農戶e農田。
3)您是怎樣知道有關“三農”政策的?a看電視b聽廣播c別人告訴我的d政府宣傳的。
統計分析的結果,我們不難發現:在華巖鎮,對于什么是“三農”,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對于哪一項稅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們在了解“三農”政策的途徑以及對“三農”政策的關注程度方面也存在著問題。再加上我們調查分析與走訪農戶,同時結合華巖鎮的實際情況我們不難發現問題所在:政府宣傳力度不夠,農民不是很了解“三農”政策;“三農”政策沒有很好的落實;“三農”政策的出臺對于農民朋友來說,他們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實惠;農民增收仍然很困難,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還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不僅僅是華巖鎮的問題,更是目前我國廣大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那么要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筆者接下來將討論這個問題。
3認識與思考通過這一次的宣傳調查,我們對“三農”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們認識到了落實“三農”政策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障礙?!叭r”問題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大問題,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它關系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敗?!稗r業興,百業興;農民富,萬家富;農村定,天下定!”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三農”問題,想方設法解決“三農”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著手。
3.1加強“三農”政策的宣傳力度,切實貫徹落實“三農”政策。
3.2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充分就業。為此,我們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徑。
1)盡快打破造成城鄉分割對立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縮小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
2)把我國的廣大西部地區開辟為農民充分就業的廣闊戰場。
3)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國外輸出勞動力的力度,增加其數量。
4)將城鎮化作為農民就業的主渠道。
3.3從農村內部著手,解決“三農”問題。解決農民充分就業的問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項偉大而龐大的系統工程,這就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歷史過程。筆者認為,除了以上的措施外,我們還可以從農村內部入手,進一步的深化改革,來解決這一問題。
1)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培育他們競爭意識,增強他們的就業后勁。
2)進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創新,積極發展我國農業的優勢產業。如蔬菜、水果、畜牧、水產品等勞動密集型及技術密集型產業。
3)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如恢復建立農民自己的組織——農會),建立健全多種符合我國農村實際的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從而使得農民的意見和想法、基層的矛盾和問題可以有通暢的反映渠道,不至于造成決策的遲緩和失誤。同時,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還能夠增強農民抵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增強抵抗來自于各方面的侵犯農民權益的能力。
3.4引導農民,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要發展鄉鎮企業,就要涉及到一個征地的問題(這個問題在華巖鎮是存在著的,而且還比較激烈)。然而,在經歷了封建社會的土地地主所有制后,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的農民朋友好不容易才分到了土地,現在又要從他們手中拿走,他們肯定是不愿意的。而且,發展鄉鎮企業,農民能不能得到更多的實惠?可不可以賺到更多的錢?他們的日子是不是會更加的好?這一系列的問題他們都在懷疑,都不敢過分的相信,也就不敢輕易地放棄手中的土地。這就要求我們的政府做大量的工作,通過宣傳,引導他們,轉變他們的觀念,讓他們認識到發展鄉鎮企業的好處多多,將會對他們更有利,他們的日子將會過的更好。
3.5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走農業現代化之路。農業現代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實現農業現代化又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根據目前我國的實際,我們既不能走以美國和西歐國家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機械化和化學化為特征的道路,也不可照搬以日本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術為側重的道路。我們要依據我國的國情、國力、農情、農力,選擇一條既重視機械化、化學化和水利化,又側重生物技術采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在農業現代化路徑的選擇上,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很重要。
3.51農業土地制度創新。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做。
1)制定農業用地有償轉讓的法律法規,建立土地使用權流轉制度(當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確保土地流傳依法有序進行。
2)設立農用土地轉讓市場,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3)建立承包土地社會保障的替代機制。4)建立土地補償機制。
3.52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制度創新——農業產業化。農業產業化最早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然后迅速傳入西歐、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農業產業化的運作對這些發達國家的農業現代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而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演進,農業和農村經濟中久已存在的深層次矛盾日益暴露出來。要解決這些矛盾,需要進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制度創新,即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實行農業產業化。那么到底如何來實行農業產業化呢?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根據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面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想法。
1)大力發展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內聯千家萬戶,外聯國內外市場,它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實踐證明,建立起一個龍頭企業就能夠帶動一種或多種農產品的綜合開發??芍^“龍頭興,則產業興”!
2)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和資源潛力,開發市場需求旺盛、前景好且有繼續開發潛力的產業。
3)加強農產品商品基地的規劃與建設。實行“圍繞龍頭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連片開發建基地”的基本方針,切實保證在農業產業化中起基礎作用的“商品批量供給大本營”的建設。
3.6加大培養農業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來越多的農業高級科學技術人才。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耕地的減少將是一個大的趨勢,如何在越來越少的耕地上解決中國人吃飯的問題,這個重任也只有依靠農業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瞿振元先生所說的:“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4結束語。
“三農”問題是一個宏大的課題,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個方面,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應該說是一個挑戰,而如果從我國農民的根本出路入手,將農業、農村和農民三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由于筆者生于農村長于農村,作為農民的孩子,我對農民的酸甜苦辣有著切身的體驗,對農村的種種變遷有著深切的感受。我很關注“三農”這一問題!當然,筆者的這篇文章絕對談不上什么研究,不過是筆者看到了一些現象,發現了一些問題,產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經過認真的思考,翻閱了一些資料,最后將自己的認識與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來而已。還望各位批評指正!筆者相信,只要我們的政府、農民朋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農”問題的解決很快就會變成事實!
三、我的建議:
1.提高農民自身素質,增強農民競爭意識,增強農民的就業后勁。目前我國農業在總體上實現了溫飽、進入小康社會的前兩部目標,已經開始向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戰略目標邁進,然而,中國農村的現狀卻令人擔憂。目前,我國農民整體素質較低,難以適應現代化農業需要的狀況,這將成為阻礙我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最大障礙。這樣,如何培養大批安心在農村的專業人才和具有較高素質的農村改造者,適應農村經濟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就成為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
四、結論和建議。
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環境條件,社會保障條件,教育衛生社會進步的標尺。面對wto和世界經濟的日趨全球化,我們必須立足我國人多地少這個基本國情,從保持全國經濟、社會的穩定、協調、全面、持續發展的全局性和加強我國在競爭中獨立自主地位的戰略性要求出發,堅持把農業放在整個經濟工作的首位,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加速農業結構的調整,加快農業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現農村社會的全面發展,推進由中國特色會主義的健康吃醋快速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發展,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這是歷史的必然結論。
一、“三農”目題的概念、地位。
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業、農村、農民都比較落后,制約著國家的經濟發展,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已經成為現實社會較為突出的問題,找們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簡稱為“三農”問題。
當前研究的熱門的話題。
在21世紀里,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同樣將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征程中處于極其重要的位置,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基礎和保障作用。從這個意義來說,中國的社會主現代化建設成功與否取決于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解決與否,解決“三農”問題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工作任務。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央新的領導集體對“三農”問題尤其重視,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解決“三農”問題。只有解決好“三農”問題,才能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繼續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解決農村問題是中國建設事業成敗的關鍵。我國農村雖然有局部的繁榮,但在國際和國內市場經濟的雙重擠壓下,中國農村處在破產的邊緣,孕育著社會、經濟、和政治危機。
十六走后,一系列高層會議和政策舉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領導集體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領導集體面臨的問題和擔負的任務與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們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東西”。這其中,對“三農”問題的態度引人關注。
《人民日報》用第2版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任中央政治局、國務院副溫家寶的文章《為推進農村小康建設而奮斗》。這篇文章是溫家寶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可以看出“三農”問題在新領導集體整個施政戰略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分量,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種新的思路和施政理念正在悄然中形成。這是一次不尋常的農村工作會議,這次農村工作會議中央特別重視,中共中央胡錦濤、國務院副溫家寶以及其他3位新任政治局曾慶紅、黃菊、李長春都出席了會議,顯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對?三農?問題的重視程度?!睍h文件對“三農”問題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稱其為“全黨工作的重程度?!睍h文件對“三農”問題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稱其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首位”、“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會議說:“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主要用于農村,逐步縮小城鄉社會事業發展的差距?!敝醒胄骂I導集體這種“三農”問題的治理理念顯然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背景就是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p>
二、現有的一些錯誤看法。
現在在很多人的意識當中存在忽視“三農”問題的錯誤想法,有的認為目前我國農業能基本保證全國糧食需要就可以了,主要發展工業;有的認為解決“三農”問題只要一段時間抓抓就能立竿見影,不需要長抓;有的認為“三農”問題僅僅是涉及面很窄的問題,只要就農論農就可以解決。這些都是錯誤的看法,實際上“三農”問題是關系到我國改革開放是否能持續進行下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能否實現的關鍵問題,它涉及到各個領域,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需要長期不懈地調整改善,真正下力氣解決的重要問題。
1、要在思想意識上重視“三農”問題,要有正確的認識。如何正確看待“三農”問題“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首要問題。農業興、百業興;農民富、國家富;農村穩、天下穩。深化農村經濟改革、加快農村發展,維護農村穩定,在直面wt0的新格局狀態下,“三農”這一基礎的脆弱,不僅已經對擴大內需、繁榮市場、實現經濟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形成極大制約,而且對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帶來極大負面影響。一些專家曾指出,只有減少農民才能保護農民,只有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只有減少農民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現代化,才有在下個世紀中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據保守統計,目前全國失約仍有5000萬左右農民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現實的難題扣形勢的發展都要求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應加深對解決“三農”問題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要看到中國“三農”問題的要害和關鍵是,在宏觀戰略上要解決好廣大農村的發展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在微觀上要解決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民增收問題,這才是在我們這個農村人占絕大多數的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重點難點所在。
xx縣黃瓜園鎮,位于縣城西北面、成昆鐵路和108國道的交匯地帶,距縣城18公里。國土面積89.3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委員會32個村民小組4013戶農戶,總人口9889人。是全縣三個重點鎮之一。
黃瓜園鎮雖屬壩區重點鎮,但由于村落分散,條件各異,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還有1200人處于貧困狀態,嚴重影響了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此,鎮黨委政府抓住機遇,把小額信貸作為扶持貧困農戶脫貧的重要措施,狠抓責任落實,強化服務措施,使小額信貸扶貧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民收入明顯增加。20xxx年,全鎮發放小額信貸100萬元,獲貸農戶344戶,貸款農戶當年人均純收入增加96元,加快了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步伐,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他們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經驗是:
推行小額信貸是扶貧攻堅中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好路子,也是幫助群眾開展多種經營,增加經濟收入的有效手段。為增強群眾對小額信貸措施的認識,解除貧困群眾的思想顧慮,鎮黨委政府組織了精干的工作組,深入村社,廣泛宣傳小額信貸的意義和楚雄州關于貼息小額信貸扶貧資金的實施辦法及實施細則,使群眾對小額信貸有了具體的理解,消除了怕貸款、更怕經營不善賠錢的恐懼心理。同時,工作組深入一家一戶,詳細了解農戶的生產經營和經濟狀況,準確把握群眾投資發展的意向,并根據調查摸底的情況,制定出小額信貸發放的計劃,排出急需扶持的重點對象,從而使小額信貸向有目的、有秩序、效益好的良性方向發展。
為確保小額信貸及時、合規的順利開展,鎮黨委及時組建了以鎮長為站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分管副鎮長、財政所長、農經站長組成的工作站,制定了工作職責。工作站組成后,積極向上協調,與縣扶貧辦、縣農行爭取信貸指標,按制度簽訂了責任狀。同時,理順農村管理服務渠道,以村委會為中心組,組織了53名責任感和事業心較強的鎮機關干部駐村包社,規定鎮機關和村委會的黨員結對到戶。并強化保證措施,實行各級聯保責任制,把黨員、干部的職責,工作實績和切身利益與小額信貸扶貧掛起鉤來,嚴肅地簽訂責任狀,形成了鎮領導和村委會書記、主任包中心組,駐村干部包小組,黨員包聯系戶的管理服務體系,保證了小額信貸資金安全有效的運行。
要使小額信貸資金讓貧困群眾放心接受,真正發揮助農增收、幫農脫貧的良好作用,為群眾提供真誠、熱心、細致、周到的服務極為關鍵。通過和群眾的廣泛接觸和了解,干部們達成了一個共識就是扶貧先扶智,并把傳授推廣科技實用技術作為扶智的突破口。為此,鎮住村包點的干部和村委會的干部,在組織小額信貸實施的過程中,突出地把為農戶提供實用技術、生產經驗和市場信息服務作為重中之重,緊緊圍繞全縣的產業建設重點,結合實際,有針對性的指導貸款農戶確定投資發展項目,傳授相關的科技知識以及降低項目風險的經驗,增強了農戶貸款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安定村有兩家農戶,獲貸后原定養雞,聽鄉鄰勸說后怕雞瘟,養牛又怕沒有養膘經驗,種小蕃茄擔心價低難賣,拿著貸款無從下手。包村的干部知道后,給他耐心講解養雞養牛知識,并指出雞牛羊都有較好的市場前景,鼓勵他長短結合,大膽養殖。到20年底,兩戶農戶共出售肉雞610只,肥牛3頭,各獲利1200多元。
為使群眾熟練掌握農科實用技術,干部們把獸醫站、農科站及有關科技部門的技術人員、科技專家請到村中,實地講解傳授種養科技知識。去年全鎮共舉辦各類培訓班、培訓會、現場會83場次,為貸款戶醫治牛16頭,羊32只,雞400余只。在農科人員的言傳身教中,群眾的科技素質明顯提高,投資項目損失減少,生產成本降低,效益明顯提高。此外,工作站還組織貸款農戶到縣內有規模、有特色、科技含量高的種植養殖基地參觀學習,開拓視野。并充分發揮鎮信息網絡中心的作用,廣泛、及時地為農戶提供產業、市場信息,使他們能準確把握市場動向,了解銷售行情,適時改造提高經營項目,推動穩步發展。
種草養畜,是既有市場、有效益,又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優勢產業。20年,小額信貸工作站把由36個會員農戶組成的“皇竹草種植養殖協會”作為扶持的重點,為11個會員農戶提供小額信貸資金3萬元,支持種植優質牧草,發展養殖業。會長黃天友,在小額信貸的支持下,種植皇竹草9畝,單賣種苗就獲利8萬余元。為帶動本村農戶發展,他還無償送給村民價值1.5萬余元的皇竹草種苗,扶持群眾種草養畜,增加經濟收入。到目前為止,全鎮皇竹草種植面積已達200余畝,有11個會員農戶每戶養牛20頭,其中有兩戶已達30頭以上。
加強信貸管理,也是搞好服務的一個重要方面。工作站為確保資金投向安全有效,抓死貸前摸底調查、貸中嚴格審查、貸后反復核查三個重要環節,嚴格杜絕人情貸款、套取貸款等違規操作行為,做到客觀公正,嚴格把關,??顚S?,讓急需貸款救助的貧困戶能及時得到資助。堅持兩個月召開一次中心小組會,及時交換貸款農戶的經營發展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及時糾正制止,有效防止了貸款經營不當或挪用流失造成的損失。到20年底,全鎮發放的100萬元小兒信貸資金圓滿按合同規定收回,沒有一戶拖欠。
黃瓜園鎮實施小額信貸扶貧之所以取得顯著成效,最重要的經驗,一是著力抓好干部責任的落實。通過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健全機構,確定人員,明確職責任務,把干部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工作責任心統一起來,工作有動力、有目標、有方向,行動上更加深入群眾、貼近群眾,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二是抓住了服務的重點和關鍵。市場經濟條件下,群眾貧困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根本的就是缺少科技知識和把握市場的經驗,思想保守,再加上資金拮據,貧困的現狀極難改變。工作站在實施小額信貸扶貧中,緊緊抓住傳授科技實用技術,捕捉市場供需信息,指導投資發展周期短、見效快項目的關鍵和重點,讓小額資金發揮出最好的效益,使群眾不但增加了經濟收入,也增長了脫貧致富的膽略和本領。
20__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共市委決定在全市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綠色轉型,全面振興”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大落實教育實踐活動,是著眼于加快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實現率先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共謀發展的全民研討會,是找準制約發展癥結的全民會診會,更是實現全面振興的全民誓師會。
鎮精準扶貧工作現狀如何,如何實現20_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帶著這些問題,對村6個村屯進行調研。
一、基本情況。
20__年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275戶、905人;有、、3個貧困村;由縣法院、縣國稅局、縣環保局、縣信訪局、縣銀監局5個部門包保我鎮215戶709人。按照脫貧計劃,20__年已完成脫貧105戶、324人,完成任務的36%。
20__年7月下旬開始,按照全縣扶貧工作會議和省扶貧辦38號文件文件精神,我鎮對重新精準識別貧困戶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安排部署。通過精準識別,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4戶,277人(其中:檔內63戶,145人;檔外51戶,132人)。新識別貧困戶中因病致貧70戶,因學致貧3戶,因殘致貧37戶,其它原因致貧4戶。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扶貧產業項目情況。
我鎮目前共有3個扶貧產業項目:一是投資138萬元,在村建設600平方蘋果果窖項目,20__年共存儲蘋果14萬斤,收益2萬元;二是投資100萬元,在村建設5棟果蔬大棚項目,現出租4棟,組織貧困人員種植蔬菜一棟,目前收益2.4萬元;三是投資150萬元,在村建設15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自20__年6月27日開始并網發電。
(二)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20__年建設情況:
村已投資80萬元,綠化主街3000延長米、建設水渠70延長米、修建圍墻900延長米;爭取小流域治理項目直河700延長米。
村138萬元,建設600平方蘋果儲果窖1座;投資12萬元建設700平方米文化廣場。
村已投資50萬元,修建水泥路2.2公里;投資7萬元修建人畜安全飲水水窖2座。
20__年建設情況:
村投資94萬元,其中修建邊溝2880延長米,安裝路燈72盞;投資38萬元,修筑水泥路1.2公里;投資20萬元,建設文化大院兩座。
村投資56萬元,其中修筑邊溝1300延長米,安裝太陽能路燈71盞;投資60萬元,新建300平方米村部和3000平方米文化大院,正在施工中。
村投資29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74盞;投資10萬元,新建文化大院一座。
(三)采取的主要幫扶措施:
一是認真開展助春耕扶貧活動。以農民自有土地為基礎,拓寬農民土地多種經營模式,調動各方面力量加大助春耕投入力度,提高貧困農民的收入水平。
二是認真推動養殖業扶貧活動。以我鎮豐富的養殖業為基礎,大力開展養牛、羊、豬、雞、蜂為主的家庭式養殖業,加快貧困農民致富增收渠道。
三是認真組織鎮域勞務就業扶貧活動。以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云嶺生態旅游項目為引領,以我鎮豐富的林下參、西洋參、寒富蘋果、大榛子等產業項目為帶動,認真組織貧困戶開展鎮域勞務就業活動。同時,各村在環境衛生整治和其它用工上,優先安排貧困戶就業,有力推進貧困農民增加收入。
四是認真組織域外勞務就業扶貧活動。20__年初,我鎮同集團建立了外出勞務合作,同北京、等地勞務公司洽談,輸出貧困人口勞務就業25人,人均增收1.5萬元。
五是認真推進項目扶貧活動。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協調包保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重點推進光伏發電、寒富蘋果果窖、果蔬大棚建設項目,拉長產業鏈條,增強產業后勁,為加快貧困農民早日脫貧奠定基礎。
六是全力推進貧困村村停耕還林1300畝種植大榛子、寒富蘋果特色產業項目,拉長產業鏈條,穩定產業項目,為后續農民增加收入奠定基礎。
七是加快推進特色溝域經濟發展,借鑒安吉旅游模式,按照縣委提出的全面推進柳安向全域旅游要求,認真做好“向”字這篇文章,突出果香、藥香特色,以云嶺旅游業為引領,以我鎮豐富的寒富蘋果、大榛子、林下參、細辛、葡萄等特色產業為帶動,全面打造采摘園、農家樂園等特色產業園,形成一溝一品、一溝一特的建設格局,以特色旅游產業帶動貧困戶增加收入。
八是認真做好民政扶貧活動。積極向上爭取民政救助資金,落實民政幫扶政策,加快推進民政幫扶工作力度,發揮民政兜底作用,全力做好扶貧工作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是投入產業項目資金不足,帶動貧困戶致富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大。
二是部分貧困戶等靠思想嚴重,還需進一步教育和引導,通過帶動增強自主創富的能力。
三是雖然我鎮特色產業發展較好,但多數貧困戶還是靠種植玉米為主,去玉米瓶頸和發展特色產業問題急需解決。
四是政策幫扶還不夠完善,健康扶貧還有薄弱環節,兜底政策還需進一步完善。
四、今后應大力實施的幫扶措施:
(一)爭取信訪、環保、銀監、中國銀行等包保單位的支持,籌措資金140萬元,新建150千瓦光伏發電站一座,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元的目標。
(二)發展農村新型合作組織,將全鎮11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納入各類合作社等經濟組織,實現貧困戶加入經濟組織全覆蓋。
(三)依托優勢產業,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蘋果、大榛子、中小藥材等產業項目,實現有長遠增收項目。
(四)利用鎮蘋果、人參、大榛子、中藥材等產業用工量大及毗鄰的新賓縣雇工難的優勢,鼓勵、引導有勞動能力但自己沒有其它產業的貧困人口發展勞務經濟,力爭貧困人口中的勞動力年人均勞務增收8000元。
(五)通過提高信貸、技術等幫扶質量,引導有意愿和能力的貧困戶發展牛、豬、羊、雞、鵝等養殖業,穩定提高收入。
(六)對沒有勞動能力,完全依靠低保兜底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全面徹底排查的基礎上,精準納入低保救助范疇,通過“兩線合一”政策支持,確保20_年實現脫貧。
市個私協會近期組織專門人員,在各縣(區)工商局、個私協會的配合下,利用半個月的時間,采取座談了解、現場走訪等形式,對全市在20xx年“11·18”十省市民營企業赴貧困地區投資開發懇談會期間簽約的項目進行了一次調查。從調查情況看,我市簽約項目落實情況形勢喜人,履約率高達93%;但也存在著項目資金到位率較低、部分項目建設進程受阻、項目跟蹤服務機制不完善等方面問題,應引起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重視。
十省市民營企業赴貧困地區投資開發懇談會期間,我市共有29個項目達成正式或意向簽約,簽約資金23.3億元。我市是全省在這次會議上簽約項目數量最多、簽約資金最多的一個市,簽約資金占全省簽約資金總額的29%。我市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對項目的落實給予大力支持,努力創造寬松的政策環境,在辦理各種手續方面實行責任制,急事急辦、特事特辦、跟蹤幫辦,開辟綠色通道,使投資商增強了在承德投資興業的信心和決心,確保了項目的順利落實。
各級工商機關、個私協會在做好各項服務工作的同時,密切關注項目落實情況,對項目進展情況每月進行匯總,并對匯總情況認真分析研究,及時采取措施促進項目落實。這次所調查走訪的投資商對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關懷和支持普遍表示滿意。截至8月底,我市簽約的29個項目中僅有2個項目(日本客商投資的豐寧有機奶業和天津眾鵬物貿公司投資的雙灤區物貿公司項目)未履約,其余27個項目都在緊張運作落實中,履約率達到93%。
其中圍場縣的肉雞養殖加工綜合開發、隆化縣的承德高中壓閥門管件有限公司技改擴能、隆化縣的鐵精粉選礦、隆化縣的承德御室金丹藥業有限公司保健品廠等4個項目已建成投產,17個項目正在建設當中,6個項目正在做前期籌劃立項等工作。
29個項目簽約資金為23.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僅為5.37億元,到位資金僅占總簽約資金的23%,盡管有6個項目尚在籌劃運作當中,還沒有進入項目落實的實質階段,但是已有21個項目進入投產和在建階段,如此低的資金到位率勢必影響項目的質量和進展。這需要簽約雙方繼續協商洽談,找出穩妥的解決辦法,切實履行簽約合同,使簽約資金盡快全額到位。
主要是在項目的落實過程中受到征地和百姓賠償等問題的影響或制約比較突出。豐寧縣的鑫源鉬業二期項目和寬城縣的隆鑫球團有限公司投資年產40萬噸焊接鋼管項目因建廠用地及賠償問題被迫停止技改擴建工作。
還有一些水、電、路的問題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項目的進程,如隆化縣的高中壓閥門管件有限公司技改擴能項目,需要架設一條高壓線,因涉及老百姓的利益,現在仍然協調不下來,影響了項目的落實。對此當地政府比較重視,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收效甚微。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投資者的積極性,需要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協調各方力量,注重教育與執法相結合,采取各種積極有效措施,迅速加以解決。
從調查情況看,對已簽約項目究竟落實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問題,相關部門掌握的并不是很清楚。從簽約項目實際到位資金僅占總簽約資金的23%這一點看,就足以說明我市簽約項目后續工作存在著跟蹤服務不到位等突出問題。
對此,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建立和完善扶貧開發工作長效機制,建立實施跟蹤服務機制和政府相關部門協調聯系機制,隨時掌握項目的進展情況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時研究制定解決問題的辦法,切實防止項目與投資、職能與服務相脫節等問題的發生。
調查人:
調查時間:
一、調查背景及意義:
澤州縣是山西省的農業大縣。全縣有耕地72萬畝。傳統的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麥、谷子、玉米、大豆等,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等。近年來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投資上億元,組織實施了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旱作農業、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國家級生態環境建設、太行山綠化等一批重點工程,有效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水澆地面積發展到17.8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6.1%,全縣農業機械擁有量達到5.02萬臺(件),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618811千瓦。
澤州縣現代農業發展迅速,建成了31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科技農場,面積達到6.5萬畝,優質小麥、優質玉米、優質小雜糧、優質果品等特色農產品基地規模發展到20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近三分之一。先后被確定為國家級商品糧生產基地、國家旱作農業示范基地縣、山西省優質小麥示范縣、山西省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縣和晉城市蔬菜基地。年,全縣糧食總產糧達到478708噸,小麥總產量達到215904噸,蔬菜總產量達到192088噸,肉類總產量達到9606噸,禽蛋總產量達到6514噸。
黨的十六大報告中關于“三農”問題的闡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對“三農”問題也做了進一步的部署和安排,會議強調: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和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加大對農村投入力度,加大對“三農”工作領導力度,穩定、完善和強化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繼續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努力實現糧食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農業直接補貼稅的發放更是體現了中央關于三農政策的具體實施。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對三農政策在附近農村中的具體落實情況進行了抽樣調查。
二、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網上查找資料等。(附件)。
輕了農民的負擔。4月2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會第二十次會議召開,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擬調至3000元,政策的修訂和出臺本身需要一個過程,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有可能調整個稅起征點的步伐還敢不上物價上漲的步伐。在個稅征管方式上應建立系統和人性化的制度,納稅人可根據各自不同的申報狀態和個人情況,計算出起征點。這種征稅方式盡可能兼顧了公平正義,因為納稅多的都是真正的高收入者,不會“傷及無辜”。糧食上漲,對城市居民生活影響不大。糧食上漲對城市居民生活沖擊不大,但對于生活比較困難、人口占比較大、農業基礎薄弱的農業村百姓來講,影響卻比較深遠。如果糧食與糧價生產價格呈現不協調發展,必將進一步拉大城鄉差別,影響基礎農業和農村經濟。對于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農民工被迫上樓現象,人們褒貶不一。近年來,很多地方在大力推進“農民集中居住”,吧原有的村莊整體拆遷,農民集中居住到新的多層或高層住宅,原村莊用地和宅基地復墾為耕地,地方政府借助“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在城市近郊區征用同等面積的耕地,用于城市或工業建設。通過這種試驗,城市建設用地有所增加,但由于農民集中居住后,原宅基地和村莊復墾為耕地,確保了一定區域的耕地總量并沒有減少。在一些實驗區,這種“增減掛鉤”的指標還可以在不同縣(市、區)之間交易,集中居住的農民也能由此獲得一定的土地收益。這被形象地稱為“宅基地換房”。在經濟開發區,農民早已脫離農業,多從事二三產業,集中居住對其影響不大;但對那些二三產業并不發達的區域,盲目推進集中居住,必然增加農民的生活成本,損害農民的土地權利,造成諸多問題。更值得關注的是,宅基地作為農民的不動產,政府把農民集中居住后節省下來的建設用地指標,調整用于房地產或工業發展,所得的巨額利益,本應該歸農民集體所有,但事實上,農民只能分得土地收益的部分。這引發了農民的不滿,甚至出現了群眾性事件。
今后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政府“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精準扶貧精神,扎實開展“雙包雙建雙帶雙促”活動,細化干部一對一幫扶的任務,強化干部責任。加強督導檢查,督促幫扶干部與包聯戶溝通聯系,有針對性地制定貧困戶脫貧計劃。建立考核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減貧項目精準,幫扶措施精準,幫扶效果明顯。
市質監局將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幫助xx村啟動 “一中心三室”建設,改善村兩委辦公條件,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積極爭取政策扶貧資金,協調相關單位,逐步解決xx道路交通、供水、供電、通信等設施問題,從根本上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
。幫助貧困戶因地制宜地選擇產業,重點發展蜜蜂養殖和獼猴桃產業,幫助群眾連片規劃建設,著力優化品種,努力提升規?;?、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水平,盡快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在此基礎上引進企業拉升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質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幫助xx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發展壯大蜜蜂養殖產業。幫助發展獼猴桃產業,免費提供獼猴桃樹苗,力爭在明年春季推廣種植200畝。事先做好與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溝通合作,開辟獼猴桃銷售渠道。
。
結合xx村實際,引進符合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通過村企合作,互助互動,借助企業的技術、資金,壯大產業規模,拉長產業鏈,降低農民發展產業遇到的市場風險,實現互利共贏。計劃引進獼猴桃、魔芋、蜂蜜產業龍頭企業各一家,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合作社發揮作用。同時爭取市文明辦等有關部門,大力開展結對共建美麗鄉村和“兩創”(創文明新村、創“十星級文明戶”)活動,加快建設文明新村。
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以居住在高山、邊遠以及水電路不通、資源匱乏、災害頻繁、生存環境惡劣的貧困戶為重點,實行生態搬遷工程,解決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問題。目前該村已規劃兩個搬遷安置點,有18戶村民有搬遷意愿。通過搬遷讓村民集中居住,同時配套基礎設施,從根本上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積極開展“雨露計劃·金藍領”助學培訓,以貧困家庭“兩后生”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短期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為重點,鼓勵村民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貧困勞動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勞動力的能力素質,為扶貧攻堅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為防止出現因學返貧的情況出現,市質監局繼續對該村在校高中生和大學生進行助學幫扶,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增強致富能力,鞏固扶貧成果。
1、加大規劃統攬力度,提升精準扶貧效率。農業產業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一縣一業,一鄉一品的規?;N植、養殖和經營是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有效手段。雖然秦巴山區地形復雜、氣候各異,動植物品種多樣,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經營,但結合實際分片進行規劃,以幾個鄉鎮或幾個村為單元,明確產業方向,形成適度規模的“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還是切實可行的。如xx鎮周邊鄉鎮,或xx村及周邊幾個村,都發展彌猴桃,形成規模,集約化經營,這樣就可以降低生產、銷售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價值。因此,建議市級統籌指導,縣鄉科學規劃,分片區對產業發展、道路交通、村級公益設施進行規劃,以提高扶貧效率。
近日市質監局組織調研專班,深入精準扶貧聯系點——xx縣xx鎮xx村進行調研,深入分析xx的現狀、問題及下一步幫扶措施?,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xx村發展的現狀
1、基本村情現狀。xx村位于xx縣xx鎮北部,距鎮政府約30公里,距縣政府約88公里,是典型的`偏遠高山村。版圖面積約70平方公里,由過去的4個村和1個林場合并而成,全村旱地4426畝,水田325畝,共有5個村民小組。xx村村內主要資源有閃長巖、石煤、黑板石、魔芋、獼猴桃、蜂蜜和煙葉等。
2、貧困人口現狀。xx全村共340戶,1339人,其中戶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約300人,實有勞動力825人,貧困人口177戶673人,貧困人口超過50%。在貧困人口中五保戶20人,低保戶86人??梢哉f,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貧困戶。根據走訪了解到的情況,除了35戶煙農收入較為穩定外,其他貧困家庭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3、基礎設施現狀 。xx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組公路60余公里,路面較差,遇到雨天,大多數道路無法通車。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兩層小樓外,其他農戶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條件極差。村內無學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鎮上上學,目前有8名在讀大學生和6名高中生。村內無衛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xx鎮,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則忍。村黨員活動中心是4間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土墻房,辦公環境差。因環境限制,該村電力資源短缺,經常晚上供電,停電的情況時有發生。當前沒有網絡,很多地方沒有手機信號,通訊極其不便。
4、產業發展現狀。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種煙、種糧、發展林特產業和打工為主,20xx年人均收入4242元。煙葉種植是該村主導產業,在煙葉公司支持下,種植面積達到850畝,有烤房22座。由于條件所限,招商引資相對困難。20xx年引進一家石材加工廠,因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目前處于停產狀態。
5、基層組織現狀。xx村現有黨員22人,村兩委班子5人,年齡結構較為合理,但村支書、村主任、村會計3人長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婦聯主任是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很少參與到村集體事物中來,村兩委作用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1. 加強領導,組建幫扶工作機構。市委政府“精準扶貧”活動專題工作會議召開后,市質監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長曾勤為組長,局班子成員,各分局局長及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迅速召開專題會議,制定 “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精準扶貧工程實施方案,同時成立了以黨組成員、副局長歐陽華同志為隊長,抽調6名同志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隊,為“精準扶貧”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2、走訪調研,摸清村內基本情況。我局扶貧工作隊迅速深入聯系村逐戶走訪,全面調研。工作隊員共駐村180人次,走訪入戶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貧困戶家庭,先后4次與xx鎮黨委政府領導座談商討xx村扶貧計劃, 5次召開村民大會,詳細了解xx村的基本情況,并將走訪了解的詳細情況歸類建檔。通過調查,在177戶貧困戶中,有煙農35戶,全家在外打工6戶,僅留老人在家23戶,傷殘戶3戶,老年戶3戶。經統計,需要重點幫扶的困難戶共96戶354人,致貧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不足,同時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術和資金。通過走訪調查,確定了扶貧的重點對象,真正做到底數清、問題清。在走訪過程中,工作隊員積極宣傳黨的惠民政策,爭取村民對 “精準扶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3、明確職責,全員參與結對幫扶。按照市委政府“干部包戶(人)”的要求,結合貧困村的實際,建立了縣級領導干部包戶和一般干部包人責任制。我局縣級干部13人,幫扶13戶共計48人,一般干部206人,共計幫扶81戶306人,剩余貧困群眾由工作隊兜底幫扶。任務確定后,通過春節慰問、組織活動等方式,組織干部職工分批前往xx村,走訪、慰問、幫扶困難戶,為各戶脫貧致富出謀劃策。其中在20xx年春節前夕,局黨組成員以及二級單位負責人走訪慰問了該村老黨員和一批困難群眾,共計為該村177戶結對幫扶戶提供了價值1.2萬元的慰問品,同時為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學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學金,支持他們克服困難完成學業。
4、結合實際,幫助制定脫貧計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產業扶貧是村民徹底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經實地走訪,該村蜜蜂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有一定的產業基礎。目前有30余戶村民散養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術和龍頭企業帶動,蜜蜂養殖未能形成規模,產量也較低,多數蜂蜜養殖戶年收入只有100多元。該村地處高山,很適合獼猴桃生長,已有幾戶村民正在發展獼猴桃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畝獼猴桃基地,其中20畝已掛果,年收入超過10萬元。通過調查,后與村兩委溝通,決定以產業扶貧為主導,將蜂蜜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作為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予以重點扶持,做到戶戶有產業,人人能脫貧,同時聯系龍頭企業,幫助建立產業合作社,推行“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以產業扶貧徹底實現脫貧致富。為加快發展壯大獼猴桃產業,局主要領導專程赴全國最大的獼猴桃基地——陜西省眉縣考察獼猴桃標準化示范縣建設,了解獼猴桃的種植、加工、儲藏、銷售、發展前景等情況,幫助xx村制定了科學、詳細的獼猴桃產業發展計劃。每畝獼猴桃年產3000-5000斤,每斤2-3元,每戶種植3-5畝,可收入1-2萬元。力爭通過5年努力,該村獼猴桃發展至500畝,收入達到200萬元。為發展蜂蜜產業,我們先后5次到湖北神農蜂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調研,得知當前新的養蜂技術每箱年產50公斤左右蜂蜜約800-1000元,且在第二年1箱蜜蜂可分箱為3-4箱,第三年可分箱到十幾箱。1箱蜜蜂在第二年經分箱后年產值可達到3000-4000元,第三年分箱后的收入可達一、兩萬元。同時,該產業對勞動力要求不高,屬于“懶人”產業,老弱病殘均可發展。我們將了解到的信息及時該村兩委溝通,幫助該村成立了蜜蜂養殖合作社,與湖北神農蜂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爭取在2-3年將該村蜜蜂發展至1000箱,年收入達到80萬元。
5、籌措資金,啟動扶持產業發展。為加快xx村脫貧步伐,市質監局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年初,局黨組號召全局干部職工每人集資捐款400元,共募集到9萬多元啟動蜜蜂養殖產業,計劃為110戶困難村民每戶免費提供1箱蜜蜂。我局已與湖北神農蜂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由神農蜂語公司提供蜜蜂種群和技術指導,近期已有6箱蜜蜂送到村民手中。為改善該村醫療衛生條件和產業合作社的發展,局黨組計劃每年想辦法籌措一定的資金,支持該村“一中心三室”建設(黨員活動中心、產業合作社辦公室、衛生室、文化室)。目前已籌措10萬元資金,計劃為該村村民每戶提供1畝獼猴桃苗木,并聘請陜西眉縣的技術人員,定期為該村獼猴桃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6. 廣泛動員,邀請企業參與扶貧共建。扶貧是一項社會責任,我局積極動員企業參與共建,借助企業的資金、市場,幫助聯系村脫貧致富。經溝通,目前已有湖北世紀中遠集團、十堰福堰鋼鐵公司、葛洲壩公司十堰辦事處、湖北帕菲特工程機械公司、湖北神農蜂語公司、十堰海億魔芋食品公司以及市液化氣公司等8家企業愿意參與到xx村的扶貧工作中來。其中,湖北神農蜂語公司已先后2次派技術員前往xx村講解傳授蜜蜂養殖技術,葛洲壩公司十堰辦事處愿意為xx村移民搬遷工程免費提供水泥100噸。
1、村民素質不高。在扶貧開發之中,勞動力資源是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但xx村村民文化素質低,思想保守,給精準扶貧增加了難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經遷出村外,年輕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殘、小,勞動能力有限,無法有效參與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導致貧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資金投入不足。xx是極度貧困的村莊,需要建設的項目多,需要扶持的資金多。該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獼猴桃產業,200多畝土地流轉已經到位,但前期每畝近3000元基地建設費用成了門檻,村民缺乏資金投入,只能望地興嘆。目前政策扶貧資金有限,村民自籌資金無來源,幫建部門零基預算,也無資金投入。加之農業產業投入大、周期長,市場風險也很大,村民無法承擔投入成本,資金制約成為扶貧的最大障礙。
3、技術服務不夠。xx鎮黨委政府及xx村兩委十分重視產業發展,先后發展了煙葉、魔芋、獼猴桃、蜜蜂養殖、玄生種植等產業,只有煙葉公司技術服務到位,發展較好??蔁熑~種植面積900畝已基本飽和,無發展空間。其他產業發展水平仍然較低,村里曾大力發展中藥材——玄參,因村民缺乏種植技術,辛苦一年,收入不及成本,加之缺乏龍頭企業兜底,結果村民都放棄了玄參種植。村里還發展過蓮藕、核桃、魔芋等產業,但都是原始的粗放經營,廣種薄收,陷入停滯狀態,根本問題是缺乏技術指導。
4、聯動幫扶不力。xx村貧困面大,返貧率高,每年因災、因病、因學等原因當年返貧的人口居高不下。加上缺項目、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扶貧攻堅任務非常艱巨。目前市委政府安排我局和浙江海天建設集團共同幫扶xx村,我局也積極爭取其他8家企業從不同層面參與到xx村扶貧中來。但總體感覺是企業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市里統一安排的浙江海天建設集團至今還沒有實質性行動,社會聯動幫扶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單靠一個部門的力量難以完成艱巨的脫貧任務。
根據市總督查組統一部署,我們政協督查組在主席浦文海和督導員嚴世進的帶領下,于6月底對全市上半年農業農村、全民創業及如皋港經濟開發區、九華、郭園、長江、石莊、下原等6個鎮(區)上半年重點工作推進情況進行了督查。在督查過程中,我們聽取了相關部門的情況匯報,到6個鎮(區)實地進行了調查。從督查的情況看,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村各項重點工作“雙過半”情況良好,全民創業繼續強勢推進,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視?,F將情況報告如下:一、農業農村、全民創業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今年上半年,全市各鎮黨委、政府和市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九屆八次全體會議和全市農村全面奔小康會議精神,把“三農”問題和全民創業擺上了重要位置,圍繞實施全年各項目標任務,著力推進農村各項重點工作,奮力沖刺“雙過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水利建設實效突顯。今年上半年,我市針對水利工程面臨的新形勢,從穩定農業基礎地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保障群眾生活,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全局出發,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加大以河道整治為重點的農村水利建設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截止6月底全市完成總土方1714.7萬方,其中完成中溝以上土方1047.98萬方。1條一級河如海運河和3條二級河南凌河、丁堡河、龍游河工程均通過市級驗收;焦港河薄灣段工程目前正在緊張有序的施工;三級河整治工程全部完成的37條,正在建的11條。四級河整治工程目前已完成534條,正在建的15條。如海灌區四期工程貫穿如皋南北受益范圍11個鎮,總面程417.9平方公里,該工程增加節水灌溉面程9628畝,改善灌溉面積5萬畝;推廣灌溉量水設施4200畝,總投資1250萬元。上半年已完成天和橋車口、配套建筑物1050座、防滲渠42公里,干渠全部完成,支渠完成85%,所有工程都已投入運行,完成投資額1027.87萬元,占投資總額82.23%。超額完成了農灌前的計劃目標任務,后續工程農灌后組織實施。二案抽水閘維修工程于5月上旬全面完工,總投資額105萬元,現已通過監理預驗收。按照要求切實抓好防汛防旱工作的落實。由于河道整治工作的扎實推進,各項水利設施建設、維修的及時到位,今年5-6月份,在久旱未雨的情況下,較好地保障了工農業生產用水和人民生活用水,水利工程發揮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二)農林經濟運行態勢良好。據統計,上半年全市農業總產值可達19.10億元,農業增加值10.48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7.52億元和9.97億元,分別增加9.05%和5.1%。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656元,增長25%。一是種植業穩中有增。夏糧增產增收。夏糧“四增一降”即面積、畝產、總產、產值增加,價格降低。夏糧面積69.76萬畝,與去年的69.65畝持平,畝產275公斤,比去年245公斤增加30公斤,增12.25%,總產19.18萬噸,比去年17.09萬噸增加2.09萬噸,增12.40%,價格預計每公斤1.25元,比去年1.33元,下降0.08-0.1元,產值2.40億元,比去年2.27億元,增加0.13億元,增加5.73%。油菜減產減收。油菜面積、單產、總產持平略減,油菜22.5萬畝,減少0.46萬畝,畝產170公斤,減少2公斤,總產3.825萬噸,減少了0.11萬噸,價格每公斤下降0.1元左右,產值1.03億元,減少0.07億元,同比下降5.7%。蔬菜減產增收。全市蔬菜面積減少、畝產值、總產值增加。上半年蔬菜面積18萬畝,同比減2萬畝,外向果蔬6.5萬畝,同比增1萬畝,設施栽培3.2萬畝,增加1.2萬畝,總產32.4萬噸,減少1.2萬噸,但蔬菜價格上漲20%,蔬菜產值4.21億元,增加0.76億元,增幅18.05%。二是畜牧養殖業規模與效益雙增長。由于生豬收購價格穩定,市委、市政府政策導向明顯,龍頭企業拉動等因素,農民養殖積極性得到極大的發揮。今年以來生豬收購價格穩定,農民的養殖效益與積極性都有很大的提高,上半年畜禽養殖業總產值達5.51億元,同比增長9.8%。生豬飼養量110萬頭,其中欄存68萬頭,同比增長12.7%,上市肥豬42萬頭,同比增長5%;家禽飼養量1980萬羽,欄存930萬羽,增長19.2%,上市600萬羽;山羊飼養量45萬只,波雜羊欄存5.1萬只,上市2.8萬只。三是花木林業穩中有減。受糧食直補,市場需求和價格的影響,花木生產發展勢頭銳減。上半年花木價格下降20-30%,花木面積增加約5000畝,上半年花木面積14.8比去年同期12萬畝多2.8萬畝,但花木產值3.7億元,同比下降2.6%。四是蠶桑、漁業發展較快。蠶桑在林業中的貢獻份額提升,繭價的回升和桑田的綜合開發效益的提高,桑農擴桑積極性提高,上半年蠶桑全面增產增收。春蠶發種10.75萬張,同比增加2.42萬張,總產達9萬擔,同比增加1.6萬擔,價格每公斤22元,每公斤提高3.6元,產值達1.0億元,同比增長0.32億元,增幅47%。漁業產量、價格上升,淡水養殖面積9.05萬畝,比上年增加0.4萬畝;水產品總量1.1萬噸,同比增長9.4%,上半年產值達1.23億元,同比增長13.9%。其中,特種水產養殖面積達2.51萬畝,淡水養殖產量0.93萬噸,淡水養殖產值達0.95億元。(三)項目農業發展勢頭強勁今年以來,我市強勢推進農業園區建設,著力發展高效農業,提高土地產出率,農業園區規模和檔次再次實現新突破,上半年,全市開工建設農業園區135個,同比增29%,固定資產和基礎設施計劃投入量2.94億元,同比增35%。其中投入量50-500萬元的112個,投資量超過500萬元達南通市級考評線的農業園區12個,12個規模園區總投資額高達8700萬元。今年著力創新園區建設的新模式。一是龍頭企業領辦園區。江蘇長壽集團投入巨資建設優質生豬及優質肉鴨養殖基地。目前投資800萬元的如皋港開發區生豬養殖基地已開工興建,并在5個鎮培育了200戶肉鴨養殖戶;壩新腸衣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建設的萬頭養豬場也已進入前期準備;花木大世界的銷售額突破4億元,帶動了228戶規模大戶的花木種植發展;長生集團帶動9700戶15000畝出口創匯蔬菜基地,有力地帶動了基地農民的增產增收。二是招商引資興辦園區。桃元鎮盤活原鎮農科所60畝土地,引進上海民間資本200萬元建設優質生豬養殖園區,目前土地已交割并進入“三通一平”。袁橋鎮與無錫大型畜禽市場合作建設的優質家禽養殖、加工綜合性園區項目已基本敲定,園區總投資將達到1000萬元以上。市稻麥良種場引進浙商300萬元資金建成280畝大棚草莓園區,一季畝產值達到6000萬元以上;三是財政項目催生園區。九華鎮利用1000萬元農業資源開發項目資金重新整合配置現有優質瓜菜產業資源,新近建成西瓜園區三個,荷仁豆園區兩個,市農科所在南通市農林局30萬元項目資金的拉動下自籌60萬元配套資金建成百畝設施農業園區,并已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四是開發市場擴建園區。九鼎鮮切花菊基地依托日本市場的旺盛需求和去年搬經鎮副書記林鳳平等同志探索成功的鋼架大棚生長經驗,新建長江、桃元等十個大棚鮮切花菊生產基地,總投資達1000萬元以上。下原野生動物園今年新增投入700萬元,完善基礎設施、增引珍惜動物,整個園區已初步達到對外開放水平。如城蘇通農業觀光園新增500萬元資金建設的會務中心主體工程已經竣工。(四)農村道路建設繼續推進今年,南通市下達我市鎮村公路計劃項目140個共計470.74萬里,面對各項工作齊頭并進資金需求量大,工程建設強度大,資金補償到位率低,拖欠工程款嚴重,施工單位承接工程任務的積極性嚴重缺乏的嚴峻形勢,不少鎮黨委、政府不回避矛盾,不畏懼困難,認真研究對策。特別是白蒲、下原、磨頭、桃園、丁堰、東陳等6個鎮千方百計組織開工,實現了農村公路建設難中有進。實現上半年已完工項目97個,共計323.93公里,完成任務里程數的68.81%;已招標及續年項目27個,共計94.42公里,其中已完成15公里;未開工項目16個,共計51.65公里。目前累計通過省驗收606公里。其中今年6月通過省驗收163公里。(五)現代化示范村建設開局良好按照“民富、村美、風氣好”的現代化新農村總體目標,加強13個示范村的推進工作。一是規劃的評審報批。目前,除如城鎮顧莊村、如港開發區海壩村兩個村外,其余11個村的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柴灣鎮鎮南村的規劃在經過村民代表會議同意,鎮人大主席團通過后,已將規劃文本及有關材料上報,其余10個村正在組織鎮村落實相關事宜。市現代化建設領導組已對13個現代化試點村規劃逐村進行了評審。二是抓集中居住區的開工建設。東陳鎮已在小區內實施中心路基礎設施建設,如皋港開發區海壩村已在小區打樁動工,柴灣鎮鎮南村、經濟開發區新王莊村也已奠基開工。(六)民營經濟發展形勢喜人民營經濟“雙過半”目標要求:新增個體工商戶11000戶、私營企業1100家、私營企業注冊資本15億元,引進市外民資注冊資本7億元。目前,已新發展個體工商戶14254戶、新發展非公司制企業659家、非公司制企業注冊資本8.82億元,已經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64.8%、59.9%、110.3%,實現了“雙過半”;新增公司制企業382家、注冊資本4.42億元、引進市外民資注冊資本2.6億元,分別僅完成年度計劃的34.7%、20%和19.7%,沖刺“雙過半”難度較大。上半年,我市新發展個體工商戶14254戶,完成全年計劃64.8%。新增個體工商戶達到“雙過半”目標的鎮有16個:常青(100.9%)、東陳(66.5%)、林梓(64.5%)、搬經(98.8%)、高明(71.4%)、江安(55.5%)、長江(71.9%)、石莊(82.9%)、柴灣(74.8%)、雪岸(56%)、袁橋(58.8%)、如城(70%)、吳窯(58.7%)、磨頭(87.8%)、下原(63.6%)、桃園(54%)。新發展私營企業1041家,占全年目標的47.3%,其中公司制企業382家,占全年目標的35%,非公司制企業659家,完成全年目標的60%。新增公司制私營企業已經實現“雙過半”的只有2個:經濟開發區(97.6%)、如城(61.5%)。新增非公司制私營企業已經實現“雙過半”目標的鎮有14個:東陳(65.8%)、林梓(55.5%)、白蒲(59.2%)、搬經(50%)、高明(86.8%)、常青(70.6%)、長江(60.5%)、石莊(55%)、郭園(63.4%)、雪岸(65.3%)、吳窯(90.7%)、磨頭(105.8%)、桃園(79.4%)、下原(61.8%)。新增私營企業注冊資本13.24億元,占年度目標的44.5%,其中公司制企業注冊資本4.42億元,占年度目標的20%,非公司制企業注冊資本8.82億元,占年度目標的110.2%。引進市外民資注冊資本2.6億元,占全年目標的18.6%。新增公司制私營企業注冊資本超過“雙過半”目標是如皋港經濟開發區(72%),其他鎮(區)難以實現。新增非公司制企業注冊資本除有如皋港、如皋經濟開發區、九華鎮未實現“雙過半”目標,其余鎮已實現“雙過半”。二、六個鎮(區)重點工作推進情況及主要特點。今年以來,如皋港經濟開發區、九華、郭園、長江、石莊、下原等6個鎮(區)圍繞全年目標任務,不斷調整工作思路,積極創新工作舉措,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努力化解發展中的難題,著力組織推進工業經濟、招商引資、項目投入、全民創業等各項重點工作,堅持啃住目標抓落實,全力沖刺“雙過半”,取得了較好成果,但對照全市目標任務,一些工作還存在很大差距。(一)工業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如皋港經濟開發區,實現全部工業產值5.7億元,同比增長26.1%,完成年計劃的20.3%;全部工業銷售5.4億元,同比增長35.2%;規模工業產值4.5億元,同比增長4.5%,完成年計劃的20.5%;規模工業4.1億元,同比增長6.4%,完成年計劃的23.1%;實現規模工業利潤700萬元,同比增長1.2%,完成年計劃的12.5%;新培育定報企業2家。九華鎮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65000萬元,同比增長65.1%,完成年計劃的50%。規模工業產值27820萬元,同比增長113%,完成年計劃的45.2%;規模工業銷售27183萬元,同比增長109%,完成年計劃的45.2%。規模工業實現利潤2003萬元,同比增長496%,完成年計劃74.2%;新培育規模企業2家。郭園鎮實現全部工業產值3.68億元,完成年計劃的50.4%,同比增長54.6%;完成銷售3.63億元,完成年計劃的51.6%,同比增長52.5%。實現利潤1040萬元,完成年計劃的51.5%,同比增長51.2%。規模企業完成工業產值7600萬元,完成年計劃的45%,同比增長51%;實現銷售7500萬元,完成年計劃的44%,同比增長48%;實現利潤106萬元,完成年計劃的26%,同比增長410%;新增定報企業數2家。長江鎮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84072萬元,同比增長43.33%,完成年計劃的100.08%;規模工業產值56154萬元,同比增長54.9%,完成年計劃105.94%;規模工業銷售52249萬元,同比增長41.63%,完成年計劃100.18%,實現規模工業利潤481萬元,完成年計劃34.36%。新增規模企業數1家。石莊鎮完成全部工業產值78103萬元,同比增長39.7%,占年計劃的50.7%;完成銷售收入65800萬元,同比增長44.5%;占年計劃的46.3%,實現利潤1052萬元,同比增長51.1%。規模工業產值25383萬元,同比增長55.8%,占年計劃的46.1%;完成銷售收入24516萬元,同比增長56.3%,占年計劃的46.3%;完成利潤835萬元,同比增長49.4%,占年計劃的46.4%;上半年規模企業上繳稅金967.7萬元,占年計劃的65.2%。新培育規模企業1家。下原鎮實現全部工業產值4.89億元,占年計劃的55.57%,同比增長56.23%;銷售收入4.86億元,占年計劃55.80%,同比增長73.57%;規模企業產值7866萬元,占年計劃的35.75%,同比增長141.51%。規模企業銷售收入7790萬元,占年計劃的40.15%,同比增長152.76%;實現利潤272萬元,占年計劃的52.3%,同比增長318.46%;新培育規模企業2家。(二)招商引資情況上半年,如皋港經濟開發區完成合同外資1.1億美元,同比增長300%,完成年計劃55%;實現到帳外資3309萬美元,同比增長159.6%,完成年計劃的41.36%;完成南通市外資金2億元,同比增長85%,完成年計劃的76.90%。九華鎮完成合同外資19.6萬美元,完成到帳外資29.6萬美元,完成南通市外資金350萬元,均不能達到序時進度。郭園鎮完成合同外資108萬美元,完成年計劃的18%;完成到帳外資10萬美元,完成年計劃的3.3%;完成南通市外民資328萬元,完成年計劃21.9%。長江鎮完成合同外資363.75萬美元,完成年計劃48.50%;完成到帳外資143.5萬美元,完成年計劃35.9%;完成南通市外資民資699萬元,完成年計劃23.30%。石莊鎮完成合外資1380萬美元,占年計劃的69%;上半年完成到帳外資500萬美元,占年計劃的50%;完成南通市外民資1850萬元,完成年計劃的37%。下原鎮完成合同外資1530萬美元,占年計劃76.5%,完成到帳外資855萬美元,占年計劃的85.50%;完成南通市外民資920萬元,完成年計劃的21.9%。(三)項目投入情況上半年,如皋港經濟開發區完成項目投入5億元,同比增長139%,完成年計劃50%,其中規模項目有10個,總投資5億元。九華鎮完成項目投入16860萬元,同比增長130.3%,完成年計劃的45.1%;其中規模項目有17個,總投資15077萬元。郭園鎮完成項目投入9350萬元,完成年計劃的55%;其中規模項目1個,總投資3000萬元。長江鎮完成項目投入17816萬元,同比增長86.65%,完成年計劃的87.33%。其中規模項目有6個,總投資10900萬元。石莊鎮完成項目投入16660萬元,同比增長62.8%,完成年計劃的41.7%;規模項目有10個,總投資8660萬元。下原鎮完成項目投入13800萬元,同比增長123.16%,完成年計劃的60%,其中規模項目有4個,總投資78070萬元。三、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在督查中,我們看到了上半年全市農業農村、全面創業工作所取得的可喜成績,但對照“雙過半”目標要求,也發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矛盾,經分析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一)要高度重視并著力解決重點工作快速推進與資金不足的矛盾。我市鎮財政原來基礎就比較薄弱,在近年來的跨越發展中,各鎮財政又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而經濟發展反哺財政又跟不上財政支出的速度,使各鎮財政不堪重負,難以支撐發展的需要。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來自幾個方面:一是各鎮用于興辦工業園區搞基礎設施和招商引資的財政支出較大;二是用于教育現代化財政支出。三是通達工程省市補貼難以到位。省計劃要求5年實施,南通市要求3年實施。而我市要求省計劃2年完成。由于我市建設速度較快,目前已有323.93公里超前省計劃進度,今年6月報驗了163公里,補貼尚需兩個月后方能到位。其余160.93公里省暫不作驗收,且不予提前補貼。這樣一方面造成鎮墊付的資金不能及時回籠,鎮政府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造成拖欠工程款數額巨大,政府信用程度明顯下降,不少鎮面臨著招標無人投標的窘境。今年來,雖然對照南通市和省下達計劃任務完工率已達72%和89.4%,但大多是去年完成的,上半年僅東陳、丁堰、白蒲、磨頭、下原、桃元等鎮有新增完工里程。施工隊對鄉鎮“道路建設”的態度轉變由前年搶著做去年政府騙著做演變為今年沒人做的現狀。今年各鎮合計雖有50多公里省計劃項目進行了招投標,但除東陳蒲陶線施工單位進場外,其它均因資金原因未與施工方簽定合同進場施工。四是基金會清收工作效果不明顯,有少數鎮基金兌付時只能從有限的鎮財政中擠出一部分,使鎮財政壓力加大。村級債務也是越積越重,超過了可承擔的負荷,根據估算全市各個村居的平均負債在50萬元以上。還要清醒的看到,鎮村債務呈現有增無減之勢,因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當前的為農民辦實事的工程,無一不是要投入資金,迫于各項工作考核的壓力,鎮村干部唯有舉債實施工程建設,必將進一步加劇資金收支矛盾,并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為此,建議市委、市政府:一是進一步發揮政策的杠桿作用,著力突破資金的瓶頸約束。為解決農村各項工作資金需求量大的現實矛盾,要加大財政支持的力度。對已出臺的政策要嚴格執行,領導或部門表過的態,下面做了事就要算數。對工程補貼的`方式要改進,可以1/3用于啟動資金,1/3用于過程支出,1/3用于驗收結帳,以緩解下面的資金矛盾。二是進一步加大統籌發展力度,促進區域間的平衡發展。要正視對區域投入比例不合理的問題,調整財政收入分配結構,適當加大對困難地區交通建設的投入,改善環境條件,促進區域間的平衡發展。尤其是對少數問題突出,明顯制約發展,群眾呼聲很高的地方不妨擠出有限的財力,給予優先解決。三是高度重視鎮村兩級債務的化解。要認真研究村級債務的基本狀況與特點,積極尋求化解的方法。要加強對鎮債務情況、財政收支運行情況的調查分析,建立鎮財政收支監控與預警機制。在千方百計擴大財源增加收入的同時,對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教育的投入等既要鼓勵奮發有為,也要堅持量力而行,盡量降低財政風險,確保社會穩定。四是加大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的監管。特別是要重視農村通達工程施工監管,克服個別鎮重進度輕質量的問題,確保工程質量達到省規定標準,順利通過驗收,按時拿到資金補貼。(二)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力度,強勢推進招商引資、項目投入。對照“雙過半”目標要求,我市招商引資工作仍存在著利用外資進展不快的問題。我們督查的6個鎮(區),上半年合同利用外資實現“雙個半”是如皋港經濟開發區、石莊鎮、下原鎮,其余3個鎮未實現“雙過半”;到帳外資實現“雙過半”的有石莊鎮、下原鎮,其余4個鎮(區)未能實現“雙過半”目標。針對上述狀況,建議市委、市政府一是加強組織協調,繼續發動全員招商、駐點招商,全面收集信息;精心組織各類招商活動,廣泛宣傳造勢,形成強烈的招商氛圍。二是進一步加強跟蹤督查力度,健全協調推進的工作機制,倒軋時點,跟蹤推進,重大項目實行日報制。三是強化服務。對大的招商項目和建設項目要建立指揮小組,統一協調,整體聯動,實施全方位、全過程服務。(三)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推動民營經濟再上新臺階。我市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少數鎮主要領導對大力組織推進全民創業思想認識有偏差,沒有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去抓,分管領導精力不集中,導致在加快發展民營經濟上沒有足夠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處于消極應付和觀望狀態。二是組織力度不到位。發展民營經濟的潛力在民間,活力在民間,一些鎮在組織推進全民創業、打造創業平臺上組織力度不大,思路不寬,辦法不多,因而工作進展緩慢。三是工作措施不到位。發展民營經濟既要激發本地民資也要吸引市外民資。不少鎮(區)沒有把引進市外民資放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沒能正確擺正引進民資與利用外資的關系,嚴重制約了本地民營經濟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我們督查的6個鎮(區)引進南通市外資金僅如皋港經濟開發區完成“雙過半”,其余5個鎮均未實現“雙過半”。據此,建議市委、市政府一是強化對廣大干部的宣傳教育,提高對發展民營經濟重要性、必要性認識,進一步確立想發展、求發展、大發展的理念,形成全民創業的濃烈氛圍。二是深入開展調研,及時掌握和發現各鎮、開發區在推進工作上的新情況、新問題、新典型,認真研究并提出對面上工作針對性的指導意見,促進工作不斷加大力度,切實有效地開展。三是突出4個重點,抓好5個結合。突出深入推動“六個一批”,把抓好動員、激勵快創業、創大業與規范挖潛結合起來;突出著力打造創業平臺,把抓好推進標準廠房建設與搞好工業園區、工業小區建設結合起來,把抓好大型、專業市場的建設與鎮區改造、搞好小城鎮建設、居民集中區建設結合起來;突出發揮產業集聚輻射效應,把抓好骨干企業帶動與放大板塊經濟結合起來;突出掀起招商引資高潮,把抓好引進更好的市外民資拉動與充分激發本地民資創業結合起來。四是加大考核力度,進一步增強各級組織和人員的目標意識和責任意識;對考核獎勵要及時認真兌現。(四)進一步加強行政服務部門的行風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據反映,一些行政服務部門仍存在著中層辦事人員服務質量差,隨意浮動收費標準,一些項目收費標準高于鄰近縣(市)等問題,希望市委、市政府引起高度重視。要進一步強化行政服務部門行風建設的監督檢查,深入基層,單位企業了解情況,發現問題要嚴肅查處。
“三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39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