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要求對調研過程進行周密的計劃和組織,以提高報告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這些范文提供了不同層次和角度的調研報告樣例,可以靈活借鑒和參考,讓自己的報告更具獨特性。
按照中央和省、市關于精準扶貧的有關要求,近期,我就永昌縣焦家莊鄉南沿溝村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集中專題調研。
基本情況。
南沿溝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肅省建檔立卡的15個重度貧困村之一,20xx年全村貧困面為14%,目前下降到5.2%。該村屬祁連山冷涼灌區,耕地面積4726畝,人均耕地約2畝,有9個村民小組649戶2394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為患病人群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
南沿溝村主導產業為種植、養殖和務工,以務工為主業的約1000人,占勞動力總數的90%以上。20xx年貧困人口收入中種植業收入占8.69%、養殖業收入占13.88%、務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
調研過程。
這次調研,總體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集中調研。我先利用三天時間集中調研了南沿溝村精準扶貧工作,先后走訪30多典型貧困戶,之后又抽調6人組成工作組,利用7天時間駐村蹲點進行了專題調研,全面了解南沿溝村及97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等。第二階段,甄別確認。對照國家關于貧困戶的確認標準,對97戶貧困戶逐一進行了甄別確認。最后確定,南沿溝村20xx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336人,20xx年脫貧64戶221人,現有貧困戶33戶124人。第三階段,制訂措施。針對該村確定了八項幫扶措施,逐項明確了幫扶的主要任務、工作目標、責任單位及責任領導、配合單位和完成時限;針對貧困戶逐一制定了幫扶措施,分別明確了脫貧時限、幫扶責任人。第四階段,集中交辦?,F場召開面對面集中交辦會,屬于面上的幫扶措施由政府有關部門認領限期辦理,屬于貧困戶個體的由聯戶干部認領限期辦理,并張貼上墻,掛圖作戰。
致貧原因分析。
因病致貧。長期以來,許多村民就近在螢石礦、煤礦務工,因工作環境、防塵條件比較差,患上了嚴重的塵肺、矽肺、內風濕等職業病,致使勞動能力喪失,就醫成本上升。目前,97戶貧困戶336人中因該類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貧的占35.07%。
因學致貧。受教育布局調整影響,初中和高中學生全部在縣城或金昌市區就讀,家長租房陪讀現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經調查,因供養子女讀書而致貧的占貧困戶的17.5%。
要素缺乏致貧。一是南沿溝村水資源短缺,灌溉條件差,以大麥和小麥為主的種植業收入有限。二是貧困人口中有近90%的勞動力年輕人習慣于首選背礦石、打隧道等傳統的苦力型工種,思想觀念陳舊,務工技能缺乏。三是貧困農戶貸款難問題比較突出,成為制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因素。
自然規律致貧。村內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養老方式就是土地養老、社會保障養老,有的連生活自理都很困難,養老問題令人堪憂。由于務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養學生,不僅敬奉父母的生活費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經濟能力非常微弱,同時內心還承受著對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獨寂寞的煎熬。
開展醫療服務。組織塵肺、矽肺及風濕類關節炎等職業病醫療組,開展職業病普查,提供醫療防控措施和治療建議,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
開展科技幫扶。一是組織貧困群眾參加務工技能培訓班,提高創業就業能力。二是組織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貧困農民的種養殖能力。三是組織開展電子商務知識培訓,適時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建設完善農田水利設施。維修改造渠道6.4公里,修建蓄水池1個并配套其他設施,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000畝。
發展富民產業。扶持以湖羊為主的舍飼養殖業,新增30只以上養殖戶10戶以上,優質牧草種植1000畝,為留守農民不離鄉不離業增加收入創造條件、打好基礎。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項目。整合農村危舊房改造、貧困戶建房等政策,建設40平方米左右居家養老型集中居住點1個,規模50戶以上。
建設互助老人幸福院。利用閑置校舍或農宅建設互助老人幸福院,并將運行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運行經費3萬元,逐步探索建立長效運作機制。
積極協調解決融資難題。一是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和農宅確權頒證工作,解決信貸抵押不足的矛盾。二是用活用足涉農貼息貸款政策,為貧困群眾提供金融支持。三是采取政府財政資金貼息的方式,為貧困戶提供貸款支持。
建立社會幫扶機制。一是引入工商資本進行結對幫扶,將非公企業納入幫扶單位范圍,壯大幫扶力量。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級救助資金,提高救助能力。
幾點體會思考。
精準扶貧必須緊扣重在聯、貴在為、深在制要領,堅持扶真貧、真扶貧,不斷拓展內涵和層次,實現由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實質性轉變。
確保對象精準,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底數不夠清、指向不夠準、針對性不夠強是扶貧開發存在的突出問題,必須抓住真實識別貧困、規范建檔立卡、實施動態管理、推行掛圖作業四個關鍵環節,把好群眾申請關、入戶調查關、民主評議關、公示監督關、確認審核關五個關口,做到精確識別貧困戶、精確登記造冊、精確建檔立卡、精確實行動態管理四精確,建立戶有卡、村有冊、鄉鎮有簿、縣有檔、市有平臺的動態數據庫,實現底數清、問題清、對策清、責任清、任務清五清,從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區域政策代替到戶政策的現象,提高扶貧效果。
確保目標精準,解決好坐標系的問題。緊緊圍繞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抓住突破基礎設施的短板、明確基準內容的對標、盯住完成時限的節點三件大事,對照全面小康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按照鞏固優勢指標、提高較好指標、攻堅弱項指標的要求,分層次推進,立體式幫扶,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
確保措施精準,解決好怎么扶的問題。緊緊抓住轉變方式、強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個關鍵,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戶量身定制幫扶措施,明確幫扶責任人、幫扶任務、標準、措施和時間節點,做到號準病脈、開好處方、抓出良藥,提高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確??荚u精準,解決好導向上的問題。嚴格落實干部駐村逢提必下等雙聯行動工作制度,把雙聯助推精準扶貧的成效作為干部年度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專項督查、明察暗訪等督查考評制度,傳導壓力,強化擔當,引導干部到扶貧攻堅主戰場錘煉作風、增長才干、建功立業。
中央兩次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在國家、自治區、喀什地區一系列民生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岳普湖縣鐵力木鄉依勒提孜力克村(1村)各項事業穩步發展,民族關系融洽,宗教氛圍和諧,社會環境良好。為進一步推動1村各項事業的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不斷滿足廣大村民對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不斷鞏固1村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住1村工作組針對該村扶貧工作開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和主要原因進行了深入調研,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提高扶貧精準度的工作建議。
岳普湖縣鐵力木鄉依勒提孜力克村(1村)村民、低保戶、貧困戶、村兩委班子、四老人員、宗教人士、婦聯、團委、村警務室、醫務室、1村小學教師,鄉領導,縣扶貧辦。
1、通過與村民、低保戶、貧困戶在田間地頭交談、入戶走訪交流、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座談,了解村民對扶貧工作的真實需求,了解村扶貧工作的實際薄弱環節,了解影響扶貧效果的因素和原因,也讓村民了解工作組此次“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的任務意義。
2、通過與村兩委班子、四老人員、宗教人士、婦聯、團委、村警務室、醫務室、1村小學教師會議座談、交流,就村民反映的扶貧需求、建議進一步與各界交流溝通,并聽取他們關于扶貧工作的現狀分析和意見建議。
3、通過與縣扶貧辦、鄉領導溝通,把在村征求收集和分析反饋出的意見建議與他們交換意見,以確定哪些方面上級已有安排,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把工作做實。
1村位于鄉政府西北部,距離鄉政府10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605戶,2576人,其中:男1350人、女1226人;有農業戶口2521人、非農業戶口55人;共有勞動力910人;現有貧困戶234戶、850人,低保戶97戶、230人,其中農村低保戶89戶、215人,城市低保戶8戶、15人。
一村經濟結構主要為第一產業,占到90%以上,產業結構極不合理,村集體經濟實力十分薄弱,農民收入來源單一,收入水平低,經濟增長乏力,經濟拉動能力不強。農業基本為傳統型,機械化程度低,效益不高。傳統的農業種植用地多,但每畝地的純收入較低,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高,農民從事農業活動的人均收入增長速度緩慢,20xx年1村人均年收入為5017元,遠低于自治區農民20xx年人均收入7296元,以及鐵力木鄉農民20xx年人均收入6320元水平,距離實現國家提出的小康生活水平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全村有農戶605戶、2576人。到20xx年底,有貧困戶234戶,占總農戶的38.7%,有貧困人口850人,占全村人口的33%。
1、貧困人口收入構成情況(以岳普湖縣數據為例):貧困人口人均收入為442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占58%,養殖業收入占24%,林業收入占4%,其它收入占10%,務工收入占4%。
2、貧困人口文化程度構成情況:貧困人口中大學、大專文化占0.07%,高中、初中文化占42.97%,小學占56.96%。
3、貧困人口年齡構成情況:村民人口平均年齡為35.6歲,貧困人口平均年齡為44歲。
1村村民99.7%為維吾爾族,民族、宗教問題與貧困問題交織,扶貧難度大;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發展水平低,特色產業未形成規模,產業基礎弱;社會事業發展滯后,基本公共服務不足,民生底子薄;水資源環境脆弱,承載能力有限,開發難度大;區域發展不平衡,與其它村存在較大差距,減貧任務重。
缺勞力的貧困人口是扶貧工作的難點。目前,農村的社會保障機制還不健全,對農民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殘疾人、體弱或年老喪失勞動能力的成員,不僅對家庭沒有收入的貢獻,反而還增大支出,導致家庭長期陷入貧困之中,難以脫貧。1村現有貧困戶中,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比重為29.2%,此類貧困戶很難通過自己的努力脫貧,就是脫了貧也容易返貧,需要政府和社會對他們進行救助。
貧困戶中有長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僅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而醫療費用又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債臺高筑。對貧困農戶來說,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對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療費用就成了這些農戶的沉重負擔,這類貧困戶因為長期積累的醫療費用和長期生病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自身無精力和信心擺脫貧困。
1村水資源匱乏,人均土地面積較少,約3畝,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貧困戶經濟的發展,對受到自然環境限制的貧困戶采取常規扶貧措施,往往會因為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然環境而效果較差。
缺資金、缺項目的貧困農戶的經濟狀況都處在脫貧的臨界線上,對此類貧困戶采取幫扶措施容易見成效,針對這類貧困戶,應從提供增收項目,提供資金、信息方面給予幫助,使其盡快擺脫貧困。
由于種種原因,有的貧困人口因貧困而失學,又因失學而成為新一代貧困人口,勞動力文化素質低,既是貧困的結果,又是造成貧困的原因。調研結果表明,貧困農戶的勞動力文化素質狀況較差,貧困人口中小學文化程度者為56.96%,由于勞動力文化素質低,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也缺少技術,缺乏脫貧致富的手段。
有的農戶本來家庭經濟狀況就差,超過貧困線就不遠,若遇天災人禍,如種植業減產減收,養殖業遇瘟疫,或因家庭成員突然傷殘、死亡或其它自然災害等,就可能造成貧困或返貧。
因供養子女讀書而致貧的,他們占貧困人口的4.9%,這類貧困戶隨著子女成長,讀書畢業和就業后,一般都能擺脫貧困,通過采取幫扶措施也容易見到成效。
序號致貧原因人數所占比例(%)
1缺乏勞動力24829.2
2災害586.8
3缺乏土地資源10612.5
4缺乏增收項目和資金688
5上學728.5
6患病20425
7勞動力文化素質低516
8其它原因435
多年來,1村村民在縣、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級單位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辛勤努力,克服困難,在經濟收入和生產生活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和進步。從20xx年到20xx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從4261元增加到5017元,貧困人口從955人降到850人,低保戶從507人降到230人;同時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建成抗震安居房238套,修建牲畜棚圈65套,累計發放扶貧羊530只,扶貧雞2萬只。
(一)扶貧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底數不夠清、指向不夠準、針對性不夠強。誰是真正的貧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貧原因何在、怎樣才能脫貧,還缺乏深度調查和科學分析。近年來雖然建立了貧困人口檔案,但缺乏科學的動態管理方法,瞄準貧困人口建立“一戶一策”的幫扶機制不夠完善。
(四)“路邊花”。由于要考慮示范,而扶貧資源又有限,有時就難免出現種好了“路邊花”,卻忽視了縱深居住的農戶,點面不平衡。
(五)貧困人口脫貧難度大。通過扶貧措施難以擺脫貧困的農戶,主要是缺乏勞動力的傷、殘、病和五保戶中的貧困人口,他們想脫貧因受客觀條件制約,心有余而力不足。
(六)貧困戶主觀脫貧意識差,沒有危機感。部分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消極保守,思維觀念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沒有發展動力,安于現狀。社會各界踴躍為貧困戶捐物捐資,部份貧困戶便產生嚴重依賴思想,甚至少數人認為給貧困戶捐物、捐錢是應該的。
(七)在扶貧資金分配和使用上,存在分散、細碎、撒胡椒面的現象,集中力量和資金解決深層次貧困問題的合力不夠,扶貧資金發揮效益和輻射功能的彰顯力不夠。
如果這些問題不加以認真研究和解決,務必會影響扶貧的效果,就難以徹底消除貧困人口。因此,提高扶貧的精準度是當前乃至今后做好扶貧工作的主抓手。
(一)精準扶貧需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考慮勞動力現狀,特別是貧困戶的勞動力現狀問題。農村現實的“貧困戶勞動力”只能在各類“龍頭”帶動下做一些輔助工作,讓他們單打獨斗搞開發,成功可能性小;其次,要考慮扶貧資金量的問題??傮w上看,扶貧資金的數量比較大,但平攤到每個貧困人口,岳普湖縣年人均不到300元,如果分散發放到每個貧困農戶,對幫助他們發展產業最終脫貧,意義不大;第三,要考慮目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難度問題。在傳統產業(農業)+弱勢群體(貧困農戶)+市場的現實情況下,讓貧困農戶自己去“探雷、掃雷”(調整結構),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精準扶貧需要建立以貧困戶為核心的利益聯絡機制。既要走產業化扶貧之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又要切實讓貧困農戶參與扶貧開發并享有開發成果,使貧困戶最大化激發內生動力,同時在參與扶貧開發項目實施中提高自身素質和發展能力,從而脫貧致富。
(三)精準扶貧的創新之處主要在于因地制宜。創新扶貧方式,不是簡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扶貧,也不是輸血式扶貧,不能機械地理解為簡單的發錢發物到戶,不能“穿開發新衣,走救濟老路”。輸血式扶貧不但滋生貧苦地區群眾等、靠、要思想,很大可能越扶越貧。而是從探索致貧原因入手,解決導致貧困的思想、環境、資金問題,從根本上解決發展難題,保障群眾利益,標本兼治,深入研究建立貧困戶利益聯絡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絕對貧困問題。
精準扶貧是指通過對貧困戶和貧困村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引導各類扶貧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扶貧到村到戶,逐步構建精準扶貧工作長效機制,為科學扶貧奠定堅實基礎。
(一)精準識別是指通過申請評議、公示公告、抽檢核查、信息錄入等步驟,將貧困戶和貧困村有效識別出來,并建檔立卡。
(二)精準幫扶是指對識別出來的貧困戶和貧困村,深入分析致貧原因,落實幫扶責任人,逐村逐戶制定幫扶計劃,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三)精準管理是指對扶貧對象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測,建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實時反映幫扶情況,實現扶貧對象的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為扶貧開發工作提供決策支持。
(四)精準考核是指對貧困戶和貧困村識別、幫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對開展扶貧工作情況的量化考核,獎優罰劣,保證各項扶貧政策落到實處。
一是要建立面向農村貧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現有絕對貧困人口中有相當一部份是無勞動能力的人口,通過扶貧開發很難脫貧,只有納入社會救助范圍。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建立和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勢在必行。二是要提高和擴大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和保障范圍,增加農村公共衛生支出,建立農村醫療救助制度,防止農戶因病返貧和因貧失醫。將農村五保戶、特困戶、殘疾人貧困戶納入農村醫療救助范圍,給予醫療救助。三是要盡快建立農民養老保險金制度,使外出務工的農民能在為當地和家庭創造財富的同時,解除自己的后顧之憂,并能從一定程度上遏制貧困人口的增加。
當前農村貧困農戶的資金短缺現象十分嚴重,農戶貸款難和信用社放貸難同時存在。而對于有勞動力缺資金的貧困戶來說,在找準了項目又能獲得小額度的貸款就如魚得水,有可能盡快擺脫貧困。
一是扶貧過程中,扶貧資金撒胡椒面等問題依然存在,全縣扶貧工作進入啃硬骨頭階段,建議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變過去的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扶貧攻堅要靶向精準,全面做到六個精準,重點從治理貧困村窮、亂、弱入手,提出大打一場藏區維穩前沿縣精準扶貧攻堅戰,集中力量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集結號,創建扶貧攻堅創新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牧業建設區、減災避災產業示范區、農業觀光生態示范區五區,制定針對性強的扶貧細化配套措施,確保貧困村和貧困人群的精準認定,實現扶真貧扶準貧,讓貧困村和貧困群眾共享新一輪社會發展的制度紅利、改革紅利,使扶貧開發工作精準、深入推進。
二是要精準做到識別的貧困村、貧困戶找得準不準,致貧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脫貧致富的規劃和措施制定得實不實,項目資金和干部駐村是否落實到位等,切實把情況搞準、措施搞明、責任搞清,才能指導基層更加有力有效地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下深水摸清情況、找準問題,找到問題才能精準打貧困七寸。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通過對貧困村、貧困戶的準確識別并建檔立卡,全面掌握貧困人口的數量、分布、貧困程度、致貧原因、脫貧門路、幫扶措施和幫扶責任等,使所有扶貧措施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對扶貧對象精準化識別、對扶貧資源精確化配置、對扶貧目標精細化管理、對脫貧責任精準化考核,確保如期穩定脫貧。建議細化貧困村和貧困戶識別標準,統籌與社會救助政策相統籌,建立民政、社保與扶貧部門數據對接共享平臺。
三是將精準扶貧攻堅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抓手,提升到事關全縣發展大局的高度來謀劃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根據貧困原因,實施分類指導,以整村推進為著力點,有針對性地實施扶貧攻堅,有效整合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各類涉農項目和資金,捆綁打包,統籌使用,綜合施策,合力攻堅。四是按照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則,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綜合扶貧、整體推進,實行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相結合,全方位加大扶貧開發力度,不斷增強貧困人口素質與技能,不斷改善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提高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項目安排精準,脫貧項目到村到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針對我縣農牧業基礎設施薄弱的實際,建議縣委、縣政府加大協調爭取力度,進一步加大對貧困村四通、(通水、通電、通路、通訊)四有(有學校、有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村級衛生室、村文化室)以及草原四配套建設等方面專項資金投資扶持力度。同時進一步完善政府信用擔保平臺建設,整合小額擔保貸款、扶貧貼息、抵押貸款等金融扶持政策,解決貧困戶發展資金瓶頸難題,積極協調農村信用聯社加大扶貧信貸資金的扶持力度,通過理順體制關系、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貸款額度、延長貸款年限等措施,切實提高扶貧貸款的覆蓋面和效益,為各類農牧業專業合作社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一是交通建設:貧困村村級道路硬化或油化1條以上;70%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聚居20戶以上的自然村通人行便道,有效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二是人畜飲水:自然村或相對集中居住點農牧戶飲用自來水率達到100%,基本解決人畜安全飲水問題。三是住房改善:農村危房改造達到100%,有條件的貧困村有集中安置點1個以上,安置農牧戶20戶以上,其中貧困戶30%以上;有兜底戶的貧困村兜底搬遷安置達到100%。四是農網改造:提高農網升級改造技術標準,切實推進一戶一表升級改造,保障農牧區用電需求。
(三)資金使用精準,扶貧資金到村到戶,規劃保障攻堅。對扶貧攻堅項目資金全程跟蹤管理,確保資金安全有效使用。建議把全縣所有部門用于行業扶貧的資金整合起來,統一調配使用,發揮資金的倍增效益、聚合效益。建立規劃實施保障機制,在組織調研、科學論證、認真總結正反經驗的基礎上,科學編制十三五扶貧規劃,明確主攻方向,科學謀劃扶貧開發的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并把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分解到每一個年度計劃中,保持規劃實施的連貫性,確??傮w規劃通過年度計劃的分解落實得以順利實施。明確部門責任,將其列入政府考核目標。建立規劃實施督促檢查機制,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的監督檢查。建立和完善規劃評估修訂機制和規劃中期評估制度,并根據形勢變化和規劃實施進度,進行相關內容的滾動修訂,以更好地指導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建議成立由扶貧、財政、農牧、監察、財政、審計、建設、交通、水利等有關部門和各鄉(鎮)政府共同參與的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統籌規劃、綜合協調項目實施,為精準扶貧提供組織保障。
(四)措施到戶精準,多措并舉,因戶制宜因人施策。我縣作為全國連片特困地區,目前仍有21.3%以上的農牧業人口屬于貧困人口,要與國家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時間緊、任務重。
一是醫療救助一批。對大病慢病致貧、返貧等對象參加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及其他政策性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給予資助和實施醫療救助。實現貧困人口扶貧小額意外保險、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全覆蓋。
二是教育資助一批。對貧困家庭子女就讀普惠性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普通高中每年給予一定生活費補助;對貧困子女上大學(含高職)的學生進行資助。
三是產業扶持一批。結合貧困戶勞動力、土地資源、村級特色支柱產業,因戶施策發展種植、養殖、鄉村旅游、合作社務工等產業,讓每戶貧困戶擁有1項以上穩定收入項目。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宣傳力度,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到扶貧開發中,因地制宜抓好特色產業,隆務河流域繼續抓好土地流轉和集約經營這篇大文章,淺腦山區大力發展農區畜牧業,牧區在發展有機畜牧業上做文章。
四是培訓就業一批。利用文化旅游等資源,深入開展實用技術培訓、鄉村旅游培訓、資金互助業務培訓、專業合作組織管理培訓、手工藝技能培訓、貧困戶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等各類培訓,項目用工以及縣內部分公益性崗位優先招錄貧困人口。建議政府部門積極與發達地區的對口幫扶政府協調,定向輸出勞務,每年輸送100名至200名初、高中畢業生到發達地區以打工的形式輪訓一次,期間實行路費和生活費政府補貼,打工費自主,培訓結束后去留自定的原則,使培訓回來的打工人員帶回先進的觀念和技術,為建設家鄉服務。五是民政兜底一批。將建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人、智障等喪失勞動能力的對象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逐步提高農村低保標準,推進農村低保線與扶貧標準線兩線合一。六是扶貧搬遷一批。全力推進保障性住房搬遷,探索創新扶貧搬遷示范點、集中安置點持續發展機制,按照三三布局,將牧區三分之一搬遷到縣城定居,三分之一搬遷至各農牧業點小集鎮,三分之一留居原草場,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完善縣級領導、科級部門兜底幫扶深度貧困戶搬遷機制,實現貧困人口應搬盡搬。
(五)因村派人精準,合力攻堅,結對幫扶到村到戶。各行業涉農資源更精準向扶貧對象傾斜聚集;縣級領導聯系貧困村、幫扶貧困戶;科級部門幫扶貧困村、結對幫扶貧困戶,向貧困村派駐工作隊,選派黨組織第一書記鄉鎮、村級結對幫扶貧困戶。堅持和完善三聯三促工作機制,開展以制定一個科學發展的好思路、培育一批致富帶頭人、開辟一條增加集體經濟致富路、解決一批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打造一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為內容的五個一工程。尤其是各聯建單位要以扶貧助困工作為總抓手,在充分掌握聯建村基本情況、特色優勢的基礎上,做到長遠聯建規劃和年度聯建計劃相銜接,保證聯建工作的前瞻性和連續性,同時要創新幫扶形式,為村兩委和群眾選路子、上項目、教技術、籌資金、供信息,變輸血為造血,確保聯建工作的實效性。建議針對重點貧困村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對現有的部分三聯三促單位進行及時調整,盡量將項目單位安排到重點貧困村,切實加大幫扶力度和脫貧步伐。此外,建議采取政府大投入、資金大整合、項目大集中、社會大參與、群眾大建設的思路,結合三基建設,按照一河、兩線、三點分類實施,對貧困的原因分門歸類,對不同原因、不同類型采取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將聯村聯戶機制落實到位,在落實好國家扶貧項目的基礎上,將貧困村集中幫扶,分散的貧困戶因人因地施策,每個鄉鎮制定扶貧攻堅戰方案,每村一方案,每戶一策,每人一策,每個貧困村由一個項目部門聯村幫扶,企業包村包戶,協調安排每個企業聯3-10戶,效益好的企業也可聯幫一個貧困村。堅持和完善入鄉駐村干部管理工作,在選派入鄉駐村干部時,加強與選派單位的溝通聯系,真正把優秀人才選出來、派下去,應充分考慮其自身特點和基層工作實際,將懂藏漢雙語、善于做群眾工作、具有一定基層工作經驗、身體健康的年輕干部選派到基層,方便開展工作;強化用人導向,對出色完成工作、各方面反映良好的同志,大膽使用,優先提拔和晉級,提高他們的政治和經濟待遇。同時還要建立召回重派制度,對表現不佳、群眾反映不好、工作難以勝任的干部,應由派出單位召回重派。同時,為有效解決各鄉鎮對選派干部管理約束以及因增員而產生的吃、住、行、取暖、辦公等各種壓力,建議將各級選派干部工資關系及人頭經費隨行轉至派駐鄉鎮,便于統籌管理,更好地為群眾增收脫貧提供人才支撐。
(六)脫貧成效精準,加強動態管理和隊伍建設。精準管理,對扶貧對象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測,建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實時反映幫扶情況,實現扶貧對象的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為扶貧開發工作提供決策支持。此外,進一步加強扶貧開發機構和干部隊伍建設,針對扶貧開發項目多、資金多,任務重、人員少、干部力量薄弱的實際,積極與省、州編辦協調,適當對扶貧部門人員編制方面給予傾斜,增加部分事業編制,并在鄉(鎮)設立扶貧專干,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克難奮進的扶貧開發工作隊伍,不斷提高扶貧開發工作水平。全面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村兩委班子作用發揮如何,尤其是村黨支部書記作用發揮如何,直接關系到一個村能否如期實現脫貧目標,在選人用人上將政治堅定、辦事公正、清正廉潔、敢闖敢干,能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黨員推上村黨支部書記崗位。
近日市質監局組織調研專班,深入精準扶貧聯系點——xx縣xx鎮xx村進行調研,深入分析xx的現狀、問題及下一步幫扶措施?,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1、基本村情現狀。xx村位于xx縣xx鎮北部,距鎮政府約30公里,距縣政府約88公里,是典型的偏遠高山村。版圖面積約70平方公里,由過去的4個村和1個林場合并而成,全村旱地4426畝,水田325畝,共有5個村民小組。xx村村內主要資源有閃長巖、石煤、黑板石、魔芋、獼猴桃、蜂蜜和煙葉等。
2、貧困人口現狀。xx全村共340戶,1339人,其中戶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約300人,實有勞動力825人,貧困人口177戶673人,貧困人口超過50%。在貧困人口中五保戶20人,低保戶86人??梢哉f,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貧困戶。根據走訪了解到的情況,除了35戶煙農收入較為穩定外,其他貧困家庭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3、基礎設施現狀 。xx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組公路60余公里,路面較差,遇到雨天,大多數道路無法通車。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兩層小樓外,其他農戶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條件極差。村內無學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鎮上上學,目前有8名在讀大學生和6名高中生。村內無衛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xx鎮,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則忍。村黨員活動中心是4間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土墻房,辦公環境差。因環境限制,該村電力資源短缺,經常晚上供電,停電的情況時有發生。當前沒有網絡,很多地方沒有手機信號,通訊極其不便。
4、產業發展現狀。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種煙、種糧、發展林特產業和打工為主,20xx年人均收入4242元。煙葉種植是該村主導產業,在煙葉公司支持下,種植面積達到850畝,有烤房22座。由于條件所限,招商引資相對困難。20xx年引進一家石材加工廠,因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目前處于停產狀態。
5、基層組織現狀。xx村現有黨員22人,村兩委班子5人,年齡結構較為合理,但村支書、村主任、村會計3人長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婦聯主任是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很少參與到村集體事物中來,村兩委作用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1. 加強領導,組建幫扶工作機構。市委政府“精準扶貧”活動專題工作會議召開后,市質監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長曾勤為組長,局班子成員,各分局局長及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迅速召開專題會議,制定 “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精準扶貧工程實施方案,同時成立了以黨組成員、副局長歐陽華同志為隊長,抽調6名同志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隊,為“精準扶貧”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2、走訪調研,摸清村內基本情況。我局扶貧工作隊迅速深入聯系村逐戶走訪,全面調研。工作隊員共駐村180人次,走訪入戶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貧困戶家庭,先后4次與xx鎮黨委政府領導座談商討xx村扶貧計劃, 5次召開村民大會,詳細了解xx村的基本情況,并將走訪了解的詳細情況歸類建檔。通過調查,在177戶貧困戶中,有煙農35戶,全家在外打工6戶,僅留老人在家23戶,傷殘戶3戶,老年戶3戶。經統計,需要重點幫扶的困難戶共96戶354人,致貧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不足,同時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術和資金。通過走訪調查,確定了扶貧的重點對象,真正做到底數清、問題清。在走訪過程中,工作隊員積極宣傳黨的惠民政策,爭取村民對 “精準扶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3、明確職責,全員參與結對幫扶。按照市委政府“干部包戶(人)”的要求,結合貧困村的實際,建立了縣級領導干部包戶和一般干部包人責任制。我局縣級干部13人,幫扶13戶共計48人,一般干部206人,共計幫扶81戶306人,剩余貧困群眾由工作隊兜底幫扶。任務確定后,通過春節慰問、組織活動等方式,組織干部職工分批前往xx村,走訪、慰問、幫扶困難戶,為各戶脫貧致富出謀劃策。其中在20xx年春節前夕,局黨組成員以及二級單位負責人走訪慰問了該村老黨員和一批困難群眾,共計為該村177戶結對幫扶戶提供了價值1.2萬元的慰問品,同時為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學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學金,支持他們克服困難完成學業。
4、結合實際,幫助制定脫貧計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產業扶貧是村民徹底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經實地走訪,該村蜜蜂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有一定的產業基礎。目前有30余戶村民散養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術和龍頭企業帶動,蜜蜂養殖未能形成規模,產量也較低,多數蜂蜜養殖戶年收入只有100多元。該村地處高山,很適合獼猴桃生長,已有幾戶村民正在發展獼猴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畝獼猴桃基地,其中20畝已掛果,年收入超過10萬元。通過調查,后與村兩委溝通,決定以產業扶貧為主導,將蜂蜜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作為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予以重點扶持,做到戶戶有產業,人人能脫貧,同時聯系龍頭企業,幫助建立產業合作社,推行“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以產業扶貧徹底實現脫貧致富。為加快發展壯大獼猴桃產業,局主要領導專程赴全國最大的獼猴桃基地——陜西省眉縣考察獼猴桃標準化示范縣建設,了解獼猴桃的種植、加工、儲藏、銷售、發展前景等情況,幫助xx村制定了科學、詳細的獼猴桃產業發展計劃。每畝獼猴桃年產3000-5000斤,每斤2-3元,每戶種植3-5畝,可收入1-2萬元。力爭通過5年努力,該村獼猴桃發展至500畝,收入達到200萬元。為發展蜂蜜產業,我們先后5次到湖北神農蜂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調研,得知當前新的養蜂技術每箱年產50公斤左右蜂蜜約800-1000元,且在第二年1箱蜜蜂可分箱為3-4箱,第三年可分箱到十幾箱。1箱蜜蜂在第二年經分箱后年產值可達到3000-4000元,第三年分箱后的收入可達一、兩萬元。同時,該產業對勞動力要求不高,屬于“懶人”產業,老弱病殘均可發展。我們將了解到的信息及時該村兩委溝通,幫助該村成立了蜜蜂養殖合作社,與湖北神農蜂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爭取在2-3年將該村蜜蜂發展至1000箱,年收入達到80萬元。
5、籌措資金,啟動扶持產業發展。為加快xx村脫貧步伐,市質監局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年初,局黨組號召全局干部職工每人集資捐款400元,共募集到9萬多元啟動蜜蜂養殖產業,計劃為110戶困難村民每戶免費提供1箱蜜蜂。我局已與湖北神農蜂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由神農蜂語公司提供蜜蜂種群和技術指導,近期已有6箱蜜蜂送到村民手中。為改善該村醫療衛生條件和產業合作社的發展,局黨組計劃每年想辦法籌措一定的資金,支持該村“一中心三室”建設(黨員活動中心、產業合作社辦公室、衛生室、文化室)。目前已籌措10萬元資金,計劃為該村村民每戶提供1畝獼猴桃苗木,并聘請陜西眉縣的技術人員,定期為該村獼猴桃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6. 廣泛動員,邀請企業參與扶貧共建。扶貧是一項社會責任,我局積極動員企業參與共建,借助企業的資金、市場,幫助聯系村脫貧致富。經溝通,目前已有湖北世紀中遠集團、十堰福堰鋼鐵公司、葛洲壩公司十堰辦事處、湖北帕菲特工程機械公司、湖北神農蜂語公司、十堰海億魔芋食品公司以及市液化氣公司等8家企業愿意參與到xx村的扶貧工作中來。其中,湖北神農蜂語公司已先后2次派技術員前往xx村講解傳授蜜蜂養殖技術,葛洲壩公司十堰辦事處愿意為xx村移民搬遷工程免費提供水泥100噸。
1、村民素質不高。在扶貧開發之中,勞動力資源是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但xx村村民文化素質低,思想保守,給精準扶貧增加了難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經遷出村外,年輕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殘、小,勞動能力有限,無法有效參與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導致貧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資金投入不足。xx是極度貧困的村莊,需要建設的項目多,需要扶持的資金多。該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獼猴桃產業,200多畝土地流轉已經到位,但前期每畝近3000元基地建設費用成了門檻,村民缺乏資金投入,只能望地興嘆。目前政策扶貧資金有限,村民自籌資金無來源,幫建部門零基預算,也無資金投入。加之農業產業投入大、周期長,市場風險也很大,村民無法承擔投入成本,資金制約成為扶貧的最大障礙。
3、技術服務不夠。xx鎮黨委政府及xx村兩委十分重視產業發展,先后發展了煙葉、魔芋、獼猴桃、蜜蜂養殖、玄生種植等產業,只有煙葉公司技術服務到位,發展較好??蔁熑~種植面積900畝已基本飽和,無發展空間。其他產業發展水平仍然較低,村里曾大力發展中藥材——玄參,因村民缺乏種植技術,辛苦一年,收入不及成本,加之缺乏龍頭企業兜底,結果村民都放棄了玄參種植。村里還發展過蓮藕、核桃、魔芋等產業,但都是原始的粗放經營,廣種薄收,陷入停滯狀態,根本問題是缺乏技術指導。
4、聯動幫扶不力。xx村貧困面大,返貧率高,每年因災、因病、因學等原因當年返貧的人口居高不下。加上缺項目、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扶貧攻堅任務非常艱巨。目前市委政府安排我局和浙江海天建設集團共同幫扶xx村,我局也積極爭取其他8家企業從不同層面參與到xx村扶貧中來。但總體感覺是企業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市里統一安排的浙江海天建設集團至今還沒有實質性行動,社會聯動幫扶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單靠一個部門的力量難以完成艱巨的脫貧任務。
1、結對幫扶增強干部責任。今后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政府“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精準扶貧精神,扎實開展“雙包雙建雙帶雙促”活動,細化干部一對一幫扶的任務,強化干部責任。加強督導檢查,督促幫扶干部與包聯戶溝通聯系,有針對性地制定貧困戶脫貧計劃。建立考核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減貧項目精準,幫扶措施精準,幫扶效果明顯。
2、資金幫扶增添基礎設施。市質監局將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幫助xx村啟動 “一中心三室”建設,改善村兩委辦公條件,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積極爭取政策扶貧資金,協調相關單位,逐步解決xx道路交通、供水、供電、通信等設施問題,從根本上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
3、產業幫扶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貧困戶因地制宜地選擇產業,重點發展蜜蜂養殖和獼猴桃產業,幫助群眾連片規劃建設,著力優化品種,努力提升規?;?、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水平,盡快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在此基礎上引進企業拉升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質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幫助xx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發展壯大蜜蜂養殖產業。幫助發展獼猴桃產業,免費提供獼猴桃樹苗,力爭在明年春季推廣種植200畝。事先做好與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溝通合作,開辟獼猴桃銷售渠道。
4、聯動幫扶增進村企共建。結合xx村實際,引進符合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通過村企合作,互助互動,借助企業的技術、資金,壯大產業規模,拉長產業鏈,降低農民發展產業遇到的市場風險,實現互利共贏。計劃引進獼猴桃、魔芋、蜂蜜產業龍頭企業各一家,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合作社發揮作用。同時爭取市文明辦等有關部門,大力開展結對共建美麗鄉村和“兩創”(創文明新村、創“十星級文明戶”)活動,加快建設文明新村。
5、遷移幫扶增快脫貧進程。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以居住在高山、邊遠以及水電路不通、資源匱乏、災害頻繁、生存環境惡劣的貧困戶為重點,實行生態搬遷工程,解決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問題。目前該村已規劃兩個搬遷安置點,有18戶村民有搬遷意愿。通過搬遷讓村民集中居住,同時配套基礎設施,從根本上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6、教育幫扶謹防代際傳遞。積極開展“雨露計劃·金藍領”助學培訓,以貧困家庭“兩后生”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短期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為重點,鼓勵村民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貧困勞動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勞動力的能力素質,為扶貧攻堅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為防止出現因學返貧的情況出現,市質監局繼續對該村在校高中生和大學生進行助學幫扶,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增強致富能力,鞏固扶貧成果。
1、加大規劃統攬力度,提升精準扶貧效率。農業產業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一縣一業,一鄉一品的規?;N植、養殖和經營是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有效手段。雖然秦巴山區地形復雜、氣候各異,動植物品種多樣,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經營,但結合實際分片進行規劃,以幾個鄉鎮或幾個村為單元,明確產業方向,形成適度規模的“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還是切實可行的。如xx鎮周邊鄉鎮,或xx村及周邊幾個村,都發展彌猴桃,形成規模,集約化經營,這樣就可以降低生產、銷售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價值。因此,建議市級統籌指導,縣鄉科學規劃,分片區對產業發展、道路交通、村級公益設施進行規劃,以提高扶貧效率。
2、加大資金捆綁力度,提升整體發展能力。扶持資金數額決定扶貧計劃任務的落實,沒有資金投入,任何規劃、計劃都是空中樓閣。如果僅靠幫扶單位支持,難以完成艱巨的脫貧目標?,F在xx村到底能投入多少扶貧資金、項目資金,村集體和幫建單位都不清楚,計劃干多少事,心中沒底。建議根據市、縣扶貧規劃,將政策扶貧資金、有關項目資金等計劃下達到鄉、下達到村,加上幫建單位扶持資金、社會捐獻資金、村級組織自籌資金等,將所有資金捆綁使用,有計劃的謀劃、規劃,每年干幾件大事、實事。
3、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當產業扶貧項目確定之后,農民急需的是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可這些技術大多數幫建單位是無法提供的。當前xx村蜜蜂養殖、彌猴桃種植,需要培養幾戶技術帶頭人。建議市、縣牽頭,安排農業、林業、畜牧、科技等部門技術機構或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分門別類地組織在相應片區開展相關實用技術培訓,村級組織組織產業對口的農戶參加,以提高其創業能力和技術素質。
4、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提升模范帶動作用。貧困村的脫貧致富,村級組織,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及兩委班子成員發揮著關鍵作用。xx村黨支部書記明平濤堅決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帶領村民自力更生,新修公路,發展產業,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想徹底抓好精準扶貧工作,必須進一步加強村黨員干部和致富能人的培養、挖掘工作,力爭培養一批年青有為、敢想敢干、勇于開拓的黨員干部和致富能手,形成有凝聚力、有戰斗力的致富創業團隊,帶動貧困村脫貧致富。
5、建立綜合協調機制,形成扶貧幫建合力。精準扶貧涉及多個單位,如鄉鎮黨委政府、村級組織、幫建單位、幫建企業、產業合作社等,結構較為復雜,甚至各有各的想法和計劃。如果職責不清,任務不明,各自為陣,就會大大影響扶貧效率。建議建立和完善協調機制,明確主導單位和責任主體,分解具體任務,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會加速脫貧進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xx鎮村位于縣西南部,距縣城70公里,距集鎮7公里,屬省級貧困村。幾年來,在縣委政府和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關心下,暖棚、牧道、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工程陸續實施,牧民群眾的生產條件、生活水平、人均收入等都有了較大的改善,但貧困落后的面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改變,扶貧攻堅任重道遠,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全村共167戶,755人,4個聯牧小組,低保戶70戶144人,單親家庭18戶,殘疾人8名,五保戶8人,黨員10名,草場面積12.12萬畝,2015年牲畜年末存欄數為23085混合頭,其中牛17320頭、羊5162只、馬603匹。2009年實施的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參加牧民定居行動計劃104戶,因該村毗鄰黃河九曲第一灣4a及旅游景區,2010年被定為州首批“旅游精品村”。
(二)貧困現狀:該村現有絕對貧困戶27戶,占總戶數的16.1%,絕對貧困人口112人,占總人數的14.8%。在鎮“六村一社”中,村人均草場面積最小、人均牲口擁有數量最少、人均收入最低,身背債務無償還能力人員較多、無房戶數較多、無從業技能閑散青年較多、“等、靠、要”思想嚴重得過且過戶主較多,且是鎮轄區唯一一個無集體經濟村。
(一)生產資料嚴重匱乏。村人均草場擁有量為90畝左右,為藏哇、汾甲等草場較小村人均草場擁有量的一半,較嘎爾瑪、索格藏等畜牧大村更是相差甚遠,這對以養殖業為支柱產業的村是致命的,屬典型的先天性營養不良。
(二)公共基礎設施薄弱。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牧道需求量依然巨大,很多地方、很多時候牧場搬遷、產品輸出依然是人背馬馱,生產效益大打折扣;二是僅有16.3%的家庭擁有暖棚,三類畜越冬問題依然棘手;三是定居點基礎設施陳舊,成為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大障礙。因缺乏有效管理和后續維護資金缺乏,村安全飲水、電力保障、村內道路、公共廁所等公共基礎服務設施亟待改善,“精品旅游村”并沒有能夠成為村增收致富的法寶。
(四)因災因病致貧返貧。一是部分家庭經濟基礎薄弱,若遇雪、疫情等自然災害,抵御和承受風險能力偏弱;造成貧困或是返貧可能性極大;二是突遇重病,致使勞動力減少,高昂的醫療費用使牧民債臺高筑。
在走訪中,貧困戶提出了較多愿望,其中最主要、最懇切、最具代表性的愿望有3個。按照期望值高低進行排序,如下:
1.首要愿望是解決住房問題。貧困戶中無定居房家庭較多,即使是冬房也往往破敗不堪,他們最希望得到的幫助就是解決住房問題。
2.次要愿望是得到醫療救助。貧困戶中病重或因病舉債家庭較多,最希望在醫療方面得到關懷和幫助。
3.然后是生產就業方面的幫助。所有貧困戶家庭都存在生產就業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希望得到幫助。特別是無牲畜、缺少生產資料的家庭希望在就業方面給予支持,希望多創造就業崗位,解決就業難問題。
按照“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總要求,針對貧困情況、致貧原因、貧困戶愿望,結合實際,作如下打算:
(一)依托區域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拓寬增收致富渠道,壯大集體經濟。村緊鄰黃河九曲第一灣4a級旅游景區核心區,又緊挨景區公路,是觀“晨光幻影九曲夕照”、體驗藏家風情體驗的理想之地,區域優勢明顯。村民發展旅游產業、興辦合作社、壯大集體經濟愿望強烈?,F規劃建設民俗風情體驗寨,預計投資300萬元,其中,縣民宗局鄉村旅游發展資金100萬元,幸福美麗家園鞏固提升工程資金30萬元,村集體預投資20萬元,村民預籌資60萬元,資金缺口90萬元。
(二)積極爭取各類項目,提高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根據民情意愿收集情況,實施牧道、暖棚、安全飲水、危房改造等工程,大力提高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三)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針對貧困戶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貧和悲觀失望等思想觀念,有針對性地解決思想觀念上的問題。使貧困戶開闊了視野,增強自立意識和脫貧信心,激活了他們的內在動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途中充分發揮牧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
(四)培養技能,提供崗位,解決閑散青年就業。草場小,牲畜少致使村閑散青年較多,這部分人,就業技能欠缺,不善于學習,就業無門。對此,針對實際情況,安排各種就業技能培訓,提高就業技能,同時,通過結對轄區大型企業,擴大公益性崗位編制,爭取就業崗位。
(五)解決村文化場所問題。興建文體活動室、文體活動廣場、農家文化大院和農家書屋,慢慢實現通訊、網絡覆蓋。
為打好扶貧攻堅戰,因地制宜制定特補乃吾村扶貧計劃,按時完成脫貧任務,第一書記帶隊對特補乃吾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情況如下:
一、xx村基本概況
特補乃吾村系全縣重點貧困村,平均海拔2200米,幅員面積9.6平方公里。轄6個小組、227戶、1021人。耕地面積825畝,人均耕地面積0.8畝。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馬鈴薯、蕎麥、烤煙等,養殖豬、牛、養、雞等牲畜,以農業為主的典型彝族聚居村。20xx年全村地區生產總值416萬元,人均純收入4638元。20xx年,在扶貧建檔立卡工作中,精準識別出54戶貧困戶,貧困人口178人。xx村生產、生活存在的特殊困難和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礎設施落后。一是交通難。轄區6個村民小組至今還有1個組沒有通路,有2個組還是泥土路,沒有實施道路硬化,道路狹長陡峭,雨天路滑,只允許摩托車通過,給村民運輸農副產品和出行帶來不便。二是飲水難。全村還是100戶,450人飲水難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水質差,沒能夠用得上清潔衛生的自來水。三是人居環境條件差。村里大部分貧困戶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抗震能力差,家中缺乏基本的生活物品,村中衛生條件差,垃圾亂丟,居住環境不容樂觀。
(二)經濟發展滯后。產業機構單一,生產技術落后,村里沒有集體經濟,村民主要以種植玉米,馬鈴薯,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烤煙為主,部分村民發展養殖業,但形成不了規模。引入了核桃產業,還沒有形成規模。種養科技含量低,產出效益低,缺乏技術指導,沒有致富帶頭人。
(三)貧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質低,自我發展能力不強。貧困人口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產生、生活方式落后,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勇于致富的勁頭。文化生活貧乏,生活只限于填飽肚子,生活質量不高。
(四)衛生設施及設備配置欠缺,疾病防控能力差,看病就醫難。村上沒有村衛生室,村醫生集中在鄉衛生院看病,鄉衛生院設備簡陋,藥品不足,人手不夠,缺乏技術,只能看一些小病,難以滿足村民的需求。
二、導致貧困村貧困的原因
(一)自然環境原因。xx村屬于高二半山,海拔高,人均耕地不足,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后,通訊缺乏,信息閉塞,生產和生活條件差。
(二)自身原因。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后。人口素質還偏低,思想保守,對新思想、新事物的認識和接受慢,生活要求低,局限在吃飽階段,存在“等、靠、要”思想。
農村經濟收入主要靠零星種養和外出務工。
三、解決貧困村現狀的對策
(一)產業扶貧。按照現代農業發展理念和“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壯大烤煙產業、培育核桃產業、開發勞務產業、鞏固畜牧產業,通過五大產業支撐,實現產村相融,壯大村民實體經濟。
(二)基礎設施扶貧。突破交通制約瓶頸,大力發展交通建設。新建和改擴建農村村民住房,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解決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信息網絡工程。
(三)教育扶貧。落實“三免一補”政策、控輟保學“六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
(四)衛生扶貧。提升鄉中心衛生院的醫療服務功能,加大重點疾病預防和艾滋病防治工作,解決村民看病難的問題。
(五)生態扶貧。抓住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兩大工程,積極實施林果、核桃產業,打造生態新村。
根據《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舉全省之力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意見》和《云南省領導干部“轉作風下基層析民情奔小康”遍訪貧困村貧困戶試行辦法》要求,__縣委于6 月26日召開了十二屆四十次擴大會議,專題研究扶貧工作,為進一步摸清我縣貧困狀況,深入分析致貧原因、找準脫貧思路,縣委、縣政府決定對全縣貧困狀況進行一次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由縣掛鉤處級領導、縣掛鉤扶貧單位、新農村指導員組織各掛鉤聯系的鎮村干部深入村、社、農戶開展了全縣扶貧摸底調查工作?,F結合各鄉鎮調研組的調研情況綜合報告如下:
根據本次摸底調查統計,我縣貧困人口總數為24768戶96118人(超出國家統計局云南調查總隊分解下達給__縣總數80135人的19.95%,超出凈人數15983人)。其中:需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的貧困人口有14557戶56055人,占總數的58%;需移民搬遷安置的貧困人口有5311戶 21063人,占總數的22%;需低保政策兜底的貧困人口有3850戶15000人,占總數的15%;需醫療救助扶持的貧困人口有1050戶4000人,占總數的5%。目前,全縣貧困狀況還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貧困人口多、分布廣、程度深。全縣貧困人口總量為24768戶96118人,占全縣30.82萬農業人口的31%,80%以上的貧困人口分布在高寒偏遠山區、深山石山區等重點貧困村,也是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20%的貧困人口分布在非重點村。全縣現有住房困難戶18814戶,其中破爛茅草房 20xx戶,喪失生存條件的有1725戶5304人。
(二)致貧原因多種多樣。全縣貧困戶致貧原因主要有:因病致貧、因學致貧、因殘致貧、因災致貧、缺生產資金、缺致富辦法、缺技術、缺勞動力、缺水、交通不便、用電困難、通訊及社會事業落后等13類。其中,因病致貧1558戶、因缺生產資金致貧8237戶、因缺技術致貧6679戶、因缺少勞動力致貧 1642戶、因交通不便致貧5412戶、因學致貧1101戶、因災致貧183戶、因缺水致貧992戶、因殘致貧202戶、因缺致富辦法5307戶。致貧原因比重較大的為因缺資金、缺技術、缺致富辦法、交通不便,占總人數的80.84%。
(三)貧困農戶收不抵支、增收困難。全縣貧困人口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外出務工和從事傳統農業生產。全縣現有喪失勞動力和無勞動力的貧困戶共1642戶,這部分農戶基本無任何收入來源。同時,由于貧困人口素質低、文化落后、觀念保守、自我謀生發展能力低,“等、靠、要”思想嚴重,致使脫貧無門路、無條件、無能力,只能靠天吃飯,加之產業單一,更無力發展其他經濟作物,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且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貧困農戶增收根本無從談起,甚至會加深貧困程度,返貧率反而有增無減。此外,因勞動技能低,貧困人口中有近90%的外出務工多選擇在建筑工地、礦廠等生產一線,不僅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而且工資相對較低、務工渠道更窄,收入也極為有限,增收脫貧十分困難。
(四)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滯后。數據顯示,全縣用電困難的貧困戶有680戶,農村中住危房的農戶有20894戶,占總量的25%;飲水不便的農戶有 14812戶,占總量的18%。全縣還有不通公路的村民小組286個,通路不通車的村民小組930個,由于交通基礎設施落后,村組之間道路不暢通,嚴重影響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步伐。
(五)貧困村產業發展滯后、集體經濟貧瘠。全縣55個貧困村普遍地處邊遠山區,基礎條件差,交通不便,自然環境惡劣,無集體經濟和主導支柱產業,專業合作社帶動不明顯,發展的產業也存在“小、散、亂”等特點,品種繁多,零星分散,不成規模,質量不高,加上產地遠離集鎮,運輸成本高,很難進入市場,即便實現銷售,其產品附加值也很低,經濟效益不明顯。同時,由于農民缺乏創新意識,想發展但苦于無門路,不知道該發展什么、怎樣發展,即使在政府扶持下發展了產業,但沒有龍頭企業帶動,造成“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經營格局無法形成,使得產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政府一旦取消扶持,產業也就隨之消失。出現“年年扶持產業,年年不見產業”的怪象,農民看不見增收前景,產業也壯大不起來,集體經濟收入更是基本為零。
(六)公共服務不足、社會保障有限。調查顯示,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因災、因學、因缺技術的共有9540戶,占總量的38.52%。由于衛生醫療保障、社會救助能力不足,致使貧困人口看病難、上學難、獲得救助、減免和技能培訓更是難上加難,如此惡性循環,只會造成貧困的代際相傳和擴大蔓延,出現“原本貧困的人會越來越貧窮”的情形。
(七)重視不夠、人員不整、經費缺乏。全縣扶貧開發工作形勢依然嚴峻,任務十分艱巨,要確保到20xx年與全省同步實現小康目標,需要全縣、全社會更加重視扶貧、關注扶貧、共同參與扶貧。目前,由于縣、鄉兩級扶貧辦工作人員較少,尤其鄉鎮扶貧辦人員大多為事業人員且身兼多職,流動性較強,其工作業績既不能參與評職稱,又不能享受其他方面待遇,工作情緒受到影響,導致隊伍難以穩定。同時,因鄉鎮財政困難,人員經費得不到充分保障,致使扶貧工作開展力度不夠,個別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工作積極性也不高。
(一)精準識別難。一是受建檔立卡對貧困對象總數控制的要求,貧困對象統計工作難度大,情況復雜。我縣的實際情況是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廣、因災因病返貧對象較多,出現“僧多粥少”現象。二是貧困戶真實的收入難以概定,沒有一個嚴格的統計方法來衡量誰才是真正的貧困戶,造成少數較富裕戶被納入,還有部分真正的貧困戶沒有被納入。三是一些地方未嚴格執行貧困人員認定標準和評選程序,貧困人口、貧困戶的確定多由村干部決定,村民沒有太多的話語權,“關系戶”、“人情戶”依然存在。
(二)精準實施難。一是精準扶貧工作量大、任務重、質量要求高,運行機制也不夠成熟,精準扶貧尚處于政策銜接期、機制轉軌期,扶貧干部、鄉村干部對精準扶貧政策把握不準,思想上有為難情緒。二是鄉村干部工作積極性差,能力素質有待提高。過去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是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鄉村在組織實施過程中有 “油水”,現在實施精準扶貧一改過去“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要求項目要到村到戶到人到產業,鄉村無利可圖,工作熱情減退。同時,部分村干部對精準扶貧的概念認識還把握不清,在政策宣傳層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扶貧政策講的不詳不透、宣傳也不到位,在組織實施上也欠周密嚴謹。三是扶貧資金整合難度大?,F有財政扶貧資金遠遠不能滿足整村推進、易地搬遷、信貸扶貧等項目的資金需求,資金缺口較大。而部門資金都有各自考量和使用要求,整合使用資金難度大。同時,在整合有關涉農資金項目時,一些部門認為扶貧只是扶貧辦的事,存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現象。四是扶貧組織機構不健全,人員不足,地位不高??h扶貧辦現有工作人員不足,人員老化、結構不合理,處于“小牛拉大車”現狀,部分鄉鎮和部門對扶貧開發不重視、不關注,分管扶貧工作領導對業務把握不清,政策不熟,對本地方情況不明,扶貧人員不能專職專干,部分鄉鎮扶貧辦業務人員更換頻繁,嚴重影響精準扶貧的實施開展。五是財政預算無法充分保障扶貧開發工作經費。當前,全縣扶貧開發工作進入全面攻堅期,工作任務量成倍增加,鄉鎮是扶貧開發工作責任主體,而鄉鎮沒有扶貧工作經費和項目管理費,致使工作難落實、難推進。
(三)精準到戶難。一是“一戶一策”實施難。在實施精準幫扶過程中,雖對每戶貧困戶制定了“一對一”的幫扶措施,但部分貧困戶家庭青壯年、明白人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在實施規劃扶持項目中出現勞動力緊缺和種植項目后期管護難到位的現象。二是市場變幻莫測導致難以培育扶貧主導產業。受當前經濟大環境影響,市場風云變幻莫測,一些農產品、畜產品價格呈現不穩定、階梯式變化,農民難以摸清市場規律,無法規避市場風險,就算產業搞起來了,但終因市場因素而半途而廢,一直也未形成有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即使一村一戶搞了一品一業,但由于市場發育不良,有的甚至遠離市場,造成產品滯銷,農民怨聲載道。三是龍頭企業帶動力弱??h域涉農龍頭企業較少,龍頭企業對產業發展的帶動輻射作用不明顯,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多是空殼子、空架子,吸納帶動貧困戶作用不明顯。四是部分貧困戶發展意識差,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落后,“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嚴重,凡事都等國家和社會的救助。甚至有些貧困戶不以貧困為恥,反以貧困為榮,感覺戴上了貧困戶的帽子就可以享受國家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心理上存在“被扶持的優越感”。也有些貧困戶有擺脫貧困的愿望,但由于思路不明,觀念不清,缺失資金,缺少引導,盲目發展,導致失敗,最終失去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勇氣。
(四)精準幫扶難。我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廣。全縣所有黨員干部和單位部門要掛鉤幫扶9.6萬貧困人口,平均每名干部就要幫扶2戶貧困戶以上,駐村干部和村干部也要幫扶多位貧困戶。很多機構較小的單位和部門也相應安排掛鉤聯系1個村,由于機構小、單位干部職工也少,任務相對也更重。全縣一個村就有貧困戶幾十戶、甚至是上百戶,縣、鄉干部按照縣領導每人包聯3戶,縣直領導班子成員每人包聯2戶,縣直一般干部職工每人包聯1戶的幫扶要求進行幫扶,結對幫扶剩余的全由村干部幫扶,大部分村干部每人包聯8戶以上。由于精力有限,導致幫扶效果不明顯,實施幫扶被動應付,甚至不少單位把扶貧幫扶按照民政救濟來做,搞搞看望慰問、發發油米紅包就算幫扶,流于形式,沒有起到開發式扶貧幫扶應有的作用。
(一)瞄準貧困對象,切實做到“扶真貧”。
一是及時更新完善建檔立卡數據庫。建立脫貧退出和返貧納入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對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及時更換,應該納入而沒有納入的要及時加進來。二是對五保戶、低保戶和無發展潛力的對象,與民政部門做好有效銜接,納入民政保障。三是對具備條件容易脫貧的對象,要優先納入脫貧計劃,讓其早日脫貧。四是對貧困戶致貧原因進行分類,因戶制宜研究實施“四個一批”的精準扶貧行動計劃,即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移民搬遷安置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過醫療救助扶持一批。這樣采取針對性的扶持措施,調集有限的資源,讓貧困戶得到有力扶持,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脫貧。
(二)記準扶貧理念,切實做到“真扶貧”。
牢固樹立“一切為了貧困群眾”的扶貧理念,帶著真實感情“真扶貧”。一是落實“第一責任”。 黨政一把手要當好扶貧開發工作第一責任人,把扶貧工作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要強化扶貧開發工作領導責任制,落實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堅持以片為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切實做好政策制定、項目規劃、資金籌備、人力調配、檢查指導等工作。二是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打破以往的政績觀,少一點錦上添花,多一點雪中送炭。要把扶貧工作的主戰場轉移到邊遠高寒落后的山上。要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和獎懲激勵機制,加大對鄉鎮、縣直單位黨政一把手履行扶貧責任制的考核問責力度,每年對扶貧開發成效進行考核問效,對工作開展不力的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實行問責機制。三是加強扶貧隊伍建設。配強配優縣鄉扶貧隊伍,增加人員編制,保證扶貧干部能夠專職專干,隊伍穩定。四是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抓好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因村選派第一書記到村任職,鼓勵和選派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愿意為群眾服務的優秀年輕干部到貧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
(三)選準致富路徑,切實做到“真脫貧”。
脫貧致富具有復雜性和長期性,必須要選準致富路徑,變輸血為造血,否則會出現“一邊扶貧、一邊反彈”現象。一是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要充分結合貧困村實際,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資源配置,選擇適合本地條件,有優勢、有特色的產業和產品作為發展的方向和重點,積極引導貧困戶規模發展,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培育出貧困戶增收項目。二是培育市場主體,發展產業要與市場銜接。通過采取“企業+基地+農戶”和“ 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模式,因地制宜的幫扶貧困村和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產業大戶和專業合作組織要發揮示范帶頭作用,主動引導貧困戶加入發展生產,走共同富裕道路。三是發揮貧困戶主體作用,激發貧困戶致富愿望,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要建立惠農政策激勵機制,實行以獎代補,鼓勵貧困戶發展生產。四是將片區開發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打破行業部門限制,進行扶貧資源的大整合、大規劃,在片區范圍內針對不同的貧困特征和不同的制約因素,從“點、線、面”不同層級立體解決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的整體發展問題,使最貧困的人群既能夠分享到精準扶貧開發的資源,又能夠從片區扶貧開發及區域經濟發展中受益,真正實現集中各方力量,徹底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和貧困村公共基礎設施環境。
(四)精準幫扶責任,切實做到“真落實”。
落實精準幫扶責任就是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要根據包村、包戶任務,因村制宜、因戶制宜、因人施策。一是明確幫扶責任。各級幫扶單位要將駐村幫扶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并積極為掛鉤幫扶的貧困村脫貧致富出謀劃策辦實事;要加強對社會扶貧力量的動員、整合和配置,使各種社會扶貧力量能夠發揮出自身的優勢與特點,形成共同推動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合力。一方面要選派農村工作經驗豐富,能力強的干部組成駐村工作隊參與指導貧困村扶貧各項工作,尤其是產業培植上,另一方面要做好督促監察工作,在做好幫扶工作的同時,負責監督所幫扶村的資金落實及項目實施情況,監督項目實施進程和質量。二是加強情感幫扶,駐村幫扶黨員干部要積極走村入戶與貧困群眾交心談心,利用報紙、廣播、電視、政務公開欄,宣傳政策,了解貧困群眾的思想,積極鼓勵其增強信心,幫助其樹立自信,克服消極的思想情緒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引導貧困戶自力更生,勤勞致富。三是形成幫扶合力。要積極扶持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的專業合作社、產業大戶和致富帶頭人,鼓勵其帶領貧困戶共同發展產業,要在稅收減免、扶貧貼息等政策上給予優惠,以形成貧困戶增收、企業增效互惠互利的雙贏機制。要改革農村信貸體制,建立扶貧信貸制度,加強對資金短缺貧困農戶發展產業的支持和幫助。要加大科技扶貧、智力扶貧、文化扶貧的力度,建立健全技術扶持體系,用足用好農業科技人員到村到戶進行現場技術培訓指導,不斷加強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提高貧困農戶的綜合素質,保證貧困戶戶均有1名熟練掌握和應用先進農業技術,充分顯現出科技扶貧在脫貧致富中的重要性。同時,社會各界幫扶資源也要向貧困村、貧困對象聚集,要引導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形成精準扶貧的最大合力,確保到20xx年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通過開展此次全面摸底調查,徹底摸清了我縣貧困人口現狀,也有效掌握了全縣扶貧開發工作面臨的形勢,為今后扶貧工作指明了方向。下步,全縣將以實現貧困行政村“四通四有”、特困自然村“五通一有”、貧困戶“十有一保障”為目標,以__縣貧困村扶貧行動計劃為抓手,扎實苦干、合力攻堅,確保到20xx年完成減貧脫帽,與全省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具體按照提出的“四個一批”精準脫貧總體思路,即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移民搬遷安置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過醫療救助扶持一批。
(一)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實現貧困人口脫貧14557戶56055人。計劃從20xx年至20xx年分年度實施產業扶持增收和勞動力就業引導培訓,逐年逐批完成全縣14557戶56055人的脫貧任務。各鄉鎮要將符合此類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其中,通過扶持、引導貧困戶勞動力發展種養產業,并配套建設好水利、道路、電力等公共基礎實施,充分實現貧困戶穩定創業、就業,達到增收脫貧。
(二)移民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移民搬遷安置實現貧困人口脫貧5311戶21063人。計劃從20xx年至20xx年分年度采取易地扶貧搬遷、移民搬遷安置等措施,逐年逐批完成全縣生存條件惡劣的5311戶21063人的搬遷安置及脫貧任務。各鄉鎮要將現仍居住在高寒、偏遠及生存環境惡劣復雜、不適宜發展生產的貧困人口納入其中,通過實施移民搬遷集中安置,徹底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同時在安置地分配新的土地給搬遷戶發展生產或是轉移就業,確保貧困戶搬得來、住得下、能脫貧。
(三)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實現貧困人口脫貧3850戶15000人。計劃從20xx年至20xx年分年度對無勞動能力及缺乏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施低保政策兜底全覆蓋,逐年逐批完成全縣殘、孤貧困人口3850戶15000人的減貧任務。各鄉鎮要將因災、因禍、因病等原因而致殘并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納入其中,通過給予低保救助,保障貧困戶生活,緩解其困難,逐步減輕其貧困程度。
(四)醫療救助扶持一批。通過醫療救助扶持實現貧困人口脫貧1050戶4000人。計劃從20xx年至20xx年分年度對因病、因災、因學致貧、返貧的貧困戶,采取醫療減免補助、社會救助、助學幫扶等措施,逐年逐批完成全縣病患貧困人口1050戶4000人的減貧任務。各鄉鎮要將因病、因災、因學致貧的貧困人口納入其中,通過實施醫療救助扶持,減輕貧困人口醫療負擔,解決貧困戶看病難、治病更難的問題。同時,實施社會救助、助學幫扶,對因災、因學致貧的貧困人口進行生活救助和助學幫扶,緩解其實際困難,阻止其再次返貧,從而鞏固扶貧成效。
為深入細致了解扶貧村現狀,明確下一步工作方向,5月16日,我們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到xx鎮xx村開展扶貧調研工作。通過召開村干部、村小組長座談會,走訪農戶了解貧困現狀,廣泛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和建議,形成了此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xx村共有4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347戶,1318人,其中貧困農戶71戶328人,低保戶44戶70人。全村耕地面積1159畝,人均耕地0.88畝,農業生產主要以從事水稻種植為了美麗鄉村建設,空心村現象嚴重;其村主干道交通已有改善,但村內道路大多還沒有硬化,影響出行;沒有公共休閑場所,村前屋后到處是大片垃圾,農村臟亂差現象嚴重影響居住環境和村民生活水平;農田田園化程度低,農田水利設施落后,山塘水庫蓄水量小,水坡水渠經年未修,嚴重影響農田灌溉。
三是務農人員素質較差。青壯勞力大多外出務工,該村從事種農事生產的務農人都是老人,且初中以下和文盲、半文盲占相當比率,思想封閉、安于現狀,只能選擇勞動力程度不高的水稻等農作物,依靠僅有的土地和國家的扶助政策生活。村級組織缺乏能力組織村民合力發展,大量勞動力外流,造成特色產業難以規模和產業化。外出務工人員由于技能水平低,就業途徑少,門路窄等原因,收入水平也不高。
四是致貧因素多。主要是因病、因殘、因學、因災、缺技術等致貧,但該村有近60%的貧困戶是因病、因殘致貧返貧。因病因殘造成勞動力的喪失或要承擔巨額的醫藥費用,大多數家庭入不敷出,形成疾病和貧窮的.惡性循環,因病致貧已成為農村一個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
五是扶貧對象的確定存在漏洞。從反饋的情況看,大多數已建卡的貧困戶都有住房,甚至是近幾年才建的新房,條件尚可。但有些家庭確實有困難,確實貧困的農戶并沒有確定為扶貧戶。
二、扶貧工作思路及對策。
一是強化科技培訓提高技能。建立長期的培訓機制,采用扶貧先扶智的辦法,加大對農民群眾種植和養殖技術等適用技術的培訓力度,使農戶都能掌握1-2項適用技術,對科技致富能人給予政策扶持,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二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消除泥濘道路,解決農民出行難;加大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完善垃圾處理機制,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加大教育、衛生建設力度,改善農村教育衛生條件。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扶貧工作,始終堅持以扶貧開發統攬農村工作全局,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有關扶貧政策措施,并及時印發了《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略發〔2017〕7號),聚焦精準扶貧,著力行業扶貧,推進社會扶貧,促使全縣貧困面貌持續改善,扶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農村貧困人口逐年減少。通過實施脫貧目標到村到戶、扶貧項目到村到戶、幫扶措施到村到戶、財政扶貧資金直補到戶、干部駐村幫扶到戶五大精準扶貧措施,使全縣貧困人口由2010年的7.58萬人減少到的4.78萬人,年均下降12.5%,2.8萬個低收入貧困人口基本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0年底的53%下降到33.9%。
(二)貧困戶收入水平穩步提高。全縣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2850元,較上年增加400元、增長16.3%。支出方面,貧困戶在文化教育娛樂、交通通訊、家庭設備用品方面的消費增幅均在80%以上,生產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三)產業扶持力度持續加大。,全縣投放產業扶貧貸款785.82萬元,貼息55萬元,扶持496戶貧困戶發展產業;41個村級扶貧互助資金協會資本金超過了1000萬元,借款率75%,回收率95%。橫現河省級產業扶貧園區建設穩步實施,已完成投資98%,扶持帶動貧困戶332戶,占計劃350戶的95%;兩流水村貧困人口創業示范試點項目和互助資金創新試點項目全面啟動。
(四)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堅持整體推進、連片開發、集中攻堅扶貧開發工作思路,通過大力實施扶貧整村推進連片開發、陜南移民搬遷、農業綜合開發、產業扶貧、科技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等七項工程,使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社會各項事業不斷發展。,全縣實施秦巴片區扶貧規劃項目完成總投資12.11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項目投資3.01億元,產業項目投資1.87億元,民生項目投資3.61億元,公共服務項目投資1.04億元,能力建設項目投資302萬元。
一年來,盡管我縣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我縣貧困人口基數大,精準扶貧工作啟動時間短(剛剛實施一年),因此,在工作推進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及困難:
(一)農村情況錯綜復雜,增加了精準識別難度。當前,除絕對貧困人口和低保戶、五保戶易識別外,大多數群眾很難準確確定是否貧困。一是貧困戶識別過程缺乏剛性標準,部分村干部對精準扶貧政策把握不準,扶貧對象難以界定。加之貧困人口和貧困戶多由村干部決定,一些地方未嚴格執行貧困人員認定標準和評選程序,在確定貧困戶時存在關系戶、人情戶等現象;二是部分村干部只熱衷于爭取和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精準扶貧工作不重視,在貧困戶建檔立卡時有走過場現象,且縣、鎮包村干部也沒有進行認真核實,導致精準扶貧數據不精準;三是貧困戶真實的收入難以概定,沒有一個嚴格的統計方法來衡量。在入戶調查過程中,部分農戶不講實話,不如實填報收入情況,造成少數較富裕戶被納入貧困戶系統,還有部分真正的貧困戶沒有被納入進來;四是存在因病、因學、因災返貧的現象,很難精準界定。
(二)貧困戶主觀脫貧意識差,發展意識不強。一是多數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觀念陳舊落后,依然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安于現狀,沒有發展動力;二是部分貧困戶不愿積極就業,不謀求發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國家救助,等、靠、要依賴思想嚴重;三是受自然條件限制和農產品、畜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等因素影響,部分貧困戶主動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不高。
(三)針對性不強,產業扶貧效果不明顯。我縣過去注重整鄉整村連片推進扶貧工作,按照一村一品進行項目規劃并組織實施,但在精準扶貧到戶實施過程中,由于各戶的情況和產業發展需求不同,基層政府在引導方面沒有針對一戶一策、因戶制宜、因地制宜,造成個別農戶對扶持項目不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產業項目推進落實困難。同時,縣域涉農龍頭企業較少,龍頭企業對產業發展的帶動輻射作用不明顯,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多是空架子,吸納帶動貧困戶作用不明顯。
(四)資金投入滯后,到戶產業實施難。精準扶貧的重點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上,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我縣目前在精準扶貧資金的使用上還相對滯后。一是全縣有16個貧困村被列為十二五整村推進貧困村建設項目村,這些村都有80-100萬扶持資金,其中70%的資金重點用于發展增收產業,但由于缺智力、缺勞力、缺技術的貧困戶無能力發展增收項目,導致這些項目村的產業扶持資金閑置花不出去,沒有真正發揮出扶貧資金的最大效益;二是產業扶持資金額度較小。在調查走訪過程中,農戶反映每戶最高專項扶持資金限額5000元,帶動不了增收產業的發展和產業規模的擴大。如:一戶按發展100窩豬苓計算,農戶需要投資9000余元(不包括原材料和人工費),對于貧困家庭來說,一次性投資成本過高,導致到戶產業難以實施;三是全縣仍有80個貧困村沒有安排產業扶持項目,這些村的部分貧困戶想發展產業卻沒有項目支持和資金的投入,致使扶貧工作推進緩慢。
精準扶貧工作事關全局,意義重大。要抓好這項工作,必須從長遠考慮、從現實出發,上下聯動、統籌推進,瞄準貧困、精準發力,確保我縣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一)加強政策宣傳,精準識別到位。一是建議進一步加強對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各項政策和《陜西省扶貧開發條例》的宣傳,使各級領導干部和部門更加重視扶貧工作,依法抓好扶貧,促使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扶貧,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扶貧的良好氛圍;二是建議進一步加強對精準扶貧工作政策措施、目的要求的再宣傳、再動員,充分發動貧困群眾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基層干部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三是建議對貧困戶實行動態管理。要研究吃透上級扶貧政策,切實做好貧困人口信息管理工作,準確掌握貧困現狀,加快制定貧困戶動態管理辦法,使扶貧對象進退有章可循,為精準扶貧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二)因村因戶制宜,完善扶貧發展規劃。圍繞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目標,對貧困村、貧困戶全面摸底歸類、建檔立卡,精準幫扶到村到戶。一是建議根據建檔立卡數據分析,對貧困戶的貧困原因進行分類,因村、因戶制宜研究制定精準扶貧計劃,因人實施??赏ㄟ^扶持生產和就業,移民搬遷安置,低保政策,醫療救助等方式,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脫貧;二是建議加強與民政部門的有效銜接,對因智、因病、因殘的特困戶或五保戶以及無發展潛力的對象,納入惠民政策予以保障;三是建議對具備條件容易脫貧的對象,要優先納入脫貧計劃,制定相關扶持措施,讓其早日脫貧。
(三)加大產業扶貧,緩解貧困戶的資金壓力。產業發展是貧困村脫貧致富的根本所在。一是建議大力培育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產業大戶、專業合作社等市場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要引導、督促龍頭企業履行幫扶義務,采取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模式,因地制宜的幫扶重點村和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產業大戶和專業合作組織要發揮示范帶頭作用,主動結對包聯貧困戶發展生產。對積極扶持貧困戶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產業大戶要在稅收減免、扶貧貼息等政策上給予優惠,以形成貧困戶增收、企業增效互惠互利的雙贏機制;二是建議進一步加大項目資金整合力度,確保各類涉農資金向貧困村傾斜;三是建議注重激發群眾自我脫貧意識,鼓勵實施多元項目發展脫貧,縣、鎮可以籌集一定的資金,制定相應的產業發展扶持政策。
(四)整合項目資源,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一是建議對各貧困村確需解決的基礎建設項目由縣職能部門統一規劃,編報項目進行上報,分輕重緩急逐步實施;二是建議縣財政每年捆綁、調劑一定的資金用于貧困村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同時,項目和資金主管部門要嚴格項目和資金審批,嚴格監管,防止重復投資和資金浪費。
(五)加大考核力度,嚴格落實責任。一是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各鎮和縣直部門黨政一把手履行扶貧責任制的考核問責力度,適當提高扶貧開發在年終考核分值上的比重,切實把扶貧開發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同時,還要切實發揮好各駐村工作組和村第一書記的作用,指導、協助各村搞好精準扶貧;二是建議縣扶貧辦加強對各鎮扶貧工作的指導和扶貧專干的培訓、考核,確保扶貧專干能夠全面掌握相關政策,專事專干,指導各村開展好扶貧工作;三是建議由監察局牽頭,發改、財政、審計以及兩辦督查室等部門參與成立相應的監督工作組,加強對扶貧工作督查和扶貧資金監管,確保精準扶貧工作盡快見實效。
根據市政協工作安排,由xx縣政協經科委牽頭,對我縣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我縣屬于秦巴連片扶貧開發區,是592個國定貧困縣之一。全縣現有貧困村158個,占全縣總村數的75.3%;現有貧困人口11.45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2.7%。新一輪扶貧攻堅工作啟動以來,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各項安排部署,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要求,狠抓精準對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通過機制創新全力破解扶貧攻堅難題,全縣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第一組長,縣長任組長,縣委、縣政府聯系分管領導分別任副組長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關于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從xx年起,每年完成貧困人口脫貧1。5萬人以上的目標任務。相繼印發了《xx縣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xx縣扶貧開發工作考核辦法》、《xx縣選派干部進駐貧困村開展扶貧工作實施方案》、《xx縣創新社會參與機制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實施方案》、《xx縣各鎮、部門扶貧開發年度考核實施細則》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導規范全縣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
根據中省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有關要求,按照縣為單位、規??刂?、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和選準對象、找準原因、定準類別的要求,逐村逐戶開展貧困狀況調查摸底,全面掌握貧困村、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并建檔立卡,為實現精準扶貧工作奠定基礎??h上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扶貧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扶貧信息監測中心。在貧困戶識別過程中,我縣探索推行的“戶申請、組評議、村審查、鎮審核、縣審定”和“實地核實、到村到戶,嚴格程序、群眾評議,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和省市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目前,我縣已全面完成158個貧困村、11.45萬貧困對象識別和信息錄入工作,為精準監測、精準施策、精準脫貧奠定了基礎。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精準扶貧項目整合工作,捆綁涉農項目資金,集中用于精準扶貧。我縣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則和“鄉鎮申報、部門踏核、縣上研定”的要求,由縣扶貧局牽頭匯總整理各鎮貧困村急需實施的項目,分類反饋到相關部門進行現場核查,初步確定年度擬實施的項目和投資額度,經縣政府審定后由縣發改局、扶貧局和相關部門下達項目計劃,有效提高了項目資金使用的精準度。截止目前,全縣共整合縣發改、國土、住建、交通、教育、農業、林業、水利、扶貧、電力、通訊等部門資金1。79億元,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1、完善規劃體系。為確保實現每年1.5萬人以上貧困戶脫貧目標,按照“五結合、四到位”的要求(堅持扶貧開發與城鄉一體化相結合,區域發展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整村推進與到村到戶相結合,產業扶貧、移民搬遷與教育扶貧相結合,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相結合;堅持增收項目到村到戶,扶貧資金到村到戶,幫扶措施到村到戶,幫扶責任到干部人頭),以解決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瓶頸問題為突破口,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城鎮一體化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建立了系統完善的縣、鎮、村扶貧規劃體系,確保扶貧規劃與其他專項發展規劃協調統一。同時,以戶為基礎、項目為支撐、移民搬遷安置為核心、產業發展和就業增收為重點,為貧困戶逐一制定符合村情戶情實際的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切實做到一村一策、一戶一法。
2、加快貧困戶搬遷??h政府下發了《關于做好重點解決危居貧困戶搬遷工作的通知》,明確在三年扶貧期間,必須徹底完成71個貧困村的危困戶搬遷任務。為切實解決貧困戶搬遷資金難的問題,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與縣農商銀行積極合作,開展了危居貧困戶搬遷貸款工作,建立金融扶貧產業貸款風險基金,擴大金融扶持產業信貸規模,確保xx年底前所有危居貧困戶一戶不少的搬入新居。
3、推動產業發展。突出富硒特色產業開發,重點抓好茶芋藥果菜(茶葉、魔芋、中藥材、特色林果、富硒蔬菜)和豬牛羊雞魚(黑豬、黃牛、白山羊、烏骨雞、富硒魚)五大特色養殖業,并將特色產業與旅游扶貧、電商扶貧相結合,延伸特色產業鏈,依托特色種養業,積極發展農村小型加工業,大力發展旅游、電商、勞務等三產服務,做到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產品有銷路、增收有門路。四是強化勞務輸出。采取“訂單式、定向式”的方法,扎實開展修腳足浴、電子商務、民歌茶藝、特色烹飪和建筑勞務五大培訓工程。
我縣結合聯系服務群眾“五個一”工作法,按照省、市、縣派駐工作隊不重合的原則,實行領導聯村、部門包村、工作隊駐村和干部包戶工作機制,落實了71個貧困村駐村工作隊;目前,71個駐村工作隊410名干部全部進駐各貧困村履行幫扶工作職責,實行定點、定人、定時、定責幫扶,做到“一人駐村、單位全員幫扶”,確保了每個貧困村都有幫扶單位,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
當前,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還存在著四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一些部門和干部潛意識認為扶持到戶很難出“成績”。導致有的幫扶單位和幫扶干部沒有把心思用在扶貧工作上,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近一年時間,到底扶誰,怎樣扶尚未完全搞清楚。一些鎮政府未將精準扶貧工作列入本鎮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認為精準扶貧工作,縣上派的有工作隊,自然由工作隊負責,政府只催催進度,過問過問就行了,考核追責首先是追工作隊的責。村干部只熱衷于爭取和實施覆蓋面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于到戶產業項目不熱心,感到落實、實施難度大,不愿投入精力抓落實。扶貧工作隊則認為,工作隊是到鎮入村協助當地政府、村兩委開展扶貧工作,希望得到鎮村兩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對目前的現狀覺得工作無動力、無信心,感到彷徨和無奈。合力攻堅的氛圍未形成。
1、多數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保守、思維觀念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沒有發展動力,安于現狀。國家諸多惠農政策的實施和兌現,社會各界捐資捐物,使部分貧困戶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思想。在入戶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少數貧困戶,當問及打算發展啥產業、如何發展拔窮根時,則不假思索的說:“我現在是三無,無錢、無勞力、無技術,啥都搞不成,你們既是來扶貧的,請你們給我安排低?!?。
2、就業觀念嚴重落后。相當部分的貧困戶處在小錢不愿賺,大錢賺不來的狀態。以全縣開展的修腳師培訓為例,一些貧困戶子女不參與,認為這項工作不體面、名聲不好、不愿干。其擇業標準與自身素質能力極不相符。
1、投入精準扶貧資金總量小。從xx年精準扶貧項目實施情況看,貧困村面上基礎設施項目部分得到了落實實施,而到戶扶持項目除移民戶享受陜南避災移民搬遷項目支持外,對貧困戶產業扶持微乎其微。
2、扶貧到戶的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目前出臺的扶持產業發展政策、對產業規模的要求與貧困戶的自身能力,生產水平不相匹配。一些扶貧資源投向了實施效果相對明顯的“大戶”身上,而“大戶”與貧困戶之間利益鏈接機制不健全,導致部分扶貧項目最終未能落實到貧困戶。如現行的產業獎勵扶持政策要求養羊50只以上、養雞1000只以上,魔芋種植20畝以上等,這種標準無疑將貧困戶排除在受扶持行列之外,難以獲得產業發展扶持。
3、精準扶貧項目落實嚴重滯后。截止5月中旬,貧困村項目計劃、建設規模、扶持標準還未下達到鎮村,時間過半,計劃未下達,將會影響年度目標的實現。
1、一些集體私營企業,個體工商老板的社會責任感不強,沒有主動參與社會扶貧的意識,特別是對扶持貧困戶發展經濟,新建產業興趣不濃,認為做這項公益活動時間跨度長,見效慢、成效難以短時間內顯現。
2、對社會扶貧的認識模糊,認為辦公益就是社會扶貧的全部內容,忽視了支持農戶發展,增加造血功能這一重內容。支持公益事業發展的確是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公益事業可以通過申報爭取國家基礎設施項目解決,而扶持貧困戶產業發展資金短缺,才是開展扶貧工作最大短板。這一短板并未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傾力支持。
1、開展對縣、鎮村干部精準扶貧工作的專題培訓。首先培訓要開宗明義,著重解決對精準扶貧工作內容和要求理解不透,無從下爪的問題。其次是通過培訓增進共識。精準扶貧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一個工作隊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它需要全縣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精準扶貧工作目標任務才能實現,要從根本上杜絕各吹各號、各唱各調的問題發生。
2、建立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己藱C制是推動工作的“方向標”。建議要制定更具操作力,具體化的考核措施,實行考核積分制,增加扶貧減貧分值,考核不僅是對扶貧工作隊工作的考核,同時,要納入對各鎮年度綜合考評。
3、要理順精準扶貧工作組織、指導、管理體系。鎮設立精準扶貧工作辦公室,鎮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全面負責對本鎮精準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督促,檢查落實工作,避免縣工作隊與鎮工作分離脫節問題??h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對各鎮、隊工作的指導意見和要求,直接發文到各鎮精準扶貧工作辦公室,避免向鎮、隊雙向發文,互相推諉的問題,切實將鎮、隊、村、受扶個體統起來,形成合力。
1、要重視宣傳動員工作。注重通過會議動員、入戶引導、參觀學習等形式宣傳政策,發動群眾,使脫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志氣和信心。
2、要重視開化引導工作。抓項目到村到戶不是扶貧工作唯一渠道,抓好開化引導,強化扶“志”措施也十分重要,因此,在廣泛開展政策、法制、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前提下,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用本地的事,身邊的人通過自身艱苦努力,創業致富的案例進行開化引導,同時,要完善對優撫對象的管理體制,探索組織引導優撫戶,根據自身能力實施力所能及的產業項目,培育其自食其力的能力。
3、要努力引導貧困戶轉變就業,擇業觀念。要避免一方面在就業上急功近利,那里門檻低,來錢快就去那,不考慮安全,不顧長遠,有的打了小半輩子工,老了老了還沒學到一技之長。另一方面擇業就業,好高騖遠,長期無法就業的問題長時間存在。
1、建立涉農資金整合統籌機制。當前,涉農資金多頭下達,零打碎敲、平均用力、“天女散花”的現象仍然存在,盡管縣政府在整合統籌涉農資金上做了大量工作進行一些嘗試和探索,但受限于體制性障礙,成效有限,急需從更高的層面,更深的層次,更廣的范圍加以解決。因此,要進一步加大對涉農資金進行科學規劃和統籌歸并力度,推進涉農資金整合統籌,集中財力辦大事,做大扶貧資金總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2、建立金融扶貧引導機制。要出臺激勵措施,在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引導金融資源向貧困村傾斜,加大對貧困戶的信貸支持。
3、要建立受扶企業和“大戶”幫帶貧困戶考核機制,夯實企業和“大戶”幫帶責任,打牢企業,“大戶”與貧困戶之間利益鏈接鏈條,使貧困戶能夠從多渠道,廣范圍得到幫扶。
4、要加大對現代農業企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土地流轉步伐,采取企業流轉,反租倒包形式,根據貧困戶生產能力反租倒包給貧困戶,引導農戶產業向標準化、規?;较虬l展,逐步形成產供銷一條龍格局,促進貧困戶產業發展、效益提升。
5、要制定出臺幫扶貧困戶發展的到戶扶持政策,明確與貧困戶自身能力相適應的項目規模和扶持標準,針對貧困戶經濟實力弱,生產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的現狀,建立小發展小補,大發展大補的激勵扶持機制,調動貧困戶發展生產源動力,解決貧困戶難以享受到產業發展扶持問題。
6、要加大扶貧項目落實力度,盡早下達項目計劃,確保年度目標實現。鎮、村、工作隊,要統籌安排貧困村扶貧項目,在抓好本年度項目實施的同時,科學規劃次年度扶貧項目,并及時向扶貧局申報,扶貧局將收集的項目匯總分送各相關部門作為本部門申報下年度項目的依據。各相關部門在項目申報時,要盡量保證貧困村項目需求,確保貧困村建設項目落在實處。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xx年x月27日星期一上午x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國良介紹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等方面情況,并答記者問。
【王國良】中央25號文件明確提出建立精準扶貧機制是針對目前扶貧工作中一個突出存在的問題,作出的一個重要的決策。我注意到,25號“兩辦”文件公開發布以后,建立精準扶貧機制、改革貧困縣的考核辦法和完善扶貧資金的監管,成為公眾和媒體關注的三大看點,其中,建立精準扶貧機制是一個最基礎的問題。
長期以來,扶貧開發存在著貧困人口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多年來,我們也為建立精準扶貧作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一個原因是,目前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是國家統計局根據全國74000戶拽調查得出的一個抽樣調查的數據推算出來的,這個數據對于我們研究、掌握貧困人口的規模、分析判斷貧困的發展趨勢,是比較科學的,而且也是比較準確的。但是,在具體工作中還存在“誰是貧困人口”、“致貧原因何在”、“如何針對這些致貧困的原因進行幫扶”、“幫扶的效果又如何”的問題,確實我們做得還有差距。
由于全國沒有建立統一的扶貧信息系統,因此對于具體的貧困人口、貧困戶幫扶工作還存在一些盲點,真正的一些貧困戶和貧困人口沒有得到幫扶。當然,在幫扶當中精準扶貧不夠,并不是所有的貧困戶都沒有得到有針對性的幫扶,而是指由于我們基礎工作做得比較薄弱,相當一部分的貧困戶存在著幫扶不利的問題。所以根據25號文件的精神,下一步我們要實施精準扶貧、科學扶貧,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主要包括三個內容:一是精準識別。要把誰是貧困人口通過一個有效地程序識別出來,包括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告公示、抽查檢驗、信息錄入完成,將制定一個貧困人口識別的辦法。二是精準幫扶。貧困人口識別出來以后,我們針對他的貧困情況進行定責任人和幫扶的措施,確保幫扶的效果。三是精準管理。要建立起貧困戶的信息網絡系統,將貧困對象的基本資料、動態情況錄入到這個系統當中進行動態管理,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扶貧的信息真實、可靠。
目前,具體的識別辦法我們正在研究。按照我們的要求,今年要完成全國貧困戶的建檔立卡工作,切實解決扶貧工作存在的“漫灌”問題,改“漫灌”為“滴灌”。
日前,人民銀行發布統計報告顯示,xx年房地產貸款增加2.34萬億元,同比多增9,987億元,增量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8.x%;截止去年x2月末,房地產貸款余額為xx.6x萬億元。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火爆,驅動著房地產貸款的強勁增長。而對于接下來的一年,地產大佬以及機構分析紛紛警示,行業可能面臨銷售增速下滑等風險。
其中,據央行初步統計結果顯示,xx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xx.x%,增速比上年末低0.9。全年新增貸款額同比多增6879億元。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保持平穩增長,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增速繼續回落。
房地產市場回暖預期,保障房建設逐步推進,讓房地產貸款的數據明顯升溫。據統計,xx年房地產貸款全年增加2.34萬億元,同比多增9987億元,增量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8.x%,比x-9月增量占比高0.5個百分點。
報告并顯示,x2月底的地產開發貸款余額x.07萬億元,同比增長9.8%;房產開發貸款余額3.52萬億元,同比增長x6.3;個人購房貸款余額9.8萬億元,同比增長2x%。
有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市場火爆,驅動著房地產貸款的強勁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xx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60xx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x9.8%,增速比xx年提高3.6個百分點;去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xx055x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x7.3%,比xx年提高x5.5個百分點。
不過對于接下來的一年,多位大佬以及機構分析紛紛警示行業可能面臨銷售增速下滑等風險。
“開發商仍然認為會和xx年一樣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這是非常危險的?!比涨?,任志強向媒體表示。他甚至擔心,今年銷售量的增速可能x0%都保證不了。
中銀國際研究亦表示,xx年將是房地產銷售的調整之年,預計銷售面積和銷售價格增速下滑至5%和4.3%,伴隨一波補庫存的結束土地購置也將有所回落,投資增速下滑至x6%左右,景氣度有所下降。
顯然,這個趨勢已經有所跡象。任志強提到,xx年全年商品房銷售增速,較xx年x—xx月份回落了3.5個百分點。
去年以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理財的火爆,使得長期以來占據優勢的銀行被搶走了不少風頭。當銀行逐漸穩住陣腳之后,憑借自身強大的優勢和多年的經驗,也開始了積極“反擊”。傳聞已久的民生銀行聯手民生加銀基金公司謀劃的互聯網余額理財產品“如意寶”,已進入最后內測階段,并將于春節之后擇機上線。其對接產品的收益也是一大亮點,有望持續超6%。
目前民生銀行直銷銀行主要提供的“如意寶”賬戶,已進入最后內測階段,并將于春節之后擇機上線,目前測試范圍較小,業務尚處于保密階段?!叭缫鈱殹笔且豢罨谪泿呕鸬幕ヂ摼W余額理財產品,民生加銀基金作為民生銀行控股的基金公司,是“如意寶”的主要貨幣基金提供方。
實際上,“如意寶”上線的消息由來已久,去年曾有傳言稱民生銀行正攜手民生加銀、匯添富兩家基金公司,將依托民生銀行平臺推出一款新型電子銀行卡,屆時可將活期存款與貨幣基金掛鉤,使其取得高于活期存款近十倍的收益。而其推出的時間,也定于x2月。但該產品并未如期出現,而據知情人士透露,隨著內測的趨近尾聲,最終的推出時間也已敲定,將會在春節之后。
民生銀行直銷銀行推出的“如意寶”,被外界譽為打響了傳統銀行反擊互聯網理財的“第一槍”。與“余額寶”等貨幣基金相比,民生銀行直銷銀行在自身實力和產品設計上均有較大的優勢,這些特點使“如意寶”產品頗值得市場期待。目前“如意寶”主要對接產品為民生加銀基金旗下的一只貨幣基金產品——民生加銀現金寶?!叭缫鈱殹逼脚_數據顯示,截至xx年x月24日民生加銀現金寶七日年化收益為6.8%。根據統計顯示,該基金自xx年x0月x8日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為5.92%。
除民生加銀外,目前已有多家銀行紛紛加入了“反擊”的大軍,并已推出或正在緊鑼密鼓籌劃相關的產品。去年x2月,平安銀行聯合南方基金推出網絡理財工具——“平安盈”,平安銀行通過財富e電子賬戶,在互聯網上為投資者提供創新金融服務,投資標的為南方現金增利貨幣基金。此外,交通銀行推出“貨幣基金實時提現”業務,對接交銀施羅德、光大保德信和易方達基金等公司旗下的4只貨幣基金,該項業務在交行的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和柜臺均可實現快速申購和贖回,客戶贖回貨幣基金資金可以實時入賬,真正實現“7×24小時資金t+0到賬”。而工行浙江分行也聯合工銀瑞信推出“天天益”業務,也同樣具備低門檻申購貨幣基金、資金實時到賬等特色,客戶活期存款收益直接提升近十倍,因而受到熱捧,短短兩天時間累計申購額就達數億元。
去年在互聯網金融的熱潮下余額寶迅速發展壯大,并在存款搬家的效應下搶走不少銀行份額。但畢竟在傳統理財產品市場國內銀行業仍然有著巨大的資源優勢和經驗積累,傳統的優勢不可能短期內迅速消亡。銀行目前更應主動求變,結合自身優勢適應潮流,而不應被動挨打。面對挑戰,諸多銀行紛紛行動“收復失地”,并將在今年與互聯網金融、第三方理財等展開激烈“肉搏戰”。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縣委關于扎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總體部署,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根據xx黨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我對xx村村情進行了實際調研。為了掌握村里在組織建設、農民思想狀況和文化程度、村集體經濟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的具體情況,我采取與村干部座談會、實地考察、走訪農戶等形式,深入開展調研活動?,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xx村基本情況。
xx村位于東部川區,全村共有5社135戶540口人,其中貧困戶44戶,五保戶2戶,貧困人口168人;耕地面積3685.43畝,其中川地1528.62畝,山地2156.83畝,人均耕地6.82畝(川地2.83畝、山地3.99畝)。該村地處靈新路沿線,距離街道約2公里,位于達溪河川區,自然條件較差,基礎設施滯后,生產生活條件極為不便。
1、村組織建設情況。
xx村“兩委”班子成員共8人,其中村黨支部書記一人,村委主任1人,村黨支部副書記1人,委員8人,計生專干1人,平均年齡45歲;文化程度:大學文化1人,高中文化1人,初中文化6人。全村黨員人數共有43人,其中流動黨員10人,其中困難黨員6人。村的黨組織及村的行政管理組織基本健全,能夠正常開展黨組織活動及村務管理工作。
2、勞動力資源狀況。
全村共有勞動力184人,其中男103人,女81人。勞動力中小學文化程度者居多。今年外出務工者53人,42人從事建筑行業,11人從事服務業,年人均收入1.8萬元。留守勞動力基本從事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養殖業效率下滑。
3、農村經濟發展情況。
全村以種植業、勞務輸出為主導產業,主要種植豆類、小麥、玉麥等作物,飼養牛、生豬、家禽等。近年來,由于黨的政策好,落實到位,加之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關懷,該村在基礎設施上有所改善,全村各社都通有有線電視,自來水入戶率達到30%以上,有四社已經通了硬化路面,醫療衛生室1所,村級活動室1所。xx年底,xx村種植業收入占經濟總收入的54%;養殖業收入占經濟總收入的19.4%;二三產業收入占經濟總收入的26.5%。從產業比重看,xx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于種植業。而外出務工人員及從事二、三產業者,養殖業者偏少,經濟收入來源單一,經濟總量偏小,貧困面較大。
種植業:xx村種植業主要以玉米等經濟作物為主,年均種植玉米2360畝,占全村耕地總面積的83%。另種植少量小麥、豆類、蔬菜約477畝。
草畜產業:目前,全村共有牛存欄112頭,戶均0.8頭;羊存欄240只,戶均1.7只;豬存欄30頭。
4、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全村5個社133戶通電;由于該村自然條件所限,群眾用水均在各社建有飲水池,全村于xx年兩社接通自來水;通訊設備基本普及,全村現有固定電話12部,移動手機150部;“村村響”工程覆蓋全村;全村尚有純窖洞住戶8戶,21人,22孔;有房有窯洞戶36戶,132人,房屋間數130間,窯洞37孔;純土木結構房屋戶數34戶,130人,194間;純磚混結構房屋戶數15戶,72人,104間;樓房戶數1戶,1人,四間;彩鋼房戶數2戶,6人,4間。
5、公共服務設施。
村部建筑面積七間105平方米;目前村級衛生所、文化廣場等配套設施基本齊全。
貧困現狀:(xx年底,全村人均純收入不足3826元的貧困戶44戶,涉及人口168人,貧困面居全鄉偏中水平。全村享受低保政策的農戶有32戶116人,社會保障水平遠不能達到群眾的期望值。全村現有60歲以上老人68名,全部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每人每年可領取養老金660元。)。
6、計劃生育工作情況:全村計生人口500人,共有育齡婦女89人,其中無孩6人,一孩40人,獨生子女戶3戶,二孩44人,二女戶10戶,多孩12人。落實節育措施89人,其中放環31人,結扎58人。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xx村在目前的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著以下困難和問題:
一是該村以種植業和養殖業作為主要經濟來源,但由于自然條件所限,山地、臺地、陡坡地居多,機械化程度低,土壤品質差,水土流失嚴重,廣種薄收的現象比較突出,玉米畝產量約500公斤左右,小麥畝產量不超過220公斤,種植業經濟效益微薄。群眾養牛多為耕役用,黃牛品質差,黃牛養殖以散養居多,飼養方式比較粗放,年出欄量偏少,未形成規模,經濟效益及不明顯。
二是由于該村地處偏僻,全村總戶數僅為133戶,并且人戶分離戶居多,人口稀少,項目建設很少涉及,致使全村基礎設施建設因資金短缺、條件太差而長期停滯不前,目前村社道路全為土路,且溝壑縱橫,溪流蜿蜒曲折,地形復雜,遇陰雨天氣群眾出行困難,全村房屋大部分系80年代土坯房,年久失修,抗災害度較差。
三是由于該村位于偏僻山區,環境封閉,對外交流機會少,信化工程難以落實,群眾思想保守,安于現狀,脫貧致富的欲望不強,人口文化素質相對較差,青壯年小學文化程度者占80%;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低,缺乏致富技術,這些問題直接制約著村域經濟的健康向前發展。隨著近年來國家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深入實施,以及我鄉牛產業發展的進一步推進,少部分農戶已通過發展養牛業自力更生,提高了生產生活水平,實現了脫貧致富。但大部分群眾目前家庭經濟狀況需要進一步改善。水自然災害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障礙,突發性暴雨和洪水給群眾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姚家灣社全社有純山地530畝,全社有5戶25口人全住半山腰,飲水、生產、生活、文化教育、政策落實難以發展,水土流失浪費資源,人口素質越來越差,如不移民,難以發展。
(二)發展前景和優勢。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基本條件,提升牛產業。根據該村實際,重點應抓好溫棚牛舍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達到戶戶養牛,鄉村道路硬化建設、群眾文化活動設施建設,從基本面對群眾生活生產現狀進行加固和提升,從而為脫貧致富打好堅實的基礎。一要提倡和推廣溫棚養牛,真正做到科學養牛,全面提升經濟效益。二要加強村內道路建設,俗話說:“要想富先通路”,要全面提升村內道路建設和外界交通連接建設,促使村內有能力,有資源的農戶大力發展運輸業,拓寬家庭收入來源。三要加強村衛生所、文化書屋建設,通過配備必須的醫療設備和藥品,選用德才兼并的村醫,配備專業的農業技能書籍、配備全面的信息傳播設備,實現小病不出村就能得到有效醫治,知識不出村就能得到深入學習,信息不出村就能得到全面收集的效果。通過上述措施的落實,真正達到改善該村農戶生存環境,降低生產生活成本的目的。
2.大力發展養牛業,增加群眾經濟收入,實現脫貧致富。雖然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牛產業在該村農戶經濟收入中已經占有較大比重。但目前全村實有5社23戶養牛,牛存欄112頭,其中基礎母牛98頭,能繁母牛87頭,依然處于“原始”階段;出售依然單靠上門販子拉運,農戶對周邊市場無掌握。因此,要在省、市、縣、鄉支農惠農政策的引導下,按照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的整體思路,精心組織,科學規劃,建立養牛專業合作社,建立完善銷售網絡。確保產出、銷好、收益。同時,要充分利用農閑時機組織村內部分群眾外出考察效益養殖學習,解放思想,轉變思路,實現規模養殖。
3.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戶整體素質,實現小康生活。一要推進基層組織建設,深化“和諧五星”創評活動。將“五星”戶逐步將其培養成入黨的積極分子,進一步壯大村級黨員隊伍。同時加大對村上干部和農村黨員的培訓,使他們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常用的法律法規、致富信息等知識。要持之以恒的把培訓農戶、提高素質作為治本之策,著力增強農民的致富本領,把簡單的“需輸血”變為“能造血”。二要通過談心、交友等方式,向農戶講解知識的重要性和讀書學習的必要性,使農戶轉變觀念,重視學校教育,從長遠上提高農戶家庭整體素質,為全家生活水平的中長期改善打好基礎。三要加大種植業、養殖業等各行業實用技術知識的培訓,為農戶發展多種增收產業、擴大就業渠道提供智力支撐。
三、對策及建議。
(一)因戶制宜,合理采用增收措施。
該村的低收入戶,大致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可造血型”,另一類是“需輸血型”?!翱稍煅汀钡褪杖霊羰侵讣彝ブ杏袆趧恿?,有能力通過自身的勞動脫貧。對這類低收入戶,主要考慮從就業、創業方面進行幫扶。幫助就業有兩種可用形式。1、充分利用本村的種養大戶,給予他們更多的優惠政策,增加他們對低收入農戶中的勞動力就業幫扶的積極性,讓低收入農戶中的勞動力能從當地得到穩定收入。這樣即幫助了低收入戶通過自身勞動解決貧困問題,同時又能促使他們掌握一到兩門實用技術,為有條件的低收入戶的創業積累經驗。2、對外勞務輸出,對低收入戶家庭中哪些能外出打工,又找不到途徑的勞動力,把他們組織起來,根據用人單位的需要進行崗前培訓,統一管理、安排就業?!靶栎斞汀钡褪杖霊羰侵讣彝ブ袥]有勞動力的低收入戶。這類低收入戶多為“五保戶”,還包括部分因“病殘”、“因小孩上學”致貧的低收入戶,他們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無生存的本領,無經濟來源。對這類低收入戶的幫扶,著重從政策方面進行幫扶。第一、政府的民政部門要向他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做到應保盡保,并不斷提高最低標準。第二、政府還要通過財政預算、向社會募捐等方式,為他們建立各類生存保障基金,不斷提高這部分低收入戶的生活待遇和生活質量,讓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學有所教”。
(二)積極引導,大力提倡自主創業。
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改進黃牛飼養方式,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品種,不斷提高牛產業經濟效益。村內80%以上的農戶養牛在3頭以上。目前該村存欄基礎母牛98頭,以計劃增購能繁母牛50頭以上,總體達到能繁母牛150頭。按照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的整體思路,建立養牛專業合作社,建成養殖示范點2處,溫棚牛舍50棟,完善銷售網絡。通國家扶持,出臺一些行之有效的獎補政策,確保溫棚養牛人均年增收3000元。
從長眼看,低收入戶的脫貧應以自主創業為主。根據目前現狀,幫助低收入戶自主創業的最佳辦法是“政府投入、農戶承包、公司銷售”。對一些能夠自主創業的低收戶家庭,政府要為他們提供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便利的條件,不斷提高他們自主創業的主動性。政府應采用優惠的政策,依托本地區的農業企業、種養大戶,建立一批種植、養殖小區,將本地區的低收入戶集中起來,共同創業,并為他們提供產前的生產資料供應、產中的技術指導、產后的銷售等一條龍的高效、優質服務。
(三)積極爭項改善基礎條件。
一是該村3社農田水土流失嚴重,耕作非常困難,致使產量逐年下滑,爭取水保部門分年度列項整修標準化梯田1500畝;二是該村姚家灣社現還居住在山頂,全社7戶實際居住不到4戶,飲水、生產生活都很困難,積極爭取移民搬遷項目。
(四)抓好農業科技文化的培訓、推廣。
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要積極推廣運用各種集約、高效、節約型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如積極推廣配方施肥等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農村勞務的開發,全面實施外出打工人員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積極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農民的收入。
為摸清我縣精準扶貧工作情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拓寬思路,促進我縣精準扶貧的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xx年8月28日至9月30日,xx縣政協專題調研組對全縣精準扶貧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xx縣地處中越邊境,與越南高平、河江兩省的苗皇、河廣、通農、保樂、保林5個縣接壤,邊境線長207公里;全縣國土面積223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2萬公頃,轄有2鎮7鄉127個行政村3個社區;全縣總人口21。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6萬人,世居民族有壯、漢、苗、瑤、彝等5個,是一個典型的“老、少、邊、山、窮”地區,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目前,xx縣貧困人口量多面廣,扶貧開發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加快xx縣貧困人口脫貧步伐,促進邊境繁榮和邊疆的鞏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xx年6月,xx縣按照上級精準扶貧工作部署,開展了扶貧對象精確識別和動態管理工作。全縣召開縣級工作動員部署會3次,召開鄉鎮級工作啟動會10次,培訓人員達5962人次。貧困村申請98個,貧困農戶申請27309戶,按照國定、區定任務分解,擬定59個貧困村20816戶81952人為精準扶貧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和“縣為單位、規??刂?、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采取“一申請、兩公示、一公告”的程序和方法,把真正的“窮人”識別出來,真實填寫《貧困戶登記表》,全面掌握全縣貧困狀況,并全部完成識別和通過鄉鎮審核公示和縣級審核公告,確保了扶貧開發攻堅戰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順利推進,為精準扶貧打下基礎。
(一)精準識別,深入開展建檔立卡工作。
一是精準識別貧困人口。
二是精準管理貧困戶信息。
(二)精準幫扶,全面落實扶貧責任制。
一是實現幫扶責任的全覆蓋。
二是確定幫扶項目。
三是確定幫扶項目完成時限。
四是確定脫貧時間。
(三)精準管理,創新社會扶貧機制。
一是實施干部結對幫扶機制。
二是實施教育扶貧培訓補助。
(四)強化扶貧對象的信息管理。
一是建立長期的工作機制。
二是建立貧困戶進退機制。
(五)精準考核,完善扶貧開發體制機制。
一是督促檢查,深入指導。
二是保障經費,加大監管。
三是建立幫扶監測機制。
(一)農民素質偏低增加了精準識別難度。
一是農民的文化素質低,思想覺悟有偏差,政策界限把握不準,給精準識別增加難度。二是部分群眾對貧困識別工作不了解,對精準扶貧的目標和要求不明確,造成有些家庭戶對入戶調查工作不支持,嚴重影響精準識別工作推進。
(二)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分布廣,增加了精準扶貧難度。
一是地區發展差異,貧困地區的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向沿海地區轉移就業,留守的都是老、弱、病、殘、小,勞動能力有限,無法有效參與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導致貧困農村“造血”功能的梗阻。
二是貧困人口素質較低,扶持難度大。全縣70%以上的絕對貧困人口是小學以下文化,導致發展無門路、生產無技術、外出務工難,在農村實施規劃扶持項目中出現勞力緊缺和種植項目后期管護難到位的現象。
三是一些農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責任心不強,作風不民主,對貧困人口認識有偏差,認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是搞形式,扶貧到戶不一定能兌現,導致鄉村干部對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四是精準識別要求規劃到村、幫扶到戶、差別到人,而識別過程缺乏剛性標準,難以做到讓群眾心服口服。
(三)資金緊缺,影響精準幫扶的項目實施。
一是資金不足,項目安排有限。貧困村所需要扶持的項目多資金量大,而每年自治區扶貧辦下達的專項財政資金有限,無法滿足貧困村扶持需求。二是部門整合資金難度大,不利貧困村“整村推進”工作的開展。雖然貧困村都有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掛點聯系,有不少單位資金有限,沒有資金投入貧困村參與基礎設施和產業開發,“單位包村、干部包戶”工作機制沒有真正落實。三是屯級公路建設標準低,建設難度大。如xx年新建屯級砂石路每公里建設補助標準為12萬元,道路硬化建設為每公里26萬元。xx年建設補助標準有所提高,新建屯級砂石路每公里建設補助標準為15萬元,道路硬化建設為每公里30萬元,但這與交通、發改等部門建設補助標準仍相差較大。四是產業開發資金有限,產業開發難于形成規模。圍繞貧困村產業開發項目,只是軟枝油茶、水果種植和養母豬養殖,實施的項目分散,形不成大規模。如去年參加全區扶貧示范工程“十百千”軟枝油茶項目申報和競選,和參加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區小型公益設施建設項目的申報和競選中,xx縣沒有得到專家評審團的認可,項目落選,連片產業開發無法實施。五是“興邊富民”試點項目建設資金缺口較大,影響項目建設進度。在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暨“興邊富民”先行先試點建設中,共有基礎設施、增收產業、環境與生態、社會事業建設等項目,涉及扶貧、發改、住建、水利、文體、衛生、電業等部門,雖然得到區內外有關部門的一些資金整合,但由于資金缺口較大,影響了項目的實施。
長期以來,扶貧開發存在著貧困人口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通過基層的實踐操作,我們認為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應圍繞以下幾方面來開展。
(一)大力宣傳,保障建檔立卡工作有序開展。
進一步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的意義和目的進行再宣傳、再動員,充分發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基層干部工作的責任感,加快推進工作。對實際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加以推廣,對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予以解決,表揚先進,鞭策落后,確保工作有序開展。
(二)做好群眾申報工作,確定幫扶依據。
組織動員群眾申報自己的收入情況,理清群眾收入來源,算清群眾年度收入總賬,是搞好精準扶貧的基礎。農民種地收入好算賬,打工收入很直觀,財產性收入比較固定,經營性收入相對隱蔽。所以,要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讓其放下包袱,主動申請登記,從而匯總出每一戶比較符合實際的收入基數,作為村民相互對比和是否確定幫扶的依據。
(三)注重評議張榜公示,確保精準識別。
在群眾代表充分醞釀評議識別的基礎上,以村委名義進行張榜公布識別出的貧困戶,征求群眾意見。在一定時間內征求的意見提交群眾代表再次醞釀評議,并進行二次張榜公布征求意見。經過二次征求意見后,支部、村委會同群眾代表共同研究確定精準扶貧對象。經調查研究,認為張榜公示是保證精準識別、公平公正的關鍵所在。另外,在此常規方法的基礎上,操作過程中還可以將調查人口以多少劃分,分割進行。根據貧困村實際情況,將農戶劃分成小組,由小組提出貧困人口對象,經群眾代表評議,這樣就可以減少矛盾,便于工作開展。通過自愿申報、群眾評議、調查對比、公告公示、建檔立卡等措施,完成貧困人口精準識別任務。
(四)強化評議手段,實施分類管理。
根據每戶村民上年度收入情況,組織黨員代表、群眾代表進行民主評議。具體為:以村為單位,按照每戶家庭經濟收入情況,結合本村貧困人口指標數,從低到高進行分類排隊,然后選擇確定貧困戶。操作過程中可以將貧困村、貧困農戶進行分類:
一是將貧困村分一、二、三類進行優先扶貧開發投入建設發展。第一類是開展以通路、通水、通廣播電視和電話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扶持;第二類是以發展“一村一品”為重點的產業基地建設進行幫扶;第三類是以科技培訓為重點的脫貧能力建設進行扶貧。
二是對貧困農戶再進行分類管理。
第一類是低保特困戶。智障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年老體弱喪失勞動力的,大病大災造成生活困難而無力翻身的。全部納入低保范圍,民政部門按當地農村低保標準進行復核,并負責建檔立卡,列為救助對象,加大救助力度,把他們從扶貧對象中剔除出去。
第二類是除特困戶外上年收入在全區確定的貧困標準以下,且有脫貧致富意愿和能力,政府扶持一把就能很快脫貧的農民。針對各自的脫貧意愿,有針對性地選擇致富項目,最好一個村選擇一個比較共同的產業,形成比較優勢。
第三類是上年收入超過全區確定的貧困標準的農戶。政府要幫助這類農戶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現象出現。要從扶持政策、金融貸款、信息提供等方面給予支持,調動他們進一步發家致富的積極性,從而使其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五)落實幫扶方式,全面推進“六個到村到戶”。
一是結對幫扶到村到戶。完成對貧困村、貧困戶的登記造冊,建檔立卡,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要求,逐戶制定幫扶計劃,明確掛牌幫扶責任人,確定具體的幫扶任務、標準、措施和時間節點,做到“一家一戶調研摸底、一家一戶一本臺帳、一家一戶一個扶貧計劃、一家一戶結對幫扶、一家一戶回頭跟蹤扶貧效果”,提高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貧困戶應扶盡扶。
二是產業扶持到村到戶。引進產業附加值高,有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鼓勵企業安排扶貧對象勞動力就業和輻射帶動周邊扶貧對象發展生產,吸引勞動力回鄉就業。通過土地流轉,統一規劃。以本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為依托,擴規模,提檔次,集中力量整合產業項目,打造地區產業品牌。改變農戶個人自產自銷、粗放經營的低競爭力模式,提升產業競爭力。從而提高農戶收入。
三是教育培訓到村到戶。通過實施“雨露計劃”等培訓工程,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能力,加快“輸血”式扶貧轉向“造血”式扶貧的工作進程。改進“雨露計劃”實施方式,以貧困家庭和進城進園安置貧困戶勞動力為重點,集中扶持貧困戶職業學歷教育培訓和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四是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戶。對貧困村長期患重病、重度殘疾、年老體弱的低保戶、貧困戶開展摸底調查,登記造冊,實施危房改造計劃,并將補助資金撥付到位。
五是扶貧生態移民到村到戶。對于確實過于偏遠的農戶,要靈活運用扶貧搬遷、生態移民等扶貧政策。將農戶調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條件較好,交通便利的地區居住。遷入地要積極為搬遷戶協調解決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學、衛生等必須的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并積極為搬遷戶規劃產業發展,確保搬遷戶搬得出、安得穩、能致富。
六是基礎設施到村到戶。對貧困戶地理位置偏遠,地形復雜交通不便,生存條件差的問題。加強道路交通、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戶生產生活條件。
(六)落實扶貧資金,實施精準投入。
一是進一步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全面實施貧困村整村推進工作。對59個貧困村,要充分借助各單位、各部門的力量,強化資源整合。建議縣委、縣政府進一步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加快貧困村項目建設進度,出臺硬性文件規定。要求全縣各部門在編制規劃上報建設項目時重點傾斜安排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開發等項目建設,建立“三位一體”(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大扶貧格局。
二是認真做好扶貧貸款和互助資金試點工作。拓寬融資渠道,引導農戶積極發展生產,增加收入。要有計劃地發放扶貧到戶貸款,兌現貼息資金,計劃申請龍頭企業貼息貸款;按計劃申報互助金試點貧困村。
三是圍繞精準扶貧工作,將“雨露計劃”、扶貧培訓、互助金試點、社會幫扶等扶貧項目精準扶貧到貧困戶和貧困村。扶持貧困戶“兩后生”就讀職業技術院校和貧困戶子女就讀高中、開展貧困戶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和貧困戶勞動力轉移技術培訓等。幫助貧困戶“兩后生”就讀技術院校和貧困戶子女就讀高中費用困難問題。通過各種扶貧培訓,使貧困戶勞動力掌握種植養殖技術和外出務工技能,以提高貧困戶勞動力生產技能達到增加貧困戶經濟收入的目的,為貧困戶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7月24日,我們開始了為時一周的以“情牽脫貧攻堅”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的目的有兩大點:一、全市的精準扶貧檔案更加完備、脫貧攻堅作戰圖更加精準、精準幫扶工作更加有效;二、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實踐能力、能樹立吃苦精神、道德修養得到提高。
每一天都是元氣滿滿的開始工作,剛開始將每位精準扶貧對象的檔案資料認真梳理了一遍,并且將每一處應該修改的地方都記錄下來,對本村35戶精準扶貧對象的情況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對接下來的走訪工作做了鋪墊,我們對待事情本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原則進行;一絲不茍的完成每一項任務。
在走訪過程中,從村民的口中了解到貧困戶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一、由于身體健康問題導致家中勞動力喪失或缺乏,致使無經濟來源,又由于醫藥費負擔非常重,家庭承擔不起,導致貧困程日漸加深;二、子女的教育費用,讓本就貧困的家庭在經濟上雪上加霜;三、無技術所導致的無業游民的狀態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從而無法支撐家庭的正常運轉,入不敷出,越來越貧困。
認識到了貧困戶貧困的根本原因,才能開始對癥下藥,然后藥到病除。近年來國家對扶貧工作高度重視,已經展開了“精準扶貧”項目,根據幫扶貧困家庭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幫扶,同時結合上級領導的扶貧工作指示要點,從“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安居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兜底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生態扶貧”這些扶貧政策進行貧困幫扶。
(1)建檔立卡:村委針對每一戶貧困戶建立“一戶一檔”資料,并且每一戶都設立一位幫扶人進行一對一幫扶,幫扶對象在任何時候有任何困難都可以與之聯系,聯系人詳細的解答問題,及時的為貧困戶宣講扶貧政策,為貧困戶制定唯一的脫貧計劃和方案,為貧困戶爭取貧困救濟金。
(2)產業幫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安排發展種植業或者養殖業等產業。
(3)就業扶貧:工作介紹,介紹貧困戶到當地的生產廠工作或者其它合適該貧困戶的工作,因人而異。
(4)而“安居扶貧”,顧名思義就是住房問題,對村中每戶進行危房改造的貧困戶給予補貼,而我們村的貧困戶住房問題解決了,扶貧工作等于成功了一半。
(5)教育扶貧:在農村其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孩子的教育,村委對此異常重視,對貧困戶中上學的孩子在教育上給予了最大的幫助,其中“雨露計劃”政策為貧困戶孩子的教育提供了最大的保障。
(6)“健康扶貧”也實施到每家每戶,村委定期上門慰問貧困戶的身體狀況,對兜底保障戶給予經濟補貼,人民的生活狀態時時刻刻在村委的掌控之下,堅持精準扶貧,同步全面小康。
將政策宣傳到每家每戶,發放一本口袋書方便大家理解每一項政策的具體內容;讓每一位貧困戶對脫貧致富充滿信心是同步全面小康道路上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物質上的貧困不可怕,因為物質貧困可以解決,但是精神的貧困才是最可怕的;精神的貧困不解決,一輩子都解決不了物質的貧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肯努力,踏踏實實的在國家和社會的幫扶下一步一步脫貧致富。本村農業生產基礎薄弱,產業機構單一,科技含量低,僅靠花炮產業支撐經濟,農村經濟收入主要靠打臨時工和外出務工。有個不太穩重的建議就是:本村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全力發展產業基地建設工作,協助做好土地流轉、種植業結構調整、勞動力技能培訓等工作,幫助群眾找準最適宜、效果最好、收益最高的富民產業。村委會可以招商引資,讓本村的勞動力有所用途,從而帶動本村經濟的發展,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更是響應了國家的號召,讓渠城村成為小康村。
村民對精準扶貧工作的支持及與村委的交流必不可少,村委通過對民意的調查,才能更好地實施下一步貧困戶脫貧措施,只有找準為題,找到問題才能精準打貧困“七寸”。從而可以做到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業經濟穩步發展,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此外,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得到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教育事業欣欣向榮,衛生醫療條件顯著改善,文化體育事業不斷發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加強。我們渠成人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開創出一個美好的新生活。
作為一名大學生,這是我進入大學后的第一個社會實踐活動,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地進入社會;第一次體會到社會上每一個身份有每一個身份的閃光點??傊?,參加這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我體會了很多,深深感受到家鄉發展的變化以及人們生活狀態,更感受到了國家政策的優惠對家鄉發展提供良好基礎。對于自身,不僅豐富了閱歷,增加了經驗,還有利于我們樹立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堅信朝陽的美好前途指日可待。
二、全縣精準扶貧面臨的問題及困難。
(一)瞄準貧困對象,切實做到“扶真貧”。
(二)記準扶貧理念,切實做到“真扶貧”。
(三)選準致富路徑,切實做到“真脫貧”。
(四)精準幫扶責任,切實做到“真落實”。
四、全縣下步精準扶貧工作打算。
一份完美的調研報告,應從 新 、 準 、 深 、 實 、 活 、 簡 、六個字上下功夫。怎樣可以達到這些要求呢?下面是愛匯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8年精準扶貧調研報告范文,供大家閱讀!
為適應扶貧工作的新要求,進一步摸清貧困人口底數,了解致貧原因,找準扶貧的有效路徑,增強決策的針對性和科學性,根據縣政府安排,6月30日—7月13日,縣發改局和xx鎮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村組戶,通過召開座談會、查閱扶貧檔案、現場交流、入戶走訪、實地調查等多種方式,開展了為期14天的精準扶貧工作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分析
(一)基本情況。
xx鎮位于綏江縣境東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平均氣溫18攝氏度,鎮轄國土面積100.89平方公里,轄箭頭社區和xx、和平、黃坪、三渡4個村民委員會,29個自然村、109個村民小組,18個居民小組,全鎮有7040戶24801人,其中農業戶4985戶19633人,占79.16%,屬典型農業鎮。有勞動力12648人。耕地面積24394畝,其中有效灌溉面積7500畝。林地面積5000公頃,其中退耕還林面積xx公頃。xx年,鎮內生產總值2.0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43元,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49%。
(二)產業分布。
xx鎮轄區內有6家企業,可吸納勞動力400人,貢獻產值4000萬元。產業以種養業為主,主要覆蓋4個村。有養殖大戶46戶,其中養羊18戶、養牛9 戶、生豬養殖7戶、養兔4 戶、養雞 3 戶,養鴨2 戶、梅花鹿1戶、其它2戶,有專業合作社10個。種植業以經濟林果為主,主要種植李子、核桃,李子種植14060畝,核桃4000 畝,種植大戶55戶,有專業合作社25個,主要分布在和平村、三渡村、黃坪村。
(三)貧困現狀。
根據xx年登記確認,全鎮有貧困行政村2個,分別是和平村和黃坪村,特困自然村29個,有貧困戶2468戶,貧困人口12463人,其中五保人口數115人,低保人口數2794人,少數民族人口數91人,殘疾人人口數562人。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50.25%,這些貧困人口,55%以上集中分布在貧困行政村。加快減貧脫困,確保2468貧困戶12463貧困人口在2019年如期脫貧,到2020年與全國全省全市全縣同步實現小康的目標,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
二、抽樣摸底情況分析
xx鎮有貧困戶2468戶12463人,其中建檔立卡2051戶8854人,按30%的比例要求,應抽查摸底615戶。此次抽樣摸底從發改局和xx鎮抽調20人組成,分內業組和外業組,內業組主要負責村委和片區的大面座談交流,并撰寫調研報告;外業組主要負責入戶填表,匯總分析。通過14天的實地調查,共摸底640戶,涉及4個村29個片區2852人。通過選取交通條件較差、貧困面較大、致貧原因復雜的區域開展調查,抽樣摸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抽樣情況。
一是貧困戶屬性分類:一般貧困戶222戶,五保戶7戶,低保貧困戶411戶。二是貧困戶致貧原因分類:因病致貧370戶,占抽樣摸底戶數的57.8%;交通條件落后致貧295戶,占抽樣摸底戶數的46%;因殘貧困125戶;災害造成貧困120戶;上學造成貧困108戶;缺土地造成貧困120戶;缺水17戶;缺技術100戶;缺勞力貧困175戶;缺資金貧困20戶;缺可持續發展產業84戶;其自身發展動力不足貧困10戶。三是貧困戶生活條件分類:飲水困難172戶;缺糧239戶;通路不通暢289戶;居住危房205戶。
(二)存在問題。
一是對精準扶貧的“五結合”、“五精準”、“三到位”理解還要進一步提高,對到2019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三基本”的小康目標認識還要進一步深化。
二是由于政策原因,實施過整村推進項目的村不能列入貧困行政村,而昭通市出臺的關于精準扶貧的行動計劃有些是針對貧困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的,但事實上,有些村雖然實施整村推進項目,但仍然未能大面解決貧困問題,這種政策上的劃分,使得有些貧困村和自然村在脫貧過程中,政策和項目上會受到一定影響。比如三渡村,xx年實施了省級整村推進項目,目前該村仍有貧困戶354戶貧困人口1945人,現有衛生室也屬危房,迫切需要改建。
三是竹產業的發展不容樂觀,受道路交通差、運輸成本高、收購價格低等因素制約,竹產業未能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比如,和平村16、17隊,群眾種植8000余畝竹子,但2個組未通公路,竹子不能實現經濟效益,群眾種竹積極性受影響,對通過竹產業發展脫貧致富信心不足。
四是掛鉤幫扶不到位,幫扶措施乏力,更多是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掛鉤對象的貧窮問題,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準扶貧。
五是建檔立卡的數據與此次抽查摸底的數據有出入,一方面,有貧困戶未建檔立卡,另一一方面,人員或是致貧原因等欄目與實際不符。六是留守兒童現象,xx鎮現有留守兒童842人,占總人口的3.4%。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這一大批留守兒童是未來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留守兒童的學業、心理、健康以及前途問題,也無法實現脫貧目標,甚至若干年后,會成為社會發展的另一個問題。
三、致貧原因分析
(一)基礎設施薄弱。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一個是道路交通不便,這是造成貧困的主要原因。xx鎮和平村、黃坪村和三渡村3個行政村沒有通硬化公路,鎮內鄉村公路193.5公里, 27個自然村未通硬化路,和平村馬家溝和三渡村雷家2個自然村未實施過通達工程。
二是由于不通公路造成邊遠山區房屋改造成本增加,農民手中有錢也不愿進行房屋修建或是改造;三是由于不通公路,運輸成本增加,現有資源得不到有效開發利用,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在xx鎮四個村均存在這種情況;四是生活居住地與生產土地之間道路不通,比如三渡村西平片區。
(二)文化低觀念落后。
調查結果表明,貧困農戶的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偏低,貧困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所占比例很小,貧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時間大大低于全縣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這部分勞動力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務工,收入也與非貧困戶有很大差距。加之貧困戶思想觀念落后,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等、靠、要”的思想嚴重,凡事都等國家和社會的救助,更有甚者,寧愿守著土地受窮,也不愿加入產業化經營,撿小利失大利。比如,和平村部分群眾小農意識明顯,思想上依賴性重,土地閑置,自身能力有限發展不起來,但又不愿意參與土地流轉,讓有能力的人發展產業,寧愿閑置。
(三)子女上學致貧。
有部分貧困家庭收入只能維持日常生活,一旦子女進入高中或是考上大學,需要支付一大筆學費和生活費,無形中加重了經濟負擔,對于尚未脫貧的農民更是苦不堪言。據抽樣調查了解,因供養子女讀書而致貧的,他們占抽樣貧困戶的17%,一個高中生每年需支出9000-10000元,一個大學生每年要支出15000-xx0元。這類貧困戶隨著子女成長,讀書畢業和就業后,一般都能擺脫貧困,通過采取幫扶措施也容易見到成效。
(四)因災因病因殘返貧。
一是自然災害。有的家庭本來經濟狀況差,主要收入又源于自給自足、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若遇旱、澇、風、雪、雹或是蟲害、疫情等自然災害,無法抵御,導致種植業減產減收,養殖業遇瘟疫,就可能造成貧困或是返貧。
二是突遇重病。貧困戶家中若有長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又或者是突遇勞動力死亡傷殘的,不僅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高昂的醫療費用,導致一些農民債臺高筑,甚至重新返貧。
三是基本醫療服務條件差,看病貴看病難,和平村、黃坪村無衛生室,三渡村衛生室屬危房,對貧困農戶來說,生病以后不能及時治療,往往是扛、拖,久拖成大病,治療費用就成了更加沉重的負擔。
(五)缺錢缺項目缺勞力缺土地。
一是缺資金和缺項目,此類貧困戶經濟狀況相對較好,幫扶措施主要從提供增收項目,提供產業扶持以及提供資金、信息方面給予幫助,使其盡快擺脫貧困。二是缺乏勞動力,此類家庭中有殘疾人、體弱或年老喪失勞動能力的成員,不僅對家庭沒有收入的貢獻,反而還增大支出,導致家庭長期陷入貧困之中,難以脫貧。這類家庭要給予重點關注。三是缺少土地,有部分外遷人口到本地結婚組建家庭,由于要照看老人孩子不能外出務工,自己又沒有土地,無法增收創收。在此次抽樣摸底調查中,缺土地戶數所占比例在18.8%。
(六) 現有項目實施難度大。
隨著青壯年勞力大量流入城市,農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婦女、兒童、老人,加之有的項目需要農民自籌部分資金,在農村實施項目過程中就出現勞力緊缺和自有資金短缺問題,導致有的項目無法實施,就算勉強實施,后期項目管護人員和資金不到位,也不能有效解決農村基礎條件。比如,三渡村20戶相對集中的農戶飲水問題,上級項目資金配套到位,當地群眾無法自籌剩余資金,導致有項目也實施不了。
(七)特殊群體貧困。
鎮內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養老方式就是土地養老、社會保障養老,有的連生活自理都很困難,養老問題令人堪憂。由于務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養學生,不僅敬奉父母的生活費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經濟能力非常微弱,同時內心還承受著對子女的思念。
四、精準扶貧計劃
圍繞到2019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三基本”的目標,認真落實精準扶貧要求,通過交通水利等基礎項目的實施以及勞動力的.培訓等措施,帶動實現大面脫貧,努力做到貧困行政村“四通四有”,貧困自然村“五通一有”,貧困農戶“十有一保障”。初步測算,需要投入資金20808.5萬元,其中:交通需要投入資金14360萬元(行政村硬化公路1260萬元,自然村硬化路8600萬元,通戶間路4500萬元);解決安全住房上級補助資金964萬元,特殊貧困戶60平方米,安全住房資金500萬元;學校改擴建1020萬元;衛生室建設60萬元。
(一)貧困戶通硬化戶間道問題
全鎮3個行政村未通硬化公路,27個自然村中未通硬化路,和平村馬家溝和三渡村雷家2個自然村未實施過通達工程,貧困戶硬化戶間道情況不容樂觀。
按照貧困行政村通硬化公路、特困自然村通公路、貧困戶通硬化戶間道的總體要求,2019年,全面完成3個貧困行政村14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建設,共需投入資金1260萬元;完成29個自然村172公里通硬化路建設,共需投入資金8600萬元;完成特困自然村通硬化戶間道757公里,共需投入資金4500萬元。解決道路交通共需資金14360萬元。
(二)解決貧困戶有安全住房問題
全鎮29 個特困自然村中,有 804戶群眾需要解決安全住房問題。其中有779戶居住在d級危房中,有24戶居住在c級危房中。按照解決貧困戶安全住房的總體要求,到2019年,全鎮計劃改造d級危房779戶、c級危房24戶,共需補助資金964萬元。同時,全鎮約有100戶特殊貧困戶需整合各類建房補助3至5萬元,合計500萬元,修建60平方米安全住房,建議采取災后重建幫扶模式,縣鎮村組聯合,“一戶一策”解決住房問題。
(三)解決行政村學校建設和貧困戶的上學問題
全鎮現有學校8所,校舍面積9408平方米,在校生1484人。到2019年,在校學生1800人,校舍面積應達到12808平方米,共需改擴建大河小學、蓮花小學、大田小學、新橋小學等4所學校建筑面積 3400平方米,需投入資金1020萬元,可確保貧困戶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基本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四)解決貧困戶有病能醫治問題
黃坪村、和平村無村衛生室。三渡村衛生室屬危房。xx-2019年建設行政村衛生室3個。每個衛生室建設資金不少于10萬元,面積在120—160平方米。共需投入資金60萬元,其中爭取國家資金30萬元,整合投入資金30萬元。同時,加大農村醫療保健體系建設的推廣力度,實施中醫入戶、健康普查、能力建設等五項工程,多渠道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五)解決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通衛生自來水問題全鎮4個行政村所在地有2所學校未實現集中式供水,集中居住農戶20戶以上的地方集中式供水未全覆蓋,11個自然村已通衛生自來水,18個自然村未通衛生自來水,但部分群眾建有水窖。
(六)解決特困自然村產業建設問題
特困自然村中,有5個村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有6個村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至5000元,有8個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至4000元,有10個村人均純收入還處于3000元以下,農民普遍處于貧困狀態。
到2019年,建成以特色畜牧業(豬、牛、羊、雞、兔等)為特色的養殖示范村6個,建成以特色種植業(核桃、李子等)為特色的種植示范村8個。最終保障貧困行政村,村村有特點,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飯吃。
(七)解決特困自然村高穩產農田建設問題
全鎮耕地面積24394畝,其中:中低產田地面積19515畝。按照特困自然村到2019年建檔立卡貧困戶達到戶均有1畝以上高穩產農田的要求,還需要建設高穩產農田1631畝,需投入資金326萬元。
(八)解決特困自然村農戶致富技能培訓問題
xx年底,全鎮特困自然村29個共計5015戶1978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854 人。共有農村勞動力9428人(男5186人,女4242人),其中,小學及以下文化5057人、初中以上文化4371人,掌握務工技能的2357人。外出務工3772人,占勞動力總數的確40%;年務工總收入6500萬元,農民人均年務工收入1.7萬元??傮w上看,特困自然村勞動力素質偏低、技能缺乏,務工比例不高,務工工資偏低。
到2019年在xx鎮 4個行政村29個特困自然村培訓培養農村勞動力3000人,投資按500元/人計算,合計150萬元,力爭特困自然村實現戶均1人掌握1門致富技能,不斷推進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保障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定增加,實現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九)解決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有文化場所問題。
文化活動場所包含以下幾個方面:文體活動室、文體活動廣場、農家文化大院和農家書屋。目前黃坪村和xx村有文化活動場所,特困自然村有5個文化場所。到2019年需完成行政村文化活動場所2個,特困自然村文化活動場所24個,共需投入資金405萬元。
(十)解決行政村和特困行政村通廣播電視問題
已有4515戶安裝了廣播電視直播衛星“村村通”、“戶戶通”和接收設備。目前,29個特困自然村500戶未通廣播電視。到2019年,采購、安裝廣播電視直播衛星“村村通”、“戶戶通”設備500套,總投資17.5萬元。擬向上級爭取資金250元/戶,縣級財政補助100元/戶。
(十一)解決行政村有小超市問題
已通過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成小超市(農家店)的行政村有1個,其余3個行政村沒有小超市。
按照貧困行政村“四通四有”中有便民實惠小超市或小賣部,能基本滿足當地群眾日常生活所需的總體要求。到2019年,需建設行政村小超市3個,共需補助資金6萬元。
(十二)解決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通通訊的問題到2019年,到行政村通訊覆蓋需提升改造建基站4個,到特困自然村通訊覆蓋需建基站18個,實現全鎮移動網絡全覆蓋。
五、保障措施和建議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精準扶貧工作事關全局,意義重大。要抓好這項工作,必須從長遠考慮、從現實出發,上下聯動、統籌推進,強化措施、健全機制,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一)轉變思想觀念,堅定脫貧信心。
我國扶貧開發始于80年代,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輝煌成就,但是由于扶貧制度設計存在一定缺陷,不少扶貧項目屬于粗放式“漫灌”,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于是頂層設計,明確提出建立精準扶貧機制,切實解決扶貧工作存在的“漫灌”問題,改“漫灌”為“滴灌”。
(二)規范識別機制,解決“要扶誰”的問題。
一是在已全面完成扶貧建檔立卡任務的基礎上,駐村工作隊和鎮村干部要通過走村入戶的舉措,再次核實做細有關工作,特別是全面掌握貧困戶人口、耕地、致貧原因等基本情況,以便下步提出精準扶貧具體措施。二是建立完善扶貧信息網絡,對扶貧對象實施規范化和動態化管理,扶貧對象穩定脫貧后從臺賬中退出,返貧的重新納入臺賬管理。三是建立返貧防御機制,有些貧困戶在脫貧后又會因災等返貧,因此有必要建立防御自然災害的扶助機制,重大疾病救助機制,子女就學援助機制,通過日常的防御和應急的防御手段及運用文化科學知識,控制脫貧農戶返貧,以鞏固和發展扶貧成果。
(三)實施分類政策,解決“怎么扶”的問題。
一方面是對貧困戶分類化解,由于貧困原因和程度不同,貧困戶扶持需求也不盡相同,有的喪失了勞動能力,需要依靠社會保障維持基本生活;有的因病因災致貧,但尚有勞動能力,可提供打工就業機會或扶持農業生產??偟膩碚f,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緊扣貧困成因、貧困程度梳理分類,然后因人而異分類施策。另一方面是對時間分步實施,從xx年到2019年共計5年時間,建議把貧困村的幫扶分為三輪實施完畢,兩年為一輪,第一輪xx—xx年,幫扶50%的貧困村和貧困戶,使之率先脫貧;第二輪2017—2018年,幫扶40%的貧困村和貧困戶,穩定先前脫貧群眾;第三輪2019—2019年,幫扶剩余10%的貧困戶以及因災因病等原因又返貧的群眾。
一是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對有勞動能力、可以通過生產和務工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通過加大產業培育扶持和就業幫助力度,因地制宜發展一些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區域特色產業,擴大轉移就業培訓和就業對接服務。比如,發展種養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子商務,推進“互聯網+”與特色農業的深度融合等。針對調研中竹產業發展信心不足的問題,建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解決竹的銷路問題;通過技術創新增加竹的附加值;盡快改善交通降低運輸成本。
二是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特別是低保特困戶、智障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因大病大災生活困難無法翻身的人,要通過社會保障實施政策性兜底扶貧。
三是通過醫療救助扶持一批。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要通過調整民政救助政策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完善大病保險政策,增加大病報銷比例和救助力度,發揮醫療救助保障對防貧、脫貧的重要任用。建議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個人信用檔案,實現信用信息共享,解決“先有錢才治病”和“治了病才報賬”的矛盾,對信用等級高,評估其經濟償還率高的大病家庭,試點推行“先看病再給錢”模式,逐步緩解看病難問題。
四是通過移民搬遷安置一批。對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搬遷,將這部分人搬遷到條件較好的地方,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比如,和平村三節田,黃坪村馬馬丘在“xx”期間,規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五是通過教育和科技培訓減少一批。一方面,保障貧困戶子女受教育權利,杜絕少年新文盲的產生,認真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實施好“特困學生關愛基金”項目,資助輟學的貧困生復學,幫助貧困家庭子女完成學業。另一方面,加大對勞動力的科技培訓,結合勞務輸出、移民培訓等項目的實施,整合縣內培訓資源,建立扶貧培訓基地,采取群眾“點菜”、政府“下廚”方式,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使大多數貧困人口掌握1至2項實用技術和操作技能。
六是通過思想教育扶志一批。對于那些不思進取、好吃懶做,自身動力不足的貧困戶,一方面從思想教育、考核導向等方面入手,讓掛鉤干部做到真正用心扶貧、潛心扶貧;另一方面做好對群眾的正面宣傳、教育、培訓和組織工作,實施“扶志工程”,引導貧困戶樹立“崇尚致富、脫貧光榮”的理念,讓貧困戶真心想脫貧、真心想致富,充分激發自身“原動力”。
(四)堅持規劃先行,解決“扶什么”的問題。
建議在《云南省烏蒙片區綏江縣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xx—2020年)》中,就精準扶貧工作提出工作措施,相關部門擬定行動計劃。xx鎮根據縣級規劃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列出任務清單,排出時間表。
一是目標精準。緊扣全鎮2468戶12463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總目標,立足鎮情實際,注重與脫貧摘帽、同步小康指標相銜接,實事求是制定各項扶貧目標,不提好高騖遠的指標數據。
二是思路精準。在推動群眾脫貧致富的同時,提高全鎮經濟發展水平,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質和村風文明程度,著力“三化”興“三農”,在產業鏈上創新扶貧模式。
三是措施精準。針對xx鎮的自然條件,尊重群眾發展意愿,重點在產業發展路子和措施上作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安排。同時臺賬的內容和實施舉措要具體細化到每家每戶。四是保障精準。要求根據規劃迅速分解責任,注重加大調度、督導力度,抓好任務落實。
(五)建立融資機制,解決扶貧資金的問題。
一是建議全縣對涉農資金進行科學規劃和統籌使用,由縣政府協調,設立專戶,鄉鎮組織實施,縣直部門提供技術指導,整合資金集中連片打造。
二是要加大財政投入,將財政專項資金和必要的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逐步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投入。
三是要把扶貧開發政策與財政金融政策要機結合起來,引導信貸、保險等金融資源到貧困地區去,適度提高貸款額度,增加貼息比例,延長貼息周期,積極探索有效緩解貧困農戶資金困難的新途徑。建議縣級研究制定出臺金融扶貧的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增加金融資金對扶貧開發的投放。四是強化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建立完善透明的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制度和常態化、多元化的監督檢查機制,嚴肅查處違紀違規問題。
(六)強化宣傳動員,發揮群眾主觀能動性。
一要做好群眾宣傳動員工作,利用好“1017”扶貧日,注重通過會議動員、入戶引導、參觀學習等形式宣傳政策、發動群眾,使脫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志氣和信心。
二要準確把握群眾需求意愿,切實了解貧困群眾的意愿與期待,從群眾最迫切的需求著手,在基礎設施、轉移就業、教育培訓、社會保障、種養業方面優選排列其幫扶需求。
三要體現群眾主體地位。尊重群眾意愿,順應群眾期盼,回應群眾關切,將知情權、決定權、管理權交給群眾,對產業發展、公益事業建設等扶貧項目,均由村民通過“一事一議”議定建設內容并自行組織實施。四要出臺脫貧“摘帽”激勵機制,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對提前脫貧“摘帽”的,原定扶持政策不變、投入力度不減,并給予適當獎勵。
(七)加強基層組織,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農村的脫貧致富,“領頭雁”很重要。
一是要積極探索“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的新模式,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抓好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組織配套建設,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鼓勵和選派政治堅定、民主作風好、工作能力強、熟悉農村工作、愿意為群眾服務的優秀年輕干部、高校畢業生到貧困地村工作。
二是要強化鎮黨委書記、農村黨支部和致富帶頭人培養建設,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
三是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新農村指導員的作用,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廣大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和積極性。
(八)細化管理考核,確保精準扶貧實效。
著力健全完善管理機制,做到“四到位”。
一是掛鉤幫扶到位。認真落實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每一戶貧困戶明確一名責任人,建議由掛鉤單位對掛鉤村派駐扶貧工作組,主抓精準扶貧工作。同時,積極爭取東部發達城市對口支援我縣,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及愛心人士參與扶貧,引導農村致富帶頭人以“傳幫帶”的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二是措施管理到位。幫扶單位要根據扶貧專項規劃以及工作方案,細化幫扶措施。同時,建立幫扶工作進展和措施落實情況反饋機制??h級層面也要建立督促檢查機制。
三是成效管理到位。建立監測評估體系,對各類扶貧資源到村到戶、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扶貧對象教育培訓就業增收情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情況進行監測評估,準確反映扶貧成效。四是責任管理到位。建立精準扶貧考核管理辦法,對各級幫扶單位和結對幫扶責任干部定期進行考核??己藘热莅ň珳史鲐氊熑温鋵嵡闆r、計劃推進情況、扶貧效果、結對幫扶干部管理情況和群眾滿意度。
(九)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在貧困人口中有一部分家庭面臨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甚至兩者都有的現象。
總之,構建精準扶貧,就是要通過建立既具體、細化,又全面、系統的工作制度,引導廣大干部把群眾當成與自己戚戚相關的親人,把群眾的困難疾苦當成自己的痛,對貧困群眾用真心、動真情、出真招,做到真幫真扶;為群眾的“致富夢”和“小康夢”攜手努力、合力幫助貧困群眾加快脫貧致富、同步小康步伐,早日過上美好生活。
按照中央和省、市關于精準扶貧的有關要求,近期,我就xx縣xx鄉xx村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集中專題調研。
一、基本情況
xx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肅省建檔立卡的15個重度貧困村之一,xx年全村貧困面為14%,目前下降到5.2%。該村屬祁連山冷涼灌區,耕地面積4726畝,人均耕地約2畝,有9個村民小組649戶2394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為患病人群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
xx村主導產業為種植、養殖和務工,以務工為主業的約1000人,占勞動力總數的90%以上。xx年貧困人口收入中種植業收入占8.69%、養殖業收入占13.88%、務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
二、調研過程
這次調研,總體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集中調研。我先利用三天時間集中調研了xx村精準扶貧工作,先后走訪30多典型貧困戶,之后又抽調6人組成工作組,利用7天時間駐村蹲點進行了專題調研,全面了解xx村及97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等。第二階段,甄別確認。對照國家關于貧困戶的確認標準,對97戶貧困戶逐一進行了甄別確認。最后確定,xx村xx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336人,xx年脫貧64戶221人,現有貧困戶33戶124人。第三階段,制訂措施。針對該村確定了八項幫扶措施,逐項明確了幫扶的主要任務、工作目標、責任單位及責任領導、配合單位和完成時限;針對貧困戶逐一制定了幫扶措施,分別明確了脫貧時限、幫扶責任人。第四階段,集中交辦?,F場召開面對面集中交辦會,屬于面上的幫扶措施由政府有關部門認領限期辦理,屬于貧困戶個體的由聯戶干部認領限期辦理,并張貼上墻,掛圖作戰。
三、致貧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貧。長期以來,許多村民就近在螢石礦、煤礦務工,因工作環境、防塵條件比較差,患上了嚴重的塵肺、矽肺、內風濕等職業病,致使勞動能力喪失,就醫成本上升。目前,97戶貧困戶336人中因該類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貧的占35.07%。
(二)因學致貧。受教育布局調整影響,初中和高中學生全部在縣城或金昌市區就讀,家長租房陪讀現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經調查,因供養子女讀書而致貧的占貧困戶的17.5%。
(三)要素缺乏致貧。一是xx村水資源短缺,灌溉條件差,以大麥和小麥為主的種植業收入有限。二是貧困人口中有近90%的勞動力年輕人習慣于首選背礦石、打隧道等傳統的苦力型工種,思想觀念陳舊,務工技能缺乏。三是貧困農戶貸款難問題比較突出,成為制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規律致貧。村內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養老方式就是土地養老、社會保障養老,有的連生活自理都很困難,養老問題令人堪憂。由于務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養學生,不僅敬奉父母的生活費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經濟能力非常微弱,同時內心還承受著對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獨寂寞的煎熬。
四、精準扶貧計劃
(一)開展醫療服務。組織塵肺、矽肺及風濕類關節炎等職業病醫療組,開展職業病普查,提供醫療防控措施和治療建議,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
(二)開展科技幫扶。一是組織貧困群眾參加務工技能培訓班,提高創業就業能力。二是組織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貧困農民的種養殖能力。三是組織開展電子商務知識培訓,適時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三)建設完善農田水利設施。維修改造渠道6.4公里,修建蓄水池1個并配套其他設施,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000畝。
(四)發展富民產業。扶持以湖羊為主的舍飼養殖業,新增30只以上養殖戶10戶以上,優質牧草種植1000畝,為留守農民不離鄉不離業增加收入創造條件、打好基礎。
(五)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項目。整合農村危舊房改造、貧困戶建房等政策,建設40平方米左右居家養老型集中居住點1個,規模50戶以上。
(六)建設互助老人幸福院。利用閑置校舍或農宅建設互助老人幸福院,并將運行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運行經費3萬元,逐步探索建立長效運作機制。
(七)積極協調解決融資難題。一是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和農宅確權頒證工作,解決信貸抵押不足的矛盾。二是用活用足涉農貼息貸款政策,為貧困群眾提供金融支持。三是采取政府財政資金貼息的方式,為貧困戶提供貸款支持。
(八)建立社會幫扶機制。一是引入工商資本進行結對幫扶,將非公企業納入幫扶單位范圍,壯大幫扶力量。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級救助資金,提高救助能力。
五、幾點體會思考
精準扶貧必須緊扣“重在聯、貴在為、深在制”要領,堅持扶真貧、真扶貧,不斷拓展內涵和層次,實現由“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實質性轉變。
(一)確保對象精準,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底數不夠清、指向不夠準、針對性不夠強是扶貧開發存在的突出問題,必須抓住真實識別貧困、規范建檔立卡、實施動態管理、推行掛圖作業四個關鍵環節,把好群眾申請關、入戶調查關、民主評議關、公示監督關、確認審核關五個關口,做到精確識別貧困戶、精確登記造冊、精確建檔立卡、精確實行動態管理“四精確”,建立“戶有卡、村有冊、鄉鎮有簿、縣有檔、市有平臺”的動態數據庫,實現底數清、問題清、對策清、責任清、任務清“五清”,從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區域政策代替到戶政策的現象,提高扶貧效果。
(二)確保內容精準,解決好扶什么的問題。千篇一律、萬面一孔是扶貧開發的常見現象,必須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深入分析貧困村和貧困戶的致貧原因,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易地搬遷、金融支持等扶貧措施,使建檔立卡工作與各項扶貧政策相銜接,扶貧措施與貧困現狀相對應,確保幫扶到最需要幫扶的群眾、幫扶到群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確保目標精準,解決好坐標系的問題。緊緊圍繞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抓住突破基礎設施的短板、明確基準內容的對標、盯住完成時限的節點三件大事,對照全面小康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按照鞏固優勢指標、提高較好指標、攻堅弱項指標的要求,分層次推進,立體式幫扶,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
(四)確保措施精準,解決好怎么扶的問題。緊緊抓住轉變方式、強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個關鍵,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戶量身定制幫扶措施,明確幫扶責任人、幫扶任務、標準、措施和時間節點,做到號準病脈、開好處方、抓出良藥,提高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確??荚u精準,解決好導向上的問題。嚴格落實干部駐村、“逢提必下”等雙聯行動工作制度,把雙聯助推精準扶貧的成效作為干部年度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專項督查、明察暗訪等督查考評制度,傳導壓力,強化擔當,引導干部到扶貧攻堅主戰場錘煉作風、增長才干、建功立業。
一、基本情況
xx村海拔1200至xx米,幅員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2560畝,林地23000畝,其中退耕還林業1600畝;全村共有535戶,共計1729人,其中五保戶5戶、低保戶43戶;人均年收入3000余元;現村里常住人口主要為老年人和兒童,青壯年基本外出打工;醫療、教育公共服務水平低下;主要產業以農業為主,果蔬經濟實現良好開局,主要有蘋果、核桃、花椒等。
二、存在問題
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經濟發展及安全生產三個方面。
(一)基礎設施
1.當前需求最迫切的是公路建設,五六組通村公路建設立項18公里,實際只完成了14公里,因為兩個組的群眾都想把余下的4公里安排到自己的那一段,缺4公里的項目和資金。存在較大的穩定隱患。林區公路和連戶路共需要建設20公里。
2.四組約500人的人畜飲水水源已協調好,差4000米管道工程項目。
3.一、四、五、六組約1000人用電質量不能保證。
4.山坪塘需求量較大,約需100口,堰道初步計劃有10公里需求。
(二)農業產業經濟發展方面
1.缺乏支柱產業,始終被動跟風,效益不好。
2.農業耕種技術和營銷能力欠缺。
(三)安全生產方面
1.煤、鐵、高嶺土盜采盜挖一度比較突出,近期明顯好轉,但仍時有發生。
2.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因道路條件差,安全監管難度大。
三、原因分析
造成xx村貧困的主要原因是通村公路的建設不完善、無支柱產業,導致村民生產發展的不便捷、經濟效益不高,青壯年多數選擇外出打工。
四、扶貧對策
(一)積極協調銜接項目
在積極動員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同時,根據聯系村xx村的實際和需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落實發展資金,爭取幫扶項目,并動員和引導群眾參與規劃制訂、項目實施和工程監管,積極增加農戶收入,壯大集體經濟。
(二)實現長久發展
根據xx村土地資源的優勢,建議選擇適合的果木進行栽種,請專家親自示范教授村民生產技術,帶動村民積極性,幫助xx村真正長久地脫貧致富,并協助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讓xx村的農副產品走出山區。
(三)加強安全宣傳
廣泛開展送安全知識、安全警示教育等下基層活動。積極推進安全法治進鄉村、進企業、進學?;顒?,努力把安全法治和安全文化產品送到河西鄉,不斷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增強全社會支持參與依法治安的意識,提高安全防護技能。
(四)加強感恩教育宣講
進一步深化“三為漢源·愛家樹風”、“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動員局機關干部進村入戶進行宣講,保證黨組書記全年宣講2次以上、班子成員宣講1次以上、其余鄉干部結合自身工作開展宣講,培養群眾感恩之心。
五、建議
(一)加強對xx村民的農業技術培訓,讓村民學習到生產發展技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活問題。
(二)適當開發旅游業、宣傳推廣。
(三)為老年人構建健身、娛樂場所,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
(四)教育方面,為學生爭取一定優惠政策。
(五)注重發揮婦聯、婦女在扶貧開發中的作用,增加安排針對貧困婦女的扶貧項目,提高婦女在扶貧開發中的參與度。
近日市質監局組織調研專班,深入精準扶貧聯系點——xx縣xx鎮xx村進行調研,深入分析現狀、問題及下一步幫扶措施?,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xx村發展的現狀。
1、基本村情現狀。xx村位于xx縣xx鎮北部,距鎮政府約30公里,距縣政府約88公里,是典型的偏遠高山村。版圖面積約70平方公里,由過去的4個村和1個林場合并而成,全村旱地4426畝,水田325畝,共有5個村民小組。xx村村內主要資源有閃長巖、石煤、黑板石、魔芋、獼猴桃、蜂蜜和煙葉等。
2、貧困人口現狀。全村共340戶,1339人,其中戶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約300人,實有勞動力825人,貧困人口177戶673人,貧困人口超過50%。在貧困人口中五保戶20人,低保戶86人??梢哉f,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貧困戶。根據走訪了解到的情況,除了35戶煙農收入較為穩定外,其他貧困家庭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3、基礎設施現狀。xx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組公路60余公里,路面較差,遇到雨天,大多數道路無法通車。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兩層小樓外,其他農戶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條件極差。村內無學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鎮上上學,目前有8名在讀大學生和6名高中生。村內無衛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xx鎮,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則忍。村黨員活動中心是4間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土墻房,辦公環境差。因環境限制,該村電力資源短缺,經常晚上供電,停電的情況時有發生。當前沒有網絡,很多地方沒有手機信號,通訊極其不便。
4、產業發展現狀。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種煙、種糧、發展林特產業和打工為主,20xx年人均收入4242元。煙葉種植是該村主導產業,在煙葉公司支持下,種植面積達到850畝,有烤房22座。由于條件所限,招商引資相對困難。20xx年引進一家石材加工廠,因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目前處于停產狀態。
5、基層組織現狀。xx村現有黨員22人,村兩委班子5人,年齡結構較為合理,但村支書、村主任、村會計3人長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婦聯主任是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很少參與到村集體事物中來,村兩委作用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二、市質監局幫扶的情況。
1.加強領導,組建幫扶工作機構。市委政府“精準扶貧”活動專題工作會議召開后,市質監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長曾勤為組長,局班子成員,各分局局長及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迅速召開專題會議,制定“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精準扶貧工程實施方案,同時成立了以黨組成員、副局長歐陽華同志為隊長,抽調6名同志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隊,為“精準扶貧”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2、走訪調研,摸清村內基本情況。我局扶貧工作隊迅速深入聯系村逐戶走訪,全面調研。工作隊員共駐村180人次,走訪入戶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貧困戶家庭,先后4次與xx鎮黨委政府領導座談商討xx村扶貧計劃,5次召開村民大會,詳細了解xx村的基本情況,并將走訪了解的詳細情況歸類建檔。通過調查,在177戶貧困戶中,有煙農35戶,全家在外打工6戶,僅留老人在家23戶,傷殘戶3戶,老年戶3戶。經統計,需要重點幫扶的困難戶共96戶354人,致貧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不足,同時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術和資金。通過走訪調查,確定了扶貧的重點對象,真正做到底數清、問題清。在走訪過程中,工作隊員積極宣傳黨的惠民政策,爭取村民對“精準扶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3、明確職責,全員參與結對幫扶。按照市委政府“干部包戶(人)”的要求,結合貧困村的實際,建立了縣級領導干部包戶和一般干部包人責任制。我局縣級干部13人,幫扶13戶共計48人,一般干部206人,共計幫扶81戶306人,剩余貧困群眾由工作隊兜底幫扶。任務確定后,通過春節慰問、組織活動等方式,組織干部職工分批前往xx村,走訪、慰問、幫扶困難戶,為各戶脫貧致富出謀劃策。其中在20xx年春節前夕,局黨組成員以及二級單位負責人走訪慰問了該村老黨員和一批困難群眾,共計為該村177戶結對幫扶戶提供了價值1.2萬元的慰問品,同時為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學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學金,支持他們克服困難完成學業。
4、結合實際,幫助制定脫貧計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產業扶貧是村民徹底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經實地走訪,該村蜜蜂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有一定的產業基礎。目前有30余戶村民散養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術和龍頭企業帶動,蜜蜂養殖未能形成規模,產量也較低,多數蜂蜜養殖戶年收入只有100多元。該村地處高山,很適合獼猴桃生長,已有幾戶村民正在發展獼猴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畝獼猴桃基地,其中20畝已掛果,年收入超過10萬元。通過調查,后與村兩委溝通,決定以產業扶貧為主導,將蜂蜜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作為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予以重點扶持,做到戶戶有產業,人人能脫貧,同時聯系龍頭企業,幫助建立產業合作社,推行“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以產業扶貧徹底實現脫貧致富。為加快發展壯大獼猴桃產業,局主要領導專程赴全國最大的獼猴桃基地——陜西省眉縣考察獼猴桃標準化示范縣建設,了解獼猴桃的種植、加工、儲藏、銷售、發展前景等情況,幫助xx村制定了科學、詳細的獼猴桃產業發展計劃。每畝獼猴桃年產3000-5000斤,每斤2-3元,每戶種植3-5畝,可收入1-2萬元。力爭通過5年努力,該村獼猴桃發展至500畝,收入達到200萬元。為發展蜂蜜產業,我們先后5次到湖北神農蜂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調研,得知當前新的養蜂技術每箱年產50公斤左右蜂蜜約800-1000元,且在第二年1箱蜜蜂可分箱為3-4箱,第三年可分箱到十幾箱。1箱蜜蜂在第二年經分箱后年產值可達到3000-4000元,第三年分箱后的收入可達一、兩萬元。同時,該產業對勞動力要求不高,屬于“懶人”產業,老弱病殘均可發展。我們將了解到的信息及時該村兩委溝通,幫助該村成立了蜜蜂養殖合作社,與湖北神農蜂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爭取在2-3年將該村蜜蜂發展至1000箱,年收入達到80萬元。
5、籌措資金,啟動扶持產業發展。為加快xx村脫貧步伐,市質監局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年初,局黨組號召全局干部職工每人集資捐款400元,共募集到9萬多元啟動蜜蜂養殖產業,計劃為110戶困難村民每戶免費提供1箱蜜蜂。我局已與湖北神農蜂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由神農蜂語公司提供蜜蜂種群和技術指導,近期已有6箱蜜蜂送到村民手中。為改善該村醫療衛生條件和產業合作社的發展,局黨組計劃每年想辦法籌措一定的資金,支持該村“一中心三室”建設(黨員活動中心、產業合作社辦公室、衛生室、文化室)。目前已籌措10萬元資金,計劃為該村村民每戶提供1畝獼猴桃苗木,并聘請陜西眉縣的技術人員,定期為該村獼猴桃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6.廣泛動員,邀請企業參與扶貧共建。扶貧是一項社會責任,我局積極動員企業參與共建,借助企業的資金、市場,幫助聯系村脫貧致富。經溝通,目前已有湖北世紀中遠集團、十堰福堰鋼鐵公司、葛洲壩公司十堰辦事處、湖北帕菲特工程機械公司、湖北神農蜂語公司、十堰海億魔芋食品公司以及市液化氣公司等8家企業愿意參與到xx村的扶貧工作中來。其中,湖北神農蜂語公司已先后2次派技術員前往xx村講解傳授蜜蜂養殖技術,葛洲壩公司十堰辦事處愿意為xx村移民搬遷工程免費提供水泥100噸。
三、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
1、村民素質不高。在扶貧開發之中,勞動力資源是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但xx村村民文化素質低,思想保守,給精準扶貧增加了難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經遷出村外,年輕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殘、小,勞動能力有限,無法有效參與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導致貧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資金投入不足。是極度貧困的村莊,需要建設的項目多,需要扶持的資金多。該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獼猴桃產業,200多畝土地流轉已經到位,但前期每畝近3000元基地建設費用成了門檻,村民缺乏資金投入,只能望地興嘆。目前政策扶貧資金有限,村民自籌資金無來源,幫建部門零基預算,也無資金投入。加之農業產業投入大、周期長,市場風險也很大,村民無法承擔投入成本,資金制約成為扶貧的最大障礙。
3、技術服務不夠。xx鎮黨委政府及xx村兩委十分重視產業發展,先后發展了煙葉、魔芋、獼猴桃、蜜蜂養殖、玄生種植等產業,只有煙葉公司技術服務到位,發展較好??蔁熑~種植面積900畝已基本飽和,無發展空間。其他產業發展水平仍然較低,村里曾大力發展中藥材——玄參,因村民缺乏種植技術,辛苦一年,收入不及成本,加之缺乏龍頭企業兜底,結果村民都放棄了玄參種植。村里還發展過蓮藕、核桃、魔芋等產業,但都是原始的粗放經營,廣種薄收,陷入停滯狀態,根本問題是缺乏技術指導。
4、聯動幫扶不力。xx村貧困面大,返貧率高,每年因災、因病、因學等原因當年返貧的人口居高不下。加上缺項目、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扶貧攻堅任務非常艱巨。目前市委政府安排我局和浙江海天建設集團共同幫扶xx村,我局也積極爭取其他8家企業從不同層面參與到xx村扶貧中來。但總體感覺是企業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市里統一安排的浙江海天建設集團至今還沒有實質性行動,社會聯動幫扶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單靠一個部門的力量難以完成艱巨的脫貧任務。
四、今后扶貧的主要措施。
1、結對幫扶增強干部責任。今后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政府“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精準扶貧精神,扎實開展“雙包雙建雙帶雙促”活動,細化干部一對一幫扶的任務,強化干部責任。加強督導檢查,督促幫扶干部與包聯戶溝通聯系,有針對性地制定貧困戶脫貧計劃。建立考核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減貧項目精準,幫扶措施精準,幫扶效果明顯。
2、資金幫扶增添基礎設施。市質監局將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幫助xx村啟動“一中心三室”建設,改善村兩委辦公條件,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積極爭取政策扶貧資金,協調相關單位,逐步解決道路交通、供水、供電、通信等設施問題,從根本上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
3、產業幫扶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貧困戶因地制宜地選擇產業,重點發展蜜蜂養殖和獼猴桃產業,幫助群眾連片規劃建設,著力優化品種,努力提升規?;?、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水平,盡快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在此基礎上引進企業拉升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質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幫助xx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發展壯大蜜蜂養殖產業。幫助發展獼猴桃產業,免費提供獼猴桃樹苗,力爭在明年春季推廣種植200畝。事先做好與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溝通合作,開辟獼猴桃銷售渠道。
4、聯動幫扶增進村企共建。結合xx村實際,引進符合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通過村企合作,互助互動,借助企業的技術、資金,壯大產業規模,拉長產業鏈,降低農民發展產業遇到的市場風險,實現互利共贏。計劃引進獼猴桃、魔芋、蜂蜜產業龍頭企業各一家,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合作社發揮作用。同時爭取市文明辦等有關部門,大力開展結對共建美麗鄉村和“兩創”(創文明新村、創“十星級文明戶”)活動,加快建設文明新村。
5、遷移幫扶增快脫貧進程。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以居住在高山、邊遠以及水電路不通、資源匱乏、災害頻繁、生存環境惡劣的貧困戶為重點,實行生態搬遷工程,解決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問題。目前該村已規劃兩個搬遷安置點,有18戶村民有搬遷意愿。通過搬遷讓村民集中居住,同時配套基礎設施,從根本上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6、教育幫扶謹防代際傳遞。積極開展“雨露計劃·金藍領”助學培訓,以貧困家庭“兩后生”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短期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為重點,鼓勵村民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貧困勞動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勞動力的能力素質,為扶貧攻堅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為防止出現因學返貧的情況出現,市質監局繼續對該村在校高中生和大學生進行助學幫扶,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增強致富能力,鞏固扶貧成果。
五、扶貧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大規劃統攬力度,提升精準扶貧效率。農業產業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一縣一業,一鄉一品的規?;N植、養殖和經營是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有效手段。雖然秦巴山區地形復雜、氣候各異,動植物品種多樣,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經營,但結合實際分片進行規劃,以幾個鄉鎮或幾個村為單元,明確產業方向,形成適度規模的“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還是切實可行的。如xx鎮周邊鄉鎮,或xx村及周邊幾個村,都發展彌猴桃,形成規模,集約化經營,這樣就可以降低生產、銷售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價值。因此,建議市級統籌指導,縣鄉科學規劃,分片區對產業發展、道路交通、村級公益設施進行規劃,以提高扶貧效率。
2、加大資金捆綁力度,提升整體發展能力。扶持資金數額決定扶貧計劃任務的落實,沒有資金投入,任何規劃、計劃都是空中樓閣。如果僅靠幫扶單位支持,難以完成艱巨的脫貧目標?,F在xx村到底能投入多少扶貧資金、項目資金,村集體和幫建單位都不清楚,計劃干多少事,心中沒底。建議根據市、縣扶貧規劃,將政策扶貧資金、有關項目資金等計劃下達到鄉、下達到村,加上幫建單位扶持資金、社會捐獻資金、村級組織自籌資金等,將所有資金捆綁使用,有計劃的謀劃、規劃,每年干幾件大事、實事。
3、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當產業扶貧項目確定之后,農民急需的是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可這些技術大多數幫建單位是無法提供的。當前xx村蜜蜂養殖、彌猴桃種植,需要培養幾戶技術帶頭人。建議市、縣牽頭,安排農業、林業、畜牧、科技等部門技術機構或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分門別類地組織在相應片區開展相關實用技術培訓,村級組織組織產業對口的農戶參加,以提高其創業能力和技術素質。
4、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提升模范帶動作用。貧困村的脫貧致富,村級組織,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及兩委班子成員發揮著關鍵作用。xx村黨支部書記明平濤堅決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帶領村民自力更生,新修公路,發展產業,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想徹底抓好精準扶貧工作,必須進一步加強村黨員干部和致富能人的培養、挖掘工作,力爭培養一批年青有為、敢想敢干、勇于開拓的黨員干部和致富能手,形成有凝聚力、有戰斗力的致富創業團隊,帶動貧困村脫貧致富。
5、建立綜合協調機制,形成扶貧幫建合力。精準扶貧涉及多個單位,如鄉鎮黨委政府、村級組織、幫建單位、幫建企業、產業合作社等,結構較為復雜,甚至各有各的想法和計劃。如果職責不清,任務不明,各自為陣,就會大大影響扶貧效率。建議建立和完善協調機制,明確主導單位和責任主體,分解具體任務,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會加速脫貧進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39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