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通常包括問題提出的背景、調查的目的和方法、調研結果的數據和分析、結論和建議等基本要素。希望以下調研報告范文能對大家在撰寫調研報告時有所啟發和參考。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不存在土地市場,土地不是商品,也沒有價格。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這種二元土地所有制基礎之上城鄉有別的建設用地使用制度,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推動土地資源合理配置,維護農民利益并提高農民收入,實現城鄉協調發展是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如何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交易平臺,實現國有與集體建設用地“同價、同權”的目標,在提高經濟績效的同時維護社會公平,應該是現階段我國構建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集體建設用地隱形入市與國家立法缺位。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集體建設用地隱形市場已經客觀存在。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步伐加快,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資產價值已經充分地顯現出來。尤其是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以出讓、轉讓、出租和抵押等形式自發流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現象在數量上和規模上都有不斷擴大趨勢。盡管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實踐已經在展開,但我國現行土地管理制度對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立法仍處于空白之中。以公開、規范的方式轉讓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城鄉統籌建設用地市場體系,有利于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和農村經濟的更快發展。
隨著《廣東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開始施行,其他省份針對本地區特點的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辦法也紛紛出臺。這些地方法規的實踐,對探索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機制,實現規范有序管理,取得了初步的經驗,也為修訂《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法規和建設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礎。但是集體建設用地流轉仍處在地方實踐階段,要真正建立城鄉統籌的建設用地市場,國家立法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破除土地制度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瓶頸,進一步釋放被束縛的'生產力,同時維護社會公平,已經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
二、二元分割建設用地市場引發的市場失靈問題。
首先,我國土地政策的基本特征是城鄉二元土地所有制以及國家土地一級市場的壟斷,城市和農村土地享有不同權利。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在被用作城鎮建設之前,必須先通過強制征收轉到政府手里,成為國有建設用地之后方可合法轉讓。其次,集體土地所有者缺位導致尋租現象。我國法律規定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但實際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人處于缺位的狀態,村委會在一定程度上充當集體組織“代理人”的角色,這樣造成了村干部掌握了絕大部分的土地處置權,在參與征地補償談判中掌握了權力尋租的條件。近年來農村最突出的腐敗問題幾乎都與集體土地有關。村官的尋租活動,直接侵害了農民的切身利益,阻礙了農村經濟社會的進步,成為農村社會不穩定因素,無論對維護社會公平還是提高經濟效率都將造成不利影響。再其次,缺乏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導致信息不對稱。由于城鄉土地市場分割,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始終處于“非正式流轉”層面上。因此,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市場始終處于自發、分散、無序狀態,存在著信息不對稱。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信息不對稱會影響土地資源的最優配置。由此可見,構建城鄉統籌的建設用地市場,使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價、同權,不僅要對《土地管理法》進行修訂,還要修改金融、稅收、財政、司法等配套政策。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提供信息服務平臺,確保集體建設用地在有形市場的指導下實現流轉的渠道暢通和規范管理,是現階段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構建城鄉統籌建設用地市場的對策建議。
目前社會各界普遍對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熱情較高,但是要形成平等高效、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體系,諸如耕地保護和土地交易管理、土地稅收征管等市場監管體系必不可少。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土地管理,是保障我國土地市場高效運行的前提,也是維護社會公平的基礎。
切實保護耕地,防范“公地的悲劇”。耕地既具備公共物品的特征,又具備私人物品的特征,可稱之為“準公共物品”。因此,耕地保護問題不可能完全通過市場來調節。在我國現行的土地制度安排下,市場作用對于耕地保護有時候起著消極的負面影響。因而必須借助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來糾正市場失靈。從目前情況來看,首先,應該建立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采取措施,將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層層落實,建設占用耕地應實行先補后占制度。根據國土資源部發布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2月31日時段全國31個省(區、市)耕地面積由10月31日的18.2603億畝減少為18.2574億畝,凈減少29.0萬畝,比上年度凈減少數量下降50%,表明我國耕地保護呈現向好勢頭,耕地減少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另外,可以考慮對耕地保護行為采取補貼制度,設立耕地保護基金,根據耕地保護數量、質量以及耕作狀況,給予補貼。補貼費用可以由地方政府從土地出讓收入、耕地占用稅以及相關稅費中提取。
打破現行法律對集體建設用地權利的限制。土地確權工作是土地交易同時也是土地收益分配的基礎。筆者認為關于我國建設用地市場的確權工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明確土地權利的種類。國家土地所有權人和集體土地所有權人對自己的土地應該同樣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土地權利種類應包括國家土地所有權、集體土地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農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土地抵押權等。
二是賦予集體建設用地所有權和使用權與國有土地相同的權利,取消現行法律法規中關于集體建設用地不能直接出讓給城鎮的單位或個人用于非農建設的有關規定。國有建設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出讓、租賃,可以采取招標、拍賣等競爭方式或者雙方協議的方式,通過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以公開方式進行,以維護集體土地產權的完整性。
三是明確產權的工作同時要依靠土地登記確權工作,實行土地統一登記發證制度。國有或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據已確認的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造冊,核發土地權利證書,確認所有權及建設用地使用權。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避免土地流轉過程中的權屬糾紛,維護合法權益。四是國家應該建立統一的土地登記系統,各類土地登記結果應當依法進行匯交,土地登記資料可以依法公開查詢。同時,國家建立土地調查制度,土地調查成果作為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從事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利用的重要依據。
的基礎上,建立城鄉統籌的土地稅收體系,將集體建設用地交易也納入其中,實現財富公平分配。另外,對城鄉統籌的建設用地市場實施統一的土地稅制,也可以成為地方政府獲得穩定財政收入的來源,改變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有利于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文檔為doc格式。
。
農業產業化是推進城鄉產業協調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切入點?!笆濉逼陂g,如何在統籌城鄉發展的大背景下,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已成為新時期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的著力點。最近,我們帶著有關問題深入三原、王益等縣區,對農業產業化與統籌城鄉發展進行了實地調研。
一、有益探索及生動實踐
近年來,銅川市王益區、咸陽市三原縣在統籌城鄉發展中,因地制宜,強化扶持,多措并舉,大膽探索農業產業化與城鄉統籌發展的路徑與模式,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一是將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作為農業產業化的重點工程。近年來,王益區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發展現代農業為目標,通過政府扶持引導,產業項目引進,龍頭企業帶動,專業合作組織助推等方式,調整優化農業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果業、畜牧業等農業產業,取得了良好效果。區政府三年來投入扶持資金300余萬元,發展蘋果、仙桃、核桃等鮮干果經濟林。截止目前,全區鮮干果面積達到8.3萬畝,總產3.2萬噸,實現收入5120萬元。其中“常家樂”牌蘋果創造了畝收入1.1萬元的記錄。孟家塬村建立的2600畝“孟姜紅”牌優質大甜桃基地,已掛果1600畝,1個大甜桃賣5元錢,1禮品箱12個甜桃賣60元錢,僅大甜桃一項年收入達700萬元,種植戶戶均收入2萬元,人均收入6000元?!俺<覙贰迸铺O果和“孟姜紅”牌大甜桃兩個品牌,帶動全村農民收入大幅提升。
二是將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產業化與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抓手。近年來,王益區始終將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核心和重點來抓,著重從土地租用、財政投入、稅收減免、信貸扶持、技術支持、完善服務、人才激勵、以及表彰獎勵等方面,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政策扶持,做大做強做新龍頭企業。從調查情況看,該區近年來培育壯大了齊天乳業、全福莊烤雞蛋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格局。三原縣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搞好服務等措施,引進、培育壯大了正大公司、恒源食品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探索形成了“政府+銀行+龍頭企業+農戶”的高效農牧業生態循環經濟新模式。陜西正大帶動三原及周邊農村規模養殖戶達65000戶,戶均增收1.5萬元。恒源公司帶動當地600余戶農民養鴨,年戶均增收2萬元,就地安置近百名農民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對統籌城鄉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是將縣域工業化、城鎮化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支撐。王益區先后制定出臺了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規劃,加大力度全力推進。該區黃堡鎮、以及撤鄉建鎮的王家河鎮,通過興建工業園區,實施“關中百鎮”、省級重點鎮建設,對園區及城鎮道路、供水、排污、垃圾收集等基礎設施進行綜合改造,改善了工業園區的基本條件,提升了城鎮綜合承載功能,吸納4281名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及園區就業發展,推進了城鄉產業化經營,實現了工業化、城鎮化互動發展。通過推進區域工業化、城鎮化,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全區每年帶動8000多名農民進城務工就業。同時,還放寬城鎮戶籍限制,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居民轉為市民,推進了城鄉一體化發展。
四是將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農業產業化的基礎工程。近年來,王益區財政不斷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通過實施土地復墾、村村通、防洪保安、農田水利、安全飲水、鄉村旅游、通電、通訊、以及農業生態等項目,為農業產業化提供了良好條件,奠定了堅實基礎。據調查,該區每年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用于農村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占當年財政總支出的35%以上,解決了全區2.1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改造農村道路105 公里,廣播電視實現了村村通,大大改善了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條件,有效緩解了農業產業化的瓶頸制約,促進了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諧發展。
五是將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三原縣近年來通過加大財稅、金融、用地、用電、用水、人才培養等扶持力度,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條件。據統計,全縣目前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21家,會員總數18900人,帶動農戶56950戶,占全縣農戶總數的69%左右。從縣上和合作社反映情況看,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戶比一般農戶增收30%左右。王益區近年來扶持建設了36個農村專業合作社,黃堡鎮孟家塬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收入較非社員增長35 %以上,高的`達40-60%。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帶動該村實現了共同富裕目標,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進程。
《農業產業化與統籌城鄉發展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編者按:近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成都、武漢六城市統籌城鄉發展工作交流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農經司主要領導應邀出席了會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區政研室有關同志應市發展改革委的邀請也參加了這次會議。在工作交流會上,各市發展改革委分管城鄉統籌的領導就本地區有關工作情況進行了交流和討論。各城市在統籌城鄉發展方面都探索出了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做法,值得相互學習和借鑒。國家發展改革委領導的講話精神,也有利于指導我們進一步深化對統籌城鄉發展工作的認識?,F初步整理,供領導和有關方面參閱。
北京等城市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做法
一、北京市
1、政策、資金向郊區雙傾斜
全市對郊區的政策、資金傾斜力度持續加大。政策上主要體現在支農惠農與對薄弱地區的扶持兩方面,目前正在實施的三農補貼種類達15種,對生態涵養區等薄弱地區則出臺了協調發展意見,制定了一體化試點方案;與此同時,政府充分發揮了對郊區的投資引導作用,城區、郊區投資比重已從2003年的8:2調整至2017年的49:51,連續5年對郊區的投資比重超過50%。
2、實施一批重點工程
通過實施重點工程著力解決重大發展問題。一是城鄉基礎設
施工程建設,包括城鄉交通體系、能源與供排水設施、新農村基礎設施工程等主要內容。二是城鄉公共設施建設,促進教育、醫療、文化等優質公共資源在城鄉間的一體化配臵,不斷完善郊區公共服務體系。三是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建設森林公園、通道綠化工程、濕地與自然保護區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等,改善城鄉環境質量。四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通過產業共建基地,強化區縣合作,促進城市優質要素支持郊區發展,通過優化城鄉產業布局,推進現代制造業落戶鄉鎮,通過農業基礎設施與標準化體系建設,支持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
3、重視管理機制創新
一方面,積極探索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綜合試點機制,通過北塢和大望京試點,在農民安臵、產業發展、政府引導等多方面積累了經驗;通過新農村建設試點,進一步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另一方面,積極創新城鄉一體相關聯的配套機制,主要包括部門聯動政策機制、金融支農服務機制、生態補償機制與社會力量參與機制。
二、天津市
1、推進農村城市化讓更多農民住進小城鎮和新社區
通過宅基地換房建設示范小城鎮的模式實現農民居住社區化。具體做法為:在國家政策框架內,規劃建設新型小城鎮,農民以宅基地換取小城鎮中的一套住宅,同時對宅基地統一組織整理復墾,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同時在農民規劃住宅小區內劃出一片土地進行市場開發,其收益用于平衡小城鎮建設資金。
從2017年起,全市每年安排8000萬資金用于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逐步形成新城、中心鎮、一般鎮、中心村、基層村5個層次緊密關聯的現代城鎮體系框架,同時加大道路、商貿、文化、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力度,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到2017年底,郊區城市化率將達到58%。
2、完善民計民生實現城鄉保障“無差別”
逐步建立城鄉一體的醫療衛生、養老保障、特困救助等方面的長效機制。一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通過擴大投資、政府買單、新型合作醫療的全覆蓋等措施提升農村醫療衛生保障水平。從2017年1月1日起,將在全市范圍內統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使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在參保范圍、個人繳費、政府補貼和待遇方面享受統一標準。二是統籌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市政府每年出資7億元增加農村居民基礎養老金,提升農村居民養老金水平近60%。
三、重慶市
1、“四規疊合”試點和建立“一圈兩翼”幫扶機制促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是統籌城鄉規劃,通過“四規疊合”、三級城鄉規劃體系與城鄉規劃一體化管理等措施推進規劃協調,統籌城鄉規劃發展?!八囊幆B合”是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四規合一,目的在于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協調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在九龍坡等六區縣進行了試點,規劃成果正在報批過程中。
二是建立“一圈兩翼”幫扶機制?!耙蝗梢怼笔侵貞c統籌城鄉發展的區域平臺。一圈指以重慶主城區為圓心的“一小時經濟圈”,“兩翼”指渝東北和渝東南,城鄉差異在重慶最大的體現即“一圈”和“兩翼”的差異?!耙蝗梢怼睅头鰴C制主要包括產業聯動、就業轉移、教育互助、科技合作、衛生共享、人才交流、融資支持、扶貧開發等八大幫扶機制,“一圈”區縣每年按不低于本級財政收入1%的資金或實物支持幫扶對口區縣發展。
《統籌城鄉發展的經驗和做法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2011年是統籌城鄉發展突破難點、夯實基礎的關鍵一年。年度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市農業工作暨統籌城鄉發展工作會、十五屆十次全體(擴大)會、縣“兩代”會精神,以構建新型城鄉關系為目標,突出重點領域改革、農村居民進城落戶、深化試點工作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四項重點,抓點帶面,增添活力,加大力度,推進我縣統籌城鄉發展邁上新臺階。
預期目標是:在重點領域改革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基本完成全縣先期改革重點(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任務;在推進農村居民進城落戶上建起綠色通道,向城鎮轉移農村居民4000人以上;在開展試點工作上探出新路子,初步形成我縣統籌城鄉特色亮點;在六個一體化建設上做出新業績,重點完成規劃編制等一批精品項目工程。
圍繞上述思路目標,抓好以下工作:
一、著力制度突破,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新文秘網http://省略95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且固定收入不低于統計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和持有城鎮居住戶口薄的,在計算賠償數額時按城鎮居民的標準對待,實行人身傷亡事故賠償同城待遇。
7、完善農民進城“雙退出”補償機制。由“推進辦”負責,嚴格按照《麟游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大力度推進有條件農村居民進城落戶的實施意見》精神,對農村居民自愿“雙退出”,轉為城鎮居民的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同時對接收具有縣內戶籍的農村居民落戶的遷入地政府給予資金補貼,對退出居民原居住村組給予適當獎勵。具體按縣、國土、農業部門制定的暫行辦法執行。
8、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由縣發改局牽頭,縣公安局負責,以實現城鄉居民自由遷徙為目標,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方案編審、組織實施,逐步建立戶口在居住地登記,隨居民流動遷徙的統一戶籍管理制度。城鄉居民憑合法固定住所證明進行戶口登記,戶口隨居住地變動而變動,形成以公民身份證號碼為標識,集居住、婚育、就業、納稅、信用、社會保險等信息于一體的公民信息管理體系。
三、深化試點工作,探索城鄉統籌路徑
9、探索發展路徑。九成宮鎮積極探索突出產權制度改革,走城鎮輻射帶動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突破模式的新路徑;崔木鎮北王村探索突出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走依托工業發展帶動勞動就業一體化突破模式的'新路徑;酒房鄉卞坡村積極探索在農業產業優勢突出、農村人口集中居住率高的山區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路徑。各鄉鎮要充分調動群眾改革的主觀能動性,集中力量抓好試點工作,盡快探索出具有本鄉鎮特色的統籌城鄉發展路子。
10、實施重點突破。支持九成宮鎮城(中)郊村及有條件的試點村大膽推進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四個不變”,即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原屬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集體資產不變;村民合法擁有的宅基地的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不變;二輪承包所形成的承包關系不變;國家針對農民出臺的各種優惠政策不變,加快農民就地變市民、村委會變居委會、村集體資產變股份制、社員變股東“四個轉變”。支持北王村建設“一場一館一園三隊”,合理安置失地農民,實現人人重新就業,農民由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重點支持栗川、卞坡等三處農民集中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配套實施綜合改革,打造統籌城鄉發展亮點。積極穩妥推進小額貸款公司、村鎮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加快完善多層次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積極引導農村信用社、農行等金融機構適應農村土地和房屋產權制度改革的需要,在有條件地區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和農村房屋產權抵押貸款試點,進一步拓寬農村融資渠道。
11、抓好重點項目。統籌辦要圍繞城鄉統籌,深度包裝,策劃一批關系“五項改革”的重大戰略項目,建立項目儲備庫。要盯緊省市支持統籌城鄉發展試點政策動向,積極向上銜接爭取,年內爭取項目2個。推行縣級領導、有關部門、鄉鎮三級包抓統籌城鄉發展項目工作機制,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列入年度實施的項目順利建設、按時限高質量建成。
四、堅持城鄉一體,促進資源均衡配置
12、精心編制統籌城鄉發展規劃。由縣住建局負責,緊扣全縣“十二五”規劃的總體思路,邀請省市有資質單位參與,完成麟游縣統籌城鄉發展總體規劃及城鄉建設、產業發展等6個專項規劃編制、現場勘測、規劃設計、評審,指導督促九成宮鎮完成統籌城鄉發展總體規劃及城鄉建設、產業發展等6個專項規劃編制現場勘測、規劃設計、評審等,指導督促“七村”試點區域完成村莊建設、產業發展等專項規劃。六月底以前形成全縣及九成宮鎮統籌城鄉總體規劃初稿,年底前審定出臺;年內完成全縣及各試點專項規劃編審。
13、促進城鄉產業轉型升級。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按照集群謀劃、基地支撐、集團引領、園區承載的發展思路,加快煤田開發,培育煤炭產業集群,帶動提升城鄉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重點抓好以核桃為主的干雜果經濟林產業帶和以烤煙、畜牧、蔬菜、玉米為主的優勢產業帶建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引導農民向第三產業轉移。開發鄉村旅游資源,使文化旅游產業成為第三產業新的引掣,引導人才、資金等生產要素向農村集聚。
14、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縣城“南移、東擴、西延”戰略,提升縣城建設與管理水平,增強縣城對鄉村發展輻射和帶動作用。加快九成宮、兩亭、崔木、招賢重點鎮“十個一”工程建設,即一個高檔居民小區、一個星級賓館、一個大型超市、一個文化中心、一個休閑廣場、一個景觀大道、一個先進的產業集中區、一個繁榮興旺的時尚街區、一個綠樹成蔭的休閑公園、一個獨具魅力的特色鎮口,增強重點鎮承載人口與產業能力。
統籌城鄉發展是推進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過程中的核心問題。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作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根本要求,并提出要建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這是黨中央從我國國情出發,對統籌城鄉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當前,我市在堅持“四個第一”,實現“五大突破”, 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進程中,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統籌城鄉,實現城鄉發展繁榮共享。
一、對寶雞統籌城鄉發展的認識
統籌城鄉發展,既是一個老話題,也是一個新問題;既是一個根本策略問題,也是一個根本方法問題。統籌城鄉發展,既要發揮城市的帶動輻射作用,更要發揮農村的基礎作用,實現城鄉互促共榮,工農協調發展。寶雞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是因寶成、隴海鐵路而興的新型工業城市,城鄉并存,城市比重偏小,城鎮化進程緩慢,農業人口眾多;工業基礎雖然雄厚,但工業發展市強縣弱,非公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農業基礎條件相對較好,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不同步,現代農業發展緩慢;資源較為豐富,但是開發與綜合利用滯后;整個社會加速發展,但是與沿海發達城市相比,縣域經濟不發達,工業反哺農業能力較弱,中省市各級近年來雖然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和投入,城鄉差距依然明顯,二元矛盾突出。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準確把握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本質要求,把破解農業、農村、農民工作難題作為根本出路,把推動城鄉生產要素優化組合、促進城鄉共同繁榮作為工作的根本舉措,把縮小城鄉差別,實現共榮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謀劃一體化發展的措施和路徑。
寶雞實現統籌城鄉發展具有良好基礎。按照世界上發達國家發展的經驗表明: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整個經濟增長依賴于非農產業,不再需要從農業吸納資本等要素。農業應獲得與工業平等發展的機會與權利,并成為接受“補助”的部門。這個階段就是二元經濟結構向一元經濟結構轉換過渡,工農、城鄉關系開始改善的階段。國際經驗反映出的工業化中期階段:人均gdp由1200美元上升到2400美元之間,制造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以上,城市人口份額由35%上升到50%之間,一二三產業比重達到15.1:39.4:45.5時為工業化中期。從我市來看,2017年,全市人均gdp為18992元,按現行匯率折算為2779美元,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5.1%,城市化率為40%,一、二、三次產業比重為11:60.3:28.7。綜合分析對照,可以看出我市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向高級階段邁進的關鍵時期,在處理城鄉關系問題上,實行統籌發展戰略已具備客觀條件和基礎。
二、寶雞統籌城鄉發展的路徑選擇
基于以上認識和分析,我市統籌城鄉發展,要適應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發展階段的新要求,把握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方向和道路,以強力發展縣域經濟,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為基本路徑和著力點。
“小老板”工程,支持全民創業,帶動大就業。只有盡快把縣域經濟搞上去,才有能力增加對縣域各項社會事業和公共建設的投入,才能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和公共資源分配均等,才能早日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
積極推進工業化。工業化是區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也是根本出路。工業化支撐著區域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決定著以城帶鄉的帶動力和以工補農的發展力。必須堅持工業強市、強縣戰略不動搖、不折騰、不懈怠。要以園區經濟為依托,以大企業大集團、“小巨人”工程和全民創業為三大戰略支撐,著力打造裝備制造業、煙酒食品、有色金屬冶煉加工、能源化工、新型建材、農產品營銷六大產業集群。優先支持園區經濟發展,對工業園區的供水、供電、交通、綠化、治污等基礎設施,以及創業基地、科技服務中心等平臺建設給予重點支持,使園區成為區域布局合理、產業優勢突出、基礎設施齊全、管理服務優良的工業聚集區,創造出企業和鄉村在不同起點上都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
加快推進城鎮化。城鎮化是區域工業化的平臺,也是吸納農村人口的載體。小城鎮蘊含著大戰略。城鎮化要與工業化協調推進,相互支撐。要加快形成以市區為中心、蔡家坡為副中心,縣城和重點鎮為支撐,小城鎮和中心村為節點,大中小結合、布局合理、功能互補、西府特色鮮明的關中西部城鎮群。突出重點鎮建設,切實改善基礎設施,治理生態環境,強化載體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增強輻射帶動作用。加快鳳翔縣撤縣設市步伐。到2017年全市城鎮化水平達到45%,2020年達到55%。
《統籌城鄉發展研究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為了深入推動實施、省政府提出的“四化兩型”戰略,農村工作部、省政府農辦黨組決定組織開展“統籌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專題調研。為確保調研有效開展,特制訂本方案。
一、調研目的
協調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堅持走有湖南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促進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形成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互促共進機制,實現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是促進科學發展、加快富民強省步伐的必然途徑,是實施“四化兩型”戰略的重要內容。本次調研旨在通過科學界定不同類型的城鎮對農村的帶動輻射半徑,探討構建新型城鎮體系和新型農村社區的具體途徑與配套措施,實現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加快躍升我省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水平,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二、調研內容
1、近年來各地城鎮化建設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2、近年來各地新農村建設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3、城鎮周邊農村基本情況與發展現狀。城鎮輻射區的范
圍,地市級城市以10—20公里為半徑,縣級城市以5—10公里為半徑,中心鎮以3—5公里為半徑,建制鎮以1—3公里為半徑,湘西地區城鎮輻射半徑可適當縮小?;厩闆r包括行政區劃、面積、人口、勞動力等(統計表附后),發展現狀包括產業建設、基礎建設、社會建設和規劃布局等。
4、各地統籌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做法與典型,在城鎮周邊率先推進新農村建設對推動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快速發展所具有的積極作用。
5、統籌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面臨的困難、制約因素和對策措施、政策建議,特別是以城帶鄉和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等方面的情況。
三、調研步驟
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8月下旬,調研啟動階段。制定調研方案,確定調研內容,進行調研部署,各市州啟動調研工作,并搞好有關數據統計。
第二階段:9月份,深入調研階段。省里組織調研組赴省內各地實地考察,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掌握第一手資料;適時赴省外學習考察,借鑒兄弟省市區經驗。各市州分別形成調研報告于9月28日前報省里,并分別提供1-2個統籌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典型。
第三階段:10月份,成果形成階段。省里組織力量集中 2
開展報告撰寫工作,10月中旬形成調研報告初稿,在征求有關部門、專家學者意見后,10月下旬向、省政府遞交專題調研報告。
四、調研方式
1、到省內實地調研考察;
5、選擇有代表性的兄弟省市區作對比調研。 五、組織領導
為確保調研工作順利進行,農村工作部、省政府農辦成立統籌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調研組,由劉宗林部長(主任)抓總,王昌義副部長(副主任)統籌負責,抽調綜合調研處、新農村建設處、縣域經濟開發處、政策法規處、新聞中心等處室有關人員參加,聯絡協調工作由綜合調研處承辦。
附件:
城鎮輻射區基本情況統計表
市州:
說明:本表以市州為單位匯總上報
“統籌城鄉發展”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只有農村與城鎮相互協調發展,才能夠促進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立足我縣實際,如何更好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真正使農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經過調研,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努力:
一、統籌城鄉發展,要以規劃為先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改變過去城鄉規劃一邊冷的狀況,大力發展鄉村建設,協調城鄉發展,促進城鄉聯動,實現共同繁榮。根據現今發展趨勢,科學規劃城鄉建設,逐步縮小城鄉差別。
一是統籌城鄉產業規劃,按照我縣“十二五”戰略目標以及資源分布情況,抓好文化旅游業及其它特色產業發展。 二是統籌城鄉用地規劃,合理布局建設、住宅、農業與生態用地,不斷完善重點鄉鎮的總體規劃,充分發揮鄉鎮的輻射帶動作用。
三是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道路、交通、運輸、電力、通信、商業網點設施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不斷擴大基礎設施的服務范圍、服務領域和受益對象。
四是統籌農村社區建設規劃,對農村要按照路面硬化、
衛生潔化、路燈亮化、環境美化的要求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目標,以農村宅基地整治、非法用地處理、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發展農村吊炕、沼氣等為切入點,借鑒兄弟縣、市建設管理的成功經驗,進行社區化管理。
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為統籌城鄉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全面取消農業稅后,以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為重點的農村綜合配套改革相當迫切。在改革新階段,農村綜合改革的實質在于調整農村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某些環節和方面,逐步消除影響城鄉互通的政策障礙,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農村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覆蓋城鄉的公共財政制度,以及農民增收減負的長效機制,為統籌城鄉發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未來幾年,農村綜合改革應當從農村最突出的矛盾出發,主要解決農民土地使用權的制度保障、建立農村公共服務體制和改善鄉村公共治理。以此為起點,逐步形成城鄉統一的經濟社會制度安排。
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解決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嚴重滯后的瓶頸制約。加大農村公共產品的支持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彌合各項公共事業方面的城鄉差距。
起著關鍵作用。
五、努力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體制
從現實來看,城鄉公共服務的嚴重失衡、農村公共服務制度的嚴重缺失,已成為阻礙城鄉統籌發展的突出問題,并成為城鄉分治的焦點所在。把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納入到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大格局中,并作為基本任務完成好。
一要加大財政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建立城鄉統一的基礎教育辦學標準和師資配備,提高從事農村基礎教育教師的知識和收入水平,實現城鄉基礎教育均等化。
二要加強對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供給,配好配強農村醫療衛生醫生,縮小城鄉居民醫療衛生條件的差距;進一步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實現城鄉基礎醫療衛生均等化。
三要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農村困難群眾納入城市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均等化。
四要加強農村文化生活投入。加強農村文化生活投入,提高農民居民文化素質,豐富農民精神生活。在大力開展“農家書屋”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藏書品種;開展各種文化、教育下鄉活動。
根據市政協主席會議和會議的工作安排,8月5日至9月5日,由市政協副主席馬文建帶隊,農村委牽頭,各專委配合,組織28名市政協和委員,緊緊圍繞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這一專題,分兩個階段分別深入到市規劃局、市農業局、市發改委、市廣電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建設局等市直18個有關部門以及平定縣、盂縣和郊區三個農業縣區的9個鄉鎮、30多個村,進行了實地調查研究。期間,分別召開了3次由委員參加的、3次由縣(區)領導參加的、15次由市、縣(區)部門領導參加的和9次由鄉(鎮)、村有關領導、文化站、學校、衛生院及部分農民代表共同參加的匯報會、座談會。通過走村進戶、個別訪談、實地查看、匯報座談等形式,廣泛了解情況??偟膩砜?,全市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指導思想已經明確,目標任務已經確定,正在扎實有序地推進,但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仍不容忽視,各方面的工作力度還需要不斷加大。
一、我市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實踐與探索
我市多年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在促進城鄉關系協調發展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實踐與探索。
首先,典型示范,以推動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為目標,以改善農民的人居環境為突破口,狠抓文明生態村鎮的創建工作。
2004年7月,、市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全市文明生態村鎮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全市累計創建301個高標準文明生態示范村,31個試點村和71個重點推進村.全部完成了“四化四改”和“五個一”工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村鎮建設模式,基本實現了“一個突破、一個提高、二個促進”。
其次,突出重點,以“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村鎮、健全新保障、樹立新風尚、培育新農民、創建好班子”的“五新一好”為工作中心,通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協調推進城鄉一體化。
一是著力抓好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努力提高農民收入。狠抓現代農業建設,大力實施“35155”農業結構戰略調整工程和“3+2”富民產業工程,積極做強畜牧、干果、蔬菜三大優勢產業,發展生態林業、小雜糧兩大潛力產業,大力實施“培育骨干企業、確立成長工程、狠抓項目建設、發展園區經濟、加大技術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六大戰略,積極發展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積極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工程,推進農村第三產業全面提速。2017年全市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257.6億元、比上年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24元,同比增長14.1%。
二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全市農村公路在冊里程達到4686公里,村村通硬化路率達98.3%,村村通客車率達到了100%,行政村的通達率達到了96%;飲水解困再上新臺階?!笆濉逼陂g,全市共建成各類人畜吃水工程881處,累計解決了856個自然村、28.9萬人、1.62萬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截止2017年底,全市已建成各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989處,解決150個村、6.44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自來水入戶率達到72%;生態建設成效明顯,全市累計完成各類造林30.55萬畝,完成通道綠化1028.7公里,園林村250個,綠化覆蓋率達到23.1%;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惠及廣大農民群眾,和城市居民實行同網同價;“村村通電話”、“村村通有線電視”等便民工程,拉近了城鄉距離,農村的信息化水平有了質的提高;農機、農村新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發展。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105萬千瓦,機耕面積60萬畝,機播面積40萬畝;累計發展農村戶用沼氣5003戶,秸稈氣化爐20183戶;農村信息化“村村通”試點工程——農業科技信息網在平定縣全面啟動。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建成了市氣象防災減災綜合指揮中心,初步形成了人工增雨和防雹體系。
三是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有序推進城鄉一體化。農村教育事業有效推進?!笆濉逼陂g共投資1.38億元,改造農村中小學危房面積9.75萬平方米。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全部免除了農村和農業縣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和寄宿制學校學生住宿費,三個農業縣區已有99所學校、3萬名農村中小學生用上暖氣,對農村學生實行了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生活補助,全部完成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村衛生事業穩步發展。農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投資2588萬元對32個鄉鎮衛生院、601個村衛生所進行了改、擴、新建和規范化建設,全市共有58.36萬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3.24%,參合農民最高補償金額達到3萬元,有效緩解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農村社會保障事業有了新的發展。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覆蓋,農村五保對象實現了按標盡保,應保盡保,農村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工作全面開展,“福星工程”全面實施,新、改擴建農村敬老院23所,集中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2600元;扶貧攻堅取得新突破。整體移民搬遷56個村、6180人,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四是扎實推進農村先進文化建設和民主管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協調發展。首先,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組織科技大集、送書下鄉、送文藝下鄉、農民體育比賽等活動,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全面實施,數字化電影、數字化電視走進農村。著力建設各具特色的文化廣場、街心公園、圖書館、體育場等文體設施。其次,深入推進“固本強基”工程,開展“三級聯創”、創建“五個好”鄉鎮黨委和“五個好”黨支部活動,對全市鄉鎮書記、鄉鎮長、農村和71個重點推進村主任進行了新農村建設專題培訓,公開選聘了700多名大學生村官到基層任職,抽調68名副縣級后備干部組成新農村建設工作隊,分赴全市32個鄉(鎮),駐點開展新農村建設幫扶和指導工作,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進展順利。同時,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規范議事制度,突出村務、財務公開等關鍵環節,保障了村民的選舉權、決策權、管理權和監督權。第三,緊緊抓住我市成為全省城鄉一體化唯一試點市的大好機遇,著眼“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加強領導,制定意見,編制規劃,穩步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關于x市統籌城鄉發展的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一)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情況
1、群眾文化活動
(1)舉辦各種節慶文化活動。春節期間,每年一屆的“xx縣春節電視聯歡晚會”如期舉行,已連續舉辦了5屆,縣城春節焰火晚會舉辦了3次,各鄉鎮村委會春節期間的文體活動異彩紛呈。積級參與組織策劃每年一屆的五龍“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節活動。另外每年的“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等全縣性節慶活動都積極參與組織。
(2)開展縣城廣場文藝活動,縣城廣場文藝活動在縣委宣傳部的重視下及承辦方的努力下,在縣文工團的精心組織下,42個單位(部門)輪流承辦廣場文藝演出活動76場,觀眾達32。7萬人次。
2、群眾體育活動
群眾體育工作認真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始終堅持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為基礎,實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職工體育、農民體育、老年體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學校體育、殘疾人體育等齊頭并進,群眾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每兩年舉辦一屆鄉鎮運動會,“鳳凰杯”全縣老年人體育運動會每年舉辦一屆,各中小學每年均開展一次冬季運動會,民族體育運動名目眾多,職工體育尤其以煤、電、煙草等行業開展得較活躍,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生活需求。xx年至今,共舉辦全縣性大型群體活動14次,參加人次達1xx人次,開展的運動項目有籃球、足球、乒乓球、田徑、拔河、門球等。各鄉鎮舉辦運動會40次,參加人次1600人次。全縣各行業系統開展各種運動會50次,參加人數達6000人次。全縣年平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數占同類人口數的40%,年均達13萬人次。另外,積極組隊參加省、市(地區)級舉辦的各類體育比賽,取得過優異的成績。由于xx體育事業的輝煌成就,曾多次受到國家、省、地區(市)的表彰和獎勵。
(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情況
1、文化設施
(1)文化館、圖書館:1985年3月,由省、地、縣三級投資22萬元建成了xx縣文化圖書館新館大樓,占地面積4960平方米,館舍面積1280平方米。作為縣級文化設施的標志性建筑在省內外引起積極反響,各地參觀者紛至沓來。1999年,又由中央、省、市投資及自籌資金共110萬元建蓋了文化館綜合樓,建筑面積1349平方米。至此,文化館館舍面積達到2600余平方米,圖書館館舍面積557平方米。后文管所從圖書館析出,圖書館館舍面積僅500平方米。xx年5月,因城市建設需要,文化圖書館大樓被拆除,圖書館、文管所均租房辦公,文化館僅存文化館綜合樓一幢。
(2)影劇院:1982年2月,由省、地、縣三級投資和縣電影公司發展生產基金及貸款新建了xx縣影劇院。影劇院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鋼梁石棉瓦屋面,該影院至今還承擔著電影放映、文藝演出、大型會議等活動任務。各鄉鎮電影院現僅存竹基、者黑電影院,其余的都已拆除或坍塌成危房。
(3)新華書店:1985年,省新華書店投資25萬元,征地979平方米,建蓋了兩幢辦公及業務用房,建筑面積5138平方米。xx年2月,因鳳山街老城改造,老書店被拆除,曲靖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出資在原址上興建新華書店綜合樓,建筑面積2685平方米,總造價205萬元。
(4)鄉鎮、村級文化設施建設:xx縣轄4鄉4鎮,共104個村委會、5個社區??h城缺圖書館(新建)、文化館(改擴建)、博物館(新建)、體育館(新建)?,F建有鄉鎮文化站1個(龍慶),尚有7個鄉鎮文化站(葵山、高良、五龍、竹基、雄壁、丹鳳、彩云)不達標?,F有村委會(社區)文化活動室30個(需改擴建),尚有79個無文化活動室。
2、體育設施
1982年,縣政府以綜合利用方式,集資60余萬元在城區建蓋了xx縣體育館,體育館占地5828平方米(其中場地2560平方米,房屋建筑2918平方米),館內建有露天燈光看臺籃球場二塊,看臺座位3500余個。沿場周圍建筑三層樓房共64間,除一部分劃給集資單位使用外,其余為體委職工和運動員宿舍、摔跤訓練室、洗澡間和餐廳。xx年底,由于城市發展規劃需要,xx縣體育館被全部拆除。1990年9月,地方籌資25萬元,在縣城小石山水庫下新建約3萬余平方米的綜合運動場(設田徑跑道和足球場)。1991年11月,籌資9萬余元建成游泳池一個,規格為50米×21米,占地面積1860平方米。1991年11月,籌資46萬余元建成集訓練、辦公為一體的室內綜合訓練房一幢,建筑面積878平方米。xx年初,xx縣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xx年“雪炭工程”受援單位,該工程為預制式輕型鋼架結構綜合健身館,統稱為“中國體育彩票綜合健身館”,總造價200余萬元(國家體育總局投資150萬元),已于xx年10月投入使用。積極爭取竹基、丹鳳等鄉鎮列入農民健身工程經費補助點,爭取了項目的確定和體育器械的支持。
xx年8月,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xx進行了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經普查,全縣有非標準體育場地85塊,標準體育場地335塊(教育系統205塊,體育系統4塊,其他126塊)。標準體育場地按開展項目劃分,有籃球場286塊(教育系統195塊,其他91塊),有固定看臺的燈光籃球場7塊,門球場11塊,田徑場3塊,足球場3塊,小運動場4塊,乒乓球房2塊,室外網球場2塊,室內輪滑場、保齡球房、臺球房、室外游泳池、綜合房、籃球房、排球場各1塊。
3、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情況。
xx縣現有各類文化經營戶178戶(其中音像制品零售店52戶,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17戶,書刊22戶,電子游戲室6戶,三小印24戶,電子出版物零售店1戶,錄像放映廳、歌舞娛樂場所56戶)。文化市場管理工作始終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并堅持不懈地抓好“掃黃打非”工作,以日常巡查和專項治理為手段,以促進文化市場健康繁榮發展為目標,大力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經營活動。近五年累計出動執法檢查人員10649人次,檢查文化經營單位13744戶(次),收繳非法物品26655件,共處罰金12。41萬元,協助有關職能部門取締無證照文化經營場所56戶。每年均組織全縣文化經營戶舉辦1—2期文化市場法律法規培訓班,使其合法守法經營。
(一)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嚴重不足,難予開展正常文化體育活動;
(三)文化體育管理、業務人才緊缺,出現斷檔現象;
(四)文化產業發展路子窄,難予形成規模;
(五)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點多面廣,難予面面俱到,違規經營行為時有發生。
對今后如何實現文化體育事業與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真正讓群眾滿意,特提出如下發展對策:
(一)建好“三館”(即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啟動一中心(即體育活動中心),9鄉鎮都有達標文化中心(站),建成一批村級文化活動室,逐步建成縣、鄉、村配套的三級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網絡建設。
(二)全縣農村文化戶(聯合會)發展規范有序,基本實現每個村委會有一支活動正常的業余演出隊,每年創產值3000萬元左右。另外,每年進行一次表彰獎勵,每年舉辦1至2期文藝骨干培訓班。做大、做強xx農村文化戶品牌,經營收入逐年增加,并成為農民增收的又一支柱產業。
(三)縣級財政安排專項工作經費,確保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人人都有一個展示才藝的舞臺。
(四)繼續開展文化下鄉活動(送戲、送書),每年下鄉演出10至15場,解決農民看戲難問題。
(五)縣城廣場文藝活動精彩紛呈,每月都有一場廣場文藝演出,豐富縣城居民的文化生活。
(六)加大全縣文化市場管理力度,實現文化市場繁榮,市場經營秩序良好,讓群眾滿意。
(七)實施農村電影“2131”工程,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放映任務,實現農村電影放映覆蓋率100%,解決農民看電影難問題。
(八)圖書館建設實現規范化、現代化、科技化,實施“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為廣大讀者提供優質服務。
(九)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產值逐年有明顯提高,力爭到xx年文化產業的增加值占全縣gdp的4%,讓文化產業成為農民的一項支柱產業,成為全縣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十)組織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相關內容,國民身體素質有明顯提高,全縣年平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數占同類人口數的40%。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學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發展穩定大局,以全面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全面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服務村民為中心,在清江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懷下,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我村的和諧、穩定、發展?,F就工作總結如下:
一、狠抓班子建設,不斷增強戰斗力和凝聚力
2017年8月,剛到任的我深知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在班子建設、制度規范、村民自治上做足了文章。一是以強化班子自身建設為首任,狠抓班子日常學習教育,加強村兩委班子對各項方針政策的學習與理解,提升班子整體政治素養。二是抓制度,規范干部行為。對村兩委委員,全部實施目標管理考核,村干部實行責任分工到片,管理到人,既分工又合作,以用人而知人,布局能控局的管理模式。抓住以生產隊長為骨干,以黨員為示范,以各項協作為推動力,維護穩定,增強村民法制教育為重點。以規范制度為抓手,通過建立黨內監督制度,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工作機制,使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如財務管理制度,村兩委工作分工目標責任制,村干部工資分解成責任工資與完成情況掛勾制度,年終黨員、代表評議村干部制度,建設制度、林地糾紛解決的辦法、老人瞻養糾紛解決辦法等,班子建設明顯增強,工作機制逐漸規范,發展業績得到了群眾的普遍認可。
二、立足本村實際,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我始終把經濟發展放在支部工作的首要位置,抓住發展機遇,利用本村優勢,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產業,在流轉土地上做足文章。蔬菜種植面積已擴大到400畝,食用菌規模已擴展到1000萬袋,流轉土地600畝,外地西瓜種植大戶已落戶我村,使剩余勞動力得到了利用,從而帶動了我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推進民主管理,強化了村務公開的責任
(一)完善村務、政務的公開內容。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明確要求公開的 1
事項,如計劃生育政策落實、救災救濟款物發放、宅基地使用、村集體經濟的到收益使用等,都作為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重點,特別是村內“一事一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糧食直接補貼,退耕還林款物兌現,城鄉低保等其它國家補貼農民,資助村集體的政策落實情況,及時納入村務、政務公開內容使之全村村民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在群眾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確保了群眾的知情權。
(二)加強了村民民主理財制度建設。民主理財小組的成員必須由村民代表會議從村民監事會成員中推選產生,要求民主理財小組負責本村集體財務活動進行民主監督,參與和制定本村集體的財務計劃和各項財務管理制度,檢查、審核財務帳目及相關的經濟活動,對群眾反映財務問題較多給予了及時的清理整頓,解決了存在的問題,同時建立健全了財務管理和民主理財制度。
四、進一步完善了民主管理制度,保障群眾的參與權
通過開展戶代表大會,完善組議事會成員選舉程序。并且積極組織議事會成員召開議事會,讓議事會成員真正的為村民說話,做事,充分發揮議事會的作用。
(一)建立村民議事會。從完善村級民主決策機制入手,明確民主決策主體、規范程序。尤其是村民大會、村民代表會議、村務公開等制度的建設,緊密結合村委會的選舉,規范村民代表的選舉,理清村民議事會與村民會議及村委會的關系,把村民議事會與村委會和村民會議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村民議事會民主決策,村委會管理村務,村民積極參與的農村治理格局。讓農民切切實實地當好主人翁,真正體現“自”與“治”的結合。
(三)設立村民監事會。村民監事會成員經村民代表會議在村民代表中推選產生,負責監督村務公開制度的落實,我們要求村干部及其配偶、直系親屬不得擔任村民監事會成員,同時要求監督小組成員熱愛集體,公道正派,有一定的議事能力,對不履行職責的小組成員,村民代表會議有權罷免其資格。通過建立村民監事會,辦事的全過程進行了監督,保證了公開真實可靠。
五、扎實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2
利用板報、櫥窗、標語、宣傳資料等輿-論工具大力宣傳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目的、意義、實施步驟及衛生文明行為、防病知識、保健知識,提高了農民群眾環保意識。群眾意識到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自覺參與到治理中來。
各組紛紛行動起來,狠抓農村環境治理工作。抓好農村臟亂差的治理工作,認真治理家畜亂跑、污水亂倒、糞便亂堆、雜物亂放、房前屋后水系暢通等現象。發動全村群眾,對本村環境衛生進行了大清理,以治理“四亂”為重點,力爭達到“五無”目標。對村莊道路,人員集中聚集場所房前屋后、河道、溝渠的雜物進行了清理 ,大力宣傳開展改水、改廚、改廁、改圈,大力興建沼氣池,使村莊環境大為改觀,村民居住環境大為改善。
《統籌城鄉發展工作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各位領導,同志們:
按照會議安排,我就渭城區近年來統籌城鄉發展情況作以匯報:
近年來,在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有關政策的指引下,在、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區堅持以統籌城鄉發展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協調城鄉關系,努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著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特別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和涇渭新區建設規劃等一系列決策出臺后,我區作為西咸國際化大都市的核心板塊,我們更是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搶抓歷史機遇,以涇渭新區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為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奠定基礎。
一是城鄉經濟綜合實力明顯提高?!笆晃濉逼陂g,全區gdp年均增速在16%以上,總量較“十五”末翻了近一番; 規模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30%以上,總量較“十五”末翻了兩番多;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較“十五”末翻了一番。農業總產值達到10.5億元,五年翻了兩番。第三產業蓬勃發展,非公經濟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6.3%。
三基地”農業產業化新布局,全區農業走上現代化、集約化、生態化發展之路。先后引進發展陜西石羊、香港南華、張裕集團等大型涉農龍頭企業53戶,全區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涉農龍頭企業達到20戶,投資總量愈11億元。全區流轉土地面積2.34萬畝,占全區耕地總面積的10.59%,發展“一村一品”示范村22個,建成專業養殖小區20個,成功注冊“隆豐”蔬菜、“涇渭紅”禮品西瓜等多個農產品商標。同時,堅持把發展第三產業作為拉動消費、促進增長的重點,結合舊城開發改造,積極實施“一辦一街”工程,引導品牌店、專賣店向重點街區集中,不斷做優做強餐飲娛樂、養生足療等特色服務業,大力發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廣告傳媒等現代服務業,初步形成了人民東路、新興路、中山街和樂育路等特色街區,第三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7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7448元和5127元,四年來翻了近一番。
路、空港大道等十余條園區道路,建成了五陵塬旅游路、渭城西路等東西干道,對咸高路、河堤路、東西1號路、4號路、13號路等道路進行了升等改造,配合市上建設了上林大橋、蘭池大道和渭河橫橋,新建、改建道路總里程260多公里,在渭河北岸形成縱橫交錯、通暢便利的路網大框架,實現跨渭河與西安交通路網的有效對接。
四是城鄉社會和諧程度明顯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黨的執政之本,也是縮小城鎮差距,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全區累計投入資金近6億元,先后實施民生項目400多個,使社會公共服務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不斷完善“五大”社保體系,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認真抓好“五項”重點工作,全區“蛋奶工程”覆蓋率達到57.85%;城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達100%,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2.3%,農村育齡婦女健康檢查和治療實現全覆蓋,育齡婦女受檢率達到97.7%;全面啟動占地105畝的經適房建設;2017年綠化造林0.3萬畝,綠化河堤和主干道路42公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統籌城鄉發展座談會上的發言》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城鄉統籌發展是我國現階段的主要政策,是解決“三農”問題,縮小城鄉差別,保護農民利益的一項主要措施,浙江青田縣油竹新區管理委員會積極把握該縣建設省重點工程――灘坑水電站的大好機遇,以移民安置為契機,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堅持城市化、工業化聯動,堅持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統籌兼顧,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建設新區,使新區邁上了大步發展的快速道,城鄉統籌快速推進。
一、發揮區位優勢,列入縣城規劃。
油竹新區地處青田縣城鶴城鎮東南隅,轄石郭上下村、油竹上下村、彭括、魁市、雅岙等13個行政村,地域面積39.25平方公里,2003年在冊總人口10655人,常住農業人口9095人。為了加快城鄉統籌、拓展青田老縣城新的發展空間,青田縣委縣府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意向將油竹新區這方土地列為縣城發展的新空間。2002年新的青田縣城市總體規劃,提出了青田組團濱江城市的概念,油竹新區被列入鶴城、山口、溫溪三大組團城市的核心地帶,在城市規劃區范圍的面積約2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約5.2平方公里。分為石郭工業休閑區、油竹文教商住區、彭括工業區和東堡森林公園等四大區塊,規劃今后居住人口4―4.5萬人,體現簡約歐式建筑風格,大量運用石材和石雕塑材料,把新區打造成一個水景、山景、城景相互交融,華僑、石雕文化氣息濃郁的濱江新城,為新區的城市化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藍圖。
二、加快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提高村民、移民居住環境檔次。
自上世紀1998年開始,為推進新區城鄉統籌,加快城市化進程,先后修筑石郭嶺隧道,改造拓寬青岱線公路,修筑油竹防洪堤,修建新區36米主干道和青中路,建設麗水市一流的青田中學等,總投入近2億元人民幣。今年為配合灘坑移民的遷入,在基礎配套設施投入建設上更是大動作。正在建設和即將建設的項目有隧道口移民安置點1#、2#路,a、b商住區塊二橫干道,油竹上村小口1#路和防洪堤,小口至麻宅康莊大道,下尾、徐岙防洪堤,赤巖防洪堤,彭括大橋,油竹大橋拓寬,華僑中學遷建,新區衛生院,油竹下村菜市場、幼兒園,油竹上村菜市場、幼兒園,青田第一敬老院以及新區水、電、通信管網設施建設,總投資將超過3個億。一至兩年后,新區各村的基礎配套設施將在高品位的要求下完善,村民、移民將享受高檔次的交通、水電、教育、服務、綠化等居住環境,新區的農村將成為青田濱江城市的一個重要區塊。
三、集聚人口,發展第三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資料。
加上a、b商住區、大墳山住宅區,石郭后山住宅區的開發和新區工業企業的進駐建設。預計今后3年,新區人口將集聚至3―3.5萬,建設商品房、移民房、廠區及其他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建筑面積將要超過150萬平方米,為新區發展第三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為了保護當地村民的利益,新區管委會在向當地村集體調劑移民安置用地,工業生產用地,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的時候,就在位置優越的地方給了相關村5%的村集體留地,用以發展第三產業,建設農貿市場、商場、賓館等,以積極壯大當地村集體經濟,解決村民就業,提高村民福利,縮小城鄉差距。
四、積極發展工業生產,切實解決移民、村民的就業問題。
“移得出,安得下,穩得住,逐步能致富”是移民工作的主要方針。要使移民能致富就業是關鍵,同時就業也是解決當地失地農民的當務之急。為此,油竹新區堅持城市化和工業化聯動,按照青田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在工業用地上加快工業小區建設,積極發展工業生產。
位于新區西北的石郭工業小區一期占地70余畝13幢標準廠房于2001年竣工,已全部出租給11家企業,2003年產值已近9000萬元。石郭工業小區二期占地130畝,由業主自行建設16個廠區,已竣工4幢,并有4家企業進駐開工生產。田步工業小區占地近1000畝,2003年已達成意向企業21家,現正在做項目實施的前期準備工作。預計今后三年,新區工業年產值在去年2.8億元的'基礎上將要翻三翻,達20億元人民幣,為當地移民、村民的就業提供開闊平臺。
五、保障、保險、康莊工程和下山建新村。
為了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解決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根據青田縣委、縣府決定,在新區油竹新區油竹上村開展了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試點工作,現試點工作已圓滿結束。該村已有186人參加了各檔基本生活保障,自7月份起,已有108人將開始享受每月50元至160元不等的生活保障金,直至死亡為止。8月份開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將在新區13個行政村和全縣其他村全面推開。另外,2004年新區13個行政村近80%的農民都參加了農村新型醫療合作,加入了大病保險,解決了部分農民因病而貧的后顧之憂。
新區尚有平風寨、秋爐坑、麻宅等3個行政村在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區。為了統籌發展,改善交通和生產生活條件,保護生態環境,新區積極開展了農村康莊工程建設和動員部分村莊下山建設新村行動。石郭下村至平風寨、小口至麻宅兩條康莊公路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就緒,將要開工建設。小口行政村的葉山自然村海拔230米,已基本搬遷至山腳油竹上村門前區塊,新村已初具規模。麻宅村海拔350多米,搬遷至小口行政村上項區塊建設新村的規劃定點和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他山區村的下山發展正在計劃討論之中,相信新區各行政村統籌發展的步伐會不斷加快。
“一體化”在經濟發展中許多學者的定義是將各種資源統籌考慮,自由組合,合理配置?!疤厥饣北緛硎莻€貶義詞,多為指責干部利用職權在福利待遇上搞特殊,筆者借詞表達的真正涵義是對“三農”的特殊保護?!叭r”是公認的弱勢,搞點“特殊化”估計沒人詬病,所以套用一下無礙。筆者認為,統籌城鄉發展中“一體化”、“特殊化”,就像李政道博士說藝術與科學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一樣,同樣不可偏廢,必須相提并論。
一、只提“一體化”,不提“特殊化”,會使“三農”邊緣化
統籌城鄉發展,從經濟學家劉易斯到有能力調動社會資源配置的管理層,所追求的是實現普遍的工業化、城市化,從而消除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筆者也向往“一體化”,但更多的擔憂是只提“一體化”,不提“特殊化”后,在中國會帶來目的與結果的南轅北轍。因為只提“一體化”,不提“特殊化”,會使“三農”邊緣化。
不信讓我們看看現實,從教科書定義到許多地方踐行的實例,城鄉一體化主要包括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公共服務、勞動就業、社會保障,以及社會管理的一體化。實現“一體化”的基本途徑,在宏觀上強調發展縣域經濟,在縣域強調的是讓生產要素在城鄉間自由流動,優化配置,目標是提高城鎮化、工業化水平。世界許多發達國家是這樣走過來的,中國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也是這樣發展的,并在進一步發展中。這種發展的本質,還是差別化策略,效率優先的策略,也就是小平同志所說的“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這種策略在改革開放初期提出來具有其必要性,但到了今天還只是談“一體化”,必然會帶來經濟社會發展的諸多不平衡,結果會加劇城鄉差距的擴大。
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村要素流向城市可以說越來越暢行無阻。主要表現:
(1)勞動力。凡是優質勞動力幾乎無不往城里跑,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成了一大令人擔憂的社會問題。(2)資本。農民儲蓄、農民資本千方百計流到城市去賺錢,農村資本幾乎是凈流出,農業、農村、農民能不衰落嗎?(3)購買力。農村孩子考上大學在城里找到工作后,幾代人的積蓄一起湊起來砸向城里的房地產,留在農村的人還有什么購買力,與城里人的生活能不懸殊嗎?等等,實在不勝枚舉。
由此觀之,“一體化”不能天然解決城鄉均衡發展問題,必須在鼓勵“一體化”的同時,要強調“特殊化”,特別是政府要用“看得見的手”,加強干預,對“三農”予以特殊的保護。
二、西方國家的“一體化”在中國是無法企及的海市蜃樓
中國是擁有13億人的大國,西方許多經濟學家在研究小國城鄉一體化后得出的結論、發現的規律,在中國是難以復制的,這是因為:
1.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食物供給、糧食安全始終是劉易斯“二元結構一體化”所邁不過的坎。即便是江蘇蘇錫常等已基本實現了城鄉一體化的地區,但農村、農業仍沒有被消滅,農業的食物保障功能、生態改善功能、觀光休閑功能仍發揮著明顯的作用,更何談全國。13億人的吃飯問題,18億畝耕地的紅線問題等,個個關系到國家穩定。所以,全國大部分縣域不可能復制東部的昆山,“二元結構”在中國將是漫長的歷史景觀。國家發改委現在搞的區劃功能定位,筆者理解某種意義上也就承認了二元結構無法改變的事實。
《統籌城鄉發展中的一體化與特殊化》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通過在xx幾天的課堂學習及實踐教學,我對統籌城鄉發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三農”問題是一個基礎性的問題,也是一項事關全局、重中之重的問題,關系到社會的穩定,人民的安居樂業,解決三農問題,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僅著眼于“農”字本身無法完成,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唯一可行的診治思路,要始終把構建新型城鄉關系作為加快推進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來抓,加大各種資源要素向農村轉移覆蓋,幫助農村更快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化。
一、健全保障機制,增強統籌城鄉發展動力。
推動城鄉統籌發展需要強有力的措施和健全的保障機制。一是健全領導機構,對城鄉統籌發展實行統一領導,并確定專門的機構負責具體的組織、協調和督導工作。二是創新工作機制,在政策制定、財力投入及人員配置等方面給予傾斜,制訂詳細的規劃,明確推進步驟,健全保障機制,確保目標按期完成。三是強化考核,建立健全統籌城鄉發展考核體系,充分調動各個層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二、把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擺在突出位置
基礎設施落后是導致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緩慢、城鄉差距進一
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是當前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機制,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遠發展規劃,建立完善的城鄉基礎設施管理體制,加快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的延伸,加強農村新型社區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下大力氣配套完善雨污、給水、農村公路、橋梁、供電、飲水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加大對中低產田的改造力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三、把統籌城鄉建設規劃作為基礎工程
強農村宅基地的管理工作,對于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村鎮建設用地,不予受理或審批;嚴加大土地巡查監察力度,及時發現違法建房行為并予以制止。三是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著力引導農民作為主體參與土地綜合整治,通過集體經濟組織引進社會資金實施土地綜合整治。
四、把統籌城鄉社會事業發展作為關鍵環節
與城市相比,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后問題相當突出,統籌城鄉發展必須突出抓好發展農村社會事業。一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整合優化城鄉教育資源,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二是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促進城鄉文化資源共享;三是積極發展農村衛生事業,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降低群眾看病成本。四是逐步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投入,逐步讓農民老有所養、弱有所助、貧有所濟。
參加區委組織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會和參觀座談后,我鎮村(社區)書記紛紛表示在新農村規劃、基層黨建、廉政、四大基礎工程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方面都有所收獲,特別是對如何利用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推動村(社區)建設有了更深的理解: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可以有效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是一項深受老百姓歡迎、讓廣大群眾真正受益的大好事、大實事,也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其效應和作用顯而易見。所以,做好土地整治工作是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的關鍵和必要條件,主要應著力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關于統籌城鄉發展的心得體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的工作原則、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推進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市政府總體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
1、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現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為目標,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為措施,促進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傳播,加快構建“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聯動、協調發展”的城鄉一體化新格局,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1
施建設一體、經濟發展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勞動就業一體化、管理體制一體化,切實加快統籌發展步伐。
3、奮斗目標。到2017年,基本建立起全縣統籌城鄉發展的推進體系和運行機制,“三個集中”取得實質性突破,城鎮化率達到60%,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到2020年,“四項改革”取得新的進展,城鄉二元結構逐步消除,城鎮化率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現代城鎮和現代農村和諧交融的新型城鄉形態基本形成,城鄉產業發展互相融合,城鄉社會事業同步發展,城鄉社會保障更加健全,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鄉居民生活普遍改善。
二、基本原則
1、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從城鄉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 統籌謀劃城鄉發展,整體規劃城鄉建設,全方位促進城鄉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實現城鄉之間優勢疊加、互相促進。
2、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按照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切實增強發展的科學性、協調性、和諧性,有效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道路、飲水、住房、就醫、上學、就業及公共衛生、公共交通、社區管理、文化娛樂、社會安全等實際問題,全方位提升城鄉居民的生產和生活質量。
2
3、改革創新,破解舊制。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城鄉戶籍管理、土地管理、公共財政和社會管理等綜合配套改革,打破城鄉二元分割的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消除阻礙城鄉之間要素自由流動的各種體制性、政策性障礙,著力建立完善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制度。
4、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遵循發展重點和改革時序上的差異性,通過改造提升城區城市化水平,通過城鄉統籌加快推進城郊地區一體化進程,通過培育產業推動貧困地區實現脫貧致富,不斷提升統籌城鄉發展的整體水平。
三、工作重點
1、加快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
3
建設連接東塬、北塬、南塬快速干道,以現有通村公路為基礎加快斷頭路建設,將現有縣域內三級公路逐步改造提升為二級公路,加快公共交通服務向農村地區延伸。力爭到2017年,具備安全通行條件的行政村達到村村通公交。結合新農村建設、城中村改造,推進農村燃氣供應系統建設,大力推廣使用沼氣的同時,在有條件的農村地區鋪設管網,推廣使用天然氣。合理布點村鎮通信設施項目,加快城鄉通信設施建設。到2017年,全縣247個行政村寬帶網絡和數字有線電視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全面實現城鄉資源共享。結合“雙百工程”、“千村貧困人口搬遷工程”和“三告別”工程,建設中心鎮、中心村和農村新型社區,構建以城區為骨干、以小城鎮為基礎、以中心村為輻射的城鎮體系,積極推進**、**住宅小區建設試點工作,千方百計引導群眾向城鎮集中。到2020年,力爭把**建成*縣的次中心,人口達到10萬人以上;把**建成**塬中心大鎮,人口達到8萬人以上。
《關于加快統籌城鄉發展的實施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城鄉統籌發展是我國現階段的主要政策,是解決“三農”問題,縮小城鄉差別,保護農民利益的一項主要措施。浙江青田縣油竹新區管理委員會積極把握該縣建設省重點工程――灘坑水電站的大好機遇,以移民安置為契機,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堅持城市化、工業化聯動,堅持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統籌兼顧,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建設新區,使新區邁上了大步發展的快速道,城鄉統籌快速推進。
一、發揮區位優勢,列入縣城規劃。
油竹新區地處青田縣城鶴城鎮東南隅,轄石郭上下村、油竹上下村、彭括、魁市、雅岙等13個行政村,地域面積39.25平方公里,在冊總人口10655人,常住農業人口9095人。為了加快城鄉統籌、拓展青田老縣城新的`發展空間,青田縣委縣府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意向將油竹新區這方土地列為縣城發展的新空間。新的青田縣城市總體規劃,提出了青田組團濱江城市的概念,油竹新區被列入鶴城、山口、溫溪三大組團城市的核心地帶,在城市規劃區范圍的面積約2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約5.2平方公里。分為石郭工業休閑區、油竹文教商住區、彭括工業區和東堡森林公園等四大區塊,規劃今后居住人口4―4.5萬人,體現簡約歐式建筑風格,大量運用石材和石雕塑材料,把新區打造成一個水景、山景、城景相互交融,華僑、石雕文化氣息濃郁的濱江新城,為新區的城市化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藍圖。
二、加快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提高村民、移民居住環境檔次。
自上世紀開始,為推進新區城鄉統籌,加快城市化進程,先后修筑石郭嶺隧道,改造拓寬青岱線公路,修筑油竹防洪堤,修建新區36米主干道和青中路,建設麗水市一流的青田中學等,總投入近2億元人民幣。今年為配合灘坑移民的遷入,在基礎配套設施投入建設上更是大動作。正在建設和即將建設的項目有隧道口移民安置點1#、2#路,a、b商住區塊二橫干道,油竹上村小口1#路和防洪堤,小口至麻宅康莊大道,下尾、徐岙防洪堤,赤巖防洪堤,彭括大橋,油竹大橋拓寬,華僑中學遷建,新區衛生院,油竹下村菜市場、幼兒園,油竹上村菜市場、幼兒園,青田第一敬老院以及新區水、電、通信管網設施建設,總投資將超過3個億。一至兩年后,新區各村的基礎配套設施將在高品位的要求下完善,村民、移民將享受高檔次的交通、水電、教育、服務、綠化等居住環境,新區的農村將成為青田濱江城市的一個重要區塊。
三、集聚人口,發展第三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通過安置灘坑移民和商住開發、工業發展,將有效快速地集聚新區人口。油竹新區1月至7月將吸納灘坑電站第一水平年6000多移民,在油竹下村隧道口、油竹上村門前、小口上項等區塊建設2500多間移民房及相關居委會等公共配套建筑,成為新區人口集聚的加速器。加上a、b商住區、大墳山住宅區,石郭后山住宅區的開發和新區工業企業的進駐建設。預計今后3年,新區人口將集聚至3―3.5萬,建設商品房、移民房、廠區及其他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建筑面積將要超過150萬平方米,為新區發展第三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為了保護當地村民的利益,新區管委會在向當地村集體調劑移民安置用地,工業生產用地,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的時候,就在位置優越的地方給了相關村5%的村集體留地,用以發展第三產業,建設農貿市場、商場、賓館等,以積極壯大當地村集體經濟,解決村民就業,提高村民福利,縮小城鄉差距。
陳耀邦就統籌城鄉發展提出建議:進一步發揮公共財政的作用,用于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的事業經費,其比重應不低于農村人口比重;大力推進農村稅費改革,減少直至取消專門對農民設置的稅制體系,逐步統一城鄉稅制;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對公益性和經營性用途作出嚴格區分,縮小征地范圍;逐步建立完善多層次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收入穩定的進城農民,應逐步納入城市社會保障范圍;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從根本上解決城鄉居民兩種身份、就業和待遇不平等問題,進一步清理和取消針對農民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收費,保障進城就業農民的合法權益。
陳耀邦認為,要進一步調整并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的管理體制和投入機制,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對基礎教育投入的力度,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及其他困難地區的農村基礎教育傾斜,同時改革師范畢業生的就業分配體制,實行應屆新分配到城市中小學的教師帶薪到農村服務2至3年,確保農村的師資力量,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協調發展。
在此間召開的政協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農村金融問題受到了常委們的關注。全國政協常委、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認為,應當建立適應農村發展的金融體制,進一步發揮金融在城鄉協調發展中的作用,要對農村民間借貸進行引導,不能將其簡單地當作亂集資。
陳耀邦針對當前農村金融問題,建議重點從三個方面解決問題:盡快出臺農業信貸法,規范農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農業信貸責任,增加農業的信貸投入,并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對農戶直接進行信貸補貼;進一步規范擴大農村政策性金融業務,恢復農發行的經濟開發等專項貸款業務;建立農業保險,以多種模式發展農業保險,加快建立政策性保險制度。
“兩化”互動、統籌城鄉,是從四川實際出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要堅持以工業強省為主導,把“兩化”互動、統籌城鄉作為推進跨越發展的主路徑和主引擎,全面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城市整體競爭力和區域綜合競爭力。
份額和競爭力。
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加快建設西部重要的物流中心、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
(二)堅持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以城鄉統籌、產城融合、宜業宜居、集約高效、環境友好為方向,構 建人口、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相協調的城鎮化格局。用科學規劃引領產城統籌,推進城鎮總體規劃與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交通發展規劃等多種規劃相 互銜接。大力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突出發展大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率先發展成都 平原城市群,加快發展川南城市群,積極培育川東北城市群,推動攀西城市群發展。集約發展小城鎮,因地制宜發展一批特色鮮明的商貿鎮、旅游鎮和工業鎮。 高水平規劃和建設城市新區、產業新城,拓展城市發展空間。要把握“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發展定位,高起點規劃,高品質設計,高標準建設,把天府 新區建設成為以現代制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集聚,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實現現代產業、現代生活、現代都市三位一體協調發展,形成四川乃至西部 地區最為強勁、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極。
大力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茖W制定城市發展戰略, 2
完善城市功能,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城市綜合體。
(三)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大“三農”投入,發展現代農業。保障糧食生產和其他大宗農產品有 效供給。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完善農業科技轉化推廣體系。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打造一批特色農產品品 牌。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 民。
堅持成片整體推進新村建設,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用10到15年時間基本完成新村建設這一歷史性任務。
社會保障體系城鄉全覆蓋。探索建立城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機 制、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變革推進機制。
(五)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發展保障條件。以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為重點,構建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加 快鐵路進出川大通道建設,建成全省高速公路骨干網絡,加快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完善次級交通樞紐,基本建成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西部綜 合交通樞紐。緊緊圍繞“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和“全域灌溉”核心目標,大力加強大中型骨干、防汛抗旱、農村水利、水土保持、水資源保護等“五大水利工程” 建設。合理開發煤炭資源,科學開發水電資源,優化發展火電,安全發展核電。加快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勘探開發,因地制宜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 能源。加快輸變電骨干工程建設,大力發展智能電網。加強信息網絡體系建設,推進“三網”融合。
《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的材料解讀》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為認真落實《中共益陽益陽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入推進統籌城鄉發展工作的意見》(益發201117號)精神,按照城市要發展、農村要更快發展、實現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的要求,結合赫山“十二五規劃”,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圍繞“三個集中”(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農民向城鎮和新型社區集中、土地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推進“六個一體化”(城鄉規劃一體化、城鄉產業發展一體化、城鄉市場體制一體化、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城鄉管理體制一體化)、建設“四大基礎工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新型基層治理機制建設、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改革、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以全面提升城鄉經濟整體實力為切入點,以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為突破口,以統籌城鄉社會事業為著力點,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協調發展,不斷提高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實現赫山全面發展、和諧共進。
二、工作原則和工作方法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三個集中”、“六個一體 1
化”、“四大基礎工程”的統籌城鄉基本模式,積極探索符合山區、丘區、湖區等不同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的統籌城鄉具體辦法,不搞“一刀切”。
——先行先試、分步實施。堅持規劃優先,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開展工作。通過試點先行,抓出成效,點面結合,重點突破。
——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動員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和主體地位,依法保障農民各項權利,讓農民積極主動地投入統籌城鄉發展工作。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持中長期規劃和近期發展計劃相結合,圍繞中長期目標,著力抓好當前重點,穩中求進,注重可持續性。
三、目標任務
圍繞“三個集中”、“六個一體化”、“四大基礎工程”的總目標,根據分步實施的原則,從2012年到2017年,力爭用5年時間探索建立一套符合赫山實際的城鄉一體經濟社會發展運行機制和統籌城鄉發展模式。
(一)全面完成統籌城鄉發展總體規劃,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的規劃體系和管理制度;
(二)全面完成農村集體土地和房屋的確權頒證工作;
2
(四)推進集中居住區建設,建成2個以上規模適度、功能完美的集中居住區;
(七)形成村黨支部、村民議事會、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相互結合、充分監督的新型村級民主治理機制。
(八)城鄉產業協調發展,良性互動,全區農村居民收入人平均增幅高于城鎮居民水平。
三、工作重點
(一)著力推進城鄉規劃一體化
1.建立規劃的新格局。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規劃,實現規劃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樹立“全域規劃”、“全面規劃”理念,注重城鄉的互補性、整體性和協同性,進一步做好功能分區,完善規劃布局。
2.突出規劃的重點。組織編制城鎮發展總體規劃、村鎮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農民集中居住區和農村公墓建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土地整治規劃等。
繪、監督管理等工作經費的落實,
4.2012年在八字哨鎮開展統籌城鄉發展工作試點,結合鎮村實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二)加快開展農村集體土地和房屋確權頒證工作
頒發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和農民房屋產權證書等“四證”,制作農村集體土地到戶的權屬界線圖(魚鱗圖),即“四證一圖”工作,2012年完成八字哨鎮試點工作,2017年在全區全面推開,2017年全區完成掃尾任務。
確權頒證程序,實施“八步工作法”,即宣傳動員精心安排、清理核實人地實情、擬定通過確權方案、審查批準確權方案、組織完善承包合同、提出確權頒證申請、受理申請并公告、核銷舊證頒發新證,確保登記發證程序規范。
《統籌城鄉發展實施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早在五十年代就開始形成。當時我們提出優先發展重工業,一方面通過工農產品剪刀差為工業化積累資金,另一方面又限制農民進城就業。形成了一套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體制,包括城鄉分割的建設投入制度、戶籍制度、就業制度、生活福利制度及市場交易制度等,造成了城鄉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人均資源占有量、收入和消費、人口素質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過數年跟蹤所做出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在不斷拉大,如果把醫療、教育、失業保障等非貨幣因素考慮進去,估計城鄉收入差距可能要達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
城鄉之間存在事實上的差距,這是全世界公認的,為了把這個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理論界和執政者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和研究。早在19世紀初空想社會主義時期,歐文,傅立葉就提出了城鄉一體化概念,馬克思也提出要根據空想社會主義者提出來的城鄉一體化,消滅不合理分工,消除城鄉對立,實現城鄉一體化。當然馬克思所說的實現城鄉一體化是在消滅私有制消滅資本主義為前提的城鄉一體化。所以,城鄉二元結構是歷史的產物,城鄉對立和分割,不利于人類的發展和社會進步,這個在將近二百多年以前就有很多人提出來了,并且提出了解決的設想和方案。
按照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人均gdp達到700-1500美元之間,農業在gdp中比重下降到15%以下,農業就業人口比重下降到30%,城市人口超過50%,就可以斷定這個國家已經進入了工業化中期階段。進入工業化中期發展階段的顯著特征是:農業和工業處于平等發展機會和權利,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不再是農業,也不需要從農業吸收資本等要素去推動工業化,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由農業轉為工業和非農產業,農業成為了工業反哺對象,這個階段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的條件已經具備?;谶@個規律,如果不綜合考慮統籌城鄉發展,著手從根本上改變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結構,就會導致城鄉差距的進一步擴大,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因此,黨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國內國外形勢和我國發展所處階段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方針。
一、統籌城鄉發展的意義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化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這是黨中央在正確把握我國新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新矛盾、新挑戰、新機遇和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具有極強的時代性、創新性、針對性和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統籌城鄉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業增效難、農民增收難、農村社會進步慢的問題未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城鄉差距、工農差距、地區差距擴大趨勢尚未扭轉,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農民收入水平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相差還比較遠。這種城鄉分割的體制性障礙和發展失衡狀態,造成了“三農”問題的現實困難,農村小康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維護社會穩定的最大的難點。究其深層次原因在于城鄉二元結構突出,城市化滯后,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缺乏內在的有機聯系,過多的勞動力滯留在農業,過多的人口滯留在農村?!叭r”不強,建設安定有序的社會就失去前提,建設和諧社會就沒有基礎,因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必須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須突破就“三農”論“三農”的思想束縛,打破城鄉分割的傳統體制,以城帶鄉,以工促農,以工業化和城市化帶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形成城鄉互補共促、共同發展的格局,推動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和社會長期穩定。
和與工業生產相對過剩的矛盾更加突出,影響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影響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積極推進具有二三產業勞動技能的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具有經濟實力的農村人口到城鎮安居樂業,促進農村型消費向城市型消費轉變;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不斷繁榮農村經濟,提高農村購買力,啟動農村市場。因此,統籌城鄉就成為國家重要的宏觀經濟戰略,它不僅是解決好“三農”問題的一條大思路,也只有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才能有效利用城市與鄉村天然的聯系,充分發揮城市和鄉村的不同優勢,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消費水平,有效地促進內需帶動戰略的實施和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而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質就是要求我們采取綜合措施,加快形成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相一致的發展方式。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下功夫,按照“兩個堅持”和“三個轉變”的要求,努力開創科學發展觀的新局面。黨的十七大強調,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系統工程,又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重大歷史任務。
統籌區域發展,促進地區協調發展,縮小區域間的發展差距,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則。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區都有很大發展,但地區發展的差距也在不斷擴大。統籌區域發展,縮小區域間的發展差距,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不僅關系現代化建設的全局,也關系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它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在新階段“三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對我們黨長期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關于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戰略思想的繼承的發展,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紀新階段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我國農村的發展展現了美好藍圖,開辟了廣闊道路。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我國國情的要求、形勢的需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是確保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說到底也是協調人和自然、人和地球關系的問題??v觀整個社會發展史,人類對于自然環境的不合理使用,導致了自然對人類的報復。目前人類所面臨的人與自然的不和諧問題,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復雜和嚴峻。支撐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們今天肆意揮霍,我們的子孫后代將付出沉重的代價。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才能實現新形勢下資源的合理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如果人類不及時改變經濟社會的發展模式,建設友好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長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為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城涌金,鄉瀑玉,輝煌盛世業常榮。
春點梅花十萬樹;。
國呈瑞氣五千年。
濟水源頭春色早,古韻生輝、新城煥彩;。
愚公故里笑聲多,工商舉翼、農牧飛歌。
雪吟發展,月詠和諧,看濟水城鄉一體;。
風頌改革,花歌開放,喜王屋天地同春。
引來十里春風,好揮妙筆書長卷;。
盤點一年喜事,大展宏圖赴錦程。
燕鵲報三春,捎來喜訊;。
城鄉連一體,繪出新天。
田壟涌青蚨,驕寫名簽:農也,商也!
街衢彌綠樹,惑縈玉兔:城耶,鄉耶?
通衢織錦,鶯梭巧綴愚公夢;。
廣廈連云,兔穎新描濟水春。
濟水鐘靈,十里花飛紅雨亂;。
源流毓秀,一川玉瀉紫云閑。
春風抹綠三農路;。
時雨敲紅百姓門。
和諧人納福;。
發展國催春。
玉兔為何來,是打探春天消息?
梅花不肯老,定流連盛世風光。
底事喜開懷?惠政鳴鑼春啟幕;。
哪折堪醉我?豐收叫板富登臺。
抽和諧金線,飛發展銀梭,織小康彩錦;。
蘸盛世春香,濡太行秀色,繪古邑新圖。
太行日早,躍起一方中國印;。
濟水春喧,展開千里上河圖。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392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