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調研報告,我們可以全面了解某一問題的現狀和存在的困難,為解決問題提供依據。在這些范文中,涵蓋了不同行業領域的調研報告,對于我們寫報告有很大幫助。
為了了解掌握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根據縣先進性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開展以“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內容的調研活動的通知》要求,我鎮于近日就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F將此次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和取得成效。
(一)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逐步提高。
(二)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生活環境不斷優化。
在國家政策和省、市、縣政府的大力支持,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項目,組織實施了林業生態建設、農網改造、人畜飲水改造、鎮村道路建設、鎮村環境整治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全鎮村屯公路383公里,實現了村屯道路暢通;農村計生、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穩步推進;生態保護、農電網改造等公共服務事業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進步??平涛男l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建立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機制。移動電話、計算機開始進入農戶家庭,擴大了農戶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農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新的提高,農民自編自演開展文體活動,縣鎮組織的科技、文藝下鄉活動,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三)科技教育加快發展,農民素質不斷提高。
(四)民主法制不斷健全,基層組織進一步加強。
在國家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大環境下,廣大干部群眾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以憲法為核心,農業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重點的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廣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xx年在全鎮7個村實行了村干部直選制度,全面推進了村黨支部“兩推一選”,一批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講奉獻、有知識的農村能人、致富能手進入“兩委”班子,村黨支部書記與村委會主任實現“一肩挑”,兩委成員交叉任職,農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在全鎮“兩委”47名干部平均年齡為45.4歲,大專以上文化7名,高中、中專40名,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機制。先后出臺了《**鎮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規范化建設標準》,在指導全鎮村務公開活動中,實行“五統一”(統一內容、形式、程序、時間、建檔),做到“三為主”(村務公開以村“兩委”、監督小組、鎮農經中心為主),突出“一個重點”(以財務公開為重點),把群眾關心的事情全部公開,村中重大問題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詢意見,將財務公開延伸到村民小組,使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綜上所述,可見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大多數村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變化,但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制約農村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
按照縣第十期青干班的計劃安排,xx鎮調研組一行五人通過走訪和座談等形式對xx鎮的農村工作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20xx年xx鎮與b鄉、a鄉合并后,現有行政區域面積1396.44平方公里,全鎮總戶數9482戶,共有人口34600人,其中農業戶數6104戶,23880人。全鎮轄47個行政村,67個自然屯,18個鎮直單位,22個州縣直單位。全鎮有耕地面積6397公頃,鎮黨委轄65個黨支部,968名黨員(農村黨員731名)。全鎮共有致富能手和大戶339個。20xx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達16500萬元,其中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16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900元,財政收入達到370萬元。
xx鎮在合并后,區域面積的增多,人口數量的增大,使整個農村工作呈現出一些新的態勢,經調查表現在:
1、機構龐大,人員眾多,對村屯的指導力度加大,但也相應存在人浮于事的不足。新組建的xx鎮政府共執行行政編制58名,現有在職人員55人,其中副鄉(局)級領導共有人,事業單位各站所共有人員107人。這些人員中行政編制工作人員是按照原鄉鎮合并的三定方案進行安排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是將原先的各部門按照行業隸屬進行了合并,沒有進行機構改革。由于合并后,原本相同的工作由三套人馬來運作,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力量,雖然所轄面積增加人口增加了,但是一些基礎工作由于已經完成,雖然對村屯、基層的指導上力量得到了增強,但是由于工作量有限造成了人浮于事的現象的存在,忙的人總是在忙,清閑的人總是清閑,有些人甚至無所事事。
2、經濟發展和村屯建設的互補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觀。鄉鎮合并前,b鄉和a鄉在整體經濟上與xx鎮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局部上卻各有長處,如:b鄉的養殖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農民對養殖的認可程度遠遠超過其它兩個地區。a鄉的人參市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對小沙河以至周圍地區的幅射效用已形成。xx鎮的小城鎮建設以及它獨特地理優勢,長期以來已形成了這個三角地區的經濟中心和物產品的集散地。這些在合并前都是較為突出的特色。合并后,由于新一屆xx鎮黨委、政x及時調整視角,樹立全局觀念,通過對產業結構的調整,使三個地區的資源進行整合,既發揮各自的條處,調動其積極性,又注意從全局出發,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使資源和優勢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更好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3、三大主導產業的定位,使整個xx穩步向農業大鎮的方向邁進。xx鎮黨委、政x通過對全鎮整體形勢的分析,將xx鎮總體發展定位為:以藥材、畜牧、特色經濟三大產業為主,以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旅游、商貿、土特產品加工為輔的生態經濟強鎮。號召全鎮人員圍繞一個目標、突出一條主線,促進兩個轉變,實現六個突破,加快一個進程。這樣的定位及發展思路,我們認為是完全符合xx實際情況的。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xx雖然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產業興鎮的氛圍,但由于xx造紙廠及一些企業的陸續下馬和破產,導致xx鎮的財政稅收完全依靠于農業。如何在農業上大做文章,通過農業增效來實現農民增收,經濟發展,這應該是作為鄉鎮當家人考慮的事情,雖然我們現在是需要跨越式發展,但是這種發展并不是要我們本末倒置,完全拋開農業的基礎地位,一味地去空喊口號,空談跨越,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xx鎮把自己定位于一個生態經濟強鎮,是符合農業鄉鎮的情況的,作為一個糧食的主產區,土地資源豐富,土地質量高,農民對于在土地上耕作有著無比的親切感,對于他們來說與其去刮風式的種這種那,不如踏踏實實的種糧食這樣安全放心。
4、實現六個突破為鎮域經濟的增長找準了切入點。
藥材業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落腳點之一。xx鎮在藥材業的突破上用建設藥材大縣的理念來謀劃全鎮的中藥材發展,通過依靠科技提高產品的質量,依靠大戶拉動形成群體規模。他們注意到大戶的典型帶頭作用是發展整個藥材業的關鍵,今年上半年共為大戶協商資金達430余萬元。這方面xx鎮從技術革新著手,發揮科技能人李洪洲的力量在全鎮推廣人參重茬技術,解決人參種植業發展資源不足的問題。另外,由于xx鎮附近沒有工業污染源,土壤質量高,生態環境優良,適于種植道地藥材,因此把發展藥材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一個方面,在穩步發展糧食作物生產的同時,通過附加值高的藥材業的突破可以為經濟增長奠定基礎。
畜牧業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落腳點之二。xx鎮現有牛24645頭,50頭以上的大戶有8個;豬16942頭,50頭以上的大戶有34戶;鹿969頭,大戶發展5個;蜂5285箱,大戶有22戶。由此可見,xx鎮畜牧業的基礎有一定的基礎。今年以來,xx鎮黨委政x把畜牧業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一是加快牧業小區建設步伐,計劃興建一個投資100萬元,養牛300頭的規范化、科學化的牧業小區。培育三道村的暖棚養豬產業,引導他們建立養豬協會,實行科學養豬,規模養豬,變一家一戶的單獨養殖為全村一個品種,不同梯次出欄的整村化養殖,盡最大努力提高農民養豬的效益。二是抓好模式戶、標準戶和專業戶的培育工作。通過各方面的扶持,一些大戶的示范標準得到了提高,鄰里效應開始產生。如:王連紅有養牛已達到300多頭,出欄270頭;鄭兆梅養豬達到300多頭,出欄240頭,帶動周圍9戶人家進行生豬養殖。王德清的養鹿已發展到110多頭,今年共接待參觀達600多人次。正是由于這些標準戶和模式戶的帶動和影響下,xx鎮的畜牧業才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今后的突破提供的保障。
“一村一品”建設的突破是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切入點。在xx鎮的調查中,我們對“一村一品”的建設頗為贊賞。在現代農業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是站穩腳跟,就得在規模上、科技含量上達到一定的層次,這既利于政x的管理和服務,也利于對其進行科學的跟蹤指導,一家一戶的單兵作戰在現代農業中是形成不了氣候的。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地理環境和人們的認可程度不同,搞全面的統一也是不可行的。如何處理這二者的對立統一關系,xx鎮黨委政x在這方面就堅持了一個宜農則農、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的原則,有針對性的發展特色農業,一個村屯或幾個條件相似的村屯發展一個適合本村(本地區)的品種,即“一村一品”。這個作法非常符合當前我縣農村的形勢,更符合“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即不搞“大一統”,又避免單而薄的處境,提高了農民的市場競爭力?,F在“一村一品”的建設已初見成效,其中:“土豆村”有三道白河村和木條村,面積達到300公頃;“瓜果村”有勝利、楊木和德化村三個,種植面積達到120公頃;“蔬菜村”有四合、xx屯、東風村等三個,種植達到80公頃;“葵花村”有山后和東南村二個,種植面積達到200公頃?!梆B豬村”有三道村,養殖生豬達到3000頭;另外,如“蘇子村”、“白瓜籽村”、“細辛村”等也都相應地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形成了一定的品牌。這些“一村一品”的建設,經過預測計劃收入4950萬元,人均收入900元,同比增長9.8%,可見只有農業形成一定的規模,農業的增效才能有大幅度的提高,農民才有抵御自然災害,抗擊疾病的能力,否則只依靠一個單一的糧食作物,一旦遇上災年,攤上疾病就會很容易返貧,給自己和親人以及社會帶來負擔。
股份制農業和勞務輸出工作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的結合點。xx鎮黨委、政x通過搞活經營機制,放開經營主體,鎮機關干部直接與農戶聯系,發展股份制農業,機關干部共出資354萬元,投入到藥材業、畜牧業、林業和第三產業上來,為這些產業的發展注入的資金,使農民一些想干沒錢的事業得以實現,而且由于機關干部的出資,也相應地增加了機關干部對農業關注程度,對產業發展的前景預測和中期監控以及后期的銷售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好處,形成了干部與農民經濟利益一體化的格局,提高了農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勞務輸出工作方面,如何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xx鎮黨委政x也有了很好的嘗試。針對鎮里土地相對集中,一些種、養、加工業的大戶需要一些季節性用戶的現狀,引導農民成立勞務市場,鼓勵一些土地不多的農戶靠為大戶打工的形式來增加收入,這樣既促進了一些大戶的發展,又相應地為小戶、散戶創造了收入,使鎮內資金的流轉合理化。
培育市場功能,增強經濟調節能力是發展經濟的一個著力點。xx鎮原為老縣城,是這一帶經濟中心,對平衡三地之間的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xx鎮黨委政x從興辦xx“萬人大集”著手,打造xx在整個鄉鎮經濟中心的地位。引建和擴大建xx中心市場,整治市場流通環境,使其成為了區域性的農副土特產品集散地,使xx地區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得到了良性循環。
通過調查,我們感到xx鎮在發展農業大鎮上的確下了很大的功夫,農業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一些方面還存在的一些差距,主要有:
1、產品不優,沒有品牌。在“一村一品”建設中,許多項目還只是追求面積的數量,而沒有注重質量的提高,也忽視了品牌效應,有時還存在效仿和低水平的重復等現象。
2、科技含量不夠,產品的附加值不高。農作物、產品及其它輕工產品多是停留在初級生產、加工與原材料生產水平上,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不高。
3、沒有帶動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xx鎮在實行“三大主導產業”,定位于農業大鎮,但是農業產品本身就是初級產品,產品加工性強,xx鎮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能帶農業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各產業之間的有機結合還沒有形成。如糧食的流通還僅僅停留在農村經紀人的自發性的流通環節,沒有在鎮辦形成高附加值的產品,農業所獲的效益不大。
4、缺少高稅收的工商企業。今年以來,由于農業稅和特產稅(除煙葉外)的全面免征,使xx鎮的財政收入銳減,這使xx這個靠農業吃飯的鄉鎮,現在吃飯成了問題,如果能充分挖掘資源,引進一兩個高利稅的企業,一方面鎮財政收入有了保障,另一方面對于勞動力的轉移也有了途徑。
通過幾天來在xx鎮的調查,我們發現xx鎮在做大作強農業大鎮的工作上還在很大的潛力可挖,如果一如既往地貫徹好現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農業大鎮的前景一定會實現的。這里根據我們的調查提幾點建議:
1、發揮產糧大鎮的優勢,嚴格落實農村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xx鎮地大物豐,糧食產量在全縣位居前列,如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關鍵是在落實黨的農村政策上來。一是狠抓政策宣傳。要進一步組織人員進村入戶,宣傳兩個“一號文件”,通過大張旗鼓宣傳政策。使黨的惠農政策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二是狠抓政策落實。做農業稅的免征和糧食直補款的發放工作,嚴格兌現程序,嚴格陽光操作。三是規范涉農收費,防止負擔反彈。堅持把規范涉農收費鞏固稅改成果、推進配套改革的重大舉措來抓,從源頭上控制涉農收費反彈。
由于糧食價格的上調,及中央優惠的糧食政策,成為一個糧食大鎮也是xx的發展出路,在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同時,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把土地向大戶集中,探索新的農村全作方式,把一部分農民變成勞務型農民,使掌握新型農業技術和頭腦靈活的農民作為糧食種植業的領頭人。在相同的土地是創造最大的效益。
2、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業板塊經濟。
據調查現在xx鎮農村經濟的現狀是大而全,品種多,規模相對來講還是小。許多“一村一品”的項目的建立還是靠村屯支部或一兩個帶頭的影響下形成的,有的也許一兩年內取得了短期效益,但是不能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這當中xx應發揮管理的職能,組織專家對整個鄉鎮的土壤、氣候、礦產等資源進行規范,必要性打破村屯的界限,因地制宜,因時而宜,發現板塊經濟,既要注重糧經結構比例,又要注重當地實際情況,既要注重穩產高產,又要注重經濟效益的平衡。
3、充分挖掘鎮內資源,盤活鎮內資金,培育新的投資主體。
當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來后,他們的眼光不是放在效益農業上,而是大部分錢投在房地產、餐飲、零售和娛樂業上,直接在農業的投資規模小,而且投資的人群相對較少,這一方面是由于這部分人在剛脫離土地時,對土地的一種解脫感和認為自己以前吃苦太多,現在應該享受的滿足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當前農村投資主體的單一,許多有錢農戶不知道該把錢投向何處,由于意識和眼光的局限性,他們只能在別人已有的例子上尋求答案,這就造成了商店建了一家又一家,批發的零售的;住宅樓蓋了一幢又一幢,地暖的樓中樓的;網吧開了一個又一個,純平的液晶的;人們只是在別人的成功中去尋求思路,而沒有去創新,去創造一個獨有的市場競爭力強的產業來發展。因此,作為黨委、政x應當去培育新的投資主體,把老百姓手中的錢流通起來,引導農民向小型企業(如加工業)進行投資,多建設一些前店后廠式的中小型企業。加工業的建設上不妨在打造xx品牌上下功夫,如xx鎮的“干豆腐”口感好,質量優,被許多老安圖人所認可,應該把這個品牌打出去,要把質量再提高一個層次使其綠色化,無公害化,用公司+農戶的方式,與農民簽訂大豆的訂單,與企業簽訂銷售的訂單,用市場化的方式來運作這個品牌的發展。多開發一些新的品種,把干豆腐的形式多樣化,包裝藝術化,努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相信這也是一個陽光產業。
4、抓住“東邊道”建設的有利時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建設利稅大戶,為財政收入的增長注入活力。
xx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資源豐富,加之“東邊道”鐵路的修建更是給xx帶來了無比的發展機遇,應當審時度勢,應當借這個機會把xx的優勢展現出來,盡可能地引進一些大公司到xx來安家落戶。政x多營造企業發展環境,轉變政x職能,深化政務公開,減少審批環節,簡化辦事手續。加強信用環境和人文環境建設,既要注重招商,又要注重留商、親商,這樣才能為稅改后的政x財政收入的保障上開辟財源。
5、增強憂患意識,加快農業行業協會建設。
行業協會建設可以說我們現在還沒有一個成型的行業協會,有的雖然制度健全了,但是執行起來的隨意性,參加人員的無組織性,使行業協會在農村發展中的作用不大。因此政x要引導農民建立規范的行業協會,并且依靠這些組織為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產銷信息服務,避免企業無序競爭,互相壓價,互相內耗。以往的農民產業化過程中,加工業或營銷業沒有與農戶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一部分加工企業盡管與農戶簽訂了合同,下了訂單,但也很不規范,受經濟利益驅動,市場價格高時,農戶就把空氣農產品賣到市場;市場價格低時,下單企業壓價收購或廢棄合同。企業與農戶之間缺乏一種緊密、相互制約的合作關系,現在應當先由政x工作人員擔任行業協會主要領導職務,逐步由行業業內人士擔任主要領導職務,兩到三年內政x工作人員逐步退出各類行業協會,由協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另外,鼓勵引導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加、銷一體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揮龍頭企業的溶化加工、開拓市場的作用。通過以上辦法逐步在xx鎮形成一個行業協會發展促進農村發展的優良機制。
走訪村民,問卷調查,拍照等。
1、人口。
l勞動力。
大量年輕勞動力流向城市,留守老人,婦女,兒童較多。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該村人口結構也不太協調,人口老齡化趨勢日趨明顯。
2.土地。
l耕地。
在以前該村經濟也主要是靠農業及跟農業相關的副業,但是后來農民的土地都被國家征去了,農民的土地沒了,有的也只是很少的農民的自留地。
l荒地/其它土地。
因為荒地一般都不歸他們私人所有,所以這部分土地的使用權不在村民手中。除了一部分被上面劃為墳墓的集中劃分地。
其他的一些土地,一般的都用來蓋集中型的商業廠房,現在的拆遷越來越多,就是這個原因、地理位置不錯的,也會被用來發展商業,以便提高經濟發展。
3.土地制度。
網格化土地督察制度,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的土地是承包制度。
4.生計(農業/非農產業的生產經營狀況)。
1農業。
l種植業/土地方面的收益——糧食作物、經濟作物。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該村農民的經濟來源主要以非農產業為主,所以把土地方面的收益作為經濟來源的很少。如家里包了大量土地的,這些人中的也多是經濟作物。當然也有一部分家庭生活條件不好的,還會靠自家的自留地,種些糧食作物,維持日?;顒雍蜕?。
l養殖業。
有些村民手里有點資金,對養殖比較有興趣的,就投資搞了養殖業。大多數都投資在了家禽養殖上面,像豬,雞,鴨……時下這些東西也是比較暢銷的,像烤雞,烤鴨,豬肉從前段時間起就漲價了。而且這些家禽相對而言比較好飼養。不過任何一種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這幾年流感類的疾病頻發,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的收益。
l副業。
還有一些有一定手藝的,就靠”本事”吃飯。有些會刺繡的,就會做些繡品,自己到集市上賣或是提供給哪家小型加工廠。還有就是串手鏈或是一些手工藝品。
2非農產業。
l打工。
l經商。
現在農村的經商途徑有:開個個體經營的店面(因為國際教育園建在了本地,學生很多,所以這些商店收益很好)或是招收幾個受手藝人,出外包攬活計,做個小老板?;蚴菐准乙黄鸷腺Y承包一些小型公司。有些村民且本村有一些村辦企業,其中吸納了很多本村的村民,使得村里的農民都有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從而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勞動力資源。使得本村村民收入提高,從而也促進了本村經濟不斷發展。
5、村莊的歷史。
l一般歷史。
新豐村位于蘇州市吳中區中北部,坐落于風景秀麗的石湖之畔,該村的西面、北面被著名景點上方山所環繞;南臨蘇州市國際教育園,風景秀麗,人文氣息渾厚。村內有一村級公路通往外部。該村歷史現已無法考證。但據村里人介紹,他們的祖輩們一直就居住與此;又結合吳中區具有較長的歷史,故可推斷該村歷史也較為悠久。但具體情況不詳,還請見諒。
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提高,農村需要內容健康、豐富多彩、生動活潑、適合廣大農民群眾口味的文化生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
調研報告。
供大家參考借鑒。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20xx年11月,中國共產黨中央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再一次引發人們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關注和思考,為了解當前我區廣大農村文化建設情況,學習借鑒先進地區農村文化建設的做法和經驗,以促進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步伐,根據今年統戰系統調研計劃安排,由中國共產黨蕉城區委統戰部牽頭,民盟蕉城區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組成調研組,聯合開展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調研活動。20xx年6月至8月在區委常委區統戰部長王麗云、區政協副主席民盟蕉城區委主委鄭貽雄帶領下,調研組與區文化部門負責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區沿海山區鄉鎮及20多個村居進行調查,通過座談、訪問、視察等形式了解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和文化活動的情況,還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區和莆田市荔城區等地考察取經,在認真分析研究和討論的基礎上,形成調研報告。
20xx年10月省的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決定》頒布以來,我區農村文化建設也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全區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和文化活動的開展有了新的進展,特別是民間文化多元化發展尤引人注目。但從總體來看,目前我區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廣大農村文化生活的貧瘠讓賭博、迷信、色情等有機可乘,從而影響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狀況比較普遍,具體情況是:
1、鄉鎮文化事業投入少,活動經費短缺。據了解,“十五”期間上級省、市廳、局對我區文化事業的投入累計達55萬元(其中扶持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24萬元,維修、設備添置經費23萬元,文物經費8萬元),我區年文化體育事業經費財政預算9。4萬元,其中文體局文化事業費1。1萬元,圖書館經費(包括圖書購置費)4。3萬元,體育事業經費4萬元,但這些大多為人頭經費,用于日常辦公開支已相當緊張,真正用于開展業務工作的已所剩無幾。文物事業經費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由于缺乏資金,使得文物部門無法對一些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也無法向民間征集文物。我區民間資本對文化事業的投入很少,幾乎沒有,只有在20xx年開始的天后宮(媽祖廟)修復工程中,募集到民間資本100多萬元。全區鄉鎮現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數外,絕大多數是多年來未能添置新書,且文化活動器材貧乏。
2、陣地建設不平衡,基礎設施薄弱。目前,我區16個鄉鎮(街道)文化站中產權明晰、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區少數民族文化站三個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來就沒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單位的場所,面積狹小,設備簡陋,功能不全。據不完全統計,我區有76個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動室,占全區行政村總數的27。3%,但大多數村級文化活動室只是掛一張牌而已,形同虛設。而且原有的文化設施普遍老化。據調查,現有的部分鄉村影劇院多建于上一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現多數已成為危房不能使用。
3、文化活動少,農民文化生活依然貧乏。每年農村的文化活動主要是在各種節慶日、紀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鄉鎮文化站通過聯辦、協辦等多種方式,組織開展民間文藝演出、書畫展、圖片展、拔河賽,及棋、球類比賽等。上級宣傳、文化等部門組織開展的“文化下鄉”活動一年僅二至三次,也只到2—3個鄉村,活動形式多為慰問演出、義務題寫。
春聯。
電影公映等,活動次數與形式十分有限。近幾年,隨著農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間民俗文化活動又重新活躍起來。在一些傳統的節慶日,一些鄉鎮農村都有開展一些民間民俗文化活動,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是霍童的“二月二燈會”和畬族聚居村的“三月三畬歌對唱”。但這些畢竟是少數鄉村舉辦的少數文化活動,廣大農村看電影難看戲難看書難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四難”問題依然突出。尤其是在電視網絡廣泛普及網絡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國家將衛星電視節目由模擬轉為數字接收后,我區廣大農村原電視“村村通”設備未及時更新,絕大多數鄉村群眾只能收看1—3套外地節目,許多偏遠山區基本無法接收電視節目。群眾長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區)的電視節目,也得不到發展生產的信息技術的指導和服務。鄉村文化生活貧乏,除了聊天打牌外,農民沒有其它文化活動,導致一部分群眾沉迷賭博和廟會活動,致使一些地方賭博及等歪風盛行。
4、文化隊伍人才緊缺,整體素質在下降。我區16個鄉鎮(街道)文化站均為一站一編制,由于基層文化站待遇低,難以吸收具有較高知識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進人渠道不規范,素質參差不齊,目前在編的有12人,但僅有9人在崗,被鄉鎮挪作他用或被外借的有3人,即使在崗的也往往兼有鄉鎮(街道)的其他中心工作,難以做到專干專用?,F有鄉鎮文化專干平均年齡偏大,由于缺乏培訓學習,知識老化現象比較突出。
我區農村文化建設步伐滯后有歷史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的原因,長期以來對農村文化陣地建設重視不夠,對優良傳統文化的偏見和缺乏支持,給各地農村文化事業的繁榮與發展帶來消極影響,而經濟欠發達、投入不足也嚴重約制了農村文化的發展步伐,但從各級政府自身來說,存在以下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是農村文化建設投入不足,活動經費嚴重短缺。目前由于國家財政投入少,地方財政又有困難,未能落實每年地方財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設的政策。除了人頭經費外,區、鄉用于農村文化建設的專項資金幾乎沒有,導致文化設施建設滯后。鄉鎮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發展,依靠產業化、市場化運作生存困難。目前鄉鎮只能勉強發放人員工資,沒有文化建設項目,沒有添置文化活動器材,圖書室的圖書不能正常更新。
二是對農村文化建設認識滯后。由于各級領導對文化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認識不足,特別是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
口號。
下,相當多的人認為文化工作是軟任務,是花錢多效益少的社會公益事業,可搞可不搞,又不愿意花錢投入,致使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滯后,從事文化事業的同志心灰意冷,缺乏積極性,大多放棄主業改做鄉鎮中心工作。
三是文化管理體制不暢。一方面,鄉鎮文化站專干以塊管(鄉鎮管)為主,人員大多被鄉鎮抽去從事中心工作,專干沒有專用。區文化主管部門無法對他們進行調配和交流使用,基層文化站人員長期處于固定狀態,沒有交流、缺乏工作活力。而且鄉鎮財政對文化站投入極少,管理不力,導致相當多文化站形同虛設,沒能發揮農村新文化主陣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廣電與文化分屬兩個職能部門,對農村的傳媒文化建設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協調。而且農村地域廣、人口分散、廣電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收益小,僅靠廣電部門是無能力承當農村廣電網絡建設。雖然國家規定到20xx年農村地區20戶以上的村全部實現網絡村村通,但原有“村村通”的用戶并未列入新的網絡“村村通”工程計劃,得不到上級補助資金,導致我區目前許多鄉村原有接收設備無力更新。在衛星傳播電視節目由模擬轉為數字接收后,廣大農村地區只收1—3臺外地的電視,無法收看省、市、區電視節目。
我們建議:
1、創新機制,培育新型文化隊伍。通過擇優招聘,將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人才充實到鄉鎮文化干部隊伍中。配齊配好鄉鎮專職文化站長和村級文化協管員。加強對鄉村文化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定期舉辦培訓班,提高文化工作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鼓勵鄉村文化工作人員自學、進修,有目的選送部分人員到相關院校深造。同時進行業余文化人才資源普查,大力培植業余文化隊伍,對文藝骨干免費進行培訓。
2、提高認識,強化領導,建設強大的基層文化陣地。一要認真貫徹中央《意見》和省的政府的《決定》精神。規劃好新農村建設中基層文化陣地布局和建設問題。結合鄉鎮建設規劃,通過改建、擴建、調劑改造、新建等途徑,加快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設步伐。二要加強文化宣傳工作。文化宣傳是黨的農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強有力的宣傳文化,就沒有新農村的文化建設。所以黨政領導及宣傳部門要時時關心和宣傳新農村文化建設。三要加大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一方面認真落實每年地方財政收入的1~2%用于文化建設的政策,同時積極爭取上級對鄉鎮文化站標準化建設補助資金,對實施文化站達標建設的鄉鎮給予資金扶持和獎勵;另一方面學習借鑒南平、泉州、莆田等地的做法,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鄉鎮文化事業,積極開展民間融資活動,通過村企共建、村校共建、村廟共建以及城鄉共建等方式,引進資金和文化活動器具及資料,滿足鄉村群眾平時讀書看報和開展文化娛樂活動之需。
3、創新理念,借助各種載體,活躍農民文化生活。
一是民間藝術表演活動。各地農村都有不少民間藝術人才、民間絕活藝人,由于多種原因,大多面臨斷層后繼無人的狀況。要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發掘、整理優秀傳統民間藝術,解決傳人問題,并積極鼓勵和幫助他們自編自演,參與到弘揚時代主旋律和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文藝活動中去。
二是節俗文化活動。傳統節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重要組成部分,其長久不衰的生命力是深深植根于民間大眾,應充分認識其文化底蘊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巨大現實意義。當然,其中也可能夾雜某些封建迷信的東西,但我們要遵循“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方針,積極加以扶持和引導,使頻臨消亡的民間節俗文化活動成為廣大農村社區民間文化的健康主流。充分利用節假日和農村集市開展文化活動,如春節各地民間文藝踩街活動,二月二霍童文化藝術節活動、三月三畬族歌舞文化活動、媽祖文化活動、關帝文化活動等。
4、創新手段,積極構建農村文化活動的網絡。
一是成立鄉鎮電影放映隊或文化傳媒中心,推動農村電影“2131”工程(即在“21世紀初、全國農村1村1月保證看1場電影”)在我區農村得到落實,解決農村看電影難的問題。
二是依托鄉村文化站點,積極挖掘本地文化藝術資源,扶持民辦文藝團體,發展農民業余文藝演出隊,鼓勵農民自編自演、自娛自樂。
三是建立“農家書屋”,滿足農民對科技文化的需求。最近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提出,國家鼓勵和資助各地農村建設“農家書屋”,要求場所不小于20平方米,書籍不少于1000冊,含有30多種各類期刊及100多電影光碟,以滿足農村群眾閱讀需求。
四是結合民間文化和文物保護活動,促進鄉村民間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通過組織申報各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活動,提高農村保護和傳承傳統優良民間文化的意識,讓我區民間的鐵枝、紙扎、火把拖石、肩頭戲、線獅、儺面舞等得到發揚光大。
五是結合“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借助體育活動的場所——健身路徑、籃球場、乒乓球臺等,推廣體育文化,讓農民在健身的同時也得到文化的提高。
三是特色文化活動。我區是畬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又是全國最大的大黃魚以及綠茶的主要產區之一。畬族文化、大黃魚文化、茶文化等應成為我區獨特的文化品牌,加以充分挖掘和培育。此外,校園文化、燈謎文化、企業文化等也應加以重視和引導,使之融合到新農村文化生活中。
四是學習外地經驗,借助農村“三堂”和閑置校舍拓展農村文化活動的空間和形式。我省南平、泉州、莆田等地充分利用“宗族祠堂、民間廟堂、廢舊禮堂”(三堂)作為民間文化活動的場所,依靠離退休黨員干部、鄉村老人協會、廟堂管委會等承擔農村文化的組織與管理工作,讓老協會會長或廟堂管委會會長兼任村文化中心主任,利用民間廟堂的“香火錢”為農村文化活動“買單”,將“三堂”變成政策法規的“宣傳站”、社情民意的“中轉站”、先進文化的“傳播站”的做法很值得學習和借鑒。借助“三堂”場地既可解決活動場所不足和經費不足的困難,又有利于推動文明新風進“三堂”,還有利于調動當地群眾參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此外,我區鄉村目前有許多地方學校的樓房閑置,可以借用作為當地文化活動的場所和開辦圖書室、閱覽室、室之用。
五是各級各類文化下鄉活動。每年各級各類文化下鄉活動,是促進農村文化建設的新鮮血液和催化劑,應很好進行策劃和包裝,尤其是科技、文化下鄉和電影下鄉巡映活動,應多播放適合農民群眾口味和需求的娛樂影片和科教片來贏得農村市場。
5、明確職能,實施有效管理。鄉村文化站點在履行服務和經營性職能的同時應積極協助主管部門管好基層文化市場。對進入農村文化市場的民間藝術團體,市(區)文化部門要審核把關。有條件的文化中心可以房屋租賃的形式,將鎮區網吧、電子游藝室、音像出租戶、圖書銷售點、室等集中到文化中心,依法統一管理,有秩序集中經營,遏制地下黃、賭、毒現象。
一是抓好農村電影“2131”工程的落實工作?!?131”工程帶有公益性,建議區政府要解決電影器械設備及購買拷貝的資金;文化部門要負責各鄉村“2131”工程計劃的制定和業務指導;鄉鎮要負責計劃的實施,保證鄉村農民一個月看一場電影。
二是建議區委區政府要專題研究解決農村地區更新廣電接收設備的資金問題,滿足農村群眾對廣電聯網的需求,讓山區農民與平原地區群眾一樣能收聽收看中央、省、市、區廣播電視節目,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三是建議開展一年一度的民間文化藝術節活動,由有關職能部門牽頭,在國慶中秋期間組織民間文藝匯演活動,讓各鄉鎮、社區的民間藝術團隊集中進行比賽和交流,以促進農村民間文藝的繁榮和發展。
。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志的社會狀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前提。要通過高產高效、優質特色、規模經營等產業化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建設村鎮、改善環境。同時,要通過民主評議活動,對那些不履行黨員義務、不發揮模范作用、不具備黨員條件的,及時作出組織處理,以進一步純潔黨的隊伍。
本篇文章出自《大學網》由編輯員在線為您整理。
xx街道為區委、區政府所在地,原轄30個自然村,全區部分行政村規模調整后改為27個社區,總面積47.97平方公里,總人口10.5萬人,農業人口4.4萬,人均耕地0.2畝。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近年來,xx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牢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發展和穩定兩大主題,全面加快推進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進程,積極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新農村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實現了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新跨躍。
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前提。近年來,xx街道堅定不移地實施興工強街、借力發展戰略,致力做大經濟總量,切實增強發展后勁。,全街道實現地方生產總值43億元,財政總收入3.7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25億元,被評為全國千強鄉鎮,實現了經濟發展的新跨躍。一是實施四個一批工程,強力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始終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經濟工作的重點,通過實施深化改革、改制一批,培植骨干、帶動一批,放寬政策、擴張一批,科技創新、提升一批的措施,有力推動了全街道的經濟發展。目前,全街道共有各類民營企業400多家,個體工商戶4000多戶,工業產值年均增長24%,經濟技改投入年均增長20%。在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同時,各村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建設大型批發市場、提供優質服務等方式,積極拓展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上取得了明顯成效,如朱陳西南、于泉莊等村依托xx陶瓷產業優勢,分別建起建材批發市場和陶瓷商城,增加了集體收入,同時也帶動了餐飲、娛樂、交通運輸等第三產業的發展。二是突出三個重點,促進農民增收。突出現代農業建設,把奶牛富民工程和農業生態家園富民計劃示范工程作為農業內部結構調整的龍頭工程,加快養殖業發展;突出富余勞動力轉移,大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增強再就業能力,幾年來累計轉移富余勞動力3萬多人;突出第三產業發展,以老206國道、新206國道和龍潭商業街為軸線,建成工字形商貿區,大力發展餐飲、娛樂、商貿、物流業,膨脹第三產業規模,促進了農民向商人的轉變。,全街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100元。三是實施工業反哺農業,讓群眾享受到發展成果。實行多予、不取,徹底免除了農民的三提五統,大部分村免費為群眾供應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為老年人按月發放一定數量的生活補助,朱張橋西南、河北等村還在農業生產中免費實行統一耕地、統一供種、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澆水、統一收割服務,使農民能夠騰出更好的時間發展經濟;完善保障機制,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97%,15個村居利用集體積累為群眾墊付參?;?。
(二)圍繞鄉風文明、村容整潔,開創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近年來,著眼于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提升xx形象,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全力打造文明xx。積極組織各種文明先進評選活動,經常開展以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教育活動,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和公民思想道德實踐活動,廣大農民文明程度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各村普遍建起了高標準的農民文化大院,組建起農民秧歌隊,農閑季節、重要節日組織演出,極大地豐富了農民業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質,湖南崖村的秧歌隊每年都被選拔參加市里的會演,連續5年獲得金龍獎。二是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全力打造平安xx。深入開展了基層創安活動,強化科技防范,建好社區科技防范網絡,加強群防群治網絡建設,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安工作,促進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機結合,構筑起全方位的立體防控體系。韋姜屯村投資20多萬元,在轄區范圍內建立了全方位的電子監控系統,朱張橋溝東村15年如一日,堅持村民夜間義務站崗制度,有效地維護了治安穩定;認真落實信訪工作一把手工程,進一步健全領導常年接待、下訪接待和信訪包案制度,全面落實農村財務管理、各業承包公開招標、宅基地規劃等制度,著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解決,努力把信訪問題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去年以來,街道辦事處投資50萬元,對敬老院進行了徹底改造,投資200多萬元,對建設街、寶泉路西段和羅六路南段三條道路進行了改造,投資30萬元對中心小學教學樓進行了擴建,這些實事,深入民心,真正使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成果實實在在地體現到了群眾得實惠上;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大力實施舊村改造工程,幾年來先后有朱張橋西南、朱陳西南、于泉莊、湖南崖、韋姜屯、閆泉莊等近二十個村實施了舊村改造,開發金湖、金泰等居民小區13處,吸納城區人員3萬人,改善和解決了城區2萬多居民的福利待遇,全街道人均居住面積為27平方米,村居主要道路硬化、綠化、亮化率達100%,自來水入戶率達95%,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5%;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去年春節前,街道拿出50多萬元專項資金,以以獎代補的形式,組織各村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取得了顯著效果。
(三)圍繞規范運作、管理民主,構建起農村政治文明建設的新格局。
近年來,xx街道緊緊圍繞發展農村民主,以基層黨建為重點,牢牢把握配強班子、完善制度、規范運作三個關鍵環節,堅持規范與創新并舉,營造了農村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一是配強班子,夯實基礎。底成功對黨支部、居委會進行了換屆選舉,運轉過程中又對個別素質差、能力弱的干部特別是支部書記進行了調整。針對各村不同情況,重點采取選、派兩種方式選拔任用支部書記。去年以來采取選的方式對6個社區的班子進行了調整,調整支部書記6人。對朱張橋東南、連泉莊采取派的方式,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完善制度,推進黨員干部管理科學化。建立農村干部管理制約機制和利益導向機制,制定了農村干部經濟待遇德、能、勤、績、廉五掛鉤制度,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出臺了《關于嚴肅勞動紀律強化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意見》,對農村干部應遵守各項紀律進行細化,制定了十四不準,促進了干部作風的進一步轉變;實行干部任期目標承諾制,制定了《關于嚴格落實干部任期目標承諾和踐諾獎懲制的意見》,與當選的村干部和班子簽定了任期目標和年度目標責任書,面向黨員群眾公開承諾,得到了群眾的認可。三是規范管理,推進居務運作正規化。出臺了《村級規范化管理實施細則》,建立了兩委聯席會議制度和黨支部向黨員、居委會向黨支部、居委會向居民代表定期報告工作制度,進一步深化了居務公開民主管理,重要事項實行全面公開,廣泛聽取群眾對集體事務的反映、意見與建議,保障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綜上所述,該街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但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制約農村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
(一)思想認識不清。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群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比如,有的認為建新農村就是蓋新樓房,建新農村就是修新馬路,忽視了全面發展,忽視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還有的認為建新農村,是中央提出來的,應該由上面拿錢解決,忽視了新農村建設要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還有的認為建新農村,就要馬上將現有的自然村落拆遷,進行統一建設,忽視了新農村建設要立足各地實際,循序漸進,不能急躁冒進。
(二)失地農民眾多。作為全區工業基地,失地農民逐年積累,數量眾多,全街道失地農民人口達到人,占全部人口的%,人均耕地為0.2畝,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很大壓力。一是失地失業,生活難。多數居民失地,未能得到很妥善地安置,基本上失去了養活自己及家人的經濟來源,為其生活及家庭的生存構成極大的威脅。二是補償標準低,再發展難。由于當時土地占用補償制度不健全,因為政府行為等多種因素,多數土地補償標準低,甚至無償占用,為居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造成很大的困難,為社會穩定埋下了隱患。三是居民成為社會邊緣人,獲得社會保障權難。農民失地即為非農民,失去了土地的社會保障權,但相關的配套制度和政策措施缺乏,難以獲得城市人所享有的基本養老、醫療及各種福利等社會保障權,全街道養老保險參保率僅達到4%,農村弱勢群體保障體系薄弱。
(三)集體收入不平衡。由于各種原因,村居之間發展不平衡,經濟條件好的村莊與差的村莊差距太大,個別村居基層集體經濟相對薄弱,部分村因歷史原因集體經濟負債重,經濟收入渠道少,但用于居民的福利、老年人保障等支出費用巨大,正常的辦公費用基本依靠轉移支付來維持。如此次調研的湖南崖村,每年用于基礎教育、村莊建設、發放居民面粉糧油、交納居民電費水費等開支大約為120余萬元,村集體僅靠收取沿街商品房等收入,收大于支,難以維持正常運轉。阻礙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合理配置的機制還未完全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還未形成,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仍然很大。
(四)居民素質偏低。當前,絕大多數居民的素質不容樂觀。
突出表現在:
思想方面,思想比較保守,傳統意識比較牢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
技能素養方面,具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
文明意識方面,贍養父母、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有滑坡趨勢,公共衛生、熱心公益等集體觀念逐步淡化,亂堆、亂放、家庭衛生問題比較突出,婚喪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不良社會行為依然存在。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認識是前提,規劃是龍頭,產業是支撐,投入是基礎,制度是保障,農民是主體?,F根據我們調查的情況,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加強宣傳發動。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宣傳力度,讓基層干部、社區群眾全面理解20字方針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含義,切實突出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群眾的。意愿,鼓勵群眾勇于創新,積極改革,大膽實踐,調動他們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加強教育引導,強化國家政策方針、法律法規的宣傳,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覺悟,增強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艱巨性、長期性的認識,防止出現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情緒。切實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幾個新農村建設取得一定成效的村的經驗表明,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尤其是村支部書記作用的發揮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因此,必須選好、配強農村支部書記,加強培訓教育,并充分發揮好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二)制定規劃標準。在本次調研的基礎上,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城鄉聯動、統籌發展,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分類指導、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本區域生產生活發展、土地狀況、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城市化進程等,確定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階段性標準。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總體規劃,科學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建設重點、實施步驟和工作措施,在此基礎上,細化目標任務,制定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并結合實際,分步實施,經濟條件好的村居可以先行一步,經濟相對落后的村居要創造條件穩步推進。
(三)突出建設重點。針對街道實際,重點抓好以下七個突破口,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以強化為民服務為突破口。充分發揮為民服務大廳的作用,強化為民服務意識,著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尊重群眾意愿,維護群眾利益,增進群眾福祉,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二是以經濟發展為突破口。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離開了發展,新農村建設就成為無源之水。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扶持,千方百計地發展村(居)集體經濟,拓寬村(居)集體收入渠道,增加村集體收入,為提高廣大居民群眾的福利待遇奠定堅實的基礎;想方設法地優化環境增加群眾就業、經商的機會,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努力在二、三產業上拓展農民增收空間,切實提高群眾的收入,以保證新農村建設穩步、持續推進。三是以五改為突破口。全面實行改水、改廁、改路、改灶和改圈,徹底清除垃圾堆、柴草堆、石頭堆和糞堆,對社區大街小巷、居民庭院進行凈化、綠化、美化,改變傳統觀念,提高居民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保護的意識,樹立良好的文明鄉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和諧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四是以提升群眾素質為突破口。加大對群眾科技文化知識教育和免費的實用技術培訓,強化對外出務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對農民應該掌握的經營管理知識的教育,培養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的新型農民。五是以加強民主管理為突破口。引導農民積極參加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活動,全面實行村干部直選和村支部兩推一選制度,完善一事一議、村務公開、民主監督等制度,保障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六是以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為突破口。圍繞改善農村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加快推進舊村改造,大力實施小區開發,全面搞好水、電、暖的配套設施,建設一批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的大型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讓群眾享受到城市居民享受的待遇。七是健全社會保障為突破口。全面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農民生活保障機制,加快農村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對被征地農民的補償辦法,健全對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完善農村社會救濟制度,探索建立城鄉銜接、公平統一的社會福利制度,使城鄉居民同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社會的事業,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要建立全社會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激勵機制,引導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各界人士對鄉村進行結對幫扶。要加強輿論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滴水巖村村民。
訪談、查閱。
20xx年我利用5天時間對我們的家鄉滴水巖村近十年來各個方面的變化展開了調查。這對于一直在外上學的我來說,這是一次寶貴的經歷。同時也是更深層次了解家鄉的一次機會。
我的家鄉滴水巖村位于水城縣東南部,距縣城19.8公里,水黃公路橫穿一字河、滴水巖村,全村峰巒疊嶂,海拔高度相差較大。滴水巖村轄區內有14個村民組,村中自然條件惡劣,石漠化嚴重,在道路、飲水、設施方面等都比較落后,14個村民組中,有四個村民組存在飲水困難,由于傳統農業落后,三分之一的村民外出打工,人均收入僅5600元,在村民們眼中,滴水巖村是濫壩鎮最貧困的村子。
在2003年以前村中是沒有公路的,村民出入村中十分的困難。半夜起來點這一盞煤油燈爬過姑娘山,小屯,梁子上的地方來到老鷹山鎮趕集。10多里的路多為山路危險叢叢,半夜從家中出發到老鷹山鎮天已大亮。而那人們的經濟來源多為趕集所賣糧食和在觀音山鎮礦上挖礦所得。村中多為高山,耕地少,土地貧瘠,家庭收入很低,人們都很貧窮。
2003年建成通車的水城至黃果樹高等級公路穿過水城縣猴場、蟠龍、濫壩、阿戛6個偏遠貧困鄉鎮。水黃公路正好滴水巖村村中穿過,這一條家門口的公路給這里的人們帶來了希望,交通頓時方便了許多。六盤水市、縣、鄉三級政府就著手依托水黃公路,利用交通的優勢,加快沿線鄉鎮的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全力打造“水黃新經濟帶”。目前,水黃沿線經濟帶已基本建成,濫壩鎮所屬的轄區多個村的交通,經濟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滴水巖村的黨員和村干部潛心實踐“雙帶”,使全村的蘿卜、大蒜、棒豆、青菜、芫荽等優質蔬菜種植達到500余畝,把村中打造成為蔬菜基地,這使村民的年人均收入達到了6000元。在范家壩組黨員何天林的示范帶動下,該組20多戶農戶已種植了150畝優質桃樹。村黨支部組織全村黨員干部幫助10戶危房戶完成新居建造及搬遷工作,幫助缺少勞動力的特困戶進行秋冬種,出資700元為3戶“五保戶”老人解決了用煤問題,每位黨員還根據自身條件向老人們捐贈了衣物、棉被等物品,使貧困黨員和群眾感受到了黨的溫暖。黨員和干部還帶領村民,完成廁所、豬圈、沼氣池一體化改造83口,修復村寨道路1300米,種植行道樹300余株,使全村環境衛生、村容村貌有了明顯改觀,進一步改變了過去“晴天一身塵,雨天一身泥”的景象。
扶持弱勢群體,借助小額扶貧貸款重點支持“五保戶”承包土地等,幫助他們優先發展。擴大畜牧產業規模,在100頭基礎母牛草區種植工作已完成的基礎上,繼續管好、利用好上級幫扶的資金,使基礎母牛發展到200~300頭。利用荒山林地放養本地土雞,協助村民購買全自動孵化設備。加大種植結構調整力度,使西紅柿等市場銷售好的新品種蔬菜成片種植擴大到1000畝,農戶種植牧草達到1000畝以上,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大家抓住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契機,力爭使人畜飲水工程覆蓋到90%以上的農戶,農電網改造工程不漏一戶,建設沼氣池133口,不斷擴大全村入戶道路的硬化長度,改廁160個、改曬壩168個?!暗嗡畮r村飲用水安全工程項目”擬建水窖120個,預算投資150余萬元,解決2300多人的飲用水安全問題。濫壩鎮政府在村中建設了qq農場,為城中父母孩子提供種植樂趣,讓他們可以吃到自己種植的蔬菜瓜果,也推動村中經濟發展。滴水巖村正按照“突出城郊區位優勢,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思路,朝著“整村推進、合理有序、快速高效”的發展軌道闊步向前。
這些項目的開展,增強了村民增收致富能力。一步一步穩扎穩打,利于發展的各項舉措,使得滴水巖村更加發展,已不再是當初那個貧窮的小村子了。
在進行資料查閱的同時我也像當地的村民進行了一定的了解,在了解中我知道了村子中衣食住行,醫療,教育等方面的變化。
在人均月收入方面:過去大部分人們基本靠農耕作為全家收入,家庭人口多,所以人均月基本在100元左右,而現在大多數的人中除了老人在家干農活以為,家中小孩較少,年輕人人基本都出門務工,人均收入增加在1000元左右。在服裝樣式方面:在過去人們只是關注能否遮風避冷,不注重穿著樣式,現在則注重于多樣精致漂亮樣式。
在飲食方面:
過去人們只是能吃飽不餓肚子的粗茶淡飯,一鍋素干巴菜煮好就下飯了,連蘸的辣椒水都沒有,而現在則是想吃什么就買什么、飲食豐盛多樣、注重營養均衡有益于身體健康。
在居住條件方面:
現在的居住面積、居住質量及環境大幅改善,以前整體上都是茅草屋、瓦房為家,條件差?,F在人們都住上了小洋樓,生活舒適而安逸。
在出行工具和運輸工具方面:
以前的出行工具主要是步行,靠馬車托貨、現在村村都通公路,出行都有了車,家中好的有小轎車,面包車,差的也有個摩托車,路上有巴士,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在教育方面:
以前人們對教育不重視,孩子們多被父母帶回家種地,特別是女孩想上學很是困難,十七八歲就已經結婚生子了,村中沒多少讀完初中的。而現在義務教育已經基本普及,村中的小孩都送進了學堂,大學生在村中也越來越普遍,但是想要高等教育真正走入每個家庭,還有很大一段路要。
在醫療、養療等福利等方面:
過去對于醫療、養療等福利不重視,只是追求吃飽穿暖。國家實行并普及農村醫療保險等福利后,每個家庭的健康都有了很大的保障,不在為了生病住院而苦惱了。
當然在村中的發展有好的地方,但也并隨著不好的地方。如:
在較強的現代化思想文化沖擊,就業困難,生活壓力大,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物價上漲,衣食住行消費高導致生活困難,消費水平降低,環境污染惡化。年輕人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問題又成為了村里的又一難題。村中風氣和以前相比也有了不同,過去人們相處和諧,親如家人,勤勞熱情、淳樸踏實。而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文明禮貌,道德素質隨著教育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因人們接觸事物的復雜化,人們缺少了當初的樸實和真誠,總的來說是增加了見外的冷熱情而缺少了真熱情?,F在有了鄉村建設發展,衣食住行更加現代化,生活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家庭收入增加。人們逐漸能接受社會更多的新鮮事物成為生活習性,人們的業余生活豐富。通信方便快捷,手機基本是人手一個,也有的村民認為這三十年以來雖然一切都在前進,但人與人之間的欠缺交流,是最大的變化。還有當地人們在辛勤一天勞作以后缺少一個較大并健全的娛樂場所,供給人們放松。公共設施建設也不健全,不能使村民生活方便。
就這些問題我建議政府在資金合理的情況下先解決公共設施建設問題,也可以適當的讓當地民眾參與其中來。對于就業問題、空巢老人、小孩問題,則是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問題進行考察,從而在大量引進相關企業或者合資,這樣可以增加就業崗位,可以緩解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問題,也可以實行相關政策進行管理幫助。當地政府可以多開展一些精神文化活動,既可以增加人們文化知識,也可以改善人與人之間冷交流并且增進情誼。對于垃圾問題則希望可以在村中建立垃圾池及垃圾回收站集中回收處理生活垃圾,不讓垃圾滿山飄。
整理了上述資料后,我知道了家鄉的發展是在全方位進行現代化建設,不斷變得繁榮富強起來,主要體現在衣、食、住、行、教育、醫療、以及人們的業余生活等方面,政府部門也重視經濟建設,改善道路,教育事業也蒸蒸日上,但現在的我們離成功仍然還有漫長的一段距離,在前進的道路上仍然是風風雨雨,崎嶇不堪,我們應該不斷吸取失敗的教訓,總結成功的經驗。我們要進行村民自身素質不斷發展的同時政府上需不斷加強學習,根據因地制宜的方法對村里進行合適的發展改變,同時村里領導要積極的聽取村民的意見和建議,了解村民的心聲,做到一切發展都不能離開群眾去行動。切實落實黨的政策和方針,達到村里政策和國家政策一同前進而不落后。
最后,經過這次實踐調查活動,我在實踐中能夠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增加社會實踐能力,必須在實踐中來檢驗我們所學的知識,雖然大部分用不到,但是讓我們具備了學習的能力。改善了自身的不足還鍛煉了如何與人交流溝通,鍛煉自己的意志和勇氣。這對于我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這次實踐也讓我更深刻的了解了家鄉這些年的發展與變化,這正是此次實踐目的所在。
為了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推助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建設改革,進一步加快臨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xx縣第八期科級干部理論培訓班的有關要求,筆者針對近幾年來臨朐農業綜合開發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建設改革等問題,利用安排的社會實踐機會,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市場運作,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加快全縣荒山治理開發步伐,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縣委、縣政府在堅持荒山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將荒山治理開發推向市場,對部分荒山使用權實行拍賣、租賃招商,并于xx年7月27日由縣政府組織在濰坊召開xx縣荒山使用權租賃及招商項目新聞發布會,重點推出了九山、大關、石家河、冶源、龍崗、五井、臥龍、辛寨、上林、營子等0個鄉鎮52宗2.09萬畝荒山進行租賃。會上濟南、濰坊、淄博、壽光等7家商客同臨朐簽訂了荒山開發協議,面積達9950畝。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縣拍賣、租賃面積已達3.8萬畝,參與治理開發的客商多達數十家。新的開發機制,掀起了新一輪荒山開發熱潮,為社會資金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及鄉村產業發展投入機制特別是山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投入機制創新提供了經驗。
民增收”和農民“糧增產、錢增收”的目標。
(三)培植產業,吸引金融資本投入。
xx縣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突出抓好大棚果、奶牛、肉鴨和黃煙“四大產業”,以建設“全國大棚果生產第一縣”、全國優質奶源基地、全國肉鴨生產大縣為目標,不斷擴大規模,提高產量,進一步打響臨朐農業品牌,特別是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建設,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近年來財政貼息項目的實施,金融資本的加入,使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推動臨朐農業產業化膨脹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助推器”。xx年以來臨朐康寶蜂業有限公司、龍門漁業有限公司、山東廣華經貿有限公司、山東中盛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臨朐龍泰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的蜂產品深加工、特色淡水魚、商品豬、標準化肉鴨養殖、速凍果蔬加工等農業產業化項目的實施,項目總投資4094.3萬元,其中財政投資500萬元,企業自籌資金546.3萬元,銀行貸款998萬元,財政貼息.45萬元??蓪崿F年加工蜜蜂產品548噸、商品豬8000頭、肉鴨300萬只、0000噸速凍果蔬、90噸特色淡水魚,實現年新增產值2323.08萬元,實現利稅634.46萬元,輻射帶動周邊農民23740戶,年帶動農民增加收入6726.93萬元。培植扶壯了主導產業、特色產業的快速膨脹,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企業有欲望、農民有期盼,關鍵是政府要發揮好引導作用,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創新體制機制,推動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朝著健康積極方向發展。結合臨朐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實際,提出“十二五”期間農業綜合開發主要規劃任務和三點建議:
(一)“十二五”期間農業綜合開發主要規劃任務。
“十二五”期間,改造中低產田6.0萬畝,使其全部成為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水利措施:新建揚水站4座,復修2座,新打機井、大口井66眼,復修配套24眼,架設輸變電線路70km,變壓器27臺,襯砌渠道2.744km,埋地下管道93.2km,修蓄水池49座,渠系建筑物59座。林業措施:路邊植樹84km,24.5萬株;片林造林900畝,植樹8.98萬株。農業措施:改良土壤.925萬畝,新修機耕路09.0km,復修75.0km??萍纪茝V措施:技術培訓2.0萬人次。土地治理規劃總投資2906萬元,其中財政資金63xx年以上的時間和3萬億以上的投入,面對如此龐大的系統工程,民間資本正躍躍欲試。但巨大的市場空間只是提供了可能的商機,只有來自政策層面的多重支持,民營資本才能放心、全心地投入新農村建設。因此,建議盡快研究制定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引導民營資本進入涉農領域發展。
一是要進一步放開新農村建設項目領域。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是基礎設施,目前部分領域由國有企業在壟斷經營,對民間資本沒有完全放開。民營企業在行業準入方面還有一定限制障礙,存在一個“玻璃門”現象,看得見里面,門好象也沒關,但就是進不去。引進民營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必須要排除行業準入障礙,使民營企業可以投資任何一個法律法規未禁止進入的行業,以便解決好新農村建設的資金問題。
產業補貼等方面給予照顧,以調動企業經營者參與建設的積極性。再次,要給予優質服務。要為新農村建設項目開通綠色通道,為項目的登記注冊、辦證辦照給予優質快速的服務。
三是制定引進社會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的獎勵政策。獎勵是最實際的激勵手段。要象招商引資獎勵政策一樣,給予引進社會資金投入新農村建設的有功人員和單位相應的物質、政治和精神獎勵。比如可以采取將干部提拔任用和年終績效工資考核與引資情況掛鉤,激勵干部引進社會資金。
2、充分發揮金融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的撬動作用。金融是經濟的血液。上世紀末,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繼大規模撤并農村網點,上收貸款審批權限,農村信貸業務大幅萎縮。銀行為了保證信貸安全,收縮信用貸款,推行抵押貸款,提高信貸門檻,而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自身又難以提供有效的抵押擔保,導致農村信貸越來越難、越來越少。從調查中發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難,固定資產貸款更難。農村資金大量流向大中城市和非農產業,農村經濟“失血”嚴重。目前一些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想投入新農村建設,但即使有好的經營項目,也由于缺少金融貸款支持,“冷手抓不了熱饅頭,眼饞卻下不了手?!币虼?,建議金融部門加大信貸支農力度,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當前,國家加快擴大內需的方針確定并實施,金融信貸政策也已經放寬,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機遇。金融機構應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支持商業金融機構在縣域農村布局設點,發展村鎮銀行,創新農村金融貸款擔保抵押方式,為社會資本進入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撐。
3、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后,農村債務居高難下,是當前農村普遍現象。債臺高筑的現象嚴重制約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影響基層組織正常運轉,新農村建設顯得力不從心。加快新農村建設,要千方百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建立村級穩定的可持續投入機制。一是走以地生財的路子。城郊村要大力探索利用集體所有的非農建設用地或村留用地興建標準廠房、專業市場、倉儲設施等二、三產業設施,有償轉讓土地使用權,增強集體收入。偏遠村可對村集體所有的溝渠、坡地等土地資源,實行村集體單獨開發或吸引其它資金參股開發,以此穩定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二是走盤活資產的路子。對村集體閑置的廠房、廢棄的學校、倒閉的村辦企業舊址等閑置資產,采取公開拍賣、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盤活,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增加村集體收入。三是走服務創收的路子。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搞好產前、產中、產后有償社會化服務,創辦多種形式的村級經營性服務實體,開展聯結龍頭企業和農戶的中介服務,適當收取服務費用,增加村集體收入。
根據《**市供銷社關于開展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供銷合作社重要作用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社抽調業務熟悉,具有調研經驗的同志,對供銷社改革改制工作和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作了認真細致的調研、匯總,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1、現存企業:日雜公司。
2、退休干部:2人,安置職工2人,享受低保職工2人,下崗后購買供銷社門店仍然經營農資、日雜、百貨的職工3人。
3、“兩社一會”創辦中,吸納為綜合服務社的社員及部份協會、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4、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部分村委會及個別農戶。
5、目前我社現代流通網絡產業協會輻射的部分鄉(鎮)、村。
6、區社財務、報表、債權、債務、固定資產、有關檔案資料。
7、勞動社會保障局查閱供銷系統相關人員的醫療保險等情況。
**區供銷社機關現有干部職工8人,其中正科1人,副科1人,副主任科員1人,事業推公人員3人,工勤人員1人,合同制工人1人(駕駛員),工資全部納入財政全額撥款。
我社認真貫徹區人民政府審批的改革方案,“以社有資產退出,職工身份置換,債務不懸空,按照保留牌子,人員分流安置,向個體私營經濟轉化”的總體思路,于98年開始進行企業改革改制。改革前全系統有12個企業,干部職工597人,根據改革和發展的需要,保留了農資公司和日雜公司兩塊牌子,其中,日雜公司仍進行經營活動,在區社的指導支持下,將原資產進行改造建設成茶葉市場,管理人員3人。其余基層社、購銷店、廠、公司、營業執照全部到工商注銷。一次性安置職工192人,內退18人,其它124人(調動、死亡等),支付安置職工補償金總額192萬元,分流職工參加社保192人,醫保192人。
離休人數2人,離休人員由區老干局統一管理,醫療費全額報銷,退休人員247人,參加醫療保險人數247人,年上交醫療保險費82萬元,參加大病醫療保險247人,年上交醫療保險費25萬元,247名退休人員向社會化管理過渡,支付社會化管理費用20萬元,33名退休黨員向社區過渡。社區管理費、社保費、醫療保險費、喪葬撫恤費都按標準要求解決,不存在大的困難和問題。
20xx年至20xx年6月底共發展“兩社一會”46個,其中:協會11個,專業合作社2個,綜合服務社27個,市場4個,協會帶動農戶1259戶,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227戶,20xx年1—6月份幫助農民實現收入2377萬元,綜合服務社銷售化肥11200噸,日用消費品購銷總額35萬元,經營總額4084.58萬元。
1、現狀:目前已發展的農資流通網絡輻射全區7個鄉(鎮)20個村,還有3個鄉(鎮)80個村的農民沒有享受到供銷社農資流通網絡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全區共102個村委會,33個市場,其中區級7個,鄉級10個,村級16個,有75%的村沒有集貿市場。
2、構想:“十一五”期間,新建和改造4個農村集貿市場,新建忙畔街道文偉村集貿市場,改造鳳翔街道復合村街、圈內鄉寧安街、螞蟻堆鄉螞蟻堆街集貿市場,建設1個區級農資配送中心,年配送能力1000萬元,建設博尚、那招片區,圈內、平村片區,鳳翔、忙畔、邦東、馬臺、南美片區的區域性配送中心。發展100個“兩社一會”其中專業合作社15個,綜合服務社70個,行業協會15個,結合“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四進村”、“五個有”工作的開展,鞏固和發展好**區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
3、政府出臺有關扶持政策:從20xx年起,“十一五”期間市財政每年給改造和新建一個農村集貿市場建設給予5萬元的資金扶持,區政府配套5萬元;市政府副市長和市供銷社領導對重點市場實行掛鉤聯系,以確保市場建設按質、按期完成,每年安排1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配送中心建設,繼續安排5萬元的化肥儲備貼息資金、專項用于配送中心建設,農藥倉儲設施建設和3萬噸化肥儲備。
**區共發展協會82個,總會員數2396人,其中供銷社領辦11個,均為農產品行業協會,占協會總數的13%,發展會員1259人,占全區總會員數的52%,其中團體會員22個,農民會員1010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會員數227個。創辦農產品經紀人協會1個,會員62人,進行農產品經紀人培訓一期,培訓62人,全區農產品交易總量13003萬元,通過供銷社服務所占農產品交易比例約為20%。
參與新農村建設中3個試點村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支持產業發展資金4萬元,發展核桃200多畝,茶葉500畝,支持民居房改造1戶資金5000元,帶領試點村協會會員到外考察學習32人,投入資金1.5萬元,進行農業科技培訓12期,培訓492人。
1、企業改革遺留問題多、負債重,主要是欠貨款和銀行貸款,整個系統共負債257萬元。
2、企業改革期間,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上報特殊工種59人,經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審批確定,20xx年12月份以前,以辦理退休手續22人,現有37人,從20xx年1月1日起省局不認可,無法辦理退休手續。
3、基層社、購銷店都處置變現,農村經營網絡只能以供銷社分流職工和社會能人大戶為主體,依托原有門店改造升級,但因供銷社沒有執法資格,對他們只能作一些業務上的監督、指導和要求。
4、資金投入不足,集貿市場建設均需20萬元以上資金,而上級扶持資金10萬元,資金缺口較大。
1、供銷社工作應立足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制定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
2、上級要大力扶持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龍頭企業,著力培育龍頭企業,以推進真正有效的農業產業化經營。
3、從**區供銷社目前現狀看,物流配送中心只能采取開放辦社、招商引資的形式進行,而在立項標準上應相對發達大城市有所降低,才符合邊疆城市的實際情況。
4、在領辦、創辦協會、專業合作社過程中,供銷社只能按照引導而不強制,支持而不干預,扶助而不包辦的原則,組織、扶持、服務其發展。
5、鞏固供銷社農資流通的主渠道地位,以減少和杜絕不合格化肥在市場上泛濫,保障農民購買到質優價廉的化肥。
6、農資經營的市場準入由供銷社審批,供銷社把取得準入的經營戶與“兩社一會”的創辦結合起來進行管理。
7、上級對農村集貿市場的建設給予大力扶持,保證資金足額、及時到位,確保工程按質、按量、按期完成。
8、條件好、建設效益好的農村集貿市場在上級扶持的基礎上結合“誰投資誰受益”的籌資方式,減少籌資壓力。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是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下面是愛匯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范文,供大家閱讀!
按照全縣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和“創新業績,樹新形象”主題實踐的部署,深入開展以“解民憂、訪民情、促民風、謀民富”為主題的蹲點調研活動,以點帶面,加快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鄉黨委、政府決定開展鄉領導班子成員“辦公日、住村周、調研月”活動。根據要求,我于xx年6月24日至30日蹲點**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F將此次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村的基本情況
**村與xx省的xx縣接壤,總面積7.32平方公里,轄3個自然村,人口1102人,耕地713 畝。xx年,農民人均收入3112元。
二、我鄉新農村建設取得成效
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國家和省、市、縣政府對于“三農”問題的日益重視和農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相繼出臺和貫徹落實,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發展加快,農村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正在朝著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一)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積極探索農民增收良策,農業農村經濟實現較快發展。xx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2630萬元,同比增長18%,其中農業總產值達到1700萬元,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收入2454元,同比增長7%。積極發展糧食產業,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全鄉油菜面積擴大到300畝; 菜園蔬菜生產面積,發展到500畝;成立了全縣首家早姜專業合作社—富源早姜合作社,帶動80戶農戶發展早姜300畝;發展葛根藥材基地110多畝。通過多種方式培訓,加大農民知識化培訓力度,全年勞務輸出3400人。
(二)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生活環境不斷優化
在國家政策和省、市、縣政府的大力支持,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項目,組織實施了林業生態建設、農網改造、人畜飲水改造、鄉村康莊工程建設、村環境整治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平涛男l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建立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機制。移動電話、計算機逐步進入農戶家庭,擴大了農戶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農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新的提高。
(三)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和農民收入的不斷提高,逐年加大了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學校舍、農業信息網絡、電化教育設施建設發展較快。立足本地旅游資源優勢,積極發展以嶺上灣革命紀念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核心的旅游業,并以此帶動相關景點的開發和建設。村財鄉管的財務管理體制進一步健全,政務、村務、財務公開不斷完善。抓好生產救災和扶貧開發工作,深入開展“一戶一策一干部”幫扶活動,積極引導、幫助貧困戶發展項目,落實貧困戶120多戶,扶持資金 20多萬元。關注弱勢群體,積極開展農村弱勢群體幫扶和關愛農村老黨員活動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嚴厲打擊“六合彩”等賭博行為,做到促一方經濟保一方平安。
(四)民主法制不斷健全,基層組織進一步加強
在國家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大環境下,廣大干部群眾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以憲法為核心,農業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重點的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廣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全面推進了村黨支部“兩推一選”,一批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講奉獻、有知識的農村能人、致富能手進入“兩委”班子,農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機制,把群眾關心的事情全部公開,村中重大問題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詢意見,使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綜上所述,洲嶺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大多數村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變化,但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制約農村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
三、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
(一)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 。洲嶺鄉的農業總體上還是粗放生產,加工能力低,產業化經營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農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競爭力較弱。農戶與加工或營銷企業沒有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功能作用有待增強。
(二)農村投入嚴重不足 。各村歷史上形成的債務都較多,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由于受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瓶頸制約,部分行政村的農田水利建設和土地治理無法開展,導致農業抗風險能力薄弱。
(三)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 。當前,絕大多數農民的素質不容樂觀。突出表現在:農民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在思想素質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在文化素質方面,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農民科技知識低下,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認識,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養方面,雖然鄉里積極推行“農民知識化”工程,但具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嚴重地制約了農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質方面,贍養父母、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有滑坡趨勢,關心集體、熱心公益等集體主義觀念正在逐步淡化,賭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會風氣還較為普遍存在。
(四)農村社會事業建設滯后 。洲嶺鄉農村總體上的醫療衛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普遍較低。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農民生一場大病往往意味返貧。同時農村醫務人員水平低,醫療衛生狀況令人擔憂??萍嘉幕度氩蛔?,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
(五)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基層廣大黨員、干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意識不強。多數農村黨員、干部沿襲于傳統工作思路,習慣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于應付。二是帶領群眾致富本領不高。目前,一些農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不強,發展的路子不寬,工作方法不多,在群眾“盼富”面前力不從心。三是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級組織難以正常發揮作用,部分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正常的辦公費用都難以保證,因此村級組織作用無法充分發揮,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隨之減弱。四是農民的法治意識淡薄。農村法制建設相對滯后,法律在調整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民合法權益過程中,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四、發展思路和幾點建議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的要求,扎實穩步地加以推進。面對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和新要求,針對洲嶺鄉的實際,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一)加快城鄉統籌,促進和諧發展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黨的xx大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面對當前城鄉發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終把發展農村生產力、建立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農村經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都要切實向農村傾斜,在各項政策上給新農村建設提供支持。
(二)加大農村投入力度,強化政府服務功能
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動社會公眾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交通、電力、通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城鄉基礎設施的共享度,解決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嚴重滯后的瓶頸制約。通過加大農村公共產品的支持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彌合各項公共事業方面的城鄉差距。
(三)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建立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機制
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因此在積極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農業產業化投入的機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發展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民主動融入大市場。通過選擇優勢項目,制定優惠政策,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招商引資興辦農副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提高農業附加值。此外,要積極組織實施好“陽光工程”,加強對外出務工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和就業率。
(四)抓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推進新村鎮建設
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要有總體的規劃,對洲嶺鄉來講,按照“分類指導,重點推進,逐步發展”原則進行規劃,先選擇條件好、有特色的村進行試點。根據其現有特點,對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則,搞好村鎮規劃建設,條件好的要高起點規劃建設,其它地方的規劃也要適度超前。要嚴格規劃管理,循序漸進,逐步推進,實現新村建設目標。
(五)繼承與發揚并重,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鄉風文明建設,要通過定標準、樹典型,加強監督,獎懲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鄉風文明的評比獎勵機制。文化活動要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科技宣傳隊等各種形式送文藝下村,加強先進文化在農村的傳播速度和覆蓋范圍,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占領農村陣地;要繼承并發揚農村自身所擁有的文明傳統,提倡尊老愛幼、妯娌和睦、鄰里團結、不打架不罵人、愛護公物、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等良好鄉風民俗。
五、加快促進農村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加快推進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增加農民受教育的機會。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繳制度、就醫制度和結算制度,探索建立參保農民小病受惠制度,讓農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財政為主導,建立多渠道社會保障資金投入機制,建立新型的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讓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貧有所濟。建立健全新型社會救助體系,逐步構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以就業幫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等為補充的多元化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做到農村低保水平與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步增長,使城鄉居民同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按照全國人大農委舉辦研討培訓班通知精神,四川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組織專題調研組,先后赴遂寧、內江、宜賓、瀘州市,深入到8個縣(區)近20個村(社)就新農村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聽取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情況匯報,與村社負責人、農民代表、業主代表等進行座談交流??偟膩碚f,我省新農村建設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精心安排部署,相關部門開拓創新、大力推進,廣大群眾積極參與、主動作為,近年來各項工作進展順利,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一、我省新農村建設基本情況
黨的xx屆五中全會以來,四川、省政府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的總要求,以農民增收為核心目標,以新村建設為有效載體,以產業發展為重要支撐,堅持規劃先行、產村相融、分類指導、農民主體、合力推進,推動城鎮鄉村院落合理布局、山水田林路村綜合整治、科教文衛廣電同步跟進,走出了一條產村相融、成片推進的新農村建設路子。去年,、省政府還作出建設“幸福美麗新村”的決策部署,力爭到2020年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新農村。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累計新建成新村聚居點10972個、涉及農戶112.3萬戶,改造提升和保護修復村落15354個、涉及農戶90.3萬戶,啟動幸福美麗新村試點示范村建設1242個。全省60個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縣累計建成新村聚居點2033個、新農村綜合體218個、“1+6”村級公共服務中心2307個;連片發展種植業603萬畝,規模養殖戶23.7萬戶;累計硬化農村道路18297公里,農田水利渠系建設17589公里。
(一)堅持規劃先行,推動城鎮鄉村院落合理布局。早在xx年我省就編制印發了《四川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綱要(xx年-2020年)》和11個分項規劃。各地也按照城鄉發展一體化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要求,編制和完善了新村建設發展規劃。在布局上,堅持新村建設規劃與小城鎮規劃、現代農業園區規劃、新農村示范片建設規劃有機結合、科學銜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鎮、中心村、自然村空間形態;在項目上,新村建設規劃與現代農業產業項目、土地整理項目、新村基礎設施項目、扶貧開發、旅游開發項目等科學對接、有序實施;在建設上,村落民居規劃充分體現農村特色、地域特征、民俗特點,有鄉土氣息、鄉村情趣、鄉情鄉愁。
(二)注重產村相融,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把產業發展放在優先位置,堅持產業先行、產村相融。統籌新農村建設示范縣與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培育成規模、上檔次、有市場的特色優勢主導產業,開發農業多種功能,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循環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創意農業,實行一三聯動、農旅結合,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如瀘州市江陽區西岸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建設了蔬香園、異果園、漁歌園、玫瑰花園、生態植物園等觀光休閑“五園”和農耕農俗文化長廊、農耕文化體驗區、婚紗攝影基地等景觀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消費,實現了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江安縣大力發展生豬產業,引進企業采取“六方合作”的方式,即“企業帶動、農民參與、協會統籌、金融支持、保險兜底、政府幫助”,通過“公司+家庭農場”的養殖模式,帶動發展年出欄500頭商品豬的養殖戶500戶,讓農民也能通過發展現代化養殖業增收致富。xx年,我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895元,比上年增長12.8%。今年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5411元。
(三)創新籌資機制,努力增加新村建設資金投入。在新農村建設資金投入上堅持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多方投資、共建共享。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省財政每年對60個示范縣投入6億元;從xx年開始,每年投入新村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20億元。今年上半年,中央和省級財政投入各類新農村建設資金達75.7億元。二是積極開展城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試點,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融資等多種形式的農村產權流轉。如蓬溪縣推出“土地流轉經營收益權+擔保公司”、“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房屋所有權”、“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地上建筑物”、“政府增信+銀行授信”等四種貸款抵押新模式,搞活了農村金融。威遠縣推行農業bot模式,避免土地“一租了之”,讓農民享受規模經營帶來的收益。三是用財政支農資金撬動社會資本。通過整合支農資金,將其集中用于為農戶和其它農業經營主體融資貸款提供貼息、擔保,充分發揮放大效應和杠桿作用。如宜賓市翠屏區推進支農資金股權量化改革試點,由區政府、合作社和川茶集團共同成立公司,農民自籌資金加財政補貼占股47.8%,如此一來財政補貼便從過去給農民或企業的一杯水變成了一口源源不斷的水井。
(四)推進環境綜合治理,逐步改善農村居民生活空間。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圍繞農民生活生產需要,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整治,電力、廣播、電視、寬帶入戶連網,改廚、改廁和沼氣建設大規模推進,極大地方便了農民群眾的生活生產,讓農村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如宜賓市積極開展“五化一處理”,即:“衛生潔化、污水凈化、庭院美化、村莊綠化、村內道路硬化、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探索推進新村規劃生態環境評價工作。遂寧市全面推行農村垃圾“戶定點、組分類、村收集、鎮運轉、縣處理”新模式,全市65%的村莊實施了建筑立面清理和風貌塑造工程,75%的村達到了“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四化要求。
(五)堅持同步跟進,努力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緊緊圍繞建立城鄉統一的保障制度,加快城鄉制度接軌步伐,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一是結合連片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開展以村級組織(村兩委)活動場所和便民服務中心、農民培訓中心、文化體育中心、衛生計生中心、綜治調解中心、農家購物中心(即“1+6”)為主要內容的村級公共服務活動中心建設。二是加強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食堂、寄宿制學校、教學用房和農村教師周轉房進行改善建設,大力提升農村辦學條件。為進一步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促進教育公平,省政府從xx年起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三是深入推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加快建立城鄉一體化的醫療救助、婦幼保健、計劃生育補助政策,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籌資補助水平,縮小城鄉基本醫療保障差距,新農合參保率達99.2%。四是進一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加強社會救助,完善農村社會低保救助機制,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水平,加快推進農村廉租住房建設,逐步擴大農民工工傷保險、醫療保險覆蓋范圍。五是著力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把農村文化傳承融入新村建設全過程。如遂寧市蓬溪縣常樂鎮拱市村建了4000平米的村級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引來有名的書畫家、攝影家、詩人進行創作,極大地豐富了農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新村規劃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一是部分規劃做得比較倉促,沒有很好將新村功能定位、區域布局、產業支撐、文化品位和建筑風格等綜合考慮,規劃不全面;一些規劃沒能按照城鎮化進程作相應調整完善,村莊布局不能對應農村人口轉移等變化,造成部分農民住房閑置和資源浪費;一些居住點選擇不夠合理,耕作半徑大,遠離產業發展。二是在規劃建設上復制城區模式。一些新建聚居點,規劃設計和建設方式簡單套用城區模式,有的搞鋼筋混凝土和城市園林花草崇拜,滿地都是與農村格格不入、與農民毫不相干的園林、草坪、水景、廣場、雕塑等人造景觀,弄得村不像村、城不像城。三是新村建設規劃人才短缺,特別是既懂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又懂新村建設規劃的人才奇缺,新村建設規劃執行和指導難到位。
(二)農民新村建設主體意識比較淡薄。一方面,一些地方群眾缺乏主人翁意識,投資投勞積極性不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既搭臺又唱戲,大包大攬,讓農民成為局外人、旁觀者;有的地方違背農民意愿,大拆大建、集中建房,打著節約土地的旗號,實則暗藏著支撐土地財政的玄機,無端盤剝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有的地方工商資本強勢進入,搞大集中,建小產權房,剝奪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發展權。
(三)資金投入不足,資源配置存在偏差。一是建設資金壓力大。新農村建設涉及產業發展、農房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等多個方面,任務面寬量大,資金需求量多,群眾集資積極性不高,建設資金需求與政府財力和農民自身投入能力之間存在很大差距。二是資金整合難度大。目前,中央財政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資金,大多按行業劃撥到地方,到基層很難整合使用,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不高。三是資源配置上沒有處理好“錦上添花”與“雪中送炭”的關系。一些地方不惜重金,在基礎好、條件好的地方搞示范,集中資源塑造“形象”、打造“亮點”,忽視最需要投入幫扶的邊遠山區、落后地區,造成區域之間差距不斷拉大。一些地方在新農村建設中只單純注重農房修建,忽視農民的生產生活,出現農村“外表光鮮、內部寒酸”的情況。
(四)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仍然較為突出。一是農村面源污染比較嚴重。由于部分農戶不能正確使用農用化學品,施肥結構不合理和施藥不當,使得土壤受到嚴重污染,而且通過地表徑流污染水體。同時,處理使用后的農用塑料薄膜和秸稈多采用焚燒方式,嚴重污染大氣環境。二是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亟待改善。在中心場鎮以外的廣大農村,一般沒有完善的供水系統,農戶直接從河道、池塘、山泉、淺井取水,水質是否符合飲用水標準大多沒有經過相關部門認定,多數沒有經過凈化和消毒處理就直接使用,存在諸多飲水安全隱患。三是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部分農村地區沒有建立完整的農村污水處理和排放系統,一些農戶直接將污水排入江河湖溪等。由于部分聚居點距離城市較遠,垃圾處理運輸成本過高,隨意丟棄垃圾現象比比皆是。此外,一些新農村示范片盡管建有供排水系統、垃圾庫、沼氣化糞池、公共廁所等,但維護和運行方面沒有資金保障,導致環保設施運營管理存在一定困難。
三、幾點建議
(一)從頂層設計上勾勒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路徑。新農村建設與深化農村改革緊密相關,既是重要的載體,也是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的重要目標,建議國家在土地流轉、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村公共服務、鄉村治理、戶籍制度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在政策上有更大突破和松綁,同時,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以促進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比如加快農村金融立法,保護廣大農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農村金融和社會穩定。再比如放活土地經營權已成為新一輪農村改革重點,建議全國人大制定《土地流轉法》或國務院制定《土地流轉條例》,從根本上解決土地流轉的管理機構、管理程序、操作規范、合同簽訂、違約責任等問題。規范政府、農民和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的行為,有效解決土地流轉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使土地流轉工作的各個環節有法可依。
(二)加大財政投入,完善資金運行機制和模式。一是進一步加大中央財政投入力度。要確保農業投入增幅不低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并且每年應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新農村建設。四川是農業大省,“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城鎮化率僅有45%左右,農村人口接近4500萬,且居住分散,因此新農村建設任務相當繁重。建議在資金投向上要向四川這樣的西部地區、發展滯后地區傾斜。二是進一步明晰財權和事權。在新農村建設中,哪些由國家投入,哪些由集體投入,哪些由農民投入應該進一步明確,并合理劃分各級財權、事權,從而調動各種主體、各級政府的積極性。三是注重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應清理歸并部分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重,對某些項目可只下達資金計劃,將項目審批權限下放,為地方支農資金整合創造條件。應盡早下達項目,及時撥付資金,加強使用監管,確保資金使用科學高效。
(三)尊重群眾意愿,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農民是新農村的建設者、受益者、管理者。推進新農村建設,要堅持相信農民,依靠農民,讓農民唱主角,努力激發廣大農民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F在農村住房尤其新建聚居點空置率很高,除了規劃不科學,更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想法和農民的意愿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在新村建設中,必須充分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讓農民參與規劃、選址、建設、管理全過程,切實保護他們的知情權、參與權、話語權、決策權。對新村建設、產業發展、公服管理等項目,采取由下而上,讓民作主,自主決策,自主實施,實現農民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轉變,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政府也要從中發揮導向作用。我們大英縣探索“申建制”值得推廣,新村建設由政府統一規劃,農民自愿申請,達到一定數量就開工建設,建設工程中始終依靠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四)重視產業支撐,持續穩定增加農民收入。要堅持產業先行、產村相融,形成產業促新村、新村帶產業的良好格局。一是大力調整農業結構。按照“種養加”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思路來考慮和規劃農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注重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在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發展上下功夫。二是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要重點扶持一些有規模、有市場、有效益、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通過重組、合作等方式,發展壯大,做大做強。著力引進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產業關聯度高、市場競爭力強的品牌企業,推動農業產業化建設水平和發展水平。此外,還要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促進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健全企業與農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三是創造農民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加快推進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著力培育壯大農村產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讓農民群眾在家鄉留得住、有錢掙、過得好,就地就近實現增收致富。
(五)堅持服務延伸,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把農村社會發展放到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下大力破解城鄉收入差距大和農民看病難、讀書難、養老難、衛生條件差、文化生活單調等難題。一是繼續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強化農村公共交通、集中供水、能源電力、廣播電視、網絡寬帶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改廚改廁改水改路,進一步改善農民生活條件。二是強化農村金融服務。就是要在農村林權、土地權、農村房屋所有權等確權的基礎上,推進農村產權抵押融資,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三是加快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要進一步推進農村公共教育體系建設,努力提高農民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事業建設,積極維護農民身心健康;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繁榮農村文化事業;建立健全農村勞動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條件。四是努力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要加強環保知識宣傳,提高干部群眾生態觀念,形成全民參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要加大農村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要大力研究、開發和推廣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及農村健康危害評價等方面的環保實用技術;要推廣科學施肥施藥,推廣生態農業模式,引導農民形成“綠色”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協調。
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統籌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推進農村全面小康。近年來涿州市按照“工業立市、以城興市、借京強市”的發展思路,堅持以新農村建設統領農村工作全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梯次推進,通過典型引路,創新發展模式,探索出一條特色的新農村建設之路。
在各項建設中,涿州市的新農居建設獨具特色,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曾對此進行過專題報道??梢哉f,在新農村建設方面,涿州市已經邁出了很大的一步。對涿州市的新民居建設進行了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涿州市新民居建設的背景環境:
在黨的xx大上,xx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城鄉一體化,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概念,為此河北、省政府積極響應的號召,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并結合當地實際,首先提出了加快文明生態村建設(就是建設村風淳樸,鄉風文明、環境優美的新農村),全省上下齊心協力利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全省文明生態村建設,改善了廣大農村的.村容村貌,改善了人文居住環境,我省農村的環境得到了大大改善。
二、涿州、市政府關于新農居建設的具體政策:
目前的農村宅基地管理混亂,基本上都是空心村,村中有大量的閑置土地,街道不夠整齊,環境也不好。啟動新民居建設不但可以節約大量土地,還可以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節約能源。新農居建設的具體政策是政府出資從農民手中購買宅基地的使用權進行復耕,同時還對地上建筑物進行賠償,每人還可以白得30平米的住房,并且免收20年的物業費和20年的取暖費,也就是說農民可以拿著錢去住樓,不但改善了居住條件而且改善了經濟條件。另外每人還可以憑借戶口按照成本價加購10平米的住房。小區內設置超市、學校、幼兒園、醫院、養殖場等構成一個完整的社區。
三、涿州市新農居建設的現狀:
涿州市毗鄰北京,在大北京的建設圈內,交通便利,工業和旅游業發達,是全國經濟百強縣。為進一步快農村發展步伐,涿州、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新民居建設、改善農村居住條件,xx年涿州、市政府先期撥付資金10.2億元首先在義和莊鄉里渠、鄧渠、劉園等六個村啟動新民居建設。各鄉鎮辦事處積極落實,開展建設的具體實施。一是制定村鎮建設整體規劃,村莊建設規劃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嚴格按照規劃搞建設,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建立了科學的規劃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應的村莊建設管理辦法,形成科學合理的村鎮規劃管理體制,把村鎮規劃建設納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二是村莊規劃,強化執行,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三是廣泛采集當前村容村貌的影像資料,以便與將來進行比對,進行各種分析總結。
四、新農居建設的前景及預期目標:
開展新民居建設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新農居建設騰置出來的土地進行復耕后還可以置換城市建設占地指標,為加快涿州市的發展提供保障,置換占地指標換來的資金可以用來為廣大群眾繳納養老保險等。同時新民居建設后農業戶口全部轉成非農工業戶口,60周歲的老人由每月55元的養老金提高到95元增長了將近一倍。6個村節省土地1029畝,xx年全市79個村全面啟動新民居建設。預計2020年以前全市409個村全部改造完成。
五、當前建設的基本經驗:
1、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從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時,既要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又要切合實際、切實可行。正確處理階段性目標和長遠性目標的關系,既要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打好基礎,分步實施。
2、因地制宜,科學指導。要深入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因鄉鎮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鎮規劃上,要根據當地客觀條件,科學編制規劃;在新農村建設模式上,力求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格調新穎,形式多樣;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難,分步實施,不搞齊步走、一刀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
3、建章立制,規范操作。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把握規律,把符合客觀規律的東西形成制度和規范,建立長效機制,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制度化、規范化、持續良性發展的軌道。只有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才能確保新農村建設健康持續發展。
4、整體推進,突出重點。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廣大農村點多面廣,一方面要按照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另一方面,又要從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具體問題入手,找準突破口,根據當前的資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分步實施。
六、新農居建設必須積極實施四大戰略:
(一)科學發展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要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在新農村建設的方方面面。在目標定位上,一定要從鎮情村情出發,不能脫離實際,盲目攀比;在規劃的制定上,既要符合實際,又要適度超前,盡量做到科學合理;在建設速度上,要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積極穩妥不能急于求成;在工作方法上,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地推動新農村建設發展。
(二)和諧發展戰略。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涵蓋了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等方面。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必須樹立和諧社會的建設理念,統籌規劃,全面推進。
(三)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新農村建設是個長期、艱巨、復雜的歷史任務。必須按照xx大提出的“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加快推進城鄉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融合,積極推進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實現城鄉發展的良性互動,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四)分批實施、梯次推進戰略。我們在新農村建設中,要采取抓點示范、分批實施、梯次推進的辦法,集中力量,實施重點突破。要選擇一些經濟基礎相對較好、建設效果較易顯現的村,集中人力、物力、才力,進行重點建設,在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達到階段性標準后,經過驗收,再實施下一批試點村建設。通過分批實施、梯次推進戰略,輻射帶動整個農村,做到點面結合,統籌兼顧,整體推進,確保新農村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
郊區根據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推進新農村建設,形成了“近郊城市化、遠郊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這一明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發展戰略。目的是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一目的體現著社會的公平正義,但由于傳統城鄉二元結構模式的影響,在城市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的同時,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卻存在相關問題,因此,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如果能夠完善和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制度的建設,對縮小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推進農村人口的城鎮化進程,促進傳統農業的產業化發展,緩解農村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撫養壓力有巨大的作用。必將更加有利于實現社會的`公平、公正,維護好社會穩定,對于促進城鄉一體化和共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通過對xxxx年顯化村社會保障制度實施情況的調查和研究,顯化村現行的養老保障方式總要有以下幾種:
可以說,“以家為主”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家庭倫理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保障家庭生活的重要作用。對于保障和維持年老體衰的人群的生活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家庭保障,包括贍養老人和哺育幼兒不僅僅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且被上升到政策和法律層面?!吨腥A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確認了老年人被贍養的權利,以及從側面規定了年輕兒女有義務撫養老人?!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xx”計劃和xxxx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農村養老以家庭保障為主”。實際上,家庭贍養一直是我國農村養老保障的主要形式。家庭贍養形式中最主要的又是子女供養。根據顯化村的統計,按照六十歲以上人員統計,目前顯化村完全由家庭撫養的老人有xxx人,這些老人的撫養費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這部分家庭的人均純收入的增長有點困難。
農村五保指依在吃、穿、住、醫、葬方面給予村民的生活照料和物質幫助。根據《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規定,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享受農村五保供養待遇。對未滿16周歲或者已滿16周歲仍在接受義務教育的供養對象,保障他們依法接受義務教育所需費用。顯化村目前享受五保政策的有x人,這五位老人基本上的由顯化村給予照顧和幫助,生活情況良好。
準確來說,這一種保障方式并不能說是一種常態化的保障方式,因為這種保障方式具有特殊性性,其保障對象為老紅軍、復員軍人、烈軍屬、傷殘軍人等。根據有關政策,對這些人給予不同的優待撫恤,其業務由村民政負責管理。因此,嚴格意義上講,優待撫恤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農村社會保障。但是該保障方式對于這部分人群的生活優撫還是具有一定意義的。根據統計,顯化目前有x人享受此類社會保障方式。
根據《xx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x政[xxxx]xxx號)和《xxx市人民政府轉發xx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x政[xxxx]x號),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人可按月領取養老金,其中對于已按《xx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x政[xxxx]xx號)參保繳費的女性農村居民,待遇領取年齡仍為55周歲。顯化村現有xxx戶,人口xxxx人,符合社會保障的有xxx人,整體上說,對于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絕大部門農民是認同和歡迎的。
這項保障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在各地現行計劃生育獎勵優惠政策基礎上,針對農村只有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的計劃生育家庭,在夫婦年滿60周以后,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專項資金,享受年均不低于xxx元的獎勵扶助金,直到亡故為止。實施該項政策的目的,是通過對實施了計劃生育的家庭給予經濟獎勵和扶助,部分解決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的養老困難問題,形成利益導向機制,以更好地推進農村計劃生育工作。顯化村目前的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分為獎扶對象7人,特扶對象暫時沒有符合條件的人員,雙提對象x人。
該項制度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是當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它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不僅為農村社會成員提供一般的門診和住院服務,而且承擔著兒童計劃免疫、婦女孕產期保健、計劃生育、地方病疫情監測等任務,并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開展各種疾病預防工作,對保障廣大農民健康發揮著多方面的積極作用。顯化村目前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為2389人,基本上覆蓋所有長居于顯化的農村居民,對于該項制度,農民普遍表示很有價值。
該項制度的具體內容是: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貧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進行差額補助。顯化村歷來重點最低生活保障人員的資格評選和認定工作,在堅持“應保盡?!钡脑瓌t的同時,注意被保人的生活情況變化,適當、適時的調整,使得應該保的人享受到政策,可以保也可以不保的人民主評選,不可以保的人堅決不保。在xx年最新的最低生活保障名單中,保障了xx戶,xx人。在公示之內,無任何異議!
除上述主要的生活保障和醫療保障方式外,顯化村對于自然災害專項救助、特困救助等臨時救助和保障措施,也執行到位,對顯化村重點貧困對象予以適當的生活救濟。
xxxx年,顯化村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均按照相關政策執行和依據顯化村的具體實際做過適當的調整,比如在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開展中,在村級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對于所有長居于顯化村的居民,村委會先行為每人墊付了xx元,墊付金額xxxxx元,為該政策的執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顯化村的社會保障情況仍然不是十分樂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群眾對于自身的社會保障不熱心,缺乏認識。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為例,該保險于已于開始xxxx年開始推廣,但xxxx年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繼續開展實施的階段,依然有很多農民對此有深深的顧慮。
究其原因這首先是由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決定的;其次農民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可能在農村各項負擔降低的情況下,人們并不認為養老是一種問題,傳統的思想和思維方式依然束縛著這一政策的推行和執行力度;有部分農民擔心這是保險是不是和公司做生意,擔心繳的錢不知去向,這是極少部分的言論。
(二)農村合作醫療的保障效果不是很理想現有的農村合作醫療大部分以“保小病”為主,部分農民對于減免掛號費和輔助檢查費的態度是無關痛癢,致使普通患者對此也缺乏熱情。此外,作為合作醫療載體的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水平并不能讓農民信服,在調查的過程中,很多農民認為鎮醫院就是看看感冒,掛掛吊水的地方,對于鎮醫院檢查大病的能力,都表示懷疑,更愿意去市區的醫院,因此導致很多農民對于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產生了不冷不熱的態度。
(三)政策的不連貫性也是導致農民對部分政策產生疑慮的重要原因。主要體現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中關于女性享受保障年齡的規定。根據《xx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x政[xxxx]xx號)參保繳費的女性農村居民,待遇領取年齡仍為55周歲。但是今年女性享受此項社會保障的年齡和男性相同,均為60周歲,因此,很多人對此產生了質疑。此外,自然災害專項救助、特困救助等臨時救助方式在救助方式普遍使用打卡的方式,但是這些臨時的、特殊的救助在這些資金到位之前村里均已墊付相關救助資金,采取打卡方式,將會產生村里墊付資金無法收回,若村里不采取墊付方式,將導致受災人的生活困難,這種尷尬的情況。長期困擾著基層的救助工作。
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是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符合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總體思路是:從實際出發,以保障農民基本生活為目的,以制度建設為核心,分重點(先保障農村中相對弱勢的群體,再一般群眾),分人群(先思想觀念接受能強者,后影響接受能力弱者),分項目(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農村合作醫療等基礎性項目,再養老保險等大型項目),分批次(先完成可以完成的項目,再推進其他項目,先易后難)進行。
1、繼續強化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執行和篩選力度。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應保盡?!钡恼哂辛Φ乇U狭宿r村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這不僅體現了公平性,也有利于農村社會秩序的穩定。首先要合理界定所選擇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的保障對象應該是那些供養系數較高的家庭、殘疾人、病人和家庭有突發事件的人。村級系統內,村民之間的了解程度比較高,村級民政負責人應定期核查受保對象的生活情況,避免形成養懶漢的傾向,影響其他人對于評選低保人員制度的公平性產生異議,影響社會和諧。其次農村保障金的發放形式與城鎮一樣,財政按指定賬號劃撥資金,由銀行統一發放。這樣可以減少中間環節,減輕了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又方便了群眾,有利于各級資金的及時到位,還提高了透明度。但是,如前所述,在經層工作中,尤其關于社會救助上,打卡制度的優勢和劣勢是并存的,具體應該怎么操作,還待進一步研討。
2、大力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首先農村合作醫療的定位仍然有待進一步商榷。農村合作醫療若要真正緩解或者根除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就要“保大病”,這也是廣大農民真正需要的。但是“保小病”確實有困難,更何況是“保大病”;若提高繳費標準,則會影響農民的參保積極性。但倘若換一種角度考慮,在不提高繳費標準的情況下也可能“保大病”:大病的發生概率畢竟較低,若參保率較高,則可以用全體的繳費資助大病患者,以體現保險的“互助”精神。但這一思路還有待于進一步的試點和實驗。其次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開展應與衛生體制改革緊密結合。農村合作醫療離不開縣、鄉、村的衛生機構,同樣離不開醫療管理體制、收費政策、藥品監督檢查等相關制度。只有各項制度的關系理順了,衛生機構的運轉良性正常了,才能切實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醫療需要。
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將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叭r”問題核心在于增加農民收入,重點是減少農民開支、減輕農民負擔,關鍵在于降低農民的風險。降低農民風險最根本、最有效的辦法是給予農民國民待遇,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使農民與城市居民一樣享有社會保障,改變長期以來社會保障對象范圍的局限性,改變這種有悖于社會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從而更好的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圍繞福興鄉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的實際現狀,結合此次省委黨校學習所得,針對鄉域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深入基層開展專題調研,以“群眾最關心、發展最現實、問題最突出”為根本,切實反映實際建設情況,查找存在問題,提出今后發展思路及對策。
福興鄉位于肇源縣最東部,北鄰肇州縣,東接肇東市,地處“三肇交界”,全鄉幅員面積143,911畝,耕地面積97,708畝,轄7個行政村,46個自然屯,5152戶,人口20812人。這里海拔176.3米,沒有水、草資源,因此,玉米種植成為了福興鄉群眾年復一年的謀生手段。然而,近幾年,福興鄉結合地域資源優勢,緊緊抓住新農村建設機遇,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經濟穩步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民生事業持續繁榮。具體情況如下:
(一)經濟發展迅速。
作為傳統玉米種植的農業鄉鎮,福興鄉一直在各項惠農政策中尋找機遇,經過幾年的產業調整,現在已經跳出了傳統農業圈,并形成了“七化”的發展態勢,即:棚室產業壯大化、畜牧養殖業規?;?、裸地果蔬基地化、林下特色經濟潛力化、企業鏈條延伸化、商標品牌市場化、合作組織規范化。一是實現了主導產業壯大化。按照“小區化發展,組織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思路大力發展棚室經濟,截止xx年末,已建成棚室2852棟,其中:冷棚2142棟,溫室710棟,基地總面積達到5,000多畝,棚室經濟收入實現8,500萬,拉動農民人均增收3,100元,拉動相關產業增收3,100萬元。二是實現了輔助產業規?;?。經過多年“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重點實施以豬為主,兼顧牛羊禽的發展的思路。xx年末,全鄉肉牛存欄量3210頭、出欄1515頭,生豬存欄28355頭、出欄26011頭,肉雞存欄37.6萬只,出欄29.8萬只。三是實現了經濟作物基地化。圍繞促進農民增收,積極調整傳統種植結構,引導農民種植粘玉米1萬多畝;種植花生1萬多畝;種植豆類、蔬菜等經濟作物2萬多畝、種植圓蔥500畝。四是實現了特色經濟潛力化。福興鄉現有林地面積9241畝,經過外出考察、調研、深入實地了解情況,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林下養雞、林下食用菌的特色發展思路。目前,利用林地進行種、養殖的面積已經達到100多畝。五是實現了企業鏈條延伸化。圍繞產業發展,引進了大慶市天利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宗祥包裝箱廠、青儲飼料加工廠、測土配方復合肥生產項目。每天可加工速凍果蔬20噸、粘玉米40噸;年生產管道防腐皮1000噸、塑箱40萬個;年生產青儲飼料5000噸;年生產復合肥xx噸。六是實現了商標品牌市場化。福興鄉注冊了“慶?!迸葡盗泄呱虡?,還實現了與“沃爾瑪”農超對接,并成功聯手大慶報業集團、龍廣電臺舉辦了三次香瓜采摘節。還在縣、市、省電臺報社,對各項產業發展進行專題報道,通過宣傳,“福興”、“興?!?、“慶?!钡泉毦叽硇缘钠放泼~,已經市場化。七是實現了合作組織規范化。全鄉現有各類合作組織13家,其中:興福蔬菜生產專業合作社獲得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省級二星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茖W規范的合作組織,為各項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運行保證。
(二)民生事業繁榮。
一是實現“五通”。全鄉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電、通水、通有線電視、通電話。二是實現“兩室”覆蓋。每個行政村都有衛生室、科技文化活動室。三是實現救助與農合農保同步。全鄉享受農村低保戶人,建國前老黨員1人,困難戶基本上得到救助,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人,參合率達到95%。四是實現鄉村環境綠化美化。每個村屯都有綠化美化一條街,通鄉公路兩側設有專人負責清理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各項環境衛生制度比較健全。五是實現信訪安全穩定和諧。鄉村主干道技防設施齊全,46個自然屯設有專人掌控輿情,做到了“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同時,不定期開展信訪穩定安全排查,連續多年被評為“三無”鄉鎮和平安鄉鎮稱號。
(三)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全鄉共有黨支部11個,其中:機關支部1個、村黨支部7個、教育支部2個、聯合支部1個。共有黨員442名。其中預備黨員15名,占黨員總數的3.39%。女黨員55名,占黨員總數的12.44%。少數民族黨員8名,占黨員總數的1.81%。35歲及以下的黨員99名,占黨員總數的22.40%。大專以上學歷的黨員94名,占黨員總數的21.27%。各支部黨建工作載體形式多樣,各項制度健全,黨員典型培養類別不單一,學習活動開展效果較好,引領群眾創業發展積極性較好,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服務群眾能力水平較高。
(一)群眾創新發展意識薄弱。
在深入調研和座談討論中發現,廣大群眾在參與新農村建設中創新發展意識淡化薄弱,沒有真正領會各級發展精神,不主動、不積極、不參與,普遍存在等靠思想。認識層面只是停留在建房、修路、信息入戶等模式上。
(二)建設資金緊缺。
作為偏遠鄉鎮,沒有大口徑的經濟收入,很難保證新農村建設需求,僅憑中央、盛市等部門的專項資金,根本不能滿足基礎建設,更談不上現代化、科技化、規范化,只能通過上級下撥專項建設資金、幫助扶持物資、協調相關部門、自己籌措等形式,小規模、低標準、試點進行,嚴重制約了新農村建設。
(三)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
雖然福興鄉在農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整體科學水平、現代化程度不深,高效、節能、現代的農業設備少,信息化水平偏低,勞動利潤校特別是在土地流轉運行上,不成規模不連片。
(四)支撐產業發展不均衡。
以棚室為主、養殖為輔、林下特色經濟為互補的產業發展不成正比。目前,突出表現為棚室規模較大效益較??;養殖業群體多大戶少;林下特色經濟進展快見效慢,整體發展比重為3:2:1。
(五)農村社會事業滯后。
在醫療衛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上水平普遍較低。一是是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科學水平低,醫療器械落伍。二是教育水平低。由于適齡少年兒童減少,導致中小學校生源急劇下降,各村小學被合并或撤點,而且教學設備少,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三是科技文化投入少。受鄉村兩級財政影響,現有村文化活動室器材單一老化,相應圖書門類不全,缺乏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四是弱勢群體救助力度校在弱勢群體救助上,相關手續太過繁瑣,而且救助物資少、范圍小,不能及時保障生產生活所需。
(六)小城鎮建設速度緩慢。
結合泥草房改造,福興鄉深入推進小城鎮建設,但是無論從規劃布局,還是質量標準上都不能達到新農村的建設要求。主要原因是受建設資金、地理位置、生產生活方式影響,滿足不了小城鎮建設基礎要素。
結合多年鄉鎮工作經驗,以實現小康社會為核心,認真分析新農建設實施過程中存在利弊因素,立足福興鄉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談一下個人對新農村建設今后的思路及對策。
一是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廣泛進行新農村建設宣傳,通過鄉、村、屯三級創設輿論環境,利用會議、宣講、主題活動、黨員群眾結對、遠教平臺等方式,詳細向群眾宣傳建設方向、目的、意義以及最終達到程度。最終形成全民思想統一、發展目標一致、參與建設積極的健康氛圍,讓新農村建設切實走進群眾心里,惠及千家萬戶。
二是內外引資,推進建設。針對建設資金這一難題,一方面要積極向上級爭取,得到各級部門的政策支持和物資援助;另一方面要主動采取多種形式籌措,調動戶、屯、村、鄉以自籌、出地、轉讓、抵押、貸款等方法,多渠道促資融資。更要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引進客商和企業,突出政企聯合、社農聯手,全面保證建設資金充足到位。
三是突出重點,強化支撐。立足鄉域經濟發展現狀,緊緊圍繞優勢產業,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做強做大做牢支柱經濟,為發展提供持續、科學的產業資源。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做好土地流轉,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帶動力強、特點鮮明、節能環保、致富增收快、發展潛力大的經濟項目。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民主動融入大市常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提高農業附加值。此外,要積極組織剩余勞動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和就業率。
四是注重民生,促進和諧。新農村建設的要素之一就是從根本上保障群眾所需,滿足群眾所求,一起建設和諧文明社會。所以,作為鄉鎮級地方政府要扎實落實好上級的惠農政策,把醫療、文教衛生、困難群體救助、泥草房改造、道路修建、環境綜合整治、娛樂活動場所等問題,統籌到小城鎮建設中來,建立以工帶農、以鄉帶村的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平臺。讓農村和農民真正分享小城鎮化、工業化、現代化的建設成果。
五是完善組織,創新機制。新農村建設工作,重點在鄉鎮,難點在村屯,熱點在百姓。所以,要想組織好各級組織和群眾,必須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全力調動黨員積極性。還要根據發展需求不局限安穩、安逸的狀態,及時完善組織形式,健全組織機制,科學合理地創新工作方法,充分整合基層黨支部力量,團結黨員、群眾干事創業。
總而言之,在新農村建設道路上,艱辛困難時刻存在,只要我們科學發展,統籌兼顧,求真務實,團結奮進,一定能早日建成小康實現中國夢。
根據村五年發展規劃和新農村建設總體布局,本人選派到該村后,迅速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的熱潮之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基礎設施比較完備?;就瓿伞按宕逋ā钡缆匪嗦访媸┕?,村部東面與105國道相連并直達火車站的姚關大道即將完工,村民勞作經商進出方便。中心村136戶農戶集中居住,并形成街道,路燈設施齊備,閑瑕時間農戶可以在街頭農民公園散步,聊天,其樂融融。位于中心村東面的村部寬敞凈潔,圖書室、黨員活動室、農民學校、新農村建設辦公室、計生服務室等樣樣齊全,成為村民學習、娛樂、共商農村建設的陳地。新落成的村級衛生室,人員、藥品齊備,并積極加入新農村醫療合作,農民享受到小病不出村的方便。
二是農村經濟較為發展。農民發揮地理和資源優勢,積極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場”四篇文章。依靠交通便利,成立了數個運輸公司。利用荒山,興辦輪窯廠,一方面解決幾百人就業問題,另一方面為農民自身建房提供了便利條件。全村積極發展優質稻生產,形成一村一品的良好產業結構。利用山林資源,興辦數個竹木半成品加工廠,讓“綠色銀行”為農民帶來滾滾財源。
三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全村竭力打造“生態示范村”,合理利用山林,在砍閥林木之后,不忘栽種,使森林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積極推廣“一池三改”,發展綠色種植,綠色養殖,使用清潔能源,保持清潔水源,共同維護清潔家園。
一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有條不紊地進行,不能照搬他村發展的模式,要有自己的規劃,要有讓農民贊成的規劃,要有讓農民參與的規劃。新農村建設千頭萬緒,必須要有一個團結、奮進,能吃苦的領導集體。通過集體學習中央政策,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民主決策,規范民主管理。實踐表明,只要大家形成共識的事情,就能辦成、辦好,同時又促時了村支兩委和黨員干部在農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的提高。
二是利用各種渠道向農民宣傳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和重要意義。有時農民對中央的政策了解的比較偏面,需要村支兩委和黨員率先垂范,并向農民宣傳好中央的惠農政策,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激發農戶投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情。否則僅靠村干的力量是難以完成新農村建設的各項艱巨任務。
四是筑巢引鳳,招商引資。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首先要打好基礎,把各項基礎設施建好,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前提下,向外多宣傳,利用好自身的資源和環境優勢,多方吸引資金和技術,發展其他產業。
一是農田基本改造亟待解決。村境內農田參差不齊,不便耕作,水渠常常淤阻,年年需要花大氣力清淤,耗費了農戶大量時間和精力,從長遠打算應著力進行整治和改造。
二是林業經濟發展較為粗放。農戶對林木圓竹的加工僅是半成品,在市場中的銷售利潤不高。林木加工點分散,沒有形成相當規模的經濟聯合體和協作組織,存在互相壓價,虧損經營的情況。
三是飲水問題。由于90年代村內建有小型鋼廠,有部分地下水受到污染,且村民各自打井取水極不方便,現村內有自然河流穿村而過,在中心村鋪設自來水管道有利于農民生產、生活,但目前缺乏項目資金。
四是村內道路需要繼續建設。中心村道路與村部東面姚關道之間的2.3公里道路雖有路基,但一到陰雨天,泥濘難行,為部分村民出行帶來一定困難,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村的優勢地位,該道路需投資40余萬元,依本村村民籌資建設暫無可能。村內8個村民組之間的道路也常年失修,崎嶇不平,為農民勞作、生產、生活帶來較大阻礙。
近年來xx鄉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理解,科學把握,突出重點,整體推進,開創了社會主義新農村村建設新局面。
一、基本情況。
xx鄉位于綠春縣中心腹地,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連山腳下,東鄰元陽縣俄扎鄉,東南與平河鄉隔河相望,西南與騎馬壩鄉相倚,北枕大興鎮。全鄉國土面積26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2983畝,農民人均耕地面積0.89畝。境內全是山區,山高坡陡,峰巒疊障,溝壑縱橫,最高海拔2528米(黃連山核心區內),最低海拔576米(洛瓦電站),年均氣溫17.2℃,雨量充沛,熱量充足,年降雨量2400毫米,年日照時數2061小時,森林覆蓋率達55.5%,有“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的美譽。全鄉轄8個村委會1個社區,103個村(居)民小組,5151戶26558人,其中農業人口25941人,非農業人口617人,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7.6%。境內居住著哈尼族、彝族、漢族三個世居民族。鄉黨委下設10黨總支,95個黨支部,共有黨員845名。
近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線,圍繞將xx鄉打造成縣域最大的茶葉生產基地、最大的商品林生產基地、水利化程度最高的鄉鎮、綠春旅游的核心區的“兩大一高一核心”四大定位,著力實施“綠色經濟富鄉、城鎮經濟帶鄉、旅游經濟活鄉”三大戰略目標和“爭項目強基礎,調產業促增收,沿兩路創特色,興科教強素質,抓黨建強組織,保穩定齊發展”的36字總體發展思路。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統一思想,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組織保證。工作伊始,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新農村建設,成立了新農村村建設工作領導組,并明確一名副鄉長專抓新農村建設工作。在縣新農辦的關心指導及派出單位的'大力支持下,xx鄉工選派到新農村建設工作隊員7名,各職能部門抽調得力人員,共同組成工作領導組,確保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及時解決。
(二)加強宣傳、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全力營造新農村建設良好氛圍。新農村建設是廣大農民群眾自己的事,群眾能否積極參與是決定新農村建設質量的關鍵,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政府開展了深入調研,全面掌握實情,并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群眾滿意的實施方案,強化宣傳,并給予一定的優惠和獎勵政策,充分調動群眾申報建設的積極性。同時通過政府引導,群眾選舉推薦成立村級新農村建設管理組織,進一步協調和化解建設過程中的矛盾。
(三)典型示范、以點促面、逐步推進,保證新農村建設穩步開展。應認真對各村的經濟狀況、資源情況、群眾的建設熱情等進行了調查分析,逐步選出有一定基礎條件的村作為第一批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把示范村辦成廣大群眾為主動心的新型農村,從而起到帶動作用。如我xx鄉哈德村是我鎮一個集貿市場,具有新農村建設的基礎,鄉黨委、政府大力支持,在美麗家園政策下鼓勵周邊村民移民集鎮,全面推開,一期工程僅用半年時間全面完成,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嚴明責任、加強監督、合理管理,確保各項工程規范化操作。鄉黨委、政府為保證新農村各項工程順利實施,將各項工作進行分工細化,責任到人,加強工程質量監督,嚴格制定驗收標準,使新農村工程真正成為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
三、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新農村建設中,缺少科學規劃。目前我鄉所啟動的新農村建設項目,普遍缺少長遠和科學規劃,多數工程建設是為了完成達標任務,從長遠來看,必然為今后的發展帶來隱患,或造成資源浪費,以及重復建設的被動局面。
(二)衛生長效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在村莊整治工作結束后,對村內的公共設施如何管理,村容村貌如何保持,垃圾的有效及時處理等工作缺少長效管理機制,必然造成整治后的村莊再度出現“臟、亂、差”現象。
(三)建設資金缺口較大。目前新農村建設資金盡管實行了政府補助、部門幫助、社會贊助、群眾自籌等多種渠道籌集,但是面對新農村建設這個龐大的工程,資金遠不能滿足需要,一些幫扶單位本身財力有限,或主觀積極性不高,工作被動應付。群眾自籌資金更加缺少有效措施,群眾小農意識強,對公益事業投資熱情不高,籌資難度大,從而嚴重制約了建設資金的來源。
(四)新農村建設內容單一,品位不高。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目前村莊的修路、改水、改廁等設施建設,應該還要包括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文化建設、教育建設、生態建設、衛生網絡建設、富民工程建設、集鎮建設、農業產業化建設等一系列建設,從而使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各項指標真正達到新農村建設標準,新農村建設內涵更加豐富。
四、對策與措施。
新農村建設作為一項內涵豐富,任務艱巨的系統工程,如何抓好新農村建設,需要加強領導認真研究,把握關鍵,突出重點,細化方案,當前要認真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進一步更新觀念。政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導,首先要改變認識上的誤區,無亂在理論學習上、政策研究上以及實踐探索上要更加切合實際,理清工作思路,剖析優勢與劣勢,循序漸進地推進工作。同時,要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引導,進一步提高農村廣大干部、群眾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艱巨性、長期性和復雜性的認識,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工作熱情,發揮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作用。
(二)加強整體和科學的規劃,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理論指導。政府在開展新農村建設伊始,要制定村鎮建設整體規劃,并且要逐步細化,所有村鎮的規劃設計工作,嚴格按照規劃搞建設,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同時建立科學的規劃管理制度,制定相應的村莊建設管理辦法,形成科學合理的村鎮規劃管理體制。新農村建設也必須要與發展城鎮化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城鄉發展,積極探索讓村民變居民、農村變社區的有效之路。加大城鎮發展和經營力度,積極創新摸索土地置換等手段和方式,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390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