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調查報告,我們可以了解所調查主題的相關情況和現狀。調查報告是一種重要的學術文獻形式,下面是一些經典調查報告的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網絡環境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許多機遇。xx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對于信息網絡化問題,我們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中,占據主動地位?!边@是我們進行網絡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我們建議:
1、更新教育觀念,推進學校網絡德育工作的開展。
第一,通過宣傳和學習,使全體德育工作者轉換觀念,統一思想認識,拋棄“網絡有害論”,消除“網絡恐慌癥”,充分認識到網絡德育的重要性和網絡在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學校德育的目標,把青少年兒童的道德成熟度作為網絡德育的首要目標,著力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判斷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設計學校德育的內容,在原有德育內容的基礎上突出價值觀教育,增強識別評價和選擇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訓練,使學生的道德認識與行為實踐統一起來;開設網絡德育課程,強化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和網絡責任感。
第四,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拓展德育的時間和空間。
2、培養網絡德育隊伍,增強網絡德育力量。
其一,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講座和考核,使各級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體教師掌握網絡基本知識、技能,并熟悉網絡德育的運作方式和手段,學會常見的德育課件開發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講求實效的前提下,改進和充實目前實施的“沙河市中小學教師計算機考核”的方式與內容,如增加教師利用網絡開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內容。其二,選拔并培訓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高,網上溝通技巧好,具有豐富的網絡經驗和技能的專兼職網絡德育工作者,由他們提供在線指導,幫助上網中學生解決各種心理、思想、學習等問題;同時,注意在網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問題,向有關職能部門反饋,以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3、加強對中學生進行網絡道德和網絡行為規范教育,自覺筑起心靈的“長城”。
一是加強以理想信念為主題的思想品質教育,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筑起心靈的“長城”,抵制網上各種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蝕。
二是加強中學生網絡行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沙河市中學生網絡行為規范”,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
三是各??梢越M織中學生統一瀏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題主頁,向他們推薦國內外諸多優秀網站,把中學生們的上網熱情轉化為自覺學習先進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動力。
。
在寒假的兩個月實習階段,裝備了計算機網絡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教學現場評估系統、校園廣播系統、閉路電視系統,使校園教學設施網絡化,實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F在對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如下。
(一)中學生及其家長對網絡的態度和相關行為的情況。
互聯網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學生。調查顯示,93.5%的中學生表示對網絡感興趣,并有11.4%的中學生認為“很長時間不上網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周末和節假日是中學生們上網的高峰時段。與孩子們相比,家長和教師們則大為遜色。45.2%的家長表示不了解網絡為何物,沒上過網的高達69.2%,只有7.7%的家長經常上網。大部分教師的上網時間少、上網經驗明顯不足。
2.多數中學生對在校上網的條件不滿意,家長、教師呼吁改善條件。
對于課余時間里在校上網條件表示滿意的中學生只有19.4%,不滿意率達59.2%。24.9%的中學生在學校里學會了上網技巧,而38.3%的中學生則認為學校并沒有把必要的網絡技巧教給他們。同時,不少教師對于學校的網絡資源現狀,特別是現有資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滿。據教師們反映,校園網絡設施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主要用于展示課件與開公開課,而未能充分運用于平時備課和課堂教學,更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們在校上網的需求。
3.多數家長既贊成子女上網,又擔心子女上網影響學業。
對于子女上網,27%的家長持贊成的態度,反對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長則順其自然,但近半數的家長表示希望子女將來能從事網絡工作。高達九成的家長認為,網絡最大的好處是“能使子女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并掌握好電腦技巧”;同時,29.5%的家長還覺得網絡能促進子女的學習興趣,11%的家長認為“網絡沒有任何好處和作用”。58.5%的家長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網會浪費時間,耽誤學業。顯然多數家長內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網絡的好處,更怕因迷戀網絡而荒廢學業。此外,令家長們深感焦慮的事還有:瀏覽淫穢、反動、暴力信息,產生網戀,癡迷網絡游戲等等。
(二)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影響。
1.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積極影響。
(1)中學生使用互聯網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識,強化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透過網絡的窗口,他們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使視野空前開闊起來。全球意識的增強,適應了中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對于中學生們今后走入日趨一體化的世界,顯然是大有好處的。
(2)互聯網為中學生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拓寬了他們的`視野。網絡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中學生們進行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需要。
(3)中學生使用網絡有助于擴大交往的范圍,促進青春期心理的健康發展。網絡上,電子郵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識的人拉到“零距離”,在相互咨詢、交談、討論、傾訴、請教的過程中,極大地滿足了中學生們旺盛的表達欲、表現欲和社交欲。這對于舒解壓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4)中學生常上網,激發了對英語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學習熱情。
2.網絡對中學生的負面影響。
(1)網上信息垃圾使中學生深受其害。
(2)中學生迷戀網絡對學業產生沖擊。
(3)網上聊天引發網戀,調查顯示,6.7%的中學生坦言自己有過“網戀”行為(實際比例會更多)。網戀中存在許多情感陷阱,中學生往往是受害者。
(4)網絡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5)網吧管理問題依然嚴重,給中學生造成諸多問題。
(三)對策與建議。
網絡環境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許多機遇。xx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對于信息網絡化問題,我們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中,占據主動地位?!边@是我們進行網絡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我們建議:
1.更新教育觀念,推進學校網絡德育工作的開展。
第一,通過宣傳和學習,使全體德育工作者轉換觀念,統一思想認識,拋棄“網絡有害論”,消除“網絡恐慌癥”,充分認識到網絡德育的重要性和網絡在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學校德育的目標,把青少年兒童的道德成熟度作為網絡德育的首要目標,著力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判斷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設計學校德育的內容,在原有德育內容的基礎上突出價值觀教育,增強識別評價和選擇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訓練,使學生的道德認識與行為實踐統一起來;開設網絡德育課程,強化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和網絡責任感。
第四,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拓展德育的時間和空間。
2.培養網絡德育隊伍,增強網絡德育力量。
其一,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講座和考核,使各級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體教師掌握網絡基本知識、技能,并熟悉網絡德育的運作方式和手段,學會常見的德育課件開發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講求實效的前提下,改進和充實目前實施的“沙河市中小學教師計算機考核”的方式與內容,如增加教師利用網絡開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內容。
其二,選拔并培訓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高,網上溝通技巧好,具有豐富的網絡經驗和技能的專兼職網絡德育工作者,由他們提供在線指導,幫助上網中學生解決各種心理、思想、學習等問題;同時,注意在網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問題,向有關職能部門反饋,以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3.加強對中學生進行網絡道德和網絡行為規范教育,自覺筑起心靈的“長城”
一是加強以理想信念為主題的思想品質教育,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筑起心靈的“長城”,抵制網上各種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蝕。
二是加強中學生網絡行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沙河市中學生網絡行為規范”,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
三是各??梢越M織中學生統一瀏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題主頁,向他們推薦國內外諸多優秀網站,把中學生們的上網熱情轉化為自覺學習先進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動力。
不到兩個月的實習階段我在。。。初中實習,。。。裝備了計算機網絡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教學現場評估系統、校園廣播系統、閉路電視系統,使校園教學設施網絡化,實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F在對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如下。
互聯網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學生。調查顯示,93.5%的中學生表示對網絡感興趣,并有11.4%的中學生認為“很長時間不上網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周末和節假日是中學生們上網的高峰時段。 與孩子們相比,家長和教師們則大為遜色。45.2%的家長表示不了解網絡為何物,沒上過網的高達69.2%,只有7.7%的家長經常上網。大部分教師的上網時間少、上網經驗明顯不足。
對于課余時間里在校上網條件表示滿意的中學生只有19.4%,不滿意率達59.2%。24.9%的中學生在學校里學會了上網技巧,而38.3%的中學生則認為學校并沒有把必要的網絡技巧教給他們。同時,不少教師對于學校的網絡資源現狀,特別是現有資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滿。據教師們反映,校園網絡設施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主要用于展示課件與開公開課,而未能充分運用于平時備課和課堂教學,更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們在校上網的需求。
對于子女上網,27%的家長持贊成的態度,反對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長則順其自然,但近半數的家長表示希望子女將來能從事網絡工作。高達九成的家長認為,網絡最大的好處是“能使子女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并掌握好電腦技巧”;同時,29.5%的家長還覺得網絡能促進子女的學習興趣,11%的家長認為“網絡沒有任何好處和作用”。58.5%的家長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網會浪費時間,耽誤學業。顯然多數家長內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網絡的好處,更怕因迷戀網絡而荒廢學業。此外,令家長們深感焦慮的事還有:瀏覽淫穢、反動、暴力信息,產生網戀,癡迷網絡游戲等等。
(1)中學生使用互聯網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識,強化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透過網絡的窗口,他們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使視野空前開闊起來。全球意識的增強,適應了中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對于中學生們今后走入日趨一體化的`世界,顯然是大有好處的。
(2)互聯網為中學生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拓寬了他們的視野。網絡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中學生們進行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需要。
(3)中學生使用網絡有助于擴大交往的范圍,促進青春期心理的健康發展。網絡上,電子郵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識的人拉到“零距離”,在相互咨詢、交談、討論、傾訴、請教的過程中,極大地滿足了中學生們旺盛的表達欲、表現欲和社交欲。這對于舒解壓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4)中學生常上網,激發了對英語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學習熱情。
(1)網上信息垃圾使中學生深受其害。
(2)中學生迷戀網絡對學業產生沖擊。
(3)網上聊天引發網戀,調查顯示,6.7%的中學生坦言自己有過“網戀”行為(實際比例會更多)。網戀中存在許多情感陷阱,中學生往往是受害者。
(4)網絡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5)網吧管理問題依然嚴重,給中學生造成諸多問題。
網絡環境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許多機遇。xx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對于信息網絡化問題,我們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中,占據主動地位?!边@是我們進行網絡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我們建議:
第一,通過宣傳和學習,使全體德育工作者轉換觀念,統一思想認識,拋棄“網絡有害論”,消除“網絡恐慌癥”,充分認識到網絡德育的重要性和網絡在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學校德育的目標,把青少年兒童的道德成熟度作為網絡德育的首要目標,著力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判斷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設計學校德育的內容,在原有德育內容的基礎上突出價值觀教育,增強識別評價和選擇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訓練,使學生的道德認識與行為實踐統一起來;開設網絡德育課程,強化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和網絡責任感。
第四,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拓展德育的時間和空間。
其一,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講座和考核,使各級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體教師掌握網絡基本知識、技能,并熟悉網絡德育的運作方式和手段,學會常見的德育課件開發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講求實效的前提下,改進和充實目前實施的“沙河市中小學教師計算機考核”的方式與內容,如增加教師利用網絡開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內容。
其二,選拔并培訓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高,網上溝通技巧好,具有豐富的網絡經驗和技能的專兼職網絡德育工作者,由他們提供在線指導,幫助上網中學生解決各種心理、思想、學習等問題;同時,注意在網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問題,向有關職能部門反饋,以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一、課題背景。
隨著電腦的普及風暴,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時尚,走進了千家萬戶。網絡世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青少年已成為網民中的很大一部分。但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平添了許多煩惱。我們今天的研究課題是--------中學生上網情況。
二、研究目的。
通過對中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探究中學生的上網情況,分析網絡的利與弊,告訴青少年應如何對待網絡,讓網絡這把雙仞劍更多地成為學生的好幫手,讓祖國的新一代茁壯成長。
三、研究過程:
四、調查方法:
1.網上搜集、查詢2.查閱報刊、雜志3.問卷調查、實地調查。
五、研究成果報告。
改革的春風催人欲醉,時代在進步,經濟在發展。隨著21世紀的到來,互聯網已走進了千家萬戶。網絡已經成為包括中學生在內的民眾獲取相關信息,進行信息溝通的必然選擇?;ヂ摼W,好比浩瀚的信息、知識和娛樂的數字化迷宮,對求知欲強烈的青少年有著強烈的吸引力。網絡,簡單的來說,就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凡將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而連接起來,且以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網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絡操作系統等)實現網絡資源共享的系統,可稱為計算機網絡?;ヂ摼W已經成為當代青少年學生獲取各種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也擺在我們面前:即由互聯網這把“雙刃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讓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而如今,網絡犯罪在21世紀的案例中占了重大比例,可見,網絡不僅可以讓我們受益無窮,也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危害。
根據網絡調查,我們了解到中學生是電腦網民中占比例最多的一大部分。而且,中學生犯罪的比例也隨之增多,所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在所產生的問題中,大多是由網絡引起的。在近幾年中,網絡所引起的犯罪的速度也是變的比以前快??梢?,網絡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并不是駭人聽聞。這應該引起大家對網絡問題的關注。因為網絡早在人們的生活中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青少年上網時間和對上網時間的滿意度:青少年用戶平均。
每周上網時間212分鐘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約30分鐘左右。37.0%的用戶認為自己上網時間“正好”,認為“比較多還能滿足”的用戶占12.0%,認為“太多了”的僅為0.7%。31.7%的用戶認為“比較少”,18.5%的青少年用戶認為“太少了”。
來源:中國人才網。
《關于中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報告》。
互聯網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學生。調查顯示,93.5%的中學生表示對網絡感興趣,并有11.4%的中學生認為“很長時間不上網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周末和節假日是中學生們上網的高峰時段。與孩子們相比,家長和教師們則大為遜色。45.2%的家長表示不了解網絡為何物,沒上過網的高達69.2%,只有7.7%的家長經常上網。大部分教師的上網時間少、上網經驗明顯不足。
2.多數中學生對在校上網的條件不滿意,家長、教師呼吁改善條件。
對于課余時間里在校上網條件表示滿意的中學生只有19.4%,不滿意率達59.2%。24.9%的中學生在學校里學會了上網技巧,而38.3%的中學生則認為學校并沒有把必要的網絡技巧教給他們。同時,不少教師對于學校的網絡資源現狀,特別是現有資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滿。據教師們反映,校園網絡設施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主要用于展示。
課件。
與開公開課,而未能充分運用于平時備課和課堂教學,更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們在校上網的需求。
3.多數家長既贊成子女上網,又擔心子女上網影響學業。
對于子女上網,27%的家長持贊成的態度,反對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長則順其自然,但近半數的家長表示希望子女將來能從事網絡工作。高達九成的家長認為,網絡最大的好處是“能使子女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并掌握好電腦技巧”;同時,29.5%的家長還覺得網絡能促進子女的學習興趣,11%的家長認為“網絡沒有任何好處和作用”。58.5%的家長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網會浪費時間,耽誤學業。顯然多數家長內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網絡的好處,更怕因迷戀網絡而荒廢學業。此外,令家長們深感焦慮的事還有:瀏覽淫穢、反動、暴力信息,產生網戀,癡迷網絡游戲等等。
(二)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影響。
1.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積極影響。
(1)中學生使用互聯網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識,強化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透過網絡的窗口,他們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使視野空前開闊起來。全球意識的增強,適應了中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對于中學生們今后走入日趨一體化的世界,顯然是大有好處的。
(2)互聯網為中學生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拓寬了他們的視野。網絡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中學生們進行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需要。
(3)中學生使用網絡有助于擴大交往的范圍,促進青春期心理的健康發展。網絡上,電子郵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識的人拉到“零距離”,在相互咨詢、交談、討論、傾訴、請教的過程中,極大地滿足了中學生們旺盛的表達欲、表現欲和社交欲。這對于舒解壓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4)中學生常上網,激發了對英語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學習熱情。
(1)網上信息垃圾使中學生深受其害。
(2)中學生迷戀網絡對學業產生沖擊。
(3)網上聊天引發網戀,調查顯示,6.7%的中學生坦言自己有過“網戀”行為(實際比例會更多)。網戀中存在許多情感陷阱,中學生往往是受害者。
(4)網絡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5)網吧管理問題依然嚴重,給中學生造成諸多問題。
(三)對策與建議。
網絡環境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許多機遇。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對于信息網絡化問題,我們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中,占據主動地位?!边@是我們進行網絡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我們建議:
1.更新教育觀念,推進學校網絡德育工作的開展。
第一,通過宣傳和學習,使全體德育工作者轉換觀念,統一思想認識,拋棄“網絡有害論”,消除“網絡恐慌癥”,充分認識到網絡德育的重要性和網絡在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學校德育的目標,把青少年兒童的道德成熟度作為網絡德育的首要目標,著力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判斷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設計學校德育的內容,在原有德育內容的基礎上突出價值觀教育,增強識別評價和選擇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訓練,使學生的道德認識與行為實踐統一起來;開設網絡德育課程,強化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和網絡責任感。
第四,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拓展德育的時間和空間。
2.培養網絡德育隊伍,增強網絡德育力量。
其一,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講座和考核,使各級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體教師掌握網絡基本知識、技能,并熟悉網絡德育的運作方式和手段,學會常見的德育課件開發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講求實效的前提下,改進和充實目前實施的“沙河市中小學教師計算機考核”的方式與內容,如增加教師利用網絡開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內容。
。
1、中學生上網率極高,上網時間長,多數家長卻從未上過網,大部分教師上網經驗不夠豐富。
互聯網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學生。調查顯示,93.5%的中學生表示對網絡感興趣,并有11.4%的中學生認為“很長時間不上網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周末和節假日是中學生們上網的高峰時段。與孩子們相比,家長和教師們則大為遜色。45.2%的家長表示不了解網絡為何物,沒上過網的高達69.2%,只有7.7%的家長經常上網。大部分教師的上網時間少、上網經驗明顯不足。
2、多數中學生對在校上網的條件不滿意,家長、教師呼吁改善條件。
對于課余時間里在校上網條件表示滿意的中學生只有19.4%,不滿意率達59.2%。24.9%的中學生在學校里學會了上網技巧,而38.3%的中學生則認為學校并沒有把必要的網絡技巧教給他們。同時,不少教師對于學校的網絡資源現狀,特別是現有資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滿。據教師們反映,校園網絡設施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主要用于展示課件與開公開課,而未能充分運用于平時備課和課堂教學,更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們在校上網的需求。
3.多數家長既贊成子女上網,又擔心子女上網影響學業。
對于子女上網,27%的家長持贊成的態度,反對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長則順其自然,但近半數的家長表示希望子女將來能從事網絡工作。高達九成的家長認為,網絡最大的好處是“能使子女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并掌握好電腦技巧”;同時,29.5%的家長還覺得網絡能促進子女的學習興趣,11%的.家長認為“網絡沒有任何好處和作用”。58.5%的家長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網會浪費時間,耽誤學業。顯然多數家長內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網絡的好處,更怕因迷戀網絡而荒廢學業。此外,令家長們深感焦慮的事還有:瀏覽淫穢、反動、暴力信息,產生網戀,癡迷網絡游戲等等。
(二)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影響。
1、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積極影響。
(1)中學生使用互聯網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識,強化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透過網絡的窗口,他們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使視野空前開闊起來。全球意識的增強,適應了中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對于中學生們今后走入日趨一體化的世界,顯然是大有好處的。
(2)互聯網為中學生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拓寬了他們的視野。網絡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中學生們進行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需要。
(3)中學生使用網絡有助于擴大交往的范圍,促進青春期心理的健康發展。網絡上,電子郵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識的人拉到“零距離”,在相互咨詢、交談、討論、傾訴、請教的過程中,極大地滿足了中學生們旺盛的表達欲、表現欲和社交欲。這對于舒解壓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4)中學生常上網,激發了對英語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學習熱情。
2、網絡對中學生的負面影響。
(1)網上信息垃圾使中學生深受其害。
(2)中學生迷戀網絡對學業產生沖擊。
(3)網上聊天引發網戀,調查顯示,6.7%的中學生坦言自己有過“網戀”行為(實際比例會更多)。網戀中存在許多情感陷阱,中學生往往是受害者。
(4)網絡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5)網吧管理問題依然嚴重,給中學生造成諸多問題。
(三)對策與建議。
網絡環境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許多機遇。xx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對于信息網絡化問題,我們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中,占據主動地位?!边@是我們進行網絡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我們建議:
1、更新教育觀念,推進學校網絡德育工作的開展。
第一,通過宣傳和學習,使全體德育工作者轉換觀念,統一思想認識,拋棄“網絡有害論”,消除“網絡恐慌癥”,充分認識到網絡德育的重要性和網絡在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學校德育的目標,把青少年兒童的道德成熟度作為網絡德育的首要目標,著力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判斷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設計學校德育的內容,在原有德育內容的基礎上突出價值觀教育,增強識別評價和選擇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訓練,使學生的道德認識與行為實踐統一起來;開設網絡德育課程,強化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和網絡責任感。
第四,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拓展德育的時間和空間。
2、培養網絡德育隊伍,增強網絡德育力量。
其一,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講座和考核,使各級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體教師掌握網絡基本知識、技能,并熟悉網絡德育的運作方式和手段,學會常見的德育課件開發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講求實效的前提下,改進和充實目前實施的“沙河市中小學教師計算機考核”的方式與內容,如增加教師利用網絡開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內容。其二,選拔并培訓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高,網上溝通技巧好,具有豐富的網絡經驗和技能的專兼職網絡德育工作者,由他們提供在線指導,幫助上網中學生解決各種心理、思想、學習等問題;同時,注意在網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問題,向有關職能部門反饋,以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3、加強對中學生進行網絡道德和網絡行為規范教育,自覺筑起心靈的“長城”。
一是加強以理想信念為主題的思想品質教育,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筑起心靈的“長城”,抵制網上各種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蝕。
二是加強中學生網絡行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沙河市中學生網絡行為規范”,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
三是各??梢越M織中學生統一瀏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題主頁,向他們推薦國內外諸多優秀網站,把中學生們的上網熱情轉化為自覺學習先進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動力。
在現代資訊發達的時代,網絡在人們的生活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網絡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中學生肯在網上學習是一件好事,因為網上的確有許多許多有用的知識等待我們去學習,查資料,聽音樂,看電影,這是善用網絡的一個方面,我們應該對此鼓勵和支持。
調查人員。
調查時間:20xx年1月----20xx年2月。
一、課題背景。
隨著電腦的普及風暴,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時尚,走進了千家萬戶。網絡世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青少年已成為網民中的很大一部分。但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平添了許多煩惱。我們今天的研究課題是--------中學生上網情況。
二、研究目的。
通過對中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探究中學生的上網情況,分析網絡的利與弊,告訴青少年應如何對待網絡,讓網絡這把雙仞劍更多地成為學生的好幫手,讓祖國的新一代茁壯成長。
三、研究過程。
一、確定研究目的:提出問題,通過問卷調查和網絡查找來了解有關青少年的一些信息。
二、整理數據:把調查的數據分析并整理,然后一一刪減。
三、具體分析:整合數據,寫成論文。
四、調查方法。
1.網上搜集、查詢。
2.查閱報刊、雜志。
3.問卷調查、實地調查。
五、研究成果報告。
改革的春風催人欲醉,時代在進步,經濟在發展。隨著21世紀的到來,互聯網已走進了千家萬戶。網絡已經成為包括中學生在內的民眾獲取相關信息,進行信息溝通的必然選擇?;ヂ摼W,好比浩瀚的信息、知識和娛樂的數字化迷宮,對求知欲強烈的'青少年有著強烈的吸引力。網絡,簡單的來說,就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凡將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而連接起來,且以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網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絡操作系統等)實現網絡資源共享的系統,可稱為計算機網絡?;ヂ摼W已經成為當代青少年學生獲取各種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也擺在我們面前:即由互聯網這把“雙刃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讓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而如今,網絡犯罪在21世紀的案例中占了重大比例,可見,網絡不僅可以讓我們受益無窮,也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危害。
根據網絡調查,我們了解到中學生是電腦網民中占比例最多的一大部分。而且,中學生犯罪的比例也隨之增多,所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在所產生的問題中,大多是由網絡引起的。在近幾年中,網絡所引起的犯罪的速度也是變的比以前快??梢?,網絡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并不是駭人聽聞。這應該引起大家對網絡問題的關注。因為網絡早在人們的生活中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青少年上網時間和對上網時間的滿意度:青少年用戶平均每周上網時間212分鐘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約30分鐘左右。37.0%的用戶認為自己上網時間“正好”,認為“比較多還能滿足”的用戶占12.0%,認為“太多了”的僅為0.7%。31.7%的用戶認為“比較少”,18.5%的青少年用戶認為“太少了”。
------以上數據由互聯網提供。
互聯網的正面影響:網絡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而且網上的東西豐富多彩,對我們中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而且所查的內容很廣泛,讓我們有“足不出戶,始于足下”的感覺,能讓我們了解更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不到的東西,讓我們的知識更加豐富?;ヂ摼W為我們學生提供了學習和求知的平臺;互聯網為我們青少年獲得各種信息提供了新渠道,滿足了我們的需求;通過上網,可以培養他們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的能力;通過在網上閱覽各類有益圖書,觸類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養?;ヂ摼W有助于青少年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因為在當今社會中,計算機技術是現代人必須掌握的五項技能之一。
互聯網的負面影響: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識。有關專家調查,網上信息47%與色情有關,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網上無意中接觸到黃色信息。還有一些非法組織或個人也在網上發布擾亂政治經濟的黑色信息,蠱惑青少年。這種信息垃圾將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識,污染青少年心靈,誤導青少年行為。網絡的隱蔽性,導致青少年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一方面,少數青少年瀏覽黃色和非法網站,利用虛假身份進行惡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網絡犯罪增多,例如傳播病毒、黑客入侵、通過銀行和信用卡盜竊、詐騙等。這些犯罪主體以青少年為主,大多數動機單純,有的甚至是為了“好玩”、“過癮”和“顯示才華”。另外,有關網絡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給青少年違法犯罪以可乘之機。
防治網絡弊端的建議:
1.堅決抵制不健康網站,不瀏覽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網站。
2.控制上網時間,適度上網。
3.加大宣傳力度,讓網絡的利處得以發揚。
4.明確上網目的,不沉迷網絡游戲。
總結:網絡社會已經悄然而至,我們既不能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對中學生發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視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作用而敬而遠之。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學生上互聯網的研究,探索新情況,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增強中學生上網的成效。我們要引導和規范相結合,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腦”和上網習慣。通過各種途徑告訴中學生網絡的虛幻性、信息的龐雜性,對其上網繼續指導和適當規范,使其有防范意識,學會區分現實生活和網絡世界的區別,培養他們的網絡道德意識。對中學生進行網絡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他們的網絡信息意識。同時給予適當的關心和愛護,多聽聽他們到底在想什么。既帶好路,又提供“保護”,在目前網絡法規和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也許是目前家庭和學校解決上網不利影響的較為可行的一條重要途徑。
我是二組的隊員。我們組的課題為“中學生上網好不好?”?,F在有許多中學生迷戀上網,導致學習成績下降;而有的同學利用上網,學到了很多知識。針對這個課題,我們對中學生上網課題進行研究。為了了解情況,我們曾幾次進行討論,制定了計劃,并進行了調查。我們覺得課題重點與難點是“中學生上網到底有利還是有弊?”,決定對這個難點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采訪我們發現,上網有利也有弊。其中:
1、開闊視野。
2、加強對外交流。
4、拓展當今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
1、網絡信息的豐富性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
2、網絡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3、網絡的虛擬性造成中學生社會化的“不足”。
4、網絡的誘惑性造成中學生“網絡上癮”、“網絡孤獨”等癥狀。
我們采訪了一位專家,他說:“網絡社會已經悄然而至,我們既不能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對中學生發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視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作用而敬而遠之。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學生上互聯網的研究,探索新情況,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增強中學生上網的成效。我們要引導和規范相結合,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腦’和上網習慣。
通過各種途徑告訴中學生網絡的虛幻性、信息的龐雜性,對其上網繼續指導和適當規范,使其有防范意識,學會區分現實生活和網絡世界的區別,培養他們的網絡道德意識。對中學生進行網絡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他們的網絡信息意識。同時給予適當的關心和愛護,多聽聽他們到底在想什么。既帶好路,又提供‘保護’,在目前網絡法規和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也許是目前家庭和學校解決上網不利影響的較為可行的一條重要途徑?!?/p>
的確,網絡,一個科技發展的產物,也是信息時代的標志。作為我們中學生,理所應當對其進行追求、探索。這盡管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但它的方便、快捷、靈活等多種優點,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給予了我們敖游的空間。
它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思想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坐在家中即可瀏覽眾多網上圖書館豐富的圖書收藏;幾秒種內,便可收到相隔萬里的來信,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各地各種祥細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過各學校開辦的遠程教育網了解的知識等。正由于網絡的這些優點,才受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睞。我們還發現,如果將上網用于學習,則利大于弊;如果將上網用于聊天、游戲,則弊大于利。我們應該在上網和學習之間找到平衡。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上網有利的結論:在現在,是信息時代,光抱著書本死啃是沒出息的。網上有許多益智的資訊,對中學生將來進入社會很有幫助;上網有弊的結論:中學生沉迷網中不能自拔,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學習,還容易受網上不良信息的誤導,影響身心健康。
最后,我想說,只有更好地利用電腦,才能使電腦對我們有利而無弊,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好幫手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如今,互聯網是時代的主題,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篇關于中學生上網的調查報告,僅供大家參考和閱讀。
不到兩個月的實習階段我在初中實習裝備了計算機網絡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教學現場評估系統、校園廣播系統、閉路電視系統,使校園教學設施網絡化,實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F在對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如下。
互聯網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學生。調查顯示,93.5%的中學生表示對網絡感興趣,并有11.4%的中學生認為“很長時間不上網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周末和節假日是中學生們上網的高峰時段。 與孩子們相比,家長和教師們則大為遜色。45.2%的家長表示不了解網絡為何物,沒上過網的高達69.2%,只有7.7%的家長經常上網。大部分教師的上網時間少、上網經驗明顯不足。
2.多數中學生對在校上網的條件不滿意,家長、教師呼吁改善條件
對于課余時間里在校上網條件表示滿意的中學生只有19.4%,不滿意率達59.2%。24.9%的中學生在學校里學會了上網技巧,而38.3%的中學生則認為學校并沒有把必要的網絡技巧教給他們。同時,不少教師對于學校的網絡資源現狀,特別是現有資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滿。據教師們反映,校園網絡設施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主要用于展示課件與開公開課,而未能充分運用于平時備課和課堂教學,更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們在校上網的需求。
3.多數家長既贊成子女上網,又擔心子女上網影響學業
對于子女上網,27%的家長持贊成的態度,反對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長則順其自然,但近半數的家長表示希望子女將來能從事網絡工作。高達九成的家長認為,網絡最大的好處是“能使子女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并掌握好電腦技巧”;同時,29.5%的家長還覺得網絡能促進子女的學習興趣,11%的家長認為“網絡沒有任何好處和作用”。58.5%的家長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網會浪費時間,耽誤學業。顯然多數家長內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網絡的好處,更怕因迷戀網絡而荒廢學業。此外,令家長們深感焦慮的事還有:瀏覽淫穢、反動、暴力信息,產生網戀,癡迷網絡游戲等等。
1.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積極影響
(1)中學生使用互聯網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識,強化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透過網絡的窗口,他們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使視野空前開闊起來。全球意識的增強,適應了中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對于中學生們今后走入日趨一體化的世界,顯然是大有好處的。
(2)互聯網為中學生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拓寬了他們的視野。網絡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中學生們進行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需要。
(3)中學生使用網絡有助于擴大交往的范圍,促進青春期心理的健康發展。網絡上,電子郵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識的人拉到“零距離”,在相互咨詢、交談、討論、傾訴、請教的.過程中,極大地滿足了中學生們旺盛的表達欲、表現欲和社交欲。這對于舒解壓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4)中學生常上網,激發了對英語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學習熱情。
2.網絡對中學生的負面影響
(1)網上信息垃圾使中學生深受其害。
(2)中學生迷戀網絡對學業產生沖擊。
(3)網上聊天引發網戀,調查顯示,6.7%的中學生坦言自己有過“網戀”行為(實際比例會更多)。網戀中存在許多情感陷阱,中學生往往是受害者。
(4)網絡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5)網吧管理問題依然嚴重,給中學生造成諸多問題。
網絡環境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許多機遇。xx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對于信息網絡化問題,我們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中,占據主動地位?!边@是我們進行網絡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我們建議:
1.更新教育觀念,推進學校網絡德育工作的開展
第一,通過宣傳和學習,使全體德育工作者轉換觀念,統一思想認識,拋棄“網絡有害論”,消除“網絡恐慌癥”,充分認識到網絡德育的重要性和網絡在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學校德育的目標,把青少年兒童的道德成熟度作為網絡德育的首要目標,著力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判斷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設計學校德育的內容,在原有德育內容的基礎上突出價值觀教育,增強識別評價和選擇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訓練,使學生的道德認識與行為實踐統一起來;開設網絡德育課程,強化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和網絡責任感。
第四,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拓展德育的時間和空間。
2.培養網絡德育隊伍,增強網絡德育力量
其一,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講座和考核,使各級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體教師掌握網絡基本知識、技能,并熟悉網絡德育的運作方式和手段,學會常見的德育課件開發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講求實效的前提下,改進和充實目前實施的“沙河市中小學教師計算機考核”的方式與內容,如增加教師利用網絡開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內容。
其二,選拔并培訓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高,網上溝通技巧好,具有豐富的網絡經驗和技能的專兼職網絡德育工作者,由他們提供在線指導,幫助上網中學生解決各種心理、思想、學習等問題;同時,注意在網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問題,向有關職能部門反饋,以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3.加強對中學生進行網絡道德和網絡行為規范教育,自覺筑起心靈的“長城”
隨著人們經濟本事的提高,如今的青少年一代在小學就開始有獨立消費的行為,到了中學時代,他們一般都有一筆固定的消費資金(零花錢),有了經常性的獨立購買活動。例如購買衣物:飾品、音像制品等自我喜歡的東西和上網交友娛樂等方面,雖然高消費的學生并不多,可是有關專家認為,十幾歲的中學生對一些社會現象的辨析本事不強,在一些變味的“人跡關系”的影響下,難免會模仿。所以,良好的消費觀念對于青少年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現今,中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與其父母一代已完全不一樣,大部分家庭中的獨生子女的高消費生活越來越嚴重。再者,由于目前一般家庭的經濟狀況比以前有極大的改善。父母大多不愿自我的子女“受委屈”,又隨著家庭觀念的轉變,家長更尊重子女的意見,鼓勵子女發展自身本事。所以,中學生在諸多的影響下消費觀念產生了極大的變化。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有零用錢的學生占了被調查總數的98%,沒有的僅占1.4%,此刻的學生都是家里的“獨苗”,家長對自我小孩幾乎是百依百順,疼愛有加,即使自我在省吃儉用,孩子那里總是應有盡有,可是誰也不想讓自我的孩子過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放上零花錢,這些零花錢是家長對孩子成長的一部分投資。僅有少數家庭的孩子可能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來安排,所以也不需要什么零花錢了??墒菍Ω改竵碚f,高中生各方面的開支較多,學習上的花費明顯多于初中生。對于在學習上的正常開銷,家長們的出手毫不猶豫的同時,同學們的生活花費和日零用錢,也隨之“水漲船高”。
所以中學生的消費行為反映了以下的幾種消費心理特點:
1、求新性。中學生處于求新求異、富有好奇心的年齡階段對外界新事物的理解本事異常強。于是在社會許多新鮮玩意的吸引下,“試一試”的想法成了這種心理的源泉。
2、興趣性。據了解,由于有的學生是“追星族”便將每月開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購買自我偶像的磁帶或cd上等等,總的來說,主要消費對象自我的興趣愛好有關,換言之,興趣愛好越廣泛,所花費的款項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長,更何況此刻的學生,興趣廣泛是普遍的事。
3、從眾性。身在周圍都是同齡人的環境中,加之有不少學生的家境不錯,異常容易出現攀比的風氣。這便使許多人產生“別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時下的某些時尚主題,促進了這種心理的構成,跟進了流行大軍。
4、盲目性。這種心理特點的構成是基于前幾種心理的,且從眾性心理起了主導作用。
古人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儉以養德”。養成刻苦節儉習慣,能夠避奢侈,取道義,去邪心,有利培養高尚品德和堅韌意志。有道是“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v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和個人,無不是興于勤儉,敗于奢靡。青少年的財政來源主要來自家長,家長應負起管教指導職責。家長要讓子女了解家庭的收入和開支,根據家庭的經濟狀況,制定合理的消費計劃,并從中學習承擔家庭經濟職責。學校應當進行消費觀念教育,灌輸“量入為出”的用錢方法,經過學習理財知識,了解借貸職責,力戒享樂奢靡陋習,幫忙我們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中學生上網調查報告如今,是不是網民已經成為中學生是否“現代”的重要標志。但是,因特網會給中學生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模式帶來哪些影響?一項最新調查表明,因特網有利于中學生現代思維方式的形成,有利于他們社會化的進程,更能激發其創造潛力。調查顯示,中學生網民中,男生的上網率高于女生。上網學生中57.6%的人偶爾上網、40.6%的經常上網,大部分時間都泡在網上的只有2.3%。有59.2%的中學生網齡在半年到一年左右,而兩三年網齡的人只有10%,這說明當地中學生上網是近兩年的事。
中學生上網多數是在周末或假期,81.2%的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學生是為了結交更多的朋友,6%的人上網是為了玩游戲。
在對網絡的基本評價中,有半數以上的中學生認為上網是大勢所趨,30.5%的學生對網絡表示滿意,47.1%的人認為對中學生上網應適當指導。
基于大量調查數據,調查認為,上網激活了現代中學生的思想:
網絡讓中學生接觸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觸到開放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平等意識和全球眼光;他們通過閱讀網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潛移默化地學習了現代的發散性思維方法,懂得在處理復雜事物時必須考慮它與周圍事物的種種聯系,從而改變傳統線性思維固有的死板和狹隘。網絡還使中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大大超出他們所能直接體驗的生存世界。85.6%的上網中學生認為網絡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增加了信息量。59%的上網者是在上機過程中絡知識。
網絡的全方位、超時空、互動性和隱蔽性為中學生的社會交往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機會。學生可以利用快捷的電子郵件與他人進行遠距離交流,這種“戴面具”的交往方式可使中學生在平等、寬松的社交環境中盡情展現自我。調查顯示,53%的人上網是為了向外發布信息。
但調查也發現,網絡同其他事物一樣,除了有利的一面,也給一些中學生帶來困擾,如網絡容易使少數自控力較差的中學生上癮、間接和符號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對面的.交往機會和愿望、網絡高技術容易使有的中學生對網絡技術產生過度崇拜等。
調查認為,因特網的發展使對中學生的教育工作呈現新的特點,學校教育應該是網上育人與網下育人相結合,以促進中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科教興國”方略的實施,中國農村中小學所取得的成績是眾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后,中國農村教育事業駛入了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健康軌道。目前,在中國農村普遍實施了根本意義上的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機制,不僅鞏固和加強了農村義務教育“普九”成果,同時還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的創建進程。
然而,由于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和影響,長期以來,中國農村教育結構單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應試教育積重難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學率作為評價教育工作近乎的目標,致使農村教育與當地生產和群眾生活脫節,忽略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農村中小學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經成為制約中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障礙。為此,筆者對所在的濱州市濱城區堡集鎮農村義務教育現狀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查。
我們選擇了訪談和問卷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問卷式調查用于收集標準化的定量資料,訪談式調查用于收集非標準化的無結構的定性資料。通過調查,得到豐富的、個性化的信息。然后經過歸納、分析、綜合、整理,得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本次調查我們重點采用訪談法,正是想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談的方式,探詢我鎮農村義務教育的現狀,共謀改進我鎮義務教育的大計。
在訪談人群選擇上,我們依據典型性、廣泛性原則,采取發散的方式,尋找可以影響到鄉村義務教育的各大主體,分別和一部分學生、教師、家長等進行了訪談。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經過分析整理,我們概括出了我鎮義務教育的現狀如下:
現狀一:教育經費嚴重短缺。
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資源的嚴重短缺首先體現在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最近幾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僅占gdp2%的比例。就這2%而言,絕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學教育中,等到本來就十分有限的經費到了區、縣、鎮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手中,他們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卻充分利用這一經費,在城區大興“示范?!?、“窗口?!?,不遺余力地標榜個人政績。筆者在一篇教育調研報告中看到了一個僅有60萬人口的小縣,不顧百姓的反對,不惜斥資近億元將原本就修建得相當不錯的一所重點中學易地重建。這般層層卡扣,最后到達農村中小學尤其是義務教育學校的幾乎是微乎其微。
由于教育經費的.嚴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員的政績膨脹,農村中小學基礎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體美勞等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所謂現代化的教育設施也是繡花枕頭,成了擺設。由于信息渠道不暢,能熟練或基本熟練使用電腦的不足半數,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成為了夢想。
現狀二:師資力量薄弱。
筆者所處的鄉鎮,六處完全小學中,除了中心小學師資力量相對較為雄厚一點外,其他小學,沒有幾個是個正規中等師范學校畢業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民轉公”。他們中只有極少數受過專業培訓,大部分是憑借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后。教師隊伍整體存在著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通過查閱所在鄉鎮的教師檔案資料,發現全鎮中小學教師平均年齡47歲,其中,50歲以上占51.8%。不僅年齡老化,而且學歷偏低,知識結構老化,教育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六處小學中,市、區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幾乎為零;初中學校,稍有改觀。面對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面對改革后的義務教育新課程,他們往往顯得力不從心。試想,這樣一支隊伍擔負著我鎮中小學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艱巨的任務,談何容易?!
造成農村中小學師資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經濟發展水平和事業人員編制的制約,難以注入“新鮮血液”,使得一些學校不得不臨時招聘代課教師,以解燃眉之急。
現狀三:應試色彩濃郁,師生不堪重負。
“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數十年來,農村中小學教師一直無法走出這一應試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區、縣、鎮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學年末,拿中考升學率、非畢業班優秀率、合格率,統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學生成績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老師的晉級加薪。于是乎老師們也顧不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素質教育”,一味汗水加時間,有道是:“不管黑貓白貓,考得高分就是好貓”。筆者所在地是一處偏僻的農村小鎮,老師們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輔導,晚上初中部的老師還要輔導到9:30。一天下來,師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現狀四:德育教育令人堪憂。
重智育輕德育是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
在一些學校,有的老師可以公開容忍成績優秀的學生犯錯誤,少數學生家長在自己孩子與同齡孩子發生沖突時,竟然給予縱容和支持。不少學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財物、出入網吧、集結團伙、侮辱師生等現象。記得不久前有報道稱:某地某校發生了震驚全國的中學生“滅門慘案”。由此可見,造成一些農村中小學生法制觀念淡薄,道德品質敗壞的主要原因是學校、家庭、社會都沒有對之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嚴重缺失。
現狀五: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
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是農村教育的主要癥結。據有關統計資料,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初高中畢業生中60%以上要回到農村,尤其是農業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這一比例更高,達到80%以上。這些學生大多返鄉務農或外出打工。但農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課程設置、教材編寫與農業生產經營、城鄉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相脫節,學到的基礎文化課,就連勞動技能課也都解決不了很多農村產業技術與經營管理問題。畢業后的農村青年不能盡快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中,造成農村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和盲目流動。一些初中畢業后不能升入重點高中的孩子,寧可融入了滾滾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職成教育學校學習深造。因而出現了“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教育怪圈。
現狀六:“國有民辦”教育舉步維艱,學生家長選擇處于兩難。
筆者所處的濱城區堡集鎮,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幾年前,一所由多方籌措資金、集九年教育于一體的“國有民辦”實驗學校應運而生了。這所學校,辦學經費和教師工資全部是“公辦”性質,并且整合了全鎮秀的師資資源,全部充實到了實驗學校。而收費標準則是“私立”性質的,導致原本并不富裕的當地農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負,為了給予子女較好的受教育機會,而又別無選擇??v然,這所學校在一定時期受到了應有的關注,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辦學效益。然而,舉債千萬元辦學基礎上的高收費教育,一方面給義務教育學校和學生、家長造成了人為的不公平,加重了當地百姓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惡意爭奪了那些名副其實的民辦學校的教育資源,限制或者扼殺了真正意義上的民辦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在國家強制施行義務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這類所謂民辦教育的種種問題。
農村家長往往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教育,學更多的知識,走出農村,而將孩子們送入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學習,放棄收費較低甚至免費的公辦學校。從而得知,國家支持農村的大量教育經費,并沒有從實際意義上給廣大農民減輕負擔,反而使他們中一部分家庭的實際負擔較往日大大加重了??峙?,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由于農村學校的公用經費撥付不夠及時到位,致使很多農村學校向學生家長等私人借款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據調查,筆者所在的鄉鎮實驗學校,截至目前,尚有1600多萬元的不同債務??梢?,農村學校尤其是“國有民辦”學校的負債累累,將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與應用。網絡的觸角伸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毋庸置疑,網絡作為信息的載體,它給人類的社會生產力帶來了巨大的飛躍?!熬W絡”已成了當今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衣衫快捷的窗戶。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精神的中學生一族。對網絡更是情有獨鐘,一“網”情深。然而“網絡”在展現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的同時,也打開了一個無限巨大的“垃圾場”的大門,對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學生來說可謂“一半是餡餅,一半是陷阱”。
(1)問卷方法(調查范圍:周圍小區居民)。
(2)各種書刊資料收集。
(3)網上查詢(社會上的其他人士對于上網的認識)。
(4)組員討論研究。
(5)材料整理與編輯。
(1)基本情況:
調查對象是15—17歲的青少年。調查發現經常上網的是男同學,幾乎每天上網,偶爾上網的和從未上過網的女生居多。上網費用的來源多數人是節省的飯錢。大多的人在網吧上網。家長對學生上網的態度是少有約束。很少正確使用。上網的目的部分聊天,大多是玩游戲。
上網對自己學習有幫助的占少量。談到對網絡的看法,認為內容既有健康。也有不健康內容的占一半。所里據熟悉網站的名稱都市游戲和歌曲網站。
(2)青少年上網的原因:
第一,少年進入青春期后,成人意識強烈,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大人了,什么事都可以自己處理,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但事實往往相反,他們經常無法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再加上現在的孩子多數為獨生子女,從小受嬌寵慣了,一點小小的挫折可能就會令他們無法接受,具體表現為,情緒波動比較大、控制情緒能力不強、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受挫折后情緒不穩定,使得這些孩子不自覺地去尋找一個能充分滿足自己的世界,網絡恰好為他們提供了這一條件。在網絡世界里,他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他可以完全逃避現實,他的情緒可以得到充分的宣泄。
第二,家庭關系緊張,無法與父母進行很好的溝通是青少年選擇網絡的又一主要原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在確立人生觀、世界觀最關鍵的時期尤其需要來自父母的正確指導。很多父母更習慣于那種“家長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視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造成了青少年偏要和跟父母對著干的局面——你們不讓我打游戲,我偏要這么做。
第三,學習成績差,自暴自棄。大多數沉溺于網絡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學習成績都比較差,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體驗不到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往往會選擇網絡來滿足自己。
第四。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容易沖動,一旦陷入網絡游戲,明知會影響學業,但是卻不能自拔。
(3)青少年上網的利弊分析:
應該承認,網絡對學生還是有諸多好處的,主要表現在:可以空間拓展知識面:網絡世界的出現,使學生的生活空間,從原先相對狹小的物理空間進入了一個完全開放的虛擬空間,擴大了學生的人際交往層面;提升了社會交際能力,能夠促進學生甄別現實與虛擬空間的'真偽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成績,打字速度快;經常玩游戲的同學反應速度快,思維敏捷。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中學生上網存在很多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影響學業。中學生上網大多是為了打游戲、聊天和點歌等,這些娛樂方式對中學生很有吸引力,意志不堅定的學生常常身不由己,情不自禁,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業。有的上網時間過長(甚至通宵達旦),不能好好地休息,上課無精打采,精神恍惚;有的即使上課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有的為了上網甚至曠課、逃學等諸如此類的現象日益增多,浪費了大好時光,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大好前途。第二,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目前,大多數中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本來就缺乏與他人溝通的機會,如果再沉迷于網絡游戲或聊天,就會使他們減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患上“電腦自閉癥”,處于亞健康狀態會直接呆滯心理障礙。
第三,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有些網吧環境較差,大量的吸煙導致煙。
霧繚繞,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有的學生上網時間太長,容易引發很多疾病,長時間上網不但對眼睛造成極大傷害,還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規律;有的學生為了上網常常節省午飯錢,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引發一系列身體疾病,更可怕的是還會導致心理疾病,這將給中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學習帶來無法預計的損失。
第四,誘發中學生犯罪。上網費用入不敷用時產生邪念欺騙家長或者搶劫校學生錢物。這種現象現在時有發生,網上不健康的內容也會導致中學生的行為道德不規范。學生光顧不良網站,也容易使學生走上犯罪道路。
(4)建議和意見。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吧的數量也逐漸增多,家庭上網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中學生上網的人數也會呈現不斷增多的趨勢,這是他們的權利,和社會不可能也不應該禁止。但中學生正處于身體與心智成長之中,他們上網弊遠遠大于利,特別是不健康上網給中學生帶來嚴重危害,我們必須對他們的上網行為給與關心、引導和,使互聯網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陣地。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生的衣食住行,更要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不要對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強加干涉,配合好學校、社會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第二,加強政府管理。加強對網吧的審批,繼續加大對網吧的檢查力度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對網站內容、上網時間和身份證等方面進行細心檢查,嚴格管理。阻止不健康的進口游戲泛濫,杜絕不健康上網情況的發生,保護中學生的身心健康。不能只對非法網吧知識罰款了事,更不能只知道伸手向網吧收錢而疏于管理,使網吧的經營出現秩序混亂的情況,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第三,加強網絡管理,加大法治力度。對于境內境外一些非法網站加強監控力度,對這些網站堅決取締,對于境外的網站進行嚴格過濾,制定專門法律,繼續加強對網絡犯罪的打擊力度,保護中學生健康上網。
《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顯示,中學生網民規模達7488萬人,在青少年網民中所占比例僅次于非學生群體。近期,國家統計局中山調查隊對中山市9所中學的526名中學生進行了上網情況調查,了解中山市中學生上網情況以及網絡行為特點。
在中山調查隊隨機選取的540名中學生中,xx%有上網,平均網齡為年,其中男生平均網齡年,女生平均網齡年。xx%的中學生平均每天上網1-4小時,xx%的中學生平均每天上網1小時以下,xx%的中學生為4-6小時,xx%的中學生平均每天上網超過6小時。
接受調查的中學生中,xx%的人選擇了在周末和節假日上網,但仍有xx%的中學生只要有時間就上網,顯示網絡依賴傾向。調查結果顯示,xx%的中學生上網地點為家里,僅有xx%的中學生選擇到網吧上網。
現在家里的上網設備已經能夠滿足中學生的上網需求,不需要借助網吧的上網設備。由于媒體對網吧不安全因素的持續曝光,中學生及其監護人基于安全考慮,也逐漸減少出入網吧的頻率。
對于中學生來說,上學期間使用電腦上網的機會較少,而手機攜帶方便,上網不受時間、地域限制,且容易躲避老師和家長的“監控”,比電腦上網的誘惑力更大。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雖然中山市中學生使用最多的上網設備仍然是臺式電腦,但不少受訪對象均表示經常使用手機上網,且xx%的中學生認為手機是自己最主要的.上網設備。
允許多選的情況下,xx%的中學生認為自己上網的主要目的是“休閑娛樂”,緊隨其后回答“緩解壓力、排遣不良情緒”的有xx%,回答“查找信息、獲取知識”的有xx%,回答“交朋友、聯系同學及親朋”的有xx%。但僅有xx%的中學生選擇“利用網絡的學習與教育資源”作為上網主要目的。
正處于青春時期的中學生性別意識已經較為強烈,男女中學生上網主要從事的活動也存在差異。問及“上網主要從事什么活動”時,選擇“玩游戲”的中學生中男生占xx%,遠遠多于女生;而選擇“網上購物”的中學生中女生占xx%,明顯多于男生。
問及“上網主要從事什么活動”時,選擇“娛樂”以及“與熟悉的人溝通”的中學生中,高一、高二年級學生的比例顯著高于其他年級;而選擇“網上購物”的中學生中則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生比其他年級多,主要是由于部分高三學生畢業后即將進入工作崗位,有的職業學校學生上學期間已在外工作實習,消費需求和經濟能力均高于其他年級學生,網購意愿更為強烈。
問及“網絡的什么特點比較吸引你”時,xx%的中學生選擇了網絡的實用性,xx%的中學生選擇了網絡的便捷性。在選擇網絡的便捷性作為吸引因素的中學生中,男生占xx%,女生占xx%,性別差異明顯。xx%家長對孩子上網“放任不管”
大部分家長對網絡的利弊有較清晰的認識,對孩子上網也能持較客觀的態度。近四分之三的家長對孩子上網的態度是“必須在監督下、規定時間內上網”,近一成的家長對孩子上網“大力支持和鼓勵”,僅3xx%的家長表示完全反對。此外,xx%的家長對孩子上網“不聞不問、放任不管”,長此以往可能使孩子得不到正確的引導而誤入歧途,需引起重視。
互聯網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學生。調查顯示,93.5%的中學生表示對網絡感興趣,并有11.4%的中學生認為“很長時間不上網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周末和節假日是中學生們上網的高峰時段。與孩子們相比,家長和教師們則大為遜色。45.2%的家長表示不了解網絡為何物,沒上過網的高達69.2%,只有7.7%的家長經常上網。大部分教師的上網時間少、上網經驗明顯不足。
2.多數中學生對在校上網的條件不滿意,家長、教師呼吁改善條件。
對于課余時間里在校上網條件表示滿意的中學生只有19.4%,不滿意率達59.2%。24.9%的中學生在學校里學會了上網技巧,而38.3%的中學生則認為學校并沒有把必要的網絡技巧教給他們。同時,不少教師對于學校的網絡資源現狀,特別是現有資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滿。據教師們反映,校園網絡設施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主要用于展示課件與開公開課,而未能充分運用于平時備課和課堂教學,更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們在校上網的需求。
3.多數家長既贊成子女上網,又擔心子女上網影響學業。
對于子女上網,27%的家長持贊成的態度,反對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長則順其自然,但近半數的家長表示希望子女將來能從事網絡工作。高達九成的家長認為,網絡最大的好處是“能使子女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并掌握好電腦技巧”;同時,29.5%的家長還覺得網絡能促進子女的學習興趣,11%的家長認為“網絡沒有任何好處和作用”。58.5%的家長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網會浪費時間,耽誤學業。顯然多數家長內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網絡的好處,更怕因迷戀網絡而荒廢學業。此外,令家長們深感焦慮的事還有:瀏覽淫穢、反動、暴力信息,產生網戀,癡迷網絡游戲等等。
1.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積極影響。
(1)中學生使用互聯網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識,強化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透過網絡的窗口,他們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使視野空前開闊起來。全球意識的增強,適應了中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對于中學生們今后走入日趨一體化的世界,顯然是大有好處的。
(2)互聯網為中學生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拓寬了他們的視野。網絡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中學生們進行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需要。
(3)中學生使用網絡有助于擴大交往的范圍,促進青春期心理的健康發展。網絡上,電子郵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識的人拉到“零距離”,在相互咨詢、交談、討論、傾訴、請教的過程中,極大地滿足了中學生們旺盛的表達欲、表現欲和社交欲。這對于舒解壓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4)中學生常上網,激發了對英語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學習熱情。
(1)網上信息垃圾使中學生深受其害。
(2)中學生迷戀網絡對學業產生沖擊。
(3)網上聊天引發網戀,調查顯示,6.7%的中學生坦言自己有過“網戀”行為(實際比例會)。網戀中存在許多情感陷阱,中學生往往是受害者。
(4)網絡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5)網吧管理問題依然嚴重,給中學生造成諸多問題。
網絡環境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許多機遇?!皩τ谛畔⒕W絡化問題,我們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中,占據主動地位?!边@是我們進行網絡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我們建議:
第一,通過宣傳和學習,使全體德育工作者轉換觀念,統一思想認識,拋棄“網絡有害論”,消除“網絡恐慌癥”,充分認識到網絡德育的重要性和網絡在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學校德育的目標,把青少年兒童的道德成熟度作為網絡德育的首要目標,著力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判斷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設計學校德育的內容,在原有德育內容的基礎上突出價值觀教育,增強識別評價和選擇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訓練,使學生的道德認識與行為實踐統一起來;開設網絡德育課程,強化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和網絡責任感。
第四,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拓展德育的時間和空間。
第五,更新教育觀念,推進學校網絡德育工作的開展。
隨機調查。
上午9:00到下午3:00。
各大超市、商嘗居民社區等。
xxx。
人們對大多數的公共設施采取滿意的態度,比如高女士對海港公園的娛樂健身的設施比較滿意?!安坏屛覀冨憻捔松眢w,而且健身設施的質量過關,不會發生在運動時因設施不完善而造成的事件?!?/p>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對公共設施不滿意,一位先生認為路旁邊的公用電話應該拆除,他的理由是現在基本上每一個人都人手一部手機,甚至有的時候看到許多小孩子都有手機,公用電話在現在這種科技迅速發展的時期已經落伍了。
一位老爺爺說他經??匆娫S多公共設施被破壞,建議政府應該加大力度整治這些破壞設施的人。筆者也曾在紀念路超市旁邊的小花園里發現原本是類似于“過橋”的健身器材竟然被一些人改成了秋千,本來應該有兩個的腳踏器變成了一個!
我們都認為破壞公共設施是不齒的行為,可是為什么沒有人來管這件事情呢?李先生說在公司門前的路上原本有一個公用電話亭,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公用電話竟然被人拆除了,他原以為是政府派人把它給拆除掉的,可是詢問了幾個人,都沒有聽說政府發布了這樣的公告,他才意識到有人把電話給拆除了。
在調查人群中建議加大公共設施的管理力度占近60%。有一位孕婦建議公共設施在建設時應該多多關照一下像孕婦、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她還建議在馬路旁邊的紅綠燈上安裝一種設備,讓看東西有障礙的人知道現在是紅燈還是綠燈。筆者認為這個建議很好。
林爺爺和這位孕婦的意見和建議基本上保持相同,他說前些天xx為了爭取在全國文明城市中勝出,在檢查團來臨之際,讓各個單位在門前的臺階上建造供走路有障礙人上去的無障礙通道??墒沁@些無障礙通道純粹是為了應付差事,根本不管殘疾人的實際情況。其中有些無障礙通道很陡,健康人要走上去都很困難,更不用說坐著輪椅的殘疾人。林爺爺建議既然是建了無障礙通道,就應該建好,不管xx有沒有評選上全國文明城市,都應該考慮殘疾人的情況,不能只在那里擺擺樣子,給領導看。我想林爺爺的觀點代表了大多數人的觀點。
一位帶著小狗出來散步的女士建議,現在很多人都養了小寵物,最好建設一些可以供小寵物活動的公共設施。筆者認為這個建議也算可以。畢竟現在xx的寵物也不在少數,如果真建設了一些讓寵物活動的.公共設施的話,說不定很多人對公共設施的滿意度會上升。
在所有的調查人群中,對xx的公共設施滿意的人占大多數??梢妜x的設施還是比較完善的。但是還是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建議政府應該加大檢查xx的公共設施的破壞的力度,盡量避免公共設施再遭人損害。在無障礙通道方面,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建議重新修整通道,保障殘疾人能夠通過。
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本小隊注意文明禮儀,組織策劃有序,鍛煉了個人的組織策劃、與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宣傳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來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30周年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以鍛煉個人的組織策劃、與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了解并宣傳新中國成立60周年來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30周年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弘揚和培育自己的名族精神和愛國情感。
根據省建設廳對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和人員的考核工作部署,我站認真組織學習了"云南省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和人員考核暫行辦法",明確考核內容,具體工作落實到人,通過積極認真的準備工作,我站順利通過了省建設廳對我站的考核.
工作中我刻苦學習業務知識,在領班的培訓指導下,我很快的熟悉了酒店的基本情況和收銀的崗位流程,從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從前臺到接待為客服務,一點一滴的學習積累,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就掌握了收銀員應具備的各項業務技能。
1、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依據是(c)
a《共同綱領》
b國民經濟已恢復
c過渡時期總路線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下列表述符合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基本精神的是(a)
a優先發展重工業,奠定工業化的基礎
b把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輕工業放在首位
c重點抓好農業,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以工商業為主,加快手工業的合作化
3、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志是(d)
a新中國的成立
調查顯示,大多數大學生在暑假期間都會上網。上網頻率一般以幾天上一次網居多。上網的時間一般控制在2-5小時??葱侣?、查信息、收發郵件、下載軟件或資料、制作主頁、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娛樂休閑等為大學生進行的常規上網任務。據有關資料顯示:前三者的比率較高,分別占到66%、67%和68%;上網目的只為完成上述內容的某個單項或雙項者占24%,76%的人上網為完成上述3項以上的多重任務。人均電子郵箱2.46個,每周人均收發郵件3.34封。做過版主和建有個人主頁者的比率分別為10%和15%。而在調查的大學生中,男女生的上網情況又有所不同,以下是詳細數據:
b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c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制訂
組內交流活動中,我們“三黃組”組織了一次打羽毛球的交流活動。我們組織組員一起去打羽毛球,促進各組員的感情。在活動中,我們有說有笑,玩得不亦樂乎~!玩累了,我們就一起去麥當勞填飽肚子。在其中,我們各自說說在大學里的生活,對大學學習的看法,交流交流一下我們的經驗。這次的組內交流活動,使我的交際網擴大了不少,認識了很多同學。
d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4、2006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頒布__周年(d)
a、49b、50c、51d、52
在您知道的改革開放30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方框前打鉤
1、三峽工程
2、青藏鐵路
3、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
4、初步建立了一個適應經濟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
我以“善用專業知識,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實踐能力,豐富暑假生活”為宗旨,利用假期參加這次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這次的社會實踐收獲不少。在社會上要善于與別人溝通。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工作讓我認識很多的人。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的。以前實踐的機會不多,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
5、火車第六次提速
6、奧運場館建設
工作鍛煉了膽識和勇氣,重復培養了耐心和細心,努力換取了自信和快樂?!捌D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通過這三天打工,使了解了父母工作的艱辛,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也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下學期。我一定更加努力地學習,耐心對待每一道難題,遇到困難時不氣不餒,盡全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
為了可以鍛煉個人的組織策劃、與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了解并宣傳新中國成立60周年來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30周年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弘揚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我選擇了“‘頌國慶60周年,展時代新風尚’社會實踐活動”。經過這次活動,我不僅鍛煉了自己,知道了有多少人關心國家大事,同時,在制作調查問卷時,我自己也知道了許多新知識。經過這次活動,我了解了許多國家大事,看到了國家的快速發展,同時,我也看到了在雪災、地震時全國的團結一致,眾志成城,使我更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
在這次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我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么,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么?!彼?,盡管我們的國家發展這么快,國民生活越來越好,我們還是要努力為國家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為建設和諧社會出自己的一份力。
作為一個渴望工作、渴望改變、渴望成功的中學生,我也欣然地加入了這股勢不可擋的打工洪流中。在媽媽的介紹之下,我順利地進入阿佳家紡干了三天。
經過這次活動,我發現大家對于新中國成立60周年來的發展歷程不是特別了解,我們應該多了解國家大事,體諒國家領導工作的辛苦,這樣可以培養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闯删?,想變化,經過這次社會實踐調查,使得我們更有信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有信心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紀新階段我們的使命。
當今社會,網絡發展迅速,網吧隨之紅火起來。城區繁華街道兩旁的網吧如雨后春筍般地開設起來,醒目的招牌,閃爍的霓虹燈,似乎為城市增添幾分繁華,然而誰又了解繁華背后隱藏些什么呢?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在步入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上網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而在龐大的網民群體中,中學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還在逐步增多?!敖裉炷鉫了沒有?”已成為現代中學生的口頭禪,上網“沖浪”是他們的“新寵”。面對不可阻擋的學生上網熱潮,如何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規范,已經成為當前學校、教師、家長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
了解中學上網的時間,主要目的和影響,并提出相對的建議和應對的措施。
(1)問卷調查(500份)(2)上網查詢
20xx年11月20日—20xx年12月20日
惠州市第五中學
(1)制定問卷
(2)隨機發放500份問卷
(3)上權威網站查詢統計結果
(4)回收問卷
(1)問卷調查結果:xx%的人是在網吧上網,不讓家長知道;每天上網1小時以上的占xx%;被調查人中53%的人上網無計劃;66%的人上網是交友、聊天和尋刺激;xx%的人接觸過黃色或暴力不良網站,其中xx%的人承認經常點擊,xx%的人曾參與賭博;19%的人曾經有網戀;xx%的人感到上網視力下降;xx%的人承認學習成績下降,而只有36%人認為上網有幫助,成績有提高;在答卷學生中,對無計劃、無正確的上網的行為視為是“不正確現象”的只有xx%,其余90%的人認為無所謂,是人家的自由;xx%的家長對小孩經常上網吧只是隨便說說;xx%的家長對小孩經常上網吧只是隨便說說;xx%的學生放學就去上網吧;被調查者中只有xx%的學生希望學校、家庭、社會要對學生上網和社會網站加強疏導和管理,而不希望和無所謂的占61%。
(2)網上調查結果:中國的13億人口中究竟有多少網民?《第十八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給出了一個清晰的答案,截止到20xx年6月30日,我國網民的總數已經突破億。今年上半年網民增長量是去年下半年的倍。其中,今年上半年我國網民總數增加了1200萬,而上網計算機數達到了5450萬臺。這個數字背后凸顯了一個事實,中國每13個人當中就有一個網民。而且,目前寬帶網民占網民總數近2/3,可以說,中國互聯網已經進入“寬帶時代”。
分析這些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知道網絡已經改變了當代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等生活方式,但是目前中學生上網目的還是不明確,很多學生上網沒有計劃,很少人用網絡來學習知識,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所面臨的。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學生上網的好處、上網目前存在的弊端通過數據告訴給學生,這些數據那是學生目己完成的、相信很有說服力。
中學生上網的好處:
(一)、開闊視野
因特網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百科全書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學生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極大地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二)、加強對外交流
網絡創造了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員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十分方便地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進行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網絡交流的“虛擬”性,避免了人們直面交流時的摩擦與傷害,從而為人們情感需求的滿足和信息獲取提供了嶄新的交流場所。學生上網可以進一步擴展對外交流的時空領域,實現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時現在的學生以獨生子女為多,在家中比較孤獨,從心理上說是最渴望能與人交往的?,F實生活中的交往可能會給他們特別是內向性格的人帶來壓力,但網絡給他們的是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境。
(三)、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展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的發展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因特網就提供了這個無限多樣的發展機會的環境。中學生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也可以得到發展的資料與動力。網上可供學習的知識浩如煙海,這給中學生進行大跨度的聯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領域,為創造性思維不斷地輸送養料,一些電腦游戲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化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拓展當今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
因特網上的資源可以幫助中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材料,甚至是合適的學校和教師,這一點已經開始成為觀實,如一些著名的網校。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許多學習困難的學生,學電腦和做網頁卻一點也不叫苦,可見,他們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個性類型和能力傾斜不適應某種教學摸式。因特網為這些“差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聰明才智的廣闊天地。
中學生上網的弊端:
科技發展史不斷證明,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既有利于人類發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類利益的一面。網絡作為信息社會的技術新生兒,也毫無例外地具有這種雙面特性。
(一)、絡信息的豐富性易對學生造成“信息污染”
網絡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網上各種信息真假難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網上色情、反動等負面的信息屢見不鮮。同時,網絡的互動性與平等性,又使得人們可以在一個絕對自由的環境下接收和傳播信息。這些不良信息對于中學生身體、心理都有不良的負面影響。
(二)、網絡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路意識
豐富多彩的互聯網信息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觀念也充斥其間,對于自我監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學生具有極大地誘惑力,導致喪失道德規范。學生在網絡上極易放縱自己的行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做自已想做的事,忘卻了社會責任。
(三)、網絡的虛擬性造成中學生社會化的“不足”
網絡上的青年交往范圍大多只限于青年與青年之間的同輩交往,學生與家長、親戚朋友,老師等之間的社會互動較少,代際間的學習,互動明顯不足。
(四)、網絡的誘惑性造成學生“網絡上癮”、“網絡孤獨”等癥狀
網絡到處都是新鮮的事物,而且在不斷地增加著。因此對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的中學生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往往會導致學生對網絡的極度迷戀。男性學生是網迷的主要人群,由于他們心理素質不強,自制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成為網絡性心理障礙的多發群體,因為將網絡世界當作現實生活,脫離時代,與他人沒有共同語言,從而表現為孤獨不安、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有自殺意念和行為。
1、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具備一定的自制能力,面對網絡不良信息的誘惑,我們應該堅決抵制。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最大限度的發揮網絡功能為我所用。但是,切不可沉迷于此,勞累時可以進行適當的娛樂,要注意上網時間。
2、做家長的也應該在這方面多多關注一下,去接觸一下自己孩子的內心,去體驗一下他們的感受,教導他們走正確的道路。限制孩子的上網時間,在孩子完全沉迷實及時做好防備,對于已染上網癮的孩子采取強制手段。多多與孩子溝通,試著計入孩子的世界去了解他們,引導他們。
3、互聯網的發展使對中學生的教育工作呈現新的特點,學校教育應該是網上育人與網下育人相結合,以促進中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收集、統計,得出了以上調查結果。在此過程中我們感到深深的憂慮。確實,上網的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性的問題,因此有了網絡文化的出現,這一股風自然會吹到代表我們社會新生力量的一群中學生身上,也成為了社會與家長一直所關心的問題。但是,問題也有好的一面,越來越多的同學已經學會使用網絡來為自己的學習服務。所以,只要各方面協調努力,中學生上網問題會得到很好的解決的!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38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