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報告是一種對研究課題進行梳理和闡述的文獻材料,它能夠確立研究的目標和意義,為后續研究奠定基礎。我覺得現在需要撰寫一份開題報告了。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完成開題報告,我們整理了一些開題報告寫作指南,供大家參考。
論文題目:
指導教師姓名:
申請學位:
所在學院:
學科專業:
報告時間:
填表時間:**年**月**日。
填表說明。
1、開題報告包括選題的目的與意義、文獻綜述、選題依據與研究內容等九個方面。
2、本表一律用四號宋體,a4紙打印。
3、本表必須在導師的指導下填寫。一式三份,導師、院和研究生處各存1份。
4、填表日期:第三學期開題結束后1周內完成并由院匯總后上交。
5、各項內容填不下時可另加頁。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經主管部門評審立項后,課題主持人會收到一份專門的文件---《課題立項通知書》?!锻ㄖ獣烦忻髡n題名稱課題類別課題編號等課題基本信息外,還會提出及時組織開題(一般為接到立項通知書3個月內),并將開題報告電子稿發送到指定郵箱等要求。不少教師就會問:什么是開題報告?開題報告與課題研究方案有何不同?如何撰寫開題報告呢?這就需要對課題開題報告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對教育教學課題研究而言,開題報告是研究者申報的課題被教育科研管理部門批準立項后,在課題研究正式實施之前,由課題負責人(主持人)向課題組人員、課題研究指導人員(專家組)或其他相關人員進行的關于課題研究的書面論證材料。
開題報告與課題研究方案一樣,都是對一項課題所作的論證及研究工作設想,其內容結構大體相同,但其區別也較為明顯。
一方面,課題研究方案論證設計在課題立項之前,是對所選擇課題的價值、科學性、創新性、可行性的思考和論述,主要是闡明課題研究的必要和可行,目的是為了能夠通過立項而課題開題報告論證設計在課題立項之后(如果沒有被批準立項,就不存在課題開題),是在選題論證的基礎上,對課題研究的依據、價值、內容、方法等進行的更加具體和系統的思考與論述,是對研究過程、研究人員、研究保障等作出的科學規劃和全面安排,是為完成研究任務、實現研究目標而進行的總體謀劃和文本表述??梢哉f,開題報告是對課題研究方案的再設計、再修改,其內容相較于研究方案更加完善和充實,其論證和構想更加科學、全面和可行,研究工作安排更具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在課題研究方案論證設計之前,課題研究者要做的準備工作一般包括對教育教學問題的診斷,對教育經驗的梳理,對學習所得的思考,對相關文獻的檢索,等等。而在課題開題報告論證設計之前,課題研究者要做的工作一般包括開展相關調研,對課題組人員進行必要的調整和結構優化,對課題研究方案進行細化、優化和充實、完善,開展相關培訓,等等。
應該說,從課題研究方案設計到課題開題報告論證,是一個從模糊到具體的過程,是對研究什么、為什么研究、怎么研究相關問題更加明確的過程,是由課題研究的初步設想轉化為具體的研究操作的關鍵步驟。
因此,課題開題報告絕不是課題研究方案甚至是課題立項申報評審書相關內容的簡單復制。作為課題研究者,既要明確二者之間的聯系,又要弄清其在設計目的和要求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施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思路和目標更加清楚,內容和方法更為適當,研究人員結構更加合理,以便更好地完成預期研究任務,達到課題研究的目的。
課題開題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開題報告題目、課題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義、課題概念的界定、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和主要方法、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與表現形式、課題研究的組織和人員分工、課題研究的保障措施等。
開題報告題目常常采用課題名稱+開題報告的形式表述,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開題報告.課題名稱必須與課題管理部門審批的名稱(專家評審時會對個別申報的課題名稱作必要改動)即《課題立項通知書》列明的名稱完全一致,否則會被不予認可。開題報告一般不使用副標題。
課題開題報告題目下面須署課題研究單位課題組名稱,如學校課題組,一般不署撰寫者個人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對開題報告論證設計的負責。
在開題報告正文之前一般還應有一段序言。序言主要是說明課題選題、立項、批準的過程,以及開題前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簡明扼要、盡快入題,切忌面面俱到、不著邊際。
接下來的正文部分不僅標志著課題組對所研究課題的理解、論證水平,細節處往往也顯示出課題組成員的學術素養,因此,一定要觀點鮮明、語言準確、語意清晰、邏輯性強、層次清楚、結構完整。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義內容包括:課題研究的背景(歷史背景、現實背景),課題研究的依據(理論依據、政策依據、實踐依據),課題研究的現狀(國內國外、省內省外的研究現狀及問題述評),課題研究的目的(解決哪些教育教學實際問題、達到什么目的),課題研究的價值(理論價值、應用價值),課題研究的意義(對教育教學改革的現實意義、長遠意義等)。語言表述要針對問題,適度、準確,既不能空喊口號,也不能漫無邊際。
課題概念的界定主要是對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有時也包括對其他主要概念的界定。核心概念是關于核心問題的概念,其他主要概念則是相關的對核心概念起限定作用的概念。比如在小學學科學習策略實驗研究課題中,學習策略就是核心概念,應著重對其在該課題中的內涵和外延作出科學界定,同時也應結合課題研究的具體對象和研究操作,對小學學科和實驗研究作簡要界定。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是對課題研究核心問題的細化表述,可以從不同維度分別列出。比如在小學學科學習策略實驗研究課題中,可以從學科維度列出小學語文學習策略實驗研究小學數學學習策略實驗研究小學英語學習策略實驗研究等內容,也可以從學習過程維度列出小學學科課前預習策略研究小學學科課堂學習策略研究小學學科課后復習策略研究等內容。研究內容要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逐一表述,可適當展開,語言應簡要、準確。
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對課題研究所選用方法的具體表述。適合教育教學研究的方法較多,如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觀察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實驗研究法、經驗總結法、行動研究法等,不同的課題往往會根據研究問題類型的差異,采用一種或幾種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小學學科學習策略實驗研究,很明顯是要采用實驗研究法,當然,在實驗過程中也有可能用到觀察法而高中生課外閱讀現狀研究則需主要采用調查研究法.表述時不能只簡單寫明某種研究方法,還應適當說明如何運用這一研究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
課題研究的步驟與計劃主要是從時間維度上將研究過程劃分為幾個階段,并分別說明各階段的時間安排、主要研究任務和要實現的目標。一般來說,可將課題研究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而實施階段又往往要再分為若干環節。研究者可借鑒類似課題的研究過程,思考、確定自己所承擔課題的具體研究步驟。
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及表現形式是對課題研究結果的預期。教育課題研究成果一般有研究報告、學術論文、教育教學專著等表現形式。階段成果可以同時用多種形式呈現,省級以上課題還會要求在研究過程中至少正式發表一篇相關的學術論文;最終成果則一般要求以研究報告和研究專著的形式呈現,其中研究報告是必須有的成果形式。表述時要注明成果形式、成果名稱及完成時間,可采用表格式呈現。
課題研究的組織和人員分工是對課題研究團隊和任務分擔的安排。應寫明課題組人員的構成及年齡、學歷、職稱、研究專長、研究經驗等結構特點,并詳細說明每個成員承擔的工作任務。
課題研究的保障措施是對課題研究順利開展并取得預期成果所需條件的分析與承諾,主要包括研究基礎、研究保障等內容。研究基礎應寫明課題組成員完成的相關研究課題及取得的成果情況,研究保障主要寫明該課題研究所需的文獻資料、設施設備、時間、制度、學習培訓、學術交流及經費等條件和保障情況。
開題報告的結尾一般應寫幾句感謝、希望以及表態性的話語。主要是感謝曾經指導或參加過課題論證而又不在課題組的人員,希望有關方面繼續給予幫助,表明研究者的態度,等等,語言要簡明、誠懇。
完成課題開題報告的撰寫并經課題組反復討論定稿后,就可選擇一個適當的時間召開課題開題會議,邀請專家對課題研究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進行評議,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如無不妥,開題工作即告完成,課題研究就將進入具體實施的新階段。
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陣地,不僅僅要培養一批批掌握現代高新技術的人才,更應當培養一大批具有現代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行為習慣、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吨袊逃母锖桶l展綱要》指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睂W校教育擔負著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任務。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未來公民的素質直接或間接地取決于現在的教育。因此,探索小學生養成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對提高未來小公民的素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縱觀小學生養成教育的現狀與教育形勢的發展,我們認為還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究其主要因素歸納起來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由于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家長過多的包辦孩子的一切 , 減少了孩子為達到與自己相適應的自理能力所必須進行的學習、實踐及體驗的機會。孩子無法感受到由實踐而獲得的進步,無法體驗滿足與樂趣,當然也無法從由于失敗和挫折中換來經驗教訓,其結果使學生自理能力得不到很好培養。
其次,學校德育中仍然存在著“假、大、空”的弊病。突擊性德育難以使學生得到較為深刻的教育。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把共產主義理想道德教育與人的道德行為習慣、道德品性的培養羅列在一個層次上,學生無所適從。教育中一味地回避、抵制或阻止各種社會變革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憑著教師良好的愿望,在學校圍墻內建立起一個純而又純、凈而又凈的“理想空間”,于是在學校和社會之間形成了截然不同、互不相干的兩個世界。學生在“真空世界”所獲得的道德認識與現實世界掛不起鉤來,于是學生出現了雙重人格,即在學校里表現出一種教師所希望的行為品行,而一旦進入社會就滋生逆反心理,就“隨大流”了。這樣學校德育往往事倍功半。
再次,由于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在某種程度上發生了偏差,“偏”在對書本知識的灌輸上,“重”在知識型單一人才的培養上,“差”在對人的基本素質的教育和陶冶上。學校的養成教育缺乏超前意識,缺乏系統的教育目標,教育目標缺乏體系,教育內容枯燥乏味,教育方法單一呆板,教育途徑劃一封閉。因而,德育工作難以適應當今這批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見多識廣的小學生,致使教育效果甚微。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找到一條培養農村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途徑,增強學校教育的主體作用,增大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力,促進學生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行為舉止,培養具有時代特征和符合現代要求的良好個人品質。培養學生具有紀律意識,規范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幫助學生樹立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在執行紀律過程中做到自覺。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和毅力,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博覽群書、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幫助學生改掉農村習慣中的陋習,做到語言文明、行為端莊、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加強衛生教育,樹立勞動觀念,在實踐中逐步養成良好的勞動衛生習慣。
同時,以課題研究為突破口,推進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從而培養起一支教育思想端正、科研素養良好、業務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
通過本課題的深入研究,既有利于克服我國長期以來在少年兒童養成教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強養成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推進素質教育,推動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也有利于促進我國家庭教育的改進。因此,從行為習慣的培養入手,來探討和研究良好行為習慣與健康人格的培育,不僅可以克服長期以來少年兒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適應新的時代環境和形勢。這一研究,從現實和長遠看,無疑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研究本課題過程中,從多角度出發,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教育,實踐磨練,對照評比等培養學生自覺守紀、自覺學習、自覺維護校園和公共場所衛生、自覺講究文明禮貌等良好習慣,對農村學生的知、情、意、行加以規范,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本課題主要針對小學生的行為進行研究。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從學校實際出發,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在學科教學中,進行獲取知識的能力、創造的能力等養成教育訓練。
2、在活動課程中,主要進行禮儀、人際交往養成教育訓練。
3、在環境課程中,主要進行環保養成教育訓練。
4、在書法課程中,主要進行品格養成教育訓練。
5、在家、校、社區結合中,進行綜合實踐能力養成教育訓練。
以上五塊內容,從端正態度、提高能力、落實行動三個層面操作。三位一體,互相聯系,互為作用。
“養成教育” 是一個教育過程,這個教育過程是借助訓練活動完成的。它必須具備“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訓練活動?!蓖瑫r,它是一個由“外化——內化——外化”的教育過程。即教育者將養成教育的目標具體化,借助語言、行動、教育媒體“外化”,通過訓練活動傳遞出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內化”成自己接受的東西,然后“外化”成為“規范化的日常行為”。由于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局限,加上訓練的內容廣泛、細致,而這種訓練活動,又是大量而多樣的,同時,又不能一次訓練就可達標。因此,這個教育過程就必須是不斷反復、循序漸進、十分漫長,必須滲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個小學階段,甚至更長歲月,直至“終生”。
這是研究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1、文獻研究法: 現代教育理論也為課題組老師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這些都為研究工作的展開準備了良好的條件。
2、行動研究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行動實踐法”將成為課題組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員將在新思路產生的過程中,更深刻反思原先養成教育方法的弊病,探尋養成教育的新方法,新策略,從而進一步推進理論研究。
3、分析法:個案分析、觀察分析、數據分析在課題研究中是必須要用的方法。在由點到面的實踐過程中,分析法的作用將是很大的。
4、調查法:要通過全面或個案調查方式,對學生行為習慣現狀,師生心態要求,及本地農村環境對學生的影響等作全面了解:然后制訂具體研究方案,力求科學、可行。
1、方向性原則。把養成教育與愛黨、愛社會主義、愛祖國的教育結合起來。
2、科學性原則。以教育學、心理學、教育理論為基本理論依據,以探索適應小學各個年級段養成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為目的,使實驗研究服從教育規律,符合少年兒童的認識規律和身心發展的規律。
3、系統性原則: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在主課題覆蓋下,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年級、各學科,每位教師都可結合自身專長和工作實際,選擇確立自己的子課題進行研究,以形成研究的系統性。
4、主體性原則: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在研究過程中,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尊重、關心、愛護、幫助學生,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整體性原則: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學校環境的影響,又有其個人經歷、社會交往及個人心理特點的影響。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既要注重學校教育的研究,也要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的關系,努力創造條件,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6、時代性原則:對于學生課堂課外規則習慣的培養要體現時代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
1、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小學生禮儀常規》,規范隊員的行為,從點滴做起。
為使養成教育日見成效,將《規范》、《守則》、《禮儀》編成小冊人手一冊,要求每位隊員熟記在心,少先隊根據情況制定相應的檢查細則并對照細則每天進行檢查,檢查情況給予量化。隊員在明確了細則之后要求隊員從小事做起。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迸囵B隊員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隊員從小事做起。許多隊員隨地吐痰、亂扔紙屑。節假日走向街頭巷尾向雷鋒學習做好事,回到家里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因此,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使養成教育達到潛移默化的境界,就要要求隊員從小事做起: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樓道里慢走右行,見到班里門窗桌椅壞了主動修理,上學衣帽整齊,放學站隊……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事,確是對隊員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一種積累。
2、用教師的言語行動陶冶學生
教師的行為是隊員的一面鏡子,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給隊員以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此在對隊員進行養成教育的同時,對教師的行為習慣也提出明確的要求,其目的是通過教師的言行去感染、熏陶隊員。對教師的衣著、發型、化妝、言談舉止等方面進行明確的規定,不但要用外在美感染隊員,更要用自身行為修養表現出為人師表的另一面,開展“微笑教育”活動,與隊員、同事、家長交談,面帶微笑、和藹可親,做到“自身正,不令也行”。
3、用制度強化
從某種角度上說:“少先隊員的非智因素還不穩定,具有反復性。所以對于隊員在家庭中的養成習慣需要進一步改進,例如見面問好、主動行禮。您好、再見、謝謝等禮貌用語的使用要采取常抓不懈,反復抓,抓反復,激發隊員形成良好習慣的愿望。只有當行為習慣內化為隊員自身需要時才能真正地形成穩定的習慣。
孔子曾經對他的弟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薄墩撜Z》中還記載了他“席不正不坐”等一系列禮儀言行,經過兩千年的傳承與發展,如今有形成了當代禮儀。作為新世紀的少年兒童,一個外在形式的文明禮儀,可以昭示出一個團體或者個人的文化素養與思想內涵,為了改變農村現有的傳統禮儀教育,也為了培養今后的合格人才,聘請禮儀老師對隊員進行禮儀訓練,開設禮儀講座,對隊員進行強化的系統的禮儀文明教育,將外在的美的禮儀言行升華到隊員自身內在需求,使現代的農村少先隊員的形象顯現出來。
4、在學科教學中滲透養成教育
學校教育是養成教育的主陣地,而課堂教學則是養成教育的主渠道。少先隊在進行養成教育時一定要充利用好這一陣地,要求教師在開展養成教育時一定要根據學科特點,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養成教育因素,把養成教育貫穿于每科教學之中。在此基礎上,讓各個教研組,備課組制定出各學科教學的養成教育目標和主要內容,并寫出計劃安排,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貫徹落實。利用一朝一夕,通過每一件事,每一節課的長期熏陶使養成教育達到目的。
5、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陶冶隊員的情操,達到養成教育目的
少先隊員精力充沛,活潑好動、思維敏捷、求知欲旺盛。開展豐富多彩的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使隊員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利用好清明節、五一節、國慶節、元旦、教師節、母親節、婦女節、老人節等重大節日開展活動。如組織隊員到街道駐地、敬老院、集市、工廠去鍛煉、實習,組織隊員舉行青島一日游活動,參觀海爾工業園,街道農業園、工業園等,讓隊員在活動中實踐自己的養成行為,檢驗養成效果,尋找在良好行為習慣中人們所給予的贊賞和肯定,感受自己在社會、家庭中的作用,從而達到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陶冶隊員情操的目的。
6、關注“環境”建設,適應養成教育
環境育人,環境造就人。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能對隊員產生積極的影響。學校環境作為隱性的課堂,對隊員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實施養成教育的過程中,始終要把加強校園環境作為一項重要的措施抓緊抓好。
(1)關注學校環境建設:學校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育的好壞,將學校每一面墻壁開辟出來,設立手抄報區、繪畫區、創造區等,真正做到讓每一面墻壁會說話。隊員一進校門就生活在布局合理、實用安全、整潔優美、規范有序、潔凈衛生的環境中,無形中給隊員樹立起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愛清潔、講衛生、愛護公物的良好行為習慣自然養成。
(2)關注家庭環境建設:家庭教育的隊員接受教育的重要陣地,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往往教育出不同“質量”的隊員,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其性格習慣等也各不相同。所以說在隊員的成長過程中,家庭環境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如城市的家庭父母將垃圾扔到垃圾箱(或池)里,而農村的家長出門隨手就扔。如何讓隊員養成保護環境衛生,維護集體環境的良好習慣呢?這就需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學校應擔當起指導家庭養成教育的責任,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思想,讓家長首先從自身做起,不僅要重視學業,更要重視培養隊員良好的品行。使養成教育形成氛圍,在良好的環境中得到熏陶。
7、及時總結,善于表揚,激勵奮進。
在實施的過程中對于隊員表現出的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及時的進行總結,做到每周一總結,每月一總評,學期末進行總表彰。注意隨時發現隊員的閃光點,利用廣播站,校報等形式讓全體隊員了解,讓隊員從不同的角度給予表揚、肯定、鼓勵,對于增強其自信心,激勵其進取心,將產生直接作用,而這些心理因素對取得新成績,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起到推動作用。
第一年:達成目標:成立課題組,擬定研究方案。
階段成果:完成《申報、評審書》填寫。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舉行開題儀式。完成階段性的成果。撰寫相關論文和調查報告。
第二年:達成目標:制定具體的研究計劃并實施。
階段成果:撰寫相關論文和調查報告。
第三年:達成目標:進行階段檢查和總結,調整和改進下一階段研究工作,撰寫中期研究報告,接受市專家中期評估驗收。
階段成果:中期研究報告、研究論文
第四年:達成目標:進行階段檢查和總結,調整和改進下一階段研究工作,撰寫研究報告,接受市專家中期評估驗收。
階段成果:階段性研究報告、研究論文
第五年:達成目標:撰寫課題終端研究報告、論文集。 編寫出學生養成教育校本教材
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培養高素質的符合信息社會需要的人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在信息技術教育普及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不利因素,很多的人觀念還需要轉換,采取的措施還需要加強。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及時為教育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F代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從傳統的“三機一幕”到多媒體計算機和以互聯網為特征的信息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已經在教育領域引起一場深刻的變革。
教育專家認為,我國包括課程改革在內的教育改革必須是面向素質教育的,必須是基于信息技術的?!睹嫦?1世紀教育的改革創新》中強調“通過積極推進教育的信息化進程,使中國教育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實現跨越式發展,從而將我國沉重的人口負擔變成寶貴的人力資源?!?/p>
最新修訂的課程計劃對課程的實施作以下要求:要變單純的接受式為體驗式、研究式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交往合作的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學生學習的研究性。教育家彼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p>
世界正從傳統的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過渡,知識經驗得到迅速發展,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正逐漸聚集在知識經濟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在深入實施教學改革的今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注重學生的發展性是教師著力要努力的方向。因此,進行小學生研究性學習無論從國家、教師、學生哪一方面來說,均具有實踐價值。
由此看來,“信息技術環境中研究性學習的研究”具有較深的理論意義。
我們今天倡導的不僅僅是轉變學習方式,而是通過轉變學習方式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健全發展。它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充分展開創造空間。因此,我們今天倡導的“信息技術環境中研究性學習的研究”的課程應洋溢著濃郁的人文精神,體現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研究目標、意義及內容。
二、研究目標。
無論是作為一種學習方式還是一門課程,信息技術環境中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研究基本目標的著落點都是學生??梢赃@樣說,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促進每一個學生、教師的個性健全發展,是推進課題研究的雙重目的,但是其基本目標是在于對學生的培養上,所以我們強調和力求實現的是以下目標:
(1)創建既能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又能充分體現研究性學習本質特點的學習環境;開發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和研究性學習案例資源庫;探索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研究性學習的內容設計與應用,構建研究性學習的應用策略與應用模式。
(2)信息技術環境中提高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分析資料和得出結論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3)信息技術環境中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體驗,并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激發探索和創新的積極欲望。
(4)激活學生各科學習中的知識儲存,嘗試在信息技術環境中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
(5)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中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學會從實際出發,通過認真踏實的研究,實事求是地求得結論,并且養成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的正確態度;另一方面要鍛煉和發展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等。
(6)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而且要通過社會實踐了解科學對于自然、社會與人的意義和價值,要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思考人類與世界的和諧發展,初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7)使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中,要發展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意和成果。
(8)通過本研究,提高我校教師的研究型課程教學水平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培養一支具有現代教學思想觀念的高素質、信息化、研究型的新型教師隊伍。提高學校行政管理人員對教育技術的管理與研究水平。
三、研究意義。
對于信息技術環境中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研究,我們應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
“信息技術環境”和“研究性學習”是兩個獨立的元素,按照系統理論的觀點,當它們整合在一起時,會產生遠勝于兩者相加的效果,因此,我們把研究性學習放到信息技術環境中去,使它們環環相扣、血脈相連,融為一體,從而產生最優化效應。
信息技術環境中,互動內容顯得豐富而復雜,網絡環境下的互動可以在開放、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可以較快心靈與心靈的碰撞,從而直達主題。人機互動可以隨時分析人們的交流意向,產生預想不到的交流效果。
美國教育家埃根等人曾經在《教師的教學策略》一書中談到,教學中不存在一種可以適應所有教學情景的模式或結構,不同的教學目標需要有不同的教學策略與之相適應,世界上不存在一種萬能的教學模式。因此,我們的教與學模式的研究體現“自主”,只有共同的設計理念,沒有規范的教學設計。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這就是本課題要研究的內容。
四、研究內容。
就研究性學習課程而言,其內容構建與通常的學科課程有著顯著的差異。我們不必與傳統學科課程那樣強調學科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信息技術環境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設,其內容的把握必須基于以下幾點原則:
1、過程性原則:在力求科學結論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全程參與和各種能力的培養。
2、自主性原則: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在研究整個過程中,強調自覺性和主動性,學生自主選擇研究課題、研究小組;評價以自我評價、學生互評為主。
3、社會性原則;鼓勵學生從興趣出發,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研究的課題。
4、綜合性原則:研究性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又是一門課程,作為一門課程,可以確定地說,“信息技術環境中的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開發、實施應體現綜合性原則,就是圍繞某個專題引導學生多方面跨學科進行討論,激活學生知識的融會貫通,促使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思考問題。
5、實踐性原則: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挖掘課程資源,以信息技術環境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在“做”、“考察”、“實驗”、“研究”、“體驗”、“創作”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研究策略。
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中學生的學習主要包括:自主制定學習計劃,確定分工、活動方式和方法,進行查詢資料、操作與制作等活動,匯集、交流學習成果等。實現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中學習的自主性,要求教師要從思路、活動空間和時間上向學生提供必要的條件,以實現學生的自主選擇、自主安排、自己組織學習活動的目的。
(1)請學生演示所自學的內容。在信息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試行了在課堂上把一些有趣的知識讓學生自學完成,并向全班演示操作效果。這種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對研究式學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2)基于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教學的研究式學習。隨著各類信息技術手段的普及和不斷提高,在信息化教學的環境設置上我們試行了指導學生在教師自己建設的網站中學習。將教師手中的現有資料投入到網站的建設之中,然后啟用學生收集的資料來充實正在建設中的網站。在網站中給師生們提供一個可以發表自己創新立意的空間。
(3)學校對教師的指導。
以報告會、專家講座、座談會、發放學習材料等形式,將樹立新教育理念的學習作為起步,幫助教師在兩個關鍵問題上取得共識:第一是實施信息技術環境中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研究的時代意義;第二是執行課程計劃,開設信息技術環境中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學習的專門課程。
開展比較研究,明確和把握信息技術環境中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研究的實質。
推薦成功個案,明確和掌握信息技術環境中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研究的方法。學研并行,學思結合,不斷調整,不斷改進,不斷提高。
納入學?!捌哒J真”、“教學能手”等考核。
(4)教師對學生的指導。
在信息技術環境中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研究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的情況,有針對地進行指導、點撥和督促;要組織靈活多樣的交流、研討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幫助他們保持和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指導的內容不是將學生的研究引向一個已有的結論,而是提供信息、啟發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
實施信息技術環境中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研究時,教師的重點工作是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與學生一起開發對實施研究性學習有價值的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
在實施中,要采取有效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監控。要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后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
六、研究方法。
(1)小組合作研究。小組合作研究是最常采用的組織形式,學生一般由3~7人組成一個課題組,自己推選組長,聘請指導老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有分有合,各展所長,協作互補。指導教師常常會利用討論區bbs組織學生進行組內討論,并共享研究的階段成果或最終成果。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教師所應用的bbs是一般樹狀結構的討論區,這類討論區在支持研究性學習的交互研究中存在一些固有的弱點:
(2)個人獨立研究。即先由教師向全班學生布置研究性學習任務,可以提出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專題,也可以不確定范圍,然后由每個學生自定具體題目,并各自相對獨立地開展研究活動,用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完成課題的研究。
(3)文獻法:檢索、整理現今國內外與課題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為課題研究提供充實可靠的理論依據。
(4)調查法:采用問卷、訪談、測評等方法進行現狀調查,研究現行教學中影響學習方式轉變、教學模式創新的相關因素,為課題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
(5)實驗法:選擇自然實驗法,在自然狀態下,在教學情境中,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的條件下進行。
(6)個案研究法:對促進學生發展的典型的教學模式進行跟蹤研究和總結,研究“學”與“教”的個體差異性,揭示某些規律及本質。
(7)行動研究法: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概括歸納,提出學生學習方式良性轉變的一般策略,及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創新的一般策略,定點試驗,觀察討論,修訂完善。實驗教師直接對所從事的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研究,這是我們實驗與研究的主要方法。
七、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
(1)建立研究機構。由教學副校長、教研處各主任、教務處各主任、各教研組長、校本課程授課教師等共同組成課題研究小組,教學副校長擔任課題組負責人。
(2)課題組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
(3)確定課題研究的總體方向,從本校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研究方案。
(4)進行課題研究可行性分析,完成課題申報立項的前期準備工作。
2、研究階段()。
(1)收集研究學?,F行研究性教學的各種信息,及時對收集的信息進行處理。組織實驗學校的實驗教師參與研究工作,按預定的設計日程進行工作,開展課題的研究。
(2)對課題研究過程中所獲得的資料進行分析與整理,并在研究作進一步的修正寫完善。
(3)對課題組課題研究進行階段性評估,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報告)。
3、總結階段()。
(1)各課題實驗單位的研究人員形成結題報告并上交課題負責人,比較整理出優秀成果,物化優秀成果,撰寫實驗研究報告。()。
(2)評價、總結實驗研究報告。()。
(3)成果整理、推廣,資料歸檔,最終寫入課題終結報告。()。
(4)申請結題()。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币虼?,數學不再是單一的、枯燥的學習。游戲的趣味性不但激勵學生去探索,去了解其中的規律,而且在探索、了解的過程中,使學生嘗到積極思維的無窮樂趣,學生的思維習慣、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到了發展。融入數和運算規律的游戲是激發學生探索的動力和途徑之一。
課堂中的游戲教學法,要求教師的身份必須既是指導者,又是參與者,應該和學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戲,融入到學生中去。
借某校三年級上了一堂數學課,班級共有27人,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較好。教學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的擲一擲。在教學前,制訂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1.運用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探索規律。2.運用探索的規律,了解游戲的運行原理。3.運用游戲方法和規律,探索“可能性的大小”。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創設游戲性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首先取出兩顆骰子。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擲一擲,看看得到的兩個數的和是多少?并把他們記下來。
學生操作,然后思考得到的結果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得出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不可能有和13。
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好動、好新、好奇、好勝的思維特點,設置游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之中,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得到知識,發展能力,激發興趣。教師的引導也使學生對游戲的秘密進行思考,提高了思考的效度。
2.激發動機、研究規律,提高學習興趣。
老師和學生比一比,如果是5、6、7、8、9就算老師贏,如果是另外的6個就算你們贏。
學生操作,記錄結果,看誰能贏。
結果肯定是老師贏,學生很好奇很想知道原因。
對規律的探索和游戲秘密的揭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尋找規律,探索未知的熱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有趣和親切,提高了對數學的興趣。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猜想的提出、驗證,方法的得出,都是學生個體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結果。雖然整個過程一帆風順,但教師適當地制造“碰壁”,反而會推動學生走向成功,教師所起的作用只是相繼誘導。這樣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并在探究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3.運用規律、誘導學生大膽想象、勇于創新。
發表格和骰子,兩人一組輪流擲。和是幾,就在幾上面涂一格,涂滿其中一列,游戲結束。
小組交流,哪些和出現的可能性大,哪些???為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5可以分成幾和幾,6可以分成幾和幾,7可以分成幾和幾。
應用學生發現的規律和方法這是對學生最好的一種肯定,通過填表的練習,讓學生感到自己探索的價值,同時也反映了教師對《標準》教學觀念的體現。引導學生聯想,消除學生依賴的心理,培養學生進取、自信的精神,拓展思維空間。遇到問題就馬上聯想到與之有聯系的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既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培養和鞏固創新思維能力。
小學生的思維水平處于表象、直觀階段。有著天真、活潑好動的天性,對任何新穎有創意的活動都懷有“好玩”的思想傾向。游戲教學剛好迎合小學生的這種心理特征。教師有目的地組織學生以觀察、操作為主的教學,讓學生在擺、拼、畫、折、量的實際操作中,手腦并用,以動促思,培養了學生游戲的興趣。
綜觀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體現了教師要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這一觀念,將最大限度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探索和交流。雖然學生的語言有時不夠規范,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們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這樣的課堂真正做到了:我們的課堂我做主,課堂也在學生和老師的游戲中靈動。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有關教育論述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泵烙?,又稱美感教育,即通過培養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美育對促進學生的專業發展和健康成長有著重要作用,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钡胤奖究圃盒W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學習興趣不高,導致大學英語課程學習效率低下,通過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使其得到美的熏陶,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多種形式的美有機結合的過程,是全面而和諧地向學生滲透美的基地。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外國語言,了解其文化,掌握其技能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兩種不同文化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培養學生發現美、鑒賞美、認識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生態學理論強調要構建生態化的大學英語課堂,體現生態平衡的生態學基本思想。因為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具有一定層次性和結構性,其各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聯系共同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各個教學要素之間不斷的進行著信息、能量、物質的輸入和輸出,與內外環境間保持持續不斷的相互作用,進而維持著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平衡和穩定。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學英語教學不僅是一個有機整體,它還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把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與生態學統一起來研究,探索如何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滲透美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網絡查詢本課題及相關課題的研究現狀,國內很多學者對美育的研究給予了大量的關注,也有許多文章探討了大學英語課堂的生態性,但是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美育教育與生態學結合起來進行的研究非常鮮見,因此,本課題研究擬創設充滿美感的英語生態環境,構建平衡、協調的大學英語生態課堂,讓學生以生命存在的自然狀態和方法學習英語,實現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為實現“中國夢”助力。
2.課題的研究內容、研究目標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本課題將立足于我校大學英語課堂中因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興趣不高而導致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課堂現狀,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分析以教育生態學理論為指導將美育教育引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可行性;找出影響美育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的生態因子,進而提出美育得以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的措施;將建構的教育措施運用到英語教學實踐中,利用實驗教學來檢驗教育措施。
2.2研究目標。
通過本課題研究,創設充滿美感的英語生態環境,構建協調、平衡的大學英語生態課堂,讓學生以生命存在的自然狀態和方法學習英語,實現學生美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2.3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運用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探究影響英語美育教學的生態因子;
(2)探索如何構建大學英語美育教學的整體生態平衡,以協調各因子間的關系,創設生命化、生活化的生態氛圍。
3.課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實施計劃。
3.1研究思路。
本課題以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為指導研究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狙芯克悸肥菍嵺`調研,理論分析——對比借鑒,數據分析——總結歸納,提出建議——現實應用,實踐檢驗。首先找出影響英語美育教學的生態因子,為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論借鑒和參考;再通過對相關本科院校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出大學英語美育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提出相應的方案在教學中實施,通過對反饋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最終得出構建英語美育教學生態化課堂的措施。
3.2研究方法。
(2)問卷調查法:在選題階段,通過問卷調查為確定本研究的必要性提供數據支持;
(5)訪談法:在實踐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及時交流,了解其存在的困難和想法;
(6)行動研究法:通過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比較,觀察效果,并根據反饋的問題,總結經驗,優化教學設計方案。
3.3實施計劃。
(4)寫出結題報告。收集匯編材料、成果匯集、裝訂成冊,為順利結題作準備。
《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苯處熢跀祵W教學活動中,應該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茖W的學習方法是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的前提,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地指導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幫助學生構建數學思維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學習的基礎,對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及持續發展有著深遠意義。興趣是學習動力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也是學好數學的必要因素,因此,關注并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數學教學的關鍵內容。這正是本課題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目前,國內外關于小學生數學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開放性學習等方面研究成果頗豐,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方面的理論也成爭鳴之勢。但是鑒于地域性差異和學生個體差異,其具體針對性尚有欠缺之處。找到一套適合我地區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及學習興趣培養的教學方法需要我們自行探索。
建構主義理論行動研究理論。
探索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規律及可行的數學學習科學方法,同時揭示學生興趣對數學學習方法形成激發作用,是本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本課題核心方法為行動研究法,同時伴以文獻研究、調查法、個案跟蹤法和試驗法。首先在專家的指導下對現行的小學數學學習方法進行甄別和梳理工作,針對現行小學數學興趣培養手段的弱點加以分析,重建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的理論,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然后由專家、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線教師共同實踐和研討,三位一體合作對實驗學校的教學實踐進行共建和交流,及時調整研究過程中的偏差,記錄成功的經驗。通過兩個學年的行動研究,及期末和期終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測評數據,進行過程性評價和定性分析,總結出研究經驗,以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及興趣狀況調查報告行式形成研究中期成果,并提出指導意見向廣大教師推廣。
課題研究的實施周期:20xx年7月~20xx年12月1.
準備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月。
成立課題組,收集相應資料,開展小學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經驗交流和討論,制定課題研究的方案和計劃,對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理論進行重新建構,并著手調查研究。
2.實驗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通過經驗交流對共建學校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進行教學實踐,選定實驗班和對照班,同年級的其他班級作外部參照。實驗班的教學主要以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教學為主,對照班用常規教學法進行第一階段的行動研究,完善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的教學理論。
第二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的教學手段,實驗教師在專家、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指導下獨立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并做好研究過程的記錄。期終對第二階段進行評估,總結經驗,得出最終結論。
3、結題階段:
20xx年3月~20xx年12月整理各種資料形成研究成果,同時邀請教育領導部門和兄弟學校有關教研人員進行評測、推廣和借鑒。
預期成果:形成《小學學生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及興趣培養研究報告》并結題;參與實驗者各自撰寫研究成果論文。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逐漸產生了一些網絡環境下的新型的學習模式。本文對“合作式”、“自主式”、“探究式”等新型的學習模式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討。
基于網絡通信的合作式學習是指利用現代計算機網絡以及多媒體等技術來建立起合作學習的大環境,再通過小組等形式來組織學生之間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和學習,從而對所學習內容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它的特點是以學生自由選擇自主學習和在線小組或團隊合作學習,自己評價自己的學習成績,把握自己的學習進展和繼續努力的方向,不受時間及地點的約束。
該模式有以下四種主要形式:
第一種:競爭形式。兩名或多名學生在相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情境下通過網絡進行競爭式的學習,以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的程度來評價他們學習水平的高低。它一般是由學習操作系統先提出一個問題,再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相關信息。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可看到競爭對手所處的狀態以及自己所處的狀態,從而隨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爭取進步等。
第二種:協同形式。兩名或多名學生充分發揮各人的優勢,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某種特定的學習任務。
第三種:伙伴形式。通常學生先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并通過網絡來找尋正在學習同一內容的學生,從而結為學習伙伴。當一方遇到問題時,可與伙伴進行交流或討論,雙方便相互研究、幫助,直至最終解決問題。
第四種:角色扮演形式。由不同學生扮演指導者和學習者,指導者負責監控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并負責解答學習者的問題,可以隨時互換角色。
網絡環境下的“合作式學習”模式形成了新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創建了一個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充分進行學習以及交流的平臺。
二、基于網上資源的自主式學習模式。
“自主式學習”也稱作“個別化學習”?;诰W上資源的自主式學習模式是指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和幫助下,學生利用現代化的網絡資源提供的支持學習系統主動且有主見地參與學習。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媒體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合作學習和交流的工具,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方法和手段。
1.該模式的四個基本要素。
(1)學習任務:由教師通過網絡向學生提出,要求學生通過網絡以作業的形式提交學習成果。
(2)信息資料:教師收集和該問題相關的各種資源,學生通過網絡可隨時查閱。
(3)學習指南:學生若遇到困難時,可通過網絡查閱學習指南,或通過網絡向老師咨詢,由老師給予及時的幫助。
(4)成果反饋:學生通過網絡將學習成果提交后,由老師或專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再通過網絡給學生提出下一步學習的建議。
2.該模式的五個主要特點。
(1)個性化。學生可完全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習內容等,充分體現他們的個性特點,發揮他們的潛能,促使他們能全面發展。
(2)能動性。能動性的具體表現形式有:自覺自律與積極主動。所以說自主式學習是一種主動和自律的學習。它以尊重信任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為前提。
(3)多元化。這種學習模式的評價手段和評價方法是多樣化的。教師對學生評價、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都可以通過網絡表現出來。這樣就使得參與評價的主體和內容多元化。
(4)自主性。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利用網絡資源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5)開放性。學生可以隨時地參與學習活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在基于網上資源的自主式學習模式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種模式非常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給予學生進行學習的機會,強調掌握知識和方法同等重要。
三、基于網上資源的探究式學習模式。
“探究式學習”也稱作“研究式學習”。它把學習看作是做研究?;诰W上資源的探究式學習模式即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的一定情境中發現問題、選擇課題、設計方案,通過主體性的探索,再利用網絡上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網絡技術支持下的交互環境中的協作、自主學習,通過主動探究活動以獲取和建構知識的過程。
1.基于網上資源的探究式學習模式的三個主要特點。
(1)開放性:學生的研究素材既可從網上搜來,也可以在報紙、期刊、雜志中獲取,教師也把一部分資料和案例等放在網上,人人共享資源。
(2)實踐性:學生從現實生活即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獲取資料,在實踐中去發現和研究問題,從而發展他們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3)交互性:在學生遇到問題時,不僅可以通過網絡向教師咨詢,而且還可以通過網絡向其他專家請教,從而獲得指點和幫助。
2.建立一個探究式學習的站點應具有的功能。
(1)簡介:簡單介紹學生要探究的問題。
(2)任務: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和結果等。
(3)過程:向學生指明完成任務的程序和步驟等。
(4)資源:建立相關學習站點的鏈接,方便學生及時了解信息。
(5)指示:指導學生按照任務和要求如何查詢信息。
(6)評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綜合性的評估。
(7)總結: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總結和反思。
在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獲得大量親自參與探究的機會。從而來培養他們嚴謹的科研態度和科學道德;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收集運用信息的能力;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上面幾種基于網絡的學習模式既可以培養學生收集獲取信息、理解分析信息、運用表達信息和自主創造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優越的網上教育資源優勢、良好的存取方便性和交互的及時性進行學習和研究,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空間,提高他們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所以大力發展網絡教育和充分利用網絡教育資源成為現代教育教學的必然趨勢。
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服裝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服裝的表現形式關乎生理需求、地域氣候、政治宗教、民族性格等因素。同時也是審美潮流、人文風俗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裝不再局限于御寒遮體等功能性的追求。人們的思維方式與審美習慣也逐漸發生改變,基于科技發展工業的進步各種合成材料的出現令服裝的藝術表現形式百花齊放,同時許多與服裝紡織不相干的材料開始被應用于服裝藝術設計中。服裝所承載的精神內核也逐漸被重視起來,服裝的功能性延伸到文化價值的傳達、社會地位的象征、藝術審美的表現等領域。服裝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代服裝設計的方式與材料的提高更多體現的是人們社會屬性的進步。
服裝材料的選擇與運用是服裝設計中的關鍵一環,是服裝設計三要素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服裝材料是服裝設計形式美表達的主體,服裝材料的選擇對服裝的審美表現具有非凡的意義。不同時代的服裝材料的選擇與經濟發展,科學進步息息相關。在經濟和科技發達的況下各種社交活動、生活休閑方式的改變促進服裝業的發展的同時也刺激服裝材料的進步。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21世紀,許多新型材料應運而生,滿足人類不同的需求。
在服裝設計中,豐富材料的選擇也讓服裝設計的藝術表現形式大放異彩。在傳統材料的基礎上,非紡織材料的結合運用將讓服裝造型質感以及色彩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伴隨而來的是人們不再僅僅滿足于溫飽,而是進而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羊毛氈作為一種傳統的工藝,已經流傳數千年。然而在現代社會的時尚潮流中難得一見其蹤跡。然而這寶貴的工藝方法不應該被遺忘,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隨著服裝材料的進步與發展,羊毛氈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應該值得我們創新和發掘其中魅力。其與新型材料結合這種嶄新的嘗試,也是打破傳統羊毛氈工藝在人們心中的刻板印象。
傳統的紡織材料在服裝設計中的使用非常的常見,例如棉麻、皮毛以及化纖類的織物。而非紡織材料卻極少運用到服裝設計中。但非紡織材料的藝術效果卻不可小覷。非紡織材料尤其是誕生于前衛科學技術之下的新興材料,不僅帶來感官的沖擊,更是功能的飛躍。將傳統材料與非紡織材料結合不但是將傳統工藝及材料展現出個性化、多元化的形式。更是將服裝設計的藝術表現形式豐富起來。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將羊毛氈工藝與非紡織材料相結合起來,充分展現羊毛氈工藝的塑形性強、又極具趣味性的特點,和非紡織材料在服裝裝飾設計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質感、肌理、形態等藝術形式,并將兩者的優點并進行結合,使服裝的視覺效果體現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既發揚傳承傳統工藝,又結合現代潮流,使服裝的藝術形式,尤其是傳統工藝的'藝術形式得到多元發展。
三、研究內容。
本文分析了羊毛氈工藝的特點與技法,解讀了非紡織材料與服裝的關系。將其與非紡織材料相結合,理論結合實踐,從羊毛氈工藝基礎入手,將其與多種非紡織材料進行解構、重組等。通過羊毛氈的多變廓形與非紡織材料的質感肌理相融合展現出獨特的裝飾效果。論文共分為七章進行分析研究,第一章緒論,主要分析了本課題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創新低、研究內容與方法。第二章分析了羊毛氈的工藝特點以及工藝技法。第三章闡述了非紡織材料的發展,以及將非紡織材料進行了歸納與分析。第四章,從工藝方法、結合形式、功能創新、審美表達四個方面分析了毛氈與非紡織材料相結合在服裝設計中的實用性和象征性以及藝術創新與美學形式,對非紡織材料進行歸納與分類。以及非紡織材料在服裝設計應用中所呈現出的獨特藝術風格與審美效果。第五章,分別分析了羊毛氈工藝和非紡織材料在服裝裝飾設計中應用的案例。第六章,通過以上研究碳素以及案例分析理論結合實踐,運用到畢業設計中。
通過以上研究及實踐,第七章對羊毛氈與非紡織材料相結合在服裝裝飾中的應用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四、提綱。
摘要。
1、緒論。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義。
1.3國內外研究現狀。
1.4研究創新點。
1.5研究內容及方法。
2、羊毛氈工藝特點及概述。
2.1羊毛氈工藝概述。
2.2羊毛氈工藝的藝術特色。
2.3羊毛氈工藝技法。
3、非紡織材料的概述與分類。
3.1非紡織材料的概述。
3.2非紡織材料的分類。
3.3非紡織材料在服裝中的應用的發展現狀。
4、羊毛氈與非紡織材料相結合在服裝設計中的藝術創新與美學形式。
4.1工藝方法。
4.2結合形式。
4.3功能創新。
4.4審美表達。
5、羊毛氈與非紡織材料在服裝裝飾設計中的應用案例分析。
5.1羊毛氈工藝在現代服裝裝飾設計中的應用。
5.2非紡織材料在現代服裝裝飾設計中的應用。
6、羊毛氈與非紡織材料相結合在畢業設計中的應用。
6.1本人畢業設計理念。
6.2畢業設計完成過程。
7、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五、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法:通過對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閱讀,閱讀了解服裝設計內容、理論基礎,對有關材料的查詢和整理,把握本研究方向,為本論文的撰寫提供了理論依據。
實踐研究法:設計實踐、反復試驗。
六、創新點。
通過對羊毛氈工藝的創新研究,以及非紡織材料的深入探索,將傳統的羊毛氈工藝與新型材料相結合運用到服裝裝飾設計中,突破常見的服裝裝飾形式,不同于單純的拿來主義,而是將兩種看似大相徑庭的材料合理結合,傳統的羊毛氈的多變造型與新型非紡織材料的形態質感相結合,碰撞出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力,推陳出新的同時符合形式美法則。通過本文的探索研究,為服裝裝飾設計提供創新性風格和設計思路。
七、進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論文選題、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初步收集畢業論文相關材料,填寫《任務書》。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進一步熟悉畢業論文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完成畢業論文初稿,上交指導老師。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完成論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定稿、打印、裝訂。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論文答辯。
八、參考文獻。
[1].張姣健。絞擷與羊毛氈在針織服裝設計中的工藝組合應用[d].北京:北京服裝學院,2014.
[3].張璇。淺論毛氈作品的實用性與藝術性[d].天津:淺論毛氈作品的實用性與藝術性,2014.
[4].郝水菊。內蒙古地區毛氈制品的傳統技藝及其現代設計[d].無錫:江南大學,2013.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摘要: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是學位論文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題報告質量不僅是衡量研究生學術水平的重要標準,也是確保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環節。本文就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內容及其問題,提出幾點意見,旨在為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
1.問題與分析
目前,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題目與撰寫內容不符,調查問卷設計的科學性、有效性把握不準,研究重點與選題的依據、意義不明確,研究框架設計不合理等方面。導致這一個狀況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學術態度不嚴謹;另一方面是目前田徑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往往在人文社科類領域確立論文選題,由于選題與所學專業脫離,且相關學科知識掌握較薄弱,致使最后諸多問題暴露。為了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時條理更加清晰、闡述更加準確、思路更加透徹,歸納、總結了以下幾點意見,希望對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文獻綜述是完成高質量開題的關鍵
根據調查得知,近幾年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時出現的普遍問題是,對文獻資料研讀不夠,對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夠深入,對研究方向國內外的具體進展掌握的不全面、不詳細,資料引用的針對性、可比性不強,有些研究生甚至沒有完全明確撰寫開題報告與文獻綜述的區別,更多的是對前人研究工作的敘述,而對自己的研究設計介紹得甚少。
文獻綜述的基本內容應包括:國內外現狀;研究方向;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參考依據等〔1〕。文獻綜述不僅是對學術觀點和理論方法的整理。同時,還應具有評論性,因此,作者要以批判的眼光來歸納和評論文獻,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要想寫好開題報告,必須認真研讀文獻,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深入的了解,明確別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為自己研究的切人點,因此,文獻研讀的深度與廣度是影響開題報告質量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內容的涵蓋是體現開題細膩程度的重要標志
研究內容的涵蓋應力求精簡透徹、主次分明。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每個人的報告時間是有規定的,一般在10-15分鐘不等。在有效的時間里,既要做到報告內容明確,又要控制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這就對報告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借鑒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專業人士的意見,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選題依據,選題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課題進行的途徑,步驟及設想,課題的創新之處和預期的創造性成果,課題進行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準備采取的應變措施等幾個方面〔2〕。選題的依據、意義應極具針對性地指向初擬題目,按其研究內容刪選代表性較強的文句作為報告的重點,體現條理化與清晰化;在撰寫國內外研究現狀時應注意,要將其內容層次化,把歸納、總結出來的文獻分列為不同的類別,一般可分為基礎理論研究、現狀性綜述及分析對比性研究等三個方面。同時,還應注意文獻羅列的規范性,所列的內容都應按相同的格式、按事物發展的一般性規律有序地排列。
課題進行的途徑、步驟及設想是開題報告的重點部分之一,主要包括研究途徑、研究方法、研究步驟、初擬的論文框架及可行性分析五個方面,在闡述研究途徑時應說明將運用哪些學科知識、以怎樣的視角作為切入點,并將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的重點與難點闡述清楚,主要運用的研究方法、手段應詳細說明。研究的步驟一般按課題預期的研究程序,以時間劃分階段,從頭到尾進行羅列。至于論文的初擬框架,無論是在開題報告中,還是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都應視為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需要仔細的揣摩和反復的斟酌,還應與導師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以確保初擬框架設計得更加周密、更為合理??尚行苑治鰟t要抓住其內涵撰寫,明確闡述現階段已具備的研究條件與尚缺少的研究條件和擬解決的途徑等。對課題的創新之處和預期的創造性成果的闡述應重點說明,在課題的相關研究領域中,前人累積了哪些研究成果,研究了哪些方面的內容,本課題與他人研究的側重點和不同之處,并圍繞研究的目標,簡要闡述課題的創新點及其成果的形式。
(三)學術態度的嚴謹與否是制約學術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通過走訪相關領域的專家得知,目前,在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中存在著明顯的學術不嚴謹現象,主要表現在,開題報告中的錯字與漏字較多、文句表述不通順和不完整、論述條理不清晰、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不規范、撰寫開題的整個思路不明確、研究的重點難點把握不住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術水平的提高。因此,為了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與寫作能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改進,除了端正學習態度以外,還必須重視研究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基本功的訓練。
研究性思維能力由以下三個要素構成:一是思考,思考是研究的前提,假如研讀材料時感悟不出它們可以解釋的對象,了解某個研究領域時不知道可以深入探討的問題,專研某篇學術文章時找不出其薄弱環節,運用別人的理論觀點時不明白其精髓,收集眾多資料后卻不清楚應從哪個方面入手,高質量的開題報告就寫不出來。所以,必須善于懷疑,勤于思考;二是積累,積累是研究的基礎,學問是積累出來的,知識儲備多了,就容易駕輕就熟,得心應手。不善于積累,經常前讀后忘,就不能適應日后研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所以要善于累積,做好讀書筆記;三是分析,分析是研究的手段之一,與思考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經常思考有利于分析能力的提高,但經常思考不等于分析能力就一定強,所以,要學會思考,并把握好思考的方向,否則,思考的結論就會出現反差,就會變成一種低水平的思考。
2.小結
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不是形式,故此,一定要研究實質。為了能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研究能力和開題報告撰寫能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首先,研究生必須從思想上重視開題報告,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積累,加強思路梳理、文句表達等方面基本功的訓練,尤其要注意培養通過理論思維發現問題的研究能力。開題報告是研究工作的開始,良好的開端才能為高質量的學位論文奠定實質基礎。
參考文獻:
〔3〕李艷,董良飛.試論撰寫研究生開題報告的技巧與方法〔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xx,6(8):
中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是,以社會人才市場的需要為切入點,以培養學生生存技能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那么,中等職業教育中專業課教學活動就擔負著培養學生生存技能的重任。在計算機專業中,photoshop作為一門專業課,是目前最為出名的平面設計軟件,在圖像、圖形、文字、視頻、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其很強的實用性深受用人單位的喜愛。
在多年從事該平面設計軟件的教學工作中,筆者始終把教學目標定位在:希望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并使用photoshop進行平面設計這個技能,作為就業生存的一技之長。
綜合國內外研究現狀來看,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上的教學方法,強調在教學情境中展開教學活動,尤其適用于操作類課程的教學活動,針對當前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意義:
一是有利于提高中職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效率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是有利于探索出一條適合中職學校計算機業photoshop課程教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促進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的意義。
。
素質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教會學生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班主任是學校教育工作中全面負責班級學生思想品德、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工作者;班主任肩負著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歷史使命;承擔著促進和指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綜合發展的重任。特別是在實施“科教興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在為祖國培養人才這一千秋大業中,班主任工作發揮著極其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身心發展有著共同的特點,但是在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樹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
我國的改革開放建設,促進了社會經濟和現代化戰略目標的發展,培養和造就面向世紀的一代新人,班主任的工作辛苦而繁雜,較之常規的班主任工作,在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教育管理,思維方式,工作模式等方面都有了根本的變化,所以,要求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要有思維和變革,要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學生的精神領域,要有敏銳的眼光和積極的思考,以“開放性”、“多樣性”、“民主性”、“專業性”的教育方法,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判斷,學會比較和選擇,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使學生具備創新意識,自律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并在工作中不斷尋求科學的教育方法,關注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學校的管理是宏觀的,更具體的工作由班主任來做,班主任和班委會干部要以身作則,影響和塑造學生的行為規范,以班主任為典范,帶動學生干部的風范,以學生干部的風范帶動學生的規范;建立制度,規范管理,針對學生的年齡弱點、難點、特點、亮點,在廣泛討論得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研究制定各種班規制度,把嚴格的制度和規范的管理結合起來,有效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
(1)高度的民主意識、民主行為;
(2)高度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
(3)終身學習的觀念和能力;
(4)開放的心態;
(5)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6)合作與競爭意識;
(7)責任與質量意識;
(8)效率和效益觀念;
(9)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10)崇尚真理,不迷信權威。這是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要求,也是我們對班主任提出的具體培養目標。為適應市場經濟,特別是知識經濟的挑戰,教育改革勢在必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轉變教師角色,教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人交往,學會生存發展,做學生的引導者、心靈導師。小學作為基礎教育階段,在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化思想及全納教育理論的影響下,要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了解每一名學生的教育需求,滿足不同學生的教育需求,關注每一名學生的發展,整合教育資源(學校、家庭、社區等),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小學生的模仿性、依賴性強,獨立性差,可塑性強,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事物的好惡及人生觀、價值觀等直接影響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因此,班主任工作便顯得更為重要。面對當今小學生缺少生活體驗,心理健康問題明顯增加,抗挫折能力弱等現象,以及由于社會飛速發展導致人的認識能力存在差異、價值取向多元化,出現教師與學生家長教育價值取向的溝通問題……為此,我們需要運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班主任工作,以“為學生一生負責”為教育宗旨,開展此項研究,探索小學階段班主任工作模式,總結概括其特點,以增強班主任工作的針對性、目的性、實效性,切實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對此課題的研究,我們已具備了比較成熟的條件:本課題組主持人從事多年班主任工作,有較豐富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和育人理念,現如今又擔任本學校的德育工作,又有很好的條件為課題的研究收集材料。另外,主持人又參加過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有多篇科研論文在國家、省、市級的刊物上發表和獲獎,有豐富的科研能力。
學校一直圍繞著以人為本促進學生主動健康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對教師進行培訓,所以課題組成員通過學習,討論交流,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等形式,對班主任進行了較系統的學習。目前課題組主持人已對“人本理論”“多元智能理論”“情緒管理理論”“全納教育思想”“人的現代化理論”等現代先進教育理念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并通過學習和教育實踐不斷深入領會到:新時期班主任工作要從物化走向人化,要承認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是完整的人,是能動的、創造性的人。
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權利,關懷學生的成長。對學生的教育要由強制性的單項灌輸轉向雙向的平等對話。使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成為兩代人的相互影響,共同參與,教學相長,品德共進,相互理解、相互悅納、相互勉勵、相互啟發、相互涌動、相互創生、共同發展、共享快樂的過程。認識到德育本身應當是一個整體,作為班主任應該把德育工作融合到整體的教育中去,融合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
(一)實施步驟設計。
1、準備階段(xx.12---xx年.5)。
(1)學習內容:國內外現代教育理論,國內外優秀班主任教育工作的研究理論。
(2)采用方法:通過查閱文獻,了解有關情況。
2、實施階段(xx年.6---20xx.7)。
通過對課題進行深入的行動研究,不斷總結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模式。
(1)調查分析階段(xx年.6---xx年.10)。
(2)策略設計階段(xx年.11---20xx.8)。
(3)對比實驗階段(20xx.8---20xx.6)。
3、總結成果階段(20xx.7---20xx.9)。
對第二階段研究工作中提出的班主任工作模式的典型案例等教育材料進行收集整理。對各種材料進行整理分析,優化策略,將各種策略系統歸類,撰寫研究報告、論文等形式,進行成果交流。
(二)課題完成保障條件。
1、本課題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和關心,得到去教科室行家的直接指導。
2、我曾多次參加過學校各種研究課題,并有較高的責任心完成課題研究。
3、時間保證:會以高度的責任心堅持定期學習,定期活動,定期研討。
1、xx年12月----xx年年5月實驗方案。
2、xx年年6月----20xx年6月論文。
3、20xx年7月----20xx年9月研究成果。
(一)實驗研究總結報告及附件。
(二)實驗教師典型教案。
(三)實驗教師的經驗論文。
(四)學生的相關作品及資料。
(五)各種測試的數據資料說明。
現在的小學生盡管讀了很多課外書,可提起寫作總有“老虎吃天,無處下爪”的感覺,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寫的作文千篇一律,內容空洞,脫離實際,毫無新意,不能表達出真情實感。俗話說“文學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寫作素材,學生只要認真觀察,用心體會,就能寫出好的作品。日記是積累素材的重要手段。
對于身邊的人和事,社會上的一些現象,美麗的自然風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和思考,日記就給了學生一個自由表達的機會。在這里,他們有了自己的小空間,自由抒發內心的情感。在日記里,總會體現出學生新奇的想法和獨到的見解,開闊視野,拓展思維。我通過這樣的訓練,讓學生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用筆記錄下他們的喜怒哀樂,久而久之,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日記只用來記錄其內容的載體,作為一種文體,屬于記敘文性質的應用文。日記的內容,來源于我們對生活的觀察,因此,可以記事,可以寫人,可以狀物,可以寫景,可以記述活動,凡是自己一天中做過的,或看到的,或聽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記的內容。
“關于日記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習作的作用的研究”是指讓學生通過觀察、描寫,收集寫作素材,能對生活有切身的情感體驗。姚雪垠先生曾經說過:“記日記,有助于提高寫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也有益于知識修養品格修養?!蓖瑫r,在指導學生寫日記的過程中,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讓學生不再為寫作文而發愁,讓他們愛上寫作。
確定課題,立項,確定方案
日記是對生活的記錄,“用我手寫我心”是我對學生寫日記的基本要求,鼓勵學生記錄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所想,哪怕只是一兩句話。同時,鼓勵學生多參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室外活動、社會活動和讀書活動,讓學生們的世界精彩起來、豐富起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努力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日記源頭,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學生在三年級剛剛寫日記的時候,往往不知道該寫什么,我就指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事,從家里的事、班級里的事、學校里的事寫起,選擇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用一兩句話寫出來,慢慢地,學生就知道如何選材。長此以往,學生積累的素材就多了。掌握了方法,學生寫起日記來就得心應手了。
寫好日記,貴在堅持。如何讓學生能把寫日記堅持下來,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每節語文課上都有五分鐘的“美文朗誦”,讓優秀日記的作者朗讀給大家聽;把優秀習作收集在我的博客空間里;推薦優秀習作參加各類作文競賽等等。如此的鼓勵表揚,大大鼓舞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現在上了六年級還在堅持寫日記,寫作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
整理實施階段的各種資料,包括教案、反思、學生日記、作文等。
繼續用實施階段的做法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整理相關資料等。
完成結題報告,整理資料袋等。
(1) 學生優秀日記,在博文中出現。
(2) 學生優秀作文,在博文中出現。
(3) 調查問卷等。
(4) 研究隨筆,教學反思等,發博文。
(5) 相關的一些圖片、文字等。
論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較注意探索的問題的基礎上,寫論文主要是反映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詳細內容請看下文。
一切研究都始于問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是研究的開題報告,因此也必須始于問題。
年鑒學派大師費弗爾說得明確:“提出問題是所有史學研究的開端和終結,沒有問題便沒有史學?!蓖瑫r,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可能只需要數學或實驗技巧,而提出新問題、發現新可能性或以新視角看待舊問題,卻需要具有創造性的想象力,這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庇纱丝梢娫谘芯恐袉栴}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研究問題”?研究問題說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想要通過研究理解什么,因此研究問題一定是指向知識和理解。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是有區別的,研究假設是研究者對這些問題的嘗試性回答。
“多數人的寫作或者緣于現實的思考,或者緣于閱讀的興趣。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閱讀會促進對現實的思考,對現實的思考常常會求助于閱讀?!薄巴ㄟ^專業或個人日常經驗選擇一個研究問題似乎比通過(老師)建議或文獻的途徑更加危險。但這種擔心未必正確。以個人經驗指導你的研究有可能會更具價值?!睆倪@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閱讀、專業活動、生活經驗、老師建議都可能成為研究問題的來源。
這里需要解釋和說明的是,在中文中“問題”有多重意義,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各具有特定的意義所指。我們用三個動詞就可以解釋這三個詞的意義了:“回答問題”、“解決問題”和“討論問(議)題”。在學術研究中可能為了“解決問題”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問題,所有的“解決”“回答”的問題都可以成為討論的問題。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問題”。通常我們會說,“偉大的科學研究工作常常出于解決某一急迫的實際問題?!?/p>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價值觀不同,對研究問題的認識也不同。馬克斯威爾把研究問題劃分為三類,它們是一般化問題(genericquestions)和具體化問題(particularisticquestions)、工具主義者問題和實在論者問題、變量問題和過程問題。也有方法研究學者認為,“大量的教育研究問題可以歸納為相互關聯的三類形式:描述性問題———正在發生什么?因果性問題———是否有系統性的作用?過程性或機制性問題———為什么會發生或怎么發生的?”我們把問題基本上分為三類,即本體論問題、價值論問題和方法論問題,通俗地說,在研究中時刻要回答“是什么”、“為什么”和“如何、怎么辦”的問題。
研究者應該以有助于實現實踐目的的方式提出研究問題,而不應該把這些研究的目的隱藏在研究問題本身中。并且研究問題必須是通過研究能夠得到解答的問題,研究必須是真正可以實施的?!叭绻岢鲆粋€沒有哪個研究能夠回答的問題是沒有價值的,無論是因為無法獲得回答問題的資料,還是得出的結論可能會有嚴重的效度威脅?!?/p>
如果把研究問題劃分為工具主義者問題和實在論者問題,那么通常會有如下說法:提出研究問題時,要以研究對象所說或所報告的方式,或者以直接觀察到的方式,而不是以信念、行為或因果推論的方式提出。
對什么問題的研究和回答才具有選題意義?研究問題應該通過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回答的問題,而且可以直接詢問研究如何實現實踐的目的。
在論文開題報告中,首先要表述的是“問題的提出”,也就是提出要解決的問題,提問的方式多種多樣。德里達在談到“本體論”問題時,認為本體論始于“這是什么”這種方式的提問,但他反對邏各斯中心主義方法,但反對的策略則是“回溯到源頭去”,他主張的追溯就是“提問(questioning)”,“提問看上去只是疑問而無所肯定,其實,照海德格爾的說法,在提問中,所要問的問題的方向就已經確定了。這其中就有著yes?!币虼嗽谖覀兊恼撐拈_題報告中,提出問題本身就是一種肯定,提問者只是對它進行論證而已。
要很好地設計研究問題,因為它們會影響到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的效度或結果。研究問題是研究設計的中心,它決定著其他各個部分。
問題提出要有意義?!皬呐既坏南敕ǖ叫纬筛拍畈⒕唧w確定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這一過程對科學研究是至關重要的。
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也很重要,因為研究問題的提出是基于研究的概念或理論基礎上的。我們舉個例子就可以明白,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這個選題并沒有能夠反映出某一個重要概念或理論,雖然“課堂教學”、“有效性”都可以作為概念來看待,但不足以表明其學術性或理論性;如果我們把選題改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心理學研究”,“心理學”的學科性就成為這個選題研究的概念來源或理論來源。
。
200x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我國現約有3.67億未成年人,其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敝泄仓醒雵鴦赵涸凇蛾P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也明確指出“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更加重視德育工作”。教育部制定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也于xx年9月1日正式實施。這些重要文件的出臺,無疑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加強新時期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镀胀ǜ咧姓n程方案》的實施,也要求按新的課程理念、新的價值取向——人格取向來重新構建德育課程結構。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教師的角色、教育教學方式與過去有很大不同。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學生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是引導、激發和深化學生活動的人。教師在實現這些不同的角色的同時,也增強了與中學生的互動,幫助中學生通過體驗生活、積累經驗、發展能力并初步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品德,實現理想的教育效果。為了更好地實施新課程,提高學生的道德思考能力和道德踐行能力,開發校本德育課程,開拓新的德育模式,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迫切。
毋庸諱言,德育工作仍是當前學校教育的薄弱環節。由于校際競爭激烈,升學率成為社會評價學校的重要標準,中學德育地位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針對性和實效性差。而且,過去的學校德育模式重視群體、強調共性而忽視個體,不能完全適應學生心理發展的需求。例如,德育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矯正問題,而教師、學校對待這些問題時,大都以正面批評、懲罰等方式,試圖通過加大外部力量的干預,達到改變或矯正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目的,但實際的效果往往并不令人滿意。因此探索新型有效的的德育模式勢在必行。
全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給人類帶來充實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的負面影響,經濟的發展并不必然意味著精神世界的豐富,也不能避免價值觀的失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人們原有的相對穩定的道德觀、價值觀等發生了較大變化,引發了諸多新舊觀念的沖突以及由此引起的問題。一些社會不良現象不同程度影響著校園,給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率的日益攀升和這些不良因素不無直接的聯系。
。
古典文學中常見論文這個詞,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為論文。以下就是由編為您提供的。
課程改革的目標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育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使學生具有充分的動力,主動學習,關心學習。
1、建構主義理論。
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知識的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在生活的具體情境中,由學生自己通過主動探索得出結論。
2、“思維”的心理學分析。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梢?,人的手腦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要讓兒童多動手操作、多觀察。
3、課堂教學論。
《新課標》指出: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體驗。
1、理論學習和收集資料階段(2017年7月-2017年12月)深入學習有效情境的有關理論,掌握創設與利用有效情境的方法。
2、研究分析資料階段(2017年1月-2017年4月)。
通過現場看課、網上查找、雜志閱讀等方式收集專家名師的課堂教學實錄,初步整理出情境教學的典型片段;通過聽普通教師的課并進行現場錄音(包括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錄音)收集教學實錄并初步整理出情境教學的典型片段。然后根據理論分析,制定出對情境教學的參照目標,總結同類型的課不同的策略方法。
3、自我實踐階段(2017年4月-2017年5月)。
根據階段分析研究的結果,進行對比性實踐,總結性實踐。在實踐中進行對比和反思,驗證階段性研究的成果。
4、總結、結題階段(2017年6月)。
回顧課題研究的全過程,根據實踐檢驗的情況進一步深化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寫一份有計劃、有實施、有案例的關于課堂情境教學的研究報告,展示一堂運用研究結論所駕馭的課堂。
。
人說天下文章一大抄,未必如此,但說天下商業模式一大抄,恐怕沒人懷疑,正像好的文章被廣為傳播,其中有價值的思想被人們不斷演繹,不斷模仿,不斷摘抄,并從中汲取營養一樣,從古至今,幾乎沒有那一種商業模式找不到競爭者的,找不到模仿者,除非你的商業模式根本沒有價值,同樣,幾乎每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都是在模仿別人的商業模式的同時,不斷嫁接、不斷創新的結果,從某種角度看,商業模式模仿別人的程度,反映出商業模式創新的程度,商業模式而被抄襲的程度,反映了商業模式價值的大小。
模仿是商業模式創新的基礎,幾乎一切成功的商業模式都是在不斷模仿基礎上創新的。
當年的一個叫myrice的網站抄襲了網易的商業模式,用個人主頁空間來吸引當時的不到600萬上網用戶。后來因為myrice看不到商業前景,賣給了lycos,相反,網易則因為堅信商業模式可以不斷完善,可以不斷模仿別人的成功經驗,可以將別人的模式融會貫通成為自己的獨特商業模式,而造就了一個中國首富。
騰訊成功,同樣模仿了無數的商業模式,騰訊作為中國今天最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同樣是在對其他商業模式不斷模仿和嫁接中成熟,成長,至今都沒有為產業提供原創性的創新產品。幾乎都是作為追隨者,模仿別人的產品,超越原創者,甚至滅掉原創者。甚至,騰訊公司的標志性符號,那只企鵝的標識,就是完全模仿linux,幾乎可以逼真。
也許有人會覺得模仿別人的商業模式是很丟人的事情,但實際上世界上沒有百分百模仿成功的案例,幾乎所有成功的模仿都是與其他的商業模式和資源嫁接在一起,都被賦予了全新的形式或內容。
騰訊堅持模仿新的商業模式為我所用,并將眾多商業模式融合為獨特的騰訊模式,使騰訊的商業模式不斷完善。
據說,有一個人作icq工具比騰訊早了一年,因為沒有看到即時通訊商業模式的前景,沒有看到即時通訊與其他商業模式嫁接會產生的乘數效應,當時只想在行業內推廣,一開始就想收費,不到一年,就徹底退出了這方面的競爭。而騰訊用免費,用商業模式的不斷模仿和嫁接,最終獲得了成功。
當年王志東時代的新浪也作了一個新浪即時通訊工具“新浪尋呼”,據說當時騰訊由于資金緊張,很想把qq賣給新浪,但新浪并不認同qq有多大價值,也因為當時的新浪并沒意識到即時通訊工具在互聯網中的重要性,沒有看上騰訊,自己開發了一個“新浪尋呼”。因為使用和推廣的不利,更是因為沒有堅信即時通訊的商業價值,新浪尋呼悄無聲息,而騰訊的qq名滿天下。這種商業模式的模仿,失敗之處,就在于沒能堅持,也沒有把即時通訊與門戶網站的價值加以有效嫁接,沒有產生乘數效應。
誰能想到,在icq、aol和微軟都有功能強大的即時通訊工具的今天,騰訊僅僅因為堅持和不斷嫁接新的商業模式而能獲得成功?因此,可以說,絕大多數商業模式創新都是建立在成功模仿基礎之上的。
正如有哲人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善學者,學根本,是為勝;不善學者,學皮毛,必敗無疑也?!蓖瑯?,模仿別人的商業模式,不應模仿其皮毛,而要模仿其根本,商業模式系統創新理論,可以幫助人們在模仿別人的商業模式時如何把握模式的本質,取得真經,獲得實效。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德育互動模式研究開題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中央文件精神的領會和貫徹。
200x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我國現約有3.67億未成年人,其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敝泄仓醒雵鴦赵涸凇蛾P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也明確指出“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更加重視德育工作”。教育部制定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也于xx年9月1日正式實施。這些重要文件的出臺,無疑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對高中新課程改革要求的適應。
教育部在《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改革既有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推出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加強新時期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镀胀ǜ咧姓n程方案》的實施,也要求按新的課程理念、新的價值取向——人格取向來重新構建德育課程結構。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教師的角色、教育教學方式與過去有很大不同。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學生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是引導、激發和深化學生活動的人。教師在實現這些不同的角色的同時,也增強了與中學生的互動,幫助中學生通過體驗生活、積累經驗、發展能力并初步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品德,實現理想的教育效果。為了更好地實施新課程,提高學生的道德思考能力和道德踐行能力,開發校本德育課程,開拓新的德育模式,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迫切。
對傳統學校德育模式的反思。
毋庸諱言,德育工作仍是當前學校教育的薄弱環節。由于校際競爭激烈,升學率成為社會評價學校的重要標準,中學德育地位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針對性和實效性差。而且,過去的學校德育模式重視群體、強調共性而忽視個體,不能完全適應學生心理發展的需求。例如,德育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矯正問題,而教師、學校對待這些問題時,大都以正面批評、懲罰等方式,試圖通過加大外部力量的干預,達到改變或矯正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目的,但實際的效果往往并不令人滿意。因此探索新型有效的的德育模式勢在必行。
4、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現狀的審視。
全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給人類帶來充實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的負面影響,經濟的發展并不必然意味著精神世界的豐富,也不能避免價值觀的失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人們原有的相對穩定的道德觀、價值觀等發生了較大變化,引發了諸多新舊觀念的沖突以及由此引起的問題。一些社會不良現象不同程度影響著校園,給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率的日益攀升和這些不良因素不無直接的聯系。
中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階段,可塑性強,自控能力薄弱,容易受外界干擾和影響。學生在道德生活中尚處于不成熟、不穩定狀態,處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創造、由順從向選擇的轉化過程中。當我們審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現狀時,不難發現,互聯網等新興媒體以及網吧等各類文化娛樂場所含有色情、暴力、賭博、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正乘隙傳播,嚴重腐蝕未成年人的心靈。另一方面,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慣性依然強勁,大多數學生承受著學業帶來的巨大壓力。社會問題、家庭問題以及學習問題給許多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使他們出現了行為習慣差、人際關系不好以及心理亞健康等問題。
長期以來德育課程的知識化、政治化傾向嚴重,也使學生的發展受到制約。在學生眼中,學校德育內容保守、假大空、不能解決實際的思想問題,學校德育形式“老土”、走過場、缺乏新意和吸引力。要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就要求我們努力研究新的德育模式,多渠道地對學生進行引導。
5、對高中生心理特點的思考。
高中生的生理發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發展卻相對落后于生理的發展,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還未達到成熟的指標。高中生思維敏銳,精力充沛,自我意識日益成熟,自主性、獨立性增強,內心世界豐富多彩,但他們看待問題片面性較大,自控不足,容易沖動,想和別人交流卻又封閉自己,需要各方面的指導卻對他人的批評教育抱有強烈的叛逆意識。面對這樣的學生,灌輸、說教的德育模式日益失去作用,尊重他們心理特點、符合他們心理需求的德育模式才能發揮實效,切實有利于高中生的發展。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作為認知學習理論的新發展,是目前西方日漸流行的教育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這就意味著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徹底摒棄以教師為中心、強調知識傳授、把學生當作知識灌輸對象的傳統教學模式,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全新的教學方法和全新的教學設計思想,因而必然要對傳統的教學理論、教學觀念提出挑戰,從而在形成新一代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同時,也逐步形成了與其相適應的新一代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思想。知識技能的掌握需要學生主動參與和建構,思想品德的養成同樣也需要學生參與德育過程,通過自身的活動以及與他人、與環境的互動,為外在于自己的道德規范賦予蘊含個人色彩的意義。本課題研究的就是怎樣開辟新的途徑,使學生能切入到德育過程中,并在其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從而自主構建個人道德體系。
2、現代德育實踐觀。道德的本質在于實踐。首先從德育目標看,既有對學生道德認識、道德情感的培養,也有對學生道德心理、道德行為的鍛煉,而歸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的統一,所以德育目標本質上是實踐的。其次,學生的道德是在活動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動和交往的本質是實踐的,所以德育過程本身應該是一種實踐活動。第三,德育實踐活動才是檢驗學生道德素質高低的唯一標準。所以,德育應該是德育主體的一種實踐活動。怎樣讓德育活動走出“口號加榜樣”的單向的道德知識傳輸模式,怎樣采用富有成效的模式來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正是本課題研究的重要內容。
3、我?!皩熤啤鞭k學理念。我?!皩熤啤鞭k學理念自1998年提出之后,在教育系統和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多年來,經過專家學者多方面論證、一線教師多角度實踐,我?!皩熤啤钡膬群玫綐O大的`豐富和發展?!皩熤啤钡幕揪窨筛爬椋浩降鹊膸熒P系、互動的教育模式、多元的導師組織、共進的發展目標?!捌降鹊膸熒P系”包括師生人格平等和教育活動民主,是實施導師制的前提和基礎;“互動的教育模式”是指學科教學互動和思品養成互動,是實施導師制的教育教學常態和方式;“多元的導師組織”包括校內組織全員和社區力量全面,是實施導師制的組織依托和保證;“共進的發展目標”指的是一切為了人,為了人的一切,是實施導師制的方向和目標。本課題所研究的“德育互動模式”正是“互動的教育模式”中一個重要的組成方面,是對我?!皩熤啤钡倪M一步拓展和完善。
德育模式是指關于德育活動的本質特征的簡要表述形式。它是理論系統和操作系統的中介。德育模式指示著德育工作的基本取向。
互動,簡而言之,就是人與人之間在共同活動中發生的直接或間接相互作用和聯系的基本方式。
德育的對象是人,而人的德性的養成、發展與成熟,不是在“灌輸”中“獲得的”,而是在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即互動中主體自身建構的。所以,現代德育過程的思想,特別強調民主、平等、對話與交流,即德育過程實質上可理解為是師生之間互動互促、教學相長、品德共進的過程。廣而言之,學生個體與他人、與群體、與家庭、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都可以是道德養成的重要途徑。
德育互動模式是通過課程、規章、實踐、評價等途徑,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學生個體與周圍環境的互相影響,從而讓高中生體驗道德美感,自擬道德準則,參與道德實踐,強化道德意識,建構道德信念的一種德育模式。
德育互動模式的構想主要有以下幾種:
(1)課程互動模式。通過有效的課程教育探索德育的校本課程,積累和整合德育資源,編制相應的教材,如名生介紹、黨校團校、心理疏導等。
(2)規章互動模式。通過學生參與擬定規章制度,形成簡便易行的德育規范,如校園文明公約、學生守則、考前誠信簽約制度等。
(3)實踐互動模式。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來探索德育新模式,如志愿者活動、校園論壇、學生廣播站、學生電視臺等。
(4)評價互動模式。通過學校的評教、評學、評比、評選來研究德育評價的機構設置(如自律委員會)、德育評價的形式體系(如素質發展報告書)、德育評價的過程(如值周制度、三好生、表揚生自薦制度)以及德育評價的反饋機制(如公告欄、反思糾錯室)。
德育互動模式,是對我?!皩熤啤鞭k學理念的新發展,是培養“素質全面、特長顯著”的學生的新要求,是對南京一中校本德育模式的特征性描述。
“德育互動模式”課題的研究,以南京一中百年文化的積淀為基礎,以時代精神的弘揚為支柱,積極探索具有城市高中生人格養成特色的德育模式。
南京市第一中學有百年校史,是江蘇最早的省重點中學之一,南京市教育局直屬學校,現為江蘇省模范學校,國家級示范高中,江蘇省首批四星級學校。學校一貫強調“教書育人”,堅持“德育首位,五育并舉”的方針。多年來形成“好學、向上、活潑、團結”的校風,“嚴謹、求實、創新、育人”的教風和“勤奮、進取、踏實、求精”的學風。
在德育工作中,我們感受到學生的道德觀念、心理特點都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新的變化,這就對德育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
從心理的角度來說,目前高中生生理的迅速變化與心理的發育并不完全同步,很大程度上他們處于“心理斷乳期”,迷惘、郁悶、多變的“花季”也往往成為“雨季”。因此,積極向上、弘揚正氣的道德行動能促使學生由感性體驗步入理性審視。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世易時移,信息時代所帶來的時空突破使學校德育處境尷尬,多元的價值觀念對學生的人生觀、道德觀造成強烈干擾,因此,最適合學生的教育便是最好的教育,對傳統教育方式的揚棄也就十分必要。
200x年8月,我校對高一年級進行了學生文明公約的態度和踐行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對于我校學生文明公約的主要內容,學生了解率并不太高,但贊同率較高。大部分同學對于條約的各項具體內容都很支持,只對個別表述提出看法。大部分同學基本可以完成條約的要求,但對于制定公約這一形式本身存在不同看法。對于學校組織的各項德育活動,大部分同學是支持和愿意參加的,但說教類的活動最不受歡迎。對于學校組織的提高文明水平、促進自律意識的活動,同學們建議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重互動性、趣味性和集體參與性。由此可見,高中學生對學校德育的形式和內容都有相當的主見,有一定自省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怎樣以適應學生特點、符合學生需求的方式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就成為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因此,本課題研究的意義有二:
一是從公民道德意識形成的高度來落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使高中生能把“為學”與“為人”結合起來,做到知情意行的統一,從而主動發展,全面發展,持久發展。
1、途徑開拓
(1)立足學校。由校長親自掛帥,由學生工作處組織領導,年級組、班主任和學生干部為具體實施者。
(2)溝通家庭。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開放式班會等形式取得學生家庭支持。
(3)延伸社會。以社會實踐及綜合性活動等規定課程使學生能夠接觸社會、認識社會、服務社會。
2、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擬定操作性較強的研究計劃,創設相關的實踐情境,對學生在這情境中的行動進行觀察并評價。
(2)個案研究法:對全體實驗班學生取樣跟蹤,因材施教,建立相關檔案,重視典型分析。
(3)調查法:對我校高一年級全部學生和其他年級的部分班級發放調查卷,了解學生現狀并研究實施策略。
(4)經驗篩選法:適時召開課題研討會,及時總結經驗,并借鑒一些符合我校實際的經驗。
3、進程規劃
第一階段:調查論證(200x年10月—200x年6月)
a.組建課題研究小組,學習相關理論,開研討會論證。
b.請教專家、學者,論證課題的可行性。
c.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狀況。
d.采用招募方式,確定高一實驗班。
第二階段:申報立項(200x年6月前)
a.擬定立項申請,規范操作程序。
b.申報課題。
c.掛鉤高等院?;蛏霞壗炭蒲袉挝?,尋求課題指導。
第三階段:研究階段(xxx年7月—200x年9月)
a.制訂階段研究計劃,根據計劃實施全程多層面實施,提出模式構想。
b.對實踐模式進行修正與評價。
第四階段:總結階段(200x年10月—200x年12月)
收集并整理所有文字材料和其它寫實材料,分析總結,分專題寫出研究報告或論文,并編印《個案分析》。
4、預期成果
(1)主要階段性成果:調查報告、研究論文、影像資料、個案分析、活動文集。
(2)最終研究成果:研究報告、個案分析等。
1、本課題注重學生的參與,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走出書本、走向社會,在學生共同參與學習、生活、社會實踐的德育活動中,不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世界觀、人生觀,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最終歸結到學生的自我道德判斷、選擇等能力的發展上來。在這一過程中,傳統的德育方法得到反思,全方位、活動性、自我建構型的德育模式得以拓展,并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
2、本課題的目的不在于塑造以往家長、教師心目中聽話、乖巧、各方面都符合規范的“模子中的人”,而是重在通過各種活動和實踐,在學生參與和互動中實現學生內在德性的完善和升華,在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方面作出探索。當學生逐漸由他律變為自律,由被動“聽話”變為主動思考和選擇,由被教育變為主動參與和自我教育,即使他脫離了學校德育,也仍然能夠在與他人和環境的互動中汲取養分,通過自主的發展,最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正是學校德育追求的目標。
1.教育部制定的《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于xx年9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課題研究的一個極大的驅動。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見》于xx年上半年出臺,成為課題研究的有力支柱和指導。
2.我校自1998年起大力推行“導師制”的運行機制,其基本精神是倡導平等的師生關系、互動的教育模式、多元的導師組織和共進的發展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200x年10月,由師生充分討論、共同制定的《南京一中文明公約》于全校實施,其正面影響由學校輻射社會。這些都創設了一種有利的實踐氛圍,是進行課題研究的重要平臺。
3.我校對此課題已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研究和實踐,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規劃。
4.我校的德育工作有著較為厚實的文化積淀,藝術團、交響樂團、體育特色基地、素質發展報告、校報??鹊?,提供給學生十分寬廣的自我教育平臺。
5.課題組由校領導親自掛帥,由善于思考和勤于教學的年輕骨干教師組合,由我校學術委員會成員和一批特級教師作顧問,由一些碩士、博士加盟,陣容十分強大。
6.學校每年都有專項教科研經費按課題級別下撥,課題研究經費能夠得到充分保證。
1、領導小組
課題指導:
學校顧問:
組長:
副組長:
2、研究小組
第一研究組組長:
組員:
第二研究組組長:
組員:
綜合組組長:
素質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教會學生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班主任是學校教育工作中全面負責班級學生思想品德、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工作者;班主任肩負著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歷史使命;承擔著促進和指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綜合發展的重任。特別是在實施“科教興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在為祖國培養人才這一千秋大業中,班主任工作發揮著極其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身心發展有著共同的特點,但是在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樹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
我國的改革開放建設,促進了社會經濟和現代化戰略目標的發展,培養和造就面向世紀的一代新人,班主任的工作辛苦而繁雜,較之常規的班主任工作,在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教育管理,思維方式,工作模式等方面都有了根本的變化,所以,要求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要有思維和變革,要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學生的精神領域,要有敏銳的眼光和積極的思考,以“開放性”、“多樣性”、“民主性”、“專業性”的教育方法,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判斷,學會比較和選擇,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使學生具備創新意識,自律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并在工作中不斷尋求科學的教育方法,關注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學校的管理是宏觀的,更具體的工作由班主任來做,班主任和班委會干部要以身作則,影響和塑造學生的行為規范,以班主任為典范,帶動學生干部的風范,以學生干部的風范帶動學生的規范;建立制度,規范管理,針對學生的年齡弱點、難點、特點、亮點,在廣泛討論得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研究制定各種班規制度,把嚴格的制度和規范的管理結合起來,有效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
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實現現代化其核心是實現人的現代化。而現代化的人是有其素質標準的。即高度的民主意識、民主行為;高度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終身學習的觀念和能力;開放的心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合作與競爭意識;責任與質量意識;效率和效益觀念;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10)崇尚真理,不迷信權威。這是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要求,也是我們對班主任提出的具體培養目標。為適應市場經濟,特別是知識經濟的挑戰,教育改革勢在必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轉變教師角色,教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人交往,學會生存發展,做學生的引導者、心靈導師。小學作為基礎教育階段,在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化思想及全納教育理論的影響下,要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了解每一名學生的教育需求,滿足不同學生的教育需求,關注每一名學生的發展,整合教育資源(學校、家庭、社區等),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小學生的模仿性、依賴性強,獨立性差,可塑性強,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事物的好惡及人生觀、價值觀等直接影響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因此,班主任工作便顯得更為重要。面對當今小學生缺少生活體驗,心理健康問題明顯增加,抗挫折能力弱等現象,以及由于社會飛速發展導致人的認識能力存在差異、價值取向多元化,出現教師與學生家長教育價值取向的溝通問題……為此,我們需要運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班主任工作,以"為學生一生負責"為教育宗旨,開展此項研究,探索小學階段班主任工作模式,總結概括其特點,以增強班主任工作的針對性、目的性、實效性,切實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對此課題的研究,我們已具備了比較成熟的條件:本課題組主持人從事多年班主任工作,有較豐富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和育人理念,現如今又擔任本學校的德育工作,又有很好的條件為課題的研究收集材料。另外,主持人又參加過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有多篇科研論文在國家、省、市級的刊物上發表和獲獎,有豐富的科研能力。
學校一直圍繞著以人為本促進學生主動健康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對教師進行培訓,所以課題組成員通過學習,討論交流,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等形式,對班主任進行了較系統的學習。目前課題組主持人已對"人本理論""多元智能理論""情緒管理理論""全納教育思想""人的現代化理論"等現代先進教育理念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并通過學習和教育實踐不斷深入領會到:新時期班主任工作要從物化走向人化,要承認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是完整的人,是能動的、創造性的人。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權利,關懷學生的成長。對學生的教育要由強制性的單項灌輸轉向雙向的平等對話。使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成為兩代人的相互影響,共同參與,教學相長,品德共進,相互理解、相互悅納、相互勉勵、相互啟發、相互涌動、相互創生、共同發展、共享快樂的過程。認識到德育本身應當是一個整體,作為班主任應該把德育工作融合到整體的教育中去,融合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
(一)實施步驟設計。
1、準備階段(---xx年.5)。
學習內容:國內外現代教育理論,國內外優秀班主任教育工作的研究理論。
采用方法:通過查閱文獻,了解有關情況。
2、實施階段(xx年)。
通過對課題進行深入的行動研究,不斷總結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模式。
調查分析階段(xx年.6---xx年.10)。
策略設計階段(xx年)。
對比實驗階段()。
3、總結成果階段()。
對第二階段研究工作中提出的班主任工作模式的典型案例等教育材料進行收集整理。對各種材料進行整理分析,優化策略,將各種策略系統歸類,撰寫研究報告、論文等形式,進行成果交流。
(二)課題完成保障條件。
1、本課題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和關心,得到去教科室行家的直接指導。
2、我曾多次參加過學校各種研究課題,并有較高的責任心完成課題研究。
3、時間保證:會以高度的責任心堅持定期學習,定期活動,定期研討。
1、xx年12月----xx年年5月實驗方案。
3、20xx年7月----20xx年9月研究成果。
(一)實驗研究總結報告及附件。
(二)實驗教師典型教案。
(三)實驗教師的經驗論文。
(四)學生的相關作品及資料。
(五)各種測試的數據資料說明。
《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苯處熢跀祵W。
教學。
活動中,應該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茖W的學習方法是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的前提,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地指導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幫助學生構建數學思維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學習的基礎,對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及持續發展有著深遠意義。興趣是學習動力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也是學好數學的必要因素,因此,關注并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數學教學的關鍵內容。這正是本課題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目前,國內外關于小學生數學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開放性學習等方面研究成果頗豐,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方面的理論也成爭鳴之勢。但是鑒于地域性差異和學生個體差異,其具體針對性尚有欠缺之處。找到一套適合我地區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及學習興趣培養的教學方法需要我們自行探索。
三、
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理論行動研究理論。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探索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規律及可行的數學學習科學方法,同時揭示學生興趣對數學學習方法形成激發作用,是本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總結。
出研究經驗,以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及興趣狀況調查報告行式形成研究中期成果,并提出指導意見向廣大教師推廣。
六、課題研究的實施周期、步驟和預期成果。
成立課題組,收集相應資料,開展小學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經驗交流和討論,制定課題研究的方案和計劃,對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理論進行重新建構,并著手調查研究。
2.實驗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通過經驗交流對共建學校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進行教學實踐,選定實驗班和對照班,同年級的其他班級作外部參照。實驗班的教學主要以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教學為主,對照班用常規教學法進行第一階段的行動研究,完善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的教學理論。
第二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數學學法指導和興趣培養的教學手段,實驗教師在專家、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指導下獨立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并做好研究過程的記錄。期終對第二階段進行評估,總結經驗,得出最終結論。
3、結題階段:
20xx年3月~20xx年12月整理各種資料形成研究成果,同時邀請教育領導部門和兄弟學校有關教研人員進行評測、推廣和借鑒。
預期成果:形成《小學學生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及興趣培養研究報告》并結題;參與實驗者各自撰寫研究成果論文。
摘要: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是學位論文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題報告質量不僅是衡量研究生學術水平的重要標準,也是確保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環節。本文就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內容及其問題,提出幾點意見,旨在為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提供實踐參考。
1.問題與分析。
目前,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題目與撰寫內容不符,調查問卷設計的科學性、有效性把握不準,研究重點與選題的依據、意義不明確,研究框架設計不合理等方面。導致這一個狀況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學術態度不嚴謹;另一方面是目前田徑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往往在人文社科類領域確立論文選題,由于選題與所學專業脫離,且相關學科知識掌握較薄弱,致使最后諸多問題暴露。為了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時條理更加清晰、闡述更加準確、思路更加透徹,歸納、總結了以下幾點意見,希望對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文獻綜述是完成高質量開題的關鍵。
根據調查得知,近幾年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時出現的普遍問題是,對文獻資料研讀不夠,對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夠深入,對研究方向國內外的具體進展掌握的不全面、不詳細,資料引用的針對性、可比性不強,有些研究生甚至沒有完全明確撰寫開題報告與文獻綜述的區別,更多的是對前人研究工作的敘述,而對自己的研究設計介紹得甚少。
文獻綜述的基本內容應包括:國內外現狀;研究方向;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參考依據等〔1〕。文獻綜述不僅是對學術觀點和理論方法的整理。同時,還應具有評論性,因此,作者要以批判的眼光來歸納和評論文獻,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要想寫好開題報告,必須認真研讀文獻,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深入的了解,明確別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為自己研究的切人點,因此,文獻研讀的深度與廣度是影響開題報告質量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內容的涵蓋是體現開題細膩程度的重要標志。
研究內容的涵蓋應力求精簡透徹、主次分明。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每個人的報告時間是有規定的,一般在10-15分鐘不等。在有效的時間里,既要做到報告內容明確,又要控制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這就對報告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借鑒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專業人士的意見,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選題依據,選題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課題進行的途徑,步驟及設想,課題的創新之處和預期的創造性成果,課題進行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準備采取的應變措施等幾個方面〔2〕。選題的依據、意義應極具針對性地指向初擬題目,按其研究內容刪選代表性較強的文句作為報告的重點,體現條理化與清晰化;在撰寫國內外研究現狀時應注意,要將其內容層次化,把歸納、總結出來的文獻分列為不同的類別,一般可分為基礎理論研究、現狀性綜述及分析對比性研究等三個方面。同時,還應注意文獻羅列的規范性,所列的內容都應按相同的格式、按事物發展的一般性規律有序地排列。
課題進行的途徑、步驟及設想是開題報告的重點部分之一,主要包括研究途徑、研究方法、研究步驟、初擬的論文框架及可行性分析五個方面,在闡述研究途徑時應說明將運用哪些學科知識、以怎樣的視角作為切入點,并將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的重點與難點闡述清楚,主要運用的研究方法、手段應詳細說明。研究的步驟一般按課題預期的研究程序,以時間劃分階段,從頭到尾進行羅列。至于論文的初擬框架,無論是在開題報告中,還是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都應視為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需要仔細的揣摩和反復的斟酌,還應與導師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以確保初擬框架設計得更加周密、更為合理??尚行苑治鰟t要抓住其內涵撰寫,明確闡述現階段已具備的研究條件與尚缺少的研究條件和擬解決的途徑等。對課題的創新之處和預期的創造性成果的闡述應重點說明,在課題的相關研究領域中,前人累積了哪些研究成果,研究了哪些方面的內容,本課題與他人研究的側重點和不同之處,并圍繞研究的目標,簡要闡述課題的創新點及其成果的形式。
(三)學術態度的嚴謹與否是制約學術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通過走訪相關領域的專家得知,目前,在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中存在著明顯的學術不嚴謹現象,主要表現在,開題報告中的錯字與漏字較多、文句表述不通順和不完整、論述條理不清晰、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不規范、撰寫開題的整個思路不明確、研究的重點難點把握不住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術水平的提高。因此,為了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與寫作能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改進,除了端正學習態度以外,還必須重視研究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基本功的訓練。
研究性思維能力由以下三個要素構成:一是思考,思考是研究的前提,假如研讀材料時感悟不出它們可以解釋的對象,了解某個研究領域時不知道可以深入探討的問題,專研某篇學術文章時找不出其薄弱環節,運用別人的理論觀點時不明白其精髓,收集眾多資料后卻不清楚應從哪個方面入手,高質量的開題報告就寫不出來。所以,必須善于懷疑,勤于思考;二是積累,積累是研究的基礎,學問是積累出來的,知識儲備多了,就容易駕輕就熟,得心應手。不善于積累,經常前讀后忘,就不能適應日后研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所以要善于累積,做好讀書筆記;三是分析,分析是研究的手段之一,與思考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經常思考有利于分析能力的提高,但經常思考不等于分析能力就一定強,所以,要學會思考,并把握好思考的方向,否則,思考的結論就會出現反差,就會變成一種低水平的思考。
2.小結。
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不是形式,故此,一定要研究實質。為了能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研究能力和開題報告撰寫能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首先,研究生必須從思想上重視開題報告,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積累,加強思路梳理、文句表達等方面基本功的訓練,尤其要注意培養通過理論思維發現問題的研究能力。開題報告是研究工作的開始,良好的開端才能為高質量的學位論文奠定實質基礎。
參考文獻:
〔2〕陳玲.怎樣寫開題報告〔j〕.中國研究生,20xx,(3):28-30.〔3〕李艷,董良飛.試論撰寫研究生開題報告的技巧與方法〔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xx,6(8):
一、本課題的意義和價值。
1.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及價值。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而國學就具備這種獨一無二的特質。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影響極大,對于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而中國的國學思想,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靈魂,國學經典中就蘊藏著中華五千年全部文明和智慧的精髓,作為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基礎,它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生活的客觀環境,維系著中華文化之根。
20xx年3月26日,教育部下發《完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文件,此時距中華民國總長蔡元培先生全面引進西方教育體系102年,距陳獨秀先生開啟新文化運動99年,中國教育在經歷了百年學習西方之路后,終于回頭重新審視和學習自己的傳統了,傳統文化教育將成為學校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此時,如何建設一種適應當代學校、簡單易行、切實有效的國學教育,就成為當務之急。而學校的國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是屬于國民基本教育。國民基本教育就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接受的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部分,其主體應在中小學幼兒園的教育中完成。古人說:“童蒙養正”,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在童蒙時期,形成“做好人”的習慣,把自私的心、自私的行為改變過來,從原人變成好人,才能激發其善性的本能。而如何養?怎么養?就是本課題需要在內容、形式和方法上的研究。
2.省內外同類研究現狀述評及本課題的創新之處。
如今,隨著傳統文化的重要地位重新被人們認識,國學教育也隨之廣泛開展。但是,針對幼兒國學教育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以“幼兒國學教育”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搜索,僅有18篇論文,最早發表論文的時間為20xx年。這一情況說明,直到最近幾年,國內學界才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而相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都還處于探索階段。我們省內這方面的研究,更是處于拓荒階段,目前還沒有文獻著錄。就現有成果來看,杜潔瓊的《幼兒國學教育內容選擇及方法》著眼于幼兒國學教育的內容選擇及方法,做了比較基礎的分析和研究;李靜的《國學經典與幼兒禮儀教育》研究的是幼兒禮儀教育與國學經典的結合,因篇幅所限,只有較為簡單的分析。閆蕾的《小議幼兒國學經典教育的現狀及改進措施》,關注的是現在幼兒國學經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材料翔實,立論中肯。除此之外,還有《幼兒國學教育之我見》、《在國學教育中促進幼兒品德和習慣的養成》等幾篇文章,大都從一兩個側面來研究幼兒國學教育的某個方面,整體而言,還需要加強實踐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幼兒國學教育研究的進展。
創新之處:(1)本項目在國學教育的視野下,對幼兒品性、生活及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整體觀照研究,省內還未見有學術文獻報道;(2)本項目的研究方法將在傳統的文獻資料研究基礎上,將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方法結合,以幼兒行動及個案研究為依托開展工作,在方法和視角上較為新穎,走在了幼兒教育研究的前沿。
二、研究目標、內容、思路。
1.研究目標。
本課題的最終完成,要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1)本課題的研究,要培養起幼兒對本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和認同感,培養幼兒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一致的道德認知與道德品質,為其未來成為講文明、有愛心、知榮辱、守信用、有理想、有國際視野、敢于擔當的現代中國人奠定基礎;(2)本課題的研究,要培養幼兒正直、善良、真誠的品性,這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所謂童蒙養正,必須從孩子入手,才可能完成;(3)本課題的研究,要針對幼兒生活及學習態度、習慣、能力等方面完成。(1)學習生活常識和基本自理能力;(2)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初步培養正確的人生態度;(3)掌握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研究內容。
以古代傳統蒙學讀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增廣賢文》、《孝經》、《聲律啟蒙》等內容,對3—6歲幼兒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潛移默化的滲透與影響,探索實施幼兒國學教育,根植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策略。具體從以下方面開展研究:(1)構建“家園合一”的教育影響策略。國學教育歸根到底畢竟是品性教育,即使缺乏各種物質條件,但只要有老師和家長的品格在,言行在,就可以培育出善良、有氣節、有品位的孩子,那么國學教育的基本目的就達到了。所以國學培訓、讀書研討、提升自我是實施國學教育的關鍵所在;(2)探索幼兒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影響策略。通過每天對幼兒進行視聽環節的學習,潛移默化的對3——6歲幼兒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教幼兒學習有韻律感的吟誦,影響幼兒的性格傾向、價值取向、精神氣質和審美情趣;每周開展一次主題教育。如,尚禮崇德,尊重生命,感恩父母,學習愛等;(3)培育特色教育活動,建構幼兒園園本課程。以實驗班為重點,各年齡組制定子課題,加強每學期國學特色的課程建設。通過課程實施培養幼兒良善品性。
3.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收集國學教育素材,分析和整理有關傳統文化的資料和教育理論,通過學習研究,提高在課題實施過程中的有效融入與滲透;(2)行動研究法:本課題的研究與幼兒一日生活緊密結合,在研究過程中,針對幼兒年齡特點,設計具體的教育實施方案,及時反思、調整教師的指導策略,并優化與改良教育環境;(3)個案研究法:針對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教案、不同的教法、不同的進度,有不同的教育目標,并做好詳細的分析與記錄,找尋適合幼兒學習的方法;(4)總結研究法:教師通過學習、實驗,總結教育實踐中的成功經驗,撰寫經典案例、報告及論文。
4.研究思路。
結合我國目前幼兒園國學教育的理論觀點和研究現狀,了解與學習國學文化精神,找尋國學教育在幼兒園實施的方法和途徑;以培育特色教育活動為突破口、家園合一,在一日生活中滲透國學教育,根植傳統文化;提出實施國學教育的理論原則,形成園本文化課程,培養幼兒良好品行和習性。
三、研究基礎。
本課題負責人郁東利曾主持參與了“十一五”以來的多項省市重點科研課題,主持的省重點課題“通過案例研究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已順利結題,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師培養模式。課題研究人員朗瑞平是河北北方學院國學教師,研究成果豐厚。這些研究成果,都是本課題研究的重要基礎。
。
摘要: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是學位論文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題報告質量不僅是衡量研究生學術水平的重要標準,也是確保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環節。本文就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內容及其問題,提出幾點意見,旨在為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提供實踐參考。
1.問題與分析。
目前,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題目與撰寫內容不符,調查問卷設計的科學性、有效性把握不準,研究重點與選題的依據、意義不明確,研究框架設計不合理等方面。導致這一個狀況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學術態度不嚴謹;另一方面是目前田徑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往往在人文社科類領域確立論文選題,由于選題與所學專業脫離,且相關學科知識掌握較薄弱,致使最后諸多問題暴露。為了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時條理更加清晰、闡述更加準確、思路更加透徹,歸納、總結了以下幾點意見,希望對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文獻綜述是完成高質量開題的關鍵。
根據調查得知,近幾年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時出現的普遍問題是,對文獻資料研讀不夠,對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夠深入,對研究方向國內外的具體進展掌握的不全面、不詳細,資料引用的針對性、可比性不強,有些研究生甚至沒有完全明確撰寫開題報告與文獻綜述的區別,更多的是對前人研究工作的敘述,而對自己的研究設計介紹得甚少。
文獻綜述的基本內容應包括:國內外現狀;研究方向;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參考依據等〔1〕。文獻綜述不僅是對學術觀點和理論方法的整理。同時,還應具有評論性,因此,作者要以批判的眼光來歸納和評論文獻,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要想寫好開題報告,必須認真研讀文獻,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深入的了解,明確別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為自己研究的切人點,因此,文獻研讀的深度與廣度是影響開題報告質量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內容的涵蓋是體現開題細膩程度的重要標志。
研究內容的涵蓋應力求精簡透徹、主次分明。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每個人的報告時間是有規定的,一般在10-15分鐘不等。在有效的時間里,既要做到報告內容明確,又要控制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這就對報告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借鑒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專業人士的意見,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選題依據,選題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課題進行的途徑,步驟及設想,課題的創新之處和預期的創造性成果,課題進行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準備采取的應變措施等幾個方面〔2〕。選題的依據、意義應極具針對性地指向初擬題目,按其研究內容刪選代表性較強的文句作為報告的重點,體現條理化與清晰化;在撰寫國內外研究現狀時應注意,要將其內容層次化,把歸納、總結出來的文獻分列為不同的類別,一般可分為基礎理論研究、現狀性綜述及分析對比性研究等三個方面。同時,還應注意文獻羅列的規范性,所列的內容都應按相同的格式、按事物發展的一般性規律有序地排列。
課題進行的途徑、步驟及設想是開題報告的重點部分之一,主要包括研究途徑、研究方法、研究步驟、初擬的論文框架及可行性分析五個方面,在闡述研究途徑時應說明將運用哪些學科知識、以怎樣的視角作為切入點,并將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的重點與難點闡述清楚,主要運用的研究方法、手段應詳細說明。研究的步驟一般按課題預期的研究程序,以時間劃分階段,從頭到尾進行羅列。至于論文的初擬框架,無論是在開題報告中,還是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都應視為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需要仔細的揣摩和反復的斟酌,還應與導師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以確保初擬框架設計得更加周密、更為合理??尚行苑治鰟t要抓住其內涵撰寫,明確闡述現階段已具備的研究條件與尚缺少的研究條件和擬解決的途徑等。對課題的創新之處和預期的創造性成果的闡述應重點說明,在課題的相關研究領域中,前人累積了哪些研究成果,研究了哪些方面的內容,本課題與他人研究的側重點和不同之處,并圍繞研究的目標,簡要闡述課題的創新點及其成果的形式。
(三)學術態度的嚴謹與否是制約學術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通過走訪相關領域的專家得知,目前,在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中存在著明顯的學術不嚴謹現象,主要表現在,開題報告中的錯字與漏字較多、文句表述不通順和不完整、論述條理不清晰、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不規范、撰寫開題的整個思路不明確、研究的重點難點把握不住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術水平的提高。因此,為了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與寫作能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改進,除了端正學習態度以外,還必須重視研究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基本功的訓練。
研究性思維能力由以下三個要素構成:一是思考,思考是研究的前提,假如研讀材料時感悟不出它們可以解釋的對象,了解某個研究領域時不知道可以深入探討的問題,專研某篇學術文章時找不出其薄弱環節,運用別人的理論觀點時不明白其精髓,收集眾多資料后卻不清楚應從哪個方面入手,高質量的開題報告就寫不出來。所以,必須善于懷疑,勤于思考;二是積累,積累是研究的基礎,學問是積累出來的,知識儲備多了,就容易駕輕就熟,得心應手。不善于積累,經常前讀后忘,就不能適應日后研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所以要善于累積,做好讀書筆記;三是分析,分析是研究的手段之一,與思考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經常思考有利于分析能力的提高,但經常思考不等于分析能力就一定強,所以,要學會思考,并把握好思考的方向,否則,思考的結論就會出現反差,就會變成一種低水平的思考。
2.小結。
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不是形式,故此,一定要研究實質。為了能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研究能力和開題報告撰寫能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首先,研究生必須從思想上重視開題報告,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積累,加強思路梳理、文句表達等方面基本功的訓練,尤其要注意培養通過理論思維發現問題的研究能力。開題報告是研究工作的開始,良好的開端才能為高質量的學位論文奠定實質基礎。
參考文獻:
〔3〕李艷,董良飛.試論撰寫研究生開題報告的技巧與方法〔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07,6(8):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35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