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可以作為一種自我激勵的方式,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價值和貢獻,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下是一些優秀的工作報告摘錄,通過閱讀這些范文,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寫一份出色的工作報告。
涼府辦函〔〕327號。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19〕28號)精神和《涼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條例(修訂)》規定,經州政府批準,現將我州2019年部分節假日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
1月1日至3日放假調休,共3天。1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二、春節。
2月18日至24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節。
4月5日放假,4月6日(星期一)補休。
四、勞動節。
5月1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五、端午節。
6月20日放假,6月22日(星期一)補休。
六、火把節。
8月8日至14日放假調休,共7天。8月2日(星期日)、8月16日(星期日)上班。
七、中秋節。
9月27日放假。
八、國慶節、州慶。
10月1日至8日放假調休,共8天。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九、彝族年。
11月20日至26日放假調休,共7天。11月15日(星期日)、28日(星期六)上班。
節假日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2019年部分節假日安排,州政府不再另行發文通知,請嚴格遵照執行。
2019年12月24日。
鄉親們、同志們、朋友們:
日月開新元,天地又一春。在這喜迎新春、萬家團圓的美好時刻,我代表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機關干部和各位老同志,向駐志解放軍、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和支持建設與發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向節日期間堅守工作崗位的同志們,表示最親切的問候!
時光引領發展的腳步,歲月記錄奮斗的足跡。,是“十一五”以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中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罕見的強降雨災害,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堅持把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作為首要任務,統籌做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在產業轉型、招商引資、生態建設、救災重建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使我們向著建設富裕文明幸福新**的目標又邁進了堅實一步。這是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科學施政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鼎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全縣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對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新的一年開啟新的希望,新的使命承載新的夢想。,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我縣轉型發展的關鍵年、經濟恢復的起步年。我們將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統籌城鄉、優化結構、轉型發展、富民強縣”戰略,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以轉型發展促進結構調整,以改革創新促進協調發展,以強化保障促進民生建設,以優化管理促進社會和諧,努力推動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鄉親們、同志們、朋友們,正如習總書記所講,生活總是充滿希望的,成功總是屬于積極進取、不懈追求的人們。新的一年,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更是孕育精彩和希望的一年。我堅信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勤勞智慧的**人民一定會在新的一年里再創佳績,再創輝煌。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搶抓機遇、攻堅克難,以更優良的作風、更有力的措施,攜手打造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愿全縣人民新春愉快、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各位代表連同《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并審議,并請省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和“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回顧。
20,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省人民政府在中共云南省委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省委九屆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會精神,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努力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攻堅克難、保持定力,統籌推進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各方面工作,完成了省人代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一)穩增長促發展取得新成績。
強化經濟形勢研判,及時出臺穩增長27條政策措施,召開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持續加強穩增長督查。全力實施“四個一百”重點建設項目,加快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進度,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不斷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積極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推動投資持續回升。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567億元,有效置換存量債務,減輕各級政府償債負擔。認真實施六大領域消費工程,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加強市場調控,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經國家統計局審定,全省生產總值增長8.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和10.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二)轉方式調結構取得新成效。
推動產業結構向開放型、創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轉變,聚焦主導產業發展,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鞏固提升煙草、電力等優勢產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啟動“云上云”行動計劃,積極推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信息消費等為主的信息化和信息產業發展。加強產業園區建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全部工業增加值3925億元,增長6.7%。單位gdp能耗下降7.8%左右。加快發展生活性、生產性服務業。大力整治旅游市場秩序,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第三產業增加值6169億元,增長9.6%。著力推進眾創空間、孵化基地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呈現新氣象。
(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綜合交通三年攻堅戰圓滿收官,“五網”建設五年大會戰全面啟動。玉磨、大臨、彌蒙鐵路開工建設。保瀘、玉臨等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富寧至水富南北大通道全線通車,新改建農村公路2.19萬公里,181座“溜索改橋”項目基本完成。瀘沽湖機場建成通航,滄源、瀾滄機場等在建項目快速推進。瀾滄江―湄公河國際四級航道二期工程、金沙江中游庫區航運設施等項目進展順利。加強省內骨干電網、石油天然氣管道和城市燃氣管網建設。滇中引水工程獲批,勘察試驗性工程開工。新開工建設43件重點水源工程,建成50萬件“五小水利”工程。推進昆明區域性國際通信出入口、呈貢信息產業園等項目建設,保山市、大理市成為國家第二批促進信息消費試點城市。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和建制鎮“一水兩污”項目建設。
(四)農業農村面貌發生新變化。
惠農政策落實力度加大,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高原糧倉、特色經作、山地牧業等穩步發展,糧食產量達1876.4萬噸。農產品品牌創建與市場開拓步伐加快,電商與實體流通有效結合,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穩步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培育涉農企業“小巨人”,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農田水利改革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新增有效灌溉面積8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地345萬畝。高效林業發展迅速,完成營造林665萬畝,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160萬畝。農業增加值2098億元,增長6%。
(五)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態勢。
成立省城鄉規劃委員會,加強對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指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調整戶籍政策,切實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合法權益,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31%。推進曲靖市、大理市等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和玉溪市、五華區等智慧城市試點。滇中城市經濟圈一體化邁出實質步伐,滇中新區獲國務院批復,管理體制機制得到理順。騰沖、江川分別獲準設市、改區。建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28.69萬套,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51.43萬戶,魯甸地震災區7.78萬戶災民搬進新居,景谷地震災區民房重建和加固全面完成。推進“新房新村、生態文化、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建設。深入實施興邊富民工程,啟動改善沿邊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優化國土開發空間格局,加快低碳試點省建設。
(六)民生保障事業得到新改善。
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以4個片區區域扶貧攻堅為重點,實施精準扶貧,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加快民族、邊疆、革命老區脫貧、小康步伐。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力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等就業問題,城鎮新增就業40.9萬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覆蓋,最低工資標準、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水平逐步提高,落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學前教育穩步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年度任務全部完成,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獲批籌建。城鄉基層醫療衛生基礎條件有效改善,基本藥物制度不斷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文化遺產保護有力實施,開展全民健身和文化惠民,加快建設城鄉養老服務機構、殘疾人康復中心。信訪工作、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得到加強,移民工作有效開展。10件惠民實事全部辦結。
(七)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
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省屬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順利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序發展。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新登記企業數量增速居全國前列。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全面實施,電力體制和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取得進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建立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補貼制度,完成政府定價目錄修訂,啟動不動產統一登記。財稅、投融資、科技教育、醫藥衛生等各項改革步伐加快。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獲批,紅河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開通云南中歐集裝箱貨運班列。成功舉辦第3屆南博會暨第23屆昆交會、中國國際旅交會。出臺參與建設“一帶一路”、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等指導文件。開展多種形式招商活動,加大央企以及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知名企業引進力度。引進省外到位資金6488億元,直接利用外資29.9億美元。與國家部委、央企、金融機構、院校簽訂了109項合作協議。
(八)政府自身建設邁出新步伐。
及時傳達學習、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切實加強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建設。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向社會公布60家省級單位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取消和下放投資核準事項31項,全面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和前置審批,建設完善網上審批服務平臺。清理整頓紅頂中介,創設投資審批中介超市。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積極聽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意見。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干事創業環境得到改善。
各位代表,去年工作取得的成績,保證了“十二五”圓滿收官?!笆濉睍r期是我省發展最快的時期之一,各方面工作取得顯著成就,為“十三五”順利開局和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全省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跨上萬億元新臺階,年均增長11.1%和24.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871億元增加到1808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由2285億元增加到471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556億元增加到5103億元。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非公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為45%。全省鐵路營運里程298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005公里,電力裝機達到8000萬千瓦,新增航道通航里程1090公里、蓄水庫容21.7億立方米,中緬油氣管道建成,民用航空能力大為增強。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456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2728萬戶、手機用戶3778萬戶。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164個,引進一大批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經濟增速,物價保持基本穩定。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165.9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000萬人次以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覆蓋,三項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128.84萬套,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198萬戶。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提高3.3、15.1和10.18個百分點。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持續加強。改擴建一批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組織開展文化下鄉和進社區活動,民族文化保護利用成效顯著。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實施成效突出。
――城鄉面貌發生深刻變化。區域城鎮體系規劃不斷健全,“多規合一”試點有序推進。山地城鎮建設穩步推進,累計開發低丘緩坡土地11萬畝,耕地得到有效保護。農民進城工作有序開展,601萬農業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積極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新建改建農村公路9.15萬公里,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35萬畝,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1745萬畝,解決1369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構建扶貧攻堅體制機制,走出了整村、整鄉、整縣、整州和整族扶貧的新路子,年均減少貧困人口100萬人以上。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得到加強。
――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有效。深入推進七彩云南保護行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和森林云南建設,森林覆蓋率達到55.7%,提高2.8個百分點。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得到加強,水質穩定好轉。城鄉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提高,縣城及以上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9.8%,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退耕還林還草、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地質災害防治持續加強。土地、礦產資源節約利用水平明顯提高。
――各領域改革全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取得重要進展,行政審批項目大幅精簡,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全面取消,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全面建立。國資監管水平不斷提高,國有企業戰略重組和合作不斷深化。預算制度改革、“營改增”等財稅改革全面推進。農村土地、集體林權、水利、農墾、供銷社、糧食流通等改革不斷深化。沿邊金融綜合改革取得有效進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累計突破2500億元。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有序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推開,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不斷深化。生態文明、戶籍制度、資源性產品價格等改革穩步推進。
――對內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發展戰略,積極建設孟中印緬、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開展了多層次多邊、雙邊對外交流合作。各類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經濟合作區、綜合保稅區建設不斷推進。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不斷深化。構建與長三角、泛珠三角、京津冀及周邊省區市的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大力培育外向型企業,累計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170億美元。成功舉辦3屆南博會,為推進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合作交流搭建了戰略性平臺。
――民族團結社會和諧更加鞏固。持續開展“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點創建工程”,民族地區主要經濟指標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改善,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良好局面進一步鞏固。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反恐和邊境維穩處突能力不斷加強,平安云南建設向縱深推進。第三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成效顯著。公共法律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六五”普法效果明顯。安全生產責任進一步落實。積極預防和有效應對各類重特大自然災害,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災區恢復重建工作扎實有效。
“十二五”期間,我們攻堅克難、砥礪奮進,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五年的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要實現云南邊疆繁榮穩定、民族團結進步、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必須堅持科學發展,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努力保持經濟較快發展。必須堅持改革開放,打破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使發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必須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保持和擴大云南的生態優勢。必須堅持民族團結進步,堅定不移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黨的民族政策,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必須堅持依法治省,全面推進法治云南建設,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各位代表,“十二五”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和進步,靠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堅強領導,靠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靠的是在中共云南省委領導下,廣大干部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兄弟省區市和駐滇部隊、武警官兵,向關心支持云南發展的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工作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長期困擾我們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和結構性矛盾沒有根本解決,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仍然存在,發展方式粗放,質量效益不高,產能過剩,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創新能力不足,新興產業支撐力薄弱,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經濟領域潛在風險不容忽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增進民生福祉任務繁重,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安全生產和社會治安形勢嚴峻,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城市基礎設施、環境、農村教育、醫療等方面尚有不少薄弱環節;生態環境保護還需不斷加強,湖泊河流治理任重道遠,農業農村面源污染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環境資源約束與加快發展矛盾突出;部分領域改革開放滯后,國企改革和市場化改革進展緩慢,一些地區和行業市場秩序失范,一些開發開放平臺作用發揮不夠,內外貿體制機制創新不足,對外貿易規模偏小,去年外貿進出口總額未完成年度目標。在政府自身建設方面,各級政府和部門運用改革創新思維、法治思維破解發展難題的能力亟待增強,政府執行力、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部分干部對改革舉措和政策研究貫徹不夠主動,亂作為、不作為、不會為的問題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仍然存在,政風行風建設亟待加強,政府機關和國有企業一些領導干部腐敗墮落、頂風違紀,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對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下大力氣解決好這些困難和問題,努力改進工作,讓人民滿意。
二、“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我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們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云南的新定位、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要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省人民政府要認真貫徹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搶抓發展機遇,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努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確保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十三五”時期云南經濟社會發展,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我們要貫徹發展新理念,更加注重創新驅動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供給能力,引導市場行為和社會預期;更加注重協調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空間均衡,促進綠色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共建共享,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更加注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高水平開放發展。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經濟保持8.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人均gdp從全國平均水平的58%提升到68%左右;基礎設施五年大會戰任務全面完成,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保障作用持續增強;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1.5%以上,力爭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取得新成效,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比重不斷提高?!八幕彼饺嫣嵘?,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三次產業發展全面加強,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0%以上。改革開放水平全面提升,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雙向開放、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開放型、創新型經濟新格局基本形成。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經濟增幅,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穩步推進,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全面提升,森林覆蓋率達到6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達標,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化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努力實現各民族建設小康同步、公共服務同質、法治保障同權、民族團結同心、社會和諧同創。
為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政府工作將牢牢把握以下10個重點:
(一)貫徹發展新理念,努力實現新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推動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開放創新有機統一和協同發展,將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把協調作為發展的內在要求,統籌沿邊與滇中、農村與城市、民族地區與其他地區協調發展,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并重,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把綠色作為發展的必要條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筑牢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把開放作為發展的必由之路,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形成高水平開放新格局,打造我國對外開放新高地。把共享作為發展的本質要求,堅持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努力讓各族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使各族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現實獲得感。
(二)全面消除貧困,全面建成小康。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鄉因族制宜、因村因戶施策,聚焦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全面實施“五個一批”脫貧計劃,加大資金整合和投入力度,實行更嚴格的脫貧攻堅責任制,廣泛動員社會參與,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貧困地區都不掉隊、一個兄弟民族都不落伍、一個貧困群眾都不落下。全力以赴奔小康。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追求質量效益與追求較快發展速度相統一,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實現新老動能轉換,創造跨越式發展的云南速度,全面提升經濟總量和質量效益,持續增強民生保障,努力實現所有人群的全面小康、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所有領域的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
(三)加快“五網”建設,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的交通網。加快建設出省出境的高速公路網、鐵路骨架網和水運通道,加快國省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實現滇中城市群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力爭到,鐵路營運里程超過5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6000公里。建設廣覆蓋的航空網。優化和完善機場網絡,加密拓展國際國內航線航班,力爭到20,投入運營和在建民用機場20個。建設區域性國際化的能源保障網。構建云電云用、西電東送和云電外送協調體系,加快省內天然氣網絡及場站建設,建成國家重要的跨區域能源樞紐,力爭到年,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達到3.7萬公里,油氣管道長度達8200公里以上。建設安全可靠的水利網。加快滇中引水等重大水源工程建設,提升城鄉供水保障能力,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爭到2020年,新增蓄水庫容20億立方米以上,縣城和縣城以上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7%。建設共享高效的互聯網。構建覆蓋城鄉、服務便捷、高速暢通、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互聯網,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信息交匯中心,力爭到2020年,實現所有行政村通光纖,城鎮、重要場所和行政村4g網絡全覆蓋,實現光纜全省覆蓋。
(四)著力轉型升級,構建產業發展新體系。堅持走開放型、創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發展的新路子,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云南行動計劃,有選擇地加快承接東部地區出口加工業轉移,探索“共建園區”或“飛地經濟”,實行引進產業與本地特色優勢產業有機融合、聯動發展。引進先進技術和自主創新并舉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有效化解過剩產能,加快傳統產業與信息產業融合步伐,鞏固提升煙草、能源等支柱產業,加快推進清潔能源利用和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深入實施“云上云”行動計劃,加快“互聯網+”步伐,實施軍民融合發展,集中力量培育現代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大力培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應用產業,發展智能制造和服務制造。推動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實現優質高效發展,大力發展現代金融、大健康、文化創意和高端旅游業、民族文化生態旅游,積極發展分享經濟,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推動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行穩致遠。
(五)加強城市工作,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堅持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尊重城市發展規律。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轉變發展方式,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競爭力,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云南特點的城市發展道路。健全體制機制,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資源要素向農村傾斜、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合理配置。深入實施城鄉環境提升行動,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
(六)優化生產力布局,打造經濟新增長極。統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堅持“做強滇中、搞活沿邊、聯動廊帶、多點支撐、雙向開放”的發展布局,著力構建“一核一圈兩廊三帶六群”區域發展新空間。推進昆明市與滇中新區融合發展,加快滇中城市群和經濟圈一體化步伐,更好地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戰略以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加快培育沿邊開放、瀾滄江開發開放、金沙江對內開放合作經濟帶,促進城鎮群有序發展。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打造一批產業大市、大縣、大集團、大園區、大產業基地。推動園區特色化、集群化發展,聚焦重點園區,明確特色功能定位,做強主導產業,推動優勢企業、優勢產業和生產要素向重點區域、特色園區集聚,增強產業競爭力。力爭到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園區達到10個、超百億元園區達到50個。
(七)大力推動開放,拓展發展空間。把擴大開放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內外需協調、引進來走出去并重、引資引技引智并舉,加強國際國內區域合作,推動雙向開放,促進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強開放載體建設,發揮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邊(跨)境經濟合作區、綜合保稅區的功能作用,建設沿邊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強開放平臺建設,辦好各類會展交流載體,鼓勵和吸引各種國際經濟合作組織和機構來滇設立代表處或辦事機構,務實拓展經貿人文交流合作。加強開放型經濟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設一批外向型產業基地和進出口商品加工基地。推動企業“走出去”,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創新外商投資管理體制和模式,形成內外聯動、互為支撐的開放合作新格局,加快對外貿易優化升級,發展轉口貿易。努力打造區域性國際經濟貿易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
(八)突出改革創新,增強發展新動力。深化以關鍵領域和環節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和調整需求結構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著力營造干事創業的政務環境和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工商實體經濟,推動財稅金融、投融資體制、產品價格、農業農村、教育、生態文明和醫藥衛生體制等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推動政府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積極引進科研機構,著力激發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創新潛力,以及市場轉化科技成果潛力。完善創新創業孵化服務體系和政策支撐體系,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大力培養和引進各類人才。完善人才激勵和服務保障體系,激發人才活力,促進人才向基層、邊遠、貧困地區流動。建立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力爭到2020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2年,農村進城勞動力普遍得到培訓,推動發展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轉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和科技創新。
(九)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著力營造綠色山川、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綠色城鎮、倡導綠色生活,建設綠色云南、七彩云南。有度有序利用自然,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和生態安全格局,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建設。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完善開發政策,控制開發強度,規范開發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推進全社會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推進多污染物綜合防治和環境治理,實現聯防聯控和區域、流域共治,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推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強化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全面提升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力爭到2020年,以九湖為重點的水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大氣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和環境質量目標,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雙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十)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建設幸福云南。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繼續實施興邊富民、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和示范創建等工程,加大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扶持力度,保護發展繁榮民族文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實現各族人民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實施就業引領戰略,力爭五年城鎮新增就業220萬人。著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社保擴面提標,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推進城鄉醫保統籌,健全社會保險和社會救助體系,大力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各級各類教育,著力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完善醫療衛生服務和保障體系,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豐富各族群眾文化生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制機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不斷加強和改善民生,使各族群眾都過上好日子。
三、的工作安排。
今年是我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政府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省人民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堅決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堅持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著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提高投資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增強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省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改善,努力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建議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以上,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實現上述目標,今年要重點做好9個方面的工作。
(一)著力推進結構性改革,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擴大有效供給。加強制度和政策創新,轉變供給模式,提高供給質量,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實施質量強省戰略,著力打造品牌,增加高端產品供給。推動產業重組,有效化解過剩產能,加快培育新興產業,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促進新動能成長和傳統動能提升。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實施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堅決遏制各種亂收費行為,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和物流成本,減輕企業負擔,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加大人力資源投入。
增加有效投資。優化調整投資結構,挖掘投資新需求,提高產業投資比重,增強投資有效性和精準性。強化進度和質量管理,抓好20個重大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四個一百”重點建設項目。抓緊項目前期準備、申報、儲備及建設落地,爭取國家相關部門及國開行和農發行更大支持,更多獲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等政策性資金。落實投資項目網上并聯審批核準制和協同監管制,加快預算撥付進度,盤活存量資金,調整分配辦法,使投資向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地區傾斜和集聚。繼續放寬準入條件,鼓勵省內外社會資本參與ppp模式建設項目。支持有條件企業上市,擴大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做好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有效控制債務風險。積極爭取金融機構支持,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穩步增長。力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
釋放消費新需求。繼續實施重點領域消費工程,落實鼓勵消費政策和帶薪休假制度,挖掘需求潛力,優化消費環境,發展信用消費,促進消費升級。加快培育商業新業態和消費新熱點,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子商務,開展豐富多樣的線上線下促銷活動,提高本地產品最終消費比重。升級改造大型專業批發市場,扶持發展商貿流通龍頭企業。創新農村商業模式,完善農村線上線下商業網點布局,刺激和引導農村消費。完善旅游業發展政策,大力整治市場秩序,提高服務質量,擴大旅游消費。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盤活庫存商品房,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穩定房地產市場。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
擴大進出口貿易。落實好出口促進政策,培育壯大進出口主體,擴大機電、農產品等傳統優勢產品出口,創新發展加工貿易,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積極擴大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進口,推進外貿向優進優出轉變。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大力發展轉口貿易和跨境物流業。力爭進出口總額增長12%。
加強經濟運行調節。加強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研判,及時研究推出更具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的政策措施。繼續開展穩增長督查。強化煤電油氣運供應保障,加強云電外送,有序發展清潔能源利用產業,有效化解水電棄水問題。
(二)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破解發展瓶頸。
加快綜合交通建設。確保滬昆客專、云桂鐵路建成通車,實現云南通高鐵。加快成昆、廣大等鐵路擴能改造和玉磨、大臨、大瑞、麗香等在建鐵路建設,力爭新開工南昆鐵路擴能、渝昆鐵路。確保平遠街至文山、黃土坡至馬金鋪、上關至鶴慶3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加快在建高速公路建設進度,爭取昆楚大高速擴容改建、滇中高速及紅河南部高速公路項目開工。確保滄源機場通航,加快瀾滄機場建設和昆明等機場擴建,推動怒江機場選址立項并早日開工建設,規劃建設通用機場。推進金沙江航道和水富港擴能工程。完成綜合交通投資1300億元以上。
加快新一代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寬帶接入網和骨干網、城域網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實施下一代廣播電視接入網絡、移動寬帶網覆蓋等重大項目,新建光纜1.8萬公里,實現100%行政村通光纜、100%行政村通寬帶互聯網。抓好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通信樞紐中心建設,擴展昆明區域性國際通信出入口業務,加快呈貢等信息產業園建設。抓好政務云、工業云、農業云、商務云等信息平臺建設,加強數據整合、開放,破解信息孤島。力爭完成網絡通信基礎設施投資170億元。
加快能源保障網建設。確保梨園、觀音巖等電站投產發電,推進烏東德等一批大型水電站項目建設。加大電網續建和新建力度,抓緊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加快西電東送、云電外送通道和售配電網建設??茖W有序開發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全力保障中緬油氣管道安全運營,確保中石油煉油項目投產。推進天然氣支線管網建設,提高天然氣使用量。
加快水利工程建設。爭取滇中引水工程年中正式開工,抓好主體和配套工程規劃建設。加快堰塞湖治理和德厚水庫建設,力爭阿崗和車馬碧水庫開工,加快大型灌區續建改造。加強大中型水電站水資源綜合利用,新開工建設40件骨干水源工程,完成50萬件“五小水利”。力爭完成水利投資350億元。
(三)大力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促進產業提質增效。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啟動“中國制造2025”云南行動計劃。加快煙草產業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從實際出發,制定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加大推進力度。扶持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力爭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加快旅游業轉型升級,增強其對全省經濟帶動作用。大力發展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積極構建高端服務業核心區,促進服務業提質增效。力爭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9.5%左右。
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集中力量推動重點產業園區發展,明確主導產業定位,發揮園區對各類經濟要素的集聚作用,打造一批具有云南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解決企業分散和土地無序開發等問題,提高園區投入產出效率。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發達地區合作,創建一批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加快發展沿邊出口加工經濟、臨空經濟、總部經濟,推動中國銅業、中鐵建等一批央企和民企總部及研發機構、投融資平臺落戶云南。大膽創新園區開發、建設和管理模式,強化產城融合,促進產業全要素全產業鏈集聚發展。
推動產業創新發展。認真落實全省信息化、信息產業發展部署,加快推進“云上云”行動計劃,落實大數據行動綱要,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重點發展數字技術、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和信息服務產業。加快培育生態文化、養生休閑、大健康、文化創意、民族時尚創意等服務業。發揮軍工企業優勢,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創新產業推進機制,強力推動重點產業發展。加快科技、品牌、組織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為新產品、新項目、新產業,增強發展新動能。
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加快培育和引進一批大企業大集團,著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兼并重組、債務重組等方式,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激發傳統優勢企業活力。深入推進“兩個10萬元”微型企業培育工程,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和行業“小巨人”培育工程。落實民營經濟扶持政策,破解民營企業發展難題,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培育和激勵全省百強民營企業和百強科技創新企業。
(四)全面實施創新驅動,加快改革開放。
強化科技創新。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新一輪“建設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加強與省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合作,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支持企業建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引進一批科研機構和科技型企業,實施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新能源產業與新能源汽車等科技重大專項,開發生物疫苗,有色金屬新材料,風光電、工程裝備制造和農業機械等重大新產品。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及后補助政策,加強現代科研院所和重大科研平臺建設,進一步向社會開放重大科研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完善激勵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加快眾創空間孵化基地等服務載體建設,建設一批集生態、文化、旅游、創新為一體的特色小鎮,著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原產地商標注冊,保護和有序開發生物資源。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速國資國企改革,分類推進省屬國企改革試點,加快實施一批重大改革重組項目,改組和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實行經營性國資集中統一監管。完善省對下轉移支付制度和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推進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全面完成“營改增”擴圍。深化農信社改革,發展壯大紅塔銀行。推動縣域三級金融改革創新試點與服務便利化,穩妥開展“兩權”抵押貸款試點。落實地方融資平臺過渡期政策,實施政府融資平臺專項改制。推進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綜合改革。分類實施科研院所、國有文藝院團和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后勤體制改革。對社會組織實行直接登記,加快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有序放開教育、醫療等服務價格,穩步推進水、成品油、天然氣等領域價格改革。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建設,建立省級土地儲備制度,做好不動產統一登記。深入推進農村土地、農田水利、國有林場、農墾、供銷社等綜合改革,深化生態文明、司法、電力、流通、商事、住房等領域改革。加強統計調查制度改革,加快新型智庫建設,促進科學決策。
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辦好第4屆南博會暨第24屆昆交會、第14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各類展會。推動瑞麗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和紅河綜合保稅區加快發展,促進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與中老經濟合作區協同發展,務實推進中越、中緬經濟合作區建設,爭取昆明綜合保稅區獲批。規劃建設好重點口岸和邊境城市。支持企業“走出去”參與中老泰鐵路等境外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一口岸、多通道”模式創新,加密中歐貨運班列,積極開辟跨境多式聯運交通走廊。規范和活躍邊境貿易和邊民互市。拓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人民幣跨境融資和跨境使用,加快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昆明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中國―東盟金融信息平臺建設。重點爭取南亞東南亞國家使領館和區域性國際組織代表處或辦事機構落戶云南。進一步加強與長三角、泛珠三角、港澳臺等區域合作交流,提升滇滬等省際合作水平,加快文山―百色跨省經濟合作園區建設。創新招商引資機制,聚焦產業園區招商、主導產業招商、全產業鏈招商,繼續深入推進“科技入滇、央企入滇、民企入滇”,著力引進對全省經濟發展有示范帶動作用的大企業、大項目。力爭全年引進省外到位資金增長11%以上,利用外資增長5%以上,穩步提高招商合同履約率、項目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
(五)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切實抓好“三農”工作。
全面落實脫貧攻堅任務。年內實現12個貧困縣摘帽、120萬貧困人口脫貧。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特困群體為重點,繼續推進整村、整鄉、整縣、整州、整族脫貧,確?!拔鍌€一批”脫貧攻堅計劃落到實處。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抓好水利水電移民搬遷安置和后續產業發展。繼續推進興邊富民工程,加快鎮彝威等革命老區精準脫貧。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和整合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全面創新電商、旅游、技能、資產收益等扶貧方式。扎實做好“掛包幫”“轉走訪”,層層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加大考核監督力度。廣泛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完成魯甸、景谷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年度任務。
加快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保障糧食生產、收儲、供應安全。切實加強農業生態治理。抓好農田水利改革發展經驗推廣,新改造中低產田地300萬畝以上。抓好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產供銷銜接,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一批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重點縣,積極發展多樣性農業,拓展生態涵養、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功能,提高農業附加值和綜合效益。扶持發展涉農企業“小巨人”,大力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新型職業農民。實現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全覆蓋,推進土地有序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啟動建設一批“互聯網+農業”示范基地。開展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
加強美麗鄉村建設。整合各類資源,全面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抓好以污水、垃圾處理為重點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清潔家園、田園、水源等活動,促進農村綠化美化凈化。啟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統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50萬戶,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6萬公里。推進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打造一批“新房新村、生態文化、宜居宜業”的新型村莊、特色村寨和邊境村寨。
(六)突出規劃引領,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揮昆明輻射作用,加快滇中新區和滇中城市群建設,推進滇中城市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積極培育發展區域中心,加快一批中小城市發展。推動縣城提質擴容,培育一批特色城鎮,建設若干示范性智慧小鎮、互聯網小鎮。落實戶籍制度和居住證制度,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力爭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建立省以下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促進農業人口就近就地城鎮化。維護好進城落戶農民各項權益。繼續實施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和低丘緩坡土地綜合開發利用試點,加強壩區農田保護,因地制宜推進城鎮上山。強化城市建設用地集約節約利用,做好批而未用和閑置土地清理處置工作。積極發展綠色節能建筑,增強城市宜居性。
科學編制城鄉規劃。全面提高城鄉規劃質量和水平,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綜合性,強化規劃的引領與協同促進作用,維護規劃的嚴肅性。抓好省域空間規劃編制,加快編制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綜合規劃及地下管廊專項規劃,扎實推進“多規合一”,促進城鄉規劃改革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實現鄉鎮總體規劃修編全覆蓋,抓好村莊規劃和示范點建設。堅持開放做規劃,發動群眾參與編制規劃、參與監督規劃。
提高城鎮建設和管理水平。強化城鎮公共設施建設,加快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強地下空間開發。開展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創建工作。傳承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加強古城古鎮和文物遺址、名人故居的保護和利用。注重建筑設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快建制鎮“一水兩污”設施建設,提高運營水平,加強城市和公路環衛保潔和公廁管理。優先發展城鄉公共交通和城市停車場,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多措并舉緩解擁堵。加快推進城鎮天然氣管網、液化氣站等設施建設。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把住安全關、質量關,將安全工作落實到城市管理各個環節各個領域。
(七)創新公共服務,增進民生保障。
全力促進就業創業。繼續實施“貸免扶補”,完善創業扶持政策,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創業。推進公共創業實訓基地、職工培訓中心、創業孵化基地和小企業創業基地等服務平臺建設,著力打造“雙創”示范基地。實施家庭服務企業“千戶百強”工程、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云嶺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加強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工作。鼓勵支持失業人員再就業,托底幫扶失去就業能力的困難人員。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以上。
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加強收入分配調節,完善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機制,穩步提高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收入水平,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提高農民工工資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維護好農民工合法勞動、依法取酬權益。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加快構建適應人口老齡化的養老保險政策體系,繼續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整合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推動落實醫養結合,規范養老機構管理,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新建養老機構床位1.6萬張。關注城市貧困群體,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擴大社會救助覆蓋面,做好優撫對象和殘疾人解困幫扶工作。加快棚戶區改造建設進度,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促進教育公平,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擴大高中階段教育,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特別是民族貧困地區職業教育,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加快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創新能力。辦好特殊教育,支持民辦教育。擴大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推動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保障和服務水平,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穩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快發展遠程教育和遠程醫療,以“互聯網+”提升農村教育醫療水平。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分類實施無戶口人員登記。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確保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通過驗收。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發展高原體育產業。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改革發展,關愛婦女兒童,做好哲學社會科學、科普、文史、方志、檔案等工作。
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推進社會治理信息化、法制化、精細化建設,完善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智慧邊境建設,加大邊境管控、反恐維穩力度。扎實做好公共衛生防控,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打好第四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做好公共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做好國家安全、國防動員、擁軍優屬、民兵預備役和消防、人民防空等工作。繼續加強信訪工作。
認真實施10件惠民實事。
(八)加強環境保護治理,構建綠色生態屏障。
推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利用。深化國家低碳試點省和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建設,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推動全社會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以城市和園區循環化改造為重點,全面推進再生資源和棄水重復利用。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加大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力度。
加強生態治理修復。深入實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繼續推進以滇池、洱海、撫仙湖等為重點的高原湖泊水環境保護與治理,加強重點流域、區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濕地保護等生態系統修復工程??茖W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制定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深入推進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
加強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快“森林云南”建設,抓好天然林保護和城鄉綠化造林重大工程建設,完成退耕還林和陡坡地生態治理165萬畝。積極推進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和國家公園建設。加強生態環境監測,推動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加大生態轉移支付和生態補償力度。加強昆明市等重點城市綠化和生態建設。
(九)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弘揚發展民族文化。
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繼續抓好改善沿邊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三年行動計劃,逐步提高邊境沿線建制村群眾守土固邊專項補助標準,完成西盟、孟連等邊境民族特困地區農村安居工程。繼續抓好怒江州脫貧攻堅整州推進,重點加快貧困民族鄉整鄉推進、人口較少民族和直過民族聚居區整族、整村推進。支持民族貧困地區鄉村建設幼兒園,提高民族學校、民族班生均公用經費和貧困生生活補助標準。在迪慶、怒江率先實施免費教育。
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實施民族文化“雙百”工程,加快建設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數據庫。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啟動地名保護工作。加強民族民俗文化藝術之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基地、展示中心和傳習場所的建設和管理。抓好少數民族典籍整理和翻譯出版工作。
加強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實施第二輪“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創建三年行動計劃,創建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示范鄉(鎮)和示范社區,加強城市民族工作,大力推進少數民族聚居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宗教方針,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鞏固發展宗教和順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十三五”的光榮使命和新一年的艱巨任務,考驗著政府的作風和能力;光榮與夢想、使命和責任,激勵著我們奮勇前行。我們要以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對理想和信念的執著,對“三嚴三實”和謀事創業的擔當,嚴格要求、錘煉作風,提升能力、認真履職,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加強依法行政。堅持法治原則,嚴格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府職能法定化和事權規范化。加強重點領域政府立法。健全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確??茖W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全面梳理行政執法職權職責,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加強權責清單運行督查,加快制定和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嚴格行政審批項目的管理和監督,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強對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調整和清理,及時提出制定或修改地方性法規的議案。加快政務信息平臺建設,加大政務公開力度,注重輿論引導,使政務服務更加公平透明、規范高效。
――加強服務職能。強化服務意識,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效率,確保政府高效運轉,把政府職能從過多強調管理轉化到提供更多服務上來。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法,積極回應群眾期盼,始終把為人民謀發展增福祉作為最大責任,把群眾冷暖憂樂放在心頭。主動幫助企業和基層解決困難,為企業減負,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鼓勵政府購買或者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加強作風建設。進一步鞏固“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推進落實反“四風”常態化和長效化。加強行政人員培訓,提升各級政府和干部隊伍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全面提高駕馭市場經濟、領導經濟工作和現代化建設的水平。增強各級政府執行力,健全工作責任制度和激勵機制,增強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務實意識、創新意識和風險意識,克服畏難情緒和“等、靠、要”思想,堅決杜絕亂作為、懶作為、不作為行為,下決心整治不用心、不專注、做“太平官”等不良作風,以更好發揮主觀能動性,更有創造精神地推動發展。
――加強監督問責。自覺接受黨紀監督,嚴格執行政治紀律等黨的紀律,加強紀律檢查和政府行政監察。完善重大事項向人大報告制度,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司法、社會和輿論監督。保障審計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健全督查問責機制,加大效能問責力度,推進問責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對抓工作不力、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不力的,要嚴格問責。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旗幟鮮明地懲治腐敗,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從政環境。
各位代表!新目標賦予新任務,新起點開啟新航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云南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振奮精神、奮力拼搏,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在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中實現云南跨越發展,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查,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和今年前四個月工作。
2019年以來,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人民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全縣呈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邊境穩定、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的良好局面。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2016年以來,投入扶貧資金25.51億元,累計實現42個貧困村出列,減少貧困人口9700戶37876人,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末的32.44%下降到0.95%。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基本實現,順利通過貧困縣退出第三方實地評估檢查,獲省人民政府批準退出貧困縣序列。
——經濟總量大幅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縣經濟總量實現翻番,達到45.28億元。2019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92億元,同比增長20.7%;外貿進出口總額11.36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均全市第一。
——交通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全縣村組道路全部實現硬化,公路總里程達2384公里。整董至思茅高速公路和綠春至江城高速公路主線即將開工,普洱至蒙自鐵路和墨江至江城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快速推進。
——品牌建設亮點紛呈。成功注冊“江城黃?!钡乩順酥咀C明商標,發布“江城黃?!钡胤綐藴?。江城“澳洲堅果”入選全省十大名品,“江城堅果”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營盤山養殖示范基地6個魚產品通過國家級綠色食品a級標準認證,填補了普洱市無水產品養殖綠色食品產品的空白。
——疫情防控扎實有效。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及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制定《疫情防控預案》,緊急籌措資金2100萬元,實行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對所有口岸、通道和邊境一線實行最嚴格的管控,率先建成縣核酸檢測實驗室,落細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黨政軍警民同舟共濟,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共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了縣外和境外病例零輸入的顯著成效。
去年以來,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工作:
1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7.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69元,同比增長8.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38元,同比增長11.1%。金融機構存款余額36.95億元,同比下降5.5%,貸款余額30.23億元,同比增長6.1%。
(二)抓基礎補短板,脫貧攻堅成果豐碩。緊緊圍繞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投入資金5.89億元,扎實抓好產業、就業、健康、教育、科技、生態等扶貧,農村道路、飲水、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網絡寬帶等基礎設施不斷加強,農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完成9378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實現“四類重點人員”c、d級危房“清零”,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得到國務院高度肯定。實施“5121”產業扶持政策,培育159個新型經營主體全覆蓋帶動貧困戶增收。針對戶均產業面積不足5畝、人均不足1畝的貧困戶補齊產業短板;針對瑤族群眾出臺了特殊的產業扶持政策給予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產業面積達14畝以上。兌現天然橡膠“期貨+保險”理賠金456萬元;實現消費扶貧590萬元。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口勞動力登記轉移就業14736人,開發公益性崗位2964個,聘請生態護林員1883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無因貧輟學、失學。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國寶武定點幫扶力度不斷加大,星光幫扶行動助推脫貧攻堅成效明顯。實現27個貧困村退出,2996戶11552人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4.35%降至0.95%。
(三)抓效益調結構,產業發展明顯加快。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比重由2018年的31.3:37.2:31.5調整為25.3:24.9:49.8?,F代農業加快發展。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7億元,同比增長5.7%;有效防治草地貪夜蛾,糧食總產量達5萬噸,同比增長2.6%;肉類、水產品產量分別達6994噸和7342噸;農業品牌化步伐持續加快,累計認證“三品一標”企業10家、農產品18個,完成2184畝茶園有機轉換認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累計培育龍頭企業1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68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基本建成。工業經濟保持穩定。出臺20條穩增長措施,加大對工業企業支持力度,兌現獎勵金291.9萬元。2019年發電11.8億度,實現電力產值1.95億元。積極推動澳洲堅果加工廠、巖腳鉛鋅礦采選廠等項目建設,完成非電工業投資526萬元。勐康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冷鏈物流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完成投資1993.3萬元;園區道路建設全面完工,完成投資2111.67萬元。第三產業持續發力。新增民營企業195戶,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8.4%,占gdp比重達45.4%。持續推進“一部手機游云南”工作,加快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3750萬元,開工建設龍馬金雞、南麓山、塔展洪瀑布景區項目,建設旅游廁所3座。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201.26萬人次,同比增長9.94%,實現旅游總收入19.93億元,同比增長9.93%。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分別增長15%、11.9%、9.1%、13.1%,新增2家限額以上企業。電子商務加速發展,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4億元,同比增長20%。
(四)抓項目增投資,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4.6億元,盤活財政存量資金4100萬元,確保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勐綠高速進場道路、寧江公路、整董溫泉、瀑布公路等加快推進;完成村組道路硬化116公里,勐康口岸至大碑、整康壩至土卡河、前進至半坡公路全面完工,完成交通投資5.2億元。抓好熱水河、龍洞河、九道河等水庫建設前期工作,加快推進么等水庫、三國莊園水庫、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等項目建設,完成補遠江整董鎮段防洪治理工程,抱木沖水庫建成使用。新增耕地灌溉面積0.62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54平方公里,完成水利投資0.84億元。2016年以來,投入資金1.49億元,狠抓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耕地占補平衡項目,新增耕地2.25萬畝,節余指標交易收入4.47億元。加快推進能源信息網建設,新建10千伏線路27.02千米、0.4千伏線路27.87千米??h鄉通訊傳輸網絡全面提速,4g和光纖寬帶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有序推進5g試點。
(五)抓建管優生態,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堅持規劃引領,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完成《江城縣控制性詳細規劃及風貌規劃》《重點街道空間改造設計》和《臨街建筑外立面改造規劃》,編制了美麗縣城建設《可研》和《實施方案》。完成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前期工作;持續推動三江大道延長線片區開發,縣委黨校、職業中學、拘留所、入城大道、逸岸藍山等項目;完成思源小學停車場、九龍街農貿市場提升改造;全面實施縣城停車場和生活垃圾收費,城區交通秩序更加規范;實施城區綠化、燈光亮化等工程,城市環境更加美麗宜居。鄉村振興有序推動。編制完成《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558個村莊規劃,村莊規劃覆蓋率達100%。建成6個鄉(鎮)和牛洛河村生活垃圾熱解處理廠,完成11個村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改造戶廁4282座、村廁8座,村莊公廁覆蓋率達100%,積分制管理成效明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新成效。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扎實整改中央、省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高原湖泊環境問題專項督察反饋問題,持續開展大氣、水、土壤、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完成第二次全國農業面源污染普查工作?;?、農藥使用實現“減量增效”,開展農膜及香蕉套袋污染治理,回收廢棄白色垃圾1500噸,秸稈綜合利用率提高至93.03%,全年空氣質量保持優良。出臺《江城縣河道采砂規劃》,對全縣18個河段采砂權進行公開拍賣出讓,開展河湖“清四亂”和李仙江流域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清理整治縣內網箱養魚,河(湖)長制工作深入推進。完成營造林9.7萬畝,納入森林生態效益補償76.65萬畝,天然林停伐保護132.2萬畝。江城成為全國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試點縣,整董村獲評省級美麗鄉村。
(六)抓改革促開放,發展動能加速釋放。改革力度持續加大。完成政府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調整行政許可事項22項,推行“互聯網+督查”。全面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和“多證合一”改革,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認真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年減稅2973萬元、降費2277萬元,清償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4108萬元,營商環境全面提升。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農業農村改革,完成土地確權107.45萬畝、清產核資454.54萬畝,“兩區”劃定69萬畝。規范國有資產交易,實現土地、礦產資源出讓收益4794.47萬元,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有序推進。深化統計體制改革,圓滿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與老撾、越南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積極開展跨境旅游、農業、科技、衛生、商務、警務等方面合作。勐康口岸獲批國際性常年開放公路客貨運輸口岸,啟動勐康口岸經濟區總體規劃和龍富口岸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邊民互市交易額達2.4億元。開工建設勐康口岸進境糧食、水果海關監管場所等項目,完成查驗貨場二期和邊民互市二期項目建設,口岸功能更加完善,通關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口岸全年出入境人員12.57萬人次,出入境車輛4.25萬輛,進出口貨物12.62萬噸,貨值5.29億元。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成功引入4家建筑企業,完成招商引資81.11億元。
機構達到標準化要求,德康醫院建成投入使用,全縣醫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竟残l生服務和疾病防控能力不斷加強,有效防控登革熱疫情??h中醫院建設項目有序推進,7個鄉(鎮)衛生院設立中醫館,村衛生室具備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條件。教育體育文化事業全面發展。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全面推進教育裝備現代化,實施嘉禾中學綜合樓等17個校舍安全建設工程項目。鞏固提升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狠抓控輟保學,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15%。普通高中招生比上年增加100人,高中毛入學率達88.19%,本科上線118人。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通過評估。新開工建設江城縣公共體育場標準田徑跑道和足球場建設項目。電影《鳥鳴嚶嚶》在江城順利拍攝,《人走茶不涼》入選第九屆“云南文化精品工程”。社會治理更加有效。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扎實開展禁毒防艾工作,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持續開展“七五”普法,榮獲“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縣”稱號,縣司法局獲評“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貢獻突出實施單位,康平司法所獲評全國法律援助先進集體??缰菔挟惖匾泼癜仓脷v史遺留問題妥善解決。健全退役軍人工作體系和保障制度,退役軍人服務工作全面優化。加強防災減災救災綜合能力建設,預警監測體系不斷完善。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市級考核連續四年優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全面加強,整董市場監管所榮獲“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嚴格防控非洲豬瘟疫情,積極應對豬肉等部分食品價格上漲態勢,保持物價總體穩定。強化邊境管控,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八)抓作風樹形象,行政效能有力提升。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決肅清白恩培、秦光榮、沈培平等流毒影響。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全縣“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9.28%。認真落實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法制審核和法律顧問制度,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社會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43件,政協提案66件,辦復率、滿意率均為100%。著力打造誠信政府,主動公開政務信息1997條。提高政治站位,扎實抓好各級巡視反饋問題整改??h政府《工作規則》和《議事規則》進一步完善。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持續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加大審計監督力度,保持風清氣正的政務環境。積極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科協、文聯、社科聯、僑聯、工商聯、殘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發揮作用,不斷創新推進氣象、水文、檔案、供銷、公積金、老齡、慈善、國防動員、雙擁優撫、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出入境管理等工作,黨群干群和軍政軍民關系更加密切。
各位代表,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有力監督支持的結果,是離退休老干部們關心支持幫助的結果,是全縣各族人民開拓進取、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駐江單位、駐江軍警部隊官兵、離退休老干部,以及所有關心支持江城發展的各級領導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與不足,主要是:產業小散弱,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未完成年初縣人代會確定的目標?;A設施和民生領域補短板任務繁重。營商環境不夠優化,招商引資項目落地難,民營經濟發展活力不足。政府系統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干部思想不夠開闊、工作作風不實、擔當精神不夠,工作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此,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不畏艱難的勇氣、堅韌不拔的意志切實加以解決。
二、今年后幾個月的重點工作。
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落實省委十屆九次全會、市委四屆八次全會、縣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確保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建議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地區生產總值總量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億元,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完成市級下達目標任務。
今年后幾個月要重點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準確把握核心要義,切實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發揮江城“一城連三國”的區位優勢,找準江城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云南省自由貿易區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理清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加快口岸(通道)建設,發展口岸經濟;堅持新發展理念,認真對照檢查經濟工作存在不足和問題,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努力完成“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進一步深入研究國家宏觀政策,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精心謀劃一批大項目,推動江城大發展。
(二)以高質量脫貧為目標,同步實現全面小康。堅持“四個不摘”,做到“四個不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完善幫扶機制,確保未脫貧的290戶822人上半年達到脫貧退出標準。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回頭看”,全面排查整改影響貧困人口脫貧質量的各類問題,及時做好返貧人口、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工作,不斷鞏固提升脫貧質量,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檢驗。做細做實迎接國家普查和抽查各項工作。繼續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定點幫扶工作??茖W編制“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規劃,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設施建設,不斷提高園區的吸引力和承載力。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茖W編制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構建全域旅游格局,完成龍馬金雞、南麓山、塔展洪瀑布等景區建設,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積極發展邊境、自駕、鄉村生態、民族文化體驗旅游。用好“一部手機游云南”平臺,推動旅游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培育現代物流產業,發展電商物流、冷鏈物流,探索發展跨境物流。鞏固提升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服務業。鼓勵家政、護理、養老、養生等服務行業健康發展,打造優質服務業品牌。
(四)以夯實基礎為重點,不斷增強發展后勁。完善縣級領導掛鉤聯系重點項目工作機制,實行重點項目、重點工作推進情況與綜合目標績效考核獎掛鉤,落實任務和責任,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取得新突破。全力破解要素保障難題,確保項目有序實施。綜合交通方面:加快墨江至江城勐康口岸高速公路、紅橋至李仙江段公路改擴建、普洱至蒙自鐵路、通用機場等前期工作;開工建設土卡河至中越17號界碑公路和三國莊園至龍塘公路;全力配合好江城至綠春高速公路、整董至思茅高速公路、寧江公路建設;竣工驗收掃尾村組道路。水利方面:加快推進九道河水庫、么波箐水庫、鵝華箐壩塘等前期工作;爭取開工建設熱水河水庫、龍洞河水庫、么等水庫至勐烈水庫連通工程、勐野江寶藏集鎮段河道治理工程;扎實推進可雜河水庫建設和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力爭三國莊園水庫、么等水庫竣工驗收。能源和信息網絡方面:鞏固提升1753戶農戶用電條件,新建10千伏線路90千米、0.4千伏線路11千米;繼續推進5g網絡、互聯網寬帶接入、電子政務、“三網融合”體系等建設。
(五)以鄉村振興為契機,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著力提高城市發展水平。抓緊完成全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形成“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按照“干凈、宜居、特色”要求,發揚脫貧攻堅精神,舉全縣之力爭創美麗縣城。推動城區污水管網完善工程、垃圾中轉站建設、縣城第二自來水廠建設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開工建設會友山莊物流園區和牛洛河2020年守邊固邊項目;加快推進入城大道、三國印象、三江大廈(二期)、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力爭逸岸藍山、黨校遷建、拘留所建設等項目完工。全面落實鄉(鎮)為主體、村組(社區)為單元的“兩違”整治“片長制”,嚴格執行農村宅基地“一戶一宅”規定,切實加大“兩違”整治力度。加強城市精細管理,抓好亂停亂放、占道經營等專項整治,全面開展城市出入口、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城鄉結合部、校園周邊等薄弱區域綜合治理,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謀劃建設一個農產品加工園區,提高農產品加工率,不斷提升傳統產業。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努力建設一個抵邊小康示范村。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開展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編制,突出抓好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農村戶廁改造、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和農業廢棄物利用,用綠色點亮鄉村,用美麗裝扮家園。著力培育優良家風、文明鄉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落地生根。夯實農村基層組織,充分發揮“村民議事委員會”作用,實現鄉村治理有序、有力、有效。構建長效激勵機制,調動群眾發家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大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藍天保衛戰。提高農作物秸稈還田率和飼料化利用率,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完成節能減排任務,保持空氣質量優良。打好碧水保衛戰。全面深化河(湖)長制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大河湖庫渠工程治理力度,持續推進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嚴肅查處非法侵占河道、非法排污等行為。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確??h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100%達標。打好凈土保衛戰。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病蟲害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和耕地土壤質量提升工作。強化“三線一單”剛性約束,推動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清零。持續開展天然林停伐保護、生態公益林建設、退耕還林等工程,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和保護,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爭創省級生態文明縣。
(六)以擴大開放為突破,不斷釋放改革活力。堅持將改革開放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不斷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和動力。持續推進改革。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化“放管服”改革,建好用好網上政務服務大廳,繼續推廣應用“一部手機辦事通”,推進“多證合一”改革。規范行政執法,提高便企便民水平。著力推進國有企業市場化、實體化改革。進一步規范國有資產、資源交易,完成會友山莊和勐康口岸宗地出讓,全力推進耕地占補平衡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爭取更多指標實現交易。加強政府債務風險管理,制定化債方案、拓寬償債渠道,著力化解政府債務風險。推動更寬領域開放。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加強對老對越交流合作,大力發展境外替代種植項目,促進替代種植向替代產業、替代經濟轉型升級。抓住勐康口岸擴大開放機遇,不斷完善口岸基礎設施,加快申報進境糧食、水果指定口岸和跨境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口岸。加快推進關檢業務深度融合,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和通關便利化水平。抓好龍富通道聯檢樓、查驗貨場、邊民互市市場建設,搭建對外開放新平臺,加快申報龍富通道邊民互市點,力爭龍富通道納入國家口岸建設“十四五”規劃。辦好“中老越三國邊境商品交易會”。抓實招商引資。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結合“半山酒店”“綠色食品牌”等招商工作總體布局,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提高項目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完成招商引資49億元以上。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等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清償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暢通企業反映問題渠道,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傳教育,加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啟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加快構建立體化邊境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深入推進禁毒防艾人民戰爭。繼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工作和沿邊三年行動計劃,穩步實施民族文化傳承和“雙百”工程。落實宗教管理“一網兩單”制度,開展“五進”宗教活動場所,推進宗教中國化,規范宗教管理。深入推進國防動員、國防教育、雙擁優撫、后備力量建設、征兵等工作,形成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加大食品藥品安全、公共安全、交通安全等領域監管。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抓好應急管理、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滅火、地質災害、抗震減災等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八)以務實擔當為己任,打造廉潔高效政府。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不斷錘煉過硬作風,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堅定方向守初心。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扎實推進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的黨的建設,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方針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縣委的決策部署。履職盡責擔使命。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全面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用好人民賦予的權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廉政務實找差距。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切實履行“一崗雙責”,不斷強化審計監督,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嚴格執行公務用車、公務接待、辦公用房等各項規定,嚴管財政資金使用、公共資源交易、國有資產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強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堅決破除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以實干帶正氣、以廉潔樹形象。轉變作風抓落實。切實增強政府執行力和落實力,推動政府職能深刻轉變,優化發展環境。盯緊國家政策,搶抓一切有利于江城發展的機遇,爭項目、促投資,最大限度將政策機遇轉化為推動江城發展的生產力。
各位代表,時代賦予重任,奮斗鑄就輝煌。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為確保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名詞解釋:
1.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2.云南“十大名品”:2019年云南“十大名品”包括“十大名茶”“十大名花”“十大名菜”“十大名果”“十大名藥材”。2019年“十大名品”評選活動由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全省共有230個產品申報“十大名品”。江城“澳洲堅果”入選云南“十大名品”之“十大名果”。
品市場協會會同中國農村雜志社、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推選出具有代表性的300個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4.四類重點人員:建檔立卡戶、殘疾戶、低保戶、特困供養戶。
5.“5121”:“5”即每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5萬元限額的三年期小額貼息貸款發展產業;“1”即按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從財政涉農整合資金中每戶安排1萬元以上產業扶持發展資金作為加入合作社股本金,統籌用于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發展增收;“2”即對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的新型經營主體,每帶動一戶給予2萬元貸款額度的三年期產業小額貸款貼息,貼息標準按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全額貼息;“1”即對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市場主體,每帶動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給予1000元的產業扶持資金。
6.期貨+保險:是指農業經營者或企業為規避市場價格風險向保險公司購買期貨價格保險產品,保險公司通過向期貨經營機構購買場外期權將風險轉移,期貨經營機構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對沖的業務模式。
7.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統稱。
8.一部手機游云南:是云南省與騰訊公司聯合打造的“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全域旅游智慧平臺,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一個智慧、健康、便利的省級全域旅游生態項目,旨在整治旅游行業亂象、推動旅游產業升級,讓云南旅游“自由自在、無處不在”。
9.減量增效:減少化肥農藥投入,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10.清四亂:即清理整治“亂占”“亂采”“亂堆”“亂建”。
11.互聯網+督查:是國務院辦公廳于2019年4月22日開通的平臺,向社會征集四方面問題線索或意見建議。四方面包括:一是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重大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的問題線索;二是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單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問題線索;三是因政策措施不協調不配套不完善給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帶來困擾的問題線索;四是改進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
12.證照分離:“照”是營業執照,“證”是由相關部門頒發的行政許可證。對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分別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準入服務等四種方式實施“證照分離”改革。最大限度破解“辦照容易辦證難”和“準入不準營”問題。
13.多證合一:是指證照整合改革,目的是實現企業一照一碼走天下。通過減少證照發放數量,簡化辦事流程、手續和材料,降低了創設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營造便利寬松的創業創新環境和公開透明平等競爭的營商環境。
14.兩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
15.六穩: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16.四不摘:是指“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17.四不減:是指“工作力度只增不減,資金投入只增不減,政策支持只增不減,幫扶力度只增不減”。
18.三網融合:指電信復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逐步整合為統一的信息通信網絡。
19.三線一單: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20.貸免扶補:為首次創業人員自主創業提供貸款支持、稅費減免、創業服務、資金補助等方面的扶持措施。
21.“雙百”工程:打造100個帶動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民族文化精品,推出100名民族民間文化傳承創新帶頭人。
22.一網兩單:一網指宗教工作的網格化管理,兩單指宗教工作問題清單和責任清單。
23.“五進”宗教活動場所:國旗國歌進教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堂、憲法進教堂、法律法規進教堂、中國傳統優秀文化進教堂。
24.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25.四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6.兩個維護:即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2009年2月5日在江蘇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江蘇省長羅志軍。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08年工作回顧。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5700美元。同口徑財政總收入7110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731億元,分別增長27.2%和2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357元,分別增長14.1%和12.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5.4%,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改善民生的十件實事如期完成。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邁出更加堅實步伐。
(一)保持經濟較快增長。
經濟運行調控及時有力。加強經濟形勢監測分析和運行調節,加大要素保障和政策調控力度,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任務。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加大的嚴峻形勢,及時行動、積極應對、多方施策,出臺了擴大內需拉動、加大財稅金融支持、扶持中小企業、促進外經貿和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等十多個政策性文件,全省經濟保持增長較快、價格回穩、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的良好局面。
扶持企業政策措施扎實有效。大力推動銀企合作,組織開展“百企千億”銀企對接等活動,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4311億元,比上年多增加704億元。積極構建全省信用擔保體系,省財政投入10億元組建省級信用再擔保公司。支持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11家,企業發行各類債券286億元。完善財稅支持政策,建立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大幅度增加省級外經貿發展引導資金。按新標準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1368家企業享受調整后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取消和停止行政事業性收費121項、政府性基金2項,每年減少收費39億元。
公路江蘇段等相繼建成通車,南水北調東線一期、沂沭泗洪水東調南下二期、通榆河北延工程進展順利。泰州醫藥城一期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順利實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61億元,增長23.3%,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
(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新進展。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軟件業銷售收入1262億元,增長51.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8402億元,增長25.2%,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28%。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太陽能光伏、風電裝備產業規模實現翻番。沿滬寧線、沿江、沿東隴海線和沿海產業帶集聚集約發展取得新進展。
自主創新能力繼續提升。全社會科技投入突破1000億元,其中研發投入540億元,企業研發投入占80%以上。民營科技企業超過2萬家,對高新技術產業貢獻份額超過35%。產學研合作向縱深拓展,組織實施省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109個。各類科技創新創業載體建設力度加大,新建各類省級以上科技平臺234個,擁有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147家。全省專利申請量12.8萬件,專利授權量4.46萬件,分別增長43.9%和40.4%。加快人才高地建設,一批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落戶江蘇。
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全面實施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抓好調水引流、控源截污、撈藻清淤、圍網壓減、生態修復和入湖河流綜合整治,太湖流域水質總體好于上年。環境資源區域補償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新增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116.5萬噸,78個建制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城鄉人居環境穩步改善。強化土地資源保護監管,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得到提高。植樹造林163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國家生態市增加到5個。
(三)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呈現良好局面。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連續五年保持投入增加、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好勢頭。省財政對“三農”的各項投入377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全年糧食總產635億斤,創九年來最好水平。新增高效農業面積256萬畝。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得到加強。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新增5700多家,為農服務社新增2354家。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有序推進。農產品市場體系、糧食物流體系和農資連鎖經營服務網絡加快建設。新五件實事工程進展順利,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水平穩步提高,全省城市化率達54.3%。
共建開發區,蘇北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支持蘇中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形成江海聯動、跨江聯動新格局。引導蘇南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四)改革開放深入推進。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切實抓好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究省級政府機構改革方案。調整財稅分配政策,完善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壯大,江蘇銀行、南京銀行網點建設步伐加快,華泰證券完成股份制改造,紫金財產保險公司獲準籌建。發展農村新型金融組織,成立農村小額貸款公司23家,4家村鎮銀行開業運營,農業保險試點全面推開。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中江公司、省建設集團和設備成套公司完成合并重組。
開放型經濟保持領先優勢。外貿進出口總額3923億美元,其中出口2380億美元,分別增長12.2%和16.9%。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占比提高,國際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增長近3倍。實際利用外資251億美元,增長14.7%。引進9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68個,增長7.7%。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載體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進展順利。無錫碩放機場、徐州觀音機場、鹽城南洋機場對外開放。蘇臺經貿合作取得新進展,南京祿口機場成為海峽兩岸客運包機首批直航點,太倉港、連云港港等12個沿江沿海港口成為兩岸直航港口。
(五)民生得到較大改善。
穩定在95%以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0%以上。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穩步推進。城鄉低保標準繼續提高,困難家庭臨時生活救助制度全面落實。全省農民工參加養老、醫療、工傷保險人數分別達到336.9萬人、375.6萬人和395.7萬人。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6.11萬套,新增廉租房1.31萬套,廉租住房保障實物配租、租金補貼等累計超過5萬戶。按照時序進度,解決了350萬農村居民安全用水問題。啟動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中100萬人實現脫貧。
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進一步發展。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行,各類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得到提高,農村留守少年兒童食宿條件改善工程和農村合格幼兒園建設工程啟動實施?;就瓿赊r村義務教育債務化解任務,省屬高?;窘ㄔO債務化解工作全面展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38%。職業教育進一步加強。城鄉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達98%。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和優質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
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我省體育健兒奮力拼搏,在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上獲得金牌數均居全國首位。
社會管理得到加強?;鶎用裰鞣€步擴大,法制宣傳教育深入推進。平安江蘇建設成效明顯,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奧運火炬接力江蘇境內傳遞圓滿成功。食品安全和質量監管不斷加強。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好轉,安全事故明顯下降。信訪渠道進一步暢通,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和社會治安大防控體系不斷完善。國防動員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穩步推進,人民防空、優撫安臵成績顯著,擁軍優屬、軍民共建活動深入開展。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事務、參事工作得到加強,婦女、兒童、青少年、老齡、紅十字、慈善、殘疾人事業取得新進步。
過去的一年,我們全力以赴組織抗災救災和支援地震災區恢復重建,作出了積極努力。成功戰勝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維護了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我們廣泛動員、緊急行動,舉全省之力支援災區抗震救災。全省累計向災區派出救援人員1.29萬人,組織生產調運帳篷30.6萬頂,建成活動板房2.92萬套,捐款43億元。對口支援綿竹恢復生產、重建家園,援建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職責,自覺接受監督,政府行為更加規范有序。深入開展廉政建設,切實轉變機關作風,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公務員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去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步加深,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外部需求明顯減弱,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面臨嚴峻挑戰。我省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工業生產和對外貿易增速持續下滑,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就業形勢嚴峻,財政減收增支因素增多。與此同時,經濟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產業結構層次和技術水平還不夠高,科教優勢有待進一步轉化為創新優勢和競爭優勢。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部分低收入群眾生活比較困難。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社會公共管理存在薄弱環節。政府職能需要進一步轉變,少數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憂患意識和創新精神不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極少數人甚至以權謀私、貪污腐敗。
我們一定要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使命感和緊迫感,把困難估計得更加充分,把措施考慮得更加周密,把工作推進得更加扎實,著力解決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把不利因素化解到最低限度,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謝!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駐蘇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兄弟省區市,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關心江蘇建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2009年工作總體要求。
今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省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蘊含重大機遇的一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見底,但我國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總體格局沒有改變,江蘇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趨勢沒有改變。中央果斷出臺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為保增長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外部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為我省擴大內需和調整結構提供了倒逼機制,也為更好地利用國外資源、技術和人才創造了有利條件。經過改革開放30年來的發展,我省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市場主體抗風險能力和創新活力明顯增強。多年來的經驗表明,越是在形勢嚴峻的時候,越要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堅定廣大干部的發展信心,提振企業的投資信心和居民的消費信心,增強全省人民推進“兩個率先”的信心和決心。只要我們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發揮優勢,趨利避害,就一定能夠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中發揮率先作用,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推進“兩個率先”,擴大內外需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綜合競爭力,加大城鄉區域統籌力度提升協調發展水平,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活力和動力,切實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全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外貿進出口總額力爭有所增長,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6%,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3%、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以內。上述目標綜合考慮了各種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充分體現了保增長的要求,有利于增強信心,有利于擴大城鄉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保持社會穩定。節能減排指標是約束性的,必須確保完成。發展預期目標是導向性的,可以根據形勢發展變化進行適當調整。
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真正實現既保持增長又提高質量的雙重目標。三是改革創新增活力。堅持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難題,以創新的舉措應對挑戰,加快構建更加開放有序、更富效率活力的體制機制。四是改善民生促和諧。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穩定和促進就業,著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加快發展社會事業,積極興辦一批人民群眾期盼的實事,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三、
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作為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務,著力擴大內外需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為更長時間、更高水平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積極有效擴大內需。
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實施好增值稅轉型改革、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措施,落實好支持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等相關優惠政策。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繼續加大對“三農”、改善民生、社會事業、自主創新、節能減排、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金融在保增長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確保全省信貸投放增幅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推動企業上市和再融資,擴大各類債券發行規模,積極發展創業投資。加強財稅政策與金融政策的配合,以財政貼息、信貸擔保、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鼓勵金融機構增加有效信貸投放。
著力擴大消費需求。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增加城鄉居民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提高消費能力。大力發展社區商業、物業、家政等服務性消費,積極發展旅游休閑、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熱點消費,加快發展網絡、動漫等新型消費,穩步擴大汽車等大宗消費,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大力開拓農村市場,完善農村流通網絡和服務體系,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推進“家電下鄉”。特別要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條件。穩定房地產投資,支持普通商品住房消費,積極鼓勵居民購買自住性、改善性住房。合理調整商品住房供應結構,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
網建設,推進重點節能工程。嚴格執行項目管理和審計監察制度,努力提高投資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杜絕“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
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完善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激勵和風險補償辦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支持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擴大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進一步取消和停止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切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健全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向專、新、特、精方向發展,提高配套協作水平,形成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
(二)加快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
穩定和擴大外貿出口。積極運用出口退稅、外經貿發展資金等政策措施,支持外貿企業增強競爭力。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鞏固傳統市場,拓展新興市場,提高自主品牌、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加快發展國際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積極引進高新技術、先進設備和重要戰略資源。幫助企業應對國際貿易摩擦。
更高水平引進外資。穩定利用外資規模,調整利用外資結構,創新利用外資方式,重點引進龍頭型和基地型外資項目,積極吸引跨國公司研發設計、咨詢服務、營銷物流等產業鏈高端環節向我省轉移,引導外資更多地投向蘇中、蘇北和沿海地區,投向高新技術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購境外優質資產、研發機構、知名品牌和營銷網絡。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在境外上市,參與國際資產重組,開展跨國經營。支持國際工程承包和對外勞務合作。提高走出去的組織化程度。
推動開發區創新發展。積極引導開發區整合資源、強化特色、優化環境,提高集聚集約發展水平。發揮高新技術園區示范帶動作用,推進特色產業園區、生態產業園區建設,加快特殊功能區聯動發展。積極做好部分省級開發區申報國家級開發區工作。支持開發區南北共建、跨江聯動。抓住兩岸“三通”機遇,擴大蘇臺經濟合作,加快建設蘇臺經貿合作促進區。深化與歐美日和新加坡的經貿合作,推動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城、蘇州工業園區和南通開發區跨江聯動發展項目建設。
(三)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
同志們:
今天,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20xx年度教育工作會,目的是總結去年的工作和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創新思路,推進全縣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剛才,縣教育局黨組羅方貴書記傳達了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符培局長作了工作報告,我完全贊同,一會兒,范書記還將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領會并貫徹落實。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清形勢,增強抓好教育工作的緊迫感。
20xx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的第一年,是中國教育改革濃墨重彩的一年,也是我縣教育厚積薄發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扎實工作,創新發展,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順利通過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對縣黨政主要領導教育工作履職情況暨全縣教育工作的評估驗收,農村中小學食堂建設工程順利通過省的檢查驗收,全縣教育工作獲市教學目標管理一等獎,高考質量獲市第二名,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關心支持教育工作的各級各部門和辛勤耕耘在教學一線的廣大教職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盡管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全縣教育事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發展的任務依然繁重。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基礎較為薄弱,發展還不均衡,城鄉差距仍然較大,城關學校教育資源緊張,大班額現象嚴重,優質教育資源匱乏,教師隊伍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發展相對滯后等等,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進而并認真思考對策和措施加以解決。
在保障公民教育權利和促進教育公平納入了基礎民生工程的今天,社會經濟發展對教育發展的要求更高,更具體,更明確。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良好,其教育必然發達。反之,教育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其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必將得到有力推動。去年年底中央召開的七屆六中全會,把文化的創新發展作為增強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舉措。文化的繼承、發揚和創新,歸根結底還得通過教育途徑。著眼到我們縣,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把發展教育作為縣域軟實力提升的重要途徑,意義更為重大。這就決定我縣在當前和今后一個階段,還必須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逐步消除教育發展的制約因素,想方設法為教育發展鋪平道路。概括說可歸納為兩個詞匯:一是做大。教育資源緊張,根本原因在資源缺乏和不足,無論是教育基礎設施,還是師資力量,都跟不上社會發展需求,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差距,因此要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一方面加大自身投入,盡力擴大資源總量,另一方面營造寬松環境,引進各種資本注入教育,不斷改善教育結構比例。二是做優。這些年全縣教育的大投入,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客觀來說,我們只是解決了孩子有書讀的問題,如何讀好,如何讓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長和成才,我們面臨的困難還很多。20xx年我縣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邊遠地區孩子的健康問題,極端學生的教育問題,留守兒童缺失關愛的問題等,都在時刻警醒我們,我們離期望的教育還很遠。因此,做大的同時還必須做優。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思想上樹立大教育觀念,只負責修建學校還不行,只負責招入教師還不夠,如何讓學校更美,更和諧,更能實施有效的教育,讓學生真正進得來,留得下,樂學善學。如何讓教師更樂業奉獻,更善教愛教,這些方面優化的空間還很大,還大有可為。要真正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學校育人為本,教師以教為榮,學生樂學好學的大教育格局,我們需要認真研究,切實拿出一些科學可行的措施,把能調動的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真抓實干,突破瓶頸,才能逐步縮小差距,真正讓教育在培養人才上,在構建社會基本意識形態上,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上作出更大貢獻。
二、夯實常規,狠抓重點,確保今年教育工作再獲提升。
20xx年是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持續推進的關鍵年。正在醞釀的高考制度改革,必將對基礎教育產生深遠影響。教育公平,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階段教育均衡發展將得到深入推進。全面關注人的發展,尊重個性成長要求的教育觀念愈加深入。規范辦學,精細管理將成為各級各類學校提升管理水平和辦學水平的根本途徑。
一要堅持德育為首,提高教育質量,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一是以推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積極推進創新實踐教育,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全程發展和全人發展,堅定不移的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要以培養社會主義的合格公民作為出發點,將學生的階段特點和時代發展特點結合起來,從實效性出發,創新開展好德育工作。要抓好教育內容、教學方式、評價制度的改革,主動適應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真正把素質教育有機地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成為思想道德素質良好、適應社會發展、身心健康的“四有”新人。
二是以均衡發展為目標,加大資源優化配置力度,努力推進教育公平。繼續完善、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全面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午餐計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要通過師資調配,均衡城區、集鎮和村級學校的師資力量。加強農村薄弱學校建設,抓好農村寄宿制工程的建設和管理,盡量將農村留守兒童動員到學校入住,著力讓寄宿制工程作為改善農村學生學習生活條件的大事抓緊抓實。要堅持教育公益原則,在學校食堂實現自辦自管,要堅持“零利潤”運行,公開食品采購、人工工資等費用,讓孩子們吃的明白,吃得舒心。要大力推進縣委、政府已經納入20xx年十大實事的城關地區學校的建設步伐,已經立項的建設項目,要排除困難盡早啟動。還需規劃的,要充分調研,得到基礎數據,了解發展趨勢,合理作出規劃,確保與城區經濟發展相適應。
二要突出學前教育、普高教育和職業教育地位,全面推進教育協調發展。
學前教育一是要加快幼兒園的建設步伐,20xx年建設的9所幼兒園要確保3月份能投入使用,同時盡早啟動20xx年7所幼兒園建設工作,力爭在半年內修建完畢,9月能夠招生。二是要做好學前教育教師的配置工作,要充分發揮好去年招錄的30名幼兒教師的教學示范作用,同時根據實際需要,調配部分小學教師進入幼兒園,要力爭建成一所,招生一所,規范一所。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學前教師的培訓力度,出臺科學規范的學前教育管理體系和評價體系,切實構建符合幼兒認知規律的心智發育規律的學前教育。
普高教育一是要做好畢節實驗二中后續建設工作,確保今年9月份全面投入使用;加快縣第二高級中學擴建的前期工作,力爭盡早動工;二是要積極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引導優質高中進一步挖掘潛力,實行優質高中與薄弱高中同步發展,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實現普通高中教育提質和增量并舉;三是要正確處理好普通高中發展速度與質量、普通高中教育與九年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的關系,促進普通高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要把中職教育擺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融資加快職業學校建設步伐,推進職業教育大發展。當前重點是做好縣職中的擴建工作,認真做好申報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和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的查缺補漏工作,同時開辟渠道,大力招商引資,抓好現代職教中心和貴州青年職業學院的籌辦工作。
三要著力推進民辦教育向縱深發展。
我縣民辦教育取得良好成績。但民辦教育發展的空間依然很大,我們要優而思進,做大做強民辦教育,實現民辦教育大跨越。要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進一步鼓勵民辦教育發展的意見,在民辦教育教師配置和待遇,財政資金鼓勵和支持,民辦學校申辦條件和程序等方面,落實相關政策措施,真正促進民辦學校規?;?、品牌化、內涵式發展。
四要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素質和校長治校能力。
一是抓好教師隊伍建設。高度重視師德建設,建立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加強教師培訓,著重抓好教師專業學科的過關,讓教師能教會教;優化師資配置,繼續統籌做好教師隊伍的“招聘、調劑、支教”等方面的工作,優化學校教師隊伍結構,逐步解決好教師配置地域不均、部分學科專任教師欠缺的矛盾;要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建立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激勵機制,改變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現狀,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二是培養一支綜合素質優良的校長隊伍。在前期基礎上,繼續推行校長選拔、培訓、任用、交流以及后備人才儲備等措施,建立起一支德才兼備,懂教育、善管理的學校校長隊伍。三是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讓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蔚然成風。要尊重教師的勞動,關心教師疾苦,積極為教師辦好事、辦實事,要加快農村教師周轉房建設進度,切實解決農村邊遠地區教師的住房困難。通過一系列舉措,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重教興教的良好風尚。
五要以人為本,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的關鍵是抓落實,抓預防,抓整治,抓排患。要進一步加大對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力度,為學校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把工作做在前,措施有力,責任明確,時時預防,事事留心,有效杜絕校園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努力構建平安、健康、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
三、明確任務,履行職責,推進全縣教育工作實現新跨越。
20xx年全縣教育工作任務很重,硬指標有四個大的方面,一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達到初步均衡;二是高中突破工程通過省的驗收;三是全面鋪開農村義務教育營養午餐計劃;四是中小學食堂全面收回管理。這四個方面都是省市下達的硬任務,必須完成,沒有余地。從軟硬兩方面來看,硬的方面主要是一系列教育工程的新建和改擴建,包括黔西縣第二高級中學、思源實驗學校的新建,黔西職中、黔西三中擴建等,這些工程既有歷年尾欠的項目,也有新上的項目,數量多,涉及面廣,資金投入大,集中在20xx年建設,困難很大。軟的方面主要有兩塊,一是教師的招錄,本年度初步預計招錄300名特崗教師補充到農村中小學,進一步平衡農村中小學師資配置。還需招錄98名高中階段教師,從以往的工作來看,高中教師招考這塊難度較大,我們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確保招錄到位。二是教育管理的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理順,要圍繞如何利用現有條件,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動心思,下功夫,建立和逐步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保障教育在一個相對寬松的整體環境下快速發展。從學校的角度出發,教育教學的規范和科學,教師的成長和活力,學生的健康和樂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則是一切管理體系建立和完善的基本要素,都應該認真研究。
圍繞以上目標,各級各部門必須進一步明確自身職責,積極有為,既要做好自身的份內工作,又要通力合作,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推進教育持續健康發展。教育部門要科學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工作重點、難點,針對每一項具體工作,拿出工作方案,制定具體的時間表和線路圖,涉及相關部門職責職能的,要積極向縣委、政府匯報,尋求支持和協調。各鄉鎮要強化對教育的管理,要充分理解教育自身的規律和教育發展的規律,既要防止不管不問,事不關己漠不關心,又要防止管得過多過死,給教育造成干擾,要把重點放在為學校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上,需要鄉鎮黨委、政府牽頭和負責的工作,比如學校項目用地的征用,學校周邊環境治理,學生入學率的保障等,均要切實履行職責,統籌安排開展好工作。由于今年教育方面一些非常規的工作集中啟動,相關涉教部門的工作量也因此加大。在項目工程建設上,發改、規劃、國土、建設、財政、環保、拆遷等部門要大力支持,在土地征用,項目立項報批、規劃設計、資金劃撥等方面給予最大幫助,能簡化手續的簡化手續,能提前安排的提前安排,要真正落實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尤其是學校項目建設工作,要盡最大努力為教育工程開辟綠色通道,優先保證教育項目實施。中小學食堂回收工作,事關數萬學生的就餐問題,涉及承包方的經濟利益,這塊工作縣政府已經下文作出安排部署,相關涉及部門一定要履行好自身職責,確保平穩回收。涉及近十萬農村中小學生的營養午餐改善工作,按照初步方案,除條件較好的幾所學校采用自行做餐供應外,大部分學校采用牛奶、面包和雞蛋的送餐供應模式,這么大的用餐量,必須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工商、衛生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檢查機制,定期不定期對供應食品的來源、存儲、配送、質量等進行抽查,確保孩子們安全食用。在學校周邊環境治理方面,工商、城市綜合執法、衛生食品藥品監管、公安、文體廣播電視旅游等部門要積極協調配合,一是要保障學校出入通道暢通,要定期治理占用學校通道的小攤小販;二要大力整頓學校周邊的網吧、游戲廳等娛樂場所,隨時檢查校園周邊的商鋪出售的食品和學生日常用品,對那些不按規定吸納未成年人進入的娛樂場所,出售三無食品,銷售非常出版物的商家,要按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警告和處罰,對公路旁學校,交通部門研判該設置交通警示標志或設置減速帶的,要抓緊落實。校車安全已經成為一個敏感詞匯,對于非法營運車輛接送學生上學、放學等現象,運管部門要加大教育和查處力度,不能放任和手軟。安全工作始終是頭等大事,公安、消防等部門要加大廣大師生安全防范等知識的宣傳教育,經常指導學校的安全工作,在學生密集的路段和時段,要提高見警率,防止危害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的事故發生。在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編辦等部門既要充分掌握相關政策和文件精神,遵循人事原則,又要靈活地處理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消除人事矛盾,讓廣大教職員工在一個良好的用人機制上樂業奉獻,發揮所長。
縣委、縣政府把“科教興縣”戰略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并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推進措施,體現了縣委、縣政府發展教育、抓好教育的信心和決心,希望大家認清發展形勢,順應時代要求,認真研究,科學謀劃,堅定信心,鼓足干勁,進一步增強做好教育工作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為全縣教育實現跨越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和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縣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主動適應新常態,全力以赴抓改革、促振興、調結構、惠民生、保穩定,經濟社會呈現“穩中求進、結構優化、質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各項工作取得可喜成績。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5.55億元,增長10%,總量排全市第5位;財政總收入18.6億元,增長18.3%,總量排全市第3位,財政總收入提前一年實現“”規劃目標;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1億元,增長42.2%,總量和增幅分別排全市第3位和第2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8.48億元,增長19.9%,總量排全市第5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51億元,增長13.7%,增幅排全市第1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8元,增長11.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84元,增長15.4%。
一年來,我們致力于發展升級,穩增長、促轉型,縣域經濟持續向好。
工業經濟勢頭良好。贛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以升促建穩步推進??h財政投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2億元,五大工業平臺建設全面推進,銅鋁大道、吉洋大道等一批園區路網工程進展順利,園區新增開發面積1065畝,建成面積達10.2平方公里??萍紕撔滦Ч黠@,贛州國家鎢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成功獲批。全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家,總數達13家。全年申請專利412件,授權專利258件,分別增長142.3%、138.9%,榮獲“20xx年度全省專利十強縣”稱號?!摆M南臍橙酵素液發酵工藝及產品開發研究”、“甜菊素”等項目產品通過省級鑒定,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世瑞公司研究開發的3項成果分別榮獲市科技進步一、二等獎。紅旗電纜、天綠生化、友力磁材等項目竣工投產或開工建設。新增入園企業18家,總數達216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總數達80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4.68億元,增長11%,總量排全市第3位;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80.87億元,增長11%,總量排全市第2位;利稅總額22.29億元,增長20.68%。鎢、稀土等主導產業集聚發展,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3.8億元,增長8.3%。
現代農業穩步發展。贛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申報建設工作進展順利,現代農業示范區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全年引進試驗示范新品種88個、推廣新技術28個、開發農業新產品21個。20xx年3月,國務院副汪洋同志親臨示范區視察指導。農業主導產業加快發展,種植甜葉菊5380畝、煙葉4163畝,新建高標準蔬菜基地3500畝,新開發油茶9500畝、花卉苗木3000畝,新改造低產果園5000畝。積極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家、農民合作社88家、家庭農場135家。田村鎮富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白鷺鄉百家樂蔬菜專業合作社被農業部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
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全年完成服務業增加值32.58億元,增長8.4%,服務業占gdp比重達25.9%。第三產業實現稅收7.76億元,增長25%。物流、旅游、金融、電子商務、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繁榮發展。梅林古鎮、萬邦商業廣場等項目順利推進。全年新增貨運車輛370輛,新增噸位3347噸,入庫物流企業稅收1617萬元,增長78.87%。旅游接待人數182.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07億元。全年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7.26%和12.78%,成功引進興業銀行入駐我縣并開業運營。黃蠟石專業市場正式開業。引進和培育了中國網庫、上善緣、廣合聚緣等一批電商企業,發展規模以上電商企業10家,交易總額2.47億元。新注冊總部經濟企業56家,實現稅收6000多萬元。
一年來,我們致力于開放創新,抓改革、促振興,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振興發展效應不斷顯現。全年爭取上級各類資金17.76億元,新開發編制重大項目83個,成功爭取昌吉贛客專贛縣北站等30個重大項目,成功獲批稀土開發利用綜合試點、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重金屬污染防治等示范試點項目??萍疾?、國土資源部出臺5個具體對口支援文件,重點在高新區創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修編、新增建設用地安排、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試點等16個方面實施對口支援?!把肫笕脍M”項目加快推進,南方水泥二期項目正式投產,華能瑞金電廠二期項目已核準實施,華能茅店水電站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興贛高速、贛龍鐵路擴能改造工程進展順利。
全面深化改革有序推進。白鷺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完成。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所有權完成確權登記并頒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順利開展。出臺了國有企業貸款融資和擔保風險管理辦法,完善了政府性債務管理暫行辦法。加快推進了政府在城市保潔、公務接待、工程審計預結算等領域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試點工作。全面實施了注冊資本認繳、“先照后證”等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新設立企業394家,增長28%;注冊資金8.02億元,增長46%。創新國有資本運營機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農村自來水和保障性住房運營有限公司。積極開展“財園信貸通”、“小微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等融資服務,幫助企業貸款3.12億元。
開放合作步伐不斷加快。成立8支產業招商團組,圍繞有色金屬新材料、機械制造等主導產業和物流、金融等新興產業,擇優引進項目。積極參與“贛港經貿招商會”、“贛臺會”等重大招商活動,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2個,引進內資42.03億元,增長15.85%;實際利用外資8036萬美元,增長15.98%??偼顿Y20億元的納米硬質合金新材料等一批項目簽約落戶。大力實施“項目落地年”活動,23個重大招商活動簽約項目中,已開工建設17個,投產5個。著力構筑開放通道,設立贛縣出入境檢驗檢疫監管辦公室。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3.55億美元,增長11.61%。
一年來,我們致力于城鄉融合,重生態、提品質,城鄉面貌持續改善。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全年投入城市建設資金18億元,其中縣財政投入4.6億元,新增縣城建成區面積1.6平方公里,達到20.6平方公里;城鎮人口達到28.8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7%。新建燕塘北路、楊仙大道東延等城市道路16.4公里,貢江北大道、廈蓉高速贛縣北互通及其連接線等城市主干道建成通車。贛南客家民俗園、商務大廈、商會大廈等一批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出臺了城區建筑垃圾、市政公用設施移交、公共道路停車收費等管理辦法。新增綠地面積475公頃,綠化覆蓋率達40.9%?!笆琛?、“堵”結合開展梅林大街示范街創建工作。嚴厲打擊縣城規劃區違法違章建設行為,依法查處違法違章建設387起4.3萬平方米。
城鄉統籌穩步推進。統籌城鄉發展儲潭示范區建設有序推進,螺溪洲城市綜合體項目招商順利完成,儲君大道、新型社區、農民公寓等項目快速推進。大力推進江口、南塘“全省百強中心鎮”建設,開展了江口、南塘圩鎮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建成江口大道、南塘圩鎮自來水等項目。國省道沿線村鎮改造提升工程成效初顯,被評為全省鎮村聯動干道改造提升工作先進縣。王母渡、吉埠、田村、沙地等圩鎮建設有序推進,白鷺、湖江、三溪、大田、長洛等鄉鎮文化旅游特色逐步顯現。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完成126個新農村建設點建設任務。韓坊鄉撤鄉設鎮工作已獲省民政廳批復。江口鎮入選江西省僅有的三個國家建制鎮示范試點,南塘鎮被評為全省第四屆文明村鎮。白鷺鄉白鷺村被評為“全國生態文化村”,大埠鄉大坑村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湖江鎮夏滸村等9個村列為全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三溪鄉寨九坳村被評為“全省雙十佳休閑旅游秀美村莊”。
生態建設得到加強。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成功獲批建設,24家園區企業“煤改氣”或“煤改電”基本完成。逐步形成甜菊糖甙廢水廢渣綜合利用、礦產品廢料加工、廢渣—水泥—建材三條循環經濟產業鏈,園區循環產業項目總數達16個,“三廢”綜合利用年產值達35億元。省級生態縣創建工作成效明顯,湖江鎮、南塘鎮等6個鄉鎮獲評省級生態鄉鎮,創建省級生態村12個、市級生態村66個。成功爭取五云鎮為全省水生態文明示范鎮?!皟艨?、凈水、凈土”工程進展良好,植樹造林3.78萬畝,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平方公里。大氣污染防治(pm2.5)被納入贛州市中心城區監測范圍?;瘜W需氧量、氨氮化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總量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一年來,我們致力于改善民生,?;?、兜底線,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民生工程深入實施。全年完成民生類支出18.3億元,增長12.7%,占財政總支出比重達60%。贛縣四中建成投入使用,城關六小建設有序推進,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提升,新招錄教師475人,其中幼師50人。19個鄉鎮公辦幼兒園均開工建設,儲潭、五云等5所鄉鎮公辦幼兒園投入使用。新改擴建116所村小教學點、18所農村中小學校校舍3.3萬平方米。48所學校通過市級義務教育合格學校評估驗收。完成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9155戶,累計改造4.5萬戶,17.9萬農民告別了透風漏雨的土坯房。完成漁民上岸387戶。完成棚戶區改造300戶,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418套,搖號配租728套。新型社區建設有序推進,梅林村金明、壩上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完成低電壓治理12903戶,建成35千伏王母渡輸變電工程和湖江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110千伏雙龍輸變電工程。建成大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新增農村安全飲水受益人口1萬人,累計解決30.6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105國道升級改造工程進展順利,開工建設大田至大埠等5條縣道升級改造項目,新改建農村公路164公里。新、擴建3所敬老院,茅店光榮敬老院交付使用,五云敬老院已封頂并完成裝修。殘疾人托養中心主體工程完工。福利中心二期項目順利推進。按照“1+7”模式,完成7179穴零散烈士墓遷建,完成零散烈士墓和零散烈士紀念設施集中保護工程。組織實施116個省級扶貧村206個項目。啟動精準扶貧工作,完成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20xx年脫貧2.47萬人。大埠、陽埠、湖江、白鷺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站完成改建。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新增“五大保險”參保人數1.2萬人,總數達44.32萬人。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戶供養標準全面提標到位,發放民政各類補助資金1.26億元。新增城鎮就業4117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8975人。贛縣東河戲成功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體育館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承辦省第十四屆運動會賽事。新農合參合率達98.27%。3252例重大疾病患者獲得定額補償,其中免費救治1414例貧困家庭重大疾病患者。落實“單獨兩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83‰以內,榮獲全省計劃生育工作綜合評比先進縣。
社會治理成效明顯。全面推進法治贛縣建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預防化解矛盾?!傲濉逼辗üぷ骺v深推進,被全國普法辦評為“六五”普法中期先進縣。建立健全訪訴分離和信訪工作依法處置機制,一大批信訪積案得到化解,赴京、赴省、赴市、來縣上訪人數分別下降10%、37.14%、30.41%和30.93%。深入開展“打四黑除四害”、“四打擊二整治”、“利劍”等專項行動。建設完善執法辦案場所21個。不斷強化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務。采取措施提升公眾安全感和群眾滿意度,第四季度公檢法司滿意度大幅提升,其中公安滿意度達99%,列全省第一。江口專職消防隊掛牌成立,消防裝備大幅提升,應急救援、火災防控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得到加強。集中開展安全生產“七打七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安全生產形勢整體穩定。食品藥品安全態勢平穩。
一年來,我們致力于提升效能,轉作風、促實干,自身建設持續加強。
作風建設展示了新形象。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整改“四風”突出問題,集中開展專項治理和專項督查,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以“三送”工作為抓手,為群眾和企業辦好事、解難題6393件。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國務院“約法三章”,開展了“紅包”問題專項治理活動,公車使用得到規范,辦公用房超標問題清理整改到位。堅持厲行節約,嚴格預算審查,“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22.2%。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招投標、工程建設等關鍵環節、重點領域監管,廉政建設進一步加強。
依法行政邁出了新步伐。完善依法決策機制,堅持“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重大行政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法治政府建設有序推進。國家審計署土地出讓收支和耕地保護審計情況反饋良好。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建立和完善了以行政權力清單、廉政風險清單、問責清單為主要內容的行政權力運行監督鏈條,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7件、政協提案88件,辦復率達100%,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100%。公開政府信息23973條。大力宣傳國家憲法,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群眾法律意識得到提升。
行政效能取得了新突破。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承接上級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173項,縣本級減少行政審批項目200項,精簡率42.19%;行政審批項目辦結期限縮短至平均6.5個工作日以內,縮短60%。穩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撤并10個機構,新組建3個部門。大力推進精文減會,全年文件下發數量同比下降19.9%;全縣性會議同比下降61.5%。開展涉農涉企“四亂”和行業不正之風等專項整治活動,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
一年來,我們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老齡、婦女、兒童事業健康發展。民兵預備役、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工作進一步加強。監察、審計、物價、檔案、保密、慈善、石油、地方志、紅十字、工商聯、民族宗教、涉臺事務、外事僑務、郵政通訊、地方海事、防震減災、水文氣象等事業取得新進展。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形勢,多重困難和挑戰交織,我們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奮發圖強,力促經濟在困難中前行、在振興中發展。奮斗伴隨艱辛,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和縣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同心同德、辛勤努力、干事創業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全縣人民,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離退休老同志,向駐縣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贛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發展質量不夠高,在經濟新常態下保持高位增長難度較大;二是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轉型升級任務繁重;三是實體經濟經營困難,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四是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還難以適應加速發展要求。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盡最大努力加快解決。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全面完成“”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法治贛縣建設的開局之年。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宏觀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但是,我縣仍處于大有可為的發展機遇期,國家改善宏觀調控、全面深化改革、“一帶一路”、中部崛起等政策紅利將進一步釋放;全省“南北呼應、兩翼齊飛”區域發展格局加速形成,《若干意見》政策效應不斷放大,振興發展推動力進一步加大;我縣對口支援、轉型升級、優化結構等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的效應將進一步顯現。這些都將給贛縣發展增添更大的動力,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眾志成城,迎難而上,就一定能夠開創贛縣振興發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省委“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戰略部署,牢固樹立“發展為先、生態為重、創新為魂、民生為本”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推進振興發展、著力推進深化改革、著力推進法治建設,適應新常態、展現新作為、推動新發展,奮力開創贛縣改革振興發展新局面,為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按照上述要求,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財政總收入增長10.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1%,外貿出口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節能減排完成省市下達的計劃任務。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開放對接,更大力度推進振興發展。
充分放大《若干意見》政策效應,全力以赴開放招商,全面加快振興發展步伐。
千方百計加強對接融入。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爭資爭項,重點圍繞“十三五”規劃、長江經濟帶、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等重大戰略,準確把握中央資金投向和“十三五”規劃方向,重點對接國家“七大工程包”,立足縣情實際,加強項目包裝策劃,主動融入戰略規劃,高標準編制“十三五”規劃。爭取全年新開發儲備重大項目60個以上,爭取上級各類資金19億元以上。
深挖政策效應。牢牢把握科技部、國土資源部對口支援機遇,推動落實對口支援方案和20xx年。
工作計劃。
全面落實好省國土資源廳20xx年對口扶持的21項具體措施重點在科技支撐、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礦產資源開發和治理等方面,爭取試點示范政策及項目5項以上推進重大項目加快促進央企對接簽約項目落地開工,爭取華能瑞金電廠二期工程盡早開工,加快推進華能茅店水電站、大埠抽水蓄能電站、中廣核沙地高峰山風電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推進興贛高速、昌吉贛客專等重大項目建設。
集中力量推進開放招商。堅持招商興工,重點招引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創新能力強、帶動潛力足的龍頭項目、高端項目、特色項目,力求形成重大項目滾動開發的良好態勢。大力“引進來”,增強發展潛力。創新招商方式,濃厚招商氛圍,優選招商團隊,完善縣領導帶隊招商機制,綜合利用中介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主攻珠三角,放眼港澳臺,對接閩東南、長三角,借勢粵、閩自由貿易區,瞄準鎢和稀土、機械電子、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總部經濟、電子商務、現代物流、金融、旅游9大產業開展招商。圍繞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的高端領域招大引強,加大產業鏈薄弱環節以及龍頭企業、關鍵配套企業的招商力度。力爭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0個,引進內資48.8億元。加快“走出去”,拓寬發展空間。完善外貿發展扶持政策,支持企業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國際貿易合作,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增強競爭力。全力配合贛州鐵路口岸作業區擴容改造工程建設,積極爭取在我縣境內建設贛州“陸地港”項目。強化重點外貿企業服務,全力協助譜賽科、新海洋等外貿龍頭企業解決原材料及招工問題,積極引導佳業家具、鑫業工藝等企業參加境外展銷活動。力爭實際利用外資達到8920萬美元,力爭年內新增對外貿易經營備案企業5家,新增1000萬美元以上外貿出口企業3家,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3.9億美元。
齊心協力優化發展環境。牢固樹立環境就是競爭力的新觀念,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營造高效規范的政務環境。按照“三個一切”的要求,即“取消一切可以取消的項目、取消一切可以取消的收費、簡化一切可以簡化的程序”,以新的市政服務中心投入運行為契機,大力推行并聯審批制度,進一步規范服務行為,簡化辦事程序,優化審批流程,開辟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審批“綠色通道”。深入開展機關效能監察,完善落實服務承諾、首問責任等制度,嚴厲查處破壞投資發展環境的人和事。營造“貼心”的服務環境。完善服務推進機制,實行幫發展、幫辦證照、幫維權,督促企業搶時間、趕進度、出效益的“三幫一督”企業服務管理機制。完善縣領導掛點聯系重大項目制度,整合服務資源,強化多方聯動,為項目落地提供一站式、一條龍、保姆式服務,促進簽約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營造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適應財稅體制的新變化,探索建立產業發展扶持基金、科技企業創新扶持基金;探索運用市場化手段,依法依規制定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推進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大失信行為的曝光、懲戒力度,在全社會營造招真商、真招商的濃厚氛圍,強化政府營商信用建設。
(二)突出發展升級,更大力度推進工業強縣。
圍繞爭取贛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格為國家級平臺目標,堅定不移主攻工業,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力爭全年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0億元,利稅25億元。
以平臺建設帶動園區提升。突出提升園區承載能力、產業支撐能力和服務保障能力,推動園區升級發展。加快重大平臺建設。依托贛州國家鎢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加快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跟進建設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加快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推進贛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有色金屬、機械電子、食品、新材料、臍橙科技產業等五大基地建設,加大園區閑置土地清理力度,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完善水、電、氣、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力爭新增園區開發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加強園區管理服務。完善園區生產生活服務設施,積極探索推進園區物流港建設,規劃設立多功能綜合性公共物流服務平臺。健全工業項目落戶機制,完善項目洽談、評審、簽約、落地、開工一條龍服務推進機制,加強項目批后監管,督促落戶項目開工建設、達產達標。力爭3個以上超億元工業項目落地開工,10個以上工業項目竣工投產,力爭完成年度投資18億元以上。
以產業集群促進轉型升級。堅持把推動工業產業升級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任務,完善落實發展扶持政策,推動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良性互動、共同發展。大力發展產業集群。重點推動鎢和稀土等傳統主導產業向集群化、高端化延伸發展,引導世瑞集團、江鎢合金等企業技改升級,推進鎢硬質合金、硬面材料及數控刀具等高端應用產品研發和生產。支持鑫隆康稀土拋光粉等項目建設,推動稀土傳統產業向稀土發光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及應用領域擴展。支持騰遠鈷業、中礦鈷業等企業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向產業鏈終端延伸。力爭鎢和稀土等有色金屬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5億元。優先扶持特色產業。發展循環產業,重點拓展延伸鎢、稀土、生物食品等循環經濟產業鏈。支持譜賽科技改升級、天綠生化做大做強,推動以甜菊糖甙、甜菊素、臍橙酵素及產品開發為主的生物食品產業集群發展,力爭生物食品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億元。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重點推進歐博空調、超越電子、瀚川機電、派高模具等一批機械電子產業項目投產運營,力爭機械電子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
以定點幫扶振興實體經濟。實施領導干部掛點聯系幫扶機制,定點扶持企業快速發展,努力營造抓工業、幫企業、促發展的濃厚氛圍。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增資擴股。推動企業技改升級、上市擴張,重點扶持紅金稀土、誠正稀土、贛州鋁業等一批骨干企業新上項目,擴大產能,做大做強。促進“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力爭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以上。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推動企業征信制度建設,支持和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統籌用好省、市、縣擔保服務平臺,實施好“財園信貸通”、“小微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等融資項目,支持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融資擔保機構為企業開展擔保服務。強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支持企業信息化改造,推進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創新,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以上,培育市級以上科技型企業4家。力爭引進設立一家創業投資公司,爭取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項目。
(三)突出增強后勁,更大力度推進效益提升。
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著力深化改革,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優化生態環境,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深化改革注入發展活力。進一步推進農村改革。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爭取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涉農財政項目資金整合、不動產統一登記、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貸款等改革試點。積極推進農村綜合性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建設,促進農村經營性資產有序流轉。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鼓勵發展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推進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和龍頭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落實“營改增”擴面工作。推進政府購買服務試點工作,研究出臺購買服務辦法和相關指導目錄,在教育、就業、社保、醫療衛生、住房保障、文化體育及殘疾人服務等領域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探索建立財政結余結轉資金定期清理制度。清理規范各類優惠政策,健全綜合治稅體系。進一步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金融業開放,大力引進銀行、保險、證券、擔保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創投基金,創新中小企業金融產品和融資方式,激活資本市場。探索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公私合營ppp模式試點。深入抓好保障性住房和農村自來水有限公司經營管理。組建贛縣城投集團。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繁榮現代服務業增強發展動力。積極策應市中心城區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力爭服務業增加值達35億元。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到我縣設立分支機構,鼓勵發展小額貸款公司,繁榮“金融一條街”。規范物流業發展,提升發展規模和層次,推進紅金物流中心建設。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積極引入城市綜合體建設,支持梅林古鎮、萬邦商業廣場等項目建成投入運營。發展健康和養老服務業,積極引進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大型中高端養老中心。充分利用贛州國家旅游扶貧試驗區政策,圍繞大湖江濕地公園精心包裝一批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快客家文化城至湖江夏滸“一江兩岸”風光帶建設,著力推進白鷺古村、三溪寨九坳、大田鄉村部落等項目建設,力爭旅游接待突破19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0億元。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全面完成總部經濟大樓裝修和配套工程。引進集電子商務、物流、倉儲于一體,輻射周邊省市的電商企業,建成綜合性電子商務園區。積極引進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建成特色電商平臺。鼓勵鑒定、評估、咨詢、法律服務等中介產業發展。繁榮文化產業,打響客家品牌,融入客家文化元素,培育黃蠟石專業市場,打造集奇石、根藝、玉器于一體的文化市場集聚地。
優化生態提升發展競爭力。大力實施“凈空、凈水、凈土”工程,確保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著力開展城區20xx年度大氣污染防治(pm2.5)行動,狠抓城市揚塵污染整治、機動車污染監管和餐飲業油煙治理,確保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加快贛州高新區污水處理廠、紅金一期污水處理站建設。啟動洋塘工業園企業“煤改氣”工作。加強“千噸萬人”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和城市集中式引用水源地管理,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城北公園和城北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確保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抓好以稀土礦為主的礦山整治,加快稀土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推進省級生態縣創建工作,力爭創建3個省級生態鄉鎮、3個省級生態村、58個市級生態村。加強林政資源管理,完成植樹造林2.8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5.8%以上。
(四)突出提升品質,更大力度推進城鄉統籌。
圍繞做大做強縣城,做優做精鄉鎮,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序實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力爭縣城建成區面積達22平方公里,城鎮人口達30.4萬人,城鎮化率達49%。
提升縣城品質。加快與市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步伐,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堅持規劃引領。健全空間規劃體系,探索推進“多規合一”。加快編制燃氣、地下管網等各類專項規劃。優化縣城各新區控規,實現縣城功能定位、空間拓展、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布局與贛州都市區總體規劃相統一。堅持項目帶動。著力實施贛縣體育場等一批政府投資項目,紅金商住區等一批社會化投資以及道路、綠化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力爭完成年度投資65.9億元。加快新區建設。完善提升城南新區,加快城南農貿市場、金融大廈等項目建設,提升城南新區城市品位。逐步拓展城北新區,加快城北大道東延、梅林汽車客運站等項目建設,拉開城北新區城市框架。有序開發義源新區,完成杏林大道、贛長線改造等世行貸款項目建設,大力包裝策劃項目,推進義源新區發展。
促進城鄉統籌。推動贛縣撤縣設區。堅持以城帶鄉,城鄉互動,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統籌城鄉發展儲潭示范區建設。運用市場化手段,加快示范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新型社區功能。加大互動區現代農業項目推介和土地流轉力度,引進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加快示范鎮建設。大力推動江口國家建制鎮示范試點和江口、南塘“全省百強中心鎮”建設,全面落實資金、用地和擴權強鎮等支持政策,實施江口濱江大道、南塘大橋等項目建設,推進示范鎮基礎設施擴容升級。加快小城鎮建設。推進田村、沙地、王母渡等中心鎮建設,完善圩鎮功能,強化產業支撐,促進人口集中,讓農民實現“就地城鎮化”。鼓勵五云、白鷺、湖江、吉埠、大田等鄉鎮因地制宜,著力打造產業堅實、人口集中的特色鄉鎮,提升小城鎮輻射帶動力。
加強城鎮管理。加強市容市貌整治。深入開展“治臟治亂治堵”和“三城同創”工作,建設干凈、整潔、漂亮、宜居家園。重點抓好城區道路、農貿市場、城中村等區域衛生死角治理,整治亂停亂放、亂搭亂建、亂擺亂占行為。加強建筑工地施工環境整治和余土管理。加快環衛保潔市場化步伐,提升環衛保潔水平。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抓好排污排水、市政道路設施建設與養護,確保道路整潔暢通。配套完善新建道路路燈建設,確保主干道路燈亮燈率不低于95%。加強城區綠化建設和管護工作,進一步提高城區綠化覆蓋率,為創建園林城市打下堅實基礎。加大查違拆違力度。強化規劃執行,加強督查問責,保持高壓態勢,依法從嚴從快打擊違法違章建設行為,有效治理違規占用農田建房,維護城鄉建設秩序。
(五)突出現代農業,更大力度推進“三農”工作。
堅持夯實農業基礎,聚集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優勢,著力提升“五大工程”水平,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帶動農民致富。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不斷提升農業科技服務能力。發揮贛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龍頭”引領作用,以農業物聯網示范項目建設為基礎,全力爭創贛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增強示范園區科技含量。突出抓好物質裝備、科技推廣、農業產出、經營管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五大工程”建設。積極爭創2個水稻生產、1個果業生產市級全程機械化科技示范基地。繼續加強與華中農大等科研院校開展合作,加快果業、油茶、花卉苗木、甜葉菊等產業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基地建設。積極推進適度規?;洜I。新建標準化蔬菜基地1000畝,新開發高產油茶林20xx畝,種植甜葉菊6000畝、煙葉3000畝。新增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家。新增農民合作社43個,其中國家示范社1個、省級示范社3個、市級示范社10個。新發展家庭農場27家,家庭林場20家。扎實做好柑橘黃龍病防控工作,提升臍橙產業水平。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新增無公害農產品3個、綠色食品1個、有機食品1個,力爭獲得省級以上商標、產品2個。
建設美麗新農村。扎實推進村莊整治和中心村建設。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要求,完成115個新農村建設點的村莊整治建設。突出村莊布局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環境建設、公共服務配套、村域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創新等六項重點。大力推進鎮村聯動建設,完成105國道沿線鎮村改造提升工程。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以主干道沿線鄉鎮、新農村建設點和中心村生活垃圾治理為重點,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打造新農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同步升級的示范帶,建設干干凈凈、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諧宜居的鄉村環境。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扎實推進農村水利設施建設。高質量實施好全國第六批小農水重點縣工程項目建設,改造灌溉面積3.53萬畝。完成焦坑、小嶺等17座一般小(2)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抓好江口、韓坊長演河堤工程及大田防洪工程建設。積極探索“五小”水利工程建后管理新機制。實施2.8萬畝旱澇保收標準農田示范項目。新增標準糧田6000畝。深入實施好五湖項目區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25平方公里。加快農村交通設施改善。完成105國道改造任務,開工建設沙園線梅街至荷樹坳路段二級公路,力爭完成大田至大埠、沙地至攸鎮、歧嶺至陽埠、田村至白鷺、湖江至江口等5條縣道升級改造工程。改造農村公路200公里。加快農村公路危橋改造。深入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加快農網改造步伐,完成農村低電壓治理5000戶,完成110千伏雙龍輸變電工程,力爭開工建設城南110千伏變電站。
(六)突出共享發展,更大力度推進社會建設。
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奮斗的目標,統籌推進民生社會事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不斷強化保障力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辦好民生實事。按照“南北分區、東西補充、中間完善、配套提升”安排縣城學校建設,加快城關六小建設,啟動城關七小、三中教學樓規劃建設,提升普通高中入學率。加快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3年計劃和農村薄弱學校改造5年計劃。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新招錄各類教師300人以上;改善教育環境,新建教師周轉房8500平方米。設立高考獎勵基金,促進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力爭高考本科上線萬人比在全市位置前移。加快鄉鎮衛生院升級改造,新建20個村級衛生室。啟動贛縣中醫院規劃建設。鞏固和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提升縣級醫療機構學科建設和衛生院規范化建設水平。確保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以上。做好農村危舊土坯房集中改造收尾工作。新建、續建各類保障性住房800套,推進公租房“租售并舉”。繼續推進鄉鎮敬老院5年改造計劃,新改擴建敬老院3所以上。實施縣零散革命烈士墓集中建設二期、三期工程。爭取縣社會福利中心二期和殘疾人康復托養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對全縣7.54萬貧困人口實施精準扶貧。在116個省級貧困村實施扶貧開發項目158個,完成扶貧移民搬遷1050人,轉移培訓農村勞動力4210人。
發展社會事業。提升社會保障水平,推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代扣代繳工作,力爭新增“五大保險”參保人數1.9萬人。做好高校畢業生、低收入家庭、失地農民、“4050”人員、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就業幫扶,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構建“救急難”綜合信息平臺。積極創建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爭創國家一級圖書館。抓好70個農家書屋更新建設。加快縣體育場及配套設施建設。推進8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確保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力促公共機構節能降耗,力爭全縣水、電、油、氣消耗下降4%。加大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人防建設力度,支持婦聯、工會、共青團、工商聯等群眾團體開展工作,積極發展慈善、老齡、兒童事業,認真做好物價、水文、氣象、對臺、郵政、檔案、地方志、紅十字、民族宗教、防震減災、外事僑務、地方海事等各項工作。
建設平安贛縣。緊緊圍繞保障社會公正、促進社會誠信、維護社會秩序三大任務,全面推進法治贛縣建設,努力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以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作為第一保障,加強“打、防、管、控”力度,提升網絡社會治理能力。認真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改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健全矛盾糾紛調解機制,逐步推行網上信訪,不斷暢通信訪渠道,大力化解信訪積案,努力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任務,切實增強全民法治觀念。進一步完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全面加強各重點領域安全生產監督執法,堅決遏制各類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快推進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和機構調整,強化食品藥品集中統一監管。
三、切實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法治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必須依法履職、依法決策、轉變作風、廉政勤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提高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
科學決策、規范管理,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進行政決策法治化,嚴格執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的法定程序。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立健全規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推行縣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制度,集中行使行政復議審理權。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完善行政問責制度和績效考核制度。實行行政許可事項目錄管理制度和重大行政執法行為備案制度。深入推進財政預決算、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政府采購、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
解放思想、轉變職能,增強推動振興發展的能力。始終把解放思想作為應對新挑戰、開創新局面的重要法寶,常思能力不足,常懷本領恐慌,常找發展差距。善用發展、改革和法治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提高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能力。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穩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責整合,進一步規范機構設置,理順權責關系。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重點整合市場監督等行政管理部門內部執法力量,實行綜合執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加快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和網上審批系統“三單一網”改革。扎實做好行政審批事項“接、放、管”工作,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回頭看”活動,對保留項目嚴格核查范圍,對已減項目杜絕變相重設。
改進作風、埋頭苦干,以良好的政風取信于民。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國務院“約法三章”,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著力鞏固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帶頭密切聯系群眾,帶頭解決實際問題。結合“三送”工作,開展好“辦實事、解難題”活動,深入群眾“接地氣”,體察民情“聚民智”,防止急功近利,不搞形象工程,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堅持腳踏實地干工作,擲地有聲抓落實,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把各項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廉潔勤政、執政為民,營造風清氣正的政務環境。堅持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全面完成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狠剎鋪張浪費等不正之風,真正把有限的財力用在推動發展最急需的地方、用在改善民生最迫切的事情上。始終把廉潔從政作為政府工作的底線,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推進廉政風險防控管理。深入開展廉政文化“六進、七同步”工作,將廉政文化滲透到干部群眾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營造崇廉尚廉的社會風氣。強化重點項目、工程招投標、公共資源交易、財政資金使用、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等領域的監管。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堅決懲治腐敗,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振興發展充滿希望,美好前景催人奮進。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以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引領,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改革創新、奮發進取,在改革振興的偉大征程上不斷前行,為奮力開創贛縣改革振興發展新局面,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共
3
頁,當前第。
2
頁
1
2
3
。
各位代表:
請予審議并請各位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回顧過去五年。
綦江已經站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起點。
1998年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全縣人民在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和中共綦江縣委的領導下,緊緊抓住重慶直轄、西部大開發和渝黔高速公路建設三大發展機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擴大內需的方針和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對綦江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負重自強,開拓進取,開創了綦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局面?;仡櫸迥曜哌^的歷程,我們深深感到:過去的五年,是我們克服困難較多、承受壓力較大、爬坡過坎的五年;是西部大開發取得重要進展、固定資產投入較多、城鄉面貌變化較大的五年;是改革開放力度較大、經濟社會發展較快、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的五年。
一、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綜合實力逐漸增強。
全縣上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促進了國民經濟較快增長?!熬盼濉庇媱潉倮瓿?,“十五”計劃開局良好。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3.68億元,年均遞增8.1%;農業總產值8.96億元,年均遞增0.9%;工業總產值29.78億元,年均遞增4.8%;完成地方預算財政收入1.9億元,年均遞增6.6%;固定資產投資21.39億元,年均遞增3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4億元,年均遞增6.5%。2002年三次產業結構由1997年的47.4:28.8:23.8調整為30.6:35.9:33.5,二、三產業比重超過一產,經濟結構逐步優化。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扎實推進,通惠高效生態農業園區、太公山農業綜合開發區初具規模,蔬菜、畜牧、果品等多經骨干項目迅速發展,林牧漁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34.8%提高到2002年的44.8%;鄉鎮企業增加值達到8.81億元,年均遞增14%;農村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的比重由1997年的24.8%提高到2002年的31.9%。加快實施“工業強縣”戰略,“513”工程初見成效,機械加工、能源、冶金等支柱產業發展壯大,市屬企業增長加快,縣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整體扭虧為盈。旅游開發開始起步,商貿、房地產等第三產業迅速發展,消費市場日趨活躍。以私營個體經濟為主的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3.9億元,占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的32%。
二、改革開放縱深推進,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堅持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不斷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各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h屬國有企業改制率達到95.6%,70%以上的閑置資產得到有效盤活。農村稅費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流轉制度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順利推進。積極推行部門預算、政府采購和收支兩條線管理,財政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國有土地使用權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正式啟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得到加強,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以推行國家公務員制度為契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邁出新步伐??h鎮機構改革、鄉鎮和村居行政區劃調整全面完成。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改革取得新進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扎實推進,“三金”、“三亂”清理整頓基本完成。綜合整治發展環境,改革行政審批制度,促進了開放型經濟發展。成功舉辦了綦江縣首屆投資貿易洽談會,積極參與全國、全市經貿洽談和會展,外商投資日趨活躍,新增外來投資企業55戶,引進重點項目25個,五年累計利用外資8.48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4420萬美元。
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鄉面貌明顯改觀。
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5.36億元。渝黔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車,二期工程和綦萬高速公路開工建設;改造國道、省道85公里,整治縣道、鄉道735公里,新修鄉村道路270公里,新建公路橋梁5座,縣二級汽車站投入試運營??h城建設力度加大,改造舊城房屋40萬平方米,新區拓展1.2平方公里;城北大道、新虹橋、電力街一期工程等城市基礎設施相繼建成,縣城容貌明顯改觀。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一批小城鎮和農民新村初具規模,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10.8萬人,全縣城鎮化水平達到27.5%,比五年前提高8.7個百分點。能源通信建設明顯加強,完成農村電網改造任務,城鎮多數居民用上了清潔安全的天然氣;以光纖為主的現代化通信網絡初步形成,電信、廣電寬帶網絡共同發展,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分別提高到10%和9.3%,廣播電視“村村通”目標基本實現。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整治維修病害水庫54座,新增、恢復蓄、引、提水能力424萬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面14.7萬畝。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綦江劇場、影視會議中心等文體設施相繼投入使用。
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邁出堅實步伐。大力實施水土流失治理、綠色通道建設、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工程,累計封山育林完成18萬畝,退耕還林6.5萬畝,實施天然林保護6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5平方公里,全縣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3.8%。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原則,“一控雙達標”(污染物總量控制、工業排放污染物和城市功能區環境達標)工作扎實推進,環境污染治理得到加強,人居環境有較大改善。
四、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城鄉居民收入有較大提高。2002年,城鎮職工年平均工資達到8123元,年均遞增13.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55元,年均遞增2.4%;城鄉居民存款余額達到29.37億元,年均遞增18.5%。城鎮、農村居民家庭用于食品的消費支出分別由58%和67%下降到48%和62%。高度重視困難群體生活,大力實施城鎮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養老保險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12057戶、2509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計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589萬元,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技能培訓,14450名城鎮失業人員和2598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就業或再就業。居民住房條件進一步改善,城鎮、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20平方米和28.5平方米,年均遞增9%和4.4%;城鎮社區衛生服務和初級衛生保健體系進一步健全,實現了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規劃目標。扶貧開發力度加大,較好地解決了貧困地區群眾的溫飽問題和易旱缺水地區的人畜飲水困難,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有較大改善。
五、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公民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不斷提高,以德治縣取得成效?!翱平膛d縣”力度進一步加大,實施市、縣重點科技項目31項,“全國科普示范縣”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兩基”工作通過國家驗收,農村藝術教育列入全國50個實驗縣之一,高中階段教育規模不斷擴大,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穩步推進;支持市屬企業改革和發展,廠校移交工作全面完成。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實現了“三為主”縣的創建目標,人口得到有效控制。文體廣電事業進一步加強,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一批優秀節目和藝術作品在全國、全市比賽中獲獎。衛生事業加快發展,縣鎮醫療機構基礎設施明顯改善,醫藥秩序整頓取得實效;結核病防治、計劃免疫、無償獻血、農村改水改廁、除四害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有效防止了各類傳染病暴發流行。國防教育不斷加強,圓滿完成了征兵任務和民兵預備役工作。工會、人事、統計、審計、社保、民政、氣象、質監、檔案、史志、保密、民族、宗教、僑務、對臺、人防、外事、信訪、老齡、殘疾人和婦女兒童等工作也取得新的成績。
六、民主法制建設扎實推進,社會秩序保持穩定。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縣進程。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重大決策主動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方面的意見,五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1285件,促進了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以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為重點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成效明顯?!叭濉逼辗▓A滿完成,“四五”普法深入開展,公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進一步增強,依法治縣取得明顯成效。切實加強安全監管,全面開展道路運輸、礦山企業、消防、化危品、地質災害、民爆物品等方面的安全整治和檢查,安全形勢明顯好轉。建立健全經常性、制度化的調處機制,人民內部矛盾得到妥善處理。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持續開展“嚴打”整治斗爭,依法打擊各類犯罪活動和“法輪功”邪教組織,堅決掃除社會丑惡現象,維護了社會政治穩定。
五年來,縣政府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深入開展了“三講”教育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積極開展行風評議,嚴肅查辦了一批違紀違法案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增強政府工作人員勤政意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機關作風有了較大轉變,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有較大提高。
各位代表,2002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五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經濟增長質量最好的一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6%,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6%,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8.6%,縣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扭虧為盈。地方預算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7.8%,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6%,城鄉消費市場轉暖回升。農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農村稅費改革效果明顯,全縣農民人均減負20.98元。城鎮職工平均工資同比增加8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加105元,是五年來增加較多的一年。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為3.5%和3.41‰。
在縣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為民辦實事的目標任務基本完成:一是人民廣場工程已完成勘察設計、項目報建和部分舊房拆遷工作;二是影視會議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三是體育館主體工程完工,正在進行配套設施建設;四是縣二級汽車站投入試運營;五是縣城至三埡口、縣城至玉龍道路改造工程完工,綦隆路口路面已完成半幅硬化;六是大石路改造工程竣工;七是開發區綜合批發市場已開工建設;八是農網改造二期工程基本完成;九是完成了3.5萬人、2.1萬頭牲畜的農村飲水任務;十是59個村的扶貧項目完成了規劃和29個村的啟動工作;十一是通惠河流域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縣城飲用水源得到了較好的保護,水質已恢復到3類飲用水源標準。
回顧過去五年,我們艱苦奮斗,扎實工作,勵精圖治,結束了低谷徘徊的局面,使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速度較快、質量較高、效益較好的新起點。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和共同參與的結果,是全縣人民智慧和勞動的結晶。在這里,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奮斗在全縣各條戰線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駐綦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和所有關心綦江、熱愛綦江、支持綦江建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展望未來五年。
綦江闊步邁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征程。
新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十五屆縣人民政府任期的五年,是建立“一極二廊四區”經濟發展基本格局的五年,是建設工業強縣和經濟大縣的關鍵五年,也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基礎的五年。未來五年,渝黔、綦萬高速公路將全線貫通,綦江區位優勢更加明顯;未來五年,我們將加快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完成“十五”計劃,實現“十一五”計劃的良好開局。在這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新一屆縣人民政府使命崇高,責任重大。
新一屆縣人民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實縣第十次黨代會的目標任務,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全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增加投資和激活消費為重點,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優化環境為保障,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社會全面進步。
主要奮斗目標是:夯實工業強縣基礎,構筑四大經濟高地,提高城鄉文明程度,實現富民興縣目標。
夯實工業強縣基礎: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強力推進“513”工程,竭力支持市屬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扶持壯大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及企業集團。到2007年,力爭工業總產值翻番,突破60億元,形成以工業經濟為主導的縣域經濟格局。
構筑開放型經濟高地: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針,放開投資領域、放開要素市場、放開資源配置、放開融資渠道,努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到2007年,實際利用縣外資金大幅度增加,出口創匯實現翻番,突破1600萬美元。
構筑特色經濟高地:充分發揮區位、交通、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新型工業、第三產業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農業,推動全縣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增強產業整體競爭能力、區域綜合創新能力和聚集輻射能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到2007年,力爭三次產業的比重調整到22:40:38。
構筑民營經濟高地:大力發展以私營個體經濟和股份制為主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積極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力爭使民營經濟占縣域經濟的60%以上。
構筑城鎮經濟高地:加快縣城建設步伐,使縣城面積擴大到13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6萬人。扎實推進小城鎮建設,創建5個“經濟強鎮”、5個商業小城鎮和一批特色工業小區,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第三產業,拓寬農民就業空間,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7萬人,使城鎮化水平提高到40%。
提高城鄉文明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全市中上水平,升入高中的比例達到80%以上,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得到弘揚,精心打造誠信、文明的新綦江。
實現富民興縣目標:確保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2007年突破80億元,人均突破8500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2.5%,2007年突破30億元;保持投資強勁增長勢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9.9%,五年累計突破190億元;地方預算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2007年突破3億元;城鎮職工平均工資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1%和4.4%,2007年突破1.13萬元和287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全市中上水平。
為實現上述目標,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新一屆縣人民政府將著力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工業經濟為支撐,加快建設工業強縣。
工業興則百業興,振興工業是振興綦江經濟的必由之路。要舉全縣之力,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強縣”戰略,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加快園區建設,構筑工業經濟新的載體。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成規?!钡囊?,集中力量把橋河工業園區建成市級產業園區。以原慶江機械廠閑置資產為依托,以紡織業和建材業為主導,把慶江工業園區建成縣級產業園區。要依托場鎮,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在渝黔、綦萬高速公路有出口的地區,規劃建設一批特色工業小區。園區建設要高起點規劃,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搞好集中整治和配套建設。要創新園區開發機制,突出解決項目、資金、人才問題,用發展的眼光找項目,從宏觀政策上把握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從市場準入上把握消費需求的變化,從資源優勢上把握可持續發展,從實際出發開發一批比較優勢項目;用全新的思路籌措資金,本著“誰投資、誰建設、誰受益”的原則,堅持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和信貸、外資、內資并舉的方針,招商引資建園區,形成上爭下籌、內聚外引的多渠道籌資格局;用優惠的待遇引人才,在用好本地人才的同時,建立人才引進機制,以人才支撐園區優勢產業,以人才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以人才推動園區經濟發展。
切實扶優扶強,做大做強優勢產業。要牢固樹立全縣一盤棋和企業發展無小事的思想,大力支持市屬企業發展,切實解決企業改、擴、建項目中的具體問題和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為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大力發展以汽車配件為主的機械加工業、以火電和水電并舉的能源工業、以有色金屬為主的冶金工業、以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為主的食品工業等優勢產業,改造提升紡織、建材、化工等傳統產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努力形成支柱產業更強、傳統產業更大、高新技術產業更快的工業經濟新格局。
著力三大創新,努力增強工業經濟發展活力。著力機制創新,繼續深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引導縣屬國有集體企業走民營之路。重點搞好18戶國有集體關停企業改革,轉換機制,盤活存量,再現生機;著力管理創新,按照“科學、從嚴、高效”的原則,挖潛革新,降低成本,強化管理,增加效益,培養一批管理先進、效益顯著的工業經濟“小巨人”;著力科技創新,堅持技改擴建與新上項目并重,每年實施一批技改擴建和新產品開發項目,每年新上一批科技先導型的工業項目,每年引進一批外來投資的工業項目,不斷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后勁。
二、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快調整農業結構。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農業是基礎,農村是重點,農民增收是關鍵。要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把“三農”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面向市場,跳出農業抓農業,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全面繁榮農村經濟。
圍繞農民增收,抓住退耕還林的機遇,高水平實施農業產業化。以實施市政府確定的“農業產業化百萬工程”為重點,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調整種植業、改造提升林果業、大力發展畜牧業,突出發展加工業,構建優勢農產品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洜I的農業產業化新格局。一是要培植龍頭企業。牢固樹立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觀念,興辦和扶持一批市場前景好、輻射帶動力強、資源支撐面大、群眾受益面廣的龍頭企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型龍頭企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瞄準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以發展特色無公害農產品為重點,加快發展訂單農業,帶動更多的農民進入市場,提高農產品商品率和市場占有率。二是要壯大產業基地。集中力量建設石梁河流域農業綜合開發區,著力實施以南部四鎮為重點的25萬畝退耕還林工程,重點抓好水果、蔬菜、畜禽、糧油四大主導產業,逐步建成30萬只肥羊羔、30萬頭優質瘦肉型生豬、15萬畝優質水稻、10萬畝甘蘭型黃籽油菜、優質辣椒、反季蔬菜、優質水果、5萬畝筍竹、3萬畝中藥材等一批農業產業化基地。三是要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重點加強以鎮村為主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創辦專業協會,大力發展中介組織,以科技和信息為重點,為農村經濟搞好全方位服務。
圍繞農民增收,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以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村工業化,促進農村城鎮化,加快農村小康建設步伐。以實施市人民政府確定的“百個經濟強鎮工程”為載體,加快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推動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充分發揮鄉鎮企業在繁榮農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農村服務業,不斷提高農村第三產業的比重;有計劃地引導農民向非農產業、小城鎮、大城市有序流動,加速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大力發展農村勞務經濟。
圍繞農民增收,全面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鞏固和擴大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加強農民負擔的經常性監管,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在尊重農民意愿、維護農民權益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依法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加快實施新一輪扶貧攻堅計劃,重點抓好59個貧困村的扶貧開發,不斷改善其生產生活條件,使農村困難群體由溫飽逐步邁向小康。
三、以激活消費為重點,發展壯大第三產業。
抓住國家繼續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以商貿、旅游、房地產為重點的第三產業,拓寬消費領域,優化消費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按照流通活縣的要求,加快發展商貿流通業。強化組織創新和業態創新,逐步培植規?;?、集團化、現代化的流通骨干企業,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和物流配送等新型業態,努力打造城北大道、中山路、龍角路三大特色商業街;抓好開發區綜合批發市場、火車站批發市場、邊貿市場和商業小城鎮建設,逐步形成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的市場網絡、城鎮社區商業網絡和小城鎮商業群。大力發展農村流通組織體系和販運大戶,促進農產品和工業產品雙向流通,活躍農村市場;著力打造特色餐飲、文化品牌,積極推進便民店、專賣店、保健、娛樂等服務業的發展,努力把綦江建設成為重慶南部邊境商貿中心。
以發展休閑、度假為產業導向,大力發展旅游業。認真搞好景區景點的規劃設計,加大引資開發力度,鼓勵民間資本投向旅游業。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北部旅游環線。抓好旅游促銷和特色旅游產品開發,提高綦江旅游的知名度、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把綦江建成主城區居民休閑、度假的后花園。
以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為出發點,積極發展服務業。加快發展信息、金融、保險、物業管理等現代服務業,有序發展以咨詢為主的中介服務業,大力發展養老托幼、家政家教、醫療保健、就業培訓、衛生保潔等就業容量大、帶動力強、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城鎮社區服務業,不斷提高服務業在經濟和就業結構中的比重。
以改善人民群眾居住條件為目的,加快發展房地產業。整頓和規范房地產市場,開發功能齊備、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提高物業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擴大歸集面和歸集率,加大個人住房消費信貸投放力度,優化住房消費環境,提高人民群眾購房能力,促進房地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四、以增加投資為動力,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中央和市的大力支持,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大幅度增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促進城鄉面貌大改觀。
加強城鎮體系建設。按照“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加快城鎮化進程。強化“經營城鎮”理念,充分運用市場手段盤活城鎮土地、公用設施等存量資產,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運作方式市場化的城鎮建管機制。堅持城市新建與改造并舉,外延發展與內涵提升相結合的原則,以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完成縣城舊城改造,建成城北環道、孟家院公鐵立交橋、電力街二期工程、上升街道路、縣體育場、營盤山公園、5萬噸水廠、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一批市政設施,完善城市功能,擴大城市規模,形成中等城市的基本框架和山水園林城市的雛形。加快小城鎮和農民新村建設,以渝黔、綦萬高速公路沿線的集鎮為重點,把城鎮建設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建設一批人口規模較大的中心鎮、示范鎮,建設一批聚散輻射能力較強的特色小集鎮,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等級規模有序、功能互補的城鎮體系,使城鎮化水平在2002年的基礎上提高12.5個百分點。
加強交通體系建設。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加快建設工業強縣和經濟大縣的總體要求出發,以“一小時綦江”為目標,按照“鎮鎮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要求,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交通建設步伐,逐步形成與高速公路配套的四通八達、流轉暢通的公路網絡體系。建成渝黔、綦萬兩條高速公路;完成210國道文明樣板路創建和省道303線全面硬化改造;改造趕犁路,打通與江津的縣際路,建成縣城到中峰、橫山、丁山、扶歡、新盛5條通鎮油路;強化道路養護和管理,提高好路率和公路暢通能力。
加強通訊網絡體系建設。加快電話基站建設步伐,程控交換網點增加30個,程控交換機擴容10萬門,建成覆蓋全縣的通信網絡,實現村村通電話。加快綦江信息港建設,建成高速寬帶網,推進電話、有線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全縣電話普及率、電視入戶率和互聯網用戶普及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完成“電子政務工程”,加快辦公自動化進程,提高工作效率。
加強能源體系建設。全面完成農村電網和城市電網改造,實現城鄉同網同價。積極為中峰抽水蓄能電站、趕水火電廠等項目建設提供條件和服務,在開發利用水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方面規劃實施一批大項目,基本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能源保障體系。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建成魚欄咀水庫,續建小一型水庫3座,完成一批病險水庫整治,加快建設南部、中部和北部三大灌區,基本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問題;繼續搞好農業綜合開發、氣象監測預報和村社戶道路建設;加強農村生態示范戶建設,搞好農戶改廚、改圈、改廁、改灶、改曬壩,使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五、以優化環境為先導,做大做強開放經濟。
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堅持不懈地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的開放戰略,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全方位發展開放型經濟。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器。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采取以利招商、以誠招商、以園招商等多種形式,健全招商引資激勵機制,營造全民招商的濃厚氛圍,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充分利用銀行金融貸款,加快激活民間資本,促進項目、資金、人才、信息向綦江聚集,把我縣招商引資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充分利用入世后外貿環境改善的有利條件,大力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用足用好國家和市、縣鼓勵出口的優惠政策,加大對重點出口大戶的支持力度,積極培育新的出口項目和經營主體,推動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民營經濟是開放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切實做到政治上關心、政策上扶持、經營上服務、發展上鼓勵,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要把發展民營經濟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和發展第三產業結合起來,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改造國有集體企業以及農產品開發。著力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技術創新機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民營企業成規模、上檔次、增效益。
六、以基本國策為保障,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堅定不移地貫徹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高度重視并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質,穩定低生育水平。研究解決新形勢下計劃生育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重點搞好農村人口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使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堅定不移地貫徹環境保護基本國策,突出大氣污染治理和飲用水源保護兩大重點,強化城區揚塵和噪聲污染防治,推廣清潔能源,開展機動車輛尾氣整治,加快固體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加強工業污染防治,促使污染物達標排放,逐步關?;虬徇w縣城規劃區內經技改仍達不到環保要求的嚴重污染企業,使縣城空氣質量基本達到二級標準,努力把綦江的環境質量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堅定不移地貫徹耕地保護基本國策,狠抓地質災害防治、國土資源珍惜利用和水土流失治理三大重點。堅持群防群治,重點搞好城鎮和農村居民集聚區地質災害隱患治理,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方針,既要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切實保護國土和礦產資源,又要健全資源有償使用機制,確保資源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抓好土地開發整理,完成1.6萬畝土地開發整理任務。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加強綠色通道建設,加快生態農業發展,加速荒山荒地綠化,進一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七、以先進文化為方向,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努力鑄造富裕、民主、文明的新綦江。
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強化社會信用意識,廣泛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文明社區、文明家庭、文明職工和文明市民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愛家鄉、興綦江”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城鎮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體能健康素質以及文明程度。進一步搞好國防教育,積極開展“雙擁”和軍民共建活動。
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和工作監督,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自覺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充分發揮政協的參政議政作用。健全完善政府民主和科學決策機制,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豐富民主內容,拓寬民主渠道,堅持事關群眾利益的重大決策讓群眾知情、理解、參與和支持。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按章程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其橋梁和紐帶作用。全面落實黨的民族、宗教、對臺、僑務政策。加強法制建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縣水平。按照政事分開原則,改革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精簡機構,裁減冗員,妥善分流人員,減輕財政負擔;高度重視安全穩定工作,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堅決依法打擊各類犯罪活動,依法懲治邪教組織和黑惡勢力,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維護社會政治穩定。
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堅持科技創新,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引進和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科研成果,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的骨干企業,組建一批科技中介服務組織,形成鼓勵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破除封建迷信,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成全國科普示范縣。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鞏固發展“兩基”教育成果,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積極發展職業教育,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辦學,2007年前建成5所市級示范學校。加強繼續教育,逐步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加大教育投入和對農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中小學校布局調整,優化、整合教育資源,基本完成中小學?,F有d類危房改造,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積極發展文化體育、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建成文化館、圖書館、農民版畫陳列館、檔案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和一批市級示范文化站、綜合文化站。大力弘揚以綦江農民版畫和少兒版畫為特色的地方文化,發展文化產業,延伸文化產業鏈條。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和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不斷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深化衛生改革,抓好預防保健、疾病控制和愛國衛生工作,強化藥品監督、醫療質量管理和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療保健水平。加強農村衛生“三項”建設,積極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
八、以群眾利益為根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始終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人民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使全縣逐步走向寬裕的小康社會。
千方百計擴大城鎮就業和再就業,降低城鎮失業率。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充分發揮經濟增長對增加就業崗位的基礎作用,健全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努力改善就業環境,支持勞動者自謀職業或自主創業,鼓勵企業和經濟組織更多吸納就業,幫助困難群眾就業。力爭每年新增就業崗位不少于當年新增下崗失業人員,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下。
千方百計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解決好困難群眾生活。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障、養老保險制度,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起獨立于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基本保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蓋。積極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優撫安置和社會扶助等保障事業。積極推行農村合作醫療,提高農民健康水平。
千方百計創建市級衛生城市,營造良好人居環境。圍繞把縣城建成“山水園林特色的城市”這一目標,不斷提高縣城管理水平,認真做好縣城的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作。深入開展城鎮容貌環境綜合整治,強化城鎮居民衛生意識,加強城鎮干道、主要公共場所的清掃保潔,認真落實“門前三包”和路段管理責任制,根治縣城“臟、亂、差”,提升城市形象。城鎮建設要突出建筑風格,體現城鎮特色,降低容積率,提高綠化率,努力使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達到8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0%,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
各位代表:
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參加大會的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05年,縣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共xx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團結帶領全縣人民,一手抓產業培育促進發展,一手抓解決群眾疾苦促進和諧,圓滿完成了縣十四屆人大第三次會議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超額完成了“十五”計劃的主要指標,全縣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一、經濟實力明顯提升。
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大力實施產業立縣、產業興縣、產業富縣戰略,較好地實現了經濟總量快速增長和經濟質量同步提升。2005年,全縣實現地方生產總值29.54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607萬元,同比增長14.1%和28.9%。
工業支柱作用日益增強。堅持“集中精力抓產業,突出重點抓工業”的思路不動搖,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大力招商引資,加快技術進步,推動了工業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水電能源業增勢強勁。馬電公司與明光電力的合作成效明顯,內部改革走向深入,企業利潤成倍增長,稅費達到3500萬元;金電建設進展順利,首臺機組即將發電投產,成為工業經濟強有力的增長點。農產品加工業迅速壯大。齊祥食品公司30萬頭生豬加工線改造順利竣工,與重慶今普集團的合作正式簽約;金華紡織、賽克斯、海峽絲綢、泰興織布沉著應對國際市場沖擊,搶抓機遇擴大生產,輕紡工業全面復蘇;可口爽、綠源食品產銷兩旺;興華藥業gmp技改達標,成為川東北獨家獲得認證的獸藥加工企業。機械冶金業不斷提升。嘉寶公司國有股份競賣成功,模具制造中心建成投產,新型車廂配件、摩托車系列產品遠銷重慶、河南;興貴公司研發出鍘草機等系列新品,國際國內市場份額不斷增加;航星鋼鐵冶煉生產線技改順利完成,生產能力大大提高;金壇、金鷹強強聯合,環保擴能改造項目實施順利。全縣工業企業完成重點技改項目7個,總投資1.25億元,企業實力明顯增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8.22億元,工業增加值6.28億元,實現利潤3345萬元,入庫稅金4650萬元,分別增長73.3%、59.9%、203.7%和31.7%。
農業特色產業初具規模。全面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全年糧食總產量33.58萬噸。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生豬產業快速壯大。巨農實業、四川七環、齊祥食品在河舒、周口、長梁等地建成了4個萬頭以上的生豬良繁養殖場,發展了8個10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大戶,全縣出欄生豬67萬頭,畜牧業總產值達11.5億元。引進七環食品、天杰普華在工業集中區新建肉食品和飼料加工企業,集生豬良繁、規模養殖和肉食品、飼料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生豬產業鏈基本形成。水果產業穩步發展。夯實錦橙100號基地建設,妥善解決疫病,加強標準化管理。支持巨農實業公司投資建設水果標準化示范園和水果氣調保鮮庫,延伸產業鏈條。全年水果產量7000萬公斤,產值1億元。葛薯產業全面啟動。引進北京荷田、重慶鈺峰,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規劃落實了30個葛根種植基地鄉鎮,首批啟動了12個鄉鎮57個村5600畝葛根種植,并做好了技術培訓、種苗引進等相關準備工作。蠶桑產業逐步復蘇。賽克斯公司租賃了27個鄉鎮繭站,鞏固蠶?;?,形成了栽桑、養蠶、繅絲產業鏈。在抓好四大產業的同時,深度開發勞務產業,全縣輸出勞務17.97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1.25億元。
商貿旅游業日趨活躍。穩步實施商貿流通企業改革,穩妥化解商貿企業多年積淀的'資產債務、人員安置、養老保險等具體矛盾與困難?,F代商貿流通快速發展,農資、糧食、水果、建材等物流中心基本形成。農村專合組織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市場布局和整體功能日趨完善。營造了以相如飯店為中心的黃金消費圈,商貿、服務、餐飲、住房消費持續升溫。深入開展市場秩序整頓,實施藥品食品放心工程,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外貿易和經濟合作不斷加強,完成間接出口783萬美元。全年實現社會消費零售總額9.7億元,增長%。旅游產業穩步發展,總規通過專家評審,并啟動了“嘉陵第一桑梓”旅游開發。
二、發展后勁持續增強。
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以招商引資破解資金“瓶頸”,大上項目,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面落實招商引資責任,積極創新招商方式,實行項目招商、以商招商、代理招商、回引招商、領導帶隊招商與小分隊招商相結合,圍繞工業支柱產業、農業特色產業等重點項目抓招商,北京荷田、四川七環、天杰普華、重慶鈺峰等帶動能力強、輻射范圍廣的企業落戶xx工業集中區,拉動產業升位;外地餐飲業主、品牌服裝、特色小吃等名店名品入駐xx,引領消費升級。全年共引進項目67個,到位資金7.3億元,增長40%,其中引進工業項目27個,到位資金4.7億元;農業產業化項目12個,到位資金1.5億元。
四川核電站首選廠址落戶xx。發揚“敢為人先,鍥而不舍,無私奉獻,共謀發展”的精神,以最開明的政策、最優良的環境、最優質的服務,爭得四川一、二期總投資770億元的核電站首選廠址落戶xx,縣域經濟發展后勁顯著增強。重點工程進展順利。積極論證、上報、爭取了西部縣級公路改造、農村衛生院建設、中小學危房改造等24個項目,落實補助資金7719萬元。金溪航電樞紐工程全年完成投資億元,淹沒補償工作進展較快;工業集中區一期工程建設基本完成,征地、安置補償工作進展順利,已有5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入駐集中區;河舒――龍蠶油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車,南渠路xx段砂卵石鋪筑全線完工,達成鐵路復線改造、華(鎣)南(充)500kv輸變電工程等重點建設正式啟動。
各位代表:toh縣情資料網---有深度、有態度、接地氣的縣域縣情站點。
一、2019年工作回顧toh縣情資料網---有深度、有態度、接地氣的縣域縣情站點。
二、2020年工作安排toh縣情資料網---有深度、有態度、接地氣的縣域縣情站點。
toh縣情資料網---有深度、有態度、接地氣的縣域縣情站點。
名詞解釋toh縣情資料網---有深度、有態度、接地氣的縣域縣情站點。
承諾審批:指按照“你承。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鎮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時期和2020年工作回顧。
最具根本意義的是,我鎮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最具標志性意義的是,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五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在區委、區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鎮上下堅持以習近平同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市委、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和鎮黨委工作要求,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城服務全局,接穩兜住“六張清單”,堅持“1336”工作思路,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力有序推進園區發展、城鎮提質、鄉村振興等各項工作。五年來,大廟鎮成功獲評“全市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先進單位”“重慶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平安農機’示范鎮”等多項榮譽稱號,連續四年年度考核被區委、區政府評為優秀單位。當前,全鎮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干部群眾精神面貌持續向上,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社會和諧穩定局面持續鞏固,“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工業總產值18.49億元,是上屆末的1.59倍,固投28.68億元,是上屆末的3.47倍。屆期內新增規上企業2家,申報企業196家,個體工商戶1013戶。全鎮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
——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184戶439人貧困人口告別貧困、邁向小康。污染防治力度持續加大。綠色發展行動促進環境明顯改善,小安溪河流水質穩定達標、持續向好,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中央生態環保督查反饋問題整改扎實推進,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取得積極成效,政治、經濟、科技、社會、意識形態、外部環境等領域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創新發展實現新突破。全力推進園區建設,完成總體策劃可研、控制性詳規編制和評審,高效完成土地征收2568.3畝、拆遷407戶,建成金桂、金獅大道等園區骨干道路,建成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并投入試運行,引進并正式簽約裝備制造、新材料等企業15家,總投資31億元,達產后年產值52.35億元,年稅收1.59億元。
——城鄉面貌發生深刻變化。城市提升煥發新活力。城鎮提質行動持續推進,先后投入4438萬元,完成城鎮外立面綜合整治一期二期、生態停車場、農貿市場、文化廣場、公廁改造、紅綠燈及違停抓拍系統、二三四級管網改造等工程建設,新增3個商業小區,整合綜治巡邏、消防、城管三支隊伍,實施城鎮精細化管理,城鎮面貌煥然一新。美麗鄉村展現新風貌。鄉村振興行動扎實推進,內外兼修建成三品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示范點。交通三年大會戰目標任務全面完成,農村路水電氣訊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公共服務加快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全面向農村覆蓋。城鄉融合發展縱深推進,新型城鎮化質量穩步提升,真正把鄉村變成人們喜歡的樣子。
雙馬畜禽養殖場萬噸有機肥基地,2020年生產有機肥3000余噸,年產值525萬元,承辦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現場觀摩會,成為全市行業標桿。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發展壯大。11個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項目39個,實現經營總收入82.05萬元,其中純收入45.06萬元,實現經營收入在5萬元以上的村10個,實現10萬元以上的村1個。
——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改善民生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積極推進重點民生實事。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五年新增城鎮就業2150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社會保障更加健全?;攫B老、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標準逐年遞增,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實現全覆蓋。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村衛生室健康有序運行。積極開展文化活動,創新龍舞《奇彩蠶寶龍》和民歌《豌豆顛吊下巖》在全區歡慶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匯演中分別榮獲一等獎。法治建設全面加強。平安建設成效明顯,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安全生產和信訪穩定總體平穩,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施重點工作清單管理,開展“四治四提”專項行動,干部執行力極大提升。嚴格落實向區委、區政府和鎮黨委請示報告制度,自覺接受鎮人大監督,主動聽取采納人大代表意見建議。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市委、區委實施意見,馳而不息正風肅紀,扎實推進基層減負。機構設置進一步完善,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更加完善。
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達4.24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9億元,其中工業固投4.49億元,旅游固投1.3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億元,發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
一年來,我們全力以赴戰疫情、戰脫貧、戰洪水。全力戰疫情。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16字”方針,全力落實屬地責任,緊緊扭住“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兩大目標,充分發揮干部群眾作用,持之以恒抓實疫情防控“七個到位”,發現并成功處置感染病例5人,切斷病毒傳播路徑,守住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成功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持續推動常態化疫情防控,毫不放松抓好外放輸入、內防反彈,不斷提高大規模核酸檢測、隔離、流調等能力,確保疫情精準管控、萬無一失。全力戰脫貧。盡銳出戰、壓茬推進百日大會戰、收官大決戰,逐項對標收官交賬,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整治,建卡貧困戶全面實現飲水安全保障,其中集中供水率達96.23%以上。高質量完成各類問題整改,“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動態清零。全力戰洪水。做好夏季洪災受災農作物保護工作,整改村社級公路地質滑坡災害點,將損失降到最小,保障了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
一年來,我們真抓實干、穩中求進,保持了高質量發展態勢。園區建設高效快速推進。注重鎮園融合發展,狠抓園區征地拆遷工作,完成大興路擴建、a6片塊平場等建設租地23.5畝。全面完成2020年征地拆遷重點攻堅任務3戶、園區平場用地需求拆遷任務8戶和原已簽訂協議房屋8戶拆遷任務。協助園區解決排污管道安裝占地、人員安置等各類問題37件次,協調13家企業動工建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特色城鎮建設取得新成績。注重產城融合發展,投入1135萬元,完成城鎮三四級管網改造、北門廣場及停車場等片塊裸露地面整治、城鎮紅綠燈項目、鎮級政務服務中心裝修,城鎮建設提質上檔。配合金廟公司實施大興路改擴建工程,現已建成投用。投入160余萬元改造壓縮中轉站,添置垃圾車等3輛,城鎮保潔機械化水平和效率明顯提升。
一年來,我們立足內外兼修,加快推動鄉村振興。注重城鄉融合發展,持續實施鄉村振興。發展蠶?,F代產業。工廠化全齡飼料試驗示范基地成功投用,成功試驗示范養殖3批次,共計38張。建成桑葉粉、桑葉菜生產線各一條。大力發展電商,“滄海桑田·質樸大廟”蠶桑特色產品電商體驗中心全面營業,桑椹醋、桑椹酒等15種蠶桑系列產品上線銷售額達9.48萬元。積極爭取項目,建成三品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示范點。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完成21.2公里“四好農村路”、10公里鄉村振興補短板泥結石路、斷頭路和聯網路5.2公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完成3個村集中供水管網改造工程。積極推進“廁所革命”,完成636個農村衛生廁所改造工程。大力推進第三級漏電保護器建設,完成5442戶漏電保護器安裝。改建新建14.85公里機耕道、便道、排洪溝,完成跳蹬橋、謝家堰小橋和彭家小橋水毀修復工程,完成足207h3鉆井平臺頁巖氣開采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檔升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開展“一化兩改三不見”,完成“6+2”主要道路兩側范圍美化培土、除草74.5公里,栽植果樹10436株,栽植木春菊、五色梅44萬株,新建、改建柴棚165個、畜禽圈舍88個,全鎮環境干凈整潔。
一年來,我們盡銳出戰、決戰決勝,奪取了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堅決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全覆蓋落實控輟保學機制,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失學。全覆蓋實行貧困人口住院“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全覆蓋鑒定“四類人員”住房安全等級,拆除危房554戶、封堵411戶、改造cd級危房613戶,全面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全鎮貧困人口100%實現飲水安全保障。全鎮扶貧小額信貸率達68.82%。全鎮提供就業扶貧公益崗位27個,培訓44名建卡貧困人員,建成扶貧車間1個。積極與巫山縣廟宇鎮結對幫扶,落實人居環境整治等幫扶項目40萬元,互派干部開展工作交流。
一年來,我們堅守初心、一心為民,保障了人民生活幸福安寧??椕苊裆U暇W。啟動重慶市銅梁區第十四特困供養設施(敬老院)和鎮級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項目,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夯實。持續開展“把老鄉留在老家”專項行動,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年新增就業341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30萬元,實現任務數的630%。積極開展社會救助,發放各類救助金618.63萬元,救助困難群眾540戶,民生保障堅定有力。文化惠民工程扎實推進,開展“一鎮一品”文化活動展演5場、文化演出進村46場、惠民電影156場,選送的創新龍舞《奇彩蠶寶龍》和民歌《豌豆顛吊下巖》在全區歡慶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匯演中分別榮獲一等獎。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強化治安防范體系建設,組建鎮村二級指揮中心,完成“雪亮工程”151個探頭建設,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強化食品藥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各類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發現并整改隱患278起,群眾安全度持續提升。扎實開展矛盾糾紛、行穩定、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調處、大整治專項行動,到市進京非訪集訪、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零發生”。高質量、高效率完成我鎮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強化雙擁工作,做好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工作,積極創建全國示范性退役軍人服務站。
各位代表,2020年是大廟發展極不平凡、極具挑戰的一年?;仡欉@個特殊的年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市委、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和鎮黨委工作要求,保持定力、精準施策,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各項事業在逆境中創造了新業績、實現了新提升,交出了一份有速度、有溫度、有厚度的滿意答卷。人民群眾發自內心地擁護黨的領導,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更加由衷地為偉大祖國感到驕傲!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關心支持的結果,是鎮黨委堅強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鎮人大監督支持、合力推動的結果,是全鎮人民齊心協力、艱苦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鎮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努力的全鎮人民,向鎮人大代表、社會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和支持大廟發展的鎮內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鎮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深遠,經濟運行基礎還需持續鞏固,產業結構還需持續優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民生領域短板亟待補齊,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政府自身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
“十四五”時期是我鎮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關鍵時期,也是我鎮實現跨越式騰飛的關鍵時期,任務重,壓力大,挑戰前所未有。我鎮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區委十五屆十一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區委工作要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1336”發展思路,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聚焦聚力園區發展、城鎮建設、鄉村振興三大重點,爭當全區農業現代化排頭兵和產業興旺領頭羊,奮力打造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國家特色城鎮,實現“十四五”發展的良好開局。
全面壓實河長制,確保河暢、水清山青、岸綠。六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社會建設水平。著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提升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農村路網體系支撐骨架,實現大廟與周邊鎮高效連接,全面改造通村主公路。抓好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做好城鄉低保、五保等社會救助,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大廟鎮扶貧救助長效機制。積極開展文化活動展演,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
2021年工作部署。
其中稅收收入450萬元,增長9%以上;
工業生產總值5億元,增長1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5.5億元,增長10%以上;
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5%。
圍繞上述目標任務,我們將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做好預征地714畝及租地414畝的過渡期補償及租金兌付工作。建立企業服務專班,推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協建工作,抓好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扎實開展把“老鄉留在老家”,讓老百姓就近務工。
(二)切實推動產業高質高效,在構建現代農業體系。
新建桑葚加工生產線一條,規模500㎡,建成標準化機械化采收桑園300畝;
推進三品、雙勝、黃升等村的鄉村振興車間建設,抓好蠶桑電商產業,實現標準化、規?;?、品牌化,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著力打造大廟鎮蠶桑產業集群。
(三)完善新型城鎮化建設,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上邁。
持續推進農村危房整治,抓好脫貧攻堅成果鞏固;
扎實抓好三品村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項目,加大產業鏈的延伸和營銷工作。
(四)推進場鎮提質增效,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邁出堅。
實步伐。推進園區道路、工業用地平場、公共停車場、公園綠地等ppp項目建設。啟動實施生態停車場建設,汽車站遷建、長安街等老街綜合整治、場鎮坡屋頂改造、農貿市場遷建、大祥路建設目、大廟加油站等項目,完成場鎮污水管網建設、重慶市銅梁區第十四特困供養設施(敬老院)和原畜牧站綜合整治工程項目,不斷提升城市品質,確?!澳喜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邁開新的步伐。
(五)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上邁。
出堅實步伐。持續做好農村面源污染工作,強化園區企業投產監管污水治理;
做實河長制工作,提高群眾環保意識。持續推進”五個一律“,扎實開展”三排“”三亂“整治,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大力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及廢棄農膜回收利用,以項目作為推動創建現代農業示范鎮的支撐,做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六)加大力度優化服務,在持續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上邁出堅實步伐。推進黨群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新建雙勝村黨群服務中心社區,完成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規范化建設,實施大廟衛生院的擴規升級,做好農村適齡婦女“兩癌”檢查救助、家庭醫生簽約等工作。提升轄區群眾獲得感。
(七)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守護好人民群。
眾生命安全上邁出堅實步伐。壓緊壓實網格化壓實,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聯防聯控,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織密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網。做細做實日常監管,強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人”“物”同防。嚴把境外輸入、冷鏈物流、區外輸入“三個關口”,堅決阻斷疫情輸入擴散渠道,加強重點人群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筑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社會防線。
(八)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
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在法治軌道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加強政府誠信建設,政府承諾企業和群眾的事項,必須說到做到、堅決兌現。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聚焦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緊盯財政支出、項目審批等關鍵環節,削減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堅決懲治重點領域腐敗和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確保民生資金精準兌現到老百姓手上。
各位代表!新時代承載偉大夢想,新征程呼喚奮斗激情。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黨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握大勢、融入大局,砥礪奮進、拼搏實干,奮力譜寫銅梁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
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形勢和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全縣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省五大發展行動計劃,搶抓實現高鐵夢、融入長三角重大機遇,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負重前行,扎實苦干,譜寫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全年地區生產總值454.4億元,增長9%,總量全省第9;財政收入46.6億元,增長3.2%,總量全省第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1%,增速全省第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8億元,增長12.3%,總量全省縣域第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進出口總額3.3億美元,總量全市第1。綜合實力首次跨入全省十強、實現歷史性突破,連續兩年進入省縣域經濟競爭力前十強,躋身省制造業發展十強縣、增速十快縣,首次進入中部地區縣域經濟百強榜。
著力推動產業發展,多措并舉增動能,發展支撐更加有力。
工業規模新提升。規模企業總數達360家,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7家,30億元以上企業3家?,F代醫藥基地考核居全省a檔。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2.5%,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46.3%??偼顿Y45億元的保興醫藥健康產業園、10億元的碩佰創新藥產業化平臺相繼落地。民營企業發展到14374家,個體工商戶發展到59879家,同比分別增長61.76%、20.52%。榮獲全市工業轉型升級和工業經濟運行目標管理先進縣市區一等獎。建成5g基站69個,光纖通達率99.5%。
創新升級結碩果??萍佳邪l創新投入強度2.13%,全省縣級第1。發明專利申請量居全市第3。開發區在全省17家培育期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中連續兩年進入前五、皖北第一。肖口綠色新能源基地獲批國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與上市公司戰略重組的3家企業建設基本完工。中印國際醫藥產業合作試驗區獲省政府批準。新增掛牌企業17家,累計掛牌140家。
第三產業新突破。3家企業進出口總額躋身全市10強。發藝文化服務業集聚區獲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園區。馬集鎮被認定為省級特色小鎮、省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新增貸款54.8億元,貸款余額345億元、總量全市第1。
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盡銳出擊夯基礎,階段性成效明顯。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將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舉全縣之力攻堅克難,2019年4月,縣正式退出省級貧困縣序列?!皟刹怀?、三保障”有效落實。已脫貧貧困戶人均年收入穩定超過3700元。教育扶貧實現資助全覆蓋。符合政策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健康扶貧。改造四類重點對象危房2759戶。改善28.16萬人飲水問題。公共服務進一步提升。實施農村道路擴面延伸工程377.8公里。實施基層基本公共服務項目101個,主要領域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年度目標。巡視整改扎實推進。著力整治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提升工作實效。排查整改中央專項巡視反饋問題55個,建立長效機制47個。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藍天保衛戰扎實推進。集中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入選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全年空氣優良天數210天,優良率57.5%。水環境質量不斷提升。完成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摸底工作。開工13個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廠。突出環境問題有效整改。完成整改54個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交辦信訪案件、43個“23+n”生態區域突出環境問題。
風險防范扎實推進。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認真落實“1+8+7”方案,深入開展風險排查化解。有效防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政府債務風險保持在可控范圍?;就瓿尚☆~貸款“戶貸企用”清收任務。
持續推進文明創建,千方百計增內涵,城市面貌持續改觀。
城市基礎更加完善。老城區8條道路新建改造工程基本竣工。祥和廣場竣工驗收。開工新建、續建13個安置區,老城區d區竣工交付。鏡湖東路建成通車,高鐵東站開通運營。河西5條道路基本建成。8條潁南道路竣工交付。好人館建設領跑全市,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場館。
城市品質有效提升??臻g規劃、村莊規劃方案編制前期工作全面完成。柳青溝、紅絲溝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基本完工。城區排污口綜合治理竣工。完成回民街、益民新村老舊小區以及先鋒路等8個小街巷道路改造工程。改造城區公廁39座。實施鏡湖路、創業路等節點綠化及提升工程,新增綠地3.9萬平方米。榮獲“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城市管理更加規范。結合智慧城市建設,大力實施網格化、數字化、精細化管理。全面推行市容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長效機制。大力開展交通秩序綜合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持續改善。高標準建設解放西路翰林廣場、細陽廣場等小吃攤點群25處,規范攤點451個。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凝心聚力強產業,“三農”工作質效齊進。
農業結構持續優化。全年糧食總產96.7萬噸,連續5年突破90萬噸。農業總產值113.7億元,增長3.4%,增幅居全市前列。建成34.9萬畝特色高效作物生產基地。太和香椿、李興桔梗分別被省市認定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產品加工業“五個一批”工程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增長6.2%、居全市前列。
品牌建設亮點紛呈。有效商標注冊8087件,總量全市第1。太和香椿、李興桔梗獲批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金皖泰”被認定為中國弛名商標,實現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零突破?!叭芬粯恕闭J證企業84家、產品205個、基地103.4萬畝。創建市級以上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28個,省級商標品牌示范企業7家。
基礎活力明顯增強。建成“新增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3萬畝。11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穩步實施。完成土地整治14720畝。雙創園被評為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區。
鎮村面貌不斷改觀。s253二郎至三塔段、g105桑營至三角元段改建工程穩步推進。創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17個,重點示范村5個?!拔迩逡桓摹贝迩f清潔行動深入開展,改廁2.3萬戶。鎮鎮通燃氣鋪設管道31公里。新增造林1.1萬畝。創建1個森林城鎮和10個森林村莊。
堅持共建共享,全心全意保民生,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3%、10.4%。財政民生類支出80.7億元,占財政支出總額的86.2%。民生工程進入全市第一方陣。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257萬元。城鎮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生育保險參保覆蓋率99%以上。新增城鎮實名制就業1004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健康服務不斷提升。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建立4個緊密型醫共體??h醫院新區、第二人民醫院北區、婦幼保健院建設穩步推進,倪邱、墳臺、趙廟、原墻、舊縣等5個鄉鎮衛生院成功創建二級綜合醫院,城鄉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穩步提升。
教育發展步伐加快。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成果持續鞏固。全縣中小學辦學條件逐年改善,一中新區、八中擴建等重點工程順利實施。教師數量不斷補充,全年招聘教師734人。教師待遇不斷提高,全年發放各類獎金、補助超過2億元。教師隊伍管理“事權、人權、財權”體制機制改革成果得到省政府認可。高中教育質量繼續位居全省前列,義務教育質量重返全市第一方陣。
文旅體持續繁榮。成功舉辦第五屆書畫藝術節。太和文化中心(六館兩中心)陸續投入使用。太和清音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名單。鄉村旅游景點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旅游路線逐步豐富。社會足球場建設全面啟動。
社會環境和諧穩定。深入開展掃黑除惡中央督導及“回頭看”整改?!疤炀W”“地網”“村網”工程進一步完善。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均居全市第1,兩項指數連續六年雙提升雙進位。積極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信訪突出問題化解攻堅專項行動深入推進。雙擁創建成果進一步鞏固。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保障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有序推進,“1+6+n”安全生產隱患集中排查治理成效明顯,實現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風險管控“六項機制”建設被省安委會全省推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
加快改革提效,持之以恒優環境,發展活力有效激發。
改革創新成效凸顯?!胺殴芊备母锷钊胪七M,“證照分離”“減證便民”專項行動縱深開展。國土資源量化考核深入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試點全面展開、集體資產清產核資以“優秀”等次通過省市驗收。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深入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事項辦理深度“最多跑一次”占比100%。打通434個事項的“全程網辦”,60個“辦好一件事”集成套餐式服務,部分事項實現“秒批秒辦”。深入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落地金額7.7億元。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全年減稅降費6.3億余元。完成招商引資項目87個,實際到位資金134億元。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8個,總投資141.4億元。工業項目引進資金總量全市第1。
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安煌跣?、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嚴規矩、強監督、轉作風”專項行動扎實推進。堅決服從縣委領導,自覺接受縣人大法律監督、縣政協民主監督,辦結人大代表議案1件、建議意見37件、政協委員提案195件。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市縣相關規定,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不斷完善行政決策機制,提高行政執法能力,法治政府建設高效推進。人民網留言、省市縣長熱線事項辦結率100%。婦女、兒童、老齡、統計、氣象、殘疾人、紅十字、外事僑務、民族、宗教、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協調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發展永無止境,們清醒認識到,在前進的道路上,還面臨著各種風險、挑戰和短板,一是經濟總量不大、結構不優、投入不足,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亟待提高;二是有的脫貧群眾自發展能力不強,防范返貧壓力較大,脫貧成果有待進一步鞏固加強;三是發展環境不夠優良,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不高,“淺、浮、推、粗、過、假”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禁而不絕,打造“四最”營商環境仍需加大力度;四是政府部門一些干部的能力、作風、狀態與新時代要求還不適應,“不想為”“不會為”“不敢為”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五是重大項目、重點任務在落實中仍然存在著“虎頭蛇尾”“落而不實”等問題,善謀善為、善作善成的工作作風亟需著力錘煉??h政府將直面這些問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認真解決。
今年發展目標及下一階段工作安排?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們聞令而行,第一時間成立組織,落實宣傳發動、人員查找、隔離觀察、醫療救治、物資準備等各項工作,迅速掀起全民戰“疫”高潮。們黨政責任擔起來,健全會商調度機制,緊盯疫情變化,科學調整工作重點,確保疫情防控方向正確、重點明確、措施精準有效。們緊盯重點查起來,通過大數據等方式,全面排查發熱人、密切接觸人等,實現地毯式、網格式,無死角、無盲區,全覆蓋。們嚴格責任圍起來,通過居家隔離、定點隔離等方式,落實包保責任,圍住重點人、可疑人、密切接觸人,筑牢嚴密防線。們千方百計保起來,想方設法調度物資,?;久裆?、保市場穩定、保重點防疫物資供應,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縣7例確診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實現了無本地擴散病例的階段性重大勝利。們常態化推進疫情防控,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從資金、政策等方面支持企業發展,生產生活逐步恢復到正常軌道,有力有效穩定了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疫情防控期間,全縣廣大黨員干部、醫護人員、村(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們逆行一線,社會各界捐資捐物,全縣人民齊心協力,織密防控網絡,構筑鋼鐵長城。在此,向全縣所有“戰疫”人員、愛心人士和廣大群眾表示深深的感謝。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各項工作意義重大。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加大“六穩”工作力度,全面落實“六?!比蝿?,圍繞“挺進全國百強”目標,抓實“產業項目建設年”“優良作風建設年”,著力打造“醫藥高地、詩畫太和”,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財政收入增長與gdp同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進出口總額保持全市前列;其他約束性指標完成省、市下達的任務。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圍繞“產業興縣、工業強縣”,升級產業,轉換動能,大力推動實體經濟新發展。
做強支柱產業。堅持把產業作為第一支撐,深入貫徹落實市“554”產業發展規劃,以“四化四驅”為主抓手,大力推進產業發展五年規劃,按照“4+x”產業布局,積極構建與長三角配套融合的產業體系?,F代醫藥產業做大做強化學藥和原料藥,大力發展生物醫藥與現代中藥,積極培育中高端醫療器械研發與生產。綠色新能源產業完善再生金屬產業鏈條,延伸綠色儲能電池和動力電池產業鏈,創建國內有影響力的綠色新能源基地。工業濾布產業優化產品質量,爭奪細分市場,夯實全國工業濾布三大基地之一地位。發藝文化產業實施質量品牌提升工程,向集團化、集約化發展,建設國內頗具影響力的發藝文化產業基地,打造中國發藝文化名園。
發展產業集群。著力打造中印合作平臺,推動中印國際醫藥產業合作試驗區建設,在規劃引領、要素保障、人才引進等方面先行先試。加快建設康瓴藥業、及民藥業、泰宇藥業等重點項目,確保印度高仿制藥品種實質性落地,形成示范效應。爭取中印國際醫藥產業合作試驗區通過國家審批。積極推動中印國際醫藥產業合作試驗區發展規劃和空間規劃編制,完成化學原料藥基地產業規劃編制。積極申報國家級化學原料藥基地、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新型工業化生物醫藥產業示范基地。
培育龍頭企業。認真落實市“13581”龍頭企業培育工程,積極推進個轉企、小轉規、商轉工“三轉”行動,力爭新增規上企業超10家。大力培育單打冠軍企業、行業小巨人、“專精特新”企業,力爭新增年產值1-5億元企業5家,5-10億元企業2家,10-20億元企業1家。堅持創新驅動引領,著力建設一批科技創新載體。力爭認定2家以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省級新產品、1項省工業精品、3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家、院士工作站實現零突破。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創建省創新型縣。
提質升級三產。積極推動消費回升,切實做好“引進消費”和“留住消費”兩篇文章。加快二手車交易市場、保稅倉庫、糧食產業園等專業市場建設。積極培育科技、金融、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進一步發揮華源醫藥國家級示范物流園輻射作用,帶動物流行業高質量、高水平、智能化發展。爭創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積極培育香精香料、生物醫藥等新的外貿產業集群。繼續推進“旅游+”產業,加快開發提升一批鄉村旅游、生態觀光、休閑度假等旅游業態。以太和文化旅游先導區、老糧倉改造等為板塊,打造綠色旅游經濟帶。
(二)圍繞“產城融合、空間拓展”,強化引領、夯實基礎,高品質打造城市新形象。
規劃引領城市。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合理確定生態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完善河西和潁南片區市政基礎設施規劃以及控制性詳規,完成縣城排水和燃氣專項規劃報批。落實城區綠地系統規劃。優化生產力布局,在縣城東部培育新的產業集聚區、經濟發展帶,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支撐縣域經濟發展。
精致提升老城。堅持精準拆遷,突出拆遷跟著項目走,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保障項目及時落地。實施城市暢通工程,改造復興路、細陽路部分路段以及文明東路、光明路等道路,提升主城區道路通行能力。穩步推進一橋建設。積極推進棚戶區改造,實施12個老舊小區改造和11個安置區建設工程,計劃竣工交付國泰路、創業路、舊縣、趙集富康佳苑四個安置區。啟動老體育場周邊棚戶區改造項目。啟動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和曙光路、解放東路、文明東路等7條道路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繼續實施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基本清除城區黑臭水體。開展城區污水管網排查,加快實施智慧管網工程,基本解決城區內澇問題。啟動地表水廠建設。
高標打造新區。進一步完善河西路網,開工建設珠海大道,完成興業路剩余工程建設及祥和路橋等設計工作。適時啟動吉祥西路、光明西路、泰昌路等河西9條道路建設。啟動珠海大道、河西水廠、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快污泥處置廠建設。搶抓高鐵開通契機,以餐飲、購物、住宿、休閑娛樂等服務需求為核心,先期適時啟動高鐵新區核心商務區、中央景觀公園、會展中心等建設,帶動周邊鄉鎮組團發展。爭取規劃建設的徐淮阜高速公路設立太和東出入口,謀劃建設高鐵站至高速公路出入口連接線,實現高鐵、高速無縫對接。
精細管理城市。鞏固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建成使用大潤發、沙河西路、紀念碑立體車庫。投入使用民安路、團結路菜市場,力爭新建鏡湖路、光明路、解放路、友誼路五星級智慧農貿市場。全面落實綠化養護市場化運作。新建幸福路社區公園、蓮蒲路游園,擴建鏡湖公園。完成“數字太和”向大數據平臺升級,積極搭建智慧城市綜合管理平臺。
優化升級園區。圍繞國家級開發區創建,打造運營平臺,圍繞“管委會+平臺”模式,加快園區市場化運營。著力打造人才支撐平臺,加快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委托專業團隊運營管理現有生物島、發藝文化綜合體等孵化器和加速器,做到引資引智和項目管理有機結合。著力做強園區基礎設施平臺,重點推進供熱供氣、給水排水、雙回路供電、固廢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開發區第三水廠建設。建成肖口綠色新能源產業園一期路網,開工建設污水處理廠,適時啟動二期路網建設。力爭建成衛星城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快遞產業園及新安路、和順路等12條道路。加快推進園區配套學校、公園、安置區等建設,加快產城一體化。著力打造高端研發和共享制造平臺,堅持“科創+產業”道路,大力推進公共創新和創業服務、產業承接平臺建設,以華源醫藥和保興醫藥健康產業園為依托,著力打造銷售網絡平臺。推動園區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通過“飛地經濟”,共建園區等方式,加強與長三角地區園區合作。
(三)圍繞“雙招雙引、項目建設”,擴大開放,優化環境,著力做強經濟發展新支撐。
大力開展招商引智。堅持把招商作為第一選擇,搶抓實現高鐵夢、融入長三角重大機遇,深化改革開放,謀劃引進一批重大項目。圍繞打造產業轉移承接區,打好長三角一體化、高鐵縣“兩張牌”,用太和故事引路、用太和鄉情鋪路,實施“太商回太”工程。提高招商水平,結合縣產業規劃,根據延鏈、補鏈、強鏈需求,推動主導產業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制定落實系列招才引智政策措施。圍繞創新創造“協同者”定位,拓寬育才引才路徑,打造人力資源“集散地”。
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堅持把項目作為第一載體,大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年。積極探索融入長三角新路子,以項目建設促進深度融合。實施工業、建筑業、農業產業化、商貿物流、文化旅游、新興服務業六大重點項目提升行動。確保92個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全面完成目標任務。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兩新一重”建設;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實現城區5g信號全覆蓋。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開發金融產品,大力開展銀企對接,引導資金更精準流向實體經濟,服務地方經濟。進一步推動縣國投公司等地方金融平臺轉型。積極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項目。繼續強化項目謀劃編制、投資融資、建設管理、調度推進“四項機制”,探索建立“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能耗指標圍著項目走、嚴守生態紅線優化路徑走”工作機制。全力加快保興醫藥健康產業園、碩佰創新藥產業化平臺等項目建設,投產理士大華、安徽超威、天能天暢等項目。
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商事制度、“最多跑一次”“一網一門一次”“不見面”審批改革,實現企業開辦1日辦結、不動產業務全程網上辦理。加快推進長三角地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各項制度。實行企業項目“多評合一”,逐步推行區域評估。等高對標長三角,借鑒推廣長三角項目服務、創業創新、政府服務等方面經驗,建立“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從“要服務”向“要服務”轉變。持續推進“四送一服”雙千工程,著力創優“四最”營商環境。完善“稅融通”“續貸過橋”政策,擴大“無還本續貸”覆蓋面。支持企業通過掛牌上市等方式,多渠道擴大直接融資。繼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建立健全民營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加強企業家培訓,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升級。切實擴大項目投融資規模,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強化用地保障,力爭供地6000畝。
(四)圍繞“做強產業、富裕農民”,夯實基礎,突出重點,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新發展。
做強農業產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農業產業化提升行動,突出發展優質專用品牌糧食、綠色中藥材、設施蔬菜等優勢特色農產品。加強農產品質量認證,力爭“三品一標”認證產品數達到210個。實施農產品加工業“五個一”工程,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確保全縣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總量穩居全市前列。實施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工程,積極打造綠色農產品“供應站”,加強與江浙滬核心城市及國內其他大城市的交流對接,力爭全縣面向長三角的農副產品和加工產品銷售額增長位居全市前列。
激發農業活力。啟用省農科院皖北研究院,推進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太和試驗站后續建設,深化與省內外大學、科研院所合作,推進太和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提升現代農業科技水平。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提升行動,完善新型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聚焦鄉村人才,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改革,穩步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有序推進閑置宅基地、住宅盤活利用。強化外出務工人員技能培訓,提高勞務收入。
美化鄉村環境。加快g105建設進度,完成s253太和北段改建以及“四好農村路”擴面延伸328公里,新建鳳凰路、萬壽路、北站路等,暢通城鄉交通路網。扎實開展村莊規劃試點,分類優化村莊布局。完成2019年21個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建設任務,啟動2020年7個省級中心村建設。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動”,加快農村危房改造、旱廁整改和34個中心村污水處理設施整改工作,確保全縣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在90%以上。新建城鎮生活垃圾收集網點1000個,升級改造25個鄉鎮垃圾中轉站。新增造林1.2萬畝,爭創省級森林城鎮1個、森林村莊10個。有序推進茨河灣省級濕地公園建設,不斷提高濕地覆蓋率。
(五)圍繞“打好攻堅戰、改善大民生”,堅守底線,強化保障,全力共創幸福美好新生活。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圍繞3577人脫貧、130585人防返貧目標,堅持現行標準,精準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各項政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圍繞后續鞏固提升,聚焦未脫貧戶、邊緣戶和脫貧監測戶“三類”對象,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全面完成各類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切實提升脫貧攻堅工作質量。落實防范自然災害、市場波動、帶動斷鏈、失業、家庭變故風險措施,確保已脫貧戶穩定脫貧,邊緣戶不發生新生貧困。持續加大幫扶力度,大力推廣“四帶一自”“三業一崗”,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增收。進一步完善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提升鄉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有效對接鄉村振興。
織密民生保障網絡。確保農村低保對象統籌使用相關扶貧開發政策。加快推進全縣養老服務社會化體系建設,著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認真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努力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深入開展“接您回家”活動,促進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貧困勞動者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新增城鎮實名制就業7000人以上。健全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重點保障好城鄉低保、特困、優撫等困難群體。
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繼續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持續開展輟學失學清零行動。加大普惠性學前教育供給,力爭完成“985”任務目標。繼續實施高中教育階段攻堅計劃,加快一中新區建設,確保明年秋季順利招生;啟動太中、二中擴建和職教園區建設。繼續深化教師隊伍管理“事權、人權、財權”體制機制改革。扎實推進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加快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構建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縣人民醫院新區建設。啟動中醫院門診樓建設,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鞏固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堅持預防為主健康工作方針,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實施健康中國行動,不斷提升城鄉居民健康水平。依托太和文化中心(六館兩中心)和鎮村兩級文體場館,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完成20個社會足球場建設。推進全民健身活動常態化,爭創全國首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
抓緊抓實疫情防控。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提高全社會自覺防病意識和防控能力。全面貫徹“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策略,毫不懈怠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鞏固完善聯防聯控機制,強化社區和公共場所防控措施。
筑牢平安和諧基礎。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認真落實“一單四制”,消除重大事故隱患,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推動食品藥品安全源頭治理。進一步拓寬暢通群眾信訪訴求渠道,加大矛盾糾紛化解力度,打牢信訪穩定基礎??v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扎實開展“七五”普法驗收。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認真落實“1+8+7”工作方案,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有效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積極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和關工委、老齡委、老干部工作。做好統計、氣象等工作。發展紅十字、殘疾人和福利慈善事業。
守住生態文明底線。著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快大氣污染防治精細化管控,建成城區大氣監測網絡。深入開展“散亂污”企業、加油站、攪拌站專項治理。進一步降低大氣pm2.5濃度。著力打好碧水攻堅戰。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強地下水保護,力爭通過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驗收。穩步推進界洪河流域水體治理。加快26個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保全部投入運營。著力打好凈土守衛戰。加強工業固體廢物、醫療廢棄物處理,促進環境安全隱患有效解決。對各級生態環境督察反饋的突出環境問題認真整改,確保年度整改任務見底清零。加強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確保全縣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著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對標先進重學習。堅持向改革要紅利,以刀刃向內的勇氣和魄力,著力破除與新時代新發展、長三角一體化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通過學習培訓、掛職鍛煉、交流座談等方式,學習長三角地區新經驗。充分發揮招商中心、項目中心、營商環境服務中心作用,建立“商談”“審議”“落地”的全服務鏈項目建設機制。深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面對面”問政和縣直機關百名股長考評活動,動真碰硬獎優罰劣。扎實推進網絡問政和網上辦事,認真辦好網上留言和省市縣長熱線。
錘煉作風抓落實。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真干實干、勇于擔當的精氣神,深入落實聯系、服務群眾制度,鞏固“為民服務解難題”集中攻堅成果。持續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大力整治“四風”突出問題,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力推進優良作風建設年,以優良的作風、真干實干苦干的精神服務企業,贏得產業發展。進一步樹立擔當作為、務實肯干的鮮明導向,堅持一線考核、正向激勵,強化調度、嚴格獎懲。用好容錯糾錯、盡職免責機制。
清正廉潔守規矩。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確保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見效。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強化黨風廉政建設,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繼續堅持過“緊日子”,大幅度壓減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財力用在改善民生和經濟發展上。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深入推進審計全覆蓋,廣泛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
各位代表!使命在肩、奮斗有。讓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攻堅克難,擔當實干,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早日挺進“全國百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時期工作回顧。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我市轉型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的五年。五年來,全市上下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深入學習貫徹************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三篇光輝文獻”,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推動全市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轉型發展呈現強勁態勢,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氣象、邁上新臺階。
五年來,我們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淘汰煤炭落后產能1190萬噸,先進產能占比達到83.6%,壓減焦化產能60萬噸。工業實現提質增效,規上工業企業由133戶增加到221戶,服務業穩定增長,進出口總額逐年擴大,經濟由斷崖式下滑向整體結構轉型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從2017年開始觸底反彈,到2019年年均增速6%,2020年增速為3.6%,與全省持平。
五年來,我們聚焦轉型發展,新興產業加速成長。大力實施“項目興市”戰略,累計實施項目1560個,完成投資1556.9億元。西上莊500萬噸現代化礦井項目開工建設,裕光2×100萬千瓦電廠如期開工建設投運,西上莊2×66萬千瓦電廠移出停建名單加快建設,百萬千瓦級光伏領跑基地建成投運,新能源電力裝機容量占比29.3%,較2015年提升19個百分點,千萬千瓦級綠色電力外送基地雛型初現,一大批優質大項目為轉型奠定基礎。聚焦七大產業板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現代服務業等“四新”產業快速發展?!笆濉逼陂g,“四新”產業投資占比提高8個百分點,年均增長25.1%;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8%,新能源產業年均增長16.7%,新型現代服務業年均增長7%,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從無到有,年均增長11.7%;全市新興產業工業增加值提高到2015年的1.42倍,年均增長7.3%,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長7.9%。與全省一樣,我市轉型發展入軌并呈現強勁態勢。
五年來,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煥發活力。國企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74戶市屬國企全部納入改革范圍,22戶僵尸企業宣告破產,16戶終結程序,盤活土地資產2500余畝,化解債務26億元,1.3萬名企業職工得到妥善安置。水泵閥門退城入園順利啟動,晉東燃氣集團掛牌成立,59.9萬戶“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維修改造創造陽泉經驗。三個省級經開區全部獲批,“一體兩翼”布局全面完成,“三化三制”改革縱深推進,平臺打造和標準化廠房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開發區承載能力大幅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作為國家級整市試點任務全面完成。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從開發區到全市域、從備案類到核準類全面推進。積極對接“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瓣柸?天津港-佛山”班列開通運行。新增國際友城、友好合作伙伴6對,創歷史新高。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3家、國家級星創天地3家,各級各類雙創基地20余家,雙創平臺質、量均處在全省第一方陣。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96家、增加2倍。獲得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20項,是“十二五”期間獲獎數量的2.5倍,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出臺人才新政二十條,引進各類人才862人。
五年來,我們堅持城鄉一體、綠色發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以“五城聯創”為總抓手,聚力攻堅城市品質提升,成功贏得國家衛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和全國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一批多年想建但未建成或新建工程建成投用,市博物館、規劃展覽館、文化館、群藝館、射擊射箭館、蔬菜果品批發市場正式運營;一批影響城市面貌的釘子戶、爛尾樓得以拆遷,舊貌換新顏;一批久拖未完的道路工程,如漾泉大道一期、洪城北路、平陽街等建成通車;陽泉人民翹首以盼的陽大鐵路、綜合交通客運樞紐、汽車客運南站建成投用,實現了群眾多年所思所盼;桃河、義井河濕地公園建成投用,成為城市新的風景線。生態新城完成起步區城市設計,引入萬達廣場、奧特萊斯等大型商業綜合體,***森林公園起步區開建,新城進入實質性開發。老城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統領,維修主次干道、背街小巷175條,新建改造公廁313座,新建城市管網1578公里,新修市政道路42.3公里,新增綠化面積157.8萬平方米。市區環衛實行市場化外包,組建成立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體制實現重大變革。優化城鄉路網結構,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化推進,累計建設“四好農村路”2988.6公里,實施“太行一號”旅游公路275.9公里,啟動國道207/307繞城改線、國道239郊區段改線、國道338和239盂縣段改線等一批重大工程,城鄉道路更加通達順暢。堅持城鄉供熱、供水、供氣一張網,完成城南廣陽路、郊區北部供熱管網工程,集中供熱面積達到4100萬平方米,煤改電、煤改氣、煤改甲醇完成27萬戶,基本實現散煤全域清零。建成區9條黑臭水體全部消除,市區污水實現全收集處理,縣城污水處理率達80%以上,全市垃圾收運體系覆蓋的行政村比例達92%,改造農村戶廁20484戶,建成農村垃圾中轉站28座,594個村達清潔村莊標準,“村村通客車”全部實現,中心城市、縣城和重點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實現深度互聯互通?,F代特色和功能農業大力發展,一二三產加快融合,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顯提高。
13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脫貧攻堅決戰完勝。面對兩次被生態環境部約談的嚴峻形勢,久久為功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大氣污染防治徹底打了翻身仗,9項約束性指標全部超額完成,市區優良天數比例達到69.9%;pm2.5平均濃度降到46μg/m3,在“2+26”城市排名由倒數后三進位到正數前十;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較“十二五”末下降26.6%,超額完成省定任務。國考斷面劣v類水質全部退出,成為全省唯一一個國考、省考斷面全面實現優良水質的地市。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20座矸山生態恢復治理示范工程全部完成。建成區公交、出租車全部更新為純電動新能源汽車,運輸結構調整三年工作任務圓滿完成,全省排名第一。嚴密筑牢風險防控底線,規范政府債務行為,成功化解陽泉城商行風險,三家農信社全部改制為農商行,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五年來,我們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全力改善民生社會事業。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持續保持在80%左右。大力推進“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累計培訓7萬余人次,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超過12.4萬人。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增加8604元和5016元。社會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市整合運行,城鄉低保標準每人每月分別提高156.5元、170.5元,企業退休人員待遇實現“十六連調”。實施基礎教育“六個領先”發展行動計劃,全面推行“縣管校聘”“校長職級制”改革,職業教育改革扎實推進?!叭嘏d醫”工程穩步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圓滿承辦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射箭比賽和第二屆環太原國際自行車賽太行賽段比賽任務,成功舉辦“太行深處有人家”鄉村旅游創意大賽,平定武迓鼓《保衛娘子關》榮獲全國第十八屆群星獎,現代戲《泥火情》榮獲山西省杏花獎,《鐵血陽泉》和《三礦》分別獲得全省“五個一工程”特殊貢獻獎和優秀作品獎。棚戶區改造基本建成4.1萬套,涉及10余萬居民的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取得重要突破。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農村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覆蓋率87.2%?!叭恪眴挝粍摻ㄔ鷮嵧七M,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煤炭百萬噸死亡率全省最低,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顯著,平安陽泉建設縱深推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五年來,我們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治理效能得到提升。自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嚴格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五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965件、政協提案1647件,推動出臺地方性法規9件?!耙幻队≌鹿軐徟比鎲?,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市級累計取消下放權力事項229項,審批時限平均壓縮66%,先后四次向陽泉經開區賦權1364項。新開辦企業實現“一日一次辦結”,工程項目審批時限平均壓縮20.7天。數字政府加快建設,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市縣兩級及經開區全部啟用新政務大廳,“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推進,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體驗感、獲得感明顯提升。
五年來,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港澳臺等工作取得新進展,婦女兒童、青少年、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取得新進步,國防動員、人民防空、雙擁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各項事業呈現新氣象。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在***及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聚焦“六新”,夯實“六穩”,抓好“六?!?,眾志成城、攻堅克難,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全力應對疫情沖擊,爭先進位取得新突破。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準施策,嚴格管控,全力救治4名確診患者,較早實現“雙零”目標。組織88名優秀醫護人員緊急馳援湖北。黑熱病得到有效控制。積極應對疫情沖擊,有序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復學復課,出臺各類紓困政策,經濟社會恢復好于預期,主要經濟指標全部實現進位,為歷年來最好。
二是聚焦轉型謀“六新”,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堅持“項目為王”理念,狠抓項目謀劃、招引、建設、保障,成功引進投資百億規模的中國時尚科創產業城等一批支撐轉型的大項目好項目,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我市“中國纖維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稱號。全年簽約項目121個,總投資684.7億元,完成省定任務的142.4%,當年開工項目103個,當年開工率85.1%,進入全省第一方陣。落實六項常態化推進機制和“四個一”領導包保機制,滾動開展“三個一批”“六曬六比”活動,高品質藍寶石長晶及晶加項目從接洽到開工僅用36天,創造了我市招商項目建設的新紀錄,陽煤化工氫能重卡示范加氫站揭牌投運,煤層氣制備金剛石、飛輪儲能等項目正式投產。娘子關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8.3%,工業投資增長28.7%、位居全省第二。
三是全力夯基壘臺,創新生態建設呈現新氣象。召開全市科技大會,實施“四大工程”,強化“四大保障”,構建起具有陽泉特色的創新生態制度框架。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納入省部會商。智創城7號正式掛牌,引入中關村軟件園團隊運營。高新技術企業新增29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實現全覆蓋,規上工業r&d經費增速全省排名第一。立足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清研先進制造產業研究院科創中心落戶我市。成功舉辦智能物聯網前沿科技、先進制造技術與新材料、遙感大數據等三個全國性論壇。百度創新中心成功備案國家級眾創空間,華陽新材料(氣凝膠)工程研究中心獲批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實現零的突破。
四是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轉型釋放新活力。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加速提質,陽泉經開區與郊區的管理職責進一步理順。全市開發區累計打造平臺3300畝,建成標準化廠房50萬平方米,出讓標準地25公頃,工業投資增長85.7%,轉型項目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到88.7%,實際利用外資增長41.1%,“四上”企業數量增加19.3%,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加15%,產出強度達到273.9萬元/畝,進一步發揮出轉型綜改主戰場作用。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僵尸企業市場化法治化出清,市服裝工業公司、市藥材公司、華龍超市完成重組煥發生機,187戶企業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提前完成移交任務,深化國資監管體制改革,全面開展企業“六定”,提升企業治理現代化水平,企業內設機構減少35%,中層人員職數壓縮40%,企業管理人員總數壓縮35%。能源革命綜合改革、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等順利推進。
五是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件接著一件辦,民生社會事業有了新改善。優先保障民生投入,10件民生實事基本完成。就業形勢穩定,職業技能培訓2.7萬人次,貧困人口持證上崗走在全省前列,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低于省定控制目標。成功舉辦全市首屆職業技能大賽。娘子關跑馬排習俗入選國家非遺,陽泉響搨榮獲“最受歡迎的中華十大絕技”稱號。建設認定21所普惠性幼兒園,改造完成10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著眼醫療基礎設施補短板,市中心醫院新建、市三院改造、市疾控中心遷建、市中醫院發熱門診改造等項目快速推動,核酸檢測能力全面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文化惠民工程深入開展,免費送戲下鄉695場?,F代晉劇《鑄城》入選省重點舞臺藝術作品扶持劇目。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任務完成率全省第一。老舊小區改造開工82個,農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城鄉建筑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等專項行動,安全生產考核全省第二。我市被命名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社會秩序保持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五年來,我們經歷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等重大考驗,成績來之不易。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親切關懷的結果,是市委統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大力支持、有效監督的結果,是全市干部群眾奮力攻堅、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駐地部隊、公安干警和***、省駐地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陽泉改革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轉型發展仍處于負重前行、爬坡過坎的階段,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仍很突出,體制性結構性素質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新興產業基礎薄弱,創新動力不足,改革尚需深入,生態環境成果脆弱,民生社會事業還有不少短板弱項。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改進。
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我市與全省同步實現轉型出雛型的關鍵時期。要確保實現“十四五”戰略目標,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立足新發展階段,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圍繞“重塑競爭新優勢,傾力打造晉東區域中心城”目標,聚焦“三城兩區一基地”定位,統籌發展和安全,努力實現高質量高速度發展,不斷在“六新”上取得突破,確保實現轉型出雛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開好局、起好步,高質量譜寫陽泉“十四五”時期轉型發展新篇章。
到“十四五”末,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要實現以下主要目標:實現轉型出雛型的重要階段性戰略目標,晉東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顯著提升,山西省東向開放引領區地位形成。經濟發展實現新躍升,傳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新興產業貢獻不斷增強,七大產業板塊集群效應顯現,三次產業結構由“三二一”?向“二三一”轉變。創新能力再上新臺階,全國智慧城市試點、智能物聯網應用基地試點取得重大進展,國家創新型城市創建成功。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綜合配套改革不斷深化,營商環境邁入全省第一方陣,區域開放合作的新高地基本構筑。生態文明達到新水平,一體治山治水治氣治城成效顯著,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城鄉融合邁出新步伐,城鄉融合發展全省領先,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現代時尚城基本建成,晉東區域中心城市地位充分彰顯。在此基礎上,經過持續努力,到2035年全市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經濟增速在全省位次穩步前移,與全國、全省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已經印發各位代表,這里對重點任務作簡要報告。
(一)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培育轉型發展強大動能。以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統領,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全力打造具有陽泉特色的“濕地型”創新生態。
(二)聚焦“六新”突破,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打造七大產業板塊,加快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為基礎、數字化為支撐、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三)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緊緊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和投資關鍵性作用,推動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互促共進,為轉型發展拓展戰略空間。
(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轉型發展內生動力。發揮重大改革的突破性、先導性、牽引性作用,率先構筑全面轉型新體制,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促進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五)推動城鄉深度融合,打造晉東區域中心城市。以創建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市為引領,完善城市綜合功能,加強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面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六)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力實施農業“特”“優”戰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七)實施全方位開放合作,打造山西向東開放前沿。以構建開放型經濟為引領,著力融入大戰略、開辟大通道、打造大平臺、開展大交流,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高水平的開放新格局。
(八)實施文化興市戰略,熔鑄陽泉發展軟實力。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市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資源,加強文化系統性保護傳承,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市。
(九)深入踐行“兩山理論”,打造晉東生態經濟核心區。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與生態功能保護修復,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十)創造高品質生活,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辦好民生實事,完善教育、醫療、社保、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讓人民生活更有品質、更有尊嚴、更加幸福。
(十一)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陽泉。落實國家安全戰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各位代表,重塑競爭新優勢,傾力打造晉東區域中心城,承載著全市人民對陽泉未來的美好向往。我們將腳踏實地加油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全力以赴抓好落實,奮力實現“十四五”轉型出雛型的戰略目標!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我省轉型出雛型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市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機遇,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加快轉型蹚新路步伐,推動補考進位取得好成績,全力辦好市委提出的“五件大事”,努力實現高質量高速度發展,確?!笆奈濉遍_好局、起好步。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力爭在實際工作中取得更好成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8%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增長20%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比上年提升2個百分點。各項約束性指標確保完成國、省下達任務。
今年,要重點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精準用力抓項目,夯實轉型支撐。
要突出項目建設主抓手。今年計劃實施項目325個,年度計劃投資415.6億元,重點推進65個省市重點工程、50個標桿產業項目、10大標桿基礎設施項目。產業項目方面,要加快推進中國時尚科創產業城6萬噸氨綸纖維和35萬噸差別化聚酯纖維、氣凝膠二期、高品質藍寶石長晶及晶加、高端鍛造鎂合金汽車輪轂、百度云計算二期、中電信創數字經濟產業園等“六新”產業項目建設,加快推動西上莊煤電、坤寧煤業等傳統產業大項目形成更多的投資實物量,確保產業投資增速達到20%以上,占比達到50%以上。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方面,聚焦承載升級和城鄉融合,加快推動龍華口調水工程,建設我市備用水源地,啟動文化中心、體育中心、職教中心等重大項目前期,實施一批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加快布局一批交通路網、智慧停車、充電樁、污水處理等設施項目,全面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和輻射力。社會民生項目方面,圍繞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實施一批中小學改擴建、醫院新建改建、生態修復治理等補短板項目,筑牢高品質生活基礎。
要提升產業項目承載力。聚焦陽泉經開區、平定經開區、盂縣經開區、礦區產業集聚區四大產業項目主戰場,實施基礎平臺“569”工程,打造5000畝產業平臺,建設6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出讓900畝標準地;實施項目建設“311”工程,謀劃建設3個總投資超30億元的龍頭項目、10個總投資超10億元的產業項目、100個投資項目,實現項目數量、質量、總量、體量全方位突破。
要提高項目招引精準度。圍繞重點產業發展方向,把招大引強作為培育產業鏈的核心、招商引資的重點,盯住產業鏈頭部企業、行業領軍、大型央企,主動上門對接,開展產業鏈招商,努力引進一批支撐產業轉型需要的龍頭項目,做強產業鏈,打造新集群。要優化招商引資服務流程,推行首問責任制、審批代辦制,把招商引資的功夫下在簽約后,實行全流程跟蹤協調服務。
要強化要素保障優服務。全面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由市級領導擔任鏈長,領導領銜,分鏈施策。推行重大項目專班制,由市縣領導領辦,常態化開展精準調度,分級分類解決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的難題。堅持全要素保障,深化政銀企合作,今年的專項債要重點向成熟的項目傾斜;優化土地指標供給,采取容缺受理等方式,優先解決能開工的項目用地問題;用好戰略性新興產業0.3元電價優勢,重點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持續開展“三個一批”“六曬六比”“亮曬比”活動,一季度狠抓項目前期工作和開復工調度,落實六項常態化工作機制。用好“項目跟蹤服務”app,建立科學高效的項目建設考核辦法,發揮好考核的指揮棒作用。
在抓投資的同時要深入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劃,積極推動萬達廣場、奧特萊斯等商業綜合體項目建設,打造新城核心商圈,高標準推進商業街區建設。支持實體商業數字化智能化運營,大力發展“互聯網+”等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流通企業主體,優化消費環境。要重點擴大縣鄉消費,出臺促消費新政策,進一步釋放消費潛能。
(二)切實把創新擺在核心地位,增強轉型內生動力。
以成果轉化為突破,培育創新領軍企業。圍繞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梳理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動態清單,采取競爭擇優、定向委托等方式,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攻關行動。擴大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成果,繼續加大研發費用投入。堅持“一企一策”發展壯大高科技領軍企業,形成大中小接續創新、強中弱梯次推進的創新主體培育體系。今年再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5家。
以平臺建設為突破,打造創新集聚陣地。按照“一城、一院、多室、多中心”架構,智創城7號要充分發揮雙創引領作用,力爭吸引30家以上企業入駐。正在籌建中的陽泉產業技術研究院要發揮好集聚優秀平臺和人才的作用,為七大產業板塊提供有力研發支撐。加強與國內重點高校對接,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出臺加快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政策,培育發展“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集中資源支持“一本兩?!钡闹攸c學科發展,搭建各類實用性技術轉化平臺。力爭今年建成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2家,實現“雙零”突破。
以人才引育為突破,壯大創新人才隊伍。落實好人才新政二十條,對標先進地區,研究出臺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進政策。探索聘任制公務員擔任科技專員模式。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通過項目合作、聯合建立研發機構等方式,一事一議,專人專議,引進一批高端團隊、周末專家。探索建立專業技術人才市政府特殊津貼制度。堅持人才引進和培養“雙輪驅動”,大力培育本土人才隊伍。建立高端人才“一對一”服務機制,解決好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和子女就學問題。
以科技金融為突破,強化創新要素保障。逐步擴大高新技術產業股權投資基金規模,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用好“科創貸”,為成長期科技創新企業提供精準金融服務。支持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進一步完善落實企業r&d經費投入獎勵機制,鼓勵創新主體加大研發投入。
(三)堅持以“六新”突破為主攻方向,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做強做大新興產業。新材料產業要用好“中國纖維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深化與山東如意、浙江榮盛等行業領軍龍頭的戰略合作,一體化打造“煤炭—纖維—紡織—時尚”全產業鏈生態。加快推進中國時尚科創產業城6萬噸氨綸纖維、35萬噸差別化聚酯纖維項目建設,確保年內部分投產達效。以日昌晶為龍頭,延伸上游高純度氧化鋁和下游光電產業項目,發展半導體新材料全產業鏈,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藍寶石晶體生產加工基地。氣凝膠產業要加快延伸下游產業鏈,進一步擴大市場應用。加快推進平定320萬只高端鍛造鎂合金汽車輪轂及2.5萬噸鎂合金板材深加工項目,發揮龍頭引領作用,加強與華陽30萬噸電解鋁產業鏈合作,謀劃鎂產業小鎮。加快推進歐貝姆等鈣基新材料項目,圍繞終端產品,在深加工上下功夫。同時,還要抓好貝特瑞人造石墨、西格里泉海碳素、煤層氣制備金剛石、新睿磁材高性能軟磁等新材料產業集群,實現新材料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要緊緊抓住國家部署大數據協同創新體系的戰略機遇,積極爭取建設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加速布局5g基站、云計算、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豐富場景應用,重點支持一批以智能交通、智慧教育、數字礦山為代表的產業數字化示范項目,加快中電信創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形成數字經濟產業強勁引領態勢。新能源產業要聚焦碳達峰、碳中和機遇,持續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加快推動盂縣龍華口風光水火儲一體化示范、華陽多能互補等龍頭項目,提高區域電網穩定運行能力。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及維修服務業,加快推進華陽光伏板組件項目。搶占氫能源產業發展先機,積極參與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深化與雄韜等企業戰略合作,重點布局氫燃料電池、氫能重卡等示范項目。節能環保產業要依托煤矸石、脫硫石膏、粉煤灰等大宗固廢存量優勢,加快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金圓綠色建材等龍頭牽引項目,謀劃布局可降解塑料項目,推動節能環保裝備制造集群發展?,F代物流產業要放大晉東區域交通樞紐優勢,推進物流節點體系和商貿物流平臺建設,加強“公轉鐵”、公鐵聯運,加快億博智能港多式聯運、雙業融合服務集聚產業園等項目建設。要以縣區冷鏈項目為載體,加快構建冷鏈運輸體系,增強現代物流綜合服務能力。文旅康養產業要積極融入全省“三大板塊”,擴大“游陽泉·讀歷史”品牌影響力,做強娘子關、藏山、百團大戰遺址公園三大品牌。設立文旅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加強革命文物的保護利用,推進市委市政府舊址修繕和陽泉記憶·1947文化園建設。加快推進娘子關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創建。全面啟動重點縣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陽泉段要基本貫通,建成一批“城景通、景景通”示范段。深耕“中國古村游陽泉”特色品牌,今年重點推進27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和8個省級旅游扶貧示范村。做好國家長城公園陽泉段保護修繕。融入“夏養山西、康養山西”品牌戰略,以功能農業、養生砂器、太行山水相融合,做強做優康養產業。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煤炭產業要加快推進西上莊煤礦、盂縣坤寧煤礦建設,積極推進64個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改造工程。以標準化評級為抓手,推進煤炭洗選行業產業升級。電力產業要響應國家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要求,與國內省內龍頭能源企業謀劃布局風光水火儲一體化項目,加快電源點布置,提高陽泉電力外送能力。耐火產業要堅持精深專特方向,推動整合重組,培育龍頭骨干,重點開發節能、環保、高效、功能性新型耐火材料產品,實現集聚發展。煤機裝備制造要發揮華鑫、華越龍頭帶動作用,提升煤機系統集成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探索基于5g的人工智能煤機裝備制造,促進煤機制造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紫砂產業要以打造“中國砂器之都”為引領,做好工藝傳承,加強產品開發,加大資金扶持力度,規劃建設砂器文化產業園,不斷提升“南宜興·北平定”知名度。藥茶產業要緊抓我省打造中國第七大茶系的難得機遇,以冠山連翹茶為主打,努力打造山西藥茶拳頭產品。同時,紫砂、藥茶產業要一體化融合發展,科學編制發展規劃,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壯大。文創產業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打好特色牌,加快郊區文化創意產業園、西鎖簧非遺小鎮等項目建設,深度開發琺華器、刻花瓷、煤雕、面塑等具有陽泉特色的文創產品。
(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轉型增活力。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深化國資監管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體制改革。支持融盛集團做實做強。全面完成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做好僵尸企業處置掃尾工作。深化一般競爭性領域市屬國企改革,對未退出的企業按照同類、上下游整合的方式,實施授權管理和整合重組。集中力量開展“三供一業”工程質量提升年活動。深化企業“六定”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加快解決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歷史遺留問題。積極推進縣區國企改革,確保市縣同步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深化開發區改革。加快復制省綜改示范區制度成果,盂縣經開區要在一季度高標準完成“三制”改革任務,平定經開區進一步深化和華陽集團管運分離改革,陽泉經開區要以更加開闊的國際視野推動市場化專業化改革。根據企業項目需求實施動態賦權,確保開發區行政審批事項辦理與市級同權,實現更多事項“區內事、區內辦”,打造全省領先的開發區營商環境。強化土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加快平臺打造,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項目綜合承載能力。強化對重點工作與關鍵指標考核,今年全市開發區省定考核指標要力爭進入全省前十,主要指標增速達到50%以上,簽約項目增速不低于30%。
推進財稅金融改革。堅持“緊日子、?;?、調結構、保戰略”總體要求,嚴格厲行節約,優化支出結構,黨政機關要帶頭過緊日子。要最大限度爭取***和省級財政支持,增強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完善金融支持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長效機制,深化金融改革,創優金融生態,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妥善化解政府性債務,保障全市金融穩定。深化政銀企合作,加強普惠金融和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推動中小微企業貸款“擴面、增量、降本”。
此外,要抓好國家、省各類試點工作,按照省委、市委安排,扎實開展好醫療、教育、文化、科技等領域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實施市縣轉型綜合配套改革。
全面擴大開放合作。主動對接國家、省重大戰略,發揮我市區位優勢,精準承接京津冀、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產業轉移,加快融入雄安新區1小時經濟圈,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組織企業參加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亞歐博覽會、東盟博覽會等涉外展會,充分利用國際友城資源,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升出口貿易水平,鼓勵我市更多特色產品進入國際循環,力爭全年進出口增長15%以上。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深入實施“雙陽”戰略,支持華陽集團轉型發展,加強地企合作,聯手推進項目建設。認真落實省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要求,嚴格執行減稅降費等惠企政策,堅決清理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制定新生代企業家培訓計劃,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全力以赴做好民營企業培育、扶持和服務工作。要廣泛開展雙創活動,提升中小企業發展能力。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建立企業投訴辦理機制,完善市級領導聯系企業家常態化溝通服務機制。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全年規上工業企業凈增60家以上。
(五)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全省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市。
立足晉東區域中心城定位,全面提升承載功能。聚焦城市新定位,重點抓好九件事。一要鞏固提升創衛成果,持續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深化“兩下兩進兩拆”專項整治,平定、盂縣要加快推進國家衛生縣城創建。二要高標準編制完成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區發展規劃、生態新城起步區城市設計、城市綜合整治風貌設計等引領性專項規劃,強化城市重點路段兩側風貌管控,抓緊開展修建性詳規及風貌設計。三要優化城鄉路網結構,治理城市擁堵,推動綠色出行。繼續實施國道207、307、239、338改線工程。積極推進交通強國試點,謀劃陽大鐵路直達運營,啟動石太高鐵前期研究,盡早啟動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加強與社會資本方合作,推動etc智慧停車國家試點早日建成。完善城市路網,加快洪城路北延、寧波北路北延、平陽街西延、中環快速路西南環東段等道路工程。打通微循環,加大老舊街巷、片區改造進度。四要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年內新開工172個小區,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年內完成30部,做好試點示范,加大居住社區建設力度。五要高標準在生態新城核心起步區打造城市客廳,加快中心醫院、文化藝術中心、體育中心及***森林公園等項目建設進度。六要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完成雨污分流改造任務,實施獅腦山遺址公園健身步道建設,開展城市道路橋梁病害治理工程,加快污水處理廠ppp項目和桃河中水管網建設,開工建設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和餐廚垃圾有機廢物綜合處理廠,加快循環經濟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推動垃圾分類管理。七要用好“******創建第一城”品牌,編制歷史街區、片區保護性規劃,加快重點遺址保護性修復,延續文脈,留住城市記憶。八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步伐,促進城市管理“一網統管”。九要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以此為抓手進一步提升市民素質,增強城市魅力。
立足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抓好四個重點。一要抓產業。穩定糧食生產,堅決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推進“菜籃子”工程,保障主要農畜產品供給,新建改建設施農業1000畝、優質水果基地5000畝,穩定生豬生產規模。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華北奕豐生態農業公園、平定鵲山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千畝坪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實施農業“特”“優”戰略,發展“六品”精深加工產業,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經濟,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重點開發富硒、有機功能食品,推動現代農業規?;?、園區化、品牌化發展。二要抓環境。堅持連片打造、集中示范,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和美麗庭院示范創建活動,今年集中打造平定娘子關、盂縣滹沱河沿岸、郊區河底燕龕3個片區。全面推進2000人以上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衛生廁所改造1萬座以上,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達到95%以上,逐步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以農村自建房等六類房屋為重點,全面開展城鄉建筑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加快建立農村房屋管理長效機制,統籌推進農村亂占耕地建房集中整治。三要抓改革。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以集體資產股權賦權活權為重點,研究探索股權占有、收益、抵押、擔保、繼承和有償退出等機制。四要抓治理。推廣郊區國家級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經驗,完善村社治理“三治融合”新體系,加強村級民主、規范村務管理工作,深入推動移風易俗,培育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六)加強生態修復與環境治理,實現綠色轉型。
統籌“兩河四山一泉域”生態修復治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完善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科學編制礦產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規劃。始終保持打擊非法違法采礦高壓態勢。持續開展國土綠化,重點實施一批造林綠化、生態修復工程,一體推進綠化彩化財化,確保增綠增景增收。以環城、鄉村、通道綠化為重點,年內要新增環城綠化1900畝、荒山造林6萬畝,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9%以上。加大推進矸山治理力度。持續實施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年內至少完成生態修復5000畝。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推動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倒逼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持續改善空氣環境質量。抓好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強化“降塵、治企、控煤、管車、應對”五項措施,確保降塵量穩定好于國家標準,工業企業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清潔取暖改造成果鞏固提升,加強應急響應,強化聯防聯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持續提升水環境質量。統籌“五水綜改”,探索建立生態補水機制,保障白羊墅、辛莊國考斷面生態基流。持續開展清河專項行動和入河排污口排查,實施桃河河底生態修復治理,推動老窯水治理,確保地表水國省考斷面水質逐步好轉、穩定達標。持續推進土壤污染治理。有效防控土壤污染風險,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4.25萬畝。
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深入開展能源消耗雙控行動,嚴格管控燃煤總量、質量。推進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加快建設國家級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加大可降解制品推廣使用力度,7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加快布局充電樁及智慧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全域推廣新能源汽車。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深入推行垃圾分類,積極申報創建國家級公交都市,讓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成為陽泉新名片。
(七)以高品質生活為美好愿景,加快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全力推進“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持續擴大持證覆蓋面,優化技能人才結構。舉辦第二屆全市職業技能大賽。打造木子管家等一批具有陽泉特色的勞務品牌,做好勞務輸出工作。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抓好重點群體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鼓勵新業態就業,拓展創新創業空間,以創業帶動就業。持續落實援企穩崗措施,支持企業發展。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按照“就近就便服從就優”原則,調整優化學校布局。適應新型城鎮化需要,增加城鎮中小學學位供給。年內新建改擴建鄉村寄宿制學校18所。謀劃建設職業教育園區,做好職業技術學院重組合并后半篇文章。以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為目標全面啟動創建工作。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精心打磨陽泉基礎教育“心行”品牌。全面完成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和校長職級制改革。加大政府激勵性投入,增強學校辦學活力,鞏固陽泉教育優勢,打響陽泉教育品牌。
全面建設健康陽泉。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三院改擴建、市疾控中心搬遷、中醫院改擴建等項目,加強縣區醫院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四級醫療衛生體系。深化“三特興醫”等醫療體制改革,加強重點??平ㄔO,推進城市醫院對口幫扶和醫聯體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全民健身活動,大力推進百姓健身場地等公共體育設施項目建設,申辦娘子關杯國際女子半程馬拉松、百團百里越野賽等精品賽事。依托中醫藥中醫院特色優勢,進一步挖掘中醫藥資源潛力。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完善工傷保險制度體系建設。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做好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國家試點工作。繼續做好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優撫安置等工作。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加快解決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實施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繁榮藝術創作,抓好文藝精品創作演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上檔升級。實施文明守望工程,加大文物保護利用力度,加強非遺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培訓培養。持續開展送戲下鄉、送文化到基層活動。用好“******創建第一城”ip資源和劉慈欣文化名片,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各位代表,今年市政府將圍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認真辦好省定11件民生實事的基礎上,再新增3件,即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建立實施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加大對全民健身器材的配備更換力度。辦好這些民生實事是我們的職責,我們一定一抓到底、辦好辦實!
(八)深化“三零”單位創建,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持續織牢疫情防控安全網。針對疫情防控形勢變化,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持久戰。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堅持人物同防,扎緊扎牢疫情防控每一道防線。嚴格重點人群、重點場所、重點卡點管控,不折不扣抓好防輸入工作。完善醫療機構、隔離點等重點單位和人員密集場所防控長效機制,開展科學防疫知識宣傳引導,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加強核酸檢測能力和醫療物資儲備,加快提升縣級公立醫院重大疫情應對處置能力。推進重點人群疫苗接種工作,確保應種盡種。
堅決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嚴格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按照“四鐵”要求,實現專業培訓全覆蓋,強化“四不兩直”安全巡查和專項檢查。壓實各方責任,全面推行安全生產承諾制度和一案雙查制度,嚴格落實“黑名單”和聯合懲戒措施。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嚴格執行煤礦安全生產特別規定和監督專員制度,切實加強煤礦、?;?、城鄉房屋、人員貨物密集場所、地質災害、森林防火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快應急指揮平臺建設,完善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監測預警系統,不斷提高應急救援和防災減災能力。
高水平推進平安陽泉建設。鞏固和拓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堅決打擊新型網絡犯罪,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加快推進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做好交通安全工作,全力維護社會安定。
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深化“三零”單位創建,健全“三治融合”和“三社聯動”模式。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積極推進集中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構建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持續鞏固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成果,做好國防動員和雙擁工作,強化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同時,要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人防、氣象、老齡、殘疾人等工作。
(九)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打造“六最”營商環境。
加強政治建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三篇光輝文獻”,不折不扣落實***、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堅決強化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認真貫徹******法治思想,積極創建法治政府示范市,力爭在行政執法信息化方面創造經驗。全面實行權責清單制度,推動重點領域立法。嚴格執行法定決策程序,落實合法性審查等機制。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司法、審計監督,不斷拓寬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渠道。加強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
加強廉政建設。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堅決貫徹***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續糾正“四風”問題,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肅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加強重點領域監管,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堅固堤防,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加強“六最”營商環境建設。以系統思維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全員全程全鏈條意識,開展“對標先進、爭創一流”活動,推動我市營商環境整體邁入全省前列。加快完善“五個一”總體架構,建設全省數字政府示范市。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審批環節、材料、時限再壓減30%以上。今年市縣推出不少于100個“一件事一次辦”高頻事項集成服務套餐,90%的行政審批事項可全程網上辦理。加快“證照分離”“證照聯辦”改革,推進減證便民,實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推進新開辦企業“0.5天”“零成本”辦理。加大政府統一服務力度,全面推行區域評估,打造“承諾制+標準地”陽泉樣板。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機制,發揮好“陽泉隨手拍”問政監督作用,提升“12345”便民熱線服務水平。
加強執行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笆奈濉彼{圖已經繪就,轉型出雛型的號角已經吹響,關鍵要抓好落實。要以“四聚焦四提升”專項活動為引領,全面提高抓落實水平。抓落實首先要把調研做扎實,察民情匯民智,讓決策更科學。抓落實各級各部門領導要率先垂范,躬身入局,攻堅克難。抓落實要強化督辦督查,用好“13710”“四不兩直”等手段,確保政令暢通、責任落實,各項部署落地見效。抓落實還要完善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干部擔當作為,履職盡責,奮勇拼搏。
各位代表,重塑競爭新優勢正當其時,轉型發展蹚新路使命光榮。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砥礪奮進,苦干實干,凝心聚力,開拓創新,加快轉型出雛型步伐,實現“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成立100周年!
。
各位代表:
請予審議并請各位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回顧過去五年。
綦江已經站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起點。
1998年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全縣人民在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和中共綦江縣委的領導下,緊緊抓住重慶直轄、西部大開發和渝黔高速公路建設三大發展機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擴大內需的方針和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對綦江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負重自強,開拓進取,開創了綦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局面?;仡櫸迥曜哌^的歷程,我們深深感到:過去的五年,是我們克服困難較多、承受壓力較大、爬坡過坎的五年;是西部大開發取得重要進展、固定資產投入較多、城鄉面貌變化較大的五年;是改革開放力度較大、經濟社會發展較快、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的五年。
一、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綜合實力逐漸增強。
全縣上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促進了國民經濟較快增長?!熬盼?計劃勝利完成,“十五"計劃開局良好。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3.68億元,年均遞增8.1%;農業總產值8.96億元,年均遞增0.9%;工業總產值29.78億元,年均遞增4.8%;完成地方預算財政收入1.9億元,年均遞增6.6%;固定資產投資21.39億元,年均遞增3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4億元,年均遞增6.5%。2002年三次產業結構由1997年的47.4:28.8:23.8調整為30.6:35.9:33.5,二、三產業比重超過一產,經濟結構逐步優化。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扎實推進,通惠高效生態農業園區、太公山農業綜合開發區初具規模,蔬菜、畜牧、果品等多經骨干項目迅速發展,林牧漁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34.8%提高到2002年的44.8%;鄉鎮企業增加值達到8.81億元,年均遞增14%;農村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的比重由1997年的24.8%提高到2002年的31.9%。加快實施“工業強縣"戰略,“513"工程初見成效,機械加工、能源、冶金等支柱產業發展壯大,市屬企業增長加快,縣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整體扭虧為盈。旅游開發開始起步,商貿、房地產等第三產業迅速發展,消費市場日趨活躍。以私營個體經濟為主的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3.9億元,占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的32%。
二、改革開放縱深推進,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堅持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不斷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各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h屬國有企業改制率達到95.6%,70%以上的閑置資產得到有效盤活。農村稅費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流轉制度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順利推進。積極推行部門預算、政府采購和收支兩條線管理,財政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國有土地使用權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正式啟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得到加強,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以推行國家公務員制度為契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邁出新步伐??h鎮機構改革、鄉鎮和村居行政區劃調整全面完成。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改革取得新進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扎實推進,“三金"、“三亂"清理整頓基本完成。綜合整治發展環境,改革行政審批制度,促進了開放型經濟發展。成功舉辦了綦江縣首屆投資貿易洽談會,積極參與全國、全市經貿洽談和會展,外商投資日趨活躍,新增外來投資企業55戶,引進重點項目25個,五年累計利用外資8.48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4420萬美元。
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鄉面貌明顯改觀。
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5.36億元。渝黔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車,二期工程和綦萬高速公路開工建設;改造國道、省道85公里,整治縣道、鄉道735公里,新修鄉村道路270公里,新建公路橋梁5座,縣二級汽車站投入試運營??h城建設力度加大,改造舊城房屋40萬平方米,新區拓展1.2平方公里;城北大道、新虹橋、電力街一期工程等城市基礎設施相繼建成,縣城容貌明顯改觀。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一批小城鎮和農民新村初具規模,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10.8萬人,全縣城鎮化水平達到27.5%,比五年前提高8.7個百分點。能源通信建設明顯加強,完成農村電網改造任務,城鎮多數居民用上了清潔安全的天然氣;以光纖為主的現代化通信網絡初步形成,電信、廣電寬帶網絡共同發展,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分別提高到10%和9.3%,廣播電視“村村通"目標基本實現。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整治維修病害水庫54座,新增、恢復蓄、引、提水能力424萬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面14.7萬畝。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綦江劇場、影視會議中心等文體設施相繼投入使用。
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邁出堅實步伐。大力實施水土流失治理、綠色通道建設、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工程,累計封山育林完成18萬畝,退耕還林6.5萬畝,實施天然林保護6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5平方公里,全縣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3.8%。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原則,“一控雙達標"(污染物總量控制、工業排放污染物和城市功能區環境達標)工作扎實推進,環境污染治理得到加強,人居環境有較大改善。
四、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城鄉居民收入有較大提高。2002年,城鎮職工年平均工資達到8123元,年均遞增13.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55元,年均遞增2.4%;城鄉居民存款余額達到29.37億元,年均遞增18.5%。城鎮、農村居民家庭用于食品的消費支出分別由58%和67%下降到48%和62%。高度重視困難群體生活,大力實施城鎮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養老保險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12057戶、2509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計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589萬元,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技能培訓,14450名城鎮失業人員和2598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就業或再就業。居民住房條件進一步改善,城鎮、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20平方米和28.5平方米,年均遞增9%和4.4%;城鎮社區衛生服務和初級衛生保健體系進一步健全,實現了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規劃目標。扶貧開發力度加大,較好地解決了貧困地區群眾的溫飽問題和易旱缺水地區的人畜飲水困難,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有較大改善。
五、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公民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不斷提高,以德治縣取得成效?!翱平膛d縣"力度進一步加大,實施市、縣重點科技項目31項,“全國科普示范縣"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兩基"工作通過國家驗收,農村藝術教育列入全國50個實驗縣之一,高中階段教育規模不斷擴大,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穩步推進;支持市屬企業改革和發展,廠校移交工作全面完成。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實現了“三為主"縣的創建目標,人口得到有效控制。文體廣電事業進一步加強,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一批優秀節目和藝術作品在全國、全市比賽中獲獎。衛生事業加快發展,縣鎮醫療機構基礎設施明顯改善,醫藥秩序整頓取得實效;結核病防治、計劃免疫、無償獻血、農村改水改廁、除四害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有效防止了各類傳染病暴發流行。國防教育不斷加強,圓滿完成了征兵任務和民兵預備役工作。工會、人事、統計、審計、社保、民政、氣象、質監、檔案、史志、保密、民族、宗教、僑務、對臺、人防、外事、信訪、老齡、殘疾人和婦女兒童等工作也取得新的成績。
六、民主法制建設扎實推進,社會秩序保持穩定。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縣進程。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重大決策主動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方面的意見,五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1285件,促進了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以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為重點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成效明顯?!叭?普法圓滿完成,“四五"普法深入開展,公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進一步增強,依法治縣取得明顯成效。切實加強安全監管,全面開展道路運輸、礦山企業、消防、化危品、地質災害、民爆物品等方面的安全整治和檢查,安全形勢明顯好轉。建立健全經常性、制度化的調處機制,人民內部矛盾得到妥善處理。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持續開展“嚴打"整治斗爭,依法打擊各類犯罪活動和“法輪功"邪教組織,堅決掃除社會丑惡現象,維護了社會政治穩定。
五年來,縣政府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深入開展了“三講"教育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積極開展行風評議,嚴肅查辦了一批違紀違法案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增強政府工作人員勤政意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機關作風有了較大轉變,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有較大提高。
各位代表,2002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五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經濟增長質量最好的一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6%,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6%,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8.6%,縣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扭虧為盈。地方預算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7.8%,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6%,城鄉消費市場轉暖回升。農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農村稅費改革效果明顯,全縣農民人均減負20.98元。城鎮職工平均工資同比增加8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加105元,是五年來增加較多的一年。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為3.5%和3.41‰。
在縣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為民辦實事的目標任務基本完成:一是人民廣場工程已完成勘察設計、項目報建和部分舊房拆遷工作;二是影視會議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三是體育館主體工程完工,正在進行配套設施建設;四是縣二級汽車站投入試運營;五是縣城至三埡口、縣城至玉龍道路改造工程完工,綦隆路口路面已完成半幅硬化;六是大石路改造工程竣工;七是開發區綜合批發市場已開工建設;八是農網改造二期工程基本完成;九是完成了3.5萬人、2.1萬頭牲畜的農村飲水任務;十是59個村的扶貧項目完成了規劃和29個村的啟動工作;十一是通惠河流域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縣城飲用水源得到了較好的保護,水質已恢復到3類飲用水源標準。
回顧過去五年,我們艱苦奮斗,扎實工作,勵精圖治,結束了低谷徘徊的局面,使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速度較快、質量較高、效益較好的新起點。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和共同參與的結果,是全縣人民智慧和勞動的結晶。在這里,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奮斗在全縣各條戰線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駐綦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和所有關心綦江、熱愛綦江、支持綦江建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展望未來五年。
綦江闊步邁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征程。
新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十五屆縣人民政府任期的五年,是建立“一極二廊四區"經濟發展基本格局的五年,是建設工業強縣和經濟大縣的關鍵五年,也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基礎的五年。未來五年,渝黔、綦萬高速公路將全線貫通,綦江區位優勢更加明顯;未來五年,我們將加快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完成“十五"計劃,實現“十一五"計劃的良好開局。在這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新一屆縣人民政府使命崇高,責任重大。
新一屆縣人民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實縣第十次黨代會的目標任務,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全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增加投資和激活消費為重點,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優化環境為保障,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社會全面進步。
主要奮斗目標是:夯實工業強縣基礎,構筑四大經濟高地,提高城鄉文明程度,實現富民興縣目標。
夯實工業強縣基礎: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強力推進“513"工程,竭力支持市屬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扶持壯大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及企業集團。到2007年,力爭工業總產值翻番,突破60億元,形成以工業經濟為主導的縣域經濟格局。
構筑開放型經濟高地: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針,放開投資領域、放開要素市場、放開資源配置、放開融資渠道,努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到2007年,實際利用縣外資金大幅度增加,出口創匯實現翻番,突破1600萬美元。
構筑特色經濟高地:充分發揮區位、交通、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新型工業、第三產業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農業,推動全縣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增強產業整體競爭能力、區域綜合創新能力和聚集輻射能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到2007年,力爭三次產業的比重調整到22:40:38。
構筑民營經濟高地:大力發展以私營個體經濟和股份制為主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積極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力爭使民營經濟占縣域經濟的60%以上。
構筑城鎮經濟高地:加快縣城建設步伐,使縣城面積擴大到13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6萬人。扎實推進小城鎮建設,創建5個“經濟強鎮"、5個商業小城鎮和一批特色工業小區,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第三產業,拓寬農民就業空間,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7萬人,使城鎮化水平提高到40%。
提高城鄉文明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全市中上水平,升入高中的比例達到80%以上,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得到弘揚,精心打造誠信、文明的新綦江。
實現富民興縣目標:確保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2007年突破80億元,人均突破8500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2.5%,2007年突破30億元;保持投資強勁增長勢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9.9%,五年累計突破190億元;地方預算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2007年突破3億元;城鎮職工平均工資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1%和4.4%,2007年突破1.13萬元和287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全市中上水平。
為實現上述目標,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新一屆縣人民政府將著力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工業經濟為支撐,加快建設工業強縣。
工業興則百業興,振興工業是振興綦江經濟的必由之路。要舉全縣之力,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強縣"戰略,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加快園區建設,構筑工業經濟新的載體。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成規模"的要求,集中力量把橋河工業園區建成市級產業園區。以原慶江機械廠閑置資產為依托,以紡織業和建材業為主導,把慶江工業園區建成縣級產業園區。要依托場鎮,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在渝黔、綦萬高速公路有出口的地區,規劃建設一批特色工業小區。園區建設要高起點規劃,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搞好集中整治和配套建設。要創新園區開發機制,突出解決項目、資金、人才問題,用發展的眼光找項目,從宏觀政策上把握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從市場準入上把握消費需求的變化,從資源優勢上把握可持續發展,從實際出發開發一批比較優勢項目;用全新的思路籌措資金,本著“誰投資、誰建設、誰受益"的原則,堅持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和信貸、外資、內資并舉的方針,招商引資建園區,形成上爭下籌、內聚外引的多渠道籌資格局;用優惠的待遇引人才,在用好本地人才的同時,建立人才引進機制,以人才支撐園區優勢產業,以人才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以人才推動園區經濟發展。
切實扶優扶強,做大做強優勢產業。要牢固樹立全縣一盤棋和企業發展無小事的思想,大力支持市屬企業發展,切實解決企業改、擴、建項目中的具體問題和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為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大力發展以汽車配件為主的機械加工業、以火電和水電并舉的能源工業、以有色金屬為主的冶金工業、以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為主的食品工業等優勢產業,改造提升紡織、建材、化工等傳統產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努力形成支柱產業更強、傳統產業更大、高新技術產業更快的工業經濟新格局。
著力三大創新,努力增強工業經濟發展活力。著力機制創新,繼續深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引導縣屬國有集體企業走民營之路。重點搞好18戶國有集體關停企業改革,轉換機制,盤活存量,再現生機;著力管理創新,按照“科學、從嚴、高效"的原則,挖潛革新,降低成本,強化管理,增加效益,培養一批管理先進、效益顯著的工業經濟“小巨人";著力科技創新,堅持技改擴建與新上項目并重,每年實施一批技改擴建和新產品開發項目,每年新上一批科技先導型的工業項目,每年引進一批外來投資的工業項目,不斷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后勁。
二、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快調整農業結構。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農業是基礎,農村是重點,農民增收是關鍵。要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把“三農"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面向市場,跳出農業抓農業,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全面繁榮農村經濟。
圍繞農民增收,抓住退耕還林的機遇,高水平實施農業產業化。以實施市政府確定的“農業產業化百萬工程"為重點,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調整種植業、改造提升林果業、大力發展畜牧業,突出發展加工業,構建優勢農產品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洜I的農業產業化新格局。一是要培植龍頭企業。牢固樹立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觀念,興辦和扶持一批市場前景好、輻射帶動力強、資源支撐面大、群眾受益面廣的龍頭企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型龍頭企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瞄準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以發展特色無公害農產品為重點,加快發展訂單農業,帶動更多的農民進入市場,提高農產品商品率和市場占有率。二是要壯大產業基地。集中力量建設石梁河流域農業綜合開發區,著力實施以南部四鎮為重點的25萬畝退耕還林工程,重點抓好水果、蔬菜、畜禽、糧油四大主導產業,逐步建成30萬只肥羊羔、30萬頭優質瘦肉型生豬、15萬畝優質水稻、10萬畝甘蘭型黃籽油菜、優質辣椒、反季蔬菜、優質水果、5萬畝筍竹、3萬畝中藥材等一批農業產業化基地。三是要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重點加強以鎮村為主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創辦專業協會,大力發展中介組織,以科技和信息為重點,為農村經濟搞好全方位服務。
圍繞農民增收,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以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村工業化,促進農村城鎮化,加快農村小康建設步伐。以實施市人民政府確定的“百個經濟強鎮工程"為載體,加快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推動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充分發揮鄉鎮企業在繁榮農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農村服務業,不斷提高農村第三產業的比重;有計劃地引導農民向非農產業、小城鎮、大城市有序流動,加速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大力發展農村勞務經濟。
圍繞農民增收,全面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鞏固和擴大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加強農民負擔的經常性監管,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在尊重農民意愿、維護農民權益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依法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加快實施新一輪扶貧攻堅計劃,重點抓好59個貧困村的扶貧開發,不斷改善其生產生活條件,使農村困難群體由溫飽逐步邁向小康。
三、以激活消費為重點,發展壯大第三產業。
抓住國家繼續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以商貿、旅游、房地產為重點的第三產業,拓寬消費領域,優化消費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按照流通活縣的要求,加快發展商貿流通業。強化組織創新和業態創新,逐步培植規?;?、集團化、現代化的流通骨干企業,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和物流配送等新型業態,努力打造城北大道、中山路、龍角路三大特色商業街;抓好開發區綜合批發市場、火車站批發市場、邊貿市場和商業小城鎮建設,逐步形成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的市場網絡、城鎮社區商業網絡和小城鎮商業群。大力發展農村流通組織體系和販運大戶,促進農產品和工業產品雙向流通,活躍農村市場;著力打造特色餐飲、文化品牌,積極推進便民店、專賣店、保健、娛樂等服務業的發展,努力把綦江建設成為重慶南部邊境商貿中心。
以發展休閑、度假為產業導向,大力發展旅游業。認真搞好景區景點的規劃設計,加大引資開發力度,鼓勵民間資本投向旅游業。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北部旅游環線。抓好旅游促銷和特色旅游產品開發,提高綦江旅游的知名度、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把綦江建成主城區居民休閑、度假的后花園。
以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為出發點,積極發展服務業。加快發展信息、金融、保險、物業管理等現代服務業,有序發展以咨詢為主的中介服務業,大力發展養老托幼、家政家教、醫療保健、就業培訓、衛生保潔等就業容量大、帶動力強、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城鎮社區服務業,不斷提高服務業在經濟和就業結構中的比重。
以改善人民群眾居住條件為目的,加快發展房地產業。整頓和規范房地產市場,開發功能齊備、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提高物業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擴大歸集面和歸集率,加大個人住房消費信貸投放力度,優化住房消費環境,提高人民群眾購房能力,促進房地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四、以增加投資為動力,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中央和市的大力支持,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大幅度增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促進城鄉面貌大改觀。
加強城鎮體系建設。按照“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加快城鎮化進程。強化“經營城鎮"理念,充分運用市場手段盤活城鎮土地、公用設施等存量資產,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運作方式市場化的城鎮建管機制。堅持城市新建與改造并舉,外延發展與內涵提升相結合的原則,以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完成縣城舊城改造,建成城北環道、孟家院公鐵立交橋、電力街二期工程、上升街道路、縣體育場、營盤山公園、5萬噸水廠、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一批市政設施,完善城市功能,擴大城市規模,形成中等城市的基本框架和山水園林城市的雛形。加快小城鎮和農民新村建設,以渝黔、綦萬高速公路沿線的集鎮為重點,把城鎮建設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建設一批人口規模較大的中心鎮、示范鎮,建設一批聚散輻射能力較強的特色小集鎮,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等級規模有序、功能互補的城鎮體系,使城鎮化水平在2002年的基礎上提高12.5個百分點。
加強交通體系建設。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加快建設工業強縣和經濟大縣的總體要求出發,以“一小時綦江"為目標,按照“鎮鎮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要求,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交通建設步伐,逐步形成與高速公路配套的四通八達、流轉暢通的公路網絡體系。建成渝黔、綦萬兩條高速公路;完成210國道文明樣板路創建和省道303線全面硬化改造;改造趕犁路,打通與江津的縣際路,建成縣城到中峰、橫山、丁山、扶歡、新盛5條通鎮油路;強化道路養護和管理,提高好路率和公路暢通能力。
加強通訊網絡體系建設。加快電話基站建設步伐,程控交換網點增加30個,程控交換機擴容10萬門,建成覆蓋全縣的通信網絡,實現村村通電話。加快綦江信息港建設,建成高速寬帶網,推進電話、有線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全縣電話普及率、電視入戶率和互聯網用戶普及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完成“電子政務工程",加快辦公自動化進程,提高工作效率。
加強能源體系建設。全面完成農村電網和城市電網改造,實現城鄉同網同價。積極為中峰抽水蓄能電站、趕水火電廠等項目建設提供條件和服務,在開發利用水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方面規劃實施一批大項目,基本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能源保障體系。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建成魚欄咀水庫,續建小一型水庫3座,完成一批病險水庫整治,加快建設南部、中部和北部三大灌區,基本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問題;繼續搞好農業綜合開發、氣象監測預報和村社戶道路建設;加強農村生態示范戶建設,搞好農戶改廚、改圈、改廁、改灶、改曬壩,使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五、以優化環境為先導,做大做強開放經濟。
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堅持不懈地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的開放戰略,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全方位發展開放型經濟。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器。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采取以利招商、以誠招商、以園招商等多種形式,健全招商引資激勵機制,營造全民招商的濃厚氛圍,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充分利用銀行金融貸款,加快激活民間資本,促進項目、資金、人才、信息向綦江聚集,把我縣招商引資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充分利用入世后外貿環境改善的有利條件,大力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用足用好國家和市、縣鼓勵出口的優惠政策,加大對重點出口大戶的支持力度,積極培育新的出口項目和經營主體,推動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民營經濟是開放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切實做到政治上關心、政策上扶持、經營上服務、發展上鼓勵,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要把發展民營經濟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和發展第三產業結合起來,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改造國有集體企業以及農產品開發。著力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技術創新機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民營企業成規模、上檔次、增效益。
六、以基本國策為保障,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堅定不移地貫徹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高度重視并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質,穩定低生育水平。研究解決新形勢下計劃生育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重點搞好農村人口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使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堅定不移地貫徹環境保護基本國策,突出大氣污染治理和飲用水源保護兩大重點,強化城區揚塵和噪聲污染防治,推廣清潔能源,開展機動車輛尾氣整治,加快固體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加強工業污染防治,促使污染物達標排放,逐步關?;虬徇w縣城規劃區內經技改仍達不到環保要求的嚴重污染企業,使縣城空氣質量基本達到二級標準,努力把綦江的環境質量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堅定不移地貫徹耕地保護基本國策,狠抓地質災害防治、國土資源珍惜利用和水土流失治理三大重點。堅持群防群治,重點搞好城鎮和農村居民集聚區地質災害隱患治理,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方針,既要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切實保護國土和礦產資源,又要健全資源有償使用機制,確保資源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抓好土地開發整理,完成1.6萬畝土地開發整理任務。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加強綠色通道建設,加快生態農業發展,加速荒山荒地綠化,進一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七、以先進文化為方向,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努力鑄造富裕、民主、文明的新綦江。
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強化社會信用意識,廣泛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文明社區、文明家庭、文明職工和文明市民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愛家鄉、興綦江"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城鎮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體能健康素質以及文明程度。進一步搞好國防教育,積極開展“雙擁"和軍民共建活動。
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和工作監督,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自覺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充分發揮政協的參政議政作用。健全完善政府民主和科學決策機制,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豐富民主內容,拓寬民主渠道,堅持事關群眾利益的重大決策讓群眾知情、理解、參與和支持。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按章程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其橋梁和紐帶作用。全面落實黨的民族、宗教、對臺、僑務政策。加強法制建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縣水平。按照政事分開原則,改革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精簡機構,裁減冗員,妥善分流人員,減輕財政負擔;高度重視安全穩定工作,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堅決依法打擊各類犯罪活動,依法懲治邪教組織和黑惡勢力,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維護社會政治穩定。
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堅持科技創新,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引進和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科研成果,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的骨干企業,組建一批科技中介服務組織,形成鼓勵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破除封建迷信,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成全國科普示范縣。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鞏固發展“兩基"教育成果,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積極發展職業教育,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辦學,2007年前建成5所市級示范學校。加強繼續教育,逐步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加大教育投入和對農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中小學校布局調整,優化、整合教育資源,基本完成中小學?,F有d類危房改造,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積極發展文化體育、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建成文化館、圖書館、農民版畫陳列館、檔案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和一批市級示范文化站、綜合文化站。大力弘揚以綦江農民版畫和少兒版畫為特色的地方文化,發展文化產業,延伸文化產業鏈條。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和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不斷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深化衛生改革,抓好預防保健、疾病控制和愛國衛生工作,強化藥品監督、醫療質量管理和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療保健水平。加強農村衛生“三項"建設,積極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
八、以群眾利益為根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始終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人民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使全縣逐步走向寬裕的小康社會。
千方百計擴大城鎮就業和再就業,降低城鎮失業率。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充分發揮經濟增長對增加就業崗位的基礎作用,健全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努力改善就業環境,支持勞動者自謀職業或自主創業,鼓勵企業和經濟組織更多吸納就業,幫助困難群眾就業。力爭每年新增就業崗位不少于當年新增下崗失業人員,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下。
千方百計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解決好困難群眾生活。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障、養老保險制度,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起獨立于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基本保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蓋。積極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優撫安置和社會扶助等保障事業。積極推行農村合作醫療,提高農民健康水平。
。
xx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富民強縣、社會和諧目標,真抓實干,負重奮進,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勢頭。生產總值完成48.5億元,增長14.5%;財政總收入2.2億元、增長19.5%,地方財政收入1.17億元、增長2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元,增長16.5%;農民人均純收入5754元,增長17.1%。
一、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投資拉動成效明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0.8億元,增長29.6%;32個重點項目年內完成投資24.8億元,增長19.2%。執行招商項目40個,到位資金21億元。西成客??刂菩怨こ涕_工建設,陽青三級公路改造竣工,廟二四級公路主體完工。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垃圾滲濾液處理站完工。巨亭電站完成泄洪閘墩和廠房基礎澆筑,梨樹埡電站大壩基礎澆筑基本完工。燕子砭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竣工投用。
二、現代農業起步良好,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糧油總產達10萬噸。生豬出欄55萬頭,發展萬頭養殖場4個,規模養殖占到40%以上;新建良種茶園2100畝,產茶3540噸;發展中藥材1.5萬畝、核桃園2.5萬畝、食用菌2900萬袋、烤煙3500畝、高山蔬菜2500畝。認定省級農業園區1個、市級1個。培育省級龍頭企業1戶、百強合作社1個,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20個。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8.5萬人、收入14億元。完成秦巴扶貧攻堅實施規劃及180個扶貧重點村建設規劃編制,實施毛壩河白家壩、二郎壩天臺山、廣坪茅咀等15個整村推進項目,實現脫貧1.4萬人。造林綠化4.9萬畝,建成通村水泥路50公里,新建人飲工程38處、解決3萬人飲水安全,新修和改造基本農田1.1萬畝,榮獲“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稱號。
三、園區效應初步顯現,工業經濟穩步增長。園區“七通一平”全面完成,寶迪公司恩彼車間、老羌寨保健酒生產線建成投產,新引進盛發鋼管、宏象房車等6戶企業,入園企業達到15戶,9戶建成投產,實現產值6.2億元。實施工業項目6個,完成投資2.2億元。發放企業貼息貸款2400萬元,新培育規模企業3戶,32戶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5.2億元,增長30.5%,其中產值過億元6戶;縣屬規模工業實現產值23.27億元,增長33.2%。
四、旅游三產持續發展,消費市場日趨活躍。青木川景區金溪大道綠化亮化、古建筑修繕工程及部分陳列布展工程完工,輔仁劇社、青白公路建成投用。羌族文化博物館陳列布展、傳習所主體工程和漢水源森林公園觀景平臺、金剛峽旅游步道、香壩水體景觀全面完工。全年接待游客81.3萬人次、收入3.1億元,分別增長35.2%、38.6%?!叭f村千鄉”、“雙百”市場工程深入推進,家電下鄉政策全面落實,餐飲住宿、連鎖超市、物流配送等消費業態持續興旺,發展私營企業136戶、個體工商1630戶,新增從業人員4400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5億元,增長17%。金融機構存款、貸款余額分別達到56.56億元、18.56億元,增長17.5%、21.5%。
五、城鄉建設協調推進,統籌發展步伐加快。完成縣城總體規劃和西城新區及巴山、廟壩集鎮建設性詳規編制。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同步推進,南街片區30幢商住樓竣工26幢,玉景灣2幢高層進入主體施工;中心商業區改造加快推進,3號回遷安置樓進入主體九層施工;西城新區教育、衛生等配套設施建設進展順利;建成金家坪交通環島、向陽路、七里大街南段等市政工程。硬化背街小巷4000平方米,新增公共綠地1500平方米,被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陽平關、青木川兩個省級重點鎮建設完成投資1.9億元,巴山、鐵鎖關、巨亭等集鎮建設取得新成效。啟動21個縣級示范村建設,房屋整飾5320戶,江林、肖家壩2個市級示范村基本建成。
六、社會事業長足發展,民計民生持續改善。我們堅持民生優先,將財政支出的84.5%和新增財力的91.1%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314套,竣工入住270套;開工建設陜南移民搬遷2459戶,竣工入住757戶,保障性住房和陜南移民搬遷工作位居全市前列。教育事業穩步發展,高考二本以上上線892人、增長36.6%,增幅居全市第一,“營養計劃”和“蛋奶工程”惠及2.8萬名學生,漢源鎮、巴山鎮創建為省級教育強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藥品“三統一”政策和基本藥物制度全面落實,創建成“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新農合參合28.2萬人,農民報銷醫療費1億元以上。計生工作全面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0.03‰,被授予“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堅持創業帶動就業,發放創業貸款7200萬元、扶貧貼息貸款1300萬元,新增城鎮就業2384人、救助貧困大學生144人。社會保障力度加大,“五項保險”覆蓋7.1萬人,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集中供養孤寡老人334人,發放城鄉低保和五保供養3.4萬人6600萬元、醫療救助1.1萬人824萬元、臨時救助140萬元、殘疾人生活補貼118萬元、住房租賃補貼816戶180萬元。完成廣播電視“戶戶通”6000戶,建成農家書屋186個。申報國家專利22項,獲得授權19項。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七、社會管理卓有成效,全縣大局和諧穩定。全面建成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持續開展嚴打整治行動,破獲刑事案件370起,人民群眾安全感不斷增強,榮獲“省級平安建設先進縣”稱號。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狠抓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時段安全生產監管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全年無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扎實開展食品藥品專項整治,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深入開展“信訪工作落實年”、“三無”創建等活動,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妥善處理信訪突出問題,“一控雙降”目標順利實現。
八、自身建設不斷加強,行政效能明顯提升。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6項。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全面推行陽光政務,不斷擴大行政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邀請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列席縣政府常務會議,政府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對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審計監督和行政督察。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全面推行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和責任追究制等制度,深入開展“三問三解”活動,行政行為日趨規范,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審計、統計、檔案、氣象、糧食、人武、民族宗教等各項工作和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政協有效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上下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族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各屆人士,向中省在寧單位,向駐寧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參與、支持和關心xx建設與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帶動能力強的重大產業項目少,新的增長點不多、產業層次不高和發展后勁不足等狀況依然存在;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務更加艱巨;機關作風有待進一步轉變,少數政府工作人員責任缺失、落實不力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對此,我們將在深化改革中著力破解,在推進發展中認真改進。
xxxx年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xxxx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根據縣委十四屆三次全會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圍繞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融合互動,深化改革開放,強化創新驅動,大力實施項目帶動、產業升級、城鄉統籌三大戰略,突出抓好產業園區、旅游景區、城鎮新區建設,加快富民強縣進程,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努力建設陜甘川毗鄰地區經濟強縣、旅游名縣、生態大縣。
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3.5%,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2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5%,財政總收入增長15.9%,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7.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3%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5%。
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堅持項目帶動,從上級政策中爭取項目,從產業轉移中對接項目,從市場競爭中發現項目。
全力以赴抓項目。全年安排重點項目48個,總投資100.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6.1億元。認真落實領導包抓、觀摩點評、倒逼通報、考核獎懲制度,切實做好規劃設計、手續報批、征遷安置、土地供給、環境保障工作,確保高頻焊管、泛珠泉水資源開發等28個項目建成投運,西成客專、舊城改造等20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精心策劃謀項目。把好項目準入關、投資強度關,圍繞基礎提升、產業發展、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積極策劃對接項目,力爭陽平關至蘭渝鐵路連接線、108國道改造、陽平關電站等40個重大前期項目早立項、早審批、早實施。
招大選強引項目。搶抓央企進陜、民企進陜及陜南循環發展等重大機遇,瞄準大企業、大集團,傾力開展產業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商,著力引進一批投資強度大、產出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強的項目落戶我縣。全年執行引資項目40個,到位資金22億元以上。
二、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大力實施工業再翻番工程,走園區化集約發展道路,發展壯大礦產冶煉、水能開發、生物制藥、農副產品加工四大工業體系。
加強技改創新。引導企業加強新技術、新工藝應用,積極開展產品創新、品牌創新、管理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實施工業重點項目10個,完成投資3.2億元。重點抓好天洋制藥、龍達礦業、僑興大理石開采及精深加工等項目建設,加快形成新的'產能。
著力扶優扶強。深化銀企對接,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強產銷銜接,強化工業運行監測,優化發展環境,力促規模企業擴能提效,力爭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達到10戶以上。繼續實施企業培育扶持獎勵辦法,力爭新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戶以上。
做強工業園區。堅持基礎建設與功能提升同步、自主創新與向外開拓并舉,鼓勵企業聯合、產業集聚、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加快電力管網鋪設和土地平整,建成蜀瀚白酒、秦川大廚香菇醬生產線等項目。加快完善園區管理服務功能,年內新引進入園企業5戶,園區實現產值8億元以上。開展找礦行動,逐步探明礦產資源品位和儲量,積極盤活現有資產,推進礦業經濟產業園區建設。
三、繁榮農業和農村經濟。以現代農業園區為引領,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用產業模式推進農業,用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商業手段提升農業。
擴張產業規模。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強良種引進和新技術推廣,深入推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做大產業基地,培育種養大戶,新建茶園畝,改造低產茶園1萬畝,實現茶葉產量3600噸;生豬出欄58萬頭,發展萬頭養殖場2個、千頭以上養殖戶10個;發展中藥材1.8萬畝、烤6500畝、食用菌3000萬袋,新建核桃園2萬畝,發展高山蔬菜3000畝,蔬菜復種4.5萬畝。穩定糧油播種面積,實現總產10萬噸。
夯實農業基礎。以秦巴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為抓手,實施舒家壩、陽平關、巨亭、毛壩河鎮的12個村整村推進和高寨子肖家壩、大安烈金壩農業綜合開發,新啟動互助資金項目村10個,發放小額貼息貸款2000萬元,實現農村低收入人口脫貧1.36萬人。抓好漢江綜合整治和“丹治”二期工程建設,新修和改造基本農田1.35萬畝,發展節水灌溉3000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0平方公里,建設玉帶河高寨子、鐵鎖關段農防河堤5.1公里,新修堰渠8公里、農村人飲工程22處。
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按照“企業經營土地、農民進園務工、民企攜手共贏”思路,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積極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土地流轉,深化利益聯結,推動綠色種養與現代物流、精深加工、生態休閑有機結合,培育龍頭企業,做大千山茶葉、康迪生豬養殖園區規模。申報省級農業園區1個、市級1個,發展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個、市級2個,培育農村經濟合作組織15個。
四、做精做優旅游三產。樹立全域旅游理念,推進文化旅游融合互動,精心打造地域品牌,以旅游業帶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加快景區開發建設。嚴格執行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完善提升專項規劃。實施街景改造、星級賓館、“一河兩岸”和三級客運站工程,加快青木川古鎮4a景區打造。推進羌博園與東山公園融合發展,實施民俗村建設,開放羌博館及城市規劃展覽館。以漢水源3a景區創建為抓手,開發漢水源森林公園遼葉壩、四坪里景點,新建香壩至東大門旅游道路,建成狩獵場。
強化旅游宣傳促銷。進一步完善運營體制,加強宣傳策劃,吸引大企業、大集團來縣投資旅游項目。拓寬營銷渠道,舉辦文化旅游節慶活動,打響青木川古鎮游、漢水源生態游、羌博園文化游三大品牌。精心開發工藝類、美食類旅游產品,培育發展星級農家樂。強化區域聯動,積極融入陜川旅游大通道。全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8億元以上。
努力擴大城鄉消費。加快改造提升房地產開發、交通運輸、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培育發展信息咨詢、金融保險、家政服務、倉儲物流等新興產業。在縣城和重點集鎮,規劃建設一批農副產品交易及建材、汽車、家電銷售等專業市場。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新發展個體工商戶1000戶。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達到14.7億元。
五、推進城鄉一體發展。以提高城鎮化率為核心,推動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產業向城鎮集聚、社會資源向城鎮集合,走集約、節能、生態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做美縣城。積極推進城鄉規劃全域化,做到城鎮村空間布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產業布局規劃銜接配套。統籌推進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完成南片區回遷安置和玉景灣高層主體工程,加快玉興路片區、中心商業區和校場壩下壩開發步伐,建設五丁路建材市場,建成西城新區幼兒園、衛生院、二道河移民安置小區。進一步完善市政服務設施,建成玉帶路、興寧南路、永惠南路和液化氣儲備站,完成羌州路、金牛路管網和路燈改造,硬化背街小巷3500平方米。啟動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工作,對縣城環境衛生、園林綠化、戶外廣告、亮化美化、交通秩序、建筑景觀等實行精細化綜合管理,優化生態與人文環境,不斷提升縣城品位。
做大集鎮。抓好省級重點鎮建設,加快陽平關子龍新區、青木川金溪新區建設步伐,完善配套設施,著力培育商貿重鎮和文化旅游名鎮。加快完善集鎮廣場、市場、公廁等公共設施,鼓勵和支持鐵鎖關、高寨子、胡家壩、大安等鎮,立足實際,發揮優勢,結合西成客專建設、移民搬遷、產業發展,規劃建設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集鎮新區,進一步提升集鎮承載能力。
做好社區。按照“服務周到、便利生活、居民滿意”的標準,積極整合資源,加快社區建設,完善社區物業管理、醫療衛生、文體教育、社保救助等公共服務,加強社區管理,開展文明社區創建活動。重點抓好百戶以上移民安置點社區建設。
做靚村莊。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抓好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低壓輸電線路256千米、縣鄉公路20公里,建設通村水泥路88公里,新建節柴灶1500口,安裝太陽能1500臺。著力建設鐵鎖關劉家壩、漢源七里壩、大安烈金壩3個市級和漢源二道河、舒家壩寶珠觀2個縣級新農村示范村。
六、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新增財力和財政支出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持續推進重大民生工程。
切實增強公共服務。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建成蒼社、代家壩等5所標準化幼兒園和縣職教中心綜合樓;加強鎮村薄弱學校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抓好醫療保障、醫院管理、公共衛生,努力為群眾提供安全優質的醫療服務。啟動縣天津醫院末期腎病醫療項目,解決好患者透析難問題。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放心縣和藥品安全示范縣創建活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深化計生綜合改革,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強化技術服務能力建設,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加強文化建設,加大羌文化傳承保護力度,加快建設羌文化產業園區。積極開展文藝創作、文化下鄉等活動,支持民間文學社團發展,新建23個村級文化活動室,實施廣播電視“戶戶通”21300戶。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辦好第四屆龍舟賽和第十屆全運會。
努力擴大就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加強就業和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萬人次、“雨露計劃”培訓150人。堅持創業帶動就業,大力扶持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重點做好大學生、零就業家庭和困難家庭就業工作。開發公益性崗位700個,新增城鎮就業12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7.5萬人。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按照擴面提標的要求,逐步提高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城鄉低保、五保供養、孤寡殘疾人員救助標準,擴大醫療救助、困難救助和臨時救助面,新增“五項保險”參保人數3300人。繼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新建保障性住房634套。堅持集中上樓安置,完成陜南移民搬遷1805戶8133人。認真做好受災群眾救濟救助工作,有效解決失地農民生計、留守兒童教育等問題。高度重視老齡工作,做好政府基本養老、社會化服務養老工作,啟動縣級養老服務中心和陽平關等區域性敬老院建設。建成殘疾人康復中心。
七、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嚴格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狠抓節能減排。加強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推進清潔生產、集約發展。突出抓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企業節能降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強化污染減排和生態修復,以工業污染、農村面源污染、重點區域和流域污染防治為重點,深入推進環境污染整治。
加強資源保護。建立健全體現生態文明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和獎懲機制。嚴格落實耕地和林地保護責任,做好土地開發復墾整理,確保耕地和林地占補平衡。加強天然林、野生動植物、礦產、水資源和濕地保護,實現資源有效保護、永續利用。
建設美麗xx。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以縣城、集鎮、社區、中心村以及交通干道沿線為重點,大力開展造林綠化,全年綠化造林2.5萬畝、中幼林撫育1萬畝。大力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集中力量打造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縣城-青木川“百里生態文明長廊”,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八、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推進依法治縣,強化法制宣傳和法律培訓,不斷增強公民法律意識,加大法律援助力度,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以平安創建為抓手,深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流動人口及特殊人群管理服務,深入開展嚴打整治,從嚴懲治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事故責任追究制,切實抓好道路交通、非煤礦山、建筑施工等重點領域,學校、醫院、機關、商場等重點場所,煙花爆竹、?;锲?、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假日節慶等重點時段的安全監管,嚴防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進一步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機制和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機制,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及時回應民聲民意。深入開展信訪“三無”鎮和“無訪村居”創建活動,加大矛盾排查、化解力度,全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努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嚴格按照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規定要求,以認真的態度、優良的作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建設群眾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堅持把改進作風擺到更加突出位置。認真開展“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更多地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關心群眾、了解實情,把主要精力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大力控制和壓縮各種會議、節慶活動,嚴格控制會議活動規模,減少各類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會風。創新政府工作流程,推行扁平化管理,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應急管理水平。完善績效評價體系,嚴格目標管理,加強督查督辦,強化問責追究,認真履行職責,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堅持在法治環境下履行好政府職能。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決策部署,堅持依法行政,積極發揮人大選舉民主、政協協商民主作用,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廣開渠道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堅持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完善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認真貫徹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深入推進政務公開,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著力打造風清氣正的政府工作隊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更加注重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嚴肅財經紀律,嚴格預算管理,推進政府預算審計監督。厲行勤儉節約,杜絕鋪張浪費,進一步控制并壓縮各項支出,逐步推行“三公”經費公開,集中財力辦大事,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用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進一步加強公務員教育培訓,嚴格管理監督,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xx的發展,任重道遠,時不我待。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同心同德,開拓創新,克難攻堅,為全面建設陜甘川毗鄰地區經濟強縣、旅游名縣、生態大縣而努力奮斗!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20年是忻州經濟社會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我們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三篇光輝文獻”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市委堅強領導下,深入落地落細“336”戰略布局,有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后發優勢,奮勇進位爭先,歷經艱辛努力,克服重重困難,實現了經濟穩步向好、民生有力保障、社會和諧穩定,在奮力蹚出全面轉型的忻州之路上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一)全力做好“六穩”“六?!惫ぷ?,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牢牢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和“面上放開、點上精準、關口內置、閉環管理”防控要求,切實強化居住地、就業地、就診地“三地”管控,有力有序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復學復課,自去年2月10日以來,全市無新增本地病例,實現“雙零”目標。把保市場主體作為“六穩”“六?!钡闹刂兄?,打好“減、免、緩、降、返、幫、扶、替”政策組合拳,落實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全年新增減稅降費6.5億元,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8.7億元,發放援企穩崗補貼近1億元,拖欠民營企業無分歧賬款全部清零,實有市場主體數量逆勢增長,新登記3.31萬戶,“小升規”企業88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4%,實現利潤增幅高出全省近30個百分點,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1%、8.1%,基本實現了“正增長指標增幅高于全省、負增長指標降幅低于全省”的預期目標。
(四)不斷深化產城融合,市域城鎮化水平持續提升。突出中心城市帶動作用,東部新興產業集聚區、南部晉北生活體驗區、中部雜糧產業集聚區、北部康養生態集聚區發展提速,忻州開發區6個半導體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古城保護活化三期完工投運,中華長城博物館完成設計,“中國雜糧之都”產業融合園區、國家級山西忻州雜糧市場、山西(忻州)雜糧出口平臺加快建設,山西雜糧質檢中心檢驗水平全省領先,云中河景區溫泉康養項目穩步推進,城區13條市政道路、5個安置小區竣工,遺山公園開園,市植物園建成,城市面貌更加靚麗。按照縣域定位統籌特色產業發展和縣城建設,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忻定、忻原、忻太大道前期工作全面啟動,定襄縣撤縣設區上報國務院批復,鄉改鎮、鄉鎮改街道、并鄉設鎮共10個鄉級行政區劃調整事項圓滿完成,合并行政村502個。
(五)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加強。率先在全省出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聚焦區域聯防聯控,持續推進清潔取暖、臭氧和pm2.5協同管控、工業企業綜合整治和移動源污染防治,全市優良天數增加4天,so2平均濃度近年來首次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限值,nox平均濃度達到二級標準限值。統籌推動“五水同治”,14個國、省考核斷面優良水質斷面達到12個,劣v類水質斷面比例為0,全年優良以上水質斷面比例高出考核目標7.14個百分點,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近年來最好狀態。全面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按期完成云馬焦化廢棄場地等2個省級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技術應用試點建設項目。全面推行“林長制”,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營造林70.08萬畝。加強資源能源集約節約高效利用,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用水量分別下降3.43%、3.54%。***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全部整改銷號。
(六)深入推進改革開放,轉型發展活力顯著增強。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持續深化,退出煤炭落后產能45萬噸/年,煤成氣加快增儲上產,晉能保德王家嶺低熱值煤發電一號機組并網發電,新能源發電裝機新增272萬千瓦,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0.3元/千瓦時電價。全市全民所有制企業公司制改革、“僵尸企業”處置、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基本完成,市屬企業重點改革項目穩步推進,新組建工貿、物資儲運、能交建三個資產經營公司,國有資本布局不斷優化。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二十項針對性措施落實落地,“三化”改革、管運分離改革持續推進,新設神池、五臺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省級開發區累計增加到8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不斷深化,農村宅基地改革穩慎推進?!岸嘁幒弦弧本幹茋量臻g規劃,“承諾制+標準地”改革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均有新進展。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新增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8戶,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增長98%、進出口總額增長7.1%。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憑祥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8年工作回顧。
一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和市政協的支持下,市人民政府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自治區、崇左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扎實”新要求,按照自治區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緊緊圍繞崇左市做好“兩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全力實施“三提升三突破”工程,較好完成了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初步測算,2018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9.99億元,同比增長15.3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49.55億元,同比增長28.1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9.12億元,同比增長13%;外貿進出口總額975.8億元,同比增長18.37%;財政收入6.63億元,完成預算調整目標的10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94元,同比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7元,同比增長12%。
2018年,在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取得了一系列振奮人心、值得驕傲的成績。
這一年,我們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全市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多項主要經濟指標排在全區、崇左市前列。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以及外貿進出口總額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項指標排名位居崇左市各縣(市、區)第一,累計獲自治區“紅榜”通報表揚11次,全市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
這一年,我們積極應對國際形勢的復雜變化,大膽探索、先行先試,邊境小額貿易總量約占全國20%,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憑祥大力實施邊貿轉型升級經驗成為沿邊開發開放的生動范本,得到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的通報表揚,引起全社會熱烈反響,我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
這一年,我們發揮國家級平臺開發開放優勢,積極參與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面向東盟陸海新通道建設,憑祥被國家列為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被自治區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陸路節點,憑祥作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節點、陸海新通道的重要樞紐,發展空間、潛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加大!
這一年,我們積極貫徹“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要求,以“三個終端見成效”作為抓落實的檢驗標準,全年已簽約落地產業項目18個、竣工投產9個。3000萬以上項目開工24個,竣工8個。完成工業、服務業企業上規入統分別為10家和45家。產業發展結構實現“質”的提升,項目落地投產和上規入統實現“量”的突破,經濟發展新增強勁動力!
這一年,我們齊心協力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大力實施產業扶貧,推動落實社會保障,全年共實現1486戶5294人脫貧,4個貧困村脫貧摘帽,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任務目標,順利通過自治區脫貧攻堅“四合一”考評驗收,貧困發生率由12.88%降至1.33%,脫貧攻堅戰取得關鍵勝利!
這一年,我們不斷深化平安建設,實現“無毒村屯”“無毒家庭”創建活動全覆蓋,榮獲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浦寨涉外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榮獲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憑祥市法制辦榮獲全區政府法制系統集體二等功,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位居全區第5位,較2017年上升3位!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緊扣改革開放主線,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對外開放全面提速。開放合作平臺優勢充分發揮,憑祥綜保區預計2018年口岸進出口貨值1736.3億元,同比增長20.5%,排在全區第一;入區企業進出口總額390億元,同比增長41.8%,排在全國10個沿邊海關特殊監管區第一,全區唯一一個獲評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若干政策分工方案落地實施,啟動憑祥境外邊民務工管理服務中心新址建設項目,率先在全區實現跨境勞務合作系統信息化管理,全區公安出入境年中工作暨跨境勞務創新工作現場會在憑祥召開,全年累計辦理跨境勞務手續14.4萬人次,位居廣西第一。先行先試取得實質進展,友誼關口岸成為全國首個節假日正常通關和信息化智能通關的沿邊口岸,通關能力提升30%以上,日均通車1200輛以上,通關效率位居廣西第一。友誼關口岸落地簽證業務開展成效顯著,全年口岸落地簽證超2.4萬人次,位列廣西第一。中越貨運直通取得突破,憑祥—河內中歐班列跨境集裝箱直通運輸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全年運行班列64列;越南載貨車輛率先在全區實現跨境過駁。
口岸設施全面升級。西部陸海新通道設施規劃建設全面加強,憑祥鐵路口岸升級改造工程(一期)竣工啟用,友誼關口岸貨運專用通道改擴建項目(中方段)、中越浦寨—新清貨運專用通道建成通車,天峨經憑祥到東興、巴馬至憑祥、全州至憑祥等5條高速公路納入《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2018—2030)》,南寧—崇左—憑祥的城際鐵路納入新一輪的《廣西鐵路建設“十三五”規劃”(修編)》,湘桂鐵路南寧至憑祥貨運通道明確納入2019年實施規劃建設??诎堕_發建設加快推進,友誼關口岸擴大開放浦寨聯檢設施啟動建設,平而口岸、油隘互市點、叫隘互市點綜合開發項目加快建設,弄懷監管貨場升級改造加快推進。弄堯進境水果指定口岸(通道)方案通過初審,浦寨進境糧食指定查驗場所通過驗收。
沿邊金融改革持續深化。憑祥試驗區東盟貨幣服務平臺運行良好,交易額達70.23億元。中越雙邊銀行合作不斷深入,全年實現跨境人民幣結算465.86億元,同比增長27.93%。成功搭建中越雙邊本幣回流閉環,廣西首筆人民幣現鈔通過憑祥完成調運回流??缇潮kU業務扎實開展,跨境車輛保險金額超24億元;跨境勞務人員人身意外保險金額超239億元。
(二)加快產業優化升級,口岸經濟活力增強。
商貿物流發展升溫。美洋海產品加工項目、憑祥綜保區二期智能公路港及冷鏈產業園項目、中國—東盟水果城二期正加快建設。搶抓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機遇,全國各地經憑祥的跨境鐵路班列已達9條,已開行中歐班列126列、3510標箱,全國各地經憑祥物流線路累計開通近20條,可達東盟20多個主要城市。
電商產業加快培育。規劃政策逐步完善,《憑祥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2018—2020)》編制完成,實施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扶持政策。電商集聚區加快形成,憑祥綜保區被自治區列為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跨境陸路通道,跨境電商交易量超額完成;憑祥·江楠鮮品東盟電商產業園項目投入運營,生鮮供應鏈平臺“江楠鮮品”憑祥頻道正式上線,開展“憑祥直發”品牌塑造行動,“憑祥直發”標識正式啟用。
(三)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文化旅游提速發展。
全域旅游成效明顯。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全面展開,落實3800萬元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發展資金,旅游產業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大。創a評星成果顯著,大連城景區獲評國家4a級景區,城市規劃館獲評國家3a級景區,新增3家四星級廣西鄉村旅游區(農家樂)、3家銀樹葉級綠色飯店;友誼關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已完成總體規劃、景評報告和景區重點地段修建性詳細規劃,中國—東盟(憑祥)水果城創建國家4a級景區部分項目建成投入使用,蘭花谷景區、平崗嶺地下長城景區、中越浦寨—新清跨境旅游合作區(中方區域)創建國家4a級景區完成規劃初稿編制工作。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完善提升,全市旅游廁所、旅游咨詢服務中心等全域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升級改造全面完成。完成憑祥旅游大數據平臺建設,智慧旅游服務系統實現a級旅游景區、星級鄉村旅游區全覆蓋。2018年接待游客人數704.83萬人次,同比增長11.71%;旅游總消費63.55億元,同比增長15.25%。
文旅融合共促發展。成功舉辦“大連城與友誼關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大連城考古遺址公園一期工程完成文物調查勘探,《大連城遺址文物修繕工程項目計劃書》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友誼關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調整獲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成功舉辦“廣西·憑祥中越邊關旅游節”、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團“歡樂下基層”走進憑祥慰問演出等文旅活動。
跨境旅游取得突破。積極推動上級有關部門出臺實施《中國廣西一越南諒山跨境自駕車旅游管理試點方案》,2018年9月6日在友誼關零公里成功舉行中國廣西—越南諒山跨國自駕車游線路開通儀式并實現常態化運行,全面提升憑祥旅游品質和檔次。
(四)堅持生態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施。
鄉村振興有效實施。出臺《憑祥市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項目實施方案》,建成使用31個村級綜合服務中心、4座鄉鎮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落實建設資金2470萬元,加快推進上石鎮練屯自治區級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項目和夏石鎮板小屯、派道屯崇左市星級鄉村項目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升級硬化道路80多公里,推動完成“三改”、“六提升”、“三增”工程。上石鎮練屯獲評“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示范村屯,憑祥鎮舊州屯等4個村屯獲評“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綠色村屯。
特色農業蓬勃發展?,F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成效顯著,邊關牧歌生態羊產業核心示范區已獲自治區級農業核心示范區認定,新增2個縣級農業示范區、17個農業鄉級示范園、14個村級農業示范點。全面推動燕語鶯歌、華夏龜谷等10大園區建設,完善、培育產業扶貧基地33個。率先完成崇左市下達的“雙高”基地建設任務,種植和建設面積均完成任務數的110%以上。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迅猛增長,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增37家,家庭農場新增29家。新增廣西生態養殖助農增收示范村2個,培育牛羊養殖基地、大戶80家,制定發布《憑祥斗雞養殖技術規范》;引進吉美梁山等一批企業種植澳洲堅果6000多畝;林業總產值完成103.48億元,林下經濟完成2.425億元,面上造林、珍貴樹種種植等四項指標完成率均超100%。
跨境農業合作深化。憑祥市獲批列入廣西首批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與越南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與市場發展局簽訂《關于農產品加工與貿易合作備忘錄》,中國增泰牧業、越南安都牧業等中越農業企業互派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合作與交流培訓,共享后期產品銷售市場,農業對外合作交流全面深化。
土地確權順利推進。完成系統軟件數據匯交質檢、完成縣級自查驗收、通過崇左市聘請的第三方驗收。建成市、鎮、村三級檔案室,市、鎮兩級完成信息系統軟硬件安裝;一戶一檔材料整理完成98.11%,可頒證率為91.07%,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驗收指標任務。土地確權工作總體成果順利通過自治區檢查驗收,并于2018年11月底將數據匯交農業農村部。
生態建設縱深推進。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縣(市)創建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友誼鎮獲得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命名表彰。河長制工作全面落實,順利通過水利部、環保部全面建立河長制工作中期評估核查和崇左市的驗收考評。完成自治區林長制試點建設工作,不斷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發展機制。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工作深入推進,累計投入1000萬元推進憑祥河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2018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超97%,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扎實推進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舉一反三”排查全市突出問題,堅決守住生態紅線和環保底線。
(五)口岸新城面貌初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新型城鎮化建設深入開展。中小城市改革試點加快推進,憑祥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加快推進,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預計達72%??诎缎聟^加快建設,口岸新區農貿市場、市第四小學、市第二幼兒園、田心片區建設加快推進;板透片區已完成征地清表工作,“一館一湖一中心”項目正式提上建設日程。路網設施全面完善,累計投入2500多萬元,完成市區7條主要道路干線的路面改造工程建設,加快推進下禮至隘口市政道路、天南二級路(友誼大道延長線)改擴建工程、龍州至憑祥公路等項目建設。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全面加強,友誼關工業園區、上石鎮、友誼鎮污水處理設施投入運行,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供水項目部分項目已投入使用,加快建設市區污水管網整治工程和市區污泥、果蔬處理處置項目,城鄉區域基礎設施水平進一步提升,產城融合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三城聯創”工作深入推進。文明城創建工作穩步推進,憑祥市作為廣西7個縣(市)之一獲中央文明辦確定為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成效顯著,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95%以上,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4.58%,市容村容明顯改善。雙擁城市建設亮點突出,憑祥市成為全區唯一實現《中國雙擁》年度人物“五連冠”的縣(市)。
(六)加大精準脫貧力度,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2018年度本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投入1538.88萬元,增幅32.39%,增量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量17.12%。產業扶貧扎實推進,累計投入200多萬元實施以獎代補扶持貧困戶自主經營發展特色種養,積極推動現代農業示范區輻射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實現貧困戶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邊貿扶貧成效顯著,創新實施“六個結合”推動貧困邊民參與邊貿脫貧,邊貿扶貧產業覆蓋貧困人口超2100人,覆蓋率達36.9%,2018年全區邊貿扶貧現場會在憑祥市召開,憑祥邊合區獲認定為廣西邊貿扶貧示范產業園區。扶貧車間建設成效顯著,認定扶貧車間80家,覆蓋貧困人口3000人以上,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近200人。住房保障扎實推進,四個安置點易地扶貧搬遷戶全部搬遷入住。預脫貧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圓滿完成,305戶預脫貧危改戶已全部完成改造入住,補助資金全部發放到位。村集體經濟發展提速增效,全市10個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3萬元,非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2萬元。醫療、教育等保障落實到位??剌z保學工作成效顯著,建檔立卡貧困戶輟學學生全部返校;貧困村衛生室全部完成修繕并投入使用,村醫和醫療器械全部落實到位,組建33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隊,實現了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家庭醫生簽約上門服務100%全覆蓋,貧困人口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特殊慢性病門診綜合報銷比例和鎮、村級衛生院(室)普通門診報銷比例均達到90%。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認真抓好中央、自治區脫貧攻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
(七)強化政府自身建設,營商環境全面優化。
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共143件,辦復率100%??茖W擬定改革方案,扎實推進機構改革,完成鄉鎮“多所合一”改革工作。大力推行商事制度改革,“先照后證”“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等改革成效明顯,注冊登記業務的時限從法定的15個工作日縮減為3個工作日。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一事通辦”制度保障體系,全年調整和取消行政審批事項總計150項,90%的依申請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達95%。優化營商環境力度加大,出臺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政策措施方案,揭牌成立憑祥市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中心,完善政企溝通機制,提升政府服務水平。項目建設服務創新開展,積極組建項目建設服務組和開展審批代辦服務,堅持靠前服務企業落戶投產,共為25家企業實行代辦服務。創新建立貿易工作機制,成立由客商代表、行業協會代表和政府部門組成的貿易工作議事機構,營造良好貿易環境。營商環境優化成果顯著,全年共引進招商引資項目26個,項目總投資97.54億元,累計到位資金46.99億元,超額完成崇左市年度目標任務。
(八)推動民生福祉改善,百姓生活持續向好。
民生工作落到實處。全面完成全年為民辦實事工程,全市民生領域支出超1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超72%。就業總體穩定,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699人,城鎮就業失業率為2.7%,比年度目標控制數低1.5個百分點。保障性住房建設有序開展,建成并分配入住304套,累計分配入住1222套。社會保障不斷完善,全市76名事實孤兒落實應保盡保,城鄉低保生活補助標準平均每人每年提高240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8.17%和98.32%。憑祥市民政局被自治區人社廳、民政廳聯合記集體二等功。食品藥品監管成效明顯,憑祥市食品藥品監督所獲自治區食藥監局、人社廳聯合記集體二等功。
教育工作取得突破。新建、遷建、改擴建教育項目16個,竣工投入使用6個,完成投資超7000萬元。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成效明顯,自治區首批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試點工作扎實推進,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3.8%。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開創新局面,率先在全區實施義務教育均衡信息化試點工作。教育開放合作走在全區前列,憑祥市職業技術學校全年接收東盟留學生人數居廣西縣級中等職業學校第一。教師隊伍建設持續加強,全年補充新教師52名,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成功培養一批名師名校長。
衛生事業扎實推進。探索創新醫院績效管理機制成效良好,醫學人才引進力度不斷加大,醫療隊伍活力迸發。醫聯體建設繼續緊密深化,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多項醫療領域技術空白實現突破。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提升,憑祥市人民醫院綜合住院病房樓建設項目竣工投入使用,憑祥市中醫院整體搬遷項目綜合業務樓主體工程封頂。城鄉醫療服務一體化全面深入,實現市、鎮、村遠程醫療會診,基層群眾看病更加便利。
平安建設成果不斷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入推進,重拳出擊打擊涉黑涉惡案件,全年共立涉黑涉惡刑事案件50起、偵破40起、抓獲嫌疑人97人、打掉各類黑惡勢力團伙19個。禁毒工作成效顯著,建成毒品預防教育基地和11所學校的禁毒教育園地,禁毒工作經驗得到公安部、自治區公安廳肯定,并在憑祥召開現場會,連續2次在自治區級現場會上作經驗介紹。反恐、反走私工作取得實效,邊境立體化防控水平提升,投入近4000萬元升級完善邊境攔阻設施、邊境管控中心和邊境巡邏路,未發生涉恐人員偷渡案件。武裝工作成效明顯,實現連續37年無責任退兵,市人武部被廣西軍區表彰為全面建設先進團級單位、備戰打仗先進單位。
安全生產扎實推進。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專項活動,強化安全生產宣傳工作,提高人民安全生產意識;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確保安全隱患排查全覆蓋,完成自治區、崇左市和憑祥市三級共4項重大安全隱患整改工作,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
一年來,我市法制、調處、審計、統計、工商、質監、食藥監管、糧食、新聞出版、文體廣電、外事僑務、供銷合作、民族、宗教、涉臺事務、機關事務管理、接待、地震、人防、邊防、稅務、氣象、消防、海關、檔案、地方志、保密、國家安全、老齡、紅十字會等工作取得新進展。銀行、保險、郵政、通信、石油、煙草等行業和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科協、文聯、僑聯、殘聯、社科聯等群團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積極貢獻。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在國際貿易形勢復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憑祥經濟發展依然保持穩中有進,圓滿完成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等重要系列活動和工作,全方位向中央代表團展示憑祥發展建設的輝煌成績。這些工作成績的取得,是市委正確領導、統攬全局的結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老領導老同志親切關懷的結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團結拼搏的結果,是海關、邊防檢查等聯檢部門、駐憑軍警和憑祥綜保區管委會、熱林中心等單位鼎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老領導、老同志,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憑祥發展的各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二、2019年工作計劃。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也是全區上下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總目標要求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并提出了“五個堅持”的總體要求。全區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筑穩要更牢靠、求進要更積極、創新要更給力、提質要更有效、應變要更精準”的要求,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開啟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新征程。崇左經濟工作會議和崇左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不移持續做好“兩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堅戰”,為與全國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定性基礎,加快建設祖國南疆繁榮穩定和諧安寧示范區,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央、自治區、崇左市的決策部署,為憑祥帶來了譜寫新時代發展新篇章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當前,憑祥國家開放平臺多元集聚、國家開放政策多重疊加,我們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牢牢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牢牢把握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更加奮發有為,更加積極進取,擼起袖子加油干、邁開步子加快干。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全區經濟工作會議、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以及崇左市委四屆五次全會、崇左經濟工作會議、崇左市“兩會”精神,按照“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的總目標總要求,持續深入落實“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扎實”新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市委工作部署,繼續實施“三提升三突破”工程,扎實推進“五個年”活動,全力做好口岸經濟和文化旅游發展“兩篇文章”,堅定不移打贏脫貧攻堅戰,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民主法治建設,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堅持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沿邊產業發展新高地,建設面向東盟的國際陸海新通道陸路門戶樞紐,爭當全國沿邊開放排頭兵,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力爭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力爭增長20%;財政收入增長3%,力爭增長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0%,力爭增長2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力爭增長18%;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4%,力爭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力爭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釋放平臺政策活力,增添對外開放發展動力。
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全面深化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歷史機遇,按照市委“學用政策對標先進貫徹落實年”部署,繼續堅持沿邊開發開放為主線,加強研學政策,積極將對外開放的政策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經濟發展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大開放平臺建設力度。加快參與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落實自治區關于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若干政策,探索創新跨境勞務合作機制,對接自治區協調國家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境外務工人員停留時限延長政策,加快憑祥境外邊民務工管理服務中心新址建設,搭建中越跨境勞務用工信息共享平臺。加快綜合保稅區二期(籌)建設,啟動憑祥綜保區一期至二期貨運專用通道的研究論證工作,推動憑祥綜保區一期、二期一體化聯動發展。整合中越兩國資源,推動建設諒山(憑祥)產業園區,探索中越(憑祥—諒山)“兩國雙園”模式,共同打造跨境產業鏈條,全面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推動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產業合作基礎加快形成。繼續推動憑祥邊合區擴容擴區建設,深入推進憑祥—寧明同城一體化發展,擴大憑祥市產業腹地和提升發展潛力。繼續加強協調推動憑祥跨境動物疫病區域化試點項目獲國家批復同意。加快推動友誼關口岸和互市貿易轉型升級,積極創新探索浦寨進境市場采購監管模式,推動浦寨進境糧食指定查驗場所年初正式啟用。全面啟動廣西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創建工作。
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口岸建設。加快友誼關口岸升級改造工程建設,年內實現竣工使用。開工建設憑祥綜保區智慧園區及數字口岸項目,啟動浦寨、弄懷信息化和數字化建設,推動口岸、互市點實現全信息化綜合管理,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加快推進友誼關口岸擴大開放工作,力爭年內完成友誼關口岸擴大開放到浦寨、弄堯基礎設施建設并通過國家口岸辦驗收。加快憑祥(鐵路)口岸項目及配套工程建設,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憑祥公路鐵路交換站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動憑祥市邊民互市貿易點升級改造,力爭年內實現平而口岸貨物監管中心、旅檢樓、弄懷監管貨場改造一期、叫隘和油隘監管區竣工使用。加快推進卡鳳區域交通路網改造工程、友誼關—浦寨—弄懷一體化路網工程和憑祥綜保區二期(籌)農產品加工物流園配套道路工程、憑祥綜保區快速通道二期工程(東環路)、龍州至憑祥公路西環路等項目。推動中越弄懷—谷楠專用通道加快建設,爭取平而口岸升格為一級口岸,盡快啟動憑祥至東興高速公路、南崇高鐵延伸憑祥項目前期工作。
加強政策學習研用。深入開展“學用政策對標先進貫徹落實年”活動,加強干部培訓,加大政策的學習、研究和落實力度,用好用足用活國家級平臺賦予的先行先試政策和中央、自治區、崇左市出臺的優惠政策,釋放政策紅利,增添開放活力。堅持以降低企業發展綜合成本為原則,加快出臺電子商務、出口加工等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措施,將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憑祥開發開放再上新臺階。
(二)聚焦產業攻堅突破,加快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按照自治區關于“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要求,按照市委關于“產業大招商攻堅突破年”的工作部署,按照“三個終端見成效”的要求,推動進境加工、出口加工“雙輪驅動”加快發展,推動紅木加工產業優化升級,依托口岸優勢推動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口岸服務業做大做強,推動“通道經濟”加快向“口岸經濟”轉型優化升級,實現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快進境加工產業集聚發展。發揮憑祥邊合區平臺優勢,緊抓憑祥—寧明同城一體化發展、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崇左產業園憑祥片區加快建設的機遇,以中國(憑祥)東盟水果小鎮為核心,加快發展以水果等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進境加工產業,推動果美味飲品加工、興榮食品加工、匯隆食品加工等項目建成投產。力爭進境加工產業年內新引進企業10家、竣工投產10家、上規入統5家以上,加快進境加工產業集聚壯大。
加快紅木加工產業入園發展。年內完成紅木創意產業園一期6棟標準廠房建設并投入使用,加大對紅木創意產業園區自建廠房的紅木加工企業服務力度,力爭年內完成廠房建設。加大對違規建設的紅木加工小作坊打擊整治力度,改變過去紅木加工“小、散、亂”的發展格局。引導紅木加工企業進駐園區,力爭東盟紅木產業園年內新引進企業10家,竣工投產10家,上規入統3家,打造全國紅木進口加工貿易基地。推動東盟紅木產業園與紅木文博城聯動發展,構建“前店后廠”的紅木產業發展格局。繼續推進“廣西名牌產品”“廣西服務業品牌”等品牌創建和紅木標準化工作。
推動商貿物流產業提檔升級。推動物流產業發展升級,加快中國—東盟(憑祥)跨境水產品產業園等冷鏈物流基地和憑祥綜保區二期(籌)憑祥跨境物流園、智能公路港建設,力爭年內竣工使用。加大力度引進建設物流分撥中心,強化物流集散中心功能。支持珉豐國際物流、富士康準時達、深圳捷遞集團、祥祥國際物流等企業做大做強,推動物流企業創a工作,年內成功創3a級物流企業2家以上。深化與西南中南地區合作,擴大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規模,做大做實做穩渝桂、蓉桂、滇桂等海鐵聯運班列線路。加快專業市場發展建設,推動中國邊貿第一城高效運營,加快中國—東盟水果城二期建設,推動中國東盟國際中藥材調味品產業城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加快推動廣西東盟農副產品智慧交易中心建設,推動商貿物流產業全面升級。
做強電子商務產業。充分發揮憑祥·江楠鮮品東盟電商產業園作用,年內實現為150家以上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力爭年內水果電商交易額突破50億元,力爭“憑祥直發”水果電商年交易額突破10億元,擴大憑祥電商品牌影響力。加快中國東盟電商物流產業園規劃建設,逐步發展形成輻射連接和東盟各國的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打造“憑祥電商”升級版。積極融入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憑祥綜保區跨境陸路通道建設,構建立足東盟、面向全球的國際貿易發展新格局。積極爭取先行先試探索跨境電商與邊民互市貿易融合發展,推動以邊民合作社為主體,通過境外商品采購參與跨境電商發展,讓邊民享受跨境電商發展紅利,實現互市貿易轉型升級。
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中國(憑祥)東盟水果小鎮標準廠房一、二期,憑祥綜保區標準廠房二期等30多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年內建成10萬平方米,企業入駐率不低于80%。加快排水排污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開工建設中國(憑祥)東盟水果小鎮(友誼關工業園區)污水預處理廠、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排水排污項目和中國(憑祥)東盟水果小鎮果蔬垃圾廢棄物處理等項目。加快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建設,中越跨境勞務合作培訓中心一期今年5月前竣工使用,力爭年內實現憑祥境外邊民務工管理服務中心項目建成投入使用,開工建設中越跨境勞務合作培訓中心二期、卡鳳物流加工區網外工人宿舍樓等項目,解決落戶企業員工食宿、培訓難題。加快水電氣路設施建設,中國(憑祥)東盟水果小鎮水廠改擴建工程今年一季度竣工,力爭年內實現憑祥—寧明貿易加工區產業大道(憑祥段)竣工通車,開工建設卡鳳物流加工區配套水電和中國(憑祥)東盟水果小鎮的水系改造及新增路網工程、出口加工產業集聚區路網工程主干道等項目,不斷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加大精準招商力度。充分利用憑祥區位優勢、平臺優勢、政策優勢,積極對接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廣東、福建等地,主動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積極探索創新招商模式,推動龍頭企業“輕資產入駐”。大力實施“一把手”招商,建立招商引資專項激勵資金,完善招商引資考核獎勵辦法,實行“紅黑榜”制度,形成濃厚的招商工作氛圍。注重招大引強“強龍頭”,精準招商“補鏈條”,引企入園“聚集群”,為憑祥市實現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增添動力。
(三)加快發展文化旅游,打造邊境旅游國際名城。
發揮特色旅游名縣創建成果優勢,強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旅游服務體系,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推動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通過國家驗收,全面提升憑祥旅游品質和檔次,加快打造邊境旅游國際名城。
加強景區景點質量提升。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大景區景點項目建設,夯實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硬件基礎,增強旅游產業發展承載力。加快推進友誼關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力爭年內完成左輔山炮臺、法式樓、友誼關關樓陳列展館升級改造項目等友誼關創建國家5a級景區硬件設施建設,推動《友誼關景區景觀質量評價報告》通過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評審。力爭中國—東盟(憑祥)水果城年內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鞏固優化大連城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成果,繼續提升完善大連城景區旅游服務設施。加快中國—東盟(憑祥)水果城創國家4a級旅游景區游客中心、停車場、水果王宮等景區項目建設,加快平崗嶺地下長城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白云山生態公園和伏波山創建廣西生態旅游示范區等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實現白云山生態公園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全市新增1家以上自治區四星級鄉村旅游區(農家樂),新增3家以上四星級酒店、1家以上四星級旅游飯店,進一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豐富旅游業態。
深入推進跨境旅游發展。推進中越友誼關—友誼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加大協調越方力度,爭取越方盡快確定合作區的范圍,啟動浦寨—新清先行先試區建設,推進人員往來便利化,盡快開通憑祥—新清“一日游”線路。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浦寨—新清建設免稅購物區,推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監管改革,吸引兩國游客在境外關內觀光、旅游、購物,促進兩地跨境旅游發展。
深挖文化內涵推動文旅融合。進一步加強友誼關、大連城、地下長城和金雞山等歷史文物的研究、保護和利用工作,深挖憑祥邊關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加強提煉展示憑祥悠久歷史文化積淀、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和當代價值,注重結合旅游演藝、旅游工藝品等方式發展打造高質量文化載體,持續強化憑祥作為邊境旅游國際名城的文化實力。充分發揮憑祥的邊關特色風情,結合中國(憑祥)東盟水果小鎮和水果加工產業優勢,開發培育東盟水果飲品、特色小吃等系列食品和邊關風情特色旅游商品,逐步形成東盟水果特色飲食文化,增強邊關文化影響力,深入推動文旅融合共促發展。
大力發展智慧旅游。加大與攜程、途牛、去哪兒等國內知名網站以及中旅、港中旅等知名旅行社的合作力度,加快推進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管理平臺和自媒體建設,積極探索低成本、效果好的智慧旅游發展模式,全方位、多形式宣傳推廣憑祥,年內景區景點、鄉村旅游區實現免費wi-fi、智能導游、在線預訂等功能全覆蓋,打造一批智慧景區景點和智慧鄉村旅游區。
(四)加快城鎮提質突破,持續完善發展平臺。
圍繞打造“東盟之城”的目標定位,大力開展“城市建設攻堅突破年”、“重大項目建設攻堅突破年”活動,抓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文化建設、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建設等綜合功能體系,全力推進城市建設取得新突破,力爭今年重大城建項目投資完成10億元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2%以上。
加快口岸新區連片開發建設。強力推進田心片區建設,加快口岸新區農貿市場、市第四小學、市第二幼兒園、財富廣場等項目建設進度,力爭年內實現竣工。重點推進板透片區建設,加快板透預留產業用地開發項目、體育館、休閑湖、東盟文化交流中心等“一館一湖一中心”項目建設。全面改善口岸新區面貌和提升配套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口岸新區路網建設,力爭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東環路、西環路、天南二級路(友誼大道延長線)、憑祥國際客運站、口岸新區路網等項目,全面改善口岸新區面貌和提升配套公共服務能力。大力推進被征地村屯各預留產業用地開發建設工作,力爭成熟一個開發一個,促進被征地農民增加收入。
提高城鎮基礎設施保障水平。強化供水保障,年內實現憑祥市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供水項目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徹底解決城市供水難題。提高污水、垃圾處理能力,加快建設憑祥邊合區友誼關工業園污水廠提升改造—污水集中預處理工程、市區建筑垃圾中轉廠;年內實現憑祥河支線和上石、夏石、平而污水收集管網工程開工建設;加快推進憑祥市生活垃圾吸納場、建筑垃圾消納場等垃圾處理項目前期工作,力爭上半年實現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市區污泥處理、市區廢棄果蔬處理等項目建設,力爭3月份前竣工使用。提升改善城市面貌,加快金象大道微型綠化公園規劃建設,加快憑祥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和生態濕地公園建設。加快市區停車場建設,不斷完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落實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繼續深入推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加強城市數字化、信息化、網格化管理,加快憑祥“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水平,塑造南疆國門城市形象。
加快打造特色小鎮。圍繞“一岸一品,一鎮一特色”創建思路,重點打造夏石東盟水果小鎮、友誼全國邊貿小鎮,力爭年內成功邁入廣西特色小鎮行列。加快完善浦寨、弄懷互市點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服務功能。
(五)聚焦重點精準發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持續深化。
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沙掷m”要求,鞏固脫貧成果,不斷提升脫貧質量,不斷降低貧困發生率、返貧率,確保完成上級下達的脫貧任務。加大處于貧困線臨界點農戶的幫扶力度,給予產業發展、住房保障、教育保障、醫療保障等政策傾斜,同時強化就業扶持,增加收入,讓群眾共享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
做實脫貧攻堅基礎工作。強化鞏固脫貧成果,落實“六個精準”要求,切實提高扶持政策針對性和扶貧成果可持續性。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實行有差異的扶持政策。堅持群眾主體地位,不斷提升脫貧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嚴格落實“一把手”主體責任,切實增強脫貧攻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健康扶貧保障,繼續深入實施“1999”健康扶貧工程,防止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積極推進教育扶貧,強化落實控綴保學“雙線四包”責任制,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育資助政策,實現各學段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繼續實施“雨露計劃”教育補助。深入推進就業扶貧,及時兌現轉移就業交通補貼,大力創建就業扶貧車間,引導支持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鼓勵當地致富能人創業,帶動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實現“造血式”脫貧。
深入推進產業扶貧。計劃投入677.84萬元以上,實施15個產業扶貧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抓好燕語鶯歌、華夏龜谷、吉美梁山、茶斗飄香、塞美邊香、福牧興邊、壯美邊城等10大農業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發揮產業示范帶動作用,為貧困群眾發展產業提供可靠、高效的經濟載體。積極推廣“扶貧車間+”模式,組織引導更多企業和返鄉創業人員在村里建設“扶貧車間”,帶動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可持續增收。繼續抓好“種養貿游工”產業扶貧。繼續實施產業發展“以獎代補”政策,加快調整推進完善“5+2”扶貧產業,創新發展“3+1+n”特色產業。抓好新型經營主體或產業基地(園)創建工作,確保脫貧村有一個以上新型經營主體或產業基地(園),輻射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確保貧困戶年度家庭產業收入增加10%以上。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確保今年全市脫貧村和非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分別超過4萬元和3萬元。
著力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進一步加強通屯內硬化路建設,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后續產業發展和就業扶持,做好拆舊復墾工作。加快推進農村飲用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貧困村自來水普及率。深入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全面提升農村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著力改善農村居住條件。加大農村文化娛樂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深入挖掘宣傳農村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著力提升農村生活質量。計劃投入1600萬元以上,實施20個以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六)大力實施鄉村振興,著力夯實發展基石。
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加強規劃編制指導建設,完成夏石鎮、上石鎮總體規劃編制。按照鄉村振興發展要求,加強村屯規劃建設管理,推進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制度。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加快鄉村三產融合發展,重點推動實現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積極推進“四好農村公路”工作,爭創自治區“四好農村公路”示范縣。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加快推進10個鄉村振興綜合示范村建設,推動30個村屯污水處理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力爭年內基本完成4個村莊精品改造建設和100個村屯環境綜合整治,為深入實施鄉村風貌提升發揮示范作用。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改廚改廁、危房改造,著力提升村容村貌品質,推動村莊凈化美化,打造幸福美麗新村升級版。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完成上石鎮練屯自治區級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并通過自治區驗收,啟動實施“幸福鄉村”活動,力爭年內完成100個“四個好”幸福村屯建設和2個星級精品村示范創建工作,新增縣級以上文明村5個。
實施特色農業發展提升工程。加大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力度,創建茶斗飄香農業示范區為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創建福牧興邊、吉美梁山農業示范區為縣級農業示范區,力爭新建區、縣、鄉、村四級示范區(園、點)20個以上。重點發展牛羊特色養殖,加強落實《憑祥市加快牛羊養殖業發展實施方案》,重點抓好規模養殖場的建設完善和辦證工作,繼續推動現代生態養殖示范場(戶)建設,力爭今年新增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25家、規模為100-500頭的養牛生態小區20個以上。大力發展油茶和澳洲堅果產業,新種植油茶2000畝、澳洲堅果10000畝;全力推進造林綠化工作,大力發展珍貴樹種和特色經濟林;服務企業做好澳洲淡水龍蝦育種工作,年育種400萬尾;圍繞口岸加工業發展特色農業,加快推動芒果、百香果等試種及擴種面積,完善水果加工產業鏈,做大做強水果加工產業。
加快推進跨境農業合作。發揮自治區首批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平臺優勢,加大對支撐基地扶持力度,先行先試探索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政策措施,探索設立農業對外合作研究院,深化與越南農產品加工貿易合作。
7.河長制:即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
8.林長制:即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林木制體系,地方黨政首長擔任林長,負責督促指導本責任區內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協調解決森林資源保護發展重大問題,依法查處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
9.“一館一湖一中心”項目:即體育館、休閑湖、東盟文化交流中心。
10.證據先行登記:即由執法人員對證據進行現場清點,造冊登記,交由當事人共同簽名確認并當場交付先行登記保存證據通知書,同時將證據妥善保存。在此期間,當事人不得損毀、銷毀或者轉移證據。
11.“三城聯創”工作:即將“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三項工作統籌起來,聯合創建。
12.脫貧攻堅“四合一”考評驗收:即2018年設區市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貧困縣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非貧困縣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扶貧對象脫貧摘帽實地核查,合并為統一的實地核查核驗。
13.“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即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
14.義務教育均衡信息化試點工作:即從2018年起,為解決我市師資不足,特別是英語及藝術類教師的不足,在市一小和憑祥鎮中心小學設立主校區,20個教學點及邊遠村小設立分校區,通過互聯網及多媒體技術,實現一對多的同步課堂教學,推進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15.沿邊村屯教學“三統一”:即統一師資、統一課表、統一教學管理。
16.醫聯體建設:即在縣域主要組建醫療共同體。重點探索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一體化管理,與鄉村一體化管理有效銜接。充分發揮縣級醫院的城鄉紐帶作用和縣域龍頭作用,形成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構建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
17.“五個年”活動:即產業大招商攻堅突破年、城市建設攻堅突破年、重大項目建設攻堅突破年、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學用政策對標先進貫徹落實年。
18.西部陸海新通道:即原來的“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從2018年11月更名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是在中國—新加坡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框架下,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依托中國西部省區市日益成熟的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式聯運體系,通達新加坡等東盟主要物流節點,形成了貨物流、商品流和貿易流的經濟通路。
19.“四好農村公路”:即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
20.“四個好”:即一個好的支書、一個好的村“兩委”班子、一支好的黨員隊伍、一套好的自治管理辦法。
21.“六個精準”:即扶貧對象精準、措施到戶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22.“1999”健康扶貧工程:“1”即貧困人口參保率達100%;“9”即貧困人口住院報銷比例達90%;“9”即門診特殊慢性病報銷比例達90%;“9”即鎮、村級衛生院(室)普通門診報銷比例達90%。
23.控綴保學“雙線四包”責任制:即“雙線”是指政府線和教育線?!罢€”實行市領導包鎮、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村民小組、村民小組包戶的“四包”制度;“教育線”實行市(縣)教育局領導包校、校領導包年級、班主任包班、教師包學生的“四包”制度。
24.“雨露計劃”:即由扶貧部門通過資助、引導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初中、高中畢業生和青壯年勞動力接受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扶貧對象素質,增強就業創業能力,實現脫貧致富的扶貧培訓計劃。
25.“造血式”脫貧:即通過一定的項目開發,利用當地資源使其自我發展,助其從根本上擺脫貧困走向富裕道路。
26.“三個一”工作機制:即一網格一管理員、一村一警務助理、一村一法律顧問。
27.“三升四降”:即“三升”指破案數、起訴毒品犯罪嫌疑人數、吸毒人員查處和強戒數上升;“四降”指外流販毒人數、區外查獲來源于廣西中越邊境的海洛因數量、源頭性新型毒品輸出量以及新發現吸毒人員數下降。
實施鄉村生態旅游提升工程。推進鄉村旅游示范區建設。重點打造上石—夏石鄉村旅游帶,加快華夏龜谷創建四星級鄉村旅游區項目建設,打造集特色養殖、休閑旅游、特色旅游商品開發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項目。加快推進森林生態康養區建設,重點推進白云山生態公園和伏波山創建廣西生態旅游示范區。
加強生態環保工作。著力實施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強化資源環境承載力管控。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防護林建設和自然保護區管理,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做好工業企業污染、工地和道路揚塵、餐飲油煙和農村秸稈禁燒等治理工作。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加強水源地保護,年內完成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整治工作,全面落實河長制。堅持防污減排,加大力度推進憑祥河流域水系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力爭年底前竣工。重點實施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建設,逐步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堅決打好凈土保衛戰,加強森林資源發展和保護,細化林長制工作考核目標責任制,完善各級林長監管職能。加強土壤污染、生活垃圾和其他廢棄物處理處置。嚴肅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和自治區審計廳反饋意見的整改工作,舉一反三防止問題死灰復燃。
(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結合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深化機構改革,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活動,加快實施營商環境、政務環境和創業環境“三提升”,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性口岸城市提供有力的機制保障。
全力降低企業發展綜合成本。著力降低產業發展物流成本,鞏固廣西“陽光口岸”降費優服專項行動成果,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加快建成時間最短、服務最好、價格最優的西部陸海貿易口岸通道。加強協調對接中鐵南寧局進一步降低中歐班列跨境集裝箱運輸裝卸、清關等方面費用,推動中歐班列更加密集開行。搭建溝通平臺推動物流企業與出口加工企業深入對接,解決物流企業空車返程難題,降低出口加工企業產品物流運送成本。著力解決加工企業用工、原料難題,發揮國資國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穩定跨境勞務市場秩序,推動更好的服務口岸加工企業,增加市場供給,降低企業原料、勞動力等生產成本。著力降低用電用能成本,繼續落實自治區相關用電降本政策,指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降低企業用電綜合成本。著力降低企業土地利用成本,貫徹落實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政策,降低工業用地利用成本,鼓勵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年限出讓等方式使用工業用地,破解企業用地難用地貴的難題。探索社會主義經濟混合型所有制建設模式,推進國有資本、民營資本相互滲透,互持股份,激發活力,促進發展。
加快沿邊金融改革活力釋放。加快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充分挖掘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政策優勢,釋放改革紅利,為民營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大力支持商業銀行建立越南盾批發清算中心,完善中越雙邊匯率定價機制。探索開展跨境勞務金融服務業務,進一步服務跨境結算發展需求,防范跨境資金流動風險。加大政銀企對接力度,發揮政府平臺服務作用,通過政府性擔保等方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企業直接融資,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執行有保有控的信貸政策,減輕企業融資壓力,支持和服務企業、產業發展壯大。探索建立轉貸資金池,鼓勵社會資本共同參與,保障中小微企業到期貸款過橋轉貸。
全面提高政務服務效率。繼續深化落實政企溝通聯系機制,強化《憑祥市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和實行掛點領導包干負責制、“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落實力度,市四家班子領導帶頭“一對一”聯系項目,主動深入項目一線做好服務工作,及時解決企業生產運行難題。嚴格實行項目“紅黑榜”制度,采取電視問政和媒體網絡曝光等形式,進一步加大重大項目推進建設的督查通報力度。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推動政務服務優化提升,力爭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比例實現再突破,達到95%以上。探索推廣貿易協調機制,結合貿易議事協調機構試行經驗,推廣政企共同參與外貿工作協調機制,積極應對因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產生的新情況、新矛盾和新壓力,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創新方式激發經濟發展活力。探索研究出臺人才新政,建立對在憑重點產業企業高管和引進人才的個人所得稅、購房契稅等方面的獎勵機制,對自主創業發展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的人才予以政策支持,加快構建形成中國—東盟人才高地,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為企業引進人才提供有力保障。探索建立外來客商和人才專題活動長效機制,搭建外來客商、人才溝通交流平臺,進一步提升人才扎根憑祥發展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在全市形成引才聚才、聚商匯智的濃厚文化氛圍和社會氛圍。優化民營企業家培訓載體,探索通過市場化運作、企業化運營、政府補助相結合的方式,為民營企業家交流學習搭建平臺,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八)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共享發展成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大力實施為民辦實事工程,不斷改善民生福祉,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全面提升國門教育水平。完善學前教育質量協同提升機制,統籌推進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高中階段教育特色化、職業教育多樣化發展。開展初中、高中教育聯合辦學,提升憑祥市教學水平。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實施網絡“班班通”項目建設,推動教育信息化試點逐步實現邊遠鄉村教學點全覆蓋,實現沿邊村屯教學“三統一”,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將憑祥市打造成為自治區首個邊境地區義務教育信息化示范縣(市、區)。進一步完善學?;A設施建設,重點推進憑祥高中改擴建等項目,力爭今年秋季學期前全部竣工使用。加快推進上石鎮浦東小學、白龍小學、友誼鎮三聯小學等學校遷建、擴建項目建設,規劃建設三聯幼兒園等一批農村幼兒園,規劃在口岸新區設立一所中學,全面改善教學硬件設施,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動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發揮公辦幼兒園?;?、兜底線、引領方向、平衡價格主渠道作用,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提高公辦幼兒園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比例,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打造邊境特色職業教育,新建木材加工、物流服務、電子商務等5個校內實訓基地和20個以上校外實訓基地,力爭木材加工專業建設成為自治區示范特色專業;強化跨國合作辦學,擴大與越南互換留學生規模。著力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不斷提高教師待遇,推進“縣管校聘”教師人事管理改革;加大教育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持續實施國培、區培計劃,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和鄉村教師素質提高行動,推動教師教育水平穩步提升。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是我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積極應對復雜形勢,經受各種考驗,經濟社會實現新發展的一年。一年來,在中共章丘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按照建設“**跨越發展新的增長極和市域次中心”的發展定位,凝心聚力,奮發實干,較好地完成了市第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全年預計完成生產總值767億元,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5億元,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9億元,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40元,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15490元,增長14%。需要說明的是,按照省和市要求,我市將用三年時間,消化歷史問題,優化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結構。為此,經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2013年預算收入調整為40億元,實際完成40.89億元;其中地方稅收完成30億元,增長16.18%,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由去年的54%大幅提高到73.15%,市本級財政收入質量顯著提高。
一、突出質量效益,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圍繞加快“轉調創”步伐,強化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入,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方式持續轉變。工業經濟規模質量同步提高。實施“131”和小微企業進規模工程,成立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開展全民創業扶持計劃,新增規模企業77家,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增加值、利稅、利潤預計分別達到1300億元、300億元、130億元、75億元,增長16%、13%、23%、22%。實施項目包掛、聯合會審等制度,集中推進重點項目落地建設。成功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2個,其中科技園項目填補了我市軟件產業空白??婆d生物、彼岸電力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濟南一機床、膜源水業等項目開工建設,圣泉20萬噸酚醛樹脂等119個技改項目順利實施,完成工業投入172億元,增長23%。提高科技獎勵標準,引導30家企業與20所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新認定省市級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19家,匯豐鑄造創建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圣泉集團獲批我市首個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昊月樹脂主持起草兩項國際標準,華凌第三代核電纜等15個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發明專利授權120件,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市驗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家,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54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42%,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評選首屆市長質量獎,新認定市級以上著名商標19件,被評為全省首批商標戰略示范市?,F代農業加快發展。糧食總產量72.78萬噸,實現十一連增,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投資8.9億元,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高標準農田建設等26個重點項目,新增耕地6217畝,南水北調東湖水庫和明渠建成通水,入選全省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示范市。百脈現代農業示范園完成一期工程,鮑家芹菜基地創建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畜牧業項目管理、生態養殖等經驗在全國推廣。發布全省首個縣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脈泉”牌,被評為全國品牌農業示范縣(市)。實施大蔥品質提升等12項科研推廣項目,建設農殘檢測室32處,市級檢測中心獲得省農業和質監部門“雙認證”,我市通過全省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驗收,被評為中國生態小康示范縣市、果菜生態優質農業十強縣市。服務業發展提檔升級。光大、北京等銀行落戶我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發展到18家,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420億元、279億元,較年初增長14%和20.6%。積極創新金融服務,開展“助保貸”等業務,為企業擔保貸款7.9億元。圣鼎園公司在齊魯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走出了股權融資新路子。引進深圳喜來樂旅游綜合體等大型項目,中郵物流投入運營。引進總部型項目27個,新增稅收3億元。實現外貿出口7.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分別增長19%、24.2%。
二、注重統籌協調,城鄉面貌亮點凸顯。
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完成城北片區、圣井新城、刁鎮省級示范鎮等重點區域及15個新型社區規劃編制,市域空間規劃體系逐步完善。全力支持開發區建設,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完善開發區產業規劃,實施框架路及管網、第三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重點片區開發,中心商貿區、雙山大街沿線片區舊房征收基本完成。文博中心完成主體施工,龍山文化博物館、桃花山公園建成開放。新建改造北外環相公駐地段、南外環、匯泉路中段、黃旗山1#路等骨干道路,國道309收費站順利東遷。調整優化公交線路,更新30輛公交車,開通第10路公交線。新建改造城區供水供熱管網76公里、天然氣輸氣管道110公里,城市承載能力明顯提升。鎮村建設取得新進展。完成漯河綜合整治、集中供氣供暖等建設,刁鎮省級示范鎮作用進一步凸顯。相公莊鎮被列入第二批省級示范鎮。朱家峪風景區改造提升一期工程基本完成,相公莊鎮、刁鎮舊軍村和雙山三澗溪村入選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實施鎮街駐地提升等62個城鎮化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1.6億元。制定新型社區建設指導性政策,啟動實施25個新型社區和城中村改造項目,繡源河5個村搬遷居民遷入新居。
三、深化綜合治理,生態環境有效改善。
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國家生態市為抓手,全面開展城鄉環境治理提升。城區集中開展“五小行業”、占道經營、農貿市場改造等專項行動,新建改造李家埠市場、機動車租賃市場等專業市場8處,改造亮化17條城市道路、884條背街小巷,新建改造公廁85座,設置停車位3900余個,實施30處公共游園綠化提升。推進環衛、園林、市政設施等一體化管理,城市面貌和市容秩序顯著改觀。創衛工作開展以來,各級各部門盡職盡責、甘于奉獻,廣大市民齊心協力、積極參與,在全市形成了濃厚的創建氛圍,高質量通過國家愛衛會暗訪和技術評估。注重生態建設和污染防治,開展加油站油氣回收綜合治理,淘汰鋼鐵3座30噸轉爐,實施埠村煤礦循環水、華電煙氣脫硝等節能減排項目75個。持續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建成31座生活污水處理站,18個涉農鎮街全部創建為國家級生態鎮,國家生態市通過省專家組預審。順應群眾強烈要求,采取堅決有效措施,嚴格規范礦山開采秩序,依法整治關閉46家石料廠、28家粘土礦,填埋廢棄礦井502處,切實消除安全隱患,維護群眾利益,保護青山綠水。大力推廣清潔能源,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3000個,建成循環農業示范園15處,天然氣供應量提高51.9%。完成造林綠化、退耕還果6.7萬畝。落實河長制,開展河道、水庫、塘壩綜合整治,完成疏浚14.8萬立方。實施白云湖水質凈化和湖區綜合整治工程,白云湖被評為國家級濕地公園。繡源河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百脈泉公園被授予全國首個“國際冬泳活動基地”和省級地質公園。
四、加大民生投入,社會事業持續發展。
以“雙十工程”為重點,不斷加大投入,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福祉。持續提高城鄉低保、五保供養等6項補助標準,落實市屬企業退休職工中獨生子女父母一次性養老補助。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進一步強化。建成公共衛生中心,市級公立醫院改革順利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實現市鎮村三級全覆蓋。提高1型糖尿病、腎透析患者報銷比例,在全省率先實施新農合大病保險,累計為大病患者補償20120萬元,經驗做法在央視《新聞聯播》報道。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7‰。1012套公租房竣工入住,廉租住房補貼標準提高10%。積極開展慈善助學、陽光民生服務等活動,發放各類救助金6800萬元。以創業帶動就業,10個鎮街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通過省級一類平臺驗收,新增城鎮就業666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萬人。教育實現新突破。新建改造學校、幼兒園50所,高考一本上線首次突破千人大關,本科上線率達到73.9%,高出全省30個百分點。城鄉聯盟、集團辦學、條塊教研等經驗被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刊發,順利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驗收。完成廣電網絡整合,我市電視臺被評為全國市縣電視臺20強。建成100處農村文化大院、農家書屋、特色文化村,完成第三批248個濟南市文明生態村創建任務,被評為全省鄉村文明行動示范市。推廣支部“一加三”工作,120個村實現村級集體經濟“脫空”。實施“一事一議”項目390個,被評為全國“一事一議”規范化管理示范縣(市)。圓滿承辦“十藝節”系列展演、國際泉水冬泳節、首屆濟南泉水節、臺灣美食節等活動,我市參評“十藝節”兩部作品獲得全國群眾文化政府最高獎“群星獎”。舉辦第四屆全民運動會,為110個村居(社區)配備健身器材,我市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重視人民武裝,完善雙擁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深刻汲取“5.20”、“5.23”事故教訓,針對重點行業領域,強化安全監管和事故預防,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打非治違”等專項行動,推動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注重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開展“a級”平安創建活動,被評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市)、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單位。
五、轉變工作作風,政府自身建設取得新進展。
狠抓市委各項決策的落實,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代表委員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到100%。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設,健全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暢通政民互動渠道,市民服務熱線、民生網等受理群眾訴求5.95萬件,辦結率99.8%。開通流動政務大廳,實行審批專用章、建設項目“一口收費”等新舉措,審批效率進一步提高。20個鎮街全部設立公共資源交易分中心。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濟南市有關部署,強化財務收支管理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對全市公車安裝gps管理系統。率先開通“農廉網”和作風效能投訴短信平臺,嚴肅查處和通報了一批違法違紀案件。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史志檔案、物價統計、法制應急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章丘發展史上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困難和壓力面前,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磨煉了意志,推進了發展。這得益于市委的正確領導,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協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駐章部隊和各界人士,向各位老領導、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的看到,發展中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還不夠大,缺少支撐作用大、帶動能力強的大企業、好項目;產業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發展方式需要加快轉變;安全生產還存在薄弱環節,重點行業安全設施和管理水平仍然不高;城鄉管理還不夠規范、精細,人居環境仍需持續改善;有些社會關切的民生問題還沒有解決到位,創新社會治理、保障改善民生的力度仍需加大;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少數部門和工作人員還存在責任意識差、辦事效率低的問題,服務效能和發展環境需要持續優化等等。以上問題,我們將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的關鍵之年。當前,經濟發展既有許多有利條件,也面臨錯綜復雜的局面。世界經濟仍將延續緩慢復蘇的態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階段,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面臨很多挑戰。同時也要看到,中央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將會持續釋放巨大的發展動力和內需潛力。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濟萊協作區加快建設,將為我市發展帶來難得機遇。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敢于攻堅,就一定能夠推進章丘各項事業實現科學、健康、持續發展。
2014年總體思路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中央、省、濟南市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的總體部署,圍繞“兩個率先”,把握主題主線,堅持穩中求進、主攻項目、務實落實、全面提升的總要求,把改革創新貫穿始終,勇于擔當、奮發實干,推進產業發展更加科學、城鎮功能更加完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政府建設更加高效,奮力開創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好家園的新局面。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2014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完成年度節能減排任務。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更加注重結構優化,增強工業經濟核心競爭力。
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以開發區為主陣地,按照“抓管理、提質量、創品牌、拓市場、增效益”的思路,強化科技創新,加大有效投入,深化結構調整,建設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基地。
突破重點項目建設。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強化專業化、社會化招商,加快電子商務產業園、普洛斯物流園等項目簽約,力爭全年引進項目實際投資230億元。實施100個重點建設項目,落實包掛責任,加強協調服務,加快一機床、新型建材、華凌電纜研發擴產等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工業投入190億元。積極破解要素制約。加快500千伏龍山變、220千伏官莊變等增容工程建設,提升供電保障能力。提高新增耕地補助標準,加大閑置、低效用地清理,全年新增耕地4000畝,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強化環境審批和監管,培育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杜絕高排放、高污染項目建設,嚴格控制新設采礦權,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互動雙贏。
突出開發區主陣地發展。舉全市之力推進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按照產城一體的理念,完善主項目區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定位,著力打造高端產業集聚區。以濟南高端裝備制造、銀江智谷、湘商科技等大項目為依托,整合要素資源,規劃建設特色鮮明、業態先進、優勢凸顯的新型園中園。高起點運作開發區投融資平臺,適時啟動創業中心、科技創新園、軟件產業園等服務平臺建設,提高產業綜合服務功能。實施軟件園框架路、輕卡北路東延等建設,完善排水排污管網,優先保障開發區項目用地,吸引優勢產業和項目向開發區集中,促進開發區跨越發展。
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立足長遠發展,進一步明確定位,加快調整升級,促進主導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交通裝備和機械制造產業,以技術改造為核心,發揮傳統優勢,加大研發投入,增強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配套企業升級換代,加快產業鏈價值攀升。食品飲料產業,以品牌集聚為重點,支持銀鷺、娃哈哈等企業擴張規模,積極引進達能脈動飲料等知名企業,打造品牌影響更大、區域輻射更廣的特色基地。精細化工產業以安全環保為前提,以**為龍頭,以“北四廠”搬遷為契機,著力開發新產品、新材料,拓展產業鏈條,推進循環生產,實現高端發展。重視新興產業發展,積極引導資本、人才等要素向高新技術產業集聚,鼓勵三愛富、利民制藥等企業加快發展,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堅持抓大促小、梯次培育,深入實施“131”工程,針對行業龍頭和高成長性企業,落實扶持政策,形成一批支柱型企業集團。積極引導鎮街特色園區建設,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全年新增規模企業30家以上。嚴格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完成華電二氧化硫減排等79個節能減排項目。積極推進園區、企業循環化生產,實施工業燃煤窯爐改造,力爭7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認定。
強化科技品牌創新。積極對接上級政策,加快特色產業培育、創新平臺建設和政產學研合作。實施“3322”雙創人才引進計劃,培養和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力爭新增濟南市級以上技術中心6家、省企業重點實驗室2家。實施華民鋼球自動化生產線等100個技改項目,完成技改投入110億元。開展“品牌效益年”活動,培育“塔機之都”等工業集體商標,新注冊商標500件以上,新增馳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20件以上。全面深化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健全控制體系,積極爭創省長和濟南市長質量獎。
二、更加注重協調發展,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以產業培育為基礎,以環境提升為重點,科學編制美麗鄉村建設發展規劃,以點帶面,分類推進,打造“富裕、宜居、秀美、和諧”鄉村。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以創建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為目標,實施“園區建設年、項目管理年、安全追溯年”活動,啟動百脈現代農業示范園百農大廈、高科生產服務區等10個單體項目建設,園區功能初步形成。鼓勵發展設施農業,開展畜禽規模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推動繡惠大蔥產業園、黃河農產品觀光園、錦屏山高效林果示范園等36個基地園區提檔升級,引領優質農業發展。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大站水庫除險加固等34項重點工程,加強基礎建設項目管理,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建設現代農業信息中心,創新公用品牌推廣管理,提高名優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規范土地流轉,推廣統防統治等社會化服務機制,積極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社和種養大戶,促進新型經營主體快速成長。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推廣標準化生產,嚴格投入品管理,完善質量檢測體系,在重點園區基地推行條形碼制度,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堅持因地制宜、群眾自愿的原則,統籌使用政策資金,促進主導產業、基礎設施、環境衛生全面提升,集中打造一批整建制示范鎮街、示范片區和示范村(居)。深化環境整治,開展鎮街駐地創衛、農村污水整治、違章建筑清理等十項重點整治行動,完善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明確鎮村責任,全面改善鎮村面貌。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新建15處農村社區污水處理站,對20個鎮街飲用水源地進行保護,完成白云湖水質凈化二期、漯河下游人工濕地等建設。實施省級生態農業和農村新能源示范縣項目,新建循環農業示范基地3000畝,現有規?;笄蒺B殖場廢棄物和污水全部實現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嚴厲打擊非法采礦行為,加大山區生態補償力度,啟動“破損山體治理工程”,利用三年時間,完成重要交通干線、重點區域山體治理。今年啟動實施東嶺山、胡山周邊等山體植被恢復,治理垛莊上射垛泥石流地質災害。實施濟青高速南北線綠色通道建設,完成退耕還果和扶貧開發特色林果2.3萬畝、荒山綠化2萬畝。完成林火視頻監控二期工程,實現全市山區林火視頻監控全覆蓋。
激發農村發展活力。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為抓手,深化支部“一加三”工作,力爭實現100個空殼村集體經濟有收入,全市85%的行政村集體年自主經營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繼續實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建設項目,提高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村土地房產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茖W運作土地增減掛鉤平臺,引導集體建設用地城鄉置換。健全完善集體資產、資源管理制度,強化鎮街公共資源交易分中心職能,促進鎮村資產透明交易。推廣政策性農業保險,設立農業擔保公司,探索開展經濟林保險試點、農村房產和宅基地抵押貸款試點,吸引更多資金助力農業農村發展。
三、更加注重提質增效,促進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對接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產業布局,發揮比較優勢,加強引導扶持,積極構建省會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做大商貿物流產業。積極融入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物流體系,加快越海物流等龍頭項目建設,積極引進現代物流項目,打造以空港為載體的物流基地。實施魯棉物流倉儲二期,打造全國知名的棉花現貨期貨交易基地。積極推進鐵路物流園建設,盡快形成鐵路物流基地。以開發區為重點,規劃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促進工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優化商業布局,支持名企名店做大做強,加快大潤發等項目建設,積極培育特色街區,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促進城鄉消費升級。
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編制城子崖遺址公園、朱家峪風景區保護規劃,啟動龍山文化遺址公園建設,實施文博中心布展、朱家峪二期提升工程,加強古鎮古村保護開發,建設富有地域特色的美麗村鎮,形成文化旅游新格局。加快白云湖濕地公園、繡江河流域生態恢復治理等建設,積極創建繡源河國家4a級景區、胡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深化旅游宣傳策劃,引導各類市場主體進入旅游產業,加快鄉村旅游發展,積極創建一批星級旅游飯店、a級景區,持續提高章丘旅游吸引力。
加快金融服務創新。積極引進各類金融機構,深化農信社銀行化改革。擴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引導民間資本組建新型金融機構,促進民間融資陽光化、規范化發展。以“新三板”為主攻方向,按照“上市一批、運作一批、培育一批”的要求,分類扶持,重點培育,年內力爭圣泉集團等實現掛牌。引導企業發行各類債券、集合票據,不斷拓寬融資渠道。發揮國家級開發區政策優勢,依托開發區投融資平臺,加快資產整合注入,全面增強融資能力。整合金融資源,組建金融行業協會,規劃建設金融街區、金融超市,迅速形成具有規模和特色的金融集聚區。
突破總部經濟發展。發揮總部經濟特有的產業聚集、資本放大、稅收增長等溢出效應,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完善載體服務平臺,健全金融、商務、物流等服務體系,逐步打造總部經濟發展的環境洼地。著力抓好“四個一批”:吸引一批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在我市新建擴建產業基地、設立區域性總部;依托開發區、繡源河、雙山大街等重點片區,規劃建設商務中心、寫字樓等,引進和培育一批研發中心、營銷中心、結算中心,促進樓宇經濟發展;以銀江智谷科技園、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等項目為載體,配套服務,延伸鏈條,帶動發展信息軟件、研發咨詢、中介服務等新型產業,構筑以信息為紐帶的新型經營總部;注重培育本地龍頭企業,推動企業拉長產業鏈條,“走出去”拓展市場,分離發展配套服務業,形成一批本地總部型企業。
四、更加注重功能提升,建設更具活力的現代城市。
圍繞建設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堅持城鄉一體、節約集約、生態宜居,提高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優化空間布局。按照全域城鎮化理念,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統籌城鄉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等關系,規劃“一主、一輔、四組團、多社區”的新型城鎮空間體系。完善城區控制性詳規,開展雙山大街和匯泉路城市設計,編制白云湖片區、繡江河生態核心區規劃。嚴格規劃執行,嚴查違規建設,發揮城市規劃的引領、控制和約束作用。
提升城區功能。堅持整體規劃、分步推進、組團開發,加快重點片區建設。繡源河片區加快喜來樂、明水湖等綜合體建設,拉起濱河新城發展框架。中心商貿區加快唐人中心及安置房建設,打造地標性現代服務業綜合體。城北片區加快“北四廠”搬遷,實施繡江河綜合整治,展現母親河兩岸新貌。雙山大街沿線實施千禧龍周邊、鐵路貨場片區建設,適時啟動龍盤山等片區改造,打造商務金融、高端居住綜合體。加快城東熱源廠、第三污水處理廠等工程續建,新建改造山路東延、鐵道北路東延等骨干道路。更新30輛新能源公交車,開通環繞城區的第11路公交線,客運總站建成使用。實施城中山生態保護和景觀提升,建設城市森林公園。
加強鎮村建設。將小城鎮作為新型城鎮化的戰略支點,按照產業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約的原則,落實財稅支持、擴權強鎮等措施,加快刁鎮、相公兩個省級示范鎮建設;以普集、文祖寨等四個市級示范鎮為重點,實施100項新型城鎮化工程,持續增強產業帶動和綜合承載功能。加快20個增減掛鉤社區拆遷進度,穩妥推進25個新型社區和城中村改造,完成社區建設5000戶,危房改造200戶。
實施精細管理。鞏固和提升創衛成果,不斷完善精細化、網格化、一體化管理,探索建立長效機制。落實“門前五包”等制度,持續開展亮化綠化、市容市貌、社區環境、市政設施等專項整治,強化城區和重點道路一體化管理。啟動智慧城市規劃編制,著手建設數字化城市信息管理平臺。開展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城市揚塵及燃煤鍋爐綜合治理,制定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力爭空氣優良天數達到85%以上。
五、更加注重民生改善,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穩步實施十大民生工程(附后),積極創新社會治理,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提高社會保障和就業水平。建立外來務工人員(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加快鎮街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建設。完善促進就業、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更高水平就業。力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50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啟動實施社會保險“五險合一、一票征繳”,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更加關注弱勢群體,建立排查、建檔、幫扶機制,采取多種方式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解困。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農村五保、重點優撫對象等補助標準。農村低保、五保對象全部加入新農合,由財政承擔個人籌資部分。特困群眾新農合、大病救助報銷比例均提高10%。積極推進敬老院社會化養老、醫養結合等試點,引導社會資金發展養老服務產業,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會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新格局。
提升衛生服務能力。建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門診統籌和“家庭病床”結算制度,實現市級醫院新農合住院即時結報,提高新農合中醫適宜技術報銷比例。擴大慢病免費篩查范圍,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創建國家衛生應急綜合示范市。啟動市醫院三期病房樓、中醫院門診病房綜合樓和圣井衛生院提升工程。根據上級要求,落實計劃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堅持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繼續實施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加快職成教中心、新城實驗(國際)學校建設,諾德實驗小學建成使用。新建改建10處以上鎮村幼兒園。啟動實施校車安全工程。深化招生、辦學等制度改革,加快教育管理創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師資“市管校用”機制,推進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義務教育特色發展、普高職高提升突破,持續提高全市教育教學水平。
豐富群眾文體生活。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建設3處鎮街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建設提升40處農村文化大院、農家書屋。啟動建設全民健身廣場、游泳館和體育場,建設地面數字電視播放系統,實施有線數字電視雙向技術改造。深入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和全民健身運動,組織惠民演出60場,為50處鎮村活動廣場配備健身器材。深入開展鄉村文明行動,力爭70%以上行政村創建為濟南市文明生態村。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開展四德工程示范市創建,開設道德講堂,弘揚社會正氣,凝聚全社會向上向善的道德能量。
加強社會治理創新。加快城市社區建設,做好第十一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密切軍政軍民關系,深化雙擁共建,做好優撫安置,建設革命烈士陵園。推進食品藥品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完善基層執法機構和基礎設施,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違法違規行為。抓好第三次經濟普查。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活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安全預防控制,探索實施專家查隱患、企業負責人年薪與安全生產掛鉤等新舉措,夯實全社會安全生產基礎。進一步加強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完善信訪工作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及時就地解決。深入開展普法宣傳,完善視頻監控網絡,推進警務進社區,強化打防管控一體化,統籌推進平安章丘、法治章丘建設,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六、更加注重職能轉變,建設廉潔高效政府。
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及各部門將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增強創新意識,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職能,不斷改進作風,切實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和水平。
嚴格依法行政和科學施政。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不斷提高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實效。健全民主決策和重大事項集體討論制度,強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機制,規范行政執法程序。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暢通市民服務熱線,做好政務公開和政民互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審批事項和環節,努力創造更加公平、高效的政務環境。
強化作風轉變和效能提升。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查找整改“四風”突出問題,加強各項制度建設,更大力度改進工作作風。堅持深入基層,破解難題,提高服務效能。堅持解放思想,銳意改革,推動發展提質提速。堅持務實求實,嚴格落實限時辦結、責任追究制度,加強績效管理和行政效能監察,嚴肅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以機關作風的轉變、工作效能的。提升,為建設美好家園凝聚強大合力。
強化從嚴治政和廉潔勤政。大興勤儉節約之風,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健全完善財政預算制度,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試點,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全面落實國庫集中支付和公務卡制度,嚴格公務用車管理,堅決壓縮“三公”經費。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強化審計監督和結果運用。加強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等制度建設,嚴格規范公共資源交易。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堅決查處違法違紀案件,以良好的形象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支持。
各位代表,全市的發展任重道遠,人民的期待催人奮進。讓我們在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在中共章丘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和依靠全市人民,搶抓機遇,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奮斗!
附件:
十大民生工程。
1、優質教育均衡發展工程。實施校車安全工程,加快職成教中心、新城國際學校建設,諾德實驗小學建成使用。新建擴建10處以上鎮村幼兒園,繼續實施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青少年科技藝術活動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成為全市青少年科普藝術教育培訓基地。
2、衛生服務提升工程。啟動市醫院三期病房大樓、中醫院門診病房綜合樓建設。建立“家庭病床”結算制度,擴大重大疾病保險范圍,降低衛生院新農合住院起付線。財政承擔個人籌資部分,農村低保、五保對象全部加入新農合。特困群眾新農合、大病醫療救助報銷比例均提高10%。
3、貧困群眾幫扶解困工程。建立完善貧困群眾排查、建檔、幫扶機制,通過財政投資、社會捐助、慈善救助、包戶幫扶等多種渠道,舉全市之力集中幫扶貧困群眾。
4、就業創業促進工程。建立外來務工人員綜合服務中心,改造提升10個鎮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服務平臺。發揮高職院校、農廣校等優勢,加強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式就業創業培訓,提高創業補貼標準和小額擔保貸款額度,促進高等院校等各類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創業。
5、文體惠民工程。實施新博物館布展,啟用新圖書館、藝術館。啟動建設全民健身廣場、游泳館、體育場、龍盤山山體公園、龍山文化遺址公園、朱家峪改造提升二期工程。完成惠民演出60場、公益電影放映1萬場以上。為50處鎮、社區、村(居)健身廣場配備健身器材。繼續扶持“莊戶劇團”,支持群眾性文化活動。建成地面數字電視播放系統。
6、繼續深化壯大村集體經濟“1+3”工程。深化支部“一加三”工作,繼續設立1000萬專項扶持資金,集中政策扶持,開展第二批次“百村牽手”活動,力爭實現100個空殼村集體經濟有收入,全市85%的村集體年自主經營性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
7、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實施城鄉環境整治十項重點任務,對鎮街駐地、村容村貌、河道溝渠、主要交通干線等進行綜合整治。對特色名村及建筑進行普查掛牌保護和管理維修。新建一批農村社區污水處理站,完善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機制,呈現整潔優美的鄉村面貌。
8、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實施“北四廠”搬遷,啟動城北片區開發建設工程,以再造母親河--繡江河為載體,全面修復繡江河流域生態景觀功能。規劃建設市民林蔭公園,城區裸露土地全面綠化。對漯河下游、繡江河中段、西巴漏河下游等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完成退耕還果、荒山綠化3.6萬畝。實施破損山體修復綠化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加強燃煤鍋爐、機動車尾氣等治理,制定惡劣天氣應急預案,力爭大氣優良天數達到85%以上,完成國家生態市創建工作。
9、城市管理升級工程。建立“創衛”長效管理機制,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完善視頻監控“天網工程”,推進警務進社區。建成城東熱源廠、第三污水處理廠,新建改造城區供水、供熱站網,改造提升排水排污管網27公里。
10、道路暢通工程。實施省道242線(章萊路北段)、省道321線大修和南外環續建。更新30輛天然氣公交車,開通環繞城區的第11路公交車,新客運站建成使用。完善提升城區道路信號燈設置和管理,保障道路暢通。
名詞解釋。
1、“131”工程:圍繞做大做強現有骨干企業,著力培育十大龍頭企業、三十佳企業和百強企業,推動全市工業經濟轉型升級、跨越發展。
2、“助保貸”業務:指由政府提供風險補償鋪底資金作為增信手段,貸款企業繳納一部分保證金且提供較低質(抵)押擔保,由合作銀行給予融資貸款的一項信貸業務。
3、股權融資:指企業股東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股東的融資方式。股權融資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贏利。
4、“五小行業”:指小旅館、小浴室、小網吧歌舞廳、小美容美發廳、小餐飲(食品)店。
5、一口收費:指建設項目審批涉及的收費項目全部納入市政務大廳或分大廳,在一個窗口合并收取。
6、省會城市群經濟圈:2013年8月省政府出臺《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以省會濟南為核心,與泰安、淄博、萊蕪、德州、聊城、濱州組成都市圈區域。目的是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做大做強省會經濟,輻射帶動周邊區域。
7、濟萊協作區:2013年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提出,立足拓展省會城市戰略發展空間,增強輻射帶動功能,推動萊蕪優化結構壯大實力,實現濟南萊蕪兩市同城化發展,為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8、兩個率先:我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到,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
9、“3322”雙創人才引進計劃:圍繞我市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通過實施3項引才工程,用3年時間,引進創新、創業型團隊20個,引進科技、金融、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領域創新、創業型人才200人。
10、“新三板”:即“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地點在北京,是經國務院批準、依據證券法設立的,繼上海證交所、深圳證交所之后的第三家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主要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境內符合條件的股份公司均可通過主辦券商申請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股份,進行股權融資、債權融資、資產重組等。
11、集合票據:指2個以上10個以下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以統一產品設計、統一券種冠名、統一信用增進、統一發行注冊方式共同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債務融資工具。
12、金融超市:指將銀行產品和服務進行有機整合,并與保險、證券、抵押登記等多種機構和部門協作,向客戶提供的一種涵蓋眾多金融產品與增值服務的一體化經營方式。
13、一主、一輔、四組團、多社區:“一主”即規劃主城區;“一輔”即刁鎮市域次中心(含辛寨、水寨);“四組團”即文祖、曹范、垛莊組成的南部城鎮組團,普集、官莊組成的東部城鎮組團,繡惠、相公莊、寧家埠、白云湖組成的中部城鎮組團,高官寨、黃河組成的北部城鎮組團;“多社區”即到,全市建設新型社區85個以上。
14、“五險合一、一票征繳”:指將原來實行分散計征的企(事)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等五項保險集中到一個征收機構、采取一個征繳基數統一進行計征。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億元,與去年持平;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xx.x億元,增長x%;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x.x%;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xx%;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xx.x%;
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x.x%和x.x%。
一年來,我們堅持大干快干實干,在趕超發展中爭當排頭兵,力做先行者,主要做法和成績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x科技、鮮果蜜餞、x酵素等項目實現投產或部分投產,x種業、x等項目推進較快,發展芙蓉李xxxx畝、果蔬xxxx畝、蔗糖xxxx畝,萬畝水稻制種基地和高標準農田x.x萬畝,年產食用菌x.x億袋。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煙葉收購順利完成。新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xx家,新增“xx紅糖”“西山毛邊紙”x件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開發區四期土地完成平整xxxx多畝,已有xx家企業意向入駐。
國有林場與xx鎮x個村簽訂林地合作經營約x.x萬畝。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完成,新增土地流轉、入股、托管面積xxxx畝。國企改革有力推進,出臺縣屬國有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辦法等七項制度。安全生產領域改革有序推進,全面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
全市僅我縣x家企業被評為省創新型企業。建成各類創新平臺xx家。選派xx名鄉土人才作為科技特派員,活躍在重點企業和農業生產的前沿陣地。
實施農村電網升級改造xxx公里。
縣圖書館、博物館分別被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國家三級館;
竹紙制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x處遺址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城區污水管網、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三格化糞池改造等年內目標完成;
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xx件。
治理水土流失面積xx.x平方公里,整治“青山掛白”點xx處。
這一年,我們不管擔子有多重,始終挺起脊梁擔大任;
這一年,我們不管壓力有多沉,始終勠力同心向前行。飲水思源,我們深知政府工作的每一點進步、每一份成績,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的好政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得益于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得益于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凝聚著全縣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離退休老同志和關心支持xx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是產業聚集度不高,缺乏大項目大企業支撐;
三是創新活力不足,高端人才、高級技術工人非常緊缺;
四是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有待提高,教育、醫療、養老、城鄉基礎設施等民生短板尚未補齊;
五是政府自身建設仍需加強,行政服務效能還有不少提升空間。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必須不待揚鞭自奮蹄,堅決做到不避短、不遮丑、不推卸,努力在新的起點上譜寫xx發展新篇章,絕不辜負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攻堅之年。當前,我們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項目,聚集了趕超發展的潛力潛能。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乘勢而上、奮力趕超,全力開創新時代xx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x%;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x%;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x%;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x%;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x%;
出口總值增長x%;
實際利用外資增長x%;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x%;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x%;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x%;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x%以內;
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認真按照省、市、縣委全會要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鏈水平,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情懷,以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一步步把藍圖變成xx人民所期盼的美好現實。具體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理念,全力以赴多上大項目、多抱“金娃娃”,多措并舉強要素、優服務,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同時,加快啟動五期征地工作。資金保障要加強。引進培育產業基金,緊密政銀企對接,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全年新增存款x億元、貸款x億元。用工保障要接續。推進校企合作,抓好技能型人才培訓,加強企業用工和勞動力就業對接,努力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服務保障要深化。緊盯項目落地后的持續服務,確保項目落得住、建得快、早達產。
按照“深呼吸+”發展戰略,不斷把良好的生態優勢轉化為新興產業、全域旅游和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鼓勵縣內建筑企業“走出去”發展,積極承攬縣外工程項目。統籌抓好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健康養老、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積極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持續擴大消費需求,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健全完善旅游服務要素,不斷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
積極運用現代營銷理念,借助會展、旅行社、對外合作交流、知名媒體等平臺渠道,開展節慶營銷、賽事營銷、熱點營銷等特色活動,最大限度拓展旅游市場,力爭接待游客總人數和旅游總收入增長xx%以上,過夜游客增長xx%以上。
因地制宜抓好中級版工作,著重從產業興旺、百姓致富等方面下功夫;
積極向高級版邁進,重點解決村民自治、民俗民風、鄉村文化、人才等更深層次的問題。
設立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金,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
完成x個鄉村振興試點鎮、xx個鄉村振興試點村、xx個美麗鄉村和xx個鐵路沿線村的農房整治。加強與xx學院、同濟大學對接合作,努力將xx村打造成省級鄉村振興試驗基地。以綠色生態為導向,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產業,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同時,強化村(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開展支部達標創星活動,加強隊伍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一中心一服務站”。
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進改革創新,以一流環境推進開放,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機制,積極推廣“福田貸”“福林貸”等產品。深化教師“縣管校聘”,推進中小學教師編制管理體制改革,實現師資力量均衡配置。扎實有序推進機構改革各項工作。統籌推進國有企業、財稅體制、投融資體制等領域改革,著力破解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體制機制障礙。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xx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
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加快推進婦產兒科大樓、洋新線、沙余線、x水廠、屠宰場和殯儀館等項目建設,扎實做好社會救助、優撫安置等工作。
做大信貸總量,著力控新化舊,持續化解不良貸款;
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重點整治惡意拖欠、非法集資等行為;
扎實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建立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和風險防范長效機制,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堅決打好打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攻堅戰。圍繞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深挖嚴打黑惡勢力“保護傘”,確保打得準、打得狠。以“六亂”綜合治理為抓手,進一步加強小區物業、河道采砂等領域的規范管理,堅決杜絕非法營運三(四)輪車“回潮”。堅決打好打贏平安建設攻堅戰。持續開展煤礦與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建筑、消防、煙花爆竹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強化公共衛生、農產品質量等方面安全監管。健全完善應急體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持續抓好“六無村(社區)”工作,推進社會治安防控立體化和社區服務管理網格化建設,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持續加強“七五”普法宣傳,著力開展“五個專項”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統領政府各項工作,持續推進依法治縣,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勞動創造幸福,奮斗贏得美好。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縣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善學善思、善作善成,為早日建成xx城市努力奮斗!
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和打造省會經濟圈,對合肥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
作為首個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將更加有利于借助創新的動力發揮后發優勢;
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5%;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和11.5%;
財政收入增長15%;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
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3%;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1%和10%;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
。
今天你是否成功取決于你昨天的態度,今天的態度決定了你明天是否成功。下面是眾鑫文檔網小編為您推薦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21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勝利召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制定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一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年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我國發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經濟保持恢復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4萬億元,增長8.1%。全國財政收入突破20萬億元,增長10.7%。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9%。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進展,載人航天、火星探測、資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領域實現新突破。企業研發經費增長15.5%。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經濟結構和區域布局繼續優化。糧食產量1.37萬億斤,創歷史新高。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2%,信息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較快發展,產業鏈韌性得到提升。區域發展戰略有效實施,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出一批重大改革舉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胺殴芊备母锶〉眯逻M展。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5億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實施。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1.4%,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增長。
———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下降9.1%。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攫B老、基本醫療、社會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教育改革發展邁出新步伐。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6萬個,惠及近千萬家庭。
———疫情防控成果持續鞏固。落實常態化防控舉措,疫苗全程接種覆蓋率超過85%,及時有效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了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回顧過去一年,成績得來殊為不易。我國經濟尚處在突發疫情等嚴重沖擊后的恢復發展過程中,國內外形勢又出現很多新變化,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難度加大。我們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六穩”、“六?!惫ぷ?,注重宏觀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針對性,推動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宏觀政策適應跨周期調節需要,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支持力度,同時考慮為今年應對困難挑戰預留政策空間。建立常態化政資金直達機制,將2.8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納入直達范圍。
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有效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兩次全面降準,推動降低貸款利率。有序推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化解,穩妥處置重大金融風險事件。強化穩崗擴就業政策落實,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大宗商品保供穩價,著力解決煤炭電力供應緊張問題。從全年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符合預期,財政赤字率和宏觀杠桿率下降,經濟增速繼續位居世界前列。
二是優化和落實助企紓困政策,鞏固經濟恢復基礎。
上億市場主體承載著數億人就業創業,宏觀政策延續疫情發生以來行之有效的支持路徑和做法。去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還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煤電和供熱企業實施階段性緩繳稅費。實踐表明,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直接有效的辦法,實際上也是“放水養魚”、涵養稅源,2013年以來新增的涉稅市場主體去年納稅達到4.76萬億元。加強鐵路、公路、航空、海運、港口等運輸保障。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企業信貸投放,繼續執行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信用貸款支持政策,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幅超過40%,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三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改善營商環境。
加強市場體系基礎制度建設,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等改革。繼續壓減涉企審批手續和辦理時限,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推廣一批地方改革經驗,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加強和創新監管,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維護公平競爭。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就瓿尚袠I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和廣州期貨交易所。穩步推進農業農村、社會事業、生態文明等領域改革。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務實合作。加大穩外貿穩外資力度,成功舉辦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及首屆消博會等重大展會。新增4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推出海南自由貿易港開放新舉措。
四是強化創新引領,穩定產業鏈供應鏈。
加強國家實驗室建設,推進重大科技項目實施。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提高間接費用比例,擴大科研自主權。延續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開展重點產業強鏈補鏈行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興產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五是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優化經濟布局。
落實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出臺新的支持舉措,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加強農業生產,保障農資供應,對種糧農民一次性發放200億元補貼。推動鄉村振興,確定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
六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
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稍偕茉窗l電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出臺碳達峰行動方案。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七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
加大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力度,提高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標準,3700多萬學生受益。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超額完成高職擴招三年行動目標。國家助學貸款每人每年最高額度增加4000元,惠及500多萬在校生。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優撫標準。將低保邊緣家庭重病重殘人員納入低保范圍,做好困難群眾幫扶救助。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把更多常見病等門診費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達到60%。嚴格藥品疫苗監管。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加強養老服務。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營造良好網絡生態。我國體育健兒在東京奧運會、殘奧會上勇創佳績。經過精心籌備,我們成功舉辦了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也一定能辦好剛剛開幕的冬殘奧會。
八是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治理創新,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10件,制定修訂行政法規15部。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出臺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繼續開展國務院大督查,深入實施“互聯網+督查”。創新城鄉基層治理。扎實做好信訪工作,化解信訪積案。強化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加強國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集中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去年一些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等災害,各方面積極開展防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進一步為基層減負。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習近平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通過視頻方式出席聯合國大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開幕式、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亞歐首腦會議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多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進國際抗疫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和挑戰。中國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各位代表!
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我代表國務院,向全國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表示誠摯感謝!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表示誠摯感謝!向關心和支持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各國朋友,表示誠摯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全球疫情仍在持續,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局部疫情時有發生。消費和投資恢復遲緩,穩出口難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應仍然偏緊,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穩就業任務更加艱巨。關鍵領域創新支撐能力不強。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加大,經濟金融領域風險隱患較多。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仍然突出,脫離實際、違背群眾意愿現象屢有發生,有的在政策執行中采取“一刀切”、運動式做法。少數干部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有的漠視嚴重侵害群眾權益問題、工作嚴重失職失責。一些領域腐敗問題依然多發。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直面問題挑戰,全力以赴做好工作,決不辜負人民期待!
二、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
今年將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惫ぷ?,持續改善民生,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綜合研判國內外形勢,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越要真抓實干。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持續發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條件,特別是億萬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創業創新的巨大潛能、共克時艱的堅定意志,我們還積累了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中國經濟一定能頂住下行壓力,必將行穩致遠。
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保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能耗強度目標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核,并留有適當彈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
經濟增速預期目標的設定,主要考慮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并同近兩年平均經濟增速以及“十四五”規劃目標要求相銜接。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體現了主動作為,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
完成今年發展目標任務,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各方面要圍繞貫徹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細化實化具體舉措,形成推動發展的合力。
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增強有效性。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就業優先政策要提質加力。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及時動用儲備政策工具,確保經濟平穩運行。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斷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強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對病毒變異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藥物研發,持續做好疫苗接種工作,科學精準處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今年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面對新的下行壓力,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擔負起穩定經濟的責任,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搞粗放型發展。堅持實事求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著力辦好自己的事,尊重發展規律、客觀實際和群眾需求,因地制宜創造性開展工作,把各方面干事創業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善于運用改革創新辦法,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靠共同奮斗,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重、挑戰多。要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部署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一)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繼續做好“六穩”、“六?!惫ぷ?。宏觀政策有空間有手段,要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提升積極的財政政策效能。今年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調,有利于增強財政可持續性。預計今年財政收入繼續增長,加之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近年結存的利潤、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億元以上,可用財力明顯增加。新增財力要下沉基層,主要用于落實助企紓困、穩就業保民生政策,促進消費、擴大需求。今年安排中央本級支出增長3.9%,其中中央部門支出繼續負增長。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近9.8萬億元,增長18%、為多年來最大增幅。中央財政將更多資金納入直達范圍,省級財政也要加大對市縣的支持,務必使基層落實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動力。
要用好政府投資資金,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強化績效導向,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合理擴大使用范圍,支持在建項目后續融資,開工一批具備條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礎設施、老舊公用設施改造等建設項目。民間投資在投資中占大頭,要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完善相關支持政策,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要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更好節用裕民。大力優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支出,嚴控一般性支出。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和閑置資產。各級政府必須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要帶頭。加強收支管理,嚴禁鋪張浪費,不得違規新建樓堂館所,不得搞形象工程,對違反財經紀律、肆意揮霍公款的要嚴查重處,一定要把寶貴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
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擴大新增貸款規模,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資金更多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減少收費,讓廣大市場主體切身感受到融資便利度提升、綜合融資成本實實在在下降。
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大力拓寬就業渠道,注重通過穩市場主體來穩就業,增強創業帶動就業作用。財稅、金融等政策都要圍繞就業優先實施,加大對企業穩崗擴崗的支持力度。各類專項促就業政策要強化優化,對就業創業的不合理限制要堅決清理取消。各地都要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
確保糧食能源安全。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應,保障民生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用電。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加快油氣、礦產等資源勘探開發,完善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制度,保障初級產品供給。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做好經濟金融領域風險處置工作。壓實地方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加強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風險隱患,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二)著力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完善減負紓困等政策,夯實經濟穩定運行、質量提升的基礎。
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堅持階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減稅與退稅并舉。一方面,延續實施扶持制造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并提高減免幅度、擴大適用范圍。對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征增值稅。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至300萬元部分,再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各地也要結合實際,依法出臺稅費減免等有力措施,使減稅降費力度只增不減,以穩定市場預期。另一方面,綜合考慮為企業提供現金流支持、促進消費投資、大力改進增值稅留抵退稅制度,今年對留抵稅額實行大規模退稅。優先安排小微企業,對小微企業的存量留抵稅額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還,增量留抵稅額足額退還。重點支持制造業,全面解決制造業、科研和技術服務、生態環保、電力燃氣、交通運輸等行業留抵退稅問題。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顯著加大,以有力提振市場信心。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中央財政將加大對地方財力支持,補助資金直達市縣,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資金調度,確保退稅減稅這項關鍵性舉措落實到位,為企業雪中送炭,助企業煥發生機。
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優化監管考核,推動普惠小微貸款明顯增長、信用貸款和首貸戶比重繼續提升。引導金融機構準確把握信貸政策,繼續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企業給予融資支持,避免出現行業性限貸、抽貸、斷貸。發揮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作用。推進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加快稅務、海關、電力等單位與金融機構信息聯通,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對小微企業的覆蓋面,努力營造良好融資生態,進一步推動解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清理轉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支持地方對特殊困難行業用電實行階段性優惠政策。引導大型平臺企業降低收費,減輕中小商戶負擔。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等收費。要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協同治理和聯合懲戒機制,堅決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要加大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清理力度,規范商業承兌匯票使用,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帶頭清欠。餐飲、住宿、零售、旅游、客運等行業就業容量大、受疫情影響重,各項幫扶政策都要予以傾斜,支持這些行業企業挺得住、過難關、有奔頭。
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延續執行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等階段性穩就業政策。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明顯提高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今年高校畢業生超過1000萬人,要加強就業創業政策支持和不斷線服務。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和就業保障,促進農民工就業,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深入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強雙創平臺服務能力。完善靈活就業社會保障政策,開展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堅決防止和糾正性別、年齡等就業歧視,著力解決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增強公共就業服務針對性。繼續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實訓基地。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急需人才,讓更多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
(三)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強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圍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對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要同步落實監管責任和措施。繼續擴大市場準入。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政務數據共享,進一步壓減各類證明,擴大“跨省通辦”范圍,基本實現電子證照互通互認,便利企業跨區域經營,加快解決群眾關切事項的異地辦理問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集成化辦理,推出優化不動產登記、車輛檢測等便民舉措。強化政府監管責任,嚴格落實行業主管部門、相關部門監管責任和地方政府屬地監管責任,防止監管缺位。加快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提高監管效能。
抓緊完善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監管規則,創新監管方法,提升監管精準性和有效性。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依法平等保護企業產權、自主經營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營造各類所有制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強國有資產監管,促進國企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支撐和帶動能力。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改革創新,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弘揚企業家精神,制定涉企政策要多聽市場主體意見,支持企業家專注創業創新、安心經營發展。
推進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增強預算的約束力和透明度。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完善稅收征管制度,依法打擊偷稅騙稅。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深化中小銀行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資產處置。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加強長期穩定支持。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好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作用,推進科研院所改革,改進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管理方式。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開展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推進國際科技合作。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加大對青年科研人員支持力度,讓各類人才潛心鉆研、盡展其能。
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用結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促進創業投資發展,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科技中介服務專業化水平。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完善設備器具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這相當于國家對企業創新給予大規模資金支持。要落實好各類創新激勵政策,以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培育壯大新動能。
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加強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等供給保障,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工程。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瘧?,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
(五)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
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費能力。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恢復,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加大社區養老、托幼等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在規劃、用地、用房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發展農村電商和快遞物流配送。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著力適應群眾需求、增強消費意愿。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重點水利工程、綜合立體交通網、重要能源基地和設施,加快城市燃氣管道等管網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澇設施,繼續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400億元。政府投資更多向民生項目傾斜,加大社會民生領域補短板力度。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對國家重大項目要實行能耗單列。要優化投資結構,破解投資難題,切實把投資關鍵作用發揮出來。
增強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促進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協調發展,支持產業梯度轉移和區域合作。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加快發展。發展海洋經濟。經濟大省要充分發揮優勢,增強對全國發展的帶動作用。經濟困難地區要用好國家支持政策,挖掘自身潛力,努力促進經濟恢復發展。
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加強市政設施和防災減災能力建設,開展老舊建筑和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再開工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城市群、都市圈建設,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嚴控撤縣建市設區。在城鄉規劃建設中做好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要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六)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完善和強化農業支持政策,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
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針對小麥晚播強化夏糧田間管理,促進大豆和油料增產。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保障化肥等農資供應和價格穩定,給種糧農民再次發放農資補貼,加大對主產區支持力度,讓農民種糧有合理收益、主產區抓糧有內在動力。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劃足劃實永久基本農田,切實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強中低產田改造,新建1億畝高標準農田,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區。加大黑土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利用力度。啟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加快推進種業振興,加強農業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提高農機裝備水平。提升農業氣象災害防控和動植物疫病防治能力。加強生豬產能調控,抓好畜禽、水產、蔬菜等生產供應。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各地區都有責任,糧食調入地區更要穩定糧食生產。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裝滿“米袋子”、充實“菜籃子”,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完善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加強勞務協作、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強化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措施,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深化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增強脫貧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扎實穩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開展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縣試點。深化供銷社、集體產權、集體林權、國有林區林場、農墾等改革。加強農村金融服務,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嚴格規范村莊撤并,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啟動鄉村建設行動,加強水電路氣信郵等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深入開展文明村鎮建設。強化農民工工資拖欠治理,支持農民工就業創業,一定要讓廣大農民有更多務工增收的渠道。
(七)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外貿外資平穩發展。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拓展對外經貿合作,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多措并舉穩定外貿。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覆蓋面,加強出口信貸支持,優化外匯服務,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穩生產。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充分發揮跨境電商作用,支持建設一批海外倉。積極擴大優質產品和服務進口。創新發展服務貿易、數字貿易,推進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深化通關便利化改革,加快國際物流體系建設,助力外貿降成本、提效率。
積極利用外資。深入實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支持外資加大中高端制造、研發、現代服務等領域和中西部、東北地區投資。優化外資促進服務,推動重大項目加快落地。扎實推進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提高綜合保稅區發展水平,增設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開放的中國大市場,必將為各國企業在華發展提供更多機遇。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有序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有效防范海外風險。
深化多雙邊經貿合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形成了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要支持企業用好優惠關稅、原產地累積等則,擴大貿易和投資合作。推動與更多國家和地區商簽高標準自貿協定。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中國愿與世界各國加強互利合作,實現共贏多贏。
(八)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大氣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灣污染整治力度,持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加強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完善節能節水、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等環保產業支持政策。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科學開展國土綠化,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保護生物多樣性,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要讓我們生活的家園更綠更美。
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有序減量代,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九)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
促進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依據常住人口規模配置教育資源,保障適齡兒童就近入學。全面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加強鄉村教師定向培養、在職培訓與待遇保障。繼續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工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辦好特殊教育、繼續教育,規范民辦教育發展。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質量。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高校招生繼續加大對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傾斜力度。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我國有2.9億在校學生,要堅持把教育這個關乎千家萬戶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大事辦好。
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動基本醫保省級統籌。推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確保生產供應。強化藥品疫苗質量安全監管。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強醫?;鸨O管。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辦法,實現全國醫保用藥范圍基本統一。堅持預防為主,深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逐步提高心腦血管病、癌癥等疾病防治服務保障水平,加強罕見病用藥保障。健全疾病預防控制網絡,抓好公共衛生隊伍建設,提高重大疫情監測預警、流調溯源和應急處置能力。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規范醫療機構收費和服務,繼續幫扶因疫情遇困的醫療機構,補齊婦幼兒科、精神衛生、老年醫學等服務短板。支持中醫藥振興發展,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著眼推動分級診療和優化就醫秩序,加快建設國家、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市縣延伸,提升基層防病治病能力,使群眾就近得到更好醫療服務。
加強社會保障和服務。穩步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確保按時足額發放。繼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加推進工傷和失業保險省級統籌。做好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撫恤工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化城鄉養老服務供給,支持社會力量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潔、康復護理等服務,鼓勵發展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推動老齡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養育負擔。強化未成年人保護。提升殘疾預防和康復服務水平。加強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群眾救助,努力做到應保盡保、應助盡助。
繼續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和檔案等事業。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加強和創新互聯網內容建設,深化網絡生態治理。推進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促進基層文化設施布局優化和資源共享,擴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強文物古籍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用好北京冬奧會遺產。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促進全民健身蔚然成風。
推進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促進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創新和完善基層社會治理,強化社區服務功能,加強社會動員體系建設,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發展社會工作,支持社會組織、人道救助、志愿服務、公益慈善等健康發展。嚴厲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行為,堅決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健全老年人、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完善信訪制度,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依法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重視社會心理服務。強化公共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救援能力,做好洪澇乾旱、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防御和氣象服務。嚴格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監管。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強化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堅決防范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
各位代表!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各級政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依法行政,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依法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加強審計、統計監督。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更好發揮作用。堅持不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加強廉潔政府建設。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政府工作人員要自覺接受法律監督、監察監督和人民監督,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無愧于人民公仆稱號。
應對困難和挑戰,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恪盡職守、勤政為民,凝心聚力抓發展、保民生。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必須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要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治“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敷衍應付、推諉扯皮,堅決糾治任性用權、工作方法簡單粗暴。要始終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實情、辦實事、求實效,及時回應民生關切,堅決嚴肅處理漠視群眾合法權益的嚴重失職失責問題。要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防止政策執行“一刀切”、層層加碼,持續為基層減負。健全激勵和保護機制,支持廣大干部敢擔當、善作為。全國上下畢力同心、苦干實干,就一定能創造新的發展業績。
各位代表!
我們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全面貫徹黨的僑務政策,維護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合法權益,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攜手共創新的輝煌。
各位代表!
過去一年,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新的一年,要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扣牢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全面深化練兵備戰,堅定靈活開展軍事斗爭,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加快現代軍事物流體系、軍隊現代資產管理體系建設,構建武器裝備現代化管理體系,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強國防科技創新,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推動軍隊高質量發展。優化國防科技工業布局。完成國防動員體制改革,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各級政府要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讓軍政軍民團結堅如磐石。
各位代表!
我們要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全力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我們要堅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兩岸同胞要和衷共濟,共創民族復興的光榮偉業。
各位代表!
我們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愿同國際社會一道,為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各位代表!
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的,中國人民有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勇氣、智慧和力量。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
?
穆賢清。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7年工作回顧。
2017年,是賓陽縣銳意進取、砥礪奮進的一年。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重要講話精神,不折不扣落實中央、自治區、南寧市和縣委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開展“經濟穩增長、脫貧攻堅、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三大攻堅戰,大力推進“項目投資建設、中等城市建設、宜居鄉村建設、社會事業建設”等重點工作,真抓實干,攻堅克難,不斷加快“六個賓陽”建設,全面完成了縣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18.39億元,增長9.4%;財政收入完成18.43億元,同比增長5.6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6.1億元,增長13.0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65.65億元,增長14.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7.14億元,增長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5.82億元,增長12.4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83.15億元,增長4.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89元,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7元,增長10.5%。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連續兩年在全市五縣中排名第一。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著力抓好產業發展,經濟實力明顯提高。
招商引資取得成效。廣泛開展物流、機械制造、農副產品加工、旅游等產業項目招商及考察活動。成功簽約岑科電子二期、中桂電力設備生產等項目11個,計劃總投資36.4億元。招商引資區外境內到位資金47.66億元,完成市下達任務45億元的105.91%;實際利用外資2316萬美元,完成市下達任務1800萬美元的128.67%。
工業發展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工業投資117.66億元,增長11.45%;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50.4億元,增長19%;規上工業稅收3.33億元,增長12.64%。新增規上企業11家、億元企業3家、十億元企業1家,實施技改項目11個。加快工業項目建設。東林木業技改、華潤攪拌站、紅太陽木業等一批項目實現竣工;浮法玻璃、億能居等在建項目穩步推進;昆安混凝土、建豐混凝土搬遷、億凱玻璃、岑科電子二期、中桂電力設備等項目開工建設;桂達紙業、國家糧食儲備庫等項目前期工作穩步推進;彬偉竹木纖維板、海橋塑業等12個項目入駐標準廠房,簽約租用面積3.4萬平方米。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投資1億元新建道路6.3公里、鋪設污水管網5.1公里,其中鳳凰路船埠段、普田路已完成建設,永安東路及其支路新擴建項目正在推進。投入1800萬元完善園區供水、供電、通信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大服務企業力度。積極推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設,減少審批層級環節,提高審批效率;舉辦招聘會協助企業成功招工2000多人,積極緩解企業用工壓力;出資1300萬元作為擔保風險補償基金,累計為東林木業、震鑠木業等多家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約1.3億元;同時,積極協調解決園區職工子女入學等問題。
現代農業發展成效明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獲批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項目。鞏固提升糧食產能。榮獲“全國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標兵縣”稱號,獲批全國“優質糧食工程”行動示范縣,全年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0.9萬畝,農田灌溉面積45.8萬畝,糧食產量36.2萬噸,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1%。著力發展特色產業。組織實施“雙高”基地、有機稻種植、畜禽標準化生態養殖等一批特色農業項目,全年完成甘蔗種植面積28.9萬畝,產量170.6萬噸;桑園面積16.4萬畝,鮮繭產量2.8萬噸;蔬菜產量71萬噸、水果產量3.4萬噸、肉類產量6.4萬噸、水產品產量4.3萬噸。寶蕾牌白砂糖被認定為廣西名牌產品,“帝之享”優質大米榮獲廣西著名商標,鄒圩牛大力種植基地榮獲“國家牛大力種植標準化示范區”稱號,“古辣香米”“王靈胡蘿卜”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古辣香米”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年投入3.06億元推進各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擴面提質增效,市級示范區已驗收1個,縣級示范區獲評1個,5個鄉級示范區全部入圍。成功創建自治區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品綠留香休閑農業示范區被認定為“廣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農村土地經營權登記頒證工作完成96.2%,新增耕地流轉面積2.2萬畝,累計17.6萬畝。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63家,累計754家;新發展家庭農場24家,累計66家。組建的賓陽縣農業信貸擔保有限公司,是全區唯一的縣級農業信貸擔保試點。同時,積極與國內知名高校合作,搭建農業領域產學研交流平臺。
第三產業繁榮發展。商貿業取得新成效。賓陽華美達廣場酒店開工建設,鳳凰湖購物城開業經營,改造升級永武、楓江農貿市場,組織開展7場縣級展銷會,新發展個體工商4517戶、私營企業827家,年內培育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4家。全年批發業銷售額103.7億元,同比增長15.3%;零售業銷售額140.1億元,同比增長17.3%;住宿業營業額0.24億元,同比增長8.4%;餐飲業營業額15.7億元,同比增長9.3%。金融業取得新成績。金融業增加值完成8.7億元,增長7%;人民幣存款、貸款余額分別增長7.33%、7.66%;桂林銀行賓陽支行開業運營。電子商務取得新成果。積極開展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建設,年內新建鎮級電商工作站16個、村級電商服務點109個,村點覆蓋率達94%。累計發展電子商務企業5家、網店2680家,提供就業崗位5000多個,全縣網絡銷售額達2.2億元。旅游業取得新發展。完善了古辣民俗小鎮創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提升規劃、賓陽縣相思潭生態旅游區總體規劃等4個旅游建設規劃,推出賓州——品綠留香生態園——大陸村等3條精品旅游線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25萬元。成功舉辦了賓陽炮龍節、大陸村稻田藝術文化節等節慶活動,全年接待國內游客人數330.54萬人次,同比增長15.01%;實現旅游消費31.47億元,同比增長18.16%。
(二)狠抓項目擴大投資,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全年統籌推進重大項目119項,完成投資61.38億元。其中自治區級重大項目2個,完成投資6.95億元;市級重大項目28個,完成投資8.41億元;縣級重大項目89個,完成投資46.02億元。鳳凰科技文化廣場、政務服務中心綜合樓等10個項目實現竣工,南寧市中小學綜合實踐中心、縣中醫醫院整體搬遷等項目穩步推進,賓陽縣看守所及拘留所遷建、賓陽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等項目開工建設。
全力保障項目建設。進一步充實投資項目庫,全年儲備項目326個,計劃總投資478.44億元。積極籌措資金,共取得上級轉移支付資金30.24億元,同比增長8.9%;地方新增政府債券限額共3.88億元,同比增長49.8%;首次使用ppp模式推進我縣7個鎮級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建設。保障項目用地,全年完成征地1.1萬畝,拆遷房屋3.2萬平方米;新增用地指標2100畝,新增建設用地1572畝;開展“兩違”整治,清理違法用地、拆除違法建筑各1.7萬平方米。
(三)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中等城市建設步伐加快。
完善規劃編制和管理。全年辦理規劃管理“一書兩證”共計1086宗,辦理規劃條件通知書及紅線圖477宗,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期評估和調整、賓州古城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專家技術評審、炮龍文化公園修建性詳細規劃。足球小鎮、城北濕地公園概念性規劃及施工圖設計正在加快推進。投資400萬元建設數字城管平臺,開展市容市貌整治行動,規范城市管理秩序。
城鄉建設穩步推進。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龍珠山片區改造項目基礎配套設施、洋橋鎮新區文化廣場、高鐵新城標準廠房等項目實現竣工;廣西百鎮建設示范工程等項目穩步推進,炮龍文化廣場一期實現開工,新建一批公共廁所。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完成思隴鎮陶石村搬遷安置房63套、廣西煤炭地質局黎塘基地棚戶區改造項目7棟252套住房建設,基本完成城東新區二期新廖村改造項目15棟1500套住房主體工程,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00戶。抓好綠化亮化工作。投資650萬元,完成府前路、仁愛南路、風景路等12條道路路燈安裝和改造;完成綠化補植及新種植面積2700平方米、立體綠化3429.3平方米。健全給排水系統。清平水庫補水工程建設完工,累計完成投資2.05億元;清平水庫抗旱應急供水工程完成投資1104.5萬元,占計劃總投資的96.74%;清水河提水工程基本完成項目前期工作;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26個;全年完成水利建設投資4.6億元。投資1.2億元完成古辣鎮、武陵鎮等6個鎮級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建設。
加快構建交通路網。柳南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賓陽段)完成投資31.4億元,貴港至隆安高速公路項目(賓陽段)完成投資20.3億元。和賓路(北高路口至新廖村段)、政通大道、城東大道(湖景花園至賓蓮路段)、賓蓮路改造項目實現竣工,文明路、東環路(美食街至風景路黎塘轉盤)改造工程分別完成投資2500萬元、5822萬元。金城路至廣源路、政和路、內東環路“白改黑”工程基本完成。投入1200萬元升級改造各社區小街小巷道路。完成非貧困村通屯道路建設82.27公里,新增通暢村屯57個。
(四)不斷補齊民生短板,發展成果更加惠民。
全縣各類民生支出完成39.6億元,同比增長4.46%,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2.48%。實施自治區、南寧市、縣本級為民辦實事工程共26個大項61個子項,已完成58個子項,其余3個子項正在穩步推進。
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全年累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約1.3億元,11個貧困村脫貧摘帽,1586戶6310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積極發展“5+2”扶貧主導產業,培育地方特色產品品牌15個,38個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萬元以上,直接受益貧困人口17480人,貧困人口轉移就業1951人。完善基礎設施,完成貧困村道路硬化203.79公里、橋涵61延米,建設安全用水項目26個,貧困戶危房改造949戶,所有貧困村實現電力、廣播電視、通信網絡全覆蓋。開展醫療幫扶,貧困人口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87%,建檔立卡貧困戶住院實際報銷比例達91.78%,全區首創極貧戶門診特殊慢性病、重大疾病治療政策兜底。推進教育幫扶,在全區率先實現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小學生資助全覆蓋,全年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約2.2萬人次1984萬元,雨露計劃累計撥付資金約536萬元。推進社會幫扶,深入開展“千家民營企業幫扶千個貧困村”活動,共投入扶助資金3000多萬元。
加快發展教育事業。著力發展學前教育,成功創建28所自治區多元普惠幼兒園,新橋鎮新星幼兒園、賓州鎮顧明幼兒園成功創建自治區示范幼兒園,鳳凰幼兒園投入使用。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投入9814萬元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建設項目57個,鳳凰小學投入使用;投入2520.4萬元為89所學校添置現代化教學設備;撤并8所初中,調整18所村委小學為教學點。推進高中教育晉位提級,投入2966萬元實施普通高中建設項目7個,投入967.6萬元建設縣職校學生食堂、塑膠田徑運動場。普通高考再上新臺階,一本上線886人,比2016年增加68人,其中賓陽中學一本上線802人。
逐步完善社會保障。城鎮新增就業395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31%,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2971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93.66%、99.2%。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經辦,發放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待遇2億多元。城市低保標準提高20%,農村低保補助標準提高21%。發放農村特困基本生活費約3.3萬人次1396.2萬元,發放醫療救助4455人次754.7萬元,臨時救助314人次44.6萬元。賓陽健康養生城(民政園)項目一期完成3棟養護樓建設,新橋鎮中心敬老院“公建民營”試點工作全面完成,甘棠鎮中心敬老院被列入全區特困人員供養示范點。
全力促進科技工作。實施各級科技計劃項目20項,其中17個項目獲得自治區和南寧市科技計劃支持。完成發明專利申請179件,有效發明專利72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4家。
持續發展衛生計生事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縣級三家醫院嚴格執行基本藥物制度,藥占比下降到26.7%,20家衛生院和193家村衛生室全部執行了“取消藥價加成”和“藥品零差率銷售”。推進縣鄉醫療服務一體化,重點實施分級診療,縣域內就診率達88.2%??h婦幼保健院保健業務大樓等2個重大項目建設完成投資9179萬元。城鄉居民健康檔案電子建檔率為86.26%,區間出生人口性別比113.68,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56‰,較好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
有序開展文化體育工作。完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32個子項目建設,完成賓陽縣騎行基地、威風龍鼓等體育精品工程,基本完成縣群眾藝術館主體工程建設。實施文化“雙百工程”“兩館一站”免費開放等惠民工程,開展各類文化活動達5520場次,惠及群眾60.5萬人次。抓好文物和非遺保護工作,開展南橋、梁瀚嵩小休樓等文物保護單位維修和非遺進校園掛牌工作,賓陽莞(草)席、露圩傳統武術入選市級非遺名錄。開展全民健身系列體育活動320場次,競賽活動榮獲國家級獎牌3枚、自治區級獎牌40枚,獲批廣西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試點縣。
(五)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積極開展“宜居鄉村”建設。開展產業富民、服務惠民、基礎便民活動,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87個,有序推進“村級就業、社保經辦、教育助學、衛生健康、群眾文化體育、法律”六項服務工作,更好滿足農民群眾多樣化公共服務需求。完成改廚、改廁3萬戶,建設公共照明試點20個,新增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6個,建成村級垃圾處理項目16個。投入“三清潔”資金6248萬元,開展集中整治行動2215次,村莊環境得到有效改善。陳平鎮六洋村、武陵鎮高榮村獲評為市級民俗民居示范村,古辣鎮古濟新村獲評為市級鄉土特色示范村屯,武陵鎮綠留新村、甘棠鎮下梁村等9個村屯獲評為市級“綠色示范村屯”或“綠色村屯”。
切實加強環境綜合治理。做好環境監測工作,建立環境監測預警機制,加強環保執法監管,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9起。全面推行河長制,在用的縣級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100%,轄區主要河流水質均達到國家相關標準。落實中央土壤重金屬污染整治專項資金1700萬元,基本完成沙江環境整治。農村污水處理達標率在95%以上,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4.4%,全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突發環境污染事件。
(六)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社會治理不斷強化。
嚴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全年組織開展大規模清查抓捕行動25次,累計打掉網絡違法犯罪團伙80個,搗毀網絡違法犯罪窩點60個。破獲各類網絡詐騙刑事案件1730起,成功破獲公安部督辦的“3·21”專案。抓獲各類網絡犯罪嫌疑人1125人,刑拘895人,248名撲克牌“通緝令”網逃人員已經抓獲236人,“盜、搶、騙、窩贓”網逃人員抓捕率達87.4%。網絡詐騙刑事案件月均破案率同比上升81%,月均發案同比下降82.4%,月均涉案金額同比下降55.5%。對重點人群進行精準數據化管控和日常跟蹤監管,強化宣傳教育,注重就業引導,全面鞏固打擊治理成效。
重拳防治毒品犯罪。繼續推進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6·27”工程和社區戒毒社區康復“8·31”工程建設,建設毒品預防教育基地5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站實現鄉鎮全覆蓋,配備專職社工174名。完成4923名社會面吸毒人員排查和分類評估并納入社會治安網格化管理,實現實時監控,動態管理。嚴厲打擊涉毒違法犯罪活動,全年偵破毒品犯罪案件10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0人,收戒吸毒人員665人次。
推進社會治理。全面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將被列入異常經營名錄的4200多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信息向社會公示。推進反家暴聯動機制試點建設,設立家庭暴力投訴點60個。嚴厲打擊“兩搶一盜”等各類違法行為,全年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員2373人。積極開展打擊傳銷工作,獲得自治區“無傳銷縣區”稱號。實現對全縣范圍內重點路段、重點部位、人員復雜場所“天網”全覆蓋。穩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全縣233個村委(社區)全部配備法律顧問,“七五”普法有效開展。深入開展社會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活動,成功調解矛盾糾紛2077件,成功率達98%。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專項督查活動32次,全年無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重拳整治食品藥品市場,年內全縣沒有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藥品安全事件。
(七)強化政府自身建設,履職能力不斷提高。
堅持依法行政、從嚴治政、廉潔勤政,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加快。全面開展規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全年出臺規范性文件3件,對1978-2016年公布的7784件政府文件進行集中清理。法制機構改革穩步推進,全面加強基層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茖W決策水平不斷提升。堅定不移接受縣委領導,認真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依法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全年辦理各級人大代表議案建議198件、政協委員提案217件,答復率100%。進一步密切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聯系。深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改革,開展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35次。作風建設持續加強。嚴守黨紀黨規,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國務院“約法三章”,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馳而不息糾正“四風”,“三公”經費同比下降15.8%。強化對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的審計和監督執紀問責,嚴查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不斷鞏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
此外,統計、審計、監察、工商質監、食藥監管、稅務、防震減災、民族、臺灣事務、外事、宗教、僑務、供銷、政府采購、機關后勤、氣象、地方志、檔案和老齡等工作取得新進展。通信、郵政、煙草、鐵路、公路、供電、金融、保險等行業和黨校、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文聯、殘聯、科協、紅十字會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積極開展自治區“雙擁模范縣”創建工作,國防教育和后備力量建設得到新加強。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全縣各族人民團結進取、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我縣的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賓陽發展的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賓陽縣的發展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經濟總量不夠大、產業結構不夠優、項目支撐不夠足、發展質量不夠高,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需求;不穩定因素、安全隱患依然存在,全國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重點地區仍未摘帽,被列入全區禁毒重點關注地區,社會治理成效離群眾期盼還有差距;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就業、文化需求、社會保障等領域仍存在短板,特別是貧困人口基數較大,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任重道遠;政府自身建設與發展需要還有較大差距,行政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公職人員隊伍作風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改進。
二、2018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也是自治區成立60周年。2018年全縣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和縣第十四次黨代會第二次年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圍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堅持“打造民營經濟強縣、構建現代化商貿名城、建設宜居宜業中等城市”的發展定位,以“經濟擴量提質、城鎮建設、鄉村振興、精準脫貧、社會治理”為重點,加快“活力賓陽、實業賓陽、誠信賓陽、生態賓陽、宜居賓陽、幸福賓陽”建設,奮力譜寫新時代賓陽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18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財政收入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5%,節能減排降碳控制在南寧市下達目標內。
為實現今年工作的目標任務,我們主要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堅持實體經濟為重,促進經濟擴量提質。
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振興實體經濟為著力點,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推動質量、效率、動力變革為方向,不斷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厚植三產發展優勢。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積極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縣,編制《賓陽縣全域旅游總體規劃》。加快推進賓州古城、鄒圩清水河旅游度假區等一批重大旅游項目建設。促進旅游與農業、文化及精準扶貧的深度融合,重點創建陳梅古韻休閑農業示范區等一批廣西四星級(含)以上的鄉村旅游區,做大做強炮龍節等節慶文化活動,編排一臺具有我縣特色的大型民族風情文藝演出,力爭在每個鎮打造1—2個旅游扶貧示范村(點)。推出一批旅游商品,發展壯錦、牛角梳、毛筆等傳統工藝品,打造古辣香米、糖制品、桑蠶制品等一批旅游目的地產品,提升購物在旅游經濟中的比重。完善全域旅游配套功能,力爭建成1家國家aaaa級景區、1家四星級旅游酒店、10座旅游廁所,同步加快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詢服務中心、智慧旅游平臺建設。完善旅游市場綜合執法協調機制,建設旅游警察執法隊伍、工商旅游執法隊伍、旅游巡回法庭、旅游投訴舉報中心。提升發展商貿物流業。謀劃建設建材、汽車、農產品等各類專業批發市場,加快商貿城服裝市場、新賓明鏡市場改造。積極舉辦各類展銷會,促進消費有效釋放,年內培育限上企業8家以上。抓好中國南方鐵路關聯產業園項目建設規劃,有序推進東湖農場胡蘿卜采后處理中心冷庫及鑫來大米稻谷冷庫等冷鏈物流項目建設。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深入推進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建設,加快服務網點建設,實現鎮村全覆蓋。培育一批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建設電商產業園、電商“雙創”基地、電商一條街。積極打造“古辣香米”“黎塘蓮藕”等特色品牌,推進我縣農產品“上行”。建立信息管理系統、產品質量管理監督體系,確保產品質量。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狠抓項目促投資。健全動態項目儲備庫,做好項目“三年滾動計劃”及前期工作,多渠道爭取項目落地賓陽。繼續落實縣領導聯系重點項目負責制,進行一對一指導服務和督促落實,重點抓好城北濕地公園、足球小鎮等億元重大項目建設。爭取賓陽雙橋風電等3個項目列入自治區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和賓路西段工程(臨浦路至西環路)、東環路改擴建(美食街至賓州鎮政府)等34個項目列入南寧市統籌推進重大項目,爭取年內重大項目完成投資80億元以上。加強招商擴總量。圍繞資源和區位優勢,有針對性地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積極引進機械制造、電子信息、物流、產品加工等產業。聘請園區企業家組建招商顧問團隊,探索“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等新辦法。大力鼓勵和引導在外企業回鄉設立總部、分支機構,實現產業、項目、資金、稅源“四回歸”。破除瓶頸強保障。積極開展籌資工作。適應財政體制由“區管縣”向“市管縣”過渡,主動與上級主管部門溝通對接,多渠道爭取上級預算內資金、債券資金。下大力氣培育財源,優化收入結構,充分挖掘增收潛力。運用ppp模式進行籌資,解決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垃圾處理、城市供水相關項目資金問題。加大金融創新,籌建農村投資發展公司,發揮農業信貸擔保公司作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平。強化用地保障。著力抓好重大項目用地報批,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000畝以上。完成9個旱改水項目,新增水田面積4100畝以上。動工建設賓州、古辣等鎮的5個增減掛鉤項目,力爭完成增減掛面積563畝以上。全年完成征地3300畝以上,賓州鎮完成征地1500畝以上,其中城東新區二期征地350畝,新廖村整村改造拆遷率達50%,完成思恩中學、炮龍廣場片區、普田塘龍歸東路周邊500畝征地;黎塘鎮完成征地800畝以上,其中青高片區和船埠片區征地400畝,完成黎西新區征地400畝。加大三產安置用地使用力度,交付面積200畝以上。完成土地出讓21宗754畝以上。
全面推進改革創新。突出創新和完善金融監管機制,嚴控政府債務增量,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繼續抓好商事登記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改革、行政審批改革、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和財稅體制改革,開展民生改革、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組織開發新產品、引進先進技術,配合完善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創建工作,年內申請發明專利164件以上,有效發明專利達103件以上,實施各級科技計劃項目超過20項。大力推行政府與社會資本開展ppp、epc合作模式,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市政、教育、醫療等領域,打破行業壟斷,激發市場活力。加快頤高“雙創”基地建設,加大各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增強各項事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強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交流,推行“政產學研用”合作模式。
(二)統籌推進城鎮建設,提升發展承載能力。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加強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加快自治區新型城鎮化示范縣建設,著力打造宜居宜業中等城市。
推進城鎮建設。完善規劃編制。加快完成賓陽縣縣城總規和黎塘鎮總規修編工作,重點抓好賓陽縣空間戰略發展規劃編制、貴隆高速公路出口片區規劃和城建重點項目的建設規劃,全面拉大縣城框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縣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基礎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繼續推進文明路、東環路、風景路至馬潭路、g358國道(新賓垃圾場門口至職業技術學校段)和七里三產安置用地路網、和吉鎮江濱新區規劃路網等項目建設;積極開展賓州鎮經馬潭種畜場至洋橋等4條“鎮鎮通二級公路”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建設2條;逐步配套建設便民候車亭,完善公路安防設施,暢通區域“微循環”。推進貴港至隆安、柳州經合山至南寧、柳南高速公路改擴建三個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開工建設來賓良江至賓陽武陵二級公路,加快g322/g358南寧至賓陽至黎塘公路(黎塘段)開工步伐,暢通區域大交通。謀劃建設通用機場、環縣二級公路、軌道交通,進一步完善交通路網建設。抓好民生水利,開工建設清水河提水工程、鳳凰湖引水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項目;開展芳雷水庫工程、城市供水(二期)項目前期工作;建設賓州工業園區普田片區、東環路等一批供水管網,實現城區供水全覆蓋。推進國泰站、黎東站擴容等5個送變電工程建設,增強電網供電能力。提高城市品位。扎實推進中山公園改擴建、賓陽縣博物館、縣體校整體搬遷、高鐵賓陽站服務中心二期等項目建設,完成炮龍文化廣場(一期)、群眾藝術館及古辣自治區百鎮建設示范工程建設。抓好縣城城東大道二期等6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已建成的保障房入住率達到90%以上。積極推進炮龍老廟片區、賓州古城片區舊城改造,彰顯古城文化品位和商業價值。加快臨浦路路燈照明改造和財政路樓宇亮化,加大綠化建設力度,提高城市人均綠化面積,將思遠路打造為綠化精品示范街,積極創建自治區級園林城市。推進賓陽縣賓州產業園區普田塘環湖景觀建設,加快沿道村莊的外立面改造,不斷提高城市美感。
建設特色小鎮。充分利用自然、文化和產業優勢,凸顯人文底蘊,全面加快特色小鎮建設步伐。賓州鎮著力打造炮龍文化小鎮;黎塘鎮著力建設特色工貿小鎮;古辣鎮著力打造農旅融合發展示范鎮;露圩鎮著力建設山歌文化和武術名鎮;武陵鎮著力打造農業觀光及生態休閑特色旅游名鎮;和吉鎮著力建設高鐵關聯產業融合發展特色鎮;陳平鎮著力打造廣西養生休閑旅游名鎮;鄒圩鎮著力建設中國紅陶小鎮;甘棠鎮著力打造壯鄉美食風情小鎮。
強化城市管理。繼續推進數字賓陽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項目,加快搭建我縣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主動融入“智慧南寧”建設。充分發揮賓陽縣數字化城管平臺系統作用,持續深入開展市容環境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抓好對人口密集地段的流動攤點和夜市燒烤攤點的整治。強化對在建工地泥頭車監管力度,遏制泥頭車撒漏行為。加大“兩違”整治力度,推進存量“兩違”建筑消減工作。探索成立市政管理局,更高層次、更高水平地推動城市發展。
(三)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加快推進鄉村振興。
科學制定鄉村振興規劃,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宜居鄉村”建設,以產業提質為方向,以完善基礎為支撐,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土地確權工作,落實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政策,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不動產登記工作,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流轉,保障農民財產權益;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做好集體林地“三權分置”試點工作。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夯實農田水利基礎,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占補平衡政策,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提高耕地質量;抓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確保全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7%以上;開展農村電網升級改造項目前期工作,積極開展第二批中心村機井通電項目建設;全面提升農村路網供給能力,繼續實施非貧困村通屯道路硬化項目和農村公路生命防護工程,推進農村客運通達,促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開展廁所革命,加強農村公廁管理,強化農村環衛設施和廚房改造建設,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促進產業深度融合。以提升國家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縣建設為切入點,帶動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增點擴面提質升級,年內打造一批農業示范區。以重點企業為依托,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加快形成以糧食加工為主導,以糖業、桑蠶加工為骨干的農產品加工經營格局,促進農產品加工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效益。加快品綠留香、稻花香里等休閑農業示范區建設,爭取年內通過市級考評驗收,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效益。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的田園綜合體,促進農業綜合開發。
加強農村基層工作。開展家風家信評比、鄉賢文化講壇等活動,全面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民工多渠道就業創業。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四)深入推進脫貧攻堅,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重點推進為民辦實事工程,不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開展精準脫貧大行動。深入實施“七大行動”,年內確保實現8450人脫貧、15個貧困村出列。全力以赴強基礎??茖W謀劃、精心組織實施一批關乎全面脫貧的村級道路暢通工程、人畜飲水安全工程、農村危房改造工程、農村電力保障工程、基本農田建設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因地制宜興產業。圍繞發展“5+2”扶貧主導產業,統籌抓好貧困村、貧困戶產業發展。積極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和代加工企業,促進貧困戶實現門前就業。出臺扶貧產業項目規?;勓a政策,引導經營主體積極參與產業脫貧。發展一批短平快產業項目,確保貧困村村集體經濟達3萬元以上。醫療教育重兜底。繼續以貧困人口、貧困村為重點實施醫療幫扶,對建檔立卡貧困病患實行“先診療,后付費”政策,利用商業模式提高建檔立卡貧困戶住院報銷比例,讓貧困群眾享受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探索擴大現有教育資助政策范圍,使在縣外就讀義務教育的我縣貧困戶子女同享政府資助。重點關注極貧戶。抓好極貧戶的身份認定工作,實施極貧戶醫療財政兜底政策,保障極度貧困人群的門診特殊慢性病、重大疾病醫療需求,以社會幫扶為重要手段助力極貧人口脫貧。
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大力促進就業創業,力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0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農村富余勞動力等各類群體就業工作。發揮農民工創業園、電商創業孵化基地作用,強化創業指導和扶持。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穩步提高保障標準,完善社會保險運行機制,努力實現應保盡保。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大病醫療救助、特殊困難群體救助機制。加快推進賓陽縣健康養生城建設,鼓勵支持健康養生產業發展。完善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努力實現住有所居。
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學前教育抓公益促普惠,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推進黎塘鎮中心幼兒園建設,扶持各幼兒園創建自治區示范園、多元普惠幼兒園,擴大普惠幼兒園覆蓋率。義務教育抓均衡強基礎,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及學校布局調整,同步配備現代化教學設備,推進黎塘鎮荷城小學、清平初中遷建等項目建設,抓好思恩中學項目前期工作,確保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上半年通過自治區級督導評估、下半年通過國家級評估認定。高中教育抓品牌提質量,實施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攻堅計劃,指導賓陽中學打造全區名校、賓陽高中創建南寧市現代化示范學校、新賓中學創建自治區特色高中、新橋中學創建南寧市特色高中、縣職校創建自治區中等職業教育示范特色學校,推進高中學校特色化、多樣化發展。抓好高考備考,力爭高考再創新高。積極發展衛生計生事業。扎實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力爭通過自治區級以上考核評估。全面深化衛生體制改革,推進縣鄉醫療服務一體化,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和醫聯體建設,實行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采購“兩票制”,鞏固提升“藥品零差率銷售”改革成果。不斷提高隊伍的醫技能力和服務水平,力爭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家庭醫生簽約率達60%以上。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行動計劃,全面開展思隴、甘棠等基層衛生院服務設施標準化建設,加快基層衛生院績效考核改革,完善激勵機制,千方百計穩住人才。認真做好賓陽縣人民醫院傳染病綜合住院大樓、賓陽縣精神病??漆t院、縣兒童醫院項目的籌建工作。進一步加強縣中醫醫院服務設施和鎮級衛生院中醫療區(中醫館)的標準化建設,努力擴展中醫民族醫藥服務的覆蓋面。保障重點人群健康,著力解決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推進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完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加強農家書屋管理,推動書屋流動試點工作。抓好文化惠民工程,積極開展文化精品創作,加快推進賓陽電影院建設和“兩館一站”免費開放,組織開展扶持文藝隊、“送戲下鄉”“送書下鄉”、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活動,繼續實施文化“雙百”工程,完善縣圖書館硬件和軟件等設施設備。
(五)注重共建共治共享,全面強化社會管理。
深入推進“平安賓陽”建設,積極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著力解決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毒品犯罪兩大突出問題,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深化提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著重抓好“八大環境建設”。通過強化創建文明城市宣傳引導,突出志愿服務制度化,提升公民素質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深化和鞏固自治區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確保順利通過自治區文明城市年度復評,為提名全國文明城市夯實基礎。
深化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始終把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放在重要地位,力爭摘掉“全國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重點地區”帽子。利用正在建設的綜合作戰平臺,繼續加大追逃追贓力度,開展專項追逃沖刺行動。探索聯合偵辦工作機制,打破部門壁壘,開展全鏈條打擊電信網絡犯罪工作。繼續實施領導干部包鎮、包村、包戶“三包”責任制和實行“每日一巡查、每三日一匯報、每月一督查”機制,進一步加強重點人群的管控。升級完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本土教材,進一步增強中小學生誠信教育實效。繼續發揮鄉賢作用,以“八個一”推進先進文化進基層,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氣。強化督查問責,提高干部參與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強化創新社會治理。不斷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積極推進“雪亮工程”建設,推動數據資源整合運用,落實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新興行業的管控責任,實現精細化管理。不斷增強打擊防范新型犯罪的能力,始終保持對涉命、侵財、非法集融資、暴力恐怖等違法犯罪的高壓打擊態勢。積極推動社會治理向“網格化+”轉變,創新網格管理體制,拓展網格服務管理工作。深入開展普法活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深入開展煙花爆竹打非治違,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不斷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促進社會安定有序發展。
(六)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補齊生態建設短板。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改善環境質量,確保環境安全,積極建設生態賓陽。
抓好環境保護治理。著力提升縣城環境質量。加強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的運行管理,重點關注縣城空氣的環境質量,推進縣城露天燒烤禁烤區劃定和整治工作,抓好“煤塵、煙塵、揚塵、粉塵”環境綜合整治;推進縣城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規劃布設聲功能監測點位,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建筑施工噪聲、廣場和公園娛樂噪聲進行專項整治。綜合治理鄉村環境,完善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排查整治,推進農作物秸稈和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持續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扎實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建設沙江水環境教育基地、華潤固廢處理宣教基地,建立健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取水點的保護工作機制。
強化污水垃圾處理。繼續做好古辣鎮、武陵鎮等5個鎮污水管網工程項目驗收工作,推進露圩鎮等7個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新橋集鎮截污工程、黎塘工業園區和縣城污水管網(中心城區)工程建設,確保年內竣工投入使用。規范工業園區企業納管排污,深度處理工業污水。支持華潤公司處置城鄉生活垃圾項目擴容,建設古辣、新圩片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解決城鄉垃圾處理難題。繼續推進城鄉環境保潔工作市場化運行,爭取市場化率達到80%以上。
全面落實河長制。逐步完善河長制的體制機制,推進主要江河湖庫水環境自動監測預警及信息共享,完成“一河(湖庫)一策”方案編制,開展巡河工作,建立河長制工作考評制度。嚴格執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各項規定,加強江河湖庫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及水污染綜合防治。繼續開展“清潔水源”鞏固提升活動,加大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力度,維護生態功能,使境內江河湖庫水環境得到改善。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對非法開發、排放、種植、養殖、捕撈、采砂等行為進行打擊整治。
注重生態環境修復。編制土地復墾方案,加快新埠江、陳平江、石鼓江等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建設。開展綠色礦山創建專項行動,推動礦山恢復治理工作。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計劃,重點開展新橋鎮1500多畝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管控和修復工作。引導農民調整改造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樹種結構,大力發展混交林,培育長輪伐期的樹種。逐步打造古辣至賓州生態示范帶,完成年度造林任務2.4萬畝,退桉5000畝,積極打造武陵楊山、黎塘石埠等一批村屯公園,推進八仙巖國家石漠公園、賓州鎮南山森林生態旅游項目等一批生態工程建設。
三、建設服務型政府。
打鐵必須自身硬。我們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堅持依法行政,轉變政府職能,增加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旗幟鮮明講政治。把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最大的政治、最重要的大局,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緊扣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深入謀劃新時代我縣發展新舉措,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在賓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加強政府系統黨組織建設,教育政府系統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強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堅持重大決策出臺前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與政協民主協商,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意見,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落實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及時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提高辦理質量和滿意度。完善政府法律顧問運行機制,嚴格執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加強重大決策跟蹤反饋和成效評估,確保決策程序規范、過程公開、責任明確。
提高政務服務水平。推動政府服務體系標準化建設,加快市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分支機構、基層政務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著力提供無差異、均等化政務服務。開展清理規范證明事項工作,取消教育、就業、社保、居住等領域的各種不必要證明。加快建設“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信息系統整合和政務數據共享、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推動更多涉企涉民政務服務上線。穩步推進權力事項集中辦理,實行“一窗進出”“一站式”辦結。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新聞發布和重大涉民政策的解讀與宣傳,推動政務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五公開”。
持之以恒改進作風。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履行“一崗雙責”,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鞏固和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馳而不息糾正“四風”,認真查找“四風”突出問題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扎實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加強對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的審計和監督執紀問責。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拓寬培訓渠道、創新教育形式,著力提升干部隊伍履職盡責能力。健全完善激勵機制,落實容錯糾錯機制,大力營造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圍。
各位代表!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依靠全縣人民,立足新起點,瞄準新目標,邁上新征程,凝心聚力,全力拼搏,奮力譜寫新時代賓陽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改革開放40周年和自治區成立60周年!
附件1。
賓陽縣2017年主要經濟社會指標完成情況。
及2018年預期目標。
指標名稱。
單位。
2017年指標完成情況。
2018年預期目標。
預期目標(%)。
完成情況。
總量。
增長(%)。
總量。
增長(%)。
一、地區生產總值。
億元。
7.5。
218.39。
9.4。
—
8
二、財政收入。
億元。
5
18.43。
5.69。
19.72。
7
三、固定資產投資。
億元。
11。
276.1。
13.05。
303.71。
10。
四、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億元。
5
37.14。
8.6。
—
7.5。
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10。
115.82。
12.41。
127.4。
10。
六、外貿進出口總額。
萬元。
—
8599。
7.9。
市下達。
#出口總額。
萬元。
—
8599。
7.9。
市下達。
七、實際利用外資。
萬美元。
1800。
2316。
19.13。
市下達。
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7.5。
31489。
8.2。
—
8
九、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9
12867。
10.5。
—
9.5。
十、人口自然增長率。
‰
10‰以內。
8.56‰以內。
市下達。
十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
%
94。
94.55。
95。
十二、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
%
92.2。
92.3。
92.4。
十三、高中階段毛入學率。
%
93。
93.3。
94。
十四、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人
3500。
3951。
4000。
十五、城鎮登記失業率。
%
3%以內。
3.31%以內。
3.5%以內。
35.“四好農村路”:農村公路建設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與優化村鎮布局、農村經濟發展和廣大農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適應,進一步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
36.一二三產融合: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不同行業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合為一體,逐步形成新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
37.“七大行動”:指全縣脫貧攻堅工作七大措施:特色產業富民行動、電商扶貧行動、培訓轉移就業行動、基礎設施建設行動、科技文化和醫療扶貧行動、社會扶貧行動、教育扶貧行動。
38.“兩票制”:指藥品從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
39.“八大環境建設”: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40.“八個一”:一個陣地、一場理論宣講、一場送戲下鄉、一次評比、一個鄉賢文化講壇、一個文化活動室、一支文藝隊、一本教材。
41.“雪亮工程”:是以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臺、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為重點的“群眾性治安防控工程”。
42.石漠公園:指以多樣化的巖溶地貌與生物景觀資源為基礎,以保護巖溶生態系統及其生態環境為基本出發點,以生態文化建設與科普宣教為主線,合理利用資源開展公共游憩、旅游休閑和進行科學、文化、宣傳和教育活動的特定區域,屬社會公益性生態公園。
43.“一崗雙責”:是指一個單位的領導干部應當對這個單位的業務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負雙重責任。
說明:1.2018年預期目標為縣第十四次黨代會第二次年會提出的預期目標。
2.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附件2。
2017年賓陽縣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情況表。
(10大項17小項)。
項目。
名稱。
主要內容。
完成情況。
牽頭。
單位。
配合。
單位。
1.社?;菝窆こ?。
財政補助在2017年9月底前撥付到位,保證待遇每月月底前按時足額發放,發放率達100%,切實解決我縣廣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問題。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府補貼應到位13613萬元,現已經到位13613萬元,到位率100%。
縣人社局。
縣財政局。
各鎮人民政府。
按時足額落實財政補助資金。
項目已完成。2017年2月底,我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已達97%以上;
截至2017年12月底,我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874965人,參保率為99.20%,同時各級財政補助資金已足額到位。
縣人社局。
縣財政局。
縣衛計局。
各鎮人民政府。
(3)為集中供養五保對象體檢及建立健康檔案項目。為全縣集中供養五保對象進行健康體檢并建立健康檔案,解決五保老人的健康保障問題。
項目已完成。已完成為各鎮敬老院特困人員進行體檢(371人106848元)。
縣民政局。
縣財政局。
各鎮人民政府。
二季度16988人,發放金額403.97萬元;
三季度17474人,發放金額415.53萬元;
四季度17976人,發放金額427.84萬元)。2017年12月20日已全部完成2017年度高齡補助發放工作。
縣民政局。
縣財政局。
各鎮人民政府。
2.健康惠民工程。
(5)為新生兒配備聽力篩查儀器項目。為我縣4所縣級及以上醫院及11所接產衛生院逐步配備聽力篩查儀,確保對所有住院分娩的新生兒在出院前均進行聽力篩查。2017年投資32萬元配備4臺,每臺8萬元,合計32萬元。
項目已完成。共投資32萬元。于2017年9月20日設備已配送到蘆圩、新賓、露圩鎮和武陵鎮4個衛生院,已全部投入使用。
縣衛計局。
縣財政局。
3.教育惠民工程。
(6)為學校安裝視頻監控系統。為小學和幼兒園安裝視頻監控系統。
項目已完成。經排查我縣需安裝視頻監控系統的學校有73所,目前視頻監控設備器材已全部采購并安裝完畢。
縣教育局。
縣財政局。
縣政府采購中心。
(7)在高中、初中、小學三個階段學校選點配備錄播音室。每間50萬元,共3間,合計150萬元。
項目已完成。2017年11月28日已開標并完成設備采購,2017年12月21日完成設備安裝調試。
縣教育局。
縣財政局。
(8)為義務教育學校配備“班班通”多媒體教室。逐步為教育均衡發展保留學校配備“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備。每間3萬元,共200間,合計600萬元。
項目已完成。2017年11月28日已開標并完成設備采購,2017年12月21日完成設備安裝調試。
縣教育局。
縣財政局。
縣政府采購中心。
對考上??圃盒5挠嬌彝プ优剟钪鷮W金2000元/年;
對考上我縣賓中、賓高的計生家庭子女獎勵助學金1000元/年,共計劃安排經費20萬元。
項目已完成。2017年10月18日已將資助款撥到全縣79名計生貧困學生指定銀行賬戶,本項工作已全部完成。
縣衛計局。
縣財政局。
縣教育局。
各鎮人民政府。
4.強基惠民工程。
(10)社區惠民資金建設項目。對我縣41個社區安排社區惠民資金,資金以上級下達為準。
項目已完成。市、縣1:1配套資金共820萬元;
2017年共審批41個社區112個惠民資金項目,審批資金820萬元(含賓州黎塘路名牌項目),全縣41個社區的惠民資金112個項目均已完工。
縣民政局。
縣財政局。
各鎮人民政府。
5.安居惠民工程。
(11)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性住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小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綠化、亮化、道路硬化、路燈建設、物業配套管理等。
項目已完成。2019年賓陽縣賓州鎮城西片區保障性住房配套設施工程目前已竣工驗收。
縣昆侖公司。
縣住建局。
縣財政局。
6.文化惠民工程。
(12)文化“雙百”工程。扶持100支文藝隊和100支體育健身隊。
項目已完成。已于2017年12月下撥扶持資金及活動資金,并下發文化“雙百”工程扶持名單。目前各項活動已舉辦完成并驗收合格。
縣文新廣體局。
縣財政局。
各鎮人民政府。
(13)文化精品扶貧工程。為40個貧困村購置音響設備。
項目已完成。已于2017年12月21日在縣體育館舉行賓陽縣2017年文化精品扶貧工程音響發放儀式,向貧困村代表發放了音響設備。
縣文新廣體局。
縣財政局。
各鎮人民政府。
7.交通惠民工程。
(14)方便群眾出行農村客運項目。新增10部公交車覆蓋7個行政村委,全縣行政村客車通達率達到93.5%以上。
項目已完成。10部車已經全部到位,3條班線、10部公交車開通運行,輻射。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354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