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是一種對特定問題或現象進行深入研究和評估的書面材料,可以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些優秀調查報告的典型案例,以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調查人: 宋懷霞
我于20xx年11月份,對靖邊四中初級中學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靖邊四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靖邊四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具體目標
1、靖邊四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靖邊四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靖邊四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和學習目的三個方面,問卷調查在靖邊四中初級中學進行,共發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2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一次教師座談會,兩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會結果顯示,靖邊四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一)靖邊四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2%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8%的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當代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8%的學生認為高中、大學畢業生掙錢多,24%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多,6%的學生認為小學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夠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5%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3%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12%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虼髮W”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占相當份額。而且,我們的調查中還發現95%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
3、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初中畢業后的打算,70%的學生選擇讀高中,18%的學生選擇就業,12%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愿望的占50%,初中學生對于“打工”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靖邊四中學生大部分不愿意打工,且隨年級變化,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初一為70%,初二為60%,初三為82%。
(二)當前紅墩界中學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靖邊四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其他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2、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務農。很明顯,他們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卻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務農。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并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一)當前靖邊四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靖邊四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初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使城鎮周圍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城鎮化更使人們的生活發生質的變化。初中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繼續務農,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靖邊四中學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安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于紀律方面,面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3、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家長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墒?,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當前,學生們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了解了滲透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相對落后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核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3、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待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許多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屬于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小超市。
把生活用品放在最里面,其他用品擺在外側在小超市購物時,人們大都沿著外側走廊走。由于臨近住所比較方便,在小超市人們大都是有計劃的購買生活用品。因此,生活用品即使放在角落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那些打算購買生活用品的人也會自然地經過擺放其他物品的區域,如果在去收銀臺的途中拿了任何一件計劃外的商品,就意味著中了賣家的招。筆者實地調查發現,金陵科技學院曉莊校區校門對面的小超市即是這樣布局的,經親身經歷驗證,這種布局很有效!
收銀臺附近總會有零食。
所有超市的收銀臺附近總會有口香糖、奶片、巧克力等小零食,不論大小皆是如此。人們在等待結賬時,總會順手拿起一樣,比如口香糖,價格雖不高,卻已中了招。
相關食品放在一起。
在超市中,諸如方便面和香腸這樣的絕配食物一般都是放在一起的,其他還有鮮肉與火鍋調料、面包和牛奶等等,類似的做法也有將這些產品打包銷售,想必大家都有親身經歷,本來只是想買方便面,卻“一不小心”把香腸、榨菜、鹵雞蛋等等相關產品都買了回來,更有甚者,去收銀臺時。又順手拿了一瓶口香糖!
大型超市。
無法直接上下樓一般的大型超市都有兩層,我們以南京沃爾瑪邁皋橋店為例,該超市第一層放置生活用品,第二層放食品。要想到達第二層,需先經過第一層,這無形中會對顧客多購買物品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許多本來是計劃外的商品“一不小心”就被放入了購物車,人們對此是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
顯眼位置的玄機。
人是好奇的,新奇的東西對人的刺激性最大,因而最易吸引人的注意,把適銷商品、新產品適時地擺在顯眼位置上,是大型超市和賣場的一般做法。例如,沃爾瑪邁皋橋店幾個月前在入口的顯眼位置擺放的是圣誕樹,而今變成了格式電扇。
商品相關。
大型超市里常有“打折”的商品,表面上比原價更低廉,這導致人們做出購物決定時更容易沖動。更有甚者,人們支出了,卻認為自己省了錢。例如,沃爾瑪邁皋橋店的實例,某款標著“廣告商品”的面包特價7。8元一斤,其實它原價就是7。8元,但是這無疑會勾起不知情的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結果可想而知,本來無人問津坐等過期的小面包“煥發了新生”。
限購。
有時超市會推出每人限購的商品,雖說這樣做超市能得到的利潤都相同,但這實際上是給人們提供一個“標準”來誘導人們消費更多。對此,美國愛荷華州的一家超市做過實驗,是利用湯的限購。結果,限購4份湯時人們大都買了3份,而限購12份時人們普遍買了10份。這說明,限定每個人可購湯的數量越多,銷量越大。這說明,人們無意識地以超市所提供的“標準”為中心,調整著自己的購物數量,殊不知,自己已經不知不覺中了招。
限定截止時間。
當某件物品“打”了“折”作用仍不大,賣家一般會宣傳說該商品距“打折”結束還有xx小時來體現該商品的緊俏性。有實驗表明,這樣一來,人們會因為商品的緊俏性而感到不安,以至高估商品的價值。這項實驗是邀請人們品嘗餅干后評估餅干價格。一部分人在沒有任何條件下品嘗10個餅干中的1個;另一部分人在品嘗前先得到“本來有10個,現在剩下兩個”的.解釋,而后品嘗剩余兩個餅干中的一個。實驗結果表明,后者給的評價和估價都更高。
銷售技巧。
在超市商品銷售過程中,還常會用到一種“非全部技術”,即將原本包含在基本結構的商品偽裝成追加的“贈品”,以達到提高購買率的目的。有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甲蛋糕店里賣的某款蛋糕加餅干價格為一百元;而乙蛋糕店中同樣的蛋糕要價一百元,不過附送同款餅干。這樣看來,兩家蛋糕店的蛋糕和餅干價格是一樣的。然而,實驗結果表明,光顧甲蛋糕店的顧客中只有40%購買了蛋糕加餅干;而光顧乙蛋糕店的顧客中購買蛋糕并領取附送餅干的比例高達73%。究其原因,是因為“贈送”比“套裝”更讓人感到自己占了便宜。
1、列清單。
在去超市前,列出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清單,并提醒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千萬不要買!
2、做預算。
根據自己的財政狀況和所要購買的物品價格,帶上大致足夠的錢去超市。不要帶多或刷卡消費,它們是隱患,會成為多消費的客觀基礎。
3、強大精神。
在超市里,每次看到誘惑自己消費的商品時,注意了,它是超市的諸多策略之一,不要被這些策略打動,而應該認真考慮那些誘惑商品的必要性和價格,捫心自問,“我真的需要這件物品嗎?”然后再做出購物決定。
如果一個中學生的思想、言行、好惡等與同齡人大不相同,則可能有變態心理。當然,心理發展水平遠遠超過了同齡人的個別早熟學生例外。
因為突發事件的'影響而偶爾不正常的行為則屬于變態行為,但較長時間內不能恢復正常則應引起重視。
心理健康的學生,其情緒是樂觀、穩定的,心胸開朗,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有煩惱能及時解脫。他們不僅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且清楚自己的能力、特長和性格,并以此來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能做正確的決策,有自尊心、自制力。反之,則有變態人格。
現在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的家庭環境和獨門獨戶的居住條件,使他們缺少與同齡人交往與相處的經歷,也缺乏處理這方面關系的經驗。家長只忙于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條件,疏于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而老師們只忙于灌輸各種知識養料,也常常無暇顧及他們的精神需求。因此,自說自話、唯我獨尊、互不相讓,人際關系一團糟,卻不從自身找原因,一味責怪他人太自私。這樣的學生是有人格缺陷的,應接受心理輔導。
家庭是幼兒社會化的.第一途徑,也是人可塑性最強時期的生活環境。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他們教育素質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家庭教育的影響先于幼兒園教育的影響。家庭教育在幼兒發展中有特殊的地位、作用,是幼兒教育機構無法代替的,家庭教育不等于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提高幼兒家庭教育質量成為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關鍵。
為了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本園幼兒家庭教育的情況,針對家長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別,對幼兒家庭教育的影響做了調查。
1、調查對象:市某幼兒園兒童100名(大、中、小班)。
2、調查時間和地點:20xx年7月—9月。
3、調查手段:采用問卷調查。
4、調查內容:家長基本情況。
(1)教養者:母親占65%父親占30%其他:5%。
(2)教養者學歷;大專畢業占40%中專畢業占30%高中畢業30%。
(3)家庭結構:以核心家庭為主,有20%的是以三代家庭。
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家庭由于家庭背景和父母素養及環境的差異,大多數家庭都認為把孩子培養成“才”,將來有出息,有個好的職業,一生能在順境中度過。還有許多家庭認為時間和精力不足,與家校溝通不夠,教育觀念的沖突,兩代家長教育的不一致。
(1)經調查顯示,有絕大多數家庭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大專、中專、高中家長看法有顯著的差異。
(2)經調查顯示,大專以品德為主,中專高中以知識為主。
(3)經調查顯示,大多數家長主張對孩子要以民主平等的方式教育,大專、中專、高中家長對民主平等觀念有差別的。還有許多家長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持有很明顯的比例,大專家長占37%,中專家長占20%,高中家長占20%,這說明許多家長又要給孩子民主平等,又要有制約性的教育孩子,這就是新舊觀念的矛盾,也是我們家庭面對的問題。
子女的方法,還有45%的家長認為孩子犯了錯誤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頓,全家人不理他,關在家里不許出去”等。這就說明了,還有一半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理論水平與實際操作不成正比。
(2)德育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有82%的家長重視幼兒禮貌教育,也喜歡鼓勵幼兒自行交往。在交往中鼓勵幼兒自己解決交往中的問題和爭端的大專家庭明顯低于中專、高中的家庭。
(3)智育方面:經調查結果顯示88%的家長重視智力教育,同時家長都很注重幼兒專業能力的培養。經調查結果顯示,大專家庭以繪畫、音樂、外語為主,中專家庭以音樂、舞蹈為主,高中家庭以其他的為主。
(1)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而教育的方法簡單,這種現象,中專、高中的家庭占到65%,調查中也發現一些家長在教育子女過程中,普遍對孩子期望過高,在管教孩子方面顯得束手無策,重視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忽視孩子精神上的需要,對孩子不夠信任,未能正確全面評價自己的孩子,對孩子不滿時往往采取簡單消極的教育方法,如責罵、非難、侮辱、體罰。在不良的教育方式中長大額定孩子較易出現如依賴、退縮、恐懼、軟弱、撒謊、攻擊、急躁、自卑等情緒與行為方面的問題,應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時期的要求,不少家長自己認為是“愛”孩子、“關心”孩子,但孩子感受不到這份“愛”,這份“關心”;不少父母正在認認真真地做傷害自己孩子的事,從而也易產生一些溺愛孩子的現象,這種情況在大專家庭中較多,調查顯示在三代同堂的情況較多,在教育子女觀念上存在嚴重的分歧,祖父母的寵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對立局面,甚至父親和母親有時也不統一。
(1)教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和根本的任務,就是十分重視子思想品德教育。許多年來,應付教育的弊端在家庭教育中的突擊反映就是“重智輕德”。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盡快成才,把是否學習好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把輔導、扶助孩子學習,作為家庭教育的重點,忽視了對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忽視了在各行各業中數以億計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其結果,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甚至是智優德劣的孩子。許多家長為孩子付出的很多,但是由于不懂教學規律,不了解教學內容和方法,往往事與愿違。因此,家長必須先懂得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各方面素質,注重對孩子做人的教育,為家長發揮自身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獨特功率提供了相當廣闊的領域,也進一步明確了家庭德育方面的重點。
積極的,不斷發展的,具有無窮的力量。因此在這方面,家庭教育明顯的優勢。因為家庭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突出特點之一的就是有鮮明的針對性,尤其在健全的獨生子女家庭中,是家長多于孩子,教育者多于受教育者,家長對孩子基本上是“一對一”的教育。這就不同于學校里的一個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更難了解學生的長處、短處,孩子的思想,情緒變化。所以我們的父母要認真研究,觀察孩子、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自己動手做事的能力等。在寬松和諧的家庭環境中,給孩子充分的表現自己,體現自我實現的機會。這就要求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優化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這一優勢,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開發孩子的潛能。
(3)父母親應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素質。父母親學習不僅包括教育知識的學習,還應包括做人的學習。父母親在孩子面前要注意一言一行,給孩子起到一定的作用。父母親應學會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對于孩子成績的肯定會給孩子帶來成就感,無形中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會不斷地做好,這樣在家庭教育環境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多參與孩子的活動,不僅要參與孩子學習,還應更多地與孩子一直進行其他活動,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好朋友,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引導孩子健康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請做300的簡答,謝謝您的合作。
1、心理健康我認為分為很多種,包括情感心理健康、行為心理健康、生活心理健。
康以及生理心理健康等等。心理健康不僅僅是某一方面健康心理就健康了。我們要對自己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以及怎樣去解決自己的心理存在的問題,保持自己心理的健康。報證自己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不受到各種各樣心理因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應該是生活積極,工作和學習積極進取,情感生活受到打擊時保持鎮靜的生心理行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生理反應有清楚的認識和對待。在各種各樣的社會環境下能擁有自己的做人原則,不隨波逐流,擁有良好的道德觀和價值觀,能客觀的評價客觀的實際情況等事務。例如:在我們學習階段遇到了困難厭學,逃課,輟學等等;在我們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封裝自己不愿結交朋友很少和人交談也不知道怎么樣去跟人家做朋友;在我們擁有了自己的對象時感情不順利時,也不敢與人分享覺得不好意思,從此就不敢與異性來往等等這些都屬于不健康心理的表現。
2、心理異常常常出現得比較突然也不見得出現在心理有問題的人身上。往往是出。
現在平時心理都很健康,一些突發事故而帶來的壓力超過了他們平時心理的負荷。所以表現出了心理異常。而往往心理有問題或者不健康的人因為習慣性已經自然的適應了自己的心理問題。也表現不出什么異常的行為。比如犯自己閉癥的人都習慣了一個人獨來獨往,身邊要是突然出現了一個朋友在一起往往看上去有些不習慣了。例如:前兩年的馬加爵事件就是異常心理的表現。
3、導致心理異常的原因很多。例如情感生活出現了裂痕可能導致心理異常,事業。
失敗可能導致心理異常,婚姻生活出現了裂痕甚至離異的家庭也可能導致心理異常,學習成績的失敗可能導致心理異常,心理壓力超過了自己心理的負荷也可能導致心理異常等等。在實際生活中導致心理異常的因素很多,很可能一個小小的原因就可能導致一個人心理異常。這要根據自己心理承受力有多大,要想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我覺得我們應該多鍛煉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學習工作的能力。在遇到挫折時不氣餒不服輸,在事業和家庭生活等等方面遇到困難時要學會釋放自己的怨氣不要擠壓在心理太久,如果擠壓太久就會壓出心理疾病。在感情生活方面擁有健康積極的態度,不因失敗而放棄。在各個方面權衡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各個行業去鍛煉自己的適應能力。因為一個久經磨練的人是不容易被打倒的。只有我們各方面強大了才會擁有美好的生活,同時我們在追逐快節奏生活的同時不要忘了多了解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識,實時知道怎樣去緩解和解決自己心理的問題。也要學會求救和傾訴,在自己處于無法自拔的情況下我們應當向同學朋友或家人傾訴自己的心理的想法和困擾也可以直接找心理醫生。這樣才好更好的解決自己的難題,更快的讓自己走入到自己該走的路上來。這樣我們在生活中才能保證自己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了我們的生活才會更有意義更加的美好。
備注:以上純屬自己的看法,不代表官方意見,僅供參考,如有錯別字請改正不影響產權。
心理學家早就注意到兒童在初中階段心理上的特殊變化。前蘇聯心理專家達維多夫的研究結論指出,11-15歲是兒童產生急劇心理變化的年齡,這是個“危機年齡”,兒童心理發展存在著許多困難與不平衡。
處在初中年齡兒童的心理活動顯得激烈、動蕩、身心發展不僅速度加快,還伴隨著質的變化與轉折,這給學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機會。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發展就可能非常順利,為將來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育得不好,則可能會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反感情緒就油然而生。從而漠視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產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會變得很難教育,給以后的發展造成困難,不少十分聰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為在初中階段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與疏導,不能順利度過“危機年齡”段而喪失成才機會的。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長的高度重視。因此,對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進行調查以便采取正確的疏導措施,幫助其度過“危機年齡”,正是初中生心理發展的需要。
2、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現狀的需要。
我校社區環境差,生源差。本學區小學升初中時,經過重點學校兩次篩選后進入我校。小學六年苦讀,未進入重點校,這本身便是一個不小的心理挫折。在這一挫折下產生逆反心理是現狀之一。此外,我校教師競爭意識強,總希望經過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學生在中考成績上能趕上重點校學生的中考成績。而這一目標又常常難以實現,于是在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支配下,則有可能產生教育方法的不恰當,導致學生受到新的挫折,這是初中生因受挫而產生逆反心理的現狀之二。因此,及時地調查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有效疏導,這正是調查我校初中生心理現狀的需要。
3、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我校心育課題研究的需要。
我校心理教育課題是《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的調查及其疏導》,課題研究的核心是通過正確疏導,促進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要進行正確疏導,必須通過調查了解其表現,分析其成因,才能據此選擇正確而有效的疏導措施,因此,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正是我校心育研究的需要。
從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類型來看,一般有自負型逆反心理,困惑型逆反心理,失落型逆反心理和受挫型逆反心理四種類型。本課題研究的是受挫型逆反心理。其內涵是通過對本校初一學生心理現狀的調查,探索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現特征及其成因,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疏導,促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預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再度發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為提高學校的全面素質教育質量從心理學角度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我們在課題研究中實施調查,目的是了解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現形式,分析導致此種心理的內外因素,為尋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導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據并驗證初步疏導的效果。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我們進行了兩次調查。
第一次調查為以下兩步:第一步,公開信調查和談話式調查。20xx年4月,我們向全校教職工宣講課題研究方案,在教師們充分了解課題研究內涵、目的和內容的基礎上發出公開信,由教師以書面形式提供可能屬于逆反心理的各種表現。同時,我們選擇了初三的一個班進行談話式調查(話題是:三年來,你對教師或家長是否有過較強烈的反感情緒,你渲泄此種情緒的方式有哪些?),并由學生寫出自己渲泄反感情緒的表現形式。第二步,20xx年5月,課題研究中心組認真分析了第一步調查的資料,與濰坊學院前來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8名大學生一起研究設計了調查卷,然后選定9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的培訓,對初一(7個班)300余名學生在同一時間內實施了問卷調查。
第二次調查:20xx年4月,在對學生和教師近一年的心理疏導之后,我們又設計了第二份調查卷,對原初二195名(隨機抽取4個班)學生和新初二新初一各100名(隨機抽取4個班)學生實施了對比驗證調查。
(一)、調查結果。
1、公開信與談話式調查結果:
60封公開信調查反饋:認為學生存在著逆反心理的教師為100%,列舉出可能屬于受挫型逆反心理表現的教師為71%(43份)。談話式調查反饋:三年來對教師和家長曾有過較強烈的反感情緒的學生分別為48%和22%,其反感情緒的渲泄方式有10余種(下文將作具體分析)。
藝術類專業的大學生對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最低,文法類、經濟類、理工類和醫學類的大學生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在1500-2499之間,管理類的學生大都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500-3499之間,同時也是藝術類的學生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為3500以上的比重也相對較大、經濟類、管理類次之。
對于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我們可以綜合比較其他相關問題及因素得出,產生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專業本身的原因,藝術生的精神取向相對自由,他們更是側重于自身的自由,藝術工作相對比較特殊。對于理工類,文法類和醫學類在薪酬取向集中在1500-2499。分析得出的結論是。這個是當代大學生一般首次工作可以接受的心理價位。低于則不符合其多年學習的知識積累。高于此價位又又不符合當今就業壓力越來越緊張的社會現實。
二、大學生區域就業心理分析(農村、城市)。
來自農村和城市的大學生在就業看法、就業態度、就業單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來自城市的大學生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高于來自農村的學生。但是兩地學生的薪酬期望都集中與1500-2499,薪酬期望在1499以下和2500-3499,城市學生高于農村學生,但在3500以上,城市遠高于農村學生。具體數據如下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對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要求不一樣。正是因為他們的背景不一樣。農村的學生就業心理較為嚴重,他們渴望盡快找到好的工作以緩解父母的壓力,為自己的家庭解決負擔。而城市學生則不一樣,他們相對與農村學生而言,比較輕松,但是由于在城市長大的背景,使得他們的就業的初次薪水價位相對與農村更為高些。
(2)城市學生選擇工作注重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學生最注重行業前景。
從數據統計來看,城市大學生在選擇工作首先考慮的因素是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大學生最注重的是行業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個人喜好方面,城市高與農村;在行業前景、辦公環境和其他方面,農村高于城市。
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我們依然可以理解為兩個不同生源地的就業生的就業背景不一樣而導致的。城市的學生因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對比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內選擇新的工作的機會比較大。而來自農村的學生則以行業的前景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較穩定的工作。
(3)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愿意在就業區域的選擇上注重發達的大城市。
從數據統計上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愿意選擇在發達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體工作,中小城市和國外,沒有人愿意選擇在縣城工作;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更看重具體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發達的大城市,中小城市,縣城和國外。這個是在我們的意料之中,事實上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不僅是城市,包括農村的學生的就業取向也比較側重大中城市。
(4)來自兩地的大學生都教青睞國營企業。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最期望選擇的就業公司上,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比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樂意選擇民營企業、國營企業和外資企業;而在私營企業、合資企業和自主創業上,來自的城市的大學生的期望值高與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但是,兩地大學生都較青睞國營企業。
(5)信息產業仍是大學生最青睞的職業部門。
從數據統計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最青睞與信息產業,依次是金融保險業、教育業、制造業、政府部門、科研部、房地產和服務行業;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最青睞信息產業,依次是教育業、科研部、政府部門、房地產、制造業、服務行業和金融保險業。
三、缺乏實際技能與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為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缺乏實際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為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業人數過高。因為大學畢業將面臨一個從學生到社會職業人的角色轉變,而這一過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投資。大多數企業側重傾向于那些有實際技能,以及工作經驗相對比較豐富的學生。而我們的調查記過顯示,當今的大學生在這個方面更為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業率不高。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已畢業和即將畢業的人來看,平均就業率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業人數過多,就業生自身的條件相對不能滿足就業單位的要求。另外還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學生選餓出國或者讀研究生。
五、在求職途徑的選擇上,現場招聘會、上網和親友介紹成為最主要的途徑。也有少數人選擇報刊和上門推薦。
由此可見。大多數的學生在就業途徑還是比較側重于現場招聘,不過網絡招聘也已經成為近來部分學生求職的途徑之一。
六、現在大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具備了道德品質修養、與人合作的能力、團隊精神相對與前三種能力,競爭能力、社會活動能力、應變能力大家認為較弱。
從這個調查的結果我們也不難聯系現實情況分析出由于缺乏實際的實踐技能是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為了了解男女消費者購物的心理和行為差異。前幾日,我在衣之家時代店進行關于男女消費者購買心理和行為差異的調查。調查了男女消費者各50人,問題如下:
1、您經常出來購物嗎?
2、您出來購物的原因是什么?
3、您購物完時會發現買了一些不需要的東西嗎?
4、您一次購物花費多長時間?
5、您會因為商場搞活動而特地出來購物嗎?
6、您會貨比三家嗎?
經調查發現,在被調查者中男性有一半的人數不經常出來購物,而經常出來購物的人中也大多是陪其他人出來,他們出來購物的原因一般是家中缺少了這部分物品,他們只買自己需要的,買好就離開,大部分男性一次購物的時間在3小時之內,而他們對商場活動并不是很關注,他們除了買大件商品是會貨比三家,其余的則很少。而女性消費者與男性消費者有很大不同,她們經常出來購物,購物的原因各種各樣,有的是因為商場打折促銷,有的因為家中缺少了這部分物品,還有的只是出來逛逛,看到想要的或便宜的就想買,有些女性會買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一次購物時間也在3小時以上,并且有些女性會因為商場的大力促銷而出來購物,她們購買商品是會與同樣商品在其它地方的價格進行對比。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表明,男性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1、購買行為有明確的目的性和理智型。
與女性相比,男性常常是在感覺到缺什么的時候再去購買商品,所以他們購買的目的性很強。另外男性比女性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更具有理智性,不會因為商場打折促銷而大量購物。
2、購買動機形成的迅速性和被動型。
男性消費者在認識到了某種需求之后,會很快的轉化為購買動機,并進行購買行為。同時男性消費者的購買動機也很被動,其形成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外界影響造成的,如家里物品缺乏,或者是朋友的委托。
3、購買過程的獨立性和缺乏耐心。
在對熟悉的商品,男性消費者在購買時很少貨比三家,在購買過程中不愿意討價還價,對商品挑選不仔細。這體現了男性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的獨立性和缺乏耐心。
而女性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4、購買行為的主動性與購買目標的模糊性。
與男性消費者購買動機的被動性相比,女性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具有較大的主動性。一般來說,女性比較喜歡“逛”,女性大多的消費行為是在逛商場的時候產生的,即使事先并不打算購物,但在逛的時候看到合適的商品或者是打折商品,就會順便買一些回來,她們常常為自己的“豐收”而產生一定的成就感,相對于男性對購買目標的目的性,女性就顯得比較模糊。
5、購買行為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
由于女性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敏感性,她們在選購商品時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比如:商場環境、購買氛圍以及營業員的推銷等。在這些環境因素的影響之下,女性消費者容易出現從眾行為。從這方面講,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沖動購買。
6、注重商品的具體利益。
女性消費者更重視所買的商品能給她帶來什么享受,商品的具體利益越顯而易見越好。大多數女性掌管著家庭的收支,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所以她們更注重商品本身的實用價值。大多數女性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會貨比三家,謹慎仔細的比較利害得失,追求商品的物美價廉。
在這個物質豐富多彩的時代,我們的選擇也有很多。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明確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而在確定了之后,我們也得貨比三家,切忌沖動和從眾。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物美價廉的商品。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情緒、適度的感情、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心理健康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系重大。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里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有利于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心里個性;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基礎。因此我們要特別關注大學生的心里健康,所以我們做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
二、調查內容。
(一)調查方式。
此次調查我們是通過問卷形式調查礦業學院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我們是經過同學幫忙分別找到礦業學院不同班級的上課時間,并在他們課間休息的這段時間中對一部分學生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100份,有效問卷92份。
(二)調查結果分析。
1、大學生適應心理。
有1/3左右的大學生存在適應不良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入學的新生身上。有43%的同學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尤其對大學學習方式不適應,感到心理壓力很大。從緊張的高考中走過,許多同學不能適應大學開放寬松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或過于精神緊張死扣書本,不能從高中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或感覺生活空虛,整日無所事事,荒廢了學習,虛度了年華。同時,他們進入大學意味著一種獨立,周圍人會用一種看待成人的眼光來看待他們,這時他們生活的獨立性,社會的責任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學生自理能力較差,突然離開父母親人,一切都由自己獨立操作:還有32%的大學生將大學生活想象成理想的天堂,他入學后才發現諸多不足。有些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分析問題能力有限,對一些復雜的社會現象的認識有失偏頗,在認識和情緒反應上走向極端。
2、業余生活。
大部分同學感覺大學生活自由開放,同學也比較重視學習,學習自覺性較高。除了學習之外,他們有各種各樣的業余生活方式。有將35%的同學選擇在空余時間到市區做兼職,這樣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實踐經驗,有能減輕經濟負擔;有46%同學則是全心投入各種社團活動,他們認為社團活動很有意義,并且還很安全,不會像外出兼職一樣可能被騙,這也是一種自我能力的鍛煉與提升的方式;而有19%的同學就是空虛、寂寞,整天睡覺、上網打游戲,覺得以上兩種活動都沒有意思,這種想法可能與地域文化或者性格有關。
3、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問題是在本次調查中反應較為突出的問題。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來自農村地區。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范圍較窄,與人交往的機會也較少,初到大學,面對如此開放自由的環境,面對如此多的同學。面對如此多的公共場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亂了陣腳,于是羞于表達形成內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長大的同學,來自獨生子女家庭,難以體會農村地區同學的情況。比如在社團聯誼中主動打招呼的有35%,這種性格比較開朗,容易與人相處,對任何人都感覺很自然;不好意思的有56%,就是想說話而不知道說什么;擔心會被別人笑話的,內心慌亂的有9%。有些學生還存在有一種兒童心理,只與自己喜歡的人交往,或延續著家庭中存在方式,只要求別人順應自己的標準,這樣在交往中,一旦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便產生交往障礙,甚至呈現出對人的看法大起大落,呈現排斥他人的人越來越產生一種驕橫的心態,而被排斥的學生則表現為自卑、怯懦、偏執、嫉妒、猜疑等心態。于是形成了隔閡,這就各家妨礙大學生的人際交流。
4、心里素質。
從積極的方面可知,大部分同學遇到心理困擾會他人傾訴,從反面可以看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淡漠。大學生選擇傾訴的對象依次是知心朋友(65%)、家人(26%)、男/女朋友(14%)、老師(9%)、學長、學姐(6%)、心理咨詢員(5%),而有38%的大學生選擇不找任何人。受傳統心理觀念的影響,部分大學生諱疾忌醫,極力掩飾和不愿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心理煩惱,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排解,久而久之,負面情緒的淤積將可能導致危機心理的出現,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學生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出現極端事件。為什么選擇向朋友傾訴而向父母傾訴的人少呢?大學生認為,朋友和自己的共同語言較多,父母和自己有些代溝,自己的一些事他們根本不了解,也不認同。而且大學生已經成年了,能夠獨立生活、獨立解決一些困難與問題。如果碰到一點點問題就向父母傾訴,父母不了解情況,往往干著急,也難以解決問題。
這種心理問題也與學校的心里自學工作有莫大的關系。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高校設置了心理咨詢機構。但是,由于學生對心理咨詢人員信任度低、咨詢人員專業水平不高、學校經費不足等原因,前來高校心理咨詢室咨詢的學生并不多。
5、對未來的規劃。
很多老師都說過大學一定要給自己的未來做一個規劃,在大學里要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但是真正做規劃的并不多。有明確奮斗目標的大學生僅有33%;有初步計劃的占59%,有8%同學根本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來大學就是為了彌補中學時代沒有的娛樂。而在當代嚴峻的就業壓力下,那些將要畢業的大學生對今后的工作性質大多沒有定論,基本上都是以后出去了再視情況而定。先擇業后就業對剛畢業的大學生是一個很好的就業方式。也有少數的大學生是茫然或者有明確目標的。
三、
心理問題及對策。
(一)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1、人際交往方面。
一些學生自卑、孤僻、害羞等無法和別人較好的溝通或者不同性格氣質的同學處理問題的方式的差異也會引起人際交往的不融洽。有的大學生卻常常忽視平等、互助這樣的基本交往原則,常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從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2、就業壓力方面。
現在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面試的時候處處碰壁,這不僅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同時也浪費了很多新興人才。這對在校大學生是一種很重的壓力。
3、業余生活方面很多大學生業余生活不豐富,整天無所事事,不知道該做什么。然后就只有墮落,泡網吧,集體寢室打麻將,整天睡覺或者看垃圾小說。
4、不適應大學環境方面。
有一部分大學生最開始不適應大學的生活、學習方式,感覺和以前的方式差別太大,出現心里落差。
5、規劃方面。
有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沒有做一個明確的規劃?,F在也是走一步算一步,到時候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心里。覺得規劃這東西沒什么作用。
(二)心理問題對策。
1、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
在人際交往中應盡可能地做到:
肯定對方、真誠熱情。在溝通時,語言表達要清楚、準確、生動。要學會有效聆聽,做到耐心、虛心、會心,把握談話技巧,吸引和抓住對方。此外,在心理上能經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對方,了解一下自己處在對方情境中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體會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會理解別人的感情和行為,從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態度。
2、大學生就業壓力問題一方面政府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政策、財政支持,為大學生進行免費技能培訓,另一方面,大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而且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還必須學會怎樣推銷自己。同時大學生自己要轉變學習方式和就業觀念,降低自身期望值,實現多形式就業?!跋染蜆I、后擇業、再創業,下基層、到西部去、到中小企業就業。
3、大學生業余生活不豐富的問題。
他們應該樹立正確健康的人生觀,有一個積極的價值觀。樹立一個理想,無論大小,向著這個目標奮斗。就不會把大多數時間浪費在使人墮落的事情上。
4、不適應的問題。
適應環境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慢慢的就適應了,習慣了就好了。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或者泡泡圖書館也可以。
5、對于沒有規劃的這個問題。
大學生應該提早根據自己的專業、愛好、擅長的方面做一個規劃,不一定要求很明確,有一個大概就行了。這樣就不會在大學里迷失,有明確的奮斗目標。
此調查問卷不需注明姓名,結果不會對您有任何影響,希望您能抽出寶貴的時間完成這份問卷。
1.進入大學后,發現與自己理想的大學生活有差距,你會選擇怎么做?()a.仍要努力提高自己b.別人怎樣我怎樣c.混個文憑算完2.對于公共課程的看法()。
a.無所謂,只要考試通過就行c.多學一點也好b.既然是課程要求就按時上課,好好學習3.平時沒有課程安排的時間()。
a睡覺,發呆b做自己想做的事c堅持學習。
4.社團活動可提升能力,但有時也會占用過多學習時間,對此你的看法()a能力比成績更重要b學習為主,活動少參加c依自己當時心情來決定是學習還是參加活動5.大學周末生活安排()。
a與同學外出,放松自己b參加社團活動,鍛煉自己()c宅在宿舍打發時間d多學習會6.對大學日常生活學習消費有壓力嗎()。
a.有,消費偏高b.沒感覺出任何壓力c.生活消費壓力明顯高于學習壓力7.在自己不停得忙碌時()。
a.感覺很充實b.不知在忙什么c.感覺煩躁,緊迫,恐慌8.在學校成績不好時()。
a.自己要更加努力b.沒事,有比我強的哥們幫我c.家長認識校領導,反正能畢業9.自己做完一件事時()。
a.還行b.感覺一般c.每次都感覺自己很差10.到宿舍或教室后()。
11.你認為心理健康工作者最應該怎樣與同學溝通()。
a.深入學生團體b.心理知識講座c.心理知識宣傳d心理健康調查12.在社交聯誼時見到陌生人你會()。
a.主動打招呼b.不主動說話c.別人和你說話會臉紅甚至不敢抬頭13.有異性朋友和你說話()。
15.見班里多才多藝的同學你會()。
a.沒什么,我也有自己的特點b.有點慚愧c.自己真差勁16.生活學習中遇到煩惱,傾訴對象是()。
17.你多長時間去一次心理咨詢室()。
a每周去b一個月一次c一個學期一次d從不去18.身邊的朋友吃穿條件非常好你會()。
a.和他們依然是好朋友b.不愿和他們說話c.見了他們就躲19.當看到周圍同學的服飾,學習用品等比自己好時,會怎么樣()a不管家庭經濟狀況跟父母要b自己打工掙錢也要買c那些對自己不是很有用,我有用的就好20.快畢業了自己以后做什么工作()。
a.到時候自然知道b.發愁c.已經有明確目標21.請問您覺得社會上要取得成功取決于()。
a.尚未考慮b.有初步打算c.目標清晰明確24.你認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
25.你認為自己在人與人間的溝通交往上是否存在障礙?()a.有很大障礙b.有時有障礙c.比較少26.你會采取何種方式應對壓力?()a.轉移(心理不快時娛樂、游戲、讀書)b.發泄(哭、傾訴、寫信、日記)c.壓抑(喝酒、睡覺、假裝高興)d.順其自然、自然調整27.上大學后,你覺得你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28.當你身邊存在心理問題的朋友時,你會。
a開導他b事不關己c無所謂d對外喧傳。
29.你對當代大學生處理心理健康問題有什么建議:
30.您對本次問卷有什么更好的建議。
忠心的感謝您抽出寶貴的時間完成問卷的內容。
此次調查我們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用什么方法調查我們討論了很久。網上調查吧,不夠放心,也不是很方,會談調查又太過困難。最終確定用問卷調查,然后我們就查找相關的資料,確定問卷題目,最后小組分配各自的任務。
在調查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雖然說調查的對象都是大學生,這種所謂的高素質群體,但還是遇到了一些困難。當我們去做調查的時候,很多大學生認為這個問卷浪費他的時間很多不愿意填,或者拿去了不填直接打草稿了,有的同學是題目都不看直接鉤答案。這就影響了問卷的質量。還有在平時大家都有課,周末多數同學都有事,我們也不能到寢室里去做調查,這樣影響別人。所以將就出現了要找合適的時間去發問卷調查,又怎樣回收問卷等問題。經過我們小組的共同努力,這些困難都克服了,最終圓滿完成問卷調查,我們都很有成就感。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受益良多,體會到團結配合的重要性,還有要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同時也分析出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心里問題。希望大學生多注重下自己的心理狀況,多學時一些心理調節的方法,及時做好心理健康調節,讓自己每天都生活在幸??鞓分?。
我于2012年9月中旬,在安康市五里鎮這進行實習,在實習過程中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很多學生的成績特別差,通過觀察發現好多學生他們父母在他們小的時候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爺爺和奶奶,缺乏父母關愛,性格孤僻,不善交際。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的目標。
1、學生的學習心里健康狀況。
2、學生的學習心理健康的特點。
二)具體的方法。
通過學生問卷的形式,主要對他們的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的需求和學習的目的四個方面來進行調查,問卷調查共發放了56份,實際有效的為50份,接近理想的目標,接近理想的樣本數,具有可操作性。
三、調查的結果。
對學生進行調查,可以發現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反應了許多的社會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中學生無法抵制來自網絡的誘惑,以及各種社會問題。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的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教育價值觀,64%的學生認為學習可以改變自已,提高各方面的素質,2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考上好大學,16%的學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以后干什么,對自己未來沒有考慮過。另外一方面,學生的教育價值觀與經濟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系,他們認為學歷高的比學歷低掙的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顯示,64%的學生對學習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12%的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另外,90%的學生不喜歡學英語,認為英語作用不大。大部分人喜歡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與實際比較密切的。
3、學習的需要。
每個學生都有特長,而且大多數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大多數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還有一部分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
4、學習的目的大多數學生有自己的目標,考上一個好大學,少數的學生暫時還沒有考慮。
(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
現在的學生心理與以往學生的心理有明顯的不同。
1、教育價值的需求多樣化。
大部分人認為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可以掌握基本的生存必要的科學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就業的競爭力。另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征,他們的教育價值觀趨向于功利化,越來越多的學生把教育與經濟價值聯系在一起。由于中學生的價值觀還尚未成熟,他們的認知,判斷能力都還不穩定,相當一部分的學生的教育價值觀比較迷茫,其原因在于: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大學生就業比較困難,從而對考大學失去信心。還有學術性較強的課程不能瞞足他們的職業需求,使許多的學生產生厭學的思想。
2、學習的需求多層次和多目標。
在調查中發現,在學習基礎、學習目標、對未來的期望的差異,使他們對學習的需求也產生了不同的需求,高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而想考上大學的學生不僅要掌握,而且要很優秀,學業成績達到上等的水平。
3、學習目的明確,但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調差顯示,大多數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存在著不協調性和主觀性,有很多學生知道就業很難,但在實際的學習中表現得不積極,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學習目標很明確,但是思想和行動上出現不一致,學習不積極,呈現出一種消極的學習態度。說明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嚴重的不協調性和主觀性。
四、學校的老師應該在。
教學。
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心里健康的教育。
一、教師應該有健康的心理而且具備一定你的心理健康的知識。
有良好的心里素質。同時,教師還應該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心靈的教育。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應給與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學生也只有在老師的真心、真情、真愛下,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會積極的投入學習生活中。
二、關心學生的心理,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
作為老師,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而且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雖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識,但是要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還是有難度的。其實,中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心理,比成年人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問題,首先跟家長取得聯系,不然會使學生失去信心,從而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的出現。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不但是提高教學的有力保證,而且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保證。教師要主動通學生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協作、共同探究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三、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
中學生的合理需要包括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安全、交往、和愛的需要,還有尊重的需要。這些合理的需要如果沒有滿足,那么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的成長。因此,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發揮教育的功能,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引導,幫助他們來認識事物和判斷事物。由于中學生的心理發展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抵制不住誘惑,很容易走錯路。這就要求老師給與治療和指導,是他們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體老師共同參與,教師不僅為學生傳授。
知識,還為學生做好榜樣。做好這一點,教師應該做到一下幾個方面。
1、教師尊重學生。
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
2、教師要講誠信。
教師應該如實的向家長說明孩子的學習等各方面的情況,教師用做到客觀。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心理健康尤為重要,這意味著當一名老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還應該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作為師范生的我們即將走向教師崗位,我們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調查地點:xx師范大學田徑運動場。
調查方式:借助校運動會這個特殊的環境,我們在各院系看臺處采取隨機抽取的方式對在座同學進行閑聊,并逐漸將話題引到至心理學的范疇。從而消除受調查人的警惕防備心理,以便能得到更真實的調查結果。
調查內容:分別對不同院系的同學進行隨機挑取,進行大學生眼中心理學的調查。
調查過程及分析:伴隨著11月4號早上校運動會的開幕,各院系各專業的同學都坐在了指定的座位席上分享學校一年一度的體育盛會。運動會,為開展試驗調查提供了難得的良機。首先可調查對象廣泛覆蓋了各院系、各專業、各個學科門類;其次,在運動會這令人興奮的外在環境下,同學們最容易放下自身的警惕性防御,彼此之間更能訴說心中所想的東西;再者,運動過后的運動員也是難得的資源,因為運動能令人更豁然和直爽。所以,在校運會期間里,積極主動的調查了盡可能多的同學,并歸納為以下幾類:
在和一名物理學院的同學談及到心理學的時候,問其對心理學的認識和理解。答曰:“我認為心理學是一門教會人們正確、全面的認識自身,并對自己心里存在的問題去科學系統的分析及解決的學科?!辈焕⑹俏锢韺W院的的學生,純理性思維。并且在隨后的閑談中得知,這為仁兄至今還沒有修習心理學相關的課程,僅憑自身的理解就能到這個地步,不得不為其理性思維叫一聲好。
理科學生對于修習心理學具有一定的優勢。在今后的`學習中,一般不會出現接收困難的情況。
偶然的一個機會,遇到一名歷史文化學院的學生記者。在和她的交談中他答道:“在我的眼中,心理學沒有那么美好,沒有那么功利,沒有那么神奇?!焙呛?,有趣的回答。思維的跳躍性很強,還帶有那么一點文學味,應該與從事的記者工作有一定關系。談話中她說到其實今年正在修習心理學,雖然剛開始學習,整體還是一頭霧水,但是在僅有的接觸中,她還是逐漸打消了心理學在她心中的敬畏感,開始真正的去接觸它,學習它。
同類的學生在文學院、外國語學院和城環學院也有出現。他們對于未知的事物更傾向于感性化的思維,給出的答復也挺耐人尋味?!皼]那么美好”,說明在其接觸心理學后明白,真正的心理學和本身所想的還是有一定的出入;最初想象的可能更偏向于感覺化的奇幻;而在修習后才明白心理學和別類學科一樣,還是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分析?!皼]那么功利”,說明在其以往聯想中,該學科是一門察顏觀色的手段;而之后的學習校正了其錯誤的觀點?!皼]那么神奇”,更能體現他們從想象到認識,從感性到理性的理解過程。這也正好符合了近代心理學對于認識的基本觀點。
該同學本學期正在修習心理學,但是他對心理學的感覺卻和其他的相差甚遠。在談及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給的回答是:“我總感覺心理學(至少是目前學的)和生物學科如此之相似。其次,里面的所謂的分析依據的原理和規則太具有主觀化色彩,讓人難以接受。再者,書中所信奉的觀點和所做的實驗都不具有代表意義?!?/p>
之所以單獨列出這位同學的觀點,是因為本人也有類似相同的想法。書中所列舉的規則和原理總是援引以往專家的觀點,如弗洛伊德。那為什么他就一定是正確的呢?其次,在許多心理學相關的試驗中,總是以某種動物為實驗對象,不具有代表性意義。處于理科生固有的定性思維,不給出有效的推理和證明過程,讓其相信他們不了解的東西有時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等更加深入了解心理學后,再借以相關的理論證明方可令其信服。這正如最初學習數學的1+1=2,還有乘法口訣一樣,要先硬性了解一部本東西方可對其進行說服性的證明。
答復還是很嚴謹和全面的,具有一定的理論高度??上М敃r忘了追問該同學的年級和其以往的閱歷。甚至都不清楚其有沒有修習過心理學。
在閑談的問題中,也有不少同學直接掏出手機,然后直爽的說,“等我查查啊,學長?!笨隙ㄊ切律?。應該是怕說錯話,所以表型的特別謹慎(也有不少的天真)。在些許的等待后有了結果:心理學一門在西方發展成熟而在東方剛剛起步的學科,她可以觸摸你心靈最深處的角落,也可以撫慰你靈魂最深處的痛楚,讓你看清自我,獲得心靈的自由。官方的回答就是不一樣,避開問題的鋒芒,劍走偏鋒。分析這個答案,首先可以知道心理學在世界以及我國的發展狀況;其次,說明了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向------心靈的深處;再者,點明了研究心理學所得到的目的-----認清自我、獲得心靈自由。其次,這類的同學也會爆出些隨機的回答,比如認為學了心理學就知道別人心里想了些什么。
調查總結:此次調查隨覆蓋了不少的院系,但是由于能力所限,調查對象的顯然不足,未能很好的反應客觀狀況。在以后的調查中,還需要具有針對性的克服這些個不足。從上述分類的總結和分析中,不難看出,大學生整體對于心理學的認識還是不足的。這提醒著我們以后再從事教育行業后,應該及早的將心理學普及到廣大的青少年中,為他們以后的學習培育一株底蘊之芽。同時,這也鞭策著我們應該夯實基礎,作為希望的希望,為希望帶來希望。
自信心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性心理品質,是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幼兒的身體健康和諧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我國頒布的《幼兒工作規程》,明確地把培養幼兒自信心作為重要目標,為此我針對幼兒自信心發展的狀況進行調查與研究。通過對許多幼兒的觀察與了解,發現絕大多數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的信心不足的問題。以下是我這次調查的一些情況。
調查時間:20xx年9月20日到11月20日。
調查形式:采訪部分幼兒老師座談會,走訪家長,聽課和幼兒一起游戲等。
通過對許多幼兒的觀察與了解,了現絕大多數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自信心不足,問題和形式的原因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依戀父母,用較長的時間才能適應新的環境,懼怕陌生人。上課時不敢或很少發言,不敢在集體面前講話,回答問題時手足無措,聲音輕。不敢主動要求參加活動或其他小朋友的游戲;對自己的活動結果或過程缺乏自信心,經常要求成人的肯定,“老師我做得對嗎?”“老師是不是這樣?”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害怕與別人相比,特別是被別人笑話。;不敢主動地與小朋友交往,常常畏縮,退縮、回避,獨處或獨自游戲。缺乏主見,總是跟在能力強的小朋友后面,聽眾他人的安排;遇到問題,常常害怕、退縮、回避、容易放棄,而不能努力解決。害怕嘗試新事物、新活動,在活動時總是選擇那些比較容易的活動,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難度的或有挑戰性的新活動。
導致幼兒自信心不足的有因有很多,我通過訪談調查,發現成人過度的包辦代替、過多的接受外界否定評價、教育方法的不當,是造成幼兒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因素。
幼兒期,是孩子們學習各種技能,培養幼兒發展能力的重要階段,外界各種大量的信息無時無刻地刺激著幼兒生理,心理上的機能,不斷促進其功能的運轉。而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不少家長溺愛、嬌慣孩子,事事包辦代替。有的孩子做事太慢,或反而給自己惹麻煩,大包大攬;有的過分偏重智育,忽視孩子能力的培養;有的孩子被同伴欺負,不讓他出去與別的孩子一起玩,忽視孩子與同伴交往的正常需求,導致孩子對新環境感到陌生、不安和無助。許多老師也有同樣的行為,認為孩子是弱小的,需要我們的幫助,因此在教學中盡自己所能為幼兒做各種事情,解決各種問題,這種過度的照顧、過分的保護,實際上剝奪了幼兒鍛煉的機會,使他們不僅缺乏必要的生活處理能力、游戲能力、而且缺乏活動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會與人交往、缺乏獨立性、依賴他人,一遇到困難就不知所措、畏縮退避,而這更易遭受挫折、失敗、而形成自卑。
幼兒的自我評價往往缺乏獨立性,他們更容易輕信和接納成人的評價,而不少成人不注意自己的評價對孩子發展的影響,經常隨意批評、否定孩子,甚至指責、排斥孩子。由于愛不正確的兒童觀和觀的影響,成人習慣地認為我們給予孩子的都是合理的、正確的,而孩子應該是無條件地接納我們的給予。于是要求孩子事事聽從自己的安排,“這個不行”“那個不能動,你會弄壞的?!薄澳悴粫€小呢?!庇眠@種毫不遮掩的態度來懷疑孩子的能力,使他們形成對自己錯誤的認識。過高地要求也會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很多父母由于自己志愿未能實現或是社會潮流的影響,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而孩子由于年齡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常常難以達到成人的高要求,為此受到批評、否定甚至訓斥,這種經常性的挫折感和消極否定,會使幼兒產生已不如人的感覺,得不到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體驗,反而使他們經歷失敗走向自卑。
很多老師由于愛教育觀、自身教育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在設計教育活動時,不考慮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對全體幼兒提出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就使許多能力弱的幼兒經常不能達到設定的目標,缺乏成功體驗而經常體味挫折感,另外有不少成人習慣性對孩子進行橫向比較,以其他孩子的優點與自己孩子的缺點相比,如“瞧亮亮畫得多好,看看你畫些什么呀!”“人家有八顆五角星,你才三顆,真讓我失望!”“看小朋友都去玩了,你也去呀,這孩子什么都不會?!边@種比較會使幼兒認為自己有很笨,很差,懷疑自我的價值,這會嚴重影響他們積極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形成。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我的充分認識,它與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尤其是幼兒自我評價水平密切相關,自我評價是自信心形成的關鍵。所以,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要善于鼓勵幼兒,“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毙睦韺W研究表明,人在鼓勵的條件下,其自身潛力的發揮是平時的2至3倍。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喚醒與激勵。因此,對于幼兒的任何進步都要給予熱烈的贊揚。正確的表揚可以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減少心理緊張。其做法是對事不對人,要對活動過程中孩子所作的努力進行評價,讓幼兒明白真正值得表揚的是什么;而不是簡單地給孩子貼上“好孩子”標簽。例如:“當孩子主動地向老師或客人問好時,正確的表揚應該是:“你真有禮貌!”而不是”“你真是個好孩子!”其次,表揚要誠心誠意,不要參雜批評的成分,如“今天畫得不錯,可你不如豆豆畫得好?!崩蠋煹谋疽馐枪膭詈⒆拥倪M步,可孩子卻覺得老師在批評他。使自信心受到傷害而放棄努力。結果只能是事與愿違。成人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閃光點,特別是要給予發展慢的孩子以關心和鼓勵,讓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長處。讓孩子從成人的賞識,夸獎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他就會覺得“我能行”“我一定能干好”
自信心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一種認識,幼兒時期正是各種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想讓幼兒從自身獲得信心,感受到自己實力,成人就必須給幼兒以充分的信任,幫助幼兒通過親身實踐經歷產生對自己能力的正確認識與評價。如:對身體素質差的孩子,成人要多鼓勵幫助,陪伴孩子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對處理能力差的孩子要多給機會練習;對手工、繪畫、舞蹈技能差的孩子要耐心指點。使孩子逐漸樹立對自己的正確評價。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多做一些易完成的事,使孩子有機會獲得成功的機會,成功后再增加難度。當孩子取得成績時,應及時表揚,充分肯定進步。即使孩子失敗了,也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讓他再試一試,使他們知道通過努力能獲得成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從而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在培養孩子能力時,成人不能包辦代替,使孩子失去鍛煉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同時也不能操之過急而責備孩子,否則對孩子樹立自信心不得利。
現代情緒理論認為: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自信心與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越。
多,期望值越高,自信心越強,反之失敗越多,期望值越低,自信心越弱。兒童的閱歷和能力是有限的,在許多事情上容易面臨困難與挫折,因此,成人一定要了解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切不可拔苗助長。我們提倡的教育方法是重視孩子發展區的需要,提出的要求應是循序漸進的,成人對孩子的期望值要與孩子的身心發展及所處的客觀條件相適應,必須是孩子經過努力就能達到的。如發現這一期望值不適合孩子的發展狀況時,應及時調整,避免孩子經常處于踮著尖還夠不到蘋果的處境。因為多次的失敗會降低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喪失信心。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風順,怎樣評價自己,怎樣對待失敗,不同態度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正確分析孩子的情況,尤其是當孩子遇到困難與挫折時,應珍視孩子的努力,幫助孩子正確對待不足和失敗,要讓幼兒明白,做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只有不斷戰勝困難的人,才能進步。如有的孩子遇到失敗只會傷心難過,這時成人要主動接近他,幫助他分析失敗的原因,鼓勵他通過其他補償方式來彌補弱點以獲得自信。有的孩子智力發展一般,但社會性發展較好,能關心集體,熱愛勞動,成人要幫助他們發揚長處獲得自信。成人還要教育孩子看到自己和他人各有長處,當自己獲得成功時要關心幫助弱者,當自己失敗時也不自卑。成人要經常展示孩子的強項,使孩子獲得自信。
通過本次調查,我自己也受到了很多教育,我認為自信心真的是一種動力,可以推動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自信心是一洲新綠,散發著勃勃生機;自信心是一面風帆,鼓動理想之舟抵達勝利的彼岸。如果家長和教師能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用因材施教的科學方法教育孩子,從小為其播下自信的種子,那么交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并能為他們今后適應社會生活,在事業上不斷開拓進取,獲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象問題,并提出建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2.調查方法:問卷調查,網絡調查等。
3.調查時間:20xx年5月14日、15日。
4.調查地點:溫州醫科大學圖書館七樓和18棟寢室,網絡平臺。
5.調查對象:本科生。
6.調查范圍:溫州醫科大學本部和仁濟學院各個專業。
7.樣本情況:
一.對于問卷樣本五方面內容的分析。
1對于兼職的看法從性別來看,分別有34%的男生,43%的女生認為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而認為大學生沒必要兼職的均占0%,其余的則認為可有可無。
2是否從事過兼職。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15.3%的男生,11.8%的女生經常兼職,65%的男生,78%的女生偶爾兼職,10%的男生,9.4%的女生從未兼職。與此同時,各年級差異性不大,即絕大多數同學偶爾兼職,少數同學經常兼職或從未兼職。
3從事過何種兼職從性別來看,分別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過家教,分別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過促銷,分別有13.2%的男生,29.4%的女生發過傳單,同時,還有少數同學從事過禮儀、家政、餐飲等兼職工作。
4尋找兼職的途徑。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看校園張貼的廣告尋找兼職,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過兼職網站尋找兼職,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過中介機構尋找兼職,還有部分同學通過廣告尋找兼職。
5是否認為有必要成立兼職中介。
78.3%的同學認為學校非常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
以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并確保兼職的安全。
二分析總結。
大學生的學習壓力較高中相比小,因此很多同學選擇兼職。通過調查,同學們大都希望在大學期間以積累社會經驗和為爭生活費和額外零花錢而從事兼職工作,但是兼職的種類稍微單一,基本上均為家教,臨時促銷員,發放傳單及提成業務員。另外,同學們一致認為學校應該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鼓勵指導同學們從事兼職。在綜合分析調查樣本的'基礎上,我們得出了基本結論。主要體現在以五個方面:
兼職類別:從年級來看,做過家教占57%,同學做過促銷有12%,分別發過傳單的有31%??偟膩砜?,同學們兼職的種類比較單一,而且性別差異較大。經分析,原因有二:一方面,時間有限,同學們只能選擇耗時少,收入較高的工作;另一方面,社會經驗較少,工作能力有限,諸多用人單位不予考慮。
從事兼職與學習之間的關系:不論從性別還是從年級來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學認為兼職對學習的影響因人而異,只要注意調整,能夠二者兼顧,還有小部分同學說不清楚二者是否會相互影響。
從事兼職的目的及收獲:從性別來看,分別有41%認為兼職可以賺到一筆完全屬于自己的錢,頗有成就感;分別有51%認為兼職可以積累社會經驗,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分別有8%的女生認為兼職可以拓寬交際面。
兼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應對方法:超過70%的同學偶爾遇到過困難,20%左右的同學多次遇到過困難,只有極少數同學從未遇到過困難。所遇到的困難當中,基本不包括性別歧視,而有部分同學認為引起兼職困難的原因是自身能力不佳,也有不少同學認為是由于用人單位過于刁鉆。遇到困難時,80%左右的同學積極想方設法解決,10%左右的同學忍氣吞聲,自認倒霉;還有極少數同學不知所措。
12%的同學將其積累,作為旅游積累資本。
三個人感悟。
此次調查實踐活動,我選擇了一個個人比較感興趣的兼職主題,雖然有報告有網上參照之嫌,但是我可以無愧地說我有切實地發放問卷,認真地統計處理數據。樣本雖然不多,但是面向的學生范圍廣泛,有認真學習的泡圖書館同學也有老愛宅的學生,應該說具有一定代表性。發現了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及問題,經過認真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的結論,和我原先猜測的情況基本吻合。通過問卷調查,能夠統計出更加精準的數據比例,更翔實地反映出大學生普遍的心理狀態。我覺得做心理調查最重要的是大膽(讓別人參與調查)和細心這兩點。
班級醫學檢驗四班。
學號。
姓名。
隨著社會的進步,心理健康已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科學研究證明,女性在生理、心理上均與男性有著較大的差異,比較容易出現體內分泌代謝異常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更易出現比較明顯的不良心理反應。**市**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現有女隊員53名,其中已婚隊員32名,未婚21名。因工作的特殊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
由于城管工作中長期面對的是一些弱勢群體,工作不容易到大眾的理解,加上一些媒體對個別城管工作的負面報道?;氐郊抑?,有的隊員還要處理婆媳關系、夫妻關系、鄰里關系,使得她們的內心有了煩惱,有了痛苦和不滿時,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情感傾述對象來傾述和宣泄,有的隊員對外甚至不會說自己在城管上班。調查結果顯示,女城管隊員中普遍存在煩惱、多疑、焦慮、消極怠工等不良情緒。
1.職業的壓力。
女城管隊員天天在外面巡查,受到的都是些冷言冷語,不僅是自己挨罵,甚至是自己的家人、親朋好友都被罵在內.由于受了氣沒得發泄,回到家中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感到心煩、氣悶。有75%的女隊員表示自己因為工作上的壓力會發無名火,造成自己的家庭關系緊張。有85%的隊員表示,自己回到家中什么事都不想做,有的時候甚至連話都懶得說,但是自己料理家務,輔導子女,所以時常會焦慮、煩躁。
2.社會的壓力。
雖然城管女隊員不是全部都要像男隊員那樣沖鋒陷陣的,但是女城管隊員面對的`大部分都是人們口中的“弱勢”群體。特別是城管女子中隊的、二、四中隊的女隊員,幾乎是天天都會和管理對象產生爭執。這時的言論導向幾乎是一面倒的,許多人會認為城管隊員在欺負群眾。有的甚至辱罵城管女隊員,無形中給城管女隊員增加了心理壓力。同時,媒體的輿論對個別不文明城管的報道和民眾對城管的逆的心理。這種輿論導向使城管女隊員對自己的工作有了一種無所適從的想法,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對還是錯。
有45%的女隊員表示,每當看到網絡或者報紙上那些對城管的評價都覺得非常的氣憤,很窩火,心情非常不好。由此造成回到家中都有“火”,一點點小的事都能引起一場大的家庭戰爭。
3.自身的壓力。
這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是家庭壓力。如夫妻沖突或離異、家庭成員關系失和、代際矛盾沖突、親屬的生老病死或意外事故、家庭貧困、本人生病或失戀等等產生的壓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個人認知偏差或思維方式、價值觀的片面性而產生的自我精神壓力。
所有的隊員都表示,由于家庭中的摩擦、意外而心情不好,焦慮、發脾氣是常有的,但是僅僅認為這是自己的脾氣不好,并沒有認為這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的表現。12%的隊員表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同時,因為激烈的社會競爭自己有強大的心理壓力,喜歡和其他家庭作比較,不想被落在后面,發現別的家庭在某一方面優于自己的家庭而自己有認為沒有能力趕上別人時,就會由羨慕導致妒忌心理的產生,同時還造成了普遍的心理焦慮。
針對目前我們女隊員在調查報告中體現出來的問題,主要的對此是調減壓力,降壓減負。
(一)如何的調減壓力?
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欲望使之不走向貪得無厭。心理學研究表明,具有物質主義傾向的人更容易陷入憂郁和焦慮之中,更難感到幸福和快樂。所謂“有容乃大,無欲則剛”,這里的無欲是指無貪欲而非毫無欲望。適度的欲望是持續前進的動力,但膨脹的物欲、名欲和色-欲等則可能導致毀滅。知不足,我們才會改革、創造、學習、提高;知足,我們才會在不斷的改革中、創造中、學習和提高中,享受應有的幸福與快樂,使身心的健康可以持續。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人瘋狂,知足者常樂,常樂者是不會瘋狂的,因為享受天年者是不會自取滅亡的。
要學習自我排憂解愁。古人云:“忍泣者易衰,忍憂者易傷”。忍字心上插把刀,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有了憂愁要溝通、有了困惑要交流,不要凡事都忍耐著,直至忍憂成疾。自我渲泄,一吐為快,可以減輕內心的壓力。面對壓力,既要學會有堅持,因為有時的再堅持一下,就到達了勝利的彼岸;也要學會有妥協,因為有時是“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寬”。自我排遣不是消極地“一醉解千愁”,而是主動地“退一步海闊天高”。在前進的征途中,既要堅信前途光明,又要準備走曲路的道路。
要學會自我擔當也要學會自我放下。佛教教人要“舍得”,認為舍得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大智慧。爭名于朝,爭利于市,弄得自己一天到晚緊緊張張,神經兮兮的,食不甘味、焦心勞神。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拿得起也放得下的人,是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人,是能夠從容應對各種壓力、活出人生精彩的人。所謂“看得破”,不是說對什么都抱無所謂的態度,而是說懂得順其自然,順應應潮流,順應規律,不存非分之想,不悖自然之理,不為不可為之事,不求不應得之財。
通過自我學習修煉調減個體壓力。面對同樣的壓力,不同的個體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別,有的感到壓力很大,有的會感到不過是小菜一碟。因此,自我學習、提高素質以應對壓力、降低壓力引起的不良的心理、生理和行為反應,是我們隊員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徑。
要學習修煉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要培養競爭合作觀念,減少競爭敵意,適當減輕工作量,刪繁就簡,勞逸結合,活動笑神經,放松緊繃的臉;要學習放松而不壓制自己的各種情緒,不要生悶氣,要以開放、樂觀、達觀的心態與人交流溝通。
(二)如何降壓減負?
要選擇正確的減壓方式。要學會自我安慰、自我解脫。第一建立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學會靈活處理和協調夫妻、婆媳等家庭關系,家庭成員相互理解支持,相互信任,遇到困難可以與家人一起商量解決,給自己創造一個輕松的生活環境。
第二,理性的面對是非成敗,既不應該對自己過分苛求,也不應該對生活寄予過急的、過高的要求和不切實際的期望。
第三,要養成經常和家人、朋友、鄰里溝通的習慣。當內心有了煩惱、痛苦和不滿時,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一個合適的情感傾訴對象來傾訴和宣泄。
缺乏父母關愛,性格孤僻,不善交際。
(一)具體的目標
1、學生的學習心里健康狀況
2、學生的學習心理健康的特點
3、引起學生的心理健康成因及對策
二 )具體的方法
通過學生問卷的形式,主要對他們的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的需求和學習的目的四個方面來進行調查,問卷調查共發放了56份,實際有效的為50份,接近理想的目標,接近理想的樣本數,具有可操作性。
對學生進行調查,可以發現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反應了許多的社會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中學生無法抵制來自網絡的誘惑,以及各種社會問題。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的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教育價值觀,64%的學生認為學習可以改變自已,提高各方面的素質,2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考上好大學,16%的學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以后干什么,對自己未來沒有考慮過。另外一方面,學生的教育價值觀與經濟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系,他們認為學歷高的比學歷低掙的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顯示,64%的學生對學習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12%的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另外,90%的學生不喜歡學英語, 認為英語作用不大。大部分人喜歡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與實際比較密切的。
3、學習的需要
每個學生都有特長,而且大多數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大多數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還有一部分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
4、學習的目的
大多數學生有自己的目標,考上一個好大學,少數的學生暫時還沒有考慮。
(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
現在的學生心理與以往學生的心理有明顯的不同。
1、教育價值的需求多樣化
判斷能力都還不穩定,相當一部分的 學生的教育價值觀比較迷茫,其原因在于: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大學生就業比較困難,從而對考大學失去信心。 還有學術性較強的課程不能瞞足他們的職業需求,使許多的學生產生厭學的思想。
2、學習的需求多層次和多目標
在調查中發現,在學習基礎、學習目標、對未來的期望的差異,使他們對學習的需求也產生了不同的需求,高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而想考上大學的學生不僅要掌握,而且要很優秀,學業成績達到上等的水平。
3、學習目的明確,但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調差顯示,大多數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存在著不協調性和主觀性,有很多學生知道就業很難,但在實際的學習中表現得不積極,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學習目標很明確,但是思想和行動上出現不一致,學習不積極,呈現出一種消極的學習態度。說明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嚴重的不協調性和主觀性。
1、教師應該有健康的心理而且具備一定你的心理健康的知識。
有良好的心里素質。同時,教師還應該 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心靈的教育。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應給與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學生也只有在老師的真心、真情、真愛下,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會積極的投入學習生活中。
2、關心學生的心理,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
作為老師,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而且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雖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識,但是要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還是有難度的。其實,中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心理,比成年人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問題,首先跟家長取得聯系,不然會使學生失去信心,從而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的出現。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不但是提高教學的有力保證,而且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保證。教師要主動通學生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協作、共同探究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3、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
中學生的合理需要包括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安全、交往、和愛的需要,還有尊重的需要。這些合理的需要如果沒有滿足,那么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的成長。因此,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發揮教育的功能,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引導,幫助他們來認識事物和判斷事物。由于中學生的心理發展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抵制不住誘惑,很容易走錯路。這就要求老師給與治療和指導,是他們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4、心理健康的關鍵是教師
1、教師尊重學生
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
2、教師要講誠信
教師應該如實的向家長說明孩子的學習等各方面的情況,教師用做到客觀。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心理健康尤為重要,這意味著當一名老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還應該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作為師范生的我們即將走向教師崗位,我們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學生的小學時期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由于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極易受各種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學生認識、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礙,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優化他們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質,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這是小學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通過對我校471名全體學生進行調查發現,我校學生的心理問題不是很嚴重,但我校學生中的心理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其主要表現來說是: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識強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當他們意識到某種威脅自尊的因素存在時,就會產生強烈不安、焦慮和恐懼,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就會生氣、憤怒,常常神經過敏,多疑。
2、叛逆: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家長和老師的監護,反對成人把自己當成小孩子,同時,為了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易對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態度。
3、嫉妒:
這是對他人的優勢地位在心中產生不愉快的情感。當別人比自己強(如學習、相貌、人緣等),表現出不悅、自殘、怨恨、憤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負面感情。
4、失落:
小學生抱有許多的幻想,希望將其變為現實,他們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當這種需求持續得不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就產生了挫折,多表現在學習、吃穿、玩高檔的玩具等方面。這容易給中小學生帶來緊張、恐懼、憂郁和失望。
5、自卑:
它是一種印證過多的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對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在人際交往中對自己的能力過低評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謹小慎微,行為萎縮,瞻前顧后等。
6、孤獨:
通過調查發現有些學生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與人交往,卻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心理學把這種心理狀態稱為閉鎖心理,由此產生的一種感到與世隔絕,孤獨寂寞的情緒體驗稱為孤獨感。
小學生出現這些心理問題,既有自身成長的因素,也有外部環境的因素,是“內因”和“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歸結起來主要原因為以下三個方面。
1、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和特點與父母高期望值之間的矛盾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在具有重視子女教育傳統的中國社會里根深蒂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在兒女身上寄托著父母甚至幾代人未竟的希望與夢想。再加上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特殊國情,絕大多數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全部希望都壓在了一個孩子的身上。在我們的身邊這樣的事情天天照樣進行著:可憐的父母們,正在為塑造他們自己心目中的音樂家、舞蹈家、畫家、書法家、外交家、國際象棋大師……而忙碌著。他們哪里知道在孩子心里深處早已播下了厭倦的種子!如此一廂情愿的家庭教育,怎能不給兒童幼小的心靈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因此家長學習了解一些教育科學知識,能夠依據一定的理論指導自己的家教行為,并創造性地運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子女。既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又能把握住自己孩子的過高期望值,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互為補充,相輔相成,促使孩子健康成長,這是塑造小學生健康心里的非常重要的一面。
2、兒童學習適應性及發展性與教師教學兒童化程度之間的矛盾
兒童從幼兒園步入小學有一個逐步適應校園生活新環境的問題。對一年級新生來說,從教師到同學有陌生之感,課程壓力作業負擔和正規學校教育的組織紀律約束等等,構成了新入學兒童心理適應的嚴峻挑戰。小學教師一定要注意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切實做到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并努力通過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對各科學習的興趣,這對于小學生的學習適應和進一步發展有特殊的作用。除此之外,一位優秀的小學教師還應該有意識地多參加小孩子的各種游戲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去了解小學生的語言、思維、快樂及需要,從而根據兒童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在參與孩子的活動時,教師一定要放下成人的架子與老成,懷著一顆童心融入孩子們的世界,走進他們獨特而五彩繽紛的心靈空間,做孩子們的知心大朋友,建立起平等、信任、友愛的師生關系。如此教師怎能不受學生的歡迎?學生們又怎能不喜歡讀書學習?因此教師教學兒童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3、兒童個性發展與成人化社會環境之間的矛盾
人的心理衛生問題,大多是在成長過程中,因受到各種不良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而逐漸積累和發展起來的。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大腦機能尚未發育成熟,人格特征還處于初步的形成過程中,整個心理發展也還處在幼稚和不穩定時期。因此,小學生特別容易受到外界有害刺激的傷害和影響。孩子在學校里受到的是單純的理想化的教育,一旦他們進入社會,才發現這個社會并非書本里講的那樣美好,他們就產生了困惑,甚至痛苦的思索。當然這個社會化的過程也是一個人格再塑的過程。如果引導不當,會造成兒童個性(人格)發展的嚴重扭曲或缺陷。
現在,人們對女性的關注不僅局限在婚姻、教育、就業等傳統領域,還逐步延伸到心理健康這類體現女性生活質量的方面。女性的健康問題特別是農村女性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農村,女性同胞既要忙于農活,又要包攬家務;既要照顧老人,又要教育子女,不僅勞動強度,還要扮演社會與家庭的雙重角色。并且長期以來,農村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不高,她們整日為家人的起居飲食而忙碌,沉重的生活負擔使她們局限于夫妻關系、婆媳關系、妯娌關系和鄰里關系等小范圍的社交關系中。這種壓抑的環境很容易引起心理問題,并且很難找到合適的排解對象。再加上女性妊娠、生育、更年期等一系列特殊時期,讓她們承受著更重的心理負擔,久而久之,廣農村女性就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一)農村婦女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薄弱。
當農村女性的家庭、婚姻出現問題時,她們不知道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往往采取簡單直接甚至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這種方法不僅解決不了矛盾,而且很容易讓婦女同胞產生抑郁、焦慮、狂燥等不良情緒,當這些不良情緒得不到及時緩解時,便容易引發心理問題或更加嚴重的后果。
(二)家庭關系不和諧,對農村婦女傷害。
廣農村女性多以家庭成員為中心,認識不到自我的重要性,男權觀念在農村依然根深蒂固,家庭也時有發生,受害者免不了總是身為弱者的女性。加之婆媳關系緊張,妯娌關系不和等問題,愈發加重了女性的心理負擔。
(三)家庭經濟壓力,負面情緒無法得到釋放。
農村婦女常常被家里的'經濟問題所困擾,日常開支、子女教育和結婚、照顧老人等,面對自己無力改變的家庭經濟現狀,壓力會愈積愈。
廣農村婦女存在的心理問題,將會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消極影響。社會的和諧離不開家庭的和諧,而家庭和諧的前提是人的身心健康。要使農村婦女能夠真正健康地生活,必須全面提高她們的心理素質。
首先,加強心理健康宣教。由于農村婦女心理健康意識薄弱,各級婦聯組織要有針對性地利用各種宣傳媒介,系統地廣泛地對農村婦女進行心理知識的教育宣傳和培訓。
其次,引導婦女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通過宣傳教育讓農村婦女能夠主動積極地去學習新的職業技能,提高她們的謀生能力,降低她們對家庭及他人的依賴度,增強立性,減少來源于經濟問題的心理壓力。。
再次,助婦女改變觀念,積極尋求外部助與支持。通過講座和培訓的形式加《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宣傳教育力度,讓女性學會面對家庭,要學會善于避讓,如果避讓不了,要積極向親友、婦聯或者司法機關求助,取得法律的保護。最后,充分發揮婦聯組織作用,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鶎計D聯要經常組織農村婦女參加集體活動,與廣婦女建立有效的溝通,通過溝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幾年前報紙報導浙江省金華市第四中學高二年級一名學生,因忍受不了學習成績名次和家長的壓力,用榔萬死了母親;另一份映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橋頭鎮中學兩名中學生,因勒索錢財將一同學亂刀砍死。中學生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時有發生,其犯罪率在不斷的上升。同時,媒體經常報道中學生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離家出走。有人曾對某中學的1782名中學生的調查表明,有心理問題的比例平均為35.31%,有明顯問題的比例為16.72%。許多學生在行為表現中表現的種種異常如:好動、多話、厭學、打架等并不是單純的品行問題,而往往是由心理問題引起的。上述事實說明了當前部分中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問題,因此不僅要給青少年一個健康的體魄,還需要賦予他們健康的心理。社會、家庭、學校都必須伸出雙手,共同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出應有的努力。
經過長期觀察,當前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情緒方面的極不穩定,喜怒無常。當其情緒喜悅時,學習積極性高漲,與別人相處和諧;當其情緒煩躁憂郁時,學習積極性低落,與別人難以友好相處,甚至出現逃學、打架、斗毆等現象。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學生心理問題中較為典型的一種,一般表現為:
(2)自自負型,自以為是,瞧不起人,缺少對別人的欣賞與尊重,且受挫能力差;
(3)自卑怯懦型,這類人較為孤僻,不合群,做事憂柔寡斷,唯唯諾諾。
4、青春期綜合癥。表現為:
(2)從某個時候起很快失去學習的興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聽課,稱為青春抑郁,還有青春期幻想與所謂的“早戀”的問題等。
這些主要的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盡管十分復雜,但歸結起來主要是學習壓力、社會影響、家庭環境和教師的教育方法等。它映了學校教育及社會家庭等方面的許多矛盾,只有了解學生存在問題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有意識地去避免它。
家庭影響。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品德修養,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環境條件等對學生品德和心理成長有直接而重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家庭和家長的條件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有的家長對子女經常訓斥,使孩子對父母見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難得不到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勵,使孩子有種“壓抑感”、“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雙親離異,嚴重摧殘了孩子的心靈。更有些“問題家庭”家長本身品德低劣,作風不正,對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當,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學校教育不當。由于種種原因,使我們學校的教育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德育、體育;重課內教學,輕課外教育;重尖子生,輕后進生學校生活內容、方式單一,許多學生對學習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視課堂為牢獄,視學習為苦差事。而一些教師忽視學生心理特點,在教育學生是采用不當的方法,體罰、心罰學生,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學生產生孤、自卑的心理。有些后進生,被教師所嫌棄,失去上進心而自暴自棄。
社會影響。近年來社會上的一些負面影響對學生沖擊甚,隨著開放,經濟體制深入,難免帶來一些資本主義的精神污染,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影視內容流入,都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于缺少辯別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學生的非正常心理。
此外,青少年時期,尤其從小學五六年級到初中這一階段的年齡,正是學生的“過渡時期”,國外稱之為“危險年齡”。這時期青少年身高體重迅速增長。性發育時期開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長”極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間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諸因素之間的平衡。這時期青少年思維的立性、批判性有了顯著的發展,但又有較多的片面性和主觀性,他們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帶有沖動性,不善于克制,行為不易預測,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上τ谶@種悄悄來到的變化,青少年自身沒有思想準備,我們的一些家長老師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準備,沒有主動及時地采取相應教育措施,助他們渡過“過渡時期”、“危險年齡”,致使這時期成為心理問題的多發時期。
有的專家通過個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產生于中小學時期。小學生心理疾病多與家長有關,中學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多在于教師。這應當引起家長和老師足夠的重視。加強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總體規劃,多方面做工作。
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F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征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于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此外要對教師廣泛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每一位教師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以利正確對學生進行指導,并在教育教學過程不出現失誤。培養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學專業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能和心理訓練方法的教師隊伍,這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的。同時應對學校進行整體,端正教育思想,教育教學方法,融洽師生關系,創設一個使學生心情愉快的學習生活環境。
據調查,目前上中小學這代孩子的父母,很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學過教育學,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吨袊嗄陥蟆吩鴪蟮溃骸?5%的家長沒看過心理學方面的書,72%的家長沒有看過教育方面的書?!彼麄儾涣私馊绾胃茖W地教育孩子。因此,學校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座談會等到方式,讓家長懂得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齡特點,懂得教育學生的正確方法。使家長了解青少年是一個特殊年齡階段,學生情緒復,行為多變,對此要有心理準備,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們。對學生教育既要鼓勵,也可以批評,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規律。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希望孩子成才,這是人之常情,但壓力過,也會適得其。此外對“問題家庭”的學生更要特別留總關心,助他們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響引起的心理問題。
目前不少中小學已開設健康教育課,其中也開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識。但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不僅僅是普及心理學有關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進行心理訓練、心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是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操作性為一體的,這樣才能學以致用,真正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減少心理障礙及其他心理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際關系適應的心理健康標準,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目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缺少專業人員是一問題。在近期內還很難配專業的心理醫生,但教育行政部門應考慮盡快培養和培訓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在上級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在學校開設心理咨詢室,心理閱覽室,心理活動室,開設心理咨詢電話熱線。定期為師生舉辦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專題講座。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生活輔導,前途職業指導等并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作為班主任、任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依據。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實處。
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提高學生思想修養水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是一個同步實施的過程。它對學生高尚品質、人格和情操的形成會產生巨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智力發展。各校都應把它列入教育教學的目標和計劃中去?,F在社會的發展趨于多元化,人的發展也由單一型轉為多樣型,所以對中學生行心理健康教育難度是比較。
我于20xx年9—11月在六盤水市四中學對初中生進行了心理狀況調查。由于六盤水市中學屬于經濟發達區域,學生家庭環境和條件普遍優越,但是,學生早熟,家長素質較差,學生成長中的許多困難不能得到有效指導。而對于此種情形,初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情感態度和世界觀各不相同,所以初中生的學習動機各不一致,當前教育危在旦夕,面對當今年輕一代無論是初中,高中畢業生,還是大學畢業生,他們的基本功一點也不扎實。在當前看來有很大一部分初中高中畢業生的基本遠不及上世紀50,60年代的小學畢業生,可想而知??!為了更準確的了解和把握當前城市初中生的學習動向,深化教學改革,落實教育科學發展觀以及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加強城市教育的針對性,探索實施教育教學的新路子。把當前年輕一代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F代化的教育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及更好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到教育領域中去,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生產力高度發達,人了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從而要求我們必須加強教育機制。所以我對此就展開了對六盤水市四中初中學生學校心理的一系列調查。
心理初中學生素質教育城市
主要是了解城市初中學生的學習心里及現存的問題。解決城市初中學生的學習心里及現存的問題。
調查對象、六盤水市四中初中學生
一般對象、初一,初二,初三
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和隨機抽樣,在六盤水市四中學生進行問卷發放、共發放80份收回65份,回收率為81.25%.
20xx年9-11月
主要是了解城市初中學生的學習心方面。在此共設計15個問題,12個客觀題,3個主觀題。具體內容見調查問卷及報告。從而得出城市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分析。
1.城市初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
經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初中學生的學習觀不同,具有明顯的厭學心理,學習欲望不強,沒有學習興趣。但也有部分初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一部分初中學生認為現在課程設置存在一系列問題。
大部分初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價值觀,有66%的學生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身素質。而25%的學生認為是為了考高中或中專。僅有9%的學生沒有考慮。同時城市初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經濟與教育相聯系,其中有59%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24%的學生認為是初中畢業生掙錢多。其中11%的學生認為小學生掙錢多。有6%的學生認為是文盲掙錢多。
現在城市初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學課程理念,有的學生認為現在課程存在的問題特別嚴重。有55%的學生認為現在課程只注重必修,而忽略選修。其中40%的認為現在教學注重學科而輕活動,而只有5%的認為現在課程設置沒有存在問題。
具有明顯的厭學心理,學習欲望不強,無學習興趣,調查表明,完全不討厭上學的初一占51.6%,初二占37.3%,初三占33.7%。認為樂在其中的初一占53.7%,初二占41.5%,初三占63.7%,其余則認為學習“很苦很累”或“無可奈何”,喜歡現行學習方式的占32%,調查統計數據表明:在城市初中教學學生中,半數以上不喜歡現行的學習方案。
2.城市初中生的學習態度
經濟調查結果顯示,有69%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有15%的學生學習熱情度處于中等,有16%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高中,中?;虼髮W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占相當數額。并且在調查中還發現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一是與教育者密切聯系,二是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連,三是與公共性密切相連。79%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的學科的熱愛度高,而對學習性強的科目。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敢興趣。有69%的學生認為“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生活幾乎沒用”。
3城市初中生的學習要求。
現在許多學生都認識素質教育,他們都認為素質教育是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有8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教導,同時有76%的學生希望在勞動技能和活動課上學到較多和實用性強的技能知識,其中,有63%的學生希望學校讓學生在德,志,體,美,勞全面發展,使之能對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
學習的目的,調查結果表明,初中畢業后有53%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36%的學生選擇就業,11%的學生還沒有考慮。
4城市初中學生的學習依賴心理
雖很多學生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作為現代社會是人際關系極為復雜,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經濟社會。從而使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轉為另外另外兩個特點、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想結合,增加更多的實用術。雖然初中生已經步入青春期,趨于成熟,但由于初中學生的年齡和學識的不足,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所以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從當今嚴峻的就業來看,不僅中專生就是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這一現象導致學生產生一種消極的學習態度。
當前城市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城市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大部分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經濟的影響
在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而使許多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從而使他們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學科課程。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國家高等教育的改革,使更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但有更多的人責處于失業狀態,從而淡化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3.科技創新的影響
在當今世界使一個科技競爭,人才競爭的時代。從而使很大一部分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使生存的前提。從而在學習中多要求理論聯系實際。從而忽視了學科性較強的學科課程。
4.家庭的影響
當前城市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的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只顧享受。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
1.加強道德規范的制定,宣傳和教化工作,用以促進道德規范內化為人的道德良心。落實在人們的道德行為上。讓學生學會求真、學會至善、學會愛美。從而使學生皆知、皆信、皆行。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增強社會道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范。
2.作為教師要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解放。為今后學生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在當代發展先進文化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心理。改造落后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種錯誤思想觀點對學習的侵蝕,逐步縮小和剔除他們借以滋生的土壤,從而消除學生學習的消極心理。
3.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擴招的合理性、科學性?,F代社會分配制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解。
4.開設心理輔導班、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的。
5.開攝入職業教育、用以在畢業之后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
6.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
(1)針對職業中學的情況進行調查,該職業中學生源差,一般都是中考考不上普通高中甚至連初中都沒讀完的學生。該學校學生之前考不上高中,這本身便是一個不小的心理挫折。
(2)由于中職教師一般沒有升學壓力,該校教師可能教育方法的不恰當,導致學生受到新的挫折。
(3)很多中專生都是由于家庭教育不當或家庭缺少關愛才導致學習成績差,逆反心理比普通高中生更強烈。
因此,及時地調查中專生逆反心理現狀,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有效疏導,這正是調查該校中專生心理現狀的需要。
(二)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促進中專生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
促進中專生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預防逆反心理的再度發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為提高學校的全面素質教育質量從心理學角度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我們在調查研究中實施問卷調查,目的是了解中專生逆反心理的表現形式,分析導致此種心理的內外因素,為尋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導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據并驗證初步疏導的效果。
(一)調查結果
我們從調查問卷中隨機抽取100份樣卷作了分析,結果見下表:
(1)自認為沒有逆反心理3%
(2)認為教育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57%
(3)認為家長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40%
(二)調查分析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現:
從心理角度說,中學生正處于少年向青年過渡的重要時期,成人感較突出,但卻缺乏涵養,往往會過分地強調自我,表現自我。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當他們的需要因不能滿足而感到受挫時,往往會采取懷疑和敵視態度看待周圍世界。經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具有較強逆反心理的學生,大多會在學習、交往、工作方面以下列表現渲泄反感情緒。
(1)學習方面:大多表現為興趣談化或喪失,經常走神,學得及其被動;有的表現為故作學態或抄襲作業,以逃避老師或家長的責備;嚴重的會在課堂上故意搗亂,轉移同學注意力,干擾教師教學;少數學生還會借故遲到,早退甚至借故負氣出走。
(2)交往方面:主要表現為對老師或家長敬而遠之,不理不睬,裝聾作啞,不說真話;有的會背后嘀咕或說長道短,甚至假傳教師意圖,離間師生關系;嚴重的會故意找茬或當面頂撞。
2、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1)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教師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去實現的。如果教師在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忽視中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教育措施不適應中學生心理發展特征,根據調查卷的反映,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教師行為有:重復哆嗦,隨意拖堂,教法陳舊,作業過量;當眾訓斥,偏愛優生,漠視差生,隨意停課,體罰與變相體罰。
(2)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當普遍存在。據調查卷的反映和觀察所見,易引起學生受挫型逆心理的家長行為有:嘮叨、貶斥、打罵;擅定考分指標;許諾不兌現;家庭糾紛,夫妻離異等都會引起逆反心理。
(3)學生自身因素。
中學生心理活動復雜而激烈,獨立意識不斷增強,特別中專生逆反心理更明顯,不喜歡被束縛,常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心理需求與現實的制約矛盾日趨突出,這是引起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
(一)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融洽師生關系。最大限度地改善來自教師的使學生心理受挫的外部條件。
要實現上述設想,關鍵在于轉變教育觀念。為此,我們除了及時地與施挫教師談心外還利用政治學習經常地向教師通報學生的心理現狀,分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成因,及時對教師進行宣傳教育。使教師逐步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正確的師生觀,為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改進教育方法,融洽師生關系奠定了思想基礎。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蔚然成風。
(二)開放聊天室,開放聊天信箱,以心理咨詢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努力從學生自身角度出發改善形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部條件。
坦誠地面對來訪的學生,敞開心懷與他們交流,幫助他們解開心結。并能以各種心理暗示技巧,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能力,增強他們的受挫能力。
(三)多關愛學生。只要有付出,學生就會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學生信任并尊重你,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就會聽從你對他們的尊尊教誨。
【結語】:對中專生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根據中專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進行正確疏導,才能據此選擇正確而有效的疏導措施,促進中專生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預防逆反心理的再度發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全面提高學校的素質教育質量,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33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