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不僅要有準確的數據和信息,還要具備良好的邏輯結構和清晰的表達方式。最近,我們進行了一項關于環境保護的調研,下面是一份調研報告,希望能引起大家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和關注。
為加快發展特色產業,提高產業集群化水平,推動我市民營經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最近,我們對全市特色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形成了這篇調研報告。
近年來,我市特色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集聚度較高、區域拉動力較強的特色產業集群,其中年營業收入過10億元的達到21個。截止20xx年底,這21個產業集群共有生產企業(加工戶)9293個、從業人員79萬人,年營業收入2342億元、上繳稅金59億元、利潤161億元、出口創匯91億美元,擁有省級以上名牌77個、公共服務平臺17個、行業協會27個。
從區域布局看,各縣市區都已形成初具規模的特色產業集群。其中,規模較大、集中度較高的主要有:開發區、福山區、龍口市和萊州市的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萊陽市的食品加工產業集群,招遠市的粉絲、黃金及金銀首飾加工產業集群,萊州市的石材產業集群,海陽市的針織毛衫產業集群,蓬萊市的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集群,棲霞市的蘋果儲藏及加工產業集群,龍口市的鋁及鋁制品產業集群,牟平區的肉食雞產業集群,芝罘區的汽車貿易產業集群,開發區的水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等。
從行業分布看,以傳統產業為主,新興行業與傳統行業并存。傳統行業主要有:石材加工(板材、雕刻品、異型雕)、食品加工(植物油、蔬菜加工、海產品加工、肉食加工)、針織毛衫加工、粉絲加工等。新興行業主要有:葡萄及葡萄酒、汽車及零部件、汽車貿易、電子信息、機械加工等。
從發展模式看,主要有五種類型。一是開發資源、集聚發展型,如萊州市柞村、夏邱鎮石材加工和棲霞市蛇窩泊鎮果品產業等;二是由點到面、滾動發展型,如海陽市鳳城街道毛衫加工、辛安鎮針織服裝、萊陽市龍旺莊街道食品加工產業等;三是龍頭帶動、配套發展型,如龍口市東江鎮鋁及鋁制品、蓬萊市劉家溝葡萄及葡萄酒和福山區福新街道汽車配件產業等;四是規劃引領、成片發展型,如招遠市溫泉街道金銀加工、芝罘區世回堯街道汽車交易和開發區大季家街道水產品加工產業等;五是繼承傳統、創新發展型,如招遠市張星鎮粉絲加工產業等。
(二)基本特點。
一是新興產業發展較快。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引導下,葡萄及葡萄酒、汽車貿易、汽車零部件、修造船等新興產業異軍突起,迅速發展壯大。20xx年,蓬萊市依托“世界七大葡萄海岸”的產區優勢,確立葡萄及葡萄酒產業為“百年立市”產業,經過3年發展,優質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葡萄酒企業達到50家,葡萄酒年生產能力15萬噸,占全國總量的25%以上。芝罘區從20xx年開始發展汽車貿易產業,建立了膠東最大的汽車交易廣場,成立了煙臺市汽車商會,目前國內所有品牌和部分國際知名品牌汽車生產企業共設立汽車銷售公司、專賣店93家,帶動發展汽車裝璜、維修、二手車交易等相關服務企業60多家。蓬萊市的休閑旅游、修造船產業,萊山區的機械加工鑄造產業等,也都是近幾年快速興起的。
二是傳統產業不斷提升。石材、粉絲、黃金、毛衫等傳統產業,通過自主創新、技術改造等,普遍實現了上檔升級。招遠市的龍口粉絲產業有300多年的生產歷史,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經過二次技術變革,實現了從手工生產向機械生產、從單一品種向多元化發展的轉變,先后研發出80多個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品種,推動粉絲產業逐漸向綜合開發、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海陽市的針織服裝企業通過為花花公子等知名品牌代工生產,完成了資金和技術積累,實現了從“貼牌”到“創牌”的跨越,目前已涌現出“申士”、“新雨”等28個自主品牌。粉絲、黃金、石材、毛衫等傳統產業的快速提升,同時也帶動了機械加工、礦山機械等相關產品和產業的發展。比如招遠市的礦山機械產業,20xx年擁有生產企業65家、從業人員6500人,實現營業收入9億元。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鄉文化建設在上級各部門和鄉黨委、政府的關心重視下,致力于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把加強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努力貫徹落實文化藝術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文化建設進一步加強,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文化市場不斷繁榮,鄉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和文化活動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一、基本情況。
(一)高度重視,措施到位,文化建設環境良好。
鄉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工作,文化中心由副鄉長直接分管,崗位職責、財務財產管理、檔案管理等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并一一落到實處。鄉文化站業務用房因修建政府大院被拆遷,于鄉黨委政府劃撥土地重建文化站,10月建設完工并投入使用。文化崗位現有3人(大專學歷),工資和業務金費得到落實,列入財政預算。每年用于文化站業務金費3萬余元。文化中心活動正常。目前,有6個村委會建立了村級文化活動室,活動開展正常,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二)底蘊深厚,隊伍龐大,文化建設陣地廣泛。
縣、鄉對文化事業的經費投入相當有限,文物事業經費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由于缺乏資金,使得文化部門無法對一些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也無法向民間征集文物。文化室、文化戶開展活動沒有固定經費來源,主要靠臨時籌集。經費的匱乏,造成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落后,現有資源難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文化站多年來未能添置新書,且文化活動器材匱乏。
(三)文化建設觀念滯后。
對于文化建設方面普遍存在認為文化是意識形態領域工作,在建設上打不開路子、邁不開步子,缺乏創新意識。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要積極借助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大發展文化事業的探索。
(四)文化保護及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薄弱。
我鄉由于受經濟、歷史等因素的影響,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不夠深入。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力度,充分發揮農村文化陣地的作用。引導農村文化進入千家萬戶,形成健康的精神食糧,逐步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涵養。
(二)抓好文化市場管理,使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
(三)積極開展“先進文化鄉鎮”創立活動,完善文化陣地設施。多層次多渠道的開展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發展業余演出團隊,搞好各類文化藝術培訓,更好的滿足群眾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四)注重鼓勵和扶持群眾自辦文化產業,使之成為新時期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辦文化的重要補充。
(五)扎扎實實做好文化工作,以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以完美的精神面貌,以高素質的文化品牌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快速發展。
鄒城是“鄒魯文明”的發源地,文化底蘊豐厚,生態資源豐富。近年來,xx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文化經濟特區”建設的重大機遇,發揮作為南部主戰場的重要作用,以實施“文化突圍”戰略為統領,以推進城鄉文化一體發展為目標,以實施重點文化旅游項目為抓手,以研究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以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為基礎,努力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爭創儒家文化保護傳承的創新區、全國文化經濟融合發展的示范區。
目前,我市城鄉文化產業已形成古玩書畫、網吧經營、圖書音像、歌舞娛樂、文藝演出、藝術培訓、出版印刷等10余條文化產業鏈,共有文化產業項目99個,專業文化市場4處,其中3個省級文化產業項目(山東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xx市嶧山文化產業綜合開發項目,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xx市圣城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省級文化產業經營單位鐵山書畫市場);xx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1家(鄒城萬佳文化產業園、博美廣告裝飾有限公司、xx市飛鴻傳媒文化有限公司、鄒城在線、鋼山劇院藝培中心、鐵山公園書畫市場、兩孟管理處、嶧山管委會、文化館群星藝術服務中心、動感地帶娛樂商務會所、北關科技文化苑);xx市級文化產業文明經營單位3家(新華書店、鋼山劇院、大世界娛樂有限公司);現有院線電影2家,電子游藝廳12家。
經初步統計,目前注冊和掌握的我市文化產業重點經營單位為838家。xx市文化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總數為34256人,其中人才數為13600人。從行業分布上看,文化人才相對集中在文化休閑娛樂服務業、廣告業等行業,圖書、音像制品銷售及出租、工藝及收藏品業及會議及展覽服務業等行業人才則相對缺乏。
分析近年來全市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市場構成逐步擴大。上個世紀80年代,xx市文化產業經營項目還比較單調,當時的經營主體是電影以及少量的舞廳,經營單位數量不超過10家。90年代隨著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文化市場迅速發展。到目前為止,全市的文化產業發展已形成了歌舞娛樂、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演出、印刷、音像、圖書等十余個門類,初步形成了綜合性的市場體系。二是經營主體日益多元化。我市文化產業經營主體正由過去國有、集體經營為主向個體、私營、股份制經營為主轉變,形成了個體、私營、股份制、國有、集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格局。其中非公有制比重逐步提高,發展勢頭迅猛。全市文化經營單位中非公有制經濟成分占85%以上。三是文化產業發展呈現迅猛發展勢頭。自去年我市被列入曲阜文化經濟特區,尤其是去年七月份,市委市政府召開了高規格“文化突圍”工作會議之后,全市上下思想高度統一,工作目標十分清晰,各鎮街結合各自實際,規劃明確了各自重點,文化項目,文化企業有了大幅度增長。文化產業發展為我市的科學協調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水平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規模偏小,缺乏亮點,對gdp的貢獻不足。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經濟比重較低。xx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較小。與周邊縣市區相比,差距較大,處于落后地位。全市文化產業經營單位數量雖然不少,但是總體規模小、發展慢、效益低,沒有在地方經濟中起帶動作用的文化龍頭企業,整體實力不強,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經濟比重較低。
二是文化產業規模效應不夠,沒有形成支柱型產業。目前,我市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的規模偏小,尚缺乏有核心競爭力的大規模文化產業基地和園區,缺少有示范帶頭作用的文化產業龍頭企業。支柱性產業的增加值要求占gdp的5%以上,我市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還達不到2%,整體發展比較緩慢,文化產業發展沒有形成聚集效應,文化產業發展載體不成熟,文化產業成為支柱型產業的差距太大。
三是文化產業發展沒有形成品牌效應。我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孟子故里,儒風鄒城”已成為我市獨有的“城市名片”。但是我市的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開發利用,缺乏叫得響的文化產業品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態尚未形成?,F有的文化產品多處于粗放型經營,缺乏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廣和后續配套經營。大多數文化產品缺乏創意和創新,缺少能夠體現我市地域特色和人文風情的文化亮點。
四是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度不高,對gdp的貢獻率不大。目前我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高科技產業乃至制造業的融合度不深,造成文化產業的服務性功能也不是很突出,溢出效應沒有受到重視,并由此制約了文化企業的升級改造和集約化發展,文化產業發展緩慢,對全市gdp的貢獻不足,文化輻射力更是有限。
五是文化產業發展專業運作人才緊缺。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的支撐,尤其是高素質的領導和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具體而言,一是數量少,既懂文化藝術又懂經營管理,抑或擅長項目策劃、文化經紀、市場營銷、資本運作的復合型人才少,尤其是具有豐富經驗的高層次、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才嚴重缺乏;二是專業化程度低,部分經營管理人員不熟悉相關政策、法規,不了解文化產業的發展動態,不擅長市場化運作和產業化經營;三是結構不合理,包括從業人員的行業結構、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等。文化產業人才隊伍的嚴重缺失,造成了文化產業創造力和競爭力的不足,制約了我市文化產業的后續發展,導致文化產業發展營養不良。
推動文化產業城鄉一體化跨越發展,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硬任務,必須想實招、求實效,抓重點、求突破,切實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好。
一是研究出臺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今年以來,國家、省、市陸續出臺《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0號)、《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的規定》(國辦發〔2014〕15號)、《山東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意見》(魯政發〔2014〕15號)等一系列推動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經濟政策,為新一輪的文化體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撐。我們要牢牢把握中央、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政策規定,從我市實際出發,盡快研究和制定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加快完善財政、金融、稅收、土地等方面政策措施,努力做到結構好、布局好、效益好、可持續,不斷增強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加大財政對文化產業的投入,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文化企業提供技術、人才、融資、產品交易等方面的高效服務,吸引社會資金和人才向文化產業流動。優化文化產業布局,積極推進以文化創意、影視制作、數字出版、數字舞美等新興文化業態為支撐的文化產業園區的規劃編制、專家論證等工作。
二是科學制定文化產業中短期發展規劃。目前,我市尚沒有制定出臺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要立足我市發展實際,充分結合全市的整體規劃,盡快制定出有的放矢、重點突出,具有科學性、可行性的文化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規劃建設文化產業園區,把文化創意、影視制作、數字產品生產加工、出版印刷等新興文化業態納入園區發展,努力打造成為魯西南地區省級文化產業園區。推動文化與旅游、科技、創意等產業的融合,積極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將豐富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特色文化產業,逐步形成富有特色、又有一定競爭力的文化產業集聚區域。以舊城改造為契機,規劃編制特色文化街區,以廣告策劃、文化科技、娛樂游戲、網吧影城、藝術培訓、花鳥書畫等特色街區為重點,引導傳統文化產業集中集聚聯片經營,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
三是加快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大項目帶來的是大投入、大產出,有沒有大項目,有多少大項目、好項目,決定著文化產業發展的后勁、質量和潛力。利用好現有政策和陣地,尤其是青島保稅區鄒城功能區文化板塊,實施對外合作戰略,通過文化專題招商,用好的政策吸引和鼓勵國內外大型文化產業集團在鄒城進行文化產業項目投資,使其成為文化市場的主導力量和文化產業的戰略投資者,引領和帶動全市文化產業整體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和集約化經營水平。加速推進嶧山整體開發,將規劃中“山城園”逐一落實實施,打響“儒家文化第一山”品牌;通過對“兩孟”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和建設,帶動“三孟”景區項目;精心打造鄒東生態休閑游、鄒西濕地游,推進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同時,打造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文化企業品牌、區域文化產業品牌和新興文化產業品牌。
四是要努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是支撐。我們要像發展工業、農業、城市建設一樣,抓好文化產業的招商引資工作,爭取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上一批好項目、大項目。要積極制定文化產業投融資實施辦法,建立和完善文化產業招商引資項目庫和指導目錄,把文化產業項目招商引資納入考核體系,逐步加大文化產業項目招商引資的比重。要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文化產業,降低文化產業準入門檻,形成國有、民營、內資、外資共同發展文化產業的格局。要優化文化產業發展環境,主動為文化企業排憂解難,探索建立文化產業審批、管理、扶持、獎勵服務體系,營造全社會關系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五是要加快推動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融合發展是文化產業的一個顯著特性,是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第一要推動文化與金融融合。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尤其是在宏觀調控的形勢下,爭取金融支持更顯重要。第二要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文化與旅游的聯系非常緊密,要加強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文化旅游項目,開發文化旅游產品,打造旅游演藝品牌。第三要推動文化與現代工業、農業以及體育、交通、房地產等其他產業融合,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7月以來,克振副省長帶領省直有關部門的同志深入武漢、孝感等地調研部分節能環保企業,隨后囑我們對該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研究。近期我委分赴12個市州開展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題調研?,F報告如下: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全省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著力加以推進,我省節能環保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匯總各市州上報數據,20xx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超過1500億元,比20xx年增長76.5%,其中:高效節能產業總產值約450億元,先進環保產業總產值約250億元,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總產值約800億元。全省節能環保產業企業數突破1000家,比20xx年增長42.8%,其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200多家;從業人員接近20萬人,較20xx年翻了一翻??傮w來看,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我省已有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節能環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產品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已初步成長為各自領域里的領軍骨干企業。
在高效節能領域,有從事電力能源裝備的長動集團、武漢南瑞、三環發展、合康變頻、大力電工、孝感大禹、襄陽萬洲、追日電氣等,從事蓄熱式燃燒的仙桃神霧,從事節能窯爐的華窯集團,從事三聯供空氣源熱泵的武漢朗肯,從事半導體照明的華燦光電、迪源光電、匡通電子,從事節能保溫建筑材料的武漢沃爾浦等。長動集團20萬千瓦以下熱電聯產機組市場占有率達30%以上;神霧公司占有國內高溫空氣燃燒應用份額50%以上;宜昌匡通電子在國內led封裝行業居于龍頭位置。
在先進環保領域,有凱迪控股、都市環保、中鋼天澄、凱迪水務、武漢華電、中碧環保、天虹儀表、方元環境、華麗環保、創新環保、合加環境、東之盛、沙市水處理設備制造廠等。都市環保自主研發的“氨硫銨燒結煙氣深度脫硫”技術和“雙循環三段式脫硫塔”裝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武漢華麗環保公司研發的可熱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可有效解決廢棄塑料產生的“白色污染”;沙市水處理設備制造廠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管式超濾膜生產廠家,市場占有率50%以上;中鋼天澄是國內除塵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工程總承包商之一。
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有格林美、湖北金洋、千里馬、法利萊、江南實業、宜昌立帝、華山水產、華新水泥、黃石大江集團等。格林美是國內城市礦產領域首家上市公司,在荊門、武漢、仙桃等建有多個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基地;宜昌力帝是國內最具專業化的廢鋼加工處理設備研發生產企業;華新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技術攻克了垃圾處理過程中的4大難題,處置過程中無二次污染;武漢法利萊實現激光再制造設備的產業化生產,并列入國家再制造試點。
經過多年發展,我省節能環保產業逐步呈現出依托骨干企業向重點園區和區域集聚的發展格局。
在高效節能產業領域,陽邏開發區以西門子、阿?,m和國電南瑞公司產業園為基礎,形成了大型輸變電設備和智能電網應用裝備產業基地。黃岡節能窯爐的發展頗具特色,華窯集團、中洲窯爐、中亞窯爐等行業領軍企業正抱團推進“綠色工業窯爐”省級標準制定,填補國內該項標準的空白,黃岡逐步成為“窯爐之鄉”;襄陽以大力電工、追日電氣、萬洲電氣等企業為龍頭,建立了襄陽軟啟動產業聯盟,成為全國最大的軟啟動產業生產基地。
在先進環保產業領域,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集聚了凱迪電力、中冶南方、都市環保、中鋼天澄、綠世界、芳笛環保等一批龍頭企業,在電力環保、水處理、節水技術和設備、環保工程總承包等領域門類齊全、優勢突出。20xx年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總收入789億元。
在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領域,谷城再生資源園區圍繞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依托金洋公司、駱駝蓄電池、三環鍛造等一批“城市礦產”資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企業,初步構建了再生鋼、再生鋁、再生鉛等三條較為完整的循環型產業鏈,已形成年回收各類再生資源200萬噸、年處理利用各類再生資源130萬噸的能力,再生資源產業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黃石市圍繞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市,依托大冶有色、大江集團等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以有色金屬和稀貴金屬回收利用為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青山工業區內武鋼、武石化之間實現氮氣和氫氣資源互補,武鋼、青山電廠與利用鋼渣、粉煤灰、磷石膏的建材企業之間也形成了良好的協作模式,形成了以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工業污染治理、環保設備設計制造產業基地;武漢市東西湖區工程機械裝備再制造園區聚集了龍工、三一、千里馬等國內主要工程機械生產與再制造廠家,形成了再制造產業集群。格林美在荊門高新區打造廢舊電池、電子產品等回收利用基地,20xx年產值超過23億元。
我省積極落實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相關企業年減免增值稅和所得稅約17億元。每年爭取國家支持節能環保重點項目資金近15億元。政策扶持提高了企業投資節能環保產業項目的積極性,不僅一批中小企業積極參與,同時推動了建材、化工等行業從傳統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向節能環保型轉變。武鋼集團、華新水泥、大冶有色等均成立了以節能環保為主攻方向的企業,如武鋼金屬資源公司對冶煉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生產礦渣微粉等產品,年產值超過80億元。中節能等央企也開始在我省投資布局。一大批在建或擬建的節能環保產業化項目正在穩步推進,總投資近1200億元,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較強的后備力量。
各地對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武漢市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制定了節能產品推廣、廢舊產品回收利用財政補貼政策,加快節能環保服務模式創新,出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支持辦法,安排5000萬元市級循環經濟引導資金。鄂州市把節能環保產業納入重點發展產業,依托高新區建設專業節能環保產業園。荊門市出臺了加快循環經濟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措施,設立了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建立了循環經濟統計評價體系。襄陽市積極爭取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擁有谷城再生資源園區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東風康明斯國家再制造試點等一系列“國字招牌”,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發揮了引領作用。
總體來看,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可以超額完成“”規劃目標。同時,發展中也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整體競爭力不強。突出表現在“兩小一低”。一是產業規模偏小。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比例不足5%,產值僅為江蘇的四分之一,浙江、山東的三分之一左右。二是企業規模偏小,大型企業(集團)特別是具有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能力的企業還不多,仍以中小企業為主,集中度低,市場競爭力不強。三是技術水平偏低。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從事高端設備制造的企業不多,大多屬于一般加工制造企業,產品附加值較低。
(二)產業結構不優。產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我省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較快,但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和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不足,特別在高效鍋爐、垃圾處理成套設備、廢舊電器和汽車拆解等節能環保裝備制造領域存在明顯短板。產業空間布局也不盡合理,“撒得不開、聚得不夠”,部分市州縣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滯后。產業集聚度不高,產業鏈不成熟。
(三)市場開拓難度較大。節能減排總體上屬于政策驅動型市場,其中很大一部分政策拉動型需求和政府公共投資,節能環保產業領域相關的目錄清單、資質資格認定較多,進入市場的門檻較高。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一些技術和裝備研發成本高、產品性能不穩定,難以為市場接受并得到應用推廣?,F有的節能環保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貸款難、融資貴問題,資金積累緩慢,企業發展面臨很多實際困難。
(四)扶持政策還不夠系統。一是在創新驅動方面,沒有把節能環保產業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作為省級科技計劃的重點領域。二是在需求牽引方面,國家通過推廣節能環保產品、實施節能環保重點工程來推動節能減排和擴大投資消費需求,但地方政府不能只推廣使用本地產品,需求牽引政策難以精準發力。三是在投資促進方面,主要是申請國家資金扶持,省級沒有設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相關節能環保企業的產業化項目只有變換主題申請有關部門的其他專項資金,影響了企業投資積極性,甚至導致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局面。四是在政策引導方面,對一些新興的服務模式,如合同能源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政策不明確、法律規范不健全,影響了推廣應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廢棄物回收利用增值稅進項抵扣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五是在組織協調方面,沒有建立規范統一的統計體系,影響對產業發展形勢的科學研判。部門之間協調配合還不夠。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國家更加強調節能減排硬性約束,節能環保領域的投資、技術、裝備、服務需求十分旺盛。近期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今明兩年生態環保重大工程中,僅大氣污染防治和清潔水重大工程投資就超過8600億元,市場潛力大。我省節能環保產業正處于從產品生產向裝備和服務延伸、從外圍向核心突破、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關鍵時期。兄弟省市均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呈現萬馬奔騰、不進則退的發展態勢。以我省的基礎和條件,只要加大力度,完全有可能實現節能環保產業跨越式發展,5年時間有望培育成產值5000億元的新興支柱產業,占據新一輪區域競爭的制高點。下一步建議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擴大市場需求。節能環保產業與一般性競爭行業最顯著的區別,是其對政策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要做好政策和市場結合文章,把促進推廣應用作為關鍵環節。一是強力推進節能減排降碳,加快淘汰落后鍋爐、電機、老舊汽車等,擴大節能環保裝備、產品市場空間?!耙恢鲀筛薄敝行某鞘泻推渌袟l件地區,適當提高節能建筑、新能源汽車推廣、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回收利用等節能減排目標,以政策拉動需求,進而帶動產業發展。二是推進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和服務。嚴格執行政府優先采購和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鼓勵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向社會購買節能環保服務。把合同能源管理作為公共機構開展節能改造的主要方式,研究制定促進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實施的具體辦法。三是引導節能環保產品消費。完善節能惠民工程、“以舊換再”、“能效領跑者”、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等政策措施,開展全民行動,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消費理念。四是支持節能環保企業參與節能減排重大工程。對獲得國家節能環保標識、進入國家相關目錄名單的省內企業給予適當獎勵,對省內企業研制的首臺(套)節能環保裝備在省內工程中使用的,可由省財政對生產企業及用戶給予補助。五是支持節能環保服務模式創新。積極培育合同能源管理、節能量審核、節能低碳認證、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機構,在污染減排重點領域加快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支持發展再制造服務,建立完善廢棄物回收處置體系。
(二)助推企業發展。一是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建議對未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再生資源企業,各地方政府可將新增的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全額返還給企業。二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對此,國務院文件有明確要求,但我省目前還沒有設立節能環保產業扶持專項資金,僅省經信委在新增專項資金中,對資源循環利用有一定支持。建議從20xx年開始,省財政設立5000萬元節能環保產業扶持資金,主要以貼息方式支持節能環保產業重大項目建設。三是拓寬投融資渠道。包括綠色信貸、抵押擔保、上市融資、債券發行、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等。四是支持節能環保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對引進的節能環保企業,給予一定獎勵,并在用地等方面予以優先保證。五是加強組織協調,建立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
(三)支持技術創新。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高技術產業的典型特征,必須把實施創新驅動、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在節能產業領域,加快節能共性關鍵技術、核心材料和關鍵設備的研發,推進節能技術裝備升級換代。重點發展高效電機、高壓變頻、無功補償、高效鍋爐(窯爐)、蓄熱燃燒、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半導體照明、工業化建筑、碳捕捉等技術和裝備。在環保產業領域,以大氣污染治理、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污染土壤修復和環境監測等領域為重點,研發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技術和產品,提升我省環保技術裝備水平,加快治理突出環境問題。在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領域,以磷石膏等典型固體廢棄物、稀貴金屬、農業廢棄物、餐廚廢棄物等處理以及再制造為重點,加快研究一批市場需求量大、應用前景廣泛、經濟效益明顯且無二次污染的高效資源化利用技術。同時,著力提升節能環保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持企業引進人才、引進技術,加強對外技術合作。
(四)推進試點示范。近年來,國家在與節能環保產業相關的領域,特別是循環經濟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試點示范,把這些試點示范抓好了,就能為深化改革、完善機制、培育產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要積極推進我省國家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探索符合各地特點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進我省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再制造試點、循環經濟示范市(縣)、“雙百工程”等國家級節能環保各類示范試點建設,切實發揮典型帶動和輻射效應。開展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創建活動,進一步促進資源循環式利用、企業循環式生產和園區循環式發展,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五)完善相關政策。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出臺后,全國已有10多個省級政府相繼制定了貫徹落實措施。去年我省發布了關于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的行動方案,但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整體發展沒有系統政策和全面部署。建議省政府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并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推進工作,以提高各地各部門對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緊迫性、重要性的認識,并按照精準調控、噴灌滴灌的要求,拿出支持節能環保企業發展的具體舉措。目前,我委已研究草擬了相關政策文件初稿,待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報省政府審定。另外我們已啟動《湖北省節能環保產業“十三五”規劃》的研究工作,提前謀劃未來一段時期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思路和總體布局。
食品工業包括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飲料制造業和煙草制品業四大門類。食品工業是我市優勢產業之一,是除機械裝備制造業之外的第二大產業。截至20xx年末,我市規模以上食品企業172戶,從業人員58933人,資產總額278.41億元。近年來,我市食品工業以較快的速度持續發展,20xx年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5.8億元,同比增長6.9%。主要產品產量均出現大幅度的增長。其中,卷煙81.5萬箱,同比增長1.9%;啤酒139.7萬千升,同比增長7.0%;軟飲料67.4萬噸,同比增長92%;乳制品46.7萬噸,同比增長16.7%。在20xx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食品銷售50強企業中,食品企業有14家,收入占50強的10.12%;在20xx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納稅50強企業中,食品企業有8家,稅金占50強的23.1%。
目前,我市食品產業已逐步形成規?;?、集群化的態勢,成為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乳制品、大豆加工、啤酒三大優勢行業格局基本形成。乳品、啤酒、大米行業產品質量居國內領先水平,部分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敖鹦悄谭邸?、“龍丹牌乳制品”、“完達山牌奶粉”、“哈爾濱牌啤酒”、“五常牌大米”獲得“中國名牌產品”殊榮。綠色食品產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目前已經有337個品種獲得國家認證,綠色食品銷售到30余個國家和地區,銷售額達86.5億元。
近年來,我市食品工業的發展較為迅速,調整和改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結構性的矛盾仍很突出,主要表現以下3個方面:
(一)結構調整滯后,制約行業發展。我市擁有規模以上食品企業172戶,僅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的21.26%,規模企業的數量較少、規模較小,缺少在全國有影響的大企業、大集團。在產品結構上,淺層次加工產品多、深層次加工產品少;中間產品多,終端產品少,傳統低效益產品多,現代高效產品少;大路貨產品多,高技術產品少;地產地銷產品多,輻射全國的產品少。
(二)農業產業化進程發展不均衡,部分原料基地建設相對滯后。近幾年,在推進農業產業化過程中,我市的乳制品加工、畜禽加工、大豆深加工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大大拉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但在占我市農業經濟重要地位的水稻、玉米、馬鈴薯三大資源產品方面的產業化進程卻發展緩慢,僅停留在初級加工上,少部分深加工產品因規模較小,市場競爭力差而難以形成氣候,目前仍沒有拉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及深加工產品。而在乳制品加工、畜禽加工、大豆深加工方面,隨著龍頭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原料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部分原料的供應已趨向緊張,原料基地的建設相對滯后。如我市乳品大戶雀巢公司目前日加工能力1500噸,實際日加工鮮奶950噸,奶源供應不足,缺口嚴重。正大集團設計產能全年屠宰加工肉雞5000萬只,但多年來,因養殖基地建設滯后,肉雞生產在20xx萬—3000萬只,無法形成規模效益。原料基地建設滯后導致原料品質參差不齊、質量難以控制、成本較高以及供應量不穩定,嚴重影響企業發展。
(三)資金短缺制約企業發展。資金短缺一直是困擾食品企業發展的老大難問題。近幾年,由于我國金融體制的改革和銀行商業化的運作,使食品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支持已經越來越困難。受社會風險投資機構較少、上市融資競爭激烈、金融體制還不完善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企業融資渠道相對較少。我市由于受地理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企業招商引資的難度也比較大。黑龍江乳業集團自組建以來,運籌上市未成,資金短缺的問題一直存在,限制了集團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我市發展食品工業面臨著良好的機遇,在副省級城市中,我市的幅員最大,發展食品工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糧食商品量、奶牛存欄量、肉類、山特產品等原料居全國前列,發展食品工業具有明顯優勢。20xx年全國食品工業總產值24600億元,比20xx年增長22.6%。我市實現產值197.4億元,僅占全國的0.79%,說明我市食品工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食品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是衡量食品工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我市食品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值是0.41:1,遠低于發達國家2~3:1的水平,這說明我市發展食品工業的潛力很大。為進一步加快我市食品產業的發展,擬采取以下措施做大做強我市食品產業:
(一)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以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食品產業整體水平。一是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使我市食品產業全面進入工業化進程。二是要引入科技創新機制,應用高新技術切實解決我市食品加工資源利用率偏低、綜合利用率偏低、質量管理水平偏低等老大難問題。三是加強產學研聯合,建立雙邊、多邊技術協作機制,鼓勵基礎好、經濟實力強的大中型食品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加大人力、財力投入,搞好科研和技術創新,示范推廣,加速形成企業技術創新機制。四是依靠技術創新,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圍繞提高產品質量、檔次和高技術附加值,開發和增加市場適銷產品,加強環境保護以及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努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五是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和交流,把自主研究開發與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相結合,學習和借鑒國外成功企業的現代營銷管理經驗,提高技術創新科學性,防止盲目的低水平重復研究。六是加速食品工業產業信息化建設,推動和擴大國內和國際食品工業生產、科技、人才、貿易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引導食品科研機構、大中型食品企業、食品商貿機構和批發企業重視網絡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和開發食品工業信息資源,增強食品工業發展活力。
(二)大力發展和培育龍頭食品企業,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在鞏固發展已組建的龍頭企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培育組建一批實行原料、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現代龍頭食品企業,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保證食品加工企業獲得穩定的原料需求來源。食品龍頭企業應按照食品各類產品對原料的不同要求,引導農民科學種養殖,在資金、技術、設備、品種培育等方面對農業給予積極的支持和可能的投入,使農業切實能夠提供加工所需的優質高產農產原料。進一步處理好農工關系,實行利益共享,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以發展和培育農產品加工的食品龍頭企業為紐帶,開展建設食品工業強縣和開發區域經濟的活動,推動縣域食品工業發展,使之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拉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
(三)加快食品工業企業組織結構調整。組建各種形式的大型食品集團,在扶持現有大中型骨干企業發展的同時,要加大資產重組力度,加快規模經濟發展的步伐。發揮群體優勢,選擇經濟實力比較雄厚或名牌“拳頭”產品企業,組建“貿工農”、“科工貿”一體化的各種形式的食品企業集團。這批企業應該具有原料良種化、質量規范化,生產規?;?,經濟效益好,管理水平高等優勢,并擁有國內國際的著名品牌和世界最新科技加工技能,使之具有較強的抗衡和國際競爭能力和潛力。組建現代生產經營型中小企業,依靠科技進步,引進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走小而專、小而精有個性的特色之路,進一步走統一原料供應,統一生產工藝,統一產品質量標準的連鎖生產經營的路子,成為見效快、效益好、競爭力強、靈活性強,消費層面寬的現代中小企業。
(四)拓展融資渠道,多形式利用國內外資金。積極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大力吸引外資,鼓勵外資企業發展,鼓勵支持效益好的食品企業上市融資。與此同時,還應積極爭取商業銀行貸款以及外國政府貸款、國外商業銀行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積極吸引民間資金投向食品工業,使發展食品工業所需的資金投入呈多元化。
(五)加快培育產業集群,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支持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利用糧食、乳品等資源優勢,整合現有企業,按照大型化、集約化、精細化的發展方向,搞好精深加工。推動產業向高加工度化發展,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重點發展5個集群。一是乳制品產業集群。以完達山集團、雀巢公司、黑乳集團等企業為龍頭,發揮品牌的市場影響力,推進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聯合協作,嚴格生產工藝、質量標準,積極采用和跟蹤國際乳制品加工業的新技術、新工藝,使乳制品向功能型、多規格、系列化發展,重點開發生產各種液體奶、乳飲料、乳珍、奶油、乳酪、巴士殺菌奶、配方奶粉及功能性奶粉等產品,打造中國乳業之都。二是飲料產業集群。以哈爾濱啤酒有限公司、華潤啤酒有限公司、哈爾濱頂津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協作與配套企業發展,繼續實施規模擴張和品牌擴張戰略,建立優質麥芽培育基地,推進大麥產業化進程。采用新型發酵、灌裝工藝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生產能力,增加品種,擴大高檔啤酒、果汁飲料的比重,開發保健啤酒、低醇啤酒、純生鮮啤酒及保健飲料等新產品。三是糧食深加工產業集群。以九三油脂集團、哈高科、北大荒米業等企業為龍頭,發揮我省地產非轉基因綠色大豆、大米、玉米、馬鈴薯等資源優勢,開發精深加工品種,促進資源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形成從品種種植、基地建設到產品研發、生產加工的產業鏈化生產格局。四是肉類加工產業集群。以金鑼公司、北大荒肉業公司、大眾集團、正大實業公司等企業為龍頭,加快企業聯合重組步伐,推進肉豬、肉雞、肉牛深加工產業集團的建設和發展。組建一批從繁育、養殖、屠宰到深加工全系列的大型現代化肉制品加工產業集團,完善肉制品的生產安全方面的保障機制。五是煙草產業集群。以哈爾濱卷煙總廠為核心,依托資源整合的優勢,提高卷煙質量,增加優質名牌品種,爭取達到年產100萬箱的生產能力,成為東北地區的優勢卷煙加工企業。
(六)促進食品企業經營國際化發展。要充分利用我省、我市的地緣優勢,研究俄羅斯、韓國、日本市場需求特點,引導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要給予企業從出口到海外銷售再到省外直接投資的全過程支持,包括扶持政策、人材培訓等多個方面,打造一批能夠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國際化企業集團。
第三產業是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新城區作為寧波市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全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如何加快實施“退二進三”戰略,推進第三產業發展,對于進一步提升城區功能和地位,充分發揮集聚、輻射和帶動效應,推動全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區域經濟協調、快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我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就加快新城區第三產業發展談幾點粗淺認識。
撤縣設區以來,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總體部署,新城區規劃建設已從原來的以二產為主逐步向三產為主轉變,三產項目的招商、建設已成為新形勢下新城區開發建設的重中之重。去年以來,重點抓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規劃引導。去年以來,先后實施了新城區核心區國際方案征集,開展了新城區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規編制,完成了城區主干道城市設計和景觀設計,目前正在著手編制新城區重點區域東西向文化及娛樂景觀軸城市設計、南北向商業景觀軸城市設計。規劃對新城區34平方公里范圍的商業、文體、娛樂、教育、醫療衛生等三產項目的配置規模、用地位置等都作出了明確要求,對新城區下步的三產發展起到了較好的引導作用。
(二)項目招商。去年以來,新城區把大力推進三產項目招商作為招商引資的重中之重來抓,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要求,先后引進5只較大的三產項目,計劃總投資達36.6億元,其中外資項目3只,注冊資金6000萬美元,其中寧波萬達廣場計劃總投資20億元,總建筑面積41萬平方米;白金五星級明州花園酒店計劃總投資8億元,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開元明都大酒店計劃總投資4億元,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鄞州商會大廈計劃總投資3.5億元,總建筑面積11.6萬平方米。
(三)建設推進。目前新城區范圍已建成的較大規模的三產項目共27只,計劃總投資超100億元,總建筑面積352萬平方米,其中房地產項目16只,總投資超50億元,總建筑面積171萬平方米,主要包括高教園區鄞州體育館、訓練館、圖書信息中心、鄞州高級中學以及華泰劍橋、東湖花園、格蘭云天、金灣華庭、半島名邸等一批房地產項目;在建的三產項目共20只,計劃總投資64億元,總建筑面積219萬平方米,其中主要包括明州花園酒店、開元大酒店、麒麟商務大廈、鄞州商會大廈、高教園區國際會議中心、商務休閑中心、明州醫院、新城區醫院、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鄞州銀行、區社會福利中心、科技中心、文化藝術中心、文化廣場、鄞州公園以及新都美地、東湖花園、格蘭云天、華泰劍橋二期等一批房地產項目;已批待建項目共12只,計劃總投資44億元,總建筑面積121萬平方米,其中主要包括萬達商業廣場、區博物展覽中心、明州經貿大廈、綜合農貿市場、新江廈商城、新中源大廈、和邦商務大廈、奧麗賽大廈以及南湖花園、小城花園、春江花城、華泰三期等房地產項目。
近年來,雖然新城區三產項目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尚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規模、數量還是檔次等各方面,離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同新城區所處的地位和應發揮的作用相比,都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需要在下步工作中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新城區第三產業加快發展。
當前,東部新城、跨海大橋的建設,對于新城區來說,既是一次重大的歷史性機遇,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因此,要加快新城區第三產業發展,必須搶抓機遇,著重做好以下三個字文章:
(一)“快”,即加快建設,采取三方面措施:
一是組團式發展。當前,要嚴格按照新城區核心區規劃要求,緊緊圍繞新城區主干道路街景設計,充分發揮各街道、部門參與開發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著重做好新城區主干道路以及寧橫路、寧姜路、34省道等周邊街區的整理和改造,實現組團式發展和滾動式推進。
二是點線面聯動?!包c”,就是以萬達廣場以及周邊商業設施為點,力爭今年10月底前促成廣場開工建設,引進一批國際知名商貿企業落戶,并帶動周邊三產項目加快發展?!熬€”,就是以商業特色街為線,培育發展天童路、四明路等商業景觀帶,把商業特色街區作為城市中心的開發區來做精、做專、做大、做強?!懊妗?,就是以社區服務網點為面,加快社區服務的產業化和社會化進程,大力發展面向城區居民消費需求的家政、醫療、文娛、維修等服務,形成與現代城區發展相適應的社區服務網絡。
三是全方位拓展。通過采取積極的土地、投資、財政、金融、價格等政策,加大對新城區第三產業特別是重點服務行業的扶持、引導力度。同時,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和民資外資發展第三產業,參與公平競爭,逐步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服務業運行機制。
(二)“高”,即提高品位。
一是抓規劃。按照“提高品位、超前發展、優化布局、體現特色”的規劃要求,進一步編制完善新城區第三產業發展規劃,并同我區“十五”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全區第三產業發展規劃緊密銜接,在合理規劃新城區第三產業區域布局的同時,進一步深化編制商業、交通運輸、信息通訊、金融保險、房地產等各種業態的發展規劃,為高起點發展新城區第三產業提供科學依據。
二是強招商。下階段,要將集中精力引進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第三產業項目,作為新城區招商引資工作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提升新城區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并力求在引進具有國際水平的信息業、會展業、娛樂業和現代物流業方面尋求突破。同時,大力發展摟宇經濟、總部經濟,積極利用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的總部、研發中心或辦事機構來新城區落戶。同時大力引進綠城、萬科等國內知名房地產開發商參與新城區開發建設,逐步推出一批精品樓盤,提高新城區房地產開發建設的品位和檔次。三是重建設。在加快項目建設的同時,嚴格把好建筑的立面、色彩、體量及質量關,努力使各類建筑成為新城區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特”,即注重特點。充分利用新城區的區位和環境優勢,大力實施錯位發展戰略,堅持走“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個性化發展道路,努力體現區委、區政府提出的“住在鄞州、學在鄞州、游在鄞州和創業在鄞州”的建設要求。
1、“住在鄞州”——著重實現三個“完善”:一是完善交通條件,特別是新城區與寧波市區及其他周邊區域的城市交通連接,大力發展區域內部公共交通,保證居民出行需求。二是完善社會事業配套,重點加快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公共事業發展,建設一批群眾性、開放性的公共活動場所。三是完善環境形象建設,加大城市綜合管理力度,營造優美、舒適、安定的城市環境形象。
2、“學在鄞州”——大力發展三大“教育”:一是基礎教育。加快建設具有國家級水準的新城區實驗小學、實驗初中等一批基礎教育教學設施,鼓勵和支持各種形式的社會力量辦學,進一步提升城區建設的品位和檔次。二是高等教育。以高教園區為依托,加快發展各類高等教育,重點加快第三產業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為加快三產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成人教育。大力加強就業培訓、函授、進修和社區教育等各類成人教育,完善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的終身教育體系,凸現新城區發展教育、培養人才、提高市民素質的科教文化功能。
3、“游在鄞州”——努力營造三大“亮點”:一是商貿。在進一步加快萬達廣場建設的基礎上,集中精力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大型連鎖商貿龍頭企業落戶新城區,同時大力發展特色步行街、精品商業街等,著力構筑大中小相結合的商貿發展新格局。二是休閑。積極挖掘形式新穎、內涵豐富的休閑娛樂主題,注重體現鄞州區厚重的歷史文化、佛教文化和梁祝文化,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休閑、娛樂產業。三是江南水鄉風貌。充分利用新城區河網水系發達的優勢,努力營造賞心悅目的城市水景,并在建筑設計、燈光布局等各方面展現獨特的風格,以精致優美的江南水鄉風貌發展城市旅游經濟。
4、“創業在鄞州”——加快形成三大“服務業體系”:一是新興服務業體系。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大企業、大集團辦事機構,著力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內涵、有檔次的精品樓宇,初步形成比較齊全的廣告咨詢、法律服務、科技服務、中介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框架。二是金融信息服務業體系。吸引各類金融機構來我區設立機構或分支機構,加快發展郵電、通訊、電子商務等信息產業,努力為各類機構投資創業提供服務平臺。三是傳統服務業體系。加快發展賓館、餐飲服務業,大力發展社區醫療、家政服務、物業管理等多種形式的社區服務業,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生活需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7月以來,克振副省長帶領省直有關部門的同志深入武漢、孝感等地調研部分節能環保企業,隨后囑我們對該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研究。近期我委分赴12個市州開展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題調研?,F報告如下: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全省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著力加以推進,我省節能環保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匯總各市州上報數據,2020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超過1500億元,比2010年增長76.5%,其中:高效節能產業總產值約450億元,先進環保產業總產值約250億元,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總產值約800億元。全省節能環保產業企業數突破1000家,比2010年增長42.8%,其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200多家;從業人員接近20萬人,較2010年翻了一翻??傮w來看,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初步形成了一批骨干龍頭企業。
我省已有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節能環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產品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已初步成長為各自領域里的領軍骨干企業。
在高效節能領域,有從事電力能源裝備的長動集團、武漢南瑞、三環發展、合康變頻、大力電工、孝感大禹、襄陽萬洲、追日電氣等,從事蓄熱式燃燒的仙桃神霧,從事節能窯爐的華窯集團,從事三聯供空氣源熱泵的武漢朗肯,從事半導體照明的華燦光電、迪源光電、匡通電子,從事節能保溫建筑材料的武漢沃爾浦等。長動集團20萬千瓦以下熱電聯產機組市場占有率達30%以上;神霧公司占有國內高溫空氣燃燒應用份額50%以上;宜昌匡通電子在國內led封裝行業居于龍頭位置。
在先進環保領域,有凱迪控股、都市環保、中鋼天澄、凱迪水務、武漢華電、中碧環保、天虹儀表、方元環境、華麗環保、創新環保、合加環境、東之盛、沙市水處理設備制造廠等。都市環保自主研發的“氨硫銨燒結煙氣深度脫硫”技術和“雙循環三段式脫硫塔”裝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武漢華麗環保公司研發的可熱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可有效解決廢棄塑料產生的“白色污染”;沙市水處理設備制造廠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管式超濾膜生產廠家,市場占有率50%以上;中鋼天澄是國內除塵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工程總承包商之一。
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有格林美、湖北金洋、千里馬、法利萊、江南實業、宜昌立帝、華山水產、華新水泥、黃石大江集團等。格林美是國內城市礦產領域首家上市公司,在荊門、武漢、仙桃等建有多個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基地;宜昌力帝是國內最具專業化的廢鋼加工處理設備研發生產企業;華新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技術攻克了垃圾處理過程中的4大難題,處置過程中無二次污染;武漢法利萊實現激光再制造設備的產業化生產,并列入國家再制造試點。
經過多年發展,我省節能環保產業逐步呈現出依托骨干企業向重點園區和區域集聚的發展格局。
在高效節能產業領域,陽邏開發區以西門子、阿?,m和國電南瑞公司產業園為基礎,形成了大型輸變電設備和智能電網應用裝備產業基地。黃岡節能窯爐的發展頗具特色,華窯集團、中洲窯爐、中亞窯爐等行業領軍企業正抱團推進“綠色工業窯爐”省級標準制定,填補國內該項標準的空白,黃岡逐步成為“窯爐之鄉”;襄陽以大力電工、追日電氣、萬洲電氣等企業為龍頭,建立了襄陽軟啟動產業聯盟,成為全國最大的軟啟動產業生產基地。
在先進環保產業領域,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集聚了凱迪電力、中冶南方、都市環保、中鋼天澄、綠世界、芳笛環保等一批龍頭企業,在電力環保、水處理、節水技術和設備、環保工程總承包等領域門類齊全、優勢突出。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總收入789億元。
在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領域,谷城再生資源園區圍繞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依托金洋公司、駱駝蓄電池、三環鍛造等一批“城市礦產”資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企業,初步構建了再生鋼、再生鋁、再生鉛等三條較為完整的循環型產業鏈,已形成年回收各類再生資源200萬噸、年處理利用各類再生資源130萬噸的能力,再生資源產業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黃石市圍繞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市,依托大冶有色、大江集團等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以有色金屬和稀貴金屬回收利用為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青山工業區內武鋼、武石化之間實現氮氣和氫氣資源互補,武鋼、青山電廠與利用鋼渣、粉煤灰、磷石膏的建材企業之間也形成了良好的協作模式,形成了以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工業污染治理、環保設備設計制造產業基地;武漢市東西湖區工程機械裝備再制造園區聚集了龍工、三一、千里馬等國內主要工程機械生產與再制造廠家,形成了再制造產業集群。格林美在荊門高新區打造廢舊電池、電子產品等回收利用基地,2020年產值超過23億元。
(三)社會參與節能環保產業的積極性增強。
我省積極落實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相關企業年減免增值稅和所得稅約17億元。每年爭取國家支持節能環保重點項目資金近15億元。政策扶持提高了企業投資節能環保產業項目的積極性,不僅一批中小企業積極參與,同時推動了建材、化工等行業從傳統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向節能環保型轉變。武鋼集團、華新水泥、大冶有色等均成立了以節能環保為主攻方向的企業,如武鋼金屬資源公司對冶煉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生產礦渣微粉等產品,年產值超過80億元。中節能等央企也開始在我省投資布局。一大批在建或擬建的節能環保產業化項目正在穩步推進,總投資近1200億元,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較強的后備力量。
(四)各地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支持逐步加大。
各地對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武漢市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制定了節能產品推廣、廢舊產品回收利用財政補貼政策,加快節能環保服務模式創新,出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支持辦法,安排5000萬元市級循環經濟引導資金。鄂州市把節能環保產業納入重點發展產業,依托高新區建設專業節能環保產業園。荊門市出臺了加快循環經濟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措施,設立了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建立了循環經濟統計評價體系。襄陽市積極爭取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擁有谷城再生資源園區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東風康明斯國家再制造試點等一系列“國字招牌”,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發揮了引領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體來看,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可以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同時,發展中也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整體競爭力不強。突出表現在“兩小一低”。一是產業規模偏小。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比例不足5%,產值僅為江蘇的四分之一,浙江、山東的三分之一左右。二是企業規模偏小,大型企業(集團)特別是具有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能力的企業還不多,仍以中小企業為主,集中度低,市場競爭力不強。三是技術水平偏低。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從事高端設備制造的企業不多,大多屬于一般加工制造企業,產品附加值較低。
(二)產業結構不優。產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我省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較快,但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和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不足,特別在高效鍋爐、垃圾處理成套設備、廢舊電器和汽車拆解等節能環保裝備制造領域存在明顯短板。產業空間布局也不盡合理,“撒得不開、聚得不夠”,部分市州縣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滯后。產業集聚度不高,產業鏈不成熟。
(三)市場開拓難度較大。節能減排總體上屬于政策驅動型市場,其中很大一部分政策拉動型需求和政府公共投資,節能環保產業領域相關的目錄清單、資質資格認定較多,進入市場的門檻較高。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一些技術和裝備研發成本高、產品性能不穩定,難以為市場接受并得到應用推廣?,F有的節能環保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貸款難、融資貴問題,資金積累緩慢,企業發展面臨很多實際困難。
(四)扶持政策還不夠系統。一是在創新驅動方面,沒有把節能環保產業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作為省級科技計劃的重點領域。二是在需求牽引方面,國家通過推廣節能環保產品、實施節能環保重點工程來推動節能減排和擴大投資消費需求,但地方政府不能只推廣使用本地產品,需求牽引政策難以精準發力。三是在投資促進方面,主要是申請國家資金扶持,省級沒有設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相關節能環保企業的產業化項目只有變換主題申請有關部門的其他專項資金,影響了企業投資積極性,甚至導致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局面。四是在政策引導方面,對一些新興的服務模式,如合同能源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政策不明確、法律規范不健全,影響了推廣應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廢棄物回收利用增值稅進項抵扣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五是在組織協調方面,沒有建立規范統一的統計體系,影響對產業發展形勢的科學研判。部門之間協調配合還不夠。
三、
進一步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國家更加強調節能減排硬性約束,節能環保領域的投資、技術、裝備、服務需求十分旺盛。近期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今明兩年生態環保重大工程中,僅大氣污染防治和清潔水重大工程投資就超過8600億元,市場潛力大。我省節能環保產業正處于從產品生產向裝備和服務延伸、從外圍向核心突破、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關鍵時期。兄弟省市均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呈現萬馬奔騰、不進則退的發展態勢。以我省的基礎和條件,只要加大力度,完全有可能實現節能環保產業跨越式發展,5年時間有望培育成產值5000億元的新興支柱產業,占據新一輪區域競爭的制高點。下一步建議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擴大市場需求。節能環保產業與一般性競爭行業最顯著的區別,是其對政策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要做好政策和市場結合文章,把促進推廣應用作為關鍵環節。一是強力推進節能減排降碳,加快淘汰落后鍋爐、電機、老舊汽車等,擴大節能環保裝備、產品市場空間?!耙恢鲀筛薄敝行某鞘泻推渌袟l件地區,適當提高節能建筑、新能源汽車推廣、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回收利用等節能減排目標,以政策拉動需求,進而帶動產業發展。二是推進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和服務。嚴格執行政府優先采購和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鼓勵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向社會購買節能環保服務。把合同能源管理作為公共機構開展節能改造的主要方式,研究制定促進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實施的具體辦法。三是引導節能環保產品消費。完善節能惠民工程、“以舊換再”、“能效領跑者”、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等政策措施,開展全民行動,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消費理念。四是支持節能環保企業參與節能減排重大工程。對獲得國家節能環保標識、進入國家相關目錄名單的省內企業給予適當獎勵,對省內企業研制的首臺(套)節能環保裝備在省內工程中使用的,可由省財政對生產企業及用戶給予補助。五是支持節能環保服務模式創新。積極培育合同能源管理、節能量審核、節能低碳認證、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機構,在污染減排重點領域加快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支持發展再制造服務,建立完善廢棄物回收處置體系。
(二)助推企業發展。一是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建議對未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再生資源企業,各地方政府可將新增的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全額返還給企業。二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對此,國務院文件有明確要求,但我省目前還沒有設立節能環保產業扶持專項資金,僅省經信委在新增專項資金中,對資源循環利用有一定支持。建議從2020年開始,省財政設立5000萬元節能環保產業扶持資金,主要以貼息方式支持節能環保產業重大項目建設。三是拓寬投融資渠道。包括綠色信貸、抵押擔保、上市融資、債券發行、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等。四是支持節能環保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對引進的節能環保企業,給予一定獎勵,并在用地等方面予以優先保證。五是加強組織協調,建立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
(三)支持技術創新。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高技術產業的典型特征,必須把實施創新驅動、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在節能產業領域,加快節能共性關鍵技術、核心材料和關鍵設備的研發,推進節能技術裝備升級換代。重點發展高效電機、高壓變頻、無功補償、高效鍋爐(窯爐)、蓄熱燃燒、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半導體照明、工業化建筑、碳捕捉等技術和裝備。在環保產業領域,以大氣污染治理、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污染土壤修復和環境監測等領域為重點,研發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技術和產品,提升我省環保技術裝備水平,加快治理突出環境問題。在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領域,以磷石膏等典型固體廢棄物、稀貴金屬、農業廢棄物、餐廚廢棄物等處理以及再制造為重點,加快研究一批市場需求量大、應用前景廣泛、經濟效益明顯且無二次污染的高效資源化利用技術。同時,著力提升節能環保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持企業引進人才、引進技術,加強對外技術合作。
(四)推進試點示范。近年來,國家在與節能環保產業相關的領域,特別是循環經濟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試點示范,把這些試點示范抓好了,就能為深化改革、完善機制、培育產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要積極推進我省國家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探索符合各地特點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進我省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再制造試點、循環經濟示范市(縣)、“雙百工程”等國家級節能環保各類示范試點建設,切實發揮典型帶動和輻射效應。開展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創建活動,進一步促進資源循環式利用、企業循環式生產和園區循環式發展,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五)完善相關政策。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出臺后,全國已有10多個省級政府相繼制定了貫徹落實措施。去年我省發布了關于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的行動方案,但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整體發展沒有系統政策和全面部署。建議省政府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并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推進工作,以提高各地各部門對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緊迫性、重要性的認識,并按照精準調控、噴灌滴灌的要求,拿出支持節能環保企業發展的具體舉措。目前,我委已研究草擬了相關政策文件初稿,待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報省政府審定。另外我們已啟動《湖北省節能環保產業“十三五”規劃》的研究工作,提前謀劃未來一段時期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思路和總體布局。
按照建設“四個中心”國家戰略的要求,落實發展海洋經濟的總體規劃,將充分依托洋山國際深水港和浦東國際航空港兩大國際性樞紐港的優勢,延伸和拓展浦東開發開放的經濟社會效應,準確把握在新一輪發展的戰略地位,積極貫徹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充分體現區位優勢,培育和發展主導產業,加快產業發展步伐,壯大主導產業,提升產業集聚度,提升產業能級。加快經濟的發展,就是要以加快優勢產業的發展為基礎,形成產業細化、優勢明顯、集群度高的產業群,共同推進經濟圈產業的競爭力。
年,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64.7億元。其中四大重點行業:電子信息業占總產值的11.2%,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業占2.8%,汽車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業占13.3%,裝備業占51.3%。從行業小類看,通用、專用、運輸設備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4.6億元;金屬制品業完成產值38.2億元;電氣機械、通信設備、計算機、儀器儀表等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9.6億元,比上年增長78.5%,其中電子信息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2.9億元,同比增長155.0%。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7.2億元,占全區工業的7.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4.7億元;通用、專用、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4.6億元,比上年增長38.0%,其中汽車制造及零部件配件制造業完成172.4億元,比上年增長1倍多;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業完成18.3億元,比上年增長34.6%。全區工業實現利潤41.0億元,電子信息業占4.1%,醫藥及醫療制造業占3.0%,汽車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業占19.4%,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占22.3%。從主營業務收入看,四大重點產業共實現493.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總數的74.2%。其中電子信息業占11.1%,醫藥及醫療制造業占0.2%,汽車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業占12.1%,裝備業占50.9%。
總體來看,我區4大重點產業發展狀況良好,呈出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從產業規???,4大產業創造的經濟總量在全區工業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匯總數據顯示,年,我區工業4個重點產業共有582戶企業,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數的51.0%;就業人數8577人,占規模以上工業就業人數的5.2%;資產合計406.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資產的69.7%;主營業務收入493.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74.2%;利潤總額30.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的74.3%。
二是從經濟效益看,重點產業各項經濟效益指標普遍好于全區工業平均水平。數據顯示,年我區工業重點產業的資產周轉率為2.14次,比全區平均水平高2.5%;勞動生產率為11.7萬元/人,比全區平均水平高2.2萬元;重點產業產品銷售率為98.7%,高出全區工業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負債率為53.5%。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區產業的發展現狀,下面對各產業逐一進行分析:
1、汽車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業:該產業共有法人單位49家,從業人員1020人,資產56.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88.8億元,產值在全區工業產業中排名第三。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10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延鋒江森座椅有限公司(45.8億元)、納鐵福傳動軸有限公司(17.6億元)、申龍客車有限公司(5.2億元)。
2、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業:該產業共有法人單位21家,從業人員339人,資產16.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8.4億元,實現利潤1.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9.1%,比去年同期下降4.6個百分點,有2家企業的產值超過4億元,分別是揚子江藥業集團海尼藥業有限公司(5.5億元)和迪賽諾化學制藥有限公司(4.7億元)。
3、電子信息制造業:該產業共有法人單位52家,從業人員1190人,資產61.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74.1億元,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5家,超30億的有1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昌碩科技()有限公司(35.0億元)、勝華電纜廠(12.8億元)、堂福電子有限公司(3.4億元)。
4、裝備業:該產業共有法人單位460家,從業人員6028人,資產272.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338.3億元,實現利潤21.2億元。其產值在全區工業產業中排名第一。資產周轉率為2.1次,產品銷售率為99.9%,資產負債率為55.9%。其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有法人單位102家,從業人員1393人,資產63.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93.0億元,實現利潤9億元。其產值在全區工業產業中排名第二。資產周轉率為2.3次,勞動生產率為14.8萬元/人,產品銷售率為97.8%,資產負債率為52.9%。
雖然目前重點產業還很弱小,但已經有一批正處強勁發展的產業,還有一批具有較明顯發展潛力的產業,經濟崛起的步伐在明顯的加快。經濟發展的提速,我們認為其根本而有效的途徑應是產業的集群化發展,以區域經濟的一體化來加速改變經濟發展的固有狀態,不斷激發發展活力。從產業發展的層面上看,加快工業產業集群建設應著力抓好六個方面。
(一)實施好“十一五”產業發展規劃。
在實際的發展中,應結合國際產業發展和轉移規律、我國產業發展狀況,制定出推進工業產業發展具體可行的措施。要從工業整體發展出發,立足于產業發展和產業集群狀況,著眼于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強勢發展產業--潛在優勢產業,圍繞產業聯動,因地制宜地發展產業集群,合理布局生產力,形成產業聚集,要與大項目和龍頭企業想結合,與產業園的特色相匹配,與人力資源相適應,發展以現代裝備業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業,同時與浦東聯動發展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
(二)提高利用外資水平,促進產業升級。
堅持二、三產業共同推動經濟的產業發展方針,在發展中完成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在調整中實現產業創新提升,逐步構筑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現代服務業為先導、現代裝備工業為支柱,特色鮮明、重點突出、體現臨港經濟特征的多元產業體系,努力構筑“現代裝備工業基地、現代物流基地和信息產業基地”。要做好工業產業集群,其根本點就是要以產業中心發展區域的產業為基礎,特別是利用其市場優勢和技術優勢,整合同類產業和產品資源,發揮產業集群的引領導作用,帶動經濟圈產業的發展。充分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和國際資本流動的有利時機,努力創造條件,改善軟硬環境,大力引進外資,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和質量。特別是要吸引外資在我區建立研發中心和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提升加工產品檔次和開發能力。
(三)以產品為核心,加強產業集群分析研究。
從產業競爭力上看,我們要對重點行業進行細化研究,從中類行業細化到小類行業、細化到產品。從小類行業上研究,以龍頭產品為紐帶,進行產業集群,進行充分合作和有效的競爭,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和贏利水平。同時充分重視國內外市場,做好兩個市場大文章。比如電子信息行業,它的發展與國際it產業的發展休戚相關,但另一方面,國內市場仍有巨大的潛力,對電子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在眼睛向外的同時,也要眼睛向內,加大技術投入,集中攻關,尋求核心技術突破,不但可從根本上解決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行業的產品附加值,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堅持以質取勝戰略,法力培育優秀品牌,使之成為的產品新亮點。
(四)“開源節流”并舉,應對能源緊張局面。
工業的快速發展,用能需求急劇增加,能源供需趨緊。短期來說,強化節能意識,組織協調好能源供給,最大限度地舒緩用能緊張的局面。長遠來看,關鍵是加強節能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開發可替代新能源,特別是可循環使用的新能源,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與此同時,新技術的應用,還是從根本上化解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成本壓力增大的最佳途徑。
(五)統籌協調好招商引資工作,促進工業園區良性有序發展。
招商引資是加快我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工業園區則是我區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主戰場。要把園區的工業做大做強,招商引資,引進項目和資金仍然是一條重要的途徑。把加快工業發展、壯大工業規模、培育工業經濟增長點作為重大措施來抓,各部門要積極配合,為園區建設創造寬松環境。提升工業園區的能級,加快培育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臨港物流產業區、國際醫學園區和信息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和功能培育。通過園區建設,拓寬我區工業發展空間,吸納新的工業項目,形成新的發展格局,增強發展后勁。從經濟一體化、空間布局擴容和功能提升出發,把工業園區整合成產業功能區,加快工業園區的產業集群化、市場專業化的發展。
(六)把握產業發展方向,加快發展新興產業。
大力扶持大型優勢企業和中小高技術企業,針對我區目前存在的企業多、技術競爭力弱的問題,要繼續實施企業集團戰略、龍頭企業戰略,發揮規模優勢,提高整體抗市場風險能力,力求在微電子、軟件、計算機、通信等重點領域盡快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和拳頭產品。與此同時,進一步扶持中小高技術企業,培育大型企業的后備力量,以形成梯次推進的產業組織體系。比如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是世界產業發展的方向,也是我國工業的五大重點發展產業。年,該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我區規模以上總量的6.8%,實現總產值占總量的7.1%。要把握好產業發展的大勢,著力發展增長潛力大、帶動效益強、技術含量高的產業,發展和壯大新興產業。
脫水菜產業是我市農村經濟的一項重要產業。于xx年開始起步,已有20多年的歷史,在我市農民增收、農產品加工、出口創匯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脫水菜企業數量眾多。全市現有脫水菜加工企業近100家,總加工能力近衛立正其中較大規模的有30多家,具備出口自主權的有12家。
(二)青紅椒產量全國第一。我市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青紅椒脫水菜生產基地,青紅椒總產量占到全國總量的70%以上。全市青紅椒種植面積從20xx年以來,多數年份保持在10萬畝左右,最高達13萬畝,種植農戶約6萬戶。脫水菜成品多數年份產量在1.5萬噸一2萬噸之間,產值5億元左右。
(三)廣大農民受益明顯。青紅椒畝產約3.5噸,近年每噸價格約800多元,畝收益在3000元左右,比較效益明顯,農民種植熱情較高。另外企業生產期還可解決4—5萬名季節性用工,生產結束后仍能解決數千人的就業問題。
(四)出口創匯的重要產業。脫水菜和羊絨、葵仁、番茄醬等,是我市面向歐美發達國家出口的主要產品之一。但我市擁有自主出口權的企業較少,70%以上的產品都是通過國內其他貿易公司出口。
(一)企業多、小,散,市場比較混亂。雖有近100家企業,但缺少上規模、上檔次、技術先進、業界知名、廣泛認可的大企業,與全國第一產地的地位不相稱。企業多數規模偏小,技術落后,且各自為陣,沒有發揮好主導市場的作用。絕大多數小企業春種時不簽訂訂單,收購時抬高原料價格,使得企業原料成本上升。農民雖—時受益,但長遠看弊多利少。生產結束出貨時彼此又互相競爭,很容易被外地采購商各個擊破,造成產品價格波動過大,行業周期性的出現滯銷、虧損。另據了解,國內外每年青紅椒的需求量是2萬噸左右,而我市產能已近20萬噸,嚴重過剩,應盡快解決。
(二)產品良莠不齊,質量難以控制。多數企業廠房因陋就簡,生產設備落后,衛生控制不到位,檢測手段不夠,產品標準不一,倉儲條件較差,特別是衛生、農殘等隱患多。
(三)多為低端產品,缺少精深加工。產品都是初級原料,還要通過國內外企業二次加工,然后經國外大企業最終加工包裝后,才能上市。也有國內部分企業開始給方便面企業加工終端產品,但數量還很小??偟膩碚f,我市的產地優勢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四)產品過于單一,有待繼續拓寬。我市脫水萊主要是青紅椒,另有極少的豆角、番茄、黃瓜等,但事實上胡蘿卜、蔥蒜、各類青菜等都可以制成脫水產品,國外市場需求也很大,應該向多品種方向發展。
(一)市場穩中有增。脫水萊產品作為歐美日等國家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著較為穩定的消費市場。同時受歐美日等國家生活習慣的影響,脫水萊產品正在逐步進入其他國家。國內隨著方便面企業、快餐行業的發展,脫水菜產品的市場也在不斷擴大,總體市場呈穩中有增的態勢。
(二)我市仍具優勢。青紅椒的傳統產區歐洲主產區因病蟲害。減產嚴重,原料品質下降,種植面積逐年減少。國內寧夏、甘肅、新疆、山西等地從種植規模、種植技術、產品質量、出海距離等方面,暫時難以與我市抗衡。我市水土光熱自然條件適宜,使得我市成為外商關注的最佳產區之一。
生豬業是_____市畜牧經濟的支柱產業,其產值已占到畜牧業總產值的52%,是農民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生豬生產在保障市場供給,平抑市場物價,促進地方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市生豬生產正處于重要轉型的關鍵時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如何抓好生豬產業,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成為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1、當前生豬生產的主要特點。
1.1母豬存欄量增長,生豬生產呈現恢復性發展態勢。20__年七月以來由于生豬養殖效益較好,同時我市認真落實國家能繁母豬補貼、人工授精良種補貼、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獎勵、政策性生豬養殖保險等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推動了全市生豬生產的恢復性發展。20__年上半年能繁母豬存欄達到7812頭,比20__年上半年增加386頭(增長5.2%),生豬生產能力逐步得到恢復,預計20__年底仔豬生產可望達到供求平衡,仔豬價格趨于合理。
1.2規?;潭戎鸩教岣?,生豬規?;B殖發展勢頭較好。近年來我市生豬規模養殖有一定發展,特別是去年以來生豬規模養殖效益較好,帶動了一定社會資本發展規模養豬,生豬養殖規?;潭鹊玫搅艘欢ㄌ岣?。20__年我市年出欄20頭以上的適度規模養豬戶達到16781戶(其中年出欄50頭以上1197戶、年出欄100頭以上164戶、年出欄500頭以上35戶、年出欄3000頭以上3戶),20__年末適度規模戶存欄生豬16.74萬頭,同比增長132.1%;適度規模戶出欄生豬18.12頭,同比增長136.5%。
1.3生豬品種改良逐漸推進,優質肉豬比重增加。優質肉豬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近兩年來我市抓住時機指導農戶和規模養殖場(戶)淘汰老弱劣質母豬,選留優質二雜母豬,推廣以外三元“洋三雜”為主的生豬品改,提高優質肉豬比例。至今年6月末全市存欄純外種母豬達到1315頭,良種公豬存欄63頭,有人工授精站12個,全市洋二雜母豬存欄達到6908頭,比去年同期增長23.16%,出欄洋三雜肉豬15.75萬頭,比去年同期增長26.8%,洋三雜面達到25%,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個百分點,生豬品改工作得到穩步推進。
1.4生豬產量快速上升,畜牧業產值大幅度提高。近2年來,由于國家對畜牧業的大量投入,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激勵一大批有志之士投身養殖行業,從事生豬產業發展。在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生豬出欄頭數逐漸增多,農民的養豬效益明顯提高,畜牧產值快速增長,在短時間內緩解了供不應求、豬肉緊張的社會矛盾。
2、生豬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生豬疫病防控形勢嚴峻,疫病風險增大。一是豬病種類多,防控難度大。近幾年來,我國豬病呈高發態勢,疫病種類增多,并由單一性病種感染轉變成多病種混合感染,動物疫病防控已從季節性轉變為常年性,防控難度加大。二是豬只交易流動性大,外疫傳入風險增大。_____市肉類加工企業較多,從重慶、云貴等地外購生豬量大,豬只交易流動頻繁,對我市動物疫病防控形成重大威脅。三是部分規模養豬場業主防疫意識淡薄。近年來跨行業進入的新建規模豬場業主防疫意識不強,特別是20__年以來由于養豬效益高,有的規模養殖業主為了快速達到飼養規模,跨區域、長距離大量引種,給我市動物疫病防控帶來隱患。四是防疫設施條件和防疫隊伍素質還不適應當前防疫工作需要。近年來我市動物疫病防控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檢疫診斷設施設備落后,疫病防控基礎脆弱,鄉鎮機構改革年初才剛落實,村級動物防疫員體系未建立起來,鄉鎮獸醫防疫工作量多難度較大,總之,防疫設施條件和基層畜牧獸醫隊伍素質還不完全適應新的疫病防控形勢的需要。
2.2投資融資體系不完善,投入嚴重不足。生豬生產需要較大的投入,長期以來政府、社會和金融對生豬業的投入偏少,已嚴重影響到了我市生豬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和豬肉的市場供應。一是政府投入不足。20__年以前國家對畜牧生產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長期以來對畜牧經濟特別是生豬生產投入很少,20__年由于豬肉市場供應偏緊,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加大了對生豬生產的投入,但我市屬于生豬生產小縣市,達不到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的規模,能得到國家投入的資金很少,市財政財力有限,對生豬生產投入不夠。二是金融支持力度不大。小額農貸額度偏低,貸款程序或手續復雜,同時因信貸擔保與反擔保機制未建立等諸多體制機制的制約,難以對發展生豬生產特別是發展規模養豬提供信貸支持。三是養殖戶自身投入不足。由于前幾年生豬價格受市場行情影響較大,目前價格又走向低潮,養殖效益低甚至虧本,養殖戶自身積累不足,再生產性投入不多。
2.3生豬規模養殖發展不快,規?;潭炔桓?。隨著農民大量外出務工、勞動力價格上漲,生豬養殖比較效益較低,加上養殖風險大等原因,散養戶不斷下降已呈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也給生豬生產的規?;?、區域化、專業化提供了機遇。近年來,我市生豬養殖規?;潭入m然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但規模養殖發展仍然不足,20__年規?;潭葍H為26.8%,20__年雖然有所增加,生豬養殖特別是純農業鄉鎮仍然以散養為主,但散養戶下降幅度較大,近郊及工業鄉鎮無豬戶已達75%,遠郊鄉鎮也達到了40%左右,我市生豬生產形勢不容樂觀。
2.4生豬產業組織化程度低,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要應對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引導千家萬戶分散農戶進入現代畜牧業,需要不斷提高組織化程度,促進生豬生產的專業化、標準化、規?;?,經營的一體化,服務的社會化,不斷提高養殖農戶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能力。由于我市生豬產業協會或農村畜牧專合組織培育發展不足,已建立的組織作用發揮有限,沒有把養豬戶有效的組織起來進行組織化生產,實現與市場的有效連接。對龍頭加工企業的指導、監管不夠,生豬加工龍頭企業自身實力不強,帶動力弱,未建立自身原料生產基地,與養殖戶還是買賣關系,未形成緊密的利益分享與聯結機制,全市生豬業組織化程度不高,產業化經營水平低,抵御自然和市場風險能力差,競爭力不強。
2.5畜牧科技推廣體系作用發揮有限,科技貢獻率不高。一是畜牧獸醫隊伍結構有待優化,素質有待提高。鄉鎮畜牧獸醫站僅有2/3的人員基本具備從業人員素質,另有1/3多屬退伍安置和退休頂替人員,對畜牧獸醫技術基本不了解,村級動物防疫體系有待完善,縣(市)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存在知識老化,需要進行繼續教育以更新知識,提高服務水平。同時基層工作經費嚴重不足,鄉鎮獸醫技術人員待遇不高,工作量大,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強。二是基層畜牧獸醫人員管理模式有待理順。20__年應抓住基層體制改革的契機,把獸醫體制改革完全落到實處,盡快完善村級動物防疫體系。在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聘任工作中,要嚴格實行考試考核制度,堅持“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錄用一批懂獸醫技術的優秀人才充實基層力量,加強畜牧隊伍建設。三是新形勢下科技推廣的機制和體制有待創新?;鶎诱拘竽莲F醫人員主要從事檢疫、防疫、消毒等日常管理工作,基本沒有科技推廣經費,科技推廣工作乏力,內動力不強。四是業主科學養豬水平低。從事生豬養殖業的從業人員對良種推廣使用、現代科學養豬技術、標準化生產技術、動物防疫技術、污染控制技術等缺乏應有的了解和掌握,科學養豬技能或水平低下,效益不高。
2.6政府宏觀調控力度不夠,養殖戶的利益保護不力。近兩年來,隨著國家在生豬養殖方面投入的增加,一些生豬大縣養殖場(戶)受到政府扶持,得到一定利益。政府的激勵發展勢必導致生豬總量的急劇增長,從市場經濟規律來講,供大于求必然引起生豬價格下跌,而_____由于畜禽總量偏低,沒有享受到相應的優惠政策,生豬發展只能靠自身努力,生豬市場價格下跌同樣會波及到_____市的養殖農戶,加上飼料價格高昂,已給養殖場(戶)造成了巨大虧損,養殖場(戶)利益受到極大損害。加上屠宰加工環節與養殖環節脫節,屠宰環節低收高賣,牟取暴利,出現嚴重利益分配不均,政府對養殖場(戶)沒有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致使養殖場(戶)喪失了養殖熱情。
3、生豬生產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堅持指導,以發展現代畜牧業為主線,以農民持續增收和確保豬肉市場有效供給為核心,我市生豬生產要突出解決好疫病防控、規模養殖、產業化經營和科技推廣等四個方面的問題,努力推進生豬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3.1大膽探索,創新動物疫病防控機制,搭建防控平臺,切實抓好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化解疫病風險。一是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新的《動物防疫法》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的領導,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疫情監測網絡,并把動物防疫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將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各級各部門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高度重視動物防疫工作,牢固樹立成敗在防疫,抓防疫就是抓發展的意識,抓動物防疫就是抓公共衛生的意識,加強領導,準確把握嚴峻的疫情形勢,強化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二是強化考核,加強防控。建議市政府要把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并獎懲兌現。各鄉鎮要高度重視動防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門保質量”的要求,毫不松懈地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二型鏈球菌病等重大動物疫病的綜合防控工作。既要重視突發疫情的控制,又要重視平常時期的預防;既要著力于做好季節性的集中免疫,更要著力于建設防控工作的長效機制,切實加強免疫和疫情監測工作,完善應急機制,提高應急處理能力。三是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和隊伍建設。市政府應落實好防控經費,做好疫苗、消毒藥、防護服等動物疫病防控物資貯備、調運和分發,要加強以冷鏈體系建設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解決落實好防疫人員的勞務費,改善工作條件和工作待遇。加強對基層畜牧獸醫人員和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培訓、教育和管理,增強責任心和事業心,提高政治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四是大膽探索創新動物疫病防控機制,搭建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平臺。畜牧系統應具備健全的動物疫病防控網絡,但基層畜牧獸醫人員缺乏工作的內在動力,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有限,又缺乏迅速提高能力的經費和手段;而國內一些大的飼料獸藥企業為培育占領市場,組建了強有力的營銷隊伍開展營銷,并開展以豬病防控為重點的產品售后服務,穩定生豬生產,提高養豬效益,以穩定其銷售市場。這些企業管理規范、其售后服務好,隊伍知識更新快,且公司的生存發展建立在生豬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養豬有錢可賺的基礎上,與我們畜牧系統的工作目標具有同向性。如何將兩支隊伍有效的整合,在基層生產一線搭建一個工作平臺,創新動物疫病防控機制,很有必要進行探索和嘗試。我們建議選擇1—2個有實力的飼料獸藥企業在兩個鄉鎮進行探索試點,建立以鄉鎮畜牧獸醫站為依托,以養殖大戶和生豬專業合作組織為基礎,以基層站畜牧獸醫人員、村級動物防疫員、診療服務人員及飼料獸藥企業營銷推廣人員為骨干的新型豬業專合組織,整合兩個網絡的優勢資源,形成一種以利益聯結為紐帶,市場化運作的集飼料獸藥營銷、養殖技術推廣、動物疫病防控為一體的互利雙贏的新型合作模式,搭建科技推廣和防疫平臺,共同抓好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和科技推廣工作,推進生豬生產穩定發展。并改變村級動物防疫員的管理模式,由新組建的上述機構統一管理村級動物防疫員和閹割、診療及從事飼料、獸藥經營、技術服務的人員。依托畜牧系統和飼料獸藥企業雙方的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對其進行培訓,提高技能,年終對村級動物防疫員進行考核確定來年的續聘或解聘,其工作補貼由政府核算撥付給合作組織再由該組織經考核后發放給村防疫員(或片區防疫員)。
3.2大力發展生豬規模養殖,著力提高生豬養殖規?;潭?。通過大力發展生豬規模養殖,盡塊彌補散養戶下降的生豬數量,到20__年全市生豬出欄要穩定在40萬頭左右,其中規模場出欄24萬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達到60%以上。一是科學規劃布局。要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種養結合、適度規?!钡脑瓌t,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根據土地和環境的承載能力,搞好規劃布局。建議市政府安排專項經費,組織專門人員對生豬養殖小區和規模養豬場(戶)做好規劃布局,并作為今后發展布點的依據,從而減少布點的盲目性,達到生產發展和環境保護兩不誤。二是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要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的項目資金支持,認真落實好國家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管好用好項目資金,并在市財政預算中安排生豬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年出欄200頭以上的規模生豬養殖場。積極支持鼓勵飼料獸藥企業、肉食品加工企業和其他農產品加工企業、種植大戶等企業發展生豬規模養殖,延伸產業鏈,推動全市生豬產業規?;潭鹊牟粩嗵岣?。三是加強金融支持力度,切實解決養殖戶貸款難問題。金融部門要簡化貸款手續和程序,提高小額農貸信用額度(由現在的2萬元提高到10萬元以上)。創新抵押擔保方式,試行生豬保單質押、種豬活體抵押、圈舍等固定資產評估抵押等方式發放信貸。政府要盡快組建政策性擔保公司,設立信貸擔保專用賬戶,對發展規模養豬實施專項信貸擔保。同時通過豬業專合組織(協會)、龍頭企業等,建立以擔保、反擔保、聯保以及風險金為主要內容的信貸風險控制體系,降低信用風險,加強和改進對發展生豬生產的金融服務,切實解決規模養殖戶貸款難問題。四是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保險機制。要抓住國家政策性生豬養殖保險試點的良好機遇,切實加強能繁母豬養殖政策性保險工作,盡快開展育肥豬政策性保險,有效降低生豬養殖特別是生豬規模養殖場的自然和疫病風險。五是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要按照統一的規劃布局方案,政府要整合政策資源,配套相關項目切實抓好規模養殖用水、用電、交通、土地利用、沼氣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發展規模養殖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六是加強培訓,提高科學養豬水平。大力開展以對規模養豬場業主為主的養殖技術培訓,對年出欄2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實行畜牧獸醫技術人員駐場聯系制度,推進標準化健康養殖,提高業主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使之成為養殖和管理能手。
3.3提高組織化程度,加快產業化經營。一是政府在產業化經營中要加大作為。要創造寬松的環境,給予專項工作經費,從項目上給予傾斜,大力扶持發展豬業協會和豬業專合組織,并積極指導讓其發揮應有的作用。要發揮協調服務和監管作用,在龍頭企業的審批和管理上,從嚴審查和考核,實行淘汰制。要指導龍頭加工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發展產品精深加工,創立畜產品品牌,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龍頭企業與養殖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發揮帶動作用。要求并幫助龍頭企業建立自身加工原料基地,實行訂單和受控生產,要體現優質優價,使養殖戶分享到加工流通環節的利潤,建立起龍頭企業和養殖戶、養殖基地緊密聯結、互利雙贏的利益聯結機制,切實發揮帶動作用。三是積極培育和發展畜牧業協會、豬業協會(專合組織)和經紀人,并發揮作用,做好生豬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市畜牧局已于20__年成立了畜牧豬業協會,該協會旨在做好行業引導、指導作用,建立豬業信息收集、分析和發布制度,加強對生豬生產的預測預警,及時發布市場信息,指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和銷售;結合基層豬業專合組織做好科技培訓推廣;協調組織好規模養豬場大宗飼料原料的供給;積極探索參與組建信貸擔保機構,達到降低養豬風險、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的目的。各鄉鎮也要建立豬業協會(專合組織實體),通過專合組織實施飼料、仔畜配送、畜牧科技推廣和信貸擔保、反擔保,促進生豬生產良性互動發展。積極扶持培育生豬業經紀能人,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在生豬流通中的作用,推動生豬生產的大發展。
3.4加強科技成果推廣,提高科技貢獻率。一是加強畜牧科技培訓。建議市政府要加大對科技培訓經費的投入,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對鄉鎮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和村級防疫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每年舉辦4—5期畜牧獸醫技術培訓,提高基層畜牧獸醫人員,特別是村級動物防疫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通過畜牧業協會和豬業專合組織每年舉辦4期以上養殖技術培訓,提高養殖場(戶)業主的法律法規意識和養殖技術水平,增加養殖效益。二是加快推進生豬品改。近年來我市生豬品改雖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推進,但生豬品種仍然較差,特別是散養戶仍以太湖、榮昌、內江豬和土二雜為主,外三元雜交面與周邊地區差距較大,需要加快生豬品改步伐,建立和完善以純外種豬場、二雜制種場和商品場或商品生產基地的“三級良繁體系”。我們將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生豬擴繁場建設項目,扶持華禹種豬場、晶順種豬場和紅源種豬場等多個外二雜母豬種豬場的建設,規范生產設施和條件、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優質外二雜母豬的制種和供種能力。對引進優質外二雜母豬的規模場給予適當引種補貼,建立一批設施良好、管理規范的存欄外二雜母豬30頭以上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商品豬場,實行自繁自養,同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全市建立10個優質肉豬生產基地,發展戶養5頭以上外二雜母豬的適度規模養豬戶1000戶,到20__年全市出欄優質外三雜肉豬45萬頭,外三雜面達到60%,切實提高豬肉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和養豬效益。三是加強現代養豬技術的推廣。開展現代養豬綜合配套技術試驗示范和集成推廣,重點推廣提高母豬繁殖能力、仔豬早期斷奶與保育、豬病綜合防控、規模養豬、標準化生產與環境控制與保護等綜合配套技術,切實提高我市生豬生產科技水平。
3.5加強宏觀調控,保護養殖者的利益。政府應加強宏觀調控力度,把飼料、養殖、加工、銷售等環節有機地聯結起來,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實行生豬最低收購保護價格,確保養殖者的利益。合理使用政府獎勵資金,讓真正的養殖者受益。我們應充分發揮食品加工企業的主渠道作用,平抑好生豬收購和豬肉銷售價格,平衡各環節的利益關系,以確保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生豬業是_____市畜牧經濟的支柱產業,當前正值重要的轉型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生豬和糧食一樣具有安天下的基礎性作用,必須保持穩定發展,確保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和市場有效供給。建議當前要以發展現代畜牧業為主線,高度重視,加大投入,切實解決好生豬疫病防控、良種繁育、先進實用養豬技術推廣、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和生豬產業化經營等關鍵問題,推進我市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提供一篇。
為您提供幫助!
2019年9月我榮幸的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官,作為村官入職已經三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里,我通過實地考察,與村民面對面的交談,對于我們棗園村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F我就棗園村在統籌城鄉發展,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存在的基本情況,具體問題及今后的發展思路和規劃做簡單分析:
一、棗園村基本概況:
栆園村位于北趙川鄉政府所在地,全村有8個村民小組,289戶,1069人,勞力413人,其中黨員23人。全村耕地面積1811畝,其中主導產業核桃427畝,板栗410畝,糧食生產以玉米、小麥為主,其中玉米種植面積450畝,小麥種植面積500畝,其他產業種植面積861畝。畜牧業方面,全村牛存欄52頭,豬存欄615頭,2019年人均純收入3700元,是我縣比較貧困的一個行政村。全村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村民經濟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為主。近年來,棗園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發動社會力量,參加新農村建設,倡導社會新風尚,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由于工作扎實到位,加之得益于國家的惠農政策,棗園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產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但從全縣新農村的整體發展現狀來看,我們的發展還是遠遠不夠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棗園村的發展很難跟上全縣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棗園村在產業發展上有自己獨特的地理優勢,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條件積極發展核桃、香菇、木耳、天麻、丹參等特色產業。但從近幾年發展的總體效果來看,不是很好,產品質量不過關,經濟增長不明顯,群眾積極性不高,導致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產業結構單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經濟鏈。從1998年到xx年,核桃產業連年受災,大多數群眾無補充效益,生產生活資金嚴重缺乏,導致核桃管理投入減少,效益下滑,最終走入不投資,無效益的惡性循環。核桃園經過幾年的發展多是病園、老園、殘園,果樹多為老式核桃樹以及被淘汰了的晚熟品種,矮化等經濟效益高的優質核桃樹苗比較缺乏,果園管理水平低下,廣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蟲現象,從而導致產量低,病蟲害現象嚴重。
(二)、主要糧食產業經濟效益低。xx年至今,玉米、小麥的銷售價格低下,群眾一年辛苦勞動獲得的經濟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經濟效益甚微,極大的打擊了群眾的種糧積極性,大多數人選擇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棄了糧食生產。
(三)、香菇、木耳等經濟產業的發展由于受主客觀原因的影響,也出現了下滑的趨勢。由于近幾年林業部門加大了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力度,致使依靠林木發家致富的群眾失去了最基本的生產支撐點,限額砍伐直接限制了群眾生產的規模,以前的香菇產業大戶現在也處于不死不活的尷尬境地。由于眾多方面的影響,這些農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背井離鄉,端著金碗要飯吃,把經濟的增長建立在妻離子散、骨肉分離的痛苦之上。這一問題的出現直接給新農村建設帶來了眾多不便之處,最直接的困難就是農村勞動力的嚴重缺乏,新農村建設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資源支持。另外,由于外出打工的這部分人大都是年輕有為,有能力、有才華、有技術的農村“能人”,長期的城市生活讓他們失去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積極性,由于他們見多識廣,大多數人都做了遠離故土的打算,因為他們的心已經被城市化了,過不慣以前的窮日子,所以他們寧愿呆在城市要飯,也不愿留在農村種糧。
(四)、肉豬養殖技術落后,規模較小。棗園村的養豬產業歷史悠久,但由于受主客觀方面的影響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大多是散養戶,基本上處于自給自足、傳統養殖的狀態,對經濟增長沒有做出應有的貢獻,由于生產時間長、投入多、效益低、見效慢,加之近兩年以來玉米、飼料價格的飆升直接打擊了剛剛調動起來的群眾積極性。
三、目前存在的具體困難。
(一)、群眾生產資金匱乏,產業資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村民無力進行產業發展的初期投入,生產資料的瘋狂飆升直接導致了群眾產業發展規劃的胎死腹中。
(二)、核桃產量低,品質差;果園施肥普遍憑經驗,缺乏按果樹需肥規律測量化標準施肥;品種單一,結構不合理,多為晚熟品種,經濟效益低。新建核桃園苗木小,見效晚;核桃苗木價格較貴,群眾無力購買,導致核桃發展速度緩慢,規模??;群眾沒有深刻認識到核桃栽植的重要性,思想過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新建核桃園的管理差,核桃苗成活率低,標準園建設不達標。
(三)、主要糧食產業逐年遞減,群眾種糧積極性不高,荒種、漏種現象較多,耕地資源浪費嚴重。
(四)、養豬業規模小,呈分散狀,大規模的養豬專業戶沒有形成,缺乏典型養豬模范帶頭人,群眾沒能看到規模產業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積極性不高,無法做大做強。
(五)、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精神文明建設滯后,群眾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就是靠電視,信息渠道有限,落后的精神文明建設很難滿足群眾高速發展的文化需求。
這些制約經濟發展,導致群眾貧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決的。但是我們既然找到了問題的關鍵,那么我們就要對癥下藥,下力氣狠抓,圍繞“加快核桃,提升板栗,壯大畜牧,多業補充”的產業發展思路,大力實施惠民工程,著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努力推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提升本村的綜合實力,改變本村的貧窮面貌。
四、今后的發展思路及規劃。
根據棗園村的實際情況,從構建和諧新農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經濟水平的大局出發,圍繞鄉黨委提出的發展戰略提出“三抓”措施,即:一手抓主導產業發展,一手抓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基層組織建設。
(一)、抓好產業發展,以核桃為核心,帶動林果業的全面發展。
1、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核桃產業,抓住核桃發展的第三次機遇,也是最后一次機遇,切實加強棗園村核桃產業在全縣核桃產業中的比重,我們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統一思想,提高班子認識。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這一大好時機,使村干部、村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深刻認識到發展核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核桃發展定位為村委會考評的關鍵因素之一,將核桃發展做為我們村今后發展的主導產業;2、大力扶持核桃產業致富能手,真正感受核桃的發展潛力。組織村委會成員及村民代表去我縣棣花、商鎮學習參觀通過核桃產業致富起來的家庭,讓他們切切實實體會到核桃是個“金蛋蛋”,是群眾致富的好幫手,是我們村今后發展的好產業;3、加大政策引導,激發群眾的積極性。為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發展核桃產業的積極性,我們制訂了優惠政策:對核桃建園示范戶以及核桃產量大戶進行獎勵,并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資金、技術支持;對資金確實有困難,貸款信譽良好的群眾優先安排小額貸款資金予以扶持;4、提高村民文化素質,加強管理知識培訓。聘請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推廣品種化栽培,嫁接改良,提高堅果品質,加強病蟲測報,及時防治病蟲害,冬季適時進行改土施肥,涂白等管理。5、加強品牌建設,提高核桃商品化。依托我縣在全國核桃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發展我們村的核桃產業,使核桃發展規?;?、經營管理科學化、堅果銷售商品化,將我們村的核桃產業做大做強,力爭在8到2019年時間,發展成為全縣知名的核桃產業基地。
2、抓好養豬產業建設。在鄉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倡導下,我們村現存欄豬615頭,主要分布在兩個大的養豬場和村中100多戶村民家中,其中兩個大的養豬場占去了村中十分之一的養殖數。但是,這還不夠,還應提高豬的存欄數,鼓勵村民多養豬,使養豬產業發展上規模,只有發展上規模了,養的豬才能有銷路,才能賣出好價錢。再者,根據新農村建設中“村容整潔”的要求,豬的糞便可以作為沼氣池的原料,變廢為寶,這樣既改變了夏季豬糞遍野的臭味,又使村容得到改善,也使村民用上干凈便捷的新能源,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沼氣用過的糞便還可以繼續在田間施肥,通過這樣的循環使用,把我們村的養豬業做大做強,形成養殖業、農業、新能源的循環發展鏈。
最終實現全村產業結構調整,使經濟效益明顯,徹底改變過去產業結構單一,種植業一業獨撐的局面。
(二)、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1、抓好危房排險,災后重建工程。我們村有一部分群眾居住在年老失修的危房中,隨時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我們應及時對這些危房進行排查加固,以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今年的雨季過后,我們就及時的對全村的危房戶進行了排查,發現有方相啟、吳有發和郭丙丁等幾戶村民的房子存在不安全隱患,我們通過政府資助和本人籌集一部分資金,對這些危房進行了重建。
2、對棗園村村民小組的入組道路逐步進行維修改造、改善村容村貌。由于資金問題我們村的入組道路一直沒有統一硬化,村民隨便在房前屋后堆積家畜糞便、亂倒垃圾、存放柴火,顯得比較凌亂;道路兩邊也沒有種植樹木,進行綠化,每到下雨天,村民行走在泥濘的路上,走進院落,都會留下兩排帶有泥土的鞋印,使干凈整潔的院落略顯凌亂。因此,我們對入組的道路準備進行硬化整治,以改變臟亂差現象和村民下雨天出行難的局面。
3、建設好村文化室。由于多年來村里沒有文化設施方面的投入建設,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匱乏?,F有陜西省“農家書屋”協會捐贈圖書xx多冊,有條件建設村民文化活動室,以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素養。規定每個月1號、10號、20號可以前來借書,對借書群眾進行登記。在借書時,多勸導村民借科普方面的書籍,借此機會進行科普知識的宣講,讓村民從書中學到致富知識。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讓村民的思想得到提升,改變以往陳舊的思想,讓他們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夠積極的執行政府的正確引導。
(三)、組織保障:
全面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好“推動科學發展,黨員爭當創業先鋒”,深化黨員承諾制度,全面推進“黨員中心戶”制度,加強干部帶動群眾發展生產的能力,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我們村的致富能手李小虎,是我村的養豬大戶,家中有豬72頭,其中老母豬20頭,每年每頭老母豬可下豬崽10只,每個老母豬每年可下兩次豬崽,每個豬崽最少可賣200元,僅豬崽一項每年就可毛收入8萬元,除去養豬的花費,加上每年出欄的大豬,能夠純收入8萬元。通過這樣的帶領,極大的帶動了我村的養豬產業,使我村現在形成了家家戶戶都養豬的局面。
總之,要通過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基層黨組織的模范先鋒帶頭建設,把棗園村建設成為和諧、富裕、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我相信棗園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將繼續認真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和農村相關法律法規,深入農村,積極與村民和村黨員干部溝通,積極為村兩委諫言獻策,爭當“學習型、勤政型、創業型、滿意型”的大學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國家政策法規的宣傳員、村情民意的調查員、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員、群眾事務的代辦員、弱勢群體的救助員和遠程教育的操作員。
2.目錄表。
4.本文主體部分包括整個市場調查的詳細內容,含調查使用方法,調查程序,調查結果。對調查方法的描述要盡量講清是使用何種方法,并提供選擇此種方法的原因。在本文中相當一部分內容應是數字、表格,以及對這些的解釋、分析,要用最準確、恰當的語句對分析作出描述,結構要嚴謹,推理要有一定的邏輯性。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對自己在調查中出現的不足之處,說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辭。必要的情況下,還需將不足之處對調查報告的準確性有多大程度的影響分析清楚,以提高整個市場調查活動的可信度。
。
××在經濟上是小縣,但在生態建設上卻是大縣,林地面積241.93萬畝,占全縣國土面積的57.9%,森林覆蓋率53.8%。林業作為生態保護核心、經濟發展的支柱、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肩負著改善生態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雙重使命,事關農村發展,事關“綠色××、富?!痢?、和諧××”建設,為了解全縣林業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總結發展中創造的成功經驗,從根本上解決林業體制機制不順等突出問題,把林業產業推向全面科學發展階段,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按照縣委辦師辦通〔20xx〕54號文件精神,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我局對全縣林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特報告如下:
××縣是典型的山區縣,山地面積占91.2%,是××省重點林區和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多年來,林業局按照省委、省政*“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林業發展要求,圍繞構建“綠色××,富?!痢?,和諧××”這一主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大地增綠、農民增收、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為目的,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等多項生態建設工程為支撐,從增加林業貢獻率著手,嚴格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實施了速生豐產林、世行貸款造林、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等一批生態建設工程,森林資源持續增加、質量不斷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明顯加強;深化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林業生產力得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態效益、產業效益、林農效益凸現;打造了全省重要的木材生產、加工和交易基地,林業產業實力顯著增強、結構漸趨合理,林業產業建設邁入科學發展的新階段。目前全縣林業用地面積達241.93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417.45萬畝的57.9%,其中有林地面積196.99萬畝,灌木林地面積27.76萬畝,疏林地面積6.52萬畝,未成林造林地面積10.66萬畝。森林覆蓋率5從1978年的20.1%增至20xx年的53.8%,活立木總蓄積量533.82萬立方米,20xx年林業產值突破了2億元,20xx年力爭超過3億元。
(一)第一產業穩步發展。林木培育業在林改、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場建設驅動下,全縣群眾造林積極性高漲,以杉木、川滇榿木為主速生豐產林發展迅速。目前有速生豐產林93萬畝,其中杉木30萬畝、華山松20萬畝、桉樹15萬畝、川滇榿木等速生商品林28萬余畝。20xx年建設10萬畝以杉木、川滇榿木為主速生豐產林,實現100萬畝以上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設目標;經濟林樹種結構漸趨合理。核桃、板栗、油茶等特色經濟林從20xx年的2.57萬畝增至20xx年的10.39萬畝,產量89.18萬噸,20xx年繼續建設核桃10萬畝、油茶1000畝;綠化苗木事業發展加快。育苗面積從20xx年的213畝增至20xx年的3375畝,年產綠化苗木及花卉2120余萬株(盆)。特別是以“滇東木蓮”為品牌的綠化苗木基地初具規模。
(二)第二產業初具規模。全縣共有林產品加工企業45家,20xx年生產鋸材12931m3,實現產值2564萬元;生產細木工板10961m3,實現產值2849萬元,20xx年預計實現產值8000余萬元。
(三)第三產業逐步壯大。菌子山、鳳凰谷具有較好的景觀優勢和森林旅游資源,20xx年接待游客27.9萬人次,涉林產值7027萬元。
(一)突出重點,科學規劃,有序推進林產業發展。數量充足、布局合理、結構科學、質量優良的各類森林覆蓋,才能發揮生態系統整體防護功能,才能構筑良好的森林生態屏障;建設林木利用率高、產品增值效益明顯、產業鏈條長、符合現代林業發展要求的企業,才能較好的聯結帶動農戶增收,才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經濟優勢,因此,建立符合縣情、林情的發展思路與制定科學的產業建設規劃,走有序、可持續發展之路是現代林業發展的精髓。我縣根據區位、氣候等優勢,確立了速生豐產林基地、特色經濟林基地、綠化苗木基地和深加工基地等系列基地建設規劃,并始終不一的堅持,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作用,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注入了活力。
(二)明確責任,嚴格落實,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機制。我們實行各級領導干部任期林業產業目標責任制,簽定責任狀,將林產業成績作為政績考核重要內容,每年按制定的考核獎懲辦法,嚴格考核并兌現獎懲。責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強化了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
(三)調整結構,靠山致富,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煥發出群眾空前的造林、營林、護林熱情,投資發展商品林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熱門”;木材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場整體功能進一步完善,推動了林業服務體系、經營體系、森林資源管護體系和流轉體系的建設,加速了林產業結構升級和良性循環發展,使林業收入成為農民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事實證明,林業既能顯現生態、社會效益,又能很好發揮經濟效益,實現脫貧致富目標。
目前全縣共有林業用地面積241.93萬畝,人均擁有林地面積6.13畝,林業在發展農村經濟中占有較大優勢,但由于種種原因,資源優勢并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林業資源整體開發利用仍處于相當低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一)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鏈條殘缺。目前,我縣林業產業中,第一產業比重大,二、三產業滯后。第二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龍頭企業少,產業鏈條短,林產品加工轉化率低,未能真正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經濟優勢。
(二)缺少龍頭企業,生產集約化程度低。加工企業多以原材料初加工或粗加工為主,技術和工藝落后,經營方式粗放,原材料利用率極低,產品增值效益不明顯,缺少生產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聯結帶動農戶能力強、具有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
(三)配套體系建設跟不上,市場服務功能不完善。一是市場建設跟不上,經營規模小,標準化、規范化程度低,存儲能力和流通服務水平相對較差,影響林產品的流通。二是林業技術、信息、生產資料服務體系不完善。特別是經營者需要種植信息、病蟲害防治技術、藥品等,得不到及時咨詢和購置。三是先進的森林培育技術、林產品加工利用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普及應用落后,不適應新階段林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四是農民的科技素質也與新階段的要求不適應。
(四)政策扶持力度小,項目投資少。國家投資側重于生態建設,用于產業建設的投資少,政策性貸款爭取難度大。木材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場的建設,雖使林木價值增值、林農增收,產業經濟整體水平得到提高,林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但20xx年金融危機給木材深加工基地帶來巨大沖擊,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資金周轉緩慢,融資難,無法正常存儲木材原料,不能滿負荷生產,造成企業生產效益低,挫傷發展熱情,也影響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五)林業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林業工作涉及面廣,技術性強,工作難度大,肩負林業執法、資源管理、公益服務等管理職能,目前機構設置不合理、體制復雜等因素嚴重制約了林業發展。
(一)完善配套體系建設,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和質量。完善市場,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龍頭企業,以行業繁榮帶動產業發展;開創品牌,實施名牌戰略;加強林業標準化建設,積極開展森林認證;加大科技投入,加強教育與人才培養。
(二)進一步深化林業各項改革,理順林業體制機制。一是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構建林業科學發展體制機制。要把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主題,作為林業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全力破解影響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構建現代林業體制機制,使廣大農民真正成為山林的主人,獲得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發家致富的創業平臺,充分釋放38萬農民和241萬畝林地的巨大潛力,為實現林業科學發展和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二要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科學利用人力資源。以依法理順林業主管部門的職能職責和工作關系為根本,以創新林業管理機制,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探索林業執法、資源管理、公益服務管理新體制為重點,規范林業服務體系建設,按照新時期林業發展新趨勢,依照現代林業發展要求,強化管理、服務等意識,轉變單位職能,科學合理設置機構,從根本上解決林業發展“瓶頸”問題,促進林產業科學發展。
(三)繼續加速推進造林綠化,改善生態狀況。我們應始終把造林綠化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把森林經營作為發展現代林業的永恒主題,把科學經營的理念貫穿到林業建設的全過程,堅持“管嚴公益林、放活商品林、改造低效林、培育珍貴林、發展速生林”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加快推進天保工程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大力推動重點區域造林綠化,著力推行身邊增綠活動,讓林上山、進城、上路、入村,推進“綠色××、富?!痢?、和諧××”的建設進程。
(四)進一步全面加強資源保護和管理,鞏固擴大生態建設成果。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開展,積極主動建立森林災害應急反應機制和防治服務網絡,健全和穩定林業行政管理體系,整合林業執法資源,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從提升林業部門執法權威和社會公信力著手,著力實施森林防火工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程,規范種苗、林木生產經營秩序,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生態安全。
(五)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做強做大林產業。我們應堅持開發利用與資源培育保護相統一原則,以“大地增綠、農民增收、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為目的,從增加林業貢獻率著手,積極培育森林資源,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打造100萬畝生態公益林、100萬畝速生商品林、30萬畝優質核桃、30萬畝油茶、1000萬株綠化苗木“五大基地”,做大做強以華海木業為龍頭的林產品加工、交易業。
(六)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投入,提供林業發展堅實保障。當前,我們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林業對促進農民增收、增加就業機會的潛力和優勢,在爭取上級生態工程、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基礎上,暢通投資渠道,吸引社會投資向林業流動。其次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健全林業資金目標管理約束機制和責任體系,強化資金使用和運行管理,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著力改善民生。
(七)強化組織領導,提高科學執政能力和水平。結合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從黨風廉政建設著手,轉變工作作風,落實工作責任,加強隊伍建設,把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轉化為廣大林業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全面提升林業干部職工推動林業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縣林業局。
河姆渡遺址7000多年前的原始茶、田螺山遺址出土的6000多年前的人工栽培茶遺存、世界上第一部茶書《茶經》唯一命名的古名茶——“瀑布仙茗”、源于北宋的我國最早的白茶——“四明十二雷”、以及最近在余姚瀑布嶺發現的百年樹齡古茶樹,等等,這些無不說明余姚是中國乃至世界茶飲、茶事、茶文化的源頭之一,在茶葉產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從我市茶葉產業的發展現狀來看,與曾經擁有的歷史地位還不相當,甚至已落后于茶葉產業的后起之秀——新昌、寧海等。為此,我們組織調研組對我市茶葉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聽取了市農林局關于全市茶葉產業發展情況的先容,并赴河姆渡鎮、鹿亭鄉、梁弄鎮、大嵐鎮等茶葉主產鄉鎮實地調研,考察了部分茶葉生產企業,征求了市茶文化促進會的意見?,F將有關情況綜合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茶葉產業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及其周邊的山區、半山區,涉及18個鄉鎮(街道),約有茶農10萬人?,F有茶園面積6萬畝,其中:無性系良種茶園1.71萬畝,已建成無公害茶、綠色食品、有機茶生產基地1.8萬畝,產區規模在全省產茶縣(市)中居中等偏上水平。全市現有各類茶廠200余莢冬其中:精制茶廠42莢冬已完成改造并達到qs標準的企業42家。
全市現有名優茶品牌20余個,主要品牌為瀑布仙茗、四明龍尖和寧波白茶?;謴陀谏鲜兰o90年代初的歷史名茶“瀑布仙茗”,先后獲得了寧波市名牌產品、寧波市八大名茶、省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其制作技藝已被列為寧波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有生產成員單位28莢冬基地覆蓋全市。四明龍尖為新創名茶,是寧波市著名商標。我市是寧波白茶的原創地和主要產區,產量占寧波白茶總產量的50%以上。
2011年,全市實際計產茶園面積5.6萬畝,總產量6317噸,產值1.135億元。其中名優茶367噸,產值7372萬元,分別占全市茶葉總產量的5.8%和產值的65%。珠茶產量5730噸,產值3783萬元。名優茶均勻價格達到每公斤200.8元,最高的黃金芽每公斤8000元。全市茶園均勻畝值2026.8元,其中白茶最高畝值超2萬元。在茶葉出口加工方面,出口珠茶加工量近3萬噸,出口貨值4億元。大嵐鎮作為全市最大的茶葉主產鄉鎮,1.8萬畝茶園為全鎮農民提供了近50%的收進來源。
二、存在題目。
1、企業散小弱,發展后勁不足。我市名優茶品牌多而雜,茶葉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大的三、五噸,小的只有幾百斤,產值上百萬元的企業屬鳳毛麟角,除“瀑布仙茗”等個別品牌外,盡大多數茶葉品牌著名度低、缺乏市場認可,單體實力普遍不強,缺少具有行業影響力和產業示范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多數珠茶廠產品結構類同,銷售價格低、利潤薄,在煤、電、采摘等環節生產本錢不斷進步的情況下,委曲維持經營,無力擴大再生產。
2、茶園經營分散,制約著茶葉產業的發展。部分茶園直屬村級集體所有,承包給個人經營,承包期大多在5年左釉冬由于承包期短,導致承包者存在短期行為,沒有長遠計劃,茶園治理粗放,導致茶園老化。大部分村級茶園隨山林責任制分茶到戶,戶均有茶園,承包戶或自行加工茶葉,或出售鮮茶葉,由于茶園面積小,農戶治理不重視,難以保證質量。
3、營銷網絡薄弱,市場化程度較低。產量較大的珠茶、蒸青茶多以出口為主,受自身能力所限,在銷售、定價等方面非常被動,基本上被中間商、外貿公司、外商所主導,缺乏市場話語權,是純粹的初加工。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名優茶,由于多年來形成的經營習慣,大多數企業還是以“人情茶”、“關系茶”、“禮品茶”、“扶貧茶”為主解決茶葉銷售題目,基本拘于本地市場,鮮有銷往周邊地區,難以輻射到大眾市場,品牌對銷售的帶動效應不明顯。我們通過網絡調查我市名優茶在全國各大茶葉市場和全國最大茶葉流通企業天福團體的上柜茶葉情況,基本上見不到我市“瀑布仙茗”等名優茶的蹤影。
4、工藝水平落后,產品品質較差。從產業總體發展水平來講,我市大多數制茶企業生產設備和工藝水平是較為落后的,這是導致產品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珠茶加工企業普遍環境較差、設備落后,加工標準不嚴,一旦受到國際市場動蕩或歐盟對進口珠茶嚴格執行檢測標準,整個珠茶產業就受到重創。名優茶生產企業缺少大型冷躲庫等必要的蘊躲設備,生產工藝仍以傳統方式為主,在采摘、攤青、制作等一系列關系到產品品質的環節仍較薄弱。如由于加工機械的原因,導致不同企業生產的“瀑布仙茗”在外形上存在較大的差別,影響市場競爭力。
5、監管不夠到位,產業發展機制不夠健全。政府有關部分對茶葉產業整體發展缺少指導,較重視新品種改良、引進等前期工作,忽視對產中和產后的監管指導,對合作社的規范建設引導不夠,缺少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動茶葉企業聯合組團發展。目前,全市范圍內成立了多家茶葉生產合作社、茶葉協會,如瀑布仙茗協會,會員可以共同使用品牌,理論上雖有一整套的品牌治理制度,但在具體執行中不夠嚴格,個別會員茶葉產品質量低下,嚴重影響品牌整體形象。新昌縣花20多年時間集中政策資源發展“大佛龍井”和寧??h花10年時間集中政策資源打造“看海茶”的做法,值得我們鑒戒,如今“大佛龍井”和“看海茶”的產銷規模及市場覆蓋面已遠在“瀑布仙茗”之上。
三、對策建議。
1、明確目標任務,建立健全促進茶葉產業發展的規劃和政策體系。要研究制定《余姚市茶葉產業發展規劃》及其茶葉公司配套扶持政策,明確今后我市茶葉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建設項目、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設立隨財政可用資金增長的產業發展資金,落實并穩定稅收優惠政策,努力使我市茶葉產業向著茶樹良種化、產出高效化、生產標準化、作業(加工)機械化的方向發展,進步名優茶產量,提升茶葉品質,擴大市場覆蓋面,完善市場營銷網絡,建立現代化茶園,基本實行茶園標準化治理和機械化作業,大力發展茶文化旅游。
2、完燒瑰制機制,進步茶葉的產業化市場化程度。一要制定扶持措施,鼓勵茶葉企業或茶葉經銷戶往外地特別是全國區域性茶葉市場開設專門銷售我市名優茶的專賣店、直營店、經銷店,并在市農批市場專設茶葉交易區,將專業市場、販銷隊伍、駐外窗口結合成有機的整體。二要大力扶持龍頭企業,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引導鼓勵企業之間和企業與農戶之間通過聯營、合作參股、控股、茶園經營權流轉、組建合作社等形式,組建龍頭企業或經營團體,發揮龍頭企業連接農戶與市場的紐帶作用,使茶葉生產經營向團體化方向發展,努力形成一個品牌1家企業或1個團體運作的局面。三要鑒戒新昌等地與天福團體(國內最大的茶葉連鎖經營團體)和北京老舍茶館(全國最負盛名的茶館)合作的做法,千方百計使我市名優茶進進茶葉消費高端市場。
(2007年8月31日)。
為準確把握我村產業發展現狀,摸清家底,找出存在問題和困難,更好的加快我村經濟發展,為做好全村扶貧開發工作奠定基礎,根據我村的實際情況,現將具體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民。農業是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礎,因此,抓好我村產業發展,對于推動我村調整產業結構,培植主導產業,促進貧困人口持續增收,脫貧致富具有重大意義。
(一)茶葉產業:全村茶葉累計面積達2816畝,采摘面積1817.9畝,平均單產30公斤,產業輻射6個自然村,20個村民小組,856戶農戶,4002人,茶農人均收入152元。
(二)畜牧產業:我村畜牧業也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資源為基礎,科技為動力,抓基礎、調結構、樹示范、促發展。全村共有草山8500畝,其中非洲狗尾草種植面積7400畝,2006年末全村的大牲畜存欄2769頭,出欄960頭,生豬存欄5875頭,出欄禽類12458只,2006年全村畜牧業經濟總收入462萬元。
(三)泡核桃產業:2006年全村核桃面積達1215畝,1其中泡核桃面積1200畝,輻射6個自然村20個村面小組,共有掛果泡核桃80株8畝產量25噸,產值約56000元,農民人均收入為14元,我村泡核桃種植開發起步晚,新種植的還沒有掛果,管理機制不規范,還未能發揮出好的效益。
(四)水果產業:全村水果種植面積320畝,產量15噸人均占有水果3.9公斤,總產值48000元,其中,蘋果梨占90%以上。
(五)低毒大麻產業:低毒大麻產業于2002年試種成功后,開始種植,2006年我村共種植低毒大麻500畝,涉及6個自然村。
三、主要做法。
一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我村的發展思路是“打牢農業基礎,主攻畜牧養殖業,培養特色經濟,壯大水果產業,引資創優富民?!睘檫M一步加強對農業產業發展,結合我村情況,支書為第一責任人,主任、副主任協助,深入組、戶進行具體指導查看,幫助解決群眾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做好我村扶貧開發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是堅持市場導向原則,立足村情著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托,立足村情和資源優勢,鞏固提升茶葉、畜牧等傳統支柱產業;突破發展泡核桃、水果等新興產業;慎重發展低毒大麻產業,加快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
三是抓好我村剩余勞動力輸出工作,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把我村剩余勞動力輸出作為一大產業來抓,強化勞動力輸出工作,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發展。
三、存在困難和問題。
從總體上看,我村產業發展由于受諸多因素影響,整體發展水平較低,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嚴重制約我村經濟發展。我村山地面積大,丘陵平地面積小,土壤貧瘠,造成農業勞動生產率低和農民收入少。
二是農民收入增幅較慢。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矛盾突出,經濟作物在農業中的比重較低,農村經濟特色不明顯,農民增收緩慢且不穩定。
三是基地建設滯后,規模效益不明顯。受長期以來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經營的傳統模式影響,導致產業規模小而分散,很難形成種養大戶,客觀上制約了產業化發展,不利于形成規模,形成基地。
四是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銷售渠道不暢,造成豐產不豐收等現象,不同程度上挫傷了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
五是信息不靈,商品經濟不發達,人民群眾閉關自守,缺乏開發資源、發展經濟、脫貧致富的信心。
四、“十一五”期間加快我村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及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十一五”扶貧工作計劃,堅持把扶貧開發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有機結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以體制創新、經營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大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二)發展思路:做優一個支柱(畜牧業),提升兩大優勢(茶葉、泡核桃),加速發展兩大產業(水果、低毒大麻產業)。
(三)基本原則:堅持“傳統支柱產業鞏固發展、新興優勢產業突破、其他產業慎重發展”的原則,堅持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堅持體制機制創新,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造更好的體制環境,堅持把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切實把經濟發展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以人為本,調動好、發揮好、保護好各方面積極性,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讓發展的成果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
(四)目標任務:茶葉產業“十一五”期間,每年新建茶園500畝,建設高優生態茶園700畝。
產業達680萬余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9%。在三合自然村建設“肉牛養殖示范村”,扶持肉牛養殖大戶20戶。
泡核桃產業:分年度發展規劃,五年內實現全村總面積4000畝,年產10噸。
水果產業:“十一五”期間,完成蘋果梨種植600畝,其他水果產業按區域布局和市場行情鼓勵農戶自行發展。
(五)對策建議。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重點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和加強公共設施建設。
二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鞏固發展傳統支柱產業,突破發展新興優勢產業,慎重發展其他產業,著力建設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新型工業化體系,逐步實現農業資源規?;庸?,工業資源規?;?,生物資源創新式開發。
三是組建各產業專業協會,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解決市場信息滯后失真、資源分散、技術經驗分割等家庭作坊式生產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提高農民抵御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能力。
四是圍繞產業合理配套基礎設施,切實解決制約我村產業發展的基礎“瓶頸”。加大產業發展科技投入,把產業做強、做大,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選擇“基地+協會+農戶”發展模式,積極探索立體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培植支柱產業,壯大特色經濟,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一是加強對農村剩余勞動力進行培訓,提高農民群眾的文化科技水平,使其掌握一至二門致富技能。
二是爭取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和農戶投入為主體、銀行貸款為支撐,多層次、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集中用于我村農業產業化建設。
三是積極推進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爭取專項資金,集中扶持和建設畜牧、茶葉、核桃等農產品基地。
四是鼓勵農業科技體制創新,扶持農產品加工技術,抓好我村信息網絡工作。
根據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工作安排,我局及時抽調業務工作人員開展調研工作,現將調研情況匯報于后:
我縣從20xx年開始建設和推廣俄色茶產業,到20xx年共發展俄色茶3000畝,其中20xx年發展20xx畝,20xx年發展1000畝,都屬于州級財政林業產業項目,還未產生效益。
俄色茶發展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區、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順利的進行了各項工序。
俄色茶是一項增加農區農戶收入,提高農戶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穩定、改變農戶思想觀念的項目工程。我局要抓住上級部門重視的大好機會,做好基地建設和產業發展,爭取在5年內再發展5000畝以上的基地,并爭取資金建造1-2個原料加工廠。
俄色茶在我縣屬新造樹種,從驗收結果可以看出保存率不太理想。俄色茶推廣工作難度大:州級財政資金只對苗木、肥料和圍欄給予補助資金,沒有栽植補貼,老百姓積極性低、思想保守不愿做;工作人員能力水平低,缺乏專業培訓;受地形條件限制,項目方案上作業設計難度大。
希望上級部門給予更大的支持,并在州內搞業務培訓。
縣山葡萄(酒)產業發展歷史悠久,有著精湛的傳統釀造工藝和深厚的山葡萄(酒)文化底蘊,目前擁有全國規模較大、生產能力較強、品質較優的山葡萄種植基地,先后被評為“全國山葡萄產業創業基地”、“國家級葡萄生產標準化示范區”、“中國優質山葡萄酒之鄉”、“省級山葡萄酒產業特色園區”,成為全國優質山葡萄基地的主產地之一,并設有國家葡萄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同時,“柳河山葡萄”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柳河山葡萄”和“柳河山葡萄酒”分別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_縣委、縣政府依托縣情,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將山葡萄酒產業定位為柳河未來的支柱性產業,編制“山葡萄酒產業振興規劃”,以“民族、特色、差異化”為發展方向,結合地域與品種優勢,突出發展山葡萄酒和冰酒,提出并打造“通梅公路30公里山葡萄產業發展走廊帶”發展目標,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全縣山葡萄酒產業積極向前發展。
從20_年到20_年年末,全縣山葡萄種植基地面積從24,500畝發展到32,000余畝,上漲30.6%,主要品種為公釀一號、雙優、雙紅、左優紅和北冰紅等,帶動農戶3100余戶,20_年至20_年葡萄產量分別為23,262噸、24,000噸、25,600噸25,200噸和25,500噸;預計到20_年,目前栽植的山葡萄全部成園后,可年產山葡萄汁約3萬噸,山葡萄實現產值約1.08億元,帶動農戶實現增收約4,500萬元。
為加快山葡萄種植產業快速發展,_縣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積極合作,引進了“左優紅”、“北冰紅”、“愛格麗”和“公主白”等葡萄新品種,及先進的栽培技術與栽培理念,豐富我縣山葡萄栽培結構,提升山葡萄酒品質,為我縣山葡萄釀酒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原料。
目前,全縣通過qs認證的葡萄酒企業有21戶,其中清木園、紫隆山、雪蘭山等9戶企業獲得市以上行業龍頭企業稱號;可生產甜酒、冰酒、干酒、露酒、爽口起泡酒和無醇葡萄酒等六大系列、20余個品種,年生產能力近11萬千升,清木園、雪蘭山、天池山、東特、源之王、斯普瑞、紫隆山等重點龍頭企業的產品品質上乘,在國內外各種產品質量比賽中不斷獲獎,同時,許多產品也在國內外廣大市場享有盛譽,已經成為知名品牌。清木園公司生產的濃縮山葡萄汁銷往日本,雪蘭山公司生產的山葡萄酒遠銷港澳地區,深受客戶好評;清木園、特產、斯普瑞等公司生產的山葡萄酒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斯普瑞公司生產的無醇葡萄酒填補了國內空白,其山葡萄干紅酒和半甜酒遠銷俄羅斯;天池山酒業、清木園酒業分別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研究生產山葡萄利口酒和山葡萄桂花酒,積極打造高端山葡萄甜酒系列產品。
_縣還利用新建的國家級山葡萄酒研發中心這一技術優勢,開展了山葡萄白蘭地與山葡萄起泡酒釀造工藝研究,填補了國內空白;進行改良山葡萄冰酒釀造工藝的研究;對_縣的山葡萄與山葡萄酒中各種微量元素與營養成份(香氣物質、酚類物質等)進行分析;正在進行“山葡萄新品種“北冰紅”后熟階段香氣物質變化的研究”、“左優紅葡萄成熟階段果實糖酸含量的變化研究”、“_縣主要山葡萄品種果實與葡萄酒中20種單體酚含量的研究”等科研項目。
目前,_縣山葡萄酒企業發展信心越來越強,種植基地建設扎實開展,固定資產投資穩步進行,產區品牌與影響力逐漸提升,山葡萄酒產業正逐步轉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一)健全產業管理機構,為產業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為科學整合產業發展要素,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引導扶持企業優化發展,2022年初,縣政府組建了“三支隊伍”:即縣山葡萄酒產業服務中心、葡萄酒研發中心和山葡萄酒商會。在明確職責的基礎上,實行三塊牌子、一套人馬、合署辦公。截至目前,葡萄酒辦、研發中心和商會在制訂政策、發展基地、規范監管、引導投入、技術研究與服務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增強了產業管理、研發及服務功能,為產業發展奠定了組織管理基礎。
(二)加大種植基地建設,為產業發展提供原料保障。
20_年以來,_縣縣堅持“因地制宜、適度發展、量力而行”的原則,出臺鼓勵政策,積極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北冰紅等冰葡萄種植基地,為產業發展提供優質釀酒原料。
1、在資金籌措上,堅持多元化投入。為充分調動企業及農戶發展積極性,_縣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大投入: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對發展面積達到要求、符合縣發展山葡萄種植基地驗收標準的企業,縣政府連續三年給予每畝500—700元資金補貼。二是協調貸款投入。積極幫助企業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協調金融部門為農戶貸款,對信譽好的企業和農戶因抵押物不足的,由政府出面提供擔保。三是引導民間投入。以社會人士租地集中連片發展為主要形式,引導民間資金投入發展山葡萄種植基地,形成規?;?、標準化、專業化種植園。四是企業和農戶共投。企業和農民簽訂種植合同,雙方共同投入,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種植發展模式。
2、在種植技術上,強化標準規范種植。對基地地塊、發展品種、栽植規格、田間管理等均做了詳細的規定,通過完善縣、鄉、村三級技術服務網絡,發放技術手冊、召開現場會、中心戶帶動及外出參觀學習等多種方式,向種植戶宣傳和傳授技術及管理知識,確保山葡萄種植標準化、規?;?、規范化和綠色無害化。與中國農科院特產研究所合作,規劃建設了100畝的長白山山葡萄試驗示范園,先期發展7個品種,其中處于中試的品種1個,為產業發展提供基礎研究和試驗平臺。
(三)加大固定資產投入,為產業發展提供硬件保障。
在科學制訂產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用工業化思維謀劃山葡萄產業發展,出臺鼓勵引導政策,扶持企業加大固定資產投入規模與力度,積極進行廠房改擴建、異地遷址重建和機器設備更新換代。對骨干企業,以打造“通梅公路沿線30公里山葡萄產業帶”為目標,支持其在通梅一級公路沿線遷址重建,積極借鑒其他產區發展經驗,圍繞未來發展方向,引導企業建設集山葡萄種植、山葡萄酒生產銷售和休閑觀光、文化推廣于一體、能夠體現山葡萄特點的新型企業,不求“大而全”,突出“特而精”,著重發揮產業特色。目前,通梅一級公路沿線建成、在建的企業共有十余戶。對遷址重建和改擴建等投入較大、存在資金困難的企業,縣政府積極幫助其協調貸款。
(四)積極打造技術平臺,為產業發展提供科技保障。
縣政府投資2,000萬元,新建了東北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首家山葡萄及山葡萄酒研發中心。中心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700平方米,實驗室按照省級重點實驗室標準建設,主要功能包括試驗研發、技術人才培養、產品及文化展示和行業管理等。
為進一步加強科技研發力度,柳灑縣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等高校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基礎研發人員;與中國農科院特產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等科研院所保持密切聯系,在山葡萄新品種選育推廣、葡萄栽培管理、山葡萄酒技術工藝新品種研發等方面進行合作,并做好示范帶動。
(五)加大產區宣傳推介,為產業發展提供市場保障。
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宣傳原則,積極組織本地企業外出參加相關考察學習,參加國內外各種展會和行業內各類比賽,突出宣傳山葡萄酒“民族、特色、差異化”特點,集中展示山葡萄酒特色品牌。并利用走出去的機會,和該縣山葡萄這一資源優勢積極開展招商引資,20_年,經過3年時間反復洽談,縣委、縣政府與北京匯源集團在北京成功舉行匯源龍韻酒莊5億元投資項目簽約儀式。其中一期項目投資2億元,種植葡萄5,000畝,年產葡萄酒3,000噸,建設集葡萄種植、葡萄酒生產及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葡萄酒莊;二期項目投資3億元,建設葡萄汁及葡萄皮渣深加工項目,年產濃縮葡萄汁10,000噸。項目全部達產達效后,年可實現產值6億元、稅金9,000萬元。目前一期建設項目已完成50%,預計20_年年末建成并投入使用。
(六)加大監管整合力度,為產業發展提供管理保障。
針對企業戶數多、生產規模不大、個別企業生產經營不規范等問題,實施了“三完善、三強化”,有效規范了企業生產經營行為,營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維護了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
三、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
(一)存在問題和制約因素。
一是產區發展缺乏統一科學規劃。對產區發展定位、產業發展規模以及本地區合理產品結構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深化。二是產業發展基礎仍然薄弱。與其他產區相比,_縣企業規模小,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專業技術與管理人員,科技研發創新能力差,產品同質化嚴重、附加值低,沒有成熟的市場運作體系。三是釀酒葡萄基地建設滯后。我縣擁有穩定葡萄種植基地和可控原料的企業較少,種植方式仍然粗放,農戶經濟收益不穩,積極性不高。特別是近年來山葡萄的收購價格一直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發展葡萄的積極性。四是缺少龍頭企業的大力帶動。雖然_縣有省、市級農(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多戶,但仍缺少具有全國知名度的大企業、大集團。
一是明確產業發展定位,通過產業規劃引領科學發展。建議進一步明確全省葡萄酒產業發展定位,加強對葡萄酒產業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完善葡萄酒產業發展長效運行管理機制和目標責任考核管理制度。通過科學編制葡萄酒產業發展規劃,統籌落實好包括生產功能、生態功能、文化傳承功能、旅游休閑功能于一體、“一、二、三”產業協調互動的產業發展理念,引領產業科學發展。
二是完善準入監管制度,通過嚴格制度體制規范發展。根據20_年7月國家工信部出臺的《葡萄酒行業準入條件》要求和全省產業發展實際,建議進一步研究、制訂全省行業準入門檻,明確新建企業準入條件和現有企業完善內容,加大規范職能部門執法監管和行業自律力度,通過法律、行政、經濟等綜合舉措來規范發展基礎。
三是整合完善資金使用政策,通過重點企業引領發展。建議制訂實施重點企業培育計劃,選擇發展基礎較好、固定資產投入較大、經營管理健全、產品結構合理、質量較為穩定的骨干企業做為行業重點扶持對象,整合財政、發改、經濟等部門項目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加快發展。
四是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通過強化科技研發促進發展。山葡萄酒相對于以赤霞珠、霞多麗等為釀酒主體和主流的歐亞品種葡萄酒來說,業內了解的人不多,幾乎沒有專業的科技人員,也沒有足夠的科研經費。建議強化財政投入,在有關高校開設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課程,培養基礎人才;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多方引進專業技術人才;積極進行關鍵性技術工藝研究,完善山葡萄酒相關生產標準,引導企業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和發展方向。
五是挖掘整理產區文化內涵,通過文化推廣促進發展。建議以“民族、特色、差異化”為導向,承辦、召開相關行業會議及展覽,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節慶活動,營造濃厚的產業發展氛圍。
六是加大產區整體推介力度,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帶動發展。建議“走出去”,組織參觀考察,積極參展參賽參會,通過多種形式展現產區發展特點,讓更多的人了解我省山葡萄與山葡萄酒;主動“請進來”,邀請行業媒體記者和業內專家來柳采風、考察,推介骨干企業,彰顯產區特色,努力爭取行業話語權;積極“交朋友”,緊盯行業內外大企業,通過招商引資,爭取引進大型龍頭企業,帶動產區加快發展。
結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導向和柳河“十二五”發展規劃,_縣將堅定這一發展方向不動搖,依托柳河獨特的地理、氣候、資源優勢及現有產業發展基礎,整合現有資源,加大行政領導及市場推動力度,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以招商引資引入域外強勢企業為產業發展龍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將山葡萄與山葡萄酒產業打造成為真正具有民族、特色、差異化特點的支柱產業。
20xx年,造船行業仍處于復蘇過程中,國際航運和造船市場形勢復雜多變?!稗D方式、調結構”是經濟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造船產業做為我市臨港產業的重點,造船產業辦緊緊圍繞省建設半島藍色經濟區、市建設北部沿海產業帶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港口、岸線、腹地等資源優勢,大力實施“以港興市”戰略,深入產業研究,努力克服產業政策調整、后金融危機等帶來的不利影響,堅決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努力實現造船重工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近年來,我市依托港口、岸線、腹地等資源優勢,大力實施“以港興市”戰略,把船舶重工作為發展重點,深化產業研究,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對造船業滯后性影響,繼續加大防風險、保生存、渡難關工作力度,積極扶持企業轉型升級,強化海洋工程及船舶配套招商引資,全市船舶工業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一)產業發展初具規模。按照“修造船與海洋重工并舉、主導產品與配套產品并重”的產業發展思路,我市規劃了北溝鎮、經濟開發區、潮水鎮三處船舶重工配套園,加快產業培植。目前,全市造船重工企業由2004年的2家增加到22家,新建成30萬噸級船塢1個、萬噸級以上船臺5個,年造船能力達到100萬載重噸。2010年,全市造船重工產業實現銷售收入40.3億元,利稅4.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9%和22.5%。2008年6月,我市被命名為“省船舶工業聚集區”。京魯船業、渤海造船被列為重點扶持企業,成為全省重要的船舶工業基地。
(二)骨干企業生產能力得到提升。產業發展關鍵靠龍頭拉動,沒有龍頭,檔次上不去,鏈條拉不長,產業做不大?;诖?,我們傾注力量,傾斜資源,大力實施引大培強工程,初步形成了京魯船業、巨濤海洋重工、渤海造船等一批骨干企業群體。
京魯船業是全省重點項目,2006年4月開工建設,占地100萬平方米,已累計投入10億元,建成30萬噸級船塢1座、3.5萬噸級船臺2座、500噸龍門吊1座及各種造船專用設備700余臺套,年造船能力達到100萬載重噸。目前正投資8-10億元進行技術改造,達產后,年造船能力將達到200萬載重噸,可進入國內各大船廠排名前五位。目前,京魯船業已交付3艘5800噸成品油船、3艘75200噸散貨船,實現銷售收入18.5億元,利稅2.1億元。目前正在洽談多艘3.5萬噸、8.2萬噸散貨船訂單。
巨濤海洋重工是市第一家單體投資超過1億美元的外資企業,自2006年5月正式投產以來,已累計投入7.14億元,目前正在為澳大利亞、中海油等建造ladur淡水電站模塊、pc-375370海上吊機、海洋石油161平臺改造等項目,正在洽談包含海洋石油模塊、海上風電等項目將近100個。2010年,該公司投資9400萬元建設亞洲最大的45000噸海工制造出運滑道。2010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億元,利稅2.78億元,實現出口14922萬美元。
渤海造船是國內全回轉拖輪行業前六強,在做大做強全回轉拖輪的基礎上,積極開發三用工作船、化學品船等高附加值的特種船舶。目前正在為新加坡、荷蘭、德國、英國等建造集裝箱、多用途散貨、化學品、多用途拖輪等船舶共19艘。2010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92億元,利稅1078萬元。
(三)經濟指標穩步增長。2009年全市造船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億元、利潤2.3億元、稅收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4%、98%和45%。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40.3億元,利稅4.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9%和22.5%。2011年1-3月份,全市船舶重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7億元,利潤7531萬元,稅收495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8.1%,20.4%,39.5%。
(四)科技創新取得一定進展。造船產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為打破技術力量不足的困境,我們在產業規劃發展之初,即把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大力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高點起步,組建研發機構,開展與高等院校和國內外船舶設計公司的合作,依靠技術進步,打造核心競爭力。京魯船業在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高標準組建了技術研發中心,邊建設、邊研發、邊生產,僅一年多時間,就被德國、法國、英國船級社聘為中國技術委員會委員,并成為韓國現代重工在中國的唯一戰略合作伙伴。渤海造船公司依靠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產品暢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內建造全回轉拖輪的重點專業廠家之一。在中國目前港作拖輪企業中,第一條出口中東的全回轉拖輪、最大功率的全回轉拖輪、第一次使用可調螺旋槳技術的全回轉拖輪,均由渤海造船公司制造。在省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中,京魯船業的冷藏集裝箱運輸船、渤海造船的多功能供應船(三用工作船)被列為全省20個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研發項目;渤海造船的“高技術含量的海洋工程輔助船的研究與開發”被列為全省10項關鍵共性技術;京魯船業與江蘇科技大學建立的“船舶工程技術研發平臺”被列為全省10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及研發平臺;興華公司的“管件及舾裝件加工配送中心”被列為全省三大生產加工配送體系。
(五)船舶配套業發展有所突破。造船產業70%-80%的利潤來自配套產品加工。發展配套項目,既是產業體系建設的需要,也是提高產業整體效益的關鍵。立足龍頭拉動,我們根據《關于加快省船舶配套業發展的意見》和市船船產業配套發展的要求,研究匯總了150多個配套品種,市內市外并舉,大力發展船舶配套項目。市外,選擇韓國、日本、歐洲以及國內上海、江、浙等產業密集區,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笆晃濉逼陂g,相繼引進斯瑞爾重工、福源船舶設備、冶鑫船舶設備、星都重工、天一重工、新和重工等17個配套項目。市內,發揮汽車零部件產業優勢,鼓勵機械加工企業進入造船配套領域,加速推進本地化配套。市興華機械工業公司是改裝車和汽車配件專業生產廠家,在我市產業辦的幫助指導下,向船舶配套產品大膽延伸,目前,已有21個系列、713個品種的舾裝配件獲得船級社認可,年新增銷售收入1億元,其“管件及舾裝件加工配送中心”被列為全省三大生產加工配送體系。
經調研,船舶重工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
(一)生產設施和能力不足,產業規模相對不大。目前我市京魯船業主要建造10萬噸以下巴拿馬型船型,渤海造船主要建造1-2萬噸特種船舶,巨濤重工主要建造導管架等海洋工程配套產品,浩通造船主要維修3000-5000噸級別船舶中小船,除渤海造船公司外,均處于投產初期階段,船舶工業產值及利潤相對不高,總體規模不大,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足。
(二)船舶配套基礎十分薄弱,產品生產能力小。目前,京魯船業在發動機方面與現代重工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但其舾裝、管件等主要由大連船舶舾裝公司負責,成本相對較高,而且受大連船舶重工公司影響較大,有可能造成配套不及時等問題。渤海造船公司除船東自帶設備外,其余大部分由江浙企業配套,成本相對較高,容易出現配套企業資金等方面出現問題而造成配套不及時等問題。而我市目前僅有船舶配套企業22家,均為近年來引進,僅有部分企業投產,大部分企業尚在建設期間,產品主要為舾裝件、管件等產品,生產能力小,產品檔次不高,缺乏高附加值的船舶機電等配套產品。配套基礎薄弱將嚴重影響整船企業的生產,尤其在市場低谷時間,配套成本增加及配套不及時將嚴重影響交船期,從而影響整船企業的生存。
(三)技術與創新能力不強,高級技術人才及高級技師人才不足。企業科研經費嚴重不足,企業沒有形成自主研發能力,缺乏科技后勁。由于大部分企業為新建企業,僅能做部分生產設計工作,技術能力相對不足,高層次的設計人才缺乏,造成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不足,高附加值船舶及大型海洋工程產品的開發力度不足。京魯船業正在研發多用途冷藏集裝箱運輸船,巨濤重工公司計劃開發海洋鉆井平臺生活模塊、fpso模塊、深水導管架以及非海工機械等項目。
面對當前的新形勢、新變化,要實現造船產業健康平穩發展,就要緊緊圍繞“轉方式、調結構”開展工作,我們將積極貫徹落實半島藍色經濟區戰略部署,積極發展面向國內外的船舶及配套業和海洋重工產品,重點發展造船、海洋工程、修船、船舶配套及游艇。以市場為導向、以重點企業為龍頭、以北溝、開發區兩大專業園區為載體,以自主創新和有效投入為動力,堅持船舶制造與海洋重工、船舶配套并舉,以“高技術、高端產品、高配套率和較大產業規?!睘槟繕?,優化產品結構,推進產業集聚,實現船舶工業跨越式發展,將我市建成省重要的船舶工業基地。
一是加快建設、重點發展北溝船舶工業園、經濟開發區海洋重工產業園。北溝船舶工業園在繼續發展現有造船產業的基礎上,重點引進海洋工程、海洋石油鉆探設備、海洋工程船舶和重型裝備制造等項目,重點推進京魯海洋工程裝備、齒輪箱裝配出口基地、大馬力船用柴油機等項目。2011年內爭取將北溝船舶工業園列為省級船舶工業園區。
經濟開發區海洋重工產業園要依托巨濤海洋重工項目,大力發展海洋鉆井平臺、fpso等高科技產品。依托大金重工,加大海上風電零部件的引進力度,發展海上風力發電設備制造、安裝的總裝,打造海上風力發電產業園。依托浩通造船,大力發展修船,并向現代遠洋漁船建造發展。依托現有港口岸線資源優勢,積極利用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大型人工島等項目優勢,大力引進海洋空間利用大型裝備、跨海橋梁工程裝備、重大成套設備、高技術裝備以及高技術產業發展所需關鍵裝備,建設省級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園區。
二是加大與中央直屬企業、世界500強、國內500強、高等院校、行業龍頭企業的聯系,爭取以訂單、投資、技術等方式開展強強聯合、戰略合作,爭取產業培育取得新突破。重點推動京魯造船與中集集團、華彬集團、省海洋投資公司等企業的全面戰略合作,渤海造船與國外石油公司的戰略合作。加快大金重工項目建設力度,依托大金上市公司雄厚資金實力,積極引導大金公司擴大在蓬投資規模,新上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三是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船舶制造方面:在努力實現10萬噸以下散貨船、油輪、集裝箱船及特種工程船舶的批量生產、系列化、標準化、品牌化的基礎上,加快開發低溫冷藏船、化學品船、豪華游艇等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搶占發展先機。
海洋工程裝備方面:在做好現有石油導管架、鉆井平臺模塊、單點系泊、海水淡化裝置、三用工作船等產品的基礎上,重點發展大型石油鉆井平臺、浮式生產儲油輪(fpso)、起重鋪管船、多用途工程船等。加快大金重工項目建設進度,積極開發海上風力發電塔架基礎等新產品。
船舶及海洋工程配套產品方面:重點推動國內外設備著名企業以品牌、技術、組裝等方式與我市企業在發電機組、柴油機、螺旋槳、齒輪箱、焚燒爐、海水淡化裝置、通信導航設備、深海鉆機成套設備、井控設備、水下生產系統及海底電纜、系泊鏈、螺桿鉆具、鉆井泥漿泵等產品開展合作。同時,大力引進船舶配套物流配送中心項目。
四是幫助企業積極調整,加強內部管理。通過召開企業座談會、外出考察學習,了解國內外造船重工產業動態,探討產業發展思路。引導企業抓住金融危機帶來的市場格局調整機遇,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增加國內訂單比例;鼓勵企業多承接海洋工程、修船及改裝船等訂單,規避造船訂單風險。加強與船東的聯系力度,加大訂單及在建船舶生產管理力度,保訂單、保交船。
五是強化校企合作,促進人才建設和產學研聯合。爭取引進國內外研發設計力量,強化海洋油氣裝備的概念設計、基礎設計,深化詳細設計、生產設計,提升我市海洋油氣裝備自主研發設計能力。同時引導我市企業與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江蘇科技大學、職業學院、商貿高級技工學校、高級職業學校等開展合作,共同打造產學研聯盟,建立人才實習實訓基地,實行訂單式培養,培訓行業技術工人。
六是組建行業協會,推動行業協調發展?;I備成立我市船舶重工行業協會。為了增進全市船舶行業的溝通與交流,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為行業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推動行業又好又快發展,擬籌備成立由船舶制造、海洋重工、船舶維修、船舶配套、人才培訓機構等單位組成船舶重工行業協會,為企業提供信息、技術、人才、市場等服務,幫助企業更好地開拓國際國內市場。
現代農業家庭經營組織(以下稱為家庭農場)是以農戶家庭為基本組織單位,以市場為導向,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專業從事適度規模的農林牧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并經過工商注冊,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和主要推動力量,代表了今后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F將寧波市家庭農場情況報告如下:
隨著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在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寧波就有了家庭農場的雛形,出現了一批糧田適度規模經營大戶,90年代后期,隨著農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出現了一批從事蔬菜、瓜果、畜禽養殖等多種經營的規模大戶。同時,大戶的市場意識、經營意識不斷增強,一些大戶自發或在政府引導下,將自己的經營行為進行了工商注冊登記,以期尋求法律的保護,尋求進一步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到目前為止,全市從事種植(大田,不含山林)、畜牧養殖的家庭農場共有385家,其中種植類279家,畜牧類106家。按工商登記類型分,以個體工商戶登記的295家,以個人獨資企業登記的90家。并有以下特點:
1、經營規模較大,產業覆蓋面逐步拓寬。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普遍較大,279家種植類家庭農場經營面積均在50畝以上,其中50-100畝123家,占44.1%,100-500畝的139家,占49.8%,500畝以上的17家,占6.1%,畜牧業的經營規模也大大超過國家、省定的標準。年銷售額50萬元以上的355家,占92%,其中500萬元以上37家。由于經營規模較大,有237家家庭農場長期有雇工,占家庭農場總數的近三分之二,雇工人數1016名,平均每個農場5名左右,最多的達幾十人,僅三分之一左右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家庭農場從事領域逐步拓寬,其中種植蔬菜瓜果的242家,糧食28家,生豬50家,禽類34家,其他31家。
2、綜合素質較好,管理水平較高。農場主年齡50歲以下的有267名,占70%,其中30歲以下的28名。高中以上學歷的142名,占37%,其中大專以上30名。大部分農場主產業規模都是從小做到大,專業知識、實踐技能較強,懂經營、會管理。有311家農場實行了標準化生產,66家已獲得無公害基地和產品認證。有49家聘請了64名大學畢業生參與經營管理。
3、經營效益較好,市場競爭力較強。全市385家家庭農場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8.26億元,利潤1.4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8.8%和35.6%,平均每個場分別為214萬元和38萬元,大大超過普通農戶的收入水平。有224家牽頭領辦或加入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有103家與農業企業簽訂了產品購銷合同,有110家擁有自主商標權。有不少農場主是購銷大戶或農產品經紀人,市場信息靈,產銷連接緊密,產品競爭力強。
4、發展速度較快,地區間發展不平衡。隨著市場經濟和現代農業的發展,規模效應不斷體現,政策扶持環境不斷趨優,家庭農場發展速度逐步加快,但地區間發展不平衡。慈溪市上世紀90年代出臺政策,培育扶持家庭農場,目前已有各類家庭農場(包括林業和漁業)500多家,其中種植業和畜牧業283家,占寧波市的73.5%;象山27家;其他各縣(市、區)較少,種植業家庭農場中除慈溪264家外,僅有余姚9家,象山、鎮海各3家。
模式的合作大多限于加工、流通領域,仍然解決不了人多地少、農戶小規模生產的問題。發展家庭農場,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促進土地等生產要素向生產經營能手集中,開展集約化經營,是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形式的創新,有利于實現農業機械化,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竟爭力,對發展現代農業具有重要的作用。
1、發展家庭農場是完善和創新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有效途徑?,F代農業客觀地要求傳統農業家庭經營組織轉變為現代農業家庭經營組織。家庭農場是在農業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核心是在穩定家庭經營的同時,通過多種方式,按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將一部分土地向大戶集中組建家庭農場,既堅持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又繼續發揮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經濟效益的引導下,不斷投入擴大再生產,提高農業生產力,是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一種順勢調整,易被廣大農民接受,是完善和創新家庭承包經營的有效途徑。
2、發展家庭農場是實現農業集約化經營,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舉措。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具有以市場為導向的企業化特征,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每個家庭農場都會加大物質和科技的投入,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同時,家庭農場亦如家族企業一樣,具有較好的傳承性,能較好的維持和保護農業生產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全市家庭農場生產裝備設施投入較大,普遍在幾十萬元以上,一些規模畜牧場則達上千萬元,農機具購置齊全,農機化水平普遍較高。余姚市三七市鎮悠悠農場起步于1993年,規模逐年擴大,其子大學畢業后,把從事農場經營作為家庭事業,于2019年進行了工商登記,并注冊了商標,目前經營面積600余畝。
3、發展家庭農場是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載體。家庭農場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為目標,使農業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轉變,克服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更豐富的農產品。同時,家庭農場亦比一般農戶更注重農產品質量安全,也更易于監管。據調查,全市80%以上的家庭農場實行標準化生產,農場的管理制度、農事記錄、生產臺賬相對齊全,一些大的農場還將相關管理制度上墻。象山西周偉平農場種植水稻500多畝,每年投售糧食300多噸,成為全國優秀種糧大戶、市級勞動模范。慈溪市掌起鎮綠葉農場2019年成立,堅持規?;洜I,企業化管理,目前經營面積1600余畝,為農業龍頭企業海通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農產品原料。
4、發展家庭農場是推進科教興農,培育新型農民的有效手段。作為規模經營主體,家庭農場比一般農戶更迫切需要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也更有能力接受推廣和使用,成為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的主力軍。慈溪市各類家庭農場累計引進甘藍、草莓等優新品種100多個,成功推廣優新品種17個,并成為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無害化防治措施、先進農機具等方面的先行者。農場主既懂生產,又會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是典型的新型農民。同時,通過家庭農場效益農業的帶動,一批農場主的下一代逐步對現代農業有了新的認識,成為家庭產業繼承人,一批農戶受影響帶動加入家庭農場行列,成為新的農場主,一批大學生在家庭農場就業,培養了現代農業的新生力量,還有一些農民被吸納到現代農場成為新一代農業產業工人,既有土地租金收入,又有薪金收入,收入水平大大提高。
一是對發展家庭農場重要性還缺乏必要的認識。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尚未認識到家庭農場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主體而予以重視,沒有出臺系統的專門扶持家庭農場的政策。作為家庭農場潛在發展對象的種養大戶,普遍缺乏市場意識,滿足于現狀,缺乏組建家庭農場的積極性。
二是土地流轉難。近年來,土地的稀缺性不斷顯現,首先是農民惜租,土地流出戶少,土地流轉困難,農場難以擴大經營規模;其次是土地集中連片難,流轉的土地,往往交通不便、農田基礎條件較差,零碎插花不集中;三是流轉價格上漲快,受物價和高收益農業項目刺激,土地流轉價格逐年上漲,目前普遍在每畝500元以上,城郊則在800元以上,流轉價格上漲對農場經營帶來成本壓力,特別是從事糧棉油等大宗產品生產的農場,同時帶來農地糾紛,影響農場主的正常生產秩序和生產積極性。
三是融資、用地、用工等要素制約大。家庭農場在經營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較集中,資金需求較大,多數農場實力不強,加上固定資產不多,大部分投入無法通過資產抵押等方式獲取銀行貸款,制約其擴大生產規模和發展設施農業。管理用地落實難,盡管省、市有關文件明確允許農業經營主體按照不超過流轉面積5‰的土地建設管理用房,但由于嚴格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政策難以落實到位。同時,由于物價上漲和外來勞動力流動頻繁,勞動力工資普遍比上年增加20%以上,一些農場盡管提高了工資,但還是難以留住人。
四是組織化程度低,社會化服務能力弱。全市尚有163家家庭農場沒有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占總數的40%以上,一些已加入合作社的農場主也感到合作社服務能力有限,以自我服務為主。農技服務力量薄弱,對家庭農場缺乏技術指導,機械化程度低,造成家庭農場需要大量的農業工人。
五是農場主經營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盡管大部分農場主多年從事農業生產,實踐經驗豐富,但畢竟受學歷、理念等因素影響,難以有效承擔現代農業發展重任,需進一步提高經營素質。
加快培育和提升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所在。黨的xx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農業經營方式轉變。家庭經營要向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水平”,“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家庭農場作為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的有效載體,在現代農業經營主體中表現最為活躍,最具生命力。因此,要加大扶持力度,積極培育,加快發展。
(一)審時度勢,營造培育家庭農場的良好環境。初步統計,全市土地流轉率和規模經營率都在60%左右,50畝以上經營面積的業主(包含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有5227戶,承包經營面積66.78萬畝。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和組織化程度有較大提高,已經具備發展家庭農場的條件。因此,要提高認識,把扶持現代家庭農場作為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抓手,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出臺扶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積極營造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氛圍和輿論環境。
(二)強化基礎,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流轉。要進一步加強土地承包管理,健全土地流轉服務市場,為供求雙方提供法律咨詢、供求登記、信息發布、中介協調、指導簽證、代理服務、糾紛調處等服務,為土地流轉搭建便捷的溝通和交易平臺;逐步探索建立土地流轉雙方的價格協調機制、利益聯結機制和糾紛調解機制,促進流轉關系穩定和連片集中;進一步完善農民社保體系,解決離土農民的后顧之憂,積極有序地推進農村土地流轉。
(三)加大扶持,不斷提高家庭農場生產力水平。要鼓勵有條件的種養大戶升級為家庭農場;鼓勵家庭農場增加技術、資本等要素投入,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財政要設立專項發展資金,用于家庭農場提高生產能力建設;家庭農場自產自銷的農副產品要給予農民自產自銷的稅收待遇;適宜家庭農場申報的農業項目要優先安排;要落實用地、人才引進等優惠政策,家庭農場在不破壞耕作層的前提下,允許其按規定建設生產管理用房,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到家庭農場工作。開展優秀家庭農場評選并予表彰。
(四)健全服務,為培育發展家庭農場提供堅強保障。要深化農技推廣體制改革,強化新型農業社會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新產品、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指導家庭農場應用先進適用新技術、引進優質高產新品種、種養新模式,開展標準化生產;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引領作用,幫助解決單個家庭農場干不了、干不好或干了不合算的事情,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實現家庭農場與市場的無縫對接;優化金融服務,開展家庭農場信用等級評定,對信用等級高的家庭農場給予一定的授信額度,并給予利率優惠,允許家庭農場以大型農用設施、流轉土地經營權等抵押貸款,創新信貸品種,簡化信貸手續,提供優質服務;支持和引導農業擔保機構優先為家庭農場提供擔保貸款,大力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擴大農業保險范圍,增加保險險種,搞好農業保險服務,降低農業生產風險,保障家庭農場健康發展;加強培訓指導,提高農場主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家庭農場經驗管理水平。
宣紙書畫紙是我縣三大傳統產業之一,是我縣縣域特色文化產業,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按照縣政協年度工作安排,就宣紙書畫紙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宣紙書畫紙均屬于手工紙行業,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國內外手工紙產量都在不斷下降。目前,歐洲手工紙作坊大都隸屬于博物館、文化保護部門、學校等,極少數進入純市場運作,無論歸屬于哪個部門,政府每年均要安排??钛a助,使之能夠保存、傳承。相比而言,亞洲國家和地區情況略好,但瀕危狀況也令人堪憂,我國手工紙從上個世紀80年代的年產30萬噸下降至20__年的1.5萬噸左右,產地也大量減少,主要分布在安徽、四川、浙江、云南、貴州、廣西等地區。
近幾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縣宣紙書畫紙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以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的一批生產加工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產業集群效應逐漸顯現;先后形成了“__”、“__”、“__”、“__”、“__”、“__”、“__”等十幾個著名品牌,其中1家獲國家馳名商標、6家獲省著名商標,產品暢銷全國和東南亞及歐美市場。特別是注冊于1984年的__牌宣紙先后三次蟬聯國家金質獎,__牌宣紙商標于1998年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xx年我縣宣紙被國家質監總局批準為“原產地理保護產品”。20xx年宣紙制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xx年又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依托宣紙獨特的手工技藝和書畫藝術界的影響,我縣書畫紙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手工書畫紙生產營銷基地。
截止20__年,宣紙書畫紙行業完成產值6億多元,實現稅收4700多萬元,從業人員萬余人。我縣地理標志(原產地域)保護授牌企業14戶,年產宣紙近千噸,其中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__”牌宣紙700余噸,占宣紙總產量的70%以上,年產值2億多元。宣紙書畫紙生產加工企業(戶)380余家(僅__鎮宣紙書畫紙生產加工企業(戶)280多家),年產值4億多元。
宣紙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原產地理保護產品和申遺的成功,使__縣作為宣紙原產地的地域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罢谛垺敝划a于__縣的美譽度進一步提升,特別是“__”牌宣紙1998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各地的宣紙書畫紙專賣店,把“__”牌宣紙作為鎮店之寶,把有“__”牌宣紙銷售作為一種榮譽。
漢文化熱、書畫熱的悄然興起,“書法進課堂”活動的逐步開展,必將帶動宣紙書畫紙市場需求,宣紙的古籍印刷、郵票印刷、宣紙紀念品收藏等宣紙加工領域的開拓,也將對宣紙書畫紙市場需求產生拉動。
全縣上下已形成進一步做大做強宣紙書畫紙產業的共識,加快發展宣紙書畫紙產業的氛圍已經形成,宣紙文化旅游已成為我縣旅游的重要品牌,宣紙博物館、__鎮宣紙書畫紙產業園等平臺建設扎實推進,宣紙書畫紙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宣紙作為文化產品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作為高級書畫專用紙承載著傳承優秀文化的使命,宣紙制作過程體現了農耕文化的基本特征。宣紙和制作過程本身就是宣紙的文化發展史,到目前為止,我縣研究宣紙文化的專業人士甚少,且深入不夠,至今沒有在根本上對宣紙文化的本身內涵、宣紙與地緣的關系、宣紙的環境關系等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挖掘,宣紙的文化張力沒有充分展示,缺乏對宣紙文化的提煉和本質描述,在宣紙的大品牌的樹立、宣傳上只停留在表面,缺少更深層次的內容,手段也較為單一。
宣紙書畫紙是__縣的特色產品,入行門檻低,企業(戶)數量多,企業(戶)主素質參差不齊,對宣紙這一大品牌的文化內涵認識不夠,保護意識差,只顧眼前小利,造成技工無序流動、假冒“__”名牌產品時有發生,書畫紙冒充宣紙、企業(戶)之間競相降價(特別是書畫紙)、機械紙冒充手工紙銷售等行業不自律行為已成常態,已經影響到行業自身的發展和地域優勢的發揮,影響宣紙原產地聲譽。
一是宣紙生產的主要原料青檀皮和稻草的基地建設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青檀造林超額完成了年度任務,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自建基地也取得突破,燎草基地建設有序推進,但長桿稻草種植面積減少,稻草收購難,短期內原料供應仍趨緊張,書畫紙生產原料全部從四川、河北等地購進,完全受制于他人,原料成本高的局面依然存在。二是宣紙書畫紙生產苦、臟、累工種多,勞動強度大,技術要求高,習藝周期長,職業壽命短,易患椎肩盤突出、腰肌勞損、關節炎、手部皮膚病等職業病,容易導致技工流失和招工難等問題。三是宣紙書畫紙生產存在原料加工和產品生產兩個環節的污染,除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有規范的污染治理設施外,大多企業污染治理設施不到位,污染物不能達標排放,青檀皮加工點多面廣、處理成本高,特別是書畫紙生產企業(戶)規模小而散,集群度低,治理設施簡單,不能滿足達標排放的要求。
紙壽千年”的概念搶占市場,而我縣書畫紙至今沒有明確的定位。生產企業只是一味按客戶的價格要求生產紙,甚至以機械紙冒充書畫紙,以低端紙冒充高端書畫紙銷售,沒有充分發揮__縣是宣紙原產地這一地域優勢,明確書畫紙發展定位,打造書畫專用紙這一品牌。
圍繞“建設全國最大的宣紙書畫紙生產加工地,最主要的營銷集散地,最有影響力的書畫藝術界名流創作交流活動地”這一目標,打造__縣宣紙書畫紙的升級版,是當前宣紙書畫紙產業轉型發展、加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為此建議如下:
一是要組織專門力量研究和挖掘宣紙文化,宣紙是__縣歷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與__縣同氣連枝,與中國的書畫藝術共同發展,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思想。對宣紙文化進行挖掘提煉和描述,帶動宣紙行業發展升級。二是要做好宣紙旅游文章。加快宣紙文化園內宣紙博物館及后期工程、宣紙(文房四寶)大市場工程的建設進度,豐富宣紙文化旅游的內容,拓展宣紙文化旅游的亮點。三是要做好手工書畫紙品牌創建工作。行業協會要積極引導宣紙書畫紙企業(戶),樹立品牌意識,創優創牌,明確書畫紙發展定位,以高端手工書畫專用紙生產銷售基地為發展目標,與低端、機械書畫紙錯位發展。四是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在宣紙文化產品開發上要發揮更大帶動作用,在宣紙紀念紙,郵票、古籍印刷等產品的基礎上,加大宣紙文化產品的研發力度,不斷開發出新產品,帶動宣紙行業發展規模。
一是要切實抓好原料基地建設。繼續推進宣紙原料基地建設,確保按期完成基地建設任務,鼓勵書畫紙企業在外建基地。二是要切實解決好企業技工流失和相關政策落實等問題。制定宣紙技術人才激勵政策,將宣紙產業有的工種確定為縣級特殊工作,在退休、養老、醫療等方面給予扶持,以穩定和鞏固宣紙技工隊伍,開展縣級宣紙工藝大師的評定,對獲得縣級工藝大師稱號的人員,縣委、縣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提高宣紙技工的榮譽感。三是要切實幫助企業解決污染問題。制定宣紙書畫紙集中發展的政策措施,將__鎮宣紙書畫紙產業園作為縣重點園區,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給予項目和資金支持。四是要對行業內、企業間的惡性競爭依法打擊,為宣紙書畫紙市場打造一個公平的環境,促進宣紙書畫紙行業良性發展。
圍繞“三地”目標,打造平臺,營造氛圍,筑牢基礎。一是結合文化旅游,建設書畫寫生基地,吸引更多的書畫藝術界人士和美術院校學生、書畫愛好者來我縣寫生、創作,擴大“宣紙之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建立書畫拍賣中心,規范和活躍書畫交易市場,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三是加快__鎮宣紙書畫紙產業園建設,使宣紙書畫紙集中發展。四是以紙為媒、節會搭臺、經濟唱戲,定期舉辦中國宣紙藝術節和宣紙、宣筆展銷會,吸引國內外客商和文化名人來__投資、觀光旅游,擴大宣紙影響和__縣的知名度。五是支持和引導行業協會發揮行業自律作用,為推動宣紙書畫紙和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切實加大“宣紙原產地”和“宣紙之鄉”的宣傳,在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一是要注重網絡宣傳,幫助支持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中國宣紙網站,在政府、文化、旅游網站建立宣紙網頁。二是利用報刊雜志宣傳。三是利用參加品牌展會組織專場宣傳和推介。四是恢復宣紙社區習俗?!癬_”、“__”等習俗是宣紙行業在農耕社會時期的重要社交形式,既豐富旅游的文化內容,又宣傳宣紙文化。五是把青檀確定為縣樹和在城市廣場設計有宣紙有關的雕塑宣傳,營造宣紙之鄉氛圍。
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國家更加強調節能減排硬性約束,節能環保領域的投資、技術、裝備、服務需求十分旺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關于產業發展。
供大家參考借鑒。
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7月以來,克振副省長帶領省直有關部門的同志深入武漢、孝感等地調研部分節能環保企業,隨后囑我們對該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研究。近期我委分赴12個市州開展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題調研?,F報告如下: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全省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著力加以推進,我省節能環保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匯總各市州上報數據,2019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超過1500億元,比2019年增長76.5%,其中:高效節能產業總產值約450億元,先進環保產業總產值約250億元,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總產值約800億元。全省節能環保產業企業數突破1000家,比2019年增長42.8%,其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200多家;從業人員接近20萬人,較2019年翻了一翻??傮w來看,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我省已有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節能環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產品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已初步成長為各自領域里的領軍骨干企業。
在高效節能領域,有從事電力能源裝備的長動集團、武漢南瑞、三環發展、合康變頻、大力電工、孝感大禹、襄陽萬洲、追日電氣等,從事蓄熱式燃燒的仙桃神霧,從事節能窯爐的華窯集團,從事三聯供空氣源熱泵的武漢朗肯,從事半導體照明的華燦光電、迪源光電、匡通電子,從事節能保溫建筑材料的武漢沃爾浦等。長動集團20萬千瓦以下熱電聯產機組市場占有率達30%以上;神霧公司占有國內高溫空氣燃燒應用份額50%以上;宜昌匡通電子在國內led封裝行業居于龍頭位置。
在先進環保領域,有凱迪控股、都市環保、中鋼天澄、凱迪水務、武漢華電、中碧環保、天虹儀表、方元環境、華麗環保、創新環保、合加環境、東之盛、沙市水處理設備制造廠等。都市環保自主研發的“氨硫銨燒結煙氣深度脫硫”技術和“雙循環三段式脫硫塔”裝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武漢華麗環保公司研發的可熱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可有效解決廢棄塑料產生的“白色污染”;沙市水處理設備制造廠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管式超濾膜生產廠家,市場占有率50%以上;中鋼天澄是國內除塵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工程總承包商之一。
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有格林美、湖北金洋、千里馬、法利萊、江南實業、宜昌立帝、華山水產、華新水泥、黃石大江集團等。格林美是國內城市礦產領域首家上市公司,在荊門、武漢、仙桃等建有多個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基地;宜昌力帝是國內最具專業化的廢鋼加工處理設備研發生產企業;華新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技術攻克了垃圾處理過程中的4大難題,處置過程中無二次污染;武漢法利萊實現激光再制造設備的產業化生產,并列入國家再制造試點。
經過多年發展,我省節能環保產業逐步呈現出依托骨干企業向重點園區和區域集聚的發展格局。
在高效節能產業領域,陽邏開發區以西門子、阿?,m和國電南瑞公司產業園為基礎,形成了大型輸變電設備和智能電網應用裝備產業基地。黃岡節能窯爐的發展頗具特色,華窯集團、中洲窯爐、中亞窯爐等行業領軍企業正抱團推進“綠色工業窯爐”省級標準制定,填補國內該項標準的空白,黃岡逐步成為“窯爐之鄉”;襄陽以大力電工、追日電氣、萬洲電氣等企業為龍頭,建立了襄陽軟啟動產業聯盟,成為全國最大的軟啟動產業生產基地。
在先進環保產業領域,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集聚了凱迪電力、中冶南方、都市環保、中鋼天澄、綠世界、芳笛環保等一批龍頭企業,在電力環保、水處理、節水技術和設備、環保工程總承包等領域門類齊全、優勢突出。2019年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總收入789億元。
在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領域,谷城再生資源園區圍繞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依托金洋公司、駱駝蓄電池、三環鍛造等一批“城市礦產”資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企業,初步構建了再生鋼、再生鋁、再生鉛等三條較為完整的循環型產業鏈,已形成年回收各類再生資源200萬噸、年處理利用各類再生資源130萬噸的能力,再生資源產業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黃石市圍繞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市,依托大冶有色、大江集團等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以有色金屬和稀貴金屬回收利用為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青山工業區內武鋼、武石化之間實現氮氣和氫氣資源互補,武鋼、青山電廠與利用鋼渣、粉煤灰、磷石膏的建材企業之間也形成了良好的協作模式,形成了以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工業污染治理、環保設備設計制造產業基地;武漢市東西湖區工程機械裝備再制造園區聚集了龍工、三一、千里馬等國內主要工程機械生產與再制造廠家,形成了再制造產業集群。格林美在荊門高新區打造廢舊電池、電子產品等回收利用基地,2019年產值超過23億元。
我省積極落實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相關企業年減免增值稅和所得稅約17億元。每年爭取國家支持節能環保重點項目資金近15億元。政策扶持提高了企業投資節能環保產業項目的積極性,不僅一批中小企業積極參與,同時推動了建材、化工等行業從傳統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向節能環保型轉變。武鋼集團、華新水泥、大冶有色等均成立了以節能環保為主攻方向的企業,如武鋼金屬資源公司對冶煉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生產礦渣微粉等產品,年產值超過80億元。中節能等央企也開始在我省投資布局。一大批在建或擬建的節能環保產業化項目正在穩步推進,總投資近1200億元,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較強的后備力量。
各地對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武漢市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制定了節能產品推廣、廢舊產品回收利用財政補貼政策,加快節能環保服務模式創新,出臺。
合同。
能源管理項目支持辦法,安排5000萬元市級循環經濟引導資金。鄂州市把節能環保產業納入重點發展產業,依托高新區建設專業節能環保產業園。荊門市出臺了加快循環經濟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措施,設立了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建立了循環經濟統計評價體系。襄陽市積極爭取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擁有谷城再生資源園區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東風康明斯國家再制造試點等一系列“國字招牌”,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發揮了引領作用。
總體來看,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可以超額完成“”規劃目標。同時,發展中也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整體競爭力不強。突出表現在“兩小一低”。一是產業規模偏小。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比例不足5%,產值僅為江蘇的四分之一,浙江、山東的三分之一左右。二是企業規模偏小,大型企業(集團)特別是具有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能力的企業還不多,仍以中小企業為主,集中度低,市場競爭力不強。三是技術水平偏低。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從事高端設備制造的企業不多,大多屬于一般加工制造企業,產品附加值較低。
(二)產業結構不優。產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我省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較快,但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和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不足,特別在高效鍋爐、垃圾處理成套設備、廢舊電器和汽車拆解等節能環保裝備制造領域存在明顯短板。產業空間布局也不盡合理,“撒得不開、聚得不夠”,部分市州縣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滯后。產業集聚度不高,產業鏈不成熟。
(三)市場開拓難度較大。節能減排總體上屬于政策驅動型市場,其中很大一部分政策拉動型需求和政府公共投資,節能環保產業領域相關的目錄清單、資質資格認定較多,進入市場的門檻較高。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一些技術和裝備研發成本高、產品性能不穩定,難以為市場接受并得到應用推廣?,F有的節能環保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貸款難、融資貴問題,資金積累緩慢,企業發展面臨很多實際困難。
(四)扶持政策還不夠系統。一是在創新驅動方面,沒有把節能環保產業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作為省級科技計劃的重點領域。二是在需求牽引方面,國家通過推廣節能環保產品、實施節能環保重點工程來推動節能減排和擴大投資消費需求,但地方政府不能只推廣使用本地產品,需求牽引政策難以精準發力。三是在投資促進方面,主要是申請國家資金扶持,省級沒有設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相關節能環保企業的產業化項目只有變換主題申請有關部門的其他專項資金,影響了企業投資積極性,甚至導致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局面。四是在政策引導方面,對一些新興的服務模式,如合同能源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政策不明確、法律規范不健全,影響了推廣應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廢棄物回收利用增值稅進項抵扣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五是在組織協調方面,沒有建立規范統一的統計體系,影響對產業發展形勢的科學研判。部門之間協調配合還不夠。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國家更加強調節能減排硬性約束,節能環保領域的投資、技術、裝備、服務需求十分旺盛。近期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今明兩年生態環保重大工程中,僅大氣污染防治和清潔水重大工程投資就超過8600億元,市場潛力大。我省節能環保產業正處于從產品生產向裝備和服務延伸、從外圍向核心突破、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關鍵時期。兄弟省市均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呈現萬馬奔騰、不進則退的發展態勢。以我省的基礎和條件,只要加大力度,完全有可能實現節能環保產業跨越式發展,5年時間有望培育成產值5000億元的新興支柱產業,占據新一輪區域競爭的制高點。下一步建議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擴大市場需求。節能環保產業與一般性競爭行業最顯著的區別,是其對政策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要做好政策和市場結合文章,把促進推廣應用作為關鍵環節。一是強力推進節能減排降碳,加快淘汰落后鍋爐、電機、老舊汽車等,擴大節能環保裝備、產品市場空間?!耙恢鲀筛薄敝行某鞘泻推渌袟l件地區,適當提高節能建筑、新能源汽車推廣、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回收利用等節能減排目標,以政策拉動需求,進而帶動產業發展。二是推進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和服務。嚴格執行政府優先采購和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鼓勵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向社會購買節能環保服務。把合同能源管理作為公共機構開展節能改造的主要方式,研究制定促進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實施的具體辦法。三是引導節能環保產品消費。完善節能惠民工程、“以舊換再”、“能效領跑者”、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等政策措施,開展全民行動,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消費理念。四是支持節能環保企業參與節能減排重大工程。對獲得國家節能環保標識、進入國家相關目錄名單的省內企業給予適當獎勵,對省內企業研制的首臺(套)節能環保裝備在省內工程中使用的,可由省財政對生產企業及用戶給予補助。五是支持節能環保服務模式創新。積極培育合同能源管理、節能量審核、節能低碳認證、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機構,在污染減排重點領域加快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支持發展再制造服務,建立完善廢棄物回收處置體系。
(二)助推企業發展。一是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建議對未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再生資源企業,各地方政府可將新增的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全額返還給企業。二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對此,國務院文件有明確要求,但我省目前還沒有設立節能環保產業扶持專項資金,僅省經信委在新增專項資金中,對資源循環利用有一定支持。建議從2019年開始,省財政設立5000萬元節能環保產業扶持資金,主要以貼息方式支持節能環保產業重大項目建設。三是拓寬投融資渠道。包括綠色信貸、抵押擔保、上市融資、債券發行、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等。四是支持節能環保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對引進的節能環保企業,給予一定獎勵,并在用地等方面予以優先保證。五是加強組織協調,建立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
(三)支持技術創新。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高技術產業的典型特征,必須把實施創新驅動、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在節能產業領域,加快節能共性關鍵技術、核心材料和關鍵設備的研發,推進節能技術裝備升級換代。重點發展高效電機、高壓變頻、無功補償、高效鍋爐(窯爐)、蓄熱燃燒、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半導體照明、工業化建筑、碳捕捉等技術和裝備。在環保產業領域,以大氣污染治理、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污染土壤修復和環境監測等領域為重點,研發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技術和產品,提升我省環保技術裝備水平,加快治理突出環境問題。在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領域,以磷石膏等典型固體廢棄物、稀貴金屬、農業廢棄物、餐廚廢棄物等處理以及再制造為重點,加快研究一批市場需求量大、應用前景廣泛、經濟效益明顯且無二次污染的高效資源化利用技術。同時,著力提升節能環保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持企業引進人才、引進技術,加強對外技術合作。
(四)推進試點示范。近年來,國家在與節能環保產業相關的領域,特別是循環經濟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試點示范,把這些試點示范抓好了,就能為深化改革、完善機制、培育產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要積極推進我省國家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探索符合各地特點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進我省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再制造試點、循環經濟示范市(縣)、“雙百工程”等國家級節能環保各類示范試點建設,切實發揮典型帶動和輻射效應。開展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創建活動,進一步促進資源循環式利用、企業循環式生產和園區循環式發展,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五)完善相關政策。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出臺后,全國已有10多個省級政府相繼制定了貫徹落實措施。去年我省發布了關于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的行動方案,但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整體發展沒有系統政策和全面部署。建議省政府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并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推進工作,以提高各地各部門對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緊迫性、重要性的認識,并按照精準調控、噴灌滴灌的要求,拿出支持節能環保企業發展的具體舉措。目前,我委已研究草擬了相關政策文件初稿,待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報省政府審定。另外我們已啟動《湖北省節能環保產業“十三五”規劃》的研究工作,提前謀劃未來一段時期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思路和總體布局。
按照建設“四個中心”國家戰略的要求,落實發展海洋經濟的總體規劃,將充分依托洋山國際深水港和浦東國際航空港兩大國際性樞紐港的優勢,延伸和拓展浦東開發開放的經濟社會效應,準確把握在新一輪發展的戰略地位,積極貫徹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充分體現區位優勢,培育和發展主導產業,加快產業發展步伐,壯大主導產業,提升產業集聚度,提升產業能級。加快經濟的發展,就是要以加快優勢產業的發展為基礎,形成產業細化、優勢明顯、集群度高的產業群,共同推進經濟圈產業的競爭力。
年,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64.7億元。其中四大重點行業:電子信息業占總產值的11.2%,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業占2.8%,汽車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業占13.3%,裝備業占51.3%。從行業小類看,通用、專用、運輸設備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4.6億元;金屬制品業完成產值38.2億元;電氣機械、通信設備、計算機、儀器儀表等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9.6億元,比上年增長78.5%,其中電子信息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2.9億元,同比增長155.0%。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7.2億元,占全區工業的7.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4.7億元;通用、專用、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4.6億元,比上年增長38.0%,其中汽車制造及零部件配件制造業完成172.4億元,比上年增長1倍多;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業完成18.3億元,比上年增長34.6%。全區工業實現利潤41.0億元,電子信息業占4.1%,醫藥及醫療制造業占3.0%,汽車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業占19.4%,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占22.3%。從主營業務收入看,四大重點產業共實現493.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總數的74.2%。其中電子信息業占11.1%,醫藥及醫療制造業占0.2%,汽車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業占12.1%,裝備業占50.9%。
總體來看,我區4大重點產業發展狀況良好,呈出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從產業規???,4大產業創造的經濟總量在全區工業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匯總數據顯示,年,我區工業4個重點產業共有582戶企業,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數的51.0%;就業人數8577人,占規模以上工業就業人數的5.2%;資產合計406.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資產的69.7%;主營業務收入493.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74.2%;利潤總額30.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的74.3%。
二是從經濟效益看,重點產業各項經濟效益指標普遍好于全區工業平均水平。數據顯示,年我區工業重點產業的資產周轉率為2.14次,比全區平均水平高2.5%;勞動生產率為11.7萬元/人,比全區平均水平高2.2萬元;重點產業產品銷售率為98.7%,高出全區工業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負債率為53.5%。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區產業的發展現狀,下面對各產業逐一進行分析:
1、汽車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業:該產業共有法人單位49家,從業人員1020人,資產56.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88.8億元,產值在全區工業產業中排名第三。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10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延鋒江森座椅有限公司(45.8億元)、納鐵福傳動軸有限公司(17.6億元)、申龍客車有限公司(5.2億元)。
2、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業:該產業共有法人單位21家,從業人員339人,資產16.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8.4億元,實現利潤1.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9.1%,比去年同期下降4.6個百分點,有2家企業的產值超過4億元,分別是揚子江藥業集團海尼藥業有限公司(5.5億元)和迪賽諾化學制藥有限公司(4.7億元)。
3、電子信息制造業:該產業共有法人單位52家,從業人員1190人,資產61.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74.1億元,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5家,超30億的有1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昌碩科技有限公司(35.0億元)、勝華電纜廠(12.8億元)、堂福電子有限公司(3.4億元)。
4、裝備業:該產業共有法人單位460家,從業人員6028人,資產272.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338.3億元,實現利潤21.2億元。其產值在全區工業產業中排名第一。資產周轉率為2.1次,產品銷售率為99.9%,資產負債率為55.9%。其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有法人單位102家,從業人員1393人,資產63.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93.0億元,實現利潤9億元。其產值在全區工業產業中排名第二。資產周轉率為2.3次,勞動生產率為14.8萬元/人,產品銷售率為97.8%,資產負債率為52.9%。
雖然目前重點產業還很弱小,但已經有一批正處強勁發展的產業,還有一批具有較明顯發展潛力的產業,經濟崛起的步伐在明顯的加快。經濟發展的提速,我們認為其根本而有效的途徑應是產業的集群化發展,以區域經濟的一體化來加速改變經濟發展的固有狀態,不斷激發發展活力。從產業發展的層面上看,加快工業產業集群建設應著力抓好六個方面。
在實際的發展中,應結合國際產業發展和轉移規律、我國產業發展狀況,制定出推進工業產業發展具體可行的措施。要從工業整體發展出發,立足于產業發展和產業集群狀況,著眼于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強勢發展產業--潛在優勢產業,圍繞產業聯動,因地制宜地發展產業集群,合理布局生產力,形成產業聚集,要與大項目和龍頭企業想結合,與產業園的特色相匹配,與人力資源相適應,發展以現代裝備業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業,同時與浦東聯動發展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
堅持二、三產業共同推動經濟的產業發展方針,在發展中完成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在調整中實現產業創新提升,逐步構筑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現代服務業為先導、現代裝備工業為支柱,特色鮮明、重點突出、體現臨港經濟特征的多元產業體系,努力構筑“現代裝備工業基地、現代物流基地和信息產業基地”。要做好工業產業集群,其根本點就是要以產業中心發展區域的產業為基礎,特別是利用其市場優勢和技術優勢,整合同類產業和產品資源,發揮產業集群的引領導作用,帶動經濟圈產業的發展。充分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和國際資本流動的有利時機,努力創造條件,改善軟硬環境,大力引進外資,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和質量。特別是要吸引外資在我區建立研發中心和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提升加工產品檔次和開發能力。
從產業競爭力上看,我們要對重點行業進行細化研究,從中類行業細化到小類行業、細化到產品。從小類行業上研究,以龍頭產品為紐帶,進行產業集群,進行充分合作和有效的競爭,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和贏利水平。同時充分重視國內外市場,做好兩個市場大文章。比如電子信息行業,它的發展與國際it產業的發展休戚相關,但另一方面,國內市場仍有巨大的潛力,對電子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在眼睛向外的同時,也要眼睛向內,加大技術投入,集中攻關,尋求核心技術突破,不但可從根本上解決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行業的產品附加值,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堅持以質取勝戰略,法力培育優秀品牌,使之成為的產品新亮點。
工業的快速發展,用能需求急劇增加,能源供需趨緊。短期來說,強化節能意識,組織協調好能源供給,最大限度地舒緩用能緊張的局面。長遠來看,關鍵是加強節能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開發可替代新能源,特別是可循環使用的新能源,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與此同時,新技術的應用,還是從根本上化解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成本壓力增大的最佳途徑。
招商引資是加快我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工業園區則是我區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主戰場。要把園區的工業做大做強,招商引資,引進項目和資金仍然是一條重要的途徑。把加快工業發展、壯大工業規模、培育工業經濟增長點作為重大措施來抓,各部門要積極配合,為園區建設創造寬松環境。提升工業園區的能級,加快培育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臨港物流產業區、國際醫學園區和信息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和功能培育。通過園區建設,拓寬我區工業發展空間,吸納新的工業項目,形成新的發展格局,增強發展后勁。從經濟一體化、空間布局擴容和功能提升出發,把工業園區整合成產業功能區,加快工業園區的產業集群化、市場專業化的發展。
大力扶持大型優勢企業和中小高技術企業,針對我區目前存在的企業多、技術競爭力弱的問題,要繼續實施企業集團戰略、龍頭企業戰略,發揮規模優勢,提高整體抗市場風險能力,力求在微電子、軟件、計算機、通信等重點領域盡快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和拳頭產品。與此同時,進一步扶持中小高技術企業,培育大型企業的后備力量,以形成梯次推進的產業組織體系。比如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是世界產業發展的方向,也是我國工業的五大重點發展產業。年,該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我區規模以上總量的6.8%,實現總產值占總量的7.1%。要把握好產業發展的大勢,著力發展增長潛力大、帶動效益強、技術含量高的產業,發展和壯大新興產業。
。
我縣以金屬鎢為主的硬質合金產業,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經過30多年的艱苦創業,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廢舊合金回收,合金刀具經銷、再生合金生產三位一體的特色產業。在硬質合金產業發展過程中,我縣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經銷鉬、釩、鈦、鎳、鈮等稀有金屬,并相繼建設了金都、城大、世龍、上大、嘉興等一些生產企業,與各大鋼廠建立了密切的協作關系。目前鎢及其它稀有金屬產品的銷售收入40億元,是省重點產業集群之一。
全縣稀有金屬生產企業45家,主要產品有合金刀具、礦山工具、耐磨零件、高速鋼工具,再生碳化鎢及鎢鐵、鉬鐵、釩鐵、鎳鐵、鈮鐵,鎳銅合金、鎳鉬合金、高速鋼坯材、高溫合金等,主要供應機械加工、裝備制造、礦山采掘、石油化工、鋼鐵特鋼等領域。全縣廢舊合金、合金刀具及其稀有金屬經銷業戶有500余家,其中有一半以上分布在全國各大中小城市,有幾千名業務員常年跑遍全國各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經銷網絡。目前全縣稀有金屬產業從業人員10000余人,年銷售收入40億元,稅金5000萬元。
1、我縣是全國最大的廢舊硬質合金及廢鎢料購銷集散地,年經銷量近萬噸,而本縣再生利用量只有3000多噸,大部分廢料被外地利用,急需提升廢鎢再生利用規模。
2、我縣硬質合金生產企業都是年產一、二百噸的中小企業,產品品種單一,技術附加值不高,在低端市場競爭,抗風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弱,沒有形成專業化分工、規?;a、中高端邁進的良性發展格局。
3、創新能力不強,自主品牌沒有形成市場影響力,甚至有個別冒牌營銷行為,在業內對產品存有偏見,不利于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4、近幾年,等地相繼建設了廢鎢回收加工基地,大部分原料來自,對我縣產業發展造成了一定沖擊。
5、產業鏈條分工不細,聚集效應差,特色優勢放大效果不明顯,在產業鏈條各關鍵節點需要龍頭企業或重點企業加大支撐能力。
1、明確發展方向。緊緊依托廢舊合金及其它稀有金屬集散市場的優勢,走再生加工、循環利用的發展之路。鞏固壯大回收市場,確保資源聚集地位;提升再生加工技術和工藝水平,做大循環經濟規模;健全產業鏈條,開發生產高附加值新產品;打造全國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
2、成立鎢業協會。以鎢資源綜合利用為發展主題,立足,面向全國,打造沒有礦山的戰略金屬生產基地。成立鎢業協會,近期以及周邊南宮、故城等從事合金生產加工、購銷流通、制品交易等企業,組成行業組織、抱團經營、優勢互補、溝通交流、自律自強。
3、建立服務平臺。以研發、檢測、網絡、信息、物流、人才交流、融資服務等多位一體的產業服務配套體系,為產業發展搭建全方位的服務平臺。
4、謀劃建設合金市場。把及周邊縣市的經營業戶納入一個功能完備的市場體系中,即可迅速鞏固合金產業聚集效應,又能增強縣域經濟的`城市功能,確保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形成市場支撐產業,產業促進市場的良性循環。
5、靠大聯強,打造骨干龍頭企業。我縣合金企業具備資源、市場優勢,而國內大的企業集團具有資金、技術優勢。與大企業聯合協作,是加快產業做強做大的一條途徑。
6、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走科技創新之路。積極拓展國內外兩大市場,創建自主品牌,提高產品的聲譽。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32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