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是一種對特定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通過收集、分析和解釋數據等方式進行呈現的一種書面材料。如果有更多關于調研報告撰寫的問題和疑惑,歡迎和我們進行交流和討論。
扶貧開發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戰略部署。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笆濉币詠?,全縣上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牢鎖定低收入人口、經濟薄弱村和兩大片區“三個重點”,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行動。2017年,6326戶、27774人脫貧,14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增收達標,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8萬元,兩大片區整體幫扶效果顯著。雖然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但面臨的形勢仍然復雜艱巨,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仍不容忽視,還需要在扶貧精度、廣度和深度上再下功夫。為全面加快全縣脫貧致富奔小康進程,根據縣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3月20日下午,我們組織部分市、縣人大代表和縣人大農業農村委委員深入鄉村、深入基層進行調研?,F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注重施策精準,不斷提高幫扶實效。一是識別精準。經過審計整改、陽光低保和陽光扶貧系統建設,對存疑數據進行逐條逐戶核實,全縣移除不符合條件建檔立卡農戶2675戶8131人;同時對建檔立卡外的困難群眾和已脫貧的低收入農戶進行仔細排查,通過“兩公告四公示兩比對”程序,將1147戶農戶新增納入建檔立卡范圍,確定27戶農戶因困返貧,實現應進必進、應扶盡扶。目前全縣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共計34692戶115076人。二是結對精準。結合“三進三幫”大走訪,每個月定期組織“扶貧走訪”,全縣11013名縣鄉干部、371名扶貧志愿者與低收入農戶結對,常態開展“送項目、送崗位、送政策、送溫暖”的“四送”活動,所有結對幫扶工作均留有臺賬,并做到聯系人、對象戶、調查員三方簽字確認,保證了幫扶效果。三是“菜單”精準。優化扶貧“菜單”,投入資金3803.58萬元,實施特色種養、光伏扶貧、“股份+”等七大類項目1.01萬個,不斷提升幫扶項目到戶比重,實現一般低收入農戶全覆蓋。同時,整合各類幫扶資源,推動“三來一加”項目建設,全年新增“家門口”就業項目59個,帶動2450余名低收入農戶就業。
(二)注重整合路徑,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大力實施“特色農業+扶貧”。大力發展“一鄉一特”、“一村一品”高效農業,建成19個連片2000畝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加大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在經濟薄弱村新建一批300-500畝左右的示范基地,吸納低收入農戶務工,帶動他們增收致富。大力實施“旅游+扶貧”。引導低收入農戶通過發展農家餐飲、果蔬采摘、休閑垂釣等“農家樂”、“漁家樂”項目,參與到旅游經營或接待服務中。加快推進省級成子湖旅游度假區核心區建設,聚焦成子湖旅游扶貧項目實施,完善“旅游扶貧、助力小康”的扶貧機制。大力實施“電商+扶貧”。借力農村淘寶、京東泗陽特色館等線上平臺,推進本地農產品上線,帶動電商從業人員增收致富。58個經濟薄弱村已建成38個“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達標率達65%;涌現出里仁鄉顏浩、新袁鎮丁正等一批月銷量數十萬元的電商帶頭人。大力實施“政策+扶貧”。出臺《泗陽縣創業引導扶持資金申報指南》,扶持385名低收入農戶創業資金201.8萬元。全年免費培訓4832人次,其中專項技能培訓1086人次,兌現專項定額培訓補貼237.05萬元。出臺《泗陽縣貧困家庭子女扶貧助學實施方案》,全年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4882人次,發放補助資金3747萬元。開展群眾助學活動,發放助學金261.2萬元,幫助1508名貧困學子圓夢大學。出臺《泗陽縣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方案》,發放健康扶貧卡1.27萬張,簽約服務8.33萬人,設立扶貧床位350張,落實“四免兩減”政策,11267人次低收入病患享受“先診療后付費”政策,累計減免費用95.81萬元。
(三)注重模式創新,不斷探索扶貧新路。一是開展“陽光扶貧”系統建設。2017年6月以來,多次召開動員推進會部署落實“陽光扶貧”系統建設。全部建檔立卡人口和幫扶人員信息,扶貧、教育、民政等9部門25條資金線,115個扶貧項目,1208個就業崗位全部錄入系統,先后組織的三個季度幫扶走訪工作全部實現走訪率、分析準確率4個100%。積極探索“陽光扶貧”監管系統運行規范,圍繞硬件配備、數據錄入、政策執行等內容,創新建立“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建設六個“三到位”工作機制;對系統內各模塊功能與操作流程,各類數據的來源和政策依據等進行了歸納提煉,創新編制了《泗陽縣“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操作指南》,并擬定了“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應知應會題庫,切實提高鄉鎮部門“陽光扶貧”系統應用能力。制訂出臺《泗陽縣精準脫貧監督執紀問責重點問題清單》,累計開展了20余次專項監督檢查,下發通報5期,對50余個單位進行了公開曝光,給予28名黨員干部警示談話、通報批評處理,有效督促鄉村依法履行低收入人口精準識別和退出法定程序,督促鄉村承擔到村到戶扶貧資金監管責任。二是健全精準扶貧體制機制。在58個縣直部門“一把手”任58個經濟薄弱村“第一書記”的基礎上,再從掛鉤部門中選派58名“扶貧書記”,出臺《“扶貧書記”職責清單》,組織出征宣誓儀式,形成了“第一書記”、“扶貧書記”和支部書記同向發力抓扶貧的強大合力。19個鄉鎮(街道)都設立了扶貧辦,組織專人從事服務工作。全縣11013名縣鄉干部、371名扶貧志愿者與一般低收入農戶結對,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三是推進農村金融和土地創新。開展扶貧小額貸款“提標擴面”試點,加快推動各類產權入市交易,特別是對村集體資產和扶貧資產等農村產權進行登記備案,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8398萬元。同時開展土地增減掛鉤結余指標省域內流轉收益扶貧試點工作,通過省市交易平臺成功交易土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405畝,收益資金重點投向兩大片區和經濟薄弱村,用于扶貧項目建設。
(四)注重項目帶動,不斷增強造血功能。實施財政獎補資金項目。引導村集體利用省財政扶持項目資金,采取資源開發利用、提供統一服務、物業管理、混合經營等形式,探索集體經濟組織自主經營、自我管理新模式。圍繞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設,對26個經濟薄弱村進行扶持,投入資金2512萬元,實施扶持項目26個。其中省扶持資金1472萬元,縣配套資金1040萬元。實施“聯村共建”項目。58家縣直機關在掛鉤縣領導的帶領下,聯系共建企業,與58個經濟薄弱村結對,進行“聯村共建”,累計實施幫扶項目154個,其中產業類增收項目77個,增加經濟薄弱村收入190余萬元。實施“五方掛鉤”項目。積極策應省“五方掛鉤”幫扶和“南北共建”幫扶,不斷爭取省后方單位和蘇南對口幫扶鎮村加大扶持投入力度,在省委幫扶工作隊大力協助下,2016-2017年累計爭取幫扶資金3657.97萬元,實施項目104個;其中2017年到賬2313萬元,帶動經濟薄弱村增收120余萬元。
(一)基層重視程度不夠。少數鄉鎮和部分村居對待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僅限于開會“講兩句”,象征性提要求,具體情況不掌握或掌握不深不透,存在數字脫貧情況。少數縣直單位對幫扶責任人要求不到位,結對走訪滿足于串串門、定定位、填填表,收入分析錯漏,幫扶計劃和措施“假、空”,在“陽光扶貧”系統督查中表現較為明顯。
(二)扶貧人員力量不足。調研中我們發現,大多數鄉鎮(街道)負責扶貧的僅有一名分管領導和一名扶貧專干,甚至有的扶貧專干不能專干扶貧,還要身兼其他業務,無法完全滿足艱巨的扶貧任務;此外,村扶貧力量也相對薄弱,大量的統計匯總、項目實施、資金發放等工作落在年齡普遍偏大、缺乏基本電算能力的村會計身上,導致出現收入計算不實、項目進度偏慢等問題。
(三)農戶缺乏脫貧意愿與能力。部分低收入農戶脫貧內生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仍然很重,他們安于現狀,得過且過;加之缺乏有效宣傳引導,文明鄉風尚未形成,賭博現象層出不窮,存在剛放下飯碗,就坐上牌場現象,對政府介紹的培訓和工作崗位,以各種理由推脫。還有一定比例的傷殘體弱低收入農戶,無法適應工廠流水線生產操作要求,自我發展又缺資金、缺技術、缺經驗、缺門路,自主脫貧難度很大。
(四)村居自我發展能力不足。部分村居特別是經濟薄弱村,受制于區位、交通等條件,長期以來缺乏資產、資金、資源,基礎非常薄弱??h鄉兩級投入有限,村支兩委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即使是有規劃有想法,也缺乏啟動資金,目前僅能依靠上級給政策、給資金、給項目,進行“輸血”。
2018年是打贏攻堅戰、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攻堅年”,在今后工作中,要繼續圍繞重點,下足功夫,實施精準扶貧,確保年內1.5萬一般低收入人口脫貧,13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增收達標,兩大片區社會事業和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提高重視程度,凝聚脫貧攻堅合力。一是提高認識,強化責任擔當。各鄉鎮(街道)要切實承擔脫貧攻堅的主體責任;縣直各單位要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加大各類要素爭取和投入,切實提高幫扶成效;扶貧辦要統籌協調,壓實責任,扎實推動各項精準扶貧舉措有效落實。二是建章立制,完善體制機制。健全用人機制,特別是在基層扶貧力量配備上,調整吸收年輕的村干、退伍軍人和返鄉大學生加入扶貧隊伍,提升工作效率。進一步加強調度,全面調動鄉鎮(街道)衛生、教育、民政、勞動、農經、農技、農機等部門力量,深度摸排低收入農戶致貧原因,提高精準扶貧政策覆蓋面。三是強化督查,杜絕形式主義。加大對扶貧開發工作的督查力度,結合“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建設,由紀檢監察部門牽頭,督查辦、扶貧辦、陽光辦等部門配合,采取督查通報、現場觀摩等方式,形成立體交叉常態化督查制度,堅決杜絕形式主義。
(二)激發內生動力,提高農戶自主脫貧能力。一是強化社會風尚引領。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加強輿論宣傳,通過選樹勤勞致富典型,講述先進故事,奏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的方式,營造勞動光榮、脫貧光榮的良好氛圍,引導廣大低收入農戶主動參與扶貧開發。二是加強技能培訓。進一步落實免費技能培訓政策,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開展技能培訓和實訓,將培訓班辦到項目、辦到村組、辦到地頭,并實現務工就業的有效轉化。三是整治不良風氣。鄉鎮(街道)要加大對賭博行為管控力度。加強鎮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組織群眾參與讀書、觀影、跳舞等形式多樣、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娛活動,滿足廣大農民的精神需求。
(三)加強產業發展,激發薄弱村脫貧活力。一是加強農業招商。加大桃果、蔬菜、水產等特色高效農業產業的招商力度,大力招引集團型農業種植和加工龍頭企業,創建特色優勢品牌,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完善農業補貼機制,將特色種植項目納入直補范圍,做到針對性幫扶,助推產業發展實現增收。二是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撬動各方社會資源投入,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無死角的大扶貧格局。一方面是策應24家省級“五方掛鉤”單位幫扶,另一方面是強化社會化“聯村共建”幫扶,幫助經濟薄弱村新建廠房、高炮、棚舍等物業資產,增加村集體穩定收益。三是加強土地股份合作。擴大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試點范圍,出臺政策鼓勵財務、管理、技術等方面人才到村任職,重點充實到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增強村集體自主經營、自我管理能力。
(四)加大保障力度,提升困難群體幸福指數。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繼續完善財政支持扶貧開發增長機制,重點用于解決因病、因學、因災、因殘“一卡四名錄”特殊困難群體的幫扶投入,切實減少支出性貧困發生率。二是落實精準扶貧政策??h各牽頭單位要強化政策宣傳,編印精準扶貧政策匯編,確保每個低收入農戶一冊,相關部門重點推進大病補充保險、“群”眾扶貧助學和殘疾人照護體系建設等“三項制度”,確保省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效考核八個重點指標全部100%。三是重點攻堅三類人群。對因病致貧人群,特別針對重病和慢性病群體,進行分類救治,采取免費簽約醫生服務,通過補充保險提高大病報銷比例,將慢性病長期服藥納入補貼范圍,確保給予實實在在幫扶;對因災和市場行情變化返貧人員,加大產業和就業幫扶力度,增加就近就業崗位,提高脫貧的穩定性;對貧困老人,統籌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政府投入和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實現托底性的制度安排,用政策兜底實現“一戶不少、一個不落”。
為了扎實推進全區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確保扶貧對象“兩不愁、四保障”,在全市率先實現脫貧目標,真正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近日,區政協組織委員開展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調研。調研組通過聽取匯報,實地察看扶貧開發項目,走訪農戶調查貧困現狀,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區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現狀,分析查找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促進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持續改善,共建共享美好家園。
渭濱區現轄3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67個行政村,農業人口6.2萬人,耕地6.22萬畝。38個后山村地處秦嶺北麓和西部山區,群眾居住分散,土坯房較多,安全性較差,山區村經濟增長相對緩慢。截止2015年底,全區貧困人口4117人。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擺在農村工作的首要位置,緊緊圍繞“兩不愁、四保障”目標,堅持“專項扶貧注重產業發展,行業扶貧注重社會保障,社會扶貧注重結對幫扶”的精細化扶貧思路,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完善農村基礎設施,開展美麗鄉村創建,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2.92億元,其中安排專項資金3000萬元,拆除土坯房3078戶,新建住房1105戶,使貧困村基礎設施和農村居住環境明顯改善,貧困人口數量持續減少,累計脫貧1.3萬人,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
一、脫貧難度增大。截止20xx年底,全區尚有近4000余貧困人口。這些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后山區,由于人口數量較多、分布廣、底子薄、條件差、發展難度大、貧困程度深,真正成為扶貧中的“硬骨頭”。
二、公共服務水平低。我區原晁峪鄉的水利、交通、教育、衛生、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公共服務水平低,個別村組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就醫難、通訊難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自我發展能力較弱。
三、產業發展滯后。貧困人口集中的后山區,基礎條件普遍較差,交通不便,自然環境惡劣,無集體經濟和主導支柱產業,專業合作社帶動不明顯,發展的產業品種繁多,零星分散,不成規模,質量不高,加上產地遠離集鎮,運輸成本高,很難進入市場,即便實現銷售,其產品附加值也很低,經濟效益不明顯。
四、因病因災致貧現象突出。我區偏遠山區,基礎設施落后,生產生活條件差,抗災減災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弱,普通群眾因病、因災、因學而返貧的現象突出,脫貧與返貧呈拉鋸式狀態,鞏固和提高扶貧成果難度較大。
五、基礎設施建、管、用制度不完善。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極大完善,但是實際生活中,基礎設施不能得到有效保護,時有損壞,使用率偏低,有些甚至未曾使用,重建設輕管理問題依然突出,亟需建立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管理、使用等制度。
要認真開展到村到戶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按照區政府《扶貧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方案》的精神,堅持“十不進”的原則,通過“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優先”的方式,精準識別監測脫貧對象,建立貧困人口明細臺賬,確保戶有表、村有薄、鎮有冊、區有電子臺賬,做到貧困戶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幫扶責任、脫貧路徑、脫貧效果和脫貧時間“一表清”。要加大宣傳力度,發動群眾參與,把識別權交給基層群眾,接受監督,讓同村群眾按自己的“標準”識別誰是窮人,確保政策公開、規則公平、結果公正、群眾公認。要建立脫貧退出和返貧納入機制,根據扶貧對象發展實際,實行動態管理,定期對扶貧對象進行調整,使穩定脫貧的村與戶及時退出,使應該扶持的扶貧對象及時納入,確保扶貧對象有進有出,扶貧信息真實、可靠、管用,真正讓貧困戶得到有力扶持,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脫貧。
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創新資金運管機制,完成厥灣村千畝桃園道路工程、八角塬道路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逐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機制,不斷改善后山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信息化建設力度,逐步實現貧困地區互聯網全覆蓋,完善貧困地區鄉村商品服務網點和物流配送體系,提升季節性農產品儲存和銷售能力。
2、扎實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協調發展家園美、村強民富生活美、生態宜居環境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四美”要求,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加快農村環境整治力度,深化美麗鄉村建設。要繼續鞏固石嘴頭村、高家村、晁峪村、坊塘村美麗鄉村創建成果,深入推進中巖山村、石壩河村、大散關村、邵家山村、符家村、新安村等美麗鄉村創建活動,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發展觀光農業、鄉村旅游、農家樂等產業,通過創建活動實現農民增收。
3、強化教育培訓。扶貧應當先扶智,教育扶貧是基礎。要全面實施教育扶貧工程,在加大基礎教育事業投入的基礎上,加大科技扶貧、智力扶貧、文化扶貧的力度,對貧困勞動力實施“培訓、提升、轉移、就業”四步走的能力提升脫貧工程,免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職業介紹和職業技能鑒定,提高勞務輸出和轉移就業數量和質量,保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戶均有1名家庭成員掌握職業技能,確保2750名貧困群眾都能得到一次免費實用技能培訓。
4、強化社會保障扶貧力度。實施醫療救助扶持,減輕貧困人口醫療負擔,解決貧困戶看病難、治病更難的問題,阻止再次返貧,鞏固脫貧成效。充分運用低保、五保供養等民生政策,對建檔在冊的1188人(特殊困難群眾)給予差額補助,實施社會保障財政兜底脫貧。開展助學幫扶,確保貧困家庭子女正常入學就讀,不讓一名貧困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
1、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要充分結合貧困村實際,面向市場,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選擇適合本地區條件,有優勢、有特色的產業和產品作為發展的方向和重點,積極引導貧困戶規模發展,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在高家鎮太寅河以西重點發展核桃、中藥材種植等產業,秦嶺北麓沿山及臺塬地區主要發展獼猴桃、大櫻桃、油桃、草莓、養蜂等產業。依托秦嶺北麓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民俗宗教等資源,加快弓魚國小鎮建設,盡快啟動炎帝陵改造提升工程,推進“古道秦嶺﹒鄉約清姜”生態休閑旅游區建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有序推進土地流轉,鼓勵發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成石鼓現代農業園二期,啟動固川、棗園2000畝時令水果產業園建設,打造晁峪十里油菜花海新景觀等項目,不斷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實施異地搬遷。堅持政府主導、資源整合、集中為主的原則,結合農村土坯房改造,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和資金整合力度,優先實施貧困戶危房改造和移民搬遷,拆除土坯房1211戶,新建住房700戶,實現兩年消除土坯房目標;完成四家坪村整村搬遷,確保年底前入住;完成水泉路村、段家磨村、甘廟村等集中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提高農村群眾幸福指數。
3、實施“互聯網+扶貧”模式。借助互聯網產業園,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實施“互聯網+扶貧”模式,支持有意愿的互聯網企業在農村建設電子商務服務網點,通過自建大型種植生產基地,聯合農業合作社實行訂單生產,創新性實施“平臺銷售+定制生產”、“線下體驗+線上預訂”等銷售策略,推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實現農民就業創業、增收致富。
4、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堅持政府救濟與社會援助相結合,引導各類民間組織、企業家、志愿者、各類慈善機構及非政府組織,通過多種形式捐資捐物直接支持貧困戶和貧困地區的開發建設。積極鼓勵企業參與扶貧,與貧困村和貧困戶建立對口幫扶機制,吸收貧困戶到企業就業,增加收入。
1、強化組織領導。黨委、政府要把脫貧攻堅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首要民生工程來抓,強化脫貧攻堅工作領導責任制,切實把扶貧工作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要認真做好脫貧攻堅政策制定、項目規劃、資金籌備、資源調配、推進落實等工作,努力改善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2、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核心作用,選優配強村級領導班子,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深入做好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幫扶工作,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推進“四議兩公開”、村務聯席會等制度,為率先實現全面脫貧、率先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做好發展黨員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后備干部等工作,選出能幫農民脫貧致富的村級班子,幫助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共建美好家園。
3、強化責任擔當。建立年度脫貧攻堅任務臺賬和責任清單,依據脫貧攻堅任務,實行逐級督查、交叉檢查制度,嚴格進行考核,確保脫貧項目精準,幫扶措施精準,幫扶效果明顯。強化責任擔當,對脫貧攻堅實績突出的優秀干部優先予以通報表彰、提拔重用,提振全區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全面打贏重返全省五強區攻堅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笆濉币詠?,全縣上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牢鎖定低收入人口、經濟薄弱村和兩大片區“三個重點”,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行動。2017年,6326戶、27774人脫貧,14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增收達標,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8萬元,兩大片區整體幫扶效果顯著。雖然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但面臨的形勢仍然復雜艱巨,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仍不容忽視,還需要在扶貧精度、廣度和深度上再下功夫。為全面加快全縣脫貧致富奔小康進程,根據縣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3月20日下午,我們組織部分市、縣人大代表和縣人大農業農村委委員深入鄉村、深入基層進行調研?,F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注重施策精準,不斷提高幫扶實效。一是識別精準。經過審計整改、陽光低保和陽光扶貧系統建設,對存疑數據進行逐條逐戶核實,全縣移除不符合條件建檔立卡農戶2675戶8131人;同時對建檔立卡外的困難群眾和已脫貧的低收入農戶進行仔細排查,通過“兩公告四公示兩比對”程序,將1147戶農戶新增納入建檔立卡范圍,確定27戶農戶因困返貧,實現應進必進、應扶盡扶。目前全縣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共計34692戶115076人。二是結對精準。結合“三進三幫”大走訪,每個月定期組織“扶貧走訪”,全縣11013名縣鄉干部、371名扶貧志愿者與低收入農戶結對,常態開展“送項目、送崗位、送政策、送溫暖”的“四送”活動,所有結對幫扶工作均留有臺賬,并做到聯系人、對象戶、調查員三方簽字確認,保證了幫扶效果。三是“菜單”精準。優化扶貧“菜單”,投入資金3803.58萬元,實施特色種養、光伏扶貧、“股份+”等七大類項目1.01萬個,不斷提升幫扶項目到戶比重,實現一般低收入農戶全覆蓋。同時,整合各類幫扶資源,推動“三來一加”項目建設,全年新增“家門口”就業項目59個,帶動2450余名低收入農戶就業。
(二)注重整合路徑,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大力實施“特色農業+扶貧”。大力發展“一鄉一特”、“一村一品”高效農業,建成19個連片2000畝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加大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在經濟薄弱村新建一批300-500畝左右的示范基地,吸納低收入農戶務工,帶動他們增收致富。大力實施“旅游+扶貧”。引導低收入農戶通過發展農家餐飲、果蔬采摘、休閑垂釣等“農家樂”、“漁家樂”項目,參與到旅游經營或接待服務中。加快推進省級成子湖旅游度假區核心區建設,聚焦成子湖旅游扶貧項目實施,完善“旅游扶貧、助力小康”的扶貧機制。大力實施“電商+扶貧”。借力農村淘寶、京東泗陽特色館等線上平臺,推進本地農產品上線,帶動電商從業人員增收致富。58個經濟薄弱村已建成38個“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達標率達65%;涌現出里仁鄉顏浩、新袁鎮丁正等一批月銷量數十萬元的電商帶頭人。大力實施“政策+扶貧”。出臺《泗陽縣創業引導扶持資金申報指南》,扶持385名低收入農戶創業資金201.8萬元。全年免費培訓4832人次,其中專項技能培訓1086人次,兌現專項定額培訓補貼237.05萬元。出臺《泗陽縣貧困家庭子女扶貧助學實施方案》,全年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4882人次,發放補助資金3747萬元。開展群眾助學活動,發放助學金261.2萬元,幫助1508名貧困學子圓夢大學。出臺《泗陽縣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方案》,發放健康扶貧卡1.27萬張,簽約服務8.33萬人,設立扶貧床位350張,落實“四免兩減”政策,11267人次低收入病患享受“先診療后付費”政策,累計減免費用95.81萬元。
(三)注重模式創新,不斷探索扶貧新路。一是開展“陽光扶貧”系統建設。2017年6月以來,多次召開動員推進會部署落實“陽光扶貧”系統建設。全部建檔立卡人口和幫扶人員信息,扶貧、教育、民政等9部門25條資金線,115個扶貧項目,1208個就業崗位全部錄入系統,先后組織的三個季度幫扶走訪工作全部實現走訪率、分析準確率4個100%。積極探索“陽光扶貧”監管系統運行規范,圍繞硬件配備、數據錄入、政策執行等內容,創新建立“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建設六個“三到位”工作機制;對系統內各模塊功能與操作流程,各類數據的來源和政策依據等進行了歸納提煉,創新編制了《泗陽縣“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操作指南》,并擬定了“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應知應會題庫,切實提高鄉鎮部門“陽光扶貧”系統應用能力。制訂出臺《泗陽縣精準脫貧監督執紀問責重點問題清單》,累計開展了20余次專項監督檢查,下發通報5期,對50余個單位進行了公開曝光,給予28名黨員干部警示談話、通報批評處理,有效督促鄉村依法履行低收入人口精準識別和退出法定程序,督促鄉村承擔到村到戶扶貧資金監管責任。二是健全精準扶貧體制機制。在58個縣直部門“一把手”任58個經濟薄弱村“第一書記”的基礎上,再從掛鉤部門中選派58名“扶貧書記”,出臺《“扶貧書記”職責清單》,組織出征宣誓儀式,形成了“第一書記”、“扶貧書記”和支部書記同向發力抓扶貧的強大合力。19個鄉鎮(街道)都設立了扶貧辦,組織專人從事服務工作。全縣11013名縣鄉干部、371名扶貧志愿者與一般低收入農戶結對,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三是推進農村金融和土地創新。開展扶貧小額貸款“提標擴面”試點,加快推動各類產權入市交易,特別是對村集體資產和扶貧資產等農村產權進行登記備案,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8398萬元。同時開展土地增減掛鉤結余指標省域內流轉收益扶貧試點工作,通過省市交易平臺成功交易土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405畝,收益資金重點投向兩大片區和經濟薄弱村,用于扶貧項目建設。
(四)注重項目帶動,不斷增強造血功能。實施財政獎補資金項目。引導村集體利用省財政扶持項目資金,采取資源開發利用、提供統一服務、物業管理、混合經營等形式,探索集體經濟組織自主經營、自我管理新模式。圍繞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設,對26個經濟薄弱村進行扶持,投入資金2512萬元,實施扶持項目26個。其中省扶持資金1472萬元,縣配套資金1040萬元。實施“聯村共建”項目。58家縣直機關在掛鉤縣領導的帶領下,聯系共建企業,與58個經濟薄弱村結對,進行“聯村共建”,累計實施幫扶項目154個,其中產業類增收項目77個,增加經濟薄弱村收入190余萬元。實施“五方掛鉤”項目。積極策應省“五方掛鉤”幫扶和“南北共建”幫扶,不斷爭取省后方單位和蘇南對口幫扶鎮村加大扶持投入力度,在省委幫扶工作隊大力協助下,2016-2017年累計爭取幫扶資金3657.97萬元,實施項目104個;其中2017年到賬2313萬元,帶動經濟薄弱村增收120余萬元。
(一)基層重視程度不夠。少數鄉鎮和部分村居對待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僅限于開會“講兩句”,象征性提要求,具體情況不掌握或掌握不深不透,存在數字脫貧情況。少數縣直單位對幫扶責任人要求不到位,結對走訪滿足于串串門、定定位、填填表,收入分析錯漏,幫扶計劃和措施“假、空”,在“陽光扶貧”系統督查中表現較為明顯。
(二)扶貧人員力量不足。調研中我們發現,大多數鄉鎮(街道)負責扶貧的僅有一名分管領導和一名扶貧專干,甚至有的扶貧專干不能專干扶貧,還要身兼其他業務,無法完全滿足艱巨的扶貧任務;此外,村扶貧力量也相對薄弱,大量的統計匯總、項目實施、資金發放等工作落在年齡普遍偏大、缺乏基本電算能力的村會計身上,導致出現收入計算不實、項目進度偏慢等問題。
(三)農戶缺乏脫貧意愿與能力。部分低收入農戶脫貧內生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仍然很重,他們安于現狀,得過且過;加之缺乏有效宣傳引導,文明鄉風尚未形成,賭博現象層出不窮,存在剛放下飯碗,就坐上牌場現象,對政府介紹的培訓和工作崗位,以各種理由推脫。還有一定比例的傷殘體弱低收入農戶,無法適應工廠流水線生產操作要求,自我發展又缺資金、缺技術、缺經驗、缺門路,自主脫貧難度很大。
(四)村居自我發展能力不足。部分村居特別是經濟薄弱村,受制于區位、交通等條件,長期以來缺乏資產、資金、資源,基礎非常薄弱??h鄉兩級投入有限,村支兩委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即使是有規劃有想法,也缺乏啟動資金,目前僅能依靠上級給政策、給資金、給項目,進行“輸血”。
2018年是打贏攻堅戰、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攻堅年”,在今后工作中,要繼續圍繞重點,下足功夫,實施精準扶貧,確保年內1.5萬一般低收入人口脫貧,13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增收達標,兩大片區社會事業和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提高重視程度,凝聚脫貧攻堅合力。一是提高認識,強化責任擔當。各鄉鎮(街道)要切實承擔脫貧攻堅的主體責任;縣直各單位要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加大各類要素爭取和投入,切實提高幫扶成效;扶貧辦要統籌協調,壓實責任,扎實推動各項精準扶貧舉措有效落實。二是建章立制,完善體制機制。健全用人機制,特別是在基層扶貧力量配備上,調整吸收年輕的村干、退伍軍人和返鄉大學生加入扶貧隊伍,提升工作效率。進一步加強調度,全面調動鄉鎮(街道)衛生、教育、民政、勞動、農經、農技、農機等部門力量,深度摸排低收入農戶致貧原因,提高精準扶貧政策覆蓋面。三是強化督查,杜絕形式主義。加大對扶貧開發工作的督查力度,結合“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建設,由紀檢監察部門牽頭,督查辦、扶貧辦、陽光辦等部門配合,采取督查通報、現場觀摩等方式,形成立體交叉常態化督查制度,堅決杜絕形式主義。
(二)激發內生動力,提高農戶自主脫貧能力。一是強化社會風尚引領。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加強輿論宣傳,通過選樹勤勞致富典型,講述先進故事,奏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的方式,營造勞動光榮、脫貧光榮的良好氛圍,引導廣大低收入農戶主動參與扶貧開發。二是加強技能培訓。進一步落實免費技能培訓政策,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開展技能培訓和實訓,將培訓班辦到項目、辦到村組、辦到地頭,并實現務工就業的有效轉化。三是整治不良風氣。鄉鎮(街道)要加大對賭博行為管控力度。加強鎮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組織群眾參與讀書、觀影、跳舞等形式多樣、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娛活動,滿足廣大農民的精神需求。
(三)加強產業發展,激發薄弱村脫貧活力。一是加強農業招商。加大桃果、蔬菜、水產等特色高效農業產業的招商力度,大力招引集團型農業種植和加工龍頭企業,創建特色優勢品牌,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完善農業補貼機制,將特色種植項目納入直補范圍,做到針對性幫扶,助推產業發展實現增收。二是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撬動各方社會資源投入,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無死角的大扶貧格局。一方面是策應24家省級“五方掛鉤”單位幫扶,另一方面是強化社會化“聯村共建”幫扶,幫助經濟薄弱村新建廠房、高炮、棚舍等物業資產,增加村集體穩定收益。三是加強土地股份合作。擴大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試點范圍,出臺政策鼓勵財務、管理、技術等方面人才到村任職,重點充實到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增強村集體自主經營、自我管理能力。
(四)加大保障力度,提升困難群體幸福指數。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繼續完善財政支持扶貧開發增長機制,重點用于解決因病、因學、因災、因殘“一卡四名錄”特殊困難群體的幫扶投入,切實減少支出性貧困發生率。二是落實精準扶貧政策??h各牽頭單位要強化政策宣傳,編印精準扶貧政策匯編,確保每個低收入農戶一冊,相關部門重點推進大病補充保險、“群”眾扶貧助學和殘疾人照護體系建設等“三項制度”,確保省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效考核八個重點指標全部100%。三是重點攻堅三類人群。對因病致貧人群,特別針對重病和慢性病群體,進行分類救治,采取免費簽約醫生服務,通過補充保險提高大病報銷比例,將慢性病長期服藥納入補貼范圍,確保給予實實在在幫扶;對因災和市場行情變化返貧人員,加大產業和就業幫扶力度,增加就近就業崗位,提高脫貧的穩定性;對貧困老人,統籌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政府投入和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實現托底性的制度安排,用政策兜底實現“一戶不少、一個不落”。
為了扎實推進全區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確保扶貧對象“兩不愁、四保障”,在全市率先實現脫貧目標,真正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近日,區政協組織委員開展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調研。調研組通過聽取匯報,實地察看扶貧開發項目,走訪農戶調查貧困現狀,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區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現狀,分析查找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促進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持續改善,共建共享美好家園。
渭濱區現轄3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67個行政村,農業人口6.2萬人,耕地6.22萬畝。38個后山村地處秦嶺北麓和西部山區,群眾居住分散,土坯房較多,安全性較差,山區村經濟增長相對緩慢。截止2015年底,全區貧困人口4117人。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擺在農村工作的首要位置,緊緊圍繞“兩不愁、四保障”目標,堅持“專項扶貧注重產業發展,行業扶貧注重社會保障,社會扶貧注重結對幫扶”的精細化扶貧思路,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完善農村基礎設施,開展美麗鄉村創建,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2.92億元,其中安排專項資金3000萬元,拆除土坯房3078戶,新建住房1105戶,使貧困村基礎設施和農村居住環境明顯改善,貧困人口數量持續減少,累計脫貧1.3萬人,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
一、脫貧難度增大。截止20xx年底,全區尚有近4000余貧困人口。這些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后山區,由于人口數量較多、分布廣、底子薄、條件差、發展難度大、貧困程度深,真正成為扶貧中的“硬骨頭”。
二、公共服務水平低。我區原晁峪鄉的水利、交通、教育、衛生、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公共服務水平低,個別村組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就醫難、通訊難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自我發展能力較弱。
三、產業發展滯后。貧困人口集中的后山區,基礎條件普遍較差,交通不便,自然環境惡劣,無集體經濟和主導支柱產業,專業合作社帶動不明顯,發展的產業品種繁多,零星分散,不成規模,質量不高,加上產地遠離集鎮,運輸成本高,很難進入市場,即便實現銷售,其產品附加值也很低,經濟效益不明顯。
四、因病因災致貧現象突出。我區偏遠山區,基礎設施落后,生產生活條件差,抗災減災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弱,普通群眾因病、因災、因學而返貧的現象突出,脫貧與返貧呈拉鋸式狀態,鞏固和提高扶貧成果難度較大。
五、基礎設施建、管、用制度不完善。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極大完善,但是實際生活中,基礎設施不能得到有效保護,時有損壞,使用率偏低,有些甚至未曾使用,重建設輕管理問題依然突出,亟需建立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管理、使用等制度。
要認真開展到村到戶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按照區政府《扶貧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方案》的精神,堅持“十不進”的原則,通過“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優先”的方式,精準識別監測脫貧對象,建立貧困人口明細臺賬,確保戶有表、村有薄、鎮有冊、區有電子臺賬,做到貧困戶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幫扶責任、脫貧路徑、脫貧效果和脫貧時間“一表清”。要加大宣傳力度,發動群眾參與,把識別權交給基層群眾,接受監督,讓同村群眾按自己的“標準”識別誰是窮人,確保政策公開、規則公平、結果公正、群眾公認。要建立脫貧退出和返貧納入機制,根據扶貧對象發展實際,實行動態管理,定期對扶貧對象進行調整,使穩定脫貧的村與戶及時退出,使應該扶持的扶貧對象及時納入,確保扶貧對象有進有出,扶貧信息真實、可靠、管用,真正讓貧困戶得到有力扶持,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脫貧。
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創新資金運管機制,完成厥灣村千畝桃園道路工程、八角塬道路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逐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機制,不斷改善后山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信息化建設力度,逐步實現貧困地區互聯網全覆蓋,完善貧困地區鄉村商品服務網點和物流配送體系,提升季節性農產品儲存和銷售能力。
2、扎實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協調發展家園美、村強民富生活美、生態宜居環境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四美”要求,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加快農村環境整治力度,深化美麗鄉村建設。要繼續鞏固石嘴頭村、高家村、晁峪村、坊塘村美麗鄉村創建成果,深入推進中巖山村、石壩河村、大散關村、邵家山村、符家村、新安村等美麗鄉村創建活動,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發展觀光農業、鄉村旅游、農家樂等產業,通過創建活動實現農民增收。
3、強化教育培訓。扶貧應當先扶智,教育扶貧是基礎。要全面實施教育扶貧工程,在加大基礎教育事業投入的基礎上,加大科技扶貧、智力扶貧、文化扶貧的力度,對貧困勞動力實施“培訓、提升、轉移、就業”四步走的能力提升脫貧工程,免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職業介紹和職業技能鑒定,提高勞務輸出和轉移就業數量和質量,保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戶均有1名家庭成員掌握職業技能,確保2750名貧困群眾都能得到一次免費實用技能培訓。
4、強化社會保障扶貧力度。實施醫療救助扶持,減輕貧困人口醫療負擔,解決貧困戶看病難、治病更難的問題,阻止再次返貧,鞏固脫貧成效。充分運用低保、五保供養等民生政策,對建檔在冊的1188人(特殊困難群眾)給予差額補助,實施社會保障財政兜底脫貧。開展助學幫扶,確保貧困家庭子女正常入學就讀,不讓一名貧困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
1、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要充分結合貧困村實際,面向市場,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選擇適合本地區條件,有優勢、有特色的產業和產品作為發展的方向和重點,積極引導貧困戶規模發展,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在高家鎮太寅河以西重點發展核桃、中藥材種植等產業,秦嶺北麓沿山及臺塬地區主要發展獼猴桃、大櫻桃、油桃、草莓、養蜂等產業。依托秦嶺北麓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民俗宗教等資源,加快弓魚國小鎮建設,盡快啟動炎帝陵改造提升工程,推進“古道秦嶺﹒鄉約清姜”生態休閑旅游區建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有序推進土地流轉,鼓勵發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成石鼓現代農業園二期,啟動固川、棗園2000畝時令水果產業園建設,打造晁峪十里油菜花海新景觀等項目,不斷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實施異地搬遷。堅持政府主導、資源整合、集中為主的原則,結合農村土坯房改造,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和資金整合力度,優先實施貧困戶危房改造和移民搬遷,拆除土坯房1211戶,新建住房700戶,實現兩年消除土坯房目標;完成四家坪村整村搬遷,確保年底前入住;完成水泉路村、段家磨村、甘廟村等集中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提高農村群眾幸福指數。
3、實施“互聯網+扶貧”模式。借助互聯網產業園,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實施“互聯網+扶貧”模式,支持有意愿的互聯網企業在農村建設電子商務服務網點,通過自建大型種植生產基地,聯合農業合作社實行訂單生產,創新性實施“平臺銷售+定制生產”、“線下體驗+線上預訂”等銷售策略,推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實現農民就業創業、增收致富。
4、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堅持政府救濟與社會援助相結合,引導各類民間組織、企業家、志愿者、各類慈善機構及非政府組織,通過多種形式捐資捐物直接支持貧困戶和貧困地區的開發建設。積極鼓勵企業參與扶貧,與貧困村和貧困戶建立對口幫扶機制,吸收貧困戶到企業就業,增加收入。
1、強化組織領導。黨委、政府要把脫貧攻堅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首要民生工程來抓,強化脫貧攻堅工作領導責任制,切實把扶貧工作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要認真做好脫貧攻堅政策制定、項目規劃、資金籌備、資源調配、推進落實等工作,努力改善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2、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核心作用,選優配強村級領導班子,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深入做好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幫扶工作,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推進“四議兩公開”、村務聯席會等制度,為率先實現全面脫貧、率先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做好發展黨員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后備干部等工作,選出能幫農民脫貧致富的村級班子,幫助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共建美好家園。
3、強化責任擔當。建立年度脫貧攻堅任務臺賬和責任清單,依據脫貧攻堅任務,實行逐級督查、交叉檢查制度,嚴格進行考核,確保脫貧項目精準,幫扶措施精準,幫扶效果明顯。強化責任擔當,對脫貧攻堅實績突出的優秀干部優先予以通報表彰、提拔重用,提振全區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全面打贏重返全省五強區攻堅戰!
x上旬,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xxx帶領農工委組成人員及部分縣人大代表對我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調研。本次調研活動采取進村入戶實地走訪、觀摩扶貧產業園、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F報告如下:
我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741戶,貧困人口36603人,貧困村22個。經過多年不懈努力,目前22個貧困村已經全部出列,12455戶32785人已實現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7%下降到去年的0.31%。特別是20xx年,我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面對落后,理清思路,上下齊心,夯實基礎,扎實苦干,務求實效,在2018年度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在全省70個縣(市區)排名第14位、39個非貧困縣排名第3位,沖進全省第一方陣,打贏了脫貧攻堅工作翻身仗。今年以來,以不放松、不停頓、不懈怠的韌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壓緊壓實攻堅責任,不斷提升基層基礎,切實提升脫貧質量,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力確保完成全年2957人脫貧目標任務。
(一)產業扶貧成效不穩定。
有的貧困村產業發展緩慢,缺乏能夠支撐長效增收、脫貧致富的特色農業產業;有的村雖然已經發展一批產業,但大多處于起步階段,產能還沒有完全釋放,輻射和帶動貧困戶致富的能力還比較弱。
(二)三基短板還比較薄弱。
近幾年,由于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資金投向明確精準,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條件和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貧困村的基層班子建設也得到了有力加強。但受資金瓶頸的制約,絕大部分非貧困村的基礎設施還很薄弱,部分村的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還不足,個別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還發揮得不夠強。
(一)突出產業扶貧確保穩定增收。
一是牢固樹立產業扶貧理念。及時調整充實產業發展規劃,加大扶貧項目謀劃,因村因地因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千方百計壯大集體經濟;二是積極扶持特色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產業大戶和致富帶頭人,鼓勵其帶領貧困戶共同發展、共同致富;三是鼓勵支持本地能人和打工返鄉小老板,充分利用村部、學校閑置土地、房屋,大力發展服裝加工等來料加工企業,吸納貧困戶就業,在企業賺錢的同時,帶動村民致富。
(二)夯實三基基礎助力脫貧致富。
建議縣政府一要把握國家精準扶貧政策不斷調整釋放的機遇,持續跟蹤研究精準扶貧政策,完善規劃、項目,加大對上爭取力度,最大限度享受各類優惠政策;二要進一步加大項目建設資金整合力度,加強農村道路交通、農電水利特別是農村飲水安全等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三要大力整治軟弱渙散村,強班子、帶隊伍、聚民心、促發展。
x上旬,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xxx帶領農工委組成人員及部分縣人大代表對我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調研。本次調研活動采取進村入戶實地走訪、觀摩扶貧產業園、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F報告如下:
我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741戶,貧困人口36603人,貧困村22個。經過多年不懈努力,目前22個貧困村已經全部出列,12455戶32785人已實現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7%下降到去年的0.31%。特別是20xx年,我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面對落后,理清思路,上下齊心,夯實基礎,扎實苦干,務求實效,在2018年度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在全省70個縣(市區)排名第14位、39個非貧困縣排名第3位,沖進全省第一方陣,打贏了脫貧攻堅工作翻身仗。今年以來,以不放松、不停頓、不懈怠的韌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壓緊壓實攻堅責任,不斷提升基層基礎,切實提升脫貧質量,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力確保完成全年2957人脫貧目標任務。
(一)產業扶貧成效不穩定。
有的貧困村產業發展緩慢,缺乏能夠支撐長效增收、脫貧致富的特色農業產業;有的村雖然已經發展一批產業,但大多處于起步階段,產能還沒有完全釋放,輻射和帶動貧困戶致富的能力還比較弱。
(二)三基短板還比較薄弱。
近幾年,由于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資金投向明確精準,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條件和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貧困村的基層班子建設也得到了有力加強。但受資金瓶頸的制約,絕大部分非貧困村的基礎設施還很薄弱,部分村的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還不足,個別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還發揮得不夠強。
(一)突出產業扶貧確保穩定增收。
一是牢固樹立產業扶貧理念。及時調整充實產業發展規劃,加大扶貧項目謀劃,因村因地因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千方百計壯大集體經濟;二是積極扶持特色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產業大戶和致富帶頭人,鼓勵其帶領貧困戶共同發展、共同致富;三是鼓勵支持本地能人和打工返鄉小老板,充分利用村部、學校閑置土地、房屋,大力發展服裝加工等來料加工企業,吸納貧困戶就業,在企業賺錢的同時,帶動村民致富。
(二)夯實三基基礎助力脫貧致富。
建議縣政府一要把握國家精準扶貧政策不斷調整釋放的機遇,持續跟蹤研究精準扶貧政策,完善規劃、項目,加大對上爭取力度,最大限度享受各類優惠政策;二要進一步加大項目建設資金整合力度,加強農村道路交通、農電水利特別是農村飲水安全等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三要大力整治軟弱渙散村,強班子、帶隊伍、聚民心、促發展。
。
調查報告與調查報告不同。調查報告是對一些事情如案件、事故、災難進行調查,然后寫出報告。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按照鎮人大xx年工作安排,2月12日至2月22日,第一代表小組成員就本鎮移風易俗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走訪。本次調研活動集中針對:移風易俗是什么?到底移什么風易什么俗?本鎮移風易俗工作開展的方法、步驟,特點以及達到的效果,通過實地走訪、入戶調查、集中討論,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比較全面的了解了目前本鎮移風易俗工作開展的情況??偟膩砜矗喝傄骑L易俗工作正在有序開展,宣傳效果漸入民心,對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移風易俗,成語,意指改變舊的風俗習慣。出處:《荀子·樂論》:“樂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p>
新中國移風易俗活動起源于1952年愛國衛生運動,七十年代后擴展到改變舊的風俗習慣,特別是紅白事的新事簡辦。反對索要彩禮,反對大操大辦,提倡勤儉節約。
風俗本是一國一民族或地區族群傳承性的生活文化,一種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上,它展現為五彩繽紛的風土人情。風俗的多樣性,往往是因自然條件和人性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范差異,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精辟見解。但是,隨著時光流逝,時代發展,當時流行的時尚、習俗久而久之會發生變遷,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不斷增高,生活趨于安逸,原有風俗中的不適宜部分,逐漸顯現出來,基本已成為加重群眾負擔的另一主要形式。
近年來,各類媒體相繼報道了各地不良的社會風氣及風俗習慣,發人深思。典型的案例有:我國某地農村出現的天價彩禮事件,彩禮"三斤一響","萬紫千紅一片綠":“三斤”,即百元人民幣要稱三斤;“一響”小轎車;“萬紫千紅一片綠”,即一萬張面值五元的鈔票,一千張面值100元的大紅票子,加上一堆面值50元的鈔票,算下來光彩禮錢的幾十萬。拿目前陜西脫貧的標準3015元來算,彩禮錢既是脫貧標準的100倍以上。新郎被扒光潑狗血拿滅火器噴;父母被當“畜生”拉車;兒子即將結婚,父親18年前結婚借的彩禮錢才剛還完等等。筆者認為這樣的惡俗、陋俗出現實為不妥,優良的傳統已被徹底遺棄。
xx年10月19日,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在xx縣舉辦全省移風易俗工作現場會,對農村移風易俗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推動該項工作深入開展,為全國創造出實踐經驗。
xx年11月28日新華社電訊,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召開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婚喪大操大辦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
xx年12月6日,xx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通過了《關于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決議》,標志著移風易俗工作正式進入全面推進階段。
xx年12月13日,xx縣探索“三治融合”的縣域治理新模式系列活動中的德治,為移風易俗工作指明了方向。
綜上所述,從古至今,各級各部門對移風易俗工作都非常重視,不良的社會風氣及陳規陋俗已成為阻礙精神文明建設及社會發展的重大障礙,結合我鎮工作實際及“五個強鎮”建設目標,多措并舉除陋習將成為常態化。
黨建引領“三治融合”助推移風易俗。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縣全面從嚴治黨的會議精神,以開展“亮身份、曬業績、作表率”為著力點,加大政務公開力度;以“道德評議”為抓手,提高思想認識;以健全各類工作制度為根本,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以脫貧攻堅為載體,踐行“學、興、當”摒棄“等、靠、要”;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保障,加速推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嚴格修訂“村規民約”助推村民自治。一是通過實地走訪,組織村民大會、村居民院落會議、村居民代表會議征求群眾意見,撰寫初稿提請村民大會討論通過,形成制度章程;二是軟硬兼施,大力宣傳,充分利用媒體、宣傳標語、宣傳牌、微信、組織開展活動,將村規民約融入民心,營造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圍;三是設立曝光臺,不定期在廣場大屏幕曝光不文明現象;四是積極開展文藝匯演,將群眾身邊事表現出來,豐富群眾文化娛樂生活。
探索實踐“紅白理事會”推進移風易俗。一是召集各村督管、承辦酒席負責人簽訂責任書,嚴格依照村規民約規范操辦酒席;二是按照上級部門相關文件要求,探索“紅白理事會”及“村民理事會”,實行村民推選理事會負責人,過事統一行動、統一標準,從源頭上進行控制;三是嚴格過事報備制度,簽訂過事承諾書,落實環境衛生、食品監管負責人,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二是跟風現象不斷出現,“過事”成為斂財的一種手段。普遍存在“不過事,錢送出去了收不回來,不是虧了”的畸形心理。人家家里添小孩了,大人60大壽,都去了,我們不去,顯得不重視人家,去了都送禮,自己不送,待在那里不好意思;自家有事,人家都來了,人家有事,不去就不合適,人情世故不好處理,滋長了小事不斷出現的現象經常發生,甚至出現“么事造事過”的不良風氣。
三是生活富裕,炫富心理在心中悄然升起。存在“以前日子一般般,現在日子過好了,房子有了,車有了,耍下牌子讓人知道,這是讓人瞧得起的一種表現”,找點事過,看下誰能來慶賀,看下誰不來,誰看不起自己,針對有些人還專門發請帖,希望人家出現在自己的過事現場充門面,“但有些人只是認識,說了不來怕會招人說閑話人”的現象。
四是部分黨員干部不能帶好頭。一是親戚朋友過事,把送禮、出席作為一種聯絡感情的方式,認為人家有事去了,后面有啥事好說話,聯絡感情成為工作的一小部分;二是把家里過事認為是榮歸故里的一種表現,親戚朋友來送禮熱鬧,是一種受人尊敬的體現;三是黨員干部家里過事,成為部分同僚及有心人巴結逢迎的一種方式,過事范圍無法控制,“圈子”文化成為工作文化,報備制度形同虛設。
五是傳統風俗夸大化,精神內涵逐漸向物質化延伸。主要表現在:一是節日氣氛營造、安排從自發組織延伸至有錢好辦事,無錢事難辦;二是年輕人從思想上已么辦法接受現狀,奉獻精神受到抑制,如傳統的燒獅子,花鼓子,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受當今社會價值觀等影響無法延續,致使花炮燃放無節制,據調查,“過事”現場花炮燃放費用可達過事全部費用的一半以上,動不動就是上萬塊的花炮;三是餐桌文化及酒文化導致浪費現象特別嚴重,以前農村過事自行操作的八大件,蒸菜等現在已基本演變為酒店承包制,每一桌的費用從最初的200元以內演變為如今的“666”“888”“999”甚至千元以上,剩菜剩飯從以前的基本沒有到現在成桶裝成車拉。
六是村規民約形同虛設。一是村居民普遍對村規民約的認識不夠充分,宣傳做的還不到位,在走訪單永鋒等貧困戶時,說到:宣傳單領回去看都沒看放那就不管了,有些人直接扔了,還有些人看了,但是還是不太理解,認為是作秀,規范內容與實際不相符,差距較大,沒有人上門說過這事,導致村民自治流于形式,遵守村規民約成為空談;二是村規民約中體現出獎懲的一系列措施沒有機構,沒有保障,無法公開透明,無法實施,主體責任不明確;三是各村督管、客頭簽訂的責任書流于形式,當面一套背后一套,面情軟、怕得罪人導致簽訂責任書成為走過場,對自己的要求不嚴,規矩意識及黨員模范帶頭作用不強。
七是基礎設施薄弱,環境意識匱乏。主要表現在:一是生活垃圾亂扔亂放,垃圾填埋坑及垃圾處理池較少,無法滿足群眾需求;二是群眾生活習慣差,環境意識不強,污水直排現象嚴重,改廁改圈沒有形成長效機制,環境治理出現一陣風現象;三是獎懲措施力度不大,不切合實際,環境督導力度不扎實。
1、試點成立“紅白理事會”過事機構。由村民共同推選理事會秘書長,由紅白理事會統一承辦,確定過事類型,過事標準、規模,過事場所,市場監管所及民政干部聯合督導,形成監管、運行長效機制,形成獎勵、懲處機制,對支持移風易俗工作的要予以適當獎勵,對反對、不理解、不支持該項工作的要有懲罰措施,從源頭上予以制止。
2、集中調研走訪,盡快提請鎮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集鎮規劃區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決議》。規范煙花爆竹售賣點,建立煙花爆竹購買實名登記制度,簽訂燃放承諾書,承諾書要制式制作并具有一定法律效力,鎮紀委及轄區派出所應參與執法過程。
4、聚焦家規、家訓、家風,繼續延伸道德評議。積極組織鄉賢、離退休老干部、黨員、代表開展研討研習,評議的內容應再挖掘,評議的形式應再創新,評議的效果應再深化,逐步營造群眾敢于講真話、講實話,敢于抵制陋俗的良好氛圍,敦促群眾做有責任心、有孝賢心的五好居民,切實做到“先鋒行動黨旗紅”主題實踐活動人人參與。
5、加大駐村干部培訓力度。一是加大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駐村工作隊長的培訓力度。近年來,隨著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視、網絡的普及,群眾掌握政策的渠道更多,培養一批知識型干部入村工作更有利于村域治理發展;二是加大聯村干部培訓力度,樹立主人翁意識及服務意識,創新工作思路,融入當前各項重點工作之中;三是加大村干部培訓力度,多利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闊干部視野,不做井底之蛙,不洋洋自得,不滿于現狀,用大愛無疆、甘于奉獻的精神,大膽嘗試,突破創新,真正做到村域經濟社會發展上臺階;四是充盈經費,成立村域經濟發展基金組織,調動在外創業人士積極性,充分利用各類合作社及村域經濟組織,團結村民共同致富,針對公益事業要立足長遠,不活在當下,針對困難救助應具有保障措施,要借鑒眾籌理念,傳播正能量;五是落實有力的獎懲措施,在嚴格各項紀律要求的前提規定下,針對脫產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處理突發事件得當,對村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應予以獎勵,獎勵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嚴格把關。
6、加強“村民自治”工作力度。一是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各項議事制度的確定,議題的選擇,會議的落實,出發點和根本點都在于服務群眾,解決問題,因此著重征求意見是關鍵。二是充分發揮監督作用。村民監督委員會要直接參與村民議事會議,積極調動轄內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干部參與議事會議,對議題內容充分發表意見,實現全民參與,夯實監督力量,確保議定事項落實有力。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經過多年的扶貧開發,脫貧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績,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面對這一難題,在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如何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尋求黨組織建設和扶貧攻堅的契合點,促進二者相互融合,以黨建帶扶貧、以扶貧促黨建,實現扶貧開發與基層黨建“雙推進”,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因此,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至關重要。
為此,我先后深入走訪有關村社,通過座談交流、個別訪談、調查問卷等方式開展調研,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形成本報告。
全鎮有xxx戶,總人口xx人,建檔立卡貧困戶xx戶xx人,目前已脫貧xx戶、xx人,剩余xx戶、xx人貧困發生率xx%,xx個貧困村除中砂溝村整村脫貧退出,剩余xx個深度貧困村均未脫貧。全鎮現有黨委xx個、黨總支xx個、黨支部xx個,其中鎮機關黨支部xx個,村黨支xx個,村黨支部xx個,衛生黨支部xx個,教育黨總支xx個、黨支部xx個,共有黨員xx名。軟弱渙散村黨組織xx個。
近年來,全鎮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十九大、xxxx系列重要講話,緊盯脫貧攻堅“一號工程”,瞄準貧困村、貧困戶,整合各類資源,創新扶貧機制,凝聚幫扶力量,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黨員的作用,放手發動群眾,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推動黨建促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小落細落實,全力推動我鎮脫貧攻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1.強化村級班子建設,打造脫貧攻堅先鋒隊。為切實解決農村黨支部書記能力弱、發揮作用不明顯、軟弱渙散等問題,xx鎮黨委通過實行目標管理,從組織制度落實、黨員教育管理、發展集體經濟、維護社會穩定、聯系服務群眾、扶貧攻堅等6大方面,量化支部書記的工作目標,每半年考核1次任務落實情況,對考核不合格的支部書記及時處理,較好地落實了“書記抓、抓書記”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村級后備干部選拔、培養、使用機制,按照民主程序,儲備一批后備干部,并有計劃的安排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鍛煉,使不勝任現職村干部的調整、撤換成為常態,增強危機意識?,F村級后備干部庫登記在冊18人。此外,加強村干部能力培養,全覆蓋輪訓扶貧干部3期,近50人次,使扶貧干部本領得到進一步提升,為打贏脫貧攻堅提供組織保障和人力支撐。
2.構建激勵約束機制,增強脫貧攻堅戰斗力。為進一步解決在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中“干好干壞一個樣”問題,xx鎮出臺了《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工作方案》等制度辦法,倒排整頓3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并及時調整一些不勝任、不合格、不盡職的村“兩委”干部。今年以來,共約談村“兩委”干部18人,調整撤換1人,問責1人,較好的實現村“兩委”干部“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轉變。此外,鎮黨委每半年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扶貧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年終形成綜合評價??己私Y果與績效發放、評優評先和任期滿換屆候選人掛鉤。對連續兩年或在一個任期內最后一年被評為“不稱職”等次的黨支部書記,將不列為下一屆鎮、村換屆候選人,切實把基層干部推動脫貧攻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提振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
3.放手發動黨員群眾,提升脫貧攻堅凝聚力。為進一步動員廣大黨員群眾參與到打贏脫貧攻堅戰來,xx鎮注重在“發揮黨員先鋒作用,激發群眾參與熱情”上下功夫,通過推行“樹型結構式”結對幫扶,指導各貧困村按照“誰家的孩子誰來抱”原則,基于熟人、親戚關系,將聯系貧困戶的工作分解到黨員和村干部身上,形成了“多幫一”的局面。緊接著進家到戶走訪,查找每戶貧困戶在落實扶貧措施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建立臺賬,跟蹤解決。并動員村“兩委”干部、黨員和群眾通過結對子的方式,加入到每個貧困戶家中,力爭做到村里的每名干部,黨員和群眾都能為貧困戶出力。如指導xx鎮常塬村和周灣村召開黨員大會,將20戶貧困戶存在的蔬菜種植管理難題分解到致富能手、黨員身上,支部黨員帶頭走遍所有貧困戶,給予技術指導,極大提升了貧困戶的滿意度。
4.實行利益聯結機制,著力破解“空殼村”現狀。為化解農村集體經濟薄弱問題,讓“空殼村”盡快“脫殼”。xx鎮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注重構建利益聯結機制,發揮支部引導作用,讓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有抓手、有成效。逐漸改變以往“將扶貧資金直接作為貧困戶股金,貧困戶按照收益參與分紅”的做法,搭建可以讓貧困戶參與種植和養殖的平臺,根據其勞動成果確定其收入。如對周灣村、常塬村、劉溝村和大塬村4個深度貧困村的215戶貧困戶按照戶均2萬元實施了光伏扶貧入股配股。
5.強化駐村扶貧力度,壓實脫貧攻堅一線責任。為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全鎮結合單位年度考核,平時考核掌握的情況,抽調精干力量,今年分2批次增派了5名第一書記。目前,全鎮共有5名第一書記駐村工作,建檔立卡貧困村覆蓋率100%。通過制訂第一書記考核辦法,多維度對駐村第一書記工作落實情況進行量化評分。并按照有關規定落實駐村工作隊員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以及生活補助等保障措施,著力解決工作隊員吃住在村問題。并堅持跟蹤管理,做到“線上+線下”同步考勤,線上考勤以“釘釘”系統簽到為主,線下考勤全程在村進行,駐村第一書記、縣派扶貧工作隊、鎮駐村干部在規定時間段內在同一張考勤表內簽到,嚴格請銷假管理。有效壓實工作責任,推動扶貧干部履職盡責。
6.持續抓好電視夜校,激發貧困戶內生內動力。為加強對貧困戶的思想教育和致富技能的培訓,把貧困群眾勞動力技能培訓作為黨建的重要抓手,建立協調聯動機制,統籌協調解決遇到的場地、設備等問題,第一書記、駐村組長、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作為輔導員在培訓現場對貧困戶導學,加深理解,讓貧困戶聽懂會用。截止目前已培訓電焊工200名,電工120民,種養殖培訓5場次,有效提高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自信心,增強了貧困戶自力更生的能力。
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實踐充分證明,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推進貧困村脫貧致富的火車頭。通過調研,我們認識到,在新的形勢下,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仍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亟待我們認真研究,分析原因并尋求解決之道。
(一)貧困村黨組織力量薄弱,帶富致富能力不強。
1.多數基層黨組織工作方式單一。多數基層黨組織一提到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能想到的就是結對幫扶、走訪慰問、加強黨支部建設等,對當前脫貧攻堅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謀劃,不注重對本地實用人才的發掘、調動、利用,不懂得依托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不利于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同時在調動群眾廣泛參與到脫貧攻堅的積極性等方面也還有待于繼續總結經驗,推出更好的做法。帶領群眾脫貧工作不夠主動、辦法不多。
2.部分基層黨組織集體經濟資源匱乏。大部分基層黨組織日常開支主要依靠財政撥付的村級組織活動經費,村級組織經常性、穩定性收入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村級黨組織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此外,基層黨組織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和創業能人的缺乏,對農村專業合作社領導不夠,有的貧困村沒有實體產業,黨組織帶頭脫貧作用不明顯。近年來,全鎮雖然成立了一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但還是存在生產規模小、檔次普遍低、自我發展能力弱、活力不足和經濟效益不高等問題。如周灣村田地種養殖合作社雖然已經開始運營,但由于后續資金、技術等方面跟不上,導致合作社發展規模不大,帶動貧困戶脫貧成效不明顯。
(二)黨員干部先鋒作用不凸顯,引領脫貧能力不強。
1.部分基層黨員干部思想上存有偏差。由于不能很好理解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之間的聯系,部分基層黨員干部還存在抓黨建無用、口頭上喊得響實際抓不緊等各種錯誤的思想。加上打贏脫貧攻堅戰工作量大,有時也存在畏難的思想,對于抓黨建促脫貧工作找不到合適的結合點和切入點,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脫貧攻堅工作的進展。
2.多數基層黨員干部綜合素質不高。從目前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看,個別基層黨支部書記貫徹“書記抓、抓書記”責任意識還不夠強,對脫貧攻堅工作指導多,對黨建工作指導少,對黨建重點工作了解不夠,抓得不緊,影響到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整體推進。部分村“兩委”干部文化素質不高、發展產業視野不開闊,業務素質不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意識不強,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較弱。
(三)黨建與扶貧融合度不夠,影響合力作用發揮。
1.黨建工作與扶貧工作相割裂。實際工作中,基層黨組織仍存在重生產、輕黨建,重業務、輕黨務,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兩張皮”。導致黨建工作與扶貧工作“分頭拉車”,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要做的”與“想要的”不能完全統一,難以形成發展合力,不僅制約了基層黨組織建設,也阻礙了脫貧攻堅工作在貧困村的推進。
2.黨建帶扶貧和扶貧促黨建作用不明顯。一些基層黨組織抓扶貧與黨建聯系不緊,僅就抓黨建而抓黨建,沒有形成黨建帶扶貧的思想理念,沒有把黨建思路放到找“貧”根、尋“困”源上來;在扶貧促黨建的問題上,也沒有思路,缺乏全局觀念。有的基層黨組織找不到以黨建促脫貧攻堅的抓手和平臺,就扶貧抓扶貧,就黨建抓黨建,雙推進不明顯,導致資源整合難、機制不順暢。比如,常塬村只注重檔案資料的完善,在資源整合上缺乏有效的機制。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爬坡過坎、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只有找準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工作的結合點,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切實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發展優勢,才能真正實現基層黨建工作融入扶貧、服務扶貧、推動扶貧的目的。
(一)突出組織功能,著力建優脫貧攻堅戰斗堡壘?;鶎狱h組織是黨在一線的橋頭堡,要采取多種措施,積極發揮脫貧致富引領作用,不斷提升村級黨組織脫貧攻堅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1.深化脫貧新模式,尋求致富新思路。積極探索基層黨組織帶動脫貧致富新模式與責任機制,將“黨建+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作用突顯出來,形成“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的致富帶富幫扶思路?;鶎狱h組織應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策”要求,謀劃制定精準脫貧的發展規劃,做到既有黨建項目又有經濟項目、既抓硬件也抓軟件,既要細化量化每一項工作指標,又要以便實際操作和監督考察,有序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力求黨組織更強與群眾更富一起實現。
2.激發支部戰斗力,增強帶富牽引力。深化黨支部“評星定級”工作,把引領發展情況作為主要評價內容,明確責任分工,按照時間節點,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通過爭創活動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和凝聚力,確保工作上有新突破。同時,重點圍繞產業布局,組織科技專業人員、農業輔導員,深入基層開展技術幫扶,實施村干部學歷提升行動,舉辦抓黨建促脫貧培訓班,針對農村黨員群眾在致富帶富中缺思路、少技術的問題,分類設置培訓內容,從產業策劃和管理、資金籌措和扶持等方面進行系統培訓和跟蹤幫扶,不斷提高發展經濟的能力、改革創新的能力、帶領群眾的能力,營造積極向上的創業帶富氛圍。
3.壯大村集體經濟,破解空殼村現狀。深入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多種途徑,充分發揮選派干部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爭取選派單位在政策、資金、項目、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盤活農村廢棄場地、荒山、荒坡等資源,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種養殖產業,通過健全管理運營、收益分配制度等,全面提升鎮村黨組織管理水平和自治能力,達到增加村級集體經濟積累、群眾動態脫貧增收有保障、建強基層組織等“多贏”效果。同時加大推進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力度,鼓勵支持黨員和返鄉創業高校畢業生在活動場所開設各類便民服務平臺,把場所打造成電子商務、便民超市、村民議事、代辦服務等陣地,擴大村黨支部的活動覆蓋面,做好黨員活動推廣和幫助村民做好相關農產品推介等工作。
(二)突出領導核心,著力建強脫貧攻堅骨干隊伍。黨建扶貧關鍵在黨,核心在人。加強骨干隊伍建設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基礎,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脫貧攻堅成效的好壞。
1.選優配強村級班子,發揮脫貧攻堅骨干力量。農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要始終把選好配強帶頭人作為抓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關鍵抓手,不斷拓寬選人視野,大力選拔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熟悉基層、能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增加收入的黨員干部進入村級領導班子,從而實現村級班子結構優化、能力水平大幅提升的預期目標。要建立“雙培養”機制,著力把農村優秀青年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成村干部,大力儲備一批村級后備力量,培養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努力把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扶貧政策、落實脫貧任務、領導脫貧攻堅、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2.注重強化思想引領,明確黨建促脫貧攻堅目標。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方向,基層黨員干部是扶貧攻堅的組織者、決策者和參與者,其觀念的更新關系到抓黨建促脫貧工作的決勝全局。因此,必須堅持用正確的思路和合理的目標來引領脫貧攻堅工作,要通過政策宣傳、專題教育、知識培訓等多種方式,教育引導基層黨員干部正確認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意義,提升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把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思想統一到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的工作思路上來。同時,幫助基層群眾找到自我“造血”的能力和方法,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描繪出清晰脈絡。
3.整頓基層軟弱渙散,突破脫貧攻堅工作難點。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對補齊基層黨建短板和促進經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必須建立健全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工作機制,按照配強班子治“軟”、加強幫扶治“窮”、完善制度治“散”、解決矛盾治“亂”的思路,實行“一村一策”制定整頓方案,“量身定做”具體整改措施,從強班子、定規范、強治理等方面進行了整頓轉化,確保每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體功能和各項工作有明顯提升。
(三)突出實績導向,著力推進黨建扶貧融合共贏?;鶎狱h建與扶貧的“雙推進”,是新形勢下助力脫貧攻堅的目標和根本,要堅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才能更加精準地助力脫貧攻堅。
1.加強宣傳引導,營造“雙推進”工作氛圍。要牢固樹立“黨建帶脫貧,脫貧促黨建的指導思想,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宣傳列入日常重要工作,加大對“雙推進”工作的宣傳力度,堅持將脫貧攻堅政策講細、講清、講透,進一步統一黨員、干部、群眾思想認識,明確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職責,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項目建設。及時宣傳項目建設中涌現出的群眾工作做得實、項目管理規范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帶頭支持項目建設、發展產業的農村黨員,樹立先進典型,并組織他們進村入戶宣講致富經驗,傳遞好脫貧聲音,講好脫貧故事,不斷提升黨員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著力提高貧困村發展的“造血”功能,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真正為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雙推進”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2.強化責任落實,構建齊抓共管大格局。要找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與扶貧開發工作的結合點,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重心放在除“貧”根、去“困”源上,確保扶貧開發工作做到哪里,基層黨組織工作就拓展到哪里,實現黨的建設與扶貧開發的“無縫對接”。要建立健全“書記抓、抓書記”責任機制,堅持做到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動、同考核,通過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督促各級把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雙推進”抓在手、抗在肩。要探索建立黨政同責,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大力推行黨建工作和脫貧攻堅聯系點制度,整合各方資源、動員各方力量,形成上下聯動、各方配合、齊抓共管工作格局,實現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工作“同頻共振”。
3.創新服務機制,打造民心黨建先鋒工程。要把群眾愿望、需求與黨建項目緊密結合起來,著力發展一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項目,著力辦好一些順民意、惠民生的好事實事,把扶貧項目做到群眾心坎上。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的問題。建立駐村扶貧工作隊、駐村干部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保證每天至少有1名人員在信訪室受理群眾服務需求。積極發揮好黨員與群眾、黨員與黨員、黨員與組織、組織與組織的紐帶和龍頭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影響力和覆蓋面,消除了“干部在干,群眾在看”怪象,增強群眾內生動力,進一步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穩步向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全局高度,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將扶貧開發和脫貧攻堅擺在突出位置,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績。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黨的基層組織處于脫貧攻堅的最前沿,既是黨在貧困地區領導脫貧攻堅的旗幟和堡壘,又是黨與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聯系溝通的橋梁與紐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黨建扶貧,實際上就是將黨建與扶貧、黨的政治優勢和發展優勢、加強黨的建設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有機結合起來。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就必須全面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政治、制度、組織優勢,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開發、脫貧攻堅工作,將扶貧脫貧視為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將其視為黨和政府的重大職責。扶貧開發和脫貧攻堅的關鍵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新時代脫貧攻堅工作,必須“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堅持大扶貧工作格局”,其中特別要強調的是,黨委要統攬全局、落實責任和強力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凡是有脫貧攻堅任務的黨委和政府,都必須倒排工期、落實責任,抓緊施工、強力推進。特別是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增強政治擔當、責任擔當和行動自覺,層層傳導壓力,建立落實臺賬,壓實脫貧責任,加大問責問效力度。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必須堅持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工作責任制,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定信心、勇于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構建一級抓一級、一層管一層的壓力體系,通過頂層推動、上壓下行,將脫貧攻堅工作層層延伸。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期間,中西部22個省區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省負總責,重在把黨中央大政方針轉化為實施方案,加強指導和督導,促進工作落實;市縣抓落實,重在從當地實際出發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各級領導干部必須保持頑強的工作作風和拼勁,滿腔熱情做好脫貧攻堅工作,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對領導干部實行脫貧績效考核機制,將轄區干部負責的脫貧績效與考核結果掛鉤實施獎懲,充分調動黨委、政府和個人開展脫貧工作的積極性。堅持把作風建設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集中力量解決扶貧領域“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工作作風不扎實、考核評估不嚴不實等突出問題,確保取得明顯成效。
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定點扶貧,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國務院扶貧辦會同相關部門對定點幫扶結對關系做了調整完善,一方面解決了部分單位幫扶任務不均衡的問題,另一方面又新增和調出了一批幫扶單位。定點幫扶工作,不僅有利于鍛煉黨員干部聯系和服務貧困地區群眾的能力,而且促進了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為我國的社會扶貧發揮了示范作用。做好新形勢下定點扶貧工作,必須深入貫徹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發揮單位、行業優勢與立足貧困地區實際相結合,健全工作機制,創新幫扶舉措,提高扶貧成效,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要選派優秀人才充實貧困地區各級黨組織。2015年5月,中組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要求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優秀人才以及因年齡原因從領導崗位上調整下來、尚未退休的老干部作為第一書記到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村駐村工作。第一書記要對扶貧和黨建“一肩挑”。除了精準選配第一書記之外,還要根據貧困村的實際需求,精準選派駐村工作隊。堅決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考察識別干部,激勵各級干部到脫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
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要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特別是加強貧困地區農村干部隊伍建設,切實發揮好本地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尤其是本地黨員干部的帶動引領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貧困村兩委建設,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促進鄉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币押粚嵽r村基層黨組織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選好一把手、配強領導班子。在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中必須立足長遠,自力更生,大力實施內源扶貧,充分重視貧困地區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主體地位與能動作用,積極開展“雙向培養”活動,把村干部和廣大黨員培養成脫貧致富帶頭人,把脫貧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或村“兩委”后備干部,從而打造一支立足本土、堅持奉獻的扶貧工作隊,為脫貧攻堅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今年以來,在區委610辦公室的正確指導下,在鄉黨委的具體領導下。我鄉在開展創建“無邪教鄉”活動中,以“崇尚科學、關愛社會、珍惜生命、反對邪教”為宗旨,以提升我鄉反邪教工作整體水平為目標,進一步強化工作機制,認真落實工作舉措,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在深化警示教育上下功夫,在加大宣傳力度上做文章,確保我鄉無邪教組織窩點,無邪教人員,無邪教活動?,F將創建工作匯報如下:
反邪教斗爭并非一蹴而就,而要長抓不懈。我鎮一直以來,堅持警鐘長鳴,從領導機制上筑牢反邪教防線。一是我鎮專門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黨務副書記、紀檢書記、人大主席為副組長的反邪教活動領導小組,下設了辦公室,常務副書記任辦公室主任,鎮各嘎查領導和組織、宣傳、教育、派出所、司法、宗教、文化等部門同志為成員,綜治干事、司法干事為工作人員的反邪教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二是出臺了《**鎮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動工作方案》,下發了《中共**鎮委員會關于在全鎮開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動的通知》,落實了反邪教工作制度、規定等。三是實行鎮黨政領導聯系嘎查、一般干部承包嘎查,指導反邪教活動制度,全鎮每個嘎查村都有一名機關干部包嘎查村負責指導、幫助該嘎查村的反邪教工作,同時與鎮黨政領導干部和各嘎查村及一般干部簽定了《**鎮防范和處理邪教問題工作責任書》。
創建“無邪教”鄉鎮領導小組與各村負責人及古竹小學領導簽訂了責任書,明確了創建目標,分解下達了任務層,落實責任制,把具體任務落實到人。
圍繞“無邪教”鄉鎮創建的宣傳工作,我鄉主要做了以下幾塊工作。
1、加強宣傳陣地的創建,大田鄉十七個村,村村建有禁毒反邪教宣傳專用窗,各老年協會都有影像播放設備,在此基礎上,今年又新建了廣告牌式固定宣傳標語40多塊,宣傳欄7個,極大的拓展了宣傳空間。
2、利用多渠道、多種方式進行了宣傳,拓展了宣傳的廣度和深度,各村利用禁毒反邪教宣傳欄張貼禁毒反邪教宣傳畫,分發卡片進行入戶宣傳,古竹小學利用黑板報和宣傳畫等還把禁毒反邪教警示教育搬進了課堂,進行了“崇尚科學、關愛生命”的警示教育,鄉創建“無邪教”鄉鎮工作領導小組還利用各種大會、夜讀等機會,見縫插針,進行警示教育,同時利用先進的.科學設備,在網絡中下載資料圖片等,在夜讀時進行講解,根據老年人的抽象思維較慢的特點,各村老年協會還利用影像資料等進行直觀的宣傳。六月份鄉創建“無邪教”鄉鎮根據古竹市場人員集中、人員流動量大的特點,組織了司法所、綜治辦、婦聯、共青團及社會志愿者到集市上發放禁毒反邪教宣傳卡片,使禁毒反邪教資料進入千家萬戶。
各村多次開展了以村主要領導為信息員,以各網格員分片驚醒了排查,使排查力度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今年7月,徐村治保主任徐國元在排查發現有可疑人員在徐村進行串聯,立馬對可疑人員進行了驅離,使邪教人員不敢進村。
。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為全面抓好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實,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xx鄉積極開展脫貧攻堅“轉作風、大調研、抓精準、促落實”專項行動,將脫貧攻堅作為統攬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進行研究,深入開展調研,探索思路方法,積累經驗做法,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奠定基礎。
一、xx鄉貧困現狀。
xx鄉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71戶1489人,其中:2018年新識別納入10戶31人。目前全鄉仍有2個深度貧困村和16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636人尚未脫貧,2018年計劃脫貧摘帽77戶330人,2019年計劃脫貧摘帽85戶306人。xx村委會共有14個小組234戶農戶100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358人于2016年全部脫貧,xx貧困村于2017年脫貧出列,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2019年,xx鄉緊緊圍繞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和鄉情實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定不移打好脫貧攻堅戰。
(一)不斷壯大產業發展。緊緊圍繞產業發展布局,抓好傳統農業,培育新興特色產業,探索發展鄉村旅游業,積極推廣xx村“以獎代補”產業幫扶模式,引導農戶發展規?;?、集約化、產業化現代農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拓寬增收渠道,推動全鄉經濟跨越發展。
一是不斷擴大規模養殖。繼續發展壯大生豬、肉牛等養殖,養殖大戶達297戶,生豬出欄14130頭,牛出欄2242頭,羊出欄9840只,家禽出欄13.5萬羽。
二是培強特色生態產業。特色種植方面,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堅定產業發展方向,以核桃、魔芋、中草藥、果蔬為重點,在穩定糧煙生產的基礎上,有序推進核桃提質增效,目前已落實種植魔芋9400畝、果蔬3000畝、中藥材3000畝、小米辣1500畝,示范種植羊肚菌5畝;特色養殖方面,發展黑山羊、野雞等特色養殖。
三是積極培樹新興產業。大力推進“互聯網+農業”,培強鄉集鎮電商體驗店和6個村電商站點。四是探索發展鄉村旅游。以打造xx村特色旅游體驗區為重點,發展xx種植650畝,規劃落實一批鄉村旅游體驗項目。
(二)穩步推進項目建設。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繼續在項目建設上下功夫,加大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申報、儲備、建設力度,不斷改善農村基礎條件。
一是加強公路設施建設。完成涉及2016年度易地扶貧搬遷建設項目3條44.28公里公路和2座橋工程量核驗工作,穩步推進投資1180.53萬元的2條28公里農村人居環境通村道路改建及硬化工程。
二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完成xx易地扶貧搬遷水利工程項目核驗工作和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項目前期工作。
三是加強電力設施建設。實施完成2個農網改造工程項目。
四是加強互聯網項目建設。大力提升農村互聯網覆蓋面,完成37戶農戶農村“互聯網+”工程,實現33個小組連接光纖網,新增526戶網絡寬帶用戶,全鄉村組實現4g網絡覆蓋達90%以上。
(三)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圍繞脫貧目標任務,科學編制精準脫貧四級規劃,鞏固提升已脫貧人口的扶貧成效,抓好xx、xx2個貧困村提升工程,穩步推進建檔立卡數據信息調整和補錄工作,新識別納入10戶31人;實施完成26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到戶項目和發放100萬元產業信貸資金扶持貧困戶發展增收產業;完成2017年度60戶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建設項目驗收和補助資金兌付工作,抓好2018年度63戶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設;抓好整村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工作,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相關政策。
三、xx鄉脫貧攻堅經驗做法。
(一)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經濟發展硬件水平。針對我鄉基礎設施薄弱的實際,鄉黨委、政府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依托脫貧攻堅政策扶持,積極爭取、協調項目落實,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水平,促進脫貧攻堅工作全面開展。
(二)狠抓特色產業培育,提升群眾增收致富能力。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注重貧困群眾經濟發展能力提升,加大特色產業培植力度,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為全面建成小康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三)創新“以獎代補”產業幫扶模式,激發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大膽創新,勇于探索,改變傳統的產業幫扶模式,采取“先補后做,以獎代補”的方式,避免部分貧困戶“套利”的僥幸心理,極大削弱貧困戶“等、靠、要”的思想,有效激發貧困戶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化。
(四)多措并舉扶貧濟困,提升幫扶成效。促進貧困戶脫貧退出,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xx鄉緊緊圍繞“掛包幫”“轉走訪”工作,堅持貧困幫扶多措并舉,堅持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齊頭并進,確保貧困戶脫貧有保障、脫貧不返貧、脫貧能發展。
(五)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推動脫貧攻堅科學化管理。xx鄉持續建立健全脫貧攻堅體制機制,完善社會服務管理,確保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易地搬遷、掛包幫扶及一戶一檔科學化管理,促進工作落實。
(六)堅持生態環境保護,打造綠色經濟增長新動能。多年來,xx鄉依托生態環境的獨特優勢,堅持脫貧攻堅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步推進,努力打造以馬龍河流域的綠色經濟和鄉村旅游示范帶,強化引領帶動,為我鄉脫貧攻堅和經濟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四、xx鄉脫貧攻堅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滯后,制約經濟發展。xx地處山區,受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稟賦等因素的制約,轄區內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配套設施不完善,群眾增收困難,經濟“造血”功能不足,難以適應新時期經濟發展的要求。
(二)項目偏少,項目整體帶動作用不夠明顯,群眾致富條件受限。多年來,xx鄉人口高度分散,項目建設成本高、難度大,項目整體偏少,導致全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項目帶動作用、經濟社會效益發揮不夠明顯,制約了群眾生產生活和增收致富。
(三)產業結構單一、規模不足、結構不優,發展內生動力不足。在產業發展過程中xx鄉因自然條件、基礎設施、資金投入、人力技術等因素的制約,導致產業結構調整難度大、優化困難,產業規?;l展難以形成,市場不穩健,產業發展風險難以預估等,都嚴重制約了我鄉脫貧攻堅推進步伐。
(四)群眾生態意識不強,農村人居環境亟待提升。由于我鄉基礎設施整體配套不完善,導致人居環境項目落實困難,加之群眾意識不強以及政策指引、宣傳不夠,群眾良好的生活習慣暫未全面養成,目前部分村組臟、亂、差情況不同程度存在,農村人居環境亟待提升改善。
(五)群眾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脫貧摘帽任務艱巨。由于xx鄉貧困程度較深,貧困戶致貧因素多樣,整體發展不均衡,群眾“等、靠、要”思想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群眾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扶貧項目、產業發展、脫貧致富任務落實困難。
(一)抓教育,強引領。一是強化教育引領,加大宣傳教育培訓力度,明確和清晰貧困群眾增收、發展、脫貧的思路和方向。二是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農村種養殖實用技術培訓,培養一批專業新型農民,積極發揮農戶在產業發展中的主體作用,積極落實到戶產業發展。三是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學習教育活動,強化思想道德和政策形勢宣講,全面提升群眾道德意識和致富意識,切實把群眾思想素質提升作為扶貧、扶志與扶智的關鍵核心。
(二)抓項目,夯基礎。繼續在項目建設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一是改善“路網”,積極爭取脫貧攻堅建設項目,不斷提高村組公路硬化率,同時加快推進在建村組公路路面硬化項目,進一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和出行條件。二是建強“水網”,爭取及早實施鄉集鎮供水工程二期項目和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及早啟動實施投資120萬元的xx河節水灌溉項目。三是完善“電網”,實施好電壓質量低和存在安全隱患的臺區電力改造工程,全力解決新搬遷無電戶的用電需求。四是進一步抓好貧困村提升工程和自然村整村推進、危舊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精準扶貧項目。
(三)抓特色,培產業。緊緊圍繞全鄉產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增收產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依托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戶采用“基地+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做大做優做強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大力推進“互聯網+農業行動計劃”,支持企業和個人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培強鄉集鎮農村電子商務站點,以點帶面,充分發揮“互聯網+農業”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產銷銜接,促農增收。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培植建設一批鄉村特色旅游項目,打造xx村特色旅游示范區。繼續培植優勢特色產業,科學合理布局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持續落實好“核桃、魔芋、果蔬、中藥材”四大特色產業發展工作,努力實現核桃提質增效10000畝的目標。
(四)創品牌,找市場。一是進一步依托xx、xx”等綠色品牌,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提高現有品牌知名度。二是圍繞“綠色、生態、本土、安全”目標,持續發展壯大特色生態產業,積極培育以綠色生態種養殖和野生菌為主的新品牌,積極對接種養企業、農副產品經銷商、旅游開發商,依托國資商城、農村電子商務平臺,打開農副土特產品銷路,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五)抓生態,建新村。大力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生態文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依托生態環境的獨特優勢,堅持脫貧攻堅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步推進,全面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和綠色經濟帶,強化引領帶動,為全鄉脫貧攻堅和經濟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六)抓作風,促發展。深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狠抓作風建設,重點抓好制度創新及運用,建立改進干部作風常態化保障機制;進一步抓好群眾工作,結合“三問”活動持續健全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抓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加強作風建設監督制約,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
?
?
。
為切實抓好精準扶貧工作,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深入包抓幫扶的xx鎮xx村和xx村開展精準扶貧調研活動?,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xx村位于xx鎮西北部,轄7個村民小組,現有590戶2231人。耕地面積2880畝,以葡萄種植和小麥、玉米種植為主導產業。xx村位于xx鎮中西部,轄6村個村民小組,現有341戶1371人。耕地面積3078畝,其中978畝承包給當地企業種植葡萄,剩余2100畝以小麥、紅薯、雜果種植為主導產業。
按照“大走訪、大排查、大清洗”活動的安排,我局共派駐兩個工作隊分別對xx村和xx村進行地毯式排查走訪。目前,xx村共590戶,走訪492戶,剩余98戶;長期在外務工和人戶分離113戶。xx村共341戶,走訪341戶;長期在外務工和人戶分離30戶。
(一)因學因災因病致貧現象嚴重。一是教育成本過大。心得體會目前國家已免去了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費用,但就讀高中、大學階段的貧困學生家庭負擔仍然相當重。一個高中生每年需支出近萬元,有些貧困戶家庭往往為了孩子上學負債累累。二是在貧困戶收入來源中農業收入所占比重過大,缺乏抗風險能力。一旦遇到干旱等自然災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貧。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勞力。一遇到家庭中有大病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額醫療費用,又減少了家庭收入,這一增一減,對于貧困戶家庭無異于雪上加霜。四是遺傳病導致貧困是頑疾。在調研中發現,xx村一戶因智障遺傳導致該戶5口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無勞動能力。
(二)基本種植業產值不高,收入水平低。多數群眾是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戶,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小麥、玉米等傳統種植業,這些種植業投入多、產出少,附加值不高,費力不掙錢。再加之,收入主要靠人工勞力,大部分群眾缺技術、缺資金、缺門路,日常生活比較艱難。
(三)受教育程度低,脫貧致富意識薄弱。農村貧困人口多數為初中以下文化,相當一部分貧困人口思想觀念陳舊,傳統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幫靠救濟,脫貧意識極其薄弱,缺乏自我發展的能力和動力。
(四)地理位置偏遠,范文寫作自然環境條件差。調查發現xx村北鄰北仲山,屬我縣旱腰帶偏遠村,距離縣城較遠,信息相對閉塞,居住環境較差、資源貧乏。年輕人以外出打工為主,村內以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為主,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令人堪憂。由于務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養學生,不僅敬奉父母的生活費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經濟能力非常微弱。
(一)準確詳細摸底篩選脫貧戶。對包扶村、組、戶進行詳細摸底調查,全面精準掌握包扶村情、戶情,在原有貧困戶識別的基礎上,對貧困村、貧困戶再核查再識別,不留死角,徹底摸清貧困村以及貧困戶的底數,把“真貧”挑出來,把確實需要扶持的、能夠扶持的貧困戶精準篩選出來。
(二)制定措施解決如何幫扶問題。根據村情戶情,逐村逐戶量身定制幫扶措施,明確幫扶責任人、幫扶任務、標準、措施和時間節點,做到號準病脈、開好處方、抓出良藥,提高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緊貼實際制定脫貧規劃。在深入掌握村情、扶貧對象情況的基礎上,結合“一村一策、一戶一法”政策要求,做好包抓幫扶村的精準扶貧下步工作。結合交通運輸工作實際,從加強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入手,改善農戶生產生活條件。
(四)加強教育培訓,提高產業技能。聯系組織各種短期技能培訓,培訓以當地主要產業的管理為主,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同時對當地懂技術、有經驗、能力強的致富帶頭人,要鼓勵他們積極引導幫扶貧困農戶學經驗、學技術,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五)加強各項保障政策,減輕農戶負擔,提高抗風險能力。同鎮政府協調溝通,把教育、醫療、社保、保險等優惠政策及時宣傳到每村每戶每個人當中,使貧困戶在勤工儉學、助學貸款、合作醫療、大病救助、災害救助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減輕農戶經濟負擔,減少因學因病因災致貧返貧現象的發生。
這份報告被廣泛使用。根據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任務完成后,一般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的基本情況、工作中的教訓、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的工作思路,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x上旬,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xxx帶領農工委組成人員及部分縣人大代表對我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調研。本次調研活動采取進村入戶實地走訪、觀摩扶貧產業園、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F報告如下:
我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741戶,貧困人口36603人,貧困村22個。經過多年不懈努力,目前22個貧困村已經全部出列,12455戶32785人已實現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7%下降到去年的0.31%。特別是20xx年,我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面對落后,理清思路,上下齊心,夯實基礎,扎實苦干,務求實效,在2018年度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在全省70個縣(市區)排名第14位、39個非貧困縣排名第3位,沖進全省第一方陣,打贏了脫貧攻堅工作翻身仗。今年以來,以不放松、不停頓、不懈怠的韌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壓緊壓實攻堅責任,不斷提升基層基礎,切實提升脫貧質量,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力確保完成全年2957人脫貧目標任務。
(一)產業扶貧成效不穩定。
有的貧困村產業發展緩慢,缺乏能夠支撐長效增收、脫貧致富的特色農業產業;有的村雖然已經發展一批產業,但大多處于起步階段,產能還沒有完全釋放,輻射和帶動貧困戶致富的能力還比較弱。
(二)三基短板還比較薄弱。
近幾年,由于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資金投向明確精準,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條件和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貧困村的基層班子建設也得到了有力加強。但受資金瓶頸的制約,絕大部分非貧困村的基礎設施還很薄弱,部分村的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還不足,個別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還發揮得不夠強。
(一)突出產業扶貧確保穩定增收。
一是牢固樹立產業扶貧理念。及時調整充實產業發展規劃,加大扶貧項目謀劃,因村因地因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千方百計壯大集體經濟;二是積極扶持特色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產業大戶和致富帶頭人,鼓勵其帶領貧困戶共同發展、共同致富;三是鼓勵支持本地能人和打工返鄉小老板,充分利用村部、學校閑置土地、房屋,大力發展服裝加工等來料加工企業,吸納貧困戶就業,在企業賺錢的同時,帶動村民致富。
(二)夯實三基基礎助力脫貧致富。
建議縣政府一要把握國家精準扶貧政策不斷調整釋放的機遇,持續跟蹤研究精準扶貧政策,完善規劃、項目,加大對上爭取力度,最大限度享受各類優惠政策;二要進一步加大項目建設資金整合力度,加強農村道路交通、農電水利特別是農村飲水安全等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三要大力整治軟弱渙散村,強班子、帶隊伍、聚民心、促發展。
市人大常委會: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20xx年,我市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全市計劃脫貧5.9萬人、1.74萬戶,xx縣要脫貧摘帽,1.9萬人的灘區居民遷建安置點完成建設。為全面了解今年我市脫貧攻堅進展情況,11月份以來,在市人大副主任的帶領下,農工委對我市脫貧攻堅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調研?,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決策部署,高度重視市人大常委作出的《關于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決議》,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轉、扶、搬、保、救、教、金”七路并進,凝聚工作合力,健全脫貧機制,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
(一)堅持高位推動,科學精準謀劃。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決把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緊盯“兩不愁、三保障”,以“六個精準”為主線,明確脫貧攻堅總體思路、主要目標、脫貧路徑、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市、縣、鄉、村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工作推進扎實有效。創新制定1+5產業扶持脫貧實施方案、1+2社會保障脫貧實施方案、轉移就業脫貧實施方案等,具體細化為“百企萬戶”工程、農業產業化扶貧、金融扶貧等5個工程,推進轉移就業、產業發展以及教育保障脫貧和健康扶貧專項工作,切實讓貧困群眾務工有門路、創業有資金、上學有補貼、有病看得起、就醫更便利。
(二)挖掘資源優勢,強化產業引領。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走出了一條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實現多方共贏的扶貧新路子。匯源集團(xx)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金融”的產業經營模式開展產業扶貧,在xx縣梨園鄉灘區流轉土地2.4萬畝,建成標準化羊舍23個,年出欄肉羊20余萬只。清豐縣立足食用菌種植傳統產業優勢,按照“黨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導、公司作龍頭、基地作示范、貧困戶作股東、種植戶作產業”的思路,大力實施“黨建+扶貧+食用菌”工程,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著力打造產業扶貧新高地。范縣挖掘黃河灘區、滯洪區和旱作區資源優勢,發展溫棚瓜菜種植、食用菌種植、小龍蝦養殖、畜牧養殖、特色種植等五大產業,預計年內新發展食用菌種植面積80萬平方米、溫棚瓜菜種植面積3000畝、小龍蝦養殖面積7000余畝、標準化養殖場10個。臺前縣電商產業園將更多本地特產包裝打造成品牌,通過電商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持續提高電商扶貧帶貧能力,幫助貧困群眾增加收入。
(三)強化各項保障措施,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堅持把促進貧困人口就業作為脫貧的主要途徑,全市共建立58家培訓基地,舉辦就業扶貧培訓班455次,累計培訓貧困人口2.16萬人。安置6181人就業,返鄉農民創辦經濟實體帶動貧困人口就業1.46萬人。將黃河灘區居民遷建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來抓,精心謀劃異地搬遷群眾的收入保障措施,通過搬遷拆舊、土地復墾流轉、進城務工、發展產業等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實施產業扶貧,重點扶持69家龍頭企業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安置就業、貧困戶自主創業獎補與土地流轉、貧困戶入股分紅等模式,帶動貧困人口6300多戶1.86萬人增收,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四)加強結對幫扶,強化社會力量扶貧。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扶貧、支持扶貧,凝聚社會扶貧合力,助力脫貧攻堅。積極開展對口幫扶工作,鶴壁市對口幫扶臺前縣,xx市對口幫扶范縣,xx區對口幫扶xx縣。目前,三個縣的幫扶方案均已出臺,正在積極對接項目。市工商聯積極開展“千企幫千村”活動,引導421家民營企業與341個貧困村(包含122個深度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實施516個扶貧項目,帶動10187名貧困人口增加收入。選派市縣893名專家人才組建服務團,定期到貧困村開展義診、農業技術培訓等活動。20xx年以來,先后組織各類農業生產技術現場指導695次,各類義診670次,安排實施各項免費救助、補助救助或定額救助貧困戶手術(項目)2561例,減免費用3522.92萬元。九三學社大力開展“同心康福行動”,社員捐資100萬元,成功為83名貧困患者實施免費手術,成立“就學資助基金”,幫助貧困家庭子女完成學業。
(一)工作進展不平衡,金融扶貧工作質量不高。具體表現為農村金融扶貧資金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金融扶貧供給體系,金融配套和保障措施不足,生態環境脆弱。
(二)財政投入力度不夠,資金撥付不及時。一些扶貧項目開工晚、竣工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市脫貧攻堅工作的質量和成效。
(三)部分政策落實不到位。一些職能部門及部分鄉鎮對扶貧項目建設監管不嚴,部分扶貧干部擔當意識不足,工作作風不扎實。
(一)補齊金融扶貧短板。要不斷加大對脫貧攻堅的金融資源投入力度,推進金融扶貧工作做細做實,努力使金融扶貧成效得到充分釋放,為全面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保障。要創新金融扶貧機制,重點支持新型農村經濟組織,培育壯大帶貧企業,有力推動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和群眾就業。要抓好“戶貸戶用”,有貧困人口的村要成立專業合作社,引導貧困群眾加入合作社進行貸款,發展脫貧項目,形成利益共同體,規避風險。要創新發展扶貧小額信貸,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發揮好政府風險補償金作用,加大對貧困群眾授信評定情況的排查力度。各縣區要增加產業扶貧風險基金,滿足農民合作社、貧困群眾發展產業金融貸款所需要的抵押、擔保需求,為帶貧企業發展提供貸款支持和財政獎補,運用金融手段提高貧困戶抗風險能力。
(二)加大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力度。各縣區要強化舉措,多方籌集資金,確保市級投入資金在中央、省對我市投入資金的40%以上,縣級投入與本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相一致。嚴格落實項目建設及資金撥付公示公告制度,規范項目建設和資金撥付手續,不斷提高資金撥付效率。做到“三個明確”,明確專項治理內容,明確時間節點,明確整改責任人,扎扎實實做好扶貧項目建設、扶貧資金使用管理、金融扶貧、產業扶貧等專項整治工作。
(三)狠抓扶貧政策落實。要摸透群眾需求,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工作標準、時間節點、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加強督導檢查,嚴格獎懲問責,促進扶貧政策落實到戶、落實到人。加強扶貧干部培訓,圍繞危房改造、金融貸款、教育扶貧等具體扶貧政策,對全市所有扶貧干部進行集中培訓。強化政策落實排查,市、縣兩級行業部門要對本行業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密集排查。狠抓行業扶貧“七個清零”,確保行業扶貧政策落實全覆蓋。
(四)加強“志智雙扶”。按照“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要求,幫助貧困群眾樹立擺脫困境的斗志勇氣、增強脫貧致富的本領。以村規民約、移風易俗活動為載體,抓好觀念立志,促進鄉風文明和諧。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發動黨員干部、普通群眾奏響脫貧攻堅“大合唱”,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撐起“精神脊梁”。
(五)全力以赴備考迎檢。目前,國家和省對我市的年度大考在即,這是對我市脫貧攻堅工作的考核和驗收,也是對我市工作作風的檢驗和考查。在這個關鍵時刻,全市各級政府及各部門都要高度重視,對照國家對省、省對所轄市的考核標準,全面查漏補缺,建立問題清單,抓緊整改補齊。要精準聚焦指標,明確難點、重點,不跑偏、不漏項,無盲點、無死角。強化組織領導,逐級夯實責任,把各項工作做到位,把全市的工作實效通過考評反映出來,堅決打好打贏20xx年脫貧攻堅戰,向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堅決戰勝消除貧困的戰斗,使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與全國一起進入全面的小康社會。這是黨對全民的莊嚴承諾。十三五以來,全縣上下在縣委縣政府強有力的領導下,牢牢鎖定低收入人口、經濟薄弱村和兩個地區的三個重點,大力實施正確的扶貧和正確的扶貧行動。2017年,6326戶,27774人脫貧,14個省定經濟弱村增收符合標準,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8萬元,兩個地區整體合作效果顯著。脫貧取得了階段性的效果,但面臨的形勢仍然復雜困難,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不容忽視,需要在扶貧精度、廣度和深度上下功夫。為全面加快全縣脫貧致富小康進程,根據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安排,3月20日下午,我們組織了一些市、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縣人民代表大會農業農村委員會深入鄉村、基層調查?,F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重視對策的正確性,不斷提高合作效果。一是正確識別。經過審計整改、日光低保和日光扶貧系統建設,逐一驗證懷疑數據,全縣清除不符合條件的制作卡農家2675戶8131人,同時仔細調查制作卡以外的困難群眾和消除貧困的低收入農家,通過兩公告四公示兩對比的手續,將1147戶農家新加入制作卡的范圍,確定27戶農家因貧困返回貧困,實現必進、必進目前,全縣建卡低收入農戶共34692戶115076人。二是結對正確。結合三進三幫大訪問,每月定期組織扶貧訪問,全縣11013名縣鄉干部、371名扶貧志愿者與低收入農家結對,常態開展送項目、送工作崗位、送政策、送溫暖的四送活動,所有結對幫助工作都留有賬目,聯系方式、對象家庭、調查員三方簽字確認第三,菜單是準確的。優化扶貧菜單,投入資金3803.58萬元,實施特色培養、光伏扶貧、股票等7種項目1.01萬個,不斷提高援助項目的家庭比例,實現一般低收入農戶的全權復蓋。同時,整合各種援助資源,推進三來一加項目建設,年新增59個家門口就業項目,帶動2450多名低收入農家就業。
(二)重視整合路徑,不斷擴大增收路徑。大力實施特色農業扶貧。大力發展一鄉一特一村一品高效農業,加大建設19個連片2000畝特色農業產業基地的新經營主體培養力度,在經濟弱點村建設300-500畝左右的示范基地,吸收低收入農民工作,增加收入大力實施旅游扶貧。引導低收入農家通過發展農家飲食、蔬菜采摘、休閑釣魚等農家樂漁家樂項目,參加旅游經營和接待服務。加快推進省級成子湖旅游度假區核心區建設,聚焦成子湖旅游扶貧項目實施,完善旅游扶貧、幫助小康扶貧機制。大力實施電商扶貧。借助農村淘寶、京東泗陽特色館等在線平臺,推進當地農產品在線,使電氣商務員工增收致富。58個經濟弱點村已建成38個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達標率達到65%的利仁鄉顏浩、新袁鎮丁正等月銷售額數十萬元的電器商領導人出現。大力實施政策扶貧。發布《泗陽縣創業指導支持資金申報指南》,支持385名低收入農戶創業資金201.8萬元。全年免費訓練4832人,其中專業技能訓練1086人,實現專業定額訓練補助金237.05萬元。發表了《泗陽縣貧困家庭兒童扶貧補助實施方案》,全年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4882人,發放補助資金3747萬元。開展大眾補助活動,發放補助金261.2萬元,幫助1508名貧困學生實現夢想大學。出臺《泗陽縣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方案》,發放健康扶貧卡1.27萬張,簽約服務8.33萬人,設立扶貧床350張,落實四免兩減政策,11267名低收入患者享受先診后付費政策,累計減免費用95.81萬元。
(三)注重模式創新,不斷探索扶貧新征程。一是開展陽光扶貧系統建設。自2017年6月以來,多次召開動員推進會,實行陽光扶貧系統建設。所有建立卡人口和援助人員信息,扶貧、教育、民政等9個部門25條資金線、115個扶貧項目、1208個就業部門都輸入系統,相繼組織的3個季度的援助訪問工作都實現訪問率、分析精度4個100%。積極探索陽光扶貧監督體系運行規范,圍繞硬件配置、數據輸入、政策執行等內容,創新建立陽光扶貧監督體系建設6個三位工作機制,系統內各模塊功能和操作流程、各種數據來源和政策依據等進行總結提煉,創新建立泗陽縣陽光扶貧監督體系操作指南制定《泗陽縣正確消除貧困監督執行紀律責任重點問題清單》,累計開展20多次特別監督檢查,發行通報5期,公開曝光50多家公司,警告28名黨員干部談話,通報批評處理,有效敦促鄉村依法履行低收入人口正確識別和退出法定程序,向鄉村家庭承擔扶貧資金監督責任。二是健全正確的扶貧體制機制。在58個縣直部門頂尖擔任58個經濟弱點村第一書記的基礎上,從聯系部門選出58名扶貧書記,發表扶貧書記責任清單,組織征兵宣誓儀式,形成了第一書記、扶貧書記和支部書記一起努力扶貧的強有力合作。19個鄉鎮(街)設立扶貧辦公室,組織專家從事服務。全縣11013名縣鄉干部、371名扶貧志愿者與一般低收入農戶結對,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三是推進農村金融和土地創新。開展扶貧小額貸款擴大標準試驗,加快各種產權進入市場交易,特別是村集體資產和扶貧資產等農村產權登記,發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8398萬元。同時開展土地增減聯系指標省內流通收益扶貧試驗,通過省市交易平臺成功交易土地增減聯系指標405畝,收益資金重點投入兩個地區和經濟弱點村,用于扶貧項目建設。
(四)重視項目驅動,不斷增強造血功能。實施財政獎補資金項目。引導村集體利用省財政支持項目資金,采取資源開發利用、統籌服務、物業管理、混合經營等形式,探索集體經濟組織自主經營、自我管理的新模式。圍繞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設,支持26個經濟弱點村,投資2512萬元,實施支持項目26個。其中省支持資金1472萬元,縣支持資金1040萬元。實施聯村共建項目。58個縣直機關在聯系縣領導的指導下,與共同建設企業聯系,與58個經濟弱點村結對,進行共同建設,累計實施共同建設項目154個,其中產業類增收項目77個,經濟弱點村增收190多萬元。實施五方掛鉤項目。積極應對省五方聯系的合作和南北共同建設的合作,不斷獲得省后方部門和蘇南對口合作町村的支援投入力,在省委合作隊的合作下,2016-2017年累計獲得合作資金3657.97萬元,實施項目104個,其中2017年達到2313萬元,經濟弱點村增收120多萬元。
(1)基層重視程度不夠。少數鄉鎮和一些村民對消除貧困致富奔向小康工程,僅限于會議說兩句話,提出象征性要求,具體情況不掌握或不掌握,存在數字消除貧困的情況。少數縣直部門對合作負責人的要求不足,訪問滿足串行門、定位、填寫表,收入分析錯誤,合作計劃和措施假、空在陽光扶貧系統審計中顯而易見。
(三)農民缺乏擺脫貧困的意愿和能力。一些低收入農家消除貧困的內生動力不足,等、依賴、要求的思想還很重,他們安于現狀,而且沒有有有效的宣傳指導,文明鄉風還沒有形成,賭博現象不斷出現,剛放下工作,就坐在卡片場,政府介紹的訓練和工作場所另外,有一定比例的殘疾體弱低收入農家,無法適應工廠生產線的生產操作要求,自我發展資金不足,技術不足,經驗不足,門戶不足,自主擺脫貧困很困。
(4)村居自我發展能力不足。一些村莊住宅,特別是經濟薄弱的村莊,受到地區、交通等條件的限制,長期資產、資金、資源不足,基礎非常薄弱??h鄉二級投入有限,村支兩委對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即使有計劃沒有創業資金,現在只能依靠上司的政策、資金、項目來輸血。
2018年是戰勝攻防戰,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攻防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繼續以重點為中心,努力實施正確的扶貧,確保年內1.5萬普通低收入人口擺脫貧困,13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增收達到標準,兩個地區的社會事業和經濟發展達到新的階段。
(一)提高重視度,凝聚消除貧困的力量。一是提高認識,加強責任擔當。各鄉鎮(街道)要切實承擔消除貧困的主體責任縣直各部門要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加大各種要素的獲得和投入,切實提高援助效果的扶貧辦公室要統一協調,壓實責任,切實推進各項正確的扶貧措施。二是建立章制,完善體制機制。健全用人機制,特別是基層扶貧力量配置,調整吸收年輕村干、退役軍人和返鄉大學生加入扶貧隊伍,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加強調度,全面調動鄉鎮(街)衛生、教育、民政、勞動、農經、農技、農機等部門力量,深入探索低收入農戶貧困原因,提高正確扶貧政策壟斷面。三是加強審計,消除形式主義。加大對扶貧開發工作的監督力度,結合陽光扶貧監督體系建設,由紀檢監督部門領導,監督管理、扶貧管理、陽光管理等部門合作,采用監督通報、現場觀察等方式,形成立體交叉常態化監督制度,堅決杜絕形式主義。
(2)激發內生動力,提高農戶自主脫貧能力。一是加強社會風尚的領導。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加強輿論宣傳,選擇樹木勤奮致富的典型,講先進的故事,演奏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的方式,營造勞動光榮、消除貧困的良好氛圍,引導廣大低收入農民積極參與貧困救濟開發。二是加強技能訓練。進一步實行免費技能訓練政策,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技能訓練和實踐訓練,實現訓練班項目、村組、地頭,實現工人就業的有效轉變。三是整頓不良風氣。鄉鎮(街)應加大對賭博行為的控制力度。加強城鎮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組織群眾參與閱讀、觀影、舞蹈等形式多樣、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娛樂活動,滿足廣大農民的精神需求。
(3)加強產業發展,激發弱村脫貧活力。一是加強農業招商。加大桃果、蔬菜、水產等特色高效率農業產業招商引資力度,大力招商集團型農業種植加工龍頭企業,打造特色優勢品牌,提加工工作能力,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完善農業補貼機制,將特色栽培項目納入直接補充范圍,實現合作,促進產業發展實現增收。二是加大支持力度。進一步撬開各方面的社會資源投入,形成全方位、立體、無死角的大扶貧結構。另一方面,24個省級的五方聯系機構的協助,加強社會化的聯村共同建設的協助,幫助經濟薄弱的村莊建設現場、高炮、棚屋等房地產資產,增加村莊的集體穩定收益。三是加強土地股份合作。擴大村級土地股份有限公司試點范圍,提出政策鼓勵財務、管理、技術等人才到村工作,重點充實村級土地股份有限公司,提高村集體自主經營、自我管理能力。
(四)加大保障力度,提高困難群體幸福指數。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繼續完善財政支持扶貧開發增長機制,重點解決疾病、學習、災害、殘留一卡四名單特殊困難群體的幫助投入,切實減少支出性貧困發生率。二是實行正確的扶貧政策??h各領導加強政策宣傳,編制正確扶貧政策,確保每個低收入農戶一冊,有關部門重點推進大病補充保險、大眾扶貧補助學和殘疾人護理體系建設等三個制度,確保省脫貧致富。
小康成效考核八個重點指標全部100%。三是重點攻堅三類人群。對因病致貧人群,特別針對重病和慢性病群體,進行分類救治,采取免費簽約醫生服務,通過補充保險提高大病報銷比例,將慢性病長期服藥納入補貼范圍,確保給予實實在在幫扶;對因災和市場行情變化返貧人員,加大產業和就業幫扶力度,增加就近就業崗位,提高脫貧的穩定性;對貧困老人,統籌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政府投入和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實現托底性的制度安排,用政策兜底實現“一戶不少、一個不落”。
為了扎實推進全區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確保扶貧對象“兩不愁、四保障”,在全市率先實現脫貧目標,真正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近日,區政協組織委員開展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調研。調研組通過聽取匯報,實地察看扶貧開發項目,走訪農戶調查貧困現狀,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區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現狀,分析查找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促進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持續改善,共建共享美好家園。
渭濱區現轄3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67個行政村,農業人口6.2萬人,耕地6.22萬畝。38個后山村地處秦嶺北麓和西部山區,群眾居住分散,土坯房較多,安全性較差,山區村經濟增長相對緩慢。截止2015年底,全區貧困人口4117人。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擺在農村工作的首要位置,緊緊圍繞“兩不愁、四保障”目標,堅持“專項扶貧注重產業發展,行業扶貧注重社會保障,社會扶貧注重結對幫扶”的精細化扶貧思路,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完善農村基礎設施,開展美麗鄉村創建,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2.92億元,其中安排專項資金3000萬元,拆除土坯房3078戶,新建住房1105戶,使貧困村基礎設施和農村居住環境明顯改善,貧困人口數量持續減少,累計脫貧1.3萬人,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
一、脫貧難度增大。截止20xx年底,全區尚有近4000余貧困人口。這些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后山區,由于人口數量較多、分布廣、底子薄、條件差、發展難度大、貧困程度深,真正成為扶貧中的“硬骨頭”。
二、公共服務水平低。我區原晁峪鄉的水利、交通、教育、衛生、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公共服務水平低,個別村組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就醫難、通訊難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自我發展能力較弱。
三、產業發展滯后。貧困人口集中的后山區,基礎條件普遍較差,交通不便,自然環境惡劣,無集體經濟和主導支柱產業,專業合作社帶動不明顯,發展的產業品種繁多,零星分散,不成規模,質量不高,加上產地遠離集鎮,運輸成本高,很難進入市場,即便實現銷售,其產品附加值也很低,經濟效益不明顯。
四、因病因災致貧現象突出。我區偏遠山區,基礎設施落后,生產生活條件差,抗災減災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弱,普通群眾因病、因災、因學而返貧的現象突出,脫貧與返貧呈拉鋸式狀態,鞏固和提高扶貧成果難度較大。
五、基礎設施建、管、用制度不完善。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極大完善,但是實際生活中,基礎設施不能得到有效保護,時有損壞,使用率偏低,有些甚至未曾使用,重建設輕管理問題依然突出,亟需建立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管理、使用等制度。
要認真開展到村到戶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按照區政府《扶貧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方案》的精神,堅持“十不進”的原則,通過“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優先”的方式,精準識別監測脫貧對象,建立貧困人口明細臺賬,確保戶有表、村有薄、鎮有冊、區有電子臺賬,做到貧困戶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幫扶責任、脫貧路徑、脫貧效果和脫貧時間“一表清”。要加大宣傳力度,發動群眾參與,把識別權交給基層群眾,接受監督,讓同村群眾按自己的“標準”識別誰是窮人,確保政策公開、規則公平、結果公正、群眾公認。要建立脫貧退出和返貧納入機制,根據扶貧對象發展實際,實行動態管理,定期對扶貧對象進行調整,使穩定脫貧的村與戶及時退出,使應該扶持的扶貧對象及時納入,確保扶貧對象有進有出,扶貧信息真實、可靠、管用,真正讓貧困戶得到有力扶持,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脫貧。
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創新資金運管機制,完成厥灣村千畝桃園道路工程、八角塬道路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逐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機制,不斷改善后山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信息化建設力度,逐步實現貧困地區互聯網全覆蓋,完善貧困地區鄉村商品服務網點和物流配送體系,提升季節性農產品儲存和銷售能力。
2、扎實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協調發展家園美、村強民富生活美、生態宜居環境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四美”要求,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加快農村環境整治力度,深化美麗鄉村建設。要繼續鞏固石嘴頭村、高家村、晁峪村、坊塘村美麗鄉村創建成果,深入推進中巖山村、石壩河村、大散關村、邵家山村、符家村、新安村等美麗鄉村創建活動,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發展觀光農業、鄉村旅游、農家樂等產業,通過創建活動實現農民增收。
3、強化教育培訓。扶貧應當先扶智,教育扶貧是基礎。要全面實施教育扶貧工程,在加大基礎教育事業投入的基礎上,加大科技扶貧、智力扶貧、文化扶貧的力度,對貧困勞動力實施“培訓、提升、轉移、就業”四步走的能力提升脫貧工程,免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職業介紹和職業技能鑒定,提高勞務輸出和轉移就業數量和質量,保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戶均有1名家庭成員掌握職業技能,確保2750名貧困群眾都能得到一次免費實用技能培訓。
4、強化社會保障扶貧力度。實施醫療救助扶持,減輕貧困人口醫療負擔,解決貧困戶看病難、治病更難的問題,阻止再次返貧,鞏固脫貧成效。充分運用低保、五保供養等民生政策,對建檔在冊的1188人(特殊困難群眾)給予差額補助,實施社會保障財政兜底脫貧。開展助學幫扶,確保貧困家庭子女正常入學就讀,不讓一名貧困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
1、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要充分結合貧困村實際,面向市場,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選擇適合本地區條件,有優勢、有特色的產業和產品作為發展的方向和重點,積極引導貧困戶規模發展,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在高家鎮太寅河以西重點發展核桃、中藥材種植等產業,秦嶺北麓沿山及臺塬地區主要發展獼猴桃、大櫻桃、油桃、草莓、養蜂等產業。依托秦嶺北麓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民俗宗教等資源,加快弓魚國小鎮建設,盡快啟動炎帝陵改造提升工程,推進“古道秦嶺﹒鄉約清姜”生態休閑旅游區建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有序推進土地流轉,鼓勵發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成石鼓現代農業園二期,啟動固川、棗園2000畝時令水果產業園建設,打造晁峪十里油菜花海新景觀等項目,不斷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實施異地搬遷。堅持政府主導、資源整合、集中為主的原則,結合農村土坯房改造,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和資金整合力度,優先實施貧困戶危房改造和移民搬遷,拆除土坯房1211戶,新建住房700戶,實現兩年消除土坯房目標;完成四家坪村整村搬遷,確保年底前入住;完成水泉路村、段家磨村、甘廟村等集中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提高農村群眾幸福指數。
3、實施“互聯網+扶貧”模式。借助互聯網產業園,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實施“互聯網+扶貧”模式,支持有意愿的互聯網企業在農村建設電子商務服務網點,通過自建大型種植生產基地,聯合農業合作社實行訂單生產,創新性實施“平臺銷售+定制生產”、“線下體驗+線上預訂”等銷售策略,推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實現農民就業創業、增收致富。
4、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堅持政府救濟與社會援助相結合,引導各類民間組織、企業家、志愿者、各類慈善機構及非政府組織,通過多種形式捐資捐物直接支持貧困戶和貧困地區的開發建設。積極鼓勵企業參與扶貧,與貧困村和貧困戶建立對口幫扶機制,吸收貧困戶到企業就業,增加收入。
1、強化組織領導。黨委、政府要把脫貧攻堅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首要民生工程來抓,強化脫貧攻堅工作領導責任制,切實把扶貧工作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要認真做好脫貧攻堅政策制定、項目規劃、資金籌備、資源調配、推進落實等工作,努力改善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2、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核心作用,選優配強村級領導班子,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深入做好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幫扶工作,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推進“四議兩公開”、村務聯席會等制度,為率先實現全面脫貧、率先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做好發展黨員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后備干部等工作,選出能幫農民脫貧致富的村級班子,幫助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共建美好家園。
3、強化責任擔當。建立年度脫貧攻堅任務臺賬和責任清單,依據脫貧攻堅任務,實行逐級督查、交叉檢查制度,嚴格進行考核,確保脫貧項目精準,幫扶措施精準,幫扶效果明顯。強化責任擔當,對脫貧攻堅實績突出的優秀干部優先予以通報表彰、提拔重用,提振全區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全面打贏重返全省五強區攻堅戰!
為全面抓好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實,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xx鄉積極開展脫貧攻堅“轉作風、大調研、抓精準、促落實”專項行動,將脫貧攻堅作為統攬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進行研究,深入開展調研,探索思路方法,積累經驗做法,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奠定基礎。
xx鄉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71戶1489人,其中:2018年新識別納入10戶31人。目前全鄉仍有2個深度貧困村和16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636人尚未脫貧,2018年計劃脫貧摘帽77戶330人,2019年計劃脫貧摘帽85戶306人。xx村委會共有14個小組234戶農戶100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358人于2016年全部脫貧,xx貧困村于2017年脫貧出列,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2019年,xx鄉緊緊圍繞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和鄉情實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定不移打好脫貧攻堅戰。
(一)不斷壯大產業發展。緊緊圍繞產業發展布局,抓好傳統農業,培育新興特色產業,探索發展鄉村旅游業,積極推廣xx村“以獎代補”產業幫扶模式,引導農戶發展規?;?、集約化、產業化現代農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拓寬增收渠道,推動全鄉經濟跨越發展。
一是不斷擴大規模養殖。繼續發展壯大生豬、肉牛等養殖,養殖大戶達297戶,生豬出欄14130頭,牛出欄2242頭,羊出欄9840只,家禽出欄13.5萬羽。
二是培強特色生態產業。特色種植方面,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堅定產業發展方向,以核桃、魔芋、中草藥、果蔬為重點,在穩定糧煙生產的基礎上,有序推進核桃提質增效,目前已落實種植魔芋9400畝、果蔬3000畝、中藥材3000畝、小米辣1500畝,示范種植羊肚菌5畝;特色養殖方面,發展黑山羊、野雞等特色養殖。
三是積極培樹新興產業。大力推進“互聯網+農業”,培強鄉集鎮電商體驗店和6個村電商站點。四是探索發展鄉村旅游。以打造xx村特色旅游體驗區為重點,發展xx種植650畝,規劃落實一批鄉村旅游體驗項目。
(二)穩步推進項目建設。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繼續在項目建設上下功夫,加大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申報、儲備、建設力度,不斷改善農村基礎條件。
一是加強公路設施建設。完成涉及2016年度易地扶貧搬遷建設項目3條44.28公里公路和2座橋工程量核驗工作,穩步推進投資1180.53萬元的2條28公里農村人居環境通村道路改建及硬化工程。
二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完成xx易地扶貧搬遷水利工程項目核驗工作和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項目前期工作。
三是加強電力設施建設。實施完成2個農網改造工程項目。
四是加強互聯網項目建設。大力提升農村互聯網覆蓋面,完成37戶農戶農村“互聯網+”工程,實現33個小組連接光纖網,新增526戶網絡寬帶用戶,全鄉村組實現4g網絡覆蓋達90%以上。
(三)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圍繞脫貧目標任務,科學編制精準脫貧四級規劃,鞏固提升已脫貧人口的扶貧成效,抓好xx、xx2個貧困村提升工程,穩步推進建檔立卡數據信息調整和補錄工作,新識別納入10戶31人;實施完成26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到戶項目和發放100萬元產業信貸資金扶持貧困戶發展增收產業;完成2017年度60戶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建設項目驗收和補助資金兌付工作,抓好2018年度63戶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設;抓好整村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工作,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相關政策。
(一)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經濟發展硬件水平。針對我鄉基礎設施薄弱的實際,鄉黨委、政府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依托脫貧攻堅政策扶持,積極爭取、協調項目落實,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水平,促進脫貧攻堅工作全面開展。
(二)狠抓特色產業培育,提升群眾增收致富能力。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注重貧困群眾經濟發展能力提升,加大特色產業培植力度,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為全面建成小康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三)創新“以獎代補”產業幫扶模式,激發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大膽創新,勇于探索,改變傳統的產業幫扶模式,采取“先補后做,以獎代補”的方式,避免部分貧困戶“套利”的僥幸心理,極大削弱貧困戶“等、靠、要”的思想,有效激發貧困戶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化。
(四)多措并舉扶貧濟困,提升幫扶成效。促進貧困戶脫貧退出,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xx鄉緊緊圍繞“掛包幫”“轉走訪”工作,堅持貧困幫扶多措并舉,堅持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齊頭并進,確保貧困戶脫貧有保障、脫貧不返貧、脫貧能發展。
(五)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推動脫貧攻堅科學化管理。xx鄉持續建立健全脫貧攻堅體制機制,完善社會服務管理,確保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易地搬遷、掛包幫扶及一戶一檔科學化管理,促進工作落實。
(六)堅持生態環境保護,打造綠色經濟增長新動能。多年來,xx鄉依托生態環境的獨特優勢,堅持脫貧攻堅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步推進,努力打造以馬龍河流域的綠色經濟和鄉村旅游示范帶,強化引領帶動,為我鄉脫貧攻堅和經濟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滯后,制約經濟發展。xx地處山區,受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稟賦等因素的制約,轄區內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配套設施不完善,群眾增收困難,經濟“造血”功能不足,難以適應新時期經濟發展的要求。
(二)項目偏少,項目整體帶動作用不夠明顯,群眾致富條件受限。多年來,xx鄉人口高度分散,項目建設成本高、難度大,項目整體偏少,導致全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項目帶動作用、經濟社會效益發揮不夠明顯,制約了群眾生產生活和增收致富。
(三)產業結構單一、規模不足、結構不優,發展內生動力不足。在產業發展過程中xx鄉因自然條件、基礎設施、資金投入、人力技術等因素的制約,導致產業結構調整難度大、優化困難,產業規?;l展難以形成,市場不穩健,產業發展風險難以預估等,都嚴重制約了我鄉脫貧攻堅推進步伐。
(四)群眾生態意識不強,農村人居環境亟待提升。由于我鄉基礎設施整體配套不完善,導致人居環境項目落實困難,加之群眾意識不強以及政策指引、宣傳不夠,群眾良好的生活習慣暫未全面養成,目前部分村組臟、亂、差情況不同程度存在,農村人居環境亟待提升改善。
(五)群眾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脫貧摘帽任務艱巨。由于xx鄉貧困程度較深,貧困戶致貧因素多樣,整體發展不均衡,群眾“等、靠、要”思想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群眾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扶貧項目、產業發展、脫貧致富任務落實困難。
(一)抓教育,強引領。一是強化教育引領,加大宣傳教育培訓力度,明確和清晰貧困群眾增收、發展、脫貧的思路和方向。二是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農村種養殖實用技術培訓,培養一批專業新型農民,積極發揮農戶在產業發展中的主體作用,積極落實到戶產業發展。三是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學習教育活動,強化思想道德和政策形勢宣講,全面提升群眾道德意識和致富意識,切實把群眾思想素質提升作為扶貧、扶志與扶智的關鍵核心。
(二)抓項目,夯基礎。繼續在項目建設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一是改善“路網”,積極爭取脫貧攻堅建設項目,不斷提高村組公路硬化率,同時加快推進在建村組公路路面硬化項目,進一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和出行條件。二是建強“水網”,爭取及早實施鄉集鎮供水工程二期項目和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及早啟動實施投資120萬元的xx河節水灌溉項目。三是完善“電網”,實施好電壓質量低和存在安全隱患的臺區電力改造工程,全力解決新搬遷無電戶的用電需求。四是進一步抓好貧困村提升工程和自然村整村推進、危舊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精準扶貧項目。
(三)抓特色,培產業。緊緊圍繞全鄉產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增收產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依托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戶采用“基地+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做大做優做強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大力推進“互聯網+農業行動計劃”,支持企業和個人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培強鄉集鎮農村電子商務站點,以點帶面,充分發揮“互聯網+農業”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產銷銜接,促農增收。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培植建設一批鄉村特色旅游項目,打造xx村特色旅游示范區。繼續培植優勢特色產業,科學合理布局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持續落實好“核桃、魔芋、果蔬、中藥材”四大特色產業發展工作,努力實現核桃提質增效10000畝的目標。
(四)創品牌,找市場。一是進一步依托xx、xx”等綠色品牌,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提高現有品牌知名度。二是圍繞“綠色、生態、本土、安全”目標,持續發展壯大特色生態產業,積極培育以綠色生態種養殖和野生菌為主的新品牌,積極對接種養企業、農副產品經銷商、旅游開發商,依托國資商城、農村電子商務平臺,打開農副土特產品銷路,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五)抓生態,建新村。大力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生態文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依托生態環境的獨特優勢,堅持脫貧攻堅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步推進,全面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和綠色經濟帶,強化引領帶動,為全鄉脫貧攻堅和經濟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六)抓作風,促發展。深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狠抓作風建設,重點抓好制度創新及運用,建立改進干部作風常態化保障機制;進一步抓好群眾工作,結合“三問”活動持續健全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抓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加強作風建設監督制約,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
為進一步掌握全市脫貧攻堅情況,促進精準扶貧扶貧工作健康發展,按照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脫貧攻堅”專題學習的通知要求,在自學的基礎上,通過走訪貧困戶和幫扶企業、視察產業基地和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專題調研,較為廣泛、細致、翔實地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對我市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進行了系統地分析和評估,形成報告如下:
新一輪建檔立卡精準識別后,我市有省級貧困縣x個、貧困村xx個,貧困戶xxxx戶,貧困人口xxxxx人。截至目前,已脫貧xxxxx人,剩余xxxx人。貧困發生率降至x.x%。據測算,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xxxxx元,與xxxx年相比增長xxxx元,%。據統計,我市貧困人口致貧原因為:因病xx.x%、因殘xx.x%、缺勞動力x.x%、因學x.x%、缺資金x%、缺土地x.x%、其他(缺水、因災、缺技術、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等)x.x%。目前看,全市脫貧攻堅一直保持較好態勢。近兩年,省考評組針對我市三縣一市脫貧攻堅工作的考評,總體排位靠前;x縣代表全省迎接國家考評,得到了充分認可,并在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做了典型經驗介紹;中央巡視組在我市隨機抽查了兩個縣、四個鄉(鎮)和五個村后,給予我市脫貧攻堅工作“總體上很好”的評價。
工作中,我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注重強化領導責任、強化資金投入、強化部門協同、強化社會合力、強化基層活力、強化任務落實、強化監督執紀,確保了脫貧攻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一)政治上高度重視,激發脫貧攻堅的工作動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強化組織領導,不斷推動脫貧工作。一是迅速進行安排部署。多次召開了市、縣兩級工作會議,層層簽訂責任書,層層落實工作任務。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召開市委常委會x次,市政府常務會x次,全市大會x次,各級調度會xx次,專項督查xx次,有力地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二是選優配強幫扶力量。我市四個班子領導同志能夠以上率下,直接聯系到村到戶,每名市級領導直接聯系x個貧困戶。省、市、縣三級分別向xx個貧困村選派了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向x縣選派了x名后備干部到任主抓扶貧工作的副鄉(鎮)長或副局長。同時,舉辦了第一書記培訓班,印發了《x市駐村第一書記管理“十項制度”》,加強了幫扶力量。三是主動學習成功經驗。召開第一書記互查互學現場會,各縣(市、區)之間交流了經驗;先后到省內白城市、延吉市、大安市、九臺市、鎮賚縣、農安縣等地考察學習經驗做法,取長補短,提高工作;省外到江西省井岡山市、河南省蘭考縣、貴州省和云南省部分市縣學習考察,開闊眼界、啟發思路。四是提早開展冬春行動。制定《x市脫貧攻堅“冬季行動”實施方案》,變“冬閑”為“冬忙”,實現了“xxxxx”工作目標;制定《關于開展春季幫扶工作的通知》,開展了“送物資、備春耕”、“送技術、助發展”、“送溫暖、解難題”等幫送活動,幫助貧困群眾搶抓春耕有利時機,開展春耕生產,助力脫貧攻堅。五是從嚴從實督查考核。xxxx年,市級層面對市直包保部門和第一書記幫扶工作成效進行了嚴格考核,并對市級領導干部推動工作落實、脫貧產業項目進展、第一書記履職盡責情況等共開展x次督查??h(市、區)級層面或聯合兩辦督查室、紀檢監察等部門或單獨開展高標準嚴格督查共xx次,有力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開展。
(二)科學進行動態調整,筑牢精準脫貧的堅實基礎。圍繞檔內、檔外、往年脫貧人口這“三類人群”,狠抓了“兩識別一核查”(檔內再識別、檔外識別、往年脫貧人口核查),深入開展了精準再識別工作,采取“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評議”的“五步識別法”,在縣級范圍內加強數據比對,識別結果讓“身邊人”把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總數由xxxxx人調整為xxxxx人,進一步打牢了精準脫貧基礎。識別結束后,及時指導各地將貧困人口信息錄入到全國扶貧信息系統和我省大數據平臺,實現建檔立卡規范運行,與此同時,我市還強化檔案資料等內業管理,專門下發通知,明確專人負責,確保檔案資料齊全、完備,工整、清晰。
(三)落實脫貧資金項目,提升貧困人口生產生活質量。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我市已累計實施脫貧項目xxx項,億元。在xxxx年實施脫貧項目xxx項的基礎上,xxxx年建設脫貧項目xxx項,其中:續建脫貧項目xxx項,新建脫貧項目xxx項。中央財政投資xxxx萬元,省級財政投資xxxx萬元,市縣財政投資xxxx萬元。市縣兩級在財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全力確保扶貧資金投入力度不減。各地在加大資金投入、發展項目的同時,加強對資金、項目的檢查審計,不斷強化項目管理,建立脫貧攻堅項目庫,把脫貧產業項目所有權劃歸村集體所有。另外,注重謀劃長遠項目,比如x縣建設的xx兆瓦光伏發電項目,x縣建設的果松鎮民宿旅游項目等,讓貧困人口長期有穩定收入。通過不斷推進項目建設,農村貧困人口在吃、住、行等各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目前,全市廣播電視和通訊通達率達到xxx%,用電質量有保障率達到xxx%,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適齡成員入學率達到xxx%。
(四)健全完善政策支撐體系,為脫貧攻堅提供制度保障。市級層面出臺了《全面推進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x市“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全市脫貧攻堅主要任務責任分工方案》等系列政策意見。x市出臺了衛計、水利、電力等x個方面的支持計劃方案,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二是加大健康扶貧力度。出臺了《x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提高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平的意見》、《x市精準扶貧“脫貧?!惫ぷ鲗嵤┓桨浮返?,在提高報銷比例、解決因意外事故、大病風險致貧、返貧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二道江區針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區屬公立醫院治療實施“四免一減”政策(免床費、免取暖費、免掛號費、免體檢費,減收xx%輔助檢查費),保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享受基本醫療服務。三是加大社保兜底力度。x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同意市區城鄉低保標準的批復》,將東昌區、二道江區、x醫藥高新區農村低保標準調整為xxxx元/年,較xxxx年提高了xxxx元。各地低保標準也全部提高到xxxx元/年以上。四是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全市“全面改薄”項目學校xxx所,達標xxx所,達標率xx%。招聘特崗教師xxx人,為貧困村教師每月發放xxx元補貼資金。x縣實行“三免兩減一獎”政策(免除學生本費、書費、校服費,減收xx%伙食費、xx%校車費,獎勵考上大學貧困新生),啟動大學生圓夢計劃,為xxx名在校大學生貸款xxx萬元。五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全市xxxx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全部完成,改造房屋質量達標,達到入住條件。六是加大飲水安全保障力度。市水利局與各地簽訂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目標責任書,明確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xxxx年實施的xx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覆蓋xx個貧困村,解決了全部xxxx名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五)動員各界包保幫扶,形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到脫貧攻堅中來。市縣鄉三級共有xxx個部門、xxxxx名干部參與包保。一是省直部門帶頭包保。x位省級領導率領省直xx個部門包保我市x縣的xx個貧困村,已投入扶貧資金xxxx.x萬元,其中:自立村xxx萬元,馬鹿村xxx.x萬元,西腰溝村xxxx萬元。二是市直部門深入包保。結合包保工作實際,制定下發《市級領導深入包??h(市、區)、鄉(鎮)、村推動脫貧攻堅工作落實的方案》、《關于開展市縣(市、區)直包保部門領導干部駐村蹲點幫扶活動的通知》等,將領導干部走訪調研納入日常工作重點。全市xx名市級領導帶領xxx個市直部門深入到包保村、戶,開展走訪慰問xxx次,萬元,萬元,幫助發展脫貧項目xxx項,解決問題xxx個。三是縣直部門全力包保。x縣建立了“縣領導包鄉鎮、xx個部門包村、xxxx余名干部及xxx戶企業包戶”的三級包保工作責任制,與貧困戶全面對接、建檔立卡、明確責任人,做到了層層落實、一戶一策;x縣開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層大走訪”活動,制定了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駐村蹲點幫扶長效機制,每月駐村入戶不少于x晝夜,幫助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東昌區開展了“春日陽光行動”,投入資金xx萬元,幫助貧困人口改善居住環境。四是進一步充實企業包保力量。在xxxx年xxx戶企業參與包保的基礎上,xxxx年又召開工作協調會,動員市直金融、通信、能源等行業、企業共xx家,動員縣(市、區)企業和個體經營業主共xxx戶,充實進包保隊伍,壯大企業包保力量。五是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幫扶活動。x市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等xx個文化協會主動開展“文化扶貧活動”;駐通部隊、x武警、醫院主動請纓幫扶貧困村;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也主動發揮行業優勢,參與幫扶活動。
(六)堅決查處扶貧領域違紀問題,為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紀律保障。堅持把查處扶貧領域違紀問題作為紀律審查重點,嚴肅監督執紀問責,不斷加大查處力度,切實擔負起保障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xxxx年以來,全市共查處扶貧領域違紀違法案件xx件,%;給予黨政紀處分xx人,%;移送司法機關xx件xx人,%。
(七)開展全方位輿論宣傳,營造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一是建立宣傳陣地。制定了《脫貧攻堅宣傳工作方案》,開辟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專欄,在電視、廣播、報紙上進行了廣泛宣傳,營造了脫貧攻堅的良好氛圍。二是強化典型引領。挖掘和樹立了脫貧致富典型xx多個、進行巡回報道xx余次,以“x好人”評選為載體,表彰脫貧攻堅方面“x好人”x人。三是不斷擴大影響。錄制了《x市打贏脫貧攻堅戰紀實》專題片,并在全市三期優秀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上進行了播放;邀請部分鄉村干部、貧困戶、脫貧戶、行業部門、脫貧辦干部等與x電視臺聯合錄制和播放了三期《心橋》欄目;認真學習十九大精神,從脫貧攻堅工作實際出發,參與錄制了《學習故事會》和《權威訪談》欄目,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四是刊發脫貧信息。全市共編發工作簡報xxx期,在新聞媒體刊播發脫貧工作稿件xxxx件,其中:國家級媒體上刊播發xx件,省級媒體上刊播發xxx件,市級媒體上刊播發xxx件,縣(市、區)媒體上刊播發xxx件。省扶貧開發工作簡報刊發了xx篇x經驗做法;省刊《吉林畫報》刊發了x期x做法;央視生財有道系列節目播發了我市的經驗做法;《新長征》雜志、國務院扶貧開發網站、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刊、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國扶貧在線》多次報道x脫貧工作;《吉林x縣銀色經濟助脫貧》獲得由中國網、中國扶貧在線、中國發展門戶網承辦的“鏡頭中的脫貧故事”拍客大賽圖片類最具網絡人氣獎。
近年來全市脫貧攻堅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保持較好的態勢,但結合中央和省委對我市扶貧工作的巡視情況看,雖然已經整改了大多數問題,但有些措施不能立竿見影,需要長期堅持,依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產業脫貧基礎仍不牢固。一是產業項目安排不平衡。個別縣鄉把主要力量都集中到貧困村中,x縣有xx個非貧困村、x縣有x個非貧困村、x縣有x個非貧困村,共xx個非貧困村還沒有發展產業項目,而非貧困村中也有貧困人口,導致非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沒有產業項目可以依托,脫貧難度較大,有些項目年回報率過低,回收成本時間較長。二是產業趨同風險高。實施的脫貧產業項目缺乏特色,比如,木耳種植項目很多,并且大部分種植和養殖項目還處在生產初級產品階段,沒有形成后續深加工、包裝、銷售等完整的產業鏈條,存在重生產、輕經營,重項目、輕管理的問題,面臨著銷路差的風險。三是扶貧產業項目資金還有缺口。通過政府投入、部門包保、爭取項目資金和各界援助等多種方式,有些小項目得以實施,但有些需要較大投資的道路、電力等基礎設施項目,仍然存在資金缺口。
(二)群眾脫貧內生動力不足。一是群眾致富能力弱的問題。有些貧困戶思想保守、落后,有些缺少致富本領、技術和經營管理能力,有些缺少勞動力,有些由于身體狀況不好等原因,即使發展了項目,也難以實施,只能依靠分紅或兜底,極大地影響了脫貧致富的能力。二是部分貧困群眾思想消極,脫貧致富的主體意識不強,自我脫貧的技能和內在動力不足,“等、靠、要”依賴思想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以致出現“上急下慢、外熱內冷”的現象。
(三)包保幫扶不深入、群眾認可程度不高。一是少數單位和個別人仍然固守老觀念、沿用老套路、使用老辦法,沒有真正做到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二是有的幫扶單位和幫扶干部駐村不扎實,對貧困戶具體情況了解不深入,存在主觀臆斷,制定的幫扶措施不切合實際。三是有的幫扶只重視眼前效益,仍然停留在單純的給錢給物“慰問式”幫扶層面,對如何幫助貧困村發展產業和貧困戶增收致富、實現穩定脫貧思考較少,與“七個一批”結合不緊密,不切合群眾實際需求,缺乏針對性。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社會救助政策是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重要內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是******關于深入推進扶貧攻堅“四個一批”的重要指示。按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安排,我帶領局業務科室相關人員,成立了調研組,采取集中座談、入戶走訪等方式,深入到全市各鄉鎮全面了解社會救助工作在脫貧攻堅中發揮的作用,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社會救助工作現狀。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實情況。我市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逐步提高低保保障標準。不斷擴大低保覆蓋面,對家庭沒有勞動能力符合低保條件的農村困難家庭,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給予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并實行動態管理、分類施保,對沒有勞動能力或暫時無法通過扶貧開發脫貧的困難家庭全部納入低保,實行兜底保障。今年7月,我市實行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低保標準統一調整提高為每人每月700元,其中人均耕地面積在0.3畝(不含)以下的低保家庭,低保標準按照新標準的100%每人每月700元執行;人均耕地面積在0.3畝(含)以上的低保家庭按新標準的70%每人每月490執行。按照70%核定低保標準的低保家庭,耕地收益不計入家庭收入,根據困難程度按照政策規定分為a、b、c三類,分別按核定低保標準的100%(490元)、80%(392元)和60%(294元)發放低保金。截止目前,全市農村低保戶3975戶7073人,發放保障金2291.56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農村低保437戶939人,發放保障金299.31萬元。全市低保家庭每月減免3立方米水費、補貼10度電費、享受50立方米以內低價氣。
(二)特困人員供養制度落實情況。城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同時實行一體化,按照低保標準的1.5倍執行,統一調整提高為每人每年不低于12600元。家庭人均耕地0.3畝(含)以上的特困供養對象,基本生活標準按照城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的70%核定,每人每年不低于8820元。截止目前,我市共有農村特困供養對象1296人,累計發放供養資金1298.93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68人,發放供養資金56.15萬元。農村分散供養的特困家庭每月補貼10度電費。
(三)殘疾人兩項補貼落實情況。嚴格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按照每人每月120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發放。截止目前,享受困難殘疾補貼1908人,發放補貼資金194.04萬元。重度殘疾補貼3935人,發放補貼資金336.71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249人,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242人,發放補貼資金24.9萬元。
(四)臨時救助工作情況。切實發揮臨時救助“兜底中的兜底”功能,防止因突發性困難致貧返貧。累計救助890人次,累計發放救助資金83.15萬元,其中救助建檔立卡貧困戶41人次,發放救助資金3.1萬元。
二、存在問題。
(一)政策宣傳不全面。
在調查走訪過程中發現,雖然近年來對社會救助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傳,但由于社會救助工作政策性強,宣傳形式單一,致使部分群眾對政策內容、標準變化、社會責任等認識不足。一是部分村組干部對社會救助政策一知半解,對政策的宣傳不夠全面、透徹,導致普通群眾對低保政策的知曉度不高或理解片面。二是部分困難群眾存在文化水平低,甚至文盲的情況,導致他們不能較好的了解救助政策。
(二)精準識別有差距。
一是救助對象界定難度大。戶籍狀況、家庭收入、家庭財產是認定救助對象的3個基本條件,對申報對象的家庭財產和收入的核實,主要是依靠經辦機構和人員通過入戶調查來取得,獲取手段單一、內容不全,不能完全準確地掌握真實情況;二是經濟狀況核定難度大。救助對象外出務工人員收入不穩定,部分下崗失業人員的隱性收入難于統計。有些困難家庭不如實申報家庭財產、收入等情況,導致錯保、漏?,F象時常發生。三是家庭人口難確定。子女成家后另立門戶,父母子女分戶而居,將父母分在一邊,把贍養的包袱甩給政府,納入對象的“入口關”難以把握。
(三)扶智扶志不到位。
一是部分貧困群眾思想消極,救助政策對困難家庭的幫扶力度很大,滿足著他們的基本需求,讓這些人都能夠享受著更好的生活保障,不過這樣也產生了依賴性的心理,脫貧致富的主體意識不強,自我脫貧的技能和內在動力不足。二是部分群眾認為救助資金是國家的錢,不吃白不吃,誰吃都是吃,伸手要保,不給就鬧,“混”低保的思想較重。三是部分困難群眾貪圖不勞而獲,認為“四處奔勞,不如坐吃低?!?,嫌棄累、臟、差的工作,主動放棄就業機會只愿意等著政府發放著補助金,并不愿意自己勞動,“等、靠、要”依賴思想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出現“上急下慢、外熱內冷”的現象。
三、下步思路及建議。
黨的十九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出重要部署和安排。民政工作事關基本民生保障,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兜底保障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抓緊補齊政策短板,不斷提高兜底能力和兜底水平。
(一)。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持續加大政策宣傳力度。
一是針對城鄉低保管理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工作具體,且基層民政工作人員少、兼職多的實際,加強對基層民政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政策水平和應對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二是進一步加大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兩殘補貼等兜底脫貧社會救助政策宣傳力度,有效利用廣播、宣傳單、板報、低保公示等形式,充分發揮城鄉居委會和村委會基層自治組織的優勢,多角度、全方位宣傳新的救助標準,使困難群眾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及時申請低保救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三是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到社會救助工作中來,并監督政策的落實,形成全社會關心困難群眾,支持推動農村低保制度建設的氛圍。
(二)進一步完善救助管理機制。
一是以“家庭經濟核對平臺”系統為抓手,做好戶籍、房產、車輛、社保,個體工商等信息比對工作,核對系統一旦反饋預警信息,經核查屬實,新申請的對象不能獲得城鄉低保待遇,已經享受的,取消待遇,做到有進有退。二是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政策水平,把日常管理和動態核查結合起來,定期對低保戶和貧困戶的家庭收入情況進行核查,精準識別,精準幫扶,不定期對保障對象變動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對超過保障線的及時核減,切實做到“應保盡保、精準施保、動態管理、應退則退”。
三是發揮臨時救助的過渡、銜接功能,加強與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社會救助制度的銜接,提升社會救助體系整體效益,強化對解決“兩不愁”問題的兜底作用,增強對解決“三保障”問題的支持作用。對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困難群眾,視情先給予臨時救助,及時緩解其生活困難,再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審核審批,并將符合條件的納入相應救助范圍。適當提高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救助額度,防止其因病、因災、因急難事件等返貧。四是進一步完善主動發現機制,充分發揮駐村干部作用,及時了解、掌握轄區內群眾,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的生活困難,做到早發現、早上報、早救助。五是暢通舉報渠道,舉報電話和網上信箱等訴求載體,接受群眾監督,發揮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作用。對收入“超標”但遲遲不退低保家庭,一經查實可將其列入“騙?!焙诿麊?。六是積極支持、廣泛動員,引導更多的社會組織主動投身脫貧攻堅工作,推動建立社會力量籌資、慈善組織運作的“救急難”公益基金,加強對貧困人口的救助幫扶,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三)扶貧與扶志扶智并重。
一是加強對貧困群眾教育引導,“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本”,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才是脫貧致富的關鍵和保證。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脫貧致富典型,教育群眾自強自立,切實提高全民對社會救助工作的認識。二是要牢固樹立“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理念,多與貧困群眾交流談心,充分了解群眾的思想動態,把脈問診、對癥下藥,點燃群眾求富、求榮和致富的激情斗志,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低保觀念,使“主動申請低保,積極走出低?!钡挠^念真正下沉到基層,深入人心。三是發揮駐村工作隊協調作用,積極與鄉鎮黨委、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提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教授群眾致富技能,提升致富本領,增強群眾“造血”能力,增強群眾自身排憂解難的能力,堅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切實使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立志拔掉窮根。
。
有力推進x縣脫貧攻堅工作,也對基層開展巡察工作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巡察工作主要做法。
本次專項紀律巡察,縣紀委監察局從縣紀委機關、派出紀工委、縣農業局、縣林業局、縣扶貧辦抽調人員x名,組成五個巡察組(巡察組成員實行籍貫、曾經工作地等回避),每個巡察組負責x個鄉鎮(街道),共對全縣x個鄉鎮(街道)全覆蓋進行了專項紀律巡察。
在巡察工作中,巡察組堅持巡察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要求,嚴肅認真地履行巡察工作職責,與被巡察鄉鎮(街道)積極聯系,廣泛溝通,相互尊重。巡察中,對每個鄉鎮(街道)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和班子成員的履職情況進行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同時延伸巡察到各村、組。
在巡察工作中,我們主要按照四個步驟開展。
(一)個別談話。
巡察組根據巡察內容和談話提綱,分別與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站所(辦)負責人、村“三委”主要負責人、部分“三代表一委員”進行了個別談話,了解鄉、村、組干部和群眾對脫貧攻堅政策的掌握程度,扶貧對象如何確定,扶貧資金是否有截留、套取、私分等情況,是否有對各級干部的不良反映。巡察中,巡察組共與x余名鄉村組干部和部分“三代表一委員”進行了個別談話。
(二)聽取匯報。
巡察組分別在x個鄉鎮(街道)召開了巡察工作動員會,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站所(辦)負責人、村“三委”主要負責人、部分“三代表一委員”參加動員會,此輪巡察共有x余人參加了動員會。巡察組認真聽取被巡察單位工作開展情況匯報,重點聽取在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工作推進中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六大紀律”落實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三)進村入戶。
重點看扶貧對象確定程序是否嚴格,“掛包幫、轉走訪”包保責任落實是否到位,扶貧工作隊駐村工作是否扎實,抽查貧困對象是否精準,抽查危房改造補助資金、低保金是否有截留、私分、冒領等情況,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是否充分履職,是否有集體收入及其使用情況。
一是隨機選擇所轄區域的村組,通過現場查看、入戶走訪抽查、召開座談會等方式了解工作開展情況,聽取干部群眾意見建議。
二是提前在鄉鎮(街道)機關、各村(社區)、村(居)民小組張貼巡察公告,要求保持完好一周以上,有條件的廣播間隔告知x天以上(x鄉部分村(居)委會還利用黨建綜合服務平臺向戶主群發短信x余人次,加大巡察公告宣傳力度),明確舉報電話、舉報箱位置,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在各村(居)民小組張貼本組村民享受低保的人員情況,要求保持完好一周以上,接受監督舉報。
(四)查閱資料。查閱被巡察單位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方案,扶貧項目資金撥付等票據。
本次巡察共入戶走訪抽查x戶,在村(居)民小組張貼巡察公告、低保人員名單各x余份,在x個鄉鎮(街道)機關設立舉報箱x個,公布舉報電話x個,巡察期間接到舉報x起,反映問題x個,其中:屬于巡察受理問題x個(已移交縣紀委紀檢室、煙草公司處理x個,剩下的x個問題由縣、鄉紀委作進一步核實),不屬于巡察受理的權屬糾紛、私人開挖公山、個人糾紛、個人落戶等問題x個。
簡單明了的x個問題已向舉報人作了反饋,工作受到了舉報人的認可和肯定。
二、巡察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通過本次巡察,主要發現以下x個方面問題。
x、扶貧工作隊駐村工作不夠扎實。由于扶貧駐村的市縣單位的財力等各不相同、駐村隊員個人綜合素質及其他原因,駐村作用發揮很有限,能真正長時間住在村里的很少,駐村隊員的考勤和工作臺賬有造假嫌疑。
x、扶貧方面的具體政策不明確。群眾最關心的具體扶貧政策還不夠清晰、不明朗,群眾詢問時鄉、村、組干部不好解答、不好宣傳。建檔立卡貧困戶建房補助標準未明確,扶貧貸款利率未明確,一些補助標準和項目資金未到位。
x、結對幫扶工作落實不到位。少數貧困戶反映只見調查走訪,不見實質性的到戶政策措施。掛鉤幫扶干部普遍存在“只知道掛不知怎么幫”的問題,“一對一幫扶”浮在表面,入戶走訪了解、制訂脫貧計劃后,落實脫貧計劃的實際行動沒有,工作停滯在難處。還有的單位“掛包幫、轉走訪”工作明顯不實、不到位。
x年x月底完成,但部分鄉鎮未在規定時限完成。
x、烤煙仍然是矛盾較多的問題??緹熀贤?、豐產煙合同分配不公、公開情況與實際不符,烤煙受災后保險給不給、給多少不透明,烤煙仍然是矛盾比較集中的問題。
x、危房改造資金有滯留的情況。危房改造資金是按“特困戶占x%、補助x.x萬元,中度貧困戶占x%、補助x.x萬元,其他貧困戶占x%、補助x.x萬元”的比例,由縣財政局劃撥下達鄉鎮,但在兌付時鄉鎮只是按農戶實際申報情況兌付(絕大多數只按貧困x.x萬元、低保x.x萬元兌付),造成資金在鄉鎮總有結余。
x、農村低保還有不完善的地方。鄉、村、組三級干部普遍反映民政部門要求以戶吃低保的要求不符合實際,基層操作難度很大。吃低保的標準上(每月x元、x元、x元)隨意性較大,存在利益空間,容易引發社區干部優親厚友的問題發生。巡察發現,村組普遍按喪失勞動能力、重病大病慢性病等確定人員,有的也按高齡、子女讀大學經濟壓力大“倒排”低保,甚至有為了解決遺留問題、息訴罷訪而確定的情況。巡察中還發現有村組干部本人和公職人員的父母吃低保的情況。
x、村務公開、財務公開依然還不到位。有的質疑村組賣山林的錢僅做了一點小工程,就把那么多錢用完了,懷疑有貪腐。有的舉報賣學校未“一事一議”,賣了多錢,是否用了、如何用的不知道。
有的舉報工程上級給了多少錢、工程花多少錢不知道。舉報內容反映出部分鄉鎮村務公開、財務公開依然不夠扎實、不夠經?;鸵幏痘?,群眾獲知相關信息的渠道不暢、掌握的信息嚴重不對等,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較為缺失,群眾監督仍然是“霧里看花”,離群眾的期盼還有很大差距。
x、干部作風問題反映較多。有的反映王家莊街道班子成員及干部“走讀”和早退問題嚴重,有的村組干部存在亂攤派、亂集資、亂收費、吃拿卡要、優親厚友、套取資金、擅自分配危改資金搞平衡、挪用款物、作風霸道等問題。
x、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作用發揮不夠充分。村監委雖然組建x年有余,但村監委的作用發揮仍然有限。部分村監委會找不到工作切入點的問題突出,混同于村(居)委會下設的一個機構,被動接受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安排的與監督職責無關的其他工作,擔負的監督責任缺位,亟待開展如何履職的系統培訓。
三、對脫貧攻堅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抓好產業扶貧帶動農民增收。產業扶貧是貧困農戶脫貧的根本保證。建議縣直相關部門要結合x實際,切實做好產業扶貧規劃,積極爭取產業扶持資金,采取“公司+農戶、公司+農戶+基地+市場、公司+農戶+黨支部”等多種形式,使貧困農戶真正成為產業化扶貧的受益者。
(二)加快扶貧政策具體化明晰化。要立足于群眾最為關心的幫扶問題,積極與省、市扶貧部門對接,建議盡快明確建檔立卡貧困戶建房的補助標準、貸款的利率、子女就學補助、患病群眾醫療救助等具體問題,增強幫扶措施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幫扶措施的落實力度。
(三)切實增強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的透明度。針對村民反映突出的烤煙合同分配到戶、低保、危房改造資金、集體收入入賬及使用等問題,縣直各對口部門都有相關制度,但在嚴格執行評議程序、公開公示上還有較大的差距。建議各鄉鎮(街道)督促各村、組,切實做到一事一公開、一個項目一公開、事后及時公開,采取手機短信、廣播等形式拓寬公開渠道,公開的內容具體明了,并明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一周或一月,便于群眾知曉和監督。
(四)加強惠農資金使用的監管力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縣直相關部門要配合鄉鎮(街道),督促鄉鎮(街道)站所、村組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加強涉農惠農資金監管,有效遏止截留、挪用、擠占、套取涉農資金的違紀違規行為,確保涉農專項資金安全運行有效使用。
(五)切實抓好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履職。著眼于切實解決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作用發揮難的問題,深入分析了村級監督存在的問題和監督工作的薄弱環節,對癥下藥,列出培訓“菜單”,因材施教,變“填鴨式”培訓為“按需”培訓,圍繞村級監督什么、為何監督、如何監督等內容,開展一次如何履職的系統培訓。
(六)對全縣農村低保工作再次進行清理整治。在x年農村低保清理整治的基礎上,建議由縣民政局牽頭,再次組織開展農村低保清理整治,重點對公職人員父母、村組干部本人、有車有房戶吃低保的情況進行清理整治,響應民盼、化解民怨,把群眾極為關切的低保問題做細做實做好。
(七)加大對駐村工作隊員的管理。駐村工作隊員是基層脫貧攻堅的“指揮員”,建議縣委農辦要加大對駐村工作隊員駐村在崗情況的抽查力度;同時建議各村(居)委會要做好工作隊員的食宿保障。
(八)加大村組財務監督。針對基層不同階段、時期存在的突出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清理整治。建議由縣農業局農經站牽頭,配合鄉鎮(街道)安排專門的財務人員,有計劃、有重點、分批次對全縣所有村、組賬務進行清理。通過清理,嚴明財經紀律,督促村組干部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杜絕收不入賬、虛報冒領、賬外私分、延遲發放、報賬不及時等行為。建立村組集體資產處置、出租要采取“一事一議”、報鄉鎮備案審批等制度,切實加強監管。
。
11鎮脫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3篇鎮脫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第1篇6月份以來,按照《市2018年大調研、大整改、大提升脫貧攻堅月活動實施方案》要求,我作為全鎮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一邊認真組織鎮村黨員干部深入各村開展工作,一邊深入村、屯、戶進行走訪調研,通過實地踏查、入戶走訪、與貧困群眾集中座談等方式了解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解析全鎮扶貧工作存在問題,形成調研材料。
2低保五保戶20人,殘疾人6人,享受殘疾補貼的3人;2016年以來,為符合條件的10戶貧困戶實施了危房改造工程。幾年來,鎮黨委、政府認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我市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要求,創新思路,強化舉措,狠抓落實,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促使脫貧人口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等七有脫貧標準,確保實現今年貧困村摘帽、2021年年底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
一、減貧成效1.貧困村工作情況。村是我鎮的唯一一個省級貧困村,2017年村的貧困發生率為2.01%。村屯路已全部硬化,村主路全部鋪設瀝青路面;今年為全村270戶農戶安裝了自來水,水質安全達標;村民用電覆蓋率達到100%,滿足農村生活用電需求;今年10月前完成、2戶貧困戶房屋改造,實現安全住房比率100%;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家庭無因貧輟學學生;有標準化村衛生室,執業村醫1名;廣播電視戶戶通、通迅設施村村通;有文化活動室且正常運轉,貧困人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貧困戶全部在扶貧增收產業中受益,2017年每人分紅3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村部辦公場所200平方米;逐步將其他非低保的貧困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符合參保條件(45周歲以上人口)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2.貧困人口脫貧情況。鎮黨委、政府根據每個貧困戶的3實際情況、致貧原因,進行分類施策,有針對性地為貧困對象落實精準的脫貧舉措。截止目前,全鎮實現貧困戶脫貧71戶126人,村脫貧10戶17人。
5群連心卡,耐心詢問并詳細了解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填寫貧困戶基本情況臺賬,認真做好走訪日志,針對每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制定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為下一步精準脫貧打下良好基礎。
6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簽約,使醫療措施、健康服務精準落實。
7和公示無異議后,鎮政府把扶貧項目資金全部以入股的方式投入到金燕農牧有限責任公司肉鴨養殖基地進行生產經營,3年為一個合同期,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保底分紅第一年不低于投入扶貧資金的6%,第二年不低于投入扶貧資金的8%,第三年不低于投入扶貧資金的10%。金燕農牧有限責任公司肉鴨養殖入股扶貧項目位于鎮同勝村,占地面積35畝,企業自籌資金1000萬元,建成鴨舍7棟共7000平方米,附屬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2017年實現養殖種鴨35000套的養殖能力(每套1:20,即1只公鴨配20只母鴨的比率),年孵化鴨雛1000萬只,生產飼料5000噸,實現產值5000萬元,利稅300萬元,安置就業45人。
8堅工作,共投入幫扶資金100余萬元,解決了包括村香菇種植項目區的硬化問題,為2個村配備了制式垃圾箱,為全鎮貧困戶在春耕生產、秋收等季節送化肥農藥及其他農用物資,在各個節日為貧困戶送去溫暖關懷,慰問物資包括米面油、肉蛋魚及慰問金等,發改局還為、蓮花2個村貧困戶送雞雛鵝雛,大力支持了貧困戶發展庭院養殖項目。三是組織愛心募捐活動,共籌集善款18000余元為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困難。
三、
主要做法及經驗一要強化思想認識。樹立打持久戰思想,切實把工作重點聚焦到落實精準要求、提高脫貧質量上來是省委、省政府當前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最新戰略部署和總體要求。把扶貧工作作為全鎮工作重中之重,精準扶貧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二要要保證扶貧實效。定期召開全鎮扶貧工作月調度會議,針對全鎮貧困戶116戶203人和有貧困戶的13個村,定期調度扶貧進展、需要解決的問題、下一步措施,建立扶貧進展臺賬,把村、戶、人的扶貧進展數字表格化。通過精準掌握、量化分析和責任落實,有力推進全鎮扶貧工作進度,確保扶貧工作任務的完成。三要要落實工作責任。落實包保責任,建立包片包村保戶制度,充分挖掘包保幫扶村的資源優勢、特色優勢,培育壯大扶貧產業,扶持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完善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增加收入,9推動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特的扶貧產業格局。全體黨員干部要做好扶貧對象調查員、扶貧政策宣傳員、扶貧項目指導員、扶貧措施服務員和扶貧成效檢驗員,確保脫貧措施得當、政策落實到位、扶貧效果明顯、群眾滿意率高。
四、存在問題及建議(一)一是自我發展能力不足,農民人均純收入還是比較低,農民用于生產的投入少,絕大多數農戶只能維持簡單再生產;二是基礎條件還比較薄弱,農村環境差,生產生活條件達不到全面致富要求。
(二)自我發展能力弱。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嚴重,由于勞動力不足,很難組織群眾參與。
(三)制約產業發展要素多。市場、技術、信息等制約要素作用明顯,農技人員少,普及農業技術不到位。
五、下步工作安排一是全面加強精準扶貧攻堅組織保障體系建設。完善《鎮村干部績效考核制度》,加強扶貧考核,將年度扶貧開發工作考核納入全鎮年度目標考核范圍,明確鎮村干部均承擔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完善項目審批、驗收手續,強化貧困檔案管理。
10愿。并定期跟蹤問效。每月至少召開一次幫扶到戶工作交流會或現場會,推廣經驗作法,確保貧困群眾得實惠、幫扶工作有實效。
三是強化產業發展。充分挖掘包保幫扶村的資源優勢、特色優勢,培育壯大扶貧產業,扶持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完善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增加收入,推動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特的扶貧產業格局.不斷促進現代畜牧業的健康發展,以金燕農牧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發展種鴨養殖。以安樂盛昌食用菌木耳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依托發展木耳種植。蓮花村、村利用退耕還林地塊,采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種植威靈仙、玉竹等中草藥。
四是積極探索創新精準扶貧方式。積極開展電商扶貧試點,建立貧困戶、扶貧產業和電商的鏈接機制,大力培養電商扶貧人才,鼓勵和引導貧困青年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創業就業,增強扶貧造血功能。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示范社,采取貧困戶土地、勞動力或扶貧資金入股等多種方式,使貧困戶戶戶有股份、年年有分紅、持續增收有保障。
11堅工作情況的報告并進行專題詢問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履職第一年就將聽取和審議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的專題調研報告列入監督工作計劃,具體工作由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和民族委員會組織實施。常委會領導高度重視,栗戰書委員長、王晨副委員長親自審定了調研方案。2018年5月至12月,曹建明、吉炳軒、武維華三位副委員長帶隊,部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農委和民委組成人員、全國人大代表參加,分別赴四川、青海、山西等16個省區開展實地調研。全國人大農委和民委聽取了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民委的工作情況介紹,審議了國務院辦公廳轉報的關于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對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報告?,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12發生率從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計下降8.5個百分點。
(一)嚴格落實脫貧攻堅責任按照黨的十九大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總體部署,201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就完善頂層設計、強化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等做出了具體安排。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黨中央在新時代賦予的重大政治任務,國務院扶貧辦等10多家部委單獨或聯合出臺了配套的實施方案或工作計劃,明確今后行動與2020年要達到的目標。有脫貧攻堅任務的省份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責任和檢驗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標尺,建立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扶貧雙組長責任制,嚴格執行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機制,堅決落實保持貧困縣黨政正職穩定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梢哉f,當前脫貧攻堅責任、政策、投入、動員、監督、考核等體系都在不斷完善,扶貧工作力度、深度、精準度達到新的水平。
13長,省市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18年已超過1000億元。金融資金、社會資金成為新的重要渠道,易地扶貧搬遷專項貸款、扶貧小額貸款不斷增加,證券業、保險業、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斷加大。2018年,新增扶貧小額貸款1000多億元,全國貧困縣省域內流轉土地增減掛鉤結余指標15萬畝實現收益約500億元,99家證券公司結對幫扶263個貧困縣,扶貧專屬農業保險產品達74個。二是完善整合利用機制。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整合財政資金,確保資金精準高效使用。2017年12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的意見》,就加強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做出了整體部署。2018年3月,財政部下發了《關于做好2018年貧困縣涉農財政資金整合試點工作的通知》,就做好整合試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并將試點范圍擴大到所有貧困縣。2018年全國共整合各級財政資金3064億元。貴州省有21個縣(市)將扶貧資金折股量化到貧困戶。三是強化監管。2018年,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全面加強了扶貧資金項目使用監管,推動實施扶貧資金預算編制、執行、決算的全過程績效管理,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分配結果已全部公告到縣,省級資金分配結果公告比例90%以上,清理1年以上閑置扶貧資金198.5億元。審計署2018年對382個貧困縣開展了扶貧審計,已累計覆蓋832個貧困縣中的766個。
(三)扎實推進補短板強弱項工作。
1522省份開展農房加固改造示范,兜底解決特困戶住房安全。各地積極為建檔立卡搬遷人口謀劃后續幫扶措施。西藏通過給易地扶貧搬遷戶安排勞務和就業的方式,解決了搬得出、留得住的問題。河南省成立了縣級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發展公司,統籌盤活遷出區和安置區各項資源,逐步實現產業扶貧措施全覆蓋。加大教育扶貧力度,斬斷貧困代際傳遞鏈條。全國已有2075個縣制定了控輟保學方案,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和助學金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受助范圍已覆蓋全部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海南省加強了失學輟學發現和勸返工作,杜絕簡單地用資助政策替代入學保障。四川省在民族地區52個縣推進一村一幼建設,在民族地區推進15年免費教育,在涼山州開展了學前學會普通話試點。落實健康扶貧政策,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目前,我國已全面建成了從三級醫院到縣醫院互聯互通的遠程醫療網絡,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制度不斷完善,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已提高到80%以上,所有貧困縣已基本實現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制度,專項救治病種擴大到21個。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不斷加強,2018年已將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靠家庭供養無法單獨立戶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貧困人口按程序納入低保范圍,全國所有縣(市、區)農村低保標準已達到或超過國家扶貧標準。
16(四)著力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激發和涵養各族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大力破除等靠要思想和簡單依靠給錢給物扶貧的落后觀念,激發貧困群眾樹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2018年,國務院有關部門召開了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暨首場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組織25名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者組成4個報告團,到21個省區市開展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活動,通過開展示范典型宣傳,在全社會營造用勤勞雙手和辛勤勞動脫貧的正能量。2018年10月,扶貧辦等13個部門印發了《關于開展扶貧扶志行動的意見》,圍繞著加強扶志教育、改進幫扶方式、移風易俗等作出了部署安排。各地也制定大量配套措施,通過傳授一技之長,提升貧困群眾的生產技能和參與意識,通過實施項目帶動和農村集體收益分配機制改革,增強貧困群眾的切實獲得感,通過開展感恩奮進教育,增進貧困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深層次認同,多管齊下、多措并舉,實現了扶貧領域的志智雙扶,帶動了貧困地區基層的移風易俗。山西、江西等省探索實施精準扶貧項目以獎代補機制,破除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
17《關于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針對目前扶貧領域存在的一人干活、多人指導檢查白天迎檢、晚上填表、插空干扶貧等問題,制定了精準發力、針對性強的對策措施。十九屆中央第二輪巡視對26個地方、單位黨組織開展了脫貧攻堅專項巡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還在官方網站開通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曝光專區,先后兩次集中曝光44起典型案例,強化壓力傳導,促進責任落實,形成了警示震懾的強大效應。湖北省開展了常態化暗訪,實現對有脫貧攻堅任務的縣、鄉(鎮)暗訪全覆蓋。云南省建立了省、州(市)、縣(區)、鄉(鎮)司法紀委聯動機制,對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常態化抽查。
調研過程中,我們深切感到,脫貧攻堅工作得到了廣大農村群眾的衷心擁護,黨和國家在脫貧攻堅中實施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深得民心。調研組所到之處,黨員干部群眾一致表示:近幾年是脫貧攻堅力度最大、貧困人口減少最多、貧困群眾增收最快、農村面貌變化最大的時期,感謝習總書記!感謝黨中央!讓各族群眾過上了新時代的好日子。
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形勢依然嚴峻脫貧攻堅戰雖然取得了決定性進展,但隨著脫貧攻堅逐步向縱深推進,深度貧困問題凸顯,攻堅難度遞增,工作中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
19人口,102個建制村不通動力電,涉及3.58萬貧困人口。甘肅省甘南、臨夏兩州和青海省海南、黃南、玉樹、果洛四州無鐵路,黃南州79個行政村通村道路為砂石路,254個自然村不通公路,果洛州有近55%的行政村不通路。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生態制約明顯,如青海省藏區、甘肅省甘南州等地由于生態保護的原因,一些扶貧項目建設用地申報、審批困難。云南省等省的直過民族長期處于封閉狀態,很多人不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社會發育程度低,社會綜合治理難度大。
(二)產業扶貧亟待加強各省區普遍存在產業扶貧項目單一、同質化的現象,后續發展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如山西省大力發展的核桃、大棗產業,近兩年市場價格已經大幅下降。調研組所到的貧困地區基本上仍以小農生產為主,產業發展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缺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發揮不夠,聯貧帶貧能力弱。如云南省僅有16.8%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四川省涼山州畜牧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帶動農戶數不到全州總數的15%。山西省個別農戶小型養殖仍是人畜共院。一些扶貧產業層次低、鏈條短,基本依賴種植、養殖等生產環節,缺乏深加工環節,產品附加值低,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能力有限。如海南、甘肅、青海、西藏等省區大部分農產品仍停留在出售原材料和初級加工階段。部分扶貧產業貧困戶參與程度低、扶貧效果的可持續性弱。
20如西藏、貴州等省區獲得產業扶持的貧困戶比例較低。青海、廣東等省區產業幫扶多采取托管托養等方式,貧困戶真正參與產業發展的比例低。鄉村旅游扶貧、電商扶貧等新興扶貧產業發展基礎仍較為薄弱。如廣東省鄉村旅游產業同質化和區域旅游同構化的現象突出。新疆、青海、甘肅等省區電商扶貧面臨著物流費用高、人才缺乏等問題。調研中,各地普遍反映,經過多年的扶貧開發,比較容易脫貧的地區和人口基本已經解決,剩余的貧困人口既難找到適合的扶貧產業,又難參與到扶貧產業中,通過產業扶貧在2020年底完成預定脫貧任務有一定難度。村集體經濟薄弱的老問題仍然存在。如云南省5732個出列的貧困村中有902個貧困村沒有村集體經濟收入。
21范,簽約醫生以村醫為主,多流于形式,不少地方反映醫療托底政策在實踐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過度醫療現象。住房安全方面,一些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重搬遷輕扶持,配套產業和促進就業沒跟上,后續脫貧缺乏支撐。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易地扶貧搬遷入住滯后,搬遷入住進度和竣工進度不相匹配的問題。青海反映,邊緣戶住房改造困難。
22期內難以改變,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江西、青海等省反映,一些有勞動能力卻不愿勞動的懶漢,躺在脫貧優惠政策上不勞而獲,導致邊緣戶心理落差和抵觸越來越大,在一些地方已經形成了新的干群矛盾。
23貸款借給龍頭企業或合作社使用的情況。
(六)作風建設仍需加強調研中,各地普遍反映,當前脫貧攻堅工作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急躁和厭戰情緒以及消極腐敗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一是工作落實還有差距。有的鄉、村兩級壓力不夠、緊迫感不強,個別地區上熱下涼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地方落實中央扶貧部署僅注重關注短期效應,對脫貧后的工作研究重視不夠。有的地方脫貧后就脫管理,動態調整工作不扎實,沒有及時將返貧戶重新納入幫扶。二是扶貧領域違規違紀現象時有發生。極少數地方基層干部在貧困戶識別和幫扶過程中仍存在優親厚友以及截留、挪用、侵占、貪污扶貧資金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群眾意見強烈。三是形式主義仍然存在。當前,各省區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算賬脫貧、突擊脫貧甚至虛假脫貧現象,同時等待觀望、應退不退等苗頭性問題漸顯,急躁癥和拖延癥并發。各地普遍反映,一些評估和檢查過于形式化,甚至帶有地方攀比的色彩,甚至在一些地區的省際或地區內部交叉檢查中出現負向激勵現象。廣東反映,在實際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三多三少(填表報數多、研究工作少;檢查考核多、對癥下藥少;會議部署多、行動落實少)的現象;貴州反映,當前在關心一線扶貧干部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方面還缺乏有效措施,有考核機制卻缺乏正向的激勵機制。
24(七)鞏固脫貧成果任重道遠貧困地區摘帽退出后仍將長期處于經濟欠發達、發展相對落后的狀況,持續穩定增收基礎仍很薄弱,自我發展能力不強,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是脫貧群眾創收增收渠道單一。不少地方脫貧群眾的收入構成不合理,轉移性收入占到50%以上,經營性收入占比不到20%,屬于政策性脫貧,增收渠道狹窄,存在政策性返貧的風險。如青海省藏區農牧民轉移性收入占比達60%以上。四川涼山州反映,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出務工人員找不到工作返鄉現象開始出現,轉移就業和增收難度大,一些靠外出打工脫貧的貧困人口再次返貧。二是不少脫貧縣存在債務風險。一些貧困縣負債推進工作,存在政府債務風險,脫貧摘帽后還本付息壓力極大。如貴州省赤水市在脫貧攻堅補短板上投入資金33.73億元,其中市級自籌資金大部分為舉債,后續還清欠賬壓力大。三是軟實力薄弱仍是突出短板。目前,各級干部到貧困縣鄉村掛職包村包戶等都是暫時性措施,人力資源短缺問題在貧困地區仍普遍存在。受生活條件、個人待遇、工作環境等因素影響,優秀人才不愿來、也留不住,專業技術人員比較缺乏,特別是醫療衛生、教育等部門的人才嚴重短缺。如甘肅省甘南州的迭部縣在2010年和2011年先后面向全國招錄了79名緊缺學科的教師,并在住房、安置補貼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優惠條件,但目前已有40名先后辭職或調離。
25脫貧地區雖然基礎設施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但大部分地區仍未解決長期存在的人才引不來、留不住問題,即人才下沉問題。此外,廣東、青海、安徽等省反映,貧困線標準附近的低收入群體增收和發展問題應高度重視,該群體極易形成新的貧困人口;湖北反映,雖然中央明確脫貧后要有35年的扶貧政策穩定期,但長遠看,不解決長效機制的問題,不走出良性發展的路子,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返貧的壓力仍將長期存在。
三、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贏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牽掛,也是中國共產黨向全世界和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在后續脫貧攻堅戰中,要繼續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按照黨中央已經明確的目標標準和政策舉措,進一步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特殊困難群體和影響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采取超常規舉措,拿出過硬辦法,舉全國之力,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26級政府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明確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堅持問題導向,強化交總賬意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狠抓責任落實和工作落實,咬定目標使勁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二是按標準做好脫貧退出工作。各地要以脫貧實效為依據,以群眾認可為標準,嚴格按照國家貧困退出標準和程序,實施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的有序退出,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在具體工作中,既要避免因按照計劃指標整村出列而造成貧困戶錯退問題,又要克服貧困戶識別與退出雙重標準,避免扶貧政策福利化、擴大化、過度化的傾向。三是做好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脫貧困是前提。脫貧攻堅期內,貧困地區鄉村振興主要任務是脫貧攻堅,要保持攻堅力度和政策強度不減,確保目標不變,靶心不散。已脫貧的地區要利用好鄉村振興相關支持政策優先在脫貧摘帽縣實施的時機,重點抓好鞏固提升,確保穩定脫貧。民族地區要利用好國家實施民族地區專項規劃的有利時機,加快落實《十三五促進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和《興邊富民行動十三五規劃》,全面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27通、水利、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的支持力度,著力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群眾生存和發展條件。要嚴格落實國家在貧困地區安排的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級和西部連片特困地區地市級配套資金的政策,加大中央和省級投資比重,切實減輕貧困地區配套壓力。二是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繼續加大對教育、衛生、住房、飲水等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確?;竟卜罩饕I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要深入實施健康扶貧,著力做好地方病的預防和救治工作。要繼續加大教育扶貧力度,著力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推動遠程教育建設和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落實好各項教育扶貧助學政策,探索在深度貧困地區全面普及從小學到高中的12年義務教育,全力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三是強化要素投入保障。要繼續加大金融、土地等政策的傾斜力度,依法加快審批進程,保障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項目及時立項推進。要全面提高深度貧困地區公務員、鄉村教師、醫生等待遇水平,提高深度貧困地區對人才的吸引力。要加大東部地區和中央單位對深度貧困地區的幫扶支持,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28務,推動各地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處理好發揮優勢和補齊短板的關系。二是要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將短平快、立竿見影的扶貧項目與長期穩定脫貧的產業結合起來,特別是要重視生產生態協調發展,探索研究破解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內實施脫貧攻堅項目的難題,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脫貧攻堅,加快發展生態經濟,讓貧困人口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受益。三是要引導特色農產品走品牌化、高端化的發展道路,避免產業扶貧的同質化、短期化和低端化傾向,推動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戶聯動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廣股份合作、訂單幫扶、生產托管等有效做法,實現貧困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四是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民族地區專項規劃,加快推進貧困鄉村提升工程,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發展,支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通過多種手段實現各族群眾穩定增收,不斷增強集體經濟對脫貧致富的帶動作用。
29增長,切實減輕農民醫藥費用負擔。要加強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救助托底保障政策實施效果的評估,有效發揮保障功能,盡量減少負面效應。同時,要著力建立長效的因病返貧預防機制,解決好2020年后看病費用、技術、人才等一系列要素的補充問題。二是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后續幫扶工作。要認真落實易地扶貧搬遷相關政策要求,重點強化搬遷戶后續扶持措施,保證搬遷戶后續幫扶措施的全覆蓋,并加強后續扶持措施持續增收能力的研究和論證,杜絕一搬了之。要堅持易地扶貧搬遷與產業扶貧同步謀劃、同步建設和同步協調,切實做到扶貧搬遷與產業發展同步推進。三是繼續強化資金投入和監管。要根據脫貧攻堅的需要繼續加大扶貧資金的投入,確保財政投入與脫貧攻堅任務相適應。中央財政應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逐步擴大地方政府對專項資金的整合使用權力,并從程序上和制度上推動由資金使用去向監管向資金使用效率監管轉變,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率。要健全地方建設項目和資金管理,強化財政約束,從嚴審核把關,抑制貧困縣不具有還款能力的項目建設,對已經形成的債務負擔要盡快化解。要依據農戶家庭特性和生產發展需求,拓寬小額信貸覆蓋范圍,規范小額信貸發放和監管程序,引導貧困戶合理信貸,降低農戶信貸風險。要探索將社會扶貧投入納入監管范圍,以確保社會扶貧資源實現優化配置。
30(五)進一步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一是堅持開發式扶貧和保障性扶貧相統籌。要把開發式扶貧作為脫貧基本途徑,并針對致貧原因和貧困人口結構,加強和完善保障性扶貧措施,造血輸血協同,發揮兩種方式的綜合脫貧效應。二是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對自力更生、主動脫貧的人員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形成正向激勵作用;對尚有勞動能力卻無所作為的貧困群眾應減少資金和物質的直接給予,著力引導其增強脫貧的參與性和能動性;對因懶致貧、因賭致貧、因婚致貧、因子女不贍養老人致貧等不良現象,要因戶施策教育懲戒,杜絕不良導向。三是繼續強化教育引導和典型引路。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貧困地區婚姻、教育等觀念的改造,通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領域全方位的幫扶,促進觀念的互通和思路的改變。要深入推進扶貧扶志行動,繼續加強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提高脫貧動力和能力;要加強典型引導,組織開展脫貧示范戶創建活動,深入挖掘脫貧典型的精神內涵,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讓貧困群眾有目標、有方向,推動群眾敢脫貧、勇脫貧。
31治理,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壓實基層干部幫扶責任,嚴懲精準扶貧中的徇私舞弊行為。要樹立正確的監督考核評估導向,確保精準扶貧的監督考核評估機制發揮應有的作用。三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基層扶貧干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進一步發展完善鄉村政權和基層黨組織,抓好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要完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切實提高村委會組織實施能力。要扎實抓好駐村幫扶工作,組織實施扶貧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加強對駐村工作指導和扶貧干部培訓。要真正建立容錯糾錯機制,鼓勵支持基層干部放開手腳做事,完善工資待遇、職位晉升等...
。
按照省委、省政府精準脫貧,不落一人的總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確定我縣2017年全面脫貧的要求,7月15日第16次縣委常委會明確決定:把扶貧工作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我縣中心工作,作為總抓手來推動其它各項工作。圍繞實施1347扶貧攻堅戰略,從7月15日以后全縣扶貧攻堅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近期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成立了扶貧攻堅工作機構和工作專班。成立了團風縣扶貧攻堅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第一組長、縣長任組長,相關領導任副組長。成立團風縣扶貧攻堅指揮部,下設指揮部辦公室,由副書記蔡偉兼任辦公室主任,副縣長段文俊等兼任副主任。下設產業扶貧、搬遷扶貧、政策兜底扶貧、社會扶貧四個工作專班和綜合協調、宣傳報道、業務指導、督查組、考核組五個工作組,同時要求各鄉鎮相應成立扶貧攻堅指揮部,成立扶貧攻堅工作機構和工作專班,設立鄉鎮扶貧辦,工作人員增加到3名,專職專干。
二是制訂了全縣扶貧攻堅計劃。圍繞2017年全面脫貧摘帽的奮斗目標,科學制訂全縣三年脫貧工作規劃,細化路線圖,明確時間表,縣里脫貧規劃為1347工程,即橫下一條心、利用3年時間、通過四個一批方法,完成7萬人脫貧。計劃20--年脫貧10個貧困村、28174名貧困人口,20--年脫貧33個貧困村、21234名貧困人口,2017年脫貧29個貧困村、21243名貧困人口?,F已將貧困村脫貧計劃落實到村,貧困戶脫貧計劃已下達到鄉鎮村,村級正在落實到貧困戶。
三是選派了駐村幫扶工作隊。7月31日,我們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選派了292個駐村扶貧工作隊和98個重點村、后進村、難點村第一書記,并動員45家重點民營企業開展村企共建,做到了五個全覆蓋,即全縣所有村扶貧工作隊全覆蓋,貧困村、后進村和難點村派駐第一書記全覆蓋,縣領導聯系鄉鎮包重點村全覆蓋,縣直單位參與精準扶貧全覆蓋,重點民營企業聯系重點村全覆蓋。該項工作得到了省委辦公廳的肯定,見《督辦通報》第25期。7月31日上午,縣委召開了千人動員大會進行動員,并舉辦了業務培訓。當天下午,800余名工作隊員全部進村入戶開展工作。目前,工作隊基本完成貧困戶識別、復核、確認工作。
四是進行了扶貧工作現場推進和督辦。8月24日,縣委書記劉應文在馬曹廟鎮主持召開了全縣精準扶貧現場推進會,會議參觀了馬曹廟精準扶貧工作現場,傳達了全市精準扶貧現場會精神,各鄉鎮黨委書記分別就各自的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表態發言。會后,各鄉鎮分別召開了縣直機關、各村支部書記、縣駐村第一書記、縣駐村工作隊隊長、聯絡組長參加的精準扶貧動員大會,圍繞四個一批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個時間節點進行了具體安排。9月2日,攻堅辦再次組織5個督查組對全縣駐村工作隊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督辦。
五是召開了縣委縣政府高規格會議。8月21日和8月26日分別召開2次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精準扶貧相關工作。8月28日召開了縣委四屆九次(擴大)會議,討論審議通過了《關于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定》,會上縣委縣政府與鄉鎮黨委、政府簽訂了脫貧攻堅任務軍令狀,縣扶貧攻堅辦公室與扶貧工作隊簽訂了駐村幫扶責任書。這次會議從思想上進行了誓師動員,從工作上進行了督促落實,引導和推動各級各部門進一步堅定信心和決心,強化責任和擔當,把思想認識統一到扶貧攻堅上,把工作重心轉移到開展精準扶貧上,把干部精力集中到幫助群眾脫貧上。
六是擬定了相關政策支撐文件。除了出臺縣委縣政府《關于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定》之外,擬定了《關于推進產業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團風縣扶貧搬遷工作實施方案》、《團風縣精準識別貧困人口工作方案》、《團風縣精準扶貧時間表和路線圖》等相關政策文件,還有幾個文件正在積極擬辦修訂之中,準備近期出臺。
七是創辦了小額信貸扶貧試點??h扶貧辦與縣農商行聯合創辦扶貧小額信貸試點,通過市場手段運作扶貧開發,利用有限的扶貧資金撬動信貸資金,拉動社會資金,解決貧困戶借款難的問題,創新了市場主體幫帶貧困戶利益聯接機制。7月23日全市扶貧小額信貸創新工作現場會在我縣召開,肯定了我縣扶貧小額信貸12345扶貧模式(即搭建一個信貸平臺,突出貧困人口和市場主體兩個主體,嚴格評級授信、項目推薦、貸款發放三個步驟,確保指標落實、項目直扶、幫扶帶動、驗收考核四個到戶,打造瞄準特困群體、落實特惠政策、形成扶貧合力、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壯大特色產業等五項特色)。目前這項媒體宣傳的金融扶貧團風樣板工程,已向282戶發放貸款3220萬元,落實幫扶貧困戶315戶、1812人。
八是開展了扶貧攻堅的密集調研??h四大家領導分別帶隊到各自的扶貧聯系點開展精準扶貧調研,通過走訪座談、解剖典型等方式,認真聽取群眾脫貧的愿望和想法,總結探索精準扶貧新模式,進一步摸清貧困底數、理清扶貧思路、完善脫貧舉措。同時,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要求,縣衛計局、民政局、扶貧辦等部門分別對因病致貧人口、農村低保(五保)人口、扶貧移民搬遷對象等進行專題調研,為制定完善精準扶貧規劃和政策體系提供有益參考。同時認真準備接待,圓滿完成了省市各級領導對我縣精準扶貧工作的調研任務,其中省委領導傅德輝常委對我縣精準扶貧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九是正在開展各種精準扶貧示范點建設。1、扶貧搬遷示范點城投公司率先已爭取到6.3億元農發貸款,計劃縣級辦6個示范點,每個鄉鎮辦1-2個示范點,然后全面推開;2、辦產業扶貧示范點和市場主體幫帶貧困戶示范點;3、培訓轉移貧困戶勞動力示范點;4、電商扶貧示范點。各示范點創建工作由指揮部下設工作專班和牽頭單位以及各鄉鎮具體負責落實。
二、存在問題。
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一是工作進展不平衡。各鄉鎮各部門之間相比,有的鄉鎮和部門領導認識高、動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視程度不夠,有的工作專班和牽頭單位沒有進入工作狀態,沒有盡到工作職責和牽頭之責,導致工作被動滯后。二是工作推進速度不快。相比兄弟縣市羅田來說,我們工作總體推進速度稍緩,沒有掀起扶貧攻堅的高潮態勢,沒有真正形成強大工作合力。三是工作成效不明顯。相比上級領導的要求和貧困群眾的需求,工作成效不很明顯,工作特色不突出。
三、下段工作建議。
一是落實干部職工結對幫扶貧困戶。全縣貧困戶重新精準識別完成后,要落實全縣各級干部職工結對幫扶貧困戶工作并實行包保責任制。在分類鎖定貧困對象后,要依據貧困戶家庭情況、資源稟賦、身體狀況、技能條件,按照一戶一法的辦法因戶施策,制定六個一精準脫貧計劃: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個發展項目,一戶一種致富技能,一戶一個包扶干部,一戶一個脫貧時間,一戶一個幫扶措施,建立精準幫扶臺賬。
二是落實市場主體幫扶機制。目前正在調查摸底全縣市場主體的情況,落實市場主體幫扶機制,積極推動產業扶貧,方式主要為以下五種:一是龍頭企業+貧困戶,二是專業合作社+貧困戶,三是家庭農場+貧困戶,四是專業大戶+貧困戶,五是電商平臺+貧困戶。
三是層層落實減貧計劃。各鄉鎮的減貧計劃要到村到戶到人到年度。工作要做到落實三化:1、落實信息化。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聯網貧困信息大數據平臺,逐戶分析致貧原因,逐條錄入指標信息,逐類制定幫扶方案,全方位幫扶,全過程監督。2、落實清單化。逐村逐戶制定脫貧計劃,建立脫貧任務清單,制定幫扶責任清單,形成核查進展清單,明確問題清單,實行跟蹤銷號管理。3、落實圖表化。制作精準扶貧工作手冊,鄉鎮、村繪制精準扶貧路線圖和產業發展規劃圖及時間表。
四是建立八個方面的政策支撐體系。由各牽頭單位負責制定七個政策支撐文件,一是產業扶貧方案(縣農業局),二是搬遷扶貧方案(縣住建局),三是醫療救助扶貧方案(縣衛計局),四是教育助學扶貧方案(縣教育局),五是培訓就業扶貧方案(縣人社局),六是民政兜底扶貧方案(縣民政局),七是整合資金實施精準扶貧的意見(縣財政局)。另外承擔村級道路、安全飲水、危房改造、電力保障等十項重點工作的部門要分別制定各自的行業精準扶貧工作方案。
五是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按照四個一批的措施,加大扶貧工作推進力度。一要盡快制定政策支撐體系,通過政策的引導來推進工作;二要繼續辦點示范,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典型引路的作用,要培育和建立一批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示范點,以點帶面、推動工作。三要全面推開,重點突出推進產業扶貧和搬遷扶貧兩項重點工作。
六是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按照省政府《關于創新建立貧困縣資金整合機制實施精準扶貧的意見》x政辦發(20--)x號要求,以精準扶貧為引領,徹底打破撒胡椒面和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的困局,化零錢為整錢,集中財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用精準扶貧規劃為引導,以重點項目為主導,制定明晰統籌資金的來源渠道、使用平臺、資金額度、內容進度、責任單位等,做到內容明確具體、資金流向清楚、責任分工明確。建立以縣為主體、省級支持配合,以財政資金為主體、引導金融和社會資金參與的資金整合機制,合力推動精準脫貧。
七是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對下加強氛圍營造,對上加強聯絡溝通。充分發揮新聞宣傳部門,牢牢把握精準扶貧輿論導向,全方位、多層次、廣角度地宣傳報道我縣精準扶貧政策、先進典型等方面情況,激發和調動全社會參與精準扶貧的熱情和積極性。積極引導社會扶貧,探索老板捐資扶貧、能人帶動扶貧、大戶幫助扶貧、招商引資扶貧、部門結對扶貧、合作組織服務扶貧等六大社會扶貧模式,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協同參與的大扶貧格局。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經過多年的扶貧開發,脫貧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績,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面對這一難題,在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如何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尋求黨組織建設和扶貧攻堅的契合點,促進二者相互融合,以黨建帶扶貧、以扶貧促黨建,實現扶貧開發與基層黨建“雙推進”,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因此,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至關重要。
為此,我先后深入走訪有關村社,通過座談交流、個別訪談、調查問卷等方式開展調研,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形成本報告。
一、基本情況。
全鎮有x戶,總人口xx人,建檔立卡貧困戶xx戶xx人,目前已脫貧xx戶、xx人,剩余xx戶、xx人貧困發生率%,xx個貧困村除中砂溝村整村脫貧退出,剩余xx個深度貧困村均未脫貧。全鎮現有黨委xx個、黨總支xx個、黨支部xx個,其中鎮機關黨支部xx個,村黨支xx個,村黨支部xx個,衛生黨支部xx個,教育黨總支xx個、黨支部xx個,共有黨員xx名。軟弱渙散村黨組織xx個。
近年來,全鎮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十九大、系列重要講話,緊盯脫貧攻堅“一號工程”,瞄準貧困村、貧困戶,整合各類資源,創新扶貧機制,凝聚幫扶力量,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黨員的作用,放手發動群眾,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推動黨建促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小落細落實,全力推動我鎮脫貧攻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1.強化村級班子建設,打造脫貧攻堅先鋒隊。為切實解決農村黨支部書記能力弱、發揮作用不明顯、軟弱渙散等問題,xx鎮黨委通過實行目標管理,從組織制度落實、黨員教育管理、發展集體經濟、維護社會穩定、聯系服務群眾、扶貧攻堅等6大方面,量化支部書記的工作目標,每半年考核1次任務落實情況,對考核不合格的支部書記及時處理,較好地落實了“書記抓、抓書記”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村級后備干部選拔、培養、使用機制,按照民主程序,儲備一批后備干部,并有計劃的安排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鍛煉,使不勝任現職村干部的調整、撤換成為常態,增強危機意識?,F村級后備干部庫登記在冊18人。此外,加強村干部能力培養,全覆蓋輪訓扶貧干部3期,近50人次,使扶貧干部本領得到進一步提升,為打贏脫貧攻堅提供組織保障和人力支撐。
2.構建激勵約束機制,增強脫貧攻堅戰斗力。為進一步解決在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中“干好干壞一個樣”問題,xx鎮出臺了《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工作方案。
》等制度辦法,倒排整頓3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并及時調整一些不勝任、不合格、不盡職的村“兩委”干部。今年以來,共約談村“兩委”干部18人,調整撤換1人,問責1人,較好的實現村“兩委”干部“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轉變。此外,鎮黨委每半年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扶貧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年終形成綜合評價??己私Y果與績效發放、評優評先和任期滿換屆候選人掛鉤。對連續兩年或在一個任期內最后一年被評為“不稱職”等次的黨支部書記,將不列為下一屆鎮、村換屆候選人,切實把基層干部推動脫貧攻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提振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
3.放手發動黨員群眾,提升脫貧攻堅凝聚力。為進一步動員廣大黨員群眾參與到打贏脫貧攻堅戰來,xx鎮注重在“發揮黨員先鋒作用,激發群眾參與熱情”上下功夫,通過推行“樹型結構式”結對幫扶,指導各貧困村按照“誰家的孩子誰來抱”原則,基于熟人、親戚關系,將聯系貧困戶的工作分解到黨員和村干部身上,形成了“多幫一”的局面。緊接著進家到戶走訪,查找每戶貧困戶在落實扶貧措施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建立臺賬,跟蹤解決。并動員村“兩委”干部、黨員和群眾通過結對子的方式,加入到每個貧困戶家中,力爭做到村里的每名干部,黨員和群眾都能為貧困戶出力。如指導xx鎮常塬村和周灣村召開黨員大會,將20戶貧困戶存在的蔬菜種植管理難題分解到致富能手、黨員身上,支部黨員帶頭走遍所有貧困戶,給予技術指導,極大提升了貧困戶的滿意度。
4.實行利益聯結機制,著力破解“空殼村”現狀。為化解農村集體經濟薄弱問題,讓“空殼村”盡快“脫殼”。xx鎮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注重構建利益聯結機制,發揮支部引導作用,讓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有抓手、有成效。逐漸改變以往“將扶貧資金直接作為貧困戶股金,貧困戶按照收益參與分紅”的做法,搭建可以讓貧困戶參與種植和養殖的平臺,根據其勞動成果確定其收入。如對周灣村、常塬村、劉溝村和大塬村4個深度貧困村的215戶貧困戶按照戶均2萬元實施了光伏扶貧入股配股。
5.強化駐村扶貧力度,壓實脫貧攻堅一線責任。為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全鎮結合單位年度考核,平時考核掌握的情況,抽調精干力量,今年分2批次增派了5名第一書記。目前,全鎮共有5名第一書記駐村工作,建檔立卡貧困村覆蓋率100%。通過制訂第一書記考核辦法,多維度對駐村第一書記工作落實情況進行量化評分。并按照有關規定落實駐村工作隊員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以及生活補助等保障措施,著力解決工作隊員吃住在村問題。并堅持跟蹤管理,做到“線上+線下”同步考勤,線上考勤以“釘釘”系統簽到為主,線下考勤全程在村進行,駐村第一書記、縣派扶貧工作隊、鎮駐村干部在規定時間段內在同一張考勤表內簽到,嚴格請銷假管理。有效壓實工作責任,推動扶貧干部履職盡責。
6.持續抓好電視夜校,激發貧困戶內生內動力。為加強對貧困戶的思想教育和致富技能的培訓,把貧困群眾勞動力技能培訓作為黨建的重要抓手,建立協調聯動機制,統籌協調解決遇到的場地、設備等問題,第一書記、駐村組長、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作為輔導員在培訓現場對貧困戶導學,加深理解,讓貧困戶聽懂會用。截止目前已培訓電焊工200名,電工120民,種養殖培訓5場次,有效提高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自信心,增強了貧困戶自力更生的能力。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實踐充分證明,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推進貧困村脫貧致富的火車頭。通過調研,我們認識到,在新的形勢下,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仍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亟待我們認真研究,分析原因并尋求解決之道。
(一)貧困村黨組織力量薄弱,帶富致富能力不強。
1.多數基層黨組織工作方式單一。多數基層黨組織一提到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能想到的就是結對幫扶、走訪慰問、加強黨支部建設等,對當前脫貧攻堅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謀劃,不注重對本地實用人才的發掘、調動、利用,不懂得依托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不利于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同時在調動群眾廣泛參與到脫貧攻堅的積極性等方面也還有待于繼續總結經驗,推出更好的做法。帶領群眾脫貧工作不夠主動、辦法不多。
2.部分基層黨組織集體經濟資源匱乏。大部分基層黨組織日常開支主要依靠財政撥付的村級組織活動經費,村級組織經常性、穩定性收入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村級黨組織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此外,基層黨組織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和創業能人的缺乏,對農村專業合作社領導不夠,有的貧困村沒有實體產業,黨組織帶頭脫貧作用不明顯。近年來,全鎮雖然成立了一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但還是存在生產規模小、檔次普遍低、自我發展能力弱、活力不足和經濟效益不高等問題。如周灣村田地種養殖合作社雖然已經開始運營,但由于后續資金、技術等方面跟不上,導致合作社發展規模不大,帶動貧困戶脫貧成效不明顯。
(二)黨員干部先鋒作用不凸顯,引領脫貧能力不強。
1.部分基層黨員干部思想上存有偏差。由于不能很好理解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之間的聯系,部分基層黨員干部還存在抓黨建無用、口頭上喊得響實際抓不緊等各種錯誤的思想。加上打贏脫貧攻堅戰工作量大,有時也存在畏難的思想,對于抓黨建促脫貧工作找不到合適的結合點和切入點,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脫貧攻堅工作的進展。
2.多數基層黨員干部綜合素質不高。從目前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看,個別基層黨支部書記貫徹“書記抓、抓書記”責任意識還不夠強,對脫貧攻堅工作指導多,對黨建工作指導少,對黨建重點工作了解不夠,抓得不緊,影響到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整體推進。部分村“兩委”干部文化素質不高、發展產業視野不開闊,業務素質不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意識不強,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較弱。
(三)黨建與扶貧融合度不夠,影響合力作用發揮。
1.黨建工作與扶貧工作相割裂。實際工作中,基層黨組織仍存在重生產、輕黨建,重業務、輕黨務,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兩張皮”。導致黨建工作與扶貧工作“分頭拉車”,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要做的”與“想要的”不能完全統一,難以形成發展合力,不僅制約了基層黨組織建設,也阻礙了脫貧攻堅工作在貧困村的推進。
2.黨建帶扶貧和扶貧促黨建作用不明顯。一些基層黨組織抓扶貧與黨建聯系不緊,僅就抓黨建而抓黨建,沒有形成黨建帶扶貧的思想理念,沒有把黨建思路放到找“貧”根、尋“困”源上來;在扶貧促黨建的問題上,也沒有思路,缺乏全局觀念。有的基層黨組織找不到以黨建促脫貧攻堅的抓手和平臺,就扶貧抓扶貧,就黨建抓黨建,雙推進不明顯,導致資源整合難、機制不順暢。比如,常塬村只注重檔案資料的完善,在資源整合上缺乏有效的機制。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爬坡過坎、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只有找準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工作的結合點,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切實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發展優勢,才能真正實現基層黨建工作融入扶貧、服務扶貧、推動扶貧的目的。
(一)突出組織功能,著力建優脫貧攻堅戰斗堡壘?;鶎狱h組織是黨在一線的橋頭堡,要采取多種措施,積極發揮脫貧致富引領作用,不斷提升村級黨組織脫貧攻堅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1.深化脫貧新模式,尋求致富新思路。積極探索基層黨組織帶動脫貧致富新模式與責任機制,將“黨建+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作用突顯出來,形成“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的致富帶富幫扶思路?;鶎狱h組織應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策”要求,謀劃制定精準脫貧的發展規劃,做到既有黨建項目又有經濟項目、既抓硬件也抓軟件,既要細化量化每一項工作指標,又要以便實際操作和監督考察,有序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力求黨組織更強與群眾更富一起實現。
2.激發支部戰斗力,增強帶富牽引力。深化黨支部“評星定級”工作,把引領發展情況作為主要評價內容,明確責任分工,按照時間節點,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通過爭創活動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和凝聚力,確保工作上有新突破。同時,重點圍繞產業布局,組織科技專業人員、農業輔導員,深入基層開展技術幫扶,實施村干部學歷提升行動,舉辦抓黨建促脫貧培訓班,針對農村黨員群眾在致富帶富中缺思路、少技術的問題,分類設置培訓內容,從產業策劃和管理、資金籌措和扶持等方面進行系統培訓和跟蹤幫扶,不斷提高發展經濟的能力、改革創新的能力、帶領群眾的能力,營造積極向上的創業帶富氛圍。
3.壯大村集體經濟,破解空殼村現狀。深入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多種途徑,充分發揮選派干部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爭取選派單位在政策、資金、項目、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盤活農村廢棄場地、荒山、荒坡等資源,因地制宜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種養殖產業,通過健全管理運營、收益分配制度等,全面提升鎮村黨組織管理水平和自治能力,達到增加村級集體經濟積累、群眾動態脫貧增收有保障、建強基層組織等“多贏”效果。同時加大推進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力度,鼓勵支持黨員和返鄉創業高校畢業生在活動場所開設各類便民服務平臺,把場所打造成電子商務、便民超市、村民議事、代辦服務等陣地,擴大村黨支部的活動覆蓋面,做好黨員活動推廣和幫助村民做好相關農產品推介等工作。
(二)突出領導核心,著力建強脫貧攻堅骨干隊伍。黨建扶貧關鍵在黨,核心在人。加強骨干隊伍建設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基礎,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脫貧攻堅成效的好壞。
1.選優配強村級班子,發揮脫貧攻堅骨干力量。農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要始終把選好配強帶頭人作為抓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關鍵抓手,不斷拓寬選人視野,大力選拔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熟悉基層、能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增加收入的黨員干部進入村級領導班子,從而實現村級班子結構優化、能力水平大幅提升的預期目標。要建立“雙培養”機制,著力把農村優秀青年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成村干部,大力儲備一批村級后備力量,培養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努力把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扶貧政策、落實脫貧任務、領導脫貧攻堅、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2.注重強化思想引領,明確黨建促脫貧攻堅目標。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方向,基層黨員干部是扶貧攻堅的組織者、決策者和參與者,其觀念的更新關系到抓黨建促脫貧工作的決勝全局。因此,必須堅持用正確的思路和合理的目標來引領脫貧攻堅工作,要通過政策宣傳、專題教育、知識培訓等多種方式,教育引導基層黨員干部正確認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意義,提升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把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思想統一到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的工作思路上來。同時,幫助基層群眾找到自我“造血”的能力和方法,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描繪出清晰脈絡。
3.整頓基層軟弱渙散,突破脫貧攻堅工作難點。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對補齊基層黨建短板和促進經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必須建立健全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工作機制,按照配強班子治“軟”、加強幫扶治“窮”、完善制度治“散”、解決矛盾治“亂”的思路,實行“一村一策”制定整頓方案,“量身定做”具體整改措施,從強班子、定規范、強治理等方面進行了整頓轉化,確保每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體功能和各項工作有明顯提升。
(三)突出實績導向,著力推進黨建扶貧融合共贏?;鶎狱h建與扶貧的“雙推進”,是新形勢下助力脫貧攻堅的目標和根本,要堅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才能更加精準地助力脫貧攻堅。
1.加強宣傳引導,營造“雙推進”工作氛圍。要牢固樹立“黨建帶脫貧,脫貧促黨建的指導思想,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宣傳列入日常重要工作,加大對“雙推進”工作的宣傳力度,堅持將脫貧攻堅政策講細、講清、講透,進一步統一黨員、干部、群眾思想認識,明確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職責,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項目建設。及時宣傳項目建設中涌現出的群眾工作做得實、項目管理規范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帶頭支持項目建設、發展產業的農村黨員,樹立先進典型,并組織他們進村入戶宣講致富經驗,傳遞好脫貧聲音,講好脫貧故事,不斷提升黨員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著力提高貧困村發展的“造血”功能,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真正為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雙推進”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2.強化責任落實,構建齊抓共管大格局。要找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與扶貧開發工作的結合點,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重心放在除“貧”根、去“困”源上,確保扶貧開發工作做到哪里,基層黨組織工作就拓展到哪里,實現黨的建設與扶貧開發的“無縫對接”。要建立健全“書記抓、抓書記”責任機制,堅持做到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動、同考核,通過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督促各級把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雙推進”抓在手、抗在肩。要探索建立黨政同責,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大力推行黨建工作和脫貧攻堅聯系點制度,整合各方資源、動員各方力量,形成上下聯動、各方配合、齊抓共管工作格局,實現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工作“同頻共振”。
3.創新服務機制,打造民心黨建先鋒工程。要把群眾愿望、需求與黨建項目緊密結合起來,著力發展一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項目,著力辦好一些順民意、惠民生的好事實事,把扶貧項目做到群眾心坎上。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的問題。建立駐村扶貧工作隊、駐村干部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保證每天至少有1名人員在信訪室受理群眾服務需求。積極發揮好黨員與群眾、黨員與黨員、黨員與組織、組織與組織的紐帶和龍頭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影響力和覆蓋面,消除了“干部在干,群眾在看”怪象,增強群眾內生動力,進一步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穩步向前。
。
做好檔案工作,促進企業健康成長??茖W、規范的檔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業績。
一、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做好檔案管理工作是一個企業健康發展的需要,檔案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提高企業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條件,是維護歷史真實面貌的一項重要工作??茖W規范的管理檔案,是衡量一個企業業績與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企業檔案記載著這個企業發展史上的優秀成果,對研究本企業的經營業績和科學發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是進行科學分析,揚長避短,制定發展方向的好教材。
檔案管理工作做好了,一方面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及時了解企業整體經營狀況,適時調整經營策略提供準確依據,為經營決策提供支持性證據;另一方面有利于社會各方準確認定企業經營成果,為企業與各有關方面進行有益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我國經濟全面發展的歷史背景下,做好檔案管理工作,不斷地更新檔案管理觀念,勇敢探索和嘗試新的`檔案管理手段,以全面、真實地反映企業整體發展狀況和經營成果。
檔案管理成果同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機結合決定了該企業資源配臵的取向和模式,決定著企業的商業版圖和未來發展,對于實現該企業經營戰略,不斷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不斷提升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檔案管理工作的邊緣化危險。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淡化,很多人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認為檔案管理工作可有可無。再加上一些企業的檔案管理工作人員自身就對檔案管理工作沒有給予高度重視,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責任感,良好的職業道德,辦事細心的工作態度,樂于奉獻的工作精神,又沒有積累扎實的檔案管理知識。
三、關于做好檔案管理的意見與建議。
1、立足于法,搞好建章立制工作。簡單地說就是要法制化,使檔案管理有法度,有規范。
2、實現檔案管理與現代科技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說檔案管理要和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減少檔案管理的繁瑣,提高效率。
3、檔案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檔案利用。因為檔案利用工作是檔案自身價值得以實現的直接手段,做好檔案的開發和利用是檔案管理自身價值的重要體現,要加強檔案的開發利用,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
四、總結。
在管理好檔案的基礎上,檔案管理工作也要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尋求更為有效的服務新途徑,以提高檔案利用的質量和水平,把“死”檔案變成“活”檔案,更好地發揮檔案的作用,在創造社會效益的同時,促進檔案事業的發展。因此,只有全力做好檔案管理工作,才能為社會的全面進步,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檔案服務。
綜上所述,科學規范的檔案管理只有堅持與時俱進,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開創檔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茖W規范的檔案管理可以不斷地提升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做好檔案的開發和利用工作,不但可以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的自身價值,而且可以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展望未來,機遇和挑戰共存,機遇大于挑戰,只要我們搶抓機遇,避免消極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充分發揮我國特有的管理優勢,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檔案管理道路,一定會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法制化。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經濟薄弱村和貧困農戶的幫扶工作,找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困難和問題,并積極采取新的應對舉措,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根據政協xx市委《關于集中開展“大調研月”活動的通知》(萬協發【20xx】4號)文件精神要求,我鄉駐村工作隊組成調研小組,深入xx鄉xx村等村精準貧困戶入戶調查,認真分析了各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結合全鄉發展現狀,認真分析總結,形成了調研報告。
(一)貧困現狀及“六個一批”屬性分布情況。
1、基本情況。
(1)全鄉基本情況。
xx鄉地處xx南麓,距離xx市城區33公里,幅員94平方公里。全鄉6個行政村和1個居民社區,52個村民小組和5個居民小組,共3529戶13810人,其中農業人口11881人(其中舉家外遷80戶305人,在外購房或租房365戶1472人,在外務工人數941戶4051人),外籍戶口遷入28戶89人,實際居住人口3458戶13592人。全鄉有耕地面積6944畝(其中田4566畝,地2378畝),有林地13萬畝。境內青石資源豐富,種養殖業初具規模,但基礎設施滯后,耕作條件有限,農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20xx年、20xx年全鄉人均純收入分別為4598.5元、5150.3元,精準識別貧困村3個。
(2)xx村基本情況。
xx村位于xx鄉場鎮東北部,距離鄉場鎮區3公里,離xx市城區36公里。全村幅員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49畝、林地21290畝。有8個村民小組,439戶1637人。
2、貧困現狀。
(1)全鄉貧困現狀。
20xx年底精準識別貧困村3個,貧困人口1046戶2407人,20xx年脫貧95戶239人;20xx年鎖定貧困人口951戶2168人,貧困發生率17.5%,20xx年脫貧172戶433人。
(2)xx村貧困現狀。
20xx年通過村民投票和公示確認的建卡貧困戶為130戶392人,貧困發生率30%。20xx年底,已脫貧10戶39人;20xx年,xx鄉xx村被確定為全達州市828個省定貧困村之一,該年全村鎖定建卡貧困戶有129戶369人,貧困發生率降為29%,20xx年底,達州市扶貧駐村工作,xx鄉駐村干部和xx村村委會,通過綜合評估全村共脫貧了43戶、151人(其中達州市駐村工作組評估脫貧23戶81人)。20xx年xx村精準貧困戶鎖定為90戶,其中預脫貧23戶。
3、六個一批屬性分布情況。
(1)全鄉分布情況。
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520戶893人;移民搬遷安置一批:187戶466人;災后重建幫扶一批:無;醫療救助扶持一批:713戶1000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314戶676人;教育資助解困一批:121戶148人。
以上享受1個“一批”政策215戶,享受2個“一批”政策316戶,享受3個“一批”政策207戶,享受4個“一批”政策80戶,享受5個“一批”政策8戶。
(2)xx村分布情況。
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107戶214人;移民搬遷安置一批25戶72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45戶141人;通過醫療救助扶持一批89戶204人;災后重建幫扶一批無;教育資助解困一批32戶40人。
以上享受1個“一批”政策40戶,享受2個“一批”政策45戶,享受3個“一批”政策40戶,享受4個“一批”政策11戶,享受5個“一批”政策2戶。
(二)建檔立卡貧困戶識別方法及步驟。
通過調查,xx鄉自20xx年開展扶貧攻堅工作以來,一律是按照“群眾自愿申請,村民主評議、公示公告,鄉審核、再公示,再上報”等幾個工作步驟和“三嚴三實”的工作要求,從嚴從實把真正貧困的對象識別出來。
(三)脫貧規劃及具體措施。
經查閱村委會相關扶貧攻堅檔案資料,自20xx年5月以來,xx鄉爭對本鄉實際制定了“xx鄉精準扶貧工作規劃(20xx-20xx年)”、各年度制定了扶貧工作計劃,相應各村也制定了扶貧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
1、具體幫扶措施有:
(1)資源開發與生態建設并舉。因地制宜地確定發展目標,突出地方生態特色,實行產業結構調整與生態環境建設并舉,采取“項目帶動、政府協調、群眾參與、社會幫扶、金融支持”方式,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搭建好新的產業發展平臺,為群眾增收致富提高條件。
(2)實行產業化扶貧。依托地方優勢資源,大力推進產業化扶貧。繼續以種養殖業為產業核心,積極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加大培育特色產業種植基地力度,有目的、有計劃地抓好經合組織建設,走規模發展、集約經營之路,引導廣大農民走向市場,提高農產品商品率,實現特色產業流通增值。
(3)實行“整村推進、連片開發”。以解決貧困人口脫貧為重點,以發展產業為核心,本著“統籌規劃、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的原則,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盡其責”要求,實現各種資源和各類資金的整合利用,連片規劃,整村推進,努力實現全鄉協調發展。
(4)開展勞動力培訓與轉移。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多種渠道,積極爭取市級培訓資金,加大培訓投入,大力開展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的實用技術培訓。采取短、中期為主的技能培訓方式,讓更多農民群眾從繁重的體力活中解放出來,變成技術能手,增加務工收入。
(5)實施搬遷扶貧。對生存條件惡劣、居住分散、自然資源貧乏的特困人口,實施搬遷扶貧,把扶貧搬遷與危房改造等政策相結合,加大搬遷的支持力度,在保證上級補助資金足額到位的基礎上,減免有關費用,解決好搬遷戶子女入學、戶口遷移、飲水、用電等生產生活困難,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2、保障措施是:
(1)組織保障。一是健全工作機構。為全面完成所規劃的各項任務,鄉成立精準扶貧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負責指導各村、各責任單位按照規劃實施時間節點做好各項工作。二是明確責任分工。對規劃中確定的目標任務,鄉人民政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制定實施方案,落實到牽頭領導和責任站所,領導干部帶頭包村包貧困戶,黨員干部積極參與,扎實推進,確保規劃目標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地落實。
(2)資金保障。一是力爭上級扶貧資金投入。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對于扶貧開發工作十分重視。我鄉要抓住這一有利機遇,爭取上級加大對我鄉的項目資金投入。二是積極調動貧困群眾自籌資金。按照參與式扶貧開發的原則和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熱愛家鄉、建設家園、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增加扶貧總投入。三是強化資金管理。嚴格按照扶貧資金縣級報帳制度管理辦法以及各級部門資金的管理使用要求,建立健全職能部門監督、審計監督、群眾監督、社會輿論監督“四道防線”,嚴防貪污、擠占、截留、挪用扶貧資金的問題發生。
(3)機制保障。一是建立規劃實施的監督機制。為切實履行好本規劃實施,本規劃經鄉黨委擴大會議通過,自覺接受本級人大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二是建立考核機制。鄉人民政府與各村和相關部門簽訂責任書,將每個階段具體工作目標量化,項目按照包保責任“定人、定點、定戶”,將每項工作落實到人頭,將工作完成情況納入目標考核,實行獎懲。
(四)國家扶貧項目及資金落實情況。
因xx鄉xx村是省定扶貧村之一,從20xx年起,國家的部份扶貧專項資金大多安排在該村。
1、《20xx年第二批財政專項扶貧項目(茶葉產業)》。
(1)、項目建設目標任務。
20xx年,完成新建高效優質茶葉164.5畝,第四年投產,實現鮮茶葉總產量13噸以上,名優茶比例達50%以上,茶葉綜合產值實現160萬元以上,項目區貧困戶每年人均增收9358元以上,最終實現項目區摘帽,貧困戶脫貧。
(2)、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新建優質茶園164.5畝。其中:xx村104.5畝、白燕溪村60畝。
新建項目茶葉產業區便道路1394米(硬化路面)。
(3)項目資金落實情況。
經調查,該項目實施方案于20xx年9月25日xx鄉政府進行了申報,市扶貧移民局于20xx年11月以(萬扶貧移民【20xx】140-3號)文件進行了批復,項目實施是按每畝1400元給實施貧困戶補助茶幼苗,茶苗提供是xx市茶葉局,20xx年11月18日,xx村共實施4個社,59戶,114.8畝、68.88萬株。目前已進行了三次技術培訓,做到了有栽有管。
2、《20xx年第二批財政專項扶貧項目(產業扶持周轉金)》。
(1)項目建設目標任務。
產業扶持周轉金實施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貧困戶發展種養業的資金瓶頸,充分調動貧困戶的積極性,通過發展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使貧困戶從根本上走上脫貧致富之路;通過資金的周轉,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走上致富之路,做到有限的資金發揮出無限的作用。
(2)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實施對象為村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缺乏資金、有能力、有意愿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的農戶。種植項目:2戶,計劃財政專項周轉資金3萬元。養殖項目:14戶,計劃財政專項周轉資金17萬元。
(3)項目資金落實情況。
經調查,該項目實施方案于20xx年12月10日xx鄉政府進行了申報,20xx年12月底該項目資金20萬元已入鄉財政專戶,20xx年1月10日,xx鄉xx村村委會、村財務監督委員會及時召開了該項目資金發放辦法工作會議,爭對16戶項目實施貧困戶的申請書和擔保人協議逐一審查,并對該項目資金周轉起止時間進行了商定。后進行了再公示7天,20xx年2月初上報鄉政府審批,20xx年2月19日是和20xx年2月20日分二次將該項目總資金20萬元分別按實施貧困戶提供的帳號兌現到位。
3、扶貧整村推進項目。
該項目在xx鄉清水溪村實施,國家扶貧專項資金投入100萬元,建設主要內容是新建清水溪村“子房溝到大草坪”2公里村道公路硬化。xx鄉政府于20xx年1月20日向市財政局、市扶貧移民局提交了請示,20xx年3月12日市扶貧移局進行整村推進實施方案的批復。接到批復后,xx鄉黨委、政府立即組織實施,20xx年8月11日開展了施工隊伍比選會,20xx年12月18日項目完工并進行了驗收。
(五)建檔立卡貧困戶退出機制情況。
貧困人口退出嚴格按“擬選對象、精準扶持、民主評議、公示公告”程序辦理,鄉政府和幫扶部門根據年度減貧目標任務確定預期脫貧人口,實行精準幫扶;貧困村退出按“初選對象、精準扶持、退出審批、公示公告”程序辦理,由市級扶貧部門組織入村調查、摸底核實。貧困人口退出后,符合政策兜底要求的應按有關行業政策繼續享受,不因退出而返貧;貧困村退出后,原有貧困村規劃中未實施完成的項目繼續實施。
1、貧困戶退出標準。
(1)貧困戶退出。貧困戶指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戶退出要以戶為單位,以貧困戶年人均支配收入穩定超過當年國家貧困標準、家庭有安全住房、無因貧輟學學生等為主要衡量指標。凡享受以下政策,收入達到或超過脫貧標準的貧困戶應退出:1、已享受移民搬遷政策;2、享受危房改造政策入住的;3、享受產業扶貧到村到戶政策;4、享受“雨露計劃”培訓補助政策;5、享受醫療救助的;6、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超過當年國家貧困標準的地方,凡納入低保的家庭,視為脫貧人口。同時,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全面提升,有一門以上就業技能,有一項以上收入主業的貧困戶,應視為脫貧戶。
(2)貧困村退出。貧困村指省“十三五”規劃扶持重點貧困村。貧困村的退出應以貧困發生率和重度貧困村小組村莊整治建設完成率為主要衡量指標,原則上,退出貧困村的村貧困發生率應低于3%,重度貧困村小組村莊整治建設全部完成。貧困村達到“九有”標準,即:有主導產業,有集體收入,有健全的群眾服務中心,有小學教育、衛生文化等服務功能,有硬化的通村公路,有入戶的安全飲水,有安全的農村電網,有入戶的廣電通信光纖電纜,有清潔的生活能源。
2、退出程序。
(1)貧困戶退出。貧困戶的退出按照預退出、精準扶持、摸底調查、民主評議、入戶核實、公示公告、批準退出等程序執行。
一是選定預脫貧對象。每年年初,根據貧困戶退出規劃及年度減貧計劃,下達貧困戶退出指導計劃,并與鄉政府簽訂減貧責任書。各村根據鄉下達的退出指導計劃,分解落實到組,選定年度預脫貧對象,在建檔立卡系統內作預退出處理。
二是精準扶持。各村要對照貧困戶退出條件,對預退出對象加大扶持力度,有針對性的進行重點扶持。
三是摸底調查。年底,組織村委會干部、駐村工作隊干部、貧困戶結對幫扶干部等,對預退出對象進行調查摸底,填寫調查摸底表(附后)。
四是民主評議。摸底調查后,由村委會組織召集相關人員召開民主評議會,對調查摸底情況進行逐戶討論,擬定退出貧困戶名單,并在行政村所在地進行公示。公示公告時間不少于七天。擬定對象的確定要綜合考慮貧困戶的收入、家庭經濟狀況、致貧原因的緩解、住房、家庭成員的上學和就醫等情況。
五是上報審核。公示無異議后,對擬定退出的貧困戶,上報鄉政府審核。
六是入戶核實。鄉政府組織相關人員(不得少于3人),對擬退出貧困戶進行逐戶核實,確定全鄉貧困戶退出名單,并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
七是審核批準。公示無異議后,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核批準,并在各行政村公告,報設區市備案。
八是信息錄入。貧困戶經批準退出后,即錄入信息檔案,在建檔立卡系統內進行退出處理。
(2)貧困村退出。貧困村的退出按“五步法”程序執行。
一是初選對象。每年年初根據貧困村退出規劃及上年度貧困村退出計劃執行情況,下達貧困村退出計劃,鄉政府根據市下達的退出計劃,確定初選對象。初選對象要綜合考慮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重度貧困村小組的村莊整治情況,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建設、產業發展、貧困發生率等情況;初選對象確定后,鄉政府要對照村級扶貧開發規劃和貧困村退出條件,對預退出的貧困村加大扶持力度,進行重點攻堅。
二是調查核實。市組織有關部門,對預退出貧困村進行入村調查、摸底核實,確定是否符合貧困村退出條件。
三是公示公告。如符合退出條件,則在鄉、村所在地進行公示公告。公示公告時間原則上不少于7天。
四是批準退出。公示公告無異議后,報縣批準退出。
五是備案管理和信息錄入。報設區市、省備案;貧困村經批準退出后,即進行信息錄入,在建檔立卡系統內作退出處理。
3、退出后扶持措施。
(1)扶持政策。貧困戶、貧困村退出后至20xx年,可繼續享受中央、省、市扶貧開發有關政策扶持,資金量不變;貧困村退出后至20xx年,繼續實施貧困村村級扶貧開發規劃。
(2)主要扶持措施。
圍繞這一目標,結合xx鄉現有貧困農戶的脫貧需求和實際情況,全力落實上級有關的脫貧幫扶措施,確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效推進,脫貧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3)組織保障。
把脫貧攻堅納入全鄉社會發展總體目標,強化各鄉村干部的參與度,形成全員齊抓共管,積極作為的攻堅脫貧格局。一是落實脫貧責任。將年度脫貧任務細化到各村,要求各村主要負責人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二是整合項目資金。建立以貧困村貧困戶為對象,統籌安排交通、水利、農業、民政、就業、教育、衛生等部門各類資金,優先投向貧困村貧困戶,重點發展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產業,著力幫助貧困對象增收脫貧。三是強化目標考核。將脫貧攻堅任務納入年度考核重要內容,采取逐村逐戶核查,確保脫貧任務落到實處。四是推進項目管理。強化項目資金管理,規范項目申報審批程序,嚴格組織項目實施,強化過程督查,確保項目實施質量,對截留、擠占、挪用和貪污、揮霍扶貧資金的責任人進行查處,確保項目、資金和干部“三安全”。
(六)脫貧攻堅過程中的先進典型及工作新亮點。
1、先進典型。
xx鄉xx村七組村吳才國,20xx年識別為精準貧困戶,貧困人口2人。自20xx年,在達州市和鄉政府駐村工作組的支持下,自主發展種植業,渴望早日脫貧,20xx年期間,自已投資發展彌猴桃1畝,20xx年初又新建彌猴桃5畝,核桃4畝,目前,該戶共發展有10畝經果產業,同時自籌資金近3萬元,修建了入戶道路300余米。
2、工作亮點。
xx村做為省定貧困村,在20xx年精準扶貧工作期間,創新思路,開拓思維,在達州市農商行的支持下,開展了全村貧困戶信用等級評議工作,大力宣傳小額信貸扶貧優惠政策,對全村200戶貧困戶進行評星授信并公示,提高了小額信貸資金到戶率。
通過對全鄉的建檔貧困戶深入走訪調查,其貧困原因主要歸結為以下幾類。
1.自然、交通等因素致貧。由于我鄉地處大山深處,很多貧困戶生活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居住較為分散,山上田地很少,沒有進行土地整理,大部分屬“望天收”,收成有限,加之部分社不通公路,進出村社全靠雙腳,運送物資、農產品不便,制約了發展。加之群眾信息閉塞,思想固化,不能適時調整產業結構,增收致富不足。
2.因病返貧。因農村衛生環境有限,加之部分群眾生活習慣較差,人畜不分離,造成部分年老體弱家庭成員突患疾病,或慢性病長年纏身,使原有家庭積蓄花費一空,原本不富裕的家境雪上加霜。雖然通過農村合作醫療和民政救助緩解了一點經濟壓力,但高額的醫療費用如同無底洞,依然是此類家庭重返貧困的主因。
3.勞動力缺乏致貧。一方面現在年輕的精壯壯勞力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386199部隊”(指婦女、兒童、老人),而外出打工人員大都從事體力活,一年到頭存錢寥寥無幾,卻錯失了家里的農活,荒廢了田地;另一方面是由于家庭本身缺乏勞動力,又沒有資金技術,產出的農產品又無法外銷,家庭經濟捉襟見肘。
4.其他原因致貧。如由于自身素質較低,發展能力不足,致富本領不強,若遇上天災人禍,本來自給自足的'家庭被掏空家底而陷入困境等。
其中:因病致貧或返貧322戶530人,占總數的24.5%;因交通等基礎設施滯后致貧178戶401人,占18.5%;因自然條件差致貧185戶495人,占22.7%;因缺乏勞動力致貧135戶335人,占15.5%;因自身發展能力致貧102戶295人,占13.6%;因缺資金11戶13人,占0.6%;因缺技術致貧31戶99人,占4.6%。
(一)農民收入估算難精準。隨著“三清”工作的不斷開展,工作中的難點也逐漸顯現。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城鎮化進程加快,交通條件不斷改善,農民經濟發展形式也從單一的農業生產向多元化就業方式轉變,多元經濟相互交織混合發展,給準確調查核實農戶收入增加了難度,加之受農業經濟效益不穩定的影響,大量外出務工農民收入情況難以掌握。
(二)農民素質偏低增加了精準識別難度?,F階段農民文化素質在快速提高,但思想覺悟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為了獲得幫扶,個別貧困戶有意隱瞞真實收入和家庭情況,給精準識別增加了難度。
上述分析的開展精準扶貧工作面臨的諸多問題,決定了來xx鄉準扶貧工作將是一場異常艱巨的攻堅戰。我們認為,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應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建立和完善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明確目標任務、重點工作和保障措施。通過對貧困戶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引導好各類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扶貧到戶,逐漸構建精準扶貧工作長效機制,為科學扶貧奠定堅實基礎。
(二)明確職責。精準識別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前提,要做到“三清”信息采集表清查對象、清查人員、核查人員、錄入人員等相關人員均要簽字確認,并且入戶清查人員要與戶主合照存檔,切實做到“一表一填、一表一核、一表一錄、一表一責”。
(三)轉變觀念,切實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信心。針對部分農民素質偏低及思想觀念落后的問題,一是要切實采取措施,充分調動全體鎮干積極性,進村入戶與貧困群眾交心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積極鼓勵他們增強信心,克服惰性心理,積極發展生產,自力更生。二是切實加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與來榜本地發展的產業相關的短期培訓,提高農民群眾實用技術能力。
(四)發展本地特色扶貧產業。一是對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愿的扶貧對象,申報實施產業扶貧項目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采取以獎代補、提供種苗,大力發展本地特色優勢產業和養殖業,培育主導產品,提高特色產業開發效益。二是幫扶部門、幫扶責任人要及時提供信息、技術、服務,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三是上級下達的產業扶貧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精準貧困戶直接參與、直接受益、穩定增收的種植、養殖和其他產業項目,發揮產業基地對貧困戶的輻射帶動作用。四是積極引導承包土地向專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流轉,增加貧困戶財產性收入,讓貧困戶從產業發展中獲得更多利益。
(五)凝聚全社會力量共同完成精準扶貧任務。脫貧攻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這項艱巨的工程,需要凝聚全社會力量共同來完成。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專項扶貧、社會扶貧、行業扶貧等多方力量相互協作,共同支撐,開拓出了全新的扶貧局面。合理整合資源“重拳出擊”,這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體現。我們要緊緊把握精準扶貧的根本,確保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市人大常委會: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20xx年,我市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全市計劃脫貧5.9萬人、1.74萬戶,xx縣要脫貧摘帽,1.9萬人的灘區居民遷建安置點完成建設。為全面了解今年我市脫貧攻堅進展情況,11月份以來,在市人大副主任的帶領下,農工委對我市脫貧攻堅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調研?,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決策部署,高度重視市人大常委作出的《關于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決議》,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轉、扶、搬、保、救、教、金”七路并進,凝聚工作合力,健全脫貧機制,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
(一)堅持高位推動,科學精準謀劃。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決把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緊盯“兩不愁、三保障”,以“六個精準”為主線,明確脫貧攻堅總體思路、主要目標、脫貧路徑、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市、縣、鄉、村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工作推進扎實有效。創新制定1+5產業扶持脫貧實施方案、1+2社會保障脫貧實施方案、轉移就業脫貧實施方案等,具體細化為“百企萬戶”工程、農業產業化扶貧、金融扶貧等5個工程,推進轉移就業、產業發展以及教育保障脫貧和健康扶貧專項工作,切實讓貧困群眾務工有門路、創業有資金、上學有補貼、有病看得起、就醫更便利。
(二)挖掘資源優勢,強化產業引領。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走出了一條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實現多方共贏的扶貧新路子。匯源集團(xx)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金融”的產業經營模式開展產業扶貧,在xx縣梨園鄉灘區流轉土地2.4萬畝,建成標準化羊舍23個,年出欄肉羊20余萬只。清豐縣立足食用菌種植傳統產業優勢,按照“黨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導、公司作龍頭、基地作示范、貧困戶作股東、種植戶作產業”的思路,大力實施“黨建+扶貧+食用菌”工程,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著力打造產業扶貧新高地。范縣挖掘黃河灘區、滯洪區和旱作區資源優勢,發展溫棚瓜菜種植、食用菌種植、小龍蝦養殖、畜牧養殖、特色種植等五大產業,預計年內新發展食用菌種植面積80萬平方米、溫棚瓜菜種植面積3000畝、小龍蝦養殖面積7000余畝、標準化養殖場10個。臺前縣電商產業園將更多本地特產包裝打造成品牌,通過電商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持續提高電商扶貧帶貧能力,幫助貧困群眾增加收入。
(三)強化各項保障措施,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堅持把促進貧困人口就業作為脫貧的主要途徑,全市共建立58家培訓基地,舉辦就業扶貧培訓班455次,累計培訓貧困人口2.16萬人。安置6181人就業,返鄉農民創辦經濟實體帶動貧困人口就業1.46萬人。將黃河灘區居民遷建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來抓,精心謀劃異地搬遷群眾的收入保障措施,通過搬遷拆舊、土地復墾流轉、進城務工、發展產業等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實施產業扶貧,重點扶持69家龍頭企業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安置就業、貧困戶自主創業獎補與土地流轉、貧困戶入股分紅等模式,帶動貧困人口6300多戶1.86萬人增收,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四)加強結對幫扶,強化社會力量扶貧。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扶貧、支持扶貧,凝聚社會扶貧合力,助力脫貧攻堅。積極開展對口幫扶工作,鶴壁市對口幫扶臺前縣,xx市對口幫扶范縣,xx區對口幫扶xx縣。目前,三個縣的幫扶方案均已出臺,正在積極對接項目。市工商聯積極開展“千企幫千村”活動,引導421家民營企業與341個貧困村(包含122個深度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實施516個扶貧項目,帶動10187名貧困人口增加收入。選派市縣893名專家人才組建服務團,定期到貧困村開展義診、農業技術培訓等活動。20xx年以來,先后組織各類農業生產技術現場指導695次,各類義診670次,安排實施各項免費救助、補助救助或定額救助貧困戶手術(項目)2561例,減免費用3522.92萬元。九三學社大力開展“同心康福行動”,社員捐資100萬元,成功為83名貧困患者實施免費手術,成立“就學資助基金”,幫助貧困家庭子女完成學業。
(一)工作進展不平衡,金融扶貧工作質量不高。具體表現為農村金融扶貧資金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金融扶貧供給體系,金融配套和保障措施不足,生態環境脆弱。
(二)財政投入力度不夠,資金撥付不及時。一些扶貧項目開工晚、竣工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市脫貧攻堅工作的質量和成效。
(三)部分政策落實不到位。一些職能部門及部分鄉鎮對扶貧項目建設監管不嚴,部分扶貧干部擔當意識不足,工作作風不扎實。
(一)補齊金融扶貧短板。要不斷加大對脫貧攻堅的金融資源投入力度,推進金融扶貧工作做細做實,努力使金融扶貧成效得到充分釋放,為全面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保障。要創新金融扶貧機制,重點支持新型農村經濟組織,培育壯大帶貧企業,有力推動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和群眾就業。要抓好“戶貸戶用”,有貧困人口的村要成立專業合作社,引導貧困群眾加入合作社進行貸款,發展脫貧項目,形成利益共同體,規避風險。要創新發展扶貧小額信貸,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發揮好政府風險補償金作用,加大對貧困群眾授信評定情況的排查力度。各縣區要增加產業扶貧風險基金,滿足農民合作社、貧困群眾發展產業金融貸款所需要的抵押、擔保需求,為帶貧企業發展提供貸款支持和財政獎補,運用金融手段提高貧困戶抗風險能力。
(二)加大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力度。各縣區要強化舉措,多方籌集資金,確保市級投入資金在中央、省對我市投入資金的40%以上,縣級投入與本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相一致。嚴格落實項目建設及資金撥付公示公告制度,規范項目建設和資金撥付手續,不斷提高資金撥付效率。做到“三個明確”,明確專項治理內容,明確時間節點,明確整改責任人,扎扎實實做好扶貧項目建設、扶貧資金使用管理、金融扶貧、產業扶貧等專項整治工作。
(三)狠抓扶貧政策落實。要摸透群眾需求,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工作標準、時間節點、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加強督導檢查,嚴格獎懲問責,促進扶貧政策落實到戶、落實到人。加強扶貧干部培訓,圍繞危房改造、金融貸款、教育扶貧等具體扶貧政策,對全市所有扶貧干部進行集中培訓。強化政策落實排查,市、縣兩級行業部門要對本行業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密集排查。狠抓行業扶貧“七個清零”,確保行業扶貧政策落實全覆蓋。
(四)加強“志智雙扶”。按照“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要求,幫助貧困群眾樹立擺脫困境的斗志勇氣、增強脫貧致富的本領。以村規民約、移風易俗活動為載體,抓好觀念立志,促進鄉風文明和諧。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發動黨員干部、普通群眾奏響脫貧攻堅“大合唱”,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撐起“精神脊梁”。
(五)全力以赴備考迎檢。目前,國家和省對我市的年度大考在即,這是對我市脫貧攻堅工作的考核和驗收,也是對我市工作作風的檢驗和考查。在這個關鍵時刻,全市各級政府及各部門都要高度重視,對照國家對省、省對所轄市的考核標準,全面查漏補缺,建立問題清單,抓緊整改補齊。要精準聚焦指標,明確難點、重點,不跑偏、不漏項,無盲點、無死角。強化組織領導,逐級夯實責任,把各項工作做到位,把全市的工作實效通過考評反映出來,堅決打好打贏20xx年脫貧攻堅戰,向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菁蕪洲鎮江口村轄8個村民小組,共256戶1120人,總面積918公頃,其中耕地面積934.56畝,林地面積5284.5畝。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0戶324人,20xx年底貧困村出列。20xx年―20xx年已脫貧戶67戶318人,至今未脫貧3戶6人,20xx年底綜合貧困發生率為0.54%。
脫貧攻堅“四支隊伍”,是我縣精準扶貧脫貧最前沿力量。其指導開展貧困人口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工作;參與實施產業扶持、易地搬遷、教育支持、生態補償、就業創業、兜底保障、醫療救助、危房改造等精準扶貧工作;推動金融、交通、水利、電力、通信、文化、社會保障等行業和專項扶貧政策措施落實到村到戶;抓好扶志扶智工作,做好貧困群眾激勵動員、宣傳教育和情感溝通工作,激發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幫助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動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整頓村級軟弱渙散黨組織,對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提出建議,培養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吸引各類人才到村創新創業;發展集體經濟,立足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選準發展路徑,培育農村專業合作社,探索集體經濟發展的實現形式和有效路徑,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增強發展后勁;辦好為民實事,抓好便民服務工作,方便群眾辦事;經常入戶走訪,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廣泛聽取意見建議,關心關愛貧困戶、五保戶、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有知識有文化、懂扶貧政策、臨近居住、方便交流的優勢,發揮經常性聯系作用;上門了解貧困群眾日常生活保障、房屋安全、身體健康狀況、小孩上學等,使其反映問題能夠得到妥善處理和解決。因此,開展如何充分發揮“四支隊伍”集村部優勢,攻克最后貧困堡壘,減少和防止脫貧人口返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著力解決因病、因災、因學、因意外返貧的問題調研勢在必行。
(一)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不完全到位。
(二)不同程度存在多層級、多部門、多行業在村里扶貧各唱各調的“獨角戲”。
(三)有的干部出征不實戰、出工不出力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一)隊伍力量集中下沉到位。全體聯村縣領導、牽頭縣直單位一把手、鄉鎮駐村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四支隊伍”第一時間下沉到鄉到村、到組到戶,組建脫貧攻堅聯合黨支部,嚴格落實“早上簽到,白天走訪收集問題,當天碰頭研究解決問題,做到常態化駐村集中“辦公”。
(二)駐村工作時間保證到位。嚴格執行駐村集中辦公時間要求,確保結對幫扶單位黨組織書記、包村鄉鎮干部、駐村工作隊隊員、村“兩委”干部每月按照規定時間駐村開展工作。
(三)涉貧問題排查解決到位。對照“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深入排查人均收入、住房安全、醫療保障、學生輟學、飲水安全、產業發展、基礎工作、重點人群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及時有效解決,補齊工作短板。
(四)民情懇談答疑釋惑到位。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有黨員代表、“五老”人員代表、貧困戶代表、非貧困戶代表參加的民情懇談會,收集社情民意,幫助答疑釋惑,化解心理疙瘩,增進理解認同。
(五)暖心關懷上門走訪到位。深入開展幫扶群眾“微服務”行動、“暖心行動”“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活動,堅持“結對認親”,送去暖心關懷,做到重要節日必訪、婚喪嫁娶必訪、生病住院必訪、遇重大災害困難必訪、遇重大矛盾糾紛必訪。
(六)民生微小項目實施到位。統籌各方資源,想方設法,解決好貧困群眾最急需、看得見、效果好的小項目、小設施、小困難、小需求、小心愿,提升群眾滿意度。
(七)嚴管厚愛激勵約束到位。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鞭策并重,對工作不力的干部嚴懲實督,加大問責力度。對工作得力,長期奮戰在脫貧一線的干部高看一眼、厚愛一分,通過政治上關心、待遇上保障、工作上支持、紀律上嚴管,充分激勵廣大干部在脫貧攻堅一線安心安身安業,凝聚決戰決勝的關鍵力量,最終兌現好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八)“兩頭”政策吃透到位。吃深吃透中央、省、市扶貧政策和本地實際情況,對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因村因戶因人綜合施策,及時有效解決有關問題。
根據縣領導重要指示,11月7日11日,xx鎮黨委、政府牽頭,會同縣城投公司,就xx村脫貧攻堅工作開展調查研究,并對調查情況進行了初步梳理,針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幾點粗淺建議,形成本調研報告?,F將本調研報告呈領導審閱,不妥之處,請領導批評指正。
xx村位于xx鎮東南部,離xx圩鎮約5公里,是國家十三五貧困村,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1500余人。該村20xx年共有在冊貧困戶71戶267人,經20xx年11月10日精準再識別,在冊貧困戶調整為66戶261人,其中20xx年已脫貧35戶137人,20xx年計劃脫貧24戶99人,20xx年計劃脫貧7戶25人,確保實現20xx年底實現脫貧摘帽。
(一)貧困戶分布情況。
(缺勞力2戶6人、缺資金5戶20人、因病1戶5人、因殘1戶1人),東山下小組7戶28人(缺勞力1戶3人、缺資金1戶3人、因病4戶16人、因殘1戶6人),岌下小組8戶30人(缺資金6戶21人、因病1戶6人、因殘1戶3人),老屋小組5戶13人(缺勞力1戶1人、缺資金3戶9人、因病1戶3人),社母小組4戶17人(缺資金4戶17人)。
20xx年,全村已脫貧35戶137人,其中缺勞力2戶6人,缺資金22戶88人,因病9戶37人,因殘2戶6人。20xx年計劃脫貧24戶99人,其中缺勞力7戶25人,缺資金11戶48人,因病4戶22人,因殘2戶4人。
(二)項目實施情況。
20xx年,共安排各類項目14個(光伏發電項目已變更,村史館、文化廣場20xx年興建,20xx年完工),截止目前,已完工項目11個,正在實施項目工3個。一是已完工項目11個,分別是:
(1)安裝上村至新屋、東山下小組村主干道太陽能路燈項目;。
(2)硬化社光下至岌下自來水廠村組道路項目;。
(3)硬化xx小學門口至長坑子小組村組道路項目;。
(4)興建東山橋橋梁項目;。
(5)興建文化廣場至松樹下橋防洪堤項目;。
(6)興建田塘橋至東山下橋防洪堤項目;。
(7)硬化左排至枸子樹下道路項目;。
(8)中橋至田塘綠化項目;。
(9)興建xx村仿古文化廣場;。
(10)興建xx村史館;。
(11)上村橋梁加寬修建項目。
二是正在實施項目3個,分別是:
(1)硬化上村至仙人橋、吊子石道路項目,已硬化4公里,完成工程量90%;。
(2)興建松樹下橋梁項目,已完成工程量20%。
(3)古村風貌打造項目。上下田塘古圍屋民房屋頂改造工程已完成項目設計,有3棟房屋已開工建設。
(三)產業發展情況。
積極開展群防群控工作,有效地把黃龍病發病率控制在3%以內,促進貧困戶穩步增收脫貧。
2、果園雞養殖。掛點幫扶單位縣城投公司向每戶貧困戶家庭免費發放雞苗30只,絕大部分貧困戶反映良好。
3、蘋果桃種植。目前已種植蘋果桃約300畝,蘋果桃示范基地初具雛形。
4、其他產業。有1戶貧困戶養殖藏香豬100余頭,蜜蜂養殖6戶,生豬養殖6戶。
(四)其他工作開展情況。
1、金融扶貧方面。幫助19戶貧困戶落實了產業扶貧信貸通貼息貸款,已發放貸款19筆92萬元,有效幫助解決貧困戶發展產業資金困難的問題。
以上;為1名貧困戶提供公益林護林員崗位,年工資約9000元。
3、教育扶貧方面。大學助學貸款3名19000元,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5人次5000元,學前教育補助1名1000元,義務教育寄宿生生活補助11人次7750元。
4、醫療扶貧方面。醫療扶貧4戶,新農合報銷127452元,大病救助報銷35330元。全村在冊貧困戶均享受了疾病醫療商業補充保險和治安保險。
5、兜底保障方面。全村共有24戶貧困戶落實了兜底保障措施。
根據省扶貧和移民辦20xx年10月13日下發的《關于建立貧困村退出指標體系的通知》xx扶移字〔xx〕49號文件要求,共8大項指標,16項小指標。具體如下:
(一)貧困發生率方面。
貧困發生率低于2%,此為剛性。
指標,不達標不得退出。
20xx年全村計劃脫貧24戶99人,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146元。20xx年在冊貧困家庭僅有7戶25人,貧困發生率低于2%,該項指標可以完成。
(二)交通方面。
1、25戶(含25戶)以上自然村有米以上(含米)寬度的通村委會硬化道路。
目前,xx村老屋小組有1公里道路暫未硬化,目前該項目已上報縣移民和扶貧辦,待縣扶貧辦發文后啟動實施。
2、75%以上農戶入戶路道路硬化。
據統計,全村約85%以上農戶入戶路道路已硬化,老屋小組1公里道路硬化后,可實現95%以上農戶入戶路道路硬化,該項指標已完成。
(三)飲水方面。
100%農戶飲水安全,有水質、水量達標的自來水、家用井水或山泉水。
全村仍有近50戶農戶暫未安裝自來水,現喝山泉水,但水質未化驗,
50戶農戶自來水安裝項目已上報縣移民和扶貧辦、水利局。
(四)住房方面。
1、100%農戶住房安全。
全村基本實現100%農戶住房安全,該項指標可以完成。
2、無人居住危房拆除率100%。
經摸底,全村共有空心房900平方米,已拆除空心房400平方米,還有500平方米空心房暫未拆除,11月底可望拆除,該項指標可以完成。
(五)用電方面。
1、100%農戶通生活用電。
全村所有農戶已通生活用電,該項指標已完成。
2、村委會所在地通動力電。
該村已通動力電,該項指標已完成。
(六)通訊方面。
1、村委會所在地通寬帶網絡。
該村已通寬帶網絡,該項指標已完成。
2、100%農戶能收看電視節目。
100%農戶可收看電視節目,該項指標已完成。
(七)環境建設方面。
1、65%以上農戶享有水沖式衛生廁所。
全村約80%農戶享有水沖式衛生廁所,該項指標已完成。
2、25戶(含25戶)以上自然村排水溝渠基本健全,正常年份的降雨期無內澇現象,平時無污水橫流現象。
村內排水溝渠基本健全,正常年份的降雨期無內澇現象,平時無污水橫流現象,該項指標已完成。
3、25戶(含25戶)以上自然村有保潔員。
全村共15名保潔員,該項指標已完成。
4、25戶(含25戶)以上自然村有垃圾集中收集點。
村內每天有垃圾車循環收集垃圾,如需擺放垃圾桶,也可第一時間落。
實,該項指標可以完成。
(八)公共服務設施方面。
1、貧困村有衛生室。
村內暫無衛生室,計劃利用老村委會房屋改建,已上報縣移民和扶貧辦、衛計委,待協調解決。
2、貧困村有農村綜合服務平臺或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
現村委會有綜合服務平臺,且有下田塘社區活動室、電商+農家書屋兩處文化活動場所,興建了村文化廣場,該項指標已完成。
(九)其他指標完成情況。
1、義務教育階段無輟學學生:xx該項指標已完成。
2、有一個主導產業:柑橘產業,該項指標已完成。
3、有一個與貧困戶利益聯結緊密的合作社:xx已成立2個合作社(xx縣春勝果業合作社、xx縣御仙蘋果桃合作社),該項指標已完成。
4、政策覆蓋率達到100%:下。
一步繼續加大宣傳力度,xx該項指標可以完成。
5、貧困戶滿意率90%以上:現掛點干部、鎮村干部已實行責任包干,下一步加大幫扶力度及政策的宣傳力度,xx該項指標可以完成。
(一)項目實施產生出的問題及原因。
意為難,是前任村干部及其家人為了打擊現任個別村干部。路燈安裝項目方面,上村小組的部分村民認為該小組的路燈安裝不合理,路燈間距太大,個別路燈沒因地制宜安裝,其他小組的還有個別路燈照顧了個別家庭。
(二)工作不實產生出的問題及原因。
少數群眾特別是暫未得到明顯實惠的群眾反映村干部在貧困戶精準識別上不準,認為條件較好的家庭被列為貧困戶,相比之下條件更差的家庭未列入;還認為在農村低保對象評定上存在不公平、不公正行為,相比之下條件更差的家庭未納入農村低保對象。
(三)宣傳不到位產生出的問題及原因。
的還不夠,有些群眾還不了解扶貧貸款的發放程序及財政貼息的審批程序。還比如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方面,群眾不知道此項工作已并入縣城建局,誤認為改建了就可以享受資金補助,不知道今后的土坯房改造應按古村的保護性規劃嚴格審批。
(一)開展好系列宣傳。
一是加大扶貧政策的宣傳力度。督鎮村干部、幫扶干部加強對扶貧各項政策的學習及理解,讓幫扶干部先學后傳。與此同時,增加干部進村入戶次數,面對面地向廣大貧困戶及其他農戶宣傳好扶貧的相關政策。
二是加大其他政策的宣傳力度。加強與縣城建、國土、醫療、農業農村、金融等與農民密切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針對貧困戶或其他農戶關心的政策或問題,及時向貧困戶或其他農戶進行宣傳或回復,提高群眾滿意率。
(二)開展好系列教育。
一是加強鎮村干部的教育。利用鎮村干部大會、鎮干部片會、各村工作布置會等載體,進一步加強對鎮村干部的思想教育及提高處理各類矛盾糾紛的能力,增強鎮村干部的責任感、緊迫感及廉政意識,督促鎮村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確保公平、公正、公開。目前,已采取村定補干部責任包干的'形式,對全村66戶貧困戶實行包干到戶,明確村干部職責。
二是發揮黨員隊伍的作用。一方面,力爭實現農村黨員組織生活的正?;?、有序化,及時向廣大黨員通報村兩委工作,特別是重大項目實施情況,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建言獻策,參與到各項工作中來,大力爭取黨員的支持;另一方面,從黨員隊伍中物色一批責任心強、參與意識強的黨員充實到村定補干部后備人選中,引導其配合開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三是提升廣大群眾的思想。一方面,理順農民的氣,針對農民的牢騷、
恩怨,深入農戶家中做好相關解釋及恩怨的化解工作,傾聽他們的心聲,讓其發泄出內心的不滿或不痛快另一方面,借助農民的力,積極做好人員聚集店面店主的思想工作,引導其正面宣傳好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進一步暢通信息渠道,及時掌握好村情民意。
(三)開展好系列走訪。
一是繼續開展好貧困戶的走訪。督促幫扶干部經常性到貧困戶家中,了解貧困戶家庭的收入、疑惑、困難等等,關心貧困家庭的生產生活,協助解決貧困家庭產業驗收、產業行情分析等群眾關心的事宜。
二是開展好群眾糾紛大排查活動。結合當前進村入戶聽訴工作,組織幫扶干部及鎮干部開展一次群眾糾紛大排查活動,分門別類收集匯總好群眾糾紛及社會不穩定因素,建立相關臺賬,明確專人包干,實行銷案負責。
三是開展好重點人群的走訪工作。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重點梳理出。
上訪戶、牢騷戶、糾紛戶等群體,針對這部分農戶的思想,做足前期工作,克服畏難情緒,采取曲線方式盡可能做通其思想工作,切實提升廣大群眾的滿意度。
(四)開展好系列工作。
一是開展好三同活動。每月開展一次幫扶干部與貧困戶的三同活動,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進一步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及時梳理貧困戶的建議與意見,加強與貧困戶的溝通,做好省、國家第三方評估工作的前期準備工作。
二是開展好黨員與貧困戶結對幫扶。扎實開展好黨建+扶貧工作,認真挑選一批覺悟較高、家庭條件較好、威信較高的黨員,尤其是擔任過村干部的黨員,一對一地與思想較落后的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走好人情關系,樹立良好的家風、村風、民風。
活動,積極與該公司協商,爭取盡可能增加慰問家庭戶數,讓貧困戶及未列入貧困戶且有意見的較貧困家庭得到幫扶單位的溫暖另一方面,謀劃好春節慰問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充分醞釀討論好相關慰問人員的慰問名單,爭取擴大春節慰問受益面。
四是開展好項目推進工作。一方面,圍繞第三方評估硬指標,加強與縣相關部門的溝通匯報,重點加快老屋小組道路硬化、50戶農戶自來水安裝、村衛生室等項目的進度,確保指標按時完成;另一方面,圍繞滿意率這個中心,及時妥善處置好松樹下橋梁建設糾紛事宜,力求雙方訴求得到較好處置。針對古村風貌打造項目,計劃分期實施,一期計劃在年前盡量完成村中心主道兩旁農戶的風貌打造,二期積極爭取資金向周圍延伸。
根據檔案局《檔案局關于開展脫貧攻堅檔案工作專題調研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積極開展調研工作,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位于北部,系通往西北區的北大門,地理坐標東經102°08′至103°39′、北緯32°56′至34°19′之間,縣境內地形復雜,黃河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將全縣劃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地理單元和自然經濟區。中西部和南部為典型丘狀高原,占全縣總面積69%,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平均海拔3500米。北部和東南部山地系秦嶺西部迭山余脈和岷山北部尾端,境內山高谷深,地勢陡峭,海拔2400米至4200米。屬于典型的高原半農半牧地區。我縣41個貧困村共計有貧困戶2209戶10995人,按照“五年集中攻堅、一年鞏固提升”的'要求,分年度制定到村到戶的扶貧脫貧計劃,確保全縣每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20xx人左右。到20xx年,全面消除絕對貧困。
我縣脫貧攻堅檔案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檔案資料歸檔不規范,我縣脫貧攻堅檔案資料多數由脫貧攻堅人員負責,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稍差,造成我縣脫貧攻堅檔案歸檔不規范。二是檔案資料缺漏多,至去川檔一號文件發布前,脫貧攻堅檔案無統一規范,從而導致我縣各鄉(鎮)、機關歸檔資料歸檔不統一,造成材料缺漏現象。三是檔案資料重復歸檔,因迎檢需要,我縣縣、鄉、村、戶四級檔案資料多有重復,因此對以后脫貧攻堅檔案歸檔造成嚴重阻礙。
一、加強脫貧攻堅檔案業務培訓工作。一是今年,根據我縣實際情況,積極組織各鄉鎮、各部門檔案專兼職工作人員及脫貧攻堅工作人員參加由、組織的脫貧攻堅檔案的培訓。二是在本縣繼續加強對各鄉(鎮)及相關部門精準扶貧干部學員檔案知識的培訓。
二、健全檔案工作機制。20xx年3月與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轉發了《檔案局扶貧和移民工作局關于進一步規范脫貧攻堅檔案工作的意見》及《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根據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制定了《縣精準扶貧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及《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同時督促各鄉鎮及相關部門明確相關職責,并制定了本部門的脫貧攻堅檔案工作職責。
三、積極開展脫貧攻堅檔案執法檢查。按照年初計劃和工作安排,8月底至9月中旬縣檔案局將按照印發的《關于印發《20xx年檔案全縣檔案工作要點》的通知》文件要求,對全縣xx個鄉鎮及相關部門的脫貧攻堅檔案進行了執法檢查,并對脫貧攻堅檔案整理歸檔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指導。
四、進一步加強對脫貧攻堅檔案的指導。下一步,我局將嚴格按照《檔案局扶貧和移民工作局關于進一步規范脫貧攻堅檔案工作的意見》及《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文件精神,并根據我局已制定的《縣精準扶貧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及《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規范要求,結合我縣脫貧攻堅各類文件材料形成的實際和規律,遵循檔案整理中“強化收集、簡化整理、細化檢索、深化利用”的基本方針,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開展好我縣脫貧攻堅檔案工作的收集與整理,指導規范整理好全縣脫貧攻堅檔案,并且對全縣xx個鄉鎮及相關部門再次進行脫貧攻堅檔案的培訓,確保我縣脫貧攻堅檔案工作健康有序的推進,順利通過、的驗收。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320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