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在西方出現宗教與科學的沖突??茖W每前進一步,宗教便后退一步,它的權威在科學前進的歷程中不斷被消弱。維護傳統的人們對這個事實感到遺憾,惋惜大眾離開宗教,結果是自身的衰退,大眾拋棄了宗教,也就拋棄了更高的價值。幸好除宗教外,還有哲學能搞達到更高的價值。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
中國傳統哲學的主要精神,是既入世又出世,中國哲學既是理想主義的,又是現實主義的,既講求實際又不膚淺。出世和入世的對立的,中國哲學的使命是要在兩種極端對立中尋求它們的綜合。
近現代對于孩子的教育和以前不同,以前,兒童教育從私塾開始,學習《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幼學瓊林》、《古文觀止》、四書五經等,以及修身養性的琴棋書畫等技能。學子們寒窗苦讀十載,一朝考取功名?,F在看來,那時人們是從哲學開始學起,通過誦讀和學習經典,這些哲學思想深入內心,隨著年齡增長,長大成人,在實踐中體會、驗證,從而更深的感受到哲學思想帶來的不一樣的價值呈現?,F在的孩子,要按照數理化、文史哲等學科、門類進行學習,學習的門類越來越精細,越來越精、專,而哲學范疇的內容大部分放在了長大以后再學習。雖然理解能力增強了,但是遠沒有了幼小時深刻的記憶和感受體驗的細致。
在哲學方面,我們前人留給了我們巨大的財富,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各種流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到后期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再后來的釋道儒三家鼎立,哲學,一直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的方方面面。
說到中國傳統哲學的.主要精神,是既入世又出世,既是理想主義又是現實主義,對立又融合。既有狂風暴雨般的當頭棒喝,又有柔風細雨潤物無聲的道法天然,以及潛移默化的中庸之道。
哲學,離我們很遠,又很近,有時遙不可及,有時卻又近在咫尺。在現在社會,我們常常把哲學單獨拿出來看,卻忘了,在古時候哲學和古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這部簡史,有助于我們很好的梳理下前人留給我們的哲學財富,有助于我們透過哲學,通過哲學去看待我們眼前的世界,去看待日益豐富、海量的信息,讓我們的心靈有個可以休憩的空間,讓浮躁和茫然不要那么緊緊逼迫,給心靈一個可以小憩的空間。
“哲學”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雖然不夠了解,但它卻充滿神秘色彩。以前總是聽人說,哲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于是,我便通過學院這次的贈書活動,仔細閱讀了這本書,但總是感覺不太明白。
讀了這本書,我從宏觀上對中國哲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有了認識,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漸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起源,中國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說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說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為沒有學過哲學的人并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盡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后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赡墁F在的我們對讀懂這本書很難,但是我們可以領略到哲學的龐大氣場和魅力,它可以讓我們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夠提升我們的價值觀和擴寬知識面。
書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書中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沖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書中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弊x后感·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卻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
我很感激這本書,因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讓我認識到即使作為一個學生,仍然需要了解哲學。因為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
我很慶幸我能讀到這本書,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凈化。也讓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學,受益匪淺。
所謂人生的大感悟小感慨不會每天都有,讀書和學習卻是每天都必須有的事情。
昨天是馮友蘭先生逝世26周年的紀念日,恰巧最近終于讀完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
鑒于自己的才學甚淺,亦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便摘錄了書中自己認為有感觸的字句段落,留以自己時常學習,也放在這里方便有興趣的人翻看。
自序:
歷稽載籍,良史必有三長:才,學,識。學者,史料精熟也;識者,選材精當也;才者,文筆精妙也。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于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我所說的宗教,就是一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筑,包括迷信、教條、儀式和組織。
中國哲學傳統里有為學、為道的區別。為學的目的就是增加積極的知識,為道的目的就是提高心靈的境界。哲學屬于為道的范疇。人不一定應當是宗教,但是他一定應當是哲學的。他一旦是哲學的,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
名言雋語、比喻例證就不夠明晰。它們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從后者得到補償。當然,明晰與暗示是不可兼得的。一種表達,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種表達,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詩意。
“曾見郭象注莊子,識者云:卻是莊子注郭象”。
公元五世紀的鳩摩羅什,是把佛經譯為漢文的最大翻譯家之一,他說,翻譯工作恰如嚼飯為人。一個人若不能自己嚼飯,就只好吃別人嚼過的飯。不過經過這么一嚼,飯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來乏味多了。
《老子》:“反者道之動”。這個理論對于中華民族影響很大,他們即使在繁榮昌盛時也保持謹慎,即使在極其危險時也滿懷希望。這個思想為中華民需提供了一種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絕大多數人還是懷著希望度過來了,這種希望表現在這句話里:“黎明即將到來”。
《莊子》中說,儒家游方之內,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會。
我們還可以套用孔子的話,說海洋國家的人是知者。大陸國家的人是仁者,照孔子的話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p>
中國也在進行工業化,雖然比西方世界遲了許多,但是遲化總比不化好。說西方侵略東方,事實上,正是現代侵略中世紀。要生存在現代世界里,中國就必須現代化。
必須進行邏輯分析,以便在哲學的歷史中區別哪是不變的,哪是可變的、每個哲學各有不變的東西,一切哲學都有些共同的東西。為什么各個哲學雖不相同,卻能相互比較,彼此翻譯。原因就在于此。
孔子:第一位教師。
關于人的德性,孔子強調仁和義,特點是仁。義是事之“宜”,即“應該”。它是絕對的命令。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應該做的事、必須為做而做,因為做這些事在道德上是對的。如果做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慮,即使做了應該做的事,這種行為也不是義的行為。用一個常常受孔子和后來儒家的人蔑視的詞來說,那就是為“利”。在儒家思想中,義與利是直接對立的??鬃颖救司驼f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我們的行動,要取得外在的成功,總是需要這些條件的配合。但是這些配合,整個地看來,卻在我們能夠做的,莫過于一心一意地盡力去做我們知道是我們應該做的事,而不計成敗。這樣做,就是“知命”。
這樣做的結果,我們將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遠快樂。所以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p>
我們現在所說的學,是指增加知識;但是“道”確實我們用來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
墨子:孔子的第一個反對者。
墨子發展了俠的職業道德,那是非常強調團體內的服從和紀律的。它無疑也反映了墨子時代的混亂政治局面,使得許多人向往一個中央集極的政權,哪怕是一個專制獨裁的也好。
儒家的理想主義派:孟子。
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義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現實主義一翼。
照墨家說,國家的存在是因為它有用;照儒家說,國家的存在是因為它應當存在。
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闡明忠恕之道時,還只限于應用到個人自我修養方面,而孟子則將其應用范圍推廣到治國的政治方面。
名家。
惠施,公孫龍代表名家中的兩種趨向,一種是強調實的相對性,另一種是強調名的絕對性?;菔娬{實際事物是可變的、相對的事實,公孫龍則強調名是不變的、絕對的這個事實。
“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泵业倪@個辯論在中國古代很著名,被稱為“合同異之辯”。
今日的昨日,是昨日的今日;今日的今日、是明日的昨日。今昔的相對性就在這里。
公孫龍以這些知識論的、形上學的辯論,確立了他的命題:堅、白分離。在中國古代這是個著名命題,以“離堅白之辯”聞名于世。
道家第二階段:老子。
中國哲學常用的話說,道是無名之名。
老子說,在能夠使任何物之前,必須先是“有”?!暗馈笔恰盁o名”,是“無”,是萬物之所從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須是“無”,由“無”生“有”。這里所說的`屬于本體論,不屬于宇宙發生論。
老子警告我們:“不知常,妄作,兇?!蔽覀儜撝雷匀灰幝?,根據它們來指導個人行動。老子把這叫做“襲明”。想要得些東西,就要從其反面開始;想要保持什么東西。就要在其中容納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誰若想變強,就必須從感到他弱開始。
道是萬物之所從生者,德是萬物之所以是萬物者。
道家第三階段:莊子。
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正如斯賓諾莎所說:“心靈理解到萬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圍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圍內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為他們受苦?!庇玫兰业脑捳f,就是“以理化情”。
《齊物論》的開始是描寫風。風吹起來,有種種不同聲音,各有特點?!洱R物論》把這些聲音稱為“地籟”。此外還有些聲音名為“人籟”。地籟與人籟合為“天籟”。
“無知”與“不知”不同?!盁o知”狀態是原始的無知狀態?!安恢笔窍冉涍^有知的階段之后才達到的。前者是自然的產物,后者是精神的創造。這個不同,道家人用“忘”字表達其方法的訣竅。圣人并不是保持原始的無知狀態的人,他們有一個時期具有豐富的知識,能作出各種區別,只是后來忘記了它們。
儒家的現實主義派:荀子。
知道的,希望的,二者不同。知識是重要的,可是也不能光靠知識生活,還需要情感的滿足。在決定對死者的態度時,不能不考慮理智和情感這兩個方面。
宗教,詩,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現。二者都是把想象和現實融合起來。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當做真的來說,而詩是把它當作假的來說。
荀子:“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p>
荀子的兩個學生,有兩個最著名:李斯,韓非。
韓非和法家。
西周封建社會根據兩條原則辦事:一條是“禮”,一條是“刑”。禮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貶來控制“君子”即貴族的行為。刑則不然,它只適用于“庶人”或“小人”即平民。這就是《禮記》中說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儒家的觀念是理想主義的,法家的觀念是現實主義的。正由于這個緣故,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儒家總是指責法家卑鄙、粗野,法家總是指責儒家迂腐、空談。
儒家的形上學。
《易》、《老子》、《莊子》合成“三玄”。
《系辭傳》說:“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p>
在《中庸》里,誠和明是聯在一起的?!吨杏埂氛f:“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名矣,明則誠矣?!?/p>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學。
有句話說:“歷史決不會重演”。又有句話說:“目光之下無新事”。這兩句話結合起來也許含有全面的真理。
中國人缺乏民族主義是因為他們關于從天下即世界的范圍看問題。
十七、將漢帝國理論化的哲學家:董仲舒。
我的同事金岳霖教授曾說:“我們若將‘天’既解為自然之天,有理解為主宰自然的上帝之天,時而強調這個解釋,時而強調另一個解釋,這樣我們也許就接近了這個中國名詞的幾分真話?!?/p>
孟子與董仲舒的不同,就這樣歸結為兩個用語“已善”和“未善”的不同。
儒家的獨尊和道家的復興。
今文學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繼續,古文學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現實派的繼續。換句話說,今文學派出于孟子學派,古文學派出于荀子學派。
新道家:主理派。
“新道家”是一個新名詞,指的是公元三、四世紀的“玄學”?!靶笔呛谏?,又有微妙、神秘等意思?!独献印返谝徽抡f:“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所以“玄學”這個名稱表明它是道家的繼續。
新道家:主情派。
清淡的藝術在于,將最精粹的思想,通常就是道家思想,用嘴精粹的語言,最簡潔的語句,表達出來,所以它是很有講究的。
漢人風度是莊嚴、雄偉;晉人風度是放達、文雅。
新道家主理派以向郭為代表,強調遵從理性而生;主情派以楊朱等為代表。
佛學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學的觀念進行解釋。這種方法叫做“格義”,就是用類比來解釋。
“宇宙的心”的觀念,是印度對中國哲學的貢獻。佛教傳入以前,中國哲學中只有“心”,沒有“宇宙的心”。道家的“道”,雖然老子所說,是“玄之又玄”,可是還不是“宇宙的心”。
神宗:靜默的哲學。
“禪”或“禪那”,原意是沉思、靜慮。
神秀和慧能分裂禪宗,確實歷史事實。北宗與南宗的創始人不同,代表性宗月空宗的不同。
新儒家:宇宙發生論者。
新儒家的主要來源可以追溯三條思想路線:一,儒家本身。二,佛家。三,道教。這三條路線是異質的,在許多方面甚至是矛盾的。所以,哲學家要把他們統一起來,這種統一并不是簡單的折中,而是形成一個同質的整體的真正系統,這當然血藥時間。因此,新儒家的開端雖然可以上溯到韓愈、李翱,可是它的思想系統直到十一世紀才明確形成。
照新儒家的說法,心無欲,則如明鏡,總是能夠立即客觀地反映面前的任何對象。鏡的明,好比心的“明”;鏡的立即反映,好比心的“通”。心無欲,則對于外來刺戟的自然反應,落實在行動上都是直的。由于直,所以“公”;由于公,所以一視同仁,也就是“溥”。
新儒家:兩個學派的開端。
程顥講的精神修養方法:“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熬础弊执媪酥芏仡U所講的“靜”字。在修養的方法論上,以“敬”代“靜”,標志著新儒家進一步離開了禪宗。
風流的基本品質,是有個超越萬物區別的心,在生活中只遵從這個心,而不遵從別的。照朱熹的解釋,曾點恰恰是這種人。他快樂,因為他風流。在朱熹的解釋里,也可以看出新儒家的浪漫主義成分。
這本應該算是哲學的入門書籍,講訴了中國哲學的起源、發展歷程,語言比較簡練易懂,作者自己的觀點加入的比較少,畢竟是講述中國哲學史的,主要是以敘述為主。全書系統論述了儒家、道家、名家、墨家、法家、新儒家、新道家、佛學、西方哲學的傳入,從哲學體系的開端到發展到創新再到融合,讀完之后對各種哲學體系有了大概的了解,它的'主要觀點主張、局限創新,并且嚴格區別儒家和儒教、道家和道教等,它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甚至有時是自相矛盾的。
中國哲學在傳播復興的歷程中,出現了很多誤區,也出現了斷帶和以偏概全的現象。常常我們會發現,一說到佛家,大眾第一反應會是因果報應、極樂世界,實際這是佛教的主張,并不是佛家的哲學思想;一說到道家,大眾第一反應是各種術法求仙問道,這也是道教的主張,并不是道家的哲學內涵。如果沒有做到深入的研究和透徹的了解,個人還是要謹言慎行的,畢竟存在蝴蝶效應,寧愿沉默,也不要一知半解的誤導。
哲學的任務是什么?它的任務不是增加關于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人的人生境界。馮老將人的境界分為四個層次:自熱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一個人做事,可能只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功利境界:一個人可能意識到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道德境界:一個人了解到自己是社會的一員,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天地境界:一個人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哲學的意義就是幫助人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中國的哲學是即入世又出世的,它不是逃避現實的工具。
這一篇小文,能給結緣的朋友哪怕一絲絲益處就足夠了。
。
《中國共產黨簡史》集中敘述了黨領導人民所干的三件大事:一是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全面展開社會主義建設,并在曲折中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三是實行改革開放,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全書緊緊抓住黨史的主題和主線,用雄辯的歷史事實說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
各種國際先進的核潛艇,以及殲十殲二十等四代戰機試飛成功,各種彈道導彈,洲際導彈不斷研制成功,軍隊的現代化建設越發成功,中國的國防能力越來越強大,從而讓眾多的中國人民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也是中華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這些成就,都是在偉大的黨領導下取得的,這也讓我更加深刻的領會到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走向繁榮昌盛。
讀完這本簡史,我對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黨的思想是搏大精深的,實踐是永無止境的,讓我們高舉拳頭暗下“振興中華壯我國威”的決心!讓我們秉承革命前輩們的思想,繼續踏著他們的足跡為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終目標而奮斗吧!
今年是建黨九十周年,我有幸拜讀了《黨史》第二卷,再次走向中國共產黨的過去,重溫了那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感受頗深。
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等一系列武裝爆反,在混亂的年代為人民開路。朱德、彭德懷、葉劍英、劉伯承等一批元帥運籌帷幄,在無數個不眠夜的燈下統領大軍為百姓作戰。工農紅軍從1928年起,不斷在全國范圍內擴大,結合了不怕死不怕敵人的愛國戰士,奮勇殺敵,不顧一切只為革命的勝利。
最難忘的是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橫渡金沙;鐵索橋再險,可以征服;饑寒交迫再苦,可以忍受。雖然犧牲了很多革命戰士,可是我們最終以一支部隊的名義克服天險,走完長征。在中國共產黨的奮斗路程上,只要回首長征就點燃了一種精神,照亮了一個民族。
我們的歷史也有創傷,那慘烈的日軍30萬人南京大屠殺至今仍是我們心頭無法抹去的陰影。1937年日本的侵略中國行為,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慘無人道的行徑毫無天理??墒侵袊伯a黨沒有被嚇倒,反而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在全國范圍內與日本鬼子斗爭到底。這當中,雖然有優秀的愛國愛黨人士犧牲,無辜的善良百姓受害,但是共產黨也在艱苦的環境下,用實際行動,歷經8年終于捍衛了國家的尊嚴。
回想共產黨九十年來走過的歷史,我感慨萬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土地革命、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解放全中國并建立新中國,帶給人民幸福的生活,一步步走向勝利,走向輝煌。我們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的,因此要倍加珍惜。
作為一名黨員,一位資源保護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我認為只有干好工作,才能對得起革命烈士,才能對得起黨。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在政治上必須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提高政治覺悟,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增強政治敏銳性,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
其次,工作思路要從實際出發,必須十分清晰。特別是要高度重視上級部門召開的工作調度會,把握好工作重點,分局要隨著市局的指揮棒而動,國土所、科室要以分局的指揮棒為行動準則。哪些是重點工作,應該如何去抓,一項工作該如何開展,干到什么程度,都要理清頭緒,把好脈絡,分清工作輕重緩急。
第三,要嚴格組織紀律。要把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工作紀律的執行擺在黨風廉政建設和行業作風建設的突出位置,把各項制度的落實作為機關管理的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上,全面加強新形勢下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干部生活作風建設,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嚴格按紀律、按程序辦事,全面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第四,要高度重視宣傳工作。把國土資源工作宣傳出去,才能得到社會的公認,才能降低執法成本,并建立社會公信力。因此,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及時有效地宣傳國土資源工作,宣傳本部門、本單位,要不斷創新宣傳形式,把宣傳工作做到田間地頭、學校、工礦和集市,使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入腦入心,深入基層,扎根群眾,進一步提升部門形象,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
第五,要樹立五種意識。樹立憂患意識,增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樹立大局意識,促進溝通協調;樹立創新意識,開動腦筋,多闖多試,為構建保障科學發展新機制獻計獻策、盡心盡力;樹立責任意識,切實履行好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的雙重責任;樹立服務意識,增強以人為本的理念,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國土資源服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國土資源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國土資源服務。
具體工作中,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全力保障依法用地。無論是擴大內需,還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都需要用地。但發展不能盲目用地,更不能違法用地,必須在法律和規劃的框架下運行。首先,要選準項目。項目要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凡國家提倡鼓勵的,我們要千方百計去發展;明文禁止的項目,堅決不能上;限制的項目,要視情慎上。
同時,要嚴格規劃控制。要圍繞規劃上項目,所有新上項目必須符合規劃要求,防止隨意調整規劃。確需調整規劃的,必須嚴格按法定程序進行。作為國土部門來說,要超前謀劃,圍繞政府開發目標和規劃,主動對接、主動服務,提前調查研究,制定項目用地計劃,避免未批先占等違法違規現象發生。
二是努力維護良好的國土資源管理秩序。首先,要嚴厲打擊非法占地、非法出讓、非法開采等各類國土資源違法行為,盯緊、盯死、盯住,切實保障合法人的權益。其次,要認真做好信訪穩定工作,及時妥善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對重大信訪案件繼續實行領導包案,切實做到“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三是強化礦產資源監督管理。穩定的國土資源開發秩序是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市區分局轄區內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礦區執法工作任務艱巨。要繼續實行礦業權招拍掛,全面推進資源整合。同時,嚴厲打擊各類礦產資源違法違規行為,維護礦產資源開發管理良好秩序。
四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首先要加強教育。通過教育,筑牢拒腐防變的防線,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同時要經常性地組織開展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觀看警示教育片,加強這方面的正面引導和警示教育,在全局真正形成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促進科學發展。其次要完善制度。
加強對財務管理、車輛管理、政務公開、首問負責制、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等情況的監督,對制度中需要更新或細化的地方及時完善,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三要強化監督。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加強各科室(單位)之間的溝通協作,嚴禁推諉扯皮,大家都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加強對重要崗位及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第四,領導干部要帶頭自覺做到廉潔自律。要敢于堅持原則,敢于碰硬,敢動真格,敢抓敢管。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喪失原則,要旗幟鮮明,立場堅定。
再次翻開《中國哲學簡史》,我首先看的是老子這章。因為最近在寫道德經的解讀,興趣在這里。興趣是讀書最大的推動力。
我們都知道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故事,所以會認為道德經是比孔子更早的東西。不過按馮友蘭的考證,不是這回事。他認為《道德經》這本書固然可能有老子的一些話在里面,但有可能這本書并非他一人所撰寫。
我所要堅持的,只是說,整個地看來,這部書的思想體系不可能是孔子以前或同時的產物。
馮友蘭認為,這書比孔子的時代要晚。這解開了我的一個疑問。我發現道德經很多內容,實際上是跟孔子唱反調的。比如,孔子主張圣人應該以仁為本,而老子則說:圣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如果道德經的確成書于孔子之后,這種唱反調就容易理解了。
老子認為,萬物變化所遵循的規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極必反"。這不是老子的原話,而是中國的成語,它的思想無疑是來自老子。老子的原話是"反者道之動"(第四十章),和"逝曰遠,遠曰反"(第二十五章)意思是說,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質如果向極端發展,這些性質一定轉變成它們的反面。
這構成一條自然規律。所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少則得,多則惑"(第二十二章),"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第二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第四十三章),"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第四十二章)。讀書筆記。所有這些矛盾的說法,只要理解了自然的基本規律,就再也不是矛盾的了。但是在那些不懂這條規律的一般人看來,它們確實是矛盾的,非??尚Φ?,所以老子說;"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第四十一章)。
1、好處一:當你處在低谷的.時候,你知道物極必反,你對未來會更有信心。當年樸槿惠在最低谷的時候,就是受老子“反者道之動”的啟發,走出了低谷。后來當上了韓國總統。
2、好處二:當你處在頂峰的時候,你知道物極必反,就會居安思危,不要得意忘形。樸槿惠的經歷似乎說明了這點。她當上總統,達到了人生的頂峰。卻在此后遭遇了閨蜜門,急速下落重新回歸低谷。
那么,怎么在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避免達到極限,而急轉直下呢?
馮友蘭舉了牛頓的例子:
牛頓感覺到,他的知識與整個宇宙相比,簡直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所有的對于海的知識。牛頓有這樣的感覺,所以盡管他在物理學中已經取得偉大的成就,他的學問距離前進的極限仍然很遠。
可是,如果有一個學生,剛剛學完物理教科書,就感覺到凡是科學要知道的他都已經知道了,他的學問就一定不會有所前進,而且一定要反而反退。
老子告訴我們:"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九章)驕,是人前進到了極端界限的標志。驕,是人應該避免的第一件事。
還有一些物極必反的情況,跟超越客觀環境的極限有關。
比如,一個人吃得太多,他就要害病。吃得太多,本來對身體有益的東西也變成有害的東西。一個人應當只吃適量的食物。這個適量,要接此人的年齡、健康以及所吃的食物的質量來定。
這都是事物變化所遵循的規律。老子把它們叫做"常"。他說:"知常曰明。"又說:"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第十六章)。
越淺薄的人越容易驕傲,越驕傲越容易淺薄。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取得了一點小成績,不要膨脹,想想那么偉大的牛頓,還那么謙虛的講自己只是一個好奇的孩子,在海邊撿了幾個貝殼。
哲學是為了探究人如何成為人,知識是為了讓人如何成為某一種人。比如學習繪畫是為了成為畫家,學習醫學是為了成為醫者。哲學則是為了成為心靈上最高成就的人。
中國比較普遍的哲學學派,一個是儒家,一個是道家。儒家入世過多,道家則有入世亦有出世。莊子說,儒家游方之內,道家游方之外。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為學是為了增加知識,為道則是為了提高心靈的境界。
形而上者謂之道,行而下者謂之器。意思是無形體的規律是道,有形的東西則是器具。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一個人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完成出世和入世的統一,他就是圣人。古時中國認為圣人應該是內圣外王的。
中國古代哲學家都是以身載道,他的生活即他的哲學。
作者馮友倫則認為:一個人應該對宇宙有著非常高明的認識,又能生活在社會之中。
中國文化崇尚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往往表達的思想不在言之中,而在言之外。莊子說,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中國古代自以為中原乃世界的中心,外圍是海。所以用四海之內表示天下的意思。
士農工商,中國古代以地主和農民為最上。所以反映出尚農,愛自然的哲學。重農輕商的社會環境也造就了古代中國含蓄而基于直覺經驗的哲學,不同于重商的西方基于推理演變的數理科學。
中國古代家族階級復雜。因而很多關于家族階級關系的哲學出現,不管是老莊還是孔孟,都對父子,兄弟,君臣等關系有一套見解。
中國古代哲學最具影響力的六家: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
孔子提倡名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長幼有序,君臣有別。
孔子提倡仁和義,這里的仁和義都是針對人而言,所以孔子的哲學依賴于人類社會?;旧先寮业恼軐W都是依賴于人類社會的,重禮的。
孔子是中國第一位教師,編制了《詩》、《書》、《禮》、《樂》,《春秋》,擁有很多的弟子,在很長被古代中國奉為圣人。儒家成了中國古代最大的哲學學派,同時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成了古代學子必修課程。
孔子名言: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朝聞道,夕死可矣。
孟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理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倡導浩然之氣,通過知道、聚義來養浩然之氣。
荀子提倡人性本惡,認為人善都是人為的,后天教養的,并非人的天性。荀子認為人必須要生活在社會中,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并且天有天的職責,地有地的職責,人有人的職責,人只要履行自己的職責,沒必要去思考天的職責。秦國著名的法家代表人韓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
儒家注重禮樂仁義,其實是在關注人感情和社會關系的一部分。人有理智和感情,儒家認為應該平衡于理智與感情之間。
墨子并不贊同孔子,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則是戰斗的傳教士。儒家多從貴族階層出發,而墨家則多由下層階層。因而墨家認為儒家所崇尚的禮樂都是無價值的奢侈品。
墨家法規嚴明,勤奮吃苦,崇尚兼愛,這個兼愛不分親疏,對父母和對旁人應同樣的愛。為了讓人們執行兼愛,墨家創造并相信鬼神的存在,認為鬼神會評定一切,做了壞事會被鬼神懲罰,做了好事則會被獎勵。
墨家最高統治者稱為矩子。墨家大多由游俠組成。
墨家的功利哲學:墨家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利,所得而喜,害,所得而惡。西方也有哲學家認為,人類受快樂和痛苦兩個威權統治,它們決定了人的一切行為。
墨子的邏輯學:老子主張知識無用,而墨家認為老子這個主張本身是一個知識,所以老子是自相矛盾的。莊子認為辯論不可取,墨家認為莊子用大段的文字去說明辯論不可取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個辯論,也是自相矛盾的。墨家以這個邏輯反駁老子知識無用和莊子辯論無用。
墨家的知識論:墨家認為人有知的能力,只有在這種能力與知識對象接觸的時候,人才能獲得知識。他們把知識分成三類:通過親身經歷獲得的知識,通過傳授獲得的知識,通過自己推論獲得的知識。
中國古代哲學有兩個很重要的概念,名和實。比如,這物體是桌子,‘這物體’是實,‘桌子’是名。實是指實際存在的物體,而名只是人類賦予物體的稱號。名家著重通過語言上的漏洞去辯倒別人。
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辯論。公孫龍牽著馬路過城門,因為馬不能進城而被攔下。公孫龍則說,這不是馬,是白馬,白馬非馬。這里說的是馬和白馬這兩個概念不能相等。
還有一個故事,說明名家玩弄文字概念游戲。秦趙有約,秦想做什么,趙助之,趙所欲為,秦助之。秦興兵攻魏,趙卻要去救魏,秦不開心了,說我們有約,你怎么不助我反而助他。趙就通過平原君找公孫龍,公孫龍教趙去跟秦說,那我現在想救趙,秦你跟我有約,怎么不助我反而要去攻他。
名家表明了名這一個概念,從而提醒了哲學家跳出名的范圍,去思考實。實,就像現代哲學常說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事物。我自己的想法,就連我們所研究的實,卻也還是建立在我們的思維以上的,還是無法確定,正如曾經看到一句話,人類甚至無法證明自己以及這個宇宙的存在。
始于楊朱,發揚于老子(道德經)、莊子(南華經)。
輕物重生,全生避害。不能因為外物損壞自己的身體,應從一切傷害中保全自己。所以儒家認為,道家重我,是無君,墨家兼愛,是無父,無父無君,與禽獸無異。
道家很大一部分在探索宇宙的'規律,提倡遵循萬物的規律,與宇宙融為一體。齊生死,一物我,從超越現實的觀點看待生死,物我。如此,避害中的避則不是逃避,而是從一個思想境界進入更高的另外一個思想境界。
老子:老子認為道是宇宙最終的奧秘,道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我們無法像說明桌子椅子一樣給道一個有屬性的名,道是不可言的,它是萬始之始。哲學家一直在探討宇宙發生的原因,就算如今可以知道宇宙是通過大爆炸來的,那么為何會有大爆炸,大爆炸之前又是因而存在的,最小的單位是原子,然而原子又是因何而來。老子則認為一切之始是由于道,正如西方一些人認為宇宙的原因是上帝。
老子認為雖然萬物都在變化,但是規律卻是不變的,而物極必反則是不變規律中的一條。
一個事物到了極端就會向反向發展,物極必反,物壯則老,這是老子哲學的重要思想之一。所以老子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名言。同時告誡人們不要走入極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稱道給予人最自然的東西是德,人需要摒棄五音,五色,知識,德不離身,復歸于嬰兒。這里的嬰兒卻不是嬰兒狀態的無知,而是有了很多知識以后,忘卻所有知識的超脫。老子認為知識也是人的累贅。
莊子:莊子對于道、德的看法和老子一致。莊子認為應該順乎天,才可以和善幸福,這里的天是指自然。比如,牛馬四只腳,這稱為天,即自然,給馬套上頭飾,給牛穿鼻子,這是人為。所以,道家反對通過制度條規來束縛人,希望人以及人的社會順其自然,而道家眼中理想社會的統治者應該無為而治。否則,則是以人滅天,以人為消滅自然,結果只有痛苦和不幸。
莊子對于生老病死的看法,是通過合理的理解來化解這些痛苦。比如天氣下雨,小孩會哭鬧,而大人則不會,因為大人對下雨的理解比小孩子多。通過對自然規律的理解來化解這些痛苦。這里可以看到莊子對于老子丟棄知識的觀點有不同。
順其自然可以讓人獲得相對的幸福,而通過理解人與自然的同一來達到絕對的幸福。人與宇宙同一,人無我,就可以超越生死,達到絕對的幸福。人無我了,表面上看人是失去了自我,但是人與宇宙合一,擁有了更大的一個我。
莊子反對名家,認為名家的辯解都是建立在自己有限的認知之上的,沒有站在更高的觀點。從這一點啟發到我漸漸有點理解老子丟棄知識及莊子無我的觀點。因為無論怎么樣,我們都是從自己的思維出發,而我們的思維有限,就導致我們的認知有限,無法到達更高的高度,既如此,則不如丟棄自我的認知,甚至丟棄自我,以達到更高的高度。
陰陽家主要研究星象,占卜等。
陰陽家為了尋找萬物形成的規律,提出了無五行。認為萬物都與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相關聯。
陰陽家試圖尋找宇宙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陰陽說,認為陰陽相互作用是宇宙形成的原因。另外一個影響宇宙的原因是數,即一二三等數,他們認為五行是由數變化而來。因而有天數之說。
陰陽家研究歷史行進的規律,提出了五德的概念。認為五德的交換造成了朝代交替。比如周被秦取代是因為周的德(金木水火土中的一種)被秦的德(秦一直認為是水)所繼承。這個學說影響很大,導致后世皇帝都說奉天承運,即繼承五德交換的運。
佛教由東漢時期傳入,魏晉時期發展。分大乘佛教(度他)和小乘佛教(度我)。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佛學認為外界為自心之所現,虛妄不實,所謂空也。佛之最高境界,乃永寂不動者。
在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之前曾經看過一些他的生平事跡,其中有一則趣事讓我記憶深刻。話說當年抗戰時的西南聯大,中國的精英知識份子莊輾轉撤退到四川腑地的李莊。車子路過一處城門時,司機提醒大家不要將手伸出窗外以免受傷。這么一句善意的提醒讓馮老開始思索手伸出窗外與受傷的必然性聯系。沒錯,走神是哲學家有的一種狀態。就在這種狀態下馮老的手撞到城墻上骨折了。金岳霖后來常拿這事情取笑馮友蘭。我不禁聯想到是何等的書呆子身上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這本簡史是由馮老在美國的講稿整理而成,短短的二十多萬字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作者用極流暢的語言將中國自孔子以來的哲學大家一一羅列,并溶入自己的人生睿智與洞見。雖然現在的語言習慣已經與1940年代有很大的差別,但此書仍然是我閱讀的眾多哲學類書籍中文筆最洗練的佳作。實在沒有想到一個書呆子能寫出這樣的書來。
初讀此書時腦子里對中國哲學還是漿糊一團,零星淺顯的讀過一點《論語》、《道德經》、《易經》、《六祖壇經》、《傳習錄》。儒家、道家、佛教、禪宗、墨家、入世出世……,這些耳熟能詳的中國哲學經典詞匯他們背后的歷史、涵義我是真不清楚。很艱難的讀完第一遍,花了約一個月的時間?;仡^仔細一琢磨,腦子里的中國哲學地圖還是模糊一片。靜下心來又用兩個月的時間慢慢的讀第二遍,某些感興趣的章節再多讀幾遍。漸漸的這幅哲學地圖清晰起來。
那些逐漸沒落的:墨家、名家、陰陽家、法家……,那些久而彌堅的儒家、道家、禪宗。中國哲學的'各流派在幾千年的文化長河里相互交融,取長補短,最終凝聚成了今天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雖然沒有具象化的信仰某一宗教,但5000年的儒家思想文化底蘊已經深深的植入所有炎黃子孫的骨髓之中。
馮友蘭在書的結尾中提到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關于實際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同時他把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個等級,從低到高依次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這個劃分和馬斯諾的需要層次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哲學的傳統任務就是幫助人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別是達到天地境界。
這也解了我心中的結,無論是東西方哲學和宗教,大家所追求的最終目的是何等的相似?!皳巢?,無非妙道”、“條條大道通羅馬”。哲學無非是精神修養的方法之一,何必在乎是讀孔子多一些還是讀黑格爾多一些呢。
選擇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因為自己一直喜歡哲學,尤其是喜歡滲透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雖然很多人說這本書晦澀難懂,然而在我看來,它已是將中國幾千年的哲學思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了讀者,因為畢竟這本書成書額最初目的是為了給外國人上中國文化課。毋庸置疑的是,這本書英文版在當時絕對堪稱是國外第一本對中國哲學從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進行全面介紹的英文書籍。而馮友蘭更是中國知識界公認的最優秀的學者之一。它的問世,為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學起到了極大的積極意義。而它翻譯成為中國后,也更不失為一本言簡意賅,輕松易懂的中國哲學讀物。
中國哲學簡史呈現給我了一個在紛繁亂世出現的文化盛世。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均在那樣一個時代興起,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在那樣一個生產力極端低下,戰端頻起的年代,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個諸侯之間抒發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在一方著書教學,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爭或者和平和努力??梢哉f,中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高峰。我們現在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時期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寫道:“他們(中國人)并不認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動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袊幕木窕A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組織形式),而是倫理(特別是儒家倫理)?!@一切使中國和其他主要文明國家把教會和神職人員看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馮友蘭教授將宗教等現象稱為超道德現象,并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的哲學意識(如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過濃厚,因而在哲學里找到了超越現實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學里表達和欣賞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養。中國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事實上,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宗教的權威被不斷削弱。很多維護傳統的人們對這個事實感到遺憾,惋惜大眾離開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這個世界除宗教之外沒有什么辦法達到可高的價值,那么人們宗教儀式的淡薄的確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實上,哲學能夠達到更高的價值,它更為直接,也更加單純。哲學取代宗教的地位,這合乎中國哲學的'傳統。也體現出了在中國哲學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學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類至高道德上體現其價值,樸素點說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哲學家就是熱愛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對象。我們永遠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馮友蘭教授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可以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應該不關心哲學,因為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盡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盡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后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
在闡釋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后,馮友蘭教授選取了諸子百家中代表性學說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每個朝代之初,百廢待興,統治者大多勵精圖治,道家”清虛自守“、”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就其用來作為恢復國力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導思想。而到了統治中期,社會需要穩定秩序,統治者大多采用儒家倫理來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順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極必衰,由于缺乏監督和制約,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每個王朝的鼎盛便預示著她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衰敗。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貪污腐化,魚肉百姓。此時民怨沸騰,統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辦法來維護風雨飄搖的統治??v觀中國哲學,無論儒家道家還是法家,都把關注點放在具象的人倫關系上,所以被認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哲學。除了最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認識論理論是一種樸素的實在論,墨家中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先秦的科學家,這自然讓我這個學工科的大學生產生了巨大興趣。在墨子的著作中,還有一部分學說涉及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聲學等。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現的。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選拔人才,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因而墨子被稱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隱居于魯山縣熊背鄉黑隱寺并卒葬于此,現存有土掉溝、黑隱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跡供人們瞻仰。
中國哲學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進步的,如儒家學派就經歷了很多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多演變。中國哲學以其獨特的魅力對不斷舶來的外來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仡櫄v史,我們發現,其實中國文化在面對外來文化時一直都具有這樣的韌性與海一般廣闊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時代,一個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時代,中國哲學依舊能綻放它的光彩。
馮友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其實哲學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并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不過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比瞬恍枰诮袒?,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跋M藗兌寄茉谥袊軐W中尋求到心靈的慰藉。
在中國,哲學是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都關切的領域。從前在中國,一個人如果受教育,首先就是收哲學方面的教育。兒童入學,首先要讀的就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書”也是宋以后道學認為最重要的文獻?!度纸洝返牡谝痪洹叭酥?,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學的基本思想。
不同的人對哲學和宗教的理解可能就全然不同。就作者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的反思。一個哲學家總要進行哲學思考,他必須對人生進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系統地表述出來。思考本身就是知識,知識論就是這樣興起的。在對人生進行思考之前,我們先要對思想進行思考。任何一種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學,事實上,每一種大的宗教就是某一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筑,包括迷信、教義、禮儀和體制。
人不滿足于現實世界,而追求超越現實世界,這是人類內心深處的一種渴望。中國人不那么關切宗教,是因為他們太關切哲學了,他們在哲學里找到了超越現實世界的那個存在,也在哲學里表達和欣賞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在哲學生活中,他們體驗了這些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
其實大一暑假期間,已經看了這本書,但是因為去法院實習的緣故,遲遲沒有做讀書筆記,回過頭來剛好這學期進行二刷,讀書筆記也就變得不可或缺了。因為有了第一遍的基礎,就不打算按照目錄的順序進行閱讀,而是采取總分總的方式,分別閱讀各家學說,希望能得到一些不一樣的收獲。
摘錄筆記以中國哲學背景為開頭,包括第一章中國哲學的精神、第二章中國哲學的背景、第三章各家的起源,接著就是開始對于各家的閱讀摘錄,以儒家為首,包括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八章荀子、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學、第十七章董仲舒、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的新儒家,然后以第十八章儒家的獨尊和道家的復興為節點,接著閱讀道家,其包括第六章楊朱、第九章老子、第十章莊子這道家的三階段,還包括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新道家。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結束后,開始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墨家、第八章的名家、第十二章的陰陽家、第十四章的法家、第二十一章的佛學和第二十二章的禪宗。最后,以當下為焦點,世界為范圍,閱讀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學、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學的傳入、第二十一章中國哲學在現代世界,結束對于整本書的閱讀。那么,接下來總的讀書心得也就按這個方式進行思考。
古代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大陸國家,由于是大陸國家且土地大部分適合耕作,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男耕女織的農業文明,而經濟基礎又決定了上層建筑,所以一切的源頭都是農業,那自然就包括中國哲學。
在中國哲學中,對于宇宙的反應,本質上是對“農”的反應和看法,中國思想的主要兩個趨勢,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們是彼此不同的兩極,但又在同一軸桿都表達了對農的渴望和靈感,只是在方式上各不相同。例如,道家的“反者道之動”事實上就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種解法,物極必反的道理就是告訴我們,凡事應適度不應過極,也就是中庸。所以可以說,“農”是中國哲學的開始和延續。
綜合以“農”為基礎的等級制度、法律法規和風俗文化等等,在中庸之道的影響下,就如同所追求的“內圣外王”一樣,中國哲學最終形成了“既出世又入世”的結果,事實上都是一種平衡,一種中庸的體現,而也是中庸之道,讓中國哲學互相交融、互相結合,不斷地吸收消化,變成新的事物,如同林語堂先生在《吾國與吾民》中指出的“外來文化的入侵總是會被中華文化所融合吸收”?;蛟S這也是為什么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的中華文明延續至今。
儒家,無論是早期儒家還是到后面演變出來的新儒家,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的歷史上處主流的地位,以等級秩序為界線,規定所對應的禮儀禮節。每個有名分的人,履行自己的責任與義務,以忠恕之道為方式施行“仁義”,可以說是儒家對于“善”的看法。雖然其地位特殊,但是儒家也并非一家獨大。有反對其“正名”的等級制度的墨家,其自始至終采取功利主義的方式,認為不存在差等的愛,而應該實行人人平等。有反對其“入世”觀點的道家,認為“無為”才是實現“善”的唯一法則。也有反對以禮治國的法家,認為“刑應上大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處法律非現代法律)。還有醉心于“名”“實”之分,不顧實際的名家,粗糙的探尋科學起點的陰陽家等等等等。
每個學說都有自己的獨特觀點,但是通過分開單獨閱讀發現,事實上除了一貫堅持反抗儒家的墨家(之后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以外,道家、佛學、儒家三者之間都進行著不同程度的相互肯定和相互吸收,出現了禪學和新儒學,甚至后期的新道家反而認為孔子比老莊更偉大,因為其已經忘記了說忘。這就是中國哲學的特點之一,比起西方“一神論”式的思想路線,東方的中國以“百煉剛繞指柔”的方式,將本是殊途的各家學說,最終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起到了適合當代社會的作用,推動了中國文化的前行,其實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也是這一方式的一大體現。就如同西方哲學的傳入,給只有負的方法的中國,帶來了正的方法,如果在西方的話,定會分出個勝負,最終擇一進行,但是在中國,正的方法只是給予了中國人一個新的思想方法,并沒有取代負的方法,而只是補充了負的方法。根據馮友蘭先生的看法“宗教及其教條和迷信,必將讓位于科學;可是人對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將由未來的哲學來滿足。未來的哲學很可能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在這方面,中國哲學可能有所貢獻?!?/p>
對于中國哲學是否對于世界哲學有所貢獻,這個應交給時間來檢驗。而就個人而言,“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后保持靜默?!?/p>
印象之中,這已經是我第三次還是第四次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感悟。如果說之前幾次讀,只是純粹出于記者工作的本能和探究中國發展變遷的興趣使然的話,那么這一次細讀,則已經建立在自己兩次嘗試社會學考博,對社會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比較熟悉的基礎上,因而此次閱讀,才會對于費老的理論建構能力和“君子不器”的治學作風,有更為深刻的感受。
費老在后記中所說,如果把他的《江村經濟》看作是社會學社區研究中典型的個案研究論著的話,那么這本《鄉土中國》,則屬于社區研究第二個層面的作品——比較研究。實際上,我對費老的這個界定是有疑問的,因為《鄉土中國》一書篇幅雖小,但探討的都是中西社會比較,或者說中國的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這兩個不同發展階段的社會生態的比較這類相對宏大的內容,顯然這本書,已經很難用社區研究的框框前去界定。如果套用現代社會學的分類話語的話,這本書更多可能應該屬于發展社會學或者說比較社會學的范疇。從中西社會比較的內容來界定,則本書屬于比較社會學;而從中國不同社會形態變遷的角度來看,本書則屬于發展社會學。
實際上,用這類嚴格的學科分野話語來界定費老的這本書,如果在費老本人看來的話,多少顯得有些迂腐和可笑。盡管在《江村經濟》中,費老細致地展現了自己個案研究的能力、深度與廣度,但對于他們那一代學人來說,融家國情懷于其中的宏大敘事沖動,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鄉土中國》關注中西社會形態比較這么宏大主題的重要原因之一。與費老同時代的華人學者,黃仁宇提出了“中國大歷史觀”,呂思勉更是致力于中國通史的寫作與研究。這些學者的家國宏大敘事沖動,跟身處一個動蕩不堪的亂世,救亡與圖強成為知識分子最重要的命題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即便就拿《江村經濟》這樣的從小處切入的個案研究論著來說,費老其實也有著強烈的以此映證中國鄉村整體發展狀況與出路的潛在動機。
讀這本書居然還給我一個意料之外的收獲。
前段時間,我讀毛姆的一些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刀鋒》之類的。里面的主人公都拋棄了世俗世界的道德標準,沒有尋找工作,沒有娶妻生子(或者拋妻棄子),去追求生命的其他意義。對于這樣的人生經歷,我無法完全贊同,更不能體會主人公的心境。
追求事業與婚姻是社會告訴我們應當做的事情,那么的理所應當,以至于很少有人會想為什么需要這么做。要是粗淺地一想,事業帶給我們地位和收入,婚姻帶給我們心靈的安寧,這可能是一個美滿人生應有的樣子。
再仔細想想,這也許是充分條件,但不一定是必要條件。從最根本來說,人生追求的并不是事業和婚姻本身,而是通過這些事情,發現的人生真諦。毛姆的主人公因沒通過尋常路找到真諦,而受到了大家的歧視與非議,但是他們比一般人都要快樂。
更多的時候,我們往往忘記了尋找真諦的初衷,而是停留在了發展事業和維系婚姻的表象。盡管現在我依然不能全盤接受小說人物的決定,但至少有了思考與探索的方向。哲學的存在幫我反思,使我檢視了生命中很多「不必要的」假設和與生俱來的設定。
十分慶幸,這本馮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是簡史而不是簡介,書中更強調的是哲學思想的淵源與脈絡。正如書中所說:
哲學史的作用是告訴我們:過去的哲學家們說了些什么,他們說這些話時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我們認為這些話應當意味著什么。
選擇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因為自己一直喜歡哲學,尤其是喜歡滲透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雖然很多人說這本書晦澀難懂,然而在我看來,它已是將中國幾千年的哲學思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了讀者,因為畢竟這本書成書額最初目的是為了給外國人上中國文化課。毋庸置疑的是,這本書英文版在當時絕對堪稱是國外第一本對中國哲學從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進行全面介紹的英文書籍。而馮友蘭更是中國知識界公認的最優秀的學者之一。它的問世,為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學起到了極大的積極意義。而它翻譯成為中國后,也更不失為一本言簡意賅,輕松易懂的中國哲學讀物。
中國哲學簡史呈現給我了一個在紛繁亂世出現的文化盛世。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均在那樣一個時代興起,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在那樣一個生產力極端低下,戰端頻起的年代,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個諸侯之間抒發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在一方著書教學,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爭或者和平和努力??梢哉f,中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高峰。我們現在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時期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寫道:“他們(中國人)并不認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動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袊幕木窕A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組織形式),而是倫理(特別是儒家倫理)?!@一切使中國和其他主要文明國家把教會和神職人員看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馮友蘭教授將宗教等現象稱為超道德現象,并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的哲學意識(如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過濃厚,因而在哲學里找到了超越現實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學里表達和欣賞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養。中國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事實上,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宗教的權威被不斷削弱。很多維護傳統的人們對這個事實感到遺憾,惋惜大眾離開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這個世界除宗教之外沒有什么辦法達到可高的價值,那么人們宗教儀式的淡薄的確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實上,哲學能夠達到更高的價值,它更為直接,也更加單純。哲學取代宗教的地位,這合乎中國哲學的傳統。也體現出了在中國哲學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學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類至高道德上體現其價值,樸素點說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哲學家就是熱愛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對象。我們永遠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馮友蘭教授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可以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應該不關心哲學,因為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盡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盡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后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
在闡釋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后,馮友蘭教授選取了諸子百家中代表性學說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每個朝代之初,百廢待興,統治者大多勵精圖治,道家”清虛自守“、”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就其用來作為恢復國力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導思想。而到了統治中期,社會需要穩定秩序,統治者大多采用儒家倫理來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順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極必衰,由于缺乏監督和制約,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每個王朝的鼎盛便預示著她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衰敗。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貪污腐化,魚肉百姓。此時民怨沸騰,統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辦法來維護風雨飄搖的統治??v觀中國哲學,無論儒家道家還是法家,都把關注點放在具象的人倫關系上,所以被認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哲學。除了最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認識論理論是一種樸素的實在論,墨家中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先秦的科學家,這自然讓我這個學工科的大學生產生了巨大興趣。
在墨子的著作中,還有一部分學說涉及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聲學等。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現的。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選拔人才,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因而墨子被稱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隱居于魯山縣熊背鄉黑隱寺并卒葬于此,現存有土掉溝、黑隱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跡供人們瞻仰。
這是作品的整個討論,前者為“書”的印象是,有很多故事,有情節。今天是這本書的紙張類型的第一次接觸,在這個陌生的推理,實在太難看了。它的每一個字可以理解,因此,只有最冷靜的思考在里面平靜的時間閱讀。我個人認為,對于這樣一本書只讀一次收獲不夠的,有重讀的前幾章,發現一個框架,還可以與作者的寫作整本書的意圖分析相結合,要表達的意思這句話的,因此,對于現在的小學,我也只能算做在書說話的一切。
佩服書中的說理,文字在鄉下生活是否有作用研究本就已經很難論說,但作者可以通過將城里教授的孩子和鄉下一個孩子形成對比分析清晰地讓人理解:城里人只熟悉城里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里的人因為一些無知受到人們嘲笑,城里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很多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以及他們,但說彼此“愈”確實存在沒有企業根據。城里孩子學習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教育孩子,這都是一種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里普及就像城里人不懂農家科技知識都是一樣是很自然的。于是教師要想實現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就要不斷加快經濟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立足之本的討論,或從實際出發,中國是一個“原生”的國家,一個憨厚,用黃土樣的國家性質的成分。中國人自己有一種“土氣”,平靜,誠實,沒有心計,中國人含蓄,他們所面臨的困難,首先想到的是“自我否定”,繼承了這一傳統,在當地社會,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特色社會主義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著“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我們中國,許多企業新型教育思想進行沖擊著就有的傳統,這是一個鄉土社會工作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通過吸收新的文化,加快產業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根據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視為主流,德法協調。正是因為禮治思想的準則,法律才是現代社會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并沒有道德觀念那么流行。筆者認為人的統治有時可以達到法治的效果,這是人的統治具有懸念和懲罰的靈活功能。
《鄉土中國》我沒有讀之前心里就想鄉土中國是一種以怎么樣的形式反映出來的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我讀完了《鄉土中國》之后給我的答案是腦袋里出現一幅畫面里面有的父親和母親辛勤勞動的背影和我家鄉父老鄉親他們在田地里播種辛勤勞動的畫面呈現在我的眼前,淚水悄悄的滑落下來打濕了我的衣服我開始想家人以及家鄉的人民和山山水水了,《鄉土中國》讀后感。雖然農村沒有像城市那么的繁華但有寧靜清新的空氣有樸素人民,燦爛的微笑待人友善,他們懂得珍惜生活和努力創造財富。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有人也許以為這本書寫的早了,對于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著光輝。至少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讀過哪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有人認為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為什么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為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于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里面,他認為,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么理論,什么創新,讀后感《鄉土中國》讀后感》。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里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于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八健钡拿≡谥袊泥l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可以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系上的,團體是超于個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斷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于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著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于不同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系,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于“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還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后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系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向工業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禮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的分離,劇烈的社會變遷,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一定的范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
當然,中國的本質還是鄉土的,即使她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中國人骨子里的私德是不會一下子消失的,卻反而有一種加重的趨勢,社會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風氣使得這個社會更加地冷漠。中國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于農業文明中的,中國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會失去它的香氣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里鄙視“鄉下人”,那就有點可笑了。
以上是本人看完《鄉土中國》后的一些想法,其實看完《鄉土中國》之后有許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將能成文者呈現出來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終想補充一點自我另外的想法,同城市完備的基礎設施、便利的生活方式和先進的醫療教育資源,農村自是不能比的,城市成了人們汲汲以求奔向的地方,農村逐漸虛空成空巢,某種意義上,鄉土社會已經成了現代社會的一種落后、負累,但其中的鄉土之情卻不是能夠如此這般輕易抹去的。經濟在發展,物質在充盈也在被摧毀,但情感,我們不能輕易說放棄。鄉土社會中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傳統,那種貼近泥土的親近自然,那種比鄰而居相互串門的熱情街坊,還有雞犬相聞的那份安逸閑適,都是鄉土社會中諸多概念構建的骨架中鮮活的血肉,在這個城市化不斷發展、農村逐漸被淘汰的時代,也能化作一種讓人割舍不下的情懷。
讀了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長,僅僅是讀過一遍的我是絕不敢說出完全領悟王陽明先生的思想這種話,但讀完《傳習錄》后,我確實有了一絲自己的感悟。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時光長河,確實值得人細細品味。
第一點,修心。王陽明先生認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覺良知。良知在人,永遠不會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沒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使歸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際將其扼殺,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點,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參透事物本質,掌握知識本源。需要斷案,就從斷案的事上學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時不能因對方無禮而惱怒,不能因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對方哀求而屈意寬容。唯恐心中有絲毫偏離而妄人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拋開事物去學就會不著邊際。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忘本”是什么意思。根據新華字典的說法,是忘記自己原來的處境,忘記處境變好之后的幸福之根。
這有點像一些城市人。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祖先也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80%的人口貢獻的結果。不僅忘了,更讓人難過的是,他們反過來取笑我們國家的人“蠢”“蠢”。真的是這樣嗎?費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解釋:這不是智力的問題,而是知識的問題,當鄉下人不知道車來了該怎么逃,看不到世界就不知所措的時候。
與城市里的人相比,鄉下人會更加重視這一點。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農村人對土地的高度重視。他們深深扎根于土地!我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忘記我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世代代在斯里蘭卡出生、長大、死去,幾本書不流。這個村莊幾百年來一直有那些姓氏。村里的人口好像都依附于土地,世代之間變化不大。正因為如此,地方社會是熟人社會,熟悉并自覺遵守傳統規范,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利用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于人的熟悉程度。但是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感嗎?答案是否定的!但與此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缺乏完善的法律原則來規范各種行為,導致許多人徘徊在空白的空間里,許多城市人不可避免地會忘記自己的出身,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面臨著信仰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他們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于上世紀四十年代創作而成,內容以費老在西南大學和云南大學的所授課程“鄉村社會學”的講義構成,以中國的基層社會為大背景,涉及道德體系、社會治理、民風民俗等方面,深究中國傳統社會特質,挖掘中華傳統文化內涵。
其中令我頗有感觸的,莫過于整個社會經過了生活大變遷、制度大變革,中國的鄉土社會依然是一個安土重遷,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的社會。處于鄉土社會的每個個體,無需刻板的法律規章來進行自我約束,人們依靠著長期形成的社會關系紐帶來規范自我,一代又一代的長輩們通過生活經驗累積在潛移默化中融入到每個鄉土人兒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形成習慣與品格。換言之,以一個人為出發點,其長期生存積累的生活智慧、道德規范通過關系紐帶影響到了家庭內的其他成員,由小家到大家,由大家到大國。數人成家,萬家成國,個人與國家之間是心心相通,密不可分的。
當前嚴峻的抗疫難題,是國家大考亦是人民自考,考驗國家的治理能力,也考驗著每個人的人性品德。眾志成城爭躍進,萬家移石斷中流。感恩許許多多堅守在抗疫一線的戰士們,用瘦弱的身軀支撐起我們整個社會的國泰民安。生長于斯而感于斯,識人情事故而不世俗,情系小家,情系國家。
《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這本書收集了14篇文章,根據他在20世紀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聯大和云南大學講授的“農村社會學”的內容,分階段連載,考察了中國農村社會的特點。這本書是對社會結構本身及其性質的分析,偏向于一般性質,把它作為發展中國社會學的方向。
印象最深的是關鍵詞“本土”,這至少是當時整個中國社會的線索。農村人是中國的基層。從基層來說,社會是地方性的;當地社會的本質是當地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這種鄉土性改變了,文字才能下鄉。作者在這一部分使用的分析方法似乎更為普遍,即從現象中看本質。人的社會環境的差異導致了社會行為的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我們不同的秩序模式上:中西方社會生活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他的社會影響力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則是獨立平等的個體,融入集體。秩序也有差異,包括禮治、法治、人治。就中國傳統而言(可能受儒家影響),禮治更為明顯,而西方秩序是法治的;另外,政治體制和權力結構要更上一層樓,這是我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看完《世紀評論》,再看農村和城市,中國和西方,這兩對差異或矛盾似乎是有道理的。人與人的關系,社會與人的特點,都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
作為社會學入門書,《鄉土中國》很容易被讀者接受??戳酥笳娴母杏|很深,相信大家看了之后都會有一些體會。
哲學是為了探究人如何成為人,知識是為了讓人如何成為某一種人。比如學習繪畫是為了成為畫家,學習醫學是為了成為醫者。哲學則是為了成為心靈上最高成就的人。中國比較普遍的哲學學派,一個是儒家,一個是道家。儒家入世過多,道家則有入世亦有出世。莊子說,儒家游方之內,道家游方之外。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為學是為了增加知識,為道則是為了提高心靈的境界。形而上者謂之道,行而下者謂之器。意思是無形體的規律是道,有形的東西則是器具。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一個人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完成出世和入世的統一,他就是圣人。古時中國認為圣人應該是內圣外王的。中國古代哲學家都是以身載道,他的生活即他的哲學。作者馮友倫則認為:一個人應該對宇宙有著非常高明的認識,又能生活在社會之中。
中國文化崇尚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往往表達的思想不在言之中,而在言之外。莊子說,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中國古代自以為中原乃世界的中心,外圍是海。所以用四海之內表示天下的意思。士農工商,中國古代以地主和農民為最上。所以反映出尚農,愛自然的哲學。重農輕商的社會環境也造就了古代中國含蓄而基于直覺經驗的哲學,不同于重商的西方基于推理演變的數理科學。中國古代家族階級復雜。因而很多關于家族階級關系的哲學出現,不管是老莊還是孔孟,都對父子,兄弟,君臣等關系有一套見解。中國古代哲學最具影響力的六家: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
孔子提倡名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長幼有序,君臣有別??鬃犹岢屎土x,這里的仁和義都是針對人而言,所以孔子的哲學依賴于人類社會?;旧先寮业恼軐W都是依賴于人類社會的,重禮的??鬃邮侵袊谝晃唤處?,編制了《詩》、《書》、《禮》、《樂》,《春秋》,擁有很多的弟子,在很長被古代中國奉為圣人。儒家成了中國古代最大的哲學學派,同時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成了古代學子必修課程。
莊子:莊子對于道、德的看法和老子一致。莊子認為應該順乎天,才可以和善幸福,這里的天是指自然。比如,牛馬四只腳,這稱為天,即自然,給馬套上頭飾,給牛穿鼻子,這是人為。所以,道家反對通過制度條規來束縛人,希望人以及人的社會順其自然,而道家眼中理想社會的統治者應該無為而治。否則,則是以人滅天,以人為消滅自然,結果只有痛苦和不幸。
莊子對于生老病死的看法,是通過合理的理解來化解這些痛苦。比如天氣下雨,小孩會哭鬧,而大人則不會,因為大人對下雨的理解比小孩子多。通過對自然規律的理解來化解這些痛苦。這里可以看到莊子對于老子丟棄知識的觀點有不同。順其自然可以讓人獲得相對的幸福,而通過理解人與自然的同一來達到絕對的幸福。人與宇宙同一,人無我,就可以超越生死,達到絕對的幸福。人無我了,表面上看人是失去了自我,但是人與宇宙合一,擁有了更大的一個我。莊子反對名家,認為名家的辯解都是建立在自己有限的認知之上的,沒有站在更高的觀點。從這一點啟發到我漸漸有點理解老子丟棄知識及莊子無我的觀點。因為無論怎么樣,我們都是從自己的思維出發,而我們的'思維有限,就導致我們的認知有限,無法到達更高的高度,既如此,則不如丟棄自我的認知,甚至丟棄自我,以達到更高的高度。
中國哲學在傳播復興的歷程中,出現了很多誤區,也出現了斷帶和以偏概全的現象。常常我們會發現,一說到佛家,大眾第一反應會是因果報應、極樂世界,實際這是佛教的主張,并不是佛家的哲學思想;一說到道家,大眾第一反應是各種術法求仙問道,這也是道教的主張,并不是道家的哲學內涵。如果沒有做到深入的研究和透徹的了解,個人還是要謹言慎行的,畢竟存在蝴蝶效應,寧愿沉默,也不要一知半解的誤導。
哲學的任務是什么?它的任務不是增加關于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人的人生境界。馮老將人的境界分為四個層次:自熱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一個人做事,可能只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功利境界:一個人可能意識到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道德境界:一個人了解到自己是社會的一員,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天地境界:一個人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哲學的意義就是幫助人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中國的哲學是即入世又出世的,它不是逃避現實的工具。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270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