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需要清晰明確的結論和建議,以便讀者能夠準確理解和實踐。在撰寫調查報告時,可以參考以下一些范文,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調查方法與理論。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前蘇聯教育家蘇霍林姆斯基曾說過,孩子五歲以前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他的今生,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在我們的大教育系統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來,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諧,不合拍,使我們產生了許多困惑:為什么現在許多孩子學習挺好,但動手能力很差呢?為什么現在許多孩子多才多藝,但心理素質很糟糕呢?為什么現在許多孩子在學校是個“乖乖娃”,在家里卻成了“小霸王”?為什么有的孩子說什么道理都好象知道但就是自控能力很差呢?為什么現在許多孩子整天口口聲聲說要珍惜父母血汗錢,但一進校門就大肆揮霍錢財糟蹋浪費衣物和飯菜呢?筆者結合長期觀察,并翻閱大量資料進行實踐研究,對此提出以下觀點,以求教各位家長。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必須是良好的學校教育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然而,老師們常常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學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難以抵擋家庭消極教育一天。甚至難以抵制家長朋友的一句消極的話語呢。
現狀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頗。筆者通過深入分析、研究家長的心態和行為后不難發現,當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望子成龍”型。這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當的比重。家長們因為歷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長過程中的種種“遺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對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較高。具體表現在:
其一、重視分數。孩子不好好學習,是家長最棘手的問題;孩子的功課分數,是家長最關心、最敏感的話題?!皩W”而優則“獎”,已成為許多家長鼓勵子女學習的常用手段,“學習至上,成績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標。于是,家長包辦代替了孩子的家務勞動,一是心疼孩子,不肯過早地把責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讓孩子干“雜活”,怕影響孩子的學習。倘若孩子考了個好分數,家里便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長幾天都沒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資。不少家長為子女請“家教”、買《參考》、或者親自輔導,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個——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的學習,一切為了孩子的分數。除了叮囑孩子學好學校的功課以外,課余時間又陪孩子去參加作文班、書法班、英語班、美術班、音樂班——在家長的心目中,這完全是一種“責任”。
(二)“順其自然”型。這是獨生子女現象出現后,家長因為自身的價值觀的認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認,有的家長是因為懂得遵循教育規律而理智地采取的這種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則是因為忙事業而無暇顧及,從而不聞不問不管或因為自身的局限而無賴放棄。具體表現為:
其一、“代理家長”的現象較為普遍。許多家長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讓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長輩們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為“重心”、“中心”、“軸心”?!俺允裁础?、“穿什么”、“用什么”時時刻刻牽動著長輩們的心。長輩們特別的“愛”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經驗,自我服務能力差;熱衷于自我設計,缺乏責任感。孩子許多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就在長輩無微不至的“關愛”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成才。然而,強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間差距實在太大。在家長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可以領導成千上萬人的企業家,不能說服家里的一個“寶貝”而找老師“告狀”、“述苦”的現象絕非個別。家長常常感嘆在子女面前,教育“無從下手”、“傷腦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現實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龍”和“順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癥結所在。所謂的“超現實性”,是指家長對待孩子“嚴”而出“格”。他們不能正確、客觀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們往往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種過高的估價和希望,常常用鄰居、同事的小孩的優點去評判自己孩子的成敗,從而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所謂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長教育孩子“嚴”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長都重視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往往忽視教育的點點滴滴。如“頂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為,有的家長往往放松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長此以往,孩子養成了一些不良行為,家長一旦醒悟,招數使盡亦束手無策。于是出現了學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異?,F象。
為了解當前企業用工及其變化狀況,準確判斷就業形勢,我區進行二季度企業用工狀況調查。
根據問卷結果顯示,截止到205月末,64家樣本企業共有從業人員7013人,與去年年末相比,下降2.2%,用工人數略有減少。
一、多數樣本單位用工情況較為平穩。
調查顯示:調查單位中單位生產經營總體狀況與去年持平占比76.5%;變好占比12.5%;變差占比10.9%。
調查企業用工總體狀況適應單位自身發展的需要的占比90.6%,不適應的占比3.1%,難以確定的占比6.3%。
調查企業用工情況與去年基本相同的.企業占比81.3%;趨好占比12.5%;趨差的占比6.2%。
二、樣本單位計劃招聘應屆大學生雖同比有所上升,但比例仍較低。
目前正逢年大學生畢業季,大學生就業形勢較為嚴峻。
樣本單位在2016年計劃招聘應屆大學生人數占全部招聘人數的12.5%,比去年同比上升1.7%。其中信息產業、建筑業、批發零售業對于應屆大學生需求較高。
招聘應屆大學生比例較高的崗位為專業技能類和市場營銷類,分別占31.3%和10.9%。
三、企業生產利潤有所下降,但超七成企業表示不會縮減產能。
由于人力成本增加、企業承擔稅費較高等因素成為企業生產利潤下降的主要理由,樣本單位預計今年上半年和去年末的用工成本相比如下:基本不變的占比為43.7%;增5%以內的占比為31.3%;增5%以上的占比為25.0%。
雖然這些因素給企業帶來了負擔,但仍有76.6%的單位表示不會產能縮減,只有7.8%的單位表示會產能縮減,還有15.6%的單位表示有計劃但還未實施。這說明整體的就業形式比較樂觀。
系別:
專業:
姓名:
學號:
一、吉林市民存在的社會公德問題。
1、環境與衛生問題。
2、文明交通問題。
文明交通問題也是吉林市民認為比較嚴重的社會公德問題,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擁擠或行人闖紅燈、行人斜穿馬路或翻越交通護欄等是反應猶為嚴重的問題。
3、文明禮貌問題。
調查數據表明,吉林市民在文明禮貌方面仍需繼續努力,以減少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文明禮貌問題主要表現為:遇事圍觀、起哄,夏天在公共場所光膀子、脫鞋、抽煙,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在公共場所爭吵、說臟話,在公共場所異性間過度親密等。
二、吉林市民最討厭的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排序。
從總體上看,吉林市民最討厭的違反社會公德的現象占第一位的仍然是隨地吐痰。市民最討厭的不良行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寵物在公共場所隨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亂扔雜物;乘坐公共交通時爭搶、擁擠;在公共場所異性間過度親密。
三、公德實踐與公德認識的比較。
在進行調查時,我們發現許多群眾自發地、積極地向我們反映他們所遇到的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但是當被問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時,您會怎樣?”時,回答結果并不不盡如人意。有25.4%的市民表示會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犧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則僅有5%的市民會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會隨大流,有人出面時也出面,沒人出面就不出頭;33%的人因為怕打擊報復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認為制止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是有關部門的事,與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數吉林人還是屬于“理論上的長子,行動上的矮子”,光說不做。按照調查項目,可以把吉林市民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在保證自身利益情況下會出面制止;第二類是能夠為了維護社會公德,犧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類是不顧個人利益,同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做斗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數人屬于第一類,因此,吉林市的公民道德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
違背社會公德現象時有產生的原因歸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管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規則不合理。對于違法行為來講,我們有明確的制度來管理、制裁違法分子,但對于違反公德行為,僅僅局限于輿論譴責,對于部分不文明行為并無規定認定那些行為不文明;還有一些有規定的行為,諸如禁止隨地吐痰,但處罰力度遠遠不夠,遂使這些不文明行為得不到根治;相反對于亂搭亂建這樣的處罰措施過于嚴厲,使得這些不文明行為變得更加隱蔽,不利于有關部門地查處,問題仍得不到解決。
2、管理措施執行不力。對于有處罰措施的,一些職能部門并不積極履行職責,對于罰款低的違規行為視而不見,行政不作為,使管理措施成為空中樓閣。
3、公共生活設施不完備或設計時為使用者考慮的不周全。
(二)個人修養。
1、公德意識不夠。有的違背社會公德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們經??吹胶芏喟驙斣诖蠼稚想S意走動,許多膀爺本來覺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與別人不相干,并沒有意識到這一行為是不文明的。
2、對公對私標準不一樣?!笆覂忍焯檬彝饫鴪觥本褪沁@一點的典型寫照。許多人將自己的家布置得富麗堂皇,猶如天堂;樓道里卻被他們堆滿雜物,猶如垃圾場。
3、公德行為不能自覺化。有人監管時能遵守公德,無人看守時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覺的、習慣性的公德行為。
(三)整個社會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有偏斜。社會的道德觀不正確,金錢觀過于嚴重,人們優點自私自利,使得社會公德淡化。
(四)輿論導向不正確、輿論壓力不夠。
(五)教育的失敗?,F在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于書面口頭教育,缺乏道德實踐教育,所以現在在學校那樣的場所,公德執行情況也不好,校園里也充滿了不文明行為。甚至有些教師、家長本身就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自身就有許多不道德行為。還有些家長把違反社會公德、占小便宜的錯誤思想當作人生哲理教給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對策。
社會公德,是為社會的全體公民所公認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規范,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共同形成的,用以維持公共生活、調節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一系列準則。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內部沒有根本的利益沖突,社會公德作為全社會統一的道德規范,其意義更為重要,作用更加廣泛。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尊重社會公德是公民的義務。
研究表明:道德觀念的形成遵循以下的階段性原則,第一階段是道德的他律階段。以完善的制度和規則,甚至是法律法規的形式來規范人們的行為,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給予相應的處置或懲罰,是公民社會公德觀念形成的基礎環節和初級階段。第二階段是道德的自律階段。這個時期,人們逐步形成強烈的`道德責任感和正確的評價能力,道德行為不再像第一階段那樣是外在約束的結果,而是自覺自愿的行為。促使人們從道德的他律階段向道德的自律階段轉化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在社會公德教育中,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方法很重要。
對青年進行社會公德教育,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在人與人的關系上,要教育青年尊重人、關心人。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只有相互。
尊重、關心和照顧,才能避免造成相互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并建立一種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系,使社會生活正常進行。尤其要教育青年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保護兒童,尊重婦女,尊敬老人、軍烈屬和榮譽軍人,關心幫助鰥寡孤獨和殘疾人。
(二)在個人與環境的關系上,要教育青年遵守公共秩序,保護環境。社會公共秩序的好壞,對整個社會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社會的公共秩序良好,人們就能解除后顧之憂,整個社會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就會呈現出井然有序的局面。反之,整個社會的生產和生活就不能正常進行。因此,青年人不僅要嚴格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對于破壞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要敢于制止,敢于斗爭。
(三)在個人修養上,要教育青年講究文明禮貌。文明禮貌既是尊重他人的良好表現,又是維護人們社會交往中友好和睦關系必不可少的條件。五講(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就是要求青年講究文明禮貌,遵守社會公德的基本準則。
(四)在家庭關系上,要教育青年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家庭是社會的最小的基本單位,是以婚姻和血緣關系為基礎的一種社會生活組織形式。家庭道德是社會公德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對青年進行社會公德教育時,必須教育青年正確對待家庭關系。
綜上所述,提高社會公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完善制度和規則,使公德建設逐步走向法制化。當出現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時,輕則有規則可循,重則有法可依。
(二)加強社會輿論的監督導向作用。毫無疑問,媒體是社會輿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監督和導向作用。同時,每個個體也是公眾輿論的構成者,是輿論方向的形成者。
(三)加強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口號,要掌握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形成過程中的規律規則,遵循這些規則,采用復雜多樣、靈活多變、易于為老百姓所接受的方式方法進行社會公德的教育。
(四)提高個人修養。只有在微觀上提高每個社會成員的社會公德素質水平,才可能在宏觀上改善整個社會的社會公德面貌。
系別:
專業:
姓名:
學號:
吉林市民存在的社會公德問題。
1、環境與衛生問題。
2、文明交通問題。
文明交通問題也是吉林市民認為比較嚴重的社會公德問題,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擁擠或行人闖紅燈、行人斜穿馬路或翻越交通護欄等是反應猶為嚴重的問題。
3、文明禮貌問題。
調查數據表明,吉林市民在文明禮貌方面仍需繼續努力,以減少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文明禮貌問題主要表現為:遇事圍觀、起哄,夏天在公共場所光膀子、脫鞋、抽煙,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在公共場所爭吵、說臟話,在公共場所異性間過度親密等。
二、吉林市民最討厭的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排序。
從總體上看,吉林市民最討厭的違反社會公德的現象占第一位的仍然是隨地吐痰。市民最討厭的不良行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寵物在公共場所隨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亂扔雜物;乘坐公共交通時爭搶、擁擠;在公共場所異性間過度親密。
三、公德實踐與公德認識的比較。
在進行調查時,我們發現許多群眾自發地、積極地向我們反映他們所遇到的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但是當被問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時,您會怎樣?”時,回答結果并不不盡如人意。有25.4%的市民表示會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犧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則僅有5%的市民會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會隨大流,有人出面時也出面,沒人出面就不出頭;33%的人因為怕打擊報復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認為制止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是有關部門的事,與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數吉林人還是屬于“理論上的長子,行動上的矮子”,光說不做。按照調查項目,可以把吉林市民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在保證自身利益情況下會出面制止;第二類是能夠為了維護社會公德,犧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類是不顧個人利益,同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做斗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數人屬于第一類,因此,吉林市的公民道德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
違背社會公德現象時有產生的原因歸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管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規則不合理。對于違法行為來講,我們有明確的制度來管理、制裁違法分子,但對于違反公德行為,僅僅局限于輿論譴責,對于部分不文明行為并無規定認定那些行為不文明;還有一些有規定的行為,諸如禁止隨地吐痰,但處罰力度遠遠不夠,遂使這些不文明行為得不到根治;相反對于亂搭亂建這樣的處罰措施過于嚴厲,使得這些不文明行為變得更加隱蔽,不利于有關部門地查處,問題仍得不到解決。
2、管理措施執行不力。對于有處罰措施的,一些職能部門并不積極履行職責,對于罰款低的違規行為視而不見,行政不作為,使管理措施成為空中樓閣。
3、公共生活設施不完備或設計時為使用者考慮的不周全。
(二)個人修養。
1、公德意識不夠。有的違背社會公德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們經??吹胶芏喟驙斣诖蠼稚想S意走動,許多膀爺本來覺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與別人不相干,并沒有意識到這一行為是不文明的。
2、對公對私標準不一樣?!笆覂忍焯檬彝饫鴪觥本褪沁@一點的典型寫照。許多人將自己的家布置得富麗堂皇,猶如天堂;樓道里卻被他們堆滿雜物,猶如垃圾場。
3、公德行為不能自覺化。有人監管時能遵守公德,無人看守時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覺的、習慣性的公德行為。
(三)整個社會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有偏斜。社會的道德觀不正確,金錢觀過于嚴重,人們優點自私自利,使得社會公德淡化。
(四)輿論導向不正確、輿論壓力不夠。
(五)教育的失敗?,F在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于書面口頭教育,缺乏道德實踐教育,所以現在在學校那樣的場所,公德執行情況也不好,校園里也充滿了不文明行為。甚至有些教師、家長本身就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自身就有許多不道德行為。還有些家長把違反社會公德、占小便宜的錯誤思想當作人生哲理教給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對策。
社會公德,是為社會的全體公民所公認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規范,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共同形成的,用以維持公共生活、調節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一系列準則。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內部沒有根本的利益沖突,社會公德作為全社會統一的道德規范,其意義更為重要,作用更加廣泛。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尊重社會公德是公民的義務。
研究表明:道德觀念的形成遵循以下的階段性原則,第一階段是道德的他律階段。以完善的制度和規則,甚至是法律法規的形式來規范人們的行為,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給予相應的處置或懲罰,是公民社會公德觀念形成的基礎環節和初級階段。第二階段是道德的自律階段。這個時期,人們逐步形成強烈的`道德責任感和正確的評價能力,道德行為不再像第一階段那樣是外在約束的結果,而是自覺自愿的行為。促使人們從道德的他律階段向道德的自律階段轉化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在社會公德教育中,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方法很重要。
對青年進行社會公德教育,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在人與人的關系上,要教育青年尊重人、關心人。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只有相互。
尊重、關心和照顧,才能避免造成相互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并建立一種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系,使社會生活正常進行。尤其要教育青年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保護兒童,尊重婦女,尊敬老人、軍烈屬和榮譽軍人,關心幫助鰥寡孤獨和殘疾人。
(二)在個人與環境的關系上,要教育青年遵守公共秩序,保護環境。社會公共秩序的好壞,對整個社會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社會的公共秩序良好,人們就能解除后顧之憂,整個社會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就會呈現出井然有序的局面。反之,整個社會的生產和生活就不能正常進行。因此,青年人不僅要嚴格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對于破壞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要敢于制止,敢于斗爭。
(三)在個人修養上,要教育青年講究文明禮貌。文明禮貌既是尊重他人的良好表現,又是維護人們社會交往中友好和睦關系必不可少的條件。五講(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就是要求青年講究文明禮貌,遵守社會公德的基本準則。
(四)在家庭關系上,要教育青年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家庭是社會的最小的基本單位,是以婚姻和血緣關系為基礎的一種社會生活組織形式。家庭道德是社會公德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對青年進行社會公德教育時,必須教育青年正確對待家庭關系。
綜上所述,提高社會公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完善制度和規則,使公德建設逐步走向法制化。當出現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時,輕則有規則可循,重則有法可依。
(二)加強社會輿論的監督導向作用。毫無疑問,媒體是社會輿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監督和導向作用。同時,每個個體也是公眾輿論的構成者,是輿論方向的形成者。
(三)加強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口號,要掌握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形成過程中的規律規則,遵循這些規則,采用復雜多樣、靈活多變、易于為老百姓所接受的方式方法進行社會公德的教育。
(四)提高個人修養。只有在微觀上提高每個社會成員的社會公德素質水平,才可能在宏觀上改善整個社會的社會公德面貌。
--精選公文范文--------------------------大學生大學生調查對象:xxx部分在校大學生組員及分工:組長:個別訪談:文獻收集:個人體會:幻燈......
第1篇:一、吉林市民存在的社會公德問題1、環境與衛生問題通過調查問卷,我們了解到衛生與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任憑寵物在公共場所隨地便溺、在汽車站牌、廣......
大學生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
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正日益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教育狀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尤其是農村教育問題。
今年暑假在我的家鄉甘肅臨洮,許多小學中學都在補課,我的不少同學也紛紛加入補課大軍,充當假期老師。8月6日在農村的黨家墩小學,我對補課學生以及周邊補習班學生總共100人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
對于學生來說,大家都很期待假期,可當假期真正到來時卻又不得不奔波于各個補習班。有的是看見同學都去補課,有的是家長的個人意愿,有的是學校的強制要求,那么學生自愿去補課的有多少人呢?為此我做了一個關于補課的調查。
1、你的補課形式是?
a、學校統一70%。
b、校外補習班21%。
c、家教9%。
2、你每年都參加補習嗎?
a、是65%。
b、否35%。
3、今年暑假補課是自己自愿的嗎?
a、自愿20%。
b、學校要求60%。
c、家長要求10%。
d、看見大家都在補課自己也補10%。
4、補課的費用高嗎?
a、高10%。
b、能接受90%。
5、你的補課時間是多長?
a、2個月0%。
b、1個月80%。
c、10—20天20%。
6、你認為補課有用或者有必要嗎?
a、有93%。
b、沒有7%。
a、支持52%。
b、不支持48%。
8、你認為農村就應該“笨鳥先飛”嗎?
a、認為9%。
b、不認為91%。
9、針對現在的補課熱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25%。
b、也許是現在學生學習壓力大9%。
c、或許是競爭激烈63%。
d、沒什么必要3%。
10、你認為暑期補課盛行的原因是?
a、社會原因17%。
b、家庭原因6%。
c、綜合原因77%。
問卷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學校硬性規定的,而且每年如此。當然學校假期都是有償補課,至于費用大多數農村學生都能接受。補課的時間一般都是一個月,也給學生留了半個月的休息放松時間。對于補課的實際操作,學生很大一部分是迷迷糊糊上學,稀里糊涂放學,要么就是老師上面講,學生在下面玩?;蛘吒猩跽?,老師和家長稍有疏忽就溜之大吉。
通過對上述結果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暑期補課都很反感。分析原因有以下兩點:
1、學校補課,表面上說是自愿,但實質還是使學生不得不選擇補課。老師一般都對學生說:“暑期補課進度直接與下學期連接,不補課的學生老師不再講解暑期補課內容?!边@樣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學生只有老實參加補課。如果我們進一步對學校分析,學校不為了趕教學進度,就不會有假期補課一說。當然老師也就不會有額外的獎勵(從學生的補課費用中扣取),老師是愿意,而學生只有為了自己的未來無條件服從。如果再進一步深層次分析,學校要不是為了圖教學業績,希望在升學考試中(小升初或中考)能多有幾個學生進重點,來提高自己學校的知名度,從而獲得更多的教育財政撥款(要知道農村學校不管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師資都很缺乏,足夠的財政能解決很多問題),學校也不會如此大張旗鼓的違背教育局的規定假期補課。更進一步分析,就要涉及中國的教育體制。教育部每年巨額的教育資金大部分撥給城市重點中學,忽視農村的師資及基礎建設,農村學校想獲得財政上的補助就不得不提高教學質量。如今中小學補課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教育部有規定節假日不能補課,為什么學校還是要補呢?是因為國家沒有真正實施規定,學校當然視之不管。
2、農村家長教育意識不完善,只注重文化成績的學習而忽視了孩子課外興趣的培養。很多農村家長和城市家長一樣,希望孩子有好的成績,這當然無可非議,但是一味的強調“知識改變命運”而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去補習班。我認為這樣做抹殺掉了孩子的天賦,只能讓孩子成為學習的機器,孩子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最后會喪失學習的興趣。補課剝奪了孩子們放松休閑的時間,放假比上學還累,孩子們沒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他們當然會受不了。如果徹底一點對農村家長分析,會出現這種原因主要是家長文化程度低,沒有科學的教育意識。他們通??磫栴}比較膚淺,其中90%的家長以務農為主,對子女的未來抱有太多的期許,對孩子的學習過于不恰當的關心,從而導致了農村孩子太多的心理壓力。
分析結果顯示,目前農村教育現狀還不能達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存在著一些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為此我提出以下建議:
1、針對教育財政資金問題,建議政府在合理的范圍內,盡可能多的將經費投入到農村學校,使農村的教育硬件設施更加完善,為農村學生提供最基礎的學習環境。
2、針對教育部門的政策實施問題,建議政府和教育部門聯合起來把國家的假期規定(如節假日不能補課)真正落實到位。
3、針對農村學校師資問題,建議教育部門應盡可能的給長期在農村教學一線的老師更多的優惠政策,如提高老師工資等,政策適當向農村教師傾斜。
4、針對農村教育體制問題,建議教育部門分配更多的年輕優秀師范畢業生去農村學校,傳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幫村農村老師提升專業化水平,帶動農村教育發展,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
5、針對農村學校自身的管理問題,建議學校在假期布置一些社會實踐的活動任務,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一些幫助??梢劳卣怪R面,也可以提前接觸社會,積累一些社會實踐,對學生以后的自我發展會有益處。
6、針對農村家長的教育問題,即建議學校定期開展家長會,一方面告訴家長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宣傳一些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提高農村家長整體素質,讓農村孩子們盡早從補課大軍中解放出來,還孩子們一個金色的童年。
今年暑假很高興能有機會進行這次調查,在對《農村教育現狀調查》課題中,我通過對家鄉當地一所小學的調查問卷作出了上述報告。本次社會實踐是一次對社會的深入了解,也是對自己的一次歷練,很期待有更多的機會走進社會,充實自己。
在當今社會一幕幕不該發生的悲劇依舊上演,這對教育產生了眾多的負面影響,有良知有責任心的教育者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學校育人的困惑,“現在的娃兒不好教”,是我們的方法少還是能力差?為什么現在許多孩子學習挺好,但動手能力很差呢?為什么現在許多孩子多才多藝,但心理素質很糟糕呢?為什么現在許多孩子在學校是個“乖乖娃”,在家里卻成了“小霸王”?發生在學生身上的種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及家長的深思。
盡管目前社會各界及部分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為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著種種不容忽視問題。具體表現在:
1、農村家長一門心思地撲在生產和創收上,每天起早貪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照顧、教育孩子,更談不上什么家庭教育。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外出打工人員的增多,農村出現了許多“空巢家庭”?!翱粘布彝ァ钡暮⒆佑蔂敔?、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親屬看管,多數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幾乎空白。
2、家長缺乏責任心。
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責任是送孩子上學,將他扶養成人,至于孩子學得怎樣,全靠他自己的努力,沒有什么明確的要求。
3、親情缺失影響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根據調查顯示,目前農村有85%的小學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親情的關懷,成長中的心理需求無法滿足,造成不少學生孤獨、自卑、封閉、虛榮、過于敏感、過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讓個別學生產生仇視心理。一些常年在外務工、經商的父母,由于經濟條件寬裕,出于一種補償的心理,給孩子拿錢方面十分慷慨,無計劃、無節制,由于學生缺乏一定的理財能力和自控能力,他們自恃家長有錢,模仿大人請客過生日,花錢請人做作業,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學習上怕吃苦頭、不思進取、自由散漫、懶惰貪玩。這部分學生中多數學習缺乏自覺性、主動性和刻苦鉆研精神,在生活、學習中往往缺乏熱情和愛心,逆反心理重,進取心、上進心不強。同時有部分單親、貧困、殘障、表現差等特殊家庭由于親情的缺乏,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非常大,極大地影響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等。
4、新“讀書無用論”思想影響。
近年來,由于高中、大學的教育費用高,大中專畢業生分配走向市場,找工作難的現象使部分農村家長產生了新“讀書無用論”的思想。有的說,培養一名大學生,家庭要負擔十多萬元,供不起。畢業出來即使找到了工作,微薄的工資在城市安家落戶也很困難,因此只講究“實惠”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培養熱情不高,對孩子的升學持無所謂的態度。
5、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能取得一致性。
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不少家長缺乏與學校的溝通,大多數家長即使與老師交流,也僅僅是局限于學業上。因此,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能很好地銜接,在雙休日或節假日這段學生自我支配的時間里,“家庭管不好,學校管不到”,學生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侵蝕,有時學校5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常常被2天的家庭教育化為烏有,形成了現今特色的“5+2=0”現象。
6、教育方式傳統簡單,不能適應現今社會的發展。
(1)期望值過高,家教過于嚴厲。面對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壓力,很多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因此對子女嚴加管教,甚至剝奪孩子起碼的休息、游戲、娛樂的時間,扼殺了孩子全面發展的自由個性。
(2)盲目溺愛或疏于管理。有些家長對市場經濟新形勢和未來社會競爭的認識偏頗,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為,對于孩子好斗逞強、貪小便宜、耍小計謀等行為倍加鼓勵,助長了不正當思想意識的形成,滋長了這部分學生驕橫跋扈的氣焰。有的家長過分縱容子女,對于子女不正確的言行不管不問,放任自流,管教不嚴、一味縱容,認為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對孩子的愛,特別是留守孩子代理監護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這方面顯得更為突出。由此養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養成追求品牌、迷戀網吧、不求上進、粗暴蠻橫的不良習慣,“驕”、“嬌”二氣嚴重,性格變得任性而脆弱。
二、對策及建議。
1、家長要正確引導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共性。如何讓孩子在玩中開發智力,學到知識,得到提高?家長要善于引導和教育。這種引導和教育不僅口頭上說說,還要落實在行動上。目前,孩子們課余或節假日時間,有的去游戲廳打游戲,有的騎自行車在馬路上逛來逛去,有的打蛋子、畫片,跳皮筋,跨步,捉迷藏,有時玩得入了迷忘記了做作業和吃飯。這時做家長的要善于引導,找孩子談心,啟發孩子把每天在校的所見所聞說給你聽,然后再引導孩子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寫下來,孩子在寫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寫不下去時,你可提醒孩子好好地回憶,認真探索,讓孩子多想想。寫好以后讓孩子讀給你聽。當你發現讀的不流暢時,建議孩子認真修改,直到孩子寫得語句通暢,意思表達的清楚為止,這樣就培養了孩子動手動腦的習慣。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開展有趣有益的活動,如教孩子讀書、下棋、集郵、種花、美術、音樂、寫字等。家長不但要鼓勵孩子多讀書,讀好書,而且要培養孩子善于思考,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心靈,以豐富的知識提高素質,以創造我們民族新的偉大時代。
2、重視家訪制度,發揮家訪的多向性作用。
家訪是教師開展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隨著現代化通信技術的普及,登門家訪已漸漸淡漠,但家訪仍有其不可替代作用的:能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的閃光點,讓家長分享孩子成長的快樂;能及時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家長配合幫助學生清除身上的消極因素,揚長避短,促進學生積極向上;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家庭成長環境,針對學生成長中出現的問題,給家長提出建議,將學校和家庭緊密地聯系起來,教師與家長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能及時結合學生家庭教育的實際,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知識的傳播;能讓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使教育具有針對性;可以增進師生感情,尤其對解決個別學生的特殊問題有著獨特的作用。
3、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隨著歲數的長大,知識的豐富,家長要不厭其煩地對孩子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孩子今天沒有完成的作業,經過批評教育改正了,過幾天又可能重犯。作為家長千萬不要火冒三丈,厲聲訓斥或打罵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對抗心理。家長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分析孩子出現種種現象的原因,要有針對性更細致、耐心地引導教育孩子,家長切不可把自己的孩子武斷地視為“屢教不改”或“不可救藥”。我們有些家長閑時對孩子的學習就過問一下,對孩子的過分行為也能管一管,教育一下,忙時就把孩子拋在一邊。有的家長心情好時就會和孩子談談心、鼓勵他們學習,心情不好時就放任自流,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問。還有一些家長忙時閑時心情好時、壞時對孩子都不管,任其發展。更有甚者,有些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不是正確教育,引導,而是分散孩子的精力,引導孩子學不該學的東西,帶著孩子去打麻將,甚至賭錢。家長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持之以恒,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4、家長教育孩子應知此知彼,平等相處。
自己的孩子喜愛什么,不喜歡什么,性格是內向型的,還是外向型的,都有哪些良好的習慣,又存在哪些缺失,他的理想又是什么?做家長的應該清楚。譬如,孩子喜歡慈祥的愛,家長應該給予多關心愛護,以鼓勵性為主,但不可寵愛;孩子需要嚴厲一些,家長教育孩子時應該嚴肅認真,時刻謹慎小心,切不可輕率。一般的孩子是既需要慈仁的母愛教育,也需要嚴厲的父愛教育。既要表揚,又要批評,但要以表揚為主。對孩子既要愛,也要嚴。沒有嚴就談不上真正的愛,因為愛必須嚴,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孩子只有在這樣的情形鞭策下,才能努力地向前發展,不斷進步。
5、重視開展家庭活動。
生動、活潑的活動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家長完全可以以傳統節日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如春節期間開展“受歡迎的小客人,受稱贊的小主人”實踐活動;在婦女節、重陽節期間開展“媽媽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動;在中秋節期間開展“我愛我家”的系列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家長以“情感”的橋梁,以“親情”為紐帶,適時對孩子進行教育,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
父母應該以言傳身教及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讓孩子沐浴在和諧、文明、健康、寬松的家庭氣氛中。為此,家長要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規;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生活內容;做孩子學習上的助手,指導和幫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機會鍛煉和培養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在孩子的學習之余,家長可以訂閱一些有益智力的雜志,培養孩子對讀書的興趣,幫助孩子形成自覺學習的態度,改變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提高農村家庭教育的質量。
總之,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必須是良好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重視家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為了共同的目標,教師和家長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五年來,在xxx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婦聯、市教育局、市人口與計生局、市衛生局、市關工委等部門相互配合,緊緊圍繞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為目標,以提高家長素質為主線,以特色活動為載體,全面深入地開展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1、全面普及科學家庭教育知識。廣泛宣傳普及家庭教育和科學育兒知識,使全市0—18歲兒童家長家庭教育知識知曉率逐年提高,到xxx0年達到98%。
2、家庭教育的陣地數量逐年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加強各類家長學校建設,以村區、村屯、中(?。W校、幼兒園為依托,大力發展多元化、多類型、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家長學校。目前,我市現有各類家長學校290所。其中,中(?。W校、幼兒園家長學校82所,建設率達到100%;社區家長學校48所,建設率達到90.6%;村屯家長學校160所,建設率達到60.2%。
3、重視特殊群體的家庭教育工作。加強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單親貧困家庭兒童、春蕾女童等特殊群體的家庭教育。目前,我市共建立“留守兒童之家”93個,其中,楊家滿族鄉中心小學和得利寺鎮中心小學被評為xxx市農村“留守兒童之家”,趙屯鄉河洼村“留守兒童之家”被評為遼寧省農村“留守兒童之家”。
4、發揮示范帶動的輻射作用。大力提高家長學校辦學質量,加大對家長學校的評選和表彰力度,發揮優秀家長學校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建立xxx市社區、村屯優秀家長學校26所,推廣家長學校成功經驗。市教育局、老虎屯小學、太陽中心校、義勇小學、四初中、十六初中、幼兒園被評為“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全國家庭教育研究實驗基地”。xxx市第四初級中學、xxx市太陽中心校、義勇小學、xxx市老虎屯小學和29中被評為首批“xxx市中小學示范性家長學?!?/p>
5、加強家庭教育隊伍建設。整合社會人才資源,先后組建了由離退休教育工作者、婦聯干部和熱心家教工作的志愿者組成的家庭教育講師團隊伍6支。全市共有家庭教育工作專兼職工作者、志愿者共135名,參加過業務培訓的95名。
6、加強家庭教育理論研究。聯合教育局、衛生局、關工委等有關部門,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當前家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通過調研掌握真實情況,提煉正確結論,征集家庭教育論文50余篇,及時向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通過案例揭示家庭教育的內涵、方法和規律,共整理出20大類型、500多個家教案例,并出版《xxx市家庭教育經典案例選》,使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更具有針對性、有效性。目前,我市家庭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調查報告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3篇,在市級刊物發表7篇。
家庭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共同實踐。五年來,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職能部門相繼成立家庭教育組織領導機構,把家庭教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并納入我市精神主明建設和兒童發展規劃,形成了黨委重視、政府支持、婦聯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為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創造條件,提供了組織保障。充分發揮婦兒工委辦公室設在婦聯的優勢,把家庭教育與婦聯業務緊密結合,將《規劃》的實施作為重要指標進行考核評估,整體推進,在婦聯內部形成了工作合力。市婦聯、市教育局負責共同牽頭推進家庭教育工作,主動與市衛生局、市關工委等成員單位聯系溝通,密切合作,互相支持,有力地推進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體系。在鞏固、完善中小學校、幼兒園家長學校的基礎上,大力創建社區(村屯)家長學校、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家長學校、早教中心等家教陣地,制定家長學校管理制度,探索個性化、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導模式,不斷擴大家庭教育覆蓋面,推動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市婦聯堅持把社區(村屯)家長學校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并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市衛生局、市人口與計生局還發展新婚夫婦學校、孕婦學校、人口學校,舉辦胎教知識、早期教育等培訓,開設家庭教育咨詢熱線,切實從源頭做好家教工作。共開設各類講座50余場,接待新婚孕前教育7萬多人,發放預防出生缺陷、致全市青年一封信等資料20萬余份,10萬多人次受益。
二是實施“現代家長教育工程”。啟動“家庭教育大講堂”公益講座,組建家教講師團,有計劃的組織他們深入社區、村屯、機關、學校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圍繞家庭教育、兒童成長中突出的問題進行宣講現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知識,幫助廣大家長解疑釋惑,樹立現代家庭教育理念,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婦聯還成立家教志愿者服務隊伍,廣泛開展家庭教育咨詢服務活動。
三是利用媒體廣泛宣傳。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和網絡等宣傳陣地,開設“家庭教育”專欄,為廣大家長提供科學的家教方法,推進家庭教育由經驗育人向科學育人轉變。抓住節日契機,組織有關部門及專家開展咨詢活動,發放家庭教育宣傳手冊上萬份。市教育局在學校的網站開辟“家庭教育綠色通道”,開通“教師博客”,家長可以通過與“教師博客”進行交流,及時了解和解決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問題,拉近了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
一是開展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以“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為主題,以“雙合格”家庭教育宣傳實踐活動為契機,舉辦以“構建和諧親子關系,培育孩子健康人格”、“怎樣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等為主題的家教講座。開展“十大孝子”和優秀家長評選活動、我愛我家征文繪畫活動、家庭教育音樂會、親子運動會等實踐活動,確立了以人為本,家長孩子共同參與,親子互動等具有時代特色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幫助孩子們進一步增強愛國情感,樹立遠大理想。今年5月11日,在我市召開了全國家庭教育現場會,還舉行了xxx市家庭教育音樂會暨示范性家長學校頒獎儀式,整場演出家長與子女同臺,藝術與教育共伴,形式與內涵互融,深受領導贊興譽與觀眾一致好評。
二是不斷優化家庭教育環境。立足家庭,面向社區,把家庭教育與“五好十星文明家庭”、“學習型家庭”、“平安家庭”、“節約環保型家庭”、“和諧家庭”等創建活動結合起來,使得家庭教育知識走進千家萬戶、婦儒皆知。開展“知善惡、明榮辱”教育活動,促使人們明確道德的實踐方向;開展爭創“品德高、十星戶”活動,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促使人們形成對善的執著追求精神;開展“事不關己,我該怎么辦”研討活動,培養人們的道德意志,錘煉人們在道德實踐中堅持善良正義,形成高尚的品德。開展“家家議”、“家家評”、“家家學”、“家家樂”活動,使家庭與家庭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改進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質量。開展“每日讀一篇文章、每周讀一本刊物、每月讀一部經典、每年撰寫一篇讀書心得”“四個一”讀書活動,提高家庭成員的文化素質,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是關注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問題。以“愛心獻春蕾”為主題,通過在新聞媒體開設“愛心橋”欄目,開設募捐熱線電話,成立志愿者隊伍,在全市開展“代理父母助春蕾”、“情系春蕾、真誠獻愛心”、“手拉手共筑愛心橋”等活動,動員全社會力量投入到救助特困女童工作中去。成立xxx市優秀“春蕾女童”獎學金,為特殊困境家庭女童提供了有效救助,使“春蕾助學”工作向社會化、項目化、品牌化方向發展。以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家長學校為陣地,貫徹實施“共享藍天”活動,為留守流動兒童配備法律、醫療保健、心理等志愿者,幫助留守兒童輔導功課,為他們講授未成年人的倫理、心理和生理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識,開設心理咨詢熱線,及時對留守兒童進行疏導教育,減輕他們心理壓力,使他們把一些不良的心理和行為遏止住,有效維護留守流動兒童合法權益。加大對留守流動兒童監護人的培訓工作力度,開設了形勢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疏導等知識系列講座,為監護人和家長解答關于家庭教育、家庭關系、人際關系處理、心理調節等方面的困惑,從而進一步提升了監護人和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解決了隔代教育存在的問題。改善殘疾兒童生活和學習條件,促進兒童的全面健康發展。
1、強化政府行為,加大對家庭教育工作經費投入。建議由上至下出臺文件,把家庭教育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設立家庭教育工作專項資金,用于開展培訓、研究、宣傳普及等。
2、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家庭教育均衡和諧發展。加強改善農村家長學校辦學條件,建議出臺相關政策給予扶持,加大對農村家長學校硬件設施投入,縮小城鄉差距,否則,農村家長學校發展很難。
3、加強家庭教育指導隊伍建設,增強家庭教育的服務能力。目前,家庭教育的人才培養和儲備仍處于弱勢狀態,主要表現為:缺少家庭教育專業人才、缺少系統的理論培訓、缺少制度保障和教材支撐、指導隊伍年齡偏大且觀念陳舊,不能滿足高層次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需求,等等。對此,建議進一步打造專兼結合、具有較高素質的家庭教育講師團隊伍,并對新時期的家庭教育進行深入研究,加強專題培訓,實行規范管理,建立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家庭教育隊伍。
我們進行調查研究,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為了掌握實際情況,有助于制定和執行正確的方針政策,樹立先進典型,批判錯誤的傾向,使我們各項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下面是關于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歡迎參閱!
五年來,在xxxxx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婦聯、市教育局、市人口與計生局、市衛生局、市關工委等部門相互配合,緊緊圍繞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為目標,以提高家長素質為主線,以特色活動為載體,全面深入地開展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1、全面普及科學家庭教育知識。廣泛宣傳普及家庭教育和科學育兒知識,使全市0-18歲兒童家長家庭教育知識知曉率逐年提高,到2010年達到98%。
2、家庭教育的陣地數量逐年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加強各類家長學校建設,以村區、村屯、中(小)學校、幼兒園為依托,大力發展多元化、多類型、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家長學校。目前,我市現有各類家長學校290所。其中,中(小)學校、幼兒園家長學校82所,建設率達到100%;社區家長學校48所,建設率達到90.6%;村屯家長學校160所,建設率達到60.2%。
3、重視特殊群體的家庭教育工作。加強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單親貧困家庭兒童、春蕾女童等特殊群體的家庭教育。目前,我市共建立“留守兒童之家”93個,其中,楊家滿族鄉中心小學和得利寺鎮中心小學被評為xxxxx市農村“留守兒童之家”,趙屯鄉河洼村“留守兒童之家”被評為遼寧省農村“留守兒童之家”。
4、發揮示范帶動的輻射作用。大力提高家長學校辦學質量,加大對家長學校的評選和表彰力度,發揮優秀家長學校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建立xxxxx店市社區、村屯優秀家長學校26所,推廣家長學校成功經驗。市教育局、老虎屯小學、太陽中心校、義勇小學、四初中、十六初中、幼兒園被評為“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全國家庭教育研究實驗基地”。xxxxx店市xxxxx初級中學、xxxxx店市太陽中心校、義勇小學、xxxxx店市老虎屯小學和29中被評為首批“xxxxx市中小學示范性家長學?!?/p>
5、加強家庭教育隊伍建設。整合社會人才資源,先后組建了由離退休教育工作者、婦聯干部和熱心家教工作的志愿者組成的家庭教育講師團隊伍6支。全市共有家庭教育工作專兼職工作者、志愿者共135名,參加過業務培訓的95名。
6、加強家庭教育理論研究。聯合教育局、衛生局、關工委等有關部門,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當前家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通過調研掌握真實情況,提煉正確結論,征集家庭教育論文50余篇,及時向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通過案例揭示家庭教育的內涵、方法和規律,共整理出20大類型、500多個家教案例,并出版《xxxxx店市家庭教育經典案例選》,使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更具有針對性、有效性。目前,我市家庭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調查報告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3篇,在市級刊物發表7篇。
家庭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共同實踐。五年來,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職能部門相繼成立家庭教育組織領導機構,把家庭教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并納入我市精神主明建設和兒童發展規劃,形成了黨委重視、政府支持、婦聯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為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創造條件,提供了組織保障。充分發揮婦兒工委辦公室設在婦聯的優勢,把家庭教育與婦聯業務緊密結合,將《規劃》的實施作為重要指標進行考核評估,整體推進,在婦聯內部形成了工作合力。市婦聯、市教育局負責共同牽頭推進家庭教育工作,主動與市衛生局、市關工委等成員單位聯系溝通,密切合作,互相支持,有力地推進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體系。在鞏固、完善中小學校、幼兒園家長學校的基礎上,大力創建社區(村屯)家長學校、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家長學校、早教中心等家教陣地,制定家長學校管理制度,探索個性化、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導模式,不斷擴大家庭教育覆蓋面,推動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市婦聯堅持把社區(村屯)家長學校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并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市衛生局、市人口與計生局還發展新婚夫婦學校、孕婦學校、人口學校,舉辦胎教知識、早期教育等培訓,開設家庭教育咨詢熱線,切實從源頭做好家教工作。共開設各類講座 50余場,接待新婚孕前教育7萬多人,發放預防出生缺陷、致全市青年一封信等資料20萬余份,10萬多人次受益。
二是實施“現代家長教育工程”。 啟動“家庭教育大講堂”公益講座,組建家教講師團,有計劃的組織他們深入社區、村屯、機關、學校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圍繞家庭教育、兒童成長中突出的問題進行宣講現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知識,幫助廣大家長解疑釋惑,樹立現代家庭教育理念,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婦聯還成立家教志愿者服務隊伍,廣泛開展家庭教育咨詢服務活動。
三是利用媒體廣泛宣傳。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和網絡等宣傳陣地,開設“家庭教育”專欄,為廣大家長提供科學的家教方法,推進家庭教育由經驗育人向科學育人轉變。抓住節日契機,組織有關部門及專家開展咨詢活動,發放家庭教育宣傳手冊上萬份。市教育局在學校的網站開辟“家庭教育綠色通道”,開通“教師博客”,家長可以通過與“教師博客”進行交流,及時了解和解決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問題,拉近了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
一是開展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以“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為主題,以“雙合格”家庭教育宣傳實踐活動為契機,舉辦以“構建和諧親子關系,培育孩子健康人格”、“怎樣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等為主題的`家教講座。開展“十大孝子”和優秀家長評選活動、我愛我家征文繪畫活動、家庭教育音樂會、親子運動會等實踐活動,確立了以人為本,家長孩子共同參與,親子互動等具有時代特色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幫助孩子們進一步增強愛國情感,樹立遠大理想。今年5月11日,在我市召開了全國家庭教育現場會,還舉行了xxxxx市家庭教育音樂會暨示范性家長學校頒獎儀式,整場演出家長與子女同臺,藝術與教育共伴,形式與內涵互融,深受領導贊興譽與觀眾一致好評。
二是不斷優化家庭教育環境。立足家庭,面向社區,把家庭教育與“五好十星文明家庭”、“學習型家庭”、“平安家庭”、“節約環保型家庭”、“和諧家庭”等創建活動結合起來,使得家庭教育知識走進千家萬戶、婦儒皆知。開展“知善惡、明榮辱”教育活動,促使人們明確道德的實踐方向;開展爭創“品德高、十星戶”活動,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促使人們形成對善的執著追求精神;開展“事不關己,我該怎么辦”研討活動,培養人們的道德意志,錘煉人們在道德實踐中堅持善良正義,形成高尚的品德。開展 “家家議”、“家家評”、“家家學”、“家家樂”活動,使家庭與家庭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改進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質量。開展“每日讀一篇文章、每周讀一本刊物、每月讀一部經典、每年撰寫一篇讀書心得”“四個一”讀書活動,提高家庭成員的文化素質,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是關注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問題。以“愛心獻春蕾”為主題,通過在新聞媒體開設“愛心橋”欄目,開設募捐熱線電話,成立志愿者隊伍,在全市開展“代理父母助春蕾”、“情系春蕾、真誠獻愛心”、“手拉手共筑愛心橋”等活動,動員全社會力量投入到救助特困女童工作中去。成立xxxxx店市優秀“春蕾女童”獎學金,為特殊困境家庭女童提供了有效救助,使“春蕾助學”工作向社會化、項目化、品牌化方向發展。以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家長學校為陣地,貫徹實施“共享藍天”活動,為留守流動兒童配備法律、醫療保健、心理等志愿者,幫助留守兒童輔導功課,為他們講授未成年人的倫理、心理和生理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識,開設心理咨詢熱線,及時對留守兒童進行疏導教育,減輕他們心理壓力,使他們把一些不良的心理和行為遏止住,有效維護留守流動兒童合法權益。加大對留守流動兒童監護人的培訓工作力度,開設了形勢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疏導等知識系列講座,為監護人和家長解答關于家庭教育、家庭關系、人際關系處理、心理調節等方面的困惑,從而進一步提升了監護人和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解決了隔代教育存在的問題。改善殘疾兒童生活和學習條件,促進兒童的全面健康發展。
1、強化政府行為,加大對家庭教育工作經費投入。建議由上至下出臺文件,把家庭教育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設立家庭教育工作專項資金,用于開展培訓、研究、宣傳普及等。
2、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家庭教育均衡和諧發展。加強改善農村家長學校辦學條件,建議出臺相關政策給予扶持,加大對農村家長學校硬件設施投入,縮小城鄉差距,否則,農村家長學校發展很難。
3、加強家庭教育指導隊伍建設,增強家庭教育的服務能力。目前,家庭教育的人才培養和儲備仍處于弱勢狀態,主要表現為:缺少家庭教育專業人才、缺少系統的理論培訓、缺少制度保障和教材支撐、指導隊伍年齡偏大且觀念陳舊,不能滿足高層次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需求,等等。對此,建議進一步打造專兼結合、具有較高素質的家庭教育講師團隊伍,并對新時期的家庭教育進行深入研究,加強專題培訓,實行規范管理,建立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家庭教育隊伍。
xx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是""規劃的開局之年,是中原經濟區升為國家戰略之年,也是我校60年華誕。為響應向青年學生發出的"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號召,全面領悟給北京大學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回信精神,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充分發揮我們的開拓創新精神,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歷練自己的青春歷程。根據校團委的要求我們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法學院的大一學生組建了一支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走訪調查鄭東新區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以期為鄭州的和諧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后打基礎。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
對于一個大學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能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社會,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我們希望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干,培養自己的韌性,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經過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收獲了很多,今天將我們的社會調查報告公布于眾,希望我們的建議能夠被采納,衷心的祝愿失地農民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祝愿鄭州的明天更加和諧美好。
華北水院法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小組。
xx年7月13日。
目錄。
一、調查背景。
二、調查目的。
三、調查內容。
(一)調查對象。
(二)調查時間、地點與進度安排。
(三)調查范圍、資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四)抽樣方案。
(五)小組成員及分工。
(六)問卷分析。
四、調查總結。
(一)征地過程中失地農民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針對走訪調查發現的問題提出的建議。
五、附錄。
近年來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很多大學都建了新校區,各地區都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大學城,其中鄭東新區龍子湖高校園區就是其中一個。為建設此高校園區,河南省曾征收龍子湖地區農民1。4萬余畝土地,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狀況始終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關注,特別是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把民生問題擺在首要地位。為深入了解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我們特此展開本次走訪調查。
失地農民是一個國家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是在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用地而失地的農民。
伴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高速發展,征地的趨勢成為必然,而世代以土地為生存依據的農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保障。對于目前農村存在的情況,一次性給付,不能解決問題。當征地補償金花銷完后,失地農民中相當多處在失業狀態下的人,由于制度性障礙和農民經濟承擔能力,失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率低,又不能享受失業、退休、醫療保障,造成大批"種地無地,就業無崗,低保無份"三無農民。如果處理不好,那么他們就將成為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所以本次調查將調查某一地區,切實的了解在城鎮化過程中,失地農民的生活現狀,就業情況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情況。深入民情,了解民情。為完善失地政策提供實證資料和意見。
(一)調查對象。
為配合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拉大城市框架,把鄭州建設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努力實現市委、市政府"十年建新區"的跨越式發展目標,確保龍湖地區開發建設順利進行,本地區的農民土地被依法征收,他們加入了失地農民的行列。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龍湖地區被征地農民200戶,分三個安置地點,七個小區進行調查。
(a)調查范圍:賈崗小區、磨李小區、廟張小區等七個小區。
(b)調查對象:各個小區安置的失地農民。
(c)調查內容:鄭東新區失地農民失地前后的生活變化。
(d)調查單位:戶。
(二)調查時間、地點和進度安排。
時間:七月三號——七月十三號。
地點:賈崗小區、磨李小區、廟張小區等七個小區。
進度安排:
a)前期準備階段。
在學校湖邊組織召開第一次小組會議,確定小組成員的分工,規劃整個調查工作進程和安排后續任務。
搜集資料,設計問卷。
b)調查實施階段。
7月5號至10號。
進行200份問卷試調查,并總結調查注意事項。
c)資料分析與整理階段。
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總結。
d)調查報告撰寫階段。
7月12號至13號。
(三)資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200份,其中在正式問卷調查開始之前派發了20份問卷進行了試調查,然后就調查過程和結果來分析具體的有效快速正確的調查具體決策。最后正式發送了180份調查問卷,收回180份問卷,回收率達到100%。
a)資料收集方法:
自填式問卷:由調查員直接將調查問卷發放到失地農民手里。
訪談法:調查員直接訪問并收集信息。
b)資料分析方法:
單變量描述統計和單因素分析。
(四)抽樣方案。
本次采用的抽樣方法:簡單隨機抽樣。
第一階段:選擇調查小區。
第二階段:選擇小區中的單元。
第三階段:從每個單元中隨機抽取居民戶。
(五)小組成員及分工。
組長:鄭雪艷負責主持小組討論、任務安排以及問卷設計和最后定稿。
信息采寫員:趙廣開負責每日簡報的撰寫以及向各大網站和媒體投稿。
照片采集員:張彬負責每日照片的采集和篩選工作。
走訪調查員:張益陳一鑫趙青彥何向前負責每日的走訪調查工作。
(六)問卷分析(我們將多選題的調查結果換算成了百分比)。
1、您家失地前主要的收入來源?
a種地b養殖c個體工商戶d其他。
2、您家失地后主要的收入來源?
a外出打工b本地打工c個體工商戶d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1:a。63。48%b。29。02%c。5。28%d。2。62%。
2:a。36。96%b。3。66%c。18。53%d。40。75%。
通過以上兩個問題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失地以前鄭東新區失地農民大部分以種地為收入的主要來源,一小部分以養殖(漁業)為主要收入來源,更少的人從事個體經營。農民失去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后,不得不想方設法來維持生活,因此打工以及個體經營的比例就相對增加。通過調查可知,外出打工更受年輕人的青睞,而本地打工以中老年人居多,職業多以園林工人、清潔工等低收入工作為主,且工作不穩定。同時我們看到失地后農民主要收入來源選其他的占40。75%,這主要是因為我們調查的對象很多是中老年人,他們主要靠政府的養老金維持生活。
3、您家失地前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生活用品b食物c建筑房屋d交通e其他。
4、您家失地后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生活用品b食物c建筑房屋d交通e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3:a。30%b。9。07%c。30%d。9。82%e。15。32%。
4:a。37。64%b。35%c。6%d。11。36%e。10%。
統觀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失地前后,農民的消費支出的各個方面有很大的區別。失地以前,大部分農民的主要花銷集中在生活用品方面和建筑房屋方面,其他的方面相對較少。在大部分農民的觀念中,他們努力一生就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條件能有所提高,并且為他們的下一代安置好房子,因此花銷主要集中在這兩個方面。失地以后有較大變動。民以食為天,土地是農民的生活保障,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因而土地被征收后,他們在食物上的消費支出明顯增加。另外據我們的了解他們的教育與醫療投入相對也有所增加。
5、失地前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a日?;旧頱子女教育c就業問題d其他。
6、失地后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a日?;旧頱子女教育c就業問題d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5:a。20。06%b。14。08%c。24。09%d。42。12%。
6:a。23。02%b。14。39%c。45。95%d。17。24%。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失地前后農民擔心問題格局分布有所不同。失地以前,農民依賴土地,所以他們就更擔心糧食收成問題,而其他的方面都是生活的基本因子,比較平均。失地以后,有了很大的變化。由于他們的主要生活來源發生變化,所以家庭成員的就業問題就成了他們考慮的核心問題,這也反映了就業問題是社會各階層普遍關心的問題。
通過對以上六個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也能看到他們目前越來越關注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放映了他們逐漸融入了現代社會。
7、您覺得以前的生活幸福還是現在的生活幸福?
a以前b現在c都一樣。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30%b。50%c。20%。
失地農民對失地前后的兩種生活模式都有自己的看法,覺得各有各的好處。數據顯示:50%的人認為現在的生活幸福,30%的人認為以前的生活幸福,20%的人認為無所謂,都一樣。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社會的進步,失地農民的幸福感有所增強。他們體會到了現代社區生活帶來的方便快捷,干凈整潔,休閑娛樂設施也比較健全,國家的相關政策與舉措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實惠。而感覺以前生活幸福的人主要是因為失地以前擁有土地,生活安穩,雖然很累可心里踏實有安全感,而且鄰里之間關系親密。另外在我們的走訪調查中我們發現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有待提高,他們普遍反映在社區生活無所事事,另外與其他老年人的接觸交流也少了,因此加強社區的文化建設非常必要。
8、您覺得小區亟待改善的地方是?
a醫療設施b生活基礎設施c學校教育設施d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43%b。24%c。16%d。17%。
上述數據顯示,小區亟待改善的地方主要體現在醫療設施方面,群眾普遍認為在小區的醫務室看病貴,報銷比例小,生活基礎設施也有許多繼續改善的地方,在小區內平時家里的勞動力都在外打工,留在家的都是老人小孩,而老人在空余時間都是坐在小區里閑逛來打發時間,小區缺少必要的老人活動中心來滿足小區里老人的平時閑余時間,建立一個功能完善,有利于老年人豐富空閑時間的活動中心是很必要的。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小區里的學?;驹O施相對比較完善,但優秀的師資力量明顯不足,從而形成了軟件設施和硬件設施不協調的局面,所以補充個小區學校的師資力量是非常迫切的。
9、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進行征地補償?
a貨幣補償b。購房補償c其他d沒有補償。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29。84%b64。94%c、2。68%d2。64%。
征地補償,一直是大多數人關注的問題,它對于農民失去土地以后的生計也是一個關鍵。以上數據反映出政府在對農民土地征收過程中主要實行的是購房補償,也就是以低價或者以原來的住房面積一對一進行補償。通過走訪調查我們了解到,鄭東新區各小區大部分是以低價購買政府補償的70平方每人次的住房面積,而且基本都分到了房子,滿足了失地農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但是由于住房建設沒有跟上征地拆遷進度,很多的住戶都沒分到足額面積的住房,而隨著我國房價的不斷上漲,部分失地農民也擔憂低價購房價位也會不斷上漲。
10、政府承諾的兌現情況?
a完全兌現b部分兌現c基本沒有兌現。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13。3%b53。3%c33。4%。
如以上所示,認為政府的承諾部分兌現的占53。3%,而完全兌現與基本沒有兌現的分別占13。3%與33。4%。也就是說86。7%的失地農民家庭對征地補償費用是有不滿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鶎诱呗鋵嵅坏轿?;2?;鶎痈刹繉Ψ罱忉尣煌晟?,以至失地農民可能對自己的征地補償費用產生疑問;3?;鶎庸芾聿簧?,以至征地補償發放不到位。對于這個問題,政府忽略了一點,大部分農民都是低學歷或者是無學歷的,有的甚至連字都不識,更何況對法令的研討呢?;鶎痈刹哭k事作風不嚴謹,大部分農民反應他們村的大小干部或多或少的都富裕了,甚至與領導有關的人也從中獲得了收益,而大部分平民都沒有得到實惠。
11、政府在征地執行過程中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a拆遷問題b補助問題c社會保障問題d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23。85%b40。8%c23。85%d11。8%。
政府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的舉措是好的,但同時也會出現一些或大或小的問題,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主要體現在補助問題上。同時我們也看到拆遷問題與社會保障問題也是失地農民關注的焦點,這反映出了失地農民對自己合法權益的維護,對自己未來生活狀況的關注與擔憂。
12、您目前對政府的要求?
a補償到位b安排好社會保障c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50。32%b20。94%c28。74%。
從以上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得出目前失地農民對政府的要求主要是將各項補償款補償到位,這反映了失地農民看重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從另一個角度我們發現失地農民沒有認識到安排好后續社會保障這一長遠利益的重要性,或許他們是對現實的顧慮吧,畢竟征地補償款快十年了也沒有完全補償到位。
(一)征地過程中失地農民面臨的主要問題。
根據我們走訪調查的問卷分析得出,鄭東新區土地征收后失地農民主要出現的問題如下:
問題表現之一:農民失地導致的無業或待工人員較多,直接影響生活質量和前景。失地農民就業大多是一些沒有勞動技能、勞動報酬低的行業,以綠化、環境衛生、治安等行業為多。有些村民是由開發單位安排就業,一般從事保安、環衛等簡單勞動,這些失地又失業的農民一般文化素質較低,就業能力和社會生存競爭能力較差。另外,他們雖然在戶口簿上已經成為居民,卻無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種社會保障,而失地補償又無法滿足失地農民失業后的養老、醫療保障等等現實問題,這些情況都影響了他們對失地后生活前景的期望并形成對農村城市化進程的排斥。
問題表現之二:失地農民因為生活困難,大多靠出租房屋維持生計。由于很多失地農民沒有工作,加上國家的生活補助等各項補助資金相對較低,且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致使很多很多失地農民特別是老年人的生活相對困難。他們只有靠出租房屋來維持生計,但由于很多社區的房屋面積沒有補償到位和社區相對偏僻致使他們的收入相對減少。
問題表現之三:失地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單調。很多失地農民特別是中老年人反映他們住進社區以后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單調,他們經常閑著無聊,加上外來租房人員的沖擊與鄰居的交流也少了很多。
問題表現之四: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不統一,有待完善。視每個區、鄉鎮和村子的經濟情況及地理位置而定,養老、醫療保險無論從個人繳納的情況,還是從實際領取的情況和享受的福利待遇上都存在著相當大的不平衡性和不確定性。在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狀況發展較好的村子,村民的集體福利待遇就好一些;在自然環境差、經濟發展不景氣的村子,福利待遇就差一些。失地農民變成市民容易,但是享受市民的各種保障權利難。尷尬的角色源于征地制度的缺陷。所有權的本意就是占有、使用和轉讓等處置權。農民和村集體作為集體所有土地的所有者卻沒有完全享有買賣土地的所有權人權利,這是造成失地農民問題的關鍵所在。按照"憲法"和"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我國的土地分為國有和集體所有,前者指城市,后者指農村。但事實上,唯有國家是土地買賣的合法主體。農村土地實行集體所有制,但農民和農民利益代表者的村集體卻無權享有所有者對土地的買賣處置權,農民無權作為賣者與購買土地的買者處在平等的談判和簽訂契約的市場主體地位上,無論是為了公用事業的用地,還是商業用地,都必須先經過國家征地變為國有土地之后,由國家作為市場主體與開發商談判土地交易合同,任何不經過國家征用土地,作為農村土地所有者代表的村民委員會私自與開發商達成的任何土地買賣協議都是無效的,這樣開發建設的房屋是無法取得作為政府部門的"國土局"所頒發的合法的房屋產權證明的,這樣的房屋也就無法取得在房屋市場合法買賣的資格。于是,就出現了農村集體所有制的土地前提性地先經過國家征用變為國有土地后才能開發建設的情況,也就出現了國家把土地征用后再作為生地或熟地賣給開發商出現的巨大"剪刀差"的問題,而作為市場主體的國家賺取的這部分超額利潤實際上并沒有用來解決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
(二)針對走訪調查發現的問題提出的建議。
首先從理論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完善社會保障機制。
社會保障,即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互助、個人儲蓄保障等一套完整的結構體系??偨Y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建設的經驗,發現有以下幾點:
(1)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是趨勢。社會保障在不同程度上向全民化、全面化的方向發展,是福利國家的政策目標。全民保障原則,推崇國家公民的平等的社會權利,主張由國家為每個公民、不分高低貴賤、提供起碼的生活保障。如英國1946年的英國國民保險法,區別于以往社會立法的特點,就在于根據這一法案,幾乎每個公民都可以享受社會保障。以日本為例。日本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經歷了從萌芽起步到不斷發展完善的半個多世紀歷程,并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和改革相關規定,使得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和完善。
(2)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土地基本生活保障被社會保障代替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這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說明:首先,社會保障是緩解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過程中矛盾的一種重要手段。社會保障作為國家介入、干預社會生活的途徑,作為國家的社會保障政策起源于近代歐洲工業化初期。
(3)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籌資來源多元化。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強和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政府的財政的社會保障壓力越來越大,為解決這個頭號問題,各國都在將社會保障基金來源多元化,其中個人繳費和社會保障稅被高度重視。在歐盟,各國農民養老金計劃籌資來源多樣化,包括繳費、政府補貼和稅收等。個人繳費份額在提高、政府補貼比例在下降,以避免原福利國家高福利的通病。在美國,社會保障稅包括三個稅目:社會保險(老年人、殘疾人、遺屬保障)、醫療保障以及失業救濟。首先,農場主需要為雇員繳納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障。其次農場主還要繳納聯邦失業稅。再次,農場主還要繳納自營職業稅。
(4)對失地農民以高補償的辦法實施社會保障。在多數國家和地區,土地征用方都給土地所有者以較為滿意的補償,征用補償通常由兩部分組成:土地征用費和土地賠償額。其中土地征用費相當于土地價值,一般按照征用時的市場價格給足補償;土地賠償額是對土地權利人因征用而造成的經濟及其他損失補償。設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基金是各國對失地農民的通行做法,這有助于降低他們的風險,促進社會穩定發展。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的內容應包括失地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失地農民醫療保障、為失地農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訓的機會、為失地農民提供法律援助。
(5)農民在社會以保險稅等的支付上享受著優惠。德國的社會保險稅是分職業征收的。工人的社會保險稅課稅對象是工人的工資收入,稅款由雇主和雇員共同繳納,稅率總計為35%。應稅工資源共享收入的上限為工人平均工資的兩倍左右。法國社會保障制度共包括四大類:普遍類(涵蓋一般領薪者、學生和個人投保者)、農業類(面向從事農業的領薪者和非白領薪者)、非領薪(實業家、企業家、商人、手工業者和自由職業者)和特殊類(公務員和國有企業的雇員)。全國有99%的人口被納入社會保障體制。韓國的社會保險制度主要包括四個項目,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就業保險、產業災害。社會保險金大部分由被保險者自己繳納,但醫療保險和農村地區醫療保險國家負擔的費用相對較多。
(6)土地權益轉讓補償金可作為社會保障資金的來源。日本實現工業化的進程情況和中國情況比較相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50年間,日本成功地從一個農業人口占將近四成的國家完成城市化,并將農村人口降低至4%。日本實行"國民皆保險"的社會保障體制,農民作為公民同城市居民享有同樣的國民年金。
根據以上經驗,在鄭東新區推行社會保障制度應考慮以下幾點:首先,完善社會保障條例,消滅社會保障中的真空地帶;其次,對社會保障程度進行實地考察,一刀切和平均化是不可取的,對殘疾人等特殊對待;第三,建立社會保障評分機制;第四,切實落實社會保障,建立社會保障反饋;第五,建立社會保障監管機制。
2、健全法制。
對不合法的征地予以法律的打擊,對征地過程中不法的行為予以法律的打擊,對征地過程中采取不合法手段的人予以法律的制裁。一系列完善可行的土地征用法律法規作為保障是國外及我們臺灣、香港地區的土地征用之所以得到很好執行的主要原因。"現在我國土地征用法律法規僅以《土地管理法》內所規定的為主,其他散見于各部門法或各行政法規之中,針對征地目的、程序、補償以及征地糾紛的解決等問題缺乏具體的規范,導致征地的隨意性很大,補償安置存在極大的后遺癥,征地中引發的責任無人承擔農村集體和農民的利益沒有得到法律的保護,他們的損失沒有得到完全的補償"。xx年11月2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工作的決定》第十二條指出:完善征地補償辦法??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實措施,使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3、征地補償實施到位。
根據土地管理法,我國土地征用補償項目設置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勞動力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其中土地補償費是對土地所有人的投資及土地所有權轉移的一種補償和購買;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是對土地投資的一種補償;勞動力安置補助費是對農民由于征地失去土地保障后的社會安置問題進行的補償,其實是變相的農民社會保障基金。
4、征地相關程序透明通暢。
借鑒國外的經驗,都有一套關于征地問題合理的程序規定。實際調查中,鄭東新區并非是沒有這樣一套相關規定,只是規定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征地手續變得隱晦,征地過程變得不透明。加上官員間的私自勾結,嚴重扭曲征地程序,加上上訪路徑不暢通?;鶎庸ぷ髟趯嶋H意義上,就是部分基層官員的漁利行為。這樣嚴重損害了政府在失地農民心目中的形象,更嚴重的造成了對共產黨的信仰危機??梢哉f,征地程序的不通暢不透明,也是造成失地農民問題的一個直接原因。
其次針對鄭東新區失地農民的生活現狀提出如下具體建議:
一、盡快將征地補償款補償到位,兌現政府給予被征地農民的承諾,讓老百姓體會到國家對他們的關注。
二、完善失地農民后續社會保障工作特別是適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補助標準,使他們體會到老有所養,另外要加強養老保險的普及,推進住房建設,盡快使所有失地農民都住進安置社區。
三、完善社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包括醫療、休閑、教育、治安)建設,經過實地走訪調查我們發現各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特別是社區的治安狀況直接影響了居民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四、加強失地農民的技能培訓,引導、鼓勵失地農民創業,為失地農民創業提供便利。同時政府部門應該廣泛征求意見(可到高校大學生及教師尋求發展策略),爭取創建適合本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可結合本地特色及大學生這一廣泛的消費群體和高校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圍)。
五、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增強居民的歸屬感。社區發展的前提是居民認可喜歡這個新家,因而加強社區的文化建設至關重要。
六、加強對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決策、自我建設能力的培養,為社區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加強監督力度,做到各項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保障言論自由、為群眾反應問題提供便利)??梢越M建社區建設黨員領導監督小組,時刻監督社區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作用。
八、加強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可以利用大學生),在走訪調查中我們發現居民對國家的政策法律法規都不太了解,致使很多居民把國家給予養老保險當做征地補償款,另外對國家給予的'各項福利居民的說法差別很大,這充分說明居民的了解不夠,國家的宣傳沒有到位。
九、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充分利用大學生村官。大學生村官這一廣大的優秀的群體承載著祖國農村建設的重任,讓他們走進社區也許更能發揮他們的創新力。
十、建議國家號召廣大有志青年走進基層、服務基層,為基層的建設注入新鮮的血液。青年的一代是社會前進的主力軍,他們敢于創新,富有激情,把他們置身于基層能夠改變我國基層領導缺乏創新性的局面。
最后我們希望政府部門能夠經常深入社區展開調研,積極的向人民群眾討教建設社區的良方,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附錄。
親愛的居民朋友:
您好!我們是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法學院社會實踐調查研究小組的成員,首先十分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參與我們關于失地農民生活狀況的調查。
為了了解失地農民的生活現狀,分析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特編此卷。本問卷將采取不記名的方式,您提供的信息僅作研究使用,并為您保密。請您按照真實的個人情況和想法認真作答。
十分感謝您的支持與合作!
華北水院法學院社會實踐調查研究小組。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日。
填寫說明。
1、請您把認為合適的答案號碼填入括號內或者在__處填上適當的內容。
2、每個問題可選擇一個或多個答案。
1、您失地前主要的收入來源?()。
a種地b養殖c個體工商戶d其他。
2、您失地后主要的收入來源?()。
a外出打工b本地打工c個體工商戶d其他。
3、您失地前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生活用品b食物c建筑房屋d交通e其他。
4、您失地后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生活用品b食物c建筑房屋d交通e其他。
5、失地前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a日?;旧頱子女教育c就業問題d鄰里關系e其他。
6、失地后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a日?;旧頱子女教育c就業問題d鄰里關系e其他。
7、您覺得以前的生活幸福還是現在的生活幸福?()。
a以前b現在c都一樣。
8、您覺得小區亟待改善的地方是?()。
a醫療設施b生活基礎設施(商場/休閑)c學校教育設施d其他。
9、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進行征地補償?()。
a貨幣補償b以地換地c購房補償d其他e沒有補償。
10政府的承諾的兌現情況?()。
a完全兌現b部分兌現c基本沒有兌現。
11、政府在征地執行過程中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a拆遷問題b補助問題c社會保障問題d其他。
12、您目前對政府的要求?()。
a補償到位b安排好社會保障c其他。
我們的調查結束了,再次感謝您的支持!祝您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3、張洪武:《城市化過程中失地農民問題研究》(網絡資料)。
4、許寶?。骸冻鞘谢M程中的農地轉用問題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xx年8月。
5、陳傳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心理與市民化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xx年8月。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的生活垃圾在數量上有了明顯的增加,種類上也日益增多。要提高農民的生活品質,農村的垃圾治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為積極引導農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對農村垃圾實施無害化處理,各地大都在積極探索農村垃圾處理運作的新模式,農村垃圾處理方式正在由過去的隨意排放向無害化處理轉變。本文針對農村基層開展調研,探尋一條普遍適用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對本縣農村垃圾現狀、垃圾處理方式等進行了調查,掌握了當前農村垃圾的實際情況,并在調查基礎上進行了深入分析,對農村垃圾的處理提出了可行性的具體措施。
此次調查的對象主要針對自然村的村組干部及村民,向他們發放了調查問卷并對其中的重點問題組織座談會,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此次調查從全縣24個鄉鎮共選取80個自然村作為調查對象。采取發放調查問卷、實地走訪和專家訪談的方法,以面對面交流的形式收集調查問卷的答案,實地深入調查目前農村垃圾處理現狀和方式,發現優點和存在的問題,與專業領域的專家進行交流,對現狀、原因、和解決措施進行深層溝通、探討。
(一)垃圾的來源及分類。
農村地域廣闊,人口居住比較分散,各鄉鎮的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等狀況存在著差異,農村垃圾的種類和數量相差較大。我們對抽樣的自然村進行了實地調查,按照農村垃圾的來源,主要分為四類:
1.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指農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在農村垃圾中所占比重居于首位,約占75%,農村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是廚余垃圾、廢織物、廢塑料、廢紙、陶瓷玻璃碎片、廢電池、廢電器元件以及其他廢舊的生活用品等。
2.農業生產垃圾。農業生產垃圾是指在整個農業生產過程中被丟棄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農作物秸稈、殘留的花和果實、畜禽糞便以及生產殘留的地膜和棚膜等。
3.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農戶建房、水利工程、企業建筑等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殘余廢料。
4.產業垃圾。產業垃圾主要指工業、農林業、畜牧業及醫療衛生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常帶有一定的毒性,能夠破壞整個人居環境并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其中很多產業垃圾應劃入危險廢物類別中進行安全處理,但從目前來看,產業垃圾在農村垃圾中所占比例較小。
(二)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
本次調查向全縣24個鄉鎮抽樣80個自然村發放調查問卷共計500份,收回486份,有效問卷486份。其中,年齡分布為:13歲以下占2%;13-20歲占18%;20-40歲占45%;40-60歲占31%;60歲以上占4%。受教育程度分布為:小學文化占43%;初中文化占35%;高中文化及以上占12%。
1.垃圾的種類、數量及處理方式。在調查中,39%的人認為周圍的生活垃圾較多,生活垃圾中廚房廢棄物(剩菜剩飯、煤灰、沒用的食材等)占52%;生產垃圾中的自辦作坊所產生的廢棄物占31%。對于垃圾的處理方式,選擇隨意傾倒到垃圾圍的占42%,選擇填埋的占12%。由此可見農村對于垃圾處理的方式還需改進,人們的環保意識還需加強。
2.村民的環保意識和垃圾分類意識。對于垃圾分類問題,大多數(43%)的人不了解如何分類,只有10%的人能夠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而且大部分(68%)的人不關注或很少(26%)關注環境保護的相關信息??梢?,對農村村民的環保意識還需加強,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力度宣傳垃圾分類回收和環保的相關知識。
3.政府相關部門對垃圾處理的政策和宣傳教育。政府相關部門對垃圾處理的宣傳教育活動,46%的人們表示并不了解,21%的人表示只是偶爾有這種活動。環保意識并不是在短期時間內就能迅速養成的,所以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經常舉辦一些關于環保和垃圾分類處理的活動,長此以往,才能起到更好的宣傳的作用。
(一)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農村的垃圾處理缺乏完善的垃圾處理系統和運作機制,呈現出處理主體個體化、分散化,技術水平低,處理簡單、隨意,環境污染嚴重等特點。很多政策性法規在農村還沒有引起大家的關心,同時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往往不能得到較好地貫徹和落實,無法對農村垃圾回收管理給予統一、有效的制度指導和保障。同時環境保護是一項慢性的工程,在沒有制度硬性保障的前提下,基層干部更多的傾向于出政績見效快的項目,因此農村垃圾處理問題還未引起高度重視。
(二)產生量大、成份復雜、循環利用率不高。
農村垃圾主要以廚房生活垃圾為主,占垃圾總量的56%,如動植物食品的去除物、剩飯菜、洗漱殘渣和油污垢等;其次是以渣土為主,占垃圾總重量的24%,組成成分包括建筑、混泥土渣、燃料的灰粉、家禽糞便、動物食品骨骼等;隨著農村商品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化纖產品特別是塑料垃圾所占的成分以及處理成本也不斷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收集和運輸已無法滿足當前新農村建設的需要。農村垃圾一般由村內自行收集,垃圾的處理主要采取單純填埋、臨時堆放、焚燒、隨意傾倒三種處理方式,垃圾的循環利用率較低,且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三)保潔人員隊伍不夠穩定。
以我縣為例,24個鄉鎮340個行政村配備了1507人的保潔員隊伍,專門負責農村垃圾收集處置、維護村莊及河道公共環境的日常保潔等工作。據調查,1507人的保潔員隊伍中,年富力強的不多,因此只能簡單的對垃圾進行清掃,而不能真正發揮保潔員指導、監督、宣傳教育的作用。部分保潔員自我要求偏低,缺少工作的橫向比較,工作缺乏深度,不夠全面,致使垃圾清運、處置和垃圾箱外的垃圾清除不及時,垃圾的分類、堆放均不規范。
(四)農村居民垃圾危害意識低下。
農村生活垃圾之所以隨意傾倒,一方面是農村居民傳統的`生活習慣,養成了生活垃圾房前屋后隨意傾倒的處理方式;另一方面是由于農村居民對垃圾造成環境嚴重危害的認識不足,缺乏環境保護的主動意識,給垃圾治理帶來了難度。
(五)基礎設施不健全。
基礎設施建設是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的基本物質前提。長期以來,農村公共財政政策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重視生產性投入,對農村的公共環境衛生的投入少,導致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基礎設施匱乏,管理也很不規范。
(一)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制度保障。
推動農村垃圾處理問題的有序進行,應從立法上完善,力爭使垃圾處理的各個環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因此需要嚴格立法,建立治理農村垃圾污染的相關法律法規,在監管和懲罰力度等方面進一步完善相應措施,填補農村垃圾處理監管法律上的空白,各鄉鎮也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推動農村垃圾處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二)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環保意識。
全方位、多層次開展農村環境衛生、健康知識宣傳及生態環境保護教育,提高農民對衛生保潔重要性的認識,引導農民群眾克服隨處扔垃圾的習慣,逐漸養成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同時,發揮新聞媒介的作用,通過各大媒體、宣傳單、宣傳畫,以及文藝演出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宣講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環保意義,營造出一種人人宣傳、個個參與的管理氛圍,減少生活垃圾污染的發生和擴散。政府組織建立宣傳隊伍,進村入戶,深入細致地宣傳垃圾的危害性,讓群眾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環境衛生整治及衛生監督管理中來,變被動為主動,形成群策群治的良好局面。
(三)創新多元化投入機制,增添基礎設施。
資金投入是能否真正建立農村垃圾處理長效機制的關鍵所在。以政府投入為主,積極吸納社會資金,逐步推動和實現農村垃圾處理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良好治理機制,才是從根本上處理農村垃圾的重要保障。
1.政府的財政投入提供資金保障??h、鎮財政每年在預算中撥出專項經費,用于農村垃圾集中處理??h財政根據各鄉鎮具體情況制定投入標準,每年進行農村垃圾處理的專項投資,各鄉鎮財政按自己的實際情況再給予補貼;在資金撥付上,實行以獎代補的方式,對農村垃圾定點存放、按時清運、經檢查驗收達標的,按季度發放到鄉村。建議政府部門應加大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面的資金投入,設置垃圾箱、垃圾圍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添置收集和運輸垃圾的各種車輛和工具,建立專門的農村生活垃圾清運部門,使農村生活垃圾實現定點傾倒、集中處理、專人負責。對于地處偏遠、無經濟能力解決垃圾規范處理的農村,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專項資金扶持,建立片區垃圾集中投放點和填埋場,保證農村的生活垃圾都做無害化處理。
2.村里積極籌資,逐步實現村民自治。各村要通過“一事一議”制度,建立農村垃圾收費項目,同時采取“一事一議”籌資方式收取保潔費用,籌集垃圾圍建設、垃圾桶購買、清掃工具和保潔人員工資待遇等專項資金,有條件的村可以從村集體收入中解決衛生保潔費用。
3.加強宣傳,廣泛吸納社會資金。農村垃圾的處理需要企業的參與,我們可以引導并鼓勵各類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逐步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營主體企業化,運行管理市場化。同時,加強宣傳力度,鼓勵有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采取結對幫扶、社會捐助等形式,幫助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的村配建垃圾收集設施。
(四)加強人員配備,規范運行流程。
要加強人員配備,確保分工合理、分工明確,同時,加強對有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規范操作程序,增強技術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規范運行體系、規范工作流程、合理確定分工。農戶負責定點投放,做好自家的環境衛生,并按照垃圾袋裝的要求,將垃圾投放在指定垃圾容器內,村組負責定時清收,將本村的垃圾及時收集和清運到鄉鎮垃圾綜合利用站,進行集中處理。
(五)探索生態模式,鼓勵綜合利用。
提出對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采取“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為主,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則將沱江鎮周邊村組納入城鎮污水統一處理系統,確保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50%以上,生活垃圾清運率達到9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50%以上。
(六)建立監管督查機制,確保常態化。
農村垃圾處理是一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長期工作。把農村垃圾處理納入到農村基層組織的工作程序中,使其成為農村干部工作的主要內容,即將農村垃圾處理工作任務細化分解到人、到崗,以確保農村垃圾處理工作的長效性。監督管理是常態化監管機制的重點,考核獎懲制度是常態機制長期運行的動力。各鄉鎮制定有力的監督管理制度,加大對村、組垃圾處理的檢查力度。同時將農村垃圾治理工作作為鄉鎮領導干部、村組干部的考核指標,列入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年度工作實績考核,考核情況與評先評優、補助資金相連。
歷史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能夠代表一個國家真正實力的不是所謂的gdp,而應該是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我們生活在社會的最低層,是最具有發言權的。另一方面黨和國家對農村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頒布的大量政策都本著利民惠民的目的。尤其是近年來農業稅的免除到按畝的補貼,都讓我們廣大農民的家庭負擔大大減輕,當然這只是國家對刺激農村生活水平提高的政策的典型代表,還有許多其他的政策比如:九年義務教育學雜費免除、農村醫療保險等等,這些都為農民是實現增收解決了許多的問題。利用暑假時間,我對家鄉望城縣楊家山村農民進行了部分的調查,了解農戶收入、支出的實況,希望可以讓社會這個大的生活群體受到更多的關注,對于農民的收入、支出情況的調查,能夠真實的反應農民的生活狀況,更能反應農民在收入和支出方面的比例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農民生活水平的真正意義上的提高。
一、收入的基本預計無論怎么說,能夠真正反映農民生活水平的是家庭的收入,按照每人八分到一畝,每戶三到四人計算,每戶的土地擁有量是2.5畝左右,按照畝產900斤的產量,早晚兩季總產量是5000斤,除去1000斤的正常食用量,剩下的4000斤左右是按照90塊每一百斤的價格,收入是3600左右。顯而易見務農并不是農民最主要的收入,所以還要計算農民外出打工的收入,每一戶都有理想的的認為只有一名外出打工的人,一月是20xx左右的收入一年能夠做十個月的時間,所以收入是20000左右,總計是23600左右,這些數字不是空穴來風,都有調查報告作證的。只是實際的情況并不是理想的狀況,務農和打工很多時候是不可兼得的。許多的家庭都是全部成員外出,或是只在家務農或是其他營生手段。這樣的年收入具有太多的理想因素。只是片面的反映了農民能夠支出的所有資金,并不能夠反映農民的生活水平。
二、支出的基本預計。一個家庭的總收入和支出構成家庭的財政狀況,支出作為另一個重要的方面來與收入作比較,衡量一個家庭是收入大于支出還是入不敷出!為此我們做了一個調查:一個農民家庭的支出主要包括下面個方面:
2、人情方面的支出,包括黑白喜事、生日等,現在人情的支出已經越來越大,漸漸的成為了農民家庭的沉重負擔。
3、在校學生的學費支出,盡管九年義務階段的學雜費已經全免,但在二十一世紀高中和大學已經相當的普遍,伴隨著的還有高昂的學費學雜費。
4、其他方面的支出,許多家庭不可避免的會生病,或是其他災禍,農機購置,休閑娛樂消費等。下面通過以我家為例也做一個簡單的計算來得出一年農民家庭的支出,一個月的基礎物質支出是600左右,一年下來是7200左右,普通的農村家庭一年的人情支出是5000左右,在校學生學費支出是8000,所以除去意外生病和其他災難一年下來就有20800的支出,和上面的收入相比少了2800,所以一個農民家庭在不計算其他支出的情況喜愛下,一年的收入有3000左右的剩余,當然這樣的計算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有許多的家庭并不需要學費的支出,但事事難料,每年也有可能有其他方面的意外支出,但也姑且只能這樣粗略地計算一下,所以可以看出,在農村里,大部分家庭收入比較微薄,甚至在某一年出現負收入的現象也是不足為奇的。
三、總結及建議。
1、提高農民自身的素質,為增收創造條件。
只有農民的整體素質提高了,才能自覺地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在農民群眾中,反對奢侈浪費;提倡喪事簡辦,反對鋪張揮霍;提倡學科學、信科學、用科學,反對封建迷信;提倡健康娛樂,反對聚眾賭博;提倡晚婚晚育,實行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反對超生、搶生。二是運用各種形式和渠道,大力宣傳科教興農,宣傳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引導農民樹立與現代文明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三是廣泛持久地開展“科普”活動和“科技下鄉”活動,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科技難題。四是要大力抓好勤勞致富、科技致富先進經驗的推廣,增強農民的發展意識,引導農民爭當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積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衛生的生活方式。
2、利用好農村存在的各方面的優勢,實現農民增收利用農村的優勢資源,如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等,發展優勢產業,延長產品的加工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的收入。
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我國農村舊的經營管理體制,為農村的產業化經營創造條件,解放農村生產力,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經營積極性。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發揮集體的優越性和個人的積極性,既能適應分散經營的小規模經營,也能適應相對集中的適度規模經營,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以及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
3、政府充分發揮職能,幫助農民增收。
一、政府干預,加大對霸權壟斷的制裁,還應以身作則。加大對三農的支持,提高農產品價格。
二、當地政府,要努力搞好基礎建設,把農村的優勢發揮出來,把優質的產品推廣出去。
三、加大對農村的教育事業的投入,增強農民自身技能,多掌握點實用的知識,使農民不盲目跟風,而造成相反的效果。
4、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的統籌城鄉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在新農村建設中,必須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圍繞“生產發展”要求,構建發揮農村黨員改革創新先行者作用的長效機制“生產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物質基礎。要建立健全機制,引導農村黨員找準在振興農村經濟中的位置,聚精會神搞生產,全心全意謀發展。
二、圍繞“生活寬?!币?,構建發揮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作用的長效機制。
要實現“生活寬?!?,首先黨員必須能帶頭致富,同時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作用,帶領群眾致富,這是農村黨員先進性的實質體現。
三、圍繞“鄉風文明、村容整潔”要求,構建發揮農村黨員文明新風倡導者作用的長效機制。一)是建立健全農村黨員教育管理機制。構建適應新形勢、符合農村和農民特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管理機制,使農村黨員的管理落到實處,收到實效,使黨員真正成為遵章、守紀、守法的新型黨員。二)是在農村黨員中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建立相應制度,對正常的紅白喜事在規模上予以限定。三)是建立黨員爭當矛盾調解員制度。要求農村黨員對于身邊群眾中出現的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要及時把握、準確判斷,做好應對準備。四)是建立黨員帶頭整治環境制度。以環境整治工作為載體,讓農村黨員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搞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推廣清潔燃料和能源等實現“村容整潔”建設中,充分發揮先進性作用。
四、圍繞“管理民主”要求,構建發揮農村黨員村務管理參與者作用的機制一)是創新村務領導人的民主選拔機制。二)是建立農村黨員權利保障機制。三)是進一步健全農村黨員民主參與機制。四)是完善黨務村務公開機制。五)是建立農村黨員聯系群眾機制。結束語這樣調查不夠全面,也不具有太強的說服信,沒有佐證和足夠的資料,但是這是農村真正的實際情況,沒有夸大也沒有虛假的成分。實現農民收支的平衡,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希望在各方面力量的努力下,能夠使農民更快地邁上幸福、富裕的康莊大道。
班級:。
授課老師:。
小組成員:。
一。調查地點:南華大學。
二()。調查時間:12月8日到12月14日。
三。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四。調查方法:。
1.上網瀏覽,再網上查一些有關數據。
2.查找書籍、報刊,了解。
3.實地調查訪問。
五。調查內容:大學生的社會公德。
六。調查問卷:見附錄一。
關鍵詞:社會公德助人為樂文明禮貌環境保護。
參考書目:。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遵紀守法。
社會公德是一種人人都應該遵守的行為規范,大學生的言行和道德修養,對周圍的人產生著影響。在現代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們的相互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已進入又好又快的運行軌道,這種“好”字當頭的快速經濟發展方式,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堅持統籌城鄉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逐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就要求我們在發展的實踐中既要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新,更要依靠道德的力量,提高以思想道德素質為核心的勞動者的整體素質。
作為道德力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公德與經濟交融為一體,成為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源泉。在這樣的大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社會公德便備受關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一個人的素質涵養,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
中、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積淀下來的道德準則,文化觀念和思想傳統。它對維系社會公共生活和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作用。與“私德”相對,這里的“公德”是指與國家、組織、集體、民族、社會等有關的道德;而“私德”則指個人品德、作風、習慣以及個人私生活中的道德。
助人為樂俗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助人要從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為。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為善最樂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著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見到老師主動問好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積極讓座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需要做好。
環境保護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作為公民來說,我們對于居住、生活環境的保護,就是間接或直接地保護了自然環境;我們破壞了居住、生活環境,就會間接或直接地破壞了自然環境。為了保持社會公共生活的環境整潔、舒適和干凈,保障社會成員的身體健康,每個公民都應當講究公共衛生、保護生活環境,這也是社會公共生活中人們應當遵循的最基本的行為規范。講究公共衛生,造成優美環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是社會風尚的一個重要方面,體現出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遵紀守法。
當前的大學生普遍生活在物質產品相對比較豐富、社會文明程度較高的年代里,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擁有全新的知識儲備和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特別是對于網絡消費更容易接受和推崇。所以,要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道德標準,使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價值觀,以此來引導健康的消費。隨著社會科學的進步,大學生的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為了更好并且更深入的了解大學生在消費這方面的觀念和趨向,以及對大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根據老師的要求,對現在大學生每個月生活成本進行調查。社會實踐的對象和范圍本次調查的對象為全國普通的在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經過本調查報告是通過網絡直接進行網上問卷調查,將問卷在網上發布,被調查對象通過網絡完成問卷調查,可以進行統計。主要針對現在大學生在校期間每個月的生活費用的一個調查再由各組員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進行討論后對大學生生活費這一問題進行研究。
父母在我們的眼里,就像是我們永遠的債主,不斷的向他們索齲然我們卻還像未長大的小樹苗,永遠的庇佑在大樹的懷抱中,這是許多大學生目前的生活方式。
很多同學盲目消費,沒理財觀念,遇到什么商場打折促銷活動,大型柜臺打折什么的活動,平時的消費方式就不受控制了,該買的買了,不該買的也跟著別人消費,養成了“愛貪小便宜”的習慣,而后往往是很吃虧的。
大學生中最普通的消費還有網購,辦個網上銀行,弄個支付寶財付通,申請個淘寶網京東網當當網的賬號,今天上京東,明天逛淘寶,看見好東西焉有不買的道理,物品不斷更新,消費不斷的進行!網吧通宵游戲的傷害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可還是有人往火坑里跳,拉也拉不回來。網吧一蹲就是一整天,網游一登就是一晚上。對于許多玩游戲或沉迷網絡的同學來說,這簡直就是小菜一碟,相信大家都知道游戲對身體的傷害,但對玩游戲的消費就是對我們生活最直接的傷害。
以上就是當代大學生的一些消費現象,看過了這些畫面,同學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上述的情況我們有沒有經歷過。在這里我敢說每個同學都有吧。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想一下,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我們應該怎么分配,怎樣才是算得上用到實處了。希望通過此次調查,我們每個人都能懂得都能理解父母的艱辛。對此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了系統的調查:
(二)問卷調查。
1.問卷情況。
問卷發出數:34份。
實收數:34份。
有效問卷數:29份。
2.數據統計及分析。
(1)生活費用總額。
統計出來的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的每月的生活費總額主要是集中在1000—1500元之間,其次500—1000元之間的也不在少數,至于500元以下的和1500元以上的選擇很少,整體呈現橢圓性的分布,應屬很合理的現象。
(2)生活費用的支出。
分析統計的數據看出,絕大多數的人對自己找兼職工作賺錢都很感興趣,認為能鍛煉自己的能力,并且通常選擇在大三大四期間做兼職工作。
(4)奢侈消費合理消費方面。
問卷統計結果表明,多數人會偶爾買奢侈品,適度消費;還有相當一部人是堅決不買,因為那是不必要的消費;而且絕對多數的人認為自己的消費現狀很合理,而且不認為會給家庭帶來壓力,起碼也是壓力在父母的承受能力之內。
3.調查內容及分析。
(1):通過調查發現,我們學校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來自中部地區,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之間。大家普遍認為生活費給的很充裕,認為不足的人很少。就目前的國家經濟狀況而言,這個數額的生活費絕對不少,也就是說絕對充裕。我國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經濟年來總體上還是很不錯的,所以家庭收入也比較理想。又因為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對孩子難免有些溺愛,其中表現之一就是給足生活費。其實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大學生的“米蟲”思想,或者說潛意識里的“米蟲”思想。
(2):問卷統計表明,有女朋友的男學生一般生活費在1000元左右,甚至更多,其主要花費在伙食(有時是兩個人一起吃,但由男方支付飯費),買衣服,以及陪女友逛街的費用上,而單身的男同學一般在800元左右基本夠用,主要花費在伙食,手機費用,游戲(個別抽煙也是一部分不小的開銷)。而有男朋友的女同學月生活費剛到800,甚至更少。而單身的女同學花費成兩極分化,一類是穩定型,這類學生平時很少出去逛街或者聚餐,主要花費基本上是伙食只要500元左右,另一類波動型,這類學生很愛出去逛街,基本上大多數主要的生活費,花費在買衣服上,伙食花費要比衣服多,但有時一個月花費很少,有時很多,月生活費支出不定,主要因為有時在積攢錢,買一件很貴的衣服,所以這類學生月生活費不定。
(3):大學生的月生活費,近年來呈逐漸上升趨勢。同學過調查大四。
學生發現,在前幾年,學生的月生活費普遍在600元左右,而近年隨國內通脹影響,物價不斷上漲,生活費上漲到800元,對學生的生活費用有些影響,但影響目前還不是很大,普遍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4):分析調查結果發現,大學生目前消費首先考慮的還是質量和價錢,也就是常說的性價比,最求實際,理性消費還是當代大學生主要的觀念,因為我國大學生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自己打工賺賺錢并不多,所以絕大部分的學生的月生活費比較固定,在合理的區間內。由于消費能力有限,所以購買物品時往往力求節儉,但當今大學生社會活動較以前有所增加,所以有時也會比較注重外在形象,這就產生了一些學生追求品牌,注重外邊的心理,產生了一些不合理的消費,這同樣值得關注。
(5):研究完問卷我們不難看出,現在的大學生對于打工兼職都挺認可的,誠然,在校大學生做兼職有利于鍛煉能力,增加收入,緩解個人家庭經濟壓力,獲取社會經驗和增長閱歷,而且能更快適應社會,為將來就業打好基矗但我們分析后認為,在校大學生做兼職弊大于利。在校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大學是我們在校大學生一生中最為關鍵的階段。知識就是力量,大學生在校期間做兼職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必須建立在具備一定的人文科學文化素質的基礎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之上否則作為兼職的實踐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固然,沒有理論基礎而急功近利的兼職實踐就會成為無米之炊。再者,不容忽視的是,有些人為了有實踐經驗,為了賺錢不弄清情況就跑出去做兼職??墒?,等到他們畢業回頭看自己的大學時,有沒有想過除了實踐經驗,在大學的課堂上還學到了什么?有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大學時光?有沒有好好利用人生中最好的學習時光?所以說,正確處理好兼職與學業之間的矛盾也是很重要的。
(1)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
要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學生們對自身的消費現狀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學生活中就要注重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消費習慣。要強調“合理和適度”消費,提倡“量入為出”有計劃的消費。注意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抵制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
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在消費的過程中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要選擇適合大學生群體的消費標準,而不能因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標準、高消費。要克服這種心理,大學生們就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3)貧困生應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貧困生們作為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消費能力是相對落后的,但是他們的消費欲望并沒有衰減。所以,貧困生更要注重正視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查中一位貧困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清掃校道時,我會對走過的每個人微笑,因為我知道,靠自己雙手掙的錢是最光榮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心態,貧困生應積極地面對自身情況,按切身實際分配消費。
(4)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對于尚未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大學。
生而言,精神消費不但能彌補物質生活上的不足,還能讓大學生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學生應通過各種教育和文化活動,把娛樂和知識攝取結合進行,以陶冶性情,獲取知識。另外,要注意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于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為。
(五)應明白大學時光真的很短暫。在你不經意間就從指間溜走了。
同學們,尤其是來自農村的同學,我們來讀大學,說苦苦不過父母,說累又累在哪里,比起父母,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的安逸,肩上的擔子是多么輕。說大學來玩的,玩的確實他們的血汗,我們的調查就是想告訴我們,我們要學會管理自己的零花錢,合理應用。有的時候,對我們的父母來說,你用他們給你的錢買一件禮物送給他們,即使禮物不是那么的光鮮,但在他們的眼里,這也許是這些年他們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義縣農村普法狀況社會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引言
調查目的:對義縣農村地區法律建設的現時情況及其特點,和農村人對法律的看法及當遇到法律糾紛時采取方法以及這種現象所存在的原因等方面進行細致的分析,并對義縣農村法律的教育和普及程度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
調查時間:
調查對象:
調查方式:本次調查報告主要是采用以走訪為主,其它調查方式為輔的調查方式。
二、調查內容
通過在義縣劉龍臺鎮走訪及調查,我發現,農民關心的涉法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征地補償問題。之所以征地補償問題會成為義縣農村居民首要的法律問題,我通過調查后得知,這是由于義縣正在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致使政府需要征地,征地必然帶來補償,而補償當中產生法律糾紛也就不為奇怪了。產生法律糾紛必然有其深刻的社會因素,而產生法律糾紛的原因卻是復雜的,涉及的當事人無非就是政府和當地村民??赡艿脑?,我認為有如下幾點:一是賠償價款協商不一致,政府所付的補償款項少,致使村民無法接受,或者是村民要求的太多,導致政府無法接受;二是征收的土地面積與協商不一致,對于土地征收面積的大小,雙方是有矛盾的,因此產生糾紛也就不奇怪;三是被征地的農民的安置與協商不一致,其主動權在政府,村民很少參與到規劃中的,只能被動的接受政府的規劃方案。
(二)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這個問題占到了本次調查的第二位,從此可以看出,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做的非常不如意。面對商家時,消費者畢竟屬于弱勢群體,弱勢群體的權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這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就其原因來說主要是商家對消費權益不夠重視,沒有樹立誠信交易的理念,目光短淺。其次,消費者維權的途徑不多,消費者協會畢竟屬于民間機構,它只能起到一個調節的作用,對于解決復雜的問題和矛盾嚴重的問題便顯得蒼白無力了。再次,消費者維權的成本大,一般的成本包括,來回的路費,誤工費,時間等等。如果采取仲裁和訴訟的方法則成本就更加巨大。因此消費者權益的問題就成了義縣農村居民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之一了。
(三)勞動合同糾紛問題。這個問題占到了本次調查的第三位,可見義縣農民工在就業時的合法權利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面對就業單位時,農民工同樣是弱勢群體。出現勞動合同糾紛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單位的法律意識淡薄,不尊重勞動的合法權益。而農民工的法律意識也不夠,不懂得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同時其維權的成本也是非常大的,政府保護農民工這個弱勢群體的力度還是不夠大。
此外,在婚姻、鄰里等方面涉及法律的問題也比較多。
三、調查結論
通過對調查得出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義縣農村普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主要的問題:
一是農村法制宣傳存在"死角"。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民收入,近年來,國家施行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廣大農民自主經營性增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發生變化,流動速度加快,為集中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帶來了困難。在調查中發現,有些村對于法制宣傳僅限于村部內的一兩塊宣傳欄,試問能有幾個村民經常跑到村部來看著宣傳欄學習法律知識,這樣的法制宣傳浮于表面,只是村里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農民群眾本身根本得不到教育,形成"死角"。
二是個別村領導干部對法制宣傳認識不到位。農村工作紛繁復雜、千頭萬緒,很多是硬指標,也很多是軟指標。法制宣傳,對有些村干部來說,是很好糊弄的事情,因為它不像其他工作一樣,看得見、摸得著。所以對組織群眾,宣傳黨對新農村建設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國家法律法規,都停留在一般號召上。遇到矛盾糾紛繞道走,了解問題一般化,分析問題一般化,解決問題一般化,不善于運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糾紛,有些村干部甚至自身法律意識淡薄,導致村民很多越過村委會這一級,直接到鄉鎮政府上訪,嚴重影響機關的正常工作秩序。
三是法制宣傳物質條件欠缺。義縣有些村的集體經濟不是很寬裕,甚至負債不少。要進行法制宣傳,不是光靠嘴上說說就行了的,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無力支撐普法經費,宣傳讀本的緊缺、宣傳設備的落后,這些都是制約農村法制宣傳的客觀原因。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農村普法人員力不從心,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農村法制宣傳在廣度和深度上大打折扣。
四、幾點建議
對于以上問題的出現,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加強普法宣傳力度:
一是整合資源,提高宣傳效果。整合科技、文化、法律"三下鄉",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配以文字、圖片、漫畫等進行趣味性、生活化的法制宣傳。另外,農村居民居住地分散、人員流動性較大,組織起來進行規模性的宣傳教育并不實際,但是,我們卻可以利用農村學校這個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開展"法進校園"活動。學校學生來自各村各戶,而且人數多,有固定的學習教育場所和豐厚的師資力量,我們可以在農村中小學中加大法制宣傳力度,再讓學生回家向家長宣傳法律,這種家長和孩子間的互動能使家長更好的學習到法律。
二是提高村干部的思想認識,加強領導。政府應加強對村領導干部的宣傳教育,把思想統一到新農村建設目標和任務上來,充分認識法制宣傳教育是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法制保障。村領導干部要"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法制建設",切實做好農村法制宣傳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增強農民的學習法律的熱情,調動農村學習法律的積極性,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
三是增加普法教育經費,以最低的成本創造最高的效果。對確實無法支持農村普法經費的的村居,鎮財政應適當進行傾斜,給予一定的經濟扶持,使農村法制宣傳得以順利開展。同時,各村也應考慮到自身經費的實際情況,在法制宣傳的形式上多下工夫,節約成本,以最低的成本創造最優的成果,務求法制宣傳的到位。
當然只有通過個人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農村的法律基礎才會越來越提高。一些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農村群眾的生活才會更幸福、更快樂。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20xx年1月29日,國務院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健全農村市場體系,發展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物流產業,著力支持農村商品流通市場的規范化,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業的發展。目前,我國農村商品流通體系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農村商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農村商品流通渠道單一的狀態發生了轉變,多種所有制、多種經營類型的流通組織成為市場主體,農村商品經營方式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形成了由各種經濟組織構成的多種類型、多級層次、互相促進、互相依存的商品流通網絡。而農村小型便利點在農村商品流通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組成農村商品流通的細胞,小型農村小型便利店的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到農村商品流通體系的健全完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推行。但農村小型便利店卻依然存在著商品不規范、從業者素質普遍不高、有關部門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由此可見處理好農村小型便利店存在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又極其緊迫。
為了了解農村便利店究竟是如何影響農民們的生活,目前發展的現狀和存在著的問題,本次調查將以北碚區水土鎮的農民為對象,對其進行問卷式訪問。我們將從農村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深入探究農村便利店在農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影響農村便利店發展的因素,并總結出本次調查的結論,就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拙見。
農村零售業方面的研究,閆娜(20xx)通過對河南省周口市農村零售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發現用口市農村零售業存在著規模小、分布不均、管理落后的態勢,以及農村基礎設施較薄弱、農村居民的市場需求較為分散、農村地區的零售業人才缺乏等問題,需要從加強當地農村公共設施建設,完善市場監管制度,逐步實現連鎖經營,通過加快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進程,幫助企業根據本地基本情況準確定位等幾個方面加快農村零售業的發展[1]。殷宏鵬(20xx)通過分析農村消費市場的現狀,得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建議,如嚴把商品質量關、采取多種價格策略、鼓勵大型超市開拓農村市場、突出特色化經營[2]。張典(20xx)通過對20xx--20xx農村零售消費總額的比較分析以及政府對農村的政策支持,提出農村零售市場可開拓性以及對農村零售市場的建議:改善農村投資環境、完善農村流通渠道、優化農村消費環境,提高從業者的素質水平等[3]。李亞春(20xx)通過對農村零售業的限制因素的論證分析,得出我國現行農村零售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對策:政府加大改革力度、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現代農村主體、完善物流系統[4]。
農村連鎖便利店方面的研究,葉偉媛(20xx)通過去商務部“千村萬鄉”工程成果的調查研究,提出了現行農村連鎖便利店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如選擇合適的形勢、建立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創新經營觀念、注重人員素質培養等[5]。扈劍暉(20xx)通過對國外經驗成功案例的分析,提出了適合我國現行發展情況的農村便利連鎖店的經營模式,包括售貨品種構成、管理模式、采購模式、物流模式、經營結算模式進行初步探討,構建適合于農村市場條件下的現代商品流通網絡[6]。吳?。?0xx)通過對浙江農村100個村94家連鎖網點經營管理調查,概括總結總結了當前農村連鎖經營的八個特點:連鎖店開店速度過快,發展空間大、異村連鎖競爭將持續,同村競爭正興起、營業面積呈錐形,由大到小向腹地分布等[7]。楊雪晶(20xx)在對網絡界定的基礎上,分析浙江農村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網絡發展現狀和有利因素,并提出加強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建設,加速連鎖經營模式與農村消費品消費相結合的建議:如金融網絡的介入、加強信息網絡的建設、構建消費品連鎖經營網絡的基礎及物質實體[8]。
農村超市方面的研究,宋?。?0xx),通過對農村傳統市場、農村消費者對農家超市的態度的調查,指出農村超市存在的問題:如由于傳統民間組織的缺失,導致經營習慣被左右、超市產業競爭無秩序、內部治理不夠完善,管理理念不科學等[9]。戴旻(20xx)通過對農村超市及農貿市場的對比研究,指出農村超市取代農貿市場勢在必行,但農村超市存在著物流網絡不健全、市場競爭無序、零售業客體化零散化、經營能力弱小、信息不健全等。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政府加強宏觀調控、培育零售品牌、營造良好購物氛圍、因地制宜積極探索農村超市發展模式[10]。
農村便利店方面的研究,李蕙君(20xx),通過對農村便民店的走訪調查,總結出提高農村便利店經營效益的方法:如增加有效出樣、保持商品整潔有序、增加農村便民店的知名度、賒賬法、代理商品尋求差價[11]。
目前對于農村零售行業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著一些盲點和問題:
(1)政策建議對象過大。
現行對于農村零售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于行業發展和完善整體方面的研究,很少注重其中的構成要素上的研究,而且所提意見主要針對于政府方面,而對于其中的主體經營者缺建議很少。
(2)研究切入點過于單一。
現行的研究切入點一般是經營者和政府,針對經營者和政府提出存在問題以及改進方向,對于同樣是市場主體的消費者角度的思考較少。
3.1調查安排。
本次調查以五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實地調查。
(1)調查準備。
在調查方式上,本次調查采取隨即抽樣的方式,即在調查范圍內隨機詢問符合要求的調查對象。在調查方法上,本次調查采取問卷式訪問。為了提高調查效率,將由調查人員訪問后代填問卷。在調查對象上,本次調查的要求是18-70周歲具有完全獨立民事行為能力并在本地居住滿一年的被調查者。這樣的要求既滿足了實地調查隊數據的真實性,也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在樣本容量上,考慮到時間和經費的限制,本次調查僅選擇了30個樣本。在調查地點上,經過小組討論和對多個調查地點的比較,本次調查最終選擇了北碚區水土鎮的農村。
(2)調查過程。
以小組為整體,兩個至三個調查人員為一隊,分為記錄者和訪問者對調查對象開展調查。
(3)調查整理。
本次調查借助excel數據統計軟件,將調查數據錄入計算機,采用傳統統計方法,針對選定的變量進行重點分析,進而揭示其中的聯系。
3.2變量測量。
本研究中將以下幾個要素作為農村便利店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的變量:
4.1基本情況。
在調查數據的整理中,筆者發現在基本情況方面,男性與女性的比例是17:13,大體上男女比例平衡;被調查者的年齡23%在16-50歲,74%在50歲以上,大多以中老年為主;文化程度上,57%的人受過小學教育或者沒有受過教育,40%的人受過初中教育,文化水平偏低;家庭月消費上,83%家庭的月消費在3000元及其以下,在這其中53%的家庭的最高月消費只有1500元。綜合以上數據,筆者認為農村消費者大多是文化程度較低、家庭消費水平較低的中老年人。
4.2具體分析。
在此基本情況下,調查人員對其進行相關問題的訪問,經過數據統計,現將變量做以下分析:
4.2.1便利店的作用更多是應急之用。
雖然便利店具有經濟方便的特點,但是它仍然不能與超市,規模更大的商店相比。根據調查得知,被調查者們購買生活所需的主要渠道還是集鎮中的超市商店,他們去便利店購物的頻率不高。因為在他們看來,超市的商品種類更多,質量更有保障,并且去集鎮購物并不費時費力。相比之下,農村便利店僅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經營,不能滿足被調查者們所有的生活所需。而且,在數據統計中,筆者發現被調查者在便利店購物的平均消費支出僅占總消費支出的15%。由此可見,對被調查者來說農村便利店不是他們主要購物場所。只是在急需時,它能夠滿足消費者的要求。
4.2.2距離的遠近是影響便利店經營的重要因素。
由之前的分析可以知道被調查者們選擇農村便利店大多是應急之用。那么,在多個便利店中,被調查者們是怎樣選擇的呢?根據調查問卷b8問題答案的統計發現,在眾多影響因素中,“距離”這一因素所占的比例最大。而根據b2問題的答案可知,87%的被調查者的家距離便利店都不遠。所以,便利店顧客的來源應該是其自身周邊的被調查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是因為距離近,才發揮便利店方便的作用,滿足被調查者們的要求。根據這一結論,筆者認為具有較好的地理位置,特別是處于村落中央或者村公路邊的便利店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在整個調查過程中,筆者發現便利店商品的價格并不比集鎮超市里商品的價格低,甚至某些商品價格還略高于超市的商品。而這樣的價格對被調查者來說2/3的人認為是合理的,1/3的認為是不合理。
一般而言,便利店商品的價格較低會更有利于競爭。那么,為什么實地調查的結果卻并非如此,并且大多數人認為它是合理的呢?仔細分析之后,筆者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在一個村中農村便利店有多個,也就意味著它們之間存在相互競爭的關系。但對被調查者來說便利店也不是他們主要的購物途徑。因此,某個便利店若貿然提高價格勢必會造成客源流失。根據b12問題的答案統計,近一半的人在提高經營環境的前期下不能夠接受提高商品價格,即使43%的人能夠接受提價,其前提的提價的幅度也很小。第二,從整體上來看,便利店商品的價格與集鎮商品的價格相差不大。所以,大多數人還是可以接受便利店商品的價格。而其中30%的人認為它的價格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其中存在運費的因素而導致它的價格略高于超市的價格。
由于便利店的經營規模較小,不能形成規模效應,再加上運輸因素使得它不能夠用降低價格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自然不是有效的競爭手段。
4.2.4商品種類不齊全、更新速度慢制約便利店的發展。
大多數情況下,商店的商品種類越多就越能吸引消費者,但是根據本次調查的統計結果看,2/3的人認為便利店商品的種類不齊全(在實地觀察過程中,筆者發現絕大部分的便利店商品主要包括煙、酒、零食和鹽等部分日常用品,其他種類的商品則很少甚至完全沒有。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便利店產品種類的更新依然不樂觀,大多數人認為它們的更新速度比較慢。
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導致了這樣不符合市場規律的狀況。首先,信息不完全。既然農村便利店集中在農村內部,由于自然地理條件,信息傳播途徑不暢。缺乏媒介傳播和信息收集渠道,經營者就不能及時得到相關的市場信息。其次,消費需求不足。由之前的分析知道便利店的作用大多是應急之用,其他需求很少。在b5問題“能否順利購買到您所需商品”的答案中64%的人選擇“能夠購買到”,剩下36%的人選擇“不能買到”。粗略得看這樣的結論與之前的分析有矛盾,但是再深層次地剖析就可以發現它們是一致的。選擇“不能買到”的原因是因為商品種類不齊全,不能滿足這類消費者要求;而選擇“能夠買到”的原因是這些消費者本來的需求就很少,他們對便利店商品的預期很低,因此在便利店有限的供給下能夠滿足這類消費的需求。最后,經營者經營積極性不高。農村便利店經營者大多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或者沒有工作的婦女。在這樣的家庭中,他們主要的收入不是來自便利店的經營所得,而是家庭其他成員的收入。因此,便利店的盈利狀況得不到重視?;谶@三個原因,便利店商品供給不能有效滿足農村消費者的要求,限制其發展。
4.2.5提高商品質量是改善便利店經營狀況的有效途徑。
在訪問過程中,筆者得知這些便利店的商品基本上都是來自集鎮的批發。也就是說他們的貨源相同,不存在商品差異的問題。再加上多家便利店相互之間的競爭,七成的被調查者認為這些便利店商品的質量“比較好”,三成的人認為是“不好”的。
正是因為大多便利店經營者沒有較強的經營能力,商品的質量問題也就沒有得到他們的重視,而導致了三成顧客的潛在流失。相反地,如果便利店經營者能夠提高商品的質量,那么這部分流失的顧客可以變成潛在的顧客,對便利店來說就可以擴大客源,經營狀況也可以得到改善。
4.2.6服務態度好,但衛生環境有待改進。
農村便利店是服務業在農村的縮影。在這樣的前提下,無論經營者是怎樣的目的,但其最終目標都是將商品銷售出去,因此服務態度的好壞對便利店的經營也是非常重要的。從本次的調查的結果看,87%的被調查者認為便利店的服務態度是“比較好的”,只有13%的人不滿意他們的服務態度。
除了銷售這一目的外,更多的是還有熟人的關系。因為便利店的銷售對象是整個村子里的村民,限制了它們的銷售范圍。同一個村里的人,相互之間的關系比較熟悉,所以除個別情況外,經營者的服務態度一般都比較好。
“服務態度好”到達了軟環境的要求,但是從調查數據看,衛生條件這一硬環境沒有達到服務業的標準。雖然57%的被調查者能夠接受這樣的衛生環境,但仍有43%的人對目前的衛生環境不滿意。
便利店的經營不僅要求保障商品的質量,也需要符合衛生標準的環境?;蛟S是本身在農村的關系,有些便利店店主并不注意店里的衛生狀況。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失去那些對環境有要求的消費者,這很不利于便利店的發展。
通過以上基本情況和具體分析,本次調查結論如下。
(1)農村便利店并非村民主要購物渠道,其主要購物場所仍是在更大的場鎮或市區里面,居民在便利店的消費占總消費比重較小,在15%左右。
(2)農村便利店的地理條件總體上比較合理,萬壽橋村共有4個商店,有兩個相對分散,另外兩個集中在一個地方;三元村有3個商店,都是分布都比較分散,但是以上兩個村的商店都鄰近村民住宅,都是沿公路分布,對居民購買物品來說較為方便;離便利店距離的遠近是村民購買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價格因素。
(3)經過上訪被調查地點的農村便利店發現其商品種類較少;村民對便利店的預期較低,大多數認為因為是在農村所以便利店基本只能滿足村民的一些急需之用的物品比如鹽、煙、酒等。因此對便利店能夠提供更多的商品沒有期望,進而導致便利店因村民的這種心態對購入其他商品沒有積極性。
(4)農村便利店的服務態度方面,經過走訪和對村民的調查發現大多都認為其較為熱情、對顧客態度較好。
(5)被調查地區的大多農村便利店的主要經營方向不是零售商品等,而主要為農村娛樂提供的服務場所,如麻將館的開設往往會有便利店的產生,主要是為打牌的人提供酒水、泡面等。
(6)便利店不能夠提供糧油供應,當地的農用地大多用于苗木的種植,重量耕地面積所占比重較低,村民的糧油主要靠去集市購買獲得。
(7)店主對于世面上產品的更新并無太大關注,了解信息不及時,經營積極性不高。
總體來說,農村便利店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其給村民的生活帶來了部分便利,它是農村消費市場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對農村經濟、生活生產都有一定的影響,但也存在一些缺陷須待完善。
6.1農村便利店存在的缺陷。
6.1.1農村消費市場的不規范。
目前,許多地方的農村便利店的貨源、運輸、銷售、售后服務都處于各自為站的狀態,缺乏統一的規劃,農村消費市場運行極為不規范。加之各地區、各部門對農村消費市場建設和規范的學習和間就不夠,缺乏專門的組織機構規范其運行操作,對農村消費市場的開發利用程度低,農村消費市場發育不健全。
6.1.2經營者缺乏市場經營理念。
農村便利店經營者受過教育的程度低,高中及以上學歷的人只占調查者中的3%。文化水平低導致經營者缺乏必要的市場經營理念,不懂得如何刺激消費者的需求去帶動自己提供商品的供給,進而使自己的便利店取得更好的收益。大多數農村便利店經營者對商品信息掌握得不多,缺乏信息敏感度,在商品的提供上不注重時效性,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近65%的調查者認為便利店的產品更新不太快或者是慢。所以農村便利店未能滿足村民的需求,未能在農村消費市場上發揮應有的作用,未能使自己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6.13農村便利店商品供需不平衡。
第一,農民對農村便利店商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在調查中發現農村消費者對農村便利店的期望比較低,在便利店購買的商品大多只是應急之用的鹽、醋、醬油之類的,對便利店沒有跟多的需求。而只是便利店有什么商品就購買什么商品,所需商品在便利店購買難就去集市或者是大型超市購買,所以未能形成需求對供給的拉動作用。第二,便利店商品供應不足。由于農村消費者購買需求少和經營者在經營上缺乏市場經營理念,便利店的商品種類少、更新慢、整體供應不足。形成消費者購買什么就提供什么,而未能提供更多的商品用供給去刺激消費者的購買,進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使自己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農村消費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給不足這對矛盾的存在形成供需未能相互拉動共同促進的趨勢,而是陷入相互阻礙惡性循環之中。
6.2改善農村便利店現狀的措施。
6.2.1規范農村消費市場,加強相關部門的市場監管。
農村消費市場的運行操作不規范主要的原因有相關部門的監管不力和參與者積極性的缺乏等使得本能夠為村民提供更好服務的農村便利店發展緩慢,未能發揮應有的市場作用。
未解決農村便利店目前發展緩慢和不規范的問題:工商行政部門應該加強對農村便利店的監管,從其經營環境、經營商品類別、質量安全等上加予審核,如有問題應該及時處理。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便利店的扶持,諸如對種植耕地面積少的、交通不便的農村地區予以增加糧油供應店等類似的便利店,更好地滿足居民的需求。村民應該改變傳統對農村便利店的觀點,應主動向經營者提出自己需求,而不是一味的持無所謂態度,畢竟便利店各方面的改善從根本上說是有利于村民自身的生活生產的。
6.2.2加強對經營者的培訓,提升經營者素質。
村委會或合作社應該給與便利店經營者進行與經營相關的培訓,政府等相關機構應加強宣傳讓經營者明白要經營便利店就得經營得好,使其所利用的資源達到合理的配置。提高經營者素質和能力,彌補其市場經營理念,大力發展農村服務業,為農民服務,以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要求。
6.2.3增加商品供給,推動有效需求,促進供需平衡。
在農村便利店增加商品的供給,改善便利店經營環境,以拉動村民的有效需求;進而又以需求推動供給,使供需擺脫相互阻礙的惡性循環,使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循環局面。就如水土鎮主要發展苗木業,農民幾乎都不種植糧食、油料等生活所需品,而農村便利店又不提供糧棉油等產品,使得村民購買極其不便。因此便利店以村民這種對糧棉油的需求來供給商品滿足消費者需要,并且經營者還有提供農村所缺少或者幾乎沒有少見的商品以此來推動或刺激消費者需求,促進供需平衡更好的為農民服務,推動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
下面是由為您收集整理的關于年輕干部思想作風狀況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借鑒!
1、具有比較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良好的價值取向。
在當前市場經濟和改革浪潮的沖擊下,處在農村基層艱苦工作環境下的廣大年輕干部依然表現出了較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從調查情況來看,有84%的年輕干部對實現共產主義充滿了信心;68%的年輕干部將個人事業的成功作為自身價值的最佳體現方式。充分顯現出了新時期年輕干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具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
新的時期,年輕干部都意識到了人類已進入學習型社會,學者生存,不學者必將劣汰,從而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調查表明,有65%的年輕干部認為必須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改善知識結構,切實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論水平。由于年輕干部都具有旺盛的精力,加上對新知識的強烈渴求,都養成了勤于學習政治理論和專業技術、勤于思考的習慣。
3、具有較好的創新意識和較強的實干能力。
廣大年輕干部,尤其是年輕領導干部都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能力,他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更新觀念,開拓進取,敢于并善于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工作中及時大膽提出與老觀念、老傳統不同的新觀點、新方案??照務`國,實干興邦是大多數年輕干部的工作理念,他們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不怕苦,不怕累,繼承和發揚了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宗旨。根據調查統計,有86%的年輕干部表示現階段黨員干部必須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和務實創新的工作理念。
4、具有較強的自律意識和強烈的正義感。
調查表明,大多數年輕干部對自己都要求比較嚴格。53%的年輕干部把群眾公認作為自己工作好壞的衡量標準。年輕干部在廉潔自律方面表現出了十分堅定的意志,78%的調查對象對當前社會上存在的各種腐朽現象和不正之風表示深惡痛絕、堅決抵制。76%的年輕干部認為必須狠抓黨員干部作風轉變,并對黨風的轉變充滿了信心,展現出了新時期年輕干部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正義感。
我們從調查情況中可以看出,盡管大多數年輕干部繼承和發揚了黨的優良傳統,能解放思想,勇于創新,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在各條戰線上發揮著骨干作用。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極少數年輕干部在思想作風上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應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問題之一:淡漠政治。
主要表現為:不注意政治理論的學習,借口工作忙而忽視理論學習,理論功底比較淺。因而觀察問題缺乏政治敏銳性和洞察力,對于影響政治穩定、社會安定的苗頭性問題,往往嗅覺不靈,反映遲鈍,明辨是非的能力較差。分析問題不善于從政治的高度探索問題發生的根源,不能以高度的政治鑒別力對問題的性質作出準確的判斷,在大是大非和許多問題上分不清是非。
問題之二:熱衷權力。
當前,有極少數年輕干部不能正確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權力,過分注重職務升遷,權力觀發生扭曲和變形,不能正確使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群眾謀利益,把很大的一部分精力放在謀劃自己的升遷上,迎來送往搞關系,找門子,想方設法尋找升官的捷徑,而沒有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完全忘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群眾中造成很壞的影響。
問題之三:貪圖安逸。
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少數年輕干部潛滋暗長了貪圖安逸、害怕艱苦的思想。他們甚至把勤勞樸素看作寒酸,把吃苦耐勞當作迂腐,視艱苦創業者為傻冒。相反卻把講排場、比闊氣、擺派頭當作榮耀。
問題之四:輕視群眾。
年輕干部大都由于具備較高的文化知識水平,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活躍,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精神,結果他們中的少數人往往因為取得了一些成績就過高估計自己,片面強調自己在決策和工作中的作用,滋長了驕傲自滿和個人英雄主義思想,違背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產生了脫離群眾的不良傾向。
上述問題雖然發生在少數年輕干部身上,但危害極大,不可等閑視之。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形勢和環境等客觀上的原因,而根本原因是少數年輕干部放松了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放松了黨性鍛煉,在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沾染了庸俗的政客風氣,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思想悄然滋長。要解決年輕干部存在的這些思想作風問題,應該采取以下四個方面的對策:
1、提高年輕干部的理論修養。
只有理論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堅定。各級黨委必須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抓好年輕干部的理論學習,把理論學習納入黨委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牢牢抓在手上,做到經常抓,反復抓,抓反復,要制定學習計劃,規范學習內容,改進學習方法,完善學習制度,注重學習實效。要使年輕干部真正認識到提高理論修養離不開學習,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頭腦,在行動上與上級組織保持高度一致。要組織年輕干部系統地學習馬列主義、毛主席思想、鄧爺爺理論和江x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真正領會其精神實質,吸取其思想精華,在復雜的形勢下堅持理性思考、冷靜分析、辨別方向,沉著應對,做到立場堅定,旗幟鮮明。
2、強化年輕干部的宗旨意識。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檢驗干部黨性的試金石。一個認識不到人民群眾重要歷史地位的'人,一個對人民群眾沒有深厚感情的人,是不可能自覺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首先,要教育年輕干部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注重解決對待群眾的態度問題,使他們對人民群眾的感情融于自己的一言一行當中,自覺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自己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次,要教育年輕干部增強公仆意識。教育年輕干部正確對待和使用人民賦予的權力,把權力當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手段。第三,要教育年輕干部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幫助年輕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年輕干部在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生活方式侵蝕的堅固防線,頂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做到不正之風不染,不義之財不取,不法之事不干。
3、鍛煉年輕干部的務實作風。
首先,要堅持把工作熱情與尊重客觀規律統一起來。年輕干部的工作熱情高、勁頭大,但必須頭腦冷靜,尊重客觀規律,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根據需要和可能,一件件扎扎實實去辦。其次,要提倡說實話、鼓實勁、干實事、求實效。年輕干部要敢于把說實話作為自己的一項政治品德,如實反映各種問題,在遇到大事,特別是涉及到個人利益的時候,要實事求是,堅持原則,絕不能弄虛作假。要堅持深入基層,體察社情民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不搞不切實際的高指標,不搞虛假浮夸的假政績。第三,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年輕干部為人民群眾辦實事不能好大喜功,不屑于辦小事。其實,許多看似細枝末節的小事,卻與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不能借口小事而置之不理,要在一件件小事中培養求真務實的作風。要培養嚴于解剖自我的精神,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敢于承認,堅決改正,不遮遮掩掩、躲躲閃閃。同時,年輕干部還要克服傲氣,尊重同志,取長補短,促進自己不斷成熟。
4、加大年輕干部的監督力度。
年輕干部思想作風出現的問題,應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加強教育和管理。組織部門要在嚴把入口關的前提下,不斷強化對年輕干部的監督,要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審計、匯報思想、定期談話、年末述職等一系列監督制度,把管理監督工作貫穿于年輕干部培養、選拔、使用的全過程。綜合運用組織考察、個別座談、民主評議、公開述職等形式,加強對年輕干部的考察監督,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發現問題,及時教育。同時,要深入考察監督年輕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對年輕干部實行全方位的監督管理。
大學生的錢“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通過調查發現,在生活費來源方面,有75%的同學依靠父母,13%的同學依靠貸款,8%的同學獲得了獎學金,9%的同學通過打工補貼日常開銷,另有1%的同學還需減免學費。由此可見,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但來源趨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費不包括學雜費和住宿費等,要是這個“大頭”加上去,來自父母的比例將更高,可以這么說,大學生基本上還是以一個純消費者的身份出現在社會的舞臺上。
對于大學生的消費去向問題,調查表明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費金額較大的比如手機、電腦、各類培訓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機已成為大學生主要消費品,這從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學生是手機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調查表明,煙臺大學有47.2%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年級越高,手機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剛入校僅有6%的學生擁有手機,而大四學生中擁有手機者已經高達82%,遠遠高于社會群體手機平均擁有率。約有83%的大四學生明確表示,購買手機主要是為了方便找工作。雖然手機的主要功能是通話,但大學生們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選擇手機時,他們認為價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間的手機最受青睞。
因此,大學生消費結構呈現出類似于正立錐形的結構。家庭比較富裕的同學位于錐形的上端,他們擁有電腦、名牌手機等貴重物品;家庭貧寒的同學則處于錐形的下端,他們往往要靠勤工助學或貸款來維持大學正常生活;其他同學則位于錐形的中間,他們衣食無憂,生活水平居中。同時,從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從錐形的上端到錐形的下端依次降低,這也鮮明的體現了大學生消費的層次性。
可占到80%~90%。無疑,目前大學生的消費已經給學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特別一些貧困家庭,在調查中我發現,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學需要通過申請助學貸款來完成大學四年的學業,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保證,更不用說這近萬元的費用了。由于山東省經濟算中等發達,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學生家庭的收入水平還要低一些。所以實際比重可能比這個數目還要偏高一些,影響可謂深遠。
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和消費行為決定了大學生消費的影響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場上的很多消費都與大學生息息相關,大學生消費已直接影響著整個消費市場和國民經濟。目前,大學生消費市場已經形成,這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它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大學生消費不僅僅關系到自己、學校,而且還是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問題?,F從個人、學校、社會三方面對大學生消費提出幾點建議。
(一)對于大學生而言,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要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大學生經濟來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還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費的誤區。如今有的學生消費上大手大腳,還有沉迷于盲目消費中,比如最近許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這將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費負擔,更重要的是大學生也會在盲目的消費中迷失自己,以至影響到自己的學業。另外,大學生也要具有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進入大學,已經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欺騙消費者的各種不法行為屢禁不止,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大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于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三)對于社會而言,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范市場秩序,為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其消費。無論從哪方面講,大學生的消費市場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了,它已嚴重影響著高校周圍地區經濟的發展。
(四)對大學生來說還應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痹谡{查時,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20xx年1月29日,國務院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健全農村市場體系,發展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物流產業,著力支持農村商品流通市場的規范化,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業的發展。目前,我國農村商品流通體系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農村商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農村商品流通渠道單一的狀態發生了轉變,多種所有制、多種經營類型的流通組織成為市場主體,農村商品經營方式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形成了由各種經濟組織構成的多種類型、多級層次、互相促進、互相依存的商品流通網絡。而農村小型便利點在農村商品流通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組成農村商品流通的細胞,小型農村小型便利店的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到農村商品流通體系的健全完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推行。但農村小型便利店卻依然存在著商品不規范、從業者素質普遍不高、有關部門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由此可見處理好農村小型便利店存在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又極其緊迫。
為了了解農村便利店究竟是如何影響農民們的生活,目前發展的現狀和存在著的問題,本次調查將以北碚區水土鎮的農民為對象,對其進行問卷式訪問。我們將從農村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深入探究農村便利店在農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影響農村便利店發展的因素,并總結出本次調查的結論,就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拙見。
農村零售業方面的研究,閆娜(20xx)通過對河南省周口市農村零售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發現用口市農村零售業存在著規模小、分布不均、管理落后的態勢,以及農村基礎設施較薄弱、農村居民的市場需求較為分散、農村地區的零售業人才缺乏等問題,需要從加強當地農村公共設施建設,完善市場監管制度,逐步實現連鎖經營,通過加快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進程,幫助企業根據本地基本情況準確定位等幾個方面加快農村零售業的發展[1]。殷宏鵬(20xx)通過分析農村消費市場的現狀,得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建議,如嚴把商品質量關、采取多種價格策略、鼓勵大型超市開拓農村市場、突出特色化經營[2]。張典(20xx)通過對20xx--20xx農村零售消費總額的比較分析以及政府對農村的政策支持,提出農村零售市場可開拓性以及對農村零售市場的建議:改善農村投資環境、完善農村流通渠道、優化農村消費環境,提高從業者的素質水平等[3]。李亞春(20xx)通過對農村零售業的限制因素的論證分析,得出我國現行農村零售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對策:政府加大改革力度、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現代農村主體、完善物流系統[4]。
農村連鎖便利店方面的研究,葉偉媛(20xx)通過去商務部“千村萬鄉”工程成果的調查研究,提出了現行農村連鎖便利店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如選擇合適的形勢、建立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創新經營觀念、注重人員素質培養等[5]。扈劍暉(20xx)通過對國外經驗成功案例的分析,提出了適合我國現行發展情況的農村便利連鎖店的經營模式,包括售貨品種構成、管理模式、采購模式、物流模式、經營結算模式進行初步探討,構建適合于農村市場條件下的現代商品流通網絡[6]。吳?。?0xx)通過對浙江農村100個村94家連鎖網點經營管理調查,概括總結總結了當前農村連鎖經營的八個特點:連鎖店開店速度過快,發展空間大、異村連鎖競爭將持續,同村競爭正興起、營業面積呈錐形,由大到小向腹地分布等[7]。楊雪晶(20xx)在對網絡界定的基礎上,分析浙江農村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網絡發展現狀和有利因素,并提出加強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建設,加速連鎖經營模式與農村消費品消費相結合的建議:如金融網絡的介入、加強信息網絡的建設、構建消費品連鎖經營網絡的基礎及物質實體[8]。
農村超市方面的研究,宋?。?0xx),通過對農村傳統市場、農村消費者對農家超市的態度的調查,指出農村超市存在的問題:如由于傳統民間組織的缺失,導致經營習慣被左右、超市產業競爭無秩序、內部治理不夠完善,管理理念不科學等[9]。戴旻(20xx)通過對農村超市及農貿市場的對比研究,指出農村超市取代農貿市場勢在必行,但農村超市存在著物流網絡不健全、市場競爭無序、零售業客體化零散化、經營能力弱小、信息不健全等。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政府加強宏觀調控、培育零售品牌、營造良好購物氛圍、因地制宜積極探索農村超市發展模式[10]。
農村便利店方面的研究,李蕙君(20xx),通過對農村便民店的走訪調查,總結出提高農村便利店經營效益的方法:如增加有效出樣、保持商品整潔有序、增加農村便民店的知名度、賒賬法、代理商品尋求差價[11]。
目前對于農村零售行業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著一些盲點和問題:
(1)政策建議對象過大。
現行對于農村零售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于行業發展和完善整體方面的研究,很少注重其中的構成要素上的研究,而且所提意見主要針對于政府方面,而對于其中的主體經營者缺建議很少。
(2)研究切入點過于單一。
現行的研究切入點一般是經營者和政府,針對經營者和政府提出存在問題以及改進方向,對于同樣是市場主體的消費者角度的思考較少。
3.1調查安排。
本次調查以五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實地調查。
(1)調查準備。
在調查方式上,本次調查采取隨即抽樣的方式,即在調查范圍內隨機詢問符合要求的調查對象。在調查方法上,本次調查采取問卷式訪問。為了提高調查效率,將由調查人員訪問后代填問卷。在調查對象上,本次調查的要求是18-70周歲具有完全獨立民事行為能力并在本地居住滿一年的被調查者。這樣的要求既滿足了實地調查隊數據的真實性,也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在樣本容量上,考慮到時間和經費的限制,本次調查僅選擇了30個樣本。在調查地點上,經過小組討論和對多個調查地點的比較,本次調查最終選擇了北碚區水土鎮的農村。
(2)調查過程。
以小組為整體,兩個至三個調查人員為一隊,分為記錄者和訪問者對調查對象開展調查。
(3)調查整理。
本次調查借助excel數據統計軟件,將調查數據錄入計算機,采用傳統統計方法,針對選定的變量進行重點分析,進而揭示其中的聯系。
3.2變量測量。
本研究中將以下幾個要素作為農村便利店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的變量:
4.1基本情況。
在調查數據的整理中,筆者發現在基本情況方面,男性與女性的比例是17:13,大體上男女比例平衡;被調查者的年齡23%在16-50歲,74%在50歲以上,大多以中老年為主;文化程度上,57%的人受過小學教育或者沒有受過教育,40%的人受過初中教育,文化水平偏低;家庭月消費上,83%家庭的月消費在3000元及其以下,在這其中53%的家庭的最高月消費只有1500元。綜合以上數據,筆者認為農村消費者大多是文化程度較低、家庭消費水平較低的中老年人。
4.2具體分析。
在此基本情況下,調查人員對其進行相關問題的訪問,經過數據統計,現將變量做以下分析:
4.2.1便利店的作用更多是應急之用。
雖然便利店具有經濟方便的特點,但是它仍然不能與超市,規模更大的商店相比。根據調查得知,被調查者們購買生活所需的主要渠道還是集鎮中的超市商店,他們去便利店購物的頻率不高。因為在他們看來,超市的商品種類更多,質量更有保障,并且去集鎮購物并不費時費力。相比之下,農村便利店僅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經營,不能滿足被調查者們所有的生活所需。而且,在數據統計中,筆者發現被調查者在便利店購物的平均消費支出僅占總消費支出的15%。由此可見,對被調查者來說農村便利店不是他們主要購物場所。只是在急需時,它能夠滿足消費者的要求。
4.2.2距離的遠近是影響便利店經營的重要因素。
由之前的分析可以知道被調查者們選擇農村便利店大多是應急之用。那么,在多個便利店中,被調查者們是怎樣選擇的呢?根據調查問卷b8問題答案的統計發現,在眾多影響因素中,“距離”這一因素所占的比例最大。而根據b2問題的答案可知,87%的被調查者的家距離便利店都不遠。所以,便利店顧客的來源應該是其自身周邊的被調查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是因為距離近,才發揮便利店方便的作用,滿足被調查者們的要求。根據這一結論,筆者認為具有較好的地理位置,特別是處于村落中央或者村公路邊的便利店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在整個調查過程中,筆者發現便利店商品的價格并不比集鎮超市里商品的價格低,甚至某些商品價格還略高于超市的商品。而這樣的價格對被調查者來說2/3的人認為是合理的,1/3的認為是不合理。
一般而言,便利店商品的價格較低會更有利于競爭。那么,為什么實地調查的結果卻并非如此,并且大多數人認為它是合理的呢?仔細分析之后,筆者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在一個村中農村便利店有多個,也就意味著它們之間存在相互競爭的關系。但對被調查者來說便利店也不是他們主要的購物途徑。因此,某個便利店若貿然提高價格勢必會造成客源流失。根據b12問題的答案統計,近一半的人在提高經營環境的前期下不能夠接受提高商品價格,即使43%的人能夠接受提價,其前提的提價的幅度也很小。第二,從整體上來看,便利店商品的價格與集鎮商品的價格相差不大。所以,大多數人還是可以接受便利店商品的價格。而其中30%的人認為它的價格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其中存在運費的因素而導致它的價格略高于超市的價格。
由于便利店的經營規模較小,不能形成規模效應,再加上運輸因素使得它不能夠用降低價格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自然不是有效的競爭手段。
4.2.4商品種類不齊全、更新速度慢制約便利店的發展。
大多數情況下,商店的商品種類越多就越能吸引消費者,但是根據本次調查的統計結果看,2/3的人認為便利店商品的種類不齊全(在實地觀察過程中,筆者發現絕大部分的便利店商品主要包括煙、酒、零食和鹽等部分日常用品,其他種類的商品則很少甚至完全沒有。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便利店產品種類的更新依然不樂觀,大多數人認為它們的更新速度比較慢。
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導致了這樣不符合市場規律的狀況。首先,信息不完全。既然農村便利店集中在農村內部,由于自然地理條件,信息傳播途徑不暢。缺乏媒介傳播和信息收集渠道,經營者就不能及時得到相關的市場信息。其次,消費需求不足。由之前的分析知道便利店的作用大多是應急之用,其他需求很少。在b5問題“能否順利購買到您所需商品”的答案中64%的人選擇“能夠購買到”,剩下36%的人選擇“不能買到”。粗略得看這樣的結論與之前的分析有矛盾,但是再深層次地剖析就可以發現它們是一致的。選擇“不能買到”的原因是因為商品種類不齊全,不能滿足這類消費者要求;而選擇“能夠買到”的原因是這些消費者本來的需求就很少,他們對便利店商品的預期很低,因此在便利店有限的供給下能夠滿足這類消費的需求。最后,經營者經營積極性不高。農村便利店經營者大多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或者沒有工作的婦女。在這樣的家庭中,他們主要的收入不是來自便利店的經營所得,而是家庭其他成員的收入。因此,便利店的盈利狀況得不到重視?;谶@三個原因,便利店商品供給不能有效滿足農村消費者的要求,限制其發展。
4.2.5提高商品質量是改善便利店經營狀況的有效途徑。
在訪問過程中,筆者得知這些便利店的商品基本上都是來自集鎮的批發。也就是說他們的貨源相同,不存在商品差異的問題。再加上多家便利店相互之間的競爭,七成的被調查者認為這些便利店商品的質量“比較好”,三成的人認為是“不好”的。
正是因為大多便利店經營者沒有較強的經營能力,商品的質量問題也就沒有得到他們的重視,而導致了三成顧客的潛在流失。相反地,如果便利店經營者能夠提高商品的質量,那么這部分流失的顧客可以變成潛在的顧客,對便利店來說就可以擴大客源,經營狀況也可以得到改善。
4.2.6服務態度好,但衛生環境有待改進。
農村便利店是服務業在農村的縮影。在這樣的前提下,無論經營者是怎樣的目的,但其最終目標都是將商品銷售出去,因此服務態度的好壞對便利店的經營也是非常重要的。從本次的調查的結果看,87%的被調查者認為便利店的服務態度是“比較好的”,只有13%的人不滿意他們的服務態度。
除了銷售這一目的外,更多的是還有熟人的關系。因為便利店的銷售對象是整個村子里的村民,限制了它們的銷售范圍。同一個村里的人,相互之間的關系比較熟悉,所以除個別情況外,經營者的服務態度一般都比較好。
“服務態度好”到達了軟環境的要求,但是從調查數據看,衛生條件這一硬環境沒有達到服務業的標準。雖然57%的被調查者能夠接受這樣的衛生環境,但仍有43%的人對目前的衛生環境不滿意。
便利店的經營不僅要求保障商品的質量,也需要符合衛生標準的環境?;蛟S是本身在農村的關系,有些便利店店主并不注意店里的衛生狀況。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失去那些對環境有要求的消費者,這很不利于便利店的發展。
通過以上基本情況和具體分析,本次調查結論如下。
(1)農村便利店并非村民主要購物渠道,其主要購物場所仍是在更大的場鎮或市區里面,居民在便利店的消費占總消費比重較小,在15%左右。
(2)農村便利店的地理條件總體上比較合理,萬壽橋村共有4個商店,有兩個相對分散,另外兩個集中在一個地方;三元村有3個商店,都是分布都比較分散,但是以上兩個村的商店都鄰近村民住宅,都是沿公路分布,對居民購買物品來說較為方便;離便利店距離的遠近是村民購買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價格因素。
(3)經過上訪被調查地點的農村便利店發現其商品種類較少;村民對便利店的預期較低,大多數認為因為是在農村所以便利店基本只能滿足村民的一些急需之用的物品比如鹽、煙、酒等。因此對便利店能夠提供更多的商品沒有期望,進而導致便利店因村民的這種心態對購入其他商品沒有積極性。
(4)農村便利店的服務態度方面,經過走訪和對村民的調查發現大多都認為其較為熱情、對顧客態度較好。
(5)被調查地區的大多農村便利店的主要經營方向不是零售商品等,而主要為農村娛樂提供的服務場所,如麻將館的開設往往會有便利店的產生,主要是為打牌的人提供酒水、泡面等。
(6)便利店不能夠提供糧油供應,當地的農用地大多用于苗木的種植,重量耕地面積所占比重較低,村民的糧油主要靠去集市購買獲得。
(7)店主對于世面上產品的更新并無太大關注,了解信息不及時,經營積極性不高。
總體來說,農村便利店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其給村民的生活帶來了部分便利,它是農村消費市場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對農村經濟、生活生產都有一定的影響,但也存在一些缺陷須待完善。
6.1農村便利店存在的缺陷。
6.1.1農村消費市場的不規范。
目前,許多地方的農村便利店的貨源、運輸、銷售、售后服務都處于各自為站的狀態,缺乏統一的規劃,農村消費市場運行極為不規范。加之各地區、各部門對農村消費市場建設和規范的學習和間就不夠,缺乏專門的組織機構規范其運行操作,對農村消費市場的開發利用程度低,農村消費市場發育不健全。
6.1.2經營者缺乏市場經營理念。
農村便利店經營者受過教育的程度低,高中及以上學歷的人只占調查者中的3%。文化水平低導致經營者缺乏必要的市場經營理念,不懂得如何刺激消費者的需求去帶動自己提供商品的供給,進而使自己的便利店取得更好的收益。大多數農村便利店經營者對商品信息掌握得不多,缺乏信息敏感度,在商品的提供上不注重時效性,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近65%的調查者認為便利店的產品更新不太快或者是慢。所以農村便利店未能滿足村民的需求,未能在農村消費市場上發揮應有的作用,未能使自己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6.13農村便利店商品供需不平衡。
第一,農民對農村便利店商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在調查中發現農村消費者對農村便利店的期望比較低,在便利店購買的商品大多只是應急之用的鹽、醋、醬油之類的,對便利店沒有跟多的需求。而只是便利店有什么商品就購買什么商品,所需商品在便利店購買難就去集市或者是大型超市購買,所以未能形成需求對供給的拉動作用。第二,便利店商品供應不足。由于農村消費者購買需求少和經營者在經營上缺乏市場經營理念,便利店的商品種類少、更新慢、整體供應不足。形成消費者購買什么就提供什么,而未能提供更多的商品用供給去刺激消費者的購買,進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使自己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農村消費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給不足這對矛盾的存在形成供需未能相互拉動共同促進的趨勢,而是陷入相互阻礙惡性循環之中。
6.2改善農村便利店現狀的措施。
6.2.1規范農村消費市場,加強相關部門的市場監管。
農村消費市場的運行操作不規范主要的原因有相關部門的監管不力和參與者積極性的缺乏等使得本能夠為村民提供更好服務的農村便利店發展緩慢,未能發揮應有的市場作用。
未解決農村便利店目前發展緩慢和不規范的問題:工商行政部門應該加強對農村便利店的監管,從其經營環境、經營商品類別、質量安全等上加予審核,如有問題應該及時處理。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便利店的扶持,諸如對種植耕地面積少的、交通不便的農村地區予以增加糧油供應店等類似的便利店,更好地滿足居民的需求。村民應該改變傳統對農村便利店的觀點,應主動向經營者提出自己需求,而不是一味的持無所謂態度,畢竟便利店各方面的改善從根本上說是有利于村民自身的生活生產的。
6.2.2加強對經營者的培訓,提升經營者素質。
村委會或合作社應該給與便利店經營者進行與經營相關的培訓,政府等相關機構應加強宣傳讓經營者明白要經營便利店就得經營得好,使其所利用的資源達到合理的配置。提高經營者素質和能力,彌補其市場經營理念,大力發展農村服務業,為農民服務,以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要求。
6.2.3增加商品供給,推動有效需求,促進供需平衡。
在農村便利店增加商品的供給,改善便利店經營環境,以拉動村民的有效需求;進而又以需求推動供給,使供需擺脫相互阻礙的惡性循環,使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循環局面。就如水土鎮主要發展苗木業,農民幾乎都不種植糧食、油料等生活所需品,而農村便利店又不提供糧棉油等產品,使得村民購買極其不便。因此便利店以村民這種對糧棉油的需求來供給商品滿足消費者需要,并且經營者還有提供農村所缺少或者幾乎沒有少見的商品以此來推動或刺激消費者需求,促進供需平衡更好的為農民服務,推動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廣大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大多數農民解決了溫飽問題后,農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些成就是黨領導社會主義實踐和改革探索的結果。短短30年的歷史,讓中國激動,讓世界震驚。然而,我們應該看到,隨著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我國城鄉差距正在擴大。相比較而言,雖然農民有余糧和可支配的零花錢,但大多數農民在整個社會生活中仍然處于弱勢地位,在知識構成、經濟地位、社會關系、尋找就業機會、子女教育、醫療保健、市場競爭等方面仍然處于弱勢地位。長期以來,他們的狀況沒有得到明顯改善,這挫傷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整個中國社會的穩定,影響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如何幫助農村弱勢群體擺脫困境是當前我們需要研究的一個重大問題。為了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研究能力,學校開展了“六觀六思六育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根據自己的特點,在業余實踐中對農村弱勢群體進行了調查,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絕大多數。這個群體的情況關系到全國的情況。如果縱向比較,真的感覺農村的變化是可喜的。以前農民完全依附于土地,面朝黃土,面朝天空,終日勞作,卻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F在在農村,溫飽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很多農民走上了致富之路,過上了小康生活。但大多數農民還是只解決了溫飽問題,生存保障很脆弱,發展希望很渺茫。大多數農民在社會活動中沒有優勢。
1.大多數農民一直在溫飽線上徘徊。中國的農村改革是成功的。在過去的20年里,農民已經能夠吃飯和穿暖和的衣服,這是黨在農村政策的成功。然而,我們應該去拜訪農民。最低生活保障解決后,農民一直難以向前邁出一步。土地利用已經到了極限。再怎么努力,有限的土地也不能產生什么更高的效益。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民,在天氣好的情況下,解決溫飽問題略有節余。在災害年,基本的生存問題擺在他們面前。面對有限的土地,農民除了精耕細作,科學種田,想不出別的出路。農忙季節它們會忙碌一會兒,農閑季節坐在南墻上曬太陽取暖。他們晚上想到幾千個方案,白天還是眼巴巴的看著兩畝地,想不出什么獨特的招數。面對看似無風險的農活,農民看不到發展的希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順其自然,游走在溫飽線上。
2.天災人禍威脅著一些農民的生存。溫飽問題剛剛解決后,農民應對其他風險的能力還是很低的,尤其是面對自然災害和疾病的時候。山東省濟南市山區的一個村莊,一戶人家因白血病花光了自己4萬元的積蓄,向親戚朋友借了2萬多元。這種疾病還沒有治愈。在無力支付醫療費用的情況下,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把孩子從大醫院拉回家等待奇跡。這個家庭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卻因為生病突然又回到了貧困線。如果真的靠自己再有錢,恐怕十年之內都不可能了。其他農民因殘疾、受傷或水產養殖管理不善而貧困。面對這些天災人禍,部分農民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往往不知所措,給農村穩定帶來潛在隱患。
3.知識構成低,沒有辦法致富,導致貧窮。很多農村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農民知識構成偏低。這些年來,有些農民一直認為不需要學習,但其他人會隨心所欲,重復古老的耕作方法,特別是在偏遠的山區,仍然使用祖先的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有些新知識新技術因為文化水平低,很難接受。即使一些農民有一點文化知識,他們也試圖應用新技術,但由于需要投資和風險,他們不敢實踐。結果越窮越膽小,越窮,形成惡性循環。
4.觀念落后,觀念保守,小農意識強,影響致富。農民容易滿足。越落后的地區,滿意度越強。只要有吃的,有穿的,還有一些零花錢,和以前比起來都很滿足。只要一個人滿意,就沒有企業。我走訪了許多貧困地區的農民。我家人緣很好,很田園。我可以進入房子,我的家人被墻包圍著。除了幾個小凳子和一張吃飯的方桌,什么都沒有。不過這些農民似乎很滿足,很舒服,圍著小桌子招呼全家,或者拿兩杯劣質酒和親朋好友一起喝。如果他們不談論他們未來的計劃,他們會提出很多困難,有些是不可克服的,有些是可以克服的。但是,無論大小,他們都不愿意去克服。目前吃飽喝足。另外,向前邁一步需要承擔風險。
由于慣性嚴重,家庭狀況無法得到很大改善。即使有發財的機會,他們也總是持觀望態度,不愿意帶頭往前跑。再加上資金、技術、信息的匱乏,很多人都怕困難。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他們還是覺得不如躺在南墻上曬太陽。
農村問題是我國整體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大問題,農村弱勢群體需要我們幫助他們,讓他們有信心和勇氣克服困難,給他們提供一條起跑線,讓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共同為農村發展做出貢獻。通過對許多農村情況的調查,我認為要幫助農村弱勢群體走出困境,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幫助他們理清思路,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自強自立是關鍵。在廣大農村,根據抽樣調查,我們感覺一個嚴重的問題是,一些因病致貧的農民精神崩潰了。面對巨額外債,靠著幾畝莊稼,一輩子還是不清楚。也就是說,俗話說,躺在泥里,爬在泥里,對未來沒有希望,再折騰也沒有結果。這種情況下,不如舒舒服服的躺著,徹底失去進取的念頭。有鑒于此,農村干部要不失時機地給予關懷,幫助他們理清思路,從新的立場找到切入點,幫助他們制定短期和長期發展規劃,讓這些弱勢群體看到希望。人有了希望,才能有信心、有希望、堅強地站起來,這是弱勢群體走出困境的內因,也是關鍵。
2.給他們必要的支持,讓他們站起來。一些弱勢群體被打擊后,自己站不起來。我們在幫助他們理清思路的同時,也要給予必要的支持,比如資金支持。我們要對一些特困家庭進行登記,時刻關注他們的情況,幫助他們接觸小額貸款,幫助他們尋找項目,幫助他們培養技能,讓他們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讓他們敢于面對現實,感受到希望在那里。這樣,在農村的幫助下,我們才能逐漸走出困境。否則單純的思想引導是不行的。我們應該雙管齊下,為他們站起來提供一個支點。
3.政策救助與農村互助相結合,引導弱勢群體走出困境。對于一些貧困村來說,財力有限,對農村弱勢群體的幫助往往是杯水車薪,很難從根本上有效。面對這種情況,有必要走政策救助之路,將政策救助與村民互助結合起來,真正幫助他們擺脫困境。所謂政策援助,應該根據貧困戶的情況給予優惠政策,比如資金支持、就業援助等,讓他們有機會盡快站起來。所謂農村互助,就是動員廣大村民伸出援手,盡可能幫助貧困戶。這種幫助可以是免費的,也可以是有償的,目的是幫助貧困戶度過難關。
綜上所述,農村弱勢群體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群體。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他們的現狀是由社會分工和歷史原因等多種因素造成的。他們為我們承受痛苦。所以,關心他們就是關心自己。農村是整個社會群體的母親,農村弱勢群體是母親的一部分。我們應該采取一切措施幫助他們,使他們走上共同繁榮的道路。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穩定,經濟建設才有后勁,各項社會事業才能健康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才能實現。
地處黃河流域的山西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而煤炭資源豐富,土地比較瘠薄,所以一度將煤炭業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量的農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礦務局,陽泉礦務局,汾西礦務局等國有產業的三巨頭,下設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窯,收羅了附近大量的農民就業,從事煤炭的采挖和運輸,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于前期開采計劃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窯的濫采濫挖,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原煤的銷售量便直線下降,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的項目、企業還沒有建立,因此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然而土地的狀況沒有很大改觀,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鄉--平遙的東部、南部地區,針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展開了調查,發現了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干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來形容我們晉中地區(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遙、祁縣、太谷、榆次等地)一點都不為過。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個月的時間內,平遙縣大部分地區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高粱等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著莊稼干枯變黃,甚至枯死。也有部分農民舍不得將前期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付諸東流,只好忍痛花錢買水灌溉施肥。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獲,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調查后我做了如下計算:一季莊稼,至少灌溉兩次才能成熟,費用為14元每小時,一般情況下每畝一次要灌溉4小時。這樣,每畝花去水費115元左右。另外,每畝需化肥約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蟲災時,農藥每畝花費約25元,每畝地總共合計花180元。如將所得產品拿出銷售,如大豆,畝產約150公斤,每公斤約2元左右,所得不過300元。去除耕地費、種子費、運輸費、農業稅等,進農民腰包的不超過30元。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能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余去換錢。
這些年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于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紅星、金光、國光、富士等老品種,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縣于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嚴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桿,較輕的地區,果實也遭受"創傷"。8月初,冰雹再次來襲,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發展果樹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調查情況的列表,從中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狀況:
平均月收入(戶)20元500元520元。
平均月支出(戶)34.4元430元430元。
凈余-14.4元170元190元。
所占比例5.2%91.7%3.1%95%。
其中支出項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將大部分的收入用于子女的教育經費,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負債的原因之一。
當然,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岳壁鄉,兩項技術的推廣率達到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山西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后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遙地區又是比較落后的地方,嚴格地說,以上的情況并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女兒,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著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26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