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應該注重數據分析和量化研究,以客觀的方式呈現問題和結論。通過學習優秀的調研報告范文,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和調研能力。
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承擔著維護生態平衡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雙重使命,在建設生態xx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中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山區,林業更是應該優先發展,使山區農民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xx鎮通過多方面聯系與努力,現與xx市華輝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xx市華邦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達成投資意向,計劃以xx鎮為主要種植基地,投資種植高脂濕加松樹20萬畝,種植高脂加松樹將會成為xx鎮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當地農民群眾增收的新亮點。
高脂濕加松樹種苗是國家林業總局資助的,從國外引進的優良加勒比海松樹和本地的濕地松樹,經種子場雜交選種培育出來,試驗得出的優良松樹。實驗測定表明:濕加松樹生長期為7—8年時間,平均樹干高度為12—14米,胸徑為16—18厘米,優樹高達15米,最大胸徑達26厘米。濕加松樹樹種不但表現出較大的生長量,而且年產松脂量比普通的松樹多50%,胸徑16厘米的松樹,每棵年產松脂超過5公斤。該樹種比普通的濕地松也顯示出更高的抗寒能力,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經濟效益。
據xx市華輝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xx市華邦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試點種植證明:高脂濕加松樹是雜交培育的優良種苗,比其它同類的松樹具有較高經濟價值。一是采脂收入,濕加松樹生長7—8年就可采脂,每棵樹年產松脂超過5公斤;二是砍伐木材出售收入,xx市華輝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xx市華邦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計劃利用6—8年時間完成種植20萬畝高脂濕加松樹,到時種植的松樹每年可采松脂約4.5萬噸,該公司將投資建設松香加工廠,可生產松香約3萬噸,每年可給當地政府增加稅收,又可以帶來大量就業機會,還可促進當地林化產業的發展。
xx鎮位于連州市西北部,是xx市的主要林區之一。省道s114線貫穿xx鎮全境,全鎮轄區面積為168.7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委會,現有人口3萬多人。山地總面積24.85萬畝。其中林地面積19.33萬畝,非林地面積5.52萬畝,林地資源十分豐富。xx市華輝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xx市華邦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曾于20xx年6月到了xx鎮進行考察,他們考察后認為:xx鎮的山地和土壤是十分適合種植高脂濕加松樹。因此,xx市華輝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xx市華邦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決定用6—8年時間,采用租賃村、組的集體土地和引導當地村民在自留山地更新種植等方式,計劃在xx市的xx鎮等鎮鄉發展種植高脂濕加松樹20萬畝。合作期為35年。
為使xx鎮引進外資發展林業生產工作能夠順利開展,xx鎮已成立了開發高脂濕加松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協調做好開發高脂濕加松工作的各項工作;并加大宣傳發動工作,營造一個有利于種植高脂濕加松的良好氛圍。同時我們還需要市林業等部門對該項目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幫助,給予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特別要落實發展非公有制林業的相關政策,保護經營者和發包者的合法權益,幫助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確保高脂濕加松樹走上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為xx鎮的經濟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
林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必須的基礎性資源,處在維護地球生命、改善人類生存空間的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地位,在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撐作用。林業產業的建設與發展,是促進林業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我國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推進階段、建設生態文明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對林業工作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林業產業發展的速度和質量,直接關系到本地區生態環境建設的成敗,為此,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建設生態家園,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時代賦予林業系統干部職工的歷史使命。
為認真掌握我縣當前林業產業發展基本情況,為下一步全縣掀起新一輪以林業產業發展為重點的山區綜合開發提供決策參考,結合林業部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工作部署,縣林業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局班子領導、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林業局學習實踐活動專題調研組,確定調研專題、精心謀劃調研提綱,于4月20日至24日,分別深入三個國有林場、部分鄉鎮和掛鉤聯系村就我縣林業產業發展進行專題調研。
二、我縣林業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制約因素分析。
長期以來,由于受計劃經濟舊體制、舊觀念的束縛和影響,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
普遍造成對林業工作的定位不科學、不準確,要么簡單地把林業建設等同于木材生產,要么片面地強調林業的生態屬性,忽視了林業的經濟功能,影響和阻礙了林業產業的健康發展,制約了林業生產力的充分發揮,致使我縣林業“大資源、小產業、低效益”的問題十分突出,規模小效益低的狀況長期得不到根本改變,主要表現在:
產值規模?。何铱h林地面積占全縣國土面積的70%以上,全縣2008年林業總產值為2.1億元,畝均林地產值僅為60元,按法定統計口徑計算,林業總產值占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的9.77%,所占比例與林地面積在國土面積中的比重不相稱,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貢獻率低下,畝均產值僅為農業產業的5%左右。
支柱產業單一:我縣雖然確定楊梅、核桃、竹子等作為林業產業發展的重點,但目前還未形成有效規模,結構還顯單一,產業效益作用不明顯,尚不能成為支撐林業科學發展的支柱產業。經濟林果結構不合理,首先是品種結構不合理。林果中以核桃、楊梅、柑桔等大路品種較多,錯季果品、時令果品等面積和產量相對較小。第二,品質結構不合理。在果品生產上表現為“三多三少”,即低檔果品多,高檔精品果品少;一般大路品種多,名特新優品種少;季節性果品多,適宜加工、耐貯藏果品少。
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
飽水平。缺少生產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聯結帶動農戶能力強、具有一定規模的林業龍頭企業。
制約因素分析:
一是林業體制機制不夠完善。雖然我縣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相關的配套改革進展較慢,尤其是在森林采伐管理、投融資平臺、林業保險、低效林改造以及林木林地規范流轉等方面還存在許多障礙,影響了林改成效的充分發揮。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現行的森林采伐管理與落實林農處置權的要求和森林經營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采伐申請程序過嚴,指標分配及使用規定不靈活、不合理、不及時,不利于林業產業發展,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林業生產經營。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后,林農擁有了林權證,林木林地相當于自己的私有財產,但現行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和林地開發經營制度設立的許可條件限制太多,審批程序嚴格且復雜,沿襲了計劃經濟時代的顯著特征,不利于林農自我管理和自主經營。而市場經濟時代形勢的發展變化可謂瞬息萬變,經營機遇稍縱即逝,再加上一定的審批程序和權限指標限制,林農不一定可以從自己的林木林地上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林業經營受限太多,機制不活。
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
部門主抓核桃生產,當時推廣的核桃品種應該說還是適應我縣的氣候土壤條件,但保存下來的很少僅為4萬畝左右,占當時已發展總面積20%。究其原因,管理上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管理,就是要加大科技支撐、科技服務和科技普及的力度,讓老百姓真正掌握運用科學種植及后續管理的適用技術,核桃產業才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但當時林業部門的科技支撐、服務措施沒能及時跟上,尤其是林業科技普及覆蓋面不廣,群眾科技意識不強,普遍只種不管、不會管、不想管,導致了全縣核桃保存率低。
三、加快推進我縣林業產業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我縣林業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不僅表現在我縣具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可為大力發展林業產業提供基礎性保障,同時,我縣林業產業發展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成功典型范例?!痢磷畲蟮陌l展潛力在山、能夠為廣大群眾致富提供可靠途徑的希望也在山,發展林業產業大有可為、大有希望。在推進我縣林業產業科學發展工作中,著重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
產業愿望的有利時機,正確引導廣大群眾的發展意識和林產業開發方向,為林農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支持服務,遵循符合××實際的原則,穩步推進全縣林產業發展。
四是推進林木林地規范流轉,為我縣林業產業發展提供可靠平臺。充分發揮我縣林業產權管理服務中心功能,強化林木林地流轉交易、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林權抵押貸款等林權流轉服務工作,逐步規范我縣森林資源流轉體系,實現林業要素的合理流動,實現森林資源的優化配置。一是將縣林業產權管理服務中心列為縣級事業單位編制管理,落實機構、人員、編制、經費。二是積極打造森林資源流轉平臺,建立集信息發布、市場交易、林權登記、中介服務、法律政策咨詢于一體的資源流轉市場,建立森林資源流轉信息庫,逐步實現流轉規范化、信息公開化;三是引入社會中介服務組織,完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圍繞林業生產經營需求,建立我縣森林資源評估機構,為林木林地規范流轉提供服務;四是不斷建設完善林業產業發展投融資體系,爭取對林業產業發展扶持實行長期、低息、貼息的信貸政策,放寬營造林貸款條件,積極爭取各級財政安排專項貼息資金。大力發展林業保險業務,不斷提高林業生產經營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
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強的發展路子。就當前而言,泡核桃、甜竹筍、大楊梅已成為××林產業的名片,在省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楊梅,已隨蜚聲中外的××花腰歌舞而揚名國內。在當前我省打造國內重要的木本油料大省的大背景下,要集中精力抓好××優質泡核桃和名特優稀新品種美國山核桃的發展,力爭將××核桃發展成為廣大山區群眾致富奔小康可靠的支柱型產業。同時,加快××甜龍竹、××楊梅產業升級,在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的基礎上,積極開發精深加工產品,改變目前只限于經營原產品的落后狀況,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總之,我縣林業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優勢明顯、前景廣闊,只要全縣上下統一思想、凝心聚力,輔之以強有力的政策引導、扶持和技術服務,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性,林業產業的發展必將為××小康社會建設發揮巨大的推動力量,為推進全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經過這段時間的走訪調查和翻閱相關的資料,綜合整理起來,我發現本縣林業執法曾經出現的一些弊端:
(一)在查處案件上有利的大家都爭著上,沒有利的就互相推諉,對林業部門形象和林業行政執法權威造成了不良影響。
(二)林業行政執法力量配置不合理,打擊力度不夠強,給違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機。
(三)多頭執法,執法機構相互交叉重疊,容易出現同一違法行為重復處罰現象。
(四)執法成本過高,缺乏統一管理,重復調查,遠距離執法等問題,造成行政執法成本增加,工作效率降低。
(一)明確了以森林公安為主題的林業行政執法體制,整合了全縣林業行政執法力量,執法主體得到統一,解決了林業系統內部職責交叉、多頭執法、重復執法、執法擾民等一系列問題。
(二)林業行政執法歸屬森林公安領導和管理,保證了統一的指揮調度,保障了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的快速有力,有效解決了林業系統內部相互推諉,有利于林業行政執法形成整體優勢。
(三)樹立了良好的執法形象。除森林公安以外,在林業系統內部通過競爭上崗,優化執法隊伍。在執法或承重全面推進執法責任制,錯案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實現了行政執法規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管理,樹立了良好的執法形象。
(四)提高了執法效率。通過林業行政執法改革,統一了執法力量調度,增強了協調配合,減少了相互推諉,提高了執法效率,降低了執法成本。
(二)基層隊伍交通工具、通訊設備之后,后勤保障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
(三)林區部分群眾的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參與維護林區治安的積極性不高。
針對存在的問題,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克服。
一是積極主動地向基層黨委、政府匯報,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
二是縣林業局要抓好基層隊伍基礎裝備建設,在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方面加大經費投入,不斷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效機制中,狠抓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教育森林公安、林業性質執法人員牢固樹立執法為民,弘揚愛崗敬業精神,強化監督管理,堅決糾正在執法中以權**,貪贓枉法,**職權等違法行為,樹立森林公安和行政執法人員的良好形象。
進一步推進林業依法行政工作,規范林業行政執法行為,加強林業部門實施行政執法的監督力度,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嚴格對林業行政案件處罰案件的審查、把關,及時發現和糾正執法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案件確保規范執法、嚴格執法。
1.領導帶頭,學習制度化。定每月第一個周一為全體集中學習日,由局領導為保障學習法律效果,我局制定了專項學習制度,規主持,學習有關法律和法規。采取理論學習與典型案例相結合的辦法,通過以案釋法,增強學法效果。
2.加強宣傳,營造執法環境。在加強法律學習的同時,注重對廣大群眾的法制宣傳,不斷增強全民生態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林業執法氛圍。利用“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和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的護林防火期間,開展森林法規宣教“進村入戶”活動,擴大普法教育。
1.規范行政處罰權委托。進一步規范林業行政執法行為,明確執法職責與權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
2.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健全行政執法制度,規范行政執法,明確法律責任,提高執法水平。
3.規范行政執法程序。認真學習領會法律、法規和林業政策規定,嚴格按照《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行政處罰法》,做到依法辦事、依法行政。
4.啟用新版林業行政處罰文書。進一步規范林業行政執法行為,結合林業行政執法工作實際,嚴格執行。
調查人:xx。
20xx年6月。
林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必須的基礎性資源,處在維護地球生命、改善人類生存空間的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地位,在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撐作用。林業產業的建設與發展,是促進林業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我國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推進階段、建設生態文明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對林業工作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林業產業發展的速度和質量,直接關系到本地區生態環境建設的成敗,為此,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建設生態家園,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時代賦予林業系統干部職工的歷史使命。
為認真掌握我縣當前林業產業發展基本情況,為下一步全縣掀起新一輪以林業產業發展為重點的山區綜合開發提供決策參考,結合林業部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工作部署,縣林業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局班子領導、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林業局學習實踐活動專題調研組,確定調研專題、精心謀劃調研提綱,于4月20日至24日,分別深入三個國有林場、部分鄉鎮和掛鉤聯系村就我縣林業產業發展進行專題調研。
自然氣候條件:我縣地處滇中湖泊高原區與哀牢山地的接觸帶,全縣最高海拔為北部鄉鎮哨沖尼白木克山2551米,最低海拔處在縣城東南部元江江邊259米,縣城海拔為1420米。全縣土壤以紅壤土為主,占%,其次為紫色土、水稻土等??h內主要河流屬紅河水系和南盤江水系。全縣四季氣候溫和,多年平均氣溫攝氏度,多年平均降雨量毫米,北回歸線從縣境西北部穿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無霜期達307-310天,適合多種作物生長。
林業資源優勢:我縣現有林地面積萬畝,占全縣國土面積的%。其中,國有林面積萬畝,集體林面積216萬畝。截止2016年,全縣已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工作,確權面積萬畝,確權率達100%;全縣目前種植楊梅5萬畝,柑桔萬畝,竹子萬畝,核桃萬畝;實施生態公益林保護萬畝,納入國家、省級生態公益林補償范圍萬畝;全縣已建農村戶用“三結合”沼氣池萬口,占全縣農戶數的%,沼氣示范村237個;全縣活立木總蓄積量62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我縣豐富的林地資源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環境為大力發展林業產業提供了必備的基礎條件,全縣楊梅、柑桔、竹子、核桃等林果種植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群眾基礎,群眾從中獲得了較好的收益,已成為種植戶主要的經濟來源。在近350萬畝林地中,除已劃為生態公益林保護和條件不適林地,可規劃用于發展林產業面積超過90萬畝,資源優勢十分明顯,林地開發潛力巨大。
林業產業規模布局及效益:1997年,我縣制定出臺《××縣山區綜合開發規劃綱要》和《關于加快××縣山區綜合開發的若干政策意見》,實施了六大林業產業項目建設,使山區林業產業得到了較好培植。全縣已初步形成了以龍朋、新城為主的竹產業,以異龍為主的膏桐產業,以異龍、寶秀、壩心為主的楊梅產業,以牛街、龍朋為主的核桃產業,以采伐林場、牛達林場、龍朋林場為主的云南松用材林產業,以采伐林場為主的優質梨產業。規模接近和超過5萬畝的有竹子、楊梅、膏桐、柑桔等;接近和超過10萬畝的有核桃、桉樹等;超過100萬畝的有云南松。2016年,全縣林業總產值實現億元。
二、我縣林業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制約因素分析。
長期以來,由于受計劃經濟舊體制、舊觀念的束縛和影響,普遍造成對林業工作的定位不科學、不準確,要么簡單地把林業建設等同于木材生產,要么片面地強調林業的生態屬性,忽視了林業的經濟功能,影響和阻礙了林業產業的健康發展,制約了林業生產力的充分發揮,致使我縣林業“大資源、小產業、低效益”的問題十分突出,規模小效益低的狀況長期得不到根本改變,主要表現在:
3/1360元,按法定統計口徑計算,林業總產值占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的%,所占比例與林地面積在國土面積中的比重不相稱,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貢獻率低下,畝均產值僅為農業產業的5%左右。
支柱產業單一:我縣雖然確定楊梅、核桃、竹子等作為林業產業發展的重點,但目前還未形成有效規模,結構還顯單一,產業效益作用不明顯,尚不能成為支撐林業科學發展的支柱產業。經濟林果結構不合理,首先是品種結構不合理。林果中以核桃、楊梅、柑桔等大路品種較多,錯季果品、時令果品等面積和產量相對較小。第二,品質結構不合理。在果品生產上表現為“三多三少”,即低檔果品多,高檔精品果品少;一般大路品種多,名特新優品種少;季節性果品多,適宜加工、耐貯藏果品少。
產業化程度低:全縣無林業龍頭企業,現有林業企業規模小、效益低,經營粗放,林產品綜合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能力弱。我縣目前三個國有林場經營困難,林場主要的生產經營業務仍然是采伐和出售原木,屬資源消耗型企業,抵御市場風險、持續發展的能力都十分弱小,生產經營僅能夠維持目前的溫飽水平。缺少生產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聯結帶動農戶能力強、具有一定規模的林業龍頭企業。
制約因素分析:
一是林業體制機制不夠完善。雖然我縣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相關的配套改革進展較慢,尤其是在森林采伐管理、投融資平臺、林業保險、低效林改造以及林木林地規范流轉等方面還存在許多障礙,影響了林改成效的充分發揮。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現行的森林采伐管理與落實林農處置權的要求和森林經營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采伐申請程序過嚴,指標分配及使用規定不靈活、不合理、不及時,不利于林業產業發展,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林業生產經營。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后,林農擁有了林權證,林木林地相當于自己的私有財產,但現行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和林地開發經營制度設立的許可條件限制太多,審批程序嚴格且復雜,沿襲了計劃經濟時代的顯著特征,不利于林農自我管理和自主經營。而市場經濟時代形勢的發展變化可謂瞬息萬變,經營機遇稍縱即逝,再加上一定的審批程序和權限指標限制,林農不一定可以從自己的林木林地上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林業經營受限太多,機制不活。
5/13大力發展經濟果木林,林業部門主抓核桃生產,當時推廣的核桃品種應該說還是適應我縣的氣候土壤條件,但保存下來的很少僅為4萬畝左右,占當時已發展總面積20%。究其原因,管理上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管理,就是要加大科技支撐、科技服務和科技普及的力度,讓老百姓真正掌握運用科學種植及后續管理的適用技術,核桃產業才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但當時林業部門的科技支撐、服務措施沒能及時跟上,尤其是林業科技普及覆蓋面不廣,群眾科技意識不強,普遍只種不管、不會管、不想管,導致了全縣核桃保存率低。三是林業投入嚴重不足。近年來,中央和省、州進一步加大對林業的扶持,但還存在項目資金配套少,投入遠遠不能適應加快林業發展需求的問題。另一方面,在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上習慣于平均分配,投資效益不明顯,回報率不高。加之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稅收優惠、林木林地抵押貸款等投融資體制尚未建立,社會和林農投資的積極性嚴重受阻。如2016年我省確定發展核桃產業,掀起新一輪山區綜合開發熱潮,但每畝核桃的項目經費僅安排30元。我縣是省級確定的核桃基地縣之一,但我縣縣級財力薄弱,無力從縣財政資金中專項安排核桃產業發展扶持經費,我縣發展核桃就靠省級配套的30元來運作,產業發展經費壓力過大,困難不小。據測算,2016年核桃育苗成本每株為4元左右,每畝僅苗木就需投入40元,加之肥料、農膜、打塘等投入,每畝核桃造林成本就需100—150元。我縣今年在牛街鎮扯直村委會建立的萬畝核桃種植示范基地共投入200余萬元,每畝投入超過150元,造林質量得到必要的經費保障,各項造林指標完成較好,該基地已被列為州級核桃生產示范樣板林基地。
三、
加快推進我縣林業產業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我縣林業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不僅表現在我縣具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可為大力發展林業產業提供基礎性保障,同時,我縣林業產業發展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成功典型范例?!痢磷畲蟮陌l展潛力在山、能夠為廣大群眾致富提供可靠途徑的希望也在山,發展林業產業大有可為、大有希望。在推進我縣林業產業科學發展工作中,著重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7/13展核桃6萬畝以上,使全縣核桃種植總量達35萬畝(其中美國山核桃15萬畝);在海拔1200米以下干熱河谷地區,抓好膏桐種植,使膏桐面積達8萬畝;結合石漠化治理和低產林改造,從2016年起,每年發展油茶1萬畝,使其面積達10萬畝;積極推進林(竹)紙一體化,規?;l展桉樹、杉木、竹子等速生豐產林、珍貴用材林和筍材兩用林生產,使其規模達到40萬畝(其中竹子10萬畝),著力打造全縣重要的林(竹)紙一體化產業基地。堅持“長中短結合,以中短養長”,大力推廣林菌、林藥、林禽、林果、林花等林下經濟,充分開發林下資源。
二是牢固樹立搶抓機遇意識,為推進我縣林業產業發展爭取廣闊空間。要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作出的加快山區綜合開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牢固樹立搶抓發展機遇的意識,為我縣加快推進林業產業發展爭取更多的政策保障和項目支持,以解決好目前我縣財力薄弱、無力對林業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經費的突出問題。當前,要緊緊抓住我縣已被列為全省核桃基地縣的機遇,爭取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大力發展核桃種植,使全縣核桃種植總量達到35萬畝。要緊緊抓住我縣已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工作、林農主體意識明確、有強烈開發林產業愿望的有利時機,正確引導廣大群眾的發展意識和林產業開發方向,為林農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支持服務,遵循符合××實際的原則,穩步推進全縣林產業發展。
9/13限。改變目前木材生產指標一年下達一次的規定,放寬到一次下達五年的生產指標總量,取消年度指標不得積累串用的規定,允許林權所有者在下達指標總量內自主生產經營。三是進一步簡化采伐審批程序。改革現行的采伐審批程序,審批環節建議由現行的5個減少為2個,縮短審批時間,方便群眾辦事。四是推行采伐審批公示制度。放寬政策界限和簡化審批程序后,要切實加強監督檢查力度,積極推進采伐審批公示制度,實現既放得開又管得住。五是建議取消商品材和非商品材采伐分類管理,對木材生產只實行指標總量控制,進一步為森林經營創造良好條件。六是支持引導低效林改造。建議進一步放寬低效林改造條件,抓緊制定低效林評判標準,組織編制低效林改造規劃,優先安排低效林改造采伐指標,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我縣林業產業發展。四是推進林木林地規范流轉,為我縣林業產業發展提供可靠平臺。充分發揮我縣林業產權管理服務中心功能,強化林木林地流轉交易、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林權抵押貸款等林權流轉服務工作,逐步規范我縣森林資源流轉體系,實現林業要素的合理流動,實現森林資源的優化配置。一是將縣林業產權管理服務中心列為縣級事業單位編制管理,落實機構、人員、編制、經費。二是積極打造森林資源流轉平臺,建立集信息發布、市場交易、林權登記、中介服務、法律政策咨詢于一體的資源流轉市場,建立森林資源流轉信息庫,逐步實現流轉規范化、信息公開化;三是引入社會中介服務組織,完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圍繞林業生產經營需求,建立我縣森林資源評估機構,為林木林地規范流轉提供服務;四是不斷建設完善林業產業發展投融資體系,爭取對林業產業發展扶持實行長期、低息、貼息的信貸政策,放寬營造林貸款條件,積極爭取各級財政安排專項貼息資金。大力發展林業保險業務,不斷提高林業生產經營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11/13技術骨干隊伍,國建村已成為全縣林果種植有一定影響力的先進村。三是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與交流。積極選派林業技術人員到科研院校進修提升,并為科研院校林產業研究推廣提供良好服務,爭取將我縣建成省內科研院校重要的林產業發展科研示范基地。四是加強基層林業站建設。隨著林業產業的不斷發展,必須建立和完善縣、鄉、村三級技術服務網絡體系,鄉鎮林業站不僅要成為基層林業行政管理工作站,更要成為基層林業技術推廣中心,成為基層技術報務網絡的關鍵接點。五是加強示范基地建設。在現階段我縣財力難以保障的條件下,我縣可充分利用三個國有林場推進示范基地建設,如采伐林場2016年在王家山林區進行采伐跡地更新中成功引進桉樹新品種種植,發展規模2000畝,目前長勢較好,預計五年后可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示范帶動作用十分明顯。
六是抓好××特色與林產業工作重點的有機結合,努力開創我縣林產業科學發展新局面。我縣發展林果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如較早引進的楊梅產業,在××種植就比引進地表現好,上市時間提前了一個多月,相比省內種植而言,××楊梅的品質最優,為××楊梅占領市場贏得了先機。在林業產業發展中,就是要突出××特色,抓好特色與工作重點的有機結合,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強的發展路子。就當前而言,泡核桃、甜竹筍、大楊梅已成為××林產業的名片,在省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楊梅,已隨蜚聲中外的××花腰歌舞而揚名國內。在當前我省打造國內重要的木本油料大省的大背景下,要集中精力抓好××優質泡核桃和名特優稀新品種美國山核桃的發展,力爭將××核桃發展成為廣大山區群眾致富奔小康可靠的支柱型產業。同時,加快××甜龍竹、××楊梅產業升級,在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的基礎上,積極開發精深加工產品,改變目前只限于經營原產品的落后狀況,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總之,我縣林業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優勢明顯、前景廣闊,只要全縣上下統一思想、凝心聚力,輔之以強有力的政策引導、扶持和技術服務,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性,林業產業的發展必將為××小康社會建設發揮巨大的推動力量,為推進全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13/13。
回顧我省林業站建設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一是1956年至1987年的緩慢發展階段,鄉鎮林業調研報告。為適應林業建設需要,我省于1956年開始在重點林區設置區、鄉(鎮)林業站,但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到1987年底,林業站只有551個,職工僅1995人。二是1988年至1992年的快速發展階段。1988年原國家林業部將林業站建設作為林業改革重要任務之一,提出利用3~5年時間把區、鄉(鎮)林業站建設好。我省即把建站設員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林業站建設步伐加快,發展迅速。截止1992年,全省已建有林業站1095個(占鄉鎮總數的61.9%),站員4006人,其中正式職工2627人。三是1993年以來的標準化建設階段。1993年6月,全省林業站工作會議在東至縣召開,研究和部署林業站開展標準化建設,標志著我省開始了以核定林業站機構編制,提高隊伍素質,加強站房、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和制度、圖表及檔案管理建設為中心;以強化林業社會化服務職能,加快林業站自身經濟建設及廉政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的林業站標準化建設階段。在這一階段,我省緊緊圍繞林業站標準化建設這根主線,鞏固和完善前期建站成果,發揮林業站的多項職能作用,為實現“五八”造林綠化規劃、林業第二次創業和綠色長廊工程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在正全力投入到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之中。
據調查統計,目前全省保留單獨設立的基層林業站有806個,在農林水綜合站加掛林業站牌子的掛牌林業站301個,另有綜合站284個。全省各類站共定林業人員編制4001人,實有林業正式職工4517人。截止目前,全省已經有76個縣(市、區)獲得了國家林業部(局)確認的林業站標準化建設“合格縣”稱號。
(一)林業站機構不穩定
據摸底調查,從總體上看,目前我省山區及重點丘陵、平原區基層林業站機構較為穩定。21個山區縣基本上以鄉鎮設立林業站,其它重點丘陵、平原區縣多以2~6個鄉鎮設立林業中心站或在重點林業鄉鎮設立林業站。而在一般平原區和丘陵區,如阜陽、亳州、合肥、蚌埠和淮北市的全部或者大部縣(市、區)均為設立綜合站;巢湖、安慶、六安、滁州市等的一些縣(市、區)多為在綜合站的基礎上加掛林業站牌。全省單獨設立806個林業站,較2000年底全省已建的1313個林業站縮減了39%。
形成目前局面的原因在于,自1992年開展撤區并鄉及鄉鎮機構改革以來,我省林業站就一直受到“撤并”的影響。2000年9月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后,各地又開始撤并林業站機構,下放林業站管理權限,大幅度裁減林業站人員。據統計,到改革后第一年,也是最嚴重時的2001年底,全省實有基層林業站72 3個(較2000年縮減45%),落實核定林業站編制3035人(較2000年縮減43%,占省編委核定全省林業站編制數的52%),實有職工3221人(較2000年縮減39%),調查報告《鄉鎮林業調研報告》。與國家加快林業發展的形勢,與多項林業重點工程實施的實際需要不相適應。林業站機構的不健全、不完善、不穩定難以保證各項林業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
(二)人員編制少,事業經費難落實
本次調查,各地均反映林業站人員編制少,且多數山區縣林業站人員事業經費不能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實行全額撥款,加重了林業部門的經費壓力。如靈璧縣有21個鄉鎮,設立6個中心站,核定編制才18人;寧國市是我省重點山區縣,全市19個鄉鎮辦均單獨設置了林業站,核實編制113人,站均5.95人,而該市有林業用地面積275萬畝,站人均2.5萬畝。金寨縣林業用地面積達430多萬畝,全縣29個鄉鎮林業站,只核實編制89人,站均3.07人,人均林用地面積近5萬畝。都與《安徽省鄉鎮林業工作站人員編制標準(試行)》中山區鄉鎮站編制基數為3人,每1.5萬畝林業用地增編1人的規定要求有較大出入。又如重點山區縣休寧縣,全縣39個林業站,定編128人,站均編制只有3.28人。而且,該縣林業站事業經費得不到保證??h財政每年總體上劃撥給縣林業局的事業經費只有42萬元。導致該縣32名農民技術員(包括從社會上招收的“林政員”、“林管員”和“林業基金代征員”),1997年參加了黃山市人事、林業部門聯合組織的考試、考核,被擇優聘用;2001年又參加機構改革中的考試、考核競爭上崗,身份雖已解決,但其工資等待遇卻一直不能兌現。近幾年來,不時有上訪發生。類似的情況在績溪、岳西、潛山、霍山、金寨等縣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據摸底調查統計,全省各類站共核定林業人員編制4001人,其中,單獨設立林業站的59個縣(市、區)設立780個林業站(注:還有濉溪、肥東、無為等縣少數鄉鎮設有林業站,多數鄉鎮為綜合站,故未計其中),下達編制3033人,站均3.89人;有18個縣(市、區)設立301個掛牌林業站,下達編制666人,站均2.21人;其它302個編制多屬綜合站中落實林業人員。全省各類站實有林業正式職工中還有23%的人員事業費未列入縣級財政預算。
(三)管理體制不順,林業站職工待遇低
目前全省基層林業站管理體制多種多樣。據調查,全省有35個縣(市、區)483個林業站“三權”在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實行以條為主的管理體制。主要分布在山區縣和設立林業中心站的縣;有23個縣(市、區)157個林業站和89個掛牌林業站實行雙重領導;還有20個縣(市、區)148個林業站和212個掛牌林業站,18個縣(市、區)18個林業站和284個綜合站實行以塊為主的管理體制。
金寨、青陽、桐城、埇橋、蕭縣、濉溪等縣(市、區)普遍反映,由于林業站現屬鄉鎮以塊為主的管理,存在下列弊端:一是林業站職工成了鄉(鎮)干部,要參加鄉鎮中心工作,成天包村下隊,計生收稅,無力投身林業工作;二是林業站職工待遇低,工資福利難保證;三是森林資源管理失控;四是造林質量難保證;五是林業主管部門落實任務不暢等等。同時,多年來一些地方將林業站“三權”下放與收回幾經反復,動搖了基層林業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如在工資兌現上,林業站“三權”下放的青陽縣,廟前鄉財政只撥給林業站基本工資(占70%)的80%,而浮動工資(占30%)、123元津貼工資等一概不發,林業站職工在家扎大掃把賣,每月只能勉強兌現基本工資。
與此同時,省林業廳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市級和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內也沒有統一的專門的林業站管理機構。林業站管理的職能分散在辦公室(人秘股)、林業站(造林科)、資源科(股)、技術推廣中心等部門。省、市、縣三級林業站主管部門的管理體系也有待理順與加強。
為了進一步規范林權流轉行為,深入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中央《決定》)及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貫徹中央《決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河南省《實施意見》),探索林業產權制度改革新的模式和途徑,促進我省林業可持續發展,資源林政管理處組織開展了我省林權流轉情況調研,現報告如下:
林權流轉既是開展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和發展非公有制林業的重要內容,又是實現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和發展非公有制林業的主要途徑,我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中央《決定》和河南省《實施意見》發布以后,圍繞深化林業體制改革,林權流轉勢頭迅猛,取得的成效明顯。通過林權的合理流轉,使林地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使資源配置得以優化,在一些地方出現了“資源增量、農民增收、社會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權流轉的主要內容
我省林權流轉的重要內容包括林木所有權流轉和林地使用權流轉,以及林地使用權和地上林木所有權同時流轉。其中,以林地使用權的流轉為主,尤以宜林荒山、荒溝、荒灘、荒丘、荒沙等宜林荒地和渠旁、路旁、溝旁、河旁等宜林四旁隙地的使用權為多。如洛寧縣早在1993年就出臺了《關于出讓“四荒”使用權,加速“四荒”開發的決定》和《關于出讓“四荒”使用權的實施細則》。
(二)林權流轉的發展過程
我省的林權流轉行為,始于二十世紀80年代后期,是在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由農戶承包自主經營,平原地區的農田林網和農林間作的樹木,實行樹隨地走,作價轉讓給農戶經營,林木所有權發生了流轉。山區大面積的集體林、果園由懂經營會管理的農民接手承包,林木連同林地使用權一起發生流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隨著農村土地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四荒”的開發治理,農民投資經營林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從開始承包幾米的路段、河段,發展到承包經營一條路、渠或一條河段。從承包經營幾畝、幾十畝林地發展為買斷幾百畝、幾千畝的荒山經營權。從小片荒山荒坡開發利用發展到以林為主的多種經營。隨著林業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經營方式的不斷更新,林地使用權流轉的規模也不斷擴大,涉及面不斷拓寬?!渡址ā返男抻?、《森林法實施條例》的實施、中央《決定》的出臺,使林權流轉保持著持續發展的局面和良好的發展趨勢。
(三)林權流轉的主要形式
1、拍賣
拍賣是指依照有關規定對林地進行資產評估,確定底價后,舉行拍賣會,由買方競價,報價最高者中標,與賣方簽訂合同(協議),出資買斷一定時期的林地使用權或林木所有權,并在林業部門統一規劃的基礎上自主經營管理,收益全部歸中標人的流轉形式。在拍賣過程中,允許各類投資主體跨地區、跨行業競標購買,同等條件下本地人員優先。這種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比較受群眾的歡迎。且這種形式轉讓,一般成交價都要高于底價,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實現國家或集體森林資源資產的價值。
2、承包經營
承包經營是指按照有關規定,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簽訂林地承包合同,由承包人按合同約定向發包人支付承包費用,取得林地使用權,自主進行植樹造林、經營管理,收益完全歸承包人所有的流轉方式。承包經營中,承包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農戶、法人單位或合伙組織。承包經營是起步最早的一種林權流轉方式,也是實踐中應用較多的方式之一。
3、聯合(合作)經營
聯合(合作)經營,是指由多個投資主體以土地使用權、林木經營權、資金、勞動力、技術等作為合作條件,從事林業生產經營,收益按比例分成的經營方式。聯合(合作)經營主要是通過民主協商,以聯辦合作的形式進行經營管理。如魯山縣趙村鄉國貝石村布朗李園藝場,經營面積1000畝,xx市房產局職工王保憲以30萬元資金入股,國貝石村以土地、勞動力入股,林業技術員以技術入股,建立董事會,聯合經營管理。
4、林木認領托管
所謂“林木認領托管制”是指:托管公司首先通過承包等方式取得國有或集體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然后面向社會吸引自然人(主要是城市市民)、法人及其他社會組織自愿認領一定面積的林木,獲得其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再由認領者將其所認領的林木委托給托管公司進行專業化、集約化經營管理至采伐的一種林權流轉形式。委托方按照協議約定的價格和付款方式向托管公司交納托管費用,托管方按照專業化水平對所托管的林木進行集約化管理,并確保林木生長量達到約定的蓄積,此種林權流轉形式20xx年起在我省新興。
(一)拓寬了林業投資渠道,增加了林業投資主體
隨著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化,林權流轉的加速,全社會投身林業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亦隨之高漲,非公有制林業形成并迅速發展,林業建設資金的來源打破了過去長期依靠政府的局面,林業建設主體實現了由過去單一行業建設項社會多元化參與的轉變。以桐柏縣為例,1999年以來,全縣非公有制林面積達18.5萬畝,占全縣五年來造林總面積的67%,參與經營的企業、單位、個人2452家,累計吸引投資3800余萬元,占同期全縣林業總投資的70%。
(二)盤活了林業資產,優化了資源配置
在林權流轉前,宜林荒地、四旁隙地等長期閑置不用,或分配給無力經營者,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土地作為生產力要素,其使用價值難以實現,形成死滯資產。同時,社會上一些閑散資金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項目,因無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林業上一些技術人員和農村大量富余勞動力沒有施展的空間。通過林權流轉,實現了林地資源、資金、勞力、技術等各種林業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活了資產,富了群眾,穩定了社會,發展了林業。
(三)擴大了有林地面積,增加了森林資源的總量
投入的增加、資源的優化組合必然地帶來了資源量的增加。僅就桐柏縣而言,1999年的有林地面積為118萬畝,目前,已增加146萬畝,森林活立木蓄積量從116萬立方米增加到13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37.8%提高到42.1%。
(四)提高了造林質量,有效保護了資源
俗話說:“三分造,七分管”,是說造林不易,管護更難。過去植樹造林產權收益不明確,群眾積極性差,造林成活率低,管護困難,“年年造林不見林”。通過林權流轉,明確了產權,保證了收益,“誰造誰有”的政策落到了實處,廣大林農有了實實在在的擁有感,造林護林積極性極大提高,前期造林舍得投入資金選良種、栽壯苗,高規格高質量栽植,后期管護精心澆水、施肥、防治病蟲害,“象種糧一樣育林、象管田一樣管林”。在自己加強管理的同時,還積極學習林業法規政策,加強了對他人毀林的防范,亂砍濫伐等現象明顯減少,資源得到了較好保護。
(五)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增加了林業建設的科技含量
林權的合理流轉,促進了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的緊密結合。經營者為了提高生產力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積極與林業科研單位建立協作依托關系,大力引進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促進了林業科技進步,加快了林業科技建設步伐。如桐柏縣,近五年來,共引進優良樹種15個,良種接穗(芽)100萬節,推廣優良品種58個,應用新技術、新成果36項,造林成活率、良種率均在95%以上,科技成果轉化率達50%以上。
(六)增加了農民收入,培育了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經濟利益為驅動的非公有制林業,使經營者將追求最大經濟效益為目標,圍繞市場進行生產和經營,根據市場供求信息調整產業結構和樹種結構。在實現了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成為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據對桐柏縣的調查,全縣依靠發展非公有林業經濟脫貧致富的農戶達2000余戶,占全縣脫貧農戶總數的30%。
(七)開辟了一條就業途徑,減輕了政府壓力
經營“綠色企業”,風險小,效益持久,為機關富余人員、企業下崗職工及城鎮無業青年提供了就業、再就業門路,也為一些單位和企業興辦經濟實體、走興林致富開辟了新的途徑。如桐柏縣風扇廠下崗職工楊某,在朱莊鄉購買荒山200畝,發展以板栗為主的經濟林,并在林間套種中藥材及牧草,每年收入達2萬元以上,依靠林果業擺脫了困境。義馬市煤業集團下崗工人王小鋒,承包荒山1000畝栽植經濟林,實現再就業,被評為非公有制林業的好典型。
(八)帶動了林業產業的發展,次金了區域經濟進步
通過林權流轉,森林資源的增加帶動了林業產業的發展,木材加工、林產品加工、花卉經營等,陸續形成一些地方的支柱產業。靈寶市農民羅眼科,從1993年起承包荒山4萬畝,自籌資金1000萬元,建成了目前全省最大的連片杜仲基地。他依托西北農大等院校,山上建基地,山下辦工廠,實行綜合開發。羅眼科的兄長羅來科承包荒山6000畝,投資150萬余元,嫁接梨棗、雪棗等15萬株,成立了來科棗業有限責任公司,實行種植、貯藏、銷售一體化,現每年產干鮮棗10萬余斤,產值達50多萬元。
(一)有關法規政策相對滯后
這里所說的相關法規政策包括兩個大的方面:
一是以建立具體完善的林權流轉制度,規范、引導林權流轉行為為內容的法規政策,
二是以森林資源合理保護利用管理為內容的法規制度。
第一個方面,1985年,國家體改委、林業部頒發的《林業經濟體制改革總體綱要》中提出要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規定“遵照林木所有權與林地使用權一致的原則,進行林木所有權及林地使用權的有償轉讓”,提出了林權流轉的要求。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治理開發農村“四荒”資源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要合理安排農、林、牧、副、漁各業生產,實行家庭或聯戶承包、租賃、股份合作、拍賣使用權等多種方式治理開發“四荒”,規定了對宜林“四荒”使用權的有償流轉。
第二個方面,由于在林權流轉中,大多數投資者主要追求的是經濟效益,而我國的森林分類經營工作剛剛起步,現行的資源保護管理法律法規還不是建立在分類經營的基礎之上的,各項管理制度如采伐制度等還停留在舊有的框架內,造成林木經營者經營上的約束性,客觀上對林權流轉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不健全
其主要表現為:一是沒有執行統一的評估標準、方法,二是沒有法定的評估機構,同時,國家關于評估機構、人員資質的現行規定也與實際工作需要脫節。在已經開展的林權流轉中實施的資產評估,多為有各方代表參加的合議性的評估,雖具有一定的公開性和合理性,但缺乏法定性、準確性和科學性。還有相當一部分流轉沒有進行資產評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的流失。如某國有林場,通過不很公開的協商,將本林場3500余畝林地全部承包出去,承包期20年。協議中將現有林木資源無償交給承包方經營,待承包期滿,承包方也無償將林木資源交給林場。字面上好似等資源交接,但實際操作起來遠非如此,林場現有林木資源,多為中、近熟林,其價甚巨。若采伐后轉租別人耕作、木材收入和地租收入兩得,快到期滿時再造林,還場以幼林,則國有資產流失的結局不可挽回。
(三)操作不規范,缺乏有效監督機制
在林權流轉過程中,有的沒有依法實行公開。有的發包時沒有依法召開群眾大會或代表大會。有的合同條款不完備甚至是沒有書面合同。不規范不僅表現在程序上,有些在實體內容上,也有不妥當甚至是違法的情況,如超出法律規定的流轉范圍實行流轉、超出法律規定的權限約定雙方的權利等。除了部分流轉合同依法進行了公證以外,林權流轉普遍缺乏監督機制。如在我省新興的“林木認領托管”公司,在經營和宣傳中,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實之詞和誤導之嫌,他們假借有關主管部門和科研單位的名義,夸大宣傳其經濟效益,錯誤宣傳《林權證》的性質和效力而分散委托人對托管協議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雙方簽定的合同中,有關條款不嚴謹、不完善,投資人一次性投資后,對公司執行合同情況缺乏約束與監督,不能及時有效地發現和應對該公司可能出現的違規甚至違法行為。將可能釀成經濟糾紛甚至社會事件。
(四)政府干預多,服務不到位
目前,全省的林權流轉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及其部門推動。有的地方對流轉方式實行“一刀切”,強令在一定期限內完成所有宜林荒地的拍賣,重數量不重質量。有的地方甚至對經營者種什么樹種、林種作出規定、強行實施,侵犯林農經營自主權。有的地方隨意撕毀原來的承包合同,強行將已經承包的林地收回,再進行“拍賣”。競標者主要是本地農民。雖然也有跨區域投資者,但在流轉規則、成交價格等方面,以縣域為單位,各地存在較大差異,全省尚未建立信息豐富的交易平臺從而培育流轉價格具有參考意義的市場。
據了解,目前僅“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中有代理林權交易的內容,盡管自行制定了《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林權交易實施細則(暫行)》和《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活立木托管暫行辦法》、《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林權證明托管辦法(暫行)》、《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林權交易信息披露規則(試行)》,但仍處于萌芽的狀態。從長遠來看,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不能滿足進一步推進林權流轉工作的需要。
(一)在較高層次上完善相關立法
如前所述,法律法規的滯后已成為林權流轉中的主要問題,對投資者來講,需要一個具備較強操作性的具體規定,進一步規范流轉的原則、范圍、方式、程序、監督、管理,進一步地明確流轉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對政府職能部門來講,需要明確其法定職責,確定其管理和服務的方式和內容。而這些內容,從我國現行的有關立法規定和行政管理要求來看,不是哪個部門或地方政府文件所能夠規定的,有些內容甚至是地方性法規也不能作出規定的,如前所述的流轉范圍問題、資源評估機構及人員資質問題、采伐管理問題等,必須通過修改《森林法》或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才可得以實現。
(二)建立完善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
各種形式的流轉,都應當建立在科學規范的評估基礎上,合理確定底價,才能保證流轉依法有序進行,實現盤活森林資源資產、促進林業建設可持續發展。建立完善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
一是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編制科學合理的參數表和各主要臨終的評估細則,規范和完善評估技術、評估方法。
二是要根據《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科學、可行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資質認證辦法,解決目前有關資質規定與實際工作要求相脫節問題。
三是要加強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和隊伍建設,滿足工作需要。
(三)搭建林權流轉平臺,培育和完善森林資源交易市場
要真正將林權流轉推向深入,就應該在保證國家生態安全和生態建設發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引入市場機制。要按照市場經濟運營的要求,結合森林資源資產的固有特點,培育和完善森林資源市場:
一是要有大量能夠在價格上進行量化的待轉林權。
二是要有暢通的信息收集和發布渠道。
三是要有完善的服務體系,包括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林權流轉中介機構的建設等。
四是要有完善的市場監督保障機制。
(四)準確定位,合理發揮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在林權流轉工作中的作用
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要依照法律規定和市場經濟運營規則的要求,明確其對林權流轉的組織、指導、服務、管理、監督等職能,做到既積極推進,又充分尊重群眾意愿。既嚴格管理又不干涉經營者的經營自主權。既加強監督又全面提供服務,充分、合理地發揮職能作用。尤其是林業主管部門,既要加強相關法規政策的宣傳咨詢,又要積極開展實際工作的調研。既要認真進行規劃設計,又要搞好技術服務。既要大力指導評估機構、隊伍的建設,又要加大對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以促進我省林權流轉工作的依法、有序的開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鎮林業工作調研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雨碌鄉的林業工作始終堅持“綠山富民奔小康”的指導思想,積極推進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低產林改造等林業重點工程,加大造林綠化和資源保護工作力度,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加快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林業產業發展步伐,使全鄉的林業工作步入持續、高效、良性發展軌道。
1、造林綠化成效顯著,森林覆蓋率持續增長。
我鄉現已完成長防林程9萬余畝,造林更新13.9萬畝,封山育林1.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6.7%。通過各項林業重點工程的實施和森林經營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全鄉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逐年增長。森林植被總量得到快速恢復增長,森林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目前,全鄉有林業用地面積23.6萬畝,占國土總面積的65.83%。全鄉生態環境、人居條件、工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2、林業產業體系初具規模,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在穩步推進林業生態體系建設的同時,加快林業產業體系建設,堅持生態建設和產業建設齊頭并進,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要求,以林業重點工程項目為依托,堅持以核桃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戰略,為全鄉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依法治林得到加強,森林動植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自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以來,我鄉的天然林資源得到全面有效保護。林政資源管理工作步入了正規化、制度化、標準化的管理軌道,森林公安重拳出擊,嚴厲打擊了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近年來,全鄉林區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森林病蟲害和惡性林政案件,大量的動植物得以生存和繁衍,林區治安秩序良好。
4、林木建設保障有力,科技興林富有成效
在科技興林方面,為確保各項工程順利實施,我鄉堅持以科技為先導,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廣和科技成果轉化。堅持適地適樹,采用科學合理的造林模式,不斷提高造林成效,促進了林業效益的有效發揮。
5、工程管理形成了科學規范、合法有序的模式體系
在各項林業工程建設管理方面,我鄉積極加大林業工作規范化、標準化進程,確保了各項工程高標準、高質量順利實施,確保了全鄉林業事業持續、健康、高效、穩步發展。近年來,我鄉各項林業重點工程項目均順利地通過了上級各部門的檢查驗收。通過檢查,各級檢查組一致認為我鄉在實施各項林業工程項目方面,各級領導重視、實施情況良好,資金管理有序,政策兌現落實,工程成效顯著,人民群眾滿意。
1、林業產業化建設滯后
全鄉林業產業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結構不合理,特色林業經營沒有做到集約化,加工只是初加工,林業經濟效益還較低、生產力水平低。特別是我鄉山區較多,農民靠山吃山,山不致富,希望在林,林無產業的`現象還存在,林業產業化建設滯后。
2、投入依然不足
目前雖然我鄉逐年加大對林業投入,積極爭取國家生態建設投資,但是工程造林扶持資金仍然難以滿足基礎設施、自然災害、科技推廣等生態建設需要,生態建設的投資渠道仍然比較單一,全鄉林業投入機制尚在起步階段,林業投入與生態環境建設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3、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現代林業注重林業科技含量,盡管我鄉在林業科技培訓、新品種推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受基礎設施、資金投入、造林條件等多方因素制約,林業科技科技含量不高,林業科技水平與現代林業發展存在較大差距。
4、林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由于我鄉多年來森林保護的方式單一,加之群眾思想觀念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盡管我們在封山禁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林業生態建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之間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同時又存在管理不到位、基層隊伍薄弱等問題,解決林牧矛盾的任務十分艱巨。
5、林政執法機構還不健全。
隨著全鄉林業建設的發展,林政案件、林地糾紛增多,林業行政執法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我鄉林政執法主要依靠縣森林公安派出所協助,目前尚未建全林業執法機構,導致重大林政案件無法介入調查,不同程度影響林政資源依法管理。
(一)堅持好字優先,抓好林業產業化及配套措施的實施
我鄉的林業產業化還處于起步階段,產業化水平還較低。因此,要加快林業產業化建設,調整和優化林業結構,培育和扶持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特色林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1、加快推進林業產業結構升級。要適應生態建設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形成以森林資源培育為基礎、以精深加工為帶動、以科技進步為支撐的林業產業發展新格局。
2、加強對林業產業發展的引導和調控。鄉黨委、政府和林業部門要根據市場需要、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充分用好用活產業發展政策,爭取項目,增加投入,并制定配套的扶持政策,引導產業健康發展,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
3、優先發展好重點產業,突出重點、強勢推進,創新機制。
(二)堅持科學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隨著林業建設指導思想由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建設為主的轉變,加強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勢在必行。要堅持科學發展,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有機統一起來,以保護生態為主、同時兼顧林業企業的效益,保護林農的利益,做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1、以公益林、自然景區為重點,實施生態林管護。緊緊圍繞全鄉生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堅持保護與治理并重的原則,進一步落實生態林管護制度,加快生態項目實施進度,加大生態治理力度,使全鄉的生態建設取得明顯的成效。抓好現有國家、省級公益林的重點生態管護。認真做好林地普查和病蟲害測報工作,有效防止各類病蟲害的發生,把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嚴格控制在規定范圍之內,進一步加大植物檢疫檢查力度。
2、以退耕還林成果鞏固為關鍵,提高林農發展林業的積極性。全鄉0.64畝退耕還林面積是保障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也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補充。一要進一步加大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宣傳,提高林農對退耕還林項目的認識和參與的積極性。二要加強退耕還林項目的技術指導,引導林農自覺加強對退耕還林地的管理,指導農戶采取合理的管護措施,確保退耕還林建設成果。三要針對部分地塊自身條件不夠、苗木不適宜生長的實際情況,及時更換樹種,避免退耕還林面積的再度減少。
3、以項目建設為支撐,積極對上爭取,增強林業發展后勁。當前,要加快林業發展,離不開項目的支撐。要抓住項目建設不放松,增強林業發展后勁。一是切實抓好現有項目的實施。對已經實施的退耕還林、公益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項目,及時總結和宣傳,并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反饋,爭取更大的支持;正在實施的項目,如中低產林改造(撫育間伐)項目,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實施并產生效益。二是積極爭取新項目。緊密結合我鄉的林業實際,及時編報項目對上爭資;及時了解和掌握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的項目安排,爭取更多份額。
4、以林權的依法有序流轉為切入點,激活林業發展機制。在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確權發證的基礎上,規范林權的依法、有序流轉,激活林業發展機制,促進林業發展和林農增收;加大力度,搞好政策宣傳。把林權流轉的意義宣傳到千家萬戶,“讓栽樹人受益”的好處深入人心,把農民和社會力量參與植樹造林、發展林業產業的熱情激發起來;把政策推動與依法治理緊密結合。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系,規范林權市場,依法變更林權轉讓手續,依法保護投資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努力培育林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5、以依法治林為保障,加強限額采伐管理,加大林政執法力度,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逐年科學合理適度安排人工林的撫育間伐,提高林木的年生長量和畝效益,減輕生態建設的壓力,增加林農收入。切實加強限額采伐的管理,規范審批程序和操作規程,確保有序采伐。同時,加大林政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和擾亂林業生產經營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為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近日,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調研組深入河北省農村,專題調研鄉村兩級森林防火工作的一些頗具特色的思路、辦法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
河北省各級森防指均設政委一職,由當地黨委書記擔任,省長、市長、縣長、鄉長、村長每年都要逐級簽訂森林防火責任狀,形成由上至下、貫穿有力的責任體系。
在豐xx縣湯河鄉、王營鄉和圍場縣大頭山鄉等地,鄉、村兩級財政共同出資,組建了以村干部、生產組長、村委會骨干為主體的專、兼職護林員隊伍,確保每村擁有1名以上專職護林員負責本村轄區內的森林管護和防火巡查,充分發揮了他們地形熟、人頭熟、組織能力較強的優勢。鄉政府與護林員簽訂責任狀,對職責、獎懲、任免等都有具體規定。轄區內一年無森林火警發生,便給予護林員一定的經濟獎勵。
各鄉、各村對吸煙者、放牧人和有智障人群都明確了監管責任。以豐xx縣湯河鄉為例,今年秋防以來,該鄉已簽訂鄉—村防火責任書20份、村—組防火責任書86份、商店防火責任書50份、干部包塊責任書1xx份、護林員責任書42份、墳主責任書116份、特殊人群監護責任書78份、煙民責任書998份。
此外,豐寧、圍場等縣還專門制定了森林防火考核獎懲辦法,每到年底,縣森防指組織考核組,對各鄉鎮xx縣直包保部門打分,對防火成績突出的予以通報表彰,對落后的鄉鎮和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凡發生火情火警的單位,年終考核時扣掉該鄉鎮和包保部門相應分值。圍場縣大頭山鄉黨委的王書記說,森林防火工作與基層領導的“帽子”、“票子”和“面子”都切切實實掛上了鉤。
進入防火期后,河北省防火辦與省氣象局合作,通過手機短信發布氣象火險;鄉、鎮、場、組和學校等公共場合,隨處可見防火政府令;地方電視臺設立了森林防火專欄,每天播放森林防火公益廣告或滾動字幕,宣傳森林防火常識和火案查處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各鄉、村向全體村民派發森林防火“明白紙”,防火鄉規民約簽名入戶率達到100%;各縣、鄉、村廣泛開展了“小手拉大手”的主題宣傳活動,通過中小學生向其父母、親朋、鄰居宣傳森林防火常識,獲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各基層鄉鎮還將森林防火教育引入中小學課堂。豐寧在全縣各中小學開展了防火虎威威專題畫展和森林防火主題征文、主題班會、演講比賽等活動。圍場縣政府聯合教育部門,將森林防火課程納入學校教學大綱,堅持每周一堂森林防火課,并組織開展森林防火知識競賽等一系列活動。
當前,在農村森林火患無外乎來自野外農事用火和上墳祭祀用火。因此,河北省各地一方面加大了田邊、林緣、墳頭的可燃物清理力度,明確了清墳邊、地邊、林邊、礦邊和隔離帶的“五清”工作重點和責任人并簽訂責任書,將責任落實到人,并明確了清除標準。清除墳頭雜草范圍不得小于10米,清除地邊寬度不得少于10米,清理林邊寬度不得少于15米。另一方面,各鄉、村依托基層森林公安機關,堅決貫徹省森防指提出的見煙就查、見火就罰、成災就抓的原則,加大了對野外違規用火的管控力度。
豐xx縣湯河鄉明確規定,全年禁止燎地邊、燒茬子、燒秸稈等農事用火行為;在清明節期間,向各村派發樹苗100棵,鼓勵群眾以植樹代替上墳燒紙寄托哀思。
此外,為處理農作物秸稈,豐xx縣會同當地企業,引進先進技術,以秸稈為原料生產紙漿和中密度纖維板,不僅利于農民增收,也為全縣每年秋季17萬噸農作物秸稈找到了出路,消除這一森林火患。
圍場縣規定,每年第一起火警發生后,所在鄉主要黨政負責人要在縣電視臺公開檢討;各鄉、村嚴禁一切明火祭祀,發現上墳燒紙者罰款300元或拘留,無力支付罰金或不宜拘留的老弱病殘人員,就安排其擔任宣傳員,挨家挨戶宣傳森林防火。
各鄉、村在擴充護林員隊伍的'同時,也繼續加大專業、半專業撲火隊伍建設力度。
豐xx縣籌集資金60余萬元,社會公開招錄,組建了80人的專業森林撲火隊伍,統一食宿、集中備勤,并配備了專用消防車輛。各村依托現有青壯年組建起30人以上的義務消防隊,落實人員聯系方式,確保一旦發生火情能夠第一時間集結出動。
各村依托村委會建立了防火組織和基層管理隊伍,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等途徑,規范、完善了各類森林防火村規民約,健全農戶聯保制度,形成了各家各戶共同包保、互相提醒、相互監督、相互約束的機制和氛圍。
圍場縣大頭山鄉的一名村民說:“山上的樹長得好,山洪就沒有了,經濟收入也多了。防范火災、保護森林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的財產和家園?!?/p>
調研組認為,目前河北省基層農村森林防火工作也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一是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出外打工,一旦發生火災,可能出現首次撲救力量不足的情況,從而貽誤戰機。二是隨著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大量農作物秸稈堆積,成為森林火災的主要隱患之一,回收利用秸稈的新技術還需要加大引進和普及力度。三是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各地森林防火期明顯延長、高火險天數增加,森林防火壓力逐年加大。四是受經濟發展因素制約,農村基層森林防火投入不足,目前撲火仍以2號工具為主,難以適應撲救較大森林火災的需要。
針對這些問題,調研組提出,國家要加大對農村基層森林防火工作的指導和扶持力度,抓好國家、省、市、縣、鄉、村各級森林防火機構和組織的工作銜接和各項政策措施的具體落實,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組織和干部的作用,將森林防火工作真正落到實處?;鶎由址阑鸸ぷ魇侄我浞挚紤]農村實際,特別是火源管理要繼續突出一個“嚴”字,嚴格落實責任,嚴查野外用火,嚴懲違法行為,堅決消除火災隱患,通過嚴格管理協助基層群眾提高森林防火意識,養成安全的生產生活習慣。同時,鼓勵基層政府和社會企業開發可燃物回收利用的新技術、新手段,將消除森林火災隱患和增加農民收入相結合,提高群眾清理可燃物的積極性。此外,各地還需加強農村基層森林防撲火隊伍建設,加大農村森林防火宣傳力度,構筑基層森林防火的堅實堡壘。
林業和草原局以林草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托,引導培育林下種植、養殖、山野菜采集加工、生態旅游、林果藥間作等新型經營主體,推進林業產業向立體復合型多元化發展,實現了保護生態和富裕林農的相互促進?,F將我旗林業產業發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多模式發展,多品類共存。一是大力發展林下種植。充分利用豐富的林下資源發展種植業,因地制宜開發林果、林草、林菜、林菌、林藥、家禽養殖等模式。全旗沙果樹12.18萬畝、414.42萬株,其中,百畝以上沙果樹種植示范地塊40塊、面積1.1萬畝,種植沙果樹37萬余株;我旗林區山野菜資源豐富,有柳蒿芽、蕨菜、黃花菜、木耳、蘑菇、猴頭、榛子等,種類多、產量大,常年產量蕨菜約為1000噸、木耳50噸、蘑菇80噸、柳蒿芽1000噸。二是大力發展特種養殖。依托天然林地資源,鼓勵林區職工發展野豬、野雞、鹿等特種養殖。三是大力發展林區生態旅游產業。全力推進牧人寨生態休閑景區建設。項目總投資1.2億元,建成游客綜合服務中心、停車場、漂流碼頭、高空滑索、森林溫泉、水上樂園、蒙古部落、生態采摘等休閑娛樂項目。啟動圖博勒峰風景區項目。項目前期規劃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招商。項目投入運營后,可與仙人洞旅游度假山莊聯合推出“俯瞰興安嶺、探秘仙人洞”精品旅游線路。
(二)全力推進,特色產業。柞蠶產業是十大富民產業之一?,F有宜蠶柞林面積60萬畝,已開發利用近47萬畝。蠶種場2個、繁種點1個,種繭貯藏窖2處,蠶種場制種室及保種庫6358.8平方米,制種蠶場2萬畝,每年可提供優質蠶種(豐達1號、珍珠1號)15公斤,完全可以滿足我旗蠶種需求。目前,全旗養蠶專業示范村12個,蠶業生產專業合作社34個。柞蠶放養4016把,商品繭產量750萬公斤,產值2.05億元。據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調查統計,我旗現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柞蠶生產基地、柞蠶良種繁育基地和最大的蠶繭集散地,柞蠶單產和蠶農收入居全國之首。
(三)創新機制,企業參與。為更好地推動林下經濟的發展,提升林下經濟技術水平,我旗大力倡導并鼓勵具有一定生產能力的企業參與林產品開發,依托其企業優勢,打造本地特色品牌。20xx年4月,呼倫貝爾蒙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我旗,該企業設計年加工黑木耳3600噸、年產黑木耳多糖飲料30萬噸、小包裝干品木耳500噸、小包裝濕品木耳100噸、木耳粉及功能食品2500噸。20xx年8月,內蒙古鴻一格商貿有限公司與呼倫貝爾阿榮小鎮電子商務實行戰略合作,將通過阿榮小鎮電商平臺下單采購汲耳飲料,該公司將圍繞木耳、榛子等優質農畜林產品開展線上下單采購,將極大地促進我旗林產業的發展。
(四)強化服務,合力推動。一是實行下沉式技術指導。依托旗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局、“土專家”等林業專業技術人員50人,組建技術服務隊,對林下經濟發展進行產前、產中、產后全程跟蹤服務。按照“群眾自愿,民主管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先后組建沙果種植、中草藥種植、柞蠶養殖等專業合作社50多個,形成合力,從而推進林農組團致富。二是創新式金融支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以林權抵押,旗農經站擔保,林業部門登記、評估定價的貸款方式,助推林業經濟發展。同時探索擴大森林保險覆蓋范圍,進行了榛子林和經濟林產量保險試點,進一步為林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一)思想認識不足。林業產業轉型升級和林下經濟發展宣傳引導不夠,分類指導有待加強;林農對保護森林資源、提高林產業效益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發展林下經濟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導致主動發展意識不強。
(二)產業化經營程度低。我旗林產業基礎薄弱、且發展不均衡,林產業多以原料銷售為主,缺乏精深加工利用的企業,缺乏具有規模和影響力的專業市場,產業鏈條不長、附加值不高,導致產業化經營程度較低。
(三)產業支持政策不夠。國家對林業產業發展的政策大多是引導性、方向性的,缺乏具體的支撐和鼓勵措施。加之我旗財力所限,目前對參與林業產業發展的支持不夠,影響林農發展產業的積極性。
(一)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通過技術講座、科普宣傳的方式,對發展林下經濟進行全面深入廣泛的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組織群眾參觀學習,通過算對比賬、算效益賬,向廣大群眾展示林下經濟的綜合效益和優勢,激發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的熱情。
(二)科學布局,提高效益。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突出特色,發揮優勢,講求實效”的原則,將發展林下經濟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農業科技推廣相結合,與扶貧開發相結合,多角度、深層次地發掘林下經濟的發展潛力。對林下經濟發展進行合理布局,確定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努力探索和推廣切合實際、適宜地區發展的林間種植、養殖模式,實施分類指導,提高林下經濟的綜合效益。
(三)加大扶持,示范帶動。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上級投資項目扶持和協調林權抵押貸款,拓寬發展林下經濟的融資渠道,帶動林下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作用和規模效益,向“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向發展,拉長產業鏈條,實施品牌戰略,實現林產品加工和服務業發展一體化。
(四)加強培訓,引進技術。聘請專家就當前林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主要技術問題、關鍵技術進行現場授課,積極大膽引進推廣適宜我旗的林間種植新品種、新技術。成立專業技術服務隊,深入實地開展技術服務,進行現場指導、答疑解難。通過各項培訓指導,更好的為農民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
(五)市場營銷,做好服務。積極培育市場營銷組織,認真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市場行情,并為群眾提供詳細的市場行情、產品的方向、市場的導向等,構建專業化的營銷網絡。同時發展林下經濟專業合作組織或協會,提高林下經濟產業化程度,使我旗林下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黨的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肩負著重要使命,不僅要承擔起生態建設的重任,更要做生態文化的先鋒,盡可能地創造出豐富的生態成果、物質成果和生態文化成果,通過學習科學發展觀,如何努力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引導者、組織者、實踐者和推動者,就成為我們林業工作者首要面臨的問題??茖W發展觀的提出,是理論創新的一個突出成果,體現了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對發展內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學把握,對發展思路、發展模式的不斷探索和創新,對我們把握大局、做好林業各項工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謀劃林業項目,大力推進現代林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深刻把握科學發展觀新內涵。
1、努力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茖W發展觀對做好林業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要把落實科學發展觀當作當前林業發展的首要政治任務來抓,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全面系統地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主要內涵和基本要求,正確把握時代發展要求,深刻認識我縣經濟社會發展與林業現狀,堅持從實際出發,按科學辦事,增強運用科學發展觀推進林業工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2、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搞好林業工作。近年來,我縣林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及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的工作部署,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行了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林業工作方法,并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但是還應該看到,與現代林業發展的要求相比,與群眾的愿望相比,我們的林業工作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如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生態建設與森林經營等有待于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山林糾紛調處和林區維穩工作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提高。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總結以往成功的實踐,更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我們正在進行的工作進行深入思考,進一步明確工作方向、目標任務。新時期林業工作要有更高、更新的目標定位,要用科學發展觀確立新時期林業工作的新理念,用科學發展觀推進新時期林業工作的新實踐。
3、現代林業發展要為促進我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保證。樹立和落實正確的林業發展觀,涉及到以林業建設為重點的生態發展戰略工程實施的各個方面,是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林業部門責任重大。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林業工作,貫徹落實《決定》精神,必須堅持從林業實際出發,把生態效益放在林業工作的第一位,建立體現經濟與生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長效機制,推進林業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對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林業發展中的問題不容忽視。
經過全縣多年來的不懈努力,我縣林業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然而,當前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整體水平較低。目前,我縣林業生產依舊延續著傳統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方式,科技貢獻率低,林分質量較差;局部地方森林資源逐年減少,雪域上移,雨量減少。同時我縣生態建設也面臨著林地流失,荒漠化面積逐年擴大問題。
2、林業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近年來,雖然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方面的基礎設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總體而言仍然十分落后,在數量和質量上還遠不能滿足現代林業建設的需要,由于林區管護基礎建設資金投入不足,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滯后,從而影響了全縣林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3、林業發展的長效機制還不健全。林木撫育、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資源保護等森林資源管理機制還不健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任重道遠。缺乏長期有效的投入機制,缺乏內在發展動力,林業生產和林業事業的發展速度緩慢。
4、生態文明觀念有待進一步樹立?!吨袊伯a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指出,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我縣生態文明建設中,林業建設也應居于重要地位。目前全縣人民對林業的作用、功效了解還不夠多,生態文明觀念樹立得還不夠牢固。
三、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現代林業工作。
1、實抓好造林綠化工作,加快我縣綠化進程。
第一在提高造林質量上求突破。要抓好生態工程建設,高標準高質量地實施退耕還林、天保、生態公益林、“三北”等林業重點工程,確保實現我縣森林覆蓋率每年穩定遞增的目標。不斷提高良種壯苗使用率。加強造林施工的質量監督,建立健全造林施工質量管理機制。尊重自然規律和科學規律,合理選擇造林方式、植被搭配方式,提高造林的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第二在擴大社會造林上求突破。大力支持各類社會主體和資金參與林業建設,以政策為引導,以法律作保障,鼓勵和扶持社團、企業、個人等開展多種形式的造林,不斷擴大非公有制造林的數量和規模。充分運用宣傳發動、表彰帶動、檢查促動等手段,采取植紀念樹、造生態模范林等形式,推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發展。三是在提升林地生產力上求突破。探索不同條件下的森林經營模式,解決營造林工作中的“過密、過疏、過純”問題。
2、繼續抓好重點工程,積極推動生態建設。
按照“鞏固成果,提升質量,完善功能,穩步推進”的要求,繼續抓好重點工程,加快生態體系建設。加大我縣公民義務植樹的督查力度和縣城東西兩山荒山綠化區的綠化進程及管護力度;進一步完善縣城風景林、河道及綠色通道工程,加強撫育管理,提高綠化質量,提高縣城綠化水平,提升我縣對外形象。對疏林地進行人工改造,促成天然下種成林;對荒山荒地,堅持封、造、管并舉,集中力量開展人工造林。進一步強化措施,大力發展以紅提葡萄為主的特色產業建設。農田林網、用材林工程,大力推廣先進實用技術與治理模式,加大林分撫育管護工作。加快推進村屯綠化、四旁植樹步伐,實施示范村鎮綠化工程。
3、是進一步加大保護工作力度,切實保護好森林等自然生態系統。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健全森林防火機構,加大設施設備建設。強化森林病蟲害防治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建立健全森林病蟲害測報網絡,加大森林植物檢疫網絡建設,健全野生動植物保護組織,切實保護好鳥類資源。
四、以法興林,切實抓好森林資源保護管理。
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是生態縣建設的主要目標,也是林業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全縣人民應正確認識和統籌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就是發展的觀念,堅持建設與保護并重、數量與質量并舉,認真貫徹落實《森林法》、《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等林業政策法規,嚴格執法守法,嚴格依法行政,依法堅決制止亂排亂放、濫砍濫伐、毀林開荒和亂占耕地、林地、綠地的現象,切實維護森林資源安全和林區社會穩定,不斷鞏固生態建設成果。要結合國家生態公益林項目和退耕還林封山育林項目實施,認真抓好退耕還林補植補造,搞好幼林撫育,防止森林火災,防治森林病蟲害,積極開展“退人還山”試點試范工作,使林業生態建設發揮出最大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五、加強林業科技推廣,促進林業增長方式和管理方式轉變。實施科教興林、人才強林戰略,不斷提高林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林業增長方式由粗放向集約的轉變,提升林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林地產出率。大力推進林業從種苗培育、整地造林、撫育管護到采伐更新、加工利用全過程的標準化生產。扎實開展送林業科技下鄉活動,加大對林農的培訓力度,建全科技生產服務網絡,對農民采取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真正把林業建設引入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六、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的素質。以“繼續解放思想、推進科學發展”教育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思想、組織、作風、制度、業務建設,努力建設一流隊伍,培育一流作風,創造一流業績,著力抓好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教育活動,使黨員干部和職工成為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模范,建設綠色家園、促進現代林業發展的模范,遵紀守法、團結和諧的模范,勤政為民、廉潔自律的模范。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就加快荒山綠化、加快林業產業化進程等緊要問題,得出解決問題的可行辦法。進一步建立健全共產黨員學習教育活動長效機制,落實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各項措施,提高廉潔從政水平,嚴厲查處林業行政許可中的不正當行為。重視干部職工的教育培訓和個人進步,在部署任務的同時給予關懷,在賦予責任的同時給予愛護,使他們得到更快更好的成長。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改善干部職工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主動傾聽他們的心聲,經常掛念他們的冷暖,積極解決他們的困難,讓干部職工全身心地投入到現代林業建設中來。
引導語:調查報告的調查態度要端正要想獲得豐富的材料,就要有飽滿的熱情、艱苦深入的作風和實事求是的態度。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林業調研調查報告范文,歡迎閱讀與參考!
為了進一步規范林權流轉行為,深入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中央《決定》)及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貫徹中央《決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河南省《實施意見》),探索林業產權制度改革新的模式和途徑,促進我省林業可持續發展,資源林政管理處組織開展了我省林權流轉情況調研,現報告如下:
林權流轉既是開展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和發展非公有制林業的重要內容,又是實現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和發展非公有制林業的主要途徑,我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中央《決定》和河南省《實施意見》發布以后,圍繞深化林業體制改革,林權流轉勢頭迅猛,取得的成效明顯。通過林權的合理流轉,使林地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使資源配置得以優化,在一些地方出現了“資源增量、農民增收、社會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權流轉的主要內容
我省林權流轉的重要內容包括林木所有權流轉和林地使用權流轉,以及林地使用權和地上林木所有權同時流轉。其中,以林地使用權的流轉為主,尤以宜林荒山、荒溝、荒灘、荒丘、荒沙等宜林荒地和渠旁、路旁、溝旁、河旁等宜林四旁隙地的使用權為多。如洛寧縣早在1993年就出臺了《關于出讓“四荒”使用權,加速“四荒”開發的決定》和《關于出讓“四荒”使用權的實施細則》。1995年以后,*、*、*、*、*等地市委、市政府相繼制定下發了關于開發治理“四荒”,拍賣、承包其使用權的意見或決定,*縣、*縣、*縣等許多縣(區)也出臺了相關決定或具體的實施辦法。
(二)林權流轉的發展過程
我省的林權流轉行為,始于二十世紀80年代后期,是在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由農戶承包自主經營,平原地區的農田林網和農林間作的樹木,實行樹隨地走,作價轉讓給農戶經營,林木所有權發生了流轉;山區大面積的集體林、果園由懂經營會管理的農民接手承包,林木連同林地使用權一起發生流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隨著農村土地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四荒”的開發治理,農民投資經營林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從開始承包幾米的路段、河段,發展到承包經營一條路、渠或一條河段;從承包經營幾畝、幾十畝林地發展為買斷幾百畝、幾千畝的荒山經營權;從小片荒山荒坡開發利用發展到以林為主的多種經營。隨著林業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經營方式的不斷更新,林地使用權流轉的規模也不斷擴大,涉及面不斷拓寬?!渡址ā返男抻?、《森林法實施條例》的實施、中央《決定》的出臺,使林權流轉保持著持續發展的局面和良好的發展趨勢。
(三)林權流轉的主要形式
1、拍賣
拍賣是指依照有關規定對林地進行資產評估,確定底價后,舉行拍賣會,由買方競價,報價最高者中標,與賣方簽訂合同(協議),出資買斷一定時期的林地使用權或林木所有權,并在林業部門統一規劃的基礎上自主經營管理,收益全部歸中標人的流轉形式。在拍賣過程中,允許各類投資主體跨地區、跨行業競標購買,同等條件下本地人員優先。這種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比較受群眾的歡迎。且這種形式轉讓,一般成交價都要高于底價,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實現國家或集體森林資源資產的價值。
2、承包經營
一是堅持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的基本方針,堅持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誰造誰有、合造共有,維護林權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造林育林積極性;二是鼓勵林業企業和用木材做原料的企業建設原料林,促進貿工林一體化的形成和發展;三是進一步規范理順木材及各類林產品的收益關系,規范流通領域和稅費管理,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費,切實減輕林業企業和林農的負擔,充分保證經營商品林有較多的利益;四是完善經濟、技術扶持政策,在投入方面,把公益林建設管護投資納入公共財政預算,建立長期穩定的投資渠道;使商品林建設享有長周期、低利息的信貸政策。在稅費方面,要積極爭取調整不合理部分,實行輕稅薄費,減輕經營者負擔,使務林者能得利,植樹者受其益,形成有利于刺激林業發展的良性機制。五是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的科研成果,加強科學技術培訓。
4、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業。完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景觀、游憩功能開發利用及基本設施建設,開發新的森林生態旅游景點及項目,充分利用區域環境優勢,做大做好森林旅游蛋糕,使森林旅游成為林業經濟新型的支柱產業。
5、加大對林業事業經費的投入,確保生態建設正常開展。
政府應逐步理順基層林業管理體制,逐步加大對林業事業經費的投入,將基層林業站人納入政府機構工作人員序列編制,其經費列入公共財政事業范圍,以解決基層林業站人員正常工作經費。國家森工企業,為生態建設的重要力量,國家應對其在資金、項目、政策上予以扶持和幫助,以緩解森工企事業單位面臨的困境,使其在生態建設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6、堅持科技興林戰略。
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大林業、科技攻關、課題研究及林業新技術推廣力度,強化林業科技隊伍建設和培訓工作,積極推行科技人員項目承包,促進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化,不斷提升林業科技發展水平。
7、建議對河流、省道、高速公路、鐵路、腹部走廊、主要干道綠化建設一次性劃撥用地紅線。
8、建議引導農民“借綠發展”、“借綠轉型”,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在林地范圍內的舊村改造或新村建設,都必須按綠色生態社區(或生態村)的要求進行,真正實現生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三贏”目標。
9、建議按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精神,將縣內25度以上的陡坡地退耕還林,種樹種果。
10、腹部走廊裸巖復綠。腹部走廊巖石裸露地無泥土層覆蓋,要在裸巖礫石上復綠,具有一定的難度,因工程措施難度較大及投資較多而均未采取復綠措施。建議腹部走廊采用爬墻虎等植物遮蔽巖石裸露地,可取得短平快的效果。
共
2
頁,當前第。
2
頁
1
2
。
三、實現__林業跨越式發展的對策。
__縣幅員面積267820公頃,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林業用地218423.5公頃,占幅員面積的81.56。全縣有林地面積11.9萬公頃,活立木蓄積1580萬m3,森林覆蓋率49.48。建立了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__保護處和四川栗子坪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80556.9公頃,占幅圓面積的30.06,有大熊貓、小熊貓等珍稀獸類,以及藍馬雞、紅腹角雉、等珍稀鳥類,另有多種蛇類分布,魚類57種。如此眾多的動植物資源為__林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新的歷史時期,林業被推向了生態建設的首要地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地位。林業跨越式發展是加速生態建設、再造秀美山川的重大舉措;是增加資源供給、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是促進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重要出路;是根本改變林業自身落后面貌的必然選擇。
建縣50多年來,__林業經過了以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建設為主轉變的兩個階段。在以木材生產為主的發展階段,林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以木材為原料的國有、集體企業發展到9戶,從業人員近千人,帶動了運輸業等敏感產業的發展,在縣級財政收入中占了50以上。這一階段,雖然大力開展植樹造林,但破壞大于治理,森林資源蓄積持續下降,各種山地災害逐年上升,社會對林業發展、改善生態狀況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從1998年開始,國家在我縣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工程建設(以下簡稱“三大工程”)以來,對18.17萬畝天然林實施了全面管護,森工企業職工從采伐人轉變為管護人和造林人。6年來,累計完成公益林人工植苗6.7萬畝,封山育林10.38萬畝,飛播造林16.69萬畝。完成退耕還林10萬畝,配套荒山造林8.3萬畝。國家級貢嘎山自然保護區__保護處、四川栗子坪自然保護區開始籌建,林業在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美化環境、減少山地災害等方面發揮作用,同時為全縣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改善城鄉居民人居環境的作用逐步表現出來。目前,我縣林業也同全國一樣,一只腳剛剛從木材過度利用階段拔出,另一只腳才踏入邊治理、邊破壞階段的初期,正處在治理與破壞的相持階段。
我縣早在1979年便成立了平江縣林業學會,1985年成立林業技術推廣站。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我縣現已建成了比較健全的林業科技推廣網絡,具有較強的技術力量。1995年成立平江縣林業科技推廣中心,下設一所三室,即林業科學研究所,林木豐產栽培室、森林保護室、森林資源開發利用室,同時27個鄉鎮林業站也相繼成立了林業技術服務站。20xx年,縣林業局根據林業工程建設的需要成立了林業技術領導小組,下設退耕辦、生態辦、油茶辦、規劃設計辦。均由縣局一把手擔任主要負責人,現林業科技推廣站核定編制18名,平均年齡42歲,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的8人,中專文化的10人,都是林業工程師以上職稱。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林業科技推廣持續發展能力等,努力構建一個適應需求、服務林業、的林業科技推廣社會化服務體系,為加快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提高廣大林農素質,推動林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
(二)取得成效。
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資金項目100萬元,建立優良無性系苗木繁育基地10畝,新造高產示范基地500畝。
二是認真參加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打造兩茶一竹,建設現代農業”的發展戰略,我站委派技術精湛,在油茶及楠竹行業的技術領導作為科技特派員,在童市和加義進行油茶及楠竹的科技扶持,確保所在鄉鎮產業發展良好,科技轉化成果得力。
三是定期實施林業科技培訓班??h科技推廣站每年每月舉辦油茶、毛竹等鄉土培訓班12期,確保全縣林業產業常規發展;每年舉辦營林技術培訓班2期,培訓林業技術人員和林業大戶近600人,依托林業大戶建立林業專業合作社59家,建立林業相關產業公司68處。
四是開展好科技下鄉及進村入戶活動。每年進行多次林業科技下鄉活動。首先是縣局組織局機關林業工程師開展了科技下鄉活動;其次是結合林改各鄉鎮均進行了科技下村活動;最后進行了科技進村入戶行動建設,具體定點加義鎮思源村及蘆頭村,確實20戶林農為為楠竹低產林改造示范戶。
轉變;從單一模式向多種模式、多種主體的發展。這些新變化,為林業兩大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林業科技推廣事業出現了新的問題,影響了科技推廣體系的高效運轉和服務質量。
(一)科技推廣工作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到位。一方面,許多地方對科技推廣的重要性認識還是停留在口頭上,有關科技推廣機構建設、推廣經費、推廣人員待遇等一些優惠政策,難以落實到位,影響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
(二)科技推廣投入不足和推廣網絡體系不完善,制約林業科技推廣的力度。我縣林業科技投入總量嚴重不足,增長速度緩慢,渠道少?!笆濉逼陂g縣級林業科技推廣經費年均不足5000元。投入不足,已成為制約林業科技推廣工作發展的重要因素。此外林業科技推廣機構、人員正趨于萎縮,推廣機構基礎設施差,缺少必要的推廣儀器設備、交通工具;示范基地建設發展緩慢,自我發展和輻射帶動能力不強。
好經常性的信息收集、發布工作,通過多種形式,為社會提供及時、準確、系統、權威的技術、市場、信息服務。其次是要整合人才資源。要把林業專業技術人員組織起來,共同為林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鼓勵科技人員以資金、技術入股等方式與林業生產經營者結成利益共同體。要加強對林業科技人員的培訓和再教育,不斷提高科技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再次是要整合科技資源。要把多年來研究開發的林業科技成果和成熟的實用技術組裝配套起來,加強技術檔案管理,并以各種形式向社會、廣大林農發布和推介。
二是要增加投入,確??萍冀涃M逐年增長。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增加科技投入的有關規定,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導和鼓勵全社會增加林業科技推廣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推廣投入體系。
農的素質,為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和農村的小康社會建設提供人才保證和技術支撐。
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承擔著維護生態平衡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雙重使命,在建設生態xx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中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山區,林業更是應該優先發展,使山區農民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xx鎮通過多方面聯系與努力,現與xx市華輝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xx市華邦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達成投資意向,計劃以xx鎮為主要種植基地,投資種植高脂濕加松樹20萬畝,種植高脂加松樹將會成為xx鎮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當地農民群眾增收的新亮點。
高脂濕加松樹種苗是國家林業總局資助的,從國外引進的優良加勒比海松樹和本地的濕地松樹,經種子場雜交選種培育出來,試驗得出的優良松樹。實驗測定表明:濕加松樹生長期為7—8年時間,平均樹干高度為12—14米,胸徑為16—18厘米,優樹高達15米,最大胸徑達26厘米。濕加松樹樹種不但表現出較大的生長量,而且年產松脂量比普通的松樹多50%,胸徑16厘米的松樹,每棵年產松脂超過5公斤。該樹種比普通的濕地松也顯示出更高的抗寒能力,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經濟效益。
據xx市華輝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xx市華邦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試點種植證明:高脂濕加松樹是雜交培育的優良種苗,比其它同類的松樹具有較高經濟價值。一是采脂收入,濕加松樹生長7—8年就可采脂,每棵樹年產松脂超過5公斤;二是砍伐木材出售收入,xx市華輝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xx市華邦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計劃利用6—8年時間完成種植20萬畝高脂濕加松樹,到時種植的松樹每年可采松脂約4.5萬噸,該公司將投資建設松香加工廠,可生產松香約3萬噸,每年可給當地政府增加稅收,又可以帶來大量就業機會,還可促進當地林化產業的發展。
xx鎮位于連州市西北部,是xx市的主要林區之一。省道s114線貫穿xx鎮全境,全鎮轄區面積為168.7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委會,現有人口3萬多人。山地總面積24.85萬畝。其中林地面積19.33萬畝,非林地面積5.52萬畝,林地資源十分豐富。xx市華輝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xx市華邦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曾于20xx年6月到了xx鎮進行考察,他們考察后認為:xx鎮的山地和土壤是十分適合種植高脂濕加松樹。因此,xx市華輝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和xx市華邦林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決定用6—8年時間,采用租賃村、組的集體土地和引導當地村民在自留山地更新種植等方式,計劃在xx市的xx鎮等鎮鄉發展種植高脂濕加松樹20萬畝。合作期為35年。
為使xx鎮引進外資發展林業生產工作能夠順利開展,xx鎮已成立了開發高脂濕加松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協調做好開發高脂濕加松工作的各項工作;并加大宣傳發動工作,營造一個有利于種植高脂濕加松的良好氛圍。同時我們還需要市林業等部門對該項目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幫助,給予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特別要落實發展非公有制林業的相關政策,保護經營者和發包者的合法權益,幫助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確保高脂濕加松樹走上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為xx鎮的經濟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xx市xx鎮人民政府。
20xx年9月12日。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林業建設放到重要位置,同時把興林之計、富民之策作為重要地位,在抓好實施通道綠化、交通沿線綠化、鎮村綠化、環城綠化作為大造林綠化工程,提出建設生態的戰略目標,通過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創新營造林機制、經濟林產業富民、強化資源管護的四大戰略,整體推動綠色林業建設進程。目前,全縣有林地面積達到4306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83%,林木綠化率達到81.4%。
(一)退耕還林工程。xx年開始試點,xx年全面實施,各級黨委、政府把退耕還林作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切入點,明確把退耕還林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作為檢驗各級領導班子是否具有戰斗力的試金石,退不下坡耕地就退官退位。截至xx年底,全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工程造林2萬畝,封山育林29293公頃。
(二)天然林保護工程。xx年啟動后,進一步加強管護工作,建立森林管護站20處,豎立護林宣傳標語30個、小型固定標志牌117塊,配備專職護林員108人;累計完成封山育林29293公頃,為4個國有林場的1180名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社會統籌,使天然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恢復和發展。
(三)四大造林綠化工程。兩年來,全縣累計完成重點通道綠化648公里,補栽路段148.9公里,植樹483萬株,在出縣際交界處,高標準建設綠化樹120公里,綠化面積2100畝;完成交通沿線綠化1900畝,環城綠化1200畝,村屯綠化82個,渠系校院綠化101個。
二、林業建設主要做法與特點。
xx年以來,**縣采取超常規舉措,高起點定位,高標準投資,高質量施工,相繼實施了四大林業重點工程,推動**林業建設步入了快車道,成為**林業史上發展最快、投入最多、質量最好的時期。
強化森林資源保護。近年來,**縣把依法治林、強化森林資源管護作為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大對亂砍濫伐林木、違法征占用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通過精心組織,摸底排查,累計查處各類林政案件18件,給予行政處罰43人,罰款4.1萬元,補種樹木2300株,征收森林植被恢復費1.7萬元。二是全面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氣候干燥,十年九旱,歷來是個森林火災高發的地區,境內有2個省直林局所屬24個林場,有1000多萬畝的森林和未成林地需要管護。面對日益繁重的森林防火任務,縣政府及時出臺了(關于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的決定)和(全縣林區山區實施封山禁火的命令),通過層層簽訂防火責任狀,加大督察力度,及時組織撲救,取得了近29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發生和無撲救人員傷亡的好成績,有力地保障了森林資源安全,推進了呂梁林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問題與建議。
調查發現,**縣是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83%的縣,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嚴重惡化,治理與破壞矛盾突出。通過實施“四大戰略”,林業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但是,林業建設還面臨著任務重、難度大、產業發展滯后等不少困難和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森林資源管護任務越來越重,經費更加缺乏。隨著林地面積的增加,特別是退耕還林、通道綠化管護任務日益繁重,亂砍、亂采、亂挖屢禁不止,加劇了地表植被破壞。建議改變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強化管護也是發展的理念,努力提高林分質量水平。
林業產業開發相對滯后。產品加工開發力度不夠,龍頭企業發展緩慢,銷售信息渠道不暢,森林旅游和林下產業開發利用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建議借鑒“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強化經濟林產業化基地建設,實現富民強縣。特別要重視經濟林優良品種選育,堅持以優良品種帶動優質發展,避免一哄而起的低效盲目發展。同時,重視加工產品的品牌意識,嚴把原料和加工質量關,盡快形成拳頭產品和品牌,提高發展效益。
林業技術力量不足,科技服務體系不健全。鄉鎮林業站作為林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最基層組織,由于人員、經費、管理體制等原因,嚴重制約了其職能的發揮。建議加強縣、鄉林業站和技術推廣站隊伍建設,科學核定編制,調整充實人員,落實經費,真正承擔起科技服務、技術指導、維護森林資源安全的重要作用。
這次調研,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促進林業發展”為主題。在全黨全國掀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高潮的新形勢下,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林業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線踐行科學發展觀要突出解決什么問題,用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來審視林業發展的軌跡,通過調研,我們得到兩點重要啟示:
(一)生態建設必須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環節入手,讓廣大群眾盡早感受到生態建設的成效。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生態建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林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生態環境有了很大改善。怎樣才能使林業生態建設進一步持續發展?我們在深入分析縣情、林情的基礎上,提出了“身邊增綠”的林業發展新思路。就是從“身邊增綠”抓起,從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特別是民居環境入手,把傳統意義上的對林業生態建設長周期、慢效益與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態環境的迫切要求緊密聯系和結合起來,使林業生態建設的成效盡快造福于廣大群眾。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環城綠化,先后組織實施城區鄉鎮村綠化重點工程,完成了環城林綠化和防護林建設,完成道路兩側綠化,基本形成環城“綠色長廊”,使整個縣城被濃綠環繞。居民有了休閑的好場所,民居環境大為改善?!吧磉呍鼍G”工程的實施,使廣大群眾充分感受到了林業生態建設的成效,從而更進一步調動了人民群眾造林的積極性,把投身林業生態建設變成了自覺的意愿與行動。
(二)林業發展必須與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緊密結合,使廣大群眾從林業發展中受益。過去一提起林業,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長周期、慢效益。這樣的狀況使得廣大農民不愿投身林業,積極性得不到調動和發揮。把群眾經營林業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把林業長期效益與農民的切身利益有機聯系起來,使林業發展真正與廣大農民致富意愿、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局融為一體。農民群眾一旦從林業發展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實際利益,必然從根本上煥發起建設林業、發展林業的熱情,必然把林業作為自己的致富源泉而備加珍惜,林業的穩定、高效、可持續發展就有了切實的保障。
通過對**縣林業發展的調研,我們深切體會到,林業戰線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中心任務,就是要解決林業為誰發展、靠誰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林業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和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生態環境,為廣大群眾提供日益豐富的林產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林業的發展,必須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特別是廣大農民群眾,把林業發展與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林業的發展,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區施策,分類指導。這就是我們通過對**林業的調研,對林業為誰發展、靠誰發展、怎樣發展問題的初步思考。
回顧我省林業站建設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一是20xx年至20xx年的緩慢發展階段為適應林業建設需要,我省于20xx年開始在重點林區設置區、鄉(鎮)林業站,但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到20xx年底,林業站只有551個,職工僅20xx人。二是20xx年至20xx年的快速發展階段。20xx年原國家林業部將林業站建設作為林業改革重要任務之一,提出利用3~5年時間把區、鄉(鎮)林業站建設好。我省即把建站設員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林業站建設步伐加快,發展迅速。截止20xx年,全省已建有林業站1095個(占鄉鎮總數的61.9%),站員4006人,其中正式職工2627人。三是20xx年以來的標準化建設階段。20xx年6月,全省林業站工作會議在東至縣召開,研究和部署林業站開展標準化建設,標志著我省開始了以核定林業站機構編制,提高隊伍素質,加強站房、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和制度、圖表及檔案管理建設為中心;以強化林業社會化服務職能,加快林業站自身經濟建設及廉政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的林業站標準化建設階段。在這一階段,我省緊緊圍繞林業站標準化建設這根主線,鞏固和完善前期建站成果,發揮林業站的多項職能作用,為實現“五八”造林綠化規劃、林業第二次創業和綠色長廊工程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在正全力投入到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之中。
據調查統計,目前全省保留單獨設立的基層林業站有806個,在農林水綜合站加掛林業站牌子的掛牌林業站301個,另有綜合站284個。全省各類站共定林業人員編制4001人,實有林業正式職工4517人。截止目前,全省已經有76個縣(市、區)獲得了國家林業部(局)確認的林業站標準化建設“合格縣”稱號。
二、林業站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分析。
(一)林業站機構不穩定。
據摸底調查,從總體上看,目前我省山區及重點丘陵、平原區基層林業站機構較為穩定。21個山區縣基本上以鄉鎮設立林業站,其它重點丘陵、平原區縣多以2~6個鄉鎮設立林業中心站或在重點林業鄉鎮設立林業站。而在一般平原區和丘陵區,如阜陽、亳州、合肥、蚌埠和淮北市的全部或者大部縣(市、區)均為設立綜合站;巢湖、安慶、六安、滁州市等的一些縣(市、區)多為在綜合站的基礎上加掛林業站牌。全省單獨設立806個林業站,較**年底全省已建的1313個林業站縮減了39%。
形成目前局面的原因在于,自**年開展撤區并鄉及鄉鎮機構改革以來,我省林業站就一直受到“撤并”的影響。**年9月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后,各地又開始撤并林業站機構,下放林業站管理權限,大幅度裁減林業站人員。據統計,到改革后第一年,也是最嚴重時的**年底,全省實有基層林業站723個(較20xx年縮減45%),落實核定林業站編制3035人(較20xx年縮減43%,占省編委核定全省林業站編制數的52%),實有職工3221人(較20xx年縮減39%),與國家加快林業發展的形勢,與多項林業重點工程實施的實際需要不相適應。林業站機構的不健全、不完善、不穩定難以保證各項林業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
(二)人員編制少,事業經費難落實。
本次調查,各地均反映林業站人員編制少,且多數山區縣林業站人員事業經費不能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實行全額撥款,加重了林業部門的經費壓力。如靈璧縣有21個鄉鎮,設立6個中心站,核定編制才18人;寧國市是我省重點山區縣,全市19個鄉鎮辦均單獨設置了林業站,核實編制113人,站均5.95人,而該市有林業用地面積275萬畝,站人均2.5萬畝。金寨縣林業用地面積達430多萬畝,全縣29個鄉鎮林業站,只核實編制89人,站均3.07人,人均林用地面積近5萬畝。都與《安徽省鄉鎮林業工作站人員編制標準(試行)》中山區鄉鎮站編制基數為3人,每1.5萬畝林業用地增編1人的規定要求有較大出入。又如重點山區縣休寧縣,全縣39個林業站,定編128人,站均編制只有3.28人。而且,該縣林業站事業經費得不到保證??h財政每年總體上劃撥給縣林業局的事業經費只有42萬元。導致該縣32名農民技術員(包括從社會上招收的“林政員”、“林管員”和“林業基金代征員”),1997年參加了黃山市人事、林業部門聯合組織的考試、考核,被擇優聘用;20xx年又參加機構改革中的考試、考核競爭上崗,身份雖已解決,但其工資等待遇卻一直不能兌現。近幾年來,不時有上訪發生。類似的情況在績溪、岳西、潛山、霍山、金寨等縣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據摸底調查統計,全省各類站共核定林業人員編制4001人,其中,單獨設立林業站的59個縣(市、區)設立780個林業站(注:還有濉溪、肥東、無為等縣少數鄉鎮設有林業站,多數鄉鎮為綜合站,故未計其中),下達編制3033人,站均3.89人;有18個縣(市、區)設立301個掛牌林業站,下達編制666人,站均2.21人;其它302個編制多屬綜合站中落實林業人員。全省各類站實有林業正式職工中還有23%的人員事業費未列入縣級財政預算。
(三)管理體制不順,林業站職工待遇低。
目前全省基層林業站管理體制多種多樣。據調查,全省有35個縣(市、區)483個林業站“三權”在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實行以條為主的管理體制。主要分布在山區縣和設立林業中心站的縣;有23個縣(市、區)157個林業站和89個掛牌林業站實行雙重領導;還有20個縣(市、區)148個林業站和212個掛牌林業站,18個縣(市、區)18個林業站和284個綜合站實行以塊為主的管理體制。
金寨、青陽、桐城、埇橋、蕭縣、濉溪等縣(市、區)普遍反映,由于林業站現屬鄉鎮以塊為主的管理,存在下列弊端:一是林業站職工成了鄉(鎮)干部,要參加鄉鎮中心工作,成天包村下隊,計生收稅,無力投身林業工作;二是林業站職工待遇低,工資福利難保證;三是森林資源管理失控;四是造林質量難保證;五是林業主管部門落實任務不暢等等。同時,多年來一些地方將林業站“三權”下放與收回幾經反復,動搖了基層林業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如在工資兌現上,林業站“三權”下放的青陽縣,廟前鄉財政只撥給林業站基本工資(占70%)的80%,而浮動工資(占30%)、123元津貼工資等一概不發,林業站職工在家扎大掃把賣,每月只能勉強兌現基本工資。
與此同時,省林業廳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市級和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內也沒有統一的專門的林業站管理機構。林業站管理的職能分散在辦公室(人秘股)、林業站(造林科)、資源科(股)、技術推廣中心等部門。省、市、縣三級林業站主管部門的管理體系也有待理順與加強。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為全面掌握當前林業系統干部作風建設和發展建設現狀,我們組織專班,采取多種形式,對林業部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干部作風“庸懶散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了專題調研,并就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探討解決突出問題的對策措施?,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先后組織開展了政風行風民主評議、黨風廉政宣傳教育、發展環境改造年、能力建設年、作風建設年、文明創建、創先爭優、“三萬”活動等系列活動,林業系統廣大干部的工作作風不斷好轉,服務效率不斷提高,行政效能不斷提升,林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h林業局先后多次被省林業廳授予全省先進林業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森林防火優勝單位,被縣委、政府授予人民滿意機關。全縣林業建設大發展、生態環境大改善,林業發展成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
通過走訪調研,大多數調查對象在充分肯定林業干部作風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取得成效的同時,也反映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情況,認為在干部隊伍中開展治庸問責工作十分必要。歸納總結林業部門干部隊伍的“庸懶散軟”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黨性原則不夠強。一是放松自身思想覺悟要求,對不正之風的防御能力不強。二是全局觀念和協作意識不強。三是工作回避矛盾問題,不敢擔當。
(二)責任意識、紀律意識不夠強。一是精神狀態不佳、不思進取,安于現狀,工作拈輕怕重,敷衍塞責,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二是部門工作有時相互推諉;三是存在擅自脫崗、遲到早退、自由散漫現象。
(三)宗旨觀念不夠強。群眾意識、服務意識不濃,少數同志對服務對象熱情不夠,耐心不夠,服務不夠,有衙門氣,態度不好。
(四)工作推進不力、工作績效不優。一是對棘手問題不敢碰,不能堅持原則,怕得罪人。深入基層不夠,現場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不夠。二是不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工作效率低,工作質量差,有位無為,有責不為。
(五)工作創新不夠。一是思路創新不夠,疏于學習和思考,習慣于老套路、老辦法,憑經驗辦事;二是制度創新不夠,還不能有效的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三是管理機制創新不夠,對工作難點和新生事物不能創造性打開工作局面,無應對方法,依賴領導決策。
(七)行政執法的依法行政水平不夠高。一是林業執法行為還不夠規范;二是林業執法單位執法合力不夠;三是自由裁量權執法監督檢查力度不夠,極少數執法人員還存在一定隨意性。
分析上述問題存在的原因,既有客觀因素,又有主觀因素: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不夠,黨性意識不強。對主觀世界的自我改造不夠,忠誠黨的林業事業理想信念比較淡化,黨的優良作風不牢,思想上進取心不強,放松要求,紀律松弛,貪圖安逸。
(二)執政為民、便民利民的思想樹立不夠,責任意識不強。有的黨員干部沒有把代表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寓林業行政管理于服務之中的自覺性不高,公仆意識淡化,存在衙門作風,行政效能不高。
(三)維護團結統一的思想樹立不夠,大局意識不強。圍繞林業發展大局,按照全局統一步調行動不夠。權利部門化,工作不看長遠,只圖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損害全縣林業發展長遠大計。
(四)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度不夠,憂患意識不強。創新創優能力不強,怕擔風險,在優化林業產業布局與投資發展環境上,不與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與發達地區、與上級組織和群眾要求看齊。不善于鉆研業務,綜合素質不強,業務不精通,遇到的新問題、新困難時調查研究不夠,破解辦法不多。
(五)制度管理不嚴,監督檢查意識不強。對于林業發展與管理相關規章制度,有的是不夠健全、不夠規范;有的是更新不及時、不完善;有的是因為缺乏抓制度落實的氛圍和勇氣,造成制度執行不到位,監督檢查問責不到位,從而使制度管人管事管權沒有落到實處。
開展治庸問責工作是實現林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現實需要,是加快建設經濟強縣的有效舉措。針對林業干部職工在“庸懶散軟”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應著力采取五項工作舉措開展治理:
(一)深化學習型機關創建活動,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黨性修養。把打造學習型機關、進取型團隊、德能型干部作為加強林業系統干部隊伍建設的總體目標,把不斷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作為壓倒一切工作的著力點來抓。一是堅持政治理論學習經?;?,局黨組中心學習組每月集中學習1次,局機關干部每周五下午為學習日。引導干部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和政績觀,進一步提振精神,努力提升精神品位,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奮力推進事業發展;二是狠抓業務知識學習制度化,提高履職崗位能力。全年組織全體干部開展4次以上集中培訓,系統學習林業法律法規、國家退耕還林、公益林補償、濕地保護等政策,真正讓大家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與工作相結合,點與面相結合,注重打基礎、管長遠,更加注重能力與攻關。
(二)深化作風建設活動,增強群眾意識、服務意識。一是要加強廉政建設,做到清政廉潔。嚴格遵守《廉政準則》,自覺抵制各種歪風邪氣;二要改進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堅持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風。牢固樹立“責任重如泰山”的執行理念和大局觀念,大力倡導“不講任何借口”的工作態度;三是要加強作風建設,深入基層調研。要求每名班子成員,每月必須帶領相關股(室)和單位的黨員干部到基層林業單位、鄉(鎮)和村組開展1次調研活動,辦1至2件實事;四是強化輿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圍繞“治庸問責”活動,主要抓好林業法律法規,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補償、低產林改造、林權制度改革等林業重點工程的有關政策宣傳,力爭做到林業政策家喻戶曉;五是要增強群眾意識,及時做好林業政策兌現,準確地將各項政策兌現到林農手中;及時調處林木、林權、林地糾紛,化解各種矛盾,切實維護廣大林農的根本利益。
(三)全面落實崗位責任,強化約束激勵機制。一是對各部門職責建立全方位的責任體系,解決好部門職能交叉重疊、主體不明確、邊界不明晰、出了問題無法確定責任到崗到人的問題,提高協同作戰能力。以責權統一為基礎,全面推行責任公開,細化崗位職責,對每個崗位進行百分制量化管理,使每個崗位的職責更明確、具體,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強化一級抓一級、一級管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責任體系建設;二是進一步量化細化考核標準,建立工作進度通報制度,加強對干部平時的考核,將平時考核、年度考核與考察結合起來,強化結果運用,充分發揮考察的導向作用,真正做到以業績定干部;三是健全獎懲激勵機制,注重物質獎勵、精神激勵、職務激勵與級別激勵相結合,真正對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給予獎勵,做到獎懲分明;四是深入開展評優評先活動,增強干部個人和集體榮譽感,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
(五)堅持依法治林、依法治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通過規范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實解決林業系統少數人執法中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執法執紀不公的問題。一要規范執法行為。嚴格執行森林采伐和林地征占限額管理制度,完善和執行森林資源管護制度,規范木材流通秩序;二要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對重點地區、重點區域集中進行整治,嚴厲打擊亂收濫購、偷砍盜伐、無證販運等破壞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以及亂占林地的行為,查處一批大案要案,懲處一批違法犯罪分子;三要強化項目管理,規范資金運作。嚴格項目資金管理,特別是退耕還林、公益林補償、低產林改造項目資金發放和使用,杜絕截留、挪用項目資金現象發生,督促項目資金規范運作。開展“廉政陽光”工程創建活動,確保林業項目建設安全、資金使用安全。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26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