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調研報告時,我們需要選擇一個明確的調研對象,并制定詳細的調研計劃。以下是一些實用的調研報告樣例,希望對您的寫作有所幫助。
調研組成員:xxx。
調研時間:2010年12月11日。
地點:xxx路xxx號。
調研的詳情如下:
一、xx大廈概況:xx大廈坐落于廣州市越秀區環市中路276號,東邊面臨廣東電視臺,西邊靠近廣州火車站,南邊正對電視塔,北邊背對北京路,大廈的建筑為坐北向南;該地理位置的交通便利,是廣州市的交通樞紐。xx大廈屬于商住型寫字樓,建筑高度為30層(一至七層樓為寫字樓,八至三十層樓為住宅)。建筑面積約xx平方米,其中綠化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即綠化率為10%。
二、xx大廈綠化項目管理情況:xx大廈管理處將綠化管理項目外包給廣州瑋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廣州瑋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在綠化管理項目駐場人數為3人。項目管理的架構為:主管1名,花匠2名。主管的崗位職責:
1、對綠化的規劃和設計;。
2、安排日常綠化養護的工作;。
3、定期向管理處上交工作計劃;。
4、負責部門的人員考核?;ń车膷徫宦氊煟?/p>
1、落實主管的工作計劃;。
2、遵守管理處的有關規定。
三、綠化的種植情況:綠化是圍繞著大廈的三面栽種,以非洲茉莉、白玉蘭、郁金香和菊花為主。
四、綠化管理的內容:
1、施肥;。
2、澆水;。
3、殺蟲;。
4、修剪;。
5、標識;。
6、養護等工作。
五、綠化管理計劃:
1、制定園林綠化管養規范,按專業技術要求指導日常養護工作。
2、維護和完善好綠化供水設施,確保澆灌系統的正常運行。
3、加強草坪和花灌木的修剪,對垂榕進行適當的藝術整形,營造良好的植物景觀。
4、增加合理的導游指示和安全警示牌,完善服務配套設施。
5、及時補種死亡、缺失的綠籬、花卉和喬木,保持綠地的整齊和完美。
6、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和肥水管理,確保植物花繁葉茂,健康正常,生機盎然。
7、做好防臺風、防嚴寒等防護措施,及時處理突發事件。
8、建立和完善植物養護管理技術檔案,方便總結、分析和改進工作。
六、總結:通過對xxx大廈綠化管理的調研;得到以下啟示:
二、園林綠化已經成為住宅小區不可缺少的規劃內容;。
三、園林綠化逐漸成為人們追求高尚生活的內容;。
四、綠化管理已趨于專業化。
園林行業是近幾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對城市生態環境要求日益提高的社會大背景下,快速形成和壯大的新興朝陽產業。面對園林行業巨大的人才市場需求和同行競爭,及時調整專業設置,確定園林專業適應園林行業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就可以抓住這一機遇,使人才市場需求和競爭機遇變成辦好園林專業的活力。
調查目的:
高職教育就是就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一直都是各個職業院校的辦學宗旨。本次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掌握了園林行業的人才需求特點,人才的能力要求,人才的素質要求等,使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及行業定位逐步清晰和具體起來,為進一步調整專業結構、課程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等提供了第一手寶貴資料和調整依據。使我系園林專業學生能夠適應所學專業的人才職業需求,畢業后盡量進入職業角色,勝任崗位職責,更好的實現“零距離”就業。
調查內容:
園林行業崗位人群應具備的能力、現階段從業人員的現狀、湖南及周邊省市園林及相關行業人才需求等。
調查時間:2011年12月-2012年8月。
調查整理:王xx。
調查概況:
1、園林行業技術人才仍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特別是園林科研、生產技術推廣、苗木養護、綠化工程、工程管理、預算和規劃的技術人才更為急需。
2、現階段園林行業從業者特別是技術人員水平良莠不齊:兼職和跨行業技術人員占40%;本專業(中?;蚱胀ù髮?、本科畢業)真正接受過高職專業訓練的人員占30%;而擅長苗木養護、工程管理和預算、規劃的崗位型技術人才僅占10%。
3、年輕的從業者普遍存在實際操作能力欠缺的問題。
4、從業者的綜合素質不高。
5、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高,但是不穩定,用人單位對應屆畢業生又愛又怕。
結果分析:
(一)隨著城市建設加快步伐,在眾多的城市改造、道路拓寬、廣場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人們越來越關注綠化景觀設計,因而對此類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綠化及生態環境成為新追求,不僅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競相打起了“綠化牌”、“景觀牌”、“生態環境牌”,甚至一些企事業單位也越來越注重環境景觀設計,使之“既要與城市環境協調,又要讓員工和客戶舒暢”。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近年來,由于園林綠化面積大幅度增加,園林工程施工質量和管理逐漸規范化,園林工程實行公開招標,園林公司要想拿到工程,企業在具備資質的情況下,擁有多名復合型的園林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園林工程的競爭背后,實際上是園林人才的競爭。
園林學是一門融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與人文學科于一體的綜合_叉學科,具有獨立的學科體系。園林專業的課程體系涵蓋面極其廣泛,幾乎包括了建筑學、城市規劃學、農學、林學、美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大部分內容,從業者對某一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掌握及運用程度因人而異。由于工程管理、預決算、規劃設計等內容對從業者的素質要求更高,這幾個方面的人才必然相對緊缺。
1.綠城廣場概況。
綠城廣場是鄭州市的中心廣場,也是鄭州西郊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是綠城鄭州的點睛之筆,是鄭州市一個面積較大且功能齊全的休息娛樂廣場。綠城廣場始建于19xx年,19xx年5月建成對外開放,規劃占地面積近9公頃。廣場位于中原路與嵩山路兩條城市主干道的交匯處,西靠市委市政府,地理位置優越。廣場內建設有音樂噴泉、觀禮臺、雕塑等設施。配以大面積綠色草坪,花灌木,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環境宜人,是我市廣大人民群眾開展文化、集會、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
2.空間組合和組織。
空間組織圍繞廣場東西主軸線和南北軸線展開,由東向西追求由實空間到虛空間,由下沉空間到凸起空間的轉化,形成有抑有揚,有張有弛,有放有收的空間變化模式。廣場空間在強化軸線序列感的同時,也注意小型半開敞,開敞空間的營造,豐富廣場的空間構成。規劃采用植被分隔,鋪地界定,高差錯落相結合的手法,將廣場空間劃分為六個功能特色各異的小型活動空間,并通過廣場內部道路串聯組織,使廣場空間相互融合,滲透,形成有機聯系的整體。同時,規劃運用城市設計的手法,對廣場周圍建筑的空間布局提出了具體要求,保證廣場地區空間景觀組織的統一有序。
蘇州園林調研報告01113111劉苗苗18351997876蘇州,一個具有25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小橋流水,古色古香,氣質婉約,這是我未見它時便有的期待。但是在許多城市高樓闊路的雷同反復之后,見到蘇州的矮房、流水、白墻,并不抱太大希望的我確是被其與我期望的重合度給震驚了。第一次對一座城市這么圖1有好感。
因而,對于次日的園林之游便多了幾分期待與信心。
網師園。
圖2。
園很小,因而當我們一百多號人涌入時,里面便顯得分外局促,難以體會古時小姐一人在園中散步時所領略到的獨特韻致。我們的到來倒像是一群凡俗之客對這一片靜謐的魯莽沖撞了。
圖4大一個等級,便成了大家可以進入、觀賞、駐足的喜聞樂見的院子了。
拙政園。
在逛到小飛虹和小滄浪時,老師說,在園林里,沒有兩根線是嚴格平行的,都是非常隨意的。而且在人的感知中是否嚴格平行,是否嚴格成直角之類的幾何意義上的差別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幾乎無法被感知。所謂的正交只是為了如今工業社會的高效罷了。是的,過去的工匠既是設計者也是施工者,許多事情都是在施工時根據具體情況臨時決定的,興之所至,不圖10需要任何理由。而如今,設計與施工成為了兩個環節,兩者之間的交接,便注定了設計的結果必須是明確且完善的。如果設計師在某個角度上模棱兩可,便會導致施工者覺得無所適從。因為在如今由于產業鏈的存在,大家的技能都過于明確,加之現實的浮躁與功利,各種責任與糾紛,施工者便成為了只會照著圖紙做被明確要求的事了。以前的工匠是在真實的建造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設計,而現今的我們則只是在1:100或1:200等縮小過的模型或電腦建模中調整。前者能夠使設計具有更好的感官體驗,對景、風向之類的處理都會更加真實細膩,但是存在不夠完善、考慮不周的問題(因為真實的建造難以推倒重來)。但是后者雖可反復琢磨,但虛擬與現實終究是差了那么一步。
退思園。
在逛園林的時候,會有許多導游帶團路過。圖11便會經常聽到一些有趣的介紹,譬如圖9,導游說這塊鋪地叫做“五福捧壽”,五福即那五只蝙蝠。還有圖10,“留”字像桌子上放著兩個酒杯,所以“人”因為喝醉,都歪了。但是留人不如留心,所以“人”又像是少了兩點的“心”。還有拙政園里面長得像寶瓶一樣的門洞,取“保平安\"之意(圖11),這些無處不體現著古人的小情趣。這讓我聯想起建筑中的象征主義,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給予藝術造型某種象征意義,例如悉尼歌劇院、柏林愛樂樂廳。在進行建筑的專業學習之前,我一直以為建筑的評判在于其外觀。我甚至一度希望,待我成為建筑師,要造一座類似某種動物的住宅,讓生活充滿樂趣。但是開始學習后,我漸漸覺得這種“像某種東西”抑或說是只注重于拗造型的想法是非常膚淺可笑的。但是在園林中,主人家在自己的宅子里,將自己的一些愿景通過一些手段表現在一些小東西上是無傷大雅的。所以我想也不能完全否定這樣一種象征的做法,關鍵是要把握住這個尺度,像是河北的天子大酒店就做地太過頭了。
留園另一有趣的地方便是它經常會在某一不經意的地方開一個形狀各異的門洞,里面或布置一塊石頭,或植入一些草木(圖12、13)。尺度上,人雖能夠進入,卻不會進入。應該是用于增加空間層次,尋求變化與樂趣的。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逛完四個園子之后,感覺。
圖13確乎如此。這一次較為集中的園林圖12游賞使我接觸到了與如今大不相同的設計與建造模式,像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讓我得以從自身貧乏的小世界中覺醒。古今雖大不相同,各有優劣,但仍有可借鑒學習之處,獲益匪淺。
蘇州園林調研報告01113111劉苗苗***蘇州,一個具有25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小橋流水,古色古香,氣質婉約,這是我未見它時便有的期待。但是在許多城市高樓闊路的雷同反復之后,見到蘇州的矮房、流水、白墻,并不抱太大希望的我確是被其與我期望的重合度給震驚了。第一次對一座城市這么圖1有好感。
因而,對于次日的園林之游便多了幾分期待與信心。
網師園。
圖2。
園很小,因而當我們一百多號人涌入時,里面便顯得分外局促,難以體會古時小姐一人在園中散步時所領略到的獨特韻致。我們的到來倒像是一群凡俗之客對這一片靜謐的魯莽沖撞了。
圖4大一個等級,便成了大家可以進入、觀賞、駐足的喜聞樂見的院子了。
拙政園。
在逛到小飛虹和小滄浪時,老師說,在園林里,沒有兩根線是嚴格平行的,都是非常隨意的。而且在人的感知中是否嚴格平行,是否嚴格成直角之類的幾何意義上的差別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幾乎無法被感知。所謂的正交只是為了如今工業社會的高效罷了。是的,過去的工匠既是設計者也是施工者,許多事情都是在施工時根據具體情況臨時決定的,興之所至,不圖10需要任何理由。而如今,設計與施工成為了兩個環節,兩者之間的交接,便注定了設計的結果必須是明確且完善的。如果設計師在某個角度上模棱兩可,便會導致施工者覺得無所適從。因為在如今由于產業鏈的存在,大家的技能都過于明確,加之現實的浮躁與功利,各種責任與糾紛,施工者便成為了只會照著圖紙做被明確要求的事了。以前的工匠是在真實的建造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設計,而現今的我們則只是在1:100或1:200等縮小過的模型或電腦建模中調整。前者能夠使設計具有更好的感官體驗,對景、風向之類的處理都會更加真實細膩,但是存在不夠完善、考慮不周的問題(因為真實的建造難以推倒重來)。但是后者雖可反復琢磨,但虛擬與現實終究是差了那么一步。
退思園。
在逛園林的時候,會有許多導游帶團路過。圖11便會經常聽到一些有趣的介紹,譬如圖9,導游說這塊鋪地叫做“五福捧壽”,五福即那五只蝙蝠。還有圖10,“留”字像桌子上放著兩個酒杯,所以“人”因為喝醉,都歪了。但是留人不如留心,所以“人”又像是少了兩點的“心”。還有拙政園里面長得像寶瓶一樣的門洞,取“保平安_之意(圖11),這些無處不體現著古人的小情趣。這讓我聯想起建筑中的象征主義,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給予藝術造型某種象征意義,例如悉尼歌劇院、柏林愛樂樂廳。在進行建筑的專業學習之前,我一直以為建筑的評判在于其外觀。我甚至一度希望,待我成為建筑師,要造一座類似某種動物的住宅,讓生活充滿樂趣。但是開始學習后,我漸漸覺得這種“像某種東西”抑或說是只注重于拗造型的想法是非常膚淺可笑的。但是在園林中,主人家在自己的宅子里,將自己的一些愿景通過一些手段表現在一些小東西上是無傷大雅的。所以我想也不能完全否定這樣一種象征的做法,關鍵是要把握住這個尺度,像是河北的天子大酒店就做地太過頭了。
留園另一有趣的地方便是它經常會在某一不經意的地方開一個形狀各異的門洞,里面或布置一塊石頭,或植入一些草木(圖12、13)。尺度上,人雖能夠進入,卻不會進入。應該是用于增加空間層次,尋求變化與樂趣的。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逛完四個園子之后,感覺。
圖13確乎如此。這一次較為集中的園林圖12游賞使我接觸到了與如今大不相同的設計與建造模式,像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讓我得以從自身貧乏的小世界中覺醒。古今雖大不相同,各有優劣,但仍有可借鑒學習之處,獲益匪淺。
三、團隊介紹目錄。
四、蘇州園林調查暑期社會實踐報告之總結報告。
六、蘇州園林的美麗風貌(彩頁)。
團隊介紹。
團隊名稱: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蘇州園林調查小分隊指導老師:呂艷(歷史文化與旅游系0801班班主任)小組成員:
組長:袁雯菁(歷史文化與旅游系0801班)組員:吳乃蘊(歷史文化與旅游系0801班)柳葉(歷史文化與旅游系0801班)韓悅崎(歷史文化與旅游系0801班)杜曉芬(歷史文化與旅游系0801班)徐雅婷(歷史文化與旅游系0801班)團隊實踐目的:
近幾年來,隨著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步伐的不斷加快和人們物質、精神生活消費水平的迅速提高,花卉、苗木業己成為我國農村經濟增長的新亮點。當前,西部大開發、三北防護林建設、工業用木材的需求以及人們綠化、美化、欣賞意識的逐步增強,都預示著我國花卉、苗木業將孕育巨大的需求。
掌握市場供求信息了解花木市場動向是非常重要的。從近年情況來看,花卉苗木市場呈現以下幾大趨勢。
一、大規格苗木供不應求。隨著城鎮綠化步伐的加快,綠化美化環境的大齡苗木供不應求,當前的成品苗木生產量與市場需求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缺口。如龍爪槐、雪松、香樟、水杉、銀杏、金絲柳、側柏、黃楊,大規格苗木搶手,有的西部城市也提出要“以金錢換時間”紛紛引進大規格落葉喬木。
三、抗逆性強的花卉苗木銷路上升??购?、抗寒性強的苗木在西部生態林建設和城巿綠化中是首選種類,如臭椿、云杉、油松、丁香、紫荊、垂柳、國槐、合歡、絲木棉、針葉樹等,都成為受歡迎的苗木種類。
四、草花綠化種苗需求大。主要是用于園林綠化的草花,綠化苗木的種十種苗今年的交易相當火爆。如草花中的菊花、萬壽菊、玫瑰、大麗花、石竹、一串紅等一些傳統品種,市場的銷售看好,草花種子暢銷,同時帶來了花肥和栽培基質等配套設施的供應,花農傳統的種花觀念已有所轉變,己認識到只有改進栽培設施,種出來的草花在市場才有競爭力。
五、彩葉樹種種苗受歡迎。城市綠化小花灌木的使用量非常大,其銷售一直處于上升趨勢。當今金葉女貞等苗水產銷兩旺。同時巿對紅楓、紅葉石橢、金葉小檗等一些引進的彩葉新品種場前景廣闊。一些大城市準備在交通干道兩側和重點風景區種植紅葉系列彩葉喬灌木樹種;有些大城市準備用更多的彩葉樹種,來增強城市的變化,其彩葉樹種大苗已出現緊缺狀況,供不應求。
六、宿根花卉和地被植物銷路廣。目前,公共綠地花壇應用已十分普遍,但是花壇成本高,花期相對較短,制約了大面積的應用。因此宿根花卉如郁金香、玉贅、百合、萱草品種之多不亞于花灌木,其花色,花期,髙矮及生態要求等也有很大的選擇余地。栽植時間短,見效快,尤其是它的花期可以控制,遠遠勝過木本花卉。地被植物的主要種類如各種草皮、地被菊、麥冬、鳶尾、福祿考、美人焦等,都有助于大面積綠地景觀技術的提高,其應用量將進一步增加。
七、苗木發展新動向。
1、四季長青型。即:一年四季、綠葉常青的樹種。此類樹種有:冬青、松柏、四季楊等。
2、速生用材型。即:生長迅速長大后主要用于加工用的樹種。,如:速生楊、速生柳槐、用材型四倍體刺槐、速生型扁桃樹等。
3、凈化、綠化型。即:具有顯著的殺菌、消毒、吸附二氧化硫及鉛蒸氣等凈化、綠化環境功能的樹種。此類品種有石榴樹、樂東擬單性木蘭、中林楊等。、觀賞、美化型。即:枝、葉異于普通品種的樹種,具有較高。
4觀賞、美化價值的樹種。如金葉國槐、金枝國槐、金絲垂柳。金枝垂柳、紅柳、觀賞花桃、木瓜、垂爆109柳等都屬于觀賞、美化型樹種。
5、苗木造型化。即:將苗木通過先進技術制做成各式各樣的造型,栩栩如生,令人流連忘返。如利用松柏制做而成的寶塔型、亭臺、樓閣型;馬、牛、羊、狗、貓、鹿等多種動物造型??芍^是當前獨具匠心的最新穎的創意。
6、經濟效益型。即除了美化、綠化功能外,還能在較短時間內形成較大規模的市場效應和經濟效益的樹種。如:扁桃,不僅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和美化環境的作用,其果仁還富含zn、se等人體所必需的18種微量元素,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此類樹種還有楠木、銀杏、紅豆杉、美國黑核桃、扁桃等。
八、在園林綠化建設中,掌握樹木的耐旱、耐澇能力是十分主要.的。栽種哪種樹木和花卉應根據具體地勢的高低選擇栽植耐旱、耐澇植物。
(一)耐早樹種。
1、耐早力最強的樹種:經受2個月以上的干旱和高溫,無任何抗旱措施而生長正?;蚵跃徛臉浞N有:黑松、雪松、垂柳、小檗、桃、合歡、紫穗槐、紫藤、臭椿、楝樹、君遷子等。
2、耐旱力較強的樹種經受2個月以上的干旱高溫無抗旱措施,樹木生長緩慢,有葉黃落及枯梢現象的樹種有側柏、千頭柏、龍桕、毛竹、毛白楊、龍爪柳、無花果、廣玉蘭、李樹、杏樹、槐樹、枸橘、香椿、爪子黃楊、枸骨、冬青、紫薇、石榴、柿、桂花、丁香、白蠟、迎春、探春、枸杞、凌霄、金銀花等。
3、耐旱力中等的樹種經受2個月以上的干旱和高溫不死,但有較重的落葉和枯梢現象的木瓜、櫻花、海棠、郁李、紫荊、刺槐、龍爪槐、葡萄、杜鵑、白蠟樹、女貞、連翹、金鐘花、泡桐、錦帶花等。
4、耐旱力較弱的樹種:干旱高溫期在一個月以內不致死亡但有嚴重枯梢現象,生長幾乎停止,如果旱期再延長而不采取抗旱措施就會逐漸枯蔞死亡者,有鵝掌楸、大葉黃楊。:。
5、耐旱力最弱的樹種旱期一月左右即死亡,在相對濕度降低、氣溫高達。
40℃以上時死亡最為嚴重者,有:銀杏、水杉、日本扁柏等。
(二)耐淹樹種。
1、耐淹力最強的樹種:能耐長期3個月以上的深水浸淹,當水退后生長正?;蚵砸娝ト?,樹葉有黃落現象,有時枝梢枯蔞;又有遭遇洪水雖巳沒頂,但生長如舊或生勢減弱而不致死亡者有,垂柳、龍爪柳、桑、紫穗槐等。
2、耐淹力較強的樹種:能耐較長期2個月以上深水浸淹,水退后生長衰弱,樹葉常見黃落新枝幼莖也??菸?,但有萌芽力,以后仍能萌發恢復生長,本類有梔子、楓楊、懸鈴木屬種,以及紫藤、楝樹、柿、葡萄、白蠟、凌霄等。
3、耐淹力中等的樹種:能耐較短時間1-2個月的水淹,水退后必呈衰弱,時期一久即趨枯萎,即使有一定萌芽力也難恢復生勢。本類有:側柏、千頭桕、龍桕、水杉、竹、廣玉蘭、夾竹桃、楊類、木香、李樹、蘋果、槐樹、臭椿、香椿、衛矛、紫薇、石榴、迎春、枸杞等。
4、耐淹力較弱的樹種僅能忍耐2-3周短期水淹超過時間即趨于,枯蔞一般經短期水淹后生長也顯然衰弱。本類有黑松、枸橘、花椒、,冬青、黃楊、梅、杏、合歡、皂莢、紫荊、連翹、金鐘花等。
5、耐淹力最弱的樹種最不耐淹,水僅浸淹地表或根系一部至大部時,經過不到一周的短暫時間即趨枯蔞而無恢復生長的可能,本類有:馬尾松、桂花、大葉黃楊、女貞、無花果、玉蘭、桃、刺槐、欒樹、木槿、泡桐等。
由上述的耐旱耐澇力情況來看,可概括出樹木的幾個特點:
1、對闊葉樹而言,一般情況是耐淹力強的樹種,其耐旱力也表現得很強,例如:柳類、桑、梨類、紫穗槐、紫藤、夾竹桃、楝、白蠟等。
2、深根性樹種大多數較耐旱,如松類、臭椿。淺根性樹種大多不耐旱,如杉木、刺槐。
3、樹種的耐力與其原產地生境條件有關。
4、在針葉樹類包括銀杏中,其自然分布較廣及屬于大科、大屬的樹種比較耐旱,如多種松科、柏科的樹種。反之則耐旱力較弱,如:銀杏科,在耐水力方面,不論針葉或闊葉樹,其為常綠者不如落葉者耐澇,而松科、木蘭科、梧桐科、錦葵科、豆科、紫穗槐、紫藤除外、薔薇科梨屬例外等大多足耐淹性較差。
5、就某個具體樹種而言,其分布區域廣大者,常具有較強的耐5性。
經過調研以后我了解到了很多有關園林綠化的苗木的內容,我想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園林設計師就必須了解很多的樹木以及他的特性。這樣才會是設計更加優秀與完美。
蘇州,一個具有2520xx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小橋流水,古色古香,氣質婉約,這是我未見它時便有的期待。是在許多城市高樓闊路的雷同反復之后,見到蘇州的矮房、流水、白墻,并不抱太大希望的我確是被其與我期望的重合度給震驚了。第一次對一座城市這么圖1有好感。因而,對于次日的園林之游便多了幾分期待與信心。
網師園。
我們首先去了網師園,坐個公交,進入一片居民區,走過一條窄巷,它就那么靜靜地出現在了眼前。就像一座普通的民居,不顯山不露水,真真地應了那句“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靈泉之致”。網師圖2園很小,因而當我們一百多號人涌入時,里面便顯得分外局促,難以體會古時小姐一人在園中散步時所領略到的獨特韻致。我們的到來倒像是一群凡俗之客對這一片靜謐的魯莽沖撞了。
進入網師園,一回首我便注意到了這個場景,說實在的,我有點被它的精致復雜給震驚到。我覺得這顯示的是古人的一種生活節奏。靜下心來精雕細琢,并不深究其必要性,只是按照一種慣例,再適當加以揮地做下去。最終在他們手中誕生的是一件工藝品。而我學習了兩年建筑,學習的則是對于空間的一些處理,角度較為寬大。也許我會覺得古人的這種做法充滿了匠氣,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有時候,我覺得自己也該學著將目光放在細部上,靜心地去琢磨一件小事,將其做到極致。即使結果是無意義的,但至少耐心是可貴的。網師園震撼我的另一個場景便是圖二。明與暗的強烈對比,讓人眼前一亮,給我以強烈的美的享受,至是一種神圣。在園中逛逛,會發現多處這樣的明暗對比,特意在屋頂與墻或者屋頂與屋頂的交接處留出一小片天空,將一束光引入。在這極小的天空下相應地還會種上植物。我覺得這是一小片土地的引入。有天有地,合起來便是一個微縮的世界(如圖3)。但是在有些地方,工匠們在交接處留出的天空是比較大的,在這種情況下,要營造的便不再是一種明暗的對比了,而更多的有一種景觀的意味,就好像一個自帶天光的放大版的盆景。相對于前者,這一種類型的透氣性更強,且更加舒展。照此推斷,交接處再擴大一個等級,便成了大家可以進入、觀賞、駐足的喜聞樂見的院子了。
留園。
參觀完網師園的下午便緊接著步入了留園。留園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迷路了。在這留園的彎彎繞繞里確是讓我看見了“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意味。在現今的建筑里,我學到的便是交通應該具有便捷性和引導性,最失敗的應該就是讓人迷路了吧。但是在這蘇州園林里,我想交通已經不再是交通了,它的目的已經不是要通往某個地方,它的意義就在于當下所處之地的所見所感。我想也是,古時的小姐們無法見到外面的世界,如果家里的園林做得直來直去,幾步就走完了,那圖6么她們豈不非常無聊。為了將這游覽之路延長,園林除了彎彎繞繞的曲折,還會隨時隨地有停留稍歇之所。停留稍歇之地有四種類型(圖5)。其一是停留時間最長的類型,即在游覽路線之外另辟的一塊空間,可以是獨立的亭、閣等建筑物。第二種便是廊道的一種變形,像是高速上的緊急停車帶一樣。第三種也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種便是在交通的轉彎部位延長其中一者,設置一些類似盲腸末端的盡頭,這些盡頭不會被經過,因而成為可以停留的地方(圖6)。第四種便是最最簡單的直接在路邊停留。因為廊道邊上一般都設有石質或木質的椅子,既起圍護之用也可稍作歇息。
園另一打動我的便是圖7中這一光帶。這或許可圖7以歸入上文網師園中提到的那類空隙中的最小的一種。狹長的走道形成的黑暗與狹長的空隙引入的光帶的對比,下雨時在屋檐下還有垂下一層薄薄的雨簾,淅淅瀝瀝,行走于其間,雖難免會被雨水打濕,卻又別有情趣,欲罷不能。
拙政園。
拙政園是我們逛的所有園子里最大的一個,因此整體布局顯得的開門見山了。雖然古代大戶人家一般都會在大門口建一個照壁來擋住煞氣,同時也能保證一定的隱私,免得大門一開,別人就把自己家里給一覽無余了。但是在門口放一座假山的還是第一次見。但是與其說這座假山是為了起代替照壁的作用,我倒寧愿相信,這座假山是因為有文化的主人家突發奇想跟工匠說自己想要一個開門見山的效果,然后工匠就率直在家門口直接放了座假山來得親切可愛。
在逛到小飛虹和小滄浪時,老師說,在園林里,沒有兩根線是嚴格平行的,都是非常隨意的。而且在人的感知中是否嚴格平行,是否嚴格成直角之類的幾何意義上的差別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幾乎無法被感知。所謂的正交只是為了如今工業社會的高效罷了。是的,過去的工匠既是設計者也是施工者,許多事情都是在施工時根據具體情況臨時決定的,興之所至,不需要任何理由。而如今,設計與施工成為了兩個環節,兩者之間的交接,便注定了設計的結果必須是明確且完善的。如果設計師在某個角度上模棱兩可,便會導致施工者覺得無所適從。因為在如今由于產業鏈的存在,大家的技能都過于明確,加之現實的浮躁與功利,各種責任與糾紛,施工者便成為了只會照著圖紙做被明確要求的事了。以前的工匠是在真實的建造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設計,而現今的我們則只是在1:100或1:200等縮小過的模型或電腦建模中調整。前者能夠使設計具有更好的感官體驗,對景、風向之類的處理都會更加真實細膩,但是存在不夠完善、考慮不周的問題(因為真實的建造難以推倒重來)。但是后者雖可反復琢磨,但虛擬與現實終究是差了那么一步。
退思園。
在逛園林的時候,會有許多導游帶團路過。便會經常聽到一些有趣的介紹,導游說這塊鋪地叫做“五福捧壽”,五福即那五只蝙蝠?!傲簟弊窒褡雷由戏胖鴥蓚€酒杯,所以“人”因為喝醉,都歪了。但是留人不如留心,所以“人”又像是少了兩點的“心”。還有拙政園里面長得像寶瓶一樣的門洞,取“保平安"之意,這些無處不體現著古人的小情趣。這讓我聯想起建筑中的象征主義,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給予藝術造型某種象征意義,例如悉尼歌劇院、柏林愛樂樂廳。在進行建筑的專業學習之前,我一直以為建筑的評判在于其外觀。我甚至一度希望,待我成為建筑師,要造一座類似某種動物的住宅,讓生活充滿樂趣。但是開始學習后,我漸漸覺得這種“像某種東西”抑或說是只注重于拗造型的想法是非常膚淺可笑的。但是在園林中,主人家在自己的宅子里,將自己的一些愿景通過一些手段表現在一些小東西上是無傷大雅的。所以我想也不能完全否定這樣一種象征的做法,關鍵是要把握住這個尺度,像是河北的天子大酒店就做地太過頭了。
留園另一有趣的地方便是它經常會在某一不經意的地方開一個形狀各異的門洞,里面或布置一塊石頭,或植入一些草木(,度上,人雖能夠進入,卻不會進入。應該是用于增加空間層次,尋求變化與樂趣的?!敖蠄@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逛完四個園子之后,感覺確乎如此。這一次較為集中的園林游賞使我接觸到了與如今大不相同的設計與建造模式,像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讓我得以從自身貧乏的小世界中覺醒。古今雖大不相同,各有優劣,但仍有可借鑒學習之處,獲益匪淺。
蘇州原來綠化比較滯后,90年代人均綠地面積僅1.6平方米,90年代末開始有了一個飛躍,目前人均綠地面積11.6平方米。二年內投入23億元,建成了100多個市級公園(3萬平方米以上,最大的為18萬平方米)、區級公園(3000平方米——3萬平方米)和小游園(3000平方米以下),使市民出門350米內就能步入綠色空間。均衡綠地布局,精心建設小、多、勻、精的公園綠地,每年新增綠地均在500萬平方米以上,形成了“全城皆園”的新景觀,發揮了良好的生態效益。
古城區綠化著眼于保護,20xx年實施環古城——護城河綠化,面積總計14平方公里,河道綠化帶寬為50米—100米,象一條綠色的項鏈,使蘇州古城熠熠生輝。
把蘇州園林向道路、河道、小游園等綠地延伸,提出“蘇州園林——園林蘇州”的綠化建設口號,將亭、廊、景石、特色植物(如南天竹、造型羅漢松、五針松)等運用到街頭綠地,將養護工提升為盆景工。
(二)新城區的綠化。
新城區的城市綠化景觀建設利用自然山水展開。工業園區和高新區的園林綠化建設起點高、手筆大、理念新,積極營造優越的人居環境和創業投資環境。其中金雞湖是工業園區寶貴的風景資源,目前,金雞湖湖濱大道、中央公園、香樟園、文化水廊等相繼建成,面積7平方公里,投資11億元,其國際先進的設計理念和人文、自然的結合博得了人們的好評,成為一處融現代理念與自然風貌于一體的城市新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綠化面貌直接帶動了園區樓盤的銷售。蘇州高新區立足于建設國際型科技工業園區和現代化新城區的目標,充分利用區內的著名山體,建成了大型游樂主題公園,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來此觀光游玩。成為“綠色、生態、花園”式的新城區,蘇州一南一北兩大門因此而越發靚麗。
(三)綠化建設和養護管理。
綠化建設市場的規范和操作規程已走向成熟,首先把好設計關,分成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規劃審圖組、施工審圖組分別審核;其次,不得隨意變更設計,工程變更由蘇州市綠化管理站和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負責審批。
養護項目全部推出公開招投標,共分18個標段。養護經費充足,分三類:一類綠地(主干道):10-12元/m2;二類綠地(次干道):7-8元/m2;風景林地:2-3元/m2。重視養護檢查考核,每個標段配備一名綠化協管員,每天進行巡回檢查;每個季度由局長帶隊進行全市綠地的檢查考評。全市綠地養護管理遵循“無縫管理”原則,街頭無主綠地和責任不清的綠地由政府負責管理,以保證城市景觀質量的水平。
這次參觀考察活動對我們來說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蘇州園林同行們的許多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會上考察團的成員認為,蘇州近年來在城市綠化方面從古城園林的精雕細琢入手,全面帶動古城、新區的綠化。圍繞“高品位、創特色、上規模、出精品”,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投入不斷加大,已先后榮獲了“國家綠化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和“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等榮譽稱號,市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與會的部分專家和領導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杭州市綠化管理站養護科科長孫曉萍就綠化管理站在園林養護管理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進行了相互探討,杭州植物園教授級高工、植物分類專家裘寶林在園林植物配置、色彩層次上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如多用些垂直綠化材料、城市高架橋下可多種植一些較耐蔭的植物等;杭州植物園高工俞建中認為可在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應適當增加色葉樹種,以突出秋景;杭州植物園黨委書記王順芳對蘇州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在管理體制上的一些具體措施和做法表示贊賞;原園文局科技處處長陳紹云和原杭州花圃主任、花卉專家顧文琪在會上發言,認為近年來,蘇州在城市環湖綠化中作了大量的工作,切切實實地還綠于民,造福于民。整個城市的規劃設計及古城的保護與新城的開發并重,在園林綠地的建設中不斷地弘揚“蘇州園林”文化,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在其它城市中并不多見,如在分車隔離帶、街頭綠地中配置五針松及山石盆景等,相應提升了綠化養護管理水平;目前蘇州已申遺成功,這使我們從中看到了一定的差距。
這次蘇州園林考察我們主要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綠化建設突出塑造城市個性化。
蘇州的園林綠化景觀管護到位,古園、古城、古樹、古木相映的特色綠化凸顯文化景觀。注重與周圍景觀的協調和生態效果的結合,形成了城區綠化與新區生態園區一體的多層次多元化綠色格局。
(二)大力推進景觀帶和游園綠地建設。
充分利用“山、水、城、林”的自然資源,科學有序地“規劃建綠”,從挖掘人文資源、提高生態功能,營造城市景觀等角度進行綠化建設,將原有景區串成帶、連成片,呈現透河、顯山、露景效果。城市綠化建設貼近市民生活,方便百姓健身、休閑、娛樂。
(三)嚴格落實綠化規劃,提升城市綠化品位。
綠地規劃作為城市綠化的重要保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合理的設計,嚴謹的規劃使蘇州在城鄉一體化的綠化、區域功能定位,與全區的城市化建設新形式相適應。道路改造方面的規劃設計著重進行文化挖掘,并一改過去“樹讓路”的施工為“路讓樹”的施工,使新綠地與原有景區相得益彰,提升了現代城市的綠化品位。
(四)銳意創新,提高綠化管理水平。
綠化的管理養護是城市園林綠化的工作重心。轉變觀念、轉變機制,采取建設與管理分開,凡是綠化建設項目一律招投標,并實行“管養剝離”機制。城市綠化管理單位強化考核制度,實行精細化管理。綠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五)加大綠化投資,進一步提升城市發展空間。
繼續進行大規模、高水平的綠化投資建設,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推進游園綠地人性化建設服務,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調研報告。
1.前言............................................................................................
2.調研內容....................................................................................
嘉興御上江南簡介.............................................................
3.調研案例分析.............................................................................
地理位置.............................................................................
中心景觀簡述......................................................................
09園林技術(2)班。
1.公園簡介:葛仙湖公園在江蘇省句容華陽鎮西。
的華陽路路邊,為了紀念大思想家葛洪,句容。
人將郭西塘改名為葛仙湖公園,來紀念這位為人。
類醫藥學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仙人,園中建有大。
圣塔、葛仙觀、華陽書院、三臺閣等仿古建筑景。
觀,湖岸九曲長廊,湖心三潭映月葛仙湖公園的。
設計風格以自然式為主,規則式為輔。設計以“人。
性化”為原則。圖。
12.園內部分建筑。
大圣塔位于公園正門附近,塔有九層高,
是葛仙湖景區最高的也是最顯眼的建筑。大圣。
塔始建于西晉咸寧年間,因供奉大圣僧珈神像。
而得名,是古句容城的一個標志性建筑,。面積。
3600平方米,高89米,高9層,列國內現有寶。
塔之冠,其外觀為正八角形,平面樓層布局四。
周為敞開式外廊,登上塔頂句容秀美景色在塔。
頂一覽無余。圖。
該亭位于葫蘆島斜對面,南依華陽書院,北。
靠葛仙湖。布置合理,做于亭中,不僅視野開闊。
能欣賞到濱水景觀區大部分景色,同時且亭子造。
型古色古香,又不失活潑。色彩搭配合理。既搭。
配環境又不會給人古板的感覺。圖。
釣魚臺是葛仙湖公園的一個主要景點,不僅可。
供游人垂釣,有其實用價值。而且在設計上也獨具。
匠心,也可作觀景建筑小品四個掉魚臺形成串珠。
狀,形式新穎。周圍又設了做坐椅??晒┯稳嗽谛?。
息時還能湖光美景,并且下沉式平臺方便游人垂。
釣,增加情趣。
4(二)新世紀廣場。
又處在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正當滬、寧、杭三角地帶上,是南京至上海,南京至杭州的交通要沖。新世紀廣場處于市中心地段,東鄰市人民政府,西靠華陽南路,南至人民路,北面為辦公區及部分居民區。該廣場展示了現代化城市的風格,是句容市城區中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空間環境塑造方面,利用地面高差、綠化造型、建筑小品、鋪地色彩、圖案等多種手法來組織空間,以滿足廣場集會、慶典、表演、聚集活動等空間的要求。
(1)休閑廣場(圖5):該廣場位于整個廣場的最。
南部,有一個曲徑臨水的長廊,一小型兒童活。
動場所和廣場主題雕塑,設立了石桌、石椅,
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檔次人的需要。主景雕塑的。
文化景觀和豐富的藝術魅力,充分體現了廣場。
的立意和特色。
5(2)中心廣場(圖6):位于整個廣場的中心,呈。
圓弧形,以紅色的花崗巖鋪砌地面,能滿足市民舉。
行小型集會的需求,通過中心廣場,將橫跨玉帶河。
的拱橋連接在一起。
(3)臨水廣場:緊貼玉帶河面,讓人充分享受水。
的恬靜,增加游人的親水性,欣賞姿態萬千。
1圖7的噴泉。
3.總結。
新世紀廣場在總體布局上,通過一河、一路、三橋將廣場分隔成不同的空間組成。一河,指整個廣場的主軸線玉帶河,以水體、噴泉為主;一路,指貫穿于整個廣場的s型道路,采用不同色彩的廣場磚鋪砌而成;三橋,指橫跨于玉帶河上的三座拱橋。
顧名思義這個小區的基調是安靜,典雅以及。
和諧的。通過植物和園林建筑小品的搭配使住在。
這里的人能得到身心的放松,那些工作中的壓力。
在這里能得到釋放,小區住房為粉紅和白色搭配。
這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營造出‘‘家’’的感覺。圖8。
圖9為一進門所見的一個花架,該花架為。
石質材料,顏色為白色,其上種植了紫藤,從。
照片上看還是相當茂盛的,茂盛的植物遮擋了。
陽光,加上曲折的路線,給人一種‘曲徑通幽。
處’的意境。
2.都市晴園(圖10)。
都市晴園位于華陽東路,總占地面積為。
158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00000平方米,是。
目前句容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大型生態社區。
小區內石徑蜿蜒曲折,鮮花五彩斑斕,名貴樹。
種隨處可見,現代建筑的典雅,水景園林的怡。
人,成蔭樹林的清新,小橋流水的淙淙,給你。
帶來無限的遐想。圖10。
置自然式花臺。還可以與園林建筑、園路、
場地和園林植物組合成富于變化的景致,
借以減少人工氣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園。
林建筑融匯到山水環境中。(圖11)這里的。
假山就在都市晴園小區內的一個人工水體。
上,一面為一個小型廣場,不僅是園中一。
景還能有降低廣場噪音的實用功能。
1圖12為小區內的一處雕塑品,三個紅色的架。
子上分別托有三個金屬圓球,富有現代感,金屬球。
可以象征太陽,既符合“都市”這一背景的要求,
又滿足“晴園”這一主題。
步步高現代城又名陽光花園作為陽光社區,將。
建筑的空間與平面、采光與通風、環保與節能等各。
項性能更融合、更科學、更標準、更超前地結合為。
一體?!艾F代”是陽光花園的一大主題。為了合理。
的實現人車分流,全區采取穿越式人行主干加環行。
的交通體系。日常車輛從外圍進入車庫,而居民的。
活動則位于車庫之上的平臺,人車形成豎向上的分。
流。平臺之上設置若干休憩的花園和廣場,體現不。
同環境所表述的內容特色和文化內涵,廣場花園和。
建筑環境有機結合,不僅解決了人流集散,同時也。
滿足了休憩景觀的需要。為爭取最佳朝向住宅用地。
確定于東西向展開的南部。
圖13。
總之,這幾個小區是句容現在規劃比較出色和有特色的小區,在以后的學習中,我要以此為借鑒。以事實求是的態度做好設計。
三、曲江遺址公園地理及旅游優勢。
四、曲江遺址公園的缺點及現狀。
五、解決辦法。
曲江遺址公園簡介。
曲江遺址公園又稱曲江池遺址公園,北接大唐芙蓉園,南至秦二世陵遺址,占地面積1000多畝,水面面積七百多畝、是西安市最大的游樂公園。
曲江池遺址公園于20xx年開建,20xx年免費對外正式開放。它由我國著名建筑設計大師張錦秋院士擔綱總規劃設計,項目從唐曲江池遺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跡的保護性開發、城市功能配套和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的角度出發,依托周邊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恢復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飲、漢武泉、黃渠橋等歷史文化景觀,再現曲江池地區在歷史上“青林重復,綠水彌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構建集生態環境重建、觀光休閑娛樂、現代商務會展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生態和娛樂休閑區。建成后的曲江池遺址公園與周邊的曲江寒窯遺址公園、秦二世陵遺址公園、唐城墻遺址公園等,形成1500畝的大型城市生態景觀和人文景觀。
曲江池遺址公園于20xx年開建,20xx年免費對外正式開放。為支持曲江遺址公園的發展,齊全周到的服務、配套的設施以及便捷的交通路線是必不可少的,為了增加游客和居民的來訪和觀賞,實行無門票制也是很好的選擇。
調研成員:
調研對象:小區的總體規劃結構、周圍環境、道路系統、出入口的設置、
小區環境設計、景觀綠地系統、建筑風格、公共服務設施、停車系統等。
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是一項復雜,綜合的系統工程。它遠遠超過了單純的工程技術的范疇。而深入到社會,經濟,生態,文化,心理,行為等領域。居住小區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居住小區規劃建設的好壞直接反映了該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居住空間是城市空間的延續。它的存在于運行離不開所在的城市,而人又是居住的主體,所以居住區規劃設計必須建立“以人為本,物為人用”的觀點,切實解決居民的各種生活需求。
為了對小區有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我們根據學校周邊小區的分布情況,我們選擇了離學校不遠的武漢萬科高爾夫城市花園、萬科四季花城和銀湖翡翠這兩個小區進行調研,調研報告以高爾夫城市花園與銀湖翡翠為例。武漢萬科高爾夫城市花園與銀湖翡翠各路相對,這二者都享受天然湖景,無限親近優質水源,感應自然原生態。湖,是性靈的熏染、美妙生活的陪襯。鄰湖而居,成就眾多浪漫而閑雅的幸福家庭。三個小區的園林設計,契合“美學、功能、生態”的景觀設計理念,呈現社區不同層次、角度的園景,結合文景和諧的設計理念,依循天然湖水,營造湖水、靜水、流水、溪水、疊水、泉水貫穿社區的人性化水景氛圍。
我選的公選課是園林藝術。我國園林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廟園林,皇家園林以頤和園為代表,私家園林以寄暢園、拙政園、個園為代表等。五一小長假有幸和室友去蘇州游玩,同時游玩了蘇州園林這座私家園林,并對此進行了調查研究。
我們主要看了“四大名園”,分別是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我主要從以下六方面進行調查。
(一)蘇州園林風貌及造園藝術。
建筑在蘇州古典園林中具有使用與觀賞的雙重作用。它常與山池,花木共同組成園景,在局部景區中,還可構成風景的主題。山池是園林的骨干,但欣賞山池風景的位置,常設在建筑物內,因此建筑不僅是休息場所,也是風景的觀賞點。建筑的類型及組合方式與當時園主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系,因而園林建筑以其數量之多與比重之大形成為一種突出的現象。正因為如此,園林建筑的藝術處理與建筑群的組合方式,對于整個園林來說,就顯得格外重要。
蘇州古典園林中的建筑不但位置、形體與疏密不相雷同,而且種類頗多,布置方式亦因地制宜,靈活變化。建筑類型常見的有:廳、堂,軒、館、樓、閣,榭、舫、亭、廊等等。其中除少數亭閣外,多圍繞山池布置,房屋之間常用走廊串通,組成觀賞路線。各類建筑除滿足功能要求外,還與周圍景物和諧統一,造型參差錯落,虛實相間,富有變化。園林建筑的造型與組合,都求其輕巧玲瓏,富有變化,建筑形式亦無定制,普通住宅房屋,多用三間五間,惟有園林建筑,一室半室,隨宜布置,結構采用斗拱的極少,裝修亦不雕鸞貼金,力求樸素大方。
園林建筑的空間處理,大都開敞流通。尤其是各種院落的靈活處理,以及空廊、洞門、空窗、漏窗、透空屏風、桶扇等手法的應用,使園內各建筑之間,建筑與景物之間,既有分割,又達到有機聯系,融為一體。例如留園古木交柯與石林小院二處,內外空間穿插,景深不盡。
園林建筑的色彩,多用大片粉墻為基調,配以黑灰色的瓦頂,栗殼色的梁柱,欄桿、掛落,內部裝修則多用淡褐色或木紋本色,襯以白墻與水磨磚所制灰色門框窗框,組成比較素凈明快的色彩。而且白墻既可作為襯托花木的背景,同時花木隨著日照位置和陽光強弱投影于白墻上,可造成無數活動景面。
園林建筑還可以作為造景的手段。不論是對景、借景、或景物的變換與聯系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移步換景是蘇州園林用景的最大特點。
其次,園林的花草樹木都經過精心的栽培?;镜淖藨B和線條以蒼勁與柔和相配合為多,故與山石、水面、房屋有機結合,形成了江南園林獨特的風格。在大片落葉樹和常綠樹的混合配植中,常利用各種樹形的大小,樹葉的疏密,色調的明暗,構成富于變化的景色,在形成自然山林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如拙政園中部二島,用較多的落葉樹配以適當的常綠樹,與土坡上茂密的竹叢和池邊的蘆葦相組合,掩映于寬闊的水面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利用花木的季節性,構成四季不同的景色,是蘇州古典園林中習用的一種手法。
(二)蘇州園林的價值與意義。
本周居住區院落景觀設計開始了,為了從實際出發,設計出更人性化和更合理宜人的院落,周二我們在平頂山湖光花園小區進行了調研。
的傳統生活氣息,使。
現代單元樓的封閉。
隔離感得到較大程。
度的緩解。使以家庭。
為單位的私密性和。
以院落為紐帶的社。
會交往活動都得到。
滿足和協調統一。
在此次調研的小區中,我們可以看到院落空間對住戶來說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親切的過渡性小空間,是每天出入的必經之地,同樓居民常常在此不期而遇,幼兒把這里看成家門最為留戀,老人也隨著照看孩子。在這個空間中體現了住宅樓內人們活動的公共性和社會性,它不僅具有適用性和鄰里交往的意義,并具有識別的作用。
動如早操、練太極拳等,動。
蘇州,一個具有25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小橋流水,古色古香,氣質婉約,這是我未見它時便有的期待。是在許多城市高樓闊路的雷同反復之后,見到蘇州的矮房、流水、白墻,并不抱太大希望的我確是被其與我期望的重合度給震驚了。第一次對一座城市這么圖1有好感。因而,對于次日的園林之游便多了幾分期待與信心。
網師園。
我們首先去了網師園,坐個公交,進入一片居民區,走過一條窄巷,它就那么靜靜地出現在了眼前。就像一座普通的民居,不顯山不露水,真真地應了那句“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靈泉之致”。網師圖2園很小,因而當我們一百多號人涌入時,里面便顯得分外局促,難以體會古時小姐一人在園中散步時所領略到的獨特韻致。我們的到來倒像是一群凡俗之客對這一片靜謐的魯莽沖撞了。
進入網師園,一回首我便注意到了這個場景,說實在的,我有點被它的精致復雜給震驚到。我覺得這顯示的是古人的一種生活節奏。靜下心來精雕細琢,并不深究其必要性,只是按照一種慣例,再適當加以揮地做下去。最終在他們手中誕生的是一件工藝品。而我學習了兩年建筑,學習的則是對于空間的一些處理,角度較為寬大。也許我會覺得古人的這種做法充滿了匠氣,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有時候,我覺得自己也該學著將目光放在細部上,靜心地去琢磨一件小事,將其做到極致。即使結果是無意義的,但至少耐心是可貴的。網師園震撼我的另一個場景便是圖二。明與暗的強烈對比,讓人眼前一亮,給我以強烈的美的享受,至是一種神圣。在園中逛逛,會發現多處這樣的明暗對比,特意在屋頂與墻或者屋頂與屋頂的交接處留出一小片天空,將一束光引入。在這極小的天空下相應地還會種上植物。我覺得這是一小片土地的引入。有天有地,合起來便是一個微縮的世界(如圖3)。但是在有些地方,工匠們在交接處留出的天空是比較大的,在這種情況下,要營造的便不再是一種明暗的對比了,而更多的有一種景觀的意味,就好像一個自帶天光的放大版的盆景。相對于前者,這一種類型的透氣性更強,且更加舒展。照此推斷,交接處再擴大一個等級,便成了大家可以進入、觀賞、駐足的喜聞樂見的院子了。
留園。
參觀完網師園的下午便緊接著步入了留園。留園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迷路了。在這留園的彎彎繞繞里確是讓我看見了“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意味。在現今的建筑里,我學到的便是交通應該具有便捷性和引導性,最失敗的應該就是讓人迷路了吧。但是在這蘇州園林里,我想交通已經不再是交通了,它的目的已經不是要通往某個地方,它的意義就在于當下所處之地的所見所感。我想也是,古時的小姐們無法見到外面的世界,如果家里的園林做得直來直去,幾步就走完了,那圖6么她們豈不非常無聊。為了將這游覽之路延長,園林除了彎彎繞繞的曲折,還會隨時隨地有停留稍歇之所。停留稍歇之地有四種類型(圖5)。其一是停留時間最長的類型,即在游覽路線之外另辟的一塊空間,可以是獨立的亭、閣等建筑物。第二種便是廊道的一種變形,像是高速上的緊急停車帶一樣。第三種也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種便是在交通的轉彎部位延長其中一者,設置一些類似盲腸末端的盡頭,這些盡頭不會被經過,因而成為可以停留的地方(圖6)。第四種便是最最簡單的直接在路邊停留。因為廊道邊上一般都設有石質或木質的椅子,既起圍護之用也可稍作歇息。
園另一打動我的便是圖7中這一光帶。這或許可圖7以歸入上文網師園中提到的那類空隙中的最小的一種。狹長的走道形成的黑暗與狹長的空隙引入的光帶的對比,下雨時在屋檐下還有垂下一層薄薄的雨簾,淅淅瀝瀝,行走于其間,雖難免會被雨水打濕,卻又別有情趣,欲罷不能。
拙政園。
拙政園是我們逛的所有園子里最大的一個,因此整體布局顯得的開門見山了。雖然古代大戶人家一般都會在大門口建一個照壁來擋住煞氣,同時也能保證一定的隱私,免得大門一開,別人就把自己家里給一覽無余了。但是在門口放一座假山的還是第一次見。但是與其說這座假山是為了起代替照壁的作用,我倒寧愿相信,這座假山是因為有文化的主人家突發奇想跟工匠說自己想要一個開門見山的效果,然后工匠就率直在家門口直接放了座假山來得親切可愛。
在逛到小飛虹和小滄浪時,老師說,在園林里,沒有兩根線是嚴格平行的,都是非常隨意的。而且在人的感知中是否嚴格平行,是否嚴格成直角之類的幾何意義上的差別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幾乎無法被感知。所謂的正交只是為了如今工業社會的高效罷了。是的,過去的工匠既是設計者也是施工者,許多事情都是在施工時根據具體情況臨時決定的,興之所至,不需要任何理由。而如今,設計與施工成為了兩個環節,兩者之間的交接,便注定了設計的結果必須是明確且完善的。如果設計師在某個角度上模棱兩可,便會導致施工者覺得無所適從。因為在如今由于產業鏈的存在,大家的技能都過于明確,加之現實的浮躁與功利,各種責任與糾紛,施工者便成為了只會照著圖紙做被明確要求的事了。以前的工匠是在真實的建造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設計,而現今的我們則只是在1:100或1:200等縮小過的模型或電腦建模中調整。前者能夠使設計具有更好的感官體驗,對景、風向之類的處理都會更加真實細膩,但是存在不夠完善、考慮不周的問題(因為真實的建造難以推倒重來)。但是后者雖可反復琢磨,但虛擬與現實終究是差了那么一步。
退思園。
在逛園林的時候,會有許多導游帶團路過。便會經常聽到一些有趣的介紹,導游說這塊鋪地叫做“五福捧壽”,五福即那五只蝙蝠?!傲簟弊窒褡雷由戏胖鴥蓚€酒杯,所以“人”因為喝醉,都歪了。但是留人不如留心,所以“人”又像是少了兩點的“心”。還有拙政園里面長得像寶瓶一樣的門洞,取“保平安"之意,這些無處不體現著古人的小情趣。這讓我聯想起建筑中的象征主義,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給予藝術造型某種象征意義,例如悉尼歌劇院、柏林愛樂樂廳。在進行建筑的專業學習之前,我一直以為建筑的評判在于其外觀。我甚至一度希望,待我成為建筑師,要造一座類似某種動物的住宅,讓生活充滿樂趣。但是開始學習后,我漸漸覺得這種“像某種東西”抑或說是只注重于拗造型的想法是非常膚淺可笑的。但是在園林中,主人家在自己的宅子里,將自己的一些愿景通過一些手段表現在一些小東西上是無傷大雅的。所以我想也不能完全否定這樣一種象征的做法,關鍵是要把握住這個尺度,像是河北的天子大酒店就做地太過頭了。
留園另一有趣的地方便是它經常會在某一不經意的地方開一個形狀各異的門洞,里面或布置一塊石頭,或植入一些草木(,度上,人雖能夠進入,卻不會進入。應該是用于增加空間層次,尋求變化與樂趣的?!敖蠄@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逛完四個園子之后,感覺確乎如此。這一次較為集中的園林游賞使我接觸到了與如今大不相同的設計與建造模式,像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讓我得以從自身貧乏的小世界中覺醒。古今雖大不相同,各有優劣,但仍有可借鑒學習之處,獲益匪淺。
聞名于世,其盛名傳至歐洲,被譽為“萬園之園”“世界園林的典范”。然而這一凝聚著中國人民無數智慧和血汗的圓明園卻被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以及土匪、軍閥劫掠焚毀了,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變成了一片廢墟,唯剩斷桓殘壁。從此,圓明園的廢墟便成了所有中國人心中永遠的傷痛,無論歷史的車輪碾壓過多少滄海桑田,無論時空的腳步跨過多少萬水千山,圓明園的廢墟始終在那里——一段最輝煌也最悲憤的記憶,一種既驕傲又屈辱的心情,因為不可復原而在時空中永遠屹立,因為不可申訴而向世人永恒訴說。
法國作家雨果曾經這樣說過: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人類的一大奇跡,這個奇跡就是圓明園??這一奇跡已經蕩然無存。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掠劫,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一場對圓明園的空前洗劫開始了,兩個征服者評分贓物,然后他們手挽著收回到了歐洲。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格蘭??雨果直截了當地揭露了英法聯軍丑陋的嘴臉與無恥的行徑。
明園的廢墟上,近距離撫摸著。
更多的是沉思。我們感嘆前人的智慧和才華,我們沉思這段悲慘的歷史。1840年以來,列強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侵華戰爭:兩次xxx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更是簽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璦琿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割地賠款更是不計其數,特別是《辛丑條約》,列強要中國支付的賠款額竟高達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10億兩之巨。這種種條約,是帝國主義侵略者對中國實行的公開的掠奪。
我們在憤恨帝國主義無恥掠奪的同時,更應該好好反思:擁有世。
界上三分之一財富的泱泱大國怎會被欺侮至如此境地?縱觀那段屈辱的歷史,中國被侵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腐敗。1840年以后,中國封建社會逐步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中國的清王朝,從皇帝到權貴,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勢,不懂得御敵之策。許多官員貪污腐化,克扣軍餉,不少將帥貪生怕死,臨陣脫逃。
xxx戰爭中有功的大臣如林則徐、鄧延楨等被革職查辦,甚至發配充軍;而主張對敵妥協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欽差大臣奕山到廣東,竟然把人民群眾污蔑為“xxx”,主張“防民勝于防寇”,清政府特別害怕戰爭持續下去,會引發農民起義,因而急于向侵略者謀求妥協,為此不惜割地賠款。
在中法戰爭后期,1885年3月,愛國將領馮子材指揮清軍在中越邊境打敗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和諒山大捷,使法國侵略者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墒乔逭敊嗾邊s力主避戰求和,簽訂《中法新約》,并下令前線清兵停戰撤退。中法戰爭最終以“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而告結束。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后,各級官員考慮的頭等大事不是如何抵御外敵,而是給太后送什么禮物。指揮戰爭的李鴻章為了保存實力消極避戰,積極求和。清政府還下令不許接濟和支援臺灣軍民的浴血xxx。在這種情況下,甲午中日戰爭只能以中國的戰敗而告終。
由??非痛加鏟除不可”;并命令各地官員要對義和團“嚴行查辦??務凈根株”。同時她又派人向八國聯軍乞降求和,此后,清軍便公開與八國聯軍勾結起來,一同屠殺、鎮壓義和團團民。
很明顯,正是腐敗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制度阻礙了中國人民群眾廣泛動員和組織。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技術的落后。19世紀中葉,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經過工業革命,經濟和技術飛速發展,封建的中國早已被遠遠的拋在后面。
就武器裝備而言,多數清兵尚用大刀、長矛、弓箭等冷兵器,火器也不過是用火繩點放的鳥槍、抬炮,炮臺所用大炮有些還是明末制造的。而英軍則普遍使用步槍,大炮則可打霰彈、開花彈,殺傷力強。經濟技術落后是反侵略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經濟技術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戰爭中失敗。正是因為當時的xxx不能很好地組織反侵略戰爭,不能發動和利用人民群眾的力量,甚至壓制人民群眾,其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北京考察報告。
姓名:
班級:
學號:
專業:景觀設計1前言。
姓名:
班級:
考察時間:2011年11月30日至2011年12月04日。
考察地點:北京考察方法:走訪、觀看、調查2011年的這個冬天我們懷揣著對藝術與美的追求,懷揣著對藝術的向往和對歷史的崇敬我們踏上了北京的行程,也迎來了我們大學的第二個集體考察學習計劃;這次我們考察學習的地點是北京—個我——直不向往卻去過很多次的城市;上次的宏村之旅還記憶猶新,置身于大自然中不僅看到了美景還開拓了自己的心胸。這一切都讓我更加期待這次的北京之旅。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23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