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應當基于實地考察、實證分析和科學管理,以期能為相關問題的解決和發展提供合理有效的方案。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一些調研報告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
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根據《**市老齡工作委員會關于做好曲靖市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前期調查的通知》要求,縣老齡辦結合工作實際,**年9月15日,老齡辦積極主動與縣民政局、縣人社局、縣國土局及縣規劃局聯系,共同配合做好前期調查工作?,F將**縣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前期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根據老齡部門的統計,截止**年底,**縣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7.1萬人,占總人口的11.5%,其中80周歲至90周歲的老年人有9408人,10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有22人,與省、市同步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預計到“”末老年人口將增至7.97萬人,每年的增長速度達到3%以上?!拔灞!比藛T1868人,占全縣老年人口的2.6%。全縣154個村(居)委會100%的成立了老年人協會。我縣和全國一樣,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呈現出了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家庭小型化以及老年人口基數大、農村老年人多、貧困面大,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特點,伴隨而來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日益呈現,趨于社會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滿足廣大老年群體及社會的服務需求,已成為了全社會的共識和縣委政府必須面對的社會問題。
近年來,**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把我縣養老服務工作納入了政府工作議程,納入了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同時,為建設完善與老年人相關的文化、體育、健身、娛樂等活動場所,新建小區已規劃要求配套建設老年娛樂活動場所;已經建好的小區,要求充分利用現有公共設施按規定為老年人文化學習、體育健身、醫療保健、法律咨詢等提供服務。**縣國土局在符合土地用地總體規劃下,根據土地功能分區,負責給予辦理相關用地手續。
二、**縣養老機構現狀。
(一)政府主導促進政策實施。一是縣委政府進一步加強對老齡工作的領導,將老齡目標管理責任考核納入各年度科學發展觀綜合考核內容,縣政府連續兩年將養老服務工作任務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內并進行督促檢查。二是不斷完善老齡政策。20xx至**年,我縣出臺了《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及《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逐漸系統配套了與省、市、縣銜接緊密的政策性措施。三是通過對“”規劃實施中期評估,確定我縣“"規劃主要預期目標,實現了規劃編制的科學性。
(二)狠抓老年綜合性服務機構建設。通過近年來不懈努力,我縣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進程顯著加快,目前,我全縣有各類養老機構10家,總床位400張,占全縣老年人口的0.6%,即全縣各類養老機構每千名擁有養老床位數6張。其中,全縣已建成8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規模5600平方米,總投資525萬元,已培訓管理人員、護理人員共35人,將為老年人提供床位140張,為老年人服務的主要服務內容為日間照料、家政服務、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等,使老年人不出社區、不出家門,就能享受社區的照顧和服務。已列入**年計劃建設的項目4個;加快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已在板橋、鐘山建2所高標準的敬老院,建設規模595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791.6萬元,床位數260張,實際入住老人數257人,管理人員3人,護理人員10人。阿崗敬老院已立項審批正在建設中。
(三)健全完善高齡老年人津貼制度。進一步貫徹落實“一法一條例”和我縣對老年人的優待規定。**年,認真落實省級規定的高齡老年人補助津貼,80-99周歲的老年人的保健補助月人均45元,每人每年540元;10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的長壽補助由原來的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500元,每人每年6000元。今年上半年,享受保健(長壽)補助達9450人,比上年增加45人,百歲老人長壽補助,實行按月發放。我縣從20xx年開始發放,并嚴格按照省、市規定高齡老年人保健(長壽)補助標準每年增長15%,已從20xx年每人每年200元增加到每人每年540元,到**年上半年已累計發放49715人次,發放金額1593.616萬元,發放形式采用農村信用社“定活兩便儲蓄存單”發放。同時,組織人員對高齡老年人保健(長壽)補助資金發放情況進行督查,確??h委政府的惠老政策落到實處。20xx年我縣落實了60周歲以上老年人憑老年人優待證免費乘坐縣城內公交車優待政策。同時,切實維護老年人在家庭贍養和撫養、社會保障、參與社會等方面的合法權益。
三、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足。由于我縣養老服務業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社會對養老服務業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還有差距,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并不十分關注,還沒有感覺人口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對發展養老服務與經濟、社會和諧的關聯度也無清晰的認識,致使養老服務業工作推進速度慢,工作欠力度,基本處于啟動狀態。加之居民傳統(20xx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家庭式養老觀念依舊,機構養老的積極性不高。
(二)投資渠道單一。從我縣目前養老機構開展的工作情況看,雖然依托省、市、縣政府投入資金建起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敬老院,組建了相應的服務工作組,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的服務只有文體娛樂活動,入住老人為空白。盡管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計了日間照料室、餐廳、廚房等功能,但絕大多數社區不具備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條件,原因是社會力量參與少,社區集體經濟欠缺,一些配套設施讓社區承擔資金投入困難較大,因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施不完善、不齊全、無法滿足老年人的各項需求,難以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敬老院處于有空床但不能接收老人的狀態,目前“五?!崩先诉€有1611人未進入敬老院,一方面對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敬老院無專業人員進行護理,另一方面是老人思想觀念未能轉變以及資金原因,促使大部分“五?!崩先诉_不到入住條件。
(三)專業人員缺乏。目前我縣養老服務機構無編制,人員不足,一人身兼數職,基本是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服務人員及老協會會員,多數未經過專業培訓,缺少養老護理知識。
(四)政策扶持不完善。目前,我省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實施意見》和《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意見》等,但還未出臺配套扶持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敬老院發展的規范性文件。
(五)床位缺口大。目前,全縣各類養老機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6張,與國家、省有關要求“每千名老人擁有30張養老床位”的目標任務差距較大。
(六)特色養老服務缺乏。目前,全縣沒有一所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公辦綜合性養老機構。
我縣養老服務機構是更新養老服務理念,創新養老服務方式,解決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的重要途徑。就我縣而言,人口老齡化加速,高齡化加劇,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加之老年人口80%的在農村,收入水平低,這就決定著老年人養老形式主要是家庭養老,讓老年人生活在社區,居住在家里,既有子女的照顧,又可以參加社區老年文體活動,因此,大力開展養老服務業,滿足社區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是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促進社區和諧穩定,現就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提如下建議:
(一)發揮黨政主導作用。開展養老服務工作要認真貫徹“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要由政府主導,出臺《關于全面推進養老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組建養老服務工作機構,成立領導小組,明確各領導小組職責,落實專項工作經費,形成工作全力,組織推進養老服務工作,切實把養老服務場所建成功能齊全、管理規范、服務優良的養老場所,做到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服務。
(二)加大宣傳力度。養老服務業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政府、社會、社區、家庭的共同努力和參與。因此,要廣泛宣傳,充分利用報刊、雜志、電視等媒體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努力營造尊老、愛老、為老服務的濃厚氛圍,形成一個多方參與、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生動局面,使全社會更加了解居家養老、敬老院的服務,老年人樂于接受,同時引導老年人轉變消費觀念和養老觀念,接受新的養老方式,確保養老服務工作有力推進。
(三)制定政策扶持。各級政府應結全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逐步建立健全對養老服務機構的補助制度,省、市應提高對養老服務機構建設資金投入的承擔比例,減少縣級財政的壓力,健全完善政策扶持機制,明確購買服務對象,實行購買服務;養老服務機構應設有公益崗位,以保證工作崗位及人員到位。研究制定“民辦公助”的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居家養老服務業,貫徹落實國家現行關于養老服務機構的優惠政策。
(四)加大經費投入。養老服務是一項長期的政府民生工程,要把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補貼、管理人員工作經費以及購買對象補貼資金等納入財政預算;同時充分發揮福彩資金作用,支持養老服務工作。
(五)拓寬服務內容。居家養老服務內容要從單純的文體娛樂活動,維權服務拓展到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等更多個性化服務項目。根據特殊老年群體需求設定項目及服務標準,滿足老年人需求。同時養老服務機構要建立老年人醫療健康檔案,定期為老年人進行健康檢查;充分發揮社區老協會作用,組織老年人開展各類學習教育和文體活動,讓老年人增長知識,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時還要開展與老年人進行情感溝通,陪聊談心,心理疏導等活動。依托法律援助中心,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六)建立管理體系。政府應加強對養老機構的管理和監督,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在縣、鄉、村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點,受政府委托負責本轄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實施和管理,基主要職責是,建立老年人信息庫,發布老年人服務需求信息和社會服務供給信息,對享受政府補貼的居家老人進行資格評估;對居家養老服務人員資格進行審查,接受服務對象的服務信息反饋;檢查監督服務質量。承擔政府委托的其它養老服務事項。
(七)加強隊伍建設。要加強專業化和志愿者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隊伍建設。養老護理員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同時,加強養老護理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大力發展養老服務志愿者隊伍,鼓勵和支持社區居民和社區單位等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種形式的服務。鼓勵社區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提供志愿服務,建立互助小組。創造條件,吸引專業和社會工作者從事養老服務工作,提升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服務水平。
(八)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應把養老服務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切實加強對養老服務工作的領導,縣、鄉應配置相應的行政編制,強化管理和服務職能,推動養老服務工作的開展。
為認真做好《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__〕35號)的貫徹落實工作,及早研究具體實施辦法,按照市政府領導批示精神,經市民政局研究決定,于20__年11月6日啟動了對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狀況調研。本此調研采取普遍調研、抽樣調研和典型調研相結合的方法,采用入戶問卷,調查走訪和召開座談會的形式進行。全市共抽查了10個縣區,24個城鎮社區,51個行政村,成功訪問了19048位老人。
(一)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
經過逐村逐戶普查統計,全市60歲以上老人41.6166萬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13.73%,其中農村老人24.54萬人,城鎮老人17.06萬人,分別占老年人總數的59%和41%。通過對比分析,我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呈現“一快二化三多”的狀況,一快就是增長快。年增長速度為3.2%,預計到20__年,將達47萬人,約占總人口15%以上。二化是指高齡化和空巢化,我市70歲以上高齡老人19.25萬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總數的46%;由于我市主要以勞務輸出為增收項目,農村“留守老人”達12萬人,城市“空巢老人”5萬人,分別占到全市老年人口的29%和12%;三多就是貧困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多。全市“三無”老人2525人、“五?!崩先?0633人、貧困老人41664人,三類人員共占老年人總數的21%;失能老人12488人,半失能老人21626人,分別占老年人總數3%和5%。
(二)養老保障體系日趨完善。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從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出發,堅持民生為本,積極構建城鄉養老保障體系。城鄉養老保險實現了全覆蓋,全市已有50299位企業離退休職工和城鎮其他就業職工按月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47292位老人按月領取農村養老保險;城鎮醫療保險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全面建立;70周歲以上高齡補貼有序發放,全市享受高齡補貼老人192514人;城鄉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社會保障制度更加規范,惠及全市8.5萬老年人口;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全面實施,18104位老人享受到了每年1200元的計劃生育獎勵扶持資金;“五?!焙汀叭裏o”老人供養政策不斷完善,農村敬老院建設全省領先,全市已建成敬老院200個、社會福利院5個,共有床位25860張,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了61.5%;養老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全市已建__縣級老年公寓4個,民辦老年公寓3個,社會化養老床位達到了1640張;居家養老服務、社區日間照料、農村幸福院建設試點取得明顯成效;養老惠老、愛老助老等志愿者服務活動進入常態;各職能部門都能從各自的職能出發,加大養老保障投入,老齡事業步入了良性發展態勢。
(三)養老服務機構管理基本規范。
目前,全市200所敬老院、5所社會福利院和7個社會化老年公寓,由機構編制部門批準為事業單位的144所,注冊為民辦非企業組織的6個,落實管理服務人員編制250人,聘用服務人員2198人,50%達到持證上崗;管理及服務工作人員工資逐年提高,達到了2300元/月;集中供養服務機構運轉經費每人達到1200元/年。同時,各級敬老院積極開展以院養院、以副補院工作,基本保障了入住院民的生活水平。
從調查問卷分析看,作為貧困地區,我市老年人整體經濟收入低,自我保障力差,全市有基本工資保障的老年人75646人,占老年人總數的18.2%,其中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干部25347人,企業離退休職工27090人,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3209人,81.8%的老年人主要依靠自己勞動創收或子女供養。
(一)服務需求多樣。
由于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居住地域、家庭情況不同,對養老服務的需求也多種多樣。從問卷的19048位老年人回答的情況看,15619人選擇居家由子女養老,占被訪問老人的82%;1905人選擇社區養老,占被訪問老人的10%,1524人選擇機構養老,占被訪問老年人的8%。因受傳統觀念影響,只要是身體健康,生活能自理的老人都習慣住在家里由子女贍養,希望村(社區)能經常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的文化體育健身活動;身體一般,子女又不在身邊的老年人,最需求的是村(社區)能提供上門送餐、日間托老、家政服務、服務熱線、文化娛樂和上門看病就醫服務;真正需要機構養老的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家庭困難老人。從調查的1.9萬老年人的反饋情況看,老年人普遍對社區開展助餐、家政、醫療護理、日間托老、呼叫熱線等便民服務有需求;對社區文化體育健身活動場所、社區老年文化活動有渴盼。
(二)能承擔養老費用不高。
從調查情況看,老年人及老年人家庭能承受機構養老費用20__元以上占被訪問老年人10%,主要是本人有離退休工資或子女條件較好的老人;21%的老年人能承受的機構養老費用在1500元左右;69%的老年人只能承受1000左右的機構養老費用,特別是農村沒有固定收入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生活困難老人,承受費用均在1000元以下;對居家上門服務能接受的服務費用是10元/次。
1、養老服務供需矛盾突出。我市41.6萬老年人口,僅有7所不足20__張床位的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以安康城區為例,5.1萬老年人,僅有一所容納30人的低標準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而大量居家養老的老人需要社區為其提供上門送餐、醫療護理、家政料理,呼叫熱線等服務,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才開始探索,投入方式、服務內容、運行模式、管理辦法還不成熟,能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十分有限。
2、養老服務機構功能單一,覆蓋面窄。我市雖然建設了一大批容量大、高規格的敬老院,但敬老院對入住老人要求必須是生活自理的“五?!崩先?,且配套設施簡單,服務單一,以吃住為基本保障,而留守老人、貧困老人、失能和半失能等社會老人本身無條件入住,而另一方面敬老院配套功能也無條件滿足。當前最缺乏醫護結合的養老服務機構,滿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特殊養老服務需求。失能、半失能老人主要依靠家庭養老,生活狀況十分惡劣。一個家庭要有一名失能老人,就必須有一個勞動力專門在家照護,不但不能從事經濟創收,還要支出基本的醫療費用,給家庭也帶來了沉重負擔,這部分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十分突出。我市養老服務機構主要以政府投入建設為主,決定了我市只能建設保底兜底作用的低檔次養老機構,部分收入高的離退休干部、條件優越的空巢老人想入住功能完備的高、中檔養老機構還相對較少。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市通過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吸引來安休閑養老、“候鳥式”養老、生態養老的老人越來越多,集休閑、養生、娛樂為一體的高檔次養老服務機構還沒有建立。
3、養老服務機構自我保障力差。公辦養老服務機構供養標準低,醫療設施配備不到位,每個機構配備1-2名管理人員,聘請2—5名護理人員,管理和服務水平都在社會低狀態下運營,勉強維持。目前正在運營的3家民辦養老機構,因政府沒有給予任何政策優惠,全靠自己融資,主體房屋建成后,后期房屋裝修、防火、防滑、無障礙設施等配套設備受資金或政策影響,無法一次性到位,需要入住機構養老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因民辦養老機構醫療設施不配套,不能入住,而真正能掏出錢又愿意在老年公寓頤養天年的老人,又嫌民辦養老機構條件差,不愿意入住,這樣就造成了民辦養老機構入住率低的尷尬境地。養老機構本來就是一個投入大、風險大、利潤低、周轉時間長的微利行業,這就造成了民辦養老機構負債大,運行艱難狀況。
4、養老服務業發展缺乏剛性的政策支持。我市雖然出臺了《關于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意見》(安政辦發【20__】42號),但政策扶持粗線條,支持力度不強。如:民建老年公寓、康復中心、臨終關懷醫院、醫療保健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老年服務設施,對政府及相關部門土地供應、資金扶持、財政補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沒有明確規定,只是提出號召和意向,由于政策的彈性,到了具體項目就無法落實了。養老服務業發展由于缺乏剛性獎勵扶持政策,所以目前社會力量投入社會養老服務業積極性不高,全市僅有民辦老年公寓3所,且規模不大,配套不完善,不能滿足老年人迫在眉睫的養老服務需求。
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有利于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保障老年人權益,有利于拉動內需、擴大就業、形成我市服務業發展新的增長點。根據我市區位優勢、生態環境和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提出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目標是:以打造獨具陜南特色的生態養老基地為引領,構建公辦養老機構為支撐、社區居家養老為依托、民辦養老機構為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到20__年,使全市各類養老床位達到39250張,其中農村敬老院總床位達到33000張,集中供養率達到65%,凈增床位7500張;市、縣社會福利院總床位達到1100張,“三無”老人的集中供養率達到43.6%,凈增床位660張;公辦養老床位達到2150張,凈增床位1450張;民辦養老服務床位達到3000張,凈增床位2500張。100%的城鎮社區建設起日間照料中心,50%的村建立起幸福院互助院。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根據《xx市2019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全市常住人口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xx人,占9.27%。同2019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9個百分點。按照國際標準,我市早已邁入老齡化社會,進入快速老齡化階段,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任務日益繁重。
xx、xx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按照機構養老創品牌、居家養老創特色、社區養老辟新徑、社會養老促發展的思路,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本地區特色、適合本地區市情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新路子。
市政府成立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政府推動、部門聯動、政策促動、典型帶動”的四輪驅動工作機制;將養老服務業發展放在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視野中謀篇部局,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民生工程項目,相繼出臺了促進老齡事業發展及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規劃”,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堅持“公辦”、“民辦”兩手抓,強力推進各類養老機構建設,多層次、全方位發展養老機構,養老服務網絡不斷健全,構建適度普惠的養老服務體系。一是強化“兜底”保障功能,全面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著力推進福利院、敬老院、光榮院“三院”建設,新建和改(擴)建相結合,擴大床位規模,并向社會開放多余床位。二是滿足多層次需求,大力發展民辦養老機構。堅持市場化運作,采取公辦民營、民辦公助、合資全作等多種形式,多渠道興辦養老服務業。通過招商引資,建成高標準的養老場所,滿足不同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三是提升規范化水平,積極打造示范養老機構。提升軟硬件條件,強化示范養老機構輻射延伸功能,推進養老機構規范化。
積極整合資源,加強載體建設中,著重發展居家養老。一是探索居家養老新模式。堅持組織領導、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硬件設施、資金保障“五到位”,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建立了居家養老組織協調機構和生活服務平臺。二是打造居家養老服務載體。建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整合公安、勞動、民政等部門信息資源,逐步完善老年人電子健康檔案。與通訊服務商合作,建立專業化的居家養老呼叫服務網絡,提高居家老人的應急保障和服務能力。
整合各項政策資源,打好救助、福利、慈善等各項民生政策組合拳,切實保障社會困難特殊群體的基本權益。一是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實施分類保障,加強政策銜接。二是提高保障待遇。提高五保供養標準,發放高齡老人生活津貼,建立健全邊緣困難群眾的長效幫扶機制。
堅持“培養、選拔、使用、激勵”并重原則,在養老服務領域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以專業人員為主體,慈善義工、社工和志愿者廣泛參與的人才隊伍。大力開展老年文化娛樂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老年法律援助,提升老年群體的幸福指數。
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的加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數量還將持續增長,照料和護理問題日益突出,人民群眾的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已刻不容緩。學習先進地區經驗,結合我市實際,就加快我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以下思考:
我市積極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各項養老服務事業取得長足發放,2019年,養老服務機構達79家,床位7600張。在取得成績的同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著與新形勢、新任務、新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統籌規劃,體系建設缺乏整體性和連續性;社區養老服務和養老機構標準低,床位不足,設施簡陋、功能單一;政府投入不足,民間投資規模有限;服務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行業發展缺乏后勁等。我市應當對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行中長期規劃,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老齡化發展水平相協調,惠及全體老年人口,服務水平較高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我國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主要由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等三個有機部分組成。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居家養老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養老方式,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居家養老相對投入較入、覆蓋人群廣、社會影響好。建議建立養老服務網絡平臺和服務熱線電話。網絡平臺起到服務者和老人進行交流和溝通的作用,服務熱線電話可提供便民服務和養老服務,居民通過撥打服務熱線即可聯系衛生保潔、家政服務、電器維修、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可通過“一鍵式”終端獲得救援。
加大財政投入,建設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示范點,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通過政策扶持、市場運作,鼓勵社會資金建設一批標準、高要求、高起點的示范老年公寓,解決各類層次老年群體的養老需求。
建設一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配套設施,使之具備生活服務、文化娛樂、老年教育、保健康復等基本養老服務功能,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
實施發放高齡老人生活津貼制度;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對城市“三無”老人發放服務卷;在低保、醫保及困難救助方面,對老年人給予傾斜。
。
本文目錄。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在老有所養上持續取得新進展。為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探索破解人口老齡化的新途徑,加快我市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最近,我們對集安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并結合各地的做法和經驗,就進一步推進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出幾點對策和建議。
(一)人口老齡化趨勢凸顯。截止目前,集安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已達25877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1.8%;80周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口達到3829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總數的14.8%;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4425人,占老年人口的17.1%。集安市人口老齡化程度,已接近全國平均水平,且老年人口數量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到xx年,集安市老年人口將達到36000人,約占全市總人口的16%。隨著城市化的推進,青壯年人口流動性增強,老年人口呈現出基數大、發展速度快,老齡化伴隨空巢化的特征,因喪偶等原因獨居的高齡老人比重也相當高。據統計,集安市現有空巢老人2460人,城區三無老人109人。人口老齡化勢必引起家庭規模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使傳統的家庭養老和照料功能不斷弱化,社會化養老服務需求激增。據調查,集安市城區約85%的老人有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意愿,約15%的老人想入住老年公寓,所有老年人都希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在養老觀念上,正在由養兒防老向國家養老轉變;在養老形式上,正在由家庭化向社會化、普惠化、均等化轉變。
(二)養老服務機構得到改善和發展。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發展養老服務業,制定出臺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使集安市養老服務機構管理體制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有了較大改善和提高。從xx年開始,集安市先后投入建設資金1921萬元,對全市農村敬老院進行新建和改擴建,總建筑面積達14332平方米,新建床位812個,極大地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xx年,根據省民政廳、省編辦《關于全省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依照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將全市農村敬老院統一更名為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并納入依照事業單位管理行列,完成了由敬老院到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過渡,理順了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管理體制,進一步增強了公辦福利機構承載能力,提高了五保老人入住率。目前,全市公辦收養性養老機構已達12個,養老床位1000余張;民辦養老機構3所,床位280余張。
(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逐步啟動。從xx年起,集安市加大了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共建設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0所,建設日間照料中心12個,日間照料床位50張。為了提高養老服務水平,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統一配備了電腦、電視、電話、床、桌椅及老年人文化、娛樂用品,并為每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配備了3名專職工作人員。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免費對外開放,城區老年人均可來此休閑娛樂,豐富了城市老年人的業余生活。日間照料中心以社區服務中心為依托,由社區為高齡、失能老人提供簡單的生活照料服務。由日間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服務,集中了傳統家庭養老與機構養老兩方面的優點,讓老年人在自己生活的社區就可以享受到方便的社區福利服務,既減輕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經濟負擔,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又節省了養老福利資金的投入。全市社區服務的工作規范、服務標準、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工作也在逐步探索。
從總體上看,集安市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尚處在起步階段,養老服務設施規模較小,服務水平較低,與當地人口老齡化步伐日益加快、社會養老需求不斷攀升的客觀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一是宣傳力度不夠,認識不到位。從目前情況看,養老政策的宣傳還不夠主動,居民群眾對社會化養老的有關政策知之甚少,很多人不知道社區有居家養老服務站和日間照料中心。有些部門對社會化養老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認識不足,致使社會化養老仍處于自發的、無序的發展狀態。市里雖然成立了各部門參與的老齡工作領導機構,但各部門往往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很難形成合力,發展社會養老服務仍是民政部門熱,其他部門冷。由于沒有形成必要的輿論氛圍,導致居民群眾參與社會養老的積極性不夠,參與率不高。
二是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緩慢,資金投入不足。雖然建立了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日間照料中心,但能夠得到上門護理服務的老年人比例很小,所提供的服務僅限于生活照料層面,鮮能給予老人精神慰藉,而且從業人員嚴重缺乏,更少有專業培訓,總體服務水平較低,只靠社區干部和志愿者難以更好地承擔為老年人服務的需求。由于財政困難,政府在養老服務業發展方面投入太少。為困難老人養老服務補貼政策,以及居家養老服務護理人員公益性崗位補貼政策尚未出臺;缺乏對居家養老、日間照料、緊急援助、社區服務和機構服務等養老服務的制度和標準。由于投入資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養老事業的發展。
三是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缺失,民辦養老機構發展滯后。一方面,農村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導致贍養脫離,空巢老人現象嚴重,生活照料缺失問題普遍存在。而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發展相對落后,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主要面向五保老人。集安市11個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普遍存在設施簡陋、功能單一問題,還停留在救助式的供養和運行模式上,服務內容僅限于吃、住等簡單的生活照料服務,生產活動和文化娛樂活動難以開展,生活氣息沉悶。另一方面,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相對滯后,集安市目前僅有3所小型民辦養老機構,衛生條件相對較差,其養老服務水平及服務功能較低,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及生活需求。由于對優惠政策理解不深、對養老市場了解不透、對福利事業關注不夠等原因,民間資本進入社會化養老服務事業的速度遲緩?!懊褶k公助”的政策沒有真正落實,民營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步履艱難。僅靠政府的有限投入,很難使社會化養老事業有快速的發展。
四是管理機制不健全,養老隊伍素質偏低。全市社會養老機構在管理機制上、制度建設上、服務標準上還存在一定差距,服務規范、行業標準和市場監管等亟待加強。社會養老的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養老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導致管理能力弱化,服務水平低下。目前,集安市社會養老機構多半管理及服務人員是聘用的下崗人員或家庭中的閑置人員,特別是民辦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多數是從社會上隨意招收的,文化水平和服務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基本的護理知識和技能,尤其是專業人才十分匱乏。由于養老護理工作待遇低、保障差、不穩定,加上觀念上的原因,社會上很多人不愿意干這種“侍候人”的事,從而導致養老從業人員偏少,很難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社會養老需求。養老服務公益崗位開發不夠。據調查,集安市養老服務類公益性崗位僅占全市公益性崗位總數的3.3%,而且這部分公益性崗位人員也未全部充實進養老隊伍,導致養老服務人員嚴重不足,影響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和養老服務質量的提高。
社會化養老工作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走政府、社會、家庭相結合的養老保障道路。要從實際出發,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的原則,逐步建立起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安度晚年,共享美好生活。
(一)強化思想認識,提高重視程度。加大養老政策宣傳力度,廣泛開展各種敬老愛老主題教育活動,切實提高社會各界對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為老服務的社會榮譽感和責任感,努力營造一個社會關心支持、個人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同時,還要做好居家老人的宣傳教育工作,逐步改變老年人傳統的生活觀念和消極的消費觀念,增進老年人對社會的認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顧慮和偏見,鼓勵更多的老年人主動融入社區大家庭,樂于接受服務。推進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僅要發揮民政部門的主體作用,更需要各部門的密切配合,需要調動全社會參與養老服務的積極性,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整合社區服務資源,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居家養老服務涵蓋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以上門服務為主要形式。居家養老符合大多數老年人的習慣和愿望,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居家養老作為主要的養老形式是大多數人的現實選擇。對身體狀況較好、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家庭服務、老年食堂、法律援助等服務;對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齡、獨居、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家務勞動、家庭保健、送飯上門、緊急呼叫和安全援助等服務。探索建立居家養老補貼制度,對居家養老的失能老人給予專項補貼,鼓勵他們配置必要的康復輔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日間照料中心應配備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吃、住、玩的固定設施和接送工具,養老服務人員能夠為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洗衣、做飯、保潔、購物、護理、求醫買藥、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務。加快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全面掌握轄區內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健康狀況和服務需求,以有效對接老年人服務需求和供給。
(三)繼續推進機構養老設施建設,夯實社會化養老服務基礎。發揮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在農村養老服務中的核心作用,在保證五保老人入住的基礎上,改造一批具備收養條件和規模的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提高對社會老人的收養能力;對個別入住率低、運營困難的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進行合理整合,空余床位用于收養社會老人。以農村養老服務大院為基礎,建設日間照料和短期托養的養老床位,逐步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轉變,向留守老年人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短期托養、配餐等服務。就集安市而言,當前急需按照花園式、賓館化標準,開發建設一所集養、護、醫為一體的城市福利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同時,在保障基本需求、服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推行集星級服務、旅游休閑、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候鳥式”多元化養老服務,采取“南飛過冬、北漂避暑”的方式,使入住老年人像候鳥一樣,隨著季節氣候變化選擇不同的地方養老,讓老年人在游玩中健康快樂地享受生活,頤養天年。
(四)加大投入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堅持政府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加大對公辦養老機構的投入力度,在列入財政預算的基礎上,建立動態保障機制,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在堅持政府主導作用的前提下,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推進市場化運作,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形式,鼓勵社會資金以獨資、合資、聯營、參股等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充分調動社會養老投資者的積極性,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的發展。同時,鼓勵社會慈善力量對福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進行捐贈,拓寬民間資本的投入渠道。
(五)完善優惠政策,扶持民營養老機構發展。要優先將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城鎮居民小區開發無論是新區建設還是舊區改造,都要預留足夠的社區老年人活動和日間照料服務場所;在已建成的居民小區,可采取置換、租賃等方式,保證社區養老服務場所需求。要加大“民辦公助”的扶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勵民間資本投向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的優惠政策,從土地使用、貸款貼息、基礎設施配套以及稅收減免等方面給予扶持,吸引民間資本投資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及各類老年文化體育場所和設施,吸引各商家加盟社區服務網絡,鼓勵民間資本向養老服務業聚集,促進民辦養老機構的快速發展。
(六)加強規范化管理,切實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制定完善養老行業管理服務標準,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規定,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能,全面實行養老服務人員持證上崗,強化安全防范措施,使養老機構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軌道。加強養老隊伍建設,經常開展養老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培訓,將養老服務人員培訓納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就業再就業培訓體系。研究制定養老服務人員優待鼓勵政策,積極引進老年康復、老年病治療、養老機構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不斷優化人員結構。積極開展志愿者服務,努力培育造就一支由黨員、干部、學生等組成的專、兼職人員和志愿者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隊伍。合理開發利用公益性崗位,增加社會養老服務類公益崗位比例,在搞好培訓的基礎上,充實到養老服務隊伍中,并適當提高其薪酬待遇,落實崗位補貼,形成激勵機制。
返回目錄。
實施養老服務社會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是我國進入老齡社會較早的城市之一,xx年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比全國提前xx年左右。以銅梁為例:據統計,我縣共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15.4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8.4%,比全市高1.2個百分點,比全國高4.7個百分點。老年人每年以6%的速度持續增長,已提前xx年達到全國老齡化水平。全縣有空巢老人8萬余人,占全縣老年人口的52%。老齡人口總體呈現出規模大、增速快、空巢老人多的特點。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劇、家庭小型化、空巢化以及年輕一代面臨的巨大社會競爭,單純由政府提供機構養老已不能滿足養老需求,實施養老服務社會化已成為大勢所趨。
養老服務是指為滿足老年人物質、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為其提供的服務。養老服務社會化主要是指服務對象和服務提供主體的社會化轉變,不再是原來單一的政府福利供給方式,它是養老事業的發展方向。主要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投資主體多元化。打破由政府和福利機構包辦養老事業的格局,鼓勵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共同參與,投資興辦社會化、市場化的養老機構,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資,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的格局。
(二)服務對象公眾化。改變傳統養老模式主要由福利機構向“三無”老人、“五?!崩先说忍厥馊巳禾峁B老服務的局面,面向全社會老人并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情況,實行有償、減負或無償等多種服務。
(三)運營模式多樣化。改變以往養老福利機構全部由政府投資、政府管理的模式,引入政府投資建設,委托專業化管理,政府不投資建設而補貼部份入住老人費用;民間投資建設,按照市場化模式運營等多種運營模式。
(四)服務形式多樣化。通過拓展養老機構社區服務等服務項目,增加如托管、心理咨詢、康復治療等各種養老服務,為家庭提供支持。
(五)服務參與公共化。養老服務網絡的構建,除了政府的主導和非營利組織的運作外,廣大志愿者的參與也是一個重要的系統支持,特別是在社區養老服務中大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不僅可以通過互幫互助為老年人提供便利,而且還有利于加強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
(一)全面落實各項養老政策。我縣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把社會養老工作擺在民政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抓好五保供養、高齡補貼等政策的落實。全縣現有五保戶2599人,城市三無人員1754人。自xx年10月起,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由原240元/人·月調整為270元/人·月,城市三無人員供養標準由原370元/人·月調整為415元/人·月,均達到市政府規定的供養標準。全縣1686名90歲以上老年人每月按時領取了高齡生活補貼,其中,90—9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200元,百歲老人每人每月400元,補貼標準居全市前列。
(二)統籌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xx年,籌集資金1500萬元修建銅梁縣福利中心,采取慈善損贈、市級支持、自籌等方式,籌集資金940余萬元,新建了土橋、二坪、安溪、白羊、蒲呂、圍龍敬老院;xx年,投資690萬元,新建少云、安居和石魚3所敬老院,擴建高樓敬老院;目前公辦養老機構74所,共有床位2400張。同時,鼓勵發展民辦養老機構。目前民辦養老機構共6所,有床位800張,入住率達90%。我縣還建成老年大學1所、老年活動中心1所。
(三)順利推進社區養老。xx年以來,我縣相繼建成巴川街道正街、和平、龍山、東方4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所,為老年人提供文體娛樂、培訓和免費體檢等服務。xx年,又在8個鎮街各選定1個社區或村作為全縣社區養老示范點建設,建成10個星光老年之家和12個社區綜合服務站,為老年人開展健康娛樂活動提供了陣地保障,為xx年前實現全縣50%的村、100%的社區建成社區養老服務站做好示范、引領。
(四)多舉措提高服務質量。一是加強養老服務機構管理。敬老院實施“268”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了敬老院的組織建設和日常管理。對民辦老年公寓實施“兩規范一標準”(即: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每年對全縣老年公寓和敬老院進行全面檢查,加強對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管,切實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二是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每年選送部分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到市局進行培訓,縣民政局每年采取參觀見學、集中培訓、崗位練兵等形式對養老機構從業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三是提高從業人員待遇。xx年以來,兩次提高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待遇。從xx年7月1日起,按院民50人以上、20人-50人(不含)、20人以下(不含)的院長,每月工資分別由1200元、1000元、1000元提高到1470元、1365元、1260元,敬老院炊事員、護理員由900元提高到1155元。今后,建立與最低工資標準聯動機制,從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我縣最低工資標準生效之月起,以上四類人員分別按最低工資標準的1.4倍、1.3倍、1.2倍、1.1倍調整工資待遇。四是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全縣組織志愿者隊伍500余名聯系了306名空巢老人,在農村實行了鄰里親友結對幫扶空巢老人的制度,定期看望、生活照料、解決糾紛等,極大地發揮了社會的關愛,提高了老人對社會的認可度。
(一)法規政策滯后,配套政策難落實。當前對養老服務機構管理的法規如《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等等大都是1998年至xx年期間制訂發布的。自xx年國家提出社會福利社會化改革思路以后,從上到下相繼出臺了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優惠政策,特別是去年,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扶持發展社會辦養老機構的意見》(渝辦發〔xx〕252號)。在實際執行中,由于涉及的單位多,沒有詳細的實施細則,兌現優惠政策的難度比較大,主要表現在落實土地難、享受補助難、審批時間長,嚴重制約了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
(二)布局規劃隨意,投資回報周期長。地方政府對養老服務社會化發展缺乏統一整體的規劃,沒有具體的網點布局,民辦養老機構在設點、數量、規模等方面的隨意性比較大,致使民辦養老機構的建設與發展比較零星,沒有統一的標準。另外,養老服務業初期投入較大、服務成本較高、投資回報周期較長、經營風險較大,致使投資者思想顧慮較大,投資積極性不高。據測算,新建養老機構平均每個床位要投入3萬元(不含土地費),辦一個100張以上床位的養老機構投資要300萬以上。目前的補助標準是:新建100張床位以上且符合條件的每張給予4000元的補助,租房新建且租期在5年以上辦50張以上床位的每張給予1000元的補貼,補助標準很低。
(三)服務內容單一,從業人員水平低。目前,社會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仍側重于生活起居、日常護理,而對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法律維權等其它項目的服務重視不夠,難以滿足老年人的多層次需求;從業人員大多以臨時招聘為主,未經專業培訓,邊干邊學,同時因為待遇不高、勞動強度大、社會偏見等原因,專業的養老服務從業人才引不起、留不住,從業人員流動頻繁,工作穩定性不高。
(一)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一是要制定科學系統的養老服務體系總體規劃。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站在養老產業化的高度,以適度普惠為目標,建立與人口老齡化相適應、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基本滿足老年人的服務需求、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總體規劃。要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剛性指標,統盤考慮,同步實施。二是要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根據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規劃好養老機構、養老設施的整體布局,在土地劃撥、建設標準設置等方面進行宏觀考慮,項目設施要納入地方城鄉建設總體規劃,項目用地要納入土地使用總體規劃,多方籌措資金,保證項目如期實施。三是要細化各項指標,分步實施。政府要積極承擔養老事業的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職能,建立養老事業考核激勵機制,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年度考核指標。
(二)政策層面給予足夠支持。要結合實際,制定出臺操作性很強的相關配套政策,不斷豐富和擴大養老服務社會化的政策體系??梢钥紤]制定為民辦養老機構服務人員購買公益性崗位、提高床位補助費。對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機構,要幫助落實優惠政策,在審批、各種手續辦理等方面建立綠色通道,對有關手續費用給予減免。
(三)拓寬投資渠道。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資金投入上對養老服務機構配套設施予以傾斜,逐年增加對養老服務事業的投入,重點建設一批基礎性、示范性的社會養老機構。同時,積極動員民間力量,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以投資、承包、租賃、托管、股份制等形式參與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解決社會養老投資難的問題。
(四)積極鼓勵居家養老。居家養老是由家庭養老向社會化養老過渡的一種養老方式,是今后老齡化社會的一種主要養老方式。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充分發揮社區在居家養老中的基礎性作用。有關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捎伤诮值澜鉀Q活動場所,市、區(縣)兩級財政補助必要的開辦資金。同時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并募捐,用于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帶動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以適應居家養老服務發展需要。二是完善社區服務。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要服務平臺,其基本功能要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需求。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社區老年娛樂活動中心,提供菜單式的服務;要整合現有養老資源向社區延伸,開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接收附近社區的老年人;結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新、擴、改建,探索建立社區衛生服務型的養老機構,既滿足社會對托老機構的需求,又實現醫療機構非衛生渠道的床位擴張和社區衛生服務功能的完善。三是推進農村老年公寓建設。政府要予以鼓勵和支持,出臺具體扶持政策,在土地、規劃、消防以及財力方面制定相關規定,在土地方面,對符合條件的可以劃撥方式供地;在規劃方面,對發展養老設施等社會公共事業在審批上予以支持;在財政方面,對村辦老年公寓給予資金補助,以推動農村老年公寓的建設。
返回目錄。
重陽節是我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之所以設置這個節日是基于中國已轉入老齡化社會的現實,以及呼吁全社會關注老年人養老等問題。今年重陽節期間,我深入街辦轄區,就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行調研,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自xx年以來,我街辦積極推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初步呈現出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去年街辦投入巨資,對破敗的車庫及附屬設施進行改造,建設了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面積達x平方米。設有男、女休息室,閱覽室,診療,娛樂室,心理咨詢室并配有教為健全的體育健身器材,居家養老服務站集老年日托、配餐送餐、文體活動、休閑娛樂、康復保健于一體吸引老人從家中走進社區,得到區有關領導的好評,并擬申報市級居家養老示范點。
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因天寧路以北舊城改造而拆除,街辦不等不靠,而是想方設法在異地重建上做文章。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請示經區政府第xx次常務會通過,區發改委在今年重陽節前夕印發了《關于xx區幸福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立項的批復》。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筑面積為x平方米,比原地擴大6倍,現在用地已落實,相信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是我區乃全市居家養老建設的示點。
從調研情況來看,我街辦居家養老服務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社會各方對加強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總體認識尚未提高到一定高度,孝老敬老的意識日漸淡化,行政推動和宣傳尚欠力度。調查發現,有些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的概念不甚了解,其中有的更對社區開展的居家養老服務內容聞所未聞。老年人“花錢買服務”的生活理念不強,對政府提供的無償服務接受快,對有償、低償服務接受慢,有時還存在質疑心理。一位基層工作人員向我道出苦衷:“我們能做好無償服務,難做好有償、低償服務?!币恍┤藢︷B老服務工作存在偏見,大多年紀輕和文化程度較高的人不愿意從事此項工作,認為伺候老人的工作臟,收入低,地位不高。有的人員在參加家政培訓后,寧愿當孩子保姆,不愿從事居家養老服務。
居家養老服務中站的服務人員主要以下崗失業人員、低齡老人為主,普遍老化,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基本沒有居家養老服務方面的專業技能,服務水平和質量打了折扣。服務人員只能應付一般的生活料理和家政服務,居家養老服務檔次不高,功能不全。居家養老服務中站存在專職管理人員少、工作任務重的窘境。
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因場地、人員等因素制約,設施相對匱乏,活動開展不經常,服務內容單一,接受服務的人群只有本社區居民,其他幾個社區缺乏服務用房,有的連居委會正常辦公用房都非常緊缺,加上今年各社區都接收了2-3名網格員,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更顯得提襟見肘,這已經成為社區進一步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普遍難題。一些新建小區對幼兒園、會所等均進行了配套,但老年活動場所的建設和規劃大多缺乏。有的即使預留了場地,在小區建成后便改為他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對象僅為“三無”、80歲以上、重點優撫人員,許多處于邊緣的老人還不能享受此項服務。
據有關部門統計,截止xx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49億,占總人口的14.3%。目前我國各級養老機構的床位僅400萬個,近2億老齡人口“搶”400萬張床位,平均每50個老人才能“攤”到一個床位。據調查,有90%的老年人在養老方式上首選居家養老模式。在高度發達的美國有95%的老人過著居家養老生活,英國只有占2%的老人住在養老院里。居家養老,逐漸替代傳統家庭養老而成為主流養老方式。在居家養老服務事業上,政府、社會、社區、家庭均應釋放最大的誠意和人情溫暖,要讓老人們生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尊嚴。我覺到在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應該在以下六個方面予以加強。
要在擴大宣傳的廣度、增強宣傳的深度上下功夫,盡快形成“政府熱心、部門齊心、群眾關心”的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新格局。一是完善宣傳網絡。居家養老服務的宣傳不僅僅是街辦的獨角戲,要建立健全民政、老齡委等涉老部門單位共同參與配合的宣傳體系,完善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宣傳網絡,做到集中宣傳和經常性宣傳相結合,切實提高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參與率,盡快形成有利于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社會環境。二是塑造先進典型。要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先進鎮街評比活動,大力宣傳各地居家養老服務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在典型選取、典型塑造、典型宣傳上下功夫。每年“五一”表彰大會、各級勞模評選等要增加一批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者的身影,扎實推動城鎮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深入開展。三是創新宣傳手段。我國自漢代以后就有了“舉孝廉”的做法,孝順父母的人經推薦可直接入朝為官?,F階段,要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宣傳,從法律層面啟發人們增強養老、助老的自覺性。要積極引導老年人樹立新的養老消費觀念,擴大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為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市場創造條件。在五好家庭和優秀共產黨員的評比中,要把敬老養老助老列為考核內容,各級部門務必把好入圍關口。
造就一支職業化、專業化的隊伍,是居家養老服務成敗的關鍵。一是打造專業化的居家養老護理員隊伍。這支隊伍應具備家政服務、康復服務等專業知識,能滿足老人多方面的服務需求??梢杂尚l校學生、社區下崗待業人員、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護工等組成,由政府為他們提供公益性崗位,并適當給予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等補貼。對這支隊伍要定期進行專業培訓,采取持證上崗的辦法,保證為老服務的質量。二是打造社區專職的管理人員隊伍。通過公開招考、招聘和定向培養,吸收一批學歷較高、年輕優秀的人才充實到居家養老服務的隊伍中來。要逐步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工資標準,建議采用xx年我區招聘鎮敬老院院長、會計的做法,提高其待遇。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愿意從事居家養老服務事業。三是打造社區志愿者隊伍。對社區黨員,可將其納入黨員志愿者活動,作為社區黨員必須完成的活動內容并列入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轉正的“必修課“。對在校學生,可采取將為居家養老服務納入學生社會實踐和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明確規定一定的時間量。對社區低齡老人,可采用“時間銀行”的辦法,進行“勞務儲蓄”,通過對社區高齡和困難老人服務以換取將來別人為自己的服務。
一是保證建設用地。根據老年人口數量,在城市建設規劃中,要予以優先規劃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點,預留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的面積。新建小區應將居家養老服務用房統一納入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內容。鼓勵通過整合、置換或轉變用途等方式,將閑置的企業、學校、小旅館、小招待所等設施資源改造用于居家養老服務。二是實行收費優惠。政府主辦和特許經營的供水、供電、供氣、通信、有線(數)電視等經營單位,對居家養老服務站一律按居民收費標準執行,電話、網絡、電視安裝實行半價優惠。公辦居家養老服務站的收費標準要按補償成本原則確定,報同級發改、財政、民政部門核準。三是適當減免稅費。對新設立的以居家養老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服務結構,應參照發展現代服務業、社會福利事業、老齡事業和就業再就業等有關稅費扶持政策執行。要按規定減免征收福利性、非營利性城鎮居家養老服務站的營業稅,符合條件的免征企業所得稅。要通過稅收優惠,發展龍頭服務企業,促進開展連鎖經營,提高居家養老服務產業化水平。
應以財政投入為主,輔以社會資助和民間資本投入,加大對城鎮居家養老服務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一是增加財力投入。各級政府要根據經濟發展和老年人口增長的實際情況,安排適當的老齡工作經費,并將其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證。要明確將財政收入增長的一定比例,用于持續加大城鎮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的投入。二是推動社會共建。建議通過發展民間資本,吸引各商家加盟等辦法,鼓勵社會各類資本多形式、多渠道地參與城鎮居家養老服務,不斷滿足老人多層次的服務需求。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則,通過建立準入制度、項目管理制度,以“購買服務”、“。
合同。
外包”、“委托”等多種形式進行鼓勵和支持。加強同國內知名城鎮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聯盟,投資設施、提供的獎項可以冠名,充分利用其資源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對社會組織興辦或者運營的,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或政府補貼等多種方式予以支持。三是挖掘慈善資源。積極宣傳《公益事業捐贈法》,制定具體、可操作的實施性意見,鼓勵和發動有能力的團體和個人居家養老服務進行捐資。每年都要從福利彩票公益金、體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發展居家養老服務。
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協同”的工作思路,致力使街辦、社區單位以及個人等為老服務資源在社區各盡其能、優勢互補、合理配置。一是優化政府敬老資源。要建立完善的街道、社區運作平臺和支持系統,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盡快整合基層民政、勞動、衛生以及教育、體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對社區老人實行免費開放,最大程度地發揮現有設施的功效。二是整合社會服務資源。要完善部門結對幫扶制度,鼓勵轄區內的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結對共建,提供適當的資金、場地、設施等,并定期開展法律咨詢和援助、保健知識講座、健康體檢等活動。積極挖掘社區為老服務資源,開展項目化簽約承諾制服務,向資質高、信譽好的社會服務機構購買老人日常必需的送餐、理發、洗浴等服務,拓寬居家養老服務的供給面。構建信息服務平臺,將簽約單位的各類服務信息在平臺上公開,架設起社區老人與服務單位的需求對接平臺,為社區老人提供適需服務。
返回目錄。
構筑文化養老的魅力社區。
我國已進入老年化社會,隨著老齡人口的加劇和大量“四二一”(一對小夫妻養四個老人和一個小孩)家庭模式的出現,傳統養老方式已不適應現代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加之,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全面推行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使退休人員由過去的“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已是大所趨,未來城市社區將承擔著老年人管理和居家養老服務的重任。如何找到一條更加適合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新路,是擺在社區面前的現實而迫切的任務,帶著這個問題,筆者將對無錫市崇安區崇安寺社區的有關實踐探索做以總結和闡述。
崇安寺社區現有常住居民5487人,社區老年人口有1470多人,60歲-69歲的老人有779人,70歲-79歲老人有452人,80歲-89歲老人有206人,90歲-99歲老人有32人,100歲老人1人,老人人數占社區總人數的26.79%,空巢老人有52人,約占老年總人口的3.54%。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條件的極大改善以及人們擇業觀念改變和人口流動等因素的影響,今后,高齡老人和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家庭和社會的養老負擔將越來越重。
(一)居住方式。一是老人(或與配偶)和兒女住在一起。二是老人(或與配偶)單獨居住,兒女在同一城市。三是老人(或與配偶)單獨居住,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打工。四是老人(或與配偶)單獨居住,無子女。五是老人(或與配偶)與成年或未成年的孫子孫女住在一起。六是住在養老機構的三無老人。
(二)生活來源。老年人生活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退休金,養老保險金,個人賬戶積累,子女供養,政府供養,自己掙錢養活自己,在以上幾種情況中,靠子女接濟和吃養老保險金生活的老人數量最寵大。
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加,生理機能的衰退及晚年的孤獨感已影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他們不得不依靠他人的幫助才能生活。根據調查了解和分析,目前老年人居家養老中存在的主要困難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理機能的衰退影響著老年人日常生活。隨著老年人生理機能的衰退,開始出現頭腦不清晰、記憶力減退、視力模糊、聽力有障礙、手抖、腿腳不方便、咀嚼困難以及其他健康問題。這種機能衰退問題,已經深深影響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行動,且有相當比例的老人存在兩種以上的癥狀,這損害了他們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將導致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下降。尤其是在高齡老人中這種現象更加普遍。
(二)各種老年人日常生活輔助設備缺乏。各種老年機能問題的發生在不同程度上妨礙了老年人的活動能力,許多老年人不得不借助各種輔助設備,維持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對提高視力、助行類、聽力輔助、居室無障礙設施等各種輔助設備需求。在調查中了解,聽力有問題和行走不便的高齡老人人數是最高的,所以在居家養老服務中提供提高視力和助行類設施將成為首要考慮的對象。但由于目前市場上有關老年人生活輔助設備相當奇缺,給老年人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三)多數老年人經濟能力有限,無法進行有償服務。在調查中了解,多數生活在社區的老年人都沒有固定的收入,生活來源主要靠子女接濟,而子女本身并不富裕,給老年人的生活費相當的少,只夠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所以用在健康、醫療等上的開支很少,對社區提供的有償服務根本不敢接受。
(四).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困難。在對老年人的居家養老需求調查中,就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來講,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難是進食、燒菜做飯、打掃衛生、買菜購物、洗衣洗被、洗澡、起床、穿衣服、上廁所、外出活動共十項內容。在十項具體日?;顒觾热葜?,燒菜做飯、打掃衛生、外出活動、買菜購物和洗衣洗被成為主要的困難。
我們在調查中得知老年人在生活照料、醫療健康和精神文化服務上面的要求是最多的。在以上三項需求中醫療健康排在第一位,老人對精神文化服務的需求相對較低。
(一)老年人對社區日常照料服務需求。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在居家養老服務中,日常生活照料主要還是子女。但由于老年父母對子女照料的依賴在一定程度上妨礙子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所帶來的照料成本很大。這讓子女和老人都很為難,相反,對由社區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務需求更加強烈,如果有其他合適的照料人選,情況就會得到大改善。在調查中老年人希望社區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務有:小時工上門服務、社區日間照料室日托、上門做飯、日常登門巡視、代理購物、協助洗澡、修理指甲及修腳、理發、家庭修理、修電器、送貨上門、郵寄等。
(二)老年人對健康服務的需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為老年人就醫的首要選擇。上門服務或者居家護理是老年人接受衛生健康服務的另外一種方式。在走訪中得知絕大部分的老年人愿意接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門服務或者居家護理。老年人中慢性病較為普遍,大多數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將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分為陪同看病、家庭病床、專業護理、找辦取藥、急救、康復、健康講座和指導等內容。在老年人報告的最主要的健康服務需求中,對健康講座和陪同看病服務的需求最高,其次為專業健康護理和急救服務。絕大多數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對社區健康服務的需求,而且超過一半的老人有多種需求。所以發展社區健康服務有廣闊的前景。
(三)老年人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精神文化服務是老年人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要求的重要內容。有超過半數的老年人存在各種內容的社區精神文化服務需求包括:文體娛樂、表演展示、繪畫、法律咨詢、心理咨詢、讀書讀報等。由此可以推斷,絕大多數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社區精神文化服務需求。
做好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關鍵要抓好為老服務隊伍建設。我們主要抓好三支隊伍建設。一是抓好居家養老服務管理者隊伍。二是抓好專業隊伍建設。三是抓好志愿者隊伍建設。
做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整合社區資源,加強為老服務隊伍建設,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目的。
1、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開展已快半年,老年人的服務需求意識不強,自愿來社區參加活動的老年人少,要求上門服務的老年人更少。因此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進行宣傳報道,營造社會敬老、社區助老、家庭養老的良好風氣。
2、充分整合社區資源。由于服務場地有限,轄區老年人口多,老年人的活動場所受限。我社區要充分利用轄區人力、物力、財力,整合社區資源與駐轄區單位等簽訂為老服務協議,免費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3、加強為老服務隊伍建設。加強社會化居家養老管理人員與服務人員的培養,建設專業化的工作隊伍。進一步加強與勞動保障部門協作,對現有的管理與服務人員進行有計劃的培訓。其次是大力發展志愿者隊伍。努力造就一支由黨員、干部、學生等組成的專、兼職人員和志愿者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隊伍,提高為老服務水平。并開展“服務明星”的評選活動,激發為老服務人員的工作熱情、增強服務意識,使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也可得到進一步提升。
居家養老是一項貼民心、暖人心的夕陽工程,是老齡工作的重要內容。黨的xx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推進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這對居家養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新的起點,我們要一如既往地把居家養老為老服務工作作為街道的民生工作來抓,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探索創新居家養老的新模式,滿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要。
。
潛下心來,河南省萬家園集團用了16年的時間,悄悄地在這個地方打造養老產業集群。如見,以蓮花湖養老城為“芯”、以蓮花溫泉頤養小鎮、黃金川健康谷、猿人山養老莊園、丹霞禪谷安氧院為“瓣”的“一芯四瓣”養老產業集群已顯現。這里,國際化、信息化的老年醫療養護基地已初現規模。這里,是全國首個養老產業集群、河南重點特色產業集聚區以及南陽新型養老基地。
這個產業集群,是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動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角”精神在基層的真實體現。萬家園豐富的養老社區建設實踐,為新時期推動醫養融合發展提供了生動的圖景;其典型經驗揭示了中國養老服務業在轉型發展期的新趨勢。
整合社會需求。
“三個發展欲望”催生“一芯四瓣”
“未富先老”,是我國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進程中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由于人口規模和因應的人口政策,目前我國正在逐步進入一個老齡化社會。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突破1.77億人,占人口總量的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接近1.2億人,占8.87%。研究機構的統計表明,中國自1999年初開始向老齡化社會轉型,到2012年發展成60歲以上老人2.2億。預計2015年60歲以上老人將超過3億,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逐漸進入老齡化國家。
“未雨綢繆”。早在16年前,萬家園經營團隊發現,養老產業充滿發展機會。董事長邢清鑫有自己的一套經營理念,就是在“三個發展欲望”的結合點上,尋求企業發展的新支點。哪三個發展欲望?政策欲望、地方欲望和企業欲望。
政策發展欲望,是萬家園堅定發展養老產業集群的“定心丸”。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心系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養老事業是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強調:“推動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角。推動醫養融合發展,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促進養老服務于醫療、家政服務、保險、教育、健身、旅游等領域互動發展。使養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明顯快于服務業增長,形成一批養老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p>
“未雨綢繆”。早在16年前,萬家園經營團隊發現,養老產業充滿發展機會。董事長邢清鑫有自己的一套經營理念,就是在“三個發展欲望”的結合點上,尋求企業發展的新支點。哪三個發展欲望?政策欲望、地方欲望和企業欲望。
政策發展欲望,是萬家園堅定發展養老產業集群的“定心丸”。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心系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養老事業是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強調:“推動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角。推動醫養融合發展,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促進養老服務于醫療、家政服務、保險、教育、健身、旅游等領域互動發展。使養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明顯快于服務業增長,形成一批養老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p>
企業發展欲望?!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20多年來,萬家園集團一點一滴地積蓄著發展的能量,從單一的地產開發,發展成現在集地產、商業、旅游、文化、工礦等多元化發展的企業集團?,F在,萬家園這個時候可以“縱身一躍”了?!澳详栍胸S富的生態資源、深厚的文化積淀,如果萬家園嫁接養老產業集群的翅膀,就不僅能夠使企業發展再上一個臺階,而且通過滿足社會對養老的多樣化需求,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在充分研究“三個發展欲望”的集結點上,萬家園開始全心全力,開始深耕“養老產業集群”。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x月下旬至xx月上旬,市人大調研組,赴xx縣開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調研,實地察看養老機構建設、運營情況。采用“四不兩直”的方式,調研xx縣、xx區農村敬老院管理和養老服務機構老人生活起居情況,詳細了解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同時,委托xx縣人大常委會進行調研,提交調研報告?,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近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強化養老基本服務保障,積極推動養老機構提質增效和醫養結合深入發展,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有力推動了全市養老服務業的健康發展。截至20xx年底,萬人,其中:xx周歲以上老人xx萬人,占總人口的xx.x%;
xx歲以上老人xx.x萬人,占總人口的xx%,已邁入老齡化社會。全市現有各類養老機構xxx家,其中公辦養老機構xxx家,民辦養老機構(含公建民營)xx家,醫養結合養老機構xxx家,共擁有養老床位xxxxx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xx.x張。
(一)養老服務機制日趨完善。市政府將養老服務工作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編制了《xx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xx市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專項規劃》,保障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順利實施。將養老服務機構布局納入總體規劃,采取多種方式保障專業規劃的養老設施用地需求。健全完善養老機構補貼制度,對在市中心城區城市規劃區競買土地新建的養老機構,萬元的補貼;
對社會資本投資養老機構建設,給予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等補助。深化農村敬老院改革,把農村敬老院管理服務人員工資報酬和管理服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公辦養老機構日常運轉。
(二)養老服務投入不斷增加?!笆濉币詠?,累計投入養老資金x.x億元,億元。加大養老服務基礎設施投入,撥付資金xxxx余萬元,對全市xx家農村敬老院實施提檔升級和消防設施改造。強化失能失智老人服務經費保障,發放運營補貼資金xxxx.x萬元,將失能五保老人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x.x萬元(萬元),較原有標準提高xxx%。落實高齡津貼和特困供養政策,在全省率先建立高齡津貼普惠制度,累計發放高齡津貼xxxx余萬元。xx縣建成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居家老人提供多功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三)養老服務能力逐步提高。注重養老服務隊伍建設,開展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業務培訓xx場次,培訓從業人員xxx人次。加快推進智慧養老信息建設,建成全市智慧養老信息服務系統,積極開展智慧化養老試點建設工作,市社會福利中心被評為省級示范智慧養老機構,xx縣xx鎮xx社區被評為省級智慧社區居家養老示范項目。著力提升養老機構建設質量,全市現有三星級養老機構xx家、四星級養老機構x家。注重提高醫養服務水平,全市現有護理型養老床位xxxxx張,占比為xx.x%,家庭醫生簽約老人xx.x萬,為xx.x萬xx歲以上老人提供健康管理,xx.x萬xx歲以上老人進行醫養服務指導。不斷加大對失能五保老人的服務保障力度,提高集中供養服務水平,我市集中供養特困人員xxxx人,集中供養率達到xx.x%。
)養老服務中心xx所,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站xx所,開通xxxxx“養老服務熱線”,xx小時為居家老人提供服務。加快推進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全市共有醫養集合示范單位xx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xx家設置老年病區和老年病科,老年醫療護理體系初步形成。。
(一)社會養老觀念仍需進一步轉變。%,%。主要因為居家養老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多數空巢老人不愿意到養老機構養老,或子女怕被說不孝順而不愿讓老人去養老機構。事實上,部分空巢老人的日間照料服務需求較大,從入住的養老機構人員來看,大部分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迫不得已送到養老機構照顧。xx縣xx家民辦養老機構,收住老人xxx人,x/x以上的老人為失能、半失能人員。調研走訪的xx家養老機構中,入住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xx%。
(二)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配備不足。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滯后。全市已建住宅小區中,配有養老服務用房的不多,社區養老服務用房不足,服務開展缺乏基礎平臺。以xx縣為例,xx縣共有xx個城市社區,已建成住宅小區xx個,住戶xxxxx戶,現有社區養老服務用房xxxx平方米。按照每百戶xx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應建設xxxx平方米,尚缺xxxx平方米。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工作深度不夠,我市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工作,只是增加樓梯扶手、斜坡道等無障礙設施,無法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個性化的改造需求。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資源相對缺乏,基礎設施配備尚不完善,養老服務有效供給不足。
(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相對薄弱。居家養老服務現有供給能力不高,服務內容單一。全市xx家社區養老服務站,可提供日托、康復護理的有xx家。社區養老服務站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資金投入不足,運營服務缺少標準,多元化的服務模式尚未形成,服務能力與老年人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居家醫養結合服務保障不足,缺乏醫療護理和精神慰籍,特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上門醫療護理服務難以開展,不能滿足高齡、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疊加的服務需求。
(四)養老服務保障政策落實不夠到位。根據要求,新建住宅小區與配套養老服務設施要實行“四同步”(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調研中發現,我市新建住宅小區有不少未按照“四同步”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用房。敬老院經費保障落實不到位,個別縣區財政向敬老院撥付xx萬元運行管理經費不夠及時。稅費減免扶持政策落實力度不夠,一些民辦養老機構未能享受用電、用水、用氣居民價格優惠政策。
(五)醫養結合作用尚未真正發揮。醫養結合政策沒有完全落實到位,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的銜接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服務資源整合、合作機制建設等方面仍需完善。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居家的醫療衛生資源不足,納入醫保定點范圍的醫療型、康復型養老機構偏少,醫療機構巡診養老機構的協作協議有的還停留在紙面上。全市醫療機構總數xxxx家,開設老年人綠色通道的xxx家,占比x.x%,開設康復保健康科的xx家,占比x.x%,醫養結合服務資源供給仍需進一步優化。
(六)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有待加強。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缺口大,養老護理人員整體年齡偏大,專業知識不足,護理技能單一。養老護理員年齡大多在xx歲左右,調研中發現,一家農村敬老院聘請的醫護人員xx歲,多數民辦養老機構有資質的護理人員占比低于xx%,缺乏專業型管理和服務人員。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待遇偏低,農村養老服務人員待遇平均在xxxx元左右,城區xxxx元左右。護理人員隊伍不穩定,護理人員缺崗率在xx%以上,人難招、人難留的問題突出?,F有的養老服務隊伍整體職業水平與實際需求還有較大差距。
(一)切實轉變傳統社會養老觀念。廣泛宣傳國家養老服務政策法規和新型的養老模式,引導全社會關注和支持養老事業發展,切實轉變廣大群眾的傳統養老觀念。做好居家老人的宣傳教育工作,逐步轉變老年人傳統的生活觀念和消費觀念,增進老年人對社會的認同感和信任感,鼓勵更多的老年人主動融入社區大家庭,樂于接受服務。以養老服務業的社會化、市場化為背景,有效利用國家和社會提供的相關資源,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養老事業,制定切實可行的養老服務建設規劃。堅持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積極推動養老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老年人及其家庭的養老服務需求為導向,努力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
(二)著力加強養老服務設施配備。高度重視社區養老設施建設,按照“立足實際、需求導向、合理布局、綜合利用”的原則建設完善老年人活動場所,有效落實新建住宅小區配套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用房政策。統籌資源配置,科學規劃社區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配備,加強社區老年人活動場所與社區文化、體育、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功能的銜接,不斷滿足老年人活動需求。著力推進適老化環境改造,開展老舊住宅加裝電梯等適老化改造工作,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環境。充分利用農村現有的設施資源,優化改善農村養老設施設備條件,不斷增加農村養老服務有效供給。
(三)突出做好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加快構建居家養老服務標準體系,推進“助餐、助浴、助醫、助潔”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發展,制定服務流程、實際操作、服務評價標準,實現居家養老服務規范有序。發揮城鄉三級養老服務中心作用,形成兼具行業監管、資源鏈接、直接服務功能的養老服務網路,積極打造xx分鐘養老服務圈。加強信息資源整合,提升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收集、分析能力,實現居家服務管理科學有效。優化居家養老服務資源供給,更好地與市場導向相協調,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專業服務商參與居家養老服務,實現服務供給主體多元化,切實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居家服務需求。
(四)不斷加大養老服務監管力度。嚴格執行新建住宅小區與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的要求,加大對各地各部門養老服務政策落實的監管力度。按照國家發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相關規定,認真落實養老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享受居民價格政策。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機制,制定養老服務綜合監管部門責任清單,形成養老服務質量監管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強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監管,建立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定期發布機制,健全獎優罰劣機制。
(五)持續深化醫養結合服務發展。制定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工作流程,建立參與醫養結合社會機構的準入、考核、退出機制,實現醫養結合服務的標準化。完善“醫養結合”布局,鼓勵社會力量開展專業化的醫養結合服務。依托大數據運用和互聯網發展醫養結合健康服務產業,整合養老和醫療信息資源,提高服務質量。研究制定社區居家養老中基本醫療服務、康復護理等與醫保銜接的具體辦法,做實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強化簽約履約,保障簽約老年人就醫取藥。積極推進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結合xx“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構建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新模式,探索設立中醫藥養老服務專區,推動xx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快速發展。
實習實訓等方面與養老機構開展深入合作。開展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中醫藥知識專業。
教育。
探索在xx高校和職業院校教育規劃中增設中醫藥健康養老相關專業。針對養老服務管理人員、基層養老服務。
工作。
人員、社會服務組織開展分類培訓,積極構建養老服務分級分類培訓體系。探索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與薪酬待遇掛鉤機制,強化職業保障,切實解決養老服務隊伍人難招、人難留問題。加強醫養結合護理員隊伍及服務老年人的家政人員規范化培訓,提高專業護理技能和服務水平。。
為深入了解我市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現狀,探究加快發展我市養老服務業的有效途徑,市政協第三調研組對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老齡人口及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
(一)我市已步入老齡化社會。關于人口老齡化,國際上通行的標準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總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2014年底,我市60歲以上老年人83.86萬,占全市總人口的15.92%(以全市總人口526.68萬人計算),我市已步入老齡化社會。
我市人口老齡化呈現四個特點:一是人口快速老齡化。2010年,我市60歲以上老年人69.55萬人,到了2014年就達到83.86萬,年平均增加2.86萬人。二是老年人口高齡化。我市現80歲以上老人7.87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9.38%。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和醫療衛生保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均壽命不斷延長,高齡老人還會逐漸增多。三是老年家庭空巢化。年輕人婚后與父母分開住,或轉移大城市,農村青壯年大量外出打工等,使得老年家庭空巢化問題突出。四是群體結構多元化。老年人口文化層次越來越高,老年人需求越來越廣泛。
(二)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面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我市積極發展養老服務業,以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為重點,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我市現有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628個,其中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及老年人小飯桌25個,農村互助幸福院及養老服務站603個。公辦養老機構44個(包括敬老院16個、光榮院和復退軍人休療中心9個、公辦老年公寓4個、縣級養老服務中心10個、縣級社會福利中心5個),民辦養老機構13個。養老床位數已達到18604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25.9張。
1.政策扶持,促進養老機構快速發展。根據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文件精神,我市在土地使用、信貸支持、補助貼息和政府采購等方面出臺系列政策,加大對民辦養老機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或設施的扶持改造。其中對民辦養老機構的運營補貼,根據養老機構的等級和供養人員的不同,給予30元-80元/人·月(共九檔)的補助。
2.統籌城鄉,推動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協調發展。在城市,主要是興建老年服務中心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小飯桌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培育老年社會組織,推進日托服務、餐飲服務、文體活動服務和志愿者服務、互助服務,不斷豐富養老服務內容。在農村,主要是依托敬老院和互助幸福院對農村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進行日常生活、文體娛樂和精神慰藉的照護服務,先后投資2.8億元建設農村中心敬老院11個,區域敬老院4個,養老床位5300張,集中供養農村五保戶1500多人。
3.多方參與,加快養老服務業建設步伐。積極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等多種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鼓勵、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興建老年公寓、養老院、愛心護理院等,促進各類為老服務設施協調發展;遵循管辦分離原則,引入社會力量,推進公辦養老機構的社會化運作;通過購買服務、安排公益性崗位、互幫互助、有償服務等形式,為轄區老年人提供服務;通過政府贊助經費、提供形式,鼓勵和引導家政行業、醫護機構、大專院校等專業性技術人才組織開展為老志愿者服務活動。
二、我市養老服務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對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整個社會對老齡化面臨的嚴峻形勢尚沒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還沒有把發展老年服務業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有關政策落實缺乏剛性措施,有的養老優惠政策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得到真正落實。群眾對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關注度還不夠高,養老觀念有待轉變。
(二)政策落實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2013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發展養老服務業在城市規劃、土地供應、稅收優惠、融資補貼、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隨后,省、市也相繼出臺系列鼓勵政策,但由于這些政策涉及規劃、國土、稅務、財政、水電氣等多個部門,沒有有效的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在實際工作中,一些政策難以落實。例如,在土地供需緊張的現實情況下,給民辦養老機構用地實行劃撥或者優先供地是很難的。對一些老舊小區來講,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建設養老服務設施也是不可能達到的。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相關扶持政策效果不佳,都制約著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三)投入有待進一步加大。目前我市各級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資金,基本上來源于中、省項目資助資金和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市、縣財政均未列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經費。由于上級項目資金投入較少,各級財政配套資金難以落實,致使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困難。
(四)養老服務組織和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一是服務組織數量較少。目前從事社區養老服務的組織主要以社區居委會、志愿者組織和一些家政服務公司為主,專門從事養老服務的社會組織和企業較少。二是服務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低。目前為老服務人員數量偏少,素質較低,服務方式單一,服務功能不全,作用發揮不夠等情況在養老機構普遍存在,甚至還有打罵體罰老人的現象。為老服務專業化水平不高,大多數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還局限于低層次的日常生活護理和家政服務,缺乏專業的醫療康復、精神慰藉等高層次服務。
三、促進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一)重視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是新時期黨中央采取的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填補服務業發展“短板”、拉動消費、擴大就業等一舉多得之策。要增強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組織協調機構,把發展養老服務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通盤考慮,列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明確養老服務保障措施。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臺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具體實施辦法,健全和完善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協調機構,明確各成員單位在選點規劃、用地審批、產權登記、運營補貼獎勵、人力資源配置等方面的職責;制定出臺促進我市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發展及失能、困難老人養老補貼的具體辦法,使各項扶持措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建立考評機制。發揮“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協調機構”的作用,加強督促協調,確定各成員單位在推動養老服務設施改造、項目建設(用地保障、評審申報、資金配套、規劃許可、醫養結合、專業服務人員教育和培訓、職稱評定、以及融資和運營風險評估、保險)等方面的職責和責任,發揮黨委政府養老服務“保底”作用。
(三)完善為老服務基礎設施。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列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投資預算,加大財政資金在養老機構建設項目方面的投資比例;增加民辦養老機構建設項目政府補助資金,提升項目建設資助標準和運營資助標準。二是解決養老服務項目建設用地難問題。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開辟養老服務設施,解決老舊小區建設用地難問題。對新建社區在規劃層面,嚴格按標準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加快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餐桌等基礎設施建設。
(四)發展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按照就近方便、小型多樣的原則,建立以社會為主體、社區為紐帶,滿足老年人各種服務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推行居家養老服務長效化,完善支持政策,整合部門資源,強化家庭養老功能,形成多層次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推行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功能,推行“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化發展、集約化運作,提升專業服務水平。推行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加強養老信息建設。利用社會義工和志愿者組織,不斷拓寬新的扶老助老渠道。
(五)加強農村養老服務。一是發揮敬老院的功能,在保證農村“五?!睂ο蠹泄B的前提下,支持供養機構改善設施條件并向社會開放。二是加強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充分利用農村閑置院落、校舍等場所,通過改擴建等途徑,建設農村互助幸福院,使其成為提供農村養老服務的陣地和平臺。建立完善失能老人養老服務和護理補貼制度,將農村失能老人長期照護服務納入到基本公共養老服務的范疇,明確政府、社會、家庭的責任。建立失能老人長期照護保險制度,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失能老人照護服務的購買力問題。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作用,建立農村老年人失能風險源頭預防與事中干預服務機制。發揮村級組織的作用,協助政府相關部門落實好現有的福利救助政策。
(六)加強為老服務組織建設。一是鼓勵和扶持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發展。降低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的登記門檻,設立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專項補助基金,推動我市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快速健康發展。二是積極培育志愿者服務隊伍。動員、組織、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慈善組織、在校學生和廣大市民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各種公益性服務,鼓勵各行業以各種形式參加為老服務,壯大志愿者為老服務隊伍,發揮志愿者為老服務作用。政府要建立為老志愿服務的激勵機制,對表現突出的志愿者服務組織、志愿者應給予表彰和獎勵。
(七)提升養老服務隊伍專業化水平。一是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鼓勵和支持職業院校設立養老服務相關專業點,系統培養為老服務專業人才。同時聘請專家、教授現場教學或依托職業院校遠程教育等途徑,加強對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和養老護理員的培訓,逐步形成結構合理、技術達標、愛崗敬業、高中初級相匹配的養老服務隊伍,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人才需求。二是提高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待遇。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建議按公益崗位對待,享受公益崗位從業人員的待遇。三是提高養老機構為老服務層次。加快為老服務人才培養,提高為老服務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不斷提高為老服務水平。民政部門要建立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評估制度,定期對養老機構的人員配備、設施設備條件、管理水平、服務質量、服務對象滿意度、社會信譽等進行綜合評估,定期向社會公布并受其監督。對一些有打罵體罰,甚至有老人行為的,加大處罰力度,觸犯法律的要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確保老人有一個安全、舒適的養老環境。
(八)創新養老服務發展模式。一是建立為老服務信息平臺。建立為老服務熱線、居家呼叫系統、社區服務便民網等便捷的求助和服務信息溝通渠道,便于老人進行日常咨詢和緊急求助。二是大力發展養老產業。鼓勵相關行業拓展適合老年人的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閑旅游、健康服務、精神慰藉、法律服務和信息服務,加強殘障老人專業化服務工作。支持企業開發康復輔具、食品藥品、服裝服飾等老年產品,引導商業機構設立老年用品專區。健全市場規范和行業標準,確保養老服務和產品質量,營造安全、便利、誠信的消費環境。
(一)社會養老觀念仍需進一步轉變。%,%。主要因為居家養老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多數空巢老人不愿意到養老機構養老,或子女怕被說不孝順而不愿讓老人去養老機構。事實上,部分空巢老人的日間照料服務需求較大,從入住的養老機構人員來看,大部分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迫不得已送到養老機構照顧。xx縣xx家民辦養老機構,收住老人xxx人,x/x以上的老人為失能、半失能人員。調研走訪的xx家養老機構中,入住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xx%。
(二)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配備不足。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滯后。全市已建住宅小區中,配有養老服務用房的不多,社區養老服務用房不足,服務開展缺乏基礎平臺。以xx縣為例,xx縣共有xx個城市社區,已建成住宅小區xx個,住戶xxxxx戶,現有社區養老服務用房xxxx平方米。按照每百戶xx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應建設xxxx平方米,尚缺xxxx平方米。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工作深度不夠,我市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工作,只是增加樓梯扶手、斜坡道等無障礙設施,無法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個性化的改造需求。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資源相對缺乏,基礎設施配備尚不完善,養老服務有效供給不足。
(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相對薄弱。居家養老服務現有供給能力不高,服務內容單一。全市xx家社區養老服務站,可提供日托、康復護理的有xx家。社區養老服務站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資金投入不足,運營服務缺少標準,多元化的服務模式尚未形成,服務能力與老年人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居家醫養結合服務保障不足,缺乏醫療護理和精神慰籍,特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上門醫療護理服務難以開展,不能滿足高齡、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疊加的服務需求。
(四)養老服務保障政策落實不夠到位。根據要求,新建住宅小區與配套養老服務設施要實行“四同步”(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調研中發現,我市新建住宅小區有不少未按照“四同步”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用房。敬老院經費保障落實不到位,個別縣區財政向敬老院撥付xx萬元運行管理經費不夠及時。稅費減免扶持政策落實力度不夠,一些民辦養老機構未能享受用電、用水、用氣居民價格優惠政策。
(五)醫養結合作用尚未真正發揮。醫養結合政策沒有完全落實到位,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的銜接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服務資源整合、合作機制建設等方面仍需完善。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居家的醫療衛生資源不足,納入醫保定點范圍的醫療型、康復型養老機構偏少,醫療機構巡診養老機構的協作協議有的還停留在紙面上。全市醫療機構總數xxxx家,開設老年人綠色通道的xxx家,占比x.x%,開設康復保健康科的xx家,占比x.x%,醫養結合服務資源供給仍需進一步優化。
(六)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有待加強。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缺口大,養老護理人員整體年齡偏大,專業知識不足,護理技能單一。養老護理員年齡大多在xx歲左右,調研中發現,一家農村敬老院聘請的醫護人員xx歲,多數民辦養老機構有資質的護理人員占比低于xx%,缺乏專業型管理和服務人員。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待遇偏低,農村養老服務人員待遇平均在xxxx元左右,城區xxxx元左右。護理人員隊伍不穩定,護理人員缺崗率在xx%以上,人難招、人難留的問題突出?,F有的養老服務隊伍整體職業水平與實際需求還有較大差距。
根據自治區政協主席會議的決定,自治區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組成專題調研組,在林國強、蘇道儼兩位副主席的具體指導下,從2011年5月份開始,就加快我區養老產業發展問題在區內14個地市和部分區直單位進行調研,并赴湖北、河北兩省進行考察學習。
我國的養老問題,包括事業養老和產業養老兩大塊。事業養老是政府通過興辦福利院等事業單位對“三無”人員、“五?!崩先撕蛢灀釋ο髮嵭袩o償供養,屬于福利性、公益性的養老。產業養老則是把養老服務發展為經濟產業,按照商品交換、有償服務的辦法解決社會大眾的養老服務問題,屬于商業性質的養老。本次開展的調研,主要是圍繞著如何把商業養老發展成為經濟大產業的問題來展開,不涉及福利性、公益性的事業養老問題。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調研,初步梳理出一些關于加快我區養老產業發展的意見?,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自上世紀末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我國老齡人口迅速增加。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到2010年11月1日零時,我國內地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8億,占我國總人口13.26%,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據國家權威部門預測,未來30年,是我國老齡人口增長的高峰期。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015年將達2.21億,約占總人口的15%;2020年將達2.45億,占總人口比例的16.61%;2030年將達3.55億,占總人口的23.3%;2040年將達4.09億,占總人口的26.52%。
老齡人口的迅猛增加,一方面使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面臨嚴峻的挑戰。在4∶2∶1模式逐漸成為我國主流家庭模式的情況下,子女的養老人均負擔成倍數增長,財力、體力和精力上的負擔都不堪重負。同時,又極大地限制了年輕勞動力的流動,相對減少了我國的人口紅利。另一方面是:老年人消費需求迅速膨脹,涌現出一個巨大的老年消費市場。如以一個老年人年均消費(包括生活費用、醫療保健費用、文化娛樂費用等)10000元計算,我國老年人消費需求目前約為18000億元。2015年約為22000億元,2020年約為24500億元,2030年約為36000億元,2040年約為40000億元。這還是靜態計算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及物價上漲等因素,動態的老年需求還要大得多,并將拉動旅游業、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商貿業、制造業、房地產業等相關產業的加快發展。
面對新的形勢,加快發展養老產業,把原來主要由家庭承擔的養老問題轉為全社會共同承擔,通過市場經濟的辦法解決養老問題,已經成為我國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即在政府宏觀政策的調控下,大力發展商業性的養老機構,形成由這些養老機構向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服務,然后由老人(或其親屬)向養老機構支付服務費用的養老服務業,并以此為核心,不斷拓展和延伸,最終發展成為一個包括老年人生活服務業、老年人醫療康復保健服務業、老年人文化教育體育娛樂業、老年用品制造與營銷業、養老商業保險業、老年人法律服務業、涉老人力資源開發業等行業在內的新型產業。這是應對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確保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需要,是減輕年青一代的養老負擔,最大限度地釋放優質勞動力潛能、弱化人口紅利減少的負面影響的需要;也是轉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擴大內需、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需要;更是維系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需要。
我區發展養老產業的緊迫性尤甚于全國,主要原因是:
一是老齡化程度和速度高于全國。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到2010年11月1日零時,我區常住人口為4602.66萬人,其中60歲及其以上人口為603.68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3.11%,而65歲以上人口為425.32萬人,占常住人口數的9.24%,高于全國水平的0.37%。據有關單位對全區總人口的預測,我區60歲及以上人口到2020年將達912.8萬,占總人口數的18.4%,2030年,將達1274.2萬,占總人口的25%,2040年將達1465.6萬,占總人口數的28.6%,分別高于全國水平的1.76%、2%和2.08%。
二是我區農村人口比重高,空巢化家庭多、農村老年人照料難度大。2010年我區農村人口的比例高達59.9%,比全國的50.3%高出9.6個百分點,而且我區每年跨縣以上轉移就業的青壯年農民工約400—500萬人,其中約有230—250萬人常年在外省務工,致使農村家庭空巢化特別嚴重,居家老人的照料難度特別大。
三是我區未富先老的問題要比全國嚴重。我區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又是老齡化程度和速度均高于全國水平的地區,加速經濟發展和妥善解決養老問題兩大任務都極其繁重。只有加快養老產業的發展,激活“銀發經濟”的巨大商機,才能把兩大任務有機地融合起來,既解決養老問題,又加速經濟的發展。否則,勢必造成兩者互相制約的局面,給我區的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堪想象的后果。
(一)研制和下發了一系列涉老產業的文件,為全區養老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動力。
自治區黨委、政府對老齡工作及養老產業的發展十分重視。早在2002年,就制定下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老齡事業發展“十五”規劃》(桂政發〔2002〕43號)。2003年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區老齡工作的意見》(桂發〔2003〕2號)。2007年自治區政府辦公廳轉發了自治區老齡辦、發改委、財政廳等11個部門共同報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我區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桂辦發〔2007〕57號)。自治區民政廳、人社廳和財政廳、物價局先后下發了《關于扶持我區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發展的通知》(桂民發〔2007〕162號)、《關于2009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問題的通知》(桂老社發〔2009〕12號)、《關于我區福利機構服務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桂價費〔2010〕328號)。各市黨委、政府也根據本市實際出臺了一批涉老服務業的文件。這些文件,闡明了我區老齡事業發展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基本原則、組織領導體制以及老年消費市場的培育和發展、服務體系建設、對民辦養老服務機構扶持辦法等問題,為加快我區老齡事業特別是養老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著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為老年人養老奠定了較好的經濟基礎和制度保障。
10年來,我區各級黨委、政府和財政、勞動保障、衛生等職能部門十分注重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千方百計提高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兩大社會保險制度的覆蓋率。到2010年底,城鎮職工(包括各類企業職工、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職工、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0%,參保人數由2005年末的288.6萬人增加到2010年底的449.3萬人,增長55.68%,“新農?!痹圏c工作2011年將由原來的27個縣擴大到65個縣(市、區),覆蓋面約達農村人口的70%。參加城鎮醫保人數由2006年的302.01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935.49萬人,參保率達96.54%;參加新農合的農村群眾已從2003年(開始之年)的124.8萬人增加到2011年的3953.47萬人,參合率達96.22%。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和醫療保險待遇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如參保的離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由2005年的627元提高到2010年的1187元,增加了560元,增長了89.3%;2011年有望提高到1300元;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分別提高到70%和60%,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當地職工年均工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約18—20萬元)。新農合最高補償金2011年7月底已達5萬元。所有這一切,都為老年人的養老奠定了較好的經濟基礎和制度保障,也為養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基礎條件。
(三)養老產業設施建設初見成效。
到2010年底,全區共累計建成收養性養老機構1474家,擁有床位5.27萬張;建有社區養老服務站點397個;全區醫療機構建有康復醫學科床位1250張;建有老年大學87所,可容納37040人同時到校學習;共建有老干部活動中心(站、室)1006個,可同時容納85797人參加活動。還建成老年門球場、老年氣排球場等一批老年人體育設施。
(四)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局面呈現逐步增強的趨勢。
一是國辦福利養老機構的改革逐步推開。一方面是縣城以上的各種國辦福利養老機構,除了保證國家法定無償供養的人員入住外,逐步按照有償服務的原則接受社會公眾的入住。另一方面,在不改變養老性質的前提下將政府投資興建的養老機構(已有18家)租賃給社會力量進行管理和運營。二是社會力量對養老產業的投資力度逐步增強。到2010年底,全區共有民辦養老機構119家,擁有床位13956張,從業人員2570人。特別是去年以來,一批較有經濟實力的民營企業開始投資我區的養老服務業。如河池市民營企業家石海杰在都安縣城投資興辦的老年人服務中心,總投資8000萬元,建筑面積35000平方米,內部設有老年公寓、醫療中心、康復功能室、多功能娛樂室,可同時接納1500多名老人入住,將提供600多個就業崗位,該項目現已正式營業。而(中國)五行創展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投資30億人民幣,在扶綏縣城郊興建一個面向國內外老年人的“中國樂養城”,項目包括老年養生公寓、老年??漆t院、老年大學、老年文化活動中心、老年特色商業等。建成后,可滿足國內外13000老人入住養老,另外配套2000個子女探視床位的賓館,2500多名工作人員居住的宿舍。這個特大型的養老項目已于2011年10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
(五)經過努力爭取,2011年國家已把我區列入全國社會化養老服務試點省區,中央一次性撥款5000萬元。
(六)涌現了一批養老產業的先進典型,積累了一些發展養老產業的寶貴經驗。如廣西(南寧市)重陽老年公寓,入住老人突破500人,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單位”;桂林夕陽紅養老中心,擁有養老床位200多張,先后榮獲“全國養老十大標桿示范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柳州市老人康樂園,擁有養老床位400張,被中國老齡委評為“養老服務十佳單位”,康樂園負責人黎波波也榮獲“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十大杰出人物”稱號。他們成功的共同經驗是:當地黨政領導和主管部門領導重視和支持,是民辦養老機構得以發展的保證;醫(療)、養(老)結合是發展社會化養老服務業最有效的途徑;優美的環境、靈活的運行機制、高素質的服務隊伍、完善的服務功能、優良的服務質量則是養老機構得以發展成功的必備條件。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新世紀頭10年,我國養老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區能取得這樣成績是極不容易的,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特別是各級民政、人社、衛生、老齡等部門,在極為有限的條件下做了大量艱苦細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功不可沒。
(一)產業規模還比較小。
一是產業體系不夠完整,提供的產品品種不多、數量不大。在養老產業眾多的行業中,目前我區稍具規模的只有養老機構服務業、老年教育服務業和養老商業保險業,其余行業都是零零碎碎地從屬于為全體社會公眾服務的各個行業之中,所占比重和產出能力都極低,又缺乏為老服務的特色,無法充分滿足老年人的消費需求。特別是老年人康復保健業、老年人生活用品制造與營銷業、涉老服務人力資源開發業等三大行業,市場潛力極大,但行業發展緩慢,機構和人員不足,致使老年康復保健、文體娛樂、老年用品的供應、法律服務、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的產出極少,不但老年人眾多的消費需求難以滿足,也極大地限制了養老產業的規模和效益。
二是養老機構的服務與形勢要求差距較大。第一是養老機構總量少、單個規模小。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點為例。江蘇省現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點5500家,湖北省有1780家,而我區只有397家。再以收養機構為例,湖北省共有收養性機構2313個,養老床位18.6萬張,平均每個養老機構有養老床位41.5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23.32張;河北省養老機構有924家,養老床位18.95萬張,平均每個養老機構有養老床位205.1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20.29張。我區雖然有1474家收養性的養老機構,但實有床位只有5.27萬張,平均每家養老機構只有35.75張,每千名老人擁有的養老床位僅為8.72張,與民政部關于“十二五期末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0張”的要求尚有很大的距離。第二是服務對象人數還比較少。全區約有250萬老年人居住在城鎮社區,但據統計,享受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提供服務的老人約10萬人,僅占4%;按照入住機構養老的老人通常占老年人口的3—5%算,我區入住機構養老的老年人數約18萬—30萬人,但我區目前養老機構的床位只有5.27萬張,即使入住率100%,也只有5.27萬人,僅占應入住老人總數的18%—29%。
三是從業人員少,整體素質偏低。據民政部門初步統計,2010年底我區各種養老機構的從業人員為7802人。加上2011年養老機構新增加的從業人員和分散于家庭和醫院照顧、陪護老人的護工,全區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應在10000人以下,而且大部分沒有取得從業資格證書。
四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不夠顯著,由于產業體系不夠健全、提供的服務產品少、服務對象覆蓋率低、服務質量一般化、從業人員又不多,養老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不夠顯著。
(二)社會化和市場化程度還比較低。
以機構養老服務業為例。從投資來源看,目前我區1474個收養性養老機構中,有1355個是政府投資,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則100%為政府投資興建;從入住機構養老的人員身份看,政府負責無償供養的人員約占50%,社會公眾的入住比例還比較低;從從業人員的性質看,國辦福利院等國家事業單位的職工和由民政部門出錢聘請的服務人員約占60%,企業用自有資金招聘人員的比例還不高;從營運收費看,無償、半無償服務的養老機構和服務項目約占60%,由物價部門進行價格調控的低償服務的養老機構和服務項目約占20%,完全由市場自行調節的有償服務的養老機構和服務項目約占20%。
(三)農村養老產業還沒有發展起來。
我區農村老年人口約360萬,占全區老年人口60%左右,加上空巢化家庭特別多,農村養老產業亟需發展。但目前我區農村中,尚無一家社會化、有償性的養老機構;各鄉鎮敬老院供養的仍然全部是國家法定無償供養的對象,還未能按照有償服務的原則對其它農村老人開放。
(四)民辦養老機構困難較多。
一是用地難。一方面受用地指標限制,土地落實困難。如已在扶綏開工建設的“中國樂養城”雖然是我國養老產業目前投資最大、項目起點最高的項目,國家老齡辦和扶綏縣委、政府都大力支持,但由于用地指標有限,歷時兩年,至今用地問題仍未能完全落實。其他民辦養老機構同樣遇到類似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因用地價格過高而無法接受。目前我國用地類別中沒有養老用地這一類別,養老用地只能按商住用地供應,通過掛牌競買。如此一來,養老機構根本無法與房地產商競爭,只好望地興嘆。
二是用工難。目前我區尚未建立統一的就業培訓基地。民辦養老機構用工只能從社會上零散招聘,然后再自行培訓。不僅增加了工作難度和成本開支,更重要的是培訓質量不高,而且不少服務人員剛培訓熟悉工作不久,又因工作辛苦,待遇低等問題而辭職不干,從而使養老機構陷入招聘—培訓—辭職—再招聘—再培訓—再辭職的惡性循環之中。
三是開展工作難。絕大部分養老機構內部醫療室不能獲得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資格,享受醫保待遇的老人不能在入住的養老機構內部醫療室“刷卡”消費,不但增加了入住老年人特別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就醫的難度,也提高了養老機構入住的門檻,導致了“客源”的流失;由于缺乏全區統一制定實施的養老機構服務和管理規范標準,無法規范養老機構與被服務對象雙方的責、權、利,養老機構常常因為入住老人自己造成的意外事故而受到老人親屬的圍攻、辱罵、索賠等。
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加快發展養老產業”尚未形成全社會的共識。
相當一部分黨政領導,對發展養老產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有的甚至認為養老產業與經濟發展無關,反而會耗費政府大量財力,因而主動推進不力;一些與養老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職能部門領導,對發展養老產業過程中,本部門應承擔的工作職責還不甚明了,缺乏主動介入、主動參與的意識;作為養老產業投資主體的社會力量對養老產業的巨大商機和優惠政策缺乏足夠的了解,投資的積極性不高;不少干部群眾仍然把老人入住養老機構視為兒女不孝,不愿意把親人送進養老機構養老;部分社會成員特別是青年人,認為從事養老服務工作低人一等,即使失業在家也不愿到養老機構工作。
(二)養老產業體制、機制與市場經濟和老齡化社會的要求不相適應。
以養老服務業為例。未富先老和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速快,是我國老齡工作的兩大特點和難點。這兩大特點和難點決定了我國養老服務業必須以社會化、市場化為主。我國數千年來形成的家庭養老為主的傳統養老業態,已經無法適應市場經濟和老齡化社會對養老業的要求。必須加大力度,推進這種傳統養老業態向社會化、市場化為主的新的養老業態轉換,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千方百計提高它們在養老業中的比重。然而,在新世紀的頭十年,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我區在這一方面推進的力度還較弱,養老的主體仍然是以家庭為主、政府為輔,而社會力量、市場作用等則微乎其微,致使養老服務業體制僵化、機制不活、與市場經濟的要求很不適應,從而限制了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速度、規模和效益。
(三)政策法規建設與養老產業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優惠的政策和完善的法律法規是養老產業得以發展的巨大助推器。但目前我區養老產業方面政策法規建設與養老產業發展的要求明顯不相適應。一是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出臺的優惠政策,由于缺乏剛性約束,投資者要真正在我區兌現很不容易。二是我區出臺的優惠政策覆蓋面還稍欠寬廣。只有對養老機構的優惠政策,而涉老人力資源開發、老年用品的研發生產和營銷、老年人醫療康復保健等其他涉老行業,未出臺扶持政策。三是已經出臺的優惠政策中,有些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夠強(如土地使用的政策),對投資者吸引力不大;有些優惠幅度較小,如對民辦養老機構的床位補貼,補貼標準低(分50—100張床位、101—149張床位、150張床位以上三個檔次,分別給予每張床位一次性補貼2000元、2500元和3000元)、兌現時間長(3年),對投資者的'激勵作用不大。
(一)加強輿論宣傳工作,形成加快發展養老產業的共識。
通過各種宣傳媒體和各種宣傳方式,大力宣傳發展養老產業的重大意義、巨大商機和優惠政策,使全社會對發展養老產業逐步形成共識。特別是要使各級黨政領導充分認識加快發展養老產業的重要性、緊迫性,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讓政府的各職能部門,特別是要讓民政、財政、發改、土地、城建、規劃等與養老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部門領導明了本單位在養老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職責,增強主動參與的意識;要讓各種社會力量、民間資本了解養老產業的巨大商機和優惠政策,增強對養老產業投資的信心和決心;使廣大群眾認識把老人交由養老服務機構照料,是新時期兒女盡孝的一種新形式,對老人和兒女都有好處,消除各種疑慮;大力宣傳和表彰養老產業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形成“敬老光榮、助老得?!钡纳鐣L尚,從而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主動參與發展養老產業的思想氛圍。
(二)編制好養老產業發展專項規劃。
建議自治區政府盡快組織力量,編制好養老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明確我區發展養老產業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從而更好地指導全區養老產業的發展。建議編制規劃時注意把握好三點。一是既要遵循養老產業的一般規律,又要充分體現我區的區情特點,使我區的養老產業走出一條符合區情的發展路子。二是要注意體現協調發展的原則。養老產業的發展,要與經濟發展水平、消費水平相協調,注意把握好發展的規模和高、中、低各種消費檔次的空間布局,避免供大于求和供不應求同時并存,造成社會資源的低效利用。同時,還要注意發展養老產業必須具備的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和資金源之間的相互協調,防止因某種資源的供給不足而導致產業鏈的脫節。特別是無論城市發展總體規劃還是小區建設規劃,都要明確老年公寓、老年醫院、老年大學、老年文化活動中心、老年特色商業等涉老用地,預留足夠的發展空間。三是要把養老產業的發展規劃納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以利于統籌考慮解決養老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三)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促進養老產業體制、機制的創新。
一是要著力推進“家庭養老”為主的傳統養老業態向“社會化養老”為主的新型養老業態的轉換。努力擴大對國內外的開放,實施優惠政策,大力鼓勵和引導區內外、國內外的社會力量進入我區養老領域,興辦各種商業性的涉老服務機構,為廣大老年人提供各種各樣的有償服務。通過眾多的商業性的涉老服務機構及其豐富的服務產品、良好的服務質量和并不昂貴的服務價格,并輔之以政府的大力宣傳、引導和推動,使社會大眾逐步認識并接受社會化、有償性的養老,使這種新型的養老模式逐漸成為我區的主流養老模式,從而實現由“家庭養老”為主的傳統養老業態向社會化、有償性為主的新型養老業態轉換。
二是進一步深化政府養老投資體制改革。建議今后我區各級政府不再興辦或盡量少辦專門供養“三無”人員、“五?!崩先撕蛢灀釋ο蟮膰歇氋Y的養老機構,改由政府向商業性養老機構購買服務,由商業性養老機構代政府供養這些老人。把原來用于建設國有獨資養老機構的資金用于對民辦養老機構的扶持,使出臺的扶持政策更有“含金量”,更具有吸引力,以激勵和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產業,進一步推動“投資主體多元化、運行機制市場化”局面的形成。
三是進一步深化現有國有養老機構的改革。要按照“國有民營”、“托管”、“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對國有養老機構進行改造,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體制和運行機制。暫時未具備改造條件的,也要進一步搞好國辦養老機構內部的改革,賦予國辦養老機構經營用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權,建立行政領導負責制,全員聘用合同制,崗位責任制和績效評價制度,以及按勞分配和股份分紅等多種分配方式,使國辦養老機構形成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內部運行機制,激發生機和活力。要積極引導,大力扶持國有養老機構實行“三大轉變”,即從單純的為“三無”人員、“五?!崩先撕蛢灀釋ο蠓障驗椤叭裏o”人員、“五?!崩先?、優撫對象和全社會公眾服務轉變;從單純供養模式向供養、醫療、康復、教育、娛樂等全方位服務的模式轉變;從單純的服務向服務、經營一體化方向轉變。通過改革,使國有養老機構的所有制性質、運行機制、服務對象、服務模式和運營業務都發生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根本性變化,成為養老產業中重要的一部分。
四是強化城鄉養老統籌工作。在加快發展城鎮養老產業的同時,高度重視農村產業養老問題。建議改變目前在農村千篇一律地由政府興建“五保村”集中供養“五?!崩先说淖龇?,借鑒河北等先進省市的經驗,鼓勵農村中的經濟能人和外出務工人員充分利用農村已建成的7000多個“五保村”和其他閑置房舍,在本鄉、本村投資興辦“家庭養老院”、“老年服務中心”,通過低償服務方式回報鄉親鄰里,并代政府供養“五?!崩先?政府為這些五保老人購買服務),政府則在物質上給予扶持、在精神上給予榮譽,鼓勵他們輻射周邊、連鎖經營,就近安置和服務更多的農村老人,使廣大農村老人既能享受到政府的關愛,又能在鄉情親情較為濃郁的環境中安度晚年。
通過上述舉措,使我區養老業逐步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運行機制市場化、服務對象公眾化、服務方式多樣化、服務隊伍專業化、社會化的格局。
(四)努力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增強養老投資能力和個人養老資金能力。
拓寬投資能力方面:
一是進一步加大爭取力度,爭取得到中央政府的更多支持。
二是根據我區經濟發展狀況,逐步增強我區財政對養老產業的投入。
三是千方百計擴大福利彩票發售量,籌集更多的福彩公積金。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合理布局福彩發售網點,加強宣傳鼓動,強化發售網點的內部管理,大幅增加福彩發售量,從而分成到更多的公積金用于支持養老產業發展。
四是制訂優惠政策,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吸引和利用國內外資金發展我區養老產業。
五是通過優惠政策和榮譽鼓勵,引導各種社會組織、慈善機構和個人向養老機構捐贈或提供無償服務。
拓寬個人養老資金來源方面:
一是繼續加強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兩大社會保險的宣傳發動,特別是“新農?!?、“新農合”的宣傳發動,做到應保盡保,擴大兩大社會保險的覆蓋面,并加強基層征繳網絡隊伍建設,強化征繳工作,確保足額繳交、足額支付。
二是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實施企業年金制度,增強企業職工的資金儲備。
三是大力鼓勵干部職工和人民群眾參加個人儲蓄、商業養老保險。建議在全區推廣柳州市實施城鎮職工住院附加保險和學生兒童補充險的經驗,增加個人養老資金能力。
四是逐步探索“以房養老(逆按揭)”、“以地(地租)養老”等新的籌資途徑。
(五)建立健全政策法規和服務規范,為養老產業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一是實施優惠的稅費政策。要切實貫徹落實全國老齡辦、國家發改委、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10部委聯合下發的全國老齡辦發〔2008〕4號文件規定的各項優惠政策。在此基礎上,建議自治區對社會養老機構免征或減半征收教育附加費,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新建房屋產權登記費、有線電視初裝費、自來水和管道燃氣按民用價格標準收費。
二是出臺關于涉老機構用地問題的優惠政策。建議自治區政府出臺政策,鼓勵原有的國有療養院所、培訓機構、國有企業充分利用閑置的賓館、招待所、托兒所、學校等興辦養老產業,以減少對用地指標的擠占。建議在商業用地指標中切出一塊作為養老用地,明確規定這些土地只能用于涉老項目的建設用地,而且必須是專業的涉老機構(如養老機構、老年康復保健機構、老年護理人員培訓機構、老年用品研發生產營銷機構等)方能參與競標購買,以避免涉老機構與房地產商一起競買用地,使地價飆升而最終無法落實養老用地。
三是出臺涉老人力資源開發的扶持政策。包括:鼓勵高等院校開設涉老專業,為養老產業培養和輸送更多高級人才的政策(如:對開設涉老專業的院校給予新增專業補助經費等);鼓勵各級職業技術學?;蜥t療機構大力開展養老護理人員業務培訓的政策(如:把這些學?;蜥t療機構納入人社部門的職業技術培訓基地,使其能夠使用人社部門掌握的職業技能培訓經費等);提高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經濟待遇和政治地位,使其安心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政策(如:在養老機構從事服務工作的人員,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促進就業的優惠政策、大力表彰和獎勵優秀的養老護理人員等)。
四是出臺方便老人就醫的政策。針對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特別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就醫難的問題,制訂養老機構醫療室建設標準。養老機構收養的老人,在達到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資格的養老機構內部醫療室就醫所發生的費用,可在養老機構內部醫療室按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結算。并積極理順各種關系,逐步推行全區“一卡通”。
五是建立和完善養老產業機構管理制度,促進養老產業機構的規范運營。建議自治區及早組織人力,制定我區《養老產業機構登記管理實施細則》、《養老機構登記管理暫行辦法》、《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等級評定標準》等法規性文件,促進養老產業機構的規范運營,也為對養老產業機構的監管提供法制依據。
(六)抓好示范。
建議自治區分別在我區相對發達城市,沿海城市和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桂西各市等不同類型的城市,各選擇1-2個示范點,同時鼓勵各地市也抓1-2個示范點,在養老產業設施建設、服務項目開發、服務質量提升、服務對象的擴充等方面,加大扶持和指導力度,促其上規模、上水平,使全區養老產業學有榜樣、干有目標,從而更好更快地發展。
(七)重點抓好下列行業的發展。
一是科學發展各種養老模式的綜合服務業
大力發展以社區服務為依托的居家養老綜合服務業。首先要逐步推進社區養老服務由政府行為為主向市場行為為主的轉換,逐步實現政府宏觀調控、市場具體運作。其次要加大投入,大力加強社區養老服務站的建設。特別是加強養老服務的設施建設(如老人文化娛樂活動場所、日托老人照料場所、衛生室等等)、信息平臺建設(如老人家中的呼叫服務系統、緊急救援系統等,千方百計擴大居家老人入網數量和加盟商數量)和服務隊伍建設(如養老服務站的管理人員、服務人員、醫務人員等)。三要努力增加社區養老服務站服務項目,如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包括飲食起居的照顧、環境衛生清潔、代為購物等)、醫療保健(為老人提供預防、醫療、保健、護理、康復、心理咨詢等等),文化體育娛樂(組織老年人開展各種體育健身和文化娛樂活動、近距離旅游等),通過服務功能的完善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吸引越來越多的居家老人,達到擴大服務覆蓋面的目的。
適度發展機構養老綜合服務業。要實施優惠的政策,大力鼓勵各種社會力量投資興辦環境優美、服務功能完善、服務質量上乘的以中端服務為主的養老機構,為入住老人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服務,以增強對老人及其親屬的吸引力,使這些老人放心入住。
充分發揮我區生態美的優勢,做大做強異地養老服務業。建議自治區政府選擇全區生態環境、自然風光、氣候條件都特別好的地方作為異地養老基地,高起點地編制好發展規劃、大力完善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并實施優惠政策,引導區內外各種社會力量投資建設上規模、上水平的、功能完備的養老服務機構,發展集居住、文化娛樂、度假療養、休閑養生、商業服務和意外保險于一體的面向國內外的提供高端服務的大型異地養老機構,把生態保健、醫療保健和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吸引國內外老人前來養老。
二是大力發展老年醫療康復保健業
一要大力鼓勵各級醫療機構挖掘內部潛力,擴大康復保健業務,最大限度地滿足老年人康復保健需求。二要大力鼓勵各級醫療機構,充分發揮自己擁有醫療技術的優勢,走“醫養結合”的路子,通過股份制或股份合作等形式與各種社會力量、民間資本聯合興辦養老服務機構,把醫療業務從醫院向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延伸,使各種社會資源優化組合,既滿足廣大老人方便就醫的愿望,又拓展了自身業務、增加收入。三要大力扶持社區養老服務站、養老機構的內部醫療室建設,強化對醫療設施、醫療技術的投入,使其獲得基本醫療執業許可證和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資格,使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的老人能在這些內部醫療機構中“刷卡”消費。
三是大力發展老年文化娛樂業
一要繼續大力鼓勵發展老年大學和老年廣播、電視、網絡及函授教育,為老年人提供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所需要的各種知識;鼓勵出版部門組織出版適合老年人特點的圖書、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二要鼓勵發展老年文化活動中心,由社區養老服務站點或養老機構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老人開展與老年人相適宜的各種文體活動,如書法、橋牌、棋類、歌詠、文藝表演或釣魚、養花、盆景栽培、太極拳(劍)、氣排球、門球、近距離旅游等,滿足老年人社交、娛樂、健身的需求。三要鼓勵有條件的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和養老機構開設適合老年人的小工藝車間、小農場,讓有興趣的老年人在這些小工藝車間和小農場開展他們各自喜歡的制作或生產,自娛自樂,得到充分的滿足和愉悅。
四是大力發展養老人力資源開發業
一要鼓勵我區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增設老年管理學、老年醫學、老年護理學、老年心理學、老年營養學、老年用品開發學等專業,為養老服務輸送更多的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的高級人才。二要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職業技術教育機構、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有償服務的原則,大力開展養老護理員的培訓,為各社區養老服務站點、養老機構輸送更多的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養老護理員。三要通過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社會團體的宣傳、發動、組織各界人士定期、不定期地到社區養老服務站、養老機構為老人提供無償服務,逐步形成養老專業人員與志愿者相結合的服務隊伍。
五是大力發展老年用品供應業
一要鼓勵房產商大力開發老年住宅用品,向老人們提供各種各樣的住宅用品,如無障礙設施住宅用品、具有看護性質的住宅用品,能和家人共同生活(二代居)的住宅用品等;二要鼓勵工商企業大力開發更新換代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如可報警的床、椅,具有特色功能的便凳、拐杖以及適合老年人的食品、保健品、藥品、服裝、被褥等;三要鼓勵創作、出版、生產等部門大力創作、出版和生產適合老年人特點的圖書、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電子玩具,可與老人對話的機器人,電子寵物等。四要合理布局老年用品經銷網點,開設老人專用品商店。
(八)加強組織領導。
一是建議將加快發展養老產業作為一個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列入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計劃,提到黨政領導的議事日程;列入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年度目標計劃和考核范圍;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范圍。
二是建議加大政府對養老產業的投入,并列入各級財政預算。政府對養老產業的投入,重點用于產業的公共基礎設施(如道路、通訊等)建設、大型或特大型養老項目基本設施建設補助、高齡老人和低收人老人的養老補貼、以及兌現各種優惠政策所需要的費用開支,等等。
三是建議進一步明確各相關職能部門的責任。如宣傳部門要加強養老產業的宣傳教育,營造發展氛圍;發改部門要牽頭編制養老產業發展規劃,對重大發展項目優先立項;財稅部門要加強對優惠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的檢查,確保國家和自治區對養老產業的優惠政策得到落實;民政部門要加強對養老產業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管理,社會保障部門和衛生部門要進一步抓好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工作;土地部門要優先安排養老產業用地;城建部門在審批老城區改造和新城區建設項目時,要確保養老產業所規劃的建設項目得以落實。
四是建議加強組織協調,加大推進力度。要定期或不定期聽取養老產業的工作匯報,召開養老產業發展情況通報會,現場會和經驗交流會,肯定成績,表彰先進,尋找差距,制訂措施,不斷推進養老產業發展。
**是我國進入老齡社會較早的城市之一,年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比全國提前10年左右。以銅梁為例:據統計,我縣共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15.4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8.4%,比全市高1.2個百分點,比全國高4.7個百分點。老年人每年以6%的速度持續增長,已提前10年達到全國老齡化水平。全縣有空巢老人8萬余人,占全縣老年人口的52%。老齡人口總體呈現出規模大、增速快、空巢老人多的特點。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劇、家庭小型化、空巢化以及年輕一代面臨的巨大社會競爭,單純由政府提供機構養老已不能滿足養老需求,實施養老服務社會化已成為大勢所趨。
養老服務是指為滿足老年人物質、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為其提供的服務。養老服務社會化主要是指服務對象和服務提供主體的社會化轉變,不再是原來單一的政府福利供給方式,它是養老事業的發展方向。主要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投資主體多元化。打破由政府和福利機構包辦養老事業的格局,鼓勵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共同參與,投資興辦社會化、市場化的養老機構,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資,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的格局。
(二)服務對象公眾化。改變傳統養老模式主要由福利機構向“三無”老人、“五?!崩先说忍厥馊巳禾峁B老服務的局面,面向全社會老人并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情況,實行有償、減負或無償等多種服務。
(三)運營模式多樣化。改變以往養老福利機構全部由政府投資、政府管理的模式,引入政府投資建設,委托專業化管理,政府不投資建設而補貼部份入住老人費用;民間投資建設,按照市場化模式運營等多種運營模式。
(四)服務形式多樣化。通過拓展養老機構社區服務等服務項目,增加如托管、心理咨詢、康復治療等各種養老服務,為家庭提供支持。
(五)服務參與公共化。養老服務網絡的構建,除了政府的主導和非營利組織的運作外,廣大志愿者的參與也是一個重要的系統支持,特別是在社區養老服務中大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不僅可以通過互幫互助為老年人提供便利,而且還有利于加強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
(一)全面落實各項養老政策。我縣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把社會養老工作擺在民政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抓好五保供養、高齡補貼等政策的落實。全縣現有五保戶2599人,城市三無人員1754人。自2012年10月起,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由原240元/人·月調整為270元/人·月,城市三無人員供養標準由原370元/人·月調整為415元/人·月,均達到市政府規定的供養標準。全縣1686名90歲以上老年人每月按時領取了高齡生活補貼,其中,90—9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200元,百歲老人每人每月400元,補貼標準居全市前列。
(二)統籌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2010年,籌集資金1500萬元修建銅梁縣福利中心,采取慈善損贈、市級支持、自籌等方式,籌集資金940余萬元,新建了土橋、二坪、安溪、白羊、蒲呂、圍龍敬老院;年,投資690萬元,新建少云、安居和石魚3所敬老院,擴建高樓敬老院;目前公辦養老機構74所,共有床位2400張。同時,鼓勵發展民辦養老機構。目前民辦養老機構共6所,有床位800張,入住率達90%。我縣還建成老年大學1所、老年活動中心1所。
(三)順利推進社區養老。2011年以來,我縣相繼建成巴川街道正街、和平、龍山、東方4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所,為老年人提供文體娛樂、培訓和免費體檢等服務。2012年,又在8個鎮街各選定1個社區或村作為全縣社區養老示范點建設,建成10個星光老年之家和12個社區綜合服務站,為老年人開展健康娛樂活動提供了陣地保障,為20前實現全縣50%的村、100%的社區建成社區養老服務站做好示范、引領。
(四)多舉措提高服務質量。一是加強養老服務機構管理。敬老院實施“268”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了敬老院的組織建設和日常管理。對民辦老年公寓實施“兩規范一標準”(即: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每年對全縣老年公寓和敬老院進行全面檢查,加強對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管,切實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二是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每年選送部分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到市局進行培訓,縣民政局每年采取參觀見學、集中培訓、崗位練兵等形式對養老機構從業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三是提高從業人員待遇。2010年以來,兩次提高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待遇。從207月1日起,按院民50人以上、20人-50人(不含)、20人以下(不含)的院長,每月工資分別由1200元、1000元、1000元提高到1470元、1365元、1260元,敬老院炊事員、護理員由900元提高到1155元。今后,建立與最低工資標準聯動機制,從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我縣最低工資標準生效之月起,以上四類人員分別按最低工資標準的1.4倍、1.3倍、1.2倍、1.1倍調整工資待遇。四是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全縣組織志愿者隊伍500余名聯系了306名空巢老人,在農村實行了鄰里親友結對幫扶空巢老人的制度,定期看望、生活照料、解決糾紛等,極大地發揮了社會的關愛,提高了老人對社會的認可度。
(一)法規政策滯后,配套政策難落實。當前對養老服務機構管理的法規如《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等等大都是19至20期間制訂發布的。自2000年國家提出社會福利社會化改革思路以后,從上到下相繼出臺了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優惠政策,特別是去年,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扶持發展社會辦養老機構的.意見》(渝辦發〔2012〕252號)。在實際執行中,由于涉及的單位多,沒有詳細的實施細則,兌現優惠政策的難度比較大,主要表現在落實土地難、享受補助難、審批時間長,嚴重制約了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
(二)布局規劃隨意,投資回報周期長。地方政府對養老服務社會化發展缺乏統一整體的規劃,沒有具體的網點布局,民辦養老機構在設點、數量、規模等方面的隨意性比較大,致使民辦養老機構的建設與發展比較零星,沒有統一的標準。另外,養老服務業初期投入較大、服務成本較高、投資回報周期較長、經營風險較大,致使投資者思想顧慮較大,投資積極性不高。據測算,新建養老機構平均每個床位要投入3萬元(不含土地費),辦一個100張以上床位的養老機構投資要300萬以上。目前的補助標準是:新建100張床位以上且符合條件的每張給予4000元的補助,租房新建且租期在5年以上辦50張以上床位的每張給予1000元的補貼,補助標準很低。
(三)服務內容單一,從業人員水平低。目前,社會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仍側重于生活起居、日常護理,而對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法律維權等其它項目的服務重視不夠,難以滿足老年人的多層次需求;從業人員大多以臨時招聘為主,未經專業培訓,邊干邊學,同時因為待遇不高、勞動強度大、社會偏見等原因,專業的養老服務從業人才引不起、留不住,從業人員流動頻繁,工作穩定性不高。
(一)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一是要制定科學系統的養老服務體系總體規劃。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站在養老產業化的高度,以適度普惠為目標,建立與人口老齡化相適應、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基本滿足老年人的服務需求、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總體規劃。要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剛性指標,統盤考慮,同步實施。二是要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根據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規劃好養老機構、養老設施的整體布局,在土地劃撥、建設標準設置等方面進行宏觀考慮,項目設施要納入地方城鄉建設總體規劃,項目用地要納入土地使用總體規劃,多方籌措資金,保證項目如期實施。三是要細化各項指標,分步實施。政府要積極承擔養老事業的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職能,建立養老事業考核激勵機制,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年度考核指標。
(二)政策層面給予足夠支持。要結合實際,制定出臺操作性很強的相關配套政策,不斷豐富和擴大養老服務社會化的政策體系??梢钥紤]制定為民辦養老機構服務人員購買公益性崗位、提高床位補助費。對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機構,要幫助落實優惠政策,在審批、各種手續辦理等方面建立綠色通道,對有關手續費用給予減免。
(三)拓寬投資渠道。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資金投入上對養老服務機構配套設施予以傾斜,逐年增加對養老服務事業的投入,重點建設一批基礎性、示范性的社會養老機構。同時,積極動員民間力量,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以投資、承包、租賃、托管、股份制等形式參與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解決社會養老投資難的問題。
(四)積極鼓勵居家養老。居家養老是由家庭養老向社會化養老過渡的一種養老方式,是今后老齡化社會的一種主要養老方式。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充分發揮社區在居家養老中的基礎性作用。有關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捎伤诮值澜鉀Q活動場所,市、區(縣)兩級財政補助必要的開辦資金。同時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并募捐,用于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帶動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以適應居家養老服務發展需要。二是完善社區服務。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要服務平臺,其基本功能要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需求。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社區老年娛樂活動中心,提供菜單式的服務;要整合現有養老資源向社區延伸,開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接收附近社區的老年人;結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新、擴、改建,探索建立社區衛生服務型的養老機構,既滿足社會對托老機構的需求,又實現醫療機構非衛生渠道的床位擴張和社區衛生服務功能的完善。三是推進農村老年公寓建設。政府要予以鼓勵和支持,出臺具體扶持政策,在土地、規劃、消防以及財力方面制定相關規定,在土地方面,對符合條件的可以劃撥方式供地;在規劃方面,對發展養老設施等社會公共事業在審批上予以支持;在財政方面,對村辦老年公寓給予資金補助,以推動農村老年公寓的建設。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一、我縣老年人基本情況。
縣幅員面積2200平方公里,轄30個鄉(鎮),436個村委會,86個居委會,全縣總人口數139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約28.7萬人,占人口總數的20.6%。其中:80~89周歲老年人3.2746萬人;90~99周歲老年人0.4719萬人,100周歲以上老年人108人。按照老齡社會標準,我縣己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
二、購買服務對象、標準及內容。
(一)服務對象。60周歲以上的散居特困人員;60周歲以上的居家養老城鄉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失智、傷殘、獨居老人;60周歲以上的居家養老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城鄉低收入家庭中80周歲以上居家養老的老年人。
(二)服務人數及標準。2018年居家養老服務人數為49624人,服務標準每人每年300元。2019年居家養老服務人數以實際申請且符合條件的人數為準。
(三)服務內容。根據省民政廳關于印發《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導則》的通知文件要求提供生活照料服務、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服務。
三、加強對《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標準的實施。
2019年12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正式批準gb38600-2019《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并予以公布。這是我國養老服務領域第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也是落實黨***、國務院養老工作部署的一項重要舉措,順應人們對養老服務的新期待,該標準編制的主要指導思想就是要總結實踐經驗,目的是老百姓能夠看得懂、養老機構經過努力能夠達得到、養老院的服務人員能夠操作、監管部門的監管有依據,明確了養老機構服務安全“紅線”將有利于防范、排查和整治養老服務中心的安全隱患,建立養老機構服務安全提升的長效機。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制,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四、存在的問題。
(一)本地承接服務社會組織少。我縣能夠承接居家養老服務的專業社會工作組織很少,且服務能力偏弱,服務供應商多為外地機構。由于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工資待遇低,且受社會偏見影響,使得具有專業能力的人不愿意從事此方面的工作,往往都是文化水平和專業素養不高的人群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大多都是中年婦女,只能做一些普通的家政服務和簡單護理。
(二)服務形式單一,未注重精神服務。目前,居家養老提供的服務單一,多半是家政服務,清潔衛生等,忽視老年人精神需求。老年人不僅需要物質上的滿足,也需要精神上的慰藉,需要一個能夠解悶,舒緩心情的渠道。如果老年人精神上出現問題,很可能影響到其身心健康。
(三)確定服務對象不精準,受惠群體較小。由于老年人對居家養老項目知曉度不高,本人主動申請不多,基本上由村干部摸底上報,部分不遠接受服務的人員也列入服務名單,也有少數符合條件的對象因本人未申請沒有納入名單;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范圍主要限于生活困難的老人,很多經濟情況一般的老人并不能享受到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長此以往,會造成這部分老人對政府失去信心,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
。
現代社會面臨的問題是挺多的,其中主要的一種是老年化,這個是我們該去關注的一個問題,1999年末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按照國際通行標準,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進入新世紀后,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據老齡委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63億,超過總人口的12%,老年人的養老服務問題日益突出。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是破解我國日趨尖銳的養老服務難題,切實提高廣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的重要出路;是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優良傳統,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選擇;是促進家庭和諧、社區和諧和代際和諧,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發展服務業,擴大就業渠道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鑒于此項工作的重要性,xx鎮社會事務管理科在鎮域內進行了居家養老服務情況的調研,如下:
調研方:甘肅省的村子。
調研地區:29個村、5個社區。
調研時間:2012年12月。
研究目的:
1、了解老年人的真正需求。
2、理清政策思路與具體要求。
3、了解目前居家養老政策對老年人的幫助程度。
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抽樣調查、重點訪談。
特殊老年人自理能力評估管理辦法(試行)》等政策文件進行了深刻的研究與解讀。
抽樣調查:本次調研運用了分層抽樣方法對xx鎮47個村、5個社區全部享受居家養老補貼進行抽樣,最后選取了總數的80%作為調研樣本。
重點訪談:對鎮與村(社區)負責居家養老的工作人員和服務商等,進行了深度訪談。
調研結果:
一、居家養老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1、范圍逐步擴大。
2、各級行政體系很完善。
3、目標人群多樣化。
4、服務種類向多樣化方向發展,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目前居家養老的中心任務主要是由政府出資為80歲以上老人購買服務。
三、符合條件的老人獲得的是由與政府簽約的服務商提供的服務,而非現金。
四、行政執行程序。
由村(社區)居家養老工作人員到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再到區老齡委,分級上報審批。
五、資金的結算程序。
老年人到服務商處消費后登記,服務商將每月消費總數報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然后逐級上報,由市老齡辦審核批準后,再分級下撥資金。最后由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與服務商按季度結算。
六、老年人基本情況及需求。
1、老年人的基本情況。
目前本鎮享受居家養老補貼的老年人有1000多位,約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1%,其中不能完全自理的約占72%。
3、老人有服務券可享受的服務情況。
目前提供的服務主要有老年餐桌、家政清潔、理發、洗浴、家電維修、生活照料、老年用品換購等。老年人普遍認為目前的服務項目較少,服務范圍較窄。
4、老年人可享受的服務補貼金額。
5、服務券對老年人的幫助程度。
老年人認為目前的補貼額度偏低一些,認為不太夠與太少的老年人占67%左右。
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政策的整體評價是比較滿意的,其中不太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老人約占13%。
七、服務商情況介紹。
老年餐桌13家、理發店4家、浴池3家、康愛樂家政等。
八、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服務商主要由家政公司、飯店、理發店、浴池等商家承擔。這些服務商通常不是以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容易引發以下幾個細節問題:
(1)服務不能針對老年人的身心特點與需求。如:老年餐桌的飯菜偏咸、偏油,不適合老年人清淡的口味需求。家政公司的服務員更換頻繁,老年人適應不了。
(2)對承擔居家養老服務的工作,積極性不是很高。由于資金是一季度一結算,非現金及時支付,周轉起來不劃算,大部分企業會覺的麻煩不愿意承擔這項工作。
(3)沒有意識到居家養老服務是由國家為老年人提供的一項特殊福利,只有老年人才能消費并登記,往往老年人的子女或親戚以老人名義消費時他們采取了默認的態度,沒有盡到監督的責任。
2、服務商的數量少、涉及范圍小,老人使用起來不方便。引發的細節問題有:(1)由于經濟發展程度不同,農村與城市老人的生活仍有一定差距,本地大部分老人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在使用養老券過程中最迫切需要的還是換購物品和醫療服務,他們認為這樣比較經濟實惠,對日常生活有很大幫助,其他服務相比之下就不是很重要了。
(2)老人安全問題及經濟問題。
目前提供的這些服務都是老人欠缺的,但由于受服務商的局限性,老人在享受服務的時候不方便。例如:拿50元服務券讓老人自己去餐桌就餐,那么他可以吃三到四天,若是叫服務員送餐價錢就比較高了,50元最多只能吃2-3頓。由于居住地距離老年餐桌較遠,出于經濟考慮就只能自己到餐桌去就餐,非常不方便。
3、服務商受政府控制,服務成本高,收費比同行業也高,老人使用起來不經濟實惠。存在的問題是:
(1)對于特困老人來說,目前的補貼標準仍然不夠,并且服務收費標準過高,所以每月100元的養老券對于家庭困難的老人幫助不大.。
4、老年人家庭生活環境不容樂觀。
老年人多與子女同住,但高齡老人的子女也都進入或即將進入老年,照顧老人越來越乏力。有些空巢或是獨居的老人就更加難過了,子女都不在身邊,基本生活和安全都是問題。
5、老年人服務多元化問題。
有些家里經濟條件還不錯的老人,不愿意使用這項服務,覺得局限性太多、資金額度也不大,使用反而影響他正常的生活。例如:他家本身有子女或是保姆照顧,且離老年餐桌、購物等服務網點都較遠,最方便使用的還是自己子女和保姆。在這種情況下,老人會認為自己本身不需要服務,為了迎合居家養老服務政策每月還得考慮要接受什么服務,影響了原來正常的生活,還不如不享受這項服務。
九、建議。
1、強化專業隊伍培育,提高服務水平。政府鼓勵與支持專業性連鎖性的的居家養老服務商產生。
2、打破由政府主導的模式,擴大社會參與熱情。適當引入一些市場化的運作模式,進而使服務快速覆蓋到更多老年人。
3、增加服務商,擴大服務范圍,使養老服務多元化發展。
4、鼓勵和扶持本地區開發屬于自己的居家養老服務產業。如:培養居家養老護理員、社區醫院等。
5、加強社會公德宣傳,營造敬老愛老氛圍,加強輿論宣傳和引導。
6、對特困老人適當提高資助額度,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質量。
7、簡化現在的一些行政執行程序,讓一線工作人員有更多時間去發展服務商和監督服務質量。
居家養老是一項貼民心、暖人心的夕陽工程,是老齡工作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推進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這對居家養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新的起點,我們要一如既往地把居家養老為老服務工作作為全鎮的民生工作來抓,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探索創新居家養老的新模式,滿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要。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促進養老服務業的健康發展,依據《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業若干措施的通知》,晉中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重點任務和榆次區十三五規劃,逐步完善我區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家、集體興辦的老年福利機構為骨干,以社會力量興辦的老年福利機構為新的增長點,以家庭養老服務和保障為基礎的有我區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
一、總體目標。
按照以人為本、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多元并舉、市場運作的總體思路,探索建立制度完善、快捷便民、服務良好的養老服務模式,全面建成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到2020年,全區社會養老床位數達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張以上。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等服務設施覆蓋所有社區,90%以上的鄉鎮和4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包括養老服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站點。推進我區養老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基本情況:
一、農村敬老院:
截止目前全區農村五保戶共有1373人,其中分散供養的1322人。鄉鎮敬老院3個,共有床位222張,現入住63名農村五保戶,其中:北田中心敬老院建筑面積1973平方米,共有床位100張,當前入住32人;修文中心敬老院建筑面積1840平方米,共有床位72張,當前入住15人;張慶中心敬老院建筑面積700平方米,共有床位45張,當前入住16人,這三個敬老院屬省、市、區投資,鄉鎮籌建并管理的公辦機構。
全區十個鄉鎮中,現有鄉鎮中心敬老院三個,另外七個鄉鎮中,有意向建敬老院的有郭家堡、東陽、什貼、東趙等四個鄉鎮,可供建設用地,其中郭家堡鄉:小東關有12畝公益用地、白草坡有18畝建設用地;東陽鎮:結合新農村建設可建一所標準的敬老院;什貼鎮:龍白村廢棄小學,占地面積16.8畝;東趙鄉:東趙村廢棄小學,占地面積6畝。投資金額需按建設標準的要求計算。
二、民辦養老機構:
榆次區轄區內目前共有8所取得行政許可的民辦養老機構,分別是榆次區福祥和養老院,2013年行政許可(位于新華街25號,占地面積2000㎡,共有床位100張,現入住59人)、榆次區康樂老年公寓,2009年行政許可(位于北田鎮張胡村,共有床位100張,現入住16人)、榆次區咱家養老院,2016年2月行政許可(位于燃料公司宿舍,共有床位70張,現入住61人)、榆次區馨樂養老院,2016年10月行政許可(位于燃料公司宿舍,共有床位50張,現入住人數46人)。郭家堡二娥養老院,2017年4月行政許可(位于郭家堡村正北街26號,建筑面積300㎡,共有床位20張,現入住19人)、榆次區小五臺療養院,2017年11月行政許可(位于榆次區什貼鎮山莊頭村小五臺莊園,建筑面積3000㎡,共有床位100張,)2018年我區新增二所養老院,1、榆次區德孝緣養老院,2018年4月行政許可(位于榆次區大東關上三角5排,建筑面積235㎡,共有床位20張,現入住11人)。
2、榆次區德源養老院,2018年4月行政許可(位于榆次區錦綸東街412號,建筑面積2000㎡,共有床位60張,)榆次區德源養老院是我區目前唯一的一家醫養結合的綜合性養老院。
三、落實養老優惠政策。認真落實國家現行支持養老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征營業稅,對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按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向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捐贈,符合相關規定的,準予在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稅法規定比例扣除。
四、防止養老服務業非法集資。我們印制了關于防止對養老院進行集資入股非法活動的宣傳資料,今年6月在區政府的統一安排下,我們走上街頭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
榆次區民政局2018年6月19日。
養老服務調研報告范文是采用科學的方法對養老服務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總結出以下幾種情況的主要情況:。
第一、聲稱已經做好了準備,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第二、聲稱調查需要做的準備工作非常之多,四處打聽,綜合考慮,作出判斷,并作出結論。
第三、聲稱調查需要做的準備工作非常之多,包括:選題的目的、意義、調查的方式、調查的時間、調查的人員、調查結果、調查結果的陳述、確鑿的證據等。
第四、聲稱這次調查沒有白紙黑字。
第五、聲稱這次調查沒有犯罪事實真相,沒有詆毀堂皇虛報真相。
第六、聲稱這次調查沒有犯罪事實真相,沒有因為犯罪受過刑事追究刑事責任。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與此同時,我國的社會老齡化也在不斷加重。據最新的養老報告顯示,每千人口擁有的養老床位數是40張。但是,目前我國的養老床位數還在不斷增長。
對于養老事業發展中的市場供給,目前來講存在著供給不足,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問題。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養老服務體系的建立將成為重點,發展需求和相關部門的努力,而老齡化帶來的需求的發展,則將會呈現出更為嚴峻的影響。
智慧養老產業也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但目前的智慧養老還是很少能夠深入人心的。這對于普通大眾來說,無疑是一個負擔,如果說有很多智慧養老的服務產品就能夠普及,那么對于養老事業發展來說,就會面臨著新的挑戰。
在面對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壓力的同時,對于市場的需求來說,也同樣也是一個更加嚴峻的挑戰。所以,在這樣的現狀下,不妨再大膽地探索智慧養老。相信隨著未來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也將會有更多智慧養老的產品出現出現。
但與此同時,面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也是一個需要持續不斷地投入,持續進行實踐的考驗。
面對養老行業的需求,需要一系列的軟硬件配套,需要智能化的產品。隨著社會的發展,智慧養老系統及產品需求也會越來越大,那么,為了讓老年人能夠更好地享受到科技創新的發展成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想要避免智慧養老產業的供需失衡,就必須要以“以居家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輔”的創新思路,以“高效、便捷、低成本”為導向,探索一條智慧養老新模式。
為了加快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全面建設幸福桂陽,今年6-7月,桂陽縣政協組成調研組對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一行先后深入我縣浩塘鎮敬老院、寶山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正和鎮正和村農村幸福院、神農蜂樂養園和北湖區小埠·鹿嶺生態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調查了解,并赴我省衡陽市衡南縣、雁峰區等縣區學習考察,現提出調研報告如下。
(一)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基本情況。
桂陽縣是郴州市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縣市區之一,也是全市老年人口最多的縣,目前,全縣共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萬人,占總人口的,其中80周歲以上高齡老年人萬人,占老年人口的;空巢和獨居老人萬人,占老年人口的。
針對全縣老年人口基數大、發展快,高齡化、空巢化趨勢,近年來,我縣始終堅持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著力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各類服務機構協調發展、多種服務形式相互補充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業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近年來,我縣先后出臺了《桂陽縣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實施辦法》、《桂陽縣民政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桂陽縣推進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和《桂陽縣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政策文件。這些政策文件的出臺,為我縣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
截止目前,全縣已建成各類養老服務機構37處,其中:縣屬福利院1家,鄉鎮敬老院32所,農村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4個,共有養老床位數1650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15張。同時養老服務機構工作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敬老院年工作經費按入住人數人平1000元撥付,確保了機構正常運轉;20xx年開始,全縣敬老院進行了法人登記,進一步明確了管理主體和管理責任。
目前,全縣共投入資金1800多萬元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2家、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2個,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社區、村8個,登記在冊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老人有1800余人,其中由政府購買服務的老人有66余人。
目前,我縣城鄉養老服務機構主要有社區、村居家養老服務站、村“五保之家”和農村幸福院。全縣在社區、村居家養老服務站享受社區服務的老人有1800余人,在“五保之家”集中供養的老人有23人。20xx年農村幸福院已建設17家,今年計劃建設80-100家,到20xx年,全縣將建成150家,覆蓋全縣30%的行政村,受益老人4萬余人。
全縣養老機構服務人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擇優錄用,并建立了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工資由縣財政按時統發,敬老院院長月工資不低于1000元,其他服務人員月工資不低于800元。目前,我縣養老服務機構共有護理人員236人,基本達到了護理人員與一般護理老人1:10配備比例的要求。
(二)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縣養老服務業雖然有了一定發展,但是發展速度較慢、規模較小、形式單一、市場化程度不高、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夠,遠遠不能滿足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實際需求。
1、傳統養老觀念束縛,養老服務業發展不快。中國幾千年來的養老觀念是“養兒防老”,老人難以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認為自己有兒有女不是孤老,到福利機構養老覺得沒面子。另外一部分老人家庭觀念重,習慣與子孫待在一起,怕到了養老院后冷清,不熱鬧。同時還有許多兒女認為將老人送服務機構養老有不孝順的嫌疑,不愿意將老人送服務機構養老。
2、投入不足,養老機構建設檔次較低。雖然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對養老機構建設的投入,但仍然欠賬較多。如全縣農村敬老院建設發展慢、起點低、規模小、設施差、功能弱,建設投入資金沒有1家超過100萬元的。只能滿足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對入住老人所需求的娛樂、醫療、健身等設施還難以配套到位。由于資金投入的不足,導致大部分農村敬老院的土地性質仍然是集體所有的臨時用地,至今沒有依法辦理用地手續??h福利院因長期缺乏更新改造資金,各項設施陳舊老化,已落后于現代老人養老需求,對社會開放沒有吸引力,入住率不高。全縣敬老院和五保之家沒有專項經費,使敬老院和五保之家的維修、工作人員和入住老人合理比例搭配得不到保障,持續運轉困難大。
3、管理欠缺,養老機構服務水平低下。全縣農村敬老院由于專職管理人員少、管理技能低,臨時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制度執行不夠嚴格,管理不夠規范等原因導致部分敬老院管理粗放,甚至發生入住老人因瑣事打架斗毆傷人事件;部分敬老院衛生環境差。近兩年建設的農村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機構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同樣面臨沒有后續工作經費保障,致使缺乏專人管理,正常運轉困難,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養老服務質量較差。
4、扶持力度不夠,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尚未起步。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我縣養老機構建設水平得到提升。但是現有的37處敬老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均為政府創辦,目前還沒有登記注冊的民辦養老機構。而人口老齡化的加快使得單純依靠政府投入和經辦來發展養老事業的方式越來越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國家和省里提出了一些諸如“民辦公助”、“公建民營”、稅費減免等政策優惠原則和鼓勵辦法,但有關部門對政策的研究和貫徹落實力度不夠,社會關注度也不高,制約了我縣民間力量對養老服務業的參與。
5、待遇較低,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短缺。我縣公辦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經費雖然納入財政預算,但還沒有達到我縣20xx年的最低工資標準(945元),加上按政策對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應落實公益性崗位而未落實到位,同時社會對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存在偏見,工作人員社會地位低、社會保障不到位,致使這些養老機構普遍缺乏管理、醫護、康復、健身、心理等專業人才,床位空置率較高,留不住到機構養老的對象長期居住,使在機構養老的老人仍然感到與在家養老沒有明顯的區別。另外,全縣養老機構所有工作人員除福利院職工平均文化程度達到高中水平以外,其他均在初中文化以下;除縣福利院20人外,其余都沒有經過養老服務方面的專業培訓,使一些依靠機構養老進行特別護理的老人得不到需求。
我省衡陽市衡南縣、雁峰區等地對養老服務業工作十分重視,其養老服務業工作走在全省各地的前列,在全省有較大的影響。他們的主要做法和經驗有以下幾點:
1、領導重視,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氛圍濃。我們所考察的2個縣(區)政府都根據《^v^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出臺了本地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意見。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如雁峰區全面推行政府為困難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連續5年將此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先后制定出臺多個政策性文件,推動居家養老服務的落實。鼓勵支持民間資本興辦養老機構,衡南、雁峰兩地都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老年人口的實際生活需要,在縣城規劃建設中,合理規范發展養老服務機構,將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和公辦養老機構一并納入公共服務行業政策扶持范圍,在用地、稅費、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
2、多元投入,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水準高。兩地采取政府投入、社會捐助、原有資產變現等多種方式積極籌集建設資金,并把“公辦民營”和“民辦公助”作為養老機構建設發展的主要方向,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運行機制市場化、服務方式多樣化,如衡南縣的敬老院建設資金社會募捐比例高達60%。衡南縣敬老院建設投資大、設施全、環境優,成為該縣民政工作的新亮點,近年來完成了全縣27所敬老院的擴建工作,每個敬老院的投資都在200萬元以上,投資最大的一家敬老院總造價達700多萬元。為提升敬老院管理水平,衡南縣還開展了星級敬老院評比。
3、政策優惠,民辦養老服務機構蓬勃發展。兩地在民辦養老機構用地上都按成本地價提供出讓土地,在土地、建設手續費用上能減則減、能免則免,在基礎設施配套上水、電、路、訊等方面各部門及時配套到位。衡南縣的光彩·怡園老年度假公寓為我省首家最具規模、最規范的產權式養老公寓,并在郴州小埠·南嶺生態城和衡陽南岳風景區興建了異地養生基地。雁峰區夕陽紅公寓是一家老年人靜心頤養、文化休閑、康復保健于一體的大型養老公寓,主要為中高端客戶提供服務,為全省最具規模、管理科學、服務規范的專業養老機構,目前共有1200余位老人入住。
《^v^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老年服務產業”。當前,我縣要以國家相關政策為導向,抓住機遇,制定符合我縣實際的政策、措施,促進我縣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一)大力宣傳,提高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思想認識。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作用,引導全社會破除舊的傳統觀念,樹立健康的養老觀念、社會化養老的消費理念。大力開展各類敬老孝親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努力形成“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養老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
農村服務業是指服務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通過多種經濟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層次多環節發展起來的一大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三個層面,一是農、林、牧、漁服務業;二是鄉鎮企業口徑下除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和建筑業以外的所有產業;三是農村公共服務業。發展農村服務業是轉移農民、富裕農民、繁榮農村、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農村服務業作為農村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繁榮和發展對拉動農村經濟,增加農村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人都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構建完善的現代農村服務體系,必將大大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深入探究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的新路子,我們先后深入到莘縣、冠縣、茌平的部分鄉鎮、市場和養殖戶,采取與有關專家、部門領導和種養殖業主座談討論、實地考察等形式進行調查了解,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探討,現就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狀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我市農村服務業現狀。
近年來,我市以農村第三產業為主體的農村服務業迅速發展,在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轉移、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近幾年,我們全面落實中央和省農業農村政策,不斷加大惠農措施,農民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農產品產量連續4年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4年成兩位數增長,確保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截至目前,我市發展標準化生產基地243.7萬畝,21種食品通過綠色認證,綠色食品單科生產基地面積36余萬畝;81個無公害農產品通過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達到140余萬畝,多個農產品品牌已打入日、韓、歐洲市場。本屆奧運會上,我市又有5家基地和企業被列為定點奧運食品供應單位,56家食品基地和企業取得進京資格。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逐步提高。近些年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市緊緊圍繞糧棉、蔬菜、畜牧、林果四大主導產業,建設了一批龍頭企業和專業生產基地,對農產品實行深度加工。目前我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708家,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89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14家,市級龍頭企業87家,龍頭企業帶動原料生產基地面積擴大到340余萬畝。龍頭企業總資產達225.4億元,固定資產總值為113.97億元,銷售總收入達230.54億元,帶動農戶134.9萬戶,帶動基地農民增加收入15.4億元,安排勞動力就業9.93萬人。
(三)農村服務業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農村服務業日趨完善,投資主體逐步壯大,并在行業之間相互滲透。全市現有大型蔬菜瓜果批發市場86處,年交易量1000萬噸,交易額100億元。自20xx年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來,全市共建農家店4084家,現已覆蓋全市90%的鄉鎮駐地和62.1%的行政村,受益群眾達360多萬人。
(四)農村合作經濟獲得長足發展。我市立足資源優勢,注重特色產業的培育,并把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經濟與培植農產品加工專業戶、專業村、專業生產基地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糧食、棉花、蔬菜、果品、木材等加工項目,著力形成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目前全市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95個,并且很好的發揮了農民與市場、農民與技術、農民與政府的橋梁作用,做到了致富信息準、產銷渠道暢,農副產品就地轉化比例明顯提高,增強了駕馭市場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五)、農業科技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我市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農業科技研發體系,縣鄉共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317個,科技服務網絡已達485家,市、縣、鄉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達3424人,市農業綜合檢測中心等基礎設施正在建設之中;通過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全市已有20xx名科技特派員和24個法人科技特派員單位代表奔赴農村科技第一線,帶動農戶40多萬戶,實施工程項目408個,實現經濟效益6億多元,有效的促進了科學技術與農村經濟的結合。
我市農村服務業,盡管近年來已經有所發展,但是發展農村服務業的思路還不夠明確,體制、機制、政策等還沒有完全配套,傳統服務產業仍是帶動農村服務業的主要力量,總量增長緩慢、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服務業主要集中在一些傳統的、低水平的交通運輸業、商業、餐飲業等領域,企業規模偏小,專業化、社會化、產業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的問題比較突出,吸收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有限,使農民增收渠道少,收入增長緩慢。同樣我市農副產品資源豐富,但由于龍頭企業不足,中介組織偏少,品牌開發不夠;農副產品科技含量低、標準化生產還沒有形成足夠的規模;農副產品檢測手段落后,檢測力量薄弱,不能很好適應市場發展需要,影響了我市優質農副產品進入各大城市市場及高檔超市進行銷售,導致資源優勢難以轉變為經濟優勢。
2、缺乏總體規劃,農村服務業結構不合理。我國農村服務業歷來重視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銷售和農業技術推廣等生產性服務,而嚴重忽視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的建立和市場信息發布等經營性服務。而且由于長期缺乏總體規劃,農村服務業基本處于自然發展狀態。這樣的狀態,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也難以取得農村服務業自身的發展,會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瓶頸。
3、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管理規范化程度較低,多數僅是提供集中的交易場所,不能提供配套、系列化服務;二是市場硬件設施不完善,普遍缺少農藥殘留檢測設備、微機聯網、先進計量器具和先進的信息連接發布平臺;三是市場交易者經營水平和組織化程度低,入場交易的買方多為個體農戶或農戶自主形成的聯合體,外地大客商、知名農產品企業少;四是交易產品以原產品和初級產品為主,附加值低,效益不高。
4、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在數量、素質和結構上還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從行業分布上看,從事種植、養殖等生產周期較長等行業的人才較多,從事農產品精深加工及農產品流通人才、農村經濟人、專業合作經濟帶頭人和協會帶頭人相對較少。
5、農村服務業規模小、專業化和社會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抵御風險能力低。據調查,我市有相當一部分農村服務業組織是農戶依托一些種養業大戶發展起來或是同業聯合組成的,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不能形成規模,自身經濟實力不強;業務范圍僅局限在一個鄉鎮或一個縣的經濟區域內,缺少同類組織之間的橫向和縱向的聯合;專業類型主要集中在經濟效益較低的種植、養殖業等方面,很少涉足農產品的加工、銷售等領域,導致農村服務業組織服務功能弱,內部約束機制及抵御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薄弱。再加上人們品牌意識淡薄,富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品牌缺乏,優質產品不能實現優價,有的甚至靠貼牌才有銷路等等,大大制約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服務業,不斷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蔽沂修r業資源豐富、農產品生產量大。截止到20xx年底,全市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455.54萬噸、棉花9.2萬噸、蔬菜(含瓜果)951.63萬噸、肉禽蛋水產品215.16萬噸,農產品豐產豐收既滿足了我市人民生活生產消費的需求,也為全省、全國做出了突出貢獻。隨著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國際國內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剛性增長,食品加工、化工、醫藥生物能源等行業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消費對農產品的品種、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農產品價格上漲趨勢將保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這是我們加快農業發展的絕好機遇。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由于我市農產品大路貨多,名優產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種多,專用品種少;初級產品多,加工產品少,精深加工產品更少;還有人多地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直沒有解決農業生產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問題,要素沒能夠充分自由地流動,也不利于農業規?;洜I;再加上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病蟲害侵襲頻繁以及自然災害影響等原因,惠農政策的好處、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大一部分被成本提高所抵消,與農民打工和其他行業收入比,比較效益還是明顯下降。因此,發展農村服務業已經成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現實需要和歷史必然。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市情,把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作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F根據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和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現狀,就進一步加快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上下聯動促進農村服務業發展。目前,我市已經進入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階段,各級黨委、政府應該從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高度出發,大力推進農村服務業發展。一要認真宣傳發展農村服務業的必要性、可行性,統一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營造上下聯動的發展氛圍;二要在市、縣、鄉三級政府建立農村服務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考核機制,特別是各鄉鎮要把主要職能放在搞好農村服務業發展上,要像抓工業、上項目那樣抓好農村服務業建設;三要構筑農村服務業發展平臺,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政策保障,盡量縮小農村服務業與城市服務業之間的差距,為全面提高我市現代服務業的整體水平創造有利條件;四鼓勵多種經濟成分投資、參與我市農村服務業,增加總量,提高質量,促進我市現代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二)抓緊制訂農村服務業發展規劃。要使農村服務業得到合理布局和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科學規劃,要牢固樹立“以工補農、以農促工”的發展理念,按照“抓二帶一促三”與“抓三帶一促二”相結合的思路,加大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力度。要按照突出重點、合理布局的原則,有計劃地在全市建設了一批糧、棉、油、瓜果菜、肉禽蛋、種子等優勢產品、特色產品和綠色產品的生產基地。在搞好一定區域內農業經濟綜合開發的同時,重點抓好幾個主導產業,特別要把一種或幾種產品做大做強,切實做到批量大、質量好、貨源穩,有利于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有利于創造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帶和產業群。要立足于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積極實施品牌興農工程,引導廣大農戶參與到農產品商標注冊和品牌認證中來,實行品牌化經營,培植一批有地域特色的優質品牌,提升農產品知名度,叫響“**特產”口號;要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按造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標準體系和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對已建立起的243.7萬畝標準化基地,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檔案,確保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個環節全部嚴格實施標準化,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
(三)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組織。要大力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鼓勵分散的農戶結成合作社與各類龍頭企業進行交易,切實解決分戶經營與統一市場對接問題,讓農民進入到農副產品的加工和銷售領域,使合作社的產品直接進入超市等銷售網絡,從而讓農民分享到二、三產業的利潤,使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真正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要以種植、養殖優勢為基礎,著力拉長貯存、加工、運輸、銷售產業鏈條,不斷提高產業效益。積極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農村種養大戶、農業技術人員等牽頭創辦各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按造“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發展以農產品生產和營銷專業戶為主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要積極鼓勵依托農村販銷大戶、經紀人和生產大戶、各類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等農村現代生產經營主體,以及農業技術推廣、供銷等部門和農村基層組織,利用各自的優勢組建專業合作社,并在其中選擇和培育一批優勢明顯、運行規范、帶動輻射作用大、市場品牌叫得響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示范單位,在買、賣、銷、等各個環節發揮作用,讓農民切實感受到參加農業合作組織帶來的好處。
(四)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培育和引進一批大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是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解決千家萬戶小生產和千變萬化大市場之間矛盾的必然選擇。圍繞我市農副產品資源優勢,要著力加強農副產品加工業。一是大力發展畜禽產品加工業,帶動雞、牛、羊、豬等畜禽養殖業的發展,使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二是大力發展糧食加工業,鞏固和發展我市全國糧食基地優勢,提高糧食生產效益;三是大力發展蔬菜、食用菌的深加工,帶動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和食用菌基地建設;四是大力發展林果加工業,進一步提高林果產品的附加值。與此同時,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采取建立風險基金、制訂最低收購保護價、按農戶出售產品的數量適當返還利潤等多種方式,與基地和農戶簽訂服務和購銷合同,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型利益共同體,實現企業和農戶雙贏的發展目標。要不斷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為目標,努力探索“政府引導、企業開發、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的運行機制,拓展農業功能,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發展一批產業關聯大、帶動輻射面廣、精加工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著力培育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把龍頭企業的第一生產車間延伸到農村一線,實現企業技術、資金優勢與農村勞動力、土地資源的有機結合。
(五)抓好市場建設。按造“內建市場、外設窗口”的原則,繼續加大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市場基礎功能配置。在農產品主產區、傳統集散地、交通要道或城鎮駐地,建成大量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和專業市場,通過鄉鎮農貿市場、大宗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農產品專業市場和城市綜合農貿市場的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市縣鄉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重點支持建設一批特色鮮明、集散功能強、輻射面廣、面向全省乃至全國的大型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讓農產品貨暢其流、實現增值。繼續加快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縣城和中心城鎮為重點,以連鎖超市、便利店為主要流通業態,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新型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促進農村地區流通設施升級,構建適應農民需求的生活服務體系,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建立覆蓋鄉村、服務規范的新型流通服務網絡,形成集科技服務、信息交流、消費服務、文體娛樂、醫療服務、宣傳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進一步提高農村服務業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我市區位、交通和特色產業的比較優勢,重點發展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加快構建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網絡等功能在內的現代物流體系,使我市農副產品真正實現“物盡所值、貨暢其流”。
(六)切實發揮政府在農村服務業發展的主體作用。我市是農業大市,農村人口多,農民收入低,城鄉差距長期存在是我們的一大特點。要按照各級政府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職能,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擴大服務供給,逐步提高公共服務的覆蓋面和社會滿意度,為各類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的要求。一是要繼續加強農村通訊和“路水電氣醫學”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產品流通設施和消費品市場建設,促進城市商業向農村延伸。二是要依托和利用現有供銷、農技、中小學信息化工程和黨員遠程教育網絡等便捷、通暢的信息通道,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延伸信息服務范圍,推動城市技術、信息、指示燈愿向農村傳遞,構建農業信息網絡,為農民提供包括技術、信息、加工、運輸等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配套服務。三是要突出抓好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培育發展勞務市場和中介組織,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小城鎮、大中城市和國外轉移的步伐,實現由本鄉本土向縣外市外、由零星盲目向大批有序、由體能型向技能型、由打工掙錢向回鄉創業的轉變。要規范勞動者、企業和市場中介組織的市場行為,進一步打響**勞務品牌。四是要著重建立健全聯通市、縣、鄉三級的畜禽、農作物病蟲害監控防治體系,確保農副產品生產安全。要整合技術服務資源,將全市農業、畜牧、林業、科技等部門的技術力量,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發揮整體優勢。要進一步健全檢驗檢測體系,整合各級各類檢驗檢測設備的力量,建立農業、畜牧、質檢等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在重點蔬菜、畜禽、林果生產區建立快速檢測點,實現農副產品生產、運輸、加工各個環節全過程、無縫隙檢驗檢測,確保農副產品的優質、安全。
(七)、培養現代服務業人才。發展農村服務業最缺的是人才。因此,要重視培養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及時調整中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專業結構,為現代服務業多培養適用人才。以“全面提升農民素質工程”和“陽光工程”為重點,制定農民培訓規劃,實施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培育新型農民,為現代化農業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發現、培養并造就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闖勁、重實干的農村服務業的業務骨干,吸引服務業人才向產前產后集聚,從而帶動農村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尊敬的各位領導:人口老齡化是當今社會各國面臨的共性問題,發達國家已于上個世紀中后期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于2000年也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達10.18%。預計到2040年我國將達到人口老齡化的高峰。安義縣目前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為3.1672萬,占總人口的11.73%。各種養老需求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養老事業正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因此,加強對養老模式等系列養老問題的研究,了解安義縣社會化養老事業現狀,分析目前養老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老年人對養老資源需求的影響因素,對于推動安義縣未來養老產業的發展,從容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的到來,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最近,我們對全縣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結合外地的做法和經驗,就進一步加快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一、我縣養老事業發展現狀。
1、目前,我縣養老的主要模式有四種:一是傳統的子女、后代居家瞻養老人;二是五保老人(含城鎮孤寡老人)的集中供養及分散供養,經費由財政負擔;三是福利機養的自費代養;四是空巢老人的居家養老。近年來,我縣老年福利服務機構發展較快。5年來,通過向省市爭取資金及我局自籌資金,共投入了2500余萬元,興建了十所農村敬老院,一所老年公寓和一個現代化的福利中心。實現了每個鄉鎮都有一個敬老院,使全縣上千名孤老老有所養。2010年建設了文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創了我縣社區居家養老先河,拓展了我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前,我縣共有五保對象1580人,其中集中供養186人,供養標準每人每年3744元,實現了全縣五保對象應保盡保。
2、城鄉老年人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全縣共有106個農村老年協會、158個基層老年體協??h老干部活動中心還設立的協會、學會、體育健身、文化娛樂等業余社團,基本能滿足有參加集體活動意愿的老年人需要。全縣老年社團發揮群眾性組織優勢,積極引導老年人發揮專長,培養興趣和愛好,豐富和活躍了城鄉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我縣養老方面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雖然,我縣老齡服務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不夠大,個體私營企業參保率低。二是政府針對“五?!崩先伺d辦的敬老院供養水平還比較低,公辦的老年福利機構體制不活,入住率偏低。三是民營養老機構仍處在起步階段,政府缺乏支持政策,全縣僅有1所老年公寓,規模較小、設施簡陋,而且護理人員隊伍不夠穩定,經營狀況不佳。四是政府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缺乏系統規劃,因地方投力限制,投入嚴重不足,全縣只有一個社區設立了居家養老服務點,因處于起步階段,效果還不明顯。同時,居家養老還處在社區組織的自愿服務階段,還沒有建立系統化的低償服務政府補貼機制。五是老年人文化娛樂場地嚴重不足,設施不夠健全,資金普遍缺乏,影響了老年人參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六是傳統養老觀念束縛養老事業發展。老年人家庭觀念較強,不愿離開家人入住養老場所。比如我縣的老年公寓設有床位160張,受傳統觀念及經濟狀況等因素影響,現入住老人只有54人,護理人員均是來自下崗職工和農村打工人員。
三、加快我縣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工作重點。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199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