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調查報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調查報告中的結論和建議,為相關機構提供了明確的行動方向和實施策略。
由于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家庭氣氛多以嚴厲氣氛表現出來。然而融洽的親子關系是家庭和諧關系的前提,如果沒有融洽的親子關系,家庭和諧便無從談起。當兒童成長到孩子時期很多的家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親子關系問題: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孩子覺得父母過于關注自己的工作,父母的親情陪伴不夠,等許多親子問題,這種關系如果得不到緩解,進而發展出孩子與父母頂嘴,親子間的冷戰,甚至離家出走。
同輩群體又稱同齡群體,是由一些年齡、興趣、愛好、態度、價值觀、社會地位等方面較為接近的人所組成的一種非正式初級群體?,F在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送進托兒所、幼兒園,接著又進入學前班、小學,他們與同輩群體之間的接觸機會大大增加。這些早期的群體活動,對兒童的發展非常重要,孩子可以學習社會交往技巧與結交新朋友的技巧。同輩群體在兒童中普遍存在,他們交往頻繁,時常聚集,彼此間有著很大的影響。同輩群體是一個人成長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環境因素,尤其是在兒童時期,同輩群體的影響日趨重要,甚至有可能超過父母和教師的影響。兒童從家庭逐步走向社會,首先面對的就是如何進入同輩群體,并在群體生活中實現某種社會需要。
此次社區調查主要目的是了解xxxx社區一些基本情況,還有開展我們實習活動的可行性調查。只有掌握了基本情況才可能做出切實可行的項目計劃。
實地考察法當中的無結構訪談法。
小組討論:xxxx年5月10日小組第一次會議討論,確立了此次調查的主題,分工,進程安排,具體步驟,實地調查和隨機訪問時涉及的題目。
(1)xxxx年5月13日,我們第一次前往xxxx進行第一次實地調查,首先來到了xxxx居委會,通過和居委會負責人的對話,我們對該社區的基本信息做了大致了解,包括社區的居民的年齡結構,居民社會成份,我們又進一步和居委會負責人溝通說明此次調查的目的,自己接下來的活動構想。接著我們前往社區活動廣場對小區的室外環境進行了實地考察,選擇適合的活動場地。
(2)xxxx年5月20日我們前往小區做了第二次調查,此次調查目的主要是對活動構想做進一步可行性分析調查,包括對活動對象基本信息,家庭信息狀況的訪問和調查。對于我們訪談的對象我們也進一步向他們說明了我們進行訪問調查的目的以及接下來會策劃舉辦的活動等其他相關問題。
一、問題設置:
關于家庭中親子關系調查我們所設置的問題有:
(1)你覺得你和爸爸媽媽的關系親近嗎?
(3)你覺得父母平常對你管的多嗎,他們一般會在那些方面關注較多?
(4)你覺得父母工作是不是很忙,是不是常常會有讓父母帶出去游玩的愿望?
(5)想不想和父母玩游戲?
你在家里會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嗎通常會做那些家務活?
針對孩子家長設置的問題有:
(1)平常跟孩子談論的情況多嗎?
(2)生活中你最關注孩子的那方面成長?
(3)你會常常鼓勵你的孩子嗎?
(4)4你覺的你的孩子理解你們嗎?
二:針對孩子同輩交往情況我們設計的訪談問題有:
(1)你最好的朋友有幾個他們是否跟你居住在同一個小區?
(2)你覺得在小區里是否很容易找到一些玩伴,并且好不拘矜?
(3)如果和你一起的朋友在一起你們最愛討論什么問題關于學習還是游戲?
(4)如果你遇到不開心或心煩意亂時會找你的朋友訴說嗎?
(5)你對朋友或者你身邊的同伴是怎么看的會不會覺得他們對你很重要?
二、調查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有:
家庭中親子關系所存在的問題:
從親子溝通的時間上看,我國兒童普遍與父母溝通的時間較少,每周最少的還不足4小時。同時,與母子溝通相比,父子溝通的時間更少。
兒童親子關系的問題變化主要表現在:
(1)兒童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逐漸減少,親子依戀的行為特征發生了變化,對父母的情感表露及對自己私密的袒露減少,但親子間早年所形成的情感依戀仍會持續到兒童時期,并不因兒童追求獨立自主而中斷。
(2)在性別差上,女孩子與父母比男孩子與父母更為親近,也有更多的溝通。
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與梅隴文化館資源共享)作為社區精神禮貌創立、社區文化建設和供給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陣地之一,在創立和諧文化、共建社區文化、構建學習型社區的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推動和促進作用?,F將調查情景報告如下:
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是與梅隴文化館資源共享的社區公共文化館。該館系東上海國際文化影視集團下屬(原市委宣傳部下屬)的公共文化館,與街道于年初幾乎同步成立后,一向與社區堅持著緊密型合作共建、資源共享的良好關系。年被列入市府實事項目首批20家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改擴建工程并首批經過達標;當年12月28日社區與梅隴文化館雙方正式簽約,掛牌社區文化中心。雙方合作緊密,配合默契,在日常運行管理、開展群文、創立活動和機制創新架構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1、設施建設。
年改擴建后的社區文化中心面積達8000余平方米,其中用于文化活動的面積達6000余平方米,設有圖書館、影劇院、評彈書場、排練廳、教室、老年茶室、乒乓房等20多種功能的活動設施和項目;有面積各為近80平方米的電子閱覽室和200平方米的多媒體教室:前者可讓居民經過數字圖書館、視頻點播等享受科技和文化盛宴,具有強大的信息服務功能,也為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供給綠色通道;后者則配有標準音響燈光電腦和投影儀,適合舉辦各類文化、科普等社教類講座和報告會,也可經過信息化平臺實現電子閱覽及教學。而兩個樓面計400余平方米的展示大廳,是展示各類社區文化藝術作品和成果的平臺;另外,年下半年街道又在位于梅隴三村內的街道社區學校內設分中心,建造成使用面積達200平方米的社區信息苑,內設有多功能演播廳、培訓室、電子政務區、游戲區四大功能區域。
2、經費投入。
社區文化中心改擴建投資近450萬元(其中街道斥資95萬元);社區信息苑建設又斥資90萬元(其中市、區、街道各投入30萬元),建設經費投入近550萬元;每年用于社區公益文化的日常運行和管理經費(包括固定資產折舊)近200萬元,其中以梅隴文化館以房養文的經費開支為主,社區精神禮貌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包括圖書館購書款等)的開支10余萬費用由街道支付。
3、人員配置。
街道配置了專兼職人員從事社區文化中心工作,由梅隴文化館館長任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名譽主任,由街道社會發展科科長兼任社區文化中心主任,由梅隴文化館群文部主任兼任中心副主任,梅隴文化館群文部和圖書館的全體管理人員任文化活動中心的工作人員。以后還將成立文化活動中心指導和管理委員會,進一步開放人員構成,強化人員配備,優化人員配置,吸納社會文化指導員、地區單位、居民區、兩新組織和文體團隊代表等人員參與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和管理。
4、運行管理。
(1)日常運作:以梅隴文化館自主自行獨立管理為基本模式。街道除每年給予圖書館固定的購書款外,也在人、財、物上經過共同組織和開展群文活動、租賃場地設施等方式給予必須的支持和幫忙。該館在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經營模式下,能常年堅持文化館公益性服務方向并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動,更顯得殊為難得。他們長期為書畫社、舞蹈隊、健身隊等社區文體團隊和社區學校辦班免費供給教室場地、團隊排練廳和活動室設施和后勤保障。暑期為未成年人供給的免費文化服務項目主要有:打乒乓等體育鍛煉活動、國產優秀影片vcd播放、少兒圖書快餐活動;也培育了滬劇、收藏、攝影三大沙龍,并從中發現了一批群文骨干和人才,如收藏有數千種《紅樓夢》藏品并建成家庭紅樓收藏博物館的張道華,多次獲得全國性和市攝影比賽金獎的胡雅君,舉辦個人畫展的周形海以及滬劇個人演唱會的王金秀等優秀群文骨干。
(2)群文活動:年底與梅隴文化館資源共享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改建并掛牌后,每年都以社區文化中心和梅隴文化館的名義聯手開展一系列群眾文化共建共享活動,如抗戰勝利60周年、長征勝利70周年,迎特奧倒計時、迎奧運倒計時等大型系列活動;曉暉與你相遇著名二胡演奏家馬曉暉與社區民樂愛好者見面會暨二胡藝術鑒賞會;連續五年的春色滿園十大書法名家為社區居民寫春聯活動;連續三屆被稱為地區小春晚的共享和諧春節聯歡會;有汪華忠、胡璇等名家參加的戲曲名家進社區戲曲匯演,已成為每年一度居民翹首以待的傳統保留節目;三八、六一、國慶系列活動、社區家庭電腦大賽、暑期靚女孩才藝對決、暑期托兒班等主題活動和項目也連續多年成為社區的特色品牌項目。
1、資源共享考核標準尚不明晰。
目前從市到區,還沒有專門針對資源共享建立起來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相對統一標準的實施管理辦法和考核評估體系,對資源共享雙方評估的獎懲性、制約性和操作性不夠,主要靠共建共享關系的方式來自我調節和潤滑,而并未從制度設計和機制建設上來予以確認和加以保證。
2、經費支撐機制保證存在缺口。
街道在財力相對薄弱的情景下,盡管近年來每年都加大對社區文化,尤其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經費的投入額度,可是與快速發展的社區文化建設的要求,與居民日益增長和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和滯后。而梅隴文化館作為自收自支、自負盈虧進行獨立市場化運作的單位,在堅持文化館公益性方向的同時,要維系生存、堅持日程運轉有很大難度。所以從經費支撐,尤其是經費增長的支撐上存在不小的缺口。
1、建立對資源共享型社區文化中心考評體系并給予機制保證。
有關部門應就社區文化資源(尤其是場地設施資源)共建共享,盡快建立相對統一的、明晰的、具備規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具體實施細則和考評體系,從機制上對考核評估體系予以落實和保證。
2、加大對資源共享型社區文化中心經費投入及經費機制保證。
為保證文化中心的正常運行,有關部門亟待對這些共享單位在政策、資金、物力及人員配備上給予必須經費或有關經費的政策性投入、傾斜、優惠和支持,并從經費的產生和運行機制上給予落實。
____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轄區居民1690戶,6598人,分6個區12個小組,單位17個,黨員36人,低保22戶,40人,城市困難邊緣戶21戶,殘疾人員6人,兩參人員1人,1個農貿市場。有一個社區文體隊,該區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較多,內有麥飯石大廈、迎賓館等綜合服務場所,城市居民居住集中。
一、基本情況。
(一)黨建工作基本情況。
社區建立了黨支部例會制度、黨課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流動黨員管理制度、黨員學習制度、黨費收繳及管理制度、黨員發展制度、社區黨建聯席會制度,黨員大會、支委會、黨小組會、黨課、黨員民主生活會等活動開展正常。
一是發揮黨建在社區建設中的龍頭作用,以黨員居住區域或行業等為特征設立黨小組,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分層開展活動,為全面推進社區建設奠定了堅強的組織基礎。
二是圍繞居委會任期目標、年度工作目標及社區干部的工作目標為承諾內容,支部書記向黨委和黨員群眾做出承諾,黨員向支部承諾;自覺接受群眾評議和監督,推動支部工作的開展。
三是積極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發展提升年”、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治庸、治懶、治散”活動,強化了黨員黨性觀念,充分發揮黨員在服務群眾、遵紀守法、勤勞致富,維護群眾利益、化解社會矛盾、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活動方面的作用,組織號召廣大黨員在支持社區工作、創業致富、服務群眾、弘揚正氣、促進和諧上做表率。
四是圍繞構建文明和諧社區,黨支部在推動科學發展、為民辦好事實事、維護社會穩定、抓班子帶隊伍上積極創先爭優,積極幫助社區困難群眾解決生活困難、提供就業幫助,努力推進建設文明社區、平安社區、和諧社區建設。五是充分發揮離退休黨員思想政治覺悟高、關心公益事業、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作用,為社區各項事業建設發揮余熱,讓他們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二)“三送”工作情況。
縣人大機關“三送”工作隊按照縣委“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工作全覆蓋常態化的要求,組織機關全體“三送”干部深入社區宣傳政策,調查研究,通過重點約訪、入戶走訪等形式了解社情民意,收集意見建議,目前共收集要求解決生活保障和城市道路等基層群眾意見、要求20條;通過深入社區,有重點、有針對性地排查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截止目前共排查企業改制等矛盾信訪問題6個,現場解決2個;幫助解決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已幫助解決群眾實際困難10件,為群眾辦好事實事9件,有力地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實際問題。
(三)社會治安情況。
社區近幾年來,充分調動發揮社區各方面的力量,大力加強治安防范,健全治安網絡,著力排查、調處矛盾糾紛,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維護了社區大局的穩定。加強了對重點人員的管理,社區居委會在派出所的配合下,對出租房屋進行了認真核查,登記造冊,推行了房主責任制,明確了居委會和租房主的責任。社區干部經常深入幫教對象家中,掌握他們的思想、工作、生活情況,鞏固了幫教成果。盡管社區群眾基礎較好,但由于管轄范圍內出租房屋多、流動人口較多、進城務工人員較多、農村居民買房遷入人口較多、菜市場等經營場所人口密集,治安管理難度加大,不穩定因素和治安防范工作仍然存在,上訪事件時有發生。
二、社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社區無辦公場所,正常工作難以開展。社區目前沒有自己的辦公用房,現在還在租鎮財政所的房屋辦公,影響工作的開展。
2、社區干部力量薄弱,社區服務虛于應付。由于社區區域大、人口多、服務對象多,事務雜,社區干部年齡較大,學歷較低,社區干部難于適應目前的工作要求。
3、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社區工作運轉困難。該社區5名工作人員工資發放、辦公費單純依靠縣財政轉移支付補助,社區沒有其它正常工作經費,社區辦公條件差、社區干部待遇低,開展工作經費嚴重不足,工作運轉困難。
4.小區新增人口較多,社區管理難度加大。社區新增許多小區,大部分人都居住在小區,但戶口大都在鄉下,不愿落戶縣城,由于對所住戶情況的不了解,加上物業管理職能發揮不夠,影響社區干部的工作開展。
三、推進社區建設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要從維護城市社會政治穩定、促進城市文明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推進城市社區建設工作的重大意義,增強加快社區建設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健全社區管理服務體制和工作機制。
2、大力宣傳相關政策,利用組織開展群體活動等形式,引導社區居民增強主體意識,自覺配合社區管理工作。及時到社區登記家庭成員、居住地異動情況。
3、加大投入,改善社區辦公條件,落實經費,切實解決落實社區無辦公場所和社區干部待遇低的問題。
活動目的:了解社區服務情況,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培養并提高社會交往、分析思考、實踐創新能力?;顒又黝}:“永遠跟黨走,青春先給祖國”。
活動形式:深入社區,為社區服務,與社區人員交談,做調查。
活動地點:豐城市劍光街道東路社區。
活動時間:20xx年7月30日到8月12日。
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我們作為21世紀大學生,有著較高的文化素質,應當積極參加勞動。曾在八榮八恥中明確提出:“以辛勤勞動為榮,以服務人民為榮”。因此我打算在暑期到社區進行社會實踐,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干,培養自己的韌性,更為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所學的東西能否被社會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會所承認。想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這次社會實踐,我主要是通過在社區居委會服務來調查社區相關情況。雖然這次社會實踐只有兩周的時間,但是我學習到很多東西。在這兩周里,我在社區協助過社區出墻報、普法宣傳,進行過清潔樓道、拾撿垃圾等活動,清理綠化帶內隨意丟棄的垃圾;服務孤老,為社區孤寡老人做家務事等等;在居委會服務期間,我整理過文件、打字、打印文件、貼宣傳廣告等,還調查過東路社區居委會基本情況。調查如下:
一、社區會的基本功能:
2、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3、調解民間糾紛;。
4、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6、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二、東路社社區也針對本社區內部具體情況對居民作出了如下承諾:
1、為社區居民最底保障服務,為殘疾人提供服務;。
2、為新市民提供多方面優質服務;。
3、為育齡婦女優生優育指導;。
4、為行動不便老人上門服務;。
5、為特困家庭提供關心服務,為青少年提供法律維權服務;。
6、搞好社區建設,做好社區衛生服務。
通過這次社區服務勞動,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勞動中,我知道了自己許多不足之處。這次在社區服務兩周,我也算是親身投入了實踐當中,而且我都努力的完成我該做的任務。剛開始去居委會的時候,居委會主任參觀了居委會辦公的地方,認識一下居委會成員,后來主任安排我掃地拖地擦桌子窗戶等.剛開始勞動是有點累,但我仍然堅持,因為我知道這是我第一次社會實踐,給自己一個鍛煉的機會。后來主任安排我整理文件打字打印文件,這些事對我來說很簡單,很快就完成了任務,所以我在居委會有很多的空閑時間.我就利用這些多余時間與居委會叔叔阿姨交談,詢問他們一些有關社區情況。他們很樂意地告訴我有關社區的情況等。我每天都很認真的完成主任安排給我的工作任務。
通過兩周的實踐,我發現居委會成員個個都很有責任感,做事情都很認真,每當有居名來居委會辦事的時候,他們都很熱情的接待和處理事情。
通過這次為期兩周的社會實踐,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人在工作崗位上的那份熱情。正因為如此,我才漸漸地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創造自己的事業,就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憑著一個人對工作的執著、堅定的信念會指引著他走向完美的事業之路。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里,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體會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這時才發現自己是最幸福的。因為我還在學習的階段,還沒能真正地接觸事業,沒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難處和辛苦。想起來,還是覺得自己現在還是不錯的了,能在這么好的環境下讀書,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是這一次社會實踐給了我學習的機會,同時也給了我一次記憶深刻的經歷。
實踐的過程中,我認真負責地做好居委會主任安排給我的事情,耐心的聽居委會成員給我講有關社區居委會情況。社區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于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么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對于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
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學會了一些基礎的知識就夠用了,可到了實習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還很長,不能只安于現狀,一定要奮勇直前。人是在不斷前進中成長起來的,雖然會有很多坎坷,但總是會有辦法解決的。做人不怕失敗,最怕失敗后永遠不能站起來。一定要相信自己,因為我總是對自己說“勇敢點,挫折?怕什么,風雨過后一定會有彩虹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有利于增長才干。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歷來是青年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把學得的知識用于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20xx年以來,我們按照局紀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我處實際,在全處認真開展了以“倡導廉潔風尚,構建和諧社區”為主題的廉潔文化建設活動,以廉潔文化進社區活動為龍頭,同步推進廉潔文化入家庭、到機關、下崗位,不僅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而且帶動了良好社區風氣的形成,為各項工作的開展營造了良好氛圍。
現將活動開展情況做一簡要匯報,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為加強對廉潔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我們首先成立了由處黨委書記、處長任組長、紀委書記、工會主席任副組長的廉潔文化建設領導小組。
處黨政領導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將之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與經營服務工作一起研究布置,一起檢查落實。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黨政主要領導經常過問和督促進展情況,幫助協調解決活動過程中遇到問題,確保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與此同時,我們按照局紀委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我處實際,印發了《xxx紀委關于加強廉潔文化建設的安排意見》,明確了廉潔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重點細化了工作內容,明確了工作時間,落實了責任單位、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為活動的扎實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為把廉潔文化進社區活動引向深入,我們著力在創新載體上下功夫,在拓展內容上動腦筋,在建立長效機制上花心思。一是在全處廣泛開展了“六個一”活動,即舉辦一次廉政書法、繪畫展覽,組織一次廉政知識競賽,開展一次巡回文藝匯演,召開一次離退休職工演講,組織一次幼兒唱廉賽,觀看一組廉政、革命電影片,每月突出一個主題,帶動廉潔文化建設在全處不同層面的開展。
二是以第五屆社區文化藝術節為契機,把宣傳廉潔文化知識、弘揚清廉之風與“四個教育”宣傳教育、“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等內容相結合,舉辦了“清廉頌”廉潔文化進社區文藝晚會。三是舉辦了廉潔文化知識競賽,為擴大參與面,體現代表性,我們精心組織參賽隊伍,參賽的既有老少三代組成的家庭代表隊,也有認崗履責成績突出的社區黨員代表隊,既有科級干部和在職黨員組成的職工代表隊,也有熱愛小區關心社區建設的居民代隊;選手中有在職干部職工,也有社區黨員居民,有剛剛放假的小學生,也有離退休老同志,年齡最長的xx歲,最小的xx歲。
四是充分發揮離退休老同志的作用,組織xx位德高望眾的老同志組成“知榮明恥”組織了3場巡回宣講,受到了干部職工和社區黨員、群眾的好評。五是形成了重大節慶日由各級黨組織向黨員干部及其配偶發廉政短信制度,在送去節日問候的同時,提醒我們的廣大職工、家屬們要過一個廉潔的節日。
六是在基層單位試行定期組織黨員干部配偶座談會,與她們簽訂助廉責任書制度。
七是聘請了一批離退休老干部和有一定影響力的社區黨員擔任廉潔文化進社區的宣傳員、監督員和信息員,宣傳廉潔文化進社區文化知識,對社區黨員干部的廉潔情況進行監督,收集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八是在社區閱覽室設立廉政圖書、報刊雜志專窗專角,供廣大群眾閱覽、交流。
九是廣泛開展了評選“廉內助”、“廉政家庭”活動。通過這一系列活動,推動了廉潔文化進社區活動深入持久開展。
搞好廉潔文化建設,尤其是廉潔文化進社區活動,需要廣大群眾的廣泛參與。
因此,在活動之初,我們著力在提高認識,營造氛圍上下功夫。首先為基層配發了廉潔文化建設宣傳資料、圖片和廉政、革命歌曲磁帶等。
在此基礎上,通過懸掛橫幅,廣播廉政、革命歌曲,宣傳欄、櫥窗張貼廉政公約、廉政警句格言、漫畫,舉辦板報展評,“廉政書法漫畫作品展”,“紅船杯”廉政知識競賽,“反腐倡廉、從我做起”群眾簽名活動,排練廉政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文藝節目等,廣泛宣傳廉潔文化建設意義、內容,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濃厚氛圍。在此期間,共懸掛橫幅20余條、出黑板報、設立宣傳櫥窗30塊、發放廉政歌曲磁帶10盤,排練了三句半、歌伴舞、小合唱等以廉潔文化為內容的文藝節目8個,創作書法作品32幅。
通過一系列活動,不僅提高了大家對廉潔文化建設意義、內容等的認識,而且為廉潔文化建設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在開展廉潔文化進社區活動中,我們得到這樣幾點體會:一是搞好廉潔文化進社區活動,首先必須領導重視。
只有主要領導帶頭廉潔自律,并積極支持和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并在人、財、物上給予必要的保障和支持,才能確保廉潔文化建設活動扎實有效開展。二是廉潔文化建設、特別是廉潔文化進社區活動,不能停留在泛泛的宣傳和簡單的說教上,在載體和形式上要豐富多彩,多采取寓教于樂、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群眾廣泛參與,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內容上要與不同時期宣傳教育內容相結合,與形勢任務教育、“四個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相結合,豐富教育內容,擴大教育效果。
三是廉潔文化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是相輔相承的。不能因為搞廉潔文化建設,就放松日常的黨風。
二十一世紀,我國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漸突出,老年教育問題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根據市老干局、市老干部大學安排部署的《發展社區老年教育與建設學習型城市研究》課題研究的要求,由區老干局長、市老干大學xx區分校校長及老干局和各街道老干工作專干組成子課題研究組,從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進行了準備和調研,分別召開了區老干部代表、街鎮老干工作專干、社區老年人代表座談會及問卷調查,重點調查了xx社區,聽取了社區班子、社區單位老干工作專干及各方面老同志的意見,并認真進行了綜合分析,就社區老年教育狀況、如何發展老年教育、擴大老年教育受眾面、方便老年人就近學習等方面進行探討,以促進社區老年教育的發展。
xx社區內有省電力公司、省地方稅務局、省xx賓館、省超高壓管理局、xx小學、省環達路橋公司、中國聯通長沙分公司等七家企事業單位,有xx小區、友園山莊、xx花都、天一康園、湘超景園等五個居民小區。常住戶1xx年人400多人。
1、基本信息部分。
(1)、此次調研對象年齡主要集中在50-70之間,占總人數的81%,較能反映老年人的看法。同時小學至高中文化的人員占總人員的80%,顯示退休人員普遍文化程度較低。
(2)、目前老年人退休后生活主要內容排前三位的是:看電視、玩棋牌有56人次、自己看書、讀報有48人次、做家務、帶小孩有35人次,反映出老年人業余生活不豐富。
2、本人近年參加老年教育情況部分。
(1)、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參加活動前三位的是:自愿組合的文藝社團有29人次、居委會活動室有21人次、街道文化中心有16人次。同時也有41人次選擇了沒有參加,說明當前老年教育開展情況不好。
(2)老年人現在參加和最喜歡的主要學習內容突出集中在保健類,達到70人次,排在后面的體藝類和家政類,只為19人次和13人次。與第9題參加學習的目的中,選擇保健養生、延年益壽的達63人次,高居第一,以及第10題參加學習的好處中選擇促進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達74人次,同樣高居第一的情況相吻合。
(3)大多數老年人對老年教育現狀不滿意。
(4)、對于學習內容,高度集中在養生保健方面,選擇人次高達91次,第二名的音樂舞蹈僅為25人次,一方面說明老年人對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當前社會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和老百姓的身體好即是省錢的觀念。
(5)、在教育形式上傾向于老年文藝團隊活動和街道居委會專題講座,分別為47人次和28人次,選擇個人自學的也有38人次。
3、關于意見征詢部分意見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希望社區重視和關心老年人,成立老年人活動中心;二是在場地和資金上給予支持,重視文藝宣傳隊的工作。
(一)、老年教育管理體制不順。
主要表現為機構不健全,管理無序。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形態發生的巨大的變化,老年人由原來的單位管理變為社會管理。除極少數效益好的單位設有退休辦、老齡辦,對退休職工開展老年教育外,但絕大數在退休后脫離企業,企業不再進行管理和教育,由社區作為居民進行管理,但社區沒有專門的老年教育機構,也沒有明確現有的機構中由哪個部門管理老年教育。整個社會從上至下只有老齡委,事實上統一不了也管理不了老年教育,在管理體制上不順。
(二)、老年教育保障機制缺乏。
1、缺乏老年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從老年教育經費來源兩個方面來看,一是在單位的情況,老年教育經費與單位效益情況、領導是否重視等情況直接聯系,在單位效益好、領導重視的情況下,老年教育經費有一定的保障。而在單位效益差、領導不重視等情況下,則基本沒有經費,更談不上設施的配備和組織教育的各種活動;二是從社區方面來看,社區的工作經費目前主要來源于民政局每年下拔的22.5萬元,主要用于日常開支,工作經費相當緊張。而老年教育沒有專項的經費來源,無法在有關工作上投入更多資金,限制了工作的開展。
2、缺乏老年教育質量保障機制。
目前,社區還是比較重視老年教育的,通過自身努力、單位支持,組織了市民學校、文藝宣傳隊等,開展老年健康知識講座、高血壓的防治等教育活動,但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在教育質量上難以保障。同時各單位有關負責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各單位開展的教育活動的質量??傮w來說,現在老年教育質量的保障機制相當不完善。
1、老年教育參與人數偏少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上,很多人老年人都認為,自己退休了,該享享清福了,在家搞搞家務、帶帶小孩就行了;二是身體上,許多老年人由于身體不好,不愿外出或是家里阻止外出參加活動;三是其它原因,如要幫助子女帶小孩脫不了身等,使得教育參與人數偏少。
2、教育形式單一,大多是開個會,出個通知,內容不豐富,對老年人吸引不大。
3、教育的設施、設備不齊全,社區由于條件的限制,沒有老年人活動中心等設施,也影響了老年教育活動的開展。
目前全國上下都在就如何搞好社區建設進行積極的嘗試和有益的探索。
那么我區的社區建設情況如何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桃源政協地區組組織了張建德、張占明、于海濤、杜建4名委員對桃源街道的長源社區、濱河社區進行了調查,并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被調查社區的基本情況。
1、自然情況:被調查社區共有71棟居民樓,5047戶居民17875人,其中有困難戶262戶,158名在籍黨員,兩個社區20xx年經濟總收入為5萬元,20xx年為1.4萬元,20xx年為0。呈遞減趨勢,兩社區共發生治安案件20xx年為33起,20xx年28起,呈下降趨勢。
2、社區組織建設情況:按照20xx年3月13日中共南關區委、南關區政府關于《南關區社區居委會組織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分別在兩個社區成立了社區組織,分別設立主任一名,副主任五名。工資統一由街道辦事處發放。見附表四。
二、調查結果反映的基本問題。
以兩個社區調查數據看,反映的情況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較好的方面。
1、經過幾年來的工作,全社會上下特別是各級政府部門對搞好社區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上有了進一步提高,可以看出在搞好社區建設上達成了共識,同時,增強了抓好社區建設的緊迫感。
2、自96年提出搞好社區建設以來,特別是市區兩級政府出臺有關政策(制定工作方案)以來,社區組織載體得到了落實,社區工作者的工資相對穩定,同時穩定了隊伍。
3、吸收了一部分新人充實到社區工作者隊伍中,社區干部的年齡結構得到了改善,文化程度有了進一步提高。因此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1、社區中各類設施和場所仍處于初級化、簡單化階段,且數量少、種類少,缺項較多,尤其是缺少群眾歡迎的文化活動設施和場所。
2、社區主任缺少社區工作實踐經驗,各類組織載體缺乏,作用發揮較差,就如何開展社區工作缺乏理論上的指導。
3、功能弱化,依附性強:從目前社區居委會工作上看依舊沿襲老的傳統,承擔著區街各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社區居委會很大程度上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工作的承受層、落實層,理論上社區自治功能很難體現。
4、目前社區組織載體模式仍舊沿襲自上而下的方式。仿政府機構設置,很難適應社區功能的實際需要。主要表現在一是社區主要工作集中在承擔政府指派任務;二是社區自我生存、自我發展能力不足;三是上情下達容易,下情上達意圖無法實現;四是目前社區工作者承擔的工作任務和所得報酬不成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社區工作者的積極性。
(三)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分析。
1、在社區建設的方向問題上仍然存在著認識偏差一些部門同志不能把握社區建設的實際內容,存在社區建設就是加強硬件投入,沒有認識到體制創新的問題。
2、責、權、利不統一。目前按照長南辦發[20xx]5號文件規定各社區居民委員會主要職責有九項,包括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發展社區文化、教育、體育事業,搞好社區環境衛生,搞好綜合治理,發展社區服務,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等??墒敲鞔_社區的權力范圍確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定,更無從談起利益問題,這種責、權、利不統一導致社區工作走入誤區,成為各級部門工作的落實者。
3、社區資源問題:由于地域不同導致社區在經濟、人文、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差異,是必導致社區可利用資源的差異,相應增加資源少社區工作的難度工作的難度。
4、發展社區的政策明顯滯后,目前如何發展,給社區以什么樣的政策,社區發展的方向許多問題只是停留在理論上,在實踐上由于各種權力機構的設置及認識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社區的自我壯大。
三、幾點建議。
建議市區政府盡快了臺政策,主要內容。
1、明確社區建設的方向。
2、明確社區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地位,比如杭州等地明確社區服務中心就是一個管理部門,統一管理社區各類服務中介實體。
3、明確社區組織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關系,包括水、電、氣、物業等管理部門及駐區單位等,特別是監督及制約機制的建立。
4、加大對社區扶持力度,一是費隨事轉,增加時社區組織的經濟投入;二是權隨責走,各級行政部門(工商、稅務、城管等)加大對社區的政策扶持力度。
為了將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自己于20xx年1月20日在所屬社區進行實踐活動。本次實踐主要是了解貧困程度和提出建議。通過走訪各個,了解到有較貧困15戶,貧困居民7戶,非常貧困居民1戶。
在較貧困居民中,典型的例子如廖,廖身帶不到九歲的孫女,居住在不到七十平米的平房內,六十多歲的廖奶奶明白微薄的薪水不足以維持生活,靠著給人縫補衣服獲得資金來充實生活。廖奶奶生有一男,兒子與妻子均外出打工,至今廖奶奶家庭已有部分好轉。在貧困居民中,典型的例子如聶,聶都處一間四十平米的小平房。
聶爺爺的老伴已去世多年,自己的孩子很少會見來看看聶爺爺,聶爺爺靠當環衛工人勉強維持生活。在非常貧困居民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瞿奶奶與王爺爺。瞿奶奶左手有疾,患風濕;王爺爺雙腿患病,臥病在床,由于瞿奶奶與王爺爺均為下崗工人,沒有穩定的工資,靠瞿奶奶單人去拾破爛維持生活,自然過的是艱難萬分。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了解到各個貧困居民在生活中的不便,在此提出幾點建議:
1、提高各貧困居民生活水平。
2、改善貧困居民生活環境。
3、國家加大幫助,發放保障資金。
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也讓我感觸很大,看到那些貧困居民中有些與我同齡的還在早已懂得省吃儉用、勤儉節約,還懂得如何幫家人分擔一些事,而我呢,卻在家中什么事都靠父母,在外大筆花錢,在內大筆報銷,都不知道以后是怎么樣的一種人?!案F人的孩子早當家”,的確是真的。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需要大家的幫助,國家的援助,才能振作起來,不然永遠擺脫不了貧窮。讓我們伸出雙手,關愛貧困家庭,一份真誠一份情,讓世界充滿愛,讓窮人充滿樂,讓關愛貧窮家庭的信念永存!
為了建設和諧社區,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我們要盡量滿足社區不同居民群體的需求,以便更快地為他們服務。那么,如何了解掌握居民的真正需求呢?居民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呢?社區工作者如何滿足這些需求呢?這些都是我們要實踐探索研究的問題。
1、現階段和諧社區建設的環境與背景。
我國作為經歷了傳統社會主義階段的發展中國家,不僅與發達國家的社會轉型過程有著不同的歷史起點,面臨著它們未曾有過的歷史任務,而且,同時集中了它們在不同歷史階段上相繼出現的多重問題。社會轉型要求社區成為社會整合的主要載體,社區的地位和作用伴隨著社會轉型日益提高。城市社區建設正是適應了社會轉型期的需要,它以發展基層民主和群眾自治為自己的重要目標,決定了它是21世紀的社會整合工程,成為這一時期的歷史必然。隨著經濟的發展,群眾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越來越講究生活的質量。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住房、醫療、養老、就業等體制的改革,城市居民居住社區的關系愈來愈密切。在社區服務、居住環境、文化娛樂、醫療衛生等方面,群眾的要求會越來越多。但是,目前許多地方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不能滿足群眾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因此,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為居民創造一個安全、舒適、整潔、方便的生活環境,推動社區建設,拓展社區服務是最佳途徑。
2、社區建設的原則之一——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服務居民是社區建設的原則之一。堅持以不斷滿足社區居民的社會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為宗旨,把服務社區居民作為社區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在社區建設中如何實現以人為本的原則,是社區建設發展的關鍵所在。在社區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把滿足社區居民的合理需求作為工作目標,按照社區居民需要什么就做什么,這里既包括物質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求我們要有對人民負責的精神,要真正了解人民的需求所在,要真心實意地為人民服務。
1、上班類群體的需求和對社區的要求。
通過調查問卷的數據顯示,上班類群體對社區活動和服務有一定的了解,但因為時間問題,參與程度較低。這類人群是家庭的核心,主要是中青年為主,他們的需求是不容忽視的。上班類人群由于工作繁忙而辛勞,因此,希望社區能組織娛樂為主的活動,比如棋牌娛樂、健身班等,但時間主要集中在周末和晚上等這些空閑時間。從圖1可以看出。
圖1:上班類人群希望社區組織的活動。
此外,上班類人群中,有的人為了生計奔波,就會忽視或無暇顧及家中無人照顧的老人和孩子,尤其是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和暑期在家的孩子,以及家庭安全問題。在希望社區為居民提供什么服務中,健康咨詢、治安保障、醫療服務三項比重在50%以上(見圖2)。由此可見,解除上班類人群的后顧之憂是他們最迫切的需求。盡管有的社區已經在提供這些服務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大多仍停留在形式,還有待完善。例如醫療服務站,據了解,真正投入運作的只有少數社區,而且藥品不夠齊全,有的就像擺設一般,沒有起到服務居民、方便居民的作用。
圖2:上班類人群希望社區提供的服務。
2、上學類群體的需求和對社區的要求。
這類群調查對象多為18歲以下的學生,也包括部分在職學習者,他們和上班類人群類似,對社區活動有一定認識,但參與社區活動的時間少,他們希望社區組織娛樂型或學習型的社區活動,包括英語學習班、暑期夏令營、社區獻愛心活動、健身活動等,他們要求的活動時間也主要集中在周末等空閑時間。
對于社區提供的服務,他們希望增加教育信息咨詢、學習交流活動、文化娛樂(旅行、音樂、攝影等),他們比較重視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務。
3、在家類群體的需求和對社區的要求。
在家類群體是社區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也是社區居民的主要組成部分,他們是建設和諧社區的主力軍。
這次調查在家類人群參與者最多,占了總人數的一半,因此對于他們的需求要尤為重視。這類人群的年齡段集中在40歲以上,即中老年人較多,其中,女性占大部分。賦閑在家的人群中包括退休的老人、失業人員、殘疾人員等,由于他們在家的原因各有不同,各自的需求也不盡相同。他們對社區活動的了解程度和參與程度均高于上班類和上學類,比例均在70%以上。他們對社區活動的要求有娛樂型、學習型、生活型等方面,比較多也比較全面。
圖3:在家類希望社區提供的活動類型。
由于賦閑在家,所以他們對活動的組織時間沒有太大要求,基本上任一時間段都能安排。
圖4:在家類對社區服務的要求。
從圖4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家類居民對健康咨詢、醫療服務(主要是退休人員和殘疾人員以及身體有疾病的居民要求)、治安保障、文化娛樂(家庭主婦等)要求比較多。通過下戶走訪,我們也了解到有的居民生活困難或行動不便的,急需社區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上的難題。他們說:其實我們的社區在某些方面做得很好了,主任們很辛苦,他們拿低工資卻為我們做了最實在的事。但有的服務設施是需要政府出面幫助解決的,我們需要有強有力的物質保證和政策支持。
由以上各類群體的需求我們可以總結出當前各社區居民的需求結構和特征。
1、需求多元化。社區居民群體雖然總的分為三類,但實際上社區的組成更加復雜,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即使在同一類群體中也會有不同的需求:比如上班類中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同使他們的需求大相盡庭;在家類人群中殘疾人和失業人員的需求也有很大的不同……社區的工作關鍵就是在異中求同,找出各類人群需求的共性,為社區居民盡可能地提供服務與方便。
2、需求復雜化。這與多元化的形成原因類似,也是由于社區群體構成的復雜性,在一個社區中,幾百幾千戶家庭,常住人口、流動人口,這些復雜的社區人員結構也是社區工作開展困難的原因,也不利于管理。
3、需求高級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社區的要求不僅越來越多,還越來越高。他們的需求已不僅僅局限于為他們辦理一些基本事務,他們的需求層次越來越高,更多的已升華到精神層面,如文化娛樂、醫療健康等方面。
4、需求滿足程度(效率)降低。雖然在調查中顯示居民對社區工作的滿意度比較高(見圖5)。
但是我們在回收的問卷中的開放題里,仍然看到很多“希望社區做些實際的事情,多貼近居民生活”“希望解決治安問題,加強外來人口社區教育”“搞好街道衛生”“請把××路的那棵?彎腰樹?砍掉,可能傷到路人”等這樣的留言。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他們的要求很實際很具體,也可以說很簡單,那為什么就總是得不到解決呢?問題不停地拖延只會導致失掉居民們的信任。在肯定社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希望社區能從小處著手,傾聽居民的心聲,為他們解決最小而最實際的問題和難題。相信居民們看得到,也感覺得到。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一些問題,下面我從一名大學生社區實踐者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希望能為社區建設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1、社區工作者應經常下戶了解所屬轄區居民的生活,及時掌握居民的最新需求,對于居民提出的問題和困難應當及時解決,不能拖著不管不過問,讓居民真切體會到社區對他們的關懷。
2、針對各類人群的相同需求,如醫療健康服務、文化娛樂等方面,社區可以適當滿足完善,同時,政府也要給予相應的支持。例如,以社區為單位,建立社區醫療服務站,這種服務站不僅局限于配藥、量血壓等常規性服務,而應擴展到家庭醫療服務,若某家有生病的老人或生活不能自理者,而家中無人照料,即可將這種家庭與社區醫療服務站聯網,由社區醫療服務站掌控,當他們發生危險時,及時給予救助。又如,許多家庭由于父母工作,使假期在家休息的孩子無人照料,社區就可以開辦假期托付班,為居民暫時照料獨自在家的小孩,解決上班類人群的后顧之憂。
3、現階段社區活動和工作開展困難有一個主要問題,即參加活動的始終是那樣一群人(低保戶、積極分子等),不能組織起各式各樣的有特色的活動,無法調動廣大居民群眾的積極性。我認為,除了居民時間安排的問題外,還有就是沒能滿足居民的主要需求,沒有找準多數居民的需求所在,因此,社區工作者更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適應居民需求不斷變化的要求,為建設和諧社區不懈努力。
暑期掛職實踐感悟。
轉眼為期近一個月的東城區大學生暑期掛職實踐活動已接近尾聲,作為人大的學生,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實踐活動,收獲頗多。這次暑期實踐不同于以往在企業中實習,無論是操作流程還是辦事風格都截然不同。在政府機關基層參與調研活動,能了解最現實的社會,接觸最原始的信息和人群,這在我的人生歷程中將是濃重的一筆,也是寶貴的閱歷與財富。
我和其他四位人大的同學是被分到了交道口街道辦事處。記得第一天到辦事處時,辦事處的主任們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仔細給我們講解了這次調研活動的目的和調研課題項目,并鼓勵我們積極實踐,全力支持我們的工作。隨后,我們五個被分到了街道下屬的幾個社區居委會,幾位居委會主任分別帶著初出茅廬的我們回到了各自所在的社區。至此,我們的實踐調研活動就算開始了。
社區就像社會的細胞,在這里,就是身在一個小社會,你可以看到最真實的人生百態。在居委會工作的這段時間里,我親眼目睹了主任們每天處理著日常繁瑣的但與居民生活又息息相關的事務,他們是社會主義最直接的實踐者,也是黨領導人民群眾的基本單位和載體,他們傳達黨的精神、方針、路線和政策,反映人民群眾的心聲,切實為居民們辦實事。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中,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最基層工作者的工作激情和動力,跟著他們學了很多東西。有時,我也會跟著主任們下戶走訪社區居民,為他們辦理醫療卡或發放通知及宣傳冊等,順便了解他們的需要,傾聽他們的意見和看法,貼近群眾永遠是黨領導的不變真理?!八茌d舟,亦能覆舟”,在這次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真正涵義。
此次調研我選擇的課題是“不同社區居民群體的不同需求”調查,由于要了解不同類別的社區居民的需求,我自己設計了調查問卷,在居委會主任的支持和其他社區的配合以及同學的幫助下,調查工作進行得比較順利,大家幫我分發問卷、回收問卷、整理問卷,使我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原始有效的數據和資料,并順利完成了調研報告。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怎樣與不同的人相處,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時刻想著居民的需要等等,這些都是社區工作者們應當具備的素質,也是作為學生黨員的我們應該學習的基本技能。
記得有一次跟著主任們下戶,到了一家很破舊的四合院里,院里住著兩位老人,他們的生活十分艱苦,老人見居委會來人了,拉著我們話家長,把生活中的難處和不便都向我們訴說了一番,看著老人們孤苦的晚年生活,我心里酸酸的。主任們拉著老人的手,把他們的低保金遞了過去。出了四合院,主任對我說:這樣的居民在社區里不少,他們是弱勢群體中最沒有保障的一類,要解決他們的問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啊。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感覺心里沉甸甸的。
除了社區調研,我們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為各社區策劃一次紀念申奧成功五周年活動。我們五個人經常利用中午吃飯的時間碰在一起,商量紀念活動的形式內容等,向街道辦事處提交了計劃書,在街道和各社區開展了一系列紀念奧運的活動,我們自己也親身參與到其中,大家配合默契,積極參與,受到居民的歡迎。我們也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各自的組織策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感謝東城區與學校給了我們這次實踐的機會。
報告主題:
發展狀況:
(1)經濟現狀。
長樂經濟,講到底是老百姓的經濟,是廣大民眾的經濟,是民營經濟。長樂在發展初期就是以民營經濟起步,而且在深化改革中,使其原本體制外運行的“草根經濟”成為相對到位的市場經濟主體,也成為長樂經濟的骨干力量。目前,全市民營企業數量占全市企業總數的90%以上,涉及農業、工業和第三產業,涉及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方面,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以及社會福利事業等各個領域。長樂作為全省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主要有三大特性。
一是民本性。今天的長樂,從廣義上認識,不僅包括了658平方公里的陸域面積和1327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更包括了海外長樂、域外長樂和本土長樂。近年來,民有、民營、民享的長樂民本經濟在“回歸工程”、“暖人心工程”的強力推動下,從“無中生有”中創造了奇跡,培育和鑄就了紡織、冶金、光電等三大支柱產業,實現了“三大”創舉。創舉之一:無棉之鄉筑百億紡織城。創舉之二:無礦之地鑄百億鋼鐵城。創舉之三:無芯之城創百億電子城。
二是多樣性。我市各鄉鎮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發展,大力培育具有較強比較優勢的特色支柱產業,形成了多樣化、特色化的民營經濟發展格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堅持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基本形成了獨具長樂特色的工業體系,促進了民營經濟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尤其是紡織、冶金兩大支柱產業,更是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帶動了民營經濟的穩健發展。
三是開放性。長樂是福建省著名的僑鄉,僑居海外的華人華僑達4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僑居美國約占60%,他們積累了大量的創業資本,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是長樂發展民營經濟的一大優勢。同時,作為“草根工業”發祥地之一,長樂培育了眾多本土企業家,在突破了地域觀念的束縛之后,他們紛紛走出家園,尋求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據不完全統計,長樂現有6萬名企業家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創辦了近5000多家企業,年產值逾1200億元,是長樂自身一年工業總產值的將近4倍。
(2)工業發展。
一是發展速度快,20xx年長樂市實現工業總產值155.22億元,工業增加值45.54億元,工業企業利稅總額8.22億元。20xx年,上述指標分別比20xx年增長2.7倍。
二是投資力度大。20xx年,長樂市全社固定資產投資達到84.38億元,是20xx年的5.46倍,6年間年均增長率高達40.4%。
個人分析:
在長樂經濟二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有了四點原因才能讓民營經濟做大做強,推動了長樂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不斷壯大。
1、政府營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這幾年長樂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優美的環境對客商的親和力已經成為客商決定投資意向的一個重要因素,抓好城市主干道、城區內河河道兩岸、使城鄉人居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
3、引導產業集聚,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政府始終把引導產業集聚作為培育產業集群的突破口來抓,以集聚求整合,以集聚求升級,從整體上構筑起民營經濟的規模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4、提升競爭實力,一方面,大力倡導管理創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一方面,大力倡導科技創新,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再一方面,大力倡導文化創新,提高企業整體水平。
5、最主要的是長樂人民的配合,與熱愛家鄉的感情。
優化措施:
一是必須突破發展理念局限,引領民營經濟永續發展。民營經濟由于大多發源于“草根經濟”,使得民營企業在現實發展中要不斷突破自身發展局限,在理念上不斷改變經濟發展的慣性思維,從而在更廣闊的視野里尋求發展的新突破,樹立全新的發展戰略,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途徑和辦法,從根本上實現了我市民營經濟的永續發展。
二是必須突破“草根工業”局限,推動民營經濟做大做強。長樂民營企業在應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建立、完善以及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和困難中,不斷突破“草根”企業自身“體輕、量眾、分布散”的局限,在規模上求集聚、在檔次上求提升,形成了當前我市民營經濟既大又強的發展局面。
三是必須突破家族式經營局限,創新民營經濟管理模式。隨著市場經濟不斷成熟、企業不斷發展,家族制經營模式先天的局限,已逐漸阻礙了民營企業發展,只有摒棄原有的經營模式,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才能使傳統的家族企業煥發出全新的活力。
四是必須突破投融資局限,開拓民營經濟發展空間。民營企業的投融資瓶頸一度成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針對于此,我市立足實際,在廣泛構筑銀企相互良好合作平臺的基礎上,充分引導民間資金和海外僑資注入企業發展,從而為民營經濟發展贏得了資金上的保障。
社區建設是基層社會在黨和政府的指導下,通過調整、強化社區組織,利用社區資源,發展社區事業,促進社會進步的重點“工程”。加強社區建設,對于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近期,筆者與有關單位的同志一道,就加強我縣社區建設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目前,我縣共有57個城市社區(其中城區20個,鎮級37個),47個農村社區,434個居民小組20xx年度關于社區建設的調研報告20xx年度關于社區建設的調研報告。管轄面積最大的是南城街道桐梓社區,6.7平方公里;管轄面積最小的是侶俸鎮中興社區,0.1平方公里。管轄人數(常住人口)最多的是東城街道塔山社區30560人;管轄人數最少的是少云鎮長灘社區,338人。我縣社區經過十余年發展,已奠定了一定基礎,社區管理體系、工作隊伍、社會服務基本到位。
(一)管理體系基本形成。
全縣社區均成立了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委會,組建了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成員單位議事會和社區監督委員會等,形成領導層、決策層、監督層和執行層兼備的組織體系。其中,社區黨組織在協調社區單位、開展社區服務中起著核心作用。如巴川街道各社區以黨員志愿者為骨干,采取“一幫一”的方式,為弱勢群體排憂解難。
(二)工作隊伍基本建立。
全縣共有228名社區干部。城市社區配備“五職”干部(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居務助理員、文書、計生專干),鎮級社區配備“四職”干部(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文書、計生專干),部分城市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肩挑”。社區干部中,黨員占總數的82%;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總數的29.4%。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補貼為1500元/月,其他干部1200元/月;鎮級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補貼為1000元/月,其他干部800元/月。
(三)基本服務逐步到位。
全縣共建成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55個,為群眾提供低保、社保、就業、衛生等服務。多數社區建立了社區警務室、圖書室等,部分社區還建立慈善超市、休息室等,如巴川街道正街社區為居民提供休息場所,南城街道桐梓社區為居民提供健身設施部分社區聯系縣級部門,開展文化、科技、醫療、法律等知識進社區活動。部分社區建立了幫扶救助、治安巡邏、糾紛調解等志愿者隊伍,開展便民服務。
(四)城市社區文化活動多。
多數城市社區成立了文化活動小分隊、健身隊等,如東方社區成立“東方藝術團”,南城社區成立“夕陽紅藝術團”,經常進社區、進居民樓院演出;利用社區廣場等公共場所,定期組織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如東城社區成功興辦了首屆社會體育運動會,受到群眾歡迎。部分社區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涌現出一大批文明家庭、文明樓院、文明小區。
部體來看,我縣社區建設進一步強化了城市管理,為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目前我縣社區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不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
(一)社區居委會工作任務較重。
社區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其職責主要是居民服務。但目前社承擔了太多政府工作,除糾紛調解、扶貧幫困、計劃生育、流動人口管理等工作外,城市社區還要承擔“兩河整治”、“拆違”、“三整一改革”等階段性工作,并應付上級檢查、考評等,社區居委會超負荷運行特點明顯。此外,一些政府部門把工本職工作交組社區,但權利、經費、人員、指導不到位,導致工作開展難、工作效果差。
(二)辦公及服務用房不足。
根據市里相關規定,“社區組織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使用面積應不低于500平方米”。目前,全縣僅有9個社區達標,大多社區用房面積不足300平方米,如截山社區辦公用房僅144平方米,舊縣鎮金鐘社區用房僅20平方米,無法滿足發展需要??h社區用房多是利用社區內單位、企業、居民閑置舊房,建設不規范,條件較差。
(三)干部事多酬少影響積極性。
隨著城市的發展,社區管理人口增金社區居委會承擔的任務越來越生,而每個社區僅有4至6名干部,干部基本上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社區干部工資水平較低,養老保險每年僅400至600元,他們普遍認為工資待遇與其工作量不對等;由于部分社區干部文化水平較低,缺乏社區工作的專業知識,導致工作效率不高。上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四)缺乏“造血”能力。
社區基本沒有“造血”能力,每年僅靠2萬元經費開展工作,沒有經濟實力更好地為民服務。僅有部分條件較好的社區,如正街、東城、龍山等社區,靠自有房屋出租和社區服務組織中介兩種方式增收,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缺少優惠政策支持,社區發展經濟的動力不強、支撐不夠;二是社區干部的精力主要放在事務性工作上,在興辦實體、發展經濟上缺少時間和精力。
(一)多方面為社區“減負”
在社區職責和服務對象逐漸增多的情況下,社區已不堪重負,建議充分為社區“減負”20xx年度關于社區建設的調研報告工作報告。一是政府要理順和社區之間的權責關系,進一步轉變職能,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讓社區有更多的精力為居民服務。二是在條件允許下調整社區布局。社區合理規模一般是1000戶至3000戶,目前袁家、塔山等社區已嚴重“超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劃分社區。三是對管轄范圍廣、管理人數多的社區,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增配專職干部,或適當增加工作經費讓社區聘用工作人員,解決事多人少的問題。四是政府部門將工作交給社區要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并安排專業人員指導社區干部開展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二)加強社區陣地建設。
采取多元化方式,統籌解決社區辦公及服務用房不足的問題。一是將社區建設納入新城建設規劃,縣城開發區新建設社區要根據實際需要留足辦公和服務用地。二是采取加大財政投入、爭取上級補助和將部分閑置國有房屋調配給社區使用等辦法,解決老城區社區用房不足的問題。三是新建或改建住宅小區應按照每100戶15平方米的標準無償提供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難以落實的,應提供一定的資金用于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建設。四是采取聯辦、有償或無償等方式,將社區內單位、企業的服務設施納入社區協調使用。
為期一個月的調研,與其說是一次比賽,不如說是一次學習和體會,無論是相關知識的增長,抑或是比賽時心態的一種鍛煉和成長,還是比賽過程中的學習和感悟,與隊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方面,我都收獲了很多東西,所以,總的來說,我是很感謝這個比賽的。
作進度,所以,以后自己提出一個想法后,就應該積極地去驗證它的可行性,然后再具體實施分工,節省大家的時間。
另外,工作態度不夠積極主動,不夠注重細節。工作中,潛意識里好像覺得自己不是組長,不用從大局去著想,組長具體分配我去干什么我再去,干完之后就一身輕松了,而不是,主動地去思考整份作品和團體的成效,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工作中哪些地方還有不足,還需要改進,并且,做事兒時不夠注重細節,有了輪廓和思路后,就停止去認真思考了,導致很多工作在實施時才遇到困難,大大耽誤工作進度。
比賽時,在現場,包括ppt展示和現場答辯。首先是ppt的制作和展示,我總結到:ppt的展示內容反映的最主要就是我們的作品制作思路以及我們要強調的作品亮點,因此,內容可以不全面,但是一定要表現深刻,其次,解說時一定要自信坦蕩,要盡量有感染力,我覺得有激情和笑容,就成功了一大半。答辯時,無論回答什么問題,都最好回到自己的作品上來,讓評委老師相信,你問的我們的報告是可以解釋的,報告是提供了充分的說明和解釋的,我的回答也不是主觀的,是嚴格根據調查得出的,而我,直到決賽時才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最后,此次比賽中,我更看到了隊友們優秀的品質,很值得自己去學習。澤鋒的認真負責,和勤奮努力,錦波的認真思考和嚴謹工作,素端的積極主動,旭瓊和陸勉的踏實??他們讓我更加相信,工作時的認真和積極才是最重要的,也更加激勵我工作時應該更深入更細致的去思考問題,因為那才是用心去做事兒,也只有那樣,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
近一個月的努力換回一個三等獎,我想說,其實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加強社區建設,是首都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按照慶林同志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的具體指導下,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對城市社區建設工作進行了調研。先后與八個城區的領導同志交換了意見,同十幾個街道和居委會進行了座談,實地考察了一些社區服務中心、衛生醫療站、居民圖書館,聽取了市民政、公安、財政、文化、衛生、市政、園林、規劃等部門的意見,分析研究了上海、南京、武漢、沈陽等地社區建設的經驗,向清華、北大、人大和市社科院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咨詢,并研究了國外的社區理論。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報告。
一、社區建設的現狀。
當前,首都城市正處于社會轉型和體制轉軌的關鍵時期,整個城市的組織結構和社會生活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從政府層面來看,隨著機構改革的深入發展,各級政府轉變職能、轉變工作方式,按照政企分開和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逐步把應當由企業和社會承擔的職能剝離出來,大量的服務性、技術性工作向社會聚集。從企事業單位層面看,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企事業單位逐步成為市場競爭中的主體和獨立的法人實體,原來承擔的大量社會職能逐步剝離出來,職工開始由“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從社會組織層面看,城市的外來人口急劇增加,社會組織發展迅速,社會結構愈趨復雜,居民對生活方式多樣化、個性化的追求和對生活質量提高的要求越來越高。長期以來實行的以單位管理體制為主要特征的高度集中統一的社會管理方式難以適應城市快速發展的新形勢。
上級要求做的居民沒有需求,居民要求做的上級又不支持。由于政府部門對社區統得過死,管得過細,致使一些社區缺乏獨立自主開展工作的能力。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根本上說,是城市基層基礎工作體制、機制還不能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從而嚴重影響了城市基層基礎工作的加強,制約了首都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步伐的新形勢下,解決存在的問題,實現體制機制創新,推進社區建設,已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三、推進社區建設的基本思路。
個不同的環節,使政府工作層面與社會基礎層面既各司其職、各顯其能,又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從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確保城市運轉實現良性循環。要通過社區這個平臺的建設,進一步理順各種關系,務實城市管理的基層基礎工作。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解決城市管理中的諸多矛盾和問題;通過社區建設,更有效地發揮居民依法自治的作用,推動基層管理體制由行政化向法制保障下的社區自治轉變,鞏固黨和政府在城市工作中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通過社區建設,更廣泛地動員社會力量,合理配置和整合社會資源,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滿足城市發展和居民群眾的需求;通過社區建設,實現城市基礎層面運行有序、充滿活力,促進首都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為早日基本實現現代化和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第二,合理劃定社區范圍。按照中央23號文件精神,社區界定為調整后的居委會轄區。在前一段的試點中,有的區采取了合并居委會的辦法,有的區采取了在原居委會基礎上建社區的辦法,也有的區采取了不并居委會,通過建立聯席會的形式解決居委會內資源不足的問題。我們認為,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是否需要調整居委會的規模,既要考慮到歷史的因素,也要充分照顧到當前的實際情況,總的看,一要便于管理和服務。便于整合社區資源,便于居民自治;二要考慮到地域性和居民的認同感;三要注意尊重居民委員會和群眾的意愿。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以地域性為特征,居民認同感為紐帶,涵蓋居民和駐區單位的新型社區。由于各區的情況不同,一個區內各街道、居委會的情況也不相同,科學合理地確定社區,只能從實際出發,不能搞“一刀切”。新的建成區規??梢赃m當大些,老城區受條件所限規??梢孕⌒?,特殊的地區也可以劃定在原有居委會的范圍之內,全市不必強求一致,各區也不必強求一致。在前一階段,各區縣在探索劃定社區范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幾種模式,如朝陽區是在合并原居委會轄區的基礎上重新確定社區,西城區則基本把社區范圍限定在原居委會轄區。這些做法都是基本符合這些區實際的,應給予充分尊重。
廣大居民自愿參與的社區組織體系。一是要擴大黨組織的工作覆面。要通過建立健全社區黨的組織,把社區內流動黨員、各種新經濟組織中的黨員組織起來,發揮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發動社區單位和居民參加社區建設,使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更好地落實在基層。二是構建社區自治組織,特別是建立社區代表會議和社區居民委員會。在不違反《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基礎上,按照民主自治的原則,把社區內的居民、單位組織起來,通過建立協調機制,加強社區居民、駐區單位之間的協商協調,把各方面的積極性凝聚、調動起來,共同建設、發展社區。三是逐步健全社區的治保組織、服務組織、志愿者隊伍,使社區的各項工作都有人管、有人干。要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和動員工作,引導社區居民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意識。踴躍參與公益性、福利性、群眾性活動,開展各種自助、互助的社區志愿服務,推動社區建設健康發展。
社會聯辦,再過渡到以社會興辦為主,逐步形成社區服務業資源共享、加快發展的良性機制。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把過去經營不太景氣的小旅店,經過改造,引入民營經濟經營,開展養老服務,效果很好。各街道這樣的卡拉0k廳、小飯館很多,都可以改造成社區服務的資源。
第五,突出社區建設的工作重點。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盡管社區建設工作任務很多,但人民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是要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社會秩序,有一個方便快捷的服務體系,有一個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有一個文明和諧的人際關系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社區建設應結合群眾的這些愿望和要求,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實現突破:
一是全力維護社區的安全穩定。要在構建新的體制上下功夫,重點是搞好專群結合,開展群防群治。要建立健全以公安部門負責、政府專業管理與社區二是要大力發展社區服務。重點是完善服務設施,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滿足社區成員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需求。要拓寬投入渠道,建立和完善市、區(縣)、街、居四級社區服務設施和信息網絡,規范整合服務機構和服務網點。要繼續重點開展面向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社會貧困戶、優撫對象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務,面向社區單位的社會化服務,面向失業人員的就業服務、下崗職工的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通過投資入股、合作經營等形式,拓展社區服務,在社區內形成社會福利服務、社區互助服務與市場服務相結合的多類型多層次廣覆蓋的社區服務網絡,逐步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托、孤有所撫、殘有所助、貧有所濟、難有所幫。
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與梅隴文化館資源共享)作為社區精神文明創建、社區文化建設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陣地之一,在創建和諧文化、共建社區文化、構建學習型社區的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推動和促進作用?,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是與梅隴文化館資源共享的社區公共文化館。該館系東上海國際文化影視集團下屬(原市委宣傳部下屬)的公共文化館,與街道于年初幾乎同步成立后,一直與社區保持著緊密型合作共建、資源共享的良好關系。年被列入市府實事項目首批20家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改擴建工程并首批通過達標;當年12月28日社區與梅隴文化館雙方正式簽約,掛牌社區文化中心。雙方合作緊密,配合默契,在日常運行管理、開展群文、創建活動和機制創新架構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1、設施建設。
年改擴建后的社區文化中心面積達8000余平方米,其中用于文化活動的面積達6000余平方米,設有圖書館、影劇院、評彈書場、排練廳、教室、老年茶室、乒乓房等20多種功能的活動設施和項目;有面積各為近80平方米的電子閱覽室和200平方米的多媒體教室:前者可讓居民通過數字圖書館、視頻點播等享受科技和文化盛宴,具有強大的信息服務功能,也為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提供綠色通道;后者則配有標準音響燈光電腦和投影儀,適合舉辦各類文化、科普等社教類講座和報告會,也可通過信息化平臺實現電子閱覽及教學。而兩個樓面計400余平方米的展示大廳,是展示各類社區文化藝術作品和成果的平臺;另外,年下半年街道又在位于梅隴三村內的街道社區學校內設分中心,建造成使用面積達200平方米的社區信息苑,內設有多功能演播廳、培訓室、電子政務區、游戲區四大功能區域。
2、經費投入。
社區文化中心改擴建投資近450萬元(其中街道斥資95萬元);社區信息苑建設又斥資90萬元(其中市、區、街道各投入30萬元),建設經費投入近550萬元;每年用于社區公益文化的日常運行和管理經費(包括固定資產折舊)近200萬元,其中以梅隴文化館以房養文的經費開支為主,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包括圖書館購書款等)的開支10余萬費用由街道支付。
3、人員配置。
街道配置了專兼職人員從事社區文化中心工作,由梅隴文化館館長任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名譽主任,由街道社會發展科科長兼任社區文化中心主任,由梅隴文化館群文部主任兼任中心副主任,梅隴文化館群文部和圖書館的全體管理人員任文化活動中心的工作人員。以后還將成立文化活動中心指導和管理委員會,進一步開放人員構成,強化人員配備,優化人員配置,吸納社會文化指導員、地區單位、居民區、兩新組織和文體團隊代表等人員參與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和管理。
4、運行管理。
(1)日常運作:以梅隴文化館自主自行獨立管理為基本模式。街道除每年給予圖書館固定的購書款外,也在人、財、物上通過共同組織和開展群文活動、租賃場地設施等方式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幫助。該館在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經營模式下,能常年堅持文化館公益性服務方向并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動,更顯得殊為難得。他們長期為書畫社、舞蹈隊、健身隊等社區文體團隊和社區學校辦班免費提供教室場地、團隊排練廳和活動室設施和后勤保障。暑期為未成年人提供的免費文化服務項目主要有:打乒乓等體育鍛煉活動、國產優秀影片vcd播放、少兒圖書快餐活動;也培育了滬劇、收藏、攝影三大沙龍,并從中發現了一批群文骨干和人才,如收藏有數千種《紅樓夢》藏品并建成家庭紅樓收藏博物館的張道華,多次獲得全國性和市攝影比賽金獎的胡雅君,舉辦個人畫展的周形海以及滬劇個人演唱會的王金秀等優秀群文骨干。
(2)群文活動:年底與梅隴文化館資源共享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改建并掛牌后,每年都以社區文化中心和梅隴文化館的名義聯手開展一系列群眾文化共建共享活動,如抗戰勝利60周年、長征勝利70周年,迎特奧倒計時、迎奧運倒計時等大型系列活動;曉暉與你相遇著名二胡演奏家馬曉暉與社區民樂愛好者見面會暨二胡藝術鑒賞會;連續五年的春色滿園十大書法名家為社區居民寫春聯活動;連續三屆被稱為地區小春晚的共享和諧春節聯歡會;有汪華忠、胡璇等名家參加的戲曲名家進社區戲曲匯演,已成為每年一度居民翹首以待的傳統保留節目;三八、六一、國慶系列活動、社區家庭電腦大賽、暑期靚女孩才藝對決、暑期托兒班等主題活動和項目也連續多年成為社區的特色品牌項目。
1、資源共享考核標準尚不明晰。
目前從市到區,還沒有專門針對資源共享建立起來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相對統一標準的實施管理辦法和考核評估體系,對資源共享雙方評估的獎懲性、制約性和操作性不夠,主要靠共建共享關系的方式來自我調節和潤滑,而并未從制度設計和機制建設上來予以確認和加以保證。
2、經費支撐機制保證存在缺口。
街道在財力相對薄弱的情況下,盡管近年來每年都加大對社區文化,尤其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經費的投入額度,但是與快速發展的社區文化建設的要求,與居民日益增長和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和滯后。而梅隴文化館作為自收自支、自負盈虧進行獨立市場化運作的單位,在堅持文化館公益性方向的同時,要維系生存、保持日程運轉有很大難度。因此從經費支撐,尤其是經費增長的支撐上存在不小的缺口。
1、建立對資源共享型社區文化中心考評體系并給予機制保證。
有關部門應就社區文化資源(尤其是場地設施資源)共建共享,盡快建立相對統一的、明晰的、具備規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具體實施細則和考評體系,從機制上對考核評估體系予以落實和保證。
2、加大對資源共享型社區文化中心經費投入及經費機制保證。
為保證文化中心的正常運行,有關部門亟待對這些共享單位在政策、資金、物力及人員配備上給予一定經費或有關經費的政策性投入、傾斜、優惠和支持,并從經費的產生和運行機制上給予落實。
社區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綜合基礎的群眾基礎機構。他為我們居住在一個固定區域的居民群體范圍內的居民,起著一種媒介橋梁作用。在為我們廣大居民群眾做著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與社會團體旋節溝通連貫的作用。是我們信任的一個基礎機構,與居民群眾生活有著息息相關的關聯基層組織。在這樣的環境里人們都在互相影響。最近國家提出的“兩型”社區也為了做到“資源節儉型、環境友好型”。對于這個我們早有所聞,作為社區的一員我們就應為此出一份力。然后對于此刻的社區環境也要有必須的了解,給政府帶給一些資料,讓其著手解決社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雖然2012年上半年長沙在全國禮貌城市評比中名列前茅,可是長沙社區環境中仍存在著很多不良問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注意衛生環境問題,可是在無意中卻更多地使環境污染、破壞、資源浪費,這樣的環境形勢是相當嚴重的。為保護環境,節儉資源,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節儉型社區。社區居民節能節水、樹立綠色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為了更好的做到“兩型”社區,為了廣大社區居民能自覺參與到環保行列中,暑假期間我個性對長沙市雨花區的社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探討不一樣文化程度居民之間以及同文化程度不一樣生活環境的居民之間的環保行為,環保意識以及獲取環保知識等方面的狀況,探討其影響因素,為建設“兩型”社區帶給良好依據。
二、調查設計。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本次調查主要以長沙市雨花區三個社區(德馨園社區、湖橡社區、向陽社區)的居民為主,對象涉及學生、工人、知識分子、企業管理人員、個體戶等多個職位,其中各個社區主要是在家度晚年的老人。共發問100卷份,回收97份,有效問卷97份,無效問卷3份。
2、方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資料包括個人基本信息、節儉和低碳、回收利用、對環保的態度,共23題。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三個社區每個社區16份問卷。針對不一樣文化程度、年齡等群體采取的調查模式也不一樣:(1)不識字的社區居民(主要是老人):調查員直接訪談,由調查員根據被調查者的回答代填問卷。(2)識字社區居民:采用一對一調查,個人現場填寫問卷,現場收回。
資料中包括個人基本信息、節儉和低碳、回收利用、對環保的態度。個人基本信息中沒有提及到姓名,證件號碼等敏感性問題,僅有簡單的性別和學歷兩點,所以個人信息是不會對個人造成任何影響的。節儉低碳以及回收利用主要是問,是否有節能節水、不浪費資源等相關問題。對環保的態度主要是問一些獲取環保知識的途徑還有一些保護環境的個人看法及一些環保知識等問題。此問卷的資料不會影響個人,進過前期的訪談,社區中出現的不足都整合成簡單易懂的問題。并且在社區層面的問題基本上能夠從問卷中看出來。在題量上來說也是恰到好處,不會太多,被調查者不會因為題量多少而不予填寫。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在此次調查中我們主要收集了居民的環保態度,以下是社區居民環保態度狀況,
我們能夠看出在環保態度上存在一些問題,個性是群眾的環保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愿意出力保護環境,比如有人破壞環境時在86人中有31人覺得無所謂,舉報的人僅有10個,觀望的有13個,用心制止的有32個。無所謂的加上觀望的有44個,在其中占到52%的比例,這個數據是不可小視的。
分析:從中我們能夠得出,人們對環保還不是很在意,有一部分人可能覺得環保跟自我沒有關系,同時有一些被調查者覺得環保是十分重要的,也有意向了解更多的關于環保的各種知識。這證明政府或相關部門在環保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上做的還不夠,主要是宣傳力度不夠,缺乏管理。導致社區居民的環保態度還不強,或者說還有其他原因影響了環保意識。同時在環保過程中我們不能對任何人任何事都強制他人去完成,然而我們只能是加強個人的環保意識,讓其自覺環保,所以對于環保態度是就應加強并告知其環保重要性,那樣才有效做到環保。
當然這僅僅是環保態度一塊的資料,在這次的調查結果里能夠看出還有一些環保過程中的不良環保行為,節儉低碳,回收利用等等的資料都有類似狀況。
能夠看出在節儉層面人們做的還不夠好。如,同家人外出吃飯,留下的飯菜打包狀況中來看,有21人直接丟棄,有40人覺得份量多就打包回家,有25人不管份量就直接打包回家,直接丟棄占24%,看份量多少打包回家的占47%,這個數據還是不錯的。同時我們能夠從表二中看到回收利用中居民似乎做的很不好,如,處理廢物時,是否有分類的習慣時,有的僅有25人,沒有的有40人,視狀況分類的有21人,其中沒有分類的占46%。
分析:根據以上說明,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居民認為此刻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沒有必要進行垃圾分類,即使將廢棄電池、垃圾分類處理好,也不明白哪里能夠回收,覺得這樣也是多此一舉阿,還不如直接扔到垃圾桶,有些人認為此刻科技也越來越發達何必苦了自我呢。
能夠看出,文化程度越高對煙花鞭炮的了解越高,明白煙花鞭炮中內含很多的破壞壞境的有害物質,而文化程度低一些的人就不會想到這些問題,因為不了解煙花鞭炮。從表三中完全能夠看出文化程度的高低對環保行為的影響還是很深的。
(一)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長沙市雨花區社區居民的環保行為總體水平還是不高,一方面說明居民關注環保的主動性不夠,用心性不高,還有一方面說明在宣傳環保知識工作上還不夠到位。
首先,了解到社區居民獲得環保知識的途徑很有限,主要透過電視,報刊,雜志等,說明社區居民之間很少交流關于環保的話題,然而在一個小區內主要是人們互相影響的,這是占主導地位的。尤其是在家的婦女們。
其次,在回收利用中,由于此刻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狀況也越來越好,有些不用的東西就沒有必要留著,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當然在老一輩的人來說,還是會回收,可是沒有做到利用,主要是新的東西都有一大推,就沒有必要用舊的了。就算;垃圾分類處理好了,之后也不明白放哪里去的問題出現。
最終,我也都明白文化程度對環保的重要性,可是此刻我們能做的似乎也僅有大力宣傳環保,對于文化程度低一些的居民還是有必須幫忙的。
(二)對策。
針對上述問題,為提高社區居民環保意識,現提出以下對策:。
首先在宣傳工作上就應加大力度,針對不一樣的人群,采取不一樣的宣傳教育手段,普及環保知識,提高居民的教育程度和自身素質。讓居民自我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用心投身于環保中。推薦相關部門借助各種工具進行宣傳,個性是發動大眾傳媒,人們互相影響。
其次,普及垃圾分類處理,能夠回收的就回收,不能的就分類處理好,同時保證分類處理好了有地方回收,垃圾桶也要分好類,設施要跟上。大力宣傳“節儉是美德”這一作風。
總之宣傳工作是必須要做好的,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居民的環保職責感和參與意識,轉變其環保觀念,使其環保意識不斷提高。推薦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制定強有力的環保法規和管理制度,制定相應的處罰措施,約束居民的不良行為。最終到達環保目的。
文檔為doc格式。
。
隨著轄區內住宅小區及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居民群眾對社區管理及服務需求不斷增強,社區工作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新情景、新矛盾、新問題。建立覆蓋全社區的工作網絡,健全完善貼合自身實際的工作機制,與時俱進加強社區建設、規范社區管理、改善社區服務,已成為新形勢下的一項重要任務。
社區辦下轄12個社區,社區居民共22000余戶,常住人口62000余人,各社區所含小區共33個,樓棟469棟。12個社區均組建了黨支部、居委會,現有社區工作者85名,社區黨員共計1377人;各社區共劃分社區網格69個,黨網格65個;社區志愿者隊伍共69支,志愿者共計4467人。
幾年來,社區圍繞在基層黨建、基礎設施、精神禮貌、和諧穩定、安全生產、環境衛生、惠民實事、社會管理、深化服務等各個層面開展工作,服務社區居民群眾,服務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推動社區事業注入新活力,各項工作連上新臺階。
(一)基層黨建工作有待加強。一是社區黨員對社區黨組織的認同感有待進一步加強。社區居民黨員隊伍中,社區弱勢群體、老齡黨員、未就業待業黨員多,黨員構成多樣化,對社區黨組織的認同感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主要表此刻社區黨員居住場所不固定,人戶分離較多,通訊方式不固定致使黨組織生活質量不高。三是社區黨員后備力量培養有待進一步加強。集中體現為“兩個側重不夠”,即入黨積極分子、黨員發展對象的教育培養側重不夠,對社區共青團組織開展工作側重不夠。
(二)社區管理及服務有待完善。一是社區居委會工作單一、粗放,有待進一步深化。二是社區黨員干部隊伍素質水平有待進一步加強,干部后備力量后勁不足。三是部分社區基礎設施硬件不夠硬、基層服務軟件不夠靈。
(三)社區法制建設不夠。一是對社區法制建設認識未完全到位,落實工作一般化,法治建設工作發展不平衡。二是作為社區普法依法治理主體的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干部的作用發揮得不夠全面。三是社區法治建設工作隊伍素質不高。有的社區工作人員法律素質不高,在必須程度影響了工作的開展。
(四)社區文化建設存在瓶頸。一是社區室內活動場地不足。社區室內活動場地偏小,給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帶來了一些不便。同時,隨著社區工作量的增加,各社區文化活動室經常是一室多用,遠遠不能滿足社區文化的需求。二是社區文化隊伍建設亟待加強。主要表此刻:缺乏專業社區工作人員,難以對社區文化工作進行有效的指導、協調和服務;社區居民專業人才稀缺,制約了社區文化向專業化,精品化方向發展。三是社區文化活動的覆蓋面窄。參與社區文化活動的人員大部分集中在社區文藝骨干、黨員骨干、志愿者骨干等特定群體上,且活動的人員大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一)進一步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一是鞏固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充分發揮社區辦黨委在社區工作中統領全局的作用、社區黨支部在本社區工作中組織領導作用、社區黨網格在具體社區工作中的串聯協調作用和社區黨員隊伍在社區建設、服務中的模范帶頭作用。二是加強社區黨組織的自身建設。開展“五個抓”:抓體制機制建設。構建以社區辦黨委為核心,以社區黨支部為基礎,以社區黨員為主體,社區內各類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推進現有的社區黨網格管理橫向拓展,縱向深入,建規范管理制度;落實社區黨員隊伍民主評議工作機制,構成常態管理。抓黨員教育管理。經過開辦社區黨校,依托“掌上社區”、qq群、微信群等平臺開展“菜單式”黨課教育,豐富黨員活動資料。同時組建黨員模范帶頭隊伍,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不斷增強社區黨員的黨性意識。抓黨員隊伍建設。
完善黨支部書記工作考評考核制度,堅持年終“雙述雙評”制度。同時加強支部書記教育培訓,努力提高素質、增強社區服務水平和綜合本事。抓載體豐富黨建活動。延伸社區黨建觸角,廣泛吸納轄區黨員積極參與“黨員服務”、“黨員代辦”等特色服務,擴大與居民群眾的接觸面,為社區建設和服務居民供給堅實的保障。抓社區共青團組織建設。健全機構設置,縱向垂直管理與橫向扁平管理相結合,構建輻射全社區青年的高效的共青團基層組織體系;加強制度建設,構成基層團組織發展的長效機制;實行黨建帶團建,為基層團組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強隊伍建設,增強團員意識,提高社區團員隊伍整體素質。三是充分發揮社區的人力資源優勢。社區最大、最強的資源就是社區的全體居民。社區居民按照黨員身份劃分為黨員群體和非黨員群體。一方面,黨員群體作為其中的精華部分是寶貴的政治資源,是社區黨建、社區工作的基石和排頭兵,要充分調動和發揮黨員隊伍作用。另一方面,注重發揮社區非黨員身份的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知名人士等特殊人才及廣大社區志愿者的進取作用。
(二)進一步改善社區管理及服務。一是抓好社區居委會自身建設。堅持居委會在社區管理中的主導地位,加強與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的.溝通交流,進取探索試行居委會、物業公司、業委會負責人聯席會議制度,構成合力,為建設禮貌社區搞好服務,提高社區管理水平。二是抓好社區干部隊伍建設。從建章立制入手,完善規范各項工作機制,把工作紀律挺在前面,做到按制度辦事,按規矩行事,嚴格落實好區“四個零”工作機制,優化為民服務環境。三是落實惠民措施。將居民民生需求作為工作立足點和切入點,切實做好老舊小區設施改造、社區常態化便民服務、關愛社區弱勢群體等實實在在的工作,給居民群眾送去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和關愛。四是努力推進品牌社區建設。以創立“一社區一特色一品牌”活動為載體,圍繞和諧社區、平安社區等資料自行確定社區服務品牌創立工程。重點以法官進社區為資料,創立平安型社區;以充分就業為資料,創立就業型社區;以環境優美為資料,創立宜居型社區,以發揮黨員作用突出為資料,創立黨建示范品牌型社區。
(三)進一步深化社區法制建設。一是理順關系,健全組織機制。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區法制建設領導機構和專兼職工作隊伍,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為社區法治建設工作供給組織保障;配合區政法委及法院等司法部門部門建立社區普法的相關制度,指導社區搞好居民自治,增進法律意識、落實依法行政。二是綜合運行,創新管理機制。
一要廣泛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圍繞居民工作、生產、生活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著力于居民法律意識的提高和法律觀念的構成,為社區法制建設奠定思想基礎。
二要充分發揮專兼職工作者的作用,以法官進社區為平臺,做好社區法律服務與法律救濟工作,把法律送到千家萬戶,提高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的水平和質量。
三要注重社區動向,及時發現和調處糾紛。建立和發揮群眾工作站(室)、法官工作站等機構的作用,推進人民調解制度和司法制度有機銜接。
四要積極開展專項依法治理。針對社區治安、環境衛生、物業管理等居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協調區相關執法部門開展專項整治,以維護廣大居民的合法權益。五要發揮社區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作用,突出重點,把準關鍵,防范要害,及時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為社區建設供給良好的法制保障。三是措施到位,強化制約機制。
一要加強隊伍建設,配備社區專職及兼職工作人員,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法律知識培訓;二要制定和嚴格執行工作考核職責制,把法制建設工作列入對社區綜合目標考核之中,以加壓驅動提高工作積極性,保證法制建設各項工作目標落到實處;三要結合實際,圍繞中心工作,開展多形式、廣角度的依法治理各項活動,不斷提高社區的工作質量;四要協調有關部門給予工作指導,培養和交流典型經驗,推動社區法治建設不斷上臺階、上水平。
(四)進一步理順社區文化建設。一是加強社區文化聯建。組織調動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等社會力量,齊抓共管,各行其責,做到建設有人分管,工作有人推進,措施有人落實,問題有人解決,保證社區文化建設各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二是抓好社區文化網絡建設。以社區居委會為龍頭,社區市民中心為紐帶,居民文體隊伍為基礎建立社區文化網絡。
(一)社區居委會工作負擔過重。
這是當前社區建設中一個最突出的問題。一是任務多。據調查統計,我市給社區居委會下達工作任務的部門達45家之多,工作達100余項,還不包括一些臨時性、專項性的工作。不少部門在社區居委會設立機構、建立組織,并要求掛上機構和組織名稱的牌子和相關的工作制度。二是資料臺帳多。社區居委會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還要根據要求收集整理資料,建立工作檔案,以備檢查之用。最多的一項工作有14大項41小項,最少的也有4大項14小項。各種資料不僅要進電腦,還要裝訂成冊、制成卡片,十分耗時。如楊秣社區居委會創建無毒社區工作資料就有三盒,法律進社區工作資料就有四盒。三是工作方法落后。有的部門還把一些執法工作、技術性和專業性強的工作交到社區居委會。由于無相應的職權、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做起來困難重重。如為了確定新增的企業是否有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只有通過看企業規模、雇員的多少等予以估算;為了清查非法安裝的衛星電視接收器,只好爬樓觀察;為了做好計生工作,只有通過看居民家貼“喜”字、曬尿布等來了解新婚和生育情況。這些落后的工作方法加重了工作負擔。
(二)社區居委會職能錯位,自治作用難以發揮。
三、對加強社區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我家住在河南省修武縣劉橋村。秋季時,村長帶領幾個工人在我家對面安裝了一些健身器材,有跑步機、雙杠、秋千、健腹器、健腰器等。記得那時剛剛安裝好,固定這些器材的水泥還沒有完全干透,周圍的人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在這里使用健身器材鍛煉身體。
現在,每當人們在鍛煉身體時,就常常發出這樣的感嘆:“早知現在健身器材變成這樣,何必當初不去愛護它們呢?”只有秋千和跑步機是好好的,很牢固,其它都是左搖右晃的。
這不,一個月前的一天晚上,我剛鉆進被窩,準備睡覺,就聽見唧唧扭扭的聲音。后來一想,可能是外面誰在蕩秋千發出的聲音吧,真是吵得我難以入睡,真煩人!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去蕩秋千,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就是秋千發出的唧唧扭扭的聲音。我回到家中對外公說:“外公,打秋千時,秋千一直發出唧唧扭扭的響聲,用一點油把它潤滑一下吧!”吃完飯,外公就拿著機油筒和一個廢舊的針管來到秋千旁,先用針管吸了點油,再向秋千的軸承處打了點油。從此以后,打秋千時秋千再也不唱難聽的“歌曲”了。
作為小學生,我們也應該為環境保護獻出一份力,愛護公共設施,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勸阻一些人不做破壞公共設施的行為,這是每個小學生應盡的責任。我們的力量雖然微薄,但是我相信,只要人人盡力,那我們一定能還修武一個寧靜的家園。
我愛修武,保護環境,愛護公共設施,人人有責。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19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