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報告是在特定情況下對相關事物或現象進行詳細說明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提供客觀的事實和數據,幫助人們全面了解當前的情況。小編整理了一份關于項目管理經驗總結的情況報告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1800萬,但十一五期間每年新增勞動力供。
近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
23.7%。
一些高校畢業生寧可成為大城市中的漂值得關注的是,已就業者中,部分畢業。
從族和蟻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線城市和基層就業。多數高校畢業生仍然希望在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就業,希望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業,到中西部地區、城鄉基層、中小企業就業的積極性不高。4、大學生扎堆大城市一是我國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且短時間之內難以改變。經濟越發達的地方就業機會也越多,發展空間越大,導致高校畢業生范文本站小編為你精選們忙忙碌碌,很少停息一會兒,放松身心。中學生的近視日趨嚴重。在班級上,同學都戴著眼鏡,對于中學生的視力情況,我對河北省邢臺市育才中學初中二年級的調查。二、調查目的對中學生視力情況的調查使認識到中學生患近視的嚴重性。
提出倡。
降復,有的則已成了真性近視,這時應戴適宜的眼鏡來進行矯正,以保。
以自。
;從生活方面看,進入大學后,衣食住行等個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學生活的主旋律;大學生活節奏快,活動空間大,接觸面廣,朋友同學來自全國各地,語言、個性、習慣、價值觀念各不相同的差異,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觸中,易逐漸融合;從校園環境上看,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各種啟事,各式傳單隨處可見,各種組織的活動,各式性質的社團比比皆是。這為大學生們兼職提供了豐富的舞臺。
23/26些行業所占的比例達到80%以上?,F今,導游慢慢成為大學生兼職新貴,經驗豐富的導游更將成為旅行社的搶手貨。作為科班出身的我們,對于此工作有更大的優勢,只需在考取導游證之后即可聯系旅行社開始帶團。
導游的優點就是工作時間彈性大,不與學習時間沖突。而且報酬較豐厚,還可以在工作中廣交朋友。但也有缺點,就是工作強度大,對體力的消耗很大。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兼職職業的選擇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否從中學到經驗。都說行行出狀元,兼職對于職業的選擇也是這樣,想起雷鋒說的螺絲釘精神。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計的。不管你做的工作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只要你做的是對社會有用的事,就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四、大學生兼職注意事項大學生兼職是值得鼓勵的,但由于社會經驗不足,很容易上當受騙。就拿我來說,我也曾經歷了從受騙到找到一份正式工作的過程。
并不占用學習時間,在學們無疑是有幫助的。大學就是一個強調自主學習的地方,而社會就是一座大課堂,只要你用心去學,就會發現許多奧秘。更何況,大學生在課堂了學習了那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同樣可以應用于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兼職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學習呢。不僅如此,我還認為學生兼職有利于專業的發展、經歷的積累。由于我們是一個??茖W校,比較注重技術的學習及實踐經歷,所以,兼職的鍛煉就對我們更加重要了。而且,我們專業是國際導游系的英語系,出于專業的需要,我們要接觸很多形形色色人,這就需要我們更多的人際交往的能力,而做兼職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接觸社會,學會與各種人打交道。六、總結總而言之,在就業形勢如此激烈的今天,大學生兼職是大勢所趨。只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以及找好學習與兼職的平衡點,我相信兼職對于我們大學生培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是有一定幫助的。
25/26。
近年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日漸突出,并且呈上升發展的趨勢。.由于畢業生處于畢業――擇業――就業的人生轉折關頭,其思想狀態,精神面貌,心理變化均存在著較大的調查意義。
有那么一群人,他們已大學畢業但至今未就業。當我們不斷在講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時候,他們在想什么?他們的家庭是什么感受?我國大學擴招后,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一方面和x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關,更和當今畢業生的就業觀滯后有關。就業是民生之本,畢業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然而畢業生畢業就失業,早已不是危言聳聽,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為當前我國一系列就業問題中一道特殊的難題。
如何正確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學的解決辦法,是我們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隨著美國金融危機波及范圍的擴大,全球進入了新一輪的經濟困難期,首當其沖的就是各國的企業。而企業受難的同時無疑給畢業生就業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壓力。
金秋十月,大學城中涌現出了這樣一類人,他們西裝革履,手提公文包,形色忡忡,步履焦急,他們就是在求職路上的畢業生。畢業生就業難這是一個老話題了,年年提,x、社會、學校年年在努力,而畢業生則年年撞的頭破血流。今年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形勢一片暗淡,不少企業進行了大面積的裁員,大多數企業則選擇大幅度縮減招聘人數,這對畢業生就業來說無異于火上澆油。雖說是所謂金秋的季節,遠在太平洋另一岸接踵而至的消息帶來的卻更多的是冬天的寒意。
如此危機四伏的經濟環境下,不少公司都或多或少的面臨著各種困難,國內外諸多公司收縮開支,壓低成本,而在這當中,人力成本便成為了一個他們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于是乎,如今的畢業生找工作也似乎變的比往年更難。
一、經濟危機下畢業生就業問題剖析。
x年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席卷全球,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下,高速發展的x并不能獨善其身,在一些地區、一些領域,經濟危機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經濟危機下,很多公司開始裁員,招聘需求大幅減少,這使得x的勞動力市場壓力異常巨大,尤其是畢業生就業問題異常突出。近期,x社會科學院發布的x年《經濟藍皮書》指出:預計到x年底,將有100萬名畢業生不能就業,x年還將有592萬名畢業生畢業面臨找工作,畢業生就業問題非常嚴峻。x年滬上高校畢業生比今年增加9000人,突破15萬人大關,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機,就業形勢雪上加霜。
二、綜上我們分析得出畢業生就業難主要體現在以下這兩點。
1.缺乏勝任力。
現在高校培養的畢業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實踐非常缺乏,即便是對實踐要求極高的技工類,很多學校因為種種原因取消和減少了實踐的課程。大量理論的課程讓學生在專業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實踐能力的畢業生成了紙上談兵的高手。
企業是非?,F實經濟實體,需要的人就是能夠給企業直接帶來績效的人,而紙上談兵的畢業生并不能馬上給企業帶來績效,還要搭上老員工給為其輔導,從而影響了企業的整體績效?,F在很多企業都停止了招聘新員工,尤其是畢業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實力的公司進行的優中選優的戰略性人才儲備;而有些有實力的公司,在進行人才的戰略性調整,希望通過現在的經濟危機帶來的變化,招募和儲備一批中高端人才和優秀的技術骨干,從而迎接經濟危機過去后的新的發展。我國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著應試教育的思想。這種思想同樣延伸到從事高等教育的大學中。所以,大部分的學生仍然是被動地傳授知識與技能,缺乏對事物的探索與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畢業生隨處可見。有一位19歲的四川大學的學生在放暑假時想要看看自己的女朋友,為了給女友一個驚喜。他并未告訴自己的女友,只身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后來他迷路了。無奈之下,他竟站在街上大哭起來。直到警察趕來才解決此事。在危急時刻,人類最基本的應變能力,生存能力,我們認為他沒有。一個重點大學學生,我們可以完全不用懷疑他的智商。不過我們也同時慨嘆教育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我們的大學是作什么的?我們為什么要上大學?我認為求取真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學應該鍛煉的是獲取真知的能力和方法,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質??傊?,大學教給我們如何做人的方法和能力。這就是我們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過程。顯然,我們畢業生缺少這樣一種能力,也同樣缺少一種好的心態。社會上出現許多由畢業生心理問題而引發的事件如:清華大學學生用濃硫酸潑熊。
由此可見,畢業生應該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2.供過于求。
在沒有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從整個就業情況看,畢業生的供給明顯大于實際需求。不是總量的供過于求,而是結構性的供過于求,主要是培養的畢業生的方向及畢業生所應該學習的內容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是脫節的。
企業用人的時候,首選是相關專業,其次是高潛質的人,因為企業在發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員補給,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過程中逐漸培養的,這也為一部分專業不對口的畢業生解決了就業的問題。我國的gdp當中,第一,第二產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第三產業占的比重較少。同時,我國又以出口商業為主,以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工小商品為主,而這些產業并不需要這種高素質人才。國外恰好相反,西方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相當發達,正是這中第三產業即服務產業對畢業生這種搞素質人才,才會大量要求。所以國外的畢業生的需求無法滿足當前畢業生就業要求。所以,畢業生就業問題尤為突出。電子產業,管理業都好似第三產業的范圍,而這些產業正式對高素質人才需求大的產業。x年的就業報告分析中調查社會對不同畢業生的需要,大專生占49、16%,本科生占65、52%。研究生占66、66%。研究某一專業領域的研究生仍然被大多企業所熱衷。在專業排行榜上,前十一名分別是工商管理、電子信息、經濟、機械、外域、土建、醫藥、法學、交通運輸、化工、制藥。第三產業仍是前列。
x年由美國的金融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襲卷了全球。雷曼兄弟、花旗等有著百年歷史的銀行相繼倒閉。這場危機同樣波及到了x。我國的市場經濟由于開放度有限,所以受損程度有限。不過,這次危機同樣給x帶來了很x動。我們多年以出口商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顯現出了他的脆弱性,大批訂單急劇減少,企業虧損嚴重,成百上千的中小型企業已經停產倒閉,農民工提前返鄉,由金融危機而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同樣影響了畢業生就業。大部分的企業已經開始裁員,不準備招聘人員了。所以,打部分畢業生面臨無業問題。甚至一些研究生不得已去賣肉等等。
當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候,企業普遍實行的保守的發展戰略和緊縮的財務戰略,一方面人力資源的補給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用于培養與培訓的費用也大幅減少,在招聘的時候會對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優中選優。經濟危機造成的結果是,無論是從結構看,還是從總量上看,畢業生的數量都是供過于求。
三.針對上述問題我們不斷探究著應對畢業生就業難的各種方法。
1.從畢業生主觀的自身角度出發:
畢業生應努力培養自身專業技能,同時,端正就業心態。
2.從客觀角度講:
畢業生應了解各專業的就業情況以及企業需要的人才類型與社會多接觸,了解社會需求,關注各類就業動向,從而對癥下藥,為自身找到正確的就業方向與奮斗目標。
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如果我們選擇逃避,等待我們的將是無底的深淵,只有選擇面對,際遇才會眷顧我們,我們才能看見明日的曙光。面對這一危機,國家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四萬億拉動內需政策,擴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前一陣,國家xx下階層時差時說將畢業生就業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作為工作重點來做。xxx也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畢業生們交談??梢?,國家已經意識到就業文圖的嚴重性,它與整個是個會的經濟政治體制有著重要的關聯。所以,解決它并不是一個想法,一項措施可以奏效的。我們必須結合x的國情,利用科學發展觀,長遠地,發展地看待整個問題。而這也是新時代畢業生應當具有的品質。
作為一名大三的學生,我們是該為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作一個系統的職業規劃。為此,今年寒假期間,我對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上層管理者作了一次訪問,也對目前大學生的就業狀況進行了考察和研究,并對自己畢業后的方向更加明確。
對于非名校的本科生來說,本科的文憑并沒有優勢,出于一個高不曾低不就的尷尬地帶,因此很多成績良好又肯吃苦的學生們選擇了考研,還有一部分家庭條件好的,但又怕吃苦的學生選擇了出國讀研,而我的選擇是就業。
我對企業的高層作了一次訪問,雖然沒有那么正式,也不可能很細致,但至少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現在的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得到的回答很簡單,就是通用人才。我說是否就是可塑性強的,得到的回答很明確,就是這類人才。通俗一點說就是聽話的。受訪的高層繼續說了,企業需要一些基礎好的,一個月可以上手的,并且擅于與人合作的人才。接著我又問了一些關于門檻和本科生,研究生和海龜之間優先權的問題,得到的答案讓我很是驚訝。門檻不是問題,僅僅是本科生就可以,只是需要相對合適的專業而已。關于優先權的問題,這位leader很明確地說是本科生。對于國外讀研的海龜,企業的回答是除非有特長否則不要。這些也只是待遇問題,因為企業也要考慮培養成本。而企業對于研究生,包括海龜認為的他們可以起點比別人高一些和薪水高一些的想法是過于理想化的?,F在的海龜回到中國工資并不高,通常他們根本不了解國內的行情,而且眼高手低,企業并不喜歡這樣的人才。企業需要動手能力強肯干又聽話的人才,因此我更加明確了目標,先有飯碗再求發展。
作了這次訪問之后,我又通過網絡,找到了。
作文。
網上關于2019年大學生就業狀況和2019年就業前景的分析。近兩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形勢很不好,加上畢業生人數的持續增長,就業情況不是很好。但是我認為這些分析和調查對我們學生來說只能作為參考。要針對我們自己的專業來看,就業率高了不代表我們畢業了就能百分百找到好工作,就業率低了也不代表我們畢業就失業。通過這些刺眼的數據,我們只能感嘆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同時也只能咬緊牙關繼續努力。
寫的再全面的職業規劃不如腳踏實地地刻苦奮斗來不斷完善自己,爭取找到適合雙方的職業。
。
調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學生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系;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為同學們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
調查結論及建議:
在調查中了解到,大學生對就業信息的關注還是比較少的,只有24%的同學表示一直在關注就業信息,而71%的同學只是偶爾關注,在看到時留意下。而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為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同學們大都表示對未來的工作有擔心,但在實際生活中卻缺少了這種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現。
總結照成這方面的原因:1.因為學生現在仍在安逸,舒適的校園中生活,對激烈的社會生活沒有足夠的了解。在經濟上仍依賴父母,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每天仍是如中學生活,上課、下課,對就業缺乏了準確的了解和認識。2.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到位。同學們表示,雖然學校開設了就業指導課,但只是泛泛的講些大道理,缺少了實際的操作能力。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
通過對部分用人單位的了解,發現社會所需要的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綜合素質應該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講誠信,善于協調、容易與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基本的法律法規知識。
調查顯示,有60%的大學生認為造成就業難的狀況,除了社會壓力大,企業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問題還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經驗的缺乏,缺少實戰經驗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現為相對缺乏社會實際工作經驗,缺乏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缺乏艱苦創業精神,在與人合作與溝通方面存在著障礙。在調查中發現,有57%的同學認為自我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關系是自己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難題。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并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了解。通過個人分析認識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地理位置與單位性質、社會經濟因素),內在價值因素(是否能發揮自己的才能、自己的理想),外在價值因素(家庭的經濟條件、薪水和福利、)。在調查中,被調查者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單位性質、自己的理想、家庭的經濟條件、父母的決定、社會經濟因素、是否能發揮自己的才能,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職業選擇中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單位性質和父母的決定為同學們所所首先考慮下的,接下來是自己的理想、是否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家庭的經濟條件、社會經濟因素,男女生沒有顯著的差異。
據調查發現,以往的學生對自己就業后工作的要求,無論是單位性質反面還是薪資方面,要求都比較高,但現在的就業形勢似乎不允許初出茅廬的學生有挑工作的機會了,大學生們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學都表示可以接受“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對于以后將從事非專業的工作,有61%的同學都表示可以接受,看招聘單位給出的工資待遇和發展前景。但在就業公司選擇時,有58%的同學希望可以再外資企業和政府部門工作,對那些民資企業只有極少部分的同學表示會考慮,這也是大學生好高騖遠的表現,似乎也有點不切實際。
幾點意見:
從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對就業的態度表現為:1.對就業形勢的關注度比較少。2.個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認識不足,缺少實戰經驗是致命因素,沒有準確的目標3.大學生的職業期望還是比較高。
(1)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盡快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工作同等重要。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屬于就業匹配的促進措施。其核心在解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決策。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高等院校應通過改革傳統的管理體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質和職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服務和就業幫助。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大學生就業信息系統,并與全國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聯網,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建立職業指導機構,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職業開發以及制定工作尋找戰略,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信息與指導服務;建立職業指導課程,列入學校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實施在校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實習政策等等。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在就業需求與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為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后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后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適合于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生應當給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長處的一面,又要看到短處的一面,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因素,又要考慮到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點因素。
(三)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也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的下鄉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提前適應社會生活,了解現在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積累一些社會經驗,豐富自己的閱歷。這些都是將來找工作的資本。
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及《20中國高職高專生就業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對25萬屆大學畢業生進行跟蹤評價,同時對屆畢業生三年后就業情景進行分析。報告顯示,雖然經濟下行壓力大,但創業、深造確保了大學生就業率繼續堅持穩定。
收入。
報告顯示,2015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為3726元,比屆3487元增長了239元,比屆3250元增長了476元。其中,本科畢業生2015屆4042元比2014屆3773元增長了269元,比2013屆3560元增長了482元。高職高專畢業生2015屆3409元比2014屆3200元增長了209元,比2013屆2940元增長了469元。從近三屆的趨勢能夠看出,大學畢業生半年后月收入呈現上升趨勢。
同時,“211”院校2015屆畢業生月收入4718元比2014屆4394元增長了324元,比2013屆4123元增長了595元;非“211”本科院校2015屆畢業生月收入3907元比2014屆3649元增長了258元,比2013屆3447元增長了460元。連續三屆呈現上升趨勢。
在2015屆本科學科門類中,畢業生畢業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學4313元,最低的是醫學3462元。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業類為“媒體、信息及通信產業”4823元,其次是“電子電氣儀器設備及電腦制造業”4552元。
就業。
據報告顯示,大學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54%上升為2015屆的59%,而在國企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22%下降到2015屆的18%,在外企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11%下降到2015屆的9%。
此外,麥可思研究院副院長郭嬌介紹,30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業的就業大學生比例持續提升,3000人以上大型企業大學生就業率是下降的,不管本科還是高職都是這樣的趨勢。
數據顯示,從2013至2015屆的本科畢業生中,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27%下降到25%,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45%上升為50%。高職高專畢業生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56%上升為60%。這意味著中小微企業雇用了超過一半的大學畢業生。
此外,報告還顯示,大學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的就業比例上升。2013~2015屆大學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就業比例從2013屆的52%上升為2015屆的55%。其中,2013~2015屆本科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就業比例從2013屆的46%上升為2015屆的48%。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比例從58%上升為61%。
創業。
畢業直接創業三年后一半存活。
報告中稱,2015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1.7%,與往年持平。郭嬌介紹,分析大學生就業穩定的因素,自主創業是原因之一。郭嬌介紹,自主創業在過去三年持續提升,今年到達3%?!翱赡苓@個數字大家感覺有點小,可是相當于90%以上的就業率高的情景下每增長1個百分點都相當得有意義?!惫鶍烧f。
根據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的普通本??飘厴I生人數680.9萬估算,2015屆大學生中約有20.4萬人選擇創業。報告也指出,大學生創業三年的存活率僅一半。2012屆大學畢業生畢業時創業的比例為2%,其中畢業時創業三年后還存活的僅約1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存活率僅在一半左右。
在創業資金來源方面,報告指出,2015屆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資金主要依靠父母、親友投資或借貸和個人積蓄,本科生的比例為78%,高職高專學生的比例為75%,而來自商業性風險投資、政府資助的比例均較小,還不到5%。
同時,報告對大學生創業的結構進行分析,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自主創業主要集中在教育產業(21.1%),其后是零售商業(12.8%)、媒體信息及通信產業(11.6%)。2015屆高職高專創業主要集中在零售商業(13.2%)。
對于大學生創業的回報,報告也披露,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自主創業人群的平均月收入為5131元,比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4042元高1089元。
專業。
物流管理專業就業率最高。
立刻就進入高校招生錄取季,什么專業的就業情景好,是廣大考生關心的問題。報告披露了2015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最高的和最低的十個專業,其中物流管理專業的就業率為96.6%,就業率最高;而口腔醫學的就業率僅為83.4%,為最低。
根據失業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報告評出了年本科生就業的綠牌專業和紅牌專業。綠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分別有軟件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審計學、廣告學、車輛工程等。應用心理學、化學、音樂表演、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美術學被評為紅牌專業。
從行業上分析,報告指出,2015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增加較多的行業類有“教育業”(增加3.6個百分點)、“醫療和社會護理服務業”(增加2.8個百分點)、“媒體、信息及通信產業”(增加1.8個百分點)。
隨著大學畢業生的增多,以及高學歷人數的增多,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而且受到各方面的壓力的影響,人才堆積,職業上崗比例失調,導致就業難上加難,真是應了一畢業就失業。校漂族越來越多。針對該問題我們隨機調查本院學生對就業問題準備得如何,對將來就業前景的態度,并且將數據總結處理,發現以下幾點:只有xx%的學生有一直關注就業前景,幾乎沒有人想要創業因為需要資金門路關系,xx%的人選擇要繼續深造,而且近乎百分百的大專生認為畢業實習需要關系人脈,專業成績倒是其次。少部分學生認為個人素質很重要,應該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能否充分的準備就業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它決定你是否能在將來的社會生存中勝出。
問卷調查。
(1)調查范圍:xxxxxxx。
(2)調查目的:了解xxx對就業的準備情況,使他們能正確認識到未來的就業情勢。
(3)調查方式:網上問卷調查。
結果表明本院學生對就業的準備情況不是很好,大多數大學生都不能充分地準備就業,導致出現了一些問題,隨著各大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在逐年增長。雖然政府在不斷地增加就業機會,而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人群,那只是一點皮毛而已,供不應求的現象依然存在。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仍然不容樂觀。
1、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家困擾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于求。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業崗位數量多得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卻遠遠小于此。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一個直接原因。
2.熱門專業人才過剩。
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那么社會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么想的話,就會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扎堆現象。這也就是為什么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們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3.薪水與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
4.各企業選人挑剔。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梁和骨干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將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
隨著近年來高校的不斷擴招,畢業生人數驟增。從整個國家來看,正在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部分國有企業的大量職工下崗待就業,同時,農村富余勞動力正在向非農領域轉移,向城市流動的規模不斷擴大。這樣一來,給大學生就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形勢越來越嚴峻。
畢業生在就業中出現了結構性矛盾,包括地區結構、專業結構等。就業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經濟相對較發達的地區,就業形勢好,人才非常多,就業渠道也比較暢通,而西部欠發達地區,就業情況比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經濟發展緩慢。
近年來,一種情況有的學校追求短時效應,不顧本校的實力,盲目開辦一些熱門專業,造成人才供求過剩;另一種情況是,有的高校市場靈敏性不夠,對一些冷門專業,社會需求少的專業,不作及時調整,沒有及時調整招生人數,改革課程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畢業未就業就先失業。
目前我國的高校就業工作是由教育部門管理,戶口是由公安部門管理,而人才市場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勞動部門管理。而這些部門相互之間溝通不夠,再加上一些地區還有地方保護主義,對生源是本地的畢業生大開綠燈,而對一些外地畢業生則加上各種條件加以限制。一個真正公平、競爭、擇優、有序的就業市場尚未建立,服務保障體系還未健全,體制性障礙還未真正消除。
4、用人單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費。
一些用人單位缺乏人才培養機制,希望進一個人才,就馬上發揮作用,創造價值,因此,非??粗毓ぷ鹘涷?,認為應屆畢業生只是有書本上理論知識,動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應屆畢業生,不想把時間花在對畢業生的培訓上。
5、高校就業指導滯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業機制,就業指導體制不完善,許多高校的就業指導機構掛靠在學生管理部門,或者是剛從相關部門分離,其管理幅度相對較小,其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欠缺,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質量不高,就業指導課形式單調,有的只是在學生大三大四階段開設,沒有將就業指導貫穿于大學全過程。
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并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就業期望值較高,理想與現實存在較大差距。對薪水、福利待遇要求過高,不顧自身的條件,導致用人單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發展;對單位選擇過高,看重國家機關、大單位等,對一些小企業不感興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7、大學生本身的素質問題。
近年來的高校擴招,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學生的基礎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軟件和硬件設施都沒有跟上,隨之帶來了學生質量的下降,有的學生成績不錯,但動手能力差,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強,適應能力也強,但是學習成績差,與用人單位交之失臂。
據我國教育部、人事部相關統計資料顯示,20xx年畢業生人數有413萬人,而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495萬人,比上年增長19.9%。20cc年我國有630萬大學生畢業校園,走向社會。預計20xx年7月,將有畢業生671萬大學生畢業,畢業人數將創歷史新高。就業壓力仍然十分巨大。
在校生對未來的就業形勢持怎樣的態度呢?經調查,四成在校生認為通過努力可以找到工作,但認為自己能夠找到合適工作的大學生比例僅為8.4%。
大學生在求職路上遇到了哪些問題?他們期望的薪酬是多少?對于就業,他們又持有怎樣的態度?最新20xx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顯示,近五成大學在校生對未來就業感到擔憂,七成應屆畢業生認為應該先就業后擇業,同時,應屆畢業生期望薪酬大幅降低——研究生已逼近本科生。
日前,智聯招聘發布了《20xx年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以下簡稱“調查”),調查顯示,今年近九成畢業生的畢業安排是就業,截至本月,有7.5%(其中6.5%為求職考研兩手準備者)的20xx屆畢業生準備投入到新的一年考研中去。
在校生對未來的就業形勢持怎樣的態度呢?經調查,四成在校生認為通過努力可以找到工作,但認為自己能夠找到合適工作的大學生比例僅為8.4%;對找到工作感到憂心忡忡的大學生比例達到33.2%;感到就業形勢嚴峻、很難找到工作的比例也達到了15.4%。
職場專家表示,雖然大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擔憂,但對就業付出的實際行動卻并不積極。今年畢業生至今依然有56.7%的人沒有職業規劃,甚至低于在讀生55.1%的比例。
七成畢業生認為應先就業后擇業。
到底是先就業還是先擇業?這個問題一直是大學生比較困惑的。調查顯示,有72.8%參與調查的學生選擇先就業再擇業。
“其實這兩個方面并不互相沖突?!敝锹撜衅嘎殬I顧問祝紅艷說,大學生在就業前就應該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個清晰的目標,在這個清晰的目標下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放低求職期望。對于大學生而言,社會還是個比較模糊的概念,行業和職業也只是模糊的概念。在經過社會工作的磨練后才能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因此大學生在就業時一方面切忌盲從認定一些熱門行業,另一方面也不要期望值過高。憑借大學生目前對于行業和企業的`認識,很難根據自己的判斷“擇業”。因此,在基本確定方向后,建議大學生先就業,在社會的摸索中學會擇業。
20xx屆畢業生的期望薪酬是多少呢?調查顯示,本科畢業生的期望薪酬集中在20xx至3000元,比例為45.4%。研究生的期望薪酬集中在3000至4000元,比例為34.3%,期望薪酬在20xx至3000元的比例也達到了26.4%,逐步逼近本科生。而博士及以上學歷的期望薪酬,基本在5000元以上,比例為43.6%。
而大學生畢業后是留在大城市還是去基層?調查發現,大學生就業首選地與其就讀的高校所處地區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京畢業生八成以上想在北京就業,其次是到沿海城市,排在第三位的是廣東深圳地區。在上海畢業的大學生就業首選地九成以上是上海,其次是沿海城市,之后是廣東深圳地區。
從城市性質來看,大學生希望在發達大城市就業的比例為32.3%,排首位。其次是較發達的沿海城市,比例為30.1%??h級以下排在最后,僅為0.6%。
大家選擇就業首選地的考慮因素都是哪些呢?發展機會較多、較大的原因排在了首位,比例為75.9%,遙遙領先于其他因素所占的比例。排在第二位的因素是良好的文化及教育環境,大家選擇就業地的原因多樣,比如說能和家人在一起也是大學生選擇就業地的主要原因?!叭松陌l展道路是多樣的,選擇就業地要考慮多方面因素,而不是盲目地跟著大家做決定,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才是關鍵?!甭殘鰧<冶硎?。
隨著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大學生意識到了職業規劃的重要性。不少大學生都表示,在大四前就要開始進行職業規劃。調查顯示,大學生最想得到的就業方面的輔導為職業規劃輔導,比例達到了34.9%。
祝紅艷指出,大學生在低年級時比較難以制定出系統的職業規劃,但在進入大學以后,應該逐漸形成一個大致的目標。就業、考研或是出國,無論是哪一種,制定最基本的目標后,就應該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略有側重?!叭绻x擇就業,則應該開始有計劃地考慮自己未來想從事哪個行業或者哪個職業的工作,逐漸摸索自己感興趣做的事情和能做好的事情,及時調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實習工作?!痹搶<曳Q。
在求職輔導的內容中,大學生認為在就業階段幫助最大的是職業生涯規劃的輔導,其次是職場工作技巧課程,另外,職業素質類課程與簡歷撰寫與求職面試技巧也是目前大學生期望得到輔導的內容。
參與調查的大學生認為,大學生創業最需要的是資金方面的支持,比例為35.8%。其次是人脈,比例為21.7%。核心的技術和理念排在第三位,比例僅為18.9%。國家今年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大學生創業,對于想創業的大學生來說是很好的消息。
祝紅艷分析指出,很多大學生在創業前并沒有雄厚的經濟背景支持,核心技術和理念是吸引資金的關鍵。創業在近幾年越炒越熱,但創業并不適合于所有大學生。事實上,上述幾種因素,缺了任何一點,都有可能導致創業的失敗,相對于有社會經驗的職場人而言,大學生創業難度更大,盲目進入創業的潮流并不可取。
總的來說,大學生就業理念正在逐漸趨于理性,體現在對個人發展機會的看重,對待遇的期待值降低,對于自身綜合能力尤其是人際交往能力欠缺的認識等方面,但是大學生對于很多信息的不了解,以及就業信息不夠通暢也制約了大學生的就業,比如對三線以下城市缺乏興趣,以及對體制外職業的認知偏見,都成為了大學生就業的瓶頸,很多大學生也因此而延誤了工作機會。解決大學生全面就業問題,不僅需要轉變大學生職業的定位,同時也需要教育部門、學校的綜合努力,在如何全面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放開擇業視野,明確職業規劃與職業定位等方面進行改進,才能更好的解決大學生就業問。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就業難是一個復雜的社會i司題,從教育內部分析,就業難問題主要體現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變化與高校專業設置調整相對滯后、幣場需求與人才培養結構失衡等諸多方面。大學生就業狀況已經成為衡量高等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如何解決好大學生就業難間題,是推進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大課題。
我們的間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以后工作情況設間
2.針對自我期許和對企業的期許設問
3.針對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設間
4.在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具有多少程度的影響
今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群體不斷擴張膨脹,大學生就業難等一系列社會性間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近年來深圳富士康公司發生的連續跳樓事件,在人們為那些年輕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時候,也更加關注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間題。解決大學生這個弱勢群體的就業難間題、生活難等間題,已經迫在眉睫,只有真正的解決這個間題,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安定,才能能真正把知識變成生產力,從而推動一個國家的實力發展。
首先,“弱勢群體”這一概念,在以前雖然不同程度上也劃分過一定階級、一定人群,但還沒有把大學生納入其列,隨著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生活難等間題的日益加劇、形式的更加嚴峻,無形中把大學生劃分到了實實在在的弱勢群體之列,“畢業即失業”的言論已經不再是危言聳聽、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社會上存在的許許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視態度和歧視行為,使大學生弱視群體無法獲得平等的就業權,被無情地剝奪了公平競爭的資格,也引發了種種社會沖突和矛盾。
據國家人力資源部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就連續八年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統計:2003年212萬、2004年280萬、2005年333萬、2006年413萬、2007年495萬、2008年559萬、2008年610萬、2010年631萬,從詳細數據觀察,可見畢業生的人數程猛增趨勢,八年累計3533萬,而據教育權威部門統計顯示:到目前為止2009年畢業生就業率僅為35%,加之以往畢業還役有就業的學生,并且不考慮虛假就業信息的存在,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就業形勢是多么嚴峻,如此龐大的基數已形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以往的畢業生還沒有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之下,又一撥的人群又加之到來,緊缺的、理想的就業崗位上更顯得前什后繼。雖然許多的企業面臨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崗位都是普工崗位,整個社會都在鼓勵大學生下基層,從基礎干起,但這又與上學最終的初衷相違背,從而甚至形成了教育無用論的局面。以至于他們高不成低不就,從而走向社會的弱勢群體、邊緣人群。
調查目的: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就業壓力逐漸增大,就業難度日益突出,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逐步增多,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為了解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經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系;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忙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供給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夢想職業。為同學們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供給參考。
調查時間:20xx年10月20日~20xx年11月25日。
調查對象:廣州大學學生。
一、數據分析(在附錄中已附上調查問卷及調查原始數據)。
此次的調查對象主要是面向廣州大學的學生,共計100名,男生46名,女生54名。經過調查數據顯示這次調查主要以廣州大學大三學生為主,一方面了解他們的就業觀念,另一方面期望能經過對廣州大學學生的調查,幫忙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心態,正確的擇業觀。
在被調查的對象中,100%的人認為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困難,可見此刻的大學生對自我未來的就業還是一片迷茫的,大學生對就業蒙上了一層迷霧,自我感覺就業困難重重。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在短短幾年內,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時代。高等教育大眾化已成為一種必然,但一些問題也由此而帶來,教育大眾化要求中國普通高校進行大規模擴招,而擴招的直接結果之一就是高校畢業生的快速增長。在社會人力資源需求沒有明顯增長的前提下,這種量的變化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學生就業也從精英化走向了大眾化。
83%的同學選擇在東南沿海工作,因為本學校在廣州,所以廣東以及東南地區的學生占很大比例,有一些外省或者本地同學處于一些研究對工作地點無要求,還有少部分同學要求在家鄉工作,這樣的選擇結果,不禁讓人擔心,大學生的自我觀念太強,沒有太多服務社會的意念,我想這樣的就業觀念還是需要學校和社會的努力,去改變大學生的想法,此刻一向都有說支援西部,如果大學生都沒有榜樣去支援,那還會有多少的人會去。這一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包括學校,政府,社會和大學生自我。
在問到自我此刻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當前的競爭狀況時,36%的人對自我沒有信心,41%的人覺得一般,23%的人選擇不明白,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對自我所學的專業充滿著疑問,沒有很好地去了解自我所學的專業,對自我的實力存在著質疑。
在被調查的對象中,46%的人能夠理解就業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30%的人則是先就業,后找自我專業對口的工作,24%的人則是因為就業,而無奈理解。這一是個還不錯的結果,可見此刻的大學生并沒有執意要找自我的專業對口工作,而是在就業中慢慢地來,先就業后找自我專業對口的工作,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
在問到對自我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時,80%的人選擇的事3001-5000元,17%的人選擇20xx-3000元的范圍。這一數據充分體現了,此刻的高職大學生的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酬大多數是介于中層薪酬的,既不太高,也不太低,此刻的大學生的就業越來越理性了。
在擇業的時候,更多的人注重的是企業所在城市,工資與福利待遇,還有就是工作環境與工作的穩定性。這樣的選擇是比較理性的,更多的是工作的安穩性和公司的待遇問題,但我們再擇業的時候也應研究一下該公司的發展前景,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發展自我的空間。
在問到學校對大學生最應當培養的本事時,大多數的人是全選的,可見高職大學生渴求的是全方面的發展,不斷地提升自我,充實自我,這一選項也給了高職院校一些啟示,在培養學生的時候,是否做到了全方面地去發展學生,培養學生。
經過這些的問題分析總結,最終得出了一個基本的就業觀念:先就業后擇業,發揮個人特長,貼合個人興趣,薪酬介于中層,企業待遇較好,就職地點是:經濟較發達地區。
二、目前就業形勢。
從20xx年畢業生人數突破600萬以來,每年仍在增加,去年已達670萬,20xx年估計近700萬。中國超過700萬人口的城市有幾個,但我們一年的畢業生卻有700萬,再加上近三年未實現穩定就業的,何止1000萬。大學生就業壓力大是事實,這是社會問題,不是誰能夠隨便解決的,但對于我們每一個人,卻是很現實的問題,我們必須解決。畢業了,意味著我們要工作,要獨立生活,要賺錢養活自我。一個月沒工作,這個月的生活費便是問題。所以——不能哭泣,生活不相信眼淚。我們必須進取應對,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相應調適對策。
1.充分了解自我所學專業。
所謂充分了解自我所學的專業,就是了解自我所學專業是什么,學什么,有什么特色,在社會上的就業度是怎樣的,自我專業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你自我的努力方向是什么等等,僅有在充分了解自我所學專業的基礎上,我們才會有清晰地思路去學,去研究自我應當要怎樣去應對自我的未來之路,未來的就業方面。以至于,我們在踏入社會的時候,不會是一片迷茫和無知,只是認識到就業的嚴峻,而不會有所準備。
2.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此刻的社會,能夠說競爭力是十分強大的,多數學生只會一味埋怨,學生太多,就業壓力大,卻不從自身找原因。我們必須承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呈逐年下降趨勢。就業壓力大的大環境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的僅有我們自我。不要做無用的埋怨,進取應對困難和挫折,采取措施,進取主動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學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就業難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從教育內部分析,就業難問題主要體現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變化與高校專業設置調整相對滯后、市場需求與人才培養結構失衡等諸多方面。學生就業狀況已經成為衡量高等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如何解決好學生就業難問題,是推進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課題。
學生,就業,經濟,發展
今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群體不斷擴張膨脹,學生就業難等一系列社會性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最近深圳富士康公司發生的連續跳樓事件,在人們為那些年輕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時候,也更加關注目前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解決學生這個弱勢群體的就業難問題、生活難等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只有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安定,才能能真正把知識變成生產力,從而推動一個國家的實力發展。
首先,“弱勢群體”這一概念,在以前雖然不同程度上也劃分過一定階級、一定人群,但還沒有把學生納入其列,隨著近年來學生就業難、生活難等問題的日益加劇、形式的更加嚴峻,無形中把學生劃分到了實實在在的弱勢群體之列,“畢業即失業”的言論已經不再是危言聳聽、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社會上存在的許許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視態度和歧視行為,使學生弱視群體無法獲得平等的就業權,被無情地剝奪了公平競爭的資格,也引發了種種社會和矛盾。
據國家人力資源部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就連續八年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統計:20xx年212萬、20xx年280萬、20xx年333萬、20xx年413萬、20xx年495萬、20xx年559萬、20xx年610萬、20xx年631萬、20xx年660萬,從詳細數據觀察,可見畢業生的人數程猛增趨勢,八年累計3533萬,而據教育權威部門統計顯示:到目前為止20xx年畢業生就業率僅為35%,加之以往畢業還沒有就業的學生,并且不考慮虛假就業信息的存在,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就業形勢是多么嚴峻,如此龐的基數已形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以往的畢業生還沒有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之下,又一撥的人群又加之到來,緊缺的、理想的就業崗位上更顯得前仆后繼。雖然許多的企業面臨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崗位都是普工崗位,整個社會都在鼓勵學生下基層,從基礎干起,但這又與上學最終的初衷相違背,從而甚至形成了教育無用論的局面。以至于他們高不成低不就,從而走向社會的弱勢群體、邊緣人群。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情況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近年,大學生基層就業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并且成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國家也一貫倡導大學生到基層去就業。為了深入了解山東大學畢業生基層就業的基本情況,以便為下一步更好地做好這項工作提供依據,山東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于20xx年5月開展了本次調查活動。
山東大學;畢業生;基層;就業情況
近年,大學生基層就業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并且成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國家也一貫倡導大學生到基層去就業。為了深入了解山東大學畢業生基層就業的基本情況,以便為下一步更好地做好這項工作提供依據,山東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于20xx年5月開展了本次調查活動。調查活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問卷分兩種,分別針對學院和學生。本次調查得到了各學院的大力支持和廣大學生的熱情配合,我們將調查情況分別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結果匯總如下:
學院層面的問卷調查覆蓋全校的29個學院,《山東大學畢業生基層就業情況調查問卷(學院)》由各學院指定專人負責填寫,共收回有效問卷29份,回收率為100%。
山東大學自合校后,20xx--20xx年,我校共有968名畢業生面向基層單位就業,其中,20xx年120人,20xx年172人,20xx年222人,20xx年232人,20xx年222人;博士23人,碩士174人,本科生771人;面向基層就業的學生主要分布在外語、法學、機械、文學、環境、能動、化學等學院,其余學院相對較少。
調查顯示,對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各個學院的認識是比較一致的,普遍認為這是今后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渠道之一,是解決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的有效途徑,可以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可以使畢業生在基層工作中鍛煉成才,更好地為國家社會服務。
在具體的工作中,有的學院持積極響應的態度,有的學院存在顧慮,擔心就業質量不高,會影響專業的發展。從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可能會遇到的阻力從大到小依次為:生活條件差,風俗習慣難以適應;前途不明朗,擔心政策有變化;工作條件艱苦,難以發揮自身能力;家人不理解,親戚朋友反對等。
各個學院對學校開展到基層就業宣傳教育活動也提出了許多建議,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從入學教育開始將基層就業教育融入學生就業教育整體規劃中,對于到基層就業的畢業生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
2、邀請正在基層工作的畢業生與在校生進行經驗交流。
3、利用校區內的宣傳欄、櫥窗進行政策宣傳,使學生較早獲得相關信息,樹立基層就業的意識。
4、重視理想信念教育,倡導奉獻精神,鼓勵先進,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
5、為畢業生提供相關信息,加強對于工作環境、工作方式的指導,提供基層就業的相關知識和服務。
6、為基層就業的學生提供相應的鍛煉機會,并相應提供一些外部優惠條件。
7、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正確面對現狀,教育學生適當降低就業期望值,了解基層對人才的需要,明確基層就業同樣可以發揮才干、建功立業。
針對學生的調查,我們選取了法學院、管理學院、機械學院、文學院、信息學院等十個具有代表性的學院,由各學院組織學生填寫,共收回有效問卷1000份,各學院的分布情況見表一。
調查顯示,在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障礙有:基層就業政策落實不到位(34%);渠道不暢通(23.3%);用工不規范(18.8%);對基層就業的認識存在誤區(17.8%)等等。
在就業競爭日趨激烈、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基層就業正逐步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針對問卷調查中反映出的問題,我們認為應該提高認識,強化服務意識,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
高校應該充分利用校內的網站、宣傳欄、櫥窗等各種渠道對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進行政策宣傳,使廣大學生了解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義和國家相應的優惠政策,轉變對基層就業的認識;同時,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合理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對基層單位的宣傳,幫助學生了解基層對人才的需要,認識到基層崗位是青年學生鍛煉成才、建功立業的沃土,從而增強畢業生投身基層,干事創業的主動性和責任感。同時應當服務上狠下功夫,未到基層的學生的排憂解難,盡可能的提供便利。
1、積極開拓市場,努力為企業和畢業生搭建形式多樣的平臺,認真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工作,尤其注意基層就業信息的收集和發布工作。
2、爭取做面向基層就業學生的堅強后盾,做好他們的檔案、戶口和組織關系的管理和遷移轉遞工作。落實各項政策,以免除其后顧之憂。同時建立和暢通他們與學校的聯系,做好跟蹤服務,對表現優異的學生,積極進行宣傳,樹立先進典型。
3、通過舉辦專題講座、拓展第二課堂等多種形式,對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教育和創業能力進行培訓,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到基層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項目、咨詢等信息服務,建構引導和鼓勵學生面向基層就業的長效機制。
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西部和基層就業,利國利黨利民,我們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著眼于人才強國戰略實施和西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調節畢業生人才資源的基礎上,切實做好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西部和基層就業工作。
社會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隨著這一發展潮流而產生變化,掌握當今社會真正需要什么類型的大學生,對大學生以后就業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學生了解最新社會人才動態需求,做好準備。
...等五人
深入農村,城鎮,企事業單位,調查走訪社會各階層
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通過對鄉村、城市、企業及社會各行各業各年齡段人員的問卷調查,了解社會對大學生能力的要求,社會人士對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評價及期待,以及剛畢業已從業大學生給在校大學生的良好建議,對大學生的未來全面發展,成為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的人才,實現人生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影響。
本次調查中70%的被調察者屬于25-45歲年齡段的各個學歷層次各個行業的人。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人對大學生關注度還是挺高的。80%的人對大學生未來的發展趨勢比較樂觀,70%的人認為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得十分努力,20%的人認為困難很大。我們不得而知,大學生的的就業前圖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會人士觀念還是比較開放的,90%的人認為名牌大學學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學學生強,。只有保持這種客觀的態度,社會、企業才會給大學畢業生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們才會拋棄那些沒有必要的包袱,減輕思想壓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態在應聘面試的激烈競爭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調查顯示,不同的人對“您認為現在什么專業的大學生更容易就業”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經濟類、管理類,機械類、工程類,教育類、語言類,醫學類、法學類,其他。這就說明,社會并不偏向任何單獨某一類專業,俗話說的好“行行出狀元”,只要我們肯虛心好學,腳踏實地的奮斗,都會創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沒選對專業了或者是對所學專業失去興趣了,其實,無所謂什么專業不專業,只要自己愛學習,不是專業的也能成為自己的專業。
社會上認為,大學生的最大優勢在于“自信,有理想抱負,可塑性強”、“有創新精神,思維活躍”。當代大學生最缺乏的必備精神是“勤儉節約,愛崗敬業”,在“誠實守信、責任奉獻”方面也有待提高。讓大學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優勢和缺點,有利于揚長避短,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嚴格要求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調查表明,現代社會對大學教育相對滿意,當代大學生極少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大學校園不只是從前人們贊美吟誦的“象牙塔”,更是一個鍛煉能力、展示才干的舞臺。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任務是“認真掌握專業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制定長遠的職業生涯規劃,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圈子”。大學生不應該在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現代書呆子,而應該接觸社會,開闊視野,“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早點涉及。
當今社會,大學生可以說是遍地開花、隨處都是,競爭異常激烈,壓力也隨之而升。因此大學生切不可狂妄自大,必須及時充電,增加自身的“資本”,提高自己的價值。社會上認為大學生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學文憑外,“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優干、三好證書”等還是十分必要的。
調查中,大部分人認為東部沿海發達城市是大學生較為容易就業的地區,因為東部就業崗位多,生活條件優越,可同時也存在勞動力供過于求,競爭更為激烈的弊端。還有不少一部分人認為大學生更應該回到家鄉,因為家鄉是從小長大的地方,對周圍環境頗為了解,生活也更加便利。少部分人認為大學生應該嘗試去中西部,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實施,內陸地區慢慢發展起來,就業崗位空缺多,一切基礎設施開始逐步建設,大學生如果能克服困難在那邊安居樂業,也會過上美滿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會為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奉獻自己的一點力量,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由此看出,只要大學生身懷真才實干,勇敢拼搏,艱苦奮斗,不只是貪圖安逸享樂,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民眾普遍認為,大學生擇業前不應該首先考慮經濟收入、生活環境、工作穩定性,而更應該注重個人發展機會和專業知識的應用,以更加長遠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事業,不只局限在眼前。社會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社會最應該在政策方面給大學生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資金、技術方面也應該迎頭趕上。經濟危機下,大學后并沒有被斷了后路,還有很多選擇的機會,比如考研、出國留學、考公務員、選調生、自主創業、直接就業等等。社會人士反映,大學生應該從大二就開始涉及就業上崗、人才市場方面的知識,大三時親身參加社會實踐,將學到的理論應用到現實中去,鍛煉培養個人職場能力,積累工作經驗,適應工作環境,為大四就業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人們對大學生期望還是蠻大的,都為大學生的未來祝福。
據調查,較受用人單位和社會認可青睞的大學生包括以下幾點:思想素質較高;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有吃苦精神;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外語水平高、懂計算機知識;動手能力強;懂專業、會管理、善交際。而大部分群眾對當代大學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實干,有專長,高素質,充滿活力。待人有禮貌,孝老愛幼。這些優良傳統應該具備。大學生是祖國下一代的希望,大學生的發展意味著祖國明天的興盛。當代大學生活潑向上,青春充滿激情,樂觀自信,有理想有抱負的精神風貌必須發揚廣大。
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大學生成為兼職一族。各大高校學生都相應地存在兼職或社會實踐的現象。隨著大學生兼職現象的升溫,大學生兼職更是出現一些新現象,如出現了一批月薪過千的“校園金領”。然而,大學生如此熱衷的兼職究竟有何利弊?就此,我們小組收集了一些材料進行分析論述大學生兼職的利與弊。
關鍵字:大學生 兼職 利弊
正文:
從高中進入大學,不僅是我們人生的一個新起點、新轉折,也表示我們成熟了,同樣也表示我們與真正的社會又走近了一步。踏入社會需要能力,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有立足之地,所以,有些人選擇了兼職這個途徑,在他們看來,大學生做兼職,不僅能開闊視野,積累些社會經驗,而且還能勤工助學,賺些錢補貼家用,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但是在做兼職的過程中他們也碰到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對他們自身和他們的學業都帶了較大的影響。為此,我們要冷靜思考了兼職這個問題,在我們兼職的過程中我們是得到了一些東西,但同時我們也失去一些東西?,F實生活中我們都要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的確,大學生兼職,同樣既有利又有弊。為此,我們小組從多角度分析大學生兼職帶來的利弊。
大學生兼職的利處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在個人方面,第一,大學生兼職在生活上可以減少家庭負擔,求得人生獨立。特別對于那些平困生,兼職給他們提供了學費生活費的.保障,讓他們能很好的完成學業。
第五,大學生兼職更有利于風險意識的培養,當我們真正接觸了社會,就會覺得象牙塔外困難更多,現實更殘酷,這樣我們反而會更堅強,更成熟,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
其次,在社會方面,雇傭兼職大學生既可以減少成本又有一批高水平的服務者,何樂而不為;同時,大學生兼職,自我鍛煉的過程是一個自我成材的過程,間接的為社會培養出大批適應社會的高素質的人才。
摘要:
近年,大學生基層就業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并且成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國家也一貫倡導大學生到基層去就業。為了深入了解山東大學畢業生基層就業的基本情況,以便為下一步更好地做好這項工作提供依據,山東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于20__年5月開展了本次調查活動。
近年,大學生基層就業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并且成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國家也一貫倡導大學生到基層去就業。為了深入了解山東大學畢業生基層就業的基本情況,以便為下一步更好地做好這項工作提供依據,山東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于20__年5月開展了本次調查活動。調查活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問卷分兩種,分別針對學院和學生。本次調查得到了各學院的大力支持和廣大學生的熱情配合,我們將調查情況分別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結果匯總如下:
一、學院調查結果分析。
學院層面的問卷調查覆蓋全校的29個學院,《山東大學畢業生基層就業情況調查問卷(學院)》由各學院指定專人負責填寫,共收回有效問卷29份,回收率為100%。
山東大學自合校后,20__--20__年,我校共有968名畢業生面向基層單位就業,其中,20__年120人,20__年172人,20__年222人,20__年232人,20__年222人;博士23人,碩士174人,本科生771人;面向基層就業的學生主要分布在外語、法學、機械、文學、環境、能動、化學等學院,其余學院相對較少。
調查顯示,對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各個學院的認識是比較一致的,普遍認為這是今后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渠道之一,是解決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的有效途徑,可以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可以使畢業生在基層工作中鍛煉成才,更好地為國家社會服務。
在具體的工作中,有的學院持積極響應的態度,有的學院存在顧慮,擔心就業質量不高,會影響專業的發展。從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可能會遇到的阻力從大到小依次為:生活條件差,風俗習慣難以適應;前途不明朗,擔心政策有變化;工作條件艱苦,難以發揮自身能力;家人不理解,親戚朋友反對等。
各個學院對學校開展到基層就業宣傳教育活動也提出了許多建議,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從入學教育開始將基層就業教育融入學生就業教育整體規劃中,對于到基層就業的畢業生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
2、邀請正在基層工作的畢業生與在校生進行經驗交流。
3、利用校區內的宣傳欄、櫥窗進行政策宣傳,使學生較早獲得相關信息,樹立基層就業的意識。
4、重視理想信念教育,倡導奉獻精神,鼓勵先進,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
5、為畢業生提供相關信息,加強對于工作環境、工作方式的指導,提供基層就業的相關知識和服務。
6、為基層就業的學生提供相應的鍛煉機會,并相應提供一些外部優惠條件。
7、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正確面對現狀,教育學生適當降低就業期望值,了解基層對人才的需要,明確基層就業同樣可以發揮才干、建功立業。
二、學生調查結果分析。
針對學生的調查,我們選取了法學院、管理學院、機械學院、文學院、信息學院等十個具有代表性的學院,由各學院組織學生填寫,共收回有效問卷1000份,各學院的分布情況見表一。
調查顯示,在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障礙有:基層就業政策落實不到位(34%);渠道不暢通(23.3%);用工不規范(18.8%);對基層就業的認識存在誤區(17.8%)等等。
三、小結。
在就業競爭日趨激烈、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基層就業正逐步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針對問卷調查中反映出的問題,我們認為應該提高認識,強化服務意識,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
高校應該充分利用校內的網站、宣傳欄、櫥窗等各種渠道對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進行政策宣傳,使廣大學生了解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義和國家相應的優惠政策,轉變對基層就業的認識;同時,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合理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對基層單位的宣傳,幫助學生了解基層對人才的需要,認識到基層崗位是青年學生鍛煉成才、建功立業的沃土,從而增強畢業生投身基層,干事創業的主動性和責任感。同時應當服務上狠下功夫,未到基層的學生的排憂解難,盡可能的提供便利。
1、積極開拓市場,努力為企業和畢業生搭建形式多樣的平臺,認真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工作,尤其注意基層就業信息的收集和發布工作。
2、爭取做面向基層就業學生的堅強后盾,做好他們的檔案、戶口和組織關系的管理和遷移轉遞工作。落實各項政策,以免除其后顧之憂。同時建立和暢通他們與學校的聯系,做好跟蹤服務,對表現優異的學生,積極進行宣傳,樹立先進典型。
3、通過舉辦專題講座、拓展第二課堂等多種形式,對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教育和創業能力進行培訓,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到基層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項目、咨詢等信息服務,建構引導和鼓勵學生面向基層就業的長效機制。
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西部和基層就業,利國利黨利民,我們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著眼于人才強國戰略實施和西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調節畢業生人才資源的基礎上,切實做好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西部和基層就業工作。
本次活動主要采取查閱資料、網上調查等方式,針對各研究生、大學本科??飘厴I生的調查。
1、20xx年畢業生就業環境:
據統計今年,中國將有6xx萬名研究生、大學本??茖W生畢業。外加去年未找到的畢業生2xx萬,可預計20xx年的高校就業人數多達8xx萬,而xx年這一特殊的年間我們不僅遭遇到了金融危機的重創,還經歷了刻苦銘心的雪災、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織發生的一年。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格局,并構成了當前就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在全球金融危機重壓下,20xx年上半年全國有67萬家民營企業倒閉,而在20xx年,民營企業吸納了342%的大學畢業生。一方面我國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另一方面企業萎縮明顯,企業校園招聘也相應畏縮。往年xx月,各大企業都早早地啟動了校園招聘計劃,各大高校內也因此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風暴的影響,就業市場整體不景氣,很多大企業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規模裁員,同時很多作為吸引就業主體的中小企業由于受到勞動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響,業務訂單量明顯減少,用工需求也明顯減少。這給學生就業客觀上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2、20xx年就業現狀:
1就業單位性質流向。
隨著就業問題的日益嚴峻,現在就業形勢開始沖擊傳統觀念,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迫于就業壓力,漸漸地“不重學歷重技術”,“不選本科選??啤?。從目前很多高分考生開始選高職來看,說明家長和學生的觀念已經開始慢慢改變。在本科院校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今天,高職院校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新模式,以市場為導向培養人才,培養模式更加市場化,更符合當前就業形勢,為??茖哟蔚木蜆I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但是近期特別是今年以來人們更加不注重學歷的,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選擇了學技術,或是直接就業。
2、熱門專業與需求形式:
從20xx—20xx年x月中旬畢業生行業就業情況來看,制造業、服務業、建筑業、批發零售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五大行業是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其中,制造業是目前吸納畢業生最多的行業,本科學歷各年度比例分別占到2998%、29xx%和4329%,??茖W歷各年度比例分別占至4133%、43xx%和x637%。
從調查來看:20xx屆大學畢業生在湖南省就業的行業大類主要集中于制造業。其中,有26%的本科畢業生和2x%的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于制造業。但值得注意的是,但這一比例低于全國20xx屆本科生(27%)和高職高專(31%)畢業生就業于制造業的比例。民營和個體企業是湖南省20xx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最多的雇主類型,雇用了37%的本科畢業生以及66%的高職高專畢業生。湖南省20xx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最多的雇主規模是300人以下,其次是3001人以上;雇主規模300人以下的本科畢業生占到42%,高職高專畢業生為x6%。
3: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情況:
湖南省20xx屆、20xx屆、20xx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
1、現在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值太高,總覺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還要穩定,這樣就給畢業生很多的壓力。大部份學生把考公務員當和事業單位當作唯一選擇,寧可有業不就。加之學生對自己認識過高,在調查中發現,90%以上的學生希望每月工資在xx00元以上,工作時間不超過x天,還要提供住宿條件,這樣就無形縮小了就業范圍。
2、不愿到中小企業就業。據統計,20xx年1月x日,由云南省教育廳主辦,西南林學院、云南農業大學、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和我院在西南林學院聯合舉辦農林類畢業生雙向選擇洽談會,共xx2家用人單位參加,提供就業崗位3x00個左右,結果我院畢業生不足x0%,簽約率更是寥寥無幾參。而實際上,我國就業市場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業,不愿到中小企業就業,無疑又縮小了自己的就業范圍。
3創業不如就業。多數大學生感到創業艱難,多方面準備不夠,缺少充足的勇氣和決心,只有極少數畢業生認為就業找飯碗不如創業謀發展。
4:促進就業措施:
鼓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是增加就業的重要途徑,已被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地方政府反復呼吁,多次部署,對增加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必須把增加就業與提升產業結構的雙重任務結合起來加以解決,把勞動力的需求與勞動力的生產結合起來加以解決。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還有一個關于教育的錯誤口號流毒甚廣,那就是擴大教育消費,拉動內需。把教育當成消費是完全錯誤的。教育是投資,不是消費。把教育當成消費,當然要以滿足消費需求為原則,從教育需求者的角度大學招生當然是多多益善,但這樣做只對學校有利,對滿足學生家長的虛榮心有利,對學生成材不利,對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利。
我國目前已具備了加快結構升級的資金條件和技術條件,但就是不具備人才條件,使我國企業不得不在勞動密集型行業過度競爭,人才問題不解決,將很難從這次經濟調整中走出來。必須通過政府的宣傳引導、政策鼓勵、資金支持,改善各類??茖W校的辦學條件,將他們與大學一視同仁,吸引更多的優秀學子從事技術工作。國家應在工資待遇上向高級技工傾斜,在技工職稱上應有最大上升空間,最高應與教授齊。
2、大力提高農村中小學教育水平。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xx年農民工占城鎮從業人員比重已高達467%。據全國總工會的一份調查,農民工在加工制造業就業中已占682%,在建筑業中占798%。這幾個數據說明,農民工的素質已經在相當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制造業和建筑業的水平。而目前農村教育狀況卻不容樂觀,這是目前農民工素質不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國家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通過各種手段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這對推進我國工業化、加快產業升級具有十分重要和緊迫的意義。
關于精選。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當今社會,科技經濟發展飛速,市場竟爭日益激烈。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社會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隨著這一發展潮流而產生變化,掌握當今社會真正需要什么類型的大學生,對大學生以后就業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學生了解最新社會人才動態需求,做好準備。
xxx
深入農村,城鎮,企事業單位,調查走訪社會各階層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經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經過對鄉村、城市、企業及社會各行各業各年齡段人員的問卷調查,了解社會對大學生本事的要求,社會人士對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評價及期待,以及剛畢業已從業大學生給在校大學生的良好提議,對大學生的未來全面發展,成為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的人才,實現人生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影響。
本次調查中70%的被調察者屬于25-45歲年齡段的各個學歷層次各個行業的人。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人對大學生關注度還是挺高的。80%的人對大學生未來的發展趨勢比較樂觀,70%的人認為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得十分努力,20%的人認為困難很大。我們不得而知,大學生的的就業前圖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會人士觀念還是比較開放的,90%的人認為名牌大學學生的本事并不比一般大學學生強。僅有堅持這種客觀的態度,社會、企業才會給大學畢業生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們才會拋棄那些沒有必要的包袱,減輕思想壓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態在應聘面試的激烈競爭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調查顯示,不一樣的人對“您認為此刻什么專業的大學生更容易就業”這個問題有不一樣的答案,例如:經濟類、管理類,機械類、工程類,教育類、語言類,醫學類、法學類,其他。這就說明,社會并不偏向任何單獨某一類專業,俗話說的好“行行出狀元”,只要我們肯虛心好學,腳踏實地的奮斗,都會創出一片屬于自我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我沒選對專業了或者是對所學專業失去興趣了,其實,無所謂什么專業不專業,只要自我愛學習,不是專業的也能成為自我的專業。
社會上認為,大學生的最大優勢在于“自信,有夢想抱負,可塑性強”、“有創新精神,思維活躍”。當代大學生最缺乏的必備精神是“勤儉節儉,愛崗敬業”,在“誠實守信、職責奉獻”方面也有待提高。讓大學生清楚的了解自我的優勢和缺點,有利于揚長避短,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嚴格要求自我,培養成為“有夢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展示才干的舞臺。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任務是“認真掌握專業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制定長遠的職業生涯規劃,構成良好的人際交往圈子”。大學生不應當在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現代書呆子,而應當接觸社會,開闊視野,“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對自我感興趣的領域早點涉及。
當今社會,大學生能夠說是遍地開花、隨處都是,競爭異常激烈,壓力也隨之而升。所以大學生切不可狂妄自大,必須及時充電,增加自身的“資本”,提高自我的價值。社會上認為大學生要找到夢想的工作,除大學文憑外,“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優干、三好證書”等還是十分必要的。
調查中,大部分人認為東部沿海發達城市是大學生較為容易就業的地區,因為東部就業崗位多,生活條件優越,可同時也存在勞動力供過于求,競爭更為激烈的弊端。還有不少一部分人認為大學生更應當回到家鄉,因為家鄉是從小長大的地方,對周圍環境頗為了解,生活也更加便利。少部分人認為大學生應當嘗試去中西部,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實施,內陸地區慢慢發展起來,就業崗位空缺多,一切基礎設施開始逐步建設,大學生如果能克服困難在那邊安居樂業,也會過上美滿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會為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奉獻自我的一點力量,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由此看出,只要大學生身懷真才實干,勇敢拼搏,艱苦奮斗,不只是貪圖安逸享樂,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找到屬于自我的位置。
民眾普遍認為,大學生擇業前不應當首先研究經濟收入、生活環境、工作穩定性,而更應當注重個人發展機會和專業知識的應用,以更加長遠的眼光看待自我的事業,不只局限在眼前。社會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社會最應當在政策方面給大學生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資金、技術方面也應當迎頭趕上。經濟危機下,大學后并沒有被斷了后路,還有很多選擇的機會,比如考研、出國留學、考公務員、選調生、自主創業、直接就業等等。社會人士反映,大學生應當從大二就開始涉及就業上崗、人才市場方面的知識,大三時親身參加社會實踐,將學到的理論應用到現實中去,鍛煉培養個人職場本事,積累工作經驗,適應工作環境,為大四就業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人們對大學生期望還是蠻大的,都為大學生的未來祝福。
據調查,較受用人單位和社會認可青睞的大學生包括以下幾點:思想素質較高;有事業心和職責感;有吃苦精神;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外語水平高、懂計算機知識;動手本事強;懂專業、會管理、善交際。而大部分群眾對當代大學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實干,有專長,高素質,充滿活力。待人有禮貌,孝老愛幼。這些優良傳統應當具備。大學生是祖國下一代的期望,大學生的發展意味著祖國明天的興盛。當代大學生活潑向上,青春充滿活力,樂觀自信,有夢想有抱負的精神風貌必須發揚廣大。
為了能夠在不遠將來的職場生涯中運籌帷幄,我們大學生還應當具備以下素質和本事:
1、自我決策本事
自我決策本事是一個人能否獨立思考,果斷處事和獨立完成某項工作本事。對于即將畢業走向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面臨求職擇業,別人的意見和忠告各種各樣,最終要靠自我決定,這就是對自我決策本事的一次檢驗。在未來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個問題以及它們的變化進展都不可能像在學校那樣有教師給你作指導,而必須靠自我迅速作出決定,及時予以處理。所以,具有良好的自我決策本事對大學生就業是十分重要的。
2、適應社會本事
適應社會和改造社會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F實生活常常不盡如人意,五彩紛呈的現實生活使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眼花繚亂,很不適應。大學畢業生應對現實生活中的消極現象常常產生不安、不滿的情緒,而常常以改造社會為己任的大學生卻忽視了適應社會這個前提。人類禮貌總是在繼承與創新的矛盾運動中發展的。適應社會,正是為了擔當社會賦予我們的職責和使命。適者生存,生存正是為了發展。對社會、環境的適應,是主動的、積極的適應,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對困難的退縮,更不是對消極現象的認同,大學生僅有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本事,走向社會后才能盡可能地縮短自我的適應期,充分地發揮自我的聰明才智。
3、實踐操作本事
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其作用的發揮。比如,作為一名教師,僅有豐富的知識還是不夠的,還要有把自我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本事。所以,大學生應注意克服只注理論學習,而輕視實踐操作的傾向。一個大學畢業生如果在實踐操作上有過硬的本領,必須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仍以教師這個職業為例,許多用人學校在挑選畢業生時,往往注重的是畢業生的試講本事和試講效果,而不只是他們的專業考試成績。
4、表達本事
表達本事是指運用語言闡明自我的觀點、意見或抒發感情的本事,主要包括口頭表達本事和書面表達本事。一個人想讓別人了解你,重視你,更好地發揮你自我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現自我的本事。要準確表現自我,就離不開出色的表達本事。不僅僅在參加工作走向社會后,會立即強烈地意識到這一點,并且,在求職擇業的時候就會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寫求職信、自薦信、個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員提問,理解用人單位的面試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較強的表達本事。
5、社交本事
社交本事實際上就是與他人相處的本事。社會上的人際關系遠不如學校中的同學、師生關系那么簡單。大學生步入社會后,要與各種各樣的人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能否正確、有效地處理、協調好工作生活中人與人的各種關系,不僅僅影響一個人對環境的適應狀況。而影響著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業的成就。所以,大學生自覺地培養良好的社交本事十分重要。
6、組織管理本事
雖然不是每個大學畢業生都會從事管理工作,可是在實際工作中每個從業者都會不一樣程度地需要組織管理才能?,F代社會職業證明,不僅僅領導干部、管理人員應當具備組織管理才能,其它專業人員也應當具備。隨著時代的發展,純書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近年來,許多用人單位在挑選錄用大學畢業生時,在同等條件下,往往會優先研究那些曾擔任過學生干部,具有必須組織管理本事的畢業生。這正反映了時代的客觀要求。
以上主要是從普遍性這個角度來談大學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的技能,此外,大學畢業生如能撐握一技之長,諸如文藝、球類、駕駛等等就更能增加順利就業的砝碼。
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大學生就是這方面人才的后備軍,我們有本事、有職責、有信心把祖國的明天建設的更完美!
雖然時下大學生越來越普遍,大學生的地位也不如昔日高級。但這也是社會發達的一種表現,是社會發展到必須階段的產物,是發展的必然。說明了國家的教育越來越普及,全民素質不斷提高。再者,與中國十三億人口的相比下,時下大學生的數量也是偏少的。所以,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不斷提高也是無可厚非。因為我們是建設祖國的生力軍,是早晨八、九點中的太陽,世界屬于我們,未來也掌握在我們手中。了解當代社會對我們的要求是必須要做的,這會讓我們懂得社會最新的發展動態,時刻做好準備。經過這次調查,我們更加清楚了自我社會地位,身為大學生的職責和義務,以及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我們在校大學生必須會珍惜大學階段的學習機會,把握年輕的大好時光,讓今日的大學學校更完美,更燦爛;我們緊握時代的脈搏,緊跟社會的步伐,讓明天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揚眉吐氣。
756萬!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創歷史新高,再加上今年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被稱為“最難就業季”。
對于這種情況,5月20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給出一顆“定心丸”——會議明確“多方拓寬就業渠道,確保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不降低”。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高校畢業生就業心態樂觀,認為今年就業形勢可以接受,期望月薪平均值低于5000元。
智聯招聘提供的一份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高校畢業生認為今年就業形勢尚可接受。上述報告顯示,就業心態樂觀一方面因今年高校畢業生還尚未真正踏入社會,沒有真切感受到人才市場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可能因為90后大多出生在物質相對富裕的年代,生存壓力相對較小。
西北師范大學應屆畢業生孫田田對就業持樂觀態度,她接受__網采訪時表示,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相信愛好再加上自身努力一定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p>
多份招聘網站報告也指出,對于90后高校畢業生來說,工作并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徑。
畢業生期望月薪平均值低于5000元。
高校畢業生就業一個無法逃避的話題就是薪資問題。對于首份工作的薪資,孫田田期望是每月5000元左右,不過梳理一些機構調研報告數據顯示,今年很多畢業生的期望薪資都低于這個數字。
如智聯招聘的報告顯示,20_年高校畢業生期望月薪的平均值為4985元。58同城調研數據顯示,60%以上的畢業生期望薪資低于4000元。趕集網稱,有過半的畢業生期望薪資在3000元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多份招聘網站的報告顯示,在20_年高校畢業生中,有不少大學生降低了求職薪資預期。58同城招聘負責人劉侃對__網表示,這一方面反映出高校畢業生對于自身能力的市場價值存在低估現象;另一方面,也存在著高校畢業生主動“降低身價”,先實現就業,后續再做職業規劃的可能性。
對于首份工作待遇低于預期的情況,孫田田表示沒關系,更看重的是通過努力后,企業發展空間如何。
智聯招聘高級職業顧問童超接受采訪時表示,“經調研發現,有很多大學生認為期望值和現實之間落差較大,這一方面反映出今年的就業形勢中,企業提供的工作與大學生的預期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沒有得到企業雇主的普遍認可?!?/p>
招聘行業人士支招先就業再擇業。
童超表示,受限于職業技能等因素,大學生在勞動力市場上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建議今年大學生適當降低自己的就業期望值,積極主動尋找機會,實現先就業再擇業。
劉侃接受采訪時說道,大學畢業生就業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專業選擇合適崗位,切勿眼高手低。在薪資方面,劉侃提醒,對于畢業生,除了薪資,更要關注企業發展前景以及人才培養計劃。
劉侃還提醒畢業生,在認清就業環境,找準自身定位的基礎之上,把握國家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多維度扶持政策,將更有利于實現自己的就業目標。
另外,大學生創業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20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以創新創業促就業,放寬市場準入,加大扶持力度,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職位:互聯網和金融等行業吸納畢業生多。
在崗位的選擇上,劉侃分析稱,今年人才市場,除行政、后勤類門檻較低的職位外,其他諸如汽車、電子、計算機、維修、工程等技術含量比較高一些的一線技術崗位,與企業的招聘需求更貼合,也因此成為“最難就業季”最好就業的專業。
趕集網的報告顯示,白領職位中行政類職位最受畢業生歡迎,求職者占比為8.5%;而藍領職位中,技工/工人求職者占比最高,比例達5.06%。
智聯招聘的數據顯示,畢業生期望就業的三大類行業依次為it/互聯網/通訊/電子、金融/銀行/投資/基金/證券/保險、政府/公共事業/非盈利機構;從實際就業行業來看,it/互聯網/通訊/電子行業成為應屆生就業吸納大戶,占比29.5%,其次為加工/生產/制造/汽車行業和金融/銀行/投資/基金/證券/保險行業,分別占比16.1%和13.7%。
xxx班。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就業壓力逐漸增大,就業難度日益突出,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逐步增多,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而大學生普遍缺乏科學的就業心理是造成就業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為真實了解當前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心理狀況,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的就業心態、正確的擇業觀,最后通過科學地分析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表現,提出相應的針對性的調適對策,調研結果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乃至職業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顯得尤為重要。
20xx年4月28日~20xx年5月6日。
學生。
此次的調查對象主要是面向大二的學生,共計135名,男生63名,女生72名。選擇這一調查對象的原因在于:大二的學生是處于大學在校的中間階段,是院校的中間代表,此次通過對大二學生的調查,一方面了解他們的就業觀念,另一方面希望能通過對大二學生的調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心態,正確的擇業觀。
在問到學校的“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否符合現在的求職要求時,46.67%的認為比較符合,31.11%的認為為非常符合,22.22%的人則只是單純地認為是符合的,從這一些數據可以看出,本校學生對本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比較認同的,在他們的成才道路上,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培養模式,適應了社會的需求,但我們應該考慮的是要在社會上找到一份合自己心意的工作還是比較難的,我們在學校的人才目標下成大,無疑是不錯的選擇,但我們也需要自我的知識的提升,全方面的發展自己。更好地就業。
在被調查的對象中,94%的人認為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困難,可見現在的大學生對自己未來的就業還是一片迷茫的,大學生對就業蒙上了一層迷霧,自我感覺就業困難重重。確實,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高職院校,本科院校,研究生,博士生的競爭下,作為二本的大學生似乎競爭優勢不明顯,處于一種被動的境地,但我們只要我們勤學苦練,沒有什么是超越不了的。
在問到是否會介意進家族式企業時,34.07%的人持中立態度,17.04%的人則非常介意,21.48%的人會介意,怕群帶關系不能很好地發展自己,還有8.15%的人則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從這樣數據來看,大學生還是一群比較個性人,面對自己的就業還是有自己的想法,持介意觀念的人,更多的是想要自己去拼搏,希望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所要走的路,比較有個性。當然也不是說選擇不介意的人是沒有個性的,這種結果也是難免的,一方面可能來自家庭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現今社會的就業形勢不好,有輕松的路走,當然會有人去選擇。
68.15%的人選擇在云南本地工作,其余部分則選擇在東南沿海部工作,從這么大的數據分歧來看,大學生更多的就業意愿是在本地區工作。這樣的選擇結果,說明本地區,學生從小在這長大,資源優勢明顯,到其它地方,不利于自身優勢的發揮,競爭激勵,要求較高,對自身信心不足。
在問到自己現在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當前的競爭狀況時,41.48%的人對自己沒有信心,23.70%的人覺得一般,25.93%的人選擇不知道,只有8.89%的人是對自己的專業知識是充滿自信的。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充滿著疑問,沒有很好地去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對自己的實力存在著質疑。
在被調查的對象中,45.93%的人可以接受就業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30.37%的人則是先就業,后找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23.7%的人則是因為就業,而無奈接受。這一是個還不錯的結果,可見現在的大學生并沒有執意要找自己的專業對口工作,而是在就業中慢慢地來,先就業后找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
在問到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時,80.74%的人選擇的事20xx—300元,19.26%的人選擇1001—2000元的范圍。這一數據充分體現了,現在的高職大學生的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酬大多數是介于中層薪酬的,既不太高,也不太低,現在的大學生的就業越來越理性了。
在擇業的時候,更多的人注重的是企業所在城市,工資與福利待遇,還有就是工作環境與工作的穩定性。這樣的選擇是比較理性的,更多的是工作的安穩性和公司的待遇問題,但我們再擇業的時候也應考慮一下該公司的發展前景,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發展自我的空間。
在問到學校對大學生最應該培養的能力時,大多數的人是全選的`,可見高職大學生渴求的是全方面的發展,不斷地提升自我,充實自我,這一選項也給了高職院校一些啟示,在培養學生的時候,是否做到了全方面地去發展學生。培養學生。
通過這些的問題分析總結,最終得出了一個基本的就業觀念:先就業后擇業,發揮個人特長,符合個人興趣,薪酬介于中層,企業待遇較好,就職地點是:優勢較明顯的地區。
1.充分了解自己所學專業。
所謂充分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就是了解自己所學專業是什么,學什么,有什么特色,在社會上的就業度是怎樣的,自己專業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你自己的努力方向是什么等等,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基礎上,我們才會有清晰地思路去學,去考慮自己應該要怎樣去應對自己的未來之路,未來的就業方面。以至于,我們在踏入社會的時候,不會是一片迷茫和無知,只是認識到就業的嚴峻,而不會有所準備。
2、用知識武裝自己。
全方面發展自己現在的社會,可以說競爭力是非常強大的,尤其是高職大學生,他的壓力不僅來源于社會,還有來自本科學院、研究生、博士生畢業的大學生。這樣的就業環境,更加提醒我們這些高職大學生,你們不努力,將來的就業之路就回事一道道的墻壁,而且一道比一道高。所以說,我們只有不斷地吸取知識,用知識的力量去改變我們的命運,知識的力量是永遠無法預測的。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全面發展自己,適應社會的需要,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3、清晰的自我定位。
所謂清晰的自我定位是認識自己的能力,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學的知識,自己做事的能力和處事的能力,在了解自己的前提下,找準自己的就業方向,然后去努力,這樣的方法事半功倍,比自己這樣盲目的去考很多證要來得強。
現在的社會,爾虞我詐,處處充滿著誘惑,就業形勢嚴峻,這樣的環境,讓大學生不知所措,便有了畢業恐懼癥和社會恐懼癥,一旦想不開,便有了輕生的念頭,可見,大學生的心理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一個人的心理決定他的行為,要想大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進入社會,學校的心理輔導室必須的,心理的矯正,才能幫助大學生走出就業的恐懼,轉而樂觀地去就業。
6、政府部門的努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就業形勢的嚴峻是不可避免的,但政府機關的努力又是幫助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力量,政府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一些就業的建議和意見,與此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成功就業。
如今,大學生的就業仍然是比較嚴峻的,大學生能不能順利就業,靠的不僅是學生自己,還有學校和社會。我希望通過此次的調查,能夠院校和大學生一些啟示,希望大學生在成才的道路上越走越寬,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1)調查范圍:xxxxxxx
(2)調查目的:了解xxx對就業的準備情況,使他們能正確認識到未來的就業情勢。
(3)調查方式:網上問卷調查
1、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家困擾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于求。每年畢業的求職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業崗位數量多得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卻遠遠小于此。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一個直接原因。
2.熱門專業人才過剩
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那么社會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么想的話,就會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扎堆現象。這也就是為什么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們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3.薪水與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
4.各企業選人挑剔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梁和骨干是求職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求職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求職大學生。這將是應屆求職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
1、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隨著近年來高校的不斷擴招,畢業生人數驟增。從整個國家來看,正在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部分國有企業的大量職工下崗待就業,同時,農村富余勞動力正在向非農領域轉移,向城市流動的規模不斷擴大。這樣一來,給求職大學生就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形勢越來越嚴峻。
2、大學畢業生就業結構不合理
畢業生在就業中出現了結構性矛盾,包括地區結構、專業結構等。就業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經濟相對較發達的地區,就業形勢好,人才非常多,就業渠道也比較暢通,而西部欠發達地區,就業情況比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經濟發展緩慢。
高校要建立求職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有效機制。理順就業指導工作的體制,建立相對獨立的就業指導機構,并充實人員與配備,充分拓展機構職能。就業指導機構還應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在涉及到學校調整專業結構工作時,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最終促使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充分就業。
4、加強對求職大學生的就業指導
就業指導工作的目的就是促進畢業生充分合理地就業。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加強對求職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讓他們知道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要做好哪些準備。加強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在教材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到理論聯系實際,在教學形式上,要引入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不要把就業指導課拘泥于課堂,要采用多種形式,如請一些優秀企事業人士做報告,開設模擬招聘活動,還應注意網絡資源的利用,組建網上論壇,讓師生可以在網上進行探討。
5、求職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素質,更新就業觀念
目前就業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實際上是能力與素質的競爭,求職大學生要把就業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求職大學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要充分利用高校這一平臺,不斷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
另外,求職大學生們要認清就業形勢,主動學習和掌握就業技巧,提高擇業能力,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認識,合理地確定就業期望值。只有這樣,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就業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
總之,能否解決求職大學生就業問題關系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關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解決此問題,要在政府的指導下,積極應對市場,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拓寬就業渠道,更新就業觀念。同時,求職大學生也要及早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積極面對就業問題。
【形勢】。
20_年普通高校畢業生達630余萬。
20_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實現了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的基本穩定和就業人數的繼續增長,需要就業的畢業生數量很大,但是形勢依舊不是很好。
三、第四季度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已經回暖,不過就業形勢仍不容樂觀。
【現狀】。
典型現狀1:
“蟻族”生活在勞碌奔波中尋求改變?!跋佔濉?,大學畢業生聚居群體。據統計,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萬“蟻族”。上海、廣州、西安、重慶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蟻族”,在全國有上百萬的規模,他們高智、弱小、群居,但是他們卻找不到穩定的工作。典型現狀2:與往年大學生千軍萬馬擠向大城市的現象不同,由于大城市持續增長的各種壓力,一部分大學生開始理性地反思這種“唯大城市是從”的就業觀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近來大學生就業出現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學生的青睞。
從05年的高校畢業生338萬,到09年的611萬,預計10年更是高達700萬,高校的盲目擴招,直接讓大學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如此龐大的就業人口直接給就業結構帶來巨大震蕩;而且“嚴進寬出”的教育模式更是讓就業形勢變得不可捉摸起來;再者大學的許多專業并不能很好的與市場需求相接軌,所學的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甚至背離市場。圖1高校畢業生折線圖單位(萬)。
由圖可以看出:我國高校大學生的人數逐年增加,1998年85萬人,到20_年,應屆畢業生630萬,加上往年的畢業生,總人數已突破700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然而全國大學生就業率只有68%左右。
實踐調查。
調查時間:
調查對象:湖南工學院專南校區全體學生。
調查形式:走訪、問卷調查以及專家的數據分析。
在這次調查中,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86份,其中有效問卷為86份(有14份問卷沒有作答的或者沒有按照要求作答,視為無效問卷)。數據僅供參考。
對問卷反饋的數據可以做出結論:52.33%的大學生覺得現在的。
為掌握我省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20xx年5月20至30日,我們組織開展了大學生就業狀況問卷調查。主要是通過專場招聘會現場問卷、進入高校隨機尋訪問卷、勞動保障網站網上問卷等調查形式。對應屆大學畢業生、往屆大學畢業生、以及部分招聘單位進行了調查。調查時點為20xx年4月30日。調查共發出問卷800份,收回問卷785份?,F將調查問卷的情況分析報告如下:
1、人員結構。本次共調查大學畢業生772人,用人單位13家。在全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應屆畢業生467人,占60%;往屆畢業生305人,占40%;男性494人,占64%;女性278人,占36%。
2、學歷結構。在全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本科以上學歷399人,占51.7%,其中:碩士48人、占6%,博士1人、占0.1%;??茖W歷311人、占40%;高職57人、占7%。
3、專業分布。全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分別來自理、工、農、醫等十三個專業,其中,工學203人,占26%;管理學138人,占18%;理學122人,占16%;經濟學110人,占14%;文學69人,占9%;其他如農學、醫學、法學、教育學、藝術等共101人,占13%。
(一)大學生簽約率較低且工作不夠穩定。
截止4月30日,在接受調查的467名應屆大學畢生生中,已經簽定就業協議的145人,占31%;未簽定就業協議的182人,占39%;其他雖未簽定就業協議,但準備自主創業的56人,占12%;準備讀研或出國的28人,占6%;準備考公務員的14人,占3%;尚無具體就業意愿的42人,占9%(見圖一)。
往屆大學畢業生(主要是06、07、08屆)中,有280人(占92%)曾經就業,有25人(占8%)從畢業至今未就過業。在曾經就業的大學生中,有194人有過失業經歷,且目前處于失業狀態;有86人(占28%)目前處于就業狀態但希望調換工作。在曾經就業的大學生中,有175人是當年實現就業,有92名大學生(占33%)累計就業不到1年(見圖二)。
從求職方式看,調查列舉了“通過老師、親戚、朋友推薦到用人單位”、“直接到用人單位咨詢”、“到勞動力市場或人才市場登記應聘”、“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查找招聘信息”、“利用網絡查找招聘信息”、“通過各類政府或中介有組織的招聘會”、“用人單位直接到學校招聘”和“其他”八種不同的`求職方式。調查結果顯示,應屆大學生中有64%的人僅使用單一一種方式求職,而往屆大學生中70%的人選擇2種以上方式求職(見圖三)。這說明往屆大學生求職就業的主動性高于應屆大學生。
(三)大學生比較注重網絡和市場在求職中的作用。
通過對未就業的大學生求職渠道分析,往屆大學生求職渠道主要集中在:“利用網絡查找招聘信息”、“到勞動力市場或人才市場登記應聘”和“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查找招聘信息”,他們中分別有75%、54%、45%的人通過上述三種渠道尋找過工作。(見圖四)。應屆大學生求職渠道主要集中在“利用網絡查找招聘信息”“通過老師、親戚、朋友推薦到用人單位”和“到勞動力市場或人才市場登記應聘”三種方式,分別占34%、25%、24%。盡管應屆和往屆大學生求職渠道有所區別,但他們都將網絡和人力資源市場作為自己求職的主要方式。
調查反映,大學生就業期望的月薪水平集中在1500元左右,具體是:14%的大學生愿意拿800-1200元的月薪,48%的人希望今后的月薪達到1500元左右,35%的人希望月薪拿20xx元以上。但實際上,往屆大學生在就業期間的平均工資水平是:8%的人只拿到800元的月薪,27%的人拿到800-1200元月薪,40%的人拿到1500元左右月薪,20%的人每月拿到20xx元以上月薪(見圖五)。由此可見,有35%大學生實際收入比預期低500元左右。
(五)大學生就業主渠道正在向非公有制經濟和自主創業轉變。
調查顯示,目前與應屆大學生簽定就業協議的單位中:國有企業占40%、私營企業占24%、其他內資企業占14%(見圖六)。私營企業就業人數僅次于國有企業,成為吸納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接受調查的未就業的應屆和往屆大學生中,有34%的人希望自主創業,其中:往屆大學生中想自主創業的人數達到52%;有31%的人希望到私營企業工作,有28%的人希望到跨國企業或國有企業工作。由此可見:自主創業和到私營企業工作,已經成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
在接受調查的全部往屆大學生中,有81%的人接受過至少一樣就業服務,16%的人沒有接受過任何就業服務(見圖八)。從享受就業服務項目看,在“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檔案管理”、“培訓申請”、“社保關系接續”、“鑒定申請“以及“其他”八項就業服務項目中,有41%的人享受過求職登記,有24%的人享受過職業指導,有23%的人享受過職業介紹。從享受就業服務的場所看,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服務的機構,以公辦就業服務機構和學校為主,69%的人到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和其他社會機構接受就業服務,有24%的人到學校接受就業服務。
在全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持很樂觀態度和比較樂觀態度的占47%,感覺一般的占42%,沒感覺的7%(見圖九)。而對整個就業形勢的判定上,有10%的人認為形勢好,如不挑剔,很容易找到工作;有65%的人認為形勢一般,理想工作不容易找;有19%的人認為形勢嚴峻,完全找不到工作(見圖十)。多數大學生對找到工作抱有信心。
就業是每個大學生都要面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有清晰的認識會對自己的就業有很大的幫助的。有絕大多數人對就業這個問題的認識是很清楚的,75%的人認為就業形式嚴峻,就業難。17%的人認為形式正常??磥碓S多人對這問題沒有偏離現實。就業形式的嚴峻迫使大學生在大學里努力的學習知識,嚴峻的形式也是大學生學習的壓力。所以,認清形勢將會幫助你更好就業。
問卷里提到專業、學校、個人能力,什么對就業的幫助最大。5%的人選擇了學校,現在社會上確實存在這樣不公平的現象,或許她的招聘廣告上寫道“只招211工程大學”。大學的名氣對就業確實有影響,但是進入名牌大學的人卻是少數啊??傮w上來看,其他大學的就業率也不差。11%的人選擇了專業,社會上流傳“選好學校,還不如選個好專業”。專業對以后就業確實有影響,比如某大學的王牌專業,它的就業率就一直很高。但是就業以后,經常會出現專業不對口。專業只是影響就業的一個因素。90%的人贊成個人能力才是就業的最大砝碼。有了能力,無論走到那里就有飯吃。但我個人認為,你沒有那塊敲門磚,進不了那扇門,即使你再有能力也是無濟于事。所以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你得有一定的資質,文憑。
談到通過什么方式就業,也不過這幾種方式:校方推薦、找關系、靠自己。這是大學生就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舉一個例子,但不是絕對的。一個農村的孩子大學里學業平平,沒有被校方推薦就業,沒有親戚朋友可以幫助他,他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找一份工作,但是糟糕的是能力又不是很好,所以自然而然的失業了。這就是許多大學生失業的原因。15%的人認為就業要靠父母和親戚,這是走向崗位的捷徑。81%的人憑自己的實力找工作,這是當下最普遍的現象了。什么北漂一族,下南洋啊……都是大學生為了工作,靠自己在外面打拼。多么鮮活的例子。只要是自己愿意,憑自己的雙手肯定能夠為自己謀得一席之位的。
大學生對工作的初期月薪的期望值到底是多少呢?45%的人定位在1000~1500元/月,這是個什么概念呢?就我看到的啊,普通的洗碗工月薪是800~1000。那么大學生在社會上的定位就是比洗碗工高那么一點,這也是因為就業難造成的問題。許多畢業的大學生認為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幸運的啦,慌不擇路,什么職業都可以,最緊要的是能夠有錢可賺啊。1500~3000元/月,這對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還是有點難的??!46%的人對自己的期望就在這個層面,當她們出入社會后會發現許多現實和自己想法背道而馳。合理的定位將會擴大大學生的就業面,就業的機會也會更多。
究竟在哪里就業也困擾著很多大學生。選擇家鄉還是外地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家鄉,是自己出身的地方,那里有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在家鄉工作的`話,適應工作的速度肯定會很快,自己的親人也在那里,可以提供很多幫助,有利于自己的發展。在異地工作,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大學生可以開闊眼界,接觸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弊在于,大學生對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可能對氣候不適應,沒有親戚朋友,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可能會面臨危險。59%的人選擇在家鄉就業,18%選擇在外地就業??磥懋敶髮W生對自己的檢驗不僅局限于家鄉,把眼光更多的放在了外地,在那里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
自主創業越來越成為當下流行。我們會在報子上看到某大學高材生賣豬肉,某大學生賣包子……這樣的例子不是一個兩個,已經是普遍的現象了。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是一石二鳥的舉動。一是緩減了大學生就業壓力,二是解決自己的就業的問題。59%的人選擇了自主創業,顯然很多人對就業也是有兩手準備。光靠企事業單位來吸收畢業大學生肯定是不夠的,如果還是一味的等著招聘的話,那好比在抹殺機會。自主創業是大學生對自由的追求和對工作的渴望的結晶。
中國經濟體的壯大,是一把雙刃劍,它給中國帶來了可觀的gdp,也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大學生就壓苦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這不是一兩年的事了,是中國長期積累下的問題。經濟的壯大,對人力需求增多了,高科技的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都走上了這座獨木橋,在激烈的競爭中失業。嚴峻的形式依然沒有改變,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
20__年整體來說全國的情況不是很好,也就大約70%左右,相比之下,全國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業情況要好點,可以達到80%以上!
據教育部的統計,20_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559萬人,比20__年增加64萬人。而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壓力還將繼續增加,“20_年畢業大學生實際就業率不到70%?!比肆Y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說。
“20__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7%?!痹趪胰肆Y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人保部)召開的20__年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人保部發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學生就業趨勢的研究。
多數學生對于“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后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后擇業”、“先擇業后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占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回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于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回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于“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里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占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干。
作為師范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于“學?;蚩蒲袡C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
三、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
1、客觀原因。
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認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現行就業制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結構、用人單位現狀及用人單位的陳舊觀念、以及大學生本身存在的問題等等??陀^認識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正確分析大學生就業的障礙,尋求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是應對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辦法。
(1)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勞動、人事制度、戶籍、檔案管理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客觀原因。盡管我國己進入市場經濟時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較強的計劃經濟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單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據調查,不少中小型私營(股份)企業急需大學水平的管理技術人員,卻因沒有申報用人指標的途徑,不能解決大學生的派遣、戶口、編制、檔案管理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擔心喪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職興嘆,企業也就招不到人。20_年就業的部委屬高校畢業生到教學科研等事業單位為31。6%,到國有企業為31。5%,到民營三資企業為26。2%,其他就業為10。7%。而從當前城鎮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狀況看,個體私營和股份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己經占60%,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個體私營企業不能解決“三險一金”(三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一金:住房公積金)而被大學畢業生放棄。
第二,就業程序復雜、就業渠道不暢,阻礙了大學畢業生的順利就業。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相對滯后,整個社會缺乏順利就業的軟環境,影響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供需主體的體制性、機制性的障礙仍存在。很多地方對于錄用大學生有戶口、用人指標的限制,有的還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營、外資企業不能根據需要招聘大學生,企業的用人自主權沒有到位;有些高校畢業生還面臨出地出系統等要交費的障礙;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不成熟,供需見面會還很不完善,處于“粗放”的運作和初級的中介形式。缺少統一平臺的互聯網信息發布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規模擴招,造成就業市場“供大于求”。造成目前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許多人認為是因為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過剩了。其實,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僅占總人口的5%左右,而發達國家的這個數字己經達到1/3。因此,我國的人才過剩是相對過剩。而且,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擴招的步伐,也為高校畢業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國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城市、大企業、大公司,人才濟濟,人滿為患,是過剩了。而一些中小企業,事業單位,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則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層次結構、課程內容、教學水平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在大學生就業己經市場化的情況下,大學的專業設置和調整卻顯得十分滯后,致使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從源頭講,這已成為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滯后于社會的發展是教育的特點,但沒能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規劃并主動調整,進一步放大了專業及課程設置的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結構嚴重失衡。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競爭優勢。
(3)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進行的機構改革大大沖擊了大學生就業。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曾經是接收大學畢業生的主渠道,主力軍。1998年以后,隨著政府機關進行機構改革,精簡人員。精簡下來的人員多數要流向事業單位,而事業單位本身也在進行定編定員,另外,國有大中型企業多數存在冗員過多,超編運轉,包袱過重的問題,繼而實行分流下崗,減員增效。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許多企業由于經營不善也在面臨著破產倒閉。面臨著自身的生存危機,接納大學畢業生的容量相當有限,很難給大學生就業提供暢通的就業之路。
其次,多數用人單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輕“一般”、“惟學歷是瞻”的怪圈。隨著大學生就業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化為“買方市場”,用人單位也逐漸提高了用人的標準。他們將目光鎖定在少數的名牌大學畢業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對于名牌、重點院校的大學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圃盒5漠厴I生,在就業市場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勢”。從中國高等學校的發展現狀分析,高等學校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辦學質量差異較大,導致了用人單位對重“名牌”輕“一般”的怪現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2、主觀原因。
(1)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
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是導致就業難的主觀原因,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始終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院所、大企業不去,希望能去的單位名聲好、工作條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國機會等等。舉個例子:《中國大學生就業》雜志對全國28所大學、3萬多名大學生作過“您最想到下列哪個城市工作?”的調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發展的大學生最多,獲選率為32。3%,緊隨其后的是北京(27。7%),兩個城市的獲選率之和達到了60%,成為大學生心目中發展事業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這樣的特區城市也較受歡迎,獲選率為12。1%:但是一些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和內陸開放程度較小的城市則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學生愿意到重慶和武漢去上作。而目前實際最需要畢業生的恰恰是那些邊遠地區的中小城市和基層一線的中小單位。畢業生想去的單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單位畢業生又不予選擇。于是出現了“有人無業、有業無人”的現象。
(2)自身綜合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也存在較大差距,加大了畢業生就業難度?,F在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求畢業生誠實守信,勤奮敬業,而且還要求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也是用人單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單位重視人品和能力,對專業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持“寧缺勿濫”的態度。因此,學生干和學生黨員以及那些綜合素質好、動手能力強、敬業精神好以及“一專多能”的畢業生越來越受歡迎。用人單位看重的是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3)大學生誠信缺失造成就業危機。
誠信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基本要求。在就業情況日趨嚴峻的形勢下,畢業生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為了能夠在社會中尋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學生不從筑高自身的實力出發,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裝自己。正常的包裝無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裝會演變成偽裝。這樣一來就業誠信缺失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使得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實際能力產生懷疑,結果只能是大學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5]。
四、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必須加大人事制度、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機制、單位編制等制度的改革,擴大機關、事業、企業單位的用人自主權,使用人單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進,無用的人能出;加強戶籍制度的改革,為邊遠地區、小城鎮、農村的大學畢業生開方便之門,使人才能合理流動;要建立起完善的與畢業生就業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對未就業的大學生提供服務。
2、調整高校專業和課程設置。
在當前飛速變化的時代,大學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就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不斷調整課程結構和內容。當今世界正由工業化社會走向市場、信息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國間生產、流通、運輸、資訊領域的相互依存關系日益緊密,整個世界將如同一個地球村,誰都無法完全正確的預料未來世界的變化。這就決定現代大學必須是面對未來開放式的,其課程也應從過去那種封閉狀態走出來。
在課程布局上,應適當減少某些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的比重。一方面,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發揮他們的所長。另一方面,這也有利于向學生提供反映社會文化各個領域發展的最新成果。因為現代社會知識急劇增加和迅速老化,選修課的開設有助于彌補必修課無法及時反映這一動態的缺陷。
3、把就業指導工作貫穿于大學生活的始終。
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就業指導課都是針對畢業生開設的,通過幾次的座談會、報告會、講座等等就算完成就業指導上作了。
對于一年級的新生,應該著重進行心理指導,重點幫助大學生盡快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點,結合入學的專業思想教育,逐步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初步設計職業發展的方向。在這個階段,要向他們介紹本專業就業的大致情況,讓他們了解自己所學專業及適應職業的特點和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引導他們盡早適應大學學習生活,養成獨立思考、自覺學習、努力奮斗的良好習慣。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應著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階段,要通過對社會各種職業的全面了解,幫助他們分析自我的能力、優勢和存在的缺陷,引導大學生要根據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打好專業基礎,建立合理知識和能力結構。要對其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激發成才意識和行為。
對于三年級的同學,要給予一定的實習和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直接地去體會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幫助他們認清專業所適應的工作領域,并與自己的特點和能力相對照,繼續培養和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對其原定的職業目標做出適當的調整。對于大三的學生,還有一個重要指導內容就是要逐漸分析整個社會及大學生就業形勢,對大學生進行就業觀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對畢業生的指導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點,這一階段,指導的重點在于傳達就業方針政策、分析預測就業形勢、指導大學生作好如何獲取就業信息、如何進行面試,如何克服心理障礙等就業準備,處理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臨時性問題。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19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