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是教師反思、改進教學的重要工具,通過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教學質量。接下來是一些優秀的幼兒園教案范文,希望能對教師們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雷電的危害時的一些應對辦法。
2、鍛煉幼兒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和想像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如何防雷電》。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導入:
今天,小芳小朋友邀請我們到她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二、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里。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小芳的家里坐下。
三、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你們是怎樣避雷雨閃電的?躲在哪里?
3、今天娜娜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是怎樣做的?
四、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五、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故事里的娜娜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2、楠楠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3、誰做得對?請幼兒自由討論,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事情的判斷能力。
4、老師小結應該怎樣防雷電。
(1)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雷雨閃電。
(2)不可以躲在電線桿下。
(3)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不可以躲在潮濕的地方。
活動設計:
安全用電。
活動要求:
1、使幼兒了解安全使用電器得粗淺知識。
2、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找一找教室中的電源插座或插頭在什么地方?
2、討論:幼兒園班級里的插座為什么都要安裝得這么高?(讓幼兒知道電插頭、電源插座都是很危險的東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內,人就會觸電,會有生命危險。)。
3、請幼兒看教師拿插頭時手的姿勢和抓的位置,讓幼兒知道插孔里有電,插頭上的小銅片能把電通過電線傳給錄音機,所以手不能碰到銅片,更不能把手伸插孔內。
4、組織幼兒討論:用電時要注意什么?知道潮濕的東西不能靠近電器,這樣會漏電,電器不能和與紙、布等易燃物品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災。
5、讓幼兒說說在家中用電器時要注意什么?
活動延伸:
散步時,可以帶幼兒從遠處觀察高壓電的標記,教育幼兒高壓電很危險,一定要遠離高壓電。
【活動目標】。
1、知道玩沙、玩水時的注意事項。
2、懂得在玩沙玩水時保護自己與同伴。
【活動準備】。
1、兩個玻璃容器內分別放入沙子和水;一張4開白紙;一小塊空地和一些清水。
2、媒體教學資源或幼兒用書第40—41頁:《好玩的沙子和水》。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與觸摸沙和水的特性,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小結:沙子的顆粒是細細的、小小的;水是透明的,把手放到水里感覺有些涼涼的。
2、教師演示實驗。讓幼兒懂得,玩沙時如果揚沙,會對自己或同伴造成危險;玩水時如果不小心,會弄濕衣服或者滑到。
教師小結:調皮的沙寶寶從高處落下來的時候,會跑到很多地方,桌上、紙上、地上、還有衣服上等。如果調皮的傻寶寶跑到眼睛里,我們的眼睛會睜不開,還會很痛。
教師小結:調皮的水寶寶如果跑到地上,地面就會很滑,小朋友們容易摔倒;水寶寶如果跑到衣服上,我們會覺得冷,就容易感冒。
3、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玩沙、玩水時的注意事項。
提問:和沙寶寶、水寶寶做游戲時要注意哪些事情?我們應該怎樣做游戲,沙寶寶、水寶寶才不會調皮。
教師小結:在玩沙、玩水時,不要把沙子揚起來,不要把沙子和水弄到自己的和同伴身上,也不要把水灑到地面上,這樣容易讓自己和同伴滑到,還要記住玩的時候把袖子卷起來,不要用手去揉眼睛或摸嘴巴,這樣做是不衛生的。
4、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或閱讀幼兒用書第40—41頁:《好玩的沙子和水》。
觀察《好玩的沙子和水》中幼兒的行為,說說玩沙、玩水時應該注意什么。
[活動目的]。
1、認識各種飛機的外形與功能。
2、明白飛機是天空中的交通工具。
3、發展幼兒的觀察本事。
[活動準備]課件飛機模型紙。
[活動過程]。
1、猜謎語:似鳥不是鳥,能在天空飛,載人又載物,來往全世界。(飛機)。
2、出示飛機模型:
讓孩子們觀察飛機都有哪幾部分組成:機頭-機身-機翼-機尾。
請孩子們說說飛機的用途:能坐人,能郵信件,能運貨物等。
3、提問:你都見過什么樣的飛機。
4、請孩子模仿飛機飛行時的模樣。
5、請小朋友說一說飛機在那里飛。(飛機是空中的交通工具)。
6、課件教學:(認識各種飛機的功能)。
大型客機:專為運送旅客所用。
戰斗機:是軍事作戰的專用飛機,它有武器和導彈裝置,是空中阻擊敵人的有力武器。
直升飛機:適合用來營救或應付各種緊急情景,它能夠在人們遇到危險時懸停在空中,營救受難的人們。直升飛機不需要專門的飛機場,能夠在任何地方停降。
救護飛機:它備有擔架、氧氣和急救設備,住得離醫院很遠的人們,需要急救,就要使用這種飛機。
運貨飛機:一般運載急件和易腐物品。這樣做使不生產鮮魚、鮮蟹、鮮蝦的地區的人們也能及時吃到鮮貨。也可使人們很快收到急需的郵件和物品。
農用飛機:它裝有噴射裝置,在有病蟲害的農作物上空低空飛行,噴灑殺蟲劑,殺死害蟲。
7、認識飛機的駕駛艙。
8、請教師與孩子一齊折一架小飛機,拿著自我折的飛機到戶外模擬飛機飛行和升降。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達的愛并嘗試用語言、行為等方法大膽表現。
2、體驗愛和被愛的快樂情感。
3、懂得怎樣用實際行動來關心父母、尊敬長輩。
活動準備:
1、故事《快樂地家》,爸爸媽媽寫給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冊,說給孩子的話(錄音),感恩的心(歌曲)課件。
2、愛心卡。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導入活動。
(一)欣賞故事《快樂的家》。
提問:
1、小兔樂樂有一個快樂而溫馨的家,聽樂樂在說什么?怎么說的?他們的心情會怎樣?
2、樂樂說出了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那你們愛爸爸、媽媽嗎?
(二)小結:
愛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大聲說出來,是怎樣愛的?
二、傾聽書信,爸爸媽媽對小朋友的愛。
(一)讀爸爸媽媽的來信《寶貝,你長大了》。
1、你們聽后有什么感受?
2、用信可以傳遞我們的愛。
(二)欣賞"愛的相冊"。
1、請每位幼兒說一句最想向爸爸、媽媽說的話。
2、相冊可以留下我們的愛。
(三)聽錄音《親愛的孩子,我愛你》。
總結:每個人都有爸爸媽媽,他們天天為我們忙碌著,的確很辛苦,我們也要好好的回報父母。
三、你對爸爸媽媽的愛(一)欣賞課件并提問:
1、你看到的小朋友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
(二)"悄悄話"愛心卡。
我們愛爸爸媽媽的方式很多很多,為了表達對他們的愛,把我們的心愿說在愛心卡上,送給爸爸媽媽。
(三)表演歌曲《感恩的心》,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1、把自己的愛心卡獻給爸爸媽媽。
2、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親百般呵護,悉心照料下,無憂無慮的成長。今天的父母已經傾盡所有來愛孩子、照顧孩子。但孩子們由于接受了太多的愛,漸漸的,連他們自己也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養成了對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不健康心理。為了培養幼兒從小感恩父母的情感,我設計了本活動《爸爸媽媽,我愛你》。
一、活動目標:
1.練習排隊齊步走。
2.經過互相配合,協作完成游戲。
二、活動準備:
大的報紙團或皮球作豆子。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三個三個組成一組,扮成螞蟻。(第一個幼兒站立,兩手作觸角;第二、第三個幼兒分別彎腰,雙手抱住前面一個孩子的腰)。
2.請一組組的"螞蟻"排好隊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別人。
3.設置必須的距離,在終點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請"螞蟻"從起點到終點,再回到,比賽搬豆,看誰搬得快。
活動目標。
1.比較大和小,根據紙盒的特征進行分類和配對。
2.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3.培養觀察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與幼兒人數相等的鞋盒,大小各半,將大小配對的兩只鞋盒用相同的包裝紙包裝;一只特大紙盒;大小不等、形狀相同的球和雪花積木若干;一大一小兩只塑料筐;自制示意圖兩張;音樂《大雨和小雨》。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認識紙盒一家,兩兩對應區分大小。
1.教師變出一大一小兩個盒子,請幼兒觀察。
師:(1)這兩個盒子一樣嗎?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
(2)你知道誰是盒子媽媽?誰是盒子寶寶?為什么?
2.幼兒每人取一個紙盒,盒子包裝相同的兩人組成一組,分組比較,區分大小。
(1)根據相同的包裝特征兩兩分組。師:找一找,哪兩個是一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
(2)比較相同圖案的紙盒,區分大小。師:比一比,誰是紙盒媽媽?誰是紙盒寶寶?
(3)加深幼兒對大小的認識。師:請紙盒媽媽們一起打個招呼,請紙盒寶寶們也相互親一親。
(4)將小紙盒放進大紙盒里,再次比較。
師:紙盒寶寶要玩捉迷藏的游戲呢,快把紙盒寶寶藏到紙盒媽媽的懷里去。
二、情境游戲,根據物體的大小特征進行分類和配對。
1.游戲一:運果果。教師扮紙盒爺爺,拖來一個大盒子,里面裝滿大小不同的球。
(1)師:嗨喲嗨喲,我是紙盒爺爺,今年我的果園大豐收,收了好多果子,可是我年紀大了,沒力氣了,想請盒子媽媽和盒子寶寶幫我運果子。
(2)師:大小不同的果子,應該怎么運呢?紙盒爺爺把要求都畫在圖片里了,請你們看一看,說一說。
出示圖一,請幼兒看圖說出要求,并根據要求操作:用大紙盒裝大果子,小紙盒裝小果子;將大果子放進大筐子,小果子放進小筐子。
2.游戲二:吃餅干。出示大小不同的兩種雪花片。師:紙盒爺爺為了感謝你們,給你們準備了餅干。誰吃大餅干?誰吃小餅干?一共吃幾個?盒子爺爺全都畫在圖里了,你們看一看就明白了。
出示圖二,幼兒看圖操作:大紙盒里放兩片大雪花積木,小紙盒里放兩片小雪花積木。完成后,師生一起檢查操作結果。
三、拓展延伸,體驗樂趣。
1.紙盒來唱歌。師:紙盒媽媽和寶寶都吃飽了,今天真開心,我們一起唱首歌吧。(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師指揮,幼兒有節奏地搖晃放有雪花片的紙盒,表演大雨和小雨。)。
2.送紙盒回家。
活動反思。
鞋盒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輕便且容易收集。它們也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吹絽^角中的鞋盒子成了“小拖車”“小房子”,孩子們樂此不疲地用它們來堆砌、拖拉。為幫助孩子們學會區分大小,并按照物體的特征配對,我借助大小不同的盒子、球、雪花積木、筐子等多組物體,在游戲的情境中讓幼兒反復操作、比較、分類、配對,感知物體的大小及數量。
在最初設計這節活動時,我用兩只紙盒和孩子們一起操作,采取“教師示范、幼兒操作”的教學方法。孩子們操作的正確率很高,但是在后續的其他活動中卻發現,孩子們并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如何區分大小,如何根據大小不同進行分類和配對。于是,我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發現原先設計的每個環節都是教師帶著孩子走,缺少讓孩子自己思考、主動發現的過程,導致孩子們在活動中“會做”,其實并沒有真正“學會”。
于是,我重新修改活動方案,每一個環節都讓孩子“學習在先”。在第一個環節,我出示兩個盒子,讓幼兒自己觀察尋找到答案后再進行操作,將大、小盒子配對。接下來的環節,我采用作業單的形式,將操作要求用圖示展示,讓幼兒自己看圖理解要求,并進行操作。
對小班的孩子用圖示的方法進行示范是一個嘗試,也是一次挑戰。有部分教師認為,直接用語言提示可能會比圖示更節省時間,但是,我覺得孩子讀圖、理解圖的過程,同樣也是學習的過程。為便于小班的孩子看懂圖示,我盡量使用實物照片,活動中始終遵循“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教育原則,每個環節都讓幼兒先行探索、理解,教師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再進行引導。事實證明,孩子們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才能真正“學會”。
活動目標:
1、能分辨樂曲的快慢,會用碎步、弓箭步表現小羊、老羊走路的節奏。
2、能用簡單的表情表現高興、害怕、勇敢的神態,感受戰勝大灰狼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請大班三名幼兒戴頭飾分別扮演小羊、老羊和大灰狼。
2、相關音樂。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情景表演。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客人和我們一起做游戲,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大班幼兒扮演小羊、老羊分別出場)。
師:請幼兒歡迎小客人。
二、分辨樂曲節奏,用碎步、弓箭步表現小羊、老羊的節奏。
1、教師提問:小羊是怎樣走路的?
2、學小羊走路的動作:你們會不會像小羊這樣走路呢?(先請個別幼兒表演,再集體聽音樂練習小羊走)。
3、教師提問:老羊是怎樣走路的?
4、學老羊走路的動作:你們會不會像老羊這樣走路呢?(先請個別幼兒表演,再集體聽音樂練習老羊走)。
5、上山坡吃草:分角色表演。
三、學習用表情、動作表現高興、害怕、勇敢,戰勝大灰狼的喜悅。
1、表現高興:你們吃草吃得開心嗎?草的味道怎么樣?一起做做高興的樣子。
2、表現害怕:播放恐怖音樂另一位教師扮演大灰狼出場:誰來了?小羊心里怎樣?
教師與幼兒一起做頂、踢、撞的動作。
4、總結:你們真能干,想了這么多的好辦法,如果再遇上大灰狼,我們就團結起來用剛才想的辦法對付它。
四、完整表演后結束:
1、師:現在我們繼續吃草吧!
2、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下山吧?。ㄓ變哼吢犚魳愤呁藞觯?。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撓癢癢。
撓癢癢。
活動背景。
“撓癢癢”是《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小班“落葉飄飄”主題中的一個歌唱活動,其旋律優美、內容簡單,很適合小班幼兒進行學唱和游戲。我們都知道撓癢癢是一種生活現象,許多幼兒也都有和父母長輩玩過撓癢癢的切身體驗,那種又怕又喜歡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撓癢癢”則從幼兒的視角出發,把落葉飄飄的自然現象想象成是毛毛蟲給大樹撓癢癢的結果,活動內容富有情趣,為幼兒所熟悉和喜愛。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將幼兒的生活體驗和歌曲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創設輕松愉悅地教學環境和心理環境,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和游戲情節,調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撓癢癢的快樂情緒。
2.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嘗試情景表演。
(二)活動準備:
配班老師彈琴,毛毛蟲胸飾一個,歌曲課件,歌曲錄音。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體驗撓癢癢的快樂。
(1)(大樹畫面)師:這是誰呀?大樹爺爺年紀大了,整天一個人站在那里很孤單:“哎!我一點都不開心,誰來陪我玩呀?!”“大樹爺爺,我來陪你玩……!”咦!是誰來了呢?(一條毛毛蟲)它們在一起會玩什么游戲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2)欣賞故事課件。
欣賞后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身上干什么呀?(給大樹爺爺撓癢癢)。
大樹爺爺癢不癢?你怎么知道的?學一學大樹爺爺大聲地笑起來?
(3)我也想玩撓癢癢的游戲,你們會撓癢癢嗎?撓哪些地方會癢癢?(師幼之間,幼幼之間互相撓癢癢)。
(評析:以故事導入,生動形象。由毛毛蟲撓癢癢,給大樹爺爺帶來快樂,喚起幼兒情感共鳴,引申到我們也來撓癢癢。通過師生之間,同伴之間互相撓癢癢,在一種輕松愉悅地氛圍中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
2、學唱歌曲,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1)師:撓癢癢真開心,這里還有一首撓癢癢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欣賞課件歌曲一次)。
(2)提問:歌曲好聽嗎?(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出相應要求:跟著音樂拍拍手,點點頭,再次欣賞歌曲)。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名字叫“撓癢癢”,唱得是誰給誰撓癢癢?(毛毛蟲給大樹爺爺撓癢癢)瞧!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啦!(用手部動作表現毛毛蟲和大樹爺爺,即一根手指彎彎曲曲表現毛毛蟲爬出來,另一只手張開五指表現大樹形象)。
教師范唱第一、二樂句后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的哪里停下來了?(樹腳下)。
語言提示:毛毛蟲要從樹腳下往上爬,去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嘍!(范唱第三、四樂句)大樹爺爺笑得樹枝都抖起來,樹葉都抖落下來了,撓癢癢撓得真舒服呀!
師:我們的小手也來變條毛毛蟲,一邊唱歌一邊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好嗎?
(評析:手指游戲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游戲形式,教師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戲,將幼兒帶入一個游戲的情境中,激發起幼兒進一步活動的興趣和愿望。)。
(4)引導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邊唱邊動作。
師:一條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了?!按髽錉敔?,我來啦!”,(邊唱邊表演手指游戲)師:一條毛毛蟲又來了一條是幾條?兩條毛毛蟲撓癢癢一定更開心。
(三條,四條……,分別用不同數量的手指表現毛毛蟲爬行和撓癢癢動作)。
(評析:手指游戲的運用,增進了幼兒學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動參與性。幼兒在一條、兩條等多條毛毛蟲出來撓癢癢的手指游戲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反復表演和學唱歌曲,體驗到了歌唱活動的輕松和快樂。)。
3、嘗試表演,體驗情境游戲的快樂。
(1)教師扮演毛毛蟲,請一幼兒扮演大樹,其他幼兒唱歌。
邊唱邊表演:第一、第二樂句毛毛蟲爬出來停在樹腳下;第三、第四樂句毛毛蟲撓大樹癢癢,幼兒發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癢的樣子。
(2)師:誰愿意來做大樹?做大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請部分幼兒做大樹,部分幼兒扮演毛毛蟲,聽歌曲錄音表演游戲)。
(3)全體幼兒一起參加游戲。
(評析:從教師與個別幼兒的游戲,到部分幼兒的參與,再到集體的共同游戲,為小班幼兒搭建了一個積極模仿、學習的平臺。其次,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進行游戲,更主動更愉快。)。
三、教學反思。
活動生動有趣,層次清晰。教師在遵循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的基礎上對活動進行設計和組織,創設輕松愉悅地心理環境和游戲情境,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幼兒情緒愉悅,積極參與。其次,游戲情境的創設,包括手指游戲和情境表演游戲。尤其是手指游戲的創新運用,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在玩中學,手指動一動,唱一唱,體驗到歌唱活動的輕松和愉悅。藝術活動的價值在于幼兒情感的體驗和創造性的表達。而幼兒的學習有個慢慢內化的過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必操之過急,應該給孩子留一些內化的時間,情緒到了幼兒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動評價。
1、內容的適宜性。
新《綱要》指出音樂相當于興奮的語言,它對年幼兒童具有愉悅的功能。通過音樂活動的開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提高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歌曲“撓癢癢”旋律優美、內容簡單而富有情趣,貼近幼兒的生活體驗,非常適合在小班幼兒中組織開展。
2、過程的趣味性。
幼兒的生活即游戲,幼兒的學習即游戲。而小班幼兒又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情緒性強、自制力差、認知以具體形象為主等年齡特點。因此,在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善于創設有趣的游戲情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師生之間互相撓癢癢體現一個“趣”字,手指游戲學唱歌曲體現一個“趣”字,情景表演游戲同樣體現一個“趣”字。
3、學習的主動性。
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才是有效地學習?;顒舆^程中無論是寬松的心理環境還是有趣的游戲情境的創設,都較好地調動起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愿望。與此同時,在活動的最后一個游戲環節中,幼兒通過向老師學,向同伴學,再到自主選擇角色進行表演游戲,則體現了一種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方式。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促進幼兒有效地發展。
【活動目標】。
1、學會圖形圓形,知道生活中常見的圓形物品。
2、知道圓形的特性和用處。
3、熱愛探索和觀察,喜歡數學。
【活動準備】。
1、繩子幾條;尺子幾把等粗制量具。
2、有圓心的大的圓形的卡紙。
3、圓形的物品的圖片。
4、幼兒已有方形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教師拿出一張圓圓小熊臉的圖片引起小朋友的興趣:“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動物呢?它的臉是什么形狀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圖形好嗎?”引入話題,告訴孩子什么是圓形。
2、教師繼續拿出各種圓形圖片,例如太陽,例如車輪?!昂⒆觽?,這些東西都是圓形的?!碧釂柡⒆觽兯伎歼@些物品有什么特征,圓形與方形有什么區別,引導孩子得出圓形沒有角的結論。
3、教師拿出圓形卡紙。請孩子們分成幾組,用手或者已有的量具或者其他方法測量圓心到圓邊的距離是否一樣,讓孩子知道圓的初步概念。
4、在孩子測量完畢后,教師可引導孩子歸納出圓的特征。接著教師請孩子們舉例生活中的圓形。比如地球儀,比如光盤等等。
5、在孩子討論完生活中的圓形物品后,教師請孩子思考為什么有些東西一定要做成圓形的。教師可出示車輪、光盤等的圖片,引導孩子從圓的容量、沒有角的特性等方面思考。
6、教師請孩子圍成一個圓圈,跳圓圈舞放松一下,結束活動。
1、了解地震發生的簡單原理。
2、初步掌握發生地震時的一些自救方法。
教學掛圖、幼兒用書《地震怎么辦》。
1、觀看地震圖片,了解地震發生的簡單原理:
(2)教師出示圖二,并講解:
我們地球的表面叫地殼。地殼不是靜止不動的,它像一個頑皮的孩子總是不停地運動。如果它運動的力氣過猛,地殼上的巖層就經受不住力的沖擊,就會發生斷裂,于是出現了地震。
2、集體討論,學習自救方法:
(1)如果發生地震,你會怎樣保護自己?幼兒閱讀《地震怎么辦》并討論交流。
(2)看看書上的人怎么保護自己的?你能說出有哪些自救的好方法嗎?
教師總結:如果發生地震,在家里要躲在空的`地方,如墻角;還可躲在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面積小的地方;千萬不要跳樓、站在窗外或到陽臺上去。在戶外,可選擇開闊的地方,避開高大的建筑物、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達的愛并嘗試用語言、行為等方法大膽表現。
2、體驗愛和被愛的快樂情感。
3、懂得怎樣用實際行動來關心父母、尊敬長輩。
活動準備:
1、故事《快樂地家》,爸爸媽媽寫給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冊,說給孩子的話(錄音),感恩的心(歌曲)課件。
2、愛心卡。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導入活動。
(一)欣賞故事《快樂的家》。
提問:
1、小兔樂樂有一個快樂而溫馨的家,聽樂樂在說什么?怎么說的?他們的心情會怎樣?
2、樂樂說出了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那你們愛爸爸、媽媽嗎?
(二)小結:
愛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大聲說出來,是怎樣愛的?
二、傾聽書信,爸爸媽媽對小朋友的愛。
(一)讀爸爸媽媽的來信《寶貝,你長大了》。
1、你們聽后有什么感受?
2、用信可以傳遞我們的愛。
(二)欣賞"愛的相冊"。
1、請每位幼兒說一句最想向爸爸、媽媽說的話。
2、相冊可以留下我們的愛。
(三)聽錄音《親愛的孩子,我愛你》。
總結:每個人都有爸爸媽媽,他們天天為我們忙碌著,的確很辛苦,我們也要好好的回報父母。
三、你對爸爸媽媽的愛(一)欣賞課件并提問:
1、你看到的小朋友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
(二)"悄悄話"愛心卡。
我們愛爸爸媽媽的方式很多很多,為了表達對他們的愛,把我們的心愿說在愛心卡上,送給爸爸媽媽。
(三)表演歌曲《感恩的心》,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1、把自己的愛心卡獻給爸爸媽媽。
2、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親百般呵護,悉心照料下,無憂無慮的成長。今天的父母已經傾盡所有來愛孩子、照顧孩子。但孩子們由于接受了太多的愛,漸漸的,連他們自己也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養成了對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不健康心理。為了培養幼兒從小感恩父母的情感,我設計了本活動《爸爸媽媽,我愛你》。
活動設計:
安全用電。
活動要求:
1、使幼兒了解安全使用電器得粗淺知識。
2、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找一找教室中的電源插座或插頭在什么地方?
2、討論:幼兒園班級里的插座為什么都要安裝得這么高?(讓幼兒知道電插頭、電源插座都是很危險的東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內,人就會觸電,會有生命危險。)。
3、請幼兒看教師拿插頭時手的姿勢和抓的位置,讓幼兒知道插孔里有電,插頭上的小銅片能把電通過電線傳給錄音機,所以手不能碰到銅片,更不能把手伸插孔內。
4、組織幼兒討論:用電時要注意什么?知道潮濕的東西不能靠近電器,這樣會漏電,電器不能和與紙、布等易燃物品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災。
5、讓幼兒說說在家中用電器時要注意什么?
活動延伸:
散步時,可以帶幼兒從遠處觀察高壓電的標記,教育幼兒高壓電很危險,一定要遠離高壓電。
設計意圖。
生氣是當人遇到不稱心、不如意或對不合理現實的一種情緒反應。一般來說,生氣應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若幼兒遇事經常生氣,并且將生氣作為對外界的一種經常性的持久的反應,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為了。經常生氣、發脾氣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較狹窄,自我中心相當嚴重。所以,我設計了“我高興,我歡樂”這一活動,經過多媒體、談話、游戲等活動,教幼兒學會用微笑去應對生活,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本事。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會用進取的態度去應對生活,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
2、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明白高興歡樂有利于身體健康。
滲透目標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本事,為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奠定基礎。
活動準備。
1、多媒體《別來煩我》。
2、微笑卡,音樂磁帶,錄音機。
3、區域活動準備工作。
活動過程。
(一)《我高興,我歡樂》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控制自我的情緒和不當行為。
1、師:今日來了這么多教師看小朋友做游戲,你們高興嗎來表示一下吧!(鼓掌歡迎)教師為小朋友們制作了許多精美的表情卡,小朋友來看一看,上頭是什么表情呀(生氣、微笑、悲痛)小朋友做一做這些表情。
此刻小朋友自我選擇你喜歡的表情,然后把它戴在脖子上。
2、教師觀察幼兒戴的是什么表情。
幼兒看多媒體。
看完后,教師和幼兒圍成圓圈坐好。
4、提問:
(1)小朋友喜歡青青嗎為什么。
(2)她總是為一些什么事發脾氣,生氣呢。
(3)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呢(從早晨起床開始說起,對照例子,幼兒說自我)。
(5)師:小朋友明白生氣、悲痛、發脾氣為什么不好嗎你生氣的時候周圍的人怎樣樣。
5、師小結:
小朋友都明白隨便發脾氣,生氣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會失去很多小朋友,經常發脾氣,生氣,時間長了會不愛吃飯,不愛運動,不愛和小朋友交往,會影響身體健康,會得病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能夠經過其他方法來解決的。那么堅持什么樣的心境才有利于身體健康呢(高興,歡樂)的心境。
(二)小朋友互相討論一下,在你們日常生活中,哪些是讓你們高興開心的事情呢(幼兒熱烈討論)。
(三)進區域活動。
師:我看小朋友們討論的又熱烈,又高興,今日教師又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你們平時最喜歡的活動材料。如:繪畫用品,大型積木,娃娃家等玩具,小朋友能夠自我選擇你最高興做的事,在游戲中與你的好伙伴分享歡樂。好,此刻自我選擇吧!
(四)小朋友們在玩的時候心境怎樣樣有沒有遇到困難或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師:你們真棒,對,遇到困難或問題,想辦法解決。
(2)當你們十分高興的時候,你們最想干什么(唱歌,跳舞,大聲笑……)。
五、結束。
我看到小朋友們高興的時候,客人教師的臉上也洋溢著笑容。那么我們請客人教師和我們一齊唱支歌,跳個舞,分享歡樂,小朋友說好嗎(教師,小朋友們共舞)。
六、延伸活動《親子活動》《互幫互助》。
游戲玩法:父母和孩子共同玩智力游戲,當父母或孩子在游戲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彼此互相幫忙,體驗為人做事,幫忙了別人是愉快的,也能夠和孩子商量做哪些高興的事情,進一步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本事,為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奠定基礎。
活動目標:
1、了解食品的一些衛生常識,知道不講衛生和垃圾食品對人體的危害。
2、在搶答的活動中,區分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種類。
3、樂意吃一些比較有營養的綠色食品,并參與綠色食品游戲賽。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1、一些和飲食衛生有關的圖片若干。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紅色彩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進行談話活動:
1.教師:你喜歡吃什么食品?為什么?
2.教師將幼兒說的各類食品一一貼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畫在黑板上,并進行分類。
二、通過觀察幼兒用書,了解注意飲食衛生的重要。
1.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觀察畫面,說說:這些小朋友怎么啦?他們為什么會生???
3.觀察一名肥胖兒童:他為什么會這么胖?(他吃的東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膩的食物吃多了……)。
三、引導幼兒參與討論:吃什么食品比較好?什么樣的食品要少吃,為什么?
四、請幼兒在紙上記錄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教師請幼兒談論自己記錄的結果,并將記錄的結果進行總的匯合,找出最好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并給以"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稱號。
五、食品搶答,教師報出食品的名稱,請幼兒說出垃圾或綠色食品。
1.教師:水果、蔬菜。幼兒:綠色食品;
2.教師:薯片、妙脆角、炸雞腿。幼兒:垃圾食品。
六、引導幼兒評選出2個綠色食品。
教師請3位幼兒上來分別扮演3個綠色食品,并站成一排。開展游戲《蹲一蹲》玩法:分別說出自己蹲和別人蹲,要接得快。例如:有綠色實物:黃瓜、西紅柿、青菜,第一個是黃瓜說:"黃瓜蹲,黃瓜蹲,黃瓜蹲完了青菜蹲。"青菜聽到后,立即接上來說:"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了西紅柿蹲。"然后,繼續接說……說錯了,就換人接著游戲。
活動反思:
《細則》中提到“幼兒園應與家庭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北净顒永眉议L資源使活動發展的更加深人。在活動中,不是讓家長單純地講述,而是以家長演示為切入點,教師適時介入引導幼兒操作為主,真正使資源發揮它的教育作用,實現了深層次的家園共育目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不高興、生氣等情緒會帶給自我不舒服的感受,體驗進取情緒帶給自我的歡樂。
2、幫忙幼兒初步學會調節自我的消極情緒,逐步養成進取樂觀的生活態度。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鏡子里的我。
2、水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自由游戲。
教師提出游戲規則,并重點提醒幼兒注意游戲中自我的心境是怎樣的。
教師以同伴的身份參與游戲,并注意觀察、記錄幼兒在游戲中的情緒。
二、回憶:我歡樂嗎。
1、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討論在活動時的心境:
說一說高興的事。
說一說不高興的事。
2、教師注意引導個別性格內向的孩子講出自我的情緒。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一些發泄不高興情緒的方法。
三、談話:怎樣使自我歡樂起來。
1、讓幼兒談談生氣、悲痛和高興時的感受,使幼兒明白笑比哭好,告訴他們要盡量使自我歡樂起來。
2、設計不一樣的情緒情境,引導幼兒初步懂得一些調節不良情緒、使自我歡樂起來的方法。
(1)不高興時:
做自我喜歡的事。如和好朋友一齊玩,和家人外出游玩,想想高興的事等。
(2)生氣時:
能夠大聲唱歌,能夠把心事告訴朋友、教師或爸爸媽媽等。
(3)害怕時:能夠請求別人的幫忙,聽音樂轉移注意力等。
3、教師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嘗試,以堅持好的心境。
三、表達。
趣味練習:鏡子里的我。
鼓勵幼兒用繪畫或其他方式表達自我愉快的情緒,并與小朋友們分享。
活動名稱:保護牙齒。
活動目標:
1、明白牙齒的功能,初步了解保護牙齒的方法,增強保護牙齒的意識。
2、養成每一天早晚在家刷牙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錄像資料、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主題。
——小朋友,今日教師帶來了兩位客人,她們和你們一樣,也正在換牙,想來那里聽課,你們歡迎嗎(圖片)。
——她們長得像嗎可是她們的牙齒卻長得不一樣。你們覺得誰的好看為什么。
小結:看來,小朋友們都喜歡姐姐的牙齒,那我們要怎樣做,才能像她一樣擁有一副潔白又整齊的牙齒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保護牙齒》。
二、活動探究,了解正確的刷牙方法。
討論:在換牙后,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牙齒長得那么好,而有的卻長得那么難看呢。
實驗:品嘗黑芝麻糖,互相觀察牙齒表面的變化。漱口,觀察杯子里的漱口水的變化。
小結:我們發現漱口以后,牙縫里還會留有殘渣,那怎樣辦呢刷牙是保護牙齒的另一種好辦法。
三、深入討論,全面護牙。
小結:
1、不能在睡前吃甜食。
2、不能亂咬硬物。
3、保護牙齒,要多吃蔬菜、水果、營養豐富的食物。
4、乳牙松動或脫落時,不能用舌舔或吮。
5、不能咬手指、咬唇或咬舌。經常用舌舔或吮會影響恒牙的正常萌出,或者長得不整齊。咬手指、咬唇或咬舌等會影響牙齒排列不整齊美觀,面部發育不對稱,從而會留下容貌上的終身遺憾。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理解圖片,結合已有生活經驗大膽講述。
2、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進一步引發對媽媽的關注,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繪本《我媽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閱讀興趣。
1、出示圖片:繪本《我媽媽》幼兒觀察后猜測這是一位怎么樣的媽媽。師:看,花布穿在這位媽媽身上,她看上去會是一個怎么樣的媽媽?我們一起來繼續看一下吧!
2、觀察閱讀畫面,結合自身經驗嘗試說說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一)展示圖片,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媽媽的本領。
(1)廚師媽媽老師:圖片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覺得媽媽會是什么呢?(像是蛋糕房里的蛋糕師、廚師)哪位寶貝可以大膽來講述一下呢?(我媽媽是蛋糕房里的蛋糕師,可以做出許多美味的蛋糕。)。
(3)園丁媽媽,圖片中的媽媽在干什么?她種的花怎么樣?媽媽好像是不是有魔法?。。ㄎ业膵寢屜袷且粋€有魔法的園丁,她能讓所有東西都長得很好看?。?。
(二)幼兒結合自身經驗并完整的進行講述。
1、展示圖片,仙子圖片:哦!媽媽變成什么?你覺媽媽有沒有感覺像仙子的時候?我們不開心的時候媽媽會用什么辦法把我們變得很開心?(我媽媽想仙子一樣,當我難過時,總會讓我變得很開心。)。
2、天使圖片:媽媽又變了,現在是什么?(天使)媽媽在干什么?你覺得媽媽的歌聲會是怎樣?(我媽媽最愛唱歌,她的歌聲像天使一樣甜美。)。
3、獅子圖片:咦!媽媽呢?(變成了獅子)師:發生了什么事呢?(幼兒猜測)那你的媽媽有沒有這樣生氣發怒的時候?生氣的時候!哪位寶貝來講述一下(我媽媽生氣的時候吼起來像獅子一樣兇猛)。
4、"沙發媽媽":什么是時候媽媽會想沙發一樣呢?那位寶貝嘗試完整的講述。(我媽媽的懷抱像沙發一樣溫暖舒適。)。
5、"貓咪媽媽":小貓瞇給人的感覺怎么樣?什么時候和小貓咪一樣呢?(有的時候,我媽媽也會像小貓咪一樣很溫柔很可愛)。
(三)感受溫暖的母愛。
游戲:、找愛心。
教師:我們來玩一個"找愛心"的游戲,看看誰的觀察最仔細。請幼兒翻看桌子上繪本找一找,并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的愛心。
延伸:寶貝們觀察的好認真哦!那我們可以把這本書帶回家和媽媽一起來分享一下好嗎?
(四)活動結束。
記錄一:
區角活動一開始,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得向娃娃家跑去,很顯然,他們都喜歡這個可以裝扮自己,快快把自己變大的地方由于某種原因,翰翰沒能拿到進入娃娃家必要的胸牌,因此他站在門外有些不開心了。
“余陽,你出來讓我玩?!焙埠舶缘赖慕兄?。
“那你有沒有牌子的,我有牌子的,你不能玩的?!庇嚓柦忉尩?。
“可是我很想玩的?!币庾R到強硬的不行,翰翰降低了自己的語氣,并用求助的眼光看著我,希望我可以幫助他,可是我并沒有介入,等待著余陽的反應。
“那我也很想玩得”余陽看了看手中的玩具,又說“那等我再玩一會兒,我們再交換,你先玩其它的好吧?”
“不要賴皮?!焙埠残臐M意足的走開,并去玩了其它的東西。過了一會兒,兩個孩子自覺地進行了交換,又開始了新的游戲。
分析一:
娃娃家一直是小班孩子在區角活動中的首選,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們喜歡娃娃家的首要原因就是可以滿足孩子們渴望長大的心理,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并不豐富,但是他們最直接的經驗就來自于他們的家庭生活,而爸爸媽媽就是他們最直接的來源,他們時刻感受著來自父母的愛,也在潛意識里模仿和重現著爸爸媽媽的舉動,所以對于小班幼兒而言,創設一個如家的環境來激發他們的角色扮演意識是至關重要的。在活動記錄中,兩個孩子對能否進入娃娃家游戲場生了對話和小議論,我沒有介入的理由是小班后期的孩子已經能夠自己嘗試處理一定的小分歧了。在他們的對話中,我發現他們已經有了分享和謙讓的意識,并逐漸懂得了如何去用自己的理由說服對方(如余陽用胸牌來說服翰翰他不能游戲的原因)以及在彼此都很渴望游戲的游戲的時候來嘗試輪流游戲,這樣既滿足了自己又考慮了他人。當然在這個活動后的反思中,讓我思考到其實對于余陽的這個決定,我應該給予及時的鼓勵,肯定它的想法和做法,這樣也可以激發其他幼兒的效仿,使孩子們更加懂得彼此謙讓和分享。
記錄二:
黎黎在娃娃家里像模像樣的背著包,認真地說“我要去上班了,寶寶在家里要乖,不要哭?!比缓缶捅持鲩T了,回來后依舊是“媽媽腔”很濃,“寶寶,媽媽回來了?!眱叭灰桓薄鞍最I”樣。
瑩瑩在娃娃家里看到了一塊絲巾,便興奮得告訴我:“coco,這是抹布,用來擦地的?!闭f完便跪在地上,認真地擦了起來。還不時地假裝流汗,用手擦擦額上的汗水。儼然一副家庭主婦的樣子。
分析二:
很偶然看到了在娃娃家里發生的這兩個場景,“為什么同樣是媽媽,卻有著如此不同的扮演方法呢?”我自我詢問著。在翻閱有關書籍后,發現,孩子們的模仿來自于生活,他們的很多模仿場景都是自己生活的再現。結合這兩個孩子的家庭背景進行分析,圖一中黎黎的媽媽是一個白領,每天奔波于公司和家庭,而“寶寶”是黎黎媽媽對黎黎的愛稱,所以在娃娃家里黎黎就將“寶寶”的稱呼遷移到了娃娃身上,并且對媽媽“背包上班”這個天天要重復的動作進行效仿,在她的心理,這個動作是媽媽最具代表性的。而圖二中瑩瑩的媽媽則是一個專職的家庭主婦,每天完成的是必要的“買汰燒”,所以在瑩瑩的模仿中,是以媽媽做事情為主要模仿對象的,同時可以看出在瑩瑩的游戲中已經有了“以物代物”的出現,這也是小年齡孩子在角色游戲中所特有的。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孩子們進行娃娃家的游戲時,更多的是自己已有經驗的展現,并通過彼此的交流產生新經驗的遷移和同化,以此來發展新的經驗內容,而老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們進行經驗交流,給他們提供合適的場景和物品來激發他們的游戲想象,已發展幼兒在生活方面的認知和必要的技能。
健康加油站。
活動目標。
1、觀察營養寶塔,初步了解合理的飲食結構。
2、經過談話和交流,明白不能偏食,要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3、樂意向同伴介紹自我的營養餐。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1、教師與幼兒互動談話,導入游戲。(小朋友,今日早晨你們吃了什么早餐?你們最喜歡吃什么?……此刻,教師那里有許多好吃的東西,都畫在了紙上,你喜歡什么就能夠到教師那里隨便拿。)。
2、幼兒自由上臺拿小紙片。
3、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我都拿了哪些食物。
4、教師小結,提出疑惑。
(小朋友們喜歡吃的東西真多,有的也是教師喜歡吃的,那你們明白這些東西吃了適宜嗎?哪些東西應當多吃?哪些東西又應當少吃呢?)。
二、營養大學堂。
1.觀察營養寶塔。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看營養結構圖。
2、互動交流:
誰能告訴大家我們每一天吃的最多的應當是什么?(米飯、饅頭、面包和面條,還有玉米等)。
的確,這些糧食做的食物能夠讓我們長力氣。那么,吃的第二多的是什么?(蔬菜、水果)。
比蔬菜、水果吃得少一些的是什么?(牛奶、雞蛋、魚、肉……)。
吃得最少的又應當是什么?(巧克力這樣的甜食和一些油炸的食品。)。
教師還要告訴大家我們每一天吃東西也要講規律。也就是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
三、我的營養食譜。
1、設計一張營養食譜,向同伴介紹。
2、選擇幾份典型的食譜,引導幼兒討論他們設計得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健康。經討論合格的食譜教師蓋上“健康印章”。
買食品要注意什么。
活動目標。
1、了解買食品時應當注意的事項。
2、經過自我探索、尋找的過程,了解食品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
3、明白食品的保質期關系到我們身體的健康,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準備一份小包裝的食品。
2、相同包裝的食品,一份有防偽的標記,一份沒有。
3、請一位小朋友排練情景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幼兒觀看教師表演。教師在前面表演,資料大致如下:小朋友手里拿著一包膨化食品,說:“今日,我在商店里買了一包膨化食品?!比缓?,打開食品袋吃這包食品,之后,假裝肚子痛。
2、引導幼兒討論:這位小朋友怎樣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讓幼兒根據自我的經驗發表自我的觀點。
3、配班教師身穿白大褂,扮成醫生對小朋友進行檢查,說:“小朋友,你是食物中毒了?!贬t生拿過小朋友手中的食品,觀察上頭的文字說:“這袋食品已經過了保質期,你吃了過期的食品,就會生病不舒服?!?/p>
4、引導幼兒觀察食品包裝,學習觀察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怎樣才能明白自我選購的商品是質量好的產品呢。
——幼兒觀察自我帶來的小袋食物,幼兒自我觀察、尋找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5、組織幼兒討論:在買食品時,除了要看清楚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還要注意什么?
——幼兒自由討論。明白要選購包裝完好的食品,食品袋上有質量檢測合格標記。經過比較相同包裝的食品,認識防偽標記,來確定食品的可靠性。
目標:
1、讓小朋友進一步了解了春節期間的煙花鞭炮、交通、飲食、用電等安全知識,為度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春節做好鋪墊。
2、增強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使幼兒過一個愉快的春節。
準備:
電源插座、鐵絲、釘子、別針等金屬制品。春節安全視頻。
過程:
1、注意用電安全。認識電源插座,不用手或導電物(如鐵絲、釘子、別針等金屬制品)去接觸、探試電源插座內部。
2、注意燃放煙花、爆竹安全。不自己燃放煙花、爆竹,不用鞭炮玩打“火仗”的游戲,這樣很容易傷人,在大人燃放煙花、鞭炮是,站在距離其遠些的安全地帶。
3、注意飲食衛生。不吃過量的零食,在家飲食要規律,按時吃飯,不挑食,多吃蔬菜。
4、注意通行安全。
(1)會走行橫道和人行道,過馬路時會看紅綠燈,會跟著大人走,過馬路時不瘋打、瘋跑,不獨自一人橫穿馬路。
(2)認識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標志。
5、教師小結:春節要注意的各方面安全問題。
春節更應該多注意身體健康與戶外安全!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對蛋寶寶外形特點的認識準備。
2、蛋殼、各種形狀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玩蛋殼,并從中發現問題。
2、幼兒討論:為什么蛋殼會轉?(不一定要得出正確答案)。
3、玩一玩,找一找:還有什么會和蛋殼一樣轉轉轉?
要求:找到會轉的物體后找找它會轉的秘密。想想。
為什么有的東西不會轉,有的能轉不停。
4、幼兒小結:蛋殼和圓積木會轉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的外形都是圓形的。
活動反思:
幼兒在認識了蛋寶寶的外形特征以后,已經有了一定的前知識準備。一定的活動積累,讓他們對蛋寶寶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這個活動中,由于活動的材料并不繁多,而且活動目的明確,只要幼兒參與動手,就能找到蛋寶寶和圓積木轉動的秘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緒很積極,每個人都能動手操作,并講述自己的發現??茖W活動中采用幼兒熟悉的材料,設立簡單易完成的探究任務,是比較適合小班小朋友的。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操作,發現表面是圓的物體轉動的時間比較長。
2、能運用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對比實驗,并在活動后陳述自己的發現。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與欲望。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明白愛護指甲的重要性。
2.經過相互討論和相互觀察,明白如何愛護指甲。
3.感受親親指甲鉗的溫馨氣氛,樂意使用指甲鉗剪自我的手指甲。
活動準備。
1.圖片:指甲。
2.指甲剪。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
1.圖片觀察指甲。
引導幼兒觀看自我的指甲。
2.討論了解指甲的作用。
小朋友,你明白指甲有什么用嗎?
小結:指甲有保護手指和腳趾的作用,有幫忙人們做事的作用,
經過指甲還能夠看出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等。
二、如何愛護自我的指甲。
1.教師:大家都明白指甲對我們有這么多的作用,那么我們應當怎樣保護自我的指甲呢?
2.幼兒進行自由討論并得出一些結論,如:指甲長了要及時剪掉,要用指甲鉗剪,
手臟了要及時洗手等等。
3.如果指甲長長了,我們不剪,會怎樣樣呢?
小結:不及時剪指甲,指甲會斷掉,還會傷害別人;不及時洗手,指甲中會有許多臟東西;
經常咬指甲會使手指變形,還會將病菌帶入口腔;還會影響手指的生長等等。
三、游戲:親親指甲鉗。
1.出示指甲鉗,小朋友看看這是什么呀?這是用來做什么的呀?
2.這個指甲鉗最喜歡和誰親一親呢?
3.教師用指甲鉗剪自我的指甲,邊剪邊說:親親我的手,親親我的手。
4.誰也讓指甲鉗親親他的手呢?
四、延伸活動。
教師一邊給幼兒剪指甲,一邊用兒歌的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
1、啟發孩子清楚陽臺的首要用途。
2、協助孩子清楚在陽臺上的安全知識,明白不爬陽臺,不往陽臺外丟物品等。
3、使孩子初步創立自我保衛觀念。
錄像機,錄像帶,電話機。
1、孩子依照已經有經驗談一談陽臺的首要用途。"孩子家中是否均有陽臺?你們均在陽臺上做些啥?"。
總結:陽臺是個伸向屋外的環境,它可接觸到更加多的空氣與陽光。有些人家在陽臺上曬衣衫,養花,養魚,有些人在陽臺上活動身體,鍛煉。夏季,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伙兒都需要它。
2、看錄像,探討在陽臺上哪一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一些是錯誤的。
片段一:孩子在陽臺上閱讀、折紙。
片段二:孩子在陽臺上運動。
片段三:一孩子將頭與身體伸向陽臺外喊樓下的孩子。
片段四:一孩子往陽臺外拋物品。
片段五:一孩子將身體伸向陽臺外拿手絹。
片段六:一孩子在陽臺上玩,突然風將陽臺門吹上啦,如何是好?
幼兒教師啟發孩子分段看錄像片,每看完1段,提議提問:這一位孩子的舉動哪兒對,哪兒錯,為何?應當怎么樣做?探討總結:在陽臺上取曬在衣架上的.物品時,不可以將身子探出護欄,應當用衣鉤將衣服鉤到可拿到的地方再取回。不然,一不留神會發生危險。不可以往陽臺外丟物品,會砸傷別人。例如果遇見陽臺上的門被吹上,應向屋內的爸爸媽媽求救,請他們幫忙。
3、孩子探討:在陽臺上另外還有哪一些危險的事不可以做?
4、孩子動手操作,辨別圖片上的孩子安全行為對與錯,并講出理由。
1、知道紅綠燈的用處,能自覺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
2、懂得過馬路時應注意安全,一定要走斑馬線。
3、對交通標志感興趣,增強安全意識。
紅綠燈、斑馬線、課件《三顆星星》錄音、投影儀。
一、請幼兒聽錄音,談感受。
錄音內容:街道上各種車輛來來往往的喧鬧聲,喇叭聲,汽車快速行駛的聲音……突然,傳來了長長的急剎車的聲音。
師:請問剛才你聽到了什么聲音?想到了什么?(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并進行討論:為什么會有這種聲音)。
二、傾聽故事《三顆星星》認識斑馬線標志。
1、播放課件《三顆星星》,使幼兒知道紅、黃、綠燈代表的意思。
2、出示斑馬線標志,共同討論斑馬線的用處。
3、幼兒學習安全兒歌,幫助理解紅綠燈和斑馬線的用處。
嘀嘀嘀,汽車叫。
車來了我讓道,
過馬路,左右瞧,
走路要走人行道,
不玩耍,不亂跑,
安全第一我知道,
紅燈停、綠燈行,
遵守規則別忘掉。
三、交通游戲。
1、誰對誰錯。
教師依次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判斷圖中行為的對錯,并說出理由。
2、紅綠燈、斑馬線游戲。
玩法:教師出示紅綠燈的變化圖,請幼兒按照紅綠燈的指令前進或停止。
遵守交通規則的幼兒可獲得安全寶寶獎,小組中遵守交通規則多者為勝。
1、讓幼兒初步了解影子產生的原因,嘗試探索影子與光線及時間的關系。
2、激發幼兒對生活中影子現象的興趣。
3、培養幼兒樂于動手、積極操作的探索能力。
【教學準備】。
2、幼兒能區分透明與不透明物體,能夠用肢體動作表現各種小動物。
【教學過程】。
1、觀看屏風表演,引出課題。
提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影子是怎么產生的呢?
2、投影小實驗:影子的產生。
(2)幼兒自由探索:哪些物體在光線下能產生影子,哪些物體在光線下沒有影子?
小結:透明的物體擋不住光,不透明的物體擋住了光線,光線闖不過去,這就產生了影子。
(3)看影子,做動作,關閉燈源,讓幼兒知道有光才會有影子的產生;沒有光就不能產生影子。
3、探索影子與光線的關系。
(1)幼兒自由探索,了解影子的不同變化。
4、看課件聽故事,了解在不同的時間里影子的不同變化。
5、談話:知道影子在生活中的運用。
6、影子游戲。
一、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玩圈的興趣,激發幼兒玩圈活動中的創造性。
2.學習與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1、教具:錄音機、磁帶、空場地。
2、學具:幼兒人手一個塑料圈。
三、活動過程。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師:寶寶們你們想把自己的身體練的棒棒的嗎?
幼:想。
師:那跟著老師一起去鍛煉身體吧!開起我們的圈出發吧?。◣熒雸觯?。
(1)聽音樂,幼兒手拿塑圈,跟著教師做圈操。(音樂:藍精靈)。
師:那現在我們一起來鍛煉吧。(師生一起做圈操)。
(2)引出我們今天請的小客人:小白兔入場。小白兔今天要來給我們當裁判,看看誰玩的最好。
2.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教師提示:“我們已經學會了用圈做操的本領。這個圈還可以怎么玩?要動腦筋和別人玩得不一樣。
(2)幼兒想出多種玩圈的方法,并親自嘗試,教師個別指導。
(3)教師仔細觀察,邀請幼兒上來展示各種玩圈的方法?;ハ鄦l交流。
玩圈方法簡介如下:
a.滾圈:將圈向前拋出又去撿回來。
b.跳圈:在圈里跳進跳出。
c.小鴨走:幼兒又膝伸直,腳套在圈里分開撐住圈向前走,不能讓腳上的。
圈掉下來,也不能用手幫忙拉著圈走。
d.帶圈走:幼兒三四人一組,站在圈里,手拉手,用腳踏著圈向前快走。
e.轉圈:幼兒用手轉圈,使其原地旋轉。
f.踏圈走:把圈豎起,兩腳依次踏著圈的邊緣,側向移動雙腳,使圈向前滾動。
g.套圈:從頭套入腳下取出—從腳套入頭上取出—從臀部套入四肢取出—從四肢套入臀部取出。
(4)幼兒帶著同伴的啟發,繼續探索練習。
師: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這么多的玩法。那你們知道小白兔最大的本領是什么呢?
幼:跳。
師:那我們來跳跳看,但是要和其他寶寶跳的不一樣。(幼兒玩圈,教師講評跳的好的幼兒)。
3.難度練習,重點指導。
(1)幼兒自由結伴將塑圈擺在地上搭成各種圖案,然后逐個進行跳圈活動:單腳或雙腳連續跳,左右腳交替跳,左右腳開合跳等。教師重點指導:如何與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
師:現在老師要你們大家一起合作,把圈放在地上拼成一個圖案,然后來玩玩看。(幼兒自由結伴玩圈)。
(2)教師將合作得較好的組的玩法展示給同伴看,提供幼兒合作玩的方法。
(3)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老師看了可高興了,你們不僅用圈玩出了這么多的玩法,而且還拼出了這么多的圖案,老師要表揚你們。
4.游戲《拔蘿卜》。
師:小朋友們做了這么久的運動,你們看小白兔的肚子都-------?
幼:餓了。
師:你們看那是什么?
幼:蘿卜。
師:那邊地里種了那么多的蘿卜,可是沒有路過去,寶寶們快想個辦法吧?。ㄓ變鹤杂上朕k法,教師引導幼兒用圈鋪路)。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想出了用圈鋪路的好辦法,那現在開始鋪吧。鋪好以后再從路上過去吃蘿卜。我們大家可以比賽看看誰拔的蘿卜多。
5.結束活動,放松練習。
播放舒緩的音樂,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做放松練習。
活動目標:
1、能分辨樂曲的快慢,會用碎步、弓箭步表現小羊、老羊走路的節奏。
2、能用簡單的表情表現高興、害怕、勇敢的神態,感受戰勝大灰狼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請大班三名幼兒戴頭飾分別扮演小羊、老羊和大灰狼。
2、相關音樂。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情景表演。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客人和我們一起做游戲,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大班幼兒扮演小羊、老羊分別出場)。
師:請幼兒歡迎小客人。
二、分辨樂曲節奏,用碎步、弓箭步表現小羊、老羊的節奏。
1、教師提問:小羊是怎樣走路的?
2、學小羊走路的動作:你們會不會像小羊這樣走路呢?(先請個別幼兒表演,再集體聽音樂練習小羊走)。
3、教師提問:老羊是怎樣走路的?
4、學老羊走路的動作:你們會不會像老羊這樣走路呢?(先請個別幼兒表演,再集體聽音樂練習老羊走)。
5、上山坡吃草:分角色表演。
三、學習用表情、動作表現高興、害怕、勇敢,戰勝大灰狼的喜悅。
1、表現高興:你們吃草吃得開心嗎?草的味道怎么樣?一起做做高興的樣子。
2、表現害怕:播放恐怖音樂另一位教師扮演大灰狼出場:誰來了?小羊心里怎樣?
教師與幼兒一起做頂、踢、撞的動作。
4、總結:你們真能干,想了這么多的好辦法,如果再遇上大灰狼,我們就團結起來用剛才想的辦法對付它。
四、完整表演后結束:
1、師:現在我們繼續吃草吧!
2、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下山吧?。ㄓ變哼吢犚魳愤呁藞觯?。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撓癢癢。
撓癢癢。
活動背景。
“撓癢癢”是《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小班“落葉飄飄”主題中的一個歌唱活動,其旋律優美、內容簡單,很適合小班幼兒進行學唱和游戲。我們都知道撓癢癢是一種生活現象,許多幼兒也都有和父母長輩玩過撓癢癢的切身體驗,那種又怕又喜歡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撓癢癢”則從幼兒的視角出發,把落葉飄飄的自然現象想象成是毛毛蟲給大樹撓癢癢的結果,活動內容富有情趣,為幼兒所熟悉和喜愛。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將幼兒的生活體驗和歌曲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創設輕松愉悅地教學環境和心理環境,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和游戲情節,調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撓癢癢的快樂情緒。
2.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嘗試情景表演。
(二)活動準備:
配班老師彈琴,毛毛蟲胸飾一個,歌曲課件,歌曲錄音。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體驗撓癢癢的快樂。
(1)(大樹畫面)師:這是誰呀?大樹爺爺年紀大了,整天一個人站在那里很孤單:“哎!我一點都不開心,誰來陪我玩呀?!”“大樹爺爺,我來陪你玩……!”咦!是誰來了呢?(一條毛毛蟲)它們在一起會玩什么游戲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2)欣賞故事課件。
欣賞后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身上干什么呀?(給大樹爺爺撓癢癢)。
大樹爺爺癢不癢?你怎么知道的?學一學大樹爺爺大聲地笑起來?
(3)我也想玩撓癢癢的游戲,你們會撓癢癢嗎?撓哪些地方會癢癢?(師幼之間,幼幼之間互相撓癢癢)。
(評析:以故事導入,生動形象。由毛毛蟲撓癢癢,給大樹爺爺帶來快樂,喚起幼兒情感共鳴,引申到我們也來撓癢癢。通過師生之間,同伴之間互相撓癢癢,在一種輕松愉悅地氛圍中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
2、學唱歌曲,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1)師:撓癢癢真開心,這里還有一首撓癢癢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欣賞課件歌曲一次)。
(2)提問:歌曲好聽嗎?(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出相應要求:跟著音樂拍拍手,點點頭,再次欣賞歌曲)。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名字叫“撓癢癢”,唱得是誰給誰撓癢癢?(毛毛蟲給大樹爺爺撓癢癢)瞧!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啦!(用手部動作表現毛毛蟲和大樹爺爺,即一根手指彎彎曲曲表現毛毛蟲爬出來,另一只手張開五指表現大樹形象)。
教師范唱第一、二樂句后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的哪里停下來了?(樹腳下)。
語言提示:毛毛蟲要從樹腳下往上爬,去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嘍!(范唱第三、四樂句)大樹爺爺笑得樹枝都抖起來,樹葉都抖落下來了,撓癢癢撓得真舒服呀!
師:我們的小手也來變條毛毛蟲,一邊唱歌一邊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好嗎?
(評析:手指游戲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游戲形式,教師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戲,將幼兒帶入一個游戲的情境中,激發起幼兒進一步活動的興趣和愿望。)。
(4)引導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邊唱邊動作。
師:一條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了?!按髽錉敔?,我來啦!”,(邊唱邊表演手指游戲)師:一條毛毛蟲又來了一條是幾條?兩條毛毛蟲撓癢癢一定更開心。
(三條,四條……,分別用不同數量的手指表現毛毛蟲爬行和撓癢癢動作)。
(評析:手指游戲的運用,增進了幼兒學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動參與性。幼兒在一條、兩條等多條毛毛蟲出來撓癢癢的手指游戲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反復表演和學唱歌曲,體驗到了歌唱活動的輕松和快樂。)。
3、嘗試表演,體驗情境游戲的快樂。
(1)教師扮演毛毛蟲,請一幼兒扮演大樹,其他幼兒唱歌。
邊唱邊表演:第一、第二樂句毛毛蟲爬出來停在樹腳下;第三、第四樂句毛毛蟲撓大樹癢癢,幼兒發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癢的樣子。
(2)師:誰愿意來做大樹?做大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請部分幼兒做大樹,部分幼兒扮演毛毛蟲,聽歌曲錄音表演游戲)。
(3)全體幼兒一起參加游戲。
(評析:從教師與個別幼兒的游戲,到部分幼兒的參與,再到集體的共同游戲,為小班幼兒搭建了一個積極模仿、學習的平臺。其次,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進行游戲,更主動更愉快。)。
三、教學反思。
活動生動有趣,層次清晰。教師在遵循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的基礎上對活動進行設計和組織,創設輕松愉悅地心理環境和游戲情境,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幼兒情緒愉悅,積極參與。其次,游戲情境的創設,包括手指游戲和情境表演游戲。尤其是手指游戲的創新運用,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在玩中學,手指動一動,唱一唱,體驗到歌唱活動的輕松和愉悅。藝術活動的價值在于幼兒情感的體驗和創造性的表達。而幼兒的學習有個慢慢內化的過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必操之過急,應該給孩子留一些內化的時間,情緒到了幼兒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動評價。
1、內容的適宜性。
新《綱要》指出音樂相當于興奮的語言,它對年幼兒童具有愉悅的功能。通過音樂活動的開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提高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歌曲“撓癢癢”旋律優美、內容簡單而富有情趣,貼近幼兒的生活體驗,非常適合在小班幼兒中組織開展。
2、過程的趣味性。
幼兒的生活即游戲,幼兒的學習即游戲。而小班幼兒又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情緒性強、自制力差、認知以具體形象為主等年齡特點。因此,在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善于創設有趣的游戲情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師生之間互相撓癢癢體現一個“趣”字,手指游戲學唱歌曲體現一個“趣”字,情景表演游戲同樣體現一個“趣”字。
3、學習的主動性。
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才是有效地學習?;顒舆^程中無論是寬松的心理環境還是有趣的游戲情境的創設,都較好地調動起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愿望。與此同時,在活動的最后一個游戲環節中,幼兒通過向老師學,向同伴學,再到自主選擇角色進行表演游戲,則體現了一種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方式。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促進幼兒有效地發展。
1、復習、鞏固收口一致點數的方法,能點數至30,知道30里面有3個10。
2、懂得數數時要專心,輕聲地數,不影響別人。
3、體驗數數的樂趣。
經驗準備:幼兒會手口一致點數的方法。
物質準備:
教具:雞蛋圖片一張(上面有30個雞蛋),彩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3。
一、數數雞蛋有多少。
1、師出示雞蛋圖片:瞧,媽媽上街買了什么?
2、這么多雞蛋,媽媽都數不過來了,我們一起幫媽媽數雞蛋吧。
3、請個別幼兒示范數雞蛋,提醒幼兒指一個數一個,鞏固手口一致點數的方法。
4、師:一共有多少個雞蛋?他數得對不對呢?
5、鼓勵幼兒集體再數一次,引導幼兒每數到10個雞蛋畫一個圈把它們圈起來。數完后看一看一共有幾個圈,說一說30里面有幾個10。
二、幼兒操作活動。
1、數一數,圈一圈。
先點數每格中有多少雞蛋,每數到10個就畫一個圈,最后說一說里面有幾個10。提醒幼兒要輕輕地數,不影響旁邊的.小朋友。
2、找出相同數量的雞蛋。
數一數左邊和右邊貨架上的雞蛋,請連線找出一樣多的雞蛋。
三、活動評價。
1、教師帶來全體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雞蛋,再請幼兒說說自己圈了幾個圈。
2、鼓勵專心認真數數的幼兒,提醒幼兒在數數活動中要輕一點,不影響別人。
一、活動目的。
1、了解、認識夏天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現象的主要特征,培養對自然的熱愛。
2、通過幼兒自身參與各種活動,培養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強化對夏天特征的感知。
二、活動準備。
1、教師運用各種途徑、方法,逐步強化幼兒“夏天來到了”的意識,引起活動的興趣。
2、事先與家長及活動中涉及到的單位、人員聯系,以便隨時得到協助、配合。
3、活動中所需的各種圖片、材料、用具。
三、活動過程。
(一)觀察、談話:夏天在哪里。
1、找夏天。
(1)利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引導幼兒在自己、同伴和老師身上找夏天:身上穿的衣服、流的汗、長的痱子等。
(2)要求家長配合,引導幼兒在家里找夏天:防暑用的涼席、竹床、扇子、電風扇、空調、各種瓜果、冷飲等。
(3)集體談話:“我找到了夏天?!?/p>
2、逛公園。
(1)提出觀察要求,做好觀察的準備:帶好遮陽帽、飲料等。
(2)帶幼兒在公園游玩。引導幼兒從上至下的觀察天空、太陽和大地:看天空萬里無云,感知太陽像個大火球,曬的身上像火烤一樣的熱;帶幼兒到樹下乘涼,看樹的枝葉茂密,像把大綠傘,聽聽知了的叫聲,看看萎焉的小草,摸摸滾燙的大地。
(3)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池塘里的荷葉、荷花、蓮蓬的顏色、形態,聞聞池塘散發的清香,玩玩小水珠在荷葉上快活地滾動,讓幼兒充分感受夏天的美。
3、觀察“風、雨、雷、電”。
(1)觀察體驗風雨來臨前的天空、大地的情形。
(2)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引導幼兒聽打雷,看閃電,并使幼兒初步了解打雷、閃電是同時進行的,因為光速比聲速快,所以人們先看見閃電,后聽見雷聲。
(3)觀察大風刮起時,樹木飄搖、塵土飛揚的情形。
(4)當大雨傾盆時,引導幼兒聽雨聲、看雨簾。
(5)引導幼兒觀察雨后的彩虹,體驗雨后給人們帶來的涼爽宜人的氣息。
(6)教師總結,讓幼兒了解夏天是雷雨大風較多的季節,天氣變化頻繁。
(二)游戲:消滅蒼蠅和蚊子。
1、請家長幫助幼兒制作蚊蠅拍子。
2、利用圖片、謎語認識蒼蠅和蚊子,讓幼兒知道它們也是昆蟲,但對人類身體有害,要消滅它們。
3、戶外游戲活動“消滅蒼蠅和蚊子”。教師熱情鼓勵幼兒跳起擊打,并且比一比,看誰打死的蚊蠅多。
4、教師總結,表揚表現好的幼兒,教育幼兒要注意夏天的飲食衛生,預防疾病。
(三)粘貼:美麗的夏天。
1、為幼兒提供花、草、樹、太陽、昆蟲、荷葉、荷花、蓮蓬等粘貼圖片(用彩紙制作),大背景圖四張。
3、分組粘貼。幼兒動手粘貼某一物時,要求講一句有關這一物的完整的話,如粘貼太陽:“夏天的太陽像火球一樣,照在身上很熱很熱?!?/p>
4、指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粘貼畫“美麗的夏天”中的自然景色。
(四)夏季服裝表演。
1、將素質較好的幼兒,“組成夏季服裝表演隊”準備各種鮮艷美麗的服裝,排練動作。
2、組織幼兒觀賞“夏季服裝表演”。表演者三人一組,在優美的音樂聲中,依次上場表演,如自然走、跑跳步、鳥飛、體操等。
3、表演者站一排,請幼兒說一說喜歡哪一件服裝,為什么?
(五)裝飾畫:夏天的服裝。
1、為幼兒提供瓜子殼、彩筆、各種紙制裙片、短褲片、游泳衣等。
2、教師示范用瓜子殼或彩筆裝飾夏季服裝。
3、鼓勵幼兒用瓜子殼或彩筆裝飾夏季服裝,教師巡回指導。
4、展評幼兒裝飾作品,評出最美的夏季服裝。
(六)制作冷飲。
1、請家長給孩子提供制作冷飲的物質條件,指導制作方法,但不要包辦代替。
2、鼓勵幼兒在家里動手制作一種冷飲,與家人共享。
3、舉辦“冷飲品嘗會”。幼兒各自帶來自制的冷飲,向同伴介紹名稱、原料、制作方法、味道,最后大家共同品嘗、評價。
(七)認識“瓜果蔬菜”。
1、利用實物、圖片、兒歌、謎語等,通過看、摸、唱等活動,幫助幼兒認識桃、杏、西瓜、豆角、西紅柿等夏天主要的瓜果蔬菜的外形、顏色、味道。
2、做游戲:“集貿市場”、“買水果”、“媽媽買菜”。通過游戲中的買、賣活動,鞏固幼兒對瓜果蔬菜的認識,體驗人與人之間的友好關系。
3、教師總結,讓幼兒知道瓜果蔬菜對人的身體健康是有益的,教育幼兒不挑食,要多吃瓜果蔬菜。
(八)談話:夏天熱了怎么辦。
1、利用實物或圖片,讓幼兒觀察、了解炎熱的夏天里,雞、狗等動物有趣的散熱現象(雞伸著翅膀、張著嘴;狗趴在地上,張著嘴,伸著舌頭,不停地哈氣)。
2、動物有自己散熱的好辦法,我們人應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圍繞“炎熱的夏天里,我們該怎么辦”的主題,進行談話。
3、教師總結,讓幼兒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如早起床、勤洗澡、不劇烈活動、多在樹蔭下玩耍等。
(九)看圖講述:不怕炎熱的人。
1、注意出示煉鋼工人在爐前工作、農民在烈日下種地、警察在馬路上指揮交通等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都有什么人,炎熱的夏天里他們在干什么?讓幼兒知道,他們是為了祖國的建設和人們的安全,不怕炎熱的人。
2、讓幼兒想想說說,還有哪些是不怕炎熱的人。
3、帶幼兒觀察幼兒園的食堂,了解、體驗炊事員叔叔、阿姨是怎樣為了小朋友們的生活而不怕炎熱的辛勤工作,并組織幼兒進行揀菜活動。
四、活動延伸。
在幼兒活動室內設置夏天的“瓜果蔬菜角”、“服裝展覽角”“看圖講述角”等,利用早上入園、集體活動前后、下午離園時間,鼓勵、啟發幼兒自由觀察、講述、游戲,可以邀請父母和孩子共同參加,以鞏固系列活動的效果。
活動目標:
1、感知行、列組成的空間的序列,能找到相應的方位并嘗試表達清楚。
2、發展數學空間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
2、紅、黃兩隊十二格的格子各一個。
3、計分牌。
活動過程:
一、游戲一:熊大、熊二捉迷藏,感受9宮格的空間方位并嘗試表述。
1、師:誰躲到了哪里?用一句話表述清楚。
2、引出橫排、豎排,知道行和列。
3、繼續感受9宮格方位。找到熊躲藏的位置并嘗試表述:誰在哪一行或列的第幾個,課件輔助幫助感知9的方位空間。
二、游戲二"光頭強在哪里",尋找12宮格的空間方位并嘗試表述。
紅、黃兩隊幼兒各請一名幼兒,分別找到光頭強的位置并能清楚表達空間方位。
進行3~4輪。
三、競賽合作"12宮格種樹"游戲,快速反應找到相應的空間方位師:光頭強砍了樹,小朋友幫助在森林中種樹,看哪隊中的又對又快。
幼兒分兩組,幼兒作為樹,看圖示在12格的"土地"上找到相應的位置。
1、紅隊嘗試看種樹圖種樹。
2、黃隊嘗試看石頭圖,避開石頭種樹。
3、種樹競賽,三輪,計分。
4、提高難度,圖出現五秒,幼兒通過記憶避開石頭種樹,競賽計分。
四、結束師:感謝你們幫熊大、熊二種了樹,大家一起開心地合個影。
設計意圖:
在大班數學課程計劃里,"認識時鐘"是幼兒學習內容之一。大班幼兒對于時間的概念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還不夠全面。大班幼兒每天的生活、學習都是緊張而又遵循時間規律的。幼兒通過認識時鐘,了解時針、分針、秒針的運轉規律,認識時鐘上的整點和半點,知道鐘(手表)等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時間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從而教育幼兒學會珍惜時間,養成按時生活、學習的良好作息習慣。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認識時鐘,知道時針、分針、秒針的名稱和特點,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秒針的運轉規律。
2、教幼兒認識整點和半點。
3、在活動中,激發幼兒觀察周圍事物和探索問題的興趣。
4、通過活動,教育幼兒懂得珍惜時間,并養成按時學習、生活的良好作息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整點和半點;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教學難點:
整點和半點鐘面指針的規律。
教學準備:
實物大掛鐘一個、自制青蛙大鐘一個(時針、分針的針尖上分別貼有烏龜、兔子圖案)、幼兒人手一只小鬧鐘、幼兒一日作息圖片六張。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童話引入:
一天清早,在一個美麗的鄉村,一只美麗的大公雞起床了。它跳到高處"喔喔"的叫起來。人們趕緊起床,媽媽開始做早飯,小朋友準備上學校,爸爸準備下地干活去......
2、提出問題:
(1)公雞打鳴是叫人們干什么?
(2)每天早晨你是幾點起床的?
(3)你每天都是怎樣醒來的呢?
(某某叫的、自己醒的、鬧鐘鬧的、看手機(表)、其它……)。
3、談話揭示課題:
你們都是能按時起床、上學不遲到的好孩子。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大人們是通過什么知道時間的?(用鬧鐘、看表知道時間。)小朋友愿不愿意也通過認鐘、表來知道時間,能夠自己按時起床,都成為時間的小主人?。ㄔ敢猓。┻@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時鐘"。
二、自主探究。
(一)初步認識鐘面。
1、出示實物大掛鐘:它叫什么?請小朋友想一想,還看到過哪些鐘表?鐘有什么作用?
2、出示自制青蛙大掛鐘:引導幼兒觀察鐘面上有什么?(1—12數字、有三根針)。
3、以龜兔賽跑的故事幫助幼兒分別認識秒針、分針、時針的名稱、特點及運轉規律:這根最細最長的針叫秒針,它走起來特別快。它走一圈是60秒,也是一分鐘。;這根長長的很苗條的針叫分針、它走起來像兔子那樣快,它每走一小格就是一分鐘,它走一圈就是一小時(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撥鐘);這根短短、粗粗的針叫時針,它烏龜一樣走得很慢,它走一格就是一個小時。
(二)、認識整點和半點。
1、教師通過撥鐘、講解,教幼兒認識整點和半點:當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數字幾就是幾點整(教師撥針,幼兒說正確時間);當分針指向數字6時,時針指向數字幾就是幾點半(教師說時間,個別幼兒撥針)。
2、反復練習幾次。
3、出示幼兒一日作息圖片,說說我的一天:鞏固認識整點和半點。
4、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幼兒人手一只小鬧鐘,按要求動手操作撥鐘。老師扮老狼,幼兒扮小羊,幼兒問:老狼老狼幾點鐘?師答:幾點鐘。幼兒立即在鐘面上撥出相應時間,老狼檢查,當發現有錯誤時間時,該小羊被吃掉。如此反復進行游戲。
三、珍惜時間我們已經知道秒針走一圈是一分鐘,也就是60秒,那么一分鐘到底有多久呢?我們一起來感受一分鐘有多長(讓幼兒聽鬧鐘走60秒,并輕輕數數至60),知道60秒(即一分鐘)很快就過去了。時間是不會倒退或停止的,它只會一直不停地向前走,所以我們大家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好好生活,愛惜生命。
(一)目標:
1、游戲活動中感受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學習4的組成。
2、用不同符號創造性地反映自己的探索結果。
3、體驗成功的快樂,樂于與人交往。
(二)準備:
1、游戲導入師:今天小"超市"開業了,你們想去逛逛嗎?我們開著汽車去吧。
2、取錢師:逛超市買東西要帶什么呢?出示小盒子,聽聽猜一猜里面有什么?(神秘的小盒子能引起幼兒的好奇,搖一搖一下子抓住幼兒的聽覺,專注地參與活動,而憑借經驗讓幼兒大膽的猜測,能活躍思維,使活動氣氛活而不亂)師:這是取款機,里面有大小不同的硬幣,請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4枚硬幣,要和老師手上的硬幣一樣,比比誰取的對。
師:請告訴大家,你是怎樣摸出4枚硬幣的?(讓幼兒交流操作過程,分享經驗,增進幼兒相互之間的學習,便于不正確的幼兒更正)。
3、相互檢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對了。
師:你們知道一枚硬幣是多少錢嗎?那你們手上一共有多少錢呢?(引導幼兒感知數量,同時也為數的分合作鋪墊)。
5、拋玩硬幣a,現在時間還早,超市還沒有開門,我們來玩一會兒吧。
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拋硬幣的游戲,小朋友把4枚硬幣輕輕撒到墊子,看看有幾個正面,幾個反面?然后用自己的標記記錄下來。
b、幼兒游戲并記錄c、展示記錄結果,教師總結。
6、猜硬幣我手里有4枚硬幣,現在我將它們藏在兩只手里,你們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幾枚?
7、購物。
b,送禮物請幼兒把買的禮物送給爸爸媽媽。
活動目標:
1、觀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記錄剝花生仁的情況,學習簡單的統計數據的方法。
3、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花生人手10顆,點心盤和小碗人手一個,記錄表人手一張。
2、花生類食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花生果的外形。
2、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幼兒解釋謎面。我們來看看,花生的外殼怎樣?里面呢?打開后,里面有什么?學習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二、剝花生。
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謎語,而且還能說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顆花生里面都睡了一個花生仁呢?那你來猜猜看,這顆花生里面有幾顆花生仁?(幼兒猜測)是不是這樣呢?我們怎樣就能知道了?(剝開來看一看)。
2、你們知道花生里有多少花生仁呢?現在我們一邊剝花生一邊記錄,怎么記呢?這里有一張記錄表,上面有兩排格子,這一排是告訴你要剝10次花生,下面這一排是讓你填花生仁的顆數,如果第一次剝出2顆花生仁,你就在第一個格子里用2來表示,第2次剝出3顆來,你記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剝的時候要剝一次記一次,直到剝完為止,剝下來的殼放在中間的盆子里。不能邊剝邊吃哦!
3、請幼兒剝花生,一邊剝一邊進行記錄。
4、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記錄剝下的結果。
5、鼓勵已剝完的幼兒說說游戲結果。
6、統計數據。
小朋友,花生都剝好了嗎?你能不能把記錄的結果告訴大家?
b、小結:好現在我已經把我剝的花生統計出來了。
d、幼兒統計,教師指導。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記錄表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聽,告訴他,你的是哪種花生仁的最多?(下位交流)。
三、了解花生的用處。
1、小朋友真棒,通過統計,發現了2顆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
2、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殼和衣有沒有用呢?讓我們來聽聽花生自己是怎么說的吧!
3、原來花生的本領這么大,它渾身都是寶,你們記住了嗎?
四、分享活動。
今天我們和花生玩游戲,還知道了,這么多關于花生的知識,現在我們一起來嘗嘗我們親手剝的花生是什么味道的?孩子分享花生。
活動名稱:
美術活動——水果寶寶。
活動目標:
1、初步表現出各種水果的基本特征。
2、嘗試表現各種水果之間的重疊關系。
3、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重難點:表現出重疊關系。
活動準備:
1、范例一幅、水果實物。
2、幼兒的做畫用具。
活動流程:導入主題——觀察討論——簡單示范——幼兒表現——作品展示。
活動指導:
一、導入主題。
1、(出示范例)師:上次楊老師帶你們參觀了水果店,在水果店里你們看到了什么呀?(蘋果、香蕉、生梨……)。
2、師:你們想不想知道楊老師喜歡吃什么水果呢?恩看看楊老師買了什么水果。
(蘋果、草莓、西瓜)。
二、觀察討論。
1、教師出示水果實物,讓幼兒感知前后重疊關系。
2、師:看看老師買來的水果哪個最大?哪個最???看一看,想一想老師是怎么放這些水果的?哪個在前面哪個在后面?你們覺得這樣放好看嗎?為什么好看?(草莓在前面,蘋果在后面,西瓜在最后面)。
三、簡單示范。
1、師:這么好看的水果我們給它拍張照好不好?
2、教師出示范圖。
4、師:草莓在最前面我們先幫草莓拍好不好?(師先畫草莓)。
5、師:我們再給哪個水果拍呀?(蘋果)看看老師拍的照片你們能看到蘋果的。
全部嗎?(被草莓遮住了不能看到)那看不到的地方我們就不拍了從這邊開始拍,到這里應該怎么樣呢?(跳過去)。
6、師:我們拍完了蘋果,最后給誰拍呀?(西瓜)看看老師拍的照片你們能看到西瓜的全部嗎?(被蘋果草莓遮住了)對那我們和蘋果一樣從這里開始拍,到這里怎么樣呀?(跳過去)。
7、師:我們拍照拍完了嗎?(沒有)還要干嗎呀?(……)小朋友都穿上了衣服,天氣那么冷,水果寶寶也要穿衣服。你們先給他們拍照再象楊老師一樣給他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好不好?(好)怎么樣的衣服才是最漂亮的呢?(紅、綠色……)蘋果寶寶說了顏色要亮得才好看。西瓜寶寶也說了身上的衣服有破洞和小刺好看嗎?(不好看)恩一會我要看看哪個小朋友拍得照片最好看,給水果寶寶穿得衣服最漂亮。
四、幼兒表現。
1、幼兒做畫,老師觀察并指導。
五、作品展示。
1、介紹自己的作品。
2、相互贈送作品。
師:把自己拍好的照片送給自己喜歡。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情感。
2、使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3、使學生認識到好習慣帶來的益處,提高學生養成好習慣的自覺性。
二、活動過程:
(一)小調查:
1、你從幾歲開始刷牙?
2、你剛學會刷牙時要不要爸爸媽媽提醒你刷牙?
3、現在你還需要爸爸媽媽每天提醒你唰牙嗎?
4、現在為什么不用提醒了呢?
5、你知道什么是習慣嗎?
(二)習慣檢測站。
1、看圖(1)、盼盼每天晚上都按課表整理書包,第二天的學習用具都帶齊了。
(2)、小明自己不整理書包,經常忘記帶學習用品。
(3)、請學生說說你喜歡誰,為什么?
2、我們班的小朋友都養成了哪些好習慣呢?下面我們就來個自我檢測。
老師這里有一棵成長樹,樹上每一片樹葉就代表一個好習慣,如果你已經養成了這個好習慣就請你把老師發給你的笑臉貼在自己的衣服上,我們來好看看誰養成的好習慣多。
除了這里的好習慣,你還有哪些另外的好習慣呢?
(三)交流樂園。
這些好習慣都給自己到來了哪些好處呢?小組交流體會。
看來好習慣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好處,,你是怎樣養成這些好習慣的?
(四)成長計劃。
想想我們身上有那些不良習慣呢?怎樣改正?
制定成長計劃。
總結:養成好習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靠堅持練習,并且請別人督促自己或自我監督,直到養成習慣。
教學目標:
1、懂得一些基本的避雨常識,以及雨后的安全知識。
2、環境與材料幼兒已有的下雨后的經歷。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教學內容:
1、談話。
下雨天來幼兒園,應使用什么雨具?
2、討論。
教師舉例,請幼兒說說例子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對還是錯,為什么。如:
下雨了,一個小朋友躲在大樹下;。
下雨了,兩個小朋友拿雨傘打著玩;。
雷雨天,一個小朋友在屋子里看電視;。
雨后,一個小朋友在踩水洼,把鞋子、褲子全濕了。
張開嘴巴,下雨時不要看電視。
3、應該怎樣做。
教師提出問題,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看法。
下雨了,家里有晾曬的衣物該怎么辦?
雨天遇到他人沒有雨具該怎樣做?
到朋友家避雨,你應該怎樣做?
4、雨后安全教育。
幼兒討論:雨停后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師小結:路途中遇到水洼要繞行,不要到池塘邊和泥濘的地方玩耍。
大班幼兒跑、爬、平衡等能力都已發展的很好,因此適合開展綜合的較為緊張激烈的體育游戲,以滿足他們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另外,在一些突發事件和災難中學生傷亡慘重,主要原因是缺乏逃生自救常識,因此我結合火災自救和生存教育,設計了體育與心理相結合的這節體育活動。
1、能根據當時的情況正確運用跑、滾、爬、平衡等動作。
2、樹立安全防火和逃生自救的意識。
3、體驗積極愉快的情緒和成功的喜悅。
4、增強安全意識,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培養了幼兒快速跑、平衡、鉆爬等能力,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訓練幼兒在遇緊急災難時沉著、冷靜、機智、勇敢、安全逃生的心理素質。
經驗準備:
1、了解火災的簡單知識,讓幼兒知道火災帶來的危害。
2、觀看安全防火逃生自救的錄像。
物質準備:墊子六張錄音機鐵架四個(高70—100厘米)。
一、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操。
二、逃生游戲。
1、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逃生自救的游戲。
不好了,著火了,怎么辦?(幼兒配合教師回答問題積極想辦法)。
我們要有智慧的、用最快速度的跑,兩邊的墻體被燒的'很熱,手不能摸到墻,好,快跑。(幼兒快速跑)。
有煤氣泄漏,把鼻子捂起來。(幼兒捂鼻低頭快速跑)。
2、火燒得越來越厲害,通道越來越小,怎么辦?(幼兒側身通過)。
天花板掉下來了,怎么辦,能不能通過?(幼兒鉆過)。
天花板越來越低,馬上就要壓到地下了,我們再不過去就過不了了。(幼兒爬過)。
橫梁掉下來了怎么辦?我們想辦法用最快的速度從下面通過第一個障礙物,用最快的速度從上面通過第二個障礙物。(幼兒從第一根架子下鉆過,從第二根架子上翻過)。
3、地板上都是火,我們用什么辦法從上面通過,用你們自己想的辦法通過,堅持就是勝利。(幼兒從架子上面爬過)。
三、放松運動。
教師帶領幼兒放松身體,緩解幼兒緊張情緒。
四、活動延伸:我們已經成功的逃了出來,現在我們去幫助別人吧!
教師利用預設好的話題,把學生導入到預設的情境中,采用對話的形式,與學生之間產生積極的互動,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在整個教育活動中,堅持面向全體,尊重、關注每個幼兒,給所有幼兒提供開放的環境,同他們一同探索,始終做幼兒的支持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豐富了幼兒防火知識,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在活動中訓練幼兒在遇緊急災難時沉著、冷靜、機智、勇敢、安全逃生的心理素質,讓幼兒充分發揮了想象,培養了幼兒的愛心和責任心;同時在身體方面培養了幼兒快速跑、平衡、鉆爬等能力,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幼兒百科:自救就是在一個危險環境中,沒有他人的幫助扶持下,靠自己的力量脫離險境,這就是自救。
幼兒對自己的身體都很有好奇心,這個沒什么不好,但是很多幼兒年紀小,對肚臍眼很感興趣,總是喜歡去摳它,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這堂課就是為了教會幼兒小心對待肚臍眼,好好保護它,不要去摳它。
1、在看看摸摸的過程中,比較肚臍的不同,了解肚臍的來歷。
2、喜歡自己的身體,懂得要保護自己的肚臍眼。
重點:知道保護肚臍的簡單方法。
難點:了解肚臍的來歷。
幼兒肚臍特寫圖片,幼兒不蓋好被子的圖片,摳肚臍、捅肚臍的圖片,不塞好內衣的圖片、黑板。
意圖:激發幼兒的興趣:觀察肚臍的外形特征。
主要提問:
1、你們的肚皮上有什么?看看你們的肚臍長得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2、幼兒觀看照片。
小結:肚皮上的這個小洞洞叫肚臍,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深、有的淺,它們長得都是不一樣的。
過渡:肚皮上的這個小洞洞到底是怎么來的呢,讓我們去看一看吧。
意圖:探究新知,了解肚臍的的來歷。
播放ppt。
主要提問:
1、這個肚臍到底是怎么來的?
小結:原來這個洞洞是臍帶剪斷了變成肚臍。
2、連接著媽媽和寶寶的這根管子叫什么?(臍帶)臍帶有什么作用呢?
小結:我們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還不會吃東西。就靠這根管子吸收媽媽身體上的營養。等我們長到九個多月的時候,我們就從媽媽肚子里出來了,這時候,護士阿姨呢要把這根長長的管子從肚皮這剪刀,然后用線繩拴上,蓋上紗布,過了幾天啊,拿開紗布一看,線繩掉了,就變成我們肚皮上的肚臍啦!
意圖:了解肚臍的重要性,初步學習保護肚臍的方法。
1、仔細地看一看,再輕輕地摸一摸,看看我們的小肚臍長什么樣子???也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別的小朋友的肚臍??!
3、貼圖辨別對錯游戲,將你認為做的或不對的圖片進行分類,說說理由。
4、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他們的做法都不好,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肚臍呢?
小結:小朋友們說的真好,大小便后、起床后一定要把內衣塞好,晚上睡覺一定要把肚子蓋好,不要讓肚臍著涼。另外,不能挖肚臍,用別的東西捅肚臍,這樣我們就不會生病了?;丶乙院蟀盐覀儗W到的知識講給周圍的小朋友聽,讓更多的小朋友知道肚臍是怎么來的,知道如何保護我們的肚臍。
對于幼兒來說,沒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了,幼兒的健康不能只靠父母和老師來守護,應該要讓幼兒自己知道該怎么做才能讓自己健康。
活動目標:
1、通過教學引導幼兒認識眼睛構造、用途。
2、教育幼兒保護眼睛,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3、引導幼兒學習緩解眼睛疲勞的保健操。
活動準備:
眼睛的構造圖,故事眼鏡和鼻梁,幼兒不良行為的情景圖(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師的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夾顆黑葡萄。
上大門,下大門,關起門來就睡覺。
二、了解眼睛的構造,用途。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請幼兒閉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見東西的感覺。
小結: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沒有眼睛我們什么也看不到。
三、引導幼兒了解保護眼睛的必要性和保護眼睛的辦法。
1、欣賞故事《眼鏡和鼻梁》。
提問:眼鏡和鼻梁為什么吵架?最后發生了什么事情?
小結:眼鏡帶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視眼,沒有眼鏡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眼睛。
2、欣賞情景表演或看圖片。
(1)小朋友在用臟手揉眼睛。
提問:這個小朋友做得對不對?為什么?應該怎樣做?
小結:小朋友的臟手上有很多的細菌,如果用臟手揉眼睛會讓眼睛生紅眼病,我們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凈的毛巾、手絹或者衛生紙擦。
(2)小朋友頭趴在桌子上畫畫。
提問:這個小朋友哪個地方做的不對?為什么?應該怎么做?平時還要注意什么事情?
小結:看書、畫畫時眼睛不能距離紙太近,也不要躺著看書,否則容易得近視眼。我們要在看書畫畫時抬起頭,眼睛離開約1尺的距離。平時還要注意不要看電視的時間太長,看書時間長了要向遠處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銳的東西,多吃一些對眼睛有好處的胡蘿卜、動物肝臟等食物。
四、引導幼兒做簡單的鍛煉眼睛的保健操。
1、教師示范眼睛保健操眼睛向上和向下、向左、向右看,然后向上、左、下、右轉動,用手指輕輕按摩眼睛周圍的肌肉,按摩眼睛上面的肌肉、下面的肌肉、太陽穴等。
2、幼兒在輕音樂的伴隨下和老師一起做眼睛保健操。
附故事:
眼鏡和鼻梁夜深了,大家都睡得很香,只有明明臉上的鼻梁在輕輕地抽泣:"疼,疼,疼死我了!"他邊哭邊揉著紅腫的鼻梁,"誰在哭?"耳朵問,鼻梁哭泣著說"明明的眼鏡整天壓在我的身上,我的身上又紅又腫。"耳朵氣惱地說:"討厭的眼鏡每天掛在我的身上,又沉又重,難受極了!我們找他評理去!"耳朵和鼻梁怒氣沖沖地找到桌子上的眼鏡:"眼鏡!你為什么整天都要掛在我們的身上,又沉又重,難受極了!"眼鏡理直氣壯地說:"是主人把我戴在你們身上的,你們要為我服務,累也是應該的!"……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吵起來,耳朵和鼻梁氣急了,他們要報仇!
第二天,明明在放學的路上邊走邊看書,突然鼻梁一聳肩,耳朵連忙彎彎腰,明明的眼鏡就嘩啦一聲掉在地上,打碎了。明明沒有了眼鏡什么也看不見,不小心撞在了樹上,鼻梁腫了,流出很多血,耳朵也很心疼,眼睛說話了:"不要埋怨眼鏡,都是明明不愛護眼睛讓我們什么也看不見,才請眼鏡來幫忙,大家要互相幫助,提醒明明愛護眼睛,天天做眼睛保健操,摘掉眼鏡,大家都會很開心!"。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旋律,學唱并創編歌曲。
2、在敲一敲、玩一玩中發現因擊鼓輕、重而產生物體在鼓上跳躍不同的現象。
3、體驗歌唱教學帶來的快樂。
小鼓四個、米粒、蠶豆、黃豆等。
一、直接導入,引出主題。
師: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呀?邊說邊出示小鼓。
師敲小鼓“咚咚︱咚—︱”(重的),請幼兒模仿學一學。
師再敲小鼓“咚咚︱咚—︱”(輕的),再請幼兒學一學。
提問:你覺得老師兩次敲的鼓有什么不同?
師小結:兩次鼓聲一次響,一次輕。
二、感受節奏,理解記憶歌詞。
師:我們再來聽一聽,學習歌詞第一句: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
師:那我們再來看一看小米粒是怎樣在鼓上跳舞的?幼兒分組在鼓上做實驗,師指導幼兒隨節奏輕、重敲鼓,幼兒觀察兩種現象并回答。(引導幼兒說歌詞:小鼓敲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敲得輕,米粒跳得低。)
三、感受旋律,學習歌唱。
師:老師把小米粒在鼓上跳舞的樣子編成了一首歌,名字就叫“鼓上的小米?!?。
師清唱歌曲。問:你聽到了什么?
師:我們再來聽一聽。
師在伴奏下歌唱。說:小朋友也來唱唱看。
幼兒跟著伴奏輕輕歌唱。師指導幼兒在歌聲的變化上歌唱。
還可采用男女幼兒分開唱,男女幼兒分句唱等形式歌唱。
四、創編歌曲。
師:小米粒會在小鼓上跳舞,那還有什么東西也會在小鼓上跳舞呢?
老師還準備了幾樣東西,請小朋友去試著放在小鼓上敲一敲,然后我們來把它編到歌里去。
幼兒分組實驗。
師幼合作創編歌曲。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dangtuanfanwen/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