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教案中,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求,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活動,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在閱讀優秀的幼兒園教案范文時,我們可以借鑒其中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
1、讓寶寶知道外出時不要離開家人身邊。
2、通過故事知道獨行的'危險。
3、進一步了解小燕子。
1、《不守紀律的小燕子》故事。
2、小燕子圖片、兒歌。
一、出小燕子圖片,說一說。
1、小燕子的顏色。
2、小燕子的生活習慣。
3、多多了解小燕子。
二、《不守紀律的小燕子》故事。
1、講解故事。
2、提問:
小燕子怎么不守紀律了?
小燕子不守紀律后都遇到什么事?
小燕子之后回燕群了嗎?
3、說一說,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什么。
三、唱《小燕子》兒歌。
二、能準確的'演唱連續的附點節奏,內心節奏感的強化。
掌握曲子當中重點的節奏型,感受音樂作品歡快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創編歌詞。
一、導入新課
老師:“首先,今天這節音樂課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什么是幸福?你們能告訴我嗎?(學生答)
老師:“在生活中,同學們有什么感到特別幸福的事情嗎?誰能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嗎?”(學生自由說)
老師:“同學們,當你感到幸福的時候,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呢”?(學生回答)
二、學習歌曲:
1、初聽音樂,問:歌曲聽完了,誰來告訴我這首歌曲里面都有哪些肢體語言呢?(拍拍手、跺跺腳、打打肩膀、握握手)
2、這些都是用肢體語言來表示的,對嗎?
3、揭示課題:“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唱這首日本兒童歌曲《幸福拍手歌》?!?板書課題)
5、板書×.×節奏型,解釋并學習。解釋弱起,開始的這一拍要唱的弱一點。重音在小節線的后面。
6、老師按節奏讀歌詞。要求:學生仔細聽并仔細看歌詞。
7、老師:“同學們能不能按照節奏讀一讀歌詞呢?”
要求:學生試一試。哪些句子讀的不好,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8、學生跟錄音范唱輕聲唱一唱。要求:積極唱好
9、老師放視頻,學生跟唱全曲。
要求:(1)學生聽好前奏,聽老師喊拍起唱。
(2)這一遍歌唱中不做動作。
10、完整演唱歌曲
三、創編歌詞、分組創編綜合表演
1、“同學們唱得真好,你們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達自己幸福的情感與心情嗎?”讓我們自己當一回小小作詞家,編一段歌詞唱一唱好嗎?。ㄒ欢危?/p>
2、自由討論
3、學生上來唱,其他的同學配合做動作。
五、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要下課了,老師想在歌聲中結束我們的這節音樂課好嗎?記得,要配合我的歌聲做動作哦: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點點頭,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跟我走。
如果幸福的話一起說聲再見吧,那么大家都一起說再見。
隨著春天的來臨,“花”成了幼兒關注的焦點。在“有用的植物”這一主題中,大家談論著自己喜歡的花,了解著花的特殊作用和有趣的寓意。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個性化地表達對花的情感,提升對生活中美的追求與向往,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花兒朵朵開”?;顒又腥谌肓肆餍幸魳放c經典的音樂段落,借助音樂讓幼兒充分感受與表達花開放時的美麗。
1.在“種花”“開花”的音樂情景中,能伴隨音樂的變化用舞蹈動作大膽地表達表現。
2.進一步感受春天里花兒朵朵開放的美麗多姿。
與主題相關的經驗(略):多媒體課件、音樂錄音。
演唱歌曲《茉莉花》進入情景。
一、種花
1.聽賞a段音樂,引出“種花”。
師:有一些小朋友天天盼望著春天到來。因為花仙子送給他們一包珍貴的禮物――一各種各樣的.花籽。春天一到,小朋友們趕緊拿著這包花籽來到街心花園,他們到花園里去干什么呢?讓我們來聽一聽。(聽賞a段音樂。)
2.聽賞教師歌唱,感受a段樂曲“種花”的歡樂。
3.幼兒跟隨a段音樂表現種花。教師先請個別幼兒交流自己種花的動作與各種節奏;師生隨著音樂展開對話。(我在這兒種了一朵“××”花。)
二、開花
1.聽賞b段音樂。
師:暖暖的春風輕輕吹,春雨沙沙地澆灌著大地,不多久,花種子發生了變化。(教師彈奏b段音樂。)
師:你從音樂里聽到花種子怎么了?
2.幼兒表演花種子生長、開花的過程。
3.欣賞多媒體,進一步感受花種子隨音樂的變化生長開花的過程。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變(結束后請幼兒交流“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覺”。)
4.幼兒結伴表現花種子的生長過程。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變化進行表現。
5.分配角色,合作表現b段音樂。
師:誰會幫助花種子長大、開花?(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的主題經驗,并用舞蹈動作表現。)
師:(結語)花代表著美麗,象征著幸福,祝福世界上的每個人幸??鞓?。
提示:
1.這首歌曲的音域只有八度,適合幼兒園大、中、小班各年齡段的幼兒學唱。教師在教唱這首歌曲時,要注意前三句的第一小節附點音符的表達,還要注意每個樂句的結尾都有一個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輕快。
2.為了更好地表達“秋”的意境,可以引導幼兒分析歌詞:除了麥穗黃了,楓葉紅了,小草穿黃衣,樹葉隨風飄以外,還有什么現象能代表秋?(比如,秋是豐收的季節,它帶給人們的是喜悅,等等。)
3.幼兒音樂活動的最好形式是裁歌載舞。這首歌是很好的歌舞表演材料,可以編成音樂劇,引導小朋友自己表演,讓“麥穗…‘楓葉…‘小草…‘樹葉…‘爺爺”“我”“小花狗”“小花貓”在活潑輕快的旋律中靈動起來。
1.欣賞散文詩,學習擬聲詞:丁丁,知止,噠噠。
2.學會用擬聲詞創作兒歌《快樂的雨滴》,通過唱歌、游戲等活動體驗創作的快樂,發展表達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激發熱愛自然,關心身邊事物的情感。
(一)視聽導入,激發兒童興趣
聽雨聲,看圖。
老師:“孩子們,聽,那是什么聲音?”“下雨的時候孩子們會做什么?”“有一只小蝴蝶和小孩子做的不一樣。我們去看看吧!”
(二)初步欣賞散文詩,了解散文詩的主要情節,學習擬聲詞“丁丁丁、知止、噠噠、沙沙”
1.欣賞課件片段。
小蝴蝶在做什么?他從雨滴中聽到了什么聲音?
引導孩子思考和回答。
2.完整欣賞課件,學習擬聲詞,用動作表達。
3、(1):欣賞課件學習擬聲詞“丁丁丁、、噠噠、沙沙”,引導幼兒為擬聲詞創造動作。
(2)尋找雨滴落下的地方。
老師:“雨滴在哪里發出這么好聽的聲音?
幼兒思考總結:樹葉上,小屋上,荷花上,窗戶玻璃上。
(3)探究雨滴落下時的狀態。"
老師:雨滴落到這些地方的時候好像在做什么?
總結與討論:小朋友在玩樹葉,在房子上翻滾,和荷花玩捉迷藏,和蝴蝶打招呼。
(三)學會創作兒歌《快樂的雨滴》,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兒歌的內容。
1.教師將幼兒創作的內容串聯起來,編成兒歌《快樂的雨滴》。
2.師生共同以歌唱的形式表達兒歌的內容。
4.音樂游戲:在雨滴中旅行
1.老師解釋游戲的規則和方法。
2.讓一個孩子扮演雨滴的角色,四個孩子扮演樹葉、屋頂、荷花和窗玻璃的角色。
5.老師和學生一起玩。
第五,結尾部分
老師:多可愛的雨滴??!落下的聲音真好聽,你知道嗎/自然界有很多聲音都比雨滴好聽!讓我們一起找來聽聽。
在音樂聲中離開教室。
1.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各種天籟之音。
2.通過各種形式(看書、上網)了解雨的形成、作用和危害。
2、聽舒伯特《搖籃曲》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體會到母愛的偉大,感受到搖籃曲優美、抒情、柔和的風格,培養學生尊敬長輩、愛媽媽的情感。
2、學會用輕柔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的進行表演。教材分析。
《大樹媽媽》是一首抒情性的兒童歌曲,具有“搖籃曲”風格,作品的旋律優美流暢,輕柔抒情。歌曲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歌頌了大樹媽媽對小鳥的百般呵護。歌曲為單段體結構,休止符的運用生動的表現了大樹媽媽對小鳥的深厚的愛。
體會搖籃曲的風格特征,并能通過唱、演表現出對媽媽的無限深情。
教學難點。
1、正確演唱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斷而氣不斷。
2、正確演唱切分節奏。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在舒伯特的《搖籃曲》中,生走進教室,靜靜地坐在座位上。
二、導入。
老師指導學生輕輕的隨著音樂的旋律閉上眼睛靜靜的聽,感受樂曲的優美意境。
師:小朋友們,這段歌曲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生:好像在小船上(天空中飛翔,像媽媽在哄我睡覺??)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這首歌曲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就叫《搖籃曲》,主要是媽媽哄寶寶睡覺時唱的歌。
三、新授歌曲。
(一)引入歌曲學唱。
1、說故事引出第一段。
師:小時候媽媽不但會唱著搖籃曲伴我入睡,有時還會給我講故事呢!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大樹媽媽》的故事。(背景音樂)(邊說邊播放背景圖片)。
2、動+哼唱旋律。
師:我們也來為小鳥搭一個搖籃,哄他睡覺吧。
找一個學生上來和老師做示范。
生兩兩拉手,跟音樂節奏輕輕做搖搖籃的動作,第二段音樂時提醒學生輕聲哼唱旋律。
3、說故事引出第二段。
(二)學唱歌曲。
1、有節奏的讀歌詞。
師:多么溫柔,多么好聽的歌兒呀!“大樹媽媽”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個子高、有愛心、慈祥、溫柔,是個好媽媽)。
重點解決切分節奏。
大樹媽媽個兒高,大樹媽媽個兒高托著那搖。
籃唱歌謠,對著那小鳥呵呵笑。
搖呀搖,搖呀搖,風來了,雨來了,搖籃里的小鳥睡著了。
綠色的小傘撐開了。
(3)聽錄音范唱。
師:聽大樹媽媽唱一唱,感受大樹媽媽對小鳥的那份愛吧?。úシ配浺簦?。
(4)師范唱。
師:多么動聽的歌聲,多么慈祥的大樹媽媽呀,我也想像她那樣唱一唱!請你們來做我的小聽眾吧?。◣煆棾?。
2、學唱第一段,固定歌曲節奏。
師:你們也想唱一唱么?老師給你們伴奏,咱們一起輕聲把第一段唱一唱(過程中固定節奏)。
(1)生兩兩對面表現。
(2)跟音樂唱第一段。
2、學唱第二段(1)聽歌曲第二段錄音。
(2)生自學第二段。
師:你能跟著鋼琴唱一唱么(師彈奏)。
(3)跟琴學唱第二段。
師:小朋友們唱的真好(或只要把幾條節奏唱的再準確一點,那就更棒了!跟著老師來唱唱)。
(4)指出休止符,并加入動作。
師:老師來唱一唱,請小朋友們感受一下之間的區別。
師范唱作對比。
3、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
師:我們也來唱唱試試————跟琴演唱歌曲師:聽一聽大樹媽媽是怎樣唱的。
(2)指導學生用親切柔和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師:咱們也來唱一唱!
集體演唱。
師:善良、溫柔的大樹媽媽用甜美的歌聲表達了對小鳥的愛,誰也想向小鳥表達自己愛心?(選3—4位小朋友)。
師:她們唱的真不錯!
師:大樹媽媽真是一位好媽媽!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大樹媽媽”
4、角色表演,完整表現歌曲。
師:你們喜歡大樹媽媽嗎?請你跟著大樹媽媽一起唱著歌兒跳起舞。
(三)聽聽看看,課堂拓展。
點擊:(mtv)《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師: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今天回去向媽媽表達你對她的愛:你可以唱一首愛媽媽的歌,念一首愛媽媽的詩,或者親手夾一口菜給媽媽吃,能做到嗎?今天的課就到這里,讓我們聽著音樂,唱著歌兒,輕輕的排好隊伍,跟著老師走出教室。
每次帶孩子外出春游、秋游時,總有一些孩子會做出一些如采摘花朵、追趕動物、踩踏草地等不文明行為。對此,我們常常采用說教的方式告訴孩子這些行為是不對的,但效果不明顯。比如,"看,小花被折下來會疼的,它會死掉的。""如果你是小動物,被這么多人追趕,心里一定會害怕的,對嗎?"后來,我們創作了相關歌曲,設計、組織了"文明游玩大家唱"的活動?;顒又饕捎昧艘韵路椒ǎ阂皇遣捎么筠D盤和"點兵點將"的游戲,引導幼兒輕松掌握b段歌曲中5句念的`歌詞。二是每次從頭唱起,和幼兒玩"點兵點將"游戲,提供幼兒完整欣賞a段歌曲的機會。三是采用引導幼兒聽范唱、看圖片、做動作等方法幫助幼兒多通道感受、理解歌詞,學唱歌曲,從而達到會唱、唱好的目標。四是請幼兒自我檢查,找出問題,然后把個別幼兒的問題變成大家的問題,互幫互學,共同解決。
1、在游戲情景中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并能唱準附點音符。
2、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知道外出游玩時要遵守愛護花草、不亂扔垃圾、不亂涂亂畫等文明行為規則。
1、幼兒有春游、秋游、參觀動物園等外出游玩的生活經驗。
2、將五幅文明游玩的圖片(如圖1~5)布置在自制大轉盤上。
3、用即時貼做的小花一朵,黑板一塊,磁鐵若干。
一、談話導入,交流已有知識經驗。
師: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些地方?
師(出示大轉盤):今天我帶來了一個大轉盤,說的就是外出游玩的事情。
師:這個大轉盤怎么玩呢?請一個小朋友來試試。
師(小結):轉動盤子,指針指向哪里就把哪里的圖片打開。
師:誰來轉呢?大家都想轉,我有個好辦法,來做一個"點兵點將"的游戲。
(教師清唱歌曲a段從開頭唱到"文明游玩要做到",邊唱邊按節奏與幼兒玩"點兵點將"的游戲,最后點到誰,誰就上去玩大轉盤的游戲。)。
二、難點前置,學念b段歌詞(從"游名勝"到"不亂扔")。
(教師采用"點兵點將"游戲唱歌曲a段,讓幼兒熟悉a段旋律和歌詞,然后采用大轉盤游戲增強幼兒學唱歌曲的樂趣。幼兒轉到哪張圖片處,教師就揭開圖片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分析圖片內容,并有節奏地學念b段歌詞。)。
1、游名勝,不亂畫。
師: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亂寫亂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應該怎么做?我們一起來有節奏地說一說:游名勝,不亂畫。
師:什么叫名勝?(風景優美的地方。)。
2、見動物,不追打。
(游戲玩法同上,如果轉盤指針轉到原來指過的地方,可重轉轉盤。)。
師:我們接著玩,這次從哪兒開始點?(接著前面點到的小朋友。)。
師:小朋友們來到動物園,看到動物要怎樣做?不能怎么做?大家一起有節奏地說一說。
師:要愛護動物,不抓、不追、不打小動物,不然,小動物會受到驚嚇的。
3、愛花草,不踩踏。
(游戲玩法同上。)。
師:小朋友們來到草地上,看到青青的草、漂亮的花應該怎么做?
4、排隊等,不推擠。
(游戲玩法同上。)。
師:小朋友們在干什么?排隊的時候不能怎樣?
5。瓜果皮,不亂扔。
(游戲玩法同上。)。
師: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讓我們用一句好聽的話告訴他:"瓜果皮,不亂扔!"。
師:這個轉盤游戲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師(小結):原來這個游戲告訴了我們出去游玩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們一起再來說一說。(說到最后一句時,教師在這幅圖的右下角貼上一朵小花。)。
師:這朵花代表什么意思?
師:這朵花表示這句歌詞要說兩遍。這次老師不說,你們來說,別忘了最后一句說兩遍。(幼兒完整地、有節奏地念b段歌詞。)。
三、學唱歌曲。
1、唱a段和b段。
師:現在,我們來合作試試,老師唱,你們念,要說得有節奏。(如果銜接不好就再唱一次。)。
師:怎么才能銜接好呢?
師:可以心里默默地與老師一同唱a段,這樣就容易接b段了。
2、用累加的方法學唱歌曲c段。
師:現在我們交換一下,你們唱,我來念,我念的時候你們可以幫幫我。
(師幼共唱,教師在念完b段之后自然地加唱c段。)。
師:剛才老師念完之后唱了什么?
師:我們一起唱一唱。
3、完整演唱歌曲。
師:接下來,我們完整地唱一唱,把最后一句也加上去。(教師可以根據歌詞加上自己的動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四、解決難點。
師:你們唱得真好。有一句我和你們唱得不一樣,找一找我哪個字唱得長一點。
(教師邊唱邊用手勢幫助幼兒理解歌曲中的附點部分。)。
師:這首歌你們會唱了嗎?每一句都會唱嗎?哪一句有困難?請提出來,大家幫忙解決困難。
師:現在我們再完整地唱一唱,第一段的附點要唱出來,第二段的節奏要說準確,最后一句別忘了。你們行不行?(幼兒演唱2~3遍。)。
五、結束部分。
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文明游玩大家唱》,我們學會以后可以把這首歌唱給家人和其他小朋友聽,告訴大家外出游玩時要做個文明游客。
1、了解幾種常見豆類蔬菜的名稱和特征。
2、制作豆瓶,會根據節奏普的`提示用豆瓶為樂曲配樂。
1、黃豆、紅豆、黑豆、綠豆若干。
2、每人兩個空瓶子、郊游音樂磁帶、課件。
1、師問: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
師說:春天來了,老師和你們去郊游好不好?(好)
師幼隨音樂《郊游》拍手進活動室坐好。
2、出示課件
綠豆、紅豆、黑豆、黃豆。引導幼兒比較這幾種豆子在形狀、顏色等方面的異同。
師總結:綠豆、紅豆、黑豆、黃豆它們的形狀一樣都是橢圓形,而顏色不一樣。
師說:老師今天請來了幾位豆寶寶,小朋友看一下是誰?
出示課件:
(1)黃豆:小朋友數一下有幾個黃豆寶寶?(6個)
(2)綠豆:小朋友數一下有幾個綠豆寶寶?(8個)
(3)紅豆:小朋友數一下有幾個紅豆寶寶?(6個)
(4)黑豆:小朋友數一下有幾個黑豆寶寶?(7個)
教師引導幼兒比較多少。
反思:在讓幼兒比較豆類的顏色和形狀時如果用實物讓幼兒自己操作比較會效果更好。
3、幼兒制作豆瓶。
(1)師說:小朋友,咱們用這些豆寶寶來做個豆瓶好不好?(好)
教師出示豆瓶樂器,幼兒觀察并討論制作方法。
(2)幼兒嘗試制作。引導幼兒自選一種豆子放入瓶中,扣上塑料蓋即成。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一個瓶中最好裝一種豆子。
(3)幼兒制作完后引導幼兒晃一下自己的豆瓶。
4、用豆瓶為樂曲配打擊樂。
(1)出示課件:
(2)師說:豆瓶能夠發出好聽的聲音,咱們用這豆瓶為這個譜子打節奏好不好?(好)
(3)幼兒跟老師拍手打節奏熟悉一下。
(4)用豆瓶替換拍手東作為譜子打節奏。對表現好的幼兒及時表揚。
(5)幼兒傾聽音樂《郊游》的旋律,熟悉樂曲結構,了解節奏特點。幼兒用拍手動作練習節奏,熟悉后用豆瓶替換拍手動作。
(6)看教師指揮,幼兒演奏。
反思:幼兒對此環節比較感興趣,整個環節幼兒動了起來,讓幼兒在玩中學會了知識,我覺得很好。
5、結束部分:師幼隨音樂拿著豆瓶走出活動室。
《動聽的“花兒"》(大班民歌欣賞活動)
設計意圖:
“花兒”是西北獨特的民族藝術。在一次教唱具有民歌風格的幼兒歌曲《小燕子》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對“花兒”這種山歌演唱形式很感興趣。在主題活動“我的家鄉——寧夏川”中,我和幼兒一起收集具有家鄉特色的資料,許多孩子的家長從現場拍攝或從網上下載了關于“花兒”的圖片。孩子們紛紛讓我講“花兒”是什么意思,有的孩子還學著電視哼唱。為了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和喜愛民族音樂,我設計了《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的音樂系列活動。讓他們通過看、聽、學唱、填詞和配器等一系列活動,在輕松愉快中了解“花兒”,并通過自制的樂器為其伴奏,加深對“花兒”的理解,激發他們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民歌“花兒”,感受“花兒”曲調熱情、奔放的特點。
2.學習用“填詞”的方式改編和演唱“花兒”。
3.嘗試用自制樂器——葫蘆為“花兒”伴奏,進一步體會“花兒”旋律的特點。
4.培養幼兒對民族音樂的興趣,激發對家鄉和少數民族的熱愛?;顒訙蕚?
1.活動前,讓幼兒觀看“花兒演唱會”光盤、家鄉風景及特產等圖片,了解圖片內容并相互交流。
一名?;顒舆^程:
活動一:欣賞民歌“花兒”《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
1.教師穿民族服裝進入活動室,引入課題。
師:我今天穿這么漂亮的衣服是為了給小朋友演唱一首民歌“花兒”,這首民歌的名字叫《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現在請小朋友們仔細聽。
2.教師演唱花兒《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第一遍,同時播放黃河及羊皮筏子的dv畫面。
提問:從這首歌中,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幼兒講感受,教師可引出歌詞。)
3.幼兒與教師一起學唱襯腔詞:普嚕嚕嚕嚕、啪啦啦啦啦、噌楞楞楞楞、嗆啷啷啷啷啷。
4.幼兒聽伴奏再次學唱襯腔詞,并與教師合作演唱(教師唱前面三句歌詞,到襯腔“普嚕嚕??”請幼兒幫唱)。
5.請助理教師演唱《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幼兒與教師一起唱幫腔“噢喲”。
6小結:“花兒”是少年的意思?!盎▋骸笔且环N山歌,也叫“山曲”、“野曲”,是西北獨特的一種民歌,有對唱、領唱、齊唱等形式?!盎▋骸敝饕餍性谖鞅睆V大少數民族地區。
7.播放mtv,完整欣賞歌曲。
活動二:引導幼兒為“花兒”填詞并演唱
1.播放mtv讓幼兒再次欣賞“花兒”《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
師:我們上一次唱了家鄉的黃河和山,家鄉還有許多的特產、小吃,讓我們都來夸一夸。
2.出示手抓羊肉的圖片,請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并結合圖片從顏色、味道、品種幾方面講一講手抓羊肉。
3.重點引導幼兒從顏色和味道入手創編,如羊肉香等。
4.教師做填詞范唱:香香的羊肉(嘛)噢喲。
5與l導幼兒嘗試填詞并演唱。
6.教師整理歌詞與幼兒一起演唱。(請一位老師伴奏)
7.小結:小朋友們剛才編的詞很有特點,用歌聲唱出了我們家鄉蘭州的美麗。
活動三:表演“花兒”并嘗試用自制樂器伴奏
1.出示家鄉的特產葫蘆,教師簡單示范演奏方法。
小朋友用葫蘆當樂器為“花兒”伴奏。
2.請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分4組進行表演。3個小組幼兒演唱花兒(其中一組唱詞、一組幫腔、一組襯腔),1個小組幼兒伴奏。給部分男孩戴上小白帽。
3.幼兒分小組練習,教師指導后,幼兒按角色整體表演唱2遍。
4.幼兒分男女形式進行對唱,部分幼兒繼續伴奏。
活動延伸:
在音樂天地投放演唱“花兒”的服裝及道具,如:頭巾、扇子等,讓幼兒自己學習合作表演。
1.感受傳統童謠的特點,發現其結構規律。
2.在與同伴的游戲中記憶童謠,并感受傳統童謠的樂趣。
圖片5張,根據童謠內容繪畫(數字1--5)。
1.引起興趣。
幼兒復習以前學過的拍手歌,為學新內容做鋪墊。
2.觀察圖片,初步了解新的學習內容。
(1)教師出示五幅圖片,幼兒觀察。
教師:看看圖上有什么?它們有多個?(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的動物,說出名稱和它們的數量)。
(2)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每幅圖片上的內容。
教師:它們在干什么?誰能用一句話來說說每幅圖片上的內容?(引導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教師巡回觀察、傾聽。)。
(3)集體交流、創編。
教師引導幼兒參與到每幅圖的討論中,用身體動作、相互討論等方式幫助幼兒較準確地表達每幅圖的內容。
(4)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把五幅圖片上的內容連貫起來編成童謠念一念。
3.初步學習游戲:拍花籮。
(1)請小朋友試一試,我們用念拍手歌的方法來念這首童謠,在每一句前面加上"你拍一,我拍一",一直到"你拍五,我拍五"。
(2)請個別幼兒念童謠,共同檢驗幼兒改編的情況。
(3)大家一起念童謠兩遍。
想想看,童謠怎樣記得牢?(引導幼兒知道童謠每段話的最后一個字的發音有點像,這樣記起來比較容易。第一遍看圖,第二遍不看圖念)。
4.游戲:拍花籮。
(1)教師和一名幼兒示范玩拍花籮的游戲,其他幼兒一起念童謠。
(2)幼兒兩兩結伴玩游戲。
教師:想一想在玩游戲時怎樣才能玩得好?(提醒幼兒玩的時候兩個人童謠念慢點,和拍手的速度一致。)。
拍花籮。
你拍一,我拍一,
一只蝸牛爬樓梯。
你拍二,我拍二,
兩只螞蟻抬花瓣。
你拍三,我拍三,
三條鯉魚滾下山。
你拍四,我拍四,
四方的招牌,沒有字,
你拍五,我拍五,
五只小熊,打花鼓。
你拍六,我拍六,
六個老頭賣烤肉。
你拍七,我拍七,
七只狐貍抱小雞。
你拍八,我拍八,
八角章魚坐沙發。
你拍九,我拍九,
九只老虎喝醉酒。
你拍十,我拍十,
十只青蛙跳進荷花池。
小班新生剛入園,很多幼兒會表現出與親人的分離焦慮。為了讓孩子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創設了對幼兒園環境也同樣陌生的小兔子形象,通過兔子涂涂和妮妮的視角讓孩子們感受他們是怎么融入這個環境的。
《指南》中指出3-4歲幼兒“能模仿學唱短小歌曲”、“能跟隨熟悉的音樂做身體動作”,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樂句短小、簡單,內容淺顯易懂,它主要描寫了孩子們在幼兒園里有很多好朋友朋友,在幼兒園里唱歌、跳舞非??鞓返囊粋€場景,通過小故事引入,再加入節奏、動作,幫助了孩子學習歌曲,最后孩子們也能感受到“哇!原來幼兒園是有很多有趣的、開心的事情的”,從而也減輕了他們的分離焦慮,讓他們更快融入幼兒園的生活。
1.能借助老師的動作和圖譜理解歌詞,并學唱歌曲。
2.會隨音樂做身體動作,萌發愛幼兒園的情感。
能借助老師的動作和圖譜理解歌詞,并學唱歌曲。
初步學習聽前奏演唱歌曲。會隨音樂做身體動作。
1.經驗準備:孩子們已經參觀并熟悉幼兒園
2.物質準備:幼兒園的環境照片、孩子們唱歌跳舞的視頻、圖譜
一、觀看課件,引起興趣
師:今天,小兔子涂涂和妮妮來到了他們不認識的地方,請你們仔細看看這是哪里呀?
師:原來小朋友們在唱歌跳舞呢!涂涂妮妮問:“哥哥姐姐,什么事情讓你們這么開心呀?”小朋友們回答:“(教師清唱)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園里朋友多,又唱歌來又跳舞,大家一起真快樂?!?/p>
二、欣賞歌曲,學習演唱
1.熟悉圖譜
師:小朋友剛剛你們聽到了什么?他們為什么這么開心呢?
師:(出示圖譜)老師把小朋友們說的話畫在這里了。(支架一般可以提前準備畫好,不需要現場畫;如果孩子第一遍聽出的歌詞不多,可以在聆聽一遍,盡量將整個音樂的框架按照歌詞搭建好,整個歌曲中如果有比較難理解的歌詞,教師可以拋問題,引導幼兒理解)
師:這么好聽的'歌曲,那請你們也跟著老師一起來唱一唱吧。
3.教師伴奏,孩子學習演唱歌曲一般小班孩子5-6遍后基本可以
4.在孩子基本會唱后,教師后期也可以根據孩子的需要撤離部分支架,比如某個句子中的一個圖片。慢慢增多,甚至到全部撤離,達到本次活動重點理解歌曲、學唱歌曲。
師:現在請你們跟著老師一起來唱一唱,要注意哦,唱的時候,我們要聽鋼琴先唱一句,然后再開始唱哦。
三、鞏固歌曲
1.請幼兒進行表演(可以請動作比較有創意的孩子進行同伴展示,每個孩子也可以自由發揮)
2.請幾對好朋友一起表演
現在涂涂妮妮特別想看小朋友們表演,你們誰愿意帶著你的好朋友一起來表演給涂涂妮妮看呢,老師給你們伴奏哦。
四、活動延伸,總結師:你們覺得來幼兒園是什么心情呢?你們喜歡來幼兒園嗎?那你們明天可以唱著這首歌曲來幼兒園哦!
1.在熟悉音樂、模仿、討論、創編的基礎上,用不同的按摩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
2.在游戲中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教師教學資源《大獨裁者》《火烈鳥與悠悠球》。
2.《活動狂歡節(終曲)》音樂。
3.毛巾(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1.欣賞卓別林扮演《大獨裁者》中理發情景的視頻,感受視頻中音樂與動作的匹配。
(1)可根據需要設計提問:短片里的人是什么職業?理發師除了理發還做什么?
(2)小結:短片里的人是世界著名的喜劇大師——卓別林。
2.完整欣賞音樂。
(1)聽音樂cd。
(2)啟發幼兒思考:理發師怎樣給客人按摩?
(3)引導幼兒嘗試隨音樂探索、創編各種按摩動作,(banzhuren)教師可用錘的動作,啟發幼兒做出捏、推、拍、揉、切等按摩動作。
3.分段欣賞音樂,初步感受動作與音樂的匹配。
(1)幼兒隨教師的哼唱(7—22)做自己創編的按摩動作,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看能不能把動作與音樂配在一起。
(2)請個別幼兒上前示范,老師配以哼唱。
(3)兩人一組,在教師的哼唱下相互做按摩動作。
4.教師把幼兒創編的動作配上音樂進行完整的律動表演。
5.在游戲中體驗表演的樂趣。
(1)教師和幼兒一同進行按摩,共同分享表演帶來的樂趣。
(2)幼兒兩兩合作按摩,進行表演。
設計意圖。
《雷神》是大班打擊樂演奏活動,這首進行曲非常形象,有感染力,所以現在已經為許多國家軍隊儀式所采用。全曲速度雖然很快,但是曲調是大調式,節奏也為較簡單的2∕4拍。樂曲分為三個部分,是aba結構,幼兒較能掌握。本活動需要幼兒在運用身體動作和樂器演奏的同時嘗試為樂曲配器和指揮?;顒又攸c是根據節奏朗誦內容匹配相應聲勢動作,如:搖手、拍腿、拍肩、拍手、拍頭等動作,在熟練掌握節奏的基礎上,根據所提供樂器的特點進行匹配演奏,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在分段欣賞樂曲的過程中,利用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來理解、表現音樂,用動作讓音樂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更好地幫助幼兒理解和表現。
1.熟悉樂曲的旋律及性質,學習語音總譜和身體動作。
2.能根據總譜的結構及教師指揮動作的暗示進行節奏表演。
3.表演中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動作,使自己的節奏與同伴保持一致。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雷神》圖片、樂曲圖譜。
2.樂曲《雷神》。
3.幼兒人手一個樂器。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雷神》的兩幅畫面場景,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快看:天上怎么了?
幼兒:閃電、打雷、下雨……。
教師:那打雷時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誰來學一學?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學念句子:雷聲轟隆隆。
教師:下過了雨,天又會變得怎樣?小朋友的心情呢?
幼兒:開心、高興……。
教師小結:有一首樂曲講的就是打雷、下雨、天晴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評析:通過兩張簡單的圖片,在幼兒直觀感知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的交流,然后直接進入主題,引出《雷神》這首樂曲。
(二)幼兒完整欣賞樂曲《雷神》。
教師配上說辭和身體動作表演。
評析:這個環節是為了讓幼兒對樂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采用視聽欣賞的形式幫助幼兒感受、理解音樂,通過大的圖譜,讓幼兒目有所見、耳有所聞,在不知不覺中帶著喜悅、好奇之心進入作品的美好意境里,并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
(三)理解a段音樂,嘗試用語言圖譜和身體動作來表演。
1.教師配樂并念圖譜。
教師:樂曲中都說了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卡,并逐句練習。)。
評析:這一環節教師起到了示范作用,為下一環節幼兒跟念做好了鋪墊。
教師:小朋友也一起跟著樂曲說一說吧。(播放音樂,幼兒集體念語音圖譜1~2遍。)。
3.教師示范身體動作。
教師:現在小手也想來參加呢!我們一起看一看。(教師示范動作。)。
教師:剛才小手都做了哪些動作?
幼兒:搖手、拍腿、拍肩、拍手。
教師:你們想來試一試嗎?我們來試試看。(教師可用夸張的動作提醒幼兒注意音樂的轉換部分。)4.幼兒聽音樂做身體動作。
評析:本環節教師結合譜圖通過自身的示范,幼兒模仿并創編多種方式的節奏表現形式,既避免了幼兒單調的節奏練習,同時又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理解b段音樂,并練習身體動作。
1.傾聽b段音樂,猜測故事情節。
教師:轟隆隆的雷聲過后下雨了,雨滴會滴在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呢?雷聲又會在什么時候再次響起呢,我們從第二段音樂中聽一聽,找一找。
教師:從這段音樂中,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找出雨滴落到的身體部位,雷聲響起的節奏點)。
2.幼兒嘗試練習身體動作。
教師:我們把這段音樂也用小手表演一下,雨點落在頭上我們做什么動作?落在肩上做什么動作?落在腿上做什么動作?落在全身又做什么動作?雷聲響起做什么動作?(引導幼兒分別用拍頭、拍肩、拍腿、拍手等動作來表示。)。
3.難點過渡句練習。
教師:小朋友有沒有發現雷聲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說出,前面兩次打雷分別發出一聲,后面的兩次打雷分別發出兩聲。)。
教師:聽一聽,前面兩次從閃電第幾聲開始打雷,后面兩次從閃電第幾聲開始打雷。(教師動作示范,引出前面兩次從閃電第四聲開始打雷,后面兩次從閃電第二聲開始打雷。)。
教師:我們來用小手試一試。重點練習。
評析:這個環節是一個難點,教師利用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來幫助幼兒理解、表現音樂,用動作讓音樂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一定的情境也使幼兒在學習起來能保持良好的興趣,通過細致的引導幫助幼兒辨別和記憶雷聲的不同。
(五)教師出示c段圖譜,引導幼兒學習語音譜c段和身體動作。
1.教師朗誦語音圖譜。
教師:雷聲停了,天氣終于放晴了。我們聽聽第三段音樂說的就是這件事。(教師配樂朗誦圖譜。)。
3.幼兒自主看圖譜做身體動作。
評析:本環節比較簡單,幼兒有一定的前期經驗,因此主要讓幼兒在自主看圖譜進行學習練習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適當的提煉和總結,既是對前面經驗的一次鞏固,又是本環節的一個練習。
(六)教師引導幼兒邊說邊做動作來感知整首樂曲。
教師:現在我們把a、b、c三段的音樂連起來,把打雷、下雨、雨停都說進去。
評析:這個環節是將分段式的學習進行匯總,讓幼兒進行整體感知,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做進一步的指導,掌握的好的繼續鞏固,掌握不夠的教師進行再次引導,這樣有利于幼兒接下來的分組表演。
(七)教師引導幼兒分組表演《雷神》。
1.教師引導幼兒看指揮,分聲部做身體動作,幼兒分成三大組。
教師:剛才我們已經做得很熟練了?,F在小朋友分成三組進行練習,第一組做手部動作(搖手、拍頭動作由這一組完成)、第二組做腿部動作、第三組做肩部動作,拍手動作我們一起來。圖中有幾次需要我們一起演奏的地方。(重點引導幼兒說出三個地方需要幼兒共同演奏。)。
2.不聽音樂,空手進行練習,熟悉各自的演奏內容。
3.聽音樂,教師指揮,分部進行練習。
教師:剛才在演奏的時候有什么問題嗎?可以怎樣解決?
評析:這個環節是讓幼兒不聽音樂先空手練習不僅可以鞏固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了解幼兒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避免了樂器合作演奏時的雜亂現象。
(八)配上樂器一起演奏《雷神》。
1.教師指揮,幼兒分三大組、三種樂器演奏。
教師:現在就請出我們的樂器一起來演奏吧!準備好了,一邊看老師的指揮,一邊跟上節奏,整齊的演奏才好聽呢!
2.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演奏樂器中的困難。
教師:在剛才的演奏中你覺得自己什么地方有困難?誰能幫助他?
當幼兒感覺困難無法解決時,教師可以放慢速度,用哼唱方式帶領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活動。
評析:在幼兒徒手練習情況已經掌握較好的情況下,幼兒配上樂器,就能看著老師的指揮較為熟練的進行演奏,這樣的方式對于人數較多的班級來說是比較適合的,使得孩子都能體驗到合作演奏帶來的成就感,增強其信心,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打擊樂的演奏興趣。
活動延伸:
1.音樂活動:幼兒交換樂器,再次進行演奏。
2.區角游戲:小舞臺表演中增加節目,讓幼兒進一步鞏固練習。
1.能用自然、歡快的聲音唱歌,并用動作創造性地表現歌曲內容,感受節日的喜慶氛圍。
2.學習“鬧”字的下滑音唱法,表現歌曲幽默、風趣的特點。
3.嘗試以對唱的形式演唱歌曲,體驗合作歌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元宵節期間帶幼兒去觀燈、賞燈,沒有條件的地方,教師可提前組織幼兒觀看有關燈會的錄像或圖片。
2.《鬧花燈》教學掛圖(龍燈、鳳燈、獅子燈、孫猴鬧天宮燈的圖片),音樂cd、盒帶。
活動過程。
1.觀看燈會錄象或圖片,組織幼兒談話,引導幼兒回憶觀燈的情景。
提問:你在燈會上都看到些什么燈?觀燈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難點前置,引導幼兒模仿燈會上敲鑼打鼓的聲音,按歌曲節奏說出“隆咚——咚鏘”和“咚隆咚——咚鏘”,并說出它們的不同。
(2)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數花燈”,學唱“有龍燈,有鳳燈,龍燈鳳燈獅子燈?!?/p>
(3)教師示范唱,邀請幼兒在“數花燈”部分或“敲鑼打鼓”部分自然加入。
(4)教師和幼兒共同分析“鬧”字的唱法,引導幼兒嘗試滑音的唱法,表現出歌曲幽默、風趣的感覺。
(5)教師組織幼兒采用對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導幼兒體驗合作歌唱的樂趣。
活動延伸。
1.為幼兒提供音樂cd盒帶和相應的道具,引導幼兒進行音樂表演。
2.閱讀幼兒學習資源(1)第5頁,根據畫面填詞演唱。
1、引導幼兒了解串鈴發出的聲音,會用臂部大肌肉帶動手腕搖串鈴,并能在了解大鼓和蛙鳴筒所表現的聲音形象的基礎上參與游戲。
2、要求幼兒通過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節,了解故事與樂器演奏的對應關系,并做出相應的游戲動作。
3、要求幼兒學習傾聽,能在傾聽的基礎上與同伴共同演奏樂器。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1、每人一個串鈴
2、一面大鼓
3、一個蛙鳴捅(可用其它能連續敲響的樂器代替)
1、幼兒聽老師講述故事,知道大象一睡著,小蚊子就可以去叮大象,大象甩尾巴時,小蚊子就要躲遠點,不能讓大象尾巴碰著,當大象尾巴不動時,小蚊子又可以去叮大象,大象使勁跺腳時,小蚊子就要"死掉"。幼兒模仿練習。
2、幼兒聽老師用打擊樂表現故事內容,先緩緩敲大鼓,再連續刮蛙鳴筒,接著輕輕搖響串鈴,最后使勁敲大鼓。這樣,讓幼兒知道:輕而慢敲打鼓表示大象走路;刮蛙鳴筒表示大象甩尾巴;搖響串鈴表示蚊子飛;使勁敲大鼓表示大象生氣使勁跺腳。
3、幼兒每人拿一個串鈴輕輕搖動,表示蚊子飛,在老師的提示下知道搖動手臂。
4、幼兒在老師敲擊樂器聲中和講故事清潔的提示下做游戲。扮蚊子的幼兒練習先聽著蛙鳴筒聲往后退,當什么也聲都沒有時,就邊搖串鈴,邊走到大象(由另一老師或高大幼兒扮演)身邊,當聽到重縱的敲鼓聲時,"蚊子"就躺下"死掉"。
5、不用故事提示,幼兒隨鼓聲,蛙鳴筒聲玩游戲。
1.會用自然的聲音演唱,理解歌詞內容。
2.體驗邊唱歌邊用動作表達的快樂。
3.學習用對歌的形式邊唱邊交流,嘗試創編。
1.“猜調”的音樂。
2.課前欣賞旋律。
3.日常生活中學用對歌的形式猜迷。孩子說說哪些是圓形和方形的物體。
一、激發興趣,引出主題。
引導語: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玩一個闖關游戲。第一關:說名稱。
1.聽音樂說名稱。
師:這首好聽的音樂是云南的民歌叫猜調。(老師放二遍音樂并介紹音樂名稱)。
2.闖關成功看獎勵。出示圖譜。
二、第二關:學歌詞。
1.看課件你看到了誰?看第一頁。
2.你看到了誰?這是一首對歌,是輪著唱的,女孩唱的時候男孩聽。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她在說什么?小乖乖來小乖乖,女孩說給男孩猜。
3.她在問什么?什么圓在天上?哪個圓在樹上?
4.誰來了?他在答什么?小乖乖來小乖乖,女孩說給男孩猜。太陽圓圓在天上,桔子圓圓在樹上嘍來。
看圖譜念歌詞,分男女生練。
三、第三關:唱歌詞。
1.你會用什么辦法學本領?(跟著老師學,看著電腦學,看著圖譜學,聽著錄音學)。
幼兒自主學習(思考什么方法適合小班自主學習)。
2.幼兒自主學本領。
3.幼兒闖關看獎勵。
四、看風景。
1.唱給風景—梯田聽要求慢一點。
2.唱給風景—白塔聽要求響一點。
3.唱給風景—潑水節的人們聽要求快一點。
五、唱給老師聽得獎勵(思考獎勵還可以變什么)。
1.將磁帶和圖譜投放在表演區供幼兒自由表演。
2.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會圓和方的物體。
附猜調自編歌詞:
小乖乖來小乖乖,
女孩說給男孩猜。
什么圓,在天上。
哪樣圓,在樹上。
小乖乖來小乖乖,
女孩說給男孩猜。
太陽圓圓在天上,
桔子圓圓在樹上嘍來。
活動目標:
1、在創編勞動的律動過程中感受音樂的節奏。
2、能發揮想象力創編勞動的動作,體會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ppt。
活動過程:
1、說說我的小手會干什么?
2、教師演唱幼兒小手的本領。
3、師總結:小小手本領可大啦!
重點指導:幫助孩子整理清晰歌詞中的節奏話語,并盡量做到聲音整齊。
1、作客。
師:一起到淘淘家作客,發現了什么?(亂糟糟,沒有整理干凈。)想想辦法,幫助淘淘一起來整理。
2、創編勞動動作。
(1)掃地。
討論創編動作。
聽音樂做動作。
(2)擦墻壁。
徒手做動作。
跟著音樂節拍,有節奏的律動。
變化動作速度。
師:慢慢擦擦不干凈怎么辦?
幼:可以擦得快一點。(幼兒嘗試再次創編動作)。
變換動作方位(左邊、右邊、上面)。
(3)拖地。
移動。
(4)洗手帕。
討論洗手帕的步驟:浸濕手帕、涂上肥皂、搓一搓干凈、晾干。
創編動作。
聽音樂律動。
(5)律動“勞動真快樂”
有順序的:例如,先洗衣服、然后擦窗戶、最后拖地,讓幼兒連貫地進行三種不同勞動的律動。(座位上)。
中間移動的。
3、勞動小能手。
合作勞動:一人先做動作然后另一人模仿。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熱鬧的氣氛,靈活運用紗巾巧妙的運用生活勞動中的動作來表現音樂。
2、初步掌握“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基本理解樂曲三段體的特征。
3、在自由動作的創編中發展幼兒的音樂想象力、創造力。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目標反思:針對能力較弱的幼兒,我希望他們能夠掌握“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并能通過肢體和音效的嘗試來感應頑固節奏型,為嘗試頑固伴奏做好鋪墊。
活動準備:各類動物等圖片,十六宮格圖,多媒體音樂,紗巾等。
重點:和著音樂用各種動作表現“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
難點:和著樂曲運用樂器嘗試頑固伴奏。
重難點反思:根據能力,我希望通過各種肢體和音效的嘗試來讓能力較弱的幼兒掌握"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之所以沒有把樂器伴奏作為重點,因為這一組幼兒能力欠佳,只有在完全理解伴奏的基礎上才能嘗試用樂器伴奏,我則把樂器伴奏作為了難點。
活動過程:
一、律動《請跟我來》。
二、《歡樂滿山谷》。
(一)、感受樂曲。
1、師:歡樂谷里都來了哪些客人,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都有誰?請用動作告訴我。
傾聽音樂一遍。幼兒動作回答。
2、傾聽第二遍,教師依次找出形象。
環節一反思:由于音樂里面的形象音效有些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幼兒聽出部分清楚的音效就可以了,這個環節,我只作為一個熟悉音樂的過程,不進行具體細化分析。
問:來了這么多動物,我們用果汁招待他們吧。
a段:采果子——洗果子——切果子——壓果子——出汁。
指導幼兒用道具紗巾替代果子。
(二)感受節奏。
1、做果汁有一個固定的.節奏?
a、稍微聽一小段音樂,引出“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教師在十六宮格上演示。
b、引導幼兒運用頑固伴奏進行律動,如:拍手、彈舌、跺腳等。
c、模仿其他動物音效進行節奏律動,如:鴨子“嘎嘎嘎嘎嘎”
教師:又來了這么多小動物來我們一起多制作一些果汁吧。
d、幼兒和老師一起跟著音樂說語詞,制作果汁。
環節二反思:肢體和音效對節奏的模仿,是希望幼兒能對“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印象能夠更深刻。我認為身體能出聲音的地方卻是太少了,而開頭導語部分又剛好說到來了很多動物需要用果汁來招待。所以用動物音效模仿節奏進行創編,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兒的興趣和創編能力,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音效模仿也十分容易。另一方面與導語部分相呼應,說明我的動物客人越來越多,需要更多的果汁來招待,能夠更好的進行整節活動的語言銜接。
2、感受漸快。和朋友一起分享果汁。
b段:打嗝、干杯。
c段:打招呼。
(三)、動作創編。
1、邀請好朋友也加入這么一個歡快的隊伍吧。
跟著音樂,進行肢體律動:摘果子、洗果子、榨果汁、喝果汁、干杯。
2、舞會結束,樂器伴奏嘗試。
環節三反思:當幼兒能夠很好的掌握頑固節奏型。并能夠用肢體、音效對整個樂曲伴奏的時候,可以嘗試進行樂器演奏會環節。由于幼兒能力較弱,教師部需要整段樂曲都進行伴奏??梢苑侄?,分組伴奏,讓孩子們都能感受到伴奏的樂趣。
反思2:節奏律動環節。
活動中,“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在十六宮各中共重復出現四行,如教師需要幼兒肢體感受節奏的時候,會在每一行的節奏前面貼上“拍手”“踏腳”“拍腿”“彈舌”的圖片,教師手拿鼓槌指著哪張圖片,幼兒就根據圖片提示拍出或踏出“塔塔踢踢塔”的節奏型。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教師如果指著圖片敲奏相應節奏,再進行更換所指圖片時,節奏就會滯后,幼兒就會跟不上正常的音樂節奏。我的做法是:指相應的圖片,在圖片旁輕敲“塔塔踢踢#”的節奏型,最后一拍“塔”,指向下一張圖片,幼兒便可以及時反映,節奏銜接緊湊不間斷,而且也能演奏出完整的節奏,節奏不會滯后!
1、根據圖譜暗示,拍出進行曲風格的節奏,并進行打擊樂演奏。
2、為圖譜中不同的角色,探索打擊樂的配器方案。
3、根據教師的即興指揮做出快速的反應,體驗合作演奏的快樂。
1、大圖譜一張,束花,樂器(小鈴、圓舞板、鈴鼓、哨子)若干,大鼓一個。
2、錄好的音樂帶、錄音機或電腦。
3、幼兒座成馬蹄形位置。
一、復習活動《捏面人》。
鼓勵幼兒將自己最好聽的歌聲和最美麗的動作展示給客人老師聽。
教師小結:“真不錯!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曲子,聽一聽,這首曲子講了一件什么事?”(完整傾聽音樂一遍)。
二、學習音樂《波基進行曲》。
教師提問:你認為這首曲子講述的是什么事情呢?(幼兒展開想象)。
教師小結:“這首曲子說的是士兵們打勝仗回來了,來到會場。想想我們會用什么方式來歡迎他們呢?”(幼兒展開想象:拍手、綢帶……)來,你們試著拍手歡迎他們!
1、播放樂曲第一段。
(1)、提問:你是用什么節奏拍的?(個別幼兒示范)。
教師出示節奏卡××|×××‖,請一幼兒示范,其他幼兒學習。
(2)、傾聽第一段音樂,并出示圖譜第一段。
教師:“來,我們跟著音樂試試看!”
2、傾聽音樂第二段。
教師:“士兵們看到小朋友這么熱烈的掌聲,走得可神氣了!”那,我們怎樣用鮮花來歡迎他們呢?大家試一試!
(1)、傾聽音樂第二段,幼兒自由舞動花束。
教師提問:你是用怎樣的節奏來歡迎他們的?(幼兒示范)。
(2)、聽第二段音樂,幼兒按節奏練習舉花動作。
3、出示圖譜后半部分。
教師提問:“她們走來的跟前面的一樣嗎?”(不一樣,是兵丫頭)?!暗齻兊墓澴嗍且粯拥??!?/p>
(1)、聽第三段音樂,幼兒拍節奏。
教師提問:“樂曲中的聲音與前面的一樣嗎?”(不一樣,是口哨聲。)“我也給你們準備了哨子?!?/p>
(2)、練習第三段節奏。
教師:真棒!瞧!又有一隊男士兵走來了,觀眾們看得都一起歡迎他們了,他們有的拿哨子,有的拿鮮花,有的拍手,我們也一起歡迎他們吧。
3、完整集體練習節奏。
4、分聲部練習。
(1)、教師:“好極了!這一次,我要比比誰的眼睛最厲害。
(2)、集體練習一次。
(3)、教師:“記住喲!男士兵的地方有點變化喲!你們可要注意了。
(4)、集體練習第二次。
三、樂器演奏。
1、樂器演奏一次。
教師小結:結束的時候,這么多樂器的聲音還不夠響,我為你們準備了大鼓,什么時候加入最合適?用什么節奏?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2、樂器演奏第二次,并加入大鼓。
3、幼兒指揮。
4、多點樂器演奏。
5、交換樂器演奏。
3、使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活動,使之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快樂。
1、幼兒已熟悉小老鼠的外形特征,會有節奏地朗誦兒歌《小老鼠》
2、小老鼠、小花貓指偶各一個,小花貓頭飾若干,木魚一個 3、節奏卡兩張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律動入場,要求動作合拍表情自然
2、練聲《太陽出來了》1=c 要求聲音甜美,不亂喊亂叫
二、基本部分
1、復習兒歌《小老鼠》
(1)、要求幼兒根據詞義創造性的邊念邊做動作
(2)、請做得好的幼兒單獨表演,其余幼兒模仿
2、學習新歌
(1)、教師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門,準備偷食吃。它東看看、西瞧瞧,見沒有小花貓,很是得意,高興地唱起了歌… 教師范唱歌曲第一段。
(2)、教師出示小花貓指偶:正在小老鼠樂滋滋地偷吃糧食的時候,只聽見“喵喵喵”幾聲,機智的小花貓不知從什么地方跳了出來。小老鼠一見,嚇得連滾帶爬地跑了回家…教師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賞歌曲提問:歌曲名稱?幾拍子?你聽了有什么感覺?(幽默、有趣)
(5)、學習演唱歌曲,要求聽清前奏與間奏、尾奏
(6)、表演唱:要求幼兒大膽地表演創造動作 個別幼兒表演唱
3、音樂游戲《貓捉老鼠》
要求:一定要唱完“嚇得老鼠趕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暫停游戲一次;提醒幼兒游戲時自找空間,不相互擠推。
三、結束部分
教師講評小結,表揚認真幼兒,結束活動。
1、通過對唱游戲活動,感受歌曲的對答情趣與親情。
2、激發幼兒想象力,體驗游戲樂趣。
3、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4、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小雞小雞在哪里》。
創編歌詞,把創編的象聲詞按旋律演唱。
1、歌曲錄音磁帶及老狼的音樂磁帶。
2、 小雞胸飾,母雞頭飾。
3、 與幼兒一起創設游戲情景“花園”
1、教師和幼兒邊唱邊跳進活動室,師:“今天天氣真好,雞媽媽帶雞寶寶到花園里去玩,好嗎?”
2、
(1)學對歌詞。
師:“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師:“小雞小雞在哪里?”
幼:“嘰嘰嘰嘰,在這里?!?/p>
師:“小雞小雞在哪里?”
幼:“嘰嘰嘰嘰,在這里?!?/p>
(2)學唱新歌。
師:“雞媽媽用好聽的聲音來問,你們會用好聽的聲音來回答嗎?”
彈琴一起學唱。
1、 講故事:有一只大灰狼,躲在草叢里,每次小雞出來玩的時候,它來抓小雞,小雞可聰明了,它們變成了一朵朵小花,大灰狼就找不到了。大灰狼可真傻呀!等大灰狼走了,雞媽媽來找它的寶寶,它輕輕的唱:“小雞小雞在哪里?!毙‰u就又回到媽媽身邊唱歌了。
2、 幼兒游戲2―3遍。
1、 師:“天黑了,小雞要回家了?!?/p>
2、 聽音樂《晚安曲》回家。
在活動組織過程中,幼兒對動物的叫聲都非常感興趣,并且幼兒愛模仿的天性,也在這里得到了盡情的發揮。使得整個活動非?;钴S,幼兒的參與性也極高。但是在創編活動時,沒能突出難點、重點,只是浮于表面。
小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快、愉悅的節奏型。
2.通過間奏做不同的表演動作,體驗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3.教育幼兒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并引導幼兒正確使用儲蓄罐。
儲蓄罐一個,《儲蓄歌》音樂。
1.出示儲蓄罐,讓幼兒說說它的作用。
(1)師: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它可以用來做什么?
(2)你平時是否有養成儲存零錢的習慣?
2.幼兒欣賞歌曲《儲蓄歌》。
(1)師:你們聽到歌曲說了什么?
(2)誰養成了儲存零錢的好習慣?它的心情是怎樣的?
(3)為什么你說它很歡快?(感受到樂曲歡快的節奏)。
3.幼兒進行歌曲演唱,并可采用多種形式學唱歌曲。
(1)師:我們怎樣唱歌曲才能讓大家感受到歡快的.節奏?
(2)師:歌曲間奏時我們可以做什么動作?
(3)幼兒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
4.小結:教育幼兒養成勤儉節約,不亂花錢的好習慣;并引導幼兒正確使用儲蓄罐。
可進行打擊樂演奏。
附歌曲:儲蓄歌。
1、愿意用毛毛蟲出殼和走路的動作表現歡快的音樂。
2、表達對毛毛蟲出殼的喜愛。
《毛毛蟲出殼》音樂及課件準備。
教師講述故事:春天來了,暖暖的太陽升起來了,在小樹林里,有個小小的毛毛蟲,躺在蛋里面,快要出殼啦!毛毛蟲揉揉眼睛,動動手和腳,于是很快就爬出來了。它們爬出來會干什么呢?(找東西吃、找媽媽、跳舞等)。
師:我們一起來聽音樂,毛毛蟲出殼時,會在蛋里干些什么?(會扭扭屁股、伸伸手腿等)。
(2)師:你們看到我這只毛毛蟲出殼時做了哪些動作?(幼兒練習)。
我在蛋殼里先做了什么動作?后做了什么動作?
我是在音樂的什么時候毛毛蟲站起來了?
(音樂結束時,毛毛蟲就要站起來,擺個毛毛蟲鉆出來的造型)。
師:誰想做毛毛蟲呢!
師:他們會了,你們會了嗎?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毛毛蟲出殼吧!
師:毛毛蟲們,請你找個好朋友一起面對面的到中間樹葉上來出殼吧?。úシ耪滓魳?,和幼兒一起表演毛毛蟲出殼動作,重復玩幾遍)。
師小結:毛毛蟲們太可愛了,它們都從蛋里快樂地爬出來了。
師:毛毛蟲們,你們從蛋殼里剛出來肚子餓嗎?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吃的食物吧?。x開活動室)。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班幼兒對音樂有一定的興趣,他們能按音樂的節拍和內容做簡單的舞蹈動作和模仿動作。很喜歡音樂和舞蹈,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望。為了進一步培養他們對音樂,舞蹈的興趣,我選擇了旋律優美,節奏鮮明,形象生動的《玩泥巴》這首音樂作品,采用現代化教育手段,試圖能夠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用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快樂的情緒體驗。
1.在舞蹈中培養幼兒的動作協調性,節奏感;培養幼兒根據音樂的性質和內容創編動作的能力。
2.在活動中體驗愉悅的情緒,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幼兒把握動作的多樣性和活潑俏皮的特點
1.電視機,攝像機
2.錄音機,磁帶,鼓
(一)雙圈集體舞。
(二)跟著鼓聲有節奏的走,調節小朋友之間的距離,鼓聲停止,幼兒席地而坐。
(三)欣賞歌曲
1.欣賞第一遍。提問:這首歌叫什么名字?你聽了有什么樣的感覺?
2.欣賞第二遍。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請幼兒根據歌詞說出歌曲內容。
3.討論小結:歌曲里唱的那個小朋友為什么不想彈琴畫畫?你們有什么心里話會對誰講?
(四)師生共同創編舞蹈。
1.教師示范創編歌曲前面部分。
2.跟著音樂,師生完整表演前半部分。
3.根據歌曲內容引導幼兒創編玩泥巴的舞蹈動作。
4.觀看錄像互相觀看模仿。
5.逐句依次請2—4名幼兒展示自己的創編動作,然后幼兒一起學動作。
6.隨教師將提煉的動作完整連貫的跳一次。
(五)幼兒表演舞蹈
1.全體幼兒隨音樂表演。
2.看錄象,比比誰的動作最美。
(六)邀請舞
鼓勵幼兒大膽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跳舞。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dangtuanfanwen/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