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一種寫作素材,它具有示范和示例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和展開文章內容。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范文中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
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教育案例是身邊發生的生動活潑的例子,對教學本身具有促進作用。幼兒園小班在教育上會有哪些教育案例呢?本文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幼兒小班教育案例,僅供參考。
從事幼教工作幾年來,今年頭一次帶小班。幾個月下來,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們對老師的依賴性是那么強,諸如系鞋帶、扣鈕扣等小事也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來后,總有一大群孩子圍在身邊,讓我幫助他們做這些事晴。說實話,有的時候真的感覺有點煩,但當我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充滿懇求的小臉聽到孩子們稚氣十足的話語:“老師,幫我穿一下衣服行嗎”,“老師,我的鞋帶系不上了”,“老師,幫我……”我還真不忍心不去幫忙。但是往深處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來就很差,如果一味這樣遷就照顧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怎么辦呢?好長時間,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
一天,在帶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時,我的胳膊不小心扭了一下,一時間動都不能動。午睡起來后,孩子們仍像往常一樣圍在我身邊,要我幫助做這做那的,但有幾個孩子看到我受傷的胳膊,懂事地自己穿起了衣服。過了一會兒,幾個平時一直要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雖然,他們的衣服鈕扣扣錯了,鞋子穿反了,但畢竟是他們自己穿的。我猛然發現,這些事情他們不是不會做,而是不想做。那么,我何不利用這個機會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于是,我便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老師的胳膊不小心弄傷了,醫生說要過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好,看來這幾天,老師不能幫你們穿衣服了,你們自己穿衣服,系鞋帶,扣鈕扣,好不好?”絕大多數孩子都答應了,但仍有少數幾個孩子拿著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發。我知道,他們的確不會自己穿,于是,我一邊叫能力強的孩子幫他們一下,一邊告訴他們回家后讓媽媽教他們,自己也多練習練習,爭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孩子們滿懷信心地點了點頭,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們終于全部穿好了衣服,系好了鞋帶,扣上了鈕扣。望著一張張通紅的小臉,我心里感到了―陣欣慰。
經過這件小事,長時間困擾著我的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對于如何提高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見解。有的時候,“袖手旁觀”地逼孩子們自己動手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教育方式。
小班幼兒正處于自我意識萌發時期,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有的幼兒霸占心理很重,認為什么都是我的,不會謙讓;有的幼兒較膽怯,羞于交往,害怕對方拒絕自己,但其內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說笑游戲的;有的幼兒缺乏起碼的禮貌知識,在活動中撞倒了對方或踩痛了對方連一句"對不起”部不說。因此,幫助小班幼兒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對其自我人格的建構和社會性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片斷一:小朋友上廁所。
一次活動后休息時,孩子們有的喝水,有的上廁所。這時,廁所里傳來了爭執的聲音:"這是我第一個搶到的!老師,他推我!”
"不行,我就要第一個!”
"哇!”(哭聲)??。
原來,小朋友一起擁到廁所里,由于人多廁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廁??商焯炀褪遣辉傅?,一進去就要搶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樂意了,他就動起了武力?··像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上演好幾次。
小班幼兒剛剛從家庭中走出來,他們的獨占心理比較明顯。在他們的意識中,"我搶到的就是我的?!?我搶不到就打你、咬你?!币虼嗽谂c同伴的交往中常常發生沖突。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我們想通過廁所環境的創設和利用,幫助幼兒獲得積極的自我意識。
小班幼兒初人園時,由于從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賴成人的照顧,不安全感就產生了。有的幼兒一天尿濕褲子好幾回;有的幼兒上幼兒園幾天都不大便,引起大便干燥;有的幼兒因憋大便而經常拉在褲子里。
如何讓孩子們不害怕上廁所呢?我們認為,營造適合幼兒的廁所環境勢在必行。既然孩子們害怕一個人入廁,我們的廁所都是座便,孩子們孩子們坐上去既舒適又安全。這樣的廁所既減輕了孩子們的心理壓力,又激起了孩子們主動上廁所的欲望。
后來,課后,我們還為他們播放一些輕松的音樂,以緩解緊張情緒。孩子們在入廁時有了愉快的笑容,憋大便、拉褲子的現象漸漸消失了。
今天的幼兒園教育是個內涵豐富的大概念,生活環境對幼兒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營造"廁所文化”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的行為、語言、表情都在傳遞著信息,在告訴我們他們的需求、困惑和感受。誠然,生活小事中還蘊含著更多的教育價值,正等著我們去探索、去挖掘。
慧慧小朋友高高的個子,看起來應該是個很能干的小朋友,但剛入園時,她從不敢和小朋友一起走路、上廁所,看到前面有跑的小朋友就嚇得停下來大叫,害怕別人撞到她,總要等到別人進教室后,才敢慢慢地走到廁所。
通過家訪我們了解到,因為慧慧小時候摔了一跤,手臂骨折,從此以后她的家人就不敢放手讓她一個人走路,總是有人扶著她,久而久之,她也從不敢一個人走路了。教育方法及效果:對于她這種長期形成的依賴及對單獨走路的恐懼情緒,我知道不是一兩句話或一兩天就能消除的,而需要耐心的引導和細心的幫助。
首先,要消除她的緊張情緒。下課時,我拉著她的手,帶她和小朋友一起上廁所,讓她知道別人是不會故意撞她的,我又請幾位能干、細心的小朋友帶她一起玩,鼓勵別的幼兒關心、愛護和幫助她。其次,我們和家長達成協議,在家盡量放手讓她一個人走路。最后,對她的每一點進步,我都給予熱情的贊揚,在周五的小紅花評選中,給她貼上一朵漂亮的小紅花,她高興地笑了。在以后的時間里,我總是用鼓勵的目光關注她的一言一行,適時地表揚她。漸漸地她變得放松了,臉上的笑容多了,還能和小朋友一起跑跑跳跳,參加游戲了。。
一、幼兒情況分析。
孩子活潑好動,性格開朗,平時很喜歡幫老師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當老師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錯誤時,他總是不肯認錯,而且還很不高興。孩子在班上屬于各個方面發展都很好的孩子,在幼兒群體中有一種惟我獨尊的驕傲感,從未覺得自己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另外,他在家中也備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的百般呵護,寵愛,孩子第一次來幼兒園時,,到現在一直都要哭。老師接過來一會他就好了,老師問他明天來了就不要哭了,他回答得很快,說:“好,明天來了我不哭?!笨墒堑诙鞎粘??。他剛來園的時候自理能力表現得很差,屬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類型。還經常告狀,他告狀時你不理他,他就會說你打他或是就找別的小朋友幫他打報復平,直到有小朋友幫他為止,他就會滿意的笑。
二、成因分析。
面對這樣一個孩子,我該怎么辦呢?我先了解造成他這種情況的原因。有的是因為緊張、恐懼或被人嘲笑等因素引起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潛意識中為自己不在受傷害,內心很自然產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有的則是因為環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員之間的原因。
三、具體實施。
(1)家長工作。
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的情況,并把教育思想說給家長聽,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
(2)對策。
行為1孩子:玩玩具的時候喜歡一個人玩,不和同伴進行交流。
措施:我們在平常聶理碩創設輕松愉快的生活環境。比如,我們利用早晨活動時間,讓孩子進行分組自由交流,盡量讓小朋友的情緒愉快,制造一種良好的生活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小朋友和睦相處,回家也逐漸地愿意跟父母交談幼兒園里發生的事情。
成效: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培養,他在班里基本能夠和同伴進行交流,并且開心地與同伴進行游戲。
行為2:當我們出去戶外活動時,孩子在活動中和小朋友發生爭執時老師及時幫助他分析情況。
措施:增強孩子交往的機會,并請家長配合有空時多帶她到外面接觸其他人。例如,公園、小區樓下??在交流中產生和發展的,要增加孩子的交往的機會,創設情感交流的機會。孩子只有在廣泛的交往中,感到有很多東西,他活動中才會積極起來。尤其是孩子之間的交往更是重要,因為他們身心發展有相同特點,也有共同語言。漸漸地他在自理能力,自我服務意識也強了許多。
成效:經過一段時間的配合與實施措施,孩子的性格有了大的變化,變得敢開朗多了。
3、在日常生活中我觀察到孩子在自我服務意識方面的情況。
措施:我們三位老師共同商量,先結合家長及時溝通好情況,在園里我們就邀請孩子做小值日生,要他融入我們幼兒園的大家庭。
成效:經過一段時間的配合與實施措施,孩子開始愿意上幼兒園了,也不會哭鬧了。這時孩子和孩子的家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笑臉,此時我們三位老師也覺得很欣慰。
四、效果記錄。
將近半個學期的努力,孩子會積極主動與同伴交往,上課老師提問也愛回答,性格比以前開朗多了,自理能力強得多了,也愛上幼兒園了,看見孩子來幼兒園都高高興興的我們三位老師也覺得很欣慰。
情景一:
離園活動時,小朋友們都拿著自己家里帶來的玩具在教室里自由的玩耍。永斌小朋友沒有帶玩具來,看見蓉蓉小朋友在玩球,他就跑過去對她說:“蓉蓉,我們一起玩滾球吧!”蓉蓉小朋友同意了??墒钱斎厝匦∨笥褎偘亚驖L過去時,永斌馬上抱起球躲到一邊自己玩了起來,也不管蓉蓉怎樣哭鬧,就是不還給她球。這時老師對永斌小朋友說:“你為什么搶別人的球玩?”永斌小朋友說:“我沒帶球來,這個球是向她借的!”老師說:“你剛才這樣的做法不是借,而是搶!你要借球必須先要得到別人的同意后才能拿來玩!”
情景二:
過了幾天,永斌小朋友特別神氣的拿著一個漂亮的皮球在玩拋接球。這時文凱小朋友走了過去,想問永斌借球玩,可是永斌小朋友說什么都不肯。文凱小朋友見商量了半天他還不肯借,情急之下就要去搶。永斌小朋友馬上把球藏在背后振振有辭的說:“老師說要團結友愛,不能搶別人的東西!”老師見了,就走過去對他說:“文凱小朋友跟你商量借球,你都不肯借給他玩,還說要團結友愛。真正的團結友愛是大家互相幫助,在一起玩的!”
案例分析:
出現上述的情況,明顯可以看出永斌小朋友是個缺乏分享意識的孩子。在與他媽媽的交談中得知:永斌小朋友的家里有個歲數比他大很多的姐姐,平時不會跟他搶東西,凡事都讓著他。爸爸媽媽也都很寵愛他,對他的任何行為都是善意的認為“他不是故意的!”“孩子年紀還小,等他長大就不會這樣了!”
在幼兒園里,我們老師也強烈地感受到了永斌小朋友身上的這個不好的缺點,發現因為他的這一缺點,導致了他平時在班中比較孤立,大部分小朋友不愛和他一起玩。
新世紀對新一代的要求不僅是體力、智力的充分發展,更要求孩子們具有極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優秀的品質。而這種缺乏分享意識的行為對孩子將來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為了讓幼兒的行為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渠道、采用多種形式來教育幼兒心中有他人,愿意與人分享,為其一生品德素質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采取的措施:
一、家園共促,培養分享行為。
首先,通過交談要求家長加強對自己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真空而無暇的世界里,他總要經歷人世間的風風雨雨,我想首先應教育孩子學會關心家人,家長應自我檢討。因為孩子的自私是家長過分膩愛形成的。在家里要通過家長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不要對他們過于寵愛,如果孩子一定要自私的話,家長也可以用換位的方式試一下,你學孩子的表現變的自私,那么孩子必定得不到要的東西。家長這時再通過引導,讓孩子發現自私的人是不受歡迎的,從而逐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家里不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不能只給孩子一個人吃、一個人玩,哪怕大人只是象征性的咬一點點也行。玩具也是這樣,如果他想跟別人玩,就要別人跟他一起玩玩具,不能只玩別人的,并且適時地教育他。
二、榜樣共存,樹立分享意識。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幼兒在學校中常常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因此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會經常根據大家的意見評選出一些大方、有分享意識的好孩子上光榮榜,讓大家向他們學習。同時我們也有意識的請那些大方、分享意識較好的小朋友與永兵小朋友多進行接觸,讓永斌小朋友在與他們的交往中,逐步受到良好的熏陶。做為老師,對永斌的每一次點滴的分享行為老師都用點頭、微笑、豎起大拇指或用獎勵小紅花、小紅旗等方式,對他的行為表示肯定,讓他及時的感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和滿足,養成與人分享的習慣。
三、創造機會,體驗分享快樂。
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里,幼兒在一起游戲、學習的機會是很多的,如在一起操作、繪畫、玩過家家、搭積木、看圖書等。我也想辦法為幼兒創造、提供與同伴分享物品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分享。一天午飯后,小朋友在椅子上看書。永斌小朋友看到波波在看一本新圖書,就對她說:“波波,你的圖書借我看一下好嗎?”波波說:“不行,我還沒看完呢!”永斌聽了就跑來向老師告狀:“老師,波波不給我看書!”波波聽了著急的說;“我的書還沒看完呢!”這時我就啟發他們說:“我們來想個辦法怎樣才能讓大家都能看到書?”永斌聽了摸了摸腦袋說:“大家一起看就行了!”波波聽了說:“對對對,我們倆一起看就可以一起看到書了!”說完開心的和永斌在一起捧著書看了起來??吹剿麄儌z津津有味地看書的樣子,我開心的笑了!通過這次看書事件,永斌小朋友體驗到了被人拒絕的傷心、失望和與人分享時的開心、滿足,從而身受啟發“大家在一起是多么的開心、快樂!”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里,如果沒有別人的幫助與合作,將寸步難行。為了讓永斌小朋友更好地適應社會,今后我們還將通過歌曲、兒歌、故事、移情表演、游戲等各種幼兒喜歡的形式來培養他自發的分享行為,學會與別人共處,充分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與滿足,成為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樂意與人分享、合作的孩子的!
忠旭是一名“特殊”孩子,讓每一位教師都感到頭痛、棘手。忠旭的脾氣很倔強:平時同伴間有了矛盾,老師如果不幫他,他有時會怒氣沖沖、瞪眼與你對峙半天,一言不發,令你無法收局;有時會情緒激動,像一頭發怒的小獅子一樣,措到東西就扔就甩。有一次讓我震驚、擔心了許久。記得是在收拾玩具,準備解便洗手吃午點了,我看見他拿著玩具繞轉圈地追著冬冬亂跑,我拉住他,好言相勸,邊拿掉他手中的玩具準備放好。誰知,忠旭卻一反常態地拉著冬冬就是使勁地捶打,還一個勁地喊著:“要你搶我的玩具,我不吃午點了,我討厭你們??”說完就往外沖,我眼疾手快地抓住了他。
一、教師與家長攜手,達成共識。
原來,小旭父母工作忙,從小就是婆婆一人照料他。小旭調皮,愛搗蛋,腿腳有點不方便的婆婆,總是會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非常的溺愛孩子。平時,在家里,小旭不吃飯,婆婆總是到處追著他喂飯吃;婆婆從來不會罵孩子,即使有錯也會遷就他的。父母起早貪黑工作繁忙,回家后也難得與孩子相處,索*愛心倍加,常常放縱孩子,讓為所欲為。于是,小旭只要稍有不順心就賭氣不吃飯或者摔東西,甚至出手打人。有一次,媽媽氣不過打了孩子幾下,他竟然與媽媽對打,爸爸不但不阻止,反而大笑起來,這就更加助長了小旭的囂張、任*。為了盡快改變小旭,我決定家訪,利用家訪的時間與家長溝通。具體做法:
1、家訪時我帶上一些自制的小玩具,利用玩具的魅力吸引小旭,讓他能愉快的接納我,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
2、在與小旭的父母交談時,我以誠懇的言語換取了家長的信任。在拉家常的過程中,婉轉的提出問題,舉例說服家長,讓他們認識到小旭不良*格的嚴重*,勸說家長與我互相配合,攜手共同教育孩子。同時也要求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父母應連成一線,唱一個調,不讓孩子有空隙可鉆。
3、在說服家長,得到他們的認同以后,我為他們推薦了幾本早已準備好的幼兒教育雜志,特別是《幼教博覽》的“家教職壇”欄目,使他們知道教育孩子必須家園同步,進一步更新觀念,強化行為。
二、持之以恒,事半功倍。
俗話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凡事貴在堅持,特別是對于孩子某種不良習慣*格的糾正,就更不能操之過急。所以老師與家長應該做好心理上的長期準備,只有統一戰線,堅持不懈,不讓孩子鉆空隙,逐步提高要求,才會最終達到目的。在這學期里,我做了大量的家長工作,家園共唱一個調,注意經常保持聯系。
具體做法:
1、當家長感到疲憊無力過問時,我就上門家訪,把意見對策送上門,得到家長的同意,支持后再行動,保持家園的一致*。
2、當孩子取得了小進步,家長興致較高時,就通個電話簡單扼要的講明下一步計劃,同意意見,雙方互相提醒不可放松,以防孩子出現反復。
3、當孩子出現突發事件,三言兩語無法講清時,我就寫紙條,講明事發原因,我的處理意見,并勸孩子的父母雙方統一意見,心平氣和的處理事情,堅持家庭之內、家園之間唱一個調。
4、過一段時間后,我與孩子的父母通過電話聯系,互相總結孩子近期表現,找出閃光點,予以引導,鼓勵,找出不組之處,探索新方法。
教師的提醒和暗示下會很快扭轉過來的?,F在,他能主動的與伙伴分享玩具,和睦相處了,我已將小旭與其他孩子一樣對待,不再“特殊”看待,“特殊”照顧了。
案例背景:
獨生子女的現狀,造成了絕大多數家庭把幾乎所有的愛和關注給予了孩子,孩子從出生開始,就由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圍著他轉。他所需要的一切都被大人包辦代替,并且認為他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父母親無原則的愛,客觀上造就了孩子的自私的習慣,不知道自己還需要去愛別人、關心別人,更無法體會到愛別人的樂趣。
在我們班,就有很多這樣不會愛的孩子。在幼兒園里,他們并不讓人覺得是個不會愛的孩子,但在家里就是一個十足的小霸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誰都不怕,反而是他們千方百計的依著他,怕他不高興。
案例過程:
分析: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被各種各樣的愛包圍了,孩子沒有得不到的要求,所以,在父母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時,孩子是不能接受的,也不會體諒父母,只會埋怨。試想,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會是一個愛父母的孩子嗎?連自己的親人都不愛,他又會去愛別人嗎!適當的對孩子說“不”,其實是對孩子的愛。
二、今天是笑笑媽媽來接她的,媽媽今天看起來臉色不太好,笑笑說放學了要去超市,媽媽說:“孩子,今天就不要去了,媽媽今天身體不舒服”,可是笑笑根本沒想著媽媽的身體,而是想著自己要去超市,哭哭啼啼,結果,媽媽還是答應了。
分析:在很多孩子的家里,父母把孩子愛的機會壟斷了。如:爸爸下班回來了,孩子想給爸爸掛衣服,放東西,可是爸爸說:“算啦算啦,你還小,自己去玩吧!”孩子處于萌芽狀態對別人愛的意識被爸爸的一句不用擋了回去。因此孩子變的愛不愛別人無所謂,不再關心別人,也不懂得愛別人了。所以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可憐一點,多給孩子一次對他人施舍愛的機會。
反思:
在培養孩子關心他人、對人友善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其感受行為的積極結果。有一些孩子很有愛心,對人很友善,心中有他人,有好吃的先想到別人,有好玩的先讓給別人,看到別人有困難了總能主動地去關心......,可是每一次的友善和關心,得到的卻是消極的結果,如:自己總也玩不上喜歡的玩具等。時間久了,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會有一種“好心沒好報”或“吃虧”、“窩囊”的感覺,以后就不再愿意這樣做了。這時,需要成人,包括家長和教師有意識的引導,積極肯定孩子的友善、關愛等行為,并在同伴面前給予及時的表揚,讓孩子知道這樣做父母、老師、同伴都很喜歡,使其得到情感上的滿足。這樣,孩子體驗到積極的行為結果,其良好的行為才可能得以保持。
一個會愛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愛。愛是一種感受。一個人在被他人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同樣一個人關愛別人、關心他人的過程中也同樣能感受到無窮的快樂。
讓孩子學會愛,比學會更多技巧更重要。
。
教學過程是既“精心預設”又“動態生成”的過程,其價值在于它的“動態”。正因如此,我們強調過程,強調幼兒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取新知的體驗,追求在“預設”“活動”“調控”方面提升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如我們對小班活動“出鼻血了怎么辦”進行了反復研究,共同探討如何使過程情境更合理,過程組織更優化,幼兒參與程度更高。
小三班的a教師安排了三個環節:觀察――討論――游戲。
1、觀察。
教師先讓幼兒看多媒體課件的定格畫面――小朋友出鼻血,然后提問:“圖中的小朋友怎么了?他的鼻子為什么會出血?”
幼兒看著課件馬上回答:“小弟弟的鼻子出血了,因為他摔跤了?!背?,孩子們說不出其他原因,于是教師在沒有任何教具的情況下告訴孩子:摔跤了碰到鼻子會出血,挖鼻孔和多吃辣的東西鼻子也會出血。
2、討論。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怎么做才能讓鼻子不出血?鼻子出血了我們該怎么辦?看到小朋友的鼻子出血了怎么辦?”由于幼兒缺乏相關經驗,所以僅用“不要跑”“不要挖鼻子”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后兩個問題無人能答。教師接著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幼兒邊看邊說預防鼻子出血的方法和鼻子出血后的處理方法。
3、配對游戲。
教師先簡單介紹了一些預防或造成鼻出血的圖片內容,并在黑板上出示了哭臉、笑臉卡片。然后要求幼兒將表現正確處理和預防鼻出血的卡片放在笑臉旁,反之則放在哭臉旁。對此,孩子們很高興也很積極,然而操作結果表明:幼兒并沒有理解、掌握教師講解的知識。
第一個環節雖為觀察,教師卻只給幼兒看了一個男孩因為流鼻血而哭的畫面,在沒有知識準備和相關經驗的前提下,孩子們很難回答教師的提問,而教師純粹的口頭小結顯然對提高小班幼兒的認識作用甚微。
第二個環節,教師沒有從第一個環節中吸取教訓,依然把課件放在討論后出示,使幼兒的討論成了無源之水,同時組織的討論也太過簡單。顯然,教師忽視了過程情景的創設和過程組織的優化。
在第二個環節沒有完成目標的前提下,教師在第三個環節仍沒采取補救措施,而是按計劃進行配對游戲。配對前教師也只是作了簡單演示,因此,幼兒完不成任務就不足為奇了。
1、掌握本班幼兒對該知識的了解程度,并給予一定的知識準備。
2、充實課件的內容,調整播放時機,給幼兒足夠的觀察與討論的時間。
3、明確活動的主線和重點,通過創設情景讓幼兒圍繞“怎樣才能讓鼻子不出血”和“鼻子出血了怎么辦”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使活動的過程能圍繞主線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小一班的b教師安排了四個環節:說一說――看一看――找一找――學一學。
1、說一說。
教師通過灑花露水讓幼兒感知鼻子可以聞到氣味,繼而通過捏鼻子,讓幼兒發現鼻子的呼吸作用。
2、看一看。
教師先讓幼兒看相關課件,而后組織幼兒討論:“鼻子怎么會流血的?我們怎么做才能讓鼻子一直很開心?”因為有了先前的知識準備,再加上教師的肢體語言,孩子們的答案豐富多了:流鼻血是因為摔跤,挖鼻孔,將異物塞入鼻孔,多吃辣的、油炸的食物。而多吃水果、蔬菜,注意休息,加強鍛煉,則會讓鼻子很開心。
3、找一找。
教師先出示健康的笑寶寶和出鼻血的哭寶寶,然后根據卡片內容示范將卡片貼在相應的寶寶旁邊。接著,幼兒分散操作,教師觀察指導。在操作結束后,教師作簡單評價。
4、學一學。
教師先讓幼兒討論:“自己的鼻子出血了該怎么辦?”在幼兒表達了“告訴老師”“告訴媽媽”“用餐巾紙塞住鼻孔”等想法后,教師告訴幼兒,出鼻血時不要怕,也不要哭,要及時告訴父母、老師。而后又示范了幾種簡單的處理方法。并讓幼兒在座位上模仿。
第一環節,教師為幼兒創設了體驗的情境,幫助幼兒了解了鼻子的作用。第二環節,教師利用課件讓幼兒觀察、了解鼻出血的常見原因和預防方法,使幼兒在視、聽、想三者結合的過程中達到教師預期的目的。但教師在播放課件時有些手忙腳亂,影響了效果。
第三環節,在幼兒基本了解預防鼻出血的方法后,教師又通過組織配對游戲,幫助幼兒鞏固知識。但因為幼兒配對游戲太過分散,所以教師檢查起來非常不便,最終以簡單評價代替檢查,削弱了該環節的有效性。
第四環節,教師忽視挖掘和利用幼兒的現有經驗(因為他們班前幾天剛好有個幼兒在戶外活動時出鼻血了,當時是保健教師處理的),最后的說教也吸引不了幼兒。幼兒在沒有任何操作材料和情景的情況下在座位上模仿,無法真正理解、掌握相關技能。
1、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兒的相關經驗。
2、掌握播放課件的技術。
3、將分類標記貼在操作卡兩側,既便于幼兒操作,也便于教師檢查和總結。
4、最后環節可請保健教師示范鼻出血的'處理方法,并讓幼兒運用真實材料進行模仿,以積累經驗。
小二班的c教師同樣安排了四個環節:聞一聞――說一說――貼一貼――學一學。
1.聞一聞。
活動開始,教師在活動室里噴了些花露水,然后讓幼兒辨別是什么味道,接著又在自然的對話中讓幼兒知道:鼻子能聞氣味,不但能聞香味,還能聞臭味。接著教師說:“哎呀!鼻子的本領可真大,可是我們的鼻子也會受傷,還會出血呢!”自然轉入第二個環節。
2.說一說。
教師先播放課件,讓幼兒看幾種平時不大了解的造成鼻出血的原因,再讓幼兒說說還知道哪些鼻出血的原因,并及時在黑板上出示對應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鼻子怎么會流血”的問題。而后讓幼兒討論:“怎樣才能使鼻子不受傷、不流血?”因為有了對鼻出血原因的認識,孩子們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相當熱烈,而教師接下來的小結和課件演示更強化了幼兒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為下一環節的配對游戲打下了基礎。
3.貼一貼。
教師在邊講解邊演示的過程中向幼兒交待配對的方法與要求,然后讓幼兒大膽配對,將相關圖片貼在活動室兩側有對應標記的大黑板上。因為有了前一環節的鋪墊,孩子們操作起來毫不費力。
4.學一學。
第一環節,幼兒在自然的體驗及與教師的對話中感知了鼻子的作用,同時知道鼻子也會受傷,還會出血。
第二環節,教師先通過課件讓幼兒了解他們經驗之外的造成鼻出血的原因,再讓幼兒說出自己知道的鼻子出血的原因并出示對應的圖片,這樣既肯定了幼兒的回答,又使幼兒的經驗得到共享。
第三環節,教師在幼兒了解預防和處理鼻子出血方法的同時,明確交待了配對要求,孩子們很快完成了任務。
第四環節,教師利用幼兒熟悉的同伴、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教師、熟悉的材料,通過讓他們“回憶――觀看――模仿”,使他們對鼻子出血的處理方法有直接的認識。
整個活動環節銜接自然,環環相扣,針對班級幼兒實際出示的課件和圖片用得恰到好處,既鞏固了幼兒的已有經驗,又促進了已有經驗的提升,動靜交替的環節安排始終讓幼兒保持活動興趣。
1.活動時可給幼兒更多交流的機會。
2.在檢測幼兒配對結果的同時,可適當幫助幼兒回憶相關知識經驗。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方面是暴露學生產生各種疑問、困難、障礙和矛盾的過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學生發展聰明才智、形成獨特個性與創新成果的過程”。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深入研究,讓有效的教學過程成為滿足幼兒認知、心理需要的過程,成為幼兒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技能的過程,成為幼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自主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午睡起床時,孩子們正在穿衣服,從活動室中傳來了浩浩驚喜的聲音:“肥皂?今天我們吃肥皂?”
“吃肥皂,今天我們吃肥皂!”孩子們歡快地叫著。
“老師,今天的點心是肥皂?!焙胶胶托佬琅苓^來告訴我,語氣中流露出一絲神秘。
“哎呀!真的吃肥皂?”我走到活動室一看,今天的點心是橘黃色的年糕,乍一看還真像彩色肥皂呢。我拿起一塊年糕自言自語:“真奇怪,今天居然請我們吃肥皂!”同時故意露出一臉驚喜和疑惑。
“哈哈,老師真的以為是肥皂!”孩子們竊竊私語,那是他們在笑話我連年糕都認不出來呢。
我提了個問題:“看,這肥皂還像什么?”
“像電腦中的鍵盤?!薄跋駛€小枕頭?!薄跋褚粡堊雷??!薄跋褚粔K毛巾?!薄?。
我說:“你們要是吃肥皂,可別邊吃邊吐泡泡哦!”
“啊?吃肥皂,嘴里吐泡泡?”“我們的嘴里會吐肥皂泡?”孩子們被我的話逗樂了。
動動說:“我聽過一個故事,小蝸牛吃了一塊草莓形香皂后,從嘴里吐出來許多肥皂泡,泡泡還帶著小蝸牛飛上天了呢?!?/p>
“對哦,吃了肥皂會吐出泡泡。要是你們邊吃肥皂邊吐泡泡飛上了天,我可怎么辦?”我緊鎖眉頭說。
“哈哈哈……我們要是飛上了天,老師就抓不住我們了?!焙⒆觽兇笮?。
我更愁了:“那可糟了,中五班25位小朋友都吐著肥皂泡在天上飛,可老師只有一個。我怎么才能抓住你們呢?”
哲哲說:“老師別怕,你坐上直升飛機到天空去抓我們,把我們一個個抓回來!”
我連連點頭:“這個主意好!”
文文說:“老師,你拿一張漁網撒向天空,把我們都網住,帶回來?!?/p>
我趕緊拍手:“這個辦法不錯,叫一網打盡?!?/p>
航航說:“老師,你拿一根長繩子拋到天空中,讓我們抓住繩子,然后把我們一個個拉下來?!?/p>
我豎起大拇指稱贊道:“這是個妙計,只是老師要花很大的力氣?!?/p>
添添說:“我的辦法是讓老師坐上熱氣球,飛到天空中把我們抓回來?!?/p>
寅寅說:“讓老師變成翼龍來抓我們?!?。
浩浩說:“讓老師變成奧特曼來抓我們?!?/p>
孩子們積極、投入地想著各種辦法。我把年糕分給孩子們,他們吃得津津有味,似乎在期待著有肥皂泡把他們帶到天空中去。
這是一則隨機教育的案例,體現了一日生活皆課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師把握教育契機的能力。
案例中師幼互動積極、愉快,教師以孩子的視角看孩子所看,想孩子所想,達到了較好的互動效果,其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認同孩子的聯想,接納孩子的情緒反應。
孩子把點心說成肥皂,這是一種聯想。教師從中看到了孩子有關肥皂的已有經驗。對此,教師既不否認,也不簡單肯定,而是故作驚喜和疑惑。此時,教師的神情和語氣傳遞給孩子的是對聯想的認同和接納。
整個事件中,孩子出現了驚喜、興奮等情緒,對此,教師予以接納,從而營造了安全的心理氛圍,使孩子敢想敢說。
2.順應孩子的思維特點,提供想象的空間。
教師對于“肥皂”一說所表現出來的疑惑、好奇,讓孩子們快樂無比,更激發了孩子們的積極性,為他們后面的想象提供了支持。
教師提出的“這肥皂還像什么”的問題拓展了孩子的思維,促使孩子們運用已有經驗進一步聯想。而教師的“吃肥皂——吐肥皂泡”的聯想更是調動了孩子的經驗,引發了孩子無限的想象。在民主平等的氣氛中,孩子們的已有經驗被充分激活,于是,動動說出了小蝸牛吃香皂吐泡泡的故事情節。顯然,這樣的故事充滿趣味。教師利用這一信息適時拋出了第二個問題:“要是你們邊吃肥皂邊吐泡泡飛上了天,我可怎么辦?”孩子們的思維瞬間活躍起來。此時,孩子們已從聯想轉為解決問題,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表述自己想象的情節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3.尊重孩子的想象,給予支持性的回應。
孩子們積極地運用已有經驗想象著各種教師抓小朋友的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是一個有趣的情節。一幅生動的畫面。孩子感受到的是想象的樂趣,此時的氣氛是積極愉快的。
面對每一位孩子的想象,教師都專心傾聽、具體反饋,給予尊重和支持。如教師用點頭、拍手、豎起大拇指等動作表示對孩子想法的贊賞,用“這個主意好”“這個辦法不錯”“這是個妙計”等短句表示對幼兒積極思考的鼓勵和肯定。
教師回應的每一個神情、每一個動作都給了孩子極大的鼓舞,孩子們感受到的是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在提供支持性回應的同時,教師還善于提升孩子的已有經驗,幫助孩子豐富詞匯和表達經驗。有了教師的支持性回應,孩子們表現得十分自主。
4.調整角色定位,以孩子的視角體味童真。
在整個互動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在引領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之間相互轉化。在引導孩子的思維從“像什么”到“怎么辦”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領者。而當教師以孩子的視角去看孩子看到的世界、去理解孩子的言行時,教師就是孩子的伙伴。于是,面對“肥皂”時教師會疑惑,面對“小朋友被泡泡帶上天空”時教師會發愁,面對“抓泡泡”的方法時教師會鼓掌……教師用童心和孩子們一起游戲、享受。教師的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贊許的點頭,都會使幼兒提升自信心,感受由聯想帶來的愉悅,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1.樹立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試行)》都提出了“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即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每個環節都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蘊含著很多隨機教育的契機。教師只有樹立一日生活皆課程的意識,才能運用自己的智慧迅速做出價值判斷,把握教育契機,并及時進行有效互動,促進孩子的發展。要提升隨機教育的能力,需要教師擁有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應變能力和豐富的知識。
2.做到心中有目標,眼里有孩子。
隨著課改的深入,以幼兒發展為本,致力于為幼兒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應成為學前教育工作者的行動指南。因此,教師要依據幼兒發展目標,依據自己對幼兒細致的觀察,從他們的活動中敏感地捕捉蘊含的教育價值,給予及時而適當的引導。而這就要求教師心中時時有目標,眼中處處有孩子,使課程寓于過程之中,寓于生成之中,寓于師幼互動之中。
3.形成平等、民主的互動氛圍。
師幼互動是幼兒園最核心的人際互動。在一日生活中,多數教師比較關注集體教學活動、區域活動和小組活動中的互動,而忽視生活活動中的互動,往往在生活活動中扮演組織者、指導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導致幼兒的生活活動環節沉悶、無趣。建立平等、民主的師幼互動氛圍,依賴于師幼間積極良好的情感關系。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善于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以孩子的視角去看孩子看到的世界,用智慧點亮生活活動的教育價值,使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了解幼兒的興趣點。
午時幼兒要離園了,送小朋友去坐車時,我發此刻謝子諾的奶奶在操場上拖著謝子諾往前走,謝子諾一聲不吭,一臉的倔犟,最終拗可是奶奶,老大不情愿地走了。謝子諾的奶奶看到我,無奈地笑著說:她硬要在那里玩要回去呢。
謝子諾也屬于我們班典型的留守兒童,和爺爺奶奶一齊生活,老人家開了間小店,白天在店里忙生意,謝子諾經常也只能和爺爺奶奶一齊在店里玩,較少到外面去玩。自然,幼兒園的大型戶外玩具是吸引她來上幼兒園的誘惑。從孩子的種種表現來看,她十分渴望和別的孩子一樣有充分的自由玩耍時間,而不是和老人家在一齊被約束天性。
:透過和謝子諾說悄悄話,我了解到她十分想玩幼兒園戶外的大型玩具。我和孩子們約法三章,定下了幾條玩城堡的“守則”,讓孩子們明白有規則才能更歡樂地玩??墒窃趯嶋H的操作中,思考到幼兒人數較多,最終分組由教師帶領去玩戶外的大型玩具。和謝子諾的奶奶溝通,讓她理解孩子的想法,推薦她趁生意不太忙的周末帶孩子來幼兒園玩戶外玩具。
玩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在游戲中成長。沒有游戲的童年是殘缺的。個性是小班的孩子,注意力容易渙散,空洞的群眾教學活動往往很難吸引孩子的眼光,個性是在操作材料匱乏的狀況下,兒童自然表現出的“不合作”尤甚。順應自然的天性,讓幼兒在生命內在驅力的召喚下自由活動,充分運動其肢體,激發其思維,能讓幼兒更好地發展。
今年我新接的班級中有這樣一位幼兒,他活潑愛動,常常給老師鬧小“惡作劇”。比如大家一起游戲時,他趁老師不注意就會掉頭亂竄,讓老師追來追去,累得老師氣喘吁吁;室內活動時他會鉆到桌子底下與老師“捉迷藏”;玩玩具時,他又常常將玩具扔得滿地……我曾開玩笑地對他的媽媽說:“你的兒子簡直就是一個‘自由人’?!?/p>
如何教育這樣一位“自由人”呢?我沒有只是一味地訓斥他,而是悄悄尋找他的優點,并鼓勵他發揚優點。
我首先對孩子進行細致的觀察,不長時聞我就發現他很聰明,反應能力強。因為班上的門被風一吹總發出響聲,有風時我們就把里邊的插銷插上,有老師從外面進教室時就會輕輕敲門或通過門上的玻璃框向教室里的小朋友招招手,示意小朋友過來開門,三歲的孩子大多猜不透老師的心思,可班上的“自由人”反應很快,有幾次都是他急匆匆地跑過去,給老師打開門,這時我便親他一口,并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勵,讓他感受到:“我跑過去是因為做了一件正確的事,老師才會喜歡我!”
記得一位專家曾這樣說過:“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獨特價值,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以獨特發展?!边@次對“自由人”的教育方式讓我認識到:單純的說教,幼兒往往因為不理解而不去理會教師,失去教育目的;反復說教,還會讓幼兒滋長厭煩情緒,讓他更加我行我素。
換一種目光看孩子,換一種方式與孩子溝通,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人類奠基的教育,教師要運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訂資料和方式、方法,及時的給幼兒進行必須的鼓勵,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要讓孩子們持之以恒,還要給孩子們起榜樣、示范的作用,利用多種機會對孩子們進行教育,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習慣。
幼年起就應當經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因為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夠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畢竟是孩子。
有一次我帶小朋友戶外活動回來,讓小朋友們排隊喝水,話音剛落就傳來七嘴八舌的聲音,每次都是這樣。我老遠看見保溫桶旁的幾位小朋友喊著:“你插隊!要排隊的!”我連忙趕過去,只見史皓銘張開雙手,當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小朋友們被擋住了,擠在一齊亂成一團。我把史皓銘拉開,他卻僵在那里不肯走,還大聲哭喊起來:“我不走,我要喝水!”我耐著性子對他說:“我不是要批評你,你先告訴我是怎樣一回事?!边@時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說:“史皓銘不排隊!還插隊?!薄八€推我!”聽到孩子們紛紛告狀,史皓銘則一臉不屑的表情。于是我問史皓銘:“真是這樣嗎?教師相信你不排隊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說給大家聽聽吧!”聽了我的話,史皓銘委屈的跟我說:“我口渴,我不要排隊,他們太慢了?!薄靶∨笥涯銈兛蕟??”“我們也很渴?!薄靶∨笥褌兌己芸?,這該怎樣辦呢?”這件事后,我引導孩子們討論我們的隊為什么總排不好,他們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隊的原因,我們又討論怎樣才能把隊排好。
經過這些活動我深切的感到:幼兒的常規習慣養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點的關注、教育,并采取多種方式去進行培養。另外,常規教育也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不能死守。
文檔為doc格式。
。
萌萌和飛飛是某幼兒園大班的同班小朋友。一日,教師王某帶領幼兒到戶外活動,在排隊時,王老師一再交待:“小朋友排隊下樓梯時,不要擁擠、打鬧?!毕聵翘輹r,飛飛站在萌萌的背后,兩人均在隊尾,趁隊伍行走拉開距離時,二人嬉鬧,萌萌背飛飛時摔倒,導致飛飛的左股骨中段發生斜形閉合性骨折。事故發生后,幼兒園及時送飛飛到醫院治療,飛飛住院兩個月后臨床愈合。飛飛住院期間共花去醫療費5680元,飛飛的父母誤工費、住宿費、醫院伙食費、護理費、交通費及必要的營養費等4450元。飛飛的父母與幼兒園及萌萌的父母就醫療費和賠償問題多次進行協商,要求幼兒園和萌萌的父母賠償上述費用共計10130元。萌萌的父母認為,萌萌入園意味著自己己經將萌萌及對其的監護責任托付給了幼兒園;萌萌在幼兒園時,自己作為法定監護人不可能直接行使監護人責任,只有幼兒園才能監護孩子,因此,自己不應承擔任何賠償責任。幼兒園則提出,在孩子下樓之前老師已經一再強調“不要擁擠、打鬧”,且事故發生之后幼兒園及時送飛飛到醫院治療,幼兒園主觀和客觀上都不存在過錯,不應獨自承擔如此巨額的賠償費用。協議未果,飛飛的父母作為代理人,以幼兒園及萌萌的父母為被告,提起訴訟,要求幼兒園及萌萌的父母賠償醫療費、誤工費等共計10130元。
個案分析:。
幼兒園擔任在園幼兒的監護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前提條件:一是被監護人沒有父母或其他近親屬,或者是其父母和其他近親屬無監護能力;二是被監護人的父親或者母親的所在單位是幼兒園。一般情況下,幼兒園是不可能具備這兩個條件的,因此,那種認為幼兒園是在園幼兒監護人的說法,在法律上是沒有依據的。因此,在上述案例中,即使萌萌的父母把萌萌送進幼兒園學習、生活,但是,幼兒園也并不因此而具備監護人的主體資格。不管萌萌是在園內還是在園外,萌萌的監護人仍然是也只可能是萌萌的父母。萌萌的父母承擔對萌萌的監護職責,幼兒園不應該承擔監護不力的法律責任,而應該是根據一定的歸責原則來承擔合法合理的法律責任。
2、教師在下樓梯之前提醒幼兒“不要擁擠、打鬧”,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正確行使了對幼兒的管理和保護責任。但是,幼兒園沒有注意到幼兒排隊下樓存在的安全隱患,且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在幼兒排隊下樓時在隊尾增加一名教師看管來消除這一安全隱患,說明幼兒園未完全盡到妥善管理幼兒的義務,在教育教學活動的管理中存在過失,間接導致了該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因此,幼兒園應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3、飛飛的傷害直接由于兩名幼兒不遵守幼兒園紀律“下樓梯時不要擁擠、打鬧”所致,因此,兩名幼兒自身也應承擔一定的責任,萌萌的父母作為萌萌的監護人,必須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哇!“多美的彩虹呀”
活動一開始,教師點開大屏幕展示畫面——巨大而美麗的彩虹掛在天空,同時教師驚喜的說道:“哇!好美的彩虹呀!”孩子們也睜大了眼睛贊嘆:“好美呀!”教師接著提問:“彩虹像什么?”孩子們議論開了,有的說像絲帶,有的說像橋,還有的說像滑滑梯。
分析:
故事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她的意境——優美、明亮、溫馨。怎樣把握、突出、并幫助幼兒去理解、感受故事意境呢?教師充分調動幼兒視覺與聽覺,短短的幾分鐘把幼兒帶入了“彩虹的盡頭”。
1、視覺沖擊。
教師運用電教手段,通過大屏幕展現“彩虹”這一自然景觀的奪目色彩和宏偉氣勢,讓幼兒首先從視覺上感受彩虹的美。
2、語言渲染。
教師語言描述“哇!好美的彩虹呀!一道明亮、清晰的彩虹掛在天上!”這時教師的聲音并不大,但卻是充滿甜蜜和磁性的,一下子把幼兒的耳朵緊緊抓住。
3、提問的設計。
獾和狐貍遇到了一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都有自己的寶貝,他們的寶貝是什么呢?請打開書,到書中找一找吧!”幼兒迫不及待地打開書,一頁一頁地看起來。
分析:
教師語言非常精練,只有一個提問,但這一提問是至關重要的?!安屎缦袷裁??”幼兒通過自己的想象、描述,更加深入地、發自內心地去感受、理解、表達他們心中的彩虹。
到書中找一找吧。
教學中教師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繪本,了解故事。教師提問:“在尋寶的路。
這個故事繪本是一本典型的設問式的圖畫書,從開始就不斷地出現問題,引導小讀者思考和尋找答案。繪本在視覺上精心安排、做足鋪墊。比如書的扉頁小圖,獾和狐貍呆呆的看著遠方,仿佛正看者那個神秘的地方——彩虹的盡頭。那兒到底有什么呢?畫家在安排上讓他們朝右看,那正是翻頁的方向。特別的視覺設計暗示翻開它才知道結果。教師也正是抓住了這一繪本的特點,充分利用繪本的教育價值,舍棄傳統故事教學模式,大膽的'將繪本運用到故事教學當中,使幼兒不僅有聽覺上的享受,更有視覺上的沖擊。從而使本次活動更加豐滿,更加有血有肉。
在他們等待雨停的時候,他們想起了。
教師講述這部分時,在原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添加了一些內容:松鼠有足夠的食物多開心呀!橡果是他最愛的寶貝;他們還想起了鴨媽媽和她心愛的寶寶,鴨媽媽愛她的寶寶勝過世界上的任何東西;兔爺爺也很幸福,雖然他老了,哪兒也不能去了,但他有美好的回憶。
中班。
鑫鑫(化名)年齡:4歲2個月性別:女。
敘事法兒童人數:2成人人數:3。
鑫鑫從小班開始一向不肯開口說話。
9月6日上午的語言活動中,小伙伴們都搶著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鑫鑫看著大家,她的小臉漲得通紅,右手低低地放在左手肘上,舉起了手,眼神一向盯著教師看。教師看到她舉起了手,就讓她回答問題??僧斀處熣f出她的名字時,鑫鑫就低下頭,兩手搓著裙角。當教師鼓勵她時,她抬起了眼睛,結結巴巴地慢慢地一個字一個字地冒出了一句話。教師表揚了鑫鑫對于問題的思考,鑫鑫坐在椅子上,臉上露出笑容看著教師。
1.家人訪談。鑫鑫開口很晚,小時候只會用搖頭和點頭來表示,她的脾氣還很倔,凡事要高興了才肯做。
2.同伴訪談??煽烧f:“鑫鑫講話速度很慢,我聽不懂她講話?!?/p>
3.教師間訪談。張教師:“怎樣我喊她起床,她只是哭,什么話也不說呢?我輕輕地問她幾次,她還只是哭,不肯跟我交流。以后我要多關心她,多和她做朋友,讓她慢慢地和我說話,做朋友?!?/p>
4.具體評價結論:
鑫鑫是個性格內向的孩子,語言本事比較薄弱。小班的時候很少在上課舉手發言,就是難得舉手發言,聲音也是小小的,與同伴和教師的交流很少。
鑫鑫語言發展緩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養太過于寵愛。她平時一向和外婆外公生活,年邁的外婆外公爬不動樓梯,就經常把鑫鑫留在家里和電腦、電視交流、生活。久而久之,她與人交流不會說話,就點頭搖頭。因為外公外婆會猜鑫鑫的想法和心思,鑫鑫也習慣用點頭搖頭來順著外公外婆的心思表達自我的意思,即使他們說得不對,她也不喜歡說出自我的想法了。
1.教師要利用早晚接送時間多與鑫鑫的外公外婆交流,將鑫鑫在幼兒園的表現及時告知給他們,當然交流的語氣要婉轉一些,并把我們教師的期望和提議適時地提出來,取得他們的支持,期望他們多和鑫鑫交流,交流的時候語速放慢,鼓勵她表達簡單的自我的需求;在家里空余時間能夠帶鑫鑫和小伙伴一齊玩耍、溝通,促進她的語言交往本事。
2.教師要利用校訊通和班級網站、論壇、電訪等形式,把鑫鑫的提高和期望她的父母一齊協作的跟鑫鑫父母交流、溝通,并鼓勵他們抽出時間多陪陪鑫鑫,不要只是用ipad來打發孩子的時間。
3.教師在幼兒園多關注鑫鑫語言、交往本事的發展,多鼓勵她慢慢開口講話,能完整地表達自我的愿望,和教師逐漸產生親近感和歸屬感,喜歡和教師交流,不要用點頭和搖頭來表達自我的意愿。教師在鑫鑫有提高的時候,多鼓勵,多表揚,讓她感受到成功感,逐漸喜歡多講話、多和教師親近、交流。教師多鼓勵鑫鑫與同伴交往,讓他們有充分交流、交往的機會。
我在本次觀察中領悟到了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我們作為教師要善于觀察,要多跟孩子和家長溝通。我作為當班教師跟隨鑫鑫一齊經歷了小班和中班階段,所以在本學期進入中班后,對于鑫鑫的語言發展的點滴成長是深有感悟的。鑫鑫很聰明,也很敏感,她有時候即使不說話,她的小眼睛會仔細觀察,觀察教師怎樣對她,觀察同伴怎樣玩,她的心里會清晰地記錄下教師和同伴對她的影響。所以,關注能干、自信、開朗的孩子的同時,也讓我們的眼睛看一看在角落里不被吸引、內向的寶貝吧。
這是一堂閱讀課,在教研組長與幾位師傅的鼓勵下,我在小班教研組開了這一堂閱讀課。雖然這節課只作為整個教研組的公開課,但是光教案就備了三遍。
第一個教案在集體備課時,我的兩位師傅葛秋菊老師和孫穎老師就給了我不少好的建議,幫我把整個過程進行了一番大改革。一個個環節有了幾位師傅的指點,我的心里從不安,到逐漸有了底。
第二個教案形成后,我在小一班進行了第一次教學,整堂課下來,感覺還算比較順利,就感覺有很多不足,很多地方還需要改進,而且每個環節都有不太滿意的地方。這節課自己感覺不夠精煉,怎樣讓自己的課堂更簡潔易懂?我們教研組作為集體備課,又進行了一次磨課。副園長徐曉軍老師與辦公室主任馬國紅老師也參加了整個教案的修改。在整個教研組的討論下,我們從教學目標到一個個環節的過渡語,都進行仔細的揣摩,終于生成了比較滿意的第三個教案。這讓我再一次領略到集體的力量偉大的。
第一堂課,自我感覺不是很滿意。這一堂課的時間把握得不是很好,足足超了八分鐘,還有很多環節感覺不是很簡練。這跟一個人的教學經驗和教育機智都有很大的關系?!毒V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小班的一節課超出時間這么久,不利于幼兒身心的發展。怎樣讓這節課在把握好時間的同時,讓幼兒學會知識呢?仔細揣摩一下會發現,我在提問與啟發幼兒回答問題時,沒有及時的引導幼兒直接轉入話題。
其實我的本意是想讓多幾名幼兒回答問題,但是事與愿違,由于我沒有及時的引導,第二名幼兒并沒有按照我的設想回到第一副圖上回答問題,當幼兒講完其它幾幅圖以后,我不得不回到前面,再與幼兒討論第一幅圖。這個環節浪費了很多時間。還有最后一個環節,“送禮物”中,我在請幼兒送禮物時,也浪費了很多時間。
這節課下來,收獲很大。我得到的'不僅是經驗,還有同事們的出謀劃策及幾位師傅的認真的幫助。我們在一起磨課,討論,你一言我一語中,我感受到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經過這樣一堂課,我知道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上好一堂課,還有很多需要我要學習和思考的地方。相信有了目標,就會方向,有了方向,就會有進步。為了孩子,也為了這份自己選擇的事業,我會努力!
我們知道幼兒模仿力極強,特別是小班幼兒,他們能通過模仿去學習攻擊性行為,同樣也可以通過模仿去學會謙讓、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為。幼兒園中班案例分析下,快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幼兒園中班案例分析
小班幼兒正處于自我意識萌發時期,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有的幼兒霸占心理很重,認為什么都是我的,不會謙讓;有的幼兒較膽怯,羞于交往,害怕對方拒絕自己,但其內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說笑游戲的;有的幼兒缺乏起碼的禮貌知識,在活動中撞倒了對方或踩痛了對方連一句"對不起”部不說。因此,幫助小班幼兒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對其自我人格的建構和社會性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片斷一:小朋友上廁所
一次活動后休息時,孩子們有的喝水,有的上廁所。這時,廁所里傳來了爭執的聲音:"這是我第一個搶到的!老師,他推我!”
"不行,我就要第一個!”
"哇!”(哭聲)……
原來,小朋友一起擁到廁所里,由于人多廁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廁??商焯炀褪遣辉傅?,一進去就要搶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樂意了,他就動起了武力……像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上演好幾次。
小班幼兒剛剛從家庭中走出來,他們的獨占心理比較明顯。在他們的意識中,"我搶到的就是我的?!?我搶不到就打你、咬你?!币虼嗽谂c同伴的交往中常常發生沖突。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我們想通過廁所環境的創設和利用,幫助幼兒獲得積極的自我意識。
片斷二:小腳印讓我們變勇敢
小班幼兒初人園時,由于從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賴成人的照顧,不安全感就產生了,尤其是懼怕幼兒園廁所里的蹲坑。有的幼兒一天尿濕褲子好幾回;有的幼兒上幼兒園幾天都不大便,引起大便干燥;有的幼兒因憋大便而經常拉在褲子里。
如何讓孩子們不害怕上廁所呢?我們認為,營造適合幼兒的廁所環境勢在必行。既然孩子們害怕蹲坑,我們就在每個廁坑的兩邊選適中的位置用環保油漆畫上了可愛的小腳印,孩子們看了既喜歡又感到新奇,都爭著去踩自己喜歡的小腳印。這樣一來既減輕了孩子們的心理壓力,又激起了孩子們主動上廁所的欲望,而且當孩子們把自己的小腳和廁坑邊的小腳印對準后蹲下來大小便時,不會弄到外面來,真的是一舉多得。
后來,我們還試著用幼兒喜愛的小動物形象來營造"廁所文化”;課后,我們還為他們播放一些輕松的音樂,以緩解緊張情緒。孩子們在入廁時有了愉快的笑容,憋大便、拉褲子的現象漸漸消失了。
今天的幼兒園教育是個內涵豐富的大概念,生活環境對幼兒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營造"廁所文化”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的行為、語言、表情都在傳遞著信息,在告訴我們他們的需求、困惑和感受。誠然,生活小事中還蘊含著更多的教育價值,正等著我們去探索、去挖掘。
家訪是我們幼兒園每學期末每位老師必做的工作,剛開始時我很疑惑:我們現在的通訊這么發達,很多時候我們都通過電話……家訪是我們幼兒園每學期末每位老師必做的工作,剛開始時我很疑惑:我們現在的通訊這么發達,很多時候我們都通過電話交流,有些小事則可以在接送的時間三言兩語與家長交換意見,有必要走進家庭實行這樣傳統的家訪嗎家長會樂意接受嗎通過三個學期的家訪工作,現在我認為家訪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減少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使我們的溝通交流更加有效?,F在我將我本學期的家訪感受做以下概括:
今年我們班有41名幼兒,我們的目標是走進每一位幼兒的家中,但是家長們對于我們家訪反應不一:有的驚訝,是不是我的孩子在幼兒園里犯了嚴重的錯誤,老師要到家里來家訪有的婉拒,我家地方小,又亂,那個時間我們沒有空,抽不出時間招待老師;但更多的是欣喜,正愁沒有機會和老師好好交流呢,對于我們的到來非常的高興。面對家長不同的態度,我們更困惑了,會不會因此而造成負面的影響,給家長們帶來額外的負擔但有一點,我們更清晰了:家長們的家庭教育觀念確實需要我們的引領,而走進家庭的家訪活動,正好給了我們一次了解、溝通的機會,對孩子,對家長,對我們自己,都將會是一次挑戰。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們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家長們問的最多的問題是,幼兒園什么時候開始教寫字算數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詳細地向家長解釋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使家長明白我們的教育不能超出幼兒的接受能力,不能拔苗助長。
同時我們也詳細地向家長了解了幼兒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及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健康狀況、學習環境、在家表現、行為習慣,并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同時,有禮節、有分寸地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的表現,肯定幼兒的優點,甚至是家長還沒有注意到的閃光點,誠懇地指出幼兒缺點,耐心地傳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知道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幼兒園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提醒家長不僅要關心幼兒的學習、生活,更要關心幼兒的情感和品德。另外我們還給家長們布置了寒假作業,就是讓家長寒假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把幼兒拿回家的幼兒用書再和孩子一起看一看,學一學。
這次家訪給我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值得我反思事情,這對我今后的幼兒園教學工作來說是一個寶貴的經驗。在學期即將結束的那個星期,我們班發生了一件令我非常難過的事情,葉文偉小朋友的大拇指被門夾到了,而且骨折了,當時我真的不知所措,這可是我從教以來發生的最嚴重的事故了,對于葉文偉和他的家長我感到非常的內疚。家訪第一天我和陳老師去買了水果打算去文偉家看望他,我們坐著三輪車剛到他們家路口,就看到文偉和他爸爸在那等我們了,到了他家他爸爸媽媽和熱情的招待了我們。
我們首先對于在幼兒園發生的這件事表示了歉意,也得到了他們的理解,在整個家訪談話過程中他們表現出了對于這件事的理解,說這是個意外,沒有關系,文偉自己平時也很調皮,還說文偉經常說老師很好。聽了他媽媽的話我一方面覺得很高興,家長這么理解我們的工作,另一方面更覺得內疚了。這次家訪還有多印象深刻的事,如:鄭樂珊高興的拿小時候的照片給我們看,給們講小時候的事;葉雯婕興奮的給我們表演培訓班學過的舞蹈;還有很多家長會著孩子在路口接我們等等,這些都很讓我們感動,也讓我們在寒冷的冬夜感受到了溫暖。
通過家訪,我們不僅了解到了平時不了解的情況,與家長進行了情感溝通,達成了共識,更大范圍地取得了社會對教師工作的尊重與認同,也使得我們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師工作的神圣(與責任,激發了工作熱情;更使我們得到了教育和鍛煉。家訪不僅僅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感動和寶貴的經驗,家訪也帶給了孩子們滿心的快樂:“老師到我家來了!”家訪后的幾天,孩子們交流的話題都是同一個內容。
孩子們的一言一行,都讓我們感受到那種溢于言表的快樂。家訪更帶給家長全新的感動:“老師,謝謝你如此細致!”教師對孩子日常言行的細微介紹,對孩子個性的詳細剖析,老師的家教理念讓家長們耳目一新,從來沒有想到,教養孩子還有那么多的道理!
電話:xx
家訪資料
原因:蔡xx小朋友近段時間經常和王子強小朋友呆在一起,本來很乖的他變的得上課不專心聽講,午睡時兩個人湊在一起講悄悄話。研究到她爸爸媽媽工作較忙,我們就電話聯系了她的媽媽。
教師:蔡xx的媽媽,你好!近段時間,你家蔡xx小朋友經常和王子強小朋友在一起玩,無論干什么,她們兩人總喜歡粘在一起,此刻,蔡xx小朋友上課時比以前少認真了許多,總是乘我們教師不注意偷偷地同王子強講話,午睡時也是如此。
家長:
(媽媽)教師,你好!我們最近比較忙,感激你們與我們及時溝通讓我們了解了他在學校的情景,我們會與他溝通了解情景,同時我們也會進行適當的教育。
效果
家訪記錄:新生兒家訪案例
在家訪中的實錄:走進孩子的家門孩子最大的特點是焦慮、看到教師她好像不是很愿意講話,媽媽要她說“教師好!”她只是看著我們,便把頭底下了,媽媽和我們說寶寶吃飯不好!身上都是污物,情緒不穩的`生理反應十分明顯。她整天都繃著臉,當時教師問她也不作聲,情緒低落,心境持續抑郁,動輒就發脾氣,即使有什么要求,也不肯用語言表達,她媽媽需要教師去猜測她的心思。午睡醒來,她也經???,要解小便,嘴巴不肯說,鞋子穿不起來。媽媽當心她不適應幼兒園。(以上是媽媽的描述)。
存在的問題及教師的反思:
寶寶們的困難在哪:
幼兒園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寶寶對幼兒園不了解,自然孩子會產生恐懼感。孩子們雖然小,但他們會思考。想想媽媽突然怎樣就把寶寶放在幼兒園了,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另一個方面,幼兒園的環境與寶寶在家的環境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寶寶需要適應一個過程。如何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消除恐懼感
借鑒國外的做法,一些幼兒園請家長來園在地一天開學這天和寶寶一起來上幼兒園。讓寶寶心理明白爸爸媽媽也來過那里,讓寶寶在安心的情景下對幼兒園進行探索思考,慢慢的熟悉幼兒園,這樣能夠消除寶寶對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的恐懼感。
提高孩子的適應本事
寶寶對幼兒園沒有恐懼感后,是不是就喜歡幼兒園了呢?那好像是不必須的。還有些寶寶還會有或多或少的的情緒問題。因為孩子在家時家長在庭教育上有些問題,培養孩子不夠理性,以為什么都幫寶寶做好就是為寶寶好!使孩子對家庭有依靠性,對家長更有依靠性,比方說:“孩子在園時,不肯用手拿勺子吃飯,”“入廁必須要教師幫忙”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孩子都不愿動手。所以造成孩子在園動不動就會想到家人幫忙。教師請寶寶自我做一些小事他就會哭著要大人。所以家長因該理性的處理問題。要明白從家庭走向幼兒園,寶寶面臨的的一些問題。
放學時郭x媽媽問我:“誰是濤濤呀?”我趕緊問:“怎么啦,他已經回家了,有什么事呀?”
郭x媽媽說:“他總是拿我女兒的鉛筆不還?!蔽腋┫律碜訂柟鵻:“有這么回事嗎?”他想了想說:“是的,下午還看見他用的鉛筆和我用的是一樣的?!庇捎跐凉呀浕丶?,而且我也沒親眼看到,只好說:“那好吧,明天我問一下,然后答復你?!钡诙煲辉?,濤濤上學來,我趕緊使濤濤打開文具盒,使郭x看看有沒有他的鉛筆,結果沒有。我使郭x仔細想想是不是濤濤拿的,他想了想又說不是的,是自己猜疑的。我的心咯噔一下,語重心長的對郭x說:“你這樣是不對的,平白無故冤枉小朋友會傷害你們之間的友誼,下次不可以這樣,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了再說,知道嗎?”
濤濤是個比較調皮的一個孩子,會經常性地犯一些小錯誤,也會經常受到批評,孩子們就會不由自主的認為什么事情都有他的份,就出現了本案例的情景,其實他也不是什么都不好,也有自己的閃光點。
下午起床時間,當小朋友陸續起床,穿好衣服和褲子,要去穿鞋子。大多數的小朋友還是自己會穿鞋??墒怯袀€別幾個小朋友還不會穿自己的鞋子,本案例先以貝貝為主進行描述,當時,貝貝只是手里拿著鞋子,小眼睛東張西望,即不要求老師幫忙,也不自己試著穿鞋,就傻傻可愛的站在那里。當小朋友們都穿好鞋或請老師幫忙穿好鞋的小朋友完成后都去小便、洗手,準備吃點心。
他還是站在那里,一聲不吭。這時我過去問他:貝貝,小鞋子怎么不穿啦?他不回答我,只是看看我,“你不會穿嗎?”他還是不回答我,“不會就點點頭”于是他點了下頭?!安粫┪覀冏约嚎梢栽囍氁幌?,你坐下來,我來教你怎么穿小鞋,先把鞋子和小腳找對家,然后小腳套進去,用力往前鉆,小手拿住小鞋的后跟處,往小腳的后跟緊靠,使勁就能把鞋子套進去。結果說了半天,他還是站在原點不動,很無奈我只好幫他穿了這次鞋。(類似的情況已經發生過好幾次,有時不幫他穿,只教他方法,一圈轉回來,他還是站在原點,不穿鞋)。
貝貝是個性格內向的小男孩,在平時的接觸中,很少說話,與小朋友之間也較少的溝通。家庭方面也是重大因素,由于他父母平日很忙,沒有太多時間還照顧他,所以請了個專業的阿姨來陪同他,平時也是和他的阿姨一起生活的,交際的范圍受到局限。所以溺愛更是發生在這里,由于照顧,基本上他的一切生活起居都是他阿姨包辦,沒有使他自己實踐的機會。而且爸爸媽媽偶爾見面,照顧下也只有疼愛的份,更別說注意他的各方面的發展。教育方式若不當,小朋友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
小班的幼兒在動作發展發面已起到了一定的'階段,也是從大到小的發展規律進行的。其實貝貝的年齡在本班中并不算小,如果教育得當,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較有較好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一種訓練,絕大多數也是發展在家中及他的主要撫養者給不給他實踐的機會。
1、改變現有的教育觀念,教師要與其主要撫養人多溝通,交流使他在家中可以得到鍛煉的機會,家長只是交給他一種方法,使他多多嘗試錯誤,最后總會穿鞋。
2、多帶他外出,與同齡人多接觸。這主要針對于他內向的性格,不要圈住他的交際范圍。不要以為只要在家中就是安全的,就是好的。多于同齡人接觸,才會更好地發展他的社會性。
3、要學會持之以恒,有些習慣結果,并不是一兩天的事,是一種持續、動態的發展過程,既然學會了穿鞋,從此以后使他自己穿,再也不用幫助他穿鞋,這才是真正習慣的養成,就可提升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1、不斷與幼兒溝通,知道他的弱項,想出辦法幫助他提升。
2、多給幼兒自主鍛煉的機會,允許小朋友犯錯,成功時進行及時表揚。
3、與家長個別交流,家園同步,步調一致。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
國學。
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你想知道幼兒園教育案例是什么樣的嗎?接下來就一起分享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育案例吧!
——他伸出的不再是拳頭了。
大班的杰杰小朋友在班里是出了名的“打架好手”,每天都有關于他的一些新聞。每當他看到其他孩子做游戲、玩玩具時,他悄悄地靠近他們,趁其不備便伸手去搶玩具,搶不到就撒潑哭鬧,甚至拔出拳頭伸向同伴。他的一對拳頭幾乎成了他的全部語言。由于他愛打人,同伴們都不愿與他一起玩,還不斷地向我告狀,告狀聲越多,他越孤單,拳頭也就越多地伸向別人。
分析。
我想,標標的行為一定與家庭環境和教育有關。通過電訪及來接送家長交談,我了解到他的爸爸文化層次較低,他的媽媽對孩子是百依百順,從不對他提出任何要求,而爸爸卻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他的爸爸自述:“標標在家不聽話,跟他講道理太累,還是痛打一頓有效,打痛了,他才會長記性。有時被打后還不服,反而發起了野性,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本枚弥?,在爸爸的暴力行為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這樣標標也就有了動不動就打人的惡習。據觀察,標標在幼兒園,也非常想和別人交流,又因為表達的方式與眾不同,小朋友都不愿與他一起玩。
對策。
與其爸爸在教育上截然不一致的做法,不要去遷就孩子的不良行為。我也向家長保證,在任何情況下不摻雜對標標的成見和偏見,公正而耐心地對待他。當標標動手打人時,我們一定都要弄清楚原因,不要先去責怪或處罰他,平時,我要求家長多觀察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2.我們發現標標雖然很調皮,好動,很喜歡打人,但他很喜歡講故事,聽故事。我平時會在自由時間里,讓他坐在我的旁邊給他講故事。如《四個好朋友》,《小紅花找朋友》,《雷鋒的故事》等,并從中引導他要有禮貌,要和小朋友友好相處,懂得愛護公物,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終,做錯了事要說“對不起”。雖然他在聽的時候似懂非懂的樣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卻也表現得不錯。如:有一次我組織小朋友到草地撿落葉,這時標標說:“要不我也學雷鋒,去撿吧。我笑著說:“好吧,小雷鋒,去撿吧?!彼吒吲d興地去了,而且表現很不錯。
3.行為專項訓練:由于標標與同伴交往能力差,解決問題的能力了欠佳,因此,培養他合作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平時,我經常讓他當值日生,給他有更多的機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勺子、分碗、分盤子;使他能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學會與同伴交流。比如,在玩結構游戲的時候,我提供了豐富的游戲材料,讓他與同伴拼搭動物園的各種動物。他玩得很認真,而且不斷變化手中的作品??旖Y束時,標標面前的玩具少了,找不到他要的積塑,就離開了自己的位置,到領桌去拿,嘴里還說“借我一塊”。到了評價的時候,我請標標給大家講講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漂亮嗎;他很自信地說:“是熊寶寶,漂亮!”
我向全體幼兒亮出了他的作品,并表揚了標標懂得向別人借玩具,也表揚了借給他的幾位幼兒。標標體驗到了與人合作,對人禮貌的愉快,并在同伴中樹立了好孩子的形象。
經過一段時間,我們驚異地發現標標打人的行為明顯減少了,與同伴的關系也開始變得融洽起來了。在游戲中,他向同伴伸出的不再是拳頭,而是一雙合作和友好的手。
反思。
當孩子有了缺點,犯了錯誤,我們應用一顆寬容之心,平常心去看待孩子成長的問題,他們畢竟是年幼的孩子。由此,我深刻領會到家長、老師在孩子一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更領會到了帶領家長共同使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待任何幼兒、任何問題都應有冷靜的頭腦,要多觀察,多思索,在平等、友善但又不失嚴肅的氛圍中教育好我們的孩子。
幼兒姓名:呂浩冉班級:小六教師:丁文博。
一、幼兒情況介紹:
呂浩冉小朋友是一個特比較上進、懂事聽話的小女孩,會自己獨立做很多事情,愛動腦筋,記憶力也特別的好。她是一個高高壯壯的小女孩,在班級里她是最高最壯的孩子,上半學期開園第一天就讓幾位老師印象深刻。但是她上半學期由于生了兩次比較嚴重的病,請了好長時間的假。再次入園后很不適應,各種規則還不熟悉,班級中的常規她也掌握不好。而且她性格比較內向,活動的時候總是不活躍。她很聽話,遵守規則,很少故意犯錯誤,上進心比較強,但是做事的時候缺少一定的耐心。喜歡記憶性的活動,不喜歡開動腦筋的游戲和活動。
二、培養目標:
1.做事情多些細心與耐心,成長中不斷取得進步。
2.能夠在活動中熟悉各種規則意識,更加適應幼兒園生活。
3.激勵她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尤其是體育活動。
4.鼓勵她多于其她小朋友交流,能夠跟老師表達內心的想法。
5.培養她積極動腦思考的習慣。
三、月份跟蹤。
20xx年3月。
(一)跟蹤記錄:
體育活動中,小朋友們都拿著球與魏老師積極地互動,但是她卻抱著球不敢往上拋,也不敢用力踢,生怕球跑遠了。在平時的戶外跳圈的游戲中,她的積極性也不高,不喜歡這種跑跑跳跳的游戲。如果是那種活動強度不太大的滑梯、玩沙、蹺蹺板、拱龍等游戲她倒是比較喜歡,活動強度大一些,例如障礙比賽、投球比賽、跑跑跳跳等游戲她在面目表情上就表現出不悅,而且也不樂于參與到游戲當中,也不使出全身的努力去進行游戲。(二)情況分析:
她來說比較大,她會失敗、會落后、笨笨的樣子會讓其她小朋友取笑,所以才不喜歡這些游戲。
(三)采取措施:
首先要鼓勵她多參與體育鍛煉,在游戲中告訴她她很棒,她能做到,要相信自己,給她樹立自信心,要讓她成為一些小朋友的榜樣。其次,還要多于她的家長溝通,讓家長在平時的生活活動中,多鼓勵她進行體育鍛煉,并和她一起鍛煉。多安排一些有體能鍛煉意義的游戲。
20xx年4月。
(一)跟蹤記錄。
在數學活動中,我們學習按照規律排列圖形,有簡單的兩個形狀再到三個形狀,最難到四個形狀。呂浩冉能夠積極主動的回答問題,可是回答的都是錯誤的答案,她還沒有明確規律到底是什么,這讓我很苦惱。因為在以往的數學活動中,她的接受速度都很慢,知識探究和知識掌握能力都很差。自己無法通過老師的提示和引導自我發現數學中的奧秘,必須要老師給出直接的答案,多次講解后才能發現規律。在區角的自制蒙氏數學玩具游戲過程中,也表現出不足。玩法我已經講過很多次,但是她在游戲中還是不按照規則做,只有我在一旁告訴她“一”如何做,并且監督她繼續做,她才會繼續按照規則做。與她的媽媽溝通過,她的媽媽就會說:“我們在家也會多教她一些,主要是這個孩子太笨了!”也許這是一句謙虛的話,但是當著孩子的面說孩子笨是很不好的。
(二)情況分析:
呂浩冉家長說她笨,也許這是一句謙虛的話,但是當著孩子的面說孩子笨是很不好的。幼兒正處在。
自我評價。
初步形成的時期,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自我評價的依存性,即根據成人對自己的評價來進行自我評價。家長說她笨,她就會真的覺得自己笨,首先不自信,然后自己完不成任務就歸結到自己笨的原因當中,以至于以后的學習中不愛動腦。由于幼兒的智力水平和各種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老師和家長都要科學的認識。
(三)采取措施:
1.告知其家長這樣做的弊端,避免她們繼續這樣評價孩子,教育孩子。要求家長配合老師的工作,在家中也多培養幼兒的愛動腦的習慣。
2.用積極鼓勵的語言激發她的興趣,在游戲中多監督,也要多鼓勵她可以自己做好,能夠按照規則自己做。告訴她,只要動腦子就會越來越聰明。
20xx年5月。
(一)跟蹤記錄:
快要“六一”兒童節了,我們進入了緊張的節目排練當中,她是班級最高的,安排小主演沒有能夠跟她配合的小朋友。所以將她安排在最后一排的中間位置,位置也很明顯。她也很認真的學習,很認真的跳舞。對于自己沒有當小主演沒有怨言。
(二)情況分析:
她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好孩子,我們知道她跳得很好,但是由于她的身材的原因,這次沒有更好的適合她的主要角色了。我們跟她好好的交談了一次,說明了原因,她很理解老師。我們與她的家長也進行了溝通,讓她們也解釋原因,并鼓勵她。
(三)采取措施:
1.老師先與她好好溝通,解釋原因,說明所有參與節目演出的小朋友都很優秀,包括她。所以站在哪個位置都是小主演。
2.與其家長解釋、溝通,通過家長的配合讓她知道并不是她跳得不好,而是節目需要。
3.在排練過程中,多鼓勵,多夸獎。讓其她幼兒以她為榜樣,滿足孩子應有的“虛榮心”。
20xx年6月。
(一)跟蹤記錄:
在“寶寶書吧”大區角中進行讀書的活動,區角中都是一些繪本,很多繪本文字很少,幼兒可以通過自己的看圖理解書中要講述的內容。呂浩冉拿了一本書,一頁一頁的翻,并沒有看每一幅畫中到底有什么??赐暌槐竞?,馬上換另一本,也是以同樣的方式翻略書籍。
(二)情況分析:
我仔細觀察,首先書吧中的圖書有一小部分是適合小班閱讀的文字非常少的圖書,很多都是適合中大班閱讀的圖書。小班孩子受到能力限制根本看不懂,所以一頁頁翻書不仔細看也是正常的。其次,這里的很多書是老師沒有講過的,她們的理解能力還有限,對于一本陌生的看不懂的書,她們也沒有閱讀的興趣,知識大致看一下書中的畫。再次,我們平時對于幼兒讀書習慣的培養做的工作不夠,家庭中也沒有提供一個適合孩子讀書的良好環境和榜樣示范。
(四)采取措施:
1.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多講解一些繪本故事,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2.建議園內多購買一些適合小班閱讀的圖書,并將圖書分年齡段進行分類。
3.家園共育,多提供適合閱讀的環境,家長和老師起到榜樣作用。
四、效果與總結。
經過這半年時間家庭與幼兒園的共同努力,再加之孩子本來就很上進,很快就掌握了各種規則,適應了各項活動。規則意識也更強了。戶外活動中也更積極了,每次玩的都很開心。數學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由于閱讀的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定的時間,還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呂浩冉小朋友在家長和我們有意識的引導、培養下慢慢地進步著。
——讓我們牽手,一起走進孩子的世界。
案例產生的背景:
當前,我國幼教改革正在向縱深發展,時代要求幼兒教育的目的應由只對幼兒傳授知識技巧轉向提高幼兒素質,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上來。然而幼兒教育不僅僅是幼兒園教育,它是幼兒園、家庭、社會共同的責任。
我班幼兒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這些孩子在生活上得到了父母的關注,物質上得到了充分的滿足,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如果教育得法;成才率會很高,否則適得其反。幼兒不僅要有一個充實的物質環境,更需要一個獨特的精神世界。
《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因此,我們在家長工作中,積極從情感入手,主動與家長聯系,真心、真實的去幫助家長解決教育上的難題,共同關心孩子的進步與成長,達到同步教育。案例實錄:
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叫李佳妮,天真、活波、可愛。有一天,她神情憂郁,不愛吃飯,不想參加游戲。當我蹲下去,同情的問她的時候,她的大眼睛回避了我的目光。我說:“好朋友,看到你的這個樣子,我的心里好難過。你有什么困難,請告訴我,我會幫助你的”。她“哇”一聲撲進了我的懷里:“爸爸、媽媽吵架了,媽媽不要我了?!薄安粫?,老師來幫助你”。我安慰她。
晚上,我和她的母親談了很久,她淚流滿面。我幫助他,分析它們之間的“戰爭”,只是一些瑣事的積累和誤會。我說:想想你們戀愛的情景,希望你冷靜一下,重新開始。由于你們的爭吵,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多大的創傷,孩子會因為你們的不和睦而變得郁郁寡歡”。我又說:“只要佳妮在我班一天,我就要為孩子負責,因為我實在不忍心看孩子那張痛苦的小臉”。事后,我又勸孩子的父親,要他學會體貼妻子,關心孩子,擔負起做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在這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我用心觀察佳妮父母的情況,隨時做一些工作。為此我設計了兩次聯誼活動——“全家長”節目。通過這個節目,使佳妮父母深受感動,關系有了很的大好轉?!拔逡弧鼻拔覇柤涯荩骸袄蠋熞豢匆娔隳强鞓返男∧?,就知道爸爸媽媽和好了,是嗎?”她說“爸爸外出打工了,不在家。爸爸打電話給媽媽,說媽媽過生日時,爸爸要送她一條漂亮的項鏈?!编?,多么真切的希望和燦爛的笑容呀!兒童節后,佳妮像一只快樂的小鳥飛到我的身邊說:“爸爸、媽媽帶我去兒童游樂場玩了?!蹦巧袂榱钗覠o限的欣慰和輕松。我為又一個家庭恢復了往日的溫馨,為又一個小朋友綻開了笑臉而高興。
之后,我又在班級舉行了繪畫比賽,題目是: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孩子們用自己的小手和五顏六色的畫筆繪出了一幅幅精彩的圖畫。他們都把自己的爸爸媽媽畫得非常漂亮。然后,我把這些作品布置在活動室中,請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欣賞。這次活動同時也是一次親子活動,加深了父母與孩子的感情,同時使家庭更加溫馨和諧。
是孩子把老師和家長緊緊連接在了一起,又是老師和家長的共同教育,促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案例分析及反思:
幼兒園教育是多層面,多元化的綜合系統工程,是家庭、幼兒園、社會密切結合的綜合整體,在實踐中,我們的認識不斷得到深化。幼兒良好的素質培養,單靠幼兒園老師教育而得不到家長的密切配合,將流于形式,成為空談。家庭環境、家長素質、家庭成員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其滲透性之強,影響之大是不容忽視的。
通過李佳妮小朋友的事情,是我深切感到一個完整溫馨的家庭對于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有多么深的影響力。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有責任觀察,注意每一位幼兒的情緒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與孩子溝通,并與家長取得聯系,想辦法幫助解決問題,令孩子恢復天真、活波的精神狀態。作為家長,要配合幼教老師的工作,共同為誘餌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生長環境。
家園手牽手目的就在于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家長和老師有共同的責任感,一起走進孩子的世界!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落實到“提高幼兒教育”的目標上。
。
幼兒園的日常工作中,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有些事情雖然細小,但管理者倘若視而不見,很可能會因小失大,引起連鎖性的不良反應。反之,如果管理者在注重細節的過程中“小題大做”,那么管理的效應可能會因此而提升,園所的品質也會因此而更加卓越。
案例一:借“兩幅照片”談環境暗示。
一天早上,我去班級巡視,班上一位年輕的老師剛剛打開電腦。我無意中發現電腦桌面是老師懷抱自己女兒的一張照片,很溫馨,便忍不住隨口說了一句:“小家伙真可愛!”
又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樣去班級巡視,恰巧看到另外一個班級的電腦也打開著,電腦桌面上顯示的也是一張照片,是班上的三位老師和所有小朋友的合影。草叢中,孩子們和老師的笑臉燦若桃花。我走近又多看了幾眼,然后對老師說:“你們班的小朋友真可愛,個個笑得那么甜!”
事后,這兩幅照片便不停地在我的腦海里交替出現,在幼兒園不同班級的教室里,不同的兩幅照片給了我兩種不同的感覺,這感覺很奇妙。我認認真真地把這兩種感覺記在了我的工作日志中,列到了我的工作計劃里。
兩周以后,我利用給班主任開例會的機會,描述了我看到的兩幅照片,并讓班主任討論這樣一個話題:假如你是幼兒園小朋友的家長,你覺得這兩幅照片可能會傳遞給你一個什么樣的信息?短短的思考之后,有位班主任說:“假如我是家長,我看到第一幅照片會覺得這位老師很愛自己的女兒;如果我看到第二幅照片,我會覺得這個班級的老師們很愛班里的孩子,這個班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蔽页脵C真誠地對班主任們說:“是的,不同的環境會給人不同的心理暗示。我也認為把第二幅照片用作班級的電腦桌面比較合適,有一種‘我愛我班’的感染力。而第一幅照片用于家里的電腦桌面更好,看后會讓人產生一種‘母女情深’的濃濃親情感?!?/p>
從此以后,各班教室的電腦桌面上,諸如“母女情深”的照片便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師幼共同生活和游戲的照片。
案例二:借“告狀事件”談家園共育。
一天下午,家長來接孩子離園的時候,我聽到大班的一位老師正在和家長交流著什么。仔細一聽,原來是區角活動的時候,班上的一個小男孩在科學區搶別人的玩具,爭搶之中男孩把玩具摔壞了。在講述的過程中,老師還提到小男孩以前也損壞過其他區角里的玩具。小男孩在旁邊低著頭,家長一邊聽老師訴說事情的經過,一邊數落著孩子。直到家長帶著男孩跟老師說再見以后,還邊走邊訓斥孩子:“看你這么調皮,以后再不給你買玩具了!”
事情發生之后,我在心里琢磨:老師在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只是承擔了一個“告狀者”的角色,這豈不是顯得有點“無能”?對于家長來說,了解到孩子在幼兒園做錯了事情,回家后可能還會繼續“幫助”老師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而對于一個多次損壞玩具的大班孩子來說,如果單純靠說教,教育的效果可能已經微乎其微了。我覺得教師更需要做的,是和家長商討更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從認知到行為有根本性的改變。
第二天,我主動找當事教師談話,與教師一起分析大班幼兒的社會性發展目標。討論之后我們一致認為,大班幼兒的.認知能力已經較強,有了初步的責任感。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和家長可以有目的地教育幼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結合這一教育目標,我建議當事教師再找家長交流一次,商討“讓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辦法。當事教師采納了我的建議,與家長進行了溝通。商討之后家長陪著孩子一起,用孩子的壓歲錢買了一個新玩具帶到幼兒園來,算是“賠償”。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讓孩子理解“損壞東西要賠償”的道理,即通過實際行動,讓孩子初步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整個事情結束之后,當事教師還寫了一篇題為《讓孩子感受責任》的教育筆記。我在全體教師會上宣讀了這篇教育筆記,讓全體教師了解了事情的經過,領會了蘊含在事件之中的教育要素。當事教師還把教育筆記張貼到了“家長園地”專欄中。其他家長閱讀之后,也都對這一問題的處理方式深表贊同。
案例三:借“電話事件”談制度建設。
有一次,我去班級聽課。踏進教室的一刻,我發現當班教師正站在一個角落里打電話。見我進來,老師匆匆說了幾句便掛斷了電話,然后主動跟我解釋說,剛才是班上一個小朋友的家長打來的電話,說是孩子病了,今天要請假。我點了點頭,并提示她抓緊時間給小朋友上課。
我想:教師帶班時間接聽電話,顯然會影響班級活動。單從這件事來看,或許老師會想:家長工作是班級工作的一部分,接聽家長的電話,也算是正常工作。如此說來這也不無道理??墒敲總€班有幾十個孩子,如果教師不進行合理調控,勢必會影響正常的教育工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期末,在修訂幼兒園規章制度的時候,我建議在《教師工作制度》中加入“教師帶班組織活動期間不接聽電話”這一條,并闡述了原因和理由。為了贏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保證制度的無障礙執行,在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我讓班主任老師利用召開班級家長會的機會,給家長解釋了這條制度。為了使幼兒園的管理更加人性化,班主任老師在解釋制度的同時也向家長公布了幼兒園園長室以及教科研室的辦公電話,并告訴家長因為班上的老師在帶班時間不方便接聽電話,如有急事,家長可以打幼兒園的辦公電話,幼兒園的管理人員保證在第一時間向班級教師轉達電話內容。家長會結束之后,有的家長在《家長調查問卷》中這樣寫道:幼兒園的管理規范,教師素質高。孩子在這樣的幼兒園里學習、生活,我們放心!
環節一:組織幼兒集體觀察老師操作,看哪些東西可以沉,哪些東西可以浮,并在黑板上畫出二維的記錄表格,讓幼兒學習如何記錄觀察結果。具體過程是:首先,教師指著面前的水盆,問道:“這是什么呀?”(評:無效和無用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應該引起幼兒思考和探索,答案是多元的。教師的問題,按其作用,可以分為:引起幼兒探索興趣的;激起幼兒認知矛盾的;引導幼兒探索方向的等)接著又指著面前各種沉浮材料問道:我把這些東西放進水里會怎么樣?”這時,有幼兒說“沉下去”,有幼兒說“浮起來”(評:這時,老師對幼兒的回答沒有什么反饋,因為幼兒的回答沒有符合她期望的結果)接著又有一名幼兒回答道:“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這時,老師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并且表揚了那位幼兒,要求所有的幼兒重復說“東西放進水里,有的浮起來,有的沉下去?!逼浯?,教師邊操作,邊在黑板上畫出二維記錄表格,讓幼兒學習如何記錄觀察結果(評:這一環節用了很長時間,幼兒顯得有點煩躁,原因是二維記錄表格太抽象,不適合幼兒,而且,要求幼兒學習老師規定的記錄方式,剝奪了幼兒探索如何進行記錄的機會。)。
環節二:幼兒以組為單位,進行沉浮操作。在幼兒操作前,教師強調要邊實驗邊將觀察結果記錄到老師發的記錄表格中,并提出看誰做得又快又好!(評:這一要求影響了幼兒真正探索的發生!因為迎合老師的期望是每個孩子都善于做的。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忙于放進水中一樣物體,趕快記錄一下,根本沒有用心探索,即使有個別孩子正在探索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老師走到他身邊提醒他,要求他抓緊時間,趕快記錄,這一行為把幼兒的探索興趣驅逐得一無所有,結果是最沒有用心探索的孩子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因為他最快,最好地完成了老師的任務,但完成老師的任務就算達到教育目標了嗎?)。
環節三:組織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情況。
環節四:教師將鹽放進水中,讓幼兒攪拌并再次探索同樣物體的沉浮情況,并讓幼兒記錄。(評:教師統一放好鹽,剝奪了幼兒探索鹽量與物體沉浮的變化的機會,老師的目的在于讓幼兒認識到淡水和鹽水中物體沉浮的不同,但這一目標模式剝奪了幼兒的探索過程,其實這一認識目標的達成是長期的過程,不能因為達成認識目標,而失落了情感目標和方法目標的達成,科學教育的目標有三個方面:認知目標、情感目標、方法目標,三者要兼顧。)。
一切為了比賽。
原因可能在于由來自他們身邊的小伙伴來負責管理和服務他們,會給他們帶來一些新鮮感,他們也更樂于接受和認同吧。
同時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幼兒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能力差異問題。這顯然不是短時間就能提高和解決的難題,我們希望能與家長達成共識,多為幼兒提供“當小主人”的機會,鍛煉幼兒的責任意識,提高幼兒為自我和為他人服務的能力。另外,我們也會適當考慮為幼兒調整配對,讓幼兒嘗試與不同的小伙伴之間的合作。
由此可見,在實施“值日班長”制度時幼兒成為了管理生活常規活動的主角,但并不是教師就解脫了,就沒有責任了。此時,教師更要擔當起關注者、引導者的重任,以旁觀者冷靜的眼光,細細觀察幼兒在其中的行為表現、引導幼兒做出正確的行為。
日常生活常規活動可以稱得上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何有秩有序、發揮孩子潛能、順應當前幼教發展新趨勢地開展幼兒園的生活常規活動?值得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大膽嘗試、勇于反思。我愿意與大家一起探討、一起分享。
正在上計算課,突然一架飛機從教室上空飛過,聲音震耳欲聾?!帮w機,飛機!”一個小朋友尖叫起來。緊跟著,全班小朋友都轉頭東張西望,邊看邊嚷。有的還想離開座位到室外看看。這時,教師靈機一動:“好呀,飛機,也來聽我們大班小朋友數數了。我現在找一位小朋友站起來數數,給飛機上的飛行員叔叔聽聽,好不好?”“好!”按照平時養成的習慣,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
“老師,你講錯了!”
“老師,你講錯了!”當小朋友還沉浸在小動物團結起來、齊心協力將“大烏龜送回家”的喜悅中時,家楨小朋友一語驚人地發話了,教室里頓時安靜下來,大家向他投去了詫異的目光?!澳睦镏v錯了”?”我本能地問道,(心中納悶,這個故事選自教材,不會錯呀!)“烏龜四腳朝天會自己翻身的,用不著別人推的?”
附故事:送大烏龜回家。
大烏龜爬山坡,一不小心,從山坡上骨碌骨碌地滾了下來,四腳朝天,爬不起來。
小蚱蜢看見了,大聲喊:“快快救救烏龜大叔!”
小老鼠來了,使勁想把大烏龜翻過身來,但小老鼠力氣小,也幫不了忙。小刺猬來了,用力搬動大烏龜的身體,要把大烏龜翻過身來,但小刺猬力氣小,也幫不了忙。
小白兔來了,對大家說:“來,來,來!我有辦法,我們把大烏龜推到河邊去?!贝蠹矣昧Π汛鬄觚斖蒲?,推呀,一直推到小河邊,“撲通”一聲,讓大烏龜跌下河去。大烏龜在河里翻過身來,劃動四只腳,歡快地游開了。大烏龜會過頭來,對大家說:“謝謝你們!送我回家了!”
由一條毛毛蟲想到的。
它,把它扔到垃圾筒里算了”等等,我在旁邊不動聲色,看他們準備怎么辦,最后,龔思龍用餐巾紙把毛毛蟲包好,扔到了垃圾筒里,他們還是覺得不殺死它,因為毛毛蟲也是有生命的。
事情過后,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了一下毛毛蟲,他們只知道毛毛蟲是壞的,吃農民伯伯種的糧食,別的就不太了解,于是我和他們說了一些有關毛毛蟲的知識,如,有的毛毛蟲是帶刺的,有的吃莊稼,有的吃樹葉,有的是青色的等等,也鼓勵他們自己回家以后去發現更多毛毛蟲的知識。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dangtuanfanwen/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