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促進自身的專業(yè)成長。想要寫一份較為完美的教學工作計劃,以下是一些制定教學工作計劃的關(guān)鍵點和要領(lǐng)。
引導學生對“愛”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愛”進入哲學層次的思考。體會本文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shù)膶懽魈攸c。
重點:如何理性地看待愛。
難點:文章的思路和結(jié)構(gòu)的分析。
1課時。
1、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個題目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從小就在父母的愛中長大,隨著你的成長父母也開始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大家現(xiàn)在回憶一下你對這種愛有哪些體會?以往我們的感受都是很具體和感性的,而我們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來重新審視這份愛。
2、如何理解“愛是能力問題”?
(1)“嬰兒感到極度的恐懼”(第一段)。
(2)“開始知道、開始學會、開始懂得……”“消極體驗”(第二段)。
(4)“同愛的能力發(fā)展緊密相關(guān)的是愛的對象的發(fā)展”父愛(有條件)母愛(無條件):表現(xiàn)是什么?如何理解“愛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shù)。”?這句話對父母而言意味這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這句話對自己而言又意味著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思考:作者認為,母親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親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墒斓娜司鸵馕吨皇且蕾嚫赣H、母親給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擁有這兩個世界?;叵胱约撼砷L的道路,是否感受到這兩個世界對你的影響?你又該如何為心中這兩個世界而努力呢?這兩世界將給你的人生帶來什么樣的境界呢?——相信通過這些思考,孩子們對“愛”的理解與追求都會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相關(guān)資料。
弗洛姆《愛的藝術(shù)》前言這本書必定會使所有期望從這本書得到掌握愛的藝術(shù)秘訣的讀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這本書要告訴讀者,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guān),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這本書要說服讀者:如果不努力發(fā)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達到一種創(chuàng)造傾向性,那么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么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你確實見過多少真正有能力愛的人呢?達到這目標盡管困難,但這不足以成為理由,從而不去尋找造成這一困難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難的條件。為了使這一問題不再復雜化,我努力在這本書里避免使用專業(yè)詞匯,同時也盡量不援引別的資料。但是在另一個問題上,我卻沒有找到圓滿的解決辦法。我這里尤指的是我在這本書里重復了我以前著作里的思想。我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倫理學》這兩本書的讀者會在這本書里看到我在上兩本書里已經(jīng)提到過的思想。但是《愛的藝術(shù)》絕不是這兩本書的總結(jié),這本書還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當然就是舊一點的思想在這本書里也會獲得一層新的意義,因為這些思想現(xiàn)在都圍繞著一個題目:那就是愛的藝術(shù)?!じチ_姆一無所知的人什么都不愛。一無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無價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卻能愛,有見識,有眼光……對一件事了解得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對葡萄就一無所知?!屠麪柺?*巴拉塞爾士(1493-1541),德國醫(yī)學家,自然科學家及哲學家。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guān)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xiàn)在做起,從點滴做起,以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
1、準備班會相關(guān)資料,搜集相關(guān)的文章、笛子獨奏、小品、歌曲、制作感恩卡,自制課件,主持人準備串聯(lián)詞。
2、學生利用雙休日觀察了解父母在一天之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3、開展“爸爸、媽媽給孩子一封信”活動。
4、邀請部分學生家長參加班會。
班長開場講話:同學們,我們班今天很榮幸能坐在這里參加“烏鎮(zhèn)鎮(zhèn)的感恩教育啟動儀式”,你們知道再過兩天是什么日子了嗎?(母親節(jié))對,母親節(jié)快到了,作為一班之長的我,和我們的班主任沈老師還有班干部們一起策劃了今天這節(jié)感恩教育為主題的班隊課,大家掌聲歡迎主持人:高晨、梅逸……上場。(掌聲響起,主持人上場)。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主題。
甲: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配動作)。
乙: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配動作)。
甲:這個人就是娘呀!
乙:這個人就是媽。
甲:這個人給予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
乙:自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
甲:父母為我們付出了無私的愛!
乙:所以我們要感恩父母雙親。
合:我們宣布植材小學五0三班“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二)感受親恩,體會親情。
(1)真實故事《地震中的母親》。
甲:在生活中,父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
乙:母親永遠牽著我們的手;
合:父母的愛是危急時刻撐起我們生命的一片晴空!
甲:同學們,你們還記得2008年的5月12日嗎?(齊答:記得)那天發(fā)生了什么事?指名一生回答。
乙:是呀,那年春天感人的事比比皆是,今天沈以睿同學也給大家?guī)硪粋€發(fā)生在當時的真實故事。我們掌聲有請沈以睿。
(講故事、聽故事)。
(2)聽后隨感,暢所欲言。
甲:聽了這個故事,同學們有哪些感受呢?(指名2學生回答)。
乙:同學們,這是人世間最崇高、最圣潔、最勇敢的母愛,我們面對這樣偉大而又無私的愛,內(nèi)心當中充滿了對這位母親的敬佩。
甲:那么就讓我們用隊禮表達我們對這位母親的敬意:全體起立,敬禮!禮畢!坐下!
b:深入感知,感悟親情。
(1)笛子獨奏,觸動情感。
甲:唉,梅逸,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很多和地震中的母親一樣的父母。
乙:是呀,高晨。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為我們做過許多事,為我們付出很多。大家說是嗎?(齊說:是)。
乙:讓我們的思緒隨孔鴻暄的笛聲盡情飛舞,請聽孔鴻暄的《世上只有媽媽好》。
(2)聯(lián)系自我談體會。
甲: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有沒有喚起你的美好回憶,請把你父母最讓你感動的事說給同學聽聽,與同學分享,好嗎?(好)。
乙:剛才同學們談論得很激烈,看來父母給我們的感動很多很多。那誰能談談你的父母讓你最感動的一件事是什么事嗎?請4名學生上來講述。
(三)辨別是非,自我反思。
乙:可是也有一些孩子不懂事、不明事理,他們做事讓父母很無奈、很傷心。
甲:請看屏幕,看一看以下同學的做法對嗎?如果不對,你認為應該怎樣做?
(共4幅圖,每幅圖請一至二位學生說說)。
乙:大家很有辨別能力,我想以后這些事再也不會發(fā)生在我們身上了。
(四)親子互動,體會親恩。
甲: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親子游戲,測測我有多愛你!誰愿意帶著你的父母上來?(屏幕顯示問題)請一生一家長上來。
甲:阿姨(叔叔)請您回答關(guān)于孩子的問題,xx同學,請你回答關(guān)于父母的問題,好嗎?(先請阿姨(叔叔)回答,及時反饋,了解回答是否正確)。
甲:看:這是愛的天平,請同學們把父母為你做的事和你為父母做的事例舉出來,作為砝碼放在天平的兩端,看看你“愛的天平”是否傾斜得太厲害?(每人發(fā)一張紙,讓學生在紙上寫一寫,同時播放《愛的奉獻》)。
乙:看看,結(jié)果怎么樣?我請幾位同學上了介紹一下自己的愛的天平。點幾位學生上來介紹。
甲:看來同學們的天平基本上都呈現(xiàn)了這樣一種狀態(tài),(指投影)看來我們對父母的關(guān)心真是太少了,我們還等什么,如果你的父母今天在現(xiàn)場,那就給你一個機會,現(xiàn)在就請你來到父母的面前,拉起父母的手,向他說聲:“謝謝您,我愛您!”
乙:同學們是否有同感呢?(是)。
甲:同學們,父母的這雙手就是在默默地為我們付出中漸漸粗糙漸漸蒼老的。額上的皺紋和耳鬢的絲絲白發(fā)也是為我們操心所留下的印記。
乙:同學們:請讓我們一起對在身邊的或不在身邊的父母齊聲高呼:“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生:齊呼)。
甲:請記住這兩個日子吧?。ㄖ鞒秩艘允种甘酒聊坏娘@示)。
(五)學會感恩,及時回報。
乙:前面班長也提醒我們再過兩天就要是母親節(jié)了,那天我們送給母親什么禮物呢?請學生說一說:(賀卡、買小東西、吃的……)。
乙:同學們,看完小品能告訴大家以后你會怎么做呢?
甲:同學們真的懂事了,那么我想此時此刻,我們的爸爸、媽媽一定也有話想對我們說,請家長發(fā)言。(家長代表發(fā)言2名)。
甲: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不能讓所有的家長在此一一傾訴了。
乙:同學們,父母親說出了內(nèi)心最真摯的話語,我們還等什么,把你要說的話寫在這張感恩卡上,寫完后,走到爸爸、媽媽面前,敬上你的卡片,給他們一個深情的擁抱。
甲:道上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
乙:如果你爸媽今天不在現(xiàn)場,就請你把要對他們說的話寫在感恩卡上,寫好后掛在這棵感恩樹上,等會回去送給他們。
(六)情感升華,感恩一切。
甲:我愛我的家,我愛我的爸爸媽媽,一張張卡片寄托著我們一片片真摯的感恩之情。
乙:同學們,在生活中除了父母還有許許多多關(guān)心我們的人。
甲:老師、同學、朋友等等,他們都在我們身邊支持我們,鼓勵我們!
乙:無論是父母的養(yǎng)育,師長的教誨,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賜予……人自從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那就讓我們感謝一切使你成長的人吧?。R讀感謝)。
甲:是呀,我們要感謝身邊所有的人。每天,我都以一顆感動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
乙: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我們要感謝的太多太多,讓我們將千言萬語匯成一段美妙的旋律——感恩的心!
甲:讓我們隨著歌聲,放飛我們的感激之情!用手語表達出我們內(nèi)心的感謝吧!齊唱(手語表演)《感恩的心》。
在陣陣的感恩聲中,我們的班會也接近了尾聲。現(xiàn)在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請班主任沈老師講話!
親愛的同學們,今天的主題班會開展得非常成功!老師欣喜地看到,感恩的種子已經(jīng)在你們心中扎根、發(fā)芽了。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懷感恩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讓我們學會感恩,感恩祖國,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使我們成長的一切!
甲:學會感恩,就要學會尊重他人。
乙:學會感恩,就要有奉獻精神。
甲:學會感恩,就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甲:讓我們感恩于心,
乙:讓我們感動于行。
合:感謝今天到場的所有領(lǐng)導和來賓,我宣布植材小學五0三班感恩父母主題班會到此結(jié)束!同學們,我們下周再見!
2、理解父母之愛。
3、引導學生了解弗羅姆關(guān)于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靈。
4、享受愛的同時,試著學會付出和努力,給予愛,愛別人,更好地熱愛生活。
品味父愛、母愛。
理解愛,真正成為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人”
采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一課時。
完成表格,整體感知文章。
一、激趣導入。
二、了解“愛的能力”發(fā)展的過程。
三、感悟母愛。
在16段中,找出表現(xiàn)母愛特點的句子,感悟母愛的特點。
四、研品父愛。
從67段中,找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1、父愛與母愛在本質(zhì)上有什么區(qū)別?
2、父愛有哪些消極面和積極面?
學生活動:1.作者認為父愛是有條件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嗎?如何理解父愛的消極面?
2、從父愛的積極面來思考,你對父愛的“嚴厲”有什么新的認識?
(機動:此環(huán)節(jié)可作為作業(yè),“升華愛”)。
五、探討成熟之愛。
1、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的人,擁有成熟的愛的能力?
2、如何理解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或孤兒的成長、成熟、成功?
六、小結(jié):得到愛,學會愛,好好愛。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第四冊第三單元主要是學習社會科學方面的雜文和隨筆。本文是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倫理學方面的隨筆。從應用的角度來說,它其實是一篇議論文。這篇文章不是簡單的對父愛與母愛的歌頌,而是為了構(gòu)建健康、成熟的靈魂而對父愛與母愛以及孩子的發(fā)展進行的剖析,也就是“人從同母親的緊密關(guān)系發(fā)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guān)系,最后達到綜合,這就是人的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按照《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此類論述性文章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審美與應用能力。學生能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著重關(guān)注思想的深刻性、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語言的準確性;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感性。
學生在這之前接觸到的關(guān)于父母之愛類的文章側(cè)重于感性方面的,而本文是社會科學論文,它把父愛、母愛上升到哲學高度來理性分析,學生以前未接觸過,又加上是外國人寫的,他的西方思維方式,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對學生來說十分陌生。所有這些都會造成閱讀文章時理解上的障礙。但是可以說學生對父母是最為熟悉,對父愛、母愛也體驗最深,所以如果學生聯(lián)系自己、同學乃至同齡人的實際閱讀這篇文章,應該能夠讀懂。
1、了解作者以及相關(guān)的文化常識。
2、理清作者思路,了解作者的觀點,感受不同階段的愛。
1、通過篩選信息,區(qū)別父愛與母愛,重新審視愛。
2、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對作者的觀點進行解讀評析。
在享受愛的同時,學會付出愛,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靈。
從理性的高度認識父愛、母愛的本質(zhì)及其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聯(lián)系實際,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愛別人。
引導學生理解父愛與母愛的本質(zhì)及部分關(guān)鍵語句。
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多媒體課件。
二課時。
一、營造情境,導入新課。
預設:孟母三遷。
《游子吟》。
歌曲《燭光里的媽媽》。
歌曲《父親》。
賈政與賈寶玉。
周樸園與周萍。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
二、簡介作者,背景探尋。(多媒體展示)。
弗羅姆,美國心理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是精神分析學派中對現(xiàn)代人的精神生活影響最大的人。弗羅姆的母親整天抑郁寡歡、情緒低落,父親性情暴躁、喜怒無常,是個只知賺錢的商人。弗羅姆說:“我之所以著手心理學的研究,恐怕是當時我變得越來越神經(jīng)質(zhì)的緣故。那樣謹小慎微地在父母身邊,我沒有發(fā)瘋,這就要感謝上帝和歸功于其他方面對我的影響了。
《愛的藝術(shù)》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闡述愛的藝術(shù)的理論。這本專著闡釋了愛并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guān)的感情,而是一個能力的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從而學到手的一門藝術(shù)。他認為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藝術(shù)一樣,是可以而且應該學習的。只有學會愛的藝術(shù),才能夠愛,并且才能獲得別人的愛。
三、課文導讀。
本文是《愛的藝術(shù)》中“愛的理論”的重要章節(jié),作者從心理角度闡述了自己的“愛”的理論。文章從兒童成長過程的角度闡述了父母之愛與孩童情感與心智成熟的關(guān)系,揭示了愛作為一種改變社會的力量的心理基礎。本文不是簡單的父愛與母愛的頌歌,而是為了構(gòu)建健康、成熟的靈魂而對父愛與母愛以及孩子的發(fā)展進行的剖析。他在文章中將愛看成是維系社會的根本所在,“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同是也將愛看成自己付出的一種回報。全文分析鞭辟入里,說理有條不紊,深入淺出,把讀者領(lǐng)進了他所醉心營構(gòu)的愛的藝術(shù)的理論大廈。
四、速讀課文,篩選信息。
在預習的基礎上給學生5分鐘時間整體把握全文,自己嘗試編寫全文結(jié)構(gòu)提綱。文章旨在告訴我們“一個成熟的人最終會脫離對母親的依賴和父親的權(quán)威,他成為自己的父母”,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闡述這個問題的?(引導學生篩選信息,找出關(guān)鍵語句;通過小組內(nèi)部討論交流,能達成共識的小組內(nèi)部解決,解決不了的,向老師請教。后教師予以點撥)。
明確如下:(多媒體展示)。
第一部分(第1~3段):愛的能力的發(fā)展。
成長過程:被人愛——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
第二部分(第4~7段):愛的對象的發(fā)展。(母親父親)。
現(xiàn)象:先理解母愛,再認識父愛。
原因:母愛無條件,父愛有條件。
第三部分(第8~10段):總結(jié)全文:構(gòu)建自己健康而成熟的靈魂。
(快速閱讀,明確文章的思路,為下一步質(zhì)疑做準備)。
五、深入研讀,質(zhì)疑探究。
1、細讀第一部分內(nèi)容,從文本中篩選信息,認識成長過程中人對愛的情感變化情況。
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對愛情感變化特征表(多媒體顯示)。
年齡段特征。
剛出生階段(嬰兒期)無愛的意識,不具備感受愛的能力。
8歲以下(幼兒期)有被愛的意識,對被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
8—10歲(童年期)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成長期)通過努力去喚起愛(克服自我中心階段)和學習愛別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成熟時期(成熟期)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通過以上的閱讀歸納,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愛不是與生俱來的!愛是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無愛———被愛———有愛———創(chuàng)造愛。
2、母愛與父愛各有哪些特點?二者有何區(qū)別?母愛與父愛有哪些積極性與消極性?(引導學生尋找關(guān)鍵句)。
明確:特點與區(qū)別:
母愛:無條件。是祝福,是和平。不需努力,也無法贏得。代表自然世界。是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作用:)從身體上和心理上給孩子愛和關(guān)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愛:有條件。需要努力,順從是最大的道德。代表思想世界,人所創(chuàng)造的法律、秩序、紀律等事物的世界。(作用:)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zhàn)生活的自信心。
優(yōu)缺點:
母愛:(優(yōu)點:)偉大,為人所渴求。(缺點:)不需努力,無法贏得。
父愛:(優(yōu)點:)需要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缺點:)必須努力獲取,否則會失去。
3、文章談到兩種愛的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和“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它們的區(qū)別在哪里?尋找生活中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這種感情經(jīng)歷。
明確:前者是一種不成熟、幼稚的愛,后者則是成熟的愛?!八说囊笸约旱囊笸戎匾聦嵣弦苍S更為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卑凑兆髡叩挠^點,愛自己的價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實現(xiàn)的,這得在他人和社會的存在中才能實現(xiàn)。成熟的愛,是能從愛他人中實現(xiàn)愛自己。(在課文中找到作者的觀點并不難,難的是啟發(fā)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踐認識自己情感成熟的過程,從理性層面審視自己的情感。)。
明確:一個成熟的人最終會在內(nèi)心剝離父母的外部形象,而建立起有關(guān)他們的精神世界。他把母親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力上(設計這個問題還是在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觀點,成熟的人會融合父母給自己的愛,從而建立起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懂得愛父母,懂得回報社會)。
5、作者認為:“母愛就其本質(zhì)來說是無條件的”,而“父親總是挑選他認為最合適的兒子當繼承人,也就是與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歡心的那個兒子”,也就是說父愛是有條件的,這兩個觀點你同意嗎?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見解。(這是個開放性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個性化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深入研讀課文,旨在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探究的能力。)。
6、找出文章中你理解有困難的詞句,請?zhí)岢鰜?,大家互相探究解決。
(學生自主探究,小組討論)。
六、拓展延伸,體會表達。
通過本課兩種愛的對比,弗羅姆為我們指出了成熟的愛的標準,在我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們該如何去實踐這兩種愛,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此題設置主要是幫助學生如何健康地成長,并能從父母之愛延伸為他愛,由小愛向大愛升華。)。
引導:結(jié)合個人經(jīng)歷說體驗談感受??捎蓜?cè)雽W時初次離開父母,想念父母,引出話題——這是一種幼稚的愛,因為需要父母(聯(lián)系課文)——這篇文章學過之后,有什么啟發(fā),今后該怎么去做——父親節(jié)剛過,讓同學說說他們?yōu)楦改杆龅氖隆獙W會愛他人,學會珍惜。“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愛首先是給而不是得”“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得付出?!?/p>
七、課堂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
1、風風雨雨,大家已走過了十六七載了,在這中間,總有許多的愛包圍著大家,有來自你們父母的,還有來自方方面面的。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享受這些愛的同時也試著去愛護和關(guān)心身邊的人。當這個世界因為有了你的愛而無比溫馨時,我相信:這個時候的你應該是最幸福的人了。送上一曲歐陽菲菲的《感恩的心》,讓我們對所有關(guān)心和幫助我們的人大聲地說聲:“謝謝!”(《多媒體播放《感恩的心》)。
2、欣賞龍應臺《孩子,我為什么打你》或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
以上任欣賞一篇,并寫下不少于300字的讀后感或觀后感。
2、理解父母之愛。
3、引導學生了解弗羅姆關(guān)于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靈。
4、享受愛的同時,試著學會付出和努力,給予愛,愛別人,更好地熱愛生活。
品味父愛、母愛。
理解愛,真正成為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人”
采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一課時。
完成表格,整體感知文章。
在16段中,找出表現(xiàn)母愛特點的句子,感悟母愛的特點。
從67段中,找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1、父愛與母愛在本質(zhì)上有什么區(qū)別?
2、父愛有哪些消極面和積極面?
學生活動:1.作者認為父愛是有條件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嗎?如何理解父愛的消極面?
2、從父愛的積極面來思考,你對父愛的“嚴厲”有什么新的認識?
(機動:此環(huán)節(jié)可作為作業(yè),“升華愛”)。
1、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的人,擁有成熟的愛的能力?
2、如何理解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或孤兒的成長、成熟、成功?
弗羅姆。
母愛父愛。
無私成熟責任。
寬容付出。
善良理智。
孩子愛。
3、引導學生了解弗羅姆關(guān)于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靈。
4、享受愛的同時,試著學會付出和努力,給予愛,愛別人,更好地熱愛生活。
品味父愛、母愛。
理解愛,真正成為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人”
采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一課時。
完成表格,整體感知文章。
一、激趣導入。
二、了解“愛的能力”發(fā)展的過程。
三、感悟母愛。
在16段中,找出表現(xiàn)母愛特點的句子,感悟母愛的'特點。
四、研品父愛。
從67段中,找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1、父愛與母愛在本質(zhì)上有什么區(qū)別?
2、父愛有哪些消極面和積極面?
學生活動:1.作者認為父愛是有條件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嗎?如何理解父愛的消極面?
2、從父愛的積極面來思考,你對父愛的“嚴厲”有什么新的認識?
(機動:此環(huán)節(jié)可作為作業(yè),“升華愛”)。
五、探討成熟之愛。
1、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的人,擁有成熟的愛的能力?
2、如何理解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或孤兒的成長、成熟、成功?
六、小結(jié):得到愛,學會愛,好好愛。
1、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作者,體會本文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shù)膶懽魈攸c,理解母愛和父愛的本質(zhì),了解弗羅姆關(guān)于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自主學習-理解探究-質(zhì)疑延伸-拓展創(chuàng)新。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把對“愛”的認識由感性層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使心靈更加健康而成熟,學會“愛別人”與“創(chuàng)造愛”。
1、重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對文章進行結(jié)構(gòu)分析,品味關(guān)鍵語句,并進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
2、難點:引導學生對“愛”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愛”進入哲學層次的思考。
1課時。
新授課閱讀課。
(課下自主完成)。
1、文章從嬰兒寫起,寫到了“孩子的愛”,結(jié)合全文談一談“孩子的愛”有什么變化?
2、這種變化跟什么有關(guān)?
3、作者是怎樣看待母愛和父愛的,它們有什么樣的本質(zhì)區(qū)別?
4、孩子的愛與母愛、父愛有什么樣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一、營造氛圍導入(圖片、文字)。
當你充滿渴望時,當你生活艱難時,是她在無私地溫暖你,是他在竭力地幫助你,這就是母愛和父愛。
是啊,父愛如山,母愛如海。母愛就是那馥郁清新的荷塘,讓歡快的魚兒自由的守望;父愛就是茫茫黑夜里的那盞燈,總能照亮孤寒凄楚的傷殘心靈。今天就讓我們暢游理性之愛海去追尋屬于自己的理智和寬廣。
二、作者簡介及作品內(nèi)容。
弗羅姆,美國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社會學家和哲學家,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文章節(jié)選自他的《愛的藝術(shù)》一書。
《愛的藝術(shù)》這本書闡釋了愛并不僅是一種感情,更是一個能力的問題,與人的成熟程度有關(guān),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從而學到手的一門藝術(shù)。
三、梳理結(jié)構(gòu),把握文旨。(結(jié)合預習提綱)。
1、文章從嬰兒寫起,寫到了“孩子的愛”,結(jié)合全文談一談“孩子的愛”有什么變化?
嬰兒—8歲以下—8-10歲—少年時期—成熟時期。
無愛—被愛—有愛—創(chuàng)造愛—成熟的愛。
(教師適時引導:可見,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可培養(yǎng)和創(chuàng)造的!)。
2、這種變化跟什么有關(guān)?(母愛和父愛)。
3、作者是怎樣看待母愛和父愛的,它們有什么樣的本質(zhì)區(qū)別?(結(jié)合文意完成下表)。
二者都有積極和消極的一面。
母愛的特點。
母親代表自然世界,是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母親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guān)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愛的特點。
父親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父親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zhàn)生活的自信心。
根本區(qū)別。
母愛是無條件的,愛你沒商量;父愛是有條件的,你須得像我。
4、孩子的愛與母愛、父愛有什么樣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歸納主旨)。
孩子逐漸長大,愛的能力不斷發(fā)展,到成熟時期,他綜合父愛和母愛從而擁有健康而成熟的靈魂。
5、課文小結(jié):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母親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親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從對以母親為中心的依附轉(zhuǎn)到對以父親為中心的依附,最終與他們分離,在自己心中擁有父親和母親這兩個世界,奠定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文章條理清晰,層層深入,闡明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性質(zhì)及發(fā)展變化。
四、抓住關(guān)鍵,理解探究。(學生自找自解,結(jié)組討論,教師點撥)。
示例:
1、“一個成熟的人最終能達到他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的高度”,這句話怎么理解?(朗讀第9段)。
這是作為一個成熟的人的標志。就是同時具備父母兩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既有母親的博大無私的永恒的愛,又有父親的嚴格的理智的進取的愛。這也許談不上是一個高尚的人,可也是一個成熟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讓父母放心的人。
2、第三段中提到兩種愛的原則,一種是“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另一種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請大家談談對這兩種愛的原則的看法。(齊讀)。
啟示:
前一種,“被人愛”是原因,“愛人”是結(jié)果。因為被人愛,所以我愛人。以自己為中心,強調(diào)先獲得再付出,是幼稚孩童式的愛的方式。
后一種,愛人是原因,“被人愛”是結(jié)果。因為我愛人所以我被人愛。先付出再獲得,是對愛成熟的理解。
童稚的愛是單向的、簡單的、自我中心的,而成熟的愛是雙向的、相互的,更加復雜,也更加美好。(教師引導:因此,我們要學會主動去愛!)。
3、好的母親與好的父親的表現(xiàn)如何?你認為好的父母是什么樣的(自由交流)?
好的母親:不阻止孩子成長,不鼓勵孩子救援;不把惶恐情緒傳染給孩子,希望孩子獨立并脫離自己。
好的父親:應對孩子有原則要求,但應是寬容富有耐心的,不應是逼迫和專橫的;應給孩子以自信,使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五、質(zhì)疑延伸,深入感知。
1、弗羅姆認為怎樣的狀態(tài)才算擁有成熟的健康的靈魂?
明確:成熟的人不依賴父母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擁有兩個良知,建立兩個形象:把母親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之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力上。
獨立、溫和;自信、理智。前兩點來自母親,后兩點來自父親。
2、作者在本文中說,母愛是無條件的。實際上真是這樣的嗎?
作者只是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母愛是最少明確意識到愛的動機和目的的一種形式,它很少有需要報償?shù)拿黠@動機。作者忽視了一點,即母親之所以愛孩子,是因為孩子給她慰藉和希望。這種慰藉和希望雖然通常存在于母親潛意識中,但它的客觀存在往往會使母親產(chǎn)生“望子成龍”的思想意識,這也是相當數(shù)量的母親所難以超脫的。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母愛并不是完全無條件的。
明確:注意第五段文中括號內(nèi)的一句話,對于母愛、父愛,“我更多的是指在母親、父親身上體現(xiàn)的那種本質(zhì)”,所以母愛、父愛不必然地等于母親的愛、父親的愛。單親家庭的父親或母親可能身兼二職,如三遷的孟母、刺字的岳母、以荻畫地教字讀書明理的歐陽修之母,她們身為母親,卻像父親一樣給孩子“指出了通往世界之路”。國際商務禮儀專家,從孤兒院走出的香港小姐冠軍,攝影家,繪畫家,慈善家張瑪莉,她的身邊也有人充當了父母的角色,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家庭不幸的孩子能在感受“父愛”、“母愛”中獲取成功。(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原因是針對班里可能存在的單親家庭的孩子,給他們以信心和溫暖)。
溫馨提示:
盡信書,不如無書。不做兩腳書櫥。
4、通過本課兩種愛的對比,弗羅姆為我們指出了成熟的愛的標準,在我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們該如何去實踐這兩種愛,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合作探究)。
愛的途徑——努力和奮斗。
愛的內(nèi)涵——愛他人,愛自己。
愛的升華——珍惜情感,學會感恩。
2、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法)。
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獙炻宸?俄羅斯)。
3、保加利亞作家海托夫的《趁雙親還在》:(莫讓悔恨縈苦心)。
直到中學畢業(yè),我才意識到父親為我所做的一切,對他充滿感激和惋惜之情。因此,我下定決心,只要拿到我掙來的第一筆錢,我就給他買些蘋果。因為他需要這樣的營養(yǎng)品,在我家居住的巴爾干山村是買不到蘋果的。我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終于在一個春日,得知了父親于夜間逝世的噩耗……直到現(xiàn)在,在我父親逝世二十多年以后,那些未買的蘋果依然如鯁在喉。
七、情暖我心,情感升華(用韓紅的《天亮了》渲染氣氛,升華情感,直到課程結(jié)束,讓學生在樂音中體會母愛父愛的偉大:體會父母的關(guān)愛,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體會要學會堅強,體會……)。
面對至愛自己和自己至愛的親人,你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學生暢所欲言,師生互動)。
【愛就大聲說出來】教師真情流露:
子欲侍親親不待——心靈絮語。
當你還很小的時候。
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用勺子、筷子吃東西。
教你洗臉、梳頭發(fā)。
教你做人的道理。
所以。
當他們有一天變老。
當他們想不起或接不上話時。
當他們行動遲緩或幫不上忙時。
請不要怪罪他們。
當他們開始忘記系扣子綁鞋帶時。
當他們梳頭時手開始不停地顫抖……。
請不要催促他們。
因為你在慢慢長大。
他們卻在慢慢變老。
只要你在他們眼前的時候。
他們的心就會很溫暖。
如果有一天他們站也站不穩(wěn)。
走也走不動的時候。
請你緊緊握住他們的手。
陪他們慢慢地走。
就像就像當年他們牽著你的手……。
(教師引導:請父母放心!女兒(兒子)已長大,女兒(兒子)自有對您的報答?。?。
八、課堂小結(jié):
愛是一種胸懷,憂樂天下是無私的愛,游子春暉是深沉的愛,高山流水是真摯的愛,地老天荒是浪漫的愛:這是充滿激情的愛。愛更是一種能力,孟母三遷是愛,岳母刺字是愛,發(fā)乎情止乎理也是愛:這是理性的愛。擁有激情和理性的雙翅,愛才會飛得更高、更遠、更持久!
九、課后作業(yè):學有所悟。
1、結(jié)合學習本文的感悟,寫一篇《重讀母愛或父愛》的隨筆。
2、今天一定要對父母說聲“我愛您”或替他們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十、教學反思:
預習提綱四個問題的提出使學生迅速把握了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主旨,在自主理解和探究過程中使學生深入理解了作者對母愛父愛的理性認識,在拓展延伸過程中既勾起了學生對自己父母真摯而深沉的愛,同時又讓他們對父愛和母愛有了哲理性的思索,那就是父母養(yǎng)育了我們,給予了我們無限的愛,這愛是呵護,是溫暖,也是理智與獨立,還有很多很多;同時我們也應該學會去愛他們,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甚至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真正學會去“愛別人”和“創(chuàng)造愛”,因為那是成熟而完美人性的充分體現(xiàn)。讓我們相信:學會去愛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當然諸多不足之處還望各位領(lǐng)導和同仁多多指正,謝謝!
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愛的藝術(shù)》。
2、理清作者思路,了解作者的觀點,感受不同階段的愛。
1、通過篩選信息,區(qū)別父愛與母愛,重新審視愛。
2、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對作者的觀點進行解讀評析。
在享受愛的同時,學會付出愛,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靈。
從理性的高度認識父愛、母愛的本質(zhì)及其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聯(lián)系實際,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愛別人。
引導學生理解父愛與母愛的本質(zhì)及部分關(guān)鍵語句。
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多媒體課件。
ppt課件。
一、導入新課。
每年的高考,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么一群在考場外翹首以待的家長們,他們毫無怨言地等候在考場外,只希望在第一時間能見到他們的孩子并平安地接回家。其實,何止是這一幕,在我們成長的風風雨雨中,父母的付出永遠是無怨無悔的。這些我想同學們或多或少都感覺到了吧,今天我們要站另外一個角度,站在理性的高度來重新審視這份愛——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二、簡介弗羅姆及《愛的藝術(shù)》。
弗羅姆,美國哲學家、社會學家。主要作品《愛的藝術(shù)》,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闡述愛的藝術(shù)的理論專著。他認為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是可以而且應該學習的。只有學會愛的藝術(shù),才能夠愛,并且才能獲得別人的愛。
三、速讀課文,篩選信息,理清作者思路,了解作者的觀點。
明確如下:
第一部分(第1~3段):愛的能力的發(fā)展。
成長過程:被人愛——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
第二部分(第4~7段):愛的對象的發(fā)展。(母親父親)。
現(xiàn)象:先理解母愛,再認識父愛。
原因:母愛無條件,父愛有條件。
第三部分(第8~10段):總結(jié)全文:構(gòu)建自己健康而成熟的靈魂。
四、深入探究。
1、細讀第一部分內(nèi)容,從文本中篩選信息,認識成長過程中人對愛的情感變化情況。
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對愛情感變化特征表。
年齡段特征。
剛出生階段(嬰兒期)無愛的意識,不具備感受愛的能力。
8歲以下(幼兒期)有被愛的意識,對被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
8—10歲(童年期)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成長期)通過努力去喚起愛(克服自我中心階段)和學習愛別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成熟時期(成熟期)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五、疑難探究。
1、母愛與父愛各有哪些特點?二者有何區(qū)別?母愛與父愛有哪些積極性與消極性?
(1)母愛:無條件。是祝福,是和平。不需努力,也無法贏得。代表自然世界。是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作用:從身體上和心理上給孩子愛和關(guān)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愛:有條件。需要努力,順從是最大的道德。代表思想世界,人所創(chuàng)造的法律、秩序、紀律等事物的世界。作用: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zhàn)生活的自信心。
(2)優(yōu)缺點:
母愛:
優(yōu)點:偉大,為人所渴求。
缺點:不需努力,無法贏得。
父愛:
優(yōu)點:需要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
缺點:必須努力獲取,否則會失去。
2、文章談到兩種愛的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和“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它們的區(qū)別在哪里?尋找生活中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這種感情經(jīng)歷。
明確:前者是一種不成熟、幼稚的愛,后者則是成熟的愛?!八说囊笸约旱囊笸戎匾聦嵣弦苍S更為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卑凑兆髡叩挠^點,愛自己的價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實現(xiàn)的,這得在他人和社會的存在中才能實現(xiàn)。成熟的愛,是能從愛他人中實現(xiàn)愛自己。(在課文中找到作者的觀點并不難,難的是啟發(fā)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踐認識自己情感成熟的過程,從理性層面審視自己的情感。)。
明確:一個成熟的人最終會在內(nèi)心剝離父母的外部形象,而建立起有關(guān)他們的精神世界。他把母親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力上(設計這個問題還是在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觀點,成熟的人會融合父母給自己的愛,從而建立起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懂得愛父母,懂得回報社會)。
4、作者認為:“母愛就其本質(zhì)來說是無條件的”,而“父親總是挑選他認為最合適的兒子當繼承人,也就是與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歡心的那個兒子”,也就是說父愛是有條件的,這兩個觀點你同意嗎?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見解。
這是個開放性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個性化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
引導:結(jié)合個人經(jīng)歷說體驗談感受??捎蓜?cè)雽W時初次離開父母,想念父母,引出話題——這是一種幼稚的愛,因為需要父母(聯(lián)系課文)——這篇文章學過之后,有什么啟發(fā),今后該怎么去做——父親節(jié)剛過,讓同學說說他們?yōu)楦改杆龅氖?,學會愛他人,學會珍惜?!敖o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愛首先是給而不是得”“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得付出。”
七、作業(yè)。
就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寫一篇讀后感。
1、把握文章的結(jié)構(gòu)脈絡以及行文特點。
2、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與父母的愛之間的關(guān)系;掌握母愛和父愛在性質(zhì)上的根本區(qū)別以及各自的積極面和消極面。
3、區(qū)分文章在譴詞造句和修辭方面與漢語寫作的不同,理解有關(guān)句子的含義。
4、由父母之愛聯(lián)系周圍其他多種形式的愛,樹立正確的愛心觀,培養(yǎng)自己博愛、仁義的情感。
1、母愛和父愛在性質(zhì)上的根本區(qū)別以及各自的積極面和消極面。
2、孩子的成長過程與父母的愛之間的關(guān)系。
1、文章在譴詞造句和修辭方面與漢語寫作的不同。
2、父母對自己世界的影響。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父母之愛的呵護下不斷長大,但我們是否研究過父愛、母愛呢?最起碼思考過?至少關(guān)于母愛的文章我們是寫過的!
美國有一位心理分析學家不僅思考過,而且深入研究過父愛、母愛。他有哪些獨到的見解?有多少和我們的感受吻合?今天我們就隨弗洛姆先生見解去探討一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板書)。
二、作者簡介。
弗羅姆,美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弗羅姆長期研究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主義,試圖用人本主義調(diào)合二者,從而實現(xiàn)二者的“綜合”,這一研究不僅具有一定的學術(shù)價值,而且具有深刻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主要作品《愛的藝術(shù)》,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闡述愛的藝術(shù)的理論專著。他認為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是可以而且應該學習的。只有學會愛的藝術(shù),才能夠愛,并且才能獲得別人的愛。本文節(jié)選自該書。
三、解讀文本。
(一)第一部分研討。
運用“中心突破法”,理清一、二兩部分之關(guān)系及基本行文特點。
1、平時我們常說,看書看皮,看文看題。文章題目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可是文章從哪一段才開始正式寫到父母之愛的?請同學們速讀文章,找出答案——閱讀時要抓住關(guān)鍵句,如段落的中心句,過渡句等。
2、那么此前幾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抓關(guān)鍵句加以概括。
明確:根據(jù)第四段首句,可以概括為“愛的能力發(fā)展”。【板書】。
3、“如果不是一個仁慈的命運在保護嬰兒,不讓他感覺到離開母體的恐懼的話,那么在誕生的一剎那,嬰兒就會感到極度的恐懼。”請賞析這句話!
明確:以假設的方式開頭是本文的一大寫作特色。開始的這句話很明顯是一個假設的句子,使這個句子和后面的文字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母愛的重要性。
4、《愛的藝術(shù)》一書要使讀者相信:“愛不是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guān)的情感”,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加以說明。
5、“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痹噺倪@句話分析“母愛”的作用。
明確:正是母愛的潛移默化使得孩子的心靈由索取趨向奉獻,由被熱愛到愛別人;母愛的無私使子女在獲得滿足與快樂的過程中意識到給予的重要性,愛他人不僅給人帶來幸福,也讓自己體會到幸福和快樂。這是母愛的真諦。
6、請嘗試解讀第三段加點字句子——與課文后的另一版本比較。
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別人愛?!背墒斓膼鄣脑瓌t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p>
問:句式上有什么特點?還運用了什么手法?這兩種愛的原則區(qū)別在哪里?
明確:課文運用了因果倒裝句,意在突出“果”句的意思。還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進一步表明作者的觀點,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實上也許更為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前一種是不成熟的愛,后者才是成熟的愛,才是作者所提倡的愛。
按照作者的觀點,愛自身的價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實現(xiàn)的,只有在它和社會中才能實現(xiàn)。給比得更能使自己得到滿足,更能使自己得到快樂。愛比他人更重要。前一種愛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愛,受到別人的愛,需要別人,才去愛別人;后一種愛是成熟的愛,從愛他人中實現(xiàn)愛自己。
7、那么前三段有什么作用?
鋪墊。為下文引出父母之愛的區(qū)別打下伏筆。本文其實按兩條線行文,一條寫孩子的成長,一條寫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孩子的成長、愛的能力的發(fā)展,源于父母之愛。
教師過渡:我們循著文章的寫作思路繼續(xù)了解文章的主體部分內(nèi)容,把握母愛父愛的區(qū)別。
(二)第二部分研討。
1、默讀五、六段并概括主要內(nèi)容。(抓關(guān)鍵句)。
2、探討:母愛真是無條件么?你對母愛有哪些認識?
明確:母愛確實很少有需要報償?shù)拿黠@動機,但作者忽視了另一方面,即母親之所以愛孩子,是因為孩子給她以慰藉和希望。這種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場合是潛意識的,或是無意識的,但并不能否認它的存在。無論多么偉大的母親,都會因為孩子的離去而感到空虛,也都會有望子成龍的思想意識。這種空虛正是由于他期待孩子的慰藉造成的,這種望子成龍的意識正是母親寄希望于孩子的反映。
母愛比較細膩;母愛比較著眼于眼前;母愛有時不如父愛理智。
3、學生朗讀第七段并概括主要內(nèi)容。教師對朗讀進行評點。(抓關(guān)鍵句)。
教師用不同語調(diào)朗讀第四行:
父愛是有條件的愛,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像?!?/p>
讀后讓學生辨別哪一種讀法是最準確的。(讀體現(xiàn)的是對文章的理解,這個環(huán)節(jié)意在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根據(jù)文意對此處排比句的表達意圖做出正確判斷)。
4、探討:你怎么看父愛是有條件的?
明確:其實父愛和母愛一樣,也有一定的無私性,生活中不少父愛也是無條件的。相對于母愛來說,父愛往往更理智。
教師引導學生猜讀后面內(nèi)容。然后帶著問題了解文章最后一部分的內(nèi)容,以驗證自己的猜測。
(三)第三部分研討。
1、齊讀第8-10段,了解主要內(nèi)容。(抓關(guān)鍵句)。
第8段:隨著孩子的成長,對父愛、母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1)分條回答理想的父愛是怎樣的?
明確:能指導孩子正視他將來會會遇到的種種困難;應該寬容有耐心不要盛氣凌人甚至專橫;應該使孩子能對自身產(chǎn)生自信心成為自己的主人。
(2)結(jié)合文章,分條回答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擁有怎樣的特點?
明確:綜合了同父母親的關(guān)系,并能把母親的良知建筑在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上。這樣寫就深化了文意。
(3)第9段那幾句話顯得論述辯證而嚴謹呢?
明確:如果一個人只發(fā)展父親的良知,那他會變得嚴厲和沒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親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斷力的危險,就會阻礙自己和他人的發(fā)展。
明確:一個好家長應該希望孩子成長、獨立并最終脫離自己,他應該克服惶惑不安的情緒;一個好父親在指導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會寬容和耐心,使孩子逐漸相信她最機并最終把握自己,這些都需要學習。
四、總結(jié)性研討。
1、請同學們最后整理一下文章結(jié)構(gòu),體會其行文特點。
明確:
第一部分(第1~3段):孩子愛的能力的發(fā)展,母親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第二部分(第4~8段):母愛的性質(zhì),父愛的本質(zhì)和原則,母愛和父愛的不同作用。
第三部分(第9~10段):總結(jié)全文,成熟的人應該同時擁有父母的良知。
一個人從需要父母之愛,到逐漸發(fā)展了愛的能力,理解了父母之愛,最終成為一個綜合了父母愛的特點成熟的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是逐層深入的結(jié)構(gòu)。
2、本文到底意在表現(xiàn)什么主旨呢?
明確:文章闡述了一個嬰兒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人”其心理結(jié)構(gòu)逐步變化的過程,指出真正成熟的人應該能夠綜合母愛與父愛,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健康而成熟的靈魂。
本文從兒童成長過程的角度闡述了父母之愛與孩童情感與心智成熟的關(guān)系,從心理學的角度闡述了愛作為一種改變社會力量的心理基礎。
3、我們再來探討一下文章論證方法。
學生研討后明確:
(1)本文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方式。
首先運用比較的方法,去說明父愛和母愛的不同。第5段作者主要講母愛的性質(zhì),而第7、8段則主要說明父愛的性質(zhì)及其重要意義,這兩項進行比較使母愛和父愛的特征更加明晰,在讀者心中也更加深刻。
用形象的比喻來闡述抽象的道理,是本文的另一特色,這兩大特色都在這一段中得到體現(xiàn)?!澳赣H是我們的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與歌頌母親的詩歌里的句子看起來差不多,其實是作者獨到的安排:喻體“大自然、大地和海洋”具有母愛的性質(zhì)——無條件、不需要爭取就可取得。
文章還采用了總分的說明方式,使文章的脈絡更加清晰。如第8、9段都是采用先總說再分說的方法,即開頭第一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后面再加以詳細說明。
(2)視角新穎、富有哲理。
本文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闡述愛的藝術(shù),使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上升到一個哲學高度,且辯證地闡述父愛與母愛的不同以及父愛與母愛在孩子心中的不同感受,極具哲理性。
五、作業(yè)拓展:
1、引導:結(jié)合個人經(jīng)歷說體驗;聯(lián)系名人大家經(jīng)歷談感受。
2、結(jié)合生活中父愛母愛現(xiàn)象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1、新教材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
高中語文新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高中語文教學要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自學語文的習慣”,“為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好基礎”,提出了“以閱讀教學為龍頭帶動整個語文教育是一個標本兼治的通途”,以多種渠道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以閱讀帶動聽說寫能力的全面提高。
2、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是從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弗羅姆《愛的藝術(shù)》中節(jié)選出來的,《愛的藝術(shù)》這本書闡釋了愛并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guān)的感情,而是一個能力的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shù)。在這篇文章中,他從兒童成長的過程的角度闡述了父母之愛與孩童情感與心智成熟的關(guān)系,從心理學的角度闡述了愛作為一種改變社會的力量的心理基礎。
全文10個小節(jié),闡述了一個嬰兒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人”其心理結(jié)構(gòu)逐步變化的過程,并在最后指出,真正成熟的人應該能夠綜合母愛與父愛,唯其如此,才能夠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健康而成熟的靈魂。
3、學生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高一年級學生,多數(shù)對隨筆`雜文有一定了解,但由于我們的學生認識問題膚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閱讀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yǎng)形成之中。鑒于此種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對文章的分析能力。
4、教學目標。
依據(jù)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大綱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初步了解弗羅姆關(guān)于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激發(fā)培養(yǎng)健康而成熟的心靈的激情。
5、教學重點、難點:
(1)用信息整合的方法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
(2)本文有些語句很難,影響對段以及文章的理解,所以理解難句很重要。
二、教學方法:
采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真正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適時的啟發(fā)點撥,使整個教學導之有序,從而構(gòu)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三、學習方法: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為此,我設計如下學習方法:朗讀法、討論法、質(zhì)疑法等指導學生如何閱讀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如何理解文章中的難句,體會文中深刻的道理。
四、教學設計:
擬定一課時。
這個設計主要是按照課本單元訓練的要求來實施,在學生一般的閱讀經(jīng)驗中往往對于一些說理成分較大的文章缺乏興趣,久而久之就會產(chǎn)生一種畏懼之心,關(guān)鍵問題就是對于文章結(jié)構(gòu)和思路的理解不夠,無法體會發(fā)現(xiàn)文章條理與思路的`快樂。其實理趣,也是一種趣味,甚至其發(fā)現(xiàn)的快樂更甚于其他文體,因此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著重在這個問題上下功夫。
1.導入新課:
以往我們的感受都是很具體和感性的,而我們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來重新審視這份愛。這篇文章是從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弗羅姆《愛的藝術(shù)》中節(jié)選出來的,在學新課文以前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愛的藝術(shù)》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和內(nèi)容:它闡釋了愛并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guān)的感情,而是一個能力的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shù)。
如何來理解以上觀點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選文的解析來體會其中的涵義。
2.感知課文:
學生在筆記本上整理三項內(nèi)容。
一、母愛的優(yōu)點與缺點。
二、父愛的優(yōu)點與缺點。
三、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情感變化特征表。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自己的整理內(nèi)容盡可能完備。
二、仔細比較:為什么文章題目不是“父母對于孩子的愛”(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研讀文章的內(nèi)容,并為他們營造一個解決問題的情境)。
三、討論:母愛和父愛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起什么作用?
四、如何解決父愛與母愛中的不足?
五、面對父愛與母愛各自的特點,談一談你希望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六、弗洛姆認為怎樣的狀態(tài)才算擁有成熟的健康的靈魂?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2.深層次地體會父愛與母愛的區(qū)別,認識兩種愛的原則。
3.認識父母之愛的偉大無私,學會愛自己的父母。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深層次地理解父愛與母愛的區(qū)別。
教學難點:認識兩種愛的原則。
【課時設計】1課時20分鐘。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
二.感知文本。
本文屬于議論文,課文主要闡述了怎樣的觀點?談談自己閱讀的感受以及對文章的初步理解。
明確:闡述父愛和母愛的本質(zhì),并比較它們之間的區(qū)別,父愛和母愛共同促成了人的成熟。
三.深入文本。
1.《愛的藝術(shù)》一書告訴讀者:“愛是與人的成熟程度有關(guān)的”,那么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對愛的情感是怎樣變化的?大家能不能通過課文快速地找出來。
明確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情感變化特征表。
年齡段特征。
剛出生階段(嬰兒期)無愛的意識,不具備感受愛的能力。
8歲以下(幼兒期)有被愛的意識,被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
8-10歲(童年期)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成長期)開始呼喚愛(克服自我中心階段)和學習愛別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成熟時期(成熟期)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通過以上歸納,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愛是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無愛---被愛---有愛---創(chuàng)造愛??梢姡瑦奂炔皇桥c生俱來的,也不是隨著人的生理年齡的增加就會逐漸成熟的。愛是一種能力。
2.了解了孩子的愛的發(fā)展過程,在作者看來,父母的愛有什么特點,他們各自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呢?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語句分析。
母愛的特點:母愛是無條件的。
母親代表自然世界,是我們的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親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guān)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積極面: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最為渴求的。
消極面:不需要用努力去換取,而且根本無法贏取。
父愛的特點:父愛是有條件的。
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象。
父親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親從孩子六歲開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zhàn)生活的自信心。
積極面: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極面:必須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負父親期望的情況下,可能會失去父愛。
【結(jié)語】。
在我們成長的磕磕絆絆中,總有無數(shù)的愛包圍著我們,不光有來自父母的,還有來自方方面面的。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享受這些愛的同時也試著去愛護和關(guān)心身邊的人。當這個世界因為有了你的愛而無比溫馨時,我相信:這個時候的你應該是最幸福的人了。讓我們對所有關(guān)心和幫助我們的人說聲:“謝謝!”
【作業(yè)】。
寫下你想對父母說的話并告訴他們。
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愛的藝術(shù)》的基本觀點。
2、掌握母愛和父愛在性質(zhì)上的根本區(qū)別以及各自的積極面和消極面。
1、把握文章的結(jié)構(gòu)脈絡以及行文特點。
2、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與父母的愛之間的關(guān)系。
3、理解有關(guān)句子的含義。
1、感受母愛和父愛的無私、博大與精深,體會父母養(yǎng)育子女的艱辛與偉大。
2、由父母之愛聯(lián)系周圍其他多種形式的愛,樹立正確的愛心觀,培養(yǎng)自己博愛、仁義的情感。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愛”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愛”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
【教學難點】:品味父愛、母愛的區(qū)別,認識父母之愛的偉大無私,學會愛自己的父母。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師生探究。
【教學過程】:
這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感性、溫情,充滿濃濃的愛意。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羅姆將這份愛上升到了一種理性的高度,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弗羅姆,走進這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理性審視這份愛!
弗羅姆(1900—1980)。
20世紀著名的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哲學家,是精神分析學派中對現(xiàn)代人的精神生活影響最大的人物。主要作品《愛的藝術(shù)》,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闡述愛的藝術(shù)的理論專著。
他認為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是可以而且應該學習的。只有學會愛的藝術(shù),才夠愛,并且才能獲得別人的愛。
(一)疏通字詞。
1、給下面字注音。
罪孽秩序剎那咄咄逼人惶恐。
休戚相關(guān)歸根結(jié)蒂。
2、解釋下面的詞語。
愛情:(狹義)男女之間相互愛戀的感情;(廣義)人與人之間相互愛戀的感情。
節(jié)外生枝:本不應該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問題之外又岔出了新問題。多指故意設置障礙,使問題不能順利解決。
歸根結(jié)蒂:蒂,花或瓜果連接枝莖的部分。歸結(jié)到根本上。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驚奇的聲音。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堪。也指形勢發(fā)展迅速,給人壓力。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提示:抓住文章關(guān)鍵句,如:段落總結(jié)句,過渡句等)。
段落內(nèi)容。
第一部分(1——3)愛的能力的發(fā)展。
第二部分(4——8)愛的對象發(fā)展。
第三部分(9——10)健康成熟的愛。
1、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對愛的情感是如何變化的?各階段的特征又是什么?完成下列表格。
(提示:找到相關(guān)段落1-3段,篩選文中信息——勾畫要點——提煉觀點)。
年齡段特征。
剛出生階段。
(嬰兒期)無愛的意識,不具備感受愛的能力。
8歲以下。
(幼兒期)有被愛的意識,對被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
8—10歲。
(童年期)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
(成長期)通過努力去喚起愛(克服自我中心階段)和學習愛別人,“我愛,因為我被人愛”
成熟時期。
(成熟期)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
總結(jié)規(guī)律:愛不是與生俱來的,愛是一種能力。無愛——被愛——有愛——創(chuàng)造愛。
明確:母愛父愛。
2、那我們就來看一下同愛的能力緊密相關(guān)的“母愛”和“父愛”是如何具體發(fā)展的,小組合作探究。
(提示:閱讀5-7段篩選關(guān)鍵信息)。
父愛與母愛的特點及其積極面、消極面。
類型特點積極面消極面。
母愛代表自然世界。是我們的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母親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guān)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母愛是無條件的。
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最為渴求的。不能用努力去換取,而且根本無法贏得。
父愛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紀律等。父親從孩子六歲左右開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zhàn)生活的自信心。
父愛是有條件的。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必須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負父親期望的情況下,可能會失去父愛。
明確:學生闡明明自己觀點舉例說明。
母愛:溫柔(給孩子一種安全感)理智讓孩子獨立。
父愛:嚴厲(給孩子權(quán)威和指引)寬容、耐心讓孩子有自信心。
4、思考:作者認為怎樣才算擁有成熟的健康的靈魂?齊讀(9——10段選讀部分)。
明確:樹立二個形象——母親的良知+父親的良知。
5、區(qū)分愛的二種原則——連線題:幼稚的愛?成熟的愛?
會愛上你,因為我寂寞。
因為你有錢,所以我愛你幼稚的愛。
愛人者,人恒愛之。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成熟的愛。
你不愛我,我也不愛你了。
明確:幼稚的愛——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先獲得愛才給予愛。
成熟的愛——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先給予愛再收獲愛。
1、文本信息篩選方法;定位—篩選——整合——提煉。
2、關(guān)于“愛”——愛的途徑——努力,奮斗。
愛的內(nèi)涵——愛他人,愛自己。
愛的升華——珍惜情感,學會感恩。
1、為什么文章的題目叫“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可以換成“父母對孩子的愛”嗎?
明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應該是雙向的,相互的。在孩子的幼兒期是接受愛,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應該學會去愛別人,給與愛!這樣孩子才會趨向成熟!
2、寫一小段詩歌或者一小段文字向我們的父親母親表達我們的愛。
明確:學生分享自己創(chuàng)作小詩或文字——老師適合點評。
推薦閱讀:龍應臺《目送》。
畢淑敏《孩子,我為什么打你》。
推薦電影:《美麗心靈》。
《海洋天堂》。
2.解讀重要語句,把握文章主旨;。
3.學會質(zhì)疑探究,力求讀出自我;。
4.珍惜父愛母愛,理性成熟地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篩選信息、把握文章要點的方法;。
2.學會在語境中理解重點句子。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愛。
師:據(jù)有關(guān)資料統(tǒng)計,全世界共使用5651種語言,可是幾乎所有的語言對媽媽的發(fā)音幾乎相同,這是為什么?我們愿意相信惠特曼說的: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的相像!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所以這應該是母愛的奇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來自大洋彼岸、有著和我們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美國當代哲學家弗羅姆是如何看待母愛乃至愛的。
二、速讀;感受愛。
1.瀏覽全文,找出每段的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句,概括每段的大意:
學生在8分鐘內(nèi)完成任務后交流,教師總結(jié),(ppt顯示)。
第一段:嬰兒愛自己,沒有愛別人的能力;。
第二段:孩子感受到母愛;。
第三段;少年通過自己的努力喚起愛,有愛的能力;。
第四段;愛的對象的由母親轉(zhuǎn)移到父親身上;。
第五段;母愛是無條件的,通過努力獲取的愛是往往讓人生疑;。
第六段:父親代表思想世界;父親是給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第七段;父愛是有條件的;。
第八段:母親、父親都希望孩子最終脫離自己;。
第九段;成熟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
第十段:綜合父母親是成熟的標志。
2.加上恰當?shù)脑~語,把上述內(nèi)容改造成一段話,就是對本文的內(nèi)容提要。
(ppt)答案示例:嬰兒是自戀的,稍大,他能感受到母愛,卻沒有能力喚起母愛。少年時代的兒童能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感覺到自己愛的能力,并試圖創(chuàng)造愛。與此同時,他愛的對象由母親轉(zhuǎn)移到父親,因為母愛是無條件的,代表自然;而父親代表思想,父愛是有條件的,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等他擁有了母親的良知而想愛,擁有父親的理智和判斷力而會愛的時候,他就擁有了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
3.溫馨提示:提取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句,重新組合,把一大片讀成一條線。
三、細讀,明確愛。
學生討論交流,師相機點撥,并小結(jié)。
(ppt顯示)孩子從剛開始的只能感受愛、被人愛,到后來的創(chuàng)造愛、愛別人,是孩子愛的能力發(fā)展的見證;母愛是無條件的,代表自然世界,給予孩子安全感;父愛是有條件的,代表思想世界,有原則的。從感受母愛到尋找希望得到父愛,是孩子愛的對象的發(fā)展;最后孩子在父母之愛完善自我。
(ppt)答案示例: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復句,強調(diào)的重點都在后一句,所以語序的不同,反映了兩種愛的原則強調(diào)的重點的不同。“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實上也許更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比被愛更重要。”按照作者的觀點,愛自己的價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實現(xiàn)的,只有在他人和社會的存在中才能實現(xiàn)。所以作者認為,“我愛人”的原則比“我被人愛”的原則更成熟。
3.和傳統(tǒng)的闡述愛的文字比較起來,本文的觀點有何新意?
(2)學生討論交流:上述文字告訴我們什么?
(3)教師點撥小結(jié)(ppt顯示):作者認為,愛是一種情懷,但更是一種主動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藝術(shù)一樣,是可以而且應該學習的。這種觀點一反傳統(tǒng)的認為愛就是如何惹人愛,即把愛作為別人恩賜的情感的看法,也徹底拋棄了富有宗教色彩的關(guān)于丘比特和月下老人的傳說帶給人們的“姻緣注定”的世俗的宿命論觀念。這種觀念有進步意義。因為人們愛的失敗,不能總在客觀領(lǐng)域找原因。怨天尤人,只能從愛的綠洲走向愛的荒漠。
(1)學生自主介紹作者。
(2)教師準備(ppt顯示):19,弗羅姆出生于一個德國猶太人家庭,后定居美國。他是家中獨子,父親是個商人,喜怒無常,母親有間歇性抑郁癥,童年生活的不愉快,是激發(fā)他以后研習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以探討人性的主要原因。少年時,家有一位朋友,25歲的漂亮女子,是個畫家,愿意為陪伴老父而終身不嫁,不久其父死亡,而她也跟著自殺了,并留下遺囑,希望能跟她父親合葬。那時他才12歲,此事令他非常震驚,無法理解該女子的行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后,他被周圍戰(zhàn)爭的不合理性和破壞性所困擾,這些最終促使他融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和馬克思的人本主義觀點,形成了他的社會文化人性觀:強調(diào)愛,更強調(diào)愛的能力。
溫馨提示:孟子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知人論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
四、疑讀,辨辨愛。
作者這種看法未免失之偏頗。母愛是最少動機和目的的一種形式,但母親愛孩子是希望孩子能給她慰藉和希望,這些在很多場合是潛意識的?!巴映升垺闭悄赣H這一心理的表露。這也可以說是母愛的條件。所以,我們也能痛心地看到一些絕望的母親無奈之下也會放棄對孩子的希望。
“通過努力換取愛”,是一顆心喚醒另一顆心的必然的結(jié)果,也就是愛的能力的見證,怎能說令人生疑?難道愛是投水于石嗎?難道被愛的人是鐵石心腸嗎?當然,這里有個前提,那就是“換取”,不是“竊取”,不是別有用心,不是利用。
明確:注意第五段文中括號內(nèi)的一句話,對于母愛、父愛,“我更多的是指在母親、父親身上體現(xiàn)的那種本質(zhì)”,所以母愛、父愛不必然地等于母親的愛、父親的愛。單親家庭的父親或母親可能身兼二職,如三遷的孟母、刺字的岳母、以荻畫地教字讀書明理的歐陽修之母,她們身為母親,卻像父親一樣給孩子“指出了通往世界之路”。國際商務禮儀專家,從孤兒院走出的香港小姐冠軍,攝影家,繪畫家,慈善家張瑪莉,她的身邊也有人充當了父母的角色,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家庭不幸的孩子能在感受“父愛”、“母愛”中獲取成功。(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原因是針對每個班級都可能存在的單親家庭的孩子,給他們以信心和溫暖)。
溫馨提示:盡信書,不如無書。不做兩腳書櫥。
五、寫讀,升華愛。
現(xiàn)在,我們長大了,逐漸擁有了表達愛、創(chuàng)造愛的能力,接下來,就請你們拿起手中的筆,飽蘸感請的墨,寫下你們對父母的愛。
(ppt顯示)仿句練習:父愛如山,他會將所有的感情卻默默的隱藏在他偉岸的脊背上,隨著歲月流逝而積淀,偶爾也會像休眠的火山一樣噴發(fā)一次。
母愛。
答案示例:母愛如水,她將所有的愛化作流水,從我心頭流過,伴我跋涉人生旅程。當我悲傷憂郁時,有溪水唱著激勵的歌;當我歡欣喜悅時,又有湖水冷卻我炙熱的靈魂。
溫馨提示:讀寫結(jié)合,在表達中升華感情、錘煉思想。同時仿寫注意修辭、句式,更要寫出真情和自我。
六、悟讀,學會愛。
明確:此題意在弘揚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感恩”美德?!把蚬蛉椋f反哺”,動物尚且如此,人類更應懂得?!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代天下子女說出了共同的心聲。對父母的感恩,是兒女對自己成長、成才的一種回報。有了始于孝心的感恩,才使我們異于禽獸,才使我們真正成了“萬物的靈長,宇宙的精華”。――愛是一種能力,在感恩中學會愛,回報愛。
溫馨提示:學以致用,讓文本和生活互為印證。
七、小結(jié),表達愛。
小結(jié)課文:愛是一種胸懷,憂樂天下是無私的愛,游子春暉是深沉的愛,高山流水是真摯的愛,地老天荒是浪漫的愛:這是充滿激情的愛。愛更是一種能力,孟母三遷是愛,岳母刺字是愛,發(fā)乎情止乎理也是愛:這是理性的愛。擁有激情和理性的雙翅,愛才會飛得更高、更遠、更持久!
八、作業(yè)布置(二選一)。
1.以“當青春遭遇愛情”為話題寫一點感想。
2.,金秋十月,連續(xù)發(fā)生的三起“弒師案”震動了中華大地,,上海浦東機場某留日學生下飛機不久,就因為向母親討要留學費用未果就立馬行兇,原本應該純真善良的孩子為什么對老師、母親這個愛他們、對他們呵護有加的人拔刀相向、成為殺人惡魔?請你就這個話題發(fā)表感想。
九、教學反思:給課堂取一個漂亮貼切的名字,用來統(tǒng)領(lǐng)課堂,使課堂渾然一體,這種想法由來已久,今天,我嘗試著以文章的關(guān)鍵詞“愛”為核心,一線串珠,建構(gòu)課堂,結(jié)果教學流程極為順暢,大有舉重若輕之感?!皭邸弊?,猶如主旋律,回蕩在整堂課中,也回蕩在面帶會心的微笑的師生心間。給課堂取個名字,真好!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2.深層次地體會父愛與母愛的區(qū)別,認識兩種愛的原則。
3.認識父母之愛的偉大無私,學會愛自己的父母。
教學重點:深層次地理解父愛與母愛的區(qū)別。
教學難點:認識兩種愛的原則。
1課時20分鐘。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本文屬于議論文,課文主要闡述了怎樣的觀點?談談自己閱讀的感受以及對文章的初步理解。
明確:闡述父愛和母愛的本質(zhì),并比較它們之間的區(qū)別,父愛和母愛共同促成了人的成熟。
1.《愛的藝術(shù)》一書告訴讀者:“愛是與人的成熟程度有關(guān)的”,那么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對愛的情感是怎樣變化的?大家能不能通過課文快速地找出來。
明確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情感變化特征表。
年齡段特征。
剛出生階段(嬰兒期)無愛的意識,不具備感受愛的能力。
8歲以下(幼兒期)有被愛的意識,被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
8-10歲(童年期)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成長期)開始呼喚愛(克服自我中心階段)和學習愛別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成熟時期(成熟期)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通過以上歸納,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愛是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無愛---被愛---有愛---創(chuàng)造愛??梢?,愛既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隨著人的生理年齡的增加就會逐漸成熟的。愛是一種能力。
2.了解了孩子的愛的發(fā)展過程,在作者看來,父母的愛有什么特點,他們各自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呢?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語句分析。
母愛的特點:母愛是無條件的。
母親代表自然世界,是我們的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親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guān)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積極面: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最為渴求的。
消極面:不需要用努力去換取,而且根本無法贏取。
父愛的特點:父愛是有條件的。
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象。
父親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親從孩子六歲開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zhàn)生活的自信心。
積極面: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極面:必須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負父親期望的`情況下,可能會失去父愛。
在我們成長的磕磕絆絆中,總有無數(shù)的愛包圍著我們,不光有來自父母的,還有來自方方面面的。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享受這些愛的同時也試著去愛護和關(guān)心身邊的人。當這個世界因為有了你的愛而無比溫馨時,我相信:這個時候的你應該是最幸福的人了。讓我們對所有關(guān)心和幫助我們的人說聲:“謝謝!”
寫下你想對父母說的話并告訴他們。
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第四冊第三單元主要是學習社會科學方面的雜文和隨筆。本文是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倫理學方面的隨筆。從應用的角度來說,它其實是一篇議論文。這篇文章不是簡單的對父愛與母愛的歌頌,而是為了構(gòu)建健康、成熟的靈魂而對父愛與母愛以及孩子的發(fā)展進行的剖析,也就是“人從同母親的緊密關(guān)系發(fā)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guān)系,最后達到綜合,這就是人的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卑凑铡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此類論述性文章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審美與應用能力。學生能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著重關(guān)注思想的深刻性、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語言的準確性;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感性。
學情分析:
學生在這之前接觸到的關(guān)于父母之愛類的文章側(cè)重于感性方面的,而本文是社會科學論文,它把父愛、母愛上升到哲學高度來理性分析,學生以前未接觸過,又加上是外國人寫的,他的西方思維方式,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對學生來說十分陌生。所有這些都會造成閱讀文章時理解上的障礙。但是可以說學生對父母是最為熟悉,對父愛、母愛也體驗最深,所以如果學生聯(lián)系自己、同學乃至同齡人的實際閱讀這篇文章,應該能夠讀懂。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作者以及相關(guān)的文化常識。
2、理清作者思路,了解作者的觀點,感受不同階段的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篩選信息,區(qū)別父愛與母愛,重新審視愛。
2、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對作者的觀點進行解讀評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享受愛的同時,學會付出愛,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靈。
教學重點:
從理性的高度認識父愛、母愛的本質(zhì)及其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聯(lián)系實際,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愛別人。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父愛與母愛的本質(zhì)及部分關(guān)鍵語句。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營造情境,導入新課。
預設:孟母三遷。
《游子吟》。
歌曲《燭光里的媽媽》。
歌曲《父親》。
賈政與賈寶玉。
周樸園與周萍。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
二、簡介作者,背景探尋。(多媒體展示)。
弗羅姆,美國心理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是精神分析學派中對現(xiàn)代人的精神生活影響最大的人。弗羅姆的母親整天抑郁寡歡、情緒低落,父親性情暴躁、喜怒無常,是個只知賺錢的商人。弗羅姆說:“我之所以著手心理學的研究,恐怕是當時我變得越來越神經(jīng)質(zhì)的緣故。那樣謹小慎微地在父母身邊,我沒有發(fā)瘋,這就要感謝上帝和歸功于其他方面對我的影響了。
《愛的藝術(shù)》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闡述愛的藝術(shù)的理論。這本專著闡釋了愛并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guān)的感情,而是一個能力的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從而學到手的一門藝術(shù)。他認為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藝術(shù)一樣,是可以而且應該學習的。只有學會愛的藝術(shù),才能夠愛,并且才能獲得別人的愛。
三、課文導讀。
本文是《愛的藝術(shù)》中“愛的理論”的重要章節(jié),作者從心理角度闡述了自己的“愛”的理論。文章從兒童成長過程的角度闡述了父母之愛與孩童情感與心智成熟的關(guān)系,揭示了愛作為一種改變社會的力量的心理基礎。本文不是簡單的父愛與母愛的頌歌,而是為了構(gòu)建健康、成熟的靈魂而對父愛與母愛以及孩子的發(fā)展進行的剖析。他在文章中將愛看成是維系社會的根本所在,“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同是也將愛看成自己付出的一種回報。全文分析鞭辟入里,說理有條不紊,深入淺出,把讀者領(lǐng)進了他所醉心營構(gòu)的愛的藝術(shù)的理論大廈。
四、速讀課文,篩選信息。
在預習的基礎上給學生5分鐘時間整體把握全文,自己嘗試編寫全文結(jié)構(gòu)提綱。文章旨在告訴我們“一個成熟的人最終會脫離對母親的依賴和父親的權(quán)威,他成為自己的父母”,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闡述這個問題的?(引導學生篩選信息,找出關(guān)鍵語句;通過小組內(nèi)部討論交流,能達成共識的小組內(nèi)部解決,解決不了的,向老師請教。后教師予以點撥)。
明確如下:(多媒體展示)。
第一部分(第1~3段):愛的能力的發(fā)展。
成長過程:被人愛——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
第二部分(第4~7段):愛的對象的發(fā)展。(母親父親)。
現(xiàn)象:先理解母愛,再認識父愛。
原因:母愛無條件,父愛有條件。
第三部分(第8~10段):總結(jié)全文:構(gòu)建自己健康而成熟的靈魂。
(快速閱讀,明確文章的思路,為下一步質(zhì)疑做準備)。
五、深入研讀,質(zhì)疑探究。
1、細讀第一部分內(nèi)容,從文本中篩選信息,認識成長過程中人對愛的情感變化情況。
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對愛情感變化特征表(多媒體顯示)。
年齡段特征。
剛出生階段(嬰兒期)無愛的意識,不具備感受愛的能力。
8歲以下(幼兒期)有被愛的意識,對被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
8—10歲(童年期)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成長期)通過努力去喚起愛(克服自我中心階段)和學習愛別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成熟時期(成熟期)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通過以上的閱讀歸納,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愛不是與生俱來的!愛是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無愛———被愛———有愛———創(chuàng)造愛。
2、母愛與父愛各有哪些特點?二者有何區(qū)別?母愛與父愛有哪些積極性與消極性?(引導學生尋找關(guān)鍵句)。
明確:特點與區(qū)別:
母愛:無條件。是祝福,是和平。不需努力,也無法贏得。代表自然世界。是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作用:)從身體上和心理上給孩子愛和關(guān)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愛:有條件。需要努力,順從是最大的道德。代表思想世界,人所創(chuàng)造的法律、秩序、紀律等事物的世界。(作用:)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zhàn)生活的自信心。
優(yōu)缺點:
母愛:(優(yōu)點:)偉大,為人所渴求。(缺點:)不需努力,無法贏得。
父愛:(優(yōu)點:)需要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缺點:)必須努力獲取,否則會失去。
3、文章談到兩種愛的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和“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它們的區(qū)別在哪里?尋找生活中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這種感情經(jīng)歷。
明確:前者是一種不成熟、幼稚的愛,后者則是成熟的愛。“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實上也許更為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卑凑兆髡叩挠^點,愛自己的價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實現(xiàn)的,這得在他人和社會的存在中才能實現(xiàn)。成熟的愛,是能從愛他人中實現(xiàn)愛自己。(在課文中找到作者的觀點并不難,難的是啟發(fā)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踐認識自己情感成熟的過程,從理性層面審視自己的情感。)。
明確:一個成熟的人最終會在內(nèi)心剝離父母的外部形象,而建立起有關(guān)他們的精神世界。他把母親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力上(設計這個問題還是在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觀點,成熟的人會融合父母給自己的愛,從而建立起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懂得愛父母,懂得回報社會)。
5、作者認為:“母愛就其本質(zhì)來說是無條件的”,而“父親總是挑選他認為最合適的兒子當繼承人,也就是與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歡心的那個兒子”,也就是說父愛是有條件的,這兩個觀點你同意嗎?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見解。(這是個開放性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個性化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深入研讀課文,旨在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探究的能力。)。
6、找出文章中你理解有困難的詞句,請?zhí)岢鰜?,大家互相探究解決。
(學生自主探究,小組討論)。
六、拓展延伸,體會表達。
通過本課兩種愛的對比,弗羅姆為我們指出了成熟的愛的標準,在我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們該如何去實踐這兩種愛,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此題設置主要是幫助學生如何健康地成長,并能從父母之愛延伸為他愛,由小愛向大愛升華。)。
引導:結(jié)合個人經(jīng)歷說體驗談感受。可由剛?cè)雽W時初次離開父母,想念父母,引出話題——這是一種幼稚的愛,因為需要父母(聯(lián)系課文)——這篇文章學過之后,有什么啟發(fā),今后該怎么去做——父親節(jié)剛過,讓同學說說他們?yōu)楦改杆龅氖隆獙W會愛他人,學會珍惜?!敖o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愛首先是給而不是得”“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得付出?!?/p>
七、課堂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
1、風風雨雨,大家已走過了十六七載了,在這中間,總有許多的愛包圍著大家,有來自你們父母的,還有來自方方面面的。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享受這些愛的同時也試著去愛護和關(guān)心身邊的人。當這個世界因為有了你的愛而無比溫馨時,我相信:這個時候的你應該是最幸福的人了。送上一曲歐陽菲菲的《感恩的心》,讓我們對所有關(guān)心和幫助我們的人大聲地說聲:“謝謝!”(《多媒體播放《感恩的心》)。
2、欣賞龍應臺《孩子,我為什么打你》或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
以上任欣賞一篇,并寫下不少于300字的讀后感或觀后感。
引導學生對“愛”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愛”進入哲學層次的思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理性地看待愛。
【教學課時】。
1課時。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先預習一下課文,學生思考你是怎樣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弗羅姆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吹竭@個題目我想大家馬上就會想到父母之愛。從小到大,我們感受到的或聽說過有關(guān)父愛和母愛的描述應該是數(shù)不勝數(shù),如果要問對父母之愛的感受,恐怕每個人都可以象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滔滔不絕說上三天三夜。但老師現(xiàn)在要求只用一個或兩個詞來形容(或概括)父愛和母愛的特點。
(幻燈片)。
母愛的特點。
母親代表自然世界,是我們的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親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guān)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母愛是無條件的。
積極面: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最為渴求的。
消極面:不能用努力去換取,而且根本無法贏得。
父愛的特點:
父親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親從孩子六歲左右開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zhàn)生活的自信心。
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像。積極面: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極面:必須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負父親期望的情況下,可能會失去父愛。
題目包括“父愛、母愛、孩子的愛”三者的愛,那么在文章中“孩子的愛”是怎樣的?
(幻燈片)。
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情感變化特征表。
剛出生階段無愛的意識。
8歲以下有被愛的意識。
8――10歲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克服自我中心階段,體驗關(guān)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統(tǒng)一,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愛比被愛更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快樂!
成熟時期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成熟的愛。
(幻燈片)。
無愛――被愛――有愛――創(chuàng)造愛。
可見,愛不是與生俱來的!
很明顯,在10歲之前,孩子還沒有主動去愛的意識,如果說他愛自己的父母,那也只是因為像弗洛姆書本上說的“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見這樣的場景:父母一旦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愉悅感就馬上消失,大哭大鬧。自己的快樂完全建立在別人能不能滿足自己需要的基礎上。再看看,生活中的孩子在父母或奶奶爺爺之間,有誰在一段時間內(nèi)經(jīng)常滿足他的要求,在那一段時間內(nèi)他就會跟那個人比較好。是不是?這就是弗洛姆說的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說得是太好了!
可見,愛既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隨著人的生理年齡的增加就會逐漸成熟的。愛是一種能力。
(幻燈片)。
《愛的藝術(shù)》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和內(nèi)容:它闡釋了愛并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guān)的感情,而是一個能力的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shù)。
可是我們生活中面對已經(jīng)超過10歲的這樣的人的時候,經(jīng)常聽見這樣的話:還是孩子,等長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就會愛了。想當然的認為,“愛”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不大贊同這樣的話,正如巴拉塞爾士說的:
(幻燈片)。
一無所知的人什么都不愛。一無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無價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卻能愛,有見識,有眼光……對一件事了解得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對葡萄就一無所知。
所以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培養(yǎng)我們愛的能力,
(幻燈片)。
弗洛姆《愛的藝術(shù)》前言。
愛是交流的。孩子領(lǐng)受著父母的愛,也想著應該怎么回報父母。只有當你有愛父母、愛他人的能力時,當你的心理年齡與你的生理年齡一致時,才可以說你時一個靈魂健康和成熟的人。所以這堂課老師送大家的金玉良言就是:
在享受無私而博大的父愛母愛的同時,請付出愛心給父母,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我們對他們赤誠的愛,讓生命因為愛而更為富足!
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愛的藝術(shù)》。
2、理清作者思路,了解作者的觀點,感受不同階段的愛。
1、通過篩選信息,區(qū)別父愛與母愛,重新審視愛。
2、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對作者的觀點進行解讀評析。
在享受愛的同時,學會付出愛,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靈。
從理性的高度認識父愛、母愛的本質(zhì)及其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聯(lián)系實際,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愛別人。
引導學生理解父愛與母愛的本質(zhì)及部分關(guān)鍵語句。
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多媒體課件。
ppt課件。
每年的高考,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么一群在考場外翹首以待的家長們,他們毫無怨言地等候在考場外,只希望在第一時間能見到他們的孩子并平安地接回家。其實,何止是這一幕,在我們成長的風風雨雨中,父母的付出永遠是無怨無悔的。這些我想同學們或多或少都感覺到了吧,今天我們要站另外一個角度,站在理性的高度來重新審視這份愛——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弗羅姆,美國哲學家、社會學家。主要作品《愛的藝術(shù)》,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闡述愛的藝術(shù)的理論專著。他認為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是可以而且應該學習的。只有學會愛的藝術(shù),才能夠愛,并且才能獲得別人的愛。
明確如下:
第一部分(第1~3段):愛的能力的發(fā)展。
成長過程:被人愛——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
第二部分(第4~7段):愛的對象的發(fā)展。(母親父親)。
現(xiàn)象:先理解母愛,再認識父愛。
原因:母愛無條件,父愛有條件。
第三部分(第8~10段):總結(jié)全文:構(gòu)建自己健康而成熟的靈魂。
1、細讀第一部分內(nèi)容,從文本中篩選信息,認識成長過程中人對愛的情感變化情況。
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對愛情感變化特征表。
年齡段特征。
剛出生階段(嬰兒期)無愛的意識,不具備感受愛的能力。
8歲以下(幼兒期)有被愛的意識,對被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
8—10歲(童年期)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成長期)通過努力去喚起愛(克服自我中心階段)和學習愛別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成熟時期(成熟期)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1、母愛與父愛各有哪些特點?二者有何區(qū)別?母愛與父愛有哪些積極性與消極性?
(1)母愛:無條件。是祝福,是和平。不需努力,也無法贏得。代表自然世界。是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作用:從身體上和心理上給孩子愛和關(guān)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愛:有條件。需要努力,順從是最大的道德。代表思想世界,人所創(chuàng)造的法律、秩序、紀律等事物的世界。作用: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zhàn)生活的自信心。
(2)優(yōu)缺點:
母愛:
優(yōu)點:偉大,為人所渴求。
缺點:不需努力,無法贏得。
父愛:
優(yōu)點:需要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
缺點:必須努力獲取,否則會失去。
2、文章談到兩種愛的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和“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它們的區(qū)別在哪里?尋找生活中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這種感情經(jīng)歷。
明確:前者是一種不成熟、幼稚的愛,后者則是成熟的愛?!八说囊笸约旱囊笸戎匾聦嵣弦苍S更為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卑凑兆髡叩挠^點,愛自己的價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實現(xiàn)的,這得在他人和社會的存在中才能實現(xiàn)。成熟的愛,是能從愛他人中實現(xiàn)愛自己。(在課文中找到作者的觀點并不難,難的是啟發(fā)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踐認識自己情感成熟的過程,從理性層面審視自己的情感。)。
明確:一個成熟的人最終會在內(nèi)心剝離父母的外部形象,而建立起有關(guān)他們的精神世界。他把母親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力上(設計這個問題還是在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觀點,成熟的人會融合父母給自己的愛,從而建立起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懂得愛父母,懂得回報社會)。
4、作者認為:“母愛就其本質(zhì)來說是無條件的”,而“父親總是挑選他認為最合適的兒子當繼承人,也就是與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歡心的那個兒子”,也就是說父愛是有條件的,這兩個觀點你同意嗎?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見解。
這是個開放性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個性化的理解。
引導:結(jié)合個人經(jīng)歷說體驗談感受。可由剛?cè)雽W時初次離開父母,想念父母,引出話題——這是一種幼稚的愛,因為需要父母(聯(lián)系課文)——這篇文章學過之后,有什么啟發(fā),今后該怎么去做——父親節(jié)剛過,讓同學說說他們?yōu)楦改杆龅氖?,學會愛他人,學會珍惜。“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愛首先是給而不是得”“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得付出?!?/p>
就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寫一篇讀后感。
一、教學目標。
依據(jù)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大綱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初步了解弗羅姆關(guān)于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激發(fā)培養(yǎng)健康而成熟的心靈的激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用信息整合的方法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
(2)本文有些語句很難,影響對段以及文章的理解,所以理解難句很重要。
二、教學方法:
采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真正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適時的啟發(fā)點撥,使整個教學導之有序,從而構(gòu)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三、學習方法: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為此,我設計如下學習方法:朗讀法、討論法、質(zhì)疑法等指導學生如何閱讀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如何理解文章中的難句,體會文中深刻的道理。
四、教學設計:
課時安排:一課時。
這個設計主要是按照課本單元訓練的要求來實施,在學生一般的閱讀經(jīng)驗中往往對于一些說理成分較大的文章缺乏興趣,久而久之就會產(chǎn)生一種畏懼之心,關(guān)鍵問題就是對于文章結(jié)構(gòu)和思路的理解不夠,無法體會發(fā)現(xiàn)文章條理與思路的快樂。其實理趣,也是一種趣味,甚至其發(fā)現(xiàn)的快樂更甚于其他文體,因此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著重在這個問題上下功夫。
【導入新課】。
當搶救人員發(fā)現(xiàn)她的時候,她已經(jīng)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得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
經(jīng)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地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fā)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地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y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fā)現(xiàn)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yī)生下意識地看了下手機屏幕,發(fā)現(xiàn)屏幕上是一條已經(jīng)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y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感動有讓我們感受了母愛光華的絢爛!那么我們今天就站另外一個角度,站在理性的高度來重新審視這份愛--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這篇文章是從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弗羅姆《愛的藝術(shù)》中節(jié)選出來的,在學新課文以前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愛的藝術(shù)》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和內(nèi)容:它闡釋了愛并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guān)的感情,而是一個能力的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行為藝術(shù)。
【知識積累,預習檢查】。
1給下面劃橫線的字注音。
罪孽秩序剎那咄咄逼人惶恐休戚相關(guān)歸根結(jié)蒂。
2解釋下面的詞語。
愛情:(狹義)男女之間相互愛戀的感情(廣義)人與人之間相互愛戀的感情(同性戀等)。
節(jié)外生枝:本不應該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問題之外又岔出了新問題。多指故意設置障礙,使問題不能順利解決。
歸根結(jié)蒂:蒂,花或瓜果連接枝莖的部分。歸結(jié)到根本上。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驚奇的聲音。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堪。也指形勢發(fā)展迅速,給人壓力。
【誦讀文本,感知文脈】。
在預習的基礎上再給學生5分鐘時間整體把握全文,自己嘗試編寫全文結(jié)構(gòu)提綱?!皭鄄皇桥c人的成熟程度無關(guān)的感情”全文按照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來敘述母愛與父愛在他構(gòu)成自己健康而成熟的靈魂中的作用。
明確如下:
第一部分(第1~3段):自戀階段被人愛階段。
成長過程被人愛-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
第二部分(第4~7段):情感對象現(xiàn)象:先理解母愛,再認識父愛。
原因:母愛無條件,父愛有條件。
第三部分(第8~10段):總結(jié)全文構(gòu)成自己健康而成熟的靈魂。
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情感變化特征表(大屏幕顯示)。
年齡段特征。
剛出生階段(嬰兒期)無愛的意識,不具備感受愛的能力。
8歲以下(幼兒期)有被愛的意識,被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
8-10歲(童年期)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
少年時期(成長期)開始呼喚愛(克服自我中心階段)和學習愛別人“我愛你,應為我需要你”
成熟時期(成熟期)愛別人,創(chuàng)造愛“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通過以上的閱讀歸納,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愛不是與生俱來的!
愛是一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無愛---被愛---有愛---創(chuàng)造愛。
【大膽質(zhì)疑,篩選信息】。
鼓勵學生積極質(zhì)疑,可在閱讀過程中畫出難以理解,一知半解的語句來。
預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備學生):
預設1文章第一句。
雙重假設,說明孩童在幼兒期無意識,自然無愛的意識。
預設2母親的愛真的是無條件的嗎?
也不完全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預設3馬克斯,韋伯方式是什么?
理想典型,理想中設定的模樣。假定孩子是大有作為的,便無可附加給與孩子大量的愛!
預設4愛是能力問題?
愛不與生俱來的,愛是一種與人相處的能力,它與人的成熟程度有很大關(guān)系。
預設5“無論兒童還是成年都牢牢地保留著對母愛的渴求”怎么理解?
因為母愛是有原則無條件的,不是通過努力贏取的,通過換取的愛往往叫人生疑,而母愛是純粹的不含任何雜志。
預設6文章第九段“超我”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意識存在三種形式:本我(原我,遵循簡單快樂原則),自我(一部分是潛意識,一部分屬于意識狀態(tài);意識上它使人變成有道德的人),和超我(遵循社會道德原則)。
【教師質(zhì)疑,深入感知】。
1、母愛和父愛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起什么作用?
母親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guān)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父親從孩子六歲左右開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zhàn)生活的.自信心,從而擺脫對父親的依賴而自立。
3、弗洛姆認為怎樣的狀態(tài)才算擁有成熟的健康的靈魂?
成熟的人不依賴父母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擁有兩個世界,樹立兩個形象:在母性的良知即就是愛的能力之上同時具備理智和判斷。
2、面對父愛與母愛各自的特點,談一談你希望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面對母愛,我們應該成為健康、善良、快樂、有安全感;而面對父愛,我們應該變得有責任感,堅強,理性,自立,大有作為。
4、嘗試回答問題: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應該是雙向的,相互的。在孩子的幼兒期是接受愛,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應該學會去愛別人,給與愛!這樣孩子才會趨向成熟!
【暢所欲言,深入探究】。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位王子愛上了一個森林女妖,女妖病了聲言吃了王后的心臟病就會好。王子義無反顧跑回家,趁王后熟睡之際剖開王后的胸膛摘走了母親的心。捧著熱乎乎的心王子向森林跑去,情急之中王子被樹根絆倒,把母親的心摔了出去。這時母親說話了:孩子你摔疼了沒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是啊!我們從呱呱墜地一直到長大成人都被愛所包裹著,有時我們竟然因為周身的瑣事將父母的關(guān)愛忽略了。學了這篇文章,難道我們的心弦沒有與作者的某些觀點產(chǎn)生共振嗎?結(jié)合你的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感受到的父愛或者母愛。
我們再來聽聽弗洛姆的哲思箴言,看精彩語段。
【情感延伸,真情書寫】(課后作業(yè))。
弗洛姆想教會我們愛的藝術(shù),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學著去愛別人,先從我們最親的人開始。給親愛的父母些一封信,今晚就放在他(她)的床頭,或直接讀給他們聽。
【資料積累,課后拓展】建議閱讀。
1《愛的藝術(shù)》一書相關(guān)章節(jié)“愛的理論”部分。
2畢淑敏《孩子我為什么打你》。
3巴德舒爾伯格《我精彩糟糕詩作》。
【大愛無疆,愛的連接】。
朱自清《背影》節(jié)選。
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钡人谋秤盎烊雭韥硗娜死铮僬也恢?,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活動目的:
讓學生感受爸爸媽媽無私的愛。教育學生用實際行動愛爸爸媽媽。學會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活動形式:
游戲唱歌情景表演朗誦繪畫等。
活動準備:。
ppt課件。(包括歌曲、文字)彩紙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游戲?qū)дn。
1、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先來做一個“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好不好?(選老鷹、雞媽媽、小雞們)。
2、學生快樂游戲。
3、師:雞媽媽為什么要張開翅膀?雞媽媽就不怕被老鷹吃掉嗎?
4、小結(jié):雞媽媽多么愛自己的孩子??!你們的爸爸媽媽更愛你們呀!你們愛爸爸媽媽嗎?(愛)大聲說你的愛:(出示課題)我愛爸爸媽媽。
二、感受爸爸媽媽的愛。
1、聽歌《我有一個家》。正像歌里唱的那樣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媽媽是怎樣疼愛你的呢?(引導學生暢所欲言)。
2、媽媽多么關(guān)心你,媽媽多么愛你呀!世上誰最好???我們一齊來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5、媽媽愛你,爸爸愛你,你幸福地成長。一起高興的讀:“爸爸是一棵大樹,媽媽是一課大樹,我是一只快樂的小鳥,在兩棵大樹之間飛來飛去?!?/p>
三、用實際行動愛爸爸媽媽。
1、爸爸媽媽愛你,你又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呢?(情景劇表演)星期天,媽媽正在洗衣服,晴晴走過來說:“媽媽,你累嗎?我給你捶捶背吧?!?/p>
2、晴晴做的對嗎?
引導學生說愛爸爸愛媽媽的事,師及時點撥點評總結(jié)。
四、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1、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做法,希望大家能說到做到,去愛你的爸爸媽媽。為了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我們一起朗誦詩歌《獻給爸爸媽媽的歌》。
2、課前,老師發(fā)給你一張彩紙。你可以折愛心、折千紙鶴、畫一幅畫、寫幾句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送給親愛的'爸爸媽媽。
五、總結(jié)。
爸爸媽媽為了你們快樂成長甘愿辛苦地工作,為了你們健康成長時刻把你放在心上。回到家里,大聲地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我愛你”。
版權(quán)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biyelunwen/32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