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能夠幫助教師提前預設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有效的教案模板可以幫助教師減少備課時間,更好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年月日》是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的年月日這一單元的內容之一。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學過與他們生活比較接近的時間單位時、分、秒。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經驗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了形成較長的時間觀念的基礎,理解一年或者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而教材注意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關知識。
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先組織學生利用年歷進行活動,并注意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及相互關系。接著給學生介紹了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記憶方法,從而引出全年天數(shù)的計算方法。最后,給學生歸納整理出所學時間單位的一覽表,以便學生記憶時間單位和單位間的進率,為應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奠定了基礎。
我班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時間單位時、分、秒方面的知識,大多數(shù)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認識,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能獨立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教學中,學生可能對年、月、日概念有理解上的困難,對此,我將利用課件進行“三球運動”的演示。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秒等時間單位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具有常識性,學生在課堂上雖然沒有系統(tǒng)學過,但在實際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
依據(jù)《課程標準》對教學要求的闡述,結合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和學生知識基礎及能力水平,本著“服務于學生”這一教學理念,因此,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對教材的理解,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記住每個月的天數(shù);初步學會判斷平年、閏年。
2、過程與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通過探索與交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培養(yǎng)數(shù)感,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歸納概括和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參與探索實踐活動中學會合作、交流與簡單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
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并掌握大月、小月的記憶方法,年、月、日之間的進率和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1、設計理念:
數(shù)學學習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所以有效的學習更應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的自主性、主動性,尊重學生發(fā)展的差異性,強調學生發(fā)展中的體驗與交往過程。使他們成為發(fā)展與變化的主體,進而幫助他通過現(xiàn)實與尋求走向完人理想的道路。
2、教學策略:
設置懸念——自主探究——應用拓展。
3、教法學法:
我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選擇與創(chuàng)設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奧運會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課學生學習新知的主要方法。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
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采取“引導—探索—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索、觀察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并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課件優(yōu)化教學,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同時,將運用激勵性語言、肢體語言等多元化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年歷卡、年歷轉盤。
學生準備:年歷卡、統(tǒng)計表。
【學習內容】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材46---48頁例1及“做一做”
【學習目標】(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
2、知道判斷大月小月的方法,能準確說出各月的天數(shù)。
學習流程:
1、復習。
填空:(1)我們上學期學過的時間單位有()、()、()。
(2)1時=()分1分=()秒120秒=()分。
2、奪寶培訓站。
(1)今天我們學習的時間單位是()、()、()。
(3)觀察年歷,我知道:
3月8日是()節(jié)、5月1日是()節(jié)、7月1日是()節(jié)。
8月1日是()節(jié)、9月10日是()節(jié)、1月1日是()節(jié)。
3、淘寶大擂臺:例1:觀察年歷,回答下列問題。
(1)一年有()個月。
(2)31天的月叫大月,有月、()月、()月、()月、()月、()月、()月,12月又叫臘月;30天的月叫小月,有()月、()月、()月、()月。
(3)如何記住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呢,書中給我們介紹了兩種方法。
方法一:握拳查凹凸法。
凸起的是()月,凹下的是()月,(二月除外)。
方法二:口訣法。
大家一起來背口訣:(),31天永不差。
(3)20的2月有()天。
方法一,列式:
方法二,列式:
課中。
1、小組合作,組內自學交流。
2、班級展示重點展示第2、4題。修正部分錯題。
3、質疑探究。
4、自悟自得通過自學和討論,你本節(jié)課都有哪些收獲?
5、達標測試:觀察20的年歷,回答問題。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兒童節(jié)是星期()。
(3)四月份有()個星期零()天。
(4)年一共有()天。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九年義務教育《實驗數(shù)學》第八冊第三單元“量的計量”中時間單位第一課時。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時、分、秒等較短的時間單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由于年和月是比較大的時間單位,教材首先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年歷,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以及內在關系,在初步掌握各月天數(shù)后,引出平年、閏年全年天數(shù)的計算,然后介紹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二)、學生情況分析:
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小學低年級學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與他們的世界最為接近的時間單位,如時、分等。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才能逐步理解離他們生活較遠,較大的時間單位。四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認識,年、月、日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內容中,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本節(jié)課正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
(三)、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一年、一日,知道世紀、年、月、日的關系,記住大月、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
2、知道平年、閏年的天數(shù),知道判斷閏年、平年的方法。
3、結合本節(jié)課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教學目標,重點確定為:讓學生獲得較長的時間觀念,即年、月、日的認識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其中發(fā)現(xiàn)并掌握閏年、平年的判斷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五)教學準備: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a)學生準備:各年份的年歷表若干張。
b)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本課總體設計,本著“以人為本,關注發(fā)展”的教育理念,采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力求讓全體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氣氛中參與學習過程。
新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我采用以“主動、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探究性學習方式,圍繞“經歷學習過程”這一主線組織教學。并充分利用網絡教學的優(yōu)勢,集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遵守師生互動的原則,以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為主。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完成新課標賦予的教學任務,我對本課的教學過程作了如下的設計: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2、合作交流,探究發(fā)現(xiàn)。
3、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4、總結評價,拓展思維。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課件演示:生活中的一組數(shù))在導入部分,我用課件出示生活中的許多數(shù),引出年、月、日三個時間單位,從而揭示課題。這樣的引入,是通過生活化的情景,既讓學生感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有密切的關系,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又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tài),為順利完成本節(jié)課教學任務做了思維上的準備。
(二)、合作交流,探究發(fā)現(xiàn)。
本環(huán)節(jié)分以下幾步進行:
1、認識一年和一日2、認識年歷表。
3、記大月、小月4、計算平年、閏年的天數(shù)。
5、學習平年、閏年的規(guī)定6、學習世紀。
1、認識一年和一日。
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太陽、地球、月亮運動軌跡。同時配音說明: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是一日,地球繞太陽旋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這樣的設計,是想從浩瀚的宇宙中揭示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一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起組織教學的作用,另一方面更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2、認識年歷表。
數(shù)學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探索、研究,因為這樣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真正的探究性學習中學會學習,不斷發(fā)展自身的認知結構與智能結構。因此,我采用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去觀察、討論、發(fā)現(xiàn)年歷表上所蘊含的數(shù)學信息。并把從年歷表上發(fā)現(xiàn)到的信息記錄下來,并展開比賽:看哪一組的小朋友觀察、討論得最認真。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概括總結并板書。
通過學生觀察年歷卡,小組研究獲取知識,這樣留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和創(chuàng)造學習的機會,充分體現(xiàn)開放式教學的思想,遵循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不僅使學生學到新的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合作精神。
3、記憶大、小月(演示:拳頭記憶法、歌訣法等)。
(1)教師提出疑問:以上這些知識都是小朋友們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發(fā)現(xiàn)的,要求記住這些知識,怎樣很快地記住31天的大月有哪幾個月?學生匯報并演示這些方法。
(2)游戲記大、小月。
為了學生進一步記住大小月的月份,我采用了游戲記大小月的形式:老師說到大月時男生站,說到小月時女生站,比比誰的反應最快。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安排,既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又可以加深學生的認識。
4、計算平年、閏年的天數(shù)。
出示:平年31×7+30×4+28=()天。
閏年31×7+30×4+29=()天。
提出問題:31×7、30×4、28各表示什么?
5、學習平年、閏年的規(guī)定。
質疑:那么平年、閏年又是怎樣規(guī)定呢?指出:答案就在書上。鼓勵學生看書81頁中間的一段文字,讀一讀并劃出來。學生通過自學、交流,了解平年閏年的規(guī)定。然后,課件出示:
(1)規(guī)定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shù)的是閏年,不是4的倍數(shù)的是平年。
(2)公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如不是400的倍數(shù)的.年份是平年。
由此得出四年一閏的規(guī)律。
6、判斷平年、閏年。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根據(jù)四年一閏的規(guī)律,我引導學生通過計算、討論、自學課本等手段來突破這一難點。在教學中,學生通過計算這些年份是否是4或者是400的倍數(shù)來判斷是平年還是閏年。這時,出現(xiàn)了一段小小的插曲,一個孩子非常激動、開心的說:“老師,我想向大家介紹一個能很快判斷一個數(shù)是否是4的倍數(shù)的方法,如果這個數(shù)的末尾兩位數(shù)是4的倍數(shù),那么這個數(shù)就是4的倍數(shù)。這樣,我就能很快地用口算判斷一個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边@個孩子的表現(xiàn),是我課前完全沒有預想到的,但我立刻肯定了他的想法,并向全班同學推廣。這段小小的插曲,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這也提醒我們在今后的備課過程中,要提高對學生的研究,充分了解、信任學生,使我們的教學設計更吻合于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學習材料。
7、反饋練習。
為了避勉集中練習給學生造成疲勞感,我采用邊講邊練的形式,力求達到“新”、“活”、“實”、“用”的目的,使學生作到有張有弛,從而形成理解,記憶,應用,發(fā)展的學習水平。所以在認識了平年、閏年之后,我設計了以下練習:
對號入座:
19xx年19xx年19xx年。
20xx年18xx年20xx年。
閏年平年。
()()。
8、認識世紀。
緊接著有針對性的進行反饋練習……。
接著對零亂的知識進行有序的整理,便于更好的有意記憶。
總結質疑:今天我們主要研究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對這些知識還有什么疑問嗎?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要關注不同學生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為此,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體現(xiàn)練習的趣味性,我把不同層次的練習,設計成幾個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獨立版塊,讓學生自動選擇練習,使各類學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1、我顯身手。
2、我當包公。
3、走進生活(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4、歡樂總動員。
學生制20xx年()月的月歷表,并提醒學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總結評價,拓展思維。
為了提高學生喜歡數(shù)學,主動研究數(shù)學的情感態(tài)度,我提出:請同學們充分利用網上資源,走進網絡世界,上網查一查有關年、月、日的更多知識。這樣的教學,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把學生的探究學習引入縱深。培養(yǎng)學生不斷進取的學習習慣,達到“曲散意未盡”的效果。
(五)板書設計。
它簡潔名了,用精煉的語言對教學內容進行高度概括。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引申談話:
總之,本課從“以人為本,關注發(fā)展”的理念出發(fā),在整堂課上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力求讓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索性的學習活動中來。我相信,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探索精神和實際能力。有利于學生終身可持續(xù)的健康發(fā)展。
《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這個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節(jié)的內容,本單元共有兩個內容,包括《小數(shù)的認識》和《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這個內容是在以前學習的整數(shù)加減法的基礎上安排的,為以后學習較復雜的計算做準備。
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的知識基礎以及本課知識點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小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會正確計算一位小數(shù)加減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探索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探究小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并理解算理,
教學用具:課件。
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經認識了小數(shù),了解了整數(shù)及小數(shù)中各個數(shù)位的含義,并且學習了整數(shù)的加減法,很清楚整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所以對于這個知識的學習并不會感到困難。只要引領孩子們認真思考、認真動手操作一定能順利獲得新知識和成就感。
根據(jù)我區(qū)的教學實際設計如下內容。
1、教學模式:三段一思。
2、教學方法:因為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有內在的聯(lián)系所以采用遷移類比法引入,并根據(jù)這個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問題引導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總結方法。
3、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因為這個內容簡單清晰,所以通過學生的自學,同桌互查,小組內交流展示完全可以學的會。在教師巧妙的設疑、質疑引領之下學生一定能學的輕松愉快!
一段:學什么(共有兩個環(huán)節(jié))。
然后教師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小數(shù)加減法》師板書。
出示學習目標:
(1)通過計算探索出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
學習目標就是本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任務,這樣的設計既簡練又易懂。不但包括學習內容,又包括學習方法,還有學習要求。
處理方法:自己讀后指名讀,這樣目標就清楚了。
二段:我來學:(共有四個環(huán)節(jié))。
1、用情境導入法出示課件——購物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知道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
2、課件出示:文具超市里的三種文具學生說出名稱和價格:
卷筆刀:0.8元,橡皮鉛筆:1.2元,綠鉛筆:0.6元。
3、出示自學提示:
(1)根據(jù)已有信息提出一個加法問題和一個減法問題。(口頭提出問題)。
(2)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先獨立計算,再同座互查。
(3)小組討論: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試著總結出計算方法。
(4)時間為10分鐘左右。
設計理由是:首先培養(yǎng)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的能力,然后在通過獨立學習,同伴互助、小組交流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4、學習后一個或兩個小組板前展示,同時學生可以隨時評價和質疑,老師針對共性問題進行點撥和強調。在學生匯報的同時教師或學生板書計算方法。(小數(shù)點對齊,從末位算起。)。
三段:我來用。
因為本課內容需在計算的基礎上總結計算方法(算理),所以安排以下有基本算理練習、典型的錯例分析練習、解決問題練習等系列練習活動。
1、填空:列豎式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要將()對齊,也就是(),再從()位算起,得數(shù)里的小數(shù)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shù)點()。(先自讀再自己填完整,然后齊讀。)。
2、下面的計算正確嗎?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5+2.4=2.97.5+1.5=8.03.2-1.6=2.6(給出豎式,判斷)然后列出正確的豎式。(先獨做再小組檢查)指名說說每道題錯哪了,應該怎么做。
3、列豎式計算。
98頁3題選4道題(同桌互查后說出結果,錯的改過來)。
4、解決問題:《動腦筋》6.8元《童話故事選》3.4元。
(1)《動腦筋》和《童話故事選》一共多少元?
(2)《動腦筋》比《童話故事選》便宜多少元?
先獨立完成再小組內互查。投影展示講評,各組長檢查一下有錯的嗎?如果有改正過來。
5、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一件上衣:27.9元一條裙子:54.6元一條褲子:38.7元。
四段:我來思。
學生根據(jù)學習目標和自己的學習情況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其中包括知識方面、學習方法方面、合作學習方面以及情感方面等收獲,老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和鼓勵。
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
小數(shù)點對齊,從末位算起。
學生板演學生板演。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會看鐘表、掌握了時、分、秒時間單位的知識。年、月、日是較大的時間單位,理解一年或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教學時利用學生收集近幾年的年歷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活動。
1、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說課稿《年、月、日》: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
2、學會正確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3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聯(lián)系生活實際,熟悉運用年、月、日的知識。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并掌握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在本節(jié)課之前,我首先要每個學生準備了一張年歷(近幾年的)。教學中為了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邊學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我通過小組交流的方法讓學生全面、全程得參與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重復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學生觀察年歷卡,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熟悉運用年月日的知識,應用擴展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平年、閏年的.理解,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引導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了解時間單位間的互化,達到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及應用。
1、復習遷移,感悟新知。
教學開始用提問的方式復習“時分秒”,用投影展示四幅主題圖,采用互問互答的形式,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和創(chuàng)造學習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年月日知識的理解。
2、直觀講解,探求新知。
(3)告訴學生習慣把31天一個月的稱為大月,30天一個月的稱為小月,把二月稱為“特殊月”,有些同學的年歷二月是28天,也有些同學的年歷二月是29天,那么我們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閏年。
(4)學生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以及各月的天數(shù)后,分組計算出平年全年的天數(shù)和閏年全年的天數(shù)。討論匯報,然后教師依照學生的口答板書計算過程。
(5)師生共同小結平年、閏年的交替規(guī)律,懂得為什么有平年、閏年之分。
(6)介紹兒歌記憶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二十九。(向學生介紹“臘”指十二月,“冬”指十一月)。
3、應用規(guī)律,鞏固延伸。
4、課堂總結。
時間單位是抽象的計量單位,學生在一年級下學期認識了鐘表,二年級下學期了解了時、分、秒,并且在上一節(jié)課學習了24時計時法。隨著年齡增長,年、月、日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因此,教材注意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初步了解較長時間單位年、月、日的有關知識。
教材是讓學生初步了解天文知識的基礎上,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形成較長的時間觀念,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基礎知識經驗。
布魯姆說過:對教學影響最大的就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那么,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掌握了時分秒的知識并對年月日有一定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學習的。
2、學生的能力。
心理學家表明:8到10歲的孩子處于各種能力發(fā)展的過渡期,思維由直觀到抽象、想象由模仿到創(chuàng)造,并且他們的自覺性、主動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強,探究能力。所以,能進行一定的抽象思維,并具備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過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借助生活經驗,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通過觀察、比較會判斷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
2、過程方法:通過探索與交流,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歸納概括和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大月、小月的記憶。
教學難點平年、閏年判斷方法。
教具。
和的年歷卡、課件。通過這些教具,可以使學生直觀地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學到知識。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設疑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景:
工商局的人到一個食品店檢查,僅通過食品上的保質期就很快判斷有兩種食品肯定不合格,一種是保質期到209月31日,一種是保質期到10月30日。
看日期,兩種食品并沒過期,為什么判定不合格呢?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從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年月日)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充滿疑惑、好奇、興趣的狀態(tài)下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
2、觀察比較、探究新知。
在探究新知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分四步進行教學。
(1)了解年月日的來歷。學習第一個小紅點“年”的知識。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進行觀察,并給學生介紹第一幅圖是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它們都繞著太陽轉。第二幅圖是太陽、地球、月亮的運行圖。根據(jù)三者的運動規(guī)律,使學生知道年月日的來歷。
在了解了天文現(xiàn)象的基礎上,讓學生讀一讀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約是一年;。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時56分4秒,大約是一日。
教師補充信息: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一月。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年月日的來歷,讓學生了解天文知識,將數(shù)學學習與科普教育相結合。
對于學生的回答,我們要做出合理的評價,通過學生的交流,能感受到“年的長短”,加深了對“年”理解。
為什么一年有365天和366天不同的情況呢,引出平年、閏年,這就要了解“月”的相關知識,接下來學習第二個小紅點。
(2)學習第二個小紅點“月”的知識。
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觀察年歷卡交流想法,在交流中讓學生的想法得到完善,在交流中學會思考,然后交流匯報,板書知識點。
根據(jù)板書詮釋大月和小月的含義。接著介紹記憶大小月方法。
介紹兩種方法:課本27頁兒歌、28頁拳頭記憶法。
最后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很好的吸收,我設計了“我報月,你聽好,大月點頭,小月?lián)粽啤庇螒颉?/p>
(3)判斷平年、閏年。
對于判斷平年、閏年這一教學難點,我采用提供科學依據(jù)和小組合作交流來突破的。
首先充分利用電教手段,讓學生看一段小資料:課本29頁知識長廊和27頁的小博士的話。
地球繞太陽轉一周需要365天5小時48分46秒。為了方便,將一年定為365天,叫做平年。這樣,每過4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來,把這1天加在2月份里,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閏年。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shù)的,一般都是閏年;但公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2—4頁。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課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在給定的條件下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通過現(xiàn)實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體驗,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小組合作的精神,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對本課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2、設計理念:
(1)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shù)學。
教師進行數(shù)學教學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摳教科書,應避免讓學生死記枯燥的概念。這節(jié)課從學生的興趣引入,選擇了學生樂于接受,有價值的教學內容為題材在教學過程中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自主的學習。
(2)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新課改積極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要切實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這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師生、生生到動,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去“再創(chuàng)造”新知識。
4、說學法。
課程標準指出必須轉變學生舊的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上力求體現(xiàn):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通過師生,生生互動、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通過靈活、有趣和富有創(chuàng)意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5、教學準備:cai課件,每組學生一張校園平面設計圖,學生按教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就坐。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教學一開始,讓學生介紹恩施的旅游景點,自然引入課題位置與方向。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而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
(二)活動體驗,學習新知。
1、辨別方向。
步驟1:學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
看太陽辨別方向,學生說后,師生邊說邊做;用指南針辨別方向;在深山看樹葉辨別方向;看積雪辨別方向;看北極星辨別方向(學生說后,師生邊說邊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充分匯報,交流生活中辨別方向的方法,將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識與東、南、西、北建立聯(lián)系,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經常要用方位的知識,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步驟2:用方位詞介紹教室的情況,讓學生介紹教室的四個方向各有什么東西,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步驟3:游戲活動,聽口令做動作。
活動(1):老師叫口令,師生做動作;東邊的同學起立跺跺腳,西邊的同學起立拍拍手,南邊的同學起立摸摸臉,北邊的同學起立揮揮手。
活動(2):學生幫助老師叫口令:面朝西的同學坐下、面朝東的同學坐下、面朝南的同學坐下、面朝北的同學坐下。
活動(3):學生到教室中間聽令做動作,向東站好,向南一轉,向西一轉,向北一轉。
活動(4):學生叫口令老師做動作,面向南站好,向東一轉,向北一轉,向西一轉。
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做中學,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讓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輕松愉快地理解了數(shù)學知識。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會看鐘表、掌握了時、分、秒時間單位的知識。年、月、日是較大的時間單位,理解一年或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教學時利用學生收集近幾年的年歷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活動。
1、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說課稿《年、月、日》: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
2、學會正確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3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聯(lián)系生活實際,熟悉運用年、月、日的知識。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并掌握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在本節(jié)課之前,我首先要每個學生準備了一張年歷(近幾年的)。教學中為了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邊學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我通過小組交流的方法讓學生全面、全程得參與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重復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學生觀察年歷卡,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熟悉運用年月日的知識,應用擴展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平年、閏年的理解,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引導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了解時間單位間的互化,達到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及應用。
1、復習遷移,感悟新知。
教學開始用提問的方式復習“時分秒”,用投影展示四幅主題圖,采用互問互答的形式,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和創(chuàng)造學習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年月日知識的理解。
2、直觀講解,探求新知。
(3)告訴學生習慣把31天一個月的稱為大月,30天一個月的稱為小月,把二月稱為“特殊月”,有些同學的年歷二月是28天,也有些同學的年歷二月是29天,那么我們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閏年。
(4)學生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以及各月的天數(shù)后,分組計算出平年全年的天數(shù)和閏年全年的天數(shù)。討論匯報,然后教師依照學生的口答板書計算過程。
(6)介紹兒歌記憶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二十九。(向學生介紹“臘”指十二月,“冬”指十一月)。
3、應用規(guī)律,鞏固延伸。
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學習了百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本單元在此基礎上學習萬以內數(shù)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本節(jié)課是第一課時,學習萬以內的連加法,為后面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同時也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把連加法的學習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提供了富有意義的情境圖,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獲得新知,讓他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使學生既能體驗到發(fā)現(xiàn)問題的成功,又能切實感受到學習計算的必要性。
本節(jié)課屬于計算教學,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單一的算法和技能訓練,比較枯燥。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同時,還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認知規(guī)律,結合本課知識特點及課程標準的要求,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結合具體情境,探索連加的計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樣化,并能正確計算,利用連加等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
3、情感目標:利用情景、協(xié)商、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探究算法,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計算方法。
依據(jù)新的`課程標準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究為主線,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分別采用直觀演示、實踐探索、觀察比較、演繹概括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依據(jù)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xiàn):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本節(jié)課的教學程序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一)課件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二)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新知。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四)社會調查,應用生活。
(五)課堂總結、激勵評價。
環(huán)節(jié)一:課件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談話: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
創(chuàng)設情境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也是創(chuàng)設“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節(jié)的四大要素之一,根據(jù)低年級的學生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我用課件導入西部貧困地區(qū)的幾個圖片,“同學們,你剛才都看到了什么?并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就順勢說道:“書是我們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同學們都有好多工具書和課外讀物,可是你們知道嗎,還有很多和我們同齡的小朋友卻沒錢買書,他們也多么希望有幾本課外讀物??!大家有好辦法滿足他們的心愿嗎?”學生們會各抒己見,可能會說給他們捐書,這時我繼續(xù)說:“正好我們學校也捐書了,大家看”用電腦出示統(tǒng)計表。這樣的設計可以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要有愛心,要樂于幫助他人的德育教育。
環(huán)節(jié)二:探索新知、構建方法。
1、電腦出示統(tǒng)計表,引導觀察,問學生:“從老師提供的信息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學生獨立觀察,發(fā)展學生從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2、根據(jù)你所看到的,你能提出那些數(shù)學問題?并在小組中交流討論自己的問題。這一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方式,展開自主學習。
3、同學們提出了這些問題,我們先選擇一個問題解決,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先讓學生自主列出算式,估算一下得數(shù)的大致范圍,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
然后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算出得數(shù)。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發(fā)展,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
優(yōu)化自己的思維過程,掌握自己認為好的計算方法,自覺地構建計算的基本思路。
4、完成試一試。在學生獲得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后讓學生獨立解決,既能使計算方法遷移,得以靈活運用和鞏固,又能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注重了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
環(huán)節(jié)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基本練習。75頁1題,用豎式計算,讓學生獨立進行計算,進行新知的鞏固。
2、應用練習。75頁2題,學生在獨立計算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培養(yǎng)學生用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整個練習設計遵循“多樣性、靈活性、開放性”的原則,激發(fā)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新知的內化,給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臺,開放題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了新的挑戰(zhàn),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環(huán)節(jié)四:課堂總結,激勵評價。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對自己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方面的情況作全面的總結,教師給予激勵性的評價,鼓勵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彌補不足、不斷進步。
教材第46~48頁例1及“做一做”
整個設計力求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發(fā)揮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創(chuàng)新的精神。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空間進行自主探究,通過一些重大的.節(jié)日引入時間概念,運用年歷卡認識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計算一年有多少天。
“年月日”的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聯(lián)系,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時間生活經驗。所以要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在觀察、討論中掌握知識內容。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的知識。
(2)使學生掌握大月和小月各有多少天,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
2、過程與方法:
(1)在經歷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間關系的過程中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推理。
(2)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滲透科學思想方法。
3、情感與態(tài)度:通過描述與時間有關的事件,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各有多少天。
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今天是個有意義的日子,因為這么多老師和我們三年級的學生。
一起學習,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日子記住,現(xiàn)在是20xx年4月x日xx時xx分xx秒(板書),黑板上哪些是我們學過的時間單位?(時分秒)這里還藏著幾個較大的時間單位,讓我們把它們請出來和大家見見面吧。
3、你還知道哪些有意義或者是叫你難忘的日子?
二、學習新知。
(一)認識年歷。
1、猜謎語:一張寶寶真神奇,印的全部是數(shù)字。
要知幾日星期幾,一查它就告訴你。
(年歷)年歷上面記錄了月份、日期、星期、節(jié)日等等。
(二)大月、小月、特殊月的探究。
1、大家可別小看它,它里面可是藏著許多的小秘密呢!接下來就讓們火眼金晶看年歷,自己先觀察,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里說一說,比一比,看哪一個小組是火眼金睛隊!
2、學生匯報觀察發(fā)現(xiàn):
(1)一年有xx個月。
(2)一月有31天。(哪些月也有31天?總結有31天的月份是1、3、5、7、8、10、xx月)。
(3)有30天的月份是4、6、9、xx月。
(4)2月份有28天。
3、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的是20xx年年歷上的小秘密,那么其他年份的年歷是不是和今年一樣呢?火眼金睛,繼續(xù)行動!
眼見為實,老師今天也帶來了20xx、20xx、20xx、20xx年的一些年歷,我們一起在他們身上找找答案吧!
4、學生填表。
5、小組匯報:對照統(tǒng)計表,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總結:通過我們剛才的統(tǒng)計活動,我們知道了:除了2月份,其他各個月在不同年份中天數(shù)是一樣的,大多數(shù)年份2月份有28天,也有些年份的2月份是29天。
6、全年天數(shù):一年有多少天?是每一年都有365天嗎?
7、在今年這365天里,有一天一定是大家最想喜歡的,那就是你的生日,火眼金睛找生日,請大家在10秒中內圈出你的生日,開始!
8、大家知道你們的爸爸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嗎,請你找出來并做上記號。
(三)大月、小月記憶方法。
1、誰生日的月份有31天,誰生日的月份有30天?
2、大家知道嗎?每月有31天的這些月還有個名字呢,叫做“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特殊的月份。
3、觀察統(tǒng)計表,想想,怎樣能很快地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
4、學生匯報,老師總結方法:
方法一:拳頭法(帶領全班一起數(shù),自己再數(shù)一數(shù),同座之間數(shù)一數(shù),全班再一起數(shù)一數(shù))。
方法二:歌訣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6、反復練習記憶:
(1)自己選擇喜歡的一種方法記住它。
(2)同座之間互相背一背、數(shù)一數(shù)。
(3)大家來挑戰(zhàn)(貼卡片,做游戲)。
三、鞏固應用。
四、應用生活。
五、小結。
六、板書設計。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獨生子女日益增多的情況下,由于在家里受到嬌慣,獨立做事少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時間觀念淡薄,不知道珍惜時間,學習、生活懶散、松懈。然而,這些學生面對的社會,將是越來越講究效率,快節(jié)奏運行的,為進一步鞏固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行為,保持課內與課外教育的一致性,特意結合第五單元時、分、秒的內容設計珍惜時間這一節(jié)課,促使學生鞏固知識,同時把道德行為進一步深化。
根據(jù)三年級學生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參與觀察、動手操作、比較討論等一系列的活動,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盡情的跳躍,個性得到盡情的張揚,逐漸感受到班隊活動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戰(zhàn)性,達到活動的目的,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知識,明白道理。
本次節(jié)課設計了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二)親身體會,自主發(fā)現(xiàn)。
(三)依托生活,自主探究。
(四)實踐應用,寓練于樂。
(五)文化熏陶,情感升華。
注意從學生的出發(fā),因此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將生活中有關的問題進行類比、分析、歸納,再加以總結,從而逐漸建立起較為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行為知識,讓學生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的活動過程。同時,課堂教學流暢、生動,能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的氛圍,滲透守時、惜時教育。抓住他們的好奇心,通過動手、合作、體驗學習等學生比較感覺興趣的活動,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和喚起他們的求知欲。達到活動的教育目標。,讓學生自覺養(yǎng)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1、活動開始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創(chuàng)設現(xiàn)實生活場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讓學生體會知識來源于生活,進而樂此不疲地進行學習。
2、通過故事《一分鐘》提出問題,鮮明地揭示教育主題,指導學生討論完成,引起共鳴,深化道德認識。使學生懂得對于他們來說,一分鐘也很珍貴。從小樹立時間觀念,抓緊時間做好每一件事情,成為時間的主人,養(yǎng)成惜時的好習慣。
4、讓學生在積極、多元的評價中建立信心、感受成功。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不僅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用積極、及時的評價來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老師親切的鼓勵、由衷的贊嘆能激勵他們克服困難、繼續(xù)探索,甚至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能給予他們肯定的暗示、無窮的力量。使學生始終以積極的態(tài)度、飽滿的熱情參與著教學活動。
一、說教材。
《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這個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節(jié)的內容,本單元共有兩個內容,包括《小數(shù)的認識》和《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這個內容是在以前學習的整數(shù)加減法的基礎上安排的,為以后學習較復雜的計算做準備。
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的知識基礎以及本課知識點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小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會正確計算一位小數(shù)加減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探索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探究小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并理解算理,
教學用具:課件。
二、說學情。
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經認識了小數(shù),了解了整數(shù)及小數(shù)中各個數(shù)位的含義,并且學習了整數(shù)的加減法,很清楚整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所以對于這個知識的學習并不會感到困難。只要引領孩子們認真思考、認真動手操作一定能順利獲得新知識和成就感。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jù)我區(qū)的教學實際設計如下內容。
1、教學模式:三段一思。
2、教學方法:因為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有內在的聯(lián)系所以采用遷移類比法引入,并根據(jù)這個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問題引導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總結方法。
3、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因為這個內容簡單清晰,所以通過學生的自學,同桌互查,小組內交流展示完全可以學的會。在教師巧妙的設疑、質疑引領之下學生一定能學的輕松愉快!
四、說教學程序。
一段:學什么(共有兩個環(huán)節(jié))。
然后教師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小數(shù)加減法》師板書。
出示學習目標:
(1)通過計算探索出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
學習目標就是本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任務,這樣的設計既簡練又易懂。不但包括學習內容,又包括學習方法,還有學習要求。
處理方法:自己讀后指名讀,這樣目標就清楚了。
二段:我來學:(共有四個環(huán)節(jié))。
1、用情境導入法出示課件——購物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知道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
2、課件出示:文具超市里的三種文具學生說出名稱和價格:
卷筆刀:0.8元,橡皮鉛筆:1.2元,綠鉛筆:0.6元。
3、出示自學提示:
(1)根據(jù)已有信息提出一個加法問題和一個減法問題。(口頭提出問題)。
(2)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先獨立計算,再同座互查。
(3)小組討論: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試著總結出計算方法。
(4)時間為10分鐘左右。
設計理由是:首先培養(yǎng)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的能力,然后在通過獨立學習,同伴互助、小組交流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4、學習后一個或兩個小組板前展示,同時學生可以隨時評價和質疑,老師針對共性問題進行點撥和強調。在學生匯報的同時教師或學生板書計算方法。(小數(shù)點對齊,從末位算起。)。
三段:我來用。
因為本課內容需在計算的基礎上總結計算方法(算理),所以安排以下有基本算理練習、典型的錯例分析練習、解決問題練習等系列練習活動。
1、填空:列豎式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時,要將對齊,也就是(),再從()位算起,得數(shù)里的小數(shù)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shù)點()。(先自讀再自己填完整,然后齊讀。)。
2、下面的計算正確嗎?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5+2.4=2.97.5+1.5=8.03.2-1.6=2.6(給出豎式,判斷)然后列出正確的豎式。(先獨做再小組檢查)指名說說每道題錯哪了,應該怎么做。
3、列豎式計算。
98頁3題選4道題(同桌互查后說出結果,錯的改過來)。
4、解決問題:《動腦筋》6.8元《童話故事選》3.4元。
(1)《動腦筋》和《童話故事選》一共多少元?
(2)《動腦筋》比《童話故事選》便宜多少元?
先獨立完成再小組內互查。投影展示講評,各組長檢查一下有錯的嗎?如果有改正過來。
5、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一件上衣:27.9元一條裙子:54.6元一條褲子:38.7元。
四段:我來思。
學生根據(jù)學習目標和自己的學習情況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其中包括知識方面、學習方法方面、合作學習方面以及情感方面等收獲,老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和鼓勵。
板書:
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
小數(shù)點對齊,從末位算起。
學生板演學生板演。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今天上午有幸聽了馮老師的講課,講了一節(jié)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關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的課程,從聽課中可以總結出一下幾點:
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教材且又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將龜兔賽跑引入本節(jié)課中,讓學生感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以問題“誰跑的路程長?”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做到了問題導學,引起學生的思考。
設計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片,通過測量出每個邊的長度,讓學生自主探究計算周長的方法。通過學生列出的不同計算方法,引導每個算式中不同的數(shù)代表不同的含義,最后得出最簡單的一個作為周長的計算公式。
概括出本節(jié)課的新知后,首先解決了本節(jié)課一開始的龜兔賽跑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并練習用公式計算。又采取了不同形式鞏固復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判斷中有易錯點和難點,突出了本節(jié)課中的重點內容。最后又以計算拼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的周長提高訓練,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了周長的本質和計算周長的方法,并且強調了重合的邊。
長方形周長公式中小括號的作用,正方形周長和邊長的倍數(shù)關系,單位的統(tǒng)一,拼接方法和周長不能相加的原因等等,幾個突出的重點都做到詳細講解和強調,提高學生的認識意識。
對本節(jié)課意見和建議:
1、對長方形的周長公式解釋不夠透徹,它是兩組領邊的和或者是兩組長和寬,這一點王老師做到了很好強調和擺圖。
2、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比較可以舉一些實際的生活實例,讓學生感受周長的大小和不確定性,增強學生生活感受意識。
本節(jié)課是小學數(shù)學蘇教版國標本三年級的教材。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周長及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礎上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我從學生熟悉的故事情景境引入,提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的情景,吸引學生探索的欲望,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學習新知。
根據(jù)本課的具體情況,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我制訂如下教學目標:
1、有條理地總結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本著課程標準,我在認識了本節(jié)課教材在整個知識結構中所處的地位,考慮學生認知情況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1、教學重點: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2、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教學關鍵點:讓學生在自己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算法。
依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方法中力求體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的理念:
1、從學生愛聽的故事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的情景;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運用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
4、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引導學生以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我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師生互動探討新知、引導學生總結、點撥學生迷惑等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么,如何體現(xiàn)新課程所提倡的學習方式呢?設計教學時我遵循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
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動,總結規(guī)律,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來增加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并體驗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傳統(tǒng)的教,將讓位于學生的學,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一切只有從學生出發(fā),才能有效的促進教學,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運用電教手段,在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教師引導的學習方式中進行教學。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同學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自從龜兔賽跑兔子失敗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氣,總想找個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這一天,在遙遠的森林里,動物又舉行了一次龜兔賽跑。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裁判員虎王正在宣布比賽路線。說:請運動員小兔沿第一塊草坪跑一圈,運動員烏龜沿第二塊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著急地說: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烏龜?shù)拈L!
師述:到底小兔跑的路程是不是比烏龜?shù)拈L呢?咱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多媒體課件)。
你有辦法判斷出誰跑的路程長嗎?
學生討論。(得出可以比較這兩塊圖形的周長。)。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出示目標指名讀讀)。
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設計思路:我從學生熟悉的故事情境引入,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的情景,提出問題。在問題的召喚下,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新知的動機。)。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兔子的路程:
提問:兔子的路線有什么特點?(長方形)。
長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呢?
怎么算長方形的周長呢?
小組討論解決方法:小組討論看你們有幾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小組討論、后匯報小結:
寬+長+寬+長=周長寬+寬+長+長=周長。
寬2+長2=周長。
(長+寬)2=周長。
師: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有這么多種,這里的每一種方法都很棒,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呢?今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
(設計思路: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規(guī)律和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嘗試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樂于、善于自主學習,能主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使組員之間形成觀點交鋒,思維共享,達到學習互補的目的。實現(xiàn)知識的學習、互補和再創(chuàng)造。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盡量讓學生多做多說多看多交流,老師放手使學生在動手中深刻的體會,并且驗證自己的觀點,并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合作,得出結論。使學生操作,思維,語言相結合,深刻的體會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這樣的設計還有利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鍛煉。)。
2、小龜?shù)穆烦獭?/p>
提問:怎樣計算烏龜?shù)穆肪€(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小組討論解決方法:討論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你有哪些方法?總結成公式。
匯報結果:邊長+邊長+邊長+邊長=周長邊長2+邊長2=周長邊長4=周長。
(設計思路:有了長方形周長的基礎進行知識遷移,學生會輕輕松松的總結出來正方形的周長公式。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3、得出他倆的路程一樣長。
烏龜和兔子比賽究竟誰勝利了?(對,小兔獲得了勝利。)。
4、給小兔點掌聲,有錯就改,真棒!希望我們也能像小兔那樣作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學生。
(設計思路:前后照應,并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鞏固深化,聯(lián)系生活,解決實際問題(課件出示)。
1、在釘子板上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并求它們的周長。
2、求數(shù)學課本封面的周長:(學生測量、計算。)。
3、求毛巾的周長:(課件出示)。
4、求跑兩周多長:(課件出示)。
5、求籬笆的長:(課件出示)。
(設計思路:課堂教學的好壞,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否,學生發(fā)展的有無,一一都要通過練習來檢驗。本課中,依據(jù)教學重、難點,分層設計了以上幾個習題,通過練習,既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鞏固、記憶,又為第二課時的教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四)課堂總結。學生交流本節(jié)課都學到了什么?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你有什么收獲?你能用簡短的話告訴大家嗎?同桌互說,然后告訴大家。
(五)課后延伸,解決實際問題。
1、小組為單位,尋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長的知識?(3—5個)。
2、搜集數(shù)據(jù)計算教室門、窗、課桌、凳子面的周長。
(設計思路: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學習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有用的數(shù)學。周長的問題在兒童的生活中接觸還是比較多的。這幾個習題的設計,更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驗周長。)。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按照新課標要求,讓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總結規(guī)律,說出規(guī)律。既鍛煉了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長方形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人教社教科書第六冊81-83頁的內容。
1、使學生理解有關時間單位"年、月、日"的基礎知識。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能夠初步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2、引導學生進行收集處理信息,觀察比較,進行聯(lián)想,提高學生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好品質。
閏年、平年的區(qū)分與計算及大月、小月的記憶。
1、教師準備教學輔助課件及某年天數(shù)統(tǒng)計表若干份。
2、學生課前收集不同年的年歷、學具盒。
(一)謎語導入。
師:日歷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它。(揭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大月、小月的認識。
(1)師:(出示20xx年的年歷)同學們從這張年歷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說出自己最喜歡的日子(學生回答)課前同學們也收集了一些不同年份的年歷,請同學們結合手中的年歷,填出每個月的天數(shù)。(學生填表)。
(2)請3名學生拿上來展示,并說出每個月的天數(shù)。師:從你們的表中可以看出各月天數(shù)有哪幾種情況?(學生回答,師板書:31天、30天、28天、29天)。
(3)師:(展示課件)我也收集了近十年的每月的天數(shù),請同學們觀察老師的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xiàn)些什么?(小組討論,把討論的情況寫在紙上)。
(4)小組代表發(fā)言。
(5)(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展示概念課件:大小月概念(一個月31天叫大月,一個月有30天叫小月)。
(6)小組活動:說一說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是大月還是小月?
2、閏年、平年認識。
(2)猜測:1994年、1993年、20xx年、20xx年的2月有多少天?
(課件展示萬年歷進行驗正)。
(3)教師展示閏年、平年概念課件,揭示什么叫平年、閏年。
師:判斷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主要是看哪一個月的天數(shù)呢?(2月)。
(4)質疑:剛才我們知道了2月的天數(shù)在四年里有3年是28天,1年是29天,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師:同學們隨便說出幾個年份,讓老師說出這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并說出2月是多少天。
(5)師:同學們想知道老師是怎么判斷的`嗎?講解求閏年的方法(教師展示課件)。
反饋練習:給出1949年、1997年、1999年、20xx年年份讓學生分小組判斷是平年還是閏年,并說說這幾年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6)師:同學們會判斷平閏年了,但知道閏年、平年是怎么來的呢?(教師展示課件講解平閏年的來歷)。
(7)師:我們知道了閏年、平年的來歷,那么一般多少年閏一年呢?(4年)為什么又有"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的說法呢?(展示課件說明)。
3、大小月的記憶方法。
(1)師:怎樣熟記大月、小月呢?請同學們伸出你們的左手并握成拳頭。師展示課件:拳頭記憶法。
(2)速記兒歌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總不差,四六九十一三十天,閏年二是二十九,平年二月二十八?quot;(老師對"臘"字說明,請學生齊念)。
(三)形成應用。
1、拖水果(判斷大小月)。
利用課件展示,請同學們完成。
2、做做小偵探(一個罪犯經過整容,拿著一張1979年2月29日的邊境通行證準備出關,可還是被警察一眼識破,這是為什么?)。
3、判斷平年閏年,讓學生到電腦前輸入不同年二月的天數(shù)。
4、(分組討論完成)小星的故事(小星在外婆家連續(xù)住了62天,剛好是兩個月,是哪兩個月呢?如果是61天呢?60天呢?59天呢?)。
(四)實踐操作。
教師給出20xx年一月日歷,請學生利用學具制作一張20xx年二月的日歷,全班交流。
(五)情感激勵,總結評價。
(六)板書設計(略)。
李老師執(zhí)教的《數(shù)學廣角》中的“重復問題”,這一堂中呈現(xiàn)出許多亮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整堂課汪老師以進入數(shù)學樂園為引線,幫助遇到困難的小豬為為題解決的切入口,讓孩子們在一個個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享受助人為樂的樂趣,享受到學好數(shù)學帶來的.巨大成就感,讓學生能更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
例如:在整個知識的獲取過程中,基本上讓學生自己動手、動口去獲取,老師只是起了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
合作交流,充分獲取數(shù)學活動的經驗,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的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可見,合作交流在數(shù)學教學中也相當重要,本課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合作探索中學會了用集合的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體現(xiàn)趣味性和層次性,先設計了游戲,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然后設計了幾道有趣的練習,使練習有坡度,難度適宜,真正體現(xiàn)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中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各位評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第7冊134頁136頁《面積和面積單位》,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學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們的周長計算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學生學了這部分內容,為以后學習平面幾何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面積的學習,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相對較難,教材首先讓學生通過觀察所熟悉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幫助理解面積的含義,在認識面積的意義后,接著學習面積的單位,使平面圖形的大小有了度量的標準,這樣就減少了認識上、理解上的難度?;趯滩牡囊陨险J識,按照大綱的要求,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道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知道他們實際的大小。
初步學會用面積單位測量圖形的面積。
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
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
面積概念及常用的面積單位形成的過程。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讓學生說說多功能教室有哪些物體,和你家的房子比較一下誰大一些?并問學生想不想知道多功能教室到底有多大?比你家房子大多少?從而順其自然的導入新課。教師板書:面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想體現(xiàn)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課的所學的內容與學生的認知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
這一環(huán)節(jié)分兩步來完成
第一步認識面積首先讓學生通過用手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和課桌的桌面,看電腦中的兩個鏡框的畫面,來感受物體表面有大有小。接著讓學生畫平面圖形,讓學生知道平面圖形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議、說,給他們的大小起個名字,最后師生共同總結面積定義,教師板書。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識入手,通過眼看、手摸、口述、用腦思考等多種感觀參與到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豐富了學生的表象。教師及時捕捉學生的反饋信息,引導學生抽象出面積的概念。
第二步,比較面積的大小,引出面積的單位首先讓學生知道正確比較面積的大小,必須有統(tǒng)一的標準,教師先出示一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學生用觀察法比較,會有三種答案,用疊起來的方法比較(試一試),還是不能確定大小,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兩次信息反饋,鼓勵同學們大膽創(chuàng)新,有意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再演示,在兩個圖形上分別畫上同樣大的小方格,通過數(shù)小方格的數(shù)量,學生明白方格多的面積就大.在學生已經知道用數(shù)格法來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前提下,運用游戲的方法來比較同樣一個圖形,可以是6格也可以是12格,從而產生了矛盾,達到了學而思,思又惑,惑求解的目的,經過師生共同分析原因,知道要正確地比較兩個面積的大小,必須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接著教師巧妙引出面積單位這一概念。測量長度要用長度單位,測量面積要用什么單位?告訴學生今天先學習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板書: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指出面積單位還有別的,如平方千米也是一個面積單位。以上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的思維在師生共同提出問題、產生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一直處在積極探索之中,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fā)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這個環(huán)節(jié)分三步來完成:第一步讓學生自學課本并出示相應的自學提示。第二步是分層次來學習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的教學以教為主;具體環(huán)節(jié)如下:找,從自己備的學具中找出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想:看著1平方厘米并把它印到腦子里.比,比一比你手上的哪個指甲大約是1平方厘米。畫,畫一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量一量你的橡皮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教學以扶為主;1平方米的教學以放為主。以上利用多種方法的教學,促使學生鞏固了面積單位,發(fā)展其空間觀念。第三步用單位面積測量物體表面的面積.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為此,在教學中都進行了操作練習讓學生去量一量橡皮、書本封面、課桌,并讓學生學會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積。
主要設有填空題判斷題和操作題。目的讓學生明白(1)正確運用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滲透長度和面積的區(qū)別,為下節(jié)課做好鋪墊。并且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空間。
課堂小結后我安排了這樣一個思考題,讓學生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測量我們的操場,這個方法可行嗎?為后續(xù)學習埋下伏筆??傊菊n采用的教學方法從實際生活引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注重學生的信息反饋,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理想的發(fā)展。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biyelunwen/1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