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寫作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他們的主動參與程度。接下來是一些一年級教案實例,希望能給老師們提供一些啟示和思路。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并認識本課出現的3個要求會寫的字,能認識3個要求會認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3、體會詩歌中所表達的那種兒童對于夜空大膽美妙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正確書寫要求會寫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課文中感受美與想象的新奇。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文。
1、看課件。學生進行說話練習。
你看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井”字,請同學來讀。
同學們,也許你們曾經在農村、公園里或一些旅游景點中見過井,你能說說嗎?
是啊,井里的水很深,而且水面平靜。有一個年紀和你們相仿的小朋友在夜晚看天空,看著,看著,他就被吸引了,而且還寫了一首小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課題,讀題。
課件出示課題“古井”,我們都看過“井”的圖片了,你們知道什么是“古井”嗎?古井可不是一般的井,而是有著很多年歷史的井,很神秘。這個小朋友感覺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
3、再讀題目。你們想去看看這好像古井的夜空嗎?
二、感知課文,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師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看清每個字,用心聽。
2、給同學機會,讓你們親自去看看古井,感受它的神奇與魅力。
同學們,請你借助書上的拼音來讀課文,認真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爭取做到正確、流利。在文章中找出我們要學習的生字,仔細拼讀并用圓圈畫出來。
三、識字、解字并理解詩歌內容,指導朗讀。
本課識字教學量小,要求會寫生字為2個,會認生字只有“很”,運用隨文識字法學習本課生字。
同學們,為了更好地學習這首詩,我們要先來認識三個字寶寶。
1、“夜”夜晚的天空。
誰找到這個字寶寶藏在哪行詩句中了嗎?你能讀一讀嗎?
出示生字字卡,一組開火車讀字音,整讀音節。
誰能組詞?
再讀詩句“夜晚的天空”
說話訓練:你能說說,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嗎?
2、“很”,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這個小朋友看到夜晚的天空覺得它像什么呢?找到這行詩了嗎?誰來讀一讀?指一名學生讀詩句: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出示字卡“很”,拼讀字音,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再來讀讀這行詩吧。
3、詩句“我丟下去的白石子,變成很多很多的星星?!?/p>
這個小朋友感覺星星是什么呢?找到相關的詩句讀一讀。
小作者認為在上的星星是自己丟在像古井一樣的夜空中的白色的石子,多有趣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4、“久”,“可惜,我聽了很久很久,都沒有它們的回音?!?/p>
出示字卡“久”,拼讀字音,教師講解含義:形容時間長。
教師領讀詩句。
指生讀詩句。
為什么小朋友沒有聽天回聲,你們知道嗎?
四、再讀古詩。
1、生自己練讀。
2、指生讀全詩。
3、男女生合作讀詩句。
五、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詩歌。
4、說一說“你覺得夜晚的天空像什么呢?”
二、指導書寫生字。
“夜”為上下結構,“久”為獨體字,教師要范寫。
三、完成課后題。
1、讀一讀,會寫的寫下來。
2、讀一讀,詩歌《春雨》。
注意讀好植物們說的話,認識表示說話的標點。冒號,引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種子、桃樹、麥苗渴望成長的急切盼望心情。省略號的停頓要處理好,給人留有遐想的空間。
四、作業。
1、書寫生字。
2、背誦詩歌。
1、自由讀悟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圖文結合,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課堂的口語和說話訓練。
4、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內容。
1、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相關二類字的音節,指導“?”“反義詞”“打比方句子”“好看”等的學習。
2、了解各動物尾巴的特征,并與圖對應連線。
3、練習給書中的六種動物畫尾巴。
4、有感情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各動物尾巴的特征,并與圖對應連線;有感情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相關二類字的音節,指導“?”“反義詞”“打比方句子”“好看”等的學習;練習給書中的六種動物畫尾巴。
教具準備。
文中的六種動物及尾巴模型、彩色筆、小作業本紙一張、師畫的其它無尾動物圖及空白方框、彩色粉筆、音樂錄音磁帶及錄音機、師畫簡筆畫(空地、樹木、小草及野花)、課題板書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現在請大家聽老師講一個故事,你們邊聽邊想:?猴子叫大家干什么?
2、(師配樂講述)從前,在一個美麗的大樹林里,居住著一群動物。有一天,動物們都聚到了一塊空地里。它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樹木,邊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和五顏六色野花。動物們在空地上玩耍、嬉戲,快樂極了。這時,倒掛在樹枝上的猴大哥發話了:“喂,大家停下來,我提個建議,咱們來比賽比賽吧?!眴?,小兔妹妹的耳朵最靈,馬上停住,趴在地上喊:“猴大哥,我們比賽什么呀?”猴子往下一瞧,看見了兔子的尾巴,再抬頭一瞅,望見了自己的尾巴,眼珠子骨綠綠一轉,有主意啦:“我們就來比尾巴吧!”
3、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剛才的故事里,空地周圍有什么?(抽生答:綠樹、青草、各色野花。師畫黑板上)猴子叫大家在空地上準備干什么?(抽生答:比尾巴)。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尾巴”這一課。(板書:比尾巴)請大家看課題的拼音,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抽生說:兩個三聲的變調、輕聲)。
5、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大家翻開書,看著課文,自由練習朗讀。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然后,在書上作好記號。開始。(師進行個別學生的自學指導)。
2、現在,請小朋友交流:你讀懂些什么?(全班學生邊說邊互相補充)(略)(師根據學生說的順序,把無尾的插圖中的動物圖,貼在黑板上)(或用多媒體演示)。
三、圖文結合,了解各尾巴的特點。
1、請大家觀察黑板上的動物,它們都少了什么?(抽生答:尾巴)。
2、請看猴子,它的尾巴有什么特點?(抽生答:長)(師出示“長”,并連線)。
3、現在大家邊聽音樂靜息,邊看老師寫。(師板書:短、傘、彎、扁、好看)。
4、坐好,你們看拼音,黑板上這幾個字的拼音要注意些什么?齊認讀三遍。(抽生說后齊認讀)。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2、創設情境,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能細心觀察,主動認字。
3、鞏固復習學過的形近字,并力求書寫美觀、工整。
4、通過讀句子鞏固、積累對“越……越……”句式的用法。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教學準備:
掛圖、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2、創設情境,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能細心觀察,主動認字。
3、鞏固復習學過的形近字,并力求書寫美觀、工整。
二、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三、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四、教學過程:
(一)、我會認。
1、談話導入,出示“木”,小朋友認識它嗎?
2、出示轉盤,認讀轉盤上的字。
3、開火車認讀。
4、小組交流:這8個字里藏著一個秘密,你發現了嗎?
5、全班交流,為什么這些字中都有個“木”字那?
6、做游戲“玩轉盤,猜字謎”,學生邊拍手邊說。
7、你還知道哪些字是“木”旁?
(二)、我會讀。
1、激趣導入,出示“我會讀”。
2、小男孩在讀什么?你會讀嗎?你是怎么會讀的?
3、引導學生觀察,標牌大都掛在大門邊或大門上。
4、出示六幅圖,分發給各個小組,小組合作,從八個標牌中選擇合適的貼在圖上。
5、小組交流。
6、小組派代表上臺領讀標牌上的文字。
7、全班齊讀。
(三)、擴展活動。
1、識字比賽。
(1)小組內交流,把自己平時從生活中積累的漢字,收集在一張卡上,和同學們交流。
(2)小組間交流。
(3)老師抽查、獎勵。
2、引導發現識字方法。
(1)小朋友會認這么多的字,能不能說一說這些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
(四)、情境表演。
現在我們在大街上,一位同學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怎么做呢?
五、作業布置:回家積累自己還不認識的字。
六、板書設計:把學生說的字寫在黑板上。
七、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讀句子鞏固、積累對“越……越……”句式的用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二、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三、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四、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寫一寫。
1、出示第一排的三組生字,請學生認讀。
2、請學生小組內自由說說:這些字哪些地方不同?
3、學生練說,教師巡視。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十”字下面加一橫“土”。
“日”字里面多一橫“目”。
“小”字去鉤多一撇“少”。
5、自學第二排的三組生字,說說哪些地方不同?
6、評議:“天”的捺筆變彎鉤“無”。
“手”的豎鉤變彎鉤“毛”。
“田”上出頭下彎腰“電”。
7、寫字。
(1)強調關鍵筆畫。
(2)注意強調寫字姿勢,教師巡視。
(3)展示作業,全班評議。
(二)、我會讀。
1、出示三句話。
2、學生自由讀,并說說這三句話中相同的地方。
3、同桌互讀,交流。
4、全班齊讀。
5、這樣的句子我們在哪里讀過?說出來。
6、擴展練習。
(1)出示掛圖,小朋友的個子越長越高;樹上的葉子越來越綠;雨越下越大。
(2)請學生自由用“越…越…”來說話。
(三)、讀讀背背。
1、展示古詩積累。
請學生自由上臺朗誦自己會的古詩,比比誰讀得好,背得多。
2、學習新詩。
(1)出示掛圖,教師配樂范讀。
(2)學生跟讀,領會詩的節奏與韻腳。
(3)學生自由讀,要求借助拼音讀通。
(4)同桌互讀。
(5)教師抽查,糾正錯音,注意“鋤、誰、知、中、餐”的讀音。
3、感悟詩意。
(1)學生反復朗讀后,啟發學生發揮想象,并根據圖和個人感悟設計動作。
(2)學生邊動作邊讀。
(3)指導朗讀。
4、課后延伸。
找一找還有哪些詩或兒歌是寫農民伯伯的,讀一讀,背一背。
(四)、練習。
1、把詞語分類組合。
黃牛???面包????牛奶?????作業本????花貓????尺子。
1?(????????????????????????????????)。
2?(????????????????????????????????)。
3()。
五、作業布置:回家積累自己還不認識的字。
1、寫量詞,不會寫的字用拼音。
()貓一()尺子一()牛。
一()樹一()蘋果一()棗。
2、出下邊蔬菜的顏色。
豆角(),蘿卜(),茄子(),南瓜()。
七、課后反思: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森林對于維護生態平衡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所需的生字卡片、有關帳篷的圖片。
學生:做一些動物頭飾,向大人了解森林的作用。
教學設計參考。
一、質疑激趣,導入新課。
1、說說課題:你喜歡這個課題嗎?為什么?
2、自己借助拼音讀課文,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自主識字,同桌交流。
1、自學本課的生字、新詞,同桌互查互評。
2、交流難點后,讓學生說是怎么學會這些字的。
3、開火車檢查認字情況,教師適時給予指導。
三、自讀課文,交流釋疑。
1、自己讀讀課文,想想明白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做上記號。
2、同桌學習交流,互相啟發,弄懂不明白的地方。
3、向教師提出通過同上星期交流還不明白的地方。
四、釋疑解難,指導朗讀。
1、教師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重點應該在最后一段,點明森林對于防風沙,固水土的作用。
2、讓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
3、請學生讀給大家聽——評價——再讀。選不同的學生讀全篇課文。
4、分角色讀,教師指導。不同角色,語氣不同。小鳥聲調可高一點、清晰一點。小鹿讀得活潑可愛。風沙、雨水呢?自己試著讀讀,怎樣才能把不同角色的物點表現出來。
五、自悟自得,升華認識。
1、學生通過分角色讀,體會課文內容。
2、讓學生談談學習這課后,懂得了些什么。
3、教師可以點出森林對于維護生態平衡所起的巨大作用。
4、再讀課文,加深感受。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要想讓學生獲得濃厚的識字興趣,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以后的識字活動中,這一節的識字體驗尤為重要。然而,剛入校園,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尚未形成,學習注意力維持時間尚短,學習興趣容易被激發,也容易消散。因此,識字教學必須建立在"趣味"的基礎上,借助多種活動進行,如,在看圖中識字,在表演中識字等,引導學生經歷識字過程,獲得識字體驗,最終準確識字。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認識"天、地、人"。
2.互動活動二:同學們反應真快,如果我把這個游戲變成"相反詞語對對碰",你們會嗎?比如我說左,你對--右。
3.(教師板書"天"和"地")引言:我們生活在天和地之間,我們是--人。(板書"人")。
設計意圖: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游戲是最能走近其心靈的,因為每個孩子都喜歡游戲。兩個游戲的設計都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讓孩子在游戲的"趣味"中慢慢走進學習目標,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賞童謠,認識"你、我、他"。
1.播放童謠視頻。(你是媽媽,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媽媽對我說:"孩子,孩子,你是媽媽的好娃娃。"爸爸對我說:"娃娃,娃娃,媽媽對你說的啥?"我對爸爸說:"爸爸,爸爸,媽媽說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將視頻定格在最后一句話。
3.互動活動。教師面向全體同學,用手勢分別指自己、一名同學和另外一名同學,引導學生交流:"我"是誰,"你"是誰,"他"是誰。然后,學生小組內進行交流表達。
4.教師板書"你我他",學生認讀。
設計意圖:童謠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觀察體驗中體會"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進行互動交流,在實際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個人稱代詞的不同含義。
三、利用字卡,認讀生字。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板書的6個會認字,學生充分認讀。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讀互考。如果同桌讀錯了,學生可以當小老師教同桌讀字。
3.開火車輪讀字卡,有錯及時糾正。注意"人"是翹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識字:我們怎樣才能把它們記住呢?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字,一邊觀察字卡,一邊說一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字。
5.學生舉字卡到黑板前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天:(1)聯想識字。獨體字,"大"字多一橫就是"天","夫"字不出頭也是"天"。
(2)字理識字。象形字,出示圖片,古時候"天"字像正面站著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頭,引申為頭頂以上的天空。
(3)組詞識字:天上、每天、天真。
地:(1)熟字加偏旁識字。左右結構,"也"字左邊加個""。
(2)"加一加"的方法識字。左邊是"土",右邊是"也",合起來就是"地"。
(3)組詞識字。大地、地面、土地。
他:(1)熟字加偏旁識字。左右結構,"也"字左邊加個"亻"。
(2)"加一加"的方法識字。左邊是"亻",右邊是"也",合起來就是"他"。
(3)組詞識字。他們、他人、他鄉。
(4)形近字比較識字。"地"和"他"的右邊都是"也",字的左邊不同,"他"與人有關,所以是"亻","地"與土有關,所以是""。
人:(1)數筆畫識字。獨體字,第一筆是撇,第二筆是捺。
(2)字理識字。象形字,出示圖片,古時候"人"字像一個人的側視形象,頭、臂、身、腿、足齊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點。
(3)猜字謎識字。"天下一絕"或者"春節放假三天"。
(4)組詞識字。大人、人民、人們。
我:(1)聯想識字。獨體字,"找"字頭上多一"撇"。
(2)組詞識字。我們、我的、我家。
你:(1)部件組合法識字。左右結構,"亻"加"爾"。
(2)組詞識字。你的、你們、你家。
設計意圖:低年級識字教學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復現,根據兒童"先快后慢"的遺忘規律,當堂抓好多種形式復現和認字顯得尤為重要。利用玩生字卡片識字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時間充裕,全體參與,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識字能力。
四、游戲鞏固,課堂總結。
1.課件出示識字大轉盤(轉盤上面標有本課生字)。學生轉轉盤,轉到哪個字,就用那個字擴詞并說一句話。
2.小結:我是老師,你是我的學生,他也是我的學生。我們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間,一起做熱愛學習、勤奮努力的人。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鞏固6個生字,并借助游戲進一步應用生字,組詞、造句是對識記生字情況的進一步檢驗,更是深入理解字義,運用生字的重要環節。
教學反思。
本節課設計重點體現"三務實",即思想務實、設計務實、過程務實。真正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識字,在快樂活動中識字。
1.多種方法識記,提高識字效率。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本節課以6個生字的識記為重點,引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識記生字的方法。在匯報的過程中,識字的方法變得多元化;在教師點撥的過程中,識字的方法變得有效化。
2.《語文課程標準》在低年級的教學目標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這種喜歡和愿望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育中去激發和培養。比如在教學生字時,用生字卡片,讓孩子們三到四個人為一小組進行合作,想辦法記字。播放《你、我、他》視頻童謠,創設情境識字。將情境帶入課堂,將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活動空間。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其中的8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中感悟疊詞的表達效果,會說類似的疊詞,并積累疊詞。
4、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森林的作用,教育孩子保護自然、保護環境,并努力為綠化祖國作出貢獻。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森林的作用。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森林是各種動物的家,初步了解森林的作用。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森林的作用。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一課呀?
2、學生齊讀。
3、你們知道,小樹、小草、幫了山爺爺什么忙嗎?
4、許許多多的小樹圍在一起,就成了森林。森林是什么樣的呢?小朋友們看。(出示掛圖)。
5、小朋友們你們在森林里都看到了什么?
6、小朋友們,你們想對森林說什么呢?
7、指導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
1、教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找生字。
2、反饋找生字的情況。
3、認讀生字。
4、朗讀課文。
5、學生自由讀,把課文讀通順,并找找文中哪兒描寫的是森林,哪兒描寫的是大家向森林問好。
三、讀一讀,理解課文。
1、文中哪幾自然段寫的是森林呢?
2、學生反饋,教師出示句子。
“一棵樹,兩棵樹,好多好多樹。手挽手,肩并肩,一片綠色的海洋。
3、指名讀,其他學生評議。
4、引導學生做動作,理解手挽手,肩并肩。
5、出示掛圖再次感知森林的樣子。
6、這句話中海洋指的是什么呢?
7、指導朗讀。
8、誰向森林問好了?
9、反饋他們各說了什么?
10、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自由讀它們說的話組長可以安排角色朗讀。
11、反饋的情況。
12、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了課文,你知道了森林有什么作用。
13、集體反饋。
四、熟讀課文,復習聲。
1、自由大聲地讀課文。
2、指名認讀生字并組詞。
五、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9、森林,你好。
小動物的家。
森林擋風沙。
儲雨水。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中感情疊詞的表達效果,會說類似的疊詞,并積累詞語。
4、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孩子保護自然、保護環境,并努力為綠化祖國作出貢獻。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森林的作用。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人類破壞造成的自然災害圖。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有誰向森林問好了嗎?
2、它們都說了什么呢?
3、教師小結森林的作用,然后導入新課:小朋友們,森林幫我們這么多忙,可是,卻還是有人向可愛的森林伸出了可怕的手。(出示圖片)。
二、暢談感想,啟發教育。
1、讓學生自由地說說自己的觀后感想。
2、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森林呢?我們不能做什么?
3、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適當的小結,教育孩子保護森林、保護環境、植樹造林。
三、語文實踐。
1、出示讀一讀,說一說練習。
2、學生自由大聲讀。
3、指名讀。
4、學生討論、區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5、練習說:好______好______的______。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2、開火車認讀。
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讓學生自己說說在書寫這些字的時候,該注意什么。
5、學生寫字,教師個別輔導。
6、作業展示,集體評議。
7、互相批閱生字,一起修正,爭取寫得更好。
五、布置作業。
抄寫生字。
1、認識16個生字,會寫8個字,并端正整潔的書寫,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逐步培養孩子養成愛護學習用具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會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把對課文的感悟轉化為自己日常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聯系學生生活,激發閱讀愿望。
1、展示學生丟棄的文具,引發思考: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們丟掉了?
文具們可傷心了,它們都要離開你們去找貝貝了,你們想不想留下它們呀?
2、快去找小貝貝商量商量吧。
二、板書課題:文具。隨文識字:具。
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它?
三、自由讀文,讀準生字新詞。
1、借助拼音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反復朗讀。要把字音讀正確。
2、同桌互讀,互相幫助對方讀準字音。
3、反饋指導:
(1)文具、丟、時候、仔細、已經。
(2)學生評議,鼓勵與糾正并用。
(3)用多種方法讀準要認的生字。
四、反復閱讀實踐,讀通課文內容。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
2、同桌互助,幫助對方把課文讀通。
3、讀文,師生評議:能否做到正確流利。
4、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讀生字。
五、整體閱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談的問題嗎?
六、聯系實際質疑,引發深層探究。
1、你有過小貝貝這樣的現象嗎?你想過為什么嗎?
2、怎樣才能做到不丟文具呢?
3、鼓勵學生互動,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想法。
七、選擇性閱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八、總結學習收獲,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養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會寫生字。
2、感悟課文內容,養成好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畫,訓練想像,培養習慣。
1、出示插圖,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個文具,你會想些什么?說什么?
2、先自己想,再做交流,鼓勵學生與眾不同的想法,引導學生自主表達。
二、聯系實際,學習表達,自我教育。
1、看看自己的小書包,說說有哪些小伙伴?
2、試著用書上的語言說說,你是怎樣疼愛它們的。
3、再用自己的語言練一練。
4、推選說得的學生作總結。
三、學習會寫字,辨析字形,正確書寫。
1、復習“文具”,并用文具說一句話。
2、拿出識字卡片,獨立分析:能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3、同桌檢查匯報,再說說哪個字最難記。
4、針對學生的難點,教師指導。
5、生字找朋友。組詞練習,鞏固記憶。
6、描紅抄寫。
7、教師巡視。
四、鞏固識記生字,積累詞語,學以致用。
1、讀讀我的詞語庫,說說你還從文中積累了哪些詞語。
2、說說你是怎樣愛護文具的。
1、鞏固漢語拼音,區別聲母、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初步認識反義詞,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
3、復習鞏固認識的字,滲透分類排列的思維訓練。
4、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5、建立句的概念,會用“誰做什么”說完整話。
6、激發在生活中獨立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7、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自覺誦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反義詞和讀句說句。
教具準備
掛圖、制作帶姓氏的花、拼音卡片、反義詞生字卡。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區別聲母、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初步認識反義詞,加強語言積累,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
3、復習鞏固認識的字,滲透分類排列的思維訓練。
4、把認字、學詞和認識事物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認識反義詞讀句說句。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我會寫
1、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你們的老朋友聲母和韻母,還記得嗎?
(2)依次出示卡片。(學生開火車讀)
(3)引導學生評價并隨時糾正讀音。
2、找一找。
(1)教師貼畫,兩座房子,分別寫著聲母和與韻母。
聲母 韻母
(2)游戲
送聲母、韻母回家。(學生一個個為他們找到家)
(3)貼完后,指讀,評價。
3、寫一寫。
(1)學習小組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讀一讀聲母和韻母。
(2)各組同學合作給拼音分類。
(3)按要求把聲母、韻母抄在四線格里。
(4)同桌互相檢查。
(5)師生共同評價。
(二)、我會連
1、游戲。
(1)做“反話游戲”,同學聽到老師的話,就用手做出相反的動作。
(2)老師說,同學做。
(3)哪位小朋友還能說出生活中相反的事物來。(如:黑與白,粗與細,高與矮,胖與瘦。自由發言。)
2、學生對字游戲。
3、學生把成對子的詞卡貼在黑板上,當小老師帶讀。
4、動手用尺連線。
(三)、我會讀
1、游戲“識字接龍”。
每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生字卡,同桌為一組,一個同學擺出識字卡,另一個同學迅速讀出字音。
2、還可以自由組合,合作玩游戲。
3、把自己認為是一類的擺在一起。(學生自由討論,動手擺一擺。)
4、請學生上臺操作,當小老師指讀。
5、全班齊讀。
(四)、我會連
1、出示題目。
(1)學生先自己試讀,不會讀的字可互相交流,或向老師請教。
(2)教師指名,學生說一說。
(3)指名小老師帶讀,全班跟讀。
(4)學生自由選擇詞語說話。
2、試著連一連。
(1)學生在書上做練習。
(2)學習組長檢查。
(3)教師巡視輔導。
(五)、擴展活動
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歡的東西畫下來,再用學過的字或拼音把名稱寫下來。
五、作業布置: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歡的東西畫下來,再用學過的字或拼音把名稱寫下來。
六、板書設計:黑與白,粗與細,高與矮,胖與瘦
七、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建立句的概念,會用“誰做什么”說完整話。
2、激發在生活中獨立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3、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自覺誦讀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認識反義詞讀句說句。
三、教學難點:讀句說句。
四、教學過程:
(一)、讀讀說說
1、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在家里,爸爸媽媽和你經常做的事有哪些?
(2)學生自由發言。
(3)出示書上的句子,學生讀一讀。
小組互相讀。
2、看圖說句子。
(1)出示三副孩子活動的圖畫。
(2)同學們看看,圖上畫的是誰?在做什么?
( )踢( )。
( )洗( )。
( )讀( )。
(3)同桌討論后,指名說。
(二)、我會認
1、出示“姓氏花”。
進行有趣的識字練習,請大家把自己認識的姓說給同學聽,看誰得多。
2、學生交流。
(1)教師巡視。
(2)學生小組討論,不斷擴展識字面。
3、做練習。
(1)明確要求:看到認識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2)涂好后,讀給大家聽一聽。
(3)如果同桌又教給你新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4激勵:看看誰的花開得最美。
(1)請同學上臺交流識字方法。
(2)出示課本外的姓氏,請學生讀一讀,涂一涂。
(三)、讀讀背背
1、示圖,你看見了鵝,想說些什么?
(1)指名發言。
(2)這只漂亮的大白鵝被一位小詩人看見了,他像你們一樣,高興地贊美這只大白鵝。
2、出示古詩。
(1)教師范讀。
(2)誰來和老師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3)學生試讀。
(4)組織學生評價。
你為什么這樣讀?引導學生體會“鵝”快活、可愛的樣子,及作者的喜愛之情。
3、教師帶讀,學生自由讀,比賽背。
(四)、練習
1、我能看拼音寫筆畫,寫漢字。
( ) ( ) ( ) ( ) ( )
2、把意思相反的字連起來。
上 左 出 大
右 下 小 人
3、加一筆,成新字。
大———( ) 木———( ) 二———( )
五、作業布置:把自己認識的姓說給爸爸媽媽聽,看誰得多。
( ) ( ) ( ) ( ) ( )
七、課后反思:
教學要求:
1、認識“初、眉”等十個生字,會寫“北、南”等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諺語的美。
3、有主動積累諺語的愿望,能在積累諺語的同時增長知識。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諺語的美;引發學生主動留心身邊科學的興趣。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諺語,它不僅告訴我們很多知識,而且方便我們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現在我們就來學幾個。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生字勾畫出來,再把生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互聽。
3、學生說說自己的記生字方法;教師注意總結推廣學生中好的識字方法。
4、教師出示字卡,指名學生讀、齊讀、搶讀。
5、做找字游戲:將本課的識字卡擺在桌上半部,教師發字音,請小朋友赴快找出來。(小組做這個游戲)最后,開火車讀字。
6、再讀課義,要求認準課文中的生字,讀通課文。
三、寫字教學。
1、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該怎樣寫才好看。
如,“北”寧,誰來提醒小朋友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義詞是什么?(南)你會寫嗎?你覺得哪里最容易寫錯?(注意學生描紅、書寫。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偨Y、表揚寫得好和進步大的孩子。
四、自讀課文。
五、布置課下收集諺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1、自讀生字。
2、教師指名、齊讀。
二、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整體感知課文。
a、教師范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有什么特點?
(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整體感知諺語的特點:這些諺語讀起來押韻,有節奏,像詩一樣,很美)。
b、自己讀一讀,感受感受。
2、理解課文內容。
a、多媒體演示;夜空月相變化的過程。
課文中哪一句說的是這個情景(師解釋農歷、娥眉、團圓)。
b、第二句:出臺觀察課文插圖,了解“北斗”,簡介北斗星的指向v。
c、讀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飛”、“大雁北飛”、“‘燕子南歸”都與天氣變化有聯系。讓學生通過讀文,自悟上述現象各預示了哪些變化。
讓學生自讀領會“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p>
朗讀全文。
3、積累。
(1)記背本課諺語。
(2)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諺語,并說說諺語的意思。
附:諺語。
十霧九晴。(這里的霧指的是輻射霧,即日落后由于地面輻射降溫而形成的一種霧。)。
雨過天晴。(天空純藍,往往出現在雨后,比較純凈而顯青。)。
天上星星跳,風雨就來到。(因星光閃耀往往反映出大氣不穩定。)。
東虹日頭西虹雨。(天氣系統一般自西向東移動。虹在東面說明陰雨天氣移過此地,該地天晴;反之,虹在西面預示壞天氣科來。虹是“日照雨”的產物,即內紫外紅光弧。)。
人黃有病,大約有雨。(天黃一般是由于空氣中水汽、塵埃較多,預示將要下雨。)。
朝霞暗紅雨凄凄,晚霞青白行丁里。(由于朝晚霞的色彩鮮艷程度與空氣中水汽含量密切相關??諝庵兴鄷r,呈暗紅;水汽少時,呈青白。)。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是指的是由卷層云而形成的暈圈。)。
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臨。(意思是說,當早上出現有棉絮狀的高和云時,往往預示著將有雷雨天氣的降臨。)。
一,教材分析:。
《家》是蘇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中的一篇兒童詩.它主題單純,內容淺顯,語言凝練,韻律和諧,富有兒童情趣,貼近兒童的生活,很受兒童的喜愛."家"是一個溫馨的字眼.這首兒童詩就是以"家"為題,從比喻的角度寫"家",目的就是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比喻,讓學生體會為什么說"祖國就是我的家",培養兒童愛家愛國的思想感情.全詩共六行兩句,分兩層.第一層(1~4行),點明藍天,樹林,小河,泥土,分別是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第二層(5~6行),點明兒童是祖國的花朵,祖國是兒童的家.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抓住兒童詩的特點,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個性的感知,聯想,體驗等心理活動,努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此發展學生語言,啟迪他們的智慧,讓他們的心靈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學目標:。
1,用聽讀識字的方法認識本課10個生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人和動物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溫暖的,幸福的,從而激發學生愛家,愛祖國的感情.
其中,鞏固學習聽讀識字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詩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是理解詩句的難點.
三,教學流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以談話的方式導人,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讓學生談自己的家在哪兒和在自己家里覺得幸福嗎從而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家.這時我用形義聯想法,把"家"字拆解編成歌謠,邊說邊寫"家"字.其目的是要引起學生對字形的注意.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意會了"家"字的形義.
接著,我以簡筆畫的方式出示白云,小鳥,魚兒,種子圖讓學生認一認.一方面激發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以圖為憑借認識相應的四個詞,并順利過渡到聽讀課文.
(二)指導聽讀課文:。
1,看著大屏幕,聽錄音讀。
2,用手指著書,跟著錄音讀.從而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位置.
3,用筆指書,自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向同學尋求幫助.
4,檢查,指名讀,引導學生評價。
5,小老師帶讀,利用學生之間識字量的差異,讓識字量大的學生當小老師,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6,同桌合作,相互讀.因為,這是初入學兒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形式.
7,師生接讀,這是幫助學生記憶熟悉語言的一種方法,有助于兒歌的整體輸入.
8,全班齊讀。
9,分組比賽讀。
10,達到熟練背誦。
總之,通過以上多種形式,大面積,分層次的聽讀活動,較好地促進了學生對兒歌的整體記憶,發展兒童了的語言;同時,利用無意記憶對識字的作用,達到識字的目的.
(三)教學生字詞:。
1,縮小語境,提出詞語.
2,再從詞中抽出生字.
3,靈活運用生字卡片,通過"放鞭炮","開火車","小兔子回家"等多種游戲活動,使單個生字反復多次,不斷與學生見面,激發學生興趣,動靜結合,最終達到準確快速認讀的程度.
(四)回歸課文,精讀理解:。
1,老師范讀,調動學生積極性:猜一猜,怎樣才能讀好。
2,利用孩子喜歡的動畫,交給學生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在腦海中浮想與詞語相關的清晰具體的形象"藍天萬里,白云朵朵;樹林里小鳥在歡唱;清清的河水中,魚兒自由自在地游玩;小小的種子破土而出,長出嫩芽……"從而進一步悟出"家"的內涵——溫馨,快樂,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同時,教師適時的評價點撥給了學生個性化朗讀更大的空間,讓他們在體驗中把對語言文字獨到的理解感悟,通過讀張揚出來,從而形成語感.
3,突破難點,學習最后兩行.通過認識祖國的地圖,教讀祖國的名字和欣賞祖國的風景圖片等方式,學生情感得到了熏陶,入情入境,從而達到與作者,教材情感的共鳴.
(五)拓展延伸,句式遷移:。
兒童詩的句式往往可以舉一反三,遷移運用.《家》這課中的句式"(什么)是(誰)的家"就是很好的例子.當學完整首詩后,讓學生用此句式創編兒童詩,自由討論,合作完成.這種創編,是學生超越生活經驗的創造思維,是發自內心的自由抒發,不僅培養了他們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在運用所積累的詞語和句子,豐富閱歷,積淀對語文內涵的感悟.
(六)總結,結束:。
通過思考:田字格是誰的家很自然地引出下節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了課的完整性.最后,我鼓勵學生課后畫出自己所找的家,并繼續創編兒歌,從而將課堂延伸至課外,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繼續保持,并促進了學生間,學生和家長間的交流,溝通.
1、通過聽故事,說一說,猜一猜,并理解故事情節。
2、欣賞故事,體會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
3、能簡單復述故事。
教學重難點。
重點:聽故事,看圖理解故事情節。
難點:體會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
教學工具。
幻燈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冬天太冷了天上會怎么樣呢?
(下雪)。
出示課件雪景。
師:下雪天我們可以怎么玩呢?雖然我們這兒不是太冷,所以下雪的機會也比較少,但是我們有些小朋友冬天有去過仙女山、金佛山這些地方,在那里就可以玩雪。
(堆雪人)。
出示玩雪課件。
師:"小朋友們,今天你看誰到我們班來了?"。
(雪孩子,雪人)。
"雪孩子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會是什么事情呢?"。
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吧!
(二)、欣賞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都有誰?發生什么事啦?
(3)雪孩子去哪里了?
(三):運用課件,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體會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
1.課件出示,提問:兔媽媽要干什么去呢?
(找吃的)。
兔媽媽為了不使小白兔感到孤獨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
(兔媽媽堆了一個漂亮的雪孩子讓他和小白兔一起玩。他們又唱又跳,玩得很開心。)。
2.出示課件,提問:小白兔睡著后發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火把旁邊的柴堆燒著了,小白兔睡得正香,一點也不知道。)。
3.雪孩子是怎么做的呢?
(飛快地跑進去,將雪孩子抱出來。)。
(四)復述故事。
1.看圖片講述故事。
2.幼兒跟著課件連貫講述。
3.個別幼兒上臺講述。
課后小結。
這是一個多么勇敢的雪孩子啊,為了救出小白兔,自己卻沒命啦。雪孩子的這種表現,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表示----舍己救人。雪孩子是一個舍己救人的小英雄!
教學目的:
1、理解本詩運用大量比喻、象征手法的作用。
2、把握屈原在追求與現實的矛盾中執著自修美德的強烈愿望。
3、背誦這兩節詩。
教學重點:比喻、象征手法所揭示的意蘊、作用。
教學難點:相對古奧的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思想情感把握及評價。
教時:三課時。
教學方法:誦讀、質疑和點撥。
教學過程:
1、結合教材(明)陳洪綬所繪《屈子行吟圖》,由學生介紹屈原主要身世、經歷和思想。
明確:屈原,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之一,“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半x騷”:離愁;遭憂;楚地的古樂曲名。
2、結合注釋,默讀,梳理字詞基礎知識,注意通假、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本詩中的運用:
偭規矩而改錯。
忳郁邑余侘傺兮。
何方圓圜之能周兮。
······(通假)。
怨靈修之浩蕩兮。
固世俗之工巧兮。
競周容以為度。
······(古今異義)。
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心而抑志兮。
回朕車以復路兮。
······(詞類活用)。
不吾知其亦已兮。
既替余以蕙纕兮,有神之翼攬茝。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特殊句式)。
3、本詩有不少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句子,如“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請把他們找出來,再以它們為線索,看看屈原通過這些直接抒情的句子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情感。(理解本文顯性的思想感情))。
明確:課文里節選的這一部分,特別是直接抒情的句子,展示了屈原理想追求和殘酷現實之間的矛盾,表達了詩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決不改變自己的高尚情操。
4、比喻、象征手法的大量運用:
找出本詩中有關比喻和象征的句子,運用數據統計看看到底有多少個比喻。象征句:
略微提及比喻和象征的區別:比喻有本體、喻體之分,比喻的喻體為虛,象征物為實際的事物。(但不拘泥和糾纏于此。)。
引導學生逐一理解比喻句的意蘊和作用:
既替余以蕙纕兮,有神之翼攬茝:比喻詩人高尚的德行。
眾女嫉余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許多小人;高尚德行。(比喻)。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比喻準則、準則。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不能與小人同流合污。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比喻詩人要保持芳潔與美好的品質。
象征: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象征理想境界。)。
體會這些比喻和象征的作用:具有更強烈的形象感染力;比興象征傳統的繼承;與直抒胸臆的句子構成回環往復的旋律,反映荊楚民族自由浪漫精神和悲怨郁結之情;文人高雅的貴族氣韻。(比較與《詩經》當中比興手法的不同。)。
5、誦讀課文之后,進行情境對話:
明確:
屈原:求索真理,矢志不渝;忠貞于國,知其不可而為之。
陶淵明:全身保生,質性自然,獨善其身,超然世外。
蘇軾:曠達自適,順逆泰然,自得其樂,隨遇而安。
6、批判性思維培養:
明確:
屈原的“擬女性”的寫法是值得肯定的,他用“擬女性”的寫法使感情的表達更加形象,使情感的抒發更加真實和自然。使人們更易接受和理解。而且“擬女性”的寫法對后世影響深遠,如唐代的不少“閨怨詩”就是男性作者借女性的身份進行創作的,他們以女性的口吻或身份來抒發相思、幽怨之情,使感情更加真切可感,意蘊深遠。
屈原的“擬女性”的寫法是封建思想下的產物,是消極的。他的以“男女”對應“剛柔”的觀點,是一種封建的哲學思想,其發展到后來就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性別觀念。并且屈原的“擬女性”的寫法將夫妻關系等同于君臣關系,強化了君主的權力,臣子在“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思想影響下無條件地臣服于君主,使君主關系固化乃至僵化。
7、學生質疑:
8、整本書閱讀:推薦讀整本《離騷》,共373句,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
9、拓展活動:湖南汨羅擬于2019年端午節前,開展面向全球華人文化圈的屈子祠征聯大賽,請從屈原忠貞于國、以身殉國、堅持真理、正道直行、文采風流、澤被楚地等角度來撰寫一幅褒揚、憑吊和感懷的對聯。
10、教學反思: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朗讀課文。(學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畫面渲染,激情導入。
1.教師引言:同學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多媒體課件:秋天的景色)。
2.教師配樂朗誦:聽,這悠揚的笛聲;看,那滿山遍野充滿了紅色和金色,這里簡直成了花的海洋、火的世界。瞧,那一棵棵高大的白樺樹,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更加挺拔。金燦燦的葉子隨風擺動,那一片片楓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耀眼。瞧,那鮮紅的山楂多么可愛!葉子紅了,果實也熟了。那一串串水晶似的紫葡萄,更是惹人喜愛。還有這不知名的果實也掛滿了枝頭。這不,就連那小小的蘑菇也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一陣風吹來,一片片金色的葉子慢慢地飄落下來。
4.教師引問:秋天,除了我們剛從畫面上看到的景色之外,你還能看到什么?一年之中,除了秋季,還有哪些季節?(板書:春、夏、冬)真好,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四季,去欣賞四季的美麗景色。(板書:四季)。
5.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激發學習興趣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生動、形象的畫面,加上教師充滿詩情畫意的配樂朗誦,把學生帶進了碩果累累的秋天。本環節通過自然的導入,揭示了課題,激起了學生求知的欲望。
二、自主讀書,合作探究。
1.教師引學: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主識字,用圓形畫出會寫的字,用三角形畫出會認的字。(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
2.教師引導:同桌交流,如果遇到困難要相互幫助。
3.教師巡視,組長檢查,總結方法,練習說話。
4.教師引導學生匯報生字認讀情況。
(1)做游戲識字。多媒體課件出示能夠明顯體現四季特征的事物的帶字圖片(柳樹、荷葉、菊花、梅花、雪人、草芽、谷穗、桃花、橘子、麥苗、楊梅等),讓認識的學生上來說說這些事物是屬于哪個季節的。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
(3)學習多音字“地”。
(4)開小火車:每個同學和每個生字打個招呼,先開小火車讀,適當給予評價,以鼓勵為主。
(5)記憶比賽:以課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四個,看誰記得準,讀得好。
(6)擴詞比賽: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對每個生字進行擴詞練習,重點用“尖、說、彎、春”擴詞。(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詞匯的積累)。
(7)練習說話。用“是”練習說一句話。(注重說話訓練)。
5.自由讀文。(在讀中體現層次,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師引言:同學們把生字學得這樣好,相信課文讀得更棒。我們先自由讀一讀,然后比一比誰讀得最熟練、聲音最響亮、字音最準確。多媒體出示朗讀要求:
一讀:咬字準確,聲音響亮。
二讀:讀通句子,語速稍快。
三讀:讀得流暢,讀出感情。
6.學生賽讀,師生評價。
(1)每組選一名代表,讀后師生評價。
(2)組與組齊讀,評出優勝組。
7.合作探究,朗讀課文。
引言:同學們,你們想把課文讀得更美、更好聽嗎?請大家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季節讀一讀,然后比誰讀得最美。
(1)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美美地讀一讀。
(2)(多媒體課件)啟發、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好。
(3)生生、組組、師生挑戰讀。
(4)熟讀成誦。
(5)離開課本,看四季的畫面,試著背一背。
8.欣賞,背誦。
(1)學生離開座位,邊欣賞畫面,邊做動作,邊背誦全文。
(2)師生合作,共同背誦。
(3)思考:這么美的景物,大家知道是誰帶給我們的嗎?(大自然)。
9.學生質疑,在讀中感悟。(培養學生質疑的好習慣)。
預設:學生會提出以下兩個問題:
(1)小草、荷葉、谷穗、雪人都是景物,怎么會說話呢?
(2)“谷穗”是什么?它為什么會彎彎的呢?
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教師引導的方法來解決。
設計意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這種輕松的環境中學文、識字與交流,把學生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注重對學生進行詞匯的積累、說話的訓練、語感的培養,體現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的教學原則。注意體現讀書的層次性,讀熟、讀懂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三、教師指導,學生練寫。
1.認識筆畫撇,指導學生書空練習。
2.指導學生書寫“四、是、天”。
(1)引導學生發現“四、我、是、天”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八摹?,第四筆是豎彎,不要寫成豎彎鉤?!笆恰?,第二筆是橫折,第五筆橫從橫中線上起筆?!疤臁?,第一橫短,第二橫長,最后一筆是捺,從橫中線和豎中線的交匯處捺出。
(2)學生觀察字形。
(3)提醒學生在書寫每個字時應注意些什么。
(4)學生練習書寫,每個字練寫兩遍。
(5)學生互評。
設計意圖: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項不可忽視的內容。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每節課上讓學生動手寫一寫,即使寫一兩個字,也可以。這既體現了讀寫結合的教學原則,又將課外作業在課內完成,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真是一舉兩得。
四、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1.教師引言:小朋友們可真了不起,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也向大家豎起了大拇指。大自然媽媽請老師告訴同學們,我們不僅要喜歡她,還要學會保護她,讓她變得越來越美。對了,大自然媽媽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好多禮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課件展示四季圖,學生觀看。
設計意圖:將課文內容進行延伸,將自己對大自然美的感悟用圖畫表現出來,將語言美與藝術美進行整合。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激趣導入。
1.教師引導:認讀生字卡片,進行擴詞復習,抽同學讀全文。
設計意圖:認讀生字卡片、進行擴詞復習、抽同學讀全文等教學過程的設計鞏固了學生對生字的掌握,四位朋友的喜好,喚起了同學們對四季的喜愛之情,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的學習熱情被激發了。
二、根據學情,隨機學文。
1.春天視覺篇——萬紫千紅總是春。
(1)教師導入:這么多小朋友喜歡春天,誰來說說理由?
(2)引學課文:有一個朋友也很喜歡春天,他還給春天寫了一句話呢!課件出示:草芽尖尖,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p>
(3)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草”和“草芽”比較,“草芽”是什么樣啊?(除了“尖尖”,還有“綠綠、嫩嫩”等)正因為春天才有尖尖的草芽,所以草芽說:“我是春天?!?/p>
(4)教師引讀:尖尖的草芽在對小鳥說的時候是什么表情?請你也帶著這樣的表情來讀一讀。
(5)多讀評價:請同學們也來做小草芽,通過自由讀、指名讀、男生女生分讀等多種形式,讀出小草芽的自豪、高興等語氣,并進行評價。
(7)課件出示句式:桃花(),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崩婊?),他對()說:“我是春天?!?)(),他對()說:“我是春天?!?/p>
(8)總結升華:欣賞了美麗的春天,你們覺得春天是什么樣子的?讓我們連起來讀一讀。(教師出示課文中的一句及學生補充的三句,組成一首小詩。)。
2.夏天聽覺篇——大珠小珠落玉盤。
(1)激情導入:夏天多熱鬧啊!這是誰在唱歌啊?誰在說話啊?讓我們趕快去聽一聽!
(2)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在讀文的基礎上,說說你知道了夏天的什么。(重點品味“圓圓”)美讀詞句并想象:青蛙跳上荷葉會說些什么?(荷葉圓圓,可以當我的……)。
(3)教師引導拓展練句:讓學生也以課文為例說句子。
()(),他對知了說:“我是夏天?!?/p>
()(),他對()說:“我是夏天?!?/p>
3.秋天觸覺篇——絕知此事要躬行。
(1)激情導入:同學們看一看秋姑娘給我們送來了哪些禮物。指名說:秋姑娘給我送來了()。
(2)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分小組,看看、摸摸、聞聞秋姑娘帶來的禮物,自己練說:秋天到了,()。
(3)教師導學: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果子熟了,莊稼也熟了。課件出示詩句:谷穗彎彎,他鞠著躬說:“我是秋天?!?/p>
(4)教師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讀了這句詩,你有什么問題?(重點:一是理解“彎彎”??捎脤嵨镅菔?,因為秋天谷穗成熟了,非常飽滿,所以是彎彎的。二是理解“鞠著躬”。人會鞠躬,谷穗怎么也會鞠躬?讓學生看看彎彎的谷穗的樣子,明白兩者很像,小作者把谷穗當成人來寫,形象生動。)。
(5)美讀感悟:如果你是谷穗,你會帶著什么樣的心情來讀?指名讀、帶動作讀、齊讀,等等。
4.冬天感受篇——熟讀深思子自知。
(1)(多媒體課件出示:冬天雪景圖)請同學們讀一讀雪人的話。
(2)讀文品味:你覺得雪人怎么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頑皮。從“大肚子一挺”可以看出來)讀出雪人的頑皮,比賽讀。
(3)表演品讀:讓學生邊讀邊表演,體會雪人的頑皮。
(4)練習說話:如果請你對冬天說一句話,你會說什么?課件出示句子:
三、思維拓展,強化訓練。
1.你喜歡哪個季節呢?仿照書中的句子,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________對小鳥說:“我是春天?!?/p>
________對青蛙說:“我是夏天?!?/p>
________對________說:“我是秋天?!?/p>
________對________說:“我就是冬天?!?/p>
3.學生介紹收集的資料,練習說話。
4.分組活動,采用不同的形式來贊頌四季。
設計意圖: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展示課前收集的資料的環節可以激發學生課前預習的興趣。背一背、畫一畫、唱一唱、說一說等環節,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盡情發揮,在課程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四、布置作業,課后延伸。
1.找找描寫四季方面的小詩,讀讀并介紹給自己的小伙伴。
2.瀏覽有關四季的圖片,朗讀有關四季的兒歌。
設計意圖:作業內容提高了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積累內容。這種開放性的作業,既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又在學習方法和習慣上有了方向性的指引,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是十分有益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七”“兒”“九”“無”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初步了解四季的一些特征。
過程與方法:
經歷拼讀與識記、看圖與想像、交流與游戲、朗讀與表演等學習過程,初步體驗識字和閱讀的基本方法。
態度、情感與價值觀:
1。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感受漢字的一些特點,對學習漢字產生興趣,并享受成功的喜悅。
3。讀書姿勢正確,注意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欣賞四季風景圖片,板書課題。
看圖片(連續出現春、夏、秋、冬的四季圖,最后定格)。
師:猜一猜這4幅圖分別畫的是什么季節呢?你怎么看出來的?
師:誰說說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呢?為什么?(說話訓練)。
2、教師小結:春、夏、秋、冬就構成了一年四季(板書課題2.四季)。
過渡:現在老師就帶小朋友一起走進美麗的四季。請打開書本61頁。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老師范讀課文。
2、根據字音,讀讀課文。
(生自由朗讀課文,師巡視)。
三、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11個生字。
2、齊讀(順序讀、不按順序讀)、開火車讀、小老師帶讀。
3、去拼音讀——男女生比賽。(生字寶寶的帽子摘掉了,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4、游戲鞏固?!吹叫∨笥堰@么棒的表現,果園里的農民伯伯也想請你們幫忙摘蘋果,你們愿意嗎?誰的蘋果摘得好,農民伯伯還有禮物送呢?。?。
5、讀詞語。(齊讀、指名讀)——詞語娃娃也來了,我們一起讀讀。
過渡:小朋友們和生字寶寶成為好朋友了,現在他們回到課文里,我們來看看課文。請看大屏幕。
四、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一)學習第一句。
1、哪些小朋友喜歡春天的?把描寫春天的句子讀一讀。
2、指導讀。(春天的小草長得嫩嫩的,綠綠的,我們要讀得輕細些。)。
3、圖上畫了什么?(草芽小鳥)。
4、師:春天到了,小草綠了,小鳥飛來了,誰對小鳥說:“我是春天?!保ú菅浚褪侵覆菅?。
5、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在春天里,我們除了能看見嫩嫩的草芽、可愛的小鳥,想想,還能看到什么呢?(說話訓練)。
過渡:春天過去,夏天來了。
(二)學習第二句。
1、看看圖上畫了什么?(荷葉青蛙)。
過渡:瞧,小青蛙跳出來了,猜一猜荷葉姐姐會對他說什么呢?(說話訓練)。
1、能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根據生活實際,運用多種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4、在朗讀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發對大自然、對美的向往,從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教學流和(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課件:配樂出現一池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搖曳的荷葉美景的動態畫面。學生欣賞。
2、(畫面定格在特寫的荷葉上。)教師引導:這是怎樣的荷葉?學生觀察得出課題荷葉圓圓。
3、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從識生字。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再把生字連成詞,多讀幾遍。
2、檢查學生認識生字的情況。
具體操作:指名讓愿意當小老師的同學帶領大家認讀自己喜歡的、讀得準的詞語。(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
3、及時表揚。(課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詞。)讓學生觀察,說出自己的發現。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個人按順序讀不帶拼音的生字詞。
4、師生做我指你說的識字游戲:教師隨機指出屏幕上不注音的詞語,學生齊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數一數,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再將課文完整自由地讀一遍,讀后將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順。
3、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個別讀。
4、學生評議。(評出讀得好的和讀得有進步的同學。)。
5、齊讀課文。
四、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播放動畫課件:小水珠躺在荷葉上,滾來滾去;小蜻蜓展開翅膀立在荷葉上;小青蛙蹲在荷葉上放聲歌唱;小魚兒在荷葉下游來游去。
學生在音樂聲中欣賞,自由說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這四個小伙伴。
教師引導:他們在這一池荷葉中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課講出示課文第2-5自然段內容。)。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課文第2-5自然段。
(1)自由讀2-5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讀后自由匯報知道的內容。
(3)再自由讀一讀,想想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4)學生充分質疑。
(5)由4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討論解疑。(教師參與討論。)。
(6)匯報交流。(教師適時利用課講、體態語、動作、聯系生活實際輔助解疑,加深理解。)。
(7)指導朗讀:形式可為指名讀、挑戰讀、分角色讀、戴頭飾集體讀、個人表演讀,等等。
(8)小結表揚。
五、拓展課文,實踐感知。
1、(課件出示小鳥和小烏龜。)他倆會對荷葉說些什么?
2、學生自由說。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通過聯系上下文、看圖、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口渴、到處、漸漸”等詞語的含義并能正確使用“漸漸”一詞。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烏鴉在“找水喝”到“喝著水”這一過程中心情的變化。能簡單地復述故事并懂得遇到困難應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的道理。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朗讀、感悟課文。
2、明白遇到困難應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的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裝有半瓶水的透明)瓶子,石子,以烏鴉圖片、水瓶圖片為背景的生字卡片。
設計理念:精心創設實踐活動,以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尊重學生的個性,重視學生的相互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注重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復習舊知。
1、談話導課:(展示課件)今天早上,老師經過街心公園,認識了幾只小鳥,它們知道一(2)班的小朋友很棒,都想來和大家交朋友。瞧,它們來了!(隨機展示“黃雀、孔雀、金絲雀、烏鴉、丹頂鶴、紅嘴藍鵲”六種小鳥圖片)鼓勵孩子們談談:“最喜歡哪個小動物?為什么?”老師說最喜歡“烏鴉”,原因是什么?學完《烏鴉喝水》這篇課文,自然就能知道答案。(隨機板貼以烏鴉圖片、水瓶圖片為背景的課題“烏鴉喝”卡片)孩子們書空,老師在黑板上繼續寫“水”,齊讀課題。
2、復習檢測。(課件出示字詞卡片)開火車認讀。
3、區分“渴”“喝”。指導孩子們說出“喝水用口,口渴需要水?!眮磉M行區別,接著課件出示練習口頭填空課文原句“一只烏鴉口()了,到處找水()?!眮盱柟虆^分“渴”“喝”。
【設計意圖】:由于一年級的兒童活潑好動,上課時注意力易分散,上課伊始,教師通過生動的形式帶領學生進一步鞏固了上節課所學字詞,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創設了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情境再現,朗讀感悟。
(一)、自由讀文,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出現的有關“喝”的短語,學生展示交流。(師相機板書:找水喝,喝不著,喝著水)。
(二)、師點撥:
1、“口渴”的教學。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口渴”時的感受。
2、“到處”的教學。學生觀看烏鴉飛來飛去找水喝的動畫,想一想:
烏鴉為了找水,飛過了哪些地方呢?誰能演一演“烏鴉到處找水喝”?
3、朗讀指導。烏鴉找了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該怎么讀呢?請打開書,
把課文的“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弊x一讀。要求學生學學烏鴉的動作、表情,邊飛邊讀。(師評價、鼓勵)烏鴉終于找到了一瓶水,你們看,(課件)此時此刻,假如你是這只口渴的烏鴉,你會說什么呢?心情怎樣?抽學生以高興的心情讀第二句。(學生評價)。
4、雖然烏鴉找到了水,可是烏鴉卻喝不著水,知道為什么嗎?你從哪兒知道的?請勾出來。
5、(播放烏鴉看到水,找到瓶子動畫)讓學生仔細觀察瓶子及瓶里水的多少,并用手指當烏鴉嘴伸向課前準備的裝有水的透明瓶子,來感受烏鴉喝不著水的原因。
6、此時,烏鴉的心情怎樣?能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7、齊讀第一自然段。(師評價)。
(三)、學習第二、三段:
1、小烏鴉沒有被困難嚇倒,它是怎么做的呢?請大家繼續默讀課文的二、三自然段,把相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2、全班交流。
4、師生合作做實驗。(實驗前老師用彩筆把瓶子里水的位置作個記號)。
5、交流。瓶子里的水是一下子升高的嗎?書上是用哪個詞來描述的?(漸漸)。
6、說話訓練:你能用“漸漸”一詞說一句話嗎?緊接在老師發的練習紙上寫一寫。(老師隨機強調坐姿和寫字姿勢)。
7、朗讀指導。(強調許多、一個一個、漸漸、喝著水了)。
8、有感情地齊讀二、三自然段。(師評價)。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目的在于,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是通過圖片再現課文內容,幫助學生體會烏鴉的心情;通過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朗讀感悟課文。
三、合作討論,拓展思維。
1、你喜歡這只烏鴉嗎?為什么?(師相機板書: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
2、烏鴉的這個辦法好嗎?要是瓶子旁邊沒有小石子怎么辦?引出《伊索寓言》中關于《烏鴉喝水》的原文:“小烏鴉往剛剛去過的那條干枯的河流飛去叼石子,來來回回的跑了不知道多少次才把瓶子填滿?!?引導孩子們講出烏鴉的堅持不懈,并隨機板書。)。
3、課間熱身:全體起立,跟著老師一起動起來,邊做動作邊唱兒歌:烏鴉烏鴉本事大,肯動腦筋想辦法。一個一個石子放,困難再大也不怕。
4、學生討論交流:假如瓶子旁邊沒有小石子,烏鴉還有什么辦法喝到水呢?
師小結:烏鴉聰明,同學們更聰明,通過認真讀書,積極開動腦筋,不但弄明白了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而且,就是瓶子旁邊沒有石子的情況下,也為烏鴉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今天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做做實驗,討論討論,看看到底哪一種方法呢?明天與小朋友們交流。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思考討論“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這個問題,既為學生的思維留下了廣闊的空間,也為學生的動手操作與探究提供了實踐的機會。
四、串講故事,積累語言。
1、課文有趣嗎?請學生結合課件展示的《烏鴉喝水》連環畫,用自己的話講一講《烏鴉喝水》的故事。
2、學生自己試講。
3、同桌互講。
4、推薦同桌上臺表演講。(播放烏鴉找水全過程的連環畫圖片)。
【設計意圖】:此環節既是一個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條理的過程,又是一個幫助學生有效地運用閱讀教材所創設的良好環境,正確地識字,在識字中理解文意的過程,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拓展延伸。
1、課外延伸:《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第65頁《猴子捕魚》。
六、總結。
課件展示:以“烏鴉”的語氣向同學們寄語:我希望小朋友們能像我一樣遇到困難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做一個聰明的好學生!
鼓勵孩子們談談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應該怎么做?
【設計意圖】:這一盤點,使一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得到進一步的凸顯,使學生一課有一得,天天有進步。
七、課后作業。
1、用自己的話把《烏鴉喝水》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故事新編:在瓶子旁邊沒有石子的情況下烏鴉是怎么想辦法喝到水的。
1、認識“胖、喜”等13個生字,會寫“看、著”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養成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舉動。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認字和朗讀課文,讓那個學生自讀、自悟,懂得文中蘊含的道理。
2、教學難點:養成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舉動。
【教學方法】。
1、猜謎語。
2、角色表演。
3、板書示范。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游子吟》配樂朗誦。
3、課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猜謎。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比一比,哪位同學最先猜出謎底。(幻燈片出示謎語,教師把謎語讀一遍)“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提示:謎底——手;板書“手”)。
同學們真能干,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師出的謎語。請大家把小手伸出來看看,老師想找一雙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畫在黑板上。(找一雙學生的小手,把手印畫在黑板上)。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就是《胖乎乎的小手》(把課題補充完整),請同學把課題齊讀一遍。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二)認讀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
2、幻燈片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齊讀。
3、幻燈片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并組詞,讓學生齊讀,小組讀。
4、把生字放到課文有關句子中去,讓學生齊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悟。
1、生字學完之后,請同學再把課文讀一遍,要求比之前讀得更流利。
2、聽課文錄音朗讀,學生可以小聲跟讀。
3、學生根據聽過的錄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思考問題:
(1)黑板上面的小手是的,課文中的小手是誰的呢?(生答,提示:蘭蘭的)全家人為什么都喜歡這雙胖乎乎的小手?(請個別同學回答,教師小結并出示句子“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畫的這張畫”)引導學生用“喜歡”造句。
(2)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的小手,你能用最快的速度在課文中找出爸爸、媽媽和。
姥姥表揚蘭蘭的話嗎?請永直線將它劃出來。(學生劃句子)。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導入。
幻燈片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全班齊讀。
二、課文分析。
(一)朗讀。
全班齊讀課文。
(二)解讀課文。
1、第一段。
(1)幻燈片出示“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畫的這張畫”
(2)全班齊讀。
(3)為什么全家都都喜歡這張畫呢?我們接著看下面的課文。
2、第二段。
(1)幻燈片出示“爸爸剛下班回來,拿起畫,看了又看,把畫貼在墻上。蘭蘭不明白,問:‘我只是畫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畫,您為什么只貼這一張呢?’”
(2)全班齊讀。
(3)思考:你知道爸爸為什么只貼這一張畫嗎?(提示:因為“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畫的這張畫”)那,為什么說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的這張畫啊?全家人都包括了哪些人啊?我們繼續來看看后面的內容。
3、第三段。
(1)幻燈片出示“爸爸說:‘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
(2)全班齊讀。
(3)思考:這段話是誰說的?(提示:爸爸)爸爸說了什么啊?(提示: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爸爸說的話中有一個“替”字,能不能換一個詞來說說啊?想一想,爸爸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呢?(提示:高興)。
(4)請同學們用高興的口氣讀這段話。
(5)爸爸說出了喜歡這張畫的理由,那媽媽呢?媽媽有沒有說呢?請看第四段。
4、第四段。
(1)幻燈片出示“媽媽下班回來,看見畫,笑著說:‘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
(2)全班齊讀。
(3)思考:媽媽看見了畫,是什么表情?(提示:笑著)說了什么話?(提示: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很好,蘭蘭幫媽媽做了事情,那媽媽的手能為我們做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古詩朗誦《游子吟》,識字二里面我們知道了“母愛”這個詞,那老師也要求我們的同學回家后為媽媽做一件事情來感謝媽媽對我們的愛。
(4)請同學們模仿媽媽的表情,讀一讀這一段話。
(5)爸爸、媽媽都喜歡這胖乎乎的小手,那還有沒有人也夸獎蘭蘭的小手呢?
5、第五段。
(1)幻燈片出示“姥姥從廚房出來,一眼就看見了畫上紅潤潤的小手,說:‘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
(2)學生齊讀。
(3)思考:蘭蘭的小手幫姥姥做過什么事情啊?(提示: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
(4)蘭蘭的小手也幫姥姥做過事情,那蘭蘭現在知不知道為什么大家都喜歡這張畫啊?
6、第六段。
(1)幻燈片出示“蘭蘭明白了全家人為什么都喜歡這張畫。她高興地說:‘等我長大了,小手變成大手,它會幫你們做更多的事情!’”
(2)全班齊讀。
(3)思考:全家人,包括了哪些人?(提示:爸爸、媽媽、姥姥)他們為什么喜歡這張畫?(提示:用“說:‘因為,所以?!?大家都很喜歡蘭蘭胖乎乎的小手,蘭蘭高不高興?(提示:高興)那蘭蘭還說了什么?(提示:等我長大了,小手變成大手,它會幫你們做跟多的事情!)。
7、總結。
蘭蘭的小手為全家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也給全家人帶去了那么多的歡樂。我們的小朋友們呢,要向蘭蘭學習,也要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寫字教學。
1、認讀:
幻燈片出示“看、著、會、笑、畫、興”,學生認讀。
2、寫字。
小朋友們在家里可以用小手做很多的事情,那在學校里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要用手來完成的,那就是寫字,寫一手漂亮的字。
3、教師范寫、講解筆順,抓住關鍵筆畫指導寫字,學生一筆一劃地跟寫。
4、學生在書里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檢查指導。
5、總結學生寫字情況:同學們的小手真能干,從剛才大家認真書寫的態度中就可以看出,大家都是有志氣的孩子,你們長大一定會為社會做出很多貢獻。老師希望大家能像蘭蘭一樣從小事做起,從關心身邊的人做起,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學生。
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童話,主要寫了小動物們往小河里倒垃圾,弄臟了小河;后來在小鳥的啟發下,不再往小河里倒垃圾,結果小河又變清了。小河的變化和小動物們的行為緊緊相連,由此告訴人們保護自然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人人從自己做起,我們才會有整潔、美好的家園。文章以一些小動物前后行為的變化,導致小溪水的變化作為線索,前后形成強烈的對比。
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有關環境保護的文章,學生剛開學就接受了良好的行為規范教育,環保意識教強。文章通過小溪水與小動物們前后不同的表現,讓學生再次接受了一次環保的教育。
教學目標:
1、學習“病、清、扔、丟、變、黑、自、己”等8個生字。學習筆畫“橫折折折鉤”,認識“疒”,能描寫“扔、病、自、己”四個漢字。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讀,不頓讀”。讀準帶有輕聲的詞語“清清的、綠綠的、黑黑的、臭臭的”,并積累這些詞語;認識筆畫——“橫折折折鉤”。
3、知道不隨便扔垃圾是一種好習慣,培養初步的環境保護意識。
重點難點:
識記10個生字并認識筆畫“橫折折折鉤”,部首“疒”。能用規范、連貫的話說說小溪病好了會對小動物們說些什么。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生字:“生、病”,學習生字:“病”。
交流:小朋友你們生過病嗎?怎么會生病的?
2、今天我們學習一個童話故事:小溪生病了(出示課題后,指名讀、齊讀)。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媒體出示配有小溪動畫的課文錄音。思考:你喜歡這條小溪嗎?為什么?(清澈見底,清凌凌,清清的,綠綠的)。
2、出示句子“小溪水,清清的、綠綠的?!敝该_火車讀,齊讀。
學習生字“清”。
過渡:過了些日子,小溪變成什么樣了呢?
3、出示句子:“過了些日子,小溪變了。溪水黑黑的,臭臭的?!?/p>
學習生字“變、黑”。
過渡:最后,小溪又變成什么樣了?
4、出示句子:“又過了些日子,小溪病好了。小溪水清清的,綠綠的。它邊跑邊笑,笑出了串串酒窩窩……”指名讀,分組讀。
5、溪水怎么會發生變化的?讀讀課文第2、4、5節,邊讀邊圈出課文中的生字。
(1)學習生字:“扔、丟”。
(2)認識新筆畫“橫折折折鉤”,邊讀邊書空。指導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小溪水怎么會發生變化的?
(4)“你們自己就是醫生?!笔鞘裁匆馑?指名回答后,讀讀這3節。
6、齊讀全文。分角色讀,描寫小溪生病前后變化的句子。
三、啟發想象,練習說話。
小溪的病好了,它會對小動物說些什么呢?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評一評:誰說得清楚、連貫。
四、游戲鞏固,知道寫字。
1、游戲鞏固認讀生字:聽音取卡片。
2、讀詞語:“看病、清清的、扔下、自在、自己、變黑”。
3、寫字。
在教師的知道下,描寫“扔、病、自、己”。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生字;掌握量詞;對字母表掌握并運用。
2.能力目標:積累詞句并運用;積累古詩并背誦;正確閱讀《陽光》。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教學重點:識字,積累詞句并運用。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掌握量詞;對字母表掌握并運用。
2.激發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趣味識字。
1、學生自由讀字詞。(教師正音)。
2、從這些字詞里你們有什么發現?(都和量詞有關)。
3、你還能說一些這種形式的詞語嗎?(一個人、一座山……)。
4、集體齊讀字詞。
二、字詞句運用。
1、找一找,連一連。
(1)背誦字母表。
(2)學生獨立完成:給大寫字母找到對應的小寫字母,并連一連。
(3)學生展示。
(4)按照順序讀一讀。
2、讀一讀,想一想。
(1)學生自由讀左邊生字。學生領讀。
(2)同學們讀完有什么發現嗎?(明、星、早、陽是給日加偏旁組成的新字。)。
(3)同學們還能組成其他新字嗎?(音……)。
(4)學生自由讀右邊生字。你們發現什么了?(給寸加偏旁組成了新字過、時、對、村。)。
(5)集體齊讀這些生字。
三、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積累詞句并運用;積累古詩并背誦;正確閱讀《陽光》。
2、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展示臺。
1、出示詞語,學生自讀。
2、同桌互讀。
3、指名讀,齊讀。
4、選擇其中幾個詞語說一句話。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由讀古詩。
2、教師簡介作者孟浩然。
3、請學生試說《春曉》的意思。(教師指導)。
4、集體齊讀,學生背誦。
三、布置作業。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陽光》,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
四、課堂總結。
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講述自己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學習用“我的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個,我叫的句式完整表述。
2、學習書寫自己的名字,感受自己名字的獨特性。
活動準備:
1、布置幼兒事先向爸爸媽媽了解自己名字的寫法、含義以及取名時的小故事;。
2、每個幼兒的名字卡片、寫字筆、書寫卡、一本簽名簿等。
活動過程:
1、尋找自己的名字。
(1)教師將幼兒的名字卡片排成四行貼在黑板上,并用數字做好行的標記。
(2)教師:請你們猜猜這些寫滿字的小紙片上寫的是什么?
(3)教師: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那里嗎?(引導幼兒數數自己的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個。)。
(4)幼兒尋找:互相說說自己的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個,叫什么。
(5)集體交流:以開火車的形式引導幼兒用“我的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個,我叫“的句式來介紹自己的名字和位置。
2、說說“我的名字”
(1)教師: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那么,你還有其他的名字嗎?你有小名嗎?誰會叫你的小名?(引導幼兒互相說說關于自己小名的情況。)。
(2)教師:大家叫你小名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如:別人叫我小名的時候我感覺很開心,很親切;有點難為情,因為我長大了等等。
3、交流“我的名字”的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錢鐘書”,讓幼兒了解偉大作家錢鐘書有關名字的故事。
(2)教師提問:爸爸媽媽為什么給錢中書取名叫“中書”呢?(因為他從小喜歡書。)。
(3)教師:那你的名字有什么故事嗎?引導幼兒互相說說自己的名字的故事。
(4)集體交流自己的名字的故事。
(5)教師總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有一定的含義,寄寓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
4、我會簽我的名字。
(1)教師:小朋友們會寫自己的名字嗎?請大家在自己的小紙片上寫一寫。
(2)讓幼兒分別在紙片上練習寫自己的名字。
(3)教師:老師準備了一本簽名簿,你能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嗎?
(4)幼兒逐一在簽名簿上簽名,互相欣賞自己寫的名字。
活動延伸:畫名字,讓幼兒發揮想象用漂亮的圖案和顏色來裝飾自己的名字。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積累本文中的生字詞語。
2、能力目標:認識《丑小鴨》這一部童話作品的自傳色彩。理解這一形象的社會意義,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3、情感目標:丑小鴨之所以能成為白天鵝,是因為心中有夢,并向著夢想飛翔,讓學生懂得命運其實沒有軌道,關鍵在于要有對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學重點:通過丑小鴨的經歷,認識到要成為“白天鵝,要經過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鵝一般高貴的靈魂。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二、了解作者---學生介紹自己所了解的情況,老師作適當的補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詳細一些)。
三、清除閱讀障礙:(指名完成后齊讀識記)。
注音:訕笑吐綬雞燈芯草鉸鏈迸出。
聽寫:沼澤地嫉妒木屐颼颼訕笑。
釋義:排擠來勢洶洶彌漫。
四、你喜歡這篇童話嗎?請談談你的理由。
丑小鴨“丑在什么地方?它剛出生時的處境是怎樣的?請聯系書中的語句來回答。(見彩圖)。
五、學生跳躍閱讀全文后,進行研究性學習。
1、你知道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嗎?(指名回答)-(理線索)。
以丑小鴨的流浪足跡為線索。
2、全文寫了丑小鴨在哪幾個地方的流浪生活?請分別找出來--(明結構)。
沼澤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農家---花園里。
3、并簡要概括它在各個地方所發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樣對待它的?丑小鴨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生活的?請聯系具體的語句來回答。
沼澤地:(同情、歧視)。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與幸福)。
老農家:(被追打)。
花園里:(被贊美)。
4、找出童話中的若干人物(動物)形象,結合具體語句談談自己的看法。-(辨形象)。
啟發:老師看到了仁愛的農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鴨,我仿佛看到了那個時代善良仁慈樂意幫助別人的人。(讓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麗的……可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認識貓紳士與雞太太)--結合此題讓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理解本文童話的自傳色彩。
5、你知道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原因是什么嗎?在文找出相應的語句并分析--(悟主題)。
關鍵句子:
a、想我還是走到廣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飛向他們,飛向這些高貴的鳥兒......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鵝,就算是生在養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
d、他到非常難為情,.....因為一顆好的心是永遠也不會驕傲的。
(此題的設置,是讓學生爭辯,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題。)。
剖析:
1、丑小鴨之所以“丑“,是用鴨氏家族的審美標準來評價的;之所以在貓紳士和雞太太眼里是無能的,也是用貓族及雞族的能力標準來衡量的。所以人們永遠也不可能承認它的美麗。
2、丑小鴨如果不離開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從而在灌木林中認識白天鵝的話,他永遠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
六、丑小鴨留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可板書學生的精彩發言)。
1、能夠勇敢地離開那個讓他飽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個未知的世界。
2、能夠舍棄所謂的溫暖舒適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現自己其實也可以成為生活的一個奇跡。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biyelunwen/1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