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能夠提前預知和安排教學活動,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工作計劃范文5: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2012年2月21日,星期二,普通的一天。
鬧鐘在六點鐘準時響起,打仗一般地起床,洗漱,桃夭叫醒女兒后然后弄飯,我洗漱簡單,打開電腦后,用無線網卡發今天的“早安蝸?!?,然后關機。六點二十五分下樓,啟動汽車,把車內熱一熱,去除前窗玻璃上的霜跡,等女兒和小云下來上學(鄉下沒有中學,必須到城里上學)。
六點三十五分左右從學校出發,從罕臺鎮到鄂爾多斯東勝區,到達入城口需要十分鐘,城里需要五六分鐘(要視紅燈情況而定)。清晨的城鄉道路空曠而寂靜,出發時天尚黑,歸來已經漸趨清明,畢竟春天到了。今天回來時,七點已過。
這段時間,我的身份是學生家長,需要盡一份父親的義務。
1
學校早餐是七點二十分。很快吃完早餐,到辦公室,打開文件夾,開始思索今天一天的安排:
1、上午要陪豐臺及石家莊長安區的十多位老師聽馬玲老師的晨誦《透明男孩》和語文課《日月潭》。昨天還聽了干老師的數學課,今天數學課與馬玲老師的語文課沖突了,就不能聽了。
2、今晚網師有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課程本學期首次授課,要做準備完成備課。
3、另有數件瑣事,今天無法完成,先一一列出清單記錄下來。此外大事尚有:豐臺新教育小學招生的宣傳冊、下次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課程授課資料的制作、《非理性的人》備課(周五就要上了)。
和昨天相比,今天少安排了兩節聽課。
七點五十分,帶著文件夾下樓,文件夾很大,正好可以夾住一疊a4紙。文件夾的左側,夾著幾頁紙:罕臺新教育實驗小學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總課表、101班課程表(里面有課程內容)、罕臺教師必讀書目一覽表、帶有相片的培訓教師名冊、學校通訊錄。這側相當于是一個工具箱,此外還多插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讀〈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干國祥批注版,網師制作)。文件夾的右側,第一頁紙上方寫下時間:2012.2.21。然后,從三分之二處劃一條一通到底的豎線,這張紙就被分成兩欄,左欄是聽課記錄及隨想點滴,后面又想到了什么再填入右欄?;旧?,是一邊聽課,一邊觀察學生,一邊備課,即設想自己會如何上課。
十點多,匯談結束。立即發了一個以“罕臺培訓日記”為話題的微博,及時記錄。
這段時間,我的身份,是新教育研究中心成員,負責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同時,也是豐臺新教育小學學術校長,負責豐臺新教師的培訓。
應該考慮上午后半天的事了。十一點多,要去接女兒。通常十點多就會惦記這事,不然工作一投入,就會忘記,而總惦記這事,工作又做不好。于是想了一個解決辦法,就是打開在線鬧鐘,設定好時間和音樂,這樣就可以“忘記”另外的事了。(工作日志也有類似功能,避免大腦中積存過多的信息降低運行效率)
設定好時間后,便開始閱讀《給教師的建議》中相關章節。這本書已經非常熟悉了,仍然要為備課而讀,主要是找感覺,進入思之場景,并尋求新的啟發然后記錄下來。
十一點十五分左右,下樓,開車,又成了一個父親??傄_保能提前十分鐘,一是有車位,二是避免孩子等車(外面太冷了)。
車到了學校對面,停好車,調整好座位,有10-20分鐘空閑,車上有幾本書,今天仍然讀一本介紹海德格爾的小冊子《海德格爾》(世界思想家譯叢,約翰遜著,張祥龍譯),每次大概能讀兩至三個小標題,五六頁的樣子,但是味道很好,我也不清楚海德格爾的哲學為什么對我有一種吸引力。
當學校十二點的鐘聲響起,我剛好返回學校,停車,吃飯,然后迅速就上床休息了。床頭總會放本書,既用來閱讀,也用來催眠。最近放了一本厚厚的書,叫《甘地的真理》,作者是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不可多得的好傳記。睡不著將是最悲劇的,因為意味著下午和晚上將被摧毀。通常還好,實際上會睡20分鐘。
2
一點剛過,醒來,再賴會兒床,然后洗臉,下樓,在車里等女兒和小云(通常二十分),一點半左右出發去學校,兩點十分左右再返回學校,進辦公室。
第一件事,是泡咖啡,這對較長時間的工作是必須的。
這是一個幸福的下午,因為有整塊的時間可以為晚上的網師課程做準備。有兩年的講義,但今后不可能再去使用舊的講義了,必須以蘇霍姆林斯基的方式討論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還好,令人欣慰的是,課程分帖中已經有上百個回復了,里面有問題,有案例,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授課資源。
一樓一樓地重讀課程分帖中的討論及案例,還是有些感慨,有些老學員確實理解深刻,沒有辜負網師時光。將有價值的問題和案例復制下來處理好,然后分類,再將舊講義中相關總結部分復制過來作為授課時的參照。同時,有幾位學員私下里發了案例,一直沒來得及看,這是馬上要看了的。
備課中,對網師課程本身也有較多的思考。我知道網師課程每一年都必須有所改進,甚至有很大改進,縱然上得比較好的課程,也絕不能重復。而在這一點上,忙絕對不能成為借口。課程分帖刺激了我的兩個想法:一是制作一張學員參與學習表,對課程分帖中的發言(包括提交案例)數量和質量,以及討論過程中的發言質量進行統計。這樣做是為了促進學員的預習和積極討論,避免對講師的消極依賴(畢竟,有不少學員仍存幻覺,但講師豈能比蘇氏講得更妙?)。我是沒時間來做這種統計的,但是組長可以分擔,馬上制作了一張表格,然后發給親親氧氣并說明要求。二是成立教學組,既匯聚那些理解本課程較深入的學員,通過課程分帖與學員密切互動,這樣于人于己都有利,說不定以后還有人可以主持這門課程呢。前一個想法立即實施了,后一個想法暫緩,因為還要再觀察觀察。
統計學員,是讓組長立即完成的,以便晚上公布。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另一個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就是自己確立標準,然后分派任務給相關的人。例如豐臺新教師或長安區教師的培訓,都是由他們自己確立組長,自己主持,并自己形成文件,我樹立標準,并確保參與。
網師備課并不容易,事實上今天之前就已經做了不少工作了,除了整理記錄外,還完成了對課程資料的批注。而今天做的,是進入這些問題與案例,并記錄下要點。
中間免不了處理一些瑣碎,包括借書之類。工作一會兒,還要瀏覽一下微博。
經常會有一些qq留言,或是論壇密碼忘記了,或是有問題要咨詢,甚至有跟我討教一首詩怎樣解讀的。能立即回復的就立即回復了,討論問題之類,通常都會自動過濾掉,因為我沒有時間細致地思考,也不想倉促地解答。與授課相關的問題,應該在授課時在公共群里提出,我無力應付。有些時候,這會產生一些誤會,偶爾會解釋,更多時候,連解釋也無從解釋甚至沒時間解釋。
這個下午,我的身份是網師講師兼教務長。
很快,五點半了,該動身接孩子去了。仍然讀《海德格爾》,有時也會靜靜地想一些事情,發呆,或傷感。本周最幸福的一次,是昨天在超市里買了饅頭和咸菜,等孩子的時候,打開后備箱,拿一個饅頭夾著咸菜吃掉,這是很難得的享受,仿佛回到了童年。
六點三十分回到學校,食堂通常已經沒飯了,一般都直接進辦公室,但今天因為家里有饅頭,所以直接回家,吃饅頭就咸菜,再喝點水,一看表,已經快六點五十分了!趕緊沖下四樓,再沖上四樓,打開電腦,已經六點五十五分了。
倒杯水,整理一下思緒,然后等到七點整,開始授課。
3
這已經是第三輪擔任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講師了。
這門課程已經影響了不少學員,也算網師一門不錯的課程了。但我心里始終存著很深的焦慮。
我想,網師對這門課程的基本理解已經完成,也就是說,這是一座富礦,已經被開采,但開采出來的煤如何轉化為熱量,轉化為能源,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而現在尚且存在著種種不如意的狀況:
雖然有70位左右的學員參與了課程分帖的討論,這在網師課程中絕無僅有,但相對于選修人數,仍然不夠。即,靜態的學習仍然沒有轉化為動態的學習,坐聽講師講解的心態仍然是主流。在知識面前,不能打開自己,惟恐自己提問幼稚,仍然是妨礙許多人深入學習的首要因素。
輕率對待閱讀材料的現象仍然很突出。我提供的材料,以及《給教師的建議》,是訓練知性閱讀的絕佳資源,但是太多人仍然沿襲以往的閱讀習慣,表面地讀,自以為是地讀,而缺乏對蘇氏的邏輯的`洞察。這似乎是個能力問題,但首先需要的并非能力,而是一種對待書籍或學習的嚴肅態度,這何其難哉!
討論中同時存在著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無論如何不發言,只觀看,看到精彩的,心里喝彩一下,看到不精彩的,心里輕蔑一下,卻始終保持“自身完整”。一種情形是不加省察地亂發言,而又缺乏傾聽,尤其是一些學加入的學員,還不太理解網師的一些規則,不太理解網師在討論方面的嚴厲要求。因為要求慎重發言,乃是一種研討訓練,沒有這種訓練,固然其樂融融,但是整體課程的品質就大大降低了。
所有這一切,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而作為講師,經常必須忍耐這種種現狀。
最重要的是,我意識到,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難學,乃是因為他在教室里的深入。他沒有提出什么七步幾法的模式,而是一種真正的研究,必須遭遇和蘇霍姆林斯基類似的問題,才能理解這些研究成果。而對多數人來說,天天地教室里,但從未進入教室的深處,甚至進入網師,也有許多人只是想尋求控制教室與課程的簡便法門,而這種心態,是無論如何與課程,甚至與網師是不相宜的。
討論持續到十點鐘。
再處理一些瑣碎的事,并且寫工作日志,記錄今天的生活,并列出明天及最近的事務清單,就下線了,回到家是十點三十六分。平時,經常會喝點酒,既是愛好又是幫助睡眠。但今晚授課前吃過了,晚上就忍了忍。桃夭還在辛苦地工作,我一回來,就不自覺地又聊起了班上的學生,一說又是好久。
大約十一點半左右,入睡,心里想的是,明天。
這是我的一天,在父親、學術校長、教師專業發展項目主持人、講師、網師教務長、新教育小學教師家屬(我常以此自嘲)等身份之間穿梭編織。之所以選擇這一天,是因為這是效率比較高的一天,而更多的日子,經常會有茫然與焦慮,有因安排不當導致的浪費。
“明天”是周三,“明天”晚上,是今年罕臺青年教師第一次“相約星期三”活動。我們將分享假期的閱讀,以及交流本學期的專業發展計劃并相互啟發。
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會理解并接受,但是,必須心懷希望。
昨天下午教研,我上了一節“不一樣”的公開課。一節課下來,我深刻地感受到學生們的轉變,學生并沒有以往表現的那么糟糕,他們也會盡力配合你的“表演”,尤其是在全校老師來聽的情況下。因為,有種課堂叫做師生默契。
回首來學校的時間,將近三個月,也是我作為一名新老師,從學生到老師轉變的三個月。我由剛開始的人生地疏到現在的輕車熟路,慢慢適應教學工作,慢慢和學生打成一片,從一無所知到漸漸了解他們每個人的個性和喜好。有時打心底里很喜歡這群活潑可愛的“小精靈”,但有時又很討厭這群“氣人精”。說到這次公開課的默契,就不得不說第一次的公開課,那次簡直“糟糕極了”!可能由于我事先沒有預演,講的是一篇新課文,加上來了好多老師,他們緊張,我也緊張,所以,出現了尷尬的局面,在找同學回答問題的時候,沒學生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沒有學生配合我這場“表演”。而我只好點名,硬著頭皮一個人在課堂上唱了40分鐘的獨角戲?,F在想想當時真是不堪回首!后來,經過一段時間師生磨合,講課效果也比原來好多了。而昨天學生的轉變,讓我又驚又喜。在課堂上他們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我拋給他們一個又一個問題,他們都認真的在課本上尋找答案,并積極地回答問題,默契的`配合著我,講課環節進行的很順利,雖然到最后沒講完,但是我已經很滿意了。也許是有了第一次的公開課尷尬,到現在的上課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們都積極地回答問題??粗麄兊某砷L和轉變,我由衷的為他們,同時也為自己感到高興。是他們讓我明白課堂并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可以師生默契配合完美演出。
“他們是一個個跳躍的小精靈呵,惹人氣惹人惱惹人愛惹人疼,他們每一個成長的符號,都記錄著你歲月的滄桑和開懷的瞬間”,謝謝那群可愛的“小精靈”給了我快樂,給了我憂傷,讓我可以不斷改進自己的不足,努力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老師。愿孩子們健康成長,有一天能體會到老師的善意和良苦用心。
我有幸于20xx年3月26日至27日參加了石家莊慧之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七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討會。此次活動為小學語文教師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展示名師教學成果,解讀名師成功經驗,學習教學新理念,感受名師風范,啟迪教育智慧。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虞大明老師的報告《漫談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的熱點問題》。在報告中虞大明老師就當前語文教學的熱點談了幾個方面的問題:激活閱讀期待、教學評價的激勵性、課堂表演的有效性等。我對課堂表演的有效性這一問題感觸良多。
虞老師對課堂情境表演的五點認識是:
1、任務驅動:情境表演只能是一種驅動策略,應前置。
2、及時反芻:在情境表演中強化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3、化一為萬:在情境表演中落實朗讀訓練。
4、抓生發點:在情境表演中發展學生的思維。
5、合理定角:以促成學生最優發展為目的,合理進行角色分配。
可是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有些課堂表演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課堂表演成了舞臺表演。這種情況多見于公開教學中,為了讓課堂教學添一些花,老師們常常設計一些表演。為追求課堂教學的完美,確保表演的順利進行,課前要準備好表演的劇本,然后按劇本反復排練,有時連表演者的動作、神情、語言等都是事先設計好了的。這種表演真的成了表演,毫無動人之處。表演者的表演沒有激情,臺下的觀眾覺得索然無味。這種表演說白了是演給聽課老師看的,不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
其次,課堂表演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教者心中知道課堂表演的好處,試圖創造機會給學生表演,至于如何表演,表演到怎樣的程度,達到什么目的,課前沒作過細的考慮,到時現場發揮。弄不好就會被學生牽著鼻子走,教師失去了駕馭課堂的能力,一切由學生做主,學生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只要學生高興就行。這種隨心所欲式的表演,表面上以學生為本,課堂氣氛熱熱鬧鬧,其實際收效甚微。
第三、課堂表演常常是少數學生的專利。在實際教學中,為追求表演的效果,不耽誤教學進程,老師們常常選那些表演能力強的學生表演。少部分學生參與,而更多的學生則是觀眾、看客,課堂成了少數優秀學生表演的舞臺,多數學生無所事事,甚至置身課外。這樣的表演是少數人受益,不利于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為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增強課堂表演的有效性,我覺得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認識課堂表演的實質和意義,加強課堂表演的研究和指導,把表演作為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手段,真正發揮表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小學語文課本中并不是每篇課文都適合學生表演,即使是適合學生表演的課文,也不是從頭到尾都適合讓學生表演。因此,我們在備課時,要充分挖掘課文中可以表演的內容,明確表演的目的和形式,形成表演的初步構想,切忌隨心所欲。比如引導學生理解生字詞時,教者心中要有數,哪些詞語適宜讓學生表演理解。對于那些學生早就熟悉或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的詞語,特別是那些表示動作的詞語,我們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表演,通過表演來加深學生對這個詞語的理解。比如: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時,對那些角色特點明顯、對話生動有趣的部分,我們可以直接讓學生按照文本內容表演。比如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陶罐和鐵罐》一文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陶罐和鐵罐。但表演前,要提醒學生注意人物的特點,比如他們的動作、說話的語氣等。在按文本表演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對文本進行改編讓學生表演。我們可以啟發學生:鐵罐和陶罐會成為好朋友嗎?請小朋友們想象一下,在學生想象練說的基礎上,再表演這段內容。這樣的表演既發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又對學生進行了禮貌教育,也增加表演的趣味性。我們還可以挖掘教材中的空白點,啟發想象,進行創造性地表演。比如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去年的樹》一文最后一部分,寫鳥兒與樹依依惜別的情景,這段文字留下了較大的想象空間,比如我們可以啟發學生鳥兒明年回來嗎?鳥兒又有了新的朋友嗎?想象補白,在學生練說的基礎上表演。對于介紹明勝古跡風土人情的課文,我們可以用小導游導游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熟悉課文、背誦課文的積極性。
課堂表演是以文本為基礎的,表演前首先要讓學生熟悉文本內容,這樣學生才易于表演、樂于表演。比如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頤和園》一文,我們可以讓學生以導游的形式進行表演。表演之前,一定要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腦海中形成畫面,熟悉課文內容,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然后讓學生組成一個小小導游團,一人介紹頤和園的一個景點。這樣降低了表演的難度,學生表演的興趣又很濃。對于直接按文本表演的,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故事情節,抓住文中人物特點,熟讀人物語言,然后表演。比如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夜鶯的歌聲》一文中夜鶯與敵人的對話,先要讓學生找出文中的關鍵詞語,提醒學生夜鶯、敵人的特點,然后讓學生按照文本表演。如果沒有這樣的層層鋪墊,一開始就讓學生來演這段內容,并且要求演活夜鶯的機智勇敢,則有點勉為其難。至于利用文本的空白處讓學生想象表演,則更需要鋪墊,必須引導學生想象表演的內容。課堂表演中,有些動作學生往往憑感覺表演,有時表演得不夠到位,我們則要引導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體會當時的情況,適當加以示范。
課堂表演,不應是少數學生的專利,應該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如何才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其中呢?我們可以采取四人小組的方式,即同一小組的前后兩桌為一個自然小組。這個自然小組的組成要注意表演能力差異的`搭配,每個小組必須配一個組織能力強、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學生任組長,同時兼顧男女生的搭配。這樣配置的小組不僅有利于課堂表演,對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也很有幫助。全班每個學生都必須編入小組之中,有時甚至要跨小組組合。在進行課堂表演時,我們可以采取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的方式不一。所謂由下而上,即是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根據文本要求,明確各自的角色目的,分小組表演,然后匯報交流。這種表演適合表演難度不大的內容;所謂由上而下,即是選擇那些表演能力強的學生,分成不同角色,在老師指導下面向全班學生的表演,然后各小組分別表演,讓每個學生都有一次表演的機會。這種形式適合難度較大的表演。
課堂表演不是追求表面上的熱鬧,僅僅讓學生笑一笑、樂一樂,調節一些氣氛,也不是依樣畫葫蘆。它是通過表演這種形式引導學生琢磨課文,推敲文本語言,體會課文情感的過程。表演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是學生深入課文,培養語感,提高閱讀和審美能力的手段。如果教師能與學生在課堂上一起揣摩、推敲文本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力對文本知識進行創造,讓學生從中有所悟,有所發現,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自然生成。我們可以在表演前引導學生細讀文本,反復揣摩,對課文有深刻的體會;也可以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組織學生及時評價,引導學生從文本的角度體會,評價表演的是否到位,有什么需要改進的,該如何改進。甚至可以當眾演示一番。對學生表演的評價,是學生對文本理解的相互交流,更是對文本的深層次解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總之,課堂表演改變了語文課堂沉悶乏味的氣氛,給孩子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給孩子一個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舞臺,可以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樂趣,使他們覺得語文不再是單純的字詞句的教學,而是一種游戲,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愿學、樂學。讓學生進行課堂表演,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充分認識課文所蘊涵的思想感情,從而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我們班的徐喆浩小朋友很喜歡受到老師的表揚,但是他的自尊心很強,容不得老師批評他。老師一批評他,他就會嗚嗚地大哭起來??墒敲看萎斔鲥e事情了,老師說她幾句,他還不肯認錯還要狡辯,最后就自己哭起來。一次,上區域活動時我發現區角里的套圈怎么越來越少了,而且有好幾個已經被扯破了。我當時生氣地在小朋友們面前大聲說:“誰把這些套圈弄破的,還仍得滿地都是?”他們都被我的樣子有點嚇到,看著我不說話。我看見徐喆浩手里還拿著扯破的套圈,就問他:“徐喆浩,是不是你弄的?!彼粗疫B忙把一只手里扯破的套圈扔在地上說:“不是?!蔽荫R上揭穿他讓她把另一只手攤開來很生氣的說:“這是什么?還說不是你弄的,做錯事情還不承認,老師一點也不喜歡你了。你以后區域活動時其他小朋友都可以玩套圈,你就不用玩了?!彼犃?,馬上嗚嗚大哭起來,拉著我的手說:“張老師,我要玩的,我錯了,我以后再不扯了好嗎?”我說:“你看這些都被你弄破了,你說怎么辦?”他低著頭不說話。我說:“以后做錯事就要承認錯誤,要做個知錯就改的孩子,那樣老師才喜歡你。知道了嗎?不過你今天是不能玩套圈了?!彼攸c了點頭。那天下午我沒有讓他玩套圈,我想讓他意識到,做錯事情必須受到懲罰,懲罰就是不能玩套圈。其他小朋友也知道了破壞東西的后果,所以都不敢去破壞。經過這次事情后,欣怡就沒有再去動那些套圈了。我看他這一星期來表現都很好,星期五的區域活動時我再讓小朋友自由選擇區角,再說道玩套圈時,其他小朋友都把手舉的高高的,只有他沒有舉手,看來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做錯事所以不能玩了。我在叫舉手的小朋友時,我故意把他也叫上了,他驚訝的看著我,又不敢過去玩套圈。我微笑著對他說:“徐喆浩你是不是知道,自己破壞東西是不對的啊?!彼膬芍恍⊙劬Χ⒅沂箘诺攸c了點頭。我說:“那以后徐喆浩要是做錯事情了,要主動承認錯誤。以后不要再做錯好嗎?”他還是使勁地點頭。后來,徐喆浩很少再去破壞東西,而且當他做錯事情,老師批評她幾句時,她不會馬上嗚嗚大哭,他會意識到自己的錯,然后去改正。
其實我們老師在小朋友破壞東西不承認時可以采用暫停享用物品的“懲罰”,讓他充分體驗自己的做錯事不承認行為所帶來的后果。事實也證明,徐喆浩這種受懲罰的經歷和不愉快的心理感受,確實有助于其糾正不良的行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通過自己的思維加工,進而獲取知識,發展思維。教師在教學中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引導者,應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空間和自由,把課堂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
長期以來,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較多,常常出現一種“無度”、“低效”的狀態。具體表現在兩方面:
1、學生存在許多心理障礙。(1)急于求成,學習文本只求“新”,不求“深”。(2)過于依賴,遇到難題不理解,只求“師”,不求“思”。(3)過于迷信教師,盲目崇拜,只當忠實的“聽客”。(4)厭倦心理,機械模仿,應付了事。
2、教師存在許多擔心和不放心。(1)擔心學生攪亂了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流程。(2)擔心自己無法解答學生的“怪”問題而下不了臺。(3)對學生的能力不放心,講得多。(4)對學生的活動不放手,牽得多。正是這種心態造成教師走不出自己,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種答案,一種模式,一種形式”始終占據著課堂的主導地位。
以上種種都嚴重削弱了語文課堂教學的訓練功能。那么如何改變語文課堂教學的模式呢?我認為:必須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就要在“動”、“活”二字上下功夫。
1、引思導學,重在“動”字。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人的先天潛能是無比優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創造一種適宜的環境和條件,使之得以實現?!爆F代課堂中,要把學生真正當做活生生的智慧動物來看待,注重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促進學生“思”,教會學生“學”。時時給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才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
周五下午,我們剛坐到教室里,有的在看書,有的在寫作業,教室里格外安靜。突然,只聽班長一聲令下:“到樓下集合去參觀”。頓時我們班里像炸開了鍋一樣,喧嘩的聲音一下子打破了午后的寧靜。
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到另一個教學樓,走進了一間教室,首先映入眼簾的的是那一只用油畫棒畫出的小貓,原來這是一間美術展覽區,兩只大眼睛,生動的似乎可以看透你的心,它的羽毛是橙色的,橙色里帶著黃,黃里帶著白,可愛極了。我們繼續參觀,一個“海綿寶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它身上的顏色是鵝黃色的,身上有一個個的小坑,只見它撒開腿在海里奔跑,我似乎看見了它在那里跳舞玩耍,玩的不亦樂乎。
隨后,我們又去了一間科技創新室,我們像洪水一般涌進門,用好奇的小手去觸摸每個科技儀器。你看這個無皮鼓沒有皮,把手放上去,怎么會響呀?我把手放在無皮鼓最中間的位置,“咚咚咚咚”,我的手很有節奏地擺動著,原來這個是感應器。在看這個盒子里有很多小白球,它們一直在跳動,還發出很多奇妙的音樂,我的四肢不自覺地隨著音樂在律動,眨眼間,在這個儀器前已經圍滿了人,那里的小球跳動著,有快有慢,好像在讓我們看一場歌舞會。我挑的眉毛,咧著嘴,享受著這美好時光。
我們又來到了“陽光農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正前方的胡蘿卜苗,那葉子的顏色有些發黃,有的胡蘿卜苗的土里還透出一些棗紅色的小胡蘿卜,我輕輕撥開土壤,看見了它那赤裸的“身體”,嘻嘻,真可愛!還有很多有趣的植物,這令我回味無窮。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們長了見識,還對科技發展有了更多了解,激勵了我們探索科學的好奇心。同時還了解了一中學校近期的發展,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一中增光添彩。
凡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在執行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之時,心中總大致有個對教學評價的標準,不管是不是清晰。評價一堂課是否有實效,我認為,這是首先要思考的問題之一。
一直以來很多公開課特別注重磨課,特別注重形式和熱鬧,但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比較和反思,讓我看清了這種課的不實在,讓不少教師勢必要或很可能要對上過的公開課再回爐再補課,尤其現在考試的語法含量相對較高(越來越高),走花俏圖熱鬧的路子,注定要接受這種結果。我深信,教師其實個個心里都很清楚,要上那種平時很實在的課,追求實效才是務實端正的教學行為。我結合新課程教育理念和課程標準,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實踐,也許老早就知道了:在課堂教學中擔任什么角色,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哪些原則來因勢利導,怎樣地調控課堂最大限度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怎樣結合課堂生成巧妙利用好備課才有助于導向學生所需而不是呆板地死用原先的備課,清晰判斷近期近階段學生的接受情況和進度任務之間的關系,這是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關鍵所在。
基于此,在備課前,我要再三審視教學目標的設定,看看有哪些不合適的,能不能更好些;教學活動目的性明確與否——是形式多還是實效多;教學活動消耗資源多時間多費時費力嗎;參與活動的學生多不多,呈現信息準確不準確、清晰不清晰、及時不及時;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把握得如何;課堂拓展的內容深度和時機是否恰當等等,時時困擾著我們教師的教學上的具體大小問題能否清晰化解決掉。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要在不斷探討和反思中,在相互的學習觀摩研討中才可以不斷得到完善和解決,使自己有效成長。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教師需要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兩個方面的不斷提高,再加上教師有效地設計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與教案整合,不定時集體備課教研,課后及時反思教學環節及方式、方法,累積教學經驗,積累教學機智,從此必能從學生實際能力出發,實施生本教育,實施我們所謂的有效教學。
和同行交流,借鑒他人的教學課件、搜集優秀的教學案例反復揣摩,也是提高自身教學實效性的一個有效途徑。
和學生多些正常交往,無論課上還是課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得一些后進生始終不失去進步的意向。教學上的成功,要更多地關注后進生群體,扭轉他們的習慣和態度,激發他們的斗志,這也許會至關重要地影響他們一生的發展,這比我們說培養了幾個優秀的學生更有意義。
總之,要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需要很多個性化和共性化的東西整合起來,精心提煉,并最終付諸實踐!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初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中一直受到師生的普遍重視。新課程標準施行以來,從教材內容到教學理念等各方面都有了深刻的革新,但是囿于長期以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一些教師并沒有完全走出傳統的陰影,一定程度上仍舊停留在過去,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等方面仍需不斷學習,更新和改進.
新課標強調數學教學應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和理解數學,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和現實生活是密切聯系的。而數學課也不再是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要教給他們學習和思維的方法,開發他們的智力。
要想達到新課程的教學目標,首先我們教師要深入學習把握新教材。相比于以前的教材,課改新教材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同,它加強了數學與現實的聯系,體現了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的統一。素材大多來源于自然的實際問題,體現了人的社會現實性,教材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一些知識和習題留出了一定的拓展、探索余地,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發展的需要。增設了探究性課題學習,給學生留有自主探索實踐的發展空間,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也為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手段,進行創造性教學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在熟悉新教材,把握新教材特點的基礎上,需要我們教師在新理念的指導下積極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方法。
重視學習情境的創設。要使學生對數學感興趣,就必須創設生活化的、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情境,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從知識的形成過程出發。要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創設情境可通過動手操作、看動畫演示、做數學游戲、講數學故事、聯系實際生活等多種方式進行。用實際問題或設置懸念導入新課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教師要打破傳統師生關系的陳舊摸式,放下架子,重塑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中我們要努力營造寬松、和諧、活躍的教學氛圍,師生互動、平等參與。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人格,關心學生。不主觀、不武斷、不包辦,把信任的眼光投向每個學生,增加對學生感情的投入,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心和誠心。以平等的態度點撥、啟動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鼓勵他們主動地探究思考,努力當學生的顧問,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勵。教師要講究課堂教學藝術,尊重學生的個性,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置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在認知和情感兩個領域的結合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注個體差異,促使人人發展。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由于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正視和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學習更新教學手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只靠傳統的粉筆加黑板是無法完全達到教學要求的。有許多圖片、圖象需要多媒體展示,許多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需要電腦演示。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感悟到數學知識。教師必須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和素材。
20xx年2月21日,星期二,普通的一天。
鬧鐘在六點鐘準時響起,打仗一般地起床,洗漱,桃夭叫醒女兒后然后弄飯,我洗漱簡單,打開電腦后,用無線網卡發今天的“早安蝸?!?,然后關機。六點二十五分下樓,啟動汽車,把車內熱一熱,去除前窗玻璃上的霜跡,等女兒和小云下來上學(鄉下沒有中學,必須到城里上學)。
六點三十五分左右從學校出發,從罕臺鎮到鄂爾多斯東勝區,到達入城口需要十分鐘,城里需要五六分鐘(要視紅燈情況而定)。清晨的城鄉道路空曠而寂靜,出發時天尚黑,歸來已經漸趨清明,畢竟春天到了。今天回來時,七點已過。
這段時間,我的身份是學生家長,需要盡一份父親的義務。
1
學校早餐是七點二十分。很快吃完早餐,到辦公室,打開文件夾,開始思索今天一天的安排:
1、上午要陪豐臺及石家莊長安區的十多位老師聽馬玲老師的晨誦《透明男孩》和語文課《日月潭》。昨天還聽了干老師的數學課,今天數學課與馬玲老師的語文課沖突了,就不能聽了。
2、今晚網師有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課程本學期首次授課,要做準備完成備課。
3、另有數件瑣事,今天無法完成,先一一列出清單記錄下來。此外大事尚有:豐臺新教育小學招生的宣傳冊、下次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課程授課資料的制作、《非理性的人》備課(周五就要上了)。
和昨天相比,今天少安排了兩節聽課。
七點五十分,帶著文件夾下樓,文件夾很大,正好可以夾住一疊a4紙。文件夾的左側,夾著幾頁紙:罕臺新教育實驗小學20xx-2012學年第二學期總課表、101班課程表(里面有課程內容)、罕臺教師必讀書目一覽表、帶有相片的培訓教師名冊、學校通訊錄。這側相當于是一個工具箱,此外還多插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讀〈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干國祥批注版,網師制作)。文件夾的右側,第一頁紙上方寫下時間:20xx.2.21。然后,從三分之二處劃一條一通到底的豎線,這張紙就被分成兩欄,左欄是聽課記錄及隨想點滴,后面又想到了什么再填入右欄?;旧?,是一邊聽課,一邊觀察學生,一邊備課,即設想自己會如何上課。
十點多,匯談結束。立即發了一個以“罕臺培訓日記”為話題的微博,及時記錄。
這段時間,我的身份,是新教育研究中心成員,負責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同時,也是豐臺新教育小學學術校長,負責豐臺新教師的培訓。
應該考慮上午后半天的事了。十一點多,要去接女兒。通常十點多就會惦記這事,不然工作一投入,就會忘記,而總惦記這事,工作又做不好。于是想了一個解決辦法,就是打開在線鬧鐘,設定好時間和音樂,這樣就可以“忘記”另外的事了。(工作日志也有類似功能,避免大腦中積存過多的信息降低運行效率)。
設定好時間后,便開始閱讀《給教師的建議》中相關章節。這本書已經非常熟悉了,仍然要為備課而讀,主要是找感覺,進入思之場景,并尋求新的啟發然后記錄下來。
十一點十五分左右,下樓,開車,又成了一個父親??傄_保能提前十分鐘,一是有車位,二是避免孩子等車(外面太冷了)。
車到了學校對面,停好車,調整好座位,有10-20分鐘空閑,車上有幾本書,今天仍然讀一本介紹海德格爾的小冊子《海德格爾》(世界思想家譯叢,約翰遜著,張祥龍譯),每次大概能讀兩至三個小標題,五六頁的樣子,但是味道很好,我也不清楚海德格爾的哲學為什么對我有一種吸引力。
當學校十二點的鐘聲響起,我剛好返回學校,停車,吃飯,然后迅速就上床休息了。床頭總會放本書,既用來閱讀,也用來催眠。最近放了一本厚厚的書,叫《甘地的真理》,作者是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不可多得的好傳記。睡不著將是最悲劇的,因為意味著下午和晚上將被摧毀。通常還好,實際上會睡20分鐘。
2
一點剛過,醒來,再賴會兒床,然后洗臉,下樓,在車里等女兒和小云(通常二十分),一點半左右出發去學校,兩點十分左右再返回學校,進辦公室。
第一件事,是泡咖啡,這對較長時間的工作是必須的。
這是一個幸福的下午,因為有整塊的時間可以為晚上的網師課程做準備。有兩年的講義,但今后不可能再去使用舊的講義了,必須以蘇霍姆林斯基的方式討論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還好,令人欣慰的是,課程分帖中已經有上百個回復了,里面有問題,有案例,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授課資源。
一樓一樓地重讀課程分帖中的討論及案例,還是有些感慨,有些老學員確實理解深刻,沒有辜負網師時光。將有價值的問題和案例復制下來處理好,然后分類,再將舊講義中相關總結部分復制過來作為授課時的參照。同時,有幾位學員私下里發了案例,一直沒來得及看,這是馬上要看了的。
備課中,對網師課程本身也有較多的思考。我知道網師課程每一年都必須有所改進,甚至有很大改進,縱然上得比較好的課程,也絕不能重復。而在這一點上,忙絕對不能成為借口。課程分帖刺激了我的兩個想法:一是制作一張學員參與學習表,對課程分帖中的發言(包括提交案例)數量和質量,以及討論過程中的發言質量進行統計。這樣做是為了促進學員的預習和積極討論,避免對講師的消極依賴(畢竟,有不少學員仍存幻覺,但講師豈能比蘇氏講得更妙?)。我是沒時間來做這種統計的,但是組長可以分擔,馬上制作了一張表格,然后發給親親氧氣并說明要求。二是成立教學組,既匯聚那些理解本課程較深入的學員,通過課程分帖與學員密切互動,這樣于人于己都有利,說不定以后還有人可以主持這門課程呢。前一個想法立即實施了,后一個想法暫緩,因為還要再觀察觀察。
統計學員,是讓組長立即完成的,以便晚上公布。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另一個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就是自己確立標準,然后分派任務給相關的人。例如豐臺新教師或長安區教師的培訓,都是由他們自己確立組長,自己主持,并自己形成文件,我樹立標準,并確保參與。
網師備課并不容易,事實上今天之前就已經做了不少工作了,除了整理記錄外,還完成了對課程資料的批注。而今天做的,是進入這些問題與案例,并記錄下要點。
中間免不了處理一些瑣碎,包括借書之類。工作一會兒,還要瀏覽一下微博。
經常會有一些qq留言,或是論壇密碼忘記了,或是有問題要咨詢,甚至有跟我討教一首詩怎樣解讀的。能立即回復的就立即回復了,討論問題之類,通常都會自動過濾掉,因為我沒有時間細致地思考,也不想倉促地解答。與授課相關的問題,應該在授課時在公共群里提出,我無力應付。有些時候,這會產生一些誤會,偶爾會解釋,更多時候,連解釋也無從解釋甚至沒時間解釋。
這個下午,我的身份是網師講師兼教務長。
很快,五點半了,該動身接孩子去了。仍然讀《海德格爾》,有時也會靜靜地想一些事情,發呆,或傷感。本周最幸福的一次,是昨天在超市里買了饅頭和咸菜,等孩子的時候,打開后備箱,拿一個饅頭夾著咸菜吃掉,這是很難得的享受,仿佛回到了童年。
六點三十分回到學校,食堂通常已經沒飯了,一般都直接進辦公室,但今天因為家里有饅頭,所以直接回家,吃饅頭就咸菜,再喝點水,一看表,已經快六點五十分了!趕緊沖下四樓,再沖上四樓,打開電腦,已經六點五十五分了。
倒杯水,整理一下思緒,然后等到七點整,開始授課。
3
這已經是第三輪擔任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講師了。
這門課程已經影響了不少學員,也算網師一門不錯的課程了。但我心里始終存著很深的焦慮。
我想,網師對這門課程的基本理解已經完成,也就是說,這是一座富礦,已經被開采,但開采出來的煤如何轉化為熱量,轉化為能源,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而現在尚且存在著種種不如意的狀況:
雖然有70位左右的學員參與了課程分帖的討論,這在網師課程中絕無僅有,但相對于選修人數,仍然不夠。即,靜態的學習仍然沒有轉化為動態的學習,坐聽講師講解的心態仍然是主流。在知識面前,不能打開自己,惟恐自己提問幼稚,仍然是妨礙許多人深入學習的首要因素。
輕率對待閱讀材料的現象仍然很突出。我提供的材料,以及《給教師的建議》,是訓練知性閱讀的絕佳資源,但是太多人仍然沿襲以往的閱讀習慣,表面地讀,自以為是地讀,而缺乏對蘇氏的邏輯的洞察。這似乎是個能力問題,但首先需要的并非能力,而是一種對待書籍或學習的嚴肅態度,這何其難哉!
討論中同時存在著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無論如何不發言,只觀看,看到精彩的,心里喝彩一下,看到不精彩的,心里輕蔑一下,卻始終保持“自身完整”。一種情形是不加省察地亂發言,而又缺乏傾聽,尤其是一些學加入的學員,還不太理解網師的一些規則,不太理解網師在討論方面的嚴厲要求。因為要求慎重發言,乃是一種研討訓練,沒有這種訓練,固然其樂融融,但是整體課程的品質就大大降低了。
所有這一切,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而作為講師,經常必須忍耐這種種現狀。
最重要的是,我意識到,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難學,乃是因為他在教室里的深入。他沒有提出什么七步幾法的模式,而是一種真正的研究,必須遭遇和蘇霍姆林斯基類似的問題,才能理解這些研究成果。而對多數人來說,天天地教室里,但從未進入教室的深處,甚至進入網師,也有許多人只是想尋求控制教室與課程的簡便法門,而這種心態,是無論如何與課程,甚至與網師是不相宜的。
討論持續到十點鐘。
再處理一些瑣碎的事,并且寫工作日志,記錄今天的生活,并列出明天及最近的事務清單,就下線了,回到家是十點三十六分。平時,經常會喝點酒,既是愛好又是幫助睡眠。但今晚授課前吃過了,晚上就忍了忍。桃夭還在辛苦地工作,我一回來,就不自覺地又聊起了班上的學生,一說又是好久。
大約十一點半左右,入睡,心里想的是,明天。
這是我的一天,在父親、學術校長、教師專業發展項目主持人、講師、網師教務長、新教育小學教師家屬(我常以此自嘲)等身份之間穿梭編織。之所以選擇這一天,是因為這是效率比較高的一天,而更多的日子,經常會有茫然與焦慮,有因安排不當導致的浪費。
“明天”是周三,“明天”晚上,是今年罕臺青年教師第一次“相約星期三”活動。我們將分享假期的閱讀,以及交流本學期的專業發展計劃并相互啟發。
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會理解并接受,但是,必須心懷希望。
小學生正處于記憶的黃金時期,多讀多背必將有益于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但由于學生年齡小,他們記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幫助他們及時復習鞏固很有必要。
今天的閱讀課,為了幫助我們一年級的孩子鞏固以前閱讀背誦過的古詩詞,我提議今天不讀新內容了,我們玩個“擊鼓傳花”的游戲,孩子們一聽要玩游戲都歡呼雀躍、激動萬分??粗麄兣d奮的樣子,我想這節課一定有看頭。
首先我和同學們講了游戲規則,并強調每個小朋友都必須遵守游戲規則,不然就不帶他玩了。學生們迫不及待地連聲說好。我隨手拿起自己喝水的塑料杯子當作要傳遞的“花”,用手機播放歡快的兒歌音樂,當音樂停止時,杯子在誰的手中誰就背誦一首詩給大家聽,孩子們一聽更加激動了,都盼望著游戲快快開始,眼睛都死死地盯著我手中的手機。當歡快的音樂一想起來,教室里就沸騰了,大家都在緊張而有序地傳遞著,不知道會花落誰家,就在這時音樂停止了第一朵花落在了田震小朋友的手里,當時他的表情很好玩,當音樂一停止,田震也像其他同學一樣四處尋找杯子的去處,當大家一致把目光投向他的手上時,他先是一愣,然后盯著自己手中的杯子看了幾秒,又抬起頭望望我,不好意思的笑了,我知道他是不敢相信自己是第一個摘到“花”的。
田震是一位性格內向的小男生,平時膽小、怕羞,從不敢舉手發言,今天是個機會,我想趁機激勵一下這個膽小的孩子。我先用肯定的眼神告訴他的確是他摘到了第一朵“花”,又帶動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田震小朋友為大家背誦一首詩,剛開始他還是不敢背,一直低著頭,我輕輕地走到他的身旁蹲下身小聲地詢問他:“會背嗎?隨便背哪一首都可以的!”他點了點頭。這下我心里有了底,就再三的鼓勵他不要怕,大膽點,最終在同學們地要求和鼓舞之下,田震終于開口了,他背誦的是《春曉》,背得很熟練。
雖然這首詩是我們語文課本上學過的,但是他今天能站起來背誦出來已經很不錯了,我覺得值得表揚和鼓勵。我們再一次把掌聲送給了敢于邁出第一步的田震,這時我看到田震又笑了,我知道這次是開心的笑!歡樂的音樂再想起,孩子們你傳給我,我傳給你,都想傳給別人又想表現自己,所以那種狀況特逗!
還有一位叫田樂萍的女生,是這學期剛轉到我們班的`,學習成績不好,平時布置的作業都完不成,但今天這個孩子的表現卻讓我和所有的學生大吃一驚,輪到她時,她不僅積極地參與活動,而且還聲音洪亮地連背了好幾首詩,在她的帶動下同學們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了。
由于班級的人數較多,我們整整花了一節多課的時間才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游戲中,課堂上笑聲不斷、高潮迭起,我也出乎意料地被這快樂的氣氛感染了,直到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還是不愿意結束游戲,還有幾個學生直向我提意見,說:“郭老師,我還沒玩一次呢?xx同學都玩過兩次了!”應孩子們的要求,我占用了他們課間十分鐘的時間才結束游戲。
英語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
我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匯,重點句型,組織學生反復操練。在此基礎上,就地取材,結合練習冊,語法訓練冊中的句型,詞匯等等,聯系實際,創設情景,加強學生口頭詞匯,句型練習,使學生在鞏固新課詞匯的基礎上,準確、流暢地掌握新課內容并進行運用,進而達到學習語言的最終目標。
我平時要時時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還會影響其它發展,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力爭做到: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競爭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主地學習不僅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全面完成教學任務的必由之路。參賽的每一位教師都精心的準備了導學案,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課堂訓練落到實處,大大的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皩W生是這節課的主角”是我這次聽課感觸最深之一。老師在這節課中起到的是指導、引導的作用。例如:石島灣中學的叢老師的《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一節課中,在學生討論總結完答案后,提出“你還有那些問題?哪個環節還有問題?誰能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又不斷的來發掘新的問題。能使每個學生都投入到學習思考問題當中,提高了“生命化”課堂的有效性。但,也有的教師對于自主學習的理解有偏差,有的老師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不夠,非常倉促地進入了小組合作環節,這樣一來,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不夠而進行的討論就失去了意義。
我覺得,生命化課堂提出的自主學習是要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但教師仍然是課堂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應該僅僅做一個旁觀者。我們備課時的設計不僅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更要設計好如何激勵、點撥和引導學生不走彎路地探索知識。同時,我們應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相信他們能做好,放心地讓學生去實踐。一開始可能學生的參與意識會很低,因為他們缺乏信心,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把握住機會適時引導,同時及時地給予學生真誠的肯定和鼓勵。
三十六中的姚老師《撒哈拉以南非洲》一節,在總結熱帶草原氣候特點后,又提出了“熱帶草原氣候會有什么災害?你是如何總結來的答案?”在交流討論中注意問題的設置由易至難,逐漸過渡。針對不同問題是否需要討論,采用“你需要交流么?”來選擇一些學生認為需要討論交流的問題,節約了時間,提高了交流討論問題的必要性。
在聽的這幾節課中,每節課都有小組合作交流的環節,但我們也不難發現,有些是流于形式化,學生不積極參與,交流不主動,沒有實質性地發揮課堂上小組合作交流的作用,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我們走進了小組合作交流的誤區---課堂上有小組合作交流就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體現。忽視了小組合作交流的基本流程---先有獨立思考,后有合作交流。換句話說:獨立思考是小組合作交流的`基礎。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組織形式,并不是每個問題都要出現,這要由教學內容和知識點的難易程度來決定,學生通過學習不用討論自己就能理解掌握的知識,我想就不用合作交流的形式,那樣反而耍了花樣,浪費了學生的時間。
在這個環節中,第二十三中的許老師和十四中的于老師做的非常好,在學生歸納總結了知識點后,以歌謠的形式總結全課“黑人故鄉撒哈拉,熱帶高原條件差;人多水少糧食緊,破壞環境亂墾伐;殖民統治烙印深,單一商品賣低價;獨立自主求發展,振興經濟多樣化?!边@個歌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容易記憶也激發起了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效果很不錯。
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對知識探究、感悟的過程。如果能結合知識點恰當拓展一些內容,那么這一節課無疑會變得豐滿。但課外延伸拓展是藤,絕不可舍本而逐末。拓展之前,教師應當反問自己,知識突破了沒有,知識的內涵教出來了沒有。在擴展中遇到問題應該引領學生回歸課本去尋求答案。即所謂出得來、進得去。
在課堂上,各位教師運用語言、課件、表演等手段營造學習探究的的氛圍和環境,讓學生融入到這個環境中,自主、主動的借助學習工具教材、課件學習,把課堂真正的變成師生學習、交流、探究的學堂,把學生的熱情調動起來,把學生的潛力發揮出來,同時還要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意識。參賽的這些老師身上都有著值得我學習的閃光點,在以后我教學工作中,我會積極學習,在細節上規范學生,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希望我們的地理課可以在學生心里開出燦爛的生命之花。
如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什么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回顧自己的教學,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幾點體會和受。
一、教師充分備好課。
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高效得完成教學任務。我認為首先就要在備課上下功夫,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課除了要強化教學目標,備好教學內容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備學生,因為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如何備學生?。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1。在備課前一定要先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與生活經驗,分析新授知識與學生已有知識以及待學知識的橫向、縱向聯系。這樣能使我們的備課更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2。備課時要預見學生活動,設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參與性,使教學過程能激發學生對主體知識的探究、思考興趣。3。備課要設計課堂動態過程,設計好對教材重難點的處理方式和關鍵性的提問,準備充分。一堂課的教學思路,教學邏輯清晰可見,完成學習目標是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而精心設計教與學的每一個環節,是高效課堂的最大著力點。
二、課堂上讓學生充分活動起來。
學生只有在課堂上真正動手動腦,才能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才有可能是高效的學習。怎樣能讓學生充分活動起來,我采取了以下做法:1。課堂上多提出問題。問題會產生懸念效果,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能使學生的大腦處于積極的活動狀態。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而實現課堂的高效性。2。利用圖片、實物或多媒體等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學內容直觀,能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對知識的掌握既快又牢。例如,在講解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時,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分析乙醇與鈉反應的產物,實驗的直觀性使學生很容易掌握了現象與方程式。當從微觀上分析反應機理時,由于教學內容抽象,學生感到迷惑,這時我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微粒的結合過程,微粒的運動過程形象逼真,學生印象深刻,牢牢記住了乙醇與鈉反應的機理。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了高校。
三、課堂上積極設計好師生互動。
有效的師生互動能使學生高效的掌握知識。師生互動的方式多樣,就我的課堂教學經驗總結下列幾點:1。在課堂上,教師應適時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及時給予學生鼓勵性評價,時刻注意課堂氣氛的.調節,這對有效開展師生互動起著重要作用。例如:當集中講解時,可以通過巧設疑問以調動學生主動思考,或者適時講一些與課程相關的軼聞趣事,以便調動學生情緒,驅趕疲勞。對學生的回答教師應適時給予鼓勵性評價,讓學生樹立“我能行”的思想,激勵使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2。在開展小組實驗時,教師要事先講清楚實驗的要求和注意點,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一些難以講解的實驗現象,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播放;某些演示實驗,可以邀請學生擔當實驗助手等等。
在變化地節奏中,教師要讓互動的教學環環相扣,吸引學生。記住我們不是主角而是配角,應把更多精彩留給學生。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準備、不斷改進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們去不斷思考與實踐??傊?,教師要在課堂四十分鐘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愿學、樂學,教師要想辦法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主動獲取知識,順利掌握所學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得實現課堂的高效。
常與同事溝通,及時學習好的經驗;加強學生管理,經常與學生溝通,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全體同學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同時,要繼續用骨干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個人學習,使自己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不斷得到提升,在課程改革中邁上一大步,更上一層樓。
開學到現在已快兩個月了,班上的學生漸漸適應了小學的生活。知道課堂該做什么了,不該做什么了??墒菍τ?、8歲的孩子來說一堂課40分鐘真得太長了,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意注意能有20分鐘已經算是不錯了。要讓他們沒有此起彼伏的聽一節課還真是太難了。
前半節課學生紀律還算可以,后半節課課堂紀律完全變調了,孩子們堅持不了了,開始動來轉去了,交頭接耳了。此時如果提高語調讓孩子們坐好,剛開始幾分鐘的確有效,可過不了幾分鐘又是老樣子,這樣周而復始,我教得累,學生學得效率低。
一年級是新的開始,我也得想個新的方法來抓好學生的課堂紀律。從上課到下課,孩子的.內心和行為都需要時間來調整。此時,教師不宜過早的干預,首先要進行眼神提示,這樣能使部分孩子安靜下來;接著再進行表揚提醒,通過表揚好孩子暗示沒有調整好的孩子,這樣可以使絕大部分孩子安靜;最后再用點名提醒,可以做到殺一儆百?;蛘邚拿娴近c,分小組表揚、提醒,在從小組中具體到個人的提醒,這樣也能使大部分學生安靜下來。
通過這個月的反思,我總結了以下有效地表揚:
1.“第x組xx同學坐的最端正,老師真喜歡他?!边m用于班級某一角已開始騷動。
2.“我想看到大家美麗的眼睛,我看到了xx的眼睛了,看看還有誰的眼睛?”適用于有學生走神。
同學真善于思考。適用于xx的同桌上課心不在焉。
表揚要有針對性,不能泛泛而夸。例如“你做的作業總是那么細心,很少有錯誤?!薄澳慊卮饐栴}不但正確,而且口齒清楚?!?/p>
小學低年級學生因為年齡小,所以有很多事情在實施上有很多的困難,我覺得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
我們都知道低年級學生的行為習慣很差,尤其是課堂常規更不堪入目。因為在由幼兒園以游戲為主的學校生活一下子轉為以學習文化知識為主的學校生活,對于學生來說很難一下子就適應,尤其是要規規矩矩的坐在坐位上40分鐘對孩子來說很不容易。所以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上課鈴聲已打響了,你會發現學生還沒有進課堂,還沉浸在愉快的游戲中,課堂上老師剛剛說了一個問題,學生就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講了起來,沒有要舉手發言的意識,課堂非?;靵y。而回頭講話,隨意打斷老師的話,更是屢見不鮮。
面對這樣的課堂應該怎么辦呢?大聲呵斥?嚴厲批評?還是講大道理?應該對低年級的學生加強課堂常規的養成教育.低年級,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學生畢竟還小,對于培養集體榮譽感學生頭腦中沒有相應的概念,相反,學生對于個人榮譽感卻已有了明確的概念,老師的一句表揚或鼓勵的話,他們都會喜形于色,回到家里還會向爸爸、媽媽炫耀被老師表揚,讓其他學生見了也非常地羨慕,個人榮譽感得到了極大地滿足。并且模仿是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途徑,模仿的`對象是無窮的,尤其是小學生模仿性很強,為學生樹立榜樣,是行為規范訓練的有效形式。依據這個特點我們老師在課堂上應該多表揚和鼓勵,樹立榜樣。例如上課鈴聲已經響了,老師走進教室發現學生還沒有坐好,有的在地上亂走,有的在喝水,有的在說話唱歌,這時老師如果大聲批評呵斥只會嚇壞學生,讓接下來的課堂教學陷入困境。此時可以看看教室內是否有坐好的學生,以此為契機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看,xx同學聽到鈴聲,看到老師走進教室已經坐端正了,他可真是一個遵守課堂紀律的好孩子!讓我們大家都向他學習!”短短的一句話即滿足了學生的個人榮譽感又為其他學生樹立了一個鮮活的榜樣,明白以后上課時要向那位同學一樣坐好才會得到老師的表揚。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學習對方的優點,鼓起超過對方的勇氣,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效果非常顯著。
小學低年級的課堂教學常規,一直是低段老師們探討的話題。因為學生年齡較小,課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課堂教學常規就尤其重要?;顫?、規范化的課堂常規也將會有助于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課堂常規的訓練需要我們老師常抓不懈,不僅要讓孩子明白怎么做,還要做到班級一體化,形成自己班級獨特的班級常規。這就需要我們在備好課的同時,平時還要多加強課堂常規的訓練,從每一節課做起,一點一點的訓練。
其實我覺得可以編些孩子易于接受的兒歌來滲透。別人的經驗,供參考。例如上學可唱:“按時上學不遲到,校服領巾穿戴好。排好路隊進校門,問早問好有禮貌?!闭n前可以唱“上課鈴聲嘀鈴響,我們趕快進課堂,學習用品放整齊,等著老師把課上?!闭n中可唱:“開心說,認真聽,老師你來評一評”。下課可以唱:“文明休息不喊叫,教學樓內不奔跑。上下樓梯靠右走,互助友愛不爭吵?!边@樣把對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要求編成兒歌,符合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而適時的讓學生誦讀,使其明白了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學生在讀中學,在學中讀,不知不覺中行為得到規范和強化。要使低年級的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生活中,在富有童趣的活動中,自覺地接受紀律的教育,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
三年級對孩子們來說是個過渡期,是從低年級到中年級的轉變;對于教師來說,教學目標也有了新的變化。如何上好三年級的語文課,尤其是閱讀方面,是每個語文老師面臨的問題。通過一學期的實驗摸索,我在教學過程中有了一些感悟,把理論運用到課堂實踐上,有了一點收獲。
新課程中最大的角色變化是教師,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發展的引導者。在新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傳統的接受學習向探究學習轉變,而教師的工作就在于幫助孩子們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定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策略和發展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們現在用的教材是部編版新教材,教材內容形式多樣,這對教師也是一個新的挑戰。要想讓學生一堂課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開始上課的時候常常覺得力不從心,總是覺得孩子不是那么認真的聽課,常常會半路停下來處理課堂紀律,覺得是自己紀律沒抓好。后來看了一位老師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才有所感悟,這位老師在里面寫到“在我們班上課,孩子想開小差都難!”因為她有足夠的自信自己的課孩子一定會愿意聽。我開始反思課堂紀律不單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也是老師的問題,正如所說“我拿什么去吸引你--我的孩子?!蔽议_始注重提高課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備課。你的課有激情,同學們也容易被你的激情所帶動,所感染;你的課有意思,同學們才樂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課堂,走進樂于學習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備課、認真備課,不備好課不進課堂。
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鼓勵學生多讀多看,同時開設班里圖書角、小小讀書交流會或是讓學生寫讀書筆記。既能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讓他們向同伴介紹自己看過的書;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好三年級的新增內容--作文,讓他們把寫讀書筆記當成習慣積累,也當成一種練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養,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說“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學生素質的提高對老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里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平時應該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更要重視新教材中參考資料的學習,因為這與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的聯系。淵博的知識,是每一位老師教好書的關鍵所在。
說句實在話,琪從來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女孩。挑剔到讓人瘋狂的眼光,刻薄的毒舌,比驢還倔的脾氣,渾身上下這壞毛病一個沒少。
然而她從小就是被一群死黨慣壞的,哪里顧得了別人的看法。不管怎樣,就是那樣我行我素,別人背后議論她她不舒服。但她都不回嘴,她想,這樣的日子是會熬過去的。她習慣了隱居于鬧市之中,對外界的一切,不理不睬。
不追星,不談戀愛,不聊八卦,不刷微博微信。。。她究竟還是不是這個時代的孩子?
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這就是一個傻孩子的想法。她習慣了被別人嘲笑說她傻。
她笑而不語,你知道嗎,大智若愚。
她從不知道是否能夠成功,可關鍵是,她是否努力了,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她都絕對不會放棄。
她是不是真的傻?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剛剛起步,我們瞬間抉擇可決定或改變自己的一生。也許,曾經在某個分岔路口猶豫過甚至選錯過。種種原因不是借口,但也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因為既然是自己的選擇就不會讓自己失望,路再難走、再難闖總是要闖的,早闖晚闖,何不早一些放開一切,大步向前,畢竟這條路還很長,不到最后誰都不知道結果如何,即使錯,也要在錯中獲得哪怕最微小的成功,那也值得欣喜。
因為是自己的人生,所以無論如何都要使其散發光彩!
我們的世界在時光中流逝著,既然跟不上就跑,使勁地、拼盡全力的跑,寧愿輸給自己的自欺欺人也不要向丟掉的光輝歲月低頭。
總有那么一段記憶里揮之不去,總有那么一個人留在了你的心里。
那一年,那一天,我們遇見。我始終堅信,我們的相遇絕非偶然,我們的相遇絕非巧合。我喜歡你,從那一天起。從此注意你的點點滴滴。你的容顏是我前進的動力,你的聲音是我起床的鬧鈴。你的缺點在我看來是你的優點,而你的優點讓我想用一生去守護和珍惜。我喜歡你的名字,更喜歡你笑的樣子。曾記得你喜歡籃球,籃球場似乎是我見你最多的地方。喜歡你打球的模樣,在我記憶里永遠那么帥,微風吹起,我只喜歡你??晌彝浀氖?,這只是我的一廂情愿,而你終有自己的路要走,時間,不會因為我停止,你也不會因為我而駐足。我不是個有心的人,我只是心里有個人,而那個人就是你。
從開始到未來我只喜歡你,愿你永遠住進我心里!
初三,每個人都在成長,都在進步。
每天,上課時,很有精神,但是,眼皮還是不受控制的,在不停的打架。
數學作業也一天比一天難,上課的速度也不斷的在加快,第一道題還沒弄懂,老師就開始講第二題了,第二題還沒反應過來,第三題就快講完了。而且,只要一說講快了,老師就會說:哎呀~我也沒辦法啊,誰讓你們有些同學的基礎差,我這些題就是講給學習好的聽。
每天只好在下課拿著書到處問題,還不敢問老師,怕被說成上課沒聽講。
初三,到底是身體重要,還是學業重要?
今天我確定了我要參加這次學校語文競賽的演講比賽,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作文以外的比賽呢!因為我想,除了作文,一定還有什么是我能做的,所以機會就留給比我更有資格、更有能力的同學去發揮吧!
我想,我一定也會努力的去比賽看看,因為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或許我能從中獲得以前所沒有過的經驗、或者找到一條全新的路,有別于以往的風格,而不是每次都只敢做同一件事~做個不敢向外看的膽小鬼!
因為這是一條不一樣的路,所以讓我感到微微的害怕,害怕不再像以前能拿到名次,不過,這次是在我的好朋友的陪伴下參加的,他本來就很擅長這些東西,所以也能教我很多,讓我安心~我也會努力學習,向他看齊,總有一天一定會"青出于藍,更勝于藍"的!
不管這個比賽有沒有獲得名次,我想這都是一次很棒、很難得的經驗,我一定會努力克服內心的恐懼,盡我最大的力量是比賽、去表演,爭取這次的榮耀!
。
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如何讓學生擁有盎然的興趣呢?這就要求老師要善于發現每一寸培養興趣的“肥沃的土壤”,為學生創造一個生動靈活的課堂,讓學生時刻擁有課堂之“趣”!
情境是學生融入學習的引子,更是啟發學生的源頭。精彩的情境能夠使學生擁有探索的欲望,從而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
《大江保衛戰》這一課,通過創設音樂情境,讓學生“未成曲調先有情”,為學生學習課文,感受人民子弟兵的英勇及舍生忘死的'精神奠定感情基調。
生活中缺少幽默是乏味的,課堂上沒有幽默也是枯燥的。是的,語言之“趣”,能給學生帶去歡樂,能讓學生在開懷大笑中接受知識,使教學充滿“磁性”和魅力。
于永正老師在《小稻秧脫險記》中引導學生理解“有氣無力”時充分發揮了語言的幽默,讓學生在開懷大笑中學習知識,他是這樣設計的:
師:誰能把雜草的話讀一讀,讓人感到它已經是有氣無力了。
生:“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保曇舸螅?/p>
師:你沒有完。(學生笑。)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強,要么我們化學除草劑是假冒偽劣產品。我再噴灑一點。(說完,又朝該生身上“嗤嗤”地“噴”了幾下,生大笑。)
生:“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保▽W生喘著氣讀。)
師:我聽到你喘氣了,而且聲音仍然很大。說話的聲音這么大能算完了嗎?(生笑。)
生:(小聲地)“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p>
師:好,掌聲鼓勵。這就是“有氣無力”。
在這節課中,對于學生第一次的朗讀不到位,于老師沒有運用常規的引導和示范,而是匠新獨特地對學生的表現來巧妙解釋,歸因于“抗毒能力強”或者藥品“假冒偽劣”,在于老師的再度“嗤嗤”噴灑下,學生在莞爾一笑中“喚”來了成功體驗。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biyelunwen/1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