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心得體會范文
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心得體會,以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順應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農村是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基層干部是鄉村振興的排頭兵。要緊扣20字方針,用好“黃、綠、紅、藍、橙”五彩筆,繪好“產業興、生態美、鄉風淳、治理優、生活富”五張畫,切實讓廣大農民群眾過上高品質生活。
巧用“黃色筆”,善繪“稻花香里說豐年”之“產業興”畫卷。黃色是豐收的顏色。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產業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進行曲”中重要的“樂章”。要立足特色資源,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走有特色、有產業、有內涵的美麗鄉村路徑。要拓展鄉村旅游、休閑康養、農村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一二三產融合、上中下游一體、產供銷加互促,打造“一村一業、數村一品”,不斷培優品種、提升品質、打造品牌。要強化科技興農強農,促進生產過程輕簡化、生產方式綠色化、農業產品健康化,徐徐鋪展“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豐收場景。
巧用“綠色筆”,善繪“青山綠水入畫來”之“生態美”畫卷。綠色是美麗的顏色。要充分發揮鄉村生態優勢,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踐行“兩山論”、走好“兩化路”,護好“綠水青山”,育好“金山銀山”,因地制宜發展氣候經濟、山上經濟、水中經濟、林下經濟,把空氣變財氣、青山變金山、綠水變富水、林地變寶地,把生態資源變成綠色財源,讓美麗與大地相擁、與發展相伴、與生活同行。積極探索現代化宜居農房建設,推進傳統院落改造和人居環境整治,推進美麗鄉村微組團、片區化發展,用精益求精的筆觸描繪“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域一特色”的美景,真正讓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巧用“紅色筆”,巧繪“衣冠簡樸古風存”之“鄉風淳”畫卷。紅色是激情的顏色。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和靈魂。鄉村振興不僅要讓農民物質上富足,也要讓農民精神豐盈,不僅要讓農民“住上好房子、開上好車子”,也要讓農民“過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要厚植文化力量,注入紅色文化基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快構建區、鎮、村、文化中心戶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打造“一節一品牌、一鎮一特色”,提質農村文化生活,提升農民精氣神,重建鄉村文化自信。
巧用“藍色筆”,善繪“拄杖無時夜叩門”之“治理優”畫卷。藍色是和諧的顏色。鄉村振興要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強化基層黨建引領,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把廣大基層黨員和群眾智慧凝聚起來。踐行“楓橋經驗”,深化矛盾糾紛化解,做實人民調解,通過“調解出手、群眾握手”,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創新基層治理,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傳承鄉賢優秀文化基因,激活鄉賢文化資源,建構新鄉賢文化,推進鄉賢治理,展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和諧圖景。
巧用“橙色筆”,巧繪“豐年留客足雞豚”之“百姓富”畫卷。橙色是幸福的顏色。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主要目的。要建立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真正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探索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把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的二三產業盡量留在農村,把農業產業鏈的增值收益、就業崗位盡量留給農民。大力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打通城鄉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障礙,完善激活“人”“地”“錢”要素的政策舉措,增加農民經營性、工資性、財產性、轉移性收入,讓農民過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重大戰略。在鄉村振興的趕考之路上,要著力在組織引領,產業引領,人才引領上下功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
組織引領,夯實鄉村振興“壓艙石”?!稗r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鶎狱h組織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組織者、推動者、實施者,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實現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需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立起把方向、管大局的架梁立柱作用。要優化組織結構,提升基層組織覆蓋面,建立上下貫通的組織體系,圍繞“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總要求,發揮政治能力強、組織能力硬、作風能力正的政治優勢,夯實鄉村振興組織基石;要建立執行有力的基層黨組織,通過排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完善村民議事協商等有力舉措,推進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筑牢黨的基層基礎,以黨建促發展。
產業引領,筑牢鄉村振興“支撐點”。鄉村要想富,產業要帶路。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中最為基礎、最為關鍵的支撐點,是鄉村振興的“推進劑”,這就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圍繞“產業興旺、生活富?!钡哪繕?,推進農村產業科技發展,推動農民生活富裕。要充分挖掘本地的優勢資源,因地制宜確定發展方向,發展策略,通過租賃外包、發展農家樂、觀光農業等方式,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將“閑資源”變為“優資源”;要激活產業發展的創新動力,積極與高校、院所聯合開展產學研攻關,打造科技農業與智慧農業,實現農產品品牌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帶動農戶投入富民產業,讓農民致富增收。
人才引領,打通鄉村振興“智力路”。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類人才來書寫。這就需要重視人才工作,始終求賢若渴,把人才集聚到鄉村振興中來,施展才華、建功立業。要栽下“梧桐樹”,引得“鳳來棲”,不唯身份論人才、不唯學歷評人才、不唯職稱用人才,通過拿出最大的誠意,突破引才瓶頸,引進一批眼界寬、思路活、資源廣、有實力的人才,讓鄉村振興群賢畢至;要育好人才,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圍繞鄉村發展,開展借智借力校地合作,實施“訂單式”模式培養人才,圍繞農技革新推廣,依托“田間課堂”“流動課堂”,實施專家幫帶培訓;要用好人才,讓技能人才端著“技能碗”,讓鄉土人才“破土飄香”,真正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金秋九月谷滿倉,田間處處瓜果香。在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指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實現農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推進“三農”工作要把重心轉向鄉村振興的大戰略上,要以筑牢“戰斗堡壘”、鍛造“頭雁隊伍”、育強“鄉土人才”為著力點,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筑牢“戰斗堡壘”,推動鄉村振興。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高質量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去抓落實。這就要求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要把建好基層組織放在第一位。要明確工作定位,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總要求,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戰斗力,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要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有效覆蓋面,堅持“把支部建在連上”,推行“黨建+”的有效模式,把黨支部建在網格上、產業鏈上、項目建設一線、村級專業合作社上,做到鄉村振興那里需要黨組織,黨組織就在那里建。要推進黨組織規范化建設,以“好的鞏固、中間提升、差的整頓”為目標,促進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以堅強有力的黨組織推動鄉村振興。
鍛造“頭雁隊伍”,引領鄉村振興。頭雁領飛,群雁齊追。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鄉村振興離不開領導干部的帶頭示范,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要突出標準,把政治標準作為硬杠杠放在第一位,把能力突出、作風過硬作為必備條件,把熱愛“三農”、敢闖敢干作為重要條件,選好基層黨組織書記;要拓寬選用渠道,注重從致富能手、退役軍人、大學畢業生等優秀人才中選拔村“兩委”班子;要加大培訓,邀請專家名師、黨校老師、經驗豐富的“老書記”,圍繞產業發展、民生改善、基層治理等內容“點單上菜”,提升“頭雁隊伍”引領能力,實現農村美、農民富、農業興。
育強“鄉土人才”,賦能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鄉土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要根據當地資源稟賦,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加強本土產業發展、農業科技等方面人才培育,打造人才培育高地。要開展借智借力校地合作,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學校,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開展“訂單式”育才,提升鄉土人才生產科技水平和農業實用技術;依托“田間課堂”“流動課堂”等載體,采取“一幫一”形式,培養造就一批“土專家”“田秀才”“農創客”;要讓人才在農技革新推廣、產業升級實踐中大施所能,因地制宜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產業,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鄉親們,大家好,我是王寶根,今年58歲,這是我作為支部書記最后一次發言了,我自己認真準備了稿子,秀才建國幫我潤了色,阿湯他們怕我激動還貼心地準備了救心丸和紙巾……”一陣哄笑之后,老王支書切入了今天的正題。
感言一:最憶是初心
90年代初,鄉里號召村民們回鄉辦廠,振興家鄉經濟。那時候,我剛畢業在邰縣船用附件廠參加工作,我以為我會在那里找個姑娘,等干到五六十歲就從廠里退休,幫著孩子再帶帶孩子,一輩子就這樣到頭了。但是這個生活呀,就跟你抓鬮一樣,抓哪個還真不好說。
1992年的春節前夕,時任南山村支部書記的老姜動員我回來,到村辦廠鎮南鑄造廠當廠長。幾杯小酒下肚,我就答應了下來。春節一過,我就去配件廠辭了工作,背著兩床被子,拎著軍用帆布包就住進了廠里。我們一幫人是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敢干,學技術、跑市場、找貨源。那幾年,鑄造廠每年都能為村里創造三四萬的收入,村民們看著滿心歡喜,我自己也覺得更有奔頭了。
1994年我被發展為中共預備黨員,7月1日在鎮上的大會議室集中入黨宣誓,現在回想起來依舊熱血沸騰。我時常想,我們每個人都有年輕的時候,無論處在什么樣的時代、什么樣的境遇,年輕時候的我們都是激情迸發的,想要做出一番事業的,我想這就是我最早的初心。
感言二:最敬是使命
1997年,對所有中國人來說都是不平常的一年,很有記憶點:__、香港回歸、三峽工程實現大江截流。正是那一年,受有色金屬價格波動的影響,鎮南鑄造廠被迫關閉。也是那一年,我剛好三十五歲,待業在家。
我記得,大概是建軍節的前兩天,老姜到我家里來了,這次是動員我做村干部。又是幾杯小酒下肚,第二天我就到了村里。因為我是高中畢業,在當時屬于高學歷,一到村里就做了村會計。1997年到2001年,我先后擔任村會計、輔導員、村主任,5年的時間里,我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受到縣鎮表彰達16余次。
其實,從一個廠長到一個村干部,放不放得下臉面,能不能轉變角色,都是我當時要深思熟慮的。原來當廠長,就想著怎么把產品賣出去,怎么賺更多的錢。后來做了村干部,就不一樣了。我是這么想的,既然來了就必須要干好,老百姓信任我就必須要做好。
2012年,南山村“兩委”班子調整,這次是鎮上找我談話,動員我做支部書記。那時候,我自己創辦了企業,也到了發展的關鍵期,到村里工作肯定會影響到經營,算經濟賬肯定劃不來。但是情分在這兒了,放不下,也退不了。10月18號那天,在宣布任命的黨員大會上,我就表態:只要我做一天村支書,我就要團結好班子,全心全意做好服務,想法設法讓我們南山的老百姓富起來。我想這就是我的使命、我的責任、我的擔當!
感言三:最美是奮斗
“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圍繞“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總要求,我最后一次跟大家再叨叨:所謂黨建引領,就是指鄉村振興,黨建先行。抓好基層黨建就是抓住了鄉村振興的“牛鼻子”。所謂富民強村,就是說咱們南山要強,產業必須強;南山要富,農民必須富。所謂生態宜居,就是要咱們堅定信心,守住綠水青山,才有金山銀山。抓好生態宜居就是抓住了鄉村振興的關鍵點。所謂鄉風文明,就是說咱們這些干部有責任有義務,不僅要讓農民“住上好房子、開上好車子”,還要讓農民“過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
說起來,咱們南山這班人大本事么有,講團結、肯努力、敢奮斗那是鄉里出了名的。我挨個說:大海,我們的村主任,比我小兩歲,在咱們村兢兢業業20多年了,這次“一肩挑”也跟我一起退下來,到時候我們搭伴兒去幫著去巡巡河、釣釣魚、溜溜彎;阿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剛來的時候還是個毛頭小子,一轉眼孩子都倆了,做過團支書、民兵營長、會計,這次我跟組織上推薦他干下一屆;還有建國、丹丹、小蘇,都是好苗子……
還有最后一句,我相信咱們南山一定能在阿湯的帶領下花滿南山!我們也有信心、有決心,換出一份新干勁、換出一種新活力、換出一片新氣象、換出一個新未來!
早晨,七點左右,剛到村委的“老”梁書記又開始在她的“小本本”上寫寫畫畫,安排一天的“入戶行程”。
梁書記是土生土長的安徽省金寨縣梅山鎮南水村人,曾幾何時,這里還是典型的貧困村,通不上電、吃不上水、垃圾遍地。2014年貧困發生率為25.13%,是金寨縣71個深度貧困村之一,雙基建設極為落后。家鄉的狀況,她看在眼里、憂在心里。199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進入南水村兩委。就是這個鄉親們眼中的“女娃娃”,同村“兩委”班子成員一道,從一件件、一樁樁實事著手,用真心、真情、真誠詮釋著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帶領全村群眾一道唱響了幸福曲,讓落后村實現了“華麗”蛻變。
聽民意,譜好曲
“梁書記來了呀,到家里坐……”為能全面了解全村21個居民組、530戶的基本情況,真正聽到群眾的呼聲,風里雨里,田間地頭,總能看到梁書記的身影。一次次入家串戶的走訪,一句句誠懇真心的詢問,拉近了她與群眾的距離。在她的“小本本”上,詳細記錄著每家每戶特別是脫貧戶的人口、耕地、收入、訴求信息等準確詳實的第一手資料。吳繼平和老母親兩個人生活,母親……趙孟軍家中六口人生活,三個小孩患有腦癱,生活不能自理……陳孝保戶,母子兩人生活,母親肢體二級殘疾,全靠他一個人種地、務工維持生計……
“村里的情況摸清楚了,該怎樣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路?”南水村為三面環山的高寒山區,村內茶葉、毛竹資源豐富,但都沒有形成規模,長期以來,外出務工是村民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背靠青山,如何能深入挖掘環境優勢,“靠山吃山”?梁書記很是苦惱。為此,她多次組織召開村“兩委”班子會議、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會議,就村級發展向廣大群眾征求意見建議,主動向有經驗的老支書請教“指點迷津”、向鄉鎮領導尋計問策、向先進村“取經”。通過反復走訪,多次“回頭看”,對村里的班子建設、生產生活、民情民意有了更加全面地認識。
解民憂,填好詞
一個夢,一顆心,只為群眾幸福的笑臉;一聲諾,一腔情,只為群眾火紅的生活。面對艱巨的脫貧攻堅任務,梁書記沒有退縮,她帶領全村上下齊心協力,嚴格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堅持因戶因人精準施策,幫吳繼平老母親申請低保、幫王鴻杰家孩兒爭取社會助學資金、幫田顯兵家申報產業獎補……“南水村就是我的家,每一位村民都是我的家人,我不會偏心更不會遺漏”,她總是耐心地核對每一戶的政策享受情況,真正讓政策效益發揮在實處。
產業興則經濟“活”。梁書記深知這個道理。2010年,在多方努力下,金寨縣徽味香生態茶葉有限公司入駐南水,到今天,該茶葉公司年加工名優茶已超過3萬公斤,產值1000余萬元,輻射周邊茶農700余戶,戶均增收8000余元。2014年以來,在陸軍第72集團軍、人社部工資福利司以及縣人大辦等對口幫扶單位支持下,統籌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先后投入 4000余萬元,實施“雙基”項目6個,開通到縣城公交車,建成水泥路、自來水、衛生室、農民文化樂園等設施。實施危房改造78戶,易地搬遷100戶。新建村集體電站3座,共300KW,每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余萬元,每個困難戶都能定期分紅,村民變股民,村民收入得到明顯提高。上個月,南水竹制品加工廠正式“破土”,項目落成后可有效“盤活”當地及周邊村的竹資源,實現群眾少跑路、多增收。
如今的南水,千畝竹海景如畫,萬株茶樹競芬芳,道路平整、屋舍儼然、環境優美,可謂一步一景,令人流連忘返。談及鄉村振興,梁書記的“眼里”滿是憧憬:黨的政策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給了我們很大動力和底氣,“20字方針”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要抓住機遇、繼續發揮好自身優勢,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要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選好配強農村黨組織書記,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加強村級權力有效監督?!?/p>
鄉村振興戰略是“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治理有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要求之一。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也就是通常所講的“中央一號文件”,著重提出“完善鄉村治理機制,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由此可見,鄉鎮振興村級治理是前提、是根基。誰治理?怎樣治理?村級組織是基礎、是關鍵。對此,夯實鄉村村級智力根基要強化“四治”。
夯實鄉村治理的根基要強化“政治”。政治政治?!罢敝傅氖钦_的領導,也就是黨的領導;“治”指的是正確的管理,也就是治理措施。對農村而言,“政治”就是抓組織建設、抓“兩委”干部、抓普通黨員,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農村黨組織書記“領頭羊”作用,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當前,要通過駐村“第一書記”包扶,開展村“兩委”換屆“回頭看”等形式,進一步強化農村黨支部建設,在配強配齊配順支部上用大力,在提高農村黨組織“一把手”素質上使狠勁,在明確村干部成員分工,推進履職盡責上下功夫,在活動陣地、活動載體、活動方式上想辦法,確保讓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來、實起來、活起來,提高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增強黨的凝聚力、戰斗力。
夯實鄉村治理的根基要強化“自治”。村民自治,簡單地說就是廣大農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一項基本社會政治制度。其核心內容是“四個民主”,即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要強化村民自治,就要尊重廣大農民群眾意愿、首創精神,調動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農民有“話語權”。深化村民自治,《村規民約》可謂農村的有效“土方”“良藥”。要在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根據發展實際、農村實情,不斷優化完善《村規民約》。同時要建立完善村民代表會、村民議事會、村民監事會、紅白理事會等等群眾性自治組織,切實做到有人管理、有章理事、規范辦事,讓村民更好地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
夯實鄉村治理的根基要加強“法治”。村民自治實行多年來,在體現村民意志、保障村民權益、激發農村活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村民自治不是完全擺脫一切“制約”,不要任何“保護”,甚至任性而為,這不是村民自治的本意。任何組織、任何人都要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法律法規的“監護”下進行“創新發揮”“自由發揮”。特別是對于一些黑惡勢力、霸痞行為,需要上級黨委政府和政法部門為農民聲援助威、為村干部撐腰鼓勁。加強法治建設就要積極普及“法治”,通過開展平安創建、法制宣傳等活動,加強治安聯防、“天眼”監控等管控,不斷提高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安全感。同時,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優質法律服務,確保依法進行個人訴求,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推動和諧發展。
夯實鄉村治理的根基要強化“德治”?!胺ò蔡煜?,德潤民心”?!叭藷o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道德是調整人們之間關系、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是構筑和支撐家庭、社會、國家之基的“四梁八柱”。強化農村農民“德治”就是要加強對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鄉村生活,讓農民從日常生活中增強集體觀念、法治精神,引導農民不斷弘揚中華民族崇德向善的優良傳統。要積極繁榮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通過開展“四德模范”“最美村民”“最美家庭”“最美妯娌”等評選活動,并大力表揚、宣傳,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感化身邊人,以人化人、以事激人,成風化俗、化人,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加快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步伐。
近年來,湖北省崇陽縣港口鄉緊扣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和“五個振興”,搶抓幕阜山片區發展機遇,以實干解決美麗鄉村建設難題,重點激發黨員干部、村黨支部、返鄉能人投身建設美麗鄉村的積極性,逐步實現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目標,提供了操作性強的港口“樣版”。
一是黨員干部進村干,爭分奪秒扮靚特色小鎮。將塘口村、小東港村、北山村定為美麗鄉村建設示范帶,實行劃片包保、駐守在村、聯系到點,把年輕敢干、老成會干、踏實肯干的干部放在鄉村振興的最前線。對進村干的黨員干部,給予最優的政策、資源支持,支持他們干成事。其中,塘口村桃源小鎮由鄉長聯系、紀委書記包保,并抽調農業專班、城建專班3人駐村督辦抓落實。在推進桃源小鎮建設過程中,積極爭取到縣林業局、農業農村局的支持,逐步建成100多畝的迷宮果樹園,種有桃樹2500棵、楊梅樹1000棵。一河兩岸違建拆除、華袞亭建設等配套設施穩步推進,桃源小鎮發生很大變化,夜里11點仍是一片燈火通明的建設場景。
二是村黨支部在村干,堅持不懈壯大村集體經濟。把握2018年“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機遇,補齊配強村黨支部隊伍。選舉產生新一屆“兩委”班子成員48名,其中新當選22名,調整村主職干部7人,80后干部23人,90后干部5人,“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下降4歲,大中專學歷以上45人,其中大學學歷3人,女同志進“兩委”100%。經過換屆,全鄉各村黨支部比之前更有沖勁,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干事能力得到質的提升。其中,油榨村黨支部經過換屆選舉,補充了一名80后大學生為支部黨委委員,補齊了油榨村之前在網絡信息化中的短板。如今,油榨村的火龍果基地在原基礎上配套了鄉旅農莊、并由黨支部書記熊進華外出學習借鑒,正在研究生產火龍果果酒,推動以火龍果基地為基礎的村集體經濟實現從一產到二產的跨越,創造更多的收入。
三是返鄉能人回村干,帶頭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借“三鄉工程”的東風,按照“引進一批、留住一批、支持一批”的要求,以原有土地、產業、政策資源,積極吸引人才回鄉投資興業。石嶺村80后吳理平,2012年放棄在外打工回鄉獨自創業,創辦了占地20畝的“首綠鮮”蔬菜基地。因為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及網上銷售渠道,整個蔬菜基地沒法做大做強。去年,在港口鄉黨委、政府支持聯系下,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的汪小慧、上海物流工作的程志軍加入吳理平的創業隊伍,彌補了蔬菜基地缺技術、缺銷售渠道的不足?,F在,他們在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了湖北拾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流轉了全村200多畝土地,基地擴大了十倍。目前,該蔬菜基地年產各類無公害果蔬1000多噸,帶動130多個村民就業,其中貧困戶72人。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zongjie/17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