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基礎教學心得體會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園教師,為了可以規范地進行教學,可以書寫心得體會進行反思。我相信,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師基礎教學心得體會5篇,僅供參考。
一、入園焦慮是怎么回事
入園焦慮癥就是一個孩子進入新環境所產生的恐懼和不適應。孩子要單獨面對很多人很多事情,要學著與同伴分享玩具、食物和監護人,所以哭鬧是很正常的。孩子入園焦慮癥的表現分為3種:
第1種:孩子頭幾天哭鬧得最兇,他們屬于反應比較敏感的孩子,只要家長堅持送;
第2種:孩子一開始被幼兒園里豐富多彩的玩具所吸引,等新鮮勁過了反抗與焦慮也隨之而來了,但這類孩子一般不會反抗很激烈,時間也不會持續很長,因為從本質上說他們屬于比較開朗的類型;
第3種:他們可能從頭到尾都不會哭,但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一下子變得不愛笑不愛說話了,有些孩子甚至會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去咬人或是打人,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安靜下來,給他一個宣泄情感的渠道,然后再與他溝通,千萬不能一味地責怪他們。
二、新生入園正確對待孩子的哭鬧
幼兒園的新生入園遇到的最普遍的問題當然就是哭鬧了,這是令所有家長既心疼又無奈的問題,一般來說,新小朋友都會哭2個星期左右,當然也有適應能力特別好的孩子,只哭1到2天,甚至一天都不哭的也有。
孩子入園哭鬧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家長一定要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下面我就向您提出“三個不要”
1、千萬不要自己胡亂猜測孩子拒絕入園的種種原因。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負他了?是不是幼兒園的飯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師不喜歡他?家長的擔心很正常,但一定要理智的對待。
2、千萬不能心太軟。有的孩子每天都在央求父母:今天我不去了好嗎?這時家長一定要態度堅決,今天逃一天課,明天逃半天課,這樣你在不自覺中就在延長那個本身應該只有2個星期的過程,得不償失。
3、千萬不要“粘粘糊糊”。有的家長送孩子入園時表現得太依依不舍,一會親一下,一會抱一抱,就是走了還在門口偷看半小時,這樣對孩子的情緒其實非常不利,使老師的安慰穩定工作失效。
三、如何幫助寶寶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每學期開學,新生入園往往會哭鬧,長則一個月短則半個月、一個星期,其基本表現為:依戀親人,哭鬧不愿來園,情緒低落等。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通過觀察,分離焦慮有三個階段: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為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親人)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分離焦慮給幼兒園老師、家長都帶來了一定的工作壓力及煩惱。
一般幼兒在他們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的最初階段,都會有上述表現,這是正常的。在老師的關懷和同伴的玩耍中,過一般時間后,幼兒就能克服分離焦慮,適應新的集體環境和生活。但是如果幼兒長期處于分離焦慮狀態,不能適應新環境,不僅會影響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還會給幼兒的心理成長帶來嚴重的損害。
那么,怎樣幫助幼兒克服焦慮呢?教師和家長必須共同關注這個問題。
教師會從這樣幾方面來做:
1、做好家長工作
1)進行家訪。在新生未入園前進行家訪,了解、熟悉幼兒的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教師有的放矢地對幼兒實施教育。
2)進行問卷調查。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新入園幼兒的情況以及家長的要求,以便有針對性、有重點地做好新生入園工作。
3)召開家長會,與家長溝通,求得家長的密切配合。
2、豐富班級的教育環境,帶領幼兒開展多種游戲
1)布置活動室環境,提供充足的玩具、游戲材料。
2)安排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吸引幼兒。
3)靈活地安排一日生活。
4)重點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3、用愛打動幼兒
關注幼兒的喜怒哀樂,用輕柔、緩和的聲音和他們說話,讓幼兒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友善,經常用手多撫摸幼兒的小臉、牽牽幼兒的小手,使他們會感覺到教師是愛他們的,是值得他們依賴、依戀的。
家長可以配合幼兒園,做這樣一些準備工作:
1、做好教育幼兒入園的心理準備工人
在幼兒入園前,家長可以帶幼兒到幼兒園玩,感受幼兒園的快樂氛圍;給幼兒講有關幼兒園的故事,讓他對幼兒園生活充滿美好的憧憬,千萬不要用諸如“不聽話就送你去幼兒園”、“讓老師把你關起來”、“不接你回家”這樣的話來嚇唬幼兒。
2、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漸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家長應該幫助幼兒養成按時吃飯、睡午覺等好的生活習慣,放手讓幼兒學習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睡覺,不斷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
3、在幼兒的衣著上盡量考慮周全。
家長可以為幼兒穿著便于穿脫的衣褲和鞋子,如易于活動的布鞋或運動鞋,不需要系鞋帶的松緊口或者粘扣的鞋子,不穿背帶褲等等,減少幼兒因為穿脫衣褲有困難而產生的哭鬧。
4、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
家長可以盡量為幼兒創造一些與其他幼兒共同游戲的機會,使幼兒喜歡與同齡幼兒玩耍,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和樂群性。
5、家長堅持第天送幼兒來園
家長要盡力幫助幼兒樹立“我已經長大了”的觀念了,堅持每天送幼兒入園,除了幼兒生病或有其他特殊情況的時候。家長送幼兒入園后盡量迅速離開,以免影響幼兒的適應過程。
平時在幼兒園里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幫忙,團結友愛,我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動關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去關心他們,去幫忙他們。小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但孩子們真正這樣做的卻很少。有這么一件小事,卻讓我改變了對孩子們的看法。
一天早飯后,我正在打掃院子,忽然聽到“嗚嗚”的.哭聲,我順著哭聲望去,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幕:A小朋友一邊走著一邊在哭,B在輕輕扶著她走,走在旁邊的C說:“哎呀,那么嬌氣呀!”B氣呼呼的說:“她病了,你怎樣能那樣呢!我們就應關心她的,老師讓我們要互相關心的。你病了,沒人關心你,你高興嗎?”聽了孩子們的對話,我很高興,立刻跑過去,詢問了A哭的原因,原先A來到幼兒園后,突然覺得肚子疼,就哭了起來。我立刻送她到衛生室看了看,醫生說她喘岔氣了,一會兒就好了。
送她回來后,孩子們立刻圍了過來,紛紛問:“老師,A怎樣了?A怎樣了?”看著孩子們著急的樣貌,我說:“孩子們,A沒事了,她喘岔氣了。這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明白關心同伴了,很好?!辈⒅乇頁P了B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向她學習。
從這件事使我想到,平時耐心給孩子講關心同伴的道理,雖然當時不必須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會付之于行動,照著去做,同時還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識和道理講給別人聽,這也是我們做為老師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上午我在太陽一班執教了本學期的教研課,這次活動我們是以“蝴蝶樂”為主線,整個過程都以蝴蝶貫穿始終。下面來介紹一下我組織完前兩個活動“親親熱熱:蝴蝶找朋友”“說說唱唱:三只蝴蝶”后的感想。
活動的一開始我先唱起“坐下來”歌請寶寶和家長圍成圓圈坐下,與寶寶打完招呼后便出示“蝴蝶”,以蝴蝶找朋友的方式請寶寶逐一上前做自我介紹。但這次與以前有所不同的是,改為寶寶帶著蝴蝶去找朋友,在這個問候環節中,讓寶寶自己去找朋友,能夠增進他們對同伴的了解和感情,促進寶寶的社會性能力的發展?;顒雍笪疫€對家長進行了家庭中的延伸指導:在生活中家長也要鼓勵寶寶自己去找朋友,以此來培養寶寶的交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考慮到使活動之間的環節能更自然地過渡,我加入了“蝴蝶飛呀飛,飛去找寶寶做朋友,蝴蝶飛呀飛,也飛到老師的大書上,找老師做朋友了”的過渡語,使寶寶與家長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我手中的大書上來,之后就引出故事《三只蝴蝶》。在欣賞大書封面的時候我請寶寶和家長一起觀察:封面上有幾只蝴蝶?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通過點數、講述顏色,寶寶們很自然地感受到數量與色彩,一帶而過地接受了數學方面的知識。雖然對故事進行過處理,但故事內容還是有點長,課前我還有點擔心寶寶的注意力不會持續太久,但活動中寶寶們那專心與認真的神情讓我出乎意料,我想這是與老師在講述故事時那夸張的語氣、豐富的表情以及色彩鮮艷的書本畫面分不開的。于是,在此刻我便向家長介紹了本環節的發展價值及家庭延伸:經典、簡短的小故事可以培養寶寶的傾聽習慣,對文學活動的喜愛,增進寶寶的認識能力。在家中家長也可選擇一些配有色彩鮮艷、形象可愛的插圖的圖畫書,還可用夸張的語氣、表情、動作等非語言手段來培養寶寶對閱讀活動的興趣。
接下來的“蝴蝶找花”游戲,重點是讓寶寶愿意聽著音樂和老師、家長、同伴一起進行游戲,其實這其中也暗藏著一個顏色匹配的環節。游戲前,我讓寶寶和家長對自己的角色進行確認:我們也變成蝴蝶一起做游戲吧,看看你是什么顏色的蝴蝶。并以他們是某蝴蝶的角色跟他們打招呼,如“紅蝴蝶你好!”。接著,以“避雨”的情境,引導寶寶進行顏色的匹配對應。當太陽出來后,蝴蝶高高興興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戲。在這個游戲中我指導家長以身示范,用優美的動作來吸引寶寶愿意跟著音樂學習蝴蝶飛舞的動作,當聽到“打雷下雨”的聲音后趕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顏色的花朵避雨,如發現寶寶找錯了家長可以用語言指導寶寶進行檢查,感知顏色的匹配對應。最后還讓相同顏色的蝴蝶抱在一起,充分體驗到與家長、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學習了《學前教育保教指南》,讓我感觸頗深,作為一個幼兒園教師來說,學習是很重要的,從中我得到了這樣幾點體會:
一、克服教育形式和內容上的“成人化”和“知識化”傾向
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組織不同的游戲活動,把游戲、參觀、實踐、探索和操作等作為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這一教育理念的實施,我們更加意識到了,從幼兒出發,遵循幼兒的生長規律,拓展幼兒思維的重要性。我們的教學重點不是讓孩子學會各種復雜的知識,而是能讓他們參與到活動中來,對于今后的教學活動要反復推敲,增強活動的靈活性,逐漸改善,在家長方面也要努力地與他們好好溝通。
二、規定教材的選用
“必須選用國家或省級教材審查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教材和課程輔導資源,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庇變簣@在選用教材上非常難,幼兒園說好的家長不一定說好,家長說好的幼兒園不一定能夠選用,這樣規定出來對家長和學校都是一個好事,并有利于幼兒園的長遠發展。
三、關注幼兒在生活和學習中的表現
現在的教育觀點就是重在孩子學會沒有而不是老師講的怎么樣。我記得有個例子說一個外國的教育訪問團觀摩北京的一個模范教師講課,看到學生都會回答問題,對課程非常熟悉,就問這個老師,學生都會了,你這節課還有講的必要嗎?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我們要教會孩子什么,所以我想關注幼兒生活和學習的表現是一個教師的必備的素質。
四、提升教師的執教能力和專業素養
《指南》提到以后的教學活動,教師必須事先對教材有充分的熟悉度,包括脫稿講故事,這對我們這年齡的老師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這也是《指南》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和教學反思能力而特意制定的,所以,再怎么困難,我們都要把每天接觸的幼兒園作為我們最好的提高教學實踐能力和教學反思能力的場所,特別是利用起園內的資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總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把研究學習和提高保教能力相結合,在教育教學實際中去發現和提煉現實問題,針對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真實的具體問題,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幼兒的發展水平。
《從頭到腳》的主題活動開始了,昨天利用放學之前十幾分鐘的時間,我們談起了我們身體的秘密。檢驗孩子已有的知識,發現孩子們對于身體內的器官了解不多,部分孩子知道心臟、胃、腸等少量知識,說著說著,沈雨拿出了一本有關身體知識的書本,孩子們都要求學習,孩子們的求知欲還是很強的。
請班里的新老師為孩子們講解了一段文字,第一次在孩子們面前表現,有些靦腆,孩子們也不由得笑起來,引導他要提問,還不錯。
接著我為孩子們講解了“吃到嘴里的東西哪里去了?”邊講,邊引導孩子們重復、記憶各個器官的主要功能,效果不錯,牙齒切碎食物——胃里的胃酸將食物磨成象稀飯一樣的糊糊——十二指腸吸收營養——小腸吸收糖份——大腸吸收水分……
今天的晨間談話的時間里,發現很多孩子都記住了這些知識,在活動《我們的身體朋友》中,在聽到“我們的身體里有哪些朋友?”時,孩子們就想到了昨天說的“十二指腸”。
利用好一天的每個時間段,效果真的不錯。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zongjie/140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