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高頻知識考點總結參考
高考歷史高頻知識網絡是知識內在的點、線、面交織而成的有機整體。在復習中,必須抓住教材中各知識點的聯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考歷史高頻知識考點總結,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高考歷史高頻知識考點總結
一、“人是萬物的尺度”
1、智者學派產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臘城邦,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雅典成為希臘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學者的研究越來越關注“人”本身。
2、智者學派的思想主張:
(1)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的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社會組織、風俗習慣和倫理規范等。
(2)強調人的價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張:
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樹立了人的尊嚴和。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學派的主要思想,體現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
二、美德即知識
1、蘇格拉底的思想主張:
(1)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們的道德價值觀,以挽救衰頹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世界上沒有人自愿作惡,人之所以作惡是出于無知。
(4)教育對美德同樣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已有的美德。
2、影響:蘇格拉底對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類精神覺醒的一個重要表現,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三、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1、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關注的焦點也是人類社會,著有《理想國》一書,他根據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個人明確分工,各司其職,主張有正義感和理性的“賢人”統治國家。
2、柏拉圖的這種想法盡管有很多錯誤,但他鼓勵人們獨立理性思考.為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在很多學術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古希臘最博學的人。他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特別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級的。
材料型問答題解題思路
答題技巧
答題時注意:讀懂材料;審清材料中提到的看法、觀點正確與否;根據題目的要求去做。
典型例題
恩格斯說:“科學是一種在歷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闭埥Y合第一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有關史實,回答:(1)兩次工業革命對國際關系格局分別產生了哪些影響?(2)兩次工業革命分別給中國帶來了哪些影響?
解題指導:
本題以兩次工業革命為切入點,考查考生對其影響(對國際關系格局及中國)的掌握,從能力立意上看,主要考查考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要答好本題,首先要把握好題目的要求“結合有關史實”;其次把握好要回答的內容,“對國際關系(國際關系又可分為政治格局和經濟格局)和中國”的影響的表現,最后組織答案。
答案要點:
(1)對國際關系格局的影響:
①第一次工業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也使東方從屬于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②第二次工業革命,使東西方經濟聯系更加密切,但東西方差距進一步拉大;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加劇,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2)對中國的影響:
①第一次工業革命:歐美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工業(洋務企業和民族資本企業)產生;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
②第二次工業革命: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人救亡圖存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高漲。
高三歷史復習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本屆高三文科班共有四個班學生,其中應屆學生200人,復讀生6人,應屆學生中有特長類學生60人,班級的人數和藝術生的人數較多,教學和管理難度很大。復讀生整體勢力較差。
本屆學生的情況不容樂觀,學生人數多,底子差,落后面較大,歷史基礎知識很不扎實,理解運用能力較差。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提高講與練的方法及效益,成為復習中的一大挑戰。部分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都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引導。我校重點推進層學生就是音體美特長生,而他們基本學習的基礎很薄弱,而在年前10月至年后2月底長達半年的時間,很多學生一直處于停文化課準備專業考試的狀態。因此一輪復習后,大部分特長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復習的不全面,基本的知識體系都沒有形成。很多同學連最基礎的東西都不知道,因此現階段是無法與高考接軌的。為了改變以往藝體特長生“一輪沒學完、二輪趕不上、三輪學不會”的狀況,有效高效的利用三個月的時間了,讓這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在高考中文綜成績再有所提高,這是我們教師所面臨的緊迫的也是必需解決的問題。針對以上情況,20__屆教學工作的主體構想是認真領會和貫徹執行學校和上級關于20__屆高考的目標和任務,針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和高考變化的新特點,認真研究教學和備考工作,力爭在高考中有新的突破。
2、教材情況分析
三本必修教材在高考中占85分,選修題15分,因此在備考復習中應重點側重必修教材的復習。
歷史必修一反映的是人類社會政治領域進程中的重要內容,重點反映的是中外歷史政治領域的發展,通過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在政治制度發展中的作用的刻畫,反映出政治制度的創新是貫穿始終的主線。在政治文明史教學中要著重傳達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和趨勢。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人類歷史發展中一個基本趨勢就是:從專制到民主,國際社會則是從無序走向一定程度的有序(對話協商機制、雙邊和多邊的合作機制,多種國際組織的建立及國際條約協定等)。
人民版歷史必修二著重反映人類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共編寫了八個學習專題,前四個學習專題主要反映了中國歷
史上不同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基本線索和特征,是一部簡明的中國經濟發展史,后四個學習專題基本反映了世界歷史中不同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基本線索和特征,是一部簡明世界近現代經濟發展史。能夠明顯的區分中、外經濟發展歷程,但二者之間難免存在時序上的交叉、重疊。
歷史必修三屬于思想文化模塊,主要包括人們的精神生活、精神現象以及精神過程,著重反映人類社會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領域的發展進程及其重要內容。前四個單元講述的是中國古代主流思想演變、古代中國科技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發展、世界近代科技。
人民版教材的編寫體現了“古今中外”的順序,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時序”。必修教材是專題教材,既要關注各專題之間的縱向聯系,也要關注各專題之間的橫向聯系。
二、具體措施
(一)瞄準高考,落實課程新理念,轉變課堂模式。
1、改一講到底,不訓練學生能力。
調動學生參與,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老師重在幫助學生整理思維層次和指導思維方法;邊講邊練,這樣才能做到訓練及時、訓練充分。
2、改只有知識教學,沒有材料教學。
高考無題不材料,如果課堂不進行材料教學,學生就不能形成材料處理能力。
3、改只有純知識的梳理、分析,沒有解讀高考考點及其要求。
每堂課都應有高考的考點解讀、考題回顧、考情預測和模擬訓練。以高考的感覺和要求去指導教與學。否則這是嚴重的教學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
(高考考的許多是老師講不到的,需要學生具有獨立的思維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單憑老師講授是培養不出來的,需要在訓練中參與和培養)
(二)落實常規
1、加強集體備課,提高備考效益。認真研究考綱和課標,精心研究高考和課改省份高考試題,復習才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教案編寫要優化整合,既有專詳,又有高考鏈接、材料教學與教學方法和教學流程。
2、加強學法指導,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1)指導歷史知識的消化。對歷史知識的記憶理解,要找出規律特點;課堂要適宜提出問題,要使學生做好筆記,會用筆記;課后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2)指導審題能力的培養。選擇題要審清主題、題干和選項;非選擇題要審清限制語、求答項和相關背景材料。解答選擇題:選擇題可分多種類型,如因果倒置、排列順序、逆向選擇、歸類選擇、張冠李戴等,平時教學要注意訓練這類試題的解答技巧,因果倒置要判斷大概時間、歸類選擇要排除典型、排列順序要確定首尾、逆向選擇要抓否定詞,等等。解答材料解析題:高考試題所引用的材料一般都是課外的,也有少數是課內的,但是不管是課內還是課外的,每個材料背后必然與課本中某一個知識點存在著聯系,否則材料就成了空中樓閣,無源之水。這一點,我們首先應該清楚,而且還應該讓學生充分明白,材料解析題要突破閱讀材料和審題關。
(3)指導訓練過程中書寫的規范化。答題做到要點化、段落化、序號化、層次化以及語言的術語化等,思路清晰,邏輯嚴密,保證不因規范化問題而失分。
3、作業檢查。每天應布置一定量的作業,并進行批改或檢查,關鍵在于督促學生練習,鞏固和深化知識,這是落實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
4、特長生是我校升學的關鍵,關注特長生教學
(1)及時幫扶輔導,提優補差。
(2)做好跟蹤記錄,對每一階段暴露出的問題分析解決。
(3)加強人文關懷,心靈溝通,多談心,多鼓勵。
三、教學進度(必修一高二已經復習一遍)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zongjie/13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