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審計個人心得體會(通用8篇)
是時候寫審計個人心得體會了,快來看下吧。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審計個人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近工作很忙,因為前些日子公司領導突然交給我兩個任務:一個是協助公司內部審計人員對下屬公司的領導進行離任審計;另一個是協助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執行情況、以及現金流和兩項資金占用的監督檢查。
當領導選中我來協助審計時,我有點出乎意料,也有點意料之中。出乎意料的是,我對集團的這幾家所屬企業太欠缺了解,很多基本情況還都不清楚,審計時間這么倉促,我可以配合審計人員做好協助工作嗎?雖然我有一定的財務工作經驗,但是審計經驗幾乎為零。意料之中的是,因為__年X月和__年X月我曾經協助公司內審人員對所屬兩個公司進行過審計,期間給內審人員提供了一份我查賬時發現的問題及有關疑點,受到了她的表揚及鼓勵。
我知道,能趕上這樣的機會很難得,這是領導對我工作的培養和鍛煉。我希望接受新事物,也渴望學習新知識。短短的一周時間,我們跑了三家所屬公司,忙碌的行程讓我們馬不停蹄,周末有時候也要加班。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我相信忙碌讓人充實,可以忘記煩惱,所以也是快樂的。
在第一次參與審計的時候,當看到滿桌子的賬簿和憑證時,我感到有點無所適從,無處下手。內審同事也看出了我的困惑,在她短短的一席話,以及我查閱了有關離任審計所關注的內容后,讓我茅塞頓開。在以后的日子里,無論從編寫審計日記、取證記錄,還是進行現場審計或者延伸調查,我都虛心地向領導和同事們求教。她們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又抽出時間耐心地指導我,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審計大家庭的溫暖。原來看似浩繁的數據和資料,其實是只紙老虎,順著一條條資金流的線索去梳理,卻是有章可循的,我們需要的是細心和耐心。當我在正確的理論引導下查出問題時,我會感到有種成功的喜悅。當我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發現線索時,我會感到有種收獲的快樂。就這樣在每天的忙碌中,形成了一篇篇審計日記,一份份審計取證記錄。
這次參與審計后,我再次體驗到了審計人員成績背后的艱辛,光榮背后的奉獻:為了編制細致可行的審計方案,我們放棄周六周日休息時間,集體研究、集思廣益,將每個細節落實到實處;在審計現場,我們放棄午休時間,字斟句酌地審核每份取證材料,客觀、公正地填寫審計取證記錄,依法開展審計工作;我們還常常利用下班時間研究、分析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部署下一步工作重點……
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可能得到的不是升職和加薪,但是得到的是經驗和知識的積累。通過這幾次參與審計工作,讓我對集團下屬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強了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自身的業務知識和水平得到了更新和提高。同時這也是一次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學習他們的寶貴經驗和吸取他們的教訓;學習下屬機構和兄弟單位的好經驗好典型。每個人都要給自己設定目標,有目標生活才有動力,希望我不斷的付出能夠換得自身價值的持續發展,只有不斷的創新才會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作為一名審計協助人員,這方面的知識我還是很欠缺的,我要努力學習各項審計業務知識,踏實做好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努力成為一名業務全面發展的工作者。同時,我也在審計中經受洗禮,感受一份收獲,體味一種擁有,忙碌著并快樂著。
轉眼間從事財務審計工作四年了,既漫長又短暫。當我感慨時間轉瞬即逝的時候,回想三年的經歷又有著數不清的故事。非常感謝曾經帶我做項目的審計經理,都是我的恩師,這是我走出大學后得到的最大財富?,F在我就僅有的一點心得拿出來與大家共享一下。
財務審計是個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工作,它需要的不單是會計、審計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語言交流能力、人員協調能力、辯證邏輯分析能力、行業趨勢以及經濟形式的分析能力等等,而這些能力全靠豐富的知識積累而成。
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我把企業的財務報表審計風險分為以下三類:
1、原來沒有的業務憑空捏造(虛假收入、收益等)
2、業務真實但會計處理有誤(藏利潤、成本等)
3、有業務而不記錄(賬外物資等)
所有的財務報表錯報漏報均是這三類中的某一個,或者混合使用。我就按順序逐一介紹一下。
審計風險1我簡稱為“無中生有”。這是三種風險里最可怕的,要求的技術含量也是最高的。我知道跳水比賽每個動作都有難度系數,目前我見到最高是
3.8這個值,那么對付“無中生有”這類風險需要的難度系數應該是7.6。絕對不是開玩笑,因為“無中生有”包含兩個分支:
1.1判斷哪些業務可能是無中生有;1.2是證明它們是無中生有。我將其定位為高難度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因為這類風險所涉及的業務對象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個陰謀。既然是陰謀,可想而知傳統的審計方法是查不出來漏洞的。假如一個企業存在無中生有現象,那么我們查看的原始單據可能是偽造的,合同可能是假的,發函詢證也都串通一氣,因此這是一個高智商對抗“游戲”。 先說一下1.1這個分支,該環節的判斷可不是憑感覺,因為一旦錯了,損失的是耗費相當大的資源來證明這個結論,也就是1.2環節。我們的審計工作可不是愛迪生做燈絲實驗那樣,證明這個假設錯誤也是成功,愛迪生有的是時間換N種材料實驗,而我們需要的是在現有時間內找到無中生有業務,找不到就是審計失敗。因此1.1的判斷至關重要。
再解釋一下1.2環節,前面我說過1.2環節的證明不是傳統方法可以解決的,因為現在的被審計公司會對我們慣用的手法予以防備,顯然再走老路必然會落入圈套,但這并不是說我們就無計可施了。這里需要審計人員有著敏銳的觀察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因此授予3.8的難度系數不為過。那么到底如何證明呢,其實還是有方法的。由于我資歷尚淺,姑且和大家探討一下我的一種思路。任何一種謊言與陰謀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它總是在人們的常規思路上掩飾的完美無瑕,卻
總會在不起眼的地方露出馬腳。問題的關鍵就是審計人員如何找到這個不起眼的漏洞,我們應該感謝偉大的邏輯學給了我們這把鑰匙。邏輯學分為傳統邏輯與數理邏輯,我們只需掌握傳統邏輯就足夠了。再把目光回到我們1.1環節得出的判斷上,在1.2中我們首先需要對1.1的判斷得出N種邏輯推理。任何一種現象的發生總會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我們的第一個工作就是能夠盡可能多的分析出這些可能存在的連鎖反應,然后與現實中的情況核對,如果截然相反,恭喜你已經找到狐貍尾巴了。
譬如一個企業收入比去年增加很多,我們懷疑有虛假成分。我們不妨分析一下收入增長可能有哪些連鎖反應。這里有個秘笈,就是盡量分析出間接相關的連鎖反應。(1)這個企業的人員工資與去年相比須有較大提高。因為收入大額增加必然會使工人的工作量增大,才能得到更大的產出,才有可能被銷售出去。那么事實上工資是否有較大增長呢,如果沒有的話工人一定有怨言,不妨去找工人做個訪談來證實一下。(2)如果這個企業的產品銷售出去需要運費,那么運費一定會有相應的增長,不妨核對一下運費實際數并追查一下原始單據和相應的銀行對賬單。(3)、(4)??還會有許多間接相關的可能,需要審計的人員的邏輯推理與辯證,我相信這個證明過程就會明朗了。
對于審計風險1(包含1.1和1.2)的內容在07年的審計準則中大量引入了重視程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風險導向審計。當然風險導向審計的內涵更廣,它不旦包含如何識別無中生有風險,還包括判斷審計重點在風險類別1、2和3的哪個層面上。
審計風險2是我們在日常審計工作中最常發現的問題,也是工作經驗較少的朋友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尤其是非會計專業的同仁們??梢哉f這是會計理論知識層面的問題,很多人因為沒有較強的會計功底而對它望而卻步,其實大可不必,要想解決掉它也是有捷徑的。下面我將重點介紹一下審計風險2應該關注的重點。 先與朋友們探討一下如何學習會計知識。舉個例子說明一下,譬如我們非常熟悉的英語。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每學一個單元講一個語法點,從初中到大學貫穿始末。然后學生腦子里一頭霧水,似乎語法有成千上萬條。但經過專業的語法老師的歸納串講后卻變得通俗易懂,按照詞性(名詞、形容詞、副詞、動詞??),時態,非謂語動詞等等分別講解,從整體了解局部,從常規認識特例。原來語法完全可以兩天學完。那么會計呢,也是一個道理。我們很多人曾一度受課本的影響而走進誤區。所有的教材幾乎都是按照資產負債表的科目順序逐個講解,學完后都被教材中所述的上百種業務分錄搞得暈頭轉向。在遇到一向業務后我們所想到的不外乎是書上哪個地方有這個例子,借貸方各自應該是什么科目。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完全被束縛在教材上了。因為現實中有很多業務是教材上沒有的,不是因為這種業務太新穎、太特殊以至于沒有予以規范,而是因為教材不屑得歸納。
例如這樣一個分錄: Dr: 應收賬款or其他應收款 1,000.00 $ Cr: 應付賬款or其他應付款 1,000.00 $
請問朋友們會如何理解呢?我想書上幾乎找不到它的出處,但類似于這樣的分錄卻廣泛的存在于被審計公司的財務處理中。如果我們已被書本束縛的話,在碰到這類情況時就會被客戶的老會計忽悠的暈頭轉向。針對上面例子的分錄可能會是以下的情況:
a. 客戶做的重分類調整;
b. 客戶的債權人和債務人清單上有同一公司,從而引起的對沖; c. 客戶隱藏成本費用,將其暫時放入應收賬款or其他應收款;
d. 客戶隱藏收入,將其暫時放入應付賬款or其他應付款。
對于a和b的情況是正常的,由于難度系數太低,因此教材中不講了,我也不再啰嗦。但如果是c和d的情況就出問題了,因此企業就是通過這些小得不起眼的分錄達到了粉飾其財務報表的目的.。
言歸正傳,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學習會計知識以應對這些問題呢。方法很簡單,就是學習會計處理的精髓。對于會計學的精髓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點:
2.1借方發生額不是資產就是成本費用,貸方發生額不是負債就是收入。這是在不考慮調賬、沖銷以及結轉分錄的基礎上所反應的真實經濟實質。當然這條大家再清楚不過了,但往往最熟悉的東西卻是容易被我們淡忘的。作為一名審計人員,我們不僅需要知道2.1這條真理,在我們的工作中更需要學會利用2.1的變型——資產與費用的劃分是否合理,負債與收入物劃分是否合理。在任何一項業務的會計記錄中都會涉及這個問題。被審計公司也正是利用故意劃分錯誤來達到粉飾財務報表。前面列舉的例子中的c和d就是這樣的。那么我們如何在沒有高深的會計理論的基礎上去發現這些審計風險呢,方法很簡單,抓住這項業務的實質。只有我認識到了這項業務的經濟實質,是費用還是資產,是負債還是收入就會迎刃而解。不妨拿資產和費用來說,所謂費用就是歸屬于當期的費用,換句話說它的支出是為了換取當期的收益,對以后沒有直接影響。而資產的支出則能夠換取以后多期的收益。
說到這里我需要對資產重新下個定義。通常我們給一個事物下定義時總是立足于它的來源和特征。比如我們給固定資產是這樣定義的:使用年限超過一年的有固定價值且可以可靠計量的有形資產。這樣的定義的好處是很直觀,但卻不利于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我們對固定資產按照它的歸宿來下定義,可以這樣來定義:有待日后費用化的經濟支出。這樣一來固定資產存在的價值才真正展現在我們面前。其實不僅是固定資產,所有資產的真實用途都屬于這個范疇。存貨的減少相應的結轉了成本,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減少是因為折舊的計提記入了相應成本,貨幣資金和往來款的減少除了歸還負債都是因為支付了相應成本費用。投資的減少也會因轉讓后記入相應成本。因此把握住了這個劃分規則后再來認識一項業務的經濟實質,再加上我們的分析,被審計再打這張“亂劃分”牌就不管用了。
2.2會計學的基本原理——權責發生制、重要性、謹慎性、一貫性原則。
說起這四個基本原則就好比英語學習中的語法一樣。所有業務的分錄設計都是圍繞它們來規范的。通常我們總是在埋頭學習每一項業務應該如何借貸,業務成百上千,豈不是越學頭越大。但如果回過頭想想,我們學習的每一筆業務都是在從另一個角度來學習會計學的基本原理。那么我們的會計教材完全可以只分四章,即第一章權責發生制、第二章重要性、第三章謹慎性和第四章一貫性原則,然后只需把書上的業務按照這四項原則重新歸類。我想這樣的教材會更容易我們舉一反三,更快的掌握所有業務。
對于審計風險2我也只能歸納這么多了??傮w來說它容易掌握,只是通常會把剛入行的朋友們困惑一把。但只要抓住了會計的這兩條精髓還是能在比較快的時間內拿下這一關的。
審計風險3又回到了審計學的層面上。這個風險又可以分為兩個層次:3.1被審計公司故意不記錄,蓄意隱瞞;3.2由于工作疏忽或者業務量太大沒有來得及記錄。
如果是3.1的情況,就類似于審計風險1操作方法。審計風險1我稱之為無中生有,那么3.1恰恰相反就是有中生無了。事物總是有正有反,好比有了九陽真經就必然會生出個九陰真經。如果真的是3.1有中生無這種情形的話,也是相當不容易對付的,方法同審計風險1,只不過是逆其道而行之罷了。
如果是3.2的情況,這就很簡單了,只需要按照審計學所說的從原始資料追查到記賬憑證就可以發現此類審計風險。
這就是我對財務報表審計的一點心得體會,由于經驗過少,只是籠統介紹一下我對這項工作的認識。有人常說老會計很吃香,就像老中醫似的,那么我認為老審計人員也是這樣的。這是一項需要不斷積累不斷學習新知識的職業,我相信一位經驗豐富的審計師是不需要看憑證的,他只需將財務報表做個多種對比分析,邏輯分析,再結合經濟形式、背景資料就可以得出審計結論了。老中醫不就是觀其色、聽其聲、把其脈便知病矣。要想成為這種境界需要我們閱歷無數,不斷鉆研,我相信我們這批入行不久的80后們,只要不拋棄,不放棄,沿著前輩們的足跡還會再創輝煌!
歲末年初,筆者作為審計組組長有幸代表省廳對某市開展保障房項目審計,時間過去了幾個月,但其中走訪、調查、核實農村危改項目的一副副畫面時常浮現腦海,難以忘懷。
村支書帶審計組走進剛改造不久的平房,一個孤獨年邁的老人睡在房間,沒有房門,用一幅布簾遮擋風寒,當時正值初冬,地上擺放著碗筷等生活用品。為何這般景象,村支書介紹:老人的孩子是精神病患者,老人也體弱多病,眼前的房子除政府危改補貼外,村委會從其他渠道給予了資助。審計組稱之為“透風房”。
接連幾天,審計組根據審計署要求,從該市分管危房改造的城建部門提供的20_年農村危房改造目標任務一千多戶資料中篩選了25戶,進行實地調查核實,涉及6個鎮,13個村。幸運的是像老人那樣的情況只是個例,多數改造后的“危改房”有二層,寬敞明亮,廚房、衛生間、客廳、房間等功能齊全,有的面積150平方米左右,造價約12萬元,有的面積200平方米左右,造價約20萬元。審計組稱之為“小洋樓”。
“透風房”、“小洋樓”,同為危改項目,為何差別之大。按照國家政策,如果確定為危改戶,每戶補貼0.75萬元,特困戶每戶再補0.45萬元,按當地消費水平做磚混結構的平房每平方米成本價約750元,那么做一間60平方米的房子造價為4.5萬元,如能拿到1.2萬元國家補貼,自己要籌集3.3萬元,作為一個特困家庭來說無疑是難以承受,但對于一戶能拿出20萬元將自己的房子改造成“小樣樓”的家庭而言,0.75萬元的補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審計中還發現危改項目中存在危改房無嚴格的鑒定手續,導致目標任務的確定脫離實際,上報的危改計劃未按時完成;重復申請危舊房改造指標,如同一戶在一年內或跨年重復申報補助;為滿足檔案信息錄入工作完成危改任務,錄入與實事不符的錯誤信息,應付上級檢查;建成后的危改房普遍存在面積超標,文件規定每戶60平方米,為了不違背危改文件精神,在制作電子檔案時存在移花接木、張冠李戴的現象;危改資金的發放未按照“五保戶、低保戶、困難戶和一般戶”,“先急后緩、分步實施”的原則,采取“區別對待,分類補助”差別化分配辦法,存在平均主義,真正的“特困戶”因無力建房無法享受危改補貼,沒有完全達到應有的扶貧效果等。
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除管理部門執行政策不嚴,管理不夠外,筆者認為危改政策的缺陷十分明顯。如每戶60平方米,作為農戶來說面積偏小,不切合實際,容易造成違規;每戶補0.75萬元,即使對特困戶增加一倍為0.45萬元,特困戶仍無力改造。一個縣級市一年的改造任務為1300戶,合計補貼資金1千多萬元,是否真有那么多屬于“危改”的房屋,值得思考。
為此,本人建議要切實達到危改目的,讓每位農戶有房住,且住得安全,首先確定改造計劃時要深入農戶,摸清情況,嚴格鑒定,制定危改計劃;其次對需要危改的農戶,如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改造,財政可加大資金投入,避免撒胡椒面,做到精準扶貧,把好事辦好。
20__年3月19日至23日,廣東省內部審計協會在廣州組織開展了內部審計人員崗位資格后續教育培訓。作為__局大監督系統的一員,我有幸參加了此次學習,并順利通過考試獲得了培訓結業證書。
在為期五天的培訓學習中,我先后聽取了中廣核工程公司工程審計處嚴忠新處長主講的《內部審計質量IIA評估實踐》、南方醫科大學姜虹教授主講的《內部控制的機遇與挑戰》、安永(中國)企業咨詢公司高級顧問陳華教授作的《內部審計新理念和國際發展趨勢》主題報告會和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林斌教授講的《基于模型的財務報表分析》,針對這次培訓,結合我在紀檢部和財務部的工作經驗,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內部審計要始終立足于企業內部。
內部審計是基于企業科學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是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產物。這從根本上決定內部審計只能立足于企業內部管理,代表企業對內實行經濟監督,強化服務職能,確保企業經營戰略、方針目標的貫徹實施。內部審計行為本身不是目的,真是的目的是通過查錯糾偏,促進企業提高競爭力,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從這個意義講,內部審計與管理者、被審者的根本目標是一致的,三者應該互相理解、支持、配合,在日常工作中要以企業發展目標為導向,要以有利于企業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共同解決企業在生產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
二、內部審計要積極推進“四個轉變”。
目前我局審計工作以財務審計、離任審計為主,這種定位和認識在內部審計成立初期對于提高內審地位、擴大內審影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隨著審計環境的變化,這種職能定位的局限性也日益顯現:一方面表現為過分強調了審計監督而削弱了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被審計單位容易產生對立情緒,不利于審計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過分注重查錯糾弊而忽視了內部審計的建設性作用,容易導致審計領域變窄,不利于審計事業的發展。
因此,內部審計必須實現全面的、穩步的轉型,建立“集約型”的審計模式。將以財務審計為主,逐步向以內部控制和管理效益審計為主轉變;將以離任審計為主,逐步向以任中審計為主轉變;將以事后審計為主,逐步向以事前、事中審計為主轉變,將以單純的手工審計向手工審計與計算機輔助審計相結合轉變。由被動防御變為積極控制,不斷前移監督關口,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和服務職能。
三、內部審計要不斷改善業務流程。
內部審計是一項持續、發展的工作,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完成審計目標的前提下,不斷改善審計程序和方法,如完善各種適用的審計規章制度;以“風險—公司—增值”為導向選取審計項目;注重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加強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借助企業內部資源,邀請工程專業人員、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參加審計項目;每年向領導層提交《管理建議書》,每季度向領導層匯報工作;以正式發文形式發布《審計項目審前公告》和總結性的《審計結果公告》,擴大審計的影響力;完善審計報告格式,增加圖標分析、摘要說明;應用審計軟件,加強審計電子工作底稿管理,等等。
隨著我局近年來的改革和發展,內部審計工作應積極順應形勢,轉變職能定位,更新審計理念,堅持“貼近經營、突出重點、不斷創新、監督到位”的工作思路,樹立“在服務中實現有效監督、在服務中提升審計價值”的觀念,以促進和諧__局構建作為自身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推進審計工作轉型。
以上是我的培訓心得體會。
在__領導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__組織的內審業務骨干培訓班,十多天的培訓不僅全面系統的學習了內審業務知識,而且在學習中增長了見識,結識了不少新同事、新朋友。培訓時間轉瞬即過,培訓的收獲也是巨大的,以下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是打下了深厚的理論基礎。在從事內審工作之前,自己沒有系統接觸過內部審計專業知識,所以,一直很希望能有機會進行充電,以盡快適應工作需要。通過省局內審處組織的這次培訓,讓大家掌握了內審工作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夯實基本功,對內部審計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為更好地開展審計工作打下一定的專業基礎。在課程學習中,我們從授課老師的教學里,一點一滴不斷實現著基礎知識的積累。課后我真切的感到審計專業的業務性很強,自己也感到了工作的壓力,有了壓力,工作才會有動力。此次培訓為我們提供了審計入門的通道,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還得靠個人,要做到對專業知識熟悉掌握還有待于今后不斷地學習和積累,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更需要持之以恒。
二是開闊了視野。此次培訓專門安排了內部審計法規、行政事業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基建工程審計、計算機審計、審計技巧等專題知識講座,由于這次授課的基本上都是高校的知名教授,他們不僅有深厚的理論知識,而且還有豐富的從事審計工作的實踐經驗,讓我們在夯實基礎的同時,也開闊了視野。在培訓班的專題講座課上,我清楚地感受到視野開闊的重要性。審計與會計關系密切,但要做好審計工作,僅有財會知識還是不夠的,還必須對相應審計領域的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發展方向、難點熱點的了解,這樣才能在面對審計項目時從容應對,才能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將項目做好,做精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學會了靈活運用各種審計知識。在學習中,我充分體驗了學以致用的必要性。課堂上,老師通過具體案例來講解審計基本知識,把一個個孤立的財會知識點與審計業務相聯系,讓我感受到將學習與實踐融會貫通的重要。只有將學到的知識消化吸收,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注意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有意識地將所學的基礎知識加以運用,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積累收集相關信息資料,并緊密聯系審計業務工作進行分析,將知識點加以整合,從而實現由點到面的提高。審計工作專業性強,內容豐富,業務技能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在夯實理論知識基礎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要做到在實踐中靈活運用,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業務能力日益精進。
四是培養了團結協作的意識。培訓不僅系統學習了內審業務,也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增強了學員的凝聚力和責任感。通過拓展活動中一系列緊張刺激的游戲和項目,不僅緩解了學員思想上的壓力,讓大家充分明白了相信隊友、挑戰自我和團隊配合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通過活動讓大家樹立了自信,明白了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只要盡力去做,都是可能成功的。省局內審處還多次和培訓方溝通協調,在課余安排了羽毛球比賽,讓全體學員能夠勞逸結合,在學習之余兼顧鍛煉身體,在娛樂中加強了了解,深化了友誼,增進了團結。
非常有幸在深秋的南京審計學院,參加了市局計算機審計培訓班的學習。能在二十多年后,再次踏入景色秀麗的大學校園,成為一名學生,深感榮幸。通過短短一周的學習,也收獲頗豐,受益匪淺。
一是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邕M南審的校門,耳濡目染了南審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學術氛圍?!罢\信、求是、篤學、致公”的校訓,“特色、質量、國際化”的辦學理念。教授大家們課堂上淵博的學識,旁征博引的教學方法,幽默風趣的精彩講解,教學內容的豐富多彩,為我開啟了一道感悟之門。使我在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禮,在知識上得到了一次強勁的“充電”。特別是對當前審計文化的理解、審計心理學的應用,以及對自我的正確認知等理論知識的學習,使自己茅塞頓開,對以前一知半解的東西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找到了答案,使自身的思想和精神得到進一步升華。
二是看到了差距,找到了不足。通過這次培訓學習,體會到審計發展的日新月異,認識到知識的更新對一個人的發展是多么的重要。在以往的工作中,自己總以為只要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就可以應付日常工作,往往忽略了知識的更新。多數是需要什么才學什么,而且有時借口工作忙而把書本拋在腦后。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深深體會到,以前知識的匱乏和膚淺。因此,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只要合理安排好生活,每天抽出一定時間系統地看點書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有不斷積累新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掌握并運用科學的方法,正確地分析解決問題,以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創造性,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高質量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三是掌握方法,學以致用。一周的學習,我們學到的與其說是豐富的知識和開闊的視野,不如說是一些先進的理念或是思考問題的方法。老師為我們打開的是一扇知識和思考的大門,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掌握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把所學到的知識真正應用于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作為一名基層審計工作者,面對審計信息化的到來,在努力提高自己計算機審計水平的同時,積極做好各項基礎工作,為整體水平的提升帶好頭、起好步。
三月下旬,局領導組織審計業務人員到浙江大學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培訓,時間雖然不長,但課程安排緊湊,既有專業知識聯系實際案例的講解,也有對于思維能力提高方面的指導,課程結束后,我們都覺得受益匪淺。
審計的專業知識方面,老師的財政審計專題研究及社保資金審計研究課程都對我們業務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幫助,我們審計人員很多非審計專業出身,羅老師結合實際案例對財政、社保資金審計的講解一方面對我們的業務水平的提升有幫助,另一方面也加深了我們對審計這項工作意義的理解;甘偉軍老師講解了有關經濟責任審計的課程,通過他的講解,我們也有對當前審計所處大環境的思考,審計質量的提升固然需要我們審計人員個人的努力,但也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例如一些地方已花費大量資金得到的成果只在當地發揮功效,若政府和相關部門進行異地推廣就能夠節省很多人財物的力量,有效防止重復勞作。老師的建設工程造價審計課程中講解的案例參考價值很高,讓我們的視野開闊許多。
另外,思維能力提高方面,老師講解了博弈論,鄭老師的講課注重全體學員的參與和互動,鼓勵大家一起思考提出的問題,援引各領域實例分析講解,讓我們觸類旁通,對我們審計過程中與被審計單位人員的聯系時的溝通、談話方式的選擇有很大的幫助。
四天時間很短,各位老師的精彩講解只是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起了引導作用,真正想要長足地提高自己的審計業務能力和審計質量還是需要在實踐中長期的積累和不斷地學習,這樣才能更大地發揮審計的作用、提升審計質量。
根據我局工作安排,本人于20__年3月25日至3月31日,在大學參加了為期一周的審計業務提升培訓班。本次培訓的課程設置實用豐富,囊括了財政審計、工程造價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及效果運用、社會保障資金審計解析及博弈論與決策思維等專題講座。師資配備科學合理,教授們旁征博引,從審計理論講到審計方法,從計算機審計講到風險導向審計。他們鮮活的管理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以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不僅使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審計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更使我的審計理念和知識結構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收獲頗多,受益匪淺。這次培訓使我深深體會到樹立“三種意識”的重要性:
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任何組織和個人之間的競爭,其實就是知識的競爭、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的競爭。由于審計工作涉及面廣、情況復雜、政策性強,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審計人員,只注重審計專業知識的學習,是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審計必須對相應審計領域的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發展方向、難點熱點了然于胸,這樣才能在面對審計項目時從容應對,才能保證在實施審計時切實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和方法多樣,才能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才能將審計項目做精做深。
二、要樹立責任意識,養成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我也都仔細讀過《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審計工作尤其需要極其細致。在面對大量的被審計單位和人員,隨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會計核算手段的不斷提高,僅僅從報表等大的方面很難直接發現問題,只能重點從細致的實質性審核中尋找突破。經常聽局領導和同事講起審計工作中的實例,基本上都是從一些細枝末節的小疏漏上發現了大問題的線索,循跡查去,牽出了大魚。只有養成嚴謹細致、高度負責的工作作風,對于任何疑點都不要輕易放過,同時大膽工作,要“遵守法紀、嚴謹細致、敢于負責”。
三、要樹立創新意識。
我們的審計報告、審計產品也是一種公共產品,這個公共產品生產出來,是不是能夠滿足黨委、政府和老百姓的需求,是我們現在從事審計工作或者思考審計工作突破方向或者研究審計轉型的一個立足點。如果還是按照傳統審計的思維方式,僅僅就是點對點的財務收支審計,肯定不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也滿足不了黨委、政府的需求。審計要關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熱點問題、群眾呼聲大的問題、黨委政府領導最關心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樹立創新意識,相信“創新無止境,探索無禁區”的格言。
在培訓的這段時間里,來自領導專家的諄諄教誨,來自其他區域審計同行們的交流分享,匯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匯成了一陣陣催人奮進的號角,支持、激勵著我始終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停留。通過這次培訓,使我進一步領悟到: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才能逐步提高審計質量,從而提升我局審計事業更上一個新臺階!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zongjie/10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