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有助于教師發(fā)現(xiàn)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本節(jié)是從地球和地圖知識引入世界的陸地和海洋的。因為有了地球知識的和圖知識,教材配備了14張各種類型圖,設計了多個從圖中直接讀取地理信息的環(huán)節(jié)。
本節(jié)主要講述三部分內(nèi)容:世界的海陸概況,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陸漂移和板塊運動。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是本節(jié)的重點內(nèi)容。
“大洲和大洋”部分,是對海陸分布內(nèi)容的具體化。課本用了“七大洲”、“四大洋”兩個標題,出現(xiàn)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較多,大多數(shù)是學生在小學已經(jīng)學過的,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了解的,如大陸和大洲、海和洋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等,可作為學生的已有知識。但從讀圖的意義上,如何使學生在圖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大陸、半島、島嶼和海洋、海峽的特點,是新的教學任務。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上,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1。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對位置,即哪個大洲面臨哪些大洋?哪個大洋被那些大洲包圍。2。大洲之間的關系,相連的大洲(大陸)、大洲間的分界(山脈、河流、運河、海峽)3。各大洲的輪廓、面積和分布的對比。
本節(jié)教材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是學習陸地和海洋的基礎與鋪墊。本節(jié)教材內(nèi)容包括海陸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線三部分內(nèi)容。
1.海陸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圖從兩方面來說明世界海陸分布及其特點,使學生了解“地球”“水球”稱謂的依據(jù)。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從大陸、島嶼、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說明通常情況下,人們把全球陸地劃分為七大洲。通過“讀圖”,分別認識七大洲的名稱、大小和位置,進而通過文字和圖來介紹連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線。另外,還通過“活動”來啟發(fā)學生用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示大洲基本輪廓,引導學生通過輪廓來認識各大洲。四大洋:首先說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陸地分割,又相互連通。然后介紹了四大洋的名稱,進而通過圖表對比四大洋的大小,最后通過“閱讀”介紹大洋、海、海峽。
3.各大洲的分界線:利用圖片來說明各大洲的分界線。
二、學生情況。
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經(jīng)緯網(wǎng)、五帶的劃分和地圖等內(nèi)容,在學習過程中已經(jīng)涉及到若干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尤其是前幾節(jié)中出現(xiàn)的地球人造衛(wèi)星照片、半球圖等,使學生具備了學習本課的基礎,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傊灰右赃m當?shù)那榫皠?chuàng)設、問題引導和學法指導,就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預期的效果。由于初一的學生在小學中已學過一部分地理知識,所以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并不陌生,但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認識等方面都存在著欠缺與不足,針對這些情況,在學習時主要利用地圖和學生的參與,培養(yǎng)讀圖分析能力,并指導學生用“圖上記憶法”記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用地圖說明全球海陸分布特征在地圖上能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等。在地圖上能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四、教學重點。
1.地球表面海陸面積比例。
2.識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3.七大洲的名稱、面積排序。
4.四大洋名稱、面積排序。
五、教學難點:
1、識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2、海峽的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六、課型。
新授課。
七、說教學方法。
教法:講授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法,啟發(fā),互動,提問。
學法:學生緊跟老師的思路,學會分析地圖,及時動手記筆記。
八·教學工具。
教具使用:多媒體課件,大洲輪廓圖卡片、地球儀、地理圖冊。
九、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居住在這個美麗星球上可是我們真的了解它么?接下來跟著老師一步一步的探索和了解地球吧。同學們,你們知道的中人類第一個乘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人是誰呢?(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那中國第一個登入太空的宇航員又是誰?(楊利偉)。
播放ppt,展示太空中拍攝的地球的圖片。提問:看這張圖片有沒發(fā)現(xiàn)什么特點?
那么人類給地球起名字的時候,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
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員,當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地球上有什么?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板書)。
設計目的:以加加林、楊利偉等事跡提出地球像一個水球的觀點,使學生感覺真實,既創(chuàng)設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景,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二)講授新課。
步驟一:世界海陸分布。
教師:翻開課本26頁,我們一起來看下p26圖2.1“世界海陸分布”,學生觀察海洋和陸地的面積后回答:“海洋面積大還是陸地面積大?”
學生:(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2.教師;通過看p26圖2.2“世界海洋和陸地面積比較”,我們是不是清清楚楚的看到海洋和陸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快速記憶,七分海洋,三分陸地(地表的海陸分布:海洋:71%;陸地:29%)(板書)。
教師提問:觀察地球儀說明,南北半球海洋和陸地的分布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略。
教師:世界海陸分布并不是均勻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上的,而是陸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邊說邊在地球儀上指示)。
學生:(叫水球,因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叫地球,因為人類生活在陸地上的;可是古人在給地球起名的時候為什么不叫水球?因為古人生活的范圍很小,居住在大陸兩岸的人們沒有交流,海洋被視為天地的盡頭,他們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目的: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談談對地球名稱的看法,不是讓學生爭議地球的名稱是否科學合理,而是通過學生討論、運用地球儀和地圖求證,加深對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認識。)。
3、教師:下面閱讀下書本“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歷程”部分,談感想。
學生:略。
(目的:了解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艱苦歷程,知道我們今天能夠從課本上認識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大勢,這是無數(shù)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險家、外交使節(jié)拼搏奮斗和科學探究的結果,培養(yǎng)勇于探索的精神。)。
首先,讀課本圖2.5,認識下“大陸、半島、島嶼與海洋”
(課件展示)大陸:指地球表面面積廣大的大陸塊;。
半島:指陸地延伸進海洋的部分;。
島嶼:指與大陸分離,面積較小的陸地;。
海洋:面積廣大且包圍大陸的水系。
利用地圖說明全球海陸分布的特點,記住海陸面積比例;運用地圖判別島嶼、大陸、大洲、半島及大洋、海和海峽;運用地圖說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記住海陸面積比例;運用地圖說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
眾多概念的理解、眾多地名的記憶
地球儀、“世界地形圖”、“世界海陸分布圖”及以它為底圖的各大洲輪廓剪成的圖片,并為每張學生桌上準備一個小地球儀。
1課時
讀圖啟發(fā)式、講述法、講解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主要內(nèi)容教法、學法、目的
導入新課
1、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誰?
2、他為什么說地球起錯了名字,不應叫“地球”,而應改名叫“水球”?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很自然地導入新課。
觀察地球儀和“世界海陸分布圖”
1、海陸面積哪個較大?
2、比例大概是多少?
讓學生進一步加深“水球”的印象,為后面的討論作鋪墊
討論
1、加加林說得有沒有道理?
2、是否應該把“地球”改為“水球”?
開放性地討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閱讀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歷程
放在討論后閱讀,更能使學生理解“地球”名稱的來源,激勵他們?nèi)ヌ骄咳祟愇粗念I域
觀察地球儀
1、地球上海陸分布是否均勻?
2、聯(lián)系東西半球、南北半球劃分的“舊知”,看哪個半球陸地大些?
3、通過地球儀演示歸納:任一半球,海洋陸地
通過觀察,分析海陸分布大勢,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讀圖
2、出示“世界地形圖”,讓學生找出其中的島嶼、大陸、大洲、半島及大洋、海和海峽圖2.5(景觀圖)。
生動直觀,可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概括得到準確的概念;通過想象,又可把概念遷移到地形圖(平面圖)上。
觀察地球儀和“世界地形圖”
1、讓兩個學生上講臺分別在“世界地形圖”、地球儀上指出七大洲的位置
2、分別找出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上的大洲;
3、讀“世界地形圖”,找出各大洲的分界
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游戲
1、出示各大洲的輪廓圖片,在黑板上掛出相應的“世界海陸分布圖”底圖
3、游戲二:比一比,看誰把七大洲在黑板的底圖上拼得最快
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各大洲輪廓、相對位置的印象
記憶、訓練
1、觀察七大洲面積的大??;
2、投影七大洲面積數(shù)據(jù),看誰能又快又好地記住大小順序;
3、老師示例諧音記憶:亞非美(北美)男(南美)是南極歐陽(大洋洲)
適時進行學法指導,讓學生總結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
觀察地球儀和“世界地形圖”
1、七大洲各被哪些大洋包圍?
2、分別在“世界地形圖”、地球儀上指出四大洋位置;
3、比較四大洋面積的大小。
指導學生根據(jù)大洲的位置記憶四大洋的相對位置歸納總結。
在“世界地形圖”、地球儀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反復訓練,加深印象。
課堂作業(yè)
完成填充圖冊上的相關練習及時鞏固新知。
(1)了解大陸、半島、島嶼、大洋、大洲、海洋等概念及世界海陸分布特點。
(2)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征。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圖文和空間想象能力。
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
2、培養(yǎng)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及積極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1、認識七大洲輪廓及位置的確定。
2、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究問題的精神和能力的培養(yǎng)。
活動探索式教學
活動一:
下面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線繩把地球儀任意平分成大小相等的兩個半球,平分幾次之后,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無論怎樣劃分,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過渡并提出問題:所以,從海陸分布的角度來看,我們生活的星球應叫什么?(水球),我們的先人為何叫地球呢?請同學們獨立思考后,小組內(nèi)討論。
由于古人缺少對地球面貌的整體認識,不知道地球表面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所以才稱作“地球”,既然已經(jīng)叫了那么長時間地球了,也沒有必要再改成“水球”了,但對于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這些實質(zhì)性的問題我們要有所把握,絕不能習慣成自然。
活動二:
通過上述活動,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它們所占的比例分別是多少呢?請同學們按自轉方向撥轉地球儀,閉上眼睛,用手指隨意按住地球儀的任意部位,咱們看看每次分別按住陸地和海洋的比例是多少?(重復幾次取平均值)
小結并提出問題:
通過上圖,我們得出了地球表面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結論,它們是均勻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嗎?請同學們觀察手中的地球儀,思考南北半球海陸分布有何不同?(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請同學們結合教材中圖2.5,在該圖上隨意找出幾組大陸、半島、島嶼、海洋、海峽。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分別概括上述地理名稱的概念應該是什么?除了這些名稱以外,我們還經(jīng)常聽說大洲一詞,它的含義是什么?請同學們結合教材中,圖2.6及其閱讀材料,完成下面的活動。
活動三:
1、出示各大洲輪廓圖片,在黑板上掛出相應的世界海陸分布圖。
2、請每小組同學選派代表逐一介紹其名稱、由來,面積排序,并用磁釘釘在底圖相應的.位置上,同時說出相應位置的四大洋名稱及面積排序。
通過觀察地球儀完成下列問題:
1、找出相連的大洲及其分界線(亞-非)
2、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是?(南極洲,北冰洋)
3、被三個大洋圍繞的大洲?(北美、亞洲)
4、被赤道穿過大陸的大洲?(南美、非洲)
5、被五個洲圍繞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
6、既有熱帶,又有溫帶,還有寒帶的大洲是?(亞洲、北美洲)
7、練習一筆畫世界
8、在世界簡圖上填注七大洲、四大洋名稱
9、《同步訓練》練習題
本節(jié)教材是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是學習陸地和海洋的基礎,內(nèi)容包括海陸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線三部分內(nèi)容。
1.海陸分布:教材利用圖文來說明世界海陸分布及其特點,使學生了解“地球”“水球”稱謂的依據(jù)。
2.七大洲和四大洋:從大陸、島嶼、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人們把全球陸地劃分為七大洲。通過“讀圖”,分別認識七大洲的名稱、大小和位置和大洲的界線并認識各大洲的輪廓。四大洋:說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陸地分割,又相互連通。然后“閱讀”介紹大洋、海、海峽。
3.各大洲的分界線:利用圖片來說明各大洲的分界線。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地球和地圖等基本內(nèi)容,在學習過程中已經(jīng)涉及到若干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已初步具備了學習本課的基礎,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學生在學習時主要利用地圖和學生的參與,培養(yǎng)讀圖分析能力,并指導學生用“圖上記憶法”記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全球海陸分布,了解海陸面積比例。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并能在世界地圖上說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界線。
2.能力目標:
使學生會用地球儀、世界地圖培養(yǎng)學生提取信息、分析資料、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及快速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通過師生雙邊活動,培養(yǎng)學生加強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3.情感目標:
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同時滲透開放性的話題,組織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求異思維。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地球表面海陸面積比例。
2.識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3.七大洲的名稱、面積排序。
4.四大洋名稱、面積排序。
難點:識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在地理環(huán)境的學習中,一個基礎性的目標就是認識地球的海陸分布。從內(nèi)涵上來看,海陸分布包括兩方面,一是純自然的狀況,即海陸分布的特點;二是認為的劃分,即七大洲和四大洋。
學情分析。
1、知識經(jīng)驗分析。指學生對學習新內(nèi)容之前具有的基本的、前提性的知識與技能的分析。
3、學習態(tài)度分析。泛指對學生學習新內(nèi)容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愿望和積極性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興趣,也直接影響他們的能力發(fā)揮、潛能激發(fā)、知識建構、態(tài)度形成、價值認同等。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全球海陸分布的概況。
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際分界線。
方法與過程:
1、通過地圖學習大洲大洋在地圖上的分布、培養(yǎng)閱讀地圖和空間想象能力。
2、初步養(yǎng)成讀圖、填圖、繪圖等運用地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從圖上查找、搜尋信息及分析處理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了解各大洲的分布特點及科學家們目前還沒有作出合理解釋的成對分布狀況,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七大洲的分布及其分界線。
2、四大洋的分布及與各大洲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
1、亞歐、亞非及南、北美洲之間的分界線。
2、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間概念的建立。
在地理環(huán)境的學習中,一個基礎性的目標就是認識地球的海陸分布。從內(nèi)涵上來看,海陸分布包括兩方面,一是純自然的狀況,即海陸分布的特點;二是認為的劃分,即七大洲和四大洋。
學情分析。
1、知識經(jīng)驗分析。指學生對學習新內(nèi)容之前具有的基本的、前提性的知識與技能的分析。
3、學習態(tài)度分析。泛指對學生學習新內(nèi)容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愿望和積極性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興趣,也直接影響他們的'能力發(fā)揮、潛能激發(fā)、知識建構、態(tài)度形成、價值認同等。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全球海陸分布的概況。
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際分界線。
方法與過程:
1、通過地圖學習大洲大洋在地圖上的分布、培養(yǎng)閱讀地圖和空間想象能力。
2、初步養(yǎng)成讀圖、填圖、繪圖等運用地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從圖上查找、搜尋信息及分析處理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了解各大洲的分布特點及科學家們目前還沒有作出合理解釋的成對分布狀況,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七大洲的分布及其分界線。
2、四大洋的分布及與各大洲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
1、亞歐、亞非及南、北美洲之間的分界線。
要求學生學會在地圖上確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圖文和空間想象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人類的家園——地球的感情。
1.要求學生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及分布,并形成記憶。
2.要求學生理解大陸、半島、島嶼、大洲、海、海峽、洋等概念,并能判別。
認識七大洲的輪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確定。
討論法、舉例分析法。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只有全方位地認識我們的家園,才能更好地愛護它,更合理地利用它的資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地球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有關知識,在學習這個重要內(nèi)容之前,我們先來解決幾個問題。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認真讀教材圖2.5,思考后回答:從圖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追問:請大家閱讀教材思考:
a、什么是大陸、半島、島嶼和大洲?
b、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是哪個?請在書后的“世界地形圖”上找到它的位置。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教材后回答,并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指圖告訴大家格陵蘭島的位置。
教師指圖:比格陵蘭島大的陸地就是大陸,有這幾塊,比它小的就是島嶼,有很多,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起來稱大洲,地球上共有七大洲。
教師提問:請大家在“世界地形圖”上找白令海峽,思考:
a、什么是海峽?白令海峽溝通哪兩個大洋?
b、什么是海?這兩大洋的邊緣有什么海?
[過渡]知道了大陸、半島、島嶼、大洲、洋、海、海峽這幾個基本概念后,我們來認識七大洲。
1.名稱及輪廓: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教材圖2.6及閱讀材料,了解地球上的七大洲的名稱和名稱的由來,并回答一組搶答題:
a、請說出地球上的七大洲的名稱。
b、亞洲是哪個洲的簡稱?它的英文有誰會讀?
c、europe是哪個洲的英文名稱,它有什么含義?
d、“陽光灼熱的大陸”指哪個洲?
e、大洋洲怎樣得名?
教師引導:請大家觀察七大洲的面積和輪廓圖,哪個洲最大?哪個洲最小?(亞洲最大,大洋洲最小。)。
教師引導: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可用“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來記憶。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七大洲的輪廓有什么特征?請同學們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來認識大洲的輪廓。(學生分組討論后,每一組派一名代表發(fā)言。)。
教師小結:很好,大家的想象力都很豐富,說明任何一個事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它,就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是我們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今天我們先按幾何圖形的思路來學習大洲的輪廓。
教師示范:教師在圖上作示范,啟發(fā)學生如何按幾何圖形的思路把握大洲輪廓特征,勾畫大洲輪廓。
師生互動:教師出示剪好的七大洲輪廓簡圖,學生說出它們的洲名。
學生活動:試勾畫一個大洲的輪廓簡圖。
[過渡]知道了七大洲的輪廓后,我們來看它們在地球上的分布情況。
2.分布及位置。
教師提問:請大家回憶一下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請兩位同學回答。
教師提問:請大家認真閱讀圖2.6,回答一組搶答題:
a、主要位于東半球的大洲有哪幾個?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幾個?
b、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幾個?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哪幾個?
c、赤道橫穿哪兩個大洲的大陸?
教師追問:請大家認真觀察七大洲分布圖和圖2.7,搶答:
a、哪些大洲的陸地是相連的?找出它們之間的分界線。
b、哪些大洲僅以運河或海峽相隔?
教師啟發(fā):剛才我們只是了解了七大洲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布情況,除南極洲外,其他各大洲一南一北成對分布,各大洲的輪廓大都是北寬南窄的倒三角形,為什么會這樣呢?目前科學家們還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釋,在座的同學都可能是未來的科學家,只要大家認真學習,積極思考,努力探索,說不定這個奧秘將來就能被你們揭開。你們有沒有信心?我期待這一天早日來臨。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來看看怎樣用前面學過的方法來在地圖上確定七大洲的位置。(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
教師追問:這個組的同學認為可以用經(jīng)緯網(wǎng)來確定,很好,那怎樣確定呢?
教師指導:在“世界地形圖”上以非洲為例用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大洲位置。
教師提問:
a、非洲北端被哪條特殊的緯線穿過?(北回歸線)。
b、非洲南端被哪條特殊的緯線穿過?(南回歸線)。
c、赤道穿過非洲大陸的哪個部位?(中部)。
d、哪條特殊的經(jīng)線穿過非洲大陸?穿過非洲大陸的哪個部位?(0度經(jīng)線、西部)。
e、請注意非洲最大的海灣幾內(nèi)亞灣的位置。
教師示范:邊講邊在經(jīng)緯網(wǎng)底圖上貼上非洲的輪廓圖。
教師引導:知道這種方法后,請大家和老師一起來貼亞洲的輪廓圖。
教師提問:
a、亞洲北端被哪條特殊的緯線穿過?(北極圈)。
b、亞洲南端的島嶼被赤道穿過沒有?(被穿過)。
教師示范:貼上亞洲輪廓圖。
教師解釋:教師邊貼南極洲輪廓圖邊解釋:由于地圖的繪制方法不同,得到的大陸形狀就會發(fā)生變化,在這幅圖上,經(jīng)線畫成了平行的,所以位于極點附近的南極洲的面積和形狀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學生活動:學生貼出其余大洲的輪廓圖。
教師總結:對學生活動進行評價。
[過渡]上面我們學習了七大洲的名稱、輪廓、分布、分界線以及怎樣在地圖上確定七大洲的位置,下面讓我們來認識四大洋。
教師引導:根據(jù)對大洲的學習,你們認為認識四大洋,首先需要了解些什么?(四大洋的名稱)。
教師追問:那四大洋的名稱分別是什么?教師引導:知道了四大洋的名稱后,還需要了解什么呢?(四大洋的位置)。
教師追問:怎樣確定四大洋的位置呢?(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
教師講解:對,我們可以看某大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間,即用相對位置的方法來確定,例如:北冰洋位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之間。(指圖)。
教師提問:那么太平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間呢?大西洋呢?印度洋呢?(學生讀圖回答)。
學生活動:學生上來貼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
教師總結:教師評價學生回答情況,并啟發(fā)學生小結:
b、主要位于東半球的大洲各有哪幾個?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各有哪幾個?
c、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各有哪幾個?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各有哪幾個?
d、赤道橫穿哪兩個大洲的大陸?
e、怎樣確定七大洲的位置?
g、確定大洋的方法是什么?
{鞏固練習}。
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為了檢查大家的學習情況,我要請一些同學來在電腦上完成七大洲和四大洋拼圖練習,看誰拼得又快又好。
學生活動:請4~5位學生上來完成拼圖練習,其他學生邊看,邊完成教材3l頁的活動4。
教師小結:評價學生活動。
{小結}。
置來確定大洋的位置的方法。)。
教師講述:這些知識和方法對我們今后的學習很有用,希望同學們回去認真復習。
一、地球?水球?
1、全球陸地共分為七個大洲: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教材: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地圖出版社)。
一、目標:
1、了解全球海陸面積所占比例及海陸分布特點;。
2、理解大陸、半島、島嶼、大洲、海、洋、海峽等概念;。
3、通過讀圖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分布和各自的主要特點。
二、目標:
2、構建七大洲的基本輪廓特征和空間分布特征,在地圖上能找出各大洲、各大洋;。
3、主動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勇于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初步形成的全求意識。
2、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養(yǎng)成學生嚴謹?shù)那髮W態(tài)度和科學的。
1、全球海陸面積比較,海陸分布的特點。
2、大陸、島嶼、大洲、海、洋、海峽等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分布及突出特征。
學生首次接觸世界地理,有一定的好奇心,會產(chǎn)生一定的學習興趣;可以利用圖表讓學生感受海陸分布狀況;大洲、大洋的名稱可通過讀圖讓學生直觀感受、理解并。
一、導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教學內(nèi)容:稱為地球的原因。
學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讀圖,分析衛(wèi)星圖片的顏色,思考并交流、討論,小組發(fā)言。
教師活動: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總結:通過看圖可發(fā)現(xiàn),地球總是以藍色作為主色調(diào),這說明,除了我們腳下所踩的陸地外,地球上面積更大的是海洋。
教學意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2、教學內(nèi)容:海洋和陸地的分布。
教學活動:組織學生玩游戲。
學生活動:
學生分組,做游戲、統(tǒng)計、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海陸面積比是7?3。指導學生看海陸面積比較圖(餅狀圖)。
設計意圖:引起學生興趣,直觀、形象。培養(yǎng)學生讀圖的能力,指導學生據(jù)圖總結地球上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3、教學活動:教學設疑——任意劃分地球儀這兩個半球,海陸分布的情況如何?
學生活動:觀察地球儀,討論、總結。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總結,無論怎樣平分地球,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設計意圖:提出疑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4、教學內(nèi)容:海陸相關知識。
教學活動:教師介紹大陸、島嶼、半島、大洲、大洋、海及海峽等概念。
學生活動:通過閱讀教材,結合教師的講解,理解各概念的含義并落實到地圖上。
設計意圖:借助文、圖,加深學生對概念的認識。
5、教學內(nèi)容:學習七大洲。
教學活動:借助地圖,引導學生觀察各在洲的輪廓、形狀、位置。把七大洲按照面積從大到小排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引導學生勾畫大洲輪廓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大洲有完整的認識。
6、教學內(nèi)容:學習四大洋。
學生活動:讀圖,觀察討論,給四大洋排序。了解四大洋的分布。
三、板書設計:
1、地球、地球。
2、海陸面積比: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3、大陸、島嶼、半島、大洲、大洋、海、海峽。
4、七大洲:名稱、面積大小、分布、輪廓。
5、四大洋:名稱、面積大小、分布。
四、教學反思:
2、要指導學生多讀圖,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能力;。
3、本課要按排學生一定的練習,以鞏固學生對所學的知識。
初中地理試題之加拿大。
【—試題之加拿大】,加拿大是一個具有現(xiàn)代化工業(yè)科技水平且能源與資源充足的發(fā)達國家,經(jīng)濟體制主要依靠自然資源。
(一)單項選擇題(30%)。
1、北美洲的氣候以初中英語()。
a、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b、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c、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為主d、熱帶沙漠氣候為主。
2、北美最大的河流是()。
a、田納西河b、哥倫比亞河。
c、密西西比河d、馬更些河。
3、加拿大的人口集中分布在()。
a、太平洋沿岸b、北冰洋沿岸。
c、五大湖區(qū)和圣勞倫斯河流域d、大西洋沿岸。
4、中國和美國的自然地理特征相比,相似的是()。
a、主要河流流向一致b、主要平原分布在東部沿海。
c、降水都是由東南向西北減少d、主要山脈走向一致。
5、美國工業(yè)發(fā)展最早的工業(yè)區(qū)是()。
a、東南部工業(yè)區(qū)b、西部工業(yè)區(qū)。
c、西北部工業(yè)區(qū)d、東北部工業(yè)區(qū)。
6、拉丁美洲最北部的高原是()。
a、圭亞納高原b、墨西哥高原。
c、巴西高原d、巴塔哥尼亞高原。
7、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
a、喜馬拉雅山脈b、阿爾卑斯山脈。
c、安第斯山脈d、昆侖山脈。
8、世界上水量最大、河流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
a、尼羅河b、剛果河。
c、亞馬孫河d、密西西比河。
9、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qū)是()。
a、剛果河流域b、亞馬孫平原。
c、東南亞的馬來群島d、澳大利亞東側。
10、巴西大量出口的農(nóng)產(chǎn)品有()。
a、玉米、咖啡、甘蔗b、大豆、可可、水稻。
c、小麥、大豆、可可d、咖啡、甘蔗、大豆。
11、位于東十二區(qū)的輪船于5月4日上午10時向東駛入西十二區(qū),這時船上的時間是()。
a、5月4日10時b、5月5日10時。
c、5月3日10時d、5月4日11時。
12、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是()。
a、新西蘭b、巴西。
c、澳大利亞d、秘魯。
13、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qū)屬()。
a、亞熱帶濕潤氣候和地中海氣候。
b、薩瓦納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
d、薩瓦納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
14、澳大利亞主要出口的農(nóng)礦產(chǎn)品是()。
a、鐵礦、錫礦、小麥、羊毛b、小麥、羊毛、煤、石油。
c、鐵礦、煤礦、小麥、水稻d、鐵礦、煤礦、小麥、羊毛。
15、澳大利亞的居民和城市主要集中在()。
a、東南部沿海b、西南部沿海。
c、東北部沿海d、西北部沿海。
總結:加拿大是世界十大貿(mào)易國之一,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經(jīng)濟體之一,也是世界上擁有高生活品質(zhì)的國家之一。
1、師:在地球的廣大的海洋和陸地我們可以用六個字含蓋全部。
2、教師指導并和學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太大印北”
3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各大洲的輪廓及分布特征。
4、引導學生在空白圖上填寫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線(大多數(shù)學生可以完成,學習困難的學生可以向組長和老師求助)。
1、請一位黃同學帶領全班學生認識七大洲、四大洋。
2、讓全體同學根據(jù)世界地圖,說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線。
3、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制各大洲的輪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對位置。
4、各小組在空白圖上填寫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線。
2、各大洲大小比較示意圖。
3、亞洲與歐洲、非洲分界圖。
4、北美洲與南美洲、亞洲分界圖。
5、各大洋大小比較示意圖。
6、“一筆繪五洲”
通過閱讀海陸分布圖和海陸面積的比較示示意圖,使學生了解全球海陸分布,記住海陸面積。
通過閱讀教材配備的各種地圖特別是“大陸、半島、島嶼示意圖”,學會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并能在世界地圖上說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征。
通過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變遷,了解大陸漂移----板塊運動學說的發(fā)展過程和基本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興趣、科學方法、科學探究精神以及辨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觀點。
通過挖掘教材中開放性的可供討論的話題,組織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求異思維。
(新課導入)。
節(jié)選有關地球全貌的視頻或圖片,引導學生從小家進入人類的大“家”的學習中來。
出示地球儀,學生觀察思考,對海陸分布有個感性的認識。
板書】一、人類的棲息地。
學生活動:讀圖2-2,對比海陸面積大小。
板書】1.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學生活動:教師展示廣東省地圖(包括南海部分海域),學生讀圖找出雷州半島、南沙群島、海南島,討論大陸、島嶼、半島的區(qū)別。
(學生交流,總結略。)。
板書】2.七大洲。
學生活動:讀圖2-4,找出七大洲的名稱,了解它們的分布,觀察它們的輪廓特點,大小比較。(學生回答)。
以組為單位,競賽回答問題,出示制作的大洲輪廓簡圖,讓小組強答,并描述其形狀。(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
引導學生閱讀“世界地形圖”。
(過渡)這些大洲之間遠隔重洋,我們找找看都有哪些海洋?
板書】二、海洋對人類的影響。
1.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演示課件)進一步明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
(播放視頻)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人類開發(fā)利用海洋資源,主要是海洋生物資源和能源礦產(chǎn)的現(xiàn)狀,以海洋漁業(yè)生產(chǎn)和海洋油氣開發(fā)為例。
(小結,并對海洋資源遭受破壞的現(xiàn)象作簡單敘述。)。
板書】2.海洋資源。
(學生活動)分發(fā)馬六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等重要交通要道的相關資料,學生討論,師生小結。
最后總結本課主要內(nèi)容,布置作業(yè):畫一幅世界大洲大洋的簡單輪廓圖。
大陸漂移和板塊運動(選學)的內(nèi)容,。以學生活動為主,通過讀故事,談讀后感,找證據(jù),用魏格納不畏艱難,不怕失敗的精神,來學習他的學說,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了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科學研究的方法。
讀圖訓練方面,可引導學生讀三幅不同地質(zhì)時期的海陸分布圖,說出兩億年來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的位置有了些什么變化?讀圖講解:讀“六大板塊示意圖”,講解板塊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引導學生讀書:為什么海陸分布不是固定不變的,從板塊學說的角度做出解釋:
(1)地球表層分成六大板塊;
(2)板塊都處在不斷地運動之中;
(3)板塊交界地帶多火山、地震。
教師引導:根據(jù)對大洲的學習,你們認為認識四大洋,首先需要了解些什么?(四大洋的名稱)。
教師追問:那四大洋的名稱分別是什么?教師引導:知道了四大洋的名稱后,還需要了解什么呢?(四大洋的位置)。
教師追問:怎樣確定四大洋的位置呢?(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
教師講解:對,我們可以看某大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間,即用相對位置的方法來確定,例如:北冰洋位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之間。(指圖)。
教師提問:那么太平洋位于哪些大洲之間呢?大西洋呢?印度洋呢?(學生讀圖回答)。
學生活動:學生上來貼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
教師總結:教師評價學生回答情況,并啟發(fā)學生小結:
a、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分別是什么?
b、主要位于東半球的大洲各有哪幾個?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各有哪幾個?
c、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各有哪幾個?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各有哪幾個?
d、赤道橫穿哪兩個大洲的大陸?
e、怎樣確定七大洲的位置?
g、確定大洋的方法是什么?
{鞏固練習}。
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為了檢查大家的學習情況,我要請一些同學來在電腦上完成七大洲和四大洋拼圖練習,看誰拼得又快又好。
學生活動:請4~5位學生上來完成拼圖練習,其他學生邊看,邊完成教材3l頁的活動4。
教師小結:評價學生活動。
{小結}。
置來確定大洋的位置的方法。)。
教師講述:這些知識和方法對我們今后的學習很有用,希望同學們回去認真復習。
“世界海陸分布”這一段主要講述了以下兩個內(nèi)容:1、海陸面積的比例,即三分陸地,七分海洋(或陸地占29%,海洋占71%);2、海陸分布的大勢,即陸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這里應補充說明一點,無論是在北半球還是在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關于“世界海陸分布”的教法建議。
本節(jié)教材配有14張分布圖、示意圖、比較圖。在教學中,應盡量使用地圖、圖表,增強直觀性,便于學生記憶和掌握。由于圖較多,設計問題不但要具體、明確,問題的難度要由淺到深,也要注意系統(tǒng)性、層次性。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36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