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過對過去的經(jīng)驗和感悟進行總結(jié),才能更好地實踐和應(yīng)用,不斷提高自己。下面是一些優(yōu)秀心得體會的范文,讀后可以給我們的寫作提供一些建議和啟示。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鬢,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a.選賢與能神情與蘇、黃不屬b.外戶而不閉月色入戶。
c.具答之天下之偉觀也d.問今是何世是日更定。
(1)阡陌交通(2)便要還家。
(1)故人不獨親其親。
(2)林盡水源。
l.b(b.均為“門”。a.推舉;和。c.代詞,指代桃花源人所問問題;的。d.表示判斷;這)。
2.(1)交錯相通(2)通“邀”,邀請。
3.(1)因此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
(2)桃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到頭了。
4.大同黃發(fā)垂鬢,并怡然自樂。
5.示例一:矛盾。桃花源的人自“先世避秦時亂,不復(fù)出焉”“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與世隔絕了幾百年,很難想象他們的服飾、裝束居然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樣。示例二:不矛盾。桃花源是作者虛構(gòu)出來的,作者說這里“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有特別用意,意在表明桃花源存于世間,人們的服飾、耕作方式和外人一樣,卻有著和睦、安樂的生活,更加突出了桃花源里的世界和外界的天壤之別。(考查學(xué)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判斷能力,答案不唯一,能自圓其說即可。)。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日: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日: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署易節(jié),始一反焉。
1.用/給下面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每句標(biāo)一處)(2分)。
(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2)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2分)。
(1)便要還家()(2)雜然相許()。
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其如土石何。
b.具答之投諸渤海之尾。
c.屋舍儼然雜然相許。
d.不復(fù)出焉且焉置土石。
4.將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譯文:
(2)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譯文:
5.內(nèi)容理解。(4分)。
(1))甲段作者虛構(gòu)桃花源,表達了怎樣的愿望?(2分)。
答:
(2)乙段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當(dāng)時人們怎樣的愿望?(2分)。
答:
1.(2分)(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2)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每小題1分)。
2.(2分)(1)通邀,邀請(2)贊同,贊許(每小題1分)。
3.(3分)c。
4.(4分)。
(1)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
(2)冬夏換季(寒來暑往),(他們)才往返一次?;颍阂荒甑臅r間,(他們才往返一次。
(每小題2分,翻譯準(zhǔn)確、表連通順即可)。
5.(4分)。
(1)表達了作者向往自由、平等、和諧生活的愿望。
(2)反映了人們與困難作斗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每小題2分,意對即可)。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小題1】。
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
(2)便要還家。()。
(3)選賢與能()。
(4)盜竊亂賊而不作()。
【小題2】。
【小題3】。
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小題4】。
根據(jù)要求回答下面問題:
(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之后,源中人“皆嘆惋”,你認(rèn)為他們因何而“感嘆惋惜”?(2分)。
(2)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和“大道之行也”描繪得“大同”社會有何異同之處?請作簡要分析。(3分)。
同:
異:
【小題1】。
(1)阡陌交通(交錯相通)。
(2)便要還家。(同邀邀請)。
(3)選賢與能(同舉推舉)。
(4)盜竊亂賊而不做(興起)。
【小題1】。
c
【小題1】。
(1)(桃花源中的人)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時代,竟然不指導(dǎo)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朝和晉朝了。
(2)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
【小題1】。
(1)桃花源中的人為桃花源外世道的變遷、百姓生活的苦難以及戰(zhàn)亂不斷的世道而嘆惋。
(2)同:物質(zhì)上富有精神上文明、和諧,如關(guān)愛子女,孝順老人,勤勞耕作,和平相處等。
異:用自己的話或引用原文皆可。
示例:
世外桃源:土地平曠……怡然自樂。或環(huán)境優(yōu)美,風(fēng)尚純樸,熱情好客,精神富足,和諧相處。
大道之行:老有所終……己。或:人人都得到關(guān)愛,人人安居樂業(yè),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問題。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1)桑竹之屬()。
(2)具答之()。
(3)乃不知有漢()。
(4)處處志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3.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中沒有交代漁人的答話,試說說漁人是怎樣回答的。
4.說說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一句在中心思想和文章的結(jié)構(gòu)上的表達作用。
5.詣太守,說如此這句話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內(nèi)容?
1.(1)類(2)詳細(3)竟然(4)作標(biāo)記。
2.率領(lǐng)妻子兒女和同鄉(xiāng)的人來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3.漁人詳細地告訴了他們從秦至?xí)x這段歷史上發(fā)生的事。
4.示例:表明這里與世隔絕,反襯外面世界的動蕩與黑暗,表現(xiàn)中心主旨;在結(jié)構(gòu)上總結(jié)下文,又照應(yīng)前文避秦時亂。
5.示例:沿途所見,洞中所見,村人的招待等。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為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小題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阡陌交通交通:交錯相通。
b.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延:邀請。
c.不足為外人道也足:值得。
d.處處志之志:記住。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忘路之遠近。
b.見漁人,乃大驚。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
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d.太守即遣人隨其往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其如土石何。
【小題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桃花源里,沒有剝削和紛擾,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歡樂,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形象體現(xiàn)。
b.在聽了漁人對外界的介紹后,桃源人嘆惋不已,從上下文推知,他們發(fā)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時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漁人不要把這里的情況告訴給外界,目的是希望遠離戰(zhàn)亂和苦難,永不受打擾,繼續(xù)享受這寧靜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繪了桃花源里一幅鮮活的人間生活的圖景,又極力表現(xiàn)它的似有似無。尋覓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
答案。
【小題1】d。
【小題2】b。
【小題3】b。
解析。
【小題1】志:做標(biāo)記。
【小題3】他們感嘆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帶給人們的戰(zhàn)爭災(zāi)難。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小題1:解釋劃線字。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便要還家()。
c.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d.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小題3:翻譯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小題1:類通“邀”邀請。
小題1:c。
小題1:村里的人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逃避秦時的戰(zhàn)亂,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
小題1:學(xué)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1:c中“并”是“一起”的意思。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
你是否明白“世外桃源”這個故事?它就是出自這篇課文。有位英國文學(xué)家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使是在最痛苦時候也能找到完美的因素。”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卻把期望寄托在完美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記》就表達了他對人生夢想的追求和渴望。
我最喜歡的就是二三段,因為它描述出了一個優(yōu)美的世外桃源,桃源里的人都很勤勞、好客。里面的人都很孝順父母,疼愛孩子,使孩子和老人都很歡樂,這是我們此刻的人也很難做到的一點,很多中年父母都不懂得尊重老人,不撫養(yǎng)自我的父母,上父母自我撫養(yǎng),有些大人還將成績或體弱多病的孩子交給老人帶,卻不支付一點錢給老人。更有些大人還把小孩送去做童工。桃花源里的人遇到遠方的客人,他們“沒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皆出酒食”他們都會用最好的食物去接待客人,這也是我們此刻人做不到的一點,經(jīng)常來了客人就是一般般的對待。
這是一個虛構(gòu)的故事,但在當(dāng)時具有的鮮明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并且千百年來一向吸引著人們。
經(jīng)過《桃花源記》,作者描繪了一個沒有戰(zhàn)亂,滑剝削,共同勞動,風(fēng)俗淳樸,人人安居樂業(yè)的夢想社會,寄托了他自我的憧憬和追求,在必須程度上反映了農(nóng)民的要求和愿望,同時對當(dāng)時的黑暗實實也是一種批判和否定。
候鳥穿過地球,麥苗化作啤酒,我在春天的角度里停留,想念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我想了許久,許久。想起了美好的事情。
在戰(zhàn)火紛飛的晉朝,陶淵明想象出了這么一個世外桃源。多好: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民風(fēng)淳樸,寧靜安樂。在那個年代,是誰都會向往。
世外桃源真美,我也有我的桃源。
我的桃源就是如今家鄉(xiāng)小時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池塘。那是我的樂園。小時候,一放學(xué),三二成群的伙伴,就必須得到那去。池塘邊,楐樹隨風(fēng)飄揚,荷花姐姐和荷葉妹妹也在跳舞。歡笑聲中,伙伴們玩起了水,你一腳我一腳濺起高高的白色浪花。小魚兒也閑不住,搖擺著尾巴,水上水下的,似乎怎么玩也玩不夠。
但就在我十歲的時候,我離開了它,來到城市。
親愛的柳樹,你還記得嗎?我常常坐在你的背上,和你親愛的小鳥,小蟲家人一起玩耍;荷葉荷花你們是我見過最美的小花小草,但我想對你們說對不起。我不應(yīng)該破壞你們的美,我時常忍不住摘下你們放在家里,因為你們真的是太美了;小魚兒們,你們還在嗎?我還想和你們一起比賽游泳呢;我親愛的伙伴們,你們還好嗎?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如果我們再見面。
美麗的池塘,請你等著我。
親愛的小伙伴,請你們想著我。
美麗的桃源,我會回來的!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乙)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小題1:下列語句中加點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選賢與能神情與蘇、黃不屬。
b.外戶而不閉月色入戶。
c.具答之天下之偉觀也。
d.問今是何世是日更定。
小題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交通:
(2)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延:
小題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1)故人不獨親其親翻譯:
(2)林盡水源翻譯:
小題4:用原文填空。(2分)。
小題1:b(2分)。
小題2:(1)交錯相通(2)請(共2分。每小題1分)。
小題3:(1)因此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2)桃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到頭了(共2分。每小題1分)。
小題4:大同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共2分。每空1分。沒用原文回答,該空不得分)。
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內(nèi)容,弄清各句中字詞的意思,然后根據(jù)自己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各項中加點的字義,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進行比較。b項“戶”皆是“窗”的意思。
小題2:。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本題中兩個加了皆是古今異義,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
小題3:。
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清楚關(guān)鍵詞語“故”“獨”“親”“盡”,最后疏通句子。所學(xué)課文,做過翻譯練習(xí)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
小題4:。
試題分析:疏通兩篇短文的文字,了解內(nèi)容,抓住關(guān)鍵信息,比較兩文思想內(nèi)容,找出相關(guān)點,概括填空,注意要使用文中原話。
11.如何理解“深深地想,連自己也想得迷蒙起來”在文中的含意?(4分)。
12.文章是圍繞“雨中桃花源”來展開的,請梳理概括文章的思路。(6分)。
13.文中所寫到的三個人分別有何特點?作者寫這三個人的用意何在?(6分)’。
14.結(jié)合全文,探究文章開篇寫“雨”有什么作用。(8分)。
(一)(16分)。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小題1:、本文選自課文《》,作者,又名,字元亮,(朝代)著名詩人。(2分)。
b.妻子邑人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單指男方的配偶。
c.無論魏晉古義:(更)不必說今義:表示條件的連詞。
d.來此絕境古義:極其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今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小題3:、從下面兩句中任選一句翻譯。(2分)。
(1)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選(),譯文:
小題4:、請寫出兩個源自《桃花源記》的成語。(2分)。
和
小題5:、下列各句中與“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陶淵明《桃花源詩》)”意思相近的一項是()(2分)a.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b.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c.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d.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小題6:、桃花源人是什么時候來到這里的?為什么要來到這個地方?(2分)。
小題7:、《桃花源記》敘述的是一個虛構(gòu)的故事,這個故事為什么具有長久的魅力?
請談?wù)勀愕目捶ǎ?分)。
參考答案:
小題1:《桃花源記》陶淵明潛元亮東晉。
小題2:d。
小題3:(1)(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補充必要的成分,得1分;“要”譯為“邀請”,得1分。)(2)漁人為(他們)一一具體地說出自己聽到的事情,(他們聽罷)都感嘆驚訝。(“具言”譯為“具體地說出”、“嘆惋”譯為“感嘆驚訝”,各得1分,意近即可。)兩題都選者,改第一題。除標(biāo)準(zhǔn)外(1)只出現(xiàn)半句,如“設(shè)酒殺雞作食”被譯為“去吃飯”,須扣1分。(2)“具”譯為“詳細、詳盡”亦算對?!巴铩北仨氉g為“驚訝”,否則扣1分。
小題4:世外桃源、落英繽紛、豁然開朗、怡然自樂(得)、無人問津、雞犬相聞,正確寫出一個,即得1分。)。
小題5:c。
小題6:秦時;躲避秦時戰(zhàn)亂。
小題7:因為它勾畫了一個理想的生活境界,環(huán)境優(yōu)美,人們各得其所,自得其樂,彼此關(guān)心、愛護……這符合人們對理想社會的審美追求,令人向往。(言之有理即可。)表明桃花源是理想的生活境界,得1分(突出“理想”即可);表明“桃花源”是人們千百年來的追求,得1分(突出“追求”即可)。
(一)。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乙】上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1.解詞。
(1)屋舍儼然(2)阡陌交通。
(3)或請重法以禁之(4)自是數(shù)年之后。
2.下列各句中加點“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項的是()。
a問所從來,具答之b民之所以為盜者。
c上哂之曰d或請重法以禁之。
3.翻譯下面的句子。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
【二】。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1.陶淵明《飲酒(其五)》詩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句描寫了自己恬淡、閑適的田園生活,選文中同樣能表現(xiàn)桃花源中人這種生活的句子是:。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3.中華文學(xué)史上留下了許許多多像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樣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明清時代的四大古典名著更是不朽的豐碑請你寫出其中的一部作品和作者的名字。
作品《》作者。
4.翻譯“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一)1.(3)有的人(4)這或此2.b3.(2)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做盜賊了,何必要用嚴(yán)厲的刑法呢?4.賦繁役重,官吏貪求。表達了作者對和平、平等、和諧自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也含蓄的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
義烏(二)(8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禮記?禮運》)。
[乙]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16.解釋下列文言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選賢與()能(2)貨惡()其棄于地也。
(3)故()外戶而不閉(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1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文言句子。(2分)。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18.[甲]文中闡述的“大同社會”與[乙]文中描繪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答案。
16.(1)“與”通“舉”,選拔(2)憎惡(3)所以(4)類(4分,每小題1分,意思對即給分)。
17.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處處可以聽到。(2分,意思符合即給分)。
18.兩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追求。(2分,結(jié)合語句分析也可)。
版權(quán)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luò),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35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