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能夠幫助教師定制個性化教學方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些高中教案模板,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教科書第49、50頁,練習九的.第7~11題
使學生熟悉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因數和因數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會正確地寫出乘法算式。
教師要準備學具卡片,小黑板
一、復習(出示小黑板)
1)寫出乘法算式,再讀出來。
4個2相加5個4相加2和7相乘
2)3個9相加,和是()。
一個因數是9,另一個因數是3,積是()。
[設計意圖]讓學生能根據要求,寫出乘法算式,并及時校正。
二、讀一讀。
4×56×35×23×4
三、看圖寫算式
算式是()×()算式是()×()
讀作()乘()讀作()乘()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直觀圖形寫出乘法算式,理解乘法意義。
四、指導完成書本7~11題
昨天我們看到了一些小朋友在校園里澆花,今天他們又來了。你們看……(出示掛圖)
1、看掛圖,弄清圖意。從連續(xù)的兩幅圖中了解原來
有5個同學澆花,走掉2人后,還剩下3人。
2、教學減法的一些知識。對5–2=3的含義,要學
生從具體情境里體會、感受。5–2的`計算,讓學生自己說說算法,可以聯(lián)系具體問題想,也可以用分與合的方法去想。
3、試一試。多數學生會列出算式3–2=1,也有可
能一些學生會列出算式3–1=2。只要解釋符合圖意,就應該肯定。
1、第1題、第2題要先說一說或擺一擺,再填寫算
式,并應該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2、第4題先要說一說圖意,弄清條件和問題,再寫
出算式并計算,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體驗提出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減法算式的含義。
3、第5題要讓同學之間合作練習。還要根據班級實
際,創(chuàng)設一些學生喜歡的練習形式,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鞏固2——5的加減法。
練習與檢測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
3、通過運用菱形知識解決具體問題,提高分析能力和觀察能力;
4、根據平行四邊形與矩形、菱形的從屬關系,通過畫圖向學生滲透集合思想;
1、教學重點:菱形的性質1、2;
2、教學難點:菱形的性質及菱形知識的綜合應用;
1、(復習)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邊形和矩形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18、2、2菱形》課時練習含答案;
5、在同一平面內,用兩個邊長為a的等邊三角形紙片(紙片不能裁剪)可以拼成的四邊形是()
a、矩形b、菱形c、正方形d、梯形
答案:b
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性質;菱形的判定
解析:
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性質,菱形的定義、
6、用兩個邊長為a的等邊三角形紙片拼成的四邊形是()
a、等腰梯形b、正方形c、矩形d、菱形
答案:d
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性質;菱形的判定
解析:
分析:本題利用了菱形的概念: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一選擇題:
1、下列四邊形中不一定為菱形的是()
a、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b、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的四邊形
c、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d、用兩個全等的等邊三角形拼成的四邊形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b、一組對邊相等,另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菱形
c、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是菱形
d、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菱形
3、若順次連接四邊形abcd各邊的中點所得四邊形是菱形,則四邊形abcd一定是()
a、菱形b、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c、矩形d、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
(一)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
(二)通過總結規(guī)律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教師板書:35.673.567356.73567比較大小.
訂正后提問,這四個數有什么相同特點?(數字及排列順序一樣.)有什么不同?(小數點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板書課題:小數點位置移動的規(guī)律.
1.例1把0.004米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1)0.004米等于多少毫米?(板書:0.004米=4毫米)
(2)師移動0.004米的小數點.
向右移動一位,變?yōu)槎嗌俸撩??大小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板書:0.04米=40毫米,原數擴大10倍)
向右移動兩位,原數變?yōu)槎嗌伲渴嵌嗌俸撩??大小有什么變化?板書:0.4米=400毫米,原數擴大100倍)
向右移動三位,原數又變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板書:4米=4000毫米,原數擴大1000倍)
小數點可不可以向右移動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可以)
教師:所以我們要在移動位數和擴大倍數的后邊點上省略號.
板書:……
(3)從這一例子看,小數點向右移動會引起原數怎樣的變化?你能總結出規(guī)律來嗎?
在同學充分發(fā)表意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
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討論結果,引導學生得出: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倍;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0倍;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00倍……(板書)
3.引導學生完整地概括小數點移動位置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
反饋:初步應用規(guī)律具體說明小數大小是怎樣隨著小數點向右(左)移動而變化的.
完成105頁“做一做”及106頁上面的“做一做”.
下面各數同0.372比較,各擴大多少倍?
3.72(擴大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
372(擴大100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
37.2(擴大10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
下面的數同506比較,各縮小多少倍?
5.06(縮小100倍)0.506(縮小1000倍)50.6(縮小10倍)0.0506(縮小10000倍)
4.引導初步解決問題.
(1)試把0.654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2)同理把43.9縮小10倍,10o倍各得多少?
5.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
小數點移動變化的規(guī)律是什么?
1.填空.(投影)
(1)把0.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倍,得().
(2)把8.72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得(),這個數就比原來()倍.
(3)把142.5縮小100倍,小數點向()移動()位,得().
2.下面各數去掉小數點,各擴大多少倍?
0.81.254.0368.73
3.下面各數,如果把小數點都移到最高位數字的左邊,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27.35.940.248125.6
練習二十二第1~3題.
新課安排了三個層次
在此基礎上學生完整地歸納出移動規(guī)律.
第三層,引導學生初步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不包括補0的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小藥箱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方向觀察立體圖形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使學生能夠辨認從正面、左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過程與方法:通實物的觀察,使學生能夠辨認從正面、左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能夠辨認從正面、左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創(chuàng)新點: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方法:觀察法、討論式教學法等。
教學用具:投影、各種準備要觀察的物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身邊有各種各樣的物體,從不同的角度看物體,就會有不同的形狀,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觀察物體。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1。
讓學生站在小藥箱不同的位置進行觀察,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是哪幾個面?
(有的學生看到一個面,有的學生看到兩個面,有的學生看到三個面。)
“通過觀察大家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管站在什么位置,都不能同時看到長方體的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年到它的三個面。)
2、指導學生從正面、左側面和上面進行觀察。
(1)讓學生分別從正面、左側面和上面看小藥箱,看一看能看到什么樣的平面圖形。
(2)把自己看到的面畫在作業(yè)本上。
(3)同學之間互換各自的作品,進行互相評價。
提問:如果我們從后面、右側和下面看小藥箱,又都看到什么樣的平面圖形呢?
小結:根據物體擺放的位置,當你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都會看到不同的圖形。但我們發(fā)現(xiàn),從正面和后面看的物體的平面圖形是一樣的,從左側面和從右側面看到物體的平面圖形是一樣的,從上面看和從下面看到的物體的平面圖形是一樣的。說明前后、左右和上下的位置是相對的。
注意:使學生明確,這里所說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對于觀察者而言的。
(4)讓學生從右側和背面觀察變個物體,描述所看到的形狀。
三、練習提高
1、書本40頁的第1題。
2、書本40頁的第2題。
提問: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判斷所觀察的物體是什么立體圖形?
3、出示一個正方體的包裝盒,讓學生從正面、左側面和上面進行觀察。并把自己看到的正面、左側面和上面的面畫下來。
4、出示一個圓柱體,讓學生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一看觀察到的是什么形狀的面。
5、出示一個球體,讓學生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一看觀察到的是什么形狀的面。
四、全課小結。
五、作業(yè)設計
練習八第3題。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簡單立體圖形的組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兩個簡單立體圖形組合的活動,使學生學會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兩個物體的形狀和相對的位置。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物的觀察,使學生能夠辨認兩個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兩個簡單立體圖形組合的活動,使學生學會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兩個物體的形狀和相對的位置。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夠辨認兩個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并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用具:球、圓柱體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開門見山,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觀察物體,板書:簡單立體圖形組合二、學習新課
1、出示一個球體,讓學生從不同位置觀察。
得出結論:不論從哪一個位置看球,都呈現(xiàn)一個平面圖形的圓。
2、出示一個圓柱,讓學生從不同位置觀察。
得出結論:前面看是一個長方形,左面看也是一個長方形,上面看是一個圓。
3、出示書本例2的擺法。
讓學生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看分別看到了什么圖形?
從左往右看:長方形和圓形合在一起。
從上往下看:兩個圓形。
從前面看:一個圓和一個長方形。
提問:從右往左看,你看到什么圖形呢?(看到一個長方形)為什么只看到一個長方形?(因為球被圓柱擋住了,所以只看到圓柱沒有看到球)
從后面看,你又會看到什么圖形?(和前面看到的都是一樣。)
從下面看,你又看到什么圖形?(和上面看到的是一樣)
小結:物體擺放的位置,當你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就會看到不同的圖形。
從前面看和后面看是一樣的。從上面看和從下面看也是一樣的,從左面看和右邊看也是一樣的。說明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是相對的。
4、看書質疑。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書本39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從不同位置觀察,然后分別說一說下面三幅圖分別是從什么方向看到的。
“為什么左邊的圖形和右邊看到的圖形不一樣呢?(因為從左邊看時,正方體被圓柱擋住了看不見。所以左右兩邊看的圖形會不一樣。)
2、完成練習八的第3題。
四、全課小結。
五、作業(yè)設計。
讓學生回家任意拿兩個物體組合在一起,對家長說說從正面、左面、右面分別看到什么?
六、板書設計(略)
第三課時 較復雜的立體圖形組合 教學內容:書本41頁的例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通過小正方體的拼擺,進一步學習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立體圖形。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自己拼擺,得出結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使學生通過小正方體的拼擺,進一步學習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立體圖形,并得出結論。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
創(chuàng)新點:小組合作拼擺,討論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開門見山,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立體圖形的組合,并且是比較復雜的。
板書:較復雜的立體圖形的組合二、學習新課
出示41頁的例3。
1、讓小學生從左面、上面和正面觀察這4個正方體,分別看到什么圖形。
2、讓學生用四個小正方體在小組中擺出立體圖形,從不同的方向進行觀察,把看到的立體圖形的平面圖畫下來。
小結:從不同的方向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從同一角度觀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得到平面圖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3、按要求擺。
面的三種情況各有幾種擺法?
小結:我們僅僅依據一個或兩個方向看到的圖形,不能確立體圖形的形狀,只有從三個方面看到的圖形,才能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41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自己用四個小正方體擺一擺。
讓學生判斷,三幅平面圖分別是從哪幾個方向觀察的。
2、練習九的1、2兩題。
四、作業(yè)設計
練習九的3、4、5題。
五、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六、板書設計(略)
班級:豆豆班人數:32教師:鳳先艷 一、二、活動名稱:學習分類 設計意圖:對于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無論是生活經驗還是知識能力方面都還存在較大局限性,同時,孩子早期接觸較多的顏色主要是紅色和黃色,因為它們色彩鮮艷、對比明顯,生活中處處可見,易被幼兒分辨、接受和喜愛。針對這些特點,本活動設計了讓幼兒在情景中學習大小物品及紅綠顏色分類的游戲,幫助幼兒區(qū)分大小和紅黃色。并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減低幼兒的學習難度,使幼兒在玩中自然感知、理解學習。
三、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不受物體顏色、形狀的影響,學習按物體的大小進行分類;能夠區(qū)分大和?。?/p>
2.在分清楚大小的基礎上進一步把物體的顏色進行分類;能夠區(qū)分紅色和黃色;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及對分類活動的興趣。
四、活動準備:
1、大小不同的紅綠紙魚大小魚缸各一個2、5張作業(yè)單
五、活動過程:
起游進教師
2、教師將兩個大小不一的魚缸展示與黑板,然后讓魚兒們自己游回家(教師需引導:大魚的家在大魚缸,小魚的家是小魚缸)。教師觀察幼兒是否能區(qū)分大小。
3、教師將顏色不一的魚缸展示與黑板,然后讓魚兒們自己游回家(教師需引導:紅魚的家在紅魚缸,黃魚的家是黃魚缸)。教師觀察幼兒是否能區(qū)分大小。
4、把幼兒分成5組,每組發(fā)一份作業(yè)單,然后把大小不一的紅黃魚分給每組,讓孩子自己區(qū)分大小、紅黃。教師觀察并適當引導。
5、教師小結
1、情景導入:教師當魚媽媽,幼兒手拿魚兒當魚寶寶,魚寶寶跟著魚媽媽一
(1)使學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數集的概念及其記法
(2)使學生初步了解“屬于”關系的意義
(3)使學生初步了解有限集、無限集、空集的意義
(1)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基本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yǎng);
(3)通過教師指導發(fā)現(xiàn)知識結論,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掌握圓的標準方程的基礎上,理解記憶圓的一般方程的代數特征,由圓的一般方程確定圓的圓心半徑。掌握方程表示圓的條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滲透數形結合、化歸與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激勵學生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圓的一般方程,以及用待定系數法求圓的一般方程。【難點】二元二次方程與圓的一般方程及標準圓方程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課題
1.復習圓的標準方程,圓心、半徑。
2.提問1:已知圓心為(1,-2)、半徑為2的圓的方程是什么?(二)交流討論,探究新知 1.提問2:方程是什么圖形?方程表示什么圖形?任何圓的方程都是這樣的二元二次方程嗎?(通過此例分析引導學生使用配方法)2.方程什么條件下表示圓?(配方和展開由學生相互討論交流完成,教師最后展示結果)將配方得:
3.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方程分類討論,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3種情況,即圓的一般方程表示圓的條件。從而得出圓的一般方程式:
4.由學生歸納圓的一般方程的特點,師生共同總結。(三)例題講解,深化新知
例1.判斷下列二元二次方程是否表示圓的方程?如果是,請求出圓的圓心及半徑。
(1)(2)例2.求過三點a(0,0),b(1,1),c(4,2)的圓的方程,并求這個圓的半徑長和圓心坐標。
(四)小結作業(yè)
師生共同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所學知識點 作業(yè):分必做題和選做題。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工作單位: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qū)建設路第三小學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向榮街3號建設路第三小學郵編:450007
教學內容: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教學目標:
1.理解平面圖形的周長,面積的意義,以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2.了解學過的平面圖形,以及有關計算的關系,構建平面圖形的知識網絡.3.在學生參與過程中,學會學習和探究問題的方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用硬板紙作成的六種平面圖形.學具準備:打印好課本第128頁中間的兩組圖形和六種平面圖形,發(fā)給學生.教學過程:
引入:
人們常說狐貍聰明,狡猾,聰明的狐貍也有被難住的時候,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我是小狐貍,我的花園漂亮吧!我想在四周圍上籬笆,準備去買材料,應該先干什么呢”
師:誰來幫幫小狐貍!
生:……
師:很好!應該先算出這個花園的周長,然后才能決定買多少材料.二.復習周長,面積的概念.1.師:什么是平面圖形的周長(板書:周長)
生:計量平面圖形的周長要用長度單位.師: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生:它們是計量面積用的單位.(板書:面積)
師:什么是平面圖形的面積
生:物體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師:我們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生:……
生:……
(板書:周長一周的長短用長度單位計量
面積面的大小用面積單位計量)
三.鞏固,提高:
1.我們學過的六種平面圖形中,最基本的圖形是長方形.把長方形(如圖)貼在黑板上
師:長方形有什么特征
生:……
師: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生:……
(板書:c=(a b)×2)
(1)練習:王師傅在院子里圍了個長方形的籬笆,(如下圖),圍成籬笆的周長是多少米
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只算了三條邊的和
(2)怎樣求長方形的面積
(板書:s=ab)
師: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板書:c=4a)
(1)練習:下圖的周長是多少分米
你們是怎么想的找學生回答,經過平移,這個圖形可以轉化成一個什么圖形觀察課件演示.(2)正方形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板書:s=a)
練習:下圖中,圓的直徑是6厘米,求正方形的oabc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這個題應該如何解答你是怎么想的3.剛才我們復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還有4種平面圖形,有關這些圖形的知識你們知道哪些分小組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總結這些圖形的特征,有關周長,面積的計算.小組匯報,展示,可以自選一個圖形.(1)當長方形保持對邊平行,四個角變成都不是直角的時候,變成了什么圖形(課件演示變化過程),平行四邊形,有關這個圖形的知識你們了解多少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把平行四邊形(如下圖)貼在黑板上,(板書:s=ah)
練習:下圖中三角形cde的面積是4平方分米,ae長
在數學區(qū)提供若干個放面霜的正方體空盒子,把空盒子的六面涂成紅色或綠色,在空盒子的六面分別貼上10以內數字或10以內物體的圖案也可以貼上10以內的點子,記錄單若干份,記錄筆。
讓幼兒選擇兩只相同圖案的綠色骰子任意擲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幾和幾,合起來是幾,講講、說說、再算算然后在記錄紙上列加法算式。
讓幼兒選擇一只綠骰子和一只紅骰子,任意擲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幾和幾,比比誰多誰少,講講、說說、再算算然后在記錄紙上列減法算式。
1、活動剛開始時,可由兩位幼兒各持一骰子進行投擲,再共同觀察、講述,待熟悉后可由一位幼兒獨立操作并記錄。
2、鼓勵幼兒選擇多種骰子進行投擲活動。
3、在操作中,如果遇到不能確定的現(xiàn)象可向老師或同伴請教。
利用放面霜的正方體空盒子制作骰子,投放到數學區(qū)域中,供孩子們投擲,觀察、講述。發(fā)展幼兒目測、投準的能力,提高手部的精細動作。能根據畫面列10以內的加減算式,寓教寓樂,使孩子們在玩樂的過程中對數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1)正確理解乘方、冪、指數、底數等概念。
(2)會進行有理數乘方的運算。
通過對乘方意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滲透轉化思想。
培養(yǎng)探索精神,體驗小組交流、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正確理解乘方的意義,掌握乘方運算法則。
2.難點:正確理解乘方、底數、指數的概念,并合理運算。
3.關鍵:弄清底數、指數、冪等概念,注意區(qū)別-an與(-a)n的意義。
1.幾個不等于零的有理數相乘,積的符號是怎樣確定的`?
幾個不等于零的有理數相乘,積的符號由負因數的個數確定,當負因數的個數為奇數時,積為負;當負因數的個數為偶數時,積為正。
2.正方形的邊長為2,則面積是多少?棱長為2的正方體,則體積為多少?
邊長為a的正方形的面積是aa,棱長為a的正方體的體積是aaa.
aa簡記作a2,讀作a的平方(或二次方)。
aaa簡記作a3,讀作a的立方(或三次方)。
一般地,幾個相同的因數a相乘,記作an.即aaa. 這種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
在an中,a叫底數,n叫做指數,當an看作a的n次方的結果時,也可以讀作a的n次冪。
1.初步體驗數量比1多的物品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2.在活動中學習6的分解、組合。
3.通過感知分解、組合的關系,提高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課件、“數字卡片 分合號”
彩色小棒(數量為人數的5倍,可用彩紙卷成)
1.教師:小朋友好!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米奇請我們去他的妙妙屋做客。我們現(xiàn)在就坐汽車去吧!
2.師幼開汽車進入活動室。(播放課件2(妙妙屋)
1.學習6的分解、組合。
(3)我們請米奇幫我們來分一分吧,看一看他和我們分的是不是一樣的!
2.學習記錄6的分合。
(1)教師:怎樣把大家分“6”的幾種情況記錄下來呢?
(2)教師介紹分合符號,示范規(guī)范的分合式及讀法,如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來就是6。(播放課件3和4“分蘋果”)
(3)請幼兒讀一讀6的分合。(播放課件5)
1.教師:米奇要做一些有趣的方向盤,我們一起來制作方向盤吧?。úシ耪n件6)
2.操作要求:每個方向盤上都要有6個圓點,請你說一說應該補上幾個圓點才有6個圓點,再把分合式補充完整。(播放課件7)
3.教師:把“6”分成兩份,有幾鐘分法?(教師逐一播放課件8――12)
1.教師:米奇準備了好多彩棒呀!我們一起來玩“分彩棒”的游戲吧!(播放課件13)
2.游戲:分彩棒
請5名幼兒分別舉起數字6的五種分合式站在教室的四個角落及中間,其余幼兒每人拿6根彩棒,將彩棒隨意分成2份,左手中的彩棒數量為一個部分數,右手中的彩棒數量為另一個部分數。然后站到對應的那一鐘分合式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小藥箱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方向觀察立體圖形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使學生能夠辨認從正面、左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過程與方法:通實物的觀察,使學生能夠辨認從正面、左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能夠辨認從正面、左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創(chuàng)新點: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方法:觀察法、討論式教學法等。
教學用具:投影、各種準備要觀察的物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身邊有各種各樣的物體,從不同的角度看物體,就會有不同的形狀,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觀察物體。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1。
讓學生站在小藥箱不同的位置進行觀察,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是哪幾個面?
(有的學生看到一個面,有的學生看到兩個面,有的學生看到三個面。)
“通過觀察大家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管站在什么位置,都不能同時看到長方體的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年到它的三個面。)
2、指導學生從正面、左側面和上面進行觀察。
(1)讓學生分別從正面、左側面和上面看小藥箱,看一看能看到什么樣的平面圖形。
(2)把自己看到的面畫在作業(yè)本上。
(3)同學之間互換各自的作品,進行互相評價。
提問:如果我們從后面、右側和下面看小藥箱,又都看到什么樣的平面圖形呢?
小結:根據物體擺放的位置,當你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都會看到不同的圖形。但我們發(fā)現(xiàn),從正面和后面看的物體的平面圖形是一樣的,從左側面和從右側面看到物體的平面圖形是一樣的,從上面看和從下面看到的物體的平面圖形是一樣的。說明前后、左右和上下的位置是相對的。
注意:使學生明確,這里所說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對于觀察者而言的。
(4)讓學生從右側和背面觀察變個物體,描述所看到的形狀。
三、練習提高
1、書本40頁的第1題。
2、書本40頁的第2題。
提問: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判斷所觀察的物體是什么立體圖形?
3、出示一個正方體的包裝盒,讓學生從正面、左側面和上面進行觀察。并把自己看到的正面、左側面和上面的面畫下來。
4、出示一個圓柱體,讓學生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一看觀察到的是什么形狀的面。
5、出示一個球體,讓學生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一看觀察到的是什么形狀的面。
四、全課小結。
五、作業(yè)設計
練習八第3題。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簡單立體圖形的組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兩個簡單立體圖形組合的活動,使學生學會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兩個物體的形狀和相對的位置。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物的觀察,使學生能夠辨認兩個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兩個簡單立體圖形組合的活動,使學生學會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兩個物體的形狀和相對的位置。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夠辨認兩個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并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用具:球、圓柱體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開門見山,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觀察物體,板書:簡單立體圖形組合二、學習新課
1、出示一個球體,讓學生從不同位置觀察。
得出結論:不論從哪一個位置看球,都呈現(xiàn)一個平面圖形的圓。
2、出示一個圓柱,讓學生從不同位置觀察。
得出結論:前面看是一個長方形,左面看也是一個長方形,上面看是一個圓。
3、出示書本例2的擺法。
讓學生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看分別看到了什么圖形?
從左往右看:長方形和圓形合在一起。
從上往下看:兩個圓形。
從前面看:一個圓和一個長方形。
提問:從右往左看,你看到什么圖形呢?(看到一個長方形)為什么只看到一個長方形?(因為球被圓柱擋住了,所以只看到圓柱沒有看到球)
從后面看,你又會看到什么圖形?(和前面看到的都是一樣。)
從下面看,你又看到什么圖形?(和上面看到的是一樣)
小結:物體擺放的位置,當你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就會看到不同的圖形。
從前面看和后面看是一樣的。從上面看和從下面看也是一樣的,從左面看和右邊看也是一樣的。說明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是相對的。
4、看書質疑。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書本39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從不同位置觀察,然后分別說一說下面三幅圖分別是從什么方向看到的。
“為什么左邊的圖形和右邊看到的圖形不一樣呢?(因為從左邊看時,正方體被圓柱擋住了看不見。所以左右兩邊看的圖形會不一樣。)
2、完成練習八的第3題。
四、全課小結。
五、作業(yè)設計。
讓學生回家任意拿兩個物體組合在一起,對家長說說從正面、左面、右面分別看到什么?
六、板書設計(略)
第三課時 較復雜的立體圖形組合 教學內容:書本41頁的例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通過小正方體的拼擺,進一步學習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立體圖形。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自己拼擺,得出結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使學生通過小正方體的拼擺,進一步學習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立體圖形,并得出結論。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
創(chuàng)新點:小組合作拼擺,討論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開門見山,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立體圖形的組合,并且是比較復雜的。
板書:較復雜的立體圖形的組合二、學習新課
出示41頁的例3。
1、讓小學生從左面、上面和正面觀察這4個正方體,分別看到什么圖形。
2、讓學生用四個小正方體在小組中擺出立體圖形,從不同的方向進行觀察,把看到的立體圖形的平面圖畫下來。
小結:從不同的方向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從同一角度觀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得到平面圖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3、按要求擺。
面的三種情況各有幾種擺法?
小結:我們僅僅依據一個或兩個方向看到的圖形,不能確立體圖形的形狀,只有從三個方面看到的圖形,才能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41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自己用四個小正方體擺一擺。
讓學生判斷,三幅平面圖分別是從哪幾個方向觀察的。
2、練習九的1、2兩題。
四、作業(yè)設計
練習九的3、4、5題。
五、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六、板書設計(略)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九冊第63頁,數學教案-《節(jié)約能源》。
1、通過調查,了解家庭用水用電的情況。查找相關資料,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對比,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滲透統(tǒng)計思想和方法,讓學生體驗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3、通過對生活實際的分析,認識到節(jié)能的重要性,喚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攜手共創(chuàng)美好家園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通過活動學會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用水、節(jié)約用電的意識。
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及體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過程。
新課程改革要求義務教育數學學習的目標之一就是:"使學生通過學習獲得必要的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并把實踐與綜合運用作為四個學習領域之一。所以在本課各個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是圍繞生活實際展開的,讓學生把學習的小數的知識運用到身邊的實際生活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水費發(fā)票單認識并學會算水電費,無論是問題的引入、范例的選擇還是練習的設計,都盡量使學生深切的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節(jié)約能源》》。拉近生活與數學學習的距離。在教學中聯(lián)系節(jié)約用電、用水的知識和環(huán)境保護的知識,更近一步的貼近了我們的生活,并用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結束全課,激勵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喚起全民的節(jié)能意識和建設美好家園的使命和責任感,又使教學從單一的學科教學走向多學科、多功能的綜合。
本課教學的又一個重點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計算的同時提高收集、分析、比較大小、處理信息能力,滲透統(tǒng)計思想,進一步利用小數知識。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聯(lián)系實際,體驗數學。
(三)匯總數據,分析比較。
1、導入。
2、小組合作填寫匯總表,統(tǒng)計整理數據。
3、反饋。
(四)計算分析,感受水浪費的巨大。
1、由學校的`水電費導入。
2、水龍頭滴水計算。
3、學生匯報。
4、對比信息。
5、小結。
(五)交流節(jié)約用水、用電的方法。
1、小組交流。
2、匯報。
3、師小結。
(六)設計口號,宣傳環(huán)保。
1、經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9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
2、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合作意識,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索的習慣。
一、 激趣導入
小朋友,你們想得獎嗎?老師這里有很多智慧星,只要你們積極動腦,大膽發(fā)言就一定能得到它。
二、 教學新知
1、 出示例題
(1)、先出示方格圖,讓學生數一數每一行有幾個空格,一共有幾行。
(2)、出示第1行星。提問:共有幾顆星,是幾個9,1個9比10少幾(閃動1空格),是幾。
(3)、出示第2行星,提問:一共是幾個9,比20少幾,是幾。
掛出小黑板,問:這個表格你們會填嗎?
(4)、依次出示第3行、第4行、5行、6行……9行星。讓學生填寫第72頁表格。
(6)、指名學生口答,教師板演,學生共同訂正。引導學生說出幾個9就是比幾十少幾。
(7)、引導學生自由地讀一讀表上所填結果:1個9是9,2個9是18……
(8)、讓有所發(fā)現(xiàn)的小朋友自由發(fā)表見解。
獎勵表現(xiàn)出色的小朋友。
問:大家猜一猜,接下來我們將要干什么?
(1)、你們能不能根據剛才填表的情況編出9的乘法口訣?把書中的口訣填完整,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9的乘法口訣、求商》。
(2)、指名學生口答口訣,電腦顯示結果。
(3)、齊讀一遍口訣,問:9的乘法口訣共有幾句?這么多的口訣怎樣才能很快記住呢?
(4)、小組討論,交流各自的好方法。
(5)、做小游戲。
三、 鞏固深化
1)、對口令
2)、做“試一試”
3)、做“想想做做”第1題。
4)、出示“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提問:這首兒歌大家熟悉嗎?那么你們知道這里面的“一九”“二九”是什么意思嗎?
問:1)、“一九”有多少天?算式:1×9=9
2)、當“二九”結束時,一共過了多少天?算式:2×9=18
3)、81天之后,幾九結束?算式:81÷9=9
四、 總結提高
教師根據學生的口訣板書:9的乘法口訣、求商
五、 布置作業(yè)
“想想做做”第2題。
1、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量角器。
2、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景,解決問題
教學要求在二年級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兩個角的大小比較(直觀地進行比較),在學習本知識時,可以從兩個角的大小比較著手,在比較中,可能有些角的大小在比較接近時無法進行比較,這時引出量角器。
量角器的認識可以先由學生自己進行觀察,然后交流觀察的結果。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學生認識量角器上計量單位與排列特點。
量角時,重點突出“點與點重合、邊與邊重合”的量角方法。開始時可以先讓學生嘗試,交流量角的方法,隨后讓學生自己總結量角的經驗,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
活動二:實踐練習
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全班的交流,老師進行指導
(1)第2題
在量角時,先讓學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約是多少度?這是培養(yǎng)學生估計能力的一個載體,也是學生直覺思維的基礎。因此,在量角時,先讓學生估一估就顯得十分的重要。
(2)數學游戲
本活動的目的是提高學生估計角度的能力。利用附頁上的材料,組織學生制作一個活動角的學具。學生開始猜角度時可以作一些指導,如看到這個角,想一想大概是什么?以縮小學生猜角度的范圍。學生有了一些經驗后,可以放手組織同桌的兩個學生進行互相猜角度的活動。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35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