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資源的利用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的二年級教案范文,相信會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鞏固統(tǒng)計的知識。
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能準確測量,收集數(shù)據(jù)。
教學準備: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復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2、學習了怎樣用刻度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復習刻度尺使用方法)。
3、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用我們手中的'尺子來測量我們身邊的物體。你想測量什么東西的長度呢?(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二、小組活動要求。
1、小組合作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四樣東西進行測量。
2、組長做好記錄工作。
(教師巡視指導)。
三、小組開始活動。
四、匯報、記錄數(shù)據(jù)。
1、把測量的數(shù)據(jù)匯報記錄在黑板上。
2、完成學生身高統(tǒng)計表。
3、討論、交流:看統(tǒng)計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內容?
五、課堂總結。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會判斷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感知角,會判斷角,并會畫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放多媒體,生猜圖形,揭示課題。
師貼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聯(lián)系實際感知角。
1.第38頁主題圖。
生觀看主題圖從圖中說出物體上的角,初步感知角。
2.生從自帶的三角板上找角。
生生相互找角,指角。
3.生從生活中找角。
生舉手匯報。
三、操作感知,探究新知,認識角的組成部分。
1.生折角。
生從自己折的角中探索出角的頂點和邊。
2.電腦抽象出折紙的角,生認識角的組成部分。
3.出示活動角讓生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且角的大小與兩邊的長短無關。
(1)師變魔術引出活動角。
(2)生動手操作活動角。
(3)生說發(fā)現(xiàn)。
四、畫角。
1.生探索畫角的過程。
2.生說畫角過程。
3.觀看多媒體畫角過程。
4.生再次畫角。
五、鞏固練習。
1.判斷。
2.數(shù)角。
3.比角的大小。
六、拓展、游戲。
用角畫自己喜歡的圖形。
七、課后小結。
《平均分》。
教學內容:課本p13~14頁,例1、例2及練習三中相應的習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導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義,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準備:各種食物若干、實物投影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平均分”
1、談話導入,實際操作。
(1)(春天到了,光明小學的老師決定帶同學們去春游,他們要分發(fā)一些食品。而且還給你們帶來了禮物)今天老師要分給你們。請小組長來領禮物(12塊糖)同學們動腦筋想辦法把糖果分給小組里的每一位同學,要求把糖果分完。(而且要求每個同學都滿意)。
(2)各小組動手操作。
(3)各小組匯報情況,教師板書。
2、觀察問題。
(1)請小朋友觀察各小組分的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觀察匯報。
(3)從觀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組分的同樣多,你們能給這樣的分法取個合適的名稱嗎?
(4)學生自己取名。
3、出示課題。
(1)小朋友取的名稱都很好,這些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板書課題)。
(2)小朋友再說說什么是平均分?
(3)你們用什么辦法使它平均分?
(4)學生交流、匯報。
二、實際操作,學習平均分。
1、教學例2: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樣分?有幾種分法?
(1)論分配方案。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
(3)學生匯報分法。
(4)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應是多少根?(學生動手分一分)。
3、完成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讓學生圈一圈,并說出自己的分法。)。
三、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練習三第2題。
(1)肯定第二種分法是符合題義的分法。
(2)引導學生觀察第3種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題意應該怎樣做?
(3)學生交流討論匯報。
2、實踐活動:插花活動。
3、列舉生活中平均分的實例。
四、體驗成功,回味平均分。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
教學反思:學生初步感知了平均分的含義,并會動手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了平均分。
《量一量,比一比》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節(jié)實踐活動課。學生在本學期的第一單元已經(jīng)認識了線段,形成了1厘米和1米的長度表象,完成了對線段、厘米和米的認識。因此,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定位就不能僅滿足于通過測量加深對米和厘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的認識上,而要注重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經(jīng)歷實際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認識身邊物體的長度,并在實踐活動中,能夠用比較合適的方式描述物體的長度,體會測量本質,培養(yǎng)估測能力,構建不同物體之間的長度關系,發(fā)展學生的長度觀念,體驗數(shù)學帶來的樂趣。
本節(jié)課的.活動分為兩部分,一是量一量,二是比一比,量是比的基礎,量為提供了可靠的數(shù)據(jù)支持,比是量的升華,在比的過程中學生能構建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長度關系,體會量的本質,發(fā)展長度觀驗。這是本節(jié)課的主體部分,也是體現(xiàn)學生學以致用的環(huán)節(jié)。注意引導學生在測量之前先估測、步測同時注意把測量任務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體驗測量的價值。因此,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在交流中明確:每人身上的尺長度不一,并通過舉例、估測來體會身上的尺在生活中的用途,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在選擇測量的物體時,我有意識地選擇了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如肩寬、步長、兩臂展開的長、教室長、講臺長等,有了這些長度表象作為參照,就為后面用自己喜歡物體的長度去比較其他物體的長度打好了基礎。為了更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在學生測量活動之前,我要求每位小組成員先對所要測量的物體進行估測,再進行實際測量,并將估測數(shù)據(jù)和實際測量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這種對比可以調整學生對物體長度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估測也是需要有方法的,但從學生記錄的數(shù)據(jù)來看,部分學生估測時隨意性還是比較大。
在開展活動課前,我還曾有擔憂,因為活動課的變化因素太多了,學生會太吵、太熱鬧,但結果比我預想中還好,大家興趣很好,都積極合作,這應該歸結于課前準備和安排吧。我覺得,教師對各項活動準備充分,對學生活動情況的預測到位。教師對小組合作的指導到位的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我想,只要肯用心,我們的課堂一定會越來越好。
1、使學生通過實際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并能辨認從某個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能根據(jù)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劉老師拍了兩張學校校門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課件出示校門的照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小結:同一個校門,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樣子是不同的。
談話:老師這里還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嗎?(課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導:仔細觀察這兩張照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生活中的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合作探究。
1、指導觀察。
出示并介紹小猴。
示范:下面我們來觀察小猴,請小朋友看老師是怎樣觀察的。(邊說邊示范)我先觀察小猴的前面,像這樣(從前面平視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師看到的是這里四幅圖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圖片讓學生選擇)。
讓每個小組的1號小朋友學著老師的樣子觀察小猴的前面,師生共同評價。
繼續(xù)示范:再觀察小猴的左邊,(教師轉到小猴的左邊)這回老師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圖片呢?(一邊看,一邊從四幅圖片中找出相應的圖片)哦,是這一張圖片。(舉起小猴左側面的圖片)。
談話:下面請每組的四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按要求活動,并從四幅圖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教師巡視,注意糾正不規(guī)范的觀察姿勢。
分別讓每個小組2、3、4號小朋友舉起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并說一說看到的是哪一面。
比較:(舉起每個組2、4號小朋友選擇的圖片)這兩張圖片,分別是每個組2、4號小朋友看到的,你知道它們分別是哪個小朋友看到的嗎?你是怎樣想的?(看到小猴的右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2、換位觀察。
談話:剛才每個組的四個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了小猴,每個小朋友觀察到的小猴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你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樣子嗎?請每個小組的小朋友按這樣的順序(手指順時針方向)換個位置再觀察,并在四張圖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觀察后,組織反饋。
繼續(xù)換位觀察,使每個學生都分別從四個位置觀察小猴。
提問:通過剛才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小猴,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學會判斷。
學生回答,并闡述理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完成連線。(著重讓學生弄清判斷從左側面和右側面看到的視圖的方法。如:當學生說到小云看到的是第二幅小猴圖時,要讓學生說一說是根據(jù)什么判斷的,是怎樣想的)。
三、活動交流。
1、“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反饋。
2、“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到黑板上分別指出自己看到的視圖。
提問:你能說出你們組其他三個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嗎?(著重引導學生根據(jù)壺嘴和壺把的朝向判斷茶壺的左視圖和右視圖)。
四、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目標:
1.認知:對前面所學的觀察物體、平面圖形、乘法計算等內容進行復習鞏固。
2.能力:學生能在開放的活動中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提出各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拼一拼、說一說等,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用科學的眼光觀察事物,找出事物間的聯(lián)系。
3.情感:結合黨的十六大召開,對學生進行愛黨愛國的教育;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增強學習和應用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通過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形象感知只有多站在別人角度看待問題才能和大家友好相處的生活哲理;同時滲透美育。
教學重點:復習鞏固觀察物體、平面圖形等知識內容。
教學用具:課件;各種玩具、頭飾;學生每人準備20根小棒、1個活動角、1把三角尺等。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滲透德育。
1.(事先讓一名學生藏起來)昨天下午,全校都放學了,我看見一位同學還一個人默默的撿著花壇里的垃圾,他是誰呢?(這名同學背對大家出現(xiàn),讓學生猜測……)。
2.我們要確定他是誰,還必須怎樣呢?
3.換一個角度,再看一看(讓這名同學轉過來,面對大家。同時揭題:“看一看”)。
二、看看擺擺,引導發(fā)現(xiàn)。
1.(出示課件,圖片1:十六大會場全景照片。)。
這是什么地方?這里正在干什么?對,2002年11月8日,黨的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勝利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主席臺上就坐,率領全國各地的代表們,正在商討著國家大事。
2.(出示圖片2:十六大會場代表席照片。)。
這又是什么地方呢?
(圖片3、圖片4依次出示……十六大會場不同角度的照片。)。
3.(4張圖片同時出示)。
同樣一個地方,在照片上的形狀怎么不一樣呢?
對,記者們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角度拍下了十六大召開的盛況。
4.想像:每一張照片記者們站在什么位置拍下的?
5.小結:站在不同的位置,所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6.(出示小屋)老師帶來什么?
你們在不同的位置上,分別看到小屋哪些面?
7.(出示課件)。
你能將你所看到的形狀用小棒擺出來嗎?
8.(反饋)如果每邊的同學都硬要說小屋就是自己擺成的這個形狀,行不行呀?
不僅觀察事物是這樣,看待一件事情也是這樣,我們要學會多站在別人角度看待問題,這樣大家才能團結、友好相處。
9.小結:剛才我們通過看一看,擺一擺,復習了“觀察物體”的有關知識。(揭題:擺一擺)。
三、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課件:藍貓和它的伙伴們出現(xiàn)在屏幕上)。
藍貓和它的伙伴們聽說我們在這里開展“擺一擺”的活動,它們也趕來了,就請各個代表隊來介紹自己吧!
(各組組長戴上頭飾,一一作介紹。)。
2.藍貓?zhí)岢龅谝粋€問題:你們認識過哪些平面圖形?能用小棒擺一擺嗎?
3.動手操作后,讓部分學生代表將擺出的圖形展示在黑板上數(shù)學問題。
(上臺展示的學生提問,大家回答。)。
復習關于等有關圖形的特征。
4.淘氣也擺了一個圖形,看!(出示課件)。
他擺了一個什么圖形?用了幾根小棒?擺這樣的3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9根小棒擺出更多這樣的三角形嗎?
小組操作比賽。
按計算,擺出4個三角形需要多少根?減少了幾根?為什么?
分組討論后,反饋。
5.擺出6個“”,最少用多少根小棒?
6.菲菲擺了一個“”。
(菲菲擺小棒圖。)。
他擺的是什么圖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擺這樣的兩個“”,最少需要多少根?為什么?
比較兩種不同的擺法:
質疑討論:為什么兩種擺法所用的小棒根數(shù)不一樣?
四、拓展深化,有機整合。
1.出示課件:外星人將每組桌內放入了一個武器,我們要記錄下它們的形狀,向羊博士匯報??墒?,手頭的材料只有小棒。
2.6個組進行比賽。分組活動:先觀察,分析從哪個角度去擺最像,最后合作完成。
3.反饋,匯報是從哪個角度觀察的;互相評價。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和藍貓家族的小伙伴們一起,通過看一看,擺一擺,學會了許多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數(shù)學王國里奇妙的問題可多了,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的更多呀?數(shù)學王國的大門專門為愛動腦筋的人敞開著。讓我們共同努力,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不斷取得進步!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訣表,使學生知道利用表格來整理知識比較簡潔、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訣表,掌握整體記憶全部乘法口訣的基本方法。
2、加深對乘法含義的理解,能熟練的利用一句口訣計算兩道乘法式題。
3、使學生有與同伴合作整理知識的體驗,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整理乘法口訣是重點。掌握乘法口訣表示難點。
教學準備:
乘法口訣卡片。
教學過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訣。
1、回憶所學的乘法口訣。
提問:我們學了幾的乘法口訣?各有幾句?全部乘法口訣共有幾句?你怎樣知道的?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回憶、計算。然后請部分小組向全班同學匯報結果。
2、師生共同歸納學過的乘法口訣。
(2)、全部乘法口訣的句數(shù)是:1+2+3+4+5+6+7+8+9=45(利用湊整的方法計算或利用加法結合律把算式變形為同數(shù)相加的形式進行簡算。)。
3、整理所學的乘法口訣。
問:怎樣整理45句口訣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1)、小組合作給學具袋里的乘法口訣卡片分類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整理,把口訣卡片擺成自己喜歡的口訣表。
3、匯報小組的分類方法即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回答。展示評價,表揚大家認為整理的好的小組。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按自己的想法整理所學的乘法口訣使學生有與同伴合作整理知識的體驗,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及體驗方法的多樣性,在分析、比較中找出比較簡明、方便的整理方法。
二、探索乘法口訣表的內在規(guī)律。
問:觀察這張乘法口訣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橫看、豎看、斜看這張表,說說有什么規(guī)律或特征。
學生仍然以小組為單位,先在組里說然后在全班交流。學生能說多少算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對乘法口訣表的觀察發(fā)現(xiàn),找出乘法口訣表的特征,加深對乘法口訣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交流等能力。
三、應用拓展:利用乘法口訣表進行計算。
1、回憶口訣的含義,任意說出一句口訣表示的意義。
2、游戲,比一比,賽一賽。
(1)看誰答得又對又快。
出示卡片,學生對口訣。(已知兩個因數(shù)求積;已知積求兩個因數(shù)。)。
(2)想一想:89頁3題完成后總結做題的方法。
(3)、開放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對乘法口訣的記憶和應用。
四、課堂總結。這一節(jié)你的收獲是什么?
五、隨堂練習。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了、子、門、月”,認識兩個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農村變化很大,激發(fā)熱愛生活,熱愛學習之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了、子、門、月”,認識兩個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總60電5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了、子、門、月”,認識兩個筆畫。
二、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了、子、門、月”,認識兩個筆畫。
三、教學難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揭示課題。
1、談話激趣:你去過農村嗎?那兒的變化大嗎?
2、今天帶你們到農村去瞧一瞧(出示課件),把那里的風景夸一夸。
3、學生看圖,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提問:請數(shù)一數(shù)有幾座房,哪座房子最漂亮?為什么?
4、出示課題,指導讀準“哪、座、房”和輕聲詞“漂亮”。
(二)、讀通課文:
1、讀課文。學生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畫出生字,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2、開火車檢查自讀情況,學生評價,相機指導讀準三拼音節(jié)和輕聲音節(jié)。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
4、多種形式讀,開展小組擂臺賽。
(三)、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看看課文有幾句話。
2、圖文結合,學習朗讀第一句。
(1)自讀第一句,說說自己喜歡不喜歡這些房子,為什么?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課件。圖文結合,青青的瓦,白白的墻,寬寬的門,大大的窗。
(3)比較“大的窗”和“大大的窗”等,通過換詞比較,初步體會疊詞的用法。疊詞有什么好處。
(5)朗讀第一句。重點指導讀好“青青的瓦,白白的墻,大大的窗”
3、圖文結合學習朗讀第二句。
(1)看圖,房子周圍的環(huán)境美嗎?美在哪里?
(2)教師朗讀一、二句,學生比上眼睛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4、結合圖,學習三、四句。
(1)再看圖,問:在小朋友的眼中,哪座房子最漂亮?
(2)指導朗讀三、四句。
(3)正確、流利比較有感情地讀好全文。
(四)、書寫生字:
1、認讀生字“了、子、門、月”。說說在哪些課文中學過。
2、分析字形,用比較法區(qū)別“了、子”,用說筆順法記憶“門、月”
3、指導書寫: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范寫,學生練寫,展評。
六、作業(yè)布置:把“了、子、門、月”
七、板書設計:了、子、門、月。
八、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總61電5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農村變化很大,激發(fā)熱愛生活,熱愛學習之情。
二、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了、子、門、月”,認識兩個筆畫。
三、教學難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教學過程:
(一)、聽寫生字。
學生聽寫生字,老師收一小組抽查,其余的自己檢查,錯誤的加以鞏固。
(二)、背誦課文。
1、學生練習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看圖背誦課文。
3、舉辦背誦課文擂臺賽。
(三)、識記字形。
1、做摘蘋果的游戲復習生字。
2、四人小組討論如何記住這些生字。
(1)比較部首記憶。
(2)開火車給字組詞。
(3)創(chuàng)設語境,鞏固生字。
自讀下面一段話-----同桌檢查-----指名讀。(出示課件)。
我們的校園里有兩座高大的教學樓。教學樓前有個美麗的大花圃?;ㄆ岳锓N著各種各樣漂亮的花。這兒一年四季都散發(fā)著花香,吸引了許多女同學來觀賞。教學樓的后面有一大片青青的草坪,男同學們都愛在青草坪上踢球玩耍。
3、詞語積累:
(1)練習讀課后的疊詞,再發(fā)散。
(2)練習做找朋友的游戲,課件出示詞語搭配,連線。
(四)、擴展活動。
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夸農村小朋友的美麗校園,今天我們來夸夸自己的美麗校園吧!
五、作業(yè)布置:把“了、子、門、月”
六、板書設計:了、子、門、月。
七、課后反思: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
2.智能目標: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l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問題。
3.情感目標: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用l格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卡片。
學具準備:動物卡片、統(tǒng)計圖表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不想見見它?
(演示)小朋友們好!我是小西。咦!劉老師,您不是還請來了四位雜技高手嗎?聽說他們的表演非常精彩,我和同學們都快等不及了!不要著急,不要著急,你們瞧,他們不是來了嗎?(演示)。
小動物們的表演精彩嗎?請同學們從自己手中的四張動物卡片中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個高高的舉起來。誰來說說,你最喜歡四種動物中的哪一個?(學生匯報,教師板貼卡片。)看來同學們都有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那么,你覺得喜歡哪個小動物的人數(shù)最多?(學生匯報。)有的說喜歡小猴的最多,有的說喜歡小狗的最多,到底喜歡哪種小動物的人最多呢?用什么方法就能知道?(板書:統(tǒng)計)。
二、探索新知。
1.搜集、整理數(shù)據(jù)。
統(tǒng)計時,你準備用什么符號來記錄?(學生匯報。)。
請同學們先把你最喜歡的動物卡片交到小組長手里,小組長再把你們組的動物卡片交到老師的手里。(學生活動。)。
用不同的方法整理數(shù)據(jù)。
2.制作統(tǒng)計圖表。
填寫統(tǒng)計表(注意統(tǒng)計人數(shù)是否和實有人數(shù)一致)。
(小西)除了統(tǒng)計表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統(tǒng)計方法能讓我一眼就看明白?(學生匯報。)。
請同學們把喜歡各種小動物的人數(shù)在統(tǒng)計圖上畫出來。(學生用“l(fā)格表示1個人”的方法畫圖。)。
一格表示一個人,格子確實不夠用。還是這么多格子,請每組的幾個同學研究研究,怎樣表示就能畫下來。(小組討論匯報。)。
我們用“一格表示兩個人”的方法再來畫一畫。(學生活動。)。
展示學生作品。(注意單數(shù)的畫法。)。
(小西)這下,我一眼就看明白了。
猜一猜,通過統(tǒng)計圖,小西一眼看出了什么?(學生匯報。)。
根據(jù)這幅統(tǒng)計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匯報。)。
三、鞏固深化。
1.統(tǒng)計喜歡各種體育活動的人數(shù)。
2.統(tǒng)計喜歡各個旅游景點的人數(shù)。
四、課后延伸。
全班同學旅游時,我們還需要統(tǒng)計什么?(天氣、交通工具、男女生人數(shù)、喜歡吃的食品等)。
小朋友們想的可真周到,那就請你們在課下把我們班男女生的人數(shù)情況,還有喜歡交通工具的情況統(tǒng)計一下,并按屏幕上的地址寄給我,劉老師在河南焦作歡迎你們的到來!
1、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感受運算順序規(guī)定的必要性,進一步掌握加減混合或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經(jīng)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感受運算順序的必要性,準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教學難點: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集智式備課。
(一)基礎訓練。
【口算】24×5=32÷4=8+27=900÷3=。
【解答題】用小棒擺8個六邊形,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二)新知學習。
【典型例題】。
例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1、觀察主題圖,根據(jù)條件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根據(jù)圖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解決?(引導學生理解“照這樣計算”的意思)。
3、抓住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運用知識遷移類推,學會知識。
4、學生匯報。引導學生列綜合算式并說一說每一步表示的意義。
5、教師用線段圖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6、教給方法:我們可以用畫線段圖、簡圖等方法來幫助我們理清解題思路,保證準確的解決問題。
(三)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1、直接寫出計算結果。
2、劃出下面題目的計算順序并計算任意兩題。
3、啄木鳥醫(yī)生(判斷并改正)。
=19=145。
【提高練習】1、先計算,再列出綜合算式。
240÷12=236+70=237+263=。
125×14=1750÷25=25×36=。
2、列綜合式計算。
(1)4除900的商減224,差是多少?
(2)504加140除以28的商,和是多少?
(3)比一個數(shù)的3倍少12是60,這個數(shù)是多少?
3、課本p8練習一4、
4、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并列式計算。
小張有8張10元的。小王有18張2元的。?
【拓展練習】1、用兩種方法解決下面的問題:(只要求列式不計算)。
(2)。
3、
(四)教學效果評價(小測題)。
【教學內容】:課本p40例3、例4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直角,感知直角的特點——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直角是一類特殊的角。
2、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現(xiàn)實性,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題。
3、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并會判斷直角。
難點:正確畫直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板、折紙、課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舊知。
出示任意角,請學生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出示書中例圖,請學生說出例圖中是否有角。
(2)揭示課題。
讓學生觀察例圖,引導學生說出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并告知有此類特點的角為直角。
從例圖中抽象出直角的圖形,讓學生認識直角的標志。
畫三個邊長長短不等的直角板書,強調直角的大小不隨邊的長短變化,直角的大小是一定、固定不變的。
二、認識直角。
(1)請學生拿出三角板,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說明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的方法(疊合法):先將三角板上直角的頂點和要判斷的角的頂點對齊,再將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條邊和直角的另一條邊重合,若重合是直角,若不重合不是直角。
(3)讓學生用三角板量一量數(shù)學書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請學生拿出折紙,親自動手折直角,并驗證是否是直角。
三、畫直角。
課件出示3幅連續(xù)的直觀圖,呈現(xiàn)了三角板上的直角畫直角的方法(重復判斷直角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課本“做一做”第2題中的直角。
知識與技能:
(1)結合具體情境中了解乘法運算的意義,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熟記2——6的乘法口訣,比較熟練地口算6以內的兩個數(shù)相乘。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的運算意義。
(2)讓學生經(jīng)歷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在探索口訣的記憶方法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2)感覺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增強學數(shù)學的信心。
(3)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乘法的含義,能把相同加數(shù)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
難點: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碰碰車、水上游船、猴子爬樹……。
出示課件中的游樂場。
游樂場中有許多數(shù)學問題,你們看到了嗎?
生1:看到了過小火車、碰碰車……。
生2:玩過小火車的有20人。
生3:碰碰車上也有8人。
……。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數(shù)的。
生3:我是算的。
板書:2+2+2+2=8。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怎么用乘法計算。
2.探究新知。
學習第47頁例1(1)。
提出問題:
a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小飛機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小組討論。
b交流匯報:用數(shù)就可以;用加法計算的3+3+3+3+3=15。
c這個算式有什么特點呢?誰能看出來?小組合作共同探討。
這個問題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很容易看出來,但班內還有個別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所以,任何問題都要從易到難。
匯報:每個加數(shù)都是相同的。
學習第47頁例1(2)。
出示課件中的例題圖片。
a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小火車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小組討論。
b交流匯報:用數(shù)就可以;用加法計算的4+4+4+4+4=20。
c這個算式有什么特點呢?誰能看出來?小組合作共同探討。
匯報:每個加數(shù)都是相同的。
學習第47頁例1(3)。
根據(jù)上面所講,請同學們自學這個例題。
匯報:2+2+2+2+2+2+2=14。
小結:這種加數(shù)相同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算式:2×7=14或7×2=14。
師:我們以前學過加號、減號,這個左斜右斜的×就叫乘號。
提出要求:誰能把上面的幾個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誰來挑戰(zhàn)?
師:你們知道乘法算式怎么讀嗎?
指名回答,師生更正。
2×7=14讀作:2乘7等于14。7×2=14讀作:7乘2等于14。
3.教學“2×7=14”的意義。
小組討論乘法的意義。
匯報結果。
師總結:“2”表示相同的加數(shù),“7”表示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14”表示相同加數(shù)的和。7個2相加可以寫成2×7=14,也可以寫成7×2=14,這里都表示7個2相加。
討論:如果更多的2相加,例如8個、12個……又該怎么寫呢?
學習第48頁例2。
師:同學們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數(shù)字叫什么名字嗎?
5+5+5=15。
5×3=15。
3×5=15。
3和5都叫“乘數(shù)”,“×”叫乘號,“15”叫積。
4.課堂練習。
把48頁做一做獨立完成,然會匯報交流,師生共同更正。
5.拓展提升。
加法算式: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或_____。
b.把練習九的1、2、3獨立完成。
課后小結。
提問: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呢?
師生總結:
a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簡便。
b左斜右斜的×就叫乘號。
c第一個乘數(shù)表示相同的加數(shù),第二個乘數(shù)表示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等號后面的數(shù)表示相同加數(shù)的和。如:2×7=14,7個2相加可以寫成2×7=14,也可以寫成7×2=14,這里都表示7個2相加。
板書。
乘法的初步認識。
加數(shù)相同的加法,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5個33+3+3+3+3=155×3=153×5=15。
7個22+2+2+2+2+2+2=147×2=142×4=14。
2×7=14讀作:2乘7等于14。
7×2=14讀作:7乘2等于14。
5+5+5=15。
5×3=15。
3×5=15。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熱愛祖國首都的意識和感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麗和巨大變化。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北京的美麗和巨大變化。
教學方法:引導自主合作學習。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說話,出示詞語。
1、出示課文插圖或播放根據(jù)課文插圖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2、看圖說話,認讀詞語。
你看到了北京的哪些美麗的景物,這些景物美在哪里?(根據(jù)學生的介紹,隨機出示詞語。)。
二、讀句識字。
1、激勵學生自己認字。
誰會認生字條中的字?能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的嗎?
(學生復習已會生字,交流自主認識的生字。)。
2、打開課本,學生自主學詞學字。
(1)讀課文,用橫線畫出生字詞。
(2)借助拼音讀詞語,用三角畫出詞語中的生字,認一認,讀一讀。
(3)發(fā)現(xiàn)容易讀錯的字并正音。
3、出示詞語卡片,領讀。(老師領讀,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三、指導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聽教師范讀,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2、自由朗讀課文。
思考: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北京的美?這些景物分別有哪些特點?
3、學生質疑不理解的`詞,師生共同解答。(莊嚴、矗立、綠樹成陰、川流不息)。
4、指名朗讀課文,大家評議,教師進行朗讀指導。讀出北京的美麗,讀出我們的自豪,讀出我們熱愛偉大祖國的語氣。
5、小組交流搜集到的北京新變化的資料。
四、反饋評價。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一、感情朗讀課文。
1、小組讀。
2、讀喜歡的段。
二、指導寫字。
1、找出左右結構的字,引導發(fā)現(xiàn)左右結構的字書什么特點。
2、教師范寫,有重點地指導。
本課要寫的字,包含了獨體、上下、左右、全包圍四種結構。提示、范寫易錯的筆畫和不容易寫好的字。
同偏旁的字:壇、城,國、圖。
突出主筆的字:央(長橫)、旁(禿寶蓋)、城(斜霍:
觀察字形后,邊示范邊講解:提土旁橫宜短,豎起筆要高;方框不要充滿格子,上下左右都應該留出空隙;禿寶蓋的橫宜長,覆蓋下面的方字的彎度,就像一把弓。
3、學生描紅練習。
三、實戰(zhàn)活動。
搜集有關北京的圖片、明信片照片、郵票、火花、文字資料等,在班上展示、交流。
附板書設計:
10北京。
美
柏油馬路。
立交橋。
名勝古跡。
高樓大廈。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的含義。
2、體會詩人的寫作動機,感受秋天的美麗,懂得生活總有其美好的一面,我們要積極地去面對。
3、欣賞情意豐富的古詩,能正確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流程:
一、回憶導入,明確主題。
1、同學們,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來到我們跟前。關于“秋天”,我們以前學過不少課文,你還記得嗎?(學生背誦相關片斷)。
2、總結自己對秋天的經(jīng)驗。
按句式說話:“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p>
3、在古代大詩人蘇軾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古詩《贈劉景文》。
二、初讀古詩,感知詩意。
1、配樂范讀,想象畫面。
2、讀準、讀通詩句。思考討論:詩中寫出哪些景物?
3、通讀全詩,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
三、賞析詩句,把握詩蘊。
1、夏日荷花是什么樣子的?(當學生說不清時,可引導背誦已學課文《荷花》片斷,板畫“荷葉”理解“擎雨蓋。)到了秋末,荷花又變成什么樣了?(出示“荷盡”圖,理解“盡”。)。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時與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殘”圖,理解“傲霜枝”)。
3、比較兩圖,讀前兩行詩。你體會到了什么?
4、“菊殘猶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詩人對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實更以她沉甸甸的收獲,令詩人對秋天偏愛有加。
(出示詩句: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讀詩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還有哪些果實也成熟了?
(學生說不出時,可引導背誦《秋游景山》片斷“這里的果樹果實累累?!?。
再讀詩句,說說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四、誦讀全詩,體味詩情。
1、學生自由吟誦,配樂朗讀、背誦。
2、討論:詩人贈給朋友劉景文的是什么?除了這首詩,還有什么?
3、閱讀現(xiàn)代文《秋天的窗口》。
4、補充句段,或寫一段話。
沒有春花的明艷,沒有夏日的蔥郁,但是秋天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秋天是美麗的。
雖然秋風蕭瑟,秋葉飄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好的。
五、抄寫古詩。
六、課外延伸。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有趣的動物》是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中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本單元教材內容是圍繞“自然科學”這一主題進行編排的,通過課文中隱藏的科學知識,激發(fā)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學會觀察大自然。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說“有趣的動物”,讓學生說說喜歡的動物是什么?他有趣在哪里?此次口語交際鍛煉,意在讓學生學會說得清楚明白,同時學會認真傾聽,并有禮貌的提問。此次口語交際的鍛煉,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認真聽講,禮貌提問的好習慣,為今后的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2、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jù)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豐富學生對動物知識的認知。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對動物的保護意識。
3、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jù):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豐富學生對動物知識的認知,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師生互動突出重點,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機會。
難點:增強學生對動物的保護意識。
通過介紹動物們的優(yōu)點和與人類的關系來突破難點,讓學生明白大自然的可敬。
下面,為了講清重難上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jié)課設定的目標,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學策略。
1、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本課應著重采用實踐訓練、情景創(chuàng)設和學導式討論教學法。
2、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jù):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在老師啟發(fā)引導下,運用實踐訓練教法,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表達,整理出初步思路。最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展開小組競賽,二次組織語言,做到表達有邏輯。此時注意關注后進生,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xiàn)機會,培養(yǎng)其自信心,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有效的開發(fā)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
三、學情分析:
我們常說:“現(xiàn)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學生特點分析:
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欠缺,說話起來沒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語言不夠,連貫,無法表達清楚想要說明的意思,教學本次口語交際,從學生喜歡的動物入手交流,能激發(fā)她們說話的__,同時引導學生說話前,先想好要說的內容,再講給同學聽,這樣讓學生先在頭腦里,進行語言初步加工,說的過程中,進行語言的再次組織,感受說話的邏輯思維,慢慢養(yǎng)成,先思后講,學會把意思表達清楚。
最后我來具體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四、教學程序及設想:
1、談話導入,以“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提示,首先大家要想好自己要說的內容,然后再講給同學聽,講的時候要吐字清楚,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禮貌的提問,而是自己也了解的動物可以舉手補充。
3、三小組內討論交流。
首先,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展示,并向同學介紹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同學間可以互相閱讀,其次,互相推薦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最后,用簡單的話在小組內介紹最感興趣的內容。
4、創(chuàng)設情境:
召開動物介紹會。課件出示動物介紹示范,小獅子的自述,引導學生注意聽,然后學著仿說,同桌互助準備好搞講稿。
5、小組競賽:
6、總結結論:
強化認識,提綱挈領。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今天同學們一起努力,讓我們大家都認識了好多動物。動物們真是有趣,長得千差萬別,住的地方不一樣,最重要的是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大自然因為有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才變得那么有趣,那么精彩,我們一定要保護動物!
7、布置作業(yè)。
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搜集更多關于動物的知識,和同學們分享一下。
五、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按照既定目標,通過課前準備,鍛煉了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和展示介紹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學中,我注重示范和要求,讓學生明確應該如何組織語言,如何培養(yǎng)邏輯。不足之處是,學生傾聽和有禮貌的提問仍然訓練不到位,有的學生非常積極,有強烈的發(fā)言__,難以控制自己。同時,在小組展示過程中,我對個別表達__低的同學關注不足,沒有做到全員覆蓋。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方案表格。
教學過程:
一、春游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生欣賞本校上屆春游的活動圖片,激發(fā)興趣)。
1.師:同學們,春游好不好玩呀?你們想去嗎?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學校正準備組織同學去春游呢!瞧,二(1)班已經(jīng)開始報名啦!(出示主題圖)他們也像你們那樣,可想去春游呢!你在這里能找到哪些信息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各種條件)。
2.揭示課題師:如果讓你來選擇的話,你打算怎樣幫他們班派車呢?(出示課題)。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主學習,初步完成“25人派車方案”獨立思考,然后想出一種到兩種方案寫在表格里,看誰想的方案多。
2.小組交流想法。(1)組長分工,各施其職。(2)組織討論,交流組員各自的想法。(和組內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小組匯報,全班完成“25人派車方案”有哪個組的同學愿意將自己的方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教師補充完善板書)。
4.兩人討論:你認為哪一種派車比較合理?為什么?
師:這么多種派車的方案,你認為哪一種派車比較合理?和同學說說原因。(盡量讓學生多選擇自己的觀點,并說明原因)教師小結:同學們能利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來解決派車這一問題,而且還知道座位空得越少越合理,真是了不起!看看來我們班的同學都很有節(jié)約的意識!
三、鞏固與實踐。
1.可以怎樣租船?師:同學你們知道嗎?這次春游大隊部為我們準備的節(jié)目可豐富啦!想看看都有哪些嗎?(出示劃船、碰碰車、小火車等項目)瞧,多好玩呀!如果二(1)班有29人要參加劃船活動,他們可以怎樣租船呢?出示:二(1)班有29人要參加劃船活動,大船每艘限乘6人,小船每艘限乘4人,他們可以怎樣租船?你認為怎樣租船比較合理呢?(學生獨立完成,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輔導或允許在小組內交流,最后投影反饋)。
2.可以怎樣坐小火車?師:同學真能干,瞧,二(3)班的同學也請我們幫忙來啦!出示:我們班有31名同學要坐小火車,大車廂每節(jié)限乘4,小車廂每節(jié)限乘2人,可以怎么坐小火車?(學生獨立完成,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輔導或允許在小組內交流,最后投影反饋)。
3.可以怎樣坐碰碰車?師:我們班的男同學可喜歡玩碰碰車啦!瞧,已經(jīng)有19名同學在排隊等候呢!大碰碰車每輛限乘2個,小碰碰車每輛限乘1人,我們可以怎樣坐碰碰車呢?(學生獨立完成,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輔導或允許在小組內交流,最后投影反饋)。
四、生活中的數(shù)學(課外延伸)。
師:同學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一下子就解決了那么多的數(shù)學問題,真了不起!其實,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生活問題,你能找一找,和同桌說一說嗎?比一比誰找的問題最多!
五、全課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你學會了什么?能把你的收獲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嗎?(先和同桌說,然后指名說)。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觀察、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3、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shù)學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含有兩級運算(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和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板書課題:5.混合運算)。
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看大屏幕(課件),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兩道題的運算順序。
(學生回答)。
哪位同學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們的運算順序?
(學生回答)。
誰能用自己的理解形象的說一說它們的運算順序?
(學生回答)。
看來同學們對上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的很扎實,理解的很透徹。
(學生回答)。
1)做一做。
那么,當他們遇到一起的時候,你們應該怎么辦呢?請同學們拿出本子試著做一做。
2)讀一讀。
同學們想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嗎?(想)請打開書48頁,對照48頁的脫式計算,看一看自己做的對不對。做對的同學就在旁邊為自己畫上一個大大的笑臉,以示鼓勵。做錯的同學,認真觀察,找到自己錯誤的原因,并在旁邊改正過來。
(學生獨立看書并更正)。
3)說一說。
(請做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并更正:請做對的同學說說正確。
的計算順序)。
4)做一做。
(學生試做)。
5)說一說。
(請做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并更正:請做對的同學說說正確的計算順序)。
6)議一議。
(課件顯示10道不同級的混合運算算式,請同學們說運算順序)。
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組算式的運算順序,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討論)。
誰愿意把你的發(fā)現(xiàn)與同學們分享?
(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7)讀一讀。
我們打開書,看看書上是怎么寫的。
(學生自讀兩遍,齊讀兩遍)。
8)講一講。
現(xiàn)在,誰能告訴老師,我們下次再遇到這樣的算式,該怎么計算?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板書: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加法),那么,我們再來看這道題,先算什么?(43=12),再算(7+12=19)(同時提醒注意事項)。
9)練一練。
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學會了)老師現(xiàn)在要考一考你們,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嗎?(課件顯示)。
同學們,數(shù)學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你們看(課件顯示)我們把昨天學的知識稍微變動一下,就成為了我們今天所學的新知識,如果老師把今天學習的知識再添加一個小括號,它的計算順序又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你們說,神不神奇?(神奇)其實,數(shù)學還有許許多多的奧秘正等待著你們去研究和探索呢?加油吧!同學們。老師期待你們更精彩的表現(xiàn)。下課!
板書設計:
5.混合運算。
7+43先算乘、除法。
=7+12后算加、減法。
=19。
活動目標:
1.使學生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2.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在具體的觀察、操作中了解凈含量的意思,初步感受不同的液體,容量相同,重量不一定相同。
3.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與樂趣。
活動準備:杯琴6套,常見容器若干,飲料若干瓶,臺秤一部,量杯6只,植物油、水、牛奶各1升。
活動過程:
課前活動玩杯琴。
(1)練習:各小組自由玩杯琴。
(2)表演:同學們,玩杯琴玩得開心嗎?能不能給大家齊奏一曲?
(3)介紹:真好聽!這么美妙的杯琴是如何制作成功的呀?
生:我們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杯子里裝的水不同,敲出來的聲音就不同。于是,我們經(jīng)過添水、減水的反復調試,得到了1~7七個不同的音。有了這七個音就能演奏了。
小結: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裝上不同量的水,敲擊以后會發(fā)出不同的音。美妙的杯琴就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制作而成的。
一、估一估。
1.導入:生活中,由于人們的需要不同,各種液體本身的用量也不同,因此,我們的生活中便有了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容器。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一個估計容量的能力大比武,把你在前面認識升和毫升中學到的知識和積累的經(jīng)驗都用上,比比誰的估計本領強!(有信心嗎?)。
2.集體估計,掌握估計方法。
教師出示若干個容器,指名估計容量,說說估計方法。
(1)980毫升光明房型牛奶。
生1:這盒牛奶和我們前面數(shù)學課上認識的1升的伊利牛奶差不多大,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1升。
(2)250毫升統(tǒng)一冰紅茶。
生2:我們知道1瓶ad鈣奶的容量是100毫升,這盒冰紅茶大概有兩瓶ad鈣奶那么多,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200毫升。
(3)20毫升的小酒杯。
生3:數(shù)學課上我測出了我一口大約喝10毫升水,這個小酒杯如果裝滿水,我感覺我兩口能喝完,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20毫升。
(4)教室里的紅色水桶。
生4:教室里的純凈水1桶19升,這個水桶比純凈水的桶稍微小些,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15升。
小結:在前面認識升和毫升的過程中,我們通過觀察、測量、估計等活動,已經(jīng)知道了一些容器的容量。將這些已知容量作為標準記在腦子里,在估計時,與它們進行比較,可以幫助我們估計得比較準確。
3.小組內估計,鍛煉估計本領。
生1:我回家找了很多容器估計,還邀請爸爸、媽媽和我一起比賽,然后看上面的凈含量,看看誰估計得比較準確。
師:能告訴老師你們的家庭大賽誰獲勝了嗎?
生1:大多數(shù)是我,有的時候是媽媽,因為許多東西是媽媽買的,她已經(jīng)記住了它們的容量。
師:看來學習和實踐都很重要!
生2:我回家把上面寫著多少毫升和多少升的東西都看了一下,知道了很多常見物品的容量。
師:觀察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經(jīng)驗,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生3:我還用自己在數(shù)學課上做的1升和100毫升的瓶子量出了一些容器的容量。
師:自己動手測量得到的結果在你腦子里留下的印象一定是最深刻的。
(2)通過回家的實踐,每位同學都選擇了幾個容器帶到了學校,接下來,我們就在小組里開展一個估計比賽。組長拿出一個容器,每人報0自己的答案,然后看看貼在底下的正確答案,比比誰估計得最接近。
4.小組估計比賽,比試估計本領。
估計得怎么樣?誰最厲害呀?誰準備的秘密武器最厲害呀?下面就請每組拿出一個你們覺得最厲害秘密武器,讓其他小組的同學來估一估(小組內可以進行討論,在規(guī)定時間內拿出統(tǒng)一答案)。比一比,哪個小組估計得最接近。
5.交流活動感受,分享成功喜悅。
通過剛才的估計容量能力大比武,你有什么想法嗎?
生1:我覺得估計容量一點都不難,只要記住了1升、100毫升有多少,其它的和它們比一比就行了。
師:是呀,大和小都是與標準相比較的。
生2:我在估計時首先是確定它用毫升還是用升做單位,比100毫升小的就與ad鈣奶比,比1升大一點或小一點的就與1升的伊利牛奶比,再大一點的就與水桶比。
師:就是先確定一個大致范圍,再進行具體比較。很好的方法。
生3:我覺得看得多了,到后來很快就能估計出它的容量了。
師:熟能生巧呀!
二、量一量。
生1:本來我們以為液體應該都是用升和毫升作單位的,但是洗潔精卻全是用克和千克做單位的,而鍋、碗、盆子、杯子也不是用升和毫升做單位,是用厘米做單位的。
生2:我們在賣一次性杯子的商標上發(fā)現(xiàn),除了毫升,還有cc和盎司這樣的容量單位。
生3:我們發(fā)現(xiàn)可樂和雪碧的瓶子里都沒有裝滿,上面還空了一截,其他飲料一般都是裝得滿滿的。
生4:我們發(fā)現(xiàn)牛奶也是,有的用毫升和升做單位,有的用克作單位。
(1)每組一個9盎司和300cc的一次性杯子,實驗研究。
(2)你們是怎樣做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說明:cc其實是你們五年級將要認識的另一種計量單位立方厘米的英文縮寫,1毫升就相當于1cc。而盎司則是一種英美國家使用的計量單位,英制的1盎司大約是28點幾毫升,美制的1盎司大約是29點幾毫升,所以,盎司并不是一種國際通用單位。在我國,酒吧里喝洋酒會以盎司計量,而其他地方不常使用。
生1:我覺得沒有,因為瓶上標的是凈含量,就是指里面的600毫升。
生2:我認為600毫升就是指瓶子里一共能裝600毫升可樂。
(1)什么叫凈含量?
師:凈含量是瓶子里飲料的多少還是瓶子能裝多少飲料呢?可樂公司有沒有短斤缺兩呢?于老師從超市購買了一些飲料,供你們研究。
(2)學生實驗研究。
(3)交流實驗結果:通過實驗,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我們組的1瓶可樂沒有裝滿,瓶上標的凈含量是600毫升。通過測量,我們發(fā)現(xiàn)里面的可樂剛好是600毫升。
生2:我們組測的是220毫升的袋裝紅梅牛奶,凈含量確實是220毫升。
生3:我們組測的是1瓶裝得滿滿的飲料,瓶上標的凈含量是500毫升。通過測量,我們發(fā)現(xiàn)確實是500毫升。
生4:我們測的一瓶美年達飲料也沒有裝滿,但通過測量,我們發(fā)現(xiàn)里面的飲料不但不少,還超出了它瓶上標的凈含量。
說明:根據(jù)國家對定量產品包裝的規(guī)定,包裝上必須標明凈含量。假如實際量低于所標凈含量,則視為短斤缺兩論處。只要是合格的商品,它的實際量不但不會少于所標凈含量,有是還會超出凈含量。
三、稱一稱。
(2)學生猜想,說說想法。
生1:我覺得牛奶和油應該和水一樣,1升就是1千克。
生2:我認為牛奶和油都比水重,因為牛奶和油都比水粘稠。
生3:我認為油應該比水輕,因為油總是浮在水的上面的。
2.實驗驗證:將三種液體分別稱一稱。
3.交流實驗結果:1升水的重量正好1千克;1升牛奶的重量大于1千克;1升油的重量小于1千克。
小結:不同的液體,容量相同,重量不一定相等。
四、活動總結。
教科書第132頁例4及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三十的第5~10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加深對面積單位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推想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
教具準備。
皮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思考。
1、讓學生說一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
2、做下面的題,并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3平方米=()平方分米。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學例4。(把例題進行改編,讓學生直接測量課桌的長、寬,計算出面積,再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2)學生列式計算,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做出判斷。
(3)學生討論由平方厘米換算成平方分米推理過程。(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數(shù)里面有多少個100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習題:(學生說出推想過程)。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鞏固反饋,掌握換算方法。
1、做練習三十的第5題,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2、做練習三十的第6題,請學生說一說推算過程。
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學生把測量后所列算式寫在黑板上。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350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