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教案嗎?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情節(jié)描述: 上完了戶外活動孩子們開心的回到教室,只見有的孩子上廁所、洗手,有的去喝水,也有的任務完成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著老師下一步的活動。為了讓孩子們更快的安靜下來,我沒有故意拿小鈴去敲,而是采用了音樂的方式去感化他們。我選了一段《做饅頭》的音樂旋律彈起琴來,孩子們頓時做起動作來,一會兒揉面,一會兒團面,又一會兒捏饅頭。最后,孩子們做完了饅頭,便開心的做起吃饅頭的動作。一會兒功夫孩子們就安靜下來,很似開心。
評價分析:
這段《做饅頭》的音樂,我前幾周的一個音樂教學活動,它雖然只是一段旋律,但孩子們卻非常感興趣。每次,只要我一彈奏這旋律,孩子們便神氣十足,知道自己要做的那個角色。平時的音樂,基本都是歌曲之類的,讓幼兒大膽去唱,但最近我發(fā)現,孩子們喜歡這旋律遠大于平時所唱的歌曲,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可以說孩子們剛戶外活動回來需要的是休息,其實不然,孩子們即使玩得再怎么累,他們依舊喜歡動、喜歡玩,他們喜歡用肢體動作或行動來表現自我,雖然有時經常會玩這樣的游戲,但玩的興趣卻一直存在著,在這里孩子們充分扮演了一個做饅頭人物的角色。這樣,他們反而覺得是最開心的。這就證實了一句話“孩子的天性在于玩”看來的確如此。
所思所悟:
在戶外活動回來時,由于孩子們要上廁所、洗手、喝水。他們有時浪費的時間比較多,特別是對于平時幾個慢性子的人來說,大家為了等他們,而造成了時間上的隱形浪費,這樣,孩子會趁這些時間而自由懶散,從而影響了秩序。而且,我覺得,有時往往就是在孩子自由活動的時候,孩子的一個個動作或一句話,使孩子們之間不開心或者鬧矛盾。有些小事情就是這樣發(fā)生的。所以,要多帶動幼兒唱唱、玩玩、跳跳。在上課的時候嚴格他們,在玩的時候盡興的玩,這樣,才能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
作為老師,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級,關鍵在于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都要讓孩子們有事情做,也就是一直在你的視線之下。這樣,才有可能把班級的制度管理的更好。
再選材時我還考慮到我班的孩子活潑、熱情,語言豐富,又非常喜歡聽故事、看書,看到《鴨子騎車記》中哪只可愛有趣的鴨子怎樣克服困難學車,在騎車過程中與動物們有趣的對話,我就想這個故事我班的孩子一定會非常的喜歡,于是我就選擇了這本繪本作為我上課的內容。這節(jié)課上下來,有滿意之處,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較滿意:
u繪本閱讀的主要目標是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開始部分我出示一輛自行車
讓孩子們說說自己騎車的經歷,為引出這個故事作好了鋪墊,再出示一只鴨子做思考的樣子看著自行車,從而吸引了幼兒想閱讀這個故事的迫切愿望。
u課件制作清晰合理,給學生呈現了較直觀較深刻的視覺感受,給了孩子們更多的觀察、
想象空間,再引導幼兒觀看ppt時,幼兒都興趣濃厚,思維活躍,積極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從而也充分發(fā)揮了繪本圖文的雙重重要性,效果不錯。
@_@我是分割線@_@
不足之處:
教材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有點難度,再引導幼兒說出動物對鴨子騎車的看法時,孩子說的比較單一,語言不是非常的豐富,只有小部分幼兒一直再說自己的見解,大部分孩子說不出來,不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執(zhí)教時我引導幼兒說出動物的心理想法,對于孩子們來說有點難度,如果改成“動物們看見鴨子騎車會怎么說”可能會更好。還有對于中班來說可能我先講述故事再讓幼兒看著ppt講述可能孩子們更能容易理解故事。
繪本作為一種圖文結合的閱讀材料,是非常適合幼兒園的孩子閱讀的。它對于幼兒的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雖然嘗試上了這一節(jié)繪本閱讀課,但我依然很迷茫彷徨,課后留給我的是更多的思考和追求:繪本閱讀活動到底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怎樣才能上出繪本閱讀所獨具的魅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繼續(xù)探索,與大家共同交流,集思廣益,真正有效地上好繪本閱讀課,讓兒童在經典閱讀中獲得快樂,在分享交流中感受童趣,感悟人生!
今天執(zhí)教了一個語言活動《大樹和小鳥》,因為今天的半日活動是由我自己備的,因此,我也花了一定的時間進行了仔細的分析,還在網上找了一個語言的課件,一切準備工作做的還可以,心里就美滋滋的。
早上,我到了班里,突然想起上次那個修電腦的師傅好像沒有把電視機和電腦連上。于是馬上試了以下,真的不行。心中難免著急了起來,跑到各個班級里去問了一下,只有兩個班級連上了,可是其中一個班級放不出那個課件。失望地回到教室,只能用圖片將就一下了。
活動開始,本來的游戲改掉了,我結合圖片,把大樹和小鳥的詩歌進行擴充,以故事展開。然后再進行詩歌的朗誦欣賞。詩歌很簡單,幼兒們很喜歡。特別是互動角色游戲環(huán)節(jié)。我扮演大樹,幼兒扮演小鳥,把活動推到了高潮。
可是在仿編環(huán)節(jié),我遇到了困難。當我問“大樹和小鳥是一對好朋友,還有誰和誰也是好朋友呀?”寶寶說:“大海和魚”。然后我們一起仿編了一首詩歌?!按蠛:汪~兒/大海大大,游來魚兒,魚兒游游,大海笑笑,大海翻翻,魚兒跳跳,大海魚兒,快樂陶陶?!边@首還算比較順利,特別是蘇小朋友用“大海翻翻”來表示大海的運動。當我第二次問“還有誰和誰是好朋友呀?”有的說“鯨魚和魚”“青蛙和癩蛤蟆”……這些是好朋友,而且第一天的時候正好上了《有朋友真好》里面就是講“青蛙和癩蛤蟆是一對好朋友”。我不能否認孩子們的錯,可是這首詩歌的意圖是讓孩子們了解朋友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在學習這首詩歌的時候,我把重點忘了??墒且粫r我卻不知道怎么來表達這個意思,怎么說孩子能明白?;貞浧甬敃r的情景,真的覺得自己語無倫次。一會說“兩個好朋友之間誰也離不開誰”,一會說“一個是動物,一個是植物,他們是好朋友”,一會說“草地的好朋友是誰更合適?”一會說“誰離不開花兒,和它在一起”……在我的亂七八糟的引導下,反應快的幼兒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可是還有好多幼兒似乎似懂非懂。那么到底該怎么來引導,怎么突破這個難點呢?回家再打開了課件,覺得如果用上課件,紡編時出示相應的畫面,如花兒和蜜蜂,也許仿編會更有針對性。如果提問的指向再明確點也許不用解釋的這么復雜。如果事先能再考慮周全點,也許不會這么無助?,F在還是沒有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真想找?guī)煾祹兔?,可是師傅最近很忙,記錄下來,等師傅空點好好請教請教吧。
告誡自己以后心中一定要裝著活動的重點,活動前要想想用怎樣的方式、怎樣的語言來突破這個重點,怎么樣說孩子才能明白,才能理解。
撕貼畫是美術教學活動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它造型各異色彩鮮艷,它不是單一的技能技巧練習,而是培養(yǎng)有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一代新人,是素質教育的手段。通過撕貼活動能使幼兒的手部肌肉得到鍛煉,從而提高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性、準確性,更能對腦部細胞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進一步完善神經系統(tǒng)的控制能力和思維活動水平。通過本次活動,我對幼兒撕貼畫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體會。
1、無論干什么事情,首先要對它產生興趣,有了興趣才能希望取得成功。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為了吸引幼兒的興趣,我創(chuàng)設了參觀面館的情境,讓幼兒觀看各種口味的面條,進一步體會色彩的搭配美,最后讓幼兒們來當廚師做面條,充分的調動了幼兒對撕貼畫的興趣。
2。師生一起動手操作,又進一步提高了幼兒學習興趣。在撕貼畫教學中,我通過巧妙的出示范例先讓幼兒欣賞,然后我出各色卡紙讓幼兒說說它們可以充當什么配菜,撕出活動重點,當看到他們開始躍躍欲試的時候,我順勢向他們傳授如何撕紙的方法。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小朋友撕撕想想,并將他們的作品展示出來,讓他們隨時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績,增強他們自信心,隨之幼兒的興趣也就越來越高。
的想象力,使他們身臨其境,為從小愛學撕打下良好基礎。
1、材料簡單,在撕貼畫中,一般我們使用的材料有舊掛歷紙、各色蠟光紙、手工紙、包裝紙、牛皮紙膠水等。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材料,然后根據活動要來進行撕貼。撕好以后可以看看、想想這撕出來的東西到底像什么,也可以稍作添加,變成另一種新的事物,讓小朋友在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進行創(chuàng)作。
2、色彩鮮艷,馬克思說過“色彩的感覺是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根據這一心理特點,及遵循學習的原則,首先教小朋友認識三原色,明白“紅黃藍“是三種基本的顏色,幼兒期對色彩尤為敏感,喜歡鮮艷亮麗的顏色來表現自己的情感。例如,在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們準備了各種顏色的卡紙,引導幼兒在制作“面條”的時候,配菜要注意形狀及色彩的搭配。在撕貼的過程中,那五顏六色的色彩和變幻無窮的表現形式把孩子帶入了美麗的天堂,使他們盡情地體驗。
在本次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在欣賞圖片時,一再強調配菜的品種,每碗面條都引導幼兒觀察面的形態(tài),顯得比較啰嗦,重點不夠突出,可以先出示一碗白面引導幼兒觀察面條的形態(tài),再出示各種配菜,引導幼兒觀察色彩的搭配及形狀。然后創(chuàng)設為面館設計菜譜的形式,使情境更為貼近幼兒生活,更為有趣。
周四是我們班的清潔日。早餐后,值日生開始整理擦拭各自的工作柜。琪琪在整理數學區(qū)時突然報告說:“王老師,咱們加法盒的木樁少了兩個!”晨晨趕緊插嘴說:“昨天下午我看見彤彤玩這個了?!睅泿浾f:“肯定是他拿走了?!迸赃叺男∨笥岩布娂婞c頭:“對,肯定是彤彤拿走了!”我問:“你們看見了嗎?”“沒有,但肯定是他,他上次就拿了笑笑的一支筆。”
于是,我把正在看書的彤彤叫過來,問:“是不是你拿了咱們加法盒的木樁?”他一臉的差異:“沒有呀!是不是誰工作完放錯地方了?我找找!”說著便放下書去找。只見他把數學區(qū)工作柜上的所有材料都細細查看了一遍,然后一邊咕噥著“跑哪兒去了”,一邊趴在地板上查看柜子的下邊,接著拿了一根最長的木棒從柜子底下掏出了小小的木樁,笑著對我說:“王老師,我找到了!”看著被同伴誤解、被老師作為“嫌疑人”的彤彤一臉的燦爛,我的心瞬間被刺痛了。
彤彤是一個活潑開朗、熱心大度、智商超高而又調皮搗蛋的孩子。調皮搗蛋經常遮蓋了他的閃光點而帶來好多小麻煩,不時會有小朋友來告狀,“老師,彤彤又動我的頭發(fā)了!”“彤彤把我的積木推倒了!”不斷的負面信息積累起來,彤彤就成了班級破壞分子的代名詞,孩子們一碰到負面的事情,也經常不假思索地歸罪于彤彤。
謝謝孩子一如既往的燦爛和熱情!我要給“調皮搗蛋鬼”正名。
區(qū)域活動結束了,孩子們帶著自己的作品陸續(xù)過來進行展示討論。我展示了彤彤的作品,“孩子們,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幅作品!誰愿意來分享自己的想法?”“這幅作品上的樹畫得很高大!”峻誠說。博博說:“我喜歡他流暢的線條,很棒!”峻誠緊接著說:“我覺得這個小朋友涂的樹冠真漂亮,他畫的時候一定很認真。”我說:“是啊!從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真的很認真,不慌不忙,我們一起為認真做事情的他鼓掌加油吧!孩子們,你們猜猜這幅畫的主人是誰呢?”只見彤彤迫不及待地舉著手大聲說:“是我,我的作品!”我請彤彤分享他的感受,他看著我的眼睛說:“王老師,我開心得都快流眼淚了?!蔽冶е_心地說:“對!這是激動的眼淚、開心的眼淚!孩子們,讓我們再一次把熱烈的掌聲送給認真做事、也會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彤彤吧!”孩子們紛紛為彤彤豎起了大拇指!彤彤竟一反常態(tài)地不好意思起來。
一句“我開心得都快流眼淚了”再一次讓我深深地反思:一個表面熱情燦爛、沒心沒肺的孩子原來這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一個正面評價!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慶幸自己的頓悟,慶幸自己有了為“調皮搗蛋鬼”正名的意識,也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們學習客觀地接納不一樣的同伴,學習客觀地評價多元的同伴!
這是一個對“對稱”含義理解的活動,而“對稱”的物體、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告訴幼兒“對稱”的條件,幼兒能容易找到,但是這種方法回到了原來的“灌輸、傳授”式,幼兒在活動中永遠是處于被動者。所以如何讓幼兒主動學,樂意去尋找發(fā)現,這是活動設計的關鍵。如今有了首席備課人,但設計的活動思路不屬于自己,要使這活動盡量減少紕漏,那就精心的構思活動方案,琢磨活動過程,把握每個活動中每個環(huán)節(jié),活動后進行反思。因此活動前我仔細琢磨了原活動方案,總覺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應手去實施,因此對活動進行了修改調整,讓幼兒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引導他們發(fā)現了“對稱”所需的條件,每個環(huán)節(jié)清晰、明了,重點突出。
活動目標的反思:活動的目標實而在,不空不廣也不難,并已在過程中很好的體現,特別是“發(fā)現物體的對稱性”我覺得非常好,都是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而得到的正確答案。是一種主動學習的反映。
活動過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讓幼兒在快樂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尋找左右兩邊的異同點,這就是重點。在猜的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高漲,因為我對幼兒的猜測答案都沒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們就特好奇,給下面的“尋找”增加了更大的興趣。在我的鼓勵下,他們都積極主動的尋找著每張圖片兩邊的相同點與不同,最終自然的發(fā)現了“對稱”的條件:形狀、顏色、大小、圖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讓他們找不同點時,我提出了一個帶有誤導性的問題:“找一找兩邊有什么不一樣”,因此幼兒就從細微之處找不同,還真的找到了線條不直、圓圈不圓之類,沒有一個幼兒會從方向上去觀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著他們“看看小鳥吧朝哪邊”,幼兒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顯然這是我的提問出現了問題而導致的。這環(huán)節(jié)讓我滿意的是話比較簡潔不多,靈活的面對幼兒的“猜測”。讓我遺憾的就是:問題設計不妥,帶來了誤導或多或少的耽誤了教學活動的時間。
“找一找”是對“對稱”含義的理解后的初次應用。我就請班上學習、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兒回答,結果是多數幼兒對“對稱”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還有極少幼兒有些模糊而出現錯誤,()因此就在他們的錯誤中提出問題并極時幫他們解決了問題,使幼兒更加理解了對稱的意思。
“做一做”是為了增加一點趣味性,前二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以說為主,而做一做即是讓他們鞏固“對稱”的理解,又是能讓他們好動的身體能得到輕松片刻。雖是動的一刻,但師幼配合非常默契。
“畫一畫”的操作活動有看、想、找、涂色、畫的過程,是前面學習的綜合反映。在此中我覺得不足的是:在幼兒操作前沒有再次或是小結一下對稱條件,也沒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兒出現了對稱的顏色沒有用上,他們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許幼兒涂色時會主意到色彩的變化與對稱。
在語言《分房子》活動中,結尾部分我設計了語言游戲“接龍”,讓孩子在孩子的提問要求下嘗試接答結果,“因為天氣太熱”(所以我要洗澡,所以我出汗了,所以要開空調……)“因為我愛吃蔬菜”(所以我的身體好,所以我長得高,所以……)
結尾部分的設計,將故事教學與孩子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這樣有助于幼兒更好的掌握“因為……所以……”的句式?!耙驗椤浴笔且粋€因果關系的短語,將這個短語的學習運用在語言游戲中,比較貼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有效地調動孩子們的情緒,為幼兒正確使用短語“因為……所以………”作了鋪墊。讓幼兒能主動學習,敢于嘗試思索,說出不一樣的答案,較好的體現了幼兒的嘗試精神,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幼兒園中班教育反思3
在培養(yǎng)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我的教育觀念發(fā)生了變化,對教師在一日生活中過多地組織團體活動有了一些思考,并嘗試著減少對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日,我沒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讓孩子們團體行動。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觀察,談論著什么;有的站在新貼出的活動區(qū)記錄表前,尋找著自我的名字,議論著誰的紅花最多;有的干脆走到桌前,翻閱起教師中午備課時留在那兒的書。我沒有打擾他們,因為孩子們都在做著有意義的事情,說著感興趣的話題。幼兒園生活要有紀律,同時要讓孩子生活得簡便,給他們支配自我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自我決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這對他們今后主動適應社會生活,主動約束自我的行為,構成必須的時間觀念,有著更深遠的意義。我決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讓他們生活得更簡便些。
高爾基說過:“僅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師是愛的使者,因為“愛”,學生的成就和幸福成為了自我的收獲;因為“愛”,昔日的學生成為了今日的朋友。作為教師,應讓愛與微笑永遠充滿自我的心田,用愛與微笑教書育人,培養(yǎng)好祖國的下一代。
本班幼兒對四季變化較有興趣,異常是今年冬天下了好多場雪,孩子們異常開心,也對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通常會問教師一些雪的問題,試圖去理解雪與人們及其他動植物的關系,孩子們卻對自然物、人造物的探索也感興趣,但他們對自然角往往觀察到一半就再也不愿去看了,同時有的孩子也不太愿去記錄自我的發(fā)現,孩子們比較缺乏觀察察記錄,也不會將自我看到的聽到的說給大家聽。
幼兒園的孩子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歷來由教師安排,好像是天經地義。為了照顧好孩子,我們要求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很多活動都得團體進行。當然,班級里孩子多,排隊、等待就難免。孩子們消極、無奈地等待著,他們的時間被白白浪費,他們的主動精神被逐漸磨蝕。為了不“亂”,教師必然要規(guī)定“排好隊’,“不要隨便講話”……一些控制本事差的孩子,活躍的孩子,主動性、自主性強的孩子耐不住這無聊的等待,會經常不斷地影響紀律。從而招致教師的批評。過多的批評,造成幼兒與教師的關系緊張;過多的指責,又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進心??梢姡^多的團體約束會影響幼兒的主動發(fā)展,應當盡早改革。
經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貼合我班幼兒的學習水平的,所以,在以后的故事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并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善的。
教師率先行動,嘗試把自主權還給孩子。給孩子們自我支配自我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根據情景決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學習合理地使用時間,安排自我的活動,做一個有頭腦的、主動的人。這種鍛煉,能夠使孩子構成自主、主動的個性品質。它不但為幼兒今日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趣味創(chuàng)造了條件,并且為他們今后從容地應對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愛心小天使
本主題利用家庭生活、中秋節(jié)及國慶節(jié)等不同資源,讓幼兒體驗、感受愛的幸福和甜蜜,從中明白自己也應該付出愛、愛長輩、愛為自己付出勞動的人們。
通過語言《我有一個家》,《我家有幾口人》,音樂《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我們的祖國是花園》,綜合活動《媽媽和我》。其中一部分兒歌《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我家有幾口人》是作為飯前欣賞,目的是讓孩子在一日活動中滲透,加深理解。因為兒歌中有些句子比較易懂孩子也比較感興趣。通過故事《中秋月兒圓》制作課《做月餅》的學習讓孩子對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制作五星紅旗時我們還帶幼兒到小學部看了升國旗儀式。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還貫穿給孩子以知識的滲透。還知道一些重要的節(jié)日,如:3月8日婦女節(jié)、9月9日重陽節(jié)、10月1日國慶節(jié)等。在兒歌《我有一個家》中的關于父母的姓名、屬相、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內容通過家園互動讓孩子了解并熟悉。
通過學習這一主題,激發(fā)了孩子愛父母、愛家的情感,增進孩子對家庭成員的了解和熱愛之情,激發(fā)愛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孩子們真的是長大了,沒有了以前的任性、愛發(fā)脾氣、不聽話等,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在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這一首歌我們在上的時候不太順利,歌詞太長、歌速有些快,孩子跟隨老師唱可以唱下來,重復的旋律部分孩子們唱的很好。于是在平時戶外活動時我便帶領孩子唱,有一部分孩子基本上能跟上節(jié)奏。不過也有部分孩子對知識接受比較慢,我們會利用課余時間來進行復習鞏固。
我們?yōu)楹⒆觽儼才帕艘粋€小任務——“請你做一件讓爺爺、奶奶高興的事情”有的孩子為爺爺奶奶端水、敲敲背、捶捶腿、給爺爺奶奶拿水果等。
幼兒是在溫暖社會的關愛中成長起來的,因此,在家進行一次感恩活動《我為家人做一件有益的事》讓幼兒在體驗、感受家人給與愛的幸福和甜蜜的同時,從中明白自己應該付出愛、愛長輩、愛為自己付出勞動得人們,這樣生活才會美好。
對節(jié)日的理解有些欠缺,多個節(jié)日在復習的時候有些孩子會將節(jié)日混淆,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
本次活動是一個整合活動,我把它分為兩個教學教學活動來進行。第一個活動是認識扇子,第二個活動為制作扇子。原先以為這個活動會很紛繁復雜,但是通過分開成兩個教學活動之后,教學的思路也很清楚了,所以在執(zhí)教的時候還是比較輕松的。
通過本次活動,我覺得小朋友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了提高:
1、幼兒了解了許多關于扇子的知識,他們對扇子的分類、扇子的名稱、扇子的功用等都有了很多的了解,使他們增加了日常生活中的知識,產生了對周圍物體的關注的興趣。
2、看到了許許多多不同的扇子,開闊了視野。這次教學活動中,我事先動員小朋友在家長的幫助下收集各種各樣的扇子,到教學的那天,每個小朋友都帶來了扇子,各種各樣的扇子品種繁多,很大很大的檀香木的掛扇、有迷你型的紙折扇;有立體圖畫的現代派的塑料團扇、有古色古香的綢緞做的折扇;有草編的團扇、也有一次成型的塑料折扇……,可謂形式多樣、精彩紛呈。
3、通過制作折扇,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本次活動的第二個教學是讓幼兒在觀看了扇子之后,自己制作扇子。小朋友是用手工紙折扇子,這個活動雖然我們以前也做過,但是,以前做的比較粗糙,沒有完全成型。這次做的是更加精細的、并且增加到了兩張紙的扇子制作,另外還要進行兩張紙的拼合,加上用繩子綁起來。所以這次活動相比以前增加了難度,對幼兒來說,還是有挑戰(zhàn)性的。
在完成本次活動之后,我也進行了反思,發(fā)現這次活動還是存在著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1、在認識扇子的第一個活動中,迫于教學活動時間的局限,我只是讓小朋友從現象上認識了扇子,沒有做進一步的比較分析。如果有時間還是可以讓孩子進一步來認識扇子,比如比較一下,哪種扇子用起來最方便,哪種扇子最不好拿,哪種扇子的風最大,哪種扇子最輕,哪種扇子體積最小,哪種扇子方便攜帶等等,這樣能幫助幼兒對扇子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們分析反思的能力和總結歸納的思維能力。
2、在做扇子的時候,我也發(fā)現小朋友在動手方面有一個極差的方面,那就是給繩子打結。原先還沒有發(fā)現這個現象,不過反思之后,也確實有這種可能。因為現在的孩子基本上用不著進行這方面的操作,因為現在的鞋子都是黏貼型的搭襻,所以不用打結,其他地方用到打結的機會也很少,所以才會造成孩子這方面能力差。但其實打結的操作還是能夠很好地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所以發(fā)現這個問題之后,我們可以在日常時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同時也要提醒家長一起來配合教育,以切實地幫助幼兒掌握這方面的能力。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34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