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案的編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培養(yǎng)他們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和技巧。掌握一年級語文教案的撰寫方法,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和教案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教材35——36頁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在動手擺的基礎上,了解5以內數的組成。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合與分的方法,經歷把兩部分合成一部分的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老師的鼓勵下,表達自己個性化的做法。
1.認識“+”號會讀加法算式,會根據直觀圖在加法算式中填數。
2.通過操作、演示、表達,培養(yǎng)同學們動手能力及觀察和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
3.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合作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和對數學的求知欲。
重點: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體會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難點: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智慧星、小紅旗。
一、情景創(chuàng)設
根據這個情境填空:(板書)“合起來”在數學上我們還可以用加法表示。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加法。(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強調“合起來”的意思,復習了前面的舊知識,引出了加法的意義,說明了“合起來”會變多,團結力量大。
二、新授活動:
1.戴花游戲
剛才小朋友們表現得很好,丫丫他們正在為你們做花呢!請看圖(出示課件)說一說你觀察到了哪些數學信息?(一個女孩和兩個男孩一起做花;兩朵黃花和三朵紅花合起來等。)
我們大家也來一起擺一擺吧!黃色花片表示黃花,紅色花片表示紅花。請先展示在桌子上,左邊一種,右邊一種。接著你怎么做就能表示:“一共有多少朵花?”(學生自己表現,看誰是孫悟空,又快又靈,獎勵一顆智慧星)。
請學生自己交流,說一說剛才怎么得到智慧星的?
老師還可以把你們變得更聰明、更棒,因為我知道一種叫加法的算式可以表示“合起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表示合起來的意思,寫“+”號時先寫“—”(橫),再寫“|”(豎),要均勻。2和3合起來是5,就在2+3后面寫上“=”表示“是”的意思,也就是說“=”兩邊數目相同(同樣多、一樣、相等)。象這樣的有加號的算式就是加法算式,表示把2和3合起來是5,讀作2加3等于5。(板書)
齊讀:2+3=5
在這里,“2+3”表示什么呢?(2+3表示2朵黃花和3朵紅花合起來)
“5”表示什么?(5表示一共有5朵花)“+”表示什么呢(合起來)
再讀:2加3等于5
【設計意圖】:獎勵智慧星活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活躍了課
堂氣氛。通過讓學生在眼看、腦想,口說的過程理解了加法的含義。
2.奪紅旗競賽
怎么用學具表示出來?又該怎樣列式計算呢?分四小組用自己喜歡的學具表示出來,列出算式并計算,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體現算法多樣化:“點數”法、從一個數起接著數、用數的組成知識等)。哪個小隊完成得又快又好就奪得紅旗。(插在前排)
【設計意圖】使學生通過反復操作充分感受加法的內涵,在活動中感知把兩個數合起來表示“一共”這一加法意義,體會算法多樣化。
三、實踐應用
1.小朋友們學的這么好,小動物也忍不住帶著小寶寶來向大家學習,看,誰來啦?(出示課件)圖中告訴我們什么,要求什么?誰能連起來說一說?(有3只小雞,2只母雞,一共有幾只雞?)
怎樣列算式?[指名交流]
2.學學做做(出示課件)
課件演示:3只綠色小鳥和一只黃色小鳥飛到一起。請學生用學具跟著做并列式計算,讀出算式,說一說是怎么算的。(3+1=4)
3.賽龍舟(出示課件)
課件演示:兩條龍舟,一紅一綠。學生相應的分紅、綠兩隊,看圖列式計算并搶答,對一次龍舟前進一步,先到達終點的那隊獲勝。(1+1=2、2+2=4、4+1=5等)
個數字正在吃,但還沒吃飽,請從盤子里選一個數字放到他嘴邊。選對了他會說,謝謝你!選錯了,他會說,大嘴餓了要吃飯?。?+(1)=3、1+(3)=4、1+(4)=5等)
【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練習,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在練習的過程中探索技巧,達到準確計算。
四、回顧總結
今天你學的開心嗎?你學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5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數學中,加法是一種常用的計算方法,也是基礎的基礎,因此學好這一課,對以后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雖然,在學生以往的生活經歷中,一些日常問題的解決使得他們對加法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朦朧印象,但是,讓學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運用加法解決問題,這還是第一次。因此,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運用加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另外,人人要學有價值的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加法是小學生學習數學計算的最基礎的知,《5以內的加法》就突出體現了它的基礎性、價值性。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加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本節(jié)課我感到學生學的認真、輕松,基本掌握了什么叫加法,也能快速的計算5以內的加法。
1.在“數學樂園”的一系列活動中,復習鞏固10以內數的順序,序數和基數;鞏固10的組成,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
3.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分析數據,提取數學信息的能力,形成簡單的統(tǒng)計觀念。
1.激趣。
師:同學們,認識他們嗎?(cai播放1~9九個數字娃娃的小動畫)
數字娃娃今天特地邀請我們班同學到數學樂園參加游戲比賽。有沒有興趣?
生:有?。?!
師:數字娃娃說,只要闖過他們擺的迷宮,大家就可以進數學樂園。敢不敢接受挑戰(zhàn)?
生:敢?。。?/p>
2.觀察迷宮,明確規(guī)則。
師:數學娃娃擺了一個什么樣的迷宮呢?
生:有1到9個數字,有兩個出口。
師:按照什么順序才能走出迷宮呢?誰知道?
學生發(fā)言(按照從1到9的順序)。
師:指給大家看看吧。
(一個學生上臺劃出路線圖,展示給學生。)
師:對。只有按照從1到9的順序,才能走出迷宮見到數字娃娃。如果不按順序,就會被困在迷宮里,也到不了數學樂園了。
3.獨立闖迷宮,展示成果。
師:誰有不同方法路線走出迷宮?把它劃在自己的課本上??纯醋约鹤疃嗄苷页鰩讞l路。
(學生在自己課本上用筆劃出路線,教師觀察學生操作情況。)
師:走出迷宮的同學請舉手。到這里來指給大家看看吧。
(學生到黑板上劃一劃,說一說。)
師: 誰和他不一樣?來。
(學生劃出不同路線圖。)
4.肯定方法的多樣,闖出迷宮。
師: 大家找到了這么多條路,都能順利走出迷宮。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是按照從1到9的順序。數字娃娃要帶大家去數字樂園了。走吧。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一起從1數到9……到了。(cai出示“數學樂園”畫面)
進數學樂園還要有門票的。怎么辦呢?
生:有?。?!
師:屏幕上出現哪兩個數字,就說一個關于它們的組成。比如2,6。
生:2和6組成8。
師:還能怎么說?
生:6可以分成2和4。
師:都可以。
師:我們來“開火車”。哪列“火車”順利到站,他們小組就可以拿到門票。“小火車,……”
生(齊接兒歌):“……開起來,一開開到我這來?!?/p>
(cai隨機出現一組組的兩個數字)
學生用開火車的形式一個接一個說數的組成。
(游戲順利完成的,卡片以小組為單位發(fā)到各個學生手中。)
1.寫算式。
學生用水彩筆在空白卡片上寫一個算式,不寫得數。
2.同桌互換。
把寫有算式的卡片和同桌互換。
3.驗門票,進樂園。
學生按小組,挨個讀出門票上的算式,說得數,投入寫有對應數字的票箱,其余學生做裁判。計算正確投遞正確的學生進入“數學樂園”。
1.教師發(fā)指令,選拔學生。
師:同學們經過這么多考驗,終于順利來到數學樂園了。等不及要參加游戲比賽了吧?
可是,比賽規(guī)定只要十個男同學,十個女同學。怎么辦呢?還是考考大家,通過考驗了才能參加比賽。
師:請同學們坐整齊了,聽到口令作出反應,又快又對的就能參加比賽。準備好了嗎?
1、 在“拔河”的情景感受數量之間的大小及相等關系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通過學具操作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
2、 認識大于號、小于號和等于號,并知道它們的含義,用會這三種符號表示數量之間的關系。能正確描述數的大小。
3、 參與觀察、操作等實際活動,初步體驗“數感”。
4、 培養(yǎng)對數學學習的親切感,樂于參加數學活動,愿意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能正確描述數的大小,是本課的難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實物展臺、彩色圓片 師生雙邊活動: 活動一:
引入新課:小朋友們在幼兒園里玩過許多有趣的游戲吧,哪個小朋友玩過拔河的游戲,能說說這種游戲怎么玩嗎?今天,有一個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拔河的游戲,他們想請咱們班的同學一起去看看好嗎?(出示課件)
你觀察到什么?你想說什么?問些什么
活動二
你說我講:為什么比賽還沒有開始?
我們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圖片來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樣擺才能夠讓別人一下子看出哪邊的人多?看著擺好的圖片,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從兩邊的人數不一樣來分析這個問題。
活動三
學習順口溜:大于號、小于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開口在前是大于,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沖誰開口笑。
手指游戲:用中指和食指表示兩種符號,表示四組數的大小。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掌握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能正確熟練在進行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掌握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正確熟練的進行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
掌握100以內的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培養(yǎng)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復習鋪墊。
比100多1的數是99。()。
53和35一樣大。()。
97前面的數是98,后面的數是96。()。
99大于100。()。
和70相鄰的數是71和72。()。
從61到73中間有12個數。()。
一個數個位上是5,十位上是1,這個數是51。()。
78個是由7個一和8個十組成的。()。
39和41的中間是40。()。
40+5比50+4小。()。
二、創(chuàng)設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請你們參加她的生日宴會。你們愿意參加嗎?(板書課題:小兔請客)。
三、探究新知。
(1)同桌說一說。(2)指名交流。
2.光會提問題還不行,你們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撥一撥。
(2)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說算法和算式。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20+30=50。30+20=50。
3.小結: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數都叫加數,“=”后面的數叫和。
5.你們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決嗎?并說出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小組討論:怎樣列式,怎樣計算?
6.請學生獨立完成課堂練習。
四、鞏固提高。
1.剛才同學們都表現得非常好,小白兔決定帶大家玩一個小游戲。(玩開火車游戲)出示課本練一練第3題,快速口答。
2.三只母雞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請你快速的找出每個小雞的媽媽是誰?
3.出示果園圖,讓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五、教師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如果小白兔給小灰兔3個蘿卜,它倆的蘿卜就一樣多,一樣多時都是13個,求小白兔原來額蘿卜,就要把它給小灰兔的3個加上所以是16個。
1、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能收集和處理信息。
教學難點:對信息的處理。
同學們,你們喜歡講故事嗎?(出示“小兔拔蘿卜”情境圖)你能看圖給同學們編一個故事嗎?(學生編故事)。
1、鼓勵學生自已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師:從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這些問題你能自已解決嗎?
2、小組交流,探索計算方法。
同學們,你們做得都不錯,能給大家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嗎?
3、教師介紹加減法豎式。
師:我們可以用豎式來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關于豎式你知道什么?
4、游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請同學們一塊和老師做游戲。
游戲規(guī)則:教師說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算式,學生用計數器計算。
5、練一練。
課本第29頁第1、2題。
6、森林醫(yī)生。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什么?
師:同學們,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們細心觀察,多動腦筋,就不難發(fā)現在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二冊"元、角、分的認識"。用人民幣購買商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學生常常會遇到買門票、食品、玩具、學習用具以及交費等實際問題,因此,學習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課時的主要任務是讓讓學生認識人民幣的種類,知道愛惜人民幣。了解元、角、分的關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在日常購物中要注意文明禮貌,讓學生知道要節(jié)約零用錢。
一年級的學生都有花錢的經歷,但是對人民幣到底認識多少呢?我對15名學生做了訪談式調研。
調研是以聊天的形式進行的,主要涉及的問題是:
(1)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錢嗎?
(2)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嗎?
(3)你知道人民幣都分哪些種嗎?
(4)你自己買過東西嗎?能說說你是怎么買的嗎?
(5)你知道1元等于幾角嗎?
(6)一個轉筆刀5元7角,你要拿哪些張錢去嗎?還可以怎么辦?(老師提供樣幣)。
通過這些問題我發(fā)現:學生對人民幣有一定的認識,但對其他國家的幣種知道得很少;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有部分學生沒有獨立買過東西;對元、角、分之間的關系不是很清晰,在所調查的15個學生里,有10個學生能清楚地說出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只有7個學生能說出1元5角是15角,5元7角我可以拿一張5元和7張一角和其它方法的。
根據這些問題,我在教學設計中加入了對外幣的一些介紹,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重點放在了元角分之間的轉換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我用1元錢買了一支筆,我可能拿哪些錢去買?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最后還原到生活當中去。
1、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的關系。知道1元=10角。
2、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的功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3、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并知道如何使用愛護人民幣。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模擬人民幣、卡片。
(一)導入。
1、(課件顯示“購物”兩字)。
師:小朋友,大屏幕的兩個字你認識嗎?誰能大聲地讀出來?
生:購物。
師:購物是什么意思呢?
生:買東西。
師:對,買東西就要用到錢。
師: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錢呢?(課件出示各國的錢)。
師: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日本使用的是日元,美國使用的是美元,(課件上指點給學生看!)。
2、引導中國的錢叫人民幣。
師:我們國家的錢又叫什么呢?
生:人民幣。
師:好!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人民幣的認識)。
(二)講授新課。
1、集中學習、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師:請小朋友將準備好的錢袋拿出來。(同桌合作)。
師:把你認識的人民幣拿給同桌看一看,看誰認得最多,開始!
(教師巡視)。
師:剛才我看了一下,小朋友認得不錯,下面我來看看你們都認對了沒有?(課件出示)。
師:說說你是怎么認的?(著重講可以看數字、顏色)。
(第一組:放大的100元第二組:放大的20元第三組:放大的10元)。
(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幣及紙幣同時出現)。
師:兩個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指著硬幣,紙幣的課件)。
生:一個是紙幣,一個是硬幣。
師:對,他們制作的材料不一樣。
師:兩個硬幣的背面是什么?
生:國徽。
師:國徽是什么?
生:是我們國家的標志。
師:很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因此我們應該愛護人民幣,不要在人民幣上亂涂亂畫。
2、給人民幣分類。
師:這么多錢放在桌上,你們覺得怎樣?
(課件出示一堆零亂的錢,面值參照書p54)。
生:很亂。
師:那你們能把它們有規(guī)律地分一分嗎?
(請一個小朋友說,教師移動鼠標將錢分類)。
師:哪個小朋友愿意來分一分?說說你按什么來分的?
生:按數字分。
師:還有不一樣的嗎?
生:硬幣紙幣分。
生:按元、角、分來分。
師: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名稱,誰來給他們三兄弟排排隊?
生:元是老大,角是老二,分是老三(隨小朋友說,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
生:左下角有一個紅顏色的斜線。
師: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生:這是樣幣。
師:這小朋友知識面真廣,這是樣幣,樣幣是不可以使用的。
3、簡單的角與角的換算。
(課件出示)一張兩角可以換——()張一角,一張五角可以換——()張一角。
師:(教師演示換2角,請小朋友拿自己準備的錢上來換?。?/p>
同桌小朋友動手相互換一換5角(教師巡視)。
師:(匯報成果)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一下?
(分別請兩個小朋友上講臺拿5角與其他小朋友換1角)。
師:剛才小朋友只換了2角,5角,現在4個小朋友隨意換一換。(用他們準備的錢)。
(教師巡視)師:換好了嗎?你是怎么換的,誰愿意來告訴老師?(分別請3組小朋友)。
4、學習1元=10角。
師:老師這里有些玩具,一元一個,誰愿意來買?
(將學生來買的錢拿給小朋友看,說明小朋友拿1元的方法可以有多種)。
師:老師可以賣給他嗎?還有不同的付法嗎?(進行3—4組,用不同的分法進行)。
師:我們從來買的小朋友付的1元錢中發(fā)現什么?
師:對,不管用什么方法付,是不是加在一起都是10角?
1元=10角(板書,課件出示)。
師:那你們能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嗎?用你手里的學具來驗證一下。
生:1角=10分(師板書)。
師:好!下面我們來看這些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課件出示練習20角=()元3元=()角1元2角=()角)。
(三)游戲,逛超市。
師:你們想不想用手里的錢去買你想要的東西?
師:好!下面我們去小小超市逛一逛,請一個小朋友來當售貨員,誰愿意(準備卡通售貨員的帽子)。
師:誰愿意來買,帶上你需要的錢!
(操作中,教師指導:你把他的錢數了嗎?問售貨員:你覺得當一名售貨員責任是什么?并穿插進行禮貌教育)。
(四)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讓學生談談自己這節(jié)課的感受。
(五)板書設計。
人民幣的認識。
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通過游戲,認識自己身上的左右位置。
2、通過觀察、討論、交流,知道以自我為參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3、通過觀察,小組合作討論,辨析,實踐活動,能說出以其他物體為參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4、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從以自我為參照中心確定左右位置過渡到以其他物體為參照中心確定左右位置。
多媒體。
一、游戲引入,激發(fā)興趣。
師:在今天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小朋友們放松一下,請大家聽一段音樂。
師:剛才我們跳舞的時候,出現了兩個方位詞,小朋友聽出來了么?(左和右)。
師:對!今天我們將學習有關左與右的知識。
出示課題:左和右(注意左、右的寫法)。
二、共同探討,獲取新知。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與右。
師:這個小朋友在吃飯,你們能告訴老師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拿調羹的是右手,拿碗的是左手)。
師:你們平時習慣用哪只手拿調羹的?請舉起這只手。(學生舉手)。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多數人和你們一樣習慣用這只手拿調羹,我們就稱這只手為右手(貼上粘紙“右”)。所以和右手同方向的這一邊就叫做右邊,這只腳就是右腳。
師:這只手是右手,那另一只手就是左手(貼上粘紙“左”)。所以和左手同方向的這一邊就叫做左邊,這只腳就是左腳。
師:我們現在能分清楚左手、右手,左腳、右腳。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左與右嗎?誰來說說?(要求學生摸著說)。
師:我們小朋友已經學會區(qū)分左右了,接著老師請小朋友來做一個小游戲。游戲的名字是:聽口令做動作。
左拍拍、又拍拍,
向左看、向右看,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雙手舉起來,耶。
小結:將自身的位置調整到與照片中的位置相同,再判斷。
2、結合具體場景,進一步理解以自我為參照中心左與右的位置關系。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來了很多老師,他們對你們不是很熟悉,你們能幫陳老師介紹一下自己的同學嗎?不過在介紹之前老師也對小朋友們提一個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你要告訴我:我的左邊是誰?我的右邊是誰。(學生介紹)。
師:(請一名學生的左邊同學站起來)。
3、認識以其他物體為參照中心的左與右。
(1)、出示p47的題1。
師:小朋友們介紹得真不錯,你們已經認識了左與右,我們現在到大街上去瞧一瞧!
師: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真多,真熱鬧啊!我們在過馬路時要注意什么?
小結:過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板書)。
(2)、出示p47的題2。
師:小丁丁想過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請個別同學回答。
(4)、出示p47的題3。
師:這時,小巧也準備過馬路。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獨立完成后核對。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左與右”,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碰到左與右。比如上課時,我們舉右手;上下樓梯時要靠右走。如今世博會就要在上海舉行了,我們要遵守世博禮儀,其中有一條就規(guī)定,乘坐自動扶梯時,要左行右立。只有遵守世博禮儀,我們才是講文明的小公民。
三、通過游戲,鞏固新知。
1、說一說。
2、擺一擺。
(1)師:把數學書擺在課桌的中間,把文具盒擺在數學書的右邊,把鉛筆擺在文具盒的右邊,把學具盒擺在數學書的左邊,把橡皮擺在學具盒的左邊。
(2)讓學生說一說,擺在最左邊的是什么,擺在最右邊的是什么。從左數,文具盒是第幾個,從右數,文具盒是第幾個。數學書的左邊有什么,右邊有什么。
3、跳一跳。
出示:《分清左右》:向左拍拍,向右拍拍,向左拍拍,向右拍拍,左手跳舞,右手跳舞,左手、右手分得清楚。
板書:左與右。
過馬路,要安全,
先看左,再看右。
教科書第56頁的內容。
1、知識目標:通過找規(guī)律,讓學生積極的動腦思考,并能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估算及應用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學生找規(guī)律的能力。
將所學知識進行遷移。
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實物投影儀
(一)、估算及具體應用練習
1、書第56頁第7題。
(1)、先讓學生看圖明白問題的含義,(左邊有17個杯子,右邊有18個杯子,把這些茶杯全部放進能裝36個杯子的紙箱里,能裝得下嗎?)
(2)、再讓學生先估算,然后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匯報:17+18=35,3536,所以能裝的下。
2、書第56頁第9題。
小明
小亮
小麗
10m
15m
(1)、3人比賽投沙包,小麗第二名,她可能投多遠?
(2)、小麗和小亮只差2米,小麗投了()米。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做第(1)題時,可從小麗第二名中,估計出即比10米大,但小于15米。所以猜可能是11米、12米、13米、14米。
做第(2)題時,讓學生根據已知條件“小麗和小亮只差2米”算出小麗投了13米。15-2=13(米)
做第(3)題時,讓學生把提出的問題寫在本子上,并匯報。
學生可能會提:小明和小亮一共投了多少米?
誰第1名?誰第3名?
小麗比小明多投了多少米?......
(二)、找規(guī)律
1、做第56頁的第8題
21
23
41
43
33
53
35
55
小組討論觀察規(guī)律,說說表格中的規(guī)律。
匯報:第1張表格,橫著看相差1,如:21、22、23。豎著相差10。如21、31、41。
第2張表格,橫著看相差10,如:33、43、53,豎著相差1。如:33、34、35。
2、接著往下寫。
1247()()
23568()()()()
12358()()
先觀察,找出規(guī)律,再獨立做,并說說規(guī)律。
(三)、總結
今天學到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估一估,找一找
21
23
41
43
33
53
35
55
1、學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課件。
1、現在,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進入神奇的數學王國吧!
2、揭示課題。
聰聰問我們:“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誰?后面呢?”
同學們說得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前、后。(板書課題:上、下、前、后)。
1、你能說一說我們生活中有關上、下、前、后的例子嗎?
2、觀察畫面,體會上、下、前、后的含義。
(2)出示主題圖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告訴大家好嗎?
(3)大家發(fā)現了這么多東西,真了不起!
誰能說出:汽車下面有什么?輪船上面有什么?大貨車前面是什么?小汽車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問題嗎?
3、看書第9頁,完成書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訂正。
1、拍手游戲。
(1)教師發(fā)口令,學生上下拍手。
(2)聽反語:教師說“上”學生在下面拍手,教師說“下”學生在上面拍手。
2、小組活動。
3、做個老鷹抓小雞的小游戲。
小華做老鷹,小林、小東、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著前面一個人的后衣角,開始游戲,老師提問,小東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個面?看圖再說一說,老師找學生起來,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并解答。
今天這節(jié)課你認識了誰?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完成書本第11頁的練習二的第1、2、3題。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54頁。
1、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兩位數減整十數或一位數(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地口算。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獨立思考、樂于交流的習慣及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鞏固兩位數減整十數或一位數(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把握兩位數減整十數與一位數在計算過程中的異同點。
利用小青蛙比賽的有趣情境,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自然地回憶起舊知識。
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合作交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進行有效的探索,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思維的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談話: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看小青蛙游泳比賽,看誰最先到達終點,好嗎?
出示課件:練習三第1題。
當出示48—40=48—4=。
指名口答后讓學生說說算法。
分小組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先到達終點。對先到達終點的小組給予表揚,對最后到達的小組要鼓勵他們不要灰心,爭取下次比賽獲勝。
二、基本練習。
1、完成第2題。
先出示:94—60=。
37—6=。
同桌說說計算這兩道題有什么異同?再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第3題。
復習兩位數加整十數或一位數的估算方法。
先出示:53+2025+4得數是幾十多?
指名估算,并說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再出示:86—30。
37—3。
問:兩位數加整十數或一位數的我們會估算了,那兩位數減整十數或一位數的估算你會嗎?
4人小組討論,合作完成。小組匯報。
3、完成第4題。
課件出示,引導學生看清圖意。
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根據圖意你還知道什么?
引導學生發(fā)現另一個條件。
讓學生根據圖意獨立列式計算。訂正時指名說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4、完成第5題。
課件出示蘋果和梨圖。
出示思考題。
(1)、誰和誰比?誰多誰少?
(2)、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4人小組討論,把討論結果填在括號里。
小組派代表匯報。
三、全課小結。
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一)
新知識點:
1、初步認識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感知這些圖形的基本特征。
2、正確區(qū)別辨認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體會二者之間的關系。
3、認識七巧板,并學會用七巧板拼組圖形。
教學要求:
1、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qū)別這些圖形。
2、通過七巧板拼組圖形,能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建議: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通過讓學生觀察和動手擺實物,對幾種基本的平面圖形有一些感性認識,知道它們的名稱,能夠辨認,能初步感知這些圖形的基本特征。教學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意識和能力。如何可以讓學生觀察身邊的物體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哪些物體的形狀相同等。
2、要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機會和時間,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交流與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4、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教學中老師要經常為學生創(chuàng)造“最佳發(fā)展區(qū)”,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主動探索和發(fā)現新知識。老師要注意保護和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1、認識平面圖形
第一課時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
2、平面圖形的拼組
一課時解答平面圖形的拼組,認識七巧板
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新知識點:
1、 十幾減9的口算。
2、 十幾減8、7、6的口算。
3、 十幾減5、4、3、2的口算。
4、 綜合應用。
教學要求:
1、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夠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 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建議:
1、 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
數學計算往往只重視算理和算法以及技能訓練,而忽視與情景的結合,使計算教學變成枯燥的訓練。老師應努力改變狀況,在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例題時,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編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設一個真實的情景,吸引學生想出結果,然后引出計算。這樣一方面能激起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同時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如加減法的含義,加減運算之間的關系等,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學會計算方法。
2、 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具體活動中引導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各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3、 處理好算法多樣化的教學。
教學課程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目的是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充分發(fā)展個人的學習潛能。但是學習還具有社會性的一面,就是要從和別人的交流中吸取“營養(yǎng)”,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學13-8,13-5的例題時,如果讓學生展開思路,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經驗不同,思維方式不同,可能會出現“破十法”“想加算減”,甚至還會有“連續(xù)減”“點數”等方法出現,但組織學生充分討論后,再加上應用中的體驗,學生會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掌握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這一過程實際是把老師“教方法”轉變?yōu)閷W生自覺構建方法,學生學得會更深刻。
4、 采取靈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計算練習的效果。
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重要的計算技能,在運用中必須達到熟練、準確,但這個要求不是一下就能達到的,是到學期結束時逐步達到的,到那時一般要求每分鐘正確口算8—10道題。根據學生特點,多采用游戲、比賽等方式,如“開火車”“找朋友”“小貓釣魚”和“蜜蜂采蜜”等方法進行練習,在玩中學、玩中練,運用激勵性原則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從而達到不斷提高計算能力的目的。
5、 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引導學生自覺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不斷提高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2掌握計算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
課件,小棒、計數器。
一、課前準備
考考你。師說數,生說數的組成。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
出示情境圖,松鼠媽媽和小松鼠采松果,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三、解決問題,探究算法。
1.小松鼠和媽媽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
25+4=29(個)
通過多媒體演示,學生擺小棒、撥計數器等過程,讓學生體會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
練習:32+5= 5+74= 74+3=
2.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松果?(小松鼠比媽媽少采了多少個松果?)
25-4=21(個)
生經歷動動手、動動腦,試著總結出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算理。
練習:38-6= 77-3=
四、完成練習,鞏固新知。
1.生獨立完成課本52頁第4題,集體糾錯、訂正。
機動作業(yè):課本第1題、第3題。
五、課堂小結
暢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板書設計:
采松果
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松果?
25+4=29(個) 25-4=21(個)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2·掌握計算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
課件,小棒、計數器。
考考你。師說數,生說數的組成。
出示情境圖,松鼠媽媽和小松鼠采松果,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1·小松鼠和媽媽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
25+4=29(個)。
通過多媒體演示,學生擺小棒、撥計數器等過程,讓學生體會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
練習:32+5=5+74=74+3=。
2·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松果?(小松鼠比媽媽少采了多少個松果?)。
25—4=21(個)。
生經歷動動手、動動腦,試著總結出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算理。
練習:38—6=77—3=。
生獨立完成課本52頁第4題,集體糾錯、訂正。
機動作業(yè):課本第1題、第3題。
暢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板書設計:
采松果。
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松果?
25+4=29(個)25—4=21(個)。
1、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
2、培養(yǎng)學生能夠準確地用數學語言對概念進行表達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手和勤于動口的習慣。
11~20這些數的個位和十位上各數的含義是重點;對“數位”的理解是難點。
實物演示法。
小棒,計數器。
一、教學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老師今天給大家準備了這么多精美的禮品,一會兒將把它們獎給今天表現最好的那些同學,我們來看看老師準備了多少個獎品.(師生一起數,個數大于10)咦?這大于10的數該怎樣表示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二、活動一:建立數位概念。
一、數一數,有幾只羊,用小棒代表羊的只數,需要幾根小棒?(課件:主題圖)。
1.老師手里有幾根小棒?我們來數一數,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數,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個1?,F在我們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個十。
3.學生自己數出10根小棒,并將10根捆成一捆,體會10個一就是1個十。
4.讓學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現在是幾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組成的?(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
(3)它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它里面有1個十和1個一)。
(二)介紹計數器及數位。
1.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11。
一邊撥一邊說:“在個位上撥幾,在十位上撥幾?!?/p>
3.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數、認、讀、寫12~20各數。
三、活動二:快速撥數。
(一)師生互練。
1.教師說數,學生快速在計數器上撥出。
2.說一說它的含義及是怎么撥的。
(二)生生互練。
一人說數,另一人撥出,并說一說。兩人互換再練。
四、活動三:對口令。
(一)師生互對。
例:教師說16,學生對1個十和6個一。
教師說1個十和7個一,學生對17。
(二)生生互對。
五、活動四:填、讀尺子上的數。
(一)出示圖片:寫一寫。
師生一起將尺子上的數補充完整。
(二)教師提問。
1.比15小比11大的數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
……。
3.你還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六、活動五:
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數,密切數與生活的聯系。
找一找,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到或用到了11~20各數。
七、小結:
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1.通過學生找座位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能按照某一標準給物體進行分類。
2.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
3.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重點:
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
課件,水果類、飲料類、文具類商品若干,各種形狀學具若干。教學過程:
師:小朋友們,你們去過森林嗎?今天我們一起到大森林里去玩吧。
課件一:(動畫)森林里,動物們紛紛到兔寶寶超市購物,各種商品雜亂地放在柜臺上,兔寶寶東找找西找找,忙得滿頭大汗。
師:看到這兒,你們有什么話要對兔寶寶說啊?
生:兔寶寶,你的貨物擺得太亂了,如果你把相同的東西擺在一起,就不會那么忙了。
師:你們說得真好,兔寶寶一定會感謝你們的。
師:小朋友們手上都有一件東西,有三個組桌上放了提示牌,請你們根據每組桌上的提示牌找準自己的位子。所帶東西不屬于這三類的小朋友,坐到沒有提示牌的小組。比一比,看誰找得準。(生活動)。
師:有提示牌小組的小朋友們互相看一看,如果有沒坐對位子的,幫他找一找位子。沒有提示牌的小組就商量著根據你們的東西,給小組起個名字。
師:哪個小組長說一說,你們小組都有些什么?
(生依次回答,沒有提示牌的小組最后說)。
師:像我們這樣按一定的要求把大家分組就是分類。(揭題)。
師:開動腦筋想一想,你們小組的這些東西還能再分類嗎?請每個組的組長帶大家一起先討論可以把什么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分類方法),再分別放在籃子里(動手操作)。
(生活動)。
師:我們來參觀一下各小組分類的情況。請各小組的代表給大家介紹你們是怎么分的,其他小組的小朋友可以說說你們的看法,也可以給他們提提建議。
小結:同學們都按不同的標準把組內的東西分得很好,有的按品種分,有的按顏色分,有的按形狀分……還說出了不同的意見,個個都很能干。
1.師:你能按要求給下面的東西分類嗎?
(課件出示書上題目)。
2.師: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分類的知識,誰愿意給大家講一講。
生:家里的東西是分類放的,鞋子放在鞋柜里,衣服放在衣柜里。生:一家人一家人在一起。
師:大家說得真好,只要大家平時留心觀察生活,就會發(fā)現好多數學知識。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動物嗎?
課件三:大森林里許多動物依次出現,定格為一幅畫面。(花、樹、草、大象、熊貓、老虎、獅子、貓、狗、松鼠、雞、鴨、馬、猴子、青蛙、魚、燕子、鴿子等)。
師:你們能把畫面中所有的東西分類嗎?小組商量后說一說。
七、結束全課。
師:你們商量一下,對乘客分別有什么要求?
男生:男同學坐我的車,穿校服的坐左邊,沒穿校服的坐右邊。大家要守秩序。
女生:女同學坐我的車,矮的坐前面,高的坐后面。
師:小朋友們要按司機的要求上車,千萬別上錯車喲。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了許多游戲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中,加深了對分類的認識,重點是讓學生學會了選擇不同的分類標準的方法。開闊性、活動性的練習讓課堂洋溢著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1、在觀察人民幣以及換幣、取幣等活動中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3、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
各種面值人民幣之間的簡單換算。
一、情境激趣。
1、出示例題第一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主探究。
1、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你們認識人民幣嗎?請你從盒子里找出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本組的小朋友聽。分組活動。
組匯報:讓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逐一介紹面值不同的人民幣,教師隨機補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分別展示出來。
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讓學生辨認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jié)約用錢的思想教育。
提問:小朋友,你們能把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嗎?請學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幣,小組合作分類。
學生匯報分類情況,并說說分類的依據。總結學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幣的種類有:硬幣、紙幣;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2、例題第二幅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
提問:圖中的小朋友想買什么?(手表)。
買手表該付多少錢?(1元)。
請學生從盒子里拿出1元錢,比一比誰的拿法多。
提問:我們已經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幾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角。
1角=()分。
3、試一試:一張1元的人民幣可以換幾張5角的?幾張2角的可以換1張1元的?同桌互換。
請學生說說互換的結果,以及為什么要這樣換。
請學生把要買的物品和對應的人民幣連起來。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說說每個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題。
(2)“想想做做”第4題。
思考:用一種人民幣怎么拿?兩種呢?三種呢?
游戲:購物。(“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貨架:橡皮(每塊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鉛筆(每枝4角),自動鉛筆(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請小朋友用1元錢購物,想一想,說一說,可以買哪幾樣東西?應找回多少錢?
四、總結延伸。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認識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1元=10角、1角=10分)關于人民幣,小朋友們還知道什么呢?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幣,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教材分析:
上、下、前、后是學生在生活中辨認方向的基礎,是學生學習“圖形與幾何”知識的起始階段。教材首先呈現了一幅江上大橋圖,圖中有豐富的關于“上、下”“前、后”的素材。在對這幅情景圖的觀察和表述中,學生可以根據輪船、火車、汽車三者的位置關系,認識上、下方位,根據轎車、卡車、大客車三者的位置關系,認識前、后方位。
情境圖下的文字分別示范了如何表達物體的上下或前后位置關系,左邊的第三句話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還讓學生“再看圖說一說”,給學生的表述和交流留出了空間,加深學生對空間方位的理解。
“做一做”讓學生把課桌上的文具按要求的上下位置關系擺放,加深對上下位置關系的認識。同時整理好桌面,使之整潔有序,也能使學生感受確定的位置關系能夠帶來“秩序”。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對上、下、前、后等方位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經驗,這些經驗往往與自己的身體部位相聯系:上邊是頭,下邊是腳,前面是臉,后面是背。在教學中,應聯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獨立辨別,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對關系,培養(yǎng)學生觀察、描述位置關系的.習慣與應用意識,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觀察判斷法,交流互動法;。
學法:活動體驗法,嘗試判斷法,溝通補充法。
教學目標:
1、認識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上與下、前與后它們具有相對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在學習活動中,借助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抽象出四個方位詞,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方位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
正確辨認“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揭示課題。
1、游戲:
手指上面,手指下面,手指前面,手指后面。
全班活動——師指生說。
剛才的游戲我們用上下前后表示了方向,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四個方向位置。(板書課題:上下前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認識上下。
(一)認識“上、下”。
1、師: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說說誰在誰的上面嗎?反過呢,誰在誰的下面?
個別說-集體說。
2、課件出示:這是一幅江上大橋圖。
(1)觀察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這樣的詞說一說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嗎?
(3)大家一會兒說火車在上面,一會兒說火車在下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4)怎么才能說清楚呢?
3、擺一擺:
(二)認識“前、后”。
1、課件出示動畫汽車圖。
2、學生觀察,交流討論。
(1)你又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前、后”這樣的詞說一說這些車的位置嗎?車頭開向的方向就是“前”。
(3)怎樣才能說清楚呢?看誰跟誰比,標誰前誰后,然后說清楚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
3、練一練。
三、練習。
1、練一練:你的前面是誰?你的后面是誰?
請坐在小明前面的同學起立。
請坐在小明后面的同學把手舉起來。
2、課件:練習三第1題。
(1)說一說: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
(2)討論:小玉在小兵的前面還是后面呢?你是怎樣想的?
(3)小結:一般情況下,我們把“面”對的方向叫做“前”,所以小玉的前面是小兵,小兵的前面是小玉。
3、課件上下山圖,強化上下位置關系。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你學會了嗎?
1、在能讀寫100以內數的基礎上對數的讀寫規(guī)則進行概括,[數學教案]南極小客人。
2、 在將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天上的鳥多還是冰上的鳥多,實際上是求47大還是32大) ,并經歷用數學符號表示數的大小關系(數學思考、數感)的過程中,正確進行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知識)。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2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是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知識基礎。
100以內數的讀寫是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
本節(jié)課重點使學生學會將現實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來解決,體會數學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的掌握以及用符號來表示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和關鍵,數學論文《[數學教案]南極小客人》。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隨著小科學家們來到南極參觀考察,這一節(jié)課繼續(xù)我們的南極之行好嗎?。
出示情境圖(把文字遮蓋),學生獨立觀察情境圖。
師: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可真多,這些問題正好是小科學家想知道的,我們來幫他們解決吧!
(二) 合作探究 解決問題
1、估數、數數
學生獨立思考后,說出估計數,并簡單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師:為了得到準確的數據,靠估計是不行的,我們還是要認真的數一數才行。
教師引導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數出天上的海鷗(四十七只)、冰上的海鷗(三十二只)、海豹(二十五只)企鵝(三十九只)、數并在情境圖上出示(用大寫)。
2、寫數、讀數
(1)師:對于這次南極考察,這可都是重要的數據,趕緊幫小科學家記下來吧!
找一名學生寫在黑板上,其余寫在練習本上,共同訂正時,可以糾正一下寫法。
(2)請板演同學讀出寫的數,評價后全體同學齊讀。
在計數器上撥出以上各數。
教科書第56~57頁。
1.熟練掌握8和9相關加減,掌握一圖四式的列式過程。
2.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知道交換加數位置得數不變。
掌握8和9的加減運算。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投影儀。學生準備小棒。
1課時
開火車口算。計算后請學生說說一道加法,一道減法是怎么算的?
今天,我們來學習和8、9有關的加減法。
(一)、學習一圖四式。
學習根據一幅圖寫兩個加法算式。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8個梨,左邊2個,右邊6個。
誰能來看圖問問題嗎?能編不一樣的嗎?
其余學生根據問題寫算式。2+6=86+2=8
為什么根據同樣的一幅圖,你們卻寫出兩道不同的算式呢?
請大家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2、學習根據一幅圖寫兩個減法算式。
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板書(將?寫于不同處)編題,其余學生寫算式。
8-2=68-6=2
這兩道算式又有什么聯系呢?
3、幅圖,我們一共寫出了幾個算式?分別是哪幾個?你發(fā)現了什么?根據一幅圖,我們可以寫出4個算式,2道加法,2道減法。
你能根據一幅圖來寫出4個算式嗎?請你拿出5個紅色的小園片,4個黃色的小園片,象我一樣擺。你能根據這些小園片,寫出4道算式嗎?把你的結果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誰來匯報一下。
(二)、教學8和9的'加、減法。
出示p57擺一擺的圖,這兩個小朋友也在擺園片,他們寫出了四道算式,你覺得對嗎?
出示p57想一想,你會做嗎?做完的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計算方法。
出示小棒圖,讓學生列式計算。
口頭反饋。4+5=95+4=99-4=59-5=4
看來,小朋友都會算了,那么我們來開一次小火車。
游戲(仿照p63第16題)。全班做,小組做。
你今天學會了什么本領?
1、使學生經歷聯系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認識加法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3、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已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產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一、復習舊知,作好鋪墊用和小動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內的數的分與合卡片,讓學生猜小動物們身后藏的數字。(設計意圖:小學生比較喜歡小動物,用他們喜歡的小動物復習舊知,既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輔墊,也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主題,讓學生觀察,提問: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幾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幾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學生交流觀察結果)師結:原來有3人在澆花,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
4、學寫算式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寫算式(設計意圖:利用主題圖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含義。掌握算法:并能說出算式的含義,讓學生把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聯系起來了,也是對簡單數量關系的滲透)。
5、教學“試一試”
(1)讓學生觀察兩幅圖,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2)提問: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邊1人和右邊2人怎樣呢?
(3)追問:把1人和2合起來,可以寫出什么算式?同桌互相說一說,在課本上填寫算式,算出得數。(設計意圖:有前一例題的基礎,這里可以簡單一些,并且多進行同桌交流,給每個人更多的鍛煉機會)全班進行交流、匯報。
6、小結“3+2”表示把幾和幾合起來?“1+2”呢?可能怎樣算它們的得數?
三、實際應用,深化新知。
3、送信游戲(“想想做做”第5題)動物王國國王送來了許多獎品,要想得到獎品,必須把信送對(準確計算出信封上的加法算式)(設計意圖:課將結束,學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把本題設計成答對題得獎品,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把加法計算從看圖算到脫離圖進行計算,從計算到課堂都達到了高潮)。
四、全課小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設計意圖:再次帶學生回憶加法的含義、加號、等于號,算式的讀法,加法的作用)。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32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