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應該科學合理,并且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驗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教學重點。
能運用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什么時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時候分步通分好.。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計算下面各題.。
二、探究新知.。
新課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新的內容――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使學生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律和減法的運算性質,同樣適用于分數加減法,并能應用運算律或運算性質進行一些分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zhàn)性,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一、口算練習十五第5題。
集體口算后校對,并請做錯學生說說錯誤原因。
二、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2/7+3/8+5/83/7+5/6+4/75/8-(3/8+1/12)2/3-1/4-1/45/6+2/5+1/6+3/55/9+(4/5+4/9)。
1、指出:整數加法運算律在分數中同樣使用,整數減法運算性質在分數中也同樣適用。
2、學生獨立完成,六人板演。
3、交流計算方法、運用的知識與計算結果。(1)加法結合律;(2)加法交換律;(3)(4)減法運算性質;(5)(6)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三、解方程1/2+x=1x-3/7=1/2x+2/3=7/6。
1、指出:方程中的x不僅可以是整數或小數,也可以是分數。
2、學生獨立完成,三人板演。
3、交流計算方法、運用的知識與計算結果,并請錯誤的學生說說錯誤原因。
四、解決實際問題。
1、練習十五第10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算式意義與結果,強調單位“1”。
2、改變習題:將“小華調查了全班同學在母親節(jié)送給***禮物”改成“小華調查了全班30位同學在母親節(jié)送給***禮物”。
(1)該怎樣解決問題?
(2)為什么方法不變?
強調:這兩題都只要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從單位“1”里去掉送鮮花的1/3,再去掉送賀卡的1/4,剩下的就是送圖畫的人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所求問題與全班實際的總人數沒有關系。
五、總結延伸。
完成書上思考題。
1、計算后找出規(guī)律。
2、應用規(guī)律直接寫得數。
3、應用規(guī)律自編加法算式。
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先算乘法。
(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自主學習為途徑,合作學習為形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設計了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
1.出示例1:計算。
三個分數是異分母的分數,計算時應當從左往右計算;
分母不同,計算時應先通分.。
3.學生獨立解答.。
第一種算法:第二種算法:
思考: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種簡便?
教師強調:三個分數是異分母分數,先一次通分比較簡便.。
4.總結沒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5.反饋練習:
(二)教學例2(有括號的算式的計算方法)【繼續(xù)演示課件“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1.出示例2計算。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個算式與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號)。
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學生獨立解答.。
思考:這道題為什么分步通分計算比較好?
3.總結有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4.反饋練習.。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四、隨堂練習.。
2.計算.。
3.計算.。
五、布置作業(yè).。
1.從里減去,所得的差與相加,和是多少?
2.從里減去與的和,差是多少?
六、板書設計。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十單元混合運算的這部分知識。本課指導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運算順序,掌握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的技能。在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我準備從以下六方面進行說課:
一、領悟課程標準新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給學生呈現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引導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盡力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二、教材及學情分析。
乘加(減)混合運算是數與代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在學生已經掌握100以內加減法,表內乘、除法及兩步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是今后繼續(xù)學習四則混合運算和解決稍復雜問題的基礎。教材通過游人來到景區(qū)購票、付車費的情境,提出運用混合運算解決的問題,展開對簡單四則混合運算知識的學習。本節(jié)課的設計依然遵照以解決問題為框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這樣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現實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運算順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體會運算的價值。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結合學生年齡和已有知識經驗,本課教學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一個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減)法時,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減)法的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2、在具體情境中提出能運用乘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的問題;并能結合具體情境,簡單表述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3、樹立學習的信心,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由于二年級學生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的階段,再加之本課內容對于學生來講,理解先算乘法,后算加減法的運算順序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掌握運算順序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四、教法設計及學法指導。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計教法及學法如下:
1、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具體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
2、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對知識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而是靠學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礎上探索獲得。教師要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先算乘、后算加減的道理,體驗運算順序的合理性,而不是把這個規(guī)定強行灌輸給學生。這樣的安排,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習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習過程成為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有個性的.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一些習題,激發(fā)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熱情,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途徑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
五、教學準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制作課件(泰山風景圖片,購票情景圖,司機付費的圖片)。
六、教學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現內容。為了讓學生經歷數學化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基于以上想法,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玩的年齡特點,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
課件展示泰山風景的圖片,并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由此為下面的學習奠定感情基礎。
(課件演示坐車來到山下的圖片)。
師:我們已經來到了進山的入口處,如果你是我們團的導游,你想知道什么呢?
(板書:旅游團一共有多少人?)。
(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目標中明確指出,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又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在本課的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準備這樣設計:
活動一: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你能找出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嗎?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關注學生能否找到有用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求出旅游團一共有多少人嗎?請試試看,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嘗試解決,并在小組內交流想法和算法。
(這樣設計可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指名學生匯報,并把算法板書在黑板上。(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的清晰條理性。)。
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提問:這些同學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學生獨立思考,全班交流。重點明確:這幾道算式都是先求4個組的人數,再加剩余的人數。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教師總結,當算式里有加法和乘法時,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的教學建議中提出:教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師要讓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二:
(課件出示司機拿錢交款的圖片)。
師: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從司機的語言和木牌上找到有用的數學信息。
教師繼續(xù)追問: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教師板書:應找回多少元?
師:請大家嘗試自己解決。
鼓勵學生到黑板上板書自己的算法,并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鼓勵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三:
師:請大家觀察黑板上的這幾組算式,你能發(fā)現有什么共同點嗎?
學生觀察后自由發(fā)言:算式里都有乘法,都含有乘法和加法或乘法和減法兩種運算。都是先算乘法。
教師繼續(xù)提問:當有乘法和加減法時,應該先算什么?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教師板書。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和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三)鞏固運用,自我提升。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應用的過程。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數學練習的設計必須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所以,我設計了以下兩個練習:
1、110頁第2題。
說一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并選出兩道做在練習本上。
2、火眼金睛辨對錯。
自主練習第3題。
3、自主練習第4題。
(四)總結評價。
附:板書設計。
教材第117、118的內容及第120頁練習二十三的第1一4題。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及算法。
2.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養(yǎng)成用簡明、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
投影。
1.說一說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12+8-1316-4+2124-(18+3)。
2.老師指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1.出示例1的表格。
(l)讓學生讀懂表格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2)老師出示第一個問題:“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幾分之幾?”
(3)提問: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樣列式?
(4)請學生試著算一算,集體交流計算方法。
老師巡視,請不同算法的同學板演。
方法一:+一方法二:+一=+一=+一=一=。
(5)小結計算方法: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進行計算。計算時,可以根據題目的特點和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方法。
2.出示例1的第二個問題:“裸露地面儲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幾分之幾?
(2)請學生列出算式:1--或1-(+)。
(3)請學生試著計算,并指名板演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過程。
1--1-(+)=--=1-(+)==1。
3.小結。
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也是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4.完成教材第118頁的”做一做。
學生試著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計算過程,重點看運算順序及書寫美觀情況。
5.完成教材第120頁練習二十三的第1—4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第2—4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本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加減綜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先算乘法。
(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自主學習為途徑,合作學習為形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設計了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由于水平有限,其中定有許多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1.出示例1:計算。
三個分數是異分母的分數,計算時應當從左往右計算;
分母不同,計算時應先通分.。
3.學生獨立解答.。
第一種算法:第二種算法:
思考: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種簡便?
教師強調:三個分數是異分母分數,先一次通分比較簡便.。
4.總結沒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5.反饋練習:
(二)教學例2(有括號的算式的計算方法)【繼續(xù)演示課件“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1.出示例2計算。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個算式與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號)。
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學生獨立解答.。
思考:這道題為什么分步通分計算比較好?
3.總結有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4.反饋練習.。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四、隨堂練習.。
2.計算.。
3.計算.。
五、布置作業(yè).。
1.從里減去,所得的差與相加,和是多少?
2.從里減去與的和,差是多少?
六、板書設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了解:代數和的概念.
2.理解:有理數加減法可以互相轉化.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及計算的準確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一切加減法運算,都可以統(tǒng)一成加法運算,繼續(xù)滲透數學的轉化思想.
(四)美育滲透點。
學習了本節(jié)課就知道一切加減法運算都可以統(tǒng)一成加法運算.體現了數學的統(tǒng)一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采用嘗試指導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每一環(huán)節(jié),設置一定題目進行鞏固練習,步步為營,分散難點,解決關鍵問題.
2.學生寫法:練習尋找簡單的一般性的方法練習鞏固.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2.難點:把省略括號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數加法進行計算.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或電腦、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練習討論,總結歸納加減混合運算的一般步驟,教師出示練習題,學生練習反饋.
七、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有理數的加法和減法,同學們學得都很好!請同學們看以下題目:
-9+(+6);(-11)-7.
師:(1)讀出這兩個算式.
(2)+、-讀作什么?是哪種符號?
+、-又讀作什么?是什么符號?
學生活動: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師繼續(xù)提問:(1)這兩個題目運算結果是多少?
(2)(-11)-7這題你根據什么運算法則計算的?
學生活動:口答以上兩題(教師訂正).
師小結:減法往往通過轉化成加法后來運算.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有理數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進行計算,并體會有理數加減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與難點。
難點:減法統(tǒng)一成加法再寫成代數和的形式。
課本p56圖是一條河流在枯水期的水位圖。此時,橋面距水面的高度為多少米?
可用兩種方法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個方法:觀察畫面,從實際問題出發(fā),橋面高出平均水位12.5米,水面又低于平均水位3分米(0.3米),兩段高度的和就是橋面距水面的高度??傻盟闶剑?2.5+0.3=12.8(米)。
第二個方法:利用有理數減法法則得算式:
12.5―(―0.3)=12.8(米)。
比較兩個算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另外,此題中進行了含有小數的有理數的減法運算。
解法一:(-9)+11=2,2+(-6)=-4。
所以半夜的溫度是-4℃。
解法二:-9+11-6=2-6=-4。所以半夜的溫度是-4℃。
比較以上兩種解法,結果是一樣的,而解法二中的算式是有理數加減的運算。
議一議:p57議一議。
通過對此問題的討論,學生將回顧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并用以進行有關小數的運算。計算如下:
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時飛機比飛點高了1千米。
注意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的計算過程。
還可以這樣計算: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時飛機比飛點高了1千米。
比較以上兩種算法,你發(fā)現了什么?
(1)我們可以把有理數的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統(tǒng)一成加法運算,使加減法的混合運算化為單一的加法運算。
(2)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統(tǒng)一為加法運算以后,保留各加數的性質符號,去掉括號并把加號省略,而形成加減混合運算的簡潔的形式。
例1計算(p58例1)。
例2計算:(1)(2)。
解:(1)。
(2)。
1、課本p58隨堂練習1、(1),(2),(3)。
2、計算:(1)(2)。
根據有理數的減法法則,我們知道風是有理數的減法,都可以轉化為加法,利用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去運算。因此,我們可以把有理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統(tǒng)一成加法以后,可以將算式寫成省略括號及前面加號的形式。
五、作業(yè)設計。
1、p58習題2.71,3。
目標:1、在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及算理。
2、能正確地計算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式題。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及概括能力。
重點: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數。
難點: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數。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三課時。
目標:1、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先通分的算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重點: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方法。
難點: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方法。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四課時。
課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練習課。
課型:訓練課。
教法:設疑激思法。
目標:進一步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提高計算能力。
重點:計算的正確率。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五課時。
課型:遷移課。
教法:引導模仿法。
目標:1、使學生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計算方法、書寫格式。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靈活確定算法、正確進行計算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書寫規(guī)范的良好學習習慣。
重點:計算的順序和計算的正確率。
難點:計算的順序和計算的正確率。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六課時。
課型:遷移課。
教法:引導模仿法。
目標:1、使學生知道整數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分數同樣適用。
2、使學生認識到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數計算簡便。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簡算方法。
難點:簡算方法。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七課時。
課題:整理和復習。
課型:訓練課。
教法:設疑激思法。
目標:1、進一步更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會口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第八課時。
課題:整理和復習。
課型:訓練課。
教法:設疑激思法。
目標:1、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分數加法同樣適用,會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分數加法的簡便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重點: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及計算的正確率,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具:投影、膠片。
教程:
內容:
這一教材分為三小節(jié)。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目標:
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會口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2、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理解整數加法定律對于分數加法同樣適用,并會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分數加法的簡便計算。
4、使學生會解答分數加、減法應用題。
難點:理解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計算。
關鍵:理解“只有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的`算理。
課時安排:
1、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
2、異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
4、整理與復習--------------------------2課時。
五年級數學第九冊全冊備課。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九冊包括的內容有:分數加、尊、乘、除法,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學設想:
在前冊已有的基礎上重點教學分數四則運算,培養(yǎng)學生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解答比較容易的分數應用題的能力;進一步認識最簡單的立體圖形,繼續(xù)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結合所學數學知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思維品質,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會計算分數加、減法(簡單的能夠口算)。
2、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會計算分數乘、除法(簡單的能夠口算)。
4、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5、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
6、使學生能夠解答比較容易的一到二步計算的分數應用題,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根據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用算術解法和方程解法。
備注。
一、復習鋪墊。
1、計算。
2、投影片反饋、評講。
二、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1、改變復習題(2)的運算符號后出示:
7又7/8-4又5/12+2又1/6。
審題:與復習題比較有什么區(qū)別?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三、教學新知。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要從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括號里面的。)。
(1)嘗試計算。
(2)投影反饋:
解法1:7又7/8-4又5/12+2又1/6。
=7又21/24-4又10/24+2又4/24。
=5又15/24=5又5/8。
解法2:7又7/8-4又5/12+2又1/6。
=7又21/24-4又10/24+2又1/6。
=3又11/24+2又1/6。
=3又11/24+2又4/24。
=5又15/24=5又5/8。
(3):
加法的運算定律和減法的性質同樣適用于分數加減法,做題時要注意觀察題中各數字特點,運用合理方法進行計算。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是在學生理解了小數的意義,小數進(退)位加減法后的一個提高。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經歷小數連加和加減混合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的加減法,并能選擇靈活的方法解決小數混合計算的問題,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以前學生就已經接觸了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了,現在再學習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因此在教學本節(jié)知識時,我先以復習整數混合運算為鋪墊,讓學生在復習中奠定基礎,同時也無形之中降低了新知的難度。再以書上圖片資源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新知,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的特性,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自己試著算一算,然后選擇不同算法的算式,讓他們說說理由及算理,讓學生親身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從中享受參與學習的快樂,品嘗成功后的滿足和喜悅,促進了學生個性的張揚和潛能的發(fā)揮。
最后師生一起理解并小結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就是要弄清運算順序,再認真仔細的計算,在計算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節(jié)課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法則都比較簡單,所以教學時沒有花費過多的時間,主要是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和比較,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和自主探索學習方法的能力。關于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適用于小數加減法也是水到渠成,課堂上注重了對學困生作個別指導。
通過練習的情況來看,本節(jié)知識點班上絕大多數學生都已掌握,但部分學生計算不夠認真,沒有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出錯率仍然很高。還有待于課后多加練習。
文檔為doc格式。
。
1、要求學生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統(tǒng)一為加法運算的意義。
難點:將一個加減混合運算式寫成省略加號的和的形式。
一、知識導向:
本節(jié)是在對前面所學的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法則及減法運算法則的綜合運用,所以必須對有關法則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并能在運算中加以靈活運用。
二、新課:
1、知識基礎: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義(運算符號及性質符號)。
2、知識形成:
(引例)計算:
根據減法法則,按照運算順序,有:
原式。
在一個加式里,通常把各個加數的括號和它前面的加號省略不寫,即有:
這個式子仍看作和式,有兩種讀法,
按性質符號:讀作“負8、正10、負6、負4的和”
按運算意義:讀作“負8加上10減去6減去4”
例:把寫成省略加號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讀出來(兩種讀法)。
例:按運算順序直接計算:
三、鞏固訓練:
p46.1、2。
四、知識小結:
本節(jié)課所涉及到的新知識點比較少,但在其中就特別注意的是,如何保證學生在省略特號時,能盡量減少錯誤的出現,并能對省略加號的算式的準確讀法。
五、家庭作業(yè):
p471、23。
六、每日預題:
文檔為doc格式。
。
1.聯系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數學應用意識。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學會把總數看作1,運用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課件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你能提一個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嗎?
月季花占的面積比杜鵑花少幾分之幾?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1.教學例2。
(1)出示例2。
指出: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嘗試完成計算。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嗎?
指出: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沒有小括號,從左往右,依次運算;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頁試一試。
談話:先想一想應該如何進行計算,再在小組內交流。
1.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后展示部分學生的答案,并在班級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2題。
3.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3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并獨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訂正。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月季花的'面積占1/,杜鵑花的面積占1/,都是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的?(板書:1)
(3)你會列式求草坪的面積占幾分之幾嗎?
你是怎樣想的?
交流計算方法。
你是按照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
學生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算法預測
(1)先把前兩個分數相加,再和第三個分數相加;
(2)三個分數一次通分,然后把分子相加,分母不變。
用你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學生學習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分數加、減、乘、除法作為基礎進行教學的;是把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運算律推廣到分數上的,為以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做好準備。因此我在教學時直接引導學生回顧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并說明運用這些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學會解答了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這樣引入讓學生覺得新知不新,沒有學習難度。
本節(jié)課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主要采用自主探索教學法,激發(fā)興趣,啟迪思維,引導學生自己探索知識,并重視對學生在計算習慣方面的培養(yǎng)。
成功之處:
一是借助具體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并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新知的學習過程中來。首先我請兩名不同做法的學生上黑板板演。比較兩名學生計算方法后,及時小結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乘除法連在一起時可同時一起算。要注意檢查第一次約分后所剩下的分母分子是否還能約分,直到分母分子不能約分后才能計算。
二是精心創(chuàng)編計算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對于一個五年級的學生來講,他們都會做,但真正準確率很高的學生卻不是很多。因此我在教學中精心創(chuàng)編了一些具有典型特點、學生易錯的.習題。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發(fā)現應用運算順序和運算定律計算時,要合理選擇才便于計算結果正確,并形成合理利用運算定律進行運算的意識和掌握一些計算技巧。
三是重視計算習慣的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途徑。我在教學時不僅注重訓練學生掌握靈活的計算技巧,更注重要求學生在做每一道計算題時,首先不能把題抄錯;其次要認真觀察數據的特點;最后不能忽視書寫格式。
55+14=64+30=19+69=40+34=。
78+10=29+33=30+10=4-3=。
62+30+7=15+37+10=17+15+2=。
47+36+16=55+14+27=40+34+14=。
84+2+4=10+37+45=22+9+36=。
19+42+16=67+28+2=44+40+5=。
96+()=9798+()=10057+()=97。
21+()=28()-48=1196-()=70。
98-()=6757-()=5281-()=74。
()+9+29=9734+50+()=98。
73+3+()=9321+()+71=99。
()+30+5=53()-48-7=43。
46-()-12=3243-8-()=11。
19+15-()=5()+30-4=44。
()-32+61=71。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有理數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進行計算,并體會有理數加減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與難點。
難點:減法統(tǒng)一成加法再寫成代數和的形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課本p56圖是一條河流在枯水期的水位圖。此時,橋面距水面的高度為多少米?
可用兩種方法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個方法:觀察畫面,從實際問題出發(fā),橋面高出平均水位12.5米,水面又低于平均水位3分米(0.3米),兩段高度的和就是橋面距水面的高度??傻盟闶剑?2.5+0.3=12.8(米)。
第二個方法:利用有理數減法法則得算式:
12.5d(d0.3)=12.8(米)。
比較兩個算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另外,此題中進行了含有小數的有理數的減法運算。
二、新課的進行。
解法一:(-9)+11=2,2+(-6)=-4。
所以半夜的溫度是-4℃。
解法二:-9+11-6=2-6=-4。所以半夜的溫度是-4℃。
比較以上兩種解法,結果是一樣的,而解法二中的算式是有理數加減的運算。
議一議:p57議一議。
通過對此問題的討論,學生將回顧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并用以進行有關小數的運算。計算如下:
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時飛機比飛點高了1千米。
注意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的計算過程。
還可以這樣計算: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時飛機比飛點高了1千米。
比較以上兩種算法,你發(fā)現了什么?
(2)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統(tǒng)一為加法運算以后,保留各加數的性質符號,去掉括號并把加號省略,而形成加減混合運算的簡潔的形式。
例1計算(p58例1)。
例2計算:(1)(2)。
解:(1)。
(2)。
三、課堂練習。
1、課本p58隨堂練習1、(1),(2),(3)。
2、計算:(1)(2)。
四、課堂小結。
根據有理數的減法法則,我們知道風是有理數的減法,都可以轉化為加法,利用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去運算。因此,我們可以把有理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統(tǒng)一成加法以后,可以將算式寫成省略括號及前面加號的形式。
五、作業(yè)設計。
1、p58習題2.71,3。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31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