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能夠幫助教師預測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提前準備應對措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篩選的優(yōu)秀幼兒園教案,希望能為教師們提供一些借鑒和思考的思路。
教學準備:
西瓜、大口袋、圖片、水果刀、果盤。
教學過程:
1、做游戲,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把西瓜放在大口袋里,說:“小朋友們,看一看這個神奇的大口袋,里面藏著大家的好朋友,你們猜一猜它是誰?請小朋友們上來摸一摸,說一說它是誰?”
請幼兒摸一摸,說一說摸上去是什么樣的感覺,猜一猜是什么?
2、觀察西瓜。
老師把西瓜拿出來,請幼兒仔細觀察,“小朋友們,看一看,它是誰呀?原來是大西瓜,大家說一說西瓜是什么形狀的?它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
請幼兒討論,并讓幼兒試著搬一搬大西瓜,感受西瓜好沉??!
3、聽故事“大西瓜和小老鼠”
老師出示圖片,講故事,并提出問題。
(1)太陽當頭照,小老鼠走在路上。請問是誰在路上走?
(2)小老鼠在姥姥家大口大口地吃西瓜。請問小老鼠在干什么呢?
(3)西瓜吃完后,小老鼠又說了什么?
4、切開習慣,請幼兒觀察西瓜瓤的顏色。
5、品嘗西瓜。
幼兒開始對觀察事物產(chǎn)生興趣。提高了幼兒觀察事物的能力。并且知道西瓜可以解渴,多吃西瓜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目標:
活動準備:
椅子、圓圈。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隊列隊形練習并玩開火車游戲。
玩法:幼兒分六組,各組排頭幼兒手持圈作火車方向盤,其余幼兒拉住前面幼兒的衣服后擺,有節(jié)奏地一起繞場慢跑。
2、基本部分。
(1)請幼兒3~5人一起玩圈,看哪組玩法多,合作好,請個別組玩給大家看。
(2)教師講解、示范圈的新玩法:將圈放一排當小島,在小島上跳者行進,保持平衡。
(3)幼兒按自然組進行練習,教師指導個別幼兒或小組,檢查幼兒跨跳的動作是否正確。
(4)幼兒成四路縱隊進行比賽,依次游戲,待游戲完成后略作小結(jié)。
(5)比賽進行三組,先結(jié)束組為勝利組。
3、結(jié)束部分。
根據(jù)本班幼兒情況自選或玩三人套圈游戲。
教后感:幼兒在在跨跳過程中既鍛煉了跳躍能力,又鍛煉了幼兒的膽量。讓幼兒在共同合作中建立友好的感情。
我班幼兒在中班階段已掌握了雙腳向前跳,雙腳向上跳和左右兩側(cè)行進跳等一些跳躍動作,本次活動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學習跨跳動作,最終學會助跑連續(xù)跨跳,并通過游戲使幼兒的跨跳動作得到鞏固,符合幼兒由易到難的學習特點,以及身體發(fā)展循序漸進的原則。活動過程中注意掌握運動的密度和強度,整體算成功的。
本課的活動目標是在讓小朋友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會講故事,知道大人對我們很重要。在活動過程中,我首先為小朋友們介紹一個生氣的小朋友——阿貴,他為什么不高心呢?由此引起小朋友的注意,使幼兒能有較高的興趣,跟老師一起聽聽這個故事,在導課部分充分調(diào)動了小朋友的積極性,使幼兒注意傾聽。
聽完故事后,引導小朋友說出,阿貴為什么會希望這個世界上沒有大人呢?他的愿望是在哪里實現(xiàn)的?在夢境中阿貴在沒有大人的世界里遇到了什么困難?在此部分通過提問的方式使幼兒充分理解故事。能夠大膽來表述故事,進行自由的交流,鍛煉了小朋友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交流能力。在練習鞏固的環(huán)節(jié),讓小朋友們對阿貴所遇到的困難按順序進一步進行表述,在這里進行這樣的處理是為了讓小朋友更好的理解故事,訓練小朋友們表達事物的條理性,讓小朋友們進一步理解大人在對自己的重要性。
在授課過程中,沒能更好地、全面地使訓練幼兒的表達能力,如果在此活動此部分進一步深化、擴大,幼兒的能力將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
《歌聲與微笑》教后記
從此次活動中可以發(fā)現(xiàn):情感交流有利于進一步豐富孩子們的生活經(jīng)驗,音樂又能給人快樂和一種美的享受。讓孩子們在優(yōu)美、富有節(jié)奏的《歌聲與微笑》的音樂聲中互送微笑,體現(xiàn)了“情感與音樂”的交融,使活動在輕松、愉快、溫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讓孩子們從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了微笑的美好和所蘊涵的力量。
語言活動《長大了》
在《長大了》活動中,當活動進行到仿編兒歌內(nèi)容時出現(xiàn)了讓我覺得比較棘手的問題,幼兒在仿編兒歌時總是轉(zhuǎn)不過彎來,總是圍繞自己說,思維受到了限制,而聯(lián)想不到自己的東西也會變長變短。我想了想可能是我的引導上出了偏差吧,因為剛開始我只是口頭上簡單地解釋和引導了一下,似乎有點高估了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之后我便用食物和動作進行引導,這時才有一部分孩子反應過來。
從這里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啟發(fā)孩子的思維必須借助具體事物來進行,采用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表象。同時要調(diào)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幼兒通過視覺觸覺等來認識事物,描述事物。
嘗試運用關(guān)聯(lián)詞——語言活動《分房子》的教后反思
在語言《分房子》活動中,結(jié)尾部分我設(shè)計了語言游戲“接龍”,讓孩子在孩子的提問要求下嘗試接答結(jié)果,“因為天氣太熱”(所以我要洗澡,所以我出汗了,所以要開空調(diào)……)“因為我愛吃蔬菜”(所以我的身體好,所以我長得高,所以……)
結(jié)尾部分的設(shè)計,將故事教學與孩子們的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這樣有助于幼兒更好的掌握“因為……所以……”的句式?!耙驗椤浴笔且粋€因果關(guān)系的短語,將這個短語的學習運用在語言游戲中,比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有效地調(diào)動孩子們的情緒,為幼兒正確使用短語“因為……所以………”作了鋪墊。讓幼兒能主動學習,敢于嘗試思索,說出不同的答案,較好的體現(xiàn)了幼兒的嘗試精神,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城里老鼠和鄉(xiāng)下老鼠》教學活動反思
《城里老鼠和鄉(xiāng)村老鼠》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語言活動,它通過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城里老鼠去鄉(xiāng)下做客與鄉(xiāng)下老鼠去城里做客時所引起的一系列有趣的事,引領(lǐng)孩子們?nèi)チ私饬硪画h(huán)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huán)境。
為了有效開展這次活動,課前我不但自己收集許多有關(guān)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圖片、照片,還讓孩子收集盡可能多的有關(guān)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圖片、照片并帶到幼兒園,同時還要求孩子利用雙休日和家長一起有意識地觀察了解城市和鄉(xiāng)下的不同,積累一些經(jīng)驗?;顒拥拈_始,先讓小朋友一起在投影儀上欣賞這些畫面,聆聽小朋友的介紹,然后老師提問:“你們都看到了什么???給你什么感覺呢?”在此基礎(chǔ)上,大家對城市和鄉(xiāng)村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在活動中,我和小朋友圍繞“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喜歡到城里生活呢?還是喜歡到鄉(xiāng)下生活?通過辯論會的形式進行討論,鼓勵幼兒大膽闡述自己的意見。孩子的精彩回答讓我贊嘆不已,感觸很深。我深深喜歡這些孩子們。
其實,城里和鄉(xiāng)下都有自己最美的地方,城市老鼠和鄉(xiāng)下老鼠都為自己的家鄉(xiāng)感到驕傲,孩子們都說了自己喜歡城市和鄉(xiāng)村的理由,相信只要是適合我們自己的都是最好的?,F(xiàn)在我們的城市和鄉(xiāng)下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和變化。農(nóng)村的生活條件也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特別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我們一定要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活動中孩子勇敢的辯論是整個活動的亮點。
《聰明的烏龜》的教后反思
《聰明的烏龜》是一個寓意很強,角色語言比較鮮明的故事。故事中用不同的角色扮演來描述一件事,用鮮明的語言來烘托其中的寓意,教育孩子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活動中,讓小朋友按角色的特點模仿對話。
本次活動中,在敘述故事這一環(huán)節(jié),教者沒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整個故事,這樣孩子在聽的過程中就沒有完全理解故事內(nèi)容,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不是很濃。如果去夸張的表現(xiàn)故事,用故事的情節(jié)去感染孩子,讓孩子注意力集中以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可能效果會比較好。在第二次復述故事中教者只是看圖復述,沒有很好的引導孩子自己去看、去說,如果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來引導孩子去看圖說話,充分的讓孩子去“說、想、看、演”。本次活動的效果應該會更好些。
語言《耷拉耳朵的小兔》
《調(diào)皮的太陽》教后反思
活動目標:
1. 能感受散文中太陽“調(diào)皮”的表現(xiàn)。
2.體會散文的幽默、詼諧意味。
活動準備:
1.掛圖。2.太陽頭飾,紅色圓形紙板若干(同幼兒臉大小),自制烏云圖片一張(同臉大小)。
3.故事磁帶。
4.活動前帶領(lǐng)幼兒感受太陽升起、落山的方位變化。
活動過程:
1.欣賞圖片。
——這些圖片講了些什么事情?
——幼兒獨自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看后可小聲討論。
——你看到了什么?
——太陽在干什么
——這個太陽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太陽有什么不同? (幫助幼兒理解:調(diào)皮)
2.欣賞散
——散文里講了誰的事情
——聽了散文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3.再次欣賞散文。
——散文的題目是什么?為什么要說它是個調(diào)皮的太陽?
——你有什么聽不懂的地方嗎?
4.游戲:調(diào)皮的太陽。
——幼兒分成五組,在五個不同的地方站好,分別扮演小朋友、莊稼、蘋果、草莓、小朋友、雨點兒。
——跟著錄音,幼兒與教師一起游戲。教師扮太陽,跟著散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反思:
中班后期幼兒已經(jīng)能夠完全欣賞理解短小的散文詩的涵義和意境。在看到幼兒對欣賞活動充滿興趣的時候,我覺得,停留在讓幼兒感受意境,創(chuàng)編幾句還是不夠的,還可以進行第二次欣賞教學活動,教幼兒朗讀詩歌及再次創(chuàng)編。因為幼兒對詩歌已經(jīng)產(chǎn)生興趣了,他們愛聽,想念,教師就可以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基礎(chǔ)上熟記詩歌內(nèi)容,并學會有表情地朗誦,更是對散文詩意境的深入。同時,教學時,除了讓幼兒說一說外,還可以啟發(fā)模仿,并把幼兒模仿的詩句編成一篇散文詩。并可用身體動作表演,體驗調(diào)皮的情緒。我想用不同藝術(shù)形式的同構(gòu)活動,會讓幼兒在欣賞活動中多一份真切的感受。
《給口吃孩子特別的愛》活動反思
鏡頭一:
小班的李老師來我們班有事,她看見了小祥,很喜歡地拍拍他,小祥也有禮貌的喊:“李……老師好?!崩罾蠋熜ζ饋?,也學小祥的樣子說:“小……祥好?!毙∠榈哪標⒌?紅了起來,滿臉難過的樣子。
鏡頭二:
大家都在教室里開心地玩游戲,同時自然地大聲念兒歌,曉祥也跟著大家齊聲說:“小白兔去插花,路上遇見小青蛙……”
分析和措施:
小祥是我們班有口吃的小朋友,為了糾正他的這一毛病,我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些教育措施李老師的模仿給了曉祥一個打擊,我們應該建立尊重幼兒、信任幼兒的信念,杜絕嘲笑、模仿等類似的情景再次發(fā)生。
兒歌的節(jié)奏較慢,他念起來一點也不打頓,表情很自然,但他發(fā)現(xiàn)我在注意他時,立刻顯得十分不安,嘴巴也不動了,等到我轉(zhuǎn)過頭暗中觀察他時,發(fā)現(xiàn)他已恢復了原來的樣子,正起勁地念兒歌,可以肯定地說小祥的口吃跟生理因素無關(guān),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在以后糾正孩子口吃活動中,必須注意到以下幾點:
1.要多給他一些表揚與鼓勵,逐漸增強他的的自信心。幫助他消防心理上那些不怕說的念頭。
2.孩子說不好的時候不要批評、責備。就當什么也沒有發(fā)生,建立一種自然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
3.父母與孩子、老師與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的關(guān)系。
語言活動詩歌《家》的反思
活動實錄片段: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有家嗎?
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有
老師:那你們知道小鳥、蜜蜂、小魚、有家嗎?
幼1說:我看到過小鳥的家,小鳥的家在樹上。
幼2搶著說:我家墻上的瓦縫里也有鳥窩。
幼3說:小河是小魚的家。
幼4說:小河是烏龜、蝦還有螃蟹的家。
幼5說:花兒是蝴蝶和蜜蜂的家。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我采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討論法,并用肢體表現(xiàn)模仿小鳥飛、蜜蜂飛、蜻蜓飛,使幼兒在寬松愉快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下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通過直觀教學法結(jié)合多次欣賞,使幼兒更好的掌握詩歌的內(nèi)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的優(yōu)美語句,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討論法讓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和思維力,更好的體會詩歌的意境,為仿編詩歌打下了很好的鋪墊。根據(jù)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通過小鳥的家、蜜蜂的家、魚兒的家、蜻蜓的家,讓幼兒聽聽看看講講做做,引導幼兒仿編詩歌,達到了教學目的。
不足之處: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時,應多多讓幼兒去感受去體會,教師應多引導、多提示、多模仿,深深的去體會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在仿編詩歌時,大多數(shù)幼兒都能理解,但作為教師應兼顧到個體差異,多關(guān)心、多幫助、多鍛煉那些口語表達能力差的幼兒。
《美麗的春天》活動反思
我們在進行主題活動《春天來了》的過程中,很多孩子表現(xiàn)出對春天發(fā)生的自然現(xiàn)象很感興趣,但是圖片和老師的講解已經(jīng)不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和興趣了,于是在設(shè)計這個教案時,我就注意到這幾天的天氣,一直是以晴好的天為主,所以我就設(shè)想了在室外上這個活動。開始上課時,我就很神秘地對孩子們說:“今天老師要帶你們?nèi)ネ饷嫔险n,你們想不想去?”安排孩子在草坪陰涼的地方坐好以后,我就引導孩子說“你們抬頭看看,春天的天氣好嗎?”孩子們都說“好”,我套用歌曲的歌詞第一句話“春天天氣真好”引導孩子說話,我說“公園真好看,你看到公園里哪里好看?”引導幼兒說出“花兒都開了,楊柳樹枝對著我們彎彎腰”。同樣的方法我又引導孩子們說出第二段的歌詞“蝴蝶姑娘飛來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接著我就對孩子們說“春天真好,老師把剛才你們說的話,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我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后,問“孩子們歌曲里你聽到了有什么?”當唱第二遍時就請孩子們跟著老師輕輕的唱,這時我用很慢的速度再請孩子一起輕輕的唱,同時請孩子們跟我做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最后我就請配班老師放歌曲《春天》的錄音磁帶,我就領(lǐng)著孩子們一邊圍著草坪學蝴蝶飛,一邊唱。不知不覺中一節(jié)課就在我和孩子說說唱唱做做中結(jié)束了。由此次活動后我發(fā)現(xiàn):
(1)充分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發(fā)揮其積極性、主動性?;顒娱_始,就請幼兒去戶外有陽光有樹蔭的地方,使得孩子對這個活動很期待。通過老師的提問和引導,孩子們會很欣喜的看到,原來歌曲中的內(nèi)容竟然是平??吹降臇|西,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而且活動積極性也提高了,不是一節(jié)普通的音樂課所能達到的效果。而教師的作用也不再是簡單的教授知識的人,而是孩子們的玩伴,就在旁邊適當引導,把孩子說的話整理一下,然后編成完整的歌曲。
(2)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環(huán)境,讓幼兒邊玩邊學。藍天白云,紅花綠草,暖暖的陽光使孩子沉靜在大自然的和諧中,身心可以放松。老師改變以往的教育者的身份以同伴出現(xiàn)在孩子面前。時而用神秘的聲音,時而用歡快的聲音吸引著孩子。給孩子一個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沒有顧慮的邊做邊唱,不怕說錯,不怕唱錯,能開心地跟著老師唱起來做起來就已經(jīng)達到教學目的了。
(3)選擇合適的環(huán)境很重要。
班級:大班 執(zhí)教:陳大青
一、活動名稱與內(nèi)容
社會——我的家鄉(xiāng)民族多
二、活動時間與地點
2015年12月5日 馬關(guān)縣幼兒園
三、活動目標
1、知道云南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初步了解幾個典型少數(shù)民族的習俗,感受家鄉(xiāng)多民族的特點,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感受參與集體活動的快樂。
四、活動反思:
1、我的感受
本活動所帶來的第一次:第一次參加文山州幼兒園名師工作室的教案設(shè)計與公開課交流活動;第一次以社會領(lǐng)域的內(nèi)容設(shè)計公開課;第一次在自己的幼兒園里用自己班的幼兒進行公開課交流。參加這樣的活動對我來說既是一次挑戰(zhàn),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雖然有畏難情緒,但我還是抱著學習的態(tài)度參與了,不管結(jié)果怎樣,參與的過程是“痛”并快樂的。
2、本節(jié)活動所體現(xiàn)的特點
(1)在教育中重視幼兒社會性的培養(yǎng)
說出自己家所在的省、市縣名稱知道家鄉(xiāng)的代表性特征。本活動體現(xiàn)了《指南》精神,讓幼兒在活動中更了解自己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為孩子進入社會打下一定的認知基礎(chǔ),使孩子更關(guān)心、更愿意了解身邊的人與事。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始終為活動目標服務,緊跟社會領(lǐng)域的方向,沒有偏向其他領(lǐng)域。
(2)注重幼兒獨立意識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大班孩子有根據(jù)圖片或其他信息自主表達的能力,活動中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表達的時間。孩子在個別交流、集體交流的過程中,我關(guān)注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結(jié)果,培養(yǎng)了孩子大膽表達的能力。
(3)選擇認知方法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
在社會活動中我避免了過多說教與灌輸,選擇了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知識點與多媒體有機的結(jié)合、動與靜的學習方法相結(jié)合,始終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
3、存在的問題
(1)在本活動中活動內(nèi)容安排過多,按照大班的幼兒接受能力應適量減少內(nèi)容中的少數(shù)民族。
(2)在活動的結(jié)尾部分應有幼兒對家鄉(xiāng)情感知識的提升。
(3)我的提問、談話、交流、講解等語言可以更加精練,更適合幼兒的聆聽習慣。
集體教學活動是幼兒園一日學習的主要方式,那么如何須效的開展成為老師的一直研究探討的問題,集體教學是老師圍繞活動目標、有組織、有計劃地指導全體幼兒進行的學習活動。但當面對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時,我們就有些手忙腳亂了,既想照顧到每個孩子,又想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結(jié)合我的集體教學活動應注意的問題,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重內(nèi)容,形式靈活,豐富活動內(nèi)涵。
很多知明老師提出的情境教學確實適合幼兒園孩子的形象思維的特點,尤其是教學這么抽象的內(nèi)容,但這只是為我們更好地開展集體教學活動的服務,不能忘記這個基本點,所以在開展實際活動時,要理解、尊重幼兒,以適合他們的形式和他們歡迎的方式,去組織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因此,集體教學活動中,我從本班孩子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水平出發(fā),合理的設(shè)置最近發(fā)展區(qū),淡化情境的影響,讓還在操作前,我都先示范一次,這樣既提供范例,又鼓勵孩子的信心,讓他們覺得“跳一跳,能摘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和我自己的觀察下,與陪伴老師共同制定班級規(guī)則,并且嚴格執(zhí)行,對于違反的幼兒,嚴厲批評教育,同時,對于實驗課的開展,我也繼續(xù)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過程中,留意每個孩子的操作,及時和陪伴老師同時指導,保證幼兒體驗到實驗的快樂。
最后,提升自己的語言魅力,合理安排活動,德國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曾經(jīng)指出:“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彼裕_始活動前,要求老師把自己該說的話錘煉的非常準確、簡單。用語言去發(fā)蒙,用語言去啟智,用語言去激勵,用語言去引悟,用語言去贊美,用語言去督促,這就是教師語言的獨特魅力。具體來說,教師的語言要平實、幽默、機智、激情、激勵。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是一個演員,而且是個演講家,應該有駕馭教學語言的高超技能,這樣才能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孩子樂意且熱烈地盼望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習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總之,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所以我們只有在不斷的學習,實踐和反思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才會組織出更優(yōu)質(zhì)的活動,讓孩子帶著問題進課堂,同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為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樂業(yè)縣福星幼兒園 梁春煥
2015年12月14日
2
活動目標:
1、學習兩人用腳編花籃,練習單角跳,發(fā)展平衡、協(xié)調(diào)能力。
2、探索與同伴用身體各部分編花籃的方法,交流、遷移自己的經(jīng)驗。
3、努力完成游戲圈過程,克服困難,堅持到最后,體驗合作成功帶來的愉悅。
4、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編制的花籃一個,紅花、黃花、蘭花若干。
音樂磁帶或cd,cd機一臺。
活動過程:
隊列練習。
引導幼兒練習開花走、左右分隊走,在隊列變化中聽口令或哨聲提示走、跑交替。
探索用身體編花籃的方法。
--出示花籃,啟發(fā)幼兒與同伴結(jié)伴,鼓勵幼兒用我們的小手或小腳編花籃。
--請幼兒交流編花籃的不同的方法。
游戲:編花籃。
--兩名教師示范用腳編花籃,觀察將兩只腳鉤在一起編成花籃的動作以及單腳跳的方法。
--幼兒嘗試雙人鉤腳編花籃,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教師出示花籃念兒歌,最后將紅色的花朵放在花籃里,變成一個紅花籃。
--兩名教師邊拍手念兒歌邊表演單腳跳編花籃,然后帶領(lǐng)幼兒一起玩編花籃,練習有節(jié)奏地單腳跳。
--兩人一組編花籃比賽,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能堅持單腳跳玩游戲。
--出示黃花,引導幼兒仿編兒歌,玩編花籃的游戲。……。
音樂舞蹈:
師生隨著音樂表演快樂的圓圈舞。
《編花籃》是一首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河南民歌。歌曲以“編花籃”為題,借物抒情。歌曲采用四個各為四小節(jié)的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jié)構(gòu)。旋律中的六度大跳富有河南地方戲曲的音調(diào)和唱腔,這也使歌曲形成了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歌的一個主要風格特點。尤其是歌曲結(jié)尾“那哈依呀咳”襯詞的運用,更盡情的抒發(fā)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發(fā)自肺腑的贊美之情。所以最初設(shè)計本課時,我的想法就是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與原來的學生學習方式,我要換一個角度來設(shè)計教學內(nèi)容,考慮到游戲是孩子們的最愛,所以我最終選擇了以游戲的方式來貫穿整節(jié)課。
課的一開始,我就讓孩子們伴著《編花籃》的伴奏音樂,全班做跳大繩的游戲進教室,讓孩子在游戲的同時就感受到了這節(jié)音樂課的樂趣,接著我和孩子們一起玩起了編花籃的游戲,我是通過三次做游戲來讓孩子們體驗這首歌曲,第一遍我讓孩子邊做邊拍手,第二遍我們是說著編花籃的兒歌來做游戲,第三遍我們邊說兒歌邊聽音樂來進行游戲,讓孩子們在感受了三次的游戲后,體會到音樂與游戲的密切關(guān)系,有了音樂的游戲會讓人們更能盡興的進行游戲,同時我們也在游戲中更加熟悉了這首歌曲的旋律。這時引入到這首歌曲的歌詞,讓孩子們在靜靜聆聽歌曲的演唱中,了解了歌詞的內(nèi)含,其實是在歌唱牡丹花,這時適時的引入本課的欣賞歌曲《牡丹之歌》,這樣的設(shè)計很好的將孩子們帶入到了欣賞牡丹的情境中,并在欣賞花的同時,聆聽了本課的歌曲《牡丹之歌》,并了解的牡丹花,對歌曲就表現(xiàn)得更加的喜愛。
在歌曲教學中,通過老師聲情并o的范唱,把河南歌曲的韻味表現(xiàn)了出來,讓孩子覺得這首歌曲是可以用不同的風格來表現(xiàn)的。這時就引出了河南人的方言特點,通過一個趣味化的動畫片片斷《貓和老鼠》,讓孩子對河南方言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我們那通過用方言來跟節(jié)奏讀詞的方式,讓孩子們在熟悉歌詞的同時更感受到了說方言的樂趣。并能很自然的演唱了歌曲,在學唱的同時,我也是讓孩子自己來找必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難句,通過孩子的發(fā)現(xiàn),我們找到了歌曲的演唱難點就是裝飾音中的前倚音,那么我通過讓孩子來聽琴的方式,了解了歌曲中有無裝飾音的不同變化,并讓孩子們親自體驗了這兩種聲音,接著通過孩子們的演唱引到了河南地區(qū)的演唱風格。我們看了一首河南豫劇《花木蘭》先選段中的《誰說女子不如男》,從中我們找到了河南民歌的起源是從河南豫劇中演變過來的,讓孩子更加了解了河南民歌的特點。
課堂的最后,我是以前后呼應的方式來結(jié)束,讓孩子們在游戲中來創(chuàng)編歌詞,我們分成了幾個大組,孩子們在老師給出的游戲項目中進行小組間的配合,有負責寫歌詞的,有負責編動作的,有負責演唱的,并且每個組在最后時,都很圓滿的完成了本組創(chuàng)作的歌曲并進行了綜合性的表演。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站立由高3540厘米處往下跳,增強幼兒的跳躍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遵守紀律的品質(zhì)和自我保護意識。
3、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活動準備:
小椅子。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幼兒隨音樂做操。
動作: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轉(zhuǎn)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2、基本部分。
(1)教師示范雙腳從小椅子上跳下來,并講解動作要領(lǐng):準備好跳的姿勢輕輕跳下,前腳掌輕輕落地,保持身體平衡。
(2)教師:今天小朋友來做傘兵,老師做指揮員,大家一起來學跳傘的本領(lǐng)。幼兒一起年兒歌:我們都是小傘兵,個個勇敢練本領(lǐng)。幼兒邊念兒歌邊反復練習從椅子上跳下。重點指導幼兒落地時要前腳掌著地,膝部微曲,兩臂前平舉保持平衡。
(3)介紹情節(jié)和游戲動作。教師:小傘兵本領(lǐng)練好了,可以上飛機跳傘。指揮員說起飛,小傘兵就兩臂伸開平舉,模仿飛機在天空自由飛翔,指揮員命令飛過高山,飛過大海,準備跳傘。小傘兵就快飛到椅子邊并站到小椅子上做好跳傘的準備動作,聽到跳傘口令,小傘兵雙腳并攏跳下,最后指揮員說集合,小傘兵在椅子后面站好。
3、結(jié)束部分。
小傘兵從天空中慢慢落下,并隨音樂跳起優(yōu)美的舞蹈。
教后感:次活動鍛煉了幼兒的跳躍能力,而且從活動中讓幼兒了解了,玩游戲要遵守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小傘兵》是一個體育健康活動,雖然由于天氣原因,沒有在操場上開展,但是活動室中卻并不影響孩子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本次活動在目標達成度上,通過多次的跳傘運動,較好地鍛煉了幼兒協(xié)調(diào)、平衡及跳躍的能力,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了幼兒遵守紀律的品質(zhì)及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練習助跑跨跳不低于40厘米高的障礙物,培養(yǎng)幼兒的彈跳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團結(jié)、守紀的良好品質(zhì)和積極競爭的意識。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裝了半瓶水的大雪碧瓶。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幼兒自帶雪碧瓶進場,迅速站成一路縱隊,并將雪碧瓶豎放在地上,有一定的距離,教師帶領(lǐng)幼兒繞雪碧瓶進行走、跑的練習。
(2)將雪碧瓶橫放,進行跨雪碧瓶走和雙腳進行跳的練習。
(3)做雪碧瓶操,動作自編,順序為:上肢運動、下肢運動、體轉(zhuǎn)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2、基本部分。
組織幼兒,迅速將手中的雪碧瓶排成一排,布置在場上。
(1)交代游戲名稱、玩法。
(2)學習助跑跨跳。
教師示范:在起跑線后往前助跑,在雪碧瓶前,一只腳用力蹬地,另一只腳跳起跨躍過雪碧瓶,雙腳依次輕輕落下,繼續(xù)向前跑。
(3)游戲比賽小鹿搬家。
幼兒分成三隊,每人拿一個青草卡片,當?shù)谝恢恍÷箤⑶嗖菟偷叫录曳祷睾?,第二只小鹿就立即出發(fā),依次進行,看哪個小鹿最先搬完。
提醒幼兒若將雪碧瓶碰倒,要立即擺好后再繼續(xù)跑。
3、結(jié)束部分。
小結(jié)比賽情況,表揚團結(jié)、守紀律有榮譽感的幼兒。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jié)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活動目標:
活動準備:
4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裝著沙子)、平衡木、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2、游戲:《袋鼠媽媽》。
規(guī)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3、分散活動:提供大口袋,指導幼兒帶著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游戲。
次活動的內(nèi)容和目標都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重、難點突出,幼兒的學習勁頭也很足,尤其在競賽過程中能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進行,秩序較好。但在動作講解過程中有點亂,有點急于求成。整個活動的運動量較少,應該多給孩子運動,增加鍛煉身體的熱情。
一、設(shè)計意圖與目標:小班幼兒對鮮艷的色彩非常敏感,顏色的變化使幼兒興奮、驚奇,孩子們對顏色產(chǎn)生了濃厚的探索欲望,于是我們設(shè)計了“彩色世界”這一主題。
經(jīng)過深入鉆研和再三推敲,結(jié)合我班幼兒實際,我們將主題目標定為:通過活動,使幼兒在彩色世界中初步感受周圍環(huán)境的絢麗色彩,體驗色彩及其變化帶來的樂趣。認識幾種常見的顏色,樂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色彩,美化生活。
二、活動準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主題進行前,我們利用家教園地、板報通知等形式,與家長進行了及時的溝通和聯(lián)系。請家長利用周末時間帶領(lǐng)幼兒走進大自然、廣場、公園、動物園、去觀察五彩世界,讓幼兒感受自然美和色彩美。并請家長協(xié)助搜集了大量色彩的資料(圖片、玩具、圖書、光盤),擴充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
世界是五顏六色的,也是精彩紛呈的。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要靠日常的熏陶。首先,我們?yōu)橛變焊惺苊篮捅憩F(xiàn)色彩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精心為幼兒設(shè)置了多個區(qū)域。紅紅的太陽,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綠綠的大樹,黃黃的房頂,組成了后墻美麗的畫卷,色彩的美麗深深的吸引著孩子們的眼球。在主題進行中,我們將玩具柜包裝成“色彩展示區(qū)”,把幼兒認為最漂亮的圖片、實物等分類展示,以供幼兒欣賞討論,并請幼兒互相介紹。在“美工區(qū)”,我們?yōu)橛變禾峁┝硕喾N材料(各種顏色的彩筆、油畫棒、橡皮泥、彩紙若干)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作。另外,我們將活動室中的“觀察角”臨時更改成“英語角”,將關(guān)于英語顏色的卡片張貼在英語角墻壁上,并投放了色彩鮮明的玩具圖片,孩子們特別感興趣?!耙嬷墙恰崩锏牟噬局椋噬磮D,彩色積木等使動手操作變成了一種樂趣,幼兒還可以自由欣賞。
三、活動設(shè)計與分析:
在主題中,我們開展了各種有趣的活動,如《好吃的紅色蔬果》、《花被子》、《顏色寶寶對對碰》、《小兔找太陽》、《誰最漂亮》、《會變的顏色》、《好看的花》、《貪心的變色龍》、《五顏六色的飲料》、《小小糕點師》、《彩色商店》、《彩帶飄起來》等,利用日常生活活動和周圍環(huán)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色彩無處不在,用不同的方式表現(xiàn)美。
記得在故事“小兔找太陽”的分段講述中,孩子們聽得專心致志。時而安靜思考,時而熱情發(fā)言。最后,當小兔找到太陽時,小朋友都高興的拍起了小手。然而最令他們激動的還是去戶外尋找太陽,剛一出教室門,所有的孩子都迫不及待地仰起腦袋望穿天空,爭搶著去找天上的太陽。在看到太陽的那一刻,他們還會學著小兔子異口同聲的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又請小朋友戴上太陽鏡去觀察天空,他們驚奇的喊著:“太陽變成綠色了!”“老師,我看到太陽變成橘黃色啦!”“不,太陽變成黑色的了,哈哈,真有意思!”趁熱打鐵,我組織孩子們繪畫太陽。不出我所料,孩子們的作品豐富多彩,五顏六色,效果出奇的好。
在《會變的顏色中》中,孩子們在玩玩做做中知道了三原色和配色的結(jié)果?;顒娱_始我們發(fā)給每位幼兒一張紅色紙和一支黃色的彩筆,請幼兒自由操作和混色。孩子們積極的探索著,可是,少數(shù)幼兒雖然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現(xiàn)了顏色的變化,但是變化的效果實在是不夠明顯。于是,我們立即放棄了這種操作,改用了顏料水混合實驗法。每組投放了了一個透明的玻璃杯、一盤紅色顏料,一盤黃色的顏料等,由他們合作進行實驗。所有的小朋友立即驚喜的看到了魔術(shù)般的變化。我們還用兒歌的語言進行了小結(jié):“紅黃兩個手拉手,變成橙色變橘子……”實驗和兒歌的結(jié)合,使活動達到了高潮。每個孩子都充滿了成就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本主題中,我們班的孩子對顏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認識了紅、黃、藍、綠、紫、橙、黑、白等不同的色彩,充分體驗到了色彩變化帶來的快樂,并能大膽創(chuàng)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色彩美。但是也存在著許多不足與反思之處。如在美工區(qū)角中,教師可大膽投放木屑、宣紙、手絹、牙刷、墨汁等材料,指導幼兒練習嘗試木屑畫、拓印、滴染等,提高幼兒藝術(shù)技能和表現(xiàn)力。孩子的作品展示中,教師應及時將幼兒的介紹及對顏色的認識記錄下來,作為活動的資料進行展示,供幼兒觀察和欣賞。另外,如果有條件能提供面團、顏料供幼兒操作,及時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并生成新的活動,效果會更深入和顯著。
總之,我們在教學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我們會將“綱要”精神貫徹到教學實踐中,使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3.會背一些有關(guān)霜降的諺語和古詩詞。
霜降節(jié)氣的基本知識和養(yǎng)生之道。
有關(guān)霜降的古詩詞和諺語。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1、師:霜降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從每年的陽歷十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當太陽到達黃經(jīng)210度時開始。此時天氣漸冷、開始降霜。本節(jié)課我們將了解到霜降節(jié)氣的基本知識。
2、學生自學《霜降》。
3、小組討論:
(1)二十四節(jié)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兩節(jié)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霜降節(jié)氣的時間。
每年的十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3)霜降的氣候特點。
天氣開始轉(zhuǎn)冷,比較干燥。
(4)霜降宜吃的食物,你知道為什么嗎?
蘿卜、蘋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奶白菜、牛肉、雞肉等。
(5)有哪些古詩詞講的是霜降?
《歲晚》和《謫居》作者白居易。
《賦得九月盡(秋字)》作者元稹。
《泊舟盱眙》作者韋建等。
(6)你知道霜降的諺語嗎?比一比,誰知道的多。
江蘇:寒露無青稻,霜降一齊倒。
上海: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種冬活忙,晚稻脫粒棉翻曬,精收細打妥收藏。
安徽,寒露收割罷,霜降把地翻。
湖南:十月寒露霜降到,收割晚稻又挖薯。
福建:十月寒露霜降臨,稻香千里逐片黃,冬種計劃積肥足,添修工具稻登場。
(7)你會霜降節(jié)氣歌嗎?
霜降前后始降霜,有的地方播麥忙。
早播小麥快查補,保證苗全齊又壯。
糯稻此節(jié)正收割,地瓜切曬和鮮藏。
棉花摘收要仔細,棵上地下都拾光。
復收晚秋遍地搞,柴草歸垛糧歸倉。
大棚瓜菜看管好,追肥澆水把蟲防,
大蔥蘿卜陸續(xù)收,白菜抓緊來攏幫。
敞棚漏圈快修補,免得牲畜體著涼,
拴牢牲畜圈好豬,麥苗被啃受影響。
捕撈成魚上市賣,藕葦蒲芡采收忙。
城鄉(xiāng)害鼠一起滅,既防疫病又保糧。
4、學生展示,教師點撥。
5、教師總結(jié):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霜降的有關(guān)知識。霜降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公歷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jié)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xiàn)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jié),養(yǎng)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jié)氣對我們的影響。所以,同學們要好好鍛煉身體,注意飲食,防止生病,好好學習。
活動目標:
1、熟練掌握合攏分開跳。
2、基本掌握單腳跳。
3、積極參與游戲。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5、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活動準備:呼啦圈、小兔頭飾、蘿卜卡片、紅綠燈圓圈卡、兩個簍子。
活動過程:
1.(每個幼兒將圈套在身上,后面的孩子拉著前面孩子的圈。)小朋友們,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開著汽車一起出發(fā)吧?。ㄟM場)滴滴滴,到站了!請旅客們一人拿著一個圈找一個地方玩一玩。想一想可以怎樣玩。
2.吹哨,收圈嘍。帶領(lǐng)幼兒圍成一個圈坐下,互相說說剛才你是如何玩圈的。
1.小朋友想出了許多種玩圈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
a.雙腳跳圈。(男女生各一排,每排直線圈9個,教師示范雙腳跳圈)b.合攏分開跳圈。(男女生各一排,每排單雙圈擺放,教師示范合攏分開跳圈)。
2.老師這兒還有一種跳法(師示范單腳跳圈,幼兒分男女兩隊比賽學單腳跳圈)。
3.游戲:小兔子找蘿卜。(教師擺好游戲規(guī)則:合攏分開合攏分開單腳跳三次,拿到一個蘿卜回家放到簍子里。)。
我們找到了這么多蘿卜,讓我們開著小汽車回家分享吧?。ㄗ⒁饧t燈停綠燈行)。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jié)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guān)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活動目的:
鍛煉幼兒的聽覺以及逃跑能力。
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手帕。
游戲介紹:
可多位幼兒共同參加游戲。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當"瞎子",一人將左手抓住左小腿當"拐子"。
玩法:
"拐子"吹口哨,其他幼兒在一定范圍內(nèi)四散跑開,"瞎子"聽聲去摸"拐子","拐子"被摸住,雙方對換角色,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游戲,下一輪再玩。
在開展本次游戲前也糾結(jié),到底選擇哪個游戲呢,最后確定了《瞎子摸拐子》,其主要原因:游戲中有角色區(qū)分,并且角色區(qū)別比較明顯,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比較容易區(qū)分。.來源屈.老師教案網(wǎng);游戲中瞎子和拐子一直處在動態(tài)中,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更喜歡具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游戲中和大班幼兒一起游戲,也有了一定的挑戰(zhàn)性。在游戲中,大班幼兒可以和小班幼兒一對一地進行結(jié)對游戲,這對于大孩子和小孩子的社會性都有了要求,這也是我們選擇這個游戲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游戲中,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以下幾點:
相比以前的混齡民游,我們本次沒有采取一開始就混的方式,而是兩位老師一人帶一部分的幼兒,在大班幼兒開始游戲時,小班幼兒在旁邊觀看,同時了解游戲的玩法,這為后來小班幼兒也參與到游戲中打下了基礎(chǔ),他們可以事先也用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在開始混齡時心中有數(shù),才不會害怕,也不會不敢參加。在第一次游戲后,大班幼兒開始講述游戲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時,這時候小班幼兒才參與到游戲中,這種參與的方式更顯自然。
在以往的混齡游戲中,基本出現(xiàn)的方式就是大帶小,因此在本次活動的一開始,我們的設(shè)想也是讓大孩子帶著小孩子一組一組地游戲。于是,我們在游戲中看到了大孩子帶著小孩子一直扮演拐子進行游戲,在拐子快要被摸到時,會教小孩子蹲下或者趴在地上以躲避瞎子的摸索。但我們更看到了,一對一扮演瞎子時,雖然是大孩子戴著圍巾做瞎子,但小孩子會拉著他的手,指導他往前,往后,這種小幫大的組合我們還是第一次看到,但正是這種小幫大的組合,反映了在這次游戲中,社會性的發(fā)展不僅僅是體現(xiàn)在大年齡幼兒身上,在小年齡幼兒的身上也得到了體現(xiàn)。
本次游戲帶有一定的競爭性,瞎子必須摸到拐子,而拐子必須躲避瞎子,這兩者之間是相對競爭的關(guān)系。在游戲一開始,由于沒有規(guī)定范圍,瞎子始終沒有摸到拐子。于是,在第二次游戲中,用易拉罐圍圓,規(guī)定拐子必須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這為瞎子摸到拐子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是我們看到了拐子通過加快速度的方式來躲避拐子,并且大孩子知道要拉著小孩子,當小年齡幼兒快要被摸到時會用手護住她,這樣讓游戲更有競爭性。
但也看到在游戲中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所有的問題都應該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講述。游戲必須是自由自主愉悅的,在今天的游戲中自主性還體現(xiàn)得不夠到位,比如發(fā)現(xiàn)問題時可以讓孩子們多講講,并講講應該有什么樣的解決策略,在這方面老師講的太多,給予孩子的空間不夠。
二、準備工作應該更到位。游戲中,老師用圍巾來蒙住孩子的眼睛,一方面耽誤啊時間,每次都必須要由老師來系,應該準備一個眼罩,這樣孩子們可以自己戴上戴下,更體現(xiàn)自主性。同時,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褲腿較寬,因此,拉到了小腿中間,沒有起到屈腿走的目標。老師應該事先設(shè)想到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可以為孩子們準備打好結(jié)的短繩,讓孩子們踩在鞋底并用手拉住,這樣孩子們就不會出現(xiàn)基本直行走的現(xiàn)象了。
一.師生一起隨音樂律動(音樂:大鐘小鐘)
二.歌曲學習
1.談話法:讓生談談自己家里的成員,描繪一下爺爺奶奶的樣子、在家怎樣幫助他們等,引出歌詞并展示出來。
2.師生一起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并用動作來體現(xiàn)其內(nèi)容。
3.觀看屏幕上的孩子是怎樣做一個好娃娃的。(熟悉歌詞并開始接觸歌曲旋律)
4.聽唱法學習歌曲。(聽歌2次,小聲哼唱1次,為了解決歌曲中的難點:“尊敬老人有禮貌呀”那一句或?qū)W生不會唱的其他地方,可以先叫同學自己說,然后請會唱的同學起來教唱。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
5.有感情的唱歌。
三.表演拓展
1.引導生可以自由發(fā)揮,除了歌詞中的人物爺爺奶奶以外,還可以是爸爸媽媽,除了送水,讓座以外,還可以是掃地,切水果等,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歌詞的創(chuàng)編,如:“爸爸工作忙呀,工呀工作忙,我?guī)桶职智兴?,切呀切水果”。。。。。?/p>
2.生生互評,師總評。
3.學生自己找小伙伴分角色表演,突出“家”的氛圍。關(guān)鍵在于能隨音樂完整的`完成彝族表演活動,有角色,有內(nèi)容,有道具等。
感悟及建議:
當學生把歌詞創(chuàng)編成:“爺爺年紀大呀,總是愛睡覺,我給爺爺被子蓋呀,爺爺笑哈哈,姑姑愛跳舞呀,總是愛跳舞,我給姑姑端水喝呀,姑姑笑哈哈。。。。。。”我感受到了新教材以及新觀念帶來的快樂。
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別強,因此,新綱要強調(diào)“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現(xiàn)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已接觸很多工具(鉛筆、橡皮、水果刀等)對它們十分感興趣,但幼兒對工具的認識僅是一些感性經(jīng)驗,對工具的具體用途、種類還不是很了解。本次活動我讓孩子通過操作、觀察及其講述等手段,讓孩子在自主活動中增添一些科學知識。
1、通過交流展示各種工具,初步感受工具的種類很多。
2、在觀察操作嘗試中感知工具的作用很大,發(fā)展綜合能力。
3、能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觀察和探索的樂趣。
4、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1、課前幼兒收集各種工具。老師和幼兒到室外尋找特殊的工具。
2、卷筆刀、削蘋果機,刨子,開瓶器。以及相對應的輔助用品。
一、嘗試操作使用工具。
1、師:“前幾天老師和大家一起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工具,今天讓我們就來試試這些工具,看看它們有什么用?!保ㄓ變悍謩e操作工具,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二、交流工具使用方法。
1、師:“剛剛小朋友都使用這些工具,請你來說說你使用了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情?
2、幼兒講述使用過程和方法。
3、教師小結(jié):這些工具有的是在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的,有的是在學習中用到的。
4、師:“桌子上還有一些工具請你看一看,玩一玩,它有什么用?”
5、分類并認識字卡。
師:“現(xiàn)在請大家把這些工具,按照不同的用途幫它們分分類?!保ㄓ變翰僮鳎?。
師:“你為什么把這些工具都放一起?”(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出示字卡:學習工具、生活工具、交通工具、通訊工具。
4、再次分類及鞏固。
教師出示有字卡的簍子,請幼兒再次分類。
師:“桌上還有一些工具我請幾位小朋友來介紹一下它們的名稱和用途,并將它們分分類。(個別幼兒講述、操作)。
5、引導幼兒認識一些特殊工具。
師:“老師這還有兩樣工具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出農(nóng)作工具并認識字卡。
6、小結(jié):我們今天認識了很多的工具它們有學習工具、生活工具、交通工具、通訊工具、農(nóng)作工具。還知道了他們各自的用途。
三、總結(jié)認知激發(fā)探索。
出示鋸子,提問幼兒這是什么?是誰發(fā)明的?是怎樣發(fā)明的?
教育幼兒要愛觀察,愛探索,長大發(fā)明各種有用的工具。
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別強,因此,新綱要強調(diào)“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現(xiàn)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已接觸很多工具(鉛筆、橡皮、水果刀等)對它們十分感興趣,但幼兒對工具的認識僅是一些感性經(jīng)驗,對工具的具體用途、種類還不是很了解。本次活動我讓孩子通過操作、觀察及其講述等手段,讓孩子在自主活動中增添一些科學知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背景:。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區(qū)域活動這一活動形式滿足了孩子們不同的發(fā)展需要,尊重了孩子們的個別差異,它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動機會,其潛在的教育價值也不斷被挖掘出來。因此,它越來越被我們老師所重視,成了孩子們在幼兒園生活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案例:
一天,在區(qū)域活動中,我們增加了新的材料——夾東西。根據(jù)孩子們不同的能力,我們分別提供了紙團、紅棗和玻璃球,讓孩子們用相同粗細的筷子嘗試從一個碗夾到另一個相同高度的碗中。孩子們對新的材料很感興趣,都想來玩一玩。
這一天,小林最先來到了生活區(qū),他一眼就看到玻璃球還沒有人玩,于是就端出了夾玻璃球這個最高層次玩了起來。在班上,小林的動手能力相對比較弱,他試了好幾次,怎么也夾不起來。我在邊上看了他約有五六分鐘,看他老是夾不起來,于是就走過去,蹲下來輕輕地對小林說:“小林,你試試夾紙團好嗎?”小林抬頭看看我,搖搖頭說:“不,我就是要玩珠子?!蔽矣謩窳怂靡粫?,極力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可是一直沒有效果,小林堅持要玩玻璃球。沒辦法,我只能手把手地教他夾,可是還是不行。小林的動作是對了,但手不靈活,用力的方法不對。就這樣,我們夾了好一會兒,小林忽然抬頭對我說:“楊老師,你給我一個調(diào)羹吧!調(diào)羹我會舀的?!蔽衣犃?,心里咯噔一下,心想:給不給他呢?如果給他調(diào)羹,就沒有按要求進行活動,材料提供的目的達不到。而且,給了小林調(diào)羹,其他的孩子也會要,這可怎么辦呢?回頭又一想:現(xiàn)在小林的興趣在玻璃珠上,因此,他不會去考慮換材料,可也與能老是讓小林坐著呀?于是我從柜子里找出了一個很小很小的調(diào)羹,交給小林。小林拿到調(diào)羹就開始勺起來。一開始是一顆一顆地勺,接著就是兩顆兩顆地勺,在勺兩顆的時候,他得意地抬頭看著我說:“楊老師,你看!”
第二天,區(qū)域活動開始了,只見小林選擇了第一個層次——夾紙團,慢慢地夾者,他的動作比較準確,夾地很專心。
三、分析與反思:
在這個案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給他調(diào)羹對不對?
想到了自己會用調(diào)羹,就向我提出要用調(diào)羹的要求。這時是他自己在給自己一個臺階下。當時我的內(nèi)心是十分矛盾的,因為,我的心中的即時目標是固定的。在經(jīng)過一陣掙扎后,我最終選擇了尊重他,給了小林調(diào)羹,滿足了他這時的需要。在隨后的活動中,小林進行了第二次的自我調(diào)整,他嘗試用小調(diào)羹一次舀兩個玻璃球。并在第二天嘗試了第一個層次的活動。到這時,我的問題解決了。
通過這個案例,我認識到了幾點:
一、目標應隨孩子的需要靈活調(diào)整。
有時,我們往往太執(zhí)著于自己的活動目標,而忽視了孩子自身的需要,順著孩子一些,也許會出現(xiàn)另一番天地。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在同化和順應的基礎(chǔ)上的知識、行為的重新建構(gòu)過程。小林要玩玻璃球,但按老師提供的要求他并不能達到,怎么辦呢?小林他通過自我的調(diào)整,征求老師的幫助,降低了要求,達到了自己的能力范圍。同時,他也在給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提高自己舀的難度,這也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在第二天,小林自然而然的選擇了適合自己能力的材料進行活動。在這個案例中,正是因為后來我尊重了小林的已有發(fā)展水平、能力和經(jīng)驗學習方式,才使小林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興趣的滿足,使他第二天又進行了第二次嘗試(第一層次),逐步得到提高。
二、方法應靈活多樣。
三、介入之前,要學會積極等待。
存在了,他的興趣將因著一次的活動而告終,值得慶幸的是小林始終堅持了自己的想法,而我也尊重并支持了小林的選擇,這樣才更好地讓小林在自己操作的過程中了解了自己的困難,產(chǎn)生了矛盾沖突,從而進行了自我調(diào)整,自己來想辦法嘗試解決。
在今后的活動中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觀察、分析的能力,根據(jù)每個孩子不同的能力、特點,及時調(diào)整目標,進行支持、合作、引導,使每個孩子都得到滿足和成功。
1、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想像并用肢體動作有節(jié)奏地表現(xiàn)樂曲內(nèi)容。
2、喜歡參與音樂游戲,嘗試用幽默、詼諧的動作表現(xiàn)樂曲內(nèi)容。并在此游戲過程中體驗快樂。
教學過程:
白雪:“狠毒的皇后太可怕了,今天我不想一個人在家,我能跟你們一起上山勞動嗎?”
小矮人:(幼:“好吧!”)
小矮人,四個、五個、六個小矮人,許多小矮上山勞動,多么快樂呀!(歌曲《印第安人》改編)
vcd故事知道小矮人在挖水晶或挖寶石。)
小矮人用力在挖水晶的聲音?”(完整欣賞樂曲。)
白雪:“誰能模仿小矮人挖水晶的聲音?小矮人每次找到水晶都挖了幾下?”
了讓別人給挖走了?!?/p>
白雪:“小矮人挖了很多的水晶,會用什么工具將它藏進山洞呢?”( 幼:用小推車把水晶運進山洞。)
白雪:“誰的力氣大?請你來表演推很重的小推車?!?/p>
白雪:“我們來聽聽音樂中哪個音特別象是在推很重的小推車?”(聽音樂)
白雪:“誰聽到了推很重小推車的聲音,請你來模仿推車的聲音?”
白雪: 你們?yōu)槭裁从X得這個音像是小矮人在推車呢?(幼:“因為這個音拉得很長”。)
白雪:“瞧,剛才我們挖了這么多的水晶,我們先用小推車把水晶運進山洞吧!”(聽
音樂打節(jié)拍,進行到“重音”和“延長音”。時用節(jié)奏動作表現(xiàn))
注: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分步驟,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深刻地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并結(jié)合游戲所創(chuàng)設(shè)的情景通過聲音、動作、等多重的形式表現(xiàn)了自己對“重音”和“延長音”,的理解,解決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的重難點。
就能挖到更多水晶?!貙殘D’上的腳印表示什么?”(幼:“小矮人在走路”)“一個腳印表示走一步。我們也來試試吧!”(幼兒在座位上腳踩節(jié)奏模仿。)
注:強調(diào)小矮人走路時要有節(jié)奏,因為幼兒在游戲時往往只重視表現(xiàn)“重音”和“延長音”而輕視了走路時也要有節(jié)奏。
哪里該將水晶運回山洞, 秘密就藏在剛才那首音樂里。
白雪:(出示教師事先設(shè)計好的“重音記號”和“延長音記號”) 我這有兩種記號,猜猜那種是“重音記號”那種是“延長音記號”。
白雪:“我們聽音樂合作,你們聽到‘重音’‘延長音’馬上模仿它的聲音提醒我,我立刻在‘藏寶圖’的空白出貼上相應的記號。把‘藏寶圖’的秘密找出來。有信心完成任務嗎?”(師幼合作填補圖譜)
注:以找‘藏寶圖’的秘密為由,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聽音樂合作填補圖譜,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樂曲結(jié)構(gòu)與圖譜的匹配。“重音記號”和“延長音記號”教師可課前設(shè)計好,也可根據(jù)需要讓幼兒來設(shè)計。
白雪:“一天,小矮人快樂地上山挖水晶。準備——出發(fā)......”
注:放慢速度哼唱是因為幼兒理解樂曲結(jié)構(gòu)與圖譜的匹配時需要一個反映的過程。
白雪:“現(xiàn)在小矮人要跟著音樂出發(fā),速度會變得更快。準備——出發(fā)......”
四)引導幼兒看圖譜,發(fā)現(xiàn)圖譜中每一樂段 “延長音”記號“逐一增多”的規(guī)律
白雪:“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小矮人每一次挖到水晶時推車的次數(shù)都不一樣,你們
發(fā)現(xiàn)這里面的規(guī)律了嗎?”
白雪:“為什么延長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個呢?”(幼:“因為水晶越來越多,需要的車也越來越多。
所以延長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個”?;蜍嚿系乃г絹碓街?,所以延長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個?!保?/p>
注:這一步驟的設(shè)計整合了科學領(lǐng)域中的計算內(nèi)容“逐一增多”,既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時又幫助幼兒理解了音樂的曲式結(jié)構(gòu)——比較四個樂段中的旋律和節(jié)奏的異同。
五、游戲:幼兒用肢體語言有節(jié)奏地表現(xiàn)想像中樂曲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
白雪:“現(xiàn)在讓我們跟著音樂中的小矮人一起去挖水晶去吧!”
注:幼兒徒手有節(jié)奏地練習,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表演打基礎(chǔ)。
1、引導幼兒選擇適合的工具用相應的滑稽的動作表現(xiàn)使用工具。
勞動工具。如:掃把、錘子、鏟子、鎬子等。)
動作,(如白雪:“我發(fā)現(xiàn)前面后、左、右、上、下巖石縫里有水晶,我們選擇一把好用的工具把它挖出來呢?比比誰的動作更搞笑、有創(chuàng)意?!保?/p>
注:幼兒使用利用自制的廢舊材料勞動工具,游戲起來特別感興趣。想像水晶藏在我們周圍的各個空間方位的巖石里,豐富幼兒的空間動作。
白雪:“你們喜歡誰的動作,為什么?”(引導幼兒從動作的創(chuàng)意、夸張、表情來評價。)“我們一起來學學。”
注:適時提供幼兒間的相互學習的機會。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誰的動作最滑稽哦?!保ń處熀叱垘讉€幼兒來表演)
注:重視幼兒個性化的發(fā)展,
白雪:拿上工具我們繼續(xù)挖水晶吧!
白雪:“今天我們挖的水晶真多,晚上我給你們做‘蘋果派’吃,快收拾好東西我們回家吧!”(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唱著歌回家了)唱:“一個、兩個、三個小矮人,四個、五個、六個小矮人,許多小矮人勞動回家,多么快樂呀!”
聽音樂:請四個幼兒來表演小矮人推車的情景,(第一樂句請一人推車,第二樂句時加一人幫忙推,依次類推)其他幼兒表演小矮人走路和挖水晶的情景。按音樂的發(fā)展,一組在表演時另一組保持造型不動。
注:發(fā)展幼兒的注意力和控制能力,增添游戲的情趣。
活動目標:
1、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2、能夠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模仿各種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教師出示蘿卜頭飾,引出故事主題。
二、展開部分。
(1)教師操作手套娃娃,講述故事,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正確回答。
教師:這么多人,人多的力量是不是很大啊?
(2)再次講故事,請個別小朋友用手套娃娃進行故事表演教師:那好,那我們現(xiàn)在也一起來拔拔這個蘿卜好不好?我請一個小朋友來用手套娃娃表演。
(教師請個別小朋友上來表演,請小朋友試著和老師一起講,主要掌握“來拉,來拉”“‘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這兩個句子)教師小結(jié):恩,人多的力量真是大啊?那小朋友想想再拔一次這個蘿卜啊?那好,現(xiàn)在啊,我們大家一起來把這個蘿卜拔出來!(教師引導全部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三、結(jié)束部分。
教師引導全部幼兒一起表演故事。
教師:這么大的蘿卜,小朋友們有沒有拔出來啊?蘿卜拔出來了小朋友們開不開心啊?
四、活動延伸。
將手套娃娃放進語言區(qū),幼兒可以在那里繼續(xù)邊用手套娃娃自己表演并講述故事情節(jié)。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學習簡單的角色對話,豐富詞匯"拉"、"拔"。
3、"初步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同伴間相互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背景圖及各角色圖片各一張(可粘貼);。
2、各角色的掛飾各一張。
活動過程:
二、播放課件,分兩段欣賞故事、
1、帶著問題觀看課件"拔蘿卜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困難?"播放故事開頭至"拔牙拔,可是他拔不動"請幼兒回答剛才的問題。
2、蘿卜拔不動怎么辦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3、讓我們繼續(xù)觀看課件,看看老公公是怎么做的?請了誰來幫忙?
繼續(xù)播放課件至結(jié)束。
三、利用教具,一邊復述故事一邊提問。
1、老公公一個人拔起來蘿卜了嗎?他找了誰來幫忙呀?(老婆婆)老婆婆是怎么回答的?
幼兒學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動作。
6、大蘿卜有沒有拔出來?是被誰拔出來的呀?他們高不高興呀?
7、為什么老公公一個人拔不動蘿卜,很多人一起就把蘿卜拔出來了呢?
四、表演故事。
請小朋友表演故事。請一組小朋友們帶上掛飾,設(shè)計情景。教師和小朋友一起講述故事,再一次感受作品。
教學反思:
一、目標反思針對我的三條目標,我設(shè)計了幾個環(huán)節(jié)完成目標。
目標1:傾聽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我在環(huán)節(jié)【二】中體現(xiàn),由于故事較長,我采用分兩段欣賞。
目標2:學習簡單的角色對話,豐富詞匯"拉"、"拔"。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重點,我用圖片作為更深層的理解,而圖片教具,我用了動感的,可以拉起來的蘿卜,孩子們看到蘿卜動了,給故事增添了趣味性。在環(huán)節(jié)【三】中作為重點理解。
目標3:"初步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同伴間相互合作的快樂。這一目標,我在環(huán)節(jié)【三】的結(jié)尾通過提問啟發(fā)的方法,讓幼兒自己猜測道理,又通過游戲,更深刻的感受了樂趣??梢哉f,三個目標全部完成。
三、教學效果反思從整個教學活動的效果來看,孩子是快樂的,活動氣氛也比較輕松,但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時,想讓每個孩子參與進游戲中來,所以請全班孩子來表演游戲,感覺不是很成功。第一:孩子沒有用故事中的語言對話來進行表演。第二:表演就是要省略旁白的部分,而我在表演的時候,成了第三次講故事,影響了孩子們游戲看快樂情緒。有待提高。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知道不做危險動作。
2.學習履行一些簡單的安全行為。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使幼兒初步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安全。
說明:幼兒年幼無知,缺乏安全意識,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會引起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自我保護方法的愿望和動機,才會真正地“導之以行”。
難點:使幼兒分辯安全行為與危險動作,學習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安全行為和保護自己的方法。
說明:由于幼兒生活經(jīng)驗貧乏,很難預見自己各種行為的后果,也不會分辯安全行為與危險動作,以致于在學習中感到困難。因此,應將分辯安全行為與危險動作,以及學習保護自己的方法視作難點。
中班幼兒仍然保留著直覺行為性思維的特點,對自己行為的計劃性、預見性較差。因此,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據(jù)此對幼兒進行自我安全保護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活動流程
感知討論——操作實踐——強化鞏固
1.引導幼兒感知討論
建議教師利用區(qū)角活動、園內(nèi)觀察活動、視聽活動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感知討論,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重視。
例一:在語言區(qū)角內(nèi),增設(shè)《橡皮膏朋朋》圖書若干冊和錄音帶,供幼兒閱讀、傾聽。并適時設(shè)問,引導幼兒討論。如:朋朋的鼻子怎么會又紅又腫呢?它的頭上為什么經(jīng)要貼橡皮膏了?朋朋應該怎樣做就不會變成橡皮膏朋朋了呢?(新故事在《生活》教第90頁)
2.幼兒集體或分組操作實踐,教師因人而異地進行指導。
四、教學反思
中班幼兒仍然保留著直覺行為性思維的特點,對自己行為的計劃性、預見性較差。因此,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據(jù)此對幼兒進行自我安全保護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從幼兒的實際情況看,他們對安全方面的知識并非一無所知。在前幾年的生活中,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積累了安全方面的知識。在此基礎(chǔ)上,若能進一步運用他們的原有經(jīng)驗,并從情感激發(fā)入手,引起幼兒對安全的“警覺“,這樣,才能使教育的要求真正地轉(zhuǎn)化為幼兒自覺的安全行為。
首先,從設(shè)計多種情境,提供多方信息著手,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關(guān)注,讓他們在看看、聽聽、講講、議議中初步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為以后的教育作好鋪墊。
其次,結(jié)合日常生活、或創(chuàng)設(shè)特定的情景幫助幼兒了解什么情況下易發(fā)生安全事故,了解哪些是危險動作,怎樣做才是安全行為,通過一些實踐活動和操作,以學習一些簡單地自我保護身體的方法。
種植園地是孩子們喜歡的地方,他們特別關(guān)注小苗的生長,每天都要跑去觀察、澆灌、養(yǎng)護小苗。周一的早晨,孩子們又跑去看小苗,他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上周五還綠油油的小苗,經(jīng)過一個周末,今天有點“打蔫”了。孩子們很著急。周末和假期的時候,怎么讓小苗能及時喝上水?有的孩子說:把自來水管接到地里來,周末的時候就把水管打開,這樣小苗就不會渴死了;還有的孩子說:大家輪流在周末和假期的時候來幼兒園澆水??蛇@幾個提議在一番討論之后都被善意地否定了。孩子們想到了平時會收集雨水、淘米水進行灌溉,那么如何把收集生活廢水的節(jié)水活動和我們的種植灌溉活動更好地聯(lián)系起來呢?在老師的提醒建議下,孩子們想到,能不能自己制作一個設(shè)備,讓它既能保存平時收集的雨水、淘米水,又能在周末小朋友不方便澆水的時候灌溉小苗?經(jīng)過一番商量,孩子們決定制作一個節(jié)水的灌溉瓶。
活動目標
1.探索用身邊的物品制作節(jié)水灌溉瓶,學習正確地使用打孔器和輔助材料。
2.培養(yǎng)幼兒愛護植物的美好情成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有播種、澆灌小苗的經(jīng)驗。
2.物質(zhì)準備:各種飲料、礦泉水瓶,瓶蓋;麻繩、綢帶、膠帶、膠條、橡皮膏、剪刀、打孔器、各色即時貼、粗細不同的釘子;用直徑5厘米左右的樹干搭好的懸掛支架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活動。
請幼兒動腦筋想辦法。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物品,看是否能用身邊的物品做一個小苗的灌溉瓶。
2.幼兒觀察并討論用身邊的物品來做灌溉瓶。
師:什么東西可以用來做灌溉瓶?你想怎么辦?
(一個孩子提出:“用礦泉水瓶灌水,瓶蓋給鉆出眼兒,掛上就可以了?!瘪R上有孩子提出了疑問:“那瓶子里的水沒了怎么辦?”“那把瓶子掛在哪呢?”一個個猜想和設(shè)計在疑問中產(chǎn)生和深入。孩子們對同伴提出的諸多問題反復爭論探討,有的當時就協(xié)商解決了,如用幾個大飲料桶或者飲水桶收集生活廢水,放在高一點的架子上,連接一段水管,這樣接水比較方便;用礦泉水瓶或者可樂瓶來做灌溉瓶,上端剪開,方便加水。但是怎么懸掛成了大問題。于是老師出示了打孔器,教孩子正確使用打孔器,因為打孔器數(shù)量較少,在活動中引導孩子合作、謙讓。)
3.幼兒制作,教師提問引導。
(1)用多大的瓶子比較好?
引導孩子根據(jù)平時對小苗的觀察和澆水的經(jīng)驗積累,考慮用多大的瓶子比較合適。(太小的瓶子存水少,不夠小苗喝,可以用大可樂瓶或者一顆小苗多掛兩個小瓶子。)
(2)剪不開瓶底怎么辦?
(孩子們嘗試著去剪瓶底,但這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讓孩子學習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能主動請求他人的幫助,能用禮貌用語“請您幫幫我好嗎”、“謝謝”。老師只是幫助剪開一個小口子,鼓勵幼兒合作解決——一個人扶著瓶子,另一個人剪。)
(3)使用打孔器的時候,把瓶子怎么放最方便?想一想穿幾個孔合適?孔的位置怎么樣便于穿繩子和懸掛?引導幼兒練習正確使用打孔器。
(一個孩子提出:“把瓶子邊放進打孔器以后,輕輕反過來,一看,就知道孔會打在哪了?!边@個方法很巧妙,老師立刻對他表揚。其他孩子模仿著去試驗,都對這個發(fā)現(xiàn)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和贊賞??磥砗⒆觽兇_實動了腦筋了。在動手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最后孩子們總結(jié)出并排打兩個孔,距離不要太遠,間隔一個手指就可以。)
(4)打孔器能給瓶蓋打孔嗎?打不了怎么辦?瓶蓋要打多大的孔?打幾個孔合適?
(一個孩子試著用打孔器給瓶蓋打孔,結(jié)果根本塞不進去;另一個孩子用釘子鉆,鉆得很費勁;又有孩子找來石頭,把瓶蓋口沖上,放在堅硬的地面上,嘗試用石頭敲釘子,立刻就有孩子提醒他:“注意安全,別砸到手?!庇械暮⒆舆€特意躲著,怕瓶蓋飛起來。在這種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不用老師過多的言語指引,孩子們切身體會到了安全的意義,他們也在活動過程中感悟到怎么去放瓶蓋,怎么去敲擊,力氣不要太大,以免瓶蓋或者釘子砸飛等等細節(jié),并且能互相提醒,表示關(guān)愛。孩子們的情感和認知水平同時得到了提高。)
教師提醒用完的工具放回工具箱,幼兒簡單裝飾自制灌溉瓶。
4.實驗。
(1)把淘米水加到瓶子里。
(2)懸掛自制灌溉瓶。
師:掛多高合適? (太高了,小朋友加水夠不著,太低就壓到小苗了。)
師:怎么掛在繩子上? (孩子們很發(fā)愁,因為他們還不會打結(jié)。很多孩子很快就有了主意,有的請老師幫助系結(jié)掛在繩子上;有的去找膠布、膠帶嘗試粘在繩子上。老師沒有否定他們的做法,在嘗試以后,他們發(fā)現(xiàn)加水以后瓶子重了,膠帶就會被拉開,不牢固。于是孩子們說:“我要學系結(jié),以后我自己就能掛了。”孩子們的自我服務意識在此被激發(fā),有了強烈的學習系結(jié)的愿望。)
5.討論,你覺得這個灌溉瓶怎么樣?還有什么問題?小苗還需要什么幫助?
活動延伸
1.觀察灌溉情況,進一步改裝、完善節(jié)水灌溉瓶。
2.為小苗搭建涼棚。
3.學習系鞋帶。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是我們進行生態(tài)體驗式教育活動中的一個小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我充分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shè)開放性的環(huán)境,從情感教育出發(fā),讓他們回憶自己口渴的感受,沒有水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不方便,說說你看到自己種的'小苗渴得垂下頭時的心情,讓孩子們明白“水”對人們、植物、動物的重要,引導孩子關(guān)愛植物,激發(fā)他們用身邊的物品制作節(jié)水灌溉瓶的愿望。在活動中,我支持幼兒去實現(xiàn)自己的想法、愿望和活動計劃。在剪瓶子的時候,孩子覺得自己剪沒問題,于是我在提示孩子們注意安全的情況下,放手讓孩子去試驗;在其后的打孔等環(huán)節(jié)中,我也給了孩子充分選擇和實驗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工具的使用,恰當選擇和操作工具。
在實驗灌溉瓶是否好用的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發(fā)現(xiàn)很多設(shè)想在實際操作中遇到了困難,比如設(shè)想一個飲料瓶鉆上洞就可以“滴滴答答”地給小苗澆水了。可實際上,水很快就漏光了,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而孩子們最初想到的用大飲料罐或者家用飲水桶來收集生活廢水放在種植園地旁邊,也有一定的操作難度:孩子們力氣小,不能搬動裝滿水的大罐子,收集水和接倒水都有困難。這可怎么辦?于是,孩子們開始改裝自己的灌溉瓶。他們發(fā)現(xiàn):釘子釘?shù)亩床荒芴唷⑨斪拥拇旨氈苯雨P(guān)系到出水量……因此,有的孩子提出用細一點的釘子或者用針來鉆孔,有的孩子說:“瓶蓋太硬了,我們直接在靠近瓶口的地方用針鉆小孔吧?!苯?jīng)過實驗,這種辦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關(guān)于收集廢水的瓶的改裝,孩子們請了爺爺幫忙將瓶口鋸大,放在一個與孩子身高適合的架子上,下面加上一截水管,桶身圍了一圈松緊帶,收集水的時候把水管窩到松緊帶里,給灌溉瓶接水的時候把水管放下來。種種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不光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使他們能積極地利用身邊的物品,比較好地使用工具,而且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根據(jù)實際需要調(diào)整自己的操作行為,進而改良、制作了一套比較簡單的節(jié)水灌溉設(shè)施,把一個簡單的制作活動更加充實和豐富起來。在這個驗證、改良灌溉瓶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語言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
因本班出現(xiàn)的不活潑現(xiàn)象;為了激發(fā)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愛好和需要;結(ji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而設(shè)計。
活動目標。
1、認知動物,情感愛護動物。
2、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與實驗,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各種常見動物名字。
活動準備。
動物卡片,dvd。
活動過程。
1、看圖識動物。通過《動物大百科》等書籍、動物卡片、貼紙讓寶寶對動物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和整體的影響,在閱讀書籍和卡片的時候記住常見動物的主要特征。對動物的靜態(tài)和平面認識有助于提高寶寶的分辨能力、觀察能力和認知能力。
2、看電視識動物。通過觀看《動物世界》、動物卡通動畫。讓寶寶進一步了解各種動物的一舉一動,加深寶寶對動物的形象了解??梢韵葘iT看一兩種動物的紀錄片,再換另一種,這樣有充分的時間讓寶寶了解同一種動物,加深他對該動物的了解。家長應該陪同寶寶一起觀看,指出動物的外形特點,告訴寶寶每一種動物都很可愛,讓寶寶產(chǎn)生對動物的憐愛之情,促進寶寶情感的發(fā)育。
3、到大自然觀察動物。帶寶寶去戶外,讓寶寶親眼看看戶外形態(tài)各異,能力各異的大小動物:如蜻蜓、蝴蝶、甲蟲、小松鼠、田鼠、麻雀、喜鵲、蛇等。我們可以讓寶寶卷起袖子,抓住一只七星瓢蟲仔數(shù)數(shù)它的星星;也可以拿著小鏟子,挖開一塊土尋找躲藏在里面的`蚯蚓;還可以用蜘蛛網(wǎng),網(wǎng)住一直蟬聽聽它的鳴叫。如果遇到的是蛇,就要告訴寶寶不要接近,讓他學會回避危險,保護自我。
在這樣的過程中寶寶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動手能力,所有問題都通過自己動手去尋找答案。父母在寶寶觀察完各種動物后,要告訴寶寶把它們放走,因為它們都餓了困了,要回家找媽媽吃飯睡覺了。就這樣,寶寶們在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就能認識身邊所有常見的動物,而且知道他們是能飛的還是會爬的,是住在樹上還是躲在地里,是吃蟲子還是吃樹葉。
4、到動物園認識難得一見的動物。在周末休息時進行動物園親子一日游。老虎、獅子、河馬、大象、狗熊、熊貓、長頸鹿、猩猩……數(shù)不過來的動物一定能讓寶寶興奮莫名。家長借機讓寶寶把各種動物和在電視上見過的做一下比較,讓他們把兩者關(guān)聯(lián)起來,趁機把曾經(jīng)學過的知識點復習一遍。遇到可愛無害允許撫摸的動物,可以讓寶寶勇敢地伸手觸摸;遇到可以喂食的動物如湖里的天鵝和錦鯉,也要寶寶親自動手享受喂食的樂趣。告訴寶寶動物們是多么的可愛,他們都喜歡生長在青翠的森林里,森林就是他們的家,我們一定要好好的保護森林,才能保護動物,培養(yǎng)寶寶愛護自然、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反思。
通過此課,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動物的理解。
對幼兒發(fā)展的反思,幼兒理解、尊重、接納了。有適度的自由空間?能通過與環(huán)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fā)展。
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反思,了解幼兒的經(jīng)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能把握教育內(nèi)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fā)展線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昆蟲的世界充滿了生機,充滿了趣味。無論是絢麗多彩的春天,還是驕陽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隨處可見昆蟲忙碌的身影。面對這一切,成人可能會不屑一顧,而孩子卻會歡呼雀躍,用充滿好奇的眼睛去觀望,用充滿靈性的耳朵去聆聽,大餡餅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有趣的螞蟻家族,借助這個故事可以讓幼兒對螞蟻的生活習性有更多的了解,活動設(shè)計來源于幼兒的生活,讓幼兒了解螞蟻家族團結(jié)合作的搬運過程和有趣的分工情況,體驗團結(jié)合作的快樂!在活動過程中以游戲的形式進行,使整個過程動靜結(jié)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帶領(lǐng)幼兒用報紙當作大餡餅,學習有力的吆喝聲,體驗團結(jié)合作的快樂。
整個教學活動下來,我覺得故事的內(nèi)容很獨特,里面的對話工整、有序,闡述的道理明顯、易懂,整個環(huán)節(jié)把握得比較合理,但同時也帶給我一些啟示。
1、第一環(huán)節(jié)出示圖片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我沒有引導好,當幼兒回答螞蟻在搬石頭時,我沒有很好引導,導致幼兒以為真的是大石頭。其實我可以引導他們,“這真的是大石頭嗎?”引出這是一片香腸,不是石頭。
2、在講述第三張圖片時,應該重點講述,上課時我有點急,“螞蟻為什么要吆喝著把大餡餅運回洞?”這個問題我沒有拋出去,導致這張圖片沒有講透,還可以讓孩子學習螞蟻們的吆喝聲“嘿喲,嘿喲”。
3、講述故事時,我一張張地出示,讓孩子一張張地看,一張張地講,讓他們猜測下一張圖片的事情,幼兒不太會猜對,有點難度,其實,可以把圖片一起出示,讓幼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概念。
4、最后環(huán)節(jié)游戲《運餡餅》,讓幼兒切身體驗小螞蟻搬運食物的過程,將分工與合作在游戲中體現(xiàn)出來。游戲,能使整個過程動靜結(jié)合。但是我在游戲前沒有講清楚游戲規(guī)則,導致孩子都拿著刀,不知怎么玩了,要是能講一下6人一組,二人當兵蟻,四人當工蟻,那么他們就清楚了。可能是用了玩具刀的緣故,導致孩子對刀非常感興趣,看起來也有點危險,刀可以不用?!哆\餡餅》的兒歌一時半會不大可能學會,我想:不要也可以,就讓他們一邊搬大餡餅,一邊吆喝:“嘿喲嘿喲嘿喲嘿喲……”就可以了。
雖然活動已經(jīng)結(jié)束,但留給我的啟示會一直引領(lǐng)我今后的教學工作,相信:只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一定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突破與長進的。
1. 知道泡泡糖吃完后應該放到哪里,增強環(huán)保意識。
2. 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玩泡泡糖的有趣動作,提高動作的表現(xiàn)力。
3. 學會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大膽表演律動。
4. 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5. 培養(yǎng)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重點:能夠大膽合拍地表演律動動作。
難點:引導幼兒夸張地、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玩泡泡糖的動作。
律動音樂、貓咪頭飾、小老鼠頭飾。
一.導入:
創(chuàng)設(shè)游戲化情境,幼兒跟隨音樂做熱身律動。
二.展開:
1.教師講述《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
教師有聲有色地講述音樂情節(jié)中得故事,使幼兒對音樂內(nèi)容有所感知與了解。
有一只小老鼠,在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地溜出去玩。它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糊糊的東西。它不知道這是泡泡糖,于是趕緊用手去拽,呀!泡泡糖又黏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黏到了另一只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像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這時,一只貓沖了過來,小老鼠像個球似的滾回了家去了。
2.引導幼兒探索表現(xiàn)小老鼠的動作
(1)師:小老鼠跑出去玩,它是怎么跑的呀?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在座位上做動作。
(2)提問:小老鼠跑到草地上玩,它踩到了什么?
泡泡糖小朋友都吃過,泡泡糖是很粘的,它要是粘在了身上,可是不容易弄下來的,小老鼠踩到泡泡糖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做動作。
4. 幼兒自主探索泡泡糖黏在身上的動作
教師及時指導,引導幼兒夸張的把動作表現(xiàn)出來。
5. 請一名幼兒與教師合作表演泡泡糖粘到身體不同部位后拽泡泡糖。
師:老師手上也粘到了一個泡泡糖,誰想來和老師一起玩一玩?
6. 幼兒分組練習動作。
幼兒之間合作做動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規(guī)范動作并引導幼兒夸張的表現(xiàn)出來。
7. 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音樂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這段音樂就是告訴我們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請你們在座位上按故事情節(jié)把它表現(xiàn)出來吧。
8. 跟隨音樂,師幼共同表演音樂游戲
(1) 第一遍:幼兒與教師一同聽音樂做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的節(jié)拍,并把拽泡泡糖然后又彈回來的動作夸張地表現(xiàn)出來。
(2) 第二遍:教師提醒幼兒在游戲中注意,泡泡糖彈回來時可粘在身體的不同部位。
如:胳膊上、腿上、腳上、臉上。
(3) 第三遍:教師一邊放音樂,一邊講故事,并加上貓咪沖出來的情節(jié),增加活動的趣味性。貓咪出現(xiàn)后,教師帶領(lǐng)幼兒連忙跑回家。
1、“小老鼠為什么會在草地上踩到泡泡糖?”(環(huán)保教育)
2、“吃完泡泡糖以后,應該怎么做才對呢?”
組織幼兒共同討論:小老鼠可被這亂丟泡泡糖的人給害慘了,那我們吃完了泡泡糖應該放到哪里呢?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結(jié)束活動。
活動中,教師運用夸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了解了游戲的內(nèi)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顒又薪處熿`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孩子們在詼諧幽默的樂曲聲中嬉戲、理解、融入音樂情景,玩的不亦樂乎,特別是對泡泡糖的粘性有很豐富的表現(xiàn)力,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活動中我特別注意要關(guān)注全體,有針對性的教學,對內(nèi)向、不愛表現(xiàn)的幼兒給于積極的引導、互動、帶動效果好。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
自然界中人與動物的關(guān)系是非常親密的,雖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動物,但動物王國中的小老鼠卻機靈好玩常常引人發(fā)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愛。因此我設(shè)計了此活動。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糖果之一,對于它的特性——很黏、和給人們帶來的麻煩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動設(shè)計以生活遷移的方式讓活動更貼近幼兒生活,使幼兒的創(chuàng)編表現(xiàn)更自然、豐富,發(fā)展幼兒的音樂表現(xiàn)力。
泡泡糖既好吃,又可以吹泡泡玩,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泡泡糖發(fā)明于1928年,上世紀90年代最有名的泡泡糖是大大泡泡糖。
活動目標:
1、能用前后,中間等方位詞描述物體的位置。
2、在故事情景中,感知動物的不同特征,激發(fā)幼兒對動物的探究興趣。
3、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角色導入,激發(fā)情趣主要提問:
森林里有個動物學堂,學堂里也有老師和小朋友,它們會是誰呢?(鱷魚老師、小蛇、螃蟹、變色龍)小結(jié):鱷魚老師和它的三個學生各有各的不同特點。
過渡:要給三個那么不一樣的學生上課,真不容易。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呢?來聽聽故事吧!
二、觀察畫面,理解內(nèi)容故事講述第一段。
1、主要提問:鱷魚老師要教大家什么本領(lǐng)?它是怎么說的?你學會了嗎?
2、師生游戲。
(1)教師變換方向,請幼兒站到老師的前面或后面。
故事講述第三段主要提問:
2、鱷魚老師已經(jīng)教了幾種方法認識前后?
3、如果你是鱷魚老師,你會怎么教?
4、看看鱷魚老師是怎么教會三個學生的。
故事講述結(jié)尾小結(jié):這個方法真好,三個學生都明白了,三個朋友在一起也能分清前后了。
三、游戲。
1、游戲:說位置ppt題卡演示,幼兒用語言描述前后位置。
2、游戲:找座位玩法:教師做“鱷魚老師”發(fā)指令,請三名幼兒做小動物,根據(jù)“老師”的指令找到相應的位置上。
(2)不說“中間”,找“前后”――教師出題,幼兒找――幼兒出題,幼兒找。
四、延伸活動。
2、鱷魚老師把三個不同的動物小朋友和我們那么多人都教會了,真不容易啊,這下它總算放心地下課回家了。讓我們找時間也再去試試吧!
備注:中班幼兒12名、三把椅子、ppt播放。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版權(quán)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luò),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28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