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與他人分享我們對書籍的喜愛和推薦,影響他人的閱讀選擇。小編為大家找到了一些讀后感范文,這些范文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讀后感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我想一提到莊子,大家可能就會想到他的《逍遙游》吧。
小時候,曾在語文書上讀過簡化版的《鵬程萬里》,卻從沒有真正感受過“乘物以游心”的逍遙,從沒有真正感受過那種“獨于天地精神往來”的淡泊。
上個世紀(jì)末,有一首歌叫做《瀟灑走一回》,瀟灑來去天地間,是少年人金色的憧憬,中年人的一聲嘆息,老年人不由自主“想當(dāng)年……”。逍遙的腳步總是來去無蹤,沿著中國千年的歷史長河,順流而上。有武陵桃園,遺世而獨立,自在悠閑。再往前,乘物以游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有莊子,也只有莊子。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至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遠(yuǎn);他的風(fēng)格嬉笑怒罵、了無拘囿。
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為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自稱寧愿做一只在淤泥中拖著尾巴、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愿意當(dāng)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所以莊子選擇了“無為”,敢于從容面對隨之而來的寂寞和貧困,在天地間隨心所欲,逍遙自在,達(dá)到心靈所追求的高度與境界。
《逍遙游》是全書的精髓,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游”的狀態(tài)。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我與,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游無窮”。也就是說,心靈順應(yīng)天地大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
看莊子的《逍遙游》,首先就要看一個“大”字?!氨壁び恤~,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里也。”巨鯤大鵬,充盈于天地之間的大氣磅礴?!芭w,其翼若垂天之云。”大格局、大氣量、大胸懷是逍遙的第一步。
其實,生活都一樣,只是每個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每個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于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對。所以,胸懷博大是莊子、是《逍遙游》給我們上的第一課。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再說如果水的積聚不夠深,那么則無力承載大船。同樣的,在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嘹亮的哭聲就是人生鳴笛啟航的標(biāo)志。我們在書海中、在困難中逐漸成長,小船歷經(jīng)風(fēng)雨,變成了大船。倘若沒有在學(xué)習(xí)生活中的知識、能力、經(jīng)驗的積淀,水不夠深,人生的大船在未知的水域里航行,必然危機(jī)重重。當(dāng)然,內(nèi)涵深度的積累無疑是一種漫長的過程,需要鍥而不舍的堅持,這也是一種逍遙游的前提與資格。
《逍遙游》中塑造的境界永遠(yuǎn)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發(fā)乎自然,莊子于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于達(dá)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yuǎn),隨著莊子去“乘物以游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如果讓我選擇閱讀的書籍,我還是喜歡看國學(xué)經(jīng)典,原因:四個字“受益頗深”哈。看到《莊子》,我們就會想到《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等,如果說孔、孟的文化是北方的文化,具有北方樸實敦厚的氣質(zhì),那么莊子、老子的文章則代表了南方的文化思想?!肚f子》這部書影響著后來的幾千年中國文化,甚至到現(xiàn)在每一個知識分子,每一個文學(xué)家,每一個思想家,受到他的影響都非常的大?!肚f子》這本書分為《內(nèi)篇》、《外篇》和《雜篇》?!跺羞b游》是莊子內(nèi)篇的第一篇,逍遙這兩個字是莊子先提出來的,字面上的逍遙,可不是我們現(xiàn)在說人生要逍遙逍遙哈,這個”逍遙“常常是修道的人的理想,如果用佛學(xué)的話來講的話,就是人要求要“解脫”的意思。人如果既不逍遙又不解脫,這樣的人生就是很苦的。逍遙游應(yīng)該是兩個字,逍遙就是逍遙,游指游,因為逍遙了才可以游,不逍遙是不可能游的。每一個人都希望人生可以過的逍遙自在。那么如何才可以逍遙呢?我迫不及待的在莊子告訴我們的話語里找尋答案。莊子告訴我們答案的方式很特別,那就是用比喻的方式來告訴答案。或許世界上最深的道理,同人最深厚的感情一樣,語言文字是沒有辦法來表達(dá)的,語言文字如果能如實的表達(dá)人的思想,那么我相信人和人之間是不會有誤會的。莊子在文章中用了很多的比喻。
整個逍遙游全篇都在告訴我們,每個人要知道自己的方向。怎樣才能知道呢?莊子講,人生要有”具見“。普通的講就是見解,再普通一點就是眼光、思想。打卡平臺上的各位同仁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一個沒有思想、遠(yuǎn)見的人,那么見解都會不行,要想成功,或者完善一個人的人生,更是不可能的。莊子講,具見就是具備見地,這樣才能夠腳踏實地,從基本做起。那么我們應(yīng)該擁有什么樣的見地呢?逍遙游告訴我們要有解脫的見,逍遙的見,人生不要被物質(zhì)的世界困擾,不要被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所困擾,假如說被物質(zhì)的世界或這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所困擾了,那么人生的見地就已經(jīng)不夠了。白校長經(jīng)常說,當(dāng)你不圖名利時,收獲的才會是成功,當(dāng)你為名為利時,有可能會一無所獲。所以能夠具備那些高遠(yuǎn)的見解,就不會被物質(zhì)的世界所困擾,不會被人生痛苦的環(huán)境所困擾,自然就會超越生活。
《逍遙游》中讓我們要明白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告訴我們要"物化"。宇宙中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一切外物都是物理的物象變化,物與物之間互相在變化,所以叫物化。譬如我們?nèi)艘彩俏锘兂鰜淼模粋€男的一個女的,彼此有變化就變了那么多人,人生命活動中所需要的牛奶、面包、米飯、青菜、香腸等,經(jīng)過變化又變成了人人所排泄的汗、水、大便,又變成了肥料,肥料再變成萬物,一切萬物又相互變化,而且非變不可,沒有一個東西是不變的,都是在物化之下的。整個宇宙天地就是一個大化學(xué)的鍋爐,我們只不過是里面的“化”物,反之,不想被物化,把那個東西抓到了就得到了,就可以逍遙了,不然我們終是被化的,受變化而變化,做不了變化之主,所以莊子告訴我們物化地自在,那么莊子同時在這個觀念里頭還告訴我們,人也是萬物之一,人可以自化,如果明白了具見,我們?nèi)丝梢宰曰覀冞@個有限的生命可以變成無限的生命,有限的功能可以變成無限的功能。
所以第二個方向就告訴我們:真正的變化是人的變化,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變成超人,那么這個超人是怎么變的呢?超人就是在最平凡中變的。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或者是還沒有成功的時候,或者倒霉的,沒有辦法的時候,一定要沉潛在深水里面,動都不要動,潛伏到相當(dāng)?shù)某潭?,一變就會升華高飛,所以我們至少要明白這么一個道理。有時候我們沒有被認(rèn)可,輸?shù)舯荣惖绕鋵嵤菦]有潛伏到一定的程度。莊子中還講,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知大年,如果一個人沒有眼光、氣度,就會看不遠(yuǎn),那它的前途就有限。
我最喜歡的莫過于莊子和惠子之間的對話了,非常的有趣?;葑邮钱?dāng)時的“名”家,專講邏輯、講論辯的。他和莊子的關(guān)系非常的好。有一次惠子就告訴莊子說,魏王送給我一個大瓠瓜的種子。
結(jié)果種出來一個很大的大瓠瓜,有多大呢?大到?jīng)]有用,為什么這么說呢?用它做水瓢,裝的水人們拿不動,即使能拿動,也沒有那么大的水缸來盛這個水。那么莊子聽了惠子的故事后說,我也給你講個故事,宋國有一個人,家里有個防裂手的秘方,尤其是在大陸北方天冷的時候,手很容易凍裂,鄉(xiāng)下的人就曉得用一些豬油,等插在手上。那么南方也有一種藥,冬天吃了這種藥后,可以脫掉衣服跳到深海里,幾個鐘頭都不覺得冷,然后再穿上衣服正好,如果吃了這種藥,不到冰冷的水里邊泡,人還會燒死。那么這個秘方很快就被人們所知道,有一個人經(jīng)過這里,聽說這個秘方,要求以百金的價值來購買并得到了這個秘方。那么這個人買了這個秘方干什么呢?他到南方去游說吳王,吳越當(dāng)時兩地正在海邊打仗,吳國的海軍涂了它的藥,不怕冷,不怕生凍瘡,大敗越國,因此他也立了大功,這就是有名的“裂地而封”。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同樣一個秘方,有智慧的人能夠利用它,不生凍瘡,不裂皮膚,而且還封侯拜將,名留萬古:那么這一家人卻只能用這一個方子,世世代代地替人家漂布。同樣一個東西,就看人的聰明智慧怎樣去運用,因此會出現(xiàn)天壤之別的效果。因此一個人窮困潦倒了不要怨天尤人,要靠自己的智慧去想辦法翻身,所以任何思想、任何制度不一定可靠,主要在人的聰明智慧能否善于運用,“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莊子就批評這個惠子,說你現(xiàn)在家里頭有這么一個大瓠瓜,怎么怕沒有用處呢?你要知道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交通很不方便,要找一只船都非常的難,莊子說你把這個大瓠瓜曬干挖空,像坐在大船里一樣到處可以游玩兒呀。
我借用南懷瑾先生所說的,用佛學(xué)的觀點來解釋的話,那么就是“智量”境界的異同,世界上的事物本來就沒有大小和好壞之分,一個人智量大,見地高,境界應(yīng)用高,就能把一個不相干的小事情用來“齊家治國平天下”。佛家修道也是一樣的道理,一個不相干的方法可以使它達(dá)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如果智量境界應(yīng)用的見地不夠,即使再了不起再高明的東西,到了他的手里也是沒有用的。
莊子內(nèi)篇,《逍遙游》為第一??梢哉f,此篇乃莊子之哲思代表,后六篇均可謂發(fā)端于此。
莊子在《逍遙游》中提出神人之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同時通過宋榮子對“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這類以自己才智汲汲于名利的人的嘲笑,表明自己觀點——“舉世而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變乎榮辱之境”。
我修身完成,便能入仕,以自己的才智造福一方。相反,會被看成是荒廢一生,碌碌無為。相比之下,老莊思想似乎更含消極成分。現(xiàn)代社會,人們物欲橫流,精神空虛,汲汲于功名,戚戚與利益,很少有人能夠抵擋住這種誘惑。在這種情況下,適時讀一讀莊子的《逍遙游》也許會給你帶來不少啟發(fā)。
我曾試想過,在現(xiàn)在這樣的社會,還能否實現(xiàn)“無己、無功、無名”。如果有會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生存?我一直在想象他們過這一種自由自在、不問世事的生活,或生活在深山之中,或漫游于四海之內(nèi)。后來隨著閱歷的增加,我豁然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人就生活在我的身邊。他們不必是游士,只要保持一顆“舉世而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之心,清楚地劃定了自身與物外的區(qū)別,辨別榮辱與恥辱的界限,淡看功名利祿,心有所屬,便不再沉浮,達(dá)到逍遙的境界。逍遙游的人生理想既是莊子批判儒家積極入世哲學(xué)的反映,更是莊子在現(xiàn)實與理想,此岸與彼岸痛苦徘徊并超越現(xiàn)實與此岸的人生理想表白。莊子生活在戰(zhàn)國亂世,諸侯各國征伐不已,暴主佞臣?xì)⑷巳缏?。他的志向抱?fù)不可能實現(xiàn),他看透了這個社會的一切。于是,他開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希望自己的精神天馬行空,無所羈絆,進(jìn)而讓精神的生命去解放作為形體的生命,從而達(dá)到物我兩忘、超然物外的境界。
生則說:“(莊子)著書十余萬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無事實,而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社會的進(jìn)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社會的進(jìn)步更需要強(qiáng)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持和推進(jìn)。所以,要保持一顆逍遙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個現(xiàn)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暢游。
一提到莊子,我們就會想到他的《逍遙游》。
小時候,曾在語文書上讀過簡化版的《鵬程萬里》,卻從沒有真正感受過“乘物以游心”的逍遙,從沒有真正感受過那種“獨于天地精神往來”的淡泊。
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為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自稱寧愿做一只在淤泥中拖著尾巴、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愿意當(dāng)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所以莊子選擇了“無為”,敢于從容面對隨之而來的寂寞和貧困,在天地間隨心所欲,逍遙自在,達(dá)到心靈所追求的高度與境界。
《逍遙游》是全書的精髓,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游”的狀態(tài)。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我與,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游無窮”。也就是說,心靈順應(yīng)天地大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
其實,生活都一樣,只是每個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每個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于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對。所以,胸懷博大是莊子、是《逍遙游》給我們上的第一課。
《逍遙游》中塑造的境界永遠(yuǎn)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發(fā)乎自然,莊子于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于達(dá)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yuǎn),隨著莊子去“乘物以游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當(dāng)感受到心靈的疲倦與束縛時,讓我們靜下心來,跟著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游……
直到人生過了40歲才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把老莊的逍遙游通讀一遍,讀完之后,做個小結(jié)。由于知識有限,認(rèn)識不足,恐貽笑大方,有讀到的網(wǎng)友,還請幫忙批評指正。
莊子以超乎常人認(rèn)知的大魚大鳥開篇,極力描寫鯤鵬體型之大,并暗示到南冥的路途遙遠(yuǎn);同時點出鯤鵬遷徙南冥的過程雖然非常氣勢磅礴,但是也離不開必要的條件,那就是寬大的海面及強(qiáng)的風(fēng)勢助力。
接著提出風(fēng)和水能發(fā)揮大的作用也需要有條件,水要足夠深才能撐起大船,風(fēng)要足夠強(qiáng)才能撐起大鵬的羽翼;而大鵬要飛到遙遠(yuǎn)的南冥這種壯舉時小鳥和蟬這種小動物無法理解的行為,因為小實在無法理解大。
為了說明小和大的區(qū)別,莊子用朝菌和蟪蛄為例,說明了物種不同,彼此無法理解對方的世界,比如楚國的神龜壽命非常長,500年對它來說也就是一個春、夏;上古的神木椿樹更是神奇,8000年對它來說也不過一個春、秋。更是拿平常人的壽命和800歲的彭祖相比。得出小的物種有時候是非常難以理解大的物種的,因為格局境界不一樣!
通過鯤鵬和蟬及小鳥、小年大年的強(qiáng)烈對比后,莊子轉(zhuǎn)而討論人(人才是莊子要說的重點),有三種人:才能能勝任一方的官員,行為合乎一鄉(xiāng)認(rèn)可的鄉(xiāng)間能人,德行可以取信于一國之君可以治理國家的大臣,這三種人一般都自視甚高!但是這些人就像小沼澤里面的小麻雀一樣罷了,他們離逍遙的距離之遠(yuǎn)自不必說!這些人宋榮子就嗤之以鼻,后人以此評價宋榮子:“全世界都贊譽(yù)他他也不會更加勤勉,全世界非議他他也不會沮喪”,因為宋榮子他已經(jīng)做到能清楚認(rèn)清楚自我和周圍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對于光榮和恥辱有自己確定的觀點。宋榮子雖然修為極高,但還是距離逍遙的境界甚遠(yuǎn)!
轉(zhuǎn)而描述了御風(fēng)而行的列子,雖然他們能做到乘風(fēng)而行,相對于常人他們來去自如,但是也離不開風(fēng)這種介質(zhì)。距離逍遙的境界也還有距離!
所以莊子提出真正的逍遙乃是順應(yīng)自然,把握六氣的變化,無所待地來回于無窮的領(lǐng)域。莊子于是提出著名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為了進(jìn)一步闡述逍遙游的思想,莊子描述了堯帝讓位許由的著名故事,堯帝認(rèn)為“許由立而天下治”,而許由卻以“小鳥筑巢不過需要一根樹枝,鼴鼠到河邊喝水不過飽腹而已”婉拒堯帝的美意,并提出著名的“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俎而代之”的理念!
接著莊子用肩吾與連叔的對話進(jìn)一步闡述“神人無功”,肩吾其實代表普羅大眾,他們看不透大道,也理解不了大道化身的神人!
最后用莊子和惠子談?wù)摰挠杏煤蜔o用,進(jìn)一步闡述了要拓寬思維,不可局限于一些固定的認(rèn)知,比如:大的葫蘆不一定內(nèi)部裝水做容器,也可以外部裝水做舟浮游于江湖;樗不一定用來做家居也可以用來遮陰納涼。
總之逍遙的境界常人非常難以達(dá)到,但是常人卻可以從莊子詼諧的故事中獲得心靈的啟迪,就是我們不要局限于固有思維,可以放飛思想,更寬更廣拓展我們的思路,有時候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北冥有魚,其名為鹍,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天池也。
莊子說,鵬鳥奮起而飛翅膀拍擊急旋向上直沖九萬星高空,背負(fù)青天,打算飛到南方的大海,斥鷃卻因此譏笑他。此則小大之辯矣。
是啊,鵬鳥之志,斥鷃又豈知哉?因此那此可以勝任一官之職行為可以順應(yīng)一方群眾才能可以取信一國的人,追逐到了功名利祿他們自己很得意,其事如斥鷃一樣所見甚小。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周說:“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他的妻子死了,他竟還能“鼓盁而歌,送妻升遐”可見他參透了生死,只是剩的逍遙了。
仿佛和那莊周相比,你我的人生真是太可笑,追求高分,追求容貌姣好,追求事業(yè)的成功,比起至人,神人,圣人如何?我們都是斥鷃罷了??杉词谷绱?,和莊周一般無為,又對了嗎?宿命論強(qiáng)加在我們身上,只有莊周才能看的開吧?因此,大小之辯也無法言對錯。
如是命運早有安排,誰還會擊打破既定的命運?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比起莊周,我無法理解他的超然卻渴望宋榮子般的不屑,我不向往無為,卻追求鯤鵬般的高飛,我尚未參透生死,卻追求莊周般的逍遙。
少年談,嘆逍遙,又是幾度年華空度日?
逍遙嘆,游逍遙,又是一個逍遙少年郎!
或許,那只《逍遙嘆》里從北冥飛到南冥的鵬才是我心中的逍遙之祖吧!
先說“逍遙”的語義。在《莊子》一書中,“逍遙”一詞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狀態(tài)或內(nèi)心狀態(tài)?!肚f子》一書中,多次使用到“逍遙”一詞,有時單獨使用,有時和“彷徨”一詞對舉使用,但詞義始終不變。如“彷徨乎無為其側(cè),逍遙乎寢臥其下”(《莊子·逍遙游》):“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yè)”(《莊子·大宗師》):“逍遙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子·讓王》)。故“逍遙”的本質(zhì)是指一個人自由自在、任性適意的人生狀態(tài)。
其次說“游”。“游”作為人的主體活動,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體?!肚f子》一書在使用這個詞時也兼有這兩個詞義。但莊子哲學(xué)是談人的精神自由的,他關(guān)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動,是要從人的精神自由中尋找人生的出路。故《莊子》中使用“游”一詞時,多數(shù)情況下是指向人的精神活動,是指人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精神漫游”。
“逍遙游”中的“游”也是如此?!坝巍笔切挠危亲屝挠斡凇盁o限時空”中的精神漫游,是讓心同“道”、“造物者”、天地自然進(jìn)行的交游、交往,也就是《莊子·天下》中所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在這樣的精神活動中,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達(dá)到了“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的泰然狀態(tài),從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安寧。這樣的“游”才“逍遙”。
莊子在《逍遙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遙游作為莊。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莊。學(xué)說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寫了一個哲學(xué)意識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極而返的心理經(jīng)歷。
作者首先通過描繪一系列具體的事物和三個不同層次的人物來反復(fù)申明絕對自由的難得,借鯤鵬和蜩鳩的對比,來說明大小的分別,破除一般人見小不見大的觀念,并指出:唯有“無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遙游。
接著塑造了一個神人的形象,使逍遙游的“至人”具體化。莊。賦予了這個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質(zhì),她是莊。逍遙理想的完美體現(xiàn)者。然后則極為生動幽默地寫了莊。與惠。論辯有用與無用、小用與大用的情況。莊。認(rèn)為小用不如大用,無用就是大用,只有“無所可用”,才能“物無害(之)者”,在“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永作逍遙游。
讀完全篇,可以理解到:逍遙游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這讓我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或是為了名利勾心斗角,整天生活得惶惶不安;或是沒有人生目標(biāo)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質(zhì)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
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現(xiàn)代生活方式讓我們在享受它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個小時看一本好書,更樂意做的是去泡網(wǎng)吧,或是去麻將桌前搓一小時。
社會的進(jìn)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社會的進(jìn)步更需要強(qiáng)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持和推進(jìn)。所以,當(dāng)我們有閑暇時,不妨捧起一本好書,全身心投入地去讀它,理解它,做一個現(xiàn)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暢游。
我們的祖先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很多具有相對意義的詞:小與大,多與少,得與失,有與無……但祖先并沒有劃清它們之間的界限,所以現(xiàn)在沒有人能夠真正區(qū)分它們,自從讀了莊子,我似乎對有與無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實這些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就像物理學(xué)中的動與靜一樣,宇宙萬物都在運動,靜止只是相對于某個物體而言的。這句話也是這樣:一個有錢人會覺得三房兩廳的舒適房子太小,但對于一個饑寒交迫的游子來說,一個屋頂可能就足以讓他避雨;掉在地上當(dāng)然不會撿起來,但那是一群螞蟻的午餐……生活中存在與不存在也是一樣,沒有人能真正劃清它們的界限,有時,什么都沒有,什么都不是存在。
莊子云:“至人無我,神明無功,圣人無名?!庇袝r候人不求必得:公司里有些人雖然不追求名利和地位,但腳踏實地的工作也會得到回報。老板的賞識;買股票時,如果急于追求眼前的小利,或者希望每次都能賺大錢,那么你就會損失慘重,期望值不高的人可能會找到合適的時機(jī)。也許有些人認(rèn)為這是錯誤的。當(dāng)今社會的人,只有有官欲、會做事、會說話,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是,再仔細(xì)想想,那些人真的擁有一切嗎?欲為官則失為人之欲,有志則失仁義,有地位則失自由……由此可見中國古代文人之精巧。字。必須放棄,想要得到一切,就必須失去一切,這就是“有則無,無則有”的道理。
“存在”的概念可以推廣到生命的生滅。莊子認(rèn)為,人之初如一陣風(fēng),死后也會化為一陣風(fēng),依舊飛翔在人間,所以人間沒有生死之別。這種想法或許有些荒唐,但這都是因為他看不起一切。在他眼里,世間萬物皆無物,于是寫下了流傳后世的《逍遙游》。身為少年的我們,或許無法像莊子那樣,生死存亡,等待一切,但莊子那種淡泊一切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莊子認(rèn)為自由就是不等待任何東西,學(xué)習(xí)和做事也是如此。無所學(xué),無所憂,一切成敗悲喜,人生無所不在,無所不在。
莊子在《逍遙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遙游作為莊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莊學(xué)說的最高理想。作品描寫了一個哲學(xué)意識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極而返的心理經(jīng)歷。
作者首先通過描繪一系列具體的事物和三個不同層次的人物來反復(fù)申明絕對自由的難得,借鯤鵬和蜩鳩的對比,來說明大小的分別,破除一般人見小不見大的`觀念,并指出:唯有“無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遙游。
接著塑造了一個神人的形象,使逍遙游的“至人”具體化。莊賦予了這個神人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質(zhì),她是莊逍遙理想的完美體現(xiàn)者。然后則極為生動幽默地寫了莊與惠論辯有用與無用、小用與大用的情況。莊認(rèn)為小用不如大用,無用就是大用,只有“無所可用”,才能“物無害(之)者”,在“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永作逍遙游。
《逍遙游》,這是莊子文章知名度最高的一篇。奇大無比,展翅高飛,由北到南的大鵬,在國人心中留下了非凡的印象。對這只大鳥,一般取其志向高遠(yuǎn)、無拘無束的形象,但是細(xì)細(xì)深入閱讀,它的境界只是比蜩、學(xué)鳩、斥鴳高而已,仍然沒有擺脫外物的限制。這樣的大鳥,想要高飛到九天,就必須依靠海運,既然依靠海運,它就受限于海運,它就沒有達(dá)到莊子所說的絕對的自由。鳥類世界如此,人類世界也是如此。汲汲于功名利祿的世俗之人,就如同蜩、學(xué)鳩、斥鴳,而擺脫了名譽(yù)是非的宋榮子、列子則如同大鵬,而無己、無功、無名的至人、神人、圣人,才是作者所效仿追求的對象,他們順任自然,無所求,自由自在。
在闡釋自由思想的同時,作者順便論證了認(rèn)識的局限性。蜩、學(xué)鳩、斥鴳,認(rèn)識不到大鵬南飛的目的意義,它們甚至瞧不起大鵬。生命短暫的只有一個早晨的菌類,自然無法理解一個月,能活幾個月的蟪蛄,自然不懂年的概念,眾人只能向往長壽的彭祖,卻不知道有千年壽齡的冥靈,大椿。肩吾理解不了接輿所說的居住在“藐姑射之山”的神人?;葑右仓恢烙煤J做飄,用樗做木材,不知道用大葫蘆當(dāng)船,用大樗樹來乘自由之涼。這就是知識上的“聾盲”。這一論點在《齊物論》《養(yǎng)生主》又有換樣的論述。
作者還闡釋了目的和工具的相對性。一杯水可以浮起一根草,而要想浮起一個杯子一杯水是不夠的。郊游要一天的干糧,周邊游需要一兩天的干糧,長途游則需要更多的干糧。工具有助于實現(xiàn)目的,反過來說,目的又受限于工具。人一旦有目的,也就受限于實現(xiàn)目的的工具了。要想實現(xiàn)自由,那就要摒除目的,人生就不要有所求。無意義的意義,就是生命的大自由,就是像神人那樣,不關(guān)世事,自由自自地活在世俗之外。當(dāng)然人的一生(生命)也可以作為工具——自己的工具,他人的棋子——以之去實現(xiàn)人的某些追求,一旦如此,我們的生命也就會被利用,進(jìn)而喪失自由、喪失生命,要想保存生命、保全自由,我們就要無用,于世俗于他人無用,于自己無求。
初讀逍遙游,是感嘆鯤鵬之大,世間無有。鯤廣數(shù)千里而不知其修,鵬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在腦海中浮現(xiàn)如此龐然大物,氣勢無窮,頓是心胸寬廣,神思游弋。而莊子的神思不知遨游到哪里去了,才有了如此浪漫大氣的想象。
我覺得,莊子在《逍遙游》一文中所體現(xiàn)的有道家清凈無為,自由飄逸的思想。堯讓天下與許由而由不受,藐姑射山神人無所謂而無所不為而天下大治,莊子以無用之物順應(yīng)外境以為用而全其大用,闡述了無名無功無己的自由無為思想。這里的.自由不是任性而為,而是無所“待”而達(dá)自由,順氣而至逍遙,與萬物為一體。
《逍遙游》中有鯤、鵬、蜩、學(xué)鳩、朝菌、惠蛄、冥靈、大椿、彭祖等各種現(xiàn)實中存在或非存在,或小年或大年,或人或非人,都是自然中物。這些已體現(xiàn)自然之物都有靈,人與自然為一體。從“生物以息相吹”,到“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更是體現(xiàn)了莊子的自然觀,順應(yīng)自然。鯤大而游于北海,鵬廣而上九萬里,冥靈、大椿、彭祖壽命長久,這些大年與蜩、學(xué)鳩、朝菌、惠蛄這些小年形成了鮮明對比,若要達(dá)到或接近無所待而游無窮,首先是為大年,在大年的基礎(chǔ)上,順應(yīng)自然,無己而為至人,無功而為神人,無名而為圣人。
《逍遙游》中體現(xiàn)的道家思想是樸素純潔的,更有莊子的飄逸灑脫。與老子的思想相比,更沒有束縛,汪洋恣意,無拘無束。所以相對于老子的思想,我是更喜歡莊子的。對于《逍遙游》這篇文章,更喜歡前半部分,特別是開頭對鯤鵬的描寫,就有莊子的感覺溢出,便無盡逍遙了。
現(xiàn)代人是不得逍遙的,羈絆太多,倚靠太多,功利太重。
。
在《逍遙游》中,除了鵬鳥這個主角,蜩,學(xué)鳩與斥鴳這幾個配角也讓人眼前一亮?!氨饲肄蛇m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而彼且奚適也?”斥鴳最多只能飛到數(shù)仞,它的眼界必定不能與大鵬相比,所以嘲笑大鵬南徙也情有可原,它的眼界被自己僅能看到的一小方天空束縛著,他不能夠向鵬鳥一樣盡情的遨游。文章中多次運用對比的手法,不僅僅是學(xué)鳩與鵬鳥,還有適莽蒼者,適百里者,適千里者的對比,還有小智和大智的對比,小年和大年的對比等等。但這眾多的對比只是為了突出強(qiáng)調(diào)“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與定乎內(nèi)外之分的宋榮子,御風(fēng)而行的列御寇之間的對比。先揚(yáng)后抑,先對宋榮子和列御寇大加夸贊,然后再通過貶低他們來引出文章中真正想要推崇的人,那就是修養(yǎng)最高,物我不分的至人,無所為無功利的神人以及不立名的圣人。這三者都是莊子的夸大之詞,亦或者說是想象中的人物,因為人活在世間根本就做不到完全無我,莊子所追求的絕對逍遙也是無法實現(xiàn)的。
北冥有魚,其名為鹍,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天池也。
莊子說,鵬鳥奮起而飛翅膀拍擊急旋向上直沖九萬星高空,背負(fù)青天,打算飛到南方的大海,斥鷃卻因此譏笑他。此則小大之辯矣。
是啊,鵬鳥之志,斥鷃又豈知哉?因此那此可以勝任一官之職行為可以順應(yīng)一方群眾才能可以取信一國的.人,追逐到了功名利祿他們自己很得意,其事如斥鷃一樣所見甚小。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周說:“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彼钠拮铀懒?,他竟還能“鼓盁而歌,送妻升遐”可見他參透了生死,只是剩的逍遙了。
仿佛和那莊周相比,你我的人生真是太可笑,追求高分,追求容貌姣好,追求事業(yè)的成功,比起至人,神人,圣人如何?我們都是斥鷃罷了??杉词谷绱耍颓f周一般無為,又對了嗎?宿命論強(qiáng)加在我們身上,只有莊周才能看的開吧?因此,大小之辯也無法言對錯。
如是命運早有安排,誰還會擊打破既定的命運?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比起莊周,我無法理解他的超然卻渴望宋榮子般的不屑,我不向往無為,卻追求鯤鵬般的高飛,我尚未參透生死,卻追求莊周般的逍遙。
。
經(jīng)濟(jì)滑坡,名不聊生,貪腐橫行,物欲橫流。
合縱連橫,人才輩出,制法變革,思想?yún)R集。
這,便是戰(zhàn)國。
時代呼喚英雄,人民期盼變革。商鞅、毛遂、白起、趙奢……無數(shù)英雄豪杰匯成了不朽的詩篇。在歷史的星河上閃爍。然而,有這么一位老人,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不屑錦衣與玉食,他只愿在自己的爛泥巴里快樂而又自由地打滾。其人謂誰?蒙城莊周也。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宏蓋古今;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遠(yuǎn);他的風(fēng)格嬉笑怒罵,了無拘囿。
讀《莊子》,讀到的是豁達(dá)與超越。莊子在《齊物論》里提到“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比f物的知識、標(biāo)準(zhǔn)不一。所以“人為”的標(biāo)準(zhǔn),并不是“唯一”絕對的標(biāo)準(zhǔn)。就像《逍遙游》中所述的那只龐大的怪鳥,當(dāng)大鵬在九萬里高空的渾然蒼茫境界,便是打破了一切人為的“相對”。昭文不再彈琴,因為他在彈琴時,只要發(fā)出一個聲音便失掉了其他的聲音,只有不彈時,才會五音俱全。這正如陶淵明的“五弦琴”。
讀《莊子》,讀到的是灑脫與淡然。何謂逍遙?列子御風(fēng)而行,自由自在,這是逍遙嗎?答案是否定的。列子飛行忘不了風(fēng),也只能成為世俗的幻想與淺見。真正的逍遙在我們的心。如莊子“無為而無不為”“天人合一”,面對世俗,嬉笑怒罵,皆由性情,他逍遙于世間,淡泊于名利。面對惠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淡然一笑,“今子以梁之宰相而嚇吾也?!焙蔚鹊?。正如南朝詩人柳惲就曾在他的《詠薔薇》里有言:“不搖香已亂,無風(fēng)花自飛?!?/p>
讀《莊子》,讀到的是坦然與欣慰。莊子妻子死時,他鼓盆而歌,有人不解,有人譴責(zé),但他卻悠然地依舊如此,因為他滲透了生命的真諦,生是自然,死亦是自然,生固然可賀,死何嘗不是回歸,一如中國民間的紅是喜事,白亦是喜事。
《莊子》是哲學(xué)的天籟,更是我們心靈的琴音,他讓我們找到了那個最本質(zhì)的自己,花開花落,靜謐無聲,這是心靈的盛宴。
無論你再走多遠(yuǎn),請你一定一定不要忘記,自己原來出發(fā)的目的。
。
他負(fù)手而立,已是知天命之年,容貌雖有些衰老,卻并非一派衰敗。頜下蓄兩三長須,長發(fā)作髻,已見稀疏銀絲。雙目炯炯,依稀見得眉目舒朗,似是遠(yuǎn)望天邊。一身灰黃長衫,清風(fēng)盈袖,袍子獵獵作響。宛若無拘無束之游龍,逍遙灑脫于天地之間。
遠(yuǎn)方像是有一只極大的魚兒,迷迷瞪瞪看不清晰,在湖海里翻騰上下,吞吐山河;忽而幻化作同等巨大的鳥兒,翅膀巨大,好像一揮舞就可使天地異位。他揉揉眼睛,定了定神又繼續(xù)看,卻找不到它的蹤影了。老者扯開嘴角笑了笑,眉間的皺紋舒展開來,雙目又帶上流溢的光彩。他四處翻找,展紙?zhí)峁P?!壁び恤~,其名為鯤。
【逆】。
你是否聽過別人對你努力的譏笑?是否也惡毒的如此這般的嘲諷過他人?
你的眼界到底有多廣,你是否有資格去做這個不被所有人看好,被某些人譏諷的決定?
我有,因為我知自己。我了解我自己,自然勝過他人。我曾經(jīng)一意孤行,自己一人選擇了不被多數(shù)人看好的學(xué)校,我也曾被人義正言辭的數(shù)落過?!澳銥槭裁催@樣做?”“你有沒有考慮過我們的感受?”這些話,我都聽多了。
后來我知道了鵬。這世上有那么多那么多像蜩與學(xué)鳩一樣的人,他們或叉著腰或雙臂交叉環(huán)繞在胸前,站在那看著你,嘴里迸射出冷漠又刻薄的話,向你投來一次次不屑的目光??墒侨绻麩o論你怎么辦他們也不會改的話,不如就放過吧。就像鵬一樣,背負(fù)青天,翅下有風(fēng),傲然自立,飛入云巔之上,令后人折服,前人驚嘆。
不入流的始終都不入流,入不了我眼的始終都不入,何必為其心煩意亂。
只一人,做好一人,足矣。
【轉(zhuǎn)】。
我自小就不是個省事的主兒,總好像是不一樣。小時候曾試過把上好的飯菜喂給自家的大黃狗,面對母親的責(zé)罵只能低下頭悄悄的笑;每當(dāng)夜色降臨,小院里的小孩子們總會乖乖的坐在電視機(jī)前——那個發(fā)著亮發(fā)著光的正方體——等待動畫片的準(zhǔn)時放映。而我卻總是拖出一張涼椅,端端正正的擺在門口的槐樹下,看漫天繁星,看云起云落。
我還喜歡一個人快步走在山中。我曾和家人一起爬過家鄉(xiāng)一座不知名的山,小孩子們都畏畏縮縮,直喚著要大人抱,而我卻一個人自得其樂的快步跑著,看那山山紅葉飛。
長大之后,忽的變得些許叛逆。我總是忤逆老師和家人的命令,總是不屑于遵守規(guī)矩。仿佛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小刺猬。只留渾身的刺以面對人們。
后來才明白,許多許多的想法不過都出自愛。
我討厭聒噪,也討厭別人聒噪。我愿意自己逍遙在自己的世界里。暑期中曾和父親坐火車一路北上,車廂中的另兩個人像是麻雀一般嘰嘰喳喳,吵得我腦仁發(fā)疼。
世界好像很小,可是無理由吵鬧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當(dāng)一條新政策出來,總有那么些不和諧卻又沒有道理的聲音出現(xiàn);當(dāng)某位明星發(fā)生了什么事,總有些人喜歡不分青紅皂白的指責(zé)他。世界在飛速發(fā)展,可是人們的思想?yún)s不一定飛速發(fā)展。不請自來的喧囂,才是真正的不禮貌。
我不敢說我真的看清了這個世界。畢竟“天之蒼蒼,其正色耶”。
不妨多多抬起頭來看看天空,是不是每次看的感覺都會不同?我看云,看云卷云舒,看云來云去,看天色蒼茫,看我的遠(yuǎn)方。我們總會天真的以為眼見為實,可有時眼見的還不如耳聽的。
我見過外表美麗的女孩,明眸皓齒唇紅齒白,打扮十分入時,嬌小的身軀挽著男友的手,吐出的卻是不堪入耳的臟話,一串一串的話語圈成一團(tuán)團(tuán)烏云,圍繞在女孩身邊,使女孩的光鮮亮麗黯淡了幾分。
我見過外表丑陋的老人,身體衰老得如同一段失去水分的枯死的樹干,身上穿的衣服也是不干凈的,東一塊補(bǔ)丁西一個破洞,卻一步一步彎下腰來拾起地上的垃圾,臉上依舊是恬淡的笑容。
世界不簡單,而世間萬物亦然。我不能說我完全地遵守著這個世界的秩序,但我在盡力,也在維持它。以貌取人,是人之本性,我們第一眼所見的,往往是他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外表是具有迷惑性的,正所謂“眼見不為實,耳聽不為虛”。若是想要真真正正的看清,又豈是單單靠這一雙眼?我的雙眼看到的永遠(yuǎn)只是她的雙眼能夠看到的內(nèi)容,若要撇清浮華虛祿,便要用心去探明。遵循本心,獨善其身,用心便好。
【結(jié)】。
我渴望逍遙,可我也希望人們都能在各自的世界里逍遙,使世界逍遙。
莊周筆下的《逍遙游》,闡述的是自己唯心主義的哲學(xué)思想,他認(rèn)為世間萬物都有所待,無論是上古神獸還是蜉蝣生物,都不能達(dá)到絕對自由的生命境界。但他自己卻向往這種“逍遙”,無奈的是,這只能成為一場幻想。
說到追求自由,我腦海中最先浮現(xiàn)“文藝復(fù)興”、“五四運動”等字眼。在人類普遍的認(rèn)知觀里,自由并不等同于《逍遙游》中的自由,它是指靈魂的獨立,精神的無束縛。首先,我要指出的是,我所說的靈魂并不是指控制肉體的靈魂,而是指思想、涵養(yǎng)、尊嚴(yán)等一系列生命本質(zhì)澆鑄而成的“人”的模型。直至今日,我們所說的崇尚自由也是一個概念。
人的思想是一個人的核心,思想可以操控行為,有時行為服從了,思想?yún)s不會妥協(xié)。這樣看來,思想應(yīng)是凌駕于行為之上的`更深刻的東西,這一點就與莊子的想法相悖。也就是說,如果思想足夠“逍遙”,行為即使受限,也能有超脫世俗的感覺。數(shù)不清的古人為追逐精神自由而選擇隱居山林,雖困于柴米油鹽,但不也是逍遙自在的嗎?只不過不是絕對的罷了。
絕對自由包括行為上的絕對自由,在現(xiàn)代社會中,由法律和倫理締結(jié)的行為準(zhǔn)繩下,這種“自由”更加不可能達(dá)到。我們不能隨意縱火、殺人。因為這是違法行為,但我們能去熱愛自己熱愛的東西,踏遍自己向往的土壤,這是法律給予的安居樂業(yè)的生活。莊子生活在戰(zhàn)火紛飛的春秋前期,自身性命難保,何談生活自由?沒有道德禮法的約束,社會處于大動亂中,生靈涂炭。而現(xiàn)代人生活在看似與自由最相悖的法律下,卻能過著自由自在的日子。雖然自由不是絕對的,因為“絕對”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是莊子思想深處向往的一部分。
世間萬物都有所待,莊子也明白這個道理。兩千多年過去了,或許只有他生在當(dāng)今這個時代,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實現(xiàn)“天地任我行”吧!
在莊子的《逍遙游》中,講了這樣的一則故事:堯讓天下,許由不受。
莊子的故事是這樣說的: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痹S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用現(xiàn)在的話說:堯打算把天下讓給許由,說:“太陽和月亮都已升起來了,可是小小的炬火還在燃燒不熄;它要跟太陽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難嗎?季雨及時降落了,可是還在不停地澆水灌地;如此費力的人工灌溉對于整個大地的潤澤,不顯得徒勞嗎?先生如能居于國君之位天下一定會獲得大治,可是我還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覺得能力不夠,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你?!?/p>
作為君王的堯,讓天下讓的不能說不夠誠懇,他把許由比作太陽和月亮,而把自己比作小小的炬火;他把許由比作天上的及時雨,而把自己比作徒勞抗旱的人。他心甘情愿地讓賢于許由。
堯讓天下讓的誠懇,直接,許由拒絕接管天下拒絕的坦率、干脆!
許由回答說:“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jīng)獲得了大治,而我卻還要去替代你,我將為了名聲嗎?‘名’是從屬于‘實’的附屬物,我將去追求這次要的東西嗎?鷦鷯在森林中筑巢,不過占用一棵樹枝;鼴鼠到大河邊飲水,不過喝滿肚子。你還是打消念頭回去吧,天下對于我來說沒有什么用處??!廚師即使不下廚,祭祀主持人也不會越俎代庖的!”
許由不愿意在天下大治的情況下,擔(dān)一個君王的虛名,他寧可象鷦鷯在森林中筑巢,僅僅占用一棵樹枝;象鼴鼠到大河邊飲水,不過喝滿肚子。
許由是莊子心中那種無己、無功、無為,追求逍遙境界的神人,是不肯為身外之事所羈絆身心的至人,君王的權(quán)勢,在許由看來,不過是人生的枷鎖而已。
莊子借連叔的口,講出了許由的心里話:“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秕穅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用現(xiàn)在的話說:“神人的德行,能包容萬事萬物,使整個世界成為太平境界,他怎肯為天下俗事忙忙碌碌呢?這神人,外物沒有什么能傷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沒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熱。他的塵垢秕糠等糟粕物,都能造就出堯、舜那樣的圣賢人君來,他又怎么會把外物瑣事當(dāng)一回事呢!”
我想:許由、應(yīng)當(dāng)是老子眼中第一逍遙的人!
版權(quán)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luò),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jìn)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27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