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注重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實踐和探索,加深幼兒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幼兒園小班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對手工活動比較感興趣,他們又都很喜歡小動物,對小動物的關愛產生濃厚興趣。所以我設計《小鳥回家》這節活動。通過讓幼兒學習撕紙、粘貼,培養幼兒的手工技能。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塊,用膠棒(或漿糊)粘貼的技能。
2、萌發幼兒關愛環境的情感。
3、訓練幼兒手指的靈活性,提高手眼協調活動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綠、黃、橙各色的蠟光紙,乳膠、小筐、抹布等。
2、課件、小鳥圖片、畫有大樹樹干圖2張。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學習撕紙塊。難點是撕紙的方法。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課件,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小朋友,你知道小鳥怎么了?(找不到家了)。
“小朋友想不想幫小鳥造一個家呢”(想)。
“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用撕成的紙塊來為小鳥造一個的家,好不好?(好)。
2、教師示范撕紙的方法。(提醒幼兒認真聽、仔細看)。
(1)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撕紙塊的方法。
(2)將撕成的紙塊,在紙的背面涂上乳膠粘貼在大樹上。
3、教師出示已畫好的樹干圖,請幼兒為小鳥做一個美麗的家。
4、幼兒自由撕紙、粘貼樹葉,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要將樹葉粘貼在輪廓內。(活動時伴有輕音樂)。
5、出示“小鳥”,請小朋友將“小鳥”送回家。
6、教師小結:為了給小鳥一個安全的家,請小朋友們要愛護、保護環境,關愛小動物。請幼兒將垃圾撿起來送入垃圾筐。
7、活動結束,幼兒聽音樂《小鳥飛》出活動室。
活動背景:
幼兒對手工活動很感興趣,對粘貼、折紙、撕紙等有了初步的接觸。在手工活動中能讓幼兒體驗操作帶來的愉悅。幼兒渴望能與家長們共同進行一些親子活動,借這次親子活動設計了這個美術親子活動,希望通過這次活動不但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和動手能力,更拉近幼兒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增加親子之間的合作,同時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體驗成功帶來的愉悅。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美工活動的興趣,體驗成功帶來的愉悅。
2、通過讓幼兒制作裝飾衣服等活動,發展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合作意識,體驗與家長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報紙、彩色紙、剪刀、彩筆。
2、一段舒緩的背景音樂、時裝表演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衣服范例,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這些衣服漂亮嗎?哪里漂亮?
2、幼兒自由講述。
二、出示圖畫紙。
2、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想怎么裝飾衣服。
三、引導家長與幼兒一同用彩色紙來制作和裝飾服裝。
1、請家長裁剪,幼兒裝飾。
2、鼓勵幼兒大膽制作,注意色彩。
3、制作完后,請家長幫助幼兒穿上自制服裝進行表演。展示幼兒的作品,給她們以成功的體驗。
具體活動過程:
2、在制作的過程中會用到剪刀、鉛筆之類的工具,請各位家長注意寶寶們的安全。
3、現在我們的每個家庭都準備好了嗎?我們先拿出準備好的彩紙開始制作吧!
5、教學準備加制作過程只需十步就能完成,教師可以先做示范給家長和寶寶們看。
6、我們來看看每個家庭制作的進度,讓寶寶說說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開不開心?
7、現在每個家庭都只做好了,把小人做的都非??蓯?,那下面我們就來做個活動吧!
8、請每個家庭用制作好的指偶小人來編故事,每個家庭來輪班演一演。
水滴在生活中再平凡不過,但通過對它的聯想,來挖掘孩子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孩子們天生素質差距不大,由身邊的事物培養他們“觀察生活”、“大膽想象”、“創意無限”的習慣。讓孩子們長大后,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會發揮創造力,這就是每一位教師教書育人的目的。
1、提供視覺元素,由孩子發揮聯想、創造力,延續畫面故事、情節。
2、初步掌握用油畫棒畫畫的技能。
3、本次活動只著重講解利用油畫棒表現水滴的畫法。
活動準備:繪畫紙、油畫棒、水彩筆每人一套,范畫四幅,大白紙一張。
一、出示范畫
(一),讓幼兒發揮想象,充分討論生活中水滴出現的各種可能性。
問:1、這是什么?(出示范畫一:水滴)
幼兒回答:……
2、那你在什么時候見到過它?(引導幼兒說一句完整的話)。
幼兒回答:……(如:在擰毛巾的時候見過水滴……)
二、出示范畫(二)、(三)、(四),引導幼兒展開想象,講出關于水滴的故事。
1、(出示圖二:眼睛在哭)
問:(1)這幅圖畫的是什么?
(2)圖上的水滴在哪里?
(3)它為什么哭?
幼兒展開想象講故事,教師小結。
2、 (出示圖三:米老鼠用水管去沖小刺猬的家,小刺猬在指責它)。
問:(1)這幅圖畫的是什么?
(2)圖上的水滴在哪里?
(3)誰能看這幅畫講一個關于小水滴的故事?
3、 教師根據音樂節奏,畫一幅關于水滴的畫,讓幼兒編講故事。(圖四:小海豚和小海獅從水中跳躍起來玩球)
4問:“如果老師讓你畫一幅和水滴有關的圖畫,你想畫什么?”
5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三、引出油畫棒,教師示范畫水滴。
1、介紹油畫棒,讓幼兒記住名稱。
2、 教師示范用油畫棒示范畫水滴,并講解以深色線條畫出水滴輪廓后,可以用多種純色混畫,將線條稍微加粗,然后用粉色由一邊向另一邊涂色,統一整粒水滴的色調。(涂出完整水滴)
四、教育幼兒先畫出水滴后,自由添加會出現水滴的情景,可畫它的來源,它所出現的環境,它的現在、未來,它的故事。
五、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六、互相參觀,互相講評。
七、整理用品,并和幼兒一起在生活中去尋找小水滴。
效果分析: 孩子們的興趣很高,想象也很豐富,不足之處就是畫的時間太短,沒有讓孩子們盡情的發揮想象去畫。
首先,選擇“一串花”進行欣賞和創作,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可在欣賞、表現(散點繪畫)單個花朵外形的基礎上,嘗試在花莖的兩側進行組合繪畫,豐富對花卉生長形態和藝術表現形式的已有經驗。
其次,選擇水粉畫的形式表現“花兒一串串”,可以讓幼兒遷移運用已有的用蠟筆畫花朵的經驗,如團繞的方法,同時根據水粉表現形式的特點,在創作過程中嘗試新的表現方法,如用點、繞、拖等多種方法表現花朵。
1.欣賞并感受一串花(成串生長的花)的造型美及色彩美。
2.嘗試用水粉筆在花莖的兩側用點、繞、拖等多種方法表現一串花朵的特征。
3.喜歡參加欣賞活動,大膽表達自己對花朵造型和排列特征的想法。
1.幼兒欣賞用幻燈片4幅(多種形態的一串花,如小小的、一點一點的.圓圓的.、一團一團的,有點長長的,等等)。
2.水粉筆、顏料(每組用分類盒分裝3~4種同色系的顏料,便于幼兒在繪畫中不用洗筆,自由調換顏色,讓顏色自然融合,使畫面色彩更加豐富。)
3.由大班幼兒事先畫好莖葉的畫紙。
1.欣賞“風信子花”(單色和間色),感知點狀花朵成串生長的美。
師:這些一串串的花朵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圓圓的,有點像葡萄,有點像小泡泡。)
師:小花是長在哪里的?怎么長的?(請幼兒用手指動作學一學,感知花朵圍繞花莖開放的特點。)
師:這些一串串的花朵的顏色一樣嗎?
師:原來它們是一層紅色一層白色間隔地開花,越開越高。
2.欣賞金鐘花,感知成串生長的花(圓形)的造型美。
師:這些花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的?看起來像什么?(像蘋果,像燈籠。)
師:花兒長在哪里?(長在彎彎的花莖上,一朵一朵掛下來,像排著隊伍一樣。)
3.欣賞一串紅花等,感知長條形花朵成串生長的美。
4.小結:一串一串的小花真漂亮,有的花朵一點一點的像葡萄,有的花朵圓圓的像蘋果,有的花朵長長的像喇叭,它們都是一串串地長在花莖上的。
1.出示三張畫有花莖的示范圖,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師:這些小花開在哪里?你們想不想畫?
2.引導幼兒嘗試。
師:你們在畫的時候,可以用小點畫一點一點的像葡萄一樣的花,也可以用大點和圈畫圓圓的像蘋果一樣的花,還可以用短線畫有點長得像喇叭一樣的花。
3.幼兒嘗試創作,在花莖上用多種方法畫不同造型的一串花。
教師觀察幼兒的繪畫情況,提醒幼兒正確地用筆并更換顏色;引導個別幼兒有創意地使用顏色表現花朵的顏色間隔特征,畫出花蕊等。
1.引導幼兒欣賞不同造型的花朵。
2.結束活動。
師:我們去花園里看看還有什么樣的小花。
1.能大膽選擇色彩用印章印畫,表現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2.初步會互相欣賞作品,并用語言描述。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1.教師準備一幅大的畫有小魚的背景圖。
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蓋等作印章,顏料若干盤,護衣,抹布。
3.《小魚游》音樂、錄音機。
1.幼兒隨《小魚游》音樂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出示小魚圖,激發幼兒印泡泡的興趣。
鼓勵幼兒嘗試選用大大小小的圓形材料印泡泡。
3.明確用瓶蓋等印泡泡要注意的事項。
出示瓶蓋與顏料,教師示范講解。
4.幼兒印畫。
幼兒隨著《小魚游》音樂自由地選擇瓶蓋與顏料印泡泡,提示幼兒在印的過程中注意瓶蓋每次只能蘸一種顏色,不需要該顏色時用抹布擦去。
5.相互欣賞并展覽幼兒作品。
同伴間相互欣賞泡泡的大小與顏色,分享集體創作成果的歡樂。
該活動可以延續到莢工區繼續進行,除瓶蓋外還可以為幼兒提供各種果蔬圖形印章供幼兒拓印泡泡;提供畫有圓形圖案的各色蠟光紙與有針眼洞的彩紙供幼兒撕貼泡泡;提供棉簽、油畫棒等材料供幼兒畫泡泡。
1.會用瓶蓋和顏料等印畫大大小小圓形的泡泡。
2.樂意欣賞同伴的印畫。
1、通過玩顏色,對色彩的變化感興趣。
2、學習簡單的拓印方法,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準備紅、黃、藍三種顏料,每人準備毛筆一支、調色盤一個,鉛畫紙、白紙、夾子等。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今天王老師要請小朋友一起來當小小魔術師好不好?”
教師出示調色盤,引導幼兒認識一下顏色:“你們看,老師盤子里準備了一些顏料,這些顏料是什么顏色的呢?”(紅、黃、藍)。
2、引導幼兒大膽的嘗試變色游戲。
(1)師示范并講解:“今天我們就要用紅黃藍三種顏色來變魔術看看王老師是怎么來變的好嗎?先拿一支毛筆蘸點水蘸上紅色,把它放在盤子里,然后呢再蘸點黃色,把紅色和黃色攪和在一起變變變,你們看變出了什么顏色?(橘黃色)把變出來的顏色涂在這個鉛畫紙上?!睅熢龠x擇別的'顏色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變色1-2次。
(3)學習拓印的方法:(師出示一張白紙)“看王老師手里有一張白紙,我們把它按在剛才畫好的畫上,用夾子夾住,然后輕輕的在上面壓壓,再輕輕的提起來,你們看印出了什么?”
3、添畫。
(1)師示范給印出來的畫添畫?!巴趵蠋熡X得有點象一只螃蟹的殼,王老師把它變一變,變成一只螃蟹行不行?!?/p>
(2)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出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畫。
4、分享活動的樂趣,積累經驗。
教師展現幼兒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教師及時鼓勵、表揚一些作品富有創造力的幼兒。
點畫:梅花(中班美術)。
1.學習用手指點畫梅花,體驗點畫的快樂。
2.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學準備:梅花,范畫,顏料,白紙。
教學過程:
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
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保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么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
3.看好老師是怎么做的(教師示范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4.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5.成果展示。
活動目標:
1、感知瓶子的外形特征,在瓶子上進行立體的彩繪的創作。
2、感受色彩冷暖對比帶來的美感,在活動中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3、體驗為瓶子變身后的成功感。
準備操作顏料:水粉顏料,盆子,水粉筆,作畫的衣服、桌布等。
瓶子的準備是很重要的:要求表面光滑、色彩單一,形狀奇特,藍色的酒瓶,有的瓶身上面涂上統一的綠、紫等顏料,涼干后使用。
教學過程:
一、欣賞ppt課件。
1、各種圖案的瓶子。
二、其次選擇瓶子,感受其形狀奇特,顏色的單一。
1、感知瓶子特征。
(1)教師拿起一個瓶子:“我們要把漂亮的圖案畫到瓶子上。
“看看瓶子是什么樣的?”(有瓶口(瓶蓋)、瓶頸、瓶身、瓶底)。
“想想,在瓶子上畫畫和我們平時在紙上畫畫有什么不同?”
(2)把畫畫在瓶身上(瓶蓋瓶底可以不畫),瓶子可以轉著畫。
教學建議:教師轉動的手勢動作需夸張、放慢,暗示幼兒操作時也可這樣轉動瓶子畫畫,把畫畫在瓶身上,左手可以按住瓶口(瓶蓋),瓶底可靠著自己身體或放在桌上,右手把瓶身畫飽滿。
(3)你選擇的.瓶子是什么顏色,在上面畫什么樣的顏色才能讓圖案更加明顯?(冷暖色舉例說明)。
(4)操作出現的問題:
三、選擇瓶子、創設圖案。
自己選擇一個喜歡的瓶子設計圖案。
教學建議:巡回指導時留意幼兒設計圖案的新思路,鼓勵他把想法表現出來;提醒反復使用對比不明顯顏色的幼兒,更換一種顏色試試。
建議完成作品的幼兒在保持瓶子外表干凈的前提下,自己把瓶子拿到展示臺上。教師有意識地將展示臺上的瓶子按高矮排列一下。
四、集中欣賞。
師:“今天我們展示臺上這么多瓶子放在一起可真美啊?!?/p>
介紹一下你的作品名字《美麗的瓶》、《彩色的秋天》等。
“你最喜歡哪一個瓶子上的圖案,為什么?”
教學建議:作品集中,給幼兒一種整體的視覺沖擊力;教師關注幼兒的欣賞角度,順著幼兒的介紹,有意識地從畫面干凈、色彩對比明顯、圖案設計新穎、構圖飽滿等方面點評。
五、你有了這個瓶子,你想用它來干什么?(插花、養金魚、種花、當儲蓄罐等)那我們就進行吧!(瓶子可以洗凈重復使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感受路面圖案的多樣,嘗試撕、貼出“小路”。
2、欣賞“小路”圖片,學習掌握撕紙的基本方法,嘗試撕出條狀、塊狀的紙片。
3、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報紙塊鋪路,在活動中情緒愉快。
師:幼兒園外面有條大馬路,汽車走的路是什么樣的呢?小腳步行的路又是什么樣的呢?
1、師:你還見過什么樣的路?
2、師:公園里還有許多小路,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a、比較:彎彎曲曲、筆直
b、小石子路
c、比較:大塊面的路、不規則塊面的路。
師:森林里建了一個游樂場,有滑梯、旋轉馬車、摩天輪,小動物都想去玩,可是路還沒有建好,全是泥巴地,怎么辦???我們幫幫它們吧!
1、教師出示報紙,你們看這是什么?你能把它變成一條一條的、一塊一塊的幫小動物鋪路嗎?(請個別幼兒示范。)
2、教師示范:撕紙。
師:兩只小手捏住它,聽聽報紙在唱歌。(幼兒于教師空手練習)
3、幼兒練習撕紙。
要求:將一條一條的地磚放在一起、一塊一塊的地磚放在一起。
師:請你用條條或塊塊來幫助小兔鋪路吧!想好在哪里要鋪小路,老師幫你們刷漿糊。鋪路的時候要把磚頭壓壓緊,不要翹起來絆倒小動物們?。梢赃m當地用樹葉和小花瓣裝飾。)
將鋪好的小路在墻上展示,看看哪些小路鋪好了!
了解笑臉能帶給別人快樂,并愿意帶給別人快樂。能運用團、壓、捏的方法制作笑臉餅干,并體驗活動的樂趣。
橡皮泥、豆子、花生、葡萄干。
一、談話導入。
師:“寶寶們,今天來了很多客人老師跟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開心嗎?”(開心)讓孩子知道通過笑臉可以傳遞開心的心情,萌發孩子帶給別人快樂的愿望。
“我想永遠都看到寶寶們的笑臉,那我就可以永遠都這么開心了,寶寶們,愿意把你們的笑臉借給我嗎?”
“借了這么多的笑臉了,那現在我要開始變魔術了,變變變,笑臉都跑到哪里去了?對,笑臉都跑到餅干上去了,變成笑臉餅干了,你們喜歡吃餅干嗎?為什么?想不想自己動手做餅干???”
二、制作餅干。
1、橡皮泥準備好了,說說怎樣做成餅干?幼兒交流制作餅干的'方法,請一個幼兒示范。
2、教師總結方法并邊念兒歌邊教幼兒做動作:“餅干餅干圓圓,餅干餅干甜甜,團一團,壓一壓,我們的餅干做好了!”
3、請幼兒用橡皮泥制作餅干,教師巡回指導。
三、學做笑臉。
1、討論笑臉餅干上應該有什么?出示花生、豆子、葡萄干等材料,教師示范制作笑臉餅干。
2、幼兒完成笑臉餅干制作。
四、互相觀看作品并講評。
1、請幼兒相互觀看作品交流。比一比誰最能干,做得最好。老師給與適當點評。
2、討論最想把笑臉傳給誰,帶幼兒一起傳遞笑臉,活動結束。
3.保持桌面整潔,在活動結束后能按原位放好自己所使用過的工具。
1.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樹葉若干;
2.魔術盒(鞋盒制成)一個,小豬手偶一個,籃子十二個,固體膠二十四只,a4打印紙33張。
1.老師拿出魔術盒,請幾名幼兒來摸,開始摸出的是零散的樹葉。
師:今天呀,老師帶來了一個寶盒,我呀,邀請幾名小朋友上來摸摸看這里面究竟有什么。
幼兒伸手摸出一些樹葉,老師啟發幼兒描述這些樹葉的形狀,以及它們像什么,為接下來的粘貼活動做鋪墊。
2.在老師念了魔法語之后,摸出的就是一幅幅樹葉粘貼畫。
師:現在呀,老師可要開始變魔術了,小朋友們剛才從盒子里摸出的樹葉。待會兒會在老師的魔法語下大變身,你們想看嗎?那就趕快坐好吧。
第一次念魔法語:
師:雙手伸出來,握成小拳頭,左搖搖,右搖搖,上搖搖,下搖搖,啪啦啪啦,莫莫米呀!
在念完魔法語后老師從盒子里變出一張樹葉粘貼畫。
第二次念魔法語:
師:你們想和老師一塊變魔術嗎,那這次老師變的時候你們可要記住老師的魔法語呀。好了仔細聽聽看,老師的魔法語都是怎么念的雙手伸出來,握成小拳頭,左搖搖,右搖搖,上搖搖,下搖搖,啪啦啪啦,莫莫米呀!
第三次念魔法語:
師:老師的魔法語你們都記住了嗎,那好,這一次粟老師要邀請小朋友們和我一塊念這個魔法語,魔力加強了,看看我們又會變出什么不一樣的東西,好嗎?注意,老師要開始了,雙手伸出來,握成小拳頭,左搖搖,右搖搖,上搖搖,下搖搖,啪啦啪啦,莫莫米呀!
師:哈哈,小朋友們可真棒呀,看看在你們的幫助下我們一下子就變出了兩張樹葉貼畫!老師真是太高興了!
3.小結。
師:你們說我這個魔法師厲不厲害?你們也想變成魔法師嗎?你們能不能也變出漂亮的樹葉貼畫呢?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樹葉貼畫是怎樣變的吧。
1.教師向幼兒演示樹葉貼畫的制作方法。
師:嗯,讓我們想想看,我們制作一幅怎樣的貼畫呢?那就貼一只蝴蝶吧。我首先需要一張白紙,再選選看有什么形狀的葉子適合作蝴蝶。然后我們拿出固體膠,打開它,并把蓋帽放在手心里。我把固體膠抹在我選出的葉子的背面,要抹勻了。然后輕輕的貼在白紙上,貼好以后再用手指輕輕的按一下,使它貼牢了。
2.在向大家分發制作樹葉貼畫的工具的同時,教師向小朋友們講解在制作樹葉貼畫的過程中注意的問題。以及啟發幼兒想出不同的造型制作樹葉貼畫。
師:小朋友們在制作樹葉貼畫時,可以選擇和老師貼一樣的,也可以發揮我們的想象力,制作出不一樣的樹葉貼畫。小朋友們想想看呀,你想把這些樹葉都變成什么呢?可以是家里的東西,例如電視,冰箱,桌子等等,可以是幼兒園的東西,例如我們的小黑板,我們的小床;也可以是天上的東西,像太陽,月亮,云朵,小鳥呀;還可以是我們在公園上看見的東西,像小花,及小貓小狗這樣的小動物有太多太多的東西了??纯次覀冋l想的更好。
師:如果小朋友們在制作貼畫時遇到了什么困難,可以舉手告訴老師。老師就會來幫助你。
1.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師出示小豬手偶,并以小豬的口吻,讓幼兒自己動手整理干凈桌面。
師:我們的魔法師真是太棒了,用我們的巧手變出了這么多的`樹葉貼畫,讓我們都豎起大拇指夸夸自己吧!
2.老師出示小豬手偶。
老師模仿小豬說:呵呵,大家好,我是小豬笨笨,我老遠就聽到了這里好熱鬧,所以就跑過來看看了。呵呵,我現在肚子好餓呀,小朋友們能把你們桌上的樹葉送給我嗎?裝進我的袋子里,讓我吃得飽飽的,謝謝了。
老師拿出小豬的口袋,小朋友們把垃圾都放進口袋里。整理干凈桌面和教室。
在完成了粘貼畫后,我們舉行了一個畫展,展出幼兒的樹葉粘貼畫。在本次畫展中,對于每幅作品均以幼兒自評和同伴互評為主。老師要求每個幼兒給自己的粘貼畫取一個名字,并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包括材料的選擇和創作緣由等情況。幼兒自評后,再由同伴互評,最后由老師總結。
以魔術的形式開場,得到了孩子們熱情的回應,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興趣點,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整個活動迅速進入狀態并在開場部分就出現了第一個高潮。在粘貼環節,我以幼兒的自主活動為主,充分尊重他們的創造性的同時給予他們恰當的指導。
本活動的第二個高潮出現在活動結束后的兩個星期里,在這兩周,幼兒的粘貼畫正在一點點的改變,樹葉變起了魔法有的樹葉枯黃,有的卻依然鮮綠。這些都引起了幼兒的注意,又一次激起了他們探究的興趣。他們根據自己的經驗,以保鮮程度的長短對樹葉進行了分類,并積極收集有關樹葉的各種知識。整個班級在以后的兩周時間內都處在對樹葉的探究氣氛中,整個活動從開始到結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從樹葉開始,幼兒觀察自然世界的興趣和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
由于小班幼兒的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教師常常感到小班的美術活動難以開展。為此,我們針對小班幼兒的特點展開了研究。以下是我們設計的一組美術活動方案。在設計中我們盡量選用多種材料和表現方法讓幼兒喜歡參與美術活動,并讓幼兒直接與將要表現的事物及相關作品互動,以獲得對所要欣賞和表現的事物的積極情感體驗。整個活動設計以幼兒的視覺感受為主,讓幼兒自然地進入美術活動情境,最后通過提供半成品(或是具有審美性的背景設計)來激發幼兒的創作動機,如一瓶花中的花瓶、小魚吐泡泡中的小河、毛毛蟲中的不同顏色的即時貼底板等。當幼兒完成作品時,展現在他們眼前的富有美感的畫面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就感,從而感受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進而喜歡參與美術活動。
目標:
1.嘗試將大小不同的蠟光紙圓片黏貼在底板上,并在教師的提醒下有顏色搭配和圖形組合的意識。
2.通過觀看教師的演示學習用糨糊黏貼的方法。
3.能大膽黏貼,體驗不同大小、顏色、組合方式的泡泡貼在展板上的美感。
準備:
1.康定斯基作品《圓之舞》的圖片或pppt。
2.顏色、大小不一的蠟光紙圓片,a4大小的白紙或黑紙每人一張。
3.泡泡槍或泡泡器(也可以用直接可吹的泡泡水等)。
4.底板上布置幾條小魚和水草,底板的大小以能張貼所有幼兒的作品為宜。
5.幼兒有玩吹泡泡的經驗。
一、調動幼兒關于泡泡的經驗。
1.你們吹過泡泡嗎?你們看,我會變出泡泡。(教師用泡泡槍打出一串泡泡。)。
2.有多少泡泡?(適時豐富詞匯:許多、一串一串的泡泡。)。
3.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觀察并用動作和語言表達:圓圓的,有的大有的小。)。
二、引導幼兒欣賞康定斯基的作品《圓之舞》ppt,幫助幼兒整理前面獲得的經驗。
1.有個畫家畫了許多泡泡,看看他畫的泡泡和剛才你們看到的泡泡一樣嗎?
2.他畫的泡泡是怎么樣的呢?(引導幼兒說出有不同顏色、不同大小。)。
3.這些泡泡都是緊緊地靠在一起的嗎?(引導幼兒觀察出有的密集,有的分散,就像有的喜歡和好朋友擠在一起,有的喜歡單獨呆在一個很空的地方一樣。)。
(分析:此環節的重點在于引導幼兒觀察泡泡不同的組合方式,特別是重疊、聚合、分散的組合方式,以幫助幼兒豐富泡泡組合的圖像經驗,便于幼兒在后面創作時主動運用。用緊緊這個詞來引導幼兒具體感受泡泡的組合方式很關鍵,因為如果問題太寬泛,如:泡泡是怎么排列的?小班幼兒就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對小班幼兒來說問題具體、語詞準確特別重要。)。
三、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入黏貼泡泡的狀態。
1.出示大底板,指著底板上的小魚說:小魚也喜歡用嘴巴吹出許多的泡泡呢!
2.你們想讓小魚吹出一個什么樣的泡泡呢?是大大的還是小小的?是什么顏色的?
(分析:此環節的重點是幫助幼兒運用前面的經驗,進一步強化圖像組合意識。教師通過演示,讓幼兒明確怎樣貼在一起或分開貼,將幼兒無意識的黏貼引導為有意識的黏貼。通過與幼兒討論如何選擇泡泡的大小和顏色,強化幼兒的參與意識和自主意識,為后面幼兒的`個性化黏貼作鋪墊。)。
4.再次交代操作要求。
(2)誰會用糨糊貼泡泡?(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如何正確抹糨糊及黏貼。)。
(分析:此環節的目的有二:一是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能力,讓幼兒認為不用教師教自己也能學會這個本領,增強幼兒自主觀察、學習的意識;二是教師可以由此了解幼兒在前一個環節中學習的情況,發現幼兒的問題和困難,從而進一步強化和補充,使指導具有針對性。同時演示的幼兒又給能力較弱的幼兒做了一次示范,既滿足了該幼兒的表現需要,也滿足了其余幼兒再次觀察學習的需要。)。
四、幼兒創作。
教師提醒幼兒選擇顏色、大小不一的圓片進行黏貼,并將多余的圓片放回原處。
五、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1.師幼一起將所有作品布置在大展板上,教師引導幼兒找到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紹。
2.教師鼓勵并引導幼兒對別人的作品發表看法。如:你喜歡哪里的泡泡呢?
目標:
1.嘗試在即時貼底板上用紐扣組合黏貼成不同姿態的毛毛蟲。
2.通過觀察玩具毛毛蟲的變化和教師所繪的毛毛蟲造型,嘗試用紐扣按一顆緊挨著一顆的方法連接拼貼毛毛蟲。
3.知道將不用的紐扣按顏色放回相應的盒中。
準備:
1.各色鮮艷的可反復使用的即時貼底板(可用廢舊紙盒的內底板貼上即時貼做成)人手一塊。
2.足夠數量的各色大紐扣。
3.絨布玩具毛毛蟲。
過程:
一、調動對毛毛蟲的已有經驗。
1.出示絨布玩具毛毛蟲。誰來了?這只毛毛蟲是怎么樣的?你們用手來比比看。(引導幼兒注意到這是一條長長的毛毛蟲。)。
(分析:讓小班幼兒用動作比劃長,利于加深幼兒對毛毛蟲身體長的印象,為后面創作時表現長長的毛毛蟲作準備。)。
2.這條毛毛蟲可調皮了,它不停地把身體變來變去。(教師將毛毛蟲扭成交叉狀。)你們看,它的身體變成什么樣了?你們來學學看。(教師用線條畫出毛毛蟲的交叉造型。)。
3.它又變成什么樣了?(教師將毛毛蟲的身體變成拱形。)這次,誰來學一學它的樣子?(教師用線條畫出拱形毛毛蟲。)。
4.毛毛蟲的頭也會變。(教師將毛毛蟲的頭扭向后方。)你能發現毛毛蟲現在想做什么嗎?(引導幼兒發現:頭向后的毛毛蟲就好像在向后看。)。
5.如果我想讓毛毛蟲向地下鉆,頭應該怎么變呢?
(分析:改變頭的方向就可以改變毛毛蟲的造型,幼兒如果能體會到這一關鍵點,便可以在后面黏貼時表現不同姿態的毛毛蟲。同時,教師的提問可以提示幼兒根據頭的方向想象毛毛蟲所處的環境,如毛毛蟲在向上吃樹葉、在向下鉆地洞、在草地上玩等,這樣幼兒在后面黏貼時就能自發地添畫毛毛蟲的背景,使畫面更豐富,更有吸引力。)。
二、明確黏貼的任務和要求。
2.教師逐一介紹紐扣和即時貼底板。
3.誰會將紐扣黏貼在底板上?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在即時貼上黏貼紐扣的方法。
4.教師講解并演示黏貼的方法:先將紐扣直接放在你想黏貼的底板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一按就好了。黏貼時,要一顆紐扣緊挨著一顆紐扣,這樣才能黏貼成長長的毛毛蟲。
5.請全體幼兒用動作模仿并說出黏貼的方法。尤其強調要一顆緊挨著一顆,不用的紐扣按照顏色放回對應的盒子里。
(分析:此環節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明確黏貼的方法,降低操作難度,使他們更有信心地、快樂地投入黏貼活動。)。
三、在教師指導下黏貼毛毛蟲。
(分析:情境性語言的使用不僅有利于幼兒展開想象,關注毛毛蟲的姿態和造型,而且能自然地引發幼兒畫出小草、地洞、樹等簡單的背景,豐富畫面。)。
2.提醒幼兒將不用的紐扣放回盒中。
四、相互欣賞作品,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1.誰能告訴我,你的毛毛蟲在干什么?
2.引導其他幼兒驗證,通過頭部方向的變化和身體的扭曲,變化出毛毛蟲的不同姿態。
3.針對幼兒將不同顏色的紐扣混雜在一個盒里的情況,強調按顏色分類擺放的方法和要求.并請個別幼兒示范。
目標:
1.通過用蔬菜印制感受印跡和色彩融合的美。
2.通過猜測、探索等掌握蔬菜印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3.通過觀察同伴、相互討論、描述自己的印制方式,學習印制活動的基本常規。
準備:
1.各種已切好的適合印制的蔬菜.如芹菜頭、青椒、苦瓜、藕等蔬菜的橫切面。
2.一只花瓶和一束花(可以是真花、絹花或塑料花,花的顏色和形狀要多樣)。
3.梵高的《向日葵》圖片或ppt。
4.裝有顏料的盤子,抹布。幼兒人手一份a4紙大小的底板紙,每張紙上已貼好用報紙剪成的花瓶。
過程:
一、調動和豐富關于花的經驗。
1.(出示瓶花)今天老師帶來一瓶美麗的花。你覺得哪種顏色的花最好看?(幫助幼兒梳理并意識到花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每一種都很好看。)。
2.這瓶花中的花朵都是一樣的嗎?(引導幼兒發現并用動作模仿花朵的不同形態,指導幼兒嘗試用語言表述:花朵有圓圓的、長長的、尖尖的、大大的、小小的。)。
(分析:語言的描述和動作的表達可讓幼兒獲得一些對于花朵的造型概念,為后面有目的地選擇不同橫切面的蔬菜印制作準備。)。
二、欣賞梵高作品《向日葵》,體驗一瓶花如何表現在畫紙上。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瓶花的畫。你們看,它漂亮嗎?哪里好看?
2.這瓶花的花朵是什么顏色的?看上去什么顏色最多?(引導幼兒發現這瓶花的色調。)。
(分析:此環節主要是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現花朵的不同色彩及其給人的不同視覺感受。這樣一方面幫助小班幼兒積累色彩方面的視覺經驗,另一方面促使幼兒在印畫時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認識印畫材料,討論蔬菜印畫的方法。
2.教師講解并演示印畫的方法:先選擇一個喜歡的蔬菜橫切面,抓住上面,在自己喜歡的顏料盒中用力蘸一下,想好你要在花瓶的什么位置印,然后向下用力按住再輕輕提起就完成了。
3.請個別幼兒嘗試,其他幼兒觀察后進行評價。
4.想換一種顏色怎么辦呢?(教師強調一個橫切面只能在一種顏色里蘸,用完后要放進同色盒中,讓其他幼兒用。自己換色要換另一個蔬菜橫切面。)。
(分析:培養幼兒正確的用色習慣非常重要,教師不僅要有交代,還要演示給幼兒看,并在幼兒操作時注意個別指導。)。
四、在教師指導下印畫。
2.提醒幼兒選擇兩種以上的蔬菜印畫,并把用過的蔬菜放回原處。
五、集體欣賞。
1.你喜歡哪一瓶花?為什么?猜猜它是用什么蔬菜印的?
2.針對幼兒在印制活動中的常規情況進行評價。
1.能兩只手協調配合地撕面條,并粘貼在大碗相應的位置上。
2.樂意參與撕紙活動,體驗給小動物過生日的快樂。
紅、黃、綠、藍等彩色方形紙若干;小碗的圖片若干、ppt。
引導幼兒在撕撕玩玩中,掌握撕長條的基本技能。
分析:在組織幼兒藝術過程中,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采用游戲化的手段,使教育語言成為孩子能聽懂的游戲化語言,使他們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得到發展,讓他們感到美術活動本身就是輕松愉快的游戲。
(1)師:你吃過的面條是什么樣子的?
--長長的、細細的、白白的。
(2)師:那你們吃過彩色面條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長長的、細細的、五顏六色的'。
(1)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彩色的紙,寶寶們用這些彩色的紙一起來撕面條,比一比誰撕的面條是長長的、細細的!撕下來的面條貼在大碗里!
(2)教師示范操作(撕紙時: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緊捏紙,撕一撕、移一移,重復到完成為止。)。
(分析:通過老師的示范利用兒歌進行撕紙能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撕紙的方法,從而訓練幼兒手、眼、腦協調并用的能力,發展幼兒手指肌肉的靈活性和協調性,使幼兒的小肌肉群得以發展;還可以培養幼兒細心、專心、耐心的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
(3)提出活動要求,幼兒動手操作。
幼兒每人一張紙,按老師撕得樣子開始撕,先把大的紙撕成一條一條,把撕好的面條裝飾在大碗里,粘貼時,輕輕地摸上膠水粘貼在上面。
(4)幼兒自由撕面條,邊撕邊說:"請你吃面條"、"面條長又長"。
(5)教師巡回指導。
給小貓過生日,送面條。
師:好了,現在讓我們一起把做好的面條送給小貓吃吧!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撕、貼技能。
2、訓練手指的靈活性。
3、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有序整理用具。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紙工》。
2、漿糊每組一盒。
3、范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美麗的太陽。
2、請幼兒欣賞老師的范例。
二、引導幼兒學習制作太陽的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今天楊老師就來教小朋友來做太陽,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2、教師示范講解《太陽》的制作方法。
(1)教師一邊示范制作一邊講解:
1、將太陽的沿外輪廓取下。
2、再把彩色紙撕下來。
3、再把彩色紙撕貼在太陽的周圍。
三、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要求:要求幼兒先想想應該怎么做,再動手制作;桌子地面都要理干凈;碰到問題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小朋友。
2、幼兒操作,教師對能力較弱的孩子進行指導,請能力強的孩子幫助別的孩子(語言及動作),提醒保持干凈。
四、結束活動。
1、小結幼兒制作情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2、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1.嘗試和泥,讓幼兒關注泥巴的變化。
2.會初步用團和捏的方法玩泥。
3.培養孩子對泥工活動的興趣。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泥制品若干(如元宵、小兔、毛毛蟲、小花等)。
1.請幼兒欣賞泥制品,引起幼兒的興趣,并讓幼兒討論它們是用什么做成的。
2.引導幼兒嘗試和泥,感受泥土和泥巴的特征。
(1)請幼兒穿上圍兜,每人裝上一小盆干泥土,用手摸一摸,壓一壓,感知泥土的特征是:松松的,軟軟的。
(2)引導幼兒說一說泥巴是怎樣和成的,并初步嘗試一下。
(3)請幼兒觀察并用手觸摸一下,
感受泥巴的特征是:濕濕的,粘粘的。
3.以玩游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參與:“今天我們來玩個超級變變變的游戲,看一看,瞧一瞧,我變了什么?(變成個元宵)又變成了什么?(變成個毛毛蟲),然后給幼兒示范用團和捏的方法玩泥,先把泥巴團成球形,再捏成各式各樣的東西,教師要注意講清要領和注意事項。
4.每人一塊泥巴,請幼兒用團和捏的方法玩泥,玩的時候要注意和同伴相互學習,并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玩泥。
5.幼兒相互欣賞并交流自己的作品,指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1.把做好的泥制品放好曬干,并給曬干的泥制品上色,投放到展區供幼兒欣賞。
2.在手工區投放濕泥,顏料,模具等,鼓勵幼兒繼續創造性地玩泥。我的創新:
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欣賞泥工作品,讓小班幼兒初步了解泥工藝術,并練習泥工的基本技能:團和捏,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及創造力。在活動開始時,先讓幼兒掌握了怎樣去和泥,由于小班孩子初次接觸泥工活動,我又以游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們積極參與,以引起他們的強烈興趣,并在團團捏捏的過程中體驗到玩泥的快樂。雖然孩子們的作品還較粗糙,但很可愛,有的還較有創意,雖然他們玩的手指黑黑的,但都很開心,而我陪著孩子們玩泥巴,也像回到了兒時快樂的感覺。
1、大膽嘗試用印畫的方式表現小雞的樣貌和動作。
2、樂于參加印畫活動,并從中體會到自由創作的樂趣。
若干大小的報紙、顏料、畫有草地的白紙、黑色水彩筆、墊子、濕布
一、話題導入
1、教師:上次小朋友們去舍農園春游,你們在那里都看到了些什么小動物?(小雞、小兔子)
小雞可愛嗎?小雞長什么樣子?是什么顏色的?
(啟發幼兒說出小雞的特征)
那小朋友們看一看桌子上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些什么?都有什么顏色的顏料?
2、教師小結:小雞長著圓圓的頭、圓圓的身體,頭上有眼睛、尖尖的嘴巴,黃顏色的。
二、繪畫方法
1、紙團游戲
(1)教師:小朋友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
(一大一小的報紙)我們可以用報紙玩些什么游戲呢?(團紙球)
那我們一起變個小魔術,把報紙變變變,變成紙球吧。
紙球變好了,現在小朋友想一想我們怎么用紙球和桌子上的顏料變出可愛的小雞(印畫)。
(2)教師:(引導幼兒總結方法)剛才小朋友說了這么多方法,我們一起來試一試這有一大一小兩個紙球。
你們覺得大個的紙球像小雞的哪里?小的紙球呢?(大的紙球印身體、小的印腦袋)
(3)教師小結:原來小雞是這么變出來的!用小球印小雞的頭,用大球印小雞的身體。
(用水彩筆筆畫小雞的眼睛、嘴巴、小腳)
2、小雞的動作
(1)教師:小朋友們還記得這是什么嗎?(草地)
小雞們想到草地上玩,小雞在草地上看看這里,看看那里,
所以小朋友要動動腦筋怎樣畫出不同不同動作的小雞呢?
(2)現在我們來試一試,用紙球和顏料變出可愛的小雞,讓小雞在草地上快樂的玩吧。
三、幼兒創作
1、提出繪畫要求。
如果小手不小心弄到顏料可以用桌子上的抹布擦一擦。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四、作品展示
幼兒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說一說你畫的小雞是什么樣子的,在干些什么。
1、初步了解舞蹈,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初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在做動作的同時,體驗舞蹈帶來的興趣。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背景音樂。我的身體的音樂。
2、引導幼兒一起做熱身活動,播放背景音樂、
3、休息片刻,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模仿動作,讓幼兒體驗舞蹈帶來的興趣。
4、根據音樂的節奏節拍,不斷的鼓勵和引導幼兒跟隨教師跳2---3遍,初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5、請幼兒上臺表演給小朋友看。
6、活動小結:
【小朋友們真棒,一會兒爸爸媽媽來接我們的時候,表演給他們看好不好?】教師引導幼兒收拾自己的物品準備下課。
活動目標:
1.學會畫折線、波浪線、螺旋線三種曲線。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進一步提高對繪畫的興趣。
3.提高觀察智力、模仿智力、構思與想象智力。
活動準備:
1.電腦制成的動畫:螃蟹、金魚、蝴蝶的動態及留下的痕跡并配上兒歌。
2.幼兒每人一支勾線筆,畫有北景的畫紙,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3.每組一盒漿糊,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1.放電腦動畫,引起幼兒興趣。
放電腦畫面:小金魚,尾巴頭,搖搖尾巴游呀游;花蝴蝶,來跳舞,圓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氣大,東爬西爬找朋友。
2.引導幼兒用手描繪各種小動物留下的不同痕跡。
提問:來了哪些小動物呀?它們是怎么來的?(請幼兒分別講述,并進行模仿各動物的動作)。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指導語:還有好多小動物都來了,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它們畫留下的痕跡,你們愿意嗎?你想幫哪些小動物畫呢?等會兒小朋友自己去選擇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后面畫下來。
4.欣賞作品,評價。
活動延伸:
1.你還想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會留下什么樣的痕跡呢?請你回去問問爸爸媽媽或到書上去找找。
2.繼續培養幼兒的理解智力,發現慧力等。
活動目標:
1.在畫畫、說說中按照故事發展的情節制作連環畫。
2.能畫出動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初步的構圖技能。
3.能大膽講述自己的作品,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連環畫一本。
2.幼兒繪畫工具:白紙、鉛筆、油畫棒等。
3.訂書機。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連環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激發制作興趣。
師:這是什么?(連環畫)什么叫連環畫?(連環畫是繪畫的一種,指用多幅畫面連續敘述一個故事或事件的發展過程,一般以線描為主,也有彩色的等)你們想擁有一本連環畫嗎?現在我們共同回憶一下《紅母雞與她的鄰居們》中都有哪些情節,然后一起合作制作連環畫。
二、小組合作,學習按照故事發展情節制作連環畫。
1.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如何制作連環畫。
(引導幼兒按封面、熱鬧的谷場、種麥子、收麥子、磨面粉、做面包、吃面包的過程繪畫制作)。
2.幼兒合作制作連環畫。
(1)幼兒分組商量自己制作的內容。
(2)幼兒繪畫自己選擇的內容。
(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布局,留下寫故事內容及裝訂的地方)。
(3)教師巡回指導。
(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合理安排畫面內容,提醒注意每個動物的主要特征)。
(4)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繪畫的作品。
師:誰來把你繪畫好情節說給大家聽聽。
(5)教師幫助幼兒進行整理裝訂。
3.教師每組請一名幼兒說說本組制作的連環畫。
三、共同分享制作好的連環畫。
師:評一評哪組制作的連環畫最精美。
活動目標:
1、在欣賞圖片中初步了解登封人劉永占的泥塑作品真實、樸實的特點。
2、學習用團圓的方法制作糖葫蘆,鍛煉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力。
3、對泥塑這種美工活動感興趣。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泥、泥工板、泡沫板、木棍兒。
活動過程:
1、欣賞泥塑。
(1)出示泥塑圖片,引出泥塑是用泥做出各種造型。
(2)觀察泥塑的各種造型。
(3)引出做出這些泥塑的登封人——劉永占。
2、做泥塑——糖葫蘆。
(1)請幼兒討論泥塑糖葫蘆怎么做。
(2)介紹、發放材料,并進行安全教育。
(3)幼兒嘗試做泥塑糖葫蘆。
3、交流、展示作品。
(1)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糖葫蘆,為什么?
(2)請幼兒把糖葫蘆布置在區角活動。
教學反思。
1、該活動設計比較合理,整個過程體現了在玩中學,學中樂的教育思想。
2、活動過程中,幼兒基本處于一種認真學習的狀態,基本實現了預定的教育目標。
3、活動后指導幼兒收拾整理好泥塑材料,養成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26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