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可以促使學生將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綜合實踐總結,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yǎng)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fā)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下面是有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反思,歡迎參閱。
得到全面的綜合實踐活動這門學科是讓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出發(fā),基于自身興趣來選擇和研究問題,主動獲取知識的一門學科。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是感到自己是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這種需求特別強烈。綜合實踐活動這種全新的學習形式,可以說很好地迎合了學生的這一心理需求,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情景中通過親自體驗來解決問題的自覺學習,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確定研究的小課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加強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內容涵蓋非常廣泛,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我與學生充分協(xié)作,一起來開展好各項調查研究工作,在活動的過程中真正體現(xiàn)出師生間的民主、平等、互助,并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利用好綜合實踐課這塊教學陣地,在教學中,不拘泥于教材,開放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真實需要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提供更廣闊的天地。
通過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實踐,使我進一步認識到要求教師指導的多樣化。
1、在資料收集中學會與人分享。
在如何使我們的社區(qū)更美好的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利用書本、網(wǎng)絡,收集資料并與人分享。老師指導學生利用電腦課、回家上網(wǎng)、讀報刊或利用假日到圖書館收集資料等方法,學生以組為單位,將各組重點收集的資料進行班級交流,最后請同學將小課題研究的有關資料分組粘貼在布告欄上,讓全班同學閱讀。這樣的活動,所有的資源都是共享的,通過活動,學生把收集到社區(qū)環(huán)境美好的圖片和資料,與人合作完成任務,并與人合作中分享學生的快樂。
2、從“教師中學”到“學生中心”。
綜合實踐課的目標是通過親身體驗,激發(fā)觀察發(fā)現(xiàn)與探究問題和創(chuàng)新的興趣,初步學會觀察與發(fā)現(xiàn),探究問題的能力,形成合作與分享的初步意識,形成尊重科學的意識和努力鉆研的態(tài)度,初步形成對于社會的責任感意思。因此綜合實踐課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感,都是學生發(fā)展的根本。主張“以學生為本”,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又要注意正面引導,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努力促進學生社會性和個性的和諧發(fā)展。學生個性的多樣化,要求我們的思想具有開放性。
綜合實踐課為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人才奠定了好的基礎,是教育改革的好舉措。讓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教師進行多樣化指導,建立開放型的評課,開展個性化的學習,這是開放式綜合實踐課教學的要求,也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和必然。要讓學生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
一、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正因為學生有社會責任感,才有本次的主題活動。在組織學生自主選題時,一開始,同學們都以個人的興趣出發(fā),說出的課題五花八門,大家還各持已見,互不相讓。后來,當一位同學提出“關注消防”這個主題時,大家不禁想到前不久幾位同學反映的元宵節(jié)在黃氏家廟賞燈時發(fā)現(xiàn)的消防隱患,大家就此展開了討論。在討論中,有的同學在替黃氏家廟擔心,有的同學對組織者“祖宗靈著呢,還用得消防設備嗎?”的荒謬論斷感到不可思議,有的同學還由此想到我鎮(zhèn)的消防現(xiàn)狀……從同學們的討論聲中,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課主題的確定,竟也能激發(fā)并增強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真不簡單!
二、培養(yǎng)了實踐能力。
在開展我鎮(zhèn)消防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活動時,學生分成了四個探究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分配好每個人的工作。在實踐中,有的上網(wǎng)查資料,有的制作問卷進行調查分析,有的上街采訪,有的實地考察,學生積極投入的精神使學校教師們深受感動。絕大部分學生還學會了自主獲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資料時,他們知道通過什么手段從哪里去獲取——動手、動眼、動腦三維一體,多重刺激,實踐多樣,體驗深刻。
三、提高了綜合素質。
在準備階段,他們出謀劃策,群策群力。在調查實踐階段,他們既分工又合作,遇到困難時互相打氣,不氣餒,不退縮,總能想出辦法來解決。在交流成果階段,各小組同學暢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如通過照片、攝影、動畫等方式加以表達,成員之間還進行補充發(fā)言。在活動中,通過合作、交流、研究,與同學們分享成果,他們學會了客觀地分析和思考,學會了申辯,學會了理解和寬容,學會了贊美與分享,并形成了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整體認識,發(fā)展了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提高了綜合素質。我想這也許就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獨有的魅力吧!
可以說,開展這次綜合實踐活動是實施新課程以來我所做的一次比較成功的嘗試。但也給我留下很多思考,我深深體會到:與其它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再是人類經(jīng)驗的現(xiàn)成堆積,它對于滿足學生成長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對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切實起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然而,當前課程剛剛啟動,由于經(jīng)驗不足,也暴露了不少問題。如: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動,興趣持久性較差,他們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現(xiàn)象,教師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持之以恒地按照預定的目標進行探究,實踐,并在活動中得到生成與發(fā)展,而不是將學生的研究引向結論……這些都是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地方性色彩較濃的開放性課程,它應該具有其區(qū)域特色和實踐價值。課程本身的創(chuàng)造性和實施過程的彈性張度將重建一種學校文化和課程文化。新的課程標準中,綜合實踐占了比較大的比例(三年級以上每周三節(jié)),綜合實踐課程是合科的、生活的、功能化的課程,它強調對孩子生活的影響,注重能力發(fā)展,特別是生活能力的發(fā)展和態(tài)度的形成,是以“問題”為核心的綜合實踐活動,它可以發(fā)揮出整體效應,具有高度的綜合性。知識向應用、科學向生活轉化的中介靠實踐。“實踐就是一種中介物”(黑格爾語),是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中介物,是理論知識向實際應用,學科內容向生活經(jīng)驗實現(xiàn)轉化的中介物。只有向實踐匯合,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理論到實際、接受到創(chuàng)造、學習與生活的溝通。綜合是指向實踐性的,實踐的本質也是綜合。
1.綜合實踐與生活、社會教育相結合學生都是一個社會化的人,每天除了在學校接受課堂學習外,還要面對紛繁蕪雜的社會生活,因此,校外課程資源絕不是課堂、操場、實驗室的簡單“搬家”,而是突破要傳統(tǒng)教學的框架,使學生與生活、與社會、與世界的發(fā)展信息相通的一個重要途徑。這些資源中有許多內容都是傳統(tǒng)教學、包括現(xiàn)今的電化教學所無法傳授的。學習不應該只是解題目,而應該是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社會問題,將所學知識加以應用。讓學生到真實的世界中進行各種體驗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靈活地適應實際生活的需要。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參與實踐的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每個學生來說將會終身受益。
2.綜合實踐與德育相結合在綜合實踐課上,學生通過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務,使他們養(yǎng)成服從集體的品質和集體觀念,獲得團結互助、同甘共苦的體驗,激發(fā)他們良好的道德情感。此外,綜合實踐課程還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科學地計劃自己的學習并細心地完成和客觀地評價所得到的學習成果的習慣,也可以使學生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真正體驗到人的智慧和雙手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的來之不易,從而培養(yǎng)勤儉節(jié)約的品質。綜合實踐課程對學生的活動不重結果而重育人過程。
3.綜合實踐與科學學習相結合綜合實踐課程在內容的選擇上要十分注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結合,做好相鄰知識系列、相近學科的整合工作,使教育內容與學生的需要及文化發(fā)展緊密配合。既讓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和方法,又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注意興趣、動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所以,學生在學習時,既要重視科學知識和方法的獲得,也要注意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的形成。
4.學校、家庭、社區(qū)教育相結合在綜合實踐課程的建設過程中,跨學科教師相互配合,并取得校外人才的共同協(xié)作,形成整體共同指導的局面,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生家長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技之長,如種植、養(yǎng)殖、修理、加工等。我們充分利用這種家庭中潛在的教育資源,通過“請進來”的方式,使某些隱性的教育力量充分發(fā)揮功用。同時,我們還利用社會的教育力量,通過聘單位與聘個人相結合的方法拓寬引入師資的渠道。比如,我們聘請氣象站人員定期到基地指導,還聘請了許多社會上有特殊能力的人來基地任教,多方有機結合,形成了開放的多層面的教育人才資源。
此外,還有很多原則也要注意,如評價的多元化、如何面向全體、如何處理好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等等也都是值得我們多考慮的問題。由于目前綜合實踐課還是處于探索和實踐階段,綜合實踐課還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們思考、挖掘、探索,這是每一位綜合實踐課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
本學期4月8日下午,我校李xx老師走進xx中心小學名師直播課堂觀課,執(zhí)教《設計食品包裝袋》。陳xx老師帶領科組老師和全市的老師進行互動交流,大家認為本課切合《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列明“設計制作”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種主要活動方式,在《設計食品包裝袋》這一主題活動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設計,手腦并用,設計自己的食品包裝袋,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外,還需要學生靈活運多種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審美意識。此課,讓許多學校老師模仿學習,引領全市綜合實踐活動的風向。
2.經(jīng)五個過程,踐行“文博達美”
從三月開始到五月,我校積極響應城區(qū)教育辦的號召,利用市博物館提供的課程資源,通過精心的策劃,開發(fā)成我校的課程超市課程資源,組織學生走進市博物館,與東莞市博物館共同構建并落實開展“文博達美”課程,開展系列綜合實踐活動。為了更進一步開展活動,我校還把市博物館提供的.課程資源,開發(fā)成我校的課程超市課程資源,讓孩子們經(jīng)歷“搜集資料——開展體驗——設計制作——拓展研究——交流分享”這一系列活動過程,將活動推向深入。
走進市博物館前,各班班主任播放了市博物館提供的“走進博物館須知”的幻燈片,讓學生了解到博物館參觀的注意事項。3月29日下午,市博物館宣教部趙筱穎老師,親自來到我校給五年級的全體師生作了《說說古代東莞的那些事兒》的講座。與梁煥英副校長一起開啟了“走進市博物館之旅”。
講座后,我們用三個月的時間,采用“點面結合、菜單自助、任務驅動”的方式開展活動。所謂點,就是以五年級為重點,分五批,每批兩個班走進市博物館開展參觀體驗活動。每次活動的內容有兩項,第一項是參觀《古代東莞的展覽》。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孩子們踏上了“考古之路”,聽著講解員耐心細致的講解,看著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珍貴的照片、圖畫,感受到東莞深厚的歷史和文化,作為為東莞人,他們感到無比自豪。第二項是體驗項目,每一批的孩子選擇的體驗項目各不相同,九、十班孩子們制作海鹽;四、五班的孩子們制作陶紋;三、七班的孩子們繪制梅瓶;一、二班的孩子們制作朝珠;六、八班的孩子們插花。所謂面,指的是我校根據(jù)市博物館提供的講座、活動展覽、小班興趣活動項目,發(fā)動各年級各班家委會自行組織,利用周六、周日時間,小手牽大手,走進市博物館,通過“任務驅動——參觀體驗——提交成果”的方式開展實踐活動。另外,我們還在學校三(4)班旁邊的空地,利用市博物館提供的資源,布置了《考古是個什么鬼?》的巨型展覽。三到六年級的孩子在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的帶領下,參觀展覽。孩子們被展覽吸引住了,參觀時,大家認真觀看,有的還做筆記呢。
我們還通過展板、實物等展示了孩子們歷時三個月的探究活動,本次活動,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到東莞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培養(yǎng)了孩子們與人合作、動手實踐、設計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了孩子們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3.驛站任務式,開展基地考察。
基地課程建設是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人與社會”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本學期,我校在開發(fā)課程基地的同時,積極思考探索如何做好基地課程實施與開展工作。除了借助基地課程的力量外,還需著眼于完善基地課程的校內配套課程設計與實施,著重能力生根,基地課程與學校特色課程融合,形成新的育人點。6月21日,陳xx老師在20xx年xx小學(幼兒園)自研課題成果答辯會上作了《“驛站任務式”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地課程的建構與實施》的研究報告,榮獲xx區(qū)科研成果一等獎。
三、四、五年級全體學生分批,在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老師、東莞青旅賞學游教育中心輔導員以及家長義工的共同帶領下,走進“東莞市海洋與漁業(yè)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東莞飲食風俗博物館、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和檢察院、可園這幾個基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基地考察活動,讓孩子們收獲課堂外的精彩。
4.“繽紛社團”首秀,四大社團獲獎。
6月2日,由廣東教育學會中學及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專業(yè)委員會主辦,卓優(yōu)學生活動網(wǎng)承辦的廣東省第二屆中小學生“繽紛社團”風采大賽現(xiàn)場交流展示和頒獎大會在深圳龍華玉龍學校舉行。
經(jīng)過激烈的角逐,我?!皭傂猩鐣丈鐖F”榮獲“十佳夢想社團”,“少年科學院”、“至正研究社”、“大榕樹環(huán)保環(huán)保社團”榮獲“十佳精品社團”。梁煥英、陸葉屏、郭小霞、謝小湘、陳xx、陳宇、陳麗君、李xx被評為“廣東省優(yōu)秀社團指導老師”。
本次活動,我校四個社團從眾多的參賽社團中脫穎而出,經(jīng)過專家評委及大眾評委遴選,進入廣東省第二屆中小學生“繽紛社團”風采大賽小學組前18名。在現(xiàn)場決賽與展示中,四個社團用五分鐘時間,用ppt展示社團的建設、管理及特色活動等,秀出了風采,獲得廣東教育學會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yè)委會員常務副理事長黃志紅博士的好評。她認為我校的社團活動涉及面廣,開展得有聲有色,在全省小學中獨樹一幟。
(二)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對新綱要理解不深,研究欠深入。
當前形勢下,教育教學工作以及非教學工作一直都在做加法,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老師,往往身兼語文老師、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品德與社會等教學任務,所兼的每一門科目任務都越來越繁雜,要求越來越精細,綜合實踐活動學科老師更難難沉下心來,好好研讀新頒布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難以明確新綱要的要求。
2.骨干老師帶動力度不夠,發(fā)展不均衡。
因為老師們絕大多數(shù)都是兼職的老師,我校通過骨干老師的帶動,促進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一年來,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骨干老師積極引領,但是,由于有些老師還對本課程的價值認識不足,還沒有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活動中,覺得開展活動室一種負擔,怕影響語數(shù)英主科的學習。
(三)下半年工作目標、思路與措施。
2.激發(fā)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內驅力。
3.修改、完善校本教材。
4.開展活動時,多學科整合,大力開展設計制作、職業(yè)體驗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學生手腦并用,靈活掌握、融會貫通各類知識和技巧,提高學生的技術操作水平、知識遷移水平,體驗工匠精神等。
在這一學期中,我校認真貫徹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學校綜合實踐課程計劃的有關精神,堅定不移地依照新課程理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著重培養(yǎng)既有底氣又有靈氣且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現(xiàn)代小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自主化為了使綜合實踐課程有效的推行,學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課程實施組織網(wǎng)絡。在這個網(wǎng)絡中,校長室負責課程實施的全盤領導,教導處負責活動研究、指導培訓、鑒定、資料管理等活動,教導處、大隊部協(xié)助活動,各年級研究組負責確定、協(xié)調活動計劃,班主任及其他指導教師是具體實施者。在計劃制定方面,我們注重全員參與,自主制定。即校領導、教師、學生都參加到學校計劃制定的活動中來,它經(jīng)過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兩個輪次。由上而下,即由學校領導、教導處將確定的我校綜合實踐的課程理念、目標向下傳達,組織教師學習領悟,讓每一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充分了解本課程的性質、任務、本校的活動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內容的制定全員參與,由學生到指導教師最后再匯總到主管的教導處。
1、綜合實踐活動要逐步推行
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切不可有一蹴而就的想法。
為了有效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校堅持以點帶面的工作方式。在活動開展的初期,我們把工作重點放在教師培訓上,在建立一支骨干教師隊伍的基礎上,期望產(chǎn)生“裂變”效應。對于重點教師的培養(yǎng),學校在財力、物力、政策等方面予以了大力的扶持。
2、對課程資源的再認識
第一學期,由于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理解不深,總是為課程資源的匱乏而苦惱。隨著活動的深入,我們逐步認識到:不必抱怨學校歷史文化底蘊的不足、學校所在地的人文環(huán)境不足,如果我們放眼整個遼寧,我們該利用的資源真可謂源源不斷。
3、探索優(yōu)秀的教學模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是否有其內在的規(guī)律可循?隨著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深入了解,很多老師在思考著這個問題。我們發(fā)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存在著多種可行的形式,能否從中提煉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探索一些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成為今后階段的研究重點。
4、課題的選擇
對于課題的選擇,一開始我們顯得比較茫然,有些課題離學生太遠,很難激發(fā)學生的研究熱情。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應從學生感興趣的、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角度選擇恰當?shù)恼n題。某種意義上講,選擇恰當?shù)恼n題是綜合實踐活動成敗的關鍵,雖然理論上講,課題的選擇權在于學生手中,但實際上,初期這項工作應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
自綜合實踐活動開題以來,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財富,為今后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區(qū)教研員的指導下制定實施方案,確定實施步驟,建立領導小組,成立課題組。在綜合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我校涌現(xiàn)了一批骨干教師,他們在活動過程中對綜合實踐活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回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以來的工作,我們感到欣慰,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活動中都得到了鍛煉,廣大教師對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信心和興趣日益濃厚,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進一步深入開展,將有更多的教師加入進來,將有更多的學生受益。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以扎實的工作,培訓更多的老師參與這一課程,將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推向新的高度。
得到全面的綜合實踐活動這門學科是讓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出發(fā),基于自身興趣來選擇和研究問題,主動獲取知識的一門學科。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是感到自己是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這種需求特別強烈。綜合實踐活動這種全新的學習形式,可以說很好地迎合了學生的這一心理需求,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情景中通過親自體驗來解決問題的自覺學習,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確定研究的小課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加強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內容涵蓋非常廣泛,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我與學生充分協(xié)作,一起來開展好各項調查研究工作,在活動的過程中真正體現(xiàn)出師生間的民主、平等、互助,并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利用好綜合實踐課這塊教學陣地,在教學中,不拘泥于教材,開放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真實需要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提供更廣闊的天地。
通過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實踐,使我進一步認識到要求教師指導的多樣化。
在如何使我們的社區(qū)更美好的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利用書本、網(wǎng)絡,收集資料并與人分享。老師指導學生利用電腦課、回家上網(wǎng)、讀報刊或利用假日到圖書館收集資料等方法,學生以組為單位,將各組重點收集的資料進行班級交流,最后請同學將小課題研究的有關資料分組粘貼在布告欄上,讓全班同學閱讀。這樣的活動,所有的資源都是共享的,通過活動,學生把收集到社區(qū)環(huán)境美好的圖片和資料,與人合作完成任務,并與人合作中分享學生的快樂。
綜合實踐課的目標是通過親身體驗,激發(fā)觀察發(fā)現(xiàn)與探究問題和創(chuàng)新的興趣,初步學會觀察與發(fā)現(xiàn),探究問題的能力,形成合作與分享的初步意識,形成尊重科學的意識和努力鉆研的態(tài)度,初步形成對于社會的責任感意思。因此綜合實踐課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感,都是學生發(fā)展的根本。主張“以學生為本”,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又要注意正面引導,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努力促進學生社會性和個性的和諧發(fā)展。學生個性的多樣化,要求我們的思想具有開放性。
綜合實踐課為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人才奠定了好的基礎,是教育改革的好舉措。讓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教師進行多樣化指導,建立開放型的評課,開展個性化的學習,這是開放式綜合實踐課教學的要求,也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和必然。要讓學生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
本學期,我校認真貫徹上級文件、省頒課程文件精神以及學校綜合實踐課程計劃,堅定不移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培養(yǎng)既有底氣又有靈氣且具有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生。為了及時對學期發(fā)現(xiàn)的亮點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使學科開展更加有序和規(guī)范。現(xiàn)對本學期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工作回顧、總結如下:
學校教研組整體情況:
本學期教研組集中教研8次,提供公開課4節(jié),上交活動設計60份,公開課反思10份,聽課心得體會6份,論文或小結32份;學生過程性資料近150份,教師外出聽課、培訓6人次,組織興趣小組活動16場。
1.強化制度。
教研組建立各種管理制度,為課程實施提供保證。制度如下:
(1)每學期教研組老師必須上交兩份活動設計、一份論文或小結、3類學生過程性材料,以上材料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上交。
(2)每次教研實行考勤。每次教研時間和地點、內容,教研組都會事先通知,要求老師做到教研時不遲到、不早退,盡量不請假,將出勤情況和學校精細化管理教師履行職責和月評掛溝,從源頭上杜絕拖拉散漫行為,嚴肅紀律。
2.措施到位。
有時不是老師不想進步,而是缺少學習拐杖。本學期教研組不論是聽課或培訓,教研組均為老師們提供培訓學習材料和公開課設計,為老師們學習提供有力的載體。多途徑為老師提供學習的機會,如邀請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骨干教師為老師們做講座,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讓老師接受最前沿的理念,本學期晉江進修學校王雯老師曾兩次走進學校指導教研組活動,為教研組的有效開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組織教師參加福建省綜合實踐活動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研討會暨福建省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體系及實施子課題中期交流研討會,觀摩專家馮京廣現(xiàn)場教學,組織教師參加晉江市組織的各種綜合實踐活動。
教研組是學校學科課程建設的基本單位,是教師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教學研究能力,展示教學實踐智慧的學習型、研究型團隊。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界上沒有一片相同的葉子,在教研組中,每位教師都是一種資源,都具有不同的思想和優(yōu)點。可是教師職業(yè)倦怠還是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老師身上,如何充分激發(fā)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這是提高教師課程實施能力的瓶頸。本學期更加關注成長過程中教師的扶,首先教研組要成為老師的依靠。要成為學習共同體,形成一個和諧團結的團隊。老師們遇到困難,教研組要及時伸出溫暖之手,讓老師們覺得我成長并不孤單,如老師要提供公開教學,教研組組織教師集體備課,如老師要參加錄象課例比賽,教研組陳瑞清老師帶來家里的攝象機協(xié)助拍攝、剪輯放是促進教師成長的另一渠道。本學期開始扶持一些新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和比賽,結對子,形成團結互助、合作共進的良好教學氛圍,鼓勵新教師不斷總結經(jīng)驗,撰寫有創(chuàng)意、有質量的論文,爭取有更多論文獲獎或發(fā)表。
1.主題來源教師實際。本學期初,學校向全體綜合實踐活動任課教師征集了教學問題,收集了所有任課老師的問題單材料;并組織教師通過交流討論對這些問題進行分類和整理、篩選,發(fā)現(xiàn)有的問題可以在實踐中直接調整解決,還有的問題不具研究價值,有的問題不具共性,有的問題切入點過大,經(jīng)過篩選梳理出八類問題:
1.學生對消防安全知識識別較差?學生對突發(fā)火災不知道如何處理?
2.學生參與不投入,不能保持興趣?
3.學生獲取信息渠道單一,學生篩選信息能力差?
4.學生主觀性強,確定主題呈現(xiàn)多樣性,如何引導學生確定主題,進行歸類?
5.勞技課如何有效滲透探究性學習?
6.預防火災方案學生不懂設計?
教研組經(jīng)過三次調整反復論證,最終確定主題《如何落實一節(jié)課目標活動方案指導課》,本學期教研均圍繞此主題開展理論學習、專題研討、骨干教師的專題講座,示范課,師徒結對的新教師研討課通過一學期的教研,很多困惑在老師們頭腦中逐漸明朗了。
2.基于證據(jù),提升能力。課題研究的落腳點是課堂教學實踐,為了提高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崔允漷教授《課堂觀察走向專業(yè)的聽評課》一書后,深受啟發(fā),嘗試采用了課堂觀察,引用課堂觀察工具對教師的課堂進行觀察。(課堂觀察是研究課堂教學和學的一種方法,它的目的是給被觀察者一些發(fā)展性建議,它的過程,重在準備、重在證據(jù),倡導每個教師要學會走向專業(yè)的聽評課。)以課前會議、課中觀察課后診斷三環(huán)節(jié),通過擺事實、多分析,少評價,立足課堂教學情景,基于證據(jù)適當推論,從而明確改進的措施。盡管本學期開發(fā)了〈學生課堂傾聽情況觀察量化表〉、〈情景創(chuàng)設有效性觀察量表〉還需要在以后的實踐中繼續(xù)改進和完善,但起碼改變了傳統(tǒng)的聽、評課的方式,真正改進我們的教學,才能進而更好地服務學生,逐漸提高老師的能力。
學校一學期取得成績:
1.20xx年6月官嵐嵐老師參加晉江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優(yōu)秀教學課例評選獲得二等獎(指導老師:顏小文)。
2.20xx年3月官嵐嵐老師參加晉江市小學科學優(yōu)秀教學課例評選獲得二等獎(指導老師:黃麗蓉)。
3.黃麗蓉老師撰寫4個海西家園教案被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教師教學用書》發(fā)表。
4.20xx年5月黃麗蓉老師指導顏美亞老師撰寫信息技術案例獲得鎮(zhèn)二等獎。
5.20xx年5月黃麗蓉老師在20xx年晉江市農(nóng)村小學綜合實踐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做《我與綜合實踐一個平凡老師的美麗蝶變》專題講座。
6.20xx年2月黃麗蓉在福建教育學院做專題講座。
7.20xx年6月施妮、黃麗蓉獲得安海鎮(zhèn)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
8.許婉婷老師人參加20xx年晉江市農(nóng)村小學綜合實踐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班。
9.黃麗蓉參加晉江市專兼職教研員華師大高級研修班研修班。
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之路任重道遠,但相信在教研組全體老師共同努力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根據(jù)20xx年國務院頒發(fā)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fā)展綱要》,進一步明確了綜合實踐活動成為中小學的一門必修課程。根據(jù)《綱要》精神,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改變課程脫離社會發(fā)展和學生實際的狀況,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收集處理信息、獲得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實際操作的能力,熱愛勞動的習慣以及必須的生活技能等,并立足xx市實際和本校學生的實際,根據(jù)同濟小學20xx學年綜合實踐活動工作計劃,順利完成本學年度的工作任務。
課程完成的情況和達到的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jīng)驗;
3、形成從生活中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和能力;
4、發(fā)展實踐能力,發(fā)展對知識的綜合利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
5、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個性品質。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是基于學生的經(jīng)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強調以學習者的經(jīng)驗、社會需要和問題為核心進行課程資源整合,有效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淡化學科界限。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利用信息技術等手段主動解決問題,加強中小學生的綜合活動的學習。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親身經(jīng)歷,注重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是開放的,突破課堂時空局限,向社會生活領域和自然環(huán)境延伸。綜合實踐課程是綜合程度很高的一門獨立形態(tài)課程,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具有獨特的功能和價值,與其他課程領域互為補充,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lián)系,共同實現(xiàn)對學生的發(fā)展價值。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的幾個特點: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
本學期在各位班主任、老師們設計安排課程專題內容:國際理解;資訊科技;健康安全;環(huán)境保護;社區(qū)參與;經(jīng)濟與生活。首先校行政舉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專題會議,制定本學期綜合課的工作分工和工作安排,分派行政下各個年級。二~~六年級各年級在級組長和下級組行政共同商議、策劃9月份的綜合課內容。二~~六年級進行“教師節(jié)”為主題的內容的綜合活動。六(1)班魏毅祺老師以“廣告的魅力”為專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接受佛山電視臺城市紀實的采訪和拍攝任務,并且在校內做了示范。校老師利用教師學習的時間學習有關課程改革綜合實踐課程的內容,并提出建議、活動方案和改進措施。邀請華中師范大學郭元翔教授來學校聽綜合實踐活動課,并進行評課指導。二~~六年級各自開展活動,這個月以科任老師為主。全校教師學習xx市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改革《3~~9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指導意見》。各年級組老師、各班下班的老師商議本月開展活動內容。學期結束時,各班級進行總結、交流。
音樂是美的教育,學習音樂是對學生人體機能和身腦進行同步訓練的理想手段。課堂上教師巧妙的引導,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為他們創(chuàng)造學習成功的機遇和情境,使其勤奮而刻苦,并經(jīng)他們自身的努力而獲得成功,使他們對音樂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最終提高音樂素質和審美能力。
在本學期的“賞音樂大師,做小小作曲家”的音樂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音樂素質教育要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首要的因素是在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下,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使不同的學生在實踐的活動中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顒又幸浞煮w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只有通過全體學生的參與才能完成:
小學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往往是在已有的段落中加一個段落。有時會顯得幼稚,結構性、旋律性不強。此時,教師千萬不能打擊、譏笑學生,應以正面肯定為主,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其自信心。第一次的填句子練習,同學們摸不著頭腦,胡亂填,敷衍了事。我并沒有批評他們,反而在班上表揚他們勇于創(chuàng)作的精神,然后再點撥。結果,學生們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議,在以后的音樂課中積極認真,而且對創(chuàng)作課表現(xiàn)出極大地興趣,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有長足進步。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及時發(fā)現(xiàn)、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并加以正確地引導,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又達到了教學的預期目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增加趣味性是上好創(chuàng)作課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改變枯燥的理論學習。比如,通過旋律接龍的方式,即以一位學生創(chuàng)編樂曲的第一句,第二位學生接上一句創(chuàng)編第二句,第三位同學創(chuàng)編第三句……以此類推,直至全曲結束?;蛘叩谝晃煌瑢W創(chuàng)作出節(jié)奏,第二位同學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編旋律至全曲結束。這樣,每位學生的積極性便被帶動起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另外,還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親身參與,充分表現(xiàn)。比如,學到一定的程度,可以舉辦一次作品展示會,讓所有的學生拿出自己的習作進行展評;也可舉行創(chuàng)作比賽;還可以幫助學生向有關音樂報刊推薦習作,爭取發(fā)表機會。
學生理論基礎差,不要講太多純理論性的知識,而是找一些日常生活中淺顯的例子來幫助他們掌握創(chuàng)作的技巧。如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第一句旋律的節(jié)奏,就是基本根據(jù)我們平時朗讀“藍藍的天上白云飄”這句話的節(jié)奏而來的。像長沙話“你到哪里去噠”本身就有“353155”的音調。我們可以將語句中的這些音調作為創(chuàng)作旋律的基礎。還有在講如何選擇恰當?shù)墓?jié)奏時,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形象來決定。如表現(xiàn)小蜜峰飛翔和大象走路,節(jié)奏疏密迥然不同等等。
總之,我們小學音樂創(chuàng)作,重在保護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和興趣,讓他們了解音樂創(chuàng)作不是難事,自己也能成為“小小作曲家”。
實踐活動課與生活相聯(lián)系,既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同時也是現(xiàn)代教育思路指導下的產(chǎn)物,要傳遞和交流人類經(jīng)驗,就必須把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密切聯(lián)系起來,小學綜合實踐課堂教學回歸生活和社會,目的就是讓學生參與社會生活使學生所擁有的經(jīng)驗盡量豐富,在現(xiàn)代中不知不覺滲入未來,以改變過去那種與社會生活相脫離的教育灌輸。
小學綜合實踐課要回歸生活和社會,我們不能將學生圈于學校,而要以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為線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的活動網(wǎng)絡,全面實施教育,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在家庭,社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動的組織形式有特色,通過各種體驗活動,滿足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快樂和愉悅,也獲得發(fā)展。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事物入手,留心觀察社會生活中發(fā)生的變化,體會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通過簡單的觀察,探究和資料的能力,學會討論與合作,從而讓學生們在自主的學習中了解了情況。
教育應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從中可以看出報復重視學生在生活中的親生經(jīng)歷,實踐和創(chuàng)造注重向生活的回歸,因此,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小學綜合實踐課的最大特點,當今世界的社會現(xiàn)象千變萬化,學生生活在充滿各種信息的社會里,適合引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目標的有效達成。
總之,小學綜合實踐課先有系統(tǒng)性的知識,教學是不夠的,學?,F(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生活事件隨時發(fā)生,應回歸社會與生活,是立足于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思想,立足于課內外結合,課堂與生活,與社會聯(lián)系,促進知情意行統(tǒng)一的整體性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是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小學綜合實踐。
來欣賞一下吧。
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xiàn)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課程。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豐富多彩,卓有成效,如《公益廣告》、《誦古詩品古詩》、《走近屈原》、《我們的班級》等,學生通過協(xié)作、考察、搜集、訪問、社會調查、分析研究、寫課題小報告等實踐活動,走進社會大課堂,了解學校、社會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認識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并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鍛煉自己勇于參與、大膽實踐的品質,并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社會綜合實踐、與他人共同工作和從事集體工作、解決問題等能力?;顒又形乙赞D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fā)點,強調知識的聯(lián)系和綜合運用,注重過程,強調開放,重視師生互動。注意做到以下幾方面:
1、基于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jīng)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jīng)驗,并以此為基礎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構一個更貼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全新課程領域。
2、回歸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xiàn)實性的問題、事件、現(xiàn)象來設計課程內容。
3、立足實踐。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傳授,如20xx年上海世博會等我都納入自己的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并不僅僅意味著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xiàn)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fā)現(xiàn)、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真實經(jīng)驗,從中培養(yǎng)實踐能力。
4、著眼創(chuàng)新。著眼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xiàn)。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為寬松、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可以充分發(fā)揮出來。因此我在在教學中著眼創(chuàng)新,以培養(yǎng)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為己任,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思考、有所創(chuàng)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成為創(chuàng)新人才奠定基礎。
活動成果:
1、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探索活動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發(fā)展對自然的關愛;學生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克服了各種困難,用我們學生的獨特視角和方式了解社會、感知社會,了解學校、社會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增強了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勞動能力、觀察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初步形成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了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了學生個性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2、學生在實踐中更加注重對實踐過程的記錄。他們在調查、采訪、體驗的過程積累了大量的記實材料,學生們能夠很好地利用簡單的輔助工具使自己的實踐活動留下痕跡。
調查報告。
心得體會。
的寫作等大部分是學生自己或合作完成的,少量是在教師輔助下完成的。
4、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個性的張揚。
綜合實踐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將再接再厲,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一、實踐準備。
本課題于20xx年4月3日正式成立,在這一學期的準備階段中,做了如下工作:
1、課堂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
通過課堂觀察,學生訪談等方式,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此,我們還進行了。
進行一場網(wǎng)絡研討:數(shù)學學習——問題在哪里?,一場現(xiàn)場研討。通過觀察和研討,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二、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經(jīng)過課題組成員的商議,我們改變了原先“由實驗教師根據(jù)本班的實際情況確立子課題”的計劃,分學段確立了兩個相對統(tǒng)一的子課題,既低年段以“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為子課題,中高年段以“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為子課題。做這樣的改變,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的問題相對集中,可以通過這兩個子課題的實施尋求解決途徑;另一方面是子課題相對統(tǒng)一,也就是研究的目標相對一致,更有利用實驗教師間的互相合作、交流、研討,有利于課題組活動的開展。
2、調查研究,制訂計劃。
子課題確立之后,各實驗老師做好了實驗調查工作準備,如:制定傾聽習慣問卷調查表,傾聽習慣課堂觀察表。20xx~20xx學年的上學期一開學,各實驗班的老師馬上進行實驗前測,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學生的傾聽情況做了調查,并分析了調查結果,做出問卷調查報告。然后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制定詳細的子課題實施計劃。
3、學習研討,尋求理論支撐。
在準備的同時,老師們還認真進行理論學習和研討。如閱讀與課題相關的文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進行的那場有針對性的網(wǎng)絡研討——如何讓傾聽成為一種習慣?這場研討效果非常好,參與人數(shù)多,面廣,有實驗教師,也有非實驗教師,還有省內外的老師。貼子的內容非常豐富,經(jīng)張華東老師整理,為我們提供了48個有價值的教學策略。
二、進入課題實驗。
1、課題組老師進入課題實驗,在實驗中觀察、記錄、反思、調整,并通過各種方式相互交流。例如把實驗過程中的記錄上傳博客,大家在博客上互相交流,一階段后,我們開展了一場課題實驗老師交流研討活動,展現(xiàn)了初期的部分做法。
2、課堂教學研討。
實驗以來,本子課題共開展4節(jié)研討課:
3、階段性小結(老師和學生都進行小結)。
每學期期末進行一次階段性小結,部分班級也讓學生進行小結。
預習妙用。
評選傾聽之星和預習小能手。
20xx上學期,共評選縣級傾聽之星22人,評選辦法:由實驗老師推薦(有推薦理由),每個班級2名,發(fā)給證書和獎品;校級的人數(shù)自定。
三、課堂觀察。
1、實驗班的前后變化。
從對同一個班級實驗過程的隨堂聽課,我感覺到了學生在老師的精心培養(yǎng)下,不論是傾聽的狀態(tài)還是傾聽的質量,不論是發(fā)言的人數(shù)還是發(fā)言的質量,都有質的變化。從實驗老師的過程記錄,也可以明顯地看到學生在傾聽與表達方面的進步。這就是實驗帶給我們的收獲。
在隨堂跟蹤聽課中,我看到學生預習能力的提高,從原來的瀏覽到對重點內容的圈圈點點,再到有意識地思考、解決教材中提出的問題,部分學生還能提出質疑。
2、實驗班與非實驗班的差別。
在走進課堂月活動中,從實驗班與別實驗班的課堂上,我也感覺到了實驗班有濃濃的課題味,課堂上老師比較重視對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習慣比較好。
在走進課堂月活動的隨堂聽課中,我也感覺到了實驗班與非實驗班的差別。非實驗的老師較少有布置學生預習的現(xiàn)象,即便布置了,在課堂上也沒有反饋和利用學生的預習資源,學生沒能體會到預習的好處。而實驗班的課堂,且不論“預習”的成效,但“預習”已成為習慣,先學后教已是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
本學期四年級學生圍繞這個主題文明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包括:
1.學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生活。
2.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同學們分享勞動成果,在交流、匯報中學會了贊美,學會了欣賞,學會了理解,獲得了知識。
3.同時努力號召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培養(yǎng)自我發(fā)展和合作精神意識。在課程內容、組織形式和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取得一定的成果。
新課改方案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定為必修課程,這是教學改革的重大舉措。通過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此基礎上,我校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門文化課程緊密結合,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課質量提高的堅實基礎。如在與語文學科的密切配合中,開展讀書樂,組成小組讀書會,組織故事會,展示學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更喜愛文學知識,重視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為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構建校園文化、熏陶文學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有益的社會調查活動。
學生生活在現(xiàn)實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學生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感、生活感。這種現(xiàn)實感、生活感的獲得與體驗,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處理與自然、社會關系的進程中,逐步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會調查。為了幫助學生實現(xiàn)這個期望,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如調查大涌牛仔服的發(fā)展,生長過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過這個調查活動,學生對于自己家鄉(xiāng)的特色產(chǎn)業(yè)就有了更清楚的認識。還有調查自己家周圍的古樹名木,這些學生都比較容易進行,做得非常好,鍛煉了能力。
三、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創(chuàng)新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在于“實踐”二字。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并不僅僅意味著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xiàn)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fā)現(xiàn)、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真實經(jīng)驗,從中培養(yǎng)實踐能力。隨著綜合實踐活動廣泛的開展,拓寬了學生動手的空間,為學生自主動手、獨立制作、體現(xiàn)個性化特征的設計提供了時間的保障。本著為全社會培養(yǎng)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設人材的目標,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很有必要。這學期組織了小制作比賽、設計大賽等等,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總之,這學期里,學生的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能真正做到鍛煉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
。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各個學校都應該結合學校本身的資源優(yōu)勢,扎扎實實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但是,現(xiàn)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誤區(qū)。為了真正體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和價值,我們應該對本校實施的現(xiàn)狀作一反思,糾正實踐中的偏差,防止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形式化、表面化,從而更好的實施這門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應注意以下幾點:
1、活動主題應來源于學生生活實際。
不少教師在幫助學生確定活動主題的時候,往往是選擇教師自己感興趣的幾個活動主題供學生選擇,有的還硬性規(guī)定某一學期的活動主題。比如,春季主題是“環(huán)境”,秋季則為“收獲”。指導教師只能引導學生圍繞這些主題來開展活動,結果活動主題受限制,學生活動的方式也相應受到局限。這樣的活動主題往往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開放的思維方式,不利于形成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關系的整體認識。
2、活動不應淺嘗輒止。
在引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往往對熱熱鬧鬧的活動場面很感興趣,但對如何進行實踐活動卻茫然無知,導致調查訪問的目的無法實現(xiàn),實驗研究注重表面現(xiàn)象,參觀體驗走走過場,或者在實踐活動中稍有收獲和體會就非常滿足,淺嘗輒止。這樣的實踐活動雖然熱鬧但少有實效。不用說使學生能夠形成對自然、對社會的整體認識與發(fā)展他們的探究精神和問題意識,就是想獲得參與實踐的`真切體驗和豐富經(jīng)驗也難以做到。
這種表面化、形式化的綜合實踐活動是與開設這門課程的初衷及其課程價值背道而馳的。究其原因,一是學生視野不開闊,思維受局限,對生活的理解不深入;二是學生缺乏開展實踐活動必備的常識,即缺乏必要方法的學習和訓練,對各項實踐活動的目標不具體、不明確,也是其重要的因素。
3、學生對活動過程缺乏應有的關注。
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殊性,我們經(jīng)常只能觀摩到實踐活動的總結交流階段。在總結交流的展示過程中,我們往往看到各活動小組展示的是自己研究的結果。其結果形式多種多樣,有研究報告、現(xiàn)場表演、圖表圖案、制作模型等等,花樣百出,一件比一件精彩。學生和指導教師也往往對這些研究結果倍加贊賞,而對這些結果的來歷即活動過程卻忽略了。其實,我們更愿意看到的事活動的過程。
4、缺少專職教師,兼職教師疲于應付。
農(nóng)村小學缺少專職的綜合實踐教師,兼職教師由于有其他課務,對綜合實踐活動只能是疲于應付,即使有專職的綜合實踐教師,他們的業(yè)務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高。這是農(nóng)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瓶頸問題,不首先解決這一問題,想解決其它問題,是不可能的。
反思之一:怎樣正確認識課程價值。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價值在于彌補單一學科課程的不足,通過它全新的教學方式的輻射,帶動學科課程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轉變,克服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學校不能把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提升學校品牌為惟一價值追求,當有上級檢查時開出一些課來做樣子;教師不能以個人利益為出發(fā)點,決定對工作的取舍和投入精力的程度。不少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逐漸失去了熱情。因為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復雜、瑣碎的指導工作和相當廣泛的指導空間要求教師投入更多精力,而經(jīng)濟收入?yún)s不如考試科目。
反思之二:如何解決教師素質的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具體體現(xiàn)在:教師要設計整體的活動方案,在活動方案中要對學習內容、目標要求、組織方式和時間分配等做出安排;在組織實施活動課程過程中要向學生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條件;這門課程的特點又決定了沒有現(xiàn)成的適合所有學校和班級的教材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案。因此,該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一些教師認為讓學生玩玩、說說、動手制作即為活動課。在活動中學生、教師的地位、任務不清,教師不知道使用什么方法指導學生去活動,離不開教材的束縛,擺脫不開“教”的方式,在頭腦中缺乏學生自主活動的概念,面對如何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往往是束手無策。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的改變更是受簡單的分數(shù)評價的影響,教師更是感到不知所措。
反思之三:課程概念的如何界定。
有很多教師不清楚綜合實踐活動與課外活動的內容、學科興趣小組內容、學科課程中實踐活動的區(qū)別究竟在哪里。原因之一是這些概念是專家學者的研究術語,基層教師很難分清其中差異;加上許多活動課教師兼任學科教學工作,這樣的狀況可能使兩類課程混淆不清。原因之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規(guī)定本身具有很多的模糊性。教育部的文件雖然規(guī)范了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的主要內容為: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qū)服務、社會實踐及信息技術教育四大塊,但仔細研究這些規(guī)定,發(fā)現(xiàn)四部分內容的劃分有很大的模糊性,使操作者感到困惑。
反思之四:如何在大班額的情況下取得實效。
農(nóng)村小學班級生數(shù)都在50人左右,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活動中有所收獲,以農(nóng)村小現(xiàn)在的師資水平和辦學條件,是難以做到的。
我們知道,綜合實踐活動沒有教科書和教輔資料,是為了給教師更大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空間。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應該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是學生關注周圍生活及其整個世界時發(fā)現(xiàn)的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在指導學生確定主題的過程中,要在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生活背景與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行了取舍,確定活動的主題。只有這樣確定的主題,才是學生樂意探究的,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才會有生活基礎;也只有這樣堅持下去,不同年級、不同年段的學生才會呈現(xiàn)出不同領域中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主題。
一學期以來,我校綜合科組在學校的領導下,以“實施養(yǎng)成好習慣教育,打造農(nóng)村城市化名校”為辦學思路,以“好習慣終身受益”的校訓為內涵,以傳承和弘揚客家文化為校園文化特色,以校本教材《好習慣》與其它學科的有效整合為教學特色,因地制宜,拓展外延,深化內涵,更好地實施了綜合實踐活動教育?;叵肫饋?,我感覺既緊張忙碌,又很充實;既有得又有失?,F(xiàn)做如下小結:
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因此,我們學校要求教師先培訓后上崗,組織教師學習了《綜合實踐指導綱要》、《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參考書》等培訓教材,更新觀念,提高認識,上好每一節(jié)綜合實踐課。本學期,我科組將及時了解各年級上課情況,并在期末進行了統(tǒng)一考核,各班成績優(yōu)良,效果明顯。
為進一步推動課程改革,及時總結和推廣實施綜合實踐課程的經(jīng)驗,推動課程的有效化和常態(tài)化實施,促進我市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持續(xù)、健康發(fā)展,4月22日上午東莞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觀摩研討會在我校如期舉行。各鎮(zhèn)(街)輔導員和全市200多位教師參加了此次觀摩研討會。
觀摩研討會上,樟木頭鎮(zhèn)實驗小學巫蔭強校長做了《因地制宜,拓展外延,深化內涵,更好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教育》的發(fā)言。
主要從:
1、因地制宜,大力開發(fā)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
2、開放活動空間,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外延。
3、整合課程資源,深化綜合實踐活動的內涵。
4、學用并舉,凸顯特色,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教育等四個方面對我校常規(guī)化,有效化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作了具體的闡述。
接著展示了兩節(jié)觀摩課例,柯雪冰老師執(zhí)教了一節(jié)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選題課》,蔡葉萍、蔡華瑜和黃建軍三位教師共同推出了一節(jié)《我是客家小主人》過程指導課。兩節(jié)課例課型新穎,積極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邁出了探索綜合實踐活動新課型的第一步,獲得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
我們所展示了兩堂課,從《好習慣》入手,開發(fā)了《我是客家小主人》的案例,積極整合課程資源。依托校本特色活動來深化綜合實踐活動內涵,使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有血有肉、結構清晰,又使學校特色活動更有深度和廣度,可謂“魚和熊掌兼得”!
圍繞市公開課,積極積累相關的教學活動資料(如課題實施方案、成果總結等),撰寫三份學習案例、一份說課設計、4篇論文,準備參加每年一次的市(省)論文、課例評選活動,力爭篇篇獲獎,形成實驗應有的特色,創(chuàng)出品牌,成為市(?。┑臉颖緦W校。
東莞市的綜合實踐活動教育走在了全國的前列,這一學科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了,是引以為豪的;東莞市綜合實踐教研網(wǎng)是聚東莞實踐成果于一爐,是展現(xiàn)東莞實踐成果魅力的窗口,然而,這一窗口的內容、人氣等是值得懷疑的,是不如意的。
綜合實踐活動帶來了一場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革命,是真正的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措施?;顒诱n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它隨著學生所處的社區(qū)背景,自然資源以及現(xiàn)實生活的需要和問題,不斷變化著。
上學期,從課題的選擇,到活動的開展,進行了全新的創(chuàng)造性嘗試。學校沒有制定大的活動計劃,要求三位教師結合本地人文地理條件優(yōu)勢,社會的熱點問題及學生的身心特點,自主選擇課題,由于是初步嘗試課程,所以都是由老師們定的課題。張衛(wèi)茹老師的是《收藏秋天》,張海珍老師的是《回報母愛》,馬翠香老師的是《我愛我家》。
三位教師對課程的認識僅是書本上的理論。從轉換觀念入手,讓教師真正弄明白學校開設這門課的目的和意義,讓他們了解什么是綜合實踐活動,使他們有加入課程實驗的積極要求和行動。為使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要求班還通過召開主題班會來學生知道什么是綜合實踐課程及開設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我們還通過與家長接觸,要求家長要盡量為孩子們的活動創(chuàng)造使得條件,以使活動得以順利開展,還利用黑板報等宣傳形式動員學生、家長積極參與。
學生的積極性很容易由教師調動起來,但涉及到孩子與家長之間的問題,比如:《回報母愛》《我愛我家》這類的感情互動型的活動,需要家長與孩子們的默契配合。而我們農(nóng)村家長的素質是眾知的,文化不高,雜事太多,整天都在忙,與孩子們的溝通也不講究,所以這樣的活動操作起來很不容易,老師也需要取得家長的支持。因此,兩位張海珍、馬翠香兩位老師分別以不同的方式調查了許多家長的情況,然后用電話,或見面的方式要求家長配合孩子的行動。
如五(一)班在《回報母愛》這一活動中,老師設計了搜索母愛、了解母親、感受母愛、回報母愛等很多的活動主題,在活動中,孩子們學到了很多:在“搜索母愛”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與母親有關的格言、小說、詩歌、散文、歌曲等,最有感染力的是,汶川地震中的為了孩子而犧牲的那位母親及那條未發(fā)出的短信:親愛的孩子,如果你還活著,你要知道我愛你。一幕幕感人故事,鍰了每一個孩子的心。在“了解母愛”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與母親聊天,如母親對事業(yè)各理想的追求,母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艱辛,母親養(yǎng)育自己的酸甜苦辣,母親對自己的希望和要求等等,兩次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孩子們的心靈再次受到了洗禮。
如六(二)班《我愛我家》活動中,有一個活動是辦一張手抄報,題目叫“我心中完美的家”一個叫李明的學生在紙上畫了一顆在哭的心,一張擺滿了麻將牌的方桌,一張畫著大大的“x”的全家福,旁邊寫了14個大字:爸爸別賭了!我想要一個溫暖的家!馬翠香老師心里百感交集,李明是班里話語最少的學生,成績不理想,曾叫過兩次家長,可每次李明都說父母太忙。原來李明的媽媽經(jīng)常回娘家住,李明的父親是個賭徒,現(xiàn)在從這張圖我我才知道,李明無論從心理還是從溫情都是寒冷的。馬老師把這張圖托學生送給了他的父親,并在電話中告誡李明的父親,要多給孩子些家庭的溫暖。這一過程,體現(xiàn)了一個學生想把心里話說給老師聽,希望得到一種理解,一種泄放,也是一種希望。而老師也在這一活動中更加認識了學生,并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更得出了這個“家”字永恒的話題,它蘊藏著多少深奧地哲理和秘密。
回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引起了我們的幾點思考:
1、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選擇過程中,如果完全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而獨立自主地選擇并確定研究主題,則會影響課程實施與管理的有序性,影響學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師指導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師為學生預先選擇并設定研究主題,則又將遏制學生自主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從而影響學生對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如何使兩者有機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2、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明確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興趣課”、“自然課”、“制作課”等,我們如何使學生“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加強“實踐”體驗,真正使教師和學生“活動”起來,將要作出進一步的思考與實踐。
4、活動研究的深度、廣度,教師如何把握?
光陰荏苒,轉眼一個學期又過去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后的一門核心課程。它雖然沒有教材,但生活世界的所有組成部分皆可作為本課程的教材內容,它的內容的包容量是非常廣的,孩子們認為他們有研究價值的一切問題都可以作為本課程的課程內容,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生存在學生的生活中、生存在我們周圍的社區(qū)中、生存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我校教研組也在不斷努力著,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努力充實自己,讓綜合實踐這門課生根、發(fā)芽。本學期我們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結合我校依托校德育品牌“雨荷農(nóng)場”為抓手,各年級開展相應的綜合實踐活動。下面總結一下這學期的工作。
(一)學生方面。
讓孩子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學習知識,獲得更多的鍛煉,開闊視野。在我校“雨荷農(nóng)場”上,經(jīng)常能看見孩子們觀察、勞動的身影,他們在美麗的土地上盡情地想象、合作。本學期,我們學校迎來了新的種植品種,三四年級以種植青菜為主,五年級種植的有菠菜、生菜、六年級種植的有韭菜、香菜、蓬蒿。各年級在綜合實踐教師的帶領下,學生開展研究種植方法,田間管理、觀察日志、種植小報、經(jīng)驗交流會等。在研究過程中,每個年級都制作了一份詳細的過程實錄。
通過一個學期的活動,綜實踐活動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因為學生完全可以拋開學科的束縛、學習的壓力,無拘無束地投入到活動中去。他們是活動的主體,與老師共商活動方案,確立活動小組,在實踐體驗中增長能力。"行雖微而旨趣遠,出雖淺而寓意深"。在活動中,學生們學會了許多課外知識,對于一些調查、記錄、查閱資料的方法已很清楚了。經(jīng)過形式多樣的調查活動,同學們掌握了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了學習能力。在調查活動中,學生們遇到了困難,他們從等待教師告訴自己變?yōu)樽约合朕k法解決問題。通過各種渠道查找資料,在相互交流中改進自己的調查方法等,他們真正地從實踐體驗中得到了收獲,感受到了快樂。在此過程中,他們運用的許多學習方法都是自己獲得的,而不是別人告訴的。這使他們增強了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勇氣和自信心。
在活動中,還提高了合作交往的能力。綜合實踐對小組合作形式的提倡為學生的交往創(chuàng)造了機會,隨著交流次數(shù)的增多,小組成員之間逐漸了解和熟悉。哪一個同學鬧情緒,不合作,就會導致整個小組不能順利完成任務。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意識、責任感,還有養(yǎng)成學生服從集體的品質,獲得團結互助、同甘共苦的體驗,激發(fā)良好的道德情感。
一學期以來,學生的勞動能力、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能力都有了提高。
例如在三年級的青菜種植活動中,教師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小青菜,大學問”知識問答競賽;“觀察日記大評比活動”;“我筆下的青菜——畫青菜活動”;“嘗嘗農(nóng)場的味道”活動,“農(nóng)場征文活動”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得到了提高,孩子們的合作能力提高了,會互相謙讓、互相征求意見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也提高了,從一開始的抗拒挑糞到后來爭著搶著去,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別提多開心了,在“嘗嘗農(nóng)場的味道”中,每個小組的孩子都合作得很和諧,做出了很好吃的作品;還有的孩子畫畫、寫作能力也提高了很多,從開始憋不不出幾個字到現(xiàn)在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區(qū)“小學生綜合實踐研究成果匯報評比活動”中,我們三年級的小朋友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在短期的活動中,我們也根據(jù)各冊教材,開展了貼切學生生活的活動,例如在中秋節(jié)我們開展了“中秋團圓賀明月”活動。在活動前,學生搜集資料,制作中秋知識卡片;在活動中,孩子先介紹了中秋的來歷,中秋節(jié)的一些風俗習慣,教師還組織學生朗誦了中秋節(jié)的詩歌、兒歌,集體唱歌曲等,氛圍非常好。接著,孩子們都互相品嘗帶來的月餅,互相分享;最后,每個孩子都寫了一句祝福語貼在了心愿樹上,寄托了對父母、朋友、老師的祝福之情。
四年級教師根據(jù)教材,開展了“尋找校園的綠”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尋找校園的植物,研究各種植物的特性、色彩、生長規(guī)律等等,提高了孩子們的研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年級教師根據(jù)教材,開展了“冬天的魅力”活動,學生們記錄了冬天的天氣情況、植物的變化狀況、雪花的觀察、小報的制作等等。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
(二)教師方面。
1、繼續(xù)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熟悉、了解教材特點,認識學科特點及地位,靈活處理教材,合理使用教學方法,加強學科間的知識滲透,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開展好教學活動。我們組織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等有關指導性文件,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識。通過學習,形成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以提高活動的質量。自我反思,通過反思,可以進一步認識自我,找到工作中的失誤,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注重引導教師進行自我反思、自我培養(yǎng),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教研組長組織綜合實踐教師觀看“教學新時空”教學視頻,組織教師參加區(qū)公開課的觀看。
認真落實常規(guī)教學各項任務,制定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教研組根據(jù)學校教育工作安排和學校本期工作計劃為指導,繼續(xù)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的相關理論。以教育科研為手段,確立“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攻點、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的教學管理觀念,進一步探索課堂教學改革模式,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在常規(guī)教學和學科活動中全面貫徹新課標。以“務實、創(chuàng)新”為指導方針,各學科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教研組在各學科組計劃的基礎上制定了本組的工作計劃。并努力使教研的內容與學校工作安排相結合,做到有的放矢,腳踏實地地作好各項工作。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指導工作相當復雜和瑣碎,指導的空間又相當廣泛,參與的教師與其他志愿人員又多。僅局限于核定一定的工作量并不能體現(xiàn)這一門新課程的意義,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強調這是一次挑戰(zhàn)與機遇,鼓勵教師主動應對,發(fā)揚奉獻精神與探索精神。除對專任教師核定每周三課時的工作量外,我們采取期中、期末工作考核的辦法對指導教師實施單項考核,考核指標等同于學科考核。
主要內容為:
2、教師自評(40%),包括參加活動以來的認識、指導心得、案例積累等;。
3、其他評價(20%)(包括課程開發(fā)情況、參加教研活動、與其他教師合作情況、協(xié)調組織能力等)。
綜合實踐活動課促進了學科間的融合。本學期開展的活動充分融合體育、科學、信息技術、語文、美術等學科,教師們共同合作,指導學生開展活動,收到較好的效果。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通過長期的、各種形式的培訓以及切身的課程開發(fā)實踐,教師們從教材、教科書的視野中解放出來,不僅對課程、教學等概念有了新的認識,具備了一定的課程開發(fā)能力。
1、學生活動的社會環(huán)境還需改善。在學生實踐活動過程中,經(jīng)常會有不理解、不支持的現(xiàn)象。家長重視的始終是孩子的學業(y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活動的開展。出于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學生外出調查的條件有限。
2、學生活動的評價方式還需探索。
3、教師指導的方式還需研究。教師的指導方式是很有研究價值的課題,教師指導的程度決定了教師的指導是有效還是放任自流,而影響它的因素很多,如學生能力的差異、小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學生活動的難易等。
4、教師的獨立開發(fā)課程與案例撰寫能力亟需提高。
5、從活動過程來看,學生的表現(xiàn)確實很不錯,從活動結果來看,學生的收獲更是大家有目共睹,有一點不是很好的現(xiàn)象就是,學生在制定各個活動主題時還是比較被動,老師有點包辦的現(xiàn)象。
6、來自于老師自身方面的問題:實驗老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時時遇到困惑,老師還要繼續(xù)努力,力求提高自身對于這一科的理論知識、業(yè)務水平。
回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以來的工作,我們感到欣慰,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活動中都得到了鍛煉,廣大教師對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信心和興趣日益濃厚,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進一步深入開展,將有更多的教師加入進來,將有更多的學生受益。
我校的校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起步晚,還處在探索期,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以扎實的工作,飽滿的精神參與這一課程,將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推向新的高度。
一門課程能不能實施好,首先決定于是否領會、掌握這門課程的理論。因此,理論學習是至關重要的。這學期,我們除了一如既往的堅持指導老師每月要完成一篇理論摘記,更增加了上網(wǎng)學習推薦的要求,也就是指導老師們在網(wǎng)上學習時看到了跟我們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要把它發(fā)到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wǎng)站上供其他老師學習,實現(xiàn)資源的共享。與此同時,我們再次組織老師們就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進行了學習,力求通過反復的接觸熟悉了解國內外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信息,在此基礎上,幫助老師們減小開發(fā)課程資源的難度。我們還增加了外出學習的人數(shù),像一附小、局小的開課活動,我們都有安排相應的老師去觀摩。另外,對于其他學校好的經(jīng)驗,我們也積極地學習和吸收,比如局小印發(fā)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故事集、武進湖塘橋中心小學刊印的優(yōu)秀案例集,我們都推薦給老師學習,老師們也很歡迎。扎實的理論學習,進一步提高了指導老師們開發(fā)課程資源的能力。
有了理論,更要有實踐。實踐不但是理論的運用,更是指導老師提高課程指導能力的助推劑。這學期,我們一共開了三堂研究課,分別是:《快樂的裝訂工》(五(4)班、張琴)、《做拉面》(五(2)班、居莉丹)、《明天,我們畢業(yè)》(六(2)班、陶雯)。在實踐中,我們欣喜地看到,指導老師們開發(fā)課程資源的能力真的強了。張琴老師開發(fā)的《快樂的裝訂工》其實就是裝訂校優(yōu)秀作文選《揚帆》,看似簡單的活動內容實則有著豐富的講究,裝訂完后很多同學感嘆:“真是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也疏忽不得!”居莉丹老師上的《做拉面》是從包餛飩等活動中受到啟發(fā),充分地利用了社區(qū)資源。當來自學校附近拉面店的虎師傅出現(xiàn)在課堂上時,同學們歡呼雀躍,做拉面的熱情空前高漲。雖然最后有一些同學沒有做成功,但大家一致認為,這次活動很有意義,讓大家明白了很多事情看起來容易,其實做起來并不容易的道理,但只要堅持,學會方法,最終還是可以成功的。《明天,我們畢業(yè)》則是陶雯老師根據(jù)六年級同學即將畢業(yè)、即將離開母校專門設計的?;顒又校瑢W們流露出了深深的對母校、老師的眷戀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的無限的美好的向往……每一個老師都全力以赴地開發(fā)課程,每一個孩子都歡欣鼓舞地參加活動。通過指導老師的努力,孩子們對這門課程的喜歡有增無減,對他們而言,綜合實踐活動儼然成了一門充滿挑戰(zhàn)、也充滿收獲的課程。
為了切實鍛煉指導老師們開發(fā)課程的能力,這一學期我們組織了兩次方案評比。第一次是三月份時,圍繞植樹節(jié)、婦女節(jié)設計活動方案;第二次是四月份時,圍繞“生命教育”設計活動方案。兩次評比,指導老師們都積極地參加,除了有各自認真的準備,更有熱烈的研討。通過評比、交流,指導老師們開發(fā)資源、設計活動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網(wǎng)絡的發(fā)展讓我們的視野開闊,并有效實現(xiàn)了資源的相互共享和互通有無。這學期,我們利用天寧教育博客建立了一個課題研究的專題網(wǎng)站。在網(wǎng)站上,共設置十個欄目,它們依次是:課題方案、文獻概述、學期計劃、方案案例、指導心得、學生資料、理論學習、活動報道、學期總結、其他資料。我們明確要求指導老師要定期上傳資料,上傳的數(shù)量和質量都納入學期考核。通過逐步地適應,到學期末,指導老師們基本上都能熟練地上傳資料,日志總數(shù)達150篇左右。當然,在如何有序地上傳資料以及進一步提高資料的質量上,我們還要繼續(xù)地努力??偟膩碚f,網(wǎng)站的開設提高了指導老師們課題研究的熱情,它就像一個空中的`家園一樣,以特有的方式拉近了大家研究的心靈。由此,我們相信,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wǎng)站一定能越建越好的。
在指導老師們的努力下,這個學期我們又積累下了一些成功的方案、案例,它們有:《春天在眼睛里創(chuàng)新在行動上雷鋒在心坎里》(戴春亞)、《讓綠色充滿我們的校園》、《快樂的裝訂工》、《雞蛋歷險記》(張琴)、《黃瓜的種植》(黃娟玉)、《人類的好朋友——樹》、(蘆燕)、《校園中的自我保護》、《做拉面》(居莉丹)、《快樂沙包》(陳一青)、《愛伴我成長》(陳秀芹)、《愛眼護眼,讓我們行動起來》(湯英)、《與安全同行》(楊穎先)、《長豇豆的種植》(劉燕)等。在學生的資料上,我們也積累了不少,我們?yōu)樗麄儽4嫦聛淼捻椖孔鳂I(yè)有:《水上飛機、小駱駝名片集》、《牡丹》、《瓜田果地快樂天地》、《同學們的偶像》、《多彩的勞動節(jié)》、《我要飛得更高……》、《箏奇斗艷》、《足球世界杯》、《恐龍?zhí)矫亍?、《畢業(yè)贈言》、《走進茶園王國》、《特色小吃》、《長征的故事》、《秦兵馬俑》、《原來污水是這樣凈化的》、《愉快的江陰之行》、《節(jié)電方法知多少》、《我與動物交朋友》等。最讓我們振奮的是,在今年常州市教育文體局組織的綜合實踐活動優(yōu)秀案例評比中,我校有三篇案例獲獎,分別為:《愛系紫荊》(居莉丹)、《小鴨快成長》(陳一青)、《安全伴我行》(黃潔)。另外,我校開發(fā)課程資源的情況還在常州市綜合實踐活動第二期簡報上介紹。
成績的取得讓我們興奮,也督促我們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下個學期,我們還要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上下工夫,爭取能夠再開發(fā)出一些全新的、學生歡迎的、有價值的資源,讓這門課程更有活力。我們也要對學校前期積累下的資料進行一個系統(tǒng)的整理,按專題將它們匯編成冊,形成校本資源,更大地發(fā)揮它們的價值。
有努力就有進步,我們將繼續(xù)探索。
本學期,我校領導高度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由行政主抓,成立學校教研組,每個年級有兩個教研組成員,以利于年級活動的開展和教研活動的進行,他們是:黃奮榮高少媚林少妹陳笑玲郭水英陳惠玲黃見眉吳繼紅。教研組的成立有效提升了教研組的力量,促進教研活動更好地開展,推動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帶動其他老師參與活動。這個學期我們綜合實踐科組的教科研活動開展得扎實而有序。
我們學校根據(jù)《廣州市番禺區(qū)義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指導意見》的要求,重視教師在活動過程所起的指導作用,指導教師根據(j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設計《教學活動方案》并組織實施,每個主題活動按“四個單元”(開題活動、實踐活動、交流評價活動、成果展示活動)開展教學活動,每位教師每個學期須上交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和總結,學生活動過程資料和教學設計,以保證活動落實到位。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要成為常態(tài),一定要靠骨干帶頭。為此我校在區(qū)、鎮(zhèn)的工作計劃指導下結合自身實際制訂骨干培訓對象。培訓對象主要為教研組成員,學校給他們壓力,也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帶領教師開展綜合實踐課程的研究活動。為進一步探討、交流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方法與策略,提高我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水平,凡是有綜合實踐活動專題講座培訓我校都積極組織教師參加,金秋9月,我們教研組的黃奮榮、高少媚、林少妹、黃見眉幾位老師到金海岸仲元實驗學校參加了全國第八屆綜合實踐會議,聆聽了眾多專家的講座和觀摩了名師的課例,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容開發(fā),活動方式及實踐途徑,活動評價等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得益匪淺。在臨近期末考試的12月29號,我們全體教研組的老師參加了欖核中學舉行的綜合實踐活動交流展示現(xiàn)場會,聽取了欖核中學的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經(jīng)驗介紹和區(qū)鎮(zhèn)領導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的總結和對以后工作的展望,觀摩了綜合實踐活動公開課,提高了我們的理論水平,對我們的上課也很有指導意義。我們還邀請了番禺區(qū)綜合實踐中心組成員李艷枝主任對我們的課程設置、檔案管理和活動開展進行指導,促進我們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和檔案資料的管理。學習和培訓為老師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打下了較為扎實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為以后的綜合實踐活動奠定了基礎。
經(jīng)過不斷探索與實踐,我校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老師們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都得到大大的提高。本學期,我們學校又有多位老師的案例獲得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qū)綜合實踐活動第八屆研討會優(yōu)秀案例獎,高煥兒老師的《走近20xx年廣州亞運會》和高少媚老師的《自然災害的自救自護》獲一等獎;黃奮榮老師的《小學生閱讀現(xiàn)狀的調查》和周志強老師的《我愛我家環(huán)保綜合實踐活動》獲二等獎;馮少英老師的《垃圾分類》獲三等獎。我們學校還順利通過番禺區(qū)專家組的評估,成為番禺區(qū)綜合實踐示范校。
1、教師需要進一步培訓。骨干教師的培訓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有一部分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沒有深入的理解,為了進一步開展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達到全體教師對綜合實踐課程開發(fā)的支持和各學科的有效整合,以及對學生長足的發(fā)展著想,希望對全體綜合實踐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使每一位老師都能成為合格的綜合實踐教師,給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的高度重視。
2、綜合實踐活動的選題還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指導,使我們的活動課程更具有學校特色。
3、由于綜合實踐課沒有現(xiàn)成的教科書,給教師的教學增加了不少難度,如能提供一些綜合實踐的案例選,供老師們參考和學習,相信可以減輕老師繁重的工作負擔。
4、希望老師們能積極參與論文和案例的撰寫,并積極向番禺區(qū)學科資源庫上傳資料。
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一種活動類的綜合課程,是這次課程改革中的新型產(chǎn)物,它與其它各學科課程領域有著本質區(qū)別,它是一種以學生的經(jīng)驗和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是學科課程與知識類綜合課程的一種補充形態(tài)。目前綜合實踐活動課已經(jīng)在實驗區(qū)的中小學全面試行,并得到普遍的認可與歡迎,但是我們認為綜合實踐活動課在理論定位與研究取向上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澄清,還需要進一步的反思與追問。
毋庸置疑,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是我們國家的特有產(chǎn)物,它是世界課改趨勢下許多國家的必然選擇。既然如此,我們就有必要審視世界各國開設綜合活動實踐課的背景與現(xiàn)狀,從而明晰綜合實踐活動課設置的來由,綜合實踐活動課設置的目的。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近代社會的產(chǎn)物,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課程綜合化的浪潮的影響下,世界各國紛紛出臺各種舉措,推出各種形態(tài)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法國強調“動手做”,美國推行“設計學習”和“應用學習”,日本實施“綜合學習時間”,我國的臺灣則開設了“綜合學習活動”。當然由于各國改革的背景與要求不一樣,它們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目標也各有側重,美國中小學“設計學習”與“應用學習”的總體目標體現(xiàn)為:滿足個人需要,為其改進個人生活,適應社會發(fā)展提供可能;關注社會問題,培養(yǎng)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培養(yǎng)研究意識,掌握研究的一般技術與能力,為其從事學術工作做好準備;形成開放的、多樣的職業(yè)意識與素養(yǎng)。日本的“綜合學習時間”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人性和社會性以及作為國際社會中生存的日本人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主體性地判斷以及更好的解決問題的素質和能力;回歸生活世界,培養(yǎng)學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識、關心同情他人的情感與品德,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臺灣的“綜合活動”則強調培養(yǎng)學生十種基本能力:了解自我與發(fā)展?jié)撃埽恍蕾p表現(xiàn)與創(chuàng)新;生涯規(guī)劃與終身學習;表達溝通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文化學習與國際理解;規(guī)劃組織與實踐;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發(fā)現(xiàn),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名稱盡管各不相同,目標的側重點也有所區(qū)別,但是有一點大家是共通的,即通過開設此類課程使學生擺脫“象牙塔”的制約,走向社會、走向真實的生活場景,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也就是說,傳統(tǒng)單一的學科課程模式雖然在系統(tǒng)的傳遞人類所積累的科學文化知識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的局限在于不能把一些“即時性”、“開放性”和“體驗性”的知識納入到課程體系之中,不利于培養(yǎng)具有現(xiàn)代精神的合格公民,因此,建立立體性的課程體系,增開綜合實踐活動性質的課程成為各國必然的選擇。
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應勢而變,推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當然由于文化背景以及基礎教育的傳統(tǒng)不同,我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其它國家的此類課程相比,有自己獨有的特色。我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產(chǎn)生,不但是世界課改的趨勢,同時也是以往“活動課”的深化與提煉,因此它在內涵與表征等方面有了許多新的.特點,其一,研究的領域比較寬泛,它不但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教育等指定領域,同時也包括班團隊活動、校傳統(tǒng)活動(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學生同伴間的交往活動、學生個人或群體的心理健康活動等非指定領域。其二,“課程”色彩比較濃郁,國外的此類課程,事實上更多的傾向于一種學習方式、學習策略或者一種學習機會,而我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則比較明確的把綜合實踐活動課定位為一種獨立的課程形態(tài)。它是一種以問題、經(jīng)驗或主題為中心,整合課程資源,密切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生活、學生與自我聯(lián)系的經(jīng)驗性課程,是綜合課程的一種。其三,配套措施完整。為了有效的保障綜合實踐活動課課程的實施,我們從政策、理論研究以及實施環(huán)節(jié)各方面,都給予了充分的關注與支持,國家課程改革綱要明確的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納入課程體系;校本課程、綜合課程的理論研究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設提供了理論支撐;實踐中各個學校的身體力行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提供了試驗的空間。與我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相適應,我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總體目標是: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jīng)驗;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發(fā)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生活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和能力;發(fā)展實踐能力,發(fā)展對知識綜合運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終結旨歸為基點來審視我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設置,我們在目標表述方面定位比較準確,目前問題的癥結主要集中在目標的達成途徑上。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研究領域主要表現(xiàn)為四個方面,即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
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感受鄉(xiāng)土文化魅力------活動反思鄉(xiāng)土文化傳統(tǒng),是我們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內涵深刻,意存高遠,蘊含大量的人文內涵,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不可或缺。千百年來形成的鄉(xiāng)土文化,有它的不可替代性。涵蓋我們出生、成長之地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觀、文物古跡、地名沿革、歷史變遷、社會發(fā)展以及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名人軼事、語言文化等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資源,人文歷史資源和社會發(fā)展資源等。廣義的鄉(xiāng)土資源還包括學生所在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師資狀況、校風學風、學生特長以及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家庭生活等。發(fā)生在身邊的事兒更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鳴,鄉(xiāng)土文化對于文化傳統(tǒng)教育是不可或缺,徐特立先生認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鄉(xiāng)土教材”。在我們廣闊的農(nóng)村,蘊藏著多姿多彩的鄉(xiāng)土文化資源,千百年的鄉(xiāng)土文化、鄉(xiāng)土風情,有它獨特的風格,富有強勁的生命力,這對于土生土長的農(nóng)村孩子來說,是得天獨厚的育人條件,讓學生從鄉(xiāng)土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陶冶情操,用鄉(xiāng)土文化的精華來滋養(yǎng)學生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使民族文化傳統(tǒng)世世代代都散發(fā)出濃郁的芬芳。
一,也是中原文化和龍山文化的核心發(fā)祥地之一,兩千三百年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州府”的美譽。睢縣人杰地靈、文化燦爛,姓氏文化源遠流長,龍山文化綿延于此,境內有春秋時期宋襄公墓、唐朝的無憂寺塔、宋代圣壽寺塔、明朝的袁家山、清初湯斌祠等眾多名勝古跡、周龍崗遺址、承匡城遺址、犁崗古遺址、喬寨遺址、泓水之戰(zhàn)遺址、駝崗、宋襄公墓等歷史文化遺產(chǎn),濃濃的民俗風情有著深刻的文化傳統(tǒng)內涵。作為農(nóng)村中學,把“鄉(xiāng)土傳統(tǒng)文化教育”作為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突破口,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開發(fā)鄉(xiāng)土文化教育資源,對于引領學生認識民族文化傳統(tǒng),走向經(jīng)典人生,培養(yǎng)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大有裨益。
我們在以鄉(xiāng)土文化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綜合實踐課中采取了如下措施收集課程資源:
(一)根據(jù)自身的條件和研究需要進行采風活動。課題組成員根據(jù)自身所承擔的研究任務,深入民間采風,收集史料、民間傳說、民俗風情、圖片影像等資料,為課程方案的編撰打下了基礎。
(二)充分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我們從睢縣網(wǎng)找了有關鄉(xiāng)土文化的專題片,并從中選取適用的資料進行加工,成為編撰課程方案的素材。
(三)根據(jù)收集到的鄉(xiāng)土文化的相關內容,共同研討確定課程體例;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四個方面:
2、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3、特色風味小吃。
4、睢縣歷史名人在此基礎上,以本地鄉(xiāng)土文化為核心框架、以相關民族歷史文化知識為補充,編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
教育離不開學生的活動,鄉(xiāng)土文化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更離不開學生自身的主體接受。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走進鄉(xiāng)土文化,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們還通過一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經(jīng)驗的作用,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自覺接受鄉(xiāng)土文化熏陶,提高人文素質。
通過努力,我們建立的鄉(xiāng)土文化綜合實踐課程,能夠與家鄉(xiāng)的經(jīng)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具有更大的開放性、參與性和適應性,極大調動了教師們參與課程開發(fā)的積極性,人文素質培養(yǎng)由枯燥抽象、封閉變的開放而富有活力。給學生打開了一扇鄉(xiāng)土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窗口,引導學生踏進文化傳統(tǒng)的門檻,彌補了學生學習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不夠密切的不足,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初步的欣賞、審視、判斷文化現(xiàn)象的能力,愛生活、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蘊含于鄉(xiāng)土文化中的文化傳統(tǒng)既是歷史經(jīng)驗的沉積,又是新時代的序曲。歲月的流逝只會使其精華更加熠熠閃光。這一切還只是在初步的嘗試中,如何進一步對鄉(xiāng)土文化綜合實踐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形成系統(tǒng)完善的綜合實踐課程方案,挖掘鄉(xiāng)土文化資源的教育功能,使學生更充分親近鄉(xiāng)土文化,還有很長的路程要走。
。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26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