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是孩子們建立自信心、探索未知世界的關鍵時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選的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供大家參考。
1、本學期,我班結合學前班的年齡特點,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班級的常規(guī)管理上”的準備工作上面。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各學科領域、各活動區(qū)域以及幼兒家庭教育當中。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兒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性,我們重點對幼兒進行了規(guī)則意識、任務意識、自我服務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孩子們在一下課很自覺的聽到音樂以后,女孩去小便男孩去喝水,換音樂后女孩去喝水,男孩去小便。到戶外活動時,請幼兒說一說應該注意那些安全方面的問題。在戶外活動后都會去把小手洗的干干凈凈,飯前便后也是一樣。進餐時減少了剩飯量,孩子們都能自己吃的光光的。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的與同伴進行游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們認為:班級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的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
2、在日常教學中,繼續(xù)以園本課程為指導開展"主題活動",本學期我們進行了"秋天"和"冬天"兩個主題,教師結合幼兒的已有經驗和興趣設計活動,活動中體現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做好幼兒的實證收集,及時展示幼兒活動情況,幫助家長了解主題進展情況。本學期我們根據主題進展情況設計一些與主題有關的區(qū)域活動材料,活動區(qū)材料根據主題的進展及有計劃有目的進行投放,適時地與以調整。孩子們都積極的從家里帶來植物來觀察春天與秋天植物的變化,充分體現主題活動的延續(xù)和深入。嘟嘟在春天帶來的柿子秧在開過花后秋天已經結出了綠色的小柿子,在這個開花結果的過程中寶貝們每天都去觀察,孩子們在家?guī)矶棺影l(fā)豆芽,帶來大蒜親手種植蒜苗,每個月都會在區(qū)域角里畫上植物的變化,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生長過程。
3、班級環(huán)境的布置與主題密切配合,發(fā)揮班級幼兒的美術特長,每一次的環(huán)境布置都邀請幼兒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藝苑長廊”、“圣誕節(jié)”、“新年到了”的環(huán)境布置中充分體現出了班級幼兒集體的智慧。
4、在班級的區(qū)域活動中我們?yōu)橛變簞?chuàng)設了娃娃家區(qū)、自然觀察區(qū)、建構區(qū)、創(chuàng)意美術區(qū)、圖書角、表演區(qū)、科學區(qū)。孩子們也從家里帶來廢舊物品和不玩的玩具圖書來填充區(qū)域,每天早晨來園后和離園前都去參加區(qū)域活動,在參加前寶貝們拿著區(qū)域卡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區(qū)域,并觀察區(qū)域里是否超員才能插區(qū)域卡。在區(qū)域活動的進行中寶貝們變得越來越有規(guī)則意識了,也體驗到了區(qū)域活動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班小朋友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折紙與繪畫活動非常感興趣,吃好了飯,你常常可以看到三五一群的孩子圍在一起在研究折紙和畫畫,有的在比賽自己折的飛機有的畫自畫像。許多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小手也變巧了,還鍛煉了他們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鬧的現象也少了,歸位意識也大大提高了。
5、本學期,組織幼兒積極參與了園里組織的各項大型活動,其中“兒童公園、迎新生演出、分享閱讀公開課、科技館、六一運動會等活動都獲得家長的好評。
1、每一次的公開課活動家長都能夠積極參與,主動通過各種渠道為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各種有價值資料,有了家長的參與,我們本學期的教育活動真正做到了“家園共育”。
2、做好幼兒專訪、電訪工作,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情況,了解幼兒在家情況,努力達成教育的一致性。
1、本學期,我們嚴格按照園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級各項衛(wèi)生保健工作,讓幼兒生活在一個整潔、舒適的環(huán)境中。
2、做好生病幼兒的護理工作,堅決杜絕傳染病流行,本學期,班級無一例傳染病,班級幼兒的出勤率一直較高。
3、保育教師和班級教師一起共同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了幼兒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4、保育教師與班級教師一起,共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重點引導幾個挑食、食欲差的幼兒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本學期,我們幼兒的身高、體重增長速度較快。
本學期,班級教師在工作中遵循"一切為了班級""班級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針對班級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召開班會,教師間經常溝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學習,及時反思,隨時調整。經過一學期的努力,班級年輕教師的帶班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班級工作也得以順利完成。
本學期,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有不少不足:
(1)班級幼兒物品管理
(2)班級教師在活動區(qū)材料制作、整理方面有待提高
在來年的工作中,我會不斷的充實自己,把所學的知識與經驗相結合,學習其他優(yōu)秀班級的長處,努力爭做最優(yōu)秀的班級。
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農村孩子對現代化的東西越來越熟悉,而對于生活中常見的蔥蒜卻分不清,特別缺乏對自然的洞察力。加之農村幼兒園辦園條件有限,活動場地窄小,功能室不全,區(qū)角活動開展得不夠到位,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對農村幼兒園顯得尤為必要。種植區(qū)不僅能美化室內環(huán)境,而且能豐富孩子們的活動內容。由于種植區(qū)陳列物品的多樣性、變化性、具體性,給孩子帶來的是直接刺激感官的經驗,為孩子提供的是自由的隨機觀察和探索的機會。種植區(qū)彌補了集體活動中觀察、探究不足的缺憾,為孩子們提供的是感性經驗,在摸、看、說、養(yǎng)等過程中,能為孩子的科學探索提供良好的機會,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探索欲望,培養(yǎng)探索精神。在種植區(qū),教師還可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yè)人們的勞動,培養(yǎng)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激發(fā)幼兒愛父母、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1、培養(yǎng)幼兒種植的興趣,啟迪幼兒智慧,陶冶幼兒性情,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2、為幼兒提供天天接觸、長期觀察、親自管理、動手操作的機會,通過幼兒的雙手和感官,使孩子對自然界的事物得到正確的認識,開闊視野。
3、讓幼兒接觸自然,關注植物,感受生命的成長,從而珍惜生命,愛護生命。
4、通過觀察、管理等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美好情感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1、調查法。帶領幼兒多方查閱種植的有關的理論與經驗資料,向有經驗的農民了解種植技術。
2、行動研究法。在研究過程中開設“種植區(qū)活動”、舉辦“自種蔬菜展覽會”等,讓幼兒享受種植區(qū)的快樂。
3、參與觀察法。為幼兒創(chuàng)設綠色種植活動環(huán)境,努力營造濃厚的種植文化氛圍,通過參與觀察法,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生長特點。
4、經驗總結法。對在實踐中搜集的材料全面進行歸納整理,總結種植活動對幼兒發(fā)展的作用,將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方法用于指導今后的種植活動。
(一)準備階段:
在這一階段主要運用調查法的方法,查閱相關書籍及網上資料,向農民家長了解種植的技術和方法,了解組織幼兒進行種植的可行性,以及小朋友對種植的興趣等,選擇適合幼兒園種植的蔬菜或農作物。成立種植小組,選出小組長,明確分工,各小組輪流值日。(小組成員及分見附件)。
(二)實施階段:
1、設立種植區(qū)角。由于幼兒園活動場地有限,不能在戶外進行種植,但為了讓孩子有更多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在班里都設立了種植區(qū),運用盆栽的方法種植一些蔬菜,如蔥、蒜、土豆、蘿卜、白菜、豆角、黃瓜等,農作物有玉米、花生、大豆等。小朋友們搜集各種植物的種子,選擇土質肥沃的土壤,一起制作精美“花盆”,用來種植植物。
2、組織幼兒在泥土里進行種植,還嘗試了水養(yǎng)大蒜、洋蔥等蔬菜。孩子們嘗試不同的發(fā)芽方法,如有的將種子放在水中發(fā)芽后在放入土中養(yǎng),有的把種子直接種在土里,但總體發(fā)現大蒜、洋蔥容易在水中發(fā)芽、生長,長勢良好;但黃瓜、豆角等種子在水里不容易發(fā)芽,如果有芽兒發(fā)出來也容易霉爛。老師針對以上的不同的情況及時組織幼兒進行新一輪的發(fā)芽實驗,將黃瓜、豆角等種子用濕布包裹,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種植興趣。
3、觀察與記錄。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引導幼兒主動參與管理,觀察植物的變化,記錄其生長變化過程,大大激發(fā)了幼兒的種植興趣,增強了幼兒的責任心和堅持性。
第一,做好標簽。家長、教師幫助孩子將帶入園的材料做好標記,盡量做得詳細些。同時教師和家長鼓勵孩子,主動將自己帶來的材料介紹給班上其他的小朋友。
第二,合理分工。根據幼兒平素的能力差異,好次搭配,分成小組,小組之間輪流負責。
第三,引導觀察。老師和家長平日里教給孩子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如學會用眼看:認識動植物的外觀、顏色等;用手摸:感覺粗糙還是滑膩;用鼻子聞:植物的花、果實是否有香味,等等。孩子們在長時間的照料植物的過程中,逐漸會養(yǎng)成了自覺和不自覺的觀察習慣,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自然會不斷提升。
4、與教育內容相結合。巧妙利用各種農作物的果實、莖、根等,師幼共同制作教玩具,共同創(chuàng)設幼兒園的室內外環(huán)境,盡情體現農村特色。在區(qū)域活動中,讓幼兒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有計劃地引導、支持、鼓勵幼兒進行有趣的探索活動。如:在益智區(qū)內提供各種豆豆,供幼兒進行排序、分類等活動;美工區(qū)內為幼兒準備樹葉、花生殼、植物種子等,供幼兒做粘貼畫;在科學區(qū)里,為幼兒準備各種植物種子做發(fā)芽實驗等。我們還把采來的勞動成果陳列在自然角,讓幼兒觀察、比較、識別、分類。
5、分享快樂
(1)在班上開展種植區(qū)成果交流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互相評價,分享成果,展示自己。
(2)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家長看到了孩子的進步和成長,進而對學校和班級的工作大力支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果實成熟,一起欣賞我們的勞動成果,品嘗果實做出來的美餐,用植物果實、莖葉制作精美的小禮物送給爸爸媽媽。
(三)總結階段:
孩子們親手進行實踐種植活動,嘗試在泥土和水里的不同種植方法,讓幼兒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fā)現,從而發(fā)展了幼兒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每一次種植后,老師就跟幼兒一起討論并形成一些比較穩(wěn)定的步驟性策略體系:如挖坑——放種子——填土——澆水——施肥——除蟲等,形成了種植活動實錄。通過孩子們的努力,種植區(qū)里的蔬菜綠油油、水靈靈的,可愛極了。孩子們臉上的愉悅、自豪與滿足,真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但是,結出果實的情況并不理想,沒有達到我們預想的結果,有的瓜剛長的很小就夭折了,有的只開花了,并沒有結果。我們詢問了農民家長,也在網上查了相關資料,盆栽的蔬菜瓜果不結果的原因很多,總結起來有以下四點:
1、盆栽種植容易缺少結果的微量元素。
2、無法和其他植株傳粉。雖然我們進行了人工授粉,但由于技術不高,再加上管理中打頂不及時,坐果率不高。
3、由于我們選擇的是盆栽,盆多是我們自制的,不是很大,植物根系生長受限制,吸收的養(yǎng)分不足以供應結果。
4、教室每天用紫外線消毒燈消毒,如果遮蔽不好,就會影響植物的生長,甚至導致死亡。
種植區(qū)里有喜有悲,我們更關注的是種植里蘊藏的教育功能,《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應是全面的、啟蒙的,各領域間的內容應互相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狈N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正是實現這樣教育的一種途徑,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
1、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發(fā)展幼兒認知水平。
孩子在幼兒階段的思維以直覺行動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年齡越小,給孩子感官刺激就應該越多。而種植區(qū)展示在孩子面前的便是一個多彩的、真實的世界,里面的東西摸得到、看得見、聞得著,是孩子們可以通過直接感知積累得到的認知概念,而非靠語言和視覺圖片來間接認識。種植區(qū)有助于幼兒獲取有關自然的科學信息、直接經驗,并在感知的基礎上形成認知和概念。
又如讓孩子了解“植物”的概念,有“根、莖、葉”三部分組成。何為根?何為莖、何為葉?教師如果利用圖片在集體教學中講上半天,才能讓孩子獲得“一知半解”的經驗。如果讓孩子們到種植區(qū)真實地面對植物,孩子們會在觀察、比較中獲得這些概念,還會產生探究的欲望,為什么不同的植物根是不一樣的,為什么有的植物會落葉,有的不會。隨著種植區(qū)植物的增多,孩子們的信息量也越來越大。
我們帶領孩子一起在種植區(qū)做“種子發(fā)芽”的實驗,把三粒黃豆按上、中、下的順序用線系好,放入水中,讓最下面的一顆完全浸入水中,中間一顆剛好碰到水面,最上面的一顆裸露在空氣中,沒有水的作用。經過一段時間,孩子們發(fā)現最下面的那顆黃豆腐爛了,最上面的那顆干癟了,只有中間的那顆黃豆發(fā)芽了。通過觀察、比較,孩子們了解了發(fā)芽與空氣及水之間的關系,掌握了種子發(fā)芽所需要的條件,理解了空氣、水和種子發(fā)芽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
2、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提高幼兒技能水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及科學領域的目標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這其實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基礎,當孩子運用自身感官越積極主動,他們所獲得的外部信息也會越多,積累的經驗也會越廣泛、越豐富,形成的概念也會越具體。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提高了孩子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蘿卜開花了,通過看,了解了花的顏色、花瓣的個數;白菜花也開花了,比較一下,蘿卜和白菜的花有什么不同呢?葫蘆和黃瓜摸上去感覺有什么不同呢?生動、有趣的形式,使孩子們在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中利用多種感官習得了經驗、發(fā)展了感知能力。
另外,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知覺,是孩子學習的基本方法,孩子正是通過觀察獲得了對世界的第一手經驗。在觀察中,孩子能不斷地發(fā)現大自然的奧秘,通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fā)了孩子探究大自然的興趣,從而進行了再次新的或更細致的觀察。
種植區(qū)的設置直觀、豐富、生動、具體,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種植區(qū),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觀察。豆角秧苗越長越高,他是怎么爬上去的呢?在觀察中,孩子們不僅獲得了快樂,還逐漸培養(yǎng)了他們觀察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3、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美好情感。
種植區(qū)生動、活潑、豐富、富有結構的物質材料激發(fā)了孩子探究的欲望,使孩子們的好奇心蠢蠢欲動,逐漸使孩子自發(fā)的好奇心轉化為具有特定方面的好奇——對科學的好奇、對探究的興趣、對成功的向往,為幼兒播下了愛科學的種子,為今后學科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對事物的喜愛往往是先被其外在的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等外形特征吸引,漸漸的由欣賞美逐漸產生良好的情感萌芽,產生積極、愉悅的情緒體驗,具體表現為關心、愛護、保護種植區(qū)的植物。當有其他班的孩子想來采種植區(qū)的花時,他們會著急得說“這朵小花能結出豆角,不能碰!”“花是給小朋友看的,不能摘!”……出現了自覺、認真的保護植物的行為。通過觀察、澆水、拔草等管理等活動,使孩子們感受到了父母勞動的辛苦,培養(yǎng)了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激發(fā)幼兒愛父母、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繼續(xù)利用好種植區(q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幼兒園開設種植園。在種植園里分班、分類進行初步的種植活動,讓幼兒認識各種蔬菜瓜果的名稱、用途,更主要的是讓幼兒在種植活動中探索,在勞動活動中鍛煉,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增強幼兒的探索興趣,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發(fā)展幼兒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fā)展。
一、活動的背景及意義:
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農村孩子對現代化的東西越來越熟悉,而對于生活中常見的蔥蒜卻分不清,特別缺乏對自然的洞察力。加之農村幼兒園辦園條件有限,活動場地窄小,功能室不全,區(qū)角活動開展得不夠到位,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對農村幼兒園顯得尤為必要。種植區(qū)不僅能美化室內環(huán)境,而且能豐富孩子們的活動內容。由于種植區(qū)陳列物品的多樣性、變化性、具體性,給孩子帶來的是直接刺激感官的經驗,為孩子提供的是自由的隨機觀察和探索的機會。種植區(qū)彌補了集體活動中觀察、探究不足的缺憾,為孩子們提供的是感性經驗,在摸、看、說、養(yǎng)等過程中,能為孩子的科學探索提供良好的機會,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探索欲望,培養(yǎng)探索精神。在種植區(qū),教師還可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yè)人們的勞動,培養(yǎng)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激發(fā)幼兒愛父母、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種植的興趣,啟迪幼兒智慧,陶冶幼兒性情,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2、為幼兒提供天天接觸、長期觀察、親自管理、動手操作的機會,通過幼兒的雙手和感官,使孩子對自然界的事物得到正確的認識,開闊視野。
3、讓幼兒接觸自然,關注植物,感受生命的成長,從而珍惜生命,愛護生命。
4、通過觀察、管理等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美好情感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三、參與活動的人員:聰聰貓班全體師生。
四、主要方法:
1、調查法。帶領幼兒多方查閱種植的有關的理論與經驗資料,向有經驗的農民了解種植技術。
2、行動研究法。在研究過程中開設“種植區(qū)活動”、舉辦“自種蔬菜展覽會”等,讓幼兒享受種植區(qū)的快樂。
3、參與觀察法。為幼兒創(chuàng)設綠色種植活動環(huán)境,努力營造濃厚的種植文化氛圍,通過參與觀察法,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生長特點。
4、經驗總結法。對在實踐中搜集的材料全面進行歸納整理,總結種植活動對幼兒發(fā)展的作用,將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方法用于指導今后的種植活動。
五、活動的主要過程:
(一)準備階段:
在這一階段主要運用調查法的方法,查閱相關書籍及網上資料,向農民家長了解種植的技術和方法,了解組織幼兒進行種植的可行性,以及小朋友對種植的興趣等,選擇適合幼兒園種植的蔬菜或農作物。成立種植小組,選出小組長,明確分工,各小組輪流值日。(小組成員及分見附件)。
(二)實施階段:
1、設立種植區(qū)角。由于幼兒園活動場地有限,不能在戶外進行種植,但為了讓孩子有更多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在班里都設立了種植區(qū),運用盆栽的方法種植一些蔬菜,如蔥、蒜、土豆、蘿卜、白菜、豆角、黃瓜等,農作物有玉米、花生、大豆等。小朋友們搜集各種植物的種子,選擇土質肥沃的土壤,一起制作精美“花盆”,用來種植植物。
2、組織幼兒在泥土里進行種植,還嘗試了水養(yǎng)大蒜、洋蔥等蔬菜。孩子們嘗試不同的發(fā)芽方法,如有的將種子放在水中發(fā)芽后在放入土中養(yǎng),有的把種子直接種在土里,但總體發(fā)現大蒜、洋蔥容易在水中發(fā)芽、生長,長勢良好;但黃瓜、豆角等種子在水里不容易發(fā)芽,如果有芽兒發(fā)出來也容易霉爛。老師針對以上的不同的情況及時組織幼兒進行新一輪的發(fā)芽實驗,將黃瓜、豆角等種子用濕布包裹,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種植興趣。
3、觀察與記錄。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引導幼兒主動參與管理,觀察植物的變化,記錄其生長變化過程,大大激發(fā)了幼兒的種植興趣,增強了幼兒的責任心和堅持性。
第一,做好標簽。家長、教師幫助孩子將帶入園的材料做好標記,盡量做得詳細些。同時教師和家長鼓勵孩子,主動將自己帶來的材料介紹給班上其他的小朋友。
第二,合理分工。根據幼兒平素的能力差異,好次搭配,分成小組,小組之間輪流負責。
第三,引導觀察。老師和家長平日里教給孩子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如學會用眼看:認識動植物的外觀、顏色等;用手摸:感覺粗糙還是滑膩;用鼻子聞:植物的花、果實是否有香味,等等。孩子們在長時間的照料植物的過程中,逐漸會養(yǎng)成了自覺和不自覺的觀察習慣,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自然會不斷提升。
4、與教育內容相結合。巧妙利用各種農作物的果實、莖、根等,師幼共同制作教玩具,共同創(chuàng)設幼兒園的室內外環(huán)境,盡情體現農村特色。在區(qū)域活動中,讓幼兒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有計劃地引導、支持、鼓勵幼兒進行有趣的探索活動。如:在益智區(qū)內提供各種豆豆,供幼兒進行排序、分類等活動;美工區(qū)內為幼兒準備樹葉、花生殼、植物種子等,供幼兒做粘貼畫;在科學區(qū)里,為幼兒準備各種植物種子做發(fā)芽實驗等。我們還把采來的勞動成果陳列在自然角,讓幼兒觀察、比較、識別、分類。
5、分享快樂。
(1)在班上開展種植區(qū)成果交流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互相評價,分享成果,展示自己。
(2)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家長看到了孩子的進步和成長,進而對學校和班級的工作大力支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果實成熟,一起欣賞我們的勞動成果,品嘗果實做出來的美餐,用植物果實、莖葉制作精美的小禮物送給爸爸媽媽。
(三)總結階段:
孩子們親手進行實踐種植活動,嘗試在泥土和水里的不同種植方法,讓幼兒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fā)現,從而發(fā)展了幼兒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每一次種植后,老師就跟幼兒一起討論并形成一些比較穩(wěn)定的步驟性策略體系:如挖坑——放種子——填土——澆水——施肥——除蟲等,形成了種植活動實錄。通過孩子們的努力,種植區(qū)里的蔬菜綠油油、水靈靈的,可愛極了。孩子們臉上的愉悅、自豪與滿足,真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但是,結出果實的情況并不理想,沒有達到我們預想的結果,有的瓜剛長的很小就夭折了,有的只開花了,并沒有結果。我們詢問了農民家長,也在網上查了相關資料,盆栽的蔬菜瓜果不結果的原因很多,總結起來有以下四點:
1、盆栽種植容易缺少結果的微量元素。
2、無法和其他植株傳粉。雖然我們進行了人工授粉,但由于技術不高,再加上管理中打頂不及時,坐果率不高。
3、由于我們選擇的是盆栽,盆多是我們自制的,不是很大,植物根系生長受限制,吸收的養(yǎng)分不足以供應結果。
4、教室每天用紫外線消毒燈消毒,如果遮蔽不好,就會影響植物的生長,甚至導致死亡。
種植區(qū)里有喜有悲,我們更關注的是種植里蘊藏的教育功能,《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應是全面的、啟蒙的,各領域間的內容應互相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正是實現這樣教育的一種途徑,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
1、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發(fā)展幼兒認知水平。
孩子在幼兒階段的思維以直覺行動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年齡越小,給孩子感官刺激就應該越多。而種植區(qū)展示在孩子面前的便是一個多彩的、真實的世界,里面的東西摸得到、看得見、聞得著,是孩子們可以通過直接感知積累得到的認知概念,而非靠語言和視覺圖片來間接認識。種植區(qū)有助于幼兒獲取有關自然的科學信息、直接經驗,并在感知的基礎上形成認知和概念。
又如讓孩子了解“植物”的概念,有“根、莖、葉”三部分組成。何為根?何為莖、何為葉?教師如果利用圖片在集體教學中講上半天,才能讓孩子獲得“一知半解”的經驗。如果讓孩子們到種植區(qū)真實地面對植物,孩子們會在觀察、比較中獲得這些概念,還會產生探究的欲望,為什么不同的植物根是不一樣的,為什么有的植物會落葉,有的不會。隨著種植區(qū)植物的增多,孩子們的信息量也越來越大。
我們帶領孩子一起在種植區(qū)做“種子發(fā)芽”的實驗,把三粒黃豆按上、中、下的順序用線系好,放入水中,讓最下面的一顆完全浸入水中,中間一顆剛好碰到水面,最上面的一顆裸露在空氣中,沒有水的作用。經過一段時間,孩子們發(fā)現最下面的那顆黃豆腐爛了,最上面的那顆干癟了,只有中間的那顆黃豆發(fā)芽了。通過觀察、比較,孩子們了解了發(fā)芽與空氣及水之間的關系,掌握了種子發(fā)芽所需要的條件,理解了空氣、水和種子發(fā)芽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
2、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提高幼兒技能水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及科學領域的目標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這其實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基礎,當孩子運用自身感官越積極主動,他們所獲得的外部信息也會越多,積累的經驗也會越廣泛、越豐富,形成的概念也會越具體。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提高了孩子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蘿卜開花了,通過看,了解了花的顏色、花瓣的個數;白菜花也開花了,比較一下,蘿卜和白菜的花有什么不同呢?葫蘆和黃瓜摸上去感覺有什么不同呢?生動、有趣的形式,使孩子們在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中利用多種感官習得了經驗、發(fā)展了感知能力。
另外,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知覺,是孩子學習的基本方法,孩子正是通過觀察獲得了對世界的第一手經驗。在觀察中,孩子能不斷地發(fā)現大自然的奧秘,通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fā)了孩子探究大自然的興趣,從而進行了再次新的或更細致的觀察。
種植區(qū)的設置直觀、豐富、生動、具體,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種植區(qū),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觀察。豆角秧苗越長越高,他是怎么爬上去的呢?在觀察中,孩子們不僅獲得了快樂,還逐漸培養(yǎng)了他們觀察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3、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美好情感。
種植區(qū)生動、活潑、豐富、富有結構的物質材料激發(fā)了孩子探究的欲望,使孩子們的好奇心蠢蠢欲動,逐漸使孩子自發(fā)的好奇心轉化為具有特定方面的好奇——對科學的好奇、對探究的興趣、對成功的向往,為幼兒播下了愛科學的種子,為今后學科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對事物的喜愛往往是先被其外在的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等外形特征吸引,漸漸的由欣賞美逐漸產生良好的情感萌芽,產生積極、愉悅的情緒體驗,具體表現為關心、愛護、保護種植區(qū)的植物。當有其他班的孩子想來采種植區(qū)的花時,他們會著急得說“這朵小花能結出豆角,不能碰!”“花是給小朋友看的,不能摘!”……出現了自覺、認真的保護植物的行為。通過觀察、澆水、拔草等管理等活動,使孩子們感受到了父母勞動的辛苦,培養(yǎng)了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激發(fā)幼兒愛父母、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六、今后的設想: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繼續(xù)利用好種植區(q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幼兒園開設種植園。在種植園里分班、分類進行初步的種植活動,讓幼兒認識各種蔬菜瓜果的名稱、用途,更主要的是讓幼兒在種植活動中探索,在勞動活動中鍛煉,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增強幼兒的探索興趣,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發(fā)展幼兒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fā)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十一月份里的幾項重大活動,對于我們幼兒園來說有著深遠的影響和歷史性的意義,對于我來說,使我真正體驗到了工作的真諦,有奮斗才有成功,有辛酸才有喜悅。
1、經過十月份緊鑼密鼓的籌備,我們的大型慶館五周年文藝晚會在眾多觀眾,各大領導及各大媒體的關注下順利落幕了。此刻心里的喜悅使我忘記了身體的疲憊,更找到了工作的熱情。
2、十一月六日,我們科哈集團舉行了館慶慶典,在這次活動中,我又一次深刻的了解了企業(yè)的發(fā)展史和感受了潘總的企業(yè)家精神。一個企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先進的企業(yè)文化,拼搏的企業(yè)精神,卓越的領導班子,在這個企業(yè)我體驗深刻,能夠成為這里的一員,我感到很驕傲。同日下午,我們和國務院陳園長進行了深刻的交流,她的話給了我深遠的啟發(fā)和指導,使我對幼教這一職業(yè)有了新的認識,做一名成功的幼教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不斷的學習和改進是我以后要堅持做的事。
3、本月的市中區(qū)幼兒園開放日來臨之即,我園連續(xù)數日參觀了很多家幼兒園,十一月十六日,我們參觀了紅星幼兒園,讓我領略到了他們的卓越之處,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學到豐富有價值的經驗,成為我日后工作的寶典,可謂不枉此行。同時我們幼兒園為了辦好這次開放日,進行了周密的計劃,首先進行了環(huán)境創(chuàng)建工作,通過這次的環(huán)創(chuàng),我又接受了一門新的學問,經過不斷的探索,學習,親身操作,對于環(huán)創(chuàng)由陌生到認識,意義深刻。
4、本月還進行了科學優(yōu)質課的`評選,通過參與優(yōu)質課的評課,受益深遠,讓我學到了更多的教學方法,吸收了更多的教學經驗。對于我日后的工作起著促進作用。
一、扎扎實實搞好教育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向15分鐘要效益。
二、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在一日常規(guī)中的良好習慣,加強幼兒常規(guī)意識。
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聯系,提高家長的積極性,促進家園共育工作。
四、積極開展戶外活動,加強幼兒身體素質鍛煉。
五、積極配合幼兒園籌備元旦篝火晚會和比賽拍球活動。
六、配合保育員繼續(xù)做好衛(wèi)生保健工作和消毒工作。
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讓幼兒自己動手進行簡單的種植活動,使他們能親自看到植物從一顆種子到開花、結果的全過程,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對植物的興趣,還能學到許多有關植物的科學知識,掌握簡單的種植技能,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
1、整地、作畦
教師帶領孩子一起用鐵鏟將土塊敲碎,并揀去石塊、碎磚瓦,然后耙細,將地分做成幾小塊,地的寬度以幼兒在兩側能夠操作為宜,地邊應留出讓小朋友行走站立的田埂。
2、播種
請孩子們一起準備青菜籽。因菜籽較小,可拌上細土或沙,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幼兒把菜籽均勻地撒播在地里。具體方法:先聽教師講播種的方法,然后看教師示范,再由幼兒分組進行,播種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巡視,及時幫助幼兒種好。
3、管理
植物的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較長時間而且經常性的工作,教師應教育幼兒做到持之以恒。
(1)澆水。種子播下后就需要澆水,因為種子的萌發(fā)需要足夠的水。出苗后每天安排幼兒澆水,澆時必須使水滲透土層。
(2)除草。出苗后,植物周圍會不斷長出雜草,必須及進拔除,否則將影響植物生長。教師可帶領幼兒用手拔除雜草,使植物能更好地生長。
(3)施肥。組織幼兒觀看花工給青菜施肥……
(4)移栽。組織幼兒將菜秧移栽,以便冬天能長成大青菜。
又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花兒開了,小草綠了,一年一度的“3.12” 植樹節(jié)又沐浴著春風來到了。自然又多了一份呵護,對綠樹又多了一份關愛。綠化孕育了文明,關心愛護綠色生命,保護身邊的綠化成果,廣泛開展“植綠、護綠、愛綠、興綠”,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不可推卸的責任。
為了使孩子們充分了解有關樹木的知識,了解植樹節(jié)的來歷及其遠大意義;進一步了解樹木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提高孩子保護樹木花草的責任感;增強愛護樹木的能力,我園在3月16日,組織了中班級親子植樹活動。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們主要讓孩子們了解植樹節(jié)的來歷及意義,以班為單位,圍繞愛樹、護樹,進行樹類知識講解的同時并呼吁大家:
1、要關心、愛護綠色生命,自覺保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不踩踏草坪、花圃,不攀折花木。
2、選擇一些適合在家種植的植物,種在陽臺上或房間里。
3、認養(yǎng)一棵小樹,定期的給予澆水和修剪。
4、周末去大自然中尋找綠色足跡,并向大家宣講環(huán)保知識。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的家長和孩子們當天還參加了戶外的植樹體驗活動,在植樹、撿樹葉、掛樹牌、和給樹木澆水的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分工合作、互相幫助等良好的習慣。
總的來說,這次植樹節(jié)活動,加深了我園師生的環(huán)保意識。大家都積極地行動起來,為了保護地球母親,為了美化我們東莞塘廈鎮(zhèn),也為了美化我們的校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教育目標。
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讓幼兒自己動手進行簡單的種植活動,使他們能親自看到植物從一顆種子到開花、結果的全過程,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對植物的興趣,還能學到許多有關植物的科學知識,掌握簡單的種植技能,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
四、工作安排。
1、整地、作畦。
教師帶領孩子一起用鐵鏟將土塊敲碎,并揀去石塊、碎磚瓦,然后耙細,將地分做成幾小塊,地的寬度以幼兒在兩側能夠操作為宜,地邊應留出讓小朋友行走站立的田埂。
2、播種。
請孩子們一起準備青菜籽。因菜籽較小,可拌上細土或沙,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幼兒把菜籽均勻地撒播在地里。具體方法:先聽教師講播種的方法,然后看教師示范,再由幼兒分組進行,播種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巡視,及時幫助幼兒種好。
3、管理。
植物的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較長時間而且經常性的工作,教師應教育幼兒做到持之以恒。
(1)澆水。種子播下后就需要澆水,因為種子的萌發(fā)需要足夠的水。出苗后每天安排幼兒澆水,澆時必須使水滲透土層。
(2)除草。出苗后,植物周圍會不斷長出雜草,必須及進拔除,否則將影響植物生長。教師可帶領幼兒用手拔除雜草,使植物能更好地生長。
(3)施肥。組織幼兒觀看花工給青菜施肥……。
(4)移栽。組織幼兒將菜秧移栽,以便冬天能長成大青菜。
幼兒園在上課的時候需要計劃,關于種植園的計劃怎么樣設計,看看下面吧!
意圖:
大班幼兒好奇、好問,樂于動手嘗試,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但是現在的孩子物質生活優(yōu)越,網絡、電視等虛擬的世界使他們漸漸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在生活中,很多幼兒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少自己動手參加勞動。以至于更多的孩子不知道果實是如何得到的,更不會清楚種植的過程了。此活動,幼兒能夠通過動手種植,在觀察、實踐操作、交流分享中,掌握種植的要領及科學的觀察、記錄方法,既可以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激發(fā)起幼兒的責任感,又能讓幼兒體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你們如何利用種植區(qū)開展有趣的種植活動,充分發(fā)揮其教育作用呢?我們做了以下計劃。
準備:
適宜植物生長的周圍環(huán)境,苗以及種植用的鏟子、水桶等。
目標:
1、使幼兒了解種植的過程與植株生長所需要的基本條件。
2、鍛煉幼兒能獨自種植,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并積極參與討論,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使幼兒感受種子生長的神奇,體驗種植勞動帶來的快樂。
4、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激發(fā)起幼兒的責任感。
1、請幼兒觀看種子發(fā)芽的錄像,引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提問:小朋友,種子是怎么長大的?你覺得神奇嗎?種子萌發(fā)之后植株是又是如何生長的呢?植株生長到一定程度會怎樣呢?(教師積極鼓勵幼兒進行回答,并及時的給予表揚)。
2、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和幼兒一起討論種植的方法。
(1)引導幼兒互相討論,講述種子的種植過程。
教師提問:誰知道怎樣把種子種到瓶子里?種子種好以后,需要做哪些事情?
(2)教師和幼兒共同梳理種子種植的過程及經驗,明確種植方法,以類似的經驗方法培育植株。
3、幼兒分組適宜的場所進行種植活動,教師進行重點指導。
活動二:探索種植的條件。
將若干株相同的植株分別種在。
a:水量適中與干旱。
b:見光與陰暗。
c:室溫與低溫條件下,分組觀察不同條件下的植株生長狀況,照片記錄生長情況。
活動三:結果展示與品嘗勞動果實。
讓幼兒分組匯報在不同情況下植株生長的狀況,那種條件下生長的最旺盛。
1.照片的形式展示自己小組的結果。
2.全班討論哪種條件下適宜植株的生長發(fā)育。
3.小組討論為什么各組相同的條件下不同的植株生長的不同。
4.幼兒講述勞動的過程及感受。
5.享用勞動果實。
一、活動的背景及意義:
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農村孩子對現代化的東西越來越熟悉,而對于生活中常見的蔥蒜卻分不清,特別缺乏對自然的洞察力。加之農村幼兒園辦園條件有限,活動場地窄小,功能室不全,區(qū)角活動開展得不夠到位,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對農村幼兒園顯得尤為必要。種植區(qū)不僅能美化室內環(huán)境,而且能豐富孩子們的活動內容。由于種植區(qū)陳列物品的多樣性、變化性、具體性,給孩子帶來的是直接刺激感官的經驗,為孩子提供的是自由的隨機觀察和探索的機會。種植區(qū)彌補了集體活動中觀察、探究不足的缺憾,為孩子們提供的是感性經驗,在摸、看、說、養(yǎng)等過程中,能為孩子的科學探索提供良好的機會,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探索欲望,培養(yǎng)探索精神。在種植區(qū),教師還可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yè)人們的勞動,培養(yǎng)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激發(fā)幼兒愛父母、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種植的興趣,啟迪幼兒智慧,陶冶幼兒性情,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2、為幼兒提供天天接觸、長期觀察、親自管理、動手操作的機會,通過幼兒的雙手和感官,使孩子對自然界的事物得到正確的認識,開闊視野。
3、讓幼兒接觸自然,關注植物,感受生命的成長,從而珍惜生命,愛護生命。
4、通過觀察、管理等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美好情感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三、參與活動的人員:聰聰貓班全體師生。
四、主要方法:
1、調查法。帶領幼兒多方查閱種植的有關的理論與經驗資料,向有經驗的農民了解種植技術。
2、行動研究法。在研究過程中開設“種植區(qū)活動”、舉辦“自種蔬菜展覽會”等,讓幼兒享受種植區(qū)的快樂。
3、參與觀察法。為幼兒創(chuàng)設綠色種植活動環(huán)境,努力營造濃厚的種植文化氛圍,通過參與觀察法,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生長特點。
4、經驗總結法。對在實踐中搜集的材料全面進行歸納整理,總結種植活動對幼兒發(fā)展的作用,將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方法用于指導今后的種植活動。
五、活動的主要過程:
(一)準備階段:
在這一階段主要運用調查法的方法,查閱相關書籍及網上資料,向農民家長了解種植的技術和方法,了解組織幼兒進行種植的可行性,以及小朋友對種植的興趣等,選擇適合幼兒園種植的蔬菜或農作物。成立種植小組,選出小組長,明確分工,各小組輪流值日。(小組成員及分見附件)。
(二)實施階段:
1、設立種植區(qū)角。由于幼兒園活動場地有限,不能在戶外進行種植,但為了讓孩子有更多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在班里都設立了種植區(qū),運用盆栽的方法種植一些蔬菜,如蔥、蒜、土豆、蘿卜、白菜、豆角、黃瓜等,農作物有玉米、花生、大豆等。小朋友們搜集各種植物的種子,選擇土質肥沃的土壤,一起制作精美“花盆”,用來種植植物。
2、組織幼兒在泥土里進行種植,還嘗試了水養(yǎng)大蒜、洋蔥等蔬菜。孩子們嘗試不同的發(fā)芽方法,如有的將種子放在水中發(fā)芽后在放入土中養(yǎng),有的把種子直接種在土里,但總體發(fā)現大蒜、洋蔥容易在水中發(fā)芽、生長,長勢良好;但黃瓜、豆角等種子在水里不容易發(fā)芽,如果有芽兒發(fā)出來也容易霉爛。老師針對以上的不同的情況及時組織幼兒進行新一輪的發(fā)芽實驗,將黃瓜、豆角等種子用濕布包裹,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種植興趣。
3、觀察與記錄。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引導幼兒主動參與管理,觀察植物的變化,記錄其生長變化過程,大大激發(fā)了幼兒的種植興趣,增強了幼兒的責任心和堅持性。
第一,做好標簽。家長、教師幫助孩子將帶入園的材料做好標記,盡量做得詳細些。同時教師和家長鼓勵孩子,主動將自己帶來的材料介紹給班上其他的小朋友。
第二,合理分工。根據幼兒平素的能力差異,好次搭配,分成小組,小組之間輪流負責。
第三,引導觀察。老師和家長平日里教給孩子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如學會用眼看:認識動植物的外觀、顏色等;用手摸:感覺粗糙還是滑膩;用鼻子聞:植物的花、果實是否有香味,等等。孩子們在長時間的照料植物的過程中,逐漸會養(yǎng)成了自覺和不自覺的觀察習慣,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自然會不斷提升。
4、與教育內容相結合。巧妙利用各種農作物的果實、莖、根等,師幼共同制作教玩具,共同創(chuàng)設幼兒園的室內外環(huán)境,盡情體現農村特色。在區(qū)域活動中,讓幼兒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有計劃地引導、支持、鼓勵幼兒進行有趣的探索活動。如:在益智區(qū)內提供各種豆豆,供幼兒進行排序、分類等活動;美工區(qū)內為幼兒準備樹葉、花生殼、植物種子等,供幼兒做粘貼畫;在科學區(qū)里,為幼兒準備各種植物種子做發(fā)芽實驗等。我們還把采來的勞動成果陳列在自然角,讓幼兒觀察、比較、識別、分類。
5、分享快樂。
(1)在班上開展種植區(qū)成果交流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互相評價,分享成果,展示自己。
(2)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家長看到了孩子的進步和成長,進而對學校和班級的工作大力支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果實成熟,一起欣賞我們的勞動成果,品嘗果實做出來的美餐,用植物果實、莖葉制作精美的`小禮物送給爸爸媽媽。
(三)總結階段:
孩子們親手進行實踐種植活動,嘗試在泥土和水里的不同種植方法,讓幼兒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fā)現,從而發(fā)展了幼兒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每一次種植后,老師就跟幼兒一起討論并形成一些比較穩(wěn)定的步驟性策略體系:如挖坑——放種子——填土——澆水——施肥——除蟲等,形成了種植活動實錄。通過孩子們的努力,種植區(qū)里的蔬菜綠油油、水靈靈的,可愛極了。孩子們臉上的愉悅、自豪與滿足,真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但是,結出果實的情況并不理想,沒有達到我們預想的結果,有的瓜剛長的很小就夭折了,有的只開花了,并沒有結果。我們詢問了農民家長,也在網上查了相關資料,盆栽的蔬菜瓜果不結果的原因很多,總結起來有以下四點:
1、盆栽種植容易缺少結果的微量元素。
2、無法和其他植株傳粉。雖然我們進行了人工授粉,但由于技術不高,再加上管理中打頂不及時,坐果率不高。
3、由于我們選擇的是盆栽,盆多是我們自制的,不是很大,植物根系生長受限制,吸收的養(yǎng)分不足以供應結果。
4、教室每天用紫外線消毒燈消毒,如果遮蔽不好,就會影響植物的生長,甚至導致死亡。
種植區(qū)里有喜有悲,我們更關注的是種植里蘊藏的教育功能,《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應是全面的、啟蒙的,各領域間的內容應互相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狈N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正是實現這樣教育的一種途徑,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
1、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發(fā)展幼兒認知水平。
孩子在幼兒階段的思維以直覺行動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年齡越小,給孩子感官刺激就應該越多。而種植區(qū)展示在孩子面前的便是一個多彩的、真實的世界,里面的東西摸得到、看得見、聞得著,是孩子們可以通過直接感知積累得到的認知概念,而非靠語言和視覺圖片來間接認識。種植區(qū)有助于幼兒獲取有關自然的科學信息、直接經驗,并在感知的基礎上形成認知和概念。
又如讓孩子了解“植物”的概念,有“根、莖、葉”三部分組成。何為根?何為莖、何為葉?教師如果利用圖片在集體教學中講上半天,才能讓孩子獲得“一知半解”的經驗。如果讓孩子們到種植區(qū)真實地面對植物,孩子們會在觀察、比較中獲得這些概念,還會產生探究的欲望,為什么不同的植物根是不一樣的,為什么有的植物會落葉,有的不會。隨著種植區(qū)植物的增多,孩子們的信息量也越來越大。
我們帶領孩子一起在種植區(qū)做“種子發(fā)芽”的實驗,把三粒黃豆按上、中、下的順序用線系好,放入水中,讓最下面的一顆完全浸入水中,中間一顆剛好碰到水面,最上面的一顆裸露在空氣中,沒有水的作用。經過一段時間,孩子們發(fā)現最下面的那顆黃豆腐爛了,最上面的那顆干癟了,只有中間的那顆黃豆發(fā)芽了。通過觀察、比較,孩子們了解了發(fā)芽與空氣及水之間的關系,掌握了種子發(fā)芽所需要的條件,理解了空氣、水和種子發(fā)芽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
2、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提高幼兒技能水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及科學領域的目標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這其實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基礎,當孩子運用自身感官越積極主動,他們所獲得的外部信息也會越多,積累的經驗也會越廣泛、越豐富,形成的概念也會越具體。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提高了孩子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蘿卜開花了,通過看,了解了花的顏色、花瓣的個數;白菜花也開花了,比較一下,蘿卜和白菜的花有什么不同呢?葫蘆和黃瓜摸上去感覺有什么不同呢?生動、有趣的形式,使孩子們在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中利用多種感官習得了經驗、發(fā)展了感知能力。
另外,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知覺,是孩子學習的基本方法,孩子正是通過觀察獲得了對世界的第一手經驗。在觀察中,孩子能不斷地發(fā)現大自然的奧秘,通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fā)了孩子探究大自然的興趣,從而進行了再次新的或更細致的觀察。
種植區(qū)的設置直觀、豐富、生動、具體,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種植區(qū),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觀察。豆角秧苗越長越高,他是怎么爬上去的呢?在觀察中,孩子們不僅獲得了快樂,還逐漸培養(yǎng)了他們觀察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3、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美好情感。
種植區(qū)生動、活潑、豐富、富有結構的物質材料激發(fā)了孩子探究的欲望,使孩子們的好奇心蠢蠢欲動,逐漸使孩子自發(fā)的好奇心轉化為具有特定方面的好奇——對科學的好奇、對探究的興趣、對成功的向往,為幼兒播下了愛科學的種子,為今后學科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對事物的喜愛往往是先被其外在的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等外形特征吸引,漸漸的由欣賞美逐漸產生良好的情感萌芽,產生積極、愉悅的情緒體驗,具體表現為關心、愛護、保護種植區(qū)的植物。當有其他班的孩子想來采種植區(qū)的花時,他們會著急得說“這朵小花能結出豆角,不能碰!”“花是給小朋友看的,不能摘!”……出現了自覺、認真的保護植物的行為。通過觀察、澆水、拔草等管理等活動,使孩子們感受到了父母勞動的辛苦,培養(yǎng)了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激發(fā)幼兒愛父母、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六、今后的設想: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繼續(xù)利用好種植區(q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幼兒園開設種植園。在種植園里分班、分類進行初步的種植活動,讓幼兒認識各種蔬菜瓜果的名稱、用途,更主要的是讓幼兒在種植活動中探索,在勞動活動中鍛煉,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增強幼兒的探索興趣,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發(fā)展幼兒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fā)展。
一、種植園地的作用。
在幼兒園,種植園地有兩個不同的含義。一是指經過種植的地方,因此也是指有植物的地方。這個含義比較廣泛,甚至可以從場地延伸到廊道和室內。二是指專門用來種植的地方。這個地方需要不斷種植和收獲,可能會種上蔬菜、瓜果及糧食作物,但很少會種植花草和樹木。大部分幼兒園的種植園地主要是后者。我們今天倡導的是廣泛種植,因此一切需要種植植物的地方,哪怕是一個花壇、一個角落都應屬于種植園地的范圍。幼兒園的水泥地、磚地、塑膠地夠用就行,種植園地的面積應該盡可能擴大。在規(guī)劃種植園地時,關鍵是要讓幼兒成為種植、管理和欣賞的主人。我們要讓植物進入幼兒園每一個可能的角落,讓自然的生機充盈幼兒園每一個空間,讓幼兒園的環(huán)境真正活起來,讓幼兒園真正成為花園和樂園,讓幼兒獲得更多的觀察、發(fā)現和管理的機會。只要我們擁有熱愛生命的眼光,只要我們關注自然的教育價值,只要我們真正懂得幼兒的需要,就可能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生機的幼兒園環(huán)境。
2.種植園地與幼兒發(fā)展。
種植園地對幼兒發(fā)展的意義,不只在于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可以陶冶幼兒的情操,還在于種植園地本身及種植過程就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內容。幼兒參與種植與管理,既能鍛煉多種運動能力,也能獲得很多種植方面以及有關植物甚至動物的經驗,如菜花與蜜蜂、桑樹與蠶等。在參與種植和管理的過程中,幼兒對很多植物的生長過程有了深入的了解,對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等有了對比性的了解,通過各種感官感知植物的特性,發(fā)展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審美能力、數量概念、責任意識、與同伴的協(xié)作能力、計劃能力等都可能得到發(fā)展。因此,幼兒園的種植不是隨意的行為,而是有計劃的行為;幼兒園的種植不同于社會生活中的綠化,而是課程的設計和實施;幼兒園的種植不只是為了好看,而且是為了幼兒的發(fā)展。
3.種植園地與家庭教育。
讓幼兒在充滿生機的環(huán)境中通過全身心參與得到發(fā)展,是幼兒園教育的理念,也應是幼兒園教育的實踐。這種理念和實踐也會影響家長。幼兒園的環(huán)境常常是家庭環(huán)境的'楷模,幼兒園的教育實踐常常是家庭教育的榜樣。因此,注重種植,注重對植物的觀察的教育,有可能會從幼兒園延伸到家庭。幼兒園應該將關注植物、關注生命、注重觀察等基本理念傳播給家長,讓家長注重家庭種植,注重引導幼兒關注社區(qū)中及其他自然環(huán)境中的多種多樣的植物,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家園一致的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環(huán)境,真正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二、種植園地的規(guī)劃。
1.空間安排。
幼兒園種植園地的規(guī)劃應該全域化,就是要關注室內外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尤其是要精心安排室外空間。要考慮幼兒園各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安排相對穩(wěn)定的種植空間和經常輪替的種植空間。相對穩(wěn)定的種植空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考慮在現有植物的基礎上在那里換種、套種一些植物。經常輪替種植的空間不一定要固定化、一致化,可以將它規(guī)劃在幼兒園不同的空間。既可以考慮陽光充足的地方,也可以充分利用有些陽光相對不足的地方,這樣,幼兒就有了比較植物生長及其環(huán)境的機會。幼兒園種植空間的安排要盡可能考慮面積,但面積大小不是唯一標準,真正合理的標準是能否從本園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空間。
此外,空間確定后,具體的規(guī)劃和安排應該是教師和幼兒共同的工作,有時也可以請家長及其他社區(qū)志愿者參與。幼兒園的種植空間切忌一刀切,切忌剝奪教師和幼兒的決定權,不然,種植的課程價值就可能降低。
2.植物種類。
植物多樣化是幼兒園種植的基本原則。這主要是從幼兒經驗的意義和幼兒園課程的意義上考慮的。比如,幼兒園要盡可能從本地的自然條件出發(fā),確保種植一定種類的樹木。在種植樹木時,可從樹木的高矮、葉子的形狀、落葉與常綠、樹葉的顏色、樹皮的紋路、是否開花、花的種類和氣味、是否結果等方面加以考慮,并精心安排種植的位置,做到既不擋室內光線又有遮陽功效,層次分明,色彩搭配巧妙。在各種可能的空間,幼兒園可以考慮種植形態(tài)較小的花草。此外,幼兒園的草地也宜種植多種草,給幼兒欣賞、比較的機會。至于專門的種植園地,幼兒園可從當地的氣候條件出發(fā),考慮種植各類蔬菜、瓜果、糧食作物等,盡可能做到多樣化,如各班可以考慮種植不同的蔬菜。
3.種植時節(jié)。
幼兒園植物的種植應該全面考慮,綜合規(guī)劃,充分利用各班的空間。種植什么及何時種植應該由教師在制訂課程計劃時一并考慮。在每一個空間種下的植物都是和特定班級的課程聯系在一起的。幼兒園課程計劃表也包含幼兒種植的安排。一般來說,必須事先確定種植的內容和空間,然后準備相應的種子和工具,安排種植的時間以及后續(xù)的管理、觀察、收獲、表征等活動。如有些地區(qū)可能在3月中旬種植萵苣,但萵苣苗的培植可能還要早一些,真正看到萵苣的莖時可能已經到了4月中旬,真正收獲可能要到5月份。而萵苣開花、結籽可能在6月份。這些都應納入課程計劃之中。有一些在暑假成熟的果實應該安排假日收獲,或者通過影像、照片等方式加以記錄,確保給予幼兒盡可能多的經驗。當然,幼兒園的種植應盡可能讓幼兒感受到收獲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有植物生長周期和種植時節(jié)的概念。
三、種植園地課程價值的實現。
1.種植環(huán)節(jié)價值的實現。
種植是種植園地產生課程價值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它包括種植活動的計劃和落實兩個部分。種植活動的計劃包括種植空間的觀察、植物及其種子或苗的選擇、種植方法的討論、種植工具和合作方式的確定等。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既有原有經驗的提取,也有新經驗、新知識、新技能的獲得,當然也會有一些新的嘗試。在種植的落實部分,教師應盡可能調動幼兒自身的力量,同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允許幼兒嘗試一些具體的種植行動。每一次種植后,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討論和提升,形成一些比較穩(wěn)定的步驟性策略體系,如挖坑——放種子——填土——澆水等,以便幼兒在種植相似的植物時可以據此采取行為。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獲得了經驗和知識,發(fā)展了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管理環(huán)節(jié)價值的實現。
種植之后,就需要管理。管理是一項相對長期的任務。幼兒園種植園地的管理主要是澆水、捉蟲、松土之類的事項。這些事項不斷重復,難免單調,這就需要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和任務意識。當然,管理過程也是重要的觀察過程,任何管理行為都是根據植物的生長情況發(fā)生的。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有助于幼兒深入了解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一些細節(jié)變化,使幼兒產生驚奇感和好奇心。同時,要鼓勵幼兒通過各種方式記錄植物的變化。對于植物產生的一些重要變化,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比較觀察和討論,盡可能用語言加以描述。如要認識蠶豆與豌豆的莖、葉、花及豆莢有什么不同,就需要幼兒深入地比較觀察。因此,不能把管理環(huán)節(jié)僅僅看作是完成任務的過程,它還是給予幼兒驚喜的過程。
3.收獲環(huán)節(jié)價值的實現。
種植的目的就是為了收獲,無論是常年生長的樹木還是經常輪種的蔬菜都有收獲的過程。幼兒園要盡可能選擇有花有果的樹木,如幼兒喜歡的桃、梨、李、柿子、核桃、棗子等。此外,桂花、梔子花、茉莉花等也有收獲的時節(jié)。幼兒自己種植的番薯、小麥、玉米、大豆、豌豆、扁豆、豇豆、紅豆、高粱以及各種蔬菜和瓜果更需要收獲。幾乎每一種植物都有不同的收獲方法,很多植物的收獲需要幼兒之間的協(xié)作和配合。收獲植物可以讓幼兒感受到味道、形狀、色彩,感受到重量和數量。幼兒欣賞和品嘗自己收獲的果實時,可以深入關注不同植物的特征,尤其是內在的結構和特征。因此,收獲是喜悅的,收獲也包含了豐富的學習經驗和發(fā)展機會。幼兒可以通過看、摸、嘗、嗅等感覺通道獲得很多新的經驗和感受,并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
4.其他價值的實現。
收獲過后,會留下很多植物的根、莖、葉、殼、須、皮、籽等,這些材料是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重要材料。幼兒可以利用這些材料開展豐富多樣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一個注重種植的幼兒園也應該同時注重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只有這樣,種植的課程價值才能充分實現。當然,植物的根、莖、葉、殼、須、皮、籽等也可以用于幼兒的游戲活動之中,還可以用于其他學習活動之中,從而充分發(fā)揮其作用。
一、開展了具有班級特色的教育工作:。
1、本學期,我班結合學前班的年齡特點,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班級的常規(guī)管理上”的準備工作上面。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各學科領域、各活動區(qū)域以及幼兒家庭教育當中。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兒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性,我們重點對幼兒進行了規(guī)則意識、任務意識、自我服務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孩子們在一下課很自覺的聽到音樂以后,女孩去小便男孩去喝水,換音樂后女孩去喝水,男孩去小便。到戶外活動時,請幼兒說一說應該注意那些安全方面的問題。在戶外活動后都會去把小手洗的干干凈凈,飯前便后也是一樣。進餐時減少了剩飯量,孩子們都能自己吃的光光的。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的與同伴進行游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們認為:班級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的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
趣設計活動,活動中體現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做好幼兒的實證收集,及時展示幼兒活動情況,幫助家長了解主題進展情況。本學期我們根據主題進展情況設計一些與主題有關的區(qū)域活動材料,活動區(qū)材料根據主題的進展及有計劃有目的進行投放,適時地與以調整。孩子們都積極的從家里帶來植物來觀察春天與秋天植物的變化,充分體現主題活動的延續(xù)和深入。嘟嘟在春天帶來的柿子秧在開過花后秋天已經結出了綠色的小柿子,在這個開花結果的過程中寶貝們每天都去觀察,孩子們在家?guī)矶棺影l(fā)豆芽,帶來大蒜親手種植蒜苗,每個月都會在區(qū)域角里畫上植物的變化,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生長過程。
3、班級環(huán)境的布置與主題密切配合,發(fā)揮班級幼兒的美術特長,每一次的環(huán)境布置都邀請幼兒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藝苑長廊”、“圣誕節(jié)”、“新年到了”的環(huán)境布置中充分體現出了班級幼兒集體的智慧。
4、在班級的區(qū)域活動中我們?yōu)橛變簞?chuàng)設了娃娃家區(qū)、自然觀察區(qū)、建構區(qū)、創(chuàng)意美術區(qū)、圖書角、表演區(qū)、科學區(qū)。孩子們也從家里帶來廢舊物品和不玩的玩具圖書來填充區(qū)域,每天早晨來園后和離園前都去參加區(qū)域活動,在參加前寶貝們拿著區(qū)域卡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區(qū)域,并觀察區(qū)域里是否超員才能插區(qū)域卡。在區(qū)域活動的進行中寶貝們變得越來越有規(guī)則意識了,也體驗到了區(qū)域活動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班小朋友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折紙與繪畫活動非常感興趣,吃好了飯,你常常可以看到三五一群的孩子圍在一起在研究折紙和畫畫,有的在比賽自己折的'飛機有的畫自畫像。許多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小手也變巧了,還鍛煉了他們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鬧的現象也少了,歸位意識也大大提高了。
5、本學期,組織幼兒積極參與了園里組織的各項大型活動,其中“兒童公園、迎新生演出、分享閱讀公開課、科技館、六一運動會等活動都獲得家長的好評。
二、引進家長參與班級管理機制,鼓勵家長真正成為教育的主人:本學期,我們及時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們了解班級教育教學情況、幼兒在園情況,具體做法為:
1、每一次的公開課活動家長都能夠積極參與,主動通過各種渠道為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各種有價值資料,有了家長的參與,我們本學期的教育活動真正做到了“家園共育”。
2、做好幼兒專訪、電訪工作,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情況,了解幼兒在家情況,努力達成教育的一致性。
衛(wèi)生保健盡量做到家長滿意:。
1、本學期,我們嚴格按照園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級各項衛(wèi)生保健工作,讓幼兒生活在一個整潔、舒適的環(huán)境中。
2、做好生病幼兒的護理工作,堅決杜絕傳染病流行,本學期,班級無一例傳染病,班級幼兒的出勤率一直較高。
3、保育教師和班級教師一起共同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了幼兒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學期,我們幼兒的身高、體重增長速度較快。
四、班級成員配合默契。
本學期,班級教師在工作中遵循“一切為了班級”“班級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針對班級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召開班會,教師間經常溝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學習,及時反思,隨時調整。經過一學期的努力,班級年輕教師的帶班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班級工作也得以順利完成。
五、不足及努力方向:
本學期,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有不少不足:
(1)班級幼兒物品管理。
(2)班級教師在活動區(qū)材料制作、整理方面有待提高。
在來年的工作中,我會不斷的充實自己,把所學的知識與經驗相結合,學習其他優(yōu)秀班級的長處,努力爭做最優(yōu)秀的班級。
1、野草搶我家,快來幫我拔!
2、多吃亂吃,我的肚子會疼!
3、愛我請別抓我,我的膽子很??!
4、給我搭個家,我會爬得高!
5、泥土是我的'家,請別帶走它。
6、我想呆在家,別把小門開!
7、我渴了,請幫我澆一下水吧!
8、幫我加點“油”,我會更健壯!
9、我很愛干凈,請常來打掃!
10、你來澆一澆,我來笑一笑!
11、我需要休息,請輕聲說話!
12、花兒美,勤澆灌;苗兒壯,多施肥。
田園名稱。
1、幸福農場。
2、趣享樂園。
3、田田樂園。
4、樂活農場。
5、蔬香田園。
6、青青萌子園。
7、田園味道。
8、寶貝飲思園。
9、芽芽樂農莊。
10、幸福園中園。
11、小潭農場。
12、辛心農莊。
14、甜甜樂園。
15、小蜜蜂園地。
有機農場宣傳語:
1、綠色有機食品,自然出自天循。
2、天生的,自然的,才是健康的!
3、有機認證,健康保證。
4、天循安全食品,營養(yǎng)健康食尚。
5、放心吃,盡情玩,綠意盎然。
6、天循有機農場,生來就是這樣。
7、你我的天循,你我的綠色家園。
8、有機食品,健康生活。
9、天循食品,放心食尚。
10、天循農情誠意,放心食品天下。
11、天循農場,有機生產。
12、來天循農場,享健康成長。
13、自然觸動你的心。
14、天天放心大餐,循環(huán)吃出健康。
15、天賜“糧”機,健康“循”意。
16、有機農場,自然健康。
17、綠美渝樂天循,放心食品天下。
18、綠色生態(tài),強勁生命活力。
19、綠色天然,循山而南。
20、看現代農業(yè),享安全食品。
21、有機無殘留,健康有保證。
22、天道常存,循康征程。
23、創(chuàng)新農技,天循農機。
24、天蘊綠色精華,循載健康生活。
25、天循有機農場,綠色來自自然,安全源于責任。
26、天然觀光勝地,綠色健康莊園。
27、自然無限健康。
28、美味不止于此,健康源于自然。
29、源于自然,回歸天然。
30、食品有農家,生活有綠色。
31、有機農場,健康環(huán)保。
32、自然的,就是好的。
33、渝樂天循,農香天下。
34、素妝迎顧客,天然晏嘉賓。
35、天然環(huán)保,循環(huán)高效。
36、天循有機農場,全程綠色保障。
37、綠色在循環(huán),健康在護航。
38、渝樂天循,農香萬家。
39、天然食尚,天成健康。
40、天循健康,成就自然。
種植活動是幼兒科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大班的幼兒更加樂于動手嘗試,更加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因此我們這學期把種植活動作為一項重要的日?;顒觼黹_展,讓幼兒能夠通過動手種植,在觀察、記錄、勞動以及交流分享中,掌握種植的要領及科學的觀察、記錄方法,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讓幼兒體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為了讓我們班的種植活動更加科學合理地系統(tǒng)化開展,特制定此計劃。
上學期,我們班開墾菜地,種下了蘿卜、豌豆等菜種,活動初期幼兒興趣濃厚,而由于缺乏堅持和系統(tǒng)性的活動開展,中后期的種植活動出現停滯,幼兒的觀察也流于表面。種植活動也沒有達到教育目的。
1、使幼兒感受種子生長的神奇,體驗種植勞動帶來的快樂。
2、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激發(fā)起幼兒的責任感。3、使幼兒了解種植的過程,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4、學會記錄與測量。
1、家園共同討論,選擇種植品種。
通過網絡,讓家長與教師、孩子共同參與種植活動,討論種植的內容,激發(fā)大家的參與積極性。家長配合準備種植所需材料,即種子、鏟子等。
2、制作觀察記錄本以及植物標識。
制作觀察記錄本以及主題墻,分組了解種植任務,同時讓幼兒了解做記錄的方法,制作植物標識卡,幫助幼兒更好地觀察。
3、進行種植前的猜想,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和幼兒一起討論種植的方法。
4、按計劃開展相關活動。
按計劃帶領幼兒進行開墾、播種、澆水、測量、采摘等活動,堅持做好記錄與小結。
5、開展成果展示會和農產品交易會。
采摘之后開展一系列的成果展示會、農產品交易會等,讓幼兒進一步體驗種植勞動的`快樂。
種植園活動對幼兒園孩子來說并不陌生,活動通過讓幼兒親身參與、切身體驗,讓他們感受種植帶來的樂趣以及成就感,即提高了幼兒對蔬菜瓜果的認識,又體會了農民伯伯的辛苦以及食物的來之不易。
園內定期開展種植活動,為今天的種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今天的活動主題是“種植生菜”,活動開始前老師已把地里的坑挖好,看到這些坑一個個整齊的排列,一些活潑好問的孩子會忍不住的向老師發(fā)問:“老師,今天我們又要種什么?這些坑這么小好可愛呀!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們對種植活動充滿興趣,很樂于參加。
種生菜前首先讓幼兒一個個把坑里澆上水,然后老師耐心的講解種生菜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孩子們聽的很認真,幼兒自己動手種時,老師則在一旁巡回指導,做好觀察者、引導者角色?,F在的孩子物質生活優(yōu)越,網絡、電視等虛擬的世界使他們漸漸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在生活中很多孩子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體會不到勞動的艱辛,才導致慢慢養(yǎng)成了挑食浪費的'壞習慣。開展這樣的活動既能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激發(fā)幼兒的責任感,又能讓幼兒體驗到勞動的艱辛。活動完老師讓幼兒說了說感受,有的孩子就會說好熱呀、好累呀等等。老師及時抓住教育契機進行情感遷移,讓孩子體會農民伯伯的艱辛,從而讓幼兒萌發(fā)節(jié)約糧食,不挑食,不偏食,尊重農民伯伯的一些良好品質,該活動也為幼兒的植物觀察記錄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顒油辏覀兝蠋熯€針對“如何讓小小種植園更具實效”展開了研討,以便以后更好的回饋幼兒,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1、知道花草樹木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從小學會愛護植物,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知道“3.12”是植樹節(jié),能積極主動參與植樹活動。
1、活動前的知識準備(由各班老師負責)。
2、活動材料的準備:花草樹苗若干(幼兒園和家長共同負責)、各班自備小花盆、小水桶、鐵鍬等種花工具。
3、向家長宣傳植樹節(jié)活動的目標及內容,幼兒與老師(家長)共同合作設計保護樹木的標志。
4、學會關于樹的一首兒歌、一首歌曲、一個故事(由各班老師負責)。
5、展板:我和小樹同成長(各班美術作品)、植樹與環(huán)保。
6、愛護植物倡議書。
1、宣讀愛護植物倡議書,全體幼兒跟讀倡議書。
2、園長講話(植樹節(jié)的來歷)。
3、全體幼兒與老師齊唱關于樹的歌曲。
4、各班自己組織幼兒進行植樹活動(小班:給花草樹木澆澆誰、與小樹合影等簡單活動;中班以上與家長、老師一道種植、掛牌……最后留影)。
每天觀察自己種植的花草樹木變化,并進行照看。
結合季節(jié)特征,引導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現象,發(fā)展觀察力,為提供嘗試、探究、實驗的機會,通過親自觀察、動手、種植獲得知識,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興趣,豐富然科學知識,養(yǎng)成注意集中,專注的好習慣,學習簡單的勞動技能。
幼兒園的科學活動是發(fā)展幼兒智力的重要途徑。幼兒學科學的特點主要是具有直觀性、活動性和趣味性,所以幼兒園的種植活動是幼兒科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現代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幼稚園需布置一個科學環(huán)境,盡可能地領導兒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布置孩子從事澆水、除草、收獲種子等工作……"。
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讓幼兒自己動手進行簡單的種植活動,使他們能親自看到植物從一顆種子到開花、結果的全過程,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對植物的興趣,還能學到許多有關植物的科學知識,掌握簡單的種植技能,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
1、整地、作畦。
教師帶領孩子一起用鐵鏟將土塊敲碎,并揀去石塊、碎磚瓦,然后耙細,將地分做成幾小塊,地的寬度以幼兒在兩側能夠操作為宜,地邊應留出讓小朋友行走站立的田埂。
2、播種。
請孩子們一起準備青菜籽。因菜籽較小,可拌上細土或沙,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幼兒把菜籽均勻地撒播在地里。具體方法:先聽教師講播種的方法,然后看教師示范,再由幼兒分組進行,播種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巡視,及時幫助幼兒種好。
3、管理。
植物的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較長時間而且經常性的工作,教師應教育幼兒做到持之以恒。
(1)澆水。種子播下后就需要澆水,因為種子的萌發(fā)需要足夠的水。出苗后每天安排幼兒澆水,澆時必須使水滲透土層。
(2)除草。出苗后,植物周圍會不斷長出雜草,必須及進拔除,否則將影響植物生長。教師可帶領幼兒用手拔除雜草,使植物能更好地生長。
(3)施肥。組織幼兒觀看花工給青菜施肥……。
(4)移栽。組織幼兒將菜秧移栽,以便冬天能長成大青菜。
4、收獲。
組織幼兒一起收獲青菜,并送到廚房煮熟食用。
又是一個美好的春天!3月12日是一個美麗的日子。在這個日子里,人們呼喚著:愛護樹木,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__幼兒園的教師們精心設計了本次植樹節(jié)活動。
大班幼兒在升旗儀式上做了動員,孩子們把自己畫綠色的春天介紹給其他班的小朋友。在植樹節(jié)前期,各班的孩子已經觀察幼兒園的各種樹木、花草的生長情況。這次大班通過開展《我愛樹木》這個活動,請每個幼兒自己動手動腦完成一幅樹牌畫的設計。樹牌的畫面中表現了自己給花澆水、施肥、修剪樹枝等等。小班孩子們回家與爸爸媽媽們共同設計《我和小樹共同成長》,畫面里有“別踩我”“愛護我”“愛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別讓我受傷”等。
孩子們還在幼兒園的種菜地里,歡快地把自己種的蘿卜用力地拔了出來。“老師,這個蘿卜長得怎么這么大”“我們可以吃嗎?”孩子們像一群快樂的小鳥,收獲著種植的辛勞與快樂。
大班的孩子們把精心繪制的護綠小圖片,掛在幼兒園的每棵樹上、以及小區(qū)的綠化帶里。孩子看著自己的設計的樹牌和種植的蔬菜興奮極了。
通過本次植樹節(jié)活動,不僅讓小朋友認識了植樹節(jié)的意義,更學會關注綠化、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讓我們攜起手來,在孩子們心中播撒綠色的種子,放飛綠夢的夢想和希望吧!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植樹節(jié)”來臨之際,為了讓幼兒感受美化環(huán)境的意義,激發(fā)他們熱愛環(huán)境的情感。3月14日,磐石市實驗幼兒園以“植樹節(jié)”為契機開展了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前,教師向家長發(fā)出倡議,倡導家長積極參與活動。由于現在天氣條件所限,教師號召孩子們可以在家跟爸爸、媽媽共同種綠色植物美化家園,讓幼兒親身體驗播種的樂趣,培養(yǎng)幼兒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這項提議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家長們紛紛記錄下了孩子們種植時的快樂表情??粗⒆觽兣K臟的小手,快樂的笑容時,讓教師深切的感受到今后應該多組織此類活動,讓孩子們能更加的親近自然。
在班級活動中,教師讓孩子們帶著幾個問題觀看了《如果沒有大樹》的視頻,孩子們通過觀看視頻,了解了大樹對于我們生活的重要性。
隨后,教師利用照片和視頻,為幼兒講解當前環(huán)境危機以及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原因,了解了植樹節(jié)的來歷以及此次種植活動的意義,引發(fā)了幼兒極大的興趣。并且以故事主題,通過觀看影像材料,讓孩子們知道了大樹奉獻的一生,以互動的形式讓孩子們把植樹節(jié)的標志贈送給自己的小伙伴進行宣傳,倡議孩子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護每一片綠葉,愛護每一棵幼苗,從而激發(fā)孩子們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用他們充滿愛心的行動和童稚的語言表達了對樹木的愛護和祝福?!皭蹣渥o樹,從我做起”,實驗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在教師的引領下用以一顆純真的童心和積極的行動,喚起大家的環(huán)保意識和對大自然地熱愛之情。
幼兒能夠通過動手種植,在觀察、實踐操作、交流分享中,掌握種植的要領及科學的觀察、記錄方法,既可以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激發(fā)起幼兒的責任感,又能讓幼兒體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以下是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小編提供的幼兒園大班種植活動計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大班幼兒好奇、好問,樂于動手嘗試,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但是現在的孩子物質生活優(yōu)越,網絡、電視等虛擬的世界使他們漸漸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在生活中,很多幼兒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少自己動手參加勞動。以至于更多的孩子不知道果實是如何得到的,更不會清楚種植的過程了。此活動,幼兒能夠通過動手種植,在觀察、實踐操作、交流分享中,掌握種植的要領及科學的觀察、記錄方法,既可以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激發(fā)起幼兒的責任感,又能讓幼兒體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你們如何利用種植區(qū)開展有趣的種植活動,充分發(fā)揮其教育作用呢?我們做了以下計劃。
適宜植物生長的周圍環(huán)境,苗以及種植用的鏟子、水桶等。
1、使幼兒了解種植的過程與植株生長所需要的基本條件。
2、鍛煉幼兒能獨自種植,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并積極參與討論,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使幼兒感受種子生長的神奇,體驗種植勞動帶來的快樂。
4、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激發(fā)起幼兒的責任感。
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進行種植前的猜想
1、請幼兒觀看種子發(fā)芽的錄像,引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提問:小朋友,種子是怎么長大的?你覺得神奇嗎?種子萌發(fā)之后植株是又是如何生長的呢?植株生長到一定程度會怎樣呢?(教師積極鼓勵幼兒進行回答,并及時的給予表揚)
2、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和幼兒一起討論種植的方法。
(1)引導幼兒互相討論,講述種子的種植過程。
教師提問:誰知道怎樣把種子種到瓶子里?種子種好以后,需要做哪些事情?
(2)教師和幼兒共同梳理種子種植的過程及經驗,明確種植方法,以類似的經驗方法培育植株。
3、幼兒分組適宜的場所進行種植活動,教師進行重點指導。
探索種植的條件
將若干株相同的植株分別種在
a:水量適中與干旱
b:見光與陰暗
c:室溫與低溫 條件下,分組觀察不同條件下的植株生長狀況,照片記錄生長情況。
結果展示與品嘗勞動果實
讓幼兒分組匯報在不同情況下植株生長的狀況,那種條件下生長的最旺盛。
1. 照片的形式展示自己小組的結果。
2. 全班討論哪種條件下適宜植株的生長發(fā)育。
3. 小組討論為什么各組相同的條件下不同的植株生長的不同
4. 幼兒講述勞動的過程及感受
5. 享用勞動果實。
1.探索用自己的身體某個部位或自己身邊的工具來進行測量。
2.學會動手種植草莓的能力,團隊的合作能力。
3.體驗種植草莓過程中的樂趣。
重點:用多種方法或身邊的工具進行測量。
難點:通過討論確定種幾棵草莓秧苗,棵與棵間的距離為多少。
1.幼兒與父母一起體驗摘草莓、一塊種植園地、除草、將土地分成4份。
2.鐵鍬、鏟子、水壺、草莓秧苗、撲克牌。
一、活動導入。
老師提問幼兒現在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呀?小朋友們都喜歡吃哪些水果呢?展開今天的活動主題。
二、活動內容。
1.老師將幼兒組織在一起,并拿出30張撲克牌,讓幼兒進行抽撲克牌,顏色相同的組成一組。
2.幼兒分好組后,老師帶領幼兒到種植園地,每組幼兒有一塊空地進行種植。
幼兒1:“草莓長在地上,我們拿鏟子在土里挖個坑,把草莓秧苗放進去,然后再鏟泥土來蓋上?!?/p>
幼兒2:“把草莓秧苗放在水里。”
老師說:“小朋友們真棒,都在想辦法。那老師來告訴你們,草莓是喜歡陽光充足的地方,所以我們在種植的時候要選一塊陽光好的土地,在地里挖個小坑,把秧苗放在里邊然后拿鏟子將泥土鏟在坑里把秧苗的根遮住,再澆點水在上邊?!?/p>
老師:“現在我們知道怎樣種草莓了,那草莓之間的距離我們要怎樣來測量呢?”
幼兒1:“我們可以用手臂的長度來測量。”
幼兒2:“我們把鏟子放在地上測量。”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在積極討論著怎樣測量草莓之間的距離。那我們現在開始進行種草莓吧,看哪組的小朋友種的草莓最多又好?!?/p>
4.幼兒自由的進行小組內的分工,小朋友可以用老師說的方法進行種植。也可以自己進行嘗試,用一些其他方法來種植草莓。
5.幼兒在進行種植草莓時,老師在旁邊觀察幼兒種植草莓秧苗的方法,在幼兒有危險行為時及時的.制止,在幼兒遇到困難時,先讓幼兒自行想辦法解決,若幼兒不能解決時老師再出面給予幫助。
三、活動結束。
老師:“今天小朋友們都把草莓秧苗種在了土地上,老師也看到了小朋友們的團結合作,有困難也一起想辦法解決,真的特別棒。都在用你們聰明的大腦來思考。那接下來我們就等著草莓秧苗慢慢的長大,結出甜甜的大草莓?!?/p>
在幼兒種植完過后,可以開展觀察草莓生長,畫草莓等的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在《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強調幼兒園日常生活組織,應從實際出發(fā),建立必要、合理的常規(guī),堅持一貫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師可以在室外多開展活動,讓幼兒能更好的接觸到大自然,更能直接的去感受大自然?!队變簣@工作規(guī)程》強調幼兒園應當將環(huán)境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合理利用室外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開放的,多樣的區(qū)域活動空間。
1、探索剝石榴的方法,感知石榴的特征。
2、通過觀察、統(tǒng)計的方式認識石榴樹和石榴花。
3、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喜歡種植探索活動。
石榴若干盤、統(tǒng)計表若干張。
(1)師:瞧!這位是秋姑娘。我們一起來跟秋姑娘打聲招呼吧!
今天秋姑娘開party,她會送給每位小朋友一個秋天的水果。我們通過一個謎語來猜一猜是什么?(黃瓷瓶,口兒小,打破瓷瓶口,挖出紅珠寶。)。
(幼兒在謎語猜想中,感受石榴的樣子,說說、猜猜、看看過程中掌握石榴的特征。)。
(2)師:你們拿到的禮物是什么呀?(石榴)那我們一起來嘗嘗吧!
(1)師:我們怎么打開這個石榴呢?(提出問題,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幼兒討論)(幼兒通過討論后,進行了兩次打開石榴的探索,先從旁邊打開,發(fā)現很困難。有孩子就想到謎語出現的“打破瓷瓶口,挖出紅珠寶?!备鶕@一線索,孩子們進行了第二次探索,從小口處,使勁用大拇指掰,發(fā)現也是很難打開。這時候,有小朋友提議用刀子切開,一提出,小朋友都紛紛表示同意。)。
(2)師:小朋友說用刀子打開這個方法也不錯!那我們先打開哪里呢?(幼兒再一次進行探索討論。
(3)嘗一嘗是什么味道的呢?剩下的籽是什么樣子?它有什么作用呢?
總結:一顆石榴外面有軟軟的的石榴衣服,里面有好多石榴米,紅紅的石榴是甜甜的,穿著一件紅衣服,里面還有一粒籽,可以用來作種子。
(幼兒通過探索把石榴打開時候,看到了自然形成的花形非常興奮,也提要到了探索后的成果。)。
(1)師:石榴我們都品嘗過了,那么好吃的石榴是從哪里來的呢?我們幼兒園里面有一棵石榴樹上面還開著石榴花,花是橘紅色的。
(2)師:這里有一張表,小朋友。小朋友象個科學家那樣去找一找、看一看,把自己觀察到的記錄下來,等會上來講一講,開始行動吧!
(當帶領幼兒看到石榴花的時候,感到非常高興,孩子們從葉子部分開始觀察仔細,到石榴花的樣子等,又進行一次“小科學家”一樣的探索。)。
(3)探索記錄。
石榴的作用石榴的作用。
1、防治口臭。
2、止瀉殺菌。
3、生津止渴。
4、美化肌膚。
吃石榴有這么多的好處,明年我們也來種一種!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26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