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是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加深對專業(yè)知識理解的重要途徑。最后,希望這些綜合實踐活動的范文和經(jīng)驗分享對大家有所幫助,祝愿學生們在實踐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本學期,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工作,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中心,以“創(chuàng)新、實踐、發(fā)展”為主線,采取“點上深化、面上拓展、縱深推進”的措施,深化課程研究,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tài)化和有效化實施,全面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觀察、體驗與思考,從發(fā)現(xiàn)中提出問題,然后積極主動地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下面對本學期綜合實踐課工作做一下總結:
對教師來說,綜合實踐活動課最好不用“上課”或“教”這樣的字眼,而是用“做”“實施”或“開展”更合適。因為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是“上出來”的,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在活動期間,讓學生盡情地觀賞一切,分析一切,這一切原本對他們來說,確實是陌生的,但正因為陌生,恰恰給了他們以新奇的感覺,學生透過疑云看本質,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活動,開展廣泛的交流,并對獲得的種種信息和現(xiàn)象進行充分的,毫無拘束的爭辯,在爭論中認識,在爭辯中深化。這對于我們也提出了一個嚴厲的挑戰(zhàn),因為綜合實踐活動可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探究性,學生帶著問題來研究,帶著準備來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這樣一來,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結構和自身素質。在五年級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中,一些學習并不是很好的學生,卻對染紙的研究表現(xiàn)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讓人欣喜而欣慰。他們那種敏銳的洞察力,那種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種解決問題的綜合運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動給了他們欣然求知的樂趣,活動教會了他們做人的道理。
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在具體的實施中,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交流階段。對于這些活動內容,一節(jié)課完成是不現(xiàn)實的,為此兩周圍繞一個內容展開,讓學生有足夠時間、空間,深度參與實踐過程,獲得豐富體驗。
在準備階段,在學生對身邊的社會、自然現(xiàn)象有了初步觀察的基礎上,在教室里討論,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做出活動方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孩子將模糊的問題有效合理地表述出來,并幫助與指導學生準備工具與材料。
在實施階段,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去經(jīng)歷與體驗。因為學生的能力有限,還有安全問題,活動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我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一些指導,對一些必要的專題講解和方法的介紹,并對學生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做出恰當?shù)脑u價。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組織活動小組,確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題及內容,確定研究的目標體系。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情況,我精心設計過程,并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學習過程進行嚴格的調控。在綜合實踐中,研究方式的選擇,學習小組的組成,活動過程中的計劃、活動成果的構想,都完全在學生自己手上。
綜合實踐活動這一門課程以“實踐”為主,為了更好地對學生的活動成果進行評價和反思。我指導學生要注意收集、整理各種相關的活動資料,如照片、錄像、日記、采訪和調查記錄、小報等,并在每次活動結束后,讓學生撰寫活動日記和心得體會,將活動的一刻永遠記錄下來,并與同學、家長老師分享活動的成果。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探索過程,是一種實踐過程,也是一種開放性思維過程,在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結果,而重過程,只要我們的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成長起來了,這就是成功。
小學教學工作總結,本學期我校繼續(xù)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南,進一步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的學習,結合本校的實際,加強學科間的整合,加強與生活的密切整合,努力構建活動的評價體系,同時通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經(jīng)驗和真切的體驗。我們的活動重心放在了學生能力培養(yǎng)上,結合學校大課題研究設定了自己的研究內容“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我們將課堂作為實踐基地,關注學生的活動細節(jié),注重教學目標的達成,落實具體的研究內容。
1、開發(fā)課程資源。本學期我們開發(fā)了短線——《走進花的世界》、《貼畫》、《樹葉貼畫》、《折紙》等多項活動??偟膩碚f,在實施中,這些活動都能夠可以順利開展、落實,因為它們既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給了學生充分活動、體驗的過程,學生能夠從中有所收獲、有所感悟。
2、常規(guī)教學是學校工作的重點。每周二下午第三節(jié)課是全校集中上綜合實踐課的時間。老師們認真履行學校學習制定的集體備課制度,提前一周鉆研教材,探討學生,力求將每一節(jié)課都落到實處。分管主任和巡課領導會及時反饋各班綜合實踐課的開展情況,表揚優(yōu)秀,指出不足。尤其分管綜合實踐活動的王泳主任更是考慮周到,在校園網(wǎng)上提供了很好的選題,大大開闊了老師們的視野,老師們開展活動的主動性和針對性就更強了。同時學校認真組織教研組學習、研討活動。分別以平行班、年級組、全校性三種集合學習研討方式展開。安排一個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展示活動,并組織教師進行聽課、評課活動,以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在活動的時間上,不再占用雙休日時間,而是在安排課務上,注重全盤考慮,集中在星期五內開展,使活動時間更加充足、更加有規(guī)律,從而優(yōu)化教師的教育和成長方式。這進一步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使教師不斷更新和優(yōu)化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課程開發(fā)的意識和能力,提升實踐和反思能力。
3、特色活動特色活動一直是我們的堅持,本學期我們除了常規(guī)教學外繼續(xù)保持了長線——“竹韻”的研究活動。各年級根據(jù)校本教材進行有機地系列學習。
4、注重過程,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實際體驗、變化和表現(xiàn)。全面評價,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xiàn),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緒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師、教師集體、學生個人、學生集體、家長與社區(qū)成員等,都是學生評價活動的主體,都應該參與到對學生的評價中來。引導反思,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增強他們對自己所進行的活動的信心,學會在與人相處中,發(fā)現(xiàn)自己和他人的長處,提高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水平。
在這一學期,我們的同學實踐熱情一直很高,并且在同學們的身上也發(fā)生了很多可喜的變化。在同學們濃厚的實踐氛圍中,我們也體會到了綜合實踐活動的魅力所在:綜合實踐活動室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jīng)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
1、由于學校和學生個人的條件所限,某些可以采集的實況卻
不能如實地采集下來。這也是我們需要共同努力的。
2、學生在活動設計過程中計劃的不夠詳細,在采訪中問題設
置目的性不明顯,層次不分明。這需要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xù)改進。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觀察、訪問、動手、動腦、體驗等實踐手段,來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合作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活動課程的一種特殊發(fā)展形態(tài),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備受關注,但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現(xiàn)實復雜性大量存在,在實施過程中,我們也迷茫、憂慮和擔心,但是我們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會做得更好!
全組團結協(xié)作,師德好,關心學生,不私自向學生收費,無體罰現(xiàn)象,無教學事故。教師鉆研意識濃厚。能自覺學習相關理論。
學期初有教研組計劃,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方案,期中有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掛牌方案,有學生外出實踐活動方案;期末按要求完成總結。
每月至少一次教研活動,校內教研活動共6次,有教材開發(fā)的討論,學生資料包設計的研討;教師素質賽課的集體備課;課例學習;學生外出實踐活動方案的制訂等。
根據(jù)學校計劃定期對教師的備課情況進行檢查,督促做好特色課程的特色備課,每位教師備課前有每一研究主題的方案設計要求、有對教師備課背景資料提供的要求等,以彰顯該課程的獨特性。
沈婕撰寫的《調查問卷》案例在省綜合實踐活動課例會上交流,并載入《江蘇省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案例集》。黃偉華、將靜霞兩位青年教師參加片區(qū)青年教師素質賽取得了理想的成績。
因課程需要,教研組與學校行政商量,吸納王瓊老師加入本教研組,為我們增添活力;為進一步開發(fā)課程資源,將區(qū)文化館、塘橋老哥飯店和,運河五號等地作為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并進行了掛牌活動。學生的主題研究資源不斷擴充,形成以“走近常州”為抓手,配合書法校本課程做好常州書法特色研究,結合市區(q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趨勢進行勞科技研究的三大課程資源研究系列,將我校綜合實踐研究從單一走向多元。
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本目標,基于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xiàn)經(jīng)驗和生活對學生發(fā)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它是以塑造學生完滿人格,以實現(xiàn)學生主動發(fā)展、追求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融合為價值取向,以貼近學生最關注的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問題為基本內容,以學生的經(jīng)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具有很強的挑戰(zhàn)性。為保證其課程實施的質量,為全面推進新課改積累經(jīng)驗,綜合實踐活動把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作為自己的基本任務。它與其他學科課程相比,在價值、地位、組織與實施方式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它引導學生融會現(xiàn)代生活,思考現(xiàn)代問題,參與現(xiàn)代科學實驗,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獨立性、積極想和創(chuàng)造想,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基于我鎮(zhèn)的實際情況,各校的綜合實踐活動的任課教師全部是兼職,而且以行政人員任教的居多,因此對本課程的實施與教研活動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根據(jù)教育局普教工作意見,為進一步規(guī)范課程行為,提高實施質量,本學期也開展了一些教研工作:
1、明確目標、學透計劃。
開學初鎮(zhèn)綜合實踐教研組組織各??迫螌W習討論,學習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并進行解讀,使任課教師明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綱要的要求,其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經(jīng)過大家討論,找出困惑,形成共識,如何進行學科整合,如何利用課堂有效時間開展綜合活動?根據(jù)大家的需求我們共同擬訂了詳實的計劃。開展這樣的教研活動能有效地為我鎮(zhèn)綜合實踐活動的任課教師們搭建了交流學習的平臺。
2、課例示范同伴互助激勵向上。
為使我鎮(zhèn)各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地開展起來,推進新課程改革深入展開,鎮(zhèn)教研組組織各校骨干教師外出學習,分別去了樟木頭實驗小學、師范附小和萬江學校等等,他們的典型課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也為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聽過以后,我們初步知道怎樣利用資源進行課前準備、怎樣開展活動、怎樣進行評價有了較明顯的認識。同時我們也安排了兩節(jié)互聽課,兄弟學校間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共同進步。要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做好,僅僅靠一個教師的力量是不夠的,若不整合資源,調動多方力量進行攻關是難以出成績的?;谶@種認識,我們采取了伙伴聯(lián)動,揚長避短,優(yōu)勢互補。同時我們體會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育資源相當廣闊。
2、領會精神,拓展學科內容,開發(f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在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妥善處理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的關系,是值得我們深入探究的課題。在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設計時,教師們要引導學生綜合、延伸、重組學科知識,將綜合實踐活動與某些學科結合起來進行,從而拓寬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領域。實踐證明,綜合實踐活動可與某些學科結合起來進行。特別是新課程中的許多學科,很容易整合成為一次主題活動。這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學科知識重組、提升、應用于實踐,同樣可開發(fā)出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同時,在實施主題過程中將不斷生成新的主題,形成豐富而具有特色的主題活動系列。因此如何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是課程有效實施的關鍵,通過與各課任教師的交流對我在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著眼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可以充分發(fā)揮出來。所以我們要更好地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多給學生提供更為寬松、自由的空間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新品質。
總之,通過一學期的教研與課堂教學實踐,我與各校的綜合實踐教師們共同成長起來,因為本人也是在今年才任職綜合實踐輔導員工作,所在這個學期對于綜合實踐課程的教研工作如何去展開我們還在摸索階段,但我相信我們的教研工作會越來越成熟。
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開發(fā)與利用課程資源,而非在學科知識的邏輯序列中構建課程和實施課程。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實踐活動體現(xiàn)學生活動的自主性、實踐性,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探究,學會實踐,超越單一的書本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自覺地把直接經(jīng)驗學習和間接經(jīng)驗學習相結合。
與綜合實踐活動相適應的基本學習方式是實踐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社會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操作性學習等多種實踐性學習活動,對課堂教學空間和教材加以拓展,改變學生在教育中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學生的探究發(fā)現(xiàn)、大膽質疑、調查研究、實驗論證、合作交流、社會參與、社區(qū)服務以及勞動和技術實踐等作為重要的發(fā)展性教育活動。與各門學科課程相比較,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學習活動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統(tǒng)化的書本知識為主要目的,而是以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在學科課程中,練習、操作,甚至實踐,都難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學科固有的知識體系,都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學科課程的知識,形成基本技能。但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學習是為了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生與社會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本身。我校在開發(fā)和實施以“圍棋”為主的校本課程中,正是從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基礎等方面考慮,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的空間。培養(yǎng)了興趣,鍛煉了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特殊需要,其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活動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開放性特點。綜合實踐活動考慮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的需要和社會需要,立足于時代對學生素質發(fā)展的挑戰(zhàn)和需要,以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為總的目的。在內容上,綜合實踐活動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它隨著學生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課程內容具有開放性。只要是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關聯(lián),只要是學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選擇的活動主題,都可以作為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這種在內容上的開放性特點,是其它任何課程的內容所不具備的。綜合實踐活動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其活動過程與結果均具有開放性。在學習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上,學生可以根據(jù)現(xiàn)有的課程資源、自身已有的經(jīng)驗,采取不同的方式。通過這種開放的活動過程,鼓勵學生親身體驗,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我校的圍棋活動由來已久,而且多次在縣級正式競賽中奪取名次,因此,廣泛而深厚的氛圍自然地形成了。
這是由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取向和該課程的開發(fā)所決定的。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強調學生親身經(jīng)歷,并獲得實際的發(fā)展性的體驗,因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就是在該課程的實施過程之中。學生參與了活動過程本身,也就在過程中獲得逐步的發(fā)展,并且學生通過對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反思,有利于覺醒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能力。如果學生游離于活動過程,那么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探究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綜合實踐能力是難以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發(fā)展起來的。因此,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就在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地形成良好的行為意識、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并不斷地建構自我的整個精神世界,發(fā)展實踐能力;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生成的過程,是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動態(tài)體現(xiàn)的過程。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來看,綜合實踐活動成為一種對學生發(fā)展具有價值的課程,本身就是不斷生成的,是教師和學生一道創(chuàng)生的課程。
他們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及方式及指導教師,自己決定活動方案和活動結果呈現(xiàn)的形式,指導教師只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工作。綜合實踐活動開放的活動領域或活動內容、開放的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為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了條件。同樣,在上例的活動中教師只是布置了一下內容,確定了一個負責人,告訴學生自愿參與。但學生卻幾乎全部都參加了。他們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認識,雖然一開始七嘴八舌,但最終的結果是喜人的。收獲最多的還是孩子們。
因此將學生置于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協(xié)同參與,促進各種素質的和諧發(fā)展。首先活動目標的綜合,不僅有社會意識、科學精神等情感目標,也有搜集信息、處理問題等能力目標,還有各種知識性目標;其次,活動內容綜合,圍繞活動主題,包含社會、環(huán)境、自然、農業(yè)、科技等各種知識;再次,活動方式也是綜合的。根據(jù)主題需要,采用參觀、調查、討論、設計等多種活動形式,自主探究,積極建構。我校的綜合實踐課和以圍棋、信息技術、興趣體育、電子琴、研究性學習、少先隊活動、以及各學科課程等都參與到了其中,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
當然,如果能開發(fā)出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將更加科學地促進學校對人才的建設和培養(yǎng)。這將是我們下一階段繼續(xù)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陽邑學校
20xx年9月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并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并改正,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但是卻發(fā)現(xiàn)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遠程研修學習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春季新課程遠程研修初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學習,我們組經(jīng)過對六個專題認真的學習,組織集體觀看24個視頻,大家都是下來反復單獨觀看學習鞏固,我們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指導教師、在班主任、與同學的互相幫助下對綜合實踐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專家講師團分別給我們上了“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的亮點,教師的有效指導,價值在“過程”中實現(xiàn),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學習方式,幫助、傾聽、引悟: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學生評價,成為有效的管理者: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管理”等六個專題講座;專家從專題中進行了多方面的論述,他們講得具體而生動,幽默而精彩.使我們有機會同專家在線上交流,在線上得到專家和同行的指導,網(wǎng)上交作業(yè),發(fā)表評論,進行交流……時間雖然很短,但是讓我們學到了很多。
我們組成員家里雖然沒有電腦,但大家都克服種種困難,在上好自己綜合實踐活動課和干好兼職工作外,利用業(yè)余時間,在一百多天的時間里我們幾乎天天晚上來到學校坐到電腦旁學習探究,曾新林老師經(jīng)常學習到凌晨,還有時通宵達旦,家中雖有六歲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經(jīng)常等孩子熟睡后再到學校學習,在學習中期為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綜合實踐的內涵,自覺放棄五、一長假天天在學校的電腦旁廢寢忘食地學習看視頻,并仔細地一句句記下專家的講話并做好筆記。認真仔細地做所有作業(yè),他把老師布置一道不拉的全不做完,所做作業(yè)等被全國簡報多次引用,發(fā)表文展文章一百九十多篇,評論數(shù)、被評論數(shù)均達八百多,這種學習的精神確是值得我們學習。為辦好班級簡報大家獻計獻策,何穎堂老師加班加點制作簡報,并積極主動幫助同班或其他班學員地的電腦技術上地難題,使我們的簡報多次被全國簡報推選,所做作業(yè)等被全國簡報引用,發(fā)表文展文章一百三十多篇,評論數(shù)、被評論數(shù)均達四百多。我們實驗中學組發(fā)表文章人均一百多篇,真正地作業(yè)數(shù)量居其他組之首,評論數(shù)、被評論數(shù)人均達五百多次。
第一:通過學習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工作對學生的重要性,我們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實踐性的課程,課程有很大的開放性。設計這一課程,就是要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綜合學習、探究學習和實踐學習,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主動適應社會變化的素質和綜合實踐能力對教師職業(yè)的發(fā)展有了新的認識。學生對教師有向師性,教師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的作用,老師的一句話,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斗志,改變學生的觀念,甚至會改變他的人生。因此,要養(yǎng)成良好的師生觀,學生觀,把學生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對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第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追求的目標是對學生發(fā)展中的基本素養(yǎng)要素和課程本身的根本價值。所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區(qū)別于學科課程的目標,是課程沒有嚴格的體系化的知識目標標準,知識目標的內涵要比學科知識目標寬泛得多。另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中重要的目標是發(fā)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責任感。它強調學生親身體驗學習的過程,在實踐情景中運用并掌握各種實踐的方法,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經(jīng)驗。
第三:新課程中教師的作用和要求。教師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者和管理者,教師對新課改意義的理解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質量。所以,作為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應具備較新的教育理念,主動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的課程計劃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對自己的知識結構做出調整。教師還應具有新的能力結構。以往教師只要能把課講好,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一般就被視為能勝任教學工作。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不但要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而且還應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一定的交往能力,使得教師逐漸向研究型、學者型和專家型轉變。同時,全面提高教師的這些能力還能較好地整合社會中的課程資源,彌補教師知識儲備的不足。學校、教師應該本著為學生的終身著想,切實增強學生的適應社會、適應生活的能力,更加認識到教師工作的艱巨性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可能了解學生,了解新的教學理論,了解更好的管理方法,才能不斷提高自己教育教學水平,管理水平。教師要從單純的教學型向專家型發(fā)展,不斷地創(chuàng)新,不斷的探索,不斷地學習。
網(wǎng)絡學習帶給我們教師的是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和快樂,改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提升了教師的理論與實踐水平。通過本次的教師遠程教育的培訓,我們由此獲得了一個提高教師素質水平的載體,收獲大。學習的開放式、互動式、重過程、重引導,論壇中專家的談話方式、技巧、語氣也與傳統(tǒng)課堂不同,在潛移默化中給了學員許多啟迪。論壇中的實時討論,圍繞中心展開,不見面的交流方式,能夠使我們敞開心扉。討論題貼近我們的工作,幫助我們解答各種疑問,點撥我們工作、生活中的困惑。這種交互的形式,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學中的知識,也解決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也找到了師資培訓的又一條新的途徑。很多的時候是:看視頻產(chǎn)生的問題,交流中討論的熱點的問題,往往在班級的簡報中就會有專家的點評,針對性很強,這種反思性的培訓,恰恰是我們一線教師所需要的。這次與眾不同有針對性的培訓,經(jīng)歷了,心中才有了豁然開朗的真悟。相信這次培訓會促進我們每一個老師的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
我們學校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目的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我們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fā)展空間;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綜合實踐的開展,使學生的能力在活動中不斷得到提升,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
因此,我們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在實踐中主要采用學生自我報告(問卷調查、考核、同輩評鑒),行動觀察(軼事記錄、角色扮演)等定性評價方法,做到自評、互評、師評、家長評等相結合。具體做法:根據(jù)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給予記錄打分;根據(jù)評價指標的內容,設計針對性強的實驗、習題進行評價;老師的記錄力求及時公正;運用傳統(tǒng)的答卷形式考核學生知識技能,分為a、b、c三級。最后以手抄報、圖畫、調查表、表演吟唱等展現(xiàn)學生一學期的活動成果。根據(jù)表中各項內容對學生和教師進行評價,通過前后評價結果的比較反映學生和教師的進步情況。
回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驗,我們算是跨出了艱難的第一步,成績告慰我們:汗水沒有白流!但是我們也遇到很多問題和困惑,如:在活動中,教師怎樣適時適度地指導?如何保證全體學生有效地參與?……但我們相信:經(jīng)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問題和困難會得到解決,我們的教師和學生將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共同健康成長!
如何使教師們很快地熟悉綜合實踐活動,這門新課程中的“新”課程,了解它與傳統(tǒng)的語文、數(shù)學學科有著很大的不同,首先要求教師認真學習理論,從思想上提高認識,了解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性質、特點、目標、內容、原則、評價及管理。鑒于此,上學期初,我們對全校教師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學生成長的綠洲》專題學習講座,并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實施做了周密部署,使教師對本課程有了系統(tǒng)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還組織任課老師認真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為此項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學校還組織教師登陸“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wǎng)站”,及時捕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發(fā)展的新理論、新動態(tài),學習其中的優(yōu)秀案例,借鑒成功經(jīng)驗,為學生自主活動、教師學習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提供幫助。
綜合實踐課要有生命力,要凸顯特色,就得與校本課程、學校特色結合起來,所以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又一大特色是:制定凸顯學校特色的活動設計方案。
——在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里,五年級學生正在教師引導下點擊鼠標,進入《音樂之都維也納》專題站——走進維也納”。隨著舒緩輕柔的音樂,配著優(yōu)美清晰的多媒體畫面,教師引領著學生走進“音樂之都維也納”,了解奧地利風景如畫的地理環(huán)境,欣賞連綿不絕的維也納森林,風姿卓越的藍色多瑙河;瞻仰造型逼真的音樂家雕像;聆聽著巴赫、莫扎特、肖邦等音樂家的曠世杰作天籟之音;流連于金碧輝煌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陶醉于氣勢磅礴高雅熱烈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隨后讓學生們交流對這座音樂之都的總體印象。
思維在點擊中跳躍,情感在欣賞中升華,個性在交流中飛揚,無拘無束,跨越中外的網(wǎng)絡課堂成了學生們綜合實踐活動的樂園,放飛個性馳騁想象的天堂。
(二)結合校本教材,展示多彩活動。
我校組織教師利用假期編寫了《啟蒙》系列校本教材。這六冊校本教材選取了一些千古傳誦的名家名篇,讓孩子在記憶的最佳年齡段積累這些古詩文,培養(yǎng)他們對語言的感受、領悟和想象能力,幫助他們加厚和刷新人生的底色,提高文化品位,增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們也圍繞校本教材開展系列綜合實踐活動:一年級“《三字經(jīng)》誦讀比賽”;二年級“小小成語摘錄卡評比”;三年級“《弟子規(guī)》表演背”;四年級“趣游古詩園”;五年級“名言警句書簽制作”;六年級“古詩新唱”等。在這些學生們喜聞樂見的讀讀,背背,畫畫,演演,寫寫,唱唱活動中,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古文化,從中積淀古文的形式,受到思想的熏陶,更重要的是豐富多彩的活動給了學生一個鍛煉自己能力的機會,展示自己個性的舞臺,回憶七彩童年的一段經(jīng)歷。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綜合素質,令老師們刮目相看。
(三)圍繞地方特色,開展系列活動。
我們在充分利用學校的已有設備的基礎上,加強與當?shù)仄笫聵I(yè)單位等活動基地建立長期聯(lián)系,開辟校外活動基地,發(fā)揮社區(qū)教育優(yōu)勢,加強學校、家庭與社會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
三月,為了讓學生深切的體驗母愛的偉大,體驗母親十月懷胎的艱辛,在三八婦女節(jié)來臨之際,學校開展了“護蛋體驗活動”。每個學生當一周“雞媽媽”,寫《護蛋日記》和《給媽媽的感恩信》,爭當“護蛋英雄”,從護蛋體驗中感受母親養(yǎng)育自己的不易,懂得孝親敬長的道理,從和母親的互動交流中,促進溝通,學會感恩。
四月,為了配合校大隊部“看家鄉(xiāng)新貌、尋家鄉(xiāng)名人、做校園小名人”方案的實施,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了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與探索活動,1、參觀家鄉(xiāng)名企業(yè)——江蘇省名企業(yè)蘇青集團;2、瞻仰家鄉(xiāng)名址——張大烈紀念館;3、調查家鄉(xiāng)名河——富貝河;4、訪家鄉(xiāng)名人——“剪紙能人”錢仁祖老師;5、做校園小名人——我是河小“小明星”等系列活動。這些活動給學生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
課程專家斯基爾貝克指出:“設計課程的最佳場所在學生與教師相處的地方?!蔽倚J且凰詳?shù)學為主打特色的學校,多年的數(shù)學文化的積淀,形成了濃厚的數(shù)學氛圍和深厚的數(shù)學文化底蘊。學校因生制宜、因校制宜,整合現(xiàn)有的校園文化資源,開發(fā)了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玩轉數(shù)學”,并全面有效地實施了該課程。
校本課程實施是校本課程付諸實踐、走近學生、走進課堂的過程,是校本課程開發(fā)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是達到預期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為此,抓好課程管理、扎實環(huán)節(jié)落實、多方整合推進,使校本課程有序、長效落實,并在實施中不斷調整,使其日斟完善。
任何一門課要全面推進落實,有效的管理是必需。為了推進課程實施,學校高度重視,確立了以校級領導直抓總管、科室推進落實、課程教師具體實施的三級課程推進模式,確保課程實施中規(guī)劃明確,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實施課程到位負責。
1.一級管理:學校領導負責總抓。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主導的校本課程領導小組,全面規(guī)劃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指導課程實施的總體方向,并采用定期開展校本課程實施小組會議和隨機調查的形式,了解校本課程實施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課程實施方面的階段性指導意見。
2.二級推進:科室部門具體落實。
校本課程的實施,主要由教科室和教導處聯(lián)手推進,落實好校本課程教學時間、教師安排、過程管理以及具體活動指導等,為校本課程的有序化、常態(tài)化實施作保障。
a.教科室統(tǒng)籌做好課程實施中的指導。
校本課程建設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比較亮麗的元素,它與傳統(tǒng)的學科課程教學有共通之處,更有許多不同之處。由于先前經(jīng)驗比較匱乏,也使許多教師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有許多模糊的地方,有如隔紗望月?;诖朔N情況,教科室做好相關的指導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組織課程負責教師解讀校本課程內涵,從理論的層面了解校本課程實施的一些基本措施。與課程骨干教師討論、預見校本課程實施中可能遇到的一會問題,做到未雨綢繆。在具體實施課程中,請骨干教師上課程教學示范課,以此作引領,共同探討,摸索著前進。
b.教導處跟進課程實施中的過程管理。
校本課程作為一門具有鮮活生命力的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一樣,需要進行過程化管理。我?!巴孓D數(shù)學”校本課程安排在三至六年級同學中實施,并將課程納入課表,每周設定一節(jié),確保課程有效落實。期初要求每位課程負責教師安排好課程實施計劃和教學內容安排,每月組織相關人員對校本課程實施教師的備課、活動反思進行檢查打分,并納入“七認真”教學評比。如此有執(zhí)行力的過程管理,確保課程實施不落空,不流于形式。
c.三級落實:課程教師具體實施。
課程的實施,最終落實到課程教師頭上。我校“玩轉數(shù)學”校本課程,在教師配備上還是比較顯力度的。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相整合,配置了一名專職教師與多名兼職教師,師資比較穩(wěn)定。課程教師以“玩轉數(shù)學”為基準,帶領學生開展相關的主題研究性學習,在提出問題、探究、解決問題和展示研究成果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文化的魅力,鍛煉各項能力,培植學習自信。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注重過程資料的搜集與對學生學習活動的評價,將課程的實施落實到位。
為了扎實、有效推進校本課程的實施,我校采用由點及面的逐步推進形式,加強課堂研討,采取多樣的活動方法,切實提高課程實施的有效性。1.試點輻射,拓展課程實施范圍我校是一所鎮(zhèn)村一體的聯(lián)合小學,下設四所輔導校,為了全面推開“玩轉數(shù)學”這一校本課程,我們先從中心校四、五兩個年級入手,展開試點,探尋課程活動的實施措施和方法。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嘗試與摸索,課程實施的過程與方法逐漸明朗,形成了“我觀我思”、“邊玩邊探”“評價思行”這三個總體的活動序列,學生在“玩”中確立主題、制定方案、動手實踐探究、分享成果,在“玩”中反思、評價??吹綍r機日益成熟,將課程實施推廣至三至六年級,并輻射至四所村小,拓展了校本課程實施的面,建立起比較全面的校本課程實施系統(tǒng)。
2.有效研討,提高課程實施能力。
我校校本課程教師比較分散,尤其是村小校本課程教師,有的一校只有兩名甚至一名,如何開展教學研討就成了比較大的難題?;谶@種特殊的原因,我們采取了鎮(zhèn)村聯(lián)合教研的形式,跟通其他學科,單周集體備課,集體備課通過網(wǎng)絡進行,組內教師對本課題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思考,然后由執(zhí)教者進行整體備課,同時整合入其他教師的建議,形成一份實施方案。雙周進行集中的課堂聯(lián)合研討,鎮(zhèn)村校本課程的教師,集中一處,由執(zhí)教者開設課堂教學研討課,集體評議。如在“家庭節(jié)水小探密”、“小小數(shù)字學問大”等鎮(zhèn)村聯(lián)合教研中,大家對開題課的課堂模式,基本形成了一個共識。在《商場促銷風》、《我家的幾何圖形》的調查指導活動中,也逐漸摸索出比較實在的指導方法。鎮(zhèn)村聯(lián)合教研,以中心校教師為引領,極好地帶動了村小教師的課堂實施水平,夯實了課程實施的能力基礎,全面提高了課堂實效。
b.同題異構研討。
本學期,我校又推出了同題異構課堂研討形式,這種研討形式,有利于教學設計的'橫向比較,有利于教師之間思維的碰撞與相互激發(fā)。期初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我們校本課程組共同商定以“采訪問題的設計指導”為研討主題。每月開設一次同題異構研討課,課后在校本課程備課欄目開設“同題異構研討課討論專區(qū)”,上課教師的教學反思以及聽課老師的聽后感想、思考,傳于專區(qū)中,供所有教師學習討論。同題異構的專題研討,能夠較快地提升教師對課型的把握能力,以及有效指導學生開展活動的能力。c.送教下村小活動村小教師外出培訓與學習的機會相對比較少,在教學中獲取新的教學理念的渠道也不是很多,總體的教學處于相對的半封閉狀態(tài)。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校本課程的實施能力,學校組織校本課程教師隊伍中的骨干教師,每學期開展一次送教下村小活動。在送教活動中,將校本課程實施的一些經(jīng)驗帶過去,以及幫助解決村小教師實施課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互相交流,相互促進。
3.模塊設置,形成課程實施序列。
“玩轉數(shù)學”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共兩冊,以數(shù)學思想、數(shù)學文化為基本內涵,挖掘各個領域的實踐活動資源,通過提煉整合,形成了“學校與數(shù)學”、“家庭與數(shù)學”、“社會與數(shù)學”、“文化與數(shù)學”四大模塊,每個模塊又分列兩個主題。四大模塊相對獨立,又必然聯(lián)系,形成一個完整的校本教材體系。在實施校本課程過程中,基本一學期一模塊,比較集中地對兩個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比如第二冊“家庭與數(shù)學”模塊中,就分設了《家庭節(jié)水小探密》、《小鬼當家新體驗》,兩個主題相互聯(lián)系,互為補充。在前一個主題活動中,學生通過調查家庭每月用水情況、實驗節(jié)約措施、提出節(jié)水金點子的活動中,了解到家庭中存在的浪費水現(xiàn)象。而從后一活動中,學生爭當家庭小主人,開展一日當家體驗,從關注家庭節(jié)水至關注家庭節(jié)能、節(jié)約物品消費,是對前一主題的有效拓展和延伸。
序列化地實施校本課程,使學生活動的視角得到了延展,并將研究活動推向了深入。
4.有機調整,增強課程實施效度。
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是開發(fā)、實施校本課程的根本宗旨,校本教材的編寫,是基于學生的實際與學校的實際,但理論層面的設計編排與具體的實施,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因而,手頭的校本教材還有個再度開發(fā)的過程,彈性較大。這就要求校本課程教師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不可照本宣科,搞一刀切,而要注重聯(lián)系班級學生的具體狀況,努力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從提高活動實施的可操作性為基準,及時作出適當調整。
如在開展《商場促銷風》這一主題活動中,教材中提供的可供參考的活動小主題有“商場有哪些促銷種類”、“打折活動的實質”、“顧客該怎樣理性消費”等,結合研究問題的價值意義與可行性分析,“打折活動的實質”沒什么研究價值,因而在教學中調整為“促銷活動宣傳方式的研究”,這樣的小課題更具操作性,也更緊扣主題。另外,活動中又增設了去某大潤發(fā)超市進行實地調查這一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親臨現(xiàn)場,感受促銷活動的濃烈氛圍,通過與商家的面對面接觸,深入了解促銷的形式手段及促銷產(chǎn)生的影響。
作為一門課程,單純地依靠每周一課的教學,顯然還是比較單薄的。因而,將校本課程活動有機地與學校學科教學、各項活動相整合,進一步豐富校本課程內涵,推動校本課程實施向縱深行進。
1.與校節(jié)活動整合。
學校校節(jié)活動是學生校園文化生活的組成部分,是營造校園積極向上、科學活潑、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的重要渠道。我校校節(jié)活動精彩紛呈,有“金絲語”閱讀節(jié)、“金點子”科技節(jié)、“金頭腦”數(shù)學節(jié)、“金手指”象棋節(jié)等。整合校節(jié)活動,將校本課程內容與校節(jié)主題活動相貫通,依托實踐活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文化的熏陶,傳承優(yōu)良的品質。如在上學期開展的主題為“低碳生活科學理財”的“金頭腦”數(shù)學文化節(jié)中,整合校本課程主題《存錢學問多》,在學生中開展家庭低碳生活調查、零花錢的調查研究,聆聽“科學使用零花錢”的專題講座,學生興趣盎然,尋找生活中高排放碳的行為,提出低碳生活倡議。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意義實在。
2.與學科教學整合。
“玩轉數(shù)學”校本課程的內容設置、活動形式,本身都與數(shù)學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脫離不開。在課程實施中,整合活動內容、整合活動時間、整合教師資源,使校本課程的實施更加得力,更好地走向常態(tài)化。
a.內容上的整合。
校本課程的內容,與數(shù)學、語文、科學等基礎性學科是密不可分的。如第二冊校本課程教材中《走進古老的數(shù)學之謎》,其活動中涉及的古老數(shù)學著作、數(shù)學趣題以及數(shù)學思維方法,都是數(shù)學學習的范疇。再如第一冊中的《我看校園綠化》,其中的關于樹木花草的種類等,與科學上的探究活動是緊密相連的。校本課程與學科內容的整合,使得活動更加豐富,更具立體感,也使學生在活動中能廣開思路,相互貫通,實現(xiàn)活動的最大效益。
b.時間上的整合校本課程的實施,在時間的安排上,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相整合。在確保綜合實踐活動每周兩課時的基礎上,將校本課程教學納入其中,進行有機協(xié)調,增加課程實施的彈性管理。校本課程一般每學期安排兩個主題,可也在綜合實踐活動穿插著進行,也可以整合進綜合實踐活動中。課程教師在具體的實施中,有著一定的自主權,這樣便于教師能更有效地利用教學時間,實現(xiàn)優(yōu)化教學。
c.人力資源的整合。
人力資源整合(humanresourceintayration,簡稱為hri)是指依據(jù)戰(zhàn)略與組織管理的調整,引導組織內各成員的目標與組織目標朝同一方面靠近,對人力資源的使用達到最優(yōu)配置,提高組織績效的過程。校本課程的實施,需要學生動腦動手又動口,豐富的資料查閱、實地調查、采訪活動等,都離不開相關教師的指導。活動動的涉足面也較廣,要使學生能順利開展活動,不僅需要有各種理論知識的支撐,更要有多方技能的扶持。特別是一些技術層面的指導,單靠校本課程教師一人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因而整合校園中其他科任教師以及家長、社會人士的資源力量,使之共同成為學生活動的指導者。如學生在制作電子小報、成果課件中,可以將信息技術教師的力量整合進來,有效指導學生掌握這方面的技能。如《存錢學問多》這一主題活動中,整合銀行人員這一資源,有效幫助學生了解存錢的步驟方法,為達成活動目標提供幫助。
3.與項目活動整合。
在我校數(shù)學特色的傳承與引領下,我校數(shù)學項目活動應運而生,有“智力七巧板”、“數(shù)學綜藝”、“數(shù)藝詩情”、“算24點”、“生活數(shù)學”等?;顫娪腥さ臄?shù)學項目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寓教于樂,妙趣橫生,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數(shù)學的興趣。將校本課程與項目活動相整合,形成了活動的許多契合點。如將校本課程中的《我愛小小七巧板》的教學,與“智力七巧板”社團活動相整合,通過引導學生開展認識七巧板、單副七巧板的拼搭、多副創(chuàng)意拼搭等的活動,使學生既獲得了相關的七巧板的組合拼裝知識,又在研究活動中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空間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同伴合作能力。
在校領導的重視下,我校在校本課程開發(fā)、實施方面注重為學生自主選擇提供空間,強調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彰顯個性,充分發(fā)揮個體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更為學校發(fā)展有特色,教師發(fā)展有特點,學生發(fā)展有特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提供了可能。與此同時,在課程的實施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如教師對教材的再度開發(fā)上,還存在一些困難;如何讓學生有更大的積極性投入校本課程的學習,還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我們也會在以后的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中不斷探索,不斷改進,使校本課程更具長效的發(fā)展機制,更能體現(xiàn)學校的發(fā)展特色。
本學期我將構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模式。通過本期兩次綜合實踐活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通過搜集信息、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在活動中能積極與他人合作,增進。繼續(xù)開展并利用學校周邊有利環(huán)境進行課題開發(fā),力求把實踐學習融入學生生活,體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的教育理念。
1、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每周一節(jié)課定為綜合實踐活動課,也可以把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與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在實踐過程中,要以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四大指定領域融合在一起實施,使之彼此滲透,形成整合。另外,指導老師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節(jié)假日的時間資源和豐富的校外資源指導學生以活動小組的形式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期間也可發(fā)揮家長的指導作用,以保證活動的質量和學生的安全。
(1)在活動的主題、項目的確定階段,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基礎及興趣愛好、學生所處的特定社區(qū)背景和自然條件,引導學生確定合理的活動主題、項目。
(2)在活動實施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搜集。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活動開始階段,可以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使用視聽媒體、做筆記、進行訪談、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后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jù),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著重對活動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獲進行總結和反思。
2、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fā)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在期末做好實驗班級活動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評價工作。
一、初步了解,繼激發(fā)興趣。
1、學生通讀學習課文整組課文,初步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感受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在學習本組課文的過程中,將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長城、頤和園、秦兵馬俑,通過資料袋的學習初步了解我國其它二十多處世界遺產(chǎn)有哪些,感受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2、以搜集關于頤和園的資料為例,引導學生怎樣搜集整理資料。學生學習之后,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其他世界遺產(chǎn)進行了解??梢运鸭c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有關的圖片、詩詞、楹聯(lián)、故事、傳說等資料,倡導學生建立“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之旅”的資料本,進一步感受這些“世界遺產(chǎn)”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并與同學分享信息的習慣。
二、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感受“世界遺產(chǎn)”的魅力。
1、閱讀《長城》課后的資料袋,引導學生讀一讀文字,看一看圖片,查一查地圖,談一談感受。
2、適當補充一些圖片或錄象資料,激發(fā)學生繼續(xù)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愿望。
3、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有關世界遺產(chǎn)的文章,如選讀課文中《迷人的張家界》,《同步閱讀》只能感的《碧水丹山話武夷》、《廬山落霞》、《黃山記》、《仰望布拉達》等,從作品中感受“世界遺產(chǎn)”的魅力。(摘錄優(yōu)美語句、學習寫作方法、談談自己的收獲等等。)
三、課外延伸、拓展。
1、了解我國文物古跡保護的現(xiàn)狀,搜集相關資料、圖片,進行閱讀,并思考怎樣保護文物古跡,提出保護的建議,或就“如何做一個文明的游客”這一話題展開討論,最后形成建議書或倡議書。使學生提高文物保護意識,樹立“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小處做起”的觀念。
2、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我們來寫寫介紹“世界遺產(chǎn)”的導游詞。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語言和資料中的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實用的語言。教師要鼓勵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如圖文搭配,表達形式豐富(手抄報等;引用或創(chuàng)編恰當?shù)膹V告詞,調動游客的興趣等)。
四、展示學習成果
1、展覽學生的“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之旅”的資料本,讓學生互相參觀、翻閱,注意要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可互相交談、互相贊美或提出寶貴意見,并評選出內容最豐富,設計最美觀,最有新意和創(chuàng)意的資料本,加深學生對成功喜悅的感受。(在本子上互評留下意見或建議;頒發(fā)喜報等)
2、組織學生交流介紹我國“世界遺產(chǎn)”的導游詞,并模擬導游講解(拍照寫小結)。
1.第一課:開題活動
課內一課時,課余一周完成,考慮到學生已經(jīng)有的學習經(jīng)驗,同學中間已有多人戴上近視鏡,也要多位家長反映孩子視力不好。主題生成課利用電教媒體,播放同學們不良的看書習慣及后果的場面,引起學生研究的興趣,并擴展到身邊的情況,生成主題,分解專題,確定研究內容各調查方向,孩子們按興趣分組,并初步制定小組活動計劃。
2.第二課:了解階段
課內一課時,課余一周。知識了解課:重點讓學生了解眼睛的結構;眼睛成像原理;近視眼的成因。讓學生開展討論,分析成因,提出要注意的問題。
3.第三課:實踐活動
課內一課時,課余一周。方法指導課:重點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做小研究。問題研討課:近視怎樣引起的,在學校如何開展調查,在家如何搜集查找資料,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開展集體討論,分析原因,提出調查采訪要注意的事項,老師指導學生學會與別人溝通,進一步學會采訪。教會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整理信息,歸納預防近視的方法。
4.第四課:交流評價活動
課內一課時,課余一周完成。交流反饋課:各小組匯報實踐活動,分享收獲與困惑,吸取他人經(jīng)驗完善自我活動,在同學相互建議和老師指導下完善實踐活動。成果設計課:重點指導學生整理原始資料和數(shù)據(jù),歸納研究結論,寫小研究報告。
5.第五課:成果展示活動
課堂一課時,課余兩周成果展示課:提出了展示匯報的要求后,先讓學生各組利用幾天課余時間作充分的準備。課堂上各組小研究報告與手抄報、相片結合起來作匯報??偨Y反思課,引起學生對整個活動中出的困惑、挫折等進行全面反思,成果共享及對活動進行理性總結反思,提高綜合學習能力。
一、準備階段:
1.在學完第25課后提出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引導學生自主確定收集資料的內容、途徑和合作伙伴,制定活動計劃。面對:“成長的故事”這專題,同學們可能會提出了不少方案:有的想看書、上網(wǎng)了解名人的成長故事,有的想采訪社會各行各業(yè)人士,了解他們的成長故事,有的想采訪身邊的名人,有的收集自己班級的成長故事,編輯一本故事書。有的同學看了語文園地七的“知心姐姐”欄目后,認為,為同學解決成長的煩惱事是很有意義的,提議辦個“悄悄話信箱”。
2、分小組:定好主題,分好小組之后,接著怎樣開展活動呢?要研究什么內容呢?什么時間開展呢?針對這些問題,我讓每組學生一起討論,制定本組的計劃,是讓學生學會有計劃地辦事。
二、活動實施:讓學生在課外收集有關偉人、名人、親人、伙伴或自己的成長故事,教師經(jīng)常詢問活動的開展情況,根據(jù)實際給予恰當?shù)闹笇А?/p>
三、匯報展示
1、 與偉人的一次親密接觸。6人一小組找尋名人和偉人小時候的故事,在匯報課上交流和展示,并篩選一部分圖片和資料張貼于教室墻上。
2、追尋家人童年的足跡。利用雙休日對自己的家人進行一次訪談,讓他們說說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些事情,然后自己整理,寫成一篇訪談日記。
3、盡數(shù)自己成長路上的“腳印”。給老師寫一封信,和老師說說自己成長道路上難忘的事情。
4、尋找激勵自己的人生格言。進行尋找格言的活動——每個人制作一張“座右銘”,寫上格言激勵自己,并貼在桌子右上角。也可以讓學生進行了一次互贈格言的活動,使學生在互相贈送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同伴的激勵。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為指導,積極探索課程改革新路,著眼于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現(xiàn)狀,發(fā)展學生的全面素質,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并提高教師適應新課程的能力及專業(yè)水平,進行校本開發(fā)和實施的課程,促進辦學特色的形成.
中年級要求:
1、學生自主觀察感受生活,社會,提出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課題.
2、教師及時點撥,幫助確定主題及研究方案,開展活動.
3、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成果展示.
高年級要求
1、學生自主選擇課題,確定研究方案.
2、學生自主活動,教師在活動中適當指導.
3、學生自主組織成果展示.
1、河水污染狀況及對策研究
2、八小食堂狀況的調查
3、菜市場資源調查
4、揚中住房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
5、野生植物現(xiàn)狀調查
6、“肯德基”的誘惑力為什么這么大
7、調查新建的活動場所對各個人群的適宜程度和對它的評價
8、白色污染帶來的壞處
9、為什么小學生如此迷戀電子游戲
10、形成齲齒的原因及預防
11、大蒜沒有水分和泥土,為什么會發(fā)芽
12、小學生的近視原因及預防措施
13、你知道吸煙的危害有多大嗎
14、飲食與保健
以上由各班根據(jù)本班實際需要及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相應主題開展活動.
實施形式:可穿插進綜合實踐活動課中進行,也可相對集中半日活動.
9月份:
1、認真貫徹執(zhí)行綜合實踐活動綱要,加強理論學習。
2、制訂教學、教研計劃。
10月份
1、檢查個人備課情況。
2、進一步完善本校綜合實踐活動網(wǎng)站,利用網(wǎng)站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活動,促進綜合實踐活動網(wǎng)站的發(fā)展。
11月份
參加揚中市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匯報。
12月份
深入課堂進行調研,了解教師的困難與需求,充分發(fā)揮教導處的指導和服務功能。
20xx年1月份
做好課程綜合評價工作,師生開展自我小結,撰寫案例、教學反思、活動總結。
根據(jù)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的有關要求,本學期我校將繼續(xù)正常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要求各年級、各班按對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以認真的態(tài)度、務實的措施規(guī)劃來切實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要求每位任課教師要大膽實踐、積極探索、積累經(jīng)驗,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習慣,不怕困難勇于合作的精神,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對自然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公民的意識。
2、知識目標: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qū)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xié)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1、加大學習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
繼續(xù)重視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jīng)驗,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3—6年級)(征求意見稿),相關“綜合實踐活動”的論述及其它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jīng)驗文章,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強化校本培訓,增強培訓和學習的實效性。使全體教師、特別是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教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專業(yè)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和操作要點。
2、抓好課程實施。
(1)各教師根據(jù)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及本學期實施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認真制訂好“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或“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作為課程實施以及學校管理和檢查課程實施情況的依據(jù)。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繼續(xù)按長短線結合的方式推進,其中長線主題活動各年級要求完成兩個,由各班自主選擇,可以為“江海文化”的“人文篇”(如張謇精神、海門山歌等)或特產(chǎn)篇(如三星繡品、三星葡萄、三和獼猴桃、海門山羊等),也可以圍繞“節(jié)日文化”(如清明、端午、立夏等),還可以抓住上海世博會召開的契機開展相關研究。同時要注意學科、活動的整合,結合“每月一事”中相關主題活動,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視野統(tǒng)籌兼顧,有效開展活動。每次大主題單元活動,都要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要注意豐富閱讀內容,增加與社會互動和研究的成分,同時要注意過程性資料的積累,并嚴格按照教研室規(guī)定整理資料包。對需要學生上網(wǎng)收集資料的,信息技術教師要積極協(xié)助,按要求認真輔導學生上網(wǎng)收集資料,提高學生網(wǎng)上收集資料的能力。
1、重視評價的過程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參與程度、投入程度、學習方式等表現(xiàn),及時評價將促進學生學力的發(fā)展,保證活動的順利展開。
綜合實踐課程是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必修課程,根據(jù)綜合實踐課程的性質以及學校,老師的資源情況,對綜合實踐課進行研究,籍此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 總體目標:
(二) 具體目標:
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知識的興趣,掌握一定的電工的知識,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積極進取的科學精神。
十六課時 (上13課時,機動2課時,評價1課時)
課程內容具體安排
第一周 對上學期的綜合課的反思,總結
第二周 調查統(tǒng)計校園內花草樹木的種類、名稱、習性、產(chǎn)地等
第三周 對上節(jié)課的調查結果進行交流
第四周 畫出學校的平面圖
第五周 電子、電工 認識常見的電源
第六周 安全用電常識
第七周 家庭電路與插座
第八周 白熾燈的安裝
第九周 兩地控制一盞燈
第十周 日光燈的安裝
十一周 電風扇的維修與檢修
十二周 科技制作 橡筋動力車
十三周 簡易收音機
十四周 氣墊船
十五周 風力萬花筒
十六周 考核,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承載著新課程核心理念的課程,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最佳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最佳途徑。伴隨著新課程的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如火如荼地在各地開展起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呈現(xiàn)出一派可喜的景象。但是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tài)化”似乎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神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似乎還是沒有被一部分管理者所認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地位”似乎也沒有得到真正的認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門課程成了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課程。
反思一:管理者的“不專一”,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難以深入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任何一門課程都需要有“專業(yè)”人員進行管理,這樣才能保證課程有序、有效地實施。當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身就是一門新興的課程,是一門需要不斷發(fā)展、建設、完善的課程。因此,我們就不能強求課程管理者一開始就是這方面的“專家”,但至少管理者也要隨著課程的發(fā)展而不斷提升自己,使得自己在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中具有“真正的話語權”。但是,現(xiàn)實并不讓人樂觀,從教研部門的課程管理來看,很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研管理者是身兼數(shù)職,這樣課程管理者就沒有更多時間來管理和研究這門課程,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理也就“有形而無神”了。從學校管理上來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學校的整個課程實施體系中的重視程度不夠,實施力度不夠。很多學校管理者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不夠,這樣在課程的具體實施中就很難進行科學地規(guī)劃和有效地指導,這樣很容易造成課程實施的“放任自流”。
反思二:實施者的“不專業(y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成敗關鍵是課程的具體實施者,因此課程具體實施者對課程的了解和對課程的研究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深入發(fā)展的基礎。同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對教師專業(yè)要求很高的課程,這就需要我們課程具體實施者具有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但現(xiàn)實并不讓人樂觀。很多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沒有專職教師擔任,大部分學校的課程都是由語文教師(或者數(shù)學教師)擔任,語文教師擔任很多門課程,哪有時間和心思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研究?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急需專職教師。
反思三:“以點帶面”,課程常態(tài)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tài)化,這是我們追求的理想境界。但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綜合實踐常態(tài)化似乎還是一個夢?。ó斎挥泻芏嗫陀^原因)。最近參加幾次綜合實踐活動的研討活動,很多人都在說學校綜合實踐已經(jīng)常態(tài)化,而且列舉了大量的案例。仔細研究這些案例,確實很不錯,科學規(guī)范,如果能讓學生真正參與進去那學生真是會終身受益。但是透過這些案例,讓人隱隱覺得有些不安。很多案例是為了交流,為了出版,為了參賽,為展示而設計實施的。如何根據(jù)學校的自身實際,遵循學生的年齡發(fā)展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來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是需要我們每一位課程實施者認真思考和研究的課題。以幾個案例就說自己綜合實踐已經(jīng)常態(tài)化了,這是不科學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tài)化,需要課程管理者的重視,需要給教師提供相關的“校本實施計劃”,需要搭建更多的交流平臺。相信只要我們充分地重視綜合實踐活動,并不斷完善實施監(jiān)督、課程評價體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tài)化并不是一個遙遠的神話。
反思四:沒有更規(guī)范科學的課程標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新課程的核心課程,到現(xiàn)在還沒有頒布《課程標準》,只有一部《課程綱要》。由于現(xiàn)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綱要》只是一些綱要式的內容,對課程具體實施者缺乏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因此,作為一門核心課程更需要一部規(guī)范的、科學的課程標準。
作為一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實施者和校本管理者,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與探索,我堅信只要我們真正把學生的發(fā)展放在第一位,在實踐探索中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不斷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門課程才能真正散發(fā)出它應有的魅力。
綜合實踐活動是現(xiàn)代教育中的個性內容、體驗內容和反思內容,與傳統(tǒng)教育片面追求教育個體的發(fā)展、共性和知識有所不同,分享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課件給大家學習!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fā)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fā)展為宗旨。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制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fā)展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總體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熱愛自然,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和初步能力;
3.了解基本的生活自理的習慣,養(yǎng)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4.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養(yǎng)成從事科學研究的正確態(tài)度,發(fā)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5.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掌握一些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qū)服務等活動中的一些具體技能;并在活動中獲得參與綜合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jīng)驗,塑造完美人格,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具體目標。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了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了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lián)系;
(2)關心自然環(huán)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huán)保意識;
(3)參與環(huán)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huán)境保護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qū)服務,增進對社會的了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并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了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系;
(3)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tài)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yǎng)成負責的生活態(tài)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yǎng)成負責的生活態(tài)度;
(3)了解與認識現(xiàn)代生產(chǎn)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tài)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發(fā)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yǎng)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tài)度,發(fā)展信息素養(yǎng)、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并組織實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4)養(yǎng)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fā)展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5.組建一支基本穩(wěn)定的師資隊伍,以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為抓手,加強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素質,推進課題研究工作穩(wěn)步發(fā)展。
四、資源的開發(fā)與實施。
針對學校實際,我們這學期倡導主要圍繞下列線索進行設計和開發(fā)。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學科課程,同時又是必修課程,不能成為其他課程的附屬品,但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學科領域的知識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學科領域的教學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況下,綜合實踐活動也可和某些學科打通進行。學科知識不再是唯一的學習資源,所以我們應當突破學科教學自我封閉的僵化模式。擴展學生的知識領域,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要使課堂成為學生整個學習生活的策劃中心,依托學科課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把課內外打通,對學科資源和非學科資源的開發(fā)進行一體化設計,將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引入課堂。因此,我們將考慮如果有機地與學科內容進行整合,開發(fā)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內容。
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所以引導學生走入社會生活,獲得生存體驗,讓學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周圍發(fā)生的事情,從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課題進行研究,從學生身邊的小事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也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如《吸煙有無毒害》、《網(wǎng)絡利與弊》、《了解身邊的環(huán)境》等通過參觀、訪問、實地考察、實際參與、親身探究等活動,了解社會的現(xiàn)象與社會問題。因此,我們將著重引導學生形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加強學校與社會、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掘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資源,使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充實、更有趣、更有意義和富有創(chuàng)造性,有效利用校外教育資源。
根據(jù)學校及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狀況,引導學生自主地從自然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指導學生通過觀測、考察、實驗、探究等形式,收集各種自然環(huán)境的信息,關愛自然,提高環(huán)保意識,保護和改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五、工作思路:
(一)整體構思,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綱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開發(fā)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落實課程計劃的要求,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空間。本學期,學校將把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特色建設、德育活動等聯(lián)系起來思考,在各年級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制訂出詳細、全面、切實可行的活動綱要,以使綜合實踐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
(二)加強學習,提高對活動課程的認識。加強專題培訓。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研究性學習的有關材料,綜合實踐活動的優(yōu)秀案例其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jīng)驗文章。讓每一位指導教師都明確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意義,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學科教學實踐。培訓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集中培訓、教研組研討、個人自學相結合,以“案例式”、“對話研討式”等學習形式使學習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聯(lián)系起來,使之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使教師在活動中不斷反思,獲得實踐經(jīng)驗。
(三)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增強交流。積極參加省、市、區(qū)組織的教研活動,實現(xiàn)校內老師增強交流,本校與外校老師之間加強交流,吸取兄弟學校開展本課程的經(jīng)驗,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
(四)注重過程,進行有效的實踐活動指導。本課程主要以活動為載體,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重點,主要以課題研究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以社會考察為主的體驗性學習活動等學習來開展。學生通過社會考察、討論分析、角色扮演、辦報創(chuàng)作等社會活動方式,對主題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通過從不同角度對社會問題和科學現(xiàn)象進行研究,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作出結論。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加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經(jīng)歷活動中的各種感受,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志,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個性品質,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注重學生的活動過程的展現(xiàn)。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制定研究計劃、記錄活動經(jīng)過、撰寫小論文調查報告,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督促,并且這些事情要力爭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內成員合作完成。讓每個學生都在活動的過程中,親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加強教師的有效指導。教師要及時參與學生的研究,預設學生將會遇到的困難,給予有針對性的幫助與支持,尤其是方法上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探究方式,將教師的有效指導和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五)關注評價,深入推進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xiàn)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收集好每次活動的方案設計、活動成果作品、反思日記、研究報告等,及時記錄自己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探究的過程和體驗;開辟學生成果展示。學??衫眯@廣播、櫥窗等欄地將學生的研究成果、小論文、小報告、小作品展示或展覽。讓教師、家長、學生都積極參與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的評價,采用自評、互評等方式,實現(xiàn)評價主體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和評價過程的動態(tài)化。
(六)加強和家長的聯(lián)系,爭取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能夠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會使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得更加順利,因此可加強和家長的聯(lián)系,爭取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
(七)具體活動內容:
1.尋找春天學做葉畫。
2.認識綠色食品學做涼菜、水果拼盤,做餃子。
3.小菜園通過采訪,實地察看,了解幾種蔬菜和水果存在的主要問題,
4.走進紙的王國學簡單的折紙、剪紙。
5.零用錢的調查調查采訪零用錢的去向。
六、流程安排:
1、制訂并貫徹綜合實踐活動計劃、討論活動內容,訂好學期活動計劃。
2、召開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培訓會。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研究性學習的有關材料,綜合實踐活動的優(yōu)秀案例其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jīng)驗文章。
3、按制定的計劃開展活動。
4、進行階段性的工作小結。
6、收集整理活動資料。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多種多樣的,通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本學期將充分發(fā)揮評價這一機制激發(fā)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熱情,通過評價讓學生感受自我成長,促進自我反思,享受成功的喜悅。
1.注重過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不過分強調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將關注的視角指向小學生獲得結果和體驗的過程,注重小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可以通過觀察,采用即時評語的方式記錄小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行為、情緒情感、參與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現(xiàn),并將其作為評價小學生的標準。
2.尊重多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鼓勵并尊重小學生極富個性的自我表達方式:演講、繪畫、寫作、表演、制作等.在教師對活動做出評價的同時,通過討論、協(xié)商、交流等方式引導,小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3.注意反思:發(fā)揮評價的指導功能,引導小學生反思自己的實踐活動.通過調動小學生的認識和情感因素,激勵小學生自覺記錄活動過程〈特別是重要的細節(jié)〉、投入對問題的討論、對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動審視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動,拓寬自己的視野,達到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目的。
(2)不斷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以應對學生廣泛的知識需求;
(3)逐步發(fā)展活動中規(guī)劃與設計課程的能力組織、管理與協(xié)調的能力、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堂教學調控能力。
文檔為doc格式。
。
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人們總結了前一段實施活動課程的經(jīng)驗和教訓,提出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概念。
一、主張實踐性學習,關注學習方式變革。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基于實踐的學習,它以學生的實踐和經(jīng)驗為基礎,提倡親力親為。鼓勵對知識的綜合運用,不以知識的獲取為滿足,追求的是獲得知識的方法和過程。這種過程性的學習是一種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為核心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規(guī)程學習的的最適當?shù)姆椒ň褪亲灾?、探究與合作。
二、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關注學生現(xiàn)實與未來的需要。
綜合實踐活動面對的學生的完整的生活領域,絕非僅僅指學生舉手投足即可觸及的學校、家庭、鄉(xiāng)村、社區(qū)這樣一方狹小的天地,而是遠大于此,包括了上述一切并涉及國家和整個人類的現(xiàn)在和將來,豐富多彩的真實世界。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和開發(fā),不僅要滿足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著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更需未雨綢繆,兼顧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主動幫助學生適應未來的世界的需求。
三、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組織活動,在問題解決的過程實現(xiàn)其教育的功能。一直以來的教育都是強調學習前人的思想結果。綜合實踐活動卻主張通過解決實現(xiàn)問題進行學習。毋庸置疑,“問題”的選擇和確定對學生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的敏感和形成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對開發(fā)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樣毋庸置疑的是,面對學識和經(jīng)驗都嫌不足的中、小學生,活動的組織者,需要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從他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從他們親力親為的經(jīng)驗中,乃至從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情境中,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而“親歷實踐,深度探究”,就可以從中獲得對自我、社會和自然之間內在的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和深刻感受。
四、著眼于完善學生的素質結構,努力追求學生獨具特色的全面發(fā)展。從小建立和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綜合實踐活動就是因為他為學生提供了自然、科技、社會等客觀事物主動結構的機會,從而優(yōu)化了學生的認知結構,形成教育的優(yōu)勢。
五、重塑學校文化,推進科學與人文的融合,培植學校創(chuàng)新文化氛圍。
教育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在基礎教育階段,設置綜合實踐活動為必修課程,就是要推進素質教育,努力重塑學校文化,促進科學與人文的融合,培植學校創(chuàng)新文化氛圍。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xiàn)經(jīng)驗和生活對學生發(fā)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它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guī)定的7-9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為了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幫助廣大中小學教師、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管理人員理解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特制定本綱要。
兒童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他們的綜合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命運。高度關注兒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深化以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成為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重要使命。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學會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等基本關系,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精神與創(chuàng)新意識、信息意識與技術意識、勞動觀念與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社會實踐和社區(qū)服務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為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宏偉目標,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亟待改革與創(chuàng)新,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是適應這一需求的重要舉措。綜合實踐活動反映了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內在需要,體現(xiàn)了科技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都具有獨特性、具體性,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特長,都有自己的認知方式和學習方式,他們的發(fā)展不僅僅是通過書本知識的學習而獲得的。綜合實踐活動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充分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空間。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有利于克服書本知識和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發(fā)展。當今社會迅猛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如環(huán)境問題、道德問題、國際理解問題、信息科技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具有跨學科的性質,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參與、探究、理解這些新的社會問題提供了機會。
綜合實踐活動的繼承和發(fā)展了我國基礎教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特別是1992年以來的活動課程有效經(jīng)驗,體現(xiàn)了當前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同時又適應加強科技教育的信息時代需要。此次課程改革設立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對活動課程的繼承、發(fā)展與規(guī)范,對充分發(fā)揮活動課程應有的發(fā)展價值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作為一種綜合性的實踐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具有獨特的功能和價值。與其他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更強調:
(一)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以“實踐學習”為主要特征。通過引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各種實踐的學習方式,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在“調查”、“考察”、“實驗”、“探究”、“設計”、“操作”、“制作”、“服務”等一系列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積累和豐富經(jīng)驗,自主獲取知識,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發(fā)展。
(二)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超越封閉的學科知識體系和單一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其課程目標和內容具有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過程;關注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表現(xiàn),其學習活動方式與活動過程、評價與結果均具有開放性。
(三)自主性。
綜合實踐活動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它客觀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性學習的全過程,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反思。指導教師對學生實踐學習的全過程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活動。
(四)生成性。
綜合實踐活動注重發(fā)揮在活動過程中自主建構和動態(tài)生成的作用,處理好課程的預設性與生成性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學生的活動主題、課題或活動項目產(chǎn)生于對生活中現(xiàn)象的觀察、問題的分析,隨著實踐活動的不斷展開,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豐富和深化,新的活動目標和活動主題將不斷生成,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形態(tài)隨之不斷完善。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發(fā)展。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離不開學生主動積極的實踐和各種實際操作活動。突出學生主體,意味著把學生作為課程的主體,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意味著發(fā)揮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fā)與實施要以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或體驗為基礎,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活動主題,積極開展活動,在活動中主動發(fā)展。
(二)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fā)展空間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fā)與實施要克服當前基礎教育課程脫離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開放的空間。面向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書本或體系化的教材,超越單一的、封閉的課堂時空,引導學生從個體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經(jīng)驗,在開放的時空中促進學生生活活潑地發(fā)展,增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實際體驗,發(fā)展綜合的實踐能力。
(三)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規(guī)定。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fā)與實施強調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和勇于實踐,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要求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jīng)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多元化,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倡導學生對活動主題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關鍵。綜合實踐活動是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課程,它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實踐,同時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指導。處理好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系,是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的一個基本要求。
二、面向學生生活。
面向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書本,超越體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閉的課堂,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經(jīng)驗,在開放的時空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增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實際體驗,發(fā)展綜合的實踐能力。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經(jīng)驗,從學生所處的實際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出發(fā),展開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
三、注重學生實踐。
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自然情境和社會情境,或特定的活動場所(如勞動基地、勞動教室等)中開展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勞動、服務等實際的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不能停留在紙上談兵的狀況,不能把學生關在教室里進行綜合實踐活動,不能把綜合實踐活動當作一門具有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的課程,一個單元一個單元、一課一課地來教,學生一定要有在開放的情境中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四、強調活動綜合綜合實踐活動不是以知識點的方式來組織內容的,它的活動內容是開放的,面向學生生活世界的學生感興趣的各種話題、主題或問題。因此,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強調通過活動來綜合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開展綜合性的實踐活動。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258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