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下面是一些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反思出的一些有關教學設計和學生學習情況的見解,供您參考。
學期我擔任七、八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回顧這個學期所從事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基本上是比較順利地完成任務。一學期來,認真、踏實、誠懇地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以學生利益為出發(fā)點,讓學生在本學期的學習中能學有所得,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打操作技巧?,F(xiàn)就本學期所做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思想政治方面。
積極參加政治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yǎng),注重自己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平時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會議及本組開展的.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升旗儀式。遵守教師職業(yè)道德,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維護教師形象,為人師表。在日常生活中,以真誠與人交往,和其他老師們團結協(xié)作,愉快的開展工作。
二、教學工作,一絲不茍。
(一)搞好備課。
備課對于每門課程的教學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也不例外。在備課的過程中,我首先對所要教授的知識進行全面的研究、歸納、總結,并根據(jù)教授對象的不同特點找到教授的最佳方法與方式。在此基礎上將所備內容在計算機上進行逐一推敲、驗證、演練,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識具有可操作性;同時,還將每個知識點構造成一個操作性實例,通過對實例的演練讓學生對知識點產生準確、完整的認識,由此得出相關的結論。從而做到對人、書、機三者進行有機結合的備課。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尤其本學科主要課程都要上機完成,每節(jié)都要認真做好上機備課,檢查機器狀態(tài),有無“不可用機器”。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在學生完成上機任務時,在各臺計算機前巡視,注意對學困生進行手把手的輔導,課后及時做課后記,找出不足。
(二)抓好教學過程不馬虎。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我們在講課時盡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驟演示給學生看。這樣比單純地告訴學生步驟,再讓他們去練效果更好。因為在老師演示時,同學們不僅看到了整個過程,還看到了結果,這比紙上談兵要有效的多。在這方面,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軟件,上課時,老師在教師機上演示,學生通過網絡在自己的屏幕上觀看,對老師的操作過程和結果看得一清二楚,大大提高了講課效率。同時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能讓學生做的就讓學生做,包括演示操作盡量讓學生來做,同時許多操作都采用讓學生先練習,再歸納,后總結的步驟來。
由于初中學習的特點,本學科在教學中只能充當考查的對象,學校給安排的課時也很有限,一周只安排一節(jié)課,因此要讓學生很好掌握電腦知識,必須注重45分鐘的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我要認真安排每節(jié)課,課前認真鉆研教材,搜尋與該課題相關的課外知識,并很好的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運用。課堂上注意學生的興趣度,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熱勁,營造融厚的學習氛圍。同時對差次不齊的學生采用快慢教學方式,對學困生多輔導,多鼓勵學生多問。對那些掌握能力較強的學生,多激發(fā)他們學習新知識的熱情。
在課堂上我會多關注學生的動手實踐,根據(jù)本書的教學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應更多去開發(fā)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教學中對此我十分重視,在講完每個案例留一定時間給學生自主操作,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給予指導,有時也可將某一學生作品做展示,加以評講,例如初一(六)班的楊康、楊錦超同學,課堂上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動手能力強。同時每節(jié)課結束前預留一定時間讓學生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任務,真正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總的來看,今學期的教學工作都完成了任務。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下冊第二課《文件和文件夾》的部分內容,文件和文件夾的管理是學生熟練使用計算機的前提條件之一,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包括認識文件和文件夾、熟悉其命名規(guī)則、掌握建立文件夾、給文件和文件夾改名,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為掌握文件夾的各種操作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文件和文件夾圖標及常用文件類型名;
2、了解文件和文件夾命名規(guī)則;
3、掌握在指定位置建立文件夾的方法;
4、學會給文件和文件夾改名;
三、能力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分析能力。
四、情感目標。
1、在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2、創(chuàng)設適當?shù)那榫呈箤W生在學習的同時養(yǎng)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五、教學重點。
文件或文件夾的命名規(guī)則、建立文件夾的方法。
六、教學難點。
文件夾的重命名。
七、教學方法。
猜測驗證法、自主探究法、協(xié)作學習法。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整理房間”的話題引出文件和文件夾的概念。
(用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解釋電腦世界抽象的概念。并希望在此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二)新授:
1、認識文件和文件夾:
(1)觀察“演示”窗口,請生猜測:哪些是文件?哪些是文件夾?
(2)繼續(xù)觀察,請生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根據(jù)圖標猜測文件的類型,引出類型名的概念。
2、學習命名規(guī)則:
(1)生交流獲取的信息:長度、合法字符、非法字符。
(2)出示口訣幫助記憶非法字符:一撇一捺一豎條;大魚小魚雙引號;星星問冒號;9個全記牢。(我們在社會上生存同樣要遵守規(guī)則,否則是行不通的。)。
3、新建文件夾:
(2)請一生演示講解。
(3)師就演示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小結。
(4)小競賽:小組成員依次在同一電腦上新建名為1……n的文件夾,哪一組獲勝會獲得“大禮包”。(一名組長負責組織,另一名組長順推一組當裁判。小組每名成員都要參加,有困難可以由他人協(xié)助完成。)(設置此競賽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和參與意識。)。
(5)比賽結束,請裁判點評各小組活動情況。(教師結合裁判點評小組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秩序和習慣。)。
(6)獎勵優(yōu)勝組、鼓勵表現(xiàn)稍差的小組。
(7)全體領取大禮包――將“三亞風光圖片”更名為自己的名字。(參考p30,有問題小組合作解決。)。
(8)鞏固練習:將自己文件夾中的“南山風光。jpg”更名為“三亞南山。jpg”。(通過此練習,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給文件重命名時需注意的細節(jié)――不能更改類型名。)。
九、教后反思。
本節(jié)課,從常規(guī)習慣著手,兼顧小組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合作探究、積極進取、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使原本單調的學習過程變成了一個充滿樂趣、不斷發(fā)現(xiàn)的過程;設計的任務充滿挑戰(zhàn)性,引導學生敢于大膽猜測、想象,并通過實踐探索驗證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組競賽不但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圓滿地完成了教師預設的教學意圖――掌握操作技能、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同時,這節(jié)課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在布置小組競賽時,有的學生急于動手,傾聽的習慣有待培養(yǎng),以致于不能很好地完成比賽;在時間的調控上,把握得不太合理,學生自讀教材的能力稍差,不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快速提煉信息,使得該環(huán)節(jié)運作時間稍長,影響后面的進度;小組活動時,仍有一小部分學生合作意識有待增強。這些都將是今后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斷成熟,并出現(xiàn)大量應用創(chuàng)新。在應用實踐中創(chuàng)新,以創(chuàng)新提高應用效益,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與孜孜追求。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的有效性,也已經成為關注的重點。教學實踐中的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新技術的應用,技術的新應用。前者是指善于發(fā)現(xiàn)不斷出現(xiàn)的、對提高教學有效性有促進作用的、新的技術硬件、軟件、平臺等,并在教學實踐中科學應用;后者重點在應用創(chuàng)新,指充分發(fā)揮現(xiàn)有設施設備、成熟技術的潛力,借助已經熟練掌握的技術,通過應用創(chuàng)新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提高,促進教學創(chuàng)新的實現(xiàn)。要提高教學實踐中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的有效性,此兩者缺一不可,而后者對于經濟條件欠發(fā)達地區(qū)、學校,更為務實。
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應該為“教”與“學”服務。
創(chuàng)新不是“標新”,也不是“翻新”,不是為“創(chuàng)”而“創(chuàng)”,為“新”而“新”。我們常說:技術搭臺,教學唱戲。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的最終目的,還是為課程改革服務,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服務,提高學科教學的質量與效益,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曾聽過一節(jié)課:小學二年級學生利用moodle平臺進行學習。教師為了突出新技術應用,一節(jié)課的絕大多數(shù)教學活動都安排在moodle平臺上進行,學生學習基本是點鼠標。其間,教師還安排了讓學生在論壇區(qū)進行文字交互。課堂上,絕大部分學生輸入漢字明顯吃力,速度慢。有意注意無法集中在所學學科知識和能力上,只是關注在哪兒找到鏈接去點擊,點擊能不能打開新界面,打開的新界面是什么樣的,按哪幾個鍵就能輸入自己想輸入的漢字……這樣的應用創(chuàng)新,就很難達成教學目標,倒反影響了學生學習。
應用創(chuàng)新也要富有學科特征??疾橐还?jié)好的應用創(chuàng)新課,首先要從學科角度看是不是一節(jié)好課,然后再看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從哪幾個方面促進了學科的“教”與“學”,是怎樣促進的,采用了哪些既巧妙又科學合理的策略和方法。
學生:來的孩子吃了多少?課堂寂靜了十秒鐘左右,突然一個孩子脫口而出:十六分之一?!罢J識分數(shù)”是分數(shù)教學的起始課,在這節(jié)課的拓展延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就這樣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常見的廣告視頻,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分數(shù)除法有了認識,并且是自主認識,拓展了學生的能力。
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應該能向常態(tài)教學轉化。
“創(chuàng)新“剛出現(xiàn)時,確實獨樹一幟,與眾不同。但隨著實踐次數(shù)的增加,那些被實踐證明是科學合理有效的創(chuàng)新,會逐步向常態(tài)轉化,成為常態(tài)的新的發(fā)展水平。教學實踐中的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也是這樣。如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多年前開始嘗試應用時,就是當時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到現(xiàn)在,廣大教師熟練掌握了多媒體技術,課堂也已經是普及應用的“常態(tài)”了。新技術的應用,技術的新應用,都是按照“實驗(非常態(tài)教學)――普及(常態(tài)教學)”這個過程發(fā)展。換句話說,能夠轉化為常態(tài)教學的應用創(chuàng)新,才是有效的應用創(chuàng)新。
聽過一節(jié)低年級小學生在計算機上應用“思維導圖”軟件進行學習的課。在課上,學生顯得吃力,有意注意主要放到計算機操作、圖形、顏色和文本上,對思維主題及擴展的注意,倒反被沖淡了很多。這節(jié)課給人的印象就是為畫圖而畫圖。教師課后反思,得出自己的看法:低年級小學生因受思維發(fā)展水平所限,用計算機繪制思維導圖,不合適,教師繪制指導的困難較大,效果不好,至少在這個年段,很難轉化為學生的常態(tài)學習行為,而用紙繪,情況則好得多。
作為常態(tài)課中的應用創(chuàng)新,要有可以觀察到的呈現(xiàn)形式,即“創(chuàng)新點”。創(chuàng)新點可以在整節(jié)課上呈現(xiàn)出來,如在moodle平臺上組織教學;也可以呈現(xiàn)為技術工具的創(chuàng)新、應用方式的創(chuàng)新、成熟技術的應用創(chuàng)新等,如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等。而真正的創(chuàng)新點,應該是明確為提高教學質量效益服務的,是能夠促進教學創(chuàng)新的。
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應該重視教學設計與技術應用設計。
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要成為真正能夠促進教學質量效益提高的創(chuàng)新,就應該重視教。
學設計和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設計,二者缺一不可。應用創(chuàng)新能夠借鑒的成功經驗少,更需要有獨到而科學的設計,合理而周密的實施,否則會大大降低其有效性。
不管采用什么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時,首先是要考慮學科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然后再考慮教學策略。在教學策略設計中,可以把技術應用作為一種教學策略,根據(jù)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技術手段和工具,并根據(jù)所選技術工具的特點,適當調整教學步驟和環(huán)節(jié)。在具體呈現(xiàn)的教學設計文本中,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設計要有,特別是一些以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為主題的教學活動或比賽中,要有創(chuàng)意、亮點和特色,如:電子交互式白板、基于網絡的遠程合作學習、moodle平臺……等,但還是為達成教學目標、為學生學習服務的。這兩個設計的關系要擺正,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設計應該服務于教學設計,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目標應該和教學目標相符。
教學設計要圍繞學科而不是圍繞技術。比如,有些教師決定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白板課”,關注點就從學科轉向工具,教學設計圍繞著“白板”轉,從設計開始到課堂實施,始終下意識提醒自己用的是“白板”,要把白板的功能盡量多地應用起來,展示出來。要避免像這樣技術應用先入為主、首先想到工具而忽略學科教學和學科學習的應用創(chuàng)新,實際上是本末倒置。多年前多媒體在課堂應用實踐中也曾經發(fā)生過類似情況。特別是要做好先進的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與優(yōu)秀傳統(tǒng)教學優(yōu)勢互補的設計。
技術應用于學科課堂教學,即使做了周到的設計,其實施過程中,也還往往會生成一些沒有預設到的問題,特別是創(chuàng)新應用,更需要教師及時反思總結,以調整原先的設計和實施。要重視反思性說課。
反思性說課和預設性說課不同:預設性說課在上課之前,重在說預設;反思性說課是在上課之后,重在說自己的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如何解決的、教學實踐后的反思及反思性設計。反思性說課,對教師的教學實踐有明確的針對性,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有更大的幫助。特別是教學實踐中的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其應用、作用、績效等方面更需要教師進行反思。目前各種說課評比和說課比賽中,反思性說課比例占絕大多數(shù)。
針對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的說課,要說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更要說學科教學。要做好兩。
者兼顧,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的反思性說課要有針對性,不要泛泛而談。重點可以有以下一些:
這節(jié)課是否達到了教學設計的預期目標;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怎樣發(fā)揮主導作用,在哪些教學活動中,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采用了哪些教學策略,哪些技術應用策略,技術應用有什么創(chuàng)新點,為什么采用這些策略;技術的應用,特別是應用創(chuàng)新,解決了哪些用常規(guī)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無法解決的或解決效率較低的問題,怎樣解決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采取的哪些策略是有效的,哪些效果甚微,為什么。等等。
一定要避免把說課說成器材設備或平臺的功能介紹,如:“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用了電子白板的放大鏡功能,它可以放大需要放大的圖片,我設計的課件就是這樣的”,“那個環(huán)節(jié),我用了白板的遮擋功能,可以看一看我是這樣操作的”類似的內容,而為什么用這些功能卻很少提及,把說課異化為功能說明。這樣的說課,時有發(fā)生,特別是以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為主題的說課,教師過多介紹創(chuàng)新的呈現(xiàn)形式而忘了課。
說課中的教學反思,既要有針對學科教學的,還要有對技術應用的,如對技術的選擇、設計、應用等,要具體。對創(chuàng)新的探索,也應該有所反思。反思要提出有價值的研討問題,進行觀點性陳述。
說課時的語言應該是科學的學術性的,盡量避免華麗的藝術性的。遺憾的是,個別教師為了吸引聽眾的注意,還是采用了大量經過修飾的、充滿藝術性的陳述語言。說課過程中,較多關注的是“我”而不是“課”。說課說課,是“說”,不是“朗誦”,也不是“表演”。
教學目標:
1.認識“炭”一個生字,會寫“紫、炭“2個生字,結合課文理解”破曉、微細、漂橫、流螢“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提高想象力,自主發(fā)現(xiàn)生活之中、自然之中的美,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學重難點:
1.感受“四時情趣“的不同,學習作者的表達順序。
2.體會想象的妙用。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多媒體展示課題)。
一.導入新課。
1.回顧一下文中的“四時“是什么意思?
2.本文并沒有壯觀浩大、強烈動感的景色,而是一些細物微景,清淡物象,讓我們帶著想象的翅膀來更好的體會這四季的.情趣。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快速默讀,找出“四時”藏在課文中的哪些句子里?請同學們找出并畫下來,讀出每句話。
2.(多媒體展示四句話)這些句子在每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時候?
4.把四個句子連在一起看,這四個句子構成了什么句式?
5.全文是按什么順序額描寫的?
6.回顧一下四個清晰的段落。
7.結合課文解釋一下“情趣”的意思。
下面我們就再次走進課文看看課文時如何來寫四時的情趣的?
三、精讀品悟。
(一)首先我們來看看當下的秋天在作者眼中是什么樣的?
1.輕聲讀描寫秋天的段落,看一看作者寫出了秋天傍晚哪些地方有趣。找一找,畫一畫,品味一下其中的趣味。
2.學生匯報,師板書:秋天傍晚:烏鴉歸巢,大雁南飛,風響蟲鳴。
師:(1)(多媒體展示烏鴉歸巢的畫面)我們如果把烏鴉歸巢擬人化可以怎么說呢?
(2)大雁變得越來越小可以用幾何中的變化來形容一下,是由什么變化成什么?
(3)寂靜的夜里有了這些風響蟲鳴,像是他們在做什么呢?
3.再讀課文,看看哪些詞或句子能體現(xiàn)出情趣。(生匯報)同時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一下這樣的情趣。
4.(多媒體出示這一段落,伴樂朗讀)再出聲讀一讀,不同形式的讀,去深刻的體會這里面的情趣。
(二)總結學法:師生共同回顧第三自然段的學法進行總結:
讀、找、品、誦。
(三)自學。
師:運用這種學法小組交流學習其他三個季節(jié)哪些地方有趣,哪些詞、句能體現(xiàn)出情趣,找一找,畫下了。
1.生匯報第一自然段:春破曉:漂橫的紫色云(板書)。
(2)哪個詞最能體現(xiàn)出云的情趣?
(3)不同形式的讀,想象畫面的情趣所在(多媒體出示這一段落,伴樂朗讀)。
2.生匯報第二自然段:夏夜里:流螢(板書)。
師:(1)(多媒體出示流螢的畫面)在這樣黑夜里,閃閃發(fā)光的螢火蟲,想象一下這些螢火蟲像什么?用一些形象的詞來比喻一下。
(2)哪個詞最能體現(xiàn)出流螢是有趣的?用你的體會去讀讀這句話。
3.生匯報第三自然段:冬早晨:生火送炭。
(多媒體出示此段,伴樂朗讀)不同形式的朗讀,體會這寒冷的冬天了的那份溫暖的情趣。
四、回讀賞析。
欣賞過這些清淡,細小的畫面后,再通讀課文,你發(fā)現(xiàn)“四時”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嗎?
我是去年月日轉為中共正式黨員。半年來我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重要著作。認真學習xx大會議精神,特別是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嚴格要求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為推進學校的信息化進程而努力工作。在學校黨支部的指導下,做好學?!包h建在線”網站的維護和更新,做好黨的宣傳工作,理論聯(lián)系實際。
現(xiàn)在的社會是一個學習的社會,社會科技日新月異,不懂得的東西太多,要學習的東西更多。我每天堅持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現(xiàn)實性、前瞻性的教育教學理論,進行學習研究,并在自己的工作實踐過程中運用理論,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益。
我積極參加各類業(yè)務進修,自學網絡開發(fā)和網絡管理技術。月份參加國家計算機信息化認證網絡管理員培訓和考試獲合格證書。月參加無錫市《教育系統(tǒng)計算機安全培訓班》培訓獲得合格證書。
二、處理好個人和學校的關系。
教師是學校長盛不衰的人力資源。我認為學是為了用,學為了自己的發(fā)展,學也是為學校的發(fā)展。學習是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
我在勞技學科教學中積極探索研究,參加了某省省教研室組織的勞技教材編寫,本學期剛完成了省勞技教材《識圖與鉗工》第三次修訂工作,三年來一直負責制訂無錫市高中勞技會考“識圖與鉗工”項目的考查要求和評分標準。
我積極組織和輔導學生參加信息學奧賽,多年評為xx市信息學奧賽優(yōu)秀輔導員,被無錫市電教館聘任為“某省省信息學奧賽希望之星xx培訓班”和信息學奧賽市選手集訓高中組主講教師,我還擔任區(qū)信息學奧賽的評委。
三、轉變觀念,提高服務意識。
現(xiàn)代教育技術處是新成立的部門,很多是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我首先想到的是怎樣更好地為全校師生服務。
我不停留在設備的借用、維修和培訓上,從配、管、用多方面更多的為教職工服務,做好教師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和考核、老師參賽的技術支持,盡可能多推薦教師和報送作品參賽,如本學期我們優(yōu)選了件作品參加中央教科所組織的第二屆"百千萬工程"活動,推薦季老師參加“無錫市第三屆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獲濱湖區(qū)一等獎,無錫市二等獎。
我結合新時代學校培訓工作的特點,采取培訓形式多樣化,集中和分散、講授和自學相結合,培訓內容數(shù)字化并上網的辦法;本學期開辦個培訓班,讓不同層次的教職工都有所獲。
為了方便教師,提高工作效率,自主開發(fā)點電教室網上申請系統(tǒng),讓教師在辦公室就能進行電教室的使用申請,我還組織構建太湖高中新課程資源網,目前有論文、教案、習題、課件、視音頻資源個,方便教師下載使用。
我積極舉辦網上活動,引導激勵教職工的使用。本學期組織了教職工創(chuàng)建網上工作室的活動、網上工作室評比活動、第二屆最佳電腦應用評比;做好活動的數(shù)字化到數(shù)字化活動的轉變,活動資料和過程全在網上公布。
為某省省第三屆oeh論壇在我校的成功召開做好準備工作,幫助位學科教師精心準備公開課、撰寫學校發(fā)言稿并制作成多媒體演示文稿,保證節(jié)課用到的多臺電腦的正常使用。
分管高二教學工作,本學期組織召開高二年級全體任課教師會議次,班主任會議次,家長會一次,信息技術會考工作會議一次。在全體信息教師、高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某省省第四屆信息技術等級考試會考高二合格率.%,為無錫大市領先。
四、做好現(xiàn)代化設備的配管用。
xx校區(qū)現(xiàn)有電腦臺,教師借用電腦臺,個多媒體教學場所,小班學生電腦臺,宿舍電腦臺,個機房電腦臺,都能夠上校園網和因特網。
為保證設備的完好、有秩序地正確使用。我首先做的是健全制度,我作為一個網絡管理員,做好網絡日常維護和安全工作,優(yōu)化網絡性能、加強網絡控制、不定期公布上網記錄。我結合學校部分管理工作,自主開發(fā)一些管理軟件,如學校榮譽管理系統(tǒng)、信息技術與教育第三模塊作品的管理系統(tǒng)、校友同學錄、新課程資源管理系統(tǒng)等。
本學期我重新規(guī)劃整理網絡信息資源,校園網上www、ftp、email等internet服務全部實現(xiàn)。做到了獲取信息更方便、更快捷,辦公逐步無紙化,豐富了網絡資源,開通了視頻點播和數(shù)字圖書館,視頻已達g,多個視頻文件。
五、協(xié)調好關系,團結共事。
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完成上級部門、校長室布置的工作任務,并提出有。
利于學校發(fā)展的建議。做好市區(qū)現(xiàn)代教育技術條線的聯(lián)絡工作,并參與其工作,如擔任市信息學奧賽輔導教師、幫助區(qū)電教站開發(fā)了濱湖教育信息網、濱湖區(qū)教育科研網和太湖社區(qū)網,擔任區(qū)信息學奧賽的評委、無錫市信息技術學科資源開發(fā)小組組長。
為了學生,為了學校,我認真做好每一件工作、搞好每一個活動。本學期配合政教處做了“呼喚和平”的專題網頁、配合教務處做好各學科校內公開課課堂實錄并上網;防非時期做好“非典”知識專題網;制作了今年高考錫南考點網上學習材料、年綜合考試網上學習材料。
今后我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強化服務意識,開拓創(chuàng)新,提高工作主動性。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推進學校信息化進程,為太湖高中輝煌明天而努力。
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課堂中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自學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課堂教學結構,通過聯(lián)系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針對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進行了以下的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它有一個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基本過程。教師課堂教學的設計、環(huán)節(jié)的策劃、安排并不等于教師一人唱獨角戲,要善于引導、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不但要引導學生把每節(jié)課的知識體系、脈絡把握好,還要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在實踐操作中對理論知識加以實踐、驗證。所以要求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注意以下方面:
學生學習的方式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習方式,科學設計,合理組織學習小組,在小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學習風氣,真正發(fā)揮小組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作用。同時也要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基礎、學習能力、性別等進行小組人員的合理分配,使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互補。教師要始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習的過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盡量讓學生自己做主張,在小組學習中形成齊心協(xié)力對付困難的合作風氣,對于學困生,引導他們從集體中尋求幫助。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大膽發(fā)言的良好習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chuàng)新空間,在促進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同時,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學習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一切為了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還要學會去贊賞學生。在上機操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這就要求教師耐心加以指導,如果總是大聲斥責學生,甚至羞辱嘲笑學生,學生往往產生恐懼心理,厭學心理。所以上信息技術課時,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下,這樣不但真正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易受外界的影響,有時顯得比較浮躁、缺乏耐心。在整整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總要求他們安安靜靜、規(guī)規(guī)矩矩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做是很困難的。那么,如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值得我們思考。我認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選內容,對容易的知識點的講解可粗略一些,讓學生自學也未嘗不可;對難度較大的內容要想辦法化難為易,教師加強隨堂指導,使學生聽明白,做正確。其次,要讓學生多動手。學生對動手操作非常感興趣。如果整一堂課只講理論不讓他們動手,他們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要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多動手,這樣才能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在上機內容的選擇上,也要注意難易結合,有時候采用同樣的練習,基礎好的學生由于認為太簡單在操作的時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礎差的學生有時又認為太難做不出來,這樣“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這時候布置不同的任務,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務,另外布置較高層次的'額外任務,讓基礎好的學生去完成,這樣既節(jié)省老師的教學時間,也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機會和知識技能。
如果總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在短時間內可能效果不錯,但長期下來,學生便會慢慢地失去興趣。信息技術課一般采用“任務驅動”模式教學,開始先由教師確定學習任務,然后教師講解、演示或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鼓勵優(yōu)生輔導差生。在此基礎上,再由教師點撥關鍵點、演示重點內容。有時,讓學生上臺操作,邊操作邊做解釋,教師適當補充,這樣的效果很好。另外,將書本中的例題和練習相結合,提出典型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組織討論,然后由小組派代表上臺來講解和演示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加強團隊合作精神和實踐經驗。
以上點滴的反思,是通過教學活動摸索的,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還要堅持不懈的用新理念、新知識來不斷的充實、完善自己,不斷反思,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正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個行業(yè)之中,特別是在教育教學領域,信息技術所發(fā)揮的作用更為引人注意。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隨時滲入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而為了保證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始終處在時代前沿,教師有必要做出深入的探討,研究如何讓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得到更加合理的應用,才能有效推動課程教學改革快速走向成功。
1.對興趣的提升。
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過程進行輔助,具有其天然的優(yōu)勢,比如它的多樣性、它的大信息量、它在聲效和視覺等方面的優(yōu)良刺激效果等,都能讓學生得到傳統(tǒng)媒體所難以給予的興趣吸引力。應該說,傳統(tǒng)意義上的政治課堂教學方法,同樣有促進學生提升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功能,可是感官刺激功能卻明顯偏弱,學生思維潛能的發(fā)揮受到極大限制,再加上政治課本身較為枯燥,其限制作用愈加明顯。而使信息技術進行滲透,會保證課堂處在生動情景模式之中,受到課堂氛圍的感染,無形中提升學習積極性。
2.對重難點的突出。
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過程進行輔助,會讓教學重點和難點更加突出,特別是教學內容的形象化和具體化優(yōu)勢明顯,對于特別抽象的概念等,能以直觀化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1]。比如在接觸到內因和外因辯證關系知識時,借助信息技術提供的動畫方式,向學生展現(xiàn)小動物從小變大的過程,學生很容易據(jù)此理解其背后的理論思想。
3.對自主學習的促進。
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里,黑板是核心媒介,課堂形式過于單一,教師對于知識的講解無形中受到了限制,就算發(fā)現(xiàn)了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素材,也難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傳遞給學生,學生亦因此無法針對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而做出及時解決處理,能力便不能真正發(fā)揮出來[2]。引入信息技術的又一預期效果便是,讓課堂產生更豐富的可能性,使得學生真正投入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補充傳統(tǒng)教學方式之不足。
1.剖析教學內容。
無論教學方式如何變化,教師始終都是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參與者和引導主體,其在課堂上所發(fā)揮的作用,特別是對教材內容的熟知程度、對信息技術的恰當應用與否,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加以全面剖析和真正了解,從而確定出更適于學生接受的知識框架,并且在此基礎上形成適度的信息技術融入方式。與此同時,教師在對信息技術手段加以應用的過程中,要防止由于太多使用信息技術而造成的教師引導不足、學生參與過少的問題發(fā)生。也就是說,在課堂持續(xù)階段,甚至在課堂準備階段,高中的政治教師都應該保證理論與技術學習的完善性,利用自身的過硬素質,對學生真實情況的了解為基礎,靈活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使之同教學內容相協(xié)調、相統(tǒng)一。
2.挑選設計素材。
素材是信息技術和課堂相協(xié)調與統(tǒng)一的載體,也是進行理論知識講解的重要工具,如果素材恰當,將會讓政治教學效果穩(wěn)步提升。所以,出于構建理想課堂的考慮,素材的挑選和設計一定要漸趨合理。比如當講解到政治生活里面的“和平與發(fā)展”有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前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給大家播放音樂《myheartwillgoon》,讓大家感知到自然災難等全人類所共同面對的難題,讓學生借此進一步探討什么樣的問題會對人類生存產生關鍵性影響。值得一提的是,素材設計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往往最為突出,由此能夠讓學生被順利帶入到新內容中來,使之形成足夠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需要設計出更為巧妙的課堂情境,以便讓學生迅速和新內容產生交集,而信息技術則可以依靠動畫、聲音等形式完成這一目標。
3.構建翻轉課堂。
在現(xiàn)代教學理念中,翻轉課堂正日益成為一個重要的理念,在該理念里,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變化,教師將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化解答,更加關注學生的探索過程,從而有助于學生全面理解知識內容。而高中的政治學科由于本身的理論性較強特點,實施翻轉課堂時,趣味性內容的增添幾乎成為一個必然思路,只有這樣才能讓書本概念快速深入到學生頭腦中去。比如當講解到經濟生活里面的股票、債券與保險有關知識時,教師即可以給大家發(fā)放基于教學內容的任務表,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微課視頻的基礎上完成填寫。此時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上,因為有了信息技術的融入,學生的自主性更強了,思索空間也更加廣闊。為此,高中的政治學科教師要將基于信息技術的微課教學優(yōu)勢利用起來,優(yōu)選錄制內容,增強交流互動,以便理論知識的傳授效率得到提升,重難點內容更適宜學生自主選擇。也就是說,政治課堂上,重點和難點的突出極為關鍵,而突出的方法不外乎要保證在重要節(jié)點的教學新穎性與教學獨特性,即要讓教學方法處在實時更新狀態(tài),此時,信息技術的`恰當利用,要這種希望成為可能,如果教師能夠依靠信息技術做好課件編制工作,那么接下來的課程主題揭示、教學內容給出、課堂問題設計等,都將處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緊密狀態(tài),繼而幫助學生真正了解一些抽象政治概念的本質。再者,對于很多時政專題,學生都可以依翻轉課堂的形式,在互聯(lián)網的幫助下實現(xiàn)自主查找,這樣做不能可以起到開拓視野的作用,同樣有助于重難點內容的攻克。
4.創(chuàng)建真實情境。
因為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發(fā)展進步,學校教育教學水平也持續(xù)提升,在高中的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的便捷性改善教育方式,特別是創(chuàng)建真實情境也是一種良好策略。我們都知道,信息技術的生動化和具體化優(yōu)勢明顯,能夠把抽象的概念變?yōu)樾蜗蟮恼故?,這和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比,優(yōu)越性是極為明顯的,原有教學方式以灌輸傳授法為主,無法使學生積極地體驗理論知識,教學效果通常都很一般。對于高中生學習過程來說,形象思維依然會發(fā)揮巨大作用,信息技術在政治課堂上融入,會使高中生依托自身發(fā)展特點,努力做好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再者,高中學科知識學生理解、消化起來費時費力,基于信息技術的情境教學則可以彌補這一不足,特別是由于政治課堂上理論知識的包蘊極廣,和政治、經濟、時事等有密切關系,如果以信息技術引入生活實例,形成特定的環(huán)境氛圍,那么學生學習將變得更為順暢。比如當學習到經濟生活里面“企業(yè)和勞動者”有關內容時,教師即可以依靠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在課堂上直接構建一個仿真的小企業(yè)運營情境,使之集合網絡里面收集到的公司經營實際例子,并順勢列出企業(yè)經營時所普遍遇到的問題,再以此為契機,給學生提供小組討論的機會。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所包蘊的范圍極廣,其資源總量也近于無限豐富,而且使用起來較為方便,種種優(yōu)勢疊加起來,使其在高中階段的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發(fā)揮不容忽視的作用。
總之,信息技術與高中的政治課堂的結合,不但可以讓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種種不足得到改善,與此同時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政治課學習熱情的提升,保證學生實踐體驗效果的增強,為其日后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一學期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學期,我從事七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由于初次帶中學,所以教學工作上不敢怠慢,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我,進取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景,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此刻,放眼未來,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提高,現(xiàn)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F(xiàn)階段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著眼于使學生掌握信息科學、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注重培養(yǎng)學生信息采集、加工、發(fā)布等信息處理的基本技能,促進和提高學生主動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并用于學習和生活,當然最重要的還在于中考的信息技術會考,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及教學要求。本學期教學資料包括信息技術基礎、辦公軟件的操作。
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提高自我的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yǎng),注重自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平時參加教研活動,在工作之余,學習與農遠工作和信息技術教學及計算機維護的相關知識,努力提高個人的業(yè)務水平,為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備課對于每門課程的教學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也不例外。在備課的過程中,我首先對所要教授的知識進行全面的研究、歸納、總結,并根據(jù)教授對象的不一樣特點找到教授的最佳方法與方式。在此基礎上將所備資料在計算機上進行逐一推敲、驗證、演練,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識具有可操作性;同時,還將每個知識點構造成一個操作性實例,經過對實例的演練讓學生對知識點產生準確、完整的認識,由此得出相關的結論。從而做到對人、書、機三者進行有機結合的備課,備課不只是在教案本上備課,而是把工作重點放在電子備課上。
根據(jù)信息技術學科的基本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即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模式下進一步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計算機課程操作性強、更新速度快、創(chuàng)造性強的特點都要求我們必須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僅有經過自主地學習,才能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我的操作水平,跟上知識的發(fā)展更新并進一步發(fā)揮自我的創(chuàng)造力。如果單純地依靠教師教授,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將總是有限的。
在教學中,學生所使用的教材能夠貼近實際,貼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發(fā)展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結合教材的特點,因人而異地設計適合于學生參加的各種興趣活動,并在活動中加強的教育的示范與引導,加強對學困生的個別指導,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并在教學中,注意知識的拓展和延伸,使一部分學習知識比較快、技能掌握比較好的學生能夠利用空余時間進行一些自主學習,到達提高的目的。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我們在講課時盡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驟演示給學生看。這樣比單純地告訴學生步驟,再讓他們去練效果更好。因為在教師演示時,同學們不僅僅看到了整個過程,還看到了結果,這比紙上談兵要有效的多。在這方面,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軟件,上課時,教師在教師機上演示,學生經過網絡在自我的屏幕上觀看,對教師的操作過程和結果看得一清二楚,大大提高了講課效率。同時注重了學生本事的培養(yǎng),主要是能讓學生做的就讓學生做,包括演示操作盡量讓學生來做,同時許多操作都采用讓學生先練習,再歸納,后總結的步驟來。
正所謂“百看不如一練”,學生親自動手練習要比聽、看有效得多。教師經過對知識的講解、演示,只能使學生把一個模糊的概念轉化為其思維體系中一個模糊的認識,而能不能將這個認識清晰化,關鍵的一步就是能否讓學生去動手、去實踐,在實踐中把握真知,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成果。所以,在課堂上我加大上機時間在教學時間中的比重,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練習,把模糊的認識清晰化;并能有進一步的提高和創(chuàng)造。
信息技術課,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幾種操作,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思想、一種意識。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景采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從實際做起,注重落實,注意細節(jié),使學生能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到更多的知識。一學期來,我堅持不懈地努力,認認真真的工作,學生的操作水平也有了解必須的提升。我將繼續(xù)努力讓我的課堂更有生色!
小學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動手、動腦的實踐課,它要求教師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極學習和探究信息技術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意識和健康、負責任的信息技術應用習慣。根據(jù)《綱要》要求,教師應加化學生使用信息技術支持各種學習和解決各類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下面結合信息技術課的特點,談一談自己的反思心得。
2、備教材:必須確定教學目標,知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點和內容含量適合1課時。
3、備學生: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態(tài)度等情況,分析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容易掌握的,這樣的知識點就只需要點到為止,否則需要詳細的介紹和指導練習。
4、備教學方法:講授、任務驅動、參觀、演示、練習、課堂討論、復習等方法。
5、任務的描述和問題的語句描述要具體明確。
6、一節(jié)課要有一個設計的亮點。
7、三維教學目標,回歸日常生活世界,過程性評價的設計,強調合作與交流(分組)。
8、先了解大致要講什么(粗的一個思路流程),然后細化下去(詳細的教案),然后又回歸到流程忘記教案。
1、知識的講解和技能的演示,要簡單清晰。
2、抓住重點知識,不要面面具到,注意一堂課的知識量不可以太多。
3、過程要完整,條理清晰,生動的引入(情景導入),新知識點各環(huán)節(jié),小結。
4、目標原則:(告之原則)讓學生知道每節(jié)課掌握哪些知識,掌握到什么程度。學習目標要具體,要符合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知水平。
5、主體原則:(學生全體、全程參與,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去發(fā)現(xiàn)和思考)教師的主導作用絕不表現(xiàn)在滿堂講,而是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一堂課的講課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同時,要更加重視教師的有效指導。比如10分鐘講解,10分鐘練習,其它時間自由練習。
6、反饋原則:(及時檢查,可以督促學生學習)過程性評價。即在每節(jié)課的每層次的教學中,必須有教師的查,這種快速的反饋即可以把學生取得的進步變成有形的事實,使之受到鼓勵,嘗試成功的快樂;又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中的問題,及時矯正,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益。
7、激勵原則:(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多鼓勵表揚的原則)表揚、鼓勵學生,激勵評價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能滿足學生自尊心的需求,自尊心是中學生最顯著的心理特征之一。記住,你的一句評價可能開啟或關閉學生心靈的一扇窗戶,永遠記住: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沒有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有的失敗是失敗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這是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決定的。
8、語言要生動活潑、例子要學生感興趣,這樣課堂的氣氛自然會活躍起來。
1、寫心得體會:實際的課堂教學很難完完全全地按備課計劃去進行,因此寫心得的形式總結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寶貴經驗教訓,可作下次備課的借鑒。這也是提高教師備課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每個教案后面應該包含教學反思。
1、教態(tài):微笑、要走下講臺、目光緊視學生,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比如有學生睡覺、講話,要提醒);挺胸、自信、自然;不要緊張、放得開。
2、板書:要有設計,多余的文字不要寫;課件也一樣,文字的表達一定要正確,沒有錯別字和多余的文字,表達要清晰。
3、語言:要有激情、高昂、流暢;咬字要清晰,語速要慢、注意停頓,不能太平淡象背書一樣;重點的部分要用強調的語氣。
4、操作演示:一定要具體到界面上,而不是簡單的文字介紹,讓人看了就明白,操作提示的東西也應該在界面上說清楚;文字的表達一定要讓人清晰。
5、軟件使用熟練,有沒有廣播要注意。
1、語言不能生硬,要注意口語化,講授法要生動,使抽象的概念用一些實際例子具體話、形象化,注意上下文的銜接。如下邊的概念很難理解,一定要用具體的例子形象化。也可以用圖片和表格等圖示對比的形式讓學生明白概念。
2、組織課堂盡量讓學生隨和、有氣氛,這樣學生可以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
3、不能頻繁的控制,一般控制在3次以內。
4、習題或者任務:先引導給予適當?shù)奶崾?,再練習,叫一個學生演示,其他同學評價,教師點評或者評價;要提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5、課堂一定要有小結,可以讓學生去小結。
6、出現(xiàn)的習題要先讀一下,還要有簡單的講解,如果出現(xiàn)網站模式,還要先介紹一下網站的使用方法和欄目情況。
7、課前要寫一個大致的課堂流程圖(并標好時間),這樣可以控制整個課堂環(huán)節(jié)。
1、教材處理問題:(抓不住要點、知識點錯誤)。
2、教學設計問題(只重視預設,不重視生成,不重視情景問題的設計、不重視問題與教材的結合、不規(guī)范、環(huán)節(jié)設計不合理)。
3、教學理念問題(新理念新在什么地方:老師自己講得多,學生參與少,不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缺少應變與概括能力。只有花架子,不重實效,如合作、探究)。
1、教學模式要在平時生成,形成一個套路。
2、應用的材料要依據(jù)。
3、情景問題與教材要緊扣。
4、缺少應有的精神狀態(tài),不自信。
5、書讓學生讀(看);話讓學生講(交流);練習讓學生做;讓學生點評讓學生去做??傊?,學生能做的就讓學生去做。給學生信心、鼓勵,而不是批評、指責。
6、規(guī)范性的動作要在平時養(yǎng)成,重視教材的處理方法;新課和復習課的區(qū)別點。
1、開始的時候先介紹各個欄目,以及使用方法,有幫助文件的也要說明他的使用方法。
2、首頁上放一些提示:小組分組的方法(提倡小組合作學習);熟悉(介紹)欄目的使用方法;展示學習目標;也可以放任務的情景(用于創(chuàng)設情景)。
3、先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活躍課堂氣氛,垃圾師生間的距離。圍繞一個主題,通過一系列問題或者任務(同一個例子或線路),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任務活動要獨立又要有串聯(lián)的關系,最后要升華情感,點化。
4、任務或者知識點,分成三大模塊左右,這樣可以保證在一節(jié)課內完成任務;每個任務要相互獨立,一個完成了之后在做下一個任務(做到條理清晰);任務中要包含提示或注意、閱讀材料或拓展任務(針對學優(yōu)生設計)。
5、任務要給學生適當?shù)囊龑?,任務下發(fā)后,要提示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練習探究討論等,練習后叫學生上來演示,學生評價,老師根據(jù)情況點評或演示,梳理知識點,使學生建構的知識系統(tǒng)化。
6、優(yōu)秀的作品展示或提前完成的學生演示;不好的作品也可以展示,要指出缺點,不會做的也可以叫上來,讓別的學生指出錯誤的地方。
7、幫助:可有可無,若有,設置一些簡潔有效的提示性幫助。
8、小結:教師課堂小結,可以讓學生講,給提示。同時設置一些練習題,并根據(jù)情況做點評。
9、自我評價:教師知道學生評價。
10、課后拓展。
11、教學網站做好后要測試功能:鏈接正確、圖片是不是正確顯示。文字性的東西:語句描述要清楚,無錯別字和病句。
1、導入:演示、問題、故事、游戲、視頻、音樂等,5分鐘以內使學生有興趣熱情學習。
2、課型的把握:新授課、復習課、練習課。
3、理論知識點:圖示法、表格法、對比法、游戲法,生活中的例子結合等等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語言要生動。
4、小組合作:2-4個人相臨原則,叫組員上來連線,其他組員說理由,其他小組評價。同質分組,異質分組。
5、評價:多表揚鼓勵,經常有過程性評價,結束時有評價(自評),形成多元評價。
6、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學生的需求、教師的有效引導、評價策略的體現(xiàn)、落實指導意見、信息素養(yǎng)的落實。
7、課堂是最重要的,語言組織能力,學生要緊張、有序、高效。
8、常寫反思或隨筆。
9、探究時間長短要把握,做的時候不要講,別頻繁的控制。
10、把握必修課的深度,根據(jù)指導意見。
11、學情分析、預期目標的達成,學習任務單、教學引導問題的設計(問題、目的、重點/難點/關鍵點)。
12、“頭腦風暴”是“英特爾未來教育”一種重要的學習研討方式,它充分的讓每一個成員暢所欲言。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收集到大量的有關信息,集所有成員的智慧于一體,而且充分調動了每一個成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了每一個成員的發(fā)散性思維。
13、通過理性建構與親身體驗相結合的過程。
14、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新課程的理念。
15、新課程體現(xiàn)三個特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設計體現(xiàn)如下三個特點:第一,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相融合的課程目標;第二,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需求的課程內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學生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的課程結構形式。通過以上這些,可以使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很快領會所學的知識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術課在很多人的眼里也許很不起眼,是邊緣學科,認為上起來很容易,不就是讓學生自由玩嘛,不就是讓學生上上網玩游戲,輕松輕松嘛。其實呢?只有我們做這門學科的老師知道這里面的酸甜苦辣,也有和其他學科老師一樣的和學生間的真情互動。
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了那時我缺少了什么?缺少的是平等,缺少的是師生間彼此的寬容和對待問題的人性化的處理。在新課程改革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和學生之間不在是單純的師生關系,單純的主動和被動的求學關系。在打破這種固有的模式中,我感覺學生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教會與否、學會與否的信息,而是我們在塑造學生人格和我們自己人格的相互碰撞中彼此的信任、彼此的承諾、彼此的給予。通過這個很普通的小事,我更體驗到了人性的美麗。這么說也許有些不合適,可是當遇到問題時,我們作為老師能從人性的一方面去考慮給與孩子心靈安慰和理解,能從深處體驗學生的需求,嚴中有柔,把微笑帶進我們的課堂。讓他們在自信的目光中體驗學習實際是件快樂的事情,是件苦中有樂的事情。那么,我想比我們用書本上的大道理告訴他該怎么做要實用得多。反過來對于學生在教學中,其實我還要感謝他們。有時他們的一句話會成為我教學上的靈感,有時一個觀點恰恰是我遇到百思不得其解時的鑰匙。因而作為老師只要我們舍得蹲下去和他們面對面地、心與心地溝通,用一種平和的教育智慧原諒學生目前的落后,用發(fā)展的眼光相信學生日后的優(yōu)秀,我想無論我們的新課程改革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會一笑而過,因為我們的身后有著千萬雙純潔的眼睛和稚嫩的雙手在支撐著!盡管稚嫩但確是未來的永恒!
新課程實施兩年來,老師們已經從教學中總計了許多教學經驗,形成了非常珍貴的教學資源。剛拿到《信息技術基礎》這本書的時候,相信許多老師都傻眼了,這怎么教啊,全是文字,理論。在大家看來,信息技術教的就該是技術。但是新課程的理念是“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
對于第一章的課——信息與信息技術,去年我們上的時候也僅僅是讓學生自行閱讀。前段時間去安徽黃山市出差,給我的任務就是上一堂第一課《信息及其特征》,當時我還真傻眼了。后來他們給了我前兩年省里優(yōu)秀的課例,再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技術,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其中安排如下:用cctv5體育人間播放的兩個人騎單車去西藏的紀錄片,引出俺自己暑假的單車之旅,并提出做這樣的旅行需要收集的一些資料,即信息,進而引出信息,并通過讓學生舉例明白什么是信息。然后通過ppt巧制倒計時游戲—《你來比劃我來猜》,通過這個游戲活動向學生非常直觀的演示了信息的傳播,并引伸出其他傳播載體和途徑。而后通過信息的傳播過程結合實例分析信息的基本特征,其中還穿插了幾個練習。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掌握了知識,也體會到了信息技術課的樂趣。從這個方面看來,只要我們認真?zhèn)湔n,挖教材,學習別人的優(yōu)秀課例,一定會備出好的信息技術理論課來。
由于這學期我上高二,因此我把上面那個課例給高一的老師使用,效果應該還不錯,如果操作的好的話。
今天去聽了他們的第二節(jié)課《信息技術及其影響》,課本中是以文字圖片展示信息技術及其發(fā)展影響,大片文字,死板的圖片,直接照本宣科學生很難接受。高一的老師做的也很好,找到了應該是山東(信息技術是要參加愛高考)的課例,在他們的課例里,用視頻的方式展示信息技術發(fā)展及其影響,感覺效果比老師講授和學生閱讀強多了。
但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辯論來理解信息技術的影響”基本上他們沒有做,我的改進意見是可以通過bbs的形式在網絡上發(fā)表各自的觀點,正方一欄,反方一欄,全班也不分正方反方,只要你認為誰的意見對誰的意見觀點不足都可以回復反駁。在這里如果用到一個技術:用ajax來實現(xiàn)網絡的無刷新提交效果就非常棒了,這樣學生在寫自己的觀點的時候還沒提交也可以看到別人剛剛發(fā)表的觀點。
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統(tǒng)領和指導的作用,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fā)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于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斗爭的結果。因此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以前我們教學生為學而教,只注重告訴學生這個問題的答案,而忽略了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重演示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重統(tǒng)一輕獨創(chuàng)。對教師設置的相同或相仿的訓練題目得心應手,而遇到新的問題或出現(xiàn)故障時,卻手足無措。這種做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如果我們轉換一下教育觀念,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就可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們應該徹底改變教育觀念,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在讓學生怎樣自己解決問題上多下功夫,幫助學生找到最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熟練運用計算機來獲取、分析和處理信息。就像騎自行車一樣,只要掌握了騎自行車的方法,什么樣的自行車都能騎。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計算機這一現(xiàn)代化學習工具的優(yōu)越性,才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形成技能,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我任教的是小學計算機課。有趣味、多角度、有創(chuàng)新地教學,使小學生愿學、樂學、愛學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由于沒有教材,沒有演示設備,教師的“干”講,根本起不到作用,相反學生還出現(xiàn)了厭學情緒。這時我就采用了“暢所欲言”教學法。首先,我在前一節(jié)課時,故意加大練習量,讓學生無法在規(guī)定的課時內完成訓練,學生問的問題也故意留下幾個,等下節(jié)課的時候,我首先表揚上節(jié)課勤于發(fā)問的學生,然后激發(fā)其他同學提出上節(jié)課未解決的問題,這時沒有機會發(fā)問的學生爭先恐后地說了起來。聽完后我“故意”說:“哎呀!這個問題我怎么不記得了,其他同學誰能說說?”樂于助人的孩子們就搶先發(fā)言了。這樣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再放手讓學生互相解決,最后老師來點撥講解共性的問題,這樣孩子們會聽得更認真、更仔細、更有目的性,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課題效率,從而達到了資源共享和自己的預期目的。
另外,每次上計算機課時,總會有一些聰慧的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有一定了解,在上機時總想千方百計地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力,比如將設置改變一下,將圖標移動或者設置大屏幕等等,如果解決不好這類問題,不但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影響正常的教學。而計算機課是一門綜合性、技術更新快的學科,“一題多解”常常出現(xiàn),為了把這些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我的做法是:抓住時機請這些“小能人”上來給大家介紹他們的“經驗”,然后由教師點撥引導,讓學生相互討論此經驗的正確性和科學性。這樣不僅通過科學的教育方法轉化了不利因素,加大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量,而且使優(yōu)秀的學生獲得了成功感,增強了學習信心,并且還激發(fā)了聽講學生的求知欲,樹立了他們趕超好學生的信心,三方互動,良性循環(huán),高效省時。
經過短暫的實驗,效果還是不錯的,但也有一些問題存在。比如: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是一遍一遍反復練習,形成思維定勢的時候才能掌握。這就要求教師精心打好“埋伏”,創(chuàng)設意境,引導學生走進新課,課的效果才會很好。經過一段訓練令我欣喜的是,學生自己樂于發(fā)問了,主動學習了,雖然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但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要不了多久,學生就會熟練掌握學習方法,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因此,我們要明白: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頭腦、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規(guī)律;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觀察,代替學生感知、分析、思考,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guī)律。所以我們一定要轉變教育觀念,實施科學的教育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再單純地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注重結合學生的經驗,使新知識、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基礎上,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yōu)橐龑W生學會學習。長此下去,我們一定能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進而真正完成學生“全人”發(fā)展這一艱巨的任務。
我從事信息技術教學已有五年,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從技術和課程教學上每年都有新的變化,它的地位已經顯得越來越重要。學校于今年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仍建設了兩個機房,在很大的程度上滿足了本學科的教學。本人任教5個年級,每個班級學期課時20節(jié)左右。在實際教學中遇到困難、有不足,但也有收獲。
教學對象是藏族學生,怎樣讓一個從未接觸過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生,熟練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這是開始上課前首先思考的問題。也是教學研究的第一個課題。
對學生來說,信息技術課是一個陌生學科,大多學生有很大的神秘感。首先我注意幫助學生揭開“信息技術”這個神秘的面紗,讓學生沿著正確的軌道去汲取新鮮的知識。這樣我從開始的教學中首先把信息技術從“原始——先進”的發(fā)展過程給學生講清,讓學生了解到信息技術不是才有的,而是早就存在的,只是沒有明確提出。從理解簡單落后的信息技術,上升到了解當今最先進的'信息技術。這樣學生便從思想上對什么是信息技術有了占領深刻的認識。攻破了這一難題,順理成章地過渡到了處理信息的手段或者工具。我也是從處理信息的原始工具講起,逐漸講到當今處理信息的最先進的工具——計算機。提到計算機,學生就不那么陌生,引導他們回答在哪些地方見到過計算機,這樣便引出計算機的廣泛地應用。由此介紹計算機的發(fā)展過程,從原始的計算機的構造及功能講到當今最先進的計算機的構造及性能,讓學生清楚的知道計算機的基本結構的演變和性能的提高,了解計算機這個高科技產物的驚人發(fā)展速度,繼而從心里佩服這個先進的產物,逐漸開啟好奇之門。有了這些基礎,接下來的工作就很容易做了,講述計算機中的信息是怎樣表示的;計算機是怎樣處理信息的;信息技術中的幾個熱點問題及計算機的安全問題等等。
學生從實質上了解了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及其中的一系列問題,基本上打破了信息技術的神秘感,并且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下一步就要真正接觸到怎樣使用計算機這個先進的工具了。
使用計算機,首先我注意講清整個計算機系統(tǒng)(硬件系統(tǒng)和軟件系統(tǒng)),讓學生搞清硬件、軟件的作用。
講述現(xiàn)在常用的操作系統(tǒng)軟件,讓學生明白自己所進行的操作都是通過操作系統(tǒng)軟件來完成的。接著講解現(xiàn)在最常用的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在這里,我注意了把微機從開機到windowsxp啟動成功這個過程講清楚,這有助于建立學生的整體意識。講述windowsxp時,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先講清最基本的鼠標操作,讓學生反復練習,這里我增加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小游戲,加強鼠標操作的訓練。實踐證明,學生很快掌握了鼠標的使用方法。然后可以從最直觀的桌面講起,逐漸擴展到窗口操作、任務欄的作用及各種菜單等等。掌握了這些基本內容,使學生在學習如何對文字信息進行各種簡單處理、文件及文件夾的概念、磁盤上的文件及文件夾的各種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樣,windowsxp的學習基本完成。實際上,在整個信息技術課中,學習windowsxp是一項最重要的內容,它是一個橋梁,溝通著用戶和微機,只有真正掌握了這一層,用戶才能高效率地使用各種其他軟件。解決了這個問題,以后的教學就輕松多了。如怎樣使用word等及網絡的使用,教師稍加點撥,學生很快就能掌握。
通過上述的教學,學生已會簡單的使用計算機了。但是,畢竟學生求知欲比較強,這樣在后期的教學中,我采取讓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散思維,讓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盡情地去探索、去研究,在不斷地探索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比如,有的同學在學習word時,對插入圖片提出了問題:怎樣在引入之前,對圖片作一下處理,讓它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我便把一些圖形編輯處理軟件介紹給他們,學生的認識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再如讓學生自己找材料,根據(jù)材料的內容進行輸入、編輯,各種各樣的材料,給我也出了不少難題,教師靠上輔導,師生相德益彰,都有很大收益。
任何教學活動總離不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條主線。信息技術更是如此。在學習書本知識階段,由于學生一周一節(jié)課,理論與實踐時間差大,我通過對比總結,把原來在教室內上一節(jié)理論課,再從機房上一至兩節(jié)實踐課,改為全部在機房上課,四十五分鐘時間,基本按“講—練—講—練—總結”這個模式,教師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過教師主機邊講邊操作演示,把每一個知識點視難易程度,進行一至二遍講解和演示,然后讓學生模仿練習15分鐘左右,接著教師利用5分鐘的時間對學生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重點進行第二次講解,之后學生再練習10至15分鐘,最后5分鐘時間教師抓住教學重點進行總結,把所學知識點系統(tǒng)起來。每一節(jié)課根據(jù)教學內容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時間安排。學生基本上能夠掌所學知識。
信息技術領域發(fā)展迅速、更新很快,新知識、新產品、新術語幾乎天天出現(xiàn)。新課程改革也從今年全面啟動,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地自我加壓,才能將信息知識更流暢地、輕松地、完整地講授給學生,才能讓學生始終走在信息技術知識的前端,跟上不斷發(fā)展的時代的步伐。
我認為,信息技術課,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幾種操作,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思想、一種意識,為我國各產業(yè)的長足發(fā)展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學生,是未來的建設者,如何使將來有更多的有志者為我國的信息技術產業(yè)作貢獻,這就需要我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把我國信息技術業(yè)的現(xiàn)狀講述給學生,讓他們知道我國信息技術業(yè)在世界上的位置,不斷激發(fā)起他們好好學習、為國效力的決心和毅力,讓我國的it業(yè)快速發(fā)展,以期早日趕上和超過it業(yè)的發(fā)達國家。
如何高質量的完成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我認為,除了教師在教學中不懈地努力之外,更重要的莫過于教學環(huán)境的改善。
一個良好的學校環(huán)境,對于開好這門新課是至關重要的。爭取領導的支持,現(xiàn)在從校長到各科教師,都非常關心支持這門課的開展。進一步加速學校的信息化進程,力爭用最短時間建成比較先進的信息化學校,擠身電化教育先進行列。有了這樣好的學校環(huán)境的支持,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才能日益走向正規(guī)化、系統(tǒng)化。
綜上所述,深深感到,只有立足實際,認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綱,研究好藏族學生,爭取全校師生的支持,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搞好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才能使工作有所開拓,有所進取。
信息技術課教師的教學工作一件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在機房上課時的紀律問題。應對學生人數(shù)多,機子少,接觸時光少,不少同學姓名也叫不出來,深入思想輔導教育難以落到實處,遇上一些不聽話的學生,總不能因少數(shù)幾個耽誤大多同學的學習機會,因此難免會感到課堂紀律不盡人意,自我又累得要命。
這段時光,我一向在思考著這個問題,如何來管理好課堂的紀律?我也曾請教許多有經驗的教師,他們說必須要嚴格要求學生,在他們心目中樹立威信。說起來簡單,要真正做到的話,可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究竟如何管理好課堂紀律呢?我一向在思考著。罵、懲罰那都是我自我極不愿意的做法,我期望的是學生們都能自覺地遵守課堂紀律。在課堂上學生坐姿端正,不交頭接耳,不做小動作,不隨便說話,舉手發(fā)言等等,這被不少人視為良好的課堂紀律,開始時我也這樣認為,然而,細心一想,卻發(fā)現(xiàn)它的不足之處。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常常意味著他們能按教師的預想,教師的模式,教師要求的方法從事課堂學習行為,就是學生能理解教師的意圖,順應教師的思路,密切“配合”教師共同完成所謂教學任務。然而時代在發(fā)展,我們呼吁課堂的民主化、人性化,我們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發(fā)生改變,孩子是我們教育的對象,要給孩子充分發(fā)展的空間,老師也不能再用老一套的管理方法管理學生了。
經過一段時光的摸索,根據(jù)自我平時的實踐,總結了一些維持信息技術課堂紀律的方法:
由于初中學生的好動,對于信息技術這一門能夠動手實際操作的學科有很大的興趣。但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完全依據(jù)教材介紹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掌握粗淺的知識后就反復不斷地作同樣類型的練習,那么學習就會變得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就會降低學生剛激發(fā)出來的那一點點的學習興趣,以至成為一種新的學習負擔。如果不及時調整,學生就可能做起小動作,甚至開始搗亂。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備課過程中深挖教材,改變教學策略,讓教學過程更有吸引力。
“精講”,是指對于學生自我看得懂的、易理解的資料,教師少講,甚至不講,讓學生自學;而對于一些較難的知識要有針對性地講解,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突破難點,讓學生掌握要領?!岸嗑殹保侵缸寣W生盡可能多地參加實踐操作,從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潛力。在學生實際操作時,教師加強巡回輔導,及時解決學生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這樣學生的精力就會集中到學習資料上去了。
互動能夠在小組合作中體現(xiàn)。小組合作實際上是一種優(yōu)、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優(yōu)生發(fā)揮特長,施展才能,差生盡其所能,學有所得。這實現(xiàn)了學生資源的共享利用。這種互動能夠調動優(yōu)、差生的用心性,將會明顯的改善課堂紀律。
有個別班級有些特殊,學生好像有些與眾不一樣,我用盡了我的對策,效果不盡人意,我就主動與班主任溝通,得知他們班有一套獎罰機制。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表揚與批評,班干部進行登記,統(tǒng)計到班級中。我持之以恒發(fā)現(xiàn)這個班級紀律明顯有了好轉,不再覺得這是一個特殊的班級了。
在我教學的班級里,我發(fā)現(xiàn)有部分學生有自身的優(yōu)點:紀律好、計算機基礎知識好、操作潛力強、在學生中有威信。我就充分調動這部分學生的用心性,任命他們?yōu)樾≥o導員,讓他們在自我學好的同時,輔導其他學生,并管好其他學生的紀律。
要維持好課堂紀律,教師務必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而威信的樹立又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素質。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信息學科的課堂是一個電子課堂,學生的行動教師是能夠隨時監(jiān)控的,透過遠程控制,容易讓學生潛移默化的轉變。剛開始,我經常聽到這樣的喊嘆,老師好厲害啊,在講臺給我輔導;老師上課控制了我的電腦,有沒有控制你的?老師網絡水平好高?。?/p>
其實那是什么老師厲害,什么水平高啊,只是將課堂教學軟件很好的利用罷了!
可見,要根本上管理好信息技術的課堂紀律,我們教師就應立足于人的發(fā)展,對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體現(xiàn)人文關懷。因此教師應要多一些人性,多一些理智,對學生多一分關愛,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
二.細心體會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
三.潛心研究,勤于調整反思。
課堂教學中的“反思性教學”有效運用,還要求教師勤于調整反思,即觀察、反思新的教學方法或補助措施的實際效果。可以說,調整反思是嘗試改進的延續(x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研究原有的問題是否已經較好解決,如果已解決,教師則應針對嘗試改進的成功方法,主動尋求進一步強化的方式和手段,以鞏固自己已經形成的好的教學行為,防止原有問題再次出現(xiàn)。如發(fā)現(xiàn)又出現(xiàn)新問題,謹慎地追問新問題的實質,針對新問題再次嘗試另外的教學方法或其它的改進措施。例如:在學習文言文詞法句法時,我常常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缺乏知識遷移能力。某個詞在此文中的意義與用法均掌握了,但一旦在另外的語言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就缺乏聯(lián)想能力和應變能力。不斷強化學生的認識,讓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只有勤于調整反思。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缎掠⒄Z課程標準》提出:要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活動之中是推動英語教學改革的途徑之一,它具有其他媒體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但是,由于受到條件、環(huán)境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農村小學,目前仍然有許多英語教師思想比較保守,觀念比較落后,對多媒體技術知之甚少,方法簡單,手段陳舊,課堂上,主要是以傳授知識為主,強迫學生死記硬背,忽視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學生們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久而久之,學生們的英語水平兩極分化,放棄英語的學生也是屢見不鮮。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集圖形、文字、動畫和聲音于一體,創(chuàng)造生動形象的教學環(huán)境,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能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活動實踐,提高實際應用能力,從而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英語水平。
信息技術化英語教學形象、直觀、效果好。它的動畫效果是其它英語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它可最有效地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從而突出重點、淡化難點,易于學生掌握。其交互性將授課內容和學生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動靜結合的特點,能充分再現(xiàn)語言情景,并將知識訴諸畫面,達到聲、畫交融。英語教學內容更具體、更生動,使人如身臨其境,學得輕松愉快,有樂趣;理解更加深透,印象更加深刻。從而,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原來枯燥的語言材料,不用費很大勁兒就能記住。
2.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優(yōu)質、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意味著“高密度”和“快節(jié)奏”?!案呙芏取笔侵浮皩W生外語實踐的量大、面寬”,而“快節(jié)奏”指“在設計信息技術課件時,英語教學節(jié)奏明快,練習轉換、環(huán)節(jié)交替緊湊。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貯存大量信息,我們更能多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營造一種輕松、愉快、適度緊張的課堂氣氛,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英語教師應重視利用信息技術做好英語課堂教學的復習(revision)、呈現(xiàn)(presentation)、操練(drill)、自由交際(freecommunication)等工作,使信息技術所能提供的圖像、影片、提示語和背景音樂等能發(fā)揮充分作用。
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應用的關鍵在于充分體現(xiàn)并充分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等到進一步提高。通過語言、圖像和聲音的同時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讓他們左右腦并用,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英語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得以進行大容量的仿真交際。在學生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其直接用英語思維的能力經常得到鍛煉,因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其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4.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交際環(huán)境。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多進行交際。交際主要是口頭的。作為英語教師,一定要事先對話題、情景、訓練項目(日常用語、詞匯、語法等)進行精心的設計。課堂交際活動的目的,是要讓學習者練習表達能力。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交際活動可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讓學習者有機會練習整體表達能力,有利于學習者自然學習語言。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英語教師注意創(chuàng)設良好的交際環(huán)境。離開情景交際是不現(xiàn)實的,課堂交際活動將課堂變成了一個“l(fā)ittlesociety(小社會)”,這樣的語言訓練更富有靈活性和挑戰(zhàn)性。我們有很多辦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交際環(huán)境,而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5.信息技術的應用利于認知主體作用的發(fā)揮。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類一生中獲得的信息有94%是通過視覺和聽覺獲得的,其中88%通過視覺,12%通過聽覺,可見,視覺器官是人類最重要的獲知器官。信息圖像化本身就滿足了每一位學生的不同需要,它能以各自不同方式和進度來對圖像化的信息進行個別化、理性化的篩選和理解。圖像化的信息本身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同步進行的多感官刺激,而單純口授和板書是無法達到這一點的。只有信息技術英語教學系統(tǒng)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和其他感覺器官,從而獲得最佳的認知效果。
以英語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英語教學,忽視學生的自主發(fā)展。課堂上,英語教師講,學生記,相同的英語教學內容,統(tǒng)一的練習,學生個性培養(yǎng)被忽視,學生特長無從談起。信息技術英語教學在同一空間營造出一個相對個性化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使每個學生都可得到與英語教師充分交流的機會,使個性化英語教學成為可能。
愛因斯坦說過:“教育所提供的東西,應當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巨的任務來負擔”。《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學習以及對英語文化有了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梢?,興趣是學好語言的強勁動力。信息技術通過視聽結合、聲像并茂、動靜皆宜的表現(xiàn)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擴大學生視野,它能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當然,興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續(xù)不斷。教師應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努力創(chuàng)造活潑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盡量多揚少抑,哪怕這個學生僅僅取得一點點進步??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苯處熞龅郊せ顚W生學習動機,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應付為主動探求知識,使之成為樂之者。
2、豐富教學手段,學無難事。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學目標,把平時從電視、錄像、光盤或因特網上收集的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的聲音或視頻素材制成課件,在課堂教學作為知識背景展示給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自然的學習情境,原聲電影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尤為突出,課堂應用視頻益處多多,首先是學發(fā)音的好材料,可以糾正發(fā)音,增強語感,提高口語水平;其次能學到最鮮活的詞匯和表達手法;第三,提高聽力,讓視覺幫助聽覺達到聽力的鍛煉;第四,可以給你提供一個全英文的環(huán)境;第五,可以感受異國文化差異。
通過多種教學形式的運用,會使學生們覺得學英語原來不是那么難,原來也可以這么輕松有趣,極大的激發(fā)學習的熱情。
3、拓展學習途徑,自主學習。
由于學生的學習需求存在差異,學習風格、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絡,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渠道,網絡上的各種媒體資源以及專門為英語教學服務的網站為各個層次的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教學的融合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單調模式,為學習者提供大量的直觀材料,豐富的信息資源將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
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英語教學必須緊跟信息化腳步。在英語教與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為教學活動服務,改進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英語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優(yōu)化,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更加有效地為英語教學服務。
4、創(chuàng)設實踐環(huán)境,體會樂趣。
英語是一種語言,語言來源于生活,我們學習這門語言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在生活中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的放矢,根據(jù)教學內容,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不同的實踐環(huán)境,如問路、打電話、采訪、表演等,實施情景教學。這樣使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感受到了效果,只有他們把英語應用于日常生活中時,他們才會真正體會到英語的價值,英語新教材內容豐富多彩,教師要潛心挖掘教材的內容,從課文內容中取材,在網絡媒體上設景,為教學實踐營造一個真實的社會氛圍,使同學們在一種真實的情境中感受到真正的語義,真實的語感,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學習中進行感情、思想、語言的`交流。教師應多為學生提供學以致用的機會,由淺入深,由點及面,引導他們在做中學,在學中用,掌握知識,收獲快樂。
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經走入了我們的生活,成為改變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發(fā)展的得力工具,它在教育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必然對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在學校教育中,課堂教學仍是實現(xiàn)教育目的、任務的主渠道。因此,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必將做對素質教育的落實與創(chuàng)新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信息技術在本次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具有潛在的優(yōu)勢有:教學內容直觀、操作使用快捷、方便,使學生眼、耳、口、手、腦等各種感官并用,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在軟件的選用上,符合教學內容的要求,便于實際操作,能夠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在教學中是通過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啟發(fā)并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先出示課程表效果圖,帶領學生認識表格的組成結構,給學生明確任務(制作接近效果圖的一張課程表)。
1、對齊表格文字。
2、合并單元格。
3、添加表格線的理論知識,教師示范,學生看著大屏幕跟著操作,引導學生完成本節(jié)課的任務。
其中,教師在介紹了制作課程表的一般方法后,布置學生制作"班級功課"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測試學生對表格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95%的學生都能迅速地完成這一表格的制作,學生嘗試表格的制作成功后的喜悅。
在談編輯課程表時,首先確定選取編輯對象,具體介紹了選取方法,清晰、及時,并指導學生通過鼠標調整表格的列寬或行高的方法和技巧,為下節(jié)課美化表格做準備。最后,要求試制作"雙休日活動安排表"這一殘缺不全的表格,給學生設置難度,目的是為了解學生對本次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和實際操作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節(jié)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每一個小任務的提出,都要事先出示課程表效果圖,讓學生面對眼前的實際問題,指導學生看書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隨后教師示范,學生看著屏幕跟著一起解決問題,效果良好。另外,要求學生試制作"雙休日活動安排表"這一殘缺不全的表格時,教師一定要巡視每個學生,必要時結合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進行個別輔導,讓學得不扎實的'學生也能嘗受到成功的喜悅,以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鍵盤是計算機最基本、最常用的輸入設備,通過鍵盤接口與主機相連,用戶通過按鍵向計算機輸入信息。本課學生學習的是標準的104鍵鍵盤。學生已經學習了鼠標操作的能力,在第七課安排學生認識鍵盤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的。學生學習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下面的指法練習和畫圖等簡單的學習。教材根據(jù)教學重難點安排了四個學習板塊,分別是鍵盤分區(qū),主鍵盤區(qū),光標控制區(qū)和小鍵盤區(qū)。其中主鍵盤區(qū)是本課重點,掌握使用方法,初步識記字母鍵位。每個鍵區(qū)上的鍵位的認識和使用,不能夠死記硬背,要讓學生在認識的基礎上,通過練習和實踐來掌握。
直觀演示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迅速地認識事物,因此,教學認識鍵盤四區(qū)時,我用比一比,說鍵盤上的字母,讓學生來找,讓學生熟知各區(qū)的名稱的同時,也能夠了解各區(qū)有哪些字母和數(shù)字。加深了學生對鍵盤分區(qū)的認知力。
對于基準鍵的學習,我采用了讓學生試一試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把手放到鍵盤上,怎樣放才舒服,從而引導正確的方法。
打字的坐姿內容比較簡單,教材上敘述的也較為清楚,我采用“嘗試自學”法來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一邊學一邊調整自己的坐姿。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過程,學生都能參與探究;注重情感,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避免正面否定學生,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在這樣一個生動愉悅的教學中,領悟鍵盤的認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moban/257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