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伙人》以新東方三位創(chuàng)始人為原型,講述了80年代的三位大學生的青春史、創(chuàng)業(yè)史,影片《中國合伙人》是由著名導演陳可辛執(zhí)導的以青春勵志為主旋律的電影,內地三大小生黃曉明、鄧超、佟大為等強強聯(lián)手首次合作。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觀看中國合伙人觀后感1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20044觀看中國合伙人觀后感100字1
1、《中國合伙人》中的三個朋友開了家英語學校叫“新夢想”,但吊詭的是,其實他們在夢想上根本無法達成共識(其實只是不愿意承認)。“夢想”當然沒有貴賤之分,好像黃曉明的“夢想”其實就是踏實賺錢,佟大為的“夢想”就是踏實過日子,而主人公鄧超經(jīng)常把“改變世界”掛在嘴邊,但在黃曉明看來,這不過是鄧超基于家族傳承的需要,以至于到他們一起開公司后倆人有了沖突,黃曉明想到和解的辦法還是給他買一套300平米的房子,但鄧超說這他媽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那他到底想要啥?
電影的結尾給了答案,當鄧超知道好朋友黃曉明砸了一筆錢將實驗室以他命名后,他喜極而泣,嘴里還傲嬌似地說出“土鱉”二字,當然,導演說這些其實和錢沒關系,他給出了一個解釋,說這部電影的三個主人公其實是有共識的,他們的“中國夢”其實是“尊嚴”!
2、陳可辛真的是太機靈了,為了駕馭完滿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三條主線,他用了《花房姑娘》用了《光陰的故事》,他讓長頭發(fā)的佟大為背拜倫英文版的“多年以后何以賀汝,以沉默以眼淚”,他甚至于cosplay了《社交網(wǎng)絡》和《頤和園》的某些場景,他讓這些幾乎讓文藝小青年一擊即中的碎片神不知鬼不覺的串聯(lián)起飄渺的主線。
鄧超所代表的徐小平是理想主義,他是美國夢的啟蒙者,他在中國與公安吵架也動不動就用起美國的自由民主精神,他的口頭禪是,信不信我告你。但是最后他徹底顛覆了離開北京時的豪言壯語,他說,我再也不回來了,然后,他回來了。并且是黃曉明用現(xiàn)實主義的鈔票,反擊了他在美國受過的委屈。
佟大為所代表的王強是浪漫主義,初戀女友是洋妞,最喜歡的詩人是拜倫,為了洋妞女友放棄了簽證,但是卻被拋棄滯留。他燒了詩集,在賺了第一桶金之后在卡拉OK里面摟著一群姑娘唱《海闊天空》,再后來,他娶了學校里面做飯極好吃的胖妞前臺。一個天天讀拜倫的浪漫主義者說,幸福就是不折騰。
而黃曉明所代表的俞敏洪,作為loser追上了學校里最漂亮的妞,出去找家教賺錢是為了給她買奇貴無比的托福書,被學校開除了之后不得不開個培訓班糊口,他哪里是招人合伙啊,他分明是說,我唯一的朋友,我唯二的朋友,給我?guī)蛡€忙吧,我開了個頭,但是做不來啊。所以,鄧超說要擴大每一個規(guī)模的時候他心里都極度的不樂意,他覺得我錢已經(jīng)夠了啊,我已經(jīng)是中國的NO.1了啊,我嘴上這亂七八糟的一套是最符合中國國情的東西了啊。但是,他帶著中國傳統(tǒng)最深的印記走上了最不符合他性格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道路。
3、中國合伙人里面幼稚的成功學是沒錢就沒尊嚴,有錢了就去羞辱曾經(jīng)羞辱過我們的人。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窮其一生的不得志和耿耿于懷,往往是當時被人委屈和羞辱的時候沒能好好的還手,當我們能用最簡單粗暴的方法讓自己對過去的心結釋懷,為什么不呢。
更何況,帶著黃曉明佟大為回到西餐廳的鄧超,我絲毫沒看出他回去顯擺羞辱的氣勢,當我們走過了人生的某個階段,再回頭去看當時的痛苦,我厭惡它,懷念它,終于分享了它,然后想要徹底的拋棄它。
所以,作為朋友的你,聽了它,最終讀懂了我,所以你為我所做的一切,即便簡單粗暴,都那么彌足珍貴。
我在意的,并不是終于有了寫著我的名字的實驗室,我在意的,是你終于終于讀懂了我自私的野心,卻也為了我,不符合自己性格的義無反顧走下去。
其實我最喜歡佟大為說的一句,他說,這些年,我是為了你們倆,才一直走下去。
4、80年代那一幫人,圍成一圈笑談自己的夢想,那時的人可以很輕易說出:我熱愛我的國家,我渴望自由民主。隨意的語氣好像問“你吃飯了沒有”。那時的北京還有星星畫展、四月影會、北島的詩歌“卑賤是卑賤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在一代年輕人口中傳唱……《今天》詩刊的印刷紙張還是芒克、北島、黃瑞從各單位順出來的,用的是一臺破舊的油印機,七個人在一間只有六平米的小平房,地處農村與城市的邊緣的兩不管地區(qū),輪流倒班,整整忙活了三天三夜才印刷完,查建英回憶第一次參加《今天》詩刊聚會,幾個人穿過一條黑糊糊的胡同,走進院子最深處的一個人家,一推門進去,里面坐了一屋子人,都穿著當年灰不溜秋的藍衣服,特別樸素,屋里燒著爐子,上面蹲著一把錫鐵大茶壺,旁邊一個沙發(fā)后背上還窩著一只肥胖的貓,在煙霧蒙蒙里眾人表情都特嚴肅,大家聊文學觀創(chuàng)作觀,意大利的維柯,話題內容已記不清了,但永遠有一種鄭重虔誠的氛圍。大家都把文學當作天大的事情,慷慨陳詞,討論起來簡直就像宗教集會里討論上帝的真意一樣,陳凱歌也常加入其中。搖滾樂只在小范圍內流行,周國平說第一次見到崔健是在中央樂團一間小小的宿舍里,崔健沉默寡言,說他文化不高,寫詞費勁,不喜歡讀書,卻喜歡讀《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崔健說他就要用搖滾樂去捶那些講大道理的,有權有勢的,或每天生活在蜜罐里唱甜歌蜜曲還大紅大紫的人。西單還有一面墻,站在這面墻后你就可以說真話,無論政治、哲學、文學辯論、哪怕是談論某個領導人,都不會有人騷擾你。墻壁上沒有某某壯陽藥、房價一平幾萬、富商求子治療性病的廣告,你能看到一些斗大的字眼:吶喊!自由!希望!中國!民主!
5、拋開觀眾個人的人情經(jīng)驗,《中國合伙人》影片的主題情懷和價值觀設定非常巧,在五毛和公知中巧妙的找了個立足點。實際上,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在影片中語焉不詳,最核心的恰恰是幾個人物態(tài)度和思想的轉變。關于美國,從美好的期望,當美帝狗的夢想,到去了美國不盡如人意,再到獲得成功還不被美國人待見,最后一盒月餅加上幾句貧嘴用價值觀輸出完爆美國。盡管故事三分實七分虛,略顯雞血假大空。但僅從電影來說這種情懷的升華,真的是很巧妙也很成功的。
#20045觀看中國合伙人觀后感100字2
電影《中國合伙人》故事的藍本不言而喻,從劇作上來說,它通過抽絲剝繭的細節(jié)設置,還原了一個“中國夢”的實現(xiàn)過程:甘為人下的謙卑態(tài)度、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趨利避害的實用主義原則,以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終于換得揚眉吐氣、衣錦還鄉(xiāng)的成功,簡而言之:雞血加雞賊,無限約等于雞犬升天。過程的確很有意思,細想想有點兒沒意思,但再琢磨,就是這個意思。
中國夢好不好?中國夢對不對?這兩個問題就沒有辦法,獲得一個統(tǒng)一的答案。
我覺得世界人生最大的無趣在于,我們不認同別人認可的標準,卻又渴望別人的認可,愛情如是、事業(yè)如是、生活亦如是。前者是我們渴望脫俗,后者是我們又未能免俗。當我們在對方的標準里做不到最好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懷疑自己的標準是否牢靠。所以,一輩子,我們都在征服對方和勸服自己之間不停徘徊糾結,大部分人,就這么稀里糊涂地度過了一生。
在這樣一個時代,有這樣一個艱難的歷史選擇,說到底我們還是背負了歷史的包袱。我們那么渴望堅持自我,又那么渴望他人的承認,而后者本身就是對前者最大的否定。所以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不用繼承某種屈辱、不用承擔某種壓力,不用奮力站起來證明我們能站起來,能想躺著就躺著,只因為我們真的喜歡躺著。總之一條,不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最后想說,成冬青詮釋的中國式成功,充滿了某種實用主義的得意。而王陽詮釋的中國式幸福,則有自欺欺人的妥協(xié)。這種的態(tài)度,充滿了某種無奈,也或者,才是我們每個人尋找答案的開始。
胡亂寫了這些,再胡亂寫個結尾。
風往哪里吹,樹就往哪里倒正青春,我們以為我們是風,青春后,我們才知道我們是草。
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20046觀看中國合伙人觀后感100字3
每一個成功人士的創(chuàng)業(yè)史都是一部史詩。
他們,一個是自視甚高,鋒芒畢露的海歸后代;一個是醉心詩詞,風流倜儻的浪漫騎士;一個是不修邊幅,默默無聞的一大土鱉,正是這樣各走極端,格格不入的三個人,在偶然之中建立友誼,并創(chuàng)下一段神話。
《中國合伙人》開篇沉悶無趣,孟曉駿和王陽不愿浪費青春聽那沒出過國的老師紙上談兵打算棄課而去時,一群頗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思想的同學蜂擁而至為老師討公道。兩人奪門而逃,奇怪未有同學追趕而來,才發(fā)現(xiàn)是成東青用血肉之軀擋在了里面。這個橋段的出現(xiàn)開始令影片別開生面。
永遠不要輕視你身邊那個傻里傻氣的小土帽,或許有一天他所迸發(fā)出來的是你前所未見的正能量。
確實,唯有成東青敢在大是大非前沖上最前線,大義凌然,力挽狂瀾。
他天生就是領導者,他身上蘊藏了與生俱來的風范。
一個成功的商人必須要會氣勢磅礴的演講,演講可以闡述個人思想,氣勢可以帶動聽眾產生共鳴。
成東青就有這樣的本事,也是他最大的人格魅力。
馬云的卸任演講感動千千萬萬人,頗具震撼力,就是同一個道理。
80年代,一大幫子人擠破腦袋簽證去美國,面對虎視眈眈的面試官被拒是常態(tài),當然也有帶著夢想成功奔赴異鄉(xiāng)的。
孟曉駿是三人中成功出國的代表,他帶著一腔熱血,在朋友面前做足凌然的架勢,堅定的說我不會再回來了。背轉身去卻淚流滿面,頗有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悲壯氣勢。
然而堂堂北大高材生在異國并無用武之地,連實驗室喂小白鼠的工作也因為專業(yè)不對口敗給同為中國人的生物系同學。對方在門口遇上神色黯然的孟曉駿,他并沒有因為自己獲得了這份工作而沾沾自喜,更多的是無可奈何??梢姰敃r的中國年輕人在美國面對的都是同等的際遇。
孟曉駿何許人也,是會在書本里夾帶寫著“總有一天你會讓我嫉妒的”話語作為自勉的清高人士。他給不了生物系同學一個笑臉,因為那一刻他看清了赤裸裸的現(xiàn)實,并對自己的境遇無比痛心。
真正讓孟曉駿的信心土崩瓦解的不是之后自己去做了連小費都收不到的侍應生,而是無意中發(fā)現(xiàn)從小苦練鋼琴,十指不沾洋蔥水的妻子在洗衣店做苦工。孟曉駿不得不狼狽歸國。
三人行,必有一人籠絡人心。王陽始終在充當這個角色。后來原本視孟曉駿為偶像的成東青會跟他說“NO”了,從此兩人之間的火花一觸即發(fā)。與世無爭的王陽游走在兩人間,每有爭論,每作說客。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guanhougan/5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