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熔爐》這部電影,感覺是無比的沉重,憤怒;感到社會是如此的黑暗;感到金錢權利凌駕與法律之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熔爐觀后感600字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熔爐觀后感600字篇1
雖然很多時候我們努力的結果都不如想象中那么圓滿,甚至太過讓人失望,但是,小小的力量也是力量,小小的努力也是努力,小小的愛心也能溫暖人心。就像電影中最后的一句臺詞:“很多時候,我們的努力奮斗,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p>
電影講的是一個很離奇的事件,一所聾啞殘疾兒童學校,披著慈善的外衣,其中的校長、老師卻有好幾人都對學校中的多位學生施行侵犯,證據確鑿,受侵犯的學生也勇敢走出來,為自己進行辯護??墒?,最終的現實還是非常殘酷,盡管有兩個大人懷著善良的心始終在幫助這幾名聾啞兒童,可是校長強大的社會關系讓他最終只是受到了十分輕微的懲罰,用錢就擺平了所有的麻煩。
直到最后一刻,我都希望像往常一樣,看到正義被伸張,好人戰勝壞人,可是沒有,一直到結束,都滿含著無奈和壓抑。我從憤慨到同情,最后歸于平靜。雖然我早就知道,這社會的陰暗面不是我一個人想改變就能改變得了,即便是在電影里,也實在很難想出幫助弱者度過難關的辦法,沒有超人,不能隨心所欲懲惡揚善,所謂法律也在很多時候被那些有權勢的人利用了。這就是現實,殘酷但是真實。
我知道在我們這些資源緊張,競爭激烈的社會里,生存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雖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君子,這世界有很多好人,可是壞人也不少,“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使得壞人生活下去更輕松,好人的空間則越來越小。但是,固執的我還是不愿意放棄,努力掙扎著,為自己的理想擠出空間,也與更多像我一樣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就算最終什么也改變不了,我也不想讓這社會的陰暗面改變自己。
熔爐觀后感600字篇2
近幾年國內最為火熱的話題非兒童性侵案事件莫屬,2013年“校長開房找我照”的走紅也說明民眾對這樣一種不齒的社會現象的關注,這讓我想到我之前看過的一部韓國電影《熔爐》。
《熔爐》相對于“校長開房”事件要更為殘忍,校長連同教師向其所在的聾啞學校的孩子下黑手,在被舉報之后動用“錢權拳”等一切手段鎮壓,哪怕是在確鑿的證據之下,仍可安然無恙。這樣的故事無不批判了這個權利至上金錢至上的世界以及懦弱無助無知的民眾。全片提及了許多的司空見慣的社會現象,諸如花錢入職、相關部門處理事件相互推脫、收買執法部門等等數不勝數,這樣的現象不僅僅是韓國,這已經是全世界的頑疾。學校,本應是一個最美好的地方,這里有童真,知識,單純無邪的世界,教師與校長本應受人尊敬與愛戴,“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古訓還歷歷在目,可就是在這樣一個純凈之地卻成了一些衣冠禽獸的天堂,將魔爪伸向本就已經很弱小的聾啞孩子,從此每個幼小的心靈都有了不可磨滅的傷痕。法院,執行法律的最高場所,任何觸犯法律之人都不應在此逃脫法律的制裁,但就是在“錢權拳”的威逼利誘之下,作為法律執行者的律師和法官都低了頭,再確鑿的證據都不能使其繩之以法,再看似值得信賴的人都會一走了之。法院門口懸掛的“自由平等忠義”,是如此的觸目驚心。前官禮遇更是對法律的直接蔑視。
人性,無盡的貪婪,無盡的欲望。孩子對施害者的反抗,維權人對執法部門的反抗,群眾對警察的反抗,進而到普通民眾對“錢權拳”的反抗,正義對邪惡的反抗,無一不被鎮壓,這些反抗都太過無力與渺小。當正義不能掀翻邪惡,邪惡便成了正義。最后民秀為了報仇與老師的同歸于盡,是社會底層民眾的無聲吶喊,是正義永不屈服的精神。世界上最美麗最珍貴的反而是聽不見看不清的,這樣就聽不見看不清那些人性的丑惡,最美麗最珍貴的只有用心才能感受的到。而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熔爐觀后感600字篇3
雖然早已對《熔爐》這部電影的劇情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從各位朋友的口中知曉一些評價,更看過一兩篇影評。然而,真實的用自己的眼睛、心靈去看這部電影之后,目前的狀態和聾啞人別無二致——所有的吶喊都匯聚在胸口、張大嘴巴卻永遠無法呼喊出心中的聲音。此時的心境沒有郁悶,沒有哀傷,沒有憤恨,而是極度的無力。所以,只好熄掉自己的聲音,僅僅用這無聲來對抗四周的死寂——那能夠吞噬掉一切聲音的黑暗。
對于這部電影,令大家深刻的就應是那樣一句臺詞“我們努力奮斗,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讓世界不要改變我們?!边@句話出自年輕的人權組織成員之口,表面看上去十分勵志,也值得稱頌。然而,她終究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在應對現實的一面,她有更多的抉擇。相對而言,本片的主角一人肩負家庭職責的男教師卻更讓我關注。在他的世界中,現實的拉力和誘惑是更大的,他能夠體會到更多的關于不被這個世界改變所要付出的艱辛。影片似乎也是出于這種思考,所以讓這句話并沒有從他的口中說出來。相反,他一向以一個類似沉默者的形象出此刻電影中。他的默默和堅強是無聲的,也是沉重的。因為他的肩膀上左邊是正義良知,右邊是世事艱辛。這兩者在他身上加諸的力道是如此之大,因此他的抉擇才會如此有張力。
雖然我也是個已然涉世的青年,但是目前的日子還好,算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就猶如人權組織成員一樣,能夠因為微薄的薪水為自己的理想為自己所喜歡的事業義無反顧。然而,人到中年卻陷入事業和家庭雙重職責的男教師的生活又是怎樣的?我想更多的人是能夠理解他的:深處困境,這份工作對他來說能夠說是彌足珍貴的。加之女兒與母親的職責,他對于事業和金錢的依靠性會更大。故而,他所面臨的世界是更為困難和黑暗的。當他應對這個事件的時候,也曾猶豫,也曾隱忍,更曾自私的思考過自己和家庭的最大利益。他的搖擺不定時十分人性化也是十分具有合理性的。在生活的重擔面前,他的選取太少??v然如此,他卻無法容忍自己對此不聞不問,更無法寬宥自己的私心。所以,他選取了另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
同樣的一件事,關系到他的兩種“職責”——一種是作為一名老師,或者說一個人應有的正義感的職責,即道德層面理想追求;一種是作為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養家的職責,即現實生活的無奈。無論他如何去做,都會辜負其中一項職責。電影幾次在他選取的時候都加大了這兩種職責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而他也在一次次壓力的夾縫中艱難前行。我能夠想象他抉擇的時候是多么的困難,卻永遠無法身臨其境的去體會他當時的情緒?;蛟S,一般是快意恩仇的如釋重負,但另一半又會陷入深深的自責中。
影片中以弱勢群體對抗強勢群體,以“個人”對抗“群眾”,以不健全對抗健全……這些統統是外在的“殼”,撥開來,里面的“肉”但是是利益最大化的制度本身。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不變的主題。它深深藏在每個人的DNA中,隨著我們一代代傳承下來,而人類的發展也是因為利益最大化的趨勢在不停地前進著。在本片中,之所以無法撼動這樣一個大家明知是錯的群體,原因在于他們構成了利益共同體。小到學校保安,中到警察,大到檢察官、法官……甚至是更高層的領導群體。談官官相衛的話似乎僅僅是權利使然,但是利并不僅僅僅是官場的問題,幾乎每一個個人都能夠從一個事件中獲得自己的最大利益,因此當一件事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時,只要是在這個利益團體中的人就能夠成為幫兇,猶如那些簽署了妥協協議的家長們。即使不是助紂為虐也能夠成為鐵板上的一顆螺絲。當一個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能夠透過這樣的利益集團獲得好處,那么剩下的人便只能成為他們砧板上的魚肉。在他們看來,這些人居然要沖破這樣的防線為自己討回一個公道是多麼的滑稽與可笑。在掌握著話語權、審判權、執法權的群體面前,那些為了正義、公道而奮戰的人看上去的確不自量力。他們的力量便是這不斷加溫的熔爐,他們在不停地軟化其他人,盡力拉攏他人成為融化他人的一份子,如此,這爐子才會越燒越旺。
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結尾并沒有一個光明的結局,讓我感到殘缺的欣慰。欣慰是因為這才是現實,如果全面勝訴、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那么我是不會相信的。作為一個有著必須社會閱歷和認知的人來說,我不相信這樣的理想局面會出此刻此刻。而殘缺,是作為理想化的我來說,從心理上是期望這樣一群人得到他們應有的懲罰。但是,現實終究是現實,而今,這部電影能夠拍攝、能夠上映、能夠走進千家萬戶引起大眾的關注和共鳴,已然是不錯的成績。
在這個大大的熔爐之中,或許你、我以及你我身邊更多的人并不甘愿被高溫所融化,并不單單向著自我利益最大化而泯滅了良知。那么,如果你要做熔爐中的這樣一塊時刻持續自我的一塊鋼材,你不僅僅時時刻刻銘記自己的初心,更要持續心中永遠擁有一塊凈土。我不敢保證自己在何時何地可能就被這個大大的熔爐融掉了,但我期望自己的堅持與努力能夠繼續下去,直到無能為力為止。
因為我明白,在世界面前,一個人要做到多努力才會不被改變。又或許,我根本不明白一個人要多努力,才能夠不被世界改變。
熔爐觀后感600字篇4
一座名叫“霧津”的小城,一所名為“慈愛”的聾啞學校,一位為當地教育做出巨大貢獻、擁有廣泛人脈資源、還是教會成員的“慈善”校長,這一切,都隨著新來的美術老師姜仁浩的到來而真相大白……
韓國電影《熔爐》是一部關注兒童“性侵”題材的電影,它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于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的性暴力事件為藍本,力圖描述該悲劇并揭開悲劇背后的黑幕。整部電影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憤怒、悲涼還有絕望,電影的配樂低沉而蒼涼,細節的設計也讓人觸目驚心——受侵犯孩子恐懼的眼神、所發出的奇怪的尖叫聲;打著慈善面孔的校長和教師對孩子們肆無忌憚地毆打、凌辱和侵犯;美術教師姜仁浩面對外界壓力和內心良知時的掙扎、無助,都刻畫得淋漓盡致,深入人心。當看到聾啞孩子被性侵時的恐懼、無助;當看到校長在法庭上一副勝利在望、一臉無辜的丑態;當看到儒雅文弱的美術老師姜仁浩和朋友人權組織成員徐友真為了受侵犯的孩子們四處奔走的無助;當看到因審判結果不公正,受害學生全民秀憤怒地拿出刀子捅死了傷害他的老師樸寶賢而致使自己也走上悲劇的結局,我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憤怒和激動,淚水涌出了眼眶……
影片中的啞語美術教師姜仁浩事業不順,妻子早亡,留下一個患有哮喘病的女兒和奶奶一起生活,他還要靠關系給錢才謀得一個美術教師的職位,就是這個表面上看起來溫順甚至懦弱的男人,在面對生活的艱辛、人情的壓力甚至生命的威脅時,和同伴一起,與邪惡勢力角逐,指引孩子們的心靈重遇光明。該電影讓我們充分看清了人性中“善”與“惡”的角力和對比,認識到最可怕的“惡”不是直接的、赤裸裸的,而是偽裝在“善”面孔下的“惡”——以“慈愛”命名的學校、打著“慈善”牌子的校長,私下里卻干著見不得人的勾當,在事情敗露之后,利用人脈關系,影響審判結果。兒童性侵事件本身已經令人發指,而影片中所傳遞出的比此事件更可怕的,是本該行使正義、公平的人和社會組織暗中卻偏袒權貴,進行著骯臟腐敗的交易;社會權力被權貴所把控和掌握,使受害人蒙冤,使惡人逍遙法外。審判的緣起也是迫于媒體壓力和人權組織的呼聲,整個庭審過程的臺前幕后,從起訴方到被訴方,從受害者到他們家人,從上層人物到公眾媒體,以及這起社會事件的方方面面,影片都做了理性地表現;影片雖然在情感上直擊人心,表現的過程卻很理性,不追求刻意煽情,這樣能讓觀眾更深刻認識到發生這起悲劇發生的社會背景。該片導演黃東赫說,“片中該事件雖然已經有了法律上的判決,但社會的判決還遠遠沒有結束,也遠遠不可能結束”;社會,也像一個大熔爐,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其中,遭受百煉千錘,“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p>
熔爐觀后感600字篇5
社會,可以解釋為共同生活的人們通過各種各樣社會關系聯合起來的集合。就如同本片的片名一樣,社會是一個巨大的熔爐,每個人都身在其中,互相關聯著,影響著,這其中夾雜著各種黑暗丑陋與罪惡,同樣也會有光明美麗和正義。而反映社會現象的電影,更像是默默的觀察與記錄者,無需表態,但是公道自在人心。這類影片如同一劑麻醉劑,讓生病的社會之痛稍微緩解,雖然無法治愈社會之病,但是它存在的價值必不可少。
韓國很多反映社會現實的片子。而社會現實往往沒有happy ending,經過藝術加工的電影并沒有讓人有一絲安慰,反而讓人陷入了一種無助無奈的情感中。
《熔爐》亦是如此?;谡鎸嵣鐣录木?,不需要看完,我們也能猜到結局。法律在某些時候只是位高權重者的武器,而弱小的平民百姓只能認命。于是我們可以看到片中把上帝掛嘴巴的衣冠禽獸最終逍遙法外,也可以看到無奈的申訴者和那幾個被的孩子尷尬的結局。公平永遠只是相對的概念,即使在威嚴的法律面前,也會出現不公平的情況。畢竟雙方所處的地位和境遇本來就不是平等的,比如片中勢單力薄為被的孩子伸張正義的美術老師,他需要面對的是位高權重影響大人脈廣的禽獸校長,他一貧如洗,而對方家財萬貫,即使證據確鑿,對方也能搬弄是非,洗清罪名。
《熔爐》如同”斷箭“一樣,我的評價是雖然談不上是好看的電影,但是絕對是好電影。它的好在于對現實社會現象的關注,在不破壞事件本身大的框架和內容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平鋪直敘的`表現方式,沒有過多的枝末細節和復雜的劇情,更沒有刻意的加入創作者自己的主觀意識,,讓觀眾更加關注事件本身,雖然藝術性和可看性稍微弱了點,但是它的社會價值與意義卻是無法忽視的。
這類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往往都有個無奈的結局,雖然大家無奈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是其實大家心中都希冀著另一個結局,希望不管世事如何變遷,而罪惡卻永遠不會熔化在社會的大熔爐中。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guanhougan/115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