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來說就是看完書后的感觸。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砻鞒切┦聝鹤x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1
今天放學回家,我把作業(yè)做好了,看時間還早,便隨手拿起《明朝那些事兒(陸)》讀起來,雖然講的是歷史,但真是太有趣了。
這冊主要講了“三大案”引發(fā)的黨爭,魏忠賢興起及袁崇煥之奮戰(zhàn)。自張居正去世后,便無人敢管明神宗萬歷。為爭國本,萬歷與大臣們展開拉據(jù)戰(zhàn),三十年不上朝。東林黨隨即興起,與齊、楚、浙三黨明爭暗斗,借國本之爭扶持明光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朝政,可見團結是十分重要的。
記得有一次打乒乓球,我和曹安東搭配,對戰(zhàn)其他雙人組合。對手很強大,每次都朝我們的弱點打,不過每次我們都贏了,這主要是我們配合得好,團結一心力量大!我們的秘訣是,短球我來挑,長球他來拉,扣球我來抽,搓球他來接,我們都讓對方把自己的長處發(fā)揮出來,這樣就戰(zhàn)無不勝了!
這冊中,我最喜歡袁崇煥。他考上了蔗吉士,并拜朝師孫承宗,訓練出一支所向披靡的大軍。在錦州,努爾哈赤以絕對的優(yōu)勢攻城,袁崇煥率領軍隊奮勇殺敵,并用炮火、火筒攻擊,將士們團結一致,齊心殺敵,致使對方傷亡慘重。最后,努爾哈赤發(fā)動所有兵力拼死一搏,袁崇煥則講究策略,擺出“三環(huán)陣”抵擋,誘敵深入,努爾哈赤中了連環(huán)計,全軍覆沒,自己也中箭身亡。
這就如同打乒乓球,要講究戰(zhàn)術和策略,除了要了解對方的弱點,還要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壓著對方打,牽著對方的鼻子走,讓對方不能發(fā)揮,這樣自己就會越打越順手,直至勝利!
學習也是一樣,也要講究方法,對自己不好的功課要多花時間看,多練習多鞏固,成績總會有提高的。另外要勞逸結合,保持精力,學習的效率才會高!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2
爸爸媽媽常說:“那些歷史片子在電視上放出來雖有趣,卻體現(xiàn)不出它的奧妙,但是在書中描寫出來,每一個精煉的動作,每一處優(yōu)美的景色,都美輪美奐,生動具體?!?/p>
這幾天,我看了《明朝那些事兒》的第一部——洪武大帝,初次見識到如此的智慧。他講述了一個朱元璋怎樣從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農(nóng)村小孩,坐上龍椅與他的子孫爭奪皇位的故事。
作者自己也說最討厭那種故作高深的文章,他用非常樸素的方法來描述,而最開始心理描寫最多,讀到好句時,我會把它劃下來。
朱重八已經(jīng)沒有了家,他所有的只是那么一點可憐的尊嚴,然而討飯的生活使他失去了最后的保護。要討飯就不能有尊嚴。
生命的尊嚴和生存的壓力,那個更重要?
是的,朱重八,只有失去一切,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力量和偉大。
……
是的,即使你擁有人人羨慕的容貌、博覽書群的才學,揮霍不盡的財富,也不能證明你的強大。因為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這文字不能算高談闊論,但它擁有無窮的魅力,它是何等的精煉而又樸素我甚至很驚訝,這些文字怎么給他寫出來的?
作者的文字有時讓人開懷大笑,有是讓人緊皺眉頭;它讓人一下子就進入他的文字里,讓我們?nèi)褙炞?。我一看就是一個多鐘頭,我看他的文字有一種讓人立刻忘我的特殊功能。也許是我對
作者太崇拜了,但他就是用幽默的網(wǎng)絡紅詞來逗我們讀者笑,有事媽媽會用異樣的眼神來看我,還說:“真是越大越像瘋婆子!”
歷史很精彩,精彩不精彩不光是由歷史決定的,更重要的是由:描述歷史的人,和他(她)的寫作水平來衡量的!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3
我喜歡歷史,這次我讀的是《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講的是朱元璋的一生。
朱元璋的一生很偉大,他從一個窮苦的放牛娃造反至一個皇帝的故事,讓我簡單介紹一下朱元璋:別名朱重八,家庭出生為貧農(nóng),出生為公元1328年,逝于公元1398年,他的出生歷程: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貧民家庭,主要工作就是為劉德這個大地主放牛。自此他就為劉德放了12年的牛,后來天下大饑荒,朱元璋的親人幾乎全部餓死了,他只能去寺里當和尚。
公元1344年,17歲的朱元璋去了寺里干雜活,不到50多天,寺里也漸漸缺了糧食,所以只好去化緣,說的好聽叫化緣,其實就是討飯。在討飯的途中,他受盡了侮辱和白眼。
公元1347年,在外漂泊,討飯了三年的朱元璋,回到了故鄉(xiāng)的皇覺寺里,繼續(xù)開始了他的和尚生涯。在寺中打水、做飯,擦佛祖的金身,而且還要伺候以前的老和尚。當時的和尚能喝酒吃肉,而且還能娶老婆,整天佛不拜,游手好閑。這些臟活累活當然由新來的朱元璋干。
公元1352年,從這一年開始,朱元璋就進入這一生中最光耀的時刻,也就是造反。朱元璋先投奔了駐守在濠州,但是他覺得在郭子興這種肚量小的人混下去,肯定不能征服天下。于是自己帶了24個人出去打天下,后來他的勢力越來越強,打敗了他爭取皇位的最強敵人——陳友諒。
公元1368年,朱元璋當上了皇帝,帝號為洪武大帝,但是朱元璋卻開始殺戮功臣。原因是因為怕他們造反,只留下了幾個只會守,但不會進攻的武將。公元1398年,70歲的朱元璋逝世。
朱元璋的一生十分偉大,但是到了最后,他殺戮功臣的事讓我很不滿,就是因為害怕自己王朝不穩(wěn),難道就像這樣忘恩負義地殺戮?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4
最近,我讀了一系列的書,叫做《明朝那些事兒》。顧名思義,這是一本講明朝歷史的書。接下來,我就要給大家介紹這本書的第一卷。第一卷講述了明太祖朱元璋開國的艱苦過程。朱元璋與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決戰(zhàn),火光沖天,氣勢非凡。更有徐達、常遇春這些常勝將軍幫助朱元璋打敗張士誠以及大明最大的對手——北元。他們不僅是武力的較量,還有謀士劉基幫助朱元璋出謀劃策,更徹底的打敗了元朝。
因為在朱元璋小時候,他的父母就是被那些貪污受賄的人害死的,所以在朱元璋當皇帝的那段期間,貪污的人都要嚴懲,甚至處死,每次有了一個新的大案件,都要處死很多人。正因為這樣,許多官都不想做了,但是這又是造謠朝廷,罪加一等。于是有人開始裝瘋,特別在洪武四大案的期間,裝瘋的人更加多了。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駭人聽聞的洪武四大案:
胡惟庸案件:因為朱元璋借口說胡惟庸謀反,所以把胡惟庸以及他的同黨還有未經(jīng)過證實是胡惟庸的同黨的一些好人全都殺了。
空印案:朝廷每年都要到各個省對賬,而對的帳錯了一個數(shù)字就要重對,還要蓋上印才有效。因此,大家就想了一個辦法——把蓋過印的空白文冊帶過去對。朱元璋發(fā)現(xiàn)了,又殺了很多人。
郭恒案:郭恒將太平、鎮(zhèn)江等府的賦稅私吞了;他私吞了浙西秋糧四百五十萬石中的二百多萬石;他在征收賦稅時,創(chuàng)造性的多征收了水腳錢、車腳錢、口食錢、庫子錢等。算出來,他和他的同黨一共貪污了兩千四百多萬石糧食。這次朱元璋殺了三萬多人,一個部里最多只剩下三個人。
藍玉案:朱元璋說藍玉要謀反,共殺了一萬五千多人。
在整本書的最后,是朱棣不滿朱元璋把皇位封給了朱允炆,發(fā)起的靖難之役,最終奪得了皇位。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5
小學畢業(yè)的暑假,在爸爸的引導下,我閱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小說共計九冊,但我真正是“悅”讀,在快樂和興奮中欣賞,我感悟到了作者當年明月先生用文學的工藝雕刻歷史的匠心,甚至到了刻骨銘心的程度。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從1344年到1644年三百多年間關于明朝的各種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的事情為主線,運用小說的筆法,對明朝17帝、王公權貴以及小人物的命運進行了全景展示,尤其是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及宮廷爭斗刻畫得入木三分,并加入了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和人倫道德的演繹。
作者自己說過:“歷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歷史都可以寫得很好看。”我覺得作者就是一位全新的書寫歷史開創(chuàng)者,他寫歷史就是寫人物,寫人物即寫靈魂,通過人物透析靈魂。
《明朝那些事兒》有別于戲說歷史。事件敘說直白,人物刻畫傳神,心理描繪深邃,歷史評價公允。特別是對英雄人物,不惜筆墨,充滿豪情,力透紙背,甚至一寫就是幾頁,看得我拍案叫絕,連連稱奇。好些篇章我反復朗讀,都能直接背誦下來,一個個歷史風云人物仍然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對英雄的認識也有了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所有的英雄人物對歷史的發(fā)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無論是順境還是挫折,我們都應該坦然面對,要象明朝的夏言、徐階、張居正、戚繼光那樣,隱忍和堅持,在逆境中生存,不斷磨煉自己,厚積薄發(fā),不能在困難和挫折中迷了方向,失去自我。只有堅持正義和真理,即使最后失敗或受到屈辱,也會在歷史的長空中閃耀出燦爛的光輝。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6
對明朝的印象來自于小時候看的《穿越時空的愛戀》,最好奇的是朱允文的去向,看這段歷史時最停不下來,可惜依然是個未解之謎。
全書前一半靠君王撐起來,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從一窮二白打天下,到發(fā)動靖難奪取帝位,最后休養(yǎng)生息國泰民安。其后,各類奇葩皇帝上場,但主角成了內(nèi)閣、宦官、文臣、后宮多方輪流登場,雖有王守仁、張居正多個能人把控局面,終抵不住亂臣賊子一步步擾亂朝綱,斷送大明江山。
明朝的言官,雖在中后期已形成不問對錯,只求一參的尿性,多位忠臣良將慘遭毒害。但一開始的出場,我是大為欣賞。不畏強權,只求無愧于心,在是非對錯面前,立得住腳。這樣一個本該推動社會進步的群體,最后演變成了為利益驅動,為個人發(fā)展所需的無恥之輩,歸根結底來自于人內(nèi)心的私欲。想到最近看獵場時,鄭秋冬對金錢觀的回答。
鄭秋冬:“其實我的金錢觀很簡單,我認為金錢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貨幣理論開創(chuàng)了人類對貨幣認識的新階段?!?/p>
考官:“金錢帶來的弊端比比皆是,你怎么說它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呢?”
鄭秋冬:“所有的弊端都不是錢造成的,而是追逐它的人制造的?!?/p>
旁聽:“用卑鄙的手段得來的錢也能帶來解放和自由,不是嗎?”
鄭秋冬:“那是人在玷污著錢的名聲,而不是錢的罪過?!?/p>
錯誤的不是言官群體本身,而是追逐名利的人玷污了言官的名聲。
一朝天子一朝臣?;蕶嗟拇_立,首先在于聽話的大臣;內(nèi)閣權利的確立,首先在于思想趨于一致的大臣群體。關于這點,因最近生活中遇到,所以書中每看到權利的變更便深有感觸。
辮子戲看多了,對明朝反而知之甚少,以這本書來了解明朝,對人物的看法不偏不倚,正合我意。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7
用近四個月時間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兒》,很幽默。勾心斗角,權力的斗爭,極其細微的小事,足以致命,甚至滿門。每一次文官的對決都是一場精彩的演出,成敗只在一瞬之間,細微的動作足以扭轉整個戰(zhàn)局。反觀武將對壘似乎略為遜色,沒有腥風血雨之感,僅限于拳頭的較量,卻那無力,心靈的對決才是真正強者對壘。每朝每代正與惡兩方此起彼伏,沒有永遠的勝利,而勝敗就在一瞬之間,一言一行充滿殺機,為了權力的爭奪,誅殺良臣,排除異己,抄其滿門仿佛一切就在一言一行當中,為了權利誅殺功臣,一切都是假的。戰(zhàn)爭就好一點,勝生敗死,戰(zhàn)略戰(zhàn)術系于一人之手,即使兵力在強大,明三大營全軍覆沒就是在好的例子。皇帝移位便是一場戰(zhàn)爭,對心靈認知的改變。
文章中的史實改變了我對常規(guī)歷史的看法,一切看似平淡無奇,卻暗藏殺機,動與不動皆處死地。到頭來殺與被殺只是別人的棋子,死的那樣不明不白,無緣無故,有的到頭來只是一撮黃土。顧全大局,從別人思想出發(fā),按其套路出牌,揣摩對手后招與意圖,出奇制勝,自己的想法必讓被別人所猜。不論遼東鐵騎、戚家軍還是后來的關寧鐵騎,盡管有萬夫不當之勇,但終究滅亡,明朝就此完了。在沒有成功之前盡量裝孫子,一朝成功,斬草除根,成就霸業(yè)。
文章最后徐霞客思想與我不謀而合,一個成功的人就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度過一生,他不為名不為利,只為自己心中信仰。別人看法沒有改變他,他對朝代沒有貢獻,僅一本游記,卻被作者用于結語,在我看來他的出現(xiàn)加強了自己的看法,自己過好就行,在乎別人干嘛,我將按照自己方式方法來,這就是讀罷此書最大的收獲,不謀而合之心無意語言表。
朝始朝末,二佰七拾年,完了,就這樣,這就是歷史,很簡單,它就在那,誰看都可以。以史為鑒。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8
這個暑假,我看了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非常有趣,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尤其是第一部,洪武大帝,在這部書中,我也了解了明太祖朱元璋這個人。他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我覺得他和曹操一樣,是個思慮周全的人。
朱元璋是一個暴君,洪武四大案,藍玉案,郭恒案,空印案,胡惟庸案,這四大案哪一個都是死了幾百人,文官武官統(tǒng)統(tǒng)殺掉。但是也是因為朱元璋從小受到贓官污吏的陷害,不給他們?nèi)野l(fā)糧食,所以他的內(nèi)心對贓官污吏非常憎恨,在這四大案中,他認為涉案人員都是贓官污吏,連丞相都殺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想,他帶領將士們打下江山,安天下,安民心,安軍心,讓老百姓不再過那種讓贓官污吏欺壓的生活,他也算是賢君。
朱元璋死后,繼承他皇位的孫子朱標的兒子繼承了皇位,他的名字叫朱文,我個人認為他沒有任何軍事才能,他一繼承皇位,讓他叔叔朱棣這個在軍中長大,還曾經(jīng)和徐達李文忠等開國名將身上學有所成的人,朱棣再加上老和尚道眼的輔佐,讓朱棣一舉拿下明朝,成為皇帝。我覺得朱元璋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把皇位傳給了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這應該是因為他對朱標的喜愛,他想讓朱標繼承皇位,朱標的死讓他頗感意外,于是他就糊里糊涂定朱標的兒子朱允文為太子。朱元璋是元朝的開國皇帝稱洪武大帝,朱允文孝文帝是明朝第二皇帝,我覺得朱棣這么做一方面是因為他有野心要吞并天下,另一方面他認為朱允文無法治理好天下,等朱允文去世天下已經(jīng)大亂,那時候他自己也許性命不保,所以他才篡位。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9
我并不是很喜歡讀有關歷史的書籍,總覺得書中講述的那些事情離我很遠,很枯燥,還有虛假偽造的嫌疑,——直到我讀了當年明月所寫的《明朝那些事兒》。
作者用通俗易懂、戲謔幽默甚至是帶有尖刻的筆調(diào),將大明王朝兩百多年的歷史演變成一個個曲折生動地故事,通過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他們或善或惡、或忠或奸、或喜或悲、或尊或卑,告訴了我明朝的那些事兒。
合上書,閉上眼,書中的人物還在我的腦海里游走,書中的故事還在讓我回味,我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在我們歷史教科書中只有薄薄幾頁紙短短幾行話的明朝歷史,竟是這樣的既波瀾壯闊又沉重壓抑;原來我們耳熟能詳?shù)哪切v史人物——朱元璋、于謙、海瑞、張居正……
他們的一生竟然是這樣的跌宕起伏、多姿多彩;原來一個王朝、一個民族的命運竟是這樣的充滿了偶然性和必然性。原來歷史竟然是這樣的,我不禁為之歡呼嘆息,為之喜悅憤怒。
現(xiàn)在我情感的狂瀾漸漸退去,腦海中的所有人物也紛紛退場,只有一位睿智的老人沒有離去,他就是王_明,一位有著神奇身世和非凡事業(yè)的圣賢。“一生俯首王_明”,他的事跡給了我深刻的啟迪,已經(jīng)成為我人生的導師。
他告訴我“要想實現(xiàn)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他告訴我“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他告訴我“知行合一”不是深奧神秘的哲學命題,要我經(jīng)常反省自己是否做到努力求知、認真實踐。這位了不起的老先生激勵我戰(zhàn)勝自己的惰性和缺點,每天都對大喝:“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10
今年暑假,我終于讀完了《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
《明朝那些事兒》是作家當年明月創(chuàng)作的一部歷史小說。全書共七冊,主要講述的是明朝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發(fā)生的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具體年代和風云人物為主線,以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以及小人物的身平事跡進行多方面的闡述,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史學巨著。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一冊是《萬國來朝》。我最敬佩的是著名的忠臣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jié)庵,曾任兵部尚書兼太子太保(正一品),世稱于太保。正統(tǒng)十四年(1449)七月,應奸臣王振限制蒙古肉質(zhì)產(chǎn)品沖擊國內(nèi)市場,瓦剌首領也先開始了對明朝的進攻。同年,發(fā)生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zhèn)被俘獲,于謙力排南遷之議,堅守北平(北京),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zhàn),率師二十二萬力挽狂瀾,列陣北京九門外,大破瓦剌之軍。后派遣楊善說服也先,成功帶回太上皇(朱祁鎮(zhèn))。最終被石亨等人所殺,結束了自己多彩的一生。
縱觀于謙的身平事跡,似乎也不是那么的突出,可他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愛國人士。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他主動進攻,以二十二萬軍隊拼死保衛(wèi)北京城門,斬敵數(shù)十萬,使瓦剌潰不成軍,毀于一旦。
于謙也是一位偉大的演說家,可是他也證實了“只說不做事沒有用的”這個道理。古代的雅典雄辯家們口才極好,擅長罵陣,指東喝西,十分威風,但馬其頓的亞歷山大長槍一指,便把他們打得東倒西歪,四散奔逃。
辯論和演講從來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這個世界是靠實力說話的。而于謙恰恰做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成功了。
歷史是千百萬人的歷史,是大家的歷史。每個人都有解讀歷史的權利?!睹鞒切┦聝骸肥莿e開生面的,是一種創(chuàng)造。而我們也應該支持這種創(chuàng)造。
去發(fā)現(xiàn)更奇妙、更有趣的歷史!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uhougan/15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