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領(lǐng)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曾國藩家書讀后感800字(8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800字篇1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zhì)極大豐富的時代。不缺食物,不缺科技,不缺上帝,每一個智人就是自己的“智神”,對神的崇拜早已轉(zhuǎn)為對人的崇拜??蛇€是覺得我們這個時代缺了點什么。
讀完《曾國藩家書》,我找到了答案:我們不乏時代弄潮的勇氣,卻缺少對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堅守。
曾國藩在寫給父母及后輩的家書中無不流露出對家族的深情,秉承先人遺訓,溫柔敦厚的家風和實用有效家訓,讓他在云譎波詭的近代社會屹立不倒,對家族的堅守和責任敦促他思考使家族得以興旺延續(xù)的方法,并在這樣的思考中不斷省察自身,使得自己既保留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倔強風骨,也能很好地順應(yīng)了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從而成為洋務(wù)派的主要領(lǐng)導者。
曾國藩教育兒孫“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边@是對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當時他身處的時代的重新解讀。他告誡兒孫要有志,存圖強報國之志;要有識,要放眼世界,廣學博覽;要有恒,做人做事不得心浮氣躁,勿被西方崇尚效率的思潮磨滅了韌性。這既是曾國藩對傳統(tǒng)士人精神的堅守,又對其賦予時代精神的體現(xiàn),可以說,這是一種順應(yīng)時代潮流變化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種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尊自大的中庸平和的智慧。
回望曾國藩身處的時代,那是一個如分娩般劇痛與希望并存的時代;凝視當下我們自己的時代,不也同樣是超越與危機并存的時代嗎?我們應(yīng)該如何看待歷史,而又如何不被時代裹挾,“從自己身上超越這個時代”?這是值得每一個當代人深思的問題。
我想,那就是要堅守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要以一種創(chuàng)新的不迂腐的態(tài)度去堅守和傳承,不忘過去,與時俱進,方得始終。
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說:“研究歷史最好的理由:不是為了預測未來,而是為了擺脫過去,想象另一種命運?!贝搜缘莱隽巳祟惪释竭^去的態(tài)度,但或許我們在回望歷史時,也需要在其中沉淀一些如金子般珍貴的東西,以一種宏大的歷史觀活著,人才不至于在新時代洪流中被淹沒或埋汰。
讀《曾國藩家書》,回望歷史,立足自身,堅守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我們更能在無限延伸的時代里找準自己的價值和定位,才能不負時代不負國。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800字篇2
家,簡單的一個字,能引起無數(shù)人的情感共鳴。因為家是每一個人最初的記憶,也是我們最終的歸宿。莫爾說:“為了尋找想要的東西,我們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中國古人推崇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家是個人通向外界的重要紐帶。而今天我們要感受的一封家書,是清末大師曾國藩。
修身立命,是我在讀完這本書后的第一感,但又不同于王陽明的機敏勇謀,曾國藩一位書生,也讓我很好奇,他是如何成為最終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國家棟梁。這讓我不禁好奇,這是一位怎樣的人呢?如何讓自己最終成就一番事業(yè)的呢?
全書共167封,覆蓋了曾公人生31歲到57歲的重要時光,曾國藩說,勤則百弊除,并且他很強調(diào)一個字“恒”,持之以恒的恒。
另外,在如何讀書,讀好書,方面也令人醒悟許多?!霸詾閷W四事勉兒輩:一曰看生書宜求速,不多讀則太陋;一曰溫舊書宜求熟,不背誦則易忘;一曰習字宜有恒,不善寫則如身之無衣,山之無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則如人之啞不能言,馬之肢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蓋閱歷一生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諸侄力行之?!?u>總結(jié)了一下,主要是四個字:“看”“背”“寫”“作”
一看,“生書”即沒有讀過的書,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課外書,雖然考試不考,但也要多看,快看,不用字字弄的明白,多多這類書可以用來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曾國藩認為,看得快才能看得多,并積累多。
二背,“舊書”就是考試要讀的書,古代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經(jīng)常要背誦四書五經(jīng)之類的書籍,想考試過關(guān)就必須熟讀背誦。如今,我們學生的課本也要熟讀,熟記,因為課本上的知識都是考試必考的內(nèi)容。
三寫,寫字,指的是寫毛筆字,在古代,讀好書的同時還要練一手好的毛筆字,而毛筆字的練習需要毅力和耐力,需要長期堅持,才能有所成效。字寫得如何,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行和修養(yǎng),所以有“字如其人”之說!現(xiàn)在孩子學毛筆字的不多,寫的好的更少,原因大多都是不能堅持,堅持下來的都會有所成就!
四作,“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則如人之啞不能言,馬之肢不能行?!弊骶褪侵笇?u>文章,寫文章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思考,甚至是苦思,思考好了再寫。不善于寫文章的人就像啞巴不會說話、不會行走的馬一樣。如今,寫作能力越發(fā)顯得重要,有好的口才文采,才會讓一個人更加閃亮。
為學四要事,是曾國藩一生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凝結(jié)了他的經(jīng)驗和教訓,給我們以后的學習和讀書指出了正確的方法和道路!看生一拓域,溫舊一鞏,;習字一善書,作文一思辨。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800字篇3
今日讀其中一封信《致諸弟:事事應(yīng)勤思善問》個中感受,無法細說,總之我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話著實不假。通過讀書能夠輕松了解到不同時代背景下作者的一生,看到作者的思想,文字是作者的心血。說實話,我對目前的狀態(tài)很滿意。
我很喜歡曾國藩,尤其喜歡他在給諸弟寫信時的諄諄教導,在信中他總要提及諸弟的學問,他殷切希望弟弟們用功讀書,把心思花在讀書上。時常以自己舉例。讀起來有股讀書人的傲氣和修養(yǎng)迎面撲來,然后將我包圍,化作一種沉重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他愛好讀書,他每一天都堅持讀書,追求上進刻苦努力的,他堅持寫作,他尊重才學。他不經(jīng)意寫的家書,成就了流傳千古經(jīng)典文學《曾國藩家書》,是的,何其有幸能拜讀讀過他的書,給弟弟們寫的一封封信,每每讀來,宛如有個深愛我的長輩在耳提面命,教我為人做事,使我無端的感動和溫暖,他嚴于律己,寬于待人,把做學問當做一生的必修課在做,幾十年如一日。他每日都讀書,給自己定計劃!每天都堅持不斷讀書,每每因故未能及時完成做學問的“任務(wù)”,也會懊惱的說幾句“牢騷話”,然后一定找時間趕上“進度”。亦時常反思檢視自身。
《曾國藩家書》里給弟弟們寫的信中曾提到過:在人之上,要把別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生為庸人,應(yīng)當以勤補拙;生為才人,應(yīng)當謙虛穩(wěn)重。強調(diào)讀書的重要性,時常和弟弟們講能否考的上科舉功名在于天,但正因為如此,做學問更應(yīng)該安分耐煩,寂處里閭,挺然特立,方有一絲機會作一等人物。還提到他從來沒有看見過哪個學業(yè)好的會沒有衣食,應(yīng)該擔心的是學業(yè)是否精進!書信中往往都是在提別人的優(yōu)點,分享的也多數(shù)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對弟弟們的成績總會給予鼓勵和肯定,再以哥哥的身份寄以殷切希望和督促,教導家弟增進德行,求學要虛心,精進學業(yè)!在家庭關(guān)系中他懂事,也是少見大孝子,他常常知足與感恩,他看的很通透,他講了很多人為人處世的東西,待人和氣。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800字篇4
曾國藩是宋明理學的擁護者,推崇儒學講求經(jīng)世致用,在現(xiàn)存的330多封家書中包含了對后世、對諸弟的拳拳教誨,內(nèi)容涉及范圍之廣。
我作為一個大學生讀這本書更是感到受益匪淺。大學是我們在步入社會的最后一個過渡區(qū)間,我們從這一封封家書中一遍又一遍真切的感受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思想于當代現(xiàn)實生活的奧秘之處。
下面談?wù)勱P(guān)于書中內(nèi)容感悟。
修身篇曾國藩身為朝廷重臣,其中官場的風云詭譎暗流涌動稍有不慎都可能跌入萬丈深淵,因此曾國藩諳熟官場的泠酷無情甚至也有過郁悶氣憤心血兩空,所以告誡沅弟遇到任何事情都應(yīng)該保持冷靜、平時的心態(tài),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何情況都要保持內(nèi)心的和平寧靜,如果真的能做到就是有大修養(yǎng)了。我們現(xiàn)在都說養(yǎng)生,更重要的是養(yǎng)心。又好像現(xiàn)代人說的“有多大能力就能忍受多大委屈”一個平和強大的內(nèi)心是有多重要。
修身方能齊家,需要我們以“誠”待人,有膽有識。我想,這是對社會的每一分子提出的要求。我們或許有繁忙的學業(yè),也或許會遇到一些難題,但是只有以誠待人,營造好氛圍,一切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作為一名青年人,雖然年輕,或許生活經(jīng)驗沒有那么豐富,但是善待大家、用真心與暖心陪伴身邊人,這是我力所能及做到的。我相信,只有營造好一個充滿“家園文化”的氛圍,我們才能提高我們的工作積極性,這是一個相互的過程,更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氛圍。
修身方能齊家,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持之以恒。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青年人,我知道,我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太多。未來,我將進一步加強自身學習,從學習高速路知識入手,我們在學習之余,更要牢記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突破,真正將學習和工作,當做持之以恒的任務(wù),時刻以高標準要求自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率先作為,起到一名青年的先鋒模范作用;要求別人不做的,更要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垂范,方能贏得認可。當然,學習之余,更不要忘了持之以恒,用恒心擊破難題,用恒心改變困境,這是我們年輕人應(yīng)該堅持的原則,恒心之后,定可以迎來屬于我們的小成績。
讀書使人明智,學習使人進步。一本好書可以捧讀一時,更可以受益一生。當然,我們高速路在發(fā)展的同時,同樣迎接挑戰(zhàn)和機遇,這就為我們青年人提出更高要求。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很多困難和磨煉,我曾受遇到過很多挑戰(zhàn)和機遇,正如曾國藩家書帶給我們的震撼,修身齊家,方能迎難而上,未來,我已經(jīng)做好準備,用家書來指導自己,在未來的新征程上,蓄勢待發(fā),勇敢前行!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800字篇5
這世間有什么可以替代陪伴嗎?我想大概沒有。古時魚傳尺素,今人網(wǎng)絡(luò)互聯(lián),在古今相間的特殊年代,李鴻章以書信與至親之人相伴。李鴻章有許多兄弟,書中亦有不少勸誡弟弟的書信。小到日?,嵥椋蟮搅⑸硖幨?,他常常與弟弟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或者想法。“展信佳”“見字如晤”,與見面寒暄相比,書信是一件更為正式的事情。無論是語氣還是遣詞造句上都需要經(jīng)過一番思量,而翻開曾國藩寫給家人的書信,讀來卻不覺枯燥板正,與印象中曾老不茍言笑的形象有所不同。跟弟弟講大道理,他以稻谷和錢幣作類比,“今日進一分德,便算積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業(yè),又算余了一文錢?!睘檫@一群弟弟簡直操碎了心,關(guān)于起床氣也要叮囑弟弟們“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戀?!币苍S是和親近的人交流,曾國藩叱咤風云的一面不見了,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是對和自己身上流著同樣血脈的家人的關(guān)切。
《書》曰:“非知之艱,行之維艱。”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文人志士在知行上不得不意識到將所學用于實踐的重要性。然而做任何事還需要有恒心?!皽氐芴旆直炯子谥T弟,惟牢騷太多,性情太懶。前在京華不好看書,又不作文,余心即甚憂之?!痹鴩獙τ诘艿艿膿鷳n正是當下諸多父母內(nèi)心的寫照。在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的宗族形態(tài)中,耕讀傳家是經(jīng)典的一條家訓。歷代文人墨客對于讀書的心得浩如煙海,而曾國藩在書中一語道破:“且茍能發(fā)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茍不能發(fā)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xiāng)、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打開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私以為書本給人最大的一個意義在于格局。書讀得多了,心胸很難拘泥在一隅之地。人在遇到事兒的時候,隱約感覺沒什么大不了,因為在書中你已經(jīng)見過太多的故事和事故。所以為什么會說勸君莫惜金縷衣,而是惜取少年時。若是閑暇時有拎起書瞅瞅的習慣,可能坡子街派出所就不會有那么多輕生的案例,年輕的生命也不會以那么決絕的方式匆匆謝幕。
家書是一條輕輕的絲帶,我在這頭,愛的人在那頭??此迫崛鯚o力的絲帶藏著不為人知的家事與情深。西晉官吏李密向陛下陳說與祖母“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曾老事無巨細的叮囑和感念,也寄寓著其對于曾氏家族榮辱與共的責任感。在通信尚不發(fā)達的年代用于聯(lián)絡(luò)家人的特殊形式——家書在媒介融合的的當下也以新的生命形態(tài)存在。例如,微信潛在地消滅了社會交往的時間和空間障礙,實現(xiàn)家人之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愿景。視頻電話功能的出現(xiàn),更是讓原先“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夙愿不再遙遠。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800字篇6
一個寒假的時間,我看完了這本書,我看的很慢,邊讀邊寫。起初翻開這本書是為完成學業(yè)上的任務(wù),沒想到在最后的時候我甚至不忍讀完。
我想《曾國藩家書》一定會是我的人生之書。在這之前,大一我已自主閱讀過張宏杰先生撰寫的《曾國藩傳》。兩本書讀下來,我更加深刻、深入地走進那個風雨飄搖的王朝,了解曾國藩,深受其價值觀、思想、抱負的影響。當然,也深受感動。
曾國藩從來不是一個逃避困難的人。當初太平軍起,天下靡然,只有他以一介書生之身,毅然奮起,創(chuàng)建湘軍。
百姓是隨利而轉(zhuǎn)移的,并無定見,他們在自身沒有危險時,熱衷于低成本愛國。但一旦有事,他們往往并不敢往上沖。
如果怒他人之拂逆,必欲使之順從,就會采取霸道手段,誅除異己。時間長了,就會成為不可一世的權(quán)臣,給自己帶來禍患。如果在他人的反對面前能夠動心忍性,修煉自己的心性,委曲求全,而且還以沒有“對立面”而憂心,這才是圣賢的用心。
太平軍就是中國人的幻想所描繪的那個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國才能有這樣的魔鬼,這類魔鬼是停滯的社會生活的產(chǎn)物。
“余此行反復籌思,殊無良策。余自咸豐三年募勇以來,即自誓效命疆場,今老年病軀,危難之際,段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負其初心?!?/p>
就在儒家精神世界崩潰的前夜,曾國藩這個最后的精神偶像出現(xiàn)了,好像是儒家這位長壽老人臨死前的一次回光返照。傳統(tǒng)的人格之美集中在曾國藩身上,在風雨飄搖的末世做一次告別演出式的呈現(xiàn),絢爛而又凄婉。
寫在后面:
曾國藩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到達的高度,同時,也證明了一個人意志力的局限。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失敗,而是整個腐朽政權(quán)的失敗。雖然亂世造英雄,可在看到他自嘆“精衛(wèi)填海、杜鵑泣山”時,還是不禁潸然淚下。生在一個已經(jīng)不可救的王朝,曾國藩拖著病體,創(chuàng)辦湘軍平定太平軍、興辦洋務(wù)運動、奏請派遣第一批留美學生……推動這個古老而多災多難的國家向前走了一步又一步。
這本書確實是賺足了我的眼淚。尤其是他從小時候人人都說沒有天賦、天資差的孩子成長為朝中重臣,那一路的艱辛與際遇真是特別震撼。
很慢很慢的看完了這本書,仿佛跟著曾國藩去晚清中國走了一遭。從小到大在歷史書上學的知識,我搖頭晃腦背了無數(shù)年洋務(wù)運動中的曾國藩和李鴻章,終于不再只活在平面歷史中。我進入了那個社會,那個荒唐而疲憊的時代,親自認識了活生生的他們。
借用書中看到的作者的一句話:他不是天才,卻比天才走的還要遠。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800字篇7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于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內(nèi)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在為人處世上,曾國藩終生以“拙誠”、“堅忍”行事;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國藩主張勤儉持家,努力治學,睦鄰友好,讀書明理;在治軍用人方面,曾國藩對于武器和人的關(guān)系,他認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殺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上,他認為戰(zhàn)爭乃死生大事,應(yīng)“先求穩(wěn)當,次求變化”。全書行文從容鎮(zhèn)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與我而言,書中作者的幾個觀點讓我感觸良多:六弟因考試失利等等原因向曾國藩抱怨自己命不好時,曾國藩“暗笑他志向太小,心中所憂慮的不夠大?!?,只道:“君子立志,要以胞民于為器量,以內(nèi)圣外王為功業(yè),才不辜負父母雙親的生育之恩,不愧為天地之間一個大寫的人?!薄也唤肫鹆俗约好鎸ρ矍暗哪骋淮问Ю麜r也無奈地抱怨命運不公、客觀條件限制的情景。但與“六弟”不同的是,我早已習慣于接收到身邊大多同齡人相似的回應(yīng)和感嘆,所以讀到作者的回言時,我大受震撼。
的確,在嶄新的、無與倫比的時代下,我們青年人“心中所憂慮的”更加不能僅僅局限于此:南極冰川急劇萎縮,北極熊流浪至廢棄的氣象站居住;奧密克戎的肆虐,毒株不斷變異;全球化之下各國間的暗流涌動、危機四伏;北京冬奧會上面對眾多不友好的鄰國聲音,我們應(yīng)該如何海納百川而又自立自強……
時代的舞臺,讓“君子之所憂也”,不在僅僅只是“所謂悲天命而憫人窮”,而是要如何“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迎接人類共同的挑戰(zhàn)。
從“人民”到“人們”再到“人類”,這是一場注定充滿著艱難但無比偉大的歷史性跨越。
“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我們要明白,恰恰是在跌倒的時候,奮斗才能凸顯其意義?!安荒芤颥F(xiàn)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因為——“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p>
影響世界,年輕的你我或許都該這樣追求?!叭松谇?,勤則不匱”,惟愿“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800字篇8
所謂“讀后感”,應(yīng)當主要談?wù)劯邢耄案邢搿倍钟謶?yīng)當分為“感”和“想”。讀《曾國藩家書》,我所感為慚愧,隨之想來又是遺憾,并在最后終究歸入了不甘心。
慚愧啊,慚愧。想來幸虧已經(jīng)過去了兩百年,倘若曾公來當世走一遭,看見我這副模樣,他大概還以為是哪家不學無術(shù)的紈绔子弟罷,而這樣的紈绔子弟尚且被認為是“讀書人”,被認為是懂得事理,未來可期的年輕書生,簡直可笑。讀曾公寫給他那“四位老弟”的信,恍惚間自己便是“四位老弟”之一,但又不能應(yīng)答與完成他對我這“老弟”的種種期盼和要求,有時甚至背道而馳,然而他又一如既往的那樣期盼你,認可你的天資,夸贊你的進步,解答你的疑惑,撫慰你的痛苦;然后又一條一條地給你提建議,反反復復地說,溫和耐心地說,好像他真的相信你一定會照著他說的做,并且從中得到收獲,慢慢成長成一個完滿的人。如果曾公讀了這番話,相必他又要說不過是盡他所能,對你有幫助便是好的。但從我心里講,我哪里擔負得起曾公這一份“幫助”呢?
遺憾啊,遺憾。曾公尚能將千年前的韓昌黎視為良師摯友,且文章、詩歌、書法、經(jīng)義皆視為必修之學問,有本有源,曾公之世尚未斷于文脈,合于并處于傳統(tǒng)之中。而今不過兩百年后,“傳統(tǒng)文化”四字涵括了一切傳統(tǒng)學問,并被視為專門專業(yè)的領(lǐng)域,文脈好似失去了血液的流動,并被一撥人加以解剖和研究。對于曾公來講,千年前大唐的韓昌黎不過是隔代的前人;而對于我們來講,兩百年前的曾國藩和韓愈一樣已同為隔世的古人。讀《曾國藩家書》,就好像聽遙遠的岸上的父親在對風雨飄搖的大海上的兒子的呼喊,他雖聲嘶力竭,卻總無奈波濤如怒。
不甘心啊,不甘心。曾公的種種教誨真就那么難以到達嗎?那他豈不是白費了口舌、心思與筆墨。岸上的父親固然看不見海上的情形,但海上的兒子豈能不知道到父親的心意?,F(xiàn)世的我能讀到這份家書,豈不是證明他已在兩百年前朝我奮力呼喊,有心告誡我們這些后人不該忘掉的道理。其實這些道理很簡單,不過是“立志”、“恒心”、“增長見識”等種種人盡皆知的內(nèi)容,但他那么誠懇地勸導著你去實踐,以他自身的人格作為鮮活的榜樣,于是種種阻止你的因素都會讓你不甘心,并對你自身的情況感到慚愧,對你的周遭感到遺憾。
以上,便是我讀《曾國藩家書》的真實感想。曾公那么誠懇地寫下這些文字,并傳給他的后人,供百代人共讀,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我想這所謂“家書”絕不僅是曾家,而應(yīng)當是整個漢家。
版權(quán)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luò),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uhougan/14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