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出自于《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227年)漢丞相諸葛亮在決定北上伐魏、奪取長安(今漢長安城遺址)之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出師表讀后感,歡迎查閱!
出師表讀后感1
《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后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文中以懇切的言辭,勸說后主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yán)明賞罰,親賢臣,遠小人,完成興復(fù)漢室的大業(yè)。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之心。 南宋詩人陸游曾高度評價這篇表文,說道:“ 早歲哪 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舟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蓑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杜甫寫到 :“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
諸葛亮是歷史上一個很值得尊敬的人。古往今來的政治家,諸葛亮幾乎可以說稱得上是完人。他起初跟著劉備,劉備死后,他又輔佐劉禪,劉禪是一個庸人,諸葛亮輔佐了他,大權(quán)都在諸葛亮手里。但這個人沒有野心,沒有把劉禪弄下去,自己來作皇帝。劉禪什么事都交給諸葛亮,從沒有懷疑過諸葛亮?xí)Z他的權(quán)。
諸葛亮在表文中寫到: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 傾頹 也。 小人和賢臣兩個不同類別的人,竟會讓身邊的人有如此大的得失。這又讓我聯(lián)想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諺語主要說的是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的,舉個例子:身邊的一個朋友住單身宿舍,很懶,不愛干凈,以前和她同住的舍友很愛干凈,東西擺放整整齊齊,一有時間就打掃衛(wèi)生,屋子里總是保持清清爽爽,干干凈凈。時間長了她不好意思自己屋子的零亂,受其影響,也開始打掃自己屋內(nèi)的衛(wèi)生,也變得愛干凈起來。后來那位舍友搬出了宿舍,換了另一個舍友。這個舍友自己收拾的利利索索,干干凈凈,但屋子很亂很臟,不愿收拾。這正應(yīng)朋友的本性,索性兩個人都不收拾屋子,導(dǎo)致屋子臟亂的沒地落腳,不忍看。另一個例子:學(xué)生甲剛來我校的時候是一個誠實、上進、董事、聽話的學(xué)生。因為學(xué)校男生少,需要和其他班級的男生合宿,僅一個學(xué)期,學(xué)生甲就變得油嘴滑舌、不知進取,還屢次違犯校規(guī)校紀(jì),多次受到學(xué)校的處罰。
從這兩個例子中可以看出,不論一個人的習(xí)慣是好是壞,只要他所在的環(huán)境是好的,早晚他會變好,相反會變壞。人本身就是群居動物,時時刻刻都受身邊人的影響,從價值觀到審美觀,從愛情觀到生活觀,身邊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可能都會在不經(jīng)意間給自己的決定帶來影響,所以如果自身定力不強,一定選擇好的環(huán)境 來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出師表讀后感2
在很小的時候,就經(jīng)常聽人說諸葛亮,在我讀《三國演義》之前,就早已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然而當(dāng)我讀了《三國演義》后,我炸彈了他不僅有謀略,而且他對國家更是一片忠心。
《出師表》是諸葛亮遠征前寫給后主劉禪的建議書,全文分析了當(dāng)時天下的形勢,回顧了自己的經(jīng)歷,將朝中大臣的性格、優(yōu)點都描寫得淋漓盡致,不但給了劉禪很多好的建議,還寫出了他“庶竭駑鈍”、“恢復(fù)漢室”的決心。
再全文的前幾段中,諸葛亮并沒能將他的忠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只是在后幾段中,我才被他的忠所打動。“受命以來,夙夜憂嘆”。這就突出了他的忠,一般人在接受了重任后都是欣喜若狂,而諸葛亮卻是夙夜憂嘆,他有什么可嘆的呢?大不了不做官了,回到以前他的田園生活,讀到下面才知道他是怕“傷先帝之明”,因此他“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當(dāng)“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時,他又建議“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恢復(fù)汗室,還于舊都?!币话愕膶⑹吭诮üαI(yè)后,會帶這一大批獎賞回去享福,很少有像諸葛亮一樣能將自己最后一點才能獻給國家的。再往下讀“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國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諸葛亮主動請戰(zhàn),難道是為了功名利祿嗎,顯然不是,戰(zhàn)功累累的他早在歷史上畫出了燦爛的一筆,根本就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他所追求的只是那一個“忠”字。
談到諸葛亮的忠,就不得不談到白帝城托孤,劉備的那句“汝可取而代之”早已成了經(jīng)典,而諸葛亮致死也沒取代那扶不起的阿斗。比起那些爭名奪利的大臣們,諸葛亮的忠尤為突出。
諸葛亮不僅是忠臣的代表,此外他還是為國為名的道德力量的代表。他深感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懷著“匡扶漢室,拯救天下百姓”的心愿,窮盡畢生精力誓死追隨劉備,東征西伐,矢志不移。他不顧個人安危,只身入?yún)牵染軓姴?,為劉備?jù)荊州,收西川,取漢中,建立了蜀漢政權(quán)。特別是在白帝城托孤之后,面對無德無能的劉禪,諸葛亮任盡心輔佐。深入不毛之地,平定南蠻,六出祁山,北定中原,力圖完成統(tǒng)一天下、恢復(fù)漢室的大業(yè)。顯示了他竭盡忠誠的不屈精神。他臨終前對先帝遺志未成的抱怨、對未盡事業(yè)的無限惆悵,都強烈地震撼這我們,真稱得上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不僅如此,他還胸懷寬廣,廣愛人才、知人善任,法紀(jì)嚴(yán)明、關(guān)心老百姓疾苦、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完身完名”的大臣,他從一介布衣出世成為帝王師的人生,是后世讀書人的向往,而他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又是多少人的楷模。同學(xué)們,當(dāng)你讀完《出師表》后,是不是對自己在學(xué)習(xí)上沒有盡力而感到慚愧,那就請從現(xiàn)在開始認(rèn)真對待吧,我們只有像諸葛亮對工作那樣負(fù)責(zé),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出師表讀后感3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這古心古香的詩句出自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筆下。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fā)明家、文學(xué)家,為匡扶蜀漢政權(quán),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而這篇《出師表》就是諸葛亮呈于后主劉禪的一份奏表。《出師表》
先講述了后主劉禪推薦了一些忠心不二的大耳,后講述了自己為什么如此盡心盡力,以打消皇帝劉禪對自己的顧慮,并決定帶兵出征,北定中原,除奸兇,使天下太平。
讀完詩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諸葛亮的用心良苦,為了蜀國盡心盡力,拼盡全力輔助劉嬋,而劉嬋卻不積極向上,好壞不分,昏庸無能,聽信宦官之言,做了許多錯事,而諸葛亮還是盡心盡力地輔助他,把蜀國治理地井井有條,給蜀國在政治經(jīng)濟打下了很好基礎(chǔ)。然而,劉嬋卻在諸葛亮逝世后,不思進取,膽小怕事,而就在投降前夕,蜀國仍有兵力十多萬,本可以拼死一戰(zhàn),可劉嬋卻未做此舉,而且朝中的大臣竟無人敢謹(jǐn)言,就這樣沒有開戰(zhàn),蜀國就投降了。
劉嬋的昏庸無能導(dǎo)致了蜀漢的傾頹,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廣泛地聽取意見,開戰(zhàn)批評與自我批評,在人際交往中,要選擇正人君子,遠離小人,取長補短,這樣,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層樓。
出師表讀后感4
早上一覺醒來,已是太陽高照,下樓鍛煉身體,拉伸了躺了一晚上略感僵硬的身體后,便回到家里開始了自己的“暑期早讀”。
今天讀的是九上的語文課文《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的名篇,我想:這既然是“神人”諸葛孔明先生寫的,那可真是要好好拜讀一番。便認(rèn)真的讀了起來。
果然是一位大家啊,第一句話里就有我不認(rèn)識的字,汗……幸好哥哥的書上標(biāo)有拼音,要不今天可真是要出丑了。
研究了一會兒后,屋里便傳出了我朗朗的讀書聲,讀著讀著,我就陶醉在了這精煉、美妙的文字里。
雖然這只是一次請戰(zhàn)書(請求后主同意他去把曹操的大本營包了餃子),但是卻寫得氣勢磅礴,諸葛亮為人的大氣,豪邁之情不知不覺的便流露在字里行間,使我王某人(嘿嘿,獻丑了)不禁深深佩服了一把。
這篇表里還反映出了許多問題和道理,許多也是我們當(dāng)代人很需要學(xué)習(xí)的。比如這一句: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意思就是親近賢臣,遠離小人,這是先漢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遠離賢臣,這是后漢所以衰敗的原因。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我們要將于君子相交,與君子在一起時間長了,就能收到君子的感染,久而久之,自己也就成了君子。我們應(yīng)當(dāng)遠離小人,和小人呆在一起時間長了,自己也會變的小人。這就和“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的道理是一樣的。
版權(quán)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luò),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uhougan/107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