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這本書是以祁家人為主線,描寫了在小羊圈胡同生活的各色百姓人家的起起伏伏??赐辍端氖劳谩纺阌惺裁词斋@?一起來寫寫《四世同堂》讀后感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四世同堂小羊圈讀后感,希望你喜歡。
#606560四世同堂小羊圈讀后感1
我與無意中在書架上發(fā)現(xiàn)大家老舍寫的最為著名的一部書——《四世同堂》
命中注定讓我們擦肩而過,美麗與遺憾并存(甚好)。緣分讓我們相遇,緣分也讓我有幸一睹她的芳容——那跨越將近半個世紀多的民族屈辱與不幸。
端坐在書桌前,細細春風早已吹過我的耳畔;歷史的溫度又讓我再一次遐想。穿越時空的隧道,我仿佛又置身于發(fā)生在那一個血雨腥風的年代里,在北平城中小胡同里那處小小的小羊圈,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愁的瑞宣、熱血青年瑞全、中國式任勞任怨的韻梅、耿直忠誠的常二爺、善良熱心的李四爺四大媽、由弱不禁風的隱士詩人蛻變成鋼鐵般革命戰(zhàn)士的錢默吟先生、極端卑鄙并且無聊無恥的瑞豐、冠曉荷(民族的敗類)、陰狠毒辣的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高亦陀、狡猾但正直的的白巡長、并伴隨著家庭風氣一步步走向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尤桐芳、在錢默吟先生的幫助下并最終成為革命戰(zhàn)士的高弟,還有孫七、小崔夫婦、陳長順、小文夫婦、丁約翰、富善先生………
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仿佛又在眼前跳動,如黑夜般漫長的八年中伴隨著中國人的惶惑、茍且偷生、生不如死的饑荒一幕幕的在小羊圈的胡同里得以演繹………這段發(fā)生在小羊圈的人們身上、一切北平人的身上、一切中國人民身上的屈辱、不幸、死亡與反抗斗爭讓我更深切的了解了中華民族的那段歷史——那段所不為人所知的歷史;那段上映著中華民族人性的歷史,那段反映著北平人民身上思想斗爭的歷史及中華兒女為尋求救亡圖存而所做出的斗爭、犧牲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那些從歷史教科書上所獲取的比較抽象的認識,仿佛有了血肉,有了靈魂,而激發(fā)出無比的責任感、愛國心和自信心;這部書雖然沒有正面去描寫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場面,卻仍然能使人深刻地體會到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無窮的災難,這部書堪稱得上是中國版的《戰(zhàn)爭與和平》。
讀完老舍先生的這本著作,讓人感到既可恨又可笑:可恨之處在于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仍有那么幾個被文化篩下的土與渣滓,而剩下的是幾塊真金(引自《四世同堂》老舍著);可笑之處又在于文中字里行間處處顯示老舍先生深厚的文學功底,詼諧的語言,幽默的比喻,恰當?shù)某芭?、諷刺;無不使人有一種如沐浴春風之感覺,很自在,很灑脫。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人物也許是定格在那個時代的特有產物,可是我發(fā)現(xiàn)直到現(xiàn)在我們的身上仍有那個時代的殘留;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總會看到活生生的自己和自己周圍的同伴,怎能不讓人掩卷深思呢?
輕輕地掩上書的最后一頁,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606561四世同堂小羊圈讀后感2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聽過駱玉笙激越的唱腔,看過電視劇《四世同堂》,我被劇情深深感染,覺得意猶未盡,于是,便想尋來老舍先生的原著《四世同堂》細細品讀。
小羊圈胡同,多么善良的一個街名,卻闖進一伙強盜,祁老人一輩子生活中這里,他一生無求,只想把這個四世同堂的日子過下去,然而,復巢之下,豈有完卵。兒子天佑不堪侮辱投湖而死,二孫子瑞豐投敵死于非命,二孫媳婦胖菊子投靠漢奸淪落妓院染病而亡,重孫女小妞子也餓死了。錢默吟這一典型的舊式文人,民國年間他還戴著紅呢子風帽,一家人深居簡出,可孫子被日本人搶走,而他也受盡嚴刑折磨,最終家破人亡。小崔,只想拉洋車養(yǎng)家糊口,也死于日寇屠刀下。棚匠劉師傅,除了會替人家裱糊房屋還有一點業(yè)余愛好—舞獅子,誰想日本人逼著他為攻陷中國的一個個大城市而去舞獅慶祝,他憤而離家遠走他鄉(xiāng)。
京華之地,皇城根下,餓民奪食,混合面吃得人東倒西歪,半死不活的都拉到郊外,郊外迎接他們的不是病床而是挖好的大坑,大坑里黑壓壓的人都想逃命,日本人邊撒石灰邊填土,成百上千的人就這樣失去了生命……
讀到這里我深切地明白了什么叫落后就要挨打,什么又叫茍且偷生。
品讀這部百萬字的恢宏巨著,猶如眼前展開了一幅歷史長卷。國破家亡,城春草深。面對強敵,有人奮起反抗,如老三瑞全偷跑出城,參加了抗日隊伍;小崔痛打日寇;小文、桐芳借唱戲之名行刺日寇,最終與敵人同歸于盡;年邁的李四爺與敵人以死相拼,死得悲壯。也有人如冠曉荷、大赤包、招弟、蘭東陽成了不齒于人類的漢奸,最后或活埋,或瘋死,或被掐死,或跑到日本遇上爆炸尸骨無存。
好在歷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是由人民推動向前的,我們不能讓一片烏云擋住眼睛而看不清未來,未來是屬于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只要人民愿意生活在一個和諧的世界里,軍國主義的螳臂是無論如何也阻擋不了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的。
#131357四世同堂小羊圈讀后感3
四世同堂,曾祖重孫齊聚一堂,本是一件多么欣喜的事,然而在特殊時期,卻變了味道,比如說被奴役,被侵略的時期。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炮火把北平,一座滲透了悠久文化歷史的舊日都城,轟開了一個大口子,矮個子的日本人占領了這里,當上了主人,而世世代代生于此居于此的北平人先是愣了一下子,而后便開始了亡國奴的生活。
祁老人,一個自居經(jīng)歷過人生大起大落的老者,憑著他的閱歷和長者的經(jīng)驗,一邊讓長孫媳婦用破缸頂住門,預備好三個月的吃食,一邊數(shù)寶似得訴說著什么戰(zhàn)事在北平不過三個月的事兒,無需驚慌,只要有那破缸在,只要有夠吃三個月的糧食和咸菜,一切都無需驚慌。北平遇著的事兒多了去了,什么娃娃當皇帝啦,八國聯(lián)軍來啦,火燒圓明園啦,西太后逃跑啦,軍閥啦,皇帝退位啦,改民國啦,袁世凱復辟啦,還不止這些個,多的說都說不完,準夠編好幾套的鼓詞,說上個幾天幾夜的。這不,新近又來了大炮,當然也無需驚慌。
然而,一切景象都不像是三個月可以結束的,當然日本人很想應了祁老人的預期,三個月內占領中國,完成他們偉大的大東亞計劃。然而,事實是不以計劃和預期為軌跡的,這一炮,將中國生生拉上了舞臺,演繹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史詩。其中的酸甜苦辣,百般味道都浸透在字里行間,四世同堂,共同品嘗歷史的辛酸。
老舍先生,以一個北平人的視角寫了一群北平人充當亡國奴的生活,他對他們是那么的了解,就好像他們是他的鄰居一樣;他對北平是那么的熟悉,在他的筆下,北平那么清晰和真切,比一張地圖都清晰。北平的春夏秋冬是那么色彩分明,甚至還帶著香味。和平的北平是溫柔富貴鄉(xiāng),處處可見悠閑自在的人兒,遛鳥兒的,釣魚兒的,喝茶嘮嗑兒的,賞花劃船的。五月節(jié)少不了粽子,櫻桃和桑葚,八月節(jié)的月餅和各色水果饞的你直流口水,還有那精致的兔兒爺,別說是小孩子,就是老人也愛不釋手。而這些,在《四世同堂》里只能是遙遠的回憶和陣陣的隱痛。北平人最愛和平,總不會跟人急赤白臉,而如今,什么錯也沒犯,倒被剝奪了一切權利,他們想不通,但他們能忍。忍一忍就過去了。
這一忍,就是八年,八年間,小羊圈除了房子更破了,住戶們更瘦了,衣衫更爛了,還有一半兒的人都死了。這死去的人當中,有該死的,也有不該死的,而該死不該死的都不是壽數(shù)到了的死去,這就又徒增了不少的悲涼之感。先是錢家,因錢老先生被陷害入獄,錢大公子郁郁而終,錢老太太撞棺而死,可謂家破人亡,從此拉開了小羊圈的死亡之幕。之后是小崔,一個拉洋車的,被誣蔑為刺殺日本特使的殺手,當眾砍頭,頭被掛在前門的第五牌樓上,身體被仍在了先農壇的垃圾堆,他有什么錯落得個身首分離。再之后是祁天佑,祁家四世的第二輩兒,一個布鋪的掌柜,慈眉善目,一輩子沒跟人紅過臉的老實人,被日本人逼的投了河。
接著是小文夫婦和冠家姨太太,前者是名角和名琴手,因太太沒有接著醉日本軍官的媚眼而被打死在戲臺上,先生抄起一把椅子砸碎了醉軍官的腦袋,而雙雙隕落,他倆是真的藝術家,而藝術家似乎也跟別人沒什么區(qū)別,都是中國人,得罪了日本人,都得死。那冠家姨太太尤桐芳就簡單的被連帶著殺了。死了這么多了,但還沒有結束,孫七,剃頭匠,因吃共和面鬧肚子,被日本人當做病毒傳染源,活埋于城外,他們冠之以“消毒”。李四爺,一個抬杠子的,別人搬個家,出個喪都需請他去幫忙,北平俗稱窩脖兒,本是小羊圈的領頭人物,誰家有個難處,沒有不找他的時候,可是糊里糊涂的當了副里正,因一次胡同里七號雜院的兩戶人家沒聽日本的命令而被槍把打倒在地,沒過幾天就死了。李四爺死的時候已經(jīng)離戰(zhàn)爭結束不遠了,但小妞子的死是正好在日本投降了的時候,她是被餓死的,因小孩子吃不下共和面餓的只剩下皮包骨頭,輕飄飄的,好像那隨風而飛的樹葉。冠家的五口人,除了高第一開始就跟家人唱反調,而沒喪失了人性,最終還為抗日出了些力,以及姨太太尤桐芳,其他的可真是“死得其所”,因日本人而成事,因日本人而亡身。
《四世同堂》是以勝利結束,但小說的精彩之處卻全部落在了對災難中的北平和北平人的描寫。有時候讀著讀著,雖那群人的生活和命運該得到同情,可是心里既不愿同情他們,又覺得他們不知哪里有點可恨??蓱z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用在他們身上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他們的甘愿當亡國奴,他們的固守傳統(tǒng)和不知變通,還有那軟弱,只會茍且的性格,讓人倒有點因為他們受苦而感到快意的感覺,卻又因為他們是受日本人的虐待而又生憐憫。仔細想一想,老舍先生塑造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而又都是特別熟悉的,不論在哪一個時代,都可以看得見的。這就是中國人的寫照,里面有你也有我的影子。說大了,是整個人類的寫照,只不過我們作為中國人更了解中國人罷了,誰又能保證英國人,美國人,非洲人沒有這樣的弱點呢?要不然猶太人的被屠殺怎沒見強烈的反抗呢?
外族的侵略是罪惡的,這一點兒都不假。但若是從另外一個側面思考一下的話,外族的侵略是可以使被侵略的民族變得更清醒和更團結,縱觀歷史,好像也不是沒有道理。古人也曾說過,沒有了外患,必有內亂的話。但是像日本侵略中國和希特勒滅絕猶太人,是文明社會所不能接受的滅絕人性的事。一件事情的對與錯,界限很不分明。一個人有錯,另一個人去指正,但是如果超過限度,那指正的人就是過錯方,就像正當防衛(wèi)和防衛(wèi)過當一個道理。就像商紂王太過昏庸,女媧派妲己懲罰他,而妲己卻殘害忠良,雖起到了懲罰商紂,致其滅國自焚,但是她的方法不當,同樣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孽,自是該被懲罰,也就從施罰者變成了被罰者。
回到《四世同堂》,就算北平人再軟弱,再無能,在沒有大志向,也不該受日本人的虐待,就算中國人弱點再多,也不至于被當成畜生一樣殺著玩。但有一點,日本的侵略確是讓北平人團結了,清醒了,就拿錢老先生來說,以前他是一個諸事不關心的隱者,詩人,他的生活只有詩歌,花草,書法,酒。他不與人來往,可算是清高之人。然而入獄受刑之后,他拋棄了他的詩歌,花草,書法和酒,他成為了一名戰(zhàn)士,在瀕死的北平城下,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到處鼓舞士氣,宣傳抵抗。他蛻變了。高第和尤桐芳就是受的他的鼓舞。
在這場戰(zhàn)爭里,還有一種人最悲慘,他們是有良知的日本人。他們因為有良知,清楚自己的同胞在犯罪,而不能讓他們停止。他們因為不能讓他們的同胞停止殺戮而自責,他們本沒有罪,可卻是有罪,因為他們是日本人。書中的日本老太太就是這樣的有良知的日本人的代表。她甚至不是在日本出生和長大,但是因為她的民族,她在中國鄰居面前抬不起頭,她沒做任何錯事,卻是罪孽深重。她也因為戰(zhàn)爭失去了親人,卻仍舊需要背負罪孽,因為她的民族在犯錯。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wǎng)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uhougan/104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