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作為學前教育的載體,直接影響幼兒現時的發展,為幼兒今后甚至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幼兒園益智游戲課程實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益智游戲課程實施方案1
一、幼兒園發展現狀
優勢:
1、附近農村外來務工人員及同住子女較多,入園困難,本園解決了外來民工同住子女入園特別困難的問題,讓外來人員安心上班、學習。
2、我園地處浦東新區與奉賢交界處,資源較豐富,交通便利。
3、幼兒園周邊有警署、消防站,對幼兒園的安全起到很好的保障。
4、在同類幼兒園中室內外活動場所地很寬敞,室外是鋪有塑膠的寬敞、安全的活動場所;室內活動室環境優美整潔,玩具、教具豐富,各班有電視機、DVD等配套設施齊全;并有獨立的午睡室。
不足之處:
1、由于家長大都是外來人員,文化層次較低,對子女的教育缺失。
2、本園新教師較多,教育經驗缺乏,要加強對新教師的業務培訓。
二、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的編制理念與原則
(―)編制的理念:
圍繞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尊重個體差異,滿足發展需要,符合年齡特點,關注經驗水平;挖掘優質資源,體現師生共建,凸顯多方參與,構建園本課程。
(二)編制的原則:
豐富多樣:創設富有變化,支持性的環境,選擇多元化的內容,開展多樣式的活動。
合作互動:開展有效的幼兒園,社區,家庭互動,師生,生生互動。
自主選擇:在提供教材的同時賦予教師有合理進行課程選擇,重組和拓展的自主權。
特色探索:開發我園教育特色,開展“動手樂”特色教育。
三、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的目標和內容
我園的課程目標與內容以《規程》、《指南》為基礎,以“讓每個幼兒充分發展”為核心,通過課程實施,培養幼兒形成身心健康有自信,友好合作善交往,主動探究樂表現,積極動手善操作的兒童。
(一)課程培養目標: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規則,體驗并認識八與人相互關愛與協作的快樂。
2、初步形成文明衛生的生活態度和習慣,獨立自信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責任感。
3、主動活動,增強體質,提高運動能力和行為的安全性。
4、親近自然,接觸社會,初步了解人與環境的依存關系,有認識和探索的興趣。
5、初步接觸多元文化,能發現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發審美情趣。
6、積極地嘗試運用語言及其它非語言方式表達和表現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二)幼兒園學年目標:
本園的學年目標與內容基本以《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以及《課程指南》為基礎,并組織教師結合本園的教育發展需要,幼兒活動需求和原有特色,進行了擴展,加寬,以及進一步具體化。
四、幼兒園課程結構與教材使用
(一)課程結構:共同課程和園本課程相結合。
(l)80%的課程是參照上海市二期課改,以運動、游戲、生活、學習四大板塊為主,以幼兒發展為本,滿足每個幼兒對安全與健康、關愛與尊重的基本需求,為幼兒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了解孩子的學習特點與身心發展水平,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
(2)⒛%采用園本課程“動手樂”活動,在教學中,教師把嘗試和操作的主動權給幼兒,通過富有啟發性的開放式問題引導、鼓勵幼兒動手探尋,使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和幼兒共同成長,充分體現了“教而有學、教學相長”。教師學會了觀察、傾聽、欣賞、積極回應幼兒。
(二)我園目前使用的教材是上海市幼兒園二期課改新教材,這套教材涵蓋了運動、游戲、生活、學習四大板塊,使幼兒教師們能更有效地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更方便地操作與實施教材,讓幼兒在新教材的沐浴下健康快樂智慧地成長。
五、幼兒園課程相關資源及對幼兒發展的評價
(一)本園各類課程教材的開發范圍及方法
1、本園共同課程以新教材為基礎,可以進行適當的改編、合并、篩減、增加,且注意課程中幼兒基本經驗的完整,平穩。
2、本園的特色課程:“動手樂”課程
我園的特色課程為“動手樂”課程,以幼兒的動手活動為基本學習方式,以激發幼兒“樂于動手”、“樂于學習”、“樂于探索”的興趣為宗旨,充分挖掘、利用外來農民工家長豐富的農村生活經驗和老師預設的課程并開展結合本地區周圍農村實際情景進行園本特色課程,旨在通過系列化的適應不同年齡幼兒的動手活動項目的實施。使幼兒在思維、能力、情感、社會性和個性等各方面得到和諧發展。并能初步感受父母章年的生活,起到親子互動的效果。
(二)由教研組負責,建立課程配套資源庫
1、對新課程中涉及的錄音機、錄象帶、多媒體軟件等進行分類收集和整理,形成盡可能完整的配套。
2、集中整理來自家長的教育資源。
3、建立教育基地整合社區教育資源,以課程開發為實施所需。
(三)幼兒發展評價
建立以“多種來源”為向導的課程反饋;開展以“整體結構”為導向的課程實施調控;形成以“多方參與”為特點的課程評價。
1、由教研組承擔幼兒發展評價,定期針對課程的內容選擇,組織形式運用,幼兒需求資源準備,師生互動特點與教育效果等方面收集信息,作為課程調整和評價的參考,并組織教師參與評價。
2、以“多種來源”為導向的課程反饋:經常通過非正式訪談,問卷表等形式收集來自于幼兒,幼兒家長、社會熱心人士、專家對課程實施方案與實施過程中的意見與建議,并進行分析,思考,以求有效的對幼兒發展進行過程性的評價。
3、重視特色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價,幫助教師、家長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理念的落實,指導教師、家長能尊重幼兒發展規律,體現幼兒發展需求和要求的落實,從促進幼兒素質啟蒙教育出發,為幼兒全面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六、各年齡段幼兒作息安排
小班夏令作息時間安排表
小班冬令作息時間安排表
中大班夏令作息時間安排表
中大班冬令作息時間安排表
幼兒園益智游戲課程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問題,有來自教材的、有來自教法的、有來自幼兒的,也有來自傳統觀念的阻礙等等。這些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新困惑如何解決?由誰來解決?在實踐中我們意識到,幼兒園的生存與發展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利用自己的優勢,創立自己的特色。 教師在實施新《綱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根據本園的實際和幼兒的特點自己解決,教師的專業發展更得靠教師自己的不斷學習與實踐。而要做到這些目的,必須進行園本教研。只有建立以園為本的教研機制,深入開展以園為本的教學研究,才能及時解決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才能把幼兒園構筑成一個學習型組織,才能提高保教質量,使幼兒園不斷發展。 為此,根據我園是情況,制定以下工作計劃:
二、校本研修制度的涵義
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是以促進每個幼兒的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努力把幼兒園建立成為學習型組織。
三、實施理念
“一切為了孩子,一切依靠教師”,“幼兒園是教研基地,活動室是教研室,教師是研究員”。
四、組織機構
(一)成立校本研修領導小組
組 長:贠豪杰
副組長:郭彩娟、吳利杰
成 員:馮榮利、趙艷妮、張金紅、王娟、張群群、吳雪玲
(二)具體分工
贠豪杰:校本教研制度第一責任人,負責全面工作
郭彩娟:負責組織管理指導工作
吳利杰:負責組織管理研究工作
五、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主要內容
(一)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體系
(1)重視教師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立足本園及時對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及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促進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理論修養、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2)重視本園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千方百計培養自己的學科帶頭人;
(3)要有適合本園實際的師資培養計劃,為教師的培訓、進修、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
(4)要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指導和幫助;
(5)在改革中,尤其要注重采取各種“園本培訓”的方式,對上崗教師進行《綱要》、教材的崗前培訓。
(二)以校為本的教育科研體系
(1)幼兒園要有計劃地開展經常性的豐富多彩的教學研究活動,及時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通過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要充分發揮教研組和備課組的作用;
(3)大力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千方百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4)要組織教師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和教改實施,把現代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同幼兒園的教育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5)要建立教學成果和教研成果的獎勵機制,激勵教師不斷地創造新的教學和教研業績;
(6)要重視總結、宣傳和推廣本園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研成果,從制度上保障“園本教研”常研常新。
(三)以校本為本的學習指導體系教學研究既要研“教”更要研“學”
(1)要把傳統的學法指導與新時期的“轉變學習方式”密切結合起來,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現狀,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和勤于思考,促進幼兒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
(2)幼兒園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學習指導的內容體系和方法體系,并從制度上促使教師人人承擔學習指導的責任。
六、過程與方法
1、加強教師學習和培訓工作。推薦書目,要求老師自學,并寫讀書筆記,看專家講座光盤,學習課改理論,使教師改變教研觀念;提供參加各級培訓的機會,如:學科帶頭人培訓、骨干教師培訓、園本教研培訓;鼓勵教師參加學歷提高培訓和普通話、信息技術的培訓;定期對教師進行集體培訓,如專題講座、教學研討會、經驗交流會、案例分析等,培訓的內容側重新《綱要》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引導教師通過對自身現狀的分析,制訂自我發展規劃和學習計劃。
5、有效地進行教研活動。
(1)教研組在每學年初根據幼兒園工作計劃制定本教研組計劃,并按計劃落實各項活動。
(2)教學教研常規的落實,特別是備課組活動的落實。每個教師都要進行教學反思,每周寫一篇有較高質量、能改進自己教學的反思。
(3)每個教師每學年至少要上一次研討課,認真聽取同行的意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每學期每位教師聽課不少于15次,做好聽課筆記,并適當進行評論。
(4)每學年上交一篇說課稿,一篇公開教學活動設計,一篇公開教學活動案例反思。
(5)每次教研活動前開展15分鐘中心發言,通過交流、討論達成共識,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6)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每學期至少一次觀摩教學、研討課。
七、具體工作安排
第一階段(20__年9月----20__年10月)
1、成立機構,確定園本教研的研究內容 ,根據年齡特點分為小班、中班、大班、學前班四個教研對象。
2、通過觀察、訪問、問卷調查等方式,聆聽教師的心聲,全面了解教師們在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案。
3、組織全體教師學習與研究幼兒園《校本研修實施方案》和相關政策文件,對方案進行分析和研討。通過完善制度和強化規章約束,促使教研活動由被動變為主動,由自發走向自覺,由無序走向有序。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__年10月----20__年11月)
實施園本教研,不斷總結經驗,組織交流討論,各教研組制定教研活動計劃,教師制定專業發展規劃,確立研究主題,以專業引領和同伴互助等多種形式落實以園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__年11月----20__年12月)
在總結階段,進行資料收集、整理與分析,鼓勵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動進行理論總結,寫出教研文章。同時,鼓勵教師用敘事研究記錄自己教學中的故事和鐵事,展開教研成效的評定。
幼兒園益智游戲課程實施方案3
一、課程的特點
1、在課程目標上,以“兒童發展為本”為主旨,服從于使每個幼兒全面地、和諧地、富有個性地發展的先前教育總目標,并將這一目標蘊涵于實現幼兒園課程的一切活動之中。
2、在課程內容上,建構式課程的基本原則是:選擇對兒童發展有利、適合幼兒學習的有意義的主題內容,充分地讓幼兒主動建構。
3、在實踐的方法和策略上,建構式課程首先進行多種教育活動的整合,即主題線索、區角活動、日常生活多項活動的有機整合,五大領域聯結整合;其次,建構式課程的主體是教師和幼兒。
其三,建構式課程注重學習過程、注重生成、注重互動、注重合作,但不輕視學習結果、教師的預設和幼兒的獨立活動,而是讓過程和結果、生成和預設、互動與主動、獨立和合作辨證地統一起來,使幼兒和教師共同成長,都成為課程的建構者和創造者。
二、課程的內容大班第一學期建構式課程教學計劃大班幼兒發展目標健康一身體健康,能較好地適應環境。
二在各項活動中表現積極主動、愉快。
三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逐步形成自我保護和安全的意識,知道一些避免危險和意外傷害的方法,能主動遵守必要的規則。
五能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動作靈活。
六能獨立地、創造地運用各種器械鍛煉身體,有良好的整理習慣。
語言一樂意與人交談,講話有禮貌。
二能集中注意力地傾聽他人講話,理解講話內容。
三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四喜歡欣賞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能有感情地朗誦和講述并樂意創編,對書籍、閱讀和書寫感興趣。
五會說普通話。
科學一能積極、主動、較長時間地參加科學活動,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能主動運用各種感官探究問題,尋求答案。
三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四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五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和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社會一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二能積極與人交往,學習和同伴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會行為規則。
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五熱愛和尊敬周圍的人,有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藝術一對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愛并有初步的感受力。
二積極主動地參加藝術活動,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能用多種方式進行藝術表現和藝術創作活動。
主題一:悠悠華夏情“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長江、黃河是中國的象征,從古代的四大發明到現代的火箭衛星,“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聰明的中國人”,這些都在孩子們的頭腦中留下了痕跡。
中華健兒奮勇拼搏,勇奪金牌,領獎臺上,一次次國歌的奏響,國旗的升起,都讓孩子們歡呼、跳躍,他們用那稚嫩的童聲一同頌唱,對于中華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孩子們從生活的點滴中了解了中國的國粹——京劇,萌發了設計京劇臉譜的欲望;在_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激情影響下,積極為_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設計屬于孩子們的標志;在活動的不斷深入中了解了我國的悠久歷史,了解了少數民族的魅力,激起對民族服飾的無限向往……在這個主題活動中,孩子們的發現越來越多,驚奇越來越多,感受也越來越深
此活動從十月正式開展第一周:
1、語言:月亮船
2、社會:聰明的中國人
3、打擊樂:大中國一二
4、詩歌:天安門
5、繪畫:未來的世界一二
6、計算:學習2的加、減
7、科學:娃娃到北京8、計算:學習3的組成第二周:
1、語言:有趣的漢字
2、美術:我的簽名一二
3、藝術:中國功夫
4、欣賞:國粹——京劇唱腔、唱角、臉譜等
5、語言:我是中國小娃娃
6、計算:學習4的組成
7、社會:祖國之最教師指導用書8、計算:看圖學習4的減法9、健康:踩高蹺第三周:
1、繪畫:京劇臉譜一二
2、語言:我們小手拉小手
3、社會:領獎臺上
4、健康:小小足球
5、計算:看圖學習4的減法
6、繪畫:奧林匹克運動會新標志一二
7、計算:為一組圖形制作特征標記8、語言:我最愛祖國第四周:
1、語言:聰明的阿凡提
2、樂:騎馬
3、美術欣賞:民族服裝真漂亮
4、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5、計算:學習5的組成
6、繪畫:服裝設計師一二
幼兒園益智游戲課程實施方案4
一、 指導思想
為了更好地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學前教育課程理念,致力于為幼兒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積極構建“在實踐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完善”的課程管理模式與探索幼兒園個性化、園本化相結合的幼兒教育模式,為幼兒園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開創新局面、明確新方向,特制定《天勤幼兒園課程計劃》,作為幼兒園課程設計、教材選擇、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的依據與指導。
二、課程理念
幼兒園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為每個幼兒提供充分、和諧、健康、快樂發展的教育機會與條件。
1、注重幼兒發展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致力于為幼兒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2、重視早期幼兒潛能開發和個性化教育,為每個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條件,為每一個幼兒的多元智能的發展創造機會。
3、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鼓勵教師進行切合實際的課程選擇與調整,形成有效的課程運行機制。
三、課程目標
以培養“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特點的在情感、態度、認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諧發展的新時代兒童”的目標為核心,通過幼兒園課程實施,使幼兒成為健康活潑、好奇探究、文明樂群、親近自然、愛護環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責任感的兒童。
課程的具體培養目標: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規則,體驗并認識人與人相互關愛與協作的重要和快樂。
2、初步形成文明衛生的生活態度和習慣,獨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責任感。
3、積極活動,增強體質,提高運動能力和行動的安全性。
4、親近自然,接觸社會,初步了解人與環境的依存關系,有認識與探索的興趣。
5、初步接觸多元文化,能發現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發審美情趣。
6、嘗試運用語言及其他非語言方式表達和表現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創造性。
7、能積極關注周圍事物中的科學現象,對科學活動感興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學態度和方法。 課程階段目標 4-5歲
1) 學會正確的刷牙和使用筷子、毛巾、手帕、便紙等,對自己能做的事表現出自信。
2) 有初步的同情心和責任意識,關注同伴,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
3) 愛父母、老師、長輩。了解他們的職業和自己的關系,尊重他們的勞動。
4) 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規則,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和不宜行為。
5) 了解人的身體和年齡的變化,能配合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對危險的標志和信號能及時地做出反應。
6) 通過嘗試、模仿、練習,使動作輕松、自然、協調。
7) 親近自然,學習簡單的觀察方法,有目的的感知周圍的自然物和自然現象,初步發現自然的變化對人類和動植物的影響。
8) 結合日常生活,學習并識別數字,初步理解數量、重量、顏色、質地、距離、方位和時間等概念,學習比較和測量等方法。
9) 學會用結伴、輪流、請求、商量等方式與人交往。注意傾聽、理解他人意思,積極的表達自己的主張。
10) 喜歡閱讀,初步理解其表達的內容。學習欣賞各種中外兒童藝術作品,初步留意周圍符號的意義。
11) 愿意嘗試使用各種材料、工具和方法,進行拼裝、拆卸、制作和繪畫,有初步的想象能力,體會成功的快樂。
12) 在游戲中愿意用動作、歌聲、語言等表現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歡的角色。
13)有探索自然現象和參與探索活動的興趣,有初步的觀察能力,了解一些常見的自然現象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6歲
1) 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飲食、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物品等生活習慣,獨立自信的做力所能及的事。
2) 體驗人與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樂,尊重他人需要。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規則意識、學習評價自己和同伴。
3)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大膽嘗試新奇、有野趣的活動,獲得身體活動的經驗,動作協調、靈活。
具有安全意識和初步自我保護的能力。
4) 探究、操作、實驗,對事物變化發展的過程感興趣,積極嘗試用簡單的認知方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5) 了解環境與人們生活的依存關系,具有熱愛自然、珍惜資源、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6) 了解社區內及城市其他典型的設施、景觀,參與民間節日活動,萌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7) 對衣、食、住、行等基本物品的來源和接觸到的科技成果感興趣,接觸與運用多種媒體,學習多途徑收集和交流信息。
8) 知道一些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的人,以及他們的風俗習慣,有初步的多元文化意識。
9) 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實際意義,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數量關系,獲得一些時間、空間概念,會進行比較、推理等智力活動。
10) 能從多方面感知周圍生活中的美,能大膽用唱歌、舞蹈、演奏、繪畫、制作、構造、戲劇表演、角色游戲等形式表現自己的感受、體驗,想象與創造。
11) 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傾聽同伴的講述。會主動用語言與人交往。
12) 關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簡單標志和文字,嘗試用圖像、文字、符號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意思。
13)喜歡探究,學會觀察,敢于問題,樂意與人協商、合作,有初步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道常見的自然現象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四、課程設置
構建幼兒園課程體系,加強課程的啟蒙性、整合性和開放性,以適應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
1、課程體系
建立共同性課程、選擇性課程與輔助性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共同性課程面向全體幼兒,體現促進幼兒基本發展的課程。選擇性課程是以共同性課程為依據,以幼兒園辦學目標與培養目標為方向,帶有幼兒園自身的特點,符合幼兒園實際情況(硬件設施,環境資源,師資條件等),又能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園本化課程。把握好共同性課程與選擇性課程的關系,選擇性課程占總課程的20%,二者相互補充、不斷完善,使幼兒園逐步形成科學化、特色化、個性化的適合幼兒發展的園本化課程。
2、課程結構
(1)共同性課程
以“生活” 、“運動”、“游戲”、“學習”為幼兒園一日活動最基本的活動形態,強調一種活動的綜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動之間的互動滲透,有機整合,關注幼兒自身的興趣、經驗和需要,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生活 旨在幫助幼兒形成各種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交往行為,使幼兒在共同的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長。
運動 旨在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動作協調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為幼兒健康的體質奠定基礎。
學習 旨在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積極體驗,使幼兒在認知、態度和能力等方面有所發展,為幼兒后續學習打基礎。
游戲 旨在滿足幼兒自主自發性活動的需要,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進幼兒情感、個性健康的發展。
(2)選擇性課程
選擇性課程內容主要以科學啟蒙教育為主線,根據幼兒年齡特征,身心發展規律,以趣味性、啟蒙性、生活性、整合性、滲透性為原則,其目標是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多形式、多途徑地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激發幼兒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情感和探究科學的欲望,積累關于周邊事物粗淺的科學經驗,學習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具備良好科學素養的新一代兒童。
五、教材選擇與內容安排
1、教材的選擇
(1)將幼兒園新課程新教材(運動、游戲、學習、生活)作為主題活動實施的共同性課程教材。
(2)將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的《幼兒園主題式課程》作為輔助教材。
(3)將科學啟蒙教育園本化課程內容(主題和非主題)作為選擇性課程教材。
六、課程管理
1、課程安排的原則。
(1)選擇性原則。幼兒園對各年齡段一日活動中的各類課程配比,規定了一個大致的、原則性的范圍和時間,各班組可根據實際情況,在組長的協調下適當調整一日活動的課程安排。
(2)開放性原則。各年齡段可根據主題教育實踐需要,每月可安排一次以上的社會實踐活動。
2、課程管理網絡。
課程實施的管理和調控,必須建立一個互動的教育反饋系統。幼兒園成立課程管理領導小組,由園長、業務園長、教學助理、教研組長、骨干教師等人員組成,園長任組長,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幼兒園課程方案的制定、實施、反饋、調整、評價等。領導小組下設課程研究組,由業務園長、保教助理、科研室主任等人員組成,業務園長任組長,課程研究組主要負責課程實施的研究、課程內容的拓展、教師培訓等。各教研組在課程研究組的指導下,組建幼兒園課程實施中心組,由教研組長任組長,備課組長、特色組長與骨干教師為組員,開展每周一次以上參與式研討、教材培訓與集體備課活動,進行班級情況交流、課程活動案例分析、觀察方法與記錄的研究等,以保證課程教材的全面、深入的實施。另外,幼兒園將課程權下移,由班級管理,使課程管理更具開放。(見圖)
幼兒園課程管理網絡
3、課程實施保障。
經費保障。積極投入幼兒園課程改革經費,用于課程環境的創設、教師的培訓與獎勵,教學具的添置等。
制度保障。建立課程實施的管理制度,確保課程實施的有效性。(見附件四)
機制保障。建立幼兒園課程教材持續發展的機制,課程改革獎勵機制、教師課程技術培訓機制等,確保課程方案的全面實施。
幼兒園益智游戲課程實施方案5
一、課題的提出
20__年7月教育部頒布的《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將幼兒園課程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這樣的劃分注重了學科的綜合性,以趣味性、活動性為主要目的,寓教于樂,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中,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態度、能力、技能等各種能力的發展。這種劃分,打破了傳統學科科目割裂課程內容的格局,遵循了課程整合的發展趨勢。但目前幼兒教育前沿的一線幼兒教師們,大多數還沒有跳出“學科課程”的理念和規范,僅僅只是給已進入幼兒園課程的.新舊內容重新安排次序,按部就班地進行“授課”而已。
因此,我們把游戲作為解決幼兒課程整合問題的一個突破口,進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實現幼兒園課程的整合,注重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和游戲化是全面貫徹《綱要》的需要,是幼兒園課程綜合的重要途徑。
從我縣幼兒園課程實施現狀來看,雖然一些幼兒園課程方案中開始體現生活和游戲的地位和作用,有些幼兒園也進行過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研究,但對生活和游戲與幼兒園課程之間的關系等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不夠深入,研究角度不夠寬廣,對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機制、策略探索不夠。因此,在新一輪的幼教改革中,如何貫徹“新綱要”的精神,扎實推進 “游戲化的幼兒園課程研究”是當前我縣幼兒園課程研究和實踐中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課題。它關系到我縣幼兒園課程特質的顯現,關系到幼兒教育的成效,關系到幼兒的發展。
1、本課題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本課題的重要創新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采用學科交叉的視角研究生活、
游戲與幼兒園課程的關系,在一個較為廣泛的學術平臺上探討生活和游戲對幼兒發展的價值;二是試圖通過現實的幼兒園課程設計和實施的實踐,形成與生活化、游戲化的幼兒園課程的設計和實施相關的策略;三是以發現幼兒園課程的整合機制為切入點,對幼兒園課程的有機整合進行理論和實踐的研究。
本課題的理論意義在于豐富和發展我國的幼兒園課程理論,形成一些支撐生活化、游戲化幼兒園課程的新的理論觀念,對幼兒園課程與生活、游戲的關系進行較為全面和系統的理論研究。豐富和發展幼兒園課程設計和實施的相關理論。
本課題具有廣泛的實踐應用價值。本課題的成果,對于指導幼兒園課程的改革,對于幼兒園園本課程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本課題形成的課程設計和實施策略可直接用于我國的幼兒園課程實踐之中。本課題的研究也有助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貫徹和落實。
選題的意義: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和游戲化是當前幼兒園課程研究和實踐中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課題。它關系到幼兒園課程特質的顯現,關系到幼兒教育的成效,關系到幼兒的發展,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在于揭示生活和游戲對于3-6歲幼兒的發展價值,探討系統知識與生活和游戲的關系,探尋各種知識、能力及態度在生活和游戲情境中整合的機制,從而進一步揭示幼兒園課程的特質。本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在于開發一套有助于幼兒園教師進行課程設計的課程內容生活化、游戲化的策略系統,有助于糾正面前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小學化的傾向和幼兒園課程中存在的過分學科化的傾向。
2、本課題的研究的重要觀點:
(1)游戲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對幼兒而言,游戲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也是重要的學習途徑。
(2)游戲包容了多學科的知識,也包容了幼兒情感態度和行為發展的機會。游戲是幼兒園課程內容整合的重要途徑。
(3)游戲化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特質。幼兒園課程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將學科知識和游戲化,將學科知識還原為活動和經驗,并在活動和經驗的層面上盡可能實現綜合和系統化。
(4)幼兒的一日生活、與幼兒有關的社會生活及幼兒的游戲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應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培養目標指導下,以更為廣泛的視角開發和利用多種有益的課程資源,以使幼兒園課程真正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真正做到生活性、綜合性和趣味性。
(5)游戲化的幼兒園課程的設計和實施是一項需要創新、需要深入實踐的工作,設計和實施策略的形成過程都應是理論和實踐的雙向論證過程。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
(一)研究目標
1、以《綱要》為依據,使幼兒園課程以游戲為主,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實現游戲與教學的最優化的結合。
2、讓游戲精神成為貫穿和融入整個幼兒園課程實施的靈魂或主線。
3、通過研究,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不斷改善教育行為和優化教學過程,將學習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總結經驗,寫出游戲與課程整合研究的論文,積累相關資料,有效地完成課題研究。
(二)研究內容
幼兒園游戲與課程的整合研究,主要包括游戲主題與課程的整合;游戲指導與課程的整合;游戲材料與課程的整合。
1、構建教師學習模式,探索游戲與幼兒園課程整合的方法。
2、教師通過集體備課,發揮集體智慧,研究游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
3、完成子課題研究:
(1)游戲與語言課的整合;
(2)音樂游戲與課程的整合;
(3)游戲與社會的整合;
(4)游戲與科學的整合;
(5)游戲與健康的整合;
(6)游戲與藝術的整合。
三、課題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1、理念引領:較系統地學習蒙臺梭利、皮亞杰、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等先進的教育理念,以《綱要》為依據,指導教師在理念上確立正確的研究與實踐的方向。
2、實踐研究:教學即研究,以一個個研討好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情境為載體,分成子課題進行研究,在實踐的基礎上再提煉、加工、合成,提升實踐的水平。在實施方案期間,為幼兒提供可利用的游戲材料,保證游戲時間。
3、反思提高:針對研究問題,把理論研究、文獻比較、案例研究、實踐總結等有機結合進行。通過教學反思提高反思性教學的自覺性和能力。
(二)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在研究目標的引領下,歷經預論,提出問題,收集與討論相關信息,擬定應對計劃,并進行實踐,然后通過反思,再論斷,解決實際中的一個個問題,并在集體中形成多元反饋循環的過程。
2、文獻法:收集有關幼兒教育新動態和游戲與課程整合等方面的論文和經驗性文章,組織全體參研人員學習。
3、經驗總結法:通過對實驗教育過程的回顧、反思、總結,將成功的教育經驗、教育觀察、教育效果,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研究。
4、觀察法:由課題組成員設計觀察記錄表,通過觀察,了解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情況。
四、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本課題研究時間約為三年,研究進度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1、準備和策劃開題階段。從20__年6月――20__年10月,成立課題組,制定研究計劃,完成課題申報工作,召開課題組會議,明確成員分工,組織開題。制定“幼兒園課程與游戲的整合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2、實施階段。從20__年10月――20__年10月,構建幼兒園游戲與課程整合的教育實驗方案,確定子課題,課題組成員針對各自班級特點確定研究方向,擬定具體的實施計劃。期間組織二次階段性的小結,形成研究報告,研究論文等階段性成果。子課題成員做好分析總結,進行中期成果匯報。開展課題的“中期評估”,對前半段的課題進行總結和回顧,認真策劃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
3、研究總結階段。從20__年10月――20__年10月,繼續展開研究,并做好資料的積累、小結工作。
4、全面總結階段(20__年11月-20__年6月)。重點理清各個研究的問題,重新思考游戲、生活、游戲之間的關系問題,將研究資料進行整理、總結工作。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200725.html